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跟风说汉奸,签“何梅协定”的何应钦是不是汉奸

2023-07-05 11:17:40
共1条回复
再也不做站长了

签“何梅协定”的何应钦应该算知日派,亲日派和畏日派。不能算汉奸,而且纵观整个抗战,也未闻他有什么汉奸的行为。

相关推荐

1935年,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什么协定

1935年,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1935年6月9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初案,6月11日又向何应钦提交备忘录正式文本。1935年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以普通信函复函梅津美治郎,接受6月9日至11日梅津就华北问题提出的备忘录全部条件,并随后按其执行。整个事件通称《何梅协定》。扩展资料:经过1935年5月,日本中国驻屯军声称,国民政府杀害天津亲日报刊《满洲晨报》社社长白逾桓、《国权报》社社长胡恩溥,又诬中国援助东北义勇军进入《塘沽协定》中规定的非武装区(实际上当时的东北义勇军为独立武装),再次出兵南下。为避免事态扩大,国民政府派遣何应钦与日方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保证“取缔全国一切反日团体及活动”。协定遂行的结果,中国在河北省和察哈尔省的主权大部丧失,禁止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活动。中华民国政府声称,何应钦并未正式签字。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何梅协定
2023-07-05 05:09:553

什么是何梅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淫威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2023-07-05 05:10:121

《何梅协定》主要内容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历史背景,影响都要答上。 解析: 何应钦同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秘密会谈。6目9日,梅津美治郎发出致何应钦的备忘录,提出罢免于学忠等中国官员、解散或取消 *** 河北省党部机关、撤退 *** 宪兵3团、51军等要求。7月6日,何应钦复函梅津,对日方要求表示“均承诺之”。梅津的备忘录和何应钦的复函,史称《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一) 罢免以河北省主席于学忠为首的有关“责任”人员; (二)撤废宪兵第三团、励志社北平支部、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等所谓宣传和组织抗日的机构;(三)取缔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团体; (四)撤退 *** 在河北省内的所有支部; (五)驻守河北的第五十一军、第廿五师撤出河北,解散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 (六)禁止中国境内的所有排日排外活动; (七)勿使导致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重新进入河北; (八)任命省市等职员时,希望采纳日本方面之建议; (九)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完全实行。 (十)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对梅津美治郎的备忘录,当时华北当局最高军政长官何应钦答复到:以上“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何梅协定”的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目的是赶走在当地的中国守军和 *** 中央的势力,取缔他们不喜欢的组织和机构,并攫取包括任命省市官员在内的广泛的权利。而且还借口落实这些条款要求拥有监视和纠察之权。 其影响是:使民国中央 *** 对于河北省的 *** 几乎丧失殆尽。“何梅协定”则进一步从政治上为日本分离华北或促使“华北特殊化”奠定了基础。难怪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慨叹“冀于既去,察宋又撤,党部取消,军队南移,华北实已等于灭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塘沽协定》,还是“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它们都只不过是为处理纠纷而设定的临时措施,从国际法角度讲都属于“停战协定”性质,一旦引起纠纷的“事件”平息,这些临时措施就应该取消。换句话说,日本利用《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所攫取的权益不能视作平时国际法下的条约权益,一旦中日关系趋于正常,这些权益就必须取消,除非两国签订正式条约加以追认。
2023-07-05 05:10:211

何梅协定是什么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淫威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2023-07-05 05:10:301

何梅协定的影响

《何梅协定》的主要影响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何香凝义愤填膺,随即派人把自己的一条旧裙子与续范亭的一副对联装进一个包裹送给蒋介石,她在裙子上题了一首诗并有落款:“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这首诗愤怒地抨击了蒋介石不抗日的卖国行径,并表示了自己愿作巾帼英雄奔赴抗日前线的决心。包裹中附寄的续范亭的对联为:“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怪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2023-07-05 05:10:381

何梅协定的历史背景

为了实现侵吞华北进而独霸中国的既定国策,日本军部与关东军利用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着手全面实施分离华北,将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日本采取了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在经济上加紧掠夺华北资源,在政治上制造分裂,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防共自治运动”,通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方式,达到占有华北的目的。1935年5月2日夜和3日凌晨,天津日租界汉奸报《国权》社长胡恩溥、《振报》社长白逾桓相继被杀。日本指责此系国民党所为,是排日行为,向国民政府北平分会施加压力。与此同时,1935年5月15日,在热河南部活动的抗日义勇军孙永勤部受到日本军的追击退入长城以南的“非武装区”,5月20日,关东军越过长城,在与国民党军夹攻下消灭了这支抗日武装。日本指责中方破坏《塘沽协定》,由日本天津驻军参谋长酒井隆于5月29日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交涉。这就是所谓“河北事件”。日本利用这一事件,在武力恫吓下,强迫国民党政府接受日本提出各种要求。国民党政府概为应允。但是,日本侵略者对国民党当局的一再退让和承诺并不满足,逼使中方用文书形式答复,以便作为凭据。1935年6月11日,日本方面将一份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备忘录”送到北平军分会,要求中国方面照抄一份,并由何应钦签章后送交梅津美治郎。在《塘沽协定》签订后,日军又制造事端,想使整个华北“特殊化”。1935年5月2日晚,由日本陆军特务机关资助的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溥在天津日本租界内被刺身亡。1935年5月3日凌晨,另一个与日本有关系的天津《振报》社长兼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记者白逾桓亦在日租界内被刺杀。1935年5月29日,已任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的酒井隆放出话来,称二人之死是国民党蓝衣社所为(日本战败后,酒井隆供认二人之死是其策划的)。1935年6月9日,酒井隆约见何应钦,就胡、白被杀事件,向何应钦递交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拟订的“备忘录”,要求国民政府宪兵第三团、军委会政训处等撤出华北。以上机构都是蒋介石为加强对华北的控制而设,阻碍了日本使华北脱离国民政府而实行“自治”的阴谋,因此为日军嫉恨。酒井隆还要求国民党中央军撤出河北,并罢免对日本态度强硬的河北省主席于学忠。事关重大,何应钦忙向蒋介石报告,并在此后第13天,分4次与酒井隆当面交涉。1935年6月10日,何应钦第4次与酒井隆面谈协商此事时,酒井隆又使出流氓无赖的手段,他把鞋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何应钦没有应允,酒井隆竟大发脾气,骂骂咧咧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即解开裤带,不避周围众人,当院小便起来,弄得何应钦哭笑不得。何应钦为避免日方的纠缠,于1935年6月13日回南京向国民政府汇报,经蒋介石授意,在与日方多次秘密会商后,何应钦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何、梅二人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2023-07-05 05:10:531

重读抗战之二十&183;《何梅协定》真的不存在的吗

原文《何梅协定》的前提是长城抗战的失败1933年5月7日,长城抗战进入后期。日军突然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古北口的长城一线,向中国的驻守部队发猛烈的进攻。日军在5月19日占领了密云,当时北平军分会紧急调驻守在昌平地区的傅作义第59军进到怀柔,协助第26军萧之楚部共同保卫北平,蒋介石紧急调动第42师、第87师、第88师等部北上参加与日作战,保卫北平。在滦河地区,日军的第6师团、混成第14旅团、第14师团的第28旅团等部队先后渡过滦河,日军又在第29军和第67军的交界处突破了我军的防线,从而使的滦河西岸的中国守军不得不后退。在5月16日,日军又占领了滦西的丰润和遵化等地。北平军分会与日本方面的代表关于停战的和谈也在秘密的进行,并且谈判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何应钦为了收缩战线,命令中国的军队撤至宁河、宝坻一线。同时命令宋哲元的第29军撤到三河、平谷以东地区。在没有遇到中国军队的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日军顺利的占领了滦西地区。同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到达北平,派出代表与日方人员进行秘密谈判。1933年5月23日,日军又相继占领了玉田、平谷、蓟县、三河等地区。傅作义的第59军,在北平、怀柔、顺义一带构筑了防御工事,正与日军第8师团进行长城抗战的最后一战。此时,黄郛与日方代表在北平城内达成了协议。协议提出中日双方要在顺义、通县、香河、宝坻、宁河、芦台一线全线停火。日军在这时已经突破了长城各口的全部防线以及在滦河地区的防线,中国守军只好退守到平、津附近地区。日军分别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了包围的态势。但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中国军队的抵抗,另一方面,日本军部给关东军的作战命令是安定热河,并限制日军的活动范围不能超过长城,此时关东军的行动已经大大超出了限制,因此日军也在找一个体面撤回的机会。1933年5月2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与北平军分会的代表徐燕谋参谋在密云进行了秘密的会面,日方代表表示接受与中国方面停战的提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将关于停战协定的相关事宜全权委任于日本关东军参谋副长冈村宁次。而中国北平局分会的代委员长何应钦则将本次停战协定的相关事宜授权给中国军代表北平分会总参议陆军中将熊斌。双方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之后,最终确定了关于停战的相关事宜,同时缔结了停战协定:(一)中国军,即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之地区。尔后不越该线而前进,又不行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二)日本军为确认第一项之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以行视察;中国方面对之,应加以保护及予以各种便利。(三)日本军如确认第一项所示规定中国军业已遵守时,即不再越该线追击,且自动概归还于长城之线。(四)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线以北以东地域内之治安维持,以中国警察机关任之。警察机关,不可用刺激日本感情之物力团体。《塘沽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历时5个月的长城抗战结束。实际上长城成了新的政治分界线。《塘沽协定》的成立,直接原因是长城抗战的失利。长城之战的失败从实质的军事层面来看,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指挥能力上,都与日军有一大段距离,二十九军喜峰口的胜仗,是可一不可再的。也正因为军力不足,作战失败,中国在《塘沽协定》中不得不吞下屈辱的苦果。从塘沽协定以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是:在不承认伪满洲国,不签订降日卖国条约,以及不危及华北主权与平、津安全的条件下,形式上的对日妥协与让步。都尽可能的忍辱接受。舍弃利用高涨的抗日民气,宁可从事务实的经济、国防建设,以求内政的统一与充实。而相对的,正如之前我们揭示的,蒋介石表面与日亲善,背后联苏制日的谋略被军阀向日本告密,导致日本抓住了蒋介石的底牌,让国民政府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这一切正是“华北事变”和《何梅协定》产生的背景因素。华北事变爆发:日本挑起事端逼中国让步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即以“分离华北”为侵略中国的近程目标,挑起了“华北独立运动”。透过军事恫吓与外交施压,制造或藉口各种事端,压迫中国就范,河北事件正是日本的一次尝试。1935年5月2日,天津日租界中的《振报》社长白逾植与《国权报》社长胡恩溥同时遭人暗杀。白、胡两人都是亲日分子,因此北平日本驻华使馆武官室当即发表声明,谓此案系中国官方主使,乃“对日本之非常侮辱”。5月15日,“孙永勤事件”发生,使日方多了一个挑事的藉口。孙永勤系热河农民,因不堪日、“满”压迫,集众反抗,沦为绿林。当其活动于热河境内时,伪“满洲国”颇受其扰,故国民政府方面有称孙为义勇军者;后来孙部退入长城内侧的河北遵化县,依旧抢掠烧杀,华北当局遂将其视为土匪,由战区保安队会同日军加以剿灭。但事后日军却表示遵化县长接济孙永勤,违反塘沽停战协定,5月20日北平日本使馆武官高桥坦向何应钦递交书面通知,表示日方将追究责任,除抗议白、胡暗杀案外,并表示华北中日关系恶化,肇因于蒋中正表面亲日,暗中排日,于学忠恃张学良为后援,不奉中央命令(河北省主席于学忠是东北军将领),要改善华北中日关系,必需去除此两大因素。天津日本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亦发表声明,指责中国佯装亲日,实际上专事抗侧活动,谓孙永勤在热河与停战区内,均受于学忠支持,故华北驻屯军将“依停战协定所赋与之权利,采适切有效之自卫手段。酒井隆当时已取得参谋本部主管课及华北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的默许,决定向中国施压,要求国民党中央军、党务机关,及排日人物退出平津一带。5月26日起,北平、张家口已有日本飞机示威,27日,武装的日军在天津街上游行,故意在河北省政府(设天津)、天津市党部门口喧闹。何应钦也知道平津日本武官已向军部建议,先去于学忠与张廷谬(天津市长),减少中国驻军,要求党部及宪兵团撤退,以去除蒋、张在华北的势力。酒井与高桥在29日共同发表声明,藉口白、胡暗杀案及孙永勤事件,污蔑中国以平津为据点。破坏塘沽停战协定,故日军认为有越过长城,强使平津成为非武装区之必要。当日下午,酒并与高桥先后至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与北平军分会,质问暗杀案指使者、接济孙永勤之责任、蒋介石对日亲善之真诚等问题,并要求撤换官吏、撤退对日不友善机构、撤退部份军队等。从5月29日至6月9日,酒井与高桥先后三次往见何应钦,提出各种要求,日方同时增兵平津与北宁路沿线,酒井并公开表示日军随时可能发动攻势,明示威胁。何应钦一方面应付,一方面连电中央请示,对日方迭次提出之要求,先后应允并采取行动的项目包括:一、撤换人员方面:河北省主席于学忠调职,宪兵第三团团长蒋孝先、团副丁昌、天津市长张廷得、公安局长李俊襄、军分会政训处长曾扩情等免职。二、解散、撤退”排日“机关方面:军分会政训处、军事杂志社、宪兵第三团特务处、二十五师学生训练班等解散,河北省、北平市、天津市党部停止工作,励志社北平支部撤退。日本人另要求解散蓝衣社,何应钦则否认有此团体。三、军队撤离方面:五十一军随于学忠调任”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撤出河北,中央军的黄杰第二师、关麟征第廿五师以”剿匪“为名,调离河北,宪兵三团也调出北平。四、排日行为之禁止:何应钦以军分会代委员长名义,于6月8日发下手令,令平津军政宪警机关严密取缔有害邦交之秘密团体,国民政府更于6月10日发布《睦邻敦交令》,虽未明示”睦日“,实际上是禁止排日令。这期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日本人视于学忠为张学良的代理人,必欲去之而后快。早在1934年12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即决议将河北省政府自天津迁往保定,以免日方藉口寻衅,但于学忠则受命而不行,迁延不遵。而1935年5月27日日方施压后,于学忠就马上于5月31日将省府匆忙迁往保定。当时行政院长汪精卫认为:“此时迁保,系出被动,似应从缓。”于学忠仍于6月3日离天津赴保定。对此,汪精卫颇不谅解,曾指责于学忠迫于“日军在省府门前示威,始仓皇迁保,中央命令,不若强邻恫吓之有效,思之可为痛心”。6月9日,何应钦当日用电报告知蒋、汪,电文如下:今日酒井来见,对于此间已办诸事认为尚未满足,并谓以下四点仍希望即日办理,否则日军即采断然之处理:(一)河北省内一切党部完全取消(包括铁路党部在内)以二)五十一军撤退,并将全郁离开河北省日期告知日方;(三)中央军必须离开河北省境,(四)全国排外排日行为之禁止。并谓(一)(二)(三)项均系决定之件,绝无让步可言,并请于文日(12日)正午前答复等语。如何,乞赐示。此后大约两小时,何应钦又拍了一封电报给蒋、汪,内容是:酒井顷托人来告,彼接军部电,河北省内党部取消及中央(军)撤离冀境两事必须办到,并需于文日以前答夜,又云如将今日所提各项办到,则河北问题即可告一段落;又谓此事完全由驻屯军负贵办理,如我方再向外交界进行接洽或其他策动,则恐事态益致扩大不易办理等语,谨闻。对于酒井最后要求的这四项,蒋、汪的反应稍有不同,蒋在6月9日回电复何应钦表示:中央军南移问题,决难接受,应一面暗中布置固守,以防万一;一面多方设法,尽力打消其要求。其余各节,准可速办。事机急迫,一切仍请兄相机处理。至中央军不能南移,及南移后不特不能消饵祸患,反增棘手之理由,另详复汪先生电中,已另录奉达矣。蒋《复汪先生电》解释的中央军不能南移理由是:中央军一旦撤退,则两广更有辞可借,发动开府,内外交逼,是时我国政府对国际固难措手,对民众大失信仰,诚益陷窘境,无可为计矣。汪的看法与蒋不同,他在6月9日回复何应钦的电文是:顷约中央负责同志会商决定,佳未来电所开四点,均宜由我方自动先办,其一、四两点,明晨临时会议通过,即行奉闻,其二、三两点,请先即办。若此四点我方已自动先办,而日军仍进占平津,则只有出于一战。当时蒋因围剿长征的红军,身在成都,未能参与南京中央决策会议。河北事件初起时,蒋、汪曾有默契,在事急紧迫不及相商之际,由汪负责先行决定,蒋若不赞成,再行改正。6月10日,汪在南京主持国防会议,虽然蒋前一日已有反对中央军南撤之意见,但汪认为:“中央军现驻河北,只有二师,即使撤退,其他军队为数尚众,忍痛承诺,较之平津重开战祸为害较轻”,故会中仍决定接受酒井的四项要求。汪并将结果立即电告何应钦:“今展中央紧急会议,对于河北省内党部已有决议,由秘书处电达;对于全国排外排日之禁止,已由国府重申明令,对于五十一军及中央军之撤退无异议。”到6月10日止,日方各项要求均系以口头方式提出,何应钦亦以口头方式应允,且出以具体行动,故何应钦本以为事件到此已告一段落。没想到6月11日高桥坦却送交军分会一份自拟的觉书,要求何应钦签字后送回,后来引发了是否有“何梅协定”的争议。各说各话:《何梅协议》引争议何应钦否认协议存在何应钦认为日方当时正期待中国拒绝撤军。以获得军事冲突之藉口,而当时河北各中国驻军并无作战之部署,“战守皆自为难”。他在6月9日已向蒋建议下令中央军调驻豫省,“期能保全平津及国家元气,留作持久抗战之基础”。10日上午得汪之指示后,他于当日下午约晤高桥,口头告以:“(一)河北省党部之撤退,已于今日下令。即日起结束;(二)五十一军已开始移动,预定11日起。用火车向河南省输送,大约本月25日输送完毕,但如因车辆缺乏。或需延长数日;(三)第廿五师、第二师己决定他调。预定一个月内运毕;(四)关于全国排外、排日之禁止。已由国民政府重申明令。”高桥对何应钦之答复表示满意,无异词而去。因此何应钦原认为“河北事件”已告一段落。但隔天(11日)高桥又到军分会,会见军分会办公厅副组长朱式勤。要他转交一份日文觉书,要求何钦照缮一份后盖章送回。该觉书全文如下:甲、在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实行之事项如左:(一)于学忠及张廷得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擞去。(四)军分会政训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邦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撅退河北省外。(/又)第二师、第二十五师撇退河北省外,及二十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乙、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附笔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省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成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旧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手段。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觉书,是日本在外交方面提交给对方的一种非正式文书,在各种机构中广泛应用,大多包含一些约束性条款,中文可译为“备忘录”。高桥送来觉书之目的,一则希望中国方面将口头承诺加以书面文字化,增加其约束力,二则增加“附笔事项”,使华北行政用人皆须符日方意旨,三则高桥自抬身价,欲在文书上造成与何应钦具对等地位之错误印象。何应钦对于高桥将他视为此次交涉之对手,十分震怒。加以南京中央早有不用文字或书面之原则,故派朱式勤将觉书送还,并向高桥说明,日方所希望各点,已由华北当局自动实行,无需再以书面答复,同时电告中央,表示已拒签高桥觉书,并得南京之同意。6月13日,何应钦以河北事件已了结。并为避免高桥仍来纠缠。于是离北平赴南京向政府报告事件交涉经过。高桥于同一天又来军分会,仍提出文字与前述“高桥觉书”完全相同的书面文件,只是将“觉书”正式改为“备忘录”,要求由高桥代表梅津美治郎,军分会办公厅主任鲍文樾代表何应钦,共同签字。但这一要求仍被何应钦拒绝。高桥此后与中国外交部驻北平人员继续交涉,表示此备忘录是奉东京军部之命办理,如不能实现,无法复命。中国方面则一再坚拒。日方于是稍示让步,放弃索取备忘录,只要求中国方面给一个表示承诺的书面通知。经双方一再磋商,并修正文字,最后在7月6日,经行政院长汪精卫同意,由何应钦以一普通信函形式,寄交北平军分会,派人送高桥转梅津,全文如下:透启者,6月9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何应钦民国24年7月6日高桥接受了这封打字便函,河北事件到此才正式告一段落。此打字便函,根据何应钦的说法,仅系一单纯的“通知”,他本人未签字、盖章其上。但站在日方立场,则视为双方“协定”已经成立。起初日本人多称为“华北协定”,以此为藉口,破坏中国在华北的行政主权。军分会办公厅主任鲍文樾、河北省主席商震苦于应付。1935年12月初,因日方军机以“协定”为由,任意飞临北平上空示威,何应钦第一次透过报纸发表声明,否认有“协定”之存在;1936年1月,蒋介石对全国中校校长及学生代表谈话,公开否认有何梅协定。虽然中国一再否认。但日方并不理睬,可以说,在“便函”发出之后,“何梅协定”的有无之争已经开始了。是真是假:何梅协定无名有实毋庸讳言从法律形式言,何应钦并未在“高桥觉书”上签字,故北平军分会与华北驻屯军间,确实没有一纸如“塘沽停战协定”这样明显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何应钦自始至终否认“何梅协定”的存在,1977年甚且透过国防部史政局正式发函台湾各史政学术机构澄清其事。二次大战后梅津美治郎在远东军事法庭受审时,也称何梅协定是一项“君子协定”,并未形诸文字。河北事件发生时参与谈判的矶谷廉介(时任日本使馆少将武官,驻上海),于战后病危时,也坦承“何梅协定”是日本方面故意宣传,造成真有其事之错误印象。这些说法,都是针对何、梅之间并无法律性协议文书而言的。然而,何、梅之间却有一封“便函”存在。根据国际法惯例,条约的形式与名称甚多。但在国际法上的效力完全一样。何应钦这一“便函”虽不合条约的形式,但与“通知”类似,是一种“类似条约的文件”;而且,何应钦致函梅津虽属于“单方行为”,但在国际法上,类似条约的文件与单方行为,也具有法律效果。“类似条约的文件”常因用语不精确,而导致内容与法律效力之争议。何应钦“便函”中,很机智地将承诺对象针对为“6月9日酒井所提各事项”,而未明白列举,因用语甚不精确,以致引发歧义。所谓“酒井所提各事项”指的是什么?据后来整理的“口头交涉全卷”所载,6月9日酒井等三度访何应钦时,曾“留下”一份三页的书面文字,从当时双方以“口头交涉”为主的情况分析,这三页文字当系类似便条纸上的任意书写(因此文字用语并不顺畅明白),作为双方交谈时的佐助,并非正式“文件”。此所以何应钦当天两度发电报报告蒋、汪有关酒井提出最后四点要求经过时,并未提及酒井留有书面文件;军分会辑录当时双方交涉经过的“河北事件概述及有关文电抄件”中,也没有所谓“酒井文书”,酒井在6月11日向军部报告其6月9日与何应钦会见经过之电文中,也无一语提及留下书面文字;6月10日汪精卫致孔祥熙密电中说明酒井6月9日提出要求四项内容时,更明言系“口头声述,未具书面”。因此,这三页的“酒井文书”,事实上等于不存在。6月11日高桥自拟的“高桥觉书”,才是交涉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正式书面文字,若将“酒井文书”与“高桥觉书”对照,可以发现两者内容完全相同。但前者文意杂乱,字句不全,后者则列举条目,文字清楚明白。何应钦“便函”中刻意回避了高桥觉书,笼统以“酒井所提各事项”为对象进行承诺,原因应在于酒井所提乃“口头”内容,而且依何应饮上蒋、汪佳未电所示,“酒井所提”,重点在最后四项(取消党部、撤军、禁止排日等),而非“酒井文书”或“高桥觉书”之全部内容。当时的外交部官员甚至认为,何应钦所“承诺”的“酒井所提各事项”,仅指(二)五十一军之移防及(三)第二师、廿五师之移防两项而已,其余(一)河北省内党部之撤退,(四)全国排外排日行为之禁止,为军分会权限所不及,何应钦无权表示诺否。所谓“酒井三款”,亦即“高桥觉书”中的“附笔事项”三条,能否算在“酒井所提各事项”中,是水远无法澄清的。主要的问题出在“口头交涉”上,双方交涉均以口头方式,结论只能靠共识与默契,由于没有双方认可的文字纪录(高桥觉书文字清楚。何应钦拒不签字,便函所指又语焉不详),因此中国所“承诺”者如何界定。中日双方就各说各话。中国可以强调“便函”所应允的是酒井所提四事,而且系中国“自主的”加以实行,既是“自主”的将党部、军队撤出华北,而非在承诺日方要求下所为,将来自可重新进入,更不用谈“酒井三款”或高桥觉书中“附笔事项”所要求的干涉中国在华北的用人内政。日方则可以提出辩驳:该“协定”虽仅系口头性质,但条约与协定之缔结,原不必尽以书面行之,何况“协定”之部分内容,早经中国加以实行,故可视为“默认”协定成立之事实;何况日方提出要求,系以河北事件违反塘沽协定为由,中国既应允日方要求。则中日之间的“口头”协定可视为塘沽协定之续订条款,既为续汀条款。则具有条约约束力。仍可对中国提出要求。总之,由于“协定”缺乏完备的法律形式,而实质内容双方又各基于立场,无法取得一致看法,争议自然没有尽头。1936年2月。公法学家谭绍华针对“何梅协定”能否成立及其法律效力、对中国影响如何,曾作过专文分析并呈外交当局参考。他认为根据国际惯例,何应钦信函在法律上“似已构成承诺”,且中国亦难以称该函未经批准。不生效力;信函中所谓“酒井所提各事项”,若日本方面照6月9日酒井所提书面文件之内容加以解释,则对中国十分不利;中国方面若欲减低协定的影响。只能在所“承诺”之事项上作严格解释,且“自主的期其遂行”是指撤退军队及更换地方官员等事项系“自动之措置”,并非“被动的”履行承诺之举。换言之,中国将来有何举措,不受日方束缚。从当时公法学家的分析看,就实质而言,何、梅之间确有一时的协定,并且已经由中国予以履行。此一“协定”之有效性,在6月10日前后中国应允酒井最后四项要求,且立即加以实施后,已告结束。但协定精神(即国民党组织及中央军退出河北),将来是否仍对中国具有持续的约束力,则中日双方理解不同。中国方面自然持否定态度,蒋、何在抗战前一再否认何梅协定,用意之一就是阻止协定继续产生作用;就日方立场,何梅协定内容不明,正好方便于故意曲解,扩大适用范围,以达到侵略目的。本来,双方各有解释,但从史实上看,河北事件结束后,日方即将何梅协定精神推广及河北以外的其他华北各省,中国虽然否认何梅协定,但华北各省党部继河北省党部之后也相继退出,排日运动更是在严禁之列。1935年12月初何应钦以南京中央新任命的“行政院驻平办事长官”身分返北平时,即招致日方绝对反对,最后只能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代何应钦主政华北。这无异是《何梅协定》中“南京中央势力不得再进入华北”的持续作用。总之,就日本而言,强调何梅协定可以作为其侵略行为之合理掩饰,且在武力作后盾下,推衍协定的应用范围;而中国方面,即使不断否认何梅协定,但处于日方高压之下,实际作为却又符合《何梅协定》精神。《何梅协定》无名有实,在实质上存在,这点不用为国民政府辩护。《何梅协定》的签署,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忍辱发展策略的结果。任何协定的作用,在其约束力,中国既已实际受制于《何梅协定》这个争议的协定,而又强调协定不存在。从实际意义上说,这种否认除了在形式上维护主权外,再难有更多实际意义了。
2023-07-05 05:11:071

华北事变经过:日军全力推行“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1月中旬,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 *** 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 *** 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世人所称的“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 *** 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 *** 大部丧失。 10月20日,日军继“丰台夺城事件”后,再次收买汉奸、流氓发动“香河暴动事件”,并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诱其出任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委员长,限20日前宣布。25日,土肥原见宋哲元未如期宣布“自治”,转而先策动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脱离南京中央 *** 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 *** ),同时继续对宋及南京 *** 施加压力。经过日军、宋哲元、南京 *** 之间一系列的讨价还价,12月18日,终于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 *** 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 *** 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   河北事件 1935年5月初,在天津日租界发生了亲日分子《国权报》社长胡某和《振报》社长白某被暗杀的“河北事件”。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等密谋挑起事端,声称此案“系中国排外之举动,若中国 *** 不加以注意改善,则日方将采取自卫行动”。向国民 *** 提出无理要求,并调兵遣将,驻津日军连日在河北省 *** (当时天津是河北省会)门前武装 *** ,并举行巷战演习。1935年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天津驻屯军借口 *** 破坏《塘沽协定》,向 *** 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并从东北调集大批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5月31 日,南京 *** *** 电令何应钦与日方谈判。6月, *** 军委会华北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谈判,达成了所谓的《何梅协定》。按协议规定,中国军队从河北撤退;取消河北省内的 *** 部;撤换河北省主席和平、津两市市长;禁止河北省内的一切反日活动。《何梅协定》的签订,日本帝国主义实际取得了对华北的控制权。   张北事件 “河北事件”一波未平,又发生了“张北事件”。5月30日,4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省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即令释放。由于日方借口提出了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和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达成《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为:(一)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军官,担保日人今后在察哈尔省可以自由行动;(二)取消在察哈尔省的 *** 机构,成立冀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三)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省移民,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撤职。至此,中国在冀、察二省 *** 大部丧失。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在迫使 *** 中央的势力退出华北后,随即积极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的所谓的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煽动河北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攻占香河县城,并由少数汉奸组织临时维持会。11月25日,日寇又收买一批汉奸,流氓向 *** 天津当局“ *** ”,要求自治。同日,日寇唆使 *** 冀东行政督署专员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使冀东20余县脱离了中国 *** 的管辖。 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还策动阎锡山、韩复榘搞华北五省自治。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自治”的名义达到吞并华北的目的。而 *** *** 既不能允许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策管辖而宣布“自治”,又慑于日本的威胁,12月决定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由日方推荐著名汉奸王揖唐、王克敏等十几人为委员。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虽隶属南京国民 *** ,但它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自治”。它的成立是蒋介石 *** 对日妥协的产物。
2023-07-05 05:11:131

1931年到1945年之间,中日战争里,国民党和日本政府签订过的协定和条约有哪些?

1932年(民国21年,昭和7年)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又称《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1933年(民国22年,昭和8年)5月31日,中华民国和日本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1933年(民国22年,昭和8年)7月6日“何梅协定”正式达成并生效,内容上,“何梅协定”包括《觉书》(《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和《何应钦复函》各一份1940年(民国29年,昭和15年)11月30日,中华民国(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汪伪政权)和日本陆军大将、驻汪伪特命全权大使阿部信行签订《日本国与“中华民国”关于基本关系条约》,简称:日汪基本关系条约,同时还签订了该条约的《附属议定书》、《关于附属议定书的谅解事项》、《附属秘密协约》、《附属秘密协定》等。
2023-07-05 05:11:212

华北协定是什么意思?

答:华北协定也叫何梅协定或者是塘沽协定,是何应钦和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
2023-07-05 05:11:272

跪求日本和中国都签订了什么条约

《马关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辛丑条约》(与11国签的,包括日本)、《二十一条》、《何梅协定》等。一、《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华国锋、邓小平、廖承志出席,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圆田直分别代表本国在条约上签字。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基本内容是: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的签订,开辟了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时期。中日两国都没有宣布终止条约,所以条约一直自动继续有效。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意(意大利王国)、奥(奥匈帝国)、西(西班牙王国)、荷(尼德兰王国)、比(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主要内容是: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4、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五、《何梅协定》《何梅协定》是何应钦和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1935年5月,已通过1933年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威逼利诱面前又一次屈服。1935年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1935年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梅协定百度百科——马关条约百度百科——二十一条百度百科——辛丑条约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2023-07-05 05:11:461

华北战争两个协定以及几次侵华战争

,秦土协定,何梅协定日本的:1874侵台,1894-1895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日俄战争,一战侵山东,1928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1931-1945侵华战争
2023-07-05 05:11:593

国民政府都签订了那些不平等条约

国民党卖国条约一览一,李敖微博新加坡相逢一笑,人道是给中国统一带来历史时刻。我忍不住问一下:66 年破坏统一的,又是谁呀?是谁打了败仗不肯认输?是谁抢了黄金托迹小岛?是谁霸占古物搬走故宫?是谁投靠美帝甘为鹰犬?是谁假托民主欺尽苍生?是谁 40 年统治后又孵出这群妖孽?他们从不以破坏统一向国人谢过罪。王八蛋呀!二,中华民国和日本在抗战卖国条约《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国民党承认满洲国,出卖东三省,故国民党一直称8年抗战三,中华民国和美国在抗战后签订的卖国条约《美国在华空中摄影协议》: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美机在中国领空作军事调查的充分权利。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美国对中国货币的独占权。《成渝铁路修建协定》:一九四六年五月成立,美国有此铁路权利。《中美航空协定草案》: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日成立 美国对中国领空权。《中美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一九四六年九月披露,同月二十二日上海报纸转载美国杂志世界报消息:“中国为了购买八亿余元美军剩余物资,已允许美军舰在卅年内,可在中国沿海船坞中修理。”又英文杂志新闻通讯同月二十八日载:“美国剩余物资附有三十年秘约船坞协定,依此协定,三十年内,中国所有海港,美军舰皆可自由入使用。”这是美国又霸占了中国全部海港。《中美宪警联合勤务议定书》:一九四六年十月八日在北京签订。规定设立“中美宪警联络室”,据北京警察局外事科长告记者:以后美军肇事,依“议定书”规定,“须由美宪警处理,警局有旁听权而已”。在这以前,美国与蒋政府就已成立美军事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不久,又成立所谓“中美商务仲裁会”(后改为“中美商务公断会”),这是美帝国主义在华治外法权的复活。《粤汉铁路借款协定》:一九四六年十月八日在北京签订。规定设立“中美宪警联络室”,据北京警察局外事科长告记者:以后美军肇事,依“议定书”规定,“须由美宪警处理,警局有旁听权而已”。在这以前,美国与蒋政府就已成立美军事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不久,又成立所谓“中美商务仲裁会”(后改为“中美商务公断会”),这是美帝国主义在华治外法权的复活。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日在南京签订,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 规定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一切口岸、地方及领水内”自由航行,在紧急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开入中国任何不开放的“口岸、地方或领水”。 全文共二十六条又一项“议定书”。设想周到,无微不至,从第二条到第五条是关于“通商”的规定,第六条到第八条详细规定保护侨民办法,第九条到二十条规定应受保护的许多特别事项,第二十一条到二十四条专讲航业。其全部内容,用蒋驻美“大使”顾维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顾维钧在纽约美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的演辞。)。美国人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与中国人无异。美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购买土地、房屋及一切财产,但美国限制中国人的“移民律”则仍旧有效。美国向中国输入商品征税与中国人相同。凡是中国开放港口,美船皆可通行,并能沿途起卸货物,自由选择“捷径”。条文上写的是中美“双方”,实际上处处只对“此方”的美国适用。这是美国侵略者利用它的走狗蒋介石写出来的中国人民的卖身契,是中国人民新的国耻。《中美航空协定》: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成立。所定内容比过去协定“草案”不同的是:第一,除原定美机能在上海等地起卸外,又增加了一个“及以后随时同意之地点”装卸转运客货。美机可在中国到处飞行不受限制。第二,增加美机在中国领土内可作“非交通之停靠”,即除平常交通外,美机还有军事性的降落权(注: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前报。)。中国领空主权,从此全部归入美国掌握。《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一九四七年一月宣露,据合众社报导,其内容为:“根据这一协定,一日发生战争时,美国与中国将共同使用青岛海军基地。”(注: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四日,前报。)这除了强迫中国承认美军久已占踞青岛这一既成事实,还含有挑拨中国军事反苏的性质。《滇越铁路管理与川滇铁路修筑协定》:一九四七年七月成立,规定美国对两铁路有权管理建筑控制。《国际关税与贸易一般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十六日在哈瓦那(日内瓦)成立,中国关税自主权扫地无余。《美军驻华美蒋秘密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七日为蒋政府所宣布,其内容在同日蒋政府“国务会议”宣读的外交部报告书中有:“美国军队留驻中国已为中国政府所接受。”“美军留驻中国,将直至两方政府认为无继续留驻必要时为止。”这个会议随即通过一“美国驻华武装部队系由中国政府之同意而驻案”。法国新闻社也同时宣布:美蒋关于此事已订有“协议”,蒋当局已把这事“照会”递交美国大使馆(注: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前报。)。美国就这样攫得了对中国作无限占领的“合法”权利。《中美救济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宣布成立,美国取得在中国进行奴化教育的领导权。《中美海军协定》: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八日成立,规定:(一)由美国帮助中国建立海军机构,包括组织、舰队、军港、基地学校等;(二)由美国帮助中国培养训练干部,包括控制监督;(三)由中国供给美国以海军情报,并报告一切。” 《双边协定》:一九四八年七月三日在南京签订,美国和各美占领区商品来华倾销。《中美农业协定》:一九四八年八月五日在南京以“换文”方式成立美国扶持的“中华民国”,实际上已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把这些条约合在一起,美国从蒋介石手中取得了中国领土权、领空权、领海 权、内河航行权、铁路管理权、军权、财权、警察权、司法权、国家秘密权、农业权、工矿权、商业权、海关权、文化教育权、内政“最后决定权”,外交指挥权等等。真是从天上到地下,从海上到陆上,从政治到经济,从物质到文化,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所有“中国”主权云云,实际上尽成美国主权了。四,中华民国和苏联卖国条约《中蘇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签订,承认蒙古独立为代价,换取苏联支持国民党内战。长春铁路中苏共有、苏联货物免关税《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苏联使用该铁路过境或运往大连、旅顺免交任何捐税,且共同经营期为30年。中方在协定中所获得的权利大概只有“路警归中国负责”,中国丧失权益,还要自己出路警去保护劫掠者!《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1945年8月14签署 苏联控制大连和旅顺30年
2023-07-05 05:12:071

国民党签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

国民党政府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抗战期间所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如下《秦土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但无论抗战时期国民党签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 都是形同虚设随着抗战的胜利 这些条约只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
2023-07-05 05:12:142

129事件是什么?

129事件是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第二天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以示抗议。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的日子,学生和市民2万多人在天桥和前门火车站广场分别召开市民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决议案。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再次镇压,学生30多人被捕,400多人受伤。扩展资料:129事件背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要挟。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10月,日寇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1月25日,日寇指使汉*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0多个县的国土便脱离了中国的统辖。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9
2023-07-05 05:12:223

1936年2月到5月,红一方面军以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了什么

东征。红一方面军东征是指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渡过黄河,实行东征。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在三交镇战斗中不幸牺牲。东征战役,又称红军东征,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中,中共红一方面军与国军的一次战役。中共试图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但被阎锡山阻止,被迫返回。过程193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发表《东征宣言》,号称为实现抗日,渡河东征。2月18日,红军开始行动。当晚8时左右,林彪和聂荣臻指挥红1军团(编有陈赓、杨成武的红一师,刘亚楼和萧华的红二师,陈光、彭雪枫的红三师)从山西绥德县沟口,徐海东、程子华指挥的红15军团从山西清涧河口渡过黄河。到2月25日,包围山西石楼县县城,击溃晋绥军5个团,俘虏1200余人。同时,刘志丹、宋任穷指挥的红28军趁晋绥军4个旅撤退回山西,再次攻占晋绥军占领的陕西西北吴堡和佳县。林彪亲自在一线侦查地形为部队选择好强渡黄河的渡口,20日,红一方面军发起进攻,双方经历东渡黄河战斗、石楼县战斗、关上村战斗等战斗,5月2日-5日红一方面军返回。红一方面军缴获各种枪4000余支、炮20余门。扩展资料:背景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的前后,全国形势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日本对华的侵略,步步加紧。1935年6月27日,国民党察哈尔省代理主席秦德纯在得到国民政府同意后,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土肥原贤二达成了《秦土协定》《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日本特务潜入中国察哈尔省内偷绘地图,被驻军扣留后释放。日本以此为借口,进行武力威胁。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压力,不仅撤掉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之职,而且同意察省代主席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协定。其主要内容是: 由昌平到张北一线以北的中国军队退至察省西南部,解散一切排日的机构,由日本同意的部队维持察北部治安等。把察哈尔省北部地区的大部分控制权送于日本。7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经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批准,又与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以复函形式达成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后不久,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的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协定。日本以天津亲日报社社长被暗杀为借口,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以武力相威胁。1935年6月9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侵犯中国主权的“觉书”,限三日答复。经何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复函梅津美治郎,全部承诺日方的无理要求,通称《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为: 国民党政府取消在河北的党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撤换包括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在内的一切日本指定的中国官员,禁止一切抗日活动等。,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大部分主权送给日本。日本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取得了中国大片领土的控制权,灭亡中国的凶焰更加嚣张起来。特别是日本积极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一方面军东征
2023-07-05 05:12:353

我国同日本帝国签订的条约有哪些

  1、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清政府当政,这时期主要有两个条款,一是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再有一个就是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2、中华民国成立初,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3、蒋介石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何梅协定》。u200d
2023-07-05 05:12:581

中国近代史三大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一共与外国签订了29个不平等条约。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一般认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  从条约的签订上看,是经过双方的交涉谈判、共同宣布的平等协定,但实际上两国的谈判总是经过了一场战争——早已腐朽没落的清帝国在 对外经济与国防上不是近代帝国主义国家的对手,一场战争下来中国政府很少能从战争中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让其他国家取得战争的主动,迫使中国政府以谈判 为手段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国政府的代理人往往在谈判时只有“接受”与“不接受”这样的选择,这些代理人作为一个专制帝王派来的代表,只能为了皇族的利益去签订这些条约。  中国的史学界大多将自1949年以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1. 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2.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此后,列强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华民族同外国矛盾日趋激化。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南方也有类似性质的运动,规模较小)。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也极端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在华北四处杀害外国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烧毁教堂、铁路等 一切跟外国有关的事物。外国人纷躲入使馆避难。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在天津登陆后向北京进发。清政府则 以“义和团可用”,让义和团及清兵在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并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 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杀。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免于被瓜分。但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李鸿章不久病死。这个条约进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一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虽不敢彻底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已经对部分国家主权展开收回行动。其主要活动为:  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国民政府下令收回发生一三惨案事端的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国占领的威海卫;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时在华租界。  2. 收回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的成果之一;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税则,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3.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  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没有彻底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依然不足以与世界强国对抗,政府害怕面对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各 国可能做出的强烈反应甚至是动用武力;国民政府需要有外国的经济、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国际孤立的形势。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不平等条约的体 系反而再次加强,但各国也已经不再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转而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一些对中国而言无关大局的利益来换取特权,或者先制造舆论优势渲染签订条约 的利益。如何梅协定就是日本先制造“华北独立”的事端,再通过舆论向外界诠释华北不设防带来的好处,最终使国民政府接受协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公开宣布“对于国民党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一览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中国与英国,签约地点:北京)  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 广州湾租界条约(或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注: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  8.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注: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  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关于《尼布楚条约》:从历史上看,当时的中国与俄国,政治上是相互独立的,经济上也没有依赖,军事上也没有弱势。中国和沙俄的雅克萨之战是中方完全胜利。中国与沙俄在签订条约时,互相不受对方的军事压迫,双方处于完全自愿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所以《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不是割地条约,是中俄瓜分喀尔喀部族地区的条约,是清俄划分外蒙古的第一步。条约签订后,喀尔喀蒙古人不再有后撤纵深,迫不得已南依,逐步迁移到如今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俄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日本、意大利在中国的殖民地和租借地被全部剥夺。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2023-07-05 05:13:061

日本侵华战争,为什么从卢沟桥开始的?而不是海上打过来的?

确切说,是全面侵华战争,从卢沟桥开始。实际上,日本侵华,第一步是跨海征服朝鲜,然后从朝鲜入侵中国东北。另外一路,则是从上海入侵,从海上过来。九一八事变,是从东北陆上开打的,之后还有长城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卢沟桥事变是好几年后的事了,但是这一战开打,就没有停下,一直打到结束。不像之前那几波,都是打打停停的。
2023-07-05 05:13:132

何应钦与冈村宁次是什么关系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在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时,与冈村宁次同班,俩人脾气相近,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辛亥革命爆发,何应钦回国参战,俩人有书信来往。日军入侵东三省,1933年又进攻长城沿线,时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长的何应钦奉蒋介石旨意,派熊斌与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了《塘沽协定》。1935年5月,日本借口中国政府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统治华北的无理要求,何应钦秘密约见冈村宁次高桥密谈,私下达成协议后,由梅津美治郎公开向何提出取消在河北的中国党政机关和撤退中国军队的要求。7月6日,何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要求。何梅之间协议史称《何梅协定》。这年秋天,何应钦调南京升任陆军总参谋长。第三天,当他得知冈村宁次到南京出差,住在日本大使馆的消息时,不顾当时南京学生和市民正在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在新街口一家大饭店设宴招待冈村宁次。这一举动连冈村宁次都感到十分意外,冈村宁次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何应钦这个亲日派十分可爱。”扩展资料:何应钦生平: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抗战中共,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1987年10月21日上午,终因心脏衰竭而停止了呼吸,享年98 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应钦
2023-07-05 05:13:347

列举1931——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5次侵华事变

第一: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就进攻北大营,由于中国军队“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4个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第二:1932年1月28日日军为使国民政府屈服,侵占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击,最后在各国的调停之下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上海成为“非军事区”;第三:日本军阀在中国北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反而将军队开进长城一线,进犯热河、察哈尔两省,史称“长城事变”。1933年1月,日军进占山海关,开始向中国关内进攻。冯玉祥和吉鸿昌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夺回多伦,5月31日,中日签署《塘沽协定》,国民革命军退 出热河和冀东,日本打开了通往华北的大门。 第四:1935年1月中旬,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何梅协定”,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第五: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2023-07-05 05:13:596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满蒙分离论 大陆均衡政策 东方防线 卢沟桥事变 华北事变 急需

英国大陆均衡政策:参加维也纳体系;限制法国;保持欧洲均势。由于不列颠位于不列颠岛,孤立于欧罗巴大陆之外,而且已失去了昔日称雄五洲四海的日不落帝国的强霸实力和势力,它调整了对外政策,希望欧罗巴大陆上这些国家相互之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几个大国并处而且实力相差不大,这样不列颠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并对欧罗巴发挥影响力.一旦某个国家对其它国家处于绝对优势,它不但掌握了欧罗巴大陆的影响力和利益,还会对不列颠处于强势.法兰西一直梦想着挤压德意志,称霸欧罗巴大陆,但不列颠却要千方百计不让它及任何国家称霸大陆.这就是不列颠的大陆均衡政策。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是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武装挑衅事件。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保卫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二十九军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华北事变:日本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离出去和国民党政府出卖华北的事件,1933年10月,日本确定“支持中国大陆上之分治运动,驱逐国民党政府于华北之外”的政策,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地区实施管辖和统治的要求,并从东北调兵入关,胁迫国民政府,6月27日,国民党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与日军代表土肥原签订《秦土协定》,7月6日,国民党政府代表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此后,日本加紧策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的“自治运动”,国民政府既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政府管辖而“自治”,又慑于日本的武力威胁,于1935年12月18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其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独立性,日本则视其为使华北成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过渡,华北事变使日本在政治军事上控制了华北,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通过1939年10月—1940年3月的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获得汉科半岛租借权。 1940年6月,苏联分别照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提出改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得到同意。7月,三国举行选举,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被接纳。同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等理由,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300—400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2023-07-05 05:14:543

华北事变的经过、影响和人物 (经过和影响简洁一点)

经过:1935年5月初,河北事件1935年6月,何梅协定1935年5月30日,张北事件1935年10月,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935年12月,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抗日救亡游行示威活动影响:第一。华北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第二。华北事变使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成为国共两党由对峙到联合的重要契机。第三。华北事变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第四。华北事变促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急剧分化,在对日政策上发生分歧,形成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英派和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第五。华北事变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
2023-07-05 05:15:022

冀察政务委员会的简介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通过《秦土协定》(日本语:どいはら?しんとくじゅんきょうてい)和《何梅协定》(日本语:うめづ?かおうきんきょうてい),日本实现了对冀察两省的觊觎,对华北加紧侵略,勾结汉奸,伪造民意,派出所谓代表,向何应钦要求华北自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因见华北形势日日复杂,借故溜回南京,北平军分会事务由办公厅主任鲍文樾代为负责;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因与二十九军的矛盾也离开北平;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都因《何梅协定》满足日方无理要求而辞职。国民政府在华北的统治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日本所策动的“华北自治”运动日渐猖獗。国民政府在日本的逼迫下,下令改变华北的行政体制,11月26日取消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和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12月18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南京,用人行政的权利则完全掌握在宋哲元等人的手中,算是一个半独立状态的政治组织。
2023-07-05 05:15:081

近代以来,涉及我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或国际文件有哪些

比较重要的有鸦片战争期间1中英南京条约(包括附约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2中法黄埔条约3中美望厦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3中法战争时期 中法新约 4中日甲午前后 中日台事条约 中日修好条规 中日天津专条 中日北京专条 中日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辛丑条约 。民国时期: 中日二十一条 一战前后凡尔赛条约(中方代表未签字) 九国公约 二战时期淞沪停战协定 秦土协定 塘沽协定 何梅协定 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雅尔塔协定(中方被美、苏出卖)
2023-07-05 05:15:211

高手入:求国共十年对峙到建国初期的历史年表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 第 二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 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2月11日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召开 1930年3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月 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 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10月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 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0月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 日 战 争 1937年7月7日 “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8月 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0月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胜利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8-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 1943年6月-7月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开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8月28日- 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0月中下旬 上党、邯郸战役,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 12月 昆明学生发动“一二·一”爱国运动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 政协会议开幕 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 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 3月-7月 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5月 全国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6月30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0月 《中国亿解放军宣言》发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948年9月-11月 辽沈战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2月- 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 4月23日 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2023-07-05 05:15:424

什么叫秦土协定?

《秦土协定》,是1935年6月27日中日之间关于处理张北事件善后而制定的一项非正式外交协议,该协定以中方代表秦德纯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的名字命名。《秦土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这一协定与《何梅协定》一起为日本吞并中国华北,开了方便之门。
2023-07-05 05:15:521

《想北平》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一、原文如下: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二、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因《龙须沟》而得名)、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牺牲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三、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扩展资料:《想北平》 选自《乡风市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2023-07-05 05:16:041

为什么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由妥协转向强硬?

日本在华北的扩张,也严重危及蒋介石集团的支持者英美在华北地区的经济利益,加深了日本与英美之间的矛盾,英美对日态度开始转变。国民党内的英美派和亲日派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何梅协定和秦士协定签订后,国民党内引起轩然大波。在抗战派的努力下,1935年8月7日,国民政府监察院对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提出不信任案,迫使亲日派头子汪精卫下台。11月1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上汪精卫被刺伤。12月25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亲日派唐有壬在上海遇刺身亡。其间,蒋介石取代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长,各部部长也换了英美派的人选,表明亲日派势力在国民党内地位的衰落。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际,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势不可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几种因素促成了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由妥协转向强硬。
2023-07-05 05:16:271

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的原因?

既然如此,蒋又为何派何应钦代替自己去受降呢,这是何等的殊荣,真相究竟是什么?蒋介石(左)、何应钦(右)原来何应钦和当时代表日本投降的日本大将冈村宁次是同学,也是好朋友。看到这些,着实让人震惊。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巧的是冈村宁次跟何应钦被分配到了同一班。因为两个人脾气志向等有着有着共同的特点,因此两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何应钦回国参战。冈村宁次与之依然有着书信的来往。由于何应钦在蒋介石麾下越战越勇,逐渐成为了国民政府权力中心的成员。到了1933年,日军进攻长城沿线,爆发了著名的长城抗战。何应钦和岗村宁次何应钦奉蒋介石的命令,与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两年后,何应钦又代表国民政府,与日方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何梅协定》,签订这一协定前,何应钦与冈村宁次私下有过接触。1935年秋天,冈村宁次来南京出差,何应钦不顾反日活动的影响,依然设宴招待冈村宁次。也这是因为这样一层关系,在日本投降时刻,蒋介石授意何应钦作为国民政府的受降代表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
2023-07-05 05:16:377

在这近150年里,中国受到了哪些屈辱?谁化解了它们?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枉自尊大,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弈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1840-1999)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60年 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总理衙门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7—1895.4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6.11—9.21)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8月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4年 孙中山逝世黄埔军校成立(5月)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5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8日 李大钊就义 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失败 8月1日 南昌起义 8月7日 八七会议 9月 三湾改编 9日 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2月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朱毛井冈山会师 12月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改订新约运动 1930年 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31年)粉碎三次“围剿” 1931年春 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抗战 3月9日 长春伪满州国成立 1933年春 粉碎第四次“围剿”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11月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 华北事变 1月 遵义会议 6月 何梅协定 8月1日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0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11月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2月 一二九运动 9日 瓦窑堡会议 1936年1月 东北抗联成立 10月 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8日 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 凇沪会战(--11月) 洛川会议:全民族抗战 9月 国共合作实现 25日 平型关大捷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
2023-07-05 05:16:542

华北五省自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华危机已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1935年7月6日,南京政府亲日派首领何应钦与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内容主要是:取消河北境内的国民党组织,撤出河北境内的中央军,取缔一切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之后,日本侵略者及大小汉奸开始大肆鼓噪“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自治”。日本对华北政策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上则暂停了军事侵略,采取了“不取其名而取其实”的手段,妄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紧密控制冀察当局。采用其惯用的阴谋手法,先由交通经济入手,企图使“成为张作霖时代之东北”。扩展资料日本帝国主义在迫使国民党中央的势力退出华北后,随即积极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的所谓的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10月22日,日本侵略者煽动河北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攻占香河县城,并由少数汉奸组织临时维持会。11月25日,日寇又收买一批汉奸,流氓向国民党天津当局“请愿”,要求自治。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还策动阎锡山、韩复榘搞华北五省自治。国民党政府既不能允许华北脱离南京中央政策管辖而宣布“自治”,又慑于日本的威胁,12月决定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虽隶属南京国民政府。但它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影响和控制力,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自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五省自治
2023-07-05 05:17:0314

1876年到1946中国发生了什么?

义和团运动,反清一系列运动,左收复新疆,两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护国运动,抗日战争等等
2023-07-05 05:17:366

何应钦在接受日本投降时,为何弯腰比日本代表还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当时,投降签字仪式是在南京举行。日本的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主持日军受降仪式,接受岗村宁次投降书的,就是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这样,我国在抗日战争中获得了真正胜利,赶跑了侵略者,是令无数中国人扬眉吐气事情。在投降仪式这一天,现场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为彰显我们国家气势,而日军作为投降的一方,在某些方面有着的很大的差别待遇,其中会场桌子就是专属于我们东方特色的桌子,这是中国胜利国自信!当时,我国在接受日军投降书的时候,本来是由冈村宁次的秘书直接递交的。但是,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布置会场的桌子原因,造成了秘书够不到的递交投降书,于是只能由当时的冈村宁次亲手递交投降书。冈村宁次本人在身高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就发生了令无数中国人诟病的这一幕:在接受投降书的时候,何应钦的腰弯的比冈村宁次还要低。很多中国人都认为,何应钦作为接受日本人投降的主要代表人,象征一个国家的脸面。何应钦的腰比日本的岗村宁次的腰低得还要低。无论是因为桌子太宽,或者象征主动向冈村宁次献媚,这都是后人难以揣摩的,在万众注目的情况下丢了国人的面子。对待何应钦的行为,连冈村宁次都感到惊讶:规定投降者必须敬礼,前后共敬礼三次。中国方面对此均不回礼。这恐怕也是出自美军的建议。但是,在第三次小林总参谋长呈交降书敬礼时,何应钦总司令却不由得站起来作了答礼。看到我这位老朋友的温厚品格,不禁想到:毕竟是东方道德! ——《冈村宁次回忆录》后人很多都评价何应钦是亲日派。何应钦作为当时国民党黄埔系在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却是一直媚日与舔日。我们现在看看,无论是1935年何应钦与日方代表梅津美治郎签订卖国的《何梅协定》,还是抗战胜利后,日本战俘被无罪释放与回国,以及罪行滔滔的岗村宁次被释放,都是何应钦的“汗马功劳”。尤其是何应钦在签字投降仪式上的行径,无论是真心“媚日”,还是跪着“舔日”,都是十分令人作呕。
2023-07-05 05:17:526

12.9事件过程是什么?

1、华北危急   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2、走上街头   12月9日凌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学生举着大旗和标语,分别朝着新华门进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近千名爱国学生离城较远,到达西直门时,城门已被军警关闭,请愿队伍无法进城。两校学生就在西直门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进行抗日宣传。   3、救亡怒潮   “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中共北平市临时工委、北平市学联及时总结,对下一步行动进行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罢课。国民党当局对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极为恐慌,下令严禁学生的爱国行为,还派军警封锁一些重点学校。但爱国学生的抗日烈火是扑不灭的。中共北平临时工委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仍然决定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4、声援北平   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2月1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大学的校长,联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同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工人紧急呼吁援助学生救国运动,各地工人纷纷举行罢工,支持学生斗争。扩展资料:一、事件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二、事件结果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二·九运动
2023-07-05 05:19:375

何应钦是不是汉奸

不是~他需要客观、辩证的来评价~ 这家伙只能说是投错了主子~ 关于他的资料: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字敬之。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1941年和蒋介石一起策划了皖南事变。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任国防部长。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中华民族的宏伟版图上,兴义地处黔西南的一隅,不但边远,而且偏僻。然而,在这块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却意外地涌现出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堪称一代枭雄。何应钦,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暴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长。1934年授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4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 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详细的你可以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91718.htm
2023-07-05 05:20:077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不平等条约通常是停战的条件和结果,为了结束战争而签订的条约即为和约。[编辑本段]概念 不平等条约的概念最先在1920年代由中国国民党提出: 1. 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其中有“与各国立不平等之条约。至今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之地位矣。” 2.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政纲,在对对外政策方面,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偿还外债”的政策。 3. 1924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4. 1924年9月18日,发表《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其中包括“要求从新审订一切不平等之条约”。[编辑本段]性质 不平等条约是与平等条约相对而言。 平等条约一般是指签约各主权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自愿商定的权利义务对等的条约。而不平等条约是指最后缔结的条约,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最常见造成这情况的原因是其中一方(或多方)使用了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强压另外一方(即强加条约)。但亦有人认为,不平等条约的缔结不一定牵涉武力,只要是条约内容是对各方并不对等即可。在这扩大的定义之下,不平等条约可以包括以下各种情况: 1. 条约内容本来对双方平等;但由于未能预见的改变,造成实际执行上双方义务出现不平等 2. 条约内容本来对双方并不平等;而无论实际效果如何 3. 使用或威胁使用经济压力或武力来达至第一种情况 4. 使用或威胁使用经济压力或武力来达至第二种情况 5. 条约内容平等,但是使用经济压力达成 6. 条约内容平等,但是使用武力达成 从此定义来看,许多20世纪前欧、美国家与其亚、非国家签署的条约都符合不平等条约的概念。而且欧、美国家内部战争后的许多和约(比如普法战争后的法兰克福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也可以看作是不平等条约。而现代某些协定,虽然没有在武力下签署,亦可被解释为不平等。 在习惯上,不平等条约往往是指西方列强(后来也包括日本)在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初与亚洲国家之间签署,带有帝国主义色彩的条约。 近代部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其内部的构成民族之间曾经签订的武力强加条约,因为不属主权国家之间的问题,被认为是民族之间的内部事务而不属于不平等条约。[编辑本段]与强加条约的分辨 不平等条约(Unequal Treaty)和强加条约(Imposed Treaty)是两个类似的概念,都是关于在武力胁迫下签署的条约的名词。强加条约的概念出现较早,西方的法学自十八、十九世纪即开始出现类似的概念。不平等条约的称谓则是中国国民党于1920年代提出的,最初用来指西方与满清及北洋政府所莶署的一系列条约。后来不平等条约的概念逐渐发展,在国际上亦有被其他国家使用。但现在法学上对何谓不平等条约还是没有很明确的定论。有些人认为不平等是指缔造条约的手段使用了武力或胁迫而造成不平等。这种定义下,不平等条约基本上是等同强加条约。但亦有些意见认为不平等条约是指条约的性质属于不平等,因此可能是在更多不同的情况下造成,而涵盖亦更广泛。 常见内容 各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经常包括: 1. 战争赔款 2. 割地 3. 租界 4. 单边治外法权(包括领事裁判权) 5. 通商,开通通商口岸 6. 提供片面最惠国待遇。 7. 协定关税 8. 划定势力范围 这些不平等条约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无论条约对缔约一方的主权伤害有多少,大多在缔约时遵循自近代外交学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游戏规则”(即便是形式上的遵循),即由两方的谈判代表先进行谈判磋商,对条约的文本进行确定,体现出条约本身是双方正式谈判的结果。 (2) 条约一般都会涉及主权、和战、贸易(或其他形式的)赔款,其中条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本国贸易发展。有时也是作为大国之间的交易牺牲品,原宗主国(或对该国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将从属于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出让给第三方,借以换取本国的利益。[编辑本段]十八、十九世纪亚洲、非洲的不平等条约 习惯上,不平等条约一词经常是指西方列强(后来也包括日本)在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初与亚洲、非洲等国家间签署,带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色彩的条约。 事实上,这些时期亦是出现了最多具有不平等内容的条约。(详见下文各国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这些条约主要影响有: 1.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 不平等条约中包含了许多贸易条款,包括通商,通商口岸的设立,最惠国待遇等等,使得闭关锁国的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 对于19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而言,不平等条约大多体现了当时自由资本主义的理念——尽可能的开拓海外市场,并将利益最大化。这并不等同于现在的市场经济理念:因为自由主义者的竞争往往不遵从法制和平等的理念,而代之以各种手段如倾销贸易竞争。虽然绝大部分经过工业革命而形成的工业化国家都会采用开放市场、 向世界竞争的贸易手段。但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或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的国家,大国往往利用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破坏阻碍自由竞争的因素。对于亚、非洲的国 家而言,这种在存在经济实力巨大差距的自由竞争将不可避免的摧毁本国的独立经济,使本国经济开始逐渐受制于其他国家。 2.半殖民地国家: 对于被强加不平等条约的弱小国家而言,签订不平等条约对本国经济的发展是具有惊人影响的,强国的商品输出会对本国简单的手工业生产带来致命的打击:在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手工业的生产力远不及资本主义国家机械生产的能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手段导致本国市场打破自然垄断,促使市场融 入世界,使本国经济日趋殖民地化;文化上输出被美国、欧洲所崇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造成对其他国家传统文化的冲击,西方宗教与科技的传入一方面促使有识之 士对时局展开深入研究,但更多的是对广大民众的精神麻痹。这些现象使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国家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有的国家甚至在政治上完全丧失了主 权领导,成为彻底的殖民地。 3.经济畸形发展: 这是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结果之一。本国尚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很难同英、美等强国在市场上相竞争,没有利润的本国工业自然很难发展。这导致国家开始经 济殖民化。而殖民地对于他们的宗主国而言,就是廉价原料、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的代言词。这样,受制于不平等条约的国家只能是输出初级产品,而工业领域则近乎 空白。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殖民体系虽然不断解体。但对于这些新兴的独立国家而言,其经济发展仍然是初级产品出口,进口工业成品的发展态势。经济 命脉仍就由那些有能力控制贸易品价格经济强国所掌控。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对于部分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直至现在依然没有改变,也成为这些国家独立几十年来 经济未见好转的主要原因之一。 4.领土损失[编辑本段]时代终结的开始 这段时期的终结是由一次大战之后开始。随着“亚洲的觉醒”时期到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原殖民地虽然未能够甩掉“三等国家”的矮帽子,但国际独立地位开始不断上升。欧洲各国此时又忙于应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疮痍尚未痊愈,又添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创伤。在中国,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开始实现关税自主与租界回收(详见下文的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但在欧洲地区同盟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战后德国丧失了本就不多的海外殖民地,又需要赔付高达200亿金马克的赔款;昔日横跨欧、亚、非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被《摩德洛斯协定》夺走了70%以上的国土,《色佛尔条约》则几乎将这个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国家彻底沦为殖民地。奥匈帝国也瓦解了。中国作为战胜国,《凡尔赛和约》却把之前被德国侵占的中国山东半岛主权出让给了日本。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弱小国家内政的肆意干涉,被认为是世界史上牵涉国家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在1917年,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人列宁宣布废除同各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既包括对其他国家不平等的条约,也包括俄国自己受到的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个声明并没有百分百实行,但这件事情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不平等条约努力的热情。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极具霸主气质的德国现在被协约国踩在脚下,短时间内没有争霸世界的实力;美日在太平洋利益冲突成为世界不安定格局的中心。为了调和各方(也包括英、法、意等国)在内的利益,华盛顿会议应运而生。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带来的利益,以《九国公约》大幅削减日本的在华权利,为中国收回自民四条约丧失的部分主权提供了契机。 随着一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减弱,一些具有强烈救国意识的国家开始藉着这样的机会发动权利收回的行动,但这些国家既不敢公开废除不平等条约,各 资本主义国家也畏惧各国广大人民的力量,采用了秘密协定与偷换概念的方式,一方面废除一些已经没有多大用途的不平等协定,又采用新名词取代“最惠国”等具 有强烈殖民色彩的权利。比如《中美新约》的美国国务院经济顾问就曾说:“1928年七月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想办法不使用中国所反对的‘最惠国"字样而保持美国的权利。我们在国务院想到这个和以后的条约中使用‘待遇不得有所差别"这一字句的方法。”,可见这些改定新约运动并没能真正触及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核心。 对于自道威斯计划后迅速崛起的德国而言,凡尔赛和约不啻为德意志民族的最大屈辱,在这种情况下上台的希特勒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极力煽动民族情绪,利用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建立自己的独裁势力,发动德国政府撕毁一战后签定的大量限制德国军事的不平等条约,与奥地利合并。面对着凡尔赛体系的破坏,英、法采用了绥靖政策,对德国的行为妥协,并希望借助德国再度强大的力量进攻苏联(但是,这一举动反而促使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在这种情况下的德国提出了“最后一项领土要求”:取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英法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国将会在满足这个要求后与苏联决裂,便由英、法、德、意四国召开了慕尼黑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次会议连带事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慕尼黑协定被统称为“慕尼黑阴谋”。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与90年代后的捷克一直认为这个条约是大国之间擅自决定的,牺牲小国利益而满足自身要求的赤裸裸的不平等协定。 远在亚洲的日本也为了履行大陆政策,展开东北侵略(参见九一八事变),当时的国民政府采用了向国际联盟申请仲裁的方式回应日本的侵略,国联则判定东北应该以“国际合作为最善之解决”,令东北反而成为“国际公认”、名副其实的国际殖民地。 此后不久,影响到世界不平等条约体系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反法西斯同盟不承认与轴心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在同盟内部展开对各国不平等条约的再修订,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取得了部分在条约中失去的权利,为身处亚、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极大的振奋,对战后各国民族解放事业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战后,亚、非两洲原先的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其民族独立运动,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收回失去的主权;战后原先强大的英、法、德等国失去了足够强大的实力去维持在海外的殖民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成为国家取得独立身份的要求之一。其中在非洲的独立运动十分广泛,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宣布独立,对非洲不平等条约体系产生极大冲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在其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中宣布审查并废除自清末民初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协议,废除《美巴条约》,代之以《巴拿马运河新条约》:取消美国永久占领巴拿马运河区的特权,1999年12月31日中午期满后,运河及运河区的主权及管理权将全部交还巴拿马,由巴拿马确保运河的中立地位。 为防止强国将废除的不平等条约再度加之于独立国家之上,1954年12月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为防止不平等条约的再度蔓延,维护独立主权,发表了《亚非会议最后公告》。经过一段时间后,形式上强加于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及其特权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被废除。[编辑本段]各国的不平等条约 (一)中国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一般认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 从条约的签订上看,是经过双方的交涉谈判、共同宣布的平等协定,但实际上两国的谈判总是经过了一场战争——早已腐朽没落的清帝国在 对外经济与国防上不是近代帝国主义国家的对手,一场战争下来中国政府很少能从战争中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让其他国家取得战争的主动,迫使中国政府以谈判 为手段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国政府的代理人往往在谈判时只有“接受”与“不接受”这样的选择,这些代理人作为一个专制帝王派来的代表,只能为了皇族的利益 去签订这些条约。 目前,中国的史学界大多将自1949年以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1860年) 这一阶段既是中国由君主专制社会走向半殖民社会的开端,也是列强在中国建立殖民体系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形成。《南京条约》又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三国在中国取得了如下权利: 1. 取得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2. 取得协定关税的权利。 3. 取得取得在华传教、租地建房的权利。 4. 取得领事裁判权。 5. 取得部分中国领土的占有权。 这些不平等权利构成了中国最早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无论是今后的租界、内河巡航、高额赔款都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发展与补充。 1853年在上海的一场小刀会起义令英国人取得了控制中国海关的绝佳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4年,英法为扩大在华权益再度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条约: u2022 中英、中法、中俄《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u2022 中英、中美、中法、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这次战争带来的新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欧美各国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条约特权: 1. 胃口大开的领土要求。 2. 扩大对外贸易窗口的要求。 3. 内河航运权。 4. 鸦片贸易合法权。 5. 内地自由行动权。 6. 劳工出国权。 这一时期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围绕着贸易而进行,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在本国市场销售商品取得利润不能完全满足资本家的欲望,因而就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所以各国采用的都是自由贸易的经济方针,政府制定的对外政策无不以扩大贸易对象,实现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打开中国的大门,建立殖民地,要求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都是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面对顽固不愿开放的清朝政府,各国就采用了先以武力手段迫使中国政府谈判,再取得交易特权与商品市场。 第二阶段(1860年—1919年) 漫画中,世界强权正在分割中国这块大饼在《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清帝国进行了一场洋务运动的变革;在1860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清政府“内外祥和”,称之为“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76年因马嘉理案签订烟台条约。1883年,法国为侵略越南而挑起战争。在这场被称为中法战争的战争中,清军于马尾海战大败后在陆地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时清政府却主张趁胜求和。1885年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这场战争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成绩,更暴露了洋务运动的严重不足。 此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他们制定了入侵中国的“大陆政策”,并通过不断扩军备战一步步实施他们的计划。在一切就绪之后,1894年,日本发动了日本称为日清战争的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战争迅速失败。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 此后,列强在中国大肆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中华民族同外国矛盾日趋激化。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中国北方兴起(南方也有类似性质的运动,规模较小)。义和团运动在反侵略也极端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在华北四处杀害外国人与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烧毁教堂、铁路等 一切跟外国有关的事物。外国人纷躲入使馆避难。列强以保护侨民为名,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八国联合起来,组成联军进入中国,在天津登陆后向北京进发。清政府则 以“义和团可用”,让义和团及清兵在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并向十一国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清皇室仓皇离开;并以政府之前是被义和团胁持为名,由李鸿章 出面跟列强求和。义和团则被中外联合剿杀。同时俄国更乘机占领中国东北。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同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免于被瓜分。但条约对中国处以惩罚性的条款,包括容许外国在北京至天津驻兵,并对各国赔偿大额军费。李鸿章不久病死。这个条约进一步削弱清政府的统治。 第三阶段(1919年—1949年) 《辛丑条约》签定时的合影。在这一阶段,在中国植根近80年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开始遭到动摇:早先苏联宣布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历来传闻如此,但是没有证据证明苏联做到了这点,或者作出过这个声明。);国内民主意识与救亡图存观念日益上涨,大规模的群众集会此起彼伏。令当时的北洋政府受到极大压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展现出中华民族不甘于受人宰割的决心,其结果是远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没有在破坏中国权益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此后不久,随着联俄容共的实现,中国国民党领导进行北伐。自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大陆上出现了持续不断的权力收回与“改订新约”运动,使得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这一时期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府虽不敢彻底废除所有的不平等条约,但已经对部分国家主权展开收回行动。其主要活动为: 国民革命军接管英国租界1. 收回租界:包括1927年1月国民政府下令收回发生一三惨案事端的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1930年10月1日收回英国占领的威海卫;1931年1月15日收回比利时在华租界。 2. 收回关税主权:改订新约运动的成果之一;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新税则,标志着中国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3. 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最惠国待遇。 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没有彻底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这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依然不足以与世界强国对抗,政府害怕面对废除不平等条约后各 国可能做出的强烈反应甚至是动用武力;国民政府需要有外国的经济、外交上的支持,不可能接受被国际孤立的形势。因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不平等条约的体 系反而再次加强,但各国也已经不再采用武力威胁的手段,转而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一些对中国而言无关大局的利益来换取特权,或者先制造舆论优势渲染签订条约 的利益。如何梅协定就是日本先制造“华北独立”的事端,再通过舆论向外界诠释华北不设防带来的好处,最终使国民政府接受协定。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由于中国与意、日为交战方,因此废除了在华的不平等条约。为了维持反法西斯同盟的稳定,1943年1月11日美国和英国分别与中华民国签署《中美新约》、《中英新约》,自愿放弃在同盟国中国的特权。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其第55条公开宣布“对于国民党所订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一览表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1.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2.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3.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4.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5.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6.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8.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10.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11.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1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13.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14.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15.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16.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光绪13年)12月1日,与葡萄牙,北京) 17.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18.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19.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20.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21. 北京条约 a)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b)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c)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22. 天津条约 a)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b)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c)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d)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23.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24.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25.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26.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27.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28.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29.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二)日本 1. 日美亲善条约(神奈川条约) 1854年 日本,美国 2. 日美修好通商条约 1858年 日本,美国 3. 日俄和亲通好条约 (下田条约)1855年 日本,俄国 (三)朝鲜 1. 江华条约(日朝友好条约) 1876年,朝鲜,日本 2. 济物浦条约1882年 朝鲜,日本 3. 日韩议定书 1904年 朝鲜,日本 4. 日韩新协约 1904年 朝鲜,日本 5. 日韩保护协约 1905年 朝鲜,日本 6. 第三次日韩协约 1907年 朝鲜,日本 7. 日韩合并条约 1910年 朝鲜,日本 8. 朝美修好条约 1882年,朝鲜 美国 9. 驻韩美军地位协定 韩国 美国 (四)土耳其 1. 色佛尔条约 2. 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五)埃及 1. 英埃条约 1936年 埃及,英国 (六)其他国家 1. 维持现状协定 1947年 锡金 印度 2.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 匈牙利 协约国 3. 美巴条约 1903年 巴拿马 美国
2023-07-05 05:20:234

日军何时开始驻宛平

  1935年7月。  一、历史背景  1935年5月初,倭寇自导自演天津《国权报》社长汉奸胡恩溥、《振报》社长兼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记者汉奸白逾桓被刺身亡。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的酒井隆放出话来,称二人之死是国民党蓝衣社所为(战后,酒井隆供认二人之死是其策划的)。  1935年6月9日,酒井隆约见何应钦,就胡、白被杀事件,向何应钦递交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拟订的“备忘录”。经蒋介石授意,在与日方多次秘密会商后,何应钦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何、梅二人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二、主要内容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2023-07-05 05:20:303

1935年,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什么协定

  何梅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淫威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023-07-05 05:20:481

何梅协定的协定全文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何应钦阁下: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何应钦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2023-07-05 05:20:571

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淫威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  [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  [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  [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  [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  [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  [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  [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  [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  [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2023-07-05 05:21:125

请问有 何梅 协议的资料吗

  1935年7月6日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  1935年5月29日,日本侵略军为控制华北,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域”,指为破坏《塘沽协定》,由日本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于5月29日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交涉,并从东北调遣日军入关,进行武力威胁。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国民党政府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觉书”,限3日内答复。  经何与日方秘密会谈后,7月6日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无理要求,出卖华北大部主权,通称《何梅协定》。自此,中国政府撤走在河北的党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按日方的指定撤换中国军政人员,禁止一切抗日活动等。  何梅协定  一九三五年六月~七月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  (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  (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  (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  (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  (五)日本方面所有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  (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支部之撤废;  (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  (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  (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  (一)与日本方间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  (二)任命省、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  (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此致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何应钦复函(1933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此致  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饮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2023-07-05 05:21:261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何梅协定的存在

何梅协定 1935年5月,已通过两年前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淫威面前又一次屈服。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何梅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被称为“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国民党在河北及平津的党部;撤退驻河北的东北军、中央军和宪兵第三团;撤换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及平津两市市长;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等等。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为两年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政府接二连三地与日本签订出卖主权的协定,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张学良和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上午为西安事变向全国发出通电即说:“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何梅协定》全文如下: [1]梅津致何应钦备忘录[1935年6月9日] 一、中国方面对于日本军曾经承认实行之事项如下:[一]于学忠及张廷谔一派之罢免;[二]蒋孝先、丁昌、曾扩情、何一飞之罢免;[三]宪兵第三团之撤去;[四]军分会政治训练处及北平军事杂志社之解散;[五]日本方面所谓蓝衣社、复兴社等有害于中、日两国国交之秘密机关之取缔,并不容许其存在;[六]河北省内一切党部之撤退,励志社北平支部之撤废;[七]第五十一军撤退河北省外;[八]第廿五师撤退河北省外,第廿五师学生训练班之解散;[九]中国内一般排外排日之禁止。 二、关于以上诸项之实行,并承认下记附带事项:[一]与日本方面约定之事项,完全须在约定之期限内实行,更有使中、日关系不良之人员及机关,勿使重新进入。[二]任命盛市等职员时,希望容纳日本方面之希望选用,不使中、日关系或为不良之人物。[三]关于约定事项之实施,日本方面采取监视及纠察之手段。 以上为备忘起见,特以笔记送达。 何应钦阁下: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 昭和十年六月九日 [2]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 敬启者,六月九日酒井参谋长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并自主的期其遂行,特此通知 此致梅津司令官阁下 何应钦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六日
2023-07-05 05:21:341

《何梅协定》主要内容

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 1935年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觉书",限3日内答复。何与日方秘密会谈后,于7月6日复函梅津,全部承诺日方的无理要求,习惯上称《何梅协定》。主要内容有:中国政府取消河北省和平津两市的国民党党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省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撤换国民党政府河北省主席和平津两市市长;禁止一切抗日活动等。 通过《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日本攫取了冀察两省的大部主权,实现了分离华北的第一步计划。继之,日本又开始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山西、绥远、察哈尔)“自治运动”。 何应钦(1890-1987),贵州兴义人,字敬之。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死于台湾。
2023-07-05 05:21:503

华北事变的概况和谈判的内容

华北事变(Huabei shibian)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全面侵占华北而制造的一连串事件。1935年5月,日寇首先制造了河北事件。日寇借口天津两家汉奸报社社长被暗杀系中国人所为,同时借口中国方面援助热河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活动,破坏了塘沽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调动日军入关,以武力相要挟。6月初,国民党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和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开始秘密谈判。7月6日,何应钦致函梅津,接受了日本要求,使中国在河北的主权大部丧失。这就是人们通称的《何梅协定》。在河北事件纠缠未了之际,日寇在察哈尔又一手制造了张北事件。6月上旬,察哈尔驻军在张北县逮捕了在察省偷绘地图的日本特务,旋即释放。日军却以此为借口提出蛮横要求。6月27日,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秦德纯与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达成《秦土协定》,满足了日军的要求,使中国在察哈尔的主权又大部丧失。此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又大肆收买汉奸,策动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脱离国民党政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10月22日,日寇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发表所谓“自治宣言”。河北的安次、庆云等数十县也先后发生类似事件。11月25日,日寇又唆使国民党河北省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汉奸殷汝耕在通县组织“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个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与此同时,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又奔波于保定、太原、济南等地,策动阎锡山、韩复榘等搞华北五省自治。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采取妥协敷衍的政策。他既不愿意华北五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管辖而宣布“自治”,又慑于日本武力的威胁,于是派何应钦北上,与宋哲元等紧急磋商解决华北危机办法。1935年12月,国民党政府决定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冀察政务委员会”虽没有公开挂“自治”招牌,但冀察已实际置于南京政府管辖之外。至此,华北危机达于极点。
2023-07-05 05:21:581

能体现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的条约是?

《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人们常说“弱国无 外交”,当年何应钦作为中国驻华北最高长官,却两次受到日军军官的侮辱,这不过是积弱积贫的旧中国在外交上羸弱的一个缩影而已。 取代张学良统领华北军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的软弱让日本得寸进尺。1933年初,为了完成建立“满洲国”的侵略计划,割断东北抗日武装与关内的联系,为夺取全中国做准备,日本派军队向热河(现河北、辽宁和内蒙古交界地带)进攻,日军在山海关遭到张学良的手下何柱国部队的还击,这为“长城抗战”的开始。 “长城抗战”开始后,蒋介石派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部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罗文干、内政部部长黄绍竑等人,浩浩荡荡专车北上。表面上看,好似南京政府 很重视“长城抗战”,全力支持张学良,实际上却另有含义。比如何应钦表面上似乎是作军政上的支援,其实是要取代任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代理委员长的张学良, 统领华北各省军队。 何应钦一行于2月28日凌晨抵达北平。几天后,就传来消息说,热河省主席、酷爱老虎的汤玉麟对日军一枪不放,先是把200多车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运到天津租界,后又于3月4日率部下逃到承德。 手下弃阵地逃跑,张学良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向南京政府引咎辞职。于是,何应钦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北平军分会的代理委员长。 何应钦尽显“婆婆心肠” 何应钦当上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后,因长城战事日益紧迫,加强了北平的戒备。除了调部队布置城防外,何应钦还宣布北平城夜间戒严。 当时,日本在北平已设有公使馆。东城区苏州胡同一带,是外侨尤其是日侨活动的地方,他们不守中国驻军的戒严令,经常到处游荡。 一天晚上,日本驻北平公使馆的武官酒井隆喝得醉醺醺的,在苏州胡同一带东游西逛,受到中国哨兵的盘诘。酒井隆感到很没面子,当场向哨兵扬言:“要找你们最高长官理论。” 第二天,酒井隆带上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气势汹汹地闯到新华门,声言要到居仁堂面见何应钦,抗议“中国士兵对日本军人的无理”。中国宪兵按照制度,要求酒井隆单独进去见何应钦,随来的两名日本士兵不得入内。酒井隆不同意,大闹起来,居然毫不知耻地当众解开裤腰带,对着居仁堂的照壁撒尿,显出一副流氓无赖嘴脸。 宪兵无奈,只好进去请示。结果,何应钦竟然同意酒井隆带士兵入见。当酒井隆向何应钦提出所谓“抗议”时,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紧跟左右,丝毫没把何应钦 放在眼里。何的自尊心显然受到了伤害,称酒井隆的举动是“毫无外交礼仪的粗野举动”。酒井隆狡辩称头天晚上中国哨兵对他进行“人格上的侮辱”,要他下跪, 并想拿大刀砍他。他在北平的生命“没有保障”,所以外出不能不带士兵随行。何应钦听了酒井隆的信口胡言,竟然向其道歉解释:非常时期采取非常行动,也是出 于保护各国人员生命安全的考虑,请多多理解。最后,酒井隆得意洋洋而去。 酒井隆走后,何应钦命令北平军警,以后对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要“客气、礼貌”。何应钦私下里被人称为“何婆婆”,除了说他办事优柔寡断外,还指他涵养好,有“婆婆心肠”。然而“婆婆心肠”施于敌人,不能不令人齿寒。 既然中央派驻华北的最高官员都如此窝囊,前线将士的士气和长城抗战的结果是不难想见的。果然,悲壮的长城抗战仅坚持了两个多月就全线放弃了。1933年5 月31日,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这个协定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默认了以长城为“国界”,同时长城以南的华北广大地区划为非军事区,中国不得 驻军,而日军却可以随意出入,日本因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暂时停止了军事进攻。 酒井隆脱鞋又小便 在《塘沽协定》签订两年之后,日军又制造事端,想使整个华北“特殊化”。1935年5月2日晚,由日本陆军特务机关资助的天津《国权报》社长胡恩溥在天津日本租界内被刺身亡。5月3日凌晨,另一个与日本有关系的天津《振报》社长兼伪“满洲国中央通讯社”记者白逾桓亦在日租界内被刺杀。5月29日,已任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的酒井隆放出话来,称二人之死是国民党蓝衣社所为(日本战败后,酒井隆供认二人之死是其策划的)。 6月9日,酒井隆约见何应钦,就胡、白被杀事件,向何应钦递交了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拟订的“备忘录”,要求国民政府宪兵第三团、军委会政训处等撤出华北。以上机构都是蒋介石为加强对华北的控制而设,阻碍了日本使华北脱离国民政府而实行“自治”的阴谋,因此为日军嫉恨。酒井隆还要求国民党中央军撤出河北,并罢免对日本态度强硬的河北省主席于学忠。 事关重大,何应钦忙向蒋介石报告,并在此后第13天,分4次与酒井隆当面交涉。6月10日,何应钦第4次与酒井隆面谈协商此事时,酒井隆又使出流氓无赖的 手段,他把鞋子脱掉,放到谈判桌上,然后盘腿坐在椅子上,并不时地用佩刀敲打桌子,要求何应钦按照日方拟订的条约签字。何应钦没有应允,酒井隆竟大发脾 气,骂骂咧咧地出了门,没走几步,即解开裤带,不避周围众人,当院小便起来,弄得何应钦哭笑不得。 何应钦为避免日方的纠缠,于6月13日回了南京。但日方如影随形。终于,经与日方秘密会商,何应钦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均承诺之”。何、梅二人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就是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
2023-07-05 05:22:076

跪求日本和中国都签订了什么条约

《马关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辛丑条约》(与11国签的,包括日本)、《二十一条》、《何梅协定》等。一、《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华国锋、邓小平、廖承志出席,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圆田直分别代表本国在条约上签字。条约简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或“中日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基本内容是:双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条约有效期为10年。条约的签订,开辟了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的新时期。中日两国都没有宣布终止条约,所以条约一直自动继续有效。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和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意(意大利王国)、奥(奥匈帝国)、西(西班牙王国)、荷(尼德兰王国)、比(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该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又一奴役性条约。它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觐见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主要内容是: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2、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3、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4、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5、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等等。五、《何梅协定》《何梅协定》是何应钦和梅津美治郎往来的备忘录和复函。主要内容取缔河北省的反日团体和反日活动。这个协定实际上放弃了华北主权。1935年5月,已通过1933年签订的《塘沽停战协定》将其侵略势力渗透到华北的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威逼利诱面前又一次屈服。1935年5月29日,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方代表开始秘密谈判。1935年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出备忘录(日文为“觉书”),限三日答复。何应钦经与日方秘密会商后,于7月6日正式复函梅津美治郎,表示对“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接受日方要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何梅协定百度百科——马关条约百度百科——二十一条百度百科——辛丑条约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2023-07-05 05:22:226

华北事变解析:日军武力推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华北事变是指1935年日军侵略华北和南京国民 *** 在华北继续妥协退让、丧权辱国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这样,继东北之后,华北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在日本的既定世界霸权方针下,中国民众和中国 *** 、熟悉形势的世界各国观察家都非常清楚,日本绝不会满足仅仅占据东北的现状,华北必将成为东北之续。 日本侵占华北的具体谋略,使用了“华北分离”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方法,则和炮制伪“满洲国”的手法如出一辙,即收买小部分汉奸, *** 民意,凭空捏造出“地方自治”的假象,在刺刀威胁下实现“自治”,进而在刺刀控制下完成“独立”。这完全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自欺欺人的荒诞闹剧。但日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掩人耳目,缓和国际干涉。日本法西斯的阴险狡诈不可谓不恶毒。但是,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得逞,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斗争。然而,面临如此紧迫的态势,南京 *** 当局竟继续对日妥协退让,丧权辱国,步步撤退,导致日军得寸进尺,越发贪得无厌,华北和中华民族产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 作为侵华急先锋的关东军和华北驻屯军,积极策划其所谓以“华北特殊化”为目的的“华北自治”运动,并公开摆出一副武力外交的架势。之前,日军已在华北各地制造了一系列事件,压迫中国退让,撤兵,为其开展“自治运动”创造条件。首先是谋划建立“蒙古国”,在察哈尔制造了两次张北事件等多起事件,最后在1935年6月27 *** 签《秦土协定》,“割让”察东6县于“满洲”,二十九军撤出察哈尔境内长城以北地区, *** 党部也撤出察省。1935年7月6日,制造河北事件,南京 *** 竟与之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承诺 *** 党部和中央军完全撤出河北、平津,撤换平、津两市长,取缔一切抗日组织活动,并且凡是日本认为有“反日”嫌疑的中方势力都“不得重新进入”。这样日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扶植河北平津“地方人士”作为傀儡,实施其“自治”阴谋。这无异于将河北平津拱手让与日本。这时却突然发生了一件中日都未预料到的事件,即原受日本极力压迫排斥的驻察哈尔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突然利用丰台事件开进北平,成为中国在华北平津的主要军事力量,给“华北自治”事件造成了曲折,日军因宋不是中央嫡系认为可以利用,转而以宋为胁迫“自治”的主要对象。 但是宋哲元并不甘作日本的傀儡,但又孤立无援,无力独自抵抗日本,故而态度非常暧昧。日本以军事讹诈为后盾,紧锣密鼓地开展“华北五省自治”(五省为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运动,企图先从它处入手最终胁迫宋哲元“自治”。1935年10月日本制造“香河事件”,煽动河北省东部香河、昌平、武清等县的“饥民”暴动,占据香河县城,并成立由汉奸组成的临时维持会。接着,日本扶植汉好殷汝耕在河北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 *** ”,控制冀东22县,宣布脱离国民 *** ,以之作为促进宋哲元“自治”的“榜样”。日军还开列“反日分子”名单,在平津大肆滥捕。同时大批日军进入关内,威胁北平、天津。一时间,华北空气极其紧张。 经过宋哲元、日本及南京 *** 之间紧张的三角交涉,南京 *** 虽也曾力争保留 *** ,但在妥协退让政策下,提出并得到日本的勉强同意,12月下旬,在北平成立了半独立性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除了名义上隶属南京 *** ,实质已经成为变相的自治,但也不是日本所希望的完全“自治”。 华北平津地区包括了中国北方大片地区,尤其北平是中国的历史古都,当时也是全国 的文化中心。华北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生死危机。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 *** 领导下,北平学生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 *** *** 活动,迅速扩大为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觉醒,打击了南京 *** 当局的妥协退让政策。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华北自治”告一段落。日本对华北政策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上则暂停了军事侵略,采取了“不取其名而取其实”的手段,妄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紧密控制冀察当局。采用其惯用的阴谋手法,先由交通经济入手,企图使“成为张作霖时代之东北”。然而,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宋哲元受到鼓舞,逐步采取了一些 *** 日本的措施,使其阴谋不能得逞,如此,日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更猛烈的骤雨,就要落下。
2023-07-05 05:23:131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同名图书《华北事变》。1935年驻华日军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其目的是为分离和蚕食华北。1933年驻华日军以武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议》后,由于战略重点转向准备对苏作战和防范英、美,其侵略方针由单纯的武力征服改变为在继续准备发动武力进攻的同时,全力推行“华北自治运动”。1935年1月中旬,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世人所称的“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10月20日,日军继“丰台夺城事件”后,再次收买汉奸、流氓发动“香河暴动事件”,并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诱其出任华北共同防赤委员会委员长,限20日前宣布。25日,土肥原见宋哲元未如期宣布“自治”,转而先策动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脱离南京中央政府的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一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时继续对宋及南京政府施加压力。经过日军、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间一系列的讨价还价,12月18日,终于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王克敏等为委员。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虽一时得逞,但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3-07-05 05:23:332

1928以后国民党废除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国民党卖国条约一览一,李敖微博新加坡相逢一笑,人道是给中国统一带来历史时刻。我忍不住问一下:66 年破坏统一的,又是谁呀?是谁打了败仗不肯认输?是谁抢了黄金托迹小岛?是谁霸占古物搬走故宫?是谁投靠美帝甘为鹰犬?是谁假托民主欺尽苍生?是谁 40 年统治后又孵出这群妖孽?他们从不以破坏统一向国人谢过罪。王八蛋呀!二,中华民国和日本在抗战卖国条约《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国民党承认满洲国,出卖东三省,故国民党一直称8年抗战三,中华民国和美国在抗战后签订的卖国条约《美国在华空中摄影协议》: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美机在中国领空作军事调查的充分权利。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美国对中国货币的独占权。《成渝铁路修建协定》:一九四六年五月成立,美国有此铁路权利。《中美航空协定草案》: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日成立 美国对中国领空权。《中美三十年船坞秘密协定》:一九四六年九月披露,同月二十二日上海报纸转载美国杂志世界报消息:“中国为了购买八亿余元美军剩余物资,已允许美军舰在卅年内,可在中国沿海船坞中修理。”又英文杂志新闻通讯同月二十八日载:“美国剩余物资附有三十年秘约船坞协定,依此协定,三十年内,中国所有海港,美军舰皆可自由入使用。”这是美国又霸占了中国全部海港。《中美宪警联合勤务议定书》:一九四六年十月八日在北京签订。规定设立“中美宪警联络室”,据北京警察局外事科长告记者:以后美军肇事,依“议定书”规定,“须由美宪警处理,警局有旁听权而已”。在这以前,美国与蒋政府就已成立美军事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不久,又成立所谓“中美商务仲裁会”(后改为“中美商务公断会”),这是美帝国主义在华治外法权的复活。《粤汉铁路借款协定》:一九四六年十月八日在北京签订。规定设立“中美宪警联络室”,据北京警察局外事科长告记者:以后美军肇事,依“议定书”规定,“须由美宪警处理,警局有旁听权而已”。在这以前,美国与蒋政府就已成立美军事人员刑事案件条例,不久,又成立所谓“中美商务仲裁会”(后改为“中美商务公断会”),这是美帝国主义在华治外法权的复活。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日在南京签订,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 规定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一切口岸、地方及领水内”自由航行,在紧急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开入中国任何不开放的“口岸、地方或领水”。 全文共二十六条又一项“议定书”。设想周到,无微不至,从第二条到第五条是关于“通商”的规定,第六条到第八条详细规定保护侨民办法,第九条到二十条规定应受保护的许多特别事项,第二十一条到二十四条专讲航业。其全部内容,用蒋驻美“大使”顾维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顾维钧在纽约美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的演辞。)。美国人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与中国人无异。美国人可以在中国居住,购买土地、房屋及一切财产,但美国限制中国人的“移民律”则仍旧有效。美国向中国输入商品征税与中国人相同。凡是中国开放港口,美船皆可通行,并能沿途起卸货物,自由选择“捷径”。条文上写的是中美“双方”,实际上处处只对“此方”的美国适用。这是美国侵略者利用它的走狗蒋介石写出来的中国人民的卖身契,是中国人民新的国耻。《中美航空协定》: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成立。所定内容比过去协定“草案”不同的是:第一,除原定美机能在上海等地起卸外,又增加了一个“及以后随时同意之地点”装卸转运客货。美机可在中国到处飞行不受限制。第二,增加美机在中国领土内可作“非交通之停靠”,即除平常交通外,美机还有军事性的降落权(注: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前报。)。中国领空主权,从此全部归入美国掌握。《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一九四七年一月宣露,据合众社报导,其内容为:“根据这一协定,一日发生战争时,美国与中国将共同使用青岛海军基地。”(注: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四日,前报。)这除了强迫中国承认美军久已占踞青岛这一既成事实,还含有挑拨中国军事反苏的性质。《滇越铁路管理与川滇铁路修筑协定》:一九四七年七月成立,规定美国对两铁路有权管理建筑控制。《国际关税与贸易一般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十六日在哈瓦那(日内瓦)成立,中国关税自主权扫地无余。《美军驻华美蒋秘密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七日为蒋政府所宣布,其内容在同日蒋政府“国务会议”宣读的外交部报告书中有:“美国军队留驻中国已为中国政府所接受。”“美军留驻中国,将直至两方政府认为无继续留驻必要时为止。”这个会议随即通过一“美国驻华武装部队系由中国政府之同意而驻案”。法国新闻社也同时宣布:美蒋关于此事已订有“协议”,蒋当局已把这事“照会”递交美国大使馆(注: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前报。)。美国就这样攫得了对中国作无限占领的“合法”权利。《中美救济协定》: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宣布成立,美国取得在中国进行奴化教育的领导权。《中美海军协定》: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八日成立,规定:(一)由美国帮助中国建立海军机构,包括组织、舰队、军港、基地学校等;(二)由美国帮助中国培养训练干部,包括控制监督;(三)由中国供给美国以海军情报,并报告一切。” 《双边协定》:一九四八年七月三日在南京签订,美国和各美占领区商品来华倾销。《中美农业协定》:一九四八年八月五日在南京以“换文”方式成立美国扶持的“中华民国”,实际上已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把这些条约合在一起,美国从蒋介石手中取得了中国领土权、领空权、领海 权、内河航行权、铁路管理权、军权、财权、警察权、司法权、国家秘密权、农业权、工矿权、商业权、海关权、文化教育权、内政“最后决定权”,外交指挥权等等。真是从天上到地下,从海上到陆上,从政治到经济,从物质到文化,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所有“中国”主权云云,实际上尽成美国主权了。四,中华民国和苏联卖国条约(注意苏联也有走资派,不然也不会解体)《中蘇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签订,承认蒙古独立为代价,换取苏联支持国民党内战。长春铁路中苏共有、苏联货物免关税《中华民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苏联使用该铁路过境或运往大连、旅顺免交任何捐税,且共同经营期为30年。中方在协定中所获得的权利大概只有“路警归中国负责”,中国丧失权益,还要自己出路警去保护劫掠者!《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1945年8月14签署 苏联控制大连和旅顺30年
2023-07-05 05: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