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提到武夷,天下人皆知一个天游峰、一处九曲溪, 然而,天游峰与九曲溪,一逢节假日,游客摩肩接踵,登临武夷,不是心旷神怡,是排队看人。 可要说武夷山就“饱和”了?那也大错特错。
主景区之外,武夷风光秀不减丝毫,却因“养在深闺”而更得几分宁山静水之真谛。
大安源曲径通幽的兰花峡谷、高瀑深潭,武夷源泛着茶香的林场小镇,
五夫镇外朱熹祖宅细雨正打湿白墙,下梅村里老宅天井中黄发垂髫怡然乐……
大武夷,绕开主景区,也处处皆风景。
大安之源:深谷兰香
以“大安”为名字,其中透出了当地居民对安宁的渴望。现在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历史上这里曾是进出福建省的交通要冲。大安源所在地有一村落――大安村,历史上曾是扼守闽赣交界第一关,也称“大关”。在闽北武夷山地区十余座关隘中名声最盛。从明末清初到军阀混战再到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当地的壮年多被抓去充军,留下一家的老弱妇孺困苦度日。所以当地老百姓将村取名大安村,将峡谷取名大安源。名字之中的“安”字包含了“小安者乃家安,国安方称大安”的道理。
大安源是条幽深的峡谷,呈“V”字型,一条依山而建的步道贯穿整个峡谷。入口树上的牌子上写着“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的警言,言下之意是看了这里的景色,忘了道路的崎岖,很有一些“三碗不过岗”的派头。
忽然进到大安源的峡谷中,一股凉意袭来,山谷中的气温较外面低了三四度,空气湿润,呼吸的空气过喉清凉。由于峡谷独特的地貌,形成了特有的小气候,一般在峡谷中细雨绵绵的时候,峡谷外却阳光明媚。走在步道上头顶的林中不时有红嘴鸥与大杜鹃飞出,道旁山边生长着很多兰花,可能峡谷的气候正适合挑剔的兰花生长,寒兰、建兰、君子兰与素心兰,细数一下品种很多,总是惹人驻足,蹲下身子近距离观赏。山谷中格外宁静,只有脚下水声潺潺,很有些“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景区里有一条淹没在林子里的碎石小路,虽然不起眼,但却是 “万里晋商茶路”的故道。经由这条路,当年由山西南下的晋商马帮、车队通过人挑肩扛马拉的方式将武夷山茶叶运出福建,再经由陆路,将福建的岩茶运到最北方的中俄边界,通过欧亚大陆桥运往欧洲。
我们来的时候正是武夷山地区的雨季,道路有些湿滑,但遍布峡谷的瀑布因为雨季水量丰盈,转过一个弯,远远的就能听到隆隆的水声。当年之所以能发现大安源的峡谷,也是因为瀑布。曾经带队探谷的人说“六七年前过来考察,听到水声,就下去看,用绳子绑着下去,很害怕,看到瀑布,才感觉里面很美。凉爽、岩石、瀑布,像个小世界。”在“黄岗山”瀑布前,巨大的水流冲出了一个深潭,潭水泛着青色,导游说潭水有六七米深。这时看到一个独行的背包客,从峡谷的栈道上下到瀑布下的深潭边,盘膝坐在这潭水岸之边,面前是如白龙般千尺直下的瀑布,那场景像一幅水墨画。
大安源的峡谷不长,如果快步走完全程只需一个小时。除了游山玩水外,大安源本地也有一些野味值得品尝。在大峡谷入口附近散落着一些农家餐馆,提供峡谷中的一种特产――石鳞,农家解释这是一种石头里的“青蛙”,生长在闽北的山中,凉性,滋补,与五步蛇共存,像大安源这样有山有水有石头的地方才有,除了价格高昂之外(每斤180元),还要跟农家提前预订,才能吃到。
特别推荐
最佳玩水处u2005大安源水流湍急,不适宜玩水。当然想要玩水也有好去处,从大安源大门出来继续沿着乡村公路上行十分钟,有一处平坦的水面叫“泰平洋”。是特意为来大安源戏水的游客准备的一处人造堰塞湖。喜欢玩水热闹的人都集中在这里。这里与大安源水出一处,水质清澈,并且有救生员在岸边巡视。岸边有农家乐和烧烤园。这里消费,玩水每人30元,并有山谷木屋出租。
武夷山美食 紫薯饼:不甜不腻,用当地盛产的紫薯制作,味道与南瓜饼相似,非常好吃。炒秋葵:闽南人餐桌上的常菜,秋葵最早上市时一斤11块钱,到了9月一斤降到三四块钱。
黄岗山大峡谷大门口附近农家提供自家盛产的绿色食材,其中土家炖蛋(里面加香菇)和野菜(野芝麻)是当地特色。
平均消费,如果不吃石鳞等贵的东西,吃点土鸡土鸭,人均35元差不多。
在武夷山景区范围内或市区吃饭,都不便宜,有些场所甚至比厦门还高。因为山地潮湿,所以当地菜品比较偏咸辣。
TIPS
大安源位于武夷山市北部洋庄乡大安村,距武夷山市区38公里,大约四五十分钟的车程。可在武夷山机场包车或在当地旅行社拼团,有旅游大巴直达大安源正门,包车前往每天300元。大安源景区游览时间以一天为宜,傍晚返回武夷山度假区。明年夏天,可能会增加一个2.5公里的漂流,漂流时间约80分钟。5月到11月为武夷山旺季,房间比较紧张,建议提前预订武夷山度假区酒店。
武夷源:林场小镇
武夷源位于武夷山主景区九曲溪上游,距武夷山机场20公里,一条西起狮子峰莲花谷、东至东北源溪谷和杨梅泉的莲花溪穿过整个山谷。武夷源中有一座小镇――原四新林场厂部,如今叫“森林人家”,这处所在,实在是我到武夷源后最大的惊喜。
小镇地处景区中心,却如世外桃源般安宁清净。与我们印象中传统的古镇不同,这个小镇保存着完好的文革建筑。入镇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宗祠寺庙,而是一尊毛主席挥手向前的塑像,塑像后面是一座苏联风格的大礼堂。这风景在寻常乡村绝少见到,也让这里充满了革命气息。
大礼堂中依然保存着文革的格局,五六十年代才能见到的木质折叠座椅,墙上样板戏的海报,礼堂里的所有摆设和标语依然传达着革命时代的气息,虽然有些斑驳,但经历风雨之后更有一种穿越的韵味。如今,这个礼堂依然可以播放老胶片电影,看门人为我们打开礼堂大门的时候告诉我们,楼上放映室的放映机现在依然可以运转,一些当年影片的拷贝还在,如果来得巧,可以在这座能容下千百人的老剧场中看上一场16毫米老胶片的样板戏,重温一下当年小镇鼎盛时的文娱生活。
站在小镇的主街道上,身后毛主席的雕像凝视着眼前的山谷,站在雕像下面仿佛跨越了时空。百米长的小街上青苔遍布,两旁曾经辉煌过的印记深深的烙在俄式小楼斑驳的墙上。小镇被打理得干净利落,镇子里见不到一个路人,此时正是正午时分,除了树林中的鸟叫声,这里似乎依然沉睡着。改革开放之后,武夷山地区开始封山育林,这座隐藏在武夷山中的林场小镇逐渐没落。镇子里的年轻人丢掉了砍树的营生之后,纷纷离开故乡涌向大城市寻找机会,如今这里只留下护林中队的十几户老人住在这里,我们遇见一位84岁的叶大爷夫妇,他们1958年从浙江龙泉到武夷山,在四新林场工作了40多年。对于外人的到访,老人兴奋不已。他们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笑容中总是透出一丝腼腆纯朴。
镇子虽小但五脏俱全,基础设施还是一派旧时样貌:四新理发店、四新招待所、四新供销社、四新小卖部、四新大食堂……我们到的时候,很多设施还没有开始营业,只有四新大食堂的门窗是敞开的。大食堂里提供一些带着乡野味道的家常菜,林场里农家养的土鸡,镇子旁山坡上采摘的野蘑菇,还有一种当地居民自己酿造的梅子酒。四新招待所已被改造成一处相当华丽的会所,招待所边的一块空地也成了视野良好的露天咖啡座……“森林人家”要到明年才能彻底与游人见面,开发者想将这座世外小镇打造成野奢酒店、别墅,消失在丛林中的陆地离岛。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墙上爬满枝条的小巷里穿行,好奇的四处寻觅,偶尔发现的一处鱼塘,一座幽静的小屋都让我们兴奋不已。在露天咖啡座喝一杯林场自己制作的大红袍,真想就在这里生活下去,不忍离开。
特别推荐
90分钟超长漂流 u2005距离“森林人家”10分钟的路程就是武夷源漂流的上站,游客可以坐上漂流特制的圆形小艇,沿着莲花溪一路漂流下去。全程需要90分钟,这一路的漂流中,莲花溪谷地的所有风景都囊括其中,既看了风景,又省却了爬山涉水的劳顿。作为游客,湿身是难免的,这也是漂流过程中惟一付出的代价。
惊险滑索u2004武夷源中有两处非常刺激的滑索,一索全长261米,落差16米。二索全长349米,落差35米。不论哪条索道,坐着冲下来时都让人有喊叫的冲动。如果想体验刺激与风驰电掣的感觉,在高空欣赏莲花溪的景色,这两处滑索绝对不能错过。
TIPS
从武夷山机场出发,沿S303行驶13.3公里,到达东山浦约1600米后稍向左转进入S205,沿S205行驶8.3公里,经过自然植物园后约1550米后稍向右转,行驶234米,左转进入渡头街路,沿渡头街路行驶193米,右转进入齐云大道,沿齐云大道行驶0.7公里,经过加油站约50米后右转,行驶20.8公里,到达武夷源景区。
景区门票可在机场对面金盘亭AI#1号楼购买。
票价:景区总票价120元,观览车票价20元。
下梅、五夫:茶商旧事与大儒过往
下梅古镇始于隋唐,兴于宋朝,隆于明清,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遍布街巷的一座古镇,却居然如此清净闲适。想当年当人们发现西递之后,没用几年就让那个水墨小村变得艳俗难耐,但下梅古镇却像深藏在巷子深处醇厚的美酒一样,历经多年,依然原汁原味。
下梅古镇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村旁有一条叫作“梅溪”的小河,下梅当年因茶市兴,那条小溪曾经是下梅赖以生存的水道,是下梅的命脉。公路是1958年才修进下梅古镇的,流入梅溪的当溪划村而过,将下梅村分成南北两片。九百余米长的当溪,纯粹是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康熙年间,为了茶市而规划修建的当溪沿河设了九个埠位。而当溪两岸,有南北二街,临溪的街边设了靠栏,可坐可倚,溪上小石桥比比皆是,交通来往便利。县志记载,康熙年间,武夷茶市集下梅,旺季时来来往往的竹筏有三百多艘。
走进镇里,在像四合院一样大小的镇国庙里看了半天老人们自得其乐地玩四色牌。来庙里的妇人们一边念念有辞,一边搓着火柴一般粗细的纸卷。一位老妇说,这是“经”,烧的经。仔细一看,一捆“经”上确是贴着一个名号,类似于“救苦”之类的愿望,就是些要烧了才能许下的愿望。
如果说当溪是下梅的血液,那么当溪两岸各式建筑民居,则是下梅的骨骼。有一些建筑在历经风雨后已残破不堪,奇巧的祖师桥在1958年修公路时,被跨过当溪的公路拆成了柏油路面。不过现在遗存下来的祠堂民居,一大部分保存的还比较完整,如邹氏家祠、方氏参军第、隐士居及众多的“大夫第”,其中又以邹氏“大夫第”为最,建筑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至今仍能在老宅见到邹氏后人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景象。
而同样在武夷山的另一处古镇:五夫,却因一位鼎鼎大名的大儒朱熹,而备受膜拜。说起朱熹,几乎无人不知,在中国传统思想、教育和礼教史上,有前推孔子、后推朱熹的说法。朱老夫子一生70多年的岁月中,有大半生放在了闽北这块土地上。
五夫,宋朝时属建宁府崇安县,现今归入武夷山市。绍兴十三年三月,朱熹遵照父亲遗命,移居五夫镇,拜刘子羽为义父,从师于刘子、刘勉之、胡宪三先生。就在五夫镇,朱熹完成了《论语训蒙口》、《训蒙绝句》、《曾子年谱》、《家礼》、《论语集解》、《诗集传》等早期的著作。
朱熹的故居紫阳楼就在五夫镇村外的荷花塘边,又名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断断续续在这里住了近50年。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书院门口的空地上有一株千年古樟,围绕书院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莲花满池,只是来的不是季节,莲花已残,不然景色一绝。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紫阳楼构筑风格中规中矩,典雅别致,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今属江西)的紫阳之意。
漫步五夫镇中小街之上,轻轻雅雅的感觉,正逢天降细雨,湿漉漉的石板路面,小巷深处撑伞独行的背影……走在朱子巷寂静的鹅卵石小路上,想象着朱熹求学时凝眉思考的模样,也觉心宿顿开,似有所悟。难怪有人说:来五夫镇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希望在老夫子足迹之上开始一段心灵顿悟之旅。
特别推荐
闽越王城 闽越王城位于武夷山景区21公里,紧靠南武路,占地48万平方公尺,有城门四座,另有三座曾经是水门。遗址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中心区――高胡坪王殿区组成。城址跨越三座连绵小丘,依山峦起伏之势夯筑城墙。城墙内的遗址中,高台鳞次,沟壑宛然,尽管殿宇楼台、王侯第宅早在2000多年前俱已灰飞烟灭,但其根基轮廓仍依稀存在。
公元前206年,秦灭,楚汉战争爆发,闽越部族首领无诸北上中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为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公元前202年,因为无诸帮助刘邦战胜了项羽,中央政权封无诸为闽越王,统治闽中、仙游一带。也是在同一年,无诸开始在城村修建闽越王城。
王城附近的城村与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也有联系,公元前494年,吴越决战于夫椒(今吴兴县),越军大败,勾践率3000残部退守,凭借城山险要,夯土为墙,屯兵困守。吴王夫差统领号称10万兵马追击越军,将城山团团围住。城破之后才有了后来的卧薪尝胆。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寻访勾践遗踪,发思古之幽情,写下大量城山怀古诗、“城山怀古”因而被誉为旧时“湘湖八景”之一。
TIPS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从武夷山市区乘中巴或公交车直达下梅;从武夷山度假区前往下梅的公交车每5分钟一趟。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地处浦城、建阳、武夷山三县(市)交接地带,距市区51公里,一般都是从武夷山度假区或武夷山市区转车过去。武夷山市区乘车到五夫镇,有两个乘车点:一个是位于城东溪外楼武夷山汽车东站,每天有定期班车前往;第二个是位于五九路长途汽车站旁的武夷山短途汽车站,这个站的车是农用车。在度假区也可以雇车到五夫镇。
闽越王城:票价60元,进景区时会领到一个木桶,景区虽然都是废墟,但在正殿后面留有一处古井,泉水延续千年,甘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