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给你看两篇影评吧。启发启发。
《美国派》从第一部拍到第六部,我一直是忠实的影迷,可以说是我从大学看到毕业,又看到工作后的系列电影。我把这样的黄色幽默加恶搞的电影叫做青春性喜剧,它可以说象征了我们内在中某一部分的隐秘冲动和不那么高尚的梦幻。
影片对性的表现之大胆,用令人咂舌来形容,当不为过。几个典型的镜头是:男主人公把精液射到自己奶奶脸上,搞的可爱的老奶奶一命呜呼;集体裸奔;用比萨饼来手淫,等等,无一不惊艳,无一不刺激和出格。我曾怀疑过美国性开放是否到如此程度,因此问过一个美国朋友,他说,《美国派》有夸张之嫌,但基本上倒是符合事实。想起有次在高中课堂的黑板上写下“在美国,政府给高中生发放避孕套”的话,并因此受到校长斥责的往事,突然觉得,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包括性教育),何止差十万八千里。
即使是现在,在中国的一般学校,依然没有正规和科学的性教育,依然是谈性色变。这也不难理解,香港、韩国和日本的黄片,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的有市场。我们就是靠这个来完成性教育的啊。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和几个高中好友窝在录像厅偷看黄色录像的紧张和刺激,真是恍如昨日。中国人,特别是80年代以前的那些,基本是靠不合法的渠道,来获得合法的性教育知识与启蒙。当然,这和老祖先在新婚前夜才由父母口授性交之道,或许是高明了些。问问我们中国人,谁没有看过黄片,这都成了老大帝国一种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中国人最有道德,也最没有道德。所有的道德都发自兽性,把人当作兽来管治和奴役,却没有合乎情理的,发自人性的道德。一方面是性的严苛的禁忌,一方面是卖淫业的潜合法化与大规模的普及,正是相得益彰。即使是现代,色情业,仍被认为是上海的十大支柱产业。过度的神秘化与道德化,带来的只能是欲望的泛滥和自我的合理化。所谓否极泰来,自古如是。
青春、性、喜剧,无疑含有对青春进行张扬和发酵的成分,美国的这一景象,被韩国、日本加以模拟和放大,而在中国,关于青春的电影和小说,几乎都可以用这样几个见不得人的词来概括:残酷青春、压抑、灰暗、逃跑、反抗和哭泣。差别之大,恐怕不是教育所能解释的了的。必得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政治语境和国人的道德性里去寻求,或许可得答案。我们没有青春,没有性,没有喜剧,有的是无尽的秋寒,偷偷摸摸的手淫和暴力悲剧。作为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我知道我的处于花季的孩子们,是多么无助、彷徨和莫名的躁动,又是多么孤独、压抑和愤怒。他们在暗地里看着第一缕阴毛盛大如夏树,看着悸动不止的欲望怎么被自我的鄙视和老师的呵斥压抑,而不是被循循善诱的化解和转化。他们不是祖国的花朵,只是迷惘的蟋蟀,独自在黑夜里发出喑哑的呐喊,却无人响应。
看着那些肆无忌惮的美国孩子们,我只能暗自伤心。我们最需要的是性,可是,5000年来,什么时候,我们真正的、自由的、快乐的,而不是抱着沉重的负罪感来满足过我们的性。没有,从来没有。道德和秩序,把我们的性变成了禁忌,变成了犯罪,变成了为人的耻辱,变成了对国家的亵渎,变成了对我们自身需求的压抑和背叛。我们于是自觉的来压抑自己的性,并把这种压抑发扬光大成一种以自虐为特征,以杀人为光荣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种延续着的牌坊传统。我们由此获得我们的道德感和自虐的优越性。中国人,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此胜于旁人的。
当然,由于性的规训和执行,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日常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获得生存资源的一个硬性指标和媒介,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被性瓦解着、分化着,通过集体性的强迫他者来实现自己的生存。故而,中国不发烈女,不乏贞节牌坊,不乏喜滋滋的沐浴皇恩浩荡的无数子民。在性的政治里,我们一向有着良好的自觉结盟的传统,这一点,即使无数次失败的农民起义,也不能媲美。
我一向坚信:人和人的关系,只有二种,一种是性的,一种是政治的。政治的关系,有罗尔斯所说的公共理性,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西方业已实现的民主方式,也有历时久远的独裁专制。性的关系,不只是表现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相反,政治的关系也不仅是男人和男人的游戏。问题是,当性变成一种政治,政治沦为性游戏,我们该如何自处?
性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它。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没有文化和世界,没有诗歌和宗教,也没有那么多禁忌。性,不但是我们最深刻的存在,也是我们悠游的唯一能源,我们的花开和花落,我们的成就和幸福。在最人性的层面上,性是我们看待生命,看待时间与虚无的超越性方式,看待世界的一种诗意态度和眼光。即,性,不但是存在的本体,也是存在的方式。就像孔雀既是孔雀存在的本命,也是其开屏的方式。猴子永远不会开屏。
言及于此,有必要厘清三个关于性电影的概念。情色片、色情片和三级片。情色片是严肃的文艺片,是通过性的释放与盛开的方式探索关于人性的命题,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感官世界》、《夏日遗失的27个吻》、《索多玛120天》、《地狱解剖》等,都有着严肃的追求与追问。而色情片,以性为主打,没有严肃的追求和理想,只是通过一系列情节和场面的转换来缔造最大化的性快感与刺激,香港曾经制造出大量的此类东西,有名的有《灯草和尚》、《金瓶梅》等等。而三级片,过去用来指称黄片和色情片,但我以为,它应该用来指那种没有任何情节和美感,只有无数性交场面进行罗列的那种黄电影。而《美国派》式的电影,《色即是空》等这样的,很难归于上述三类,干脆叫其为性喜剧吧。
啰嗦那么多,归根结底,还是性。个性的塑造,首在的源于性的淋漓和茂盛。生命之树因此枝繁叶茂。但愿性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我们都能自由自在的、毫不羞涩的成就自己的性。
这不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压根儿就没想去伟大。
它也并不搞笑,《情迷玛丽亚》在SEX方面比它搞笑多了。
但是,它无比真实。我们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永恒的利比多、荷尔蒙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在你还坚挺的时候,远比你的头脑、理想和其他虚无的东西,更起作用。人都是如此,食色性也,这是天性。任何人,包括虚伪的或者保守的一代,他们也是如此。
如此好的一个题材,我想,以后如果有机会作导演,倒想拍一个中国版的《中国派》,中国气派。不过,中国的这种东西在青春和性之外,往往得加上残酷,环境的残酷,就像余华年轻时写的小说。中国年轻人的青春是残酷的,压抑的。
我们爱而无法得,求不得,佛家“八苦”之一,这样的一部电影无法像《美国派》一样,以喜剧结尾。
《中国派》是一部悲剧,青春本应如此。每一部中国派都是如此。
写这篇文之前先很八卦的查了IMDB的打分:第一部6.8,第二部和第三部均为6.2,第四部和第五部均为5.0,最新的第六部是5.4。
而我只看了1,2,6。
只能说第六部的5.4绝不是比前两部好,最多就是回光返照。
这几乎是四海扬名的系列电影。主题很诱人,尤其对于在我们这个国家长大的少年。
“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我们只在书中读到的句子,在银幕上,用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性和爱,本来都那么简单自然,只是长久以来人们都用一种“糟蹋”的方式对待“性”,极力将其与“爱”分开。
其实,我们都明白那是徒劳,因为关于性和爱,造物主早就给我们一个美到极致的词,灵肉合一。
想起溜过去的青春,以及正在渡过的青春,好希望像那四个男孩,CRAZY。
记得小学时候,我们的荷尔蒙让我们有了初步的性意识,某某男生和女生接近一点,我们就会产生诸如“光着屁屁睡觉”的联想。像清风拂过青涩的果实,撩动含苞欲放的花朵,让我们的心里有了怯生生却甜滋滋的涟漪。
喜欢那个父亲,其实我们中国的性教育就应该像这样,躲躲闪闪的教,偷偷摸摸的学, 反而让“性”滑向罪恶的一面,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告诉孩子们“SEX,这就是人类本源”。
喜欢本片里四个男孩在海边的一幕,清澈的海水,清澈的少年,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竟嗅到了青春成长的芳香。
很喜欢那个“横笛女孩”,带点神经质,碎碎絮絮的话,还有那颗很善良的心。
中国的导演,家长,校长,官员,都应该好好看看,不要把孩子们教成唐三藏,要教会他们像悟空一样重然诺,有义气,敢担当,也像八戒一样,有爱,想爱,去爱。
有性有情,至情至性,我本性情中人。
然搜到《美国派1-5》的合集下载,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一方面说明此系列电影已然成为大众心目中的经典,另一方面也说明,处男问题不仅仅是在美国是个问题,在中国同样是个问题——若不是大家感同身受,怎会获得如此爱戴?
当然,《美国派》系列确实很好看,尤其是前两集。第三集开始就有点粗制滥造了,而第五集干脆直接卖“波”了事。看着校园里一英里裸奔现场“波”涛汹涌的,我不由得怀疑这片是否还适合未成年人观看——作为培养青少年正确爱情观的性教育片,《美国派》当然应该是拍给未成年人看的,否则就没有意义了嘛。我十分怀疑色欲横流的资本主义成年世界里还有未“破”的,又不是在拍《四十岁老处男》。
何况,当一个国家连拍电影都忘不了扯这事儿,说明这个问题在那个国家真是十分严重。至少,中国人就不会想到拍这样的片子,想到也不让拍。就算真让拍,那也会先拍“处女片”,因为中国的处女问题要比处男问题严重。而且,处女问题是社会问题,处男问题是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性质还不一样。
尽管同样是“处”级,处男和处女在待遇上却是不平等的。比如,在文艺作品里,处女是悲剧,而处男是喜剧,但是,在现实中,正好相反,处女是喜剧,处男是悲剧。
不是么?男人都乐意找处女,可女人却不乐意找处男,还说什么30岁以后的处男不能要,因为不懂生活。天。这不是非逼着广大可怜的处男同胞们去嫖妓么?是不是在谈恋爱之前都必须先找百八十个妓女来实弹演习,完了还要通过个大考,女方掐着秒表算勃起时间前戏时间实际完成时间,最后再举办一个隆重的毕业典礼,郑重其事颁发一本毕业证书,现场还必须穿着由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用过的套套编成的学士服?从此这就算是“懂”生活了?
却说,尽管美国的处女问题跟中国的处女问题有所区别——美国的问题是,男友害怕女友是处女,中国则是,男友害怕女友不是处女,但是,就处男问题而言,两国却是如出一辙:处男都是被歧视的对象。在现代人眼里,一个成年处男要么是心理有问题,要么是生理有问题,总之就是“有问题”!
那次在宴席上,大家闲扯,有人说自己还是处男,然后就看到一女生撅起小嘴,小声咕哝了一句“谁信啊”。
从正常的生理需要来说,加上现代社会性生活门槛的日益降低,成年处男在社会上的存活率肯定要比成年非处男的低很多。但是,仅仅通过个别原因来判定一个成年处男实际存在的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毕竟,决定一个人是否处男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可能是心理原因,也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真的不懂生活,但我想,更多还是生活方式的原因。
就像我前一阵回老家跟发小吃饭,他说自己还是处男,我问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他轻描淡写地回答了一句:没什么啊,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
这才是处男问题的关键,而且也正是电影《美国派》里所宣扬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没有资格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标准来指手画脚。
每个人的人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人生牵扯到的问题纷繁复杂,也许这一刻的任何一个改变都有可能决定人的一生。就像自然界里生物多样性最初只是源自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谁敢说自己一定能决定自己的一生呢?
老子说:“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骨肉皮痒同学说:“处男不可耻,一门心思破处才是真正的可耻。”
再说了,现在这情色资源多丰富啊,那点生活谁不知道啊?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吧?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美国派1美国派
美国派2 美国处男
美国派3美国婚礼
美国派4集体露营
美国派5裸奔
美国派6兄弟会
- 天线宝宝说害怕
-
maybe很多,未传到中国上演或根本国人不知道
- 北营
-
选题不好
建议重选
- 苏州马小云
-
此文甚妙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