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国榷》的作者是谁?

2023-07-07 01:08:09
TAG: 国榷
共6条回复
以心消业

是的,作者:谈迁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北营

论谈迁《国榷》与史事的考据

杨绪敏,臧其猛

《国榷》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史学家谈迁为后

人留下的一部明代编年史巨著。这部史学巨著最

突出的特点是在记述史事的过程中,继承了司马

迁重视考信的优良传统和明中叶以来重实证的学

风,对所依据的史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

考据工作。他在说明自己撰写《国榷》的动机时

说:“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

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讹陋肤冗者,妄有所损

益。”[ 1 ]在解释《国榷》书名时他指出:“横木水上

曰榷。汉武帝榷商税,今以榷史,义无所短长也。

事辞道法,句榷而字衡之。大抵宁洁毋靡,宁塞毋

猥,宁裁毋赘。若亥豕之讹,雌黄之口,尤其慎旃,

不敢恣臆于百禩之下。”[ 1 ] 可见,他把史料的考

据、“商榷”作为撰写《国榷》的重要任务之一。谈

迁在《国榷》编纂过程中从事的考据工作所表现

出的学风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一、订正《明实录》的失实

《国榷》的编撰是以明代历朝实录和邸报为

主要依据,以明人著述和本人实地调查所搜集到

的史料为参考的。明代保存下来的共有十三朝

(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实录及崇祯朝的辑补

本。由于种种原因,其中有数朝实录存在着严重

的失实、丑正、阙漏等现象。正如黄宗羲所指出

的:“实录见其表,其在里者已不可见。况革除之

事,杨文贞(士奇)未免失实; 泰陵之盛,焦泌阳

(芳)又多丑正; 神、熹之载笔者,皆宦逆奄之舍

人。至于思陵十七年之忧勤惕励,而太史逃荒。

皇宬烈焰,国灭而史也随灭。”[ 2 ]《太祖实录》初修

于建文时期,靖难之役后,永乐帝为掩盖某些事

实,曾先后两次重修,甚而杀害初修《太祖实录》

的史官。如永乐元年二月以“指斥旧事”为名,杀

害参与《太祖实录》初修的原史官、南昌知府叶蕙

仲,并将其妻罚为千户泰贵家奴[ 3 ] 。重修的目的

在于预示太祖原有传位于朱棣之意,甚至否认朱

棣生母本为碽妃而强以为马皇后,所以歪曲事实

的地方很多。《成祖实录》阙漏现象尤为严重。

正如明人黄省曾所指出的:“至于修文庙时列传,

不知当柄之臣,何故抹杀其事,每载一人,不过述

其姓名、科甲,转历归老,如由状然,中间略见其为

人若何而已。虽有殊功显谟,竭力社稷,抗法万

世,一切不录,皆随飘风春叶以渐灭焉尔。”[ 4 ]《孝

宗实录》在编纂的过程中,焦芳“入内阁,操史笔。

凡所褒贬多挟恩怨,旧时大臣如何乔新、彭韶、谢

迁辈,芳辄肆诋毁。李东阳等不敢为异同”[ 5 ] 。

因此曲笔现象比较严重。《光宗实录》因阉党与

东林党之间的政治斗争而被修改,颇多失实之处。

《熹宗实录》问题也不少,崇祯对其颇为不满。他

曾批评道:“实录,传信将来,笔削最要虚公,朕昨

闻皇考前录颇失实u22efu22ef今于意合者存其美,不同

者去其实,或实载一节,或单标数语,成心偏见,滋

惑传疑,其于实录之义何在?”再加之顺治初年冯

铨将《熹宗实录》中天启四年纪事毁掉[ 6 ] ,后又缺

天启七年纪事,遂使《熹宗实录》残缺不全。

对《明实录》存在的问题,谈迁是非常清楚

的。因此他对《明实录》抱着不迷信、不盲从的态

度。他在引用《明实录》时特别注意加以厘正,比

如针对修改过的《太祖实录》否认朱棣生母为碽

妃而强以为马皇后的记载,他直截了当地指出:

“太祖高皇帝第四子也,母碽妃。玉牒云,高皇后

第四子。盖史臣因帝自称嫡, 沿之耳。今南京

《太常寺志》载孝陵祔享, 碽妃穆位第一, 可据

也。”[ 7 ]在太祖驾崩建文嗣位问题上,经过永乐年

间重修的《太祖实录》多有曲笔。而《国榷》在记

载这件事情时,补充记载了太祖临终时“皇太孙

侍汤药甚谨,亲扶掖,虽秽亵必躬以进,深夜侍卫

或寝,呼太孙即唯,目不变睫,形至骨立”的事实,

并特别地记载了太祖关于“燕王不可不虑,齐泰

受顾命”的诏谕及传位于建文的遗诏,遗诏称:

“皇太孙允 ,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

勤民政。”[ 8 ]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又如《太祖实

录》记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戊寅,太祖登上东角门,

谕群臣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燕王类朕,朕欲

立之,何如?”谈迁以为此段记载有曲笔之处。他

说:“国史虽如此,然永乐所裁定,未遂确也。上

言动曲中,安有越秦晋二王,私树燕邸? 此孤竹

君、赵主父偃之覆辙,谓高皇帝出诸口乎? 在文皇

未免借其说以欺靖难诸人,又曲笔张大之,似非所

以安高皇帝也。”[ 9 ]再如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八月

福州军索饷起事,《明实录》把起事的原因归咎为

都御史林廷玉、副使高文达“尝干请不遂”,与左

布政使伍符有隙,而故意唆使士兵污辱伍符,然后

出面劝解以示功。谈迁据赵时春的《平凉府志》

以澄清事实。《平凉府志》记载:“伍布政与杨通

判夺军士月粮,军遂作乱,屯市中,将攻伍、杨之

衙,迁延不果,侯官巡抚林廷玉伺其意善,遂抚降

之,许以时给粮,伍、杨之党反诬其导之也,靳勿

与。故叶元再乱,连日不解,廷玉不得已再抚之,

不下,反质公食言。廷玉阴以义携其党,与镇守太

监兵诛之。”谈迁认为:“《实录》诋廷玉酿变,而赵

以解棼称之,大属矛盾。然干请不遂,遽嗾叛卒,

万一不可制,奈何? 此在庸夫犹不为此,似非所以

律廷玉也。彼夙敦名节, 肯失计蹈于危险之途

哉?”因此他断言:“伍符惧罪,藉廷玉为口实,而

《实录》辄采其说,冤矣。”[ 10 ]这样不仅纠正了《明

实录》记载的失实,而且为一起冤案昭了雪。

二、弥补《明实录》记载的缺漏并辨其是非

《明实录》的缺漏有的是出于为封建统治者

隐讳的需要而人为的删削;有的是因为当时史官

的疏忽或记载的不全。如明太祖晚年杀戮功臣,

《明实录》上只写某人某年某月某日死,多不交待

死因。《国榷》却原原本本地记载了前因后果。

洪武年间,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相继被

杀,谈迁不仅详载其事,而且均有议论,表明自己

的看法。如洪武十三年详细地记载了胡惟庸被诛

杀的前因后果:“初,惟庸得上意,窃肆威福,横

甚。封事稍嫌,匿不奏。四方馈遗亡算。家人为

奸利事,道关,榜辱关吏,吏奏之。上怒,杀家人,

窃责丞相,谢不知,乃已。又以中书违慢,数诘问

所由,惟庸惧,乃计曰:主上鱼肉勋旧臣,何有我

耶? 死等尔,宁先发,毋为人束死u22efu22ef遂诱吉安侯

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使出招士马为外应u22efu22ef乃遣

元臣封续致书漠北请兵,又使指挥林贤通倭使,俾

载精兵千人伪贡,及期会府中,掩执上。度可取取

之,不可则掠武库兵入海。惟庸因伪称第中甘露

降,请上临幸,许之。会西华门内使云奇走告变

u22efu22ef上悟,登西皇城楼而眺,顾见丞相第中壮士伏

甲屏间数匝,亟发禁兵擒之。”“戊戌,诛左丞相定

远胡惟庸、御史大夫茶陵陈宁,夷三族,尽诛其僚

党,凡万五千人。”[ 11 ]对此,谈迁评论说;“胡丞相

狷才窃柄,俾睨名器u22efu22ef第英主龙兴,手剪群雄,

如灶上扫除,事且大定,而逆党不数人,藏甲不数

百,觊专诸于窟室,冀聂政于东社,自非婴儒,其敢

任之。”[ 11 ]再如《国榷》卷十洪武二十六年在详记

蓝玉案的前因后果的同时,谈迁为蓝玉辩护说:

“蓝凉公非反也。虎将粗暴,不善为容,彼犹沾沾

一太师,何有他望? 胡惟庸通倭虏颇有迹。凉公

欲以部校家奴数百千人冀幸万一,虽至愚不为也。

富贵骄溢,动絓疑网,积疑不解,衅成钟室。噫,功

臣菹醢,安得止大树之下,晚游赤松,庶几哉,不殆

不辱矣。”

关于建文帝的记载,经过修改的《明实录》不

仅取消了建文的年号, 而且删削了大量史实。

《国榷》则补充了朱允 执政4年中的详细史实,

尤其详细地记载了从燕王起兵到攻陷南京的全过

程,并引用王世贞、李维祯、冯时可、何乔远等一大

批史家的记载和评论,一方面评论了建文帝及其

采取的削藩政策与靖难之役的关系,同时也补充

了许多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不同记载。至于崇祯朝

和南明弘光政权的史事,由于这两朝没有实录,谈

迁更是依据邸报和自己耳闻目睹的史实作了大量

的补充。《国榷》卷八九到卷一0 三详细记载了

崇祯帝在位17年的史实,卷一0四主要记载了南

明弘光政权的史实,其中记载李自成攻陷北京、崇

祯帝煤山自缢事甚详。《国榷》在弥补《明实录》

缺漏时,有时加以说明。如永乐十年九月杀大理

寺卿耿通,谈迁称此事“实录不载,岂有所讳耶;

事具南院故牍,不可不存”。不仅补充记载了此

事,而且说明了耿通被杀的罪名和原因。即“通

所犯谭源清事,止徇情出罪耳”,“先回銮时,每朝

罢,辄窥伺动静, 言东宫过举, 此离间罪重也。

u22efu22ef时汉王构东宫,故上每事怒之,耿通言及,触

上怒,遂被极刑。”[ 12 ]又如《国榷》卷一七永乐十

八年十二月记载:“始立东厂,专内臣刺事。”谈迁

注曰:“事不见正史。而《会典》据成化十八年大

学士万安奏罢东厂云:‘文皇帝建立北京,防微杜

渐,初行锦衣卫官校,暗行缉访谋逆妖言、大恶大

奸等事,恐外官徇情,随立东厂,令内臣提督控制

之。彼此并行,内外相制"云云。不知《实录》遗

此何也?”可知此条《明实录》原本缺载,是谈迁补

记的,而更多史实的补充谈迁是不加说明的。要

想精确地了解谈迁究竟补充了多少史实,则须拿

《明实录》与《国榷》仔细对读,方可知晓。

三、揭露野史的曲笔虚饰

明代私家自行写史的风气超过了以往任何一

个朝代。正如喻应益在《国榷序》中所指出的:

“三代而后, u22efu22ef野史之繁,亦未有多于今日者。”

由于这些野史稗乘作者水平不一,政治态度各异,

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因此存在着“见闻或失之

疏,体裁或失之偏,纪载或失之略”[ 13 ]等问题。谈

迁在引用这些野史稗乘时,态度十分审慎。他说:

“实录外,野史家状,汗牛充栋,不胜数矣。往往

甲泾乙渭,左轩右轾。”对此,他采取的态度是:

“人与书当参观也。其人而贤,书多可探,否则,

间征一二,毋或轻徇。”[ 14 ]也就是说,在决定史料

取舍时,决不单纯因人废言,其人贤,而其书可多

采,即就作者不贤,也不能说其著作一无可取。这

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十分可贵的。这与当时一般

作史者那种“此因彼袭,攘袂公行”[ 2 ]的现象大相

径庭。为此,他对野史稗乘的记载作了认真甄别

鉴定的工作。

比如对元至正二十三年七月鄱阳湖之战中,

朱元璋所乘白海舟被陈友谅军包围一事,稗史记

载:“白海事急时,帐前左副指挥韩成,服公衣冠,

对众投江中,敌信之,稍缓。”谈迁对此颇为怀疑。

他引友人许重熙所云:“此事妄也,两军方斗,无

主将自殒疑众之理。时上称宋平章吴国公,非龙

袍冠冕。”又引当时人朱善所记:“常遇春被敌困,

公率副将陈兆先、韩成救之,遇春舟得脱,而公等

三人战没”等为证,指出:“世俱以纪信拟成(案: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荥阳被围,纪信伪装成汉

王出城降楚,汉王乘间脱逃,纪信被项羽烧死。) ,

孰知其子虚乌有者哉?”[ 15 ]再如有稗史记洪武旧

臣郭英事迹时,虚构了这样的情节:陈友谅部将陈

英杰驰马持槊直奔朱元璋帐下,郭英从旁来,跃马

奋臂,斩杀陈英杰,使朱元璋脱险。谈迁以为:

“此即敬德之护秦王也。意郭氏后人勋饰称,故

不足信。圣祖素严重,安有牙门如无人焉者。”[ 16 ]

另有稗史称郭英有“射陈友谅,缚张士诚”之功,

谈迁认为郭英果有此伟功,为何太祖当初不封其

为侯,而拖迟到洪武十七年,才因其有“征云南”

之功被封为武定侯? 他指出:“今稗说谓英射陈

友谅,缚张士诚,其绩似伟,高帝岂忍遗之耶? 嘉

靖中,裔孙翊国公勋购门客创饰之,幸跻太庙,不

足信也。”[ 17 ]

四、重视考订史实的原委

《国榷·义例》指出:“建置创始必书。如改

郡县、设官司、通朝贡、行封拜、肇工作、定礼乐、正

赋役、开科贡、颁诏令,例宜书。”比如关于明代宦

官干政起始问题,一般认为始于永乐朝,而谈迁却

不以为然。《国榷》卷六记洪武八年“五月戊辰,

内使赵成往河州,以绫绮罗帛茶市马”。谈迁指

出:“此中人奉使之始。初阉禁甚严,不令识字,

有言及时政,立斥之。其河州之命何也? 可奉使,

亦可镇守、监军、采榷、封贡矣。天下之患,尝发于

所不及料,圣祖既料之,亦未坚持其终也。”又如

《国榷》卷六洪武十一年“十月戊申,遣内臣吴诚

诣总兵官指挥杨仲名行营观方略”。谈迁指出:

“此内臣监军之始。即不预军事,恐为所怵也。”

由此交待了明朝宦官涉政的起始。他认为,鉴于

汉唐宦官干政造成的危害,明太祖虽然对宦官采

取抑制的政策,明令宦官不得干预朝政,但他却未

能始终如一地奉行这个政策。宦官的出使、监军,

标志着洪武初年严禁宦官干政政策的失败,从而

为明朝宦官擅政开了先例。又如关于明朝经略宁

夏的起始时间,《国榷》卷五洪武六年四月初一记

载:“太仆寺丞梁野先帖木儿言:‘宁夏及四川,西

南至船城,东北至塔滩,相距八百里,沃野通舟,宜

重将镇之,招集流亡,务农屯田,十一而税,兼行中

盐之法,可军民足食"从之。”谈迁指出:“此经略

宁夏之始。”[ 18 ]

五、对历史人物的名号据实以书

谈迁在《国榷·义例》中有两条谈历史人物

的名号称谓问题。他说:“司马子长于汉初曰沛

公,曰汉王,据实以书,后人或概从帝号,颇乖其

素。”又说:“国初如汉陈友谅、吴张士诚、夏明玉

珍之类,或书入寇,云伪汉、伪吴、伪夏,大非孝陵

逐鹿之意。秦初未尝臣六国,汉初未尝抑西楚也。

孝陵诏敕,不讳为元民,而诸家辄以成败责一时敌

国,得毋早计。”因此他主张人物的名号称谓应

“如本称,庶明历履。”按照以上原则,谈迁在记载

人物不同时期的称谓时,均能据实以书,反映了他

实事求是的治史精神。如初称朱元璋为“朱公

子”(至正十三年五月—至正十五年五月) ,后称

“大元帅(至正十五年六月—至正十六年六月) ,

再后称“吴国公”(至正十六年七月—至正二十三

年十二月) ,再后称“吴王”(至正二十四年正月—

至正二十八年秋) ,洪武元年始称“上”,而不像一

些史书“概从帝号”。对于与朱元璋同时起兵反

元的起义军首领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均不称

其为“寇”。谈迁认为“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

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

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

焉。”[ 14 ]谈迁对永乐年间重修《太祖实录》,取消

建文年号而代之以洪武纪年深表不满。他说:

“圣祖谥异类之顺帝,而今至废骨肉之建文;圣祖

修既亡之元史,而今且革代传之年号。作述相悬,

何啻霄壤哉! ”[ 7 ]又说:“国可灭史不可灭。靖难

之事,彼弃屣而此止戈,名正言顺,夫何疑之有?

今革建文而仍洪武,孙蒙祖号,是似以父子角,非

所以妥高帝在天之灵也。”[ 14 ]因此,他在《国榷》

中不仅恢复了建文年号,而且在起兵以前把朱棣

称为燕王,到起兵以后,建文帝削除燕王封号,便

改称燕庶人。谈迁虽身在清朝,但他是以亡国遗

民的心情来写《国榷》的,因此,他毫不掩饰地直

称清先人为“建虏”, 清建立后又改称其为“清

虏”。这在当时,是要冒被杀头的危险,需要很大

勇气的。

六、对暂无法下结论的史料,采用

兼收并存的办法

由于明代私家修史非常繁富,各家之说往往

互相矛盾,有的史实与谈迁耳闻有出入且暂无法

下结论的,谈迁往往采用兼收并存的办法。如记

载李自成与吴三桂之间的瓜葛时,谈迁记录了友

人明光禄寺丞高弘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高弘商

于崇祯十七年被起义军俘虏。是年四月,吴三桂

大败起义军。高氏曾亲自听起义军将领李肖宇

“面述败状”,并诉说当时情景:“自成出吴襄军前

以招三桂,三桂不动,求见东宫,亦出之,三桂叩马

上而哭。自成嘱东宫招之,三桂称万岁。东宫还

营,自成轻骑欲过三桂营劳军,三桂诺,留宴,同东

宫焉。酒数行,笳吹大作,三桂遽起抱东宫入,自

成亟腾马去,不及执矣。天骤晦,贼休营不备,胡

骑突杀,锐甚,自相踏藉,僵尸数十里。”听当事人

直接面述,应该是比较可信的。然而谈迁对此却

持非常审慎的态度。他说:“三桂绐降,自成劳

军,东宫留夺,诸家所未闻,似属子虚。予亦未敢

竟矜以为然,故录存其说以备后之考订可也。”[ 19 ]

又如弘光元年三月,有少年至南京,自称旧太子。

马士英派宦官持御札召见,同时又揣摩弘光帝之

意,提出若干可疑之处。大学士王铎昔日曾侍奉

过太子,但慑于马士英的权势,遂加以附和,首言

太子为伪。对马士英等人断定该少年为假太子一

事,谈迁是持怀疑态度的。他引用了许重熙《甲

乙汇略》所载:“去年秋,舍人穆虎道山东,值少

年,求附行。同途久之,云我东宫也。入南京梦箕

邸中,梦箕未之信,少年曰:‘我往始冠,君不赞礼

乎?"盖梦箕先北寺序班,遂伏地哭。留浃月,惧

露,移杭州,又久之,潜遣往浙东,将匿之闽粤,以

不自晦,上书明其事”,以此作为证据并以自己亲

耳所闻作为佐证:“夏五月,予从高相国弘图宿西

湖净慈寺,旧阉苏某四月出金陵,云东宫甚真,其

足骭骨左右各双,谁能伪之? 特慑于积威,毋敢相

剖。”有了这两个证据,似乎可以下结论了,但谈

迁非常谨慎地认为:此为“一时道听,不敢如湘山

野录致烛影斧声之枉。然略举其概以俟南史氏,

亦存疑之例也。”[ 20 ]尤其对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资

料,谈迁更是不厌其烦地加以引录,以证明建文帝

在靖难之役中没有死。这除了寄托对建文帝的同

情和怀念外,客观上为后来的史学研究者提供了

企图解开建文帝下落之谜的一些依据。采取存异

的办法,不仅保留了许多不可多得的史料,把历史

上某些问题的分争交待得非常清楚,以留给后人

裁定,而且避免了因鲁莽而造成《国榷》记载的失

实。

总之,谈迁在编纂《国榷》的过程中,对其主

要的依据《明实录》采取不迷信、不轻信的态度;

对各种野史的记载,更是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

精的考证、鉴定工作;对暂时无法断定其是非的史

料,他采用了兼蓄并存的方法。尤其是他在客观

记载史实的过程中,采用了插附按语、亦评亦辩的

特殊方式,对所载史事既有考证,也有评论,颇具

特色。为了保证《国榷》记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他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先后搜集到当朝人所编

修的《吾学编》、《大政记》、《宪章录》、《弇山堂别

集》、《绥寇纪略》、《崇祯事迹》等百余种书籍。在

“征文”的同时,还作了大量的“考献”工作,公元

1653年(顺治十年) ,他应聘做弘文馆编修朱之锡

的记室,通过运河到达北京,在北京一呆就是两年

多。在此期间,他全力搜集相关史料,实地调查采

访熟悉明朝掌故的人,以订正《国榷》记载的失

误,弥补其缺失。经过刻苦努力,他不仅订正了史

书记载的错误,而且补充了大量史料,尤其是弥补

了崇祯、弘光两朝史料的缺失,为明朝历史的纂

修,立下了汗马之功。与谈迁同时代的学者钱朝

玮在《谈孺木先生传》中作了这样的记述:“《国

榷》者即先生所辑《皇明日录》也。起龙飞,迄瞑

晦,凡三百年事,罔不详核而备载之,约数百卷。

日得十二纸为率。尝谓予曰:‘志此者三十年矣。

月旦一时,是非千古,不可苟也"。尝旅食京师,

得睹史馆秘本,又旁参诸家,寻访故老,今始就

绪。”[ 21 ]由此可见,谈迁作史的态度是极其严谨求

实的,其科学治史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

习借鉴。

[参 考 文 献]

[ 1 ]谈迁. 国榷:“自序”[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2 ]黄宗羲. 谈君墓志铭[A ]. 国榷. 篇后附录[M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8.

[ 3 ]谈迁. 国榷:卷一三(永乐元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4 ]谈迁. 国榷:卷二一(宣德五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5 ]龙文彬. 明会要:卷三六[M ]. 职官八. 北京:中华书局, 1998.

[ 6 ]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四五[M ]“书两朝从信录后”. 上海:世界

书局, 1937.

[ 7 ]谈迁. 国榷:卷一二(建文四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8 ]谈迁. 国榷:卷十(洪武三十一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9 ]谈迁. 国榷:卷九(洪武二十五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0 ]谈迁. 国榷:卷五0 (武宗正德十三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1 ]谈迁. 国榷:卷七(洪武十三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2 ]谈迁. 国榷:卷一五(永乐十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3 ]喻应益. 国榷:序[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4 ]谈迁. 国榷:“义例”[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5 ]谈迁. 国榷:卷一(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M ]. 北京:中华书

局, 1988.

[ 16 ]谈迁. 国榷:卷二(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 [M ]. 北京:中华书

局, 1988.

[ 17 ]谈迁. 国榷:卷一三(永乐元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8 ]谈迁. 国榷:卷五(洪武六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19 ]谈迁. 国榷: 卷一0 一(崇祯十七) [M ]年.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 20 ]谈迁. 国榷:卷一0四(弘光元年)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 21 ]钱朝玮. 谈孺木先生传[A ]. 国榷:篇后附录[M ]. 北京:中华书

局, 1988.

苏萦

《国榷》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是谈迁哦

安徽路人假

谈迁

大鱼炖火锅

谈迁

相关推荐

国榷的读音是怎么拼?

  国榷  读音:guó què  解释:《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谈迁(1594年—1658年)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此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明太祖朱元璋诞生,直到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的317年间的历史。《国榷》据称原稿百卷,详今略远,万历以后的历史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天启、崇祯两朝历史则占全书篇幅的六分之一。崇祯朝没有实录,谈迁根据邸报、方志、遗民的口述,由于书中对清廷颇多贬责,关于建州的记载较多,当时无法流传,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近人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以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104卷,又卷首别作4卷,共108卷。
2023-07-06 14:45:213

《国榷》为什么叫国榷

国榷,是指国家大事、国家历史的商讨。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作者之所以起名国榷,想来是因为此书记载的是明朝历史,乃国家大事之集成。同时故国已亡,此名寄托了作者亡国之痛。
2023-07-06 14:45:363

《国榷》 有什么意思

“榷”指商讨。“国榷”就是对国家的一些大事进行的评论。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 题记  喩序  自序  义例  卷首之一  卷首之二  卷首之三  卷首之四  卷一 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九月至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匚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乐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乐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  ……
2023-07-06 14:45:443

国榷和明通鉴,哪个短

国榷短,成书朝代近:从研究角度看,国榷的价值相对大些;但如果想了解明代的历史,明通鉴是个不错的读物。 国榷的价值自不待言,其最大的缺点并非叙事,而是对记事繁简的把握。有时学春秋笔法,简单几个字记载一个事件;有时像史料长编,事件来龙去脉纤细不遗。明通鉴的价值亦不可小觑。夏燮是非常优秀的史学家,他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对各家记载的分析取舍皆非常人所能及。我们可以通过明通鉴了解明代史实,可以通过明通鉴勾勒研究论文论著的框架,可以以明通鉴为基础对有关事件的不同记载进行再分析,但一部论文或论著对明通鉴的引用万不可超过全部引用的三分之一,如果要说价值,当要更注重《国榷》。 一是修书时时代近,资料珍贵可信,二是此书未经清人改删。天启元年(1621)开始编著,“六易其稿,汇至百卷”,伪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终于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修书初衷是鉴于当时的经史官员所修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于是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 夏燮的书也自有他的可贵之处。夏因不满《明史》的失真记载,于是仿《资治通鉴》的体例,编修《明通鉴》一百卷。但此书大多剪裁习见之史事,而且有时显得笔拙。 谈迁属于前明遗老,对当时的清廷多少都抱有敌视态度,其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中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如建文史、夺门之变等;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夏燮作书时候已经是道咸年间了,本人又作过知县,对于当年满洲发展建国史多多少少有些避讳。 虽然两本书的卷数差不多,都是百卷。但是他们对内容的偏重不同,以弘治三年正月为例:国榷写了17件事,而明通鉴与国榷字数相差不大,只有4件事。虽然在一些大事件的内容程度方面国榷显得十分简略,但国榷至少能将明代政局的发展能详细描述出来,而明通鉴更像是明代历史的故事版,缺少编年体的流畅性,我粗略翻了一下,除了太祖建国、崇祯失国稍微记载丰富外,其余大部分年月记载简单,每个月常常记只载一两事件,甚至有时连尚书的任命升迁都没有记载,很多重要官职任免、大臣题本奏本、皇族出生死亡分封等等都没有记载。当然了,如果单论故事性的话,明通鉴相对好看些,而国榷像是在写流水帐,但是这毕竟是通鉴体史书,相对而言,国榷更有价值。 国榷 和 明通鉴皆为编年体,国榷对于以往避而不谈者敢于直书,并加以评论。将自己及诸家的观点并列于正文后,便于读者了解,和参考。再就是作者对于史料的考订上,忠实而精审。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注意万历以后的史实,并依据方志,遗民口述的资料来爬梳史事,所以价值极高,但在于叙事上有时候时间先后不一,并有重复,读时需当注意。 明通鉴 成书于咸丰末年,虽成书教晚,但作者能旁征博引,从群书中爬梳史料,并对《明史》的问题,附考异于正文后,所以也对考订史实有参考价值。当然与国榷比较就差得多了! 明史、明通鉴、明史记事本末、实录、都读了,不算真正了解明朝,只有读了《国榷》才算真正了解明朝, 甚至,熟读《国榷》了,就连上面那基本书都可以不看了。
2023-07-06 14:45:581

“国榷”是什么意思???

《国榷》是我国清代史学家谈迁的著作。 它是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国榷》编年体史籍,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
2023-07-06 14:46:062

国傕的简介

《国榷》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进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谈迁和国榷 题记 喩序 自序 义例 卷首之一 卷首之二 卷首之三 卷首之四 卷一 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九月至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匚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乐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乐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参考资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6120522495.html
2023-07-06 14:46:153

《国榷》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共五百万字。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2023-07-06 14:46:242

国榷的内容简介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后经4年努力,终完成新稿。1653年,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46:311

国榷的作者简介

《国榷》 作者谈迁,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人,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 天启元年(1621)始,完成《国榷》初稿。1644年为内阁大学士高弘图幕僚,为高弘图和张慎言所器重,荐为中书舍人、礼部司务,参与修史,但不愿以国之不幸博一官,力辞未就。1645年回原籍,增补《国榷》中崇祯、弘光两朝史事。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携稿赴京,校补厘订《国榷》。十三年夏,南归海宁。次年夏又应沈贞亨聘,去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作幕,是年冬病死于幕所。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六卷、《枣林集》十二卷、《枣林诗集》三卷、《北游录》、《西游录》二卷、《海昌外志》八卷、《史论》二卷等。
2023-07-06 14:46:441

国榷为什么说于谦人不怎么地

因为执掌兵部总督十团营的于谦事先知道夺门之谋没有阻止。称“于少保最留心兵事,爪牙四布,若夺门之谋,懵然不少闻,何贵本兵哉,或闻之仓卒,不及发耳,”只是由于事起仓促,应变不急。但考诸当日形势,于谦恐怕很难有所作为。夺门之变的实质是孙太后、朱祁镇与朱祁钰的政治斗争,于谦阻止石、徐不难,难的是如何善后。《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私家编修编年体史书,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该书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
2023-07-06 14:47:021

谈迁的国榷里的记载的真实性如何

首先谈迁治学严谨,因此这些的东西可信度是有的;其次历史记载可以通过文物验证或者和其他同时代的记载相互验证;最后还可以根据方式的情况推测记载的真假。所以综合起来看《国榷》里的记载真实性很高!
2023-07-06 14:47:112

谈迁写国榷时的故事 急!!!!!!!!!!!!!!!!!

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奋重写﹐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为了使新书更加翔实,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48:011

著名历史学家谈迁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国榷的?

只要是学习过历史的人,大多都知道谈迁这个人。谈迁是我国古代明末清初时候的著名历史学家。    谈迁的出生极其贫寒,但是生活的艰难困苦却并没有将他打磨的甘于命运,甘于生活。相反的他从小就勤学好问,喜爱看书,尤其是对于历史类的书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还立志要编写出一部记录明代具体历史史实的书籍。  可是他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而在那个时代书籍又很贵,他的家里根本就没有钱给他去买书看。因此,他要看书的话,只能够去想别人借,然后自己在进行抄写。甚至有的时候,他需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借书。中途只能吃一些干粮来抵御饥饿,有的时候还无法吃饱。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他差不多二十来年的努力奋斗,几经三番的修改,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这部记录了四百多万字的关于明朝的编年体史书——《国榷》。  面对这样一部很有可以会流传千古的鸿伟巨作,谈迁的喜悦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就在他即将把书稿资料拿去复印的前一晚,一个小偷来到他的家,发现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上了锁的竹筐。误以为那是很值钱的东西,便将他的书稿给偷走了。  面对这样的巨大的打击,谈迁可谓是悲痛欲绝。很多人都认为他就此将是一蹶不振,可是,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没过多久,谈迁便重新振作精神,再次提笔,开始创作。并且这一次,为了能够让史实更加的准确,他还走访多地,进行考究。就这样花费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比之前丢失的还要准确的历史史书——新的《国榷》。
2023-07-06 14:48:103

我们从谈迁编写国榷的经历中明白了什么

清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的一天夜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只有钱塘江还在响着震耳的涛声.老秀才谈迁觉得周身不适,只好一改平日夜读的习惯,倒在床上昏然入睡了.他哪里想到,此时小偷正躲在屋外枣林里,等待时机呢.谈迁家徒四壁,小偷抱起床头的箱子.三步两步钻进枣林,无影无踪了.小偷偷走的并不是金银财宝,而是老秀才二十几年的心血——《国榷》的手稿.当谈迁发现他的书稿被窃,顿时觉得世界在他面前倒塌了,一下子跌坐在地上,老泪纵横地哭着:“噫!吾力殚矣!”打击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惨重.老秀才两眼死盯着放过书箱的地方,二十几年写书的甘苦,一齐涌上心头……谈迁二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守孝在家,对着孤灯伏案苦读.为着他嗜书如命,人们都笑他有书癣.有时替人家办事,东家送他一部书,他会高兴得不得了.他博览群书,那怕是坏书世要读上一遍.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历史,特别是有关明朝的史事.守孝期间也读到一部陈建著的《皇明通纪》,觉得写的实在太差,史事错讹,见解肤浅,哪算得“通纪”?就是《明朝实录》,也颇多不实之处,多是几经删节,窜改,黑白颠例,是非混淆;隐去了历史真相,哪里是“实录”?所以他下定决心,自己动手,编出一部信实可靠的国史,留给后世.一个家境清贫、仅靠为人作记室来维持生计的平民百姓,想编修一部明代编年史,又谈何容易!首先碰到的是史料的匮乏,当时象实录一类的书还是手抄本,多藏在豪门士绅之家.谈迁必须托人情.走后门,才能借阅或允许抄录.有时事先讲好了的,可是早上去了等到晚上也见不到主人的面,只得扫兴而归.偶尔借到了珍本,人家不让带走,他只好从袋子里掏出纸笔,就在人家书房里抄起来,东家的白眼也只能装作没有看见了.除了借书、抄书,谈迁还到处寻访古迹轶闻,每有所得就记在纸上.日积月累,案头上的稿子越积越厚,终于在1626年3月,经过他的精心编次,一部一百卷的《国榷》初稿完成了.他在自序中高兴地写道:“故予窃感明史而痛之,屡欲振笔,辄自惭怒臂,不敢称述.间窥诸家编年,于伪陋肤冗者妄有所损益,阅数岁,裒然成性.”但是,谈迁并没有在成就面前止步,他以一个史家严肃的态度,不断对书稿进行反复修改增补.听说哪里有新的材料,便背上行李、雨伞、干粮,去抄录,即便是步行百里也在所不辞.特别是明亡之后,他怀着对故国的思念,以一个爱国遗民的感情,来收集补述崇祯、弘光两朝的史实,终于求得了先朝历史的完整.全书前后修改了六次.尽管谈迁没有钱将它刊刻问世,但是这部手稿凝聚了二十多年的血汗,得来是多么不易啊!万万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它竟然不翼而飞,怎能不让他呼天喊地,痛不欲生呢?谈迁是个坚强的人,他大哭一场之后,擦干了眼泪说:“吾手尚在,宁已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从零开始,又千起来了.他以《实录》为基础,找来不同的本子作参考.尽管年纪大了,已非当年那样精力充沛,但他仍然是不避酷暑严寒,风尘仆仆奔走于嘉善,归安、吴兴.钱塘之间,为夺回他失去的《国榷》奋斗着.有志者,事竟成.又过了几年,在他六十岁那年,一部新的《国榷》又写成了.使谈迁觉得不足的是崇祯一朝史事,没有实录,许多记载都是来自传闻,毕竟不失可靠.如果能到北京找些当事人核对一下就好了.去北京,又谈何容易?光是路费和食宿之资就无从筹划,只能想想而已.也是天从人愿,恰好义乌朱之锡进京作弘文院编修,聘请谈迁作记室.谈迁虽然年事已高,还是满口答应下来,带上书稿就同朱之锡北上进京了.到了北京,谈迁除了替朱之锡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为他的《国榷》收集材料,一有时间,就去寻书访人、探寻遗迹,脚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旧兴致勃勃,简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难、疲劳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的门客,他几乎遍访无遣,就连当年祟祯邸报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对书稿的第一手资料.他的东家朱之锡说他“踵副其目,腕酬其踵”,谈迁真是充分调动了脚、眼、手的积极性.脚顺着眼睛奔跑,手又忙着记录所见所闻,其辛苦可想而知.他这个南方人,在沙尘四起、人多如蚁的北京,生活很不习惯.地位的卑微又加不善交际,给他带来无限的苦恼.致使他在精神上.身体上受到摧残,但是他真正做到了贫而无怨,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从收集到的丰富史料中得到了欣慰的补偿.《国榷》这部书稿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往业倾颓尽,艰难涕泪余,残编催自发,犹事数行书.”这便是他一生奋斗的写照.1656年2月,六十多岁的谈迁,回到家乡.大约第二年就去世了.《国榷》一书由于清初统治者压制民族反抗运动,大兴文字狱,一直不能公开刊印,很少有人知道.直到解放后,1958年12月,才第一次排印出版.历史学家谈迁一生的治学艰辛才得到人民的尊敬.《国榷》作为明代信史也才得以传世.
2023-07-06 14:48:411

谈迁 可以完成历史巨著《国榷》是因为什么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为了使新书更加翔实,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48:481

国榷是什么意思

榷茶的解释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 措施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治理政体·榷茶》 :“起于 唐 建中 正元 ( 贞元 ) 之间 。 赵赞 、 张滂 建议 ,税其什一。一云 德宗 正元 八年, 张滂 奏收茶税……一云 穆宗 时 王涯 始榷茶。” 范 文澜 蔡美彪 等 《 中国 通史》 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太宗 时,实行‘榷茶"法,由博买务强行收购。大批‘采茶货卖,以充衣食"的茶农因而失业。”参阅 《宋史·食货志下》 。 词语分解 榷的解释 榷 è 渡水的横木。 专卖:榷货。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榷税(专卖业的税)。 商讨 : 商榷 。 部首 :木; 茶的解释 茶 á 常绿灌木,叶长椭 圆形 ,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 秋末 开花,白色; 种子 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茶农。 特指“茶叶”:绿茶。红茶。花茶。沱茶。龙井茶。乌龙茶。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
2023-07-06 14:48:551

国榷制是指

  国榷制即国家专营制度,它作为一种制度实行是从西汉开始的。国榷制是国家利用皇权,将有大利的商品(如盐、铁、茶、酒等)纳入国家专营,不许民间经营,以获得的高额利润,支持皇权的庞大开支
2023-07-06 14:49:041

淡迁第二次写出国榷时依靠什么写出的? 毅力!

个性原因:坚韧不拔的毅力,深厚的历史学知识,其人不计报酬,不慕虚名,坚辞归隐,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有充分的精力集中在写史工作上,虽然贫寒一生,但却是一个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另外这个人比较长寿,活了六十多岁,53岁时完成的书稿被盗,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打击下基本就完了,但是谈迁发愤重写,对原稿又做了补遗工作 时代原因:由明入清,汉族的士子总是满怀悲痛。“迁”字是谈迁心理的写照,也寄托学习司马迁的决心。外族入侵和孤苦贫寒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下,谈迁和司马一样能够更加专心致志,从而成就了《国榷》这部伟著,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49:111

国榷的读音是怎么拼

国拼音:[guó]榷拼音:[què]
2023-07-06 14:49:302

史学家谈迁(小传)400字

谈迁(1594~1657),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谈迁博览群书,家境贫寒,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其是明代典故。他立志撰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约4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发奋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2023-07-06 14:49:372

谁知道《史记》和《国榷》的主要简介?

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2023-07-06 14:49:457

谈迁的出生年月日和出生地点及去世年月日。

国籍: 中国(明朝)出生日期: 1596年逝世日期: 1657年职业: 历史学家主要成就: 历经艰险完成明 朝编年史《国榷》
2023-07-06 14:50:011

谈迁矢志编《国榷》

谈迁矢志编《国榷》 谈迁是明清之际一位著述谨严、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谈迁家境贫寒,但自幼就酷爱历史,而且这种独特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无减,因此,在弱冠之年就读了大量的史书。他逐渐认识到历史的价值贵在经世致用,不读史就难晓古今沿革和兴替,不读史就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史贵真实,学用经世。 他阅读史书,勤奋不苟。幼时培养起来的兴趣在激励着他,严酷的社会现实也在不时地激发着他,他处在明朝腐朽没落后金人崛起的动荡的历史时期,明朝的官员们声色犬马、结党营私;谈及国事,争相推避,只会媚颜悦主,无视女真雄视中原、破国亡家近在旦夕的危机,忠臣见谤、奸佞横生。 耳闻目睹这一切,他心痛如焚,他深感自己手中的笔越来越沉重了,他决心终生不做官,用真实的笔触写下这时代的巨变,留给后人,作为永世的借鉴。 谈迁勤读史书,并非徒留耳讼,炫耀人前以为博,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来重新审视历史,力求心得。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他发现明朝的实录中有好几朝的实录在内容上有失实、歪曲的现象,而且各家编年史中又多有讹舛疏陋、肤浅冗沓的弊病,于是,他决心亲自动手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 谈迁的编写工作始于明朝天启元年,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初稿。他发现初稿在内容等方面还不完善,以后陆续加以修订。 清顺治二年,他又续订了明末崇祯、弘光两朝的史事。为了求真求善,谈迁修订增补初稿就花了长达26年的时间,光阴如流水,并未付东流! 谁料想,两年后,也就是1649年,这部花了半生心血编撰的稿子全部被人偷走了。这意外的打击,使谈迁这位57岁的老人痛心入骨、悲愤欲绝,忍饥挨饿的日子熬得过,访求史籍的辛苦也受得起,可这飞来之祸怎么也料想不到啊! 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书稿呢?难道几十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终生难遂心愿了吗?感至于此,伤心的泪水从他那满布皱纹的脸颊上流落下来,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洒落在他那旧得发白的衣衫上。 他步履蹒跚地来到户外,良久地站立着,任无情的凄风撕乱他花白的头发,任如鞭的淫雨击打他那摇曳的身躯…… 书稿是找不回来了。但谈迁转念一想,初稿不是人写的吗?只要人还在,就有书在。他的泪眼最后涌动出的是意志、希望的火,是对余生光阴切切的关注。 他决心趁自己的脑子和手还好使,起笔重写。又经过了5年时间,终于将《国榷》重新编成。望着案前堆积如山的书稿,他的脸又绽开了笑容,这是终生宿愿的达成,是经历身心交瘁艰难岁月后流露出的倔犟和自信。 这时谈迁已62岁了,他时感力不从心,脑子也有些迟钝了,手脚也不太灵便了。但他没有气馁,为了定稿,他竭力想把那些因时间太久而印象模糊的事迹弄清楚。他只身一人带着仅有的一点银两携书稿来到北京,去访问那些明朝遗老、豪族、宦官,并亲自到那些故址旧迹踏查。 长期的写作生涯,使他的头发全白了,眼睛也花了,清苦的生活使他只能穿粗布衣衫,在那些达官贵人眼中,他只不过是个穷秀才,没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因此,谈迁常常遭到冷遇。但他不灰心,不泄气,直到把模糊的问题弄清为止。 他深知达官贵人的白眼算不了什么,关键是自己如何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宿愿,做一个终生无悔不愧的人。他这样偌大年纪,还走访了“十三陵”,登上了香山,对那些古迹,反复考察,哪怕是一块残碑,一截断垣,也不放过。 他一边观察,一边在纸片上记录,不肯漏掉有补于书稿的丝毫信息。他为对书稿拾遗补缺而搜寻资料,几乎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人们都把他当成疯子、傻子,可他心中有足乐事,哪管世人的睥睨和奚落,一步一个脚印,依然故我。 他就是这样在北京待了整整三年。离京后回家对书稿继续进行修订,直到自己满意,才正式定稿。成书后的第二年,这位一生矢志为自己的著述事业而不懈奋斗的老人与世长辞了。 谈迁编著《国榷》,主要根据列朝实录和邸报,再广求遗闻,参以诸家编年,所采诸家著述达百余种。他对实录和诸家著述并不轻易相信,对史事的记述采取慎重态度,取材广,选择严,能择善而从。这就为其编著工作在技术处理上又增加了一层难度。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国榷》关于万历以后明朝以及后金史事的记载,多为他书所不传,加之当时没有刊行,没有遭到清人篡改,所以史料价值较高,是后人研究明史比较可靠的资料。 为了著成这部史书,谈迁从1621年动笔到1656年定稿,前后用了35年时间。不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无论是在途径坎坷的旷野,还是在月映烛照的斗室,他都没有懈怠过。 他的一生是在穷困的环境中度过的,直到晚年,仍靠当幕友,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他这种不折不挠、求索攻坚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受到了后人的景仰和称道。谈迁和他的《国榷》一同辉映在中国的历史上。
2023-07-06 14:51:231

为什么国榷没有史记有名?

可能是因为《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里的第一很有意义)。同时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记录的时间跨度广,并且涉及方面广,如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而《国榷》记载了明朝历史,相对而言纪录面较窄,而且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 当然,一本书是否是经典,肯定不能但从记录跨度,涉及面方面评论。我觉得两本书都是经典,都有很大的价值,而一本经典有名与否其实是不怎么重要的。
2023-07-06 14:51:433

国榷为什么说于谦人不怎么地

性格不好。《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私家编修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该书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国榷》中写到于谦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不懂得与人相处之道,在性格上有弊端,所以说他人不咋样。
2023-07-06 14:51:561

《国榷》为什么不能入二十四史,而是张廷玉的明史?

《国榷》是编年体史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方采用的史书体例,另一方面《国确》记载的明朝的历史不全,其作者是明代的文人。但是关键是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皇帝御封的,张廷玉是尊了乾隆帝的圣旨修的明史,你可以想一下其中原因了。其实《国确》确实一本好的史书。
2023-07-06 14:52:316

为什么谈迁两度写《国榷》?

明末有位穷秀才,名叫谈迁,立志博览群籍、详加考订、编纂一部真实可靠的明朝信史。从公元1621年开始,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其中的艰辛苦不堪述。就这样铢积寸累,再经考证取舍,且6易其稿,终于毕5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27年之不懈努力,撰成了百卷巨著《国榷》。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公元1647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贼潜入家门,见别无他物,就把《国榷》手稿席卷而去。这时候,谈迁已经53岁了。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谈迁不禁老泪纵横:“唉,我已体力殆尽了,真是天灭我也!”但是,谈迁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迅速从打击中挺立起来,“我的一双手还在,怕什么?”就这样,他重新踏上了“走百里之外,遍考群籍”之路。又经4年努力,终于第二次完成《国榷》初稿。这一年,谈迁57岁。初稿之后是漫漫的校正之路。1653年,谈迁有机会进北京为人作书记,结识了几位著名藏书家。经过两年半的辛勤查访,又搜集到大量宝贵资料。返乡之时,谈迁在金钱方面一无所获,唯“筐中录本,殆千百纸”。他喜不自禁,连称:“我这次北游京城,收获不少啊!收获不少啊!”谈迁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没有白费,《国榷》全书108卷,凡500万言,为治明史者所必读。谈迁30余年殚精竭虑,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表现了一个学问家的治学精神和忘我的干劲。虽然饱尝艰辛,最终仍一贫如洗,但他收获的是一部洋洋几百万言的巨著。当人们为《国榷》叫好时,是否懂得了谈迁的那番苦心?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求学者,当效谈迁!
2023-07-06 14:53:021

国榷谭谦——明朝年谱

研究明史的人大多以明实录、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为主要参考书。此外,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明朝编年史,——,作者谭谦,国榷。由于1958年以前没有印刷本,很少流通,所以很少有人看到和使用。但这本书很有史料价值,是研究明史的人不可或缺的书。谭谦,原名荀,本名关若,明后改名死,又名如沐,浙江省江海宁县枣林人,明代。他从枣林杂俎年写道,“我的上辈子,德国末年的盐官枣林,现在不到400人,它这是一种美德!当我我要死了,我我安全了!还有没有办法去寻找天堂,但要向枣树学习,向大地学习,不要忘记一个的根源。很难过!他于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于明神宗,卒于清光绪十四年。他家很穷。海宁县志说他:处士是一个诚实的人。虽然他是一名教师和成年人,他没有不要犯任何错误。到目前为止,他的家人已经站在了四面墙上。有几次,他拒绝接受礼物或为他的文章付款。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耿介,是一个有骨气的老秀才。中年之前,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他的生活状况并不明朗;中年以后,大概就是靠做幕友,做点文墨事务,代写点娱乐词,每月挣点小工资维持生活。据公元县志年,仁武年间得知,阳城的张弓谨小慎微,胶州的高拱野心勃勃,两人都是天下他们是彼此的朋友。沈嘉高度发达,张骞是冢的天皇。新政的所有得失都得益于咨询处士。知道他的故事的处士被推荐到历史博物馆。哭泣着说,动旧布耳,忍国家之不幸,得官位。高乃志。可以看出,自公元1642年起,他们就谈及将自己纳入大计划,并与深受他们器重、参与前期策划的张交换意见。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散见于文章枣林杂俎仁济定策本末、劝进等。谭谦嗜书如命,爱好读书写作,熟读古今经典。他特别关注明朝的历史,对古今之乱有很好的看法,尤其关注明朝那些人的典故。朱彝尊还说他:注意国家的历史,研究有记载的帝国王朝的布道,由姬伯的各种学者写作和描述。天启元年,谭谦的母亲去世了,他留在家里尽孝。他读过陈建书皇明通纪,卑微。以前读书的时候,他觉得三代之后,国家的富强,是非,并不比我更清楚,所以没有比今天更复杂。然知或失疏,流派或偏差,记录或遗漏,如椽子。于是他下定决心收集资料,秘密记录,逐渐采纳并逐渐扩充,于天启六年寄给白娟,写出初稿,取名国榷。谭谦在自制的义例中说:在横木上,在水面上,你可以说意思是尽量做到公平、正确、真实。在该书的序言中,谭谦批评了他之前的几个编年史家,说:因此,他因窃明史之痛,屡次想抖笔,又羞又怒,不敢为自己说话。看着各家的编年史,那些卑微皮囊里多余的人,在错误中获利或亏损。读了几年,就会变得贪婪。清顺治二年后,崇祯、弘光两朝得以延续。没想到的是,1647年8月,没有家室的谭千竟被盗贼光顾。他工作多年的国榷初稿被小偷偷走了。谭乾大感意外,大叫道:哦,我我在做我的他随朱进京,借机在京广泛搜集史料,采访熟悉明朝轶闻的前朝元老、大臣、宦官、公务人员,参观遗迹,聆听他们的讲述,并得以借崇祯朝的府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新稿实录的写作。此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夙愿已经实现。他怎么能享受呢?我可以忍不住给一首诗吾学编:我我在事业上筋疲力尽,我困难过后,我泪流满面。补残催白发,仍数流水账。是一部明代编年史,共104卷,前四卷,共108卷,约500万字。前四卷分为大同、田丽、黄原、各诸侯、虞书、授勋、t恤、外戚、直阁、各部、家族、贡品等。是对明代各种政治制度的综合概述。其余104卷是从元田丽元年到明弘光元年,特别是万历以后的年月日记录。谭谦认为辽朝在万历朝是坏的,于是追根溯源,十分注意建州史料,仔细查找,以获得深刻的历史教训。谭潜今言的编纂主要以明史和地宝的记载为依据,并有各派编纂。然而,明朝的一些的记载有不准确、丑陋、失真的缺点,其他的编年史有笨拙、多余的缺点。因此,他没有我不完全相信这些记录。不要关注私人作品。他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非常谨慎,择善而从,不靠个人好恶。比如明太祖晚年杀英雄时,记载只说某年某月某日有人死亡,没有注明死因。,却没有隐瞒,尽量反映当时的真实情况。例如,洪武二十六年,在兴一案中,有三万人被株连致死。那年三六月,我们记下了会宁的文,大都督,大都督马军受到党内处分。这表明,张温、马钧等人都是因为与蓝玉案有牵连而被朱元璋所杀。接着,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第二丑文详细记载了太子傅友德自杀姓应国公:英勇,立下大功。随着海蓝玉的消失,内心充满恐惧。远侯王弼说,商春秋高,宜自画。在冬宴上,一切都结束了,友好的时候被批评不尊重,你说,叫你的二儿子朋友出门,监护人先说话。一会儿,尤德提到了两首诗,他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能忍受?你说在匕首的袖子里,我只要我的父亲和儿子耳朵然后自杀。一气之下,他搬去了辽东和云南老家。这段记录生动地描绘了朱元璋的残暴本性晚年有杀英雄的嫌疑。年,文健王朝的所有历史事实被抹去,这四年的所有事件都被移入1990年至1990年的使者遗迹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史家们还其真实的历史面貌,真实地讲述了捍卫正统的方孝孺与明之间斗争与谋杀的始末。卷十二丁丑惠帝第四年六月建国:国亡,孝子日夜哭。上号叫,不去。小镇安抚吴云进入。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国王?说,王乘在吗?岳:屈自焚而死。岳:成功国王的儿子来了!在一点点。岳:有一个成功国王的兄弟。舌头上,道:老师,休息一下吧!促草信,孝儒笔哭骂不已。岳:我再比如宪章录和建文朝野汇编,都是说成祖朱棣是马皇后生的,而谭谦说成祖是公主生的据南京献征录。为了证明清朝的祖先没有明朝不降反升满族贵族不接受明朝的封号,他们说建州地区从来就不在明朝政府的管辖之下。清人在明书的修订中,都避而不谈在满洲创建建州的女真人的情况。此外,利用大政记年的修订,对明朝立国史的记载进行了禁止和删除。这样,从14世纪到17世纪中叶建国的史实就成了空白,导致后来的学者研究女真的社会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文化生活缺乏充分的史料佐证。本书,对女真立国的事实毫无避讳,全部如实描写。比如永乐元年十一月,记载女真野人首领阿哈来朝。设立建州卫指挥使部。2002年永乐二月,桂友条:设奴为守,押:女野人。永乐八年八月,建州卫命史剑奴统率京师事务,赐名,押:史剑奴,统率阿哈楚的儿子。由于列卿记这本书当时还没有出版,所以没有被四馆官方任意删改。我们可以根据山堂别集的记载和清代国榷的记载进行对比研究。在这方面,梦中作这本书为国家史和晚明史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国榷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明末的历史,尤其是万历以后70多年的历史,占据了很大篇幅。全书六卷中,万历以后的历史占了两卷。原来没有崇祯朝的记载。作为明朝遗民和崇祯的记忆,谭谦根据公馆报等资料,补充了这段历史。他在书中不断称崇祯为光帝,但并不掩饰崇祯的缺席。比如他评价崇祯:始皇帝的毛病在于名好而不植根于现实,名爱民而觉痛苦,名适言而拒之,名强而适于市井;从开始,到结束,取决于法庭上没有人,这不如选尹,舍己为人,骂人不要窝囊,要和桀、周、秦、隋、平、贤、公、赵站在一起,天天互相说话。可谓是一个穿透的理论。同时,农民军在北京的活动也有所体现。例如,沈嘉四月十五日记载,农民军将官吏赶出城外,不再入城。每数百人,一个个各持大棒。城守之初,内官坐镇城上,士卒做杨木棒,涂以朱,以驱宦官。大家都叫他们快。此外,谈到农民的处境军队抢劫当时在京的明官员,国榷是这样写的:经过刘宗敏学院,被抢劫对待的有300多人,非常惨。让它去吧。你面前有一千多人。闽晋夏侯_的军饷是几千万,而大都督、李某和李都不及他们的一半。明朝夏侯_的死,让谭谦无法我不想看这个国家的历史灭绝,但也访问了狄宝,并继续写关于崇祯和弘光王朝的历史。这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表现了他在江左的遗民对亡国的愤慨和缅怀故国的爱国热情。的最大特点的编纂风格是经常引用各种学派和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论,有时还包括他自己的评论。例如,他对恩培罗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另一本书谈到了灾难迷信,正如他在正义的例子中指出的那样:它很难讲细节!这无疑属于糟粕的范畴。尽管如此,国榷仍然是研究明史不可或缺的史料记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除了国榷,谭倩作品包括明实录、国榷九卷、国榷十二卷、明实录三卷、明史二卷和太常寺志二卷。票据按明史计算。按四库全书。谭倩:国榷国榷张宗祥:国榷黄宗羲:明史。朱一尊:国榷国榷余英义序列国榷例。主治黄宗羲:国榷。于颖许奕。谭倩:国榷。第13卷,第918页。72室,妓院,第13卷,第924页。第15卷,第1050页。吴寒:致身录,含从亡随笔。第卷,第6058页。第101卷,第6061页。第101卷,第6070页。第卷,第6093页。第12卷,第838页。第17卷。
2023-07-06 14:53:321

国榷读后感

俗话说得好,“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解放”,人生就像一场戏,遇到一些挫折是难免的,可是,你有没有做到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呢?这儿就有人做到了,他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主人公——谈迁。  谈迁小时候特爱历史,从小就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那以后,谈迁便把这个梦想埋在了心里。30多岁时,谈迁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而后,他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无论是在暑气蒸人的夏天,还是在北风呼啸的冬天;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中午,还是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他都在简陋的屋里“爬格子”。为了完成心愿,他不知尝尽了多少酸、甜、苦、辣,终于在他50多岁时完成了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可正当他欣喜若狂时,厄运降临了,小偷偷走了《国榷》,20多年的心血顿时化为乌有。他整天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大家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他很快就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重撰史书。他亲临郊外,整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依然毫不气馁……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主人公凭着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了厄运。记得前几天我的英语练习册被老师收上去批后竟然没再发下来,我认为反正不是被我弄丢的,就旁若无事。当老师给我一本新的练习册后妈妈让我把前面的补上,我生气极了,自认为太倒霉了要多做这么多作业。这一次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章,我被主人公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为自己碰到点小挫折就耍脾气而感到羞愧。同时碰到挫折,我与谈迁的表现却截然不同,我因为懒惰而闹情绪,而谈迁却战胜了厄运。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谈迁却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这时的我信念还没有病人这么坚定,在厄运面前,我是多么的渺小,而谈迁却是多么的伟大!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点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面前厄运,我们要顽强拼搏,不能屈服,厄运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你克服了,它反到对你有益,这样,希望就会向你走来,成功就会向你走来,幸运就会向你走来!  我坚信,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07-06 14:53:472

《国榷》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谈迁遭遇的“厄运”是指什么

《国榷》手稿被盗。谈迁博览群书,家境贫寒,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其是明代典故。他立志撰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约4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发奋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逸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扩展资料:《国榷》的创作背景:谈迁的一生经历了万历朝至崇祯朝,还经历了南明弘光小朝廷,历顺治十四年(1657年),终拒仕清,以一个贫民创作出一部明史巨著。谈迁生活的年代,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明朝统治者消极怠政、宦官专权乱政、党争结社频频,天灾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再加上清军不断叩关。值此国危的时代,“士习甚嚣”的言论不绝于耳,怀抱着经世致用之大志的晚明士大夫们不甘朝野倾轧、世风日坏,期望凭一己之力,救国家与人民于危难之中。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愿望往往受现实的摧残,在农民起义的洪流和清军铁蹄的征服下,这批在野士大夫们被迫接受这样的身份转换,成为了明朝遗民,从此开始了对人生及未来的抉择和思考。谈迁就是这样一位“遗民”的代表,他亲历时代的巨变,思想发生了一系列新的转变,更迭的世局逼其发出“亡国不亡史”的疾呼。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行将入土,这不仅仅是明朝历史走向衰亡的时期,更可以说是谈迁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谈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夏,谈迁赴京考试再次失败之后,他并未像其它书生那样终其一生继续考取功名,而是认清了自己“才驽,自放田间南山白石”, 选择“缀耕之暇,汇为《兔园册》”的耕读之路。他放弃了科考,也等于放弃了从政路线。既然不能在政治上为国家人民作出贡献,就干脆退而求其次,走学术研究路线。“经史是古代学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读书人主要的研究方向”,谈迁“少读国史,辄仰名阀”再加上晚明时期,涌现出了大多数在竞争激烈的科场中屡次败北,遂把毕生精力放在学术文化研究上的学者型史家,于是形成了一股治当代史的风气。史家群体的出现,使得修国史成为士人们引以为傲的事情,受这一时风的影响,在阅读了大量当代史著之后,天启元年(1621年)前后,谈迁终于选择了自己后半生的奋斗目标一治当代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谈迁
2023-07-06 14:54:184

《国榷》的历史价值

最佳答案检举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
2023-07-06 14:54:421

谈迁能编写出500多万字的《国榷》,靠的是什么?

  谈迁能编写出500多万字的《国榷》,靠的是厄运打不垮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书稿即将付印前(清顺治四年1647年 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  参考链接:国榷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0591.htm#5u200d
2023-07-06 14:54:504

国榷25册和6册的区别

国榷25册和6册的区别是:25册是原本手抄本复印的,6册是白话文版本。就是说一个是文言文,一个是白话文。25册是根据浙江图书馆善本部所藏四明卢氏抱经楼抄本影印。该本首尾完具,字迹清楚工整,笔法赏心悦目,是本书流传史上一个重要的抄本。
2023-07-06 14:54:561

谈迁多少岁写完国榷

应该是57岁。请看下面的材料: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
2023-07-06 14:55:044

国榷的作品目录

卷数时间起止题记    喩序    自序    义例    卷首之一    卷首之二    卷首之三    卷首之四    卷一  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九月至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八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乐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乐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
2023-07-06 14:55:111

谈迁写国榷时的故事 急!!!!!!!!!!!!!!!!!

。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奋重写﹐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为了使新书更加翔实,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55:264

谈迁编写国榷共用去多少年

  算上收集资料,共用了26年时间。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书稿即将付印前(清顺治四年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每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可是,他却没有放弃,并决定重新撰(zhuàn)写。当时谈迁已经是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经4年不懈努力,日夜奔波,终于完成新稿。
2023-07-06 14:55:341

有关国榷的资料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国榷》
2023-07-06 14:55:544

《国榷》

国榷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国榷《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目录《国榷》是什么 成书经过 1. 缺点 2. 史学价值目录 该书的较近出版 谈迁 出书历程展开《国榷》是什么 成书经过 1. 缺点 2. 史学价值目录 该书的较近出版 谈迁 出书历程展开编辑本段《国榷》是什么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作者:谈迁(1594年—1658年)。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后经4年努力,终完成新稿。1653年,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国榷》编辑本段成书经过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丁母忧居家,累读明代史书,觉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毕五载之功而成初稿。嗣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四百余万字的历史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遭窃,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为了使新书更加翔实,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寓亡国之恨。 缺点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史学价值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後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编辑本段目录  谈迁和《国榷》   题记   喩序   自序   义例   卷首之一   卷首之二    卷首之三   卷首之四   卷一 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九月至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匚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乐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乐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来源:苏教版《语文》第九册(五年级上册的第20课) 作者:蒋光宇(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8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编辑本段该书的较近出版  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编辑本段谈迁  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 编辑本段出书历程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书稿即将付印前(清顺治四年1647年 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2023-07-06 14:56:081

国榷是一本什么书

  《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共五百万字。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编辑本段]成书经过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编辑本段]目录  谈迁和《国榷》  题记  喩序  自序  义例  卷首之一  卷首之二  卷首之三  卷首之四  卷一 元文宗天历元年戊辰九月至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癸卯  卷二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甲辰至二十匚年丁未  卷三 太祖洪武元年戊申至二年己酉  卷四 太祖洪武三年庚戌至四年辛亥  卷五 太祖洪武五年壬子至七年甲寅  卷六 太祖洪武八年乙卯至十二年己未  卷七 太祖洪武十三年庚申至十六年癸亥  卷八 太祖洪武十七年甲子至二十年丁卯  卷九 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至二十五年壬申  卷十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至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  卷十一 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闰五月至惠宗建文三年辛巳  卷十二 惠宗建文四年壬午  卷十三 成祖永乐元年癸未至三年乙酉  卷十四 成祖永乐四年丙戌至七年己丑  卷十五 成祖永乐八年庚寅至十一年癸巳  卷十六 成祖永乐十二年甲午至十六年戊戌  卷十七 成祖永乐十七年己亥至二十二年甲辰八月  卷十八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八月至仁宗洪熙元年乙巳五月  卷十九 仁宗洪熙元年乙巳六月至宣宗宣德元年丙午  卷二十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  ……  有关课文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复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2023-07-06 14:56:172

国榷是什么意思?

《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谈迁(1594年—165 《国榷》8年)撰。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2023-07-06 14:56:251

国榷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共五百万字。 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但书中叙事有的过于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由于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成为禁书。《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
2023-07-06 14:56:324

国榷的资料是什么呢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2023-07-06 14:56:392

国榷的资料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2023-07-06 14:56:462

的内容是什么?

国榷 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谈迁撰。谈迁专长於史,鉴於明代历朝实录经史官垅断,曲笔聚讼,多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伪陋肤冗,艰辛寻访各种资料,广徵博采,力求徵信。天启元年(1621)始编著,先后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顺治四年(1647)全稿被窃,又发愤重写,以三十馀年编成《国榷》一书。该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顺治二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书中敢於直书《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对一些重要事件,常以个人和诸家的评论并列於后。其史实注意考订精审,材料有相当的可靠性或参考价值。万历以后七十多年的历史,以及建州女真的发展和后金同明的关系的记载,尤为他书所少见。根据邸报、方志和官吏遗民口述材料编补的崇祯朝十七年的史实,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书中叙事有的过於简略,有的事件前后记叙重复且说法不一。另外,封建正统史观、儒家天命论、佛道等迷信思想,在书中也有浓重反映。《国榷》原稿称百卷,谈迁死后仅有抄本传世,后经浙江海宁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抄本和四明卢氏抱经楼藏抄本,及崇祯一朝十卷本互相校补,加以标点,分为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别作四卷,共一百零八卷。1958年由古籍出版社分六册出版。
2023-07-06 14:56:532

《国榷》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1653年,59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谈迁(1594年—165 《国榷》8年)撰。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2023-07-06 14:56:592

《国榷》

榷就是研究讨论的意思,它不是正史,所以谦虚一点,用了榷字,很贴切。
2023-07-06 14:57:181

《国榷》

谈迁(1594~1658)。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居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今海宁马桥)。远祖即生活在这种国破之时,自己也是生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当代就有一个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取汉名叫“史景迁”。(耶鲁大学历史学家乔纳珊 ·D·斯本瑟).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维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秘书)来维护生活。用我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献身学术的人,自学成才,然后私人写史。不计报酬,不慕虚名,贫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气、很有节气、很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天启元年(1621)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始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言,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手稿被窃,时已53岁,他发愤重写,经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北上,在北京走访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门客,搜集明朝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今临汾)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客地。谈迁祖籍汴梁(今开封),随宋室南渡,定剧场于盐官西南枣林村,后江沙坍落,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著作另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书中对满清颇多贬责,当时无法流传。直至建国后,里人张宗祥着手整理校订,编为108卷,195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长年背着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万字的巨著《国榷》。。岂料两年后,清顺治四年(1647)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他满怀悲痛,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1653年),60岁的他,携第二稿远涉北京,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遗闻、遗文以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 之痛。,使这部呕心沥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这个小偷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可恶的小偷!小偷无非时盗些银钱衣物,然而这个贫寒的家没有给小偷惊喜,于是他顺手拿走了谈迁的书稿,算是泄愤吧。这是一个“史家”二十六年的呕心沥血啊,这个小偷,改杀!如果我有历史的审判权,我就去捉了这个小偷,让他偿还谈迁的“心血”,这是无价的心血啊!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谈迁在书稿被盗后的痛苦,一个贫寒一生,终其所能才完成书稿的53岁的老文人,这个打击无疑是天大的!谈迁发出这样的感叹:噫,吾力殚矣!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终走出,说道:吾手尚在,宁已乎! 命运对这个老人,何其不公也!呜呼! 这个小偷的“盗品”还不如纵横江湖的大盗,那个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顺治十四年,谈迁逝世前不久,他应同乡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钱大球去山西平阳,路过山东聊城一带,碰见两个强盗持刀打劫。谈迁镇定自若说道:“我们都是读书人,箱子里都是破书,那里来的钱财?”强盗见状抱拳说“惊动”而去。 可见,这两个强盗比起那个卑劣的小偷,可爱多了! 二,谈迁的节操,作文和拒文: 谈迁一直是考给别人抄写谋生的,这是很艰苦的。尽管艰苦,他也从不为钱财和骨气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崇祯十五年冬,有商船从日本走私人参,价值十万金。在海宁登陆,前往嘉兴。邑令刘宪模抓了私贩,但不上报,企图侵吞这批人参,肯托谈迁写信给浙江巡抚,买通关节。谈迁认为此时重大,隐瞒不住,拒绝写信,后果然事情败露,刘宪模被罢官。 顺治十二年,谈迁在北京。自己的同乡,新科的进士杨雍建托谈迁的老友沈仲嘉,转求谈迁代拟两份信稿。谈迁很不情愿的答应了。后来杨雍建又派人来找他,谈迁一口拒绝了。在日记中写道:我年纪老了,不受年轻人的侮辱。姓杨的虽然是海宁同乡,却让我干着干哪。无非是仗着自己的进士头衔,你做你的高官,我当我的穷书生,我们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却肯为一些人写东西,不计报酬。史可法在扬州督师的时候,那篇《史相国誓师文》就出自谈迁之手。此外,还为史可法拟过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颇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引退回家隐居。
2023-07-06 14:57:274

国傕为什么叫国榷

国榷,是指国家大事、国家历史的商讨。天启元年(1621年),谈迁28岁,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以后陆续改订,积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万字的巨著《国榷》。作者之所以起名国榷,想来是因为此书记载的是明朝历史,乃国家大事之集成。同时故国已亡,此名寄托了作者亡国之痛。
2023-07-06 14:57:441

国榷全文?

全文?共一百零八卷。太多了吧《国榷》为记载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谈迁(1594年—165 《国榷》8年)撰。鉴于经史官员垄断了明历代实录,很多地方忌讳失实,而各家编年史书又多肤浅伪陋,谈迁寻访到各种资料,广征博采,力求征信。天启元年(1621年)始编著,初稿六年后完成,据称此书“六易其稿,汇至百卷。”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被窃,他又发愤重写,顺治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阅读公家档案,重新校订《国榷》,以三十余年编成《国榷》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2023-07-06 14:5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