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做站长了
-
政治复习资料
答题方法
“认识”类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一、 意义类::有利于:个人、社会、家庭、国家、材料中(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 建议(措施):1.材料中原因;2.角度(个人、国家、家庭、学校、社会)3.层次(道德、法律)
三、 民生问题:1.国家性质;2.党性质、宗旨;3.社会和谐;
取得成就的原因(根本的原因)九P4
中学生做些什么:1意识 2.行动 3.宣传 4.反对 5.可操作性的具体内容
活动题(步骤):可参考九P15(活动形式、调查方式、活动目的、意义(知觉能)活动
调查步骤:《复》P40
说明题:1.材料的中心意思概括;2.用所学知识进行提炼
表格题目:!所有内容提要!正反两角度
提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评析:1.判断2.正确的(理由)3.错误(理由)4.正确的做法
人口资源环境卫生→可持续发展、科技兴国、人才强国
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自身(法、德、自我保护)
少年成才:1.德(远大理想);
2.智(努力学习);
3.创新;
4.艰苦奋斗;
5.实践能力,承担使命
6.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职业观、择业观
7.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结合
基本知识点2
对法律的认识内容:1.内容:规定楮和义务为内容
2.约束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3.法律是统治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义和利益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为“国法”。
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在阶级社会法律体现 统治阶级 的意志
在我国法律体现 人民 的意志。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当前我国实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有: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规则,使正常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有了法律的保障。
我国刑法的任务:保护人民惩治的犯罪。
在公安机关中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是人民警察。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是人大
最高立法机关:人国人大
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第一原则为保护生命。
依法进行自我保护,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打官司”就是一种重要方式。未成年人打官司与成年人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不需要亲自到法院与另一当事人对簿公堂,可由法定代理人来完成。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又被称为“国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法律原则。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祖国的统一,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可靠的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教育、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义务教育实施的对象: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
义务教育约束的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协商和解含义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
仲裁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双方必须达成仲裁协议。
1.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富民之路;
我们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党和国家坚持把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计划生育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对外开放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准,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立党之本、执法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关键: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 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 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 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
爱国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情感。
“中国”,是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人、海外游子的情感归依。
1.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 实现祖国统一的前提或基础:一个中国
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电能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新能源泉、新材料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创新过程中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晚育、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减少资源浪费与破坏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基本路线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富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广泛的、真实的人民民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
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为时代的两大主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
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
选民必须是:1年满18周岁的公民。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依法进行了选民资格登记。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性质,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基础)
1. 全民所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一主导力量
2. 集体所有制经济
3.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1. 个体经济
2. 私营经济
3. 外资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政治史大事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将马列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 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7年10月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000年 达到总体小康水平
2001年12月11日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4年3月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2004年9月 中共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2006年 我党和国家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思想)
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2020年 达到全面小康
205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 出投笔记
-
初二政治基础知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理解)
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运用)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受非法侵害。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活动)
A、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内容: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害;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③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如何维护人身自由权利:①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向主管部门或执法机关控告检举他们的侵权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到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①受害人有权依法进行自卫;②其他人有权制止侵害行为;③受害人有权要求侵害人赔偿医疗费,清洁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4、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理解)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做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5、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理解)
6、列举实例,表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要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理解)
①国家的责任: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②社会的责任: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设施。
③学校的责任:及时组织入学,不得随意开除或勒令其退学,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
④家庭的责任:使适龄子女按时入学;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7、结合自己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谈谈如何珍惜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活动)
A、青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因为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发展教育、普及义务教育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B、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
①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义务,
③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
8、列举事例,表明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理解)
A、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最普遍的做法)。
主要是针对侵犯公民合法财产的一般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排除妨害、赔偿损失。
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最有效、最严厉)。
9、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识记)
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的两种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10、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活动)
A、消费者权益法保障我国消费者享有下列权利:
①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②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
③对商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 ⑤依法求偿权;
⑥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B、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发生消费争议时),正确维权:
①与经营者和生产者协商和解,依法行使求偿权;
②向工商管理部门反映,提出维权要求;
③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提出维权要求;
④根据与经营者或生产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法院起诉,要求经营者和厂家赔偿损失,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11、列举事实和有关资料,表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理解)
每个公民都有控告、检举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
作用:公民积极控告检举违法犯罪,有利于执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及时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12、草拟一份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批评和建议,表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活动)
A、批评、建议权是人民监督权的一种,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
B、只有加强人民的监督,保证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才能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C、通过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①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新闻监督制度);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信访举报制度)。
13、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运用)
A、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既不能忍气吞声任其侵害,这样会纵容违法犯罪行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报复,这样会导致新的违法犯罪的出现。只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去执法机关控告、起诉,以便得到法律的救济。
14、用事实表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理解)
A、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
B、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①可以协助公安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
②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③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C、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
①会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害,②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犯罪分子,
③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谴责。
15、用事例表明,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运用)
A、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青少年在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更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B、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
16、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正确行使权利。(运用)
A、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
①不得以非法手段谋取权利。
②不得超过合法权利的范围。
③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④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总之,公民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7、知道公民的法定义务,自觉履行义务。(运用)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18、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运用)
A、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表现在: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这种合一性,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公民所尽的义务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所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制约性。公民享有权利,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而要以保证他人也同样享有这种权利为前提。我保障他人权利,是我对他人的义务;他人保障我的权利,是他人对我的义务。
可见,权利和义务是密切相连、彼此制约的。
初三政治基础知识
1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识记)
20、“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理解)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必须完整,不容分割,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2、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等活动,感受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理解)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总的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25、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采用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我国出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运用)
A、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新增人口多,③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人口过多的制约影响(严峻环境形势的原因):①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我国的资源现状。
a、自然资料的状况: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优势)
②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劣势)
b、“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资源分布不平衡,损失和浪费严重。
c、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C、我国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理解)
a、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b、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国家的要求:①加强资源、环境法规及其知识的教育;
②全面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③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对中学生的要求:①加强资源、环境法规及其知识的学习,树立环保意识;
②落实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回收废旧垃圾等;
③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④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7、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理解)
B、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发展。
C、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必要性):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E、措施: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理解)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
a、含义: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b、原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①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活动)
a、四项基本原则,包括: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重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动)
a、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b、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理解)
A、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
①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
②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B、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①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②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③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①首先,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②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把经济搞上去。
D、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理解)
公有制经济是主体。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②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③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共同致富的原则。
31、举出过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蓬勃发展的典型事例,综合探讨它们各自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运用)
国有经济的作用: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集体经济的作用: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税收。
其他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32、以某项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例,对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运用)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力量,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C、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西部大开发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只有生态环境改善了,投资环境才能进一步改善。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
33、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识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带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工业。
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
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使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3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识记)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要求国家机关依法行政,要求每个公民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法律既约束民又约束官。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民,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的参与、支持和监督,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
3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识记)
37、用实例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
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38、讨论本地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作用。(活动)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采取多种形式行使批评、建议权:
①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
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
39、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内容、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识记)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0、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活动)
41、正确对待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理解)
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机械地照抄照搬。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
4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理解)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努力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粨。全盘吸收和全盘否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43、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运用))
44、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运用)
68、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理解)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5、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含义: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②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B、关系:和平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基础。
46、列举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理解)
A、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B、霸权主义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
不同的历史时期,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表现为明火执仗地进行赤裸裸的侵略,而更多的是依仗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事物中对别国施以政治高压、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
47、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当前科技革命的进程和国际竞争的表现,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表达共同的志向。(活动)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新的科技革命对各国来说,既是挑战有是机遇,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8、搜集有关事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艰苦创业精神的认识。(理解)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B、①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②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创业精神与时代发展同在;是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两个文明的巨大动力。③艰苦创业,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是成就任何事业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
49、选用历史和现实事例,说明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理解)
当今时代各过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青少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成为创新型人才。
50、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责,讨论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创业精神,才能担当起历史的使命。(运用)
①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②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把握成才目标: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④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自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来自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历史前进的大潮中。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从来就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
总之,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还要有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担当起历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