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打游戏的长毛
-
如果你问一些考古学家,一些历史学家,专门研究藏族文化的人,他会告诉你,本教是西藏传统的宗教,它的历史更早于佛教,连藏传佛教都是吸取了本教的文化而产生的,这些狗屁不通的言论。
首先,在西藏,没有进来佛教之前,本教就是一个杀害生命来祭祀妖魔的一个宗教。
它完全建立在万物皆是有灵这个观点上就出现的,后来因为佛教的兴盛,这个宗教感觉受到了威胁,就采取了种种的措施,比如,吸取佛教的文化充实自己宗教的东西。
最著名的一次,就是西藏的王朗达玛,他因为厌恶佛教就采取了拆毁寺庙杀害僧人,强令整个西藏不得再信仰佛教。
在那个时候,本教趁机掠夺了很多教派的经典,比如宁玛派的经文。
那么到了如今这个宗教就是一个四不像,说不是佛教他又有佛教的文化,经典几乎跟宁玛派一模一样,毕竟都是从那复制过来的。
可你说它是佛教吧,里面又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有很多还是原始的本教里面的鬼神信仰,跟佛教完全无关。
那么到了如今这个社会,为了适应整个世界的形势,本教的一些领袖就采取了,自称为自己也是佛教的这个方法,但其实深入了解他真的就不是佛教,只不过他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就用了佛教很多的东西而已。
所以现在有一些对西藏没有深入了解的人,就会说藏传佛教是从最原始的本教里面出现的。
- clc1
-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18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北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归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
藏传佛教并没有小乘佛教传承,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对藏传佛教的形成,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在佛教的修行方式与戒律上,两者并不相同,也无直接必然的关系。而从大乘佛教的判别来看,藏传佛教密教与大乘佛教显教显然是相对的。
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中文名
藏传佛教
外文名
Tibetan Buddhism
教派
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
主要人物
释迦牟尼、龙树菩萨
教派起源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 ,也就是 "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1]
东巴幸饶弥沃
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的教派中,不单单是宁玛派,连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也都在运用着 “本教” 中的世间本教仪轨,包括、医学、天文、历算、招财、招寿、替身仪轨、烟供等等,“本教”仅仅在烟供、荟供、火供等方面的各种仪轨就超过了五百多涵,其内容也非常广泛丰富。[2]
我们现代藏民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民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本教的遗俗。[3]
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 “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得到发展,由于本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连许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他们只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来自印度的文化” 都具有伟大的价值,并且错误地认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东西对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没什么贡献和价值。就连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后等等。这种荒谬的说法被一些正统的狂热者宣扬了数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兴趣,但此状况已经有所改变。
- 阿里阿涅德
-
如果你是指苯教的话,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如果你真的在问笨教,不好意思,小子还真不知道。
苯教,青藏高原上一种土生土长的宗教,承认万物有灵,有自己的教义、寺院、信众,千百年来一直在藏民中流传不绝。千百年来的流传过程中,与藏传佛教很多方面相互影响,有点像汉地佛教、道教之间关系。需要指出的是,苯教和藏传佛教从根本上说,完全是两码事。近来颇有人发表言论说二者是一家,这是严重的混淆视听,切勿上当。
相关推荐
苯教是个啥教?
苯教也就是藏地的“黑教”。藏地有:红教,黄教,白教,花教,黑教。其中前4个,属于佛教。第5个黑教,不是佛教,但其中也有类似佛教的修行方法。由于苯教的经典,没有翻译成汉语,所以,对于其具体教义,无法做深入的研究。对于其教义,究竟是否属于佛法,暂时无法从经典中,去做具体的判断。 但根据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来看,苯教应该属于外道,不属于佛教。2023-07-05 08:15:205
谈谈对苯教的认识
苯教(藏语:u0f56u0f7cu0f53),又称本教、钵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又俗称黑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原始苯教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btsan),地上的神称为“年”(gnyan),地下的神称为“鲁”(klu,“龙”)。苯教的标志符号为雍仲,形象一般为卐,旋转方向与佛教符号卍字相反。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曾与佛教有过激烈的冲突。直到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主持进行佛教与苯教的辩论之后,赤德祖赞宣布苯教落败,佛教成为吐蕃的官方宗教。此后苯、佛之争并未停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获得政权后灭佛兴苯,史称“朗达玛灭佛”,是西藏苯教势力的一次重大反击。但是苯教也感到自身的弱点,故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苯教最初没有教主,在改革中发现佛教有教主释迦牟尼,于是就创造了“兴饶”这个传说中的苯教教主。相传与释迦牟尼同时,兴饶祖师于冈底斯山修道,在象雄地区创立了苯教。佛教的兴旺时期在西藏一度结束,此前称为前弘期。但不久朗达玛即被佛教僧人刺杀后,吐蕃从此陷入分裂。直到10世纪,西藏佛教又再次进入后弘期,佛教重新成为了西藏的官方宗教,并日渐成为大部分民众的信仰。在这种形势下,苯教势力一方面向西藏周边的四川、云南等地发展,在藏传佛教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建立寺庙,保持了很多苯教自身的特点,藏族称之为黑苯教。另一方面,西藏本土的苯教势力主动调和与佛教的矛盾,在教义和仪轨上向佛教靠拢,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被称为白苯教。2023-07-05 08:15:361
苯教的历史是怎样的?里边的“苯”究竟是何意?
苯教是藏族本土特有的宗教文化源头。其中的"苯"是藏文音译过来的写法。在三千多年前,阿里地区,也是在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上,孕育出了藏族的心灵之“魂”——苯教。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的宗教,它信奉万物有灵,不管是太阳月亮,还是大山河流,都是教民崇拜的对象。最早,苯教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大概三千多年前,它和大多数宗教产生的缘由有相似的地方。当时,西藏古代先民生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不仅基本的生存条件十分艰苦,还经常遭受这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比如高原上,时常到见的雪灾、风暴等,而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有十分有限,他们不知道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背后的原因,因此对大自然产生了恐惧感和神秘感。出于求生,人们开始了漫长的造神运动,将各种自然现象背后都归因于神灵的操纵,比如山中有山神,水中有水神等。慢慢的,建立起了原始的宗教,即原始苯教。从原始崇拜,到形成系统的宗教,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苯教发展到高级形态,即雍仲苯教,出现了。雍仲苯教的创始人,敦巴辛绕,吸纳了之前原始苯教中部分,比如天文,占卜,算卦等,又创造了"五明"制度,整理了经典,改革了习俗,比如把原始祭祀中的血祭、肉祭的祭品变成了以糌粑和酥油花等,对后世的苯教,以及藏传佛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苯教作为西藏先民的崇拜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力藏民的世界观和生活习俗。我们现在看到的藏族人民的一些习俗,比如挂经幡,刻石头经文,转经筒等都是在苯教影响下形成的。2023-07-05 08:16:004
苯教为什么叫黑教?
首先说苯教,宜写为“本教”。其次再说黑教,就像其他称呼其他教派红教、花教、黄教等等,都是汉地为区别各个教派而取的别称。也有一些苯教寺院是把新本和古本混在一起修持的。辛饶弥沃祖师创立的雍仲苯教与原始的苯教的区别还在于:当辛饶弥沃从象雄来蕃地传教时,他已经有系统的理论和相应的教规,而这时原始苯教还并未成系统。苯教分类:苯教大体上可分两种:原始苯教和雍仲苯教。原始苯教又称为“斯巴本”,当今还无法确定原始斯巴苯教的创始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苯教”一词并非和辛饶弥沃祖师的教理同时产生,大概在石器时代,辛饶弥沃祖师出生之前。中亚地区就已经盛行着各种各样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统称为原始苯教的多神崇拜,这个时期被藏地学者称为“多苯时期”或“笃苯时期”。有:“龙苯”、“赞苯”、“祭苯”、“占卜苯”、“招财苯”、“魔苯”、“沐浴苯”等三十多种原始苯教。2023-07-05 08:16:311
苯教是个啥教?
苯教(Bonismo),这个“苯”字只是藏语发音的音译,现常使用“本教”(“本波佛教” 或者“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发源于中亚的古象雄世界公认的神山“冈底斯山”一带,是象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所传教的如来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由于“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们献给世界的瑰宝和值得藏族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雍仲本教是以人为 “本”,将一切有情众生都作为普度的对象,令世人破迷开悟、断障除惑、解今生来世之苦、获得究竟圆满解脱的大乘佛法。2023-07-05 08:16:443
苯教是什么?
苯教 西藏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据说起源于象雄(今西藏阿里及其以西地带), 祖师--兴饶美沃切。相信万物有灵,把宇宙分为神(赞)、人(宁)、魔(勒)三层境界。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善慧法日《善说一切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史》中说:“苯教分为三派,笃苯、洽苯、觉苯”。 更多详细在http://www.tibetinfor.com.cn/zongjiao/menu.htm 苯教又称“苯波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它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是在今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后沿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它的祖师叫“兴绕”,意思是最高的巫师。从内容上看,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说是泛灵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原始的苯教把世界分为3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地上的神称为“年”,地下的神称为“鲁” ,即常说的龙。 天神在苯教中占重要地位,传说吐蕃王朝的第一位王聂赤赞普就是天神之子,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聂赤赞普和他以后的6位赞普在完成人间的事业后,都顺着这人天梯回到天上。第八位止贡赞普在和大臣罗昂比武时被杀,这个天梯就被割断了,从此以后的赞普就再也不能上天了。止贡赞普是第一位把尸体留在人世间的吐蕃王朝的赞普,从此吐蕃王朝的赞普有了陵墓。在苯教的经典和传说中曾提出,地从里到外有九层,而天也有九重。有关九重天的说法以后又发展为十三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苯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苯教的活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巫师作法时离不开的法器是鼓,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藏传佛教也将鼓列为重要的法器之一。巫师在社会上很有威望和地位,从婚丧娶嫁、农耕放牧,到交兵会盟、赞普的安葬建陵、新赞普的继位主政,都由苯教巫师来决定。 随着苯教巫师权力的膨胀,赞普的权力逐步被削弱。左右国政的巫师照例都是大贵族的子弟世袭担任。而巫师总是在关键问题上,假借神的意志支持贵族势力,打击王室。因此,吐蕃王室与苯教的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5世纪初,佛教传入藏区。从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受到王室的扶植。公元755年,赤松德赞即位后,提出让佛教和苯教的代表人物互相辩论两种宗教的优劣。当辩论结束时,早已明显地倾向于佛教的赤松德赞宣布,他认为佛教是有道理的,他自己是信奉佛教道理的;苯教是没有道理的,紧接着,他把信奉苯教的人集中起来,给他们指出3条出路:一、改信佛教;二、放弃宗教职业,做吐蕃王朝的纳税百姓;三、如果不愿意改教,又不愿意当平民,就流放到边地。苯教从此受到很大的压制。 公元9世纪,朗达玛即位赞普后实行禁佛运动,一度被压制下去的苯教又开始复兴。但是苯教也感到自身的弱点,故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苯教最初没有教主,在改革中发现佛教有教主释迦牟尼,于是就创造了“兴绕”这个传说中的苯教教主;另外苯教还把佛教经典翻改成苯教经典。但是,苯教也采取了一些和佛教相反的作法。如佛教对圣地是以顺时针方向转为功德,而苯教则以逆时针方向转为功德,转动经筒时也是如此。 随着佛教在藏区取得统治地位,苯教的势力逐渐被削弱。现在,藏北地区仍有其信徒。2023-07-05 08:16:522
藏族与“苯教”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在6世纪以前,当地藏族居民信奉着一种原始宗教叫“苯教”。苯教俗称“黑教”,是植根于西藏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巫教。苯教崇拜万物有灵,以动物为牺牲来祈福消灾,占卜吉凶,驱鬼辟邪。传说吐蕃先王以苯教治理,直至7世纪时,苯教首领在赞普部落中,还保持较高的地位。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为了促进吐蕃的文明富强,他先后与唐王朝和尼泊尔联姻,迎娶了唐王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还建造了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养着两位公主带来的佛像、经典和佛教法物等。松赞干布还派遣了以大臣吞米桑布扎为首的16名贵族后裔去印度留学,并仿效印度梵文,创造了藏文。松赞干布运用新创的藏文,翻译那些在印度留学贵族带回来的大乘佛经,开始了西藏的译经。松赞干布还依佛说的十善法制定了法律,又规定了16条人道伦理法规,提倡人们信仰佛教。到了赤德祖赞时代,就是704年至755年,佛教才逐渐在吐蕃境内传播开来。在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经典中的人物故事、语言风格、价值观念等,对藏族的文学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所以在《格萨尔王传》流传中,关于格萨尔的身世,就打上了强烈的佛教和苯教色彩。2023-07-05 08:17:181
苯教是国家承认的合法宗教吗?
苯教是西藏的原生宗教,当藏人引入佛教思想后,也出现过多次的拼杀,最终,苯教算是失败了,导致苯教形式上全面佛教化,而思想上也因佛教导入而产生同化现象,因此,现代苯教被泛泛的称为藏密的特殊流派-黑教,被视同佛教了,解放前,中国各少数民族由于自行发展的差异,社会形态有非常大的落差,宗教也是如此,有的还处于原始信仰阶段,有的民族则基本接受现代宗教,由此,国家因保护少数民族利益就同样保护少数民族信仰,这种现象还与合法不合法有所不同,因为是民族信仰,自己信是受保护的,但是向外族传播则是禁止的,许多民族的信仰有极大的封建迷信内容,伴随教育普及,大部分巫师类的信仰内容逐渐淡化,慢慢变为民族文化符号,所以,严谨的来说,苯教作为藏族民族信仰是被允许的,但并不是普及的所谓的合法宗教;2023-07-05 08:17:252
什么是苯教文化
苯教(Bon Religion)(有时也译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记载中,苯教的苯(Bon)是“颂咒”“祈祷”“咏赞” 之义 ,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被传统被称之为“原始苯教”(或“世续苯教”),另外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后加上一个“Po”(Bonpo 苯波) 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因为雍仲苯教最传统的法帽“尔莫泽杰”(dkar mo rtse rgyal)(又称“胜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称作“白帽苯”,由于西藏古代政治、历史、宗教等原因,许多西藏人都忽略了西藏本土的历史,他们认为印度佛教对西藏文化特性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并认为所有来自印度的都是有伟大价值的,同时也认定西藏本土文化以及与印度或佛教不相关的都没什么价值,一些古代藏地学者的著作中描写苯教的章节,往往是人云亦云地搬照前代学者的文章或宗教范本的史记,因此很多著作都简单地把苯教描写成“鬼神崇拜”“杀生祭祀”或“巫术”等等,正是这种状况,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2023-07-05 08:17:441
苯教创始人是谁呀?
苯教创始人是辛饶米沃。根据有关苯教的传说和苯教记载辛饶米沃生平的经典《朵堆》、《赛米》、《光荣经》等对辛饶米沃一生的简要介绍可知辛饶米沃是被公认的苯教创始人,他在苯教中的地位与释迦牟尼在佛教中的地位一样。人物经历苯教佛祖敦巴辛饶生于公元前16017年,藏历是甲子年孟春月十五日。诞生于象雄沃莫隆仁,即今岗底斯神山附近。其父名为嘉苯陀嘎,母名为尧西嘉协玛。本师既是雍仲本教的始创者,也是木氏家族的后裔,他从诞生到圆寂,只为利众和弘法。佛祖敦巴辛饶在八十二年的宗教岁月中,进行了无数善事,宣讲了无穷法门,如:根本相成道十二、分之相成道二十四、细支功绩六十或一百零八等等。2023-07-05 08:17:572
苯教的介绍
苯教的“苯”只是藏文的音译,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的名词工作会议早已规定统一使用“本”字。雍仲本教(Bonismo)简称“本教,是辛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教法,也被称为古象雄佛法,1(雍仲本教发源于西藏古象雄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一带。历史上因修行本教象雄大圆满而成就虹化身从无间断的大成就者就有二十四位,而其它有间断的虹化身成就者更是不记其数。古象雄文明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象雄” 起源于中国西藏冈底斯山一带,从西藏历史的角度来说“象雄”几乎就是古代整个西部的代名词。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的源头!22013年7月,《象雄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们献给世界的瑰宝和值得藏族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现今,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古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3本教著名的寺庙有孜珠寺等。2023-07-05 08:18:111
苯教的历史沿革
苯教(Bon Religion)(有时也译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记载中,苯教的苯(Bon)是“颂咒”“祈祷”“咏赞” 之义 ,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被传统被称之为“ 原始苯教 ”(或“世续苯教”),另外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 雍仲 苯教 ”。在“Bon”之后加上一个“Po”(Bonpo 苯波) 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因为雍仲苯教最传统的法帽“尔莫泽杰”(dkar mo rtse rgyal)(又称“胜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称作“白帽苯”,由于西藏古代政治、历史、宗教等原因,许多西藏人都忽略了西藏本土的历史,他们认为印度佛教对西藏文化特性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并认为所有来自印度的都是有伟大价值的,同时也认定西藏本土文化以及与印度或佛教不相关的都没什么价值,一些古代藏地学者的著作中描写苯教的章节,往往是人云亦云地搬照前代学者的文章或宗教范本的史记,因此很多著作都简单地把苯教描写成“鬼神崇拜”“杀生祭祀”或“巫术”等等,正是这种状况,延续了许多个世纪,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苯教研究的兴趣 苯教大体可分两种: 1、原始苯教(srid pa rgyud kyi bon) 2、雍仲苯教(g.yung drung bon) 辛饶弥沃 (gShen rab mi bo)(顿巴辛饶)在吸收和改革原始苯教的基础上创建了雍仲苯教,使苯教得以统一,辛饶弥沃被认为曾是 象雄 的王子(另有说法是古大食国王子,大食即现今波斯附近),出生于 冈底斯山( Kailas Range) (藏人叫它“神山冈仁波且”)附近的俄摩隆仁(vol mo lung ring)。关于他的出生年代说法不一(学术认为辛饶生于距今4000年前左右,苯教认为辛饶出生于公元前16017年),一般学术上把辛绕弥沃创立的宗教也叫做苯教。但在苯教的文献中把辛绕所创立的并且是正统的苯教叫作 雍仲苯教 ,也就是说“苯教”并不等于“雍仲苯教”,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因为,“苯教”并非和辛绕的理论同时产生。早在远古时代辛绕弥沃出生之前,青藏高原就已经盛行着各种各样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统称为原始苯教的多神教,有“魔苯”、“赞苯”、“沐浴苯”、“招财苯”、“占卦苯”、“龙苯”、“神鬼苯”、“历算苯”等三十多种原始的“苯教”,他们为民众禳解灾祸,祛除病邪,拥有众多的信徒。这证明当时象雄、吐蕃地区“苯教”一词的解释范围非常广。 “苯”这一个字,是藏文,从象雄文“吉”(gyer)(或译为“杰尔”),意译过来的,实际上是“念”和“读”的意义,就像念经读书。“苯”有许多释义,据苯教经典记载:“苯一字蕴藏着无穷含义,即在苯教因明学和般若部里记载说“苯”谓能维持其自体者;或摄持其自性相。 “苯”有八大类别,即有为苯、无为苯、轮回苯、涅盘苯、道谛苯、法处苯、所知苯和福德苯。详细情况见般若大小等别处。苯与在汉传佛教里所谓的“法”、古印度梵文中的“达磨”、象雄文中的“吉”、藏传佛教经典中的“秋”等意义基本相同。总而言之、它涵盖了有寂含有的万事万物,如在苯教的《般若智慧经》中就有云:“轮回苯与涅盘苯、有寂诸苯为空性。”万事万物都可以叫“苯”。 辛绕弥沃创立的雍仲苯教与原始的苯教的区别还在于:当辛绕从象雄来蕃地传教时,他已经有一整套理论和相应的教规,而这时原始苯教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宗教,辛饶弥沃在善巧地吸收原始苯教并对其进行大量改革的基础上创建了雍仲苯教,比如,辛饶吸收了原始苯教中包括藏医、天文、历算、地理、占卦、超度、梦兆、招财、招福、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法 , 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仪轨仍然被村民用以防止来自人和动物的疾病,或者用于带来日常生活中的利益。以上的世间法被苯教列为“南伏藏九乘”的“因四乘”:“卡辛”、“朗辛”、“楚辛”、“斯辛”(另外还有出世间法“果四乘”和“无上大圆满乘”等五乘,详见于别处)。 另外,原始苯教的杀生祭祀仪式遭到了辛绕弥沃的反对,他采用糌粑捏成各种形状的方法来代替原始苯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并取得了成功,叫做“堆”(mdos)或“耶”(yas),这就是朵玛(gtor ma)(多尔玛)的最初起源。现在,朵玛不仅被苯教徒而且被藏传佛教徒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虽然杀生祭祀的劣习至今在藏区还存在,但这并非辛饶的教理所允许的。因此,辛绕的改革不仅对当时藏地杜绝大量杀生祭祀等劣习和保护动物中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还对西藏后期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绕创立的宗教叫做 雍仲 苯教而有别于原始苯教,“ 卍 ” 雍仲 ,这个古老的符号有“永恒不变”、“金刚”、“善妙”、“吉祥”之意,这个符号也象征着集中的能量 。“卍”是藏地十分常见的吉祥物。“卍”常与“卐”(右旋万字)和“十字金刚杵”一起出现在藏传佛教僧侣法坐下面的唐卡图案中。“卍”不仅仅存在于西藏和象雄地区,也存在与其他地方的文明中。 参照印度文化,这个左旋雍仲的符号可能来自古老的巴利语字母中的“阿”字。同样的在象雄语也如此,左旋的雍仲符号也与其字母中的“阿”字非常相似,比如这个雍仲的符号也在古希腊的花瓶纹饰中存在、另外在意大利Paestum的博物馆的一件文物上也有这样的符号, 因此,很难轻易地下结论,说某些事物属于一个特定的文化。 苯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辛",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这个金制雍仲钤 记,表示“苯”无变无灭,象征证得雍仲之藏及具十八文义。”据苯教《雍仲业尽》一书记载:“从太古斯巴传来的恰辛,由通晓十八藏之辛绕,常持不离身、旋绕诸宗之上,能使雍仲苯教立胜幢,常断邪见疑惑皆威慑。”“雍仲恰辛”的字面释义为:“雍”表示胜义无生;“仲”表示世俗无灭;“恰”表示降灭邪见;“辛”表示引入解脱,恰辛两端的雍仲符号,象征显密两宗,居中的连接处象征心识部无上大圆满。早在印度佛教传入藏地以前雍仲苯教的经文中就有对此法义的多种解释,因此说“苯教为了对抗印度佛教而采用与“卐”相反的“卍”作为标志”的这一说法是不客观的。 一直到公元七世纪,辛饶所创立的雍仲苯教曾经是整个吐蕃地区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础。当然,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时,又各自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内容,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印度佛教吸收了苯教的内容,也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藏传佛教。(佛教在进入不同的文化本体中时,必须要面对不同的本土信仰形式,除苯教外,又如儒教、道教、日本的神道等等,这才能使其在民众中更广泛地传播。这也就导致了佛教不可避免地与其本土传统信仰的维护与界定者产生哲学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佛教与本土文化融合不仅在藏地,在其他地域都有所变化,最有力的证明的是观音菩萨的伟丈夫形象,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了女性,民间关帝庙中的“关老爷”则成为汉传佛教的护法“伽蓝菩萨”等等,都是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的现象) 佛苯之间碰撞的结果也是吐蕃王朝政治斗争的终结,由于信封苯教的大臣政治势力过大而遭到了王室的忌惮,公元八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开始扶植印度佛教并灭苯,这次大法难让苯教徒们至今记忆犹新,在那次大劫难当中,苯教被斥为“黑-教”(nag-chos)(邪教的意思),苯教徒们被迫改宗印度佛教,不愿意改宗的苯教僧人被迫亡命天涯,到阿里、安多和康区等边远地区,继续信仰和传播他们的宗教。这次法难,使苯教与公元7世纪始传吐蕃的印度佛教之间两百多年的斗争见了分晓,最终以印度佛教的胜利而告终,赤松德赞也扫清了影响其政治的阻碍并巩固了政权。 这次法难也成为佛苯斗争史上的一个分界线,此前,苯教仍然是主宰吐蕃的主要宗教,而印度佛教则仅仅是一个主要局限在吐蕃王室传播的外来宗教。但是此后,印度佛教作为一个强势文化在吐蕃王室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占领了吐蕃宗教文化的主导地位,尤其从其后宏期开始,印度佛教从安多地区逐渐开始重新传播 ,并且逐渐在民间得势,在很少几个世纪里,遍及整个吐蕃。而苯教在赤松德赞以后一直处于劣势,尤其在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卫藏地区,基本上被清除逸尽。但是,苯教毕竟是藏民族的本土宗教,经过几千年的信仰实践,它的精神和传统已经渗透到这个民族的骨髓里,它完全统治着这个民族的心灵世界,左右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这个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今天,苯教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藏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苯教的仪轨、修法、密宗、大圆满等传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这对于我们研究藏传文化是极其重要的。苯教《大藏经》(《甘珠尔》)就记载了苯教这个西藏本土宗教的教义、仪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经过上千年的磨合,苯教与藏传佛教之间在一些重要教义上的融合缩短了这两个宗教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两者之间的许多分歧,促成了这两个宗教传统在许多重要教义上的共识,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在变化。 值得一提的方面。夏扎巴(1858-1934),法号扎西坚赞(译为吉祥胜利幢),在大圆满方面的修行、研究和著作。夏扎巴一生修习大圆满,是一个虹化了的苯教大圆满大成就者,在夏扎巴三十岁前后,他在四川康区与康着仁波且、蒋扬钦哲旺波、秋吉林巴等人发起了称之为“利美”的无教派运动并成为其中苯教的代表,也使他明确的了解了佛教各派系的修法,由于他不需修持各派教授而一见之下就能自然通达,由此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据说当时藏传佛教的五大派都有拜访求学于他或探讨学习的。如今,他的著作成为很多苯教寺院里的必读文献(夏扎巴的著作汇集成册的有十八部,其中最重要的有五部:思慧库(dbyings rig mdzod)、教理库(lugs rigs mdzod)、藏理库(sde snod mdzod)、虚空库(nam mkhav mdzod)和嘉言库(legs bshad mdzod)),苯教大圆满和印度佛教大圆满两个传统在夏扎巴的修行和著述中的统一标志着苯教和印度佛教在又一个 重要领域的融合。 解放以后,我国宗教管理部门将苯教归入了藏传佛教的佛教协会进行管理,没有设立单独的苯教协会。其中心寺院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南木林县境内的吉祥曼日寺,随着改革开放,大量苯教的历史文献和典籍、论著被国内外的僧侣和学者所翻译,这将对弘扬古西藏文化和人们认识西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苯教文化是藏地土生土长的教育文化,它包括医学、天文、地理、占卦、历算、因明、哲学与宗教等浩如烟海的哲学体系。苯教文化是藏族古人的智慧精髓,我们要保护他,宣扬他,把他当作藏传佛教与文化的一部分麻烦采纳,谢谢!2023-07-05 08:18:241
苯教的本教发展
在象雄文明诞生之前,中亚地域就存在着各种原始崇拜的仪式───原始苯教,后辛饶弥沃佛创立了雍仲苯教,从而使苯教得以统一,雍仲本教成为象雄的国教并逐渐展达到了鼎盛时期。辛饶弥沃佛所创立的雍仲本教不仅仅在象雄地域流传,一直到公元七世纪,雍仲本教也是整个吐蕃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础。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本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时,又各自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本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内容,丰富了其文化内涵;而印度佛教吸收了本教的一些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融入吐蕃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拥有浓郁雪域高原藏族特色的藏传佛教。根据古代吐蕃的传统,每位赞普(相当于国王)登基以后,会推举一名本教高僧叫做“古辛”(相当于国师或法王),并为其建立一座叫做“赛康”的寺庙以做供养,赞普处理军政大事甚至是赞普王位的继承,都需要古辛的参与(吐蕃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就是由本教的僧团认证并加冕的),加之吐蕃百姓以及当地一些大臣和贵族势力都非常信奉本教,本教势力过大,威胁到了吐蕃王室的地位和权威,两者的矛盾日益扩大;另外,吐蕃这一段时期不断扩张,而被吐蕃吞并的诸羌部落比较分散,他们原先的信仰基础乃至语言文字都已形成一种格局,地方豪酋和贵族势力以此掌握着各部落的控制权,吐蕃王室需要重新洗牌并建立一种新的秩序以加强王室集权并削弱地方酋长的势力,从而加深对各部的控制。公元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将印度佛教引入吐蕃,并给于佛教僧侣很好的宗教政策,此举无疑是播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日后生根发芽并成为吐蕃王权重要的政治筹码:到了公元八世纪,时任吐蕃赞普赤松德赞颁布一系列政策全力扶植印度佛教并打压本教势力,起初此举遭到了信奉本教的大臣和贵族们的反对,后赤松德赞让佛教与本教进行公开辩经,以决胜负,在辩论结束后,赤松德赞宣布佛教获得胜利,本教徒们连同他们所在的寺院一起被迫改宗印度佛教,本教寺院的佛像被隐藏入地下 。凡不愿意改宗的本教僧人被流放到阿里、安多和康区等边远地区,继续信仰和传播他们的宗教。本教在赤松德赞以后一直处于劣势,尤其在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卫藏地区,基本上被清除逸尽。但本教毕竟是青藏高原的本土宗教,它的影响不可能随着教派的衰落而消失。直到今天,本教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藏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另外,本教的仪轨、修法、密宗、大圆满等传统都有其独特的传承体系,这对于我们研究藏传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本教《甘珠尔》就记载了本教这个西藏本土宗教的教义、仪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经过上千年的磨合,苯教与藏传佛教之间在一些重要教义上的融合缩短了这两个宗教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两者之间的许多分歧,促成了这两个宗教传统在许多重要教义上的共识,使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断融洽。值得一提的方面:夏扎仁波切(1858~1934),法号扎西坚赞(译为吉祥胜利幢),在大圆满方面的修行、研究和著作。夏扎巴一生修习大圆满,是一个虹化了的本教旧派(古本)大圆满成就者,在夏扎巴三十岁前后,他在四川康区与蒋贡.康楚、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秋吉林巴、米庞蒋扬嘉措等人发起了称之为“利美”的无教派运动并成为其中本教的代表,也使他明确的了解了佛教各派系的修法,由于他不需修持各派教授而一见之下就能自然通达,由此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据说当时藏传佛教的五大派都有拜访求学于他或探讨学习的。夏扎巴的著作汇集成册的有十八部,其中最重要的有五部:《法界明智藏宝库》(dbyings rig mdzod)、《教理藏宝库》(lugs rigs mdzod)、《经藏宝库》(sde snod mdzod)、《虚空藏宝库》(nam mkhav mdzod)和《格言宝库》(legs bshad mdzod))。夏扎大师所创立的夏扎日绰佛学院处今四川省德格县北部温托乡(古名扎阔地区)一带,由于这个地区从未处于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一直到二十世纪末,这个地区才通简易公路,而且需要骑马才能穿梭在各个寺院中。康巴人宽阔的胸怀和博采众长的优秀品格造就了康巴文化宽容的特点,尤其在近代受到利美运动(无偏私的佛教宗派融合)的影响下,长期以来各教派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融洽,加上该地区长期处于德格土司的管辖,而历代德格土司教派观念比较淡泊,使这里的本教得以保存和发展。此外,德格土司的辖区正好处于噶厦政府和四川军阀两大势力范围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这为本教这个处于劣势的本土宗教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这个地方除了因交通不便而成为一个偏僻和纯粹的本教地区以外无特别之处.但是随着夏扎仁波切在夏扎日绰地区修行并著书立说的成功,这个地方就成为一个遐迩闻名的本教大圆满修炼中心。它跟临近的新龙地区连成一片,成为二十世纪本教新藏派传统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夏扎仁波切曾受亦师亦友的伏藏大师桑阿林巴的邀请来此处居住数年,一方面闭关修行,闲暇之余教导弟子并著书立说,许多极其重要的大圆满法本都在这里完成的,如《大圆满三身自显宁提法藏总集》等等。从整体来看,苯教虽然起源于以冈底斯山为中心的古代象雄,然后传到吐蕃,在卫藏地区得到发展,但是,因为从公元十一世纪以后,佛本二教的地位在青藏高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阿里地区,本教已经完全被佛教所替代,寺院所剩无几,甚至本教原有的圣地都被佛教化,信徒越来越少。就是在卫藏地区,除了在本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几个本教世系家族辛(gShen)氏及其辛仓寺、祝(Bru)氏、叙(Zhu)氏及其日星寺、芭(sPa)氏及其芭拉普和芭仓寺、美乌(rMevu)氏及其尚日寺,和像曼日(sMan ri)寺和雍仲林(gYung drung gling)寺这些历史上的重要寺院以外,本教已经基本上退出。但是,在远离拉萨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的那曲、安多和康巴地区仍然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本教寺院和信徒,本教文化也比较完整地得到保存,在局部地区甚至有所发展。从1997年开始,在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对整个藏区的本教寺院进行了一次尽可能全面的普查,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我们于2003年在日本出版了一部全面描述青藏高原本教寺院历史和现状的著作:A Survey of Bonpo Monasteries and Temples in Tibet and the Himalayas(《西藏和喜玛拉雅地区本教寺院和神殿研究》),这部书对青藏高原的本教寺院和修炼地进行了一次尽可能全面的考察和统计: 自治区/省 地区/州/市 县/自治县 寺院数 备注 西藏 拉萨 尼木 1 西藏 林芝 林芝 2 西藏 日喀则 南木林 3 西藏 日喀则 谢通门 2 西藏 日喀则 白朗 1 西藏 日喀则 亚东 1 西藏 日喀则 江孜 1 西藏 阿里 噶尔 1 西藏 那曲 聂荣 6 西藏 那曲 尼玛 4 西藏 那曲 比如 6 西藏 那曲 巴青 9 西藏 昌都 丁青 31 西藏 昌都 江达 6 西藏 昌都 洛隆 4 西藏 昌都 左贡 9 西藏 昌都 巴宿 3 西藏 90 四川 甘孜 甘孜 1 四川 甘孜 德格 10 四川 甘孜 白玉 4 四川 甘孜 新龙 8 四川 甘孜 炉霍 3 四川 甘孜 道孚 4 四川 甘孜 雅江 2 四川 甘孜 理塘 1 四川 甘孜 丹巴 8 四川 甘孜 九龙 1 四川 甘孜 康定 1 四川 阿坝 阿坝 4 四川 阿坝 马尔康 5 四川 阿坝 金川 5 四川 阿坝 红原 2 四川 阿坝 若尔盖 5 四川 阿坝 松潘 12 四川 阿坝 九寨沟 5 四川 阿坝 汶川 2 四川 凉山 盐源 1 四川 84 青海 黄南 同仁 16 青海 黄南 尖扎 1 青海 黄南 泽库 1 青海 海南 共和 3 青海 海南 贵德 6 青海 海南 化隆 4 青海 31 甘肃 甘南 夏河 1 甘肃 甘南 迭部 8 甘肃 9 藏区 218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这部书只包括中国境内被正式批准并登记的寺院,另外中国境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历史上曾经有过,也已经恢复并进行正常宗教活动但在1999年之前尚未正式报批的小型寺院和被称为修炼地(ri khrod)的本教活动中心。加上这些小型寺院和修炼地,在我国藏区正在进行正常宗教活动的本教活动场所总计大概有三百座左右;其次,从类型上讲,在上述大约三百个活动场所当中包括寺院、修炼地和神殿三种,第一种当然是规范的寺院;第二种规模较小,一般情况下是隶属于某座寺院的修炼地,当这样的修炼地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变成原隶属寺院的子寺;第三种比较特殊,这是一种本教密宗师们聚集和修行的场所,是藏族历史上寺院尚未产生时的都耐(vdu gnas)和塞康(gsas khang)文化模式的一种延续,主要存在于安多地区。以上是藏族学者才让太老师2003年以前对中国境内的本教寺院粗略统计的资料。实际近些年来,本教在国内外恢复及新建了数百座寺院及大小修炼和闭关中心,遍及印度﹑尼泊尔﹑不丹﹑泰国﹑欧洲诸国﹑南北美洲。至于信徒,有两种本教信徒,一种是纯粹的本教信徒,他们的信仰是单一的,从传统上和心理上都认可自己是本教徒,有专门归属的寺院和活佛,有些甚至长期修行,具有明确的教法传承;另一种是一半本教一半佛教的信徒,这个信仰群体就比较复杂,随着本教与佛教的长期融合,在一些教理、教规、修法仪轨等方面的日趋统一,所以本教徒既信本教也信佛教的情况在有些地区非常普遍。吉祥曼日寺(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境内)前身曾是本教祝氏家族的讲修禅林──益日文萨寺的所在地。文萨寺始创于公元一零七二年,良美大师年轻时曾在这里进行过系统的闻思修学。后来该寺院于公元一四零四年不幸毁于地震后的山体滑坡。约于公元一四零五年,在外地弘法多年的大师回到此地,率众在文萨寺旧址挖掘出被埋藏的法器经卷佛像等物,于公元一四零六年在附近的妥嘉山建立了吉祥曼日寺,曼日寺鼎盛时期僧众达到了1000多人,信众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并建有上、中、下、边4个分寺及若干个闭关修炼中心,其中热拉雍仲林寺作为曼日寺的分寺,後来也成为本教的重要寺院之一。2023-07-05 08:18:401
苯教的由来?
苯教的苯(Bon)是“颂咒”“祈祷”“咏赞” 之义 ,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被传统被称之为“原始苯教”(或“世续苯教”),另外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后加上一个“Po”(Bonpo 苯波) 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因为雍仲苯教最传统的法帽“尔莫泽杰”(dkar mo rtse rgyal)(又称“胜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称作“白帽苯”。松赞干布并非第一位藏王。根据一些史学家的记载,西藏第一位蕃王聂赤赞普是由苯教的僧团认证并且加冕的,聂赤赞普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的人,也有一些记载说略晚于佛陀。在佛教传入藏地前,苯教就已经存在了,它的历史甚至比君主制的历史还要悠久。苯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辛",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这个金制雍仲钤记,表示“苯”无变无灭,象征证得雍仲之藏及具十八文义。苯教有很多本尊,按内续有五种姓如来,主要忿怒本尊有瓦赛卡尔昂,即有身本尊瓦赛、语本尊拉果妥巴,意本尊忿怒明王(准确卡江),功德瓦青格库等黑、白、红三智。象雄年居是古老的雍仲本教大圆满的源泉之一,历史最为悠久.2023-07-05 08:18:541
原始苯教的介绍
原始苯教是在藏族原始社会的土壤中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藏文有关历史资料中提到的原始斯巴苯教有很多种,有天苯(神苯)、地苯、苯钦(大苯)等等,最大的苯称为“贤若普”等等1。还有念诵苯 ,沐浴苯、招财苯、占卦苯、历算苯,神苯、龙苯、魔苯,沃苯,赞苯等等,共三十三种。一般人误认为辛饶弥沃佛陀所创立的宗教就是本教。但在雍仲本教的文献中,辛饶佛陀创立的佛教称作“雍仲本教”,也就是说“苯教”并不等于“雍仲本教”。据记载,在远古时代,青族先民依据高原的生存条件和文化融合性,创造出以冈底斯山周边地区为地理中心,以雍仲本教文化为信仰基础的古代象雄文化。象雄文化包括医学、建筑学、声明学、因明学、佛学、哲学,以及天文学等体系,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积累,成为青藏高原祖先文明智慧的结晶。古象雄文化是雪域高原先祖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古象雄文化遗产,就留住了古象雄文明的精神遗存。象雄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十字枢纽和交通要塞,其创造的古象雄文明,既是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根源,是中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远古起源之一。2西藏自古就有人类居住。从1958年在西藏林芝发现古代人类头骨,直到1978年昌都卡诺村新石器遗址的出土,证明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由于生产实践的作用,原始人逐渐意识到自然物同人们生活的利害关系,并加以崇拜,这便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宗教”。当时在西藏流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叫做“原始苯教”2023-07-05 08:19:011
苯教和佛教的区别
苯教和原始佛教有本质区别:苯教信仰万物,佛教信仰佛陀。苯教是西藏地区的原始本土宗教,当佛教传入中国西藏的是时候,与苯教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或者说是取长补短,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也不是大乘佛教,自己一教派。松赞干布在西藏广传佛教,取代苯教。苯教后来也发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开始效仿佛教的一些内容,现在藏族应有信仰苯教的信徒。从苯教所供奉的神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神来源于佛教,有许多神像也是仿照佛教神祗的形象来塑造的。即便是作为始祖和供奉主神的丹巴辛饶像,在一些寺庙中也是按释迦牟尼像仿塑的。苯教教义:原始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原始苯教相信万物皆有灵,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这样的泛灵信仰其实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最初朦胧认识的集合表现。对于天地自然间的一切现象,早期人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力量远远大于人本身,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崇拜之情,并赋予它们人格化秉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认知启蒙表现。仔细研读,我们就会发现,原始苯的这种崇尚自然万物的信仰基础跟道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023-07-05 08:19:131
苯教戒烟戒酒戒色戒酒肉吗,还有什么禁忌,谁知道请告知,先谢谢了啊
藏族人民生活在众多的苯教神灵之中,相应地出现了人——神相处关系的特殊形式即宗教禁忌。这些禁忌涉及到藏人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成为藏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对禁忌产生的根源,宗教学家、人类学家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禁忌源于原始初民对神圣事物和凡俗事物的划分。禁忌和神圣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禁忌观念是神圣观念的本质规定性,有神圣观念就必然有相应的禁忌规定,而没有禁忌规定,神圣物就必然于普通凡俗之物无异而不复成其为神圣。”既然人们对神圣物和神秘力量在观念上有所反映,在体验上就感受到了和普通俗物的不同情感,表现为恐惧、尊敬等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们和这些神圣物发生关系时,往往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禁忌规定。因而,禁忌的本质是“人们信仰和崇拜神秘的异已力量和神圣的宗教对象的一种宗教行为。”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宗教行为的动力归结到单一的心理状态是不足取的,还要和世界观、传统教育等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否则,恐惧、惊奇、尊敬等心理状态不会导致宗教行为。 禁忌的产生根源决定了其本身的消极性。在禁忌中,神灵是威严的,藏人是谦卑的,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藏人竭力限制自己的行为,以免冒犯神灵,而神灵稍有不满则可以降灾于人。在这种严厉的关系中,藏族人民以禁忌的形式防范着某种于己有害的结果发生。从而,禁忌成为藏人宗教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宗教禁忌在各个民族和社会整体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语言禁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等。其中饮食禁忌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禁忌的形式。 藏人在饮食中忌讳吃鱼,民间对此有多种解释,其中较有说服力的说法是:这种禁忌和苯教“三分世界”的认识观有关。苯教视鱼、蛇、蛙等水中牲灵皆为地下世界的“龙族”——地下神灵的象征物。既然是“龙族”自然成了神圣的神灵。在藏人的传说和神话中有许多关于某人救了一个即将杀害的“龙族”而得到了人间不能得到的回报的故事。虽然有因果报应的思想,但不是主要的,更多的则是苯教神灵对藏人“违则疾至、敬则福至”的警告。苯教认为,如果有人胆敢杀害鱼类,就会得各种皮肤病,甚至瘫、痴。在藏区,禁忌往往和某种疾病或自然灾害联系起来,疾病成为慑藏人和传达神灵意志的信息载体。神灵的威力通过惩罚性的疾病中表现出来。不仅是地下的“龙族”和疾病有联系,冲撞地地上的“年”神,“也会小型染疾,大至死亡”人人皆畏的瘟疫在藏区就直接称为“年”病。医疗极其落后的藏区,对疾病的恐怖心理恰好是神灵出现的空白。 藏人认为冒犯了“龙族”的时候,就选择夜深人静的午夜(龙族往往是夜间活动)到泉眼边进行规模较小的仪式,请求原谅、恩赐平安。由于对“龙族”的祭祀,泉眼也成了藏人禁忌的对象,藏人从无缘无故喷出的泉水中得到启示,认为泉水从地下世界而来是“龙族”对人类的恩赐,也是“龙族”生活的场所。因而泉眼成为神圣的场所,藏人忌讳往泉水里扔脏或带血的东西。一般祭祀“龙族”的仪式都在泉眼边举行,干旱时求雨的仪式也常在泉眼边举行。 这种对神圣地点的禁忌,如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圣殿、寺庙、宗教发端的圣地……等都被视为与其它地方不同的神圣不可侵犯之地,有相应的禁忌规定。这种禁忌,在藏人的生活中还表现在对灶台神的态度。在烧水作饭的时候,先仔细检查燃料中是否掺有所谓的脏物即狗屎、鞋底、毛发和鸡毛等,若烧了这些东西就认为冒犯了灶神得弥补过错。每遇到这种情况,在灶膛或周围放些艾蒿、糌粑等祭物,以示赎罪请求息怒、赐安顺和福气。 苯教诸神与人的关系中,依附于人本身的“战神”和“阳神”的禁忌是很有特色的。苯教认为人的身体接触不洁之物或者过度恐惧,就会使依附于人体的两神远离人体,肉体就会死亡。据《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直贡赞普与臣下比试武艺。罗阿达孜诱他将一只死狐搭在右肩,将一只死狗搭在左肩。结果“战神”和“阳神”通过死狐死狗离开了他的身体,直贡赞普被杀。 苯教通过种种禁忌,强化了神灵的神秘性,把神灵置于神秘莫测,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藏人从禁忌中处处感觉到神的威力、神的存在。同时也体验着神灵赋予的某种宗教感情。这是苯教在民间经久不衰的另一个因素。2023-07-05 08:19:391
浅谈对佛苯之争的理解是怎样的?
指吐蕃社会在隋唐时期佛教与原来苯教之间的斗争。在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以前,这里盛行的是“苯教”。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大力提倡佛教。后赤德祖赞即位后,又一次与唐朝联姻,迎请金城公主人藏,并延请汉族僧人人藏讲经,并收留于阗逃亡出来的僧人。但是约公元739年,吐蕃贵族借口天花流行,把于阗僧人赶出吐蕃。赤德祖赞去世后,其子赤松德赞即位。当时赤松德赞年幼,吐蕃贵族为削弱王室力量,于是进行第一次“禁佛”运动。赤松德赞年长后,集权于一身,积极提倡佛教,但由于苯教盛行的象雄诸部势力庞大,只好允许佛教与苯教并存。其后几代吐蕃赞普也奉行这一政策。但在公元841年,吐蕃赞普热巴巾被信仰苯教的贵族大臣在政变中杀害,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禁佛运动,佛教受到很大打击,直到百年后才复兴。文成公主入藏壁画2023-07-05 08:19:461
苯教卍与佛教卐代表什么?
反过来貌似是希特勒的象征2023-07-05 08:19:551
藏传佛教与苯教有何区别?赞布时期先盛行哪一种教派
藏语系佛教和雍仲苯教已经几无区别,大家都供奉类似的神祇,也透过类似的仪轨和修行的方式来达到证悟的彼岸,基本上可以说是你中有我,而我中也有你而早於雍仲苯教的原始苯教也由於史料并不多,所以学者们主要只能理清几大传承和一些当时仪轨的特色,关於宗教起源则因为史料的神话和人为色彩太浓厚而得不到一个比较科学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原始苯教当中的巫觋成份是相当重的,也有学者认为当中有萨满的成份,而进入了雍仲苯教的时代(跟藏语系佛教差不多同期,但也有说早个两三百年),宗教的发展趋向了系统化,同时也开始摒弃原始的色彩对苯教有兴趣可以参考以下的书,但最好还是找国外的学者和藏文原著来看苯教源流_马长寿著_民族学研究集刊1943年9月3期大乘觉悟道雍仲苯教常识(藏汉版)_旦增朱扎著_民族出版社1999悠远的回声-本教与佛教关系探索_阎振中著象雄文粹-辛绕功业与本教简史_张家·仁增降措编著_民族出版社20022023-07-05 08:20:061
苯教-米拉日巴
在西藏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佛教 至尊 米拉日巴 到冈底斯神山和玛旁雍措圣湖去修炼。刚到湖畔不久, 苯教 信 徒那若苯琼也闻讯匆匆赶来。那若苯琼趾高气昂地问“这里的山川和湖泊都归苯教徒所拥有,你为何而来?”米拉日巴答道:“冈底斯神山圣湖皆为佛门圣地,凡来此地修炼的人,都必须修炼佛门之道。”他们二人就此争执不下。于是,那若苯琼提出要与米拉日巴斗法,商定胜者将拥有神山圣湖。在双方分别歌唱道歌后,只见米拉日巴用手指轻松地举起圣湖玛旁雍措,那若本琼惨败第一回合。然而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回合中,那若本琼仍然没能让自己翻身。那若本琼心中不服,势必要给苯教信徒争口气。米拉日巴为了佛门之事,便答应和那若本琼再次斗法,约定于十五日登冈底斯山,先登顶者为胜,神山圣湖归胜者所有,以此为最终了断,从此再无纷争。 十五日黎明时分,当至尊米拉日巴还在睡梦中时,那若本琼便摇着苯教法器,前往冈底斯神山。待至尊醒来时,急躁不安的众弟子即刻告诉他那若本琼早已去登山了。至尊望了望冈底斯山,胸有成竹地告诉弟子们,那若本琼爬不上那个陡坡,去找别的路了。就在太阳快出来时,至尊米拉日巴突然展开双臂,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与东面射出的太阳光同步到顶。这一次,那若苯琼心悦臣服,甘拜下风。 这则传说,已流传百年,难辨真假,不过我们可以看出佛、苯两教对藏区 社会 影响深刻。 对于很多人来说,苯教比较陌生。“苯”是藏文的音译,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的名词工作会议早已规定统一使用“本”字。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雍仲本教两种。 由于生产和实践的关系,在西藏生活的原始人逐渐意识到人与动物、与环境的利害关系,因而对天地、日月、野兽等自然物产生崇拜,久而久之,这种崇拜就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自然宗教。在当时西藏流行的这种自然宗教就被称为“原始苯教”,但至今还不能确定“原始苯教”的创始人是谁。 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 历史 的雍仲本教发祥于冈底斯神山和玛旁雍措圣湖一带,是辛饶弥沃佛如来佛祖在原始本教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及融入新的教法而创建的新的宗教。很多人都认为辛饶弥沃佛陀创立的宗教就是苯教。然而,在雍仲本教的 历史 文献中提到, 辛饶弥沃佛的宗教在最初叫“杰尔”,这是个 象雄 文字,只是在后来多被译为了藏文中的“苯”。为了和原始苯教有所区别,就把辛饶佛陀的宗教称为雍仲本教。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始苯教和雍仲本教是根本不同的。 看过小说《 藏地密码 》的人,对于佛教和本教的摩擦略知一二,此处的佛教是指释迦摩尼佛所传的印度佛教,本教是指雍仲本教。所谓的“佛本之争”其实是指在旧 社会 的西藏,王室贵族为了争夺权力和地位而发起的斗争。学术界对于本教和藏传佛教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定论,学者们也都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本教属于佛教,因为现在的本教已经完全佛教化了,二者几乎没有差别;有的学者又反对这一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源于本教。我们普通人现在能看出的佛、本两教最显著的区别有两点:一是转经的方向不同:本教教徒按逆时针方向转经,而佛教教徒按顺时针。二是教符不同:苯教的教符 “卍”称为“雍中恰辛”,是苯教的象征 ,具有吉祥、神圣、永恒、坚固等含义和驱邪纳祥的功能;而佛教的教符“卐”被称万字或德字,其含义和 社会 功能与本教的相一致。无论藏传佛教与本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二者的目标却都是相同的:以慈为本。 雍仲本教是古象雄文明的继承者,它包括医学、地理、天文、占卜、佛法等知识体系。如今,大量本教的史书典籍已被译为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对本教文化着迷,对古老的象雄文化着迷。2023-07-05 08:20:131
苯教的著名人物
创始人辛饶弥沃(Shenrab Mivo)被认为曾是象雄的王子(另说是达瑟的王子,达瑟泛指西亚广大地区),他在改革原始本教的基础上创立雍仲本教。辛饶出生于沃摩隆仁(vol mo lung ring)。“沃摩隆仁”含意是沃摩地方的深谷,按照本教典籍《赛米》(gzer mig)中解释:“沃是没有轮回;摩是如愿以偿;隆是辛饶的授记;仁是永恒的慈悲。关于沃摩隆仁的地理位置有三种说法:第一种:中国境内的冈底斯山(Kailas Range)及玛旁雍错湖(Lake Manasarovar)附近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沃摩隆仁;第二种:沃摩隆仁是西亚地区达瑟(slag gzig)的某地名。第三种:沃摩隆仁是传说中的香巴拉刹土(Shambhala 又译:香格里拉)。良美大师良美·西饶坚赞(mNyam med Shes rab rgyal mtshan) (译为智慧法幢)公元1356生于藏东加绒地区墨尔多神山毗邻和大渡河畔一个叫做“德觉”的村庄(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观音桥),良美大师是本教后弘期的一位重要的弘法高僧、吉祥曼日寺的创立者,被尊称为雍仲本教第二祖师(第一祖师为辛饶弥沃如来),曼日历代堪钦之首(堪钦译为“大堪布,即住持)。在本教日益衰退的时代,良美大师的出现,重新点燃了雍仲本教弘扬教法的明灯。良美大师主要著作有:《库藏注释明灯》、《般若集注释与刚要》、《菩提隐藏详解与刚要》、《十地五道解说》、《密法广论》、《俱舍论疏明灯》、《因明疏明灯》、《摄类学》、《律仪释》、《戒律仪轨 珍珠梯》、《乘释明灯》、《中观二谛疏》、《中观回诤论》、《明咒集宝积》、《密部释论明灯》、《医学仪轨与指导》、《忿怒明王现观广略》、《瓦塞现观》、《金刚撅现观以及分支》、《地道释明火》、《上师赞颂集》、《驱暗明灯赞》、《四圣地赞 二资大海》、《真诚酬补 明净河水》、《文静雍仲大全之仪轨与指导》、《密咒汇集 吉祥宝石堆》、《护法神咒集》、《持慧集使用说明》、《金刚撅法舞》、《长寿火供修证》、《八大尸林的仪轨与指导、修证》、《瓦塞灌顶说明》、《格库、枕巴、才旺三尊者灌顶修证传承 珍珠串》等七大函上百部著作。2023-07-05 08:20:202
藏传佛教 苯教的核心思想史什么?
藏传佛教由雍仲本教与印度佛教结合而来,因此,和印度佛教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不少不同。雍仲本教的核心思想与其他教派本质上并无不同,都是解脱的法门。宣讲者一个是辛饶佛陀一个是释迦佛陀。顺带解答下几点疑惑:1. 莲花生大师与本教之间的所谓斗争历史有不同的解说。从雍仲本教的传统和传承来说,莲师与占巴南卡大士、才旺仁增大士为三父子,很多本教寺院一直供奉并修莲师法。至于莲师进藏与本教斗法的解读,还要考虑西藏历史上的政治诉求。现在,许多国际和国内藏学家不断发掘和探索佛本背后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2. 似乎没有提及的兴佛灭本的史料更多,还是那句话无论是朗达玛还是松赞干布兴本灭佛或兴佛灭本都和吐蕃历史形成的宗教政治有关。要补的恐怕不是某一段史料,而是还原整个真相。但这些都和修行、教法无关。3. 雍仲本教大圆满被证实早于宁玛巴大圆满之前存在,这是国际藏学家、宁玛巴的南喀诺布仁波切已经从史料中证实的事实,并已公开承认。如果说没有见于象雄文化史上,那么不无遗憾的说与中原不同,象雄和吐蕃都不太注重历史资料的记录,很多的教法直接由口耳相传。因此,留下有《象雄年居大圆满》教法。4. 很多人都说苯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为伪造,有几个人确确实实的看过、研究过呢?教法不同、形式不同,就如汉藏佛教之间无休止的争辩,哪位汉藏全都切实修行过的大德说过任何一方不好吗?比如南师没有、梦参老和尚这样的大德都没有讲过。好比嘴里的糖甜不甜只有自己知道,没有尝过的就不用再说了吧。2023-07-05 08:20:355
苯教究竟是不是黑教?总是说黑教黑教的,黑在那里?
首先说苯教,宜写为“本教”。其次再说黑教,就像其他称呼其他教派红教、花教、黄教等等,都是汉地为区别各个教派而取的别称。但别称的根据并不扎实,有人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转世上师为活佛一样,禁不住推敲。也没有听藏地的僧人这么称呼自己的教派。仅仅从衣服的颜色上判教,不显得太简单武断了吗?单就说本教,是有原始本教和雍仲本教的分法,有黑本和黑白之说,但没有黑教这一说法。前者是原始宗教,崇尚神灵万物;后者为辛饶米沃所开创传播雍仲本教佛法的教派,也称为雍仲本波佛法或者象雄佛法。现在的本教都是雍仲本教,更没有“黑”这一字的影子。因此,说本教是黑教是站不住的。2023-07-05 08:20:481
苯教中有黄苯这个派别吗?
苯教又叫苯波,是藏族自有的原始宗教,随着密宗传入西藏,经过多代赞普的支持,最终藏密获得了统治地位,苯教成为民众的小范围信仰,为了生存,苯教也进行了革新,形成了同密宗非常近似的白苯和恪守传统方式,存活在比较偏远地区的黑苯,没有听说过黄苯,再说格鲁派被称为黄教,又是政教合一的西藏统治者,不可能会让别人也称为黄教。2023-07-05 08:21:042
原始苯教与雍仲本教与现代苯教
原始苯教是在藏族原始社会的土壤中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藏文有关历史资料中提到的原始斯巴苯教有很多种,有天苯(神苯)、地苯、苯钦(大苯)等等,最大的苯称为“贤若普”等等。还有念诵苯 ,沐浴苯、招财苯、占卦苯、历算苯,神苯、龙苯、魔苯,沃苯,赞苯等等,共三十三种。一般人误认为幸饶佛陀所创立的宗教就是苯教。但在雍仲本教的文献中,是把幸饶佛陀创立的本教叫作“雍仲本教”,也就是说“苯教”并不等于“雍仲本教”。(正是因为原始苯教在表现形式上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因此导致许多对“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略知一二的人产生诸多误解。他们带着对原始仪式的好奇,妄图在如今的雍仲本教寺院中看到传说中的带着“邪恶色彩的巫师”以及各种“诡秘"仪式)。——因此,现代本教其实就是雍仲本教的另外一个代名词。2023-07-05 08:21:221
八万四千法门苯教算在内吗?
1,苯教是西藏当地的民间鬼神教派,不管是教理和教义,都和正信佛教毫不搭边。2,现在流行的所谓藏传佛教,就是苯教与印度密教的综合体。本质叫做喇嘛教。就是附佛外道。3.正信佛弟子,就该好好学佛,远离这些附佛外道。2023-07-05 08:21:292
苯教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古藏的灭佛时期?
上面所说的苯教是邪教其实不然,除了松赞干布之后的西藏历史为世人所知,现代人很少知道有一个与佛教几乎是同一个时期甚至比佛教更早出现在西藏原住民的宗教。苯教与佛教斗争了数百年,也是记录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其中《大藏经》记载了苯教这个西藏本土宗教的教义、仪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西藏的密宗也是影视作品中常出现的,但有谁知道它就是苯教的。前弘期苯教是在西藏本部原始巫教与象雄苯教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自然宗教向人为宗教的转型期,其特点为天人合一、王苯合一;中弘期苯教确立了雍仲苯教三界论的主导地位,推翻了王苯合一的宗教形式,建立了苯教教祖独立的宗教地位;后弘期苯教在吸收借鉴佛教理论的基础上,使其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神学宗教体系.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番王割据局面。2023-07-05 08:21:361
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苯”读音是怎样的
苯的解释[běn ] 一种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特殊的气味,可从煤焦油,石油中提取,是多种化学工业的原料和溶剂。2023-07-05 08:21:432
早期苯教大约是什么时间
辛饶弥沃(gShen rab mi bo)创建了苯教,但是关于他的出生年代说法不一,学术认为辛饶生于距今4000年前左右,苯教认为辛饶出生于公元前16017年。4000年前左右应为中国的夏朝时期,而也有历史说辛饶米沃是象雄古国的第一任君主,而象雄古国建立于西元前1500年到西元元年之间的铁器时代,西元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还有说一万八千年前辛饶米沃创建了苯教,个人认为公元前16017年和一万八千年前的说法不太靠谱,类似传说了,4000年前左右的说法比较可信。2023-07-05 08:22:111
苯教到底有多凶残
苯教是西藏政治和文化的灵魂,在藏民族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苯教是藏地的原始宗教,随着唐代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将佛教引入藏地,从而取代了苯教。苯教尊丹巴辛绕为始祖,曾先后呈现出过笃苯、恰苯、觉苯等三种形态,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笤苯”大致出现在聂赤赞普后之后六世德赤赞普时期。其主要特点是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万物。“恰苯”是苯教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大致出现在第八代吐蕃王统治贡赞普时期。“恰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出现了代替神灵说话、与神鬼打交道、并脱离体力劳动的职业巫师二是出现了祖先崇拜,三是在其发展的后期逐渐从原始宗教演变为人为宗教,成为为吐蕃统治服务的工具。四是苯教巫师内部开始有了一定的分工。2023-07-05 08:22:182
最古老最早诞生的宗教是苯教吗?
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崇拜形式是古代祭祖,萨满(亚洲北部流行的一种原始宗教)和万物有灵论,它们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万年。目前仍然广泛实践的最古老宗教是印度教,犹太教,佛教,道教和耆那教。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来自印度,犹太教源自以色列,而道教则源自中国。日本的神道教是至今存在的修行方式,虽然历史也很悠久,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种宗教。其它非常古老的崇拜形式还包括泛神论,索罗亚斯德教和儒教。2023-07-05 08:22:264
苯教,是不是也属于佛教?
一,释名。“雍仲本教”原名“雍仲苯教” 、苯教(Bonismo),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教法,也被称为古象雄佛法。其历史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历史上因修行苯教而成就虹化身从无间断的大成就者就有二十四位,而其他有间断的虹身成就者则更是无记其数。 二,依据。以上说法,来源于苯教的大藏经《甘珠尔》(有一百七十八部(包括《律》74部,《经》70部,《续》26部,《库》8部。内容涉及佛学、哲学、逻辑、文学、艺术、星相、医学、科学、工程等领域,是总汇藏民族本土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三,回答你问题。苯教是否佛教的问题,如果按世界佛教史所述以释迦佛创佛教来看,应当是不算的。但按佛教说法:“史前大洪水”毁灭地球人类后,释迦佛仅仅是又重新发现了佛教,而不是创教。看苯教已经被翻译出的部分内容,应该是和释迦佛宣扬的内容中的世界观、修行方法等,有相当大的重合,也就是说两者有相同性质。既然如此,可推知:苯教是佛教,且是远古既己存在的佛教。附:实物和文字视频考据。1。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2。可以上网搜 纪录片-西藏的西藏 探象雄文明源头 。3。另,也可以搜“苯教”,百度百科有专门一页介绍它。以上考据内容繁多,请自行前往查看。2023-07-05 08:22:333
苯教是一种怎样的宗教
苯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发源于古象雄文明,其历史距今有一万八千多年。它涵盖了藏医、天文、历算、地理、占卦、绘画、因明、哲学、宗教等方面,对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地影响,经过几千年的信仰实践,直至今日,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藏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苯教(Bon Religion)(有时也译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记载中,苯教的“苯”(Bon)是“颂咒”“咏赞” 之义 ,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信仰被称之为“原始苯教”;另有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后加上一个“Po”(Bonpo 苯波) 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因为雍仲苯教最传统的法帽“噶尔莫泽杰(译为“胜尖白帽”)是白色的,因此早期的雍仲苯教曾被称作白帽苯教或白帽圣教原始苯教是一种多神信仰,没有明确的教主;后来发展到辛饶弥沃创立的雍仲苯教时期,苯教变得系统化并有了一套明确的教规和理论:苯教的大圆满教主是普贤王如来(苯古根都绒布),苯教语教主是辛饶弥沃,意教主是古象雄的苯教高僧枕巴南喀。苯教大体上可分两种:1、原始苯教2、雍仲苯教2023-07-05 08:22:535
苯教是什么教
据网上搜索知:“苯教”即藏地的“黑教”。 藏地有:红教,黄教,白教,花教,黑教。 其中前4个属于佛教。第5个黑教不是佛教,但其中也有类似佛教的修行方法。 由于苯教的经典没有翻译成汉语,所以,对于其具体教义,无法做深入的研究。2023-07-05 08:23:091
藏区原生教苯教的历史
苯教(Bon Religion)(有时也译为本教、苯波教)在古藏文的记载中,苯教的苯(Bon)是“颂咒”“祈祷”“咏赞” 之义 ,这在原始信仰的各种仪式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念颂各种咒文为主要仪式的各种原始的苯被传统被称之为“原始苯教”(或“世续苯教”),另外由辛绕弥沃所创立的“雍仲苯教”。在“Bon”之后加上一个“Po”(Bonpo 苯波) 就变成信仰和参与各种原始信仰的人。根据苯教徒的传统解释,苯教大体可分两种: 辛绕弥沃1、原始苯教(srid pa rgyud kyi bon) 2、雍仲苯教(g.yung drung bon) 辛饶弥沃(gShen rab mi bo)(顿巴辛饶)在吸收和改革原始苯教的基础上创建了雍仲苯教,使苯教得以统一,辛饶弥沃被认为曾是象雄的王子。早在远古时代辛绕弥沃出生之前,青藏高原就已经盛行着各种各样的原始信仰,那就是被统称为原始苯教的多神教,有“魔苯”、“赞苯”、“沐浴苯”、“招财苯”、“占卦苯”、“龙苯”、“神鬼苯”、“历算苯”等三十多种原始的“苯教”,他们为民众禳解灾祸,祛除病邪,拥有众多的信徒。这证明当时象雄、吐蕃地区“苯教”一词的解释范围非常广。 冈底斯山 “苯”这一个字,是藏文,从象雄文“吉”(gyer)(或译为“杰尔”),意译过来的,实际上是“念”和“读”的意义,就像念经读书。“苯”有许多释义,据苯教经典记载:“苯一字蕴藏着无穷含义,即在苯教因明学和般若部里记载说“苯”谓能维持其自体者;或摄持其自性相。“苯”有八大类别,即有为苯、无为苯、轮回苯、涅盘苯、道谛苯、法处苯、所知苯和福德苯。详细情况见般若大小等别处。苯与在汉传佛教里所谓的“法”、古印度梵文中的“达磨”、象雄文中的“吉”、藏传佛教经典中的“秋”等意义基本相同。总而言之、它涵盖了有寂含有的万事万物,如在苯教的《般若智慧经》中就有云:“轮回苯与涅盘苯、有寂诸苯为空性。”万事万物都可以叫“苯”。 一直到公元七世纪,辛饶所创立的雍仲苯教曾经是整个吐蕃地区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础。当然,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苯教和印度佛教在互相排斥的同时,又各自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苯教吸收了印度佛教的内容,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印度佛教吸收了苯教的内容,也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藏传佛教。(佛教在进入不同的文化本体中时,必须要面对不同的本土信仰形式,除苯教外,又如儒教、道教、日本的神道等等,这才能使其在民众中更广泛地传播。这也就导致了佛教不可避免地与其本土传统信仰的维护与界定者产生哲学与精神层面的交流,佛教与本土文化融合不仅在藏地,在其他地域都有所变化,最有力的证明的是观音菩萨的伟丈夫形象,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了女性,民间关帝庙中的“关老爷”则成为汉传佛教的护法“伽蓝菩萨”等等,都是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的现象)2023-07-05 08:23:161
佛教传入藏区前 *** 有何宗教 该宗教有何修行方法
分类: 社会民生 >> 宗教 问题描述: 佛教传入后该宗教与佛教相融合了吗 修行方法上有融合的地方吗 解析: 苯教 苯教最初是在今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后沿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它的祖师叫“兴绕”,意思是最高的巫师。从内容上看,苯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所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说是 泛灵信仰在 *** 的地方形式。原始的苯教把世界分为3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地上的神称为“年”,地下的神称为“鲁” ,即常说的龙。 天神在苯教中占重要地位,传说吐蕃王朝的第一位王聂赤赞普就是天神之子,顺着天梯降到人间的。聂赤赞普和他以后的6位赞普在完成人间的事业后,都顺着这人天梯回到天上。第八位止贡赞普在和大臣罗昂比武时被杀,这个天梯就被割断了,从此以后的赞普就再也不能上天了。止贡赞普是第一位把尸体留在人世间的吐蕃王朝的赞普,从此吐蕃王朝的赞普有了陵墓。在苯教的经典和传说中曾提出,地从里到外有九层,而天也有九重。有关九重天的说法以后又发展为十三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苯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苯教的活动主要通过巫师来进行,巫师作法时离不开的法器是鼓,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藏传佛教也将鼓列为重要的法器之一。巫师在社会上很有威望和地位,从婚丧娶嫁、农耕放牧,到交兵会盟、赞普的安葬建陵、新赞普的继位主政,都由苯教巫师来决定。 随着苯教巫师权力的膨胀,赞普的权力逐步被削弱。左右国政的巫师照例都是大贵族的子弟世袭担任。而巫师总是在关键问题上,假借神的意志支持贵族势力,打击王室。因此,吐蕃王室与苯教的矛盾日益尖锐。 公元5世纪初,佛教传入藏区。从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受到王室的扶植。公元755年,赤松德赞即位后,提出让佛教和苯教的代表人物互相辩论两种宗教的优劣。当辩论结束时,早已明显地倾向于佛教的赤松德赞宣布,他认为佛教是有道理的,他自己是信奉佛教道理的;苯教是没有道理的,紧接着,他把信奉苯 教的人集中起来,给他们指出3条出路:一、改信佛教;二、放弃宗教职业,做吐蕃王朝的纳税百姓;三、如果不愿意改教,又不愿意当平民,就流放到边地。苯教从此受到很大的压制。 公元9世纪,朗达玛即位赞普后实行禁佛运动,一度被压制下去的苯教又开始复兴。但是苯教也感到自身的弱点,故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苯教最初没有教主,在改革中发现佛教有教主释迦牟尼,于是就创造了“兴绕”这个传说中的苯教教主;另外苯教还把佛教经典翻改成苯教经典。但是,苯教也采取了一些和 佛教相反的作法。如佛教对圣地是以顺时针方向转为功德,而苯教则以逆时针方向转为功德,转动经筒时也是如此。 随着佛教在藏区取得统治地位,苯教的势力逐渐被削弱。现在,藏北地区仍有其信徒。2023-07-05 08:23:221
苯教还在吗
准确说应该是”本教“或者”雍仲本教“," 苯“只是藏语的音译。现在本教内部全部改用了”本“。本教虽然已经有一万八千年的悠久历史了, 但是所幸传承还在。而且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关注。 本教, 也被称为”古象雄佛法“,因为“雍仲本教”的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http://baike.baidu.com/view/7754134.htm)就是古象雄王国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是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佛)前世“白幢天子”(http://wenku.baidu.com/view/fc52c74069eae009581bec63?fr=prin)的师父,也就是传说中的“燃灯古佛”。 “雍仲本教”(http://baike.baidu.com/view/30543.htm?subLemmaId=30543&fromenter=%D3%BA%D6%D9%B1%BE%BD%CC)是古象雄的国教,象雄在中国历史上曾被称为羊同、杨童。“雍仲本教”不仅仅在象雄地域流传,一直到公元七世纪,“雍仲本教”也仍是整个吐蕃地区的唯一宗教和信仰基础。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创立了“雍仲本教”后,首先创造了象雄的文字(又称“雍仲神文”,象雄文至今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国的一些部落仍然被某些古老的民族所使用着),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内明学包括了本教九乘法、四门五库、显宗、密宗以及“大圆满”法(“大圆满”是雍仲本教教法的核心,在象雄语里称为“勒造”,在藏语里称为“佐巴钦波”,意为至高无上的极瑜珈),也包括了“戒、定、慧”等等,都是觉而不迷之法,“五明学科”堪称为雍仲本教文化的精粹(http://wenku.baidu.com/view/a9a16bd2360cba1aa811dad2.html)。 我们在佛教中常常见到的佛号“卍”万字符,藏语就叫做“雍仲”,因为这原本就是“雍仲本教”的吉祥符号。 正面的银河系有四条美丽的旋臂,结构与标志佛的“卍”字符非常相似, “卍” 就是顺应了宇宙日月星辰的自然转向,为了解决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雍仲本教”创造了很多个藏文化的最初,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教制度,以及歌舞绘画艺术等等,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由于本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的源泉!祝您修行愉快! 吉祥如意!2023-07-05 08:23:301
西藏密宗和苯教有什么联系?
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尔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传入西藏。在赤松德赞时期古印度佛教僧侣寂护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及随瑜伽行自续派,莲花生来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时,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内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教理上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上先显教传授后密教传授,因此藏传佛教是显密并重,显密双修。西藏密法一般分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但密宗各派几乎全以无上瑜伽部各种教授为主要修习法门。无上瑜伽部又分为三部。其中父部奉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为本尊;母部奉胜乐金刚、喜金刚为本尊;无二部奉时轮金刚为本尊。各尊均有自已大量的“本续”、“疏释”和“仪轨”。藏密的重要法门有大圆满、大手印、道果、五次第、六加行、拙火定等。西藏密宗一般被视为大乘佛教支派,因为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印顺法师称此为「秘密大乘」。但部分人士认为西藏密宗是印度佛教晚期衰落后逐渐被印度神教融合才产生,所以有许多仪轨与咒术,与印度教相似,因此有学者认为其实这是印度神教复兴,而少数人认为西藏密宗为左道密教。苯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苯教是流行于西藏的巫教,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雷电冰雹、山石草兽等各种自然物以及自然界的神灵和鬼魂。原始苯教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地下。天上的神名字叫作“赞”,地上的神称为“年”,地下的神称为“鲁”。苯教的标志符号为雍仲,形象一般为卐,旋转方向与佛教卍符号字相反。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曾与佛教有过激烈的冲突。直到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主持进行佛教与苯教的辩论之后,赤德祖赞宣布苯教落败,佛教成为吐蕃的官方宗教。此后苯、佛之争并未停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获得政权后灭佛兴苯,史称“朗达玛灭佛”,是西藏苯教势力的一次重大反击。但是苯教也感到自身的弱点,故向仿照佛教的方向演变。佛教的兴旺时期在西藏一度结束,此前称为前弘期。但不久朗达玛即被佛教僧人刺杀后,吐蕃从此陷入分裂。直到10世纪,西藏佛教又再次进入后弘期,佛教重新成为了西藏的官方宗教,并日渐成为大部分民众的信仰。在这种形势下,苯教势力一方面向西藏周边的四川、云南等地发展,在藏传佛教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建立寺庙,保持了很多苯教自身的特点,藏族称之为黑苯教。另一方面,西藏本土的苯教势力主动调和与佛教的矛盾,在教义和仪轨上向佛教靠拢,成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被称为白苯教。2023-07-05 08:23:394
原始苯教的原始苯教简介
原始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原始苯教相信万物皆有灵,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这样的“泛灵信仰”其实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最初朦胧认识的集合表现。对于天地自然间的一切现象,早期人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力量远远大于人本身,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崇拜之情,并赋予它们人格化秉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认知启蒙表现。仔细研读,我们就会发现,原始苯的这种崇尚自然万物的信仰基础跟道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原始苯的宗教活动常以法师进行占卜、祈祷、咒术、祭祀及各种特殊仪轨加以表现,有着萨满教的特征。(正是因为原始苯教在表现形式上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因此导致许多对“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略知一二的人产生诸多误解。他们带着对原始仪式的好奇,妄图在如今的雍仲本教寺院中看到传说中的带着“邪恶色彩的巫师”以及各种“诡秘仪式) 西藏自古就有人类居住。从1958年在西藏林芝发现古代人类头骨,直到1978年昌都卡诺村新石器遗址的出土,二十年来,西起阿里地区,东至昌都地区,北起那曲地区、南达定日、墨脱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旧新石器时代的遗存,计有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建筑遗址等等,充分证明西藏高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从西藏境内出土的骨器、石器、较精致的陶器;阿里、藏南、藏东、甘青等地发现的以狩猎为主要内容的崖画、石刻,已发现三十多个点;两千多座古墓以及其他金石用具中所表现出的原始社会时期拙朴、神奇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生灵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图符崇拜意识等,和世界上其它地域人类发展进程一样,藏族远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早期漫长的原始宗教时期 。由于生产实践的作用,原始人摆脱了像动物一样完全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的状态,逐渐意识到周围许多自然物同人们经济生活的利害关系,但又无力加以控制,从而只能对自然物抱有某种希图和祈求,并加以崇拜,这便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自然宗教”。当时在西藏地区流行的也正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叫做“原始苯教” 。2023-07-05 08:23:461
苯教与佛教本质上具体有何区别?
原始苯教和原始佛教有本质区别:苯教信仰万物,佛教信仰佛陀。苯教是西藏地区的原始本土宗教 ,当佛教传入中国西藏的是时候,与苯教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或者说是取长补短,形成了现在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也不是大乘佛教,自己一教派。中国佛教分为大乘小乘藏传。松赞干布在西藏广传佛教,取代苯教。苯教后来也发现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开始效仿佛教的一些内容。现在藏族应有信仰苯教的信徒。从苯教所供奉的神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神来源于佛教,有许多神像也是仿照佛教神祗的形象来塑造的。即便是作为始祖和供奉主神的丹巴辛饶像,在一些寺庙中也是按释迦牟尼像仿塑的。苯教中的佛、法、僧“三宝”供奉也是从佛教中学习而来的, 所不同的是苯教的佛宝是丹巴辛饶;法宝是指丹巴辛饶的苯教经典和理论;僧宝是指丹巴辛饶的弟子。活佛制度是藏传佛教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一些苯教寺庙也相继将活佛制度引进了苯教。如德格登青寺就是在清才初开始设置活佛, 并追封历代主寺高僧为本寺活佛。但苯教的活佛制与藏传佛教仍有一定区别,这主要表现在活佛职位的继承方式上,苯教显得比较混乱。如有的寺庙象藏传佛教一样,通过转世灵童来继承;有的寺庙活佛则通过娶妻生子而实行世袭。有的苯教寺庙还没有活佛系统,寺庙的最高主持为堪布。在苯教中,堪布的袭职方式依然十分混乱,但仍能看出它与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的明显联系。如:有的寺庙堪布采用世袭(堪布不能结婚,由其侄儿世袭),有的寺庙堪布实行转世,有的寺庙堪布则通过抽签袭职,还有的则是由上一任堪布预先指定等等。扩展资料:原始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原始苯教相信万物皆有灵,崇拜的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电、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兽等自然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这样的“泛灵信仰”其实是人类对自然万物最初朦胧认识的集合表现。对于天地自然间的一切现象,早期人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发生,其力量远远大于人本身,于是对自然万物产生崇拜之情,并赋予它们人格化秉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认知启蒙表现。仔细研读,我们就会发现,原始苯的这种崇尚自然万物的信仰基础跟道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始苯的宗教活动常以法师进行占卜、祈祷、咒术、祭祀及各种特殊仪轨加以表现,有着萨满教的特征。(正是因为原始苯教在表现形式上带有浓厚的原始色彩,因此导致许多对“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略知一二的人产生诸多误解。他们带着对原始仪式的好奇,妄图在如今的雍仲本教寺院中看到传说中的带着“邪恶色彩的巫师”以及各种“诡秘"仪式)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始苯教2023-07-05 08:24:027
西藏苯教的起源?
“雍仲本教” 发源于中亚的古象雄世界公认的神山“冈底斯山”一带,是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所传教的如来正法,也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原始宗教和传统文化。 “雍仲本教”是以显宗、密宗、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由于“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2013年7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们献给世界的瑰宝和值得藏族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雍仲本教”就是以人为 “本”,将一切有情众生都作为普度的对象,令世人破迷开悟、断障除惑、解今生来世之苦、获得究竟圆满解脱的大乘佛法。[1]2023-07-05 08:24:391
佛教与苯教之间的斗争是怎么开始的?
吐蕃社会在隋唐时期佛教与原来苯教之间的斗争。在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以前,这里盛行的是“苯教”。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大力提倡佛教。后赤德祖赞即位后,又一次与唐朝联姻,迎请金城公主人藏,并延请汉族僧人人藏讲经,并收留于阗逃亡出来的僧人。但是约公元739年,吐蕃贵族借口天花流行,把于阗僧人赶出吐蕃。赤德祖赞去世后,其子赤松德赞即位。当时赤松德赞年幼,吐蕃贵族为削弱王室力量,于是进行第一次“禁佛”运动。赤松德赞年长后,集权于一身,积极提倡佛教,但由于苯教盛行的象雄诸部势力庞大,只好允许佛教与苯教并存。其后几代吐蕃赞普也奉行这一政策。但在公元841年,吐蕃赞普热巴巾被信仰苯教的贵族大臣在政变中杀害,于是发生了第二次禁佛运动,佛教受到很大打击,直到百年后才复兴。2023-07-05 08:24:461
重大解秘:苯教和佛教究竟有什么关系
苯教非佛教,乃是西藏本土固有宗教,后来随着佛教传入,吸收了一些佛教的东西,但总体仍不属于佛教。2023-07-05 08:25:052
苯教供奉的是谁
苯教供奉的是道教中的重要神_之一,即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主宰和至高无上的神灵,也是道教修炼的对象和信仰的中心。在苯教中,太上老君被视为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教徒通过供奉太上老君来获得祝福和保佑,实践修行以追求健康、幸福和灵性上的提升。太上老君的供奉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神龛、神坛和祭祀仪式等。2023-07-05 08:25:111
苯教不是释迦牟尼佛法,那么苯教能解脱吗
苯教不能令人解脱。据伏藏经《西藏的观世音》中记载:由于西藏在远古的那段很长的时间没有佛缘,不能传播佛法。为了使当时的人们受到一定的教化,所以观世音菩萨创立了苯教。可是苯教就好比转轮圣王只教十善业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增加一些智慧,培养一定品格,甚至拥有一定的法力,但是并不能让人解脱。2023-07-05 08:25:212
请简单地解说下西藏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别
苯教是藏传佛教里的黑教,是莲花生大士到西藏之前的原始宗教演变来的,一般人认为他们不是佛教,但是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佛教。因为莲花生大士实际已经收服了这个教派,并传大圆满法给他们,所以现在的苯教徒也遵守三法印等佛教基本的内容,其大圆满法也和红教的大圆满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苯教还保留着一些过去的生活、修行方式,供奉有属于自己教派的护法。另外就是还传承者外围的一些黑咒,如下雹子咒等。但这不影响其核心教义的含金量。个人以为:这是一支被佛教同化、提升了的西藏原始宗教团体。2023-07-05 08:25:294
请问最接近藏传佛教的宗教是苯教吗?
不是,当然苯教的内容也有,但是中心思想不是。 应该说是婆罗门教性力派,比如婆罗门教宣传四种性各别,婆罗门生生世世是婆罗门,刹帝利生生世世是刹帝利...喇嘛教说,“活佛转世”,性力派是所谓婆罗门教三大派之一,奉行,性的力量能够达到梵我一如,喇嘛教说,无上瑜伽(男女双修)既身成佛。 类似的观种子字,观想,还有所谓吃肉是为了被吃的众生解脱,观想古来婆罗门教(现在为印度教)就有类似的修法,相同是认识,然而这个在佛教中是明确禁止的,比如关于观想,佛教是有净土观,所谓十六观,但是那种不外乎是为了使众生因为此种观行使其能够熏习净土的正知见,始终没有说依此能够既身成佛,然而藏密外道,是说观察本尊如何,既能如何! 在说吃肉只需要念念咒,就能够使本吃的众生升天,这个是婆罗门教的说法啊!佛在摩登伽经明文说,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应该咒杀自己,这样自己的就能够解脱嘛,为什么不咒杀自己的父母妻儿哪?难道不想他们升天?说到底,就是好杀贪味! http://www.hymzw.net/zjdz/zcfjzx/zcfjzx01.htm概说密宗2023-07-05 08:25:362
藏传佛教与苯教的具体关系
前面几个回答已经很全面了,不过有说苯教是佛教的什么派系就似乎有问题。两者是本土原始神灵崇拜和外来宗教竞争之后融合的关系。佛教来藏之前当地信仰苯教,那根本不是佛教信仰。有很多咒语巫术之类的内容,据佛教资料看莲花生大士到臧地传教遇到了原始宗教强烈的抵触和敌视,而他正是靠着咒语神通之类的能胜过那些巫师才得以立足,所以直到现在藏传佛教密咒、特殊的能力修行还是一大特色。 算我多说嘴,我觉得莲花生大士进入藏区传教之前就和传到中国的的佛教风格不同了,更多的收到印度原始宗教印度教的影响,入藏后再加上当地原始信仰的融合,那和中原更是差别明显了。2023-07-05 08:25:445
苯教的雍仲本教标志符号
本教的主要标志为“雍仲恰辛,它由两个“卍”连接在一起组成。这个金制雍仲钤记,表示“本”无变无灭,象征证得雍仲之藏及具十八文义。”据本教《雍仲业尽》一书记载:“从太古斯巴传来的恰辛,由通晓十八藏之辛饶,常持不离身、旋绕诸宗之上,能使雍仲本教立胜幢,常断邪见疑惑皆威慑。”“雍仲恰辛”的字面释义为:“雍”表示胜义无生;“仲”表示世俗无灭;“恰”表示降灭邪见;“辛”表示引入解脱,恰辛两端的雍仲符号,象征显密两宗,居中的连接处的两朵莲花包象征无上大圆满,早在印度佛教传入藏地之前在本教大藏经里就有对此法义的多种解释。2023-07-05 08:2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