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中国最早的一位红学家是谁

2023-07-07 17:58:25
TAG: 红学家
共1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按照时间划分,实际最早的红学家应该有以下两人,他们分别是脂砚斋、畸笏叟。

首先是脂砚斋,《红楼梦》抄本系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但脂砚斋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妻子说;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

其次是畸笏叟(jī hù sǒu)是仅次于脂砚斋的《红楼梦》的第二大评批家。他是何许人,历来也有几种观点:(1)他是脂砚斋的另一化名;(2)他是曹雪芹的舅父;(3)他是作者的伯父,真名叫曹硕;(4)他是曹頫的化名(作者的叔叔或父亲),等等。这些观点也是须得商榷的。

国内著名的红学家名录:

脂砚斋、畸笏叟、高鹗、程伟元、王国维、蔡元培、胡适、俞平伯、毛泽东、张爱玲、周汝昌、刘心武、王希廉、张新之、姚燮、明义、裕瑞、周春、焕明、涂瀛、王梦阮、沈瓶庵、邓狂言、寿鹏飞、景梅九、王伯沆、吴世昌、吴恩裕、王昆仑、戴不凡、芙萍、张笑侠、季新、陈独秀、鲁迅、顾颉刚、吴宓、郑振铎、翦伯赞、陈觉玄、李玄伯、牟宗三、周绍良、沈从文、郭绍虞、容庚、姜亮夫、唐长孺、阿英、李长之、刘大杰、韩国磐、傅衣凌、程千帆、邓云乡、徐恭时、邓允建、王朝闻、王利器、郑朝宗、王力、朱南铣、陈毓罴、王佩璋、曾次亮、杜世杰、李知其、赵同、张毕来、朱淡文、蒋和森、宋淇、何其芳、启功、张天翼、胡风、林语堂、老舍、茅盾、吴组缃、端木蕻良、舒芜、高阳、王蒙、周策纵、潘重规、徐复观、夏志清、李辰冬、赵冈、余英时、柳存仁、方豪、唐德刚、康来新、童元方、冯其庸、李希凡、周思源、蔡义江、蓝翎、胡文彬、孙玉明、张庆善、刘梦溪、胡德平、周雷、林冠夫、土默热、欧阳健、邓遂夫、梁归智、克非、霍国玲、陈林、刀丛中的小诗、王颖、贺远、郑无极、芦哲峰。

相关推荐

张爱玲与唐德刚的关系

张爱玲与唐德刚没有关系。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生于上海,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中国现代女作家。唐德刚(1933年7月-1957年3月),男,四川省达县人,1954年2月参加革命,生前为志愿军7师20团通讯员,1957年3月在朝鲜因公牺牲。所以张爱玲与唐德刚没有关系。
2023-07-07 11:36:351

少帅赵四给夹菜的是谁

是张学良。1990年,张学良对自己的好友、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唐德刚说过一句话:"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荻是最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最可爱的女友,而我的最爱在纽约。"据说1991年张学良刚刚重获自由时,就对赵四小姐说:"我要去看望一个红颜知己,你不要跟着我。"赵四小姐很奇怪,便问:"你的红颜知己?是哪一位啊?赵四小姐看到张学良和"贝太太"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用餐时"贝太太"热情地照顾张学良,为他夹菜,饭后还牵着张学良手给唐德刚送行,
2023-07-07 11:36:4215

唐德刚对胡适政治思想的分析

这篇《胡适口述自传》中的一个注解。可说是唐德刚对胡适思想的全面批判,大快淋漓。很客观地分析了胡适所崇尚的安吉尔和杜威之思想,批判了胡适思想的历史和个人局限性。唐德刚果真敢说能说,符合我的口味。 胡适之先生这篇有关政治思想的自述,是他晚年著述中很重要的一篇。这里所谈的虽是他青年时代的故事,但也是他晚年期的夫子自道,而且是一篇对他幼年思想重新估价、从头核准、初无丝毫“修正”的夫子自道。笔者二十年前为他英文自述作导言时,也就根据这几篇而强调说,胡适思想四十年来无太大的变动。这从好处来说,是胡适思想的前后一致性;从坏处来说,则是胡适之没有进步。青年期的胡适是被两位杰出的英美思想家——安吉尔和杜威——“洗脑”了,而且洗得相当彻底,洗到他六十多岁,还对这两位老辈称颂不置。这也就表示胡适的政治思想,终其生没有跳出安、杜二氏的框框。胡适之先生一生反对“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可是在这篇自述里,我们不也是看到那个才气纵横的青年胡适,一旦碰到安吉尔、杜威二大师,便“尽弃所学而学焉”,让他两位“牵着鼻子走”吗?适之当然不承认他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不自觉自己的鼻子被牵了。这并不表示他老人家没有被牵。相反的,这正表示牵人鼻子的人本事如何高强罢了。 安吉尔、杜威能在东方碰到个诚实无欺、信仰坚定、生死不渝的一世祖,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就不能呢?一个民族的智慧老大之后,被侵入的新兴思想所洗脑——所谓启蒙期——并赖之而复苏,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一直停留在洗脑程序之中,而不能跳出框框,那这个老大民族就脑脉硬化,没有进步了。 记得幼年读《左传》,读到一个小故事说:“公嚼带,使公子牛焉。公子仆,折公二齿。”在胡先生这篇自述里,我们也看到,胡适嚼带,使安、杜二人牛焉。安、杜仆,胡公折其二齿。 当然在近代中国启蒙的思想家,甚至海外的宣传家之中“折其二齿”的,正所在多有,并不只胡老师一人。所以我们要了解胡适的政治思想,先得搜搜安、杜二公的“根”(root),看看他们怎样能使我们那样有才学的胡老师,来“俯首甘为孺子牛”! 大凡一个思想家,他思想体系的建立,总跳不出他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他智慧成长期中的时代环境。这是他的根。其后枝叶茂盛,开花结果,都是从这个根里长出来的。安、杜二氏的根是怎样长法的呢?让我们先来逐条解剖一下: 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他们的文化传统白得像一条被单。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从欧洲白种人的文化传统出发的。 第二,他二人都是西方扩张主义极盛时代、最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上等公民。 第三,他们是上述这个社会内的“开明分子”、“社会贤达”、高级知识分子,自命为有教无类的大学者、教育家。他们的人品都是极其善良的:奉行基督,反对战争,同情弱小,同情得像贾宝玉同情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一样。 第四,他二人就同胡适之先生、张君劢先生一样,无拳无勇无钱,而又自命不凡,不甘寂寞,专门欢喜“谈政治”的“白面书生”。现在美国的费正清先生等等的社会贤达,还是属于这一类。 有了这四条框框,我们就不难看出他们所讨论的“力”、“能”、“和平”、“法律”等等概念的本质之所在了。所谓“力”也者,在他们看来,就是英国的“力”碰到了德国的“力”。他们二力相销,两败俱伤,所以胜者也就不能发“胜利财”了。他们就未看到一旦英国的“力”碰到印度的“力”,俄国的“力”碰到中国的“力”,二力不相销,则胜利者就要发“胜利财”了。他们如果不发胜利财,胡适之先生也就没有“庚款”可以“留美”了。 所以谈近三百年来的世界问题(包括今日美、苏争霸的问题),如果抹杀“帝国主义”这个基本概念,则一切理论也就不值一驳了。 再看安、杜二氏所谈的“和平”罢! 他们的“和平”的定义,事实上是:“全世界在休战状态下,维持现状(status quo)。”第一次大战(乃至第二次大战)前后,想“维持现状”最力的国家便是“日不没”的大英帝国。她在“现状”之下,已日不没矣;不维持现状,难道还要征服火星吗? 那时想打破现状,使世界大乱,好浑水摸鱼的是德、意、日等几个小强盗。大强盗要维持现状,保护“既得利益”,小强盗要打破垄断,向大强盗分赃,才搞起了所谓“世界大战”,其理甚明。 在这情况之下,安、杜二大师要全世界休兵息战,维持现状,这不但小强盗不肯;这现状对我们这些历经大小强盗洗劫、弄得家破人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次殖民地,又发生什么意义呢?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反对“参战”的理论基础(我强调的是“理论”二字),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 安吉尔、杜威这两位白面书生,书生论政,见不及此,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二人皆“身在此山中”。像胡适之先生这样的从半殖民地出来的黄面书生,在国际政治上也和他们大唱其同调,不是很可笑的事吗?! 杜威对“法律”所作的那两条解说,事实上和我国汉朝许慎所说的“触不直者去之”,同样没有太大的反驳价值,因为他忽略了“法律”的从属性而以偏概全。 “法律”就像一头猎犬,它是有“主人”的。杜威用数理逻辑所推出的答案,在今日政治学派上说盖可归之于“数理派”(mathematical metrical)。他这个调节不同力量、使其作有组织地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这一公式,有个大前提——使用这一公式的人,必须全是“主人”。这样则一条公路上两位驾驶员,各自靠右边开车,各自经济有效地使用其“力量”而不至于“浪费”。 可是就在胡适之在美国做学生的时候,也就是杜威完成这个公式之时,美国加州却有一条管理该州公路的“法律”。那条“法律”规定在公路驾马车而过的小贩,不收费,或收费甚轻;步行挑担的小贩,则付重税,重于马车数倍。何以故呢?就是“主人”家里的人都是乘马车的。那些“挑担”的广东小贩,站都站“不直”,所以这匹野兽“廌”便“触而去之”了!笔者在50年代的中期,为着应付考试也曾熟读杜威之书。讲到“不疑处有疑”之时,我就把他一段段地开了天窗,虽然我在三重口试的考场上不敢对这个杜家店说半个不字。 后来我访问胡先生,我看他老人家无条件地服膺杜威的情形,心中亦不以为然。但是胡公虽然一辈子鼓励人家“怀疑”,他自己却不大愿意人家对他的思想有所“怀疑”。笔者因而也就未敢过分地唐突西施。可是适之先生是绝顶聪明和极度虚心的。我们的字里行间式的聊天,曾惹起胡先生用了大笔血汗存款,托我替他买了十来本研究杜威的新著。 笔者叙述这段小事,并不是说其愚如余小子者,尚敢斗胆批杜,而胡大师却不敢说半个不字!非也。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辈分”问题。 适之先生求学于清末民初之际,那时孔家店已不倒自倒。思想界一片空白(笔者这一论断,周策纵先生是一向反对的),青年知识分子乃四出“求经”。可是这些洋“经”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新鲜、大高明了。在泰山压顶的西风东渐之下,他们完全丧失了“学术自主”的信心(事实上也无此能力),因而新学问对他们只有“皈依”的份,哪里谈得到怀疑呢?幼年既无力怀疑,也无心怀疑,年老功成业就,已成了开山宗师,东方一世祖,自然就更不会怀疑了。这不但是实验主义者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如此。 我们这后一辈就有点不同了,我们第一个怀疑是那些“留学归国”在大学里教过我们的洋老师。对老师的怀疑,因而对老师的老师也就不太信任了。这就是笔者所说的“辈分问题”,倒不是后一辈胆子大,“不知轻重”。 再者,胡适之先生原是个十分标准的传统中国士大夫。传统的士大夫现代化了,因而他与英美的士大夫——英国的张君劢、美国的胡适之……也就一拍即合。后一辈的知识分子去古已远,他们的士大夫气息已经很淡薄,加以他们都是抗战、革命等空气喂大的,对洋人也就没有像老一辈子那样说一不二了。
2023-07-07 11:37:051

唐定魁后人

唐定奎(1833—1887),字俊侯,安徽合肥(今肥西柿树岗乡唐五房圩人),清朝将领。谱名家祥,排行老五,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清朝廷挑选淮军将领唐定奎赴台御敌。唐定奎率6500名精兵强将乘船横渡海峡进驻宝岛,成为淮军抗日保台的一位主将。唐德刚(1920-2009),出生于安徽省旧合肥县西乡唐三圩子(今合肥市肥西县),曾祖辈唐定奎等为淮军重要将领,虽为行伍,亦重文治,出资办过金台文社及地方书院,文脉延续后代。
2023-07-07 11:37:111

如何评价唐德刚

读唐德刚的人,一般印象是除去其恣肆汪洋的文风和戏谑调侃的笔触,剩下的“干货”没多少,也有人感叹,把历史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聊,我还要你唐德刚干吗?整体上,唐德刚最大的优势是文笔流畅,但是,流畅过头就成了油滑了。唐德刚到了晚年写文章有些洪老叫花子加周伯通的意思,这样他的文章的深度就很难说了。唐德刚自称为胡适的弟子,但凡为胡适写传的人,都为其“浅薄”的公共印象设立专门章节进行辩护,那后人如果做唐德刚传记,是不是也开了个章节,为他的“史学不严谨”,开辟章节呢?央视百家讲坛在神州大地火爆之后,很多人因此想到了唐德刚,都认为唐德刚才是“天才说书的”, “才是百家讲坛的真命天子”,如果他在世,也就轮不到易中天这样的说书人了。在海外,唐德刚是以爱国者的形象出现的,比如他批评胡适:在抗日战争中任驻美大使的胡适是“摸鱼捉虾,误了庄稼”,原因是当时的胡大使理应多为当局争取些国际援助才是,而他却到处搞什么空洞的民主演说,最后,大使当不成了。另外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任系主任期间,就大刀阔斧地把原有的课程砍掉了一半,一口气开出了十几门美国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亚美学”课程,诸如“亚裔民族移民美国史”、“美国政法制度与亚裔移民适应之研究”、“亚美文化冲突”、“亚美文学选读”等等,将那些洋人史学家有意无意地避而不谈的、百年来华侨移民美洲的血泪史搬上了大学讲坛。这也是有历史贡献的。
2023-07-07 11:37:331

李宗仁回忆录哪个版本最全

精装版最全。精装版的《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全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的真面目。《李宗仁回忆录》是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2023-07-07 11:38:071

为什么说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

一、“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各算一个,顾维钧因未有决策权,顾维钧只能算半个外交家。”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说的 。二、周恩来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完成,产生了令后人称道的“万隆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不卑不亢,儒雅的外交风度,直到今天仍被全球政客津津乐道。全球十大外交家,周恩来总理排名第一当之无愧。三、李鸿章虽然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但毕竟都不是李鸿章造成的,李鸿章每次做的都是事后的谈判工作。而且除了李鸿章,清政府几乎无人可以用来进行这种外交了。顾维钧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是弱国外交的闪光,但是终究没有保住山东。扩展资料一、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二、作为外交部长的周恩来 ,经常在外交场合上妙语连珠。有次周恩来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赫鲁晓夫就出身问题刺激周恩来道:“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恩来
2023-07-07 11:38:161

宋朝诗人梅尧臣可怜名位祗都官

在宋朝,一个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如果没能进馆入阁,那是要被惋惜和讥笑的,大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 梅尧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爱好诗歌,《宋史》说他:“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给予了精准的评价。他一反宋初西昆体诗歌表面的浮艳和内容的空洞,注重平淡、含蓄、深远,给北宋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过,有才的人不一定都能考上进士,正如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说:“帝制时代考科举,原是十考九不取的。屡考不取,才是正常现象;考取了才是反常和意外。”所以,尽管梅尧臣“工为诗”,有才名,但他在科考道路上却坎坷崎岖,屡试不第,最后,他只好“拼爹”,通过父辈的功劳荫补入仕,授太庙斋郎、河南县(隶属河南府)主簿。 这个小官开头运气不错,刚出道就遇到了好领导钱惟演。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年),钱惟演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市)留守,称“使相”,与宰相平级。钱惟演是朝中大臣,身份高贵,但他更懂得尊重人才,提携后进,堪称伯乐。他曾对当时在洛阳任职的部下梅尧臣、欧阳修、尹洙等一批青年才俊给予过许多帮助,尤其对梅尧臣和欧阳修,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筹,经常与他们诗酒唱和,切磋技艺,又在同僚中广为延誉,“到处逢人说项斯”,梅尧臣、欧阳修因此被世人并称为“梅欧”,名满天下。上至宫廷,下至闾巷,到处传诵梅尧臣的诗歌,甚至在西南少数民族的衣服上,都织有他的《春雪诗》,可见他的影响之广。 只是,他这个小官在钱惟演眼里是人才,在民间有诗名,但在朝廷,却既无政声,又无能名,朝廷始终没有把他当成干才。在洛阳任满以后的岁月里,他还到江西、浙江、陕西等多地任职,历任县令、监税、监仓等职,一干就是三十年。像他这样文名显赫,又经过多地任职、多岗位锻炼的,老在区区末吏的岗位上徘徊不前,颇为少见的。很多士大夫认为,像梅尧臣这样的大才子,不进馆入阁,真是枉费其才,纷纷为其抱屈,嘉佑元年(1056),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甚至联名向宋仁宗推荐梅尧臣。 在大家的惋惜、褒扬以及轮番推荐之下,宋仁宗决定面试一下这个闻名天下的诗人,一试,果然才华出众,便赐他进士出身,出任国子监直讲,后任尚书都官员外郎。然而,这个员外郎仍旧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散官闲职,副宰相石中立就曾打趣说,员外郎还不如皇宫里一个天天有肉吃的狮子,“园外狼(员外郎)不如园中狮”,可见其地位之低。更让人遗憾的是,梅尧臣在都官员外郎任上没几天,便撒手人寰,阖然而逝了。追悼会上,人们唏嘘不已,有同僚甚至仍替他抱屈道:“赢得儿童叫夫子,可怜名位祗都官。”(宋代赵与《娱书堂诗话》) 不过,梅尧臣对自己的仕途通达与否,似乎并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嘉佑年间,宋仁宗征召他编修《新唐书》。接到皇帝的征召之后,他对妻子刁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好动的猴子,被塞进布袋,该多难受?表达了他颇不情愿的心态。知夫莫若妻,刁氏的回答更直接:“君于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世界上谁见到过能爬上竹竿的鲇鱼呢?注定官运不畅,仕途不通。 这说明,对于做官,梅尧臣有自知之明。事实也是如此,大凡诗文写得好的,在政治上便有其天生弱智的一面。因为真正的好诗文,都是个性、坦诚、率真的表达,而政治却讲究妥协、利益、折中,与写诗有其对立或不协调的一面。所以,文人治国,诗人从政,常常不是幼稚到可笑,便会狂妄到自大,幼稚处不讲科学,狂妄时没有理性,往往把国家引向歧途或灾难的深渊,像之前的南唐李煜,之后的宋徽宗赵佶,莫不如此。 梅尧臣在基层工作三十年,很少在意自己的官运,每天履行职责,按部就班,工作之余,吟诗作赋,不亦乐乎。据宋代孙升的《孙公谈圃》说,梅尧臣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游山玩水,无时无刻不吟咏。他随身携一贮放纸张笔砚的“算袋”,有时灵感一来,即使座有贵宾他也不顾,兀自离开,从“算袋”中取出纸笔,奋笔疾书。有人偷看他的纸片,发现上面书写的都是诗歌,或一联,或一句。而以后,这些苦吟得来的断章,便成为了梅尧臣诗歌中的警句、绝对、神来之笔。梅尧臣的名头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那是日日夜夜、念兹在兹、心无旁鹜、专心致志的结果。 大文豪欧阳修一辈子佩服的人不多,但他对梅尧臣却心悦诚服,“自以为不及”,还以“穷而后工”对其人其诗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造就了梅尧臣和他旷世绝代的诗歌,可谓一语中的。对于奔竟于途的人,官运通达,或许是好事,但对于诗人来说,官运不通,倒也不见得是坏事,多一个明心见性诗人,总比多一个碌碌无为的庸官要好。
2023-07-07 11:38:411

2000年张学良见大陆亲友,反复念叨几句话,弟妹:我听着都觉得惨

2000年,美国夏威夷。 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六月匆匆而过的海风,带来了夏日特有的气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蓬勃生长,有一位特殊的老人,也迎来了自己的百岁诞辰。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 只见张学良一身西服,戴着眼镜,步伐缓慢而又坚定,尽管上了年纪,却依旧挺直了腰板,依稀能够窥见当年叱咤风云,纵横疆场的英姿。 他向从大陆来的亲友一一问好,其中,一位名叫谢雪萍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位谢雪萍,是张学良四弟张学思的妻子,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 然而,见到这位有些陌生的弟媳后,张学良却难掩内心的激动,反反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正是这句话,令谢雪萍心生感慨,连叹张学良晚年凄惨。 张学良究竟说了什么?谢雪萍又为何有此感慨?他们二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机缘? 这一切,还得从那场特殊的生日宴会说起。 对于今年八十岁的谢雪萍而言,2000年的6月10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 飞机缓缓降落在夏威夷的土地上,海风吹拂,热浪滚滚,老人虽顶着一头银发,却依然目光炯炯,步履坚定。她此番前来,为的是给那位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庆祝百岁生日。 世人或许有所不知,她那故去多年的丈夫张学思,既是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也是张学良最牵挂的四弟。 然而,在见到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之前,谢雪萍的心中也充满了忐忑。 张学良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欢迎她的到来?亲人相见,又会说些什么?怀着满满的紧张与期待,谢雪萍出发了。 谁料,此行最初,便不是那么顺利。 张学良的生日在6月1日,他的儿子特意提前联系了谢雪萍,希望她能够在父亲生日当天前来祝寿。 可临出行前,谢雪萍接到通知,她还不能立马动身,需要再等候一段时间。因此,当谢雪萍赶到夏威夷时,已经是6月10日。 初见张学良,两人都有些局促。 上了年纪后,张学良的眼睛不太好,再加上他先前从未见过谢雪萍,因此只能使劲地盯着看,在旁人的介绍下,这才认清了来者。先前,谢雪萍也只是在照片上见过张学良,这次见到真人,颇有些紧张。 好在不出片刻,众人便熟络了起来,因为他们谈到了一个共同深爱着的人:张学思。 谢雪萍的二女儿拿出了父亲生前的相片,交给张学良看。张学良凝视着相片上风华正茂的弟弟,久久说不出话,心中却有着千言万语。 良久,他才望着谢雪萍,告诉她,在这么多弟弟里,张学思是他最喜欢的那一个。 张学良说,张学思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佩服这个弟弟,因为张学思甚至比他还“凶”。 提到丈夫,谢雪萍的眼眶也渐渐湿润了。 张学思虽出身帅府,却心怀大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开国将领。他与妻子谢雪萍相识于延安,从此之后便成为了一对心意相通,灵魂相随的革命伴侣。 一个是军阀的儿子,一个是雇农的女儿,却毫无嫌隙地将生命相连,一同奔赴华北战场,抗日救国。 而在张家那么多的兄弟中,张学思也是最懂大哥的那个人。 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正在中央军校念书的张学思受到牵连,当夜被军校扣押。但对于兄长的行为,张学思打从心眼里敬佩。一年后,张学良被囚于溪口,张学思几经辗转,前往雪窦山中探望。 他一共待了四天,除了陪张学良聊天散心之外,二人还借助纸条,秘密交谈了抗战的局势。长兄如父,临别前,张学良叮嘱张学思照顾好自己,他宽慰弟弟,倘若东北军能够团结,抗战范围扩大,自己就有恢复自由的可能。 那一年,张学良三十六岁,张学思二十一岁,兄弟二人都没有料到,这竟是他们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音信再通之时,已物是人非,天人永隔。 而张学良接下来反复念叨的几句话,更是大大刺痛了谢雪萍的内心。 谢雪萍回忆,张学良其实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他爱讲故事,爱给所有来看他的亲朋好友讲过去的故事。 从他小时候怎么淘气,再到长大之后有什么见闻,他的记忆力很好,说的话也有意思,总能娓娓道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谢雪萍说:“在恨谁,在爱谁,在喜欢谁,在想什么,他都跟你讲。” 而正是这样能言善道的张学良,也有着几句口头禅,他总是每讲三四句话就要重复一遍。他说,他想他的爸爸,想他的老爹,他想要回去,想要回家,想要回东北。 父亲,家,东北,这三个关键词在张学良的口中来来回回出现,寥寥数言,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每当张学良说起这些话时,总能让在场的人眼角湿润,千言万语凝在心头,不知如何回答。 望着眼前这位垂垂老矣的名将,谢雪萍心中酸楚。 在她自己的口述史中,她回忆起这一切时,提到了一个“惨”字。 谢雪萍感慨:“老人到这个年纪说这个话,哎呀,我听着都觉得很惨。有时候我一想这个,哎,有家回不得,英雄晚年就是这个样子。” 如此叹息,令人不忍细读。 那么,张学良为何有家不能回?他对阔别多年的大陆,又有着怎样的牵挂? 往事依依,还得从1946年说起。 实际上,张学良当年是被“骗”去台湾的。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便辗转各地,囚禁了意气风发的张学良。张学良被囚后,无论是他的部下亲友,还是中共的热心人士,都曾经多次尝试搭救他,无奈屡次失败,只能想方设法,暗中帮助。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有意发动内战,战争一触即发。在这一关键时刻,如何安置张学良,便成为了蒋介石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蒋介石于1946年秋天下令,将张学良秘密诱拐至重庆,然后转移到台湾。 就这样,张学良开启了在台湾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是,他与大陆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过。张学良始终心系大陆,没有半刻忘却过故土。 1980年,张学良去往金门参观,透过一架高倍望远镜凝望大陆,久久不愿离开。他还曾引用于右任的诗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念。 所谓“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多见兮,只有痛苦”,字字泣血,诉说着张学良对回到家乡的渴望。 张学良九十岁生日那年,邓颖超为其发来贺电,张学良收到后开心极了,特意将这封电文悬挂在了举办寿宴的宴会厅墙壁上。 直到1988年,蒋经国心脏病发,吐血而亡,蒋家王朝在台湾的势力逐渐衰落。两年后,张学良重获自由,他那颗渴望重回大陆的心,也随之而动。 也正是在那一年,张学良接受了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教授的采访,进行口述史撰写。 他明确地告诉唐德刚,自己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东北老家去看看。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张学良也曾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与政治无关,他本人早已退出政坛,也早已脱离政治。 在这位叱咤传奇的老人心中,回家就是回家,只是为了看一看许久未见的亲友。他不希望人们把自己探亲扫墓的行为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言辞之恳切,足以说明张学良真切的思念。 在得知张学良的心愿后,他的老友王冀曾于1991年替其向各方周旋。王冀积极联系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告诉他们,张学良已经九十岁高龄,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回到东北看望家乡父老。不仅如此,他还希望能够将张作霖的墓地由锦州迁往老家海城。 中共方面十分支持张学良回乡,发出了一封邀请函。遗憾的是,张学良这次的大陆之行最终还是落了空。 然而,张学良始终不曾放弃。 台湾有他的家,但一个人总是会想要回到自己的老家,他的心中时刻挂念,只期待有一日成行。 那一年的年末,张学良还为远道而来的原东北大学代校长宁恩承题写了“东北大学”的校名。 尽管身处海峡另一端,但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却始终留在他的心里。就连中国京剧院首次访问台湾的时候,张学良也毫不避讳的告诉这些艺术家们,等身体好一些,自己非常想回去。 当他的老乡,著名笑星黄宏来到台湾访问时,张学良还向黄宏询问了沈阳这些年来的发展与变化。 他托黄宏向东北的人民传达自己的问候,甚至深情的用家乡话隔空喊话,要黄宏告诉东北的老少爷们,自己也很想念他们。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学良的大陆之行,在1993年迎来了又一次转机。 当时,丁中江在北京提议,让蒋纬国与张学良结伴返回大陆扫墓省亲,途径溪口、沈阳与西安,最终在西安召开 历史 研讨会,再度唤起国人对西安事变的认知。 这一次,海峡两岸达成了一致,可命运偏偏在此时,同张学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没有人能料到,此事敲定后不久,蒋纬国与赵四小姐,双双因病倒下了。 蒋纬国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不知何时能够康复。赵四小姐也因为老年性骨质疏松而入院,无法出行。独独只有张学良一人,此行无法展开,无奈之下,这一次返回大陆的计划,也最终取消。 但直到去世前,张学良都没有放弃过重返大陆的希望。 又过了两年,张学良身在美国,当新任东北大学校长询问他能否找机会回家乡探望时。张学良连声说:“我会回去看看,会回去的!” 一年后,校长再度飞往夏威夷拜会张学良,临走前,张学良还放心不下,再三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建设东北大学,多多为祖国培养人才。 然而,世事变化无常,随着年岁的增长,大陆之行一再蹉跎,而张学良的身体也逐渐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旅行。在他去世之前,他终究是未能回到大陆,无怪乎谢雪萍在听到他的声声呢喃时,痛从心起。 实际上,在2000年之后,谢雪萍还在美国见过张学良两次。然而,这两次之间,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在参加完张学良的百年寿宴后,谢雪萍与张学良道别。 临走前,两人做了一个约定。谢雪萍向张学良承诺,第二年他过生日的时候,再来美国看他。 然而,在谢雪萍临行前,意外再起,这让她不得不推迟了行程,陪伴张学良度过了最艰难的几天。原来,就在张学良过完百岁生日没几天,赵四小姐去世了。 谢雪萍和张学良一同围在病床前,眼睁睁看着赵四小姐离开。 所有人都在为赵四小姐的后事所忙碌着,只有谢雪萍推着张学良,孤独地行走在医院的走廊里。 眼见妻子离世,张学良痛苦万分。 世人眼中叱咤风云的少帅,此时却流露出了极为脆弱的一面。谢雪萍心中有着无限感慨,她告诉张学良: “大哥,你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汉,你要挺得住。这没什么事,人都是这样的。” 听了谢雪萍的劝慰,张学良沉默着。 他没有落泪,也不曾开口说话,只静静的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谢雪萍有些担忧,不断安慰张学良,希望他能够挺住。尽管张学良缄默不语,但谢雪萍知道,他一定在思念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一离开,将张学良的心也带走了大半。 后来,谢雪萍回忆起张学良曾对自己说,倘若赵四死了,自己也活不了,心中感慨更甚。 第二年,谢雪萍依照约定,再次来到夏威夷,为张学良庆祝101岁生日。 张学良见到她,依旧很开心。两位老人之间的会面,如同上一次那般愉快。张学良依旧有许多故事要讲,谢雪萍和亲友们也依然默默的坐在一旁,听张学良回忆往昔,无人打断。 这一次,张学良又说起了自己年轻时胡闹的往事。 而那消逝多年的童年记忆,似乎也逐渐回到了张学良的脑海中。 他给他们讲起了年少时在帅府包饺子的故事。张学良告诉他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沈阳都十分寒冷,因此他们一大家人总是包完饺子后将它们冻到房间里,一冻就是几大间房子。等到要煮饺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凑上来帮忙,热闹极了。 饺子,是中国人团圆时最好的图腾,也是张学良心中对家乡与亲人,最深刻的渴求。 他也依然会反复提起自己的父亲张作霖。 无论在谁面前,他都在夸奖父亲。他说,老爷子是第一有智慧,有战略眼光的。尽管此时的张学良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百岁老人,但在他心里,父亲永远都是光辉的,伟大的。他敬佩他的父亲,自始至终,从未改变。 而张学良也始终记得,在他离开家乡的时候,张作霖的棺材还在大帅府家里放着,都没落葬,连坟墓都没修成。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张作霖的棺材才移到了驿马坊。 自当年一别,张学良便再也没有机会为父亲扫一次墓,磕一个头。 这一次离开时,他们二人再次定下了一个约定。谢雪萍告诉张学良,自己明年十月再来看他。因为谢雪萍的孙女在外留学,十月的时候正好有空,她想要多带一个亲人来看望张学良,张学良欣然应允,却再也没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第二年深秋到来之前,张学良便离开了人世。 谢雪萍接到消息后,便匆匆赶往夏威夷。这是她与张学良的第三次会面,但这一次,已是生死相隔。她赶到的时候,张学良尚未下葬,直到谢雪萍带着亲人们前来,送了张学良最后一程。 2022年4月8日,谢雪萍也闭上双眼,与世长辞。 往事如烟,种种风云际会,最终都会成为 历史 长河中的一粒尘埃。然而,张学良晚年的声声呢喃,却如同烙印一般,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无论是一声叹息,抑或是感慨万千, 历史 最终都会给予公正的答案,铭刻于众人心间。 参考文献: 1、谢雪萍:从延安出发 ——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 历史 ,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20年。 2、刘永路.张学良与张学思[J].东西南北,1986,(第6期). 3、谢雪萍,朱洪海.张学思:从大帅府走出的开国少将[J].江淮文史,2016,(第4期). 4、仁旻.张学良终生 隐情未回大陆的[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8,(第5期). 5、赵东阜.心系大陆的张学良[J].兰台世界,2000,(第1期). 6、史言.张学良因何未圆“大陆梦”[J].文史月刊,2004,(第2期).
2023-07-07 11:38:481

清朝多少年?四种说法哪个更准确?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据事实来看,这是事实。不会因为世界的变化而改变。清朝建立于明朝之后,结束于民国。客观存在。然而,学术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清朝存在多久了?历史上有四种说法:一千二百六十七年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说:“明帝统治了276年,他们的继承者满清皇帝统治了267年。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罗素《中国问题》也说,“到了1644年,明朝被满人灭了,清朝建立并采纳了汉人的风俗。1911年,清朝被革命推翻。”算下来是267年。268年唐德刚《袁世当国》说:“1912年2月12日,宣彤皇帝溥仪下令退位,268年的清朝正式结束。”根据颜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年的记载,清朝占据中国的历史舞台长达268年,占整个中国王朝自秦朝以来历史的八分之一。3276年据《中国年谱》年记载,1911年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翻,距离皇太极改国号已有276年。辞海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宣彤三年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自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来,大清延续了276年,有11个皇帝。”这两本书比较权威,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接受这个观点。4296年白《中国王、皇后、王公、王公的世系》说清朝是“一汗十一帝,1616-1911,建国后296年”。也就是说,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到1912年宣彤皇帝退位,已经过去了296年。
2023-07-07 11:38:541

于右任与妻子的凄美爱情传奇!他晚年的这一遗愿为何落了空?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名为《望故乡》的诗歌出自书法家于右任之手,这首诗最初本不是诗,而只是于右任先生的临终遗言。 能让耄耋老人如此牵肠挂肚的故乡,定不止是「 ”落叶归根”这般简单。实际上,于右任极其思念大陆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最爱的妻子高仲琳一直留在大陆。 高仲琳是陕西三原人,生于1881年,较于右任小两岁。1898年,戊戌变法这年,高仲琳便与于右任结为了夫妻,这年,她17,他19。 婚后,两人共同生养了多个子女,感情一直相当融洽。性格开朗的高仲琳深爱丈夫,在丈夫前往上海等地后,她一直在老家三原替丈夫照顾老小。这期间两人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但此间的他们一直通过书信互诉衷肠。 高仲琳是个聪慧且有魄力的女子,战争期间,她甚至还曾为掩护丈夫周旋于已接受直系改编的部属将领之间,为丈夫出过大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高仲琳尽可能地为于右任做到了她能做的一切。于右任在前方打拼的日子里,她一直为他稳定后方,她不仅未曾让她为家里忧心过任何,甚至还亲手为他缝制青鞋、白袜、衫褂、衣裤。 于右任在前方辛苦,她的妻子在后方的艰难他也时时看在眼里,他总对妻子说: 「 ”快了,很快,等战打完了,我们一家子便不用总分开了。” 然而,让于右任和高仲琳怎么也没想到的是:1949年战争结束的时候,便是夫妻此生永诀之时。 1949年4月,于右任被裹挟到了台湾,而此时妻子高仲琳则留在了大陆。据说,这之后不久于右任曾为接妻女折返到重庆,但妻子却已因等不到丈夫而从约定地点重庆折去了成都,两夫妻就此错过。 这一年,于右任年已71岁,而妻子也已69岁。这样的年纪,本该是这对少年便结成姻缘的夫妻携手作伴的日子,可偏偏:命运却生生拆散了他们。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知道,这以后,两岸的交流往来一直到1987年才得以恢复。在这之前,中国台湾和大陆,虽只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却永远只有「 ”遥望”而难有其他。 到了台湾后,身边没有妻子陪伴的于右任经常陷入迷惘和思念中,他经常在半夜叹息到:「 ”我好想念她们呀!” 无数个孤枕难眠的夜里,于右任都只能抚摸着妻子亲手为他缝制的布鞋袜啜泣。 没有妻子、子女相伴的日子里,于右任觉得时间变得分外漫长起来,只在每一个与妻子有关的纪念日里,他才能强打着精神梳洗打扮一番。 好在1956年,历经千难万难后,于右任终于通过香港的友人吴季玉与大陆的亲人取得了联系。第一时间,时刻担心妻女没钱花的于右任,赶忙汇了600元给高仲琳和于芝秀母女。 此后,吴季玉每年赴台为于右任祝寿,也为他在海峡两岸传递家书。 1958年,正是于右任与他的发妻高仲林的金婚之年。于右任想起,年轻时自己曾对妻子说过「 ”等结婚50周年纪念那天,我要把你打扮得美美的带你去咸阳桥拍照。”可如今,金婚纪念日终于来了,他们也都好好地活着,但彼此却因一湾海峡而只能互相遥望。 叹息了一整日后,于右任为解相思苦,提笔写下了那首名为《忆内子高仲琳》的诗歌,诗中,他满怀悲怆地写到: 「 ”两戒河山一枝萧,凄风吹断咸阳桥。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白头夫妇白头泪。” 在于右任登高眺望大陆之时,海峡对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正眺望着台湾,这位老者,正是于右任的妻子高仲琳。 高仲琳一直惦念着丈夫,分开的这些年,她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打探着台湾那边的消息。可每一次,她等来的都是失望,望着自己日渐苍白的头发,她总是摇头叹息着抹泪叹到:「 ”怕是等不到了,怕是等不到了”。 1961年这年,于右任妻子整整80岁了。按照「 ”男做高,女做满”的规矩,这一年,应为高仲琳过大寿。想到自己竟无法陪伴妻子过大寿,于右任不觉悲从中来,他提笔给「 ”信使”吴季玉去了一封长信。 信中,于右任倾诉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也表达了自己不能陪伴她过八十大寿的遗憾。 后来,吴季玉收到信后感怀不已。随后,在他与章士钊的奔走下,这个消息被周总理得知了。周总理得到消息时,距离于右任妻子的80大寿已经过去了一星期。但好在,按照陕西的风俗是可以补寿的,于是周总理当即表示: 「 ”陕西既然有此风俗,可以给於夫人补寿。我们决不能为这件小事而使于先生心中不安”。 随后,周总理找来了于右任的女婿屈武,要求他以女婿的名义为于老夫人做八十大寿。在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高仲琳终于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八十大寿。 当有关妻子大寿的信和照片转到于右任手中时,他将信和照片看了又看又捂在胸口含泪连连道: 「 ”谢谢濂溪先生(周总理化名)!谢谢濂溪先生!” 于右任侄孙女 得知妻子过了一个圆满热闹八十大寿后,于右任高兴极了。然而,看到妻子照片后的于右任对妻子的思念也越发深重了,抚摸着照片上已同样白发苍苍的妻子,于右任心痛极了,他多想肋生双翅飞跃海峡来到妻子身边啊。 「 ”少年夫妻老来伴”,可他们这少年夫妻,却终究只见「 ”老”未见「 ”相伴”。 妻子大寿一年后,极度思念妻子、子女和故乡亲人的于右任在孤独中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他满怀着悲痛、沉郁写下了文开头的遗言。 在这份遗言之后,他又下了另外两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被写在两张纸条上,这两句话和文开头大约可以算作于右任先生的补充遗言,上面写道: 「 ”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 ”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 写完后,于右任还在「 ”高”字旁划了一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 这之后不久的1964年11月10日晚8点零8分,于右任在台北荣民医院病故,终年86岁。离世时,于右任身边孤零零的,没有妻子也没有子女…… 更为遗憾的是,于右任去世后,并未被安葬在可以「 ”高高”眺望大陆的「 ”高山”玉山或阿里山,而是被安葬在了台北阳明山风景区巴拉卡山区墓园…… 本原创文相关参考文献: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 《于右任年谱》刘凤翰 《于右任传》许有成等等
2023-07-07 11:39:011

盘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流人物”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戊戌变法期间,曾经欺骗和出卖过光绪皇帝和维新派,间接致使戊戌变法失败。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迫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取代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恢复共和。1916年6月6日病亡。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袁世凯是一个""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曹操型的人物",他写道:"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附录】--封建军阀专制统治(北洋军间统治中国)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在帝国主义列强和立宪派、旧官僚支持下,打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南北和谈,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逼宫”。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在北京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以迫使革命派让步。革命派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1912年8月,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它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得了多数席位。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希望由此组织以他为首的责任内阁,在中国推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1913年,袁世凯悍然要求国会先选总统,后制宪法。9月,国会炮制出一个《大总统选举法》。10月,在总统选举中,袁世凯指使军警、流氓包围国会,强迫议员投票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接着把国会抛开,1913年11月他下令解散国民党,收缴国民党议员的国会证书、微章,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1914年1月,他又停止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的职务,遣散议员。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不久,他又通过修改《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这样,袁世凯不仅可以终身独揽政权,而且还可以将其传子传孙。至此,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了。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袁世凯统治时期,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他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使列强实现了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的愿望。1915年5月,为了让日本支持复辟帝制,他竟然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军阀们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12月31日,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极大典。帝制复辟活动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从1916年1月1日到3月23日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和洪宪年号。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这一次复辟的时间更短,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军阀与官僚还借助于政治势力,组成官僚买办资本集团,操纵、垄断财政金融和工业、运输业。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总之,北洋军间政府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例算。中国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北洋军间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从1912年袁世凯商取辛亥革命果实到1928年奉系军阀垮台,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刻原因是: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
2023-07-07 11:39:441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作品集之四》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口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JsPkIW42lGRQbaN1H5Jbg 提取码: ctek书名:胡适口述自传作者:胡适 口述译者:[美国] 唐德刚豆瓣评分:8.6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2页数:336内容简介:《胡适口述自传》介于自传和他传之间,是了解胡适其人其学的最好入门书。20世纪50年代,胡适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之请,受唐德刚采访,以英文口述生平,于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录音。本书即是由唐德刚根据录音,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并于1959年经胡适手订而成。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在这里,胡适回顾了自己一生学术研究的历程,从投身文学革命、到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再到批判性地研究白话小说,忆及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主要思想,是一本包罗了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唐德刚将胡适的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一方面,胡适口述中出现的一些记忆误差、难言之隐透过唐注得到复原;另一方面,唐注又拓展和深化了口述的内容和观点,针对正文所提出的问题也阐发了自己对胡适本人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评论,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作者简介: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2023-07-07 11:40:521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31岁名扬海外,晚年拒毛主席回大陆的邀请-

著名 历史 学者唐德刚,曾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中国 历史 上只有两个半外交家,一个是李鸿章,一个是周恩来,还有半个是顾维钧。 顾维钧为什么是半个?唐德刚认为,跟李鸿章和周恩来比起来,顾维钧没什么决策权,影响力没有那么巨大。 虽然这句评价稍显偏颇,不过简而言之概括了中国外交 历史 上的外交处境,因为国家贫弱,外交显得进退维谷,如何平衡就是非常考验个人能力的事情。 身为民国第一代外交家,顾维钧经得起 历史 的考验。他一生最出名的时候,就是1919年巴黎和会,因为一声“不”,导致名垂青史。但与此同时,他也有过争议的时候,比如1949年他曾被列入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 顾维钧的一生可圈可点,本文先介绍其1919年的“高光时刻”,之后重点介绍1949年以及其晚年在美国的生活。 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之前,成长之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他1888年出生于上海嘉定的富豪家庭,幼年饱受良好私塾教育,后来又赴美留学,在美国又凭借自己的出众才华,先后荣获文学学士、政治学硕士、国际法法学与外交博士学位。 更让人“羡慕”的是,顾维钧在哥伦比亚的博士还没毕业,就率先拿到了袁世凯英文秘书的职位,当时他才年仅24岁。之后,他就一直身在中国的权力中心。 应该说从实力和运气上看,顾维钧确实是佼佼者,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没有辜负这种天赋和幸运,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是为了给国家争利益,当时他年仅31岁,时间是1919年1月28日。 当时会议上,顾维钧其实是被临时推到发言人的位置,原本凭借他的资历只能排在后面,但由于中国代表团内部勾心斗角,也由于他长期研究山东问题,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最前面。 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及对民族的满腔热血,会议当天顾维钧慷慨陈词,用西方人最熟悉的耶路撒冷举例,先问对方知不知道孔子,然后说孔子就是山东人,他说: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一样! 这句话一下子就震惊了在座所有人,简单、有力、痛彻心扉。 事后美英各国报纸报道了这个发言,国际舆论瞬间转移到了中国一边。顾维钧也因此名扬海内外,成为世界知名的外交家。 但后来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弱国无外交,后来北京政府还是要求签字,不过顾维钧不同意,6月28日,他公然违抗北京政府训令,拒绝出席签字仪式,这也是我国近代外交史上第一次敢于说“不”。顾维钧的女儿也曾说: “中国现代史表明,先父顾维钧是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第一人。” 不过这件事还没结束,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顾维钧的外交努力下,不仅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约,罗马利亚、塞尔维亚和南美洲等弱小贫穷国家,也效仿顾维钧和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地位,从1919年巴黎和会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其中顾维钧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5年,顾维钧代表中国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关于是否邀请中国共产党代表出席签字仪式的时候,顾维钧是少数几个力挺中国共产党代表出席会议的国民党大员。 对于这一特别恩情,我们也不能忽视,虽然在解放战争期间,顾维钧曾有过一些比较争议的举动。 1946年顾维钧被蒋介石委派担任驻美大使,为了支撑国民党的战局,顾维钧在蒋介石的命名下,非常卖力地在美国争取援助,不仅如此,他还 力主国民政府与美国签定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签订这个条约后,相当于美国人在中国可享受国民待遇,美国货物输入中国不需要任何关税,美国资本可以收购中国任何产业,美国飞机轮船可以在中国天空和大海里任意航行,所以有人评价这个条约是从天下卖到地下,堪称现代最辱国的条约。 也因为这个争议性的条约,顾维钧被许多爱国民众视作卖国贼。或许正是因为解放战争期间这一系列类似举动,顾维钧在1949年被列入了国民党43名战犯名单,名列第22位。 不过话说回来,上战犯名单并不代表真的是战犯,排名也并不代表作恶多端的程度,只是按照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必须要挂上去,以儆效尤,发挥舆论攻势。 事实上43名战犯名单里的许多人,比如傅作义等后来都还是被我党重用,并给予了极高的荣誉和地位,所以顾维钧的实力和成就,并不会因为一份名单而被否定,也不会因为他曾在解放战争期间主张签订了通商条约,就否定他曾经的民族情怀和伟大成就。 除了在巴黎和会上的壮举,顾维钧还做了许多对国家和民族有重大利益的事情。比如抗日战争期间, 顾维钧担任驻法大使,与法国政府在货物过境越难的问题上,竭力争取,最终使得援华物资可以顺利通行。后来驻英国大使,同样如此。 1946年1月他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后,曾多次提出辞职,但没有获得批准。从本心上讲,他不希望国家内战,但多年的政府工作经历让他只能选择妥协。这也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顾维钧晚年身居国外,在国际法院一直担任重要职务,直到1967年才正式退休。晚年,顾维钧并没有忘记祖国,毛主席还曾亲自邀请他返回大陆,当时他是如何回应的呢?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72年中国派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其中有一个人名叫 章含之 ,是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妻子,也是著名民主当人章士钊的养女,同时也是毛主席的私人英语教师,也随团出席了联合国大会。 当时,毛主席委托章含之在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时候,代替他去拜访顾维钧,专门带去了礼品和问候,同时最重要的是邀请顾维钧返回大陆,参观或访问。 根据章含之后来的撰文回忆,毛主席说他很敬重顾维钧的外交才华和为人,因为顾维钧曾和章士钊是好朋友,所以委托章含之以晚辈的名义,去看望顾维钧,同时专门嘱咐不要提是来自毛主席的邀请。 毛主席同时还要章含之向顾维钧介绍大陆的情况,并邀请他回大陆来看一看,同时要章含之告诉顾维钧,统一祖国是海峡两岸爱国人士的共同心愿。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章含之于这年10月5日,在纽约顾维钧女儿住所拜访了顾维钧,并与他共进晚餐。顾维钧当时已经是84岁高龄,但精神极好,步履矫健,非常有兴趣地询问了章含之许多关于大陆的最新情况,并表示了对故乡上海嘉定的深切怀念。 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毛主席邀请他回大陆的事情,顾维钧却回避了,其实就是拒绝了。 事实上,顾维钧并不是不想回大陆,他晚年虽身在美国,但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上,一直都是传统的中国人。 他虽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度过,但他一直很自豪自己是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到了晚年,他思念故土、怀念家乡的感情更加浓烈。 平时的衣食住行方面,顾维钧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虽然工作要求他常穿西装,但仍十分欣赏中国传统服装,冬天爱穿棉袄或皮袄,夏天爱穿长衫,因为他觉得中国服装宽松且舒适。 他晚年退休后在美国,生活就像一个标准的中国绅士,每天晚上必吃中国菜,尤其是家乡上海的名菜——罗汉菜和塌棵菜,更是百吃不厌。 他退休以后最大的消遣的读书,尤其爱读中国的古典名著,因为他认为当今许多外国学者所引以为傲的阔论,其实我国早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他最引以自豪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情怀,正是因为几十年前他对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毛主席在1972年对顾维钧不念旧怨,真诚邀请顾维钧回大陆看看。 但令人遗憾的是,顾维钧拒绝了,虽然主观上思念家乡,但客观上顾维钧仍然受到来自蒋介石的胁迫。当时大陆和台湾仍然保持着对抗,且蒋介石对台湾人民有着严格的“三不”政策,不允许台湾人在公开场合与大陆有任何来往。顾维钧虽身在美国,但并没有加入美籍,所以他只能遵守蒋介石的规定。 他对章含之表达了对邀请其回大陆的感谢,但婉拒了回大陆的行动。而章含之回国后,将顾维钧的这个决定告诉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并没有表示生气,反而表示谅解, “这是章含之到外交部工作后唯一一次与毛泽东单独在一起谈话。他对会见问得非常仔细,也很谅解顾维钧暂时不便回大陆访问。他说要向这些国民党的元老们做工作,介绍大陆的发展。” 顾维钧晚年一直无法返回大陆,不仅是大陆方面的遗憾,也是他一生的憾事。后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顾维钧的女儿 顾菊珍 得以返回大陆探亲,顾维钧专门让她带回了自己珍藏半个世纪的明代 “嘉定四先生” 和民族义士侯娟曾、黄淳耀的墨迹,献给国家,并再三嘱咐女儿,到上海后一定要到嘉定去看看, 把家乡的变化详细告诉他。 顾菊珍受父亲重托,专程到了嘉定,不仅看了嘉定西门外和马陆乡的两处顾家祠堂旧址,而且还拍摄了好几张娄塘农场梅山猪的照片,带回去给父亲留作纪念,因为顾维钧是丁亥年出生,属猪。 而嘉定县人民政府也十分理解顾维钧的心情,也专门委托顾菊珍将《嘉定县城乡建设画册》送给他,让他饱览故土的变化和新貌。 顾维钧收到这来自家乡的珍贵画册后激动万分,每当思乡心切的时候,便拿出来翻阅一遍, 就似乎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后来,他给家乡人民写信,感谢家乡对他的厚爱,盛赞故土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委托外甥女按照他的记忆绘制了“嘉定镇草图”。 晚年,顾维钧在美国寓所,亲笔书写了杜甫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赠送给嘉定县博物馆收藏。同时委托家乡亲人,为他定制了全套的中国寿衣,以备后事之需。 应该说,顾维钧从头到尾都满怀着一颗中国心,虽常年身在国外,虽常年与外国人打交道,甚至用英文比用中文更多,但无论如何,他都自豪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晚年即便定居美国多年,但始终没有加入美籍。 面对1972年来自毛主席的回国邀请,他无奈选择了拒绝,即便如此,仍通过各种渠道,获悉家乡的变化,排解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1985年11月14日 ,顾维钧在家突然昏厥辞世,享年97岁。30年后,2015年9月2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专门到纽约看望顾维钧先生的遗孀严幼韵,并转达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对她110岁生日的祝贺,并介绍了国内和外交情况。 李保东说,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顾老作为中国代表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严老也是最早一批联合国中国籍职员,都为国家作出贡献,我们对此不会忘记。
2023-07-07 11:41:151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将四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从封建转

C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首先要理解“从封建转帝制”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封建是指分封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关于封建这个历史概念,分封制是周朝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中央对地方没有实现集权,选项中推行县制的含义是全国分为若干县,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吏,实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即实现了“从封建转帝制”,所以答案为C。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从封建转帝制”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的封建相区别。
2023-07-07 11:41:361

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

    胡适与文学革命    文 / 五草先生   ue5e5ue5e5胡适之先生是近代中国最伟大学者之一,他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老先生给我们娓娓道述了他的一生。在描述他的成就之中,他最推重的还是其对文学革命的推动。ue5e5ue5e5胡适先生对文学要革命的想法起自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之后,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文学需要革命,要将半死或已死的文言文改为可为众人所接受、懂得的白话文。他认为,文言文在当时早已成了一种死文字,只能用于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而当时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是直白易懂的白话文。他举出了流行了数百年的《红楼梦》《水浒传》等著作为证,认为这才是当下的真正文学,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所在。ue5e5ue5e5胡适之先生由于事务繁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法多于实践,但在文学革命这件事上,他却做到了亲历亲为。他从1915年就开始写白话文、白话诗,1916年更是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从而引起国内的文言与白话之争,陈独秀、钱玄同等人都作文以和之。之后,文学改革也就是白话文的推广似乎成了大势所趋,白话文日渐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主流。ue5e5ue5e5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话文的推行,自然是离不开胡适之先生的推动的。现在早已是白话文主导的天下,而现在的白话文想必已经白话得到了胡适之先生根本想不到的地步了。以当下的眼光看当下的文字,我以为现在的白话文早已不是胡适之先生所推重的那个白话文了。现在所谓的流行文学多是些一种粗陋的文字,毫无美感可言,想必离胡适之先生的期望相去甚远了。那么,何以会使得当年反封建的先锋成为了今日的垃圾文字呢?我以为这还需要对当时推行白话文的过程加以考究。ue5e5ue5e5我辈生于20世纪80年代,想对胡适之先生推行白话文时的情景加已亲历自然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找些旁证了。ue5e5ue5e5白话文的推行似乎极是迅速,从1916年算起,及至1920年,短短4年时间,白话文便开始成为了教育的规定语言。在1920年,北京政府就通令全国,于该年秋天开始,全国所有国民小学中一二年级的教材必须用白话文,到1922年小学课本一律以白话文为准。可以说,到此时为止,胡适之先生提倡的白话文改革似乎得到了完全的胜利。ue5e5ue5e5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教材吧。唐德刚先生生于1920年,在他十二岁,也就是1932年,他进入了当时的一所小学读六年级,他说他所上的第一堂国文课是一首叫《早晨和雄鸡》的白话诗,诗的开头几句是这么写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旧人哭|喔喔喔……|喔喔喔……”而当时唐德刚先生已是在家学过四书五经之人,可以背诵《项羽本纪》之文了。而到了初中一年级,他们学的是一首叫《时光老人》的诗,其中几句是这样的:“时光老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无必要,莫奔驰……”这对一个早已能够读懂《史记》《通鉴》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不必在此多言了吧。ue5e5ue5e5当然,胡适之先生对文学改革的初衷必然是好的,但想必是他老人家在美国待了太长的时间,忘了自己国家的一句老话“过犹不及”。他老人家对于文言文的反对似乎超出了应有的限度,他要求国人彻底屏弃文言文,以白话文全面夺权。这就使得原本我们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就此被生生截断了。ue5e5ue5e5由此观之,胡适之先生的文学改革实可谓是一场“文化大革命”了。胡适之先生是个全盘西化之人,他的“文化大革命”说到底也是想使中国文化全面向西方靠拢。但各国必有各国的特色,这样的靠拢自然是不现实的。它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后来这种全面白话,而传统荡然无存的现实。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出现了一个接续上的断层,也就使得我国在民国之后,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此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而被拦腰截断了。ue5e5ue5e5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虽然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以只占微末地位,但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似乎正在复苏,希望这个文化的断层能够在这个时代得以弥补。ue5e5ue5e5由此看来,胡适之先生是杜威“实验主义”的忠实追随者,他的文学革命也象是他实验主义的一次实践,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2023-07-07 11:41:444

讪谤的意思讪谤的意思是什么

讪谤的词语解释是:讪谤shànbàng。(1)诋毁;诽谤。讪谤的词语解释是:讪谤shànbàng。(1)诋毁;诽谤。结构是:讪(左右结构)谤(左右结构)。注音是:ㄕㄢ_ㄅㄤ_。拼音是:shànbàng。讪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⒈讥讪毁谤。引《关尹子·九药》:“不可以轻忽道己,不可以_谤德己。”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__,号为_谤。”清谭嗣同《仁学》一:“虽或他有所摭,意欲_诉,而终不敌忠孝之名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曰怨望,曰觖望,曰怏怏,曰腹诽,曰_谤,曰亡等,曰大逆不道。”二、国语词典诽谤。三、网络解释讪谤讪谤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讥讪毁谤。关于讪谤的近义词毁谤诋毁诬蔑诽谤中伤关于讪谤的诗句不因讪谤成冤亲号为讪谤讪谤祖宗之魔孽关于讪谤的成语腹诽心谤居下讪上兴讹造讪飞谋荐谤腹非心谤讪皮讪脸诽谤之木抱柱含谤关于讪谤的词语使性谤气薏苡兴谤诽谤之木飞谋钓谤飞谋荐谤腹非心谤腹诽心谤谏鼓谤木抱柱含谤薏苡蒙谤关于讪谤的造句1、雍正初年,徐骏因诗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之句,即被强指讪谤而掉了脑袋。2、谁知这么一件小事却被礼科给事中陆树德纠住,一本参上去说他这是故意讪谤朝廷,往圣明天子脸上抹黑。3、苏认为这两本书“对胡先生多诬蔑、讪谤之谈”,她“气不过才写”《犹大之吻》加以驳斥,将唐德刚这一胡适弟子称为背叛师门的犹大。4、事发后,他说“如今是尧舜之世,我何敢有一字讪谤,实系我一腔忠心,要求皇上用我”。5、唐太宗以为是讪谤,大怒,欲治皇甫德参讪谤之罪。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讪谤的详细信息
2023-07-07 11:41:511

晚清四大名臣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生于清朝长沙府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谱名传豫,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晚清时期的重臣、名臣和功臣,湘军创始人和领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晚清另一重臣李鸿章有师徒关系。2、李鸿章李鸿章被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有着灵巧的外交手腕,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曾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他的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3、左宗棠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宗棠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二年,转而遍读群书,留意水利、农业,钻研舆地、兵法。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4、张之洞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宣统元年(1909年)病卒,谥文襄。
2023-07-07 11:41:591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们的朋友胡适之》(周策纵)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UY6MRB-dsuUxkImvwvUaw 提取码:rbwu书名:我们的朋友胡适之作者:周策纵豆瓣评分:7.4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年份:2015-6页数:372内容简介:“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民国时许多人的口头禅。他的名望之高、人缘之好、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如唐德刚所言:胡适之有一种“磁性人格”,总能让人片刻坐对,整日春风。他的智慧和风骨,不断给予我们启示和勇气。作者简介: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夏志清(1921-2013),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曾任教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其中英文著作皆极具分量,且影响深远。周策纵(1916—2007),湖南祁阳(今祁东县)人。1942年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毕业,获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密歇根大学副研究员,哈佛大学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威斯康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
2023-07-07 11:42:261

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和收藏!   寓言故事 篇1   树枝的报复   斧头砍断了一根树枝,树枝决心报复斧头。   斧头是那么强大,自己是那么弱小,怎样才能报复它呢?树枝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树枝忍痛把自己截成了一段斧柄,然后去接近斧头,掌控斧头。   树枝终于把斧头抓在了手中。   把斧头抓在手中的树枝,又抓着斧头,去砍别的树枝。   寓言故事 篇2   有一次齐桓公骑马出游,来到野外山林之中,忽见远处有一只老虎挡道。齐桓公正打算绕道前行时,不想那只老虎倒先伏在了地上,竟然一动也不敢动。于是,齐桓公一行得以从老虎身边飞驰而过,打猎满载而归。   齐桓公回宫后,便问管仲:“今天我骑马外出,老虎见了我竟吓得不敢往前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管仲答道:“我想,您可能骑的是一匹毛色驳杂的高头大马,迎着正在升起的太阳奔跑吧?”   齐桓公赶紧点头:“正是这般情景。”   管仲于是分析说:“这种马飞驰起来很像一种叫做‘驳"(bo)的猛兽,而驳是专以虎豹为食的。那只老虎以为您骑的是驳,它又怎么能不害怕呢?”   这则寓言说明,老虎被像驳之马的外表所迷惑,因而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于是将自己给吓住了。聪明的人类则应学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一步步地接近于客观的实际。   寓言故事 篇3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寓言故事 篇4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其实他不是懦弱,他是绝望了。当失败了无数次后,你还相信你能闯过去么?生命当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有时候对自己说一   声:再试一试。   寓言故事 篇5   被雾嫉妒的山峰   雾嫉妒山峰的美丽,就想方设法把山峰遮盖起来。   可雾越遮盖,山峰越美丽,越有人前去欣赏它、赞美它。   怎么会是这样呢?雾想不明白。   “正是你的嫉妒,成就了山峰的高大和美丽。”阳光说。   寓言故事 篇6   长工们天天清汤寡水,布衣族有个卜利又舍不得买个盛盆,就拿一个破罐子装饭。这天,卜利家请客。卜利怕外面人看见破罐子扫脸,就忍痛把一只漂亮的细瓷钵拿出来,给长工个盛饭。客人们看见长工盛饭的钵子这么漂亮,都称赞卜利待长工好。   开饭了。曾候揭开饭钵一看,装的还是清汤寡水,简直气惨了。就把饭钵推到地下,瓷钵“叭”地一声跌得粉碎,稀汤淌得满地都是,卜利一看心爱的细花瓷钵跌碎了,心疼得双脚跳。   曾候却装作惊魂未定的样子说:“我添饭的时候看到一个瘦壳细筋的人来扯我的手,我怕是鬼,好怕人哟。”   客人们听了,又见满地的清汤寡水,心里都明白了,不由得哈哈笑起来,卜利蚀财又丢脸,却无话可说。   寓言故事 篇7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   这时,一头狮子正在沉思,当明天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最快的羚羊;   此时,一只羚羊正在沉思,当明天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最快的狮子;   那么,无论你是狮子或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能做的,就是奔跑!   是的,奔跑。。。。。。   人生之路,无需苛求。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曾和你我一样的凡人,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的闹剧。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凡人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事情的得失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了。一次次相遇的错过,一次次逝去的优越条件,一个个失败??凡人问自己:这难道就是凡人的悲哀吗?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于是凡人对自己说:何必沮丧呢?我干什么要庸人自扰地看着别人的角色而懊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凡人渐渐发现,凡人也有成功的时候,一个善意的赞扬,一次深深的感动,一种不菲的收获??都意味着凡人成功。成功这个字眼儿并不意味着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凡人终于知道所有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你把握自己,好好地活着,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你会发现茫茫人海中,你也是不平凡的一个   人能奔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跑多快,这事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素质。   寓言故事 篇8   黄巢同学的菊花诗很霸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500年后有人唱和得更霸道:“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首诗的作者叫朱元璋。两人都喜欢黄金甲,张导演很欣慰。   民国鸿门宴:徐树铮想暗杀张作霖,实在找不到机会,只好以段祺瑞的名义请张作霖吃饭。这事段祺瑞根本不知道。席间徐才将计策向段祺瑞和盘托出,段大吃一惊。张马上觉察出气氛不对,举杯道:我要尿尿!   熊希龄跟张之洞混的时候是“维新”干将。光绪征召他到北京参与变法。1898年8月正是“百日维新”期,熊希龄北上前先去衡阳跟他爹辞行,结果路上吃错东西拉肚子了,只好待着养病。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拉肚子让熊希龄捡了一条命。在养病的十多天里,北京发生了维新惨剧——戊戌六君子掉了脑袋。   冯玉祥的军队有浓重的基督色彩,办事前要唱歌。且看《早起歌》:“快起快起快起快起,好兄弟好兄弟,不把日本打倒,不把失地恢复,不休息不休息。”干吗要早起?这要从昨晚的《就寝歌》中找答案,歌词:“国土未复心不甘,要雪耻,勤操练,努力一日天已晚,明日再干!”原来如此。   唐德刚给李宗仁作回忆录时很搞笑,老李说得正起劲,小唐打断:“你这段说得不对,1927年你没在这个地方。”老李翻白眼。过一会儿小唐又打断:“这里面有个事情你没说。”老李就恨。待小唐再打断的时候,老李怒喝:“我说怎样就怎样!”每次都不欢而散。唐德刚说这些老家伙有个特点:全都是选择性失忆,一到关键时刻就胡言乱语。胡适、张学良、李宗仁一个样儿。给张学良作回忆录的时候,唐德刚准备了第一手资料,每当老张骂骂咧咧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然后老张就嗫嚅道:“好吧,就按你说的来。”   寓言故事 篇9   用一生的时间来磨一面镜子,这种“蠢事”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做。然而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在一个小镇里做镇政府的门卫工作。   那时,门卫的工作是比较清闲的。于是,青年为了打发为余的时间,养成了打磨镜片的爱好。青年非常专注和细致,多年来的打磨生涯使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   就这样,青年锲而不舍地磨了六十年镜片,也因此让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1677年他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是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自卵孵出,并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发生的。   这个青年就是科学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人生感悟:   列文虎克细心地磨着每一个镜片,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科学的一个伟大的奇迹。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功,细节的力量就是“润物细无声”。   寓言故事 篇10   一天,大家发现鼠群中多了一只很小的老鼠。这只小老鼠很特别,它的四肢被薄薄的翼膜连在一起,看起来十分丑陋。不仅如此,由于翼膜将四肢连接,使他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只严重残废的老鼠。这只小老鼠显然出生不久,它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于是大家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蝙蝠。   蝙蝠得知自己是残废,十分痛苦。但是,它是一个十分倔强的家伙,决不向命运低头。它想,自己是一个残废的老鼠,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弥补自己的丑陋。它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给大家看。   蝙蝠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雷打不动,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身体日渐强壮起来,它的四肢也发达起来,能够像其他老鼠一样,进行劳动和生活。为此,它感到很欣慰。   这天,它望着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十分羡慕。心中想,如果能像它们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就好了。于是,它向德高望重的鼠王请教。它说:“我也有类似小鸟的翅膀,如果加强练习,能不能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鼠王说:“老鼠家族从来没有出现   过会飞的老鼠,你想飞翔是不是发疯了。”   蝙蝠被当头泼了冷水,但它还是不想放弃。于是,它就悄悄地练习飞翔。它站在高高的墙头往下跳,原来想在下跳的同时张开双翼飞起来,可是,事情远远不像它想得那么简单。每次试飞,没待它张开双翼,它的身体就重重地落地,摔得它浑身散了架似的疼痛。有一次,它练习失败后,恰好一群老鼠经过这里。它们看见蝙蝠埃摔的样子,就七嘴八舌地嘲笑它。说蝙蝠神经不正常了,变成了一个疯子。在高高的墙头上往下跳,这不是自杀行为吗?于是,蝙蝠自寻短见的说法在老鼠中迅速传开。每当老鼠见到蝙蝠,都指指点点,说:“瞧那个疯老鼠。”这时蝙蝠伤心极了。   但是,蝙蝠是一个执着的家伙,它认准的事情,决不回头。失败,重来;失败,重来。。。。。。天天如此。有一天,天空格外晴朗,太阳露出甜美的笑脸,天空中飘动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彩,大树被微风轻轻地吹拂着。蝙蝠决定再好好试一试,当它从墙上跃起的时候,它突然找到了飞翔的感觉。它用力煽动两边的翼膜,它的身体被气流稳稳地拖向天空。   蝙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快乐幸福极了。地上的老鼠们发现了蝙蝠飞上了天空,都目瞪口呆。心想,莫非蝙蝠是上帝派来的神仙,竟然有这般神奇的本领。   蝙蝠发现:它那丑陋的翼膜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了。   坚持不懈,奇迹就会发生。   寓言故事 篇11   英国伦敦有这样一个名叫斯尔曼的年轻人,患有严重腿部残疾。但他从小非常羡慕和钦佩其父母作为登山家的职业生涯。当二老临终前留下让他接替未竟的事业,去登上所余若干世界高峰的遗愿时,他毫不犹豫的将此锁定为毕生奋斗的人生目标。他以不屈的意志,历尽多年对艰苦环境的适应和身体耐力的磨练,终于凭超人的毅力,战胜了自身的残疾,在他28岁的时候,先后陆续登上了二老遗嘱中为其开列的(包括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在内)全部世界高峰。在其告别最后一座山峰之后,正当全球媒体和热心公众,对其身残志坚,勇于向极限挑战的壮举,推崇备至,纷纷表达出了肃然起敬的由衷赞美,并热切希望他再有什么其它方面的新纪录刷新之际,却传来了他在其公寓里自杀的噩耗。   对此,人们先是大惑不解,但是终于在其遗书中揭开了谜底,他这样写到:我的眼前至此已经没有什么高峰可再攀登,以后也不会再有,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   可见,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就会深陷在迷茫中,你我的努力也就失去了方向,但当你抵达了成功彼岸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重新选择和寻找一个新的目标,不然,你就会处在极度空虚中不能自拔。   寓言故事 篇12   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叫苏格拉底,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向他学习哲学。苏格拉底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推开,一口气爬到岸上。年轻人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有真正的收获”。   启示:一个销售员若有像被苏格拉底按在河里那个年轻人的求生欲望,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达到其目的。所以说恒心和毅力将决定销售人员职业发展的高度。   寓言故事 篇13   纸、墨、笔、砚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来了。瞧这哥们四个,白的白,黑的黑;硬的硬,软的软;方的方,长的长。长相各异,脾气不同,咋就走到一起来了?   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   纸是宣纸,墨是徽墨,笔来自浙江,砚来自广东,隔山隔水,非亲非故,咋就走到一起来了?   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   因为他们团结,所以被人们并称为“宝”。   寓言故事 篇14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寓言故事 篇15   1、烧炭人与漂布人   烧咳嗽谝凰房子里经营,看见有一个漂布人搬迁到他的旁边来住时,满怀高兴地走上去劝他与自己同住,并解释说这样彼此更亲密,更方便,还更省钱。漂布人却回答说:“也许你说的是真话,但完全不可能办到,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   这故事说明,不同类的人难相处。   2、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这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寓言故事 篇16   自从乌龟赛跑赢了兔子之后,一下子就成了大红人;许多厂家都来找乌龟拍广告,乌龟答应了。不久后,它成了广告明星;只要一打开电视机,就是乌龟拍的广告,再后来动物城最著名的导演也来找了乌龟,让乌龟拍电影和电视剧,乌龟也就答应了。过了几个月乌龟又成了电影明星,钱财像泉水般的涌进了乌龟的家,它住的小茅屋变成了大别墅,破旧的衣服变成几万块的西装,它过上了大富翁的生活。   兔子们见了眼红,气得不得了,尤其是和乌龟比赛的兔子,他决定再和乌龟比赛一次。   一天,兔子向乌龟下了挑战书,他以为乌龟不敢答应,谁知道他竟然爽快答应了。   比赛的那一天,小动物们都来看比赛了,没有来的小动物们也呆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开始了兔子像火箭一般冲了出去,大家以为这次一定是它赢,结果还是乌龟赢了。   后来,小动物们发现兔子也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原来它输给乌龟是因为乌龟给它了一大笔钱。动物们觉得乌龟越来越可怕了,而且有一次,乌龟为了成为“动物国王”,派杀手把竞争对手杀掉了。乌龟实在太可怕了……   最后乌龟被警察抓走了。“做人要脚踏实地呀!”这是乌龟对子孙说的最后一句话。   寓言故事 篇17   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百灵鸟,他有着智慧的眼睛和聪明的脑袋。她和她的儿女们在麦地里搭窝筑巢,快乐的生活着。   秋天到了,田野的麦田成熟了。满地的麦子金灿灿的,好像撒了一地的金子,田里成了麦子的海洋!百灵鸟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决定去搬家了。于是,百灵鸟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   一天,百灵鸟看见农夫走到了麦田里,自言自语道:“我请邻居来帮忙收麦子吧!”百灵鸟想:“这个农夫为什么不干活,非要别人帮忙呢?”它想了一会儿,并没有搬家。   第二天,百灵鸟又看见农夫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他叫来了儿子,对他说:“请亲戚来帮忙手麦子吧!”百灵鸟又想:“这个农夫,只知道让别人帮忙,不知道自己做事。说不定他的亲戚也在收麦子呢!”于是,百灵鸟还没有搬走。   第三天,农夫又到麦田里一看,呀!麦子有些都落了。农夫又对他的儿子说:“雇佣几个人来收割麦子,明早就来割。”   百灵鸟一听,悄声对她的儿女们说:“咱们该走了。一个人要是不指望外人,自己动起手来。那肯定有办成的希望。”说完,她马上和她的儿女们搬走了。   寓言故事 篇18   从前,有一只小青蛙,它长得非常丑。但是这只小青蛙非常善良,不管老奶奶去看病,小宝贝去上学……它都要管。   小青蛙怕别人笑话它长得丑,出门时总要戴着一副面具。   这天,小青蛙在草地上散步,突然看见年迈的山羊奶奶提着装青草的篮子摔倒在草地上,小青蛙马上奔过去,将山羊奶奶搀扶起来,一不小心,小青蛙自己的面具给掉了。山羊奶奶深情地望着小青蛙。   正在草地上玩耍的小白兔看见了这一切,心里暗想:原来那个常常帮助我们的好伙伴就是小青蛙呀!   于是小白兔把这件事告诉了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   第二天,森林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在小青蛙家门口。   小青蛙打开门刚准备出门,看见那么多小伙伴笑盈盈地望着自己,心里美滋滋的。   丑青蛙一直害怕大家笑话它,但是没想到大家都笑盈盈的看着摘下面具的它,青蛙再也不害怕了,因为所有的小动物都爱跟它玩耍,都觉得它是个乐于助人的小可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和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寓言故事 篇19   一天早上,兔子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玩耍,他觉得很无聊,于是,兔子就去乌龟家里和他一起玩。   乌龟和兔子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一只小鸟飞了进来,落到了地上。乌龟和兔子看了看,然后,乌龟慢吞吞地爬了过去,对小鸟说:“你怎么啦?受伤了吗?”小鸟喘着气说“我,我的翅膀受伤了。”乌龟听了,赶忙拿来药箱,取出止疼药和绷带,帮助小鸟把伤口包扎好,并让小鸟躺在床上休息。这时乌龟连忙叫兔子端一杯水给小鸟喝,让小鸟在家休息一下再走,这样比较好一些。兔子说:“还是不用了,小鸟,你还是回自己家休息吧!乌龟我们还是继续玩我们的游戏!”于是,小鸟听了,就费力向上飞去,但是很快又落了下来。乌龟赶紧扶小鸟起来   小鸟说:“谢谢你,乌龟!你是个好乌龟。”   兔子很奇怪地看着乌龟和小鸟。兔子问乌龟:“为什么那只小鸟会对你说谢谢呢?”乌龟说:“因为,只要自己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说声谢谢,而且,自己以后遇到了困难时,别人也会帮助你。”兔子红着脸说:“哦,原来是这样,我一定要学一学你。”然后,兔子对小鸟说:“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这样对你。你在乌龟家好好休息吧!”
2023-07-07 11:42:401

《胡适杂忆》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胡适杂忆》([美国] 唐德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8XN5vYa3lkUujUEcasouQ 提取码:25kb书名:胡适杂忆作者:[美国] 唐德刚豆瓣评分:8.5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08-01页数:231内容简介:本书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几乎无所不谈,谈无不快。但又不止于回忆,他畅谈历史、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胡适关注的学问,可见作者才气纵横,博学多智,加上他古文根底深厚,天性诙谐,故落笔气势纵横,妙趣横生。唐德刚将胡适写得生龙活虎,但又不是公式般装饰什么英雄超人。他笔下的胡适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天才也有错误和缺点的真实人物。读了唐德刚笔下的胡适,你可以和他握手寒暄,笑语谈辨,不知夜之将尽,人之将老。作者简介:唐德刚,安徽合肥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6年留学美国,50年代中期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执教,长期担任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史、亚洲史、西方近代史。西洋文学史以及传记文学的研究、教学和写作。重要著作有:《梅兰芳传稿》、《中美外交史》、《第三种美国人》、《五十年代尘埃》、《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中国不惑》以及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等,其文学风格素有“唐派散文”之称,在海内外影响甚大。
2023-07-07 11:42:471

【一页纸7月早起共读】《胡适杂忆》

唐德刚把胡适写得生龙活虎,但又不是公式般装饰什么英雄超人,他笔下的胡适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天才,也有错误和缺点的真实人物。 你可以和他握手寒暄,笑语谈辩,不知夜之将尽,人之将老,也在胡适里找得到唐德刚。 德刚独行侠的高风傲骨不能不令人钦佩。他能替胡先生打抱不平,多已在胡死后,这点已不容易。更难得的是,他既不掩饰事实,又能以恕道处理胡先生的某些白璧微瑕。 ——摘自周策纵和夏志清的两篇序言 20220701 胡适是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种,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是近代中国唯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 胡先生是安徽人,哥大出身,北大成名。他对这三重背景都存有极深厚的温情主义,而且老而弥笃。 胡适的伟大,就伟大在他的不伟大。他的真正过人之处,是他对上对下从不阿谀。 胡适的一喜一怒,是他的真情流露。但是十分真诚的人,往往流于迂、傻、笨或蠢,而胡先生却是有高度智慧的真诚。胡先生的另一种难能可贵之处,是他毫无道学气味。他的为人处世,正是内胜外王地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 20220703 其实胡先生的政治言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相当空泛的。甚至是一些没有经过“小心求证”的“大胆假设”!胡适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其说是他的学术“理论”和政治“行为”,倒不如说是他笃信自由主义的“身教”和崇尚民主政治的“形象”! 国人一提到“民主、自由”,立刻就会联想到“胡适”。胡适那一脸天真的笑容,似乎也就是民主法制、四大自由——尤其是“无恐怖自由”——的象征。而崇尚独裁专政的人们,一闻胡适之名,也就扭捏怯步;一碰到他的“反动言论”和“毒素思想”,也恍如接触原子辐射尘,逃避唯恐不周!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他羽扇一摇,真是“片语能倾百万师”,好不壮哉! 20220704 须知胡适是我亿万炎黄子孙中,唯一拿了三十二个“博士”学位的真正的大博士。 就因为落笔千钧,所以胡先生写起文章来也慢得出奇。他说:人家都以为我胡适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起文章来是极慢极慢的。 加之胡适博学多才,兴趣广泛,一个题目未完,又赶着去搞另外一个热门。一个接一个,结果一个也搞不完。 胡先生在哥大当学生时就犯了这个大毛病。按理他那时应该规规矩矩搞哲学,把这个”哲学博士“读完再说。他不此之图却丢下正当“庄稼”不搞,而去和陈独秀、蔡元培“捞鱼摸虾”。捞得热闹了,他就甩下哥大这个烂摊子不要,跑回北大做教授去了。一时声名赫赫,《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一版的封面上也印出“胡适博士著”的头衔。其实那时他在哥大的注册记录上仍然只是个“博士候选人”(Ph. D. Candidate)。一直到十年后的1927年他再到纽约,才由导师杜威玉成,经过补交手续,始由校方正式颁予“哲学博士”学位。 作为有胡先生那样成就的学者,博士不博士是无伤大雅的。他一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足敌哥大一校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关于胡适治学的范围,他自己总喜欢说“哲学”是他的“职业”,“历史”是他的“训练”,“文学”是他的“娱乐”。 20220705 胡适之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最卓越的贡献应该还是在文学方面。他是近百年来提倡“文学改良”和推行“白话文学”的第一人! 古今中外一切英雄豪杰实在没有哪一个不是时势制造出来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独享盛誉的革命领袖,他的丰功伟绩不知是多少无名英雄的努力所促成的呢!革命英雄如此,文化英雄何独不然? 胡先生青年时代那几篇划时代的著作——如《文学改良刍议》——原先都不是为《新青年》杂志撰写的。那些文章是他为他自己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中文版)而执笔的。他一稿两投,才把副本寄投《新青年》。熟知他那先期发表的原稿竟无人理睬,而后来发表的副本却一纸风行,全国哄传。从此胡氏便文星高照,独占鳌头,直到他香槟在口,羽化登仙而后已! 20220706 胡适之先生在近现代中国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方面,他对国内学术文化界最关心和最有兴趣的也在文学方面。 这在他平时阅读中文报刊的习惯上表现得很清楚。 胡适之这个教书匠不是在看报,他在“评作文”“看考卷”。他批评起来简直是一派教书先生的口气。 胡先生说:郭沫若早期的新诗很不错!他还说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在一个宴会上他称赞了郭沫若几句。郭氏在另外一桌听到了,特地走过来在胡氏脸上kiss了一下以表谢意。如今胡氏早已长眠地下,郭氏年跻耄耋仍在大作其诗,但是以胡适的标准来看,郭沫若后期的诗就“很错了”!地下若逢老朋友,恐怕胡适之也要拒吻了。 20220707 胡适之先生一辈子劝人写传记和自传。他认为不但大人物应该写,小人物也应该写,因为这是一般人保存当代史料最好的方法,也是知识分子对文化应尽的责任。 要写一个“英雄”的“传记”首先要找出这位英雄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背景,写传记的人如果把英雄和社会“隔离”,那这位英雄便不再是活人,只是“蜡像馆”里的一个“蜡人”罢了。 适之先生在史学上的弱点便是他老人家“因噎废食”,过分看重“方法学”而忽视了用这“方法”来研究的“学”的本身。一个史学家如果搞来搞去搞不出“拿证据来”这个圈子,那他的事学研究的范围也就很狭隘了。晚年的胡适之之所以搞了十多年的《水经注》,正如铁镜公主所说的“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退休无事,以遣老怀了! 20220708在近现代中国各种文化运动中,胡适之先生真是一味“甘草”,在哪一剂药里都少不了他。他“专”的是对“白话”和“文言”这两种文体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据他自己说是“逼上梁山”。既上梁山之后,他为守住“白话文”这个大山头来称王称霸,使出浑身解数,来为白话文树碑立传,对文言文则极尽“诋毁之能事”。在这方面说,六十年来胡先生的成就首屈一指,再没有第二个学者能和他并驾齐驱! 中国的“方块字”之发展,和它对我国社会变迁所发生的必然影响,真是中世纪欧洲拉丁文影响的反面(拉丁字母被窃,拉丁文失去灵魂,乃被方言文学架空而死)。方块字是维系我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大一统的最大功臣,是我们“分久必合”的最大能源! 胡适是我们的民族财富,你就算把他关到牢里,他也会有所贡献;不像我辈不学乡愿,再如何地善于观风使舵,到头来,饭桶总归还是饭桶啊! 20220710胡适生前可说是交游遍及海内外。上至总统、主席看,下至司厨、贩夫、走卒、担菜、卖浆……行列之中都有胡适之的“朋友”。 胡适之有一种西方人所说的“磁性人格”(magnetic persenality),如物理界带有磁性物体所发生的磁场。这种人与人的吸引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禀赋,“上帝的礼物”。 胡老师是有高度国际声望的人,因而他人格上的“磁场”也就远及海外。胡适在纽约做寓公期间,好多人都笑他是纽约的中国“地保”。 过纽约未看到胡适,就等于游西湖未看到“三潭印月”“雷峰夕照”一样,西湖算是白游了。胡适之也就是纽约市的“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是纽约八景之一。路过纽约的中国名流,如果未见到胡适,回家去,真要妻不下织,嫂不为炊,无面目见江东父老了! 20220711“胡适”这两个字,在近六十年来的中国,可说是一切“新”的、“洋”的事务的同义字了。大家一提到胡适之,心目中的直觉形象,总是一位西装革履、金边眼镜、满口洋文、风度翩翩的摩登学者。 所以把“胡适”和“小脚”放在一起,真是太不调和,也太够讽刺了;因此”胡适之的小脚太太“似乎也就变成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 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 这也是江冬秀女士的“八字”好吧,胡适先生在两处情场都“碰壁”了,夫复何言! 西谚有云“妻子”是男人“较好的一半”(the better half)。胡适那“较好的一半”死心塌地地”相夫教子“,为他而生存,为他而服务,使他在学问上、事业上,横冲直撞而无后顾之忧! 在胡公有生之年,国人一提到“小脚太太”,似乎都认为胡博士委屈了;当时有几个人能体会到,他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一位“福人”?! 20220712 计划第一步是把胡适自传如《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择要整编一番; 第二步再以“访问”(interview)方式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详细的“胡适年(日)谱; 第三步再根据这个系统的高潮,择要而做其文章——帮助口述自传,并根据资料从旁补充、评论。 “自传”和“传记”是两门不同的学问。“自传”是史料,人人可得而保存之;“传记”是“史学”,是有训练的历史学者的工作。当时替胡先生所拟“胡适口述历史计划大纲”是“自传”“传记”两方兼顾的。 20220713
2023-07-07 11:43:101

牧豕韶山,泼水湘江,这个村娃.随电雷激荡,手揽日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是台湾大学教授唐德刚写的《沁园春》,词中是这样写道的:  牧豕韶山,泼水湘江,这个村娃。随电雷激荡,手揽日月,身翻奴主,血染中华!政倚工农,权出枪杆,竖子真能不信邪。风流甚,看天安门上,吐气如霞。 无加霸业堪夸,讵难护重阳霜后花。听长乐宫畔,孤彘暗泣;凌烟阁内,百鬼交嗟。江上曲终,青峰遂渺,老树枯藤捿暮鸦。终不解,问水晶棺内,君是龙蛇?  这首诗很明显是写毛主席的,  牧豕,就是放猪,意思是主席出身放牧的农家,  泼水湘江,意思是足迹遍及湘江,  随电雷激荡,手揽日月,意思是他随着时代的潮流,建立了一番宏图伟业。
2023-07-07 11:43:182

“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什么意思?

胡适先生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格外谨慎小心,他曾对唐德刚先生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李宗仁先生曾评论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爱惜羽毛”,语出汉u2022刘向《说苑u2022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故“爱惜羽毛”可以引申为:  1、爱惜名誉(公众形象、口碑)。可写领导的口碑、明星代言广告、明星丑闻……洪培欣语文网  2、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医德、球德)。可写对教师、医生的期望;对体坛黑幕的批判;对无良专家误导大众的讨伐……  3、恪守人格、气节(民族大义、大学精神、良知、理想、原则)。可写爱国人士的气节和情怀;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公民的良知和责任……
2023-07-07 11:43:265

蒙上神秘的面纱是为什么?

神秘,从字义上可理解为神的秘密,意为人类所不可知,所不可理解的存在。具体说来,神秘一词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的人或事物。自古以来,人们都对神秘的东西怀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探险、考古活动。每个人面对神秘的现象,无一不是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欲探个究竟。这是人天生的猎奇心理所使然,是一种本能。我们常常听到世界上的一些神秘事件,如恐怖的百慕大三角洲,被称为千古之谜的悬棺,新加坡海岸神奇的幽灵船队,诡异的西藏野人之类,每当人们谈到这类事情时,听者无不瞠目结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神秘的力量,像磁石一般,牢牢地把人吸引住。与神秘现象一样,神秘的人同样会给人带来相同的感受。对于那些只在“传说中听到的人物”,每个人都想见识一下其真面目。对于那些高高在上,从不轻易现身的大人物,人们往往充满了崇拜和敬畏。领导者、超级偶像、风水先生,都是神秘主义的天然信奉者。要想让别人信服你、敬重你、对你唯命是从,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拉开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将自己装扮得高深莫测、神乎其神。然后,在别人充满期待的目光中,树立一个更伟大的形象,或者卖一个更高的价格。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抗战末期曾经在立煌县当小职员。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立煌视察,晚上大宴时,唐德刚这些小兵在幽谷彼岸,遥看长官驻节处的灯光人影,心想:“这长官哪里是个人,他一定是长着三头六臂的将星下凡呀!”十几年后,一次唐德刚拜访李宗仁,客人帮主人搞卫生。唐德刚在书里喟叹:“看了这位和我一起‘打扫卫生"的老工友,被老婆管得服服帖帖,那一脸的憨笑的神态,回想起立煌群山的人影灯光,我实在忍俊不禁。”解放战争之后,李仁宗离开了政治舞台的中心,和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接近,他身上高贵不凡的光芒越减弱。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高官政要退休后,离开他的秘书司机的簇拥,拎着小板凳在公园钓鱼时,周围人也许叹息:“某某原来这样和蔼可亲。”对于俄罗斯前总统普京,一位俄罗斯问题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普京的一大优势是他的神秘。一方面,他使很多人都感到平易近人,胸怀坦荡;另一方面,大家又觉得看不透他,觉得他身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而普京也十分善于吊人口味,总是一点一滴地把自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每次都是定量供应,绝不多给。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叶利钦时代极端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平步青云,并在就任总统之后倾倒了俄罗斯。其实,戴高乐早就说过,真正的领袖人物要幽居,超脱,要神秘,有时则要沉默寡言,他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戴高乐和普京的政治智慧颇为符合人的心理特点:对感到神秘的事物,人们总是怀着兴奋的、变幻不定的、充满新意的感觉;人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对富于吸引力的个性进行积极地想象;这些个性的最细微的言行都会得到人们热情的注意,并对人们产生影响。神秘感的影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说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就是由于不知道“外来和尚”的来龙去脉,才会对他产生兴趣。如果是本地的和尚,人们都知道他出生在哪个村儿,是谁家的儿子,说不定还经常有人看到他和一个普通人一样买米买菜。这样无论他的佛法修行如何,都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对你的推测和议论越多,你的身价就越坚挺。毕坚商店位于美国曼哈顿第五大街,在众多的商店中,它显得别具一格。例如,在圣诞节购物达到高潮的时候,大多数商店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商家都在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自己的商店,而毕坚商店这时却重门深锁。里面只有一位顾客在选购,它一次只请一位顾客进去,这位顾客进入商店里,商店的大门就对别的顾客关上了。作为店家,哪有关门拒客的道理?每次只接待一位客人,它能赚到什么钱呢?初看起来,毕坚商店的做法似乎有违经商的原则,但我们如果结合当地消费者的构成情况来分析,就可以发现毕坚商店的经营策略自有它的高明之处。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是世界上富商云集之地,巨额的资产给他们的心理和消费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正是为了适应这些世界富豪,毕坚商店玩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花样。它已极为富有的豪绅作为自己的目标顾客,经营的商品极为高档、豪华,当然价格也贵得令人咂舌。这里一套衣服至少要卖2200美元,一套床罩标价9400美元,一瓶香水要卖1500美元。售价这么贵的商品,店家在每一件商品上赚的利润也就相当惊人,所以,它一次只接待一位顾客比别的商店接待几十、几百位顾客的收益只多不少。 这么贵的商品如何吸引顾客来买呢? 毕坚商店每次只接待一位顾客就是措施之一。富豪大多都有高人一等的自我感觉,不愿与普通人为伍,整个商店一次只接待自己一个人,恰好满足了这些富豪顾客的虚荣心,而且该店对于哪位顾客上了门等情况都予以保密,弄得神秘兮兮的,越发抬高了毕坚商店的地位和身份,增强了它的吸引力。事实证明,毕坚商店的经营策略是成功的,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富豪、王公贵人到毕坚商店“潇洒”过,美国前总统里根,西班牙国王卡洛斯,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一些著名艺人都曾光顾过毕坚商店,而且他们一般都不会空手离开这家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商店。不轻易接待顾客的,都是“最贵族”的商店,不轻易出山的,肯定就是业内高手。所以,某一个行业的顶尖高手,都不是随叫随到的。大牌明星,成功的律师,成绩卓著的策划人乃至美容店中技艺高明的美容师、服装店的高级裁缝和服饰专家,顾客必须提前进行预约才能请到。并且,这些高手们只为一定数量的顾客服务。
2023-07-07 11:43:481

历史上太平军控制过的区域里,百姓对他们的印象和评价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有人说他们是革命的先驱,也有人说他们是恶魔。那么当时的百姓对他们的印象是什么呢? 有人觉得太平天国是值得敬佩和同情的,而他们的依据是《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本书。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引用了很多的资料,看起来似乎是无懈可击,但其实这本书根本经不起推敲。这本书是作者受太平天国首领嘱托所写,而且作者本人对清政府有颇多不满,所以显得相对主观。因为太平天国距今有很长的时间,所以想要知道当时民众对他们的真实反应,难度的确有些大。不过在一些诗中,有对百姓境况的描写。诗句中是说清政府有徭役,而太平天国这边则是直接抓人,很多家庭丧失了青壮年劳动力,剩下孤儿寡母难以存活。如果这是当时的真实情况的话,那么太平天国在民众当中的口碑应该不会很好, 而且这极有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马克思曾说道:“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马克思这则是描绘了当时民众的精神状态。民众对太平天国原本是欢迎的,直到他们被太平天国统治后,发现自己的生活还不如从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要不是他们对百姓的态度如此恶劣,太平天国不会就这么轻易覆灭。天平天国的初衷本来是好的,那么为何他们最后会从拯救人民的英雄变成了残害人民的恶魔呢?首先,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所以有不少的局限性。他们主要是以占有土地和占有财富为主要目的,一旦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会变得不思进取,肆意挥霍。唐德刚先生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致命伤,实是在他们(洪秀全等)一知半解,即十分自信。也就是说唐德刚先生觉得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会变质,是因为以洪秀全为领导的高层没有带好头,他们树立的价值观就是错误的。尤其是洪秀全,他注重贪图享乐,不但掠走良家女子,而且还侵占人民的财产。他本人的品行都差到这种程度了,对下面士兵自然是没有进行过多的约束。可能这些所谓的坏人只是少数,但就是这少部分人,足以败坏太平天国的口碑。 史实在《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当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非常的中肯,他先是批判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领导层,批判了试图美化洪秀全的这批人。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不能因为洪秀全的倒行逆施就批判这场运动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2023-07-07 11:43:584

孙逸仙一介书生,怎么当上洪帮老大的?

孙中山在和保皇党论战之后,觉得美洲的华侨比檀香山多。预备赴美洲宣传革命。他知道美洲华侨力量的伟大,要加入洪门,因此在洪门前辈,孙中山的叔父钟水养介绍,于1903年冬天,毅然加入了檀香山致公堂。这天同时拜盟的有六十余人。就在国安会馆(同兴公司举行入盟礼节。并由主盟人封孙中山为“洪棍”,洪门称“元帅”为“洪棍”。)据传当时加入洪门的会员名册,现保存在檀香山。 孙中山到美国旧金山受到欢迎,当地华侨有90%参加洪门致公堂,总部设在三藩市,各埠设有分堂,主张各不一样,再有保皇党的人从中欺骗,几乎忘了反清复明的本来面目,孙中山有见于此,乃建议举行洪门总注册,代致公堂拟定新章程,将反清复明的范围更加扩大。使洪门无形成了一个革命团体。当时的洪门致公堂的总注册和孙中山重订致公堂新章程,对于美洲华侨革命工作关系极为重大。美洲华侨七万人共捐赠款项约二十一万元美金,支持了孙中山先生的国内革命之急需。华侨对祖国革命,有莫大的贡献,所以称为华侨为革命之母。而因为华侨有90%名列洪门会藉,亦可称洪门为华侨之母。因海外华侨,若无洪门,则华侨民族意识,不能如此坚强。
2023-07-07 11:44:434

中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是谁?

你好。中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分别是李鸿章、 顾维钧。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2023-07-07 11:44:583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骂张学良,少帅怎么了

是他下令不抵抗以至东三省惨遭沦陷,死伤无数。被誉为千古罪人。如果没有西安事变他这罪名算是坐实。算是将功补过吧!另外他算不得什么民族英雄,你是少帅之类的电视剧看多了。被洗脑了另外,可以看出你对着张学良很是崇拜。怎么连他不喜欢少帅这个称呼都不知道,张学良最讨厌别人如此称呼他。这个词儿,是含贬义的。不懂还是多读读历史。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张学良立即回答:"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2023-07-07 11:45:064

新史学的三大流派及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

唐德刚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提法:把中国史学分为三大主流:1.传统史学;2.马克思主义史学;3.现代西方中国史学(海外汉学)。这种提法是不是唐首创在下不得而知了。按照这种划分黄仁宇和唐德刚都是属于海外汉学(据唐说是以科学方法为主的学派)。之后,唐德刚同门师弟加好基友王尔敏为中国划分了三大派:1.傅斯年、顾颉刚等所代表的「科学主义史学派」;2.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等所代表的「马列主义史学派」;3.诸多史家史派汇集起来的「非主流史学派」(见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然后王尔敏把唐德刚放在了「非主流史学派」里。
2023-07-07 11:45:222

胡适杂忆读后感3000字

对我而言,胡适曾经那么的遥远,感触不到任何声息;忽然间,他又那么近了,而又仿佛从未走远。就是这样陌生而又熟悉。   胡适先生喜欢别人称其为胡适之先生,不过对于“胡适”这个称谓也欣然接受。学术界关于胡适的各种论著汗牛充栋,我不敢对其评头论足,也不奢望添一笔浓墨重彩的论调,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读完胡适传记的一点感想。大抵是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清楚,还是那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陌生是很正常的。我不是出生在书香门第,自然也接触不到太多关于胡适先生的书籍,即使是书香门第怕也不是很多。那时,大陆少有胡适先生学术的著作,虽然海外已经蔚然成风;那时,少有胡适先生的痕迹,虽然有人大呼北大应该有这位老校长的铜像,但沉默成了最好的拒绝。这样那样的因素学术思想由于裹挟了政治而变得难以名状。   然而,却又是如此的熟悉,你信么?你我都离胡适很近。有几句话,你一定听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一定能够耳熟能详,但未必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胡适说的。“中国需要的是医治贫穷、愚昧、贪污、疾病、扰乱,而不是革命”这样的论调,在激情岁月远离的今天,又似乎有些现实的味道。这就是胡适先生,陌生而又熟悉。   贸然揣测一下年轻人读名人传记心理,恐怕只是单纯崇拜因素的人少,多是想吸取一些精华,以期自己能追随其脚步。我就是抱着这样功利的目的,经常“排查”哪个名人和我的起点相似。这样的心态往往对名人小时候的经历不是太感兴趣,因为时光不能倒流,不能效仿“砍樱桃树”壮举了。但是名人传记大抵都是从出生就写起的,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青年勤学再到艰辛的中年以至功成名就,随便再推介一下自己的家乡。《胡适口述自传》也是这样的一个叙述的方式,而且更侧重的是其学术的总结评价,耐不住冷板凳的我自然读不进去,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唐德刚的注释成了传记更为精妙的部分,以至于有了“先看德刚,后看胡适”的言论。   去年,唐德刚先生故去,作为胡老夫子的关门弟子,他所有关于胡适的著作中没有粉饰老师为“圣人”,反而客观中肯,毫无隐晦之意,在今天漫天飞的传记里,怕是少有的极品了。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但是又说其:“搞政治胡适后天不足,在主观条件上,胡先生所缺乏的是:他没有大政治家的肩膀、中上级官僚的脸皮和政客与外交家的手腕;他甚至也没有足够作政论家的眼光”。这样的论断,胡适先生听了也许只是笑而不语,因为他说:“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何惧这点小小的评论?   政治归于政治,学术归于学术,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象征。坦率的讲,胡适在30年前的中国曾是一个禁忌,而如今,胡适慢慢的又回来了,尘埃落定后的生活也许需要更多一点“循序渐进”的言论。对于“五四”不同的看法,不应该阻挡胡适先生其他成就的“树叶”。毕百年之功于百日维新诚不可信,但胡老夫子所舶来的杜威主义却是一点一滴真诚的社会改造(熊培云语)。   是该读一点“胡适”了,把陌生变得熟悉。
2023-07-07 11:45:292

《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作品集之四》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 口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DEglhbWrwrghLc_XJceQ 提取码:ssfs书名:胡适口述自传作者:胡适 口述译者:[美国] 唐德刚豆瓣评分:8.6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5-2页数:336内容简介:《胡适口述自传》介于自传和他传之间,是了解胡适其人其学的最好入门书。20世纪50年代,胡适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之请,受唐德刚采访,以英文口述生平,于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录音。本书即是由唐德刚根据录音,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并于1959年经胡适手订而成。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在这里,胡适回顾了自己一生学术研究的历程,从投身文学革命、到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再到批判性地研究白话小说,忆及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主要思想,是一本包罗了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唐德刚将胡适的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一方面,胡适口述中出现的一些记忆误差、难言之隐透过唐注得到复原;另一方面,唐注又拓展和深化了口述的内容和观点,针对正文所提出的问题也阐发了自己对胡适本人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评论,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作者简介: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2023-07-07 11:46:271

为什么说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

一、“中国自有外交以来,出现过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和李鸿章各算一个,顾维钧因未有决策权,顾维钧只能算半个外交家。”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说的 。二、周恩来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完成,产生了令后人称道的“万隆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不卑不亢,儒雅的外交风度,直到今天仍被全球政客津津乐道。全球十大外交家,周恩来总理排名第一当之无愧。三、李鸿章虽然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但毕竟都不是李鸿章造成的,李鸿章每次做的都是事后的谈判工作。而且除了李鸿章,清政府几乎无人可以用来进行这种外交了。顾维钧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是弱国外交的闪光,但是终究没有保住山东。扩展资料一、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二、作为外交部长的周恩来 ,经常在外交场合上妙语连珠。有次周恩来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赫鲁晓夫就出身问题刺激周恩来道:“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恩来
2023-07-07 11:46:416

如何评价胡适,以及他在历史上的贡献?

胡适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创了许多第一。充分肯定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应该的,但肯定到什么程度,则又必须实事求是。我以为:“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这是对胡适最为恰当的评价。胡适的贡献:1,提倡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在文学革命方面,胡适居功甚伟,是他首先发出了“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有名的“八不主义”。2,最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来。在实践方面,他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并最先用白话文翻译欧洲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都德、史特林堡等不同国籍的著名作家的作品3,他也是提出戏剧改良的第一人,他所创作的《终身大事》,被人视为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胡适(1891.12.17-1962.2.24),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2023-07-07 11:47:053

中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是谁?

你好。中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分别是李鸿章、 顾维钧。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2023-07-07 11:47:403

刺宋案的起因是什么?在线等

对于"刺宋案"幕后凶手,后世史学界大约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袁世凯指使赵秉钧暗杀。最早提出这一看法的是黄兴。宋教仁死后,黄兴撰写挽联,矛头直指袁世凯:"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是袁世凯。"这种说法流传最广,但因为没有一个证据表明此事与袁世凯有直接联系。据章士钊回忆,宋教仁遇刺的电报传来,他正和袁世凯一起用餐。袁世凯看完电报后叹息说:"遁初(宋教仁字遁初)可惜,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一声叹息,袁世凯是故作表演还是真情流露,不得而知,但不妨推测一下,即使宋教仁到京组阁,袁世凯身为总统,手握军权,尚有回旋余地,似乎犯不着暗杀。第二种说法为赵秉钧擅自将宋暗杀。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宋教仁进京组阁,第一个下台的是赵秉钧。据公布的应、洪之间电文显示:3月21日,应致洪电:"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堪慰,望转呈。"转呈,就是呈给洪的上级,那只能是赵秉钧(洪述祖为内务部秘书,赵秉钧兼任内务总长)。但所有电文均为隐语,并没有指名道姓,赵秉钧为元凶也只能是猜测。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袁或无立刻杀宋之心,然赵为保其相位,而趁机除一切劲敌。"(《袁氏当国》)但据民国要人张国淦回忆,宋教仁遇刺消息传来,赵秉钧正在主持内阁会议,闻讯"大惊失色,当即离座,环绕会议长座数次,自言自语:"人若说我打死宋教仁,岂不是我卖友,哪能算人。""(《北洋述闻》)由此来看,赵秉钧对宋教仁遇刺似乎并不知情。第三种说法为,刺宋元凶是国民党人陈其美。一些史学家推测,陈其美之所以暗杀宋教仁,缘于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更重要的,陈其美和应桂馨的关系很好。今年上映的电影《建党伟业》就采取了这一说法。由于众说不一,幕后主使究竟是谁,至今没有定论。
2023-07-07 11:47:491

中国近代两个半外交家是谁?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距今整整30周年。不过今年的事情尤其多,大家对这个30周年估计也不会投入大的兴趣了。美国学者唐德刚先生认为,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其中一个,李鸿章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妥当,周恩来为中国外交做出的贡献是比前两者大的,也许是因为周恩来是大国代表,而前两者生不逢时,进行的弱国外交。李鸿章虽然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但是假如没有李鸿章的话,也许情形会更糟,毕竟祸不是李鸿章闯的,李鸿章每次做的都是事后的谈判工作。而且除了李鸿章,清政府几乎无人可以用来进行这种外交了。梁启超写《李鸿章传》,对其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顾维钧是中华民国的外交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是弱国外交的闪光,但是终究没有保住山东。此后,在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外交做很多工作。可以说顾维钧是职业外交家,这与李鸿章,周恩来不同。 周恩来做到了很多前两者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也许是强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周恩来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这也是李鸿章最为遗憾的事情——没有能够通过洋务运动使得国家富强起来。跟他们三人比起来,现在的外交人员真是幸福多了。
2023-07-07 11:47:576

“从秦帝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唐德刚《

D 试题分析:汉武帝完成社会政治大转型的举动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认为要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必须首先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因此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故本题选D。
2023-07-07 11:48:172

成绩不好而事业成功的人有谁

成绩不好但事业成功的人有很多,例如:1. 苏步青:苏步青,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校长。他幼时家境穷困,9岁上小学。到县城读书让这个农村孩子大开眼界,整天淘气玩耍,把学**抛在脑后。一连三个学期,他的成绩在全班32人中排倒数第一。后来学校里的地理老师陈玉峰老师私下鼓励他:“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一点也不笨。只要肯努力,能考第一名!”还给他讲牛顿的励志故事,让苏步青听得非常愧疚。 “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报答他们 ”听到这里,苏步青流下了眼泪。从这以后,他发奋学**。他懂得了学**不仅为自己,还有父母的一份苦心。 2. 华罗庚:华罗庚学生时代贪玩,功课一度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当语文老师笑华罗庚的字写得像蟹爬过的一样,毫无才华可言。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反驳说,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 进入金坛中学后,确切地说是遇到王维克之后,华罗庚便深深爱上了数学。相信这位伟人的诞生与老师的鼓励和教导分不开。 3. 列夫尔斯泰:列夫尔斯泰大贵族出身,2岁丧母,9岁丧父,16岁上大学,大学三年级自动退学回家进行改革。在青年时期不好好读书,考试不及格,老师把他降了班。他赌博、借债、鬼混。后来他醒悟了,对自己表示十分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于禽兽。他把错误的原因找了出来,共计有8点: 缺乏毅力;有少年轻浮作风;脾气太躁;模仿性太强;自己欺骗自己;不谦逊;生活太放纵;缺乏反省。 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他成为了一代文豪。 列夫尔斯泰经过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以上是成绩不好但事业成功的人的事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07-07 11:48:364

夏志清的笔战

1961年夏志清出版《近代中国小说史》,其中对鲁迅评价比较低;捷克著名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JaroslavPrusek,1906年—1980年)立刻写了书评《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问题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分析方法不够“科学”,文章指出其他所有现代作家都缺乏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特点:“寥寥数笔便刻画出鲜明的场景和揭示出中国社会根本问题的高超技艺。”夏撰文反驳,这两篇长文都刊在布拉格东方研究院的杂志ArchivOrientalni上,现在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读之作。1976年写〈劝学篇——专覆颜元叔“印象主义的复辟”一文〉,不客气地反驳颜元叔教授〈印象主义的复辟〉一文。夏志清开列颜翻译的书所犯的基本错误,不但德、法文姓名翻错,就连Leicester也给译成“李色斯特”(读作赖斯特)。他说英国文学教授犯这种程度的错误,可谓“贻害学子”。1986年唐德刚与夏志清发生红楼风波。唐〈海外读红楼〉行文之中提到了夏志清,说“吾友夏志清教授熟读洋书,以夷变夏,便以中国白话小说艺术成就之低劣为可耻,并遍引周作人、俞平伯、胡适之明言暗喻,以称颂西洋小说态度的严肃与技巧的优异”。夏志清为文反驳刊载在台北《联合报》、《传记文学》和美国《世界日报》上,题目为《谏友篇—驳唐德刚〈海外读红楼〉》。全文分九节,小标题顺序为:“极右派的罪证”、“狄更斯改姓成孤儿”、“胆大心粗读导论”、“删削译文改原意”、“恶意类比,毫无道理”、“多少脚,昨晚梦魂中”、“评断小说非易事”、“林黛玉与梅兰芳”、“批夏之政治用意”。唐德刚回答夏志清的文章题目叫《红楼遗祸——对夏志清“大字报”的答复》,刊于《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文章有18个小标题:“夏教授的‘大字报"”、“自骂和自捧”、“疯气要改改”、“学问倒不妨谈谈”、“以‘崇洋过当"观点贬抑中国作家”、“学界姑息养奸的结果”、“崇洋自卑的心态”、“对‘文学传统"的违心之论”、“社会科学上的常识”、“从宏观论‘左翼作家"”、“宏观下之‘右翼"与‘极右‘”、“也谈:《块肉余生录》”、“‘好莱坞"电影算不得学问”、“红学会议的资格问题”、“红学会的性质和意义”、“为林娘喊话”、“为梅郎除垢”、“做人总应有点良知”。1986年10月18日《中国时报》报道:“喧腾海内外的唐、夏之争,数天前已告结束。据闻,10日晚上在纽约文艺协会的一次宴会上,唐、夏二人已握手言和,尽弃前嫌。”夏志清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四种合评〉书评认为,司马长风(1920年—1980年)《中国新文学史》是一本“草率”之作,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附录2有《答复夏志清的批评》。
2023-07-07 11:48:431

胡适的婚姻:无情人终成眷属

  胡适的婚姻: 胡适的婚姻幸福吗?胡适的婚姻有什么故事?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而后,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   胡适的婚姻: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   胡适的婚姻出于偶然。小时候,胡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民间的社戏,适逢江母也来了。江母看到小胡适眉清目秀,聪敏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但胡母未曾答应。她考虑到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不合时俗。而且,江冬秀属虎,据民间说法,属虎的女人将是母老虎。但江母并不考虑这些,只一意招胡适为婿。江母托胡适的本家叔叔为媒。这位媒人说动了胡母,于是就合一下八字试试。不料,八字正相合,一来二去,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就定下来了,也未征得胡适的同意。那年胡适太小,等他到了明白“结婚”这两个字含义的年龄,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胡适的婚姻,订婚后,胡适到上海读书,留学美国,一去十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见过江冬秀一面。所以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婚姻。这对于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更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   胡适的婚姻:他们之间有爱情可言吗?   一次,胡适病了,不认识多少字的江冬秀写信问候他。胡适为此曾写了一首诗:“病中得他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这首诗几乎代表了胡适终生对江冬秀的感情,只是“欢喜”而已。   1917年冬,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回故乡完婚。从他们结婚照上看来,江冬秀长相极为一般,但是眉宇之间却隐隐透出一股杀气。而胡适恐怕还没有尝过老婆的厉害,笑得和一朵花一样。   婚后,胡适为使冬秀照顾母亲,就自个儿回了北京。直到1918年,江冬秀才离开乡村,到胡适身边。自此以后,天涯海角,江冬秀总是伴随着他。以至于唐德刚戏言:“胡适大名重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2023-07-07 11:48:551

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书籍

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以虚构的人物连理文为引线,真实记述了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艺术地再现其中许多关键性历史事件。书中一系列的故事描绘,步步扣人心弦。通过对上帝会的歌颂和对清军以及官吏腐败行为的嘲讽,作者立场跃然纸上。全书内容丰富,笔法生动,情节曲折,意向明确,启人深思。陈舜臣是日本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小说家。他192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40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不下百余种,涉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化随笔、风土游记等,曾获“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1992年,陈舜臣获日本文化界的至高荣誉“朝日奖”。近年来,他以历史小说走红日本,其主要著作有《风云儿郑成功》、《鸦片战争实录》、《甲午战争》、《太平天国》等。二、《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中国》本书内容包括太平天国与现代中国,太平天国的母体——拜上帝教,拜上帝会与客家人的关系——一个试论,太平天国的举兵经过与年代,初期太平天国10名战士的供述书。太平天国运动的特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民间宗教,民众运动的思想,平均主义的历史性及其社会基础,太平天国对外观念的变化,呤唎之墓,关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三次参加太平天国讨论会。小岛晋治,1928年生于日本茨城县。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与思想》(东京研文出版社),《亚洲眼中的近代日本》(东京亚纪书房),《洪秀全——实现乌托邦的目标》(东京集英社)。《原典中国近代思想史第1册》《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研究指南》(均为共著,东京岩波书店),《中国农村的画像》(共译,东京研文出版)等。三、《太平天国不太平》《太平天国不太平》是于2004年出版 的一本书籍,作者是史式。该书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由兴起到跌落期间一系列的大事件。史式,字执中,1922年8月生,安徽省全椒县人,幼年失学,自学成才,走过了一条坎坷而漫长的治学道路,现为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顾问、民革中英孙中山研究学会顾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主编《中华民族史研究》多辑、《太平天国大词典》等书,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太平天国史实考》、《台湾先住民史》、《汉语成语研究》等书。四、《太平天国资料汇编》《太平天国资料汇编》是一部大型资料书,全书约计一千万字。它所收集的,是清朝方面的官僚和地主文人关于太平天国或关于镇压太平天国经过的各种记载。《太平天国资料汇编》包括了除清朝的正式官书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资料。其中有经过清方人士编纂的综合性资料,如最近出版的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平定粤寇纪略》、《中兴别记》和《粤氛纪事》,《湘军志》,等等,除了记载许多具体的史事以外,还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有从太平天国统治地区或经过地区的几百种地方志中选录的有关太平天国的记事,详于太平天国在本地的活动。五、《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史》凡四册,洋洋大观154万余字,2700多页。全书八十八卷,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论”;第二部分为“纪年”;第三部分,列前后期百官职爵表;第四部分为“志”,内含上帝教、政权、政体、食货、刑律、外交、文艺等二十节;第五部分为“传”。共四十七个方面,收太平天国领袖将领八十三人,女官十三人,省郡行政官五人、洋兄弟三人,会党领袖二十四人,叛徒二十三人,合收169人小传。罗尔纲(1901.01.29~1997.05.25),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训诂学家,晚清兵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太平天国史与晚清兵制史的研究,形成了擅长考据的独特学术风格;主持筹建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开创了“综合体”的通史新体例;并将唯物辩证法成功应用于考据学从而改革了历史研究方法。一生出版学术专著约5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共900余万字,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3000万字。其主要论著有:《太平天国史纲》、《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李秀成自述原稿注》、《湘军兵志》、《绿兵志》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中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不太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资料汇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史》
2023-07-07 11:49:054

《胡适杂忆》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胡适杂忆》([美国] 唐德刚)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MdIHwQHBCLqx61dQws-xw 提取码:1gnf书名:胡适杂忆作者:[美国] 唐德刚豆瓣评分:8.5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08-01页数:231内容简介:本书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几乎无所不谈,谈无不快。但又不止于回忆,他畅谈历史、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胡适关注的学问,可见作者才气纵横,博学多智,加上他古文根底深厚,天性诙谐,故落笔气势纵横,妙趣横生。唐德刚将胡适写得生龙活虎,但又不是公式般装饰什么英雄超人。他笔下的胡适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天才也有错误和缺点的真实人物。读了唐德刚笔下的胡适,你可以和他握手寒暄,笑语谈辨,不知夜之将尽,人之将老。作者简介:唐德刚,安徽合肥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6年留学美国,50年代中期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执教,长期担任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史、亚洲史、西方近代史。西洋文学史以及传记文学的研究、教学和写作。重要著作有:《梅兰芳传稿》、《中美外交史》、《第三种美国人》、《五十年代尘埃》、《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中国不惑》以及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等,其文学风格素有“唐派散文”之称,在海内外影响甚大。
2023-07-07 11:49:331

历史三峡论的批评

唐德刚教授的“历史三峡”理论,作为一支单一的理论,更确切的说,是作者对于政治社会转型的方向与前途的看法,远未构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兰州大学凡建辉教授)唐德刚的“历史三峡观”并没有找出通过所谓“历史三峡”的发展道路,亦未能推知此次社会转型后的社会政治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2023-07-07 11:49:461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争议

过去长期以来都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是因为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以张学良部下为主的一些人在回忆录中也多次提到这点。但是随着海峡两岸各种史料的披露,尤其是当事人张学良晚年自由时开口说话,可以发现,这些所谓蒋介石给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说法多是空口无凭且经不起史料验证的。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决策完全是自己和东北地方高层的行为,与蒋介石无关。 关于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说法中,最著名的是洪钫的“铣电”说。洪钫是张学良部下,九一八时任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秘书处机要室主任。据他多年后回忆,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曾经给张学良发了一封电文,命令其对日不抵抗,并且回忆电文内容为:“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中正。”这就是所谓的“铣电”。 张学良另一部下赵镇藩(时任东北军第七旅参谋长、北大营的守卫者)也回忆称,他曾接过张学良转来的蒋介石“铣电”,“主要内容是:采取不抵抗政策,竭力退让,避免冲突,千万不要‘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等语” 。而且洪钫还回忆说,张学良曾将“铣电”转知东北各军事负责官长一体遵行。长期以来大陆很多历史学者都根据洪钫这一回忆和赵镇藩的应和,作为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命令张学良不抵抗的证据。但是查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与东北高层其他官长之间、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高层与蒋介石及南京政府之间往来的原始电报档案,却并无一次提到“铣电”者。如据称是受到“铣电”影响的“鱼电”,即1931年9月6日张学良致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的不抵抗电文中,张学良就只字未提起过所谓的“铣电”。1951年7月,臧式毅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写回忆材料时,也只提到张学良“鱼电”而没有提到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曾发“铣电”给张学良。这显然与洪钫回忆称张学良曾将铣电内容转知东北各军事负责官长的说法不符合。而事实就是,“铣电”原件在海峡两岸的所有档案馆中都查不到。台湾历史学家刘维开曾经查遍台湾保存蒋介石文档最全的《蒋中正总统档案》(俗称“大溪档案”),也未找到“铣电”的档案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曾有人根据窦应泰《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一书,说“铣电”原件保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的展柜中。大陆历史学家杨天石亲自电话询问窦应泰此事,得到的回答是“此书不足为据” 。最关键的是,张学良晚年自由时,亲口多次向唐德刚等人否认铣电的存在。 东北军将领何柱国曾回忆,1931年9月12日,蒋从汉口、张从北平,两人坐火车在河北石家庄会面,蒋对张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但至今也没有证据显示蒋曾与张在石家庄会面以及说过此话。现根据蒋介石和张学良的行程,则否定了蒋、张在河北会面之说。因为按照《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记载,1931年9月12日蒋介石全天都在南京:“上午,与夫人等至天保城浙军纪念塔野餐;下午,吴忠信执粤方汪兆铭复电”。而吴忠信的日记,也证实他当日与蒋在南京会面(见《吴忠信日记》,民国20年9月12日,台北党史馆藏影印件)。而根据蒋作宾的日记,则证实12日张学良在北平接待了新任驻日公使蒋作宾,依当时的交通情况,也不可能又到石家庄。所以何柱国的说法是不足为凭的。 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中央政府。他是在获得自由的情况下谈这一问题的。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张学良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有很多学者认为是国民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1991年张学良赴美在纽约期间,他又主动要求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留学生座谈抗日战争历史,由此引发了哥大口述历史处与张学良合作,记录他口述历史的工作。1991年5月28日,张学良在纽约曼哈顿中城贝公馆接受纽约东北同乡会会长徐松林偕老报人李勇等8人访谈时,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说: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我下的指令,与蒋介石无关。”著名华人历史学者唐德刚应张学良之邀,为他录载他的口述历史。唐记载了张学良回答他询问“九一八事变”不抵抗问题的一段谈话。张学良与唐德刚谈话记录中,对“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记述:“我要郑重地声明,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中央的命令,来替我洗刷。不是这样的。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张学良说:“那个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我下的所谓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冲突,他来挑衅,你离开他,躲开他。”他解释当时他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为过去对日本的挑衅,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当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指用武力侵占整个东北——引者注),我对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报也不够,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说明:“这就是我给你的解释。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我这个人说话,咱得正经说话。这种事情,我不能诿过于他人。这是事实,我要声明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事不是人家的事情,是我自个儿的事情,是我的责任。”
2023-07-07 11:50:001

张学良的父亲是谁?

张学良的父亲是谁?他的父亲生于1875年3月19日,卒于1928年6月4日,享年53岁。张字玉亭,汉族,奉天海城县贾张寺乡村西小瓦屯人,现属辽宁省海城市。张的小名叫老疙瘩,别人都叫他“张大帅”。他也很喜欢这个称号。张剧照作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曾为俄军和日军效力。但总结其一生,张既是土匪,又是军阀,还是民族英雄。他早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曾参加过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后来为绿林工作。在青林期间,他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后来的清政府把他招了进来。张统治后,协助清政府剿灭杜等强大土匪,为清政府效力,为清政府出力,维护国家统一。之后不断受到清政府的重视,接连身居要职,被誉为“东北王”,成为北洋军的领军人物。第一次直战失利,第二次直战获胜后,张成为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力,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同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一样,张也有爱国主义精神。张在担任大元帅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示好,拒绝签订卖国条约。然而,1928年6月4日,张在乘坐火车时被日本关东军伏击的炸药炸成重伤。被称为皇姑屯事件,却在当天被送回沈阳住处后不幸身亡。张学良少帅喜欢谁?少帅张学良喜欢谁?张学良一生有过很多女人,女朋友也很优秀,但是女人多不代表他喜欢的多,那么张学良喜欢过谁呢?其实张学良喜欢谁少帅很明显。据他老回忆,他有三个老婆,十一个情妇,他真的很喜欢他们。张少帅雪亮剧照都说张学良很迷人,但浪漫就是浪漫。他不下流。和女人打交道时,他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深爱着身边的每一个女人,喜欢每一个女人,对每一个女人都有感情,所以他用得起“情人”这个词。他的女人基本都知道对方的存在。特别是她在张学良结婚很久的时候认识了他,即使知道张学良除了她还有很多情妇,她还是迷恋他。甚至在张学良连想都没想就收她为妾,给她名分的时候,毅然陪着张学良度过了半生的软禁生活。张学良可能不喜欢他原来的婚姻,因为两个人都是包办婚姻,但是两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却是被家人指定结婚的。他们没有感情是正常的,但张学良对于凤至仍然很好。张学良虽然在感情上不忠,但在其他方面已经做了作为丈夫应该做的一切。一般来说,一提到张学良,人们都会认为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女人会是赵四的赵一荻小姐,因为赵四小姐陪伴张学良72年,他们爱恨交织的执念历经几个世纪仍能成为美谈,所以张学良一定也很喜欢他。软禁后,她嫁给了赵一荻,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张学良后悔了什么?张学良是近代史上著名的一位。他最大的贡献是发动了Xi事件,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从此,中国进入全面抗日阶段。但1956年和1964年,张学良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反思西安事件,称张学良后悔发动西安事件,被中共利用。张学良后悔吗?张学良照片张学良在囚禁期间写的表示悔过的文章,是在蒋介石授意下写的,所以不完全可信。于凤至在1989年临终时说,Xi事变后,张学良后悔把蒋介石送回南京。如果他没有把蒋介石送回南京,他就不会被禁闭,他就可以驰骋在战场上报效国家。张学良1990年,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张学良说:“为了停止内战,在全国范围内抗日,我发动了Xi事件,这并没有错。可能方法不合适。"1992年,张学良对唐德刚说:“你问为什么会发生Xi事件,我只能这样说。我认为中国一定要统一,炮口要对外,不要再打内战了。从东北易帜到Xi事件,这是我一贯的信念。我谈不上有什么遗憾。”》P1194)1995年,张学良九十五岁生日,他说:“回首近百年的人生,对于1936年发动的事变,我并不后悔。如果我再经历一次人生,我还是会做Xi事件。“》P1142)张学良后悔发动Xi事件吗?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张学良是无怨无悔的。虽然被关了这么多年,但张学良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张学良的选择符合历史进步的规律,是正义的选择。
2023-07-07 11:50:131

缕述的网络解释缕述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缕述的网络解释是:缕述缕述,读音为lǚshùㄌㄩˇㄕㄨ_,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详细陈述,逐条仔细叙述。缕述的网络解释是:缕述缕述,读音为lǚshùㄌㄩˇㄕㄨ_,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详细陈述,逐条仔细叙述。拼音是:lǚshù。结构是:缕(左右结构)述(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ㄌㄩˇㄕㄨ_。缕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缕述lǚshù。(1)一一列举,详细陈述;逐条仔细叙述。二、引证解释⒈详细叙述。引宋苏舜钦《与欧阳公书》:“舜钦不晓世病,踏此祸机,虽为知己者羞,而内省实无所愧。恐流言奉惑,不避缕述。”《宋史·天文志一》:“故於天文休咎之应,有不容不缕述而申言之者,是亦时势使然。”清赵翼《青山庄歌》:“头白园丁老扶病,为余缕述资谈柄。”丁玲《入伍》六:“徐清成了一个崭新的人物,很多人都跑来慰问他,听他缕述他们的冒险的故事。”三、国语词典详细陈述。关于缕述的成语著述等身丝丝缕缕着述等身条分缕析关于缕述的词语著述等身无庸赘述述而不作着述等身继志述事祖述有自关于缕述的造句1、每一位唐德刚的读者,想必都会折服于他的见识,较之他缕述的历史种种,人们更加心仪于他风生水起、切理餍心的分析议论。2、分条缕述计画的每种元素哪一你已经惊吓。3、下面缕述一下本书原本的某些设想,期望能够弥补遗憾之万一。4、我的笔舌怎能缕述你对我作出的一切教诲。5、昨日菲律宾总统府发出声明,以阿奎诺三世的名义,缕述事态梗概。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缕述的详细信息
2023-07-07 11:50:311

刘瑞琳的人物评价

在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人物”中,刘瑞琳是出版界人物获奖者。她的获奖理由是:在出版体制的静水中搅动微澜,在民营书商的紧逼下未乱方寸。刘瑞琳和其麾下的北京贝贝特,印证着中国文化及出版行业世纪之交的困境与挣扎。这些年,我们看到她和她的团队不弃出版人的操守与情怀,不断奉献好书,但遗憾的是,他们至今还没有盈利。 读者最初知道刘瑞琳和她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几年前他们出版的一本《袁氏当国》,虽然薄得要命,但已经足够颠覆以往从教科书里得来的那段历史。那一次也是读者第一回知道了唐德刚。对于那些生来对历史不敏感的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书让他们对历史有了刨根问底的冲动,从唐德刚开始,到黄仁宇,再到史景迁……一路读下去,竟然掀起了一股“读史热”。读者们发现,当年从教科书里拿来的那点历史知识,竟然差不多陆续都还给了教科书。后来,刘瑞琳主编了一本叫《温故》的小书。这本介于期刊和书籍之间的出版物,坚持着编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正如开篇语说的,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那差不多是一个开始,之后刘瑞琳的名字不断出现在一些好书的扉页。作为一个书籍出版者,这些年她策划出版了很多好书,但作为个人却始终寂寂。这也许只应了刘瑞琳常说的一句话,只为了人和书的相遇。 她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几乎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媒体鲜有其专访发表。她是一个名气很大的女人,这名气不仅仅是在出版业,而且是在中国知识界,她用她独有气质和才艺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个国内一流出版品牌全新的魅力。她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位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的人物。其“获奖理由”这样写道:“在出版体制的静水中搅动微澜,在民营书商的紧逼下未乱方寸。刘瑞琳和其麾下的北京贝贝特,印证着中国文化及出版行业世纪之交的困境与挣扎……”她在领奖台上这样说:“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这种影响完全来自于我们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是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坚守,他们的良知,在感染和影响着每一个读者,包括我们自己。我觉得这个荣誉应该属于他们。”刘瑞琳:一个知性的女人,一个精致的女人,一个优秀的出版人。
2023-07-07 11:50:381

诚或痞子腔——李鸿章外交轶事

文|筠心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无数不平等条约,最著名的如《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长久以来,他是国人嘴里崇洋媚外的卖国贼,生前死后骂名滚滚。 可是如此“不堪”的他,却被日本名相伊藤博文誉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这是高手过招后的体会与感叹。 而历史学家唐德刚,则称他是近代中国“两个半”外交家之一。那么,李鸿章到底有何外交魅力,获对手与史家交口称赞呢?或许藏在故纸堆里的点点滴滴,可从中窥得一斑。 1. 诚或痞子腔 众所周知,李鸿章筹建淮军,曾国藩实有扶其上马,兼送一程之功。而李鸿章平生亦最服膺曾国藩,言及必称“我老师”。当年他接管北洋,特地登门请教。谁知曾国藩不等他开口,便抛出一问:“你与洋人交涉,打配作何主意呢?”李一愣,坦言正是为此前来。曾坚持:“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 李鸿章只得答自己也没啥主意,不过是与洋人打痞子腔,安徽方言油腔滑调之意。曾国藩闻此语,半天不作声,吓得他赶紧认错。于是,曾老师这才捋着胡须,缓缓道来:“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脚蹈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 碰了钉子,又受了教训的李鸿章,从此谨遵老师的训示。晚年,他与身边人说:“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都是我老师一言指示之力。”诚,大约是国与国,人与人交往之底线吧! 至于外交的本质,李鸿章自个有具体、形象的阐述:“ 国际上没有外交,全在自己立地。 譬于处友,彼此皆有相当资格,我要联络他,他亦要联络我,然后够得上‘交"字,若自己一无地步,专欲仰仗他人帮忙,即有七口八舌,亦复无济于事。”自立二字真是道破天机,莫说痞子腔,竟是连“诚”都要靠边站去了。 无奈,李鸿章身处的晚清末年离“自立”甚远。很多时,他只能凭借个人魅力,为国争利。 2. 何媚之有 李鸿章非但不崇洋媚外,与外人交涉,甚至可以说词色矜傲。 法国大使施阿兰狡诈多端,以恭亲王之贵且能,尚拿他没办法。一日李鸿章与其相见,正交谈公事,冷不丁插问:“你今年贵庚?”洋人最忌问年龄,但出于礼节,不得不答。李笑道:“如此说来,你与我孙子同岁啰!我去年出访路过巴黎,曾与你爷爷相谈甚欢,你可听说?”施一脸局促不安,从此气焰有所收敛。1897年末,俄国大使忽然投书求见,李鸿章于信末批示:“准于明日候晤。”属下睹之愕然,说明天是除夕,您哪有空见外人?他却道,你们一家子都在京,要守岁迎新;我反正是孤身一人,枯坐无趣,不如招几个洋人来,嬉笑怒骂一番,也好打发时间。明日你们都不必来署,我一人足以应付。总署的惯例:凡外国使节至,必以酒果款待;虽同一人,一天之内数至,酒果如初。光此项开支,一年到头累计惊人。李鸿章到任,各国使节前来谒见,属下依例奉上酒果。他挥手退之,称始至方有,再至则无。满座使节虽色变,却也无可奈何。撤去酒果,仅仅为一笔经济账吗?而李鸿章一到总署,方入门,便当着外人的面更衣,显然是一种外交手段。李身形颀长,即使与洋人同列,亦有居高临下感;而此时,旁若无人般,边引袖伸臂,边高谈阔论,此等声势意在震慑。吴汝纶《李文忠公神道碑》云:“其交远人,谈笑漫骂,阴阳阖开;接见风采,知为盖代英伟人也。”可谓李鸿章自道“打痞子腔”的深层注解。 3. 手杖情缘 话说,李鸿章任北洋时,美国前总统格兰德来华游历,他设宴款待。两人交好,格兰德军功起家,却说:“当我国南北交争,伤亡实多,后居总统,总不轻起争端,后常以此奉劝同志。中堂剿灭发、捻,卓著战功;我劝中堂,亦不可轻言战事。”李鸿章奉此语为圭臬。 格兰德随身所携的手杖质地贵重,装饰考究,李一见倾心,反复把玩不忍释手。格兰德倒也慷慨,有心相赠,但苦于此杖是其卸任时,全国绅商各界集资所送,价值自当不菲,纪念意义更不可小觑。因此,他一面实情相告,一面也留了转圜:“等我回国后,问过大众,若他们同意转赠,我立即邮寄给您!”李鸿章领情谢过后,便没了下文。 时隔多年,为贺俄皇加冕,七十三岁高龄的李鸿章出使,归途游历至美国。听说格兰德已过世,出于旧谊,他前往探访其遗孀。对方大悦,即日为李设筵,并召集绅商百余人列席相陪。 席罢,夫人拿出手杖,当众宣告,说其夫生前与李中堂有过约定,但因去世匆忙,来不及询问诸位。留下遗命,叮嘱她代为完成。可是辗转耽搁,直到今日方有机会,请命于诸位——是否赞成此举?话音刚落,满堂掌声雷动,夫人双手举杖奉上。 《庚子西狩丛谈》的口述者吴永乃曾国藩之孙女婿,李鸿章以通家子弟相待。吴于贤良寺,朝夕侍从其将近一年;后李出访归来,又常常见面。此杖据吴永亲睹,以当时物价论,至少值十数万金。格兰德夫妇待李鸿章不可谓不厚! 且生死之间,承诺不变,是彼此的诚造就了一段“手杖情缘”的中外佳话,不是吗? 4. 还请少减 马关议和最初派遣张荫桓与邵友濂为全权大臣,侍郎加巡抚的阵容,可是对方并不买账。坚称恭亲王或李中堂来,方可一谈。说此话的人便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他还回忆十年前在天津与李订约的情形:“中堂以爵相之尊严,气焰干霄,令人生悸。今中堂若纡尊降贵,本大臣绝不步其后尘也。”真是如此吗?今人阅《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伊藤博文之咄咄逼人可谓无以复加!也是,人为鱼肉,我为刀俎,此时不宰割,更待何时?李鸿章是尽力了,在一无可恃之下,他奉献了所有外交才华。他晓之以理:亚细亚洲,我中、东两国最为邻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时相争,总以永好为事。他动之以情:我并非不定约,不过请略减,如能少减,即可定约。此亦贵大臣留别之情,将来回国,我可时常记及。他有时硬泡:二万万为数甚巨,必请再减;营口,还请退出;台湾,不必提及。他有时软磨: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他,一向骄傲的李鸿章,只差给对方作揖。可以说,他一生为人,从未如此跌倒过。枪伤尚未痊愈,脑袋裹着绷带,李鸿章第四次坐到春帆楼谈判桌前。面对他苦苦哀求“还请少减”,对方只准他答“允”或“不允”。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本系无可奈何之事,然而国人不谅苦衷。 所以,他曾以欧阳修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感慨。他又何曾料到六年后,还将收拾更大的烂摊子…… * 参考书籍: 1. 《庚子西狩丛谈》,吴永口述、刘治襄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 月 2.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2008年10 月 3. 《一士谭荟》,徐一士著,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2023-07-07 11:50:501

为什么李宗仁评论胡适说他爱惜羽毛

“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魏邦良 唐德刚《胡适杂忆》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一次我问李宗仁先生对胡先生的看法,李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吾人如不以人废言,则这四个字倒是对胡先生很恰当的评语。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爱惜羽毛就必然畏首畏尾;畏首畏尾的白面书生。则生也不能五鼎食,死也不够资格受五鼎烹。哪还能作什么大政治家呢?” 对知识分子而言,“爱惜羽毛”可能是他们的通病,并非不可原谅,但胡适之先生在“爱惜羽毛”这方面可能做得太过分,于是,在某些场合,他就不仅畏首畏尾,而且言行不一。在我看来,“爱惜羽毛”是胡适的致命伤,他因为过于“爱惜羽毛”而给后人留下难以磨灭的虚伪的印象。为胡适计,为自由知识分子计,胡适的“爱惜羽毛”均太不应该太不值当了。 “若此事可算牺牲。谁不肯牺牲呢?” 胡适13岁时,由母亲作主。与一位缠过脚的村姑江冬秀订婚。留学美国、风流倜傥的胡适博士当然不可能爱一个近乎文盲的村姑,然而母命不可违。胡适不得不于27岁那年回故里完婚。从胡适的一些诗文里,从他给朋友们的书信里。我们多少可感受到不如意的婚姻给他带来的无奈与苦闷。 胡适留美后期的诗作《病中得冬秀书》,充分流露出其内心世界之复杂、痛苦、无奈。
2023-07-07 11:5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