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作文题目让是胸怀。给我写一篇作文

2023-07-04 22:52:48
TAG: 作文
共4条回复
血莲丿红尘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题记

一个人的宽容市一种美德,一的人的胸怀是表现这个人品质的体现.你读过《将相和》这篇文章吗?你知道曹操“烧信”的故事吗?两者都体现了宽容.有人把宽容比作水、诗、火,然而,宽容更是一缕希望的阳光.人生漫长,一生中又有多少荆棘和障碍,于此,有些人选择了怨天尤人,而他们却不知应放开胸怀,适应环境,让自己的心灵能保持宁静.不是有许多人都在逆境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走向了成功吗.这些人谁没有遭受过狂风暴雨的袭击,在他们的生命中有多少的坎坷,然而,就因为他们敞开了胸怀,学会适应环境,才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品质,具有了坚定的意志.宽容是一种心灵美.生活中,有谁没有不开心的事儿,这时候,你是选择斤斤计较,整天愁眉苦脸,还是选择心胸开阔呢?刘少奇说过:“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你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古人说,将军肩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胸怀开阔不只能够原谅“得罪”自己的人,还应该无论逆境都保持远大的理想抱负,保持为祖国为民族贡献一生的雄心壮志,病为之努力奋斗.朱德爷爷说:“我饿哦们共产党人的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要求自己要比要求别人更严格一些,有功显贵群众,有过用于担当”.它的这一席话,使中国人民有了良好道德品质的标准,使中国共产党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当今社会,宽宏大量不知被遗忘在哪个角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只要人与人能彼此宽容,心胸宽阔,就会化戾气为祥和,大事变小,小事化了.大海因为对海浪的宽容,才创就了无数生命;森林因对动物的宽容,才会郁郁葱葱.所以,宽容创就友爱,友爱成就温馨.让我们多一份善意的宽容,少一份无意的伤害.

2 《胸怀》

美国作家房龙写过一本名叫《宽容》的书.这一整本书有几百页,却只剖析了两个字:宽容,可见其在人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止美国,中国也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样关于宽容的谚语,因此它贯穿古今,横跨中外,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处世哲学的要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距今几千年的先人孔子所发出的哲语;“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这是在个黑暗时代中伏尔泰理性、宽容的思想闪光.是的,它们出自两个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大家之口,但它们在本质上难道是不同的吗?我们可说是恰同学少年,血气方刚,有时会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或一个不服气的眼神而反目成仇.说到底,是我们不懂包容.若我们谨记了包容是踏上君子之道的踮脚石,用宽容的话语、包容的眼神对待他们,很多不必要的事也就从此消失了.来自:作文大全 很多次我们都在嘲笑别人的行为,而不是给予鼓励,也没有反省内心.一个在上课时回答问题犯了错误的学生,一旦他意识到这样做会被人嘲笑、打击,他便再也不会鼓起勇气回答问题,甚至最后也成为了嘲笑别人的人中一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是狭獈的心理对善良的本性的扼杀与扭曲,反之也说明了包容在塑造被包容的人的性格时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但包容,也是有底线的.当5.12地震过后万众默哀却有人大骂浪费时间时;当那个不顾别人只顾自己的“范跑跑”还在网上“炫耀”自己的人性时;当一个只因为发生小纠纷而将其子女残忍伤害的人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时.我们要很生气!那些人既不尊重自己,又侮辱了别人,甚至民族的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成为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不是一味地接受与放任,那超越了包容的限度;也不是苛刻只接受自己所乐于接受的美言奉承,那是对包容最肤浅的理解.雨果曾说过:“比大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天空,比天地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在这里用了大地、海洋、天空、胸怀进行对比,说明了人的心胸是最为宽广的,是能够包容的,但愿我们拾起这宽容的智慧,书写人生的辉煌.

u投在线

我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出现了一个看起来比同龄人大了许多的女孩子:一米六五的身高,有些胖,一头乌黑的头发,长长的刘海像帘子一样从额头上垂下来,都快把眼睛遮住了,胖呼呼的脸蛋让人看了就想捏一捏,眼睛不大不小却闪烁着光芒,嘴巴不大但能说会道。这就是我,一个白羊座的女生。

人们都说白羊座的人酷爱自由,喜欢针锋相对和竭力为维护自己的看法而辩解,富有挑战精神,直言不讳,敢于进击,不怕挫折。个性奔放,热情,直率,独立,同时也最爱新鲜感。我的性格正是如此。正因为我的直言不讳和能说会道,在课堂上表现出众,我常常潇潇洒洒,滔滔不绝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公认。

可能是因为我属牛的缘故吧,我的脾气特别犟,常常会因为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同,和别人争论,赢了,我跳上半天都觉得不尽兴;输了,我可不服气,非要再来一个回合。记得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开展一场辩论会,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一开始大家都非常积极,可是到后来,我们这一方的同学都发现这个辩题对我们一点有利条件都没有,许多人都准备放弃了,就剩我和两个同学在和对方辩论,结果,我们输了,可我就是不服气,要求再来一个回合,在接下来的两个回合里,我们越辩越勇,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的兴趣广泛,拉小提琴,打乒乓球,听音乐,唱歌,都是我的最爱。哦,对了,我还特别喜欢读书。书是我的好老师,能处处给我启迪和帮助;书也是我的好伙伴,能在我寂寞的时候陪我说说话,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听我倾诉。不管是什么书,就算是读上几十遍我也不觉得枯燥无味。我特别享受在下雨天边听音乐边看书,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说到拉小提琴,那可真是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经历。我今年12岁,小提琴就陪伴我度过了我三分之二的生命。两年前,我顺利通过了小提琴十级的考核。通过小提琴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只有在磨炼中才能成长。由于对音乐的热爱,我参加了声乐的学习,也通过了声乐最高级九级的考核。在乒乓球的练习中,我凭借着我的牛脾气,从不放弃,就算受伤了也是随便包扎一下就继续练习,终于我获得了市团体三连冠和南京市第六名的好成绩。

小时候,我就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希望长大以后能踏出国门,进入世界顶尖级大学之一的哈佛大学学习,成为一名哈佛女孩,毕业以后能成为一名为大家排忧解难的心理医生。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向着这个远大的理想不断努力,不断迈进,就一定能实现它。

“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的人生格言。大家都认识我了吧?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meira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正如高尔基对他儿子的忠告,只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都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而对于人类这种富有情感的动物而言,宽容无疑是最美好的给予。

宽容是一种宽宏胸襟的体现。宽容别人的错误不是忘记别人的错误,而是用博大去包容渺小,用爱去感化恨,用给予去安慰别人。还记得纽约时报曾在911恐怖事件发生后,在报纸头条上重重写上了一个大字“forgive”。这个单词意为宽容,宽恕,而仔细一看又多么有趣,左半边是“for”,右半边是“give”,合起来就是“为了给予”。无论恐怖分子为美国人民带去了多少灾难和伤痛,但他们仍以一种宽宏的心胸去谅解,去宽容。他们尽全力去宽容那些犯下错误的人们,这让世人深感宽容的伟大和美好。

宽容是面对别人争取名利时的一个微笑。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中,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很特别的问题:“由阿姆斯特朗先下去,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个人,你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德伦很有风度地回答: “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出太空舱的。”他环顾四周笑着说:“所以我是由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个人。” 当大家在赞叹其幽默时,也不禁为他的宽容大度而鼓掌。如果没有奥德伦的宽容大度和配合,或许就没有这一次完美的月球登陆。这种给予是无私的,它带给所有人美好和愉快。

宽容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良性价值。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飞行员,他经常在航空展览中进行飞行表演。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表演结束飞回洛杉矶,在300英尺的高度,他的飞机引擎突然熄灭!他凭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和高超的驾驶技 术,紧急迫降,人虽未受伤,昂贵的飞机却严重损坏。胡佛迫降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预料的,他所驾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螺旋桨飞机,装的居然是喷气机燃料而不是汽油!回到机场后,他要求见见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已经知道了自己装错了燃料并为自己的错误痛悔不已。他泪留满面地迎着胡佛的目光,准备承受事事要求精确的杰出飞行表演家在震怒之下对自己毫不留情的斥责。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胡佛走过去,搂住年轻机械师的肩膀,亲切地说:“为了表示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明天,我想请你再为我保养飞机。”年轻机师感动地无以言表,相信在这他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了吧。 宽宏而大度的心灵,尤其会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小人物时更显示出耀眼的光芒。这是因为他深深地懂得,除了苛责与斥骂,还可以寻找到更为理想、效果更佳的批评方式;而一个被付出过高额成本的错误,潜藏着巨大的良性价值,而宽容,这一美好的给予,则是体现其价值的完美途径。

宽容是宽宏的胸襟,它能让你海纳百川;宽容是一种淡然的微笑,它能让你淡于名利世俗;宽容是挖掘良性价值的途径,它能让你善于待人处世,和谐互益。这都因为宽容是最美好的给予,它使生活轻松,愉快。

正如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所说:“你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何不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宽容——这美好的给予呢?

CarieVinne

还记得雨果有句话:"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宇宙,比宇宙更大的是人的胸怀。"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两个人,一个是我国三黄五帝时期的舜帝,一个是外国新时期的南非总统曼德拉。

  先说尧舜禹时代的舜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舜,说舜的父亲叫瞽叟,是一个盲人,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就另外娶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象。瞽叟宠爱后妻的儿子,时常盘算杀害舜。舜的父亲几次三番的谋害都被舜设法逃过了,舜没有计较几次三番想置他于死地的父亲,反而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友好地对待自己的弟弟,就这样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闻名于天下。

  后来尧为考验他,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怎样治家,又让九个儿子和他相处,观察他怎样待人接物,凡是舜呆过的地方,人们都懂得相互谦让,民风更加纯朴。他住过一年的地方,便成了村落;住过两年的地方,便成了集镇;住了三年的地方,都成了城市。尧对舜的做法感到十分满意,觉得他是个人才,就赏赐给舜许多用细葛布做的衣服,又赠给他琴,为他修筑粮仓,还送给他牛羊。瞽叟见到这些财物又想杀死舜,就故意让舜到仓廪上面去涂泥,然后从下面放火烧仓廪,舜就用两个斗笠护住身体跳下仓廪,才得以侥幸逃脱,得免于死。后来瞽叟又指使舜去挖井,挖井时,舜在井壁挖了一个通向外面的隐蔽通道,舜便下到井的深处,瞽叟就同象一起往井里填土,把井填实。舜从隐蔽的通道出来,逃走了。瞽叟和象非常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同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象说:"这主意是我出的,舜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的女儿,与那把瑶琴,都归我。牛羊和仓廪都归你们。"象就跑到舜的居室住下来,弹着舜的琴。

  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常人身上,就是活剥了这样的父亲和弟弟,也难解心头之恨,然而,胸怀广阔的舜没有这样做,他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依旧侍奉父母,爱护弟弟,而且礼数比以前更加周到。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原谅别人过失的人,最终掌管了天下,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五帝之一。

  再就是南非总统曼德拉,可以说,他被他的那些政敌害得够惨了,他的婚姻被毁灭,他的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就被人迫害致死,他曾被判终身监禁,被关在四周都有鲨鱼的罗本岛监狱。他的经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们已经夺走了我的一切。他们夺走了我生命中的最好的岁月;我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毁灭了我的婚姻;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对我进行虐待。除了我的头脑和心灵,他们夺走了我的一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曼德拉,在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获得民主与自由并最终成为南非最高领导人时,他不仅没有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报复他的政敌,相反,他还将他们作为总统府中的座上宾。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曼德拉,其胸怀是让人折服的。也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他才成为深受南非乃至世界人民尊敬的领袖。直到去年曼德拉过85岁生日时,一个小女孩还在给他的生日卡上写道:"曼德拉爷爷,您是全南非最好的爷爷。"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身边,有多少人谈得上有点胸怀呢。有的人容不得别人一丁点的"冒犯",倘若有人说了半个不字,轻则给穿小鞋,重则视为异端想方设法加以驱赶和迫害,似乎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其实,作为人,应该有一点"海纳百川,宽大为怀"的胸襟。

相关推荐

朱德有几个孩子

2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朱琦(萧菊芳所生)。女儿朱敏(贺治华所生)。朱琦(1916.9-1974.6.10)原名保柱、谱名宝书,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朱敏(1926年4月18日—2009年4月13日),原名朱敏书,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扩展资料:朱德孙子:1.孙子朱援朝,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孙子朱和平,全国政协委员、空军少将军衔、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3.孙子朱全华,任朱德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4.孙女朱新华,任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5.孙子朱国华(1983年,死刑)。朱德外孙:1.外孙刘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2.外孙刘康,从事中德之间的商务交流。3.外孙女刘敏,法语译员。4.外孙刘武,解放军某研究所大队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朱德
2023-07-04 21:25:442

朱德的后代子女都干啥?

朱德的后代:1、儿子朱琦(萧菊芳所生)和儿媳赵力平2、孙子朱援朝,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3、孙子朱和平,任重庆警备区司令员。4、孙子朱全华,任朱德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5、孙女朱新华,任解放军总医院干休所门诊部主任。6、孙子朱国华(1983年,死刑)7、外孙刘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8、外孙刘康,从事中德之间的商务交流。9、外孙女刘敏,法语译员。10、外孙刘武,解放军某研究所大队长。扩展资料:朱德孙子被枪毙事件:警方展开行动后,在搜查葛志文家时,取得重大突破,查获了一本记载着众多女性姓名和通讯地址的通讯录,根据这个线索,警方找到了大量的受害人,对六人进行指认,收集了充分的犯罪证据。到1985年2月15日,六人全部被抓获。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天,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胡启立在中央党校毕业典礼上也说道:“现在要从抓大案、要案入手,特别是那些有高级干部及其子女插手的大案要案,一定要冲破阻力,一抓到底。杀一儆百,挽救一批干部。1986年2月17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维持一审判决,以强奸罪、流氓罪判处胡晓阳、陈小蒙、葛志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案犯陈冰郎、陈丹广、康也非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5年、3年。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此三人的死刑。陈小蒙得知后说:“想不到现在共产党动真格的了!”经胡耀邦等领导人过问后,于1986年3月对三人执行枪决,此事引起社会轰动。除了胡晓阳、陈小蒙等人外,在京津沪等主要城市的官二代、军二代聚居区,警车穿行,人人自危。天津枪毙了朱德的孙子朱国华以及天津警备区的军队子女等,杭州枪毙了将门之后熊紫平、熊北平兄弟……不少作恶的干部子弟在“严打”中落网甚至被处以极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被认为是这次“严打”的一个突出“亮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开国十大元帅后代现状:多为部队高官
2023-07-04 21:25:572

朱德总司令有几个子女?

朱德总司令有两个子女:儿子朱琦和女儿朱敏。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朱敏(1926年4月18日—2009年4月13日),原名朱敏书,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拓展资料:1953年,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之后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教育系和俄语系任教,并始终遵循父亲朱德的教导:“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需要建设人才,你所从事的正是培养人才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爹爹对你的期望。”从参加工作之后,朱敏便离开了父亲居住的中南海,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集体宿舍中;4年之后才搬进教工宿舍楼,一住就是40年。1986年,年满60的朱敏虽然离休了,但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的她,早已和教育事业结下终身不解之缘,无法离开这项深爱的事业,就同军队和地方的老同志一起,创建了一所为部队战士和基层干部服务的成人高等院校——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后属地化管理称为北京军地专修学院,并亲自出任院长。著有《我的父亲—朱德》一书。参考资料:朱敏 (大学教授(朱德女儿))-百度百科朱琦 (火车司机(朱德长子))-百度百科
2023-07-04 21:26:1313

朱德有几个孩子?

两个。朱德的儿子:朱琦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朱德的女儿:朱敏朱敏原名朱敏书,四川省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2009年4月13日上午10时22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朱德元帅的孙子:朱和平朱和平,男,四川仪陇人。有“红军之父”之称的朱德的孙子,朱援朝 朱德孙子。原配夫人刘从珍,是他大舅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1958年2月病逝,病逝后朱德的儿女还曾为嫡母送葬。第二任妻子萧菊芳,1916年9月底,萧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保柱” (即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1919年6月24日萧菊放去世。朱琦在1974年病逝。第三任妻子陈玉珍,第四任妻子贺治华,1926年4月18日,贺治华在德国生下了女儿朱敏,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在北京逝世。第五任妻子伍若兰,1961年2月12日,伍若兰牺牲。第六任相伴终生的妻子康克清,1992年4月22日在北京去世。
2023-07-04 21:26:471

朱德后代还有谁?在吗?

说起朱德的后代,先从他本人说起,朱德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学习和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朱德在德国和苏联的留学经历,为他今后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影响颇深,同时也给我们党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对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朱德的后代有一个儿子朱琦,还有一个女儿朱敏。儿子朱琦同赵力平生了四个儿子和一 个女儿。分别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朱新华、朱国华。其中的朱新华是朱琦唯一的女 儿。朱敏是朱德唯一的女儿,她是国务院新经济的总编,还是美国讯网公司的总裁。 朱琦,原名叫朱保柱。朱德元帅的儿子。在青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之后在石家庄铁 路局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石家庄铁路局当过火车司机。在1974年因病逝世。 朱援朝是朱琦的长子,朱德元帅的长孙。在朱援朝出生的时候,真是抗美援朝时,那个 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朝鲜人民攻占了汉城,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所以朱德就把他的长孙 取名为援朝,希望援朝能早立保家卫国的志向。朱援朝曾经担任过天津航发高速公路有限公 司的董事长。在2013年不幸因为脑干出血去世。 朱和平是朱琦第二个儿子,朱德元帅的孙子。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空军少 衔。是中国预警与电子战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因为在新中国成立朱德元帅主张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现代化,他认为未来的战争是高科技战争。所以在朱德去世后,朱和平考入当时的北 京工业大学(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之后在朱和平的参与下,中国的军用电子技术赶上世界 先进水平。 朱全华,朱琦的第三个儿子,中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第三个嫡孙。他是朱德公益基金 管理委员会的执行主任。还担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 朱国华,朱琦第四子,朱德的孙子。因触犯法律被判死刑。 朱新华,是朱琦唯一的女儿,也是朱德元帅唯一的孙女。她曾任急诊科主任,现先后任 门诊部主任、所长。 来源:新丝路·下旬
2023-07-04 21:26:542

十大元帅分别有几个子女?

十大元帅的几个子女情况介绍如下:朱德:有一女儿,朱敏彭德怀:无后林彪:有两个孩子,儿子林立果,女儿林立衡刘伯承:共有7个孩子,分别为:长子刘太行,次子刘蒙,三子刘太迟,女儿刘华北,刘弥群,刘解先,刘雁翎贺龙:共有2个孩子,儿子贺鹏飞,女儿贺捷生陈毅:共有3个孩子,分别为:长子陈昊苏,次子陈丹淮,三子陈晓鲁,女儿陈珊珊罗荣恒:共有2个孩子:儿子罗东进,女儿罗玉英徐向前:儿子徐小岩聂荣臻:女儿聂力叶剑英:有有7个孩子,其中一个为养女,分别为:叶选平,次子叶选宁,三子叶选廉,长女叶楚梅,次女叶向真,三女叶文珊,养女戴晴扩展资料:195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因此,彭德怀要罗荣桓、宋任穷等代为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函稿。9月3日,罗荣桓等将起草的函稿呈周恩来并刘少奇审查修改,并提出由国务院秘书处转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罗荣桓等在该函稿中明确提到:“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周恩来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发布授衔命令。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朱德等10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刘伯承、林彪因有病未出席授衔、授勋典礼。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大元帅参考资料:中国政协新闻网-中国十大元帅后代多是代表委员、部队高官
2023-07-04 21:27:024

朱大德元帅有吗后代

有啊。,只是他的后人淡泊了名利,所以现在的媒体给的报道少了!
2023-07-04 21:27:393

朱德总司令有几个子女

朱德与萧菊芳在1916年生下儿子朱琦,1974年朱琦病逝。朱德与贺稚番在1922年生下女儿朱敏,朱德1958年认的儿子叫王书富 朱德有一个孙子叫朱援朝另一个孙子朱和平,是空军某研究所所长,大校。最小的亲孙子朱国华在1983年“严打”期间,因为强奸妇女罪在天津直接被判死刑被枪毙朱德的第六任妻子康克清一生没有生育。
2023-07-04 21:27:521

开国元勋朱德有几个子女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朱德的儿子叫朱琦,不幸于1974年病逝。 朱德1958年前认的儿子叫王书富
2023-07-04 21:27:581

朱德元帅有几个子女

朱德的儿子叫朱琦,不幸于1974年病逝。朱德1958年前认的儿子叫王书富朱敏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元帅的女儿。朱德元帅的嫡孙朱和平1952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研究所所长,空军大校军街、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著有多部军事学术专著。
2023-07-04 21:28:051

朱德有几个夫人?多少个子女?

朱德六任妻子不为人知的人生结局摘编自《开国元勋家庭生活:帅府家风》朱德一生曾经有过六次频繁的婚姻,当然也曾拥有个六位年轻漂亮的妻子。但他为自己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一脸的沧桑,一身的硝烟,一次次丧失家庭、一次次重铸婚姻,他读一读他的一生的婚变始末,或许你更是嘘唏不已。朱德曾经有过六次婚姻原配夫人刘氏(刘从珍)刘从珍,四川仪陇人,朱德大舅的女儿,亦是他的表妹,生于1884年8月14日,长朱德两岁,1905年,由父母作主,把他大舅的女儿刘氏许配给他,并于这年九月完婚。第二年春,朱德不顾生父朱世林的强列反对,在席聘三老师的帮助下,毅然外出求学。三年后又离家远赴昆明,再也没有回来过。婚后刘氏虽然一直独守空房,但却任劳任怨,精心侍奉老人,深得朱德父母喜爱。绩麻纺线,挣取零用,从不写信向朱德要钱。三十年代中期,朱家祖坟三次被发。善良的刘夫人,从此有生之年吃斋念佛,祈求朱德一生平安。1958年2月,刘氏在孤独中病逝,享年74岁。病逝后朱德的儿女还曾为嫡母送葬……朱德的第二位妻子是云南姑娘萧菊芳萧菊芳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了。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不久,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朱德的第三位妻子是四川姑娘陈玉珍第二次婚姻,让朱德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过上了一段短暂的家庭生活。1922年夏天,追求进步的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临走前,朱德接到川东军阀杨森的电报,杨森邀请朱德到重庆作客。于是,朱德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这一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朱德的第四位妻子是四川姑娘贺治华贺治华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失败婚姻。这段不幸的婚姻,在朱德的心灵上留下了很大的创伤。所以,朱德对外从不提及,他们的亲生女儿朱敏,也不愿提及。有关历史学者讳于领袖、讳于君子也甚少涉及。贺治华曾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的教员,开朗、漂亮。其兄是朱德的手下和好友,也是他们相识的介绍人。1922年9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朱德远赴德国,随行的除了好友孙炳文,还有女友贺治华。在柏林,朱德幸会周恩来。同年11月,36岁的朱德在周恩来、张申府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朱德和贺治华再结良缘,并一同到德国哥廷根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社会科学。1925年7月,朱德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当局驱逐出德国,前往苏联。在苏联,朱德进入东方大学学习军事,不久,贺治华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生下了女儿朱敏。四十岁得了一个千金,朱德格外高兴。他为女儿起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四旬,以表达他四旬得子的喜悦。而贺治华觉得有点土气,又给女儿起了一个带点洋味儿的名字——菲菲。1926年5月,党决定朱德回国,去四川万县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考虑到国内环境恶劣,朱德只好让妻子贺治华和女儿朱敏暂居苏联。为给母女俩的生活创造一定的方便,临行前的几天,朱德千方百计设法为她们准备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归国前的夜晚,朱德紧紧地把襁褓中的女儿抱在怀里,一遍遍用他那宽厚的大手轻抚着女儿娇嫩的小脸,一种别妻离子的凄楚陡上心头。朱德回国后不久,俩人因政见不同而分手,这段婚姻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朱德的第五位妻子是湖南姑娘伍若兰伍若兰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这是1961年3月3日,朱德在广州游览越秀公园时,即兴写的一首诗,同时,它也是一首睹物思人之作。朱德一生酷爱兰花,这源于朱德一段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朱德和伍若兰的相识过程,很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储琴相识的一幕。1928年2月15日,42岁的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攻下湖南耒阳古城。朱德进城时,突然看到街道上一位年轻女子边跑边喊:“乡亲们,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打败了章家梅的常备队,解放了耒阳城。为了欢庆战斗的胜利,大家快到城中广场参加军民大会!”朱德仔细一瞧,只见这位姑娘高个大脚,体格健壮,“头发挽在后面,黑黑的皮肤上有些麻点”,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是和他母亲很相似的一个姑娘。这位奔跑宣传的女子就是年轻的共产党员伍若兰。伍若兰在衡阳女子三师读过书,是当地有名的女秀才。 朱德和伍若兰可谓一见钟情。不久的一天,朱德把伍若兰叫到部队驻地进行了一次长谈。朱德告诉伍若兰自己以前结过婚,然后,详细讲述了他的家庭和婚姻。对此,伍若兰坚决地表示说:我不在意你的过去,只要你现在诚心诚意地爱我就行了。我真心爱你,是永远不会变的!一双草鞋和一双布袜子,这是伍若兰送给朱德的定情物。三天之后,朱德和伍若兰在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部举行了婚礼。4月28日,朱德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宁冈砻市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并后,组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这期间,伍若兰从未离开过朱德。除了协助他工作以外,还精心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当时,井冈山被敌人重重包围,交通阻隔,消息十分闭塞,想了解山外的情况很不容易。为此,朱德交给妻子两项重要任务:一是调查井冈山内军民的详情,收集红军歌曲、短诗、歌谣及战役、战斗简况等;二是搜集敌占区的报纸,了解国际国内情况。伍若兰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她走遍了整个山区,边调查边搜集宣传材料。为了给朱德提供情况,她派人化装成老百姓混到敌占区弄来一些报纸。夜幕降临后,她坐在油灯下,整理简报或者抄写文章,给朱德参考阅读。1929年1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红军转移到井冈山以外。一天,朱德和小股部队正在小庙里休息,突然被跟踪而来的敌军包围了。情况非常危急。伍若兰望着丈夫,坚定地说:“我和警卫班的同志掩护你突围!”伍若兰使尽全身力气,把朱德推出庙门外,说:“你快走吧,再迟了会出事的!”朱德突围后,伍若兰在战斗中不幸被捕了,并惨遭杀害。残忍的敌人用大刀砍下她的头,并将其头颅解送长沙,挂竿示众。得知伍若兰英勇就义的详情,朱德泪如雨下。一朵兰花被敌人摧残了,这也成了朱德一生的痛。朱德的第六位妻子是江西姑娘康克清康克清康克清在一篇文章中说:“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有一天,我们的队伍停在遂川附近,听到同志们兴高采烈地互相传说:“朱军长来了。”以前,我还幼稚地以为“朱毛”是一个人呢,后来才知道是两个人。他们被传说得非常神,现在有机会亲眼见到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敬仰。我挤在队伍中,顺着别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中等个头,体格健壮,忠厚长者模样的人,正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才看清楚他身穿灰里透白的军服,脚穿着草鞋,一身风尘,面带微笑,威武中透露着慈祥。朱军长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很平凡,平凡得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像农民一样的军人最终成了康克清的丈夫,他们携手走过了47年的婚姻历程,坚韧而执著。康克清从小生长在贫苦农民的家庭里,没有上过学。上井冈山时,康克清还不识字。参加红军以后,康克清担任了宣传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康克清经常大胆地到朱德那里登门求教。在朱德的热情辅导和影响下,康克清的文化水平提高很快。朝夕相处的革命斗争生活,使将军与战士之间萌发了爱慕之情。对于自己的选择,康克清曾坦率地说:“我的婚恋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婚恋观,只要革命坚决,品德高尚,对党的贡献大,真的志同道合,我就不计年龄,不媚权势。”1929年底,43岁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在井冈山与17岁的女战士康克清结为伉俪。康克清在回忆自己的婚姻生活时曾说:“1939年冬天,朱老总五十三岁寿辰。记得我给他写的贺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和你相处十多年了。觉得你无时不以国家和革命为重。凡事不顾自己的利害。人们不能忍受的事你都能忍受,人们所不能干的事你去开辟。还有,你见书便读,学而不厌,总是前进着,提醒同志,督促同志,爱护同志……”这是我当时的认识,也是我现在的认识。几十年过去了,后来的生活实践更加深了我的这一认识。”
2023-07-04 21:28:254

朱德伍若兰的孩子

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儿子叫朱琦,女儿名叫朱敏。朱德与伍若兰的爱情故事:全国解放后,朱德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种养兰花,最多时,竟达1000多盆。朱老总为什么对兰花如此钟情呢?据说,朱老总是用这种方式来怀念为掩护朱德脱险而自己甘愿牺牲的耒阳妻子伍若兰。讲起这件事还得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挺进湘南时说起。那是1928年4月上旬的一天,耒阳县苏维埃主席刘泰在战斗之余与朱德军长在闲谈,从中得知,朱德在四川仪陇县老家曾有个妻子,名叫陈玉贞,是个勤俭聪慧的贤内肋。但在朱德踏上革命道路后的1924年,陈玉贞被四川军阀杀害了。朱德说,是我连累了她。脸上呈现愧疚之情。沉默一阵后,刘泰向朱德说,你年纪己破四十,你肩上革命的担子很繁重,身边得有个人来照拂你。我想给你牵线,找一个耒阳姑娘给你当内助。你若同意我就当定了这个“媒人”。刘泰望着满脸胡须的朱德说,你看伍若兰怎么样?朱德笑着说,不行,不行,我己过了40岁,她才20多岁,年龄相差大多,要不得。刘泰也笑着说,年龄不是问题,要是伍若兰自己愿意呢?朱德这时望着刘泰,嘿嘿地笑了起来。再说朱德认识这个耒阳姑娘伍若兰么?读者不用担心,我告诉你,不仅认得,而且很熟谂。就在1928年1月,在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推进湘南时,就认识了耒阳县妇女委员会指导员伍若兰。这个伍若兰是位大家闺秀,湖南第三女子师范(设在衡阳)毕业后就投身革命。她高挑身材,相貌清秀,举止大方,庄重自然,虽然脸上有几颗白麻子,更显得她成熟刚毅。她曾奉朱德之命,化装到敌人的防区侦察,还亲手打死一个尾追她的敌人;也曾带领红军战士攻打耒阳北门;还为朱德出点子抢占鳌山庙等。有勇有谋,深得朱德赞赏。伍若兰也很崇敬朱军长,并经常为朱德洗衣浆衫,出谋划策。当刘泰找到伍若兰讲起这桩婚事时,伍若兰含羞地点了点头。当时,敌人正准备派重兵围剿湘南的情报不断传来。刘泰也认为,朱德的婚事宜早不宜迟。在征得双方意见后,便在司令部所在地的梁家祠,为朱德,伍若兰举办了一个极其简单节俭的结婚仪式。据说,新婚之夜朱德曾在伍若兰的耳边戏谑地说,咱们是天生一对,地长一双,一个是麻子,一个是胡子,今后得马马(麻)虎虎(胡)地过日子。对朱德非常敬慕的伍若兰听了,娇嗔地笑了一笑。为保存革命实力,中旬,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及湘南农军往湘赣边界东撤,伍若兰也随军向井冈山西麓的炎酃县方向撤退,据说她和朱老总就住在炎酃县沔渡的张家祠……至于在什么地方,遭到什么武装袭击,伍若兰怎样掩护朱德脱险,且听下回分解。朱德,简介: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2023-07-04 21:28:403

朱德的后代朱琦有孩子吗

  朱琦有孩子的。  朱琦的子女如下  长子:朱援朝(1951-2013),前津蓟高速公路董事长、银广夏实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顾问。2013年5月31日因脑干出血去世。  次子:朱和平(1952.10- ),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空军少将、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女儿:朱新华(1954- ),1970年入伍,在广州部队医院当卫生员。1977年调北京解放军301总医院,后任急诊科主任。1998年调301总医院干休所,先后任门诊部主任、所长至今。  三子:朱全华(1956- ),曾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退休后发起成立了朱德公益基金会,并任执行会长。  幼子:朱国华,(1957-1983),在天津铁路部门工作,1983年9月“严打”期间被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
2023-07-04 21:28:472

朱德和康克清有几个子女?

朱德的第六任妻子康克清一生没有生育,他们没有孩子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朱德作为十大元帅之首,总共有几任妻子,生了几个孩子,他们又有怎么样的人生结局。朱德曾经有过六次婚姻:一、原配夫人刘氏(刘从珍)刘从珍,四川仪陇人,朱德大舅的女儿,亦是他的表妹,生于1884年8月14日,长朱德两岁,1905年,由父母作主,把他大舅的女儿刘氏许配给他,并于这年九月完婚。1958年2月,刘氏在孤独中病逝,享年74岁。病逝后朱德的儿女还曾为嫡母送葬。二、朱德的第二位妻子是云南姑娘萧菊芳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了。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不久,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不幸去世。三、朱德的第三位妻子是四川姑娘陈玉珍第二次婚姻,让朱德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过上了一段短暂的家庭生活。1922年夏天,追求进步的朱德决心赴上海寻找革命道路。临走前,朱德接到川东军阀杨森的电报,杨森邀请朱德到重庆作客。于是,朱德离开了陈玉珍的家乡南溪。这一别,他们再也没有见面。四、朱德的第四位妻子是四川姑娘贺治华贺治华曾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的教员,开朗、漂亮。其兄是朱德的手下和好友,也是他们相识的介绍人。朱德回国后不久,俩人因政见不同而分手,这段婚姻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五、朱德的第五位妻子是湖南姑娘伍若兰伍若兰朱德一生酷爱兰花,这源于朱德一段生死缠绵的爱情故事。朱德和伍若兰的相识过程,很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储琴相识的一幕。六、朱德的第六位妻子是江西姑娘康克清康克清康克清从小生长在贫苦农民的家庭里,没有上过学。上井冈山时,康克清还不识字。参加红军以后,康克清担任了宣传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康克清经常大胆地到朱德那里登门求教。在朱德的热情辅导和影响下,康克清的文化水平提高很快。朝夕相处的革命斗争生活,使将军与战士之间萌发了爱慕之情。1929年底,43岁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在井冈山与17岁的女战士康克清结为伉俪。
2023-07-04 21:28:542

1983年严打,朱德孙子被判枪决,朱德夫人康克清是什么态度?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逐渐深入,国内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不过,由于经济突然腾飞,许多黑恶势力开始抬头, 社会 犯罪率有所增加。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件广为人知的“严打”活动。 不过,在1983年严打期间,朱德元帅的孙子朱国华也因犯“强奸团伙主犯”罪以及“流氓”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此事一出, 社会 上议论纷纷。如何处置朱国华成了老百姓的疑问。如果处置不当,那就是辱没了朱德元帅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 在30多年前的那次严打活动中,各级地方政府重点打击杀人越货、强奸妇女、点火爆炸等恶性案件,一共逮捕罪犯一百七十万多人,其中有好几万人直接被判处死刑,其中就包括朱德元帅最小的孙子朱国华。 通过这次严打活动,整个 社会 面貌为之一新,许多抬头的黑恶势力被连根拔起。 以至于在那段期间,许多犯罪份子错把海军官兵的制服当成了公安办案人员的78式白色警服,只要一看到海军撒腿就跑。 当时,朱德元帅已经去世,但朱德元帅的夫人康克清还在世。由于这件事毕竟事关乎朱德元帅的声誉,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派人专门咨询了朱德夫人康克清的处理意见。 出人意料的是,康克清的态度很坚决,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已经72岁的她从容地说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众所周知,朱德元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华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被人亲切地称为“朱老总”。他为新中国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 (朱德元帅与夫人康克清合影) 1976年7月6日,朱德元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朱德元帅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去世后仅仅才过了7年,他最疼爱的小孙子朱国华就敢顶风作案,撞到了全国“严打”的枪口上。 朱国华是朱德元帅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朱琦所生,同时也是朱琦最小的儿子。他从小就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性格活泼,所以深受爷爷朱德和奶奶康克清喜爱。 朱德元帅还在世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经常抱着他到北京的人民公园去散步 ,给他讲解过去的八路军和解放军的艰苦 历史 ,希望他将来也能好好报效国家。很可惜的是,朱国华长大后就把爷爷生前的教诲当成了耳边风。 朱德元帅虽然是开国元勋,但是对子女的教育却非常严格,即便是他的儿子朱琦也仅仅是石家庄铁路局的火车司机,并未进入重要机关工作。 不过,或许是因为朱国华是朱德最小的孙子,所以爷爷朱德、父亲朱琦都对他非常疼爱。这也让朱国华渐渐养成了纨绔子弟的作风,根本体会不到爷爷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辛。 1957年出生的朱国华,成年以后长得高大帅气,脸庞俊秀。再加上他是朱德元帅的孙子,所以颇受单位同事们的瞩目。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朱国华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铁路系统工作,可谓一帆风顺。 在单位上班后,朱国华引起了许多漂亮女孩子的注意。由于他是朱德的亲孙子,所以无论是单位领导还是同事都对他刮目相看。如果他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将来的前途恐怕是不可限量的。 可是,朱国华并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的工作机会,而是与一些纨绔子弟勾结在一起,喜欢出入各种奢侈的 娱乐 场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据单位的同事回忆,朱国华每天11点多才来上班,只在单位睡一觉就回去了,什么事儿都不干。 最开始,朱国华还是比较老实的,只想老老实实地结婚成家。到了后来,他干脆三天两头换起了女友,不但没有好好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还把玩弄妇女当成了一种本事四处炫耀。在案发前不久,朱国华还勾结一些地痞流氓强迫妇女发生了关系。 (严打期间,一位因犯流氓罪被枪决的罪犯) 只要是他看上的女孩子,几乎就没有弄不到手的。自1978年以来,朱国华等人利用家庭舞会、黄色录像、给人安排工作等手段,欺骗和玩弄了大量妇女。更加骇人听闻的是,他还将自己玩弄过的女性再送给别人,情节不堪入目。 到了1983年严打期间,朱国华依然顶风作案,结果很快就被人检举揭发。经公安机关查明,以朱国华为首的“强奸团伙”过去长期以恶劣手段逼迫妇女发生性关系,证据确凿。 据朱国华在监狱里坦白和其他人的供述,他在担任天津铁路分局自动化指挥部办公室技术员期间, 伙同这个犯罪团伙(成员共9人) 强奸了妇女15人,强奸未遂7人,轮流玩弄妇女21人,猥亵妇女26人,拦截妇女17人。 事发后,朱国华身边的几个纨绔子弟认为他是朱德元帅的孙子,再怎么犯罪起码也不会判处死刑,于是就把主要的罪名推给了朱国华一个人。朱国华本人当时才25岁,居然也天真地以为自己最后真的会“化险为夷”。 可是从朱国华入狱到判刑期间,奶奶康克清并没有动用所谓的权利关系,也没有四处托人求情 。 她对组织的唯一请求就是,依法严办朱国华,不要辱没了朱老总的名声。 而当她收到孙子朱国华被判处死刑的消息之后,也仅仅是说了一句: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康克清(前排左),朱国华(后排左) 或许在奶奶康克清看来,不争气的朱国华不只是辱没了朱德元帅的名声,也辜负了朱家人全家给他的期望。 根据朱德元帅留下的遗言,康克清要求国家公事公办。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安慰朱国华的母亲节哀顺变(当时,朱国华的父亲朱琦已经去世了)。 由于这件事,康克清在晚年一直反复教导其他的孙子们,让他们牢牢谨记朱德元帅生前的教诲,不要辱没了朱德元帅的名声,更不要像朱国华一样误入歧途。 朱德元帅去世之前,担心子孙后代会不争气,曾告诉夫人康克清如果子孙出了问题,你直接登报与他们划清关系,自有法律去惩治他们。康克清原本以为只是玩笑话,结果后来朱国华真的走上了不归之路。不得不说,戎马一生的朱德元帅对此很有先见之明。 1983年9月24日,朱国华因犯流氓罪与强奸团伙主犯罪,数罪并罚被执行死刑。 警车押着他上路的那天,朱国华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直到执行死刑前也没有一句遗言,或许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地下面对自己的爷爷朱德。 同时,这也说明了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法守法,才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有的义务。
2023-07-04 21:29:281

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母亲分别姓什麽 他们都有子女吗

朱德母亲姓钟,女儿朱敏,儿子朱琦
2023-07-04 21:29:402

朱德的童年简介?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这是一篇关于朱德小时候的故事,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朱德小时候的故事朱德元帅出生的四川仪陇,在当时还是一个很平穷的地方,朱德家也是一个世代佃农的成分。但是朱德他从小就热爱劳动人民,乐于为乡亲们做好事。也爱动脑动手,富有爱心。有一年,四川大旱,朱德的家乡一连数月,滴雨未下。土地龟裂了,禾苗干枯了,连饮水也发生了困难。乡亲们只好翻山越岭,跑到十几里外的地方排成长龙担水。这天,朱德上山去割草,发现山坡上有一片草长得特别茂盛,草底下的土很潮湿。他想下面可能有泉水,就约了几个小伙伴来挖。你一镐,我一锨、费了好大的劲,才挖出一个深坑。可水呢?点滴也没见。有的小伙伴泄气了,撅着嘴巴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水,咱们白干了。”朱德却不肯罢休,他仔细观察了坑的四壁,耐心地对大家说:“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哪能这么湿?我们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朝最湿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来!”在朱德的带动下,大家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从地底下汩汩地冒了出来。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都说朱德有主见,有毅力,又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直到现在这口泉水还在流淌,不仅仅流出的是泉水,还有勤劳勇敢,坚持不懈的精神文明。朱德小时候的故事朱德祖籍马鞍镇位于川东南部,距县城36公里,山脉由大巴山蜿蜒而至,最高峰为三墩坡,海拔618米,次高为三星寨,经铁山,八庙坪,烟洞山南下,镇西的琳琅寨与三星寨隔河相望,两支山脉纵横交错,地形起伏较大,山脉流向,北高南低,镇域四周众山环抱,素有“五马朝堂”、“七星朝北斗”之说,加之有古五寨相配,被邑人誉为难得的风水宝地。有诗云:“石佛高座傍新骡,关刀锋利不用磨,三星拱照琳琅寨,二龙回到紫云阿,高观月岭看甘地,鼓锣翡翠石神河。马鞍最奇特的风水景观是插旗山、轿顶山、关刀山、马鞍峰形成了昂头奔腾的五匹天马。马鞍场后面的最高山是琳琅寨的少祖山,山势成天马形,八卦在艮峰起天马,二十八宿斗星迎照,在马头偏北15度有三峰为廉贞火体,在山体中部为一天马吐丝,化为土星,寅龙过峡。再起一土星为艮山行龙。蜂腰、鹤膝,运行至父母山化为金星(琳琅山)。巽山乾向,水出辛水,在乾峰又是廉贞火体,奎星迎照,明堂内几百座山头尽收眼底。坤卦在当地是一座特别的“轿顶山”,有诗云:轿顶山不高,生得却蹊跷。远观一乘轿,近看一奇包。是包也是轿,唯闻百鸟叫。游人满目春,赋诗赞天骄。在出水口中央有两座冲天木星为北辰把水口,琳琅山此穴为朱文先之墓,距朱德是前五代,按代数推断,刚好是二节龙的艮山行龙之位。鹤膝偏右,加右边一天马紧靠主山,朱德六兄弟中,他排行居三。居明堂之左的“印台山”独居于盆地之中,下方上圆,山中央又突起一座方如印的小山包,远眺望去,犹如一枚方印放在印台上。在当地人们叫它“印台山”。在出水口河中央最为有名的山,叫“天台山”。有诗云:突兀险峻天台山,三石环水一线连。熟若将线去切断,五台尽包水中间。五台四周五座山,座座似龙朝中间。伸颈昂首吐云雾,犹若五龙捧圣坚。站在山顶向四周望去,沟壑深幽,浓荫蔽日。东南西北均匀地分布着五座雄峻的山包,个个均似龙头,构成五角形,面向天台山。犹若五龙捧圣,气势磅礴。马鞍周围的很多怪石巧夺天工。如当地有名的扭扭石、关门石、伏鱼石、穿垭石、三跳石、猪拱石螺、天生石塔、过江石蛇等。还有马鞍的异水澈清,扬湖泛彩,暗渠清音,南海急流,燕石瀑布,伏虞龙泉。朱德父亲的坟,西山卯向,当地叫的“蒸子”坟,它的外观修得非常壮观,这坟除了向山好看外,其它都说不上好,最坏的就是修坟时把坟后的来脉切断,用石头象“蒸子”一样的彻起来,据说他父亲死时,朱德已当上了师长,几兄弟省钱吃大烟而怠慢了工人,所以石匠们做了手足,难怪蒋介石三次挖朱德的祖坟,唯独这座坟他不挖掉。朱德母亲的墓,丁山癸向,来乙水出壬水,墓址的位置是“轿顶山”的青龙水口砂上,受风吹水射,后无靠山,座下又无生气。朱德的阳宅出生地,在琳琅山足下的西面,李家湾仓屋,艮山坤向,水出丁---合局,与祖坟同一来脉,屋后的靠山是琳琅山,白虎一天马护缠,鬼尾刚好接着二节龙过峡的艮山行龙,向山是“轿顶山”。以整个马鞍镇的地形来看,像一口天然的大铁锅,琳琅山就好似铁锅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四周的高山像天然之屏障,又象是重重叠叠坚固不破的城墙,周围上千座的高低不平的山头,好似奔腾着的千军万马。朱德小时候的故事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1957年8月1日,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朱德小时候的故事朱总司令于1886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六)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李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出生的时候,家人为他起名叫代珍,念私塾时先生给他起一个字叫玉阶,后来参军后才改名叫朱德。马鞍场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因为周围的山像马鞍的形状,又是附近农民赶场的地方,所以取名马鞍场。玉阶的父亲叫朱世林,性情暴躁,而母亲虽不识字,却很温顺、勤劳。小玉阶常跟在母亲身后,帮助母亲干这干那;特别是,母亲纺线的时候,他就坐在纺车旁边,听母亲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什么穷人怎样受苦啊,有钱人怎样为富不仁,欺负穷人啊。母亲一边纺线,一边讲故事,小玉阶聚精会神地听着,听得入了迷,听得东倒西歪直打哈欠,母亲就把他抱进屋里去睡,再继续纺线。在纺车吱扭、吱扭声中,小玉阶进入了梦乡。玉阶稍大一点,四、五岁的时候,就帮助母亲干活了,八、九岁就能挑能背,上学回来,看到母亲忙得满脸是汗,把书包一放,就去挑水或者放牛去了。农忙的时候,玉阶就半天读书,半天在家干活,再忙的时候,他就全天在家干活。母亲手把手教他做各种农活。母亲最疼爱小玉阶,小玉阶也最喜欢母亲,他受母亲的影响也最深。多少年以后,当了总司令的朱德还专门写了一篇怀念母亲、感激母亲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朱总司令在这篇满怀深情的文章中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上最可宝贵的财产。”小玉阶喜欢在纺车前听母亲讲故事,还喜欢听一位老织匠讲故事,讲太平军的故事。母亲纺了线,到了冬天,老织匠就来把线织成布,染上色。那布,又厚又结实,大孩子穿了,小孩子再穿。一入冬,小玉阶就站在门口望着大路,盼着织匠爷爷讲故事。织匠爷爷当过太平军,能讲很多太平军的故事。终于盼来了老织匠。老织匠还带了一个10来岁的徒弟。老织匠把织机一支,哒……哒……,就织起了布,太平军的故事也就开始了。小玉阶和几个孩子坐在织机旁,瞪着小眼睛听得入了迷,赶也赶不走。老织匠跟说书的一样,讲的绘声绘色,讲着讲着还唱了起来,孩子们还跟着打起拍子来。听了老织匠的故事,小玉阶知道了有一个叫洪秀全的,领着农民起义军造反。在四、五十年前,洋鬼子打进了中国,朝廷怕的要命,洋鬼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苦坏了老百姓,苛捐杂税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跟着洪秀全闹起了太平军,杀贪官、杀财主,给穷人分田分粮。老织匠就在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手下,但是,后来太平军失败了。官兵杀人不眨眼,石达开的队伍被赶到大渡河边,数不清的太平军都被杀了,血流满地,河水都被染红了。小玉阶晚上躺在床上还在想:石达开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小玉阶是伴着母亲的纺车和织匠爷爷的织机
2023-07-04 21:29:4815

朱全华的介绍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朱全华是谁,但朱德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而朱全华正是朱德的第三个孙子。1956年出生于北京,妻子是周彦、父亲是朱琦、母亲是赵力平,朱琦是朱德唯一的儿子,1916年出生,一开始在延安学习、工作,后来被安排到石家庄铁路局工作,是我国第一代火车司机,1974年去世。他和赵力平一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朱援朝、朱和平、朱全华、朱新华、朱国华。朱全华人物经历朱全华身材非常高大,谈吐也特别温和。小时候一直待在朱德身边。13岁开始,那时候正处在“文革”时期,家里大部分人都去了农场劳动,小朱全华非常懂事,帮爷爷烧饭、浇花、干家务。他对爷爷种兰花的事是记忆犹新,据说朱德一生种的兰花超过400种,还常常把兰花送到各地,杭州、南京等地的园林机构和四川杜甫草堂,都有其赠送的兰花。还有著名的北京中山公园,大部分兰花都是朱德赠送的。“文革”时,朱德把多年收集的6000多盆兰花,全都送给了北京中山公园。朱德一家合照据朱全华回忆,爷爷非常喜欢兰花,而北京属于干燥气候,气温变化也很大,有一次,爷爷从南方收集了一种兰花,每天都会悉心照顾,为了不让其受冻,白天喷雾,晚上烧煤,在朱全华的记忆中,爷爷就是一个护花能手。后来,朱全华也慢慢知道了爷爷为何如此钟爱兰花,是为了纪念牺牲的奶奶伍若兰。爷爷写过很多咏兰的诗句,有很多都是写给奶奶的,从小受到爷爷的感染,朱全华对奶奶伍若兰有着一份特殊情感。众所周知,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秉承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如此,对子女,要求也非常严格,1948年,朱德要求儿子朱琦到地方工作,还叮嘱他不要说是朱德的儿子,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做事。而朱全华后来也秉持了爷爷、父亲传承的家风与品质,15岁开始从军,那年是被海军司令肖劲光带到了部队,在北海舰队部队为国家效力。后来担任海军装备部副部长。朱全华曾经还调侃的说道:“我现在的工作是海军装备调配,回家我经常考虑怎么为爷爷装备一些兰花,兰花已经成了爷爷生命的必备品。”退休之后,朱全华发起并成立朱德公益基金会,并担任会长。走遍了大江南北,长期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做公益,这些年,在革命老区建希望小学,在四川建朱德小学,在江西建红军会师纪念馆,在大中小学、军校建立“朱德奖学金”等,从未停止过忙碌。可遗憾的是,朱全华先生于2021年9月20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9月26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英雄家风代代传,回望过去,朱全华一生为国、为党、为人民,他和家人们的种种善举完美诠释并延续了新时代下朱德的红色精神。一代伟人的后代为我们传承着红色基因,更是新时代下的红色坐标。
2023-07-04 21:30:132

朱德听闻女儿病危,为救其性命下令动用特权,事后立即写检讨信

朱德的一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中国近代革命和奋斗的缩影 。 从参加辛亥革命,到反袁世凯、段祺瑞; 从远赴德国寻求共产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参与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地调研,成为向中央撰写调研报告最多的人。 朱德一生战功赫赫,又始终脚踏实地,在中国共产党人前行道路上披荆斩棘,始终坚定方向,被周总理誉为“ 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毛主席也称赞他为“ 人民的光荣 ”。 然而人非圣贤,朱德元帅一生中也不是没有过徇私的时候。 他唯一一次动用特权搞“特殊化”,就是为了救下自己一生历经磨难的女儿——朱敏的性命 。 朱敏是朱德的唯一一个女儿。 在朱德坎坷的婚姻生活中曾经先后出现过六位女子,她们有的在战乱中与朱德失散,有的病逝,也有人为革命而牺牲了。 朱敏的生母是朱德的第四任妻子贺治华,也是唯一一个与朱德离婚的女人。 (一) 懵懂之时,父母离异 1926年4月18日, 朱敏出生于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里。 在她出生前不久,朱德刚刚因为从事革命活动而被德国反动政府驱逐出境,不得已带着怀孕的妻子来到苏联, 迫于形势只能将妻女安置在一个农庄中 。 比朱德小17岁的贺治华原本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的一名教员,在当时因美貌出众而被称为“开江之最”。 最早她也是一名有志女青年, 因崇拜当时已经在革命中立下赫赫功劳的朱德而嫁给了他。 但是婚后不久贺治华就发现朱德并不浪漫,不符合自己对于完美爱人的期待, 早在德国时,她对朱德的态度就日渐冷漠。 朱敏出生时,朱德已刚好40岁, 老来得女的朱德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并根据自己的名字给女儿起了名字“四旬” 。 但是女儿的到来并没有改变贺治华对朱德的印象,两人的夫妻关系濒临崩溃。 因为嫌弃朱德所起的名字土气,贺治华还将女儿的名字改成了“菲菲”。 1926年5月,朱德接受党中央的任务,回到四川做军阀杨森的统战工作,贺治华并不愿意和朱德一起离开。 当时的她已经不再将革命理想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 而是更加希望能够过上物质生活丰富,爱人又浪漫的生活 。 不得已,朱德含泪离开了自己刚满月的女儿,并给妻女留下了充足的生活费用。 然而在朱德离开后不久,贺治华就与一位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读书的青年恋爱了。 为了没有女儿“碍事”, 她让妹妹将不满周岁的女儿接回了四川成都,改名为贺飞飞。 自己则在莫斯科与男青年结婚,她与朱德的婚姻也从此刻结束了。 后来,贺治华还曾因为赏金背叛革命,导致罗亦农被捕。 从朱敏记事开始,她的童年里就没有父母的身影: 朱德因革命活动常年奔波在外,周转在各国、各地之间;母亲贺治华则为了自己的爱情和享乐没有承担起抚养责任。 朱敏被小姨带回成都后,一直是由外婆抚养长大的。 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 朱敏直言自己“常常怨恨母亲”。 (二) 出国求学,深陷敌营 虽然朱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朱德,但 由于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围剿和追杀无处不在 ,朱德虽然很想将女儿接回自己身边,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直到1938年国共抗日统一合作战线形成之后,在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妻的不断寻找下, 12岁的朱敏才第一次见到了父亲的同志们。 但当时一手拉扯她长大的外婆舍不得让娇娇外孙女跟着她的父亲四处周转,受奔波之苦, 没有同意周邓夫妇将朱敏带走与朱德团聚 。 直到两年后邓颖超再次来接她,外婆才勉强点头同意。 就这样,1940年年底, 已经54岁的朱德终于再次见到自己阔别14年的女儿,14岁的朱敏也终于见到了自己一直有所耳闻的生父。 团聚的时光只有一个多月,1941年1月30日, 朱敏和其他革命家的孩子一起被送到了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学习,这也是保护他们远离战争的一种方式 。 对于这次莫斯科之行,朱敏最早是比较兴奋的,这毕竟是她的出生之地。 为了防止身份暴露,朱德将朱敏的名字改成了“赤英”,是红色英雄的意思。 但是莫斯科之行对于这群孩子来说并不是一次幸运之旅,而是十足的磨难。 电影《红樱桃》中的小女孩楚楚,就是 以朱敏和另一个女孩为原型塑造的。 在电影中,楚楚的父亲是为国牺牲的战士,她在夏令营中被德军抓住,很多孩子死在了德军的折磨中,楚楚则因为好皮肤被一个瘸腿军官看中了。 这名军官自诩为“艺术家”, 他在女孩的背上留下了纳粹鹰徽的巨幅刺青,遍布了女孩整个背部。 栩栩如生的刺青使得楚楚成为了将军最满意的“作品”,这却成为了楚楚一生的耻辱, 为了保住她背后的刺青,她甚至不能死去。 在被营救之后,因为刺青的存在,楚楚也成为了其他人恐惧的对象。 故事的最后,楚楚接受了一次成功率很低的植皮手术,而她背后的刺青一旦取下就会成为一座纪念 历史 的“丰碑”。 经历五年的时间,各国专家会诊之后, 手术还是没能成功,主人公楚楚回国之后一生未嫁,于1990年去世。 作为楚楚的原型人物之一,朱敏虽然没有经历刺青,但她在集中营中所受到的苦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1年6月21日,她因患哮喘病被送到白俄罗斯的一个夏令营中养病, 刚到达不久,夏令营中的其他20个孩子就都被德军俘虏,并在当地被囚禁了两年时间。 1943年,朱敏和另外五个年满14周岁的女孩一起被德军押送前往德国东普鲁士纳粹集中营。 在被押送的闷罐车中她发了高烧,险些丧命 ;在进入集中营的搜身中, 父亲送给她的派克钢笔也被搜走了 。 只有一枚列宁纪念章被她含在嘴里偷偷保存了下来。 不得不说,朱敏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那只派克金笔上有着朱德的名字,若不是负责搜查的德国看守不懂中文,她一定活不下来。 从1941年6月到1945年1月30日, 朱敏作为德军俘虏,度过了整整三年半的时光,其中有近两年时间是在集中营中度过的。 14-18岁本应该是一个女孩最美丽的年华, 朱敏的这段时光却成为她一生难忘的磨难和耻辱,还有她后半生大半病痛的来源。 在这里她们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经常看到德军残忍杀害犹太人的恐怖情景,随时有可能被德国看守用皮鞭抽打,即便是生病了也得不到很好的医治…… 在集中营中的生活让朱敏的手磨得像矬子一样粗糙;为了保护自己,她三年多很少说话,以致于几乎丧失了语言能力;因为只能吃发霉的黑面包,她的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个子再也没有长高过一厘米。 朱敏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德国医生唯一一次给她“治病” ,那是因为她颈部淋巴结核发生了溃疡,脓血糊满了衣领,看守才不得不将她带去治疗。 然而那些医生直接用剪刀,硬生生将脓血挤了出来,甚至没有给小女孩打上一针麻药。 这样的“治疗”让朱敏的溃疡面积进一步加大,也在她的脖子上留下了一道三厘米长的,再也无法褪色的疤痕。 集中营里的孩子们也并不是没有努力斗争。 她们的工作是每天装填子弹,在战争后期法西斯节节败退时,她们的工作量也更大了。 但是孩子们也意识到了当时的形势,她们开始向子弹盒里吐口水,以求让子弹受潮变成哑弹,一天下来每个孩子都是口干舌燥的。 1945年1月30日清晨,德军撤离了这个集中营,并且在撤退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做一次大屠杀, 朱敏就这样幸运地活了下来。 接下来是长达几个月的流浪,几个从集中营里逃出来的孩子白天向东方奔跑,晚上风餐露宿。 在漂泊到波兰的一个小镇后,朱敏因为发烧与同伴们失散了,并被送到了难民收容所。 习惯了保护自己的朱敏在收容所里依然沉默寡言,只是默默地在厨房里干活。 几个月后,这个收容所里来了一个新的政委,他判断朱敏应该是一个中国人,于是花了很长的时间盘问朱敏的身份。 最开始朱敏谎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在政委反复多次和她交流,并告诉她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朱敏才终于流泪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朱德元帅的女儿。 这名政委大呼这是一个奇迹。 确实,元帅之女这样的身份没有被敌人发现,最后还活了下来确实是一个奇迹, 其中既有朱敏的谨慎小心,也有相当的运气因素。 政委告诉朱敏,当时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了大力气寻找朱敏,要求“ 解放一个城市,寻找一个城市 ”。 1946年1月30日,阔别家乡五年,历经无数磨难的她乘坐第一列从波兰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回到了她五年前本应该过来学习的地方。 在国内的朱德元帅闻讯后寄来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女儿的歉意—— 由于这几年苏联也在进行卫国战争,所以他一直不愿意因私人原因打扰苏联政府,没想到让女儿受了这么多苦。 在信的最后朱德元帅写道:他希望女儿可以原谅父亲。 读信后,这个挺过了三年多集中营时光的女孩崩溃大哭…… 为表彰朱敏在卫国战争期间严守身世,避免了成为法西斯方面的棋子,为苏联卫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时,俄罗斯政府向她颁发了一枚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也算是对她在集中营中所经历的苦难的一个交待。 在朱敏晚年时,她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两枚纪念章, 一枚是1995年所获得的纪念奖章,另一枚是1943年她藏在舌底留下的列宁纪念章。 这两枚纪念章,是她一生中最苦难日子的见证和记录。 (三) 坚持求学,回国任教 1946年回到莫斯科后,尽管十分思念家乡,思念仍在前线战斗的父亲朱德,朱敏仍然选择了留在莫斯科完成未尽的学业。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因为她始终牢记当初父亲送她来到莫斯科时所说的话: “你到那里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国多做贡献。” 凭借相当顽强的毅力,朱敏在最开始的儿童院坚持学习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掌握了俄文,后来转到另一所学校学习中学课程。 1949年, 朱敏完成了所有的中学课程并考入了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 。 1950年,上大学的她在暑假期间回国探望父亲, 距离父女二人上次相见,已经又过去了十年时间。 在俄罗斯生活的10年里,最开始为了隐瞒身份,后来为了尽快开始学习,朱敏很少使用汉语,对于汉语的记忆也越来越少,以致于后来给父亲写信都是通篇俄文。 直到有一次朱德写信强调不能忘记自己的母语,她才重新开始学习汉语。 后来朱敏笑称自己在与别人交谈时经常会冒出几句俄语,即便在回国之后,她的俄语也要比汉语流利一些。 1950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苏联访问期间曾专门将朱敏接到了他们下榻的斯大林别墅。 面对毛主席对她未来打算的征询,朱敏表示自己愿意学成之后再回国,并谈到自己决心选择教育专业。 毛主席当即称赞道: “当老师很有意义, 社会 主义建设是需要大批优秀教师的。” 1953年朱敏回国, 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的一名教授 。朱敏时年已经27岁,父亲朱德已经是将近70岁的老人了。 就在刚回国工作的时候,朱敏刚好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朱德也在古稀之年终于当上了外公。 原本,她希望能够在家里多陪伴父亲一段时间,享受祖孙三代的天伦之乐,但是朱德严肃地对她说: “你回来的任务是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做孝子贤孙。” 被父亲赶到北师大集体宿舍居住的朱敏不太能理解父亲的做法,一度耍起了小性子,赌气很长时间不回家,直到朱德特意派警卫员将她请回了家。 一进家门,朱敏就看到父亲抱着自己的孩子在玩“扎胡子”的 游戏 ,她的心结一下子就解开了,自此她按部就班地每周只有周日回家团聚,其他时间都住在学校,将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 在北师大宿舍里,朱敏一住就是四十年。 在俄语系做教授并不是很轻松的任务,最开始她教的是俄语新生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她的教学经验又不足,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但是当时中苏之间的合作如火如荼, 学生们需要学习俄语才能与苏联人交流,尽快地学习和了解先进技术。 为此朱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且从不摆元帅之女的架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与学生融洽相处,并从自己的事业当中获得了快乐。 多年后朱敏还会想起父亲的教导: “干哪一行,就要把哪一行搞好。” 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朱敏写道: “我一定要像父亲一样,踏踏实实地为人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四人帮”粉碎后,朱敏迎来了自己工作的第二个春天,并在这时被提拔为教授,继续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事业。 1986年, 年满60岁的朱敏退休后也没有放弃她坚守了三十多年的教育岗位。 80年代中期正值部队整编,大批干部战士转业复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些战士为保卫祖国奉献了青春,但是在适应 社会 经济发展方面有些无所适从。 为此,朱敏提出创建一所专门为部队战士和基层干部服务的成人高等院校。 不久,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成立,朱敏本人出任校长。 (四)命悬一线,破例用权 在《我的父亲朱德》中,朱敏写道: “我深爱我的爹爹,因为他是亲人;我又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 朱德元帅一生光明磊落,牢记为人民服务,极讲原则。即便自己只有一儿一女,也从未让自己的子女沾自己的光,占国家的便宜。 他唯一的儿子朱琦在铁路上的工作是从锅炉工开始的,儿媳妇赵力萍在天津工作了47年都没有被特权调回北京。 而在北师大宿舍里“蜗居”的朱敏和丈夫刘铮, 即便是一家八口都挤在宿舍楼里,也从没有让朱德动用特权换一栋大一点的宿舍,或者干脆搬出来住。 但是作为朱德唯一的女儿,又是年少时曾经经历无数苦楚的女儿, 她也是唯一一个让朱德破例动用特权的人。 事情要溯回到1965年初,39岁的朱敏随北师大工作组来到了山西省武乡县工作。 由于在集中营中长期劳动导致的后遗症,年纪轻轻的她就患上了青光眼,右眼视力已经到了接近失明的程度,高血压也十分严重。 鉴于她的身体情况,学校本来不建议她到山西工作, 朱敏却表示,身为朱德的女儿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麓深山区,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异常难行,朱敏刚刚到此工作时对地形也不熟悉。 某天晚上她摸着黑回家,结果失足滑进了一个山崖之中,当即人事不省。 同行的同事在等了很久之后没看到她回到住处,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急忙外出寻找她。 在被同事找到的时候,朱敏已经奄奄一息了。 很快她被送到了当地的医院,但是武乡县的医疗条件本身并不好, 当地的医生在检查过后表示对朱敏的伤势无能为力,必须要送到大医院就诊才有可能活下来。 当时我国的基建事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如今这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如果通过 汽车 等方式将朱敏送到大医院,预计要消耗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朱敏可能在路上就没命了。 学校的同事们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打电话向朱德求助。 在这天的夜晚,朱德突然接到了来自远方的电话,对方一开口就是告诉他女儿朱敏的伤势非常严重, 希望他能够派一架直升机将朱敏送到大医院。 朱德当时的心就乱了,他自己戎马一生,在生死边缘徘徊多次,心理素质相当强大。 但任何一个父亲在听到女儿濒危的消息时,都不可能镇定下来。 然而,派一架直升机的要求让朱德十分犹豫,这绝对属于动用特权的范畴了,大大违背了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和原则。 但自己的女儿一生中已经经历太多苦难,如今又性命垂危……电话那头的人听到朱德迟迟不做声,再次强调: 朱敏的病情真的非常非常危急! 终于,父爱战胜了原则,朱德立即打电话派出了直升机。 两个小时之后, 朱敏就从武乡县被接回了北京,朱德也在寒风中等待了两个小时,亲自接回了女儿并将她送到医院。 好在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朱敏成功保住了性命, 但是右眼还是彻底失明了。 主治医生都表示, 如果再晚一会儿,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朱德松了一口气,他不后悔做出这个决定,同时他立即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检讨信。 当然,中央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对朱德作出惩罚。 (五)后记 朱敏前半生颠沛流离,坎坷异常,后半生则始终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耕耘,无论是在集中营中谨守身份,还是后来在北师大兢兢业业工作三十多年,她始终表现出了坚强、勇敢以及为国奉献的精神。 2009年4月13日,朱敏病逝,享年83岁。 在谈及朱敏时我们难免要加上“朱德女儿”的标签, 纵观朱敏的一生,她也无愧于“朱德女儿”的身份,配得上朱德曾经给她起的名字——“赤英”。 -完-
2023-07-04 21:30:381

求朱德之《回忆我的母亲》原文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2023-07-04 21:31:1112

关于朱德和彭德怀生平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建德,四川仪陇人,祖籍广东韶关。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1]。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1974年11月29日14时25分在北京含冤辞世;前妻刘坤模(1910—?),后娶浦安修(1918—1991)为妻,无子女。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彭德怀同志曾任中共六届候补中央委员;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等职务。
2023-07-04 21:31:421

朱德和彭德怀的资料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1974年11月29日14时25分在北京含冤辞世;前妻刘坤模(1910—?),后娶浦安修(1918—1991)为妻,无子女。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彭德怀同志曾任中共六届候补中央委员;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等职务。朱德在泸州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和其他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德国格丁根市一所大学里留学。1925年年内返回柏林,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驻德支部执行委员,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政府逮捕,并被驱逐出境。1925年7月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培训革命军事干部。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起义军南下广东后,主力在潮汕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击败,他率领余部转至湖南南部,发动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他和毛泽东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023-07-04 21:31:491

钟太夫人的延安追悼

钟太夫人仙逝的消息传到延安,朱德悲痛万分,一挥而就写成《母亲的回忆》,发表于《解放日报》1944年4月3日延安版,以示蔡奠。朱德在这篇文章中对钟太夫人的品德、劳动以及对子女的教养都有详尽的回忆。他充满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已经饱尝艰苦,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困难,没有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舞我以后走革命的道路。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事迹,经过新闻媒介的传播,延安各界反响强烈,要求表彰这位贤母的呼声很高。于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力,邀请延安各界代表一千多人,于4月10日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集会,追悼表彰钟太夫人。会场庄严肃穆,挂了很多挽联。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贺龙等领导人也前去参加大会,并送了挽联。党中央的挽联写着:“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勤劳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写道:“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人的挽联写着:“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花;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荷好家风”中央党校的挽联写道:“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谢觉哉的挽联写着:“红星入怀,盖世功名光子余;白云在望,漫天暗怛陨慈辉。”在会上,谢觉哉代读了《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作为朱德的祭文。周恩来、林伯渠、吴玉章、贺龙分别在会上讲话,赞扬钟太夫人的勤劳俭朴,支持儿子革命,为党分忧,为民济国的美德,号召中国千百万做母亲的、千百万做儿女的,都要学习钟太夫人和朱德。这就是孕育一代客家巨子朱德的伟大女性――钟太夫人。
2023-07-04 21:32:111

彭德怀有几个孩子

彭德怀一生无子女。彭德怀出身贫寒,性格刚毅、倔强。他“八岁时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即废学”牗引自《彭德怀自述》牍,为人看牛,在土煤窑做童工、打短工,吃尽了人世的苦楚。在彭德怀投身戎伍英武之名渐起之时,地主向舅舅逼债,舅舅无能为力,狠心的地主竟要小瑞莲做抵债品,表妹宁死不从,跳崖身亡。1922年彭德怀勉强同意与一位货郎的女儿刘细妹结合了,战乱走散,妻子另嫁他人,彭德怀将过不惑之年,浦安修走进了彭德怀的生活。后来彭德怀与浦安修于1938年10月10日结婚。庐山会议之后,浦安修与彭德怀令人痛心的离婚了。扩展资料主要事迹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
2023-07-04 21:32:252

彭德怀和朱德是那里人?

其一,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其二,朱德(1886年-1976),四川省仪陇县人,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2023-07-04 21:32:412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多一点)

孟母三迁 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岳母刺字 "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徐母大义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孔母授学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欧母画荻 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陶母剪发退鱼 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贫,担心没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会设法招待好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成酒菜,又卷起铺床的干草切细,陶侃“斫诸屋柱”为薪柴,喂饱范逵的马。范逵事后得知,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随范逵而来的奴仆也觉得大过所望。从朱德写的 《回忆我的母亲》以及胡适写的《我的母亲》可以看出他们的母亲也是平凡而伟大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一点点帮助。
2023-07-04 21:32:5214

朱德在文中写了什么的事,表现了他的母亲什么的特点。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

朱德在文中写了有关母亲爱她的事,她爱母亲的事,表现了他的母亲伟大无私,对他关怀之至
2023-07-04 21:33:206

朱德的子女简历是什么?

朱敏朱敏(1926年4月18日-2009年4月13日),原名朱敏书,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刚刚因身体原因被送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的15岁的朱敏,和其他20个来自各国的孩子一道,沦为德国法西斯的小囚徒;1943年8月,又被装入闷罐车,押送到德国东普鲁士,在集中营里服苦役,从此落下终身病痛;直到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克东普鲁士,朱敏才得以离开集中营,经过几个月的流浪生活,被送到波兰一个苏联难民收容站里被人发现,才于1946年1月重新回到莫斯科,并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1995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了由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中国有18人被授予纪念奖章,其中一枚授予朱敏,表彰她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集中营活了下来,最终回到莫斯科的事迹。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朱敏是获奖章人之一。2.朱琦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9月底,菊芳为朱德产下一子,朱德发现他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遂为之取名“保柱”。生子4个月后,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于1919年6月24日病逝。关于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2023-07-04 21:33:521

朱德的子孙都不是康克清亲生的吗

你好。不是。朱德与萧菊芳在1916年生下儿子朱琦,1974年朱琦病逝。朱德与贺稚番在1922年生下女儿朱敏,朱德有一个孙子叫朱援朝,朱德的另一个孙子朱和平1952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研究所所长,空军大校军街、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著有多部军事学术专著。朱德最小的亲孙子在1983年“严打”期间,因为强奸妇女罪在天津直接被判死刑被枪毙。朱德的第六任妻子康克清一生没有生育。
2023-07-04 21:34:196

朱德几个妻子和几个孩子

原配夫人刘从珍,是他大舅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妹。1958年2月病逝,病逝后朱德的儿女还曾为嫡母送葬。第二任妻子萧菊芳,1916年9月底,萧菊芳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保柱” (即朱德唯一的儿子朱琦)。1919年6月24日萧菊放去世。朱琦在1974年病逝。第三任妻子陈玉珍,第四任妻子贺治华,1926年4月18日,贺治华在德国生下了女儿朱敏,2009年4月13日,朱敏因病在北京逝世。第五任妻子伍若兰,1961年2月12日,伍若兰牺牲。第六任相伴终生的妻子康克清,1992年4月22日在北京去世。
2023-07-04 21:34:333

能给我讲讲朱德童年的故事吗?谢谢

在苦难中奋斗——朱德童年的故事 童久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 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他家很穷,母亲生 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 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5岁时,他就学着割 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 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 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 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 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 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 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 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 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 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 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 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 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 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 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 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 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 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 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 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 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 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 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 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 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 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 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 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 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 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 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 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 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 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 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 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2023-07-04 21:34:401

关于 我的父亲朱德 读后感

再读朱敏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是她在原著基础上再版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本书从朱德委员长平时对子女后代谆谆教导的侧面,写下了朱德委员长对子女无私的爱:“爹爹随身带的笔记本里,一直珍藏着我刚出生不久的照片,由于年月已久,照片已经发黄卷角。那时,我看着自己小时候的傻样直乐,还体会不到这张小照片寄托着爹爹多少思念,多年以后,重新回忆这些往事时,我对那张小照片的印象却日渐加深,因为那里有爹爹深沉的父爱。”每次读这样的句子,我便会感动不已,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平凡的父亲,想起我人生成长路上,他倾注在厚厚书本中的无私父爱。 孩提时代的记忆里,最兴奋的事莫过于每个周末傍晚等父亲回家,没等父亲进门,我便冲过去,迫不及待地往父亲身上的背包里瞅。那时父亲在县城建筑公司做建筑工。每次放假回家,他总会为我捎回一些旧书报。正是那些旧书报,把我带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知道了小山村之外还有好大的世界,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还有令人惊奇的科学发明…… 等我长大些,父亲常带我去逛城里的书店,只要我看上的书,他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有一次,我用光了父亲当月买烟的私房钱,买了好几本书,《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便是其中之一。断断续续读完《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那时年纪尚小的我虽不明白作者为何总喜欢用大篇幅的语言描写她父亲的一言一行,但就是那本书,让我对“父爱”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去省城读高中离家时,别人都往孩子包里塞好吃好喝的,父亲却往我背包里塞了一捆书。读高三那年,我和班上的同学为了挤进大学这座象牙塔而废寝忘食地学习,当时面对不到百分之十的升学率,我们所经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每每感到苦和累,我就读父亲给我买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由此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寻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支撑,直到我如愿踏入大学的殿堂。 大学毕业来广东打工不到一个月,我便收到父亲邮寄来的一大包书,足有二十本。读了这些书,我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文章陆续在公司内刊上发表,我的文采因此被内刊主编看上。没过多久,他就将我调入内刊做编辑,我也因此从流水线一员变成了令人羡慕的办公室“小白领”。 由于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父亲的性格也非常乐观开明。他从不打骂子女,即使我们犯了错误,他也总是摆事实讲道理,指导我们如何去做。现在,尽管年迈的父亲不再给我寄书,但他每次还是会像在我儿时一样,时常打电话嘱托我工作即使再忙也不要忘了读书。前段时间,他还特意叫我去书店买一本《经典励志故事全集》,说那是一本好书,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帮助。 去书店买这本书时,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再版的《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封面上写有两句话:“我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我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和朱敏一样,我也深爱父亲,他不仅让我爱上读书,而且让我在淡淡的书香中感受到了他无私的父爱。 读《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品味书香里的父爱,一生咀嚼,受益无穷。
2023-07-04 21:34:501

朱德小时候刻苦学习体会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  他家很穷,母亲生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4岁就帮妈妈干活,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于是连着几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 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2023-07-04 21:34:572

朱琦简介(朱琦简介篮球)是什么职业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朱琦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琦简介篮球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朱德的子女简历是什么?朱敏朱敏(1926年4月18日-2009年4月13日),原名朱敏书,四川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刚刚因身体原因被送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的15岁的朱敏,和其他20个来自各国的孩子一道,沦为德国法西斯的小囚徒;1943年8月,又被装入闷罐车,押送到德国东普鲁士,在集中营里服苦役,从此落下终身病痛;直到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克东普鲁士,朱敏才得以离开集中营,经过几个月的流浪生活,被送到波兰一个苏联难民收容站里被人发现,才于1946年1月重新回到莫斯科,并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1995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了由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中国有18人被授予纪念奖章,其中一枚授予朱敏,表彰她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集中营活了下来,最终回到莫斯科的事迹。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朱敏是获奖章人之一。2.朱琦朱琦(1916—1974),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1912年秋天,26岁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朱德同昆明师范学院19岁的学生萧菊芳结婚。1916年初,朱德随讨袁护国军第1军北征,开往家乡四川。9月底,菊芳为朱德产下一子,朱德发现他右耳际有一根细细的“拴马柱”,遂为之取名“保柱”。生子4个月后,萧菊芳患了类似赤痢的热病,于1919年6月24日病逝。关于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朱德后代名单?朱德有后代。朱德子孙后代简介:1.朱德的儿子:朱琦朱琦(1916-1974),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2.朱德的女儿:朱敏朱敏原名朱敏书,四川省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2009年4月13日上午10时22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3.朱德的孙子:朱和平朱和平,男,四川仪陇人。已故中共建政元老、有“红军之父”之称的朱德的孙子,1952年10月生,1970年12月入伍,现为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空军少将军衔、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著有《永久的记忆·和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的日子》及军事学术专著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日前签署通令,给8个单位、14名个人记功。朱德元帅嫡孙、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荣记三等功。朱琦的人物简介朱琦1958年生,河南新安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中学书记校长,高级教师。1975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1977年考入络阳师专物理系学习,198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嵩县,先后在五高、一高担任高中物理课程兼班主任工作,1983年调回新安县实验学校任初三物理教师。
2023-07-04 21:35:041

朱德热爱读书故事,1000字,一件。

  窘困不忘苦读——元帅朱德的童年故事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  他家很穷,母亲生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4岁就帮妈妈干活,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于是连着几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2023-07-04 21:35:111

朱德同志都有哪些光荣事迹

1、为人之所不敢为,行人之所不敢行1938年春,日军调大量兵力向临汾一带大举进攻,与由临汾动身回太行山前线的朱德在安泽以东的古县镇遭遇。当时,朱德身边有200多警卫通讯战士,日军则是极富战斗力的苫米旅团。兵力悬殊。但如果避而不打,则必然使尚未做好迎敌准备的临汾军民遭受重大损失。朱德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坚决主张顶住这股敌人,拖延敌军的西进。交战开始时,日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部队,停下来打了一天,不敢前进一步。第二天,敌人通过侦察,得知遇到的并不是大部队,而是朱德和跟随他的少数警卫部队,便以为是立功受奖的大好时机到了。一小时后,十几架日军轰炸机,满载炸弹,飞到沁县西南面古县镇的上空,来了个轮番轰炸,小小的古县,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日军的指挥官们惊喜若狂,又是饮酒祝贺,又是发电报捷。正当大家为朱德的安危担忧的时候,传来了进攻临汾的日军在半路上被阻截的消息,说明朱德并没有遇难,还在指挥作战。原来,山西省东南部有两个叫古县的地方,一个在沁县附近,一个在安泽县附近。日军指挥官从地图上一看到沁县西南的那个古县镇,就急如星火地命令空军去轰炸。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把那个古县镇炸成一片火海,欢庆胜利的时候,朱德却在安泽县附近的古县坦然自若地指挥着战斗,以极少的兵力阻击着强大的敌军。他充分利用公路两旁都是山地的有利地形和敌人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弱点,以及敌人害怕被八路军乌黑袭击的心理,巧妙地利用路边山地地形,阻止敌人,与日军激战3天3夜。使周恩来在临汾的工作得以顺利结束,为保证广大群众和国民党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安全转移羸得了时间。这一传奇式的战役,充分显示了朱德过人的胆略与超人的智慧。2、向往和平时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上的开城进行停战谈判,和平有望。朱德听说添了第二个孙子,非常高兴。说:“朝鲜战场正在进行和平谈判,就叫‘和平"吧!希望这孩子能成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的有用之才。”这是朱德同志送给孙子的第一份礼物,这名字里面一定寄予了一个戎马倥偬大半生的老人对和平的向往,对子孙美好前程的祝愿和期望吧。3、一块银元三千多名战士驻扎一个村,吃饭吃菜成了一件大事。刚开始,由于地主老财造谣惑众,加上村民对红军并不了解,许多人弃家躲避,来不及逃的人关门闭户,筹集粮菜一时陷入了困境。朱德军长严明纪律,让战士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天,两名战士到村南一户人家,大门紧锁,听说已逃到外村亲戚家中。只见其家门口有一个南瓜大架棚,十分旺盛。棚上挂着两个黄艳艳的大南瓜,小战士心想:人家又不在,怎么个买呢?大个子战士说:“把两个南瓜割下,我写一张纸条,钱以后送来。”说完割下南瓜。写了一张字条“买两个南瓜,以后付钱。——红军”.放在架上回去了。有一天晚饭,朱德吃到香酥的南瓜饭后,询问谁买的瓜真是好吃时,他才知道南瓜没有付钱。他让人叫来那二位战士,从背包里带出一块银元,语气严肃地说:“人不在,也不能白吃呀。”说完要二位战士去还钱,两位战士原以为办了一件好事,却受到首长的批评。顿时面面相觑,等他们回过神来时,早已站在身旁的排长对他们耳语了一番,这时他俩才兴冲冲地走了。再说红军进村后,帮助村民打扫庭院、挑水劈柴。一位大爷病了,还派医生为他诊治……一桩桩军爱民的好事在村里传颂着。村民们消除了误解,事实戳穿了地主们造谣中伤的阴谋,外逃的村民回来了,村子里家家户户敞开大门。争相帮红军做事,有送粮送菜的,有送儿子来帮丁当兵的,真是军民鱼水一家亲啊。又说村南那户种南瓜的村民叫陈亮,他携妻带儿回到家里,一切依然如故,十分高兴。只是棚上两个南瓜不见,他心里想:家在就好,两个南瓜算是让贼偷了罢,也不把它当回事,在村民会上他无意说了这事,没想到那二个战士又狠狠挨了一顿批,可他们心里不服气哪。一天,陈亮的妻子上棚割南瓜叶准备煮了喂猪,不经意间看见被割走的一个南瓜蒂上用红布扎着一个小包,他拿下来一看,里面包着一个金闪闪的银元,还有一张小纸条。可他不识字,急忙拿到村里给丈夫看,只见字条写着:“老乡:买2个瓜送上一块银元。——红军""村里人顿时都聚拢过来,有的窃窃私语。陈亮顿时面红耳赤,捶胸顿足。大声说:“我好糊涂啊,原以为南瓜被贼偷了,没想到红军大哥纪律严明,买东西付钱,一银元可买好多南瓜呀。”说完他拉着郭夫爷一起找朱军长,一是把银元还了,二是要向两位战士赔罪。朱德军长激动地对他们说:“这是红军应该做的。银元你留着,至于赔罪由我来吧。”回到家里,陈亮倾其所有,把鸡蛋、鸭蛋和鸡鸭装满箩筐,上面用红纸写着“拥军爱民”。一家三口人高高兴兴担着慰问品走向美魁堂,听说红军走的前一天,他还特地屠杀大肥猪前去慰劳。一石激起千层浪。陈亮的“银元故事”在村里传遍了,拥军爱民在福鼎在横口成了时尚。4、以身作则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5、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1957年8月1日,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去接见北京市中小学部分模范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我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频频微笑着向老师们问好,亲切地说:“解放军要向老师们学习,解放军要搞现代化建设,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离开老师们怎么能行呢?”
2023-07-04 21:35:194

朱德爷爷有哪些故事

  朱德爷爷是人们对朱德总司令的敬称。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有很多故事:例如:一块银元 ,伙夫式的形象特征一次又一次救了他等。现简介两个故事。  1、“你占了警卫战士的位置……”    朱德自己一生为人民建立奇勋,身居高位,所以他在教育子女中特别强调这一点。他常说:“躺在老一辈的功劳薄上,就会变成资产阶级的少爷。”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天,毛泽东、朱德以及中央其他九位首长一道去看戏。朱琦和朱敏也跟着去了。当时,党中央只有一辆汽车。戏散场后,朱琦走得快,先上了汽车。这时朱德走过来对他说:“你下来,步行回去!”回到杨家岭时,朱德诧异地发现朱琦也在门口站着。便问:“你怎么样这么快就回来了?”朱琦回答:“我是站在驾驶室外的踏板上回来的。”朱德生气了,语气中透着愤怒:“你占了警卫战士的位置,那人家就只好步行回来了,是吧?你呀,你……”朱德气得在大路的草丛里来回踱步。在稍稍平静下来后,又耐心地对朱琦说:“你想想,警卫战士的职责,就是要保卫首长的安全嘛。你站了人家的位置,战士不能随时行动,万一路上有情况怎么办?你妨碍了战士们执行公务,知道吗?”“是我错了,爸爸!”朱琦赧颜地低下了头。 建国前是这样,建国后,朱德对亲人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了。 朱德的老家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作为适龄青年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尔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模范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2、为人之所不敢为,行人之所不敢行  1938年春,日军调大量兵力向临汾一带大举进攻,与由临汾动身回太行山前线的朱德在安泽以东的古县镇遭遇。当时,朱德身边有200多警卫通讯战士,日军则是极富战斗力的苫米旅团。兵力悬殊。但如果避而不打,则必然使尚未做好迎敌准备的临汾军民遭受重大损失。朱德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坚决主张顶住这股敌人,拖延敌军的西进。  交战开始时,日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部队,停下来打了一天,不敢前进一步。第二天,敌人通过侦察,得知遇到的并不是大部队,而是朱德和跟随他的少数警卫部队,便以为是立功受奖的大好时机到了。  一小时后,十几架日军轰炸机,满载炸弹,飞到沁县西南面古县镇的上空,来了个轮番轰炸,小小的古县,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日军的指挥官们惊喜若狂,又是饮酒祝贺,又是发电报捷。  正当大家为朱德的安危担忧的时候,传来了进攻临汾的日军在半路上被阻截的消息,说明朱德并没有遇难,还在指挥作战。  原来,山西省东南部有两个叫古县的地方,一个在沁县附近,一个在安泽县附近。日军指挥官从地图上一看到沁县西南的那个古县镇,就急如星火地命令空军去轰炸。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把那个古县镇炸成一片火海,欢庆胜利的时候,朱德却在安泽县附近的古县坦然自若地指挥着战斗,以极少的兵力阻击着强大的敌军。他充分利用公路两旁都是山地的有利地形和敌人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弱点,以及敌人害怕被八路军乌黑袭击的心理,巧妙地利用路边山地地形,阻止敌人,与日军激战3天3夜,使周恩来在临汾的工作得以顺利结束,为保证广大群众和国民党在临汾、洪洞的军政机关安全转移羸得了时间。  这一传奇式的战役,充分显示了朱德过人的胆略与超人的智慧。  ……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2023-07-04 21:35:464

朱德做了哪些服务人民的事?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子出生了.他就是 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他家很穷,母亲生 过13个孩子,有5个刚生下就死了.家里房子矮小阴暗,连窗户都没有.他 的大伯父没有子女,2岁时,他被过继给大伯父做儿子.5岁时,他就学着割 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 他家佃种地主丁阎王的田,他从小常受丁家欺侮.一次,他和弟弟从河 里钓到两条鱼,想回家熬鱼汤,被丁家少爷一把夺去,说河从他家地上流过, 鱼就是他家的.又一次,他从爷爷种的梨树上摘下一个黄熟的梨,还没吃, 又被丁家少爷抢去,说树在他家地上,梨就是他家的.他气得去夺,被爷爷 拦住说:"我们惹不起人家."还有一次,爷爷带他在房后山坡上高高兴兴 地栽竹子.丁阎王来了,叫人把竹子拔掉,还把爷爷推倒.爷爷说,这山坡 地是公家的,丁阎王不能霸占,到县衙门同他打官司.地主钱多势力大,爷 爷还是打输了,气得大病一场.这些都使小小的朱德感觉到:世道太不公平 了. 他的爷爷和叔伯们商量,决心再苦也要供朱德读书,好给朱家争口气. 他和两个哥哥上了私塾.地主的孩子嘲笑他是姓老母猪的猪.丁家少爷拽住 他的辫子说他们三个是三头水牛.朱德一拳打倒丁家少爷,别的地主孩子上 来打他.他和两个哥哥一阵拳打脚踢,把他们打得抱头逃跑.后来,先生用 戒尺打他们三人的手心,罚他们朝墙站到放晚学以后.第二天早上,几个地 主孩子又嘲笑他们.兄弟三人把住门口,把地主少爷打得个个跪下求饶.先 生进来,不等地主少爷告状,三人一起来到先生面前,主动伸出手来让他打. 从此,地主少爷再不敢欺侮他们.丁阎王知道这事后,把他两个哥哥从私塾 开除,罚朱德每天上半天课,还要按全天缴费.朱德就转到另一处私塾读书, 那里穷孩子比较多,他不再受气了. 每年冬天,一个织布匠老爷爷来他家,把奶奶,妈妈,婶娘,姐姐纺的 线织成粗布,再染成蓝颜色,好做衣服.这个老爷爷当过太平军.朱德喜欢 听太平天国的革命故事,他佩服翼王石达开,也为他的失败而惋惜.从老爷 爷那里,他还知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政府军队打败仗的一些事.他痛恨 外国强盗,更憎恶只会欺压老百姓,惧怕洋人的官兵. 1895年旧年除夕,丁阎王家狗腿子来逼租,牵走牛,猪,抓走鸡,鸭, 挑走粮食,还是达不到缴租的数目,狗腿子就逼他们连夜搬家.在一个风雪 交加的茫茫黑夜里,全家人被迫分开了. 朱德随大伯父到大湾安身,生活更苦了.大伯父仍送他读书.教私塾的 席老先生同情穷人,看重用功学习的朱德.后来大伯父缴不起学费,朱德打 算退学.席先生不但不要他的学费,还叫他带很少的口粮,搬到家里住,帮 他学习.席先生关心国事,常找一些思想开通的人谈论时事,叫朱德旁听. 这时,朱德已读了许多书.他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对席老先生说:"西方 国家靠科学富强,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倡科学 "席先生很喜欢这个肯动脑筋 的孩子,对他提的问题,一时却难以回答.后来,他们有了一本数学教科书 和圆规,三角板,半圆仪,席老先生就带着他们学起来. 不久,朝廷里一些人变法维新失败了,仪陇天台山一支农民起义军也被 镇压下去.中国要向何处去 朱德和同学们时常想着这个问题,已没有心思 学下去了.这时,他听到孙中山组织革命党的消息,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 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2023-07-04 21:36:231

朱德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16段的层次划分

第一段:母亲现在离我开始,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结束。痛悼母亲离去第二段:从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开始,到中国的历史结束。这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第三段:我用什么方法开始,一定能做到的结束。决心尽忠于革命事业,表达了对母亲尊敬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母亲是影响朱德一生的人。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本文最初发表在1944年4月5日《解放日报》上,题为“母亲的回忆”;1983年收入《朱德选集》时改为“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曾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八年级下册《随鸟走天涯》,现入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朱德生母钟夫人是一位有着能干娴熟、和蔼善良、有远见、支持革命等优良品质的家庭主妇。对待子女严格而慈祥。童年时代的朱德受母亲的精心教养,与母亲情感笃厚。
2023-07-04 21:36:302

他是国军去世最早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朱德感到非常惋惜

1937年2月的一天,数辆高级轿车在南京鼓楼医院门口停下,蒋介石在众人的陪同下走进了一间高级病房,病房外戒备森严,是什么人让蒋介石如此重视亲自前往医院看望呢?这个人就是 *** 陆军一级上将朱培德。 朱培德知道时日无多了,他对看望他的蒋介石交待了三件事:一是抗战在即,国力有限,他死之后一切从简。二是他的家属子女不需要 *** 优厚照顾,让他们自食其力。三是不要怪他的家庭护士叶小姐,主要原因是中国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尤其是第一件事,他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确实令人称赞。 在奢靡成风的 *** 高官中,有这样思想觉悟的人实乃罕见,1937年2月17日,朱培德因注射德国进口的抗贫血药剂引起血液中毒,在鼓楼医院死亡,终年49岁。 他是 *** 中最早去世的一级上将,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消息传出,全国震惊,军政各界无不为之痛悼,纷纷致电南京要求「 ”国葬”。时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的朱德听闻朱培德病逝的消息,他非常悲痛,并感到深深的惋惜。 一个 *** 的高级将领去世,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为什么会悲痛并惋惜呢?主要原因是朱培德为国家和红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二点,一是坚决抗日不妥协,二是同情中国 *** 和红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朱培德坚决抗战,他在南京 *** 总参谋部准备抗战工作, 作为全国军事幕僚机关的负责人,朱培德实际主持了加强国防建设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应该说朱培德是非常有远见的,他在入主参谋本部不久,就 *** 各方面的人才开始研究中日两国的势态,拟出抗日战略及建军计划的初稿。他认为: 日本将在短期内发动武力侵略中国,中国终必以武力抗御来保全民族、国家。但中国当时面临着国内尚未统一,国穷力散,一切落后的劣势情况,急务是加紧统一团结,整建军力,加强人民及社会的抗战意识及持久战力。中国须用政治、外交及军事方法来尽可能的滞缓日本的侵略行动,争取更长的备战时间。 为此他主要做了四项工作: 一是组建国防委员会。在他的强烈推动下,国防委员会组建了,并确定了国家最高的国防指挥机构,成为抗战时期国防最高委员会的雏形。 二是规划与构筑国防工事。他对现代战争条件下国防工事修筑的重要性有着较清醒的认识,从1933年底开始,朱培德秘密从军政各部门及军事院校抽调人员,由德国顾问与军事专家指导,在京沪杭地区勘测地形、规划修筑防御阵地。不过由于各级部门的腐败,很多国防工程都是豆腐渣工程。 三是参与整理军队。他的理念是「 ”富国在生聚,强兵在教训”,所以他在兼任训练总监期间,他对整理与训练军队做了大量工作。而且他强调要筹建和整顿装甲兵、炮兵、工兵等特种兵种,以适应现代化战争。 四是校阅军队。他经常观看部队的操练演习,然后进行讲评,而且他提出中日争端可能成为「 ”世界战争之发端”,可谓先见之明。 应该说朱培德对抗日战争是有功的,正因为他对日作战坚决、不妥协,所以也有资料认为是日本特务买通护士给他打毒针致死,以破坏中国的抗日准备,并造成中国高层之间的猜疑和矛盾。 另一方面他同情中国 *** ,并帮助过红军。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校教育长熊式辉曾想步蒋介石后尘,包围第三军政治部,清除 *** 政工人员,作为军长的朱培德将熊式辉解除了职务,在其他一些事情上他也站在 *** 的一边。 特别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当时的革命形势十分危急,朱培德冒着极大的风险把 *** 人朱德、郭沫若迎到南昌,任命朱德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甚至在1927年7月下旬,朱培德在已觉察到朱德、贺龙、叶挺等联系密切,必有重要举动的情况下,不仅不控制朱、贺、叶等人,反而差遣手下干将、亦为朱德同学的王均到遂川掌握部队,自己则向蒋介石请假上庐山疗养,南昌的军政要务统由朱德处理,在客观上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方便条件。 井冈山时期,朱培德被蒋介石调任为湘赣「 ”剿匪”总指挥,「 ”模范二朱”同台竞技,但师弟奈何不了师兄,只好黯然退场。有人以此断定朱培德无军事指挥能力,其实朱培德在随后的中原大战等作战中,屡立战功,所以很多资料认为是朱培德同情红军,并不想和红军作对。 天择:朱培德在民族大义面前毫不犹豫地坚决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在中国 *** 和中国工农红军成长壮大过程中,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值得我们称道和感谢。 关注是一种认可,如果觉得写得还可以,请随手关注吧!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和视频,并发表您的高见。
2023-07-04 21:36:371

为什么朱德的母亲可以获得追悼会的殊荣?

朱德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农民,善良贤惠,勤俭持家,敦厚朴实。她生了十多个子女,你千方百计将他们养育成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特别是朱德要优秀就有多优秀,更杰出就有多杰出,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著名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因为母亲优秀儿子才会优秀,所以为了表彰做到母亲的特殊表现,她获得了追悼会的殊荣。
2023-07-04 21:36:467

为什么说今天人们对朱德的误解也最多

  我是这样想的:  一、朱德是个知识分子,人也非常幽默。可是他出身贫苦农民,偏偏外貌又太符合农民的模样了,土里土气的。所以看他时难免先入为主,不但不知道他很理智,甚至想不到他很风趣。  二、他自己只是诚心革命,不爱声张,不爱争权。他甚至不会其实也不愿拉山头搞宗派,所以他对手下一视同仁,没有 嫡系部队。不论是身为总司令还是委员长,其实真正的权力不在他手上,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可能别人误认为他官大却少作为的原因之一吧。  三、有些人根本不了解历史。例如说他圆滑没挨过整,起码刚闹文革时他下过台,后来才重新上台,也许真是有他名气太大的因素吧。  如果天才10分,优秀8分,中人6分,5分常人  1.军事----8.5分  毛的军事思想可以讲有一半是朱的,朱德以战略见长,可打10分;但在战术上要差许多,在高级将领中只算一般,可打7分;综合8.5分  2.政绩----6分  也许是年龄原因,也许是时代局限,解放后,不管做副主席还是委员长朱德确实没有拿的出手的政绩,无作为,但也没有恶意做坏事  3.品德---6.5分  公德7分---不攻击诋毁他人不整人,但占高位不做事,(当然其他人也这样);私德6分---多次结婚,且后来妻子年纪比他小一大截,可以做他女儿了;后代教育不严-----80年代初期有一个就出事了,而其余的子女怪康克清不救,可见其余的思想也很差劲
2023-07-04 21:37:014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

朱琦去世后10天,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沉默许久后:你们这样不对 1974年6月20日,康克清慢慢地来到朱德面前,眼泪止不住地流:“朱琦去世了,我葬礼也结束了,孩子们都想要回来看看。” “……” 朱琦是朱德的独子,这时,是他死后第10天。 88岁的朱德一听,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抬起头,望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媳,久久没有说话。 半晌后,他才艰难地开口:“一开始你们都不跟我说,这是不对的,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年纪轻轻就离开了,真是可惜啊……” 康克清没有说话,只是眼含热泪轻轻地拍了拍儿媳妇。 朱德也没有说话,而是回忆起了自己和儿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朱德总司令对儿子,始终心存愧疚。 “朱德总司令之子”这个称号从来没有给朱琦带来的任何的好处。 朱琦的童年很苦,少年更难,青年时朱老总把他送到了前线,导致他的双腿残废,在中年的时候,他放弃了团级待遇,去当了一名火车司机,最终又英年早逝。 和父亲失散多年 朱琦1916年6月生于四川,是朱德与第二任妻子肖菊芳所生。 朱德当时三十多岁,按当时的说法,是“老来得子”。 朱德望着那张稚嫩的小脸,心里充满了做父亲的快乐。 但当时中国是军阀纷争,袁世凯企图复辟,再次高举封建制度大旗。 朱德刚刚升起的一丝欣喜,也随之烟消云散。 朱德追随蔡锷,阻止袁世凯复辟,北征讨袁世凯。 朱德在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一面之后,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朱德走后,朱琦在妈妈肖菊芳的悉心照料下,渐渐长大。 然而,萧菊芳后来得了一场大病,于1919年6月去世,时年34岁。 朱德在妻子离开后,悲痛万分,留下一首挽歌: “草草姻缘结乱年,不堪回首失婵娟。枪林弹雨生涯里,是否忧惊避九泉?” 朱琦还不到三岁,朱德见儿子哭着寻找母亲,便有些于心不忍。 朱德不得不在白天忙着打仗,晚上陪着儿子。 但人的体力毕竟有限,朱德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劳累。 为了照顾小孩,他听了战友的话,和一位进步学生陈玉珍相识。 对于朱德有了孩子,她并不在意,甚至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朱德很走运,他遇到了两个非常体贴温柔的妻子。 这让我们看到,在这个战火连天的时代,除了年轻人为了国家牺牲,还充满了温暖和记忆。 朱琦虽然知道朱德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他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后来听人说,他的爸爸是一位大英雄。这使他不禁为自己是否够资格做朱德之子感到担忧。 朱琦于1938年考入党校,在党校毕业后,朱德把朱琦派到了第一线。 很多人都劝说朱德:“你就这一个儿子,别让他上战场。” 朱德问:“如果我的孩子不上战场,那谁上战场呢?” 朱琦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受了不轻的伤,虽然活了下来,但他的双腿已经残废了。 迫于无奈,他只好退出了第一线,被分配到了抗大七分校任队列科长。 那时候,学校的生活条件很差,必须在工作的同时,还要进行生产。 但是朱德对朱琦一点也不偏袒,没有让他呆在自己的身边,而是鼓励他到群众中去磨练。 有一次,几个领导都出去了,朱琦也跟着。 那时中央机关只有一辆车,演出结束后,朱琦因为行动不便,就坐上了军委总部的车,朱德见了,就把朱琦叫了下来,让他走回去。 但朱德却意外地发现,朱琦竟然在他之前就已经回来了。 朱德愕然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朱琦说:“我踩着驾驶室外的踏板回去了。”朱德怒道:“你这是占了警卫员的位置,你……” 他气得在路上走来走去。他教导儿子:“你想想,警卫兵的工作是什麽,你占了他的位子,警卫不能时时刻刻跟在长官身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知道了吗?” 朱琦惭愧地低头,诚恳地对朱德表示绝不再犯。 从那以后,朱琦就没有再乘公车了。朱德严厉地嘱咐朱琦要时时小心,不要搞特殊化。 朱琦在努力地成长,而爱情的女神,也在暗中召唤着他。朱琦在延安与赵力平相遇。 起初,赵力平并不清楚朱琦就是朱德之子。 赵力平在知道这件事后,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和一个大领导的儿子做朋友,所以她拒绝了很多次。 但朱琦和赵力平在一起久了,有了好感。 之后,朱琦与赵力平在贺龙的撮合下,结了婚。 朱德、康克清对儿媳妇很是满意,再加上两个老人很和善,让本来还有些顾忌的赵力平,一下子就走进了这个快乐的家庭。 从那以后,朱琦与赵力平夫妇恩爱有加,其乐融融,育有五子一女。 后来,已经是团级干部的朱琦被调到石家庄铁路局去了,朱琦把这件事告诉朱德。 朱德鼓励道:“朱琦,你以前是在军队里工作的,现在调到了地方铁路,不能做领导,得重新开始。” 朱琦到了石家庄铁路局,先是从一个火车上的实习生,再到后来又兢兢业业地干了三年的司炉。 最终成为了一名副驾驶,一名驾驶员,并学会了驾驶列车。 他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从最低级的工人做起,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最终在新中国当上了一名列车驾驶员。 由于长期的工作和早期受伤,朱琦于1974年因心脏病住院。 那时候朱老总身体已经不好了,赵力平担心他会难过,只是说没什么大碍,正在接受治疗。 可是朱德还是很着急,每天都在问:“我儿子怎么样,我儿子好了没有?” 朱琦于6月10日死于心脏病。葬礼很简单,他的妻子赵力平在旁边陪伴。 她知道,如果公公知道了,肯定会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过来,所以并没有告诉他这件事。 一直到10日之后,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妥了,然后去了北京,才向公公汇报。 朱德总司令于1976年7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0。 朱德总司令的家训,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毕生为人民服务。 所有的财产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不给子女搞特权,不为孩子说一句话,不给他们做任何特殊事,让他们以正常人的方式生活。 朱琦受他的影响,也跟他父亲一样,度过了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 他的儿女们,也像他和朱德那样,在国家的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人民服务。 有朱德总司令这样艰苦朴素、教子有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真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1976年,是个令人伤心的年份, 那一年有太多的离别,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忧伤和失落之中。 但在最初的茫然之后,他们却顽强地站了起来,向着新的希望前进,披荆斩棘。 今天,我们一直以为,战争和饥饿已经远离我们,那是因为一代代先辈们的努力奋斗,才带来了我们今天的盛世太平。 仅以此文向朱德元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3-07-04 21:37:081

朱德《我的母亲》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2、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3、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4、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5、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6、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7、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8、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9、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10、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11、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12、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13、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14、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15、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16、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17、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18、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20、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21、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22、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23、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2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25、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26、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2023-07-04 21:37:222

贾平凹《回忆我的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朱德生母钟夫人是一位有着能干娴熟、和蔼善良、有远见、支持革命等优良品质的家庭主妇。对待子女严格而慈祥。童年时代的朱德受母亲的精心教养,与母亲情感笃厚。
2023-07-04 21:37:371

贾平凹回忆我的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朱德生母钟夫人是一位有着能干娴熟、和蔼善良、有远见、支持革命等优良品质的家庭主妇。对待子女严格而慈祥。童年时代的朱德受母亲的精心教养,与母亲情感笃厚。
2023-07-04 21:37:442

名人和他的启蒙老师的故事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朱德给老师敬礼   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2023-07-04 21:38:051

你还知道哪些伟人也很尊敬自己的老师?

1、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2、周恩来向老师赠款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然患脑血栓逝世,周恩来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苓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逝世后,周恩来一直掂记着张家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周恩来给张伯苓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3、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4、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5、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2023-07-04 21:38:111

川军最“风流”军阀,公开妻妾有12个,90岁还娶17岁少女,他是谁?

他是川军名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与"巴葛"刘湘、"王灵官"王灵吉、"多宝道人"刘文辉、"水晶猴"邓锡侯并称为"川军五行",这个人,就是大军阀杨森,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不仅维护了朱德和陈毅的正义,还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了"平江惨案"。在众多的民族军阀中,杨森以妻妾成群、子女众多而著称。他的公共后宫有12个,共有43个孩子。即使到了90岁高龄,他仍然娶了一位17岁的少女,其荒唐而畸形的婚姻格外引人注目。杨森的第一任妻子张氏,两人的结合。这是父母和媒人安排的包办婚姻。起初,他们的婚姻很幸福,妻子孝顺节俭,对待嫂子和姑父也很和善,在杨家的口碑很好。但就在杨森考入成都陆军速成学校时,张某突然死亡。年轻的妻子对他悲痛万分,发财后,他让妻弟张元培到20军谋职,是对亡妻怀念的一种补偿。他的第二任妻子谭正德让他军校毕业后找个房间补上,以传宗接代。丈夫妻妾成群后,她被冷落在广安老家偌大的宅院里,孤独一人,直到1976年去世。第三任妻子叫刘谷芳,云南禄丰人。1913年,杨森在昆明为黄玉成监造别墅,黄玉成正好是工地负责人,刘谷芳的父亲见杨森有军人气质,就把女儿嫁给了杨森,但刘谷芳没等到丈夫飞黄腾达,就得了肺病去世了。田恒秋是杨森的第四任妻子,也是"杨府十二钗"中家境最好、地位最高、深受杨森宠爱的妻子。田家经营多年,是当地有名的大户。杨森在街上看到娇媚妩媚的田恒秋,便向她求爱。一份爱心,也送到了田家做媒。当时田恒秋有婚约,父亲不同意让女儿做妾,就拒绝了这门亲事。杨森一边讨好田恒秋,一边向田家施压。次年,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陆永镇守,更加有恃无恐,经常在田家闹事,田父只好将女儿嫁给他。田恒秋出身商贾之家,聪明大气,看家本领,又能揣摩杨森的心,所以成为杨府后院的掌权者。她经常和丈夫一起出去。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带着杨森多年积攒的财富逃到台湾。几年后,她突发脑溢血,造成偏瘫20年。丈夫渐渐冷落了她,她的生活和医疗全靠在美国的女儿负担,才得以走完余生。杨森的第五任妻子驻守泸州时,也用同样的手段将女儿肖邦·让娜纳妾。她从小接受新式教育,当过教师,颇有文化。成为杨府的姑母后,她更是表现得乖巧,深得杨森的心。1931年,萧邦琼从泸州上船,到江中时溺水身亡。陈顺容是典型的广东女人,浓眉大眼,是三姨刘谷芳的贴身丫头。他15岁时,被一个喝醉的杨森玷污,因此被收为第六房姨太太。她总是一副丫鬟的派头,是所有妻妾中最不受宠爱的。稍有不慎,还会遭到杨森的毒打。她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被杨森下令用铁链捆绑送回老家,后来在重庆病逝。杨森好色,连养女都不放过。曾桂芝是贵州毕节人,是杨森进入贵州时收留的流浪女孩。长大后,她被交给刘谷芳当丫鬟。杨森见她美丽动人,便收了14岁的曾桂枝为第七房小妾。她求知上进,杨森为她请了家教,并送她到上海、北京等地学习。曾桂芝在上海读书时,与班上一位姓陈的男同学相恋。这件事传到了杨森的耳朵里,他很生气,设计将其枪杀在运河县的荒郊野外。第八房王德芳是成都人,父亲是杨森的军部秘书,被迫将还在上中学的女儿嫁给了杨森,婚后杨森允许她继续读书,并考上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成归来后,他成为杨森创办的成都天府中学的校长,成为社会名人。特殊时期,王德芳因是杨森的小老婆,被迫在乐山自杀。第九位妃子蔡文娜,鲁县人,是十二位妻妾中最美丽的妃子,也是最悲惨的一位。她在泸县女子中学读书时,被誉为校花,声名远播。杨森特意去看了她的脸,看中了14岁的她。父亲为了名利,把女儿送到了虎口。杨森经常带她出入大型场合,大家都很羡慕他,让杨森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后来,她在成都上大学时,与同学吕某相恋。泄露后,他被杨森杀害。郑文茹原本是重庆裕华纱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其远房表妹为了讨好杨森,说服家人将年仅17岁的郑文茹嫁给杨森为第十房姨太太。曾桂芝和蔡文娜的变故后,杨森一直带着她。后来,她患了肺病,面容大变,难逃被抛弃的命运。1949年,郑文儒留在重庆,与一名普通工人结婚。胡洁玉是杨森家佣人的女儿,父亲照顾广安祖屋几十年。到重庆读书时,她住在杨家,由年过六旬的杨森看着。胡某的父亲不同意,带着女儿回到了广安。杨森竟然一路回老家,把胡玉洁逼到重庆,讨了第十一个小老婆。1949年,她随杨森赴台,成为继田衡秋之后唯一被带到台湾的小妾,在杨森86岁时,胡玉洁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后带她赴美留学,现居美国。张凌峰,来自新竹。年仅90岁的杨森,以招聘秘书为幌子,让17岁的她进入台湾杨府。不到一年,张凌峰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的传奇。1977年3月,刚从菲律宾访问回来的杨森被查出患有肺癌。两个月后,他在台湾去世,享年93岁。历史上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邓小平
2023-07-04 21:38:254

古今中外师生情深的典型故事

一、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二、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三、朱德给老师让座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四、彭德怀穿便服会见教师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穿便服。如今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瞧不起中小学教师,我们应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接见时彭德怀频频向老师们问好。五、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2023-07-04 21:3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