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 )中,对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规定。

2023-07-08 17:59:53
共1条回复
陶小凡

【答案】:B

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全球21世纪议程》中,对于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行动纲领也作了具体规定。《全球21世纪议程》把人类住区发展目标归纳为改善人类住区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生活和居住质量,并提出了包括为所有人提供足够住房等八个方面内容。

相关推荐

21世纪议程诞生于哪一年?

1992年。《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意义与目标《21世纪议程》是一份关于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所应采取行动的广泛计划,旨在实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1世纪议程》为采取措施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框架。这项行动计划的前提是所有国家都要分担责任,但承认各国的责任和首要问题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2023-07-08 13:06:181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哪里?

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
2023-07-08 13:06:331

全球《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1世纪议程》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提供了21世纪如何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蓝图。它共计40多万字。整个文件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困、改变消费方式、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进程。第二部分,资源保护与管理。包括保护大气层;统筹规划和管理陆地资源的方式;禁止砍伐森林、脆弱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山区发展;促进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保护海洋,包括封闭和半封闭沿海区,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其生物资源;保护淡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有毒化学品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包括防止在国际上非法贩运有毒废料、危险废料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对放射性废料实行安全和环境无害化管理。第三部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包括采取全球性行动促进妇女的发展;青年和儿童参与可持续发展、确认和加强土著人民及其社区的作用;加强非政府组织作为可持续发展合作者的作用、支持《21世纪议程》的地方当局的倡议;加强工人及工会的作用、加强工商界的作用、加强科学和技术界的作用、加强农民的作用。第四部分,实施手段。包括财政资源及其机制;环境无害化(和安全化)技术的转让;促进教育、公众意识和培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国际体制安排;完善国际法律文书及其机制等。
2023-07-08 13:06:401

联合国的21世纪议程中农村人居环境讲了什么内容啊?

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议程强调,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质量,包括改善农村住房和卫生条件、提供清洁水源、改善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等。2. 保护农村自然环境。议程指出,需要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包括土地、水资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等,防止过度利用和破坏。3. 支持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议程认为,需要支持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提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村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4. 强调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议程指出,需要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包括促进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农村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城乡合作机制等。总之,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加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并提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政策和措施。
2023-07-08 13:06:481

《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21世纪议程》共包括4个部分,40章。其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社会经济方面。其中包括:为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国际合作;贫困问题;消费模式;人口与可持续性;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制定政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为发展的需要,进行资源保护与管理。其中包括:保护大气;统筹使用土地资源;森林保护及合理利用;制止沙漠蔓延;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在不毁坏土地的条件下满足农业的需求;维持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的环境无害化管理;保护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淡水资源;有毒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危险废物的管理;寻求解决固体废物的管理办法;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第三部分: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关妇女的行动;持续的和公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伙伴关系。第四部分:实施的方法。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和提高环境意识;建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机构建设;国际法律文件和机制。
2023-07-08 13:06:551

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指南:《21世纪议程》是怎么提出的?

在1992年召开的第二次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5个文件中,最富有指导意义的就是《21世纪议程》。该议程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概念,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而随后世界各国针对本国情况所制定和实施的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将促使世界各国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示意图《2l世纪议程》是一个内容广泛的行动计划,该议程提供了一个从现在起至21世纪的行动蓝图,它几乎涉及到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21世纪议程》原文有20多万字,本章只能就重点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2023-07-08 13:07:031

《21世纪议程》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大会,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故此次会议又被称为“地球高峰会议”。会议宗旨是回顾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尤其是《21世纪议程》,已经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新世纪人和自然的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新方向。从此以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受到各国政府、企业与知识界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股绿色的浪潮向世界蔓延开来。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分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整体的地球意识与环境意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会后,我国政府立即着手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基本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2023-07-08 13:07:121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推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由变成了。因为《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正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长期存在的悬殊现象、不断加剧的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问题以及人类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将会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并给全人类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所以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推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由变成了。
2023-07-08 13:07:191

《中国21世纪议程》是什么文件?

是关于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2023-07-08 13:07:26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 [ ] A、1993年 B、1994?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1994年。人类发展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人口与发展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抽样调查,到1999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6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为比较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扩展资料: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与发展问题,将人口与发展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始终强调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关于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研究分析重大问题,制定重大决策和措施。国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方案,将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人口与发展问题。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全文)
2023-07-08 13:07:551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发表于(  )。

【答案】:B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
2023-07-08 13:08:131

什么是我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中国21世纪议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023-07-08 13:08:411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的是1992年的...

【答案】对【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21世纪议程》是1992年白皙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框架。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2023-07-08 13:08:481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在哪个国家

《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2023-07-08 13:09:043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是在哪一年?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计划和政策, 迎接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执行《21世纪议程》不但促使各个国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将使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全球环境的新开端。
2023-07-08 13:09:121

中国加入了哪些联合国关于环境的机构

中国加入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历史的回顾:联合国与环境问题 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环境问题还没有成为重大突出的国际性问题,人们没有意识到有必要在国际层面来保护环境,也没有预期到在环境问题上需要联合国的行动。因此,《联合国宪章》中没有明确提及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今,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从宪章第1条和第55条提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找到依据。联合国针对环境目标采用政策、采取措施的权力来源于联合国宪章上述条款宽泛的解释以及联合国的权力。 20世纪中叶以后,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害事件的爆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拉开了一场超越国界的反污染、反公害的环境保护运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同时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平成为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问题就此进入了联合国的议事范围。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行动计划》和《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宣言》规定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行动计划》成为后来联合国开展环境行动的指南。根据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机构和资金安排的决议,联合国大会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这次会议标志着联合国开始全面介入世界环境事务。 在联合国的6个主要机构中,涉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机构主要有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国际法院。自联合国将环境保护纳入其重要议事议程以来,联合国逐步设立了一些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机构。这些机构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界各国间进行合作的机构和论坛。联合国大会在通过决议、召开立法会议和发起法典编纂上的权力,使它在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许多方面的国际法发展上起中心作用。关于召开人类环境、海洋法及环境和发展会议的决定都是联合国大会作出的。与环境有关的国际法的编纂则主要由联合国大会的附属机构国际法委员会进行。联合国大会还设立了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辅助机关和组织,如为执行《21世纪议程》而设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实施联合国技术援助计划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专门处理环境问题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安全理事会对环境问题的处理主要是1991年安理会通过了第687/1991号决议,认定伊拉克对其侵略科威特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负责。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主要负责协调联合国及各专门机构的经济与社会工作,其中包括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如接受并向联合国大会转呈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国际法院1993年设立了一个环境庭,专门处理环境案件。 二、联合国与环境保护展望:任重而道远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成员之间就环境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谈判,签订了包括保护臭氧层和控制有害废物跨国转移的条约。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给联合国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由“在保护一切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的同时,确保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经济利益”的发展观来代替“完全以无节制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发展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里约宣言》、《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21世纪议程》是一个关于发展和环境的全球行动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开发计划署根据《21世纪议程》中倡导的机构改革携手合作,对1992年成立的为执行《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委员负责。上述公约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献。 (一)荒漠化问题 联合国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开始于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首次“联合国荒漠化大会”,讨论荒漠化问题,并将该问题列为一项全球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会议制定了《防治荒漠化行动计划》,旨在帮助受影响国家拟订计划对付荒漠化问题,并促进和协调国际社会所提供的援助。198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世界土壤宪章》,随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世界土壤政策》。在第39、40两届大会上,经社理事会就荒漠化和干旱问题向联大作了报告。 第40届联大作出决定,以后所有与荒漠化和干旱有关的问题均列入”荒漠化和干旱”议题予以考虑。进入20世纪90年代,荒漠化问题的解决有了实质性进展。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概括了荒漠化问题。1994年《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简称《防治荒漠化公约》)在巴黎签订,1996年12月26日生效。《防治荒漠化公约》注重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的改造以及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养护、管理。根据《防治荒漠化公约》,防止荒漠化的行动将定期由联合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成员大会进行审查。为防治荒漠化,联合国的各个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一个特别项目业已调动了4亿美元的资金,外加以共同筹资方式募集到的3亿5千万美元。这些资金将用于受荒漠化严重威胁的25个非洲国家的防治荒漠化专项项目。但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仍在不断发展、扩大,直接威胁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在治理荒漠化上还任重道远。 (二)生物多样性问题 20世纪70年代签订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国际公约,这些公约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各个方面,包括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湿地、迁徙物种、酸雨等。其中《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执行,《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执行。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意在通过一个公约将现存的各个不协调的公约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促使了1992年里约会议上达成的框架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产生。2000年1月依据CBD,缔约国会议通过谈判正式通过了CBD的补充协议———《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意在寻求保护生物多样性免受由现代生物技术的改性活生物体、转基因产品潜在危险的影响。2002年8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发表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承诺》中同意保护和恢复地球的生态一体化系统,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自然延续,作出至迟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消失率的承诺。为了落实约翰内斯堡会议议定的目标,2003年5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一份针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时间表,该行动计划主要目标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即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消失率。2004年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部长级会议通过《吉隆坡宣言》,决心通过更有效和协调一致的努力来实现到2010年年底前大幅度降低全球生物多样性消失率的目标。《宣言》呼吁各国政府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更多的陆地和海洋保护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援助。 2005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更多的自由》报告中提出“要扭转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趋势,所有国家的政府都应当各自或集体采取步骤,实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约翰内斯堡会议关于至迟在2010年大幅度降低生物多样性消失率的承诺。”但是,国际上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各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都使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易解决。 (三)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问题首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是在1979年的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上。在随后的几年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世界气象组织举行了与气候变化问题有关的活动,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产生做了准备。1990年联合国大会成立了关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旨在使国际社会能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阻止全球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在该公约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到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议定书已经在2005年2月生效。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四分之一的美国并没有在该议定书上签字,导致该议定书目标很难实现。除上述的公约及议定书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联合国的工作还表现在联合国框架内,世界气象组织就地球大气层和全球气候的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提供的科学意见。2002年举行的约翰内斯堡会议议定,减缓气候变化和其他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的主要责任,必须由主要造成这些问题的国家承担。这种义正词严,合情合理的话语,还缺乏将之转为普遍国际法的机制和力量。 综上所述,联合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与发展领域也离不开联合国。当前联合国在环境和发展领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进一步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中,联合国还任重道远,有待联合国与世界各国、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2023-07-08 13:09:383

《21世纪议程》中俄罗斯的政治承诺是什么?

1、我们强调,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中心作用,峰会有助于促进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合作、政策协调和政治对话。 2、我们呼吁所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积极落实2009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共识。我们将在彼此之间并同其他伙伴开展密切合作,确保2009年9月在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采取集体行动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我们期待2009年6月24日至26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及其对发展的影响高级别会议”取得成功。 3、我们承诺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其体现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应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和高级领导层选举应遵循公开、透明、择优原则。我们强烈认为应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4、我们确信,一个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包含以下原则: ——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应民主、透明; ——坚实的法律基础; ——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活动互不抵触;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 5、我们认识到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我们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我们敦促各方保持多边贸易体系稳定,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并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6、最贫困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向这些国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力度,努力将危机对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发达国家应兑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其国民总收入0.7%的承诺,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开放市场和转让技术。 7、实施《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及多边环境条约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成为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方向。 8、我们支持各国,包括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过境国,在能源领域加强协调与合作,以降低不确定性,确保能源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我们支持能源资源供给的多元化,包括可再生能源,支持能源过境通道的安全,支持加强新能源的投资和基础设施。 9、我们支持在能效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我们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就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建设性对话,并将有关措施与落实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任务相结合。 10、我们重申四国愿在关键的社会领域加强合作,增加国际人道主义援助,降低灾害风险。我们注意到今天发表的全球粮食安全声明,这是四国通过多边努力为实现上述目标作出的重要贡献。 11、我们重申愿加强科技和教育合作,参与基础研究和研发高技术。 12、我们强调并支持,在国际法治、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由各国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和公正的多极世界。我们重申支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3、我们强烈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无论何人、何地,均无任何理由采取恐怖行动。我们注意到联合国大会仍在讨论《全面反恐条约》草案,呼吁尽快通过。 14、我们致力于推动多边外交,支持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为此,我们重申,需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具效率,更有效地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我们重申,重视印度和巴西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他们希望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15、我们将以循序渐进、积极务实、开放透明的方式推动四国对话与合作。“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23-07-08 13:09:451

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水日"的来历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的主要内容如下:大会回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的有关条款;考虑到虽然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还考虑到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进一步考虑到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级、全国一级、地区间、国际间的公众意识。1.根据《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议,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请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和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建议,开发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出版、散发宣传品、举行会议、圆桌会议、研讨会、展览会等,以提高公众意识。3.请秘书长就联合国秘书处尽目前条件之可能,且在不影响现行活动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与方法帮助各国组织"世界水日"活动,提出建议,集中在一个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特定主题,做出必要的部署,并保证活动的成功。4.建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执行其任务时把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放在优先地位。历年"世界水日"主题1996年 "为干渴的城市供水"1997年 "水的短缺"1998年 "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1999年 "每人都生活在下游"2000年 "卫生用水"2001年 "21世纪的水"2002年 "水与发展"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
2023-07-08 13:09:544

2007年斯洛文尼亚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是个什么级别的会议

没有这个会议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对之做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扩展资料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它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了确保人类的持续存在和持续发展。这份文件1987年在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其中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40个领域的问题,提出了120个实施项目。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转折点。1993年,中国政府为落实联合国大会决议,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996年3月,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持续发展
2023-07-08 13:10:02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有哪些?

《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如果没有发展,社会就会停滞。但是这种发展的内容不但应包含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还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和公正性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议程》总体战略的基础。这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是相一致的。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首先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没有高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人类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要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样,保护与改善环境也要有经济力量的支持,如治理污染、治理沙漠、改造盐碱地、防治土壤侵蚀以及垃圾处理厂的建设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发展经济就需要资源,但在我们的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需要经济实力,发展科技与教育也需要有经济实力,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可持续发展绝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四者相互协调的问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要以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必要条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因此它是和社会发展分不开的。同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资源与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我们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必须实现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历史告诉我们,工业革命之后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式,特别是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为继。这种模式虽然使一些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困和落后;虽然提高了人的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的短期需要,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21世纪议程》要求世界经济从单纯追求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体现为以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目标的“大量消耗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过程。这种生产过程是不完全的。原始时代地广人稀,人类还能像“牧童”面对广阔草原一样,每破坏一地则迁移到另一地,可是现在已无地可迁。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之果的同时,也饱尝了环境污染的痛苦。现在,人类应该对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全面反思。从经济学角度讲,资源的稀缺可以通过价格和技术发展等因素调整;从物质和能量角度讲,其流通环节不畅和转换过程受阻需要外力来疏导、搭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必须投入人力、物力来加强环境再生产的质和量。所以,人类困境的出路在于把传统经济增长改造为可持续经济发展,其关键是需要制度创新。 改变视环境保护只为公益性事业的看法,走出环保只是属于政府、法规管理范畴的误区,把市场机制引入环境保护领域。环境市场可由环境资源市场、环境产品市场和环境服务市场3个部分组成。随着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仅仅通过环境市场使环境成本内在化而被动地保护环境是不够的,人类还必须主动地去建设环境,以加强环境生产,提高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环境建设本身不应该仅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或义务劳动。在世界运行的基本层面上,我们不但要调和三种生产中每一种生产的内部运行环节的内容和机制,以保证三个生产本身的生机勃勃,而且还需要调和三个生产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目标,以确保世界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建设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使已本末倒置的三种生产运行关系从不和谐变为和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人的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产品——劳动力和物力部分投入到环境生产中,在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提高环境生产力,从而保持、改善环境质量,增大环境承载力。从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角度,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表述为: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作为生产过程中被投入的环境质量和资源基本上是无价或低价的;但其生产的产品却是高价的。其物质、能量单向流动的结果导致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把传统经济增长改造为可持续经济发展:首先强调的是要以真实成本使用环境和资源投入,其产品也要以真实价格出售;并强调清洁生产过程,从而使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达到最少。在进行物质和人的再生产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环境建设。
2023-07-08 13:10:261

能源的发展与特性有哪些?

能源发展简史人类利用能源是以薪柴、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后来才发现了煤炭和石油。中国大约在春秋末(公元前500年)开始利用煤炭作燃料,但是直到13世纪英国开采煤矿,才把煤炭推上了能源的主角地位。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英国进行产业革命,大量的动力机械逐渐替代了手工业生产方式,交通运输业也迅速发展,使世界能源结构起了重大变革。1859年美国开始了石油钻探,这种液体燃料显示出比被称为黑色金子的煤炭更具有吸引力。1876年,德国人奥托创制了内燃机,使机械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油与煤炭的竞争加速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东一带的石油大量开发,廉价石油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像吹气球似地膨胀起来。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加速发展的同时,以电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大变革又开始了。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从19世纪开始,无论是火电或水电,以及后来居上的核电,已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电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从生活到生产,人们已离不开电,这是人类利用能源的重要里程碑。综上所述,能源变革就是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时至今日,人类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多,能源的种类也很繁多。能源的有限性当今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能源资源都是亿万年前古代太阳能的积存,远古的生物质吸收了太阳辐射能而生长,但是经过地壳变化,翻天覆地,把这些生物质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影响,慢慢地变成了碳氢化合物,这是一种可以燃烧的矿物质。然而,这种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的巨大变化,已不可能在地球上重复出现。尽管今后仍会有地震发生,而地球本身早已进入了稳定期。否则,像过去一样的造山运动,恐怕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了。所以说,现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只能是用一点,少一点,这种天赐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值得人们十分珍惜。1984年,第11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全世界煤的预测贮量为13.6万亿吨,其中可采贮量为1.04万亿吨。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布煤炭总资源贮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可采贮量约0.43万亿吨。中国是煤炭大国,煤产量居世界第一。全国2000多个县,有煤资源的占1350个。目前,全国的能源供应,70%以上靠煤炭。但是煤是化石能源中最脏、热效率也较低的固体燃料,所以,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最大。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一些国家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中国的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大多数尚未很好开发利用,若能合理开发,将是弥补电力不足的好出路。由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水电开发又开始重视,特别是有些发展中国家,没有更多的廉价石油和煤炭供火力发电,及早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把电力工业和基础农业同时发展起来,将是现实可行的。例如巴西在发展水电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有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瑞士、日本、挪威、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奥地利等国的水能资源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而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能资源尚未大量开发利用。我国的水能利用率仅及印度的1/2。加速水电开发势在必行。发展经济需要能源,但是从上述能源资源看,经济增长不能无限增加能耗。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特别是一些靠消耗别国能源资源的国家,不加节制地增加能源用量不是长远之计,明智的办法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能源。因此,美、日、德、法等国,在节能和开发新能源方面加大了投入。实际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已逐渐做到经济有增长,能耗不增加,甚至有的国家总能耗还略有下降。它们已经认识到天赐资源有限,何况多数发达国家的能源大部分靠进口。如日本,国家小,资源不足,不能靠拼能源去增强经济实力,只能从技术上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综合利用,使物尽其用,毫不浪费。我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对能源资源的紧迫感还不强,能源利用效率偏低。例如,我国比欧洲国家的能源利用,总效率约低20%;在农业方面约差10%,工业方面约差25%,民用商业方面也差20%。发展中国家浪费能源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技术越落后,浪费也越大。化石能源资源不仅有限,而且同时也是多用途的宝贵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除作为燃料使用外,就经济价值而言,作为化工原料更为合理。剖析这些物质的成分,它们都属于碳氢化合物,是有机合成的好原料,可以制造合成纤维、塑料、橡胶和化肥等等。如果我们今天把这些宝贵资源都燃烧掉,将来子孙后代搞化工合成就没有原料了,岂不要遭后人唾骂。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人类应有长远的考虑。如果20世纪70年代节约使用化石能源,是从防止世界产生石油危机考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则不仅是考虑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问题,而且更突出的是世界环境保护问题。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恶化产生的影响。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许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会上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并提出了《21世纪议程》。我国人口多,人均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虽低于外国,但是绝对排放量却居世界第三位,当然不可忽视。亚洲地区新兴国家较多,能源消耗量大,预计到2010年,亚洲总能耗将比1992年翻一番,届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占全球的1/4,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不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直线上升,其实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令人忧虑,我国几乎40%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威胁。主要是因燃煤过多而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过高引起的。酸雨对农林业影响巨大,仅南方江浙等7省,因酸雨减产的农田就达1.5亿亩,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受害面积128亿平方米,林业及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这难道不惊人吗?所以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国际上每年都有能源环境方面的会议,对于使用化石能源的排放标准已有许多限制议案。人们越来越关心这个热门话题,世界各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制订者正在研究对策。关键还是要在技术上采取必要措施。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烟囱林立,人们把烟雾腾腾的伦敦称为“雾都”。然而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个雾都?在20世纪,能源与环境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世界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政府都把《21世纪议程》当作制订政策的依据。各方面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类迫切需要解决能源问题的焦点上,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目的,进行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攻克难关,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防止环境退化,各国共担责任。”中国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近几十年以来,人们经常可以在传媒中看到“能源危机”的警示。所谓“能源危机”,是指现在人类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化石能源)耗尽时,还没有找到足够替代能源这样一种危险。能源危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这样两个事实——能源消耗量的直线上升及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据统计,2000年全世界的能源使用量比1900年大了30倍,这一统计还是属于比较保守的。由于世界人口的2/3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他们平均每人的能源消耗只等于富裕地区市民的1/8,他们正在大力工业化,能耗量增长极快,他们有权利耍求避免繁重的劳动和单调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能源奴隶”来代替。早在20世纪40年代,曾有人作过一项估算,那时每个美国人使用的动力如果产生于体力劳动,则相当于古代150个奴隶的劳动量;20世纪70年代,这个数字已增到将近400个奴隶;至2000年则可能推进到1000个。这些能量所做的,就是过去奴隶曾做的劳动,如烧饭、送人往来、打扇、司炉、浆洗衣物、清除垃圾、演奏音乐以及其他家务劳动。现在干这些劳动的不再是人力,而是用机器来代替了,正是这些机器,代替了人的劳动,消耗了动力,消耗了能源。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需求的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必将猛增,能源供应的短缺将给人类带来困难。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地壳中的蕴藏量究竟有多大?虽然说法不一,但无论如何总是有限的,连续不断地大量消耗下去,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天要枯竭,这是历史的必然。以煤炭为例,它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据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全世界最终可以开发的煤约11万亿吨,经济上有开采价值的约有7370亿吨。有人估计,人类到2112年时将会消耗掉煤蕴藏量的一半,到2400年,地球上的煤将会全部用光。石油怎样呢?虽然它的开采时间不过100多年的历史,但人们已经感到“石油枯竭”的威胁。今天人们所说的“能源危机”,实际上就是“石油危机”。世界石油蕴藏量究竟还有多少呢?据土耳其权威的《石油》杂志1993年初的估计,大约还值192840亿美元,仅够用至2033年前后。依20世纪90年代石油每桶20美元计算,世界原油蕴藏量约值2000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中东地区,以沙特阿拉伯最多,约值51500亿美元;伊拉克次之,值20000亿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排名第三,有19000亿美元;第四是科威特,有18900亿美元。原油蕴藏量较多的其他国家依次是伊朗、委内瑞拉、前苏联、墨西哥,美国排名第九,蕴藏量约值5230亿美元,中国有2000亿美元蕴藏量,尼日利亚3400亿美元,印尼2200亿美元,加拿大、挪威、印度各有1000亿美元。总之,在今后几十年内,世界石油的绝大部分将被耗尽,到那时,人类将不得不转而起用其他能源。能源的重要性能源,对于人类的物质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能源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引起了人类生产技术的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木炭时代到煤炭时代,从煤炭时代到石油时代,以至原子能开发和各种各样新能源登上能源的消费舞台,都曾使几近停滞的文明开始新的发展。现代人类社会依赖2种能量的供应: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②维持社会生产力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量。第一种能量便是食物。在人体内部,各种物质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它们不断地发生着化学变化,为此必须有促进化学变化的热能,这就要从食物中摄取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这些物质经转化而在血液中慢慢“燃烧”,使之产生氧化热,以维持必要的体温。由此而得的热能,通过使用肌肉这一“机械”而转化为运动能,以从事活动和工作。当然,食物中必须有蛋白质,有钙、铁等矿物营养素。它们构成我们身体各部分的原材料,靠它们制成肌肉、骨骼及内脏器官。生命要进一步进行运动,则必须供给燃料,即能量,这就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个人只要瞬时失去能源的供应,就将无法生存。第二种能量则是人类进行生产所必须具备的能源,它和原材料、生产工具共同构成了人类生产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只要有了资金、材料和劳动力,社会建设就不存在问题了,如果没有能源,人类就不能建设城镇、村庄,不能制造机器,不能开动火车,不能从事各项研究活动。有人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煤炭、石油或铀等能源好比现代社会的米、麦和面包。离开了能源,社会就将停滞以至灭亡。人类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意味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现在,一般都把每人每年平均能源消费量作为大体衡量该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因为能源消费增长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因果的正面关系,这就是说,能源消费增长,会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促进个人收入的增加,而个人收入增加又意味着对商品和社会服务有更大的需求,这就又导致消耗更多的能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地球上的能源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2大类:非再生能源和再生能源。前者主要是指化石能源,后者则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和海洋能等。这些能源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发现,被开发利用,而每一种新能源的被发现和被利用,又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能源的变迁史是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能源的利用和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原始阶段(火的利用)、木材能源时代、化石能源时代和最后能源时代。煤炭和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它们的发现历史已相当悠长,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煤炭,希腊2000多年前也开始使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近代才达到实用化的地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对煤炭燃料的开发利用,直到20世纪前半期,煤炭始终占据能源的权威地位,统霸着热源、动力源和电力源。可以说,产业革命以后,文明的发展是靠煤炭推进的。19世纪末,石油开始开采。1859年,美国人多列依库开发油田成功,使长眠于地下的石油成为大量供应的燃料。尤其是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发明,使得石油制品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更加迅速地推进了机械文明和近代文明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半期,石油最后动摇了煤炭的权威地位,在能源消费结构内跃居第一位,占50%以上。现在,大多数工业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作能源,正因如此,每当石油出现紧张时,人们才普遍关心起能源问题来。今天,人类利用的几乎完全是非再生能源,因此,人们迟早要面对化石燃料完全耗尽这样一个现实,必须探索新的能源。化石能源必将逐步过渡到最后能源时代。据专家预测,2070年以后,世界将进入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和核能、增殖堆等能源为主导的“最后”能源时代。新能源展望由于能源是左右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离开了能源,人类的工业和农业就难以发展。正因如此,各国对能源科学的研究都极为重视,对新能源的开发都颇为关注。新能源一般指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风能等,有的国家将煤炭气化、液化及页岩油、油沙油等也列入新能源之列。在新能源中,名列第一的恐怕是太阳能。据粗略统计,每年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能量要比目前全世界已利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还要大1万倍。太阳灶是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设施之一,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以用来蒸熟米饭,还可以加热冷水等。我们还可以把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实现这种转换的装置叫太阳能电池,它在航天、远洋、通信等事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帆板就是给卫星上的设备提供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太阳储藏着巨大的热能,据科学家们推断,它在几十亿年内仍是我们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迄今为止,就世界范围而言,太阳能的利用还是微不足道的。美国科学家正在为太阳能电池寻找新的电导材料,它叫铜铟联硒化物,与以往的结晶硅相比,它既省料又便宜,用它的薄膜制成的一块10平方米太阳能组件,可将11%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除此,长期让它在阳光下曝晒,性能也不会下降。有关专家相信,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材料尽管价格昂贵,但效益高,这些材料主要是指经过改进的结晶硅和ⅢⅤ族化合物,之所以将它们称为ⅢⅤ族化合物,是因为它们结合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Ⅲ和第Ⅴ族元素,它们的价格较高,但前景可观。例如砷化镓,有科学家称其为最理想的材料,它可以吸收在最佳光谱范围内的阳光,且可以与许多材料形成合金。美国的太阳能工业部门宣称,即使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其也准备在2000年前大量生产洁净的电能。20世纪末将是太阳能时代的黎明,太阳能新时代发出的曙光已在驱散人们的疑云。到2030年,太阳能采光板将使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居民用上热水,成千上万个太阳能集热器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屋顶上,如同今天的电视天线一样,成为典型的城市建筑奇观。核能的开发利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实用的核电站在苏联建成,向工业电网并网发电,虽然电功率只有5000千瓦,却为人类打开了又一扇能源的宝库。从此,核能在世界上的发展相当迅速,尤其在能源资源缺乏的国家,核能升为第一位,成了主要的能源。从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结果知道,到1989年年底止,全世界的2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运行了的核电站有434座反应堆,总共发电功率有318吉瓦,占全世界总电量的17%。此外,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有97台机组,总共77吉瓦。目前,核电站的主要原料是铀,它是一种放射性元素,铀矿石同煤、石油一样是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只不过铀的蕴藏量远比煤少得多,然而释放的能量却比煤要多得多,1000克铀裂变放出的热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但是,由于核能对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有着潜在危险,有人将核反应堆视为潜在的原子弹,是“关在笼中的老虎”。因此,如何看待核能源,是人类解决对能源需求日益扩大过程中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地热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能源。地球内部储藏着灼热的岩浆,犹如石油一样埋在地底下,这些岩浆可以把地下水变为蒸汽,如果我们钻一口深井,这些蒸汽就可以冲出地面,我们不仅可以用它来推动发电机发电,还可推动一些其他机器运转。据统计,地球上全部地下热水和热蒸汽的热能约相当于地球全部煤蕴藏量的1.7亿倍,但对它的利用,进展比较迟缓。风能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源。古时候,人们曾利用风力带动风车,进而带动石磨转动,用来磨面。现在,在一些风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还可用风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海洋能有2种不同的利用方式:①利用海水的动能,②利用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差通过热机来发电。前一种又可分为大范围有规律的动能(如潮汐、洋流等)和无规则的动能(如波浪能)2类,它们都可设法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利用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差来达到发电的目的,其潜力也是很大的。据估计,仅仅靠近美国的那一部分墨西哥湾暖流,就可提供超过当今耗能100倍的能量。若是将全世界的潮汐能收集起来,有10亿多千瓦,如能充分利用,每年可发电度数大约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水电站年发电总量的1万倍,可见海洋能的开发前景是多么辉煌。另一种大有前途的能源是氢能,作为和电类似的二次能源,它也初露头角。氢能可以由“取之不尽”的阳光来分解“用之不竭”的海水而获得,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代替石油的燃料,没有污染,使用方便,还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热机,不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设备作重大的更改。由此可见,人类能源的出路,一是节流,二是开源,自然界为我们提供的能源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枯竭的,就看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它们了。
2023-07-08 13:10:362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哪里,什么时候,是谁提出的

20世纪是动荡、变革、发展的百年,在这百年之中,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历史进行痛苦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观,是21世纪全人类所普遍关注的议题。 一、可持续发展——一种朴素的思想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古代东方文明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多种草种树,保护好山林树木,为子孙后代造福。人要丰衣足食须靠劳作和勤俭持家,对于自然资源,要多加爱护,切不可无止境地索取。《逸周书·大聚篇》记有大禹所说的一段话:“早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保护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以及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儒家创始人孔丘在《论语·述而》中主张“钩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只用一个钩而不用多钩的鱼杆钓鱼,只射飞鸟而不去射巢中之鸟。齐国国相管仲指责有的君主缺乏头脑,把山林砍光,造成水源干涸,百姓深受其害,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川泽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后来的荀况发扬光大了管仲的思想,把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作为治国安民之策。 现代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研究可追溯到马尔萨斯和达尔文。马尔萨斯早在1789年所著的《人口原理》是其关于人口与资源关系的核心观点代表作,书中说到:“人口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一种迅速繁殖的倾向,这种倾向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本书的主要论点为:人口增长速度高于自然资源的增长速度,或迟或早人口数量将超过自然资源所能承受的水平,由此引起饥饿和死亡。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他在本书中所论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马尔萨斯的观点基本一致。 二、可持续发展——一个明确的概念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之后在一些文件和文章中也使用过这个名称。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 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佩泽(Pezzey)在1992年曾经撰文归纳了诸多的定义。例如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曾经从自然属性角度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又从社会角度定义了可持续发展:“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环境系统涵养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还有的如爱德华等经济学家,从经济角度给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并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形成了全球共识,认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三、可持续发展——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后,人们开始认真反思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积极寻求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70年代初成立了以人口、资源、环境为中心议题的“罗马俱乐部”。该俱乐部在丹尼斯博士的指导下,由多个国家的专家耗时21个月,对当代人口、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发表了震动整个西方世界的著作《增长的极限》。该报告认为:人类社会的增长是由“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人口剧增、粮食私有制、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五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构成。人口是按指数增长着的,它要求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也必须按指数增长。但是地球的有限性,这些趋势的增长也是有限的,超过这一极限,人类社会则可能突然地、不可控制地瓦解。为了防止世界性悲剧的发生,报告提出了“全球均衡状态”的概念,即所谓的“零度增长”。主张停止地球人口数量的增长,限制工业生产,减少地球资源消费量,以维持地球上的平衡。 针对《增长的极限》,美国物理学家赫尔曼提出了与其截然相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76年发表了题为《第二个2000年》报告。报告指出,更好的科学技术会使能源枯竭和污染问题得到补偿,世界经济还将得到发展,而不是零的增长;未来学家朱丽安·林肯·西蒙教授于1981年发表了《没有极限的增长》一书,认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自然、社会、技术诸因素的限制,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却是无限的。依靠科学技术,人们一定能够而且正在发现新材料、新能源,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是不可穷尽的。至于人口问题,所谓的“指数增长”不过是数字假说的产物,众多的人口与强大的经济相结合必将产生更多的知识创造者,从而使人类拥有防止、控制威胁自己生活和环境的因素的强大武器。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提出了7条共同观点:第一,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第二,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也是人民的愿望和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第四,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多半由发展不足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环境,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与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相伴随;第五,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发环境问题,但如果政策措施得当,这些问题可以妥善解决;第六,历史的发展要求当今人类在计划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其对环境带来的后果;第七,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每个公民、团体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以求世界未来良好的环境。宣言还提出了26条共同遵守的原则。 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代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从理论上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则,报告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发展途径,一个能持续人类进步的途径,我们寻求的不仅仅是几个地方,几年内的发展,而是在整个地球遥远将来的发展”。“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下去,既保证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需要与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一种全球的行动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和理论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大会,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整个议程共40章,约40万字,其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如果继续实行现行政策,势必继续保持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生态环境将继续恶化;否则,就要改变现行政策,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安全、繁荣的未来。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世界各国必须作出选择,联合行动,保持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各国都在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也在大会之后不久,着手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我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行动纲领,表明了我国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心。《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由四个部分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所以,中国在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不仅仅论及在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而且要以人为中心,构筑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要体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密不可分性,又要把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作为战略重点,充分体现发展这个“硬道理”,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
2023-07-08 13:10:431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是什么单位

是关于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纲领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2023-07-08 13:10:501

关于旅游的21世纪议程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这里也有关于旅游的内容,不知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2023-07-08 13:10:581

怎样看代人类文明

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于文字的发明,在时间上最早不过七八千年,这几千年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而已。人类文化的发展,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面讲,可有以下三种共识。第一,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是突然的,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学到许多经验,逐渐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换句话说,有史时代的许多文化,都渊源于史前时代的人类活动,举例来说,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可是我们知道中国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散居各地,如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的年代距今约有四五十万年,中国有史时代的文化,与史前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第二,各种人类的文化,因为环境的变迁,时代的更换,进退不一。史前有许多强盛的民族,早已灭亡,人类史上,也就没有独霸一方的民族。人文学家公认人类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根本是相同的,如果有理想的环境,任何民族都可逐步推进,创造高尚的文化。第三,人类有共同进取的合作力量,可是也有互相残杀的卑劣天性。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一切生物,除了蚂蚁和老鼠以外,都没有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人类却残酷成性,个人之间杀戮不够,还会结合亲族,进行械斗,甚至国族之间,建立攻守同盟,造成大规模的战争。人类文化应该是相互提携,合作进展,为何会互相残杀呢?有位学者曾加以分析:人类是柔弱动物,从小要父母保护,成年后也无自卫力量,体力不够,指甲不硬,牙齿又受口小的限制,不会爬树,也不会飞,可是从经验中,他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成群结队,才有生存希望,人类对家族、乡团、国家有热烈的忠心,就是这个原因。可是集团防卫,还不保险,更要利用脑力,制造武器,因此养成残酷杀戮的本领,有了杀人的武器,个人可以放胆劫杀,集团可以横行天下。人类历史的演进,体力越来越弱,而杀人武器却愈来愈凶,人弱器利,互为因果。更加上种族、语言、宗教的分歧,以及民族主义和交通的发展,使人类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不过有识之士和开明的人都相信,人类要和平共处,互相合作,才有光明的前途。
2023-07-08 13:11:065

在什么情况下1992年联合国会议通过了《 21世纪议程》

1.1992年6月,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上所通过的关于全球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决议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必须做出的抉择和行动方案,并对全球环境合作及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2.《21世纪议程》共分社会和经济方面、促进发展的资源保护及管理、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实施手段4个方面。议程首先阐明:要解决全球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实现一个更有效率的、公平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议程强调:①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优先事项。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应特别关注和支持、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②通过贸易自由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平的、非歧视性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能使全球生产按照相对优势得到最佳分配的多边贸易制度。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足够的财政资源,并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其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④增进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能力和潜在能力建设;增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教育和培训;协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研究和发展的基础设施;发达国家应将环境无害化的科技成果以非商业性的优惠条件援助发展中国家。⑤加强商业和工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⑥所有社会团体的赞助和真正的参与是各国为求有效落实《21世纪议程》所有方案领域内各国政府所同意的目标、政策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
2023-07-08 13:11:451

二十一世纪议程的对世界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标志 各国要求联合国支持它们促使《21世纪议程》生效的努力,联合国也采取步骤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到所有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中。增加收入的一些项目越来越多的考虑到环境影响。由于妇女是物品、服务、食物的生产者和环境的照料者,发展援助计划越来越多的偏向她们。由于认识到贫穷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人们从道义上更加迫切地认识到减少贫穷的社会责任。
2023-07-08 13:11:521

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内在制约问题 (1)面临的基本矛盾。包括物质再生产与环境价值维持的矛盾;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特别突出矛盾,据统计,去年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世界的5%,这意味着 国必须有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尽管 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总量的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达一千万以上,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人口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沉重负担。 (2)人地关系的全方位冲突。在国际比较中, 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人均草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林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上述人地矛盾导致了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给生态环境造成日益严峻的压力;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沙化面积日益扩张;水资源过量开采;农田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损失逐年加剧。据估算,全年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60亿元;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502亿元。 (3)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机制远未到位。突出表现为 国仍未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道路,少数人和少数部门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努力与多数人多数部门为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的努力基本是属于“两张皮”;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区际间资源与环境冲突日益加剧。 2.国际环境压力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压力。这一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国经济制度、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二是在既定的结构条件下,来自国际各方面过多的“非正常干扰”。 全球环境问题及国际公约对中国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对 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限制;对环境污染如酸雨等的限制;对生态破坏(如沙尘暴)的限制等。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实施 1.实施进展 (1)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提出并实施一些重大方案和项目。包括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年);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问题与对策;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林业21世纪议程、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等,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ISO 14000认证体系的推广。 (2)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 (3)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4)大力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对资源、环境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5)利用国际合作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2.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关于 国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都有不少研究和表述。这里,只引用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的观点,可见一斑。 用50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20名的国家行列。 到2050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到2050年单位能量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0~12倍。 到205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5岁(每10年提高3岁)。 到2050年中国人文发展指数进入世界前50名。 到2050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 到2050年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公正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确保中国的人口安全、食物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安全、生态环境安全。 争取到2030年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并改善人口结构。 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社会财富积累能力。 争取到2050年生态环境退化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整体改善生存空间,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3-07-08 13:12:101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发展

第 11 章 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A.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B.加强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C.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D.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生产力E.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F.发展可持续性农业科学技术G.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农村乡镇中心第 12 章 工业与交通、通讯业的可持续发展A.改善工业结构和布局B.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C.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D.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E.加强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第 13 章 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A.综合能源规划和管理B.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C.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D.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 14 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A.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B.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C.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D.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E.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F.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G.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H.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第 15 章生物多样性保护A.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 16 章 荒漠化防治A.荒漠化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B.北方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C.水土流失综合防治D.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第 17 章 防灾减灾A.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水平B.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减轻自然灾害损失C.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第 18 章 保护大气层A.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B.防止平流层臭氧耗损C.控制温室气体排放D.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报及服务系统的建设第 19 章 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A.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管理B.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和无害化管理C.生活垃圾管理和无害化系统D.废旧物资的资源化管理第 20 章 团体及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附录
2023-07-08 13:12:191

世界水日是那天

“世界水日”的由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世界水资源状况: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面积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存在,但只有2.53%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难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还不到全球水总量的万分之一,因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全球人均供水量比1970年减少了1/3,这是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又增加了18亿人口。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发展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历年“世界水日”主题:2005年:“生命之水”2004年:“水与灾害”2003年:“未来之水”2002年:“水与发展”2001年:“21世纪的水”2000年:“卫生用水”1999年:“每人都生活在下游”1998年:“地下水--正在不知不觉衰减的资源”1997年:“水的短缺”1996年:“为干渴的城市供水”1995年:“女性和水”1994年:“关心水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3月22日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17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自1996年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依次为:我国国家建设部也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前不久,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我们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
2023-07-08 13:12:3816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描述,不确切是( )。(2008年真题)

【答案】:CC项,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A项,1994年,我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文件认为,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B项,在可持续发展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21世纪议程》把人类住区发展目标归纳为改善人类住区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生活和居住环境。D项,根据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未来》,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发展”。
2023-07-08 13:13:101

世界环保史上三大里程碑会议各自的主题

1、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人类还没有完全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真正涵义,其行动过于缓慢,乃至赶不上环境不断恶化的速度。全球的环境恶化仍然有增无减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发现引发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这一轮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3、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扩展资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环境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约会议
2023-07-08 13:13:203

1992年什么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环境法的经济化”趋势注定了经济政策、经济手段及市场机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农村环境问题可以从外部性、可持续发展及公共物品等经济角度加以解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里约宣言》与《21世纪议程》,这两个文本均对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方法进行了强调。如《里约宣言》指出:考虑到污染者原则上应承担污染费用的观点,国家当局应该努力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和利用经济手段,并且适当地照顾到公众利益,而不歪曲国际贸易和投资”;《21世纪议程》也指出:需要作出适当努力,更有效和更广泛地使用经济手段”,各国政府应考虑逐步积累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经验……以建立经济手段、直接管制手段和自愿手段的有效组合”。
2023-07-08 13:13:341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

《二十一世纪议程》 (Agenda 21)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 《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二十一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二十一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里约热内卢在巴西
2023-07-08 13:14:172

21世纪议程诞生于哪个国家

21世纪议程诞生于1992年。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2023-07-08 13:14:242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哪个国家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诞生,里约热内卢是巴西著名的城市,因此上,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巴西
2023-07-08 13:14:323

二十一世纪议程的意义与目标

《21世纪议程》是一份关于政府、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所应采取行动的广泛计划,旨在实现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变。《21世纪议程》为采取措施保障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框架。这项行动计划的前提是所有国家 都要分担责任,但承认各国的责任和首要问题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该计划承认,没有发展,就不能保护人类的生息地,从而也就不可能期待在新的国际合作的气候下对于发展和环境总是同步进行处理。《21世纪议程》的一个关键目标,是逐步减轻和最终消除贫困,同样还要就保护主义和市场准入、商品价格、债务和资金流向问题采取行动,以取消阻碍第三世界进步的国际性障碍。为了符合地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必须改变消费方式;而发展中国家必须降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为了采取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各国要避免在本国和国外以不可持续的水平开发资源。文件提出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公正的方式利用大气层和公海等全球公有财产。
2023-07-08 13:14:391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其内容包含()

【答案】:A、C《中国21世纪议程》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3-07-08 13:14:511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多个部分,分别涉及( )。

【答案】:B《中国21世纪议程》是根据中国国情,阐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包括:①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②社会可持续发展;③经济可持续发展;④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023-07-08 13:14:581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21世纪议程》全文分4篇。第一篇包括序言、社会和经济等内容。第二篇主要是促进发展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第三篇目的是加强主要团体的作用。第四篇主要针对实施手段而言。《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正面对着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长期存在的悬殊现象、不断加剧的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问题以及人类福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把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并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将会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并给全人类提供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2023-07-08 13:15:051

《21世纪议程》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的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派代表团参加大会,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故此次会议又被称为“地球高峰会议”。会议宗旨是回顾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后20年来全球环境保护的历程,敦促各国政府和公众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合作,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重要文件,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尤其是《21世纪议程》,已经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新世纪人和自然的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新方向。从此以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受到各国政府、企业与知识界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股绿色的浪潮向世界蔓延开来。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不少分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整体的地球意识与环境意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会后,我国政府立即着手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基本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2023-07-08 13:15:23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 [ ] A、1993年 B、1994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表于1994年。人类发展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急剧变化,人口与发展进一步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抽样调查,到1999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6亿(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为比较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扩展资料: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与发展问题,将人口与发展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始终强调人口增长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关于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座谈会。研究分析重大问题,制定重大决策和措施。国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方案,将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环境、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等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人口与发展问题。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全文)
2023-07-08 13:15:312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什么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

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二十一世纪议程》 (Agenda 21)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
2023-07-08 13:15:523

联合国就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做过什么事?

21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我们的行动计划 整个国际社会在1992年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国际社会也商定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是一套界定国家权利和义务的原则,并议定了一项《森林原则声明》,用来指导如何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全世界的森林。《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21世纪议程》载有2 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大约150名世界领导人商定了一系列有时限的指标,包括把全世界收入少于一天一美元的人数减半,以及把无法取得安全饮水的人数比率减半。但是,再好的战略也好不过它的实际执行情况,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让今天的领导人得以采取具体步骤,并认明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当各国政府在地球首脑会议上签署《21世纪议程》的时候,他们为确保地球未来的安全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它是可持续发展所有领域全球行动的总体计划。在《21世纪议程》中,各国政府提出了详细的行动蓝图,从而改变世界目前的非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从事保护和更新经济增长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的活动。行动领域包括保护大气层,阻止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预防渔业资源的枯竭,改进有毒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议程》还提出了引起环境压力的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外债,非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人口压力和国际经济结构。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强主要人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所应起的作用——妇女,工会,农民,儿童和青年,土著人,科学界,当地政府,商界,工业界和非政府组织。各国要求联合国支持它们促使《21世纪议程》生效的努力,联合国也采取步骤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到所有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中。增加收入的一些项目越来越多的考虑到环境影响。由于妇女是物品、服务、食物的生产者和环境的照料者,发展援助计划越来越多的偏向她们。由于认识到贫穷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人们从道义上更加迫切地认识到减少贫穷的社会责任。为了全面支持在世界范围内落实《21世纪议程》,联合国大会在1992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作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一个重要委员会,这个有53个成员的委员会监督并报告《议程》和其他地球首脑会议的协议的执行情况,支持和鼓励政府、商界,工业界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带来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和经济变化,帮助协调联合国内环境和发展的活动。通过其可持续发展司,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署为委员会提供了秘书处,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提供政策建议。它还提供分析、技术和信息方面的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政府、非政府和国际参与者之间打造合作伙伴关系。 由柳洪平创建。
2023-07-08 13:15:592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诞生于(  )A.美国B.巴西C.日本D.中

《二十一世纪议程》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发大会上诞生.里约热内卢是巴西著名的城市.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23-07-08 13:17:121

世界水日是哪一天?

  世界水日是哪一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四十七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大会回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的有关条款,考虑到虽然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还考虑到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进一步考虑到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级、全国一级、地区间、国际间的公众意识。  1.根据《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议,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请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和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建议,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出版、散发宣传品、举行会议、圆桌会议、研讨会、展览会等,以提高公众意识。  3.请秘书长就联合国秘书处尽目前条件之可能,且在不影响现行活动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与方法帮助各国组织“世界水日”活动,提出建议,集中在一个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特定主题,做出必要的部署,并保证活动的成功。  4.建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执行其任务时把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放在优先地位。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1996年,由水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世界水理事会成立,并且决定在世界水日前后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这就是世界水论坛会议。
2023-07-08 13:18:005

世界水日

是呼吁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日子让更多人认识到水的重要。
2023-07-08 13:18:192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背景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长期发展的指导方针。可持续发展由三大支柱组成,旨在以平衡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1992年,国际社会聚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讨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在这个被称为里约地球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一个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具体实现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接着在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这个执行计划是建立在从地球首脑会议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办法和具体步骤,以及可量化的和有时限的指标和目标。2012年,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球首脑会议20年后,世界各国领导人将再次聚集在里约热内卢:1)达成新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2)对现有的承诺评估进展情况和实施方面的差距;3)应对新的挑战。联合国的希望是在2015年以后,将此前的21世纪议程、千年发展目标(M D G s)等,能逐步整合到可持续发展目标(SD G s)中,但这一目标实现起来也苦难重重。
2023-07-08 13:18:251

最早出现“环境友好”一词的国际性文件是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21世纪议程》内容:http://www.qiandaohu.gov.cn/subweb/huanbao/%B9%FA%BC%CA%B9%AB%D4%BC/%B6%FE%CA%AE%D2%BB%CA%C0%BC%CD%D2%E9%B3%CC.doc 第二届全国环保知识大赛试题第三题:http://www.cnjlc.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8817试题答案:http://www.freeydz.com/Show.aspx?ID=21205&ClassID=211
2023-07-08 13:18:381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峰会的中方文件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1年10月)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发展合作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年来,国际社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方面取得诸多积极进展。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环发合作深入发展,许多国际条约应运而生。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付出巨大努力,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一些成绩。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政府以及工商界、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领域执行力不足的状况长期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趋势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困难重重。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技术手段缺乏、能力建设薄弱等困难。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危机、自然灾害等挑战,进一步加重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负担。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十分突出,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2012年将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际发展合作面临困难的形势下,大会应为重振国际合作发出积极、明确、有力的信息,统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联合国发展支柱,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注入新的活力。一、关于大会的任务——大会应致力于推动各国强化政治意愿,承诺全面落实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达成的共识,全面评估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情况,查找差距和不足,结合既定的目标和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新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取得积极成果。——大会应以面向行动的务实态度,制定明确具体的实施计划,尤其是明确发达国家落实资金支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执行手段,切实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二、关于大会总体原则——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统筹的原则。大会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统筹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因素,推动实现全面、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各项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国际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合作应该以平等和相互尊重为基础,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正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坚持发展模式多样化原则。世界各国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各不相同,可持续发展没有普适的模式,要尊重各国可持续发展自主权,由各国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并确保其足够的政策空间。——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原则。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也需要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工商界等主要群体的广泛、深入参与。——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大会重在面向行动,凝聚共识。大会的筹备、举行及成果文件磋商等过程应充分体现协商一致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意见,相互尊重,友好协商,求同存异,扩大共识。三、关于在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消除贫困、调整经济结构等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来风险和挑战。发展绿色经济是艰巨而复杂的长期过程,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囿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局限,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趋利避害,切实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发展绿色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贫困问题事关发展中国家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首要考量,应成为制定和实施绿色经济政策的重要衡量指标。——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既面临消除贫困、调整经济结构和向绿色经济过渡的艰巨任务,又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些国家成功发展绿色经济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国际社会要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反对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由搞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或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对外援助的条件。——发达国家需要率先采取行动,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为发展中国家作出表率和示范,同时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包括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培养能力、扩大市场准入等。发展中国家应制定并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要制定全面就业增长计划,辅以有效社会保障措施,确保人人享有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来源,确保普通民众特别是脆弱人群的基本生活需要。国际社会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教育课程和职业培训,减少和补偿发展中国家向绿色经济转型付出的社会代价。四、关于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是充分执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和应对各种新出现挑战的重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机制框架应有助于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实际困难。——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核心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强化联合国的政策指导和统筹协调职能,协调指导国际社会各有关机构、多边机制和条约机制,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其他相关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作用,加强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职能,推动落实《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充分发挥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加对其资金、技术支持。关于环境署新的职能和任务问题,各方应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国际金融机构、世界贸易组织及多边发展银行需要将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其规划和项目,并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协调配合,协同增效,使环境与发展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以《21世纪议程》为基本框架,全面加强国际、区域、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治理,鼓励各国制定综合战略,加强政府各部门协调,动员社会参与,提高执行能力。
2023-07-08 13:1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