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们老师叫我们查地球资源短缺.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人类保护地球的举措的资料

2023-07-07 04:36:50
TAG: 资料
共14条回复
北境漫步

河流干涸,森林减少,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

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 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

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表现有: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资源退化,水生态环境系统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导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资源危机显现;五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进程。首先,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拿我国每年所发生的洪涝灾害来说,一场灾难过后,成千上万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大批大批的人无家可归,不计其数的美好家园遭到破坏,无数的良田被洪水淹没,再加上因道路毁坏所造成的交通中断等等,我们仔细估算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呢?其次.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导致大气.河流.土地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再次,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这样迫使许多农民远走他乡,而大部分又没有固定的栖身之地,这加重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其实,由于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还很多。

② 环境污染的原因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

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称为污染

源。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将在第四节讲述。

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

染、辐射污染等。

黑桃花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怎样保护地球环境 地球爷爷您好,我们是一位同情并且关心您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电视上看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您一直那么呵护我们不让外界有机可乘,但是人们仍然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地伤害您。虽然,我不能为您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并呼吁同学们一起保护您。请您放心。下面我们就提了几点保护您的建议,不知可否: 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1. 打扫清洁家居,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 2. 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 3. 食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4. 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 5. 时常留意保养电器 (特别是冷气机),减少耗电 6. 选用效能好的电器用品 (参考消委会的介绍) 7. 非必需的电器 (电动牙刷等)可以少买 8. 若不是太热时,用电风扇代替冷气较省电

9. 冰箱放在阴凉角落可省电,开门取物后尽快关上 10. 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这样省电又减少中毒危险

11. 使用日光灯及省电灯炮较省电,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12. 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冷气机

13. 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时才开暖炉 14. 储积一机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工夫

15. 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可省下许多水。16. 多用快锅或闷烧锅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时间,更保存营养

17. 多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可节省燃料 18. 厨房里用餐布一样卫生,不必用大量的纸巾

19. 煮食时份量不必过多,以免浪费 20. 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减少消耗保洁膜

21. 采买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他包装 22. 不买象牙筷子或其他稀有动物的产品

23. 药物及残馀食物不要冲入厕所,应包好放垃圾箱 24. 选购白色卫生纸,可以减少颜料污染,用草纸更好 25. 用电胡刀,不用刀片剃,减少浪费金属资源 26. 多用自然物料家俱,少用塑胶及人造纤维

27. 必要时才换家俱,选购耐用又款式不会过时的一类 28. 采用「二手」家俱,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29. 采用乳胶漆少用磁漆,因为水溶性油漆污染较少 30. 不要取电话簿,减少消耗纸张

适当饮食多福多寿 31. 多在家里进餐,少上馆子,可减少浪费及污染 32. 多自制饮料食品,有益健康又省钱,更保护环境 33. 食物添加物往往对人及环境都有害,避之则吉 34. 多吃蔬果少吃肉,个人健康有助利,地球更减少破坏 35. 快速及空运来的食品都耗用大量能源,污染环境 36. 高度加工的食品对人无益,更浪费资源兼污染 37. 即溶饮料及即食食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38. 吃燕窝、鱼翅、鲍鱼、穿山甲等野味,残害生灵又破坏自然生态 39. 尽量用散装茶叶,少泡茶包,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40. 尽可能买有机蔬果,减少化肥及农药,害人害地球 41. 试试自己种植蔬果,既有益身心又有满足收获 42. 多选购本地及邻近地区产品,减少运输能源及污染 43. 多光顾传统市场,可以减少过份包装及加工食品 44. 郊游及远足自备水壶,少买包装饮料 45. 高度浪费资源 (例如用发泡胶盒)的餐饮店少光顾 46. 尽可能 母乳,必要时才用婴儿奶粉及婴儿食品 衣着顺应自然 47. 多选自然纤维 (棉、羊毛、麻等)衣物,少买人造纤维 48. 适量地添置衣物,买得太多会浪费资源 49. 建立个人衣着风格,不必为了流行多买时装

50. 多穿不用烫仍然得体的衣服,例如T恤,可以省电 51. 可把旧衣服改装翻新,既省钱又省资源

52. 多穿二手衣服,例如哥哥姊姊传给弟妹 53. 乾洗衣服耗用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可免则免

54. 不买皮草以免危害野生生物,养动物做皮草会浪费资源 行得其法减少污染 55. 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必要时才乘计程车 56. 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 57. 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 58. 可能的话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把工作地点绿化 59. 有毒的文具 (例如麦克笔、修正液)尽量少用 60. 节省用纸,必要时才影印或电脑打印 61. 安排把废纸回收再生,交给回收商 62. 自动贩卖机浪费又污染,尽量自己冲制饮料 63. 自备简便茶杯餐具,减少免洗餐具等的使用 64. 如果大厦「患了病」,快投诉住户委员会要求改善 在学校推行生态教育 65. 多举办绿色展览、讲座、比赛、幻灯欣赏会 66. 在校内及社区举行污染调查,设法控制 67. 争取小食部多售对环境及健康都有益的饮食 68. 必要时才影印笔记,减少耗用纸张 生活习惯拥护地球 69. 多做户外活动,少逛商场,少到空调室内运动场 70. 多做不会污染的运动,例如太极、气功、慢跑、健行 71. 自己设计玩具,既益智、省钱、又有满足感 72. 自制礼物或贺卡,既有心思、省钱、又省资源 73. 实行垃圾分类,送废纸、铝罐、铁罐、塑胶罐等去再生

74. 习惯每张纸写两面才丢掉,把旧信封再用 75. 多用再生纸及其他可循环再生的物质 76. 较稀有品种的宠物不要养,以免令它们加速绝种77. 宠物罐头及粪便用沙既浪费资源又花钱,可以少买 78. 凡是「用过即丢」的物品都尽量少用,减少浪费污染 79. 尽量买可以「回收」的商品,减少浪费资源 80. 喷雾剂破坏臭氧层,尽量用其他代用品 81. 尽量多用尿布,少用婴儿纸尿片,减少垃圾 82. 尽量用蓄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少用普通电池 83. 旧电池放进垃圾资源回收,切勿丢在郊外、海里、街上 84. 习惯随身带手帕,少用纸巾,减少树木砍伐 85. 尽量用太阳能的用品,例如太阳能计算机 86. 商店购物拒绝不必要的塑胶袋,并把塑胶袋多次使用 87. 用盆栽代替切花作礼物,因为生产切花浪费又污染 88. 不抽烟,劝使他人不在人前吸烟,检举非法吸烟 89. 如果要装饰圣诞树,不买真树,珍惜林木 90. 把垃圾邮件退回,附上字句请以后勿再寄来 一起行动改变社会 91. 多买绿色书刊,多收听收看绿色电台电视节目 92. 要求各类图书馆多收藏绿色书刊及资料 93. 留意本区污染事件,随时投诉揭发 94. 多公开发表支持环境的意见,例如打电话给电台 95. 向污染的机构抗议,用罢买等方法施压 96. 支持及表扬有绿色环境倾向的公司、报刊、机构 97. 游说本区议员及向政府施压,改善地区环境 98. 投票支持有绿色倾向的议员,让他们代表自己办事 99. 及加入绿色组织,多捐款及支持活勤 100. 组织自己本区单位 (学校、社区、教会等)的绿色小池。

白鳍豚原是长江的龙头老大,居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长达2500万年,在漫长的水域里所向披靡,但是它们最终灭绝了。上世纪80年代初种群数量为400头左右;1986年,300头;1990年,200头;1994年,100头以下;1997年,13头;1999年,5头;2006年,生命之旗已经降落。这位长江的原始主人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在一个不为人知的时刻,完成了最后的挣扎,把最后一滴眼泪汇入了奔腾不息的万古长江。这可怕的灾难只有可能来自——人类。 上帝派了个天才来向人类透露它的绝密消息,那个叫做霍金的天才歪歪斜斜地坐在轮椅上,口齿不清地说:最后的日子,就在下个世纪。 霍金说的很对,人类末日不再遥远。是什么导致人类的灭绝呢? 是欲望!是的,人类贪婪的欲望导致了动物的灭绝,导致了地球的变异,导致了灾难的产生,最终,贪欲将灭绝人类自己。 香格里拉人是外星人遗留在地球上的高智能物种,是他们创造了人类,并且进行了一次清除。东方佛经里所记载的乐园叫香巴拉,西方传说的乐园叫伊甸园。伊甸园中的一对男女最终被欲望驱使而犯错被驱逐出了乐园。香格里拉人制造了人类,但是人类被欲望驱使,最终繁殖过多,被香格里拉人惩罚,将人类所在的大陆沉入水底。西方人说是挪亚方舟拯救了人类,其实,那只是人类为了躲避洪灾而逃到神圣的地球最高峰——喜马拉亚山。据说进入香格里拉世界的通道在布达拉宫的底部,但是,很少有人进入。神圣的香格里拉已经抛弃了人类,这是因为,人类有贪婪的欲望,而这欲望,和传说一样,会导致人类的灭绝,而毁灭人类的工具就是——洪水。 贪婪的欲望本身就是洪水猛兽,最终,洪水猛兽将吞噬人类,吞噬人类的欲望。 你可曾发现?在局部范围,洪水越来越猛烈,不管人类科技如何进步,也无法抵抗?你可曾发现?海啸越来越猛烈,可以瞬间吞噬无数岛屿?你可曾发现?台风越来越猛烈?可以将一切都拦腰折断?你可曾发现?冬天变的如此短暂,气温升的如此快速?你可曾知道?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融化,北极冰雪将在本世纪内消失,纽约、东京等城市将被上升的海水淹没。

还有更多你所不知道的,那深沉的海底,隐藏着太多史前的古生物,当海水逐渐上升,当城市逐渐被淹没,人类,都将成为海底猛兽的快餐。 人类的末期啊,已近在眼前。是欲望,是贪婪的欲望,最终消灭了人类自己!

瑞瑞爱吃桃

河流干涸,森林减少,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

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

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

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表现有: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资源退化,水生态环境系统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导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资源危机显现;五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进程。首先,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拿我国每年所发生的洪涝灾害来说,一场灾难过后,成千上万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大批大批的人无家可归,不计其数的美好家园遭到破坏,无数的良田被洪水淹没,再加上因道路毁坏所造成的交通中断等等,我们仔细估算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呢?其次.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导致大气.河流.土地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再次,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这样迫使许多农民远走他乡,而大部分又没有固定的栖身之地,这加重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其实,由于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还很多。

② 环境污染的原因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

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称为污染

源。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将在第四节讲述。

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

染、辐射污染等。

一自萧关起战尘

河流干涸,森林减少,动物灭绝,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等

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

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

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地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表现有: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资源退化,水生态环境系统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导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资源危机显现;五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生态环境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进程。首先,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拿我国每年所发生的洪涝灾害来说,一场灾难过后,成千上万的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大批大批的人无家可归,不计其数的美好家园遭到破坏,无数的良田被洪水淹没,再加上因道路毁坏所造成的交通中断等等,我们仔细估算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呢?其次.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导致大气.河流.土地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严重的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再次,由于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这样迫使许多农民远走他乡,而大部分又没有固定的栖身之地,这加重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其实,由于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恶果还很多。

② 环境污染的原因

总的来说,环境污染可以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动的结果,或是这两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火山喷发,往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同样也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但通常情况下,环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我们平常所指的就是这类源于人类活动的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之所以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因

为人类跟其他生物有一个根本差别:人类除了进行自身的生产外,还进行更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后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没有的。由于这一点,人类活动的强度远远大于其他生物。例如,对生态系统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仅取用满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类对水的利用则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态系统所有的水都不够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称为污染

源。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将在第四节讲述。

对环境污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受污染的环境系统所属类型或其中的主导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所处的社会领域,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的形态或性质,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

染、辐射污染等。

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破坏生态环境.

还的不用不降解的食品袋,制造那些白色垃圾.

一屋不扫,难于清洁世界,经常勤于搞卫生.

比如垃圾袋,最好分类堆放,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等.外国这点做得比较好,各种颜色的垃圾袋,装有不同类的垃圾.比如废电池,比如水果皮,比如过期食品,都分类装.

嗯,加强三废治理,让废水回用,减少噪声,废气回收等等.

奇石珠宝真君

1、环境污染加剧

全球每年排放进入大气层的气体,CO2为57亿t,CH4约2亿t。排放有害金属铝200万t,砷7.8万t,汞1.1万t、镉5500t,超出自然背景值的20~300倍。SO2的排放,诱发的酸雨的频度在增加,面积在扩大;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全球有8亿人生活在空气污染的城市中;江河湖海的污染日趋严重,淡水匮乏使12亿人口生活在缺水城市,14亿人口在没有废水处理设施下生活;水质污染引发的疾病死亡率已成为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危害;城市垃圾、污水、船舶废物、石油和工业污染、放射性废物等大量涌入海洋,每年有200亿t污染物从河流进入海洋,约500万t垃圾被抛进海洋,在入海口处数万平方公里的臭氧层正在扩大。

2、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世界正发生着严重的危机。研究表明(IIED,1987),在人类活动干扰以前,全世界约有森林和林地60亿hm2。到1954年世界森林和林地面积减少到40亿hm2,其中温带森林减少了32%~33%,热带森林减少了15%~20%。近30年来,世界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减少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年减少800万hm2。中美洲由1950年的1.15亿hm2减到1983年中0.71亿hm2。非洲森林减少更快,从1950年的9.01亿hm2减至1983年的6.9亿hm2。

世界森林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生物品种多样化的消失和物种灭绝。据估计,地球上曾经有5亿个物种,目前尚有500~1000万个物种,其中占压倒多数是无脊椎动物和植物(IIED,1987)。一些专家推测,当前每年消失的物种已达数千种之多。

森林锐减和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森林植被的大量减少,大大改变了碳、氮等微量元素的源、汇分布,使得微量元素在地球系统中的循环遭到破坏,并迫使其从原有的平衡态向新的平衡态过渡,从而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影响。

3、淡水资源短缺

据IIED提供的资料1987年,全球约140亿m3的水量中,大约有4.2亿m3淡水,约占全球水量的3%,其中约77.2%被冷储在冰盖和冰川中,22.4%是地下水和土壤水,约0.4%为湖泊、沼泽和河水。

由于水循环的结果,全球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从作物需水量的角度出发,非洲中东和中亚大部分地区,美国西部,墨西哥西北部,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全部都是贫水区,其年蒸发量超过年降雨量。另一方面,20世纪以来,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年用水量从1990年的约4000亿m3增加到1995年的3万亿m3,增长了6.5倍。到2000年,全球淡水用量已达6万亿m3。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的饮用水。

阿里阿涅德

森林资源

地球森林面积曾达76亿公顷,现在只有不到36公顷。过度砍伐和毁林开荒,使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几乎每年减少1%。

淡水资源

目前全世界用水量比100年前增加了10倍。世界上大约60%的地区属于缺水地区,全世界有80个国家大约15亿人面临供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大约3亿人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现在开采矿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使某些矿种发生短缺,甚至面临枯竭。

到那时,人类将永远呆在这荒凉的大地上。(除非人们开发新能源)

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是否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呢

几乎不可能,首先水星太热,月球没有大气(当然可以在两极附近有水的地方先挖地洞住着),火星和地球比较类似,但是科学家现在还在上面拼命的找水,况且也太远,大气成分也不好,运输成本很成问题。木星表面每天都狂风呼啸,那些小卫星还可以考虑下。离太阳再远一点的就太冷了。反正以人类现有的空间运输技术,哪都去不了。太阳系外最近的行星比邻星也有四光年远,一般的飞船也需要40万年时间!l.大气

1992年,全国废气排放量 l0.5万化标立方米(不包括乡镇工业,下同)。废气中烟尘排放量 1111万吨,比上年增长 7.6%;二氧化硫排放量 1685万吨,比上年增长 3.9%;工业粉尘排放量 576万吨,比上年下降 0.5%。

全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范围为 90一6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40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6.1%;南方城市平均243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 8%。据67个城市统计,51% 的城市年日均值超标,尤以吉林、济南、太原、兰州、包头、延安、西安等城市为重。

据66个城市统计,降上半月均值在 3.8一55.8吨/平方公里·月之间,较上年略有增加,比方城市明显重于南方城市。降尘年月均值在 30吨/平方公里·月以上的城市有三明、鞍山、长春、大同、石家庄、哈尔滨、银川、吉林、鹤岗、沈阳、兰州和唐山。

据72个城市统计,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范围为 7—]63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97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9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的城市有贵阳、重庆、太原、乌鲁木齐、宜宾、南充、济南、石嘴山、青岛、天津、长沙和大同。

据72个城市统计,氮氧化物年日均值范围为 l1一129微克/立方米,北方城市平均56微克/立方米,南方城市平均40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长春、济南和运城污染明显加重,兰州、宝鸡和南充咯有好转。

2000年,酸雨仍限于局部地区。据58个城市统计,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3.85一7.43,pH年均值低于5.6的占52%,均为南方城市。赣州、长沙和厦门市酸雨出现频率高达90%以上,南充、宜昌、南昌、怀化、百色、南京、重庆和广州市酸雨出现频率在70%以上。太阳活动对地球人类也不见得全是有益的,比如长期在太阳下暴晒可能会得皮肤癌。太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人之所以不会被太阳灼伤,地球的大气层其实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总之太阳对人类即有益也有害,人类也在通过不断的努力降低太阳带来的危害,并利用太阳造福于人类。

volcanoVol

土地荒漠化

海平面上升

温室效应

缺水

地球是个晶莹透明的球体,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生命的摇篮。它有着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奔腾的江河,叮咚的泉水,巍峨的群山……这无不展示着地球的纯与美。

自古以来,人类在它博大的胸怀中成长着,享受着地球慷慨提供的一切。可人们不但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反而贪婪地索取,他们乱砍滥伐,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破坏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无休止的工业污染使得地球那圆圆结实的身躯百病交加,洁白无暇的容颜也变得面黄肌瘦。然而,你可知道,我们乱扔的废电池、塑料袋等总有一天会把地球变成一个有毒的垃圾场;青蛙、益鸟等被人类吃掉时,失去天敌的害虫大量繁殖,人们只好用剧毒农药对付那些害虫,污染了地下水源和大量的农田;人们无节制地肆意浪费水,使得地下水位直线下降,最终鱼儿们死在干涸的河床上,而最后一批人类也渴得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当一棵棵能阻挡风沙的“卫士”被砍倒后,代替它们的将是什么?将是一片片沙丘,它迫使大地的“绿色天使”消失得无影无踪,气候变得异常,旱涝灾害不断袭击人类。199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的特大洪灾,不正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不正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吗?

警钟已敲响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唯一的家园,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去保护地球。做为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再不能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了!再不能滥砍伐树木了!再不能任意捕杀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了!再不能允许任何人浪费一滴水!再不能容忍种种破坏环境的现象出现了!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修补残缺的地球,让它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花更艳……

让我们永远在地球的呵护下,繁衍生息;让我们为地球播下一片绿色,洒下一片阳光,使人类世世代代美好地生活下去,拥有这个共同的美丽家园吧!

CPS小天才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比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怎样保护地球环境

地球爷爷您好,我们是一位同情并且关心您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电视上看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您一直那么呵护我们不让外界有机可乘,但是人们仍然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地伤害您。虽然,我不能为您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并呼吁同学们一起保护您。请您放心。下面我们就提了几点保护您的建议,不知可否:

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

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10、不浪费纸张

阿啵呲嘚

臭氧(O3)是氧的衍生物。自然大气中有微量的臭氧存在,其浓度是随高度变化的。平流层(距地平20~25km的大气层)臭氧浓度最大。分布于同温层中的臭氧吸收了太阳光中99%的对地球生物圈有极大伤害作用的高能紫外线。测量表明,1978~1987年,全球臭氧浓度平均降低了3.4%~3.6%;1985年便在南极上空观测到了臭氧空洞。有证据表明,造成臭氧屏蔽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的光化学反应。而臭氧屏蔽的破坏,必将对地球生命系统和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大气层中臭氧的浓度随高度变化,平流层中距地面20~25km间的大气层臭氧浓度最大。工业革命前氯氟烃的浓度为0,现今为1×10-9。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氟氯烃的物质和氮氧化合物在平流层中通过光化学反应将使臭氧减少。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北半球的臭氧减少了3%~5.5%,出现臭氧空洞。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相当于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长,不仅在南极上空,最近在北极和西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减薄,甚至出现臭氧空洞。预计到2014年,臭氧将减少53%以上。臭氧层出现空洞,将使地面紫外线幅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还将带来幼鱼死亡率和家畜瘟疫增加,谷物减产,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的影响。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涉及地球各部分、各层圈的相互作用,涉及到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的可居住性问题。认识并预言地球环境的变化,是世界科学家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再也不做站长了

人类绝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毛皮小利而忽视了自身的长远利益,当地球环境遭到全面破坏以后,人类是不可能靠“吃钱”来活着的。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恰如毛与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环境综合症”的煎熬。据联合国环境署提供的材料,目前十大环境因素困扰着地球:由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酸雨快速蔓延;全球森林面积锐减;滥垦滥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空气中的有害排放物有增无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使得江河湖泊污浊不堪;由城市垃圾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令人触目惊心等。

当然,上述因素又是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的。它们的交互作用令地球环境受到了来自水下、陆地乃至空中的立体破坏,大大降低了地球的自净能力和“自卫”能力。破坏地球环境的因素几乎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可以说是人类破坏环境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环境综合症”,它反过来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高达230亿吨;工业发达国家作为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者,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5%以上。

安徽路人假

“水危机引爆水商机”和特丽洁共享财富盛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无法离开她而生存,然而当前水质污染令人堪忧,饮水安全无法保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家用净水机作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近两年,整个净水市场一直保持着每年20-30%的增长趋势。据专家预测,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净水机市场份额将增长200%,甚至到普及。 所以水家电市场的潜在需求是很大的。市场需求就意味着商机!

1、我国水源污染严重

水环境研究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受到了污染,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2、城市自来水的现状

传统落后的自来水处理工艺、供水管道的老化、腐蚀、剥落对水源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高层水箱的三次污染,使得自 来水的各项细菌指数严重超标。

3、桶装水的不安全因素

黑心桶的使用、饮水机的二次污染以及桶装水生产企业的不规范性生产,导致几乎100%用户对桶装水 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4、水家电产品尚处于萌芽期

家庭直饮水机作为一种新的饮水概念正逐渐让人们接受,但中国净水产品的普及率不到10%, 潜在需求很大,市场发展空间不容质疑。

北营

1997年,一个由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试图衡量出大自然的商业价值。例如:免费的植物受粉,野外植物的空气调节,海洋的营养循环作用等等。当时的估算价值为33万亿美元,几乎是当年全球国民总产值的两倍之多。但在这份报告提出后,人类有必要重新对此做出估价。

地球上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破坏。中国的黄河,非洲的尼罗河以及北美的科罗拉多河在一年中某个时节还没有入海之前就已经枯竭了。

bikbok

资源短缺:石油,排2个小时都不一定买得到油。

破坏,全球沙漠化。 全球变暖。

保护,绿化环境,节约能源。

北有云溪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少或被严重污染。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
给我分吧!!!

相关推荐

人类使用红外线的历史

神通广大的红外线红外线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最近二三十年来,初露头角的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开始应用到生产上,并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红外技术。 1800年,英国科学家海谢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阳光分成彩色光带以后,用温度计来测量各种光的温度,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靠近太阳光深红色光外的不可见部分,温度竟比红光还高。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因为以前只知道太阳光有七色,至于在七色之外的黑暗中还存在着什么物质,是不清楚的。于是,海谢尔设想在太阳的辐射中,除了可见光以外,一定还包含着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后来经过实验证明:这种辐射还存在于其他物体发出的辐射中。当时,人们就称它为“不可见辐射”。由于这种“不可见辐射”是在红光的外边发现的,所以,后来就称它为红外辐射,又叫它红外线。1887年,人们在实验室中成功地产生了红外线,使人们认识到: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到了20世纪,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各项新技术的发展,红外科学也从实验室走出来,开始应用到生产上,并形成了一门崭新的技术—红外技术。最近二三十年来,初露头角的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红外线比红光具有更大的热作用,穿透能力也很强,用它来烘干东西既快又好。因此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干燥飞机、轮船和汽车的油漆。过去,自然干燥常常使油漆物的表面形成一个硬壳,里面的湿气散发不出去,形成一个气泡,影响油漆质量。利用红外线干燥油漆,就没有这个弊病了。红外线穿透能力很强,可以利用它来染合成纤维织物。比如,红外线高温渗透到锦纶织物内部以后,会使锦纶织物的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颜料很容易进到纤维内部,把颜料固定在织物上,并把它烘干。这样,人们就能利用红外线把锦纶织物染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红外线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可以利用它组成一道看不见的防线。为了做好仓库的防护工作,可以借助于反光镜,将红外线巧妙地围着仓库绕一圈,然后投射到一只能感受红外线照射的光电管上,让光电管发出电流来。把反光镜、光电管等很好地隐蔽起来,组成一道难以察觉的防线。如果有人敢于向仓库侵犯,它就会遮断了红外线,红外线一旦被遮断光电管就停止了工作,连接在光电管身上的一个开关立刻关闭,警报电铃就会响起来。不久前,科技人员研制成功一种叫做热释电摄像机的仪器,也就是红外电视。可以利用它来探测火源,检查火灾隐患,对火灾进行监视,并能及时发出警报,被人们誉为“监视火情的哨兵”。由于红外电视摄像机,是依靠被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摄像的,被摄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出的红外线越强,拍摄成的图像也就越清晰。所以,红外电视能不受烟雾、阴云和风雨等阻隔,非常灵敏地对各种火情进行检查,把火灾扑灭在刚刚露头的时候。红外电视摄像机,再配置上火灾识别器、自动跟踪系统,搜索机构和望远镜,便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火情自动监控系统。它可以自动搜索和发现五、六公里远处2~3平方米那么大小的火源,并能自动跟踪和报警。这样,就可以实现消防指挥调度自动化,为及时发现火灾,消灭火灾,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红外电视,还在工业上用于暗室操作的监控,无损伤,自然资源的热勘探;在农业上用于探测森林、牧场的火情;交通上用于透雾导航等。红外电视还是个“夜光眼”呢!它可以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对敌人的阵地、军事设施进行有效地侦察,即使隐蔽得十分巧妙的敌人潜伏哨,也逃不脱它的敏锐的火眼金睛;也可以用在边防哨所上,对某一特定地区实行监视;还可以“透”过雪层,“看”到躲在雪底下的敌人。还有一种红外显微镜。一提起显微镜,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其实,它却是一种用作测量温度的仪器。不过,它与一般的温度测量仪不同,可以用来测量十分微小的点上的温度。微小的点上的温度,虽然也可以用半导体点温计来测量,但由于它在测量时要与物体表面直接接触,很容易影响被测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果用红外显微镜来测量,不仅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而且比半导体点温计精确得多。红外技术,虽然是初露锋芒,但我们深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必将为我们做出许多可以预料得到乃至预料不到的奇妙的事情来。红外线亦称“红外光”。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辐射。在可见光的范围以外,波长比红光要长,有显著的热效应,可以用温差电偶、光敏电阻等仪器来测量,波长在0.77~3微米为近红外区;3~30微米为中红外区;30~1000微米为远红外区。红外线容易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在通过云雾等充满悬浮粒子的物质时,不易发生散射,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红外线应用很广,可用以焙制食品、烘干油漆以及进行医疗等。物质对红外线的吸收光谱对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分析及化学工业上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军事上常用红外探测器来探测目标,以及红外通信等。【红外线电视】利用被摄景物本身的热辐射或反射的红外线来进行电影摄像和显示的系统称为红外线电视。适于非接触和非破坏性检查,常应用于工业、医学、宇宙开发、军事等方面。红外线可见光红端与微波间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约在7×10uf02d7米~1×10uf02duf033米之间。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谢赫耳将温度计放在日光光谱的红光区域外侧,发现仍然具有很强的热作用。于是把这种看不见的射线称为红外射线。一切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波段越宽。红外线产生的机理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红外线的最显著特点是其热作用,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因此衍射现象比较显著,容易穿过云雾烟尘不易被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吸收。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来加热物体,如烘干油漆和谷物以及进行医疗等,利用对红外线敏感的底片可以进行远距离摄影和高空摄影,从卫星上用红外线对地面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出地面上的物体并且不受白天和黑夜的限制。由于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并且不同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不同,因此应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在飞机或卫星上勘测地热寻找水源、气象预报等。在现代战争中利用红外夜视仪等夜视设备使对方目标历历在目。用红外物理可以探测高温物体的红外辐射。现在红外传感器还用作反导弹的预警等。用温度计解决了光学问题——红外线的发现太阳是人类最熟悉不过的宇宙天体,它每天东升西落,早出晚归,毫不吝惜地把阳光洒向大地,使万物得以生长和繁衍。夏天,火红的阳光使人觉得炎热难熬,倘若到了冬季,人们又要尽量多的晒太阳,为的是借助阳光的热抵御寒冷。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太阳为人们带来光明、也带来热,而且太阳的光和热是永远分不开的。但是人类在慷慨接受太阳赐予的光和热的时候,从没有考虑光是怎样携带热的。阳光的颜色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7世纪,人们就开始对光的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1666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让太阳光透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中发现,白色的阳光竟然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单色光组成的,这就是物理学中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牛顿对光学研究的贡献很多,他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散和反射、透镜的成像、颜色的理论等许多方面的研究成就已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牛顿本人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科学家都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千姿百态的各种光学现象上或者是在无休止的光的本性的争论上,惟独无人关心太阳的光。可以说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太阳的光是科学的弃儿。牧师的灵感1738年,一个叫赫休尔的孩子在英国出生了,赫休尔小时候是一个普通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没有成为科学家。他的职业是牧师,但却对太阳光独有钟情。为此他专门买了一块很大的玻璃三棱镜放在自己的桌子上,不时欣赏太阳光透过它形成的七色彩带。1800年的一天早晨,年过花甲的赫休尔看着美丽的色彩带,忽然像小孩一样好奇地问自己:“阳光带有热,可是组成太阳光的七种单色光中,哪一种带的热最多呢?”他的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当时谁也不知道,于是赫休尔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试图找出正确的答案。几天以后,赫休尔便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他想,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成七种单色光,如果知道了每种光的温度,不就知道它们之中谁带的热量多吗?接着,赫休尔在自己房中的墙上贴上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并让经过三棱镜的七色光带照在纸屏上。然后,赫休尔在每一条光带的位置挂了一支温度计。他怕自己的观察不够全面,又在红光带和紫光带外各挂了一支温度计。做好这一切之后,赫休尔记录下每支温度计开始的读数,然后就在桌子旁的椅子上坐下来开始观察。温度计的水银柱缓慢地上升,赫休尔耐心的等待。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所有温度计的读数不再变了。赫休尔发现绿光区的温度上升了3℃,紫光区的温度上升了2℃,紫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几乎没有变化。然而令他吃惊的是,红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竟上升了7℃。赫休尔虽然是牧师,但他却有科学家的素养。他发现了这一奇特的现象之后,立即重复这一实验。但多次的实验结果都是相同的:红光区外的那支温度计的读数上升最多。经过详细地分析之后,赫休尔认为阳光的光谱实际上比被人们看到的七种单色光更宽,在红光带外一定还有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而且这种光线携带的热量最多。后来科学界把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命名为红外线,而赫休尔也因为发现了它而留名科学史册。红外线来自何方在赫休尔发现红外线之后,由于当时人类对于诸多的自然现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并且当时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所以从事红外线研究的科学家并不多。后来随着物理学和其它科学学科的发展,人们清楚了红外线和其他可见光一样,都属于电磁波的一部分。只不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0.4-0.75微米,而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为0.76——1000微米,所以人眼看不见。科学家后来还知道了红外线产生的机理,红外线又叫红外辐射,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温度零度——-273℃,它们的分子就有热运动,伴随着这种分子的热运动物体就向外辐射波长不等的红外线。红外线的妙用人类发现红外线的历史很长,但直到本世纪随着无线电电子学、材料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红外线才变得身价百倍,以高科技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家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栏目,其中那么多的动物夜间活动的镜头就是利用红外线摄影得到的。由于任何物体都辐射红外线,科学家就研制出一种能专门记录红外线信号的红外胶卷。把这种胶卷安装在普通的摄像机上,再借用其它装置就能在夜间并且在远离动物的地方进行拍摄。鳄鱼是人类熟悉的一种凶残动物,为了研究鳄鱼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养儿育女的过程,研究人员就在适当的季节把自动红外摄像机放置到鳄鱼的巢穴附近。从拍摄到的镜头可以看到,当小鳄鱼刚孵出时,鳄鱼妈妈时而舐舐它们,时而移动它们,时而喂之以食。平时见到的那种凶残荡然无存,怜子之心并不逊于我们人类。热红外探测系统是红外线的一个重要应用。由于任何一个辐射红外线的物体都是与周围其它物体不同的热源,也就是一个物体与周围的环境有温度的差别,热红外探测系统就是通过探测温度差而发现目标的。例如军事上利用这种装置发现藏在树丛中的敌人和敌方正在行进的车辆、坦克等。在电影或者电视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战斗场面,两架飞机在空中互相追逐,突然后面的飞机射出一枚导弹,而另一架见此立即不断地改变飞行方向,一会儿转弯,一会儿上下翻滚,但几秒钟后仍被导弹击中。为什么飞机甩不掉导弹呢?这是因为飞行着的飞机发动机的排气管就是一个红外辐射源,而装有红外探测仪的导弹会毫不困难地发现它。虽然飞机极力想摆脱导弹,但导弹上的电子导航系统又使得导弹始终咬住热源,这样速度低于导弹的飞机焉能不被击中。今天,红外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工业、农业、军事、食品加工及安全保卫工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但是不要忘记红外线的发现是科学上投资最少、过程最简单的一个发现——仅靠一块玻璃三棱镜和几支温度计。红外线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波。波长约为 0.75~1000微米,不能引起视觉。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可以用温差电偶、光敏电阻或光电管等仪器来探测。红外线易于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它的内能;在通过云雾等充满悬浮粒子的物质时,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红外线在军事上可用于通讯及跟踪、探测目标;在工业上可用以烘干油漆、焙制食品等,对于远距离目标、高速运动目标都可以用红外技术进行非接触测温;在医学上可用红外技术诊断疾病。红外技术在近20多年来已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红外线] 人眼所看不见的,却能透过或透入许多物质,如薄木片、胶木、树木、纸片、薄雾、皮革等。物质太厚了,红外线就不能透过,只能透入一定程度。红外线还能与原子打交道,使得原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一些变化。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在1800年被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的发现就是由于它有显著的热效应。利用红外线的看不见、穿透力强、热效应,以及能与原子打交道等性质,可以为我们找到许多用途。如红外光谱分析、烘干、红外照相、探测、通讯等。红外线波红外线的波长比我们所能看到的可见光的波长还长一些,多数热波都是红外线波,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把手放在朋友脸颊上时,可以感觉到温暖,却看不到光波。什么是红外线1800年,科学家威廉.赫歇耳爵士发现阳光中的能量大约有三分之二是来自肉眼看不见的热能,或称为红外线幅射能。物体在阳光下暴晒会发热,并不是因为它们吸收了我们所看到的可见阳光,而是伴随在可见阳光中的红外线幅射能。所有热源中都含有红外线,一文学家甚至可以通过红外线发现某些星球,而不是借助于可见光波。这台激光唱机是由摇控器内的红外线启动,机上的红色指示器可以让你知道红外线正在运作。在这个探测器或感应箱中,它的感应效能是通过一个可以探测光波的电动感光器得来的。当四周光线昏暗时,感应器就会启动红外线探测器;白天在不需要照明时,它就不会启动。红外线感受器 infrared receptor位于蝮蛇科(Crotalidae)、蛇(蝮蛇、饭匙倩、响尾蛇)的颜面两侧、仅对红外线敏感的特殊温度感受器。毒蛇在黑夜里,探测由对方发出的红外线,起着犹如双眼视觉的作用。在眼窝下呈小孔状,亦称孔器。其底部有类似中耳鼓膜样的薄膜,其后部也有空腔与外界相通,这与耳咽管很相似。在细胞质中存在着很多线粒体,在薄膜上三叉神经纤维密布如网而成末梢,外侧有许旺氏细胞包围。红外线一旦到达此薄膜,即与热量成比例地发生电位变化。关于红外线的感受机制虽还不十分清楚,但敏感度非常高,能辨别0.002℃。也有不具孔器而具有红外感受性的毒蛇(王蛇),但在这种情况下据谓敏感度是很差的。紫外线的发现1801年的一天,有一位研究太阳光谱的科学家突然想要了解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后有没有其它看不见的光存在。当时他手头正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这位科学家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阳光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张纸片醮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醮有氯化银部分的低片变黑了,这说明太阳光经棱镜色散后在紫光的外侧还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线,这位科学家把这种光线称为紫外线。这位科学家就是里特,1776年12月16日,里特诞生于德国的西里西亚。小时候因家境贫寒,没有念过几年书。14岁时就去一家药店当了学徒。在学徒期间,里特贪婪地阅读了许多书籍,懂得了不少化学和物理学知识。凭着刻苦的自学,20岁那年,他考进了耶拿大学,后来在化学和电生理学方面作出的不少贡献。1799年,他用伽伐尼电池成功地从硫酸铜溶液中电解出铜,由此得出静电与伽伐尼电之间是一致的结论。他还正确指出产生伽伐尼电流的原因是伽伐尼电池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成为正确解释伽伐尼电流成因的第一个人。1802年,里特制作了第一个干电池,1803年研制成功蓄电池。里特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就是发现了紫外线。紫外线是比紫光波长更短的辐射,是太阳光谱中的一部分,人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强烈的紫外光照射,对人体,生物都有害,但适量的紫外光却可使用感到精神爽快,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紫外光在医学上还被用来杀菌。另外,人们根据紫外线的“光激发光”(紫外线诱发物质发光)现象,还创造了一种新分析方法,即荧光分析,它不仅可以检测物质的结构,而且还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人眼难以发现的机器零件的裂缝。紫外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可它的发现者里特却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清苦,正在他充满憧憬向科学高峰攀登时,却被肺病夺去了生命,在死时年仅34岁。紫外线亦称“紫外光”。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紫光和伦琴射线(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波长约为(4~39)×10-6厘米,不能引起视觉(即在可见光范围之外)。可见光能透过的物质,对于紫外线的某些波段却会强烈的吸收。例如:玻璃对波长小于35×10-4厘米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地球大气中的氧和臭氧几乎全部吸收了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9×10-6厘米的紫外线;水晶(即石英)吸收波长小于2×10-5厘米的紫外线;波长小于2×10-5厘米的紫外线被空气强烈吸收。因此观察这一紫外线波段的光谱仪的内部必须抽成真空,这个波段称为真空紫外,适用于这一波段的光谱仪称为真空紫外光谱仪。水银灯和电弧的光中有(25~39)×10-6厘米之间的强紫外辐射,是常用的紫外线光源,紫外线通常用光电元件和感光乳胶来检测。紫外光谱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紫外线在工农业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常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诱发突变、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全球——人口密集区紫外线增加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发表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人口密集区域的紫外线有增加的趋势。近10年来,紫外线增加最多的达10%。研究人员利用地球观测卫星对地球臭氧层和紫外线照射量进行了长达13年的观测、并绘制了相应的地图。此外,设在加拿大、新西兰及美国的8个地面观测站,提供的观测数据对上述观测结果进行了补充。据此,研究人员对由于臭氧层的减少而导致紫外线照射量增加在地球纬度上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人口密集区域的紫外线照射量都有显著增加。包括南美的阿根廷和智利在内的南纬55度附近的区域。10年间紫外线照射量增加有9.9%。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北纬55度附近的区域增加有6.8%;日本和美国等位于北纬30度到45度的区域增加有4%。吸收紫外线的“能手”——臭氧大气圈——地球的气体外壳,人类和一切生物都生活在这外壳内。在大气圈中有一层是吸收紫外线的能手,那就是臭氧层。这层物质虽然含量极少,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若太阳辐射出来的紫外线全部畅通无阻地到达地面,那么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恐怕早就荡然无存了。因此,臭氧层如同难以透过的遮板,保护环境,免遭导致动物死亡的太阳紫外线照射。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故由此得名。它位于大气圈的平流层中,浓度最大的地方是臭氧层,位于二十到三十公里的高空。正是这层吸收了大部分紫外线,起到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臭氧易与氮氧化物反应,从而使臭氧量减少。氮氧化物来源有超音速飞机排出的,氮肥广泛使用进入平流层的;还有广泛应用致冷剂的氟里昂,是臭氧最凶残的“杀手”。这些“杀手”使臭氧层的臭氧正在不断地减小。过量持久的紫外线照射会引起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损害人体健康,引起皮肤癌等等。我们应该及早采取措施,保护臭氧层!紫外线在作祟原来,是洛杉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强烈的阳光照射等因素造成了这种烟雾。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环,烟雾就不可能发生。科学家发现,在洛杉矶出现的烟雾是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阳光中紫外线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它们都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当遇到逆温或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便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到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及人体健康。预报紫外线辐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天气预报又增加了新内容:UV指数,即紫外线辐射指数。美国国家气象局在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除了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项目外,还对美国58个城市的紫外线辐射同时做出预报。最能忍受紫外线照射的植物太阳光里有一种紫外线,几乎对所有生物都有影响。特别是微生物,受到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十几分钟就会被杀死。所以医院和某些工厂,常用紫外线进行灭菌。高等植物也不例外。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如果用相当于火星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作为标准,来照射各种植物,番茄、豌豆等只要3-4小时就死去;黑麦、小麦、玉米等照射60-100小时,能杀死叶片;而南欧黑松照射635小时,仍旧活着。这是对紫外线忍受能力最强的植物。科学家估计,象南欧黑松这样的植物,能够在火星上生活一个季节。这一事实证明,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如火星上,有生物的存在是可能的。紫外线波长在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400~500纳米之间,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uf02d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紫外线亦称“紫外光”。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紫光和伦琴射线(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波长约为(4~39)×10-6厘米,不能引起视觉(即在可见光范围之外)。可见光能透过的物质,对于紫外线的某些波段却会强烈的吸收。例如:玻璃对波长小于35×10-4厘米的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地球大气中的氧和臭氧几乎全部吸收了太阳辐射中,波长小于29×10-6厘米的紫外线;水晶(即石英)吸收波长小于2×10-5厘米的紫外线;波长小于2×10-5厘米的紫外线被空气强烈吸收。因此观察这一紫外线波段的光谱仪的内部必须抽成真空,这个波段称为真空紫外,适用于这一波段的光谱仪称为真空紫外光谱仪。水银灯和电弧的光中有(25~39)×10-6厘米之间的强紫外辐射,是常用的紫外线光源,紫外线通常用光电元件和感光乳胶来检测。紫外光谱是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紫外线在工农业方面也有重要应用价值。在生物学和医学上常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诱发突变、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 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紫光和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也叫紫外光。波长约为0.04~0.39微米,不能引起视觉。紫外线最突出的特性是在它的照射下,许多物质会发生荧光,照明的日光灯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作用制成的。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片底片感光。紫外线还具有生理作用,在医疗保健方面用途较大。紫外线还可以透过表皮,使人体内部组织细胞发生化学变化。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的皮肤会变色,血管会扩张,血液中的钙质和磷质增多,红血球和血色素亦会增加。另外还特别适宜治疗佝偻病、小儿虚弱症、肺以外的结核病以及某些传染性皮肤病等。太阳光中(透过大气层后被空气吸收了大部分紫外线)含紫外线虽然不多,但对人体是很有益的。长期在城市居住、在室内工作的人,常因缺乏紫外线而体质渐弱,肤色苍白,尤其在矿井或地下工作人员,应常用太阳灯或水银灯照射。另外,紫外线还有使油漆干燥,对食物、饮水、衣服、用具等消毒杀菌的作用。抗紫外线织物问世近年来,大气污染造成的臭氧空洞使越来越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表,皮肤癌患者因此急剧上升。您能容忍自己健康的肌肤横遭荼毒吗?一项来自宁夏的科技发明给人类带来了福音:抗紫外线并释放远红外线纤维织物在宁夏研制成功,并于日前通过技术鉴定,制成的环保功能服装也已初步形成生产力。经国家计量科学院测试,这类服装紫外线屏蔽率达98.3%,远红外线发射率达90%以上。卫生防疫部门检测认定为“无毒、无味、无刺激、无任何副作用”产品。把抗紫外线并释放远红外线织物应用到制衣中,不但解决了抗紫外线辐射的技术要素,还具有了保健功能,使人类着装凭添新概念,成为服装系列中的奇葩。X射线与紫外线波外线与X射线(也称X光)的波长都很短,它们可以穿透固体物,例如人体组织。短时间受到这类光线照射,对身体无伤害,例如:医师可以通过X光片来了解人的身体状况,不过,如果过度暴露在这些光线下,将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晒伤的原因长时间直接暴露在烈日下,就等到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将会导致晒伤。长年累月暴露在阳光下的人,有可能因紫外线的过度
2023-07-07 03:55:341

关于大自然被破坏的故事

2005年11月,因爆炸事件化学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污染事件;2009年,内蒙古赤峰和江苏盐城的饮用水污染事件;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通过分析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分输 送的影响不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决定因素,而只能影响臭氧洞的强度。(3)太阳周期变化通过光化学反应对南极"臭氧洞"强弱的影响可以忽略。 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1、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如今 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 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其过程或许比 们以前所想的要快。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2、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3、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五、固体废物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固体废物的产生途径 维持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物料,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并遵循质量守恒规律,可用社会物料流程来描述这一规律。 1.人类的一切
2023-07-07 03:55:411

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灯具种类及特点

高压钠灯使用时发出金白色光,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透雾能力强和不诱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船坞、车站、广场、街道交汇处、工矿企业、公园、庭院照明及植物栽培。高显色高压钠灯主要应用于体育馆、展览厅、娱乐场、百货商店和宾馆等场所照明。当灯泡启动后,电弧管两端电极之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高温作用使管内的钠汞齐受热蒸发成为汞蒸气和钠蒸气,阴极发射的电在向阳极运动过程中,撞击放电物质有原子,使其获得能量产生电离激发,然后由激发态回复到稳定态;或由电离态变为激发态,再回到基级无限循环,多余的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便产生了光。高压钠灯中放电物质蒸气压很高,也即钠原子密度高,电子与钠原子之间碰撞次数频繁,使共振辐射谱线加宽,出现其它可见光谱的辐射,因此高压钠灯的光色优于低压钠灯。 高压钠灯是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泡。由于气体放电灯泡的负阻特性,如果把灯泡单独接到电网中去,其工作状态是不稳定的,随着放电过程继续,它必将导致电路中电流无限上升,最后直至灯光或电路中的零、部件被过流烧毁。高压钠灯同其他气体放电灯泡一样,工作是弧光放电状态,伏—安特性曲线为负斜率,即灯泡电流上升,而灯泡电压却下降。在恒定电源条件下,为了保证灯泡稳定地工作,电路中必须串联一具有正阻特性的电路元件来平衡这种负阻特性,稳定工作电流,该元件称为镇流器或限流器。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受器等均带有限流作用。 电阻性镇流器体积小,价格便宜,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会发生启动困难,工作时电阻产生很高的热量,需有较大的散热空间、消耗功率很大,将会使电路总照明效率下降。它一般在直流电路中使用,百交流电路中使用灯光有明显的闪烁现象。 电容性镇流器虽然不象电阻性镇流器自身消耗功率很大,温升低,在电源频率较低时,电容器充电时,会产生脉冲峰值电流,对电极造成极大损害,灯光闪烁,影响灯泡使用寿命;在高频电路中工作,电压波动能达到理想状态,成为理想的镇流器。 电感性镇流器损耗小,阻抗稳定,阻抗菌素性偏差小,使用寿命长,灯泡的稳定度比电阻性镇流器好,目前与高压钠灯配套使用的镇流器均为电感性镇流器。其缺点较苯重及价格偏高。 另外,电子镇流器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其价格昂贵,可靠性还不能与高压钠灯相匹配,除特殊场合使用外,一般情况下很少被采用。 所以,高压钠灯必须串联与灯泡规格相应的镇流器后方可使用。高压钠灯的点灯电路是一个非线性电路,功率因数较低,因此在网路上考虑接补偿电容,以提高网路的功率因数。 高压汞灯是玻壳内表面涂有荧光粉的高压汞蒸汽放电灯,柔和的白色灯光,结构简单。低成本,低维修费用,可直接取代普通白炽灯,具有光效长,寿命长,省电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工业照明、仓库照明、街道照明、泛光照明安全照明等。 高压汞灯发出的光中不含红色,它照射下的物体发青,因此只适于广场、街道的照明。除作普通照明用的高压汞灯外,还有在外壳上加反射膜的反射型灯(HR),适于300~500nm重氮感光纸的复印灯,广告、显示用的黑光灯,有红斑效应的医疗用太阳灯,作尼龙原料光合化学作用和涂料、墨水聚合干燥的紫外线硬化用的汞灯等。高压汞灯是由石英电弧管,外泡壳(通常内涂荧光粉),金属支架,电阻件和灯头组成。电弧管为核心元件,内充汞与惰性气体。放电时,内部汞蒸气压为2-15个大气压,因此称为高压汞灯。高压汞灯,应用了先进的制灯工艺,使高压汞灯的光效更高,寿命更长。发白光,色温4100K左右,而且经济实惠,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工业照明,道路照明灯领域。自镇流高压汞灯,由于该产品不需要外接镇流器,所以使用非常方便。其光效是白炽灯的2倍,寿命是白炽得灯的10倍,而且经济实惠,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工业照明,庭院照明,街区照明等领域。高压汞灯通常采用并联补偿电容的电感镇流器。另一种自镇流高压汞灯,由于在外泡壳内安装了一根钨丝作为镇流器,因此不必再外接镇流器而方便使用。高压汞灯是紫外固化的标准灯,发热大,要用空气或水冷却,但功率高,适用于要求固化速率快的光固化涂料、油墨涂覆流水线。缺点是要求冷启动,就是说关灯后马上在开灯,是开不了的,必须等几分钟灯管冷却下来以后才能重新开启,这是和白炽灯是不同的。该灯光谱有效范围在350-450nm之间,主波峰为365nm,有700多个品种,功率在100w-25kw。UV固化广泛用于竹木地板、家俱、装饰材料、印刷上光、印铁制罐、塑胶涂装等行业;也是半导体、标牌、电路板、电子元件的光敏油墨固化;更有理想点光源,便携式光源及实验室专用光源可供选择。 利用氙气放电而发光的电光源。由于灯内放电物质是惰性气体氙气,其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差较小。氙灯是一种在椭球形石英泡壳内充有0.019~0.0266MPa高压氙气、极间距离小于10mm的氙灯。20世纪40年代初,联邦德国奥斯兰公司发展研究中心实验室率先研究了稀有气体短弧光源的特性,经多年研制和改进,于1951年正式向市场推出超高压短弧氙灯。1954年,在联邦德国科隆世界照明和电影博览会上,蔡司-依康公司展出了第一只作为电影放映光源的氙灯。随后荷兰、日本、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也相继研制和生产各种规格的电影放映用氙灯。此后,超高压短弧氙灯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影院取代碳弧光源成为新的电影放映光源。氙灯按其使用特点可分为自然冷却、风冷和水冷3种。小功率灯采用自然冷却,功率在 3000~5000W的灯采用风冷,更大功率的灯采用水冷。超高压短弧氙灯发光效率约40lm/W。直流燃点时,在离开阴极0.07lc(lc为极距)处,有一个称之为阴极光斑的最亮点,该点的辐射光达灯的总辐射光通量的70%以上,这使超高压短弧氙灯成为近乎理想的点光源,尤其有利于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功率为 75~5000W的灯,其峰值亮度为 (50~650)×106cd/m2;2500W的大功率灯,峰值亮度可达2×109cd/m2。超高压短弧氙灯具有几乎瞬态的光学启动特性──一启动即辐射出灯的总光通量的80%,1分钟后达90%,2.5分钟后达到100%。它需配备专用的启动器和直流电源,寿命约为500~1500h。灯可水平或垂直燃点。1000W以上的氙灯,水平燃点时需附加磁场稳弧装置。超高压短弧氙灯因充有高压氙气,贮运、保存均应放在专用盒内,以防爆炸。使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爆及防紫外辐射措施。超高压短弧氙灯亮度高、发光区域小、显色性好,光色接近日光且光色稳定,广泛用于电影放映、太阳模拟器、电弧成像炉、D65模拟光源聚光器、印刷制版、复印机、光学仪器、人工气候模拟等。80年代已在研制阻止臭氧发生和有防爆结构的新品种。 长弧氙灯是一种在管状石英泡壳内充有适量高纯度氙气、二端封有极距大于 100mm的钍钨、钡钨或铈钨电极的氙灯。1963年,中国电光源专家蔡祖泉试制成功长弧氙灯。长弧氙灯有自然冷却和水冷两种。自然冷却氙灯一般充 (2.66~26.6)×102Pa的氙气,水冷氙灯充(1.33~5.32)×104Pa的氙气,色温为5500~6000K,功率可从102~2×106kW,发光效率为24~37lm/W。水冷式长弧氙灯的发光效率可达60lm/W,一般寿命达3000h。长弧氙灯的功率可以做得很大,伏安特性具有正阻特性,所以只需安装启动装置,其规格有带镇流器的和不带镇流器的两种。长弧氙灯的辐射光谱与日光接近,适于大面积照明,也可用作电影摄影、彩色照相制版、复印等方面的光源;同时,在棉织物的颜色检验、药物和塑料老化试验、植物栽培、光化反应等方面,也可作模拟日光和人工老化光源。此外,大功率长弧氙灯还可作为连续激光光源。80年代由于出现了光色好、光效更高的光源,长弧氙灯作为照明光源已基本上被取代。脉冲氙灯是利用贮存的电能或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高强度闪光的氙灯。19世纪中叶,F.塔尔博特首次应用火花隙放电作为高速摄影的曝光光源,这是最早的人造脉冲光源。以后出现了惰性气体脉冲放电光源,才使脉冲光源真正进入实用阶段。1935~1945年,一系列脉冲光源在商业市场出现。50年代,脉冲光源进入工业领域。脉冲氙灯一般由密封在玻璃或石英玻璃体内的两个电极组成,壳体中充以氙等惰性气体。脉冲光源的闪光持续是指1/3峰值光强所对应的时间间隔,称为脉冲宽度。它主要由光源的结构和点灯电路决定。现有脉冲光源的脉冲宽度一般为10-9~10-2s,瞬时亮度可达1010cd/m2,是除激光外亮度最高的人造光源,它的瞬时光通量可达109lm,闪光重复频率为1~106次/分,工作寿命达106次以上,发光效率为40lm/W。 脉冲光源有以下5种:①各种管状脉冲氙灯。峰值闪光能量可从用于医学和照明摄影的几个焦到用于弹道空中观察和激光光源的上百万焦。除管状外还有U形、螺旋形和圆盘形等多种形状。②频闪观察仪用脉冲氙灯。频率几千赫,功率几万瓦。③信号脉冲光源。频率1~3Hz,功率10~500W,寿命达106次。④光化学反应和电子仪器用微秒脉冲光源。⑤计算机或其他自动装置用的频闪指示仪。频率102Hz,功率数瓦。 金卤灯是交流电源工作的,在汞和稀有金属的卤化物混合蒸气中产生电弧放电发光的放电灯,金属卤化物灯是在高压汞灯基础上添加各种金属卤化物制成的第三代光源。照明采用钪钠型金属卤化物灯,金卤灯具有发光效率高、显色性能好、寿命长等特点,是一种接近日光色的节能新光源,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大型商场、工业厂房、街道广场、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室内照明。金属卤化物灯(简称金卤灯)有两种,一种是石英金卤灯,其电弧管泡壳是用石英做的,另一种是陶瓷金卤灯,其电弧管泡壳是用半透明氧化铝陶瓷做的,金卤灯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电光源之一,它具有高光效(65~140lm/w),长寿命(5000~20000h),显色性好(Ra65~95)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等特点。它兼有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的优点、克服了这些灯的缺陷,金卤灯汇集了气体放电光源的主要优点。尤其是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好三大优点.因此金卤灯发展很快,用途越来越广。市场上的金卤灯同其它气体放电灯一样,灯内的填充物中有汞,汞是有毒物质,制灯注汞时,处理不慎,会造成对生产环境污染,有损工人的身体健康,电弧管排气时,有微量的汞蒸气排出,若处理不当,会直接排入大气,当使用的灯破损,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金属蒸汽(例如汞)和卤化物(如镝、钠、铊、铟等元素的卤化物)的分解物的混合物辐射而发光的气体放电灯。具有添加金属的特征光谱线,因而光色改善,也提高了光效。这类灯的相关色温4000K左右,显色指数70,光效在701m/W以上。金属卤化物灯产品参数采用国际领先的电弧管独特橄榄状外形设计,能够带来极佳的光色一致性。 有效地解决因光色漂移引起的色彩分布不均现象。 采用无焊点的支架安装结构,可以防止因高温氧化或振荡引起的支架焊点断裂,更加提高了灯泡的可靠性。 电弧管不受燃点位置的限制,可以实现任意位置的燃点。 发光效率极高,比普通金卤灯光效高20%。HPl400/ED/UP/4K的平均光效在110lm/w。 在合理的点灯线路上使用,对灯的电极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使灯的使用寿命更持久。最长可达20000小时以上。 高光效和长寿命,可以减少工程中使用光源、电器和灯具的数量,减少灯泡更换的次数,从而降低了整体维护成本。 适合垂直燃点和水平燃点,垂直燃点效果更好。 最适用于对光色一致性要求较高的厂房、大型卖场、购物中心、建筑物、广告、机场等场所的明。电弧管内充有汞、惰性气体和一种以上的金属卤化物。工作时,汞蒸发,电弧管内汞蒸气压达几个大气压(零点几个兆帕);卤化物也从管壁上蒸发,扩散进入高温电弧柱内分解,金属原子被电离激发,辐射出特征谱线。当金属离子扩散返回管壁时,在靠近管壁的较冷区域中与卤原子相遇,并且重新结合生成卤化物分子。这种循环过程不断地向电弧提供金属蒸气。电弧轴心处的金属蒸气分压与管壁处卤化物蒸气的分压相近,一般为 1330~13300Pa。通常采用的金属平均激发电位为4eV左右,而汞的激发电位为7.8eV。金属光谱的总辐射功率可以大幅度超过汞的辐射功率。结果,典型的金属卤化物灯输出的谱线主要是金属光谱。充填不同种金属卤化物可改善灯的显色性(平均显色指数Ra为70~95)。汞电弧总辐射中仅有23%在可见光区域内,而金属卤化物电弧的总辐射则有50%以上在可见光区域内,灯的发光效率可高达120lm/W以上。金属卤化物与电极、石英玻璃之间以及卤化物相互之间在高温下都会引起化学反应。金属卤化物容易潮解,极少量水的吸入可造成放电不正常,使灯管发黑。电极电子发射物质系采用氧化镝、氧化钇、氧化钪等,以防止发射物质与卤素发生反应。电弧管内有些金属(如钠)会迁移,结果会使卤素过量,导致卤素负电性极强,引起电弧收缩和启动电压、工作电压升高。金属卤化物灯仅靠触发电极的作用是不能可靠启动的,一般采用双金属片启动器,或者采用有足够高启动电压的漏磁变压器,也有采用电子触发器的。金属卤化物灯的点燃还需要镇流器,其工作电流比同功率高压汞灯的要大一些。
2023-07-07 03:55:511

放在相机里的相纸过安检有问题吗?

胶片单反和胶卷不要通过X光安检机,来回过X光机对胶卷的损害很大。未曝光的胶卷受X光的影响会累积,就算胶卷感光度只有100,也不要让它5次以上的X光机。X光对胶卷的影响还是有的,区别只是程度深浅,轻则颗粒变粗、略微偏色,重则产生奇异条纹甚至产生强烈灰雾。ISO 800的卷过3dx 6000机场扫描仪5次,基本上是废了。图片来自网络。感光度 ISO 400以下的胶卷,过一两次基本没啥问题,但 ISO 400以上的卷就悬了,且感光度越高,受影响越大。不止感光度高的胶卷,还有反转片、电影胶片,都尽量不要过机场安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安检机X光功率不同,你在这个机场过完安全无恙,不代表去另一个机场也能让胶卷全身而退。ISO 200的柯达卷过ctx5500机场扫描仪(貌似是托运扫描仪),整卷都受了影响。
2023-07-07 03:56:125

为什么天冷时汽车不好启动?

知识点:在不同大气压下燃点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气压越低,燃点越高,反之,气压越高,燃点就越低。本文要普及的是冷天汽车难以启动的原因,并尽可能的帮助大家找出解决的策略。可能有同学会问,这个问题还用讨论吗,汽车被冻住了呗,冻住了当然打不着火啦!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本文要探讨的是在正常寒冷的天气状况下汽车难以启动的问题,而不是在极北边寒地带汽车冻成冰的那个状态下。天气转凉,开车族会越来越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天冷的时候,汽车的发动机很难启动。就像很多有过农家生活经验的朋友,在冷天生火做饭时,火不容易烧着一样。但我们本文要讲的则是汽车。我们知道,汽车的发动机采用压燃的方式点燃,随着压强的增加,汽油会发生燃烧。发动机里汽油的燃烧过程必须要满足一个重要的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谢苗诺夫方程式:在这里, T0是外界的温度,也就是发动机外壳的温度,A与B都是常数。Pc是刚刚能着火时候的气压。这个方程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复杂,但它其实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达,可以在坐标系里画出来,如图:其中,横坐标是温度T0,纵坐标是临界气压Pc。在曲线的上面,表示的是可以着火,在曲线的下面,表示的是不能着火,曲线则表示刚刚能着火的状态。在相同的气压下,随着横坐标温度的降低,本来在曲线上方的点会穿越曲线来到曲线下方,这就说明,随着气温的降低,就算大气压不变,本来可以点着火的发动机也会变得打不着火。同样道理,在气压降低的时候,本来在曲线上方的点也会穿越曲线来到曲线下方:这说明汽车到了高原上以后,气压变低,发动机也容易打不着火。飞机也一样,随着飞机爬升到3万英尺(为约9144米),气压越来越低,发动机要打着火会越来越困难,因此飞机发动机的技术又比汽车发动机更难一些。总的来说,根据谢苗诺夫方程式计算,在冷天时,如果发动机打不着火,那么请试着给发动机升温或是加大气压吧。当然,生活中,也确实有人在车旁边点燃一堆火来为发动机取暖的,但不管做什么,安全是第一位的。谢苗诺夫百科:谢苗诺夫(H.H.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емёнов,1896~1986),苏联物理化学家。1896年 4月15日生于萨拉托夫,1986年逝世。1917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数理系并留校工作。1920~1931年,在物理技术研究所工作,1928年兼列宁格勒工学院教授。1931年创建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并任所长。1944年该所迁莫斯科后仍任所长。谢苗诺夫曾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92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32年当选为院士。谢苗诺夫的重大贡献是发展了链反应理论。1926年谢苗诺夫首先用磷蒸气的氧化实验证明热化学反应也是链反应,将链反应的概念由光化学反应推广到广阔的热化学反应领域。同年,他发现了支链反应。谢苗诺夫和同事们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氧的压力(浓度)下磷的氧化反应。他们发现,当氧的压力小时,进入容器中的氧不会使磷蒸气马上发生磷光,而只是达到一定的临界压力时才能使之发光;超过临界压力时,反应迅速进行,直到磷蒸气燃烧起来。他提出支链反应理论来解释上述反应,即开始时形成带有不饱和价键的自由基,然后产生一系列支化反应的链。由于活化粒子容易碰到容器内壁而断链的可能性极大,氧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时,活化粒子随支链反应而成倍增加,结果反应速率出现几何式的增长。支链反应经过各种氧化反应(爆鸣气的燃烧,磷化氢的氧化)的验证,都获得圆满成功。谢苗诺夫预言,除了存在有燃烧反应的压力下限外,还应该有反应的压力上限。超过这一界限,不能发生自燃现象(火花或爆炸),而只能是缓慢氧化过程。此预言已为实践证实。谢苗诺夫还发现了多分子吸附层和薄膜中的离子型多相催化;并发展了有关多相催化中自由价作用的概念。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动力学,与C. N. 欣谢尔伍德共获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曾获列宁勋章。著有《链反应》和《化学动力学和反应能力的若干问题》等书。作者:张轩中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2023-07-07 03:56:293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地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九大现象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二是臭氧层被破坏 。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大气层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 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二、酸雨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 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 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酸性排放物 自由大气里由于存在0.1~10μM范围的凝结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结,然后通过碰并和聚结等过程进一步生长从而形成云滴和雨滴。在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同时吸收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在云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做污染物的云内清除或雨除。在雨滴下降过程中,雨滴冲刷着所经过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污染物的云下清除或冲刷。这些过程也就是降水对大气中气态物质的颗粒物质的清除过程,酸化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 大气尘埃 最近的发现表明,酸雨是比原来的想象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现象。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大气中存在着的碱化合物出乎意料地起着关键性作用。碱通过中和酸性污染物而对酸雨的作用进行抵消。 们发现,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掩盖了碱排放也已经有所下降这一事实。看来有许多因素正在减少大气中这些碱的含量,从而加剧了酸雨对生态的影响。具有讽喻意味的是,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正是各国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措施。 大气中的大多数碱都能在称为大气尘埃的空中粒子中找到。这些尘埃粒子富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溶于水中就起碱的作用。大气尘埃粒子由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燃料的燃烧,以及水泥生产、采矿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都会产生含碱的粒子。建筑工地、农场和在未经铺砌的道路上车辆行驶也会造成尘埃粒子。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发现过程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 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通过分析 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分输送的影响不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决定因素,而只能影响臭氧洞的强度。(3)太阳周期变化通过光化学反应对南极"臭氧洞"强弱的影响可以忽略。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1、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如今 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 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其过程或许比 们以前所想的要快。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2、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 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3、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五、固体废物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固体废物的产生途径 维持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物料,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并遵循质量守恒规律,可用社会物料流程来描述这一规律。 1.人类的一切活动,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只不过开发与利用了物料,而最终以废物的形式等量回归于环境。这种对物料的"利用与归还"经常处于交叉的状态。在生产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均产生各种形态的废物,这些废物一部分在生产与消费中得到回收和再利用。而另一部分,恰好与在环境中开发的原料等量的部分,以废物形式返回与环境中,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 2.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的每一环节均产生各种状态的废物,从环境中原料的开发乃至产品的利用,无一例外。因此寻求减少废物产量的唯一途径,是降低原料的开发量、减少产品原料消耗。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是依据其产生的途径与性质而定。在经济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矿业、农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四大类。 国制定的《固体废物管理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两类。其中含有毒有害物的成分,单独分列出一个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小类。 固体废物的危害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六、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现象很早就为史书所记载。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地质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现在 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 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三种原因: 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七、生物多样性变化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 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砍伐森林 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 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看不到天然森林了。 开垦草原 北美的许多草原已经或多或少地消失了。在非洲,由于要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问题,人们正在大量焚毁有丰富动物资源的热带草原。在干旱地区采用传统农业方法既不可靠又危险。为开垦中亚内陆干草原所做的努力,已经遭到了许多不幸的挫折。 排干湿地 沼泽湿地不仅是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且在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河流的流速,改善地下水的补给。但是为了发展工业和建筑住房,许多湿地不是被排干就是蓄满了水。试图把湿地转变为耕地,结果常常是土贫产低。 城市化发展 城镇发展于良好的农业区,而都市化常常意味着为建设住宅、街道和停车场而牺牲耕地。这样耕地就变成了不能出产生物的废地。从自然或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土地很难再恢复成农田。 动物灭绝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仅是面临危险的脊椎动物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威胁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欧洲的猛禽正遭到采集鸟蛋者的威胁,而老虎则面临着其出没的密林被砍伐掉的危险。许多濒临动物已难以挽救了,而另外一些若能受到保护尚可幸存。八、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赤潮的成因 赤潮究竟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 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赤潮的危害 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九、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 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 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
2023-07-07 03:57:281

有关红外线的知识

红外线的实质是什么? 它究竟有哪些基本特性?要想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磁波。物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着对其它带电体产生作用力的电场。同样,磁铁或其它磁体周围也存在着一个对其它铁磁物质产生作用力的磁场。这两个场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用检测仪器证实它的存在。物理学家发现,在空间任何一点,当电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就在该点周围产生出磁场或磁场强度变化;相反,当某一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也必定引起该点周围产生新的电场或电场强度变化。这就是说,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统一的电磁场。所谓电磁波,就是由于电磁场的振动引起的,象水分子的振动激起说波一样,由近及远地向空间传播出动。既然是波,必然有波长和频率之说,前者指电磁波的长短,常以微米、毫米、厘米、米作单位;后者指电磁场振动的快慢、即每秒振动的次数,常以赫兹(1赫兹=1次/秒)、千赫、兆赫为单位。 经科学家证实,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同,即每秒30万公里。因此,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可依据公式进行计算: 波长=速度/频率 在一般的科技书籍或电子仪器说明书中,只要提到波长,总要告诉你多少频率。而且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因速度是一定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至此,电磁波的概念已经基本清楚了,它的实质就是构成物体原子和分子的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不需要通过媒介传播。 搞清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热辐射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一定温度的物体来说,它所发射的电磁波谱是一定的,具有这种特性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红外线即是当物体处于一一温度范围,发出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因此,如果把电磁波比作一个大家族的话,热辐射则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小家庭,而红外线就是这个小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了。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故常把它划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其划分范围很不相同。例如有人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 1~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5微米 远红外波段 8~14微米 有人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 近红外波段 1~3微米 中红外波段 3~40微米 远红外波段 40~1000微米 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 近红外区 0.76~3微米 中红外区 3~30微米 远红外区 30~1000微米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2.5微波以上的红外线通称为远红外线。红外线在红光以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具有热效应的光线称为红外线。 是波长比可见光还要长,肉眼看不见的光段,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 近年来,由于检测设备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外线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学效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获得了许多进展。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已被广泛运用在医疗保健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红外线产品也大量出现。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 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 。 也有人认为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 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 庞小峰研究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红外线吸收后能导致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的量子振动,从而可使生物能量顺利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使生命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 红外线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状态,在各波段的红外线中以中波红外线更易作用于免疫细胞,促进其生物学功能。红外线的作用除与其波长有关外, 还与其发射的光子数目有关, 即与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有关, 过量的红外线辐射还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曹志然等认为红外线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辐射可调节机体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 从而达到调节免疫系统的目的。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被机体吸收后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周围的生物场, 使其活性及相互调控作用增强,红外光子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激点。 毛文等推测其作用机理在于红外线可能激活组织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应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反射途径,另一方面可能通过目前尚未十分了解的经络传导途径,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及脏器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整体良性效应[2]。二、红外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热辐射又称红外辐射,钢铁冶金企业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强热辐射性高温。特别是在钢铁冶炼、红钢热轧和中型烧结机,是典型的红外热辐射接触作业。短波红外线可透过角膜进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液吸收一部分红外线而导致白内障,称之为“红外线白内障”。 有研究也指出紫外线(UVR) 和红外线( IFR) 对眼及皮肤的损伤是电焊作业职业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电焊作业时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引起角膜和晶体损伤[7]。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 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红外线可被体表浅表组织吸收,有显著干燥脱水作用,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 起到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采用局部外用红花油加远红外线照射来治疗褥疮,发现疗效好且见效快。利用远红外线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结果止痛、止疱和结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实验表明,生物陶瓷远红外线对烧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对损伤疼痛的治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最好。临床护理观察发现,在传统的纺织品材料中加入超细陶瓷微粒制成的远红外线护具如护腰、护膝、护肘、护腕、颈围等,在消炎、消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方面有显著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因封闭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加温床对红臀和臀部溃疡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治愈时间缩短,有效率更高。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复温问题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过去采用普通暖箱逐渐复温效果较差,现在采用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后患儿病死率明显下降,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等临床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是因为微循环障碍,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办法。姜平等通过活体直接观察大鼠背部随意皮瓣的微循环变化。发现远红外线局部辐射具有类似于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明显副作用 。日本有学者报导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多种类型的斑秃有明显疗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痛治疗疗程短、疗效好。其机理可能为光照起到光电能的刺激作用,电磁波作用及光化学作用,因而能抑制神经的兴奋、松弛肌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淋巴循环,促进活性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远红外线治疗前后的血液粘度进行观察,发现低温激发远红外线具有以低温热功率效应为主的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应用红外线照射膀胱区治疗尿潴留和其它药物疗法相比,产妇无痛苦,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易被产妇接受。有人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肠痉挛2,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且简便易行, 无副作用, 儿童乐于接受。红外辐射对糖尿病兔的高血糖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血糖随之降低。中远红外线治疗使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2023-07-07 03:57:383

甲醛测试tvoc是什么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人员,通常把他们采样分析的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TVOC,各种被测量的VOC被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三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人员,通常把他们采样分析的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称为TVOC,各种被测量的VOC被总称为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三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污染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是指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了133.32Pa的有机物,其沸点在50℃至250℃,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美国环境署(EPA)对VOC的定义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铵外,任何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
2023-07-07 03:57:461

彩光嫩肤美容仪

在如此炎热的夏天,爱美的美眉是不是都在为自己的肌肤做全方位的打算?全方位的打算中怎么可能会少美容仪呢?市场上有很多美容仪,大家在选择购买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不能伤害到自己肌肤的美容仪。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叫彩光嫩肤美容仪。光子嫩肤美容仪是采用光动力原理,激活深层细胞,让肌肤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光线被皮肤吸收后,光能被转化为细胞内能量,舒张与强化微血管并与肌肤产生光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增加担任细胞“卫士”和“消洁工”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加细胞能量发生源的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增加糖元和蛋白含量,从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合成。彩光嫩肤美容仪虽说没有什么副作用,但是有一点需要谨慎的,孕妇禁止做光电类的美容,孕妇不能接触,以防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光子嫩肤美容仪主要功效:1、美白淡斑、嫩肤祛皱、修复受损皮肤、抚平细小皱纹、缩小毛孔、增生胶原蛋白。2、痤疮型(蓝光):能激活痤疮内的原卟啉的产生,生成毒性单态氧基,杀死痤疮内的丙酸杆菌3、速消除痤疮脓包,改善红色难看的肌肤。4、治疗时间:5分钟/每天,照射后配合药品使用效果更好,改善后采用2~3次/每周频率维持治疗。温馨提示:做了彩光嫩肤后都要切记不要在太阳底下暴晒,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食物。每个女性都爱美,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美容方式,一定要注意防晒哦!此外,并非所有美容仪都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如果MM们做过几次之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建议改用其他美容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在美容仪护肤上投入过多资金。
2023-07-07 03:58:101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 #高一# 导语】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1.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   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   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   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   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2.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工业区位指向类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采掘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等。   (2)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业部门:有色金属冶炼厂。   (3)市场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远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产品的消费市场。   ③主要工业部门: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石油加工业等。   (4)劳动力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等。   (5)技术指向型: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③主要工业部门:集成电路(微电子)、精密仪器等。 3.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烃化合物等。总体上讲,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在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a.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导致海面上升,使许多沿海低地被淹;b.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或生活方式,造成重大损失。对策主要有:a.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保护森林,植树造林;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臭氧层空洞:氟氯烃化合物在工业革命前的大气中是没有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排放以来,大气中氟氯烃化合物的浓度迅速上升。它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这一现象在南极上空表现尤为明显,形成“臭氧空洞”。其它地区的臭氧也在减少。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同时也会对农作物及动植物造成危害;   (3)酸雨:人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们向大气排放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或XX,并随雨水降落地面而形成的。自然状态的大气中是没有酸性气体的,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例如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烧煤炭、石油。我国的酸雨大多是硫酸型酸雨。酸雨不仅使河湖酸化,影响水生动植物,还会导致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生长;同时它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等。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的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因此发展煤炭的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对废气中的硫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等是控制酸雨的有效措施。   (4)光化学烟雾:矿物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特别是后者)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醛类、过氧XX乙酰等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头痛呕吐,并对植物产生危害。 4.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5.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1、群岛是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群岛也有大小之分,在许多在群岛中往往也包含着许多小群岛,如马来群岛就包括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东南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等。若岛屿的排列成线形或弧形,习惯上又称为“列岛”,如我国的长山列岛、澎湖列岛等。   2、世界上主要的群岛有50多个,分布在四个大洋中。太平洋海域中群岛最多,有19个;大西洋有17个,印度洋有9个,北冰洋海域中有5个。世界上的一个群岛是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原马来群岛,整个群岛有大小岛屿2万多个,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来、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国。东西宽4500千米,南北长3500千米,总面积240.7万平方千米。岛上山岭多,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常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峡较多,是东南亚到世界各地的重要通道。   3、除马来群岛外世界上较大的群岛有: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海域的加拿大北极群岛,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日本列岛,面积37.75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东北部的不列颠九岛,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菲律宾群岛,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位于大西洋西北部的西印度群岛,面积24万平方千米。   4、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位于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北部的托克劳群岛。它由3个珊瑚环礁组成,面积仅有10平方千米,可以称得上是“袖珍群岛”了。   5、我国的主要群岛有长山群岛(又称长山列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膨湖列岛,以及南海海域中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舟山群岛面积,由大小600多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附近,是我国的渔场。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笔记 高一年级地理复习笔记总结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查看高一全部文档资源 >>
2023-07-07 03:58:171

海奥圣激光治疗仪的生物学效应

激光生物效应总的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主要是热致组织凝固变性,它将随入射光的增强,温度升高而加剧,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生物组织烧焦,炭化,汽化而蒸发,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看,这是一个局部生物组织的烧伤性凝固坏死过程。非热效应主要是以机械损伤为主,同时有光化,电离和一系列非线性效应。 现在一般认为激光的生物效应包括:激光的热作用、压强作用、光化作用、电磁场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这五种作用即为激光生物效应的机制。(一)热效应主要是可见光与红外线波段的激光辐照引起的效应,当激光照射生物组织后,激光的光子能量被生物组织的分子吸收,被吸收的光能加剧生物分子本身的振动和转动,同时也加剧这些受激分子和周围分子的碰撞。分子的运动加剧,使受照射的局部组织逐渐变热,以温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组织细胞内含有多种色素(黑色素、血红蛋白、胡萝卜素等)更增加了光能的吸收,促进了生物组织的变性,尤其是造成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组织细胞遭到不同水平(宏观的、微观的或功能的)损伤。在激光的作用下,可能触发某些吸热的化学反应,叫热化反应。生物体内存在各式各样的热化反应,热化反应特点之一是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温度增高可以使碰撞频率和分子的能量都增加,而光化反应的激活能是来自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不是来自碰撞,所以光化反应速率几乎和温度没有关系。光化反应和热化反应的另一区别是光化反应可产生其他的受激原子、分子和自由基,而这些在热化反应时是不可能产生的。但实际上是不易区别光化反应还是热化反应。因为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可能是光化反应,而次级反应是热化反应。激光对组织的热作用有其一般规律:(1)组织温升将随激光能量的上升而上升;(2)红外激光的生热效率高;(3)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率高者生热多;(4)生物组织的比热和热容量(即含水量)小者生热快;(5)生物组织的血流量和热导率高者生热慢。就对被照组织的局部温度来说,由于温升不同,生物组织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激光辐照皮肤和黏膜时,因温升不同会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低强度激光仅使局部组织温升1~2℃,使局部组织产生温热感,这种温度绝不会引起热致损伤,主要引起光化学的改变,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调节机体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常用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穴位照射、反射区照射、激光血管内照射和鼻腔黏膜照射等。1~2mW He-Ne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照射离体皮肤可以使照射部位平均升温0.05~0.1℃,如照射迎香、颊车穴位5min以后,局部温度升高1.5~5℃不等。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时,患者有时自觉照射部位有温热感,说明有轻度的热产生,它可以激活血管内酶和血管内感受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鼻腔内照射时,有的患者自觉鼻内发干、有的甚至不能坚持,这是由于鼻腔较封闭,热不易散出,水分蒸发,可调小剂量或缩短作用时间。(二)压强效应生物组织被激光照射时,由于光子在其表面撞击而产生的压力,称之为光压。一般认为形成压力的激光主要是脉冲,Q开关和锁模激光。普通光照射到生物体时,光子在其表面上碰撞形成的辐射压力,这种光压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激光的光压(自身光压)虽然很微低,但是集中起来,其功率也是有一定增强的。脉冲低强度激光照射鼻腔后产生的轻微压力,如用脉冲频率8~13Hz与快速睡眠(REM)频率一致,这样治疗效果可能更佳,REM正常可以长寿。(三)光化学效应当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将使该分子上升到电子激发态,从而开始一系列此激发态分子返回到它起始的基态及其能量不断降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发生辐射和非辐射(所谓光物理)之外,激发态分子还可以经过若干键断裂与键形成的化学反应,就是旧键被完全破坏或新键形成的过程,这就是所谓光化学反应。简单地说,光化作用,就是利用光能作为激活能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光化反应。激光化学效应主要发生在紫外波段,少数发生在蓝绿光波段,这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光谱吸收特性所决定。如嘌呤、嘧啶核苷酸、核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核黄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物质的光谱吸收峰都处在260^371nm波长范围,而细胞色素a、b、c,还原血红蛋白,氧化酶,胡萝卜素,黑色素,类黑色素,视紫红质等物质的主要光谱吸收峰处在400~550nm波段,由此可见,激光波长越短,光化学效应越明显。 对于生物组织来说,一般光化学反应是生命存活所必须的,是一种贮能方式,在正常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例如视网膜的视紫红质异构化,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产生维生素D,植物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等。根据体外实验的结果,光化学反应可分为几种类型:①光致聚合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光致分解;④光致氧化,光致异构以及光敏化作用等。超剂量激光照射所产生的光化学效应,可使分字体损伤,分子键共振效应可使DNA键断裂。当激光辐照时,其能量没有达到破坏生物组织,热效应与压强效应不占主导地位时,在生物组织中可能主要是光化学效应。大多数细胞对可见光是不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有机组成对可见光没有明显吸收。但是如果有适当的光敏化剂存在,并在生物组织细胞内浓集时,某些细胞器大分子能选择地吸收这些光敏化剂。受到激光照射后光敏化剂分子吸收光能,引起光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将细胞杀死。所以,低强度激光血液照射时,一定要慎用药物,特别是光敏的药物。光敏化剂并不发生永久的化学反应,它仅仅是催化光化反应。在光敏化治疗中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不需要氧分子参加的补骨脂素。它是高效的光敏化剂,而且温度对光敏化反应速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病变处涂以补骨脂酊这类药物,再用紫外光的氮分子激光,准分子激光进行照射,可以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如有呋喃豆素存在时,用365nm的紫外光照射可以迅速把细菌杀灭。另一类光敏治疗是需要氧分子参加的光动力学疗法。这种光敏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是特殊波长的光,光敏物质和分子氧,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是单态氧的形成。血卟啉衍生物是目前最常用的光敏剂,给癌症患者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以后3d后再用630nm的染料激光照射癌瘤局部,由于光敏化作用破坏供应肿瘤的血管组织和癌组织,造成癌细胞的死亡。这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体表肿瘤和内腔肿瘤(胃癌,肺癌,直肠癌)的治疗,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6%。除癌症以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牛皮癣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血卟啉衍生物这种光敏剂以外,还有很多新的光敏剂也应用到临床,如竹红菌素,中药的黄柏、黄连,均用于光敏剂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外阴白斑,老年性黄斑变性,甚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除治疗以外,还可以给患者注射一些荧光药物,再用紫外激光或蓝、紫、绿色激光进行局部照射,在恶性肿瘤时发出特异性荧光,而在正常组织则不显示荧光,这对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癌症有很大帮助。如注射荧光素钠以后,用He-Cd激光照射宫颈癌可以显示出紫葡萄颜色的荧光,照射胃癌处可以显示出黄绿色荧光,又如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用氪分子激光或氩离子激光照射,在肿瘤处可以显示出橘红色荧光,这种诊断癌瘤的方法对瘤前期病变也能显示出荧光,对于5个癌细胞的癌瘤即显示出荧光,故可以早期诊断肿瘤,其诊断符合率可达88%。(四)电磁效应激光波属于电磁波,它在和生物物质相互作用中都会引起电磁效应。而电磁场强度取决于辐照能量的大小。因低强度激光输出功率很小,所以对电磁效应的影响也较小。但即使是低强度激光与生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也比地面最强的太阳光产生的电场强度大50倍左右。但它的电磁场力可以使细胞膜构象改变,包括膜受体、膜表面电荷、膜脂质双层、膜蛋白等,使膜表面负电荷增加,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沉减慢,降低血液黏稠度。(五) 刺激效应上述四种作用效应都是考虑一定强度的激光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而在低强度激光的辐照下,生物组织既不会受到损伤,又能促进病灶组织恢复正常状态,这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上已经有大量资料报道。
2023-07-07 03:58:261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的科学,又称碳化合物的化学。
2023-07-07 03:58:402

光化学烟雾里有甲醛吗?

光化学烟雾中含有少量的甲醛。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后与一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有害浅蓝色烟雾。大气灰霾存在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这些包括含氮有机颗粒物在内的有机物被识别出了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油烟型有机物、氮富集有机物、烃类有机颗粒物。颗粒物里面的有机物种类有多种,包括含氮的有机物。有机物占PM2.5质量浓度的20%—60%,能识别出大约200多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物种有脱氧单糖苷、正构烷烃、正构烷酸、多环芳烃以及其它多种源的示踪物。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通常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
2023-07-07 03:58:492

有机化学都学什么?

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  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成等等。   有机合成方面主要研究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元素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19世纪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随后陆续合成了葡萄糖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等一系列有机酸;19世纪后半叶合成了多种染料;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DDT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20世纪初,合成了606药剂,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药物。 物理有机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是定量地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反应性和反应机理的学科。它是在价键的电子学说的基础上,引用了现代物理学、物理化学的新进展和量子力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30年代,通过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有机化学的新体系;50年代的构象分析和哈米特方程开始半定量估算反应性与结构的关系;60年代出现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有机分析即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19世纪30年代建立了碳、氢定量分析法;90年代建立了氮的定量分析法;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常量分析法在19世纪末基本上已经齐全;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有机微量定量分析法;70年代出现了自动化分析仪器。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与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形成了许多分支边缘学科。比如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量子有机化学、海洋有机化学等。 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用传统的蒸馏、结晶、升华等方法来纯化产品,用化学降解和衍生物制备的方法测定结构。后来,各种色谱法、电泳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高压液相色谱的应用改变了分离技术的面貌。各种光谱、能谱技术的使用,使有机化学家能够研究分子内部的运动,使结构测定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使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方法向自动化、超微量化方向又前进了一大步。带傅里叶变换技术的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又为反应动力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仪器和x射线结构分析、电子衍射光谱分析,已能测定微克级样品的化学结构。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   未来有机化学的发展首先是研究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迄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能源和资源,如煤、天然气、石油、动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太阳能的化学贮存形式。今后一些学科的重要课题是更直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另一个开发资源的目标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产生无穷尽的有机化合物。这几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一些初步结果。   其次是研究和开发新型有机催化剂,使它们能够模拟酶的高速高效和温和的反应方式。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始,今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了有机合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今后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等必将更趋系统化、逻辑化。 课程  有机化学主要是介绍化学物质的科学(高中化学学习当中也会涉及部分有机化学的课程)。目前有机化学物质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其决定性作用,能代表化学物质的基团也就是官能团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 。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为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以上为烃衍生物)。   具体主要是介绍这些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化学反应,反应机理,制备方法。其中化学反应基本上为基团的取代,能否进行一个反应,取决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的因素。而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无机物,石油提取物,以及容易制备或成本低的物质制得难以得到的物质。反应机理也为基团之间的进攻和离去倾向之间的竞争。
2023-07-07 03:58:594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自然界清新、洁净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燃烧煤炭、石油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以废气和烟尘等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约有6亿多吨。污染源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生活污染源:如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等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交通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废气。工业污染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氮肥厂、烧碱厂及其它各类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两大类: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氯气等)颗粒态污染物(如烟、雾、粉尘)大气污染会对人类和其它生物造成危害。本世纪以来,不断发生的公害,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大气不受污染的重要性。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大雾乃为烧煤所产生的烟尘和烟雾散发不出去,造成千万人呼吸道感染,4天中死亡达4000多人。1991年日本四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所排放的工业废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标准5~6倍,致使全市哮喘病发作。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http://www.pep.com.cn/200406/ca433675.htm家中有污染防治方法(2003-9-1 20:06:03)目前从事家庭室内空气检测的单位有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和某些检测机构。这些检测部门有的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有的向客户出具的“计量合格认证标志”其实并不是针对居室环境检测颁发的。没有资质的机构可能不专业,有资质的机构可能不适于为普通家庭检测,那老百姓担心家中有空气污染该找谁来检测呢?消费者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检测机构的性质:首先看检测报告上是否有CMA的标志。计量认证是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对检测机构的实验能力、操作程序、人员要求、仪器指标的严格考核;其次看CMA(计量认证)批准的检测项目中,是否有从事室内环境项目的检测内容;另外看现场检测时是否有技术指标满足国标要求的检测仪器,是否按国标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本市只有上海市室内装饰质量监督检验站通过了室内环境检测计量认证。室内装潢造成的污染来源1、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2、涂料;3、壁纸和地毯;4.装饰石材四步骤安全法一、在选购建材时,应向商家索取相应的由权威部门出具的有关污染物含量的安全证明。二、室内装修后,不应立即入住,一般让新居在通风情况下空置一个月到数个月为宜。三、在迁入新居前,最好进行居室内环境检测和总体安全评估。四、一旦发现问题,务必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室内污染对策种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室内造成的污染在治理时所采取的方法要根据其污染的程度做不同的方案,就业主本身来说应先注意新装修房要多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其次可养一些能吸收有害物质的花草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数量.当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就要用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现场和持续性的治理,具体的方法如下:植物吸收法:1.具有吸收甲醛作用的植物,如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等;2.具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如长青藤、铁树等;3.具有吸收三氯乙烯作用的植物,如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4.具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5.具有吸尘作用的植物,如桂花;6.具有杀菌作用的植物,如薄荷。现场治理,仪器设备吸收分解法:1.臭氧的侵略性和掠夺性击破甲醛的分子式,使之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分解甲醛的目的,如一些空气处理臭氧机。2.采用电子和光离子及纳米技术,消除室内甲醛、苯、TVOC等有害物质,如空气净化机等。3.采用纳米光触媒技术,分解、氧化苯类、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使之变成无毒无害气体和水汽,使各种异味得以消除,如“空气清”等。持续性治理:1、通过氧化吸收甲醛,将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后去除,从而有效地清除甲醛,如装修除味剂、甲醛分解·除臭剂、甲醛捕捉剂、甲醛吸捕剂、空气消毒机、甲醛一喷净等。2、快速有效地消除室内空气中散发的三苯气体,氨类气体和其它有害气体,将其包缚而去除,可用三苯清除剂等。3、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和纳米技术,发挥天然植物提取物和多功能化合物的综合协调包缚作用,有效地清除甲醛,如甲醛清除剂等。4、用超声波新概念净化空气,喷出的雾状水气和空气中的异(臭)味分子中和,变成无味的微颗粒降落地面,如空气净化宝(喷雾器)。5.通过电离空气中水分源源不断释放出负离子浓度5-20倍。有效清除各种异味,并中和空气中的灰尘微粒,使之迅速沉降,有利于消除室内空气污染,如空气离子宝等。水源的污染及其防治方法作者:邓海斌 上传:yeguiren 来源:水利工程网 2004-08-13 00:00国家为了保障饮水卫生,保护取水源头,制订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对取水的水源提出了质量要求。但是,大多数县镇供水企业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对水源管理仅仅是确立水源保护区,对水源的污染及其防治缺乏了解。因此,了解水污染源,防止水污染产生和进一步恶化是水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水源污染的类型县镇供水源头主要是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微生物指标、有毒成分等超出了标准。其类型有:1.细菌和微生物污染。这类污染特点是数量大,分布广。特别是以地表水作为取水源头的供水企业,其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垃圾及地面径流等。每升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可达几百万个以上,每克粪便中大约就有100多万个,细菌的种类也达百种之多。若只经加氯消毒就供饮用的水源,大肠菌群每升也不会少于千个。2.有机物污染。这类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及有机化学污染造成的。一般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类等都可造成水中有机物含量偏高,水质变差,导致水体污染。水中有机物含量可以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或化学需氧量(COD)来表示。一般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中后就进行化学氧化分解,然后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氧化分解,这个过程会随温度、有机浓度、微生物种类的变化相应发生改变。含氮有机物就被硝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溶解氧就是衡量有机污染程度和划分指标等级的依据,污染越严重溶解氧就越少。3.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指以水库、湖泊为取水源头的污染。在水库与湖泊中由于水流缓慢,在有机物作用下引起藻类、浮游生物的急剧增长。水体富营养化没有统一指标规定。富营养化的水体藻类较多,水体呈绿或棕绿色,且伴有臭味,引起人体感官不适,对水质的净化和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此外,在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污染还包括有毒物污染、化学物质类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二、水源污染的防治方法水源污染的防治对维护管理水源保护区十分重要。防治污染原则是预防为止,重在管理,主要方法:1.定期进行水体污染源调查。根据水源污染的类型进行定期调查,要实地观察,收集排污资料,并且将污水排放口的水样委托当地卫生防疫或环保部门进行分析,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预测污染发展的趋势。调查时间一般每年一次,规模要大,最好会同卫生防疫、环保部门一起调查,如果水质发生变化则相应增加调查次数。2.加强水源上游水质监测。监测项目主要选择对水源有影响项目,可以选择反映水的感官性状的如浊度、色度、臭味、肉眼可见物等;反映有机物污染的如溶解氧、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三氮(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反映细菌污染的微生物指标等;富营养化的加上藻类与浮游生物的监测。3.依法治理污染源。水源污染防治是一项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民心工程,对已影响水源水质的污染源一定要依法治理,要依据国家颁布的《水法》、《环境保护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紧密依靠当地政府、环保、卫生等部门有效地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江西省宁都县供水公司在水源管理中就曾发现上游排放污水,造成色度偏高且伴有异臭。公司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发现上游一家食品厂和腐竹厂每天排放污水,于是将污水排放口水样委托环保局进行检测,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上报县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政府部门、卫生、环保等多家执法部门的配合下,依法对食品厂和腐竹厂的污水进行治理,确保了水源的安全与卫生。●宁都县供水公司 邓海斌各级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基本职责是什么?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基本职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之间作好综合平衡,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国家发展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同时规定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方法和指标。2.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合理的工业布局既可以充分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也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因此,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既包括对新建工业进行合理布置,也包括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有计划地迁移严重污染大气的工业企业。3.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大气污染的最终解决,还是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是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4.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其他措施,包括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和区域、积极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等。【针对我市光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兰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加上兰州处于季风区和光照充足地区,在工业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易排放的情况下,污染物极易发生光化学反应;由建筑物造成的光辐射,也极易对生物体产生影响。作为我国最早发生光污染的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城市,兰州应该深深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预防和防治光污染,已经成为了兰州经济建设中的一项艰巨任务。作为兰州的中学生,将来祖国的栋梁,我们应该为故乡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应尽的力量。由于兰州的地理位置因素,在我们对人们的调访当中,听说过和了解光污染的人们的数量还不到总调查人数的30%。目前,兰州也由于各种因素迟迟未出台有关专门防治光污染的相关立法和条例,只是仅针对污染物的排放量、煤改气措施和建筑物的楼向间距、向阳位置做出了一些规定。而这些规定对于光污染的根本治理还远远不够。这说明了我市环保部门对光污染这一潜在威胁的重视和宣传力度还不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研究与探讨,我们认为:兰州在治理光污染方面应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法。一是要抓宣传和教育,二是抓科技,三是抓立法,四是抓监控与管理。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可以散发传单,在与照明业有关的企业和单位,学校,可以适当的组织宣传和学习,使人们多少能知道光污染,了解它的危害,增强对光污染的抵御能力。在开始规划设计城市夜景照明时就应该注意防治光污染,实现建设科学夜景、保护夜空双达标的要求。对于正在建设夜景照明的地区务必在规划时就考虑光污染问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建设好夜景照明的地区,应及时发现问题,将污染尽量控制在萌芽状态。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个别的提议:1.圳1999年的高交会上,一种名位隐框双层玻璃幕墙防反射的安全装置首次以高科技手段攻克了玻璃幕墙的白亮污染问题,在国内率先摈弃了原始的单片玻璃镀膜,采用了双玻璃夹层悬浮膜的技术,起到良好的光吸收隔热效能。我们建议兰州市能采用这种高新科技产品,以做到科学规划。我们相信这一定很有用。2.人工白昼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生物夜间正常的繁殖过程,许多依靠昆虫受粉的植物也会受到不同影响。所以,我们建议减少夜间对植物的彩光投射。尤其在一些繁华路段(如滨河路)“越亮越好”并不科学。3.我们建议多采用高品质、遮光性能好的荧光灯。其工作频率在20KHZ以上,使荧光灯的闪烁度大幅度下降,改善了视觉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少采用黑光灯、激光灯等不利光源。4.城市规划要立足于协调统一。对广告牌和霓虹灯应加以控制和科学管理;建筑物和预乐场所周围,应多植树种草种花,以改善光环境;注意减少大功率强光光源。5.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等这类看不见的辐射源,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6.控制和减少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使用清洁新能源。彻底切断光化学烟雾污染源。7.采用新方法,改善视环境。(注意家居装修材料、颜色搭配;在书本上附绿色薄膜等等)。
2023-07-07 03:59:071

紫外线是什么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 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 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种酪氨酸物质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 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 *** 汗腺分泌而散热。晒太阳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预防疖疮、毛囊炎等皮肤病。 室内常进阳光,勤晒被褥,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促进钙磷代谢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D。 维生素D进人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能 *** 机体的造血机能,使红血球的数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 那么,应在什么时间接受紫外线?盛夏时11-17时不宜接受阳光晒,因为这段时间红外线太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立方米1.5卡以上,所产生的温度是37℃-45℃。春秋季节7-10点,或15-16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紫外线强,红外线弱。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是难以避免的。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 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紫外线的敏感器官,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之一。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即使需要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也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使用有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素和防晒霜,并尽量着白色或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虽然紫外线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体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紫外线。 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对维持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日照不足的国家,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多,婴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量的日光浴,人体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此,适量的光照还是必要的。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 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 什么是紫外线? 什么是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红外线和紫外线分别是什么颜色? 紫外线是比紫色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其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红外线是比红色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其主要作用是热作用,他们的频谱都较宽,不是单一频率,而是在一段频率范围内.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 Yakamoz 2008-08-15 10:58 检举。 紫外线是啥? 1: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电磁谱中波长0.01~0.04微米辐射。 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2:紫外线严格上来说按波长不同分为4种 A: UVA-长波紫外线-320NM-400NM B: UVB-中波紫外线-280NM-320NM C: UVC-短波紫外线-200NM-280NM D: UVD-真空紫外线-100NM-200NM 3: 紫外线的杀毒原理 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4: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UVA-可以直达 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UVB-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令皮肤晒黑,并引起红肿脱皮; UVC-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 UVD-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 紫外线属于什么辐射?属于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红外线呢?紫外线 紫外线有辐射.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电磁谱中波长0.01~0.04微米辐射,既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的辐射.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10-9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编辑本段]紫外线的分类 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1]UVC.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一、紫外线的不同波段 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们对太阳逐渐恐惧起来.有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紫外线的相关知识.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可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NM-28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NM-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在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320NM-400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A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近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 二、阳光的分类 1、太阳光线分为X线、X光、紫外线、可视光线、红外线等五种,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光线为紫外线A,B,可视光线及红外线,但对人体最有影响、最有害的是紫外线,它的简称为UV. 2、紫外线的特点 (1)优点:A、消毒杀菌;B、促进骨骼发育;C、对血色有益;D、偶尔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E紫外线照射直接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不照紫外线就没有足量的维生素D (2)缺点:A、使皮肤老化产生皱纹;B、产生斑点;C、造成皮肤炎;D、造成皮肤癌[编辑本段]紫外线的应用 紫外线应用方面如下: 化学:涂料固化,颜料固化,光刻 生物学:灭菌 仪器分析:矿石,药物,食品分析 应用:人体保健照射,诱杀害虫,油烟氧化,光触酶(二氧化钛) 化学-光化学 不饱和聚酯紫外线固化涂料 优点: ●干燥固化时间很短 ●没有挥发性溶剂,无公害 ●不需加热固化 ●涂料不用密封保存 生物-灭菌 细菌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 *** 白的吸收紫外线的最强峰在254~257nm. 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引起DNA链断裂,造成核酸和蛋白的交联破裂,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致细菌死亡. 优点:快速 二次污染 紫外线对常见细菌病毒的杀菌效率(辐射强度:30000μW/cm2) 细菌种类 杀灭对象 秒(S) 细菌类 炭疽杆菌 0.3 破伤风杆菌 0.3 痢疾杆菌 1.5 大肠杆菌 0.4 葡萄球菌属 1.3 结核杆菌 0.4 病毒 流感病毒 0.3 脊髓灰质炎病毒 0.8 乙肝病毒 0.8 嗜菌胞病毒 0.2 霉菌孢子 黑曲霉 0.3-6.7 毛霉菌属 4.6 青霉菌属 0.9-3.0 水藻类 兰绿藻 10-40 线虫卵 3.4 绿藻 1.2 原生动物类 4.0-6.7 鱼类病 白斑病 2.7 感染性胰坏死 4 病毒性出血病 1.6 环境卫生中的应用 [1] 杀菌、脱臭的原理 波长200~290nm的紫外线能穿透细菌、病毒的细胞膜,给核酸(DNA)以损伤,使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达到快速杀菌的效果.波长200nm以下的短波长紫外线能分解O2分子,生成的O*与O2结合产生臭氧O3.紫外线和臭氧具有强的氧化分解包括恶臭在内的有机分子的能力, UV/O3并用的相乘作用在空气净化处理中发挥强大威力. [2] 杀菌、脱臭、净化的特点 ○设定时钟控制器昼夜两种类型放电管切换。
2023-07-07 03:59:161

紫外线消毒灯长时间照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1、对皮肤的损害。暴露在紫外线消毒灯下,皮肤可引起红肿、疼痛、脱屑等改变。如果长时间照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的癌变和发生皮肤的肿瘤。2、对眼睛的损害,紫外线消毒灯可引起眼睛的结膜炎,角膜炎,眼睛出现红肿,疼痛,流泪的现象,长时间应用,很可能会诱发白内障。所以在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房间内尽量不要有人。3、破坏免疫系统:在紫外线灯的长期照射下,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为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会改变全身多种免疫器官的功能,抑制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从而使得免疫系统出现功能障碍,无法对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人体体质下降。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有效距离为一米,照射30分钟左右即可。2、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保持环境的清洁,空气中不能有灰尘和水雾等,当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超过 5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擦洗地面后要待地面干燥后再行紫外线灯消毒。3、紫外线消毒灯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每周用 95%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并且最好做好记录。4、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注意做好防护,眼睛绝对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否则眼睛会受伤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外线消毒灯
2023-07-07 03:59:266

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丶对人体的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2丶对工农业的危害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这些危害可影响经济发展,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大气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增加了生产的费用,提高了成本,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3丶对气候的危害大气污染物质还会影响天气和气候。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尤其是在大工业城市中,在烟雾不散的情况下,日光比正常情况减少40%。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4丶对植物的危害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并溶解在叶肉组织中,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对植物生理代谢活动产生影响,所以植物受害症状一般都是出现在叶片。污染物不同,植物受害的症状也是有差异的。扩展资料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若按形成过程分类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则是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气污染
2023-07-07 04:00:1112

tvoc标准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tvoc的国家标准是不能超过0.6mg/m?。具体介绍如下:  tvoc的国家标准规定是不能超过0.6mg/m?,这是我国强制性要求。一般来说室内tvoc浓度在0.16mg/m?至0.3mg/m?时,对人体健康基本无害,而如果tvoc浓度为3.0~25 mg/m?时,人体会产生不适,甚至可能出现头痛 。  一旦tvoc超出标准,就需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检测出超标原因。经常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或者可以安装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将tvoc排放出去。多摆放能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如芦荟、吊兰等。法律依据:tvoc的国家标准是不能超过0.6mg/m?。具体介绍如下:  tvoc的国家标准规定是不能超过0.6mg/m?,这是我国强制性要求。一般来说室内tvoc浓度在0.16mg/m?至0.3mg/m?时,对人体健康基本无害,而如果tvoc浓度为3.0~25 mg/m?时,人体会产生不适,甚至可能出现头痛 。  一旦tvoc超出标准,就需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检测出超标原因。经常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或者可以安装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将tvoc排放出去。多摆放能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如芦荟、吊兰等。
2023-07-07 04:01:261

非甲烷总烃到底包括哪些,要具体的化学名称,哪些类属

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又称非甲烷总烃。大气中的NMHC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监测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NMHC有许多方法,但目前多数国家[1,2]采用气相色谱法。由于直接测定NMHC所用仪器价格昂贵,因此我们采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出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NMHC的含量。在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 性质: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碳氢化合物(烃类)。因为与甲烷不同,有较大的光化学活性,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其种类很多,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由自然界植物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约占NMHC总量的65%,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它们会在城市和乡村大气中因光化学反应而形成光化学氧化剂和气溶胶粒子。NHMC的人为源主要有汽油燃烧、焚烧、溶剂蒸发、石油蒸发和运输损耗及废物提炼,这五类占碳氢化合物人为排放量的约96%。
2023-07-07 04:01:362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香水虽然可以增加魅力和自信,但是很多香水里面都是含有各种样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身体影响会很大,下面分享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1 长期用香水对身体还是有一点危害的。 香水挥发导致皮肤干裂 香水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由于高浓度酒精迅速挥发而带走皮肤角质层的大量水分,可造成皮肤干裂。 香水加汗水为恶臭 有的MM在皮肤上大面积喷洒香水会产生浓烈的气味,但是一旦人体出汗,不仅不能给人以舒适、提神、醒脑之感,反而香水与汗一结合会给人恶性气味刺激。 非天然香水害人体 香水中含有的化学合成芳香剂。其香味分子的浓度大大超过天然花香分泌的浓度,也就是说,香水非天然是化学工艺品,都有可能对人的呼吸道、皮肤及中枢神经产生不良作用。 香水含铜慎用过量 其实,香水中含有微量的铜,MM们出门在外,经阳光照射后,光线中的紫外线会使香水起化学反应,可能使皮肤产生红肿、刺痛,甚至感染皮yan。所以,使用香水绝不能过量,如果有过敏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2 香水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用于提供香水芳香气味的人造麝香会在人体内积聚,污染血液和乳汁,并且与过敏,皮肤刺激,癌症,激素干扰,生育缺陷和女性不孕存在联系。它们也给环境带来危害,尤其对水生物种影响最大,具体危害如下: 1、诱发哮喘:有资料显示,单单美国就有高达75%(约900万名病人)的哮喘病是香水诱发的,特别是对婴幼儿。 2、影响记忆力:还有报道指出,在密闭空间长期使用来路不明的熏香剂,对大脑组织也有影响,可能造成记忆力衰退,可见香水与记忆力也有密切关系。 3、香水的化学成分也会经由血液产生作用:当香味从口、鼻、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通过血液达到身体各部位后,体质敏感的人容易头痛、打喷嚏、流眼泪、头晕、胸闷。 4、香水添加了檀香味的沉香醇成分:还可能引起情绪低落、沮丧,甚至影响呼吸系统。所以平时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下哦! 香水伤肾吗 是的,安息香醛(苯甲醛)就是一种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常见成分。它会导致眼睛,嘴巴,皮肤,喉咙和肺刺激,甚至损害肾脏。苯甲醇是另一种会刺激上呼吸道的常见成分,并会导致恶心,头晕,头痛和呼吸衰竭等更严重疾病。乙酸乙酯与贫血病,肾脏和肝脏损伤联系在一起。其它香水中的"化学品也有类似健康风险,并且它们的使用数量并没有得到严格控制。 日本女人不喜欢香水 1、日本有无数的化妆品品牌,却没有自己的高级香水品牌,比较人气的品牌都是外国货。大街上迎面而过的打扮得时尚精致的女人中,能够觉察到喷了香水的女人寥寥可数。不少日本女人对气味非常敏感,很少的香水用量也能觉察出来。香水的强烈气味会让他们感觉身体不适,甚至对面走过的人身上的香水也会让他们感到头晕恶心。 2、而日本的饮食又比较清淡,注意多种食材搭配,人的体味也比较淡。因此日本人对香水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 3、从清洁的头发和身体里自然散发出来的健康味道,以及刚洗过的头发散发的淡淡洗发水香味,和衣服上好闻的柔软剂气味的绝妙混合。 4、特别是在狭窄的空间比如电车或咖啡厅里,以及炎热的天气里,使用香水可能会让周围人不愉快甚至是反感。 香水推荐 1、chanel绿邂逅,EDT淡香。50ml,代购560-600。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啦,味道非常清新,我来回买了2瓶50ml的都用空瓶了,可想而知我有多爱它。非常适合夏天,虽然是淡香水,但是留香效果非常不错哦,所以个人是非常推荐这款的。适合18-28岁,建议春夏使用,留香时间长,花香味很足,特别是茉莉香味,给人很温柔淡雅的感觉,很喜欢,后调真的特别好闻,一定要入一定要入! 2、Dior花漾甜心香水,EDT淡香。50ml,代购,550-620。看到包装就非入不可了,少女心爆棚啊!没什么好多说的,就是少女一定要买,适合18-25岁,建议春夏使用,留香时间算一般,如果出门时间长的话中间可以补喷一下,绝对的斩男香味,很甜,但是又不会腻的感觉,每次洗完澡就会喷它,香水真的非常舒服。 女性长期用香水对身体有害吗3 香水中含有微量铜对皮肤有害,因为铜在皮肤上经阳光一晒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皮肤红肿、刺痛,诱发皮炎等等皮肤病。 香水中含有苯,苯是生产香水过程中的一种溶剂,苯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诱发白血病。 香水中含有人工香料 香水的香气主要是由香料散发出来,香水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其中人工合成香料成本低,加工速度快,所以有不法企业用人工合成香料生产廉价香水。人工合成香料对人体有害。 香水中含有化学添加剂 为了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以及拥有更长的保质期,香水中往往添加有防腐剂、抗干燥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等,这些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 很多不合格香水中邻苯二甲酸酯,这是致癌物质,如果过度使用不但增加癌症发病几率,还会破坏粘膜,导致皮肤过敏。 很多不合格香水中含有铅,化妆品中添加铅会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因此有些香水生产企业会在香水中添加铅,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很多不合格香水中会含有汞,汞会在皮下蓄积,时间久了会加速皮肤老化,导致更年期提前。 香水有毒吗 不少人,特别是女士很喜欢给自己喷洒香水,以为香水能够给自己增添魅力。香水厂家也在不遗余力地大做广告,使得“春天气息”、“清新山涧”、“柠檬香型” 充溢我们的生活。此外,我们的日常用品中,比如洗发水、化妆品、婴儿护肤品、空气清新剂、洗涤用品中也多有香水的成分。 但很少有人会考虑香水等芳香剂的安全性,更没有几个人会知道制造芬芳剂至少需要5000 多种化学成分。每种香水的化学成分会多达600多种。在这5000多种化学成分中,只有不到20%做过毒性试验,结果是都含有毒性,被不少国家列为危险品。其它未测成分是否有毒,尚未可知。 如果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可在居室中检测到芳香剂所含100多种成分(芳香剂最常用的化学成分有150种),其中多数成分已知有毒性。 已经有研究发现芳香剂的化学成分对健康有害,对皮肤、肺脏和大脑的危害尤为显著。很多人投诉用过芳香剂后产生荨麻疹、皮炎等副作用。芳香剂对慢性肺病特别是哮喘病人的影响很大。据统计,高达75%(大约900万病人)的哮喘病例是由香水诱发的。香味同记忆有关联,这就意味着芳香剂对大脑组织有影响。 此类影响即为神经毒害作用。比如,香水和其它芳香剂中富含的沉香醇成分可诱发情绪低沉、沮丧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医学界做的一项试验证明了香味对人大脑的影响:柑橘类水果的香味比多数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都明显。这表明,香味有影响心理状态的作用,应当同安定、盐酸阿米替林等药物一样归属精神药物。 香味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口、鼻以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这些成分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达到全身各部位。敏感人群极易引发头疼(特别是偏头痛)、打喷嚏、流眼泪、呼吸困难、头晕、喉咙痛、胸闷、活动过度(在儿童中尤为显著)等症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比成年人更易受芬芳剂影响。遗憾的是,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婴幼儿用品都添加了芬芳剂。家长经常喷洒香水的话,会毒化身边孩子所呼吸的空气,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活动过度,严重的甚至会诱发惊厥、发育迟缓等危害。 妇女长期使用香水,会使香水的化学成分在体内积累,哺乳期时就会通过奶水损害婴儿健康。 香水应该怎么分辨真假 第一,每瓶香水都有生产批号。不管是正版标准装还是小样,在瓶底都有张透明塑料纸,上有品名、规格和产地介绍;假香水没这张纸,也没刻纹。 第二,正版香水瓶底和外包装盒底有统一编号,假如瓶底是GC118,盒底也一定是GC118。假香水瓶底和盒底没有编号。 第三,如果你以前用过这款香水,那么对其的香味一定很熟悉,你可以在用的时候感觉一下他的基调是否一样;仿的香水一般前味比较象,而到了后味味道就有区别了。 第四,注意香水瓶的密封情况,瓶口与瓶盖要严密无间隙。正品香水包装整齐,图案清晰,瓶外观无裂纹等。原装品牌香水贴有白色的标签,写中文,主要是进口的批号、品牌供应商、净含量、保质期。 香水的保存方法 尽早用完是最基本的方法,不过一般好的香水若好好保存仍然可以有数年的寿命,以下再提供您一些保存香水时应注意的地方: 1、香水应该存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放在热空气及光线下,若将香水置于高温处,会使香水色调及香味产生变化,若想长久保存香水,可将香水加以外包纸包住,置于冰箱冷藏库中。 2、尽量避免摩擦及轻摇香水瓶。 3、不要以脏手指直接碰触瓶口,这样可能会破坏香水的原味。 4、香水用过后,瓶盖一定要拧紧,以避免香水的香气挥发怠尽。 5、香水的保存温度建议在10°C到27°C之间。 PS:香水通常可存放一年左右,贮存于室温下即可。如果发现香味变淡,或发生酸味就应该丢弃。 使用香水有哪些禁忌 1、香水不要洒在易被太阳晒到的暴露部位。因为香水中的香料有些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中有的含有呋喃香豆精的成份,如香柠檬油等,若喷洒在面部以及易被太阳晒到的部位,日光中的短波紫外线就会与皮肤上喷洒的这些化学物质相结合,出现光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脸上出现皮肤炎症和点状黑斑。 2、香水不宜直接擦在脸上及过敏性皮肤上面。由于香水含有较多量的酒精,尤其是 花露水,酒精含量更多些,刺激性较大,故脸部及易过敏的皮肤和婴儿皮肤都不宜直接擦在上面。 3、香水不宜总是直接洒在皮肤上,因为皮肤若长期受酒精的刺激可能会产生过敏现象。所以应变换使用方法,可根据情况,有时将香水洒在衣料上散发香味。 4、香水不宜过浓或洒得过多,不然会适得其反,还易导致嗅觉障碍症,于精神不利,另外也易给人一种孤傲浮华、孤芳自赏的感觉。 5、香水不宜涂在额上、腋下和鞋内等易出汗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汗液多,易将香水冲淡,而且汗味和香味混合会产生怪异气味。 6、香水不宜喷洒在毛皮、黄金和珍珠等服饰品上,因为香水会使它们失去天然光泽。 7、两种不同的香水不宜混在一起使用,混合后的香味会使原来的每一种香水都失去纯味,且很可能闻起来极不舒服。
2023-07-07 04:01:441

冥王星是那来的

冥王星 是一颗矮行星! 已经被降级了! 以前人类认为冥王星的体积 比地球还要大!其实不是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冥王星的体积比地球还小!已经被踢出太阳系!现在 太阳系只有8大行星!
2023-07-07 04:01:521

带“光”字的词

光guāng〈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同本义 [light;ray]光,明也。——《说文》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国之光。——《易·观》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容光必照焉。——《孟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李朝威《柳毅传》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荣耀;昭著 [honor;glory]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韩愈《原毁》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光阴,时光 [time]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鲍照《观漏赋》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景色 [scenery]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风光;山光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光guāng<形>光明,明亮 [bright]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曹植《名都篇》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光滑 [smooth]白沙青石光无泥。——唐·杜甫《中丞严公雨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又如:这种纸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圆滚动的样子);光圆(光滑圆溜);光油油(光滑明亮)裸露 [naked;bare]光头圆脑作僧看。——宋·郑清之《咏茄》又如:光出溜(光秃);光塌塌(光秃秃的样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空,净尽 [with nothing left]。如:当光;赔光;输光;吃光;光鞑剌(方言。空荡荡;空旷无物)通“广”(guǎng)。广大,宽阔 [vast]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书·尧典》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又如:地光(地域广大)光guāng<动>照耀 [shine;illuminate]惟公德明光于上下。——《书·洛诰》又如:光烛(照耀)增辉,发扬光大 [glorify]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诸葛亮《出师表》又如:光宗耀祖;光国(为国争光);光德(显扬有德之人);光价(显扬其身价);光演(光大延续);光昌(显扬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业)光guāng〈副〉仅仅,单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为我,也是为他;要为集体着想,不能光考虑个人光巴guāngba[bare;naked] [方]∶[身体]裸露光巴膀子光斑guāngbān[facula] 太阳活动剧烈的表面区域,呈现特别明亮的纤维状斑点光板guāngbǎn[paintless] 未漆过的板子;无漆的板子光板儿guāngbǎnr[worn-out fur] 磨掉了毛的皮衣服或皮褥子光标guāngbiāo[cursor] 计算尺上可以前后滑动的部件光波guāngbō[light wave] 光,光线。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故有此称光彩guāngcǎi[shine]∶光辉;光芒[glory;honour]∶荣耀他当劳模,大家光彩他活得多么纯洁,多么高尚,多么光彩啊!——《路标》光彩guāngcǎi[sheenful] 明亮而华丽。也作“光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曹植《美女篇》光彩夺目guāngcǎi-duómù[luster;prismatic;dazzlingly brilliant;dazzling radiance] 色泽的艳丽令人目眩不消几日,绣就长幡,用根竹竿叉起,果然是光彩夺目。——《醒世恒言》光灿灿guāngcàncàn[bright;dazzling] 发出耀眼的光芒光灿灿的宝石光程guāngchéng[optical path] 光在真空中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指光在媒质中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媒质折射率的乘积光赤guāngchì[bare;naked] [身体]裸露光赤上体光大guāngdà[develop fully;brighten;develop to a higher degree]∶显扬,使显赫盛大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vast;broad]∶广大光导纤维guāngdǎo xiānwēi[light-guide fiber] 光通信的传输材料。光通信的线路采用像头发丝那样细的透明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缆。在玻璃纤维中传导的不是电信号,而是光信号,故称其为光导纤维。远距离通信的效率高,容量极大,抗干扰能力极强光点guāngdiǎn[light spot]∶亮点或发光点[radiant]∶发出光的点或物体光电guāngdiàn[photoelectricity] 由光的作用产生的电光度guāngdù[luminosity;intensity of light] 恒星或其它天体光源的辐射量,通常以太阳的辐射强度或以厘米·克·秒制单位来表示光风霁月guāngfēng-jìyuè[light breeze and clear moon;be benign and open-hearted] 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色。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上下三千余年,兴亡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宣和遗事》光缝guāngfèng[slit] 通常为长方形的狭窄缝隙,光线或其他辐射通过它进来(如分光镜的准直管)或出去(如从黑体空腔)光复guāngfù[recover] 恢复原有的领土、统治或事业知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复旧京。——《晋书·桓温传》光杆儿guānggǎnr[a bare trunk or stalk]∶指花叶尽落的草木,或没有叶子衬托的花朵[a man who lost his family]∶比喻失去家属的孤独人父母一死,只剩他光杆儿一人[a person without a following]∶比喻失去群众、没有助手的人光杆儿司令光感应guānggǎnyìng[phototonus] 由暴露于特定光照条件而产生的感应状况(如视网膜或照相底片的光化学反应)光顾guānggù[patronize;knock at my door]∶光临。商店对顾客来临的敬辞欢迎光顾本店[honor with]∶尊称他人的来访光怪陆离guāngguài-lùlí[bizarre and motley;be grotesque in shape and gaudy in colour]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走前看:那土丘、石柱俨然象一个个变幻莫测的“怪影”,象塔,象阁,如蛇,如骆驼,千形万状,光怪陆离光光guāngguāng[bare]∶没有留下一点头发的光光的脑壳[bright]∶光亮亮的亮光光[smooth]∶十分平滑的光光滑滑[not a cent left]∶没留下一文的输得光光的[naked]∶一丝不挂的脱得光光的[bright]∶光明显耀元功盛勋,光光如彼。——晋·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光棍guānggùn[bachelor]∶俗称没有老婆的男人佛公佛母,辈辈相传,生长佛子,哄俺弟子,都做光棍。——《孤本元明杂剧·冯惟敏·僧尼共犯》[ruffian]∶地痞;无赖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元曲选·杀狗劝夫·楔子》[a clever person] [方]∶聪明的人光棍不吃眼前亏光棍儿guānggùnr[bachelor] 适合结婚年龄但尚未结婚的人;特指适婚男子,单身汉光合作用guānghé zuòyòng[photosynthesis] 借助于光、有时借助近红外光或近紫外光来完成的化合物的合成作用;尤指当含叶绿素的细胞(如绿色植物的细胞)受到光照射时,其中所发生的由二氧化碳和氢源(如水)生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光盒guānghé[light box]对表面提供强均匀光源的装置(如用来检查摄影底片或检查透明度)光华guānghuá[shine] 光华:明亮的光辉这银花满月的庭院,迎看太阳发出灿烂的光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光华guānghuá[splendor] 光彩明丽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光滑guānghuá[smooth] 平滑;不粗糙用手电筒往井里照一照,就会发现那口井的内壁不怎么光滑,上面有些小窝儿。——《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光环guānghuán[a ring of light] 环绕在某些行星(如土星、木星、天王星)周围的明亮的环状物,主要由铁和水等组成光辉guānghuī[radiance;brilliance;shine]∶明亮夺目的光芒谁个曾因太阳本身有黑点就否认它的灿烂光辉呢?——《太阳的光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歌辞·长歌行》[time]∶光阴,时光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honor;glory]∶光荣;荣耀里闾争庆贺,亲戚共光辉光辉guānghuī[brilliant;magnificent;splendid;majestic] 光明,灿烂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光辉灿烂guānghuī-cànlàn[bright]∶前途、事业光明一个人,如果在他的心目中没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将来,那末,他现在的一切也必然都是暗淡无光的[splendid]∶光芒耀眼,富丽堂皇,指胜过一般的光辉、雄伟壮丽放射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异彩。光火guānghuǒ[provoked to anger] [方]∶发怒;恼怒一句话说得山田大为光火光降guāngjiàng[honor with] 光临;光顾光降书辞,曲加劳问。——苏轼《谢吕龙图书》光洁guāngjié[bright and clean] 光滑而洁净这磁器光洁度不错光解guāngjiě[photolyze] 靠辐射能(如光)作用的化学分解或解离光解guāngjiě[photolyze] 使受到光解光景guāngjǐng[light]∶日月之光借光景以往来兮。——《楚辞》[time]∶光阴;时光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scene]∶风光、景象胜目寻芒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circumstances;condition]∶景况,经济情况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全祖望《梅花岭记》[day]∶犹言日子,指生命或生活太阳出来满地红,革命带来了好光景。——《王贵与李香香》光景guāngjǐng[about;around]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一般的情况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光阑guānglán[diaphragm;aperture] 限制透镜或光学系统装置光孔的(如带孔的板);光阑光圈快门光缆guānglǎn[optical fiber cable] 由许多根经过技术处理的光学纤维组合而成的缆,用来传输光信号光亮guāngliàng[bright;shining]∶明亮学生们在光亮的教室里上课[light]∶亮光这些星云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本身并不发光,如果在附近有恒星,它就反射出光亮,叫亮星云。——《宇宙里有些什么》光量guāngliàng[quantity of light] 数值上等于光通量乘以时间所得之积的光能以流明小时表示的光量光临guānglín[presence] 敬称他人的来访不远遐路,幸见光临。——《文选·曹子建·七启》光溜guāngliu[smooth] [口]∶光滑,尤指手摸上去没有粗糙、点、隆起或皱褶大理石墙壁挺光溜[slippery]∶易滑倒的光溜的地面不便行走光溜溜guāngliūliū[smooth]∶形容光滑光溜溜的大理石地面[bare]∶形容物体表面或人身体上没有遮盖光芒guāngmáng[rays of light;radiance;brilliant rays]∶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永放光芒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light]∶光亮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光面guāngmiàn[plain noodles] 不加任何菜的汤面光明guāngmíng[light]∶亮光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来,想是火车周行。——冰心《寄小读者》[glory]∶荣耀;光彩身后犹光明光明guāngmíng[bright;promissing]明亮的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比喻正义或有希望光明大道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openhearted]∶没有私心光明磊落心地光明光明磊落guāngmíng-lěiluò[straightforward;open as the day] 形容人的行为正直坦白,毫无隐私暖昧不可告人之处每一个革命工作者,不都是应该具有太阳一样的光明磊落的胸怀吗?——《太阳的光辉》光明正大guāngmíng-zhèngdà[fair] 襟怀坦白,言行正派,大公无私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最后一次讲演》光能guāngnéng[luminous energy;light energy] 以可见辐射的形式转换而来或转换成可见辐射形式的能量光年guāngnián[light-year] 星际天文学的长度单位,等于光在一个恒星年中所经过的距离,等于9.461×1012公里光谱guāngpǔ[optical spectrum] 当一束受到色散后的辐射能量被聚焦,并使其诸分波按波长的顺序排列时(如用棱镜使一束日光发生折射和色散,显示出各种颜色)所成的一系列像光气guāngqì[phosgene] 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分子式 COCl2。在军事上曾用作毒气,也可用以制染料、香料等光前裕后guāngqián-yùhòu[luster forefathers and benefit future generations;win praise for one"s ancestors and enrich one"s posterity] 光耀祖宗而恩泽流传及于后世。多用来称颂他人功业隆盛先生之伟业,光前裕后,彪炳千古光圈guāngquān[stop;aperture]摄影机镜头的孔径照相机上的一系列标志(如f-数)显示光圈的装置光热guāngrè[photothermal] 既有光又有热光荣guāngróng[honor;glory]∶荣耀;荣誉红十五军团的全体同志,都为这个光荣的会师欢欣鼓舞。——《奠基礼》光荣归于祖国[rays of light]∶光芒雕莹启光荣光润guāngrun[(of skin) smooth] 光滑润泽(多指皮肤)最后用椴木炭水磨,目的在使成品的表面光润。——《景泰蓝的制作》光栅guāngshān[grating] 能产生衍射现象的光学器件,光线透过它或被它反射时就形成光谱,一般用玻璃或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很密的平行细纹光束guāngshù[light beam] 呈束状的光线,例如探照灯的光光速guāngsù[velocity of light; speed of light]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它是一个物理常数,等于299792.4580±0.0012千米/秒,用符号C表示光堂堂guāngtángtáng[bright and clean] 形容光洁的样子他特别注重仪表,脸总是刮得光堂堂的光趟guāngtang[smooth] [方]∶光滑;不粗糙席子编得细密又光趟脸刮得光光趟趟的亦作“光烫”光天化日guāngtiān-huàrì[broad daylight]∶光明而秩序井然有条的平安时代如此恶棍,岂可一刻容留于光天化日之下。——《儒林外史》[in the open day]∶形容大庭广众,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楚的场合对于那些为非作歹直到今天仍不悔改的犯罪分子,我们不仅要把他们的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且还要绳之以法光头guāngtóu[shaven head;skinhead] 剃光的头剃光头光头guāngtóu[bareheaded] 没有帽子或其他的头部覆盖物光秃guāngtū[bare] 没有天然覆盖物(如毛发、肉、树皮或叶子等)光秃秃guāngtūtū[bare;bleak] 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牡丹被人誉为花王,但南园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秃秃不见叶子。——《花城》光雾guāngwù[optical haze] 削弱大气透明度的一种情况,乃不同密度的几个气团并存于被加热后的表面上方因而引起不规则折射所致光纤guāngxiān[optical fiber] 光学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光纤电缆光鲜guāngxiān[bright;pretty;be fresh and bright] 鲜明;漂亮光鲜越雉,色丽秦狐。——北周·庾信《齐王进白兔表》光线guāngxiàn[light;rays;beam] 光源辐射的光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光学guāngxué[optics;photology] 研究光、光的产生和传播、光所经受的和引起的各种效应以及与光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现象的一门科学光压guāngyā[light pressure] 射在物体上的光对物体所产生的压力光艳guāngyàn[bright and beautiful] 鲜明艳丽光艳动人光焰guāngyàn[flame]∶火焰;火光桌上的油灯只有黄豆大小的一粒光焰[radiance]∶光辉;光芒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全人类都以惊喜的目光注视着这辉煌的光焰。——《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鹘》光洋guāngyáng[silver dollar] [方]∶银圆光耀guāngyào[brilliant light] 光亮;光辉。耀眼的光光耀夺目光耀guāngyào[win honor and distinction]∶光辉照耀;使荣耀光耀史册[glorify]∶显扬;光大光耀门庭光耀guāngyào[glorious;honorable] 光采;荣耀当然也是很光耀的事光阴guāngyīn[time]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光源guāngyuán[light source;luminous source] 任何能发光的物体,如太阳、蜡烛光晕guāngyùn[halation] 从显影后影像边缘漫延出来的虚影光泽guāngzé[luster] 光彩;光华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天山景物记》光照guāngzhào[beam] 光芒普照太阳在头顶上光照光照guāngzhào[illumination] 光线的照射房间的光照光针guāngzhēn[laser filiform needle]∶利用激光代替毫针进行针炙的装置[beam]∶这种装置的光束光锥guāngzhuī[pencil] 光束或其他射束,尤指从一个点射出或集中于一点时——亦称“汇交射束”光子guāngzǐ[photon]∶辐射能(如光或X射线)的量子光guāng ㄍㄨㄤˉ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使显赫:~大。光滑:~滑。~洁。~泽。
2023-07-07 04:02:024

激光治疗仪的理论依据

血液流变学理论它认为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不单纯是血流的紊乱和障碍,还表现有氧气输送的紊乱和障碍,而后者目前又被认为是缺血性疾病的最主要病因。因此,判断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任何疗法的疗效,最后都要看其能否纠正和改善氧气输送的紊乱和障碍,能否恢复和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作为主要标准。人体功能调节理论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的巨系统,人体生理功能不仅受到体内各功能系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调节的影响,也会受到外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影响。本仪器以激光(有时伴随吸氧)这个外界因素去刺激体液系统(包括血液、淋巴液和唾液)、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组织器官及整体的功能,正体现了这个理论。激光生物学理论它认为用适当波长和一定功率密度的弱激光照射机体,能引起机体的应答反应——即激光生物效应,如生物刺激效应、光化效应等,进而可利用这些生物效应来治病和保健。这些效应具有一定规律,参数依据这些进行选择和设定,从而确保了治疗保健的效果。患上缺血缺氧性疾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但由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较长疗程,大部分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也不宜长期服药,有的患者病情被控制和好转出院后,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旧病复发,因此需要反复治疗甚至终生服药。而有了激光治疗仪,患者就可在家中得到辅助治疗和长期护理,以巩固和提高疗效,使病情进一步缓解,促进康复,又可减少用药,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如果在出现发病征兆时就用本仪器护理,则可及时控制病情恶化,逆转病理过程,获得自我康复的效果。激光治疗仪是广大中老年人普遍适用的养生保健手段。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老年人使用激光治疗仪可以调节血脂、血糖、血压,恢复生理功能正常,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预防缺血缺氧性疾病的发生;对一般中老年人则有延缓衰老、促进消化、增强体质、安神利眠等功效。激光的具体生物学效应激光生物效应总的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主要是热致组织凝固变性,它将随入射光的增强,温度升高而加剧,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生物组织烧焦,炭化,汽化而蒸发,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看,这是一个局部生物组织的烧伤性凝固坏死过程。非热效应主要是以机械损伤为主,同时有光化,电离和一系列非线性效应。一般认为激光的生物效应包括:激光的热作用、压强作用、光化作用、电磁场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这五种作用即为激光生物效应的机制。(一)热效应主要是可见光与红外线波段的激光辐照引起的效应,当激光照射生物组织后,激光的光子能量被生物组织的分子吸收,被吸收的光能加剧生物分子本身的振动和转动,同时也加剧这些受激分子和周围分子的碰撞。分子的运动加剧,使受照射的局部组织逐渐变热,以温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组织细胞内含有多种色素(黑色素、血红蛋白、胡萝卜素等)更增加了光能的吸收,促进了生物组织的变性,尤其是造成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组织细胞遭到不同水平(宏观的、微观的或功能的)损伤。在激光的作用下,可能触发某些吸热的化学反应,叫热化反应。生物体内存在各式各样的热化反应,热化反应特点之一是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温度增高可以使碰撞频率和分子的能量都增加,而光化反应的激活能是来自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不是来自碰撞,所以光化反应速率几乎和温度没有关系。光化反应和热化反应的另一区别是光化反应可产生其他的受激原子、分子和自由基,而这些在热化反应时是不可能产生的。但实际上是不易区别光化反应还是热化反应。因为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可能是光化反应,而次级反应是热化反应。激光对组织的热作用有其一般规律:(1)组织温升将随激光能量的上升而上升;(2)红外激光的生热效率高;(3)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率高者生热多;(4)生物组织的比热和热容量(即含水量)小者生热快;(5)生物组织的血流量和热导率高者生热慢。就对被照组织的局部温度来说,由于温升不同,生物组织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激光辐照皮肤和黏膜时,因温升不同会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低强度激光仅使局部组织温升1~2℃,使局部组织产生温热感,这种温度绝不会引起热致损伤,主要引起光化学的改变,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调节机体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常用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穴位照射、反射区照射、激光血管内照射和鼻腔黏膜照射等。1~2mW He-Ne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照射离体皮肤可以使照射部位平均升温0.05~0.1℃,如照射迎香、颊车穴位5min以后,局部温度升高1.5~5℃不等。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时,患者有时自觉照射部位有温热感,说明有轻度的热产生,它可以激活血管内酶和血管内感受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鼻腔内照射时,有的患者自觉鼻内发干、有的甚至不能坚持,这是由于鼻腔较封闭,热不易散出,水分蒸发,可调小剂量或缩短作用时间。(二)压强效应生物组织被激光照射时,由于光子在其表面撞击而产生的压力,称之为光压。一般认为形成压力的激光主要是脉冲,Q开关和锁模激光。普通光照射到生物体时,光子在其表面上碰撞形成的辐射压力,这种光压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激光的光压(自身光压)虽然很微低,但是集中起来,其功率也是有一定增强的。脉冲低强度激光照射鼻腔后产生的轻微压力,如用脉冲频率8~13Hz与快速睡眠(REM)频率一致,这样治疗效果可能更佳,REM正常可以长寿。(三)光化学效应当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将使该分子上升到电子激发态,从而开始一系列此激发态分子返回到它起始的基态及其能量不断降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发生辐射和非辐射(所谓光物理)之外,激发态分子还可以经过若干键断裂与键形成的化学反应,就是旧键被完全破坏或新键形成的过程,这就是所谓光化学反应。简单地说,光化作用,就是利用光能作为激活能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光化反应。激光化学效应主要发生在紫外波段,少数发生在蓝绿光波段,这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光谱吸收特性所决定。如嘌呤、嘧啶核苷酸、核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核黄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物质的光谱吸收峰都处在260^371nm波长范围,而细胞色素a、b、c,还原血红蛋白,氧化酶,胡萝卜素,黑色素,类黑色素,视紫红质等物质的主要光谱吸收峰处在400~550nm波段,由此可见,激光波长越短,光化学效应越明显。 对于生物组织来说,一般光化学反应是生命存活所必须的,是一种贮能方式,在正常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例如视网膜的视紫红质异构化,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产生维生素D,植物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等。根据体外实验的结果,光化学反应可分为几种类型:①光致聚合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光致分解;④光致氧化,光致异构以及光敏化作用等。超剂量激光照射所产生的光化学效应,可使分字体损伤,分子键共振效应可使DNA键断裂。当激光辐照时,其能量没有达到破坏生物组织,热效应与压强效应不占主导地位时,在生物组织中可能主要是光化学效应。大多数细胞对可见光是不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有机组成对可见光没有明显吸收。但是如果有适当的光敏化剂存在,并在生物组织细胞内浓集时,某些细胞器大分子能选择地吸收这些光敏化剂。受到激光照射后光敏化剂分子吸收光能,引起光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将细胞杀死。所以,低强度激光血液照射时,一定要慎用药物,特别是光敏的药物。光敏化剂并不发生永久的化学反应,它仅仅是催化光化反应。在光敏化治疗中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不需要氧分子参加的补骨脂素。它是高效的光敏化剂,而且温度对光敏化反应速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病变处涂以补骨脂酊这类药物,再用紫外光的氮分子激光,准分子激光进行照射,可以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如有呋喃豆素存在时,用365nm的紫外光照射可以迅速把细菌杀灭。另一类光敏治疗是需要氧分子参加的光动力学疗法。这种光敏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是特殊波长的光,光敏物质和分子氧,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是单态氧的形成。血卟啉衍生物是目前最常用的光敏剂,给癌症患者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以后3d后再用630nm的染料激光照射癌瘤局部,由于光敏化作用破坏供应肿瘤的血管组织和癌组织,造成癌细胞的死亡。这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体表肿瘤和内腔肿瘤(胃癌,肺癌,直肠癌)的治疗,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6%。除癌症以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牛皮癣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血卟啉衍生物这种光敏剂以外,还有很多新的光敏剂也应用到临床,如竹红菌素,中药的黄柏、黄连,均用于光敏剂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外阴白斑,老年性黄斑变性,甚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除治疗以外,还可以给患者注射一些荧光药物,再用紫外激光或蓝、紫、绿色激光进行局部照射,在恶性肿瘤时发出特异性荧光,而在正常组织则不显示荧光,这对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癌症有很大帮助。如注射荧光素钠以后,用He-Cd激光照射宫颈癌可以显示出紫葡萄颜色的荧光,照射胃癌处可以显示出黄绿色荧光,又如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用氪分子激光或氩离子激光照射,在肿瘤处可以显示出橘红色荧光,这种诊断癌瘤的方法对瘤前期病变也能显示出荧光,对于5个癌细胞的癌瘤即显示出荧光,故可以早期诊断肿瘤,其诊断符合率可达88%。(四)电磁效应激光波属于电磁波,它在和生物物质相互作用中都会引起电磁效应。而电磁场强度取决于辐照能量的大小。因低强度激光输出功率很小,所以对电磁效应的影响也较小。但即使是低强度激光与生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也比地面最强的太阳光产生的电场强度大50倍左右。它的电磁场力可以使细胞膜构象改变,包括膜受体、膜表面电荷、膜脂质双层、膜蛋白等,使膜表面负电荷增加,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沉减慢,降低血液黏稠度。(五) 生物刺激效应前述三种作用效应都是考虑在一定机制下和一定强度的激光的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而在低强度激光的辐照下,生物组织受到激光的照射刺激引起生物的微观生理变化,机体组织既不会受到损伤,又能促进病灶组织恢复正常状态,这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上已经有大量资料报道。
2023-07-07 04:02:551

光化学反应仪器特点有哪些?

光化学反应仪根据实验需求分3种,多试管光化学反应仪,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大容量光化学反应仪!但是光化学反应仪特点都差不多!以下就是光化学反应仪器NAI-GHY-DGNKW型的特点:1、电气控制部分与保护反应暗箱分开,装配、维护、升级方便合理,整机大气美观。2、该型号主控电源控制器光照时间数显灵活控制,适合记时作业和数据对比实验使用。3、专业稳定的模拟光源和稳定、节省空间的体积设计,特别适合空间有限的实验室配备。4、配套有多试管磁力搅拌器反应器功能,弥补了多试管围绕光源旋转不合理性和多试管自转机械性能差的弊端,可实现同时、部分试管充气功能,多试管磁力搅拌器反应器实际实用价值性能卓越。5、配套有多口磁力搅拌反应容器功能,可以使反应过程具有强磁力搅拌、充气、放气、密封、测温等功能。不稳定及阶段取样的光源遮住,使实验精度提高。6、配有大功率磁力搅拌装置,使样品充分混匀受光,可以更好在光环境下催化反应。7、双层耐高低温石英冷阱,可通入冷却水循环维持反应温度8、那艾仪器配套有缺水提示装置,当冷却水供给出现水压不足或者漏水严重影响到实验安全性时,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人及时检查水源供给状况。9、NAI配置有冷却水供给装置,进口压缩机无氟作业,确保光源长时间稳定运行,适合连续作业实验。该低温冷却水供给装置自身配备有静音外循环泵,提供冷却水循环增压,同时节约水源的浪费。10、冷却水供给装置采用触摸按键控制,界面大方,无传统面板仪表外观呆板之感,防水防高温,可根据客户要求增添USB电脑接口和操作软件驱动,数字化作业感优越。 光化学反应仪又称光化学反应装置!用在科学仪器中和生物等光催化作用很多的!
2023-07-07 04:03:211

光化学反应仪?主要用来做哪方面的的实验??具体点

光化学反应仪主要用于研究气相或液相介质、固定或流动体系、紫外光或模拟可见光照、以及反应容器是否负载TiO2光催化剂等条件下的光化学反应。具有提供分析反应产物和自由基的样品,测定反应动力学常数,测定量子产率等功能,广泛应用化学合成、环境保护以及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
2023-07-07 04:03:292

光化学反应仪的特点

1、产品电气控制部分与保护反应暗箱分开,装配、维护、升级方便合理,整机大气美观!2、该型号主控电源控制器光照时间数显灵活控制,适合记时作业和数据对比实验使用!3、专业稳定的模拟光源和稳定、节省空间的体积设计,特别适合空间有限的实验室配备!4、配套有多试管磁力搅拌器反应器功能,弥补了多试管围绕光源旋转不合理性和多试管自转机械性能差的弊端,可实现同时、部分试管充气功能,多试管磁力搅拌器反应器实际实用价值性能卓越!5、配套有多口磁力搅拌反应容器功能,可以使反应过程具有强磁力搅拌、充气、放气、密封、测温等功能!6、配套有固体反应装置,可以对固体物质进行光催化反应,高效聚光装置提升催化速度!7、本型号光化学反应仪增添了非实验阶段自动遮光装置,将开启光源初灯光闪烁不稳定及阶段取样的光源遮住,使实验精度提高。8、配套有缺水报警装置,当冷却水供给出现水压不足或者漏水严重影响到实验安全性时,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人及时检查水源供给状况。9、配置有冷却水供给装置,进口压缩机无氟作业,确保光源长时间稳定运行,适合连续作业实验。该低温冷却水供给装置自身配备有静音外循环泵,提供冷却水循环增压,同时节约水源的浪费。10、冷却水供给装置采用触摸按键控制,界面大方,无传统面板仪表外观呆板之感,防水防高温,可根据客户要求增添USB电脑接口和操作软件驱动,数字化作业感优越!11、灵活多样的产品设计,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产品设计方案,弘扬科技以人为本理念!
2023-07-07 04:03:361

海奥圣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具体生物学效应

激光生物效应总的可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主要是热致组织凝固变性,它将随入射光的增强,温度升高而加剧,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生物组织烧焦,炭化,汽化而蒸发,从组织病理学角度看,这是一个局部生物组织的烧伤性凝固坏死过程。非热效应主要是以机械损伤为主,同时有光化,电离和一系列非线性效应。 现在一般认为激光的生物效应包括:激光的热作用、压强作用、光化作用、电磁场作用和生物刺激作用。这五种作用即为激光生物效应的机制。下面海奥圣激光治疗仪小编给你具体介绍。(一)热效应主要是可见光与红外线波段的激光辐照引起的效应,当激光照射生物组织后,激光的光子能量被生物组织的分子吸收,被吸收的光能加剧生物分子本身的振动和转动,同时也加剧这些受激分子和周围分子的碰撞。分子的运动加剧,使受照射的局部组织逐渐变热,以温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组织细胞内含有多种色素(黑色素、血红蛋白、胡萝卜素等)更增加了光能的吸收,促进了生物组织的变性,尤其是造成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组织细胞遭到不同水平(宏观的、微观的或功能的)损伤。在激光的作用下,可能触发某些吸热的化学反应,叫热化反应。生物体内存在各式各样的热化反应,热化反应特点之一是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温度增高可以使碰撞频率和分子的能量都增加,而光化反应的激活能是来自吸收光子的能量,而不是来自碰撞,所以光化反应速率几乎和温度没有关系。光化反应和热化反应的另一区别是光化反应可产生其他的受激原子、分子和自由基,而这些在热化反应时是不可能产生的。但实际上是不易区别光化反应还是热化反应。因为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可能是光化反应,而次级反应是热化反应。激光对组织的热作用有其一般规律:(1)组织温升将随激光能量的上升而上升;(2)红外激光的生热效率高;(3)生物组织对光的吸收率高者生热多;(4)生物组织的比热和热容量(即含水量)小者生热快;(5)生物组织的血流量和热导率高者生热慢。就对被照组织的局部温度来说,由于温升不同,生物组织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激光辐照皮肤和黏膜时,因温升不同会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低强度激光仅使局部组织温升1~2℃,使局部组织产生温热感,这种温度绝不会引起热致损伤,主要引起光化学的改变,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调节机体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常用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进行局部照射、穴位照射、反射区照射、激光血管内照射和鼻腔黏膜照射等。1~2mW He-Ne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照射离体皮肤可以使照射部位平均升温0.05~0.1℃,如照射迎香、颊车穴位5min以后,局部温度升高1.5~5℃不等。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时,患者有时自觉照射部位有温热感,说明有轻度的热产生,它可以激活血管内酶和血管内感受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鼻腔内照射时,有的患者自觉鼻内发干、有的甚至不能坚持,这是由于鼻腔较封闭,热不易散出,水分蒸发,可调小剂量或缩短作用时间。(二)压强效应生物组织被激光照射时,由于光子在其表面撞击而产生的压力,称之为光压。一般认为形成压力的激光主要是脉冲,Q开关和锁模激光。普通光照射到生物体时,光子在其表面上碰撞形成的辐射压力,这种光压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激光的光压(自身光压)虽然很微低,但是集中起来,其功率也是有一定增强的。脉冲低强度激光照射鼻腔后产生的轻微压力,如用脉冲频率8~13Hz与快速睡眠(REM)频率一致,这样治疗效果可能更佳,REM正常可以长寿。(三)光化学效应当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将使该分子上升到电子激发态,从而开始一系列此激发态分子返回到它起始的基态及其能量不断降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发生辐射和非辐射(所谓光物理)之外,激发态分子还可以经过若干键断裂与键形成的化学反应,就是旧键被完全破坏或新键形成的过程,这就是所谓光化学反应。简单地说,光化作用,就是利用光能作为激活能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光化反应。激光化学效应主要发生在紫外波段,少数发生在蓝绿光波段,这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光谱吸收特性所决定。如嘌呤、嘧啶核苷酸、核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D、维生素E、核黄素,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物质的光谱吸收峰都处在260^371nm波长范围,而细胞色素a、b、c,还原血红蛋白,氧化酶,胡萝卜素,黑色素,类黑色素,视紫红质等物质的主要光谱吸收峰处在400~550nm波段,由此可见,激光波长越短,光化学效应越明显。 对于生物组织来说,一般光化学反应是生命存活所必须的,是一种贮能方式,在正常生物体内不断地进行。例如视网膜的视紫红质异构化,在紫外线照射下皮肤产生维生素D,植物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等。根据体外实验的结果,光化学反应可分为几种类型:①光致聚合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光致分解;④光致氧化,光致异构以及光敏化作用等。超剂量激光照射所产生的光化学效应,可使分字体损伤,分子键共振效应可使DNA键断裂。当激光辐照时,其能量没有达到破坏生物组织,热效应与压强效应不占主导地位时,在生物组织中可能主要是光化学效应。大多数细胞对可见光是不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有机组成对可见光没有明显吸收。但是如果有适当的光敏化剂存在,并在生物组织细胞内浓集时,某些细胞器大分子能选择地吸收这些光敏化剂。受到激光照射后光敏化剂分子吸收光能,引起光化学反应,从而使细胞器遭到破坏,甚至将细胞杀死。所以,低强度激光血液照射时,一定要慎用药物,特别是光敏的药物。光敏化剂并不发生永久的化学反应,它仅仅是催化光化反应。在光敏化治疗中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不需要氧分子参加的补骨脂素。它是高效的光敏化剂,而且温度对光敏化反应速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病变处涂以补骨脂酊这类药物,再用紫外光的氮分子激光,准分子激光进行照射,可以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如有呋喃豆素存在时,用365nm的紫外光照射可以迅速把细菌杀灭。另一类光敏治疗是需要氧分子参加的光动力学疗法。这种光敏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是特殊波长的光,光敏物质和分子氧,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是单态氧的形成。血卟啉衍生物是目前最常用的光敏剂,给癌症患者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以后3d后再用630nm的染料激光照射癌瘤局部,由于光敏化作用破坏供应肿瘤的血管组织和癌组织,造成癌细胞的死亡。这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体表肿瘤和内腔肿瘤(胃癌,肺癌,直肠癌)的治疗,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6%。除癌症以外,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牛皮癣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血卟啉衍生物这种光敏剂以外,还有很多新的光敏剂也应用到临床,如竹红菌素,中药的黄柏、黄连,均用于光敏剂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外阴白斑,老年性黄斑变性,甚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除治疗以外,还可以给患者注射一些荧光药物,再用紫外激光或蓝、紫、绿色激光进行局部照射,在恶性肿瘤时发出特异性荧光,而在正常组织则不显示荧光,这对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癌症有很大帮助。如注射荧光素钠以后,用He-Cd激光照射宫颈癌可以显示出紫葡萄颜色的荧光,照射胃癌处可以显示出黄绿色荧光,又如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用氪分子激光或氩离子激光照射,在肿瘤处可以显示出橘红色荧光,这种诊断癌瘤的方法对瘤前期病变也能显示出荧光,对于5个癌细胞的癌瘤即显示出荧光,故可以早期诊断肿瘤,其诊断符合率可达88%。(四)电磁效应激光波属于电磁波,它在和生物物质相互作用中都会引起电磁效应。而电磁场强度取决于辐照能量的大小。 因低强度激光输出功率很小,所以对电磁效应的影响也较小。但即使是低强度激光与生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也比地面最强的太阳光产生的电场强度大50倍左右。但它的电磁场力可以使细胞膜构象改变,包括膜受体、膜表面电荷、膜脂质双层、膜蛋白等,使膜表面负电荷增加,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沉减慢,降低血液黏稠度。(五) 刺激效应上述四种作用效应都是考虑一定强度的激光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而在低强度激光的辐照下,生物组织既不会受到损伤,又能促进病灶组织恢复正常状态,这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上已经有大量资料报道。
2023-07-07 04:03:511

阿贝折光仪测定折光率要注意哪些问题

1、折光仪棱镜必须注意保护,不能在镜面上造成刻痕,不能测定强酸、强碱。2、每次使用前后,应仔细认真地擦洗镜面,待晾干后再关上棱镜。3、校正误差一般很小,误差过大时,整个仪器应重新校正。折光率解释:折光率是用折光计测量的,通常使用Apere折光计。由于折光率与温度有关,所以Ape折光仪还配备了保温层,可以通过进入一定温度的水来保持恒温。Apere折射计的读数范围为1.3~1.7,可读数0.0001。在测量前,应用校正棱镜或水对折射计读数进行校正。水的折射率在20℃时为1.3330,在25℃时为1.3325,在40℃时为1.3305。除另有规定外,温度调节至20℃±0.5℃。测量时,应重复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试产品的折射率。
2023-07-07 04:04:055

阿贝折射仪具体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  折射仪的基本原理即为折射定律:n1,n1n2为交界面的两侧的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若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改变入射角可以使折射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本仪器测定折射率是基于测定临界角的原理。  当不同角度光线射入AB面时,其折射都大于Ⅰ,如果用一望远镜对出射光线视察,可以看到望远镜视场被分为明暗两部分,二者之间有明显分界线。明暗分界处即为临界角的位置。[4]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光学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散射、透射、吸收、旋 光以及物质受激辐射等),通过分析研究这些光学现象,可以提供原子、分子及晶体结构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所以,不论在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及光化学反应等方面,都离不开光学测量。下面介绍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光学测量仪器。  折射率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许多纯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折射率,如果其中含有杂质则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出现偏差,杂质越多,偏差越大。因此通过折射率的测定,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
2023-07-07 04:04:552

阿贝折射仪可以用来测量哪些物理量?其测量原理是什么

  阿贝折射仪是能测定透明、半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折射率nD和平均色散nF-nC的仪器(其中以测透明液体为主),如仪器上接恒温器,则可测定温度为0℃-70℃内的折射率nD。 折射率和平均色散是物质的重要光学常数之一,能借以了解物质的光学性能、纯度、及色散大小等。  工作原理  折射仪的基本原理即为折射定律:n1,n1n2为交界面的两侧的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若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改变入射角可以使折射达到90°,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本仪器测定折射率是基于测定临界角的原理。  当不同角度光线射入AB面时,其折射都大于Ⅰ,如果用一望远镜对出射光线视察,可以看到望远镜视场被分为明暗两部分,二者之间有明显分界线。明暗分界处即为临界角的位置。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各种光学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散射、透射、吸收、旋 光以及物质受激辐射等),通过分析研究这些光学现象,可以提供原子、分子及晶体结构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所以,不论在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及光化学反应等方面,都离不开光学测量。下面介绍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光学测量仪器。  折射率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许多纯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折射率,如果其中含有杂质则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出现偏差,杂质越多,偏差越大。因此通过折射率的测定,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
2023-07-07 04:05:082

LED红、蓝、黄光动力痤疮治疗仪和光动力PDT对痘印、痘坑、痘疤哪一个效果更好点?谢谢,救命!!!

痤疮的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化学反应。它将光能转为细胞内能量,加速细胞生长过程循环,刺激纤维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对修复老化皮肤、痤疮皮肤、斑性皮肤、皱纹皮肤、过敏症状、日晒灼伤皮肤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功效,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伤害和不适感,光动力是治疗痤疮和嫩肤最安全而且效果显著的疗法之一。同时,由迪邦独创的结合中医疗法,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达到1+1>2的效果,深层巩固痤疮治好不再复发。
2023-07-07 04:05:181

、在环境监测中,标准气体有何作用?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

先说作用:1.建礼测量的溯源性 应用标气,使各种实际测量结果获得计量的溯源性;2.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一致 保证不同时间与空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3.进行量值的传递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促进测量技术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 为保证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起到重要作用。一般在环境监测中,就是SO2、NO、NO2、CO、CO2等的标气需要,一般用以标定色谱仪分析仪和在线监测仪等。配气法 一般我知道几种配气法:1.称量法 2.渗透法 3.分压法 4.扩散法 5.静态容量法 6.饱和法 7.流量比混合法 8.指数稀释法 9.体积比混合法我们公司的标气就是称量法,这个方法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方法。静态法主要有:质量比混合法——称量法、压力比混合法——分压法、容量比混合法——静态容量法;动态法主要有:流量比混合法、渗透法、扩散法、定体积泵法、光化学反应法、电解法和蒸汽压法。原理……我是手打的啊,太多了!每个都介绍的话不累死个人啊?我说下优缺点吧。由于容器与包装气体之间会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等器壁反应,因而要稳定地保存量值,对某些活泼性气体难以实现,且制备的含量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渗透法和扩散法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用已知纯度的气体直接发生配制标准气体,也可以将已知含量的高压包装的标准气体再进行稀释(用本底气再进行稀释),配制的含量范围可以按需要的含量任意选择配制!终于打完了!汗。希望可以帮到你。对了,如果需要买标气,请找我哦~联系方式见我ID。。。
2023-07-07 04:05:401

红光治疗仪与传统红外光的不同是什么?

红光治疗仪与传统红外光的最大不是:红光治疗仪是600nm—700nm的可见光,红外光治疗仪是800nm-3000nm红外光;适应症状也有区别:1、红光治疗仪主要是进行照射治疗。适应症: (1)皮肤科:带状疱疹、斑秃、溃疡、褥疮、静脉炎、丹毒、疖肿、皮炎、毛囊炎、痤疮及创伤治疗后的创面愈合 (2)妇科: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外阴骚痒、产后感染、痛经、乳腺囊性增生症 急性乳腺炎、乳头靡烂及创伤治疗后的创面愈合 (3)外科:伤口感染、脓肿、溃疡、软组织损伤、肛裂、胆囊炎、烫伤及创伤治疗后的创面愈合 (4)内科:小儿腹泻、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胃炎、小儿肺炎、神经痛 (5)耳鼻喉科:慢性鼻炎、扁桃体发炎、外耳道炎、喉炎 (6)烧伤科:感染及手术愈合。2、红外光治疗仪可以照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红外光治疗仪主要适应症使病变组织细胞蛋白质凝固、坏死、脱落,既而以新的上皮细胞修复创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宫颈糜烂、腺体囊肿、尖锐湿疣、宫颈炎、宫颈旧裂和外翻、宫颈息肉、乳头状瘤等病症,对口腔溃疡、皮肤浅表溃烂及术后刀口愈合、软组织损伤等。
2023-07-07 04:05:483

使用洫青激光治疗仪后,会有什么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吗?

你好,洫青激光治疗仪在进行激光鼻腔照射是体外洗血的物理疗法,不是药物,所以不存在药物过敏反应,只是光量子在与血液各成份起光化学反应和生物效应时,有净血降粘、活血化瘀、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如此短暂快速的新陈代谢过程,有新的毒素和废物要排出体外。同时也要把过去身体得病积累下来的毒素、废物一起排出体外。这样就势必要动员全身所有的脏器、器官。所以脏器、器官都进行了调整,难免会有个别的脏器、器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协调。出现好转反应,说明光量子被血液分子吸收后,在体内起了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好转反应。
2023-07-07 04:05:561

红外线、紫外线还有哪些应用?

紫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种酪氨酸物质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而散热。晒太阳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预防疖疮、毛囊炎等皮肤病。室内常进阳光,勤晒被褥,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促进钙磷代谢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进人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使红血球的数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 那么,应在什么时间接受紫外线?盛夏时11-17时不宜接受阳光晒,因为这段时间红外线太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立方米1.5卡以上,所产生的温度是37℃-45℃。春秋季节7-10点,或15-16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紫外线强,红外线弱。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是难以避免的。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紫外线的敏感器官,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之一。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即使需要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也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使用有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素和防晒霜,并尽量着白色或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虽然紫外线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体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紫外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对维持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日照不足的国家,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多,婴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量的日光浴,人体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此,适量的光照还是必要的。 在红光以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具有热效应的光线称为红外线。是波长比可见光还要长,肉眼看不见的光段,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紫外线的波长短于红外线,红外线在可见光波段红光外侧,紫外线在可见光波段紫光外测。红外线主要是热作用,可以用于加热,对红外线强度的探测也可以用于识别物体。紫外线可以利用其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的特点进行杀菌、化学催化等工作.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近年来,由于检测设备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外线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学效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获得了许多进展。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已被广泛运用在医疗保健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红外线产品也大量出现。本文在此主要对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现况进行介绍。 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3]。 庞小峰研究了由ATP 分子水解释放的生物能量传递的机制和特点,认为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1~7μm 的红外线波可以透射过皮肤到细胞上,被蛋白质分子吸收。蛋白质分子能够而且也只能吸收或发射出1~3.5μm 和5~7μm 波长 的红外线,这一范围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后能导致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的量子振动,从而可使生物能量顺利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使生命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生物能量是由ATP 的水解提供的,但是,一旦ATP 分子或ATP 酶(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 或水不足,或者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改变或畸变等等原因,便可使提供的生物能量不足以引起酰胺键的正常振动或生物能量不能正常传递. 生物组织在得不到足够能量时,便不能正常生长,会诱发出各种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用具有上述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并能被蛋白质吸收,就可以使蛋白质分子恢复正常和正常传递生物能量,从而可能使生物组织从病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使疾病得到治疗. 在红外线医疗仪的临床试验中也证明,对生物体或人有一定医疗效果的红外线也正好是在此波长范围内, 即0.8~1.6μm 和4.8~7μm[4]。 红外线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状态,在各波段的红外线中以中波红外线更易作用于免疫细胞,促进其生物学功能。红外线的作用除与其波长有关外, 还与其发射的光子数目有关, 即与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有关, 过量的红外线辐射还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曹志然等认为红外线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辐射可调节机体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 从而达到调节免疫系统的目的。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被机体吸收后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周围的生物场, 使其活性及相互调控作用增强,红外光子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激点, 这些受激点包括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如T 细胞表面的PHA-R, TCR, L-2R 等) 和一些酶类, 从而激活细胞, 使细胞增殖和分化 [5]。毛文等推测其作用机理在于红外线可能激活组织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应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反射途径,另一方面可能通过目前尚未十分了解的经络传导途径,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及脏器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整体良性效应[2]。 二、红外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热辐射又称红外辐射,钢铁冶金企业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强热辐射性高温。特别是在钢铁冶炼、红钢热轧和中型烧结机,是典型的红外热辐射接触作业。波长0.8~1.2μm的短波红外线可透过角膜进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液吸收一部分红外线而导致白内障,称之为“红外线白内障”,国内外均首先见于玻璃工、钢铁冶炼工人。曹多志等发现铁冶金各炉前作业热辐射危害仍十分严重,随作业工龄增加视力有明显下降趋势,晶体混浊检出率达9.46% ,并发现与热源距离及本岗位工龄有关[6]。有研究也指出紫外线(UVR) 和红外线( IFR) 对眼及皮肤的损伤是电焊作业职业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电焊作业时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引起角膜和晶体损伤[7]。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8]。 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红外线可被体表浅表组织吸收, 有显著干燥脱水作用, 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 起到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采用局部外用红花油加远红外线照射来治疗褥疮,发现疗效好且见效快[9]。利用远红外线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结果止痛、止疱和结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0]。有实验表明,生物陶瓷远红外线对烧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对损伤疼痛的治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最好[11]。临床护理观察发现,在传统的纺织品材料中加入超细陶瓷微粒制成的远红外线护具如护腰、护膝、护肘、护腕、颈围等,在消炎、消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方面有显著效果。比硫酸镁湿热敷、热水袋热敷及药物封闭等方法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因封闭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2]。新生儿红臀和溃疡以往多采用外用消毒药物洗涤及保持干燥等方法加以防治,疗效差且易复发。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加温床对红臀和臀部溃疡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治愈时间缩短,有效率更高[13]。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复温问题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过去采用普通暖箱逐渐复温效果较差,现在采用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后患儿病死率明显下降,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14]。 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等临床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是因为微循环障碍,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办法。姜平等通过活体直接观察大鼠背部随意皮瓣的微循环变化,探讨了2.5~15μm 波段的远红外线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发现远红外线局部辐射具有类似于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明显副作用[15]。日本有学者报道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多种类型的斑秃有明显疗效[16]。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痛治疗疗程短、疗效好[17]。变形性关节炎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和传统的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较, 虽然近红外线组治疗次数多于传统神经阻滞组, 但治疗范围广,可避免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显效率较高,作用持久不易复发。其机理可能为光照起到光电能的刺激作用,电磁波作用及光化学作用,因而能抑制神经的兴奋、松弛肌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淋巴循环,促进活性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8]。 有人对66例心脑血管病人经低温激发远红外线治疗前后的血液粘度进行观察,发现低温激发远红外线具有以低温热功率效应为主的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19]。 近红外线治疗对CAH 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患者SG、IgG、γ-球蛋白下降,ANA、RF转阴, SA、CH50、C3上升, 体液免疫有正常化趋向[20]。红外线辐射还能促进Con-A 诱生产生L-2 的作用,显著提高大鼠脾细胞的ADCC 效应,使小鼠对PHA 刺激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 脾指数增大,提高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数目和脾内巨噬细胞的数目[5],对机体自由基代谢及N K 细胞活性也有良好影响[2]。 应用红外线照射膀胱区治疗尿潴留和其它药物疗法相比,产妇无痛苦,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易被产妇接受。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 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 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 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血管扩张, 血循环加强, 促使渗出液吸收, 利于炎肿消退, 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因而对尿潴留治疗效果明显 [21]。盖启凤等用波长2~25μm的远红外线照射下腹部压痛区(包括气海、关元、带脉等穴位)来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2 例,均经妇产科临床检查与B超确诊,均有下腹部疼痛及压痛,妇科检查均触到囊性包块,痊愈显效率88.6 % ,总有效率96.6 %。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可以增加局部的微循环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促进炎症吸收[22]。 有人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肠痉挛208 例,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且简便易行, 无副作用, 儿童乐于接受[23]。 红外辐射对糖尿病兔的高血糖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代谢调节机制为对环核苷酸环化酶(AC) 活性抑制的同时激活磷酸二酯酶(PDE)活性,使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受阻而水解加速,cAMP 水平下降,血糖随之降低[24]。 有人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远红外线对荷瘤鼠S180大脑内源性鸦片类物质的影响,发现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各组大脑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含量明显增加。脑啡肽能中间神经元被认为能与痛觉传入轴突形成轴—轴突触,能产生有力的抑痛作用。这为临床上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和减轻肿瘤患者疼痛和缓解带状疱疹、肢体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25]。在许多疾病状态下,由于活性氧产生过度或抗氧化酶类活性降低,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并进而导致了细胞死亡。有资料表明,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表明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酶不足。滕艳杰等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中远红外线治疗对荷瘤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发现应用中运红外线治疗,肝脏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MDA是双键脂肪酸过氧化产物,它的含量反应了脂质过氧化物的浓度。中远红外线由于活化细胞而使荷瘤鼠肝脏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肝脏SOD和GSH—Px活力明显升高,从而使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26]。 微量元素在体内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作为机体多种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生长发育、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机体衰老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微量元素的过多或减少,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王建杰等研究了全科广谱治疗仪照射对小鼠肝脏微量元素的影响,发现峰值波长7~10μm的中远红外线照射对微量元素的失衡能够进行双向调节,对于正常含量也可促进其吸收,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保健作用
2023-07-07 04:06:064

紫外线和红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紫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种酪氨酸物质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而散热。晒太阳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预防疖疮、毛囊炎等皮肤病。室内常进阳光,勤晒被褥,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促进钙磷代谢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进人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使红血球的数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 那么,应在什么时间接受紫外线?盛夏时11-17时不宜接受阳光晒,因为这段时间红外线太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立方米1.5卡以上,所产生的温度是37℃-45℃。春秋季节7-10点,或15-16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紫外线强,红外线弱。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是难以避免的。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紫外线的敏感器官,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之一。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即使需要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也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使用有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素和防晒霜,并尽量着白色或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虽然紫外线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体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紫外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对维持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日照不足的国家,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多,婴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量的日光浴,人体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此,适量的光照还是必要的。 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近年来,由于检测设备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外线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学效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获得了许多进展。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已被广泛运用在医疗保健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红外线产品也大量出现。本文在此主要对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现况进行介绍。 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3]。 庞小峰研究了由ATP 分子水解释放的生物能量传递的机制和特点,认为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1~7μm 的红外线波可以透射过皮肤到细胞上,被蛋白质分子吸收。蛋白质分子能够而且也只能吸收或发射出1~3.5μm 和5~7μm 波长 的红外线,这一范围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后能导致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的量子振动,从而可使生物能量顺利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使生命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生物能量是由ATP 的水解提供的,但是,一旦ATP 分子或ATP 酶(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 或水不足,或者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改变或畸变等等原因,便可使提供的生物能量不足以引起酰胺键的正常振动或生物能量不能正常传递. 生物组织在得不到足够能量时,便不能正常生长,会诱发出各种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用具有上述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并能被蛋白质吸收,就可以使蛋白质分子恢复正常和正常传递生物能量,从而可能使生物组织从病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使疾病得到治疗. 在红外线医疗仪的临床试验中也证明,对生物体或人有一定医疗效果的红外线也正好是在此波长范围内, 即0.8~1.6μm 和4.8~7μm[4]。 红外线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状态,在各波段的红外线中以中波红外线更易作用于免疫细胞,促进其生物学功能。红外线的作用除与其波长有关外, 还与其发射的光子数目有关, 即与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有关, 过量的红外线辐射还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曹志然等认为红外线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辐射可调节机体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 从而达到调节免疫系统的目的。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被机体吸收后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周围的生物场, 使其活性及相互调控作用增强,红外光子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激点, 这些受激点包括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如T 细胞表面的PHA-R, TCR, L-2R 等) 和一些酶类, 从而激活细胞, 使细胞增殖和分化 [5]。毛文等推测其作用机理在于红外线可能激活组织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应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反射途径,另一方面可能通过目前尚未十分了解的经络传导途径,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及脏器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整体良性效应[2]。 二、红外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热辐射又称红外辐射,钢铁冶金企业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强热辐射性高温。特别是在钢铁冶炼、红钢热轧和中型烧结机,是典型的红外热辐射接触作业。波长0.8~1.2μm的短波红外线可透过角膜进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液吸收一部分红外线而导致白内障,称之为“红外线白内障”,国内外均首先见于玻璃工、钢铁冶炼工人。曹多志等发现铁冶金各炉前作业热辐射危害仍十分严重,随作业工龄增加视力有明显下降趋势,晶体混浊检出率达9.46% ,并发现与热源距离及本岗位工龄有关[6]。有研究也指出紫外线(UVR) 和红外线( IFR) 对眼及皮肤的损伤是电焊作业职业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电焊作业时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引起角膜和晶体损伤[7]。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8]。 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红外线可被体表浅表组织吸收, 有显著干燥脱水作用, 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 起到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采用局部外用红花油加远红外线照射来治疗褥疮,发现疗效好且见效快[9]。利用远红外线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结果止痛、止疱和结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0]。有实验表明,生物陶瓷远红外线对烧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对损伤疼痛的治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最好[11]。临床护理观察发现,在传统的纺织品材料中加入超细陶瓷微粒制成的远红外线护具如护腰、护膝、护肘、护腕、颈围等,在消炎、消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方面有显著效果。比硫酸镁湿热敷、热水袋热敷及药物封闭等方法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因封闭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2]。新生儿红臀和溃疡以往多采用外用消毒药物洗涤及保持干燥等方法加以防治,疗效差且易复发。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加温床对红臀和臀部溃疡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治愈时间缩短,有效率更高[13]。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复温问题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过去采用普通暖箱逐渐复温效果较差,现在采用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后患儿病死率明显下降,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14]。 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等临床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是因为微循环障碍,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办法。姜平等通过活体直接观察大鼠背部随意皮瓣的微循环变化,探讨了2.5~15μm 波段的远红外线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发现远红外线局部辐射具有类似于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明显副作用[15]。 日本有学者报道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多种类型的斑秃有明显疗效[16]。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痛治疗疗程短、疗效好[17]。变形性关节炎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和传统的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较, 虽然近红外线组治疗次数多于传统神经阻滞组, 但治疗范围广,可避免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显效率较高,作用持久不易复发。其机理可能为光照起到光电能的刺激作用,电磁波作用及光化学作用,因而能抑制神经的兴奋、松弛肌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淋巴循环,促进活性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8]。 有人对66例心脑血管病人经低温激发远红外线治疗前后的血液粘度进行观察,发现低温激发远红外线具有以低温热功率效应为主的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19]。 近红外线治疗对CAH 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患者SG、IgG、γ-球蛋白下降,ANA、RF转阴, SA、CH50、C3上升, 体液免疫有正常化趋向[20]。红外线辐射还能促进Con-A 诱生产生L-2 的作用,显著提高大鼠脾细胞的ADCC 效应,使小鼠对PHA 刺激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 脾指数增大,提高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数目和脾内巨噬细胞的数目[5],对机体自由基代谢及N K 细胞活性也有良好影响[2]。 应用红外线照射膀胱区治疗尿潴留和其它药物疗法相比,产妇无痛苦,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易被产妇接受。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 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 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 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血管扩张, 血循环加强, 促使渗出液吸收, 利于炎肿消退, 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因而对尿潴留治疗效果明显 [21]。 盖启凤等用波长2~25μm的远红外线照射下腹部压痛区(包括气海、关元、带脉等穴位)来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2 例,均经妇产科临床检查与B超确诊,均有下腹部疼痛及压痛,妇科检查均触到囊性包块,痊愈显效率88.6 % ,总有效率96.6 %。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可以增加局部的微循环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促进炎症吸收[22]。 有人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肠痉挛208 例,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且简便易行, 无副作用, 儿童乐于接受[23]。 红外辐射对糖尿病兔的高血糖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代谢调节机制为对环核苷酸环化酶(AC) 活性抑制的同时激活磷酸二酯酶(PDE)活性,使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受阻而水解加速,cAMP 水平下降,血糖随之降低[24]。 有人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远红外线对荷瘤鼠S180大脑内源性鸦片类物质的影响,发现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各组大脑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含量明显增加。脑啡肽能中间神经元被认为能与痛觉传入轴突形成轴—轴突触,能产生有力的抑痛作用。这为临床上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和减轻肿瘤患者疼痛和缓解带状疱疹、肢体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25]。 在许多疾病状态下,由于活性氧产生过度或抗氧化酶类活性降低,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并进而导致了细胞死亡。有资料表明,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表明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酶不足。滕艳杰等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中远红外线治疗对荷瘤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发现应用中运红外线治疗,肝脏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MDA是双键脂肪酸过氧化产物,它的含量反应了脂质过氧化物的浓度。中远红外线由于活化细胞而使荷瘤鼠肝脏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肝脏SOD和GSH—Px活力明显升高,从而使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26]。 微量元素在体内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作为机体多种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生长发育、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机体衰老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微量元素的过多或减少,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王建杰等研究了全科广谱治疗仪照射对小鼠肝脏微量元素的影响,发现峰值波长7~10μm的中远红外线照射对微量元素的失衡能够进行双向调节,对于正常含量也可促进其吸收,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保健作用[27]。
2023-07-07 04:06:365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能够测定叶绿素吗

可以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叶绿素荧光不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发能传递和光化学反应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过程,而且与电子传递、质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过程有关。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的变化均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而荧光测定技术不需破碎细胞,不伤害生物体,因此通过研究叶绿素荧光来间接研究光合作用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方法。目前,叶绿素荧光在光合作用、植物胁迫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海洋学和遥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3-07-07 04:06:511

什么是酸沉碱溶法 其原理、作用、优缺点

先说作用:1.建礼测量的溯源性应用标气,使各种实际测量结果获得计量的溯源性;2.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一致保证不同时间与空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3.进行量值的传递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促进测量技术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发展为保证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起到重要作用。一般在环境监测中,就是so2、no、no2、co、co2等的标气需要,一般用以标定色谱仪分析仪和在线监测仪等。配气法一般我知道几种配气法:1.称量法2.渗透法3.分压法4.扩散法5.静态容量法6.饱和法7.流量比混合法8.指数稀释法9.体积比混合法我们公司的标气就是称量法,这个方法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方法。静态法主要有:质量比混合法——称量法、压力比混合法——分压法、容量比混合法——静态容量法;动态法主要有:流量比混合法、渗透法、扩散法、定体积泵法、光化学反应法、电解法和蒸汽压法。原理……我是手打的啊,太多了!每个都介绍的话不累死个人啊?我说下优缺点吧。由于容器与包装气体之间会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等器壁反应,因而要稳定地保存量值,对某些活泼性气体难以实现,且制备的含量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渗透法和扩散法弥补这一不足,它可以用已知纯度的气体直接发生配制标准气体,也可以将已知含量的高压包装的标准气体再进行稀释(用本底气再进行稀释),配制的含量范围可以按需要的含量任意选择配制!终于打完了!汗。希望可以帮到你。对了,如果需要买标气,请找我哦~联系方式见我id。。。
2023-07-07 04:07:001

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刘若庄有哪些科研成果?

刘若庄在我国开创了电子结构计算并持续推动我国计算量子化学的发展,也是国际上最早进行电子结构计算的学者之一,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刘若庄长期从事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理论的研究,先后在氢键、配位场理论方法、有机导体和半导体理论计算、激发态势能面和光化学反应机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刘若庄创造性地将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应用于研究化学反应途径和沿反应途径的动态学问题,形成了达到国际水平的系统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2年,参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和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以及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第二完成人)等。扩展资料刘若庄逝世,享年95岁北京师范大学官网10月9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计算化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若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8日零时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讣告称,刘若庄先生丧事从简,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0年10月12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刘若庄1925年5月25日出生于北京。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195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78年创建了为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量子化学研究室,该研究室是我国运用量子化学手段研究实际化学体系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理论化学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计算化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刘若庄逝世,享年95岁
2023-07-07 04:07:342

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

地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九大现象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二是臭氧层被破坏 。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 (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 (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大气层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 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00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10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二、酸雨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而且是有史以来冲击我们最严重的环境威胁,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 随着工业化和能源消费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们进入空气中,经过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人们对酸性排放物已经有了控制,但仍然还有酸雨现象。大气尘埃可能是造成酸雨问题的另一原因。 酸性排放物 自由大气里由于存在0.1~10μm范围的凝结核而造成了水蒸汽的凝结,然后通过碰并和聚结等过程进一步生长从而形成云滴和雨滴。在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同时吸收大气中气体污染物,在云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做污染物的云内清除或雨除。在雨滴下降过程中,雨滴冲刷着所经过空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也会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叫污染物的云下清除或冲刷。这些过程也就是降水对大气中气态物质的颗粒物质的清除过程,酸化就是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 大气尘埃 最近的发现表明,酸雨是比原来的想象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现象。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大气中存在着的碱化合物出乎意料地起着关键性作用。碱通过中和酸性污染物而对酸雨的作用进行抵消。我们发现,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掩盖了碱排放也已经有所下降这一事实。看来有许多因素正在减少大气中这些碱的含量,从而加剧了酸雨对生态的影响。具有讽喻意味的是,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正是各国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措施。 大气中的大多数碱都能在称为大气尘埃的空中粒子中找到。这些尘埃粒子富含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溶于水中就起碱的作用。大气尘埃粒子由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燃料的燃烧,以及水泥生产、采矿和金属冶炼等工业活动,都会产生含碱的粒子。建筑工地、农场和在未经铺砌的道路上车辆行驶也会造成尘埃粒子。三、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发现过程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 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通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分输送的影响不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决定因素,而只能影响臭氧洞的强度。(3)太阳周期变化通过光化学反应对南极"臭氧洞"强弱的影响可以忽略。四、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1、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如今我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我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其过程或许比我们以前所想的要快。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2、地表水污染 五百多年以前,人们就认为饮用流经大城市的河水是危险的,而工业化,人口增长以及新的有毒化学品,使情况愈来愈糟。 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使我们的水道和湖泊中磷酸盐含量日益增多。这种过度营养导致藻类迅猛繁殖。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由于工业上不妥善处理汞化合物和其它重金属,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汞通过食物链的进程逐渐集中,最后对吃鱼的鸟或人类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坏。 3、地下水污染 与地表水一样,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渗,农用氮肥以及垃圾中的油、酚污染着地下水,氮肥中的硝酸盐一旦进入地下,便转变为亚硝酸盐,它在人体中能够转变成致癌物质。地面植被的破坏和湿地的排水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潜水面。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不断被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污水重新排放,因而还会导致潜水面的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大量频繁的灌溉可以增强渗透作用,使潜水面一直升到地表。而在干旱地区,被水渗透的土地由于异常的蒸发作用,引起地下水中盐类的沉淀,迟早会变成不能耕作的盐碱地。 水资源保护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五、固体废物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固体废物的产生途径 维持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物料,处于动态平衡过程,并遵循质量守恒规律,可用社会物料流程来描述这一规律。 1.人类的一切活动,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只不过开发与利用了物料,而最终以废物的形式等量回归于环境。这种对物料的"利用与归还"经常处于交叉的状态。在生产与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均产生各种形态的废物,这些废物一部分在生产与消费中得到回收和再利用。而另一部分,恰好与在环境中开发的原料等量的部分,以废物形式返回与环境中,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系统。 2.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的每一环节均产生各种状态的废物,从环境中原料的开发乃至产品的利用,无一例外。因此寻求减少废物产量的唯一途径,是降低原料的开发量、减少产品原料消耗。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是依据其产生的途径与性质而定。在经济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矿业、农业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四大类。我国制定的《固体废物管理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两类。其中含有毒有害物的成分,单独分列出一个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小类。 固体废物的危害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六、地面沉降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地面沉降现象很早就为史书所记载。作为自然灾害,地面沉降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地质原因。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地面沉降现象越来越频繁,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面沉降现象尤为严重。现在我们研究地面沉降的原因时,不难发现,人为因素已大大超过了自然因素。现在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其说是自然灾害,倒不如称之为人为祸患。 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从地质因素看,自然界发生的地面沉降大致有下列三种原因: 1、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等在重力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 2、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地面凹陷而发生沉降。 3、地震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由于各大中城市都处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之下,地下水的过度抽采更为严重,导致大部分城市出现地面沉降,在沿海地区还造成了海水入侵。七、生物多样性变化生物群落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十分宽泛,即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生态适应性、形态、生理生态多样性等广泛的内容。 不同地理、气候环境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扩张,改变了广大地区的生物环境,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地球上减少。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砍伐森林 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 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看不到天然森林了。 开垦草原 北美的许多草原已经或多或少地消失了。在非洲,由于要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粮食问题,人们正在大量焚毁有丰富动物资源的热带草原。在干旱地区采用传统农业方法既不可靠又危险。为开垦中亚内陆干草原所做的努力,已经遭到了许多不幸的挫折。 排干湿地 沼泽湿地不仅是生物的生活环境,而且在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河流的流速,改善地下水的补给。但是为了发展工业和建筑住房,许多湿地不是被排干就是蓄满了水。试图把湿地转变为耕地,结果常常是土贫产低。 城市化发展 城镇发展于良好的农业区,而都市化常常意味着为建设住宅、街道和停车场而牺牲耕地。这样耕地就变成了不能出产生物的废地。从自然或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土地很难再恢复成农田。 动物灭绝 许多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仅是面临危险的脊椎动物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威胁的性质是各种各样的:欧洲的猛禽正遭到采集鸟蛋者的威胁,而老虎则面临着其出没的密林被砍伐掉的危险。许多濒临动物已难以挽救了,而另外一些若能受到保护尚可幸存。八、赤潮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 赤潮的成因 赤潮究竟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大量调查研究发现,赤潮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海域水体高营养化; ②某些特殊物质参与作为诱发因素,已知的有维生素B1、B12、铁、锰、脱氧核糖核酸; ③环境条件,如水温、盐度等也决定着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发生赤潮的生物类型主要为藻类,目前已发现有63种浮游生物,硅藻有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金藻1种、隐藻2种、原生动物1种。 赤潮的危害 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 ②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九、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这主要表现为不合理垦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 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 水土流失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危害 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 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 持续治理,才能奏效这些全部都是
2023-07-07 04:07:5315

红外线,镭射光,射线,有哪些方面本质的区别?哪些可以用于医疗?哪些可以用于民用?哪些可以用于军事?

在光谱中波长自760nm至400μm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线。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1基本概念太阳光谱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至1毫米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覆盖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的波段。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红外大气窗口近红外线| (Near Infra-red, NIR)| 700~ 2,000nm | 0.7~2 MICRON中红外线 | (Middle Infra-red, MIR)| 3,000~ 5,000nm | 3~5 MICRON远红外线| (Far Infra-red, FIR)| 8,000~14,000nm | 8~14 MICRON2物理性质1.有热效应2.穿透云雾的能力强3发现波长公元1666年牛顿发现光谱并测量出3,900埃~7,600埃(400nm~700nm)是可见光的波长。1800年4月24日英国伦敦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的威廉·赫歇尔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具有热效应。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经过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线温度,由紫到红,发现温度逐渐增加,可是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仍持续上升,因而断定有红外线的存在。在紫外线的部分也做同样的测试,但温度并没有增高的反应。紫外线是1801年由RITTER用氯化银(Silver chloride)感光剂所发现的。底片所能感应的近红外线波长是肉眼所能看见光线波长的两倍,用底片可以记录到的波长上限是13,500埃,如果再加上其它特殊的设备,则最高可以达到20,000埃,再往上就必须用物理仪器侦测了。4特点测试红外线波长较长, (无线电、微波、红外线、可见光。波长按由长到短顺序),给人的感觉是热的感觉,产生的效应是热效应,那么红外线在穿透的过程中穿透达到的范围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如果红外线能穿透到原子、分子内部,那么会引起原子、分子的膨大而导致原子、分子的解体。真的是这样吗?而事实上呢?红外线频率较低,能量不够,远远达不到原子、分子解体的效果。因此,红外线只能穿透了原子分子的间隙中,而不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内部,由于红外线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间隙,会使原子、分子的振动加快、间距拉大,即增加热运动能量,从宏观上看,物质在融化、在沸腾、在汽化,但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这就是红外线的热效应。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红外线的这种激发机制来烧烤食物,使有机高分子发生变性,但不能利用红外线产生光电效应,更不能使原子核内部发生改变。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用无线电波来烧烤食物,无线电波的波长实在太长无法穿透到有机高分子间隙更不用说使其变性达到食物烤熟的目的。通过上述我们知道: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大;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的波穿透达到的范围越小。5远红外线远红外线的发现 公元1800年德国科学家"赫歇尔"发现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外侧所围绕著一种用肉眼无法看见的远红外线光源,波长介于5.6-1000UM的「远红外线」,经过这种光源照射时,会对有机体产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报告指出,在红外线内,对人体有帮助4-14微米的远红外线,能渗透人体内部15cm,从内部发热,从体内作用促进微血管的扩张,使血液循环顺畅,达到新陈代谢的目的,进而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及治愈率。 但是根据黑体辐射理论,一般的材料要产生足够强度的远红外线,并不容易,通常必须藉助特殊物质作能量的转换,将它所吸收的热量经由内部分子的振动再发放较长波长的远红外线出来。6辐射源区白炽发光区Actinic range,又称“光化反应区”,由白炽物体产生的射线,自可见光域到红外域。如灯泡(钨丝灯,TUNGSTEN FILAMENT LAMP),太阳。热体辐射区Hot-object range,由非白炽物体产生的热射线,如电熨斗及其它的电热器等,平均温度约在400℃左右。发热传导区Calorific range,由滚沸的热水或热蒸汽管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度低于200℃,此区域又称为“非光化反应区”(Non-actinic)。温体辐射区Warm range,由人体、动物或地热等所产生的热射线,平均温度约为40℃左右。站在照相与摄影技术的观点来看感光特性:光波的能量与感光材料的敏感度是造成感光最主要的因素。波长愈长,能量愈弱,即红外线的能量要比可见光低,比紫外线更低。但是高能量波所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能量愈高穿透力愈强,无法形成反射波使感光材料撷取影像,例如X光,就必须在被照物体的背后取像。因此,摄影术就必须往长波长的方向——“近红外线”部分发展。以造影为目标的近红外线摄影术,随着化学与电子科技的进展,演化出下列三个方向:1.近红外线底片:以波长700nm~900nm的近红外线为主要感应范围,利用加入特殊染料的乳剂产生光化学反应,使此一波域的光变化转为化学变化形成影像。2.近红外线电子感光材料:以波长700nm~2,000nm的近红外线为主要感应范围,它是利用以硅为主的化合物晶体产生光电反应,形成电子影像。3.中、远红外线热像感应材料:以波长3,000nm~14,000nm的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为主要感应范围,利用特殊的感应器及冷却技术,形成电子影像。7治疗作用原理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皮肤对红外线的反射程度与色素沉着的状况有关,用波长0.9微米的红外线照射时,无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60%;而有色素沉着的皮肤反射其能量约40%。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绝大部分被反射和为浅层皮肤组织吸收,穿透皮肤的深度仅达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肤的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内)以及红色光的近红外线部分透入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其他皮下组织。在红外线区域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波段就是4到14这个波段范围,这个在医术界里面统称为“生育光线”,因为这个红外线波段对生命的生长有这促进的作用,这个红外线对活化细胞组织,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作用,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1]红外线红斑足够强度的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可出现红外线红斑,停止照射不久红斑即消失。大剂量红外线多次照射皮肤时,可产生褐色大理石样的色素沉着,这与热作用加强了血管壁基底细胞层中黑色素细胞的色素形成有关。治疗作用红外线治疗作用的基础是温热效应。在红外线照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镇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作用。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红外线照射有减少烧伤创面渗出的作用。红外线还经常用于治疗扭挫伤,促进组织肿张和血肿消散以及减轻术后粘连,促进瘢痕软化,减轻瘢痕挛缩等。红外线对血液的作用因为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下组织,所以利用红外线反应,使皮下深层皮肤温度上升,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复活酵素,强化血液及细胞组织代谢,对细胞恢复年轻有很大的帮助并能改善贫血。调节血压: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一般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等细小动脉收缩及狭窄所造成。远红外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使高血压降低,又能改善低血压症状。红外线对关节的作用红外线深透力可达肌肉关节深处,使身体内部温暖,放松肌肉,带动微血管网的氧气及养分交换,并排除积存体内的疲劳物质和乳酸等老化废物对消除内肿,缓和酸痛之效果卓越。红外线对自律神经的作用自律神经主要是调节内脏功能,人长期处在焦虑状态,自律神经系统持续紧张,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头痛,目眩,失眠乏力,四肢冰冷。红外线可调节自律神经保持在最佳状态,以上症状均可改善或祛除。红外线对护肤美容的作用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共鸣吸收,能将引起疲劳及老化的物质,如乳酸、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多余的皮下脂肪等,籍毛囊口和皮下脂肪的活化性,不经肾脏,直接从皮肤代谢。因此,能使肌肤光滑柔嫩。远红外线的理疗效果能使体内热能提高,细胞活化,因此促进脂肪组织代谢,燃烧分解,将多余脂肪消耗掉,进而有效减肥。红外线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远红外线照射的全面性和深透性,对于遍布全身内外无以数计的微循环组织系统,是唯一能完全照顾的理疗方式。微循环顺畅之后,心脏收缩压力减轻,氧气和养分供应充足,自然身轻体健。强化肝脏功能: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化学工厂,是血液的净化器。远红外线照射引起的体内热深层效应,能活化细胞,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细胞生长,强化肝脏功能,提高肝脏解毒、排毒作用,使内脏环境保持良好状态,可说是最佳的防病战略。[2]红外线对眼的作用由于眼球含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吸收较强,因而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直接照射眼睛时可引起白内障。白内障的产生与短波红外线的作用有关;波长大于1.5微米的红外线不引起白内障。光浴对机体的作用光浴的作用因素是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热空气。光浴时,可使较大面积,甚至全身出汗,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并可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光浴作用可使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增加,轻度核左移;加强免疫力。局部浴可改善神经和肌肉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而可促进其功能恢复正常。全身光浴可明显地影响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加全身热调节的负担;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影响。设备与治疗方法红外线光源1.红外线辐射器将电阻丝缠在瓷棒上,通电后电阻丝产热,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碳棒温度升高(一般不超过500℃),发射长波红外线为主。红外线辐射治疗仪红外线辐射器有立地式和手提式两种。立地式红外线辐射器的功率可达600~1000瓦或更大。近年我国一些地区制成远红外辐射器供医用,例如有用高硅氧为元件,制成远红外辐射器。2.白炽灯在医疗中广泛应用各种不同功率的白炽灯泡做为红外线光源。灯泡内的钨丝通电后温度可达2000~2500℃。白炽灯用于光疗时有以下几种形式:立地式白炽灯:用功率为250~1000W的白炽灯泡,在反射罩间装一金属网,以为防护。立地式白炽灯,通常称为太阳灯。手提式白炽灯:用较小功率(多为200W以下)的白炽灯泡,安在一个小的反射罩内,反射罩固定在小的支架上。3.光浴装置可分局部或全身照射用二种。根据光浴箱的大小不同,在箱内安装40~60W的灯泡6~30个不等。光浴箱呈半圆形,箱内固定灯泡的部位可加小的金属反射罩。全身光浴箱应附温度计,以便观察箱内温度,随时调节。红外线治疗的操作方法1.患者取适当体位,裸露照射部位。2.检查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3.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4.应用局部或全身光浴时,光浴箱的两端需用布单遮盖。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光浴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40~50℃。5.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一疗程。6.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患者应在室内休息10~15分钟后方可外出。[附]注意事项(1)治疗时患者不得移动体位,以防止烫伤。(2)照射过程中如有感觉过热、心慌、头晕等反应时,需立即告知工作人员。(3)照射部位接近眼或光线可射及眼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4)患部有温热感觉障碍或照射新鲜的瘢痕部位、植皮部位时,应用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局部反应,以免发生灼伤。(5)血循障碍部位,较明显的毛细血管或血管扩张部位一般不用红外线照射。照射方式的选择和照射剂量1.不同照射方式的选择红外线照射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在个别情况下,如小儿全身紫外线照射时也可配合应用红外线做全身照射。局部照射如需热作用较深,则优先选用白炽灯(即太阳灯)。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可用局部光浴;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用全身光浴。2.照射剂量决定红外线治疗剂量的大小,主要根据病变的特点、部位、患者年龄及机体的功能状态等。红外线照射时患者有舒适的温热感,皮肤可出现淡红色均匀的红斑,如出现大理石状的红斑则为过热表现。皮温以不超过45℃为准,否则可致烫伤。主要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神经根炎,神经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痉挛性麻痹、弛缓性麻痹,周围神经外伤,软组织外伤,慢性伤口,冻伤,烧伤创面,褥疮,慢性淋巴结炎,慢性静脉炎,注射后硬结,术后粘连,瘢痕挛缩,产后缺乳,乳头裂,外阴炎,慢性盆腔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溃疡等。(二)禁忌症有出血倾向,高热,活动性肺结核,重度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等。[附]处方举例(1)红外线照射双膝关节:灯距40cm,30分钟,每日一次,7次。适应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2)红外线照射右侧胸廓(下半部)灯距50cm,20分钟,每日一次,8次。适应症:右侧干性胸膜炎(3) 太阳灯照射腰骶部:灯距40cm,20~30分钟,每日一次,6次。适应症:腰骶神经根炎(4)全身光浴:箱内温度40~45℃,20~30分钟,每日一次,8次。适应症:多发性末梢神经炎(5)左小腿局部光浴:20~30分钟,每日一次,8次。适应症:左侧腓总神经外伤8污染问题红外线近年来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0~13000埃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视网膜烧伤。波长19000埃以上的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波长大于 14000埃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红外线可以人为制造,自然界中也广泛存在,在焊接过程中也会产生,危害焊工眼部健康;一般的生物都会辐射出红外线,体现出来的宏观效应就是热度。我们知道,热产生的原因,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做不规则运动.这个运动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大部分都是红外线。1.太阳光到了晚上的确是几乎没有了,但是地球上的物质都会辐射红外线,有的强烈有的平静。红外线照相是通过接收各种物质发出的红外线,再把他们展现出来,但是其本身不是通过发出红外线来照相的。2.红外线透视和夜视是分别利用了红外线的不同性质。前面的夜视是因为人的肉眼不能看见红外线,而特殊设计的照相机和夜视仪却专门接受红外线,所以会出现我们觉得一片漆黑,而相机却能拍到东西,因为实际上到处都是红外线,对于红外照相机和夜视仪来讲是一片光明。透视则是利用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可以穿过一些可见光不能通过的面料(比如混棉和尼龙),所以通过一定的选择滤波,可以得到这些面料后面的图像。9应用实例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具有成像清晰、制作简单等特点,但它的致命弱点是红外探照灯发出的红外光会被敌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出波动式的热像仪,它不发射红外光,不易被敌发现,并具有透过雾、雨等进行观察的能力。1982年4月─6月,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4月13日半夜,英军攻击阿根廷守军据守的最大据点斯坦利港。3000名英军布设的雷区,突然出现在阿军防线前。英国的所有枪支、火炮都配备了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地发现阿军目标。而阿军却缺少夜视仪,不能发现英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在英军火力准确的打击下,阿军支持不住,英军趁机发起冲锋。到黎明时,英军已占领了阿军防线上的几个主要制高点,阿军完全处于英军的火力控制下。6月14日晚9时,14 000名阿军不得不向英军投降。英军领先红外夜视器材赢得了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1991年海湾战争中,在风沙和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由于美军装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器材,能够先于伊拉克军的坦克而发现对方,并开炮射击。而伊军只是从美军坦克开炮时的炮口火光上才得知大敌在前。由此可以看出红外夜视器材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透视望远镜就像F717 晚上把夜视开启来,再加个滤光镜,就可以透视了,不过对全棉的衣服透视效果最差。这本来是一项有用的功能,然而很快用户就发现这种红外线夜视镜片的功能不仅可应用于夜间望远而且还可以透过人的衣服偷看到身体。而制造这种夜视附件的厂商为YAMADA DENSHI,这家公司原本是为军队及防卫及应用生产光传摄像头的。红外热成像仪起源:六十年代早期,瑞典AGA公司研制成功第二代红外成像装置,它是在红外寻视系统的基础上以增加了测温的功能,称之为红外热像仪。开始由于保密的原因,在发达的国家中也仅限于军用,投入应用的热成像装置可的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的目标和高速运动的目标。由于有国家经费的支撑,投入的研制开发费用很大,仪器的成本也很高。以后考虑到在工业生产发展中的实用性,结合工业红外探测的特点,采取压缩仪器造价。降低生产成本并根据民用的要求,通过减小扫描速度来提高图像分辨率等措施逐渐发展到民用领域。六十年代中期,AGA公司研制出第一套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THV),该系统由液氮致冷,110V电源电压供电,重约35公斤,因此使用中便携性很差,经过对仪器的几代改进,1986年研制的红外热像仪已无需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1988年推出的全功能热像仪,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公斤,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九十年代中期,美国FSI公司首先研制成功由军用技术(FPA)转民用并商品化的新一红外热像仪(CCD)属焦平面阵列式结构的一种凝成像装置,技术功能更加先进,现场测温时只需对准目标摄取图像,并将上述信息存储到机内的PC卡上,即完成全部操作,各种参数的设定可回到室内用软件进行修改和分析数据,最后直接得出检测报告,由于技术的改进和结构的改变,取代了复杂的机械扫描,仪器重量已小于二公斤,使用中如同手持摄像机一样,单手即可方便地操作。 原理:红外热成像仪是根据凡是高于一切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物体都有辐射红外线的基本原理、利用目标和背景自身辐射红外线的差异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仪器。特点:由于各种物体红外线辐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动物、车辆、飞机等清晰地被观察到,而且不受烟、雾及树木等障碍物的影响,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先进的夜视观测器材。但由于价格特别昂贵,目前只能被应用于军事上,但由于热成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电力、地下管道、消防医疗、救灾、工业检测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红外热成像这项高技术在二、三十年内必将大规模地应用于民间市场、为人类做出贡献。10国家标准与红外线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GB/T 4333.10-1990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T 11261-2006 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GB/T 4702.14-1988 金属铬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T 5059.7-1988 钼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 4706.85-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皮肤器具的特殊要求GB/T 4699.6-2008 铬铁和硅铬合金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4701.10-2008 钛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4699.4-2008 铬铁和硅铬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重量法GB/T 5686.7-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7731.12-2008 钨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3654.6-2008 铌铁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碘量法、次甲基蓝光度法和红外线吸收法GB/T 5686.5-2008 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气体容量法、重量法和库仑法GB/T 4702.16-2008 金属铬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5059.9-2008 钼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碘量法GB/T 8704.3-2009 钒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及燃烧中和滴定法GB/T 8704.1-2009 钒铁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及气体容量法GB/T 4701.8-2009 钛铁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GB/T 24224-2009 铬矿石硫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滴定法、燃烧-碘酸钾滴定法和燃烧-红外线吸收法GB/T 23140-2009 红外线灯泡GB/T 24583.6-2009 钒氮合金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GB/T 24583.4-2009 钒氮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GB/T 24583.7-2009 钒氮合金氧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GB/T 7731.10-1988 钨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T 25930-2010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试验方法GB/T 25929-2010 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GB/T 13193-1991 水质总有机碳(TOC) 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2023-07-07 04:08:271

PM2.5中的PM的含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2023-07-07 04:08:387

安特卫血糖仪怎么使用

1。将电池后盖打开,检查带箭头的绝缘膜是否取掉,没有的话应将其取出,然后盖上后盖。2.盖上后盖后,仪器会自动开机,这时按仪器正面的开关键,关掉机器。3.取出试纸,有红色字的一面朝上,插入机器。机器自动开机,并显示15的值和血滴标志,告诉使用者可以采血了。4.清洁手指表皮,开始采血,只需挤出半粒米大小的血滴即可。5.将机器拿起,对准血滴,试纸吸血后会“笛”的一声表示血量适当并开始测试。显示屏有倒计时显示。十秒即可获得结果。6.读数完后,拔出试纸,机器自动关机。
2023-07-07 04:09:042

标法用于荧光光谱分析意义大吗

荧光光谱分析(总19页)第十七章 荧光光谱分析当紫外线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线停止照射时,所发射的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被称为荧光。西班牙的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于1575年第一次记录了荧光现象。17世纪,Boyle和Newton等著名科学家再次观察到荧光现象。17世纪和18世纪,又陆续发现了其它一些发荧光的材料和溶液,但是在荧光现象的解释方面却没有什么进展。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其荧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稍长,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而不是由光的漫射所引起的,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同时,他由发荧光的矿物“萤石”推演而提出“荧光”这一术语。1867年,Coppelsroder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的荧光分析工作,应用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进行铝的测定。1880年,Liebeman提出了最早的关于荧光与化学结构关系的经验法则。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600种以上的荧光化合物。20世纪以来,荧光现象被研究得更多了。例如,1905年Wood发现了共振荧光;1914年Frank和Hertz利用电子冲击发光进行定量研究;1922年Frank和Cario发现了增感应光;1924年Wawillow进行了荧光产率的绝对测定;1926年Gaviola进行了荧光寿命的直接测定等。荧光分析方法的发展离不开仪器应用的发展。19世纪以前,荧光的观察是靠肉眼进行的,直到1928年,才由Jette和West研制出第一台光电荧光计。早期的光电荧光计的灵敏度是有限的,1939年Zworykin和Rajchman发明光电倍增管以后,在增加灵敏度和容许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单色器等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943年Dutton和Bailey提出了一种荧光光谱的手工校正步骤,1948年由Studer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光谱校正装置,到1952年才出现商品化的校正光谱仪器。荧光光谱分析法除了可以用作组分的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的手段之外,还被广泛地作为一种表征技术应用于表征所研究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人们经常可以利用荧光检测的手段,通过检测某种荧光特定参数(如荧光的波长、强度、偏振和寿命)的变化情况来表征生物大分子在性质和构象上的变化。很多化合物由于本身具有大的共轭体系和刚性的平面结构,因而具有能发射荧光的内在本质,我们称这些化合物为荧光化合物。在某些所要研究的体系中,由于体系自身含有这种荧光团而具有内源荧光,人们就可以利用其内源荧光,通过检测某种荧光特性参数的变化,对该体系的某些性质加以研究。但是,如果所要研究的体系本身不含有荧光团而不具有内源荧光,或者其内源性质很弱,这时候就必须在体系中外加一种荧光化合物即所谓荧光探针,再通过测量荧光探针的荧光特性的变化来对该体系加以研究。例如,如果我们要检测体系的极性,便可以将对极性敏感的荧光探针加入到体系中,然后通过对荧光探针的荧光特性的检测,求得体系的极性,或通过探针的荧光特性的变化来表征体系的极性的变化情况。荧光分析法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应用日益广泛,其原因之一是荧光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微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但在方法的灵敏度方面,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一般要比这两种方法高2~3各数量级。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微弱光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已大大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常可达亿分之几,在与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结合、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时,已能接近或达到单分子检测的水平[1]荧光分析法的另一个优点是选择性高。这主要是对有机化合物的分析而言。吸光物质由于内在本质的差别,不一定都会发荧光,况且,发荧光的物质彼此之间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方面可能有所差异,因而通过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和荧光测定波长,便可能达到选择性测定的目的。另外,由于荧光的特性参数较多,除量子产率、激发与发射波长之外,还有荧光寿命、荧光偏振等。因此,还可以通过采用同步扫描、导数光谱、三维光谱、时间分辨和相分辨等一些荧光测定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测定的选择性。除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之外,动态线性范围宽,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取样量少,仪器设备不复杂等等,也是荧光分析法的优点。近年来,在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影响下,激光、微处理机、电子学、光导纤维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新技术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荧光分析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倒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荧光偏振测定、荧光免疫测定、低温荧光测定、固体表面荧光测定、近红外荧光分析法、荧光反应速率法、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荧光显微与成像技术、空间分辨荧光技术、荧光探针技术、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某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并且相应地加速了各式各样新型的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使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实时、原位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日益提高,方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遍及工业、农业、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和公安情报等诸多领域。如今,荧光分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地光谱化学分析手段。基本原理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那么,由于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不同波长的入射光便具有不同的激发频率。如果固定荧光的发射波长(即测定波长)而不断改变激发光(即入射光)的波长,并记录相应的荧光强度,所得到的荧光强度对激发波长的谱图称为荧光的激发光谱(简称激发光谱)。如果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而不断改变荧光的测定波长(即发射波长)并记录相应的荧光强度,所得到的荧光强度对发射波长的谱图则称为荧光的发射光谱(简称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反映了在某一固定的发射波长下所测量的荧光强度对激发波长的依赖关系;发射光谱反映了在某一固定的激发波长下所测量的荧光的波长分布。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用以鉴别荧光物质,并可作为进行荧光测定时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测定波长的依据。荧光测量仪器有各自的特性,如光源的能量分布、单色器的透射率和检测器的敏感度都随波长而改变,因而一般情况下测得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皆为表观的光谱。同一份荧光化合物的溶液在不同的荧光测量仪上所测得的表观光谱彼此间往往有所差异。只有对上述仪器特性的波长因素加以校正之后,所获得的校正光谱(或称真是光谱)才可能是彼此一致的。某种化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的形状,理论上应与其吸收光谱的形状相同,但是由于上述仪器特性的波长因素,表光激发光谱的形状与吸收光谱的形状大都有所差异,只有校正的激发光谱才与吸收光谱非常接近。在化合物的浓度足够小,对不同波长激发光的吸收正比于其吸光系数,且荧光的量子产率与激发波长无关的条件下,校正的激发光谱在形状上与吸收光谱相同。分子的吸收光谱可能含有几个吸收带,但其发射光谱却通常只含有一个发射带。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分子被激发到S2电子态以上的不用振动能级,但是由于内转化和振动松弛的速率是那样的快,以致很快地丧失多余的能量而衰变到S1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发射荧光,因而其发射光谱通常只含一个发射带,且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只与基态中振动能级的分布情况以及各振动带的跃迁概率有关。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有些荧光体具有两个电离态,而每个电离态显示不同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等等。物质在吸收入射光的过程中,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物质分子。分子被激发后,发生了电子从较低的能级到较高能级的跃迁。该跃迁过程经历的时间约10-15s。跃迁所涉及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等于所吸收光子的能量。紫外、可见光区的光子能量较高,足以引起分子中的电子发生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处于该激发态的分子称为电子激发态分子。电子激发态的多重态用2S+1表示,S是电子自旋角动量量子数的代数和,其数值为0或1。分子中同一轨道里同一轨道里所占据的两个电子必须具有相反的自旋方向,即自选配对。如果分子中的全部电子都是自旋配对的,即S=0,该分子便处于单重态(或称单线态),用符号S表示。大多数有机物分子的基态是处于单重态的。如果分子吸收能量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不发生自旋方向的变化,这时分子处于激发的单重态;倘若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还伴随着自旋方向的改变,这时分子便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的电子,即S=1,分子处于激发的三重态(或称三线态),用符号T表示。符号S0、S1和S2分别表示分子的基态、第一和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T1和T2则分别表示第一和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它可能通过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的衰变过程而返回基态。另外,激发态分子也可能由于分子间的作用过程而失活。辐射跃迁的衰变过程伴随着光子的发射,即产生荧光活磷光;非辐射跃迁的衰变过程,包括振动松弛(VR)、内转化(ic)、和系间窜越(isc),这些衰变过程导致激发能转化为热能传递给介质。振动松弛是指分子将多余的振动能量传递给介质而衰变到同一电子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内转化指相同多重态的两个电子态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例如S1~S0,T2~T1);系间窜越则指不同多重态的两个电子态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例如S1~T1,T1~S0)。图为分子内所发生的激发过程以及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过程的示意图。 图 分子内的激发和衰变过程.吸收;F.荧光;P.磷光;ic.内转化;isc.系间窜越;VR.振动松弛.如果分子被激发到S2以上的某个电子激发单重态的不同振动能级上,处于这种激发态的分子很快(约10-12~10-14s)发生振动松弛而衰变到该电子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又经由内转化及振动松弛而衰变到S1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接着,有如下几种衰变到基态的途径:①S1→S0的辐射跃迁而发射荧光;②S1~S0内转化;③S1~T1系间窜越。而处于T1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分子,则可能发生T1~S0的辐射跃迁而发射磷光,也可能同时发生T1~S0系间窜越。从比较荧光与激发光的波长这一角度出发,荧光又可分为斯托克斯(Stokes)荧光、反斯托克斯荧光以及共振荧光。斯托克斯荧光的波长比激发光源的长,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波长则比激发光源的短,而共振荧光具有与激发光相同的波长。在溶液中观察到的通常是斯托克斯荧光。由荧光在电磁辐射中所处的波段范围,又有X射线荧光、紫外荧光、可见荧光和红外荧光之分。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荧光光谱仪由光源、单色器(滤光片或光栅)、狭缝、样品室、信号检测放大系统和信号读出、记录系统组成。光源用来激发样品,单色器用来分离出所需要的单色光,信号检测放大系统用来把荧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联结于放大装置上的读出装置用来显示或记录荧光信号。下面介绍现用仪器(即法国Horiba Jobin Yvon生产的FluorLog-3荧光光谱仪)的各组件。1、激发光源理想化的激发光源:由于荧光体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成正比,因此,作为一种理想的激发光源应具备:①足够的强度;②在所需光谱范围内有连续的光谱;③其强度与波长无关,即光源的输出应是连续平滑等强度的辐射;④光强要稳定。符合这些要求的光源实际上并不存在。可作为激发光源的主要有氙灯、汞灯、氙-汞弧灯、激光器以及闪光灯。高压氙弧灯是荧光光谱仪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本仪器所用的激发光源即为450W氙灯。这种光源是一种短弧气体放电灯,外套为石英,内充氙气,室温时其压力为5atm,工作时压力约为20atm。250~800nm光谱区呈连续光谱,450nm附近有几条锐线。其工作时,在相距约8mm的钨电极间形成一强的电子流(电弧),氙原子与电子流相撞而离解为氙正离子,氙正离子与电子复合而发光。氙原子的离解发射连续光谱,而激发态的氙则发射分布于450nm附近的线状光谱。氙弧灯的光谱输出,短于280nm区的强度迅速下降。有的氙弧灯为无臭氧灯,即工作时氙灯周围不产生臭氧,这种灯所用的石英外套不投射波长短于250nm的光,但这种灯的输出信号强度随波长缩短而迅速下降。工作时,氙灯灯光很强,其射线会损伤肉眼视网膜,紫外线会损伤肉眼角膜,因此,工作者应避免直视光源。2、单色器和滤光片⑴光栅单色器光栅单色器有两个主要性能指标,即色散能力和杂散光水平,色散能力通常以nm/mm表示,其中mm为单色器的狭缝宽度。通常人们总是选用低杂散光的单色器,以减少杂散光的干扰,同时选用高效率的单色器来提高检测弱信号的能力。单色器一般都有进、出光两个狭缝,出射光的强度约与单色器狭缝宽度的平方成正比,增大狭缝宽度有利于提高信号强度,缩小狭缝宽度有利于提高光谱分辨力,但却牺牲了信号强度。对于光敏性的荧光体测量,有必要适当减少入射光的强度。光栅单色器的透射率为波长的函数,机刻光栅的输出最强光的波长被称为闪耀波长。光栅的闪耀波长由光栅的闪耀角而定,而闪耀角则由光栅的线槽角而定。为了弥补激发光源(氙灯)紫外区能量弱的缺点,荧光光谱仪多选用闪耀波长落于紫外区(例如300nm)的单色器为激发单色器。由于荧光体的荧光波长多落于400~600nm,因而发射单色器常采用闪耀波长为500nm左右的光栅。光栅单色器的另一重要特性在于它的透射率与偏振光有关。对于荧光测量来说,单色器的杂散光指标是一个极关键的参数。杂散光被定义为除去所需要波长的光线以外,通过单色器的所有其他光线的强度。首先考虑激发单色器,通常紫外线被用来激发荧光体,而氙灯中的紫外线强度仅约为可见光的1%。荧光体的荧光一般都很弱,通过激发单色器的长波长的杂散光,容易被当做荧光来检测。许多生物样品都有较大的浊度,结果入射的杂散光被样品散射而干扰荧光强度的测量。因此,某些荧光光谱仪采用双光栅单色器,这样,虽然杂散光可降至峰强度的10-8~10-12,可是其灵敏度也将降低。⑵滤光片荧光测量的主要误差来自杂散光和散射光。消除这些误差源除用单色器外还可用滤光片。滤光片具有便宜、简单等优点,因此它在荧光光谱仪中有广泛的应用。滤光片可分为玻璃滤光片、胶膜滤光片和干涉滤光片三种。本仪器所用的是玻璃滤光片。玻璃滤光片含有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它们透过的光线带宽较宽,且因受金属氧化物种类的限制,品种不多。但它具有稳定、经得起长期光照和便宜等优点。3、检测器检测器主要包括光电倍增管(PMT)、光导摄像管(Vidicon)、电子微分器和电荷耦合器件阵列检测器(charge-coupled device,CCD)。目前,几乎所有普通荧光光谱仪都采用光电倍增管(PMT)作为检测器。PMT是一种很好的电流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电流量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虽然PMT对各个光子均起响应,但是平时都是测量众多光子脉冲响应的平均值。光导摄像管被用来作为光学多道分析器(简称OMA)的检测器,它具有检测效率高、动态范围宽、线性响应好、坚固耐用和寿命长等优点。与PMT相比,其检测灵敏度虽不如PMT,但却能同时接受荧光体的整个发射光谱,这有利于光敏性荧光体和复杂样品的分析,且检测系统容易实现自动化[2]。获得导数(亦称微分)光谱的方式有两类,一为光谱信号输出的微分,它包括电子微分、数字微分、机械转速微分;另一类为改变光路结构,例如波长调制等。荧光光谱仪采用电子微分或微处理机微分[3-4]。电荷耦合器件阵列检测器(charge-coupled device,CCD)是一类新型的光学多通道检测器,它具有光谱范围宽、量子效率高、暗电流小、噪声低、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同时可获取彩色、三维图像等特点。CCD是一种灵敏的固体成像装置,一般来说CCD的有效成像面积为1~8cm2。现在商品型号的CCD有576*384像素、5126*512像素、1024*1024像素、400万像素、800万像素等系列产品[5-6]。本中心配备的荧光光谱仪的检测器是R928P PMT(photomultiplier-tube,光电倍增管)。PMT由一个光阴极和多级的二次发射电极所组成。光照射于光阴极时会引起一次电子发射,这些光电子在PMT中被电场加速飞射到第一个二次发射极(打拿极)上时,每个光电子将引起5~20个二次电子发射,这些电子又被加速到下一个电极上去,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电子被集中到阳极上去。所产生的电流被放大到可检测的水平。PMT的光电子产生率与施加于光阴极的高压值有关,一般PMT常用-500~-1000V的电压,有些型号的PMT则用-1000~-2000V。电压越高,每个二次电极发射的电子越多,因而PMT本身的放大作用就越大。PMT的灵敏度受暗电流的限制,而暗电流主要由阴极和二次发射极的热电子发射和电极间的漏电流所形成。电极间电压低时,暗电流主要来自漏电流;电极电压高时,则主要来自热电子发射。4、读出装置以前,荧光仪器的读出装置有数字电压表、记录仪(x~y型或x~t型)和阴极示波器等几种。数字电压表用于例行定量分析,既准确、方便又便宜。记录仪多用于扫描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它可分为x~y记录仪和x~t记录仪两种。x~y记录仪的x轴表示荧光强度,它由光电检测器的输出来驱动其记录笔于相应的荧光强度位置,y轴表示波长,它与单色器扫描速度同步。x~y记录仪可来回反复扫描,其价格约为x~t记录仪的一倍。x~t记录仪的x轴显示荧光强度,t轴表示与时间有关的波长,它只能进行单向扫描。记录仪记录笔的响应时间一般为~。阴极示波器显示的速度比记录仪快得多,可是质量好的阴极示波器其价格比记录仪高得多。目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直观的视频读出方式。实验技术实验方法的选择在荧光分析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以进行分析物质浓度的测量。其中最简单的是直接测定的方法。只要分析物质本身法荧光,便可以通过测量其荧光强度以测定其浓度。许多有机芳族化合物和生物物质有内在的荧光性质,通常可以直接进行荧光测定。若有其他干扰物质存在时,则应预先采用掩蔽或分离的办法加以消除。对于有些物质,它们或者本身不发荧光,或者因荧光量子产率很低而无法进行直接测定,便只能采用间接测定的办法。间接测定的办法有多种,可按分析物质的具体情况加以适当的选择。 第一种方法是荧光衍生化的办法,即通过某种手段使本身不发光的待分析物质转变为另一种发荧光的化合物,再通过测定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可间接测定待分析物质。例如许多无机金属离子的荧光测定方法,就是通过使它们与某些金属螯合剂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螯合物之后加以测定的[7-8]。某些不发光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降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偶联反应、缩合反应、酶催化反应或光化学反应等办法,使它们转化为荧光物质。例如维生素B1本身不发荧光,但可在碱性溶液中用铁青化钾等一些氧化剂将它氧化为发荧光的硫胺荧[9]。如果分析物质本身不发荧光,但却具有能使某种荧光化合物荧光猝灭的能力,由于荧光猝灭的程度与分析物质的浓度有着定量的关系,那么,通过测量荧光化合物荧光强度的下降程度,便可间接地测定该分析物质。例如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与具有荧光性质的芳族配位体配合后,往往使配位体的荧光猝灭,从而可间接测定这些金属离子[10-11]。倘若待分析物质不发荧光,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试剂作为能量受体,在待分析物质受激发后,通过能量转移的办法,经由单重态-单重态(或三重态-单重态)的能量转移过程,将激发能传递给能量受体,使能量受体分子被激发,再通过测定能量受体所发射的发光强度,也可以对分析物进行间接测定。例如在滤纸上用萘作敏化剂以测定低浓度的蒽时,可使蒽的检测限提高达3个数量级。以此类推,低浓度的菲也可由萘敏化而产生较强的荧光[12]。在荧光分析中,由于每种荧光化合物具有本身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因而在测定时相应的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两种参数可供选择,这在混合物的测定方面比分光光度法具有更有利的条件,有时可简单地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或发射波长,达到选择性测定混合物中某种组分的目的。在选择激光波长和发射波长之后仍无法达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别测定时,还可仿照分光光度法中联合测定并解联立方程式的办法;对于混合物的荧光联合测定,也有不采用联立方程式而采用校正图的办法;对于发射光谱相互重叠的双组份或三组分荧光混合物的同时测定,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应用类似于双波长分光度的原理,采用多波长荧光法进行测定。上述这些办法提出时在当时的仪器条件下是有效的、可以解决问题的,对拓宽荧光分析的应用范围是发挥一定作用的,但毕竟方法比较繁琐、费时。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荧光分析在法学和仪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就不必采用上述几种方法,而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方法,诸如本书后面将要介绍的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相分辨荧光测定等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的方法,来达到分别测定或同时测定的目的。与常规荧光分析法相比,同步荧光分析法具有简化谱图、提高选择性、减少光散射干扰等特点,尤其适合多组分混合物的分析。同步荧光扫描技术由Lloyd[13]首先提出,它与常用的荧光测定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两个单色器波长,由测得的荧光强度信号与对应的激发波长(或发射波长)构成光谱图,称为同步荧光光谱[14]。根据激发和发射两种波长在同时扫描过程中彼此间所保持的关系,同步荧光分析法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在同时扫描过程中使激发波长(λ_{em}u2212λ_{ex}=λ emu200b u2212λ exu200b =常数),这种方法称为恒(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法(constant-wavelength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CWSFS),即习惯上所说的同步荧光法,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同步扫描技术[13-17];第二种类型则以能量关系代替波长关系,在两个单色器同时扫描过程中使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之间保持固定的能量差,这种方法称为恒能量同步荧光分析法(constant-energy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CESFS) [18-20];第三种类型称为可变角(或可变波长)同步荧光法(variable-angl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MISFS),其扫描路径表现为基体(将干扰物视为基体)的等荧光强度线。同步荧光扫描测定具有如下优点:1简化光谱;2窄化谱带;3减小光谱的重叠现象;4减小散射光的影响。三维荧光光谱是近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荧光分析技术。这种技术区别于普通的荧光分析的主要特点在于它能获得激发波长与发射波长同时变化时的荧光强度信息。普通荧光分析所测得的光谱是二维谱图,包括固定激发波长而扫描发射(即荧光测定)波长所获得的发射光谱,和固定发射波长而扫描激发波长所获得的激发光谱。但是,实际上荧光强度应是激发和发射这两个波长变量的函数。描述荧光强度同时随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变化的关系图谱,即为三维荧光光谱[21-27]。¥5.9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总19页)第 1 页第十七章 荧光光谱分析当紫外线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线停止照射时,所发射的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被称为荧光。西班牙的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于1575年第一次记录了荧光现象。17世纪,Boyle和Newton等著名科学家再次观察到荧光现象。17世纪和18世纪,又陆续发现了其它一些发荧光的材料和溶液,但是在荧光现象的解释方面却没有什么进展。1852年,Stokes在考察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时,用分光计观察到其荧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稍长,才判明这种现象是这些物质在吸收光能后重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而不是由光的漫射所引起的,从而导入了荧光是光发射的概念。同时,他由发荧光的矿物“萤石”推演而提出“荧光”这一术语。1867年,Coppelsroder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的荧光分析工作,应用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进行铝的测定。1880年,Liebeman提出了最早的关于荧光与化学结构关系的经验法则。
2023-07-07 04:09:112

水结成冰的极限是多少度?

在整个宇宙当中,温度无处不存在。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也无论是在赤热的太阳上还是在阴冷的冥王星上,这一切无不由于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存在着温度的差别。例如,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而处于太阳系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却只有-240℃。又如,传说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在夜里的星空中,它们只是闪烁的小亮点,而怎能让人一下子想到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真可谓是“热恋之星”。 正因为宇宙中各行星的冷热不同,才决定着生命的存在与否。想想看,如果人类要到太阳去,还没到达早已化为灰焚了;再想想,如果人类要到阴冷的冥王星去,恐怕人的第一次呼吸还没完成就早已在寒冷的温度当中冻成了冰尸。 当然,在这样莫大的宇宙中,只要位置适当,生命是完全可以存在的。现在的地球就是典型一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有人说是偶然的,其实它也是必然的。第一个有生命细胞的诞生,那是蕴含着“造物主”多少心思啊,其中温度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物质分解或重组,才有了今天这个美丽的世界山川、河流、绿树、红花……才有了生命的诞生。 温度是分子平均功能的标志,它决定一个系统是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物理量,它的基本特征在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如当温度较低时,分子、原子振动的速度很小,无法挣脱分子、原子也变小,分子之间距离就较大,此时物质为液态。但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分子运动十分激烈,分子间的距离也变大,此时物质为气体。整个世界这么精彩就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分子,原子在不同的温度下变化而来的。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通常比较熟悉的温度范围是—90℃到61℃即地球表面的气温变化范围,其实在宇宙中还有很多关于温度的东西已被人类得知,但我们不熟悉而已,本文将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份从最冷的—273.15摄氏度(绝对0℃)到最热的5.1亿摄氏度的知识让大家了解一下。—273.15℃ 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即绝对温标的开始,是温度的极限,相当于—273.15℃,当达到这一温度时所有的原子和分子热量运动都将停止。这是一个只能逼近而不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人类在1926年得到了0.71K的低温,1933年得到了0.27K的低温,1957年创造了0.00002K的超低温记录。目前,人们甚至已得到了距绝对零度只差三千万分之一度的低温,但仍不可能得到绝对零度。 如果真的有绝对零度,那么能不能检测到呢?有没有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可以测到绝对零度而不会干扰受测的系统(受测的系统如果受到干扰原子就会运动,从而就不是绝对零度了)?确实,绝对零度无法测量是依靠计算得出来的,研究发现温度降低时,分子的活动就会变慢,那么依靠计算得出,当降到绝对零度时,分子是静止的,所以就得出了绝对零度的概念。—270.15℃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所遗留下的布满整个宇宙空间的热辐射,反映的是宇宙年龄在只有38万年时的状况,其值为接近绝对零度的3K。—260℃ 星际尘埃的温度 在寒冷的宇宙空间,星际尘埃的温度可低达—260℃。—250℃ 低温火箭发动机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试验成功了一种低温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燃料温度为—250℃。在其带动下,发动机冲压涡轮的最高速度达到4万转每分钟,标志着印度空间研究水平跨越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240℃ 冥王星 从冥王星上看太阳,太阳只是一个闪亮的光点,它从太阳上所接受到的光和热,只有地球从太阳得到的几万分之一,因此,冥王星上是一个十分阴冷黑暗世界。最高温度是—210℃,最低温度是—240℃。除冥王星以外海王星也可达到—240℃。 科学家1898年在实验室第一次得到了—240℃的低温,这时,氢气变成了液氢。—230℃ 非金属的磁性 非金属材料在低温下也能表现出磁性,这种磁体适用于制造新型计算机存储设备,绝缘设备等。但这类材料在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失去磁性。目前,临界温度最高的非金属磁体在—230℃左右,即使施加高压也仅能提高到—208℃。—220℃ 天王星 天王星自转一次的“天王星日”约为17小时14分,因为有快速的自转而和木星一样地呈现东西向的明显条纹。因为距离太阳遥远,天王星大气层云上端温度约在—220℃,表面显淡蓝色。—210℃ 鲸鱼座τ的尘埃盘 鲸鱼座τ是除了太阳以外离地球最近的类太阳恒星,距离太阳仅约12光年,亮度约3.5等,以肉眼就可以看到。它周遭有尘埃与彗星组成的尘埃盘,这个尘埃盘的直径比太阳系稍大一些,温度仅—210℃左右,可能是因为小行星和彗星彼此碰撞的碎片所形成。-200℃ 土卫六星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有任何地外生命存活的迹象。但卡西尼号正在探索的土卫六可能是一个生命起源的实验室。 由于表面温度为—200℃,土卫六不是一个能产生生命的地方,但是它的浓密的大气层中含有许多碳氢化合物。它们通过太阳的紫外光可产生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能产生有机分子,这些碳基化合物是产生生命的第一步。但是土卫六太冷了,以致于无法迈出下一步。它就像是一个深度冻结了的地球。在50亿年后,它将会得到产生生命所需要的热量,因为那时太阳将膨胀成一个熊熊发光的红巨星。只是那时由于太阳已进入生命的暮年,生命大约已经来不及产生了。-190℃ 低温下出现许多奇怪现象 低温世界就像魔术师,各种物质出现奇妙变化。空气在-190℃时会变成浅蓝色液体,如果把鸡蛋放进去,它会产生浅蓝色的荧光,摔在地上会像皮球一样弹起来;鲜艳的花朵放进去,会变成玻璃一样光闪闪,轻轻的一敲发出“叮当”响,重敲竟破碎了,从鱼缸捞出一条金鱼头朝下放进液体中,金鱼再取出来就变得硬梆梆,晶莹透明,仿佛水晶玻璃制成的“工艺品”,再将这“玻璃金鱼”放回鱼缸的水中,奇怪的是金鱼竟然复活了,又摆动着轻纱一般的尾巴游了起来。-180℃ “梦的纤维”——凯英拉纤维 凯英拉纤维的性能赛过钢铁和合金,被人们称为“梦的纤维”这种液晶纤维的强度是钢的5倍,铝的10倍,玻璃纤维的3倍,能在—180℃左右连续使用。它主要用作飞机的结构材料、子午线轮胎、船体、运动器具、防护服装和缆绳等。例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767型客机采用了3吨凯英拉纤维与石墨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使机身重量减轻了1吨,与波音727飞机相比,燃料消耗节省30%。-170℃ 生命存活的低温极限 这样的温度已有最简单的微生物能够生存了。观察表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170℃下生存。-160℃ 水星 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790万公里,是太阳最近的行星。它表面温差最大,因为没有大气的调节,向阳面的温度最高时可达430℃,但背阳面的夜间温度可降—160℃,昼夜温度差近600℃,这可是一个处于火和冰间的世界。温度变化如此巨大,水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的。—150℃ 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五个行星,木星为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其内部可以放入1300个地球,密度较低,其重量仅为地球的317倍。木星的成份绝大部分是氢和氦。木星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达—150℃;木星内部散放出来的热是它从太阳接受热的两倍以上。—140℃ 液氮低温加工橡胶品 橡胶制品是很难降解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将它粉碎到具有广泛用途的精细胶粉十分困难。目前,国际上利用废轮胎工业化生产精细胶粉的方法主要采用液氮低温冷冻法,即将橡胶在—130℃到—140℃的温度下冷冻成玻璃化状态再加以粉碎,就能轻易获得优良的精细胶粉。—130℃ 地球最低气温 地球上最低温出现在南极最高峰——文生峰,这里年平均气温-129℃,夏日平均气温-117.7℃。而地球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夏日平均气温也有-45℃,南极地区的冷烈可见一般。—120℃ 金星最低温度 金星日夜温差最大,金星白天温度可达480℃;夜晚最低温度可达—120℃,因此,日夜温差可达600度左右。—110℃ 酒精温度计温度的百变魔法 温度计中红色的液体是酒精,酒精在—117℃才会凝结。因而在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南极洲,酒精温度计也能用。当然温度低于—117℃时,酒精温度计也派不上用场了。—100℃ 最冷的压缩机 一个国外电脑玩家使用了超过4个压缩机,自制了一套可以降温到—100℃的压缩机系统,来给CPU处理器降温!—90℃ 地球最低温 在南极的内陆,人们已经测到-88.3℃的低温。—80℃ SARS病毒不怕低温 SARS病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怕热不怕冷,即使是在—80℃它还能至少生存4天,甚至多达21天,而在56℃下SARS病毒的生存时间不超过90分钟。—70℃ 北极最低气温 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20℃之间,比南极年平均气温高25℃,冬季时(1月)极夜期为180天,最低气温在—70℃。低温可预防某些疾病,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是先靠吃海豹肉和海豹油为主,当地人很少有心脏病、心血管、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60℃ 火星的温度 在远离地球的火星上,平均温度是—60℃。—50℃ 我国最冷气温 在我国有过低于-50℃的地区记录不多。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的矣渡河在1922年1月16日曾观测到-50.1℃的温度,是新中国成立前气温记录中的最低值。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北部的一个气象站在1960年1月20日以-50.7℃的低温首次打破了记录,接着1月21日又以-51.5℃再创全国新记录。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1968年12月27日清晨测得了—50.9℃,而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终于诞生了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52.3℃。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花,是出产在中国的雪莲,即使-50℃,也鲜花盛开。—40℃ 我国最冷的一天 大家都知道我国最北的地方是漠河,漠河在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冷日子是1960年1月21日,日平均气温为—43.8℃。—30℃ 国色天香牡丹花 牡丹原产我国,喜温凉高燥,忌炎热低湿环境。较耐寒,可耐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 在北京门头沟去的一条山谷中,严冬时节温度最低可达—30℃,山里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结成厚冰,但这里却有一只泉眼里的泉水千年不冻,并且水里一年四季都生长着茂盛的水草,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千年不冻水”。-20℃ 低温燃料电池组 日本本田公司最近宣布成功地开发出可以在-20℃低温下起动的燃料电池组,体积大幅度减小、功率更大。配备该电池组的汽车得到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批准后,已经开始公路行驶试验。-10℃ 人可以居住生活了 -10℃已是地球上高纬度地区寒冬季节常见的温度了。虽然会感到冰寒透骨,但人已经能够在这样的温度下正常生活了。0℃ 水的冰点 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着的,约有14亿千立方米的水量,其中有96.5%是海水,剩下的虽是淡水,但其中一半以上是冰。所以说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正是这样的星球才能孕育出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有了生命就有生机活力,世界才会更精彩。 既然水能结成冰,水也能变成气体扩散在空气中。当水在0℃时结成冰,就会失去流动性,不再是液体。所以有0℃是“水的冰点”之称。
2023-07-07 04:09:311

红外线有什么危害

红外线在军事、人造卫星以及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红外线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红外线对眼的伤害有几种不同情况,波长为7500~13000埃的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红外线,可使眼的前部介质(角膜晶体等)不受损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视网膜烧伤。波长19000埃以上的红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会造成角膜烧伤(混浊、白斑)。波长大于 14000埃的红外线的能量绝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内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红外线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伤害。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引起白内障。红外线可以人为制造,自然界中也广泛存在,在焊接过程中也会产生,危害焊工眼部健康;一般的生物都会辐射出红外线,体现出来的宏观效应就是热度。扩展资料:热产生的原因,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做不规则运动。这个运动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大部分都是红外线。1.太阳光到了晚上的确是几乎没有了,但是地球上的物质都会辐射红外线,有的强烈有的平静。红外线照相是通过接收各种物质发出的红外线,再把他们展现出来,但是其本身不是通过发出红外线来照相的。2.红外线透视和夜视是分别利用了红外线的不同性质。前面的夜视是因为人的肉眼不能看见红外线,而特殊设计的照相机和夜视仪却专门接受红外线,所以会出现我们觉得一片漆黑,而相机却能拍到东西,因为实际上到处都是红外线,对于红外照相机和夜视仪来讲是一片光明。透视则是利用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要长,可以穿过一些可见光不能通过的面料(比如混棉和尼龙),所以通过一定的选择滤波,可以得到这些面料后面的图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外线
2023-07-07 04:09:4210

如何预防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危害?

紫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 是一种酪氨酸物质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而散热。晒太阳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预防疖疮、毛囊炎等皮肤病。室内常进阳光,勤晒被褥,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促进钙磷代谢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进人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使红血球的数量增多,血色素增加,改善红细胞质量,改善肌肉的活动状态,还能降低血压、血糖、胆固醇、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细胞吸氧能力和新陈代谢,减轻气喘病和关节疼痛,舒筋活血,增强体质。 那么,应在什么时间接受紫外线?盛夏时11-17时不宜接受阳光晒,因为这段时间红外线太强,一般能达到每分钟每立方米1.5卡以上,所产生的温度是37℃-45℃。春秋季节7-10点,或15-16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紫外线强,红外线弱。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在炎热的夏季,太阳光所含有的紫外线对人体的照射是难以避免的。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紫外线的敏感器官,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致病因素之一。 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以免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即使需要在这段时间户外活动,也不要忘记撑遮阳伞,戴遮阳帽或遮阳镜,使用有正规厂家生产的护肤素和防晒霜,并尽量着白色或浅色衣服,以减轻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虽然紫外线过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人体的健康成长又离不开紫外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光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对维持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调节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日照不足的国家,婴幼儿的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多,婴儿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适量的日光浴,人体需要适量的紫外线,因此,适量的光照还是必要的。 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 radiation)。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 之间。近年来,由于检测设备的完善及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红外线的物理性能及其生物学效应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获得了许多进展。红外线特别是远红外线已被广泛运用在医疗保健产业中,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红外线产品也大量出现。本文在此主要对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现况进行介绍。 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3]。 庞小峰研究了由ATP 分子水解释放的生物能量传递的机制和特点,认为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1~7μm 的红外线波可以透射过皮肤到细胞上,被蛋白质分子吸收。蛋白质分子能够而且也只能吸收或发射出1~3.5μm 和5~7μm 波长 的红外线,这一范围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后能导致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的量子振动,从而可使生物能量顺利地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使生命体处于正常状态,保持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生物能量是由ATP 的水解提供的,但是,一旦ATP 分子或ATP 酶(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 或水不足,或者蛋白质的结构和构象改变或畸变等等原因,便可使提供的生物能量不足以引起酰胺键的正常振动或生物能量不能正常传递. 生物组织在得不到足够能量时,便不能正常生长,会诱发出各种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用具有上述波长的红外线照射,并能被蛋白质吸收,就可以使蛋白质分子恢复正常和正常传递生物能量,从而可能使生物组织从病态恢复到正常状态,使疾病得到治疗. 在红外线医疗仪的临床试验中也证明,对生物体或人有一定医疗效果的红外线也正好是在此波长范围内, 即0.8~1.6μm 和4.8~7μm[4]。 红外线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状态,在各波段的红外线中以中波红外线更易作用于免疫细胞,促进其生物学功能。红外线的作用除与其波长有关外, 还与其发射的光子数目有关, 即与辐射强度和辐射时间有关, 过量的红外线辐射还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曹志然等认为红外线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辐射可调节机体其它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 从而达到调节免疫系统的目的。直接作用是指红外线被机体吸收后能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周围的生物场, 使其活性及相互调控作用增强,红外光子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激点, 这些受激点包括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如T 细胞表面的PHA-R, TCR, L-2R 等) 和一些酶类, 从而激活细胞, 使细胞增殖和分化 [5]。毛文等推测其作用机理在于红外线可能激活组织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应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反射途径,另一方面可能通过目前尚未十分了解的经络传导途径,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及脏器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整体良性效应[2]。 二、红外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热辐射又称红外辐射,钢铁冶金企业高温作业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强热辐射性高温。特别是在钢铁冶炼、红钢热轧和中型烧结机,是典型的红外热辐射接触作业。波长0.8~1.2μm的短波红外线可透过角膜进入眼球、房水、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液吸收一部分红外线而导致白内障,称之为“红外线白内障”,国内外均首先见于玻璃工、钢铁冶炼工人。曹多志等发现铁冶金各炉前作业热辐射危害仍十分严重,随作业工龄增加视力有明显下降趋势,晶体混浊检出率达9.46% ,并发现与热源距离及本岗位工龄有关[6]。有研究也指出紫外线(UVR) 和红外线( IFR) 对眼及皮肤的损伤是电焊作业职业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电焊作业时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可引起角膜和晶体损伤[7]。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8]。 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研究 红外线可被体表浅表组织吸收, 有显著干燥脱水作用, 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 起到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采用局部外用红花油加远红外线照射来治疗褥疮,发现疗效好且见效快[9]。利用远红外线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结果止痛、止疱和结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0]。有实验表明,生物陶瓷远红外线对烧伤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对损伤疼痛的治疗,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最好[11]。临床护理观察发现,在传统的纺织品材料中加入超细陶瓷微粒制成的远红外线护具如护腰、护膝、护肘、护腕、颈围等,在消炎、消肿、活血、止痛、通经活络、改善微循环方面有显著效果。比硫酸镁湿热敷、热水袋热敷及药物封闭等方法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因封闭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2]。新生儿红臀和溃疡以往多采用外用消毒药物洗涤及保持干燥等方法加以防治,疗效差且易复发。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加温床对红臀和臀部溃疡患儿进行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治愈时间缩短,有效率更高[13]。新生儿硬肿症治疗中的复温问题是治疗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过去采用普通暖箱逐渐复温效果较差,现在采用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后患儿病死率明显下降,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14]。 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等临床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是因为微循环障碍,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办法。姜平等通过活体直接观察大鼠背部随意皮瓣的微循环变化,探讨了2.5~15μm 波段的远红外线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发现远红外线局部辐射具有类似于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提高皮瓣成活率,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明显副作用[15]。 日本有学者报道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多种类型的斑秃有明显疗效[16]。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痛治疗疗程短、疗效好[17]。变形性关节炎采用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和传统的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较, 虽然近红外线组治疗次数多于传统神经阻滞组, 但治疗范围广,可避免局部神经阻滞治疗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显效率较高,作用持久不易复发。其机理可能为光照起到光电能的刺激作用,电磁波作用及光化学作用,因而能抑制神经的兴奋、松弛肌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促进淋巴循环,促进活性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8]。 有人对66例心脑血管病人经低温激发远红外线治疗前后的血液粘度进行观察,发现低温激发远红外线具有以低温热功率效应为主的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19]。 近红外线治疗对CAH 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患者SG、IgG、γ-球蛋白下降,ANA、RF转阴, SA、CH50、C3上升, 体液免疫有正常化趋向[20]。红外线辐射还能促进Con-A 诱生产生L-2 的作用,显著提高大鼠脾细胞的ADCC 效应,使小鼠对PHA 刺激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高, 脾指数增大,提高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数目和脾内巨噬细胞的数目[5],对机体自由基代谢及N K 细胞活性也有良好影响[2]。 应用红外线照射膀胱区治疗尿潴留和其它药物疗法相比,产妇无痛苦,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易被产妇接受。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 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 刺激皮肤内热感受器, 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血管扩张, 血循环加强, 促使渗出液吸收, 利于炎肿消退, 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因而对尿潴留治疗效果明显 [21]。 盖启凤等用波长2~25μm的远红外线照射下腹部压痛区(包括气海、关元、带脉等穴位)来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2 例,均经妇产科临床检查与B超确诊,均有下腹部疼痛及压痛,妇科检查均触到囊性包块,痊愈显效率88.6 % ,总有效率96.6 %。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可以增加局部的微循环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促进炎症吸收[22]。 有人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肠痉挛208 例,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且简便易行, 无副作用, 儿童乐于接受[23]。 红外辐射对糖尿病兔的高血糖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代谢调节机制为对环核苷酸环化酶(AC) 活性抑制的同时激活磷酸二酯酶(PDE)活性,使环磷酸腺苷(cAMP)合成受阻而水解加速,cAMP 水平下降,血糖随之降低[24]。 有人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远红外线对荷瘤鼠S180大脑内源性鸦片类物质的影响,发现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各组大脑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含量明显增加。脑啡肽能中间神经元被认为能与痛觉传入轴突形成轴—轴突触,能产生有力的抑痛作用。这为临床上应用中远红外线治疗和减轻肿瘤患者疼痛和缓解带状疱疹、肢体疼痛提供了理论依据[25]。 在许多疾病状态下,由于活性氧产生过度或抗氧化酶类活性降低,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膜并进而导致了细胞死亡。有资料表明,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表明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酶不足。滕艳杰等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了中远红外线治疗对荷瘤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变化,发现应用中运红外线治疗,肝脏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MDA是双键脂肪酸过氧化产物,它的含量反应了脂质过氧化物的浓度。中远红外线由于活化细胞而使荷瘤鼠肝脏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肝脏SOD和GSH—Px活力明显升高,从而使肿瘤宿主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26]。 微量元素在体内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作为机体多种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生长发育、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机体衰老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微量元素的过多或减少,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王建杰等研究了全科广谱治疗仪照射对小鼠肝脏微量元素的影响,发现峰值波长7~10μm的中远红外线照射对微量元素的失衡能够进行双向调节,对于正常含量也可促进其吸收,起到很好的防病、治病、保健作用[27]。
2023-07-07 04:10:162

做红外线理疗时是否会杀死白血球?

照射远红外线时,体内脂质氧化过程变得较缓慢,白血球中嗜中性球吞噬能力增强,而白血球细胞内钙离子也会增加,因此对增强免疫力有非常好的效果。 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的电磁波,波长在1毫米到770纳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透过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在通讯、探测、医疗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俗称红外光。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1]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 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1]。也有人认为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它作用于人体水分子时可对人体内老化了的大分子团产生共振使之裂化,重新组合成较小的水分子团,在这个过程中,吸附在老化的分子团表面的污染物质得以去除,水的比重上升,附着于细胞膜表面的水分子增加,增强了细胞的活性和表面张力。由于渗透细胞膜的水分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活性加强,因此增强了人体细胞的正常机能,使杀菌能力、免疫能力等均有所提高。此外,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不同于紫外线。紫外线主要引起光化学反应和光免疫学反应, 而红外线照射所产生的反应是由于分子振动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红外线引起的热辐射对皮肤的穿透力超过紫外线。其辐射量的25%~65% 能到达表皮和真皮, 8%~17% 能到达皮下组织。红外线通过其热辐射效应使使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皮肤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增加表皮水分蒸发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红外线还能够增强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加速皮肤衰老过程。使用同样的防晒产品和同样能量的紫外线强度下, 在户外自然阳光下所测到的SPF 值(防晒系数)明显低于在实验室人工光源下所测得的防晒效能,这是由于在自然阳光下, 皮肤受到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双重作用而引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在加速组织变性中的作用是一样的。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
2023-07-07 04:10:251

为什么cod在线监测仪器晚上数据偏高?

  因为晚上气温偏低,污染物散发得要慢一些,且光源减少,化学物的光化学反应减弱。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测定方法:重铬酸盐法、高锰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符合国家标准HJ-T399-2007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2023-07-07 04:1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