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陈昭主要经历

2023-07-08 17:24:10
共1条回复
CPS小天才

陈昭

陈昭,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自号“五河人”,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并先后取得文学学士及文学硕士学位,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张立辰先生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于光华教授助教、北京语言大学外聘花鸟教师、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陈昭致力于写意花鸟画笔墨研究,深研历代绘画名家名作,尤其对八大山人的空白与笔墨结构有深刻的见解,论文《八大山人花鸟画“空白”研究》及多幅画作曾发表于《文化月刊》、《艺术市场》、《美术报》等刊物,并出版个人画集。

作品参与嘉德拍卖、入选南京国际美术展,其在深圳罗湖美术馆、北京朝阳画院、798、山东等多地举办近十个具有影响力的个展,远赴新加坡等地展览交流,并参加炎黄艺术馆、鸟巢文化中心、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李可染画院美术馆等数十个名家艺术展。

中文名:陈昭

国籍:中国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清芬四条屏》《南国风光四条屏》《二仙图》《铁骨》《四季平安四条屏》《家乡风情四条屏》

人物简介

陈昭,男,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

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于光华教授。

201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为张立辰教授博士。

展览及获奖

2005年至2009年四次荣获国家助学奖学金。

2008年获国家画院举办全国艺术院校“以心接物”写生展获二等奖。

2008年作品《雪景芦雁图》获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业展一等奖并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

2009年毕业作品《竹》、《莎木棕》、《旅人蕉》、《椰子树》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优秀作品展二等奖,并参加安徽省第三届美术大展。

2010年作品《幽兰在野》、《菠萝蜜》、《芭蕉》入选亚洲艺术博览会并获优秀奖。

2010年作品《旅人焦》特邀参加民进党成立60周年书画作品展。

2011年作品《莎木棕》、《旅人蕉》参加“艺术·新生”2011年学院派新生代书画联展。

2012年作品《鸬鹚》、《牡丹》获中央美术学院依恋奖学金。

2013年1月10日至2013年1月30日于北京市朝阳文联朝阳美术家协会朝阳书画院举办个展“澄怀观道——陈昭花鸟画作品展”。

2013年1月12日至2013年1月25日于798艺术区见心会馆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凤鸣朝阳—陈昭花鸟画作品展”。

2013年6月参加东单视觉经典美术馆举行的“新生意气”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六人联展。

2013年7月于琉璃厂东街新弘文馆参加“大觉清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三人展”。

2013年8月于潍坊集美斋美术馆举办陈昭花鸟画作品展。

2013年9月于烟台美术馆举办“澄怀观道——陈昭绘画艺术展”。

2013年11月,参加2013年度《书画研究》学术提名展。

2014年4月作品《孤姿》、《真色图》参加中央美术学院2014“为中国画”全国高等院校花鸟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学生作品展。

2014年9月于北京798见心会馆举办“野水孤舟——陈昭绘画作品展”。

2014年10月,作品《古庭》入选南京国际美术展。

2014年11月15日于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参加“纸墨味道”学院派青年画家六人联展。

2014年11月25日于广东深圳罗湖区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野水孤舟——陈昭绘画作品展”。

2014年11月29日于山东青州宋城万荷艺术馆参加“水墨同行”——当代青年书画家精品展。

2014年12月9日于广东东莞艺展经纬艺术展览馆举办“画事传承”——陈昭、张利勇绘画作品展。

2014年12月20日于山东日照博物馆参加“应物象形”——中国艺术品投资·中国画名家作品推荐展。

2015年1月11日,北京高碑店东辰民族艺术大厦国际艺术中心美术馆,参加“艺质同构”——中央美术学院优秀青年艺术家六人展。

2015年1月18日,北京798艺术区正文堂,参加“清·奇”——水墨三人邀请展。

2015年1月31日,山东寿光,“澄怀味象”——《中国艺术品投资》中国画名家作品推荐展。

2015年2月1日,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参加“辞旧迎新岁,感恩三春晖”墨韵文化三周年大型书画展。

2015年4月17日,山东潍坊,参加第五届中国画节。

2015年4月25日,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笔墨丹青——新青年邀请展”。

2015年4月26日,天雅古玩城,“东方绽彩·励志爱国篇名家画展”。

2015年6月18日,江苏南京,首届江苏省国际艺术品博览会。

2015年6月30日,滨州展子虔艺术馆,参加东营艺术博览会。

2015年7月5日,李可染画院美术馆,“学院派”——2015·青年水墨展。

2015年7月19日,798艺术中心,学院新力量“工写之间”水墨展。

2015年8月8日,炎黄艺术馆,“纸上乾坤”《中国艺术报》创刊2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5年8月14日,河北唐山晟源艺术馆,“东方绽彩·大者气象”名家邀请展。

2015年8月21日,山东烟台海阳市碧桂园·十里金滩,“国画先锋——海阳环保文化行”。

2015年9月12日,山东寿光小文斋美术馆,“风和景淑——乙未当代中国中青年艺术家学术展”。

2015年9月19日,山东广饶国际艺术博览会,名家艺术邀请展。

2015年11月7日,山东潍坊红山美术馆,“疏野清奇——陈昭绘画作品展”。

2015年11月14日,798艺术区见心会馆,“素处以默——陈昭绘画作品展”。

2015年12月4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

2015年12月6日,琉璃厂泰文楼美术馆,“不矜不伐——全国优秀青年画家邀请展”。

2015年12月20日,炎黄艺术馆,“古意新象”——乙未冬月水墨邀请展。

2015年12月26日,山东广饶光辉美术馆,“水墨禅风”——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5年12月29日,凤凰汇艺术沙龙,“笔墨新势力”——两岸三地青年画家提名展(第四季)。

2016年1月24日,晋商博物馆,“笔墨意象·2016书画名家迎新展”。

2016年4月16日,山东龙口,“翰墨传承”——文化龙口书画作品邀请展。

2016年7月7日,河北唐山,“艺术传承——文化中国行”走进唐山名家名画邀请展。

2016年7月10日,山东济南,“时空呓语明湖春晓”十二人展——毕波&陈昭。

2016年7月24日,浙江杭州,2016第一届“人民看画”优秀作品城市巡回展·杭州。

2016年9月9日,山东东营,第三届中国东营艺术品博览会。

2016年10月8日,山东龙口,“精妙雅逸”——中央美院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2016年10月15日,李可染画院,“无涯惟智”——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成立仪式暨首届院展。

2016年10月18日,大理苍山公共图书馆,“吉祥大理”优秀艺术家作品展。

2016年10月20日,《中国书画》杂志社美术馆,“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作品邀请展·花鸟画展。

2016年10月22日,山东青州,“古韵清源”——暨尚德翰墨轩开馆六人展。

2016年10月29日,炎黄艺术馆,“古意新象”——丙申冬月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16年10月30日,深圳罗湖美术馆,“心相”——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师生展。

2016年11月17日,新加坡长和斋,“逐日丹青”——当代水墨十家作品展。

2016年11月19日,琉璃厂千年古宣美术馆,后写意——千年古宣当代花鸟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6年12月3日,宋庄京华美术馆,“水墨新境”——中央美术学院优秀青年艺术家学术邀请展。

2017年1月9日,《装池》——当代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暨时代大艺品鉴中心开馆仪式。

2017年4月22日,琉璃厂泰文楼,“青年汇”全国优秀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17年7月1日,济南优度美术馆,京鲁点将-大美墨韵优秀青年画家作品展。

2017年8月19日,吉林书画城,风吟鹄-李以良、陈昭、薛峰三位博士中国画联展。

2017年9月18日,北京宋庄德正艺术空间,丹青雅韵——书画艺术品鉴会。

出版书籍

《中国画名家作品集——陈昭》,2013年1月,安徽美术出版社。

笔墨艺术概况

陈昭的笔墨语言继承了古人的笔墨精髓,又自辟蹊径,他的花鸟画远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画风特别对宋画颇有研究,受明林良、吕纪、青藤白阳的技法影响,笔墨语言尤其吸收了明清诸大师的笔墨精髓。

陈昭对林良、青藤、八大山人、扬州八怪诸家、吴昌硕、齐白石以及近代潘天寿都深有研究,并且取法于诸家,结合诸家的笔墨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他的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笔力老辣、力透纸背、布局新颖、气势雄厚,整体变化淋漓尽致,其笔下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笔笔皆有来历,皆能使观者静心,揽者动色。

陈昭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草木之花甚繁,无一不可以入其画而传于笔墨,其笔下之树木、草本、藤本物物究理,用笔皆入古法。其作品行笔中气贯长虹更具大家风范的气魄。

作品画评

【评论】以理法驾驭激情——谈陈昭的花鸟画创作

作者:于光华

临摹—写生—创作是花鸟画学习的基本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学习的重心各有侧重,但贯穿不变的核心目的,是对绘画理法的认识与把握。从古代范本那里总结画理、继承画法,在写生过程中加以体察印证,然后结合自己的认识有所取舍、创造,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是不断实践总结出的最有效的路子。离开对古代范本的揣摩以及对于物象的观察研究,就会悖于理法。花鸟画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着重从临摹与写生阶段加强对于绘画理法的训练。

陈昭的花鸟画很好地遵循了学习的规律,在长期专心研究中,于笔墨、画理、以及个人风格的寻找,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和收获。显示出较全面的技术素养和个人应有的绘画特质。

在他的画中,对笔墨的认识显示出多年正规学习所积累的专业功底。通过大量的临摹,不仅熟悉了前人的“笔墨结构”,也体悟到“笔墨结构”的创造规律。在遍临明清大家的基础上,陈昭尤其对八大山人的笔墨特点及构图规律做过长期的研习,所以在写生和创作中能下笔果敢,随心取象,构图讲究,知白守黑,不落常套,既符合画理的基本要求,又体现自己的独特理解,十分可贵。

当然,绘画最终还要以情感打动人,情感综合为激情、人格、修养等精神性内涵。陈昭在写生与创作中都不乏情感的投入,通过理性的思考,合理地转化到画面意象中。值得肯定的是,他又是一位勤奋的学习者,他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常常一个人在外写生,其学习的热情以及对于目标的执着,都是超常的。他的许多作品就是在写生中完成的,情感和理性都很丰沛,所以能生动感人。

陈昭的创作无论从题材的择取,笔墨的运用,还是境界经营上,都有了可喜的进展,做到了笔墨有致,结体开张,立意新颖,画面完整的创作意图。他对写意精神的体认和理解,显示出较高的天赋,因此也预示了长远的潜力。随着他对绘画理解的加深,和对画理画法的熟识,相信他会画得更好,其前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评论】笃信敏求行于大道——陈昭及其花鸟画简评

作者:祝振中发布时间:2013-01-0917:08:20

就读艺术硕士,使我有缘结识了不少年轻而富于才华的同学,因同在于先生门下修业,这“同学”便有了实在的意义。所以相处时,也不免忘却了孔夫子的训诫,虽四十无闻,余少有惭意。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些年轻的同学又可称得上是我的畏友。不用说,陈昭就是其中我了解较多的一位。

陈昭身上所体现的对艺术的笃诚、感觉的敏锐,以及求索的韧性,在年轻画家中堪称迥出同伦,是令人钦畏的。这一点尤其在当下背景中,显得格外难得。

当下中国画环境,由展览策动的利益链条如此强大,很少有人不被网络其中。所以在美术学院,选择花鸟画作为专业方向已属不易,在花鸟中又以写意作为主攻则更见难能。这一点无须讳言。因为写意花鸟实在难以蹴就,往往需要一生的修为,这对于当代以职业为目的的院校教育而言,实在是一个短板。但也因此考验了那些真正的艺术求索者,他们的识见与韧劲,将是写意花鸟生机不穷的真正潜能。

以我的了解,陈昭的识见,出于天分的层面更多一些,这是艺术生成的基础。他为人笃诚,性情倔强,所以艺术上更倾向一种奇崛之境。这样的天性,如果在学习阶段善加护持,对于艺术风格的养成是大有助益的。事实上,他在长期的学习中,随着眼界的提高,能将视野集注于八大山人、吴昌硕、蒲华等明清个性派大师身上,足以说明他心性的高阔与识见的不凡。八大与吴昌硕是美术院校写意花鸟临习的主要典范,所以摹写他们的风格未必说明识见的高下,但能深入其意境与笔墨细节,进而在写生与创作中与自身气质相参合,则足可见出其善学与深悟之慧根。而对于蒲华的认识,可能更直观地显示其天分的卓然与气格的洒落。因为蒲华并不是院校临习的范本,原因大约因为其作品时有微瑕,缺乏完整的学理高度。但蒲华的洒脱与奇肆,诠释了写意笔墨的生动与品格的真纯,他虽以布衣终身,却足令后人景仰。陈昭能认识到蒲华艺术的高度,并自觉地汲取其精华,不能不说其眼界独到与自性笃定。

显然,在以上取法中,三家画品的奇崛与奇逸是陈昭所向往的。按照潘天寿的说法,以奇取境,须有“奇异之禀赋、奇异之怀抱”,陈昭的崇尚奇气,亦当自有来源吧。

在中国画学习中,我始终认为,对于笔墨品格的认知是进入写意艺术的唯一之途。舍此,即便描头雕尾,极尽造型铺排之能事,也终是门外徘徊。看看当下那些衮衮名公以及各色市场达士,未入此道者实不在少数。所以当我看到陈昭的作品,在笔墨的修炼上能直入沉着而洗练、素朴而灿烂之境域,远远超出他这个年龄的大多数修习者的认识,不能不令我刮目而视。

陈昭对笔墨品格要求高,对笔墨用材自然也从不稍降,可谓纸不厌精,墨不厌细,几近饕餮之嫌。他每画必磨墨,即便野外写生,也绝不苟且,那种气定神专的功夫确实让人感佩不已。

除了笔墨的理解,陈昭的另一个突出之点是对于画面结构的控制能力。这一点也可理解为对画面形式的感知与把握。这对于头脑敏捷的年轻学子而言可能是个优势,美院良好的环境,以及各种迅捷的媒体渠道,强化了他们对于形的敏感与捕捉能力。但我要说的是,敏异的构型能力背后,那种对于形的气质与独特文化意味的择取。因为,并不是所有敏于形式的人,都能洞见到“形”所内蕴的生机,与历史所积淀的文化深味。看似形式的东西,其实不只是来自视觉,甚或更多来自心灵,来自对于物象生机的体察与文化传统的省悟。

这一点在陈昭的写生过程中反映得尤为清晰。写生是花鸟学习中一个极重要环节,对于多数科班出身的画家而言,“应物象形”不是难题,难在对物取舍中的自如创造。而不同的理解或侧重又极易造成写生中的两个极端:要么一味照物摹写,机械复制;要么不顾物象形质,妄意舍取。其致命处,皆在忽略了对物象生趣的体察,以及自性对于外物生机的感应。两者因流于表象而机趣顿失。如何在写生中取舍得兼,写出既体现物象生意又符合画理规范的完整之作,是对一个画者结构控制能力的考验。

陈昭的写生,很好地关照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深入体察物象时,能调动胸中储藏的传统图像资源,以敏锐的心性寻绎两者之间的联系,写出了符合画理的物象生机,并兼顾了传统笔墨符号的文化传承。如他于版纳热带植物园所做的大量写生,一眼看去,能感受到物象独有的生机,在笔墨提炼与画面取舍上又可见出个人的匠心,当然也隐约可见他所取法的八大、蒲华等大师的风神。这实是一种学而能化的聪慧之举。

对于笔墨品格与画面结构的把握,天分的颖悟固然重要,但后天的修习却更为持久和可信。陈昭正是在这一点上,具备超出同伦的品质。甚至可以说,他整个生活,也为画画目的而服务。他会在生活的庸常秩序中关注到与画画有关的各种细节,如他会在校园中留意到花开的过程,在外出时他会收集到各种植物的果实,在小市场里,他也留心那些花鸟虫鱼的区别,他甚至会随时专注于一截木棍或者一块顽石的纹理,等等一切足以说明一个人来自内心的对于周围物事的兴趣与艺术感知的痴好。以至于在他的案头,随处可见自然中那些有意味的寻常之物。这确是一个从艺者不可多得的习性与天质。

写意画总要表达一定的意,这“意”既含有“物”本身的生意,也涉及画者的情意,这种情意除了来自对物的喜好,还有更深层的文化之意,所以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修养之意,亦即在长期修炼中养成的性情。但我们看到,当代写意画,多的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如狂放,如率意,如古拙止于表象,难掩作意,殊少真正性情的表现。所以真性情须有真人品的支撑,是在日常生活中陶养而成的。

陈昭对于写意花鸟笔墨的认识与修炼,对于图式与结构的敏悟与选择,在在都说明他已走在一条宽阔的大道上。在这条大道上,他享受着修行所带来的愉悦,有时甚至是独享这一切——他曾多次一个人长时间在外写生,那种执著与坚守,那种自信与笃定,自非常人所能做到。所以在他的画中,笔墨的沉实、气格的奇崛、意蕴的通脱,都是有所本源的,是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与力量,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风格的特质,成为值得品味的内涵之一端。

当然作为一个年轻的求索者,在漫长的修习途程中,所要增加的东西是很多的,优秀的品质只能支持选择的高度,却不能越俎参证的过程。对于陈昭而言,今后同样面临许多课题,如文化的深入,表现技能的拓展,以及性情的进一步修持等,以他的韧性与专心,他的收获也定当异于常人。基于此,余期以有成,并深信写意花鸟的真正繁荣。

2012年6月于见山堂

作品欣赏

相关推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什么意思?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04:331

“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含义

意思是: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原句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扩展资料这纲领强调的思想是,以心源去妙悟,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归复心源,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这本来面目就是最弘深的智慧,而审美认识过程就是发明此一智慧。这里反映的创造方式正是禅宗顿悟的方式。禅宗顿悟之方,一是通过宁静的修炼而达到心虑澄清、万象俱寂的境界;一是通过激起激烈的心灵波涛,在此一境界中超越法度,掘出“心源”之水,走向自由。张璪在创造中实践的是后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04:522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是什么意思?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张璪,生卒年不详,可能是盛唐时的人,和王维同时期或稍晚。擅用水墨画山水松石,画松曾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作生枝,一为枯枝,使人有「润含春泽,惨同秋色」的感觉。有一句成语「双管齐下」,可能典出于此。 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相似而易被混为一谈的,前有六朝的姚最,后有北宋的范宽。 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范宽(?-1026),北宋山水画四大家之一,早年学五代的荆浩及北宋前辈李成。虽然有所得益,总认为「尚出其下」,便决意到大自然中「对景造意」,强调「写山真骨」,终于自成一家。他住在终南、大华山的林麓间,常常为体会山川之真貌,独自入山林经旬不归,深入观察、写生,所以他得山川之真貌、真情和真骨,人亦磊落不羁如山如川,画出了中国山水画最有名的作品《溪山行旅图》,表现出一种山川凝重森然逼人的阳刚之美。范宽以一句话总结他的领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宣和画谱》)这里的「物」,指的也是大自然。意指临摹古人的画法,不如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而只知学习大自然的外貌、表象,又不如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心灵上的感受,去汲取创作的养份。 不过,这是范宽在「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师法自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后,得出的结论。如果初学者只知以自心为师,目无古人,对自然又疏于观察与写生,那恐怕将会走错路了。
2023-07-08 11:05:09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张璪的山水画特点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2023-07-08 11:05:181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A.唐代画家张璪的这八个字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的命题; B.“造化”即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C.“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万法之源。这个“心”,是非实体性的、生动活泼的“心”; D.“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与“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统一(认识论意义上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023-07-08 11:05:3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注:张璪,一作张藻,其生平事迹不详,其生卒年的考订,参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化,不少论者认为这个命题浅近明白,反映的是主客观结合或情景结合的问题。(注:如蒋勋说:“中国的山水画当然不只是一种‘外师造化"的客观,同样有‘中得心源"的个人心境的主观性在内。”(《艺术概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73页)但事实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这与其复杂的学说渊源有关。张璪与佛门的密切关系在他“心源”一语得到明晰的体现。“心源”是个佛学术语。此语在先秦道家、儒家著作中不见,它最初见于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注:《大正藏》第17册。此经译者有争议,其译入中土不会晚于晋,此书已见《出三藏记集》著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又,卷15:“涤除妄垢显心源,故我归依无等者。”(注:唐实叉难陀(652~710)译,八十华严本,《大正藏》第10册。)《菩提心论》云:“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注:唐不空(705~774)译,《大正藏》第32册。)华严宗宗师澄观(737~838)的解说最是详细,他在《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中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注:《全唐文》卷919。)佛门称“心源”主要明二义:一是本源义,心为万法的根源,所以叫做“心源”,此心为真心,无念无住,非有非无,而一切有念心、是非心、分别心都是妄心,所以心源是与妄念妄心相对的,佛教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了悟心源,即是净土”。此明其本。一是根性义,心源之“源”,是万法的“本有”或者说是“始有”,世界的一切都从这“源”中流出,世界都是这“源”之“流”,因此,它是通过人心的妙悟所“见”之“性”,是世界的真实展露,此明其性。此二义又是相连一体的。在心源中悟,惟有心源之悟方是真悟,惟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在本源上“见性”,在本源上和世界相即相融。心源为悟的思想在禅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源就是禅宗当下即成的“本心”或“本来面目”。禅宗强调,悟由性起,也就是由心源而起,心源就是悟性。慧可(487~593)曰:“若了心源清净,一切愿足,一切行满,一切皆辨,不受后有。”(注:《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道信(580~651)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南阳慧忠(?~775)认为,第一义之悟必是心源之悟:“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注:上引道信和慧忠语均见《五灯会元》卷2。)因此,在禅宗中,悟即证得心源;悟必以心源来悟。无悟即无心源,无心源即无悟。以心源去悟,就是第一义之悟。在有关张璪作画的记载中,都突出一种“狂态”,如书法中张旭、怀素那样的“狂态”,观其作画,简直如舞剑一般,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中,展示了画家奔放自由、不为拘束的心灵境界。这是一种由疯狂而至妙悟的心理超越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宰其创造活动的不是作为理智知识的“糟粕”,而是“玄悟”。“糟粕”是一种“以知知之”,控制创作的是理智知识;而控制“玄悟”的是一种来源于心理深层的生命力量,即“心源”。这一创作过程如同一个舞台,包括其观众都参与了这一过程,都促进了“玄悟”心理状态的出现。当笔酣墨饱之际,一种傲慢恣肆的心态也随之形成,睥睨万物,斥退一切形式法则,忽然间似乎一切都不存在,惟有疯狂的性灵在飞舞,赤裸裸的生命在张扬。正是在此情况下,“心源”的活水被打通了。或许可以这样说,这一疯狂的操练过程原是艺术家有意设置的超越之路,由观者和画家构成的场景充当了刺激物,而泼墨、舞毫、剧烈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行为过程,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旋转舞动的力,搅动着艺术家的意绪,促使其越出规范,摆脱控制的秩序,在疯狂中抑制人清醒的意志(“糟粕”),忘却营营,惟有一只飞舞的笔触带着他,也带着周围的观者升腾,升腾。这里所表达的境界正是张璪八字诀所追求的境界。这纲领强调的思想是,以心源去妙悟,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归复心源,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这本来面目就是最弘深的智慧,而审美认识过程就是发明此一智慧。这里反映的创造方式正是禅宗顿悟的方式。禅宗顿悟之方,一是通过宁静的修炼而达到心虑澄清、万象俱寂的境界;一是通过激起激烈的心灵波涛,在此一境界中超越法度,掘出“心源”之水,走向自由。张璪在创造中实践的是后者。 元稹(779~831)在《画松诗》中说:“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纤枝无萧洒,顽于空突兀。乃悟尘埃心,难状烟霄质。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注:《全唐诗》卷398。)这首诗颇有意思。元稹认为,张璪画出的松得自然之“真”,而那些仿造的画师们,却使松态“埋没”。他们失却了松的“真”,或者说失却了自然之“性”。为什么这些仿造的画家失却了自然之“性”呢?主要在于他们所抱有的“尘埃心”。尘埃心不是人的本心、真心,用张璪的话说,就是不得“心源”,用这样的心去创造则不能得古松潇洒出尘之韵、烟霄腾踔之意。所以,在诗的最后,元稹说:“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这个“真物”,就是心源和造化在瞬间妙悟中凝结的灿烂感性。以妙悟云观照世界,而不是以知识的途径去认识。在佛学看来,妙悟是“一”,而非“二”,妙悟是不二之感悟。“不二”强调此悟乃是无分别、无对待之境界。无分别乃就知识言,以反逻辑非理性为其要义。无对待是就存在的关系性而言,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看,其旨在于冥能所,合心境(外境),去同异,会内外。《般若经》有所谓“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诸法实相即是佛性,是如如之境,这个境界是“一相”,就是说它是无分别、无对待的,这个五分别、无对待相实际上就是无相,就是空,不执有无,是对相的超越。而此超越之相,就是如相。意为“物如其自身而存在”,或者说“物之存在在其自身,”其核心意思在于使物从对象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获得自在价值。郭若虚认为,六法之中,气韵为要,气韵非得之于娴熟的技巧,而发之于心源,得之于由心源所发的妙悟,而妙悟就是心印。郭若虚建立了一个以心源妙悟为核心的绘画理论体系。郭若虚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将心源和生知联系起来。郭若虚等提倡妙悟来源于生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艺术的妙悟和灵魂的觉悟是不二的,这是中国美学妙悟论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思想。艺术领域中的妙悟都不能简单理解为艺术创造过程,虽然审美意象创造是艺术妙悟的目的,但不是惟一的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人的灵魂觉性的恢复。所以,在艺术中,妙悟既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又是灵魂颐养、心灵拯救的过程。在艺术妙悟的理论中,中国艺术理论常常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人原来存在一个清净微妙玲珑的本原世界,这就是人的本觉;而这个本觉的世界被世俗染污,所以堕入迷雾中,由本觉到不觉;而妙悟就是恢复这一灵魂的觉性,通过宁静的证人,由不觉而达到始觉。由此,妙悟的过程是灵魂的功课,是灵魂修养的过程。妙悟理论同时坚信,艺术构思的飞跃只有在洁净空灵的心灵中才能出现,最高的艺术只能由人本源的灵觉世界转出(即由心源导出),而不是从技巧中得到的。所以,灵魂觉性的恢复是根本,艺术意象的创造则是由这个本中演化而出的。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个“人品”,不是简单的人的道德品格,而是人的品位,人的觉性,人的根性。寻求观念意蕴的回归:写照心神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南梁丘迟的名句,更是一幅无所不包的大写意画。如果要以写意花鸟道出江南的本来面目,最能得其奥旨的一句莫过于此。古人云:“喜写兰,怒写竹”,兰竹本无喜怒而人有情,写意则放大了喜怒之情的原型,成为“意”中的兰竹。从题材本身而言,要概括与抒发创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似乎是难上加难,但这已经被古人突破,如八大的鱼鸟眼神、青藤的枝蔓力度,已经完全突破题材,向精深发展:在描摹自然美的同时,能强烈并超然地反映人的情志与气象。这是写意花鸟的深层意蕴所在。   寻求技术方法的回归:笔墨极致  笔墨作为工具和技法,给绘画过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水墨灵动是大写意的难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却神完气足,酣畅淋漓。写意花鸟以线条为基础,这是传统的底线,着彩泼墨,仍可以看作是线条笔墨的微观放大。   清明空灵是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世界,花鸟虽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精神世界是同构的。我的作品,构图上追求繁简对比,在一些以繁复构图的题材中,则借助墨色的层次来实现光影若现的效果,以破解厚重沉闷的压抑感,这样的企图仍然是沿袭了中国画灵动的宗旨,放大了微观层次,以出新意。   我非常注重线的“张扬”,注重笔与墨,注重黑与白,使笔致、墨韵共生于挥洒之中,运笔的沉着痛快、准确老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运而生,真可谓执着、从容、放纵、忘情,个中乐趣,难以名状,往往超过作者的想象、感觉和经验,获得莫名的乐趣。笔墨这一技巧本身的审美,不应从整体形象中剥离,这也是我的写意花鸟主要观念之一。   寻求标准体系的回归:情状意简  画是心声,摹古不仅是摹其形,还需摹其心,需要对传统文人作画时的情状有所洞察了解,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心源”,这才是文人画,尤其是大写意的精髓所在。   其一:情状多样,必须从“意简”而来,否则写意成为了失神,或成为铺陈,写意之快感荡然无存矣。从形象的花鸟,到心中的花鸟,提笔落墨的线条往往是需要精挑细拣。在水墨用色的渲染上,厚重从清淡中来,而不是从堆砌中来。大写意国画是以气韵见长,一笔有一笔之主体性,如同书法无改笔之可能,而要具备局部与整体的双重功用,这不仅是中西画技之根本分野,也是文人画“写意”的终极价值所在。我的画作,有大尺幅,也有方尺的小品,平常人偷闲几笔的机会,也只能以小品居多。小品写意有其深远的背景,汉人尚简,小品流行,到明清小品,便是性灵派的高标。我认为写意画同样如此。构图的自然自在、随意赋形,即使是一枝一蔓,同样有清新雅致的意趣,乘兴落笔,损益为之,便能可亲可玩,与人性情相近。   其二:对于繁复满构图的作品,“意简”更是重要,否则显得杂乱而压抑,写意极可能沦为铺陈。当然,我所认为的“意简”,并非一定就是用笔少的代称。尤其是一些用笔极繁、画面较满的作品,更要追求“意简”。疏密有致、浓淡相济、虚实相生,在从心所欲之中众缘和合。在我的画作中,有些也吸收了现代审美的某些方面,比如满构图加上铺陈开张的布局,而我并不感到这与传统有任何的背离。我的某些大尺幅的作品,如我所写藤花,用笔极多,用色极少,枝叶茂而花不繁,淡彩的透光见日感,将繁化简,虽“大品”,其实仍是精雅“小品”的意趣,观者有论“如立藤下,不觉其繁”,是知我者语。   寻求精神境界的回归:品正气清  “写意”这种功夫,需要长期的苦练和积累,只有倾其一生,才能有所创造。每个人的创造都是他全部的生命、生活的载体和信息库,表现出深刻的个性,积聚着深厚的功夫。“写意”这种境界既是个性独特的,又是高度概括的,我自认为“品正气清”是写意花鸟的至高境界。   画家可以面向市场,但不能服从市场,更不能“投降”市场;要对自己负责,对文化负责;固守传统文化的底线,恪守创作的圭臬,坚持画品人品的操守,这种境界就是“品正”。   在我的小品中,不少是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菜蔬,我常会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四季变幻,而此类小品,正是这种生活本然的喜悦描绘。四时花卉,给我的印象也总是与江南的生活相关连,而光影下的不同形态,给我以丰富的想象力。如一幅墨竹图中,我的竹叶已经似兰非兰,似竹非竹,不能说自然界有之,也不能说前人有之,或许还是意中之竹,而兴来写之。我对写意花鸟的认识也许就在于此。   我时常会想,文人画之所以产生大写意这一画品,从艺术上讲,是技术发展到极高成就才达到的解脱与升华,而审美上的文人倾向,则是令其脱离俗谛的桎梏,追求精灵空明境界的契机。   总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此才能写我意,养我心,传我志,落墨收笔,能见天性。要言之,写意花鸟必须有笔墨、有情状、求意简抒情气,其深层境界,应是写照心神,是人情的物化,花鸟虽小,其实就是天人和谐的境界。   作者简介:严克勤,1956年8月出生,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无锡广电集团。出版有《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仙骨佛心u30fb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等专著,并出版《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专辑。
2023-07-08 11:05:462

如何解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古代凡是有成就,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无不得益于师法造化。故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学画者经典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那又如何解释这句名言呢?山水画首先讲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来自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大自然的美,要通过画家去表现,去追求艺求之美。这一转化过程,需要艺术家高超的技术和内心的情思所不可缺的。 一代宗思龚贤认为“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我师造物,安知董黄″等无不表明写生的重要性。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今,山水画写生已被画家普遍所重视,它对于山水的学习及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山水画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初学者及画家锻炼绘画表现技法、搜集创作素材、开阔胸襟和拓展创作思路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画通过山水写生,画家从大自然中获得最初的创作原型,搜求创作素材并能训练艺术表现技巧,为山水画创作提供寻找表现语言契机。正如清代的山水大家石涛之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因为山水写生所具有的复杂特点,并非所有写生者都能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那么究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国画一、把握笔墨语言 笔墨精神是艺术家的核心,笔墨的处理是山水画的重要环节,用笔讲 笔意、笔势、笔力、笔法。荆浩《笔法记》中所说的笔要有四势:"筋、肉、骨、气",黄宾虹先生将笔墨分为五笔七墨:“平、圆、留、重、变、浓、淡、破、泼、积、焦、宿”。就山水画而言,所谓笔是指山水画中山石的外轮廊线,而墨则是指山水皴法的墨色轻重向背。用墨之妙全在水,水和气一样具有流动性,水墨交融,使山水画具有气韵生动的效果。艺术的本质来自于大自然,艺术的灵魂则是艺术家的外师造化所得。水墨水二、把握好构图方法 中国画的核心就是形神兼备,形美谓之神美。形就是构图即章法,在谢赫的《六法》中叫经营位置,故名思议,构图也就是如何安排好画面空间的学问。山水画写生构图需要做如下几方面考虑。 1、要考虑画面的景物,近、中、远三者之间的前后关系。2、要注意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尤其要留好画面的白。远者为虚,近者为实。空白为虚,墨黑为实;轻为虚,重为实;浓为实,淡为虚;当实则实,当虚则虚,虚实分明,才能突出山水画中所表现的主题内容。 3、搜集大自然的素材,对景物大胆取舍,既要表现所见又要表现所想,全方位地观察与理解,加以修饰和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所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023-07-08 11:05:5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_(约735~785)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化,不少论者认为这个命题浅近明白,反映的是主客观结合或情景结合的问题。但事实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这与其复杂的学说渊源有关。一般认为,张_这一绘画纲领直接取自于道家。张_的确受到道家哲学影响,但考张_之思想旨趣以及相关史实,可以肯定地说,张氏此八字诀反映的思想精髓应是佛学(主要是禅宗),而不是道家哲学。张_本人与佛门有密切的关系。《全唐文》中收录有符载(约732~810)一篇有关张_的赞文,这是符载在江陵府陟屺寺云上人院壁看到张_所画的《双松图》后所写的:“世人丹青,得画遗迹。张公运思,与造化敌。根如蹲虬,枝若交戟。离披惨澹,寒起素壁。高秋古寺,僧室虚白。至人凝视,心境双寂。”张_是一位画松的高手,而这古松画到了寺壁,体现了高松古寺、心境双寂的妙悟境界。张_在一些寺庙墙壁上所作的壁画,在其身后多有留存。朱景玄《唐朝名画记》记载:“宝应寺西院山水松石之壁,亦有(张_)题记。”从一些历史材料推论,张_当时可能和佛门多有接触,如符载所著《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一文云:“是时坐客、声闻士凡二十四人,在其左右,皆岑立注视而观之。”所谓声闻士,指出家弟子。这是张_和佛门接触的最直接例证。
2023-07-08 11:06:051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的含义

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2023-07-08 11:06:121

怎样用艺术概论中的本质论来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2023-07-08 11:06:211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说的。
2023-07-08 11:06:391

如何理解中国画艺术特点中的主张“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这两句话?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意存笔九,画尽意在"一语,出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他赞扬顾恺之的人物画所作的评语说明画者的意图,包括着主题的构思,形象的刻划,笔墨的运用,在动笔之光,已经都考虑成熟,这样在落笔时才可以脱颖而出,画作完了,画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图在画上也永存下来了。这句话还说明构思一经成熟,下笔后才能“意在笔先”,“不滞于手,不凝户心一”,"画尽意在,象应神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艺术家必须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方能有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美妙感受,才能领悟艺术的真谛与精髓。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却更为重要。
2023-07-08 11:06:49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的。 A.张璪 B.席勒 C.马祖道一 D.柳宗元 正确答案:A
2023-07-08 11:06:561

下列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哪一种不正确?

en ??为何我看不到选项
2023-07-08 11:07:053

论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中国画家的影响有哪些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从自然学习的主题,也是素描,也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花木,觉得野兽和鸟类的性质,但也理解不同气候的变化在高山和河流担心地,还想山景观从不同的角度,在感情的山河和一年四季的变色。把这些自然特征用素描、摄影捕捉下来,为自己创造丰富的景观做好素材。当有一个完全的草图,在艺术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是大脑处理和精炼,材料,当有答案后可以创建陶瓷景观写作或绘画景观、移动或盲目地自然景观的原件,如果它不会被称为艺术,还是别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融入儒家思想和中国特色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07:14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浅论敦煌石窟壁画

张璪自撰《绘境》中有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心得源。”成为后来画家的座右铭。敦煌石窟是敦煌社会的必然产物,敦煌石窟在敦煌一直是社会化的佛教活动场所,敦煌石窟记录了敦煌及中国社会的千年历史面貌。敦煌自汉代开发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敦煌地区有了中原汉族地区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发达的封建文化,成为中世纪敦煌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敦煌在中原和西方各国和民族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们频繁地来往和交流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合理部分,形成敦煌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汉晋时期,敦煌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自己的文化人物,奠定了敦煌地区本土文化的根基。 大抵与西汉开发河西同时开始,佛教逐渐传进敦煌和中原,特别是佛教建筑和佛教造像随着佛教传入敦煌和中原。早期的佛教建筑与造像有阿育王塔、犍陀罗造像等等。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以及中亚的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巴雅、纳西克、阿旃陀、贝德萨、卡尔拉、巴米羊、捷尔梅兹等佛教石窟群;以及我国新疆天山南北的石窟群。通过敦煌来往于中原和西域的各类人物中就有很多是佛教的僧人,他们当中有的人还长期住在敦煌从事佛经翻译和佛教教育事业。例如著名的“敦煌菩萨”竺法护和他的弟子们;以及法秀、于道邃、单道开、竺昙猷、道法、法颖、超辩、法丰、法相(尼)等一大批活跃于中国大江南北的敦煌高僧。汉晋时代敦煌佛教之传播,成为本地一大文化特色。另外,从事商业贸易的西域商人中也有很多是佛教的信士。敦煌石窟就是在这样的中外历史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是集石窟建筑本身、佛教雕塑、佛教壁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是从犍陀罗为起点的中亚佛教建筑和佛教艺术的东延。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敦煌石窟艺术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就是它在敦煌的历史上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使人们安居乐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各个历史时期、各阶层人们的各种社会需要;当然首先是满足了统治者阶层的需要。同时,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的意识形态,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艺术的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是让人们关心社会、献身社会。因此可以说,敦煌石窟艺术的社会需要与作用及其历史证明,宗教信仰是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宗教艺术是历史上人们对宗教的利用。 公元5世纪前期,北凉王沮渠蒙逊在所占领的地区大造佛像,敦煌石窟现存的他统治时期所建一组洞窟,也被佛教史籍记为他“敬佛”的事迹之一。沮渠氏所谓的“敬佛”,完全是为了自己个人和家族的需要和目的,因此留下许多贻笑千古的丑闻;但他又是一方君主,他的行为影响到整个社会。 莫高窟第285窟被认定为当时的东阳王元荣所建大窟,其中理由之一,是该窟南壁所绘《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当时河西一带曾发生农民武装暴动,并一度截断了敦煌与中原的通道,元荣在他的写经题记中多次提及此事;而《五百强盗成佛故事》在壁画中出现,正是元荣个人的意图。而莫高窟第428窟内绘制了河西全境僧人供养人1200多名,则显示了窟主瓜州刺史于义与其兄凉州刺史于实以及于氏家族在河西的势力。北周和隋初中国北方出现了倡导社会公益事业的三阶教,当时敦煌石窟壁画中绘制的《福田经变》,就是反映与社会公益事业有关的内容。 唐代初年建成的莫高窟第220窟以全新的壁画风格,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武周时代,敦煌石窟的营造活动出现高潮:莫高窟最大最高的弥勒大佛就是武周延载二年开始营造的。女皇帝武则天说自己是弥勒降生,敦煌石窟就创建了弥勒大像。莫高窟第148窟壁画《天请问经变》、《报恩经变》等,是为激励敦煌汉唐军民抗击吐蕃入侵而绘,在战争中曾起到过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公元8世纪后期,吐蕃人占领敦煌时,敦煌集中了大量的唐人,为了保存唐朝汉民族文化,利用吐蕃占领者们对佛教的信仰而大量建造佛窟。在整个吐蕃统治敦煌的70多年间,敦煌石窟的营造活动十分盛行。不仅如此,从这一时期石窟的题材、内容上,发生了历史转折性的变革,一窟之内绘制十几幅、二十几幅经变画,大有包揽天下一切佛教之势;之后的归义军时代更盛。佛窟中的内容反映了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固然有佛教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但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基因。 公元9世纪后期的张氏归义军时代,从公元865年建成莫高窟156窟开始,佛窟名为崇敬佛法的“功德窟”,实际上成为表现个人历史功绩或其家族荣耀的纪念堂,之后有莫高窟第94、98、100、454、61等大窟步其后尘。第156窟内绘制了巨幅历史名作《张议潮出行图》,以此来庆祝和纪念张议潮收复河西的功绩及升迁高位的荣耀,这在当时也是一种社会需要,使营造佛窟在这里成为社会政治活动。之后几十年间,敦煌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莫高窟营造了许多大窟,包括第96窟北大像的重修。 公元914年,世居敦煌的豪强大族曹氏从张氏手中接管了瓜沙归义军政权,营造佛窟更成为曹氏维护统治、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首任节度使曹议金营造了莫高窟最大的在面洞窟之一的第98窟,窟内绘僚属及高僧供养人像计200多身,而这些人都是张氏时期的前朝元老,曹议金利用自己营造的佛窟成功地将他们笼络在一起,完成了从张氏家族到曹氏集团政权接交的平稳过渡;到曹议金的回鹘夫人陇西李氏营造的莫高窟第100窟,分别长达10余米的《曹议金出行图》和《李氏出行图》,向世人展示了曹氏势力的强大和敦煌地区稳定繁荣景象,而第98窟的那些老臣及高僧的供养像,在第100窟以后的曹氏大窟,如第454、61、55等窟中再未出现过;这些曹氏诸节度使的“纪念堂”,实际上是向我们叙述着曹氏政权由初建时的内忧外患到逐步强盛的过程。另一方面,敦煌石窟起到了曹氏归义军联系周围各民族政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曹氏政权在夹缝中生存,而且敦煌地区社会稳定繁荣。曹氏诸大窟中的各族王公贵族的供养群像就是这一社会作用的历史见证。 敦煌石窟的“家窟”是佛教社会化最具体、最深刻的历史见证。唐代初年开始,敦煌石窟出现了“家窟”之名,即贞观十六年(642)年由敦煌大族翟通建成的莫高窟第220窟,题名“翟家窟”。此后,敦煌石窟的佛窟,不论是重修先代所建,还是当代新建,也无论是官宦窟、高僧窟还是贵族窟,多被冠以“家窟”名号。比较有名的家窟,有张家窟、李家窟、王家窟、翟家窟、宋家窟、陈家窟、阴家窟等。每一座“家窟”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由于这些家窟中绘有原建窟主及建窟以来的历代先祖们的供养像及题名,使佛窟具有祠堂的性质和功能,而且还是由佛祖和弟子、菩萨们“看守”的家族祠堂,历代先祖的供养人像及题榜即祖宗碑位,佛窟便成为家族财富的一部分。家族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一个官宦或贵族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写,敦煌也不例外;而敦煌石窟的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更是受到这种社会制度的制约;作为家窟的佛教石窟也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反过来,这种社会结构又是敦煌石窟形成和发展并延续千年的社会历史原因。这里试举几例: 敦煌阴氏从西魏时期就参与建造莫高窟第285窟,和当时敦煌的最高统治者西很宗室东阳王元荣攀上了“佛缘”。此后造窟不止。从今天莫高窟崖面上现存的洞窟来看,敦煌阴氏是所有敦煌历史上的大族中在莫高窟留下的大窟最多、洞窟的规模也最大的家族。阴家诸窟跨越了敦煌公元六至九世纪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较高的社会和人文研究价值。但同时,阴稠的子孙们在唐代各个历史阶段的表演令人瞠目结舌。武周时期建造弥勒大像,莫高窟第321窟和宝雨经变、“发现”敦煌的祥瑞等,都是为武则天当女皇大唱赞歌,而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又在记载营造莫高窟231窟的《阴处士碑》中,并挖空心思地寻找溢美之词,为自己背叛祖宗的行为作开脱和辩解。象征佛国天堂的佛窟成为阴氏家族为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工具。 敦煌地区的另一个大家族——敦煌李氏,也大肆进行佛窟营造,我们也就是通过他们留下的造窟“功德碑”文中了解其历史的。在这些碑文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敦煌李氏一族,在唐代,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篡改族谱、背离祖宗、投靠皇族:敦煌李氏本为汉李陵之后,属代北李,是中原的旧门大姓。北周时期有李穆一支,其子李操于隋初因谪贬而迁居敦煌,子孙蕃衍,仍保持大姓雄威。《圣历碑》先拉上李广和李固,到《大历碑》时系上李暠再到《干宁碑》与李唐皇室攀为宗亲,进一步抬高了李氏在归义军政权和敦煌地区的声望,掌握敦煌地区的军政大权。从李氏诸“功德碑”看,佛窟确实在提高和保持家族声望中起到了作用。 翟家窟是敦煌石窟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家窟,即莫高窟第220窟,建于唐贞观十六年(642)。第220窟不仅开敦煌石窟家窟之先河,而且以她全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敦煌石窟艺术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佛窟之一。当然,敦煌石窟的翟家窟中,甚至在整个敦煌石窟的家窟群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建于唐咸通年间(862——867年)的莫高窟第85窟,它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1,初建时家族窟主与施主的协作关系;2,家族窟主与施主关系的演变;3,不同时期出现在该窟甬道首席供养人位置上的官宦施主;4,僧窟以家窟名义的历史。 家族观念也是敦煌佛教石窟的中国特色之一,敦煌的大族、敦煌石窟的“家窟”,为我们进一步表明了佛窟的社会性质。同时在一座座“家窟”的营造过程中,同属这一家族的窟主与施主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也体现了当时这种社会化特征。敦煌石窟的“家窟”中,不仅装载着其家族的历史,也装载着古代敦煌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我们今天就可以通过敦煌石窟的“家窟”去了解敦煌的家族,进而去认识敦煌及中国古代社会,认识敦煌的社会化佛教。许多看过敦煌彩塑和壁画的人,包括一些专家都说,敦煌的艺术品不像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而应该都是出自大师之手。因为这些作品与他们同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肯定的是,敦煌的壁画和彩塑基本全部出自各时代的民间工匠之手!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中间并不乏伟大的艺术家,但他们都没有机会扬名后世。塑匠、画匠也属古代的手工业之一类,他们与其它手工行业一样,也必然受到手工业管理制度的制约,使一般塑匠、画工的水平,作品的时代风格都必须达到那个时代所要求的标准,这就形成一个时期内大师的作品与工匠的作品在艺术水平方面没有多大的差距的现象。这样看来,决定一个艺人能成为大师或成为一般工匠的因素并不完全在艺术水平方面,而在于他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机会等等方面。所以,从敦煌石窟看,不论是建筑、彩塑还是壁画,都应该是出自伟大的艺术家们之手!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是巨匠大师群体。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联盟和智慧,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敦煌石窟文化,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他们的精神与他们的创造一样万古长青!我们今天保护、研究和宣传敦煌石窟文化,就是想让敦煌精神,特别是敦煌工匠的创造与奉献精神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
2023-07-08 11:07:501

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谈谈你对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解。

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张躁把人的艺术创造能力分为内外两方面。外,必师于造化,即必须以天地造化为师,从中领悟学习,这就是要求艺术的创造者必须对客观事物有了解,领悟。这样,才能把自然所具有的神韵通过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例如,齐白石虾图的成功,不仅源于齐老高深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他对虾的观察领悟。中,即人的内心,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的创造得力于创造者内心的想像力,创造力,对美的感知能力等一切源于创造者主观思维的能力,艺术的创造不是简单的模仿,是对大千世界,万物造化的美观体现,这种美,源于创造者对客观世界事物的领悟,这种领悟是自身对外界的认知,包含有创造者自身的精神在其中。只有在对客观事物有一定的领悟之后,加上想像力,精神等,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所以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方有佳作。试想,对外界事物无一领会,那么,创造者的思想感情有从何而来?人类的意识源于客观事物,主观的对于美的领悟源于客观事物,所以,我觉得创作源于自然,发自内心。以上纯属个人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7-08 11:08:03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提现了怎样的哲学史观?

心,是万物之源,世间所有的善恶,快乐,憎恨,忧愁,皆是由心所控。----兰月善与恶皆是一念之差。心善的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友好,遇到困难大家会援手;心恶的人人人憎之,恨之,会自动远离,大家躲避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帮助你呢。虽然善与恶是对比的,不能全是善,也不能全是恶,就如黑暗与光明,自然规律就是如此,但自己的心还是由自己来掌控的,又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犯错的心,贵在知错能改,能回头及时;善良的心,贵在纯洁无邪,能持之以恒。人人都说人心难测,防不胜防,就连家里装了几大把的锁,还是被撬开了,家里的贵重的财物一洗如空,这就是贪心吧。而更让人愤怒的是有人为了一点钱财,不惜谋害他人性命。这种贪心的人,结果还是被法律给制裁。这又何苦呢,人生就那么短暂的几十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也带不去,为了那么一点点钱财把自己的一生都给毁了,一点都不值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爱情重重伤过的男女,往往对爱情失去了一份信任。一份爱情若不懂得经营,不懂得他的重要性,最终你会失去她。爱情要经得起风雨的吹淋,冰霜的寒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流逝。爱情不是建立在财富物质的基础上,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爱情,爱情就会给你同等的回报。爱情是包容,是信任,是关怀……同样的,在婚姻里,也要学着去包容,去信任,去经营这段来之不易的姻缘,幸福会每天随你而至。在家旁边,隔壁住了有两对夫妻,每天都要为生活的柴盐油米计算着。有一对夫妻天天脸上挂着微笑,恩恩爱爱的,令旁人羡慕不已;另一对夫妻,从早到晚争吵不断,为了一点的小事,谁也不让谁,让旁人指指点点。有天,路过,问了一对夫妻:“你们都为柴盐油米紧张地过着日子,为何还能这么开心呢”。那对夫妻说:“生活就是要用心过日子,现在已经很贫穷了,不能连心都贫穷了吧?”我想想也是,如果连心都不快乐了,那生活都成什么样了,夫妻间又怎么会恩恩爱爱呢。过了几天,我又遇到另一对夫妻,随口问道:“哥哥姐姐,你们怎么一天到晚吵过不停呢。”答曰:“自从嫁了他后(自从娶了她后)没一天好日子过。”我想,怎么会呢,没结婚以前不是整天粘在一起的吗,怎么一结婚了就了变个人似的,和前面那对夫妻刚好相反耶,人家是每天都过得那么开心,同样也要为柴米油盐奔波着。心态不同,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换个美好的心态,认真生活吧。
2023-07-08 11:08:10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杜建平老师作品赏析

杜建平 ,1959年7月出生,北京人,师从于著名舞蹈速写家、教育家赵士英先生。 杜建平在艺术上追求以速写、写生创作为基础的创作思路,一生中始终认真思考运用古人技法,结合当今所提倡的多元文化提升自己创作灵感,坚持写生道路上探求一种自己的绘画风格。从艺术角度看待时代发展赋予中国画发展方向与技法变革,特别是注重在写意与写实中提高中国画绘画本源的探究之路,在章法与技法研究上推崇古法自然与情感交融的意境美。在提炼技法与墨法、色法研究过程中体验并坚守中国画本源赋予的本质与本源,在不断学习中探究绘画背后积累的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严守自己所追求的绘画过程与技法变化的享受,同时更加注重学习古人和当今各家所长,取各家技法之长。 杜建平老师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笔墨的表现为,从不同角度实践研习山水画技法本身应该注意的绘画问题。他在学习中充分肯定并分析借鉴各位山水画大师的语录,从中更多地吸纳各家所长。中国画中山水技法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绘画要领,特别是具备临摹、写生、再临摹、再写生的练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绘画出更具水平的作品来。他理解必须遵循这个道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有可能出好作品。“画是不声的音乐”就是指画之一笔一划就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了一支美妙的动人乐曲。对描绘的客观对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备;通过客观对象表达主观精神,即能传神写意。在杜老师看来,中国画要求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毕生追求的世术境地。中画画家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书法通于画法”的理论。绘画要做到“胸有成竹”。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等来达到更加完美的意境效果。 一位画家要通过长期写生,读懂古人、读懂自己、读懂笔法才能够逐步凸显出具有自己的绘画道路,这就是艺术本源的美吧。 作品赏析:
2023-07-08 11:08:16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谁所提出的中国画创作理论

张璪。我国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对我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是张璪。张璪(?—1093)初名琥,字邃明,滁州全椒(今安徽全椒)人,嘉祐进士,历任凤翔法曹、缙云县令,熙宁中,王安石用为编修、并授集贤校理。
2023-07-08 11:08:35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创作原则是哪个提出来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撰写的《绘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和很多画家的座右铭。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2023-07-08 11:08:472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体验而是认识,这句话对不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体验而是认识,这句话是错的,望采纳。
2023-07-08 11:08:541

我想知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翻译成英语怎么说!写论文用的 翻译软件不行 谢谢各位帮忙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Nature outside, in the heartOutside the creature, the heart source望采纳!谢谢!
2023-07-08 11:09:061

东溪 梅尧臣中最能体现主张的一句句子,其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本篇写在宣城县的东溪观赏两岸景色,蒲为水生植物,其茸集于棒上,甚齐,周围如圆柱。这两句写景状物,极其工细,蒲茸当是宣城常见之物,诗人在《游隐静山》诗中说:“菖蒲花已晚,菖蒲茸尚柔。”此处说蒲茸似剪,表明花已开过,茸已长成。“平平沙石净于筛”,写岸边滩头的沙石经长期长期中流冲激,中无杂质,好似筛过一般。读者这样的诗句,似乎进入一个清净的境界,胸中一切尘器,皆被荡涤干净。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向为人称颂。看似写景,其实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激动澎湃、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绪。野鸭子在水中游累了,正在岸边打着盹,悠闲自在;岸边有一株年纪很老的树,冬天光秃秃的,衰老、丑陋,这时为春气所动,竟绽开朵朵鲜花,显示出勃勃生机。很愿意过一种闲适优雅,自由自在的生活,像鸭子那样。 诗中"野兔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句最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09:151

中国创作理念和自然物象

应该是中国画,中国画创作理念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画中的一切自然物象,都不以真实为创作目标,同时它又以不完全背离自然物象为手段,充分利用有形有限的象去表达无穷无尽的意。国画创作必须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造化,这里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整体意思即为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然而,自然之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美,必须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情与构建的提升及转化过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画者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追求与探索,就能够通过绘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缘物寄情,情景交融,开辟出无限广阔的创作天地。中国画作品有四个主要标准一、骨法用笔中国画的笔法线条代表着中国画的传统和精神,要写出骨法用笔的一波三折,即富有弹性和韧性的线条。要见笔,笔笔分明,融洽在浑厚中也需分明,忌讳平涂,线条必须经受推敲与品味。二、自然态作品注重意象、兴象精神的高扬,注重书写性,中国画的写意需要自然书写的创作方式,画家画注重“写”法和“画”法的自然结合。作品呈现随机而生、自然天成,没有拘谨刻意、矫揉造作的笔墨制作与刻意个性化。三、作品根源于中国画的传统和精神其作品无论如何变革创新,其根基必须来源于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是在中国画传统基础上的变革。坚持笔法线条,坚持意象性、兴象性与书写性,借古以开今。四、作品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作品要求超凡脱俗,与众不同,鲜明而独特,为自我独创。作品形成鲜明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是衡量一位中国画家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志。
2023-07-08 11:09:221

成语心源得中

成语心源得中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2023-07-08 11:09:391

中西传统绘画对写生的不同观念

现代山水画的写生方法是20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由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引入的。它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特别是写实造型能力)和作品的丰富性,却也因为照搬西画的观念与技法,使相当一部分现代山水画成了用水墨画在宣纸上的西画,偏离了传统。国画大师潘天寿早已大声疾呼“中国画要与西方绘画拉开距离”,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界定山水画的写生观念及其方法。   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是再现与模仿一切物象,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写生方法,研究解剖、结构、透视、光影、色彩等等,才能够在二维的画面上再现一个虚拟的“真实世界”。这是一种严格乃至近乎刻板的写生方法,它需要固定的视点、固定的视角与视域,不能随意变动。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艺术院校的低年级学生在做素描写生时,常常在他们的画架支脚的着地点上做记号,以免位置被移动而连带变动视点、视角与视域,否则会使写生陷入困境。虽然这套方法能使画家充分细致地观察和表现对象,适应了写实主义画风的要求,但它不利于画家情感的宣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它来作为写意性极强的中国画的写生方法。在西方,照相机出现以后,这种方法也受到巨大的挑战,以至于现代派出现之后逐渐被摈弃。   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念则强调抒情性,它不以再现对象为能事,而以“抒写胸中逸气”为目的。因此,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观念与西画大相径庭,它宽泛而且灵活。   早在唐代,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念,就是和写生与创作相关的重要画论,由此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在写生上的观念区别。许多现代山水画家把“外师造化”理解为西方式的对景写生,这是有偏差的。“师造化”除包括写生的概念外,起码还有两个方面应加以理解。首先应是学习和研究自然,领悟“物理”(事物的自然规律),总结画法。上文所引荆浩《笔法记》说的“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真”,指的就是对象的“物理”和本质。它是与“似”相对的概念,所以他进一步说:“似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他指出中国画的本质和目标就是“图真”,即创造一个表现自然山水的本体和生命的审美意象。其次是抓住对象的本质和动人处,结合画家的情感、审美观念和文化艺术修养对其进行“写意”式写生。那不是照抄对象,而是对对象进行选择、增减和重组。   其实,“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首先画家要“外师造化”,使万物形象进入灵府(“物在灵府”——“灵府”指头脑或心灵。)。也就是南朝姚最《续画品》所说的“立万象于胸中”。进而在胸中经过陶铸,化为胸中的意象,即“中得心源”。这全然不同于西画的忠实于对象的写生,它是满怀情感地对对象进行观察、体验的过程。对这一观念全面准确的把握,有助于画家结合中国画的特点,更为灵活而主观地运用各种写生方法。
2023-07-08 11:09:491

中国创作理念和自然物象

中国画的创作理念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中国画的自然物象,不是对自然物象的真实描绘,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审美意趣。国画创作必须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造化,这里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整体意思即为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然而,自然之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美,必须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情与构建的提升及转化过程。从实质意义上讲,艺术特别是国画艺术,不是再现自然与模仿自然,而是在注重物象真实感的同时,还要注重物情、人情的写生,在物象的基础上应该凸显其内在的情感,体现客体的神采,通过取舍甚至夸张,表现出物象的精神实质。只有重视客体的神韵提炼,结合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才能实现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自然物象中国画家在表现自然物象时,不是局限于一时一地一景,更不是照相般的复制,而是用心去感悟自然物象的“精气”所在,通过自由损取,巧妙构合,以灵活变幻的方法,将自然物象最精妙、最感人的情景表现在二维度的空间之中,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画章法。这种章法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画的视觉感受,其自由灵变的空间构合方式,打破了时间、地点及空间的限制,我们应该不拘泥于自然物象所表示的各项细枝末节,而将物象进行表达,表达出心中的情境以及眼睛所看到的真实景象来将其形成与心灵方面的沟通,会造出一种自然风趣的整体画作。
2023-07-08 11:09:571

画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画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表现自我,艺术应该反映艺术家内心的主观感受,应该从客观物象的自然表象中解脱出来。现代艺术家生活在机器时代,我们有逼真的机器手段来描绘客观对象,不应当像传统艺术家那样追求再现,而应该关注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而不是图解社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做人做事何尝不是这样呢!外界的意见,外界的思想,外界的所见所闻,统统可以概括为“造化”。不应该盲目的照抄“造化”,要有自己内在的思考和判断。就像画一幅画,如果盲目的照抄大自然,那还不如拿个照相机“咔嚓”一声来得容易!一副好画都是要经过作者有思想的进行表达。人生如画,画如人生。
2023-07-08 11:11:064

中国古代绘画共同的美学原则是什么

(1)以大观小:注重细节的描摹并予以艺术的夸张。中国古代的花鸟虫鱼画如此之多,就是得益于以大观小的艺术原则。(2)散点透视:全方位的描写,纵深的描写,立体化的描写。主要就是体现在风景画及风俗画上,比如《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式的描写,这种全方位的俯瞰超出了人的视觉限制和视觉特点,全画的每一个地方但是人的视力的焦点。它不符合物理规律,但是达到了艺术上的成功。(3)遗貌取神:就是写意风格,重神似而轻描摹。通过对环境的总体渲染而不用专注于细节的描绘,达到“吴带当风”的效果。比如齐白石的墨虾图,寥寥数笔,通过神似而画出了虾的身体动态及轻灵的姿态。(4)笔情墨趣:这是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因为中国古代的画家都是文人知识分子,所以绘画往往作为一种闲情逸致,是文人的高雅情趣的反映。这主要体现在人文画上。比如古代文人爱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爱画雨打芭蕉,爱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都是笔墨情趣的体现。扩展资料:中国传统的绘画简称“中国画”、“国画”。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题材主要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出现早于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可以进一步分为道释画、仕女画等。仕女画,一作“士女画” 。笼统意义上,花鸟画包括翎毛走兽、花卉瓜果、禽鸟虫鱼。明清之际盛行画花卉不写全株,只表现从树干上折取的部分花枝,故名折枝。山水画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绘画
2023-07-08 11:11:153

画画的名言名句

关于画画的名言名句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躁  2、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3、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4、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博巴  5、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  6、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塞尚  7、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马蒂斯  8、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米开朗基罗  9、绘画有两种:一种为物质的,一为精神的。——康定斯基  10、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博巴  11、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石涛  12、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  13、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罗丹  14、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  15、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16、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方薰  17、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苏轼  18、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齐白石  19、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英国
2023-07-08 11:11:321

关于书画养心的诗句

1.描写“琴棋书画”的诗句有哪些 1、《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2、《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 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3、观棋 唐代:李从谦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译: 竹林坐着两个君子,一整天居然都在沉思低吟。互相作对没有言语,争得先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依靠强劲的棋力没有过失,防守稳固没有入侵。如果计算时机筹划的地方,没有沧州大海那么深。 4、《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5、《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跟书画有关的名句 书画: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悟夫所能作也 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 故日:画在有法无法间。——潘天寿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唐)孙过庭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清)松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学我者生,似我者亡。——齐白石 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齐白石 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齐白石 水墨胜处色无功。 ——李可染 可贵者胆,所要者。——李可染 笔墨当随时代。 ——石涛 古人有:"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 ——(宋)郭熙 石涛说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清)石涛 张彦远的“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张彦远 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王原祁 着笔不宜一味熟,称心还常三分生。 ——关山月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意在笔先,然后作字。 ——(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中国古代画家)顾饱之 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中国古代诗人)王维 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中国古代诗人)王维 趣长笔短,虽点画不足,常使意气有余。——(中国古代书法家)颜真卿 一位高明的画家,不刻意照抄一个风景,那么他留给我们的就不仅是表面形象,而是实质性的精髓。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仅仅满足于形似到乱真,拘泥于无足道的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 画中之白,即画中之画,亦即画外之画也。 ——(中国古代画家)华琳 "至人无法",非元法也,无法而法,乃为军法。——(中国古代画家)石涛 学画所以养性惰,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中国古代画家)王豆 自然界之理法,画外之师也。——(中国画家)潘夭寿 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 ——(中国作家)鲁迅 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中国作家)鲁迅 美术是感情的产物,是人生的慰安。 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中国画家)丰子a尼 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画家的心应当像一面镜子。——(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画家是自然和人间的中介者,是自然创造物的再现者,他的精神必须包自然万象。 只有向自然学习才能做到这一点。——(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因为他能见到旁人只能隐约感觉或依稀瞥望而不能见到的东西。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 ——(中国古代诗人)黄庭坚 凡书画当观韵。——(中国古代诗人)黄庭坚 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所独得。——(中国古代书法家)苑补之 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 ——(中国画家)董其昌 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国古代画家)石涛 画法之妙人各意会而造其境,故无定法也。 ——(中国古代画家)方熏 画有初视平淡,久视神明者,为上乘;有人眼似佳,转视无意者。——(中国古代画家)方熏 有人以为素描本身是美的,而不知素描所以美,完全是由于所表达的真实和感情。 ——(法国雌塑艺术家)罗丹 与其做一个活到一百岁的楚脚画家,倒不如只活到37岁的画家拉斐尔,更合天意。——(日本小说家)武者小路实笃 得其形似,则元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中国古代画家)张彦远 夫画有六要:一日报,二日韵,三日思,四曰景,五日笔,六日墨。 ——(中国古代画家)荆浩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中国古代诗人)王维 也许在一万幅画中有一幅应该活在人们的赞美之中,一代一代相传,直到消褪、黯淡得难以辨认,或是那画布彻底腐朽。 ——(美国作家)霍桑 艺术就是感情,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间,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 具此四者乃能完善。——(中国画家)陈衡格 对于艺术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 因为他必须忘掉在他以前所画过的一切玫瑰,才能创造。——(法国画家)马蒂斯 吃透了大自然的主要本质之后,就可以表达它,但是在表达的时候不应该过于偏向大自然。 (日本画家)西川佑信 如果一位画家要很好地画一个流血的伤口,这个伤口的样子会使我吃。
2023-07-08 11:11:401

适合美术老师发的朋友圈有哪些?

分享适合美术老师发的说说,国内近现代大师名言、国内古代大师名言、国外大师名言,供参考~国内近现代大师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齐白石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学艺之道无它,锻炼意志第一。——徐悲鸿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徐悲鸿人到万难需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李可染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黄宾虹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梁启超国内古代大师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张躁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唐·张彦远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明·徐谓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北宋·苏轼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 ——北宋·郭熙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明末清初·石涛神与心会,心与气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绝无求工求意之意,而工处奇处蜚然与笔墨之外。——明末清初·王原祁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方薰国外大师名言:美术是揭示真理的谎言。——毕加索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谁想献身绘画,谁首先就得通晓语言。——马蒂斯我欠你的绘画真理,我将在画中告诉你。——塞尚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毕加索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托·卡莱尔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2023-07-08 11:11:507

国画的精髓是什么

画”这个词是一个概念,一是意识的抽象理解,一是具体形象的理解,某种具体艺术可以创作、改造、或毁掉,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作为艺术这个抽象概念则不能改造、毁掉。艺术存在是永久的,它属文化层。老子说:“颓然吴名,充遍万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还说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三者不可致诘,实又存在。具体的画是一种心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画家落笔则有,放笔则无,瞬间即成,瞬间即逝。从“画”这个角度看,成又非真成,逝又非真逝。它无完形,永远逝胎儿;它无定数,永远是一。又出于无,无存在有,画无画,于画者其所欲也,由画家自觉产生,自由把握。 画者其所欲也,心师造化二演万物,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万境由心造”。由心造,有一个物质的转化过程,还受理事的、时代环境的、文化层次的、人的个性的约束,物质与精神两者的促进。自古以来,中国画重临池、重游历、重学养、重继承。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画外功的重要可以说成于斯,败于斯。 历史在变化,事物在变化,知识要变化,人的思想要变化,形式和内容都在变化重,今人与古人对照显然有区别。画没有固定不变的形象,画风无论时代、或一个具体的画家都有区别。这种变化结果,虽然可以设想,单不可以断言。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画有始有终,生生不息。构成中国画的道,只要宇宙还存在它就同在,是不会消失的。 纵观美术史,远在张僧所画凹凸画、曹不兴画佛像到郎世宁时代,那时代不但情况产生了交流,而且有了一批知名的画家。艾启蒙以中西画法融合,受影响的有冷枚、唐岱、陈枚、罗福昱等。吴历晚年信奉耶稣教,有人说他的画参用西法,他反对如此说,他还有鄙视西画的意思。他说:“我之画不求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窠臼上用功夫——用笔亦不相同”。郎世宁虽然尽量吸收中国画写意,中国人不成人,外国人说背弃本源,使之进退维谷。那时中西画没有合二为一,那种画法现在也没有确立传统继承,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事实。 反思中国画历史,中国画事实存在确实又在不断变化,只不过千变万化都围绕着一根中轴线就是民族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不统一,各种学术思想相应显得活跃,绘画艺术由于佛教的促进,却成了一支生机勃勃的鲜花,产生了一批很有成就一直在历史、过程中大放光彩并受称道的画家,顾恺之就是其中最伟大、最具有代表形的划时代人物。他不但有不少山水画题材的作品,《画云台山记》这部构思文稿给后人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启示。还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包括敦煌壁画在内,正因为有很多山水创作,产生宗炳《画山水序》和《画叙》这类理论著作流传,提出了透视比例“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万里之回”。“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同时提出了“畅神”及“画之情”这类美学思想。这些对山水画独立成科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隋是山水画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唐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昌盛的时代,绘画艺术空前繁荣兴旺。山水画的皱法有了发展,大小李父子的金碧山水为集大成者。吴道子、王维的水墨山水画法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后期又有王洽的泼墨更发挥了水的性能。张操善用秃笔,创造新的渲染法,并提出影响深远的“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学说,对中国画创作主客观关系作了辨证的依据。山水画标致成熟,独立成科。王维《山水诀》中的透视比例理论,体现中国画理论的完善。王维创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给后来文人画开了先河。唐代在用笔、用墨、用色、用水、构成中国画精髓的这类技法齐全而成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同,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这类既科学又实用的思想理论和技法理论对中国画发展道高峰的地位作了贡献。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为我国绘画确立了东方艺术的高大形象和崇高地位,唐以后千百年来,一直享受使用着丰富的宝贵遗产,凭借这些遗产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基础,使花鸟画在宋代兴起并成熟起来。 五代由于政治上的分裂,影响中国画的部同风格,北方的荆浩以雄强之势影响深远,著有《笔法记》一书。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要”,对“六法”有所发展,关??是荆浩的继承人,以江南平淡水墨风格影响久远。巨然继承了董源的衣钵。他们一直影响到后来各各时代,以至发展成南北宗说。 郑振铎先生说,谈中国绘画史应以宋为中心,宋代中国画科目齐全,百花争妍,辉煌盛隆,空前绝后。宋徽宗开办画院,设立“画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国家美术院校,院派思想,院派画风起了开端。 宋初的李成、关仝、范宽他们的画派统治画坛,中国画史评“三足鼎立,百代标程”。北宋中期,文人画家异军突起,提倡水墨写意画,与院体画对立。代表任务为苏轼、米芾。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成为写神趣的意象画铭言影响到现在,这个观点和画法还对中国画的革新提供了革命的口号。苏、米两人的艺术思想又成为文人画的典范和指南。由于文人画和院体画的对立和忽布,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画风形成,出现了梁楷的水墨大写意画。但苏、米没有研究和总结,只是提出了问题。《林泉高致集》、《山水纯全集》、这两部理论著作是由画院画家完成的。 元代文人画最重要人物是赵孟頫。他提出“书画同源”,并加以发挥,把书法的功力运用到绘画笔墨中,由此画家必能书,书家也能画的遗风流传书画界。有人还说,书从画中来,画理在书中。元代又是一个转折点,画风骤变,文人水墨画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青绿重彩、工笔画界那时虽有绚丽机构之作,如精湛的永乐宫壁画,但以接近晚年。明代初,“浙派”曾在画坛一时活跃,后被吴门画家取代。董其昌因南北宗说引起画坛密锣紧鼓热闹了两百多年,虽有是非之争,也有一派认为他的成绩是主要的。陈淳、徐渭是划时代的人物,特别是徐渭影响既大又久远。郑板桥、齐白石也都钦佩他。从明到清,能书能画,宜书宜画,诗书画合壁;金石学大盛,诗、书、画、印章融为一体,中华民族这一伟大辉煌的艺术以其完备、宏大、精湛、文采、玄妙使世界其他画种莫及。 从历史看,发展到清乃是按文人画的道路继续往前走。虽说此时是按文人画的道路发展,但它是集大成的时代。那时社会内外关系发生变化,画家的生活、世界观、艺术观、技法、学术,给我们留下了既珍贵又现实是艺术瑰宝和经验的全面及丰富,流派分呈、艺术争妍。有数不清的大师如:“明四家”、“四王”、“四僧”、“八怪”、“金陵画派”、“黄山画派”、“扬州画派”,首创指墨画的高其佩等等大家,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奉献者、创造者、也有个人牺牲者,殉难者。 从历史看,中国画什么时候不再变化和发展?事物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运动,继往开来,然而新生事物中,又包含旧事物的许多因素。庄子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中国画的发展,传统总是起积极的作用。没有传统的东西,就没研究的根据,没有根据怎么说发展。在发展中优秀的、精华得到继承,另一部分被淘汰掉。“其成也, 毁也”。变有自然规律,规律在变化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和运用。但是,中国画变成今天的大泼墨、大泼彩,王维、李氏父子、梁楷、徐渭他们提供了依据。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具体的。——“其分也,成也”。画作为实践,有形有象;作为概念,无形无象。有形无形,无形有形,在运动过程中转化,画家可以自由把握,“妙造自然”。运动结果,不期然而然,产生于无形,不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心中之竹不是手上之竹,手上之竹不是纸上之竹,纸上之竹不是心中原有之竹”。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有如此抽象的形象,毫无拘束的泼墨、泼彩画法,纵情疏狂的意趣等。再说精神和物质自古就属个人所有,今天才真正成为社会的文化,人类的文明。古人或者前人,有哪一个预料到了呢?现在人有的在摹汉砖图纹,有的在摹敦煌壁画,有的在摹民间艺术,有的在摹儿童画,都在不同的作历史的反思。也有人大叫“反传统”,“穷途末路”,“合二为一”,中国画向西画靠拢才有前途。也有大叫“反传统”的人在偷偷地偷袭传统。中国画有如其他传统文化那样,在一定时间遭到否定,一定时间又得到重新估价;在一定时间被埋没、毁掉,另一时间又重新得到复兴。西画也如此,印象派曾受到学院派强烈的攻击,印象派曾激进地打着反传统的旗帜,它后来又成为传统。印象派画家之一德加说:“对自然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绘画是一种传统艺术,去学会跟着荷尔拜因那样来画就更有意义得多”。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超现实派曾受到塞尚、高更、凡高、修拉的影响,吸收他们的经验。中国文人大写意画,对宋代院体画来说是个反动,传统文人画现在又成为某一部分人革命的对象,这都是自然而然的。老子说:“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总是对立,互补,统一,矛盾向前发展。高更说:“画家在他的画架前面,既不是过去时代的奴隶,也不是现在的奴隶;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他的邻居的奴隶。他是他自己,始终是他自己,永远是他自己。”(《印象派画史》) 宗白华说:“中国画法不全是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行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其要素不在机械地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中国画不是西画先找好了题材,再找模特儿照着画,总有一个对象的束缚,天地的限制,虽然也有形神兼备,但“意”就不够了。中国画是画家在生活体验中体味万物的形象,“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画家最深的意趣。石涛认为他的画不象古人也不象今人。“我思我画,自有我在。”说中国画千人一面,没有变化,须要横向联系,学习西画,也许是学而不深,言而不精吧。中国画家是用“澄怀观道”的宇宙观来认识世界,体察万物,写胸中逸气,求得一种心灵的解放。西画的境界与中国画的抽象笔墨具象结构是不同的。就是印象派也是非常准确地目睹描摹对象。凡高、马蒂斯在他们的画里重视线的作用,他们说:“我的灵感常来自东方的艺术”,他们还说:“我的风格是手塞尚和东方影响而形成的”。“东方的线画,显示出一种广阔的空间,而且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空间,它帮助我走出写生画范围之外”。(《印象派画史》)。马蒂斯、毕加索自己说是受了中国画的影响而改变的。“纵观环宇,第一,唯中国人有艺术;次为日本,而其艺术亦源于中国;再为非洲黑人。”(毕加索晚期创作展览序言)他们对线的运用始终不及中国画的线流动变化,多姿多态,藏有意蕴,意义丰富,中国画的线不仅是表现形体,更表现精神,表现生命的运动,它的内容有广阔的时空哲理,中西画家各有宇宙观,确立了两个独立的系统。对这两个系统无论近代的和现代的前辈都曾经提出“合二为一”的设想,也算革命的口号吧。他们不仅高喊口号,还从事革命实践苦心经营,又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至今都没有成功地确立一个传统作为可供学习的典范而未见生机勃勃的遗传开来。 任伯年开始是学西画的。法国著名画家达仰称赞任伯年的作品“多么活的天机,在这些水彩画里,多没微妙的和谐,在这些如此密致的色彩中”。老一辈月份派画家杭稚英、金梅生等人曾学水彩画,张聿光是推广水彩画最积极最活跃的人。吕凤子、陈秋草、潘思同、方云鸪、李叔同、张大千都是由西画开始,终年以中国画获得声誉受到人们的怀念的。 特点篇: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画与西洋画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还表现在其艺术手法、艺术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而写意呢?相对“工笔”而言,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中国画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画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长宽比例是“失调”的。但它能够很好表现特殊的意境和画者的主观情趣。同时,在透视的方法上,中国画与西洋画也是不一样的。透视是绘画的术语,就是在作画的时候,把一切物体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之有远近高低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种方法就叫透视。因透视的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常常称作“远近法”。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名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用的就是散点透视法。《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内外丰富复杂、气象万千的景象。它以汴河为中心,从远处的郊野画到热闹的“虹桥”;观者既能看到城内,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桥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桥下的船;既看得到近处的楼台树木,又看得到远处纵深的街道与河港。而且无论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画焦点透机的方法去画,许多地方是根本无法画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古代画家们根据内容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透视方法。 在用笔和用墨方面,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一般来说,起笔和止笔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间气不可断,住笔不可轻挑。用笔时力轻则浮,力重则饨,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这都是用笔之意。古人总结有勾线十八描,可以说是中国画用笔的经验总结。而对于用墨,则讲求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合理调配,以塑造型体,烘染气氛。一般说来,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用墨还要有浓谈相生相融,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要有最浓与次浓,淡要有稍谈与更淡,这都是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所用颜料多为天然矿物质或动物外壳的粉未,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敷色方法多为平涂,追求物体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变化。 以上谈的中国画的特点,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但这些特点,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内容和形式也随之更新,并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五四”之后,西洋画大量涌入,中国画以自己宽阔的胸怀,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但是,不管变化如何,中国画传统的民族的基本特征不能丢掉,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应该保持并发扬光大,因为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的体系,它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千壑争流的艺术花园中独放异彩。中国画是我们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2023-07-08 11:12:49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名词解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13:12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13:28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13:44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的观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扩展资料: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13:59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什么意思?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张璪的山水画特点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2023-07-08 11:14:16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造化"指的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扩展资料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书画被称为“艺术品中的软黄金”和“挂在墙上的原始股”,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收藏的传统,书画收藏历久不衰。书画收藏之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除了当下国泰民安的大背景之外,也与书画收藏的自身独特的魅力是分不开。收藏在过去是士大夫们的专利,现在,普通老百姓都开始参与,使得收藏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收藏是记录文化、保存文化、传递文化的一种手段,收藏者虽不是文化的创造者,但却成为了历史文化的保存者和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收藏者使得藏品的价值得以体现。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绘画体现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画家强烈的思想感情,“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书画收藏不仅能繁荣书画艺术,传播民族文化,活跃文化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对整个社会起到健康、积极、进步的引导作用。平时喜欢打扑克、搓麻将,如能将这部分精力转移到书画收藏,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对下一代还有颇多益处。书画收藏,可以让你感受到“收”的过程甘与苦,也让你感受“藏”背后的厚重和愉悦,既可累积人生阅历,又可怡情养性,悦目舒心,收藏文化和艺术,也是收藏人生。书画收藏是文化的传承,书画收藏者,如不懂收藏欣赏,更不懂艺术作品的质量,甚至不能感悟作品,与之产生共鸣,无法从书画作品中汲取精神层面的营养。这样的收藏等到将来只能哀叹,自己的苦心经营却只收得一大批劣质书画作品。看一件书画作品,我们要只辨好坏、优劣,只认它的审美价值,这才是收藏的真谛。收藏真正的快乐是文化带来的享受。在古代就有很多文人雅士以赠书画来表达情意,包括祝寿.联谊.交流.赏玩等社交用途来突显送礼人和受礼人的雅趣及文化素养。常言说的好,“家居无字画,必是俗人家。”在家里哪怕你装修再豪华,电器再昂贵,家具再前卫,若无丝毫书卷丹青,也是“俗”字一个。据说,古代都是以家中藏画量来体现家族底蕴和文化素养的,书画收藏将为你的家庭提供了文化的支撑、源远传承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023-07-08 11:14:45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_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_(约735~785)(注:张_,一作张藻,其生平事迹不详,其生卒年的考订,参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化,不少论者认为这个命题浅近明白,反映的是主客观结合或情景结合的问题。(注:如蒋勋说:“中国的山水画当然不只是一种‘外师造化"的客观,同样有‘中得心源"的个人心境的主观性在内。”(《艺术概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73页)但事实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这与其复杂的学说渊源有关。 张_与佛门的密切关系在他“心源”一语得到明晰的体现。“心源”是个佛学术语。此语在先秦道家、儒家著作中不见,它最初见于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注:《大正藏》第17册。此经译者有争议,其译入中土不会晚于晋,此书已见《出三藏记集》著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又,卷15:“涤除妄垢显心源,故我归依无等者。”(注:唐实叉难陀(652~710)译,八十华严本,《大正藏》第10册。)《菩提心论》云:“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注:唐不空(705~774)译,《大正藏》第32册。)华严宗宗师澄观(737~838)的解说最是详细,他在《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中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注:《全唐文》卷919。) 佛门称“心源”主要明二义:一是本源义,心为万法的根源,所以叫做“心源”,此心为真心,无念无住,非有非无,而一切有念心、是非心、分别心都是妄心,所以心源是与妄念妄心相对的,佛教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了悟心源,即是净土”。此明其本。一是根性义,心源之“源”,是万法的“本有”或者说是“始有”,世界的一切都从这“源”中流出,世界都是这“源”之“流”,因此,它是通过人心的妙悟所“见”之“性”,是世界的真实展露,此明其性。此二义又是相连一体的。在心源中悟,惟有心源之悟方是真悟,惟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在本源上“见性”,在本源上和世界相即相融。 心源为悟的思想在禅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源就是禅宗当下即成的“本心”或“本来面目”。禅宗强调,悟由性起,也就是由心源而起,心源就是悟性。慧可(487~593)曰:“若了心源清净,一切愿足,一切行满,一切皆辨,不受后有。”(注:《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道信(580~651)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南阳慧忠(?~775)认为,第一义之悟必是心源之悟:“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注:上引道信和慧忠语均见《五灯会元》卷2。)因此,在禅宗中,悟即证得心源;悟必以心源来悟。无悟即无心源,无心源即无悟。以心源去悟,就是第一义之悟。 在有关张_作画的记载中,都突出一种“狂态”,如书法中张旭、怀素那样的“狂态”,观其作画,简直如舞剑一般,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中,展示了画家奔放自由、不为拘束的心灵境界。这是一种由疯狂而至妙悟的心理超越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宰其创造活动的不是作为理智知识的“糟粕”,而是“玄悟”。“糟粕”是一种“以知知之”,控制创作的是理智知识;而控制“玄悟”的是一种来源于心理深层的生命力量,即“心源”。这一创作过程如同一个舞台,包括其观众都参与了这一过程,都促进了“玄悟”心理状态的出现。当笔酣墨饱之际,一种傲慢恣肆的心态也随之形成,睥睨万物,斥退一切形式法则,忽然间似乎一切都不存在,惟有疯狂的性灵在飞舞,赤裸裸的生命在张扬。正是在此情况下,“心源”的活水被打通了。或许可以这样说,这一疯狂的操练过程原是艺术家有意设置的超越之路,由观者和画家构成的场景充当了刺激物,而泼墨、舞毫、剧烈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行为过程,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旋转舞动的力,搅动着艺术家的意绪,促使其越出规范,摆脱控制的秩序,在疯狂中抑制人清醒的意志(“糟粕”),忘却营营,惟有一只飞舞的笔触带着他,也带着周围的观者升腾,升腾。 这里所表达的境界正是张_八字诀所追求的境界。这纲领强调的思想是,以心源去妙悟,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归复心源,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这本来面目就是最弘深的智慧,而审美认识过程就是发明此一智慧。这里反映的创造方式正是禅宗顿悟的方式。禅宗顿悟之方,一是通过宁静的修炼而达到心虑澄清、万象俱寂的境界;一是通过激起激烈的心灵波涛,在此一境界中超越法度,掘出“心源”之水,走向自由。张_在创造中实践的是后者。 元稹(779~831)在《画松诗》中说:“张_画古松,往往得神骨。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纤枝无萧洒,顽于空突兀。乃悟尘埃心,难状烟霄质。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注:《全唐诗》卷398。)这首诗颇有意思。元稹认为,张_画出的松得自然之“真”,而那些仿造的画师们,却使松态“埋没”。他们失却了松的“真”,或者说失却了自然之“性”。为什么这些仿造的画家失却了自然之“性”呢?主要在于他们所抱有的“尘埃心”。尘埃心不是人的本心、真心,用张_的话说,就是不得“心源”,用这样的心去创造则不能得古松潇洒出尘之韵、烟霄腾踔之意。所以,在诗的最后,元稹说:“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这个“真物”,就是心源和造化在瞬间妙悟中凝结的灿烂感性。以妙悟云观照世界,而不是以知识的途径去认识。在佛学看来,妙悟是“一”,而非“二”,妙悟是不二之感悟。“不二”强调此悟乃是无分别、无对待之境界。无分别乃就知识言,以反逻辑非理性为其要义。无对待是就存在的关系性而言,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看,其旨在于冥能所,合心境(外境),去同异,会内外。《般若经》有所谓“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诸法实相即是佛性,是如如之境,这个境界是“一相”,就是说它是无分别、无对待的,这个五分别、无对待相实际上就是无相,就是空,不执有无,是对相的超越。而此超越之相,就是如相。意为“物如其自身而存在”,或者说“物之存在在其自身,”其核心意思在于使物从对象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获得自在价值。 郭若虚认为,六法之中,气韵为要,气韵非得之于娴熟的技巧,而发之于心源,得之于由心源所发的妙悟,而妙悟就是心印。郭若虚建立了一个以心源妙悟为核心的绘画理论体系。郭若虚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将心源和生知联系起来。郭若虚等提倡妙悟来源于生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_“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_“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艺术的妙悟和灵魂的觉悟是不二的,这是中国美学妙悟论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思想。艺术领域中的妙悟都不能简单理解为艺术创造过程,虽然审美意象创造是艺术妙悟的目的,但不是惟一的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人的灵魂觉性的恢复。所以,在艺术中,妙悟既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又是灵魂颐养、心灵拯救的过程。在艺术妙悟的理论中,中国艺术理论常常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人原来存在一个清净微妙玲珑的本原世界,这就是人的本觉;而这个本觉的世界被世俗染污,所以堕入迷雾中,由本觉到不觉;而妙悟就是恢复这一灵魂的觉性,通过宁静的证人,由不觉而达到始觉。由此,妙悟的过程是灵魂的功课,是灵魂修养的过程。妙悟理论同时坚信,艺术构思的飞跃只有在洁净空灵的心灵中才能出现,最高的艺术只能由人本源的灵觉世界转出(即由心源导出),而不是从技巧中得到的。所以,灵魂觉性的恢复是根本,艺术意象的创造则是由这个本中演化而出的。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个“人品”,不是简单的人的道德品格,而是人的品位,人的觉性,人的根性。 寻求观念意蕴的回归:写照心神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南梁丘迟的名句,更是一幅无所不包的大写意画。如果要以写意花鸟道出江南的本来面目,最能得其奥旨的一句莫过于此。古人云:“喜写兰,怒写竹”,兰竹本无喜怒而人有情,写意则放大了喜怒之情的原型,成为“意”中的兰竹。从题材本身而言,要概括与抒发创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似乎是难上加难,但这已经被古人突破,如八大的鱼鸟眼神、青藤的枝蔓力度,已经完全突破题材,向精深发展:在描摹自然美的同时,能强烈并超然地反映人的情志与气象。这是写意花鸟的深层意蕴所在。 寻求技术方法的回归:笔墨极致 笔墨作为工具和技法,给绘画过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水墨灵动是大写意的难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却神完气足,酣畅淋漓。写意花鸟以线条为基础,这是传统的底线,着彩泼墨,仍可以看作是线条笔墨的微观放大。 清明空灵是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世界,花鸟虽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精神世界是同构的。我的作品,构图上追求繁简对比,在一些以繁复构图的题材中,则借助墨色的层次来实现光影若现的效果,以破解厚重沉闷的压抑感,这样的企图仍然是沿袭了中国画灵动的宗旨,放大了微观层次,以出新意。 我非常注重线的“张扬”,注重笔与墨,注重黑与白,使笔致、墨韵共生于挥洒之中,运笔的沉着痛快、准确老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运而生,真可谓执着、从容、放纵、忘情,个中乐趣,难以名状,往往超过作者的想象、感觉和经验,获得莫名的乐趣。笔墨这一技巧本身的审美,不应从整体形象中剥离,这也是我的写意花鸟主要观念之一。 寻求标准体系的回归:情状意简 画是心声,摹古不仅是摹其形,还需摹其心,需要对传统文人作画时的情状有所洞察了解,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心源”,这才是文人画,尤其是大写意的精髓所在。 其一:情状多样,必须从“意简”而来,否则写意成为了失神,或成为铺陈,写意之快感荡然无存矣。从形象的花鸟,到心中的花鸟,提笔落墨的线条往往是需要精挑细拣。在水墨用色的渲染上,厚重从清淡中来,而不是从堆砌中来。大写意国画是以气韵见长,一笔有一笔之主体性,如同书法无改笔之可能,而要具备局部与整体的双重功用,这不仅是中西画技之根本分野,也是文人画“写意”的终极价值所在。我的画作,有大尺幅,也有方尺的小品,平常人偷闲几笔的机会,也只能以小品居多。小品写意有其深远的背景,汉人尚简,小品流行,到明清小品,便是性灵派的高标。我认为写意画同样如此。构图的自然自在、随意赋形,即使是一枝一蔓,同样有清新雅致的意趣,乘兴落笔,损益为之,便能可亲可玩,与人性情相近。 其二:对于繁复满构图的作品,“意简”更是重要,否则显得杂乱而压抑,写意极可能沦为铺陈。当然,我所认为的“意简”,并非一定就是用笔少的代称。尤其是一些用笔极繁、画面较满的作品,更要追求“意简”。疏密有致、浓淡相济、虚实相生,在从心所欲之中众缘和合。在我的画作中,有些也吸收了现代审美的某些方面,比如满构图加上铺陈开张的布局,而我并不感到这与传统有任何的背离。我的某些大尺幅的作品,如我所写藤花,用笔极多,用色极少,枝叶茂而花不繁,淡彩的透光见日感,将繁化简,虽“大品”,其实仍是精雅“小品”的意趣,观者有论“如立藤下,不觉其繁”,是知我者语。 寻求精神境界的回归:品正气清 “写意”这种功夫,需要长期的苦练和积累,只有倾其一生,才能有所创造。每个人的创造都是他全部的生命、生活的载体和信息库,表现出深刻的个性,积聚着深厚的功夫。“写意”这种境界既是个性独特的,又是高度概括的,我自认为“品正气清”是写意花鸟的至高境界。 画家可以面向市场,但不能服从市场,更不能“投降”市场;要对自己负责,对文化负责;固守传统文化的底线,恪守创作的圭臬,坚持画品人品的操守,这种境界就是“品正”。 在我的小品中,不少是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菜蔬,我常会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四季变幻,而此类小品,正是这种生活本然的喜悦描绘。四时花卉,给我的印象也总是与江南的生活相关连,而光影下的不同形态,给我以丰富的想象力。如一幅墨竹图中,我的竹叶已经似兰非兰,似竹非竹,不能说自然界有之,也不能说前人有之,或许还是意中之竹,而兴来写之。我对写意花鸟的认识也许就在于此。 我时常会想,文人画之所以产生大写意这一画品,从艺术上讲,是技术发展到极高成就才达到的解脱与升华,而审美上的文人倾向,则是令其脱离俗谛的桎梏,追求精灵空明境界的契机。 总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此才能写我意,养我心,传我志,落墨收笔,能见天性。要言之,写意花鸟必须有笔墨、有情状、求意简抒情气,其深层境界,应是写照心神,是人情的物化,花鸟虽小,其实就是天人和谐的境界。 作者简介:严克勤,1956年8月出生,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无锡广电集团。出版有《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仙骨佛心u30fb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等专著,并出版《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专辑。
2023-07-08 11:15:10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什么意思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意思是: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2023-07-08 11:15:181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出自哪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张璪,生卒年不详,可能是盛唐时的人,和王维同时期或稍晚。擅用水墨画山水松石,画松曾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作生枝,一为枯枝,使人有「润含春泽,惨同秋色」的感觉。有一句成语「双管齐下」,可能典出于此。  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相似而易被混为一谈的,前有六朝的姚最,后有北宋的范宽。  姚最(公元535-602年),是南梁至陈时的画评家,在他的作品《续画品录》中提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性」指的是「本质」,「表」指的是「现象」。意指对事物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都有透澈的认识,用自心去领会自然的法则。这里的「造化」,除了指自然风景外,多少含有精神层面的「大自然运行的法则」之义。  范宽(?-1026),北宋山水画四大家之一,早年学五代的荆浩及北宋前辈李成。虽然有所得益,总认为「尚出其下」,便决意到大自然中「对景造意」,强调「写山真骨」,终于自成一家。他住在终南、大华山的林麓间,常常为体会山川之真貌,独自入山林经旬不归,深入观察、写生,所以他得山川之真貌、真情和真骨,人亦磊落不羁如山如川,画出了中国山水画最有名的作品《溪山行旅图》,表现出一种山川凝重森然逼人的阳刚之美。范宽以一句话总结他的领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宣和画谱》)这里的「物」,指的也是大自然。意指临摹古人的画法,不如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而只知学习大自然的外貌、表象,又不如从自己的生活体会、心灵上的感受,去汲取创作的养份。  不过,这是范宽在「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师法自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后,得出的结论。如果初学者只知以自心为师,目无古人,对自然又疏于观察与写生,那恐怕将会走错路了。
2023-07-08 11:15:25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化,不少论者认为这个命题浅近明白,反映的是主客观结合或情景结合的问题。但事实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这与其复杂的学说渊源有关。一般认为,张璪这一绘画纲领直接取自于道家。张璪的确受到道家哲学影响,但考张璪之思想旨趣以及相关史实,可以肯定地说,张氏此八字诀反映的思想精髓应是佛学(主要是禅宗),而不是道家哲学。张璪本人与佛门有密切的关系。《全唐文》中收录有符载(约732~810)一篇有关张璪的赞文,这是符载在江陵府陟屺寺云上人院壁看到张璪所画的《双松图》后所写的:“世人丹青,得画遗迹。张公运思,与造化敌。根如蹲虬,枝若交戟。离披惨澹,寒起素壁。高秋古寺,僧室虚白。至人凝视,心境双寂。”张璪是一位画松的高手,而这古松画到了寺壁,体现了高松古寺、心境双寂的妙悟境界。张璪在一些寺庙墙壁上所作的壁画,在其身后多有留存。朱景玄《唐朝名画记》记载:“宝应寺西院山水松石之壁,亦有(张璪)题记。”从一些历史材料推论,张璪当时可能和佛门多有接触,如符载所著《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一文云:“是时坐客、声闻士凡二十四人,在其左右,皆岑立注视而观之。”所谓声闻士,指出家弟子。这是张璪和佛门接触的最直接例证。
2023-07-08 11:15:33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2023-07-08 11:15:5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何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2023-07-08 11:15:58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2023-07-08 11:16:10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谈谈你的理解。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命题,它是由水墨画的创始人之一、唐代画家张璪(约735~785)(注:张璪,一作张藻,其生平事迹不详,其生卒年的考订,参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7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提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长期以来,我们对它的理解似乎过于简单化,不少论者认为这个命题浅近明白,反映的是主客观结合或情景结合的问题。(注:如蒋勋说:“中国的山水画当然不只是一种‘外师造化"的客观,同样有‘中得心源"的个人心境的主观性在内。”(《艺术概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73页)但事实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这与其复杂的学说渊源有关。张璪与佛门的密切关系在他“心源”一语得到明晰的体现。“心源”是个佛学术语。此语在先秦道家、儒家著作中不见,它最初见于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注:《大正藏》第17册。此经译者有争议,其译入中土不会晚于晋,此书已见《出三藏记集》著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我王心镜净,洞见于心源。”又,卷15:“涤除妄垢显心源,故我归依无等者。”(注:唐实叉难陀(652~710)译,八十华严本,《大正藏》第10册。)《菩提心论》云:“若欲照知,须知心源。心源不二,则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注:唐不空(705~774)译,《大正藏》第32册。)华严宗宗师澄观(737~838)的解说最是详细,他在《答皇太子问心要书》中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注:《全唐文》卷919。)佛门称“心源”主要明二义:一是本源义,心为万法的根源,所以叫做“心源”,此心为真心,无念无住,非有非无,而一切有念心、是非心、分别心都是妄心,所以心源是与妄念妄心相对的,佛教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了悟心源,即是净土”。此明其本。一是根性义,心源之“源”,是万法的“本有”或者说是“始有”,世界的一切都从这“源”中流出,世界都是这“源”之“流”,因此,它是通过人心的妙悟所“见”之“性”,是世界的真实展露,此明其性。此二义又是相连一体的。在心源中悟,惟有心源之悟方是真悟,惟有真悟才能切入真实世界,才能摆脱妄念,还归于本,在本源上“见性”,在本源上和世界相即相融。心源为悟的思想在禅宗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心源就是禅宗当下即成的“本心”或“本来面目”。禅宗强调,悟由性起,也就是由心源而起,心源就是悟性。慧可(487~593)曰:“若了心源清净,一切愿足,一切行满,一切皆辨,不受后有。”(注:《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册。)道信(580~651)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南阳慧忠(?~775)认为,第一义之悟必是心源之悟:“禅宗学者,应遵佛语。一乘了义,契自心源。不了义者,互不相许。”(注:上引道信和慧忠语均见《五灯会元》卷2。)因此,在禅宗中,悟即证得心源;悟必以心源来悟。无悟即无心源,无心源即无悟。以心源去悟,就是第一义之悟。在有关张璪作画的记载中,都突出一种“狂态”,如书法中张旭、怀素那样的“狂态”,观其作画,简直如舞剑一般,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过程中,展示了画家奔放自由、不为拘束的心灵境界。这是一种由疯狂而至妙悟的心理超越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宰其创造活动的不是作为理智知识的“糟粕”,而是“玄悟”。“糟粕”是一种“以知知之”,控制创作的是理智知识;而控制“玄悟”的是一种来源于心理深层的生命力量,即“心源”。这一创作过程如同一个舞台,包括其观众都参与了这一过程,都促进了“玄悟”心理状态的出现。当笔酣墨饱之际,一种傲慢恣肆的心态也随之形成,睥睨万物,斥退一切形式法则,忽然间似乎一切都不存在,惟有疯狂的性灵在飞舞,赤裸裸的生命在张扬。正是在此情况下,“心源”的活水被打通了。或许可以这样说,这一疯狂的操练过程原是艺术家有意设置的超越之路,由观者和画家构成的场景充当了刺激物,而泼墨、舞毫、剧烈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行为过程,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旋转舞动的力,搅动着艺术家的意绪,促使其越出规范,摆脱控制的秩序,在疯狂中抑制人清醒的意志(“糟粕”),忘却营营,惟有一只飞舞的笔触带着他,也带着周围的观者升腾,升腾。这里所表达的境界正是张璪八字诀所追求的境界。这纲领强调的思想是,以心源去妙悟,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归复心源,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这本来面目就是最弘深的智慧,而审美认识过程就是发明此一智慧。这里反映的创造方式正是禅宗顿悟的方式。禅宗顿悟之方,一是通过宁静的修炼而达到心虑澄清、万象俱寂的境界;一是通过激起激烈的心灵波涛,在此一境界中超越法度,掘出“心源”之水,走向自由。张璪在创造中实践的是后者。 元稹(779~831)在《画松诗》中说:“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纤枝无萧洒,顽于空突兀。乃悟尘埃心,难状烟霄质。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注:《全唐诗》卷398。)这首诗颇有意思。元稹认为,张璪画出的松得自然之“真”,而那些仿造的画师们,却使松态“埋没”。他们失却了松的“真”,或者说失却了自然之“性”。为什么这些仿造的画家失却了自然之“性”呢?主要在于他们所抱有的“尘埃心”。尘埃心不是人的本心、真心,用张璪的话说,就是不得“心源”,用这样的心去创造则不能得古松潇洒出尘之韵、烟霄腾踔之意。所以,在诗的最后,元稹说:“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这个“真物”,就是心源和造化在瞬间妙悟中凝结的灿烂感性。以妙悟云观照世界,而不是以知识的途径去认识。在佛学看来,妙悟是“一”,而非“二”,妙悟是不二之感悟。“不二”强调此悟乃是无分别、无对待之境界。无分别乃就知识言,以反逻辑非理性为其要义。无对待是就存在的关系性而言,从天人关系、心物关系看,其旨在于冥能所,合心境(外境),去同异,会内外。《般若经》有所谓“实相一相,所谓无相,即是如相”。诸法实相即是佛性,是如如之境,这个境界是“一相”,就是说它是无分别、无对待的,这个五分别、无对待相实际上就是无相,就是空,不执有无,是对相的超越。而此超越之相,就是如相。意为“物如其自身而存在”,或者说“物之存在在其自身,”其核心意思在于使物从对象性的陷阱中挣脱出来,获得自在价值。郭若虚认为,六法之中,气韵为要,气韵非得之于娴熟的技巧,而发之于心源,得之于由心源所发的妙悟,而妙悟就是心印。郭若虚建立了一个以心源妙悟为核心的绘画理论体系。郭若虚这里所讨论的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是将心源和生知联系起来。郭若虚等提倡妙悟来源于生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首先,强调生知意在强调妙悟由人的根性发出,这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说的另一种表述。郭若虚说:“如其气韵,必在生知。”他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强调气韵只能来自于“生知”。我理解,并不是说绘画中的气韵在先天就已经决定好了,而排除后天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里论述的重点是能力,并非具体的实践。郭若虚显然更重视心源的问题,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这心源就是人的根性,人心灵深层的智慧。但如何将这一本然的知性或者觉慧的能力引发出来,则要靠悟。因为即使你有“生知”之性,但若无觉悟,则此慧则隐而不露,不可能转化为绘画中的气韵。所以他接着说:“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对根性的觉悟,不能靠机巧,不能靠知识的推证,也不是凭借时间的积累,像“众工”那样,它是一种灵魂的悟得,是对自我内在觉性的毫无滞碍地引发。郭若虚这里特别强调“印”,他说“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随心所合,皆得名印。”所谓心印,如禅宗临济初祖希运(?~850)所说的:“故达磨大师从西天来至此土,经多少国土,只觅得可大师一人,密传心印。印你本心,以心印法,以法印心,心既如此,法亦如此。”(注:《古尊宿语录》卷2《宛陵录》。在佛学中,心印是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心印,强调觉悟过程排除一切干扰,恢复灵魂自性,不沾一念,不着一思,洁净无尘,空明无碍,在这样的心境中印认世界。若禅宗所说:“契自心源,且道那个是自契底心源,若有心可契,决然契不得,须是以无心之心则契矣。”(注:《古尊宿语录》卷32。)总之,气韵非学出,而是印出,以心源去印,以灵魂的觉性去知,这就是“生知”。非学出,并不代表排斥学,而如董其昌所说的“学至于无学”,“学”可以培植根性,滋养根性。“学”又会构成对根性的破坏。但如果不能摆脱“学”的影响,以悟去创造,而不是以“学”去创造,就有可能造成对性的阻碍,所以“学至于无学”是非常重要的。 妙悟在于生知突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养性。妙悟本于根性,此根性必须颐养,艺术之悟和养性是密切相关的。如郭若虚所说:“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迹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段话将绘画的成就和人品联系起来,认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绘画,绘画是看一个人人品的重要窗口。初看起来,这是一种充满偏见的说法,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需要艺术家的表现能力,人品好了,但对画一无所知,难道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来?所以,在当代学界这一观点引来的非难也很多,甚至被指为士大夫阶层荒唐的自恋。但这样解读郭若虚,我以为并不切合,是对郭的一种误解。郭若虚这一观点在中国艺术理论中具有普遍的影响。 艺术的妙悟和灵魂的觉悟是不二的,这是中国美学妙悟论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思想。艺术领域中的妙悟都不能简单理解为艺术创造过程,虽然审美意象创造是艺术妙悟的目的,但不是惟一的目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人的灵魂觉性的恢复。所以,在艺术中,妙悟既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又是灵魂颐养、心灵拯救的过程。在艺术妙悟的理论中,中国艺术理论常常坚信这样一个观点,人原来存在一个清净微妙玲珑的本原世界,这就是人的本觉;而这个本觉的世界被世俗染污,所以堕入迷雾中,由本觉到不觉;而妙悟就是恢复这一灵魂的觉性,通过宁静的证人,由不觉而达到始觉。由此,妙悟的过程是灵魂的功课,是灵魂修养的过程。妙悟理论同时坚信,艺术构思的飞跃只有在洁净空灵的心灵中才能出现,最高的艺术只能由人本源的灵觉世界转出(即由心源导出),而不是从技巧中得到的。所以,灵魂觉性的恢复是根本,艺术意象的创造则是由这个本中演化而出的。郭若虚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这个“人品”,不是简单的人的道德品格,而是人的品位,人的觉性,人的根性。寻求观念意蕴的回归:写照心神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南梁丘迟的名句,更是一幅无所不包的大写意画。如果要以写意花鸟道出江南的本来面目,最能得其奥旨的一句莫过于此。古人云:“喜写兰,怒写竹”,兰竹本无喜怒而人有情,写意则放大了喜怒之情的原型,成为“意”中的兰竹。从题材本身而言,要概括与抒发创作者复杂深沉的情感似乎是难上加难,但这已经被古人突破,如八大的鱼鸟眼神、青藤的枝蔓力度,已经完全突破题材,向精深发展:在描摹自然美的同时,能强烈并超然地反映人的情志与气象。这是写意花鸟的深层意蕴所在。   寻求技术方法的回归:笔墨极致  笔墨作为工具和技法,给绘画过程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水墨灵动是大写意的难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但却神完气足,酣畅淋漓。写意花鸟以线条为基础,这是传统的底线,着彩泼墨,仍可以看作是线条笔墨的微观放大。   清明空灵是传统文人画的精神世界,花鸟虽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精神世界是同构的。我的作品,构图上追求繁简对比,在一些以繁复构图的题材中,则借助墨色的层次来实现光影若现的效果,以破解厚重沉闷的压抑感,这样的企图仍然是沿袭了中国画灵动的宗旨,放大了微观层次,以出新意。   我非常注重线的“张扬”,注重笔与墨,注重黑与白,使笔致、墨韵共生于挥洒之中,运笔的沉着痛快、准确老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应运而生,真可谓执着、从容、放纵、忘情,个中乐趣,难以名状,往往超过作者的想象、感觉和经验,获得莫名的乐趣。笔墨这一技巧本身的审美,不应从整体形象中剥离,这也是我的写意花鸟主要观念之一。   寻求标准体系的回归:情状意简  画是心声,摹古不仅是摹其形,还需摹其心,需要对传统文人作画时的情状有所洞察了解,进一步理解他们的“心源”,这才是文人画,尤其是大写意的精髓所在。   其一:情状多样,必须从“意简”而来,否则写意成为了失神,或成为铺陈,写意之快感荡然无存矣。从形象的花鸟,到心中的花鸟,提笔落墨的线条往往是需要精挑细拣。在水墨用色的渲染上,厚重从清淡中来,而不是从堆砌中来。大写意国画是以气韵见长,一笔有一笔之主体性,如同书法无改笔之可能,而要具备局部与整体的双重功用,这不仅是中西画技之根本分野,也是文人画“写意”的终极价值所在。我的画作,有大尺幅,也有方尺的小品,平常人偷闲几笔的机会,也只能以小品居多。小品写意有其深远的背景,汉人尚简,小品流行,到明清小品,便是性灵派的高标。我认为写意画同样如此。构图的自然自在、随意赋形,即使是一枝一蔓,同样有清新雅致的意趣,乘兴落笔,损益为之,便能可亲可玩,与人性情相近。   其二:对于繁复满构图的作品,“意简”更是重要,否则显得杂乱而压抑,写意极可能沦为铺陈。当然,我所认为的“意简”,并非一定就是用笔少的代称。尤其是一些用笔极繁、画面较满的作品,更要追求“意简”。疏密有致、浓淡相济、虚实相生,在从心所欲之中众缘和合。在我的画作中,有些也吸收了现代审美的某些方面,比如满构图加上铺陈开张的布局,而我并不感到这与传统有任何的背离。我的某些大尺幅的作品,如我所写藤花,用笔极多,用色极少,枝叶茂而花不繁,淡彩的透光见日感,将繁化简,虽“大品”,其实仍是精雅“小品”的意趣,观者有论“如立藤下,不觉其繁”,是知我者语。   寻求精神境界的回归:品正气清  “写意”这种功夫,需要长期的苦练和积累,只有倾其一生,才能有所创造。每个人的创造都是他全部的生命、生活的载体和信息库,表现出深刻的个性,积聚着深厚的功夫。“写意”这种境界既是个性独特的,又是高度概括的,我自认为“品正气清”是写意花鸟的至高境界。   画家可以面向市场,但不能服从市场,更不能“投降”市场;要对自己负责,对文化负责;固守传统文化的底线,恪守创作的圭臬,坚持画品人品的操守,这种境界就是“品正”。   在我的小品中,不少是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菜蔬,我常会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四季变幻,而此类小品,正是这种生活本然的喜悦描绘。四时花卉,给我的印象也总是与江南的生活相关连,而光影下的不同形态,给我以丰富的想象力。如一幅墨竹图中,我的竹叶已经似兰非兰,似竹非竹,不能说自然界有之,也不能说前人有之,或许还是意中之竹,而兴来写之。我对写意花鸟的认识也许就在于此。   我时常会想,文人画之所以产生大写意这一画品,从艺术上讲,是技术发展到极高成就才达到的解脱与升华,而审美上的文人倾向,则是令其脱离俗谛的桎梏,追求精灵空明境界的契机。   总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此才能写我意,养我心,传我志,落墨收笔,能见天性。要言之,写意花鸟必须有笔墨、有情状、求意简抒情气,其深层境界,应是写照心神,是人情的物化,花鸟虽小,其实就是天人和谐的境界。   作者简介:严克勤,1956年8月出生,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无锡广电集团。出版有《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仙骨佛心・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等专著,并出版《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专辑。
2023-07-08 11:16:252

论述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2023-07-08 11:16:32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提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张璪的山水画特点张璪的山水画另一大特色就是以墨为主,不贵五彩。这种“不贵五彩”、“笔墨积微”水墨画法在绘画技法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张璪已无作品存世,他在理论上的贡献也很大,对于中国画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所撰的《绘境》今已不传,但是他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方法,主张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的统一,成了画学的不朽名言,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巨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2023-07-08 11: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