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容。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谢谢!!

2023-07-08 19:10:37
共1条回复
安徽路人假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相关推荐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15:42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清平调(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全诗赏析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平调
2023-07-08 17:17:135

若非群玉山头见原文 若非群玉山头见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译文: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18:081

若非群玉山头见原文 若非群玉山头见的原文和译文

1、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译文: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18:151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

意思是: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这首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原文如下:清平调·其一李白 〔唐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其中有一些字词,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这样才能更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当时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知道了创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 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最后,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有必要再介绍一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023-07-08 17:18:282

若非群玉山头见 的下一句

清平调·其一作者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2023-07-08 17:18:482

李白《春江花月夜》中“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什么意思?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意思是: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这一句诗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清平调》这组诗共三首,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的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本首诗就是其中之一。《清平调·其一》整首诗的原文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整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其中有一些字词,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现在我们知道了创作背景和整首诗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最后,关于作者苏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呢我就简单再介绍一下吧: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023-07-08 17:19:174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意思?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天上的云朵好似贵妃的衣裳,鲜妍的花朵好似贵妃的面庞。春风拂过,(贵妃的容貌)比带露的牡丹花还要艳丽华贵。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21:161

若非群玉山头见的下一句

清平调三首①李白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2023-07-08 17:23:114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天上的云朵好似贵妃的衣裳,鲜妍的花朵好似贵妃的面庞。春风拂过,(贵妃的容貌)比带露的牡丹花还要艳丽华贵。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23:251

若非群玉山头见下一句是

若非群玉山头见下一句是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白话译文:其一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其二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其三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创作背景: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023-07-08 17:23:334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山)打一动物

打一动物是蜥蜴。俗称“四脚蛇",冷血爬虫类。瑶台:瑶池,古传西王母所居。也指宫苑中的池,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析城山。析,发音同蜥,会意蜥蜴。
2023-07-08 17:23:412

若非群玉山头见下一句是什么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意思是: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清平调·其一》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023-07-08 17:25:152

石州引(别恨)原文_翻译及赏析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闻砧杵。鞭马出都门,正潮平洲渚。无语。匆匆短棹,满载离愁,片帆高举。京洛红尘,因念几年羁旅。浅频轻笑,旧时上二字从阳春白雪补风月逢迎,别来谁画双眉妩。回首一销凝,望归鸿容与。——宋代·谢懋《石州引(别恨)》 石州引(别恨)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闻砧杵。鞭马出都门,正潮平洲渚。无语。匆匆短棹,满载离愁,片帆高举。京洛红尘,因念几年羁旅。浅频轻笑,旧时上二字从阳春白雪补风月逢迎,别来谁画双眉妩。回首一销凝,望归鸿容与。谢懋,字勉仲,号静寄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工乐府,闻名于当时。卒于孝宗末年。有《静寄居士乐府》二卷,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存词十四首。 谢懋 问讯故园,今如之何,还胜昔无。想旧耘兰惠,依然葱蒨,新栽杨柳,亦已扶疏。韭本千畦,芋根一亩,雨老烟荒谁为鉏。难忘者,是竹吾爱甚,梅汝知乎。茅亭低压平湖。有狎鹭驯鸥尚可呼。把绛纱准拟,新官到也,寒毡收拾,贱子归欤。略整柴门,更芟草径,惟有幽人解枉车。丁宁著,与做添棋局,砌换茶垆。——宋代·雷应春《沁园春(官满作)》 沁园春(官满作) 问讯故园,今如之何,还胜昔无。想旧耘兰惠,依然葱蒨,新栽杨柳,亦已扶疏。韭本千畦,芋根一亩,雨老烟荒谁为鉏。难忘者,是竹吾爱甚,梅汝知乎。 茅亭低压平湖。有狎鹭驯鸥尚可呼。把绛纱准拟,新官到也,寒毡收拾,贱子归欤。略整柴门,更芟草径,惟有幽人解枉车。丁宁著,与做添棋局,砌换茶垆。须信乾坤如逆旅,都来一梦浮生。夜游秉烛尽欢情。阳春烟景媚,乐事史来并。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谈幽赏俱清。飞觞醉月莫辞频。休论金谷罚,七步看诗成。李白清平调辞: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移植于沉香亭前。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持檀版,将欲歌。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命以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承诏旨,宿酲犹未解,援笔赋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舞红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兰干。辞进,促龟年歌之。太真妃持颇黎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白尤异于诸学士云。——宋代·林正大《括临江仙》 括临江仙 宋代林正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须信乾坤如逆旅,都来一梦浮生。夜游秉烛尽欢情。阳春烟景媚,乐事史来并。 座上群公皆俊秀,高谈幽赏俱清。飞觞醉月莫辞频。休论金谷罚,七步看诗成。 李白清平调辞: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移植于沉香亭前。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持檀版,将欲歌。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命以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承诏旨,宿酲犹未解,援笔赋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舞红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兰干。 辞进,促龟年歌之。太真妃持颇黎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白尤异于诸学士云。 ▲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宋代·朱熹《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2023-07-08 17:25:49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2023-07-08 17:26:15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天上的云朵好似贵妃的衣裳,鲜妍的花朵好似贵妃的面庞。春风拂过,(贵妃的容貌)比带露的牡丹花还要艳丽华贵。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26:211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是谁的诗,上句是什么

清平调三首①李白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2023-07-08 17:28:372

猜谜语:“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元人)谜底是什么?

谜面:“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元人) 谜底:田丰
2023-07-08 17:28:431

杨贵妃诗句李白赏析表达的感情

1. 李白写的关于杨贵妃的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杨贵妃的诗句 1.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诗是什么 1、清平调三首·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到云就使人想到她的衣裳,见到花使人想到她的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滋润下的花朵更为艳浓。如此美人若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见到,也只能在瑶池的月光下才能遇到了。 2、清平调三首·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贵妃真像一支沾满雨露、芳香浓郁的盛开的牡丹花啊!传说中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的欢会那只是传说而已,哪能比得上您受到君王的真正的恩宠呢?就算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穿上华丽的衣裳化好妆才能比得上。 3、清平调三首·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背景: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 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哪想到这时诗仙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著名三首《清平调词三首》。 扩展资料: 《清平调词三首》赏析: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2.李白写给杨玉环有哪几首诗 清平调 清平调三首①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②。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④。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⑤。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⑥。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⑦。 注释] ①清平调:题为乐府调名,实际上这组清平调是李白用七绝格律自创的。 ②槛:栏杆。华:花。 ③群玉山: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仙山。瑶台:传说在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④红艳:指牡丹。云雨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事,典出宋玉《高唐赋》。 ⑤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 ⑥倾国:喻美色惊人。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⑦解释:消散。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赏析] 这三首诗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第二首运用典故,以带露之花比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丹。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等都是清新自然的佳句 [注释] ①清平调:题为乐府调名,实际上这组清平调是李白用七绝格律自创的。 ②槛:栏杆。华:花。 ③群玉山: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的仙山。瑶台:传说在昆仑山,是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④红艳:指牡丹。云雨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事,典出宋玉《高唐赋》。 ⑤飞燕:汉成帝宠妃赵飞燕。 ⑥倾国:喻美色惊人。典出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⑦解释:消散。沉香:亭名,沉香木所筑。 3.李白送给杨贵妃的诗是哪首 《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第一首从空间角度写,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第二首从时间角度写,表现杨贵妃的受宠幸;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糅合,融为一体。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描绘出人花交映、迷离恍惚的景象,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4.李白写杨贵妃的诗词,所有 清平调词三首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看见云,就想起她的衣裳,看见花,就想念她的容貌。 春风拂过,带露水的白牡丹分外妖冶。这样的仙女儿要不是西王母的群玉山上来的,或者就只有到瑶池的月下才能见着吧。 ⑵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⑶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译文牡丹与贵妃都如此美丽动人,使君王直笑着看,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恨意,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作者简介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5.李白写杨贵妃的诗有哪些 三首清平调是李白写杨贵妃的诗。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023-07-08 17:28:511

若非群玉山头见含义

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根据百度汉语资料显示,若非群玉山头见为出自《清平调·其一》,翻译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
2023-07-08 17:28:58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下一句是?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天上的云朵好似贵妃的衣裳,鲜妍的花朵好似贵妃的面庞。春风拂过,(贵妃的容貌)比带露的牡丹花还要艳丽华贵。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29:042

谐音古诗《咏柳》唐贺之张写。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李白怀才见弃,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诗篇中多歌颂太阳和咏月之作。太阳是自然界中光明绚丽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纯洁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丽、宁静、温柔,因而诗人和它相亲相近。在这首诗中,诗人还进一步把明月引为知己,对月抒怀。诗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达一种孤独寂寥的思想感情。这种孤寂之情无法驱遣,于是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明月作为知音,相邀对饮。同时还异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类,邀其共酌。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随,好象并不是独酌,但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就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正如孙洙所说:“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勘,愈形其独。”(《唐诗三百首》卷一)因为世少相知,诗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为伴,向月而高歌,对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闷。结联进而要和明月、身影永远结成忘情好友,将来在邈远的碧空中相见遨游。这表现了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强烈不满,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这首五言古诗,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注意向汉魏六朝的民歌学习,从中获得丰富的养料,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创作,这首《子夜吴歌》就是诗人向民歌学习而又有所创造的例证。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李白正是掌握住了这种表达感情的特点,在本诗中成功地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长安”两句写景,为抒情创造环境气氛。皎洁的月光照射着长安城,出现一片银白色的世界,这时随着飒飒秋风,传来此伏彼起的捣衣声。捣衣含蕴着思妇对征人的诚挚情意。“秋风”两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妇的深沉无尽的情思,阵阵秋风不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忆念,更增加她的愁怀。“不尽”既是秋风阵阵,也是情思的悠长不断。这不断的情思又总是飞向远方,是那样执着,一往情深。最后两句思妇直接倾诉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边疆,返回家园和亲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同情。这首民歌气味很浓的乐府诗,朴素自然,流丽婉转,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自己早年东游扬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可见李白是一位轻财重义,交游极广的诗人。这次,当他即将离开金陵,前往扬州时,朋友相送,在饯别的酒度上,李白写了这首诗,作为临别纪念。这些来相送的“金陵子弟”,不过是些年轻的朋友,彼此虽意气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一致,因此这首诗就很不好写。说多了虚词,没有实际内容,只能流于浅薄、空泛。然而朋友相处,一旦分离,总是令人留恋的。现在如此写来,恰到好处,它真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诗的开头两句,就写得很欢畅、豪爽,形象生动,意境丰美。暮春三月,杨花飞舞,金陵酒肆,吴姬劝尝。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是“欲行”还是“不行”的人,都是兴奋的、愉快的。所以接下去的两句,用叙述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总写一笔惜别的热烈场面。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点,也表明了朋友之间的美好情意。于是最后两句,以设问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贴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这离情别意的深切: 请朋友们不妨问一问啊, 向东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们惜别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谁短啊又谁长? 如此作结,不仅形象生动,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然。全诗语言清新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是李白诗中的名篇。 谢榛说:“太白《金陵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妙在结语。”(《四溟诗话》)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行路难》共三首,是李白天宝三年(744)因遭谗毁而离开长安时作的。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在这首诗中,以满腔的悲愤,深深的感叹着世路的艰难,从而抒发了他久久郁积于心的痛苦和忧伤。一向嗜酒成癖的诗人,面对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进了,“玉盘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剑四顾,心意茫然。虽然壮志犹在,但是啊,欲渡黄河,冰已塞川;将登太行,雪又满山。人生世路,竟是这样难以逾越的艰难险阻。道路纵然如此崎岖,诗人也并没有就此意冷心灰,还是希望将来能有一天,象姜尚遇文王、伊尹见商汤那样,做出一番宏伟的事业。可是啊,“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是怎样撕裂人心的一声呐喊。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有抱负的诗人,在那政治黑暗的封建时代,是怎样的欲罢不能而又前路茫茫啊。最后两句,虽然是以豪迈的气概,写出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渺茫的希望。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它支配着诗人在难以平静的感情的激流里,急剧地起伏跳荡,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雄伟气势,扣人心弦。 这首诗语言高华,但又自然明畅,音节高亢,但又抑扬宛转。在短短的篇幅里,用了许多色彩浓重的字眼,化成了一个个鲜明突出的形象,如“金樽”、“玉盘”、“冰川”、“雪山”“碧溪”、“红日”、“云帆”“沧海”,把诗人的感情映衬得更加炽热而强烈。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这正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和感人力量。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宫女怨情的诗。在封建社会里,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该有多少无辜的少女,长年被幽闭在深宫之中,度着那凄凉的岁月,遭受那难以忍受的折磨和摧残啊。李白在这首诗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们的不幸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写这位宫女久久伫立阶前,以致夜露浸湿了她的罗袜,冰凉冰凉的,这才把她惊醒。一个“侵”字,把宫女凝思忘情的痴呆形象,生动地烘托了出来。在这寂静的深夜里,这位宫女在凝思什么?一个孤独的少女,她该凝思什么,又能凝思什么啊。无限忧伤、抑郁和苦闷的心情,通过这十个字所描绘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当她意识到夜露侵肌,转身返回室内的时候,室内也同样是冰凉冰凉的。“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放下帘子,是为了挡住寒气的侵袭,可是透过疏帘,那明晃晃的秋月又正照射着,又该增添多少愁绪啊。她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和她相伴的孤月,通宵不眠。这里没有正面着一怨字,而是通过形象本身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宫女的深深怨情,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任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赏析: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于天宝初年入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李白到长安后,受到玄宗非常的礼遇。玄宗曾亲自“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把李白置于翰林院,赐以天马驹,宫中宴会,玄宗巡游,都让李白陪侍左右,真是直上青云。李白对唐玄宗的礼遇,以及当时的生活也是感到满意的,所以写了一些思想内容贫乏,歌咏宫廷生活的诗篇。这三首《清平调辞》,就是玄宗和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李白奉命而作。 第一首是赞颂杨贵妃的美丽。起句连用两个比喻,一比杨贵妃的服饰,一比她的容貌姣美。通过两个贴切的比喻就把杨贵妃的形象勾画出来。次句进一步用牡丹花带露颜色更鲜艳,来形容杨贵的艳丽和光彩照人。第三句笔锋一转赞颂象杨贵妃那样的丽质和姿容,只能在神仙所居的“玉山”见到。结句更一层说明杨贵妃有如“瑶台”仙女,只应在皎洁的月光下于“瑶台”中相遇。全诗以妥贴的比喻,奇妙的想象竭力描绘、歌颂杨贵妃之美。 第二首写杨贵妃因貌美而得宠。首句以带露香艳的牡丹花来比杨贵妃,但又含有牡丹花承露,也好象杨贵妃受玄宗宠幸一样。次句用楚王和巫山神女相会的梦境,来衬托杨贵妃被玄宗宠爱之深。巫山神女和楚王只是梦中欢会,而现实中的杨贵妃则是“三千宠爱在一身”。最后两句又用赵飞燕受宠于汉成帝和杨贵妃相比,赞美杨贵妃远胜赵飞燕。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既颂扬了杨贵妃,又突出了她备受恩宠。 第三首正面写玄宗对杨贵妃的无比宠爱。首句写玄宗和杨贵妃共赏牡丹,但诗人突出玄宗对名花和有“倾国”之美的杨贵妃的欢爱,同时还包含着只有“名花”才能和杨贵妃相配,只有“倾国”之色的杨贵妃才配得到玄宗宠幸之意。次句明确点出唐玄宗面对“名花”和“倾国”佳丽的欢悦惬意。第三句具体叙写只有名花与美人,能消除唐玄宗的春愁春恨。结句写赏牡丹的地点和唐玄宗倚着阑干欣赏的神态。 这三首诗反复歌咏杨贵妃的美丽和唐玄宗的宫廷生活,虽写得雍容华贵,但实际上表现了李白这一时期作为宫廷侍臣的庸俗方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像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面更
2023-07-08 17:29:132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佛槛露华泷。 若非群主玉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什么意思呢?

清平调·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注释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2023-07-08 17:29:213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2023-07-08 17:29:521

我需要李白的《清平调》整首的意思。

意思是: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唐代: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倾国:指绝代佳人得:使春风:代指君王扩展资料:简析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2023-07-08 17:30:018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03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10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16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23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29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36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42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1:481

若非群玉山头见的下一句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清平调·其一》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023-07-08 17:31:55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2023-07-08 17:32:01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解动物意思吗?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意思是: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2023-07-08 17:32:33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

意思是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这句诗出自《清平调·其一》,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2023-07-08 17:32:39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2023-07-08 17:32:461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是谁的诗、上句是什么?

清平调词三首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大概意思就是赞美杨贵妃的。
2023-07-08 17:32:55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天上的云朵好似贵妃的衣裳,鲜妍的花朵好似贵妃的面庞。春风拂过,(贵妃的容貌)比带露的牡丹花还要艳丽华贵。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023-07-08 17:33:011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李白写的,夸了杨贵妃长得美
2023-07-08 17:33:101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一一猜一生肖

羊,这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
2023-07-08 17:34:434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全诗是什么?

出处:李白〔唐代〕《清平调·其一》原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扩展资料:赏析: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2023-07-08 17:34:512

君为伊人醉诗句

1. 关于浅笑伊人醉的诗句 关于浅笑伊人醉的诗句 1. 形容伊人的诗句 解连环(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理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古风其四十二(李白)摇裔双白鸥。 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 岂伊云鹤俦。寄形宿沙月。 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 忘机从尔游。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柳宗元)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 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 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 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 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 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 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 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 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 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 ū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 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 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 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入门守拘絷,凄戚增郁陶。 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 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 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櫜。 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捍御盛方虎,谟明富伊咎。 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 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 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弢。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 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 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 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 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 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淫慆。 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代鼛。 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兹焉毕余命,富贵非吾曹。 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 海雾多蓊郁,越风饶腥臊。宁唯迫魑魅,所惧齐焄藨。 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风流子(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 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神子慢(田为)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 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 声鸣咽。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 恨伊不余香,惹鸳鸯结。过秦楼(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2. 描写笑的诗句有哪些 2、琼酥酒面风吹醒,一缕斜红临晚镜。 小颦微笑尽妖娆,浅注轻匀长淡净。 3、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咨。 而我独微笑,此意何人知? 4、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 微笑知今是,因风谢钓舟。 5、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 捧金瓯。 6、柳眼向人微笑,傍阑干堪折。 7、社瓮酿成微笑。半缺瘿瓢共舀。 8、舆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 9、微笑遮纨扇。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 10、手把合欢彩索,殷勤微笑殢檀郎。 11、枕上芙蓉,如梦还惊觉。匀妆了。 背人微笑。 12、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13、鱼与雁,两浮沈。浅颦微笑总关心。 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风一夜深。 14、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轻颦。 早做成、役梦劳魂。 15、莫问新欢与旧愁。 浅颦微笑总风流。 16、花如颊。 眉如叶。语如簧。 微笑微颦相恼、过回廊。 17、问梅何事,对岩东微笑,暗中轻馥。 18、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19、汀花岸草,佳人微笑,眼波横注。 20、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21、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22、西清微笑,为渠模写香色。 常记月底风前,水沈肌骨,瘦不禁怜惜。 23、举杯重叹,帖云微笑,应道人痴。 24、手拈荷花微笑,传雅令、侑清欢。 25、新欲晚凉梳洗罢,半娇微笑下堂来。 26、探春常恨无颜色,试浓抹、当场微笑。 27、微笑语还羞。愿郎同白头。 28、绿杨欲舞,红杏微笑,春工渐侈。 29、白玉杯将青玉绿,据晴香、暖艳还如此。 微笑道,有些是。 30、玉样松鲈今正美,想子真、微笑还招手。 且为我,饮三斗。 31、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32、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 33、懒浴新凉睡早。 雪靥酒红微笑。 34、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35、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 36、遥想寿椿堂上,饮霞觞、捧孙微笑。 37、摩诘本无病,微笑指蒲团。 38、春入南塘,粉梅花、盈盈倚风微笑。 39、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 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 40、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 41、佯拈花枝微笑,溜晴波一瞥。 42、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 43、粉面倚、天风微笑,是日暖、雪已晴时。 44、试问占先众卉,微笑不奈苦寒欺。 何须问,定应未羡,桃李芳菲。 45、袅袅凌波浅,深深步月来。隔纱微笑恐郎猜。 46、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47、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48、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49、问年来、活人多少,只冁然、微笑说寻常。 50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 描写美人笑的诗句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亭亭玉立 雍容华贵 仪态大方 面若桃花 呵气如兰 一笑倾城 闭月羞花之容, 沉鱼落雁之貌 婀娜多姿 貌美如花 香脸轻匀,黛眉巧画宫妆浅 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树树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 清平调1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2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装。 清平调3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阑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齐侯女儿多娇贵,嫁给卫侯到吾乡。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谭公是她亲姐丈。 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驻马停车在城郊;四匹雄马多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 鸟羽饰车好上朝;诸位大夫该早退,别让国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声势大,奔腾向北哗啦啦;撒开鱼网呼呼响,鳣鲔跳跃泼剌剌, 芦荻稠密又挺拔。 陪嫁女子服饰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诗。 庄姜夫人如诗中提到,是当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别小看这句“东宫之妹”,这是明写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后所生,凸显她娇贵的身份。有人说这位美丽的庄姜夫人嫁给卫庄公之后,受到了冷落谗嫉,没有子嗣,所以卫人同情她,为她做了这首赞美诗——这个“有人说”来自《左传》,力挺者是朱熹,不过这个解释向来很有争议,后人多认为这首诗看不出什么同情怜悯的成分,纯粹是赞美,是庄姜嫁到卫国时卫国人拍马屁的诗。 从解释的不同看起来,朱夫子也不是纯粹道学,相当有人情味儿——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人民同情美而无子的王后所做的诗也不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马屁写的应制歌。 就算不看诗中的生僻字,单从字面也很好理解这首诗赞美的是庄姜夫人的美丽——其实这首诗里多数的语句还是在写庄姜的出身和排场,真正的外貌描写不过是“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这一句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 简单解释一下:“硕人”,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引申为美女,可见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时代,人们(至少是卫国的人们)喜欢高大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健康美还是比较吃香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女神雕像,无论哪一个都是高大丰腴、有着结实的臂膀、修长的双腿和一个圆润的小肚子——可见在人类的“先民”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喜欢那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可以说,其审美观是十分健康的。 究其所以,还是“美与善相统一”的规则在起作用,先民时期的人们,受自然条件所限,寿命没有现在长,高大健硕的女人至少代表着健康、宜生养,所以,是“好”的,因此也就是美的。女人圆润丰满的身体,就如灌满浆的稻谷,代表了一种生命力,在与天地战斗、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岁月里,还有什么比这更能。
2023-07-08 17:35:061

关于杨玉环外貌的诗句

1.写杨贵妃美貌的诗句有哪些 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朝 李白《清平调·其一》 【释义】: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2.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唐代李白的《清平调词·其二》 【释义】:如果拿汉宫里边的美女,谁能和贵妃相提并论呢?就是 赵飞燕刚刚画完妆之后最最 美丽可爱的最美的那一刻。 3.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唐代 礼拜《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释义】: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释义】:杨贵妃喜欢荔枝,皇帝着人快马相运。 5.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杨贵妃天生美丽漂亮,就算自己想舍弃也很困难。 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回头一笑能迷住众多的人,六宫的妃子都失去了美色。 7.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她美丽的脸上神情寂寞,泪水纵横,就像一枝带着春雨的梨花。 8.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 9.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 10.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杨贵妃侍君寝前皇上赐她在华清池沐浴,温泉池水印着她的冰雪肌肤。 2.描写杨贵妃的诗句有哪些 1. 【过华清宫】 作者: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3. 【清平乐词】 作者: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4.【哀江头】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5.【咏马嵬坡】 作者:张志真 东晋马嵬曾筑城,由此赢得美盛名。 天姿惹出安史乱,至今西风哭白绫。 3.谁有描写杨玉环美貌的诗词~ 1、《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译文: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她回眸一笑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宫中的其他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春季寒冷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白嫩滋润的肌肤。宫女搀扶起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的恩宠。 鬓发如云脸似花头戴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只恨春宵太短一觉就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从此再也不早朝了。 2、《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3、《清平调·其二》 唐代: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译文: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4、《清平调·其三》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译文: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着栏杆。 5、《集灵台·其一》 唐代张祜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译文: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4.描写杨贵妃的诗句有哪些 1.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2.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望采纳,谢谢 5.有关“杨贵妃”的诗句有哪些 唐·李白《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李白《清平调》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6.杨贵妃的外貌怎么描写 杨玉环进宫后,常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是‘羞花"称号的由来。 追问: 我是说外貌描写,不是故事啊! 回答: 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补充: 杨贵妃有着完美的面部轮廓,肤如软玉凝脂,眉如远山之黛,长而浓密的睫毛,直而英挺的鼻,薄而小巧的唇,好一副精致绝伦的容貌。 一双桃花眼。 两条柳叶眉间一颗赤色美人痣。 明眸柔肠百结,如同浮萍随水飘荡,万道流光。 乌发如澄潭般散而下,歪歪地耷拉在右肩上,一条绛紫色发带随意系上。 无多装饰,却衬得那张琼花般的容颜更加烂漫柔美。 7.杨贵妃的外貌怎么描写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子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常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就是‘羞花"称号的由来. 追问: 我是说外貌描写,不是故事啊! 回答: 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补充: 杨贵妃有着完美的面部轮廓,肤如软玉凝脂,眉如远山之黛,长而浓密的睫毛,直而英挺的鼻,薄而小巧的唇,好一副精致绝伦的容貌. 一双桃花眼. 两条柳叶眉间一颗赤色美人痣. 明眸柔肠百结,如同浮萍随水飘荡,万道流光. 乌发如澄潭般散而下,歪歪地耷拉在右肩上,一条绛紫色发带随意系上. 无多装饰,却衬得那张琼花般的容颜更加烂漫柔美.。 8.跟杨贵妃有关的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清平调>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 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 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 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 总之,清平调>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 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023-07-08 17:35:36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   诗人首先写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杨贵妃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杨贵妃的)容颜。诗人通过“云”与“衣裳”,“花”与“容”的相似性,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容颜的娇嫩可人。也可以理解成衣裳像云彩一样轻盈,容颜像花儿一样美丽可人。无论那种解读,诗人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杨贵妃的富贵及其容颜之美。   接着写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槛”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春风”一词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写自然环境之美,春天的风和煦的,暖暖的;二是暗示杨贵妃受到皇帝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杨贵妃春风得意状态。特别是诗人抓住了杨贵妃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泽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可以说,诗人在比喻中兼有夸张和拟人(拂)的修辞手法,放大了杨贵妃的娇态与大红大紫(“华浓”)的美艳。   第三句写道:“若非群玉山头见。”“群玉”即山名。“群玉山”指神话中的仙山。出自《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书中说,“群玉山”是西王母住的地方。这里以西王母居处来指代仙界,诗人借此暗寓杨贵妃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诗人把杨贵妃比作天仙。天仙美,本身就是朦胧之美,这样,给人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这一句是在上面把杨贵妃的玉颜(局部)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杨贵妃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杨贵妃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这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容颜似花,穿着如云衣裳,美如天仙一般的杨贵妃之美。可以说,李白对杨贵妃的描写真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难怪唐玄宗和杨贵妃自己都如此欣赏这首诗歌。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翻译及注释 全文翻译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注释 ⑴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⑵“云想”句:见云之灿烂想其衣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美人之容貌照人。实际上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 ⑶槛:栏杆;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⑷“若非……会向……”:相当于“不是……就是……”的意思。群玉:山名,传说中西王母所住之地。全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2023-07-08 17:35:421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什么意思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整句话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意思是: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2023-07-08 17:35:491

云想衣裳花想容.全诗.及翻译

1、《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唐代诗人李白所著,全诗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2、全诗翻译如下: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扩展资料:《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作品赏析: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2023-07-08 17:35:572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意思是: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如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这首《清平调词三首》其一,是从空间的角度以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来类比杨贵妃的美艳。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以云喻衣,以花喻人,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次句“春风拂槛露华浓”用沾着晶莹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的牡丹花来比喻杨贵妃的艳丽;“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两句形容贵妃貌美惊人,怀疑她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诗人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精妙至极。扩展资料:《清平调》三首诗中,把雍容华贵的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清平调》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平调词三首
2023-07-08 17:36:235

若非群玉山头见下一句歌词

歌曲: 清平调 歌手: 潘安邦 专辑: 《思念潘安邦》复制歌词下载LRC歌词清平调演唱:潘安邦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瑶向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歌曲:美丽春天作词:郭乃军 作曲:孙佳欢演唱:刘孟哲云想衣裳花想容肤如凝脂香腮红你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你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碧水清清出芙蓉浓妆淡抹醉花丛你是春风又绿的江南岸你是绿杨阴里的白沙堤闭了明月 羞了繁花沉了锦鲤 落了鸿雁情系佳人百媚生魂牵红颜意浓浓齿若含贝 眉若春山发若青丝 气若幽兰惊鸿一瞥倾天下绝色婵娟月明中云想衣裳花想容肤如凝脂香腮红你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你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碧水清清出芙蓉浓妆淡抹醉花丛你是春风又绿的江南岸你是绿杨阴里的白沙堤闭了明月 羞了繁花沉了锦鲤 落了鸿雁情系佳人百媚生魂牵红颜意浓浓齿若含贝 眉若春山发若青丝 气若幽兰惊鸿一瞥倾天下绝色婵娟月明中闭了明月 羞了繁花沉了锦鲤 落了鸿雁情系佳人百媚生魂牵红颜意浓浓齿若含贝 眉若春山发若青丝 气若幽兰惊鸿一瞥倾天下绝色婵娟月明中月明中
2023-07-08 17:3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