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2023-07-08 23:47:55
共1条回复
余辉

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十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和动荡不安严重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利益。为尽早结束此局面,1941年在美、英等国的推动下,开始了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努力的结果是四年后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44国参加的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全球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布诞生。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台的背后,实际上是英美货币主导权之争。最终的结果,是该体系实质上使美国几乎独占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制定权和修改权。

该体系的特点是:

1、

国际准备金中不再只有黄金,而是黄金和美元并重;

2、

美元成为唯一的主要储备资产;

3、

美国只允许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纯粹意义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仅维持了十多年。

相关推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

本质是确立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创建稳定的国际汇率体系,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固定美元对黄金的固定比价,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和促进汇率体系正常运转成立世界银行向困难国家贷款援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各国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这是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维持体系正常运行的中心机构,有三个职能:监管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用,协调国际货币关系。提出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
2023-07-08 21:31:461

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背景及经过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膨胀,英国却遭到重创,为维护各自的利益,英、美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但迫于美国强大的国力,英国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根据美国的方案,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并分别于1947年3月、1946年6月开始营业,至此,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在20世纪后半叶的50年中,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支撑世界经贸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实际上都肇自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两者人们又习惯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 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有关这个贸易组织的演变情况,本刊第24期已作介绍).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从此,开始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致命的一点是: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   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 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但是,由布雷顿森林会议诞生的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中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2023-07-08 21:32:031

为什么美国二战后实行金本位制?

美国二战后实行金本制度是出于美国本国利益的考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扩展资料金本位的主要内容:1、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本位
2023-07-08 21:32:09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

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扩展资料:提出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借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32:161

影响世界近现代格局的三大体系

随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扩张,世界第一次开始进入全球化的影像时代。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扩张体系基本完成,各大列强在争夺霸权与瓜分利益上不断磨合,以保证利益最大化。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以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外交军事措施为手段,打造了影响世界格局的政治体系。 第一体系:维也纳体系 影响时间: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欧洲均势主义和保守主义最后的防线) 简介: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建立:1814年10月1日至1815年6月9 日你拿破仑战争参战的欧洲诸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即维也纳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胜国重新分割欧洲的领土和领地。各战胜国都想乘机扩张自己的领土和领地,彼此争夺十分激烈,尤其是在华沙公国和萨克森问题上,俄、普和奥、英互不相让。会议因拿破仑百日政变曾一度中断,后于1815年6月9日,由英、俄、奥、普、葡、法、瑞典七国签署了《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正文 121条和17条附带条款。 性质: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组织为神圣同盟。该同盟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发起,得到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赞同。而在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实际上是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目的是为了镇压奥地利境内多民族国家的起义,并抑制沙皇俄国西进的躁动,因而1815~1848年的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特涅时代。为了镇压法国大革命、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来英国也参加了同盟,神圣同盟演变为四国同盟,目标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但是1818年法国也参加了同盟,显然同盟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为了镇压欧洲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维也纳体系恢复欧洲的封建统治,并且把拿破仑统治下已经解放的民族重新置于战胜国的民族压迫之下,这是一种 历史 的逆流、 历史 的反动。 发展与瓦解: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的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新的政治均势,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为了确保维也纳体系的完整,防止革命再度发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于1815年 9月26日联合奥、普两国缔结神圣同盟,并邀请各国参加。为防止法国再起,英、俄、奥、普四国于同年11月20日又缔结了四国同盟条约,四国将以武力维护维也纳会议决议的实施。 经过20年代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希腊独立运动,30年代的法国七月革命、比利时革命、波兰十一月起义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的接连冲击,神圣同盟终于解体。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维也纳体系彻底瓦解。 第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时间:20世纪20年代-二战前(帝国主义势力的重新洗牌) 简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总称。 建立: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美、英、法的政府首脑操纵了会议。1919年6月28日,对徳合约即《凡尔赛合约》在凡尔赛宫签字。初步完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到1922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美、英、日外,还有中、法、意、比、荷、葡等有关国家。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美国是这次会议的最大受益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完成。 特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脆弱和不稳定的,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全。 ①这一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了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中战胜国一方的私利,而忽视现实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在大战后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倒退的形势下,战胜国企图从战败国榨取巨额赔款来找出路,不仅使战败国陷入困境,而且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②这一体系激化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宗主国、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人为建立许多新的国家,任意交换、割让土地,分裂、迁徙民族,极力压制战败国,无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意志,从而埋下冲突的种子,滋生了极端的挫折感和复仇主义。 ③这一体系所建立的均势既不可靠又十分短暂。法国虽然通过《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却没能得到安全保障;英国战后依照传统均势政策扶德抑法;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盟约》,不承担集体安全的义务;国际安全组织——国际联盟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普遍性,也未能建立起有效和权威的安全机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五国条约》不但没有促进军备控制与裁军,反而激起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四国条约》不仅未能“冻结”列强在亚太存在的现状,反而为日本谋求优势地位提供了机遇。 瓦解:1929 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危机的冲击下,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通过国民经济军事化和侵略扩张进行战争准备,不断挑战并试图推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脆弱均势。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则走上国家干预经济和 社会 生活、进行调节和改良、保持民主政体等挽救危机的道路。苏联 社会 主义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法西斯主义、民主主义、 社会 主义构成国际政治舞台的三种主要力量。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瓦解。第三体系:雅尔塔--布雷顿森林体系 影响时间:二战后--苏联解体(两大集团的世界性对抗与合作)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指1945年-1991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该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象征着它的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的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举办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建立: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 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 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 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 8月2日)。会议达成了以下协议: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边界。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两个附议,即《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瓦解:雅尔塔体系--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社会 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一超多强的格局是世界的最新体系,目前,在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新的体系正在形成,但是面对南北发展不平衡,地区宗教问题不断的情况,还需要很长时间。
2023-07-08 21:32:221

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的异同点

1.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 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2.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 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怀特计划,它是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此方案采取存款原则,即以设置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总额为50亿美元;一是凯恩斯计划,其主张透支原则,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叫做国际清算联盟。 二者共同点在于,都是着重解决经常项目的不平衡问题;都是着重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需求问题;都是探求汇率的稳定,防止汇率的竞争性贬值。
2023-07-08 21:32:322

美国怀特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2023-07-08 21:32:411

怀特计划的外交缘起

是因为大英帝国的财力无法支持如此雄心勃勃的经济霸权构思,而怀特计划的成功启动,在于美国已经具备主导国际金融体系、实现世界经济霸权的雄厚实力。美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跃居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但尚未从心理上做好争霸世界的准备。美国通过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霸权意识猛然醒悟,同时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额的一半以上,对外贸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高达200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59%,这为建立一个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作为参战国,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它战争中取得的每一个胜利又为它自己平添不可估量的政治信用。于是,威力无比的军事机器、深谋远虑的政治外交为美国建立战后国际金融体系扫清一切道路上的障碍。 1944年炎热的夏季,盟军发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计划霸王战役计划,不久,以凯恩斯为首的一批盟国经济学家接受罗斯福总统邀请,乘坐玛丽女王号前往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参加重要的国际金融会议,商讨成立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事宜。布雷顿会议的召开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正式形成。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会议同时决定成立另一个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贸易组织(ito),以监督国际贸易活动。但这一设想真正付诸实施却被推迟了50年,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告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完全按照美国方式组建和运作,成员权力的大小根据他们交纳的股金进行计算。美国在imf88亿美元的本金中承担了27.-5亿美元,在世行的100亿美元股金中,美国缴纳了32亿美元,因此在这两个国际金融组织中,美国拥有足够的否决权。有些国家则缴纳很少一部分股金,如巴拿马只缴纳了0.002%的世行股金,因此他们的投票权利只具有象征意义。世行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总部设在美国。从布雷顿体系的内容来看,美国从稳定汇率、对外援助和自由贸易三个角度勾勒了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经济体系里面,充分维护和实现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为美国遏制苏联的外交政策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1)不歧视、多边主义和对所有签署国实行最惠国待遇;(2)通过减少贸易壁垒来扩大贸易;(3)所有签署国之间实行无条件互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目标,是建立一种世界贸易制度或执行贸易政策的普遍准则。三 作为美国金融霸权的核心:美元特权及其内在矛盾 法国总统戴高乐生前反复强调美元特权,曾经想通过恢复金本位制来挑战美元特权,这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遭到非议,原因之一是金的生产跟不上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且又给产金大国--前苏联和南非--新的特权。所谓美元特权是指:其他国家当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不平衡时,都不得不进行一番痛苦的国内政策调整,如削减公共支出和降低进口等;美国则不然,它长期处于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的状况, 却可以通过印刷美元,弥补逆差。这是因为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手段,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接受美元为本国的外汇储备。简言之,其他国家必须 挣外汇,美国则可印刷自身的国际支付手段,从而不费吹灰之力支配外国创造的财富(这正是长期国际收支逆差的实质)。当然,美国在享受美元特权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毁灭,自己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造就的美元特权本身存在着先天缺陷,除了戴高乐之外,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比利时人特里芬敏锐指出了美元特权的不合理性,并谋求设计一种能够取代美元的世界性货币--imf的特别提款权。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一本名叫《黄金和美元危机》的专著,揭示了美元汇兑本位制的主要缺陷,即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在美元-黄金固定汇率制下,美国政府保证35美元可兑换1盎司黄金;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法国就是这么做的),而美国的黄金储备无法应付所有债权人的兑换,美元按固定汇率的可兑换性必然受到人们的怀疑,从而产生对美元的信心危机,这证明清偿能力的创造机制与国际对该制度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特里芬本人提出这一悖论,是为了说明美元特权对美国也是有成本的,从而劝 诫美国政府为了自身和世界的长远利益,放弃美元特权。他所倡导的世界货币--imf特别提款权,实际上是试图找出一种新的清偿能创造机制,但因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 ,特别提款权仅仅获得了名义上的国际货币,享受美元特权。美国继续毫无顾忌地利用美元优势赋予它的政治经济特权。冷战爆发后,美国全力同苏联、中国进行军事对抗,先后在朝鲜、越南打了两场局部常规战争。为了维持它在世界上的战略优势,美国不仅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向西欧和苏联和中国外围的一些地区驻扎数十万的常规军,向盟国和反苏、反华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美国不计代价地追求世界政治军事霸权,必然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美国则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给予的金融特权,通过印刷纸币来支付这些高昂的成本。越战期间,美国将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用滥用到极点,当时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剧增,但约翰逊总统既不降低进口,也不增税,也不削减公共支出,反而还发起了扩大社会福利的大社会计划。换了其他国家,如果在政治外交上支付如此巨额的成本,仅仅依靠本国自身的经济实力恐怕造就破产了,或者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社会动荡不安。但美国不必担心,它利用国际金融体系培植的美元信誉,巧妙地将成本分摊给它的主要盟国,尤其是西德、日本。面对苏联的威胁,出于政治和战略的需要,西德和日本同意为美国因在海外采取独霸行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赤字融通资金。作为交换,美国也必须宽容盟国利用霸权制度来促进他们的经济繁荣,这意味着美国必须忍受同盟国的贸易逆差,只要盟国不要将盈余的大量美元立即向美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 然而,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的主要盟国日本和西德实现了经济起飞,两国出口贸易额从战后初期几乎零的水平迅速增长,相加一起已经超过美国的出口额。德、日、法这些盟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贸易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世界对这些国家货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马克、日元、法郎越来越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流通货币。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强调美元为核心的国际储备货币,并且以美国的黄金储备作为保障,把其他货币排除在储备货币之外,这些必然引起盟国的不满情绪。于是,特里芬悖论开始发挥效力了,美国人陷入它设计的国际金融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内在矛盾之中。正如吉尔平所说:一方面,美元作为储备、交易和干预性货币的作用,扩大了美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使它在执行外交政策或管理国内经济时,无须考虑它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不能让美元贬值,改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以改善自己的贸易和国际收支地位 ⑩ 如果美元不能贬值,势必造成盟国的出口优势,使他们获得大量美元,美国敢于无限制地印刷超过黄金储备的美元供应量,是建立在与盟国保持政治上团结的基础上,盟国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伞来抵消苏联的威胁,因此不会立即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但美国估计错了,盟国为了本国的民族利益开始向美元特权挑战,戴高乐曾经要求法国央行尽可能地将美元向美国兑换成黄金。其他国家也打算这么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终于开始动摇,不久便土崩瓦解了。
2023-07-08 21:32:491

自1929年以来美元纸币票面有重大改动的起始年份是哪年?

1966.2003年。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拓展资料:一、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二、1792年,美元采用了金银复本位制,按照当年颁布的铸币法案,一美元折合371.25格令(24.057克)纯银或24.75格令(1.6038克)纯金。直到1873年。而一美元价值的24.057克白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美国政府甚少铸造一美元的硬币,因此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美国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美国各官、私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美国人大多用钞票兑换西班牙银圆。三、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2023-07-08 21:33:03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哪一项计划的结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采纳了:怀特计划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布雷顿森林会议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33:101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时候,苏联在干什么?

苏联在干什么都不重要。重点在于,苏联干什么都不足以阻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当时的苏联虽然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经济比重相对于美国、英国、法国等阵营的资本主义大国来说,还是很低的。再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和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完全不搭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第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第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第六,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2023-07-08 21:33:283

伊朗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从德国运回3亿现金,后来怎么样了?

1792年美国通过铸币法案,美国联邦储备正式开始发行美元,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作为中立国开始向着协约国和同盟国出售武器,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用黄金来购买战争物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就将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在一战之后的35年,金本位体系拉动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此时也被美国称为“黄金时代”,二战爆发之后,美国财政部,为了在战争当中再次获利。就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取消了外汇管制,让美元跟基金货币和黄金保持流动,和凯恩斯计划是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通过这个银行可以达到国际存款和贷款。在这两项计划的推动下,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到1945年战争结束,已经达到了200.8亿美元,这让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地位,美元成了国际中心货币,但随着美元的贬值,以及各大国的崛起,国际货币开始出现一些变动。中东地区一直都是围绕着石油而战,美国大部分的石油也是来自中东,为控制中东经济,原油的出口都是折算成美元,但是随着美国对中东的经济制裁,让中东各国的原油出口损失了太多的经济。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主要就是以石油开采业为主,石油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紧急制裁,让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经济遭到了严重打击,并且SWIFT切断了伊朗央行的结算服务。为了能够应对这次经济制裁,伊朗直接宣布正式使用人民币作为外贸货币以此来取代美元的地位,并且宣布将发行一种以石油、黄金为锚定物的数字货币来绕开美元的结算服务,同时为了让国内经济市场正常发展,从德国调回了三亿欧元。虽然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但伊朗也是表示,美国的新一轮制裁将不会影响伊朗矿业和金属业的增长,这就表明,伊朗的大部分商品已经找到绕道运输出口,伊朗的走向也是影响了美元的格局。英国央行的行长也是提出重新制造一种全球货币来降低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多个国家甚至计划制造加密货币,取代掉美元的地位,这一经济变革,将成为国际货币交易的一个壮举。伊朗使用人民币,也是推动着人民币的发展,这次的变革,人民币或许将登上国际舞台。
2023-07-08 21:33:511

美国和英国各自制定的“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的目的是

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选B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2023-07-08 21:34:421

简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和《牙买加协定》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2)历史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 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 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3)核心内容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4)作用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5)结局20世纪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二、牙买加协定(1)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2)主要内容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希望采纳
2023-07-08 21:34:481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是战败国,国民经济破坏殆尽。英、法虽然胜利,但工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只有美国远离战场,非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 1938年到 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提高 2倍。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国家的60%,出口量占三分之一,黄金储备达20O亿美元占三分之二(1948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为四分之三)。战争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绝对优势。战争期间,美国通过“租供法案”向英、法等同盟国提供价值470多亿美元的军火,也乘机占领了西欧各国及其附属国的广大市场。由于国外投资猛增,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这一切都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特殊条件。 英国经济实力虽然下降、但英镑区和帝国特惠制仍然存在,国际贸易的40 %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为此,英国仍竭力保持英镑的地位。 早在战争期间,美国就积极策划取代英镑而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3年4月 7日,英、美两国政府分别在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公布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 (二)怀特计划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三)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怀持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都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由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不如美国,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基本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标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 1944年7月 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 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各国货币比价的挂钩。 即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主要规定如下: 1. 美元与黄金挂钩。即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美元居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不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会员国也可以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而只规定同美元的汇率。例如 1946年,l英镑的含金量为3.58134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纳金,则英镑与美元的含金量(黄金平价)之比为:1英镑=3.58134/0.888671=4.03美元,这便是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亦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 (二)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 “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由于各国立即普遍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原则是不现实的,故“协定”又作了“过渡期",的规定。 关于国际支付与国际结算的原则,“协定”规定,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在这种制度中,外汇与黄金并列,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另外的75%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五)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特色。 “协定”确定了IMF的宗旨:①建立IMF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借此提高会员国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并扩大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稳定,维护正常汇兑关系,借以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④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设法消除外汇管制。⑤为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纠正国际收支失衡。⑥缩小或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的扩大。 “协定“赋予IMF以下职能:①监督职能。监督会员国遵守“协定”的各项条款,以维护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秩序。②磋商职能。会员国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定期磋商;定期举行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的磋商;当某会员国修改汇兑措施、汇率政策、或执行对其他会员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或基金组织认为某会员国的汇率政策不符合“协定”指导原则时,基金组织总裁就同该国进行特别磋商。 ③融通资金职能。即对逆差国提供贷款,以稳定外汇市场和扩大国际贸易。基于上述职能,基金组织实际上处于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是这一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基金组织则是这一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 (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 (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 (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 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 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美国扩大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但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7%,而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 2.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基金组织成员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矛盾,但是“协定”毕竟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 3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4.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条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则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这并不影响美元的国际地位。但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危机布雷顿森林制度存在的基础。 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 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则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也就日益暴露。 1.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就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国也背上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包袱。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2.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既数量充足,又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后黄金生产增长缓慢,与国际贸易增长相适应的国际储备的增长只有是美元增加。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危及国际货币制度。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塔台的必然性。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这个体系的创始人显然指望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基金组织融资、合理的国内政策与偶然的汇率调整就可恢复平衡。这就是说,会员国暂时的不平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通资金,根本性的不平衡则靠调整利率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调节机制并不成功,因为它实际上仅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4.内、外平衡难统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而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但这往往会导致和加剧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则美元贬值就会加剧,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国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 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已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1968年 3月,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同时,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巨大冲击。 (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 Shortage)。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 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一。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2.取消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发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统一货币推行后,为保持欧元的稳定,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成员国仍保留推行本国财政政策的权力,当二者发生矛盾、利害冲突特大时,二者关系协调兼顾就很难达到。就像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一样,欧元的内部机制就存在难于克服的内在矛盾。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势必进一步释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经济力量,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外竞争力提高,这无疑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排他性上升,并会加剧开放型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这不仅加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也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2023-07-08 21:34:561

为什么货币是美元统一语言是英文呢

一:为什么世界通用货币是美元?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国家。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其余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意大利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它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纳粹德国的侵略;唯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英国和美国的组织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馆召开了730人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二:为什么英语是国际语言?1、英语只有26个字母组成,单词是由这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一次基本元素构成最少,这样在传播,记录,入手上(例如在电脑输入上相)对比较简便。而这26的字母是被西方所广泛采用的字母中最为简便和公认的。中国大陆地区也相应的放弃了原来的古注音法引入了拼音制度就可见一斑2、作为欧洲的主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英语最为保持文化开放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积极包含了其他语言的内涵而拥有庞大的词汇体系,即使中国的KONGFU等也传入了英语。而其同样也保留了古欧陆语言(日耳曼语系?)的基本传统,了解西方哲学史的可能会比较了解3、从世界历史来看,注音类的文字的继承往往要比象形字和其他字来的容易。如今还保留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已经不多了,中国是最为典型的。即使在日语和韩语,了解的我认为除了中国的汉字,他们本身的元素还是注音类的。3、使用英语国家的强大当然是最为重要的原因。特别是二战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构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体系,包括联合国等等这一切都最终奠定了英语称为世界语言的基础
2023-07-08 21:35:042

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美国战后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军事霸权
2023-07-08 21:35:111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经过。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融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和世界银行(简称WB)。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之一,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
2023-07-08 21:35:182

请问ea是哪国的货币单位?

ea是each的缩写,表示美国的美元。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货币缩写:USD;ISO 4217货币代码:USD;符号:US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货币。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扩展资料:发展历程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其余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元
2023-07-08 21:35:264

什么叫美元结算体系

美元结算体系名词解释结算体系内部制定适当的规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例如,纽约票据交换所协会运营的同业清算支付系统CHIPS,美元结算体系原来执行的是次日结算制度,1974年深夜发生了西德Hell Start银行的倒闭事件,以此为契机,1981年改为当日结算方式。而且,美元结算体系参加结算组织的银行间,规定了对应每个交易对象银行的网络发报最高限额(应收金额合计一应付金额合计)。拓展资料:1.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2.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3.“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尤尼它”,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
2023-07-08 21:36:011

80年代一美元相当于现在多少美元?

80年代5万美元约合10万左右人民币1981年至1984年:1美元=2.30元人民币所以5万美元约合115000元人民币1985年至1991年4月:1美元=2.80人民币所以5万美元约合140000元人民币扩展知识: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尤尼它”,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他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纳粹德国的侵略;唯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023-07-08 21:36:114

二战后,美国如何从金融,贸易两大方面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二战后,美国提出了“怀特计划“,1944年7月,美、英、法、苏、中等44国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并分别于1947年3月、1946年6月开始营业,至此,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借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2....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3...三大支柱-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1995年后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贸组织)是二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的建立标志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也因为美国在三大支柱拥有特殊地位.战后初期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希望满意
2023-07-08 21:36:291

美国为什么要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扩展资料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36:374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什么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宣布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拓展资料1、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曾经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但更为严重的是国与国之间缺乏合作,“我们不能同舟共济”,以邻为壑的国家竞相贬值,互相争斗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个别国家的危机最终蔓延到全世界,进而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背景。因此,寻求国际合作,实现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二战爆发后主要国家政府的共识。1942年1月,包括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在内的26个国家在DC华府发表《联合国联合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决心共同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从1943年到1944年,在战争结束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酝酿战后国际经济合作。1943年春,美国邀请联合国驻美国代表召开联合国粮食大会,讨论增加粮食生产和分配的问题。同年冬季,美国召开联合国全国救济和恢复会议,讨论战后各国灾区人民生活的救济和改善问题。2、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货币和金融问题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1943年4月,为了稳定各国货币价值,促进国际贸易,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随后,美国财政部先后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专家赴美进行深入磋商和讨论,并于6月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3天的专家会议。各国专家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资本流动主要用于国际贸易,长期资本流动主要用于国际投资。未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应该是应对短期资金的供求,从而实现各国货币的稳定。长期的资金筹措应该由另一个机构进行,因此,美国财政部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草案。1944年4月,美国正式公布了由各国专家起草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案。同年6月,美国财政部邀请各国代表在大西洋城召开筹备会议,为期近两周,对基金和银行草案进行讨论和梳理。7月1日,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小镇华盛顿山酒店举行,44个国家派出代表团参加。3、举行的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经济萧条和国家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并为国际会议做了认真的准备。1944年7月1日至7月22日,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美国的建议,达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与会国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附属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管理。
2023-07-08 21:36:501

简述金本位制演变过程。手打谢谢。

看本文1、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对本位制。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由于维持金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输出,金本位制陷于崩溃。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各国已无力恢复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它是以存放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外汇资产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许多殖民地国家曾经实行过这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无力恢复金本位制但又未采用金块本位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推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与某一国家货币保持着固定比价,金汇兑本制国家的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必然受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的影响和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削弱了的极不稳定分金本位制度。2、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国际金本位制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1931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全部瓦解。国际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后,30年代的国际货币制度一片混乱,正常的国际货币秩序遭到破坏。主要的三种国际货币,即英镑、美元和法郎,各自组成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结果国际贸易严重受阻,国际资本流动几乎陷于停顿。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衰退之后,国际金本位制已经推出历史舞台。各个货币集团的建立和各国外户管理的加强,使国际金融位置更加不稳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改变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局面,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思计划”。以美国财政部官员名字命名的“怀特计划”是在1943年4月提出的,全称为“联合国外汇稳定方案”。“怀特计划”反应了美国的经济力量日益强盛,从而试图操纵和控制基金,获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对此,尚有相当经济实力的英国当然不甘示弱。为了分享国际金融的领导权,英国于“怀特计划”发表的一天抛出了“凯恩思计划”。“凯恩思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国际清算联盟”方案,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思提出的。这一计划的内容明显对英国有利。经过长达3个月的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终于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宣布了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中心内容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确立了固定汇率制。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必须确认美国政府在1934年规定的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的官价。美国政府承担各国按此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当黄金官价受到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炒家冲击时,各国政府要协同美国政府进行干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美国政府根据上述黄金官价,规定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或直接规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但不得轻易改变。汇率波动幅度应维持在固定比价的上下1%以内。如果货币含金量的变动超过1%,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但与战前不同,主要区别是:(1)国际储备中黄金和美元并重。(2)战前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储备货币有英镑、美元和法郎,依附于这些通货的货币,主要是英美法三国各自势力范围内的货币,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的货币,而美元却是惟一的主要储备资产。(3)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所以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4)虽然英国在战前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但没没有一个国家机构维持着国际货币秩序,而战后却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对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双挂钩原则,结束了战前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动荡混乱状态,使得国际金融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这为战后50~60年代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二,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的问题。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了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汇率的波动受到严格的约束,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对于国际商品流通和国际资本流动非常有利。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些工业国家,尤其是一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会员国家的国际收支困难,使它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得以正常进行,从而有利于世界的经济的稳定增长。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国际货币合作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事例,它为稳定国际金融和扩大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事实上,该体系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1、美元享有特殊地位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美元是主要的储备资产,享有“纸黄金”之称,美国就可以利用美元直接对外投资,购买外国企业,或利用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美国货币金融当局的一举一动都将波及整个世界金融领域,从而导致世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2、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必然给国际储备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战后,由于黄金生产的停滞,美元在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重显著增加。而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要求国际储备相应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储备的增长需要仰仗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但这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导致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3、汇率机制却反弹性,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而只能消极地实行外汇管制,或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前者必然阻碍贸易的发展,后者则违反了稳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则,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可见,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不利于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自20世纪50年代始,上述种种缺陷不断地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从而终于在70年代使其陷入崩溃的境地。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1949年美国拥有但是世界黄金储备的71.2%达245.6亿美元。但是饱受战争创伤的西欧、日本为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美元,但又无法通过商品和劳务输出来满足,从而形成了普遍的美元荒。50年代初,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黄金储备开始流失,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已经恢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出口大幅度增长,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从而爆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年10月,国际金融市场上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伦敦金融市场的金价暴涨到41.5美元1盎司,高出黄金官价的18.5%。美元危机的爆发严重动摇了美元的国际信誉,为了挽救美元的颓势,美国与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维持黄金官价和美元的国际信誉,为了挽救美元的颓势,美国与有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维持黄金官价和美元汇率的措施,包括“君子协定”、“巴塞尔协定”、“黄金总库”以及组成“十国集团”签定“借款总安排”等等,目的在于当汇率波动时,运用各国力量共同干预外汇市场,尽管如此,也未能阻止美元危机的再度发生。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更加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对外债务急剧增加。1968年3月,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巴黎市场的金价涨至44美元1盎司,美国的黄金储备半个月之内流失了14亿美元。“黄金总库”被迫解散,美国与有关国家达成“黄金双价制”的协议,即黄金市场的金价由供求关系自行决定,35美元1盎司的黄金官价仅限于各国政府或中央一那还能够向美国兑换。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状况继续恶化,1971年爆发了新的美元危机,美国的黄金储备降至102美元,不及其短期债务的1/5。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之一就是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停兑黄金以后,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极度混乱,西方各国对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经过长期的磋商,“十国集团”于1971年2月通过了“史密森协议”。其主要内容是,美元贬值7.89%,黄金官价升至每盎司38美元,西方主要通货的汇率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为不超过货币平价的上下各2.25%。此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并未好转,1973年1月下旬,国际金融市场又爆发了新的美元危机。美元被迫再次贬值,幅度为10%,黄金官价升至42.22美元。美元第二次贬值后,外汇市场重新开放。抛售美元的风潮再度发生。为维持本国的经济利益,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欧共体作出决定,不再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实行联合浮动。各国货币的全面浮动,使美元完全丧失了中心货币的地位,这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三、牙买加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安,各国都在探寻货币制度改革的新方案。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第一次修正案是1968年,授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特别提款权),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的新格局。(一)牙买加货币协定的主要内容1、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根据该协定,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至390亿特别提款权,即增长33.6%,各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也有所调整。2、汇率浮动合法化。1973年后,浮动汇率逐渐成为事实。修改后的基金协定规定,会员国可以自行选择汇率制度,事实上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制并存。但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应同基金组织协商,并接受监督。浮动汇率制应逐步恢复固定汇率制。在条件具备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实行稳定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降低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新的条款废除了原协定中所有的黄金条款,并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之间可以在市场上买卖黄金;会员国间及其与基金组织间,取消以黄金清算债券债务的义务;基金组织持有的黄金部分出售,部分按官价退还原缴纳的会员国,剩下的酌情处理。4、规定特别提款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新协定规定,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也可以供有关国家用来清偿对基金组织的债务,还可以用作借贷。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用按市价出售的黄金超过官价的收益部分,设立一笔信托基金,向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以最优惠的条件提供援助,帮助解决国际收支问题;扩大基金组织信用贷款的额度;增加基金组织“出口补偿贷款”的数量。(二)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在诸多储备货币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它的地位在不断削弱,而德国马克、日元的地位则不断提高。在这个体系中,各国所采取的汇率制度可以自由安排。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实行单独或联合浮动。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盯住汇率制,把本国货币盯住多种形式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另外,在这个体系中,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节。除了汇率机制以外,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2023-07-08 21:36:581

为什么美元可以成为世界货币?是美国政府愿意的吗?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在1944年,世界上主要的44个国家代表(包括美,苏,中,法英)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开了一个会,目的在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走向。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会上英国拿出了由国家经济顾问凯恩斯提出的一项战后经济计划,英国想继续自己战前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然而此时美国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尤其是黄金储备更是占世界的70%以上。美国是不允许英国再当老大了,也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因为是由时任财政大臣怀特提出的,所以称为“怀特计划”。其核心是: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实行金本位制。这个金本位就和你问的问题有关了。金本位就是各国实行用美元结算的经济运营模式,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各国之所以接受,是因为美国承诺:无论何时何地,拿50美元到美国的银行,就能换取1盎司黄金。这样一来美元拿在手上就相当于黄金了。美国金融霸主的地位确立了起来。但到70年代,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暴发,美国等西方国家集体支持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不爽,于是主要的产油国家集体压缩原油产量。导致西方国家暴发金融危机,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贬值。在黑市上黄金的价值是100美元一盎司,而从美国银行买黄金是50美元。每卖一盎司美国亏50美元,美国亏大了,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放弃金本位。但战后长期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美元的结算方式,在加上美国仍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能力维持汇率长期稳定(这一点最重要),各国的外汇储备仍然是美元。美国世界货币的角色仍然没该变。美国政府当然愿意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因为这样的话,他只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拿着印出来的美元买到其他国家的东西,这实际上也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经济掠夺.我们拼死拼活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能换来美国印出来的一堆纸,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可这也是一种无奈.
2023-07-08 21:37:082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历史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 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协商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藉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叁分之二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崩溃主因: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直接原因则在于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第一,美国黄金储备减少。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第二,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冲击。第三,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2023-07-08 21:37:163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点:《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2)技能: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运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政策对比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认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现实意义。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去分析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难点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认真辨认上面三幅图片,它们分别是什么组织的标志?   过程评价:三幅图片分别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这些组织为什么要成立?它们的成立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主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推进新课   问题情境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二战对欧美各国造成了什么影响?这一影响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   多媒体展示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德国所有的大城市几乎化成一片瓦砾,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严重削弱。英国对外贸易削减2/3,外债由1939年的4.76亿英镑增至1945年的33.55亿英镑。法国的铁路运输大部分遭到破坏,约50万座建筑物被毁。   美国的经济却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元上升至1945年的2136亿美元。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937年的42%升至1945年的60%。1945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过程评价:西欧国家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这样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而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战后美英两国在金融领域展开了争夺。   (板书)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背景   (1)二战后,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   (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   问题情境2:阅读“教材导入框内容并结合材料,思考英美在金融领域提出不同计划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   多媒体展示材料:   英国的凯恩斯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的银行,称“国际清算同盟”。按照这个计划,由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国际货币班柯以作各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之间结算之用。班柯与黄金之间有固定的比价;各国货币按一定的比价与班柯建立固定汇率,这个汇率是可以调整的,但不能单方面进行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改变汇率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各国中央银行在国际清算同盟中开立账户,彼此间用班柯进行清算。   过程评价: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都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两者的运营方式不同,最终目的不同。   凯恩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美国怀特计划主张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它的真实意图是凭借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实力的悬殊,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这说明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板书)2.美英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1)英:凯恩斯计划。   (2)美:怀特计划。   过渡:英美战后在金融领域激烈争夺,美国以它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最终使得英国接受了美国的方案,从而逐渐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问题情境3:阅读教材,思考美国是如何逐步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   (板书)3.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经过   (1)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多媒体展示材料:   布雷顿森林会议   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的别称。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44个国家通过了将在以后28年内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1944年7月1~20日,布雷顿森林会议举行。会上通过了美国的提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板书)(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成立   多媒体展示图片   问题情境4:阅读材料思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任务是什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   自主学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任务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板书)(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ORLD BANK世界银行)成立   问题情境5;阅读材料,归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材料: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为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它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负责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帮助的国际金融机构。   自主学习: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欧洲经济的复兴,后来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银行给我国提供2亿美元贷款帮助我国西部铁路提高运输能力,给中国陕西安康公路发展项目提供3亿美元贷款,给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项目二期提供9600万美元贷款,正反映了世界银行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符合世界银行服务宗旨。   过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 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说明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即一般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题情境6: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板书)(4)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内容   自主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比价关系。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②影响   积极:   (1)它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3)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4)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过程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它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过渡:建立世界货币体系是美国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步骤,此外美国还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最终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板书)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问题情境7: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要建立国际贸易组织来协调国际贸易?   (板书)1.协调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白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过渡: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呼吁建立一个专门处理和协调国际贸易的机构,战后按照美国的建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召开了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决定成立筹备委员会负责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但由于没有得到欧美一些主要贸易国家的赞同,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也就是在这时,各国进行了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限制的谈判,制定了一项多边条约,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板书)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问题情境8:什么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什么?它的成立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师生互动: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国在日内瓦签订,该协定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但他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它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其作用有:积极方面,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构成了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的支柱,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方向发展,它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消极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展经济。   问题情境9:1986年7月,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希望恢复中国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的地位;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2001年11月10日夜,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将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入世成功说明了什么道理?   师生互动:中国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发起国,新中国经历长达l5年的艰苦谈判最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加入WTO使得中国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与世界接轨扩大了中国产品的销售市场,有利于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激烈的竞争。谈判成功说明世界贸易组织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过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的反映。   (板书)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作用: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②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个以美国一枝独秀方式存在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向着什么方向去演变呢?什么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又有什么样的利弊呢?这是我们下面两节要探讨的主题。   课后习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学业水平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   A.实现“凯恩斯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C.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D.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2.〈潍坊模拟〉一战到二战期间,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金融贸易方面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及海外殖民地联系在一起,组成货币集团并相互对抗,为改变这一局面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签订关贸总协定   3.〈2015.山东滨州〉二战后某国际文件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上述规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B.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   C.确立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制度   D.确立美国干涉各国货币汇率先例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5.下图是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前10名,这说明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 )   A.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B.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C.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   D.进行全球性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6.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解析:从图标中“WORLDBANK”可以明显看出.该组织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最初主要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B项正确。   2.A解析:注意题干是针对金融领域的货币问题而采取的措施。B、C、D项虽然都是与经济有关的措施,但是主要解决的不是货币问题,故不符合题意。   3.B解析:该国际文件是关于货币金融的规定,与国际贸易无直接关系。由于各国经济实力、进出口贸易的差异,也不可能实现贸易均衡,故A项错误;该规定要求,确保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在1%的幅度内波动,因此有利于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故B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故C项错误;该文件规定各国政府有义务干预市场汇率,以维持汇率的稳定,故D项错误。   4.D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是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5大支柱的出现,标志着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在这些组织中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5.D解析:结合世界银行公布世界最穷国家前10名和所学知识可推断出答案为D项,A、B两项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C项为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   6.A解析:读图的时候注意横向数轴所标出的时间段。周期②反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大厂”;周期⑤所反映的时间段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故选A。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未确立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C、D两项是政治方面。   板书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扎实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内容,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历程,能够学以致用,分析相关国际问题。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因此中国不应该回避,而应当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布雷顿森林体系   (2)国际贸易体系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历史上的今天】   学生课下自己搜集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大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导学案反馈】   展示学生导学案情况,(图片)展示优秀导学案和待优导学案,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导学案是合格的导学案,强调一下书写。   【导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先来关注一则国事: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在这一轮对话中,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问题仍然是经济领域敏感的问题。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又面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美国为何如何强势?这要追溯到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解读】   结合学生导学案情况和本课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的考查方式来解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知识梳理】   老师依据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点评,然后展示老师构建的知识体系,对比强调知识体系构建的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给学生6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照导学案背诵本节课重点知识,为后面的合作探究做好知识储备。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计入评价栏。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导学案上的探究题目。老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防止讨论偏离课堂主题。   【学生点评】   学生1:   老师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键词是汇率问题,希望中国永远不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   学生2:   老师展示图片:美丽的白浪河——历史与现实接轨,白浪河工程向世界银行贷款,最终世界银行通过了4000万美元的贷款。   针对学生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不清楚的问题,老师归纳提升——学以致用   学生分别举例说明。   【老师总结规律】   IMF:需短期贷款,解决收支,金融,货币   WB:需长期贷款,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决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教育、人口等问题   学生3:引导其他同学的思路分析,然后点评展示内容。注重在点评中与其他同学互动。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老师补充   【老师补充】   评价学生质疑问题。美国仍然是今天头号经济强国。2012年4月16日美国提名的金墉成为下一任世行行长,中国是世界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由2.77%上升到4.42%,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   老师板书:经济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地位。   学生4:   学生提出质疑——点评同学解答   【老师拓展——前勾后连】   罗斯福新政中,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以工代赈,目的在于促进经济恢复。美国今天面临经济危机,通过的经济条款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   【学生结合参考答案整理笔记】   【拓展提升】   结合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给你的启示,你认为我们该如何走出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困境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踊跃回答。   老师再次强调板书内容,回归主题。   【学生巩固落实】   整理好笔记后,学生大声背诵基础知识。   【学生总结点评】   学科班长结合本课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   (评价部分包括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点评加分和小组的点评质疑加分。)   【课后安排】   将本课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一步进行知识梳理,下一节上课展示。
2023-07-08 21:38:011

金融小白求问:为什么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美元在此体系中具体获得了什么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了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然而,同为战胜国和前世界经济领导者,英国自然不甘心被排除在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定过程之外。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戈IJ”之争。虽然最终结果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但英国的努力也没有完全白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某些方面还是体现了“凯恩斯计划”的立场。和战前的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客观要求,如黄金供给量的有限性与国际经济活动扩张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更多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绝对霸主地位和利益。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是大国之间的一项联合行为。具体地说,是在美国主导下的一项联合行动,而不像国际金本位制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有44个国家参加,所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6年正式生效。而在金本位制的形成过程中,曾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英国并没有能够把各国召集起来宣布在某一特定时期推行金本位制。1816~1821年间英国就已经完成了向金本位制的转变,但直到1870年只有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纳了金本位制。186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金融会议是金本位制在国际范围内实施的转折点,来自欧洲、美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最终决定实施金本位制。但英国并不是巴黎会议的代表,只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并且拒绝把英制单位与国际通行的十进制单位统一起来。如果把1867年的巴黎会议作为国际金本位制的起点,到1897年在世界主要大国(俄国与日本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内完成,这一过程持续了30年的时间。②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拥有一整套规则,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则,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终目标是为商品、服务贸易自由化或取消国际收支管制创造一种环境。为此,它的具体目标包括:首先,通过废除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制。  其次,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做到维持合理的汇率稳定,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以及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最后,促使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稳定的有机结合。③这些都是国际金本位制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是美、英两国立场的妥协结果,④但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首先,作为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凯恩斯计划”力图降低黄金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怀特计划”则主张未来世界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其结果是确立了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平价,但同时黄金与美元之间只能在中央银行层次上自由兑换。英国的这种要求客观上也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其次,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汇率决定机制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汇率。同时,为照顾英国的利益,协议规定了在“未具体说明的条件下”,成员国可以调整汇率,从而形成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机制。最后,与此相联系的是第三种妥协,英国要求对货币可兑换加以控制,美国则要求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协议结果是:成员国资本项目下货币兑换可以加以控制,但经常项目下必须保持可自由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从形式上看,这和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镑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  通过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在为全球贸易提供交易与储备手段的同时,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首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处在世界银行家的地位上,因此其对外投资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状态,为满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巨大需求,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美元输出的一个主要渠道。由本国发行的价值被高估的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其收益是不言自明的。其次,美元被人为高估使美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可以入不敷出,保持经常账户的赤字,而不用担心美元的贬值。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基本上是一个资本与商品市场不受控制的中心地区。欧洲与日本的资本由于受战争的破坏,构成了新兴的外围地区。处于外围的日本与欧洲国家为了保持在美国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需要不断地买人美元,以避免本币对美元的升值。它们选择低估本币,控制资本流动和贸易,积累外汇储备,运用中心地区(美国)作为金融中介融资。20世纪50—60年代期间,日元和主要欧洲货币被严重低估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的理念:压低本国的工资水平,进而也是限制消费,以扩大投资(表现为出口的增加)。实际上,汇率低估和压低工资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计算这一时期日元和欧洲货币实际汇率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工资折合成美元进行比较。⑤反过来,美国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围地区提供长期信贷。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期,美国的经常账户开始出现赤字,但上述格局仍能继续维持。原因之一是外围国家愿意把积累的美元储备重新投入到美国(如购买美国国债);原因之二是由于美国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它可以进口短期资本,出口长期资本,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原因之三,与上述格局相联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国感受不到需要调整经济失衡的压力。对美国而言,它不需要在黄油与大炮之间进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之一)。以美元计价的有价证券源源不断地被外围国家中央银行所吸纳,其结果是美元的坚挺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存。美联储无须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做出选择(像菲利普斯曲线所预测的那样)。当然,美国政府也不需要刻意约束其财政支出,它可以在不需要增税的前提下,享受廉价的海外资本。  与巨大的美元霸权收益相对应,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美国付出的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和同一时期多边贸易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了确立战后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曾经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并以《哈瓦那宪章》的形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美国国会却以损害美国立法权限为由否决了这一方案,最终不得不演化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23-07-08 21:38:111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A、二战后,西欧(英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B、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过程:A、1943年,美国和英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英国最后基本上接受了美国的方案。B、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C、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美国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反映的实质是: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和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2、《布雷顿森林协定》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4、世界银行的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的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5、“布雷顿森林体系”特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积极作用:①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②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③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④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023-07-08 21:38:23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  [编者按]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认真研究二战遗产,本刊在2005年第8期、第9期设立专栏,旨在对二战后国际体系的变迁、战争与和平理念的演进、国际机制与国际关系伦理的构建等重大问题进行政治透析。文章刊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鉴于此,本期特选登了一篇探究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变迁与美元霸权之关系的文章,意在从经济层面来分析二战遗产,现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内容提要] 与19世纪英国主导的金本位制相比,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运行结果尽管保证了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最终维护的是美元霸权。因此,即使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国际金融体系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仍然使美元霸权得以继续维持。  [关键词]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全球经济失衡  [作者简介] 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 邮编:100732)  [中图分类号] F1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9550(2005)10—0014—06  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完全结束,美国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即在国际贸易领域创建国际贸易组织(后演化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国际金融领域创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美国主导建立的这种国际经济体系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领域出现的权力真空。①另一方面,任何制度和规则都不可能是中性的,制度与规则的制定者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就布雷顿森林体系而言,美国最直接的收益就是确立了美元霸权。本文所使用的“美元霸权”概念并不限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带给美国的铸币税收益,而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即由于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作为“中心国”),美国可以从“外围国家”获取一系列资本流动收益。这些收益包括: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其他国家承担美国经济调整的负担(财政赤字、泡沫经济、经常项目收支赤字)等。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基础的美元霸权并没有随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的瓦解而终结。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遗产,美元霸权仍然是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面对目前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美元霸权正在面临新的挑战。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重生”的争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元霸权仍将会继续得以维持。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了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然而,同为战胜国和前世界经济领导者,英国自然不甘心被排除在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定过程之外。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戈IJ”之争。虽然最终结果是以“怀特计划”为蓝本,但英国的努力也没有完全白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某些方面还是体现了“凯恩斯计划”的立场。和战前的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客观要求,如黄金供给量的有限性与国际经济活动扩张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更多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绝对霸主地位和利益。  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是大国之间的一项联合行为。具体地说,是在美国主导下的一项联合行动,而不像国际金本位制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有44个国家参加,所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6年正式生效。而在金本位制的形成过程中,曾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英国并没有能够把各国召集起来宣布在某一特定时期推行金本位制。1816~1821年间英国就已经完成了向金本位制的转变,但直到1870年只有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采纳了金本位制。186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金融会议是金本位制在国际范围内实施的转折点,来自欧洲、美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最终决定实施金本位制。但英国并不是巴黎会议的代表,只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并且拒绝把英制单位与国际通行的十进制单位统一起来。如果把1867年的巴黎会议作为国际金本位制的起点,到1897年在世界主要大国(俄国与日本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内完成,这一过程持续了30年的时间。②  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拥有一整套规则,而且还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则,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终目标是为商品、服务贸易自由化或取消国际收支管制创造一种环境。为此,它的具体目标包括:首先,通过废除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制。  其次,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做到维持合理的汇率稳定,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以及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最后,促使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稳定的有机结合。③这些都是国际金本位制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是美、英两国立场的妥协结果,④但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的利益。首先,作为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凯恩斯计划”力图降低黄金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怀特计划”则主张未来世界货币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其结果是确立了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平价,但同时黄金与美元之间只能在中央银行层次上自由兑换。英国的这种要求客观上也符合了美国的利益。其次,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汇率决定机制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汇率。同时,为照顾英国的利益,协议规定了在“未具体说明的条件下”,成员国可以调整汇率,从而形成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机制。最后,与此相联系的是第三种妥协,英国要求对货币可兑换加以控制,美国则要求货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协议结果是:成员国资本项目下货币兑换可以加以控制,但经常项目下必须保持可自由兑换。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从形式上看,这和战前英镑的地位很相似,然而它们的维持机制却不完全相同。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人们不会怀疑英镑的真实价值。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只是与黄金保持一种固定的官价。一旦人们不再相信美国有能力维持黄金的美元官价,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从而诱发兑换黄金的浪潮。  通过确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在为全球贸易提供交易与储备手段的同时,美国也从中获得了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首先,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处在世界银行家的地位上,因此其对外投资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的经常账户一直保持顺差状态,为满足其他国家对美元的巨大需求,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美元输出的一个主要渠道。由本国发行的价值被高估的货币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其收益是不言自明的。其次,美元被人为高估使美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它可以入不敷出,保持经常账户的赤字,而不用担心美元的贬值。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基本上是一个资本与商品市场不受控制的中心地区。欧洲与日本的资本由于受战争的破坏,构成了新兴的外围地区。处于外围的日本与欧洲国家为了保持在美国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需要不断地买人美元,以避免本币对美元的升值。它们选择低估本币,控制资本流动和贸易,积累外汇储备,运用中心地区(美国)作为金融中介融资。20世纪50—60年代期间,日元和主要欧洲货币被严重低估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战略的理念:压低本国的工资水平,进而也是限制消费,以扩大投资(表现为出口的增加)。实际上,汇率低估和压低工资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计算这一时期日元和欧洲货币实际汇率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把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工资折合成美元进行比较。⑤反过来,美国主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外围地区提供长期信贷。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期,美国的经常账户开始出现赤字,但上述格局仍能继续维持。原因之一是外围国家愿意把积累的美元储备重新投入到美国(如购买美国国债);原因之二是由于美国成熟高效的资本市场,它可以进口短期资本,出口长期资本,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金融中介服务;原因之三,与上述格局相联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国感受不到需要调整经济失衡的压力。对美国而言,它不需要在黄油与大炮之间进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中美国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之一)。以美元计价的有价证券源源不断地被外围国家中央银行所吸纳,其结果是美元的坚挺与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存。美联储无须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做出选择(像菲利普斯曲线所预测的那样)。当然,美国政府也不需要刻意约束其财政支出,它可以在不需要增税的前提下,享受廉价的海外资本。  与巨大的美元霸权收益相对应,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美国付出的成本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和同一时期多边贸易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了确立战后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曾经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并以《哈瓦那宪章》的形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是美国国会却以损害美国立法权限为由否决了这一方案,最终不得不演化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的霸权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为基础的,其自身存在着难以持续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立芬难题”。按照特立芬的说法,如果美元与黄金要保持固定官价,其他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机制,美国的经常账户就必须保持顺差或维持平衡,否则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同时,为了维持全球经济与贸易的扩张,把美元输送到世界各地,满足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美国的经常账户又必须是逆差。这种“两难困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不可持续的。尽管在它的早期阶段,美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输出美元,但全球范围内仍然呈现出“美元荒”的局面。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得不使用成员国所交纳的黄金购买美元和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发行美元债务筹集美元。  尽管存在“特立芬难题”,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60年以前的运转还是正常的。美国经常账户真正出现问题是在1959年,加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在竞选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美元地位的模糊立场,国际社会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发生了质疑,由此引发了第一次美元危机(参见图1)。1959年10月,美国大选前伦敦黄金市场的黄金价格曾经一度升至40美元/盎司。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的分离进一步诱发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于是1961年美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一起出资共同组建了“黄金总库”,以平抑黄金价格的波动。1965年以后因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海外军事支出大幅上升,经常账户盈余也随之迅速消失,致使1968年爆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黄金总库也随之崩溃,黄金的双价制成为现实。到197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十国集团”通过签署《史密森协议》,宣布黄金官价从35美元/盎司降低为38美元/盎司,同时其他货币也相应对美元升值。即便如此,美元危机的势头仍然无法被遏制。到1973年,运行近30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事实上宣告瓦解。至于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一事实的事后确认。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其自身固有矛盾的体现。  对美国而言,这既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上述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期阶段,美国从中所能获得的美元霸权收益呈下降趋势。换句话说,维持黄金官价的成本越来越高。  第一,其他国家对美元地位的信心已不再基于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美元的实际含金量。因此,美国国内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诱发外国中央银行向美联储兑现黄金。美国于1947年前后持有全球70%的黄金储备,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这一比例已经降到50%以下,受“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影响,1958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出现了大幅下降。⑥到196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25%。  第二,协调发达国家集体行动的难度越来越大。美国组建黄金总库的初衷是希望其他国家分担维持黄金官价的成本。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协调集体行为并没有完全取得成功。美国之外的黄金总库成员国只拿出其黄金储备的不足1/3部分投入到黄金总库,并且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仍然有权向美联储兑换黄金。事实上,在黄金总库存在的整个时期,这些国家持有的黄金储备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在不断增加。法国的情况最为突出。1965年法国从美国购买了8.84亿美元的黄金,而其当年的经常账户顺差为6.19亿美元;1966年两者分别为6.01亿美元和3.90亿美元。⑦法国兑换的黄金数量越多,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向美联储兑换黄金的动力也就越大。1968年黄金总库崩溃以后,成员国之间不得不签署一个“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规定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向美联储兑换黄金的额度只限于新增加的美元储备,而不允许把原先积累的美元储备来兑换。即便如此,当对美元的信心在1970年全面丧失时,这一“君子协定”也最终失去了仅有的一点约束力。  第三,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开始受到挑战。美元霸权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美国可以无须考虑对外经济失衡而自主决定国内经济政策。然而,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后期,美国的这种特权已经得不到其他国家的认同。当美元发生危机时,其他国家已经不愿意分担美国的责任,而是要求美国实施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通过通货紧缩提高美元的价值。1968年法国就公开向美国提出了这一要求,在得不到允诺的情况下,法国宣布退出黄金总库,并致使黄金总库垮台。  第四,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开始受到了挑战。作为世界货币,美元一直是各国外汇储备的主体币种。虽然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爆发了两次美元危机,但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够替代美元的主导地位。: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SDR)。特别提款权并非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然而,它却标志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  鉴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无法继续维护美元霸权地位,放弃它就成为美国的一种自然选择。  三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美元霸权  对美国而言,建立与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要获取美元霸权的收益。因而,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如何继续保持美元霸权就成为美国如何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年期间是美元霸权的低谷,也是美国经济的低谷。伴随日本与欧洲经济的崛起,其货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进入80年代以后,里根政府的经济改革在为美国经济重新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使美国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失衡,经常账户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了4%。对这次失衡的调整再次展示出美元霸权的地位: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和主要欧洲货币大幅升值。结果是美国的经常账户得到了改善,到90年代初期基本上实现了平衡。自那时起,伴随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常账户再次陷入失衡。2004年经常账户赤字与GDP之比达到了6%,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全球经常账户盈余的75%,这也就是为什么把美国对外经济失衡称之为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所在。⑧目前,全球经济失衡调整的方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运行模式相比,目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的特点,但它反映了一个基本的趋势,这就是美国仍然在获取美元霸权的收益。  第一,美国可以无须承担汇率稳定的责任而选择自主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双挂钩”机制要求美国有义务维持美元汇率的稳定。而在浮动汇率制时代,美国已经免除了这项义务。面对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增加的对外债务,美国仍然可以实施低利率政策,并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实施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政策。  第二,美国仍然可以利用外围国家实施“追赶型”发展模式的特点推行“入不敷出”的经济政策。由于经济发展和金融自由化,日本、欧洲国家已经完成了经济追赶的任务,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外围”阵营“毕业”,而亚洲、拉美等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加入到了“外围”阵营之列(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它们要么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要么在全球市场上微不足道)。为了完成经济追赶目标,它们选择了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与欧洲的发展模式:高估本币、钉住美元、促进出口、积累美元储备,反过来把积累的美元储备重新投入到美国(从IT泡沫崩溃之前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转向IT泡沫崩溃之后投资于美国国债)。同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在这个循环中,美国再次获得了美元霸权所带来的收益:低储蓄率、高消费率、低利率、低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这种模式也被某些经济学家称之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⑨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同的是,即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不断增加,但美元实际汇率却在不断升值,甚至在美国沦为净债务国,对外债务金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一趋势仍然没有改变。  第三,美国可以把调整经济失衡的负担转嫁给其他国家。从2001年开始,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采取了“善意忽略”的政策(实为自由放任)。结果是美元实际汇率一直呈现下跌之势,其中主要是对欧元和其他发达国家货币的贬值。与20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之后的情况不同,迄今为止的美元贬值不仅没有使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缩小,反而继续恶化。  对于未来的调整方式,经济学家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人认为最终仍然是由全球来承担调整的压力。⑩第一种可选择的方式,也是最理想的方式,即在既定的汇率水平下消除经常账户赤字。这要求美国贸易伙伴的增长率高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只有贸易伙伴实现更高的增长率才能吸纳更多的美国出口。1990~2004年间,美国经济累计增长幅度为45%,欧洲和日本分别为29%和25%,而其他贸易伙伴的增长率都高于美国。在美国经济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欧洲和日本要弥补这种增长缺口是很困难的。即使能够做到,它们也只占美国出口的35%,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问题。与此相关的另一种出路是美国降低消费,提高储蓄率,减少进口,这将有可能引发美国与全球的经济衰退。第二种方式是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发生变化,更多投向美国资产,即外国投资者购买更多的美国债券和股票,增加美元储备。这只会带来美元暂时的升值,长期内是更大规模的调整。第三种方式是美国提高利率。同样的逻辑,如果仅提高利率,美国将会积累更多的债务和需要支付更多的投资收益。面对“双赤字”,美国需要提高利率与降低财政赤字并举。需要说明的是,减少经常账户赤字需要降低财政赤字,但降低财政赤字本身并不足以解决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问题。第四种方式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改变决策,停止购买美元,降低持有美元的比例。这将是全球范围内对美元需求的重大调整,其中,如果人民币不再钉住美元,在美元大幅贬值的同时,欧洲货币将会大幅升值。很显然,在美国看来,解决其对外失衡的根本出路是外部世界。与此相联系的最后一种方式,也是美国最希望的,就是签署第二个“广场协议”:美元贬值。这既不会触发美国经济衰退,又能够解决经常账户失衡问题。考虑到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净债务国,美元大幅贬值客观上还将减轻其债务负担,正像美国泡沫经济崩溃由全世界共同分担损失一样。  可以预见,此轮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布雷顿森林体系留给美国的美元霸权遗产仍然会持续下去。  注释:  ①查尔斯.金德伯格在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原因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已经丧失了领导全球经济的能力,继而为美国所替代。由于英国没有能力,美国又不愿意承担稳定国际经济体系的责任,致使该体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些责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跌价出售的商品提供开放的市场;二是提供反经济周期的长期贷款;三是在危机时期实行贴现。“当每个国家都转而保护它自己国家私利的时候,全世界的公共利益就遭受到抛弃、被损害的命运,而这时所有国家的私利也就随之受到了损害”。参见[美]查尔斯.金德伯格著,宋承先、洪文达译:《。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48页。  ② C.M.Meissner,“A New World Order:Explain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Classical Gold Standard,”NBER Working Paper Serie,No.9233,2002.  ③[澳]A.G.肯伍德、A.L.洛赫德著,王春法译:《国际经济成长:1820~199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④B.Eichengreen,“Global Imbalances and the Leasons of Bretton Woods,”NBER WorkingPaper Series,No.10497,2004.  ⑤ B.Eichengreen,“Global Imbalancs and the of Bretton Wood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0497,2004.  ⑥在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中,美国对法国、英国、以色列的军事行为采取了强硬的立场,迫使它们撤出苏伊士运河。这是随后导致法国反对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⑦B.Eichengreen,“Global Imbalancs and the of Bretton Woods,”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0497,2004.  ⑧Obsffeld,M.and K.Rogoff,“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and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s.”Paper prepared for the Brookings Panel on Economic Activity.2005.  ⑨按照这种观点,目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本身并不构成问题。只要外围地区继续实施现行的发展战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上述循环就能够继续良好地运转下去。参见M.P.Dooley,“et al An Essay on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9971;M.P.Dooley,“et al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llateral for a Total Return Swap,”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o.10727,2004.  ⑩O.Blanehard,“et al The U.S.Current Account and The Dollar”NBER Working Parer Series.No.11137.2005.
2023-07-08 21:38:332

凯恩斯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凯恩斯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凯恩斯计划即“国际清算同盟计划”,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融会议上提出。其目的是为维持和延续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美元的影响力,并与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由于历经二战的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严重衰退,而英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最终凯恩斯计划在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面前流产。——摘自百度百科。 凯恩斯计划的结果和原因 凯恩斯计划即“国际清算同盟计划”,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于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融会议上提出。其目的是为维持和延续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美元的影响力,并与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由于历经二战的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严重衰退,而英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最终凯恩斯计划在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面前流产。 测试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软体测试计划是指导测试过程的纲领性档案,包含了产品概述, 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区域,测试配置,测试周期,测试资源, 风险分析等内容;借助软体测试计划,参与测试的专案成员, 可以明确测试任务和测试方法,保持测试实施过程的顺畅沟通, 跟踪和控制测试进度,应对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变更。 ????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间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 测试计划主要从巨集观上规划测试活动的范围,方法和资源配置; 而测试用例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具体战术。 ????测试计划中,最重要的是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 测试计划工作的关键是1. ?????????????????????????? 明确测试的目标,增强测试计划的实用性---测试计划中的测试范 围必须高度覆盖功能需求,测试方法必须切实可行, 测试工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使用,生成的测试结果直观准确。2. ??????????????????????????坚持“5W”规则,明确内容与过程“5W”规则指:what, why, when, where,how;用例5w规则建立软体测试计划, 可帮助测试团队理解测试目的(why),明确测试范围和内容(what),确定测试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 指出测试的方法和工具(what), 给出测试文件和软体存放位置(where)3. 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保证测试计划满足实际需求 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的异同点 1.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 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2.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 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怀特计划,它是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的国际稳定基金方案,此方案采取存款原则,即以设定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总额为50亿美元;一是凯恩斯计划,其主张透支原则,设立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叫做国际清算联盟。 二者共同点在于,都是着重解决经常专案的不平衡问题;都是着重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需求问题;都是探求汇率的稳定,防止汇率的竞争性贬值。 猎户座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制衡苏联,更快争夺空间霸权。 后来应该是美国自身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造成核动力太空船,以便完成对太阳系中各行星的探索。 总的来说,既有科技发展的一定推动,也是美国自身向外太空扩张的一种需要。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重振欧洲是一方面,也为消化掉战争的剩余物质。重振欧洲是为对抗苏联。 美国怀特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 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制定主生产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能预计生产成本与产量,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有效控制资源的浪费与流失。同时也能防止人为提高或降低成本差异率。 软体测试计划的目的是? 制定测试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如下:一是为测试各项活动制定一个现实可行的、综合的计划,包括每项测试活动的物件、范围、方法、进度和预期结果。二是为专案实施建立一个组织模型,并定义测试专案中每个角色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三是开发有效的测试模型,能正确地验证正在开发的软体系统。四是确定测试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以保证其可获得性、有效性。五是确立每个测试阶段测试完成以及测试成功的标准、要实现的目标。六是识别出测试活动中各种风险,并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由不可能消除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利用日事清对测试计划的流程进行管理,可以有清晰明了的工作记录,这样的记录既能充分体现你当前的工作状态,又能层次分明地向领导传递工作困难与你的工作能力。
2023-07-08 21:38:411

帮助美国确立美洲霸权的国家战略是什么?

美国一向把拉丁美洲视作自己的“后院”。拉丁美洲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试验场。当代美国在世界各地所采取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在它的“后院”拉丁美洲都曾作过试验:第一种形式:单枪匹马地直接进行军事入侵。如1989年布什总统任内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第二种形式:利用雇佣军间接进行军事入侵。如1954年利用雇佣军武力推翻危地马拉阿本斯民主政府;1961年对古巴的吉隆滩入侵等。第三种形式:打着美洲国家组织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旗号于涉拉美国家内政。如1965年打着美洲国家组织旗号武装干涉多米尼加;1983年打着东加勒比国家组织的旗号入侵格林纳达;1994年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入侵海地等。
2023-07-08 21:38:502

美元上的人头是谁

1美元是华盛顿,2美元是杰弗逊,5美元是林肯、10美元是汉密尔顿、20美元是杰克逊、50美元是格兰特、100美元是富兰克林。其中10元的是财政部长,100元是政治家,其他的是总统
2023-07-08 21:38:583

中国是否加入不雷顿联盟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石。这个英美主导建立的货币体系看似与中国关联不大,实则不然。中国全程参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立,提出了中国方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虽不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运作,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中国的神经,尤其是美元几次重大变化都对中国金融外汇政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时过境迁,中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些历史片段,有些已经淹没于历史之外,有些还散落于不同的历史文献之中。值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5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将这些珍贵的历史碎片拼合起来,以还原那些值得纪念的历史瞬间。1940年代参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并提出中国意见早在1941年,美国和英国就分别独立提出各自关于战后国际货币安排的最初计划。1943年4月,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分别对外公布。据金中夏在《翻阅尘封的档案—纪念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中国金融》2014年第18期)一文中的考证,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这两套方案进行利弊分析后,于1943年选派财政部次长郭秉文等4人以专家身份参加了当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专家会议,深入磋商和讨论国际货币制度相的关问题。1944年6月,国民党政府又选派行政院政务处处长蒋廷黻等7人参加了在美国大西洋城召开的预备会议,讨论并整理基金和银行草案。1944年7月1日,深刻影响国际货币制度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华盛顿山饭店正式开幕。国民党选派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为全权代表,率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国代表团正式成员共33人,仅次于东道主美国代表团(45人),是英国代表团(15人)的两倍多。代表团汇聚了国民党当时的最强阵容。根据金中夏文章(2014年)的记述,“除孔祥熙外,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前驻美大使胡适、行政院高等顾问张嘉璈、浙江实业银行董事长李铭、立法院立法委员卫挺生4名顾问,行政院政务处处长蒋廷黻,财政部次长郭秉文,外交部次长胡世泽,财政部次长顾翊群,财政部顾问李国钦,财政部驻美代表、中央银行及中国银行董事席德懋,中国银行董事贝祖诒,国货银行总经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董事宋子良8名代表,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秘书兼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事务长冀朝鼎(中共地下党)担任代表团主任秘书”。据记载,中国代表团参与各层次会议讨论和有关工作的方针是“维护我国国际地位,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增进友邦对我好感,提高我方技术标准”,原则是“不放弃应有之权利,也不回避应有之义务”。根据金中夏(2014年)的进一步考证,在实际参会过程中,中国代表团较好地践行了其制定的方针和原则,并提出中国意见,且均被会议采用。一是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股份的商讨中,率先增加认股份额。起初各国对认缴股份并不积极,互相推诿。“中国代表团为避免影响会议前途,率先主动宣布增加认股额5000万美元。这一决定带动了其他国家代表,最终使苏联政府同意增加认股额,促成会议在这一议题上取得圆满结果”。二是在国际货币基金份额的商讨中,中国既维护国家利益又推动国际合作。中国的份额一开始大致在5亿到6亿美元之间,在成员国中排名第四。但在“会议谈判中,英国和苏联都强烈要求增加本国份额,美国为避免意外枝节,决定把基金总份额从80亿美元增至88亿美元”。对此,中国代表团从国家利益出发,多次出面交涉,要求中国份额应随基金份额增加而改变,即不应少于6亿美元。“此后美方做出妥协,将中国份额增加至5.5亿元美元,但中国代表团仍然认为,美方没有履行之前的承诺,决定在公告中声明异议”。不过,在会议的最后阶段,中国代表团为推动国际合作,率先收回了保留条件,并带动其他国家代表态度的转变,顺利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全部条文。三是针对国土被侵占的国家执行“各国加入基金时即应决定法定币值”规定有困难的情况,中国提出额外设定国土被侵占国家首次决定币值的办法。四是针对各方争执的基金和银行协定草案中的执行董事产生问题,提出了各方认可的办法。图片>>> 中国代表团参会报告档案。(来源:https://www.sohu.com/a/224844222_481741)经过为期22天的讨论,布雷顿森林会议于1944年7月22日闭幕,最终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总体而言,虽然中国在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明显处于弱势,但其作为参会国,在相关事项的讨论和条文修正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战后的国际货币合作安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代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应对“特里芬难题”带来的汇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期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官方汇率相对稳定,人民币整体也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美国封锁因素,对外贸易由最初的盯住美元改为盯住英镑计价结算,汇率很少变动。加之我国对外贸易采用“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基本也不需要用汇率来调解贸易。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国家宣布其货币贬值或升值时,我国才相应地调整人民币对相应货币的汇率。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到中后期后,“特里芬难题”凸显,导致美元危机不断爆发,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汇率出现大幅动荡。例如,1967年11月英镑贬值14.3%,1971年12月美元贬值7.89%。为避免我国出口收汇因西方国家货币贬值而遭受损失,我国在1968年推行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进一步扩大对外国银行和企业办理即期和远期人民币业务。根据陈全庚等撰写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2001年)一书的解释,“这一时期的人民币汇率既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以保证出口收汇,又要适应国际汇率市场的变动,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利贸易,为国外商人所接受”。1970年代妥善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导致美国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暂时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并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于1973年纷纷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当时主抓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敏锐地观察到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这个重大变动,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以防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一是减持美元增持黄金。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陈云年谱(下卷)》(2015年)记载,1973年,陈云同志多次与对外贸易部负责人等座谈,指出,“今后,货币大概不会再同金子联系在一起了,每盎司黄金三十五美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美元也不会跌得一塌糊涂,拿美元同国民党的金圆券相比是错误的。那时国民党已无生产基础,而现在美国的生产力仍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三十。美元危机的根源是生产力与市场的矛盾,即生产过剩”。“黄金价格还是要涨,但银行认为利息损失大,不合算。买进黄金后,如果需要付款,还可以卖出去。这不是倒卖,而是为了支付”。当年,国务院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国际市场购买了大量黄金,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事后,陈云同志在1983年3月17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时发言指出,“我们现在的黄金储备,绝大部分是1973年、1974年国际货币动荡时买来的。中国有这么一点黄金是必需的,不算多”。二是用好金融产品规避全球市场风险。根据金冲及撰写的《陈云传(下卷)》(2005年)记载,1973年4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布置五丰行尽快购买年内到货的原糖四十七万吨。当时国际市场砂糖货源紧张,价格趋涨。为了完成购糖任务,同时避免高价买入,五丰行采取先在伦敦和纽约砂糖交易所购买期货砂糖,然后在澳洲、巴西购买现货原糖,待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之时,陆续将期货售出。整个交易下来,五丰行还赚到240万英镑。事后,陈云同志在听取五丰行负责人汇报时指出,交易所虽有投机性,但也是大宗交易的场所,“我们不要怕接触交易所,要在大风大浪中学会游泳。利用交易所要十分谨慎,可能有得有失,但必须得多失少”。三是人民币汇率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汇率变动频繁,再按外国官方汇率来调整人民币汇率已不合时宜,于是我国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调整人民币汇率。根据陈全庚等(2001年)的记述,当时,“为了使人民币汇率在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中起保值作用,在制定人民币汇率的指导思想上要求把人民币汇率水平稳定在各国货币汇率中间偏上水平”。1973年后未雨绸缪部署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十个重大问题的研究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金融动荡、美元同黄金脱钩且不断贬值的国际环境,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国际经济的研究工作。金冲及(2005年)的著作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况。当得知人民银行的金融研究所当时已经被撤销时,陈云同志指示银行负责人,“你们那个研究机构还是要搞起来”。“机构搞起来之后,要研究包括像尼克松国情咨文那样的东西。过去没有参考资料,只有参考消息,但过去这方面的材料我是都要看的,重要地方还画圈圈。像康纳利、舒尔茨、德斯坦的讲话材料都要看,都要研究”;“银行要有专门在这方面搞研究的人。如果这个工作不做好,将来会犯错误”。1973年6月7日,陈云同志明确提出,人民银行要搜集资料,认真研究有关国际金融和货币的的十个问题:一是美、日、英、西德、法各国从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的货币发行量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其中黄金储备是多少?二是现在世界黄金年产量是多少,其中主要产金国的年产量是多少?三是八百亿欧洲美元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四是作为经济繁荣、衰退、危机的标志,工业除了钢铁以外,还有哪些行业?从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美、日、英、西德、法各国的钢铁、机械或其他基本建设投资是多少?五是美、日、英、西德、法各国渡过危机的办法是什么?每次危机间隔时间是多少?六是美国同英、日、西德、法各国的矛盾,除了政治上的以外,经济上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矛盾是什么?七是美国和日、英、法、西德各国在贸易和货币方面存在的问题,估计会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法国财长德斯坦是主张把货币和黄金联系起来的。世界上货币总流通量和世界上黄金总持有量,是否可以算出一个大致的比例来?八是美国一九七三年对外赤字是多少?包括转移、驻军、投资、旅游、贸易等方面。九是对世界经济和货币、金融情况的近期和远期的估计。十是对外国银行给我们透支便利的利害估计。事后证明,中国当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国际市场、国际金融与货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规律的研究,为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大发展做了重要准备。中国在1980年先后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并成为这两大多边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2021年,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本文回顾的四个历史片段,既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又为后来的改革开放、融入世界作了重要准备和铺垫,不应被忘记。尤其是在应对1971年美国关闭黄金兑换窗口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外部冲击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更值得今天的我们继承和发扬。
2023-07-08 21:41:331

20美元人民币多少钱

因汇率实时波动,您可以参考招商银行外汇“实时汇率”,请进入招商银行一网通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 实时行情-外汇实时汇率”查看(点此进入网页链接)。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汇率实时波动,仅供参考。您也可在招行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金融工具-外币兑换计算器”或“外汇-外币兑换计算器”试算(点此进入网页链接),选择对应的外币,钞汇类型,输入金额计算,外币兑换计算器的数据、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以办理业务或交易实际结果为准。(应答时间:2022年12月5日。以上内容供您参考,如遇业务变动请以最新业务规则为准。)温馨提示: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官方客服热线或联系招行APP在线客服咨询。
2023-07-08 21:41:43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扩展资料提出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的背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42:14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扩展资料提出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的背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42:26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有何相同点?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怀特计划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怀特计划的胜出:美国凭借实力可以控制基金,基金是与英国凯恩斯计划中提出的清算同盟完全不同的组织。清算同盟是自主营业的,因而不允许成员国政府在国际收支政策方面有足够的处置权,而怀特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在成员国政府控制之下的国际机构。由于美国所具有的经济优势,怀特计划的这个建议成为讨论的基础。
2023-07-08 21:42:463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2023-07-08 21:42:532

《布雷顿森林协议》对怀特计划主要做了哪些改进

后者是前者理论基础,前者为后者具体实施,把计划付诸为了行动,把金融霸权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外交的“美国梦想”变成了现实。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怀特计划"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建立稳定基金,一次保证国际汇率的相对平衡;二是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贷款帮助遭受战争创伤的国家迅速恢复经济,支持穷国发展生产。"怀特计划"为正在寻求主宰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美国领导层提供了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方案,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从布雷顿体系的内容来看,美国从稳定汇率、对外援助和自由贸易三个角度勾勒了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框架,其核心思想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经济体系里面,充分维护和实现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为美国遏制苏联的外交政策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
2023-07-08 21:43:101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的关系是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美元—黄金本位制。一、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Woodssystem)是1944年7月至1973年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的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中心的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举办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借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3-07-08 21:43:161

什么是布雷森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历史该协定源自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核心内容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责任基本责任有两点:美联储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协定成员国对美元的信心 提供足够的美元作为国际清偿手段 内在矛盾:美元供给过多则不能保证全部兑换黄金,供给不足则国际清偿手段不足——此即“特里芬之谜”。该体系的作用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该体系的基本缺陷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 该体系的结束到20世纪60~70年代,爆发多次美元危机,其后以1971年12月《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2023-07-08 21:43:29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缺点:1、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2、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历史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借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
2023-07-08 21:43:393

什么叫"布雷顿森林体系"?

简单的来说,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是战败国,国民经济破坏殆尽。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从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货物和劳务。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美国主张“在很短的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不允许保护关税、贸易限额,以及诸如竞争性货币贬值、多种汇价、双边清算协定、限制货币自由流通措施等各种形式的金融壁垒存在下去”。 但当时英国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国际贸易40%左右是用英镑结算,特惠制与英镑区依旧存在,英国在世界上还保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 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 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本位制,在布雷顿货币体制中,黄金无论在流通还是在国际储备方面的作用都有所降低,而美元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主角。但因为黄金是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伦敦黄金市场在该体系建立十年后才得以恢复。
2023-07-08 21:43:591

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请您指教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日是战败国,国民经济破坏殆尽。英、法虽然胜利,但工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只有美国远离战场,非但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地位进一步提高。1938年到 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提高 2倍。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国家的60%,出口量占三分之一,黄金储备达20O亿美元占三分之二(1948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为四分之三)。战争使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绝对优势。战争期间,美国通过“租供法案”向英、法等同盟国提供价值470多亿美元的军火,也乘机占领了西欧各国及其附属国的广大市场。由于国外投资猛增,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这一切都为美元的霸权地位创造了特殊条件。英国经济实力虽然下降、但英镑区和帝国特惠制仍然存在,国际贸易的40 %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为此,英国仍竭力保持英镑的地位。早在战争期间,美国就积极策划取代英镑而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3年4月 7日,英、美两国政府分别在伦敦和华盛顿同时公布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二)怀特计划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三)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怀持计划和凯恩斯计划虽然都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两者的运营方式是不同的。由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不如美国,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基本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标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 1944年7月 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 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一)各国货币比价的挂钩。 即汇率的规定与调整原则,主要规定如下:1. 美元与黄金挂钩。即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样,美元居于等同黄金的地位,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不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会员国也可以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而只规定同美元的汇率。例如 1946年,l英镑的含金量为3.58134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纳金,则英镑与美元的含金量(黄金平价)之比为:1英镑=3.58134/0.888671=4.03美元,这便是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亦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 (二)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由于各国立即普遍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原则是不现实的,故“协定”又作了“过渡期",的规定。 关于国际支付与国际结算的原则,“协定”规定,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三)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在这种制度中,外汇与黄金并列,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另外的75%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 (五)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特色。 “协定”确定了IMF的宗旨:①建立IMF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借此提高会员国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并扩大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稳定,维护正常汇兑关系,借以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④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设法消除外汇管制。⑤为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纠正国际收支失衡。⑥缩小或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的扩大。 “协定“赋予IMF以下职能:①监督职能。监督会员国遵守“协定”的各项条款,以维护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秩序。②磋商职能。会员国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定期磋商;定期举行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的磋商;当某会员国修改汇兑措施、汇率政策、或执行对其他会员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或基金组织认为某会员国的汇率政策不符合“协定”指导原则时,基金组织总裁就同该国进行特别磋商。③融通资金职能。即对逆差国提供贷款,以稳定外汇市场和扩大国际贸易。基于上述职能,基金组织实际上处于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是这一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基金组织则是这一货币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制度内容上的特点 (1)货币比价上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2)汇率调节机制不同。战前,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自动地调节汇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为地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的波动是在基金组织的监督下,由各国干预外汇市场来调节。 (3)货币兑换的程度不同。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自由兑换,对国际支付一般不采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许多国家不能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对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基金组织规定,一般不得对经常项目的支付进行限制,并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取消限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4)国际储备上的特点。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在外汇储备上,战前除英镑外,还有美元与法国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而美元则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5)国际结算原则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制下,各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尚有不少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采用贸易和支付的双边安排。(6)黄金流动与兑换上的差异。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顿体系下,黄金的流动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而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而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是一种大大削弱了的金汇兑本位制。 2体制上的特点(l)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制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组织进行组织和监督。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则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2)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金本位制对汇率制度、黄金输出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协定,货币区也只是在规定的地区实施宗主国、联系国的法令。战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乃是一种国际协议,对会员国政府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的统一性在于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囊括在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之下;它的严整性在于对维持货币制度运转的有关问题做了全面规定,并要求各国遵守。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了现代国际货币管理所必需的各项制度。例如,国际收支调节制度、国际信贷监督制度、国际金融统计制度、国际汇率制度、国际储备制度、国际清算制度等。 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尤其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 的部分时间里,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良好,对战后稳定国际金融和发展世界经济确实起到巨大的作用。1.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该制度有助于美国扩大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对外扩张;但由于实行固定汇率,有利于进出口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1913年~1918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0.7%,而1948年~1960年为6.8%,1960年~1965年为7.9%,1965年~1970年为11%。 2.保证了国际货币关系的相对稳定。基金组织成员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矛盾,但是“协定”毕竟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得到正常运转,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得以正常进行。避免了经济严重恶化和货币体系崩溃的局面。 3缓解了国际收支危机。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逆差国提供各种信贷支持,帮助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克服国际收支失衡的困难,促进币值的稳定。 4.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因而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一般偏重内部平衡,所以国内经济比较稳定,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条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必须具备三项基本条件。 1.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则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这并不影响美元的国际地位。但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危机布雷顿森林制度存在的基础。 2.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 3,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则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也就日益暴露。 1.金汇兑制本身的缺陷。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就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国也背上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包袱。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2.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既数量充足,又币值坚挺、可以为各国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国际储备的增长能够适应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后黄金生产增长缓慢,与国际贸易增长相适应的国际储备的增长只有是美元增加。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危及国际货币制度。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塔台的必然性。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这个体系的创始人显然指望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基金组织融资、合理的国内政策与偶然的汇率调整就可恢复平衡。这就是说,会员国暂时的不平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通资金,根本性的不平衡则靠调整利率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调节机制并不成功,因为它实际上仅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4.内、外平衡难统一。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而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但这往往会导致和加剧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则美元贬值就会加剧,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1.制度自身的缺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 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又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但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又会不断减少,美元又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 (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国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海外军费巨增,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 1960年,美国的黄 金储备下降到178亿美元,已不足以抵补当时的210.3亿美元的流动债务,出现了美元的第一次危机。60年代中期,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1968年 3月,美国黄金储备已下降至121亿美元,而同期的对外短期负债为331亿美元,引发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 (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财政赤字庞大,不得不依靠发行货币来弥补,造成通货膨胀。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石油提价而增加支出;同时,由于失业补贴增加.劳动生产率下降,造成政府支出急剧增加。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巨大冲击。 (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其他国家被战争削弱的机会,大举向西欧、日本和世界各地输出商品,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巨额顺差,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大量流入美国。各国普遍感到“美元荒”(Dollar Shortage)。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 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一。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有一根已倒塌。 2.取消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2.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的货币政策与成员国保有的财政政策发生矛盾时,协调难度很大,统一货币推行后,为保持欧元的稳定,欧盟中央银行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成员国仍保留推行本国财政政策的权力,当二者发生矛盾、利害冲突特大时,二者关系协调兼顾就很难达到。就像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难题一样,欧元的内部机制就存在难于克服的内在矛盾。 3.欧盟扩大、欧元推行必然加剧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欧洲统一货币的实施,势必进一步释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潜在经济力量,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外竞争力提高,这无疑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排他性上升,并会加剧开放型发展中国家进入这一市场的难度,这不仅加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与矛盾,也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甚至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2023-07-08 21:44:193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

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政府宣告结束。扩展资料:提出背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借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3-07-08 21:44:288

33900美元是多少人民币

因汇率实时波动,可参考招商银行外汇“实时汇率”,请进入招商银行一网通主页,点击页面中间的“实时行情-外汇实时汇率”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应答时间:2022年12月5日。以上内容供您参考,如遇业务变动请以最新业务规则为准。)温馨提示:如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官方客服热线或联系招行APP在线客服咨询。
2023-07-08 21:44:531

那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赞同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凡是一个经济体制的形成都会有其背景,也同样对大家都有利,利益最大化是根本原因。一下更加详细的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但它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而且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所以汇价的波动界限是狭隘的。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又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有助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由于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这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也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23-07-08 21:45:114

世界通用货币为什么是美元?

美元拥有货币通用地位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美国的黄金多。追溯到世界大战的时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达到了世界占比的2/3。而那时候国际之间的交易方式并不是美元,而是黄金。于是在之后就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废除了黄金改美元为国际通用货币,但美元依然与黄金挂钩,至此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只能使用美元流通。扩展资料:美元的发展历程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1/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元
2023-07-08 21:4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