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c1
-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揭示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国是如何社会主义改造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新民主社会中,存在5种经济成分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中基本的阶级力量;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地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首先,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A、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B、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3、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第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五,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用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力。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理论意义?
答:A: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B理论意义:
1) 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党制定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在实践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 增加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c)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d)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初步确立。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改革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
- 奇石珠宝真君
-
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邓小平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大理论: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是改革开放理论。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 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意义:第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6. 如何正确理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精髓的理论意义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如何进行理论创新?第一,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第二,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第三,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坚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弘
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7.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8.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
9.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意义
三个层面: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和基础。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目标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运动的结果。
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10.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第一,“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集中概括了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与动力。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
第五,“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1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简明的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3. 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三个有利于)
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要以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14. 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何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基本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是世界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性特征有五个方面:第一,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开放的市场体系;第三,有效的宏观调控;第四,健全的社会保障;第五,完备的经济法规。
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基础之上。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序运行。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16.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第五,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六,优化经济结构。
基本目标是:保障经济总量平衡。
17,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18. 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其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方面。即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和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0.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
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21.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而积极利用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提高我国公有制企业的产业水准和增强技术进步能力的重要途径。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有何内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3. 在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第二,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第三,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24.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25. 为什么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一,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二,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第三,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
26.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一。,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指导方针
第二.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第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第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使各方面人才大量涌现。
27. 现阶段如何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者、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8. “三农问题”是指什么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
29.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0.我国现阶段的选举制度有何特点
第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第二、直接和间接选举并用;第三、选觉得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第四、实行差额选举,同票同权。第五,无记名投票。
31.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是否正确,关键看
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3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指什么?
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4.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民族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者国家事务所的管理,参与者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者国家方针 、政策 、法律、 法规的制定 执行。
35.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36.政治体制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任务)是什么?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 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37. 如何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哪些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
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0,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什么?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
42.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问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上述六条重要的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43.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什么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
44、如何理解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理作用的结果。
⑴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了沉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⑵世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级化进程是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⑶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45. 毛泽东认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最根本的依据是 认清国情
46.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各民族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者国家事务所的管理,参与者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者国家方针 、政策 、法律、 法规的制定 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