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废丘是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秦皇大道附近。
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马坊村秦皇大道附近。古书中的废丘与槐里是一个地方,大致在今天兴平市南佐村遗址一带。而东马坊村遗址城市规模大、级别高,时代为战国中期。
又有出土文字,符合秦汉之际文献所载的项羽所封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因此把它确定为废丘城。如《索隐孟康说》之《县名。今天,它也在李坏。”赵薇说:“周朝时,著名的狗山是夷王的都城,秦朝要废掉它,所以叫弃山。”
义曰:“残丘旧镇为废丘,旧镇在永州石屏县东南十里。智云汉高中第二年引水填废丘,张寒自杀,连废丘。”“王祥乃立张寒为王勇,王咸阳以西,皆废丘。”
废丘遗址
从建筑时代看,该遗址营建的时间应早于阿房宫,但参与营建的机构规模却与阿房宫相当,显示出该遗址建筑 始建时应有相当高的建筑等级。遗址水井清理出土的陶罐上还发现有“灋丘公”三字,“灋”和“废” 相通,“灋丘”即是“废丘”。
从东马坊遗址看,四周围绕宽阔水面,遗址中心仅比周围高不到1米,所在区域南高北低,由南向北约有2米左右的高差。遗址向南约930米是古沣河河道,从沣河引水很容易实现灌城。相比之下,反观位于兴平市的南佐遗址所处的地形,不太可能出现引水倒灌的情形。
南佐遗址所在地海拔大体在 404米左右,地势较高且敞阔,没有紧邻河流。该遗址向南约3.3公里是现在的渭河河道,但渭河河道目前海拔约396 米。考虑到历史上渭河不断北移,秦末汉初时期渭河河道可能离南佐遗址所在地更远。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秦末汉初槐里与废丘并存,二者并不矛盾,废丘就在今天沣西的东马坊遗址,刘邦引水灌废丘城的水很可能是据城址更近的古沣河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渭水。
相关推荐
废丘是现在的哪 废丘简单介绍
1、传统的说法认为废丘在今陕西咸阳区域兴平市东南约4公里的阜寨乡,不过在2019年考古发现废丘在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高桥街道东马坊村。 2、《史记·高祖本纪》中载:“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东马坊遗址附近有一条填满淤泥的沟,北面和东面都发现了大面积的淤泥,周围有大量的水面存在,这说明废丘旁边有充足的水源,并且地势相对来说比较低洼,适合用水攻。 3、东马坊遗址南边是古沣河河道,从沣河引水很容易实现‘灌"城,在收集整理东马坊遗址相关地址的时候,验证了这个地方和历史记载的正好吻合。 4、关于废丘还有很多的记载,比如索隐孟康曰:“县名。今槐里是也。”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曰槐里。”、“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2023-07-10 01:40:271
古代废邱属现代何地?
废丘是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兴平市境内,周朝时名犬丘,周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前206年项羽立章邯为雍王,定都废丘,统治咸阳以西地区。前205年汉军占领废丘,章邯自杀,废丘被易名为槐里。2023-07-10 01:40:372
楚汉争霸》中韩信的诗:白日……
白昼青虫飞满天.日落西山红似血.夜来月外仍有月.风雨飘摇下废丘水淹废丘 废丘 ;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索隐孟康曰:“县名。今槐里是也。”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曰槐里。”废丘山:白水河是废丘山旁边的河流。秦末时候韩信在此用水攻之计大破秦军 便有韩信诗一首: 白昼青虫飞满天, 日落西山红似血, 夜来月外仍有月, 风雨飘摇下废丘。故又有水淹废丘智擒章邯一说2023-07-10 01:40:451
水淹废丘水哪里来的
水淹废丘水是从废丘旁的古沣河河道引水来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载:“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东马坊遗址附近有一条填满淤泥的壕沟,北面东面均发现大面积淤泥,显示周围曾有大量水面存在。这说明废丘旁应有充裕的水源,且地势相对低洼,适用水攻。东马坊遗址南边就是古沣河河道,从沣河引水很容易实现‘灌"城,在收集整理东马坊遗址相关地址环境信息的基础上,验证了这与历史记载正相吻合。扩展资料:汉元年二月,项羽灭秦,自封为西楚霸王,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为困锁汉中王刘邦,特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其中立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五月,汉王刘邦出散关,趋陈仓,翻越秦岭奇袭雍王章邯。章邯败于陈仓,退守废丘,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但废丘坚固,城不能破,直到汉二年六月,刘邦大将韩信用计,汉军大将樊哙水淹废丘,章邯遂拔剑自刎。“废丘”汪洋一片,沦为泽国,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废丘2023-07-10 01:40:521
楚汉争霸》中韩信的诗:白日……
白昼青虫飞满天.日落西山红似血.夜来月外仍有月.风雨飘摇下废丘水淹废丘 废丘 ;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索隐孟康曰:“县名。今槐里是也。”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曰槐里。”废丘山:白水河是废丘山旁边的河流。秦末时候韩信在此用水攻之计大破秦军 便有韩信诗一首: 白昼青虫飞满天, 日落西山红似血, 夜来月外仍有月, 风雨飘摇下废丘。故又有水淹废丘智擒章邯一说2023-07-10 01:41:001
废丘之战打了多久?是韩信打的么?
是韩信打的,好像打的时间不长,引水入废秋2023-07-10 01:41:091
西安发现三秦国都 国都在哪里叫什么名字?
很多古代的建筑、墓葬等,因为历时久远,因为各种原因被毁,埋藏在地底下,经常会在不经意的挖掘当中被寻找到。而最近,西安在修建地铁的时候就发现了三秦国都。所谓的“三秦”,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发源地,而秦又是当时历史上一个非常厉害的诸侯国,也是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在历史上的意义非常重大。那么这一次发现的国都在什么位置,又叫做什么名字,有什么历史呢? 据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消息,近日,在建中的西安地铁5号线二期,发现了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为保护遗址与文物,地铁五号线二期或将“改线”。(章邯: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此次发现的东马坊遗址,正是“三秦”之一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三秦”之一的“栎阳”位于今西安阎良,‘废丘"的发现纠偏了认为废丘在兴平东南南佐遗址的传统说法,这标志着“三秦”考古中有“二秦”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定位。 考古队介绍,考古发现一个很大的夯土建筑,共三个夯土台基,地下的基础部分南北长100多米,东西宽80多米,规模很大。在它的西侧,还发现一个南北50米、东西五六十米的二号台基,向西被秦皇大道的辅道占压。 除此之外,考古队发现水井22口、灶15座、灰坑70处、墓葬1座。水井中,属战国秦汉时期的15口,唐宋时期的7口。由此判定,该遗址始建于战国中期,延用至西汉。 出土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上,有“左宫”“右宫”“大匠”等字样陶文。而“左宫”“右宫”是“左宫司空”“右宫司空”的简称,“宫司空”和“大匠”都是秦汉时期负责大型宫殿建筑营建的主要职官,过去只在阿房宫遗址同时发现这三类陶文。 从建筑时代看,该遗址始建晚于栎阳城遗址,早于秦咸阳宫遗址,营建时间应早于阿房宫,但参与营建的机构规模却与阿房宫相当,显示出该遗址建筑始建时有相当高的建筑等级,是已知秦人渭河以南修建最早的高等建筑群。 出土陶罐上发现“灋丘公”三个字,“灋”是“法”的繁体字。根据传统文字学研究,“灋”和“废”字通用,“灋丘”即废丘”。 《史记·高祖本纪》中载:“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章邯拒不投降,退保废丘。汉军无奈,遂引水灌废丘,汉王二年(前205年)六月,城破自杀。 据史记记载,刘邦与章邯的战争采用了水攻,用水去灌废丘城。恰好,东马坊遗址此次考古发现了一条填满淤泥的壕沟,北面东面均发现大面积淤泥,显示周围曾有大量水面存在。这说明废丘旁应有充裕的水源,且地势相对低洼,适用水攻。东马坊遗址南边就是古沣河河道,从沣河引水很容易实现‘灌"城,这与历史记载正相吻合。 传统主流观点认为,古书中的废丘与槐里是一个地方,大致在今天兴平市南佐村遗址一带。东马坊遗址的发现,或将否定兴平南佐遗址是废丘故址;而东马坊村遗址城市规模大、级别高,时代为战国中期;又有出土文字,符合秦汉之际文献所载的项羽所封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因此把它确定为废丘城。 “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废丘。”据文献记载,废丘之前是周懿王的都城“犬丘”,因此,废丘的确定不仅为寻找秦人故城提供了线索,也对西周都邑的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地铁五号线西马坊段因考古暂时停工 东马坊遗址,位于西安地铁五号线二期“西马坊”与“会展”两站之间。据悉,由于遗址考古原因,此段的地铁高架桥墩暂缓施工,因而成为全线建设进度相对滞后的区间。9妹了解到,为最大程度的保护遗址与保证地铁建设,五号线二期或将改变原先的既定线位与角度,避让遗址。2023-07-10 01:41:151
项羽为什么不救章邯?章邯为什么不放弃废丘?
项羽为什么不救章邯这一点在历史书上也没有合理的解释,目前存在着以下的说法,第一个就是项羽陷入齐国田荣之乱,无法分身。但这一说法又似乎不合乎逻辑,因为项羽有足足6个月的时间,而且项羽什么先打田荣,不先救章邯,或者说项羽拥有那么多人数的大军为什么不分兵解决战斗。第二个可能性就是项羽本身性格的原因所导致,项羽往往做事太意气用事,霸王的称号确实很适合他,他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比较鲁莽或者偏执。所以说项羽个人的性格也是他不救章邯的原因。章邯为什么不放弃废丘的原因可能是他一开始对项羽来救自己是抱有幻想的,甚至说他可能以为项羽肯定回来救他,但并不是这样,后来因为敌军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后来可能是因为逃不出去的原因。2023-07-10 01:41:231
韩信攻打废丘是哪一集
楚汉传奇韩信攻打废丘是52集。楚汉传奇是由博纳影业、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希世纪影视、湖南广播电视台联手安徽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高希希执导,汪海林、阎刚编剧,陈道明、何润东、秦岚、段奕宏、李依晓、杨立新、孙海英等主演的80集史诗电视连续剧。讲述的是秦始皇驾崩后,奸臣弄权,秦二世继位,残暴不仁,滥征民力,民不聊生,流寇四起。恰此风云际会之际,各英雄豪杰,烽起八荒,纷纷下海,群雄逐鹿中原。楚汉传奇于2012年12月28日在安徽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四大卫视首播,并于2013年2月11日在广西卫视二轮播出。楚汉传奇剧情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天赋异禀,目有双瞳,豪气干云,力能举鼎,二十出头,举世无伦的大英雄。刘邦年逾四十,集草根与光棍于一身,整日游手好闲,不谙劳作,父责无赖,然豪爽大度,善于结交,喜好吹牛,常以龙种自诩,与县里小吏萧何等混的极熟。秦始皇猝死,奸臣弄权,二世继位,残暴不仁,滥征民力,民不聊生,流寇四起。恰此风云际会之际,英雄豪杰、蜂起八荒,纷纷下海,群相逐鹿中原。一时间机诡百出、动人心弦的谋略战争竞相展现。恰此风云际会之际,各英雄豪杰,烽起八荒,纷纷下海,群雄逐鹿中原。英雄难过美人关,霸王、虞姬、刘邦、吕后,上演缠绵悱恻的传奇爱情。最终刘邦得胜,在延续秦朝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统治天下达四百余年的大汉帝国,史称汉高祖。2023-07-10 01:41:291
楚汉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哪里
楚汉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围攻汉中的废丘,因此没有参与彭城之战。 刘邦由出兵至彭城时,被项羽打败,关中的废丘没有被攻下。废丘的守将是章邯,围攻废丘的汉军大将是韩信, 所以刘邦东征时,韩信不在军中。 彭城之战在公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战士击溃汉军56万战士,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2023-07-10 01:41:541
章邯怎么死的
1、章邯在废丘失守后,拔剑自刎而死。2、项羽率领军队与章邯在巨鹿决战,章邯作战失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了项羽。秦朝灭亡后,章邯被封为了雍王,建都废丘。而后韩信引来大水淹没废丘,城池告破,章邯遂拔剑自刎。2023-07-10 01:42:021
关于楚汉战争的诗句
1.关于楚汉战争的诗句要霸气的 九歌·国殇[ɡuó shānɡ]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题目】:九歌·国殇 【内容】:原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张良的计谋) 约法三章(刘邦进入秦都后颁布的法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的成败) 四面楚歌(使项羽败于垓下的策略) 背水一战,鸿沟,楚河汉界,作壁上观,垓下之围,鸿门宴 逐鹿中原,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子弟,萧何月下追韩信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广东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推陈出新:韩信在关中巴蜀的时候,曾做过治粟都尉,也就是现在的粮仓管理员,当时刘邦为了打仗,预备大量粮饷,但又怕粮饷变坏,于是韩信就想出一个方法,就是推陈出新。意思是说把旧的粮饷从另一边的门送出,新的粮饷从另一边门引入。周而复始,粮饷就不会因为储存的关系而变坏。。 睢水之战:刘邦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攻打项羽三万兵马,但反而为项羽大败,汉军死伤枕藉,令睢水为之不流。 3.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 暗渡陈仓,拔帜易帜,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独当一面 1、暗渡陈仓 【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2、拔帜易帜 【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3、背水一战 【拼音】:[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4、破釜沉舟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独当一面 【拼音】: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4.描写战争的诗词~~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楚汉争霸》中韩信的诗:白日 白昼青虫飞满天.日落西山红似血.夜来月外仍有月.风雨飘摇下废丘水淹废丘 废丘 ;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 索隐孟康曰:“县名。今槐里是也。” 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 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曰槐里。”废丘山:白水河是废丘山旁边的河流。 秦末时候韩信在此用水攻之计大破秦军 便有韩信诗一首: 白昼青虫飞满天, 日落西山红似血, 夜来月外仍有月, 风雨飘摇下废丘。故又有水淹废丘智擒章邯一说。2023-07-10 01:42:091
西汉建立的茂陵县何时废弃的?
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茂陵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最多达27.7万余人。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年),茂陵被盗掘。河东郡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胡际平为主任,负责管理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请采纳2023-07-10 01:42:162
陈仓之战战役过程
陈仓之战——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典范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趋陈仓,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在汉军难以攻下陈仓之时,这时赵衍向汉王献山路小道绕过陈仓章邯军正面,刘邦另派汉将范目等率賨民军从山间小路翻山越岭绕过陈仓正面,从背后突袭陈仓,随后汉军前后夹击大败章邯于陈仓。刘邦派樊哙带兵在白水以北击败西城县丞的军队,又在雍县之南击败雍王章邯的轻车骑兵,曹参率军北上夺取雍城。章邯退往好时与汉王交战,大败。章邯再退守废丘,其弟章平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时,与废丘互为犄角。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包围章邯。刘邦派汉军东进咸阳,派曹参攻下斄县,随即曹参北上进攻章平,于好时南击破章平军。另派周勃和樊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夹击好时城。周勃、樊会将章平包围在好时:曹参独自南下取壤乡,并于壤东及高栎击破来援的三秦军;之后曹参、周勃、樊哙攻打包围于好时的章平,攻拔好时,章平逃走。汉军占领好时,打开了进入咸阳的大门。接下来曹参与周勃、樊哈又率领军队进攻咸阳,在咸阳附近与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激战,将其击败,乘胜攻克了秦帝国的都城咸阳。刘邦在汉军拿下咸阳后,首先要拿下函谷关隔绝三秦和关东的联系。塞王司马欣于项梁有恩,相对来说,三秦王中塞王是真正的项氏耳目,对东扼函谷要口,对西监视咸阳。有鉴于此,刘邦派战功赫赫的灌婴首先消灭的敌人是东方三秦之一的司马欣,派灌婴率汉军进攻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的同时,刘邦另派周勃率军向北进攻漆县,得手后追击败退的章平军和姚昂军,并与樊哙向西平定了汧、郿、频阳等县。此时的章邯已经发现情势不对,向另二秦求援,汇合章平等三秦援军进攻汉军。但刘邦让曹参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等三秦军的进攻二十余日,为汉军消灭司马欣提供了时间,随后汉军回援曹参等反击大破章平等三秦军。在消灭司马欣后,刘邦派曹参、灌婴、樊会回军继续围困废丘的军事行动。派郦商平北地,邴商率领军队北上,平定了位于今天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的北地和上郡。在焉氏打败了雍王章邯部下率领的军队,在旬邑打败了周类率领的军队,在泥阳打败了苏驵率领的军队。另派丁复、朱轸平上郡,丁复、朱轸率军奔袭北面的翟王于高奴,大破翟王攻下高奴,翟王降。派周勃、靳歙平陇西,周勃和靳歙率军向西面的甘肃进军,打败了西县县丞率领的军队,占领县城。又击败盗巴的军队,攻占了位于甘肃天水的上邽县。至此,汉军平定关中大部,唯废丘不下。汉二年六月,樊哙水淹废丘,章邯自杀,汉军完全平定关中。三秦战役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本钱,为像秦始皇那样从咸阳出发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2023-07-10 01:42:231
暗渡陈仓文言文翻译
1. 暗渡陈仓 图穷匕见 文言文及翻译 /view/22740 暗渡陈仓 【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用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解说】楚汉之争时,项羽自恃兵力强大,自封为西楚霸王,并违“先入咸阳者王”之约。而封先入关中者刘邦为汉王。刘邦从谋臣张良计,自关中回汉中时,烧毁行过之栈道,以示不复入关中。尔后,刘邦又命人重修栈道,有欲再入关中之意。项将章邯以为抢修栈道旷日时久,不以为意。岂料,汉将韩信阴率大军经密道,占陈仓,入咸阳,据关中。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此史实概括而来。 【释义】韩信:汉朝功臣,初扶项羽,后张良荐与汉高祖,不远千里至褒中,经萧何数请於汉高祖,筑坛拜将,为破楚大元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秦灭楚,百战百胜,后封三齐王,汉得天下,信功居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作战时正面佯攻,诱敌集结固守,迷惑敌人,而从侧面突袭之战略。此计与“声东击西”之计有其相似之处,二者所不同者,“声东击西”,乃隐其攻击地;而“暗渡陈仓”,乃隐其攻击路径。后喻掩人耳目,而暗中行动,或行不可告人之事,常用此语。 (至于典故,字数太多,你可以自己在网上看/mb/1/readnews?newsid=19475) 图穷匕见 ( tú qióng bǐ xiàn ) (见 通“现”,出现、显现) 【解释】: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 【近义词】: 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反义词】:显而易见 、不明真相、扑朔迷离、深不可测 【英 文】: the real intention is revealed in the end 图穷匕见在历史中的典故: 《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列传·荆轲》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生动 *** 紧张万分。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见,通“现”,所以读“现”的音。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柯”)作刺客,决心要杀死秦始皇,以解亡国威胁。 荆轲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姓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始皇的安排,那卷地图更有特别功用,里面藏着刺杀秦始皇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 秦始皇接见荆轲时,见了仇人被斩人头,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兴奋不已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出现了。荆轲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始皇推倒挣脱而逃,衣袖都撕断了,围柱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知抽剑砍伤荆轲,众大臣侍卫随后用乱刀将荆轲杀死了。“图穷匕见”现在常常用来比喻真相显露出来的意思。 (说实话,我不是很懂你的所谓“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指其典故的文言文吗?) 2. 翻译 《暗渡陈仓》 话说项羽灭了秦,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各路起义将领到各地称王。先前与众王的约定——先攻入秦都咸阳者为王——也背弃了。这引起了刘邦的极大不满,但慑于项羽的威势,不得不隐忍不发,领兵入川,烧了出入巴、蜀的栈道,将自己封闭在其中,称为汉王。后来刘邦得大将韩信,有其相助,终有出头之日。 韩信拜为大将后,随即升帐阅兵,定出军律数条,号令帐外。大小将士,因他兵权在握,也只好勉强听他的了。韩信亲自监督操练,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奇正相生,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合可分,如何可常可变。种种兵法规制,都是刘邦手下将士如樊哙、周勃、灌婴等也都不知道的。众人见识了韩信操兵,才知道他确有才学,不是寻常人可比的。于是众人都生出敬畏之心,遵守韩信号令。自他操练兵起,没有几日,已是军容严整,壁垒一新了。刘邦这时已有与项羽相抗的心思,又见韩信将军容整治得如此齐整,于是召韩信前来商议。两人心意相通,于是定于汉王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种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汉王刘邦早已同张良定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这次又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说的与张良不谋而合。刘邦高兴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同韩信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留了丞相萧何守住川地,征税收粮,接济军饷。 这时正是仲秋,天高气爽,将士们也都想要东归,于是日夜兼程,从故意道小径直奔陈仓。 雍王章邯,原本奉了项羽的密嘱,堵住汉中,作为第一道门户,防止刘邦出川。章邯时常派兵巡察,就怕刘邦出击。不过他算差了一着,总以为刘邦要想东出,必须经过栈道,而栈道被烧毁还没重修,不能通行,所以章邯安下心来,一点儿也不加防备。这天有探马来报,说汉兵已有数百人,在修理栈道。章邯笑着说:“栈道那么长,烧毁的时候容易,再修筑却是万难啊!就这么几百人,又当什么事?刘邦想要东进,当时又何必烧掉栈道,真是笨得可以了!”又有人报说,刘邦已拜年韩信为大将。章邯不知道韩信是什么人,就又派人探听消息,派出去的人回来报说了。章邯听说韩信曾经钻入胯下,就又大笑说:“胯下匹夫,也配做大将么?刘邦这么糊涂,怪不得看他做事哥笑。以前烧栈道,已是失策;现今修栈道,又只派了几百人,我倒要看他到何年何月才能修完。”于是更加轻视刘邦,全不把他放在心上。 到了八月中旬,忽然有急报传到,说是汉军已到了陈仓。章邯怀疑情报不准,跟左右人说:“栈道还没修好,汉军又从哪里出来,难道能插翅高飞么?”话虽这样说,但也不得不再派人去探听明白。没过多久,就有陈仓的沈兵逃到废邱,报称刘邦亲率大军,打下了陈仓,杀死守将。章邯这才有惊慌起来,自己想:“汉军没经过栈道,是怎么走的?难道另外有小径,可到陈仓?还是我亲自领兵,前去截击。”于是领兵数万,直奔陈仓。两军相遇,便即交战。汉军是积愤已深,各自奋不顾身,勇猛冲杀。章邯的兵士,却大多是秦的降军,勉强归附的,怎肯为章邯拼死力,送了性命?所以战没多久,章邯的军队就溃败,四散奔逃。章邯只好收拾残军败走,奔往好畤,汉军从后追杀,不肯罢休。后来章邯因为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刘邦继续率大军进击。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都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就被刘邦全部占领,为他日后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4. 翻译 《暗渡陈仓》 话说项羽灭了秦,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各路起义将领到各地称王。先前与众王的约定——先攻入秦都咸阳者为王——也背弃了。这引起了刘邦的极大不满,但慑于项羽的威势,不得不隐忍不发,领兵入川,烧了出入巴、蜀的栈道,将自己封闭在其中,称为汉王。后来刘邦得大将韩信,有其相助,终有出头之日。 韩信拜为大将后,随即升帐阅兵,定出军律数条,号令帐外。大小将士,因他兵权在握,也只好勉强听他的了。韩信亲自监督操练,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奇正相生,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合可分,如何可常可变。种种兵法规制,都是刘邦手下将士如樊哙、周勃、灌婴等也都不知道的。众人见识了韩信操兵,才知道他确有才学,不是寻常人可比的。于是众人都生出敬畏之心,遵守韩信号令。自他操练兵起,没有几日,已是军容严整,壁垒一新了。刘邦这时已有与项羽相抗的心思,又见韩信将军容整治得如此齐整,于是召韩信前来商议。两人心意相通,于是定于汉王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种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汉王刘邦早已同张良定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这次又问韩信该如何进兵。韩信说的与张良不谋而合。刘邦高兴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于是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同韩信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留了丞相萧何守住川地,征税收粮,接济军饷。 这时正是仲秋,天高气爽,将士们也都想要东归,于是日夜兼程,从故意道小径直奔陈仓。 雍王章邯,原本奉了项羽的密嘱,堵住汉中,作为第一道门户,防止刘邦出川。章邯时常派兵巡察,就怕刘邦出击。不过他算差了一着,总以为刘邦要想东出,必须经过栈道,而栈道被烧毁还没重修,不能通行,所以章邯安下心来,一点儿也不加防备。这天有探马来报,说汉兵已有数百人,在修理栈道。章邯笑着说:“栈道那么长,烧毁的时候容易,再修筑却是万难啊!就这么几百人,又当什么事?刘邦想要东进,当时又何必烧掉栈道,真是笨得可以了!”又有人报说,刘邦已拜年韩信为大将。章邯不知道韩信是什么人,就又派人探听消息,派出去的人回来报说了。章邯听说韩信曾经钻入胯下,就又大笑说:“胯下匹夫,也配做大将么?刘邦这么糊涂,怪不得看他做事哥笑。以前烧栈道,已是失策;现今修栈道,又只派了几百人,我倒要看他到何年何月才能修完。”于是更加轻视刘邦,全不把他放在心上。 到了八月中旬,忽然有急报传到,说是汉军已到了陈仓。章邯怀疑情报不准,跟左右人说:“栈道还没修好,汉军又从哪里出来,难道能插翅高飞么?”话虽这样说,但也不得不再派人去探听明白。没过多久,就有陈仓的沈兵逃到废邱,报称刘邦亲率大军,打下了陈仓,杀死守将。章邯这才有惊慌起来,自己想:“汉军没经过栈道,是怎么走的?难道另外有小径,可到陈仓?还是我亲自领兵,前去截击。”于是领兵数万,直奔陈仓。两军相遇,便即交战。汉军是积愤已深,各自奋不顾身,勇猛冲杀。章邯的兵士,却大多是秦的降军,勉强归附的,怎肯为章邯拼死力,送了性命?所以战没多久,章邯的军队就溃败,四散奔逃。章邯只好收拾残军败走,奔往好畤,汉军从后追杀,不肯罢休。后来章邯因为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刘邦继续率大军进击。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都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就被刘邦全部占领,为他日后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愚公移山 唇亡齿寒 乐不思蜀 手不释卷 暗渡陈仓 图穷匕见 文言文及译文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2023-07-10 01:44:011
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
这是来自纳兰容若的诗词《南乡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轻易的用美好的年华来换取封侯的功名,到头来多少个英雄还不是都埋在了废弃的山丘之下。 整篇的作者用荒凉的古迹来感慨世事无常,功名霸业最终也不过被历史尘埃所淹没!2023-07-10 01:44:091
秦朝名将章邯是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
赵高杀死了二世胡亥,立三世子婴做秦王。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军打垮了秦军,进入武关。子婴就用丝带系着脖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秦朝灭亡了。 项羽为诸侯联军的领袖,杀死了子婴和秦公子的宗族。屠毁咸阳,焚烧宫室,俘虏了秦国子弟和妇女,把珍宝财物搜刮在一起,诸侯们共同瓜分了。项羽为西楚霸王,负责分封天下诸侯王,消灭了秦国以后,把它的土地分为3部分,封立3个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长史司马欣,从前做栎阳狱掾,曾对项梁有过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保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 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被刘邦大将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2023-07-10 01:44:151
陈仓之战
陈仓之战关中被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陈仓之战背景:汉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刘邦利用采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一条小路出奇制胜,击败了章邯等人,夺取了汉中,为后来刘邦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刘邦主动推波助澜,借势还定三秦,亲率汉军出汉中发动灭三秦之战。刘邦采纳将领韩信建议走陈仓道,决计突袭关中,东向与项羽分天下。当初,在得知项羽将自己迁到蜀汉后,刘邦大怒,想要进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怂恿他。这时,因为收藏图书而知识大涨的萧何跳出来,说汉中又被叫做“天汉”,(指天上的银河,更进一步象征浩瀚的宇宙。)称呼很美,劝谏汉王暂时忍耐,到汉中称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刘邦听从。此时项羽正在忙于收拾齐国,现在正是时候趁机攻回关中,消灭三秦王。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五月,齐人田荣起兵反楚,兼并三齐(指项羽分封诸侯时,在原齐国故地封立的齐、胶东、济北三个诸侯国,含今山东大部)。项羽率军自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北上击齐。刘邦采纳大将韩信建议,决计突袭关中,东向与项羽分争天下。八月,刘邦以韩信为大将,曹参、樊哙为先锋,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发兵,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凤县北风州之西),突袭雍王章邯属地陈仓(今陕西宝鸡市)。章邯从雍都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被汉军击败,分别退向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乘胜分路追击,再败章邯军于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又将退至废丘的章邯残部包围。同时分兵数路略地。周勃军攻漆县(今陕西彬县),击破章平(章邯弟,一说章邯子)及雍将姚印部,攻占济(今陕西陇县西南)、陇(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回军攻克郿(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诸地;靳歙、郦商军攻占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等郡;灌婴军兵抵栎阳(塞都,今陕西富平东南),迫塞王司马欣出降。汉军继续向北深入,兵至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南鱼河堡),翟王董翳亦出降。至此,汉军攻占关中大部,基本实现了还定三秦的战略目的。2023-07-10 01:44:221
雍王章邯的封地在哪都城是哪
章邯被项羽封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2023-07-10 01:47:081
张耳陈浴的文言文翻译
1. 古文翻译 【译文】张耳、陈余都是战国末年魏国有名的人士。 自秦国灭魏以后,秦便悬赏追捕此二人。于是,张耳与陈余都隐姓埋名逃到了陈国,在陈国作了个守卫里门的小职,用以糊口。 一次,有一小吏曾因一小小过失要鞭打陈余,陈余顿时怒火中烧,欲起而反抗,张耳从旁用脚故意踩了他一下,示意要陈余接受鞭打之刑。待那小吏走了以后,张耳就把陈余叫到一桑树下,批评他说:“我当初是如何对你说的,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意想死于一小吏之手吗?”越王勾践忍辱居于石室,韩信也曾受跨下之辱,这些人都能暂时屈忍于小小的侮辱,才在以后成就大功业。 陈余肤浅暴躁,和张耳相比则相差甚远,因此后来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2. 张耳陈余 怎么翻译 陈涉在蕲起兵,到了陈这个地方,拥有数万之众的兵力张耳陈余前来拜见陈涉,陈涉和他的部下多次听闻张耳和陈余的贤能,就是还没见过面,能见他们都很高兴。 当地的豪杰父老就劝说陈涉道:“将军身穿坚固的铠甲,手拿锐利的武器,率领着士兵讨伐暴虐的秦国,重立楚国的政权,使灭亡的国家得以复存,使断绝的子嗣得以延续,这样的功德,应该称王。况且还要督察、率领天下各路的将领,不称王是不行的,希望将军立为楚王。”陈涉就此征求陈涉、张耳的看法,他二人回答说:“秦国无道,占领了人家的国家,毁灭了人家的社稷,断绝了人家的后代,掠尽百姓的财物。将军怒目圆睁,放开胆量,不顾万死一生,是为了替天下人除残去暴。如今刚刚打到陈地就称王,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希望将军不要称王。赶快率兵向西挺进,派人去拥立六国的后代,作为自己的党羽,给秦国增加敌对势力。给它树敌越多,它的力量就越分散,我们的党羽越多,兵力就越强大,如果这样,就用不着在辽阔的旷野荒原上互相厮杀,也不存在坚守强攻的县城,铲除暴虐的秦国,就可以占据咸阳向诸侯发号施令。各诸侯国在灭亡后又得以复立,施以恩德感召他们,如能这样,那么帝王大业就成功了。如今只在陈地称王,恐怕天下的诸侯就会懈怠不相从了。”陈涉没听从他们的意见,于是自立称王。 3.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4. 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於心乎?”乃仰绝肮,遂死。【集解】:韦昭曰:“肮,咽也。”【索隐】:苏林云:“肮,颈大脉也,俗所谓胡脉,下郎反。”萧该或音下浪反。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索隐】:韦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取。”崔浩云:“奉事公主。”小颜云:“尚,配也。易曰‘得尚于中行",王弼亦以尚为配。恐非其义也。於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5. 问《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於心乎?”乃仰绝肮,遂死。【集解】:韦昭曰:“肮,咽也。”【索隐】:苏林云:“肮,颈大脉也,俗所谓胡脉,下郎反。”萧该或音下浪反。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张敖已出,以尚鲁元公主故,封为宣平侯。【索隐】:韦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取。”崔浩云:“奉事公主。”小颜云:“尚,配也。易曰‘得尚于中行",王弼亦以尚为配。恐非其义也。於是上贤张王诸客,以钳奴从张王入关,无不为诸侯相、郡守者。及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张王客子孙皆得为二千石。 6. 《背水一战》文言文翻译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原文】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译文】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 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 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 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 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2023-07-10 01:47:151
张耳陈余传第二原文及翻译,张耳陈余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张耳陈余传第二 【说明】本传叙述张耳、陈余二人的交游、政治生活和矛盾斗争。张耳、陈余都是战国末年浪迹社会的儒生,结成密友。秦统一后,颇不得志。故秦未投身陈涉起义。当时鱼龙混杂,参加反秦起义者的思想极为复杂。张、陈二人当了复建赵国的将相之后,因争权和思想不一而分道扬镳,成了冤家,陈余投靠赵、楚,张耳则投靠汉 刘邦 。汉高帝三年(前204),张耳灭赵,杀了陈余,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史记》以张、陈二人合传,因其政治生活和私人交游,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特点及反面的教育意义;传未讥其“以势利交”,入木三分。《汉书》本传大致袭取《史》传之文,传未增加“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等语,也是重申 司马迁 的批判之意。 张耳,大梁人也(1),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2)。尝亡命游外黄(3),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4),亡邪父客(5)。父客谓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为请决(6),嫁之。女家厚奉给耳,耳以故致千里客,宦为外黄令(7)。 (1)大梁:县名。今河南开封市。(2)魏公子毋忌:即 信陵君魏无忌。(3)外黄:县名。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4)庸奴其夫:视其丈夫如庸夫。(5)亡邸:私奔之意,父客:父时之 宾客。(6)请决:请决绝于前夫而嫁于 张耳。(7)外黄令:外黄县之长官。 陈余,亦大梁人,好儒术。游赵苦隆(1),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余年少,父事耳,相与为刎颈交(2)。 (1)赵:指 战国时赵国,都 邯郸(今河北 邯郸市)。苦陉:县名。在今河北定县南。(2)刎颈交:言交情深重,虽断颈绝头而无所顾。 高祖为布衣时,尝从耳游。秦灭魏(1),购求耳千金,余五百金。两人变名姓,俱之陈(2),为里监门(3)。吏尝以过笞余,余欲起,耳摄使受笞(4)。吏去,耳数之曰(5):“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余谢罪。 (1)魏:指 战国时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2)陈:县名。今河南 淮阳县。(3)监门:守门。(4)摄:《 史记》作“蹑之”。(5)数(shǔ):指责。(6)谢罪:认错。 陈涉起蕲至陈,耳、余上谒涉(1)。涉及左右生平数闻耳、余贤,见,大喜。 (1)上谒:通名进见。 陈豪桀(杰)说涉曰:“将军被坚执锐,帅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功德宜为王。”陈涉问两人(1),两人对曰:“将军_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之计,为天下除残。今始至陈而王之,视(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2),自为树党。如此,野无交兵,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3),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4)。”涉不听,遂立为王。 (1)两人:指 张耳、陈余。(2)立六国后:言立已被秦灭掉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之后裔为王。(3) 咸阳:秦朝京都。在今陕西 咸阳市东北。(4)解:思想离散之意。 耳、余复说陈王曰:“大王兴梁、楚(1),务在入关(2),未及收河北也(3)。臣尝游赵,知其豪桀(杰),愿请奇兵略赵地。”于是陈王许之,以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耳、余为左右校尉,与卒三千人,从白马渡河(4)。至诸县,说其豪桀(杰)曰:“秦为乱政虐刑,残灭天下,北为长城之役,南有五领(岭)之戍(5),外内骚动,百姓罢(疲)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6),财匮力尽,重以苛法,使天下父子不相聊(7)。今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莫不响应,家自为怒,各报其怨,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今以张大楚(8),王陈(9),使吴广、周文将卒百万西击秦。于此时而不成封侯之业者,非人豪也。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10),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11),此一时也。”豪桀(杰)皆然其言。乃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信君。下赵十余城,余皆城守莫肯下。乃引兵东北击范阳。范阳人蒯通说其令徐公降武信君(12),又说武信君以侯印封范阳令(13)。语在《通传》。赵地闻之,不战下者三十余城。 (1)梁:即魏。指魏地。楚:指 战国时楚国之地。(2)关:指 函谷关。(3)河北:指黄河以北。(4)白马:津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河:今黄河。(5)五岭:指绵延在今赣、湘、粤、桂等省边境的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6)头会箕敛:按人头收谷,用箕收取之,谓赋税苛重。 (7)不相聊:不能相依为生。聊:依赖。(8)大楚: 陈胜起义所建的国号。(9)王陈:称王于陈。(10)无道之君:指 秦二世皇帝。(11)割地之业:指封 诸侯。(12)武信君: 武臣自号。(13) 范阳:县名。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 至邯郸(1),耳、余闻周章军入关 (2),至戏却(3);又闻诸将为陈王徇地,多以谗毁得罪诛。怨陈王不以为将军而以为校尉(4),乃说武臣曰:“陈王非必立六国后。今将军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5),不王无以填(镇)之。且陈王听谗,还所,恐不得脱于祸。愿将军毋失时。”武臣乃听,遂立为赵王。以余为大将军,耳为丞相。 (1) 邯郸:县名。今河北 邯郸市。(2)周章:即上段中提到的周文。(3)戏: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却:退兵。(4) 校尉:武官名。位次于将军。(5)介:单独之意。 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臣等家,而发兵击赵。相国房君谏曰(1):“秦未亡,今又诛武臣等家,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从其计,徙系武臣等家宫中,封耳子敖为成都君,使使者贺赵,趣(促)兵西入关(2)。耳、余说武臣曰:“王王赵非楚意,特以计贺王(3)。楚已灭秦,必加兵于赵。愿王毋西兵,北徇燕、代(4),南收河内,以自广。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必不敢制赵。”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使韩广略燕,李良略常山(5),张d略上党(6)。 (1) 相国:起义军政权中的官名。(2)促兵:催促 武臣发兵。(3)计:言权宜之计。 (4)燕、代:指 战国未年燕国、代国之地,在今河北北部、辽宁等地区。(5)常山:郡名。即恒山郡,治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6)上党:郡名。治长子(今山西长子市)。 韩广至燕,燕人因立广为燕王。赵王乃与耳、余北略地燕界。赵王间出(1),为燕军所得。燕囚之,欲与分地 (2)。使者往,燕辄杀之,以固求地。耳、余患之。有P养卒谢其舍曰(3):“吾为二公说燕(4),与赵王载归。”舍中人皆笑曰:“使者往十辈皆死,若何以能得王?”乃走燕壁。燕将见之,问曰:“知臣何欲?”燕将曰:“若欲得王耳(5)。”曰:“君知张耳、陈余何如人也?”燕将曰:“贤人也。”曰:“其志何欲?”燕将曰:“欲得其王耳。”赵卒笑曰:“君未知两人所欲也。夫武臣、张耳、陈余,杖马下赵数十城(6),亦各欲南面而王。夫臣之与主,岂可同日道哉!顾其势初定(7),且以长少先立武臣(8),以持赵心。今赵地已服,两人亦欲分赵而王,时未可耳。今君囚赵王,念此两人名为求王,实欲燕杀之,此两人分赵而王。夫以一赵尚易燕(9),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挚(10),而责杀王,灭燕易矣。”燕以为然,乃归赵王。养卒为御而归。 (1)间出:私出。(2)燕囚之,欲与分地:燕胁令赵割地予燕。(3)P养卒:伙夫。谢其舍:辞告舍主人。(4)二公:指 张耳、陈余。(5)若:你。(6) (chuī):马鞭。(7)顾:思念,考虑。(8)长少:言年龄大小。(9)易:轻,轻视。(10)左提右挚:言互相扶持。 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赵王复使良略太原(1)。至石邑(2),秦兵塞井陉(3),未能前。秦将诈称二世使使遗良书(4),不封(5),曰:“良尝事我,得显幸,诚能反赵为秦,赦良罪,贵良。”良得书,疑不信。之邯郸益请兵。未至,道逢赵王姊,从百余骑。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良。良素贵,起,惭其从官。从官有一人曰:“天下叛秦,能者先立。且赵王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6),请追杀之。”良以得秦书,欲反赵,未决,因此怒,遣人追杀王姊,遂袭邯郸。邯郸不知,竟杀武臣。赵人多为耳、余耳目者,故得脱出。收兵得数万人。客有说耳、余曰:“两君羁旅(7),而欲附赵,难可独立;立赵后,辅以谊(义),可就功。”乃求得赵歇(8),立为赵王,居信都(9)。 (1)太原:郡名:治 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2)石邑:县名。在今河北井陉县东南。(3)井陉:县名。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4)二世: 秦二世皇帝。(5)不封:故意不封信口,以泄露内容,引起对方互相猜疑。(6)女儿:言妇女。(7)羁(jī)旅。寄居作客。(8)赵歇: 战国时赵国的后裔。(9)信都:县名。今河北邢台市。 李良进兵击余,余败良,良走归章邯(1)。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徒其民河内(2),夷其城郭(3)。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4),王离围之(5)。余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章邯军巨鹿南棘原(6),筑甬道属河(7),恫王离。王离兵食多,急攻巨鹿。巨鹿城中食尽,耳数使人召余,余自度兵少,不能敌秦,不敢前。数月,耳大怒,怨余,使张d、陈释往让余曰(8):“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胡不赴秦俱死(9)?且什有一二相全。”余曰:“所以不俱死,欲为赵王、张君报秦。今俱死,如以肉喂虎,何益?”张s、陈释曰:“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余曰:“吾顾以无益。”乃使五千人令张s、陈释先尝秦军(10),至皆没。 (1) 章邯:秦将。(2)河内:指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3) 夷:平。(4) 巨鹿:县名。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5)王离:秦将。 王翦之子。(6)棘原;邑名。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7)甬道:两旁筑了墙的通道。河:指漳水。(8)让:责备。(9)胡:何。(10)尝:尝试。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得万余人来,皆壁余旁。 项羽 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军。诸侯军乃敢击秦军,遂虏王离。于是赵王歇、张耳得出巨鹿。与余相见,责让余,问张s、陈释所在。余曰:“s、释以必死责臣,臣使将五千人先尝秦军,皆没。”耳不信,以为杀之,数问余。余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1)!岂以臣重去将哉(2)?”乃脱解印缓与耳,耳不敢受。余起如厕(3),客有说耳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今陈将军与君印缓,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耳乃佩其印,收其麾下。余还。亦望耳不让,趋出。耳遂收其兵(4)。余独与麾下数百人之河上泽中渔猎。由此有隙。 (1)望:怨望。(2)岂以臣:吴询以为,其下夺一“为”字。(3)如厕:上厕所。(4)兵:指军队。 赵王歇复居信都。耳从项羽入关。项羽立诸侯,耳雅游,多为人所称(1)。项羽素亦闻耳贤,乃分赵立耳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国。 (1)称:称誉,赞扬。 余客多说项羽:“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羽以余不从入关。闻其在南皮(1),即以南皮旁三县封之。而徒赵王歇王代(2)。 (1)南皮:县名。在今河北南皮县北。(2)代:县名。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耳之国,余愈怒曰:“耳与余功等也,今耳王,余独侯。”及齐王田荣叛楚,余乃使夏说说田荣曰(1):“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王恶地,今赵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请以南皮为I蔽(2)。”田荣欲树党,乃遣兵从余。余悉三县兵,袭常山王耳。耳败走,曰:“汉王与我有故(3),而项王强,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4):“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5)。东井者,秦分也(6)。先至必王。楚虽强。后必属汉。”耳走汉。汉亦还定三秦(7),方围章邯废丘。耳谒汉王,汉王厚遇之。 (1)夏说说:前一“说”,读yuè。后一“说”,读shuì,以言论劝人。(2)I蔽:犹言藩屏。(3)有故:有旧交情。(4)甘公:有说是天文学家 甘德。(5)东井:星名,即井宿。(6)秦分(fèn):秦的分野。(7) 三秦:指 项羽分封的秦将 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等占据的关中地区。(8)废丘:县名。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余已败耳,皆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余(1),立以为代王。余为赵王弱,国初定,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1)德余:对陈余感恩戴德。 汉二年,东击楚,使告赵,欲与俱。余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求人类耳者(1),斩其头遗余(2),余乃遣兵助汉。汉败于彭城西(3),余亦闻耳诈死,即背汉。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4),斩余水上(5),追杀赵王歇襄国。 (1)类:貌似。(2)遗(wèi):送给,(3)彭城:县名。今江苏 徐州市。(4)井陉:井陉口。在今河北井陉县东。(5)(chè)水:即槐河。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东流入滏阳河。 四年夏,立耳为赵王。五年秋,耳薨,谥曰景王。子敖嗣立为王,尚高祖长女鲁元公主(1),为王后。 (1)尚:娶公主为妻,称“尚”。 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1),赵王旦暮自上食(2),体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骂署(3),甚慢之。赵相贯高、赵午年六十余,故耳客也,怒曰:“吾玉屠王也(4)!”说敖曰:“天下豪桀(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皇帝甚恭,皇帝遇王无礼,请为王杀之。”敖啮其指出血(5),曰:“君何言之误!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复国,德流子孙,秋豪(毫)皆帝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等十余人相谓曰:“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背德。且吾等义不辱,今帝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汗王为(6)?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1)平城:县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2)上食:献上饮食。(3)箕踞:古人坐于席上,坐则跪,行则膝前,以此为敬。若伸两足,则手据膝,故若箕状,此为傲慢不敬之态。(4)孱(chán)王:懦弱的君主。(5)敖啮其指出血:张敖以此表示至诚而誓不背汉。啮(niè):用牙啃或咬。(6)何乃汗王为:言何必给王造成不良影响。 八年,上从东垣过(1)。贯高等乃壁人柏人(2),要(邀)之置厕(侧)。(3)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入者,迫于人!”不宿去。 (1)东垣:县名。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2)壁人:置入于壁中。 柏人:县名。在今河北内丘县东北。(3)要(邀)之置厕:在 驿站之侧拦截高祖。置:驿置, 驿站。厕:同“侧”。 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告之。于是上逮捕赵王诸反者。赵午等十余人皆争自到,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等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天;公等死,谁当白王不反者(1)?”乃槛车与王诣长安(2)。高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不知也。”吏榜笞数千,刺燕(3),身无完者(4),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乃女乎!”廷尉以贯高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5)。”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之(6),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7)。”上使泄公持节问之舆前(8)。n(仰)视,泄公劳苦如平生欢(9)。与语,问张王果有谋不(否)。高曰:“人情岂不各爱其父母妻子哉?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10)!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根所以(11),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具以报上,上乃赦赵王。 (1)白:说明。(2)槛车: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的有栅栏的车。(3)刺(ruò):以铁刺之,又烧灼之。(4)身无完者:体无完肤。(5)以私问:以私情相问。(6)素知之:平素了解此人。(7)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言贯高重信义。(8)(biāo)舆:竹编的舆床。 (9)劳苦:慰劳。(10)易:代。(11)具道:具体说明。本根所以:根由原因。 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之,告曰:“张王已出,上多足下(1),故赦足下。”高曰:“所以不死,白张王不反耳。今王已出,吾责塞矣(2)。且人臣有篡弑之名,岂有面目复事上哉!”乃仰绝亢(吭)而死(3)。 (1)多:犹重。(2)责塞:尽责之意。(3)吭:喉咙。 敖已出,尚鲁元公主如故,封为宣平侯。于是上贤张王诸客,皆以为诸侯相、郡守。语在《田叔传》。及孝惠、高后、文、景时,张王客子孙皆为二千石。 初,孝惠时,齐悼惠王献城阳郡(1),尊鲁元公主为太后(2)。高后元年,鲁元太后薨。后六年,宣平侯复薨。吕太后立敖子偃为鲁王,以母为太后故也 (3)。又怜其年少孤弱,乃封敖前妇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废鲁王及二侯,孝文即位,复封故鲁王偃为南宫侯。薨,子生嗣。武帝时,生有罪免,国除。元光中,复封偃孙广国为睢陵侯。薨,子昌嗣。太初中,昌坐不敬免,国除。孝平元始二年,继绝世,封敖玄孙庆忌为宣平侯,食千户。 (1)城阳郡:郡治城阳(在今山东鄄城东南)。(2)尊鲁元公主为太后:鲁元公主与齐悼惠王是姊弟关系,悼惠何能尊鲁元为后呢?惠帝之张后乃张敖女,而鲁元是张敖妻,由外戚关系言,鲁元成了惠帝之妻母。悼惠为结欢于 吕后,乃依惠帝与鲁元之关系,而尊称之为母。(3)此几句言张偃以母鲁元为齐王太后之故,得以立为鲁王。(若按张敖宣平侯之爵,张偃只能为侯。) 赞曰:张耳、陈余,世所称贤,其宾客P役皆天下俊桀(杰),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然耳、余始居约时(1),相然信死(2),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向)者慕用之诚(3),后相背之戾也(4)!势利之交,古人羞之,盖谓是矣。 (1)居约时:贫践俭约之时。(2)然信:犹“然诺”。(3)向者:往昔。(4)戾:违。2023-07-10 01:47:211
秦朝最后一个大将,章邯打不过项羽,为何还打不过刘邦?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严谨,严格意义上说章邯不是打不过刘邦,而是打不过韩信。当年章邯不是败于刘邦,而是败于韩信。章邯打不过韩信很正常,当时又有几个人能打得过韩信。小编个人认为,章邯应该算是秦末汉初第三名将。韩信和项羽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至于这两位谁是第一,要看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小编觉得韩信应该是第一名将,项羽可以称为第二名将。章邯这个第三名将就等于地主家里的小二,碰到了两个农民家里的大王和小王。章邯这个小二,被大王和小王分别削了一顿。秦二世上台以后,秦朝名将迅速凋零。章邯可以称得上秦朝最后一位名将。这位秦朝名将的本专业却不是打仗。章邯原来的官职为少府,一个管理财政的官员。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秦朝无力镇压,周文的西征大军一直打到了关中。为了镇压周文大军,秦二世释放骊山囚徒,组成一支大约三十万人部队。由于当时秦朝名将已经基本凋落,身为少府的章邯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章邯率领这支新组建的杂牌军,踏上了平定农民起义的征途。章邯面对第一个敌人便是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周文西征军。章邯第一战便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华,一战打败了周文,把周文的几十万大军顷刻间全部打垮。接着章邯东出函谷关。章邯在荥阳附近击败了吴广的西征军,杀死了义军首领田臧和李归。章邯又马不停蹄接连击败了邓说,伍徐,蔡赐,宋留,陈胜等人。在章邯大军的逼迫之下,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陈胜吴广这支义军基本上被破灭。接着章邯又包围了魏咎,击败了楚国和齐国的联军,杀死了魏相周巿和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被迫自杀,魏豹和田荣仓皇逃走。接下来章邯连续败于项梁。项梁连续打败章邯之后,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后来章邯在定陶打败楚军,并且杀死了项梁。各路义军在章邯的打击下,纷纷转入低潮。章邯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华,为秦朝又续命几个月。此时的章邯也犯了一个错误,他错误的以为楚地的义军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渡过黄河攻击赵地。由于章邯没有彻底消灭楚军,给了楚军喘息的机会,楚军又很快重整旗鼓。章邯在赵地又打败了赵国军队,并且把赵军主力包围在巨鹿。被包围的赵国,向其他诸侯求援。这时候项羽率领楚军来到了巨鹿附近。项羽直接和章邯正面交锋。项羽渡过漳水之后破釜沉舟,在巨鹿附近九战九捷,势不可挡。项羽军队短时间内打垮了王离的长城军团。王离、苏角、涉间要么被俘、要么被杀。章邯在这一战败下阵来。章邯只得率领秦军后撤,项羽对秦军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棘原。章邯把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形成僵持局面,但是明显项羽占据上风,项羽随时都有可能灭掉章邯。此时秦朝内部完成了权力的转变,赵高掌握秦朝的实权。赵高想把巨鹿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章邯身上。在前有追兵,后无退路的情况下,章邯选择了投降项羽。后来项羽在新安杀了章邯所带的二十万降军,章邯成了光杆司令,成了秦人眼中的罪人。项羽大封天下的时候,把关中一分为三。项羽封章邯为雍王,封地在咸阳以西,都城在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封地在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都城在栎阳;封董翳为翟王封地在咸阳以北,主要在上郡,建都在高奴。项羽等于把秦人眼中的三个罪人全部封在了秦地,我们称这三个秦人眼中的罪人为三秦。项羽分封三秦的主要目的是肢解关中,同时利用三秦来防备刘邦。所以在分封的时候,项羽把最能打仗的章邯封到了离刘邦最近的地方。即使章邯被项羽打败,并不能说章邯不能打仗。他也曾经横扫中原,打得各路义军纷纷投降。如果以刘邦的战斗力来说,他肯定打不过章邯,即使是已经被项羽打掉精气神的章邯。非常不幸的是章邯没有遇到刘邦,他遇到的是一个不比项羽差的韩信。韩信被封为大将军以后,开始琢磨如何率领汉军离开蜀中。韩信很快就想到了办法。韩信一方面命令士兵大规模地修筑栈道,一方面又命令汉军偷偷地在陈仓一带集合。章邯也好,项羽也好,他们都把精力放在了被烧的栈道上。这时韩信带着刘邦的精锐部队突然直扑陈仓。陈仓守军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被韩信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章邯亲自帅军驰援,但是也不能改变失败的命运。在韩信的打击之下,章邯只能边战边退一直退到了废丘。韩信率军队顺势围困了废丘,章邯被围困废丘之后再也没有走出来。十个月后,汉军引水冲灌废丘。废丘被汉军攻破,废丘被攻破之际,章邯引刀自杀。章邯做为掌管宫廷财政的少府在秦朝危亡之际,率领三十万杂牌部队驰骋疆场。章邯在遇到项羽之前可以说没有遇到多少打击,可惜的是秦朝太过残暴,可惜的是章邯遇到了项羽和韩信。章邯先是败于项羽,再是败于韩信。章邯最后没有再一次选择投降,而是选择自杀。章邯在最后时刻,保持了自己的最后一点名节。2023-07-10 01:47:384
秦末名将章邯,为何在受封秦王后,连刘邦都斗不过?
是因为这个大将军他身边有非常多的跟随者,这些跟随者对他都是绝对的忠诚的,一直保护他,刘邦斗不过他。2023-07-10 01:48:094
陈仓之战中,韩信给刘邦想出了什么计谋?
在项羽主持分封以后的五月间,没有得到封王的齐国田荣,率兵赶走了新封为临淄王的田都,接着又杀死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并和没有得到封地的彭越结合起来,攻杀济北王田安,据有三齐之地。同年八月,韩广不肯移到辽东去,被新封的燕王臧茶所杀。十月,陈余在田荣的鼓动和支持下赶走了常山王张耳,迎回了赵王歇,自己被立为代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东方战乱不停。项羽被东方的战乱所牵制,无暇西顾,正好给刘邦的发展造成了一个好机会。韩信向刘邦建议说:“项羽虽被东方牵制,但关中有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把守着,我们可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乘其不备,向关中地区突破,然后再直接攻打项羽。”刘邦欣然接受了韩信的建议。刘邦重修栈道的消息早有探子报告了章邯。章邯心里盘算,被刘邦烧毁的栈道有三百多里,而且地势险要,在短期内是没有办法修复的。可他哪里知道,汉军修复栈道不过是用来麻痹他的烟幕而已。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韩信率兵日夜兼程,直取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章邯听到消息,大吃一惊,心想,栈道烧了还没修复,难道汉军是从天上飞过来的吗?他顾不得多想,便匆匆忙忙地带领队伍前去抵挡,他哪里知道,刘邦的军队是从多年来断行的故道到达陈仓的。两军相遇,立即交锋。汉军久思东归,如同下山猛虎,而陈仓的守兵却毫无准备,章邯的雍军节节败退。刘邦当初入关后,曾约法三章,关中的老百姓仍记忆犹新,如今见汉军又回来,便夹道欢迎。汉军势如破竹,很顺利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占领了关中大块土地,章邯败退到了建都的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韩信首先拿下了咸阳,卡住了章邯东逃的去路,然后又回兵攻打废丘。他查看了地形,见废丘面临渭水,防守严密,决定智取,不予强攻,便派樊哙诸将限期完成截断渭水下流的任务。水不下泄,顿时水势猛涨,如万马奔腾,涌向废丘,城中军民大乱。正在策划加固城防的章邯吃了一惊,以为是汉兵攻破城池,连忙外出查看,只见大街小巷全都是水了,只好急忙带着家小和将士们从北门水浅处逃出城去。韩信一面整队人城,安抚百姓,一面又派樊哙领兵追击章邯。章邯失去了都城,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人困马乏,无力再战,就拔剑自刎了。不久,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也都投降刘邦。不到三个月的工夫,关中地区就全归汉王所有了。刘邦取得关中之后,继续迷惑项羽说:“义帝(楚怀王)曾说‘先入关者王之",现在我平定三秦,只不过是实现义帝的诺言,决没有东下出关的意思。”项羽信以为真,决定暂时放下刘邦,先去平定东方。刘邦、韩信趁此时机在关中休整部队,养精蓄锐。汉王还下令,除执行原来的“约法三章”以外,开放从前秦国的园林,让农民耕种。这样一来,刘邦很快便在关中站稳了脚跟。2023-07-10 01:50:081
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哪里?
关于彭城之战,韩信是否在彭城参战,历来就是有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韩信就在彭城,另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不在彭城而是在废丘围攻章邯,那么彭城之战,韩信到底在哪里?如果韩信真的在彭城,怎么刘邦会被项羽打得如此惨败?要解读这些疑问,得先了解一下韩信被刘邦重用之后大概过程以及具体行踪。韩信被刘邦重用是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开始的,萧何以自己亲自追寻韩信给刘邦证明了韩信的重要性,刘邦答应了萧何封韩信为大将军。在登坛拜将之后,刘邦还亲自与韩信就天下的局势进行交谈,韩信给刘邦策划了夺取整个天下的军事战略,刘邦能成为西汉开国皇帝,识人用人的水平非常高,在那个时代,识人用人的水平没有人能比得上刘邦,经过一番交谈,刘邦认定韩信是一个可用之材。刘邦登坛拜将注意,这里说的是可用之材,这个时候刘邦与韩信的所有认识都只能凭借双方的交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两人谈的是理论,至于理论能不能成为现实,只需要经过一番实践的检验,你要知道刘邦给韩信的职务是大将军,大将军差不多就是军队的总司令了,当时是乱世,刘邦是绝对不可能就凭借萧何、夏侯婴的大力推荐,以及自己与韩信的一番交流,就把自己的军队交给韩信来管理的,从后来刘邦屡次夺了韩信兵权也能看出,即使交给韩信兵权,刘邦也不放心。乱世之中,刘邦是一定要牢牢控制兵权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首义者陈胜与吴广的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牢牢控制兵权,导致兵权四分五裂,才早早失败,刘邦不会犯这个错误的,所以刘邦即使拜韩信为大将军,其实也没有给韩信兵权,仅仅把韩信当成自己的军事参谋长,从还定三秦的战争中就能看出。大将军韩信刘邦从汉中打进关中,是采用了韩信提供的谋略,但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刘邦能打进关中除了韩信的谋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刘邦攻击陈仓时,赵衍提供了一种小路绕到了陈仓背后,才最终在陈仓打退了章邯,攻进了关中,而韩信在整个还定三秦的战争中,没有任何记载,只有一句话:《史记 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这里只说了刘邦带兵在陈仓击败了章邯,章邯退到好畤又被打败,再退到废丘又被围困,于是刘邦就拿下整个三秦之地。还定三秦之战没有韩信参与的记录,而刘邦手下的将军,如周勃、曹参、樊哙、夏侯婴、灌婴这些人参与还定三秦之战都在史书有记载,那么可以确定的是,韩信虽然参与了还定三秦之战,但只是作为军事参谋给刘邦提提意见的,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在前线打仗的将军是周勃、曹参、樊哙、夏侯婴、灌婴,没有韩信。楚汉战争刘邦拿下了三秦之地后,东出函谷,打进中原,接近收复了五路诸侯,并联合五路诸侯的军队合计56万打进了项羽西楚国的都城彭城,这个时候的刘邦志得意满,连项羽的都城都被占领,那么下一步只要击败了项羽,是不是整个天下都是刘邦的呢?没错,这个时候刘邦开始膨胀起来,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击败项羽拿下天下了,那么还需要韩信吗?想想看,如果彭城之战刘邦打胜了,还需要韩信吗?不需要了,如果彭城之战刘邦胜了,历史上可能没有韩信这个人了,刘邦在还定三秦的战役中把韩信当成军事参谋,在彭城之战同样是如此,等于是刘邦把韩信雪藏了起来。彭城之战关于这一系列的战争记载在韩信的传记中只有几句话:《史记 淮阴侯列传》: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这些记载在韩信传记中内容,都是在讲刘邦在整个战役的过程,尤其是那句“四月,至彭城”,就说明了韩信也跟刘邦一起到了彭城,如果韩信不在彭城,把刘邦整个的过程记在韩信的列传中干什么?只有韩信参与了,才会这样记。韩信另外,韩信开始有带兵参战记载是从京索之战开始的,这已经是彭城之战后了,韩信收兵与刘邦在荥阳会同,然后在京、索两地击败了楚军,并稳固了阵地,京、索在荥阳南边,荥阳离废丘有几百公里,刘邦在彭城战败后,是一路车马向西逃,中间一刻也没有停顿,楚军就在后面追,同样也没有停顿,如果韩信在废丘,怎么可能这么快得知消息,又从废丘擅自赶到荥阳呢?同时,在废丘围攻章邯的人中,史书上的记载没有韩信,但是其他将领的记载是有的,比如周勃、曹参和灌婴,在这三人的传记中明确记载他们在废丘围攻章邯,另外,章邯自杀是在公元前205年6月,而京索之战发生时间也是公元前205年6月,韩信是不可能从废丘飞到京索的。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当时又没有现代化通讯手段,没有刘邦的命令韩信就算有兵权也不敢从废丘率军到荥阳,况且刘邦在彭城被打败后,一路南逃连自己儿子女儿都顾不上,怎么可能顾得上调韩信呢,唯一的可能就是韩信在彭城,随着刘邦一起逃,在逃亡的过程中收拢了汉军的溃兵,然后在京索建立了防线,同时因为韩信在彭城,所以很多情报是知道的,才能在京索之间阻击楚军。所以,彭城之战期间,韩信就在彭城,但是韩信没有指挥权,仍然和还定三秦之战一样,是刘邦的高级军事参谋,只负责出谋划策,不负责具体的军事行动,刘邦才是56万诸侯联军的总指挥,因此彭城之战失败的主要责任是由刘邦来负责的。2023-07-10 01:50:185
关于楚汉战争的诗句
1.关于楚汉战争的诗句要霸气的 九歌·国殇[ɡuó shānɡ]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题目】:九歌·国殇 【内容】:原文: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张良的计谋) 约法三章(刘邦进入秦都后颁布的法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的成败) 四面楚歌(使项羽败于垓下的策略) 背水一战,鸿沟,楚河汉界,作壁上观,垓下之围,鸿门宴 逐鹿中原,无颜见江东父老.,江东子弟,萧何月下追韩信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广东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推陈出新:韩信在关中巴蜀的时候,曾做过治粟都尉,也就是现在的粮仓管理员,当时刘邦为了打仗,预备大量粮饷,但又怕粮饷变坏,于是韩信就想出一个方法,就是推陈出新。意思是说把旧的粮饷从另一边的门送出,新的粮饷从另一边门引入。周而复始,粮饷就不会因为储存的关系而变坏。。 睢水之战:刘邦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攻打项羽三万兵马,但反而为项羽大败,汉军死伤枕藉,令睢水为之不流。 3.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楚汉战争的成语: 暗渡陈仓,拔帜易帜,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独当一面 1、暗渡陈仓 【拼音】:àn dù chén cāng 【解释】: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2、拔帜易帜 【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3、背水一战 【拼音】:[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4、破釜沉舟 【拼音】:[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独当一面 【拼音】: dú dāng yī miàn ] 【解释】: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4.描写战争的诗词~~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5.楚汉争霸》中韩信的诗:白日 白昼青虫飞满天.日落西山红似血.夜来月外仍有月.风雨飘摇下废丘水淹废丘 废丘 ;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 索隐孟康曰:“县名。今槐里是也。” 韦昭曰:“周时名犬丘,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曰废丘。”正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废丘,故城在雍州始平县东南十里。 地理志云汉高二年,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更废丘曰槐里。”废丘山:白水河是废丘山旁边的河流。 秦末时候韩信在此用水攻之计大破秦军 便有韩信诗一首: 白昼青虫飞满天, 日落西山红似血, 夜来月外仍有月, 风雨飘摇下废丘。故又有水淹废丘智擒章邯一说。2023-07-10 01:52:151
还定三秦之战
还定三秦之战。三秦之战不仅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一步,也是汉朝建立的前奏。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刘邦和项羽的争夺天下战争结束后,项羽将18个诸侯王分封各地,自己称为西楚霸王。为了防止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将巴、蜀、汉中封给刘邦,并将关中分割为三份,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这就是三秦之战的导火索。三秦之战是刘邦率领汉军铲除秦朝灭亡后三秦势力的一场战役,三秦原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关中是秦、汉等王朝定都的地方,因此也成为陕西省的别称。刘邦先攻下秦首都咸阳,但后来项羽也赶到了,未能夺回民心。于是项羽便与谋士范增商议将秦国百姓迁至巴、蜀这两个地形险恶之处,并封刘邦为汉中之王,将关中分为三份,以控制刘邦。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被称为三秦。刘邦以巴、蜀为根据地,率军多路进攻,企图铲除三秦势力。项羽分封诸侯不足一年,齐国发生内乱,项羽便率军北上平乱。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夺取陈仓,先派曹参取下辨、故道,然后出散关直趋陈仓。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南郑出发,翻越秦岭袭击章邯。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但刘邦派人献上山路小道,绕过陈仓从背后突袭,最终夹击击败章邯于陈仓。刘邦派樊哙带兵在白水以北击败西城县丞的军队,又在雍县之南击败雍王章邯的轻车骑兵,曹参率军北上夺取雍城。章邯退往好畤与汉王交战,大败。章邯再退守废丘,其弟章平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畤,与废丘互为犄角。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包围章邯。取咸阳刘邦派汉军东进咸阳,派曹参攻下斄县,随即曹参北上进攻章平,于好畤南击破章平军。另派周勃和樊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夹击好畤城。周勃、樊哙将章平包围在好畤;曹参独自南下取壤乡,并于壤东及高栎击破来援的三秦军;之后曹参、周勃、樊哙攻打包围于好畤的章平,攻拔好畤,章平逃走。汉军占领好畤,打开了进入咸阳的大门。接下来曹参与周勃、樊哙又率领军队进攻咸阳,在咸阳附近与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激战,将其击败,乘胜攻克了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下函谷关刘邦在汉军拿下咸阳后,首先要拿下函谷关隔绝三秦和关东的联系。塞王司马欣于项梁有恩,相对来说,三秦王中塞王是真正的项氏耳目,对东扼函谷要口,对西监视咸阳。有鉴于此,刘邦派战功赫赫的灌婴首先消灭的敌人是东方三秦之一的司马欣,派灌婴率汉军进攻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的同时,刘邦另派周勃率军向北进攻漆县,得手后追击败退的章平军和姚昂军,并与樊哙向西平定了汧、郿、频阳等县。此时的章邯已经发现情势不对,向另二秦求援,汇合章平等三秦援军进攻汉军,但刘邦让曹参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等三秦军的进攻二十余日,为汉军消灭司马欣提供了时间,随后汉军回援曹参等反击大破章平等三秦军。分掠各地。在消灭司马欣后,刘邦派曹参、灌婴、樊哙回军继续围困废丘的军事行动。派郦商平北地,郦商率领军队北上,平定了位于今天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的北地和上郡。在焉氏打败了雍王章邯部下率领的军队,在旬邑打败了周类率领的军队,在泥阳打败了苏驵率领的军队。另派丁复、朱轸平上郡,丁复、朱轸率军奔袭北面的翟王于高奴,大破翟王攻下高奴,翟王降。派周勃、靳歙平陇西,周勃和靳歙率军向西面的甘肃进军,打败了西县县丞率领的军队,占领县城。又击败盗巴的军队,攻占了位于甘肃天水的上邽县。至此,汉军平定关中大部,唯废丘不下。汉二年四月彭城之战过后,汉二年六月,刘邦率领汉军樊哙水淹废丘,章邯自杀。汉军完全平定关中。三秦战役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本钱,为像秦始皇那样从咸阳出发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2023-07-10 01:52:211
古代战争故事《三秦战役》
三秦战役,为刘邦所指挥的汉军铲除秦朝灭亡后三秦势力之会战总称。三秦,原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 关中之地,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秦、汉等王朝均定都于此,为古秦国的据点。三秦后成为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秦朝末年,刘邦先攻下秦首都咸阳,平定秦国,项羽先发后至,因此未获得咸阳城民心。因此项羽与谋士范增谋议:“巴、蜀这两个地方地形险恶,不如将秦国居民迁至其地。”于是立刘邦为汉中之王,三分关中之地,将巴、蜀封给刘邦,并在刘邦封地四周立投降的秦国将领为王,和刘邦呈现剑拔弩张的对立情势,以控制刘邦。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 刘邦以巴、蜀为根据地,成为汉中王后,兵分多路以铲除三秦势力。项羽分封诸侯后不足一年,齐国发生内乱,项羽于是亲率楚军北上平乱。时为前206年八月。 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趋陈仓。 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在汉军难以攻下陈仓之时,这时赵衍向汉王献山路小道绕过陈仓章邯军正面,刘邦另派汉将范目等率賨民军从山间小路翻山越岭绕过陈仓正面从背后突袭陈仓,随后汉军前后夹击大败章邯于陈仓。 刘邦派樊哙带兵在白水以北击败西城县丞的军队,又在雍县之南击败雍王章邯的轻车骑兵,曹参率军北上夺取雍城。章邯退往好畤与汉王交战,大败。章邯再退守废丘,其弟章平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畤,与废丘互为犄角。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包围章邯。 取咸阳刘邦派汉军东进咸阳,派曹参攻下斄县,随即曹参北上进攻章平,于好畤南击破章平军。另派周勃和樊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夹击好畤城。周勃、樊哙将章平包围在好畤;曹参独自南下取壤乡,并于壤东及高栎击破来援的三秦军;之后曹参、周勃、樊哙攻打包围于好畤的章平,攻拔好畤,章平逃走。汉军占领好畤,打开了进入咸阳的大门。接下来曹参与周勃、樊哙又率领军队进攻咸阳,在咸阳附近与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激战,将其击败,乘胜攻克了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下函谷关刘邦在汉军拿下咸阳后,首先要拿下函谷关隔绝三秦和关东的.联系。塞王司马欣于项梁有恩,相对来说,三秦王中塞王是真正的项氏耳目,对东扼函谷要口,对西监视咸阳。 有鉴于此,刘邦派战功赫赫的灌婴首先消灭的敌人是东方三秦之一的司马欣,派灌婴率汉军进攻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的同时,刘邦另派周勃率军向北进攻漆县,得手后追击败退的章平军和姚昂军,并与樊哙向西平定了汧、郿、频阳等县。此时的章邯已经发现情势不对,向另二秦求援,汇合章平等三秦援军进攻汉军,但刘邦让曹参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等三秦军的进攻二十余日,为汉军消灭司马欣提供了时间,随后汉军回援曹参等反击大破章平等三秦军。分掠各地 在消灭司马欣后,刘邦派曹参、灌婴、樊哙回军继续围困废丘的军事行动。派郦商平北地,郦商率领军队北上,平定了位于今天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的北地和上郡。在焉氏打败了雍王章邯部下率领的军队,在旬邑打败了周类率领的军队,在泥阳打败了苏驵率领的军队。另派丁复、朱轸平上郡,丁复、朱轸率军奔袭北面的翟王于高奴,大破翟王攻下高奴,翟王降。派周勃、靳歙平陇西,周勃和靳歙率军向西面的甘肃进军,打败了西县县丞率领的军队,占领县城。又击败盗巴的军队,攻占了位于甘肃天水的上邽县。至此,汉军平定关中大部,唯废丘不下。 汉二年四月彭城之战过后,汉二年六月,刘邦率领汉军樊哙水淹废丘,章邯自杀。汉军完全平定关中。三秦战役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本钱,为像秦始皇那样从咸阳出发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2023-07-10 01:54:351
嘉庆诗塔影凌霄塞岭晴,秋风古道旧青城。旧陌周环峙废邱,传闻辽后建妆楼。
全诗是:塔影凌空寒岭晴,秋风古道旧青城,场积禾黍连村市,又睹山田穑事成。旧陌周环峙废丘,传闻辽后建妆楼。烟云聚散皆陈迹,唯有伊逊河自流。这首诗写的是河北省隆化县苔山塔。苔山塔历史上属于塞外三塔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后来重建的,这首诗就刻在重建纪念碑上。青城指的是隆化,妆楼是指萧太后的妆楼,伊逊河是苔山脚下的一条河。2023-07-10 01:54:423
古代战争故事《三秦战役》
三秦战役,为刘邦所指挥的汉军铲除秦朝灭亡后三秦势力之会战总称。三秦,原指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被项羽封在关中地区为王的秦朝降将。 关中之地,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秦、汉等王朝均定都于此,为古秦国的据点。三秦后成为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秦朝末年,刘邦先攻下秦首都咸阳,平定秦国,项羽先发后至,因此未获得咸阳城民心。因此项羽与谋士范增谋议:“巴、蜀这两个地方地形险恶,不如将秦国居民迁至其地。”于是立刘邦为汉中之王,三分关中之地,将巴、蜀封给刘邦,并在刘邦封地四周立投降的秦国将领为王,和刘邦呈现剑拔弩张的对立情势,以控制刘邦。项羽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西部,封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关中东部,封董翳为翟王,管辖关中北部。《史记》、《汉书》等书将此三位秦将称为三秦。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 刘邦以巴、蜀为根据地,成为汉中王后,兵分多路以铲除三秦势力。项羽分封诸侯后不足一年,齐国发生内乱,项羽于是亲率楚军北上平乱。时为前206年八月。 汉元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 故道,出散关 趋陈仓。 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 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在汉军难以攻下陈仓之时 这时赵衍向汉王献山路小道绕过陈仓章邯军正面,刘邦另派汉将范目等率賨民军从山间小路翻山越岭绕过陈仓正面从背后突袭陈仓 随后汉军前后夹击大败章邯于陈仓。 刘邦派樊哙带兵在白水以北击败西城县丞的军队,又在雍县之南击败雍王章邯的轻车骑兵 曹参率军北上夺取雍城。章邯退往好畤与汉王交战 大败。章邯再退守废丘,其弟章平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畤,与废丘互为犄角。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 包围章邯。 取咸阳刘邦派汉军东进咸阳,派曹参攻下斄县,随即曹参北上进攻章平,于好畤南击破章平军。另派周勃和樊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夹击好畤城。周勃、樊哙将章平包围在好畤;曹参独自南下取壤乡,并于壤东及高栎击破来援的三秦军;之后曹参、周勃、樊哙攻打包围于好畤的章平,攻拔好畤,章平逃走。汉军占领好畤,打开了进入咸阳的大门。接下来曹参与周勃、樊哙又率领军队进攻咸阳,在咸阳附近与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激战,将其击败,乘胜攻克了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下函谷关刘邦在汉军拿下咸阳后 首先要拿下函谷关隔绝三秦和关东的联系。塞王司马欣于项梁有恩,相对来说,三秦王中塞王是真正的项氏耳目,对东扼函谷要口,对西监视咸阳。 有鉴于此,刘邦派战功赫赫的灌婴首先消灭的敌人是东方三秦之一的司马欣 派灌婴率汉军进攻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的同时 刘邦另派周勃率军向北进攻漆县,得手后追击败退的章平军和姚昂军,并与樊哙向西平定了汧、郿、频阳等县。此时的章邯已经发现情势不对,向另二秦求援 汇合章平等三秦援军进攻汉军,但刘邦让曹参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等三秦军的进攻二十余日 为汉军消灭司马欣提供了时间 随后汉军回援曹参等反击大破章平等三秦军。分掠各地 在消灭司马欣后 刘邦派曹参、灌婴、樊哙回军继续围困废丘的军事行动。派郦商平北地 郦商率领军队北上,平定了位于今天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的北地和上郡。在焉氏打败了雍王章邯部下率领的军队,在旬邑打败了周类率领的军队,在泥阳打败了苏驵率领的军队。另派丁复、朱轸平上郡,丁复、朱轸率军奔袭北面的翟王于高奴 大破翟王攻下高奴 翟王降。派周勃、靳歙平陇西 周勃和靳歙率军向西面的甘肃进军,打败了西县县丞率领的军队,占领县城。又击败盗巴的军队,攻占了位于甘肃天水的上邽县。至此,汉军平定关中大部,唯废丘不下。 汉二年四月彭城之战过后,汉二年六月,刘邦率领汉军樊哙水淹废丘,章邯自杀。汉军完全平定关中。三秦战役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本钱,为像秦始皇那样从咸阳出发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2023-07-10 01:54:481
攻战文言文
1. 求 文言文 和 的翻译 谢谢 1.孙子兵法中的 此篇邓廷罗《集注》列为第二,樱田本作“攻篇第三”。 张注云:“计议已定,战具已集,然后可以智谋攻,故次《作战》. ”是。各家亦皆释“谋”字,文中亦有明文“此谋攻之法”,故当仍之。 所谓“谋攻”,或谓即“智取”之意。按:智取者,以智谋取胜而非以勇力取胜之谓,此固孙子之所重,故本篇一开始即有“上兵伐谋”。 然“谋攻”之义较此为广,乃泛指谋划攻战--主要是攻城之策。“谋”在此训“议”, 《周礼·春官·大卜》“四曰谋”,郑注:“谋,议也。” 曹注:“欲攻城,必先谋。”是。 本篇首先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本方针,以为其最高理想目标并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基于这条原则,孙子又提出“上兵伐谋”与“其下攻城”等策略原则。 他争取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为了屈人之兵,也立足于“伐兵”,乃至“攻城”。而为了夺取“伐兵”的胜利,他又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状况而采取“十围”、“五攻”与“倍战”、“敌分”等战术措施,并强调“知彼知己”之重要。 这些也都具有现实借鉴价值。(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其指导原则应是:迫使敌人举国降服的为上策;通过交兵接仗而攻破敌国的次之;能使敌人举军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军的次之;能使敌人整卒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伍的次之。 所以,百战百胜,还算不上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二)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 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译文:所以,用兵打仗,其策之上者,是在未战之前就挫败敌人的计谋;其次是从外交上挫败它,使它孤立无援;再次就是在战阵间打败它,最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了。 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修造用以攻城的楼橹,和准备如飞楼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才能竣工。 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结果,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邑仍未攻破,这就是强攻城池所招致的灾难。 (三)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敌人屈服而不依靠对垒交兵,拔取敌人的城邑而不依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之策去与列国诸侯争胜于天下。 只有这样,才能既使兵力不受顿挫而又可使胜利圆满取得。这就是以谋略攻敌的法则。 (四)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战〕之,敌则能(战)〔分〕之,少则能(逃)〔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所以,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我若十倍于敌,就围而歼之;五倍于敌,则攻而取之;两倍于敌,亦可战而胜之;若与对方势均力敌,就分而削弱它,使之处于劣势;若兵力少于敌人,就坚壁固守;若实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与之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若不自量力而与敌硬拼,那就必然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五)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译文: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必然会强盛;辅佐得有缺陷,国家就必然会衰弱。(六)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译文:国君贻害于军队的情况大体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强令其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退却而强令其退却,这是牵制军队行动的所谓“縻军”。 不了解军队的事务而插手军队的管理,将士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不懂军队的权变之道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三军将士既惑且疑,他国诸侯乘机来犯的灾难就会降临。 这就叫做自乱其军和自取其败。(七)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译文:预知胜利,可有如下五条:知道自己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胜;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胜;以有备之师而对疏懈之敌的胜;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预的胜。 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途径。(八)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就常胜不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那就胜负各半,没有全胜把握;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危了。2.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 2. 求兵家文言文翻译,外加重点词语~~ 兵家谓讲用兵之道者也,古为专门之学。《汉书》分兵家为四:曰权谋,谓以奇用兵,先计后战;曰形势,谓离合背乡,变化无常;曰阴阳,谓明于五行,顺时而发;曰技巧,谓器械机关及射击之术。后世之兵学家皆其流也。 兵家(军事家)是讲求、研究用兵之道的人。古时候设有专门的兵家学说。《汉书》将兵家/军事家分为四种:一即兵权谋略家,是以奇(奇正之术)用兵、先谋划后攻战的军事家;一即兵形势家,是指挥军队分合后退背向、变化不定军事家;一即兵阴阳家,是通晓五行推算、顺应时势而行动的军事家;一是兵技巧家,是讲武器机关和射击训练的军事家。后来的兵学家,都是它的支流。 兵家:1、古时研究军事问题的学派2、指军事家或用兵的人 个人认为段首的“兵家”,两个译法都可以;而“《汉书》”后面的“兵家”应是第2种译法; 谓,通“为wei”,相当于 是。 “古为专门之学”,“为”若读第二声,即译为“是”;若读第四声,则是动词为(之),省略了宾语,译为 替。 个人认为这里应取决于段首的“兵家”作何译。因我最后将其(兵家)译为“军事家”,所以这里的“为”我就译为动词了。 背乡,“乡”通“向”,第四音。 权谋、形势、阴阳、技巧,结合上下文场景,应是指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兵技巧家。 而这四句里的两个“为”,两个“谓”,都是“为”的意思,译为“是”。 3. 求 文言文 和 的翻译 谢谢 1.孙子兵法中的此篇邓廷罗《集注》列为第二,樱田本作“攻篇第三”。 张注云:“计议已定,战具已集,然后可以智谋攻,故次《作战》. ”是。各家亦皆释“谋”字,文中亦有明文“此谋攻之法”,故当仍之。 所谓“谋攻”,或谓即“智取”之意。按:智取者,以智谋取胜而非以勇力取胜之谓,此固孙子之所重,故本篇一开始即有“上兵伐谋”。 然“谋攻”之义较此为广,乃泛指谋划攻战--主要是攻城之策。“谋”在此训“议”, 《周礼·春官·大卜》“四曰谋”,郑注:“谋,议也。” 曹注:“欲攻城,必先谋。”是。 本篇首先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本方针,以为其最高理想目标并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基于这条原则,孙子又提出“上兵伐谋”与“其下攻城”等策略原则。 他争取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为了屈人之兵,也立足于“伐兵”,乃至“攻城”。而为了夺取“伐兵”的胜利,他又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状况而采取“十围”、“五攻”与“倍战”、“敌分”等战术措施,并强调“知彼知己”之重要。 这些也都具有现实借鉴价值。(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其指导原则应是:迫使敌人举国降服的为上策;通过交兵接仗而攻破敌国的次之;能使敌人举军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军的次之;能使敌人整卒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伍的次之。 所以,百战百胜,还算不上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二)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 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译文:所以,用兵打仗,其策之上者,是在未战之前就挫败敌人的计谋;其次是从外交上挫败它,使它孤立无援;再次就是在战阵间打败它,最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了。 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修造用以攻城的楼橹,和准备如飞楼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数月的时间才能竣工。 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结果,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邑仍未攻破,这就是强攻城池所招致的灾难。 (三)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敌人屈服而不依靠对垒交兵,拔取敌人的城邑而不依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必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之策去与列国诸侯争胜于天下。 只有这样,才能既使兵力不受顿挫而又可使胜利圆满取得。这就是以谋略攻敌的法则。 (四)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战〕之,敌则能(战)〔分〕之,少则能(逃)〔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所以,用兵打仗的一般法则是:我若十倍于敌,就围而歼之;五倍于敌,则攻而取之;两倍于敌,亦可战而胜之;若与对方势均力敌,就分而削弱它,使之处于劣势;若兵力少于敌人,就坚壁固守;若实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与之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若不自量力而与敌硬拼,那就必然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五)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译文: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必然会强盛;辅佐得有缺陷,国家就必然会衰弱。(六)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译文:国君贻害于军队的情况大体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强令其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退却而强令其退却,这是牵制军队行动的所谓“縻军”。 不了解军队的事务而插手军队的管理,将士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不懂军队的权变之道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三军将士既惑且疑,他国诸侯乘机来犯的灾难就会降临。 这就叫做自乱其军和自取其败。(七)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译文:预知胜利,可有如下五条:知道自己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胜;懂得根据兵力多寡而恰当配备使用的胜;全军上下同心同德的胜;以有备之师而对疏懈之敌的胜;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君主不加干预的胜。 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途径。(八)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就常胜不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那就胜负各半,没有全胜把握;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危了。2.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它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 4.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5. 谁知道文言文《谋攻》的翻译 译文:【谋攻第三】 1.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 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 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2.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 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 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3.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 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4.将帅,国家之辅助也。 辅助之谋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同理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 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5.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6.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6. 战则须疑文言文翻译 八月的时候,刘邦攻占武关,进入秦地,秦朝的丞相赵高非常恐惧,杀掉了秦二世,遣使者见刘邦,和刘邦约定平分关中称王,刘邦不答应。 九月的时候,赵高立秦二世的弟弟子婴当秦。子婴登位之后杀掉了赵高,并派遣军队在峣关抵挡刘邦的军队。 刘邦准备派兵攻打,张良说:秦国的军队还很强大,不能轻敌。希望可以先派人在山上大张旗鼓安排疑兵,同时派遣使者郦食其、陆贾到秦军之中许诺利益,劝降秦国将领。 然后秦国的将领果然愿意投降,刘邦准备答应,张良说:只是将军愿意叛变,可能士兵还不愿意,更好的办法是趁他们不备的时候去攻打他们,于是刘邦带领军队绕过峣关,翻过蒉山,攻打秦军,在蓝田击败了秦军。然后从蓝田再向北,秦军一路溃败,一直败退到咸阳,秦王子婴只好出城向刘邦投降了。 7. 阏与之战文言文翻译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赵奢,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 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 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士气很旺盛,将军一定要集中更多的兵力来等待他们。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2023-07-10 01:54:561
楚汉传奇水淹废丘章邯放走城中百姓可韩信为什么下令禁止接待那些逃命的老百姓?
1、可能担心民众中混有奸细。2、担心章邯军会随着民众突围。3、城中民众可以加速粮食消耗,加强围困效果。48年长春围城与之类似。2023-07-10 01:55:042
多少英雄只废丘的意思是什么
可能说很多英雄都因为红颜而丢了王图霸业吧,比如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比如飞火戏诸侯周幽王,比如吕布和貂蝉,李师师,赵飞燕这些人吧。2023-07-10 01:55:101
当年项羽打彭城,韩信在吗 楚汉传奇里韩信在彭城,是捏造的吗
楚汉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围攻汉中的废丘,因此没有参与彭城之战。《资治通鉴》记载:刘邦由出兵至在彭城被项羽大败, 此时关中的废丘依然没有被攻下。废丘的守将是章邯, 被围一年, 最後汉军以水灌城而攻下废丘。据百度 章邯 百科, 当时围攻废丘的汉军大将就是韩信. 所以刘邦东征时, 他不在军中, 至刘邦败後, 而废丘又被打下後, 他才东出帮刘邦收复散卒。汉王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并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汉王派郦生说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魏王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锁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汉王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破代。即以俘获之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虑采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 成安君陈余是一个书生,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之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最终没听李左车的计策。2023-07-10 01:55:193
楚汉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哪里?
楚汉彭城之战时韩信在围攻汉中的废丘,因此没有参与彭城之战。《资治通鉴》记载:刘邦由出兵至在彭城被项羽大败,此时关中的废丘依然没有被攻下。废丘的守将是章邯,被围一年,最後汉军以水灌城而攻下废丘。当时围攻废丘的汉军大将就是韩信,所以刘邦东征时,他不在军中,至刘邦败后,而废丘又被打下后,他才东出帮刘邦收复散卒。汉王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并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扩展资料:在刘邦率领大军进击彭城后,项羽陷入了从未有过的危机当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项羽当时因伐齐而远离彭城。等到刘邦进攻彭城时,他便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位置。且两方兵力相差悬殊,项羽手中的兵力远远不如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他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才有胜的可能。此外,项羽的军队远离彭城,奔波劳累之下,跟以逸待劳的庞大汉军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如此不利的战争形势以及人数上的劣势,项羽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大胆作战计划。他留下诸将继续攻齐,自己仅率领三万精骑回去解救彭城之危。在项羽军队的突袭下,汉军大败,刘邦最后只带了十余名骑兵突围逃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彭城之战2023-07-10 01:55:296
章邯出生是公元前几几年
章邯出生年份不详,但死于公元前205年。秦亡后,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章邯获封关中西部之地,以废丘为都,称雍王。司马欣、董翳皆封为王,时称三秦。汉王刘邦同年出兵关中,以“暗渡陈仓”之计奇袭章邯,章邯不敌,退守废丘。前205年,汉军引河水淹废丘,章邯自杀。2023-07-10 01:56:132
秦末名将章邯在刘邦攻入关中之后死守孤城,不愿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章邯的确是一代名将,他出道时,腐败的大秦王朝已笈笈可危,陈胜、吴广的起义已经让秦政府左支右绌,难以支撑。在这个危急关头,章邯横空出世,率一支由囚犯为主体的军队,开始了神奇之旅,先是打败了进军咸阳的义军,随后又打败了吴广的主力义军,最终逼使陈胜的最终兵败被杀。而革命的后继者项梁、项羽、刘邦等也遭到了章邯的极力打压。盖世英雄项梁更是脆死于章邯的屠刀之下。可以说章邯凭一己之力挽救了秦朝,让其得己苛延残喘下一去。再后来,夺掌实权的楚怀王派刘邦、宋义兵分两路进军咸阳。途中,作为副帅的项羽刀劈停军不前的宋义,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军队领导权。随后,项羽率军向巨鹿进军,而秦军守巨鹿的主帅正是章邯,项羽依靠"破釜沉舟"的策略,和"各个击破"的战术,先切断秦军的粮道,然后把章邯的秦军主力围困在巨鹿孤城。最后才和章邯进行大决战,结果大败秦军。失利后的章邯希望得秦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结果朝中的"当家人"赵高却想把他当成"替罪羊",眼看政府已腐败到无法挽回了,章邯在何去何从中,最终选择了归顺项羽。而项羽也不计较章邯杀害叔父项梁之仇,大度地接纳并重用章邯。项羽的"相逢一笑泯恩仇"让败军之将章邯很感,并誓死为项羽效力。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时,章邯的封地为三秦之地,位置很重要,是分封汉中的刘邦东归的必经之地。 汉军在大将军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策下,很快突破并攻入章邯把守的三秦之地。结果在正面战中,章邯被"军神"韩信打的困守孤城。 坚守数月,章邯困守的孤城最终被汉军攻破,整个过程,章邯宁死也不投降,显然他是被项羽的人格魅力所屈服,被他不计前嫌的提拔重用所感动,从而做出了"愚忠"之举。 章邯是秦朝的少府,相当于秦御林军司令,是直接保卫秦始皇的嫡系部队。在秦统一六国时期,章邯名不见经传,那时候他还不能独当一面,也许他是作为秦军的副将出现的。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各路义军起兵响应。秦朝的南越军团内乱,不能回师中原;关中军团驻扎在函谷关等重要关隘,也无法集中兵力平叛;长城军团直接崩盘,王离只带回长城军团秦人10万。秦二世乃令选骊山徒30万,以王离长城军团为骨干,组成40多万秦军,命少府章邯为大将,王离、涉间、苏角为副将,司马欣为长史、董翳为都尉。章邯40多万秦军团出关,首战击败陈胜大将周文,周文自杀于渑池;次战击杀陈胜将领田臧于荥阳,庄贾刺杀陈胜;再战攻杀齐楚反秦武装领袖魏咎、田儋、项梁。章邯剿灭项梁时,刘邦击败王离军,后章邯、王离40万秦军北上攻魏、赵、代,围赵王、张耳于钜鹿城,张耳号召天下诸侯救援。义帝熊心收拢陈胜、项梁败兵,约有楚军20万。义帝命宋义为冠军侯上将军,帅楚军主力15万救赵,项羽为宋义副将,命刘邦以三万兵攻咸阳,并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意思是说:“谁先攻入咸阳灭秦,谁就是秦国之地的王。”公元前207年9月,赵高杀秦二世胡亥,欲立秦子婴为帝。赵高让秦子婴斋戒五日登基,五日后,秦子婴使人杀赵高。同时,项羽击破秦军甬道,诸侯联军围歼钜鹿秦军,俘虏王离、杀苏角、涉间自杀,10月,项羽楚军与章邯20多万秦军,在棘原(河南安阳)对峙。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仅登基46天而降。司马迁说:“章邯派司马欣入咸阳请命,赵高欲谋害章邯、司马欣等人,司马欣跑回去劝说章邯投降项羽。”司马迁明显缺乏时间概念,有编造 历史 的嫌疑,赵高在九月就死了,10月,章邯与项羽棘原对峙,此时,刘邦攻入咸阳秦王子婴降,章邯军团所效忠的秦王朝已经灭亡,秦王朝对章邯军团的物资供给也停止了。章邯20多万秦军团,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章邯投降项羽和赵高陷害没有关系,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后,秦王子婴命令章邯投降。公元前207年12月,章邯秦军20余万众降项羽,前206年1月项羽入咸阳。秦灭,义帝熊心主政,项羽伪篡其政,分封十八路诸侯,违背义帝之约,封刘邦为汉中王,以秦地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制约汉王刘邦复出也。司马迁被宫之后,大肆抹黑刘邦的文治武功,歪曲 历史 拔高项羽。章邯向项羽投降的原因是,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王子婴命令章邯投降,项羽坐收“渔翁之利”。另外,章邯之死,司马迁也写得含糊不清。第一种情形,刘邦定三秦时,让樊哙、周勃、灌婴等人灌废丘,章邯自杀身亡,刘邦帅军向东,司马欣、董翳投降。第二种情况比较复杂,前206年10月,刘邦围攻废丘时,章邯就向刘邦投降了,但是司马迁对此没有明确而语焉不详。此后,司马欣、董翳皆向刘邦投降。前205年2月,刘邦出关讨伐项羽,集合五路诸侯,其中就有司马欣、董翳,章邯没有跟随刘邦出战,说明章邯是假投降。刘邦彭城之败后,章邯占据废丘再度反叛,被刘邦派兵攻灭。刘邦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修栈道者是樊哙等人,暗渡陈仓者是韩信。此举为“声东击西”“东西并出”之计,明修栈道是真、暗度陈仓也是真,关中三王章邯、司马欣、董翳东西不能相顾也。《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支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什么意思,汉元年八月(公元前206年8月),韩信出陈仓、刘邦从故道(栈道)出,章邯首尾不能相顾,被刘邦击败,章邯困守孤城废丘。《史记、樊哙传》:“还定三秦……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刘邦率兵出故道还定三秦时,章邯拼死抵抗刘邦,但是一败再败退守孤城废丘,被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引水灌废丘,章邯自杀。灭亡秦朝,并非哪一家诸侯的功劳,十八路诸侯都有功劳,表面上看项羽的功劳最大,其实,刘邦的功劳最大。项羽一心架空义帝熊心,不想给刘邦秦国的地盘,义帝说:“如约”,项羽就贬低义帝熊心,擅自做主分封诸侯王,而自称西楚霸王。由于义帝被项羽架空,项羽自身并不能服众,尤其是项羽杀义帝后,天下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关中三王章邯、司马欣、董翳,表面上是效忠项羽,其实他们看重的都是实力和地盘。章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而过低的估计了刘邦的实力和能力,章邯成为刘邦定三秦的第一个打击对象,最后兵败自杀。成皋战役,刘邦打败项羽,司马欣、董翳在汜水自杀。章邯们在刘邦和项羽之间摇摆,最终舍弃刘邦而追随项羽,他们不但没能保住自己的地盘,连他们自己的命也丢掉了。我想原因可能得从多方面来讲。 首先第一条,章邯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有点寒心了,章邯这个人是秦国末年的时候,一代将才,作为一个少尉,能够在后期发挥自己的能量,将整个秦末的农民军起义的势头,一个人活生生遏制下去,此人作战能力之强,堪称一流,数月时间便灭了陈胜吴广,并且将项羽的叔叔击败,并且将赵国的起义军遏制在巨鹿。 可惜呀,既生瑜何生亮,军事能力如此之强的他遇上了一个克星,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巨鹿之战的,今天表现使得十几路诸侯军在面对项羽的时候竟然只是用膝盖走路,而且头都不敢抬,想想巨鹿之战项羽打出了何等惊人的表现。这个时候,章邯估计觉得秦国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后面有着秦二世跟赵高这两个家伙在那虎视眈眈的想一口气吞了他,灭了他!咬死他。前面是几十万诸侯联军杀气腾腾想要为十几年前的灭国之恨复仇。这个时候,章邯选择了投降,他是看中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未来,也看出了秦国走向没落的无奈。 但是20万大军一夜之间被西楚霸王直接给活埋了,那是20万关中子弟呀,跟他一路从咸阳一直打到了大泽乡,又从大泽乡打到了彭城又从彭城打到巨鹿,章邯无奈,投降了别人就等于是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最后项羽带着他们兄弟三个人一起进了关中,并且封了,他们三个做王,以抵御刘邦。 但是接下来又是第二个打击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城,据 历史 书记载烧了整整三个月,现如今考古研究发现,所有咸阳城里面古时代的那个建筑物烧的砖头都拧在了一块儿,想想那把火烧得有何等之旺,对于在咸阳城的人民而言,你章邯带了我们的子弟兵。投降了项羽,接着向于把这人给杀了,你又把狼给招来了,一把火烧了我们的家园,我该如何看你,接下来项羽封你作了做了王,关中的人民此时如果有刀的话,肯定把章邯剁个稀巴烂。 但是,事情如果换成任何一个文官身上都可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但是章邯是谁,曾经保家卫国的英雄,甚至依靠着一腔热血击退敌人的将军,士兵。他心里又是何等的压力。 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有希望的。记住,就是这个希望,他希望着西楚霸王项羽能够有一番作为,甚至在他被围困的时候,他不停地向项羽求救,从一开始他就瞧不起刘邦这个乡巴佬,他认为刘邦是没有前途的,依稀的他或许记得,巨鹿之战时候,那个百战百胜,浴血奋战,那个身影。 紧接着,刘邦来了,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曾经约法三章,这一点时间?说明刘邦这个人占领关中就是过来夺取民心的,此时此刻,章邯是所有关中人民的敌人,刘邦这时候如果进来俘虏了章邯,章邯的命运…… 也许是累了吧!章邯选择这一次装傻装到底,靠,老子不干了! 章邯是秦朝最后的名将,他的出现让社稷危在旦夕的秦朝看到了转危为安的契机,以中央军为骨干,以骊山囚徒为基础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战时军队,凭借这20万人,章邯大败周文,出关灭陈胜,转战南北,就连盛名一时的楚项梁也被其斩杀,巨鹿围困赵国,诸侯国只敢作壁上观,如若不是楚项羽破釜沉舟,秦朝的国祚真是未可知啊。 巨鹿之后,章邯军士气大跌,再加上受迫于咸阳赵高,所以经过合计,章邯决定投降项羽。作为秦军主将,虽然和项羽是对立的,可是也不得不佩服项羽的战神之姿,当时天下大势已经不再秦了,投降除了从自身考量,也是为了免做无谓的牺牲。 项羽和章邯是有着私仇的,毕竟定陶一战,项羽的叔叔项梁就是死于章邯之手,但是从大局出发,项羽不计前嫌,接纳了章邯的投诚,自此秦的灭亡已不可挽回。 在新安城南,一夜之间20万秦军被坑杀,项羽此举也是为了防止秦军进入咸阳后临阵倒戈,而此做法也导致了章邯愧对于秦军降兵,无颜见咸阳父老,深深被秦民所记恨,从此刻起,章邯再也不可能倒戈了。 推翻秦朝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司马欣、董翳、章邯被封为三王,瓜分秦关中之地,这就是刘邦出巴蜀面对的三个诸侯王。 刘邦出兵迅速灭亡了司马欣和董翳,章邯虽然一败再败,可最终还是退守到了废丘,被汉军围困达到半年之久,章邯就没有投降的打算,这是有几个考量的。 第一,章邯在等待项羽援军的到来,他相信项羽必定不会坐看三秦王的覆灭以及刘邦的壮大。 第二,章邯是秦朝降将,投降了楚霸王,他也曾是名震天下的名将,自有其尊严,投降之事,可一而不可再。 第三,章邯从巨鹿战败,看着秦朝的基业丧失在他的手中,以及秦20万士兵之死,他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很是显得有些落寞和颓丧。 第四,名将自有名将的傲气,正面战场,以多打少,围点打援,他败在了项羽手中,可以说是心服口服,而刘邦却是名不见经传的,要他曾有彪炳战绩的名将投诚于区区亭长的市井之人,他是不愿的。 章邯之所以愿意在之前投降项羽,而在此时却不愿投降刘邦,原因无非是两条: 一则,项羽和刘邦的地位不一样: 项羽那时是诸侯联军上将军,所以章邯投降项羽后可以立封雍王。 但刘邦只是项羽所封的汉王,并且当时刘邦还远没有到可以与项羽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到汉二年四月之时还被项羽给横扫了。 所以请问章邯为何要投降刘邦?投降刘邦了又有什么好处? 二则,章邯两次兵败时的情况不一样: 章邯投降项羽的前提是保留有部分武装力量,甚至在章邯手上还有完全不弱于诸侯联军的二十万秦军主力,所以也让章邯有了和项羽谈判的资格。 但是到三秦之战真正结束后,章邯麾下仅剩一座孤城,所以他拿什么投降?谁允许他投降了? 如上所示,这是刘邦率领汉军主力东征之后,汉军郦商部和章邯军的对峙情况。 假设这时章邯投降,勉强还有与刘邦对话的资格,毕竟章邯麾下还有不少的武装力量。但问题是随着汉军主力尽出,仅存的汉军郦商部并没有真正威胁到章邯的存在,甚至恐怕章邯都没有把郦商部放在眼里,因此也就自然不会投降了。 但是谁能料到,原本号称军神的章邯居然最后倒在了一个小小的汉将郦商手中: 从汉二年十月刘邦东出函谷关,到本年六月刘邦再次入函谷关为止(秦汉历法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末),整整八个月的时间里,便是郦商军与章邯军残部的疯狂作战。 而后到汉二年六月刘邦回归关中之时,此时的关中除了废丘的雍王章邯本部外,已经再无雍军残余部队了。同时在郦商的全面进攻下,原属于雍、翟二国的北地郡和上郡也全部被汉军占领。 至此,汉政权在三秦的统治便再无动摇的可能。于是到六月刘邦回归之时,便是汉军主力对雍王章邯所在的废丘城发起总攻的时间了: 如上记载,汉二年六月,刘邦回归关中,进驻栎阳。而后汉军对废丘发起总攻,废丘城破,雍王章邯自杀,雍国遂灭。之后刘邦遂正式设立河上郡、渭南郡、中地郡、陇西郡和上郡,并派遣自己的执政官员。 所以说,之前的章邯是没有把汉军放在眼里,后来更是没有把郦商放在眼里,因此自然就不会投降了。到后来随着郦商军在关中的大获全胜,章邯便没有资格再与汉军对话了,又或者说汉军已经不允许他投降了。 毕竟这场持续一年多的三秦之战,已经将关中彻底打烂了: 就在汉二年六月三秦之战彻底结束后,关中随即便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这次饥荒的严重程度不仅让粮价一度涨到了一斛米万钱的地步,下层百姓中更是发生了“人相食”的恐怖局面。可想而知汉军与三秦之国的长时间作战对关中的破坏有多大,以至于让这个天府之国几乎变成了人间地狱。 如此这场悲剧总是要有人负责的,而失败的雍王章邯自然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哪怕章邯最后真的投降了,也免不了枭首示众以安人心的结局。 正如另外一位三秦之王塞王司马欣在被汉军抓获后,不就是被斩首示众了吗: 所以章邯自然也就不会投降刘邦了。 有些人在看《楚汉传奇》等关于楚汉之争的电视剧和 历史 的时候,确实对章邯的举动很疑惑,既然章邯在巨鹿之战的时候,还拥有二十万大军就投降了楚军,为什么在被刘邦和韩信围城的时候,明明已是孤城,却誓死不降? 而其他的诸侯王却是在刘邦强大的时候投降刘邦,在项羽强大的时候而投降项羽,其实,正是章邯的第一次投降,才会导致他第二次死活都不投降的,那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得从章邯的第一次投降开始说起。在巨鹿之战的时候,章邯没见想到自己会输,尤其他率二十万大军与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团会合的时候,毕竟他手上有四十万大军,而项羽手上只有五万,其他的诸侯王虽然也有,但都是乌合之众,只是作壁上观。 但项羽破釜沉舟,愣是用五万大军打败了章邯的四十万大军,当章邯只剩下二十万大军面对士气高涨的时候,秦二世胡亥派人来责备章邯,章邯让长史司马欣进咸阳,却被赵高追杀。司马欣回来之后,跟章邯说,现在是赵高在掌管朝政,咱们打赢了,那么赵高会嫉妒我们,如果我们打输了,那肯定必死无疑的。也就是说章邯进退两难,项羽派人来和,章邯很犹豫,项羽又两次打败了秦军,章邯没办法,只能向项羽投降,项羽就封章邯为雍王。 项羽率军向咸阳进发,行军至新安的时候,各诸侯的士兵与秦兵有矛盾,秦兵打算有所行动,项羽认为秦兵有二十万,如果入关后,不听指挥,那么会有很大的矛盾,于是项羽将这二十万秦兵全部坑杀。虽然没有史料说明章邯那个时候是怎么想的,但我想,他眼看着自己的二十万士兵被项羽坑杀,我想他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肯定很后悔,也很愧疚,他应该想,早知如此,就应该率这二十万秦军跟项羽的楚军决一死战,他也是一个名将,应该战死沙场,而不是选择向项羽投降。 所以,在他面对刘邦的汉军的时候,他就不会做出第一次的选择,他最终选择的是与汉军决一死战,直至战死。 公元前205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率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击败章邯的防守军队,重新回到关中,在这种背景下,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都选择向刘邦投降,章邯却选择率领残军退守废丘,坚持与刘邦对抗到底。 从当时的战场分析,刘邦不仅已击败章邯的军事主力,还席卷了整个关中地区。 并且,刘邦在关中地区,有着谁也无法比拟的人气,更拥有一只虎狼之师,而章邯作为败军之将已经被汉军死死困在废丘,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章邯选择投降,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绝对是可以得到刘邦的重用,但是,在这种败局已定情况下,章邯却依然选择抵抗到底。其原因显然不单是因为章邯不怕死,更不是因为他的一片忠心。 因为,如果章邯真不怕死,他在巨鹿之战后大可以选择死战到底,但他却选择投降项羽,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章邯至少不愿意轻易战死沙场。 至于章邯的忠心,就更不靠谱,因为章邯如果把忠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初就不应该投降,也许有人说他当初投降是被赵高所逼,但问题是, 项羽后来让他和司马欣、董翳共同占据关中,结果项羽刚离开关中,章邯便开始武力兼并司马欣和董翳,力图独自割据关中,这难道就是章邯对项羽的忠心吗? 事实上,章邯选择与刘邦对抗到底,不是因为他不怕死,也不是他想为项羽尽忠,更不是他看好关中战场。而是, 当时的天下,是一盘大棋,关中战场不过是这盘大棋中一个局部战场,章邯也只是这其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换而言之,当时的各路诸侯都在为争夺天下而相互兼并,在这场天下争霸战中, 刘邦的主要对手,并不是章邯,而是项羽。 所以章邯并不需要自己来打败刘邦,他只需要支撑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把刘邦耗垮。 因为,当时的项羽正在全力征服六国故地,只要章邯能把刘邦的军事主力死死拖在关中,项羽就有机会把六国故地征服,而 等到项羽把六国故地征服了,再集六国之力攻打一个秦国故地,从形势上,没有理由会失败的。 再退一万步说,即便项羽短时间内不能征服六国故地,但只要等项羽把齐地征服完毕,他就可以抽出身来攻打刘邦。因为,项羽是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刘邦一步步做大做强的。 在这种背景下,章邯只需要再坚持几个月,局势就会朝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章邯正是立足于这种大战略背景下分析,才不肯轻易向刘邦投降。但是很不幸,章邯的计划落空了。刘邦至始至终都很清楚,他最重要的对手,只有项羽一个人。刘邦绝不会在章邯身上耗费太多时间,从而让项羽充足的时间来征服齐地。所以,刘邦在关中还没有彻底平定的情况下,就率领大军东征彭城,虽然这个做法非常冒险,因为这很容易让自己进退失据。但是,正是这一步险棋,彻底打乱了项羽的战略计划。面对后方被刘邦偷袭,项羽自然无法再安心征服齐国,更不用说征服六国故地。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虽然把刘邦打得溃不成军。但是,整个天下的战略格局却已然发生改变。 彭城之战,是项羽最辉煌的胜利之一,也是他人生最后的辉煌。因为,这场战争之后,项羽的军事主力就被刘邦死死拖在荥阳、成皋一线,进退不得。 因为,项羽想进,却无法突破这道防线;想退,又担心刘邦会趁势追击。 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征服齐地和征服六国故地的战略计划都无法再实现,虽然项羽在荥阳对决中多次击败刘邦,但他战术上的胜利显然无法扭转项他在战略上的劣势。 彭城之战后,刘邦趁机回师关中,引来河水淹灌章邯困守的废丘,章邯和他的军队都明白天下局势已被刘邦所控制,再坚持也不会有任何意义,于是章邯的军队投降,章邯自杀。同年,刘邦派出韩信开辟第二战场,项羽只能是越来越被动。章邯是秦时名将,将门世家。秦始皇巡视途中夭折,赵高伙同李斯专权,秦朝已成未落之象。项羽出身楚国将门之家项燕,力大无穷,武功盖世,是秦末农民起义中涌现出的顶天立地的英雄。现代人往往不了解那时的道德风范。春秋战国,秦汉期间,武将们崇尚的是燕赵慷慨悲壮士之风;章邯佩服项羽的人格魅力,投降项羽。他被封王驻守三秦之地,专门对付刘邦的。是瞧不起混混出身的刘邦的。当然,更瞧不起从没打过大仗恶仗,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无名之辈。所以,战死不降刘邦汉军!刘邦学的是帝国权谋之术,将将绰绰有余,行军作战屡战屡败!但在萧何推荐韩信为统帅后,秣马厉兵,准备充分。因此韩信用奇兵突破秦岭天险,章邯宁死不降,韩信打败了并杀了章邯,占领三秦之地,拉开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有意思额,小黑权且瞎侃一下了。小黑先来分析题主为什么这么问,题主应该是因为章邯之前巨鹿之战后,投降项羽,但是高祖还定三秦的时候,又选择死节。小黑觉得是因为,当时章邯投降项羽是被逼造成的,巨鹿失利后,章邯本想卷土重来的,而且胜败乃兵家常事额,但是赵高及其政敌从中作梗,章邯只好投降,不然就是白起的下场了。项羽接纳了他,也没有因为杀叔之仇而为难他。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士人都比较重节气的,所以,高祖还定三秦的时候,章邯不愿投降,一者因为章邯没想到高祖动作这么快,二者,他还是相信项羽会很快来支援的。三者,章邯也是重气节的人,不可能随便投降的。就像韩信为何死心塌地的跟着高祖,是因为高祖在他落魄的时候,给他封官进爵,韩信不忍背叛。章邯也算是一个有骨气的将军,投降项羽,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是秦王朝逼他投降的。也可以说是代表的利益不同。 他在秦帝国大厦即将崩塌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带领一群囚徒人犯,为秦国征战天下,使秦国转危为安。只可惜秦二世昏庸,奸臣赵高乱政,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投降项羽,之后也得到了项羽的重用。后来还封为雍王,有了自己的土地和领地。 为秦将时,代表的是帝国的利益。抵抗刘邦的时候,守的是自己的利益,自然要玩儿命干了2023-07-10 01:56:201
明修贱道文言文
1.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2. 暗渡陈仓 图穷匕见 文言文及翻译 /view/22740 暗渡陈仓 【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 【用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解说】楚汉之争时,项羽自恃兵力强大,自封为西楚霸王,并违“先入咸阳者王”之约。而封先入关中者刘邦为汉王。刘邦从谋臣张良计,自关中回汉中时,烧毁行过之栈道,以示不复入关中。尔后,刘邦又命人重修栈道,有欲再入关中之意。项将章邯以为抢修栈道旷日时久,不以为意。岂料,汉将韩信阴率大军经密道,占陈仓,入咸阳,据关中。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此史实概括而来。 【释义】韩信:汉朝功臣,初扶项羽,后张良荐与汉高祖,不远千里至褒中,经萧何数请於汉高祖,筑坛拜将,为破楚大元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秦灭楚,百战百胜,后封三齐王,汉得天下,信功居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作战时正面佯攻,诱敌集结固守,迷惑敌人,而从侧面突袭之战略。此计与“声东击西”之计有其相似之处,二者所不同者,“声东击西”,乃隐其攻击地;而“暗渡陈仓”,乃隐其攻击路径。后喻掩人耳目,而暗中行动,或行不可告人之事,常用此语。 (至于典故,字数太多,你可以自己在网上看/mb/1/readnews?newsid=19475) 图穷匕见 ( tú qióng bǐ xiàn ) (见 通“现”,出现、显现) 【解释】: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白热化阶段了。 【近义词】: 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反义词】:显而易见 、不明真相、扑朔迷离、深不可测 【英 文】: the real intention is revealed in the end 图穷匕见在历史中的典故: 《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列传·荆轲》都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精彩故事,生动 *** 紧张万分。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见,通“现”,所以读“现”的音。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派荆轲(粤语和普通话都读作“柯”)作刺客,决心要杀死秦始皇,以解亡国威胁。 荆轲出发前,做了三项周密准备:由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行刺;带上秦王一直想杀死的樊姓仇人的人头;再拿上燕国打算要献给秦王的最肥沃的燕地督亢地区地图。这后两项准备,当然是为了取信于秦始皇的安排,那卷地图更有特别功用,里面藏着刺杀秦始皇的锋利匕首,刀锋上还淬过了烈性毒药。 秦始皇接见荆轲时,见了仇人被斩人头,又听说燕国欲献大片土地,兴奋不已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时匕首出现了。荆轲一个箭步跑过去,拿起匕首又拉住秦王,但秦始皇推倒挣脱而逃,衣袖都撕断了,围柱追逐一番之后,秦王才知抽剑砍伤荆轲,众大臣侍卫随后用乱刀将荆轲杀死了。“图穷匕见”现在常常用来比喻真相显露出来的意思。 (说实话,我不是很懂你的所谓“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指其典故的文言文吗?) 3. 明修贱道,暗度陈仓的成语故事 秦朝刚被推翻时,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主张分地封王,并且擅自作主,给大家一个一个地封立王号、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一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惟独对刘帮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咸阳的偏偏是刘邦,关中,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帮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家张沛县,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分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各董翳,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 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即韩信。刘邦便让其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不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各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2023-07-10 01:56:261
章邯怎么死的
章邯在废丘失守后,拔剑自刎而死。项羽率领军队与章邯在巨鹿决战,章邯作战失利,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了项羽。秦朝灭亡后,章邯被封为了雍王,建都废丘。而后韩信引来大水淹没废丘,城池告破,章邯遂拔剑自刎。2023-07-10 01:56:341
同样自汉中北伐,刘邦为什么成功了?
我猜你没问全吧?你想问的是,「为什么同样是以巴蜀为根据地,为什么刘邦可以从这里打出来一统天下,但诸葛亮(刘禅)却不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形势不同往昔,历史不会重演。刘邦的汉,和刘禅、诸葛亮君臣的汉,在实力差距很大,一在天上,一在地下。而刘邦出巴蜀时面对的对手,和刘禅诸葛亮君臣面对的对手,也同样差距很大,只不过这差距是调过来的。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被项羽封在秦地的王,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政权,简直就是不能比,三秦王只占据了三秦大地,还不一心,更重要的是,三秦王不得秦地的民心,而曹魏是统一了中国的整个北方,并且得人心。刘邦所面对的三秦王,章邯最有实力,但我在被的回答中强调过,章邯在巨鹿之战之前的常胜将军称号,是因为章邯没遇到真正的对手,所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安在章邯身上,同样合适的。章邯在巨鹿遇到项羽后,一再退却,最后竟然引兵降了项羽,哪有一点常胜将军的模样?之后,章邯被项羽封在咸阳以西,称雍王,都废丘。章邯在雍王的位子上坐了七个月,刘邦和韩信就从巴蜀打了出来,章邯又是一再退却,终于退到废丘那一隅之地。有一点常胜将军的模样吗?章邯在废丘被汉军围困了大半年,在这大半年里,刘邦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是劫掠五诸侯兵,合计五十六万,杀入项羽的都城彭城,刘邦没在彭城睡几个安稳觉,就被项羽给打败了,灰溜溜逃回关中,刘邦回到关中后,先是立了太子,又把诸侯在关中的子弟都当人质,还是不解气,就引水灌了废丘,把章邯弄死了。看到了吧?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差点死翘翘,但还是回手一巴掌,把章邯给打死了。这章邯,哪有一点常胜将军的模样?至于另外两的被项羽封在秦地的王,司马欣原本就是秦的长史,根本不懂带兵;而董翳,也只是章邯手下的一个普通将军而已,之所以能被封为翟王,是因为董翳曾劝章邯投降项羽。这两人,司马欣和董翳,自知不是能带几万兵马就打进咸阳的刘备的对手,所以果断投降了刘邦,保住一名。两人根本就是墙头草,一点革命信仰都没有,后来看到刘邦在彭城败下阵来,又投降了项羽。这样的只知保命的人,怎么可能斗得过刘邦呢?所以,刘邦之所以能够从巴蜀打出去,迅速还定三秦,根本原因在于刘邦太强,而三秦王太逊。诸葛亮之所以打不出去,根本原因在于蜀汉的实力不够,人才凋零,而曹魏的实力又太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说什么都是泪。2023-07-10 01:56:411
文言文连缀
1. 文言文《探骊得珠》的原文与意思 探骊得珠 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2. 文言文狼中缀的意思 连结,引申义为跟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聊斋志异u2022狼三则》 此外的意思还有: ①缝:补缀。——缀上几针。 缀甲厉兵。——《战国策u2022秦策一》 ②著作。组织文字以成篇章 伺其疲倦,即谕之缀诗赋。——白行简《李娃传》 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李长吉歌诗》 夜书细字缀语言,雨目眵昏头雪白。——韩愈《短灯檠歌》 缀文:联缀词句,作文:年少即能缀文。另有成语:缀文之士。 缀集:1.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 缀辑:亦作“缀缉”,指编辑。 笔不停缀:不停地写。 缀法(旧时小学里教导学生作文、造句的方法。连缀已读过的文字,改白话为文言,或改文言为白话,均属缀法之列) ③装饰:点缀。犹指物件边缘的装饰 纲户朱缀,刻方连些。——《楚辞》 饰以文犀,雕以翠绿,缀以骊龙之珠,错以荆山之玉。——曹植《七启》 赤缀户也,白缀牖也。——《大戴礼记》 又如:缀映(点缀映衬);缀饰(点缀装饰) ④连结 缀,连也。——《广雅》 缀鬼谷于北辰。——《楚辞u2022远逝》 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思。)——《聊斋志异u2022狼三则》 又如:缀恩(联系亲情);缀行(连接成行);缀连(组合;连属);缀接(联系);缀组(系结印绶) 点缀散布。如:天上缀满了星星 ⑤词缀 [affix]。如:前缀;后缀;中缀 【同本义】 缀,合箸也。——《说文》 缀衣。——《书u2022立政》。传:“掌衣服。” 出缀衣于庭。——《书u2022顾命》 缀衣的解释:1.帐幄。古君王临终所用。 帐幄:帷帐。 2.借指帝王临终之际。 3.周代官名。掌管衣服,为天子近臣。 为下国缀旒。——《诗u2022大雅u2022长发》 缀旒:zhuì liú 旒: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借指权贵者。 1.亦作"缀斿"。亦作"缀游"。 2.犹表率。 3.比喻君主为臣下挟持,大权旁落。 4.喻指一般居虚位而无实权者。 5.比喻国势垂危。 6.用以比喻情况危急。 又如:缀拾(采集连缀);缀纯(连缀杂彩以为缘边);缀葺(修补;缝补);缀缀(相连缀的样子) 在文言文中缀和属的意思相同,都是连缀,例如:衡少善属文(张衡小时候就善于写文章)。属文:把文字连缀在一起,意思就是写文章。 3. 古文中的“属”和“引”是 属 (属) zhǔㄓㄨˇ ◎ 连缀,接连:~文。~和(hé)。 ◎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 古同“嘱”,嘱咐,托付。 ◎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 恰好遇到:~京师乱。 引 yǐnㄧㄣˇ ◎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 退却:~退。~避。 ◎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4.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5. 文言文还怎么得心应手翻译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 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 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 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 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 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 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 “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 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 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 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 相当。 6. 文言文两篇 正文: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于厅前。有输租氓见而窃笑。公疑之,问其故。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虽壮夫膂力不能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1.瑕:错误 2.暇日:空闲的时候 3.曝:晾晒 3.输租氓:缴租的老农 4.窃:偷偷地 5.故:原因 6.乃:却 7.方:正在 8.膂(lv,三声)力:有力气 9.类:像 10.叹服:感叹佩服 马正惠曾经珍藏着戴嵩的《斗牛图》,趁空闲的日子把画展开来放在大厅前晒太阳。有一个交租的老农看见后 偷着笑。马正惠觉得很疑惑,问他笑的原因。(老农)回答说:“老农我虽然不懂得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023-07-10 01:57:081
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秦?
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秦平定三秦是刘邦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之一,谈及此战,很容易想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很多人误信韩信献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迷惑秦将章邯,刘邦才顺利攻破三秦。但是历史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但如此,还差点因为无法实现“暗度陈仓”而退兵。先不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最早是宋代民间小说演绎而来,我们单分析刘邦攻入三秦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个这个计策无法完全对号入座,即便有此计策也是失败之计。汉元年五月,刘邦开始了平定三秦的行动。刘邦当时的策略是:以曹参为先锋,先拿下下辩。下辩其实是陈仓道往祁山道方向过去不远的地方,它属于祁山道,对于祁山道和陈仓道来说,都是一个要点。同时,刘邦开始了第二个表演,派出樊哙继续沿着祁山道向陇西、西县等地发起进攻。当时秦地大将章邯在陈仓渭水南岸构筑了严密防线,守着陈仓道到关中的出口,刘邦当时的想法有点声东击西,想到调动章邯的注意力转移到陇西去。如果章邯犯傻上当,从关中到陇西则通过关陇古道,六盘山道路蜿蜒前行非常难走,必然浪费大量时间。这就会给刘邦从陈仓突破制造一个时间差。接着,刘邦实施了第三步计划:是在樊哙佯攻陇西时,让曹参反从下辩再折回陈仓道,攻占故道县。继续走,那到了陈仓。这才是最接近历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策。至于是不是韩信的计策不重要,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计策。当年的秦国第一名将章邯是什么人,他怎么被这个声东击西的小伎俩欺骗。他的大军在陈仓的渭水之南根本就没有调动。这个时候,刘邦其实非常苦恼,陈仓道就是打不通。这个地方出口被堵,非常难攻打出去。后来诸葛亮用几万对两千人,也没有拿下这个出口。刘邦无奈之下,正要准备班师回撤,突然,一个叫作赵衍的人站了出来,献言:“我知道有一条路可以绕过去。”这个人注定被历史记住,《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录此人此事。原来,陈仓道附近有一条渭水,河谷就形成了一条狭窄的小道,古人在山里习惯沿着水路山谷前行,这条小路就能到达陈仓,也是当年秦人进入关中平原的路。刘邦大喜过望,立刻派了支精悍的小部队穿行采取奇袭计策,大部队无法在这条小道展开行动。就这样,一支刘邦的部队突然出现在陈仓渭水北岸,也就是章邯的后背,章邯遭遇奇袭,被打乱大败。应该说,刘邦攻入关中平原实乃意外得手,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扯不上大关系,更算不上韩信的良计。而此后迅速横扫三秦,刘邦高明的用兵策略起了关键性作用:前锋打击(固守)要点,主力在后寻找机会,一旦战机出现后坚决投入全部力量。章邯在陈仓渭水南岸的防线被打开后,樊哙等人全部归建,手中的兵力三四万人,算不上强大。刘邦首先的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拿下一个战役支点,先攻击关中,不打陇西,坚决避免在两个战场同时开打。刘邦首先计划攻占雍县,因为它在陇山道最东端,是关陇通道的关键点,因此地位重要,也曾是秦国旧都。樊哙先和雍县的车骑部队野战,大胜,然后曹参会同樊哙一举拿下雍县。如此一来,章邯的领地就被切割成两半了,只能凭借雍国的东半部继续抵抗刘邦。因为陈仓一战,章邯的部队损失大,他只好退军,渡过杜水,其弟章平把守好畤,自己固守在国都废丘。其中好畤是萧关道的入口,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刘邦再派出先锋曹参攻占了斄县后,然后北上攻打好畤。章平出城迎战,曹参勇猛打败章军,樊哙试图攻进城,未成功,汉军暂时包围了好畤,此时,董翳、司马欣也集结部队,向西试图增援章邯。刘邦立刻调动部队抢占了壤乡,与三秦联军在壤乡以东遭遇。汉军勇猛,大败三秦联军。刘邦击败章邯后再次围攻好畤,战斗悲壮,纪成战死,周勃率先攻进城,章平逃离,章邯的雍军主力就此打光了。于是刘邦绕过废丘直取咸阳,打败了赵贲、内史保等敌军,完成了对废丘包围。三秦联军为了和章邯形成联通,对咸阳展开了疯狂反攻,曹参表现非常顽强,死守景陵,拼了二十多天,不败。刘邦发现三秦联军已是疲劳之师,迅速组织兵力发动猛攻,基本消灭了三秦军队主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刘邦三个月内平定三秦,是其一生中非常辉煌的一战。此役成功体现了刘邦高明的用兵策略:具体说,汉军以下的战术可圈可点:1、快速行动。趁章邯、董翳、司马欣等人刚到封地不久,来不及形成有效统治,立即出兵,韩信的功劳就在于建议立即出兵,但仅此而已。2、刘邦的思路明确,执行坚决。大败章邯主力后,刘邦没有着急抢地盘,而是瞄准章邯地盘上的好畤这个要点,给予狠狠打击,并吸引三秦中董翳、司马欣来援,但是刘邦事先有备,攻打好畤前先拿下了斄县,使得三秦援军无法直接北上救援好畤。刘邦正面的攻击没有后顾之忧,原本包围好峙的曹参、樊哈等军也南向出击,大败董翳、司马欣等来敌。最后以曹参分队坚决守住要点,刘邦则率主力寻找机会歼灭大部分三秦军。从文史记录看,平定三秦韩信的作用的确非常有限,这个是客观事实。2023-07-10 01:57:151
章邯结局是什么
章邯结局是什么赵高杀死了二世胡亥,立子婴做秦王。史记记载,赵高被子婴所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赵正书》则记载,赵高被章邯所杀。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军打垮了秦军,进入武关。秦朝灭亡。项羽三分秦地,封立3个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长史司马欣,从前做栎阳狱掾,曾对项梁有过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刘邦用赵衍之计,从他道攻陈仓,雍王兵败。章邯在好畤停下与汉军交战,又被汉军打败,退保废丘。刘邦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2023-07-10 01:59:121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表,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来为什么又反了
当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后来为什么又反了项羽? 话说秦末,项羽、刘邦两军先后入关,消灭了暴秦。项羽进入咸阳后,假借楚怀王之名,先是自称为“西楚霸王”,然后开始大封特封,共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其中包括枭雄刘邦、秦朝名将章邯、汉之虎将英布等。项羽原本是这样让天下成一盘棋,达到唯他独尊的目的。然而,项羽不会料到,他认为高明的分封却引来了纷争和叛乱,让他焦头烂额,最终为楚汉争霸的失败种下了恶果。 因为他的分封里存在几个弊端。一是他虽然是打着按军功分配地盘的旗号,但却把是否随从入关作为衡量的标尺。这让一些义军无法接受。二是项羽在分封中一意孤行,没有听从别人的意见,这样独操宰割后,引起一些诸侯的不满。三是项羽意气用事,在分封时凭感情用事,方案公布后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随意更改,缺乏严肃性,此起一些利益受损的人不满。 总的来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上,主要对三个诸侯存在严重过失。 第一,失封了田荣。要知道齐地的田儋、田荣是一直是反秦的重要力量,并且功不可没。田儋战死之后,田荣接过了他的衣钵,成为齐地反秦的最高司令。然而,田荣又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当初项梁起义之初,因为遭遇秦军围堵,曾派使者请求田荣进行援助。出人意料的是,田荣虽然答应了,但却提出了一个硬条件:杀掉与他因争权而为仇人的田假。项梁是个正直的人,不愿干这种损有不利己的事,于是没有答应。结果田荣果断地不发一兵一卒。 后来项羽率军向咸阳进发,在巨鹿之战时,田荣没有象其它义军参加巨鹿之战,哪怕是派人呐喊助威也没有。而随后项羽以威不可挡之热入关后,田荣也没有和联军一起入关。因此,项羽在分封诸侯时,把田荣排除在外,理由是田荣对反秦没有功劳。 为此,项羽对齐地来了“三分天下”,封田巿为胶东王,都即墨;封田都为齐王,都临淄;封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而唯独原本的“齐天大圣”田荣光荣的地下岗了,有没半分职务。 项羽以个人恩怨和个人感情来分封齐地以及对待田荣,显然是犯了大忌和大错。结果直接导致不满的田荣彻底和项羽决裂,于是田荣公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叛西楚。他不但个人造反,而且还拉了两个帮凶:陈馀和彭越。总之,田荣的反叛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导致项羽的注意力很快被田荣吸引过去了,他率军去齐地剿匪的同时,也把他最大的敌人刘邦给忽略了,更给了在三秦之地的刘邦韬光养晦的大良时机。这让刘邦修整和东归埋下了伏笔。可以说田荣是刘邦的“大恩人”。 第二,失封彭越。彭越之所以愿意和田荣结盟,是有原因的。彭越原本就是江洋大盗出身,他占据巨野,聚众万余。他后来组军也参与了反秦热流之中,还和刘邦共同攻击过秦军的昌邑城,结果两人齐力,也没有攻下坚城。后来刘邦带兵绕道西进,彭越则继续留在原地抗秦。而项羽没有和彭越有过交集和接触,再加上彭越没有大军功,又没有随他入关,因此在分封是,彭越也排除在分封的诸侯王之列。 殊不知,彭越是楚汉战争期间最著名的游击司令,他在田荣的鼓惑下反叛项羽,以表示对项羽分封的不满。后来,善于拉拢人才的刘邦又通过糖衣炮弹把彭越拉到他的麾下,后来彭越一直在项羽后防活,扰袭项军的粮草,使得项羽在前线的军粮供应不足。最终使得项羽在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中,因粮草不足而最终败北。 第三,失封陈馀。陈馀也是被田荣拉下水的一位牛人。陈馀是位名士,他参与了陈胜吴广起义,又随武臣来到赵地,在他的帮忙下,把赵地迅速发展壮大,并为反秦立下大功。巨鹿之战中,他是驻守巨鹿城外的盟军的主要力量之一。后来,陈馀还参与了战役,最终迫使章邯兵败后而投降项羽。 陈馀后来与结拜兄弟张耳反目成仇,他愤然出走后,于是没有跟随项羽入关。结果,项羽在分封时,并没有分封劳苦功高的陈馀,而是分封了与陈馀反目成仇的张耳,这令陈馀难以接受,走上反叛项羽之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之,此消彼长,项羽的失封导致田荣、彭越、陈馀联手叛楚,客观上帮了刘邦。 同时,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之后,自封为“西楚霸王”,然后又一连做了三件事,一是把投降的秦王子婴给杀了;二是放了一把火,把秦王的咸阳宫烧了;三是将秦咸阳宫的珍宝、美女全部带走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项羽很快成了恶名背身,千夫所指,其悲剧人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最终结局如何? 在当年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可以说结局各异,但是他们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首先就说刘邦,当时刘邦他被封为汉王。刘邦后来在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处征伐、攻城略池,一边巩固着在关中自己的政权,一边又大举的向函谷关进军。刘邦在一路上收服了不少来称臣的王侯。 最后刘邦他又是号令各方诸侯共同讨伐项羽。但由于刘邦可以知人善任,并且他的手下良才甚多,这也就让刘邦有能力可以杀破项羽的楚军,就此开创了汉王朝。 第而个说章邯。章邯他是秦朝的降将,在刘邦出关中之时,被韩信所击败,最后因为战败自杀而死。 然后就是司马欣。司马欣原本是章邯的手下,但是因为司马欣救项梁有功,所以他就被项羽封王。司马欣是一个左右摇摆的人,他先是投降了刘邦,但是后来在刘邦兵败之时又投降了项羽,最后刘邦在泗水将司马欣杀死。 然后就是项羽的老部下英布了。英布他在楚汉大战之前投降了刘邦,跟随着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可惜在最后因为反叛汉朝,刘邦就杀死了他。 而其他诸王,要么兵败被杀死,要么就是反叛刘邦被刘邦杀死,要么就是投降了刘邦。其实他们的结局大多都是因为反叛刘邦而死的,可以说十八路诸侯中,善中的没有几个人。 而且十八路诸侯的光芒被刘邦和项羽压下去了很多。毕竟不论是汉王刘邦,还是楚霸王项羽,都是在历史上的明星,都是历史长河在某一个阶段打出的大浪花。 项羽分封的三王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公元前205年,项羽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对天下十八路诸侯进行分封。在这次分封中,有三个人的意义非常特别,这三个人分别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章邯为封为雍王,建都在废丘,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兴平城南这一带。司马欣是塞王,建都在栎阳,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富平东南一带。董翳是翟王,建都在高奴,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一带。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人的封地,都在陕西境内。项羽分封的三王,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钳制汉王刘邦。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确立其在诸侯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号令天下;其二,将实力仅次于他,第一个入关的刘邦敢到不毛之地汉中,并以章邯、司马欣等人对他进行钳制~ 秦末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都有谁 秦末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怎样? 更新时间:2017年10月22日 18:05来源:市井历史手机版 市井历史2017-10-22 秦末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起事反秦,夺取陈县后,遂立国号“张楚”,陈胜自称楚王。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天下群雄纷纷响应,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楚人刘邦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自立沛公。同月,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会稽(今苏州),项梁自号武信君。可陈胜吴广的起义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腊月,被秦将章邯击败,下落不明。后来,项梁采取范增的建议拥立楚国王室后裔,前楚怀王之孙熊心为后楚怀王,以期承袭其威望,“从民所望也”。 点击播放GIF/1006K 陈胜吴广的起义行动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却燃起了反秦的导火索,为了快速消灭秦朝的统治,楚怀王发表了著名政治宣言,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初(冬十月),沛公刘邦“入破咸阳,平秦”。二个月后(冬十二月),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拥兵四十万继刘邦入关,“诛秦王子婴,屠杀咸阳”。项羽因巨鹿之战自持功大,便不尊楚怀王的约定,而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具体如下: 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最后,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并最终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成为汉高祖。 2.雍王章邯,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建都废丘。汉元年(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但兵败被迫退保废丘。刘邦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章邯于废丘。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汉军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 3.塞王司马欣,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建都栎阳,汉王四年在成皋之战中,守城大司马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而匆忙出战,在其半渡汜水时遭到汉军袭击,而大败,曹咎与司马欣皆自刎于汜水。 4.翟王董翳,统治上郡,建都高奴。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死于汜水之畔。 5.西魏王魏豹,统治河东,建都平阳。汉王搞定上面的三秦后,魏豹降汉。刘邦在彭城战败后,魏豹又叛汉,汉王遣韩信击败并俘虏了魏豹,魏豹随汉军守荥阳,后受到楚军围攻。同守荥阳的周苛等人认为魏豹反复无常,是潜在的危险,遂杀魏豹。 6.河南王申阳,统治河南,建都洛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向东略地,河南王申阳投降,其地被刘邦置为河南郡,曾有一定贡献,死后葬于北邙岭。 7.韩王韩信,统治韩地,建都阳翟。此韩信非“将兵多多益善”的那个韩信,他本是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的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他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为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天下平定后,因受刘邦猜疑,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后引诱陈豨造反,但在其一次带兵攻汉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8.殷王司马昂,统治河内,建都朝歌。汉二年(前205年)三月,汉王刘邦进兵楚地,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地成为河内郡。四月,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大败刘邦及五诸侯联军56万人,司马卬被楚军所杀。 9.代王赵歇,统治代地。汉王二年(前205年),陈余立代王赵歇为赵王,自立为代王,自己却不去代国,在赵国以太傅的身份辅佐赵歇。汉王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灭魏豹后,与张耳出井陉击赵。井陉之战赵军败于汉军,汉军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陈余也被杀死。 10.常山王张耳,统治赵地,建都襄国。后归汉成为刘邦的部属,并被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 11.九江王英布,统治淮南,建都六县。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前196年起兵反汉,因谋反罪被杀。 12.衡山王吴芮,统治长沙,建都邾县。后来吴芮结识好友张良,在其劝导下,改拥刘邦。项羽失败后,吴芮以吴王之后的身份,与韩信等人拥刘邦为帝,刘邦也诏封吴芮为长沙王。 13.临江王共敖,统治南郡,建都江陵。楚汉战争开始后,临江国虽属项羽阵营, 但未出兵支援与刘邦的战事。汉高祖3年7月死,子共尉即位。 14.辽东王韩广,统治辽东。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以燕王韩广为辽东王,以臧荼为燕王,韩广不肯迁徙辽东。秋八月,臧荼杀韩广,并其地。 15.燕王藏荼,统治燕地,建都蓟县。前204年(汉三年),韩信破赵国陈余。听从广武君李左车的进言,派使者送信给燕王,燕王臧荼归顺韩信,投降刘邦。汉王五年(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后来因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令臧荼非常恐惧,于是反汉,高祖刘邦亲自征伐,臧荼被斩杀,高祖改命卢绾为燕王。 16.胶东王田市,统治胶东。项羽分封十八诸侯,封田都为齐王(临淄王)、田安为济北王、田巿为胶东王,也没有封田荣。田荣不服,不让田巿离开临淄去胶东。田巿害怕项羽怪罪,悄悄到了胶东。汉元年(前206年)六月,田荣率兵击杀田巿。 17.齐王田都,统治齐地,建都临淄。汉元年(前206年)五月,田荣率兵攻打田都,田都奔楚,以后下落不明。 18.济北王田安,统治济北,建都博阳。后因田荣造反而被杀。 项羽为什么分封十八路诸侯 项羽分封的诸侯主要是刘邦那一系的才反他,刘邦本来就是有争霸天下的心,接受分封仅仅是一种示弱的策略而已,因为当时他打不过项羽。 项羽一系的诸侯并没有多少反他的,项羽的失败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想打了,垓下之围的时候实际上项羽只要过江的话,江东他的实力仍在,只是他觉得带出来的十多万人只剩他一个了,没有脸回去,正巧一个过去跟过他后来投降了刘邦的将军带兵追过来,他说你好歹跟过我,我就送你一个大功劳吧,就自杀了。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帮他? 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大多数人都不帮他的原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项羽自身,他刚愎自用,只顾自己,使得众多诸侯离心;诸侯方面,他们各怀鬼胎,都在审时度势,选择对自己最有决策。 清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有力地打击了秦朝的封建统治,使得各个地方反秦政权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其中属刘邦、项羽最有实力,相比于刘邦,项羽当时更胜一筹,先后分封十八路诸侯,可谓威风一时。 但是这十八路诸侯,在楚汉之争战斗拉响之后并没有帮助他,反而很大一部分归附了刘邦。我认为,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项羽自身性格弱点 提到项羽,给我们一种赳赳武夫的形象,尽管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是不可否认,他有着自己致命的缺点,一是刚愎自用,认为灭秦过程中自己功劳最大,啥事都得听自己的,不懂得揣测各个诸侯心里所想,仅凭一夫之勇,岂不孤家寡人呢?二是不懂得隐忍,有一段时间,楚汉两军对垒,项羽脾气爆燥起来,破口大骂,想和刘邦单挑,结果自取其辱。 各诸侯野心 如此多的缺点,使得项羽由盛转衰。江山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而非叫着、喊着得来的,反观刘邦,则能抓住最紧要的要害总揽全局。这使得各个诸侯心里就有了底,项羽必败,只是早晚问题,而自己势单力薄,于是纷纷投靠更有前途的刘邦,这就不难理解了。 秦末,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之后,咸阳被划给了谁? 分给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 雍王章邯,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建都废丘; 塞王司马欣,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建都栎阳;司马欣(?—前204年),秦朝长史,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被项羽封为塞王,都栎阳,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与曹咎一同自刭于汜水上。 为什么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里没有季布,龙且,虞 先说结论:因为英布是拥有武装的实权军阀,而龙且、钟离昧等人则是西楚政权下的没有独立势力的武人 黥布列传里首先便记载了【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与其众叛秦,聚兵数千人。】【英布、蒲将军亦以兵属项梁。】项梁初起时,所依靠的除了八千子弟兵,便是英布、蒲将军、陈婴所提供的兵力,尤其是前两者,对自己的兵力都拥有很强的掌控力。英布虽然名义上是西楚政权下的臣属,实质上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其性质是西楚政权内部独立的新兴军功阶层,与项羽、刘邦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相对而言,龙且、钟离昧等人都是纯粹的武人,没有自己的势力,完全依附于项氏叔侄,他们才是西楚政权真正的臣僚 项羽的分封虽然有论功行赏的意味,但是其分封的核心人物,主要是拥有自己武装势力的新兴军功阶层以及六国贵族,其中又以前者为重。与其说项羽对英布等军阀的封王是对其军功的奖励,不如说是对其政治地位的一种承认,像英布这种独立的军阀若是没能封王,英布必然会引发政治局势的动荡,因此对于英布等军阀,项羽不得不封。 项羽(47)诸侯(8)2023-07-10 01:59:48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怎么完成的?
中国的文字很博大精深,往往寥寥数语就把一件复杂的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 但有时候,文字在现实面前又很苍白无力,简短的笔触很难触及到事物的核心与根本,给人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 关于韩信帮助刘邦从汉中打入关中, 历史 上用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八个字做总结,给人感觉这就是一例简单的声东击西的军事案例,其实这八个字根本不足以体现其背后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也未及事物之根本。 在浩瀚的 历史 之中,能从汉中地区收服关中地区的人,除了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外,绝无仅有。是后世无人能够企及韩信的军事水平吗?并没有这么简单。 战争的胜负其实并不是取决于简单的擂台对决,它要讲究 天时地利人和 ,要依托于背后的综合实力。以汉中地区对决关中地区,本来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就处于绝对弱势,再加上秦岭那道天然屏障,所以自古以来,除了韩信,没有人能以汉中之地战胜关中之地。 韩信为什么能成功呢?是因为他真的有逆天改命之能吗?他确实很厉害,但是还没有到达神化的地步。就从汉中北伐关中这件事来说,三国时期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其实就做得并不比韩信差,虽然他每次都功败垂成,但那主要是因为诸葛亮面对的难度系数比韩信大得多。 那么,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呢? 它成功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韩信在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第一时间内给刘邦交出了两份答卷, 一个就是“申军法”,这是一套管理方案;一个就是“要当机立断夺取关中”,这是一个战略规划。 要知道刘邦刚刚从关中被赶出来,一路跋山涉水才来到汉中不久,刚刚一落脚,就要重新从汉中打回关中,这不是闹着玩吗?若如此,还不如不来汉中,直接就在关中反了呢。 这其实牵涉到一个战机选择的问题。人生如战场,我们解决生活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实都是一场或大或小的战争。战机的选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和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很多人都只会盯着自身的条件去做决定,这其实是不科学和理性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为世间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 所谓的优势和劣势都是相互的,一定要结合具体环境和对手状态来比较分析,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具有有效的指导性。 韩信认为当时可以反攻关中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项羽不得人心,刘邦在关中口碑极好;二、替项羽把守关中的三秦王皆是丧家之犬,手中无兵且被秦人记恨;三、项羽远在楚地,内部矛盾重重,分身乏术;四、因项羽分封诸侯而心生怨恨的人大有人在,便于形成统一战线。 刘邦也觉得韩信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当即拍板,说好就干,让韩信着手准备反攻关中的事情。 韩信整顿军纪和整备队伍粮草之后,就准备开干了。 但是,有一个现实问题是韩信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那就是从汉中到关中这中间恶劣的行军条件。因为当时连接关中和汉中的五条道: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倜骆道、子午道,没有一条道是好走的,都是易守难攻的。 韩信当初制定的总体思路其实是“四面烟雾,三路出击”,并不是后来人们口口相传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还定三秦之所以会被归纳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要还是因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还是既传奇又简单的故事。简单意味着易懂,传奇意味着情趣。 韩信在整军备战时,便开始派了些老弱病残去修复张良当初建议刘邦烧掉的褒斜道,意在迷惑对手,你们要注意了,我们准备打回来了,修路就是准备从这里往回打。 这种烟雾弹战术其实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谈不上神来之笔,因为谁都知道修复褒斜道的栈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对面的章邯是秦末不可多得的名将,自然不会轻易着了韩信的道,人家可是为数不多可以硬抗项羽半年多的章邯。 所以,刘邦集团还定三秦, “ 明修栈道 ”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并不大 ,顶多就是迷惑一下敌人,让敌人多分点心思到褒斜道的防御上。 “ 明修栈道 ”是韩信 “四面烟雾” 中的一面 ,剩余的三面烟雾就是“三路出击”,通过多路出兵让对手找不到防御重心,从而被动分兵。 韩信的三路布置是这样的:曹参、樊哙率军走祁山道,攻略凉州;他自己率主力走陈仓道,出散关。灌英率一部分人马走子午道,出咸阳。 韩信这种布置其实违背集中优势兵力的军事常识的,他这么做其实是不得已,因为秦岭这道天然屏障,大兵团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人家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轻易堵死你。 这种情况下,你只能多路出击,去干扰对手的判断,达到田忌赛马的效果。 章邯等三秦王此时手中的兵力非常有限,仅有当年守备咸阳的那几万人,这其中还有很多人被刘邦约法三章感动了,跟着刘邦跑到汉中的。如此少的兵力要防守整个关中区域,防御能力是捉襟见肘的。 刘邦此时经过在汉中的整编和招兵买马,已经武装了一支近 十万人的军队了,并匹配了充足的粮草辎重。(这足以体现萧何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 多路出击,把你有限的兵力再打散,因为你搞不清楚汉军的主力是哪一路,你不得不防。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于一路,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这就是韩信这个战术的高明之处。 汉军抢修褒斜道时,身为名将的章邯就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敏感性,果断地安排人进行四路侦查,然后进行情报分析。 当时章邯得到的情报和韩信的多路出击布置是相吻合的,但问题是他搞不清楚汉军的主力是哪一路。 当时走出秦岭的五条道,除了 子午道是在司马欣的防区外,其余四条道都在章邯的防区。所以,章邯先跟司马欣联系,叮嘱他要做好子午道的防守,小心汉军从子午道穿出来。然后,全力布防自己的防区。 章邯防区的 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 ,除了烧了的褒斜道外,那三路都需要布防。章邯也是名将,褒斜道的修复没那么快,这种烟雾弹迷惑不了他。 通过分析,章邯认为汉军走 傥骆道的可能性最小,所以只留了少量兵力驻守傥骆道,剩余的兵力全部调往祁山和陈仓。 这样一来, 司马欣的主力被拖在了子午道,章邯也无法集中有限兵力重点布防了。 很快,西线汉军即走祁山道樊哙、曹参部队就有动作了,樊哙击破了西县,曹参拿下了下辨,大有突进凉州之势,给章邯造成“汉军要进驻凉州”的错觉。 然后,韩信又秘密把 樊哙、曹参从水路调回陈仓道,与主力汇合。 汉军主力 兵出陈仓道,包围了重镇陈仓,但却并不攻城,直扑关中。这个时候,章邯才明白, 韩信玩的是“黑虎掏心”。 奈何反应滞后,且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所以章邯的 陈仓防线被汉军在激战之后成功突破。 无奈之下, 兵力有限的章邯只好放弃了西北第一大城雍城,收缩防线。命令其弟章平守好畤,自己防守大本营废丘,这两地互为犄角支援。 同时调凉州驻军回援,并派人向另外二秦王求援。 章邯的应对可以说是可圈可点,实力不如对方的时候,就是要迅速收缩防线,待到站稳脚跟后再伺机反扑, 这个时候就是不能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但是,韩信根本不咬钩,防御虚空的凉州他不要,章邯让出来的城池他也不停留,只要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的时间去收割“战利品”,他分兵两路穷追不舍。 樊哙、曹参的西路军一直追到好畤南,再度击破章平军,章平退守好畤,曹参、樊哙将好畤围城。 这个时候,韩信的战略意图已经十分明白了, 塞王司马欣调开了在子午谷布防的主力,令赵贲率步骑兵主力朝废丘驰援;翟王董翳也开始率军往废丘赶。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双方明牌了。 章邯在得到赵贲援军后,觉得有得一打,便向渭水北岸西进,迎击汉军主力于壤乡之东。 韩信针对此情况,一方面命令 围攻好畤的曹参、樊哙扔下章平前来参与会战,保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命令潜伏的灌婴兵出子午,震慑主力尽出的塞国司马欣。 结果占据优势的汉军再次大败章邯、赵贲联军,章邯再次退守废丘,赵贲退守咸阳。 随后汉军再度分兵展开追击,曹参、樊哙的西路军不久便攻破好畤,与主力会师,西攻咸阳。 随后, 汉军再破咸阳。至此,章邯的雍地除了废丘孤城和凉州之外,全部平定。 另一面,灌婴在司马欣主力支援章邯时兵出子午口,向栎阳挺进。与此同时,平定雍地的韩信并没有理会死守废丘的章邯,而是派曹参守景陵,防章邯与翟王反击,然后调集大军东进与灌婴会合,猛攻司马欣。 主力尽失的司马欣没有支撑多久就宣布投降了。 章邯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名将,自然不会坐失良机,所以趁着韩信去攻打司马欣的时机,下 令章平和翟王部队姚卬向曹参发起反攻。 曹参先守后攻,在僵持二十多天后, 击破了章平、姚卬联军,并乘胜向西追击章平。 章平在撤退的过程中,再次得到了 章邯和董翳挤出来的一部分援军,于是回头迎击曹参,让曹参渐感不支。 也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韩信已经搞定了塞地, 派周勃率军自咸阳一路驰援过来。 章平再次被汉军大败, 逃亡陇西。自此,除章邯死守废丘外,渭水河谷皆告平定。 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清扫残余势力的事情了。 韩信派郦商往北打,所向披靡,翟王董翳投降。 周勃带人前往凉州追捕章平,最终生擒章平并扫清了其残余势力。 最后,汉军主力会师 废丘城下,包围了坚守孤城的章邯。 至此,刘邦从汉中还定三秦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 当然,废丘这座孤城并没有在这次战役中被韩信拿下来,而是后来刘邦亲自拿下来的,只能说是瑕不掩瑜。 刘邦集团在韩信的策划和率领之下,仅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对三秦大地的平定,这种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尤其是韩信当时还是一个 初出茅庐的指挥者,能表现出这样应对自如、行思如风,更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喜欢给英雄加戏的人们从来就对韩信这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吝赞美之词。因为他们都比较喜欢传播一些通俗易懂、简单传奇的故事。 但如果要理性而客观地去看待 历史 的话,这件事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的。 一、天时。 刘邦还定三秦之所以能成功,与他们选定的时机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当时的项羽处理好义帝熊心的事情,随即又被齐地田荣公然造反,正好处于分身乏术的时期。 而刘邦刚入汉中时,就在张良的建议下把褒斜道的栈桥烧毁了,表现出了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这个时候,项羽和三秦王也对他没有什么防范心。 三秦王在被项羽分封到关中大地前,也是被项羽撸得相当干净了。此时的三秦王在秦地经营的时间尚短,根基较浅。 二、地利。 这或许是刘邦集团这次行动能够成功的最大幸运,自此之后,再也无人能再次复制这条成功之路,主要就是因为地利条件的变化。 汉中对决关中为什么很难取胜,一是因为汉中平原的经济体相对于关中平原来说,本身就是相差悬殊;二是因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物流通道问题,不管你有劲没劲,有劲你也使不上。 韩信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虽然百般艰难,但好歹当时祁山道和陈仓道的水路还是通的,解决了韩信的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 二十年后,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武都大地震,把这两条水路给震没了,才真正让这条路线变成了物流黑洞。这也是后世从汉中往关中打,基本上打不赢的根本原因。其实也不是打不赢,而是打不起。 三、人和。 这一点要分敌我双方来看。 从刘邦集团的角度出发,当初在关中约法三章确实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有时候给别人留一条路也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其次是启用了韩信这个战术天才,这是和项羽同级别的大神,是足以凭一己之力改变天下大势的人。 而三秦王因为被迫投降项羽,所以被视为秦人之中的叛徒。没有人是喜欢背叛的,所以很多人宁愿接受敌人也不愿意接受叛徒。三秦王在关中的局面是可想而知的。最为关键的是,项羽对三秦王也不是完全信赖的,并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防御能力。 也正是有上述上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才成就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千古佳话。否则,即便韩信才华盖世,也不一定能这样轻易成功。要知道,他们的对手章邯也不是吃素的,坚守废丘这座孤城也一度让刘邦和韩信徒呼奈何,后来是刘邦引水灌城才将他逼上绝路的。 当然,我们也并不能说韩信这次成功就是完全靠运气,运气一般都是为有才华、有方向的人准备的。韩信在此战之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指挥艺术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就是善于创造和抓住战机。 有一种军事将领,习惯性地稳打稳扎,你需要他策划什么军事行动,必须万事俱备才行。这种将领是不是好将领?自然是!但其实是偏执行层面的好将领。但韩信不一样,有条件他可以去实施他的战略计划,没有条件他可以创造条件去完成他的战略目标。这种人才是足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无双国士。 以还定三秦来说,很少有人能像韩信这样敏锐而又精准地抓住战机的。选择,有时候比努力重要得多,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第二就是灵活机动,如臂指使。 纵观韩信的这次作战指挥,尽管各种花招耍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韩信一直都是在 人多打人少! 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十分不容易,必须要有极强的资源调动能力和快速的战场反应能力。否则,即便你在总体人数上多于对方,也有可能被对方占据局部优势,然后被各个击破。 换句话说,你要对对方的作战动机和计划了如指掌,逼着他们跟着自己的节奏来战斗,而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第三就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核心目标。 这一方面,韩信是颇得白起的真传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韩信的军事思想主要是来源于秦国。西路军在凉州打下的地盘说不要就不要了,先 随主力出秦岭,把三秦王的兵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围点打援。为了减轻压力,还安排灌婴从子午谷突然出击,牵制敌人部分兵力。赢了第一仗之后,并不跟章邯死磕,集中兵力去逼降司马欣。章邯再次出兵时,韩信又迅速地在关键节点杀个回马枪。再胜之后,北上逼降董翳,西进肃清章平,硬生生地把章邯蚕食成一个孤家寡人。 大家发现没有,韩信从来没有和章邯计较过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的核心的目的就是要把三秦王有限的兵力四处打散,然后 以野战的方式来消灭你的有生力量!也就是攻其必救之处,然后坐等鱼儿上钩。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怀着理性、客观的视角去看待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会发现它确实很传奇,但并没有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关于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前面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这里需要引入的几点思考主要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一件成功的事物。 韩信厉害不厉害? “兵仙”的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的,自然是相当厉害的。但是,他终究是人,不是仙,他的成功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所以,不管我们身处于什么状态下,永远都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个人逐渐向理想中的自己靠拢必须具备的认知。 章邯厉害不厉害? 作为楚汉时期唯一一个正面抵抗项羽尚能全身而退的男人,他自然厉害到了当时天下前五的程度。但是,章邯却成为当时最憋屈、最无奈的名将,没有之一。为什么?有时候人掌握了时势,只能被时势的洪流所吞没。 刘邦厉害不厉害? 这位同志一路升级,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但是他为什么无法精准把握到还定三秦的成功点?有时候人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必须依靠外力来捅破那层窗户纸。所谓的“一点即通”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去看待一件成功的事物呢?首先我们必须要跳出单点思维,别把目光永远定在某一个亮点上,而是应该客观详细将事物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然后把“物、机、料、环、法”放到一起来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跳出自己的主观情绪,不能让自己的主观情绪给自己来了一个 “先入为主” 的偏见。2023-07-10 01:59:541
古籍《资治通鉴》之汉纪一 阅读
汉纪·汉纪一 作者:司马光 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涒滩,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 ◎元年乙未,公元前二零六年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贾谊论曰: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谊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沛公西入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ue467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欲西入关。先是,诸侯吏卒、繇使、屯戍过秦中者,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馀万人新安城南。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闻项羽号章邯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已而项羽至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项羽进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项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击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与俱去,曰:“毋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料公士卒足以当项羽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之不敢叛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尝*,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羽,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羽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项羽因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ue4c0夬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遂入,披帷立,ue4bf真目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羽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其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羽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有虎狼之心,*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还军霸上以待将军。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爵之赏,而听细人之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将军不取也!”项羽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方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鸿门去霸上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趣霸上。留张良使谢项羽,以白璧献羽,玉斗与亚父。沛公谓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将军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亚父足下。”项羽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羽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 项羽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春,正月,羽阳尊怀王为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徙义帝于江南,都郴。 二月,羽分天下王诸将。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羽与范增疑沛公,而业已讲解,又恶负约,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之。”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路。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本劝章邯降楚。故立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立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项羽欲自取梁地,乃徙魏王豹为西魏王,王河东,都平阳。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赵将司马卬定河内,数有功,故立卬为殷王,王河内,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治襄国。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九江王,都六。番君吴芮率百越佐诸侯,又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邾。义帝柱国共敖将军击南郡,功多,因立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燕将臧荼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荼为燕王,都蓟。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齐将田都从楚救赵,因从入关,故立都为齐王,都临菑。项羽方渡河救赵,田安下济北数城,引其兵降项羽,故立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荣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陈馀弃将印去,不从入关,亦不封。客多说项羽曰:“张耳、陈馀,一体有功于赵,今耳为王,馀不可以不封。”羽不得已,闻其在南皮,因环封之三县。番君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侯。 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汉王赐张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尽请汉中地,项王许之。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 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于胶东,而以田都为齐王,大怒。五月,荣发兵距击田都,都亡走楚。荣留齐王市,不令之胶东。市畏项羽,窃亡之国。荣怒,六月,追击杀市于即墨,自立为齐王。是时,彭越在巨野,有众万馀人,无所属。荣与越将军印,使击济北。秋,七月,越击杀济北王安。荣遂并王三齐之地,又使越击楚。项王命萧公角将兵击越,越大破楚军。 张耳之国,陈馀益怒曰:“张耳与馀,功等也。今张耳王,馀独侯,此项羽不平!”乃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于丑地。今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不听不义。愿大王资馀兵击常山,复赵王,请以赵为扞蔽!”齐王许之,遣兵从陈馀。 项王以张良从汉王,韩王成又无功,故不遣之国,与俱至彭城,废以为穰侯;已,又杀之。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留萧何收巴、蜀租,给军粮食。 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于废丘,而遣诸将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皆降,以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以迎太公、吕后。项王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王陵者,沛人也,先聚党数千人,居南阳,至是始以兵属汉。项王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终得天下,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 项王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张良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项王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 燕王广不肯之辽东,臧荼击杀之,并其地。 是岁,以内史沛周苛为御史大夫。 项王使趣义帝行,其群臣、左右稍稍叛之。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二零五年 冬,十月,项王密使九江、衡山、临江王击义帝,杀之江中。 陈馀悉三县兵,与齐兵共袭常山。常山王张耳败,走汉,谒汉王于废丘,汉王厚遇之。陈馀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赵王德陈馀,立以为代王。陈馀为赵王弱,国初定,不之国,留傅赵王;而使夏说以相国守代。 张良自韩间行归汉,汉王以为成信侯。良多病,未尝特将,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 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 汉王以韩襄王孙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信急击韩王昌于阳城,昌降。十一月,立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汉王。 汉王还都栎阳。 诸将拔陇西。 春,正月,项王北至城阳。齐王荣将兵会战,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项王复立田假为齐王。遂北至北海,烧夷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所过多所残灭。齐民相聚叛之。 汉将拔北地,虏雍王弟平。 三月,汉王自临晋渡河。魏王豹降,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卬,置河内郡。 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及诸侯叛秦,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平亡去。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楚,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杖剑亡,渡河,归汉王于脩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赐食,遣罢就舍。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王曰:“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曰:‘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为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大王宜率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使者至赵,陈馀曰:“汉杀张耳,乃从。”于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持其头遗陈馀;馀乃遣兵助汉。 田荣弟横收散卒,得数万人,起城阳,夏,四月,立荣子广为齐王,以拒楚。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虽闻汉东,既击齐,欲遂破之而后击汉,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到外黄,彭越将其兵三万馀人归汉。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馀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闻之,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死者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会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楚亦使人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孝惠、鲁元公主,载以行。楚骑追之,汉王急,推堕二子车下。滕公为太仆,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今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故徐行。汉王怒,欲斩之者十馀;滕公卒保护,脱二子。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不相遇,反遇楚军。楚军与归,项王常置军中为质。 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诸侯皆背汉,复与楚。塞王欣、翟王翳亡降楚。 田横进攻田假,假走楚,楚杀之。横遂复定三齐之地。 汉王问群臣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张良曰:“九江王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隙;彭越与齐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初,项王击齐,征兵九江,九江王布称病不在,遣将将军数千人行。汉之破楚彭城,布又称病不佐楚。楚王由此怨布,娄使使者诮让,召布。布愈恐,不敢往。项王方北忧齐、赵,西患汉,所与者独九江王;又多布材,欲亲用之,以故未之击。汉王自下邑徙军砀,遂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谒者随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九江,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汉王使与二十人俱。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则绝河津,反为楚。 六月,汉王还栎阳。 壬午,立子盈为太子;赦罪人。 汉兵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尽定雍地,以为中地、北地、陇西郡。 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初,秦之亡也,豪杰争取金玉,宣曲任氏独窖仓粟。及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以此起,富者数世。 秋,八月,汉王如荥阳,命萧何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事有不及奏决者,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关中户口,转漕、调兵以给军,未尝乏绝。汉王使郦食其往说魏王豹,且召之。豹不听,曰:“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俱击魏。汉王问食其:“魏大将谁也?”对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曰:“项佗。”曰:“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韩信亦问郦生:“魏得无用周叔为大将乎?”郦生曰:“柏直也。”信曰:“竖子耳。”遂进兵。魏王盛兵蒲坂以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流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九月,信击虏豹,传诣荥阳;悉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 汉之败于彭城而西也,陈馀亦觉张耳不死,即背汉。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汉王许之,乃遣张耳与俱,引兵东,北击赵、代。后九月,信破代兵,禽夏说于阏与。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2023-07-10 02:01:041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2)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上降沛一日,高祖为沛公,赐婴爵七大夫,以为太仆。从攻胡陵,婴与萧何降泗水监平,平以胡陵降,赐婴爵五大夫。从击秦军砀东,攻济阳,下户牖,破李由军雍丘下,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执帛。常以太仆奉车从击章邯军东阿、濮阳下,以兵车趣攻战疾,破之,赐爵执珪。复常奉车从击赵贲军开封,杨熊军曲遇。婴从捕虏六十八人,降卒八百五十人,得印一匮。因复常奉车从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封转为滕公。因复奉车从攻南阳,战於蓝田、芷阳,以兵车趣攻战疾,至霸上。项羽至,灭秦,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婴爵列侯,号昭平侯,复为太仆,从入蜀、汉。 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於丰。 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赐婴食祈阳。复常奉车从击项籍,追至陈,卒定楚,至鲁,益食兹氏。 汉王立为帝。其秋,燕王臧荼反,婴以太仆从击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更食汝阴,剖符世世勿绝。以太仆从击代,至武泉、云中,益食千户。因从击韩信军胡骑晋阳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益食婴细阳千户。复以太仆从击胡骑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击胡骑平城南,三陷陈,功为多,赐所夺邑五百户。以太仆击陈豨、黥布军,陷陈却敌,益食千户,定食汝阴六千九百户,除前所食。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於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子夷侯灶立,七年卒。子共侯赐立,三十一年卒。子侯颇尚平阳公主。立十九岁,元鼎二年,坐与父御婢奸罪,自杀,国除。 颍阴侯灌婴者,睢阳贩缯者也。高祖之为沛公,略地至雍丘下,章邯败杀项梁,而沛公还军於砀,婴初以中涓从击破东郡尉於成武及秦军於扛里,疾斗,赐爵七大夫。从攻秦军亳南、开封、曲遇,战疾力,赐爵执帛,号宣陵君。从攻阳武以西至雒阳,破秦军尸北,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齮阳城东,遂定南阳郡。西入武关,战於蓝田,疾力,至霸上,赐爵执珪,号昌文君。 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从入汉中,十月,拜为中谒者。从还定三秦,下栎阳,降塞王。还围章邯於废丘,未拔。从东出临晋关,击降殷王,定其地。击项羽将龙且、魏相项他军定陶南,疾战,破之。赐婴爵列侯,号昌文侯,食杜平乡。 复以中谒者从降下砀,以至彭城。项羽击,大破汉王。汉王遁而西,婴从还,军於雍丘。王武、魏公申徒反,从击破之。攻下黄,西收兵,军於荥阳。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於荥阳东,大破之。受诏别击楚军後,绝其饷道,起阳武至襄邑。击项羽之将项冠於鲁下,破之,所将卒斩右司马、骑将各一人。击破柘公王武,军於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击王武别将桓婴白马下,破之,所将卒斩都尉一人。以骑渡河南,送汉王到雒阳,使北迎相国韩信军於邯郸。还至敖仓,婴迁为御史大夫。 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乡。以御史大夫受诏将郎中骑兵东属相国韩信,击破齐军於历下,所将卒虏车骑将军华毋伤及将吏四十六人。降下临菑,得齐守相田光。追齐相田横至嬴、博,破其骑,所将卒斩骑将一人,生得骑将四人。攻下嬴、博,破齐将军田吸於千乘,所将卒斩吸。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齐地已定,韩信自立为齐王,使婴别将击楚将公杲於鲁北,破之。转南,破薛郡长,身虏骑将一人。攻傅阳,前至下相以东南僮、取虑、徐。度淮,尽降其城邑,至广陵。项羽使项声、薛公、郯公复定淮北。婴度淮北,击破项声、郯公下邳,斩薛公,下下邳,击破楚骑於平阳,遂降彭城,虏柱国项佗,降留、薛、沛、酂、萧、相。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下东城、历阳。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凡五十二县。 汉王立为皇帝,赐益婴邑三千户。其秋,以车骑将军从击破燕王臧荼。明年,从至陈,取楚王信。还,剖符,世世勿绝,食颍阴二千五百户,号曰颍阴侯。 以车骑将军从击反韩王信於代,至马邑,受诏别降楼烦以北六县,斩代左相,破胡骑於武泉北。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於硰石。至平城,为胡所围,从还军东垣。 从击陈豨,受诏别攻豨丞相侯敞军曲逆下,破之,卒斩敞及特将五人。降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攻下东垣。 黥布反,以车骑将军先出,攻布别将於相,破之,斩亚将楼烦将三人。又进击破布上柱国军及大司马军。又进破布别将肥诛。婴身生得左司马一人,所将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北至淮上。益食二千五百户。布已破,高帝归,定令婴食颖阴五千户,除前所食邑。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婴自破布归,高帝崩,婴以列侯事孝惠帝及吕太后。太后崩,吕禄等以赵王自置为将军,军长安,为乱。齐哀王闻之,举兵西,且入诛不当为王者。上将军吕禄等闻之,乃遣婴为大将,将军往击之。婴行至荥阳,乃与绛侯等谋,因屯兵荥阳,风齐王以诛吕氏事,齐兵止不前。绛侯等既诛诸吕,齐王罢兵归,婴亦罢兵自荥阳归,与绛侯、陈平共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於是益封婴三千户,赐黄金千斤,拜为太尉。 三岁,绛侯勃免相就国,婴为丞相,罢太尉官。是岁,匈奴大入北地、上郡,令丞相婴将骑八万五千往击匈奴。匈奴去,济北王反,诏乃罢婴之兵。後岁馀,婴以丞相卒,谥曰懿侯。子平侯阿代侯。二十八年卒,子强代侯。十三年,强有罪,绝二岁。元光三年,天子封灌婴孙贤为临汝侯,续灌氏後,八岁,坐行赇有罪,国除。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余与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2023-07-10 02:01:111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历史背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攻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的作战。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齐人田荣起兵反楚,兼并三齐(指项羽分封诸侯时,在原齐国故地封立的齐、胶东、济北三个诸侯国,含今山东大部)。项羽率军自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北上。刘邦在汉军将士急切思念并盼望早日返回故乡,有些意志薄弱又迫不及待的人已经逃跑。刘邦主动推波助澜,借势还定三秦,亲率汉军出汉中发动灭三秦之战。刘邦采纳将领韩信建议走陈仓道,决计突袭关中,东向与项羽分争天下。当初,在得知项羽将自己迁到巴蜀后,刘邦大怒,想要进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怂恿他。这时,因为收藏图书而知识大涨的萧何跳出来,说汉中又被叫做“天汉”,(指天上的银河,更进一步象征浩瀚的宇宙。)称呼很美,劝谏汉王暂时忍耐,到汉中称王,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刘邦听从。此时项羽正在忙于收拾齐国,正是时候趁机攻回关中,消灭三秦王。战役过程:袭陈仓: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汉王为了顺利地夺取陈仓,先遣曹参取下辨,故道,出散关,趋陈仓。汉王刘邦随后率领数万汉军从汉中驻所南郑出发,经过故道翻越秦岭,从故道出袭雍王章邯。这时雍王章邯率军在陈仓坚守,意图将汉军阻于陈仓。刘邦派樊哙带兵在白水以北击败西城县丞的军队,又在雍县之南击败雍王章邯的轻车骑兵,曹参率军北上夺取雍城。章邯退往好时与汉王交战,大败。章邯再退守废丘,其弟章平守废丘西北约四十公里的好时,与废丘互为犄角。刘邦亲率汉军团团围住废丘,包围章邯。取咸阳:刘邦派汉军东进咸阳,派曹参攻下麓县,随即曹参北上进攻章平,于好时南击破章平军。另派周勃和樊哙攻克了槐里,接着周勃、曹参、樊哙等人一起夹击好畤城。周勃、樊哙将章平包围在好时;曹参独自南下取壤乡,并于壤东及高栎击破来援的三秦军;之后曹参、周勃、樊哙攻打包围于好的章平,攻拔好时,章平逃走。汉军占领好时,打开了进入咸阳的大门。接下来曹参与周勃、樊哙又率领军队进攻咸阳,在咸阳附近与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激战,将其击败,乘胜攻克了秦帝国的都城咸阳。下函谷关:刘邦在汉军拿下咸阳后,首先要拿下函谷关隔绝三秦和关东的联系。塞王司马欣于项梁有恩,相对来说,三秦王中塞王是真正的项氏耳目,对东扼函谷要口,对西监视咸阳。有鉴于此,刘邦派战功赫赫的灌婴首先消灭的敌人是东方三秦之一的司马欣,派灌婴率汉军进攻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栎阳的同时,刘邦另派周勃率军向北进攻漆县。得手后追击败退的章平军和姚昂军,并与樊哙向西平定了研、郿、频阳等县。此时的章邯已经发现情势不对,向另二秦求援:汇合章平等三秦援军进攻汉军,但刘邦让曹参在景陵据险而守,挡住了章平等三秦军的进攻二十余日,为汉军消灭司马欣提供了时间,随后汉军回援曹参等反击大破章平等三秦军。分掠各地:在消灭司马欣后,刘邦派曹参、灌婴、樊哙回军继续围困废丘的军事行动。派郦商平北地,郦商率领军队北上,平定了位于今天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的北地和上郡。在焉氏打败了雍王章邯部下率领的军队,在旬邑打败了周类率领的军队,在泥阳打败了苏驵率领的军队。另派丁复、朱轸平上郡,丁复、朱轸率军奔袭北面的翟王于高奴,大破翟王攻下高奴,翟王降。派周勃、靳歙平陇西,周勃和靳歙率军向西面的甘肃进军,打败了西县县丞率领的军队,占领县城。又击败盗巴的军队,攻占了位于甘肃天水的上邽县。至此,汉军平定关中大部,唯废丘不下。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樊哙水淹废丘;章邯自杀,汉军完全平定关中。三秦战役历时八个月,胜利之后,刘邦基本占据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地盘;拥有了当年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本钱,为像秦始皇那样从咸阳出发重新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2023-07-10 02:01:171
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章邯简介
章邯是谁?章邯是秦朝的最后一员大将。在秦末那段紧张时期,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奉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得秦廷能够苟延残喘下来。接着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二年六月,城破自杀。秦二世元年,二世胡亥东巡郡县,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一路杀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连。于是,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从此大臣谄媚讨好,百姓惊恐。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宫。征丁征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严刑酷律,狱中刑徒,人满为患。各地百姓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纷纷揭杆起义。七月,陈胜在荆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山东百姓杀了当地的守尉令丞,自立诸侯王,响应陈胜。武臣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在会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各路人马以讨伐秦朝为名,相互联合起来向秦廷进军。请兵出征秦二世二年,冬天,陈胜派遣的周章等将领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二世胡亥大为震掠,和群臣商量说:怎么办呢?少府章邯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隶七十万之众,迎击周章。打垮了周章的军队,周章出关,逃至曹阳,章邯追至,击破曹阳。周章再次败走次绳池,十余日后,章邯大破次绳池,周章自刭。打败了周章,章邯又向荥阳进发。荥阳将军田臧派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迎战秦军,在熬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兵荥阳城,攻城,城破,李归等战死。屡战屡胜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迫陈胜遁走至城父。陈胜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章邯,自己亲自在城楼监战。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庄贾杀死,开城降秦。章邯出战,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二世胡亥又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进攻义军。军队向栗县进发,到达栗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和他交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胡陵。项梁自东阿出发,向西进军,到达定陶。秦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大破楚军于定陶,项梁战死。巨鹿之战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在临济消灭了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敌人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大破赵军。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都跑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章邯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食。陈余作为赵军将领,统率士卒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城的北面。秦将王离围困赵军于巨鹿城。这被围在巨鹿的军队就是所谓的河北之军。章邯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包围着巨鹿。此时,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国士卒前往援救巨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口粮,用以表示士卒拼死决战,没有一个有活着回来的打算。军队一到就围困了王离,与秦军遭遇,打了九仗,截断了秦军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自焚而死。楚军攻击秦军时,诸侯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喊声震天,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打垮了秦军,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区的九个郡称王,建都彭城,各路诸侯隶属于他。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秦军退却。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被封雍王秦二世三年,冬天,赵高做了丞相,朝政专权,谗害忠良。因秦军的退却,二世派人责让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司马欣去请示。司马欣到了咸阳,留在司马门三天,赵高不接见,有不信任之意。长史司马欣心里害怕,急忙逃回军中。他怕有人来追杀,没有敢走原路。赵高果然派人追赶他,没有追上。司马欣到了军中,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如今仗能打赢,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功劳;仗打不赢,免不了被处死。希望将军深思熟虑。陈余也送给章邯一封信说: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为什么呢?功劳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罗织罪名,用国法杀死他们。现在将军为秦将三年了,所损失的士卒以十万计,而诸侯军同时并起,越来越多。那个赵高一向谄谀,为时己久,眼下形势危急,也怕二世杀他,所以打算用法杀死将军,借以推卸责任,另外派人替代将军,以此来摆脱祸患。将军在外时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与你有隔阂,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况且天要亡秦,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将军在内不能直言规谏,在外为即将灭亡的国家的将领,孓然孤立而想长期存在,岂不可哀!将军何不倒戈与各路诸侯联合,签订和约,共同攻秦,割地为王,南向而坐,称孤道寡;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杀,哪个比较好一些呢?章邯犹豫不决,暗中派军候始成到项羽营中,想要签署和约。和约没有商妥,项羽让蒲将军昼夜领兵渡过三户津,扎营漳水南岸,与秦军交战,又一次打败了秦军。项羽率领全军士卒在污水上攻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章邯派人去见项羽,打算订立和约。项羽召集军吏商量说:军中粮少,想允许他签订和约。军吏都说:好。项羽就与章邯订期在桓水南岸殷墟相见。已经缔结了盟约,章邯见到项羽,涕泪交下,向项羽诉说赵高的种种行径。项羽就立章邯为雍王,安置在楚军营中,使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行部队。赵高杀死了二世胡亥,立三世子婴做皇帝。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楚军打垮了秦军,进人武关。子婴就用丝带系着脖子,白马素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秦朝灭亡。秦朝最后灭亡了,过了五年后,汉朝才统一了全国。项羽为诸侯联军的领袖,杀死了子婴和秦公子的宗族。屠毁咸阳,焚烧宫室,俘虏了秦国子弟和妇女,把珍宝财物搜刮在一起,诸侯们共同瓜分了。项羽为西楚霸王,负责分封天下诸侯王,消灭了秦国以后,把它的土地分为三部分,封立三个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长史司马欣,从前做栎阳狱掾,曾对项梁有过恩德;都尉董翳,最初劝说章邯降楚。所以封司马欣为塞王;称王于咸阳以东到黄河一带,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称王于上郡,建都高奴。兵败自刎汉王元年八月,汉王刘邦用韩信的计策,从古道回军,袭击雍王章邯。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雍王兵败,退保废丘。汉王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刘邦久攻废丘不下,至汉王二年六月,被刘邦大将韩信用计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剑自刎。章邯有二弟,一谓章平,章愍次子;一谓章_,章愍三子。章平乃我族始祖,亦为秦末将军。随兄章邯降楚后,仕楚为上卿,领兵守武关。刘邦围攻废丘,章邯命其弟章平支援,章平被韩信大败而被俘。后迁居豫章洪州。章平生一子章直,汉朝巴东将军。章直生一子章宜,世居豫章洪州。2023-07-10 02:03:351
为了进攻关中,韩信用了什么计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做好进攻关中的准备,韩信为了麻痹敌人,派了一些兵士去修复栈道,章邯知道之后,觉得十分好笑,说道:“想靠这几个人把栈道修好,简直如同儿戏,不足为患。”事实上,韩信并没有打算从栈道出兵关中。在栈道修复之前,韩信已经率领军队主力开始绕道小路,即故道(今陕西凤翔西北),迂回到陈仓。(图1)面对韩信的突然袭击,章邯措手不及,仓促应战,结果大败,只得退守到陕西兴平的东南地区。通过韩信对章邯的这一战,刘邦再次占领了关中,同时他还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了实力,从而奠定了与项羽争霸天下的基础。2023-07-10 02:0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