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canoVol
-
首先,让我从个人角度来谈谈观影的主观感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推荐指数:四星+0.5
细腻指数:四星+0.5
基本信息
类型:剧情
编剧: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导演:李安
主演: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
上映时间:2016年11月(国内)
前天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上映,然后影视圈地震了。李安作为江湖老前辈,从不轻易出手,但凡有所行动,那必然全世界瞩目,赞誉也随之而来,他的好多名作如,《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证明了这点。
我昨晚看了《中场战事》,当看到男主比利作为取悦全美大众的小丑,站在舞台上不动不动时,差点泪崩。电影散场的时候,我听我身后的姑娘感叹:“拍的是什么啊,都看不懂。”外界对这部电影的口碑,存在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对电影商业化诉求强烈地欧美地区。堪称影评界琅琊榜的Metacritic网站,对《中场战事》的评分,仅有53分(李安另一部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该网站的评分则是79分)。
安叔每一部电影我都看过,都喜欢。安叔不是一个用强情节去取悦观众的导演,所以很多人看安叔作品的感觉就是:好无聊、特别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对安叔新作的感觉就是连带十个感叹号的好牛 逼。
写安叔电影《中场战事》的影评,应该多看几遍电影,起码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因为此片刚刚公映,在技术上又是采用120帧/4K/3D规格,所以票价特别贵,我只能看一遍,网上关于《中场战事》的资料又特别少。那我只能以我的记忆为依据,写影评了,中间故事有讲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接下来,具体说说影片本身~
一、《中场战事》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到这个问题,百度百科有一堆解释吧,但我总觉得不正确。要想理解本故事,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一种技术:120帧/4K/3D拍摄格式。虽然大家都不是搞技术的,可能不太懂帧啊K啊D的,但是一句话简言之:这种格式是目前世界上的最高规格拍摄格式。据说,全世界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5个城市中的5家影院的5个影厅能够满足这种播放要求。
安叔不是梅卡隆,不会对技术痴迷到魔怔。他之所以采用这种技术,有自己的解释:
“电影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是人的感觉,还是要为艺术来服务,为故事,为人物,为戏剧性服务。我从来不觉得技术在这边,艺术在另一边。”安叔的意思是,技术是为了讲故事服务的。
外人理解这句话,基本上感觉就是废话,拍摄电影的技术当然是为了故事服务的,不然为什么叫拍摄电影的技术。你错了,朋友。我认为,《中场战事》这部电影,必须用这种技术拍摄,观众才能贴近男主比利·林恩的内心。
电影故事是拍给人看的,故事内的内容讲的是人的故事。比利·林恩就是《中场战事》里的人,他没有故事,只有立场。
有人说,你又生扯吧,没有故事,就没有起承转合,故事就没有看点,那还叫什么电影。
那好吧,看来我必须得承认你说的故事必须有起承转合,但你也要听我讲完这个“不是故事,只有立场的”故事:
比利因为为姐姐凯瑟琳出头教训姐夫,犯了事儿。当兵入伍,是比利的唯一让大家都满意的选择(除了凯瑟琳反对)。比利入伍后,被派往了伊拉克,此时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早就倒台,伊拉克表面上一切都在美军的控制当中。比利所在的班,叫B班,B班的班长叫蘑菇,蘑菇是一个相信因果报应,有思想的人,他在部队用自己的训练新兵的方法锻炼着比利。比利跟着B班在伊拉克正常执勤,见过了太多来自另一个国家的信息,比如伊拉克孩子对美国大兵的眼神:愤怒、仇恨、惊恐、贪图、迷茫和怯懦;比如伊拉克群众对美国大兵的怀疑、用炮弹和生命跟美军斗智斗勇。
蘑菇带着B班在一次跟圣战徒的交战中,身受重伤,险些被圣战徒带走。比利见蘑菇有难,冒着枪林弹雨赶跑、并杀死了其中一个圣战徒,救下了蘑菇,然而最后蘑菇还是重伤身亡。
蘑菇牺牲这场战役,本来是一场在伊拉克司空见惯的小战役。但比利英勇救战友的画面,被随军记者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并传到了美国。因为比利英勇救战友的画面,让比利获得了银质胸章,他和B班成了美国的英雄。美国政府为了用战争主旋律来服务政治,召回B班所有人回国,让他们在国内巡回宣传。故事开始的时候,比利等人只剩下最后一场宣传活动,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活动: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橄榄球老板甚至让电影制片人阿尔伯特许诺给B班,只要他们愿意参与与伊战相关的电影,B班所有人都会十万美元的酬劳。金钱让B班所有人欢欣鼓舞,除了比利。
比利为什么不开心呢,是在伊战中杀人得了战争创伤后遗症?还是嫌钱少呢?电影中交代的是在两天前,比利作为美国英雄回到家中后,受到了家人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比利母亲,儿子作为英雄让她很骄傲。这一家人中,除了姐姐凯瑟琳对比利深感忧虑外,其它家人对比利的态度是骄傲大于担心。
凯瑟琳因为弟弟是为自己出头才当兵入伍,进入凶险之地伊拉克的,所以极力反对弟弟在国巡回宣传后再去伊拉克服役。姐姐不仅只是口头上反对,凯瑟琳表示,只要比利愿意配合自己,那么凯瑟琳就有能力将比利留在国内。这时比利面临一个选择是听从姐姐建议离开战友还是继续自己的战争机器生涯。
比利听了凯瑟琳的话吗?不知道,但比利在面对十万美金的许诺时,显得闷闷不乐,好像比利有自己的想法。
在最后一场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中,跟比利等人合作表演的是大牌明星碧昂斯、真命天女等人。比利和B班作为美国英雄,在一切看似很风光的背后,实际上,国内的人没人把它们当回事儿。
球场观众把它们当动物,因为只有动物会吃人和杀人;球场工作人员把他们当成完成工作的程序,因为程序按部就班完成了他们才能下班;舞台上的伴舞骂他们是煞笔,不要问为什么,我开心就骂你,作为美国英雄你还能当众打我啊;好事者则说他们是战壕基佬,没有依据,就说了你能把我怎样?;橄榄球队老板,则把他们当成挣钱的工具。总之,所有人,都有一种感觉,B班与其叫美国英雄宣传队,不如叫动物园英雄巡回表演,因为没有把他们当成英雄。
比利不在乎这些,除了战争创伤后遗症、姐姐让他退伍的干扰外。他对拉拉队员彩虹(她的名字我给忘了)一见钟情,他把彩虹加入进了自己对未来的幻象当中。彩虹也爱慕着美国英雄比利,两人见面两小时,亲密……分钟。
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结束后,橄榄球队老板诺姆,叫来比利和B班现任班长戴姆谈话。因为关于伊战电影很可能要拍,这就意味着比利等人要发财了。无奸不商,诺姆才不管你什么英雄,十万块钱我给不了,五千你干不干,不干就马上走人,用不着你们老子还不拍电影了还是咋地。
面对戴姆的奸商压榨,比利和戴姆捍卫住了B班的尊严:五千不行,必须十万!(这是影片一大亮点,回头我讲)。谈判自己自然谈崩了,因为这是B班最后一场宣传,政府安排的事儿结束后,B班所有人就得回伊拉克当世界警察了。B班没有挣到那10万美金,姐姐凯瑟琳也没有挽留住比利,最后比利跟着部队回到了伊拉克战场,故事结束。
上面的故事,我有加工,颠倒了原顺序,因为影片是两条叙事线(现实、回忆)交叉进行。
故事讲完了,那《中场战事》中,比利到底是个什么角色,他做什么呢?他的战役是什么呢?
比利一直在战斗,只是你一人未发觉:比利有两条重要的线,被导演隐藏了起来。
1,故事结构
通过影片中的镜头语言,我们不难发现,比利在自己世界中幻想时,在比利家中客厅没有收拾的餐桌是彩色的,镜头继续从客厅到卧室,在床上比利跟彩虹的交欢的画面是灰色的。也就是说,在比利心中,吃完饭后,离开家回到战场是他的第一选择,跟彩虹在一起也是他想要的,但是他自己给抹杀了这个选择。
B班在一次室内采访结束后,比利和彩虹一见钟情,在后台亲热,导演并没有拍他们是怎么亲热的,在故事结束的时候,导演用台词交代比利还是一个处男,也就是说比利和彩虹只是接吻,并没有交欢。比利见到了那个想跟她厮守终生的女人,但还是选择了自己军人的身份。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故事是从第一幕转到第二幕,比利的在中场的战役(成长、身份认同以及更多)打响了!
2,战役
在比利最后一场表演前两天,凯瑟琳就跟比利说,只要比利愿意配合,她有能力将比利留在国内,而不是服从政府命令,回归伊拉克战场。凯瑟琳有什么能力呢?是不是她跟橄榄球队老板诺姆、心理医生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只要比利愿意配合,比如说比利自己有病,比如听从诺姆拍低价电影的建议,比利就有可能留在国内(这条线大家可以忽略,1,诺姆拍电影借助的是主旋律,如果比利不去伊拉克反水,那他可能无利可图,所以可能凯瑟琳没有跟诺姆达成共识;2,游完泳很累了,晚上又看了如此烧脑的电影,只看了一遍有些情节我不敢保证真实)
文章开始时,我说看比利被人们当做木偶一样,站在舞台上,我差点泪崩。当时,舞台上放着音乐,歌词大概的意思是:我爱你士兵的所以原因,因为你是英雄,会给我热泪和幸福。
在比利等人离开场馆时,彩虹出现跟比利道别,比利对彩虹说,他其实有机会跟彩虹永远在一起的。彩虹不明白比利说的话,彩虹的回答是:“你不是英雄吗?”言外之一就是老娘把你当英雄才愿意被你感染和驱使,愿意跟你睡的,不然你以为你是谁。
这场戏的交代,不仅从反面证明了比利选择回归战场是正确的、表明了导演观点,而且使得整个故事比较完整,又省去了拖泥带水的各种交代。(电影中有很多台词:“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军人”、“我必须回去,我有过承诺,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巧妙地来表达比利的心声。)
关于亮点,比利和诺姆在跟戴姆杀价的时候:“五千不行,必须十万!”运用的真是巧妙。我们先不管那五千是定金或给多给少,比如有这样一个机会,如果给你十万,你会不会把你老婆让我睡一个月再还给你,答案一般是否定的,那如果我出一个亿呢?你还答应不答应我这个条件?
所以我个人觉得除了交代故事外,导演是不是有另一层意思:导演自己把B班的战争英雄光环拿下了,告诉观众,B班他们不过也是在交易而已,军人不过是他们的一个职业而已。
关于《中场战事》,很多人说该片含有反战啊社会现实啊这个那个的亮点和立意,你们就扯淡吧。作为一个擅长掌握细腻情感的导演,李安所有心思还是在比利这个人物上,把人物表现好了,反战也好其它也好,都是外壳,自带的光环而已,但前提是把比利这个人塑造的鲜活起来。
所以电影才运用120帧/4K/3D的最高技术规格,才在电影中无数次正面拍摄比利的脸庞、无数次出现以比利视角出现的世界,都在向观众表达比利内心关于这个世界胶着的战役。
影片内含的思考
佛经上有个经典的案例:当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时,愚者却朝着智者的手指望去。
那愚者的思路就不对吗?他们眼光没有智者那么远,但他们活在自己的规则中,凡是智者说的话办的事儿,一定是对的。
每个人的人生可能有无限的可能,但世界上有很多跳脱者,无论是思路上,行为上,表达上都有。活着就有可能,张幼仪在18岁之前,在她的认知中她一辈子或许只是相夫教子,从来没有想过会出国,谁又想到后来她不但出了国,还成了职业经理人?
但电影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东西,基本都是固定的。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每个时代看同一部电影的角度和思路是不一样的。然而人性是想通的,世界看着比利,比利也观察着世界,他得有个立场,他长大了,他必须长大,因为他下了投名状(跟蘑菇生死之交、杀了人),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就得按着成年人的规矩去办事儿。
按照这样的思维去办事儿,那智者指着月亮也没人管它了,因为没有人是傻子。他们不是看不见月亮,而是甘心认可手指就是真理。
在《太阳的后裔》中,女主问大尉,我跟祖国非要选一个你会选谁,大尉回答是祖国。好一场主旋律教育!我这里有个问题,大尉爱的是祖国还是爱的他的职业?
如果这个国家是非正义的发动战争,大家明明知道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还要继续战争,那一些战士的牺牲还有意义吗?在影视剧中,大尉必须正能量爱的是他的祖国,但如果现实中,他就是下了投名状,他的世界观必须要维护,哪怕是用生命。
投名状都下了,还有什么事儿不敢干的,我世界的尊严,必须我来维护,我也必须维护!
橄榄队老板下了投名状,所以他无奸不商,极力维护着自己的世界:利益和商业版图。电影中的影视明星下了投名状所以只是跟英雄们客气的打着招呼,以维护自己在影迷心中波澜不惊的形象/或是怕有绯闻(根据镜头语言:在后台明星跟比利等B班成员打招呼的镜头是,明星背对着镜头,正对着B班)
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何尝没有下投名状呢。管它什么样的投名状,小三为了转正毒死正室;办公室甄嬛传每天上演,玩死一个是一个。平静的小湖中,实际上暗流涌动。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则是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中(父子、邻居、战友、同事等)体会着乐趣、感受对比、学习带来的认知和满足。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名利场都有交集,这个交集中有一种价值观容不得侵犯,那就是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对每个人的利益都构不成威胁,这个道理比如是正义、比如是善良、比如是付出。
在小众的音乐节目中,大家共同认同的道理是《我是歌手》,那重金广告就来了,也就是说认同也能被利用。
导演眼中,《中场战事》中的爱国主义宣传队B班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下了各自的投名状,各自安排着自己的命运,你若听话和安好,那全世界都是晴天。比利到最后选择了战场,那是他主动的选择,那是他的人生,成长过程中总是有心无力,管不了那么无奈。
比利在这些光怪陆离的世界中,不过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而已,那还怪什么现实社会中的虚情假意,把美国英雄当成蛋糕来分割利益的各色人等呢?走吧,走吧,每个人都要学会长大。
最后抛个问题:比利最后赢了吗?
一个完整的电影,有终点有归宿的结尾好像是标配,但我想一部好的电影,仿若人生,人生又岂止一种可能。
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能看这么贵的电影。博纳影城的会员,每年生日的时候,影院都会免费赠送一场电影看。我就是《独家记忆》中,每年看一场孤单电影的主儿……你明年再看电影时,身边要有菇凉。
- 安徽路人假
-
李安这部电影什么也没说,却为战争提供了第三种解释
徐皓峰曾言:“人生的缺憾感,这是电影能提供给观众最好的礼物,而不是虚假的胜利。”
在电影院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无力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字幕慢慢淡去。比利林恩终究是回到了战场,没准儿他到死都是个处男了,心里有遗憾,觉得他该回归家庭,可细想一下那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不管怎么选,他都是输了的,他输了生活,而李安拍了一部认输的电影,这是他高明之处。
很明显李安想呈现给观众的并不是道德的是非,而是道德的困境。120帧的选用并非哗众取宠,李安企图通过这种高度的还原性,让观众“沉浸”其中,与电影中的人物感同身受。而主观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在战场与球场,荣耀与屈辱间转换,感受比利的处境,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的处境。
李安镜头下的比利众人,他们与美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自身的局限性被“放大”到正常状态,没有人真的是为了所谓的“爱国”参军,都是为了利益或者不为人知的惨事。他们会说脏话,面对挑衅会对普通人动手,他们有欲望,却又有自身的底线,他们不是英雄,只是战场上随时会毙命的士兵。
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讲究戏剧冲突,最高级别的冲突不是善恶之争,也不是强弱对抗,而是观念之争。世界观讨论的是我们如何活下去,生存的标准不一样导致善恶标准的模糊化,由此衍生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是根本性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除非你进入他的生存环境感其所感,显然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电影中呈现出士兵,反战人士,战争支持者,资本家的多方冲突。但李安并没有打算去评判这场战争,去界定这些人物,只是用镜头记录。姐姐一度要求弟弟回归家庭,认为战争是错误的,而父亲作为越战老兵虽然遭受战争苦痛,却依旧支持战争。姐姐没去过战场,资本家也没有参战,所以他们并不真正理解比利,只是臆想。
而比利所爱的女孩也是这般,她爱上的并不是比利,而是那身军服和英雄外壳。所以她会在意比利穿的是军礼服还是作战服,在听到比利想留下来的言论后马上变得严肃。表面上他们相爱,世界观却是不同的,比利那一瞬间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更坚定了他回战场的决心。
比利回到战场,不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荣誉,恰恰相反,他认清了自己。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士兵,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在关键时刻开了枪而已。这与《拆弹部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似反战,其实什么也没讲,导演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模糊的,他没有去论是非对错,反而讲起了存在主义,间接肯定了战争。
这个社会总有人是资本家,有人是无产阶级,有人安稳地过日子,就得有人去战场拼命,这种观点看似流氓,像是诡辩,却不失为一种无奈地选择,因为你无法让世界观不同的人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