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营
-
“父亲一生勤劳。早上,他天不亮就到山里劳作;晚上,几乎每天都去巡逻、查岗。父亲基本不识字,但很聪明,观念先进,思想解放。他的勤劳,绝不仅仅是苦干加实干,还有巧干。(于永周,于化虎儿子)
好个爆破英雄,一只雷吃掉两对半敌;渤海出了一条龙,东海要出一只虎。(许世友,1943年7月1日,海阳的英模大会)
于化虎是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打江山的英雄。(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1997年)
相关推荐
闪闪的红星的人物原型
许光。“潘冬子”的原型是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许光是许世友将军和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乳名叫“黑伢”,自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传奇的经历,让许光成为《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1965年,许光按照父亲的嘱托,回到家乡新县工作,侍奉老奶奶,在县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2013年1月6日2时44分,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1961年春的一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李小文找到自学成才的部队作家李心田,请他为孩子们写一本书。李心田此前已写过一部小说《两个小八路》,此时,他正准备再写一部反映革命后代成长的作品,少儿出版社的约稿可谓适得其时。当时,李心田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班上学生大多是老红军的后代,而且为数不少都是战争年代(尤其是长征时)与父母失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找到的孩子。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等就是如此。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故事特别引起了李心田的注意。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了一顶写有自己名字的军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妻儿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孩子正是拿着这顶军帽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李心田听了这个故事后便萌生了将它写成小说的想法,并按儿子对红军爸爸“想、盼、找”的思路勾画了整部小说的框架。参考资料:人民网《开国上将许世友长子许光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一生的不平凡》人民网《1975年《闪闪红星》被批:吹许世友》2023-07-06 14:15:381
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谁的儿子
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许世友的儿子。许世友,始终是大别山的儿子,始终是大别山的农家子弟,始终是一位保持着农民本色的将军。《长跪大别山》,原发《中国作家》2019年第8期,《小说月报》曾剑,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现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2023-07-06 14:15:441
许世友的子女简历
许世友的子女简历如下:1.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许光参军后,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第十二步兵学校、第五航空兵学校、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海军学校和海军高级学校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本科学历海军军官、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2.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被捕入狱,现已平反。出狱后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有消息称其患上抑郁症,已于2012年离世。3.许援朝,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援朝1951年2月生,196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2月参加工作,少将军衔。1969年08月任坦克十师三十七团一营三连排长、副连长、连长,党支部委员、副书记,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4.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现在上海饭店任高级会计师。5.许桑园(许华山),次女,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现任南京空军医院副院长。6.许华,三女。7.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请添加详细解释2023-07-06 14:15:523
许世友儿子有哪些
许世友一生共有9个子女(活到成年的有3个儿子、4个女儿):许世友长子、次子早夭折。1、第三子许光: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世友,1956年许光任北海舰队宜川号军舰副舰长。1965年回乡,2013年去世。2、第四子许建军: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被捕入狱,现已平反。出狱后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有消息称其患上抑郁症,已于2012年离世。3、第五子许援朝:曾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后出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少将。4、大女儿许丽(许莉)为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5、二女儿许桑园(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现任南京空军医院副院长6、三女儿许华7、四女儿田小兵(许经建)2023-07-06 14:15:581
许世友之子系潘冬子,王二小其实姓阎:少年英雄你了解多少?
上世纪70年代,一部名为《闪闪的红星》的电影引起了海内外很多观众的共鸣, 电影里的主人公潘东子在父亲参加革命,母亲为革命而壮烈牺牲的情况下,毅然走上上了一条充满危险荆棘又光荣的革命道路。 电影中,潘东子聪明智慧,坚毅果敢,小小年纪的他在面对凶恶的敌人时依然不卑不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每一次危机化险为夷,他的故事始终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 但你可曾知道,潘东子的故事并不是凭空虚构,他的故事的原型便是许世友将军之子许光。 在许光很小的时候,父亲许世友便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那会儿正值战乱,许光的家里早就贫困潦倒。父亲离开家后,迫不得已之下,母亲便带他一路流浪乞讨。 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母亲含辛茹苦抚养着许光。好不容易大家的生活才刚刚稳定下来。转眼间又碰上日寇扫荡家乡的险情。 由于许光是革命战士的后代,他的身份很容易被暴露。在奶奶和姑姑的帮助下,许光藏身在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 在那里,坚强的许光度过了三天三夜、惊心动魄的躲避时光。三天以后,鬼子的部队早已走远,许光这才平安的从山上归来。 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母亲又中途误以为许世友离世而改嫁,这让许光过早体会到太多的人间冷暖。1948年,在王树声将军等人的帮助下,许光这才得以平安与父亲许世友重逢。 而这一年,许光已经19岁了,早就从一个三岁小孩长成了大小伙子。 多年没有陪伴在妻儿身边,许世友将军十分惭愧。极度愧疚之下,他便将许光送进学校读书。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许光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从小学到本科的所有课程,并成为一名优秀的舰艇长。 毫无疑问,许光继承了父亲许世友优秀的基因。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是一位极其重孝之人,他曾三跪母亲的事情也在民间广泛流传。然而,长期在外面带兵打仗,压根无法在自己父母身旁尽孝的许世友,后来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牵挂着家里的父母。 他曾经也想过把自己的母亲接到京城来养老,奈何母亲在京城水土不服,无奈之下,只能回到老家。这样一来,更让许世友牵挂着家中的老母亲。 为了能够尽到孝道,他便让许光回家照顾,并替自己尽孝。 同样,许光也是一位极其忠孝之人,他在接到这一份任务之后二话不说,从原有的岗位上辞职来到家乡。那段时间,一方面他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之中,另一方面他悉心照顾着家中祖母的起居。而另一边,有儿子在后方照料家务,许世友将军这才放下心来。 多年以来,许光一直秉承着父亲许世友的谆谆教诲,他为人低调务实,从来不以自己是将军之子的身份而自居。与他共事的人,只当他是一位本分老实,热心孝顺的普通人,从来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直到2013年时光,84岁的许光走完人世以后,大家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 而在离世之前,许光便提前交代自己的遗愿: 不设灵堂,不高调开追悼会,低调处理后事。而大家也遵照他的遗愿,举行了一场接地气又别开生面的小型追悼会。 这样一位低调的开国将领之子,同样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曾几何时,许光在军营里遇到一位名叫李心田的人。这个人对许光之前的事情十分感兴趣,后来在不断的接触中,他也了解到许光更多的年少遭遇。 最后,他将许光那些年少的事情整理成小说,并投放在电影上,这便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由来。 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其实和许光一样的英雄少年数不胜数,他们有的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有的自己就是一名小战士。 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小年纪的他们动用聪明才智与敌人进行周旋,他们的事迹被后人编成小说,或者编成电影,并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除了《闪闪的红星》以外,著名的抗日歌曲《放牛郎王二小》也是有原型存在的,他的原型就是阎富华。 王二小并不姓王,而姓阎。由于他是家中的次子,村里人便亲切地将他称为“二小”。 1941年,14岁的阎富华在放牛期间,不幸遇到了一伙日寇,他们看到阎富华以后便威胁着让他说出进村的路线。 看着这些凶神恶煞的鬼子,阎富华自知在劫难逃,然而他并不慌张,反而镇定自若地对日寇指了一条路。而这条路线并不是进村的路线。 当然,精明狡诈的日寇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不断威胁着让阎富华为自己带路。走着走着却发现他们已经走到了一处悬崖边,这时候鬼子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这位小少年竟然戏耍了自己。 恼羞成怒的他们扛起刺刀直接插向阎富华单薄的身体。 就这样,阎富华没来得及再看一眼美丽的世界,就倒在血泊中。阎富华走后,当地居民为了报仇,向日本鬼子发起猛攻。 然而战斗结束以后,他们的这位可爱少年英雄阎富华再也没醒来。 几十年过去,“潘东子”原型许光早已经作古,而“王二小”原型阎富华也早已长眠安息。但是他们的英雄事迹一直流传在人间,并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为报效祖国而奋斗。2023-07-06 14:16:051
许世友将军的子女
许世友一共有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山,四女儿田小兵。 大儿子许光系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其余六个子女系夫人田普所生。2023-07-06 14:16:112
他是许世友长子,《闪闪的红星》中潘东子的原型,他后来如何了?
上世纪70年代的一部《闪闪的红星》红遍大江南北,当时的小主人公“潘冬子”也被人津津乐道。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是许光,也就是出自少林寺的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之子。许光,1929年出生于河南。许光两岁的时候,父亲许世友就随着红军转战川陕。自红军转移根据地后,国民党反动派就对红军家属进行残酷的迫害,许光的母亲受不了这样的生活而改嫁。就此,许光的童年没有父母,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多年以来,许世友一直打听不到家人的下落,以为家人都被国民党杀害了。许世友的母亲也以为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他们没想过能再见面。直到1948年,许世友的母亲从别人嘴里听到儿子的下落,于是带着许光与儿子团聚,见多年没见的儿子不仅没死,还当上了司令员很是欣慰。父子久别重逢后,相互问了近况,最后还问了许光:“你以后打算做什么啊?”许光立即回答到:“像父亲一样报效祖国”建国后,许光真当了兵,是北海舰队的一名优秀的舰艇长,期间还获了不少奖。就当许光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许世友劝儿子离开海军,返回家乡!原来,许世友一直在外打仗,建国后也忙于军务,完全没时间回去照顾母亲,想让儿子替父尽孝!许光并不想离开13年的海军生涯,但想到尽孝,想到父亲的担忧,还是选择了返乡了,自此以后再也没离开过家乡。许光回到家乡保持者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他把更多心思放在百姓身上,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在此期间,他捐过10万给老红军,临终时更是把自己20万元的全部积蓄捐赠给家乡的慈善事业。在2015年的时候,许光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23-07-06 14:16:194
许世友之子许光,患癌后向医院提要求:不用进口药,不做过度治疗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 ——波特莱尔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英雄?是否只有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人才算得上英雄? 事实上,雄壮的伟业总会在一群人的努力中做到,长路漫漫中的孤独感,恰恰才显得无名英雄的自我成就尤为艰难。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人生格局与气魄,恰恰,许世友之子许光做到了。 原本可以享受人生高光的他,终因父亲的嘱托与心中坚守的孝义,而选择留在地方,断送了自己在海军大好的前程。 有人为许光感到深深惋惜,可在笔者看来,和平年代, 真正的英雄恰恰应该在最平凡之处默默坚守, 有如波特莱尔所言,人生使命必达到心无旁骛的地步,如此,才会守护住心中的道义。 生前救济贫苦无数,死后追悼会简单至极,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支持着许光走完平凡又卓越的一生? 本文笔者将带着你共同寻找答案。 许世友,我国大名鼎鼎的上将军。按道理说,作为他的长子——许光,应该会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及一个光辉灿烂的人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许光自出生以来,父亲的“光“没沾到多少,反倒是受到了不少”连累“。 许光出生于1929年阳光明媚的夏天,但他的童年,却始终跑在躲避“雷暴“的路上。 他虽然是许世友和结发妻子朱锡明的长子,但他却从两岁开始,在最需要父亲的时候,永远没有来自父亲臂膀的保护, 直到17年后,他才再次见到父亲,也才正式有自己的大名 。 这么多年来,许光一直只有一个叫“黑伢”的小名,身边也只有母亲、奶奶和姑姑相依为命。在那个世道艰难,战乱四起的年代,家中只有老弱妇孺,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再加上许世友共产党人的身份,他们家也成为了国民党人的“眼中钉“。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他们四处奔逃,许光就是在这种颠沛流离的险境中成长。 曾经有一次,他们为了能够在敌人的扫荡下存活下来,只好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中,坚守三天两夜,才从虎口脱险。 幸运的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中长大的许光, 并没有因此记恨父亲,也更没有因此而“长歪”。 反而是多年的逃亡经历, 让他更加坚定地追随父亲的脚步,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中, 年仅七岁的许光加入了儿童团 ,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革命做奉献。 他是共产党人的儿子,他继承的不只是父亲的血脉,更是一位老党员钢铁般的革命意识,和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许光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用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着。这么多年来, 虽然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生活,但他对于父亲自然时刻想念,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父子相逢。 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家离人散已是常态,终生不复团圆也是十之八九。许世友自离开家乡后,多年来未曾有只言片语,许光一家人都已经不敢报太大希望,只是舍不得放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终于在一次他们遇到了许世友同乡王树声时,才再次得到关于许世友的消息 。 那是1948年,王树声调往鄂豫军区任司令员,许光的奶奶和姑姑还记得他,于是去找他打听许世友的消息。 王树声自然言无不尽,他告诉许光一家人,如今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不仅没死,而且过得很好。 在他的帮助下, 正值青春年华的许光,终于见到了自己阔别17年 ,活在奶奶和姑姑嘴里的父亲。从此, 叫了这么多年“黑伢”的他,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名—许光, 取自光明磊落、光宗耀祖之意。 找到父亲后,在父亲的影响下,许光走上了一条辛苦而辉煌的道路 。许世友问他对于未来有何规划,许光毫不犹豫地说道: “我想当兵!和父亲一样报效祖国!” 虎父无犬子,许光下定决心后,便为梦想全力以赴。 父亲告诉他,如今全国即将解放,新的未来即将开始,新中国将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国家,因此,文化尤其重要。 许光也认为父亲的话非常有理,不论何时,知识都必不可少,于是他决定入校读书,打好基础,为更好的报效祖国而努力。 他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虽然才与父亲相逢不久,但他们都知道,以许光如今的年纪才开始学习已经有些晚了;所以学习一事宜早不宜迟, 很快他就直接进入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在学校中,他学习非常认真,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好评。他的班主任李心田老师还以他为原型,创作了《闪闪的红星》一书, 这本书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播出,火遍全国,剧中主角“潘冬子”也由此成名。 许光仍是不受任何影响,仍旧低调地学习、生活。 从速成班毕业后,他又进入了华东军政大学学习,之后又进入第一海军学校、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继续深造。 从许光选择深造院校来看,他仍未忘记自己当初“当兵、报效祖国”的理想,反而更加坚定和有方向。 他热爱海军事业,也有能力在部队中发光发热。 当时的许光是我们建国后,首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 ,从学校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北海舰队,在这里度过了他最“辉煌”的时光。 许光从不向战友们提起自己的将军父亲,也从不认为自己是许世友的儿子,而应该受到优待,相反,他比大多数战士们,还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北海舰队期间,他接受的是一线战斗部队最严苛的训练,从未叫过一声苦。 梦想,可以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对于许光而言,当兵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海军更是他坚定前行的力量。所以,每天反复重复训练的日子对他来说,是享受其中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心中有光的人,不论在哪里,前路都是充满希望和活力,许光就是这一类人。 在他的海军生涯中,他万分认真的对待每一次训练、海防巡逻、演习等,才能在众多优秀战士当中脱颖而出, 且先后六次立功受奖 。 正是因为他的优异表现, 所以他很快就成为了北海舰队的副舰长,如果不出意外,他始终沿着这条道路走的话,前途将不可限量。 然而,人生往往充满意外和遗憾。 1975年,那将是许光一生中最大转折的一年,也是改变他命运的最重要的一年。 当时许光奶奶已是年迈多病,需要亲人照顾,她又不习惯城市生活,所以只能自己在老家独居。 许光的父亲看到母亲年纪渐老,仍念念不忘儿子、孙子,拖着老迈的身躯来往部队,心酸不已。 可叹他当时正值公务繁忙之际,想要回乡孝顺母亲却无法脱身。 思前想后,他决定“以子代父” , 让长子许光,代替他回乡奉养老母亲,照顾她安享晚年 。 在如往常一样的饭桌上,许世友突然看着许光略带无奈与恳求说道: “我这么多年亏欠了你的奶奶,如今她年事已高,我却无法脱身照顾,心中十分惦记她,你是家中长子,能不能退伍回家照顾她?” 当时的许光正在海军部队发光发热,按照他的优秀表现来看,前程势必无限辉煌。 然而作为家中长子,作为孝顺的儿子和孙子,他无法拒绝父亲的提议。 他毅然向部队提出退伍要求,回到家乡,担负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 当年那个饱受战乱之苦的破败的小山村,已经变了样,改名为“新县”,正处于发展起步的阶段。 许光回到家乡后,担任一名普通的人民武装部队参谋, 开始了他为家乡建设呕心沥血的贡献历程。 后来,奶奶去世后,许光原部队领导有意让他重回队伍,他父亲许世友也有此想法,但他拒绝了。 虽然一开始他回到家乡的“目的”是照顾年迈的奶奶, 但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想法的他,看到了家乡的落后,家乡人民的需要,他越来越离不开这片土地。 当初以部队为梦想,是通过此来报效祖国,如今既然在家乡也能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他也就更加倾向于改善家乡的生活。 许光曾给他父亲写过: “不能在军营里施展抱负,就要在家乡有所作为” ,这句话他践行了四十多年。 在家乡建设最艰难的岁月里,到处都有他“冲锋在前”的身影。 为了家乡建设,他四处奔走,从未因私事求过父亲的他,多次因家乡的水利、修路,教育等事情求父亲帮忙。 在道路不通的艰难情况下,他与工人们一起将重达几吨的水泥杆扛上山顶,与民兵们一起手动挖坑填土铺设电线杆......正 是有了他不知疲倦的奔走、亲力亲为的动手,才有了新县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生活中,他始终坚持着简朴的生活,坚守着革命党人一心为公的原则。许光从不公物私用,就连他家人,也被禁止使用公物。 他自己原可以申请一辆专车,但为了给国家节省资源,他宁愿与工作人员一起挤班车;村里通电话后,他从不用公用电话打私人电话,家人也绝对被禁止私人通电;烟瘾极重的他,一生都在抽农民都不爱抽的廉价香烟;就连房子,他还是租住的别人的房子,直到后来家属楼建成后,他花光所有积蓄买了一间70平大的小公寓,里面家具又旧又少...... 就是在很多人看来简朴到抠门的许光,却慷慨地从自己并不富裕的工资中,拿出十万元 ,先后为老红军遗孀养老送终。 1982年,许光已经任副团军官达到最高年限,省军区领导拟提他任信阳军分区领导,但他毅然拒绝了。 他选择了转业,继续回到新县人大,为家乡建设而奋斗。 1985年,最后一次改变许光人生命运的机会,再次回到他青年时期最热爱岗位上的机会,又一次被他拒绝。 许世友逝世后,武汉军区领导有意将许光调往军区机关,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好的机会,然而此时的许光心志已变。 相较于高升,他更加愿意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更加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家乡建设得更好。 令人深感惋惜的是,2012年,许光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肺癌。 但“倔强”的他不愿意“浪费”国家资源,也不希望给家人带来麻烦,所以即使在子女的百般劝说下同意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院住院治疗,也要先提出“三不”要求。 一是不用进口药品;二是不做过度治疗;三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后来,他实在不愿意待在医院治疗,强烈要求回到他奋斗多年的家乡,看看家乡的山水。 2013年,许光在没有制暖设备的屋子里,突发心梗,离开了人世,享年84岁。 许光死前曾立下遗嘱,要求将他生前20万元的全部积蓄,捐献给新县,用于老人及儿童福利事业。 许光生前低调简朴,死后仍不改其自始至终的简约作风。不铺张、不浪费、不麻烦,他践行一辈子,死后子女遵照他的遗愿,举办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葬礼。 简陋的灵堂内,数千人挤入其中送他最后一程。 许光一生不负他之名,光明磊落、光宗耀祖。 至死他仍不忘父亲谆谆教诲,“代父孝母”,奉献祖国。 他一生低调,从不以自己的身份要求特权,反而因这一层身份,另他更加的有压迫力,不断的督促自己不能给父亲、给老党员抹黑。 他虽然没能一直追随父亲的脚步,走在军人的道路上,但他也始终在做和父亲一样的事情—为祖国做贡献。 伟大不一定就是轰轰烈烈,平凡中的伟大更加触动人心。 因为能坚守平凡,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不求名与利,非常之艰难,但他做到了。 他是子女眼中“抠门”又固执的父亲,一件海军便服一穿就是几十年,出门不舍得叫专车,年纪大了,散步累了,自己花一块钱搭公交回家,亲戚朋友们想要跟他走个后门那更是不可能…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为国家做贡献,在部队时积极努力,在家乡时呕心沥血。 他作为高干子弟,即使不努力,即使不听从父亲安排,他也可以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但是他却从未将自己当成高干子弟, 也告诫他的子女将“高干子弟”的帽子摘掉,不允许搞特殊,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 他是英雄的儿子,他也是英雄本人。 他父亲在战场书写传奇,他就在家乡书写另一种传奇,这是英雄的传承,更是老革命家们的意志传承。2023-07-06 14:16:491
许世友将军之子,也是《闪闪的红星》主角原型,替父行孝一生清贫,他是谁?
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国家拍摄了一部电影,名叫《闪闪的红星》。在这个电影中,有一个小主人公,他叫潘冬子,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潘冬子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他也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名叫许光,从身份上来看他是许世友的长子,此人替父行孝,一生清贫值得大家敬佩。许光出生于1929年,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跟着部队去了其他战场,一直也没有回来,当时国民政府一直对红军进行迫害,许光的母亲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痛苦的生活,选择了改嫁。而许光被留在奶奶身边。战争时期,一家人多次打听许世友的下落,可是始终也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大家都以为,许世友已经被杀害了。直到1948年,许世友的母亲才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儿子的消息,他赶紧带着许光寻找儿子,这时候许世友将军已经当上了司令,手里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淳朴本质,见到母亲之后特别的激动,给了母亲很好的照料。有一次许世友将军跟儿子许光聊天问他,你将来有什么打算?许光回答说,报效祖国,像父亲一样成为英雄,建国之后,许光进入部队当兵,而且还在海军里面当了一个舰长,期间他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种种荣誉,有着非常好的前途,可是最后许世友将军却劝儿子离开海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许世友的母亲不幸去世,他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办法离开岗位,所以希望许光离开军队,代替自己尽孝。许光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跟奶奶感情无比深厚,他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放弃自己的诸多荣誉,回到民间隐姓埋名代替父亲尽孝心,除了给奶奶守孝之外,许光回到家乡之后,还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了很多贡献。2023-07-06 14:16:564
许援朝是许世友的儿子吗?
是。许援朝,男,汉族,1951年2月生,河南新县人,大专学历。许援朝是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三子。16岁参军后一直在南京军区任职。1985年9月任南京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正团职参谋;1990年3月任某集团军坦克师副师长,其间在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班学习一年。1992年10月,任职南京军区机关。2000年晋升少将军衔,2011年适龄退役。扩展资料:个人经历1967年02月,任南京军区坦克独立四团一营三连战士;1969年08月,起历任坦克十师三十七团一营三连排长、副连长、连长,党支部委员、副书记,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其间:1973年5月至1975年10月在坦克技术学院装甲兵战术专业学习)。1978年12月,任江苏省南京警备区司令部作训科副科长(其间:1979年3月至1980年7月在南京高级步校军事指挥专业学习)。1990年03月,任第一集团军坦克第十师副师长,师党委常委(其间:1990年9月至1991年9月在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班学习)。2006年10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南京军区党委委员。2011年3月,因年龄原因退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援朝2023-07-06 14:17:324
许世友的那个儿子在青海做过监狱?
许世友将军共有七个子女,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军人,他把七个子女全部送到了军营锻炼,子女参军后,从不给特殊照顾,用许世友的话说:孩子参军就是部队的人了,是组织的人了,好坏由部队去管,路子由自己去走. 许光是许世友长子,与其元配所生,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后回新县任武装部副部长,侍奉老奶奶,在县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 许光的四个子女分别叫 许道昆 许道论 许道江 许道海 ^^许世友去世时,七个子女没有一个沾他的光,“照顾”当上“大官”。 许世友一共有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 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 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 许援朝——原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现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三子) 许光——原河南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大副主任。1929年(许世友和结发妻子朱锡明之子) 许莉——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世友将军长女) 许建军——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八十年代初触犯军纪而服刑(许世友将军次子)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许世友将军次女) 田小兵也叫许金建,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许道江——二炮后勤部卫生部中校助理,1966年(许世友将军孙女,许光之女)2023-07-06 14:18:034
许世友的子女在干什么
共有七个子女,大儿子徐光,先种田,后来到部队去做了个小官,再后来退休了。二儿子许建军,部队小官,后来触犯法律被抓服刑。三儿子许援朝,安徽某军区司令,估计已经离休。大女儿许丽,军区话剧团退休二女儿许桑园,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已经退休。三女儿许华,不详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教育界,已经退休。2023-07-06 14:18:091
许世友的三个儿子是不是分别服役于陆海空军?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这个成语最早是出自《三国》,用来形容将军的后人。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的成立途中,是无数将士的努力,一场一场战斗打出来的。在战争中,很多优秀的将领脱颖而出,尤其是在大将衔中被授予上将、大将以及元帅的高级将领,个个都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很多将军的后人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如说许世友上将,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服役于海陆空军,无一是等闲之辈,其中小儿子的成就最高,而女儿们也在其他方面都有建树,如今多年过去,作为大将军的子女,他们现状如何?一生戎马,战功赫赫许世友将军出生在河南新县的一个小村庄中,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无奈之下去给武术师傅干杂活,学了一身本身,后来还特意到少林寺中学习武功,学得一身好武艺。在革命期间,许世友将军加入了工农红军,因为表现突出,奋勇杀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从班长一路升到了红四军第12师34团的团长。1933年的时候,许世友将军成为了红四军的军长,同时也是红四军骑兵的司令员,参加了多次“反围剿”斗争,也经历过长征。虽然在军中地位很高,但他打仗向来不要命,曾七次参加敢死队,四次负伤,也因此多次以少胜多,是红军著名的猛将。在抗战期间,先是跟着朱老总征战四方,后来调任山东,成为了山东纵队参谋长,带领人们用游击战痛击敌人。解放战争中,在粟裕的带领之下,打出了不少经典战役。在新中国成立,论功行赏,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在南京军区的总医院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感情波折,一生三次婚姻关于许世友将军的战绩,大家都有所耳闻,但他的私生活很少有人关心,他这一生中,一共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是朱锡明。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许世友将军的母亲眼看孩子长大成人,是时候成家立业了,于是就托人在邻村物色了一个叫做朱锡明的姑娘,朱锡明比许世友将军大四岁,长得漂亮,勤快能干。二人结婚之后非常恩爱,可惜的是,仅仅三天,许世友将军就接到作战命令,转身投入了战斗。朱锡明跟许世友将军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不过前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朱锡明跟许世友将军的感情也在夭折了,因为战争的缘故,二人不幸分开,失去了联系,后来找到朱锡明的时候,她已经改嫁了,当然,这是后话。红四军跟红一军汇合之后,在总部允许的情况下,跟原配妻子分散多年的许世友,跟四川的革命热血青年雷明珍相识了。在别人的撮合之下,二人很快确定了关系,在延安举行了婚礼。不过,在许世友落难的时候,雷明珍的袖手旁观刺痛了许世友将军,即便后来雷明珍多次恳求丈夫的原谅,二人的婚姻还是就此结束了。第三任妻子是田普。那是在山东的时候,许世友将军在山东战斗了六年,忙于征战生活无人照料,于是在后勤部长的介绍之下,他跟田普相识了。二人结婚后相伴四十多年,在说起田普的时候,许世友将军也感叹说,“她是我一生的忠实伴侣。”“虎子”们如今何在许世友将军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一共生育有十个子女。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跟第一任妻子生的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只剩下三子许光。许光早些时候在农村务农,后来全国解放,许光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这才进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海军战士,后来回到了新县担任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许世友将军的第四个孩子叫做许建军,是他跟田普生的第一个孩子。许建军也追随父亲的脚步参军,曾担任南京空司团级参谋,后来被人诬陷入狱,不过之后被平反。许世友将军一共有五个儿子,不算夭折的两个儿子,剩余三子都进入了军队,其中要数小儿子许援朝发展最好,他是许世友将军跟田普的幼子,曾经担任了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如今出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而许世友将军女儿们也不简单,大女儿曾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职,现为高级会计师。二女儿曾服役于南京空军,后来成为了一名导演,如今是南京空军医院的副院长。三女儿成为了一名商人,四女儿也曾参军,现为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另外,许世友将军还有一个小女儿,很小的时候送给了别人,如今在乌鲁木齐定居。看到许世友将军的子女们如今的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虎父无犬子”。许世友将军大大多子女都从事跟军队有关的工作,其中小儿子许援朝还成为了一名少将,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为什么许世友将军的子女们会有这么好的发展呢?可能有的人认为,许世友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他的子女进入军队之后会有很多便利条件,如果你这么认为就错了。许世友将军一直强调一件事情,“孩子参军之后就不是我的孩子了,而是部队的人,是组织的人,好坏由部队去管,路子由自己走。”2023-07-06 14:18:161
许世友儿子许建军为什么被判刑?
第四子许建军亦系许世友第三任妻子田普的长子。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被捕入狱,现已平反。出狱后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有消息称其患上抑郁症,已于2012年离世。2023-07-06 14:19:151
1965年许光放弃前程回乡照顾奶奶,许世友事后弥补:想不想回海军
1965年,许世友将的自己的长子许光叫来一起吃了顿饭。 在饭桌上,许世友向长子提出一项请求: 要知道当时许光不仅是新中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而且在他13年的海军生涯中,他先后6次立功受奖,倘若留在部队的话,前途不可限量。如果选择回家乡工作的话,那就意味着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不过许光在听到父亲的话后,并没有犹豫,毅然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1949年,国民党部队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老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许世友将军率部南征北战二十多个春秋,尽管身上伤痕累累,但内心却始终充满激情,他没有忘记当初年少时许的承诺: 推翻反动统治,为百姓谋取福利! 许世友将军经过上百场大大小小战斗的磨练,早已成为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在解放战争期间,许世友担任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在配合兄弟部队完成了几个大的战役之后,正在指挥部队消灭在山东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在某天,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许世友,突然接到来自济南兵团司令部打来的电话: “许司令,你的大儿子从老家找你来了!” 许世友在听到这则消息后,心中一怔,在这战乱年代,一个孩子怎么敢千里迢迢冒着风险找到这里来,为此便急忙地问道:“就他一个人吗?” “只有他一个人,带着王树声司令员的一封信。” 许世友听后点了点头,便明白了怎么回事。王树声是他的战友、同乡,前不久率部南下路过大别山,尽管自己没有向他说什么,但多年的老战友情谊,使得王树声去看望了下自己的亲人…… 吉普车行驶在坎坷不平的公路上,许世友将军望着远处的风景,头脑中便浮现出往事的一幕幕!想当初在黄麻起义失败之后,许世友便带领十几位同志一起上山打游击,而他也成为当地反动派通缉的对象。不过在许世友率队打游击过程中,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取名为“黑伢”。 等到许世友知道这个消息时,黑伢已经出生三个多月了。许世友回到家中看着怀中的孩子,一直笑个不停。不过由于战场局势的变化,许世友准备率队跟随红军南征北战,为此他特意回到家中看望母亲和妻儿。 不过令许世友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一别,就是这么多年未见过面,为此在得知儿子来找他的消息时,许世友的内心很是激动。 许世友在见到他的儿子后,便紧紧地将其抱在怀中,好一阵才笑着说: “孩子,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叫黑伢吧!” 儿子笑了笑说:“爸爸,那是我的小名。我现在的名字叫许大安。”(后来许世友和夫人田普将许大安改名为许光。) “这个名字很好听,人民很快就能安居乐业了。”许世友笑着说。 在和许光的聊天中,许世友详细地询问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家中的情况: “你奶奶的身体还好吗?” “奶奶年纪大了,每天都在想你。这次她一听说你不仅活着,还在咱们的队伍上当了司令员,就高兴地催我来找你,她说总算盼到头了。”许光流着眼泪说道。 在听到母亲的消息后,许世友内心很是愧疚,自己参加革命还连累了母亲,让老人家整日操心自己。为此许世友内心便下定决心,等战争结束后,自己一定要将母亲接到身边,好好地孝敬她老人家。 许世友和许光久别重逢,两人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题,整个夜晚都是在谈话中度过的。第二天,许世友将儿子许光叫到身边,说道:“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爸爸,我想当兵。” 许世友看着许光那瘦弱的身体,说道: “当兵也可以。不过全国即将解放,将来的新中国还要靠你们年轻人去建设,去保卫,没有知识文化是不行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先进入学校学习,然后在出来当兵!” 许光在听到父亲的一番话后,也是非常的认可,为此便同意了父亲的建议。就这样,许光被送入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许光对于这次学习机会非常的重视,在学校中许光表现得很是出色,受到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就在许光来到许世友身边没几个月后,许世友的亲人也从家乡赶来看望他。 在看到亲人后,许世友内心非常地激动,在寒暄之后,许世友同样询问起了自己母亲的情况。对方则回答道: “是呀,我这个不孝的儿子该回去看看她老人家了。”许世友将军迈着沉重的脚步在室内来回走着。他站在自己亲人面前,略带歉意地说: “这些年,让你们受苦了。我是很想回家乡看看,但现如今战争还未结束,我脱不开身!等战争结束后,我一定回家看看乡亲们。” 几天后,许世友的亲人准备回去了,许世友特意让其为母亲带回了一封信: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许世友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腾不出时间回老家看看。为此许世友只好叫大儿子许光回河南新县将母亲接来,想要自己的母亲跟随自己一起生活,安度晚年! 当许光扶着自己的奶奶从车内走下来后,许世友将军连忙扑上去,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娘……”许世友的母亲用手抚摩着儿子的头说: “孩子,我终于见到你了。这么多年你也变样了,要不是许光,我还真认不出来呢!” 许世友亲自扶着,将母亲安排在一个舒适的房间里。晚年吃饭的时候,许世友的母亲看着满桌子的菜,向许世友询问道:“世友,你这一桌子菜得花多少钱啊?” 许世友听后,伸出五个指头。 许母吃惊道: “五万元(折合现在人民币五块钱)?这么多钱够我们山里人花好几个月了。孩子,你现在当了大官,不能奢侈浪费,要勤俭节约,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听到许母的话后,田普说道:“娘,您莫算账啦。只要你吃得好,全家就高兴。您和世友不是二十多年才在一起吃这么一顿饭吗?” “是,是呀!”许母听后又激动得流出泪来…… 许母在儿子身边生活,内心既有些高兴,同样也有些不适应。她勤劳一生,过不惯清闲的日子,头脑中始终在想着老家种的地和养的家禽。为此有一天,许母便对许世友说: “孩子,你还是送我回家吧!” 许世友听后,则摇摇头:“娘,您已经劳苦大半辈子了,就跟在儿子身边,安度晚年吧。” 许母听后则言: “不,我还是想回老家。我这几天一睡下,头脑里老是想邻居乡亲们,大家一起山上放牛,一起在地里干活,每天也是欢声笑语的……” 在听了母亲的话后,许世友还是想要劝劝母亲,让她留在自己身边。 “孩子,你别担心,我身子骨壮实着呢!” 没办法,在许世友母亲的坚持下,许世友只好将母亲送回家乡。 而另一边,许世友的儿子许光从文化速成中学毕业后,又相继在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习,成为建国后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在北海舰队期间,许光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并不因为自己的父亲是许世友而要求特殊对待,反而和其他官兵一样,接受最为严格的训练。 正是因为许光有着扎实的基础,他才能够在自己的海军生涯中,先后6次立功受奖,成为不少同龄人学习的榜样。可以这么说,许光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不过就在许光成长为优秀舰艇长时,他再次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许世友的母亲惦记儿子,想念孙子,但又不适应在城市生活。为此许世友在经过反复思考后,便作为一个决定,不过还需要征求下自己长子许光的意见。 1965年,许世友将的自己的长子许光叫来一起吃了顿饭。 在饭桌上,许世友向长子提出一项请求: 许光在听到父亲的话后,并没有犹豫,毅然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1965年许光回到家乡,出任当地县武装部副部长。许光一边工作,一边陪在奶奶身边,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许光对于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没有后悔,在他看来,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1965年的某天,许世友正在舟山群岛等海防线前线,视察工作时,他突然接到南京转来的一封电报: 母亲病重,速回。 许世友看过电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只感到沉重得难受。他身负重任,难以脱身,只好给在县武装部工作的大儿子许光回了封电报: 望加紧治疗,如有可能,火速送往南京救治。 可是已经晚了,当许世友赶回南京后,就接到了儿子许光的电报,母亲已经去世,儿子许光代他行孝,把奶奶送上了山。 不久,许光便从老家赶来,父子俩一见面,都难过得心酸流泪。许世友将军怀着悲痛的心情,向许光询问了母亲病故前的情况。许光安慰他说: 许世友听后,眼泪再一次地流了下来。等许世友将军将母亲的后事处理完成后,便看着长子许光,然后询问道: “你想不想重回海军?” 许光在听了父亲的话后,选择了拒绝!至于当时许光是怎样想的,许光的二儿子曾言: 父亲之所以选择留在家乡,是因为他出生在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新县,对革命老区有特殊的情和特殊的爱。他曾对我们说,要把对奶奶的孝转化为对老区人民的爱,真心实意为新县老区人民做点事。 就这样,许光拒绝了父亲,选择扎根在家乡,为乡亲们踏踏实实地办实事。 既然决定为家乡人民办实事,那么就要拿出相应的行动来。许光并不是口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带领当地百姓在行动。 许光在回乡后,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事情给父亲写过信,寻求帮助,但为了家乡的修路、水利、教育等事情,许光多次给父亲许世友写信,寻求他的帮助和支持。 许光的所作所为,百姓都是看在眼中的。原本大家以为许光作为开国将军之子,是没有这样的毅力的,但没有想到许光能扎根基层几十年,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 “许光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始终都感谢他!” 正如上文所说,许光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事,去寻求父亲的帮助。哪怕在许世友将军病逝后,许光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力为自己谋取一点点私利。要知道当时许世友将军的老战友和老部下,不少都位居高位,曾有一位领导出于对老首长后代的关心,想要调动许光的工作,但许光坚决地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可以这么说,长期生活在人民群众中的许光,非常的低调。他从不以名将之子自居,也从来不把父亲的光环作为炫耀或者谋取个人利益的资本,更从未凭借父亲的名气参加任何公开活动或商业活动。他仿佛就像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很是平易近人!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许光也是非常严格要求的,不允许他们打着自己爷爷的旗号,去牟取个人利益。许光的大儿女,在回想起父亲生活的点点滴滴后感慨:我的父亲传承了爷爷的优良传统,给子女树立了榜样,留给我们的遗产是珍贵无价的家风! 2013年1月6日,84岁的许光因病逝世。在这位老人病逝前,他曾立下遗嘱: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元,捐献给新县,用于老人及儿童福利事业。 在1月10日的许光遗体告别仪式上,百姓们纷纷自发走上街道,送这位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名将之子最后一程。 纵观许光同志的一生,遵循父亲的嘱托,不为名不为利,依然回到老家照顾年迈的奶奶,替父敬孝;回乡后,坚守岗位,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生活中,不以高干子弟身份牟取利益;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 可以说,许光同志的精神非常值得赞扬,他的艰苦朴素的品质值得传承。2023-07-06 14:19:221
许世友有几个兄弟姐妹
许世友没有兄弟姐妹,许世友幼年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是唯一没在中央关于领导工作人员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字的人,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许世友死后葬在母亲的墓旁,为其母亲守墓。2023-07-06 14:19:292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谁
《闪闪的红星》主要讲的是潘冬子。潘冬子的爸爸潘行义是赤卫队长,随主力红军北上抗日。妈妈也为红军做事,并参加了共产党。后来,仇人大土豪胡汉三反攻回柳溪了。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妈妈牺牲了,冬子寄养在宋大爹家。冬子想爹,盼望游击队早日来接他。这天,他独自进山去找游击队,不料却遇见了胡汉三,为掩护冬子,宋大爹被捕。胡汉三到处抓冬子,组织上安排冬子进城当学徒,冬子随赵叔叔来到茂源米店。在这里,冬子目睹了沈老板欺压学徒,往米里掺沙子坑害百姓,为发财勾结孙局长,置穷人于死地的罪行,愤愤不平。不久,沈老板宴请胡汉三,要冬子伺候。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冬子火烧胡汉三的住房,逃出米店。冬子翻山越岭,一心要到延安找爹。途中冬子走进一个村庄,和保长发生争执,被打得死去活来,多亏姚公公相救。姚公公的儿子也在延安,从此冬子就住在姚公公家,改称姨父。冬子伤痊愈后,为逃避抓壮丁,离开了姨父家,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参加了革命队伍,入了党,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战争胜利后,回到家乡,亲手抓住土豪胡汉三,为妈妈报了仇。作品鉴赏:小说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革命战争艰苦岁月的生活,再现了一个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磨炼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父亲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母亲被大土豪胡汉三活活烧死。7岁的潘冬子被寄养在宋大爹家里。他13岁时,投降日寇的胡汉三抓走了领养他的宋大爹;在茂源米店当学徒,亲眼看见米店老板把沙子掺进米里坑害群众,并借米价上涨之机囤积居奇。和警察串通一气镇压百姓,使他弄清了“乡下欺压农民的土豪,城里囤积居奇的老板,和那些什么日军呀,白狗子呀,警察局长呀,全是穿一条连裆裤的”。在流浪过程中经受了饥饿、毒打、拉夫等一系列磨难,他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我在柳溪,胡汉三打我;到了米店,沈老板打我;跑到了双岔河,黄胖子又打我,他们凭什么……”“天下的土豪地主,全是一个样。”他义无反顾地渡江去寻找革命的道路。为了突出党和革命前辈的引导作用,作者特意设置了几个象征性的道具:一颗闪闪的红星、一本列宁小学的课本、一个留有他父亲血迹的子弹头和一件他母亲牺牲前交给他的夹袄。这四样东西贯穿了潘冬子成长的过程。如果说五角红星和列宁小学课本象征着党的思想光辉、革命的光明未来,那么子弹头和夹袄意味着个人的深仇大恨和对父母的深厚感情。2023-07-06 14:19:3710
许世友的儿子是违反哪条法律
好像是强奸罪2023-07-06 14:20:355
许启亮与许世友什么关系
许其亮不是许世友儿子,两人除了都姓许,其他没关系。 许其亮:1950年3月生,山东临朐人。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许世友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许建军、许援朝、许丽、许桑园、许华、许金建。七个子女中,没有一个叫许其亮的。 所以两人既不是同乡,更不可能是父子。2023-07-06 14:20:591
许世友见儿子是哪集
许世友见儿子是15集,。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第15集剧情是许世友见到儿子,瞬间回忆起往事,激动得热泪盈眶。2023-07-06 14:21:062
长跪大别山长跪大别山小说的叙事视角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1、长跪大别山叙述视角及作用2、长跪大别山的干爹是不是他亲爹3、长跪大别山为什么不以长跪奶奶为题4、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谁的儿子长跪大别山叙述视角及作用“我”的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推进情节发展、凸显强化人物形象。小说《长跪大别山》中,故事以“我”的视角展开,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推进情节发展,通过“我”这一形象展现了干爹对奶奶的感情,凸显强化人物形象。《长跪大别山》主线是写一个乡村老奶奶(“我奶奶”)作为革命老人将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奉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故事。长跪大别山的干爹是不是他亲爹不是。1、长跪大别山的亲爹与干爹在小股部队,与敌激战,亲爹中弹牺牲。2、干爹把长跪大别山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长跪大别山为什么不以长跪奶奶为题长跪大别山不以长跪奶奶为题的原因是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长跪大别山景区位于河北省以南,是以独特的景观、浓郁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及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的著名旅游胜地。景区内含有瀑布、山川、洞穴、古庙宇、古遗迹、神话传说等壮观的景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处完美的风景旅游胜地。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谁的儿子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许世友的儿子。许世友,始终是大别山的儿子,始终是大别山的农家子弟,始终是一位保持着农民本色的将军。《长跪大别山》,原发《中国作家》2019年第8期,《小说月报》曾剑,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现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2023-07-06 14:21:131
歌曲《闪闪红星》,创作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一、《闪闪红星》的历史背景红军抗击日寇时期。二、故事内容少年潘冬子(祝新运--饰)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扩展资料一、人物原型《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二、主要人物介绍1、潘冬子潘冬子是《闪闪的红星》中的人物,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冬子的爸爸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的妈妈被敌人残酷地杀害,冬子发誓要为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他一心要参加红军,于是他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2、胡汉三胡汉三是一个恶霸地主,后来农民运动的时候给镇压了,仓皇出逃。但是在农民运动走入低谷时,胡汉三当上了还乡团团长,镇压农民运动。在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叫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2023-07-06 14:21:238
闪闪红星的主要内容
《闪闪的红星》这本书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的精彩故事。这本书的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当时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天天盼望着父亲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拿着父亲给他的红星,等红军到来……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于是,冬子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他跟着爷爷去到另一个地方,做杂工,顺着打听消息。最后打听到了危害他妈妈的凶手,然后一把火给烧掉了他的屋子。小冬子协助农民夺得了白米,使大众能得到温饱。虽然冬子失去了母亲,但是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还是当上了梦寐以求的红军。扩展资料:《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七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江青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江青当时很想打倒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2023-07-06 14:22:0610
闪闪的红星的人物原型
很多人都以为《闪闪的红星》是描写江西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感人故事,其实《闪闪的红星》是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李心田老师在接受《中国广播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小说里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鲍声苏系湖北麻城籍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的儿子。” 那么李心田又是如何结识鲍声苏,并以鲍声苏为原型创作了《闪闪红星》的呢?这还得从鲍先志将军说起。鲍先志, 1911年3月6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西张店鲍家湾一个贫农家庭。1926年秋,鲍先志投身革命宣传活动,并加入少年儿童队,任队长。1930年曾当选村苏维埃主席,当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长征后,国民党还乡团将鲍先志的妻子贩买到了外地,将儿子鲍声苏贩卖给了地主。鲍声苏在地主家中受尽折磨。 解放后,鲍声苏找到了父亲鲍先志。鉴于鲍声苏文化水平太低,1961年,鲍先志便让鲍声苏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当时李心田是部队文化速成中学的教员。由于鲍声苏在学生当中年纪较大,课余便经常与李心田老师聊天。当时鲍声苏向李心田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讲到了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讲到了麻城满山红杜鹃(映山红)的美丽,讲到了盼望红军回乡的故事。鲍声苏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了李心田,“潘冬子”的形象终于跳到了他的面前,为他后来创作《闪闪的红星》提供了有利的素材。 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 半个月后,创作手记还给了李心田,并告知事情过去了。原来是有人告状到江青那里,说《闪闪的红星》是给许世友树碑立传的。为什么说是为许世友立传呢?因为许世友的儿子许光的经历与鲍声苏有相似的地方。许光原名原名许大安,是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他从小受战乱之苦,什么苦滋味都尝过。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将他从农村接到身边,并送他到学校补习文化。江青当时很想打倒许世友,便想办法将《闪闪的红星》做一发炮弹。后来,鲍苏声主动承认《闪闪的红星》是写的他们家的事情,此事才有了结论。鲍声苏之所以说是写他们家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冬子”实际上是鲍声苏弟弟的昵称。鲍声苏的弟弟叫鲍冬冬,聪颖可爱,在南京军区大院里都昵称鲍冬冬为“冬子”。2023-07-06 14:23:021
1985年上将许世友去世,护送灵柩的车队,为何进入一级警备状态?
1985年,许世友将军去世之后, 被秘密葬在河南老家。 护送他的灵柩在运送过程中保持着一级警备状态,这是为什么? 许世友是河南人,1905年,他出生在河南的许家洼村。他的母亲一共生育了八个子女,最终只有许世友一人成活。出身农民家庭,可想而知, 许世友的家中并不富裕 。8岁时,许世友 进入少林寺 ,成了一名小和尚。 在少林寺里,虽然每天都要训练武功,但好歹能吃饱了。少林高僧认为小许世友 憨厚老实,又肯吃苦,对他寄予厚望。 少林功夫中有一招是在木板上单手 倒立 ,许世友一练就是三年,其他的招数,比如说 “贴壁”或者“吊臂” ,小许世友也练了足足八年之久。 因为基本功扎实,所以许世友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许世友带着功夫第一次回乡探母,没想到撞见了地主家的家丁殴打他人,许世友意图劝架,结果家丁 出言不逊,甚至将拳头挥到许世友的脸 上。 许世友下意识地 躲避 了一步,然后 弯腰扫腿 ,被 击中胸口 的家丁当时就倒在地上,不动了。第一次下山就出了这样的事情, 许世友担心地主寻仇,连夜告别母亲,重回少林寺。 许世友的师傅听完他的讲述后摇摇头,表示许世友背上了人命,少林寺无法继续收留他。师徒一场,少林师傅最终交给许世友8块大洋,许世友拿着这些钱, 只好离开少林寺。 许世友在少林寺呆了八年时间,刀枪棍棒样样精通,拳脚也十分了得。下山后的许世友先是参加了 农民革命运动 ,又加入了 国民革命军 ,官位一度达到 连长 。这段在武汉的日子,让许世友认识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8月,许世友经人介绍,成功加入了共产党。 许世友不怕苦不怕累,还拥有一身好武艺,在军中晋升特别快,1934年,许世友就到了副师长级别。身居高位的许世友原本已经不用在一线战斗,但是年轻力壮的他不仅 吃住与战士们一起,连打仗冲锋,也是第一个上 。 1934年,许世友带领战士们打响了万源保卫战,用一个师的兵力,剿灭敌人7000多人,川陕革命根据地得到了保护,许世友功不可没。 细数许世友的经历,他一共参加过 7次敢死队 ,其中有 2次担任敢死队队长 , 4次受重 伤,许世友打了无数次仗,单单是战刀,就用了14把。万源保卫战之后,许世友升任红四军军长。 因为作战勇猛,又有一身功夫,许世友的大名早已传遍了部队,当时的毛主席也听说过骁勇的许世友。 从战士成长为师长,建国之后又成为开国将军之一,许世友半生戎马,认为自己唯独对不起母亲。 许世友小时候家里穷,8岁之后便在少林寺修行,甚少与母亲见面,后来意外打死恶霸,更是不敢回家,后来许世友在部队中混出了名堂,又担心自己的的职位会给母亲带来威胁,联系母亲的事便就此搁置。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 撤出大别山 在即,许世友将军意识到这一走,可能有很长时间见不到老娘, 于是他特意请假,回到家中与母亲见面。 许世友的母亲知道儿子在为人民服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她告诉许世友, 一定要听党的话 。临别之前,他又从身侧拿出了几个鸡蛋,嘱咐儿子路上饿了吃。带着母亲对自己的爱,许世友将军踏上了西行之路。 谁知道,这一别就是15年。15年之后,解放在即,许世友想到母亲如今已经年迈,于是他特意派人将母亲从河南接到山东济南, 一方面是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一方面是为尽孝道。 15年之后再次见到母亲,许世友发现母亲已经白发苍苍,腰也佝偻不少,许世友将军哽咽地抱住了母亲。 许世友想给母亲更好的生活条件,于是将母亲接来济南居住。 然而老太太一辈子过惯了苦日子,事事亲力亲为,来到济南之后,偏偏多了好多人和她抢活干。 老太太受宠若惊,但是这样被人伺候的日子她实在过不惯,于是她告诉儿子,还是把我送到老家去吧。许世友一开始极不情愿,于是他特意给家中搬来了纺车和织布机,让母亲打发时间。 但是在济南,老太太人生地不熟,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思考再三,她还是告诉儿子,要回河南老家。拗不过母亲,许世友最终还是遵循母亲的意思,将她送回老家。 许世友和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建国之后的1958年。 这一年秋天,许世友回到了阔别26年的老家,他遵循着曾经的记忆,清晰准确地找到了家门,但是家中大门紧闭,找不到母亲的许世友像小时候一样呼唤着母亲,见四下无人应答,许世友猜测母亲这个时候应当在山上,于是他沿着上山的小路寻找母亲,半山坡上,许世友终于见到了她。 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瘦弱的肩膀上还背着许多柴火,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看到这样的母亲,许世友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滚落下。 1956年,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 ,国家鼓励人民用火葬代替土葬。这样的宣传和中国传统思想相悖, 为了给人民作表率 ,一份针对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 《火化协议书》 应运而生。 毛主席看完这份协议书之后,大手一挥便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毛主席身边的 朱德元帅 顺手接过笔,写下了自己的大名,往后签名的人分别是 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张子意 等人。 五个月之后,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参加会议的各界领导纷纷在倡议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许多当时不在北京或者不曾参加会议的同志,也表示死后愿意实行火葬。 大部分人都签名了,那么剩下没有签名的通知便显得尤其特殊,其中之一就是许世友。许世友为什么不愿意在《倡议书》上签字,他主动找到了毛主席,说了说自己的心里话。 许世友将军常年在外打拼,尤其对不起住在老家的母亲,他认为,既然生前不能陪在母亲身边给她养老送终,那就死后和母亲葬在一起,这样还能照顾母亲。 毛主席听完既没否定,也没有同意许世友的决定。这件事情被暂时搁置,但是许世友想和母亲葬在一起的心却一直没有变过。 1965年春天,许世友将儿子许光派往母亲身边照顾老人,也就是这一年秋天,许母身患重病,很快就离开了人世。许世友得知此消息的时候,正在舟山执行公务,海防安全是边防的重要支撑之一,为此许世友将军选择继续执行公务, 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 。 众所周知,许世友将军因为癌症逝世。在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 豁达的许世友不担心自己面临死亡,只担心死后不能如愿,同母亲葬在一起。 人人都知道,北京的医疗条件全国最好,为什么许世友将军却迟迟不愿意前往北京治疗肝癌呢? 其实,许世友将军知道自己的病情十分凶险,弥留之际的每一天都是在和阎王爷抢时间,他的身体经不起长途跋涉。他也担心,一旦前往北京,如果出了差池,那就回不来了。 1985年,元旦节过去没多久,许世友便召来了秘书。他让秘书撰写了一份报告,内容还是关于自己死后的安葬问题。许世友将军在报告里言辞恳切, 再次谈到了自己的身后事。他希望中央能够允许自己死后土葬,葬在母亲身边,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报告北上之后,迟迟得不到回信。许世友将军的病不断恶化,但是恍惚之前,他还是询问秘书,自己的报告是否得到批复,中央又是如何回答的。每一次,秘书都告诉许世友,中央的回信还没有到。 身在南京的许世友不知道,他的报告送到北京之后,一时间谁都做不了主,最后只能将报告递交到邓小平手上,请他决定这件事。 邓小平和许世友 是同龄人,是同事,更是战友, 而之所以许世友死后要土葬不要火葬,也是为了能够陪伴母亲,种种原因加在一起, 邓小平做出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到此,许世友土葬一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土葬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也随之诞生。大家都是火葬,偏偏许世友将军一个人是土葬,因为许世友将军的土葬有些特殊,所以这件事并没有被大肆宣扬。 许世友将军的棺椁原材料特意从广西运来, 遵循许世友将军的遗志,整个灵柩极其简单。而灵柩具体什么时候启程前往河南,则对大多数人保密,除了少数几人,其他人一概不知。 11月7日晚上11点,护送灵柩的战士们悄悄集合,这代表他们即将参与到护送任务当中去。负责人范志伦紧紧地看着腕表,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到,他低声说了一句, “出发!” 许世友将军的棺椁,这才上路。 灵柩队出发的时候正值凌晨,一路上都低调无比,但是为了不影响当地的村民,也是为了封锁消息,车队还是保持一级警备状态。 许世友将军的墓穴静静地躺在许母的墓穴身边,算是了却是许世友将军最后的夙愿。 天底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虽然没有墓碑,不久之后村民们还是意识到,这座墓穴下安葬的是许世友将军。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赶来祭拜,直到现在,许多人还记得这位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半生的老人。2023-07-06 14:23:161
许世友去世后给他的子女留下了什么东西?
看他生前个人喜欢舞枪弄棒,应该给师子女留下的是一些武器之类的。2023-07-06 14:23:3214
许振华是许援朝儿子吗?
你好,不是的!许世友将军的三儿子许援朝,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出生在什么年代,他在16岁这一年就参军了,跟他父亲参军的时间一样,之后就不断的提升自己,他也是少将军。2023-07-06 14:24:291
田普:19岁嫁给许世友,养育7个子女,93岁追随亡夫而去
文|晨夕 开国上将许世友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但他平时却总说:“ 胶东莱阳是我的第二故乡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曾在莱阳多次作战,更因为他的妻子田普是莱阳人。 田普原名田明兰,1924年出生于胶东一户贫苦农家,7岁那年,田父不幸病逝,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因为日子实在太难熬,母亲独自依然实在养活不了女儿了,无奈之下,9岁那年,田明兰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童养媳的命运大多很悲惨,到了“婆家”,她们要看人脸色生活,还要出苦力,严重的还会遭到男方家人的打骂,有些女孩为此还早早地结束了生命。 田明兰在婆家的日子究竟如何,已经没有详细记载,但想想也不会太好过,不然她怎么会选择参军呢? 1939年,八路军第五支队来到了田明兰的家乡,此时田明兰已经长成了如花似玉的少女,虽然她出身贫苦,但当时革命思想已经吹进了千家万户,耳濡目染之下,田明兰也想摆脱“童养媳”的命运,跟着部队去保家卫国。 于是,15岁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当然参军并不一定就要去前线打仗,尤其是女兵,更多人是在后方做工作。 参军后的田明兰,完全服从组织删的安排,先是在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她工作认真,吃苦耐劳,很快就适应了军队生活。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田明兰又被分配到宣传队工作,跟着同志们到处宣传革命思想,不管在什么岗位,田明兰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将工作做好。 转眼到了1941年,田明兰已经参军整整两年。两年的军队生活,让她变得越发成熟,对工作更是干劲十足,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一年,她会遇到相伴一生的伴侣,那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许世友。 当年,许世友率领清河军区独立团挺进胶东,此时的他已经36岁,曾经历过两次婚姻,之后一直忙于带兵打仗,无暇顾及个人问题,生活上也无人照料。 许世友本人并没有多着急,但他的副司令吴克华却着急了,吴克华跟着许世友南征北战,两个人可是革命友谊,看着领导一直单身,他就想着赶紧给许世友物色个对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于是,吴克华就将目光锁定在了田明兰身上,田明兰是山东姑娘,为人大方、爽快,工作也很用心,和许世友很般配。 最终在吴克华的牵线搭桥下,田明兰和许世友相识了,虽然二人之间有着19岁的年龄差,但他们却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对眼前人都很满意。 见面后不久,许世友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双“拥军鞋”,这双鞋是田明兰亲手做的,上面的一针一线都是她的心意。 许世友拿着崭新的鞋子,脑海里浮现出了田明兰的身影,她美丽大方,为人热情,身上有股韧劲,想至此许世友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随后他就想,自己要会送什么礼物呢? 这可是定情信物,自然不能太随意,想来想去许世友决定回赠田明兰一个“子弹头”,他说: “我一无所有,只有这颗小小的弹头,送给你做纪念。” 田明兰看着子弹头,难免有些吃惊,但当她听完子弹头的来历后,却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这枚子弹头是1934年万源保卫战留下的。 万源保卫战时,许世友奉命指挥3个团保护四川的万源城,面对敌强我弱的兵力,许世友却坚决不弃城。 拼杀到最后,许世友凭借灵活的战术扭转结局,完成了组织上交给自己的使命,可直到打仗结束,战士们才发现他的肩膀上中弹了,如果不及时取出,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紧急,医疗设施有限,最后许世友决定亲自取出子弹头,他咬紧牙关,用尖刀硬生生将子弹头从肉里抠出来。 从此后,他一直将子弹头放在身上,算是一种警示吧,也是对那场战役的纪念,虽然他不值钱,但对许世友而言,却意义非凡。 田明兰听完许世友的讲述后,既佩服又心疼,在心里也认定许世友就是自己要找的革命伴侣。 战乱岁月的爱情,虽然没有鲜花和太多浪漫的饰品,却别有一番风味,一双“拥军鞋”,一枚“子弹头”,就将两颗心紧紧地锁在一起了。 田明兰和许世友不仅仅是军人,他们的命运也大抵相同,田明兰童年经历坎坷,许世友也没好到哪里去。 许世友年幼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的,后来为了改变命运他去少林寺学武,之后就走进了部队,参加了革命。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两个人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十九岁的年龄差并没有影响他们相亲相爱。 战火硝烟的年代,许多恋人从确定关系到结婚都是非常迅速的,战争让他们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去谈情说爱。 但许世友和田明兰的恋爱一谈就是两年,许多人以为许世友太忙,没有时间张罗结婚的事,但真实原因是,他曾有过两段婚姻,尤其是第二段婚姻,惨遭妻子的抛弃,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所以再次面对婚姻,许世友显得格外谨慎,他需要更多时间去确定,两个人是否适合生活在一起,是否能一起同甘共苦。 田明兰善解人意,她知道尽管许世友看着冷漠,但他心里和自己一样,渴望在动乱的岁月里得到温暖,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经过两年的相处,他们都摸清了对方的脾气秉性,也都在心里认可了对方的存在,接受了对方的优缺点,于是才决定走进婚姻殿堂, 1943年春,一次战斗结束后,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虽然他们的婚礼仪式很简单,但过程却很精彩。 同志们都知道许世友枪法了得,于是在婚礼上有人提议:“ 给我们表演个枪法吧!” 许世友不好让宾客们失望,于是就对妻子说:“ 小田,你来给我当个助手吧! ” 随后,许世友把来宾献的花分成三束,分别放在妻子的两肩和头顶,并安慰说:“ 你不要怕,千万不要动,咱俩为来宾开开眼,助助兴。 ” 对丈夫田明兰是无条件的信任,她微笑着点点头。只听三声枪响,三朵花散落在地,田明兰安然无恙。 婚后第一天,许世友看着妻子,突然说:“我 给你改个名字吧!以后就叫田普。”” 田明兰不解地问:“ 为什么?田普听上去怪怪的。” 的确如此,田明兰一听就是女性的名字,而且还很悦耳,田普总感觉很生硬,但许世友解释说: “ 你现在是我的妻子,但更是一个普通战士,我们只会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你以后就改叫“田普”吧,这样会时时提醒你自己是普通一兵,而不要有特权思想。” 田明兰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她也希望他们只做一对平凡的普通夫妻,这样幸福才会细水长流,于是欣然同意,自此之后她就由“田明兰”变成了“田普”。 1943年,正是抗战的关键时期,作为司令员许世友几乎忙的脚不沾地,多数时间他都在前线指挥作战。 他们和大多数革命夫妻一样,聚少离多是常态,但田普毫无怨言,她甚至觉得丈夫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国家的。 许世友也如此,虽然他不是浪漫主义者,但对妻子疼爱有加,不允许她受一点委屈。 婚后不久,田普的母亲病重,当时许世友太忙,腾不出时间陪她一起回去,只能在临别前给妻子一把手枪,让她防身用。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田普回家的消息被敌人获悉,他们早早地埋伏好,田普不幸被抓捕。许世友得到消息后,愤怒地拍桌子:“反了天了”。 许世友迅速安排人去营救妻子,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不过田普却落下了脑震荡的毛病,但通过这件事,田普更加坚信,自己没有嫁错人。 经过八年抗战,四年内战,中国终于解放了,许世友和田普的婚姻,也经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他们两个越发离不开对方。 不过,就在他们刚刚要享受安稳的生活时,朝鲜战争爆发,许世友被毛主席点名参加抗美援朝。 此时,田普即将分娩,但面对即将出征的丈夫,她没有丝毫的怨言,有的只是无尽的担忧,她不断地叮嘱丈夫一定要注意安全。 临行前,她还要丈夫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许世友则豪爽地说,生女就叫“抗美”,生男就叫“援朝”。 等到许世友凯旋而归时,儿子援朝已经三岁了,一家人也终于团圆了。 许世友和田普前后养育了七个孩子。因为他们都自幼丧父,对孩子就格外疼爱,立志给子女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他们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结婚数年,夫妻感情一是很好,几乎没有摩擦。 1980年,戎马一生的许世友已经八十高龄了,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田普一直陪伴在老伴儿身边,他们回忆以前的日子,仿佛有说完的话,田普多希望日子可以一直这么下午啊。 但生老病死,又岂是人所能左右的。 1980年10月22日,开国大将许世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61岁的田普望着丈夫的遗体,悲痛不已。 许世友因情况特殊,是唯一一位土葬的将军,他曾说: “活着要尽忠,死了要尽孝。” 他的要求得到了组织上的批准。去世几天后,田普和儿女们将许世友的遗体运回了老家,埋葬在了母亲坟旁。 田普和许世友做了四十余年的夫妻,他们从抗战走到了建国,又一起面对了曾经的黑暗岁月,他们对彼此始终是忠诚的,不离不弃的。 丈夫去世后,田普继承丈夫遗志,将丈夫的文章汇编成了 《许世友回忆录》,她还组织了写作和摄制班子,以许世友童年为主线,拍摄了上下集电视剧《少年许世友》,让更多后人了解许世友不平凡的一生。 2013年12月,89岁高龄的田普,拖着病痛的身体,为筹建中的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题写了“ 红色胶东,军民情深 ”八个大字。 这是她能为丈夫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2017年6月30日,田普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93岁,此时距离丈夫去世已整整27年,他们终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完美重逢。2023-07-06 14:24:361
中央提倡火葬,这位将军竟拒绝在倡议书上签字,这是为何?
话说五十年代初期,中央发起了火葬倡议。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位将军不愿在倡议书上签字,他给出了这样的理由:死后土葬,我要回到母亲跟前尽孝。说了这句话的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许世友将军。许世友将军当时也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过会上他思考良久,决定死后不进行火葬,当所有人踊跃地上前签字之时,许世友将军借口上厕所,以此推脱在倡议书上签字。许世友并非刻意与中央对抗,而是孝心使然。许世友一九零五年出生,十三岁便丧父,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二十一年那年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三年之后,才回到老家看望母亲,但没呆几天,便匆匆离开老家,赶赴战场。临走时,母亲硬塞给许世友一兜鸡蛋,许世友知道母亲宁肯自己饿着,也要让他吃饱,他含泪接过鸡蛋,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许世友将军再见到老母亲,竟是十九年后,那是一九四八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时任华野山东军团的许世友正在战火中奔波,组织上将许世友的母亲和儿子接到了前线。当许世友望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时,他的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当着部下的面,他跪在了母亲的面前,“娘……你受苦了!”老母亲颇为感动,赶紧把许世友拉了起来,擦干了他脸上的泪水,“儿子,快起来,你可是司令员,以后可不要给我下跪了。”许世友泣不成声道:“娘,我当再大的官,也是您的儿,我还是要给你下跪。”就这样,母子二人当着众人的面,抱着哭成了一团。许世友最后一次给母亲下跪,是在一九六五年,当时他接到母亲亡故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回到南京。但由于太晚,许世友的长子已经给奶奶下了葬,许世友竟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母亲的灵相前,要母亲原谅他的不孝。不能为母亲送终,成为了许世友将军一生的遗憾,为此,他发誓死后一定要葬在母亲的身边,所以当中央提出火葬的倡议时,他才会如此坚决地拒绝。一九八五年,许世友患上了肝癌,他自知时日无多,便让秘书写了一份报告交给中央,正式地要求死后进行土葬。但直到许世友逝世,还是没能等来中央的回复,后来中央还是同意许世友进行土葬。许世友的遗体被运往河南老家,下葬在许世友父母合葬墓穴的旁边,自此,许世友将军身上最后一桩心愿,得以完满的实现。2023-07-06 14:24:451
1970年,上将侄孙意图走后门,许世友一句话让他羞愧难当
前言: 1970年春天,许世友将军接待了许久未见的侄孙。本该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拜访,然而中途却出现了一些不大愉快的小插曲,侄孙说出的一个请求,使得许世友心生不悦。 许世友将军是出了名的待人温和不拘小节的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许世友不开心呢?这位侄孙的请求到底是什么? 1905年,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泗水店区徐家洼村的一家农户里。那是一个十分贫苦的家庭,许世友的出生有喜也有忧。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而许世友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到处谋生,为了有口饭吃,他给武师当过杂役,也去过少林寺学习武术。 尽管生活贫寒,但许世友心中一直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行侠仗义的梦想,在他的少年时期,许世友曾经四次匡扶正义,颇有游侠风范。 许世友在给武师当杂役的时候,偷偷学到了不少功夫。武师也很喜欢许世友,有闲工夫的时候也会亲自指导一下许世友,所以许世友练得一身的好本领。虽然说不上武林高手,但是对付一般的小毛贼绰绰有余。后来又在少林寺进修数年,许世友的功夫精进不少。 一次,许世友的堂哥和地主家的儿子起了冲突。恰好许世友就在他们旁边,于是连忙上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地主家的儿子平时骄横惯了,他看见穿戴朴素的许世友之后,心里一阵厌恶,而后大声说道: “哪里来的臭小子,快滚,不然连你一起打!” 许世友听完没有生气,反而是和声和气地劝解。费了一番功夫之后,才得知原来是堂兄赶着的黄牛不小心踩到了地主家的棉花苗。许世友觉得这是小事,于是就主张出钱赔偿,毕竟确实是他们有错在先。 然而令许世友始料未及的是,地主儿子非但不接受赔偿的建议,而且还恶语相向,讥讽许世友和堂哥一辈子也还不清欠的地主家的钱。许世友正欲上前理论,但地主儿子一个闪身冲到了许世友堂哥面前,抓起他的头发就开始拳打脚踢。 许世友见状当即火上心头,他一脚踹翻地主儿子,一连三拳结结实实打在了地主儿子的身上。地主儿子闷哼一声,然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许世友连忙上去探鼻息,结果发现地主儿子已经丧命。 许世友自知犯下罪孽,于是连忙找到师父帮忙,在师父的帮助下,许世友连夜离开了家乡,打算先避避风头。 离开家乡之后,许世友凭借着一身力气到处讨饭吃。但是许世友杀人的消息不胫而走,许世友在一个地方待不了多久就得马上离开,地主痛失爱子,自然不会放过许世友。 最后许世友找到了王师兄,在他们家住了一段时间。王师兄喜欢赌博,逢年过节总要赌一赌,然而有一伙匪徒早就盯上了王师兄,他们在赌场提前设下埋伏,准备大抢一波。 王师兄不是寻常人物,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带着人和匪徒打了起来,事情传到了许世友的耳朵里,他担心王师兄的安危,赶忙单枪匹马跑去营救王师兄,可许世友一动手就收不住,结果将匪徒首领当场打死。 许世友一看又出了人命,只能继续逃亡。 这次事件之后,许世友觉得鲁莽不可行,逃亡也终究不是办法,于是选择加入了吴佩孚的军队,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士兵。 起初许世友的生活还算安稳,但国民革命军中有一部分兵痞流氓,整日以欺压新兵为乐。许世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尽量不与他们产生冲突。 但那些人欺软怕硬,见许世友不怎么反抗,就越发变本加厉起来,许世友忍无可忍,送他们上了西天,所幸有个当营长的舅父,许世友才逃得一命。 后来许世友又杀掉一个无恶不作的连队司务长, 做完这件事后,他也看透了军阀的本质,于是离开吴佩孚的军队,之后选择了参加工农红军,和人民站在了一起。 参加工农红军之后,许世友发觉原来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归宿。 因此许世友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革命事业上,多次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在数次的反围剿和长征中,许世友的表现得到了同志们的认可。 在红军队伍里,许世友的无畏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天生嫉恶如仇和不怕死的性格使得他参加了整整七次敢死队,其中四次负伤,更有两次担任敢死队的队长一职,可见许世友是真正的铁血硬汉。 因为屡建功勋,许世友在红军中的职位也不断提升,后来直接领导第四军和第三十一军执行作战任务,在漫长的指挥生涯中,许世友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 抗战期间,许世友曾多次奉命前往山东海阳县同日军作战。当时许世友带领军队驻扎在一个叫泊村的地方,这个村子有两千多的人口,分成潘杨邹王四个大姓氏。 每个大家族对其他的大家族都有敌视的态度,经常发生一些冲突,有时候甚至会发生械斗,导致流血事件时有发生。许世友来到这个地方后,命令军队驻扎在村外,严令不得任何人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更不可做出违反乱纪的事情,一旦发现,必定严惩。 不久后,许世友发现了村子里四大姓氏的矛盾,他觉得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如今大敌当前,日本人已经大举进攻,誓要灭亡中国。此种状况下,焉能内斗? 于是许世友将军挨个拜访四大姓氏的当家人,然后把他们聚在一起,准备商讨解决的办法。 “外敌侵略,我们怎么可以内斗不止自我消耗呢?” “我们也想团结,可是仇怨由来已久,一时半会难以消除。” “只要你们相信我许世友,就一定有办法。” “我们听您的。” 等到春节的时候,许世友召集了村子里的所有人举行春节大团拜。这一次是所有人不分姓氏,只以年龄长幼为顺序祭拜祖先。 许世友先让红军的干部们进行祭拜,而后村民们开始逐一祭拜。 此后,在红军的不断宣传之下,四大姓氏放下了仇怨,他们和红军一起团结一心,一同对抗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 。 据老人回忆,当时参加红军的泊村村民就有三十多人,后来又十多人牺牲,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泊村的这些日子里,许世友经常和村民下棋,村民们时常出现在司令部的门口,可谓军民一家亲。有时候,村民们还能看到许世友打水浇菜园,一点也没有将军的架子,看到老人的时候,还会主动搀扶老人,或者帮背着重物的人拿东西。 许世友如此,他的夫人也是一样。许世友的夫人当时就住在村民杨吉南的家里,平时帮着做农活,有时候还接济他们,甚至认了杨吉南的姐姐当干女儿,在当时传为一则佳话。 这些故事一直被泊村人民铭记在心,许世友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1958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许世友已经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一职,并授予上将军衔。同年,毛主席提出了“军队干部下连当兵”的号召,许世友知晓后,主动要求成为第一批下连当兵的成员。 将军当士兵,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没过多久,许世友的请求就得到了批准,许世友连同其他的三十多位将军一起下到连队,成为一名士兵,享受和士兵一样的待遇以及参加一样的训练。在出发前,许世友将其他的三十多位将军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士兵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许世友感慨地说道: “30年前我刚当兵那会,官兵不分你我也不分老少,都像一家人一样,一同生活一同战斗,心情愉悦战斗力也不低。我认为当下我们国家的军队也需要培养这样的精神,这样有利于士兵的成长,也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军官来。” 许世友环顾四周,清清嗓子,声音更加洪亮清晰。 “如今我已经五十多岁,但是对于这一次的下连当兵的任务,我十分赞成,也很高兴。这一次到军队下层,我许世友也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这段话在三十多位军官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对许世友将军愈发敬佩。可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他的身份是很难瞒得住的,所以他一到连队,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新来的老兵就是原南京军区司令员。 虽然许世友在军队中只是一个士兵,但是没有一个人对他不是恭恭敬敬的,连长看见许世友都会立正敬礼,就更不用说广大的普通士兵了。在日常生活中,士兵们对许世友也都是敬而远之,他们生怕自己不小心得罪大官,以至于被许世友记恨在心,以后伺机报复。 对于士兵们这样的举动,许世友觉得既可笑又觉得可悲。他发现高层军官和下层士兵之间的距离原来越远,已经不是从前那幅官兵一家亲的景象了。想到这儿,许世友更加坚定地认为下连当兵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决定。 为了彻底融入士兵当中去,许世友将自己所在连队的士兵召集起来,准备和他们谈谈心。许世友对士兵们言明了自己的初衷和想法,也给他们讲道理, 他告诉士兵们决不可成为官僚主义,共产党人待人平等,无论是多高的职位,都是为人民服务,根本用不着敬而远之。 当然,光说说是不行的,许世友决心要在行动上赢得士兵们的信任。于是五十多岁的许世友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同时起床同时训练,士兵们该有的训练许世友一项不少,士兵们该做的功课许世友一样也不落下,甚至在很多方面做的十分优秀。 时日渐久,许世友和士兵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们不再称呼许世友为“司令员”,而是叫他“许同志”,甚至有人叫他“许老头子”。对此,许世友感到十分欣慰,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官兵一家亲。 许世友出身贫寒,他对于底层人民的苦难是深有体会的,他也深知种种不公的行为和欺上瞒下的行径,因此许世友总是会亲自去走访,以此来获得最真实可信的情况。 当时正值困难时期,许世友天天夜不能寐,他知道人民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人为吃不饱饭而发愁。于是许世友开始到炊事班检查军队的伙食情况,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后就让许世友深觉问题的严重性。 当许世友走进炊事班的时候,炊事班正在为士兵准备午饭,许世友揭开锅盖,发现锅里蒸的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开花米饭”。 许世友十分生气,立即找来负责的连长,他质问连长: “谁允许你们这么做的,你们让士兵吃这个,他们能吃得饱吗?” “能……” “你分明是胡说八道,哪个战士吃这东西能饱?” 连长羞愧地低下了头。许世友知道他们也有难处,因而没有过多的责备连长。回去之后,许世友让人给连队划了一块菜地,另给他们修建了一个养猪场,一来改善伙食,二则是让他们想办法自力更生,困难时期谁也不容易。 从军队离开后,许世友打算去 社会 基层看看情况。然而在去往苏北的途中,许世友就已经被沿途所看到的景象所震撼,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乞讨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他的心理预估的数量。 许世友询问了几个乞丐,问他们从哪里来,乞丐告诉许世友,几乎都是从淮阴出来的,实在是活不下去,才出来讨饭吃。 许世友暗暗记在心中,等到了淮阴,他就找到当地的领导人员,将这件事情讲了出来。 可让许世友怒上心头的是,这位领导非但没有当回事,反而说了一句人神共愤的话: “您有所不知,苏北地区的某些农民,自古就有讨饭的习惯。” “那你怎么没有这个习惯?你怎么不去讨饭?你这样的人竟然是共产党员?我看你就是 社会 主义的害虫!” 许世友狠狠地批评了这位领导,他告诉这位领导,如果群众没有饭吃,那就是当官的失职。想要人民丰衣足食,首先就要发展农业,保证人民有安居乐业的资本。 他号召人民挣脱条条框框的束缚,要以务实为基本原则,以吃饱饭为目的,决不可因为一些虚无的主义而束缚住致富的手脚。 在许世友的号召下,苏北人民开始搞家庭副业,有的家庭开始蓄养鸡鸭,用鸡蛋鸭蛋来换取柴米油盐。也有的家庭做一些小手工,用工艺品换取生活用品,一时间苏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然而此时有的官员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许世友这样做是提倡资本主义,是走资派,是和 社会 主义背道而驰的行为。 对此,许世友做出了有力的回应。 他认为, 社会 主义不是贫穷,更不是循规蹈矩, 社会 主义应该是让人民吃饱饭,让人民生活富裕起来。 如果养鸡养鸭发展商业能够使得人民吃饱饭获得幸福,那就不是资本主义,而是 社会 主义。这一番言论,使得许世友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1970年春,许世友接待了许久未见的侄孙许道焰,俗话说隔辈亲,爷孙俩聊得很是开心。许世友也得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许道焰从中学毕业以后就没有再上学了,他觉得十分惋惜,可对此他自己也没有办法。 许世友没有上过学,因此他希望后辈们能认真学习,但既然无法办到,那也只能顺其自然。可许道焰并不这么想,他这一次不远千里来找许世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许世友是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许道焰觉得只要许世友开口,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许道焰觉得一定能成。 因此酒足饭饱之后,许道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三爷(许世友),现在我们都没法上学了,但是我也不想回到家里种地。您看看,能不能帮我找一份工作,就算是到化肥厂当工人也行。” 许世友听完后有些生气,但是他并没有显露出来,他觉得许道焰毕竟还是个小孩子,有点投机取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纠正过来就好了。 可还没等许世友开口,许道焰就打起了亲情牌: “三爷,您是军区司令员,又是将军,只要给县里的领导写一张纸条,我这个工作的事肯定就能有着落。” 这句话让许世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坚决地拒绝了许道焰的请求,而后严肃的对侄孙许道焰说道: “孩子,我是将军没错的,但我不是许家的将军,而是人民的将军。人民给了我将军的权利,但没有给我以权谋私的权利。你还小,怎么可以有这种投机取巧的想法呢?” “我们国家现在是困难一点,可我们不能放弃,当农民又能怎么样,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吃饭,你三爷我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有志者事竟成,光想着走捷径只会误入歧途的。” 许道焰被许世友这番话说的羞愧难当,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表示以后一定向许世友学习,一定会成为像许世友一样的人。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有志者事竟成,人无志而不立。 许世友将军有远大的志向,故而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人头地,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这句话在许世友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许世友从一个农民家的孩子成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证明了出身寒微亦有成功的可能,身居高位,仍然能够放下所谓的官架子,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与士兵同吃同住,成功融入到士兵当中去,当得起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这句称赞。 许世友将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身上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身虽死,名可留于竹帛也。 如此伟人,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2023-07-06 14:25:141
《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的原型许光,是何许人物呢?
电影《闪闪的红星》可谓是一代人的记忆,里面的主人公潘冬子坚强勇敢,曾经感动了一代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位原型,那便是许光先生。许光先生的父亲是著名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虽是开国大将之子,可他一生中过的生活却是布衣一般。当时许世友和新婚妻子结婚不到五天,父亲许世友便踏上了回部队的路,在那个年代,国家正战乱,身为一名军人,许世友在关键之时选择了抛弃小我,毅然决然地扎入到了国家救亡之中。母亲历经了十月怀胎后,许光出生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许光的父亲许世友在外为国家拼命,随着事态演变,许世友与家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年幼的许光就在那样飘摇的环境中成长着,战乱中的老百姓往往是苦不堪言,不仅要担心自己的温饱,还得小心翼翼,不被意外杀死。平日可以根据自己买到或者自己收获的粮食生存,可是一旦战争来临,生活便突然没了保障,为了生存,母亲带着许光流浪、乞讨,生活十分艰辛。然而,如此艰苦的生活却没有打消许光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和平的向往,七岁的时候许光便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是逃难,一边是反抗。据悉,在敌人一次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姑母为了保护许光,一起躲在山洞里三天三夜。1948年,在王树声大将以及杨炬奶奶的帮助下,分别了多年的父子终于相聚。当时许光还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可是因为战乱和经济原因,许光这么大了还一字不识,许世友知道这一定是不行的,于是把许光送去了学校学习。许光虽然起步晚,可是学习能力却十分惊人,他自己也十分的努力,直到1958年,许光已经是共和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还是一位优秀的舰艇长。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让孩子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可是这时许世友的母亲,亦即许光的祖母患了重病,急需人回去照顾。许世友于是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希望他能回到家乡河南,照顾祖母,替他尽孝,许光听到父亲的话有些不解,为什么父亲让自己读那么多书,最后却让他回到家乡呢?事实上,许光自己一开始也不是很想回到小县城去,可是面对父亲诚挚的眼神,许光便不再说什么,背起行囊回到了出生的地方。许光是一位实打实的实干者,都说在其位谋其职,可是许光则不仅仅用职位来度量自己该做什么,而是把双眼放到任何一个有人需要的地方。回到新县后,许光便担起了照顾祖母的职责,在祖母去世后,许光仍旧坚守在小县城,为家乡的发展默默付出。许光一开始先是在武装部任职,勤劳踏实的许光这一干就是二十年,在部队里他还历任参谋、科长、副部长。这时,父亲许世友早已身居高位,这时许光写了一封信给父亲,可是在信中,许光却不提自己的发展,而是希望父亲能够帮助县里的建设发展,带来一些资源。他不喜欢人们把他当作开国大将许世友之子来看待,别人渴望的优待在他那里成了讨厌的事情。2015年十月,许光获得了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虽然在社会上自己的名气或许不及开国大将父亲,可是许光扎根基层一辈子的奉献同样没有被世人遗忘。2013年1月6日2时44分,许光先生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这个为了县城付出了所有青春的老人最终离开了我们。许光先生直到将死之时仍旧牵挂着自己的乡民,他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了家乡的慈善事业,没有为自己的后代留下分毫。没有人是永生的,一切生命都有一定的生命年限,一个人的肉体会死亡,可是他的精神有时却能超越短暂的肉体的生命年限,就像许光先生,虽然在2013年的某一天他的肉体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是他的付出与奉献,将是我们后人心中永永远远的光。于祖母而言,他是尽忠尽孝的乖孙;于父亲而言,他是听话的儿子;于县城而言,他是尽职尽责的人民公仆;于祖国而言,他是伟大的好公民。2023-07-06 14:25:284
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题材取自哪段历史时期
以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为背景,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2023-07-06 14:26:195
许世友有位孙子叫许哲吗?
没有,许世友将军儿子只有许援朝许建军,都是生的女儿2023-07-06 14:26:372
1953年,许世友执意要杀作恶亲叔,母亲下跪求情,他会怎么做
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 许世友将军 在南京医院病逝。 他临终前拉着儿子 许光 的手,含泪留下遗言 :“我的一生为国为民无愧于心,这辈子我就愧对老母亲,我死后,唯愿和母亲合葬……” 当时,国家为了保证耕地面积,毛主席下令,周总理签字同意在全国范围内 实行火葬 ,尤其是像许世友将军这样的国家干部,务必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许光把父亲的遗愿上报给了小平同志,经过党组织慎重考虑, 感念许世友同志为国家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对老母亲的一片孝心,最终批准了土葬。 能够得到特殊对待的一是任弼时,第二个就是许世友, 可 见国家干部想要获得土葬的资格是多么困难了。 许世友与母亲许李氏之间母子情谊深重,他们互相关怀鲜有争执,即使有不同的见解,许世友也会听母亲的话。 唯有一次,许世友对犯错的亲叔叔发火,许母见情况不妙下跪求情才把他拦住。 许世友的叔叔究竟犯了什么错误,才能让重视亲情的许世友大发脾气? 许母下跪阻拦,这件事最后的结局如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许世友曾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可辛苦操劳一辈子的老母亲闲不下来,因为儿子许世友家没有太多的杂活要做,老人家愣是浑身不舒坦。 最终,在老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许世友只能把母亲送回了河南省新县老家。 由于工作繁忙,许世友不能常回去探望母亲尽一份为人子的孝心,他时常觉得愧疚。 1953年,许世友的请假终于得到了批准,他把工作布置妥当后就准备回故乡许家洼看看。 许世友此次回乡的目的有二。 一是,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越发不好,他想陪伴母亲一段时间; 其二,革命队伍曾在新县开展工作,既庇护过乡亲们,也受到过乡亲们的庇护,双方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战略转移时许世友曾说过,有机会必要煮酒敬乡亲, 此时他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为党的事业立下赫赫战功,正是兑现当年承诺的好时机。 许世友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乡亲们对他的好,他都记在心里。 动身回乡前,他特意请了2名炊事员与他一同回乡。 1953年,中央军委批准许世友回乡的第二天,他就带着炊事员和通信兵坐上了回乡的车。 很快,载着许世友的吉普车来到了河南新县地界,县领导为了表示对他的欢迎之意,特意安排好饭菜和下榻的酒店。 许世友思乡心切,更不想让县领导养成奉承领导的陋习,仅吃了一顿便饭就匆匆上路了。 吉普车再往前开一段后,由于许家洼地处深山之中,交通不便,许世友一行人只能弃车骑马而行。 再次骑上高头大马的许世友,心中涌现出当年参加革命时的意气风发,但也多了一份回馈家乡的重担。 解放后,乡亲们曾给许世友写信介绍新县的情况,合作社的领导也曾找他汇报过工作,许世友鼓励村干部多干些实事,为新县的发展绘制蓝本。 此时,骑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许世友清楚地意识到, 新县的乡亲们必须有路能够走出去,外边的东西也要能运进来才行,交通是一个地方腾飞的关键因素。 当许世友骑在马上感慨万千时,早就得知他回乡消息的乡亲们异常热情,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有一部分乡亲甚至跑到村口等着看他骑马的高大身姿。 不一会儿,许世友的队伍就来到了许家洼村口,他热情地跟乡亲们打招呼,抽空吩咐让炊事员在家门口摆下几口大锅,又让通信兵去买猪买羊。 吩咐好任务后,许世友豪爽地说 :“乡亲们,一会都来家里吃饭,好酒好菜都备上了”。 乡亲们也感受到了许世友的豪爽真诚,纷纷笑着应下,一副军民同欢的喜乐景象。 许世友回乡探亲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许家洼,并向邻近的几个村庄蔓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前去看望他。 看望的队伍从许世友的家中一直往外延伸,足足排到了10公里外,所有前来的乡亲,男宾由他在家中正房接待,妇女和儿童由许母在侧房接待。 不论是排起长龙等待的客人,还是已经被许世友接待过,上桌等待吃饭的客人,所有乡亲的脸上洋溢着笑脸, 可在排队的长龙中,却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大爷不住地唉声叹气。 与热闹的气氛相比,大爷愁容满面的模样显得格外突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这位大爷竟然是许世友的亲叔叔许存礼, 他为什么叹气呢? 许存礼此行是想寻得许世友的庇护,他之所以叹气,是因为他和许世友之间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 从家事上来说,1927年后,做了叛徒的许存礼,仗着蒋介石集团的余威,大肆镇压中国共产党员,并报复在木兰山上打游击侄子许世友。 一天,叛徒许存礼带着礼物,破天荒地去看望许母,因为亲戚关系,许母不好意思赶人,只能客套地陪着说话。 叛徒许存礼在交流期间,不时看向侄女,还问起了三个侄女的情况,在得到有用的信息后,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许母还当许存礼突然转性知道关心亲人了,此时许母怎么也不可能想到, 许存礼已经私下和人贩子商量好,要把她们母女四人卖了,至于询问侄女的情况,也是为了卖上好价钱。 幸运的是,许母四人遇上了贵人,这才不至于落入魔爪。 从革命事业上来说,叛徒许存礼本想卖掉许世友的母亲和妹妹,用来打击许世友,一计不成他就想了一个更歹毒的计策。 许世友在木兰山上打游击的半年时间,山上缺乏食物,游击队员常常忍饥挨饿,到了最后,连勉强可以果腹的草根也没有了。 不得已之下,许世友只能带着2名队员趁着夜色一起回到许家洼筹备粮食,许世友前脚刚踏进家门,叛徒许存礼就收到了消息。 原来许存礼一直派人盯着许家,为怕许世友报复决定先下手为强,另外他还能拿着许世友的人头邀功请赏。 另一边,许世友难得见到老母亲,情之所至,他跪到地上给母亲磕头,诉说自己不孝。 这时,叛徒许存礼带着敌人来到了许家门口,叫嚷着让屋内的人交出许世友。 许世友知道情况不妙,他准备和同志们冲杀出去,家人不忍看他做无谓的牺牲,拼命拦住了他,并且让游击队的队员都躲到后院那棵大榕树上。 许世友等人刚刚躲好,叛徒许存礼等人就破门而入,敌人没有找到游击队员,就抓走了许世友的舅舅,想要借此把许世友引出来。 外祖父拼命阻拦才没让许世友冲出去救人,后来也是外祖父出面花重金打点,才把许世友那饱受折磨的舅舅救了出来。 离开家前,外祖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猎枪递给了许世友,并嘱咐道 :“三伢子,这枪跟着你才更有用,好好干,你是家人的骄傲”。 许世友背上粮食,含泪告别了家人,他和游击队员沿着山路一路向北,这是离村到木兰山的必经之路。 可是他们刚走没多远,山坡上就冲出来一伙敌人, 许世友后来了解到,在半路设伏的毒计,就是他的亲叔叔许存礼设下的。 许世友有少林武术傍身,拔出大刀就冲进了敌人堆,另外两名游击队员也与敌人展开搏杀。 纵然许世友武艺高强,也只能在众多敌人的围困下勉强自保,他实在没有能力照顾队友。 不幸的是,另外两名游击队员被敌人乱刀砍死,队友的牺牲激发了许世友的恨意,他不要命似的与敌人搏杀,竟然把敌人吓得连连败退。 敌人退走了,许世友抱着队友的遗体沉重离去。 前有卖母亲和妹妹的仇怨,后有杀害革命烈士的仇恨,新仇旧恨,许世友把恨意都记在了叛徒许存礼身上。 谁都没想到,许世友荣耀回乡时,许存礼还敢去拜见,竟然还是去寻求庇护的。 许世友该怎样对待既是亲叔叔,又是叛徒的许存礼呢? 等候许世友接待的长龙一点一点往前移动,很快就轮到许存礼了,等真正要跨进门槛时,许存礼心生胆颤,不敢往前再迈一步。 在屋内的许世友还是发现了门外的动静,他朝门外望去,正好看到了许存礼的身影,立刻大喝出声 :“你就是那个残害红军战士的叛徒许存礼吧!” 本就心虚的许存礼,被这惊天一喝吓得瘫倒在了地上,唯唯诺诺地说 :“许司令,我是你亲叔叔,以前那些错事都是被国民党逼着做的,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您就放过我吧”。 许存礼的恶行在许家洼是众所周知的,此时,围观的乡亲们听见他求情都很气愤。 许世友本想私下跟警察局交代一声,让警察按照许存礼的罪行判罪,也算给许家保留一些颜面。 但许世友见到许存礼后,尤其是在乡亲们都很气愤地环境中,他怒气上头,怒吼一声 :“血债自然要血偿,我就来了结你的狗命”。 话落,他大踏一步上前,同时右手利落地从身上掏出手枪,拔枪、开保险、上膛,动作一气呵成。 当枪口抵着脑袋的那一刻,许存礼吓得脸色惨白,许世友的手指却已经准备射击了。 这时,在侧房接待女宾的许母赶了过来,看见眼前的一幕,立刻大喊出声 :“三伢子,快住手,那怎么说也是你亲叔叔,听娘一句劝,以前的事就过去吧”。 许母挤到许世友和许存礼之间,试图让儿子放下手枪,许世友不为所动,坚持把枪口指向许存礼。 许母深知儿子许世友的脾气,也知道他起了杀心,轻易很难改变,可她爱子心切,不能让许世友担上杀叔的恶名,也不忍心让丈夫的弟弟被杀死。 情急之下,许母扑通一声跪到了儿子许世友面前,恳求他放过许存礼。 小时候家穷,是母亲强硬地把许世友留下,他才免遭被卖,也是母亲讨饭把他养大,母亲的恩情,他永生难忘。 可此时,母亲竟然为了叛徒许存礼下跪向他求情,许世友悲痛地说 :“家事我可以作罢不计较,那些惨死的红军战士,他们的仇该怎么办?” 许母是一个传统的老妇人,思想上还没有较高的觉悟,被儿子问得哑口无言后,就不敢吭声了。 许世友叹了一口气,快速把母亲扶起来说 :“我听您的话,饶他不死”。 叛徒许存礼听到许世友肯不杀他,仓皇而逃。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许世友就用来陪伴母亲,考察许家洼村干部的工作情况。 临返回山东前,他特意交代村干部 :“许存礼的问题,不能徇私,桩桩件件调查清楚后判刑”。 后来, 根据许世友的指示,叛徒许存礼被当地公安局逮捕,紧接着,当地法院判处了他无期徒刑。 许存礼此后一直在监狱服刑,直到1957年病死狱中。 正直的许司令,并没有因为母亲的求情而徇私枉法,他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站在人民的一面。 因为军区事务繁重,许世友不得不返回山东,他人虽然回去了,可心里始终挂念着新县的父老乡亲。 1958年,许世友将军有了第二次回乡的机会,这次他直接带了一个工兵团回到家乡。 在许世友的支持下,交通闭塞的故乡有了路和桥,故乡盛产的红松也被运往了各地。 1959年,国家陷入内忧外患,苏联在一旁虎视眈眈,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趁机捣乱。 可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许母却病危了,忠孝难两全, 许世友将军忍痛镇守军区,他留下“儿子一定会给娘守坟”的誓言。 特殊时期, 许世友将军有了第三次回故乡的机会,这次他为故乡通了电,乡亲们都记得他的恩德。 值得一提的是,许世友将军依法严惩了叛徒许存礼, 却一直从自己的工资里出钱接济许存礼的妻儿, 可见许世友将军爱憎分明、是心中装着人民的好将军。 后来,许世友将军多次提交请假报告,但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中央军委始终没有准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将军仅有三次机会返回故乡,它每一次都给故乡送去了“温暖”,其余时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始终是许世友将军心中的遗憾,他的前半生为革命奋斗,后半生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唯有临终留下与母亲葬在一起的遗言。 1985年,许世友将军病逝后,南京军区遵照遗言,把许世友将军葬在了大别山上,让他和母亲永远在一起。2023-07-06 14:26:441
开国将军许世友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021
许世友几个孩子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091
许世友有几个孩子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151
许世友有几个子女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221
许世友的子女有几个?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362
许世友后人
许世友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431
许世友的儿子在哪里
许世友一生共有9个子女(活到成年的有3个儿子、4个女儿):许世友长子、次子早夭折。1、第三子许光: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世友,1956年许光任北海舰队宜川号军舰副舰长。1965年回乡,2013年去世。2、第四子许建军: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被捕入狱,现已平反。出狱后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有消息称其患上抑郁症,已于2012年离世。3、第五子许援朝:曾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后出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少将。4、大女儿许丽(许莉)为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5、二女儿许桑园(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现任南京空军医院副院长6、三女儿许华7、四女儿田小兵(许经建)2023-07-06 14:27:491
许世友子女
许援朝——原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现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三子) 许光——原河南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大副主任。许莉——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世友将军长女) 许建军——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八十年代初触犯军纪而服刑(许世友将军次子)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许世友将军次女) 许金建,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7:562
许世友的子女现在在干什么
共有七个子女,大儿子徐光,先种田,后来到部队去做了个小官,再后来退休了。二儿子许建军,部队小官,后来触犯法律被抓服刑。三儿子许援朝,安徽某军区司令,估计已经离休。大女儿许丽,军区话剧团退休。二女儿许桑园,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已经退休。三女儿许华,不详 。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教育界,已经退休。2023-07-06 14:28:031
闪闪的红星的人物原型
许光。“潘冬子”的原型是将军许世友的长子许光。许光是许世友将军和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乳名叫“黑伢”,自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传奇的经历,让许光成为《闪闪的红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1965年,许光按照父亲的嘱托,回到家乡新县工作,侍奉老奶奶,在县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2013年1月6日2时44分,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长子许光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1961年春的一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李小文找到自学成才的部队作家李心田,请他为孩子们写一本书。李心田此前已写过一部小说《两个小八路》,此时,他正准备再写一部反映革命后代成长的作品,少儿出版社的约稿可谓适得其时。当时,李心田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班上学生大多是老红军的后代,而且为数不少都是战争年代(尤其是长征时)与父母失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找到的孩子。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等就是如此。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故事特别引起了李心田的注意。江西根据地有一位红军,长征时给家中留下了一顶写有自己名字的军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妻儿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孩子正是拿着这顶军帽找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李心田听了这个故事后便萌生了将它写成小说的想法,并按儿子对红军爸爸“想、盼、找”的思路勾画了整部小说的框架。参考资料:人民网《开国上将许世友长子许光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一生的不平凡》人民网《1975年《闪闪红星》被批:吹许世友》2023-07-06 14:28:222
许家印是许世友的儿子吗?
不是的,许司令的孩子共有7人,但是没有许家印。共有七个子女,大儿子徐光,先种田,后来到部队去做了个小官,再后来退休了。二儿子许建军,部队小官,后来触犯法律被抓服刑。三儿子许援朝,安徽某军区司令,估计已经离休。大女儿许丽,军区话剧团退休二女儿许桑园,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已经退休。三女儿许华,不详 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教育界,已经退休。2023-07-06 14:28:441
许世友的那个儿子在青海做过监狱?
许世友将军共有七个子女,作为一名从战火中走来的老军人,他把七个子女全部送到了军营锻炼,子女参军后,从不给特殊照顾,用许世友的话说:孩子参军就是部队的人了,是组织的人了,好坏由部队去管,路子由自己去走. 许光是许世友长子,与其元配所生,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后回新县任武装部副部长,侍奉老奶奶,在县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 许光的四个子女分别叫 许道昆 许道论 许道江 许道海 ^^许世友去世时,七个子女没有一个沾他的光,“照顾”当上“大官”。 许世友一共有七个子女: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大儿子许光,二儿子许建军,三儿子许援朝。 大女儿许丽,二女儿许桑园,三女儿许华 四女儿叫田小兵(许金建)。 许援朝——原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现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三子) 许光——原河南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大副主任。1929年(许世友和结发妻子朱锡明之子) 许莉——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世友将军长女) 许建军——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八十年代初触犯军纪而服刑(许世友将军次子)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许世友将军次女) 田小兵也叫许金建,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许道江——二炮后勤部卫生部中校助理,1966年(许世友将军孙女,许光之女)2023-07-06 14:28:524
许世友有孩子吗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8:591
许世友与雷明珍有孩子吗
没有孩子。开国上将许世友的一生有过3任妻子、7个子女,但他与第二任妻子雷明珍的感情令人哀叹。许世友与雷明珍结婚不久就被捕入狱,在如此困难之际雷明珍却要与许世友离婚。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许世友进抗大学习,雷明珍分配到延安县搞妇女工作,虽然分居两地,但感情日深。后来,许世友因“抗大事件”被捕入狱,使他与雷明珍理应美满的婚姻发生了变化。扩展资料:许世友的子女: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许光,长子,元配朱锡明所生,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发心肌梗塞过世。。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许华,三女。许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2023-07-06 14:29:062
许世友将军的孩子现在什么官职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出身于贫苦农家,曾在少林寺当过武僧。共和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许世友将军一生共有十个子女。许世友长子、次子早夭折,第三子许光,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世友。图为1956年许光任北海舰队宜川号军舰副舰长时照片。许光参军后,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第十二步兵学校、第五航空兵学校、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海军学校和海军高级学校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第一批本科学历海军军官、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图为1977年许光与父亲许世友在广州合影。1965年,许世友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让许光回到家乡,照顾祖母,替父行孝。许光遵照许世友将军嘱托替父行孝,从繁华的海滨城市青岛调回到新县人武部任职,由海军作战部队的军官改任县人武部参谋,并于2013年1月6日去世。图为1977年许世友与许光以及孙子、孙女合影。第四子许建军亦系许世友第三任妻子田普的长子,原南京空司团级参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告触犯军纪被捕入狱,现已平反。出狱后许建军在广州、珠海一带经商,有消息称其患上抑郁症,已于2012年离世。图为许世友夫妇与子女合影,左一为许建军。第五子少将许援朝,系许世友与田普幼子,曾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后出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图为许援朝担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时照片。许援朝1951年2月生,196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2月参加工作,少将军衔。1969年08月任坦克十师三十七团一营三连排长、副连长、连长,党支部委员、副书记,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图为许援朝担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时照片。1983年07月许援朝任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人武部副部长;1985年09月任南京军区司令部装甲兵部正团职参谋;1990年03月任第一集团军坦克第十师副师长;1992年10月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军械供应部副部长。2005年05月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南京军区党委委员;2006年10月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南京军区党委委员;2009年07月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党委委员。大女儿许丽(许莉)为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现在上海饭店任高级会计师。图为许世友夫妇与子女许建军、许援朝、许丽、许桑园、许华、田小兵合影。二女儿许桑园(许华山)原服役南京空政,后从事导演工作,现任南京空军医院副院长;三女儿许华,四女儿田小兵(许经建),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图为2010年时任二炮后勤部卫生部处长的许道江上校夫妇一行在新县县长、县人大主任等县领导陪同下拜谒祖父许世友将军墓。2023-07-06 14:29:212
长跪大别山长跪大别山小说的叙事视角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1、长跪大别山叙述视角及作用2、长跪大别山的干爹是不是他亲爹3、长跪大别山为什么不以长跪奶奶为题4、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谁的儿子长跪大别山叙述视角及作用“我”的叙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推进情节发展、凸显强化人物形象。小说《长跪大别山》中,故事以“我”的视角展开,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推进情节发展,通过“我”这一形象展现了干爹对奶奶的感情,凸显强化人物形象。《长跪大别山》主线是写一个乡村老奶奶(“我奶奶”)作为革命老人将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奉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的故事。长跪大别山的干爹是不是他亲爹不是。1、长跪大别山的亲爹与干爹在小股部队,与敌激战,亲爹中弹牺牲。2、干爹把长跪大别山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长跪大别山为什么不以长跪奶奶为题长跪大别山不以长跪奶奶为题的原因是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长跪大别山景区位于河北省以南,是以独特的景观、浓郁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及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的著名旅游胜地。景区内含有瀑布、山川、洞穴、古庙宇、古遗迹、神话传说等壮观的景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处完美的风景旅游胜地。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谁的儿子长跪大别山中我是许世友的儿子。许世友,始终是大别山的儿子,始终是大别山的农家子弟,始终是一位保持着农民本色的将军。《长跪大别山》,原发《中国作家》2019年第8期,《小说月报》曾剑,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办现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2023-07-06 14: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