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菜G的建站之路
-
越南共产党1930年2月3日在中国香港九龙成立,当时称越南共产党,以胡志明为核心,同年10月改称印度支那共产党。
1935年春,在澳门召开“一大”。同年秋越党派代表参加共产国际“七大”。
1951年2月,“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4月又改称越南共产党。越共成立后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掀起了反对法国殖民者的1930-1931年革命高潮,一度建立了短期的地方政权——“义静苏维埃”。
1936-1939年,公开成立“印度支那民主阵线”,提出“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法西斯战争”、“争取民主自由、改善民生”的口号,进行了较广泛的合法和半合法斗争。
1940年,日本取代法国侵占印度支那。越共于1941年建立“越南独立同盟”,提出“团结全民,抗日抗法,争取独立”的口号,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在北部农村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
1944年12月,正式建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越共于8月16日召开国民大会,选出了胡志明为首的临时政府机构,同年8月19日领导了全国人民总起义,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日,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不久法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越共领导全民开展抗法战争。
1951年2月,越共召开“二大”。“二大”明确提出越南民族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赶走帝国主义侵略者,争取民族的真正独立和统一,取消封建和半封建残余,使耕者有其田,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立基础”。从1952年-1954年初,越共先后开展了整党、整军和整顿群众工作的“三整”运动;通过“土地改革纲领”,开始进行土改。
1954年5月,越军取得了有决定性意义的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于7月签订《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越南北方完全解放。
1954年10月,越共接管了河内,随后接管了北纬17度线以北全部地区,在北方继续进行土改并领导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1956年10月,越共二届十中全会通过决议,宣称土改和整顿农村组织的工作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并决定“进行纠偏”。1958-1960年,越共制订了“三年计划”,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1960年9月,越共召开“三大”。大会确定越南革命的两个战略任务是:“在北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把南方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民族人民民主革命”。
1960年,越共开始在北方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同年12月,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南方大力开展反美救国斗争。
1964年8月,美帝国主义把侵略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以后,越共领导全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1月27日,越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美国停止对越南南方的侵略行动并从南越撤军。
1975年3月,越共在南方发动春季总进攻,至4月30日完全解放了南方。
1976年6月,越共召开第六届国会,正式实现国家统一,并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重新恢复名称为“越南共产党”。越共召开“四大”,“四大”提出越南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越共在抗法战争时就提出要建立“印支联邦”。越、老、柬三国抗美战争胜利后,越共更急于建立“印支联邦”。这得到苏联的支持。
1978年12月,越南出兵柬埔寨,军费增加很多,经济困难重重。1982年3月召开“五大”,大会重申继续“四大”路线。
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实行全面改革,不久越南的改革便全面展开,收到初步明显的成效。
1991年6月,召开“七大”,确定全党沿着社会主义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1986年底,越共中央决定发起大规模的反对腐败运动。越共总书记阮文灵,总理范文同等在各种会议上发表讲话,要求彻底消除党内的贪污腐化现象。
2001年4月19日至22日,越共九大在河内举行,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150人。越共九大通过的决议号召越南全党全民坚定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目标,继续革新,促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了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在21世纪继续前进。大会强调越南共产党和越南人民决心在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基础上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国家。越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农德孟为新一任总书记,选出了有15名成员的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和有9名成员的越南共产党中央书记处。
2011年1月12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越南首都河内召开。
相关推荐
什么是印支?
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 是叫“印支半岛”。 印度支那,指中南半岛各国,是一个对一个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总称,即「印度至中国间」的区域,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 此地在华人地区普遍亦称作「中南半岛」,主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认为「支那」一词含有污辱中国之意,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称。 从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古国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穿过西域和中亚的戈壁沙漠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经的路线,丝绸之路南支);穿过云南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南方丝绸之路);从海路过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国家得以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是“印度支那”名称的由来。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所以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2年日本开始占领印度支那,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真正的独立。 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7℃,干雨季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锡、钨、铬、煤等,产柚木,橡胶、稻、甘蔗等。 在现代汉语中,印度支那一般特指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2023-07-10 12:00:451
什么是印支?
是叫“印支半岛”。印度支那,指中南半岛各国,是一个对一个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总称,即「印度至中国间」的区域,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 此地在华人地区普遍亦称作「中南半岛」,主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认为「支那」一词含有污辱中国之意,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称。 从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古国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穿过西域和中亚的戈壁沙漠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经的路线,丝绸之路南支);穿过云南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南方丝绸之路);从海路过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国家得以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是“印度支那”名称的由来。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所以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2年日本开始占领印度支那,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真正的独立。 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7℃,干雨季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锡、钨、铬、煤等,产柚木,橡胶、稻、甘蔗等。 在现代汉语中,印度支那一般特指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参考资料:www.tianyablog.com2023-07-10 12:00:541
印支半岛在哪?名字的由来?
印度支那,指中南半岛各国,是一个对一个东南亚大陆地区的总称,即「印度至中国间」的区域,包括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亚、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此地在华人地区普遍亦称作「中南半岛」,主要是中国抗日战争时,认为「支那」一词含有污辱中国之意,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称。从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古国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穿过西域和中亚的戈壁沙漠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经的路线,丝绸之路南支);穿过云南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南方丝绸之路);从海路过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国家得以逐渐发展起来。这也是“印度支那”名称的由来。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所以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2年日本开始占领印度支那,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真正的独立。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7℃,干雨季分明,均为农业国家。矿藏有锡、钨、铬、煤等,产柚木,橡胶、稻、甘蔗等。在现代汉语中,印度支那一般特指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2023-07-10 12:01:023
老挝受法国殖民统治多少年?
老挝受法国殖民四十七年。老挝古称南掌,雍正年间向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称臣归附,从此属于中国,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分。13至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后来又受法国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因此老挝一共受法国殖民四十七年。扩展资料: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1991年老挝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1年老挝党七大制定了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奋斗目标。2016年1月18日至22日,老挝党十大通过了社会发展八五规划、十年战略和十五年远景规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挝2023-07-10 12:01:112
这是什么币?
柬埔寨瑞尔,又称:利尔斯(Cambodian Riel 原符号:CR.;J Ri. 标准符号:KHR),柬埔寨法定货币。纸币图片1863年1863年8月11日,柬埔寨国王诺罗敦一世与法国签订条约,使柬埔寨成为法国保护国。并与老挝、越南一道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1875年—1903年殖民地的第一张银行货币在1875年发行,面值是墨西哥银元和皮亚斯特,发行权仅属于印度支那银行。这些货币是由其海防和西贡分行发行,并且是整个印度支那的法定货币。1903年开始,货币面值仅有皮亚斯特。1941年—1954年二次大战时的1941年到1945年,法属印度支那先是由法国维希政府-当时是日本人的同盟-管理,后来由日本人自行统治。日本投降,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后,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给予每个国家在法联邦内有限的独立,这一状态持续到1954年柬埔寨完全独立。在此独立的转变期内,货币的发行由原来的印度支那银行改由Institut d"Emissions des Etats du Cambodge, du Laos et du Vietnam发行。他们建立了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分行,各国分行负责发行本国货币,纸币的正面是统一设计,但背面随国家不同而异。1955年—1975年在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后到1955年10月之前,柬埔寨没有能力发行本国货币。之后,柬埔寨国家银行负责所有货币的发行,直到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陷金边。红色高棉统治的来临宣告了一个新的纪元。货币被废除,邮政服务被停止。尽管国家倒退到以物易物的体系,一套货币仍然被准备和印制。然而,不幸的设计者仍遭到成百上千红色高棉统治下人们同样的命运,在罪恶的堆斯陵监狱被杀害。1979年—1990年1979年1月7日金边解放后,柬埔寨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布,一套新的货币正在准备中。1980年3月20日开始流通。在保留社会主义邻国的货币同时,这些货币上没有签名,描绘的是柬埔寨的田园风光。它们和1987年发行的货币一起,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早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小面值货币被废弃不用。2023-07-10 12:01:294
柬埔寨瑞尔的纸币图片
1863年1863年8月11日,柬埔寨国王诺罗敦一世与法国签订条约,使法国成为柬埔寨保护国。并与老挝、越南一道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1875年—1903年殖民地的第一张银行货币在1875年发行,面值是墨西哥银元和皮亚斯特,发行权仅属于印度支那银行。这些货币是由其海防和西贡分行发行,并且是整个印度支那的法定货币。1903年开始,货币面值仅有皮亚斯特。1941年—1954年二次大战时的1941年到1945年,法属印度支那先是由法国维希政府-当时是日本人的同盟-管理,后来由日本人自行统治。日本投降,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后,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给予每个国家在法联邦内有限的独立,这一状态持续到1954年柬埔寨完全独立。在此独立的转变期内,货币的发行由原来的印度支那银行改由Institut d"Emissions des Etats du Cambodge, du Laos et du Vietnam发行。他们建立了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分行,各国分行负责发行本国货币,纸币的正面是统一设计,但背面随国家不同而异。1955年—1975年在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后到1955年10月之前,柬埔寨没有能力发行本国货币。之后,柬埔寨国家银行负责所有货币的发行,直到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陷金边。红色高棉统治的来临宣告了一个新的纪元。货币被废除,邮政服务被停止。尽管国家倒退到以物易物的体系,一套货币仍然被准备和印制。然而,不幸的设计者仍遭到成百上千红色高棉统治下人们同样的命运,在罪恶的堆斯陵监狱被杀害。1979年—1990年1979年1月7日金边解放后,柬埔寨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布,一套新的货币正在准备中。1980年3月20日开始流通。在保留社会主义邻国的货币同时,这些货币上没有签名,描绘的是柬埔寨的田园风光。它们和1987年发行的货币一起,一直使用到1990年代早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小面值货币被废弃不用。2023-07-10 12:02:031
傣泰民族的历史沿革
名称傣泰民族的自称从古至今都未发生过大的变化,自称均介于“Dai”与“Tai”之间的发音,但周边民族对傣泰民族的称呼却是多种多样,并随着他们对傣泰民族认识的改变而改变。最早有傣泰先民记载的民族是汉族,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掸”;隋朝、唐朝(南诏)、五代十国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朝(大理)、元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衣”、“金齿”、“黑齿”;明朝、清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夷”、“僰夷”、“摆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民族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民族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族(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为“阿洪族(Ahom)”,在中国则被分别命名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后才合并命名为“傣族(Dai)”。此外,跟傣泰民族往来比较多的缅族(缅甸第一大民族),称呼傣泰民族为“shan”,国际上因此也把傣泰民族称作“shan”,中国音译过来为“掸”。起源傣泰民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最早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动的怒江、澜沧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其中的“蒲缥人”遗址,经鉴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达光王国。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汉朝只能通过滇、昆明、嶲等部族层层转述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百越”诸民族相似,被汉朝草率地归为“百越”一类的民族,把哀牢人称作“滇越”,把达光(哀牢)王国称作“乘象国”。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哀牢)王国东面嶲、昆明、滇等部族与其汉朝冲突不断,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涌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逃亡而来的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同时吸收随之而来的汉朝文化,初步形成傣泰民族的雏形。简史傣泰先民自古就生活在云贵高原上,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居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泰先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中以达光王国势力最大。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征服达光王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国家,占领达光王国东部领土,将势力延伸至达光王国中心地区。之后,嶲、昆明、滇等民族接连反汉,大量人口流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一世纪中后期,达光王国受到汉朝的挤压,被迫将都城由怒江东面迁到怒江西面,怒江东面的领土被汉朝占领。傣泰民族被怒江一分为二,怒江西面的傣泰忠于达光政权,怒江东面的傣泰成为汉朝的属民。而后几年,西迁的达光政权不断向南伸展,再次崛起并称雄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被汉朝称为“掸国”。为避免汉朝(东汉)的进一步打压,达光(掸)王国选择与汉朝交好,汉朝也作出友善的回应,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公元三世纪初期,达光王国为抵抗骠人的进犯,将王城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一带。此后数百年,傣泰势力不断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很多部族被达光王国兼并。公元六世纪中期,达光都城被骠国大军攻陷,达光政权土崩瓦解,达光北部的混鲁、混赖兄弟在勐卯(瑞丽)组织傣泰军民抵抗骠人进犯的同时统一了傣泰各部,开创了另一个傣泰政权——前果占璧王国。公元七世纪时期,怒江西面的傣泰在前果占璧政权的统治下日益强大;怒江东面的傣泰也在中原汉族势力退出后形成了蒙舍(南诏)、蒙嶲等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公元八世纪时期,洱海南部的傣泰小邦蒙舍(南诏) 通过战争兼并了洱海地区的其他小邦,之后吞并怒江西面的前果占璧王国及云贵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了以傣泰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傣泰势力开始延伸至云贵高原每一个角落。强大起来的南诏与唐朝、吐蕃战战合合数百年,客观上促进了傣泰民族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公元十世纪以后,傣泰失去蒙舍(南诏)政权,傣泰各部分崩离析。离洱海较近的傣泰被河蛮人(白族先民)建立的大理政权纳入统治;远离洱海的傣泰犹如一盘散沙,不断受到外族的侵扰,怒江、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傣泰不断被缅人侵扰,澜沧江中下游的傣泰则陷入孟人的统治。公元十世纪中期,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在前果占璧王族的主导下,组建了“后果占璧王国”(实际上是松散的联盟)。公元十二世纪初期,蒙舍的傣泰首领率傣泰军民南下抗击孟人,统一了澜沧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各部,并脱离大理王国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国”。公元十三世纪中期,蒙古大军入侵傣泰地区,后果占壁王国及勐泐王国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傣泰大量南迁西徙,间接增强了南部、西部傣泰小邦的实力。阿洪王国统治了今印度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兰纳王国统治了今泰国西北部、缅甸东北部地区,素可泰王国统治了今泰国中部、北部地区,缅甸北部的傣泰也控制了缅族创立的蒲甘王国,成为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实际统治者 。公元十四世纪时期,勐卯的傣泰脱离蒙古人建立麓川王国,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统一了今云南西部、西南部及缅甸西北部等广大地区;琅勃拉邦的傣泰王子借助高棉人势力统一了今老挝大部分地区;控制蒲甘王国的傣泰分裂后又再次统一,建立阿瓦王国统治着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地区;勐泐王国也在蒙古人衰败后,恢复对云南南部及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统治。公元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各地傣泰政权开始走向衰弱。汉族明帝国三次出兵麓川王国,缅族东吁王国吞并了傣泰的阿瓦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勐泐王国、阿瑜陀耶王国,阿洪王国开始了印度化进程。公元十六世纪中至十八世纪中,北部傣泰完全被汉族明帝国控制,之后又被满族清帝国控制;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国则脱离缅族东吁王国再次崛起,兰纳、澜沧成了阿瑜陀耶王国的属国。公元十八世纪中后期,缅族贡榜王国兴兵入侵阿瑜陀耶王国,占领兰纳、澜沧,南部傣泰又陷入缅人的奴役统治。1767年,披耶郑信将军赶走缅军,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国”,兰纳、澜沧也趁机脱离缅族独立。1782年,披耶却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权,在曼谷建立“暹罗王国”,统一了吞武里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等南部傣泰政权。公元十九世纪,傣泰建立的阿洪王国因宗教冲突元气大伤,逐渐衰弱。1822年,缅人趁机出兵攻占阿洪王国,两年后,英国人又将缅人赶走,将阿洪王国收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国征服缅人后,占领缅北的傣泰地区。1893年,法国强占了暹罗的属国澜沧(此时已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三国)。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企图统一傣泰地区的暹罗与日本结盟,出兵占领缅甸北部的傣泰地区。原澜沧琅勃拉邦王也利用日本势力,宣布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治下的傣泰民族独立,建立老挝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缅甸北部的傣泰与缅甸南部的缅族联合组建了“缅甸联邦”,并由傣泰贵族苏瑞泰出任缅甸联邦第一任总统;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印度东北)的傣泰被独立后的印度统治;原勐泐、麓川的傣泰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民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各级地方自治政府;老挝因世界冷战爆发,成为东西两大阵营角力的场地,在1975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已改名为“泰王国”的暹罗成了美国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宪制得到巩固和发展。2023-07-10 12:02:151
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区别?
沙文主义(英语:chauvinism)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因此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如今的含义也囊括其他领域,主要指盲目热爱自己所处的团体,并经常对其他团体怀有恶意与仇恨,是一种有偏见的情绪。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大国沙文主义即大国主义。是国际关系中较大的国家对待较小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沙文主义倾向。主要特征为: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大国沙文主义并不是某一国家特有的现象。乙国比甲国小,但是比丙国大,乙国尽管会反对甲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却也有对丙国持大国沙文主义态度的。2023-07-10 12:02:292
求越南战争北越以及其支持国和南越以及其支持国家,感激不尽
北越阵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600000人受伤。中国:参战17万人(1979年),1146人死亡,60000受伤。苏联:参战3000人,16人死亡。南越阵营美国:参战650000人,58220人死亡、303635人受伤、1687人失踪。越南共和国(南越):120万军队;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计)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1170000人受伤。韩国:参战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伤,4人失踪。澳大利亚:参战7672人,521人死亡、3000人受伤。泰国:参战10450人,1351人死亡、5000人受伤。新西兰:552人参战、37人死亡,187人受伤。中国台湾:参战人数不详;1人死亡。老挝王国30000人死亡,受伤不明。美国的太平洋盟国,包括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当时的国民党当局或多或少皆有间接介入战役。美国亦曾要求英国派遣一支1500人的尼泊尔雇佣兵部队参加越战,但遭到了英国的拒绝。原因是英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失败后,当时的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尽量避免在国际上直接参与任何冲突。美国在欧洲的另一个盟国联邦德国,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这次找到了绕过宪法禁令的机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瞒着老百姓,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越南战争发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间,又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 其本质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方城市河内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则支持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越南南方城市西贡市建国。为争夺对越南全国的主权,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1945年—1955年国际社会称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称为抗法救国战争,中国称为援越抗法战争,法语称为:la guerre de Vietnam)。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奠边府战役中赢得对法国国防军的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民主共和国。根据瑞士日内瓦会议(1954年)的决议,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裂,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越南共产党执政,越南南方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的统治之下。1955年吴廷琰在西贡市发动政变,建立越南共和国(南越)。瑞士日内瓦会议(1954年)规定,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从来没有举行。在冷战的环境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开始将东南亚国家联盟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美国政府害怕资本主义民主选举将使社会主义的影响进入越南共和国政府,因此越南共和国得到美国的支持,吴廷琰在越南共和国实行美式民主、法治的资产阶级执政,这也使越南民主共和国走上推翻越南共和国之路。越南民主共和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将土地分发给农民,引起了越南共和国人民的恐慌。2023-07-10 12:02:372
越南盾什么时候开通
越南盾正式编制也是从1985年开始的,南北越统一后越南人没闲着,跑到了柬埔寨去反恐,又指导老挝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中南半岛联邦梦打拼着。怎奈理想很丰满,现实永远都是那么骨感。79年,中越边境战争爆发,越南短时间得罪了三大国,结果就是在国际上被严重孤立。1.越南语的“__ng”的本意是铜、青铜,对应的汉字为:“铜”,盾为现代汉语的音译。2.18世纪成为法国殖民地以前,铜制货币为主要流通货币、通货单位的名称就从这是产生了。越南为法国殖民地时,通货为法属印度支那元(东方汇理银行发行,票面上有“piastre”及“元”两个字)。越南人称其为“盾”(__ng,汉字:铜),也有少部分人称其为“铂”(b_c,汉字:铂。银的意思)。越南独立后,南北越南两国各独立发行货币,都成为“盾”。3.越南统一后至今,仍采用“盾” 这一名称。南越1952年南越发行了首批越南盾,也替代带了法属印度支那元。1975年九月二日,西贡陷落后, 南越的通货变成了“解放盾”,价值500南越盾。4.越南统一后,越南的通货也于1978年五月三日统一。北越盾兑换新盾的比率为1:1,而南方的“解放盾”兑换新盾的比率仅为1:8 。拓展资料:越南盾的兑换从2010年4月到当下,最高兑美元为23365,最低为18720,越南盾贬值了大约20%,2018年宏观经济保持稳定,通胀得到抑制,GDP增长率达7.08%,创10年来最高水平,我们从近5年的波动情况来看,相应的越南盾也趋于稳定,因为越南经济体量越来越大。1.2014年3月到现在,平均22348越南盾兑1美元,越南盾波动10%2.2015年3月到现在,平均22617越南盾兑1美元,越南盾波动8.7%,3.2016年3月到现在,平均22766越南盾兑1美元,越南盾波动3.8%,4.2017年3月到现在,平均22936越南盾兑1美元,越南盾波动2.0%,5.2018年3月到现在,平均23130越南盾兑1美元,越南盾波动1.9%。2023-07-10 12:02:441
越南老地图总把老挝柬埔寨画进版图?
越南老地图总是把老挝和柬埔寨划进版图,那是因为在历史上越南柬埔寨还有老挝它们曾经是合为一体的,统称法属印度支那,所以在越南的老地图上会出现柬埔寨和老挝。在古代的时候,越南曾经是大清朝的附属国,那个时候的越南,臣服于大清朝,而大清朝也维持着它们的安全问题。后来曾经强悍的大清朝越来越疲惫,成为了一条任人宰割的鱼,也不能更好的去保护越南了,那个时候法国人非常的猖狂,在越南快要成为法国傀儡的时候,开始了中法战争。中法战争失败了以后,大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失去了越南的主权,而法国得到了越南还有柬埔寨的版图,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秩序,后来法国还想要在中南半岛继续扩张,那个时候唯一的一个主权国家暹罗是一块肥肉,所以他们就开始挑拨,企图引起战争,然后让他们割地赔款,但是因为暹罗的西部和英国离得非常近,所以他们想要吞并暹罗的话,就会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会造成英国和法国的对抗,所以法国人最后只是拿下了老挝。一直到现在,越南还有老挝,柬埔寨他们曾经有过合为一体的经历,所以就有了越南老地图的存在,在越南的老地图上,出现了柬埔寨还有老挝的版图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越南,而是一个整体的法属印度支那。2023-07-10 12:03:039
写出25个国家的地理位,气候特点,政治律制以及主要经济收入
一,中国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主要经济收入: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拥有最多外汇储备.二,法国地理位置: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气候特点: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主要经济收入: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第三产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电信、信息、旅游服务和交通运输部门业务量增幅较大,服务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70%。主要工业部门有矿业、冶金、汽车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纺织、化学、电器、动力、日常消费品、食品加工和建筑业等。核能、石油化工、海洋开发、航空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核电设备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航空和宇航工业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居世界第三位。钢铁工业、纺织业占世界第六位。但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其中钢铁、汽车、建筑为三大支柱。三,美国地理位置: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气候特点: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政治体制:联邦制主要经济收入: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四,英国地理位置:位于欧洲,是由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和周围5500个小岛(海外领地)组成。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主要经济收入:英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欧洲最大的军火、石油产品、电脑、电视和手机的制造地。英主要工业有:采矿、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子仪器、汽车、航空、食品、烟草、纺织、造纸、印刷、建筑等。生物制药、航空和国防是英工业研发的重点,也是英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行业。2009年英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8%;其中能源产业占有突出地位,英国的主要能源生产大约占总GDP的10%,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英国主要出口机械、汽车、航空设备、电器和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和石油,主要进口原材料和食品。英国旅游业收入占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旅游业是英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零售、运输和商业服务等。2009年英服务贸易总额48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伦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从事跨国银行借贷、国际债券发行、基金投资等业务,同时也是世界最大外汇交易市场、最大保险市场、最大黄金现货交易市场、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场、重要船贷市场和非贵重金属交易中心,并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或办事处。五,德国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气候特点: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政治体制:德国五项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制国家和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经济收入: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同时在医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工业结构及特点:(1)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其他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2)外向型。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或一半以上销往国外。(3)工业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大约2/3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100名。众多的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较强,技术水平较高。(4)垄断程度高。占工业企业总数2.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有工业就业人数40%和营业额的一半以上。 六,日本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气候特点: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1,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2,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3,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4,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5,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6,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主要经济收入: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占最大比重,而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自二次大战后,日本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的超级企业财阀,2007年仅在三菱旗下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就达到了11家。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佳能、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汽车业方面,日本公司的汽车生产量超越美国和德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其中丰田、马自达、本田和日产等制造商,均有出产汽车行销全球。日本拥有世界资产最庞大的银行邮储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年产值230万亿日元。 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 动漫成日本第三大产业。七,韩国地理位置: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以北纬38线为休战线,北部与朝鲜接壤。朝鲜半岛地处亚洲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长1100公里。气候特点: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韩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核工业等。 八,泰国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是通往印度支那、缅甸和中国南部的天然门户。气候特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政治体制: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体制国家主要经济收入:属外向型经济,较依赖美、日、欧等外部市场。20世纪80年代,制造业尤其是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泰国是世界市场主要鱼类产品供应国之一,也是位于日本和中国之后的亚洲第三大海洋渔业国。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九,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气候特点:属于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主要经济收入:马来西亚是一个自然和农业资源的出口国,最值钱的出口物资是石油,并拥有相对开放的新兴工业化市场经济。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的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亦在同步扩张。十,印度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气候特点: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政治体制: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主要经济收入:印度已经成为软件业出口的霸主,金融,研究,技术服务等也将成为全球重要出口国。具有绚丽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 十一,阿联酋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气候特点:属热带沙漠气候政治体制:联邦最高酋长院由七个酋长国的酋长及当地世袭贵族和富商组成,是最高权力机构,。国内外重大政策问题均由酋长院讨论决定,并选举产生内阁议会来管理国家制订国家政策,审核联邦预算,批准法律与条约。主要经济收入:在1960年发现石油以前的经济支柱是珍珠。1960年以后转变为石油。 十二,沙特阿拉伯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 气候特点: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政治体制:君主制主要经济收入: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十三,瑞士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中南部的多山内陆国。东界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气候特点:多样性。阿尔卑斯山区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温暖湿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 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政治体制:联邦制主要经济收入: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国。化学工业也是瑞士工业的重要支柱。目前,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染料、农药、香脂、香精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重要。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最大的部门,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十四,意大利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意大利是发达工业国家。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差距明显。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国”。中小企业在意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制革、制鞋、服装、纺织、家具、厨房设备、瓷砖、丝绸、首饰、酿酒、机械、大理石开采及机械工业等领域有较大优势,具有专业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产品出口比例大等特点。意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六,年炼油量约1亿吨。2001年粗钢产量为2670万吨,塑料和拖拉机产量均居世界第六,发电量居世界第九。近几年,意注意开发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科技产业。目前,信息和通讯技术行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旅游业发达,旅游收入是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重要来源。十五,丹麦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北部,日德兰半岛上。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主要经济收入:丹麦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是欧洲八大经济国之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农牧渔业及食品加工业发达,有欧洲乳酪市场之称。在许多工业领域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开采、造船、水泥、电子、化工、冶金、医药、纺织、家具、造纸和印刷设备等。产品60%以上供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75%。船用主机、水泥设备、助听器、酶制剂和人造胰岛素等产品享誉世界。欧盟最大渔业国。外贸是丹麦的经济命脉。主要原料靠进口,产品销售依赖国际市场。主要进口产品为运输设备、电信产品、纸张、原油、煤炭、钢铁、机械和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为乳制品、肉、鱼、家具、医药、电子产品、仪表、船舶、纺织品和服装等。 十六,冰岛地理位置: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北边紧贴北极圈。气候特点:地处高纬,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政治体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渔业。渔业提供冰岛60%的出口收入。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拥有将普通吉普改装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轮车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特种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冰岛生物制药业近年飞速发展,目前已位于世界第四,成为冰岛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游戏、商业、防毒消毒、教学及实验室软件发达,是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十七,以色列地理位置: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气候特点:属地中海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十八,也门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北纬12-20度,东经41-54度。气候特点:南部属热带干旱气候,北部气候种类较多,东面缓坡伸向鲁卜哈利沙漠,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少雨;中央高原,海拨1500-4000米高,气候凉爽;丘陵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雨季集中在3-5月和7-9月;西部红海沿岸是帖哈麦地区,气候炎热而潮湿,夏季气温一般在35-40度,湿度一般为80-90%,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60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也门未参加任何石油组织,因而不受国际石油组织配额限制,在生产上较具自主性。咖啡一直是也门的传统出口产品,现在也仍然是也门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之一。十九,奥地利地理位置: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气候特点: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政治体制:联邦制主要经济收入: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产品是机械、钢铁、原料、食品、工业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进口主要是原料、机械、食品以及初加工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二十,挪威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山区气候寒冷。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主要经济收入:挪威是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发达国家。挪威90年代起油气产量超过英国,成为一个新兴的油气生产国。深海采油技术发达。 北部沿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有机械、水电、冶金、化工、造纸、木材加工、鱼产品加工和造船。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镁的产量居世界第二,硅铁合金产品大部分供出口。70年代兴起的近海石油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欧洲最大产油国、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主要旅游点有奥斯陆、卑尔根、勒罗斯、北角等地。 挪威是铝、硅、铁和镁的主要生产者,北海石油则为石化工业提供原料,挪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之一。挪威的造船厂擅长建造先进的特殊用途船舶。挪威已是世界第四位航运大国。 二十一,瑞典地理位置: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主要经济收入: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是瑞典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瑞典的机械产品具有精密,耐用和工艺水平高的特点。滚珠轴承、冷冻设备等传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钢铁工业是历史悠久的工业部门之一。化学工业是瑞典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在化学工业内部,尤以石油化学,石油精炼最为突出,塑料、化纤、药品和化肥也有较大发展。汽车工业战后发展迅速,除生产小汽车外,还生产各种卡车。小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销往美国。能源工业在瑞典经济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瑞典经济主要依赖对外贸易,主张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二十二,西班牙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气候特点:中部梅塞塔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主要经济收入:是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钢铁、汽车、水泥、采矿、建筑、纺织、化工、皮革、电力等行业。其中汽车生产量居世界第七。金融业较为发达。旅游业是西班牙的重要支柱和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二十三,荷兰地理位置: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与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三角洲,海岸线长1075公里。气候特点: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主要经济收入:荷兰是世界主要造船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业也发达,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现代化,乳、肉产品供应国内有余,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世界种薯贸易量的一半以上从这里输出。花卉是荷兰的支柱性产业。全国共有1.1亿平方米的温室用于种植鲜花和蔬菜,因而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荷金融服务和保险业、旅游业发达。航运业和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二十四,匈牙利地理位置: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主要矿产资源是铝矾土,其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农业基础较好,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丰富的食品,而且为国家挣取大量外汇。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等。旅游业比较发达。二十五,俄国地理位置: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主要经济收入: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资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石和木材等,受这类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非常大。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23-07-10 12:04:474
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后国民政府是承认了自由法国还是维希法国
国民政府一开始是承认维希法国政府的。因为当时法国的所有海外殖民地还是服从于维希政府的,中国因为还有法国在华租界(当时大量的机构和资产还在租界里以得到庇护)和法属印度支那(因为当时唯一的对外通道-滇越铁路就在那里)的问题。国民政府还有求于维希政府。因此,中国国民政府和但是绝大多数国家一样,还是继续承认维希政府的。在1942年以前,只有英国及其英联邦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英印等)承认戴高乐。维希政府迫于日本压力关闭滇越铁路让双方的关系开始恶化。由于维希政府在国民政府和汪伪政权之间的投机政策,甚至到了美国和维希政府断交转而承认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后,国民政府都维持着和维希政府的表面的外交关系。到了1942年美英开始和国民政府谈判修约和交还租界,维希法国面临着到底和重庆国民政府还是南京汪伪政权谈判的问题。在日本的压力下,最终维希政府和汪伪政权谈判并交还租界。最终,重庆国民政府宣布与维希法国断交并承认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2023-07-10 12:05:052
钱学森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故事
5年他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当时他想回中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原子弹泄密之时,当时美国觉得钱学森值五个师的兵力,所以宁可将他枪毙也不愿让这个可以值上5个师的原子弹研发科学家回到中国, 而正是因为此事,钱学森被美国军方软禁,并派专人看管。每隔10分钟就进来开一次灯,半个月钱学森就瘦了30斤,美国友好人士把他保释出来,但是却还是受到了严密监视。每次出行都有人跟随。在一次经过周密计划之后,他终于成功的将一封信寄给了远在瑞典的妹妹(信中有信),当妹妹得知此事后又从瑞典将信转给中国的叔父。他的叔父将此事告诉了周恩来总理,经过党中央镇府的不断努力,也扣留了17个美国兵,又和美国总理谈判,用了17个美国大兵换回了钱学森,花费了好多努力。而后钱学森在中国发明的导弹是也跟航天技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后,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美誉。2023-07-10 12:05:159
钱学森回国 故事
★钱学森回国故事(短篇):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听到了激动人心的喜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位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专家,决定放弃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疯狂反共、迫害进步人士的逆流。钱学森上了美国特务机关的黑名单,受到不断的迫害。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一九五五年,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斗争,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回国故事(中篇): 钱学森是在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他成了当时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在“二战”期间,他与其导师冯·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程,是美国屈指可数的杰出人才。他曾担任过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升起,新中国成立了。过了5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欢度佳节,他们边赏月边倾诉情怀,深为祖国的新生而欢欣,并对祖国的美好前景充满着憧憬。就在此时,钱学森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回归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 不久,美国在朝鲜发动战争,在国内也利用反动的麦卡锡法,掀起一股驱使雇员效忠美国政府的反共逆流,这股逆流也波及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由于学院马列主义小组书记威因鲍姆被捕,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落到钱学森的身上。1950年7月,美国政府决定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理由是他与威因鲍姆有朋友关系,并指控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非法入境。这些无端的指控均被钱学森一一驳回。但是,钱学森无法忍受这一切,决定以探亲为理由立即返回自己的祖国。他会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时,向金布尔严正声明他要立即动身回国。他说:“我宁愿回中国老家去,也不愿在受人怀疑的情况下继续留居美国!”金布尔听后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说:“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所以当钱学森一走出他的办公室,金布尔马上通知了移民局。 毫不知情的钱学森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办理好回国手续,买好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搬运公司装运。然而,就在他们举家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也就是 1950年8月23日午夜 ,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全家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钱学森的全部行李。这样,钱学森被迫回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此后,联邦调查局派人监视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 1950年9月6日 ,钱学森突然遭到联邦调查局的非法拘留,他被送到移民局看守所关押起来。在看守所,钱学森像罪犯似的受到种种折磨。钱学森曾回忆说:“在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减轻 30磅 。晚上特务每隔1小时就来喊醒我一次,完全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钱学森无端被拘留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师生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以及一些美国友好人士,向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为他找辩护律师,还募集1.5万美元保释金把钱学森保释了出来。此后,钱学森继续受到移民局的迫害,行动处处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不许他离开他所居住的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钱学森就这样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钱学森挚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炽热。他日夜思念着新中国,他坚持斗争,不断地向移民局提出回国的要求。 此时,有国不能归的钱学森,在这5年间并没有停止他献身的科学事业。由于美国政府阻止他离开美国的理由之一,是因为他研究的火箭技术与国防有关。当钱学森知道这一点后,就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作为研究方向,以利于消除回国的障碍。实际上,工程控制论与生产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运用等国防建设课题都密切相关,只不过当时美国当局没有认识到这点罢了。 钱学森返回祖国的斗争,得到祖国的关怀和支持。钱学森在美国受到迫害和诬陷的消息使新中国震惊了,国内科学界的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也极为关注,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钱学森。 正当钱学森要求回国的意愿遭到美国的无理阻拦时,中国也扣留着一批美国人。其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国军事人员。 1954年4月26日 印度支那国际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亚·约翰逊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开始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接触。在接触中,王炳南特别指出,美国正在阻挠许多旅居美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其中包括科学家钱学森。1954年4月,美、英、法、中、苏五国在日内瓦召开讨论和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指示说,美国人既然请英国外交官与我们疏通关系,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辟新的接触渠道。谈判中首先要联系中国留美科学家钱学森等被扣留的问题。为了掌握主动权,周恩来指示中国代表团发言人黄华发表谈话,要求美国政府归还扣留的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并且暗示中国愿意就扣押美方人员问题与美国直接谈判。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只得同意与中国代表进行直接谈判。 经过周恩来的批准,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于 6月5日 开始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约翰逊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给他们回国的机会。为了表示诚意,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 6月15日 举行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大度地作出让步,同时也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然而,中方的这一正当要求被美方无理拒绝。 7月21日 ,日内瓦会议闭幕,为了不使沟通渠道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 7月22日起 ,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会谈。中国政府为进一步表达与美方会谈的诚意,决定先释放四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中国作出高姿态,最终是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可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美国人却耍赖了。美国代表约翰逊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真实理由为由,不肯答应释放钱学森回国。 正当周恩来总理为此焦急万分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收到了一封从大洋彼岸辗转寄来的信,信中的署名就是“钱学森”。原来钱学森为了摆脱特务的监视,把信写在了一张小香烟纸上,夹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后辗转带给了陈叔通。信中钱学森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陈叔通将信亲手交给了周恩来。周恩来阅后大喜:“这真是太好了,据此完全可以驳倒美国政府的谎言!”他当即做出周密部署,令外交部火速把信转交给正在日内瓦谈判的王炳南,并指示:“这封信很有价值。这是一个铁证,美国当局至今仍在阻挠中国平民归国。你要在谈判中用这封信揭穿他们的谎言。” 王炳南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在 8月1日 中美大使级会谈一开始就率先发言。他对约翰逊说:“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 7月31日 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美国飞行员。他们已于 7月31日 离开北京,估计 8月4日 即可到达香港。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能对我们的会谈起到积极的影响。”可约翰逊还是老调重弹——“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政府不能强迫命令”。王炳南于是亮出了钱学森给陈叔通的信件,理直气壮地给约翰逊正面驳斥:“既然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公开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 家钱学森 博士在6月间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显然,中国学者要求回国依然受到阻挠。”在事实面前,约翰逊哑口无言。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1955年8月4日 ,钱学森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1995年10月8日 从美国回到广州时,钱学森对接待他的中国旅行社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2023-07-10 12:05:4415
关于战争的新闻资料 急急急!!!!!!!!!!!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2023-07-10 12:06:1213
越法战争,越南人是怎样英勇顽强的打败了法国人?
越法战争1858—1862年,法国为使越南沦为殖民地而发动的侵略战争。1858至1862年的法越战争,是法国侵略越南的开端。拿破仑三世政府把越南看作是可供他进一步向亚洲,首先是向中国渗透的战略阵地。西班牙同法国结成同盟参加了作战。1858年9月1日,法国海军上将里戈·德热努亚率领远征军(约3千人),在14艘战舰的支援下侵占了土伦(岘港)要塞和港口。随后,主力调去夺取主要产粮区越南南方(交趾支那)。只派少量守备部队驻守岘港。经3天激战,法军于1859年2月18日攻占西贡。 越南抗法战争,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是越南人民反对法国恢复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 越南原名安南,10世纪以后形成国家,1802年改为越南。1858年,法帝国主义入侵越南。1874年,越南王室和法国签订条约,把越南南部割让给法国。1882年,法国军队进攻北部,越南王室投降,于1884年与法国签订投降新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从此,越南人民不断进行抗法斗争。1930年2月3日,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改为越南劳动党)。1940年,日本军队侵入印度支那。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对日、法帝国主义的斗争。 1943年,法国临时政府领导人戴高乐与贝当时期驻印度支那总督德古秘密联系,要他接受已被任命为驻越总代表的莫尔当的领导。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法在印度支那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日本为了保住印度支那这一重要战略基地,于1945年3月9日突然发动了反法政变,拘留了包括总代表莫尔当和总督德古在内的绝大部分法国高级军官,迫使法军大部投降,接管了法国全部殖民机构。接着,日本又于3月11日,在顺化扶植保大皇帝组织傀儡政府。保大傀儡政府宣布越南为“大东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表示决心同日本“合作”。 法国临时政府于1945年3月24日发表声明:印度支那联邦将和法国组成一个“法兰西联邦”,印度支那联邦将设政府、总督。“联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都由法国控制。法国决心要重返印度支那。 日本发动政变后,印度支那共产党于1945年3月12日发出紧急指示,号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保大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权。 印度支那共产党在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于1945年8月16日成立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越南临时政府),并决定在盟军进入越南解除日军武装以前发动总起义,从日本侵略军和傀儡政府手中夺取政权。8月19日胡志明的军队解放河内,23日解放顺化,25日解放西贡,夺取了政权。27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组成。30日日本保大傀儡政府退位。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胡志明任临时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独立,废除与法国签订的旧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1945年9月,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分别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南北地区,接受日本军队投降。而法军乘英国军舰9月21日在西贡登陆,23日占领西贡,1946年3月18日开入河内,接着进驻越南北部其它地区,进攻老挝和柬埔寨。 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越南进行大规模的进攻。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号召全国抗战。抗法战争全面爆发。共分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6年12月至1947年12月):法军以10万人,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从河内、海防等城市向周围进攻,逐步控制红河三角洲地区;同时在岘港登陆,向北进攻顺化、广治,切断越南南北方的联系。越军8万人,以部分兵力进行阵地防御战,牵制法军,主力撤往农村,建立游击根据地。1947年9月,法军进攻越南西北地区,占和平、山西、义路后,沿铁路进攻老街,切断了越南北部山区与平原的联系。10月7日,法军发动冬季攻势,企图歼来越军主力于北部山区。越军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于12月23日粉碎法军进攻,取得越北战役的胜利。 相持阶段(1947年12月至1950年12月)法军在冬季攻势失败后,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的方针,对其占领区施行“绥靖”政策,对越南解放军加紧“扫荡”和“蚕食”。1949年6月15日,法国再次扶植保大当上傀儡皇帝,建立“越南国”,组织新的伪政府,组建伪军同越军作战。越军以营、连为单位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发展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并组建机动部队实施运动战。1950年下半年,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军在中越边界地区首次发动进攻战役,歼灭大量法军,解放高平、谅山等城市,使解放区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片,扭转了战局。 反攻阶段(1950年12月至1954年7月):越军在进攻战役胜利后,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大力进行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进攻战役,并协同老挝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1953年秋,法国侵略军为了扭转败局,集中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各战场的机动兵力,侵犯越北平原,妄图在18个月内消灭越军主力,夺取战场主动权。11月20日,法军以6个伞兵营空降越南西北部战略要地奠边府,修筑坚固阵地,企图以此作为越南西北部和上寮地区的要地。从12月起,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结合老挝和柬埔寨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地区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1954年3月13日,对困守奠边府的法军发起进攻,经过55天的战斗,于5月7日解放奠边府,歼法军1.6万人,俘法军司令。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法国殖民主义,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了字。 越南抗法战争历经7年又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解放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2023-07-10 12:07:322
70年代中越战争情况有哪些?
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苏分裂 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 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 战争过程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当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约20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攻击。战争中一度攻占了越南约20多个城镇和军事据点。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十六个地方团及四个炮兵团,总兵力约十五万人应战。由于当时的解放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越军相差甚远。虽然基层指战员骁勇善战,但参战部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完成各个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击退了入侵中国云南、广西两省边境的越南军队;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侵略军预备队。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据战后中国军方发表的统计:中国军队死6954人,伤14800多人;歼灭、击溃越南人民军的第3师、345师、356师,越军死伤约52000人。越南官方没有正式发表伤亡人数,只在官方的人民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破坏项目。包括基建设施、厂矿等。而当时负责该项破坏任务的中国军人透露,被中国军方破坏的设施多数是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战争评述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由于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从其发动背景来看,应该是一场中国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的战争。 对内: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的领导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对外: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中国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观点与美国、苏联两超级大国在多个领域多有不同。同时美、苏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支援形成了在战略上合围的态势。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中国不对外国势力低头的一贯强硬态度。当时越南的“后台老板”苏联发动了入侵阿富汗战争,暂时无暇对中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由于刚刚与中国改善缓和了关系,也乐于袖手旁观让中国教训一下苏联的“小喽罗”越南,以报其侵越战争被打败的“一箭之仇”。中国抓住了这个时机发动了战争。 按照战后综合各方发布的战争评述:“中国军队在战争发动后仅用了不到两小时,就将越军逐回国内”来看。越南确实是占据了中国的部分领土,只不过占据是象征性和少量的。不然以当时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没可能在120分钟后就能将越军逐出国境。而且中国在“教训越南”的目的达到后,在越南国内没有“占据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双方都退回到实际控制线内,不存在“侵略占领越南领土”的情形。但是该次战争并没有使中越边境恢复到和平态势。中国军队在撤军后,越南军队重新回到边界线上,中越边境的冲突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两国还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边境战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战役)。战后中国军方总结了战争带来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大规模的军队现代化建设。 这场战争为中国西南地区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周边环境。 后果 战争的后果仍在持续,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着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恐惧。1980年代,在双方的边界上仍有小的冲突,并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双方关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从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亚、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2023-07-10 12:07:391
18-20世纪老挝被哪个国家殖民
老挝在历史上作为殖民地是属于法属印度支那的。确切说:被殖民了61年以下是史实:1887年10月,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正式成立。随后在1893年的法暹战争(暹为暹罗,即泰国)中,老挝也被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之中。二战后,越、寮、柬三国都爆发革命,寻求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1946年3月18日,法国军队开入越南北部地区,同时法国挟持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贡成立越南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结束,法国败局已定。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发表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法国承认印支国家的独立,法军逐步撤出,越南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并在1956年7月进行自由选举后统一合并。老挝在1954年独立,但没有被卷入越南战争。2023-07-10 12:07:461
柬埔寨钱币图片100是什么样子
柬埔寨用的货币叫做:瑞尔。以下就是柬埔寨100面值的货币。柬埔寨瑞尔,又称:利尔斯(Camboddian Riel原符号:CR.;J Ri.,标准符号:KHR) 柬埔寨法定货币名称。由于瑞尔价值每日波动,高面值纸币有了实际需求。洪森准备用于发行的一批在俄罗斯制的1000瑞尔纸币和在德国印制的2000瑞尔纸币,在1993年初运到了柬埔寨。扩展资料:发展历程二次大战时的1941年到1945年,法属印度支那先是由法国维希政府(当时是日本人的同盟)管理,后来由日本人自行统治。日本投降,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后,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给予每个国家在法联邦内有限的独立,这一状态持续到1954年柬埔寨完全独立。在柬埔寨脱离法国独立后到1955年10月之前,柬埔寨没有能力发行本国货币。之后,柬埔寨国家银行负责所有货币的发行,直到1975年4月17日红色高棉攻陷金边。初期的系列纸币在法国印刷,1995年3月发行。有趣的是这些纸币的设计全部基于50和60年代已经发行的货币所采用的设计。绿色的1000瑞尔纸币几乎就是1961年首发的红色5瑞尔纸币的翻版。5000瑞尔是1962年10瑞尔的翻版。另一种1000瑞尔与1956年100瑞尔相当。20000瑞尔源于1956年1瑞尔。50000瑞尔源于1963年100瑞尔。100000瑞尔,虽然不很明显,也是来源于1956的500瑞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瑞尔2023-07-10 12:07:565
老挝被法国殖民统治了多少年
老挝在历史上作为殖民地是属于法属印度支那的。确切说:被殖民了61年以下是史实:1887年10月,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正式成立。随后在1893年的法暹战争(暹为暹罗,即泰国)中,老挝也被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之中。二战后,越、寮、柬三国都爆发革命,寻求独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45年9月2日宣告成立。1946年3月18日,法国军队开入越南北部地区,同时法国挟持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在越南南方的西贡成立越南国,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爆发。1954年5月,奠边府战役结束,法国败局已定。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发表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法国承认印支国家的独立,法军逐步撤出,越南被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治,并在1956年7月进行自由选举后统一合并。老挝在1954年独立,但没有被卷入越南战争2023-07-10 12:08:35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在哪几个方面?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2023-07-10 12:08:456
泰国没被沦为殖民地的原因
浅析近代泰国(暹罗)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浅析近代泰国(暹罗)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英法殖民大国的“缓冲地带” 作者 崔鹏 内容摘要:关於近代暹罗未沦为殖民地的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总结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暹罗处於英法两国殖民东南亚的“缓冲地带”,从而得以保持独立。二是暹罗王朝及时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使得暹罗保持其独立地位。三是由於暹罗王朝在与英法外交上割让了部分领土和属地,满足了英法殖民主义者一定的欲望,才得以保住其独立。四是由於帝国主义集中亚洲力量角逐对中国利益的瓜分,转移了英法对暹罗的侵略压力。我个人认为,暹罗的独立决定于英法两国的利益妥协,而非其自身因素和中国因素! 正文: 1511年葡萄牙人对马六甲王国的攻占揭开了东南亚殖民地化历史进程的帷幕。随著英法等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相继完成,东南亚国家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其政治上的独立和主权日益丧失。缅甸、马来亚为英国所属,越南、老挝、柬埔寨走向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唯有地处英法殖民地包围之中的暹罗(泰国)成为殖民主义浪潮的“弃儿”。针对这一奇特现象,众多学者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发表了各异的观点,而我个人人为,暹罗的独立之主因应是英法两国殖民地的“缓冲地带”! 一、近代暹罗未沦为殖民地原因概述 关於近代暹罗未沦为殖民地的原因,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总结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暹罗处於英法两国殖民东南亚的“缓冲地带”,从而得以保持独立。一些欧美学者支援这种观点。美国著名地理学家道比在《东南亚》一书中提出:“在邻近地区都受到欧洲人殖民奴役之际,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惟一维持独立的国家。但这个普遍遭受奴役的地区,泰国独立的意义,表面大於实际,因为它原是作为在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利益与在缅甸及马来亚的英国殖民利益之间的缓冲国而存在,它的独立是受到殖民者的‘容忍",而不是依赖自身力量的支撑。”(英国,E.H.G 道比 《东南亚》,三联书店1958年,中文版,第267页)。英国的史学家布莱恩u2022哈裏逊在《东南亚简史》一书中说:“到19世纪末,英法两国的统治区域已被明确划分,因为暹罗在英法两国的统治范围之间起到了缓冲地带的作用,才作为独立国家而生存下来。”(Brian Harrison ,South-East Asia ,A Short History ,1996 New York,P.201-202)。又如前苏联的泰国史专家尼u2022瓦u2022烈勃裏科娃在《泰国近代史纲》中也指出:“保持暹罗的形式上的独立符合於法国,也符合於英国的利益,在两国的殖民地之间建立缓冲带。”(苏 尼u2022瓦u2022烈勃裏科娃 《泰国近代史纲》下册 商务印书馆 1974年中文版,第330页)。 )二是暹罗王朝及时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使得暹罗保持其独立地位。泰国和我国一些学者多持这一观点。泰国史学家姆u2022耳u2022马尼奇u2022琼赛在《人民的泰国史》一书中说:“由於朱拉隆功进行改革,把泰国变成一个现代国家,能更好地抵御殖民主义,使泰国生存下来。”(泰,姆u2022耳u2022马尼奇u2022琼赛, 《人民的泰国史》,曼谷,1972年,第461页)。研究东南亚历史的中国学者,如黄焕宗先生在《试论泰国免於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的专题论文中,也明确提出:“拉玛五世改革是暹罗免於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南洋问题》 1985年第4期)。一些中国学者在评价拉玛五世改革的成就与意义时,也纷纷指出,改革是“使暹罗得以始终保持其国家独立地位”(陈建民 《评曼谷王朝拉玛五世的改革》,《世界历史》1980年,第四期)。的主要原因。邹启宇等学者撰写的《泰国》一书明确指出:“改革的结果,增强了泰国的力量,保住了泰国的独立”。(邹启宇等,《泰国》,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80页)。 三是由於暹罗王朝在与英法外交上割让了部分领土和属地,满足了英法殖民主义者一定的欲望,才得以保住其独立。中国学者陈建敏等说:“泰国毕竟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因此,拉玛五世不得不做出重大牺牲,忍辱割让泰国中央政权鞭长莫及的边远属地和藩属土邦,才使泰国免於遭到沦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中国学者陈建敏、林谦:《拉玛五世》,载《外国历史名人传》,近代部分,下册,第451页)。 四是由於帝国主义集中亚洲力量角逐对中国利益的瓜分,转移了英法对暹罗的侵略压力。王民同教授在《试论近代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一文中对上述诸种观点进行了评介,并认为:“19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争夺的一个重要国家;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法为了集中力量去参加瓜分中国的斗争,才有可能在侵略暹罗问题上达成妥协。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中国人民承受了帝国主义侵略重担,转移了英法对暹罗的侵略,这是近代时期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王民同 《试论近代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载《思想战线》,1991年,第五期)。 二、英法殖民大国的“缓冲地带”的主要性19世纪下半叶,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在东南亚拉开了划分势力范围,瓜分殖民领地的狂潮——1886年1月,英国通过第三次英缅战争吞并上缅甸,完成了对整个缅甸的殖民,并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联邦;1887年1月,法国完成对越南南、中、北圻的侵占,并将越南三圻与柬埔寨合并,组成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此时,英法两国的殖民主义势力就在中南半岛中部“相依相偎”。为了在中南半岛地区取得优势地位,攫取更大的利益,地处中部的暹罗就成了两国殖民主义的角逐战场! 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启,促使英、法这两个老牌殖民主义大国当年如日中天的国际地位受到美、德、日、俄等新兴国家的严峻挑战。同时,英法两国在诸多国际利益面前也是矛盾重重。东南亚这块肥肉已经被两头恶狼叼起,并各自吞掉一部分。此时,两头恶狼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中间那一小块“处女地”——暹罗。当然,他们心裏也清楚,盯著暹罗的还有锋芒毕露而又凶残不已的其他狼族。坐山观虎斗,渔翁得鹬蚌是英法两国心知肚明而又不愿看到的。面对法国咄咄逼人的扩张,英国的不安在其舆论和政治家的演讲中日益凸显——《泰晤士报》说:“英国无论如何不能在印度支那同法国为邻,现在已经是划清不许法国逾越的那个界限的时候了。”(诺曼,《远东的民族和政治》,第470页,转引自:尼u2022瓦u2022烈勃裏科娃:《泰国近代史纲》下册,第310页)。同样,为了避免与英国直接对抗於东南亚的利益范围划分中,法国政府曾向英国当局提出暹罗中立化的建议——“维持一个强大、独立的、两边都有明确国界的暹罗王国,使大不列颠领土和法国在印度支那半岛的领土之间有一个固定的屏障,而这种协定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它可以防止两国之间不然就有可能发生的那些麻烦。”(转引自:尼u2022瓦u2022烈勃裏科娃:《泰国近代史纲》下册,第311页)。英国为了自身利益,于同年8月通知法国,表示“赞赏”建立一个强大的暹罗王国的做法,并在通知法国大使的复照中附有一张地图,英国外交当局未经暹罗政府的同意,就在地图上规定了暹罗的边界。(转引自:尼u2022瓦u2022烈勃裏科娃:《泰国近代史纲》下册,第310-311页)。由此,作为缓冲国而出现的独立的暹罗夹在了英法两国势力均衡的相互妥协和妄图崛起的明争暗斗中。1893年10月,曼谷王朝被迫同法国签订《暹罗条约》,将湄公河东岸的老挝领土划给法国,并向法国赔款300万法郎。此时的法国占据了相对优势——同俄国结盟。而英国则因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需要充足时间巩固已占殖民地而在要求法国适可而止的同时拒绝暹罗需要支援的要求。但是,法国依然没有达到它的全部目的——湄公河东岸25公里地带和马德望、暹粒两省作为中立区而双方均不得驻军。并非暹罗军队抵抗的结果,而是国际局势的压力,或者更主要是英国施加的重压。《暹罗条约》的签订,法国虽然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他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局限在英国的底线之上。而英国也在实力稍逊之时,满足法国一定的利益要求。未伤暹罗元气的《暹罗条约》是英法两国势力均衡,相互妥协的产物,不至於让真正处於中间包围地带的暹罗落于英法任一国家之手。 )( 1896年1月15日,英法於伦敦签署了一项《关於暹罗王国和其他事项的声明》(又称《伦敦条约》)——规定:“湄公河以西属英国的势力范围,以东属法国的势力范围;英法两国有责任维持暹京曼谷所在的湄南河河谷的独立与完整;双方均不得签订足以使第三国能在该地区采取任何行动的任何单独协定”(《东南亚历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254页)。此条约不难看出,英法两国在地处中间地带的暹罗问题上达成了最终妥协。这不但是国际局势的造作,更是英法两国势力均衡下明争暗斗的产物。对於两个殖民大国来说,暹罗的独立中间国地位是必要的,是符合两国利益的! 三、其他原因的非主要性 我个人认为,其他三点原因,就如秤砣已定,那些用来上加的砝码。如果暹罗未处於英法在东南亚殖民主义势力扩张的中间地带,它是无法摆脱如同越南、缅甸般的厄运的。 暹罗王朝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不是决定暹罗保持独立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不否认改革增强了暹罗国力,改变灵活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其国际地位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看到暹罗改革的质的缺陷和不足——暹罗的传统政治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君主专制体制反而得到了加强;经济依然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特别是军事方面,“19世纪末暹罗海军不过1000人(1889年)、陆军1500人(1897年),其军事力量仍是很薄弱的。”(《殖民主义史u2022东南亚卷》,梁志明主编,1999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相对同时代的中国,暹罗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依然处於绝对劣势地位,更不用说国土、资源方面的对比。泱泱中国尚且不能独立于列强之林,暹罗又有何能依靠国力而独立于英法殖民地包围之中?英法两国任一国之国力足以使其沦为殖民地,犹如越南、缅甸。《曼谷条约》已经暴露了暹罗在法国面前的弱势,倘若没有国际局势的限制,英国底线的阻挡,法国完全可以完成对暹罗的逐步蚕食。 弱国无外交,这是国际生存法则中的真谛。暹罗依靠割让部分领土和属地来满足英法殖民主义者的需求,只能在一定时段内缓和同列强的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独立问题。在暹罗逐渐中立国化的进程中,英法在不逾越对方底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攫取更多的利益和需求,以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的,而非只是“鼠目寸光”。殖民主义帝国的胃口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但是,当他们利益相冲突而有无法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能缩小自己的胃口来换得互相谅解,相互妥协。虽然暹罗实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防止受制于一国,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但是首先它必须拥有平衡外交政策的条件。暹罗以土地换生存的政策是在英法均势对立的情况下才得以发挥功效,而非于英法均势对立前。灵活的外交政策前提是英法认识到中立国的必要和开启中立国化的进程。19世纪下半叶,帝国主义集中力量角逐对中国利益的瓜分和势力范围的划定,减轻了英法殖民主义国家对暹罗的侵略压力。单纯得说,将对暹罗的全部侵略压力转移,恐怕是不恰当的。1893年法国利用在越南和柬埔寨这两个基地侵入老挝,并与暹罗军队发生冲突,派遣舰队驶入湄南河,抵达曼谷,向暹罗朝廷发出最后通牒,于当年10月签订《曼谷条约》。不可否认,法国入侵老挝有大开通往中国西南之路的目的,但是如果没有英国在缅甸和马来亚的势力,恐怕法国一鼓作气即可置暹罗於半死不活之地。而且,法国是在同俄国结盟后,拥有对英国稍微优势的情况下发动对老挝的入侵。由此可见,英法在夥同其他列强瓜分中国的同时,并未因此而放弃在东南亚地区的明争暗斗,只能说减轻了入侵暹罗的压力,消弱了英法两国的角逐力量。在殖民主义势力大肆扩张于东南亚之时,唯独暹罗保持国家的独立不能不说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倘若暹罗未处於英法殖民地的中间地带,它能摆脱如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命运吗?倘若暹罗未被定为英法殖民地的“缓冲国”,它能够如此独立吗?暹罗的独立决定于英法两国的利益妥协,而非其自身因素和中国因素!2023-07-10 12:09:035
高考历史最佳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I.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基础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海外市场的扩大 C.科技知识的积累 D.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2.法国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 A.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社会动荡 B.中小企业和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 C.高利贷资本的发达 D.国内市场的不景气3.德国、意大利工业革命进程中相似的阻碍因素主要是 A.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 B.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C.政治上四分五裂 D.国际市场狭小4.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对世界造成了最深刻的影响是 A.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B.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 C.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贫困落后5.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在政治领域产生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其中的主流是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 C.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D.殖民扩张运动6.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表现在 ①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②帝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③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7.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联系的主要媒介是 A.炮舰 B.廉价商品 C.资产阶级文化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8.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 B.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资本主义各国争霸战争9.19世纪中期欧美革命和改革的相同特点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作用 B.革命和改革后仍留有旧制度的痕迹 C.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D.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10.与17、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参加殖民扩张的国家不同 B.殖民扩张的地区不同 C.殖民扩张的目的不同 D.殖民扩张的手段不同11.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印度支那联邦”的统治,组成印度支那联邦的三国中不包括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泰国12.亚洲革命风暴面临的列强侵略方式主要是 A.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 B.炮舰和商品倾销 C.国内外反动势力勾结 D.殖民抢劫和屠杀]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4.第一国际成立的社会前提是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世界性发展 C.各国工人阶级展开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D.工人阶级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结合15.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A.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B.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C.马克思主义已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16.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在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B.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C.公社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失误 D.最大的意义是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最大的成果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彻底地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C.农奴以赎买方式得到土地 D.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度18.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资产阶级没有成为领导者,而中、下级武士成为主要领导者,其根本原因在于A.中、下级武士的经济地位低下B.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C.中、下级武士接受西方文化D.中、下级武土同幕府将的军矛盾19.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以资产阶级为领导者 C.废除了封建身份制 D.采取了有利于资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20.19世纪资本主义各国扩张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主要原因是 A.各国原有的殖民势力不同 B.当权的资产阶级政府执行不同的对外政策 C.被侵略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反抗水平有差异 D.各国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工业比较年轻……1816年制定保护关税法,提高了关税,1828年又把税提高到45%,但是南方的种植国主经济主要是同英国工业相联系的,南方奴隶主愿意实行自由贸易……发起抗议运动……1832年,政府只得取消了一些商品的高税率。 ——摘自《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19年密苏里地区(新扩张地区)申请建州,加入联邦,当时美国已有22个州,自由州和蓄奴州各半,因而在参议院的议员人数均衡,在此情况下……引起了南北双方激烈的争执。1820年国会通过一个妥协案,确定密苏里州作为一个蓄奴州加入联邦,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新州——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还规定北纬36度30分以北永远禁止奴隶制度。 材料三 (1850)年,国会双方代表经过激烈讨论,产生了《1850年妥协案》,裁定加利福尼亚(新并入地区)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新墨西哥州的奴隶制存废问题,由当地居民投票表决,还规定,国会制定一部更严峻的《逃亡奴隶法》——后规定,北方司法机关必须协助缉捕逃亡奴隶,对拯救奴隶者实行罚款、判刑并赔偿,奴隶身份严格执行。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854年国会讨论位于北纬36度30分以北的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州的问题时,在奴隶主压力下,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问题由当地居民“自决”……双方矛盾激化,堪萨斯地区出现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权,武装冲突达半年之久,史称“堪萨斯内战”——摘自《简明世界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1816年南北双方对关税政策各持什么意见?(2)据材料二,1820年妥协案有何特点?(3)1850年妥协案对谁有利?为什么?(4)据材料四,1854年法案为何使南北双方矛盾激化?“堪萨斯内战”说明了什么问题?(三)问答题 22.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19世纪前以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及其原因。 23.18世纪末英国经济迅速发展,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经济迅速发展对英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C 5.C 6.A 7.B 8.A 9.B 10.C 11.D 12.B 13.D 14.B 15.B 16.C 17.A 18.B 19.D 20.D(二)材料解析题21.(1)北方主张提高关税,以此保护民族工业,南方主张自由贸易,因为提高关税会损害其利益。(2)扩大蓄奴州范围,带有浓厚妥协特点。(3)对种植园奴隶主有利,因为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帮助奴隶主追捕奴隶。(4)因为该法案实际取消了1820年对奴隶制的地域限制,严重损害了北方资产阶级和人民利益,说明南北矛盾已激化。(三)问答题 22.17-19世纪初特征: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只在英、法、美等少数国家确立;资产阶级表现出反封建的革命性,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反复;封建统治在全球仍占优势地位。 成因: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生产力不足以改造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为推翻封建统治,掌握政权,革命后只能确立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原则;封建统治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进行改革,客观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征:资本主义不但进一步改造了国内社会,而且进一步改造了世界面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成因:工业革命及其扩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大大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以空前的广度、深度开展起来,进一步摧毁了封建统治秩序,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23.(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外殖民掠夺,拥有辽阔的殖民市场。(2)影响:①随着经济发展,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欧、亚、美各国纷纷改革和革命,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最终确立。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③开始城市化进程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差距增大。⑤殖民掠夺加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或最大的殖民帝国。2023-07-10 12:09:224
中越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
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对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的自卫还击作战。中国和越南两国山水相连,睦邻友好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的抗法、抗美救国战争曾提供了无私的巨大援助,为越南人民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牺牲。20世纪70年代中叶,越南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把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中越关系急剧恶化,中国边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从1979年2月17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开始对越南进行有限度的自卫还击作战。3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自卫还击作战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自当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回撤。至3月16日,中国边防部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中越战争是于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战争。中国方面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短暂侵入越南北部之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胜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恶化,并使大量华裔越南人逃亡。起因:中-苏分裂在与法国开战的越南战争初期,共产主义的中国也和越南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对越南的统治者法国不信任。在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都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殖民主义敌人。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关系依然紧张,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实施“地区霸权主义”,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侵略了与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在越南国内进行大规模的“排华”;对中国的领海、领土提出主权要求,宣布把属于中国领海范围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并出兵占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屿;在中越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制造边境冲突,侵犯中国领土。中国当局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但当时的国际上多数国家却认为是中国入侵越南,当时的联合国人权组织还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指责。2023-07-10 12:09:302
法国对越南殖民统治的特点
一般说来,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的殖民政策最明显的特征是:殖民地总督集权制度、军事控制、分而治之和同化政策,总的特点是以僵硬而著称。殖民地总督集权制度是法国统治印支的一个突出特点。“法国人的殖民地统治的基本思想,不论在政治上或在经济上,都是中央集权和地方服从中央的思想。”①“按照拿破仑一世模式而组成的一套象样的法国殖民地行政机构”②,其核心就是总督的专制集权统治。总督在印支联邦内拥有绝对的权力,他既是联邦中央的行政首脑,又是印支武装部队的最高司令官。“总督拥有决定财政预算、管理遴选文武官员,负责内政治安、对外防务,使用和调动驻印支的法国陆海军的权力,并且具有与远东各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交换外交事务意见的权力。”③“只有总督才能代表法国政府的权力”④。1887年虽然成立了有当地人参加的印度支那联邦议会,但它形同虚设,并不拥有任何实质权力~2023-07-10 12:09:501
阮朝的历史
参见:广南国广南国(Quu1ea3ng Nam Quu1ed1c,公元1558年至公元1777年)是阮朝的前身,公元1777年一度被西山朝灭亡。广南国君主虽然是后黎朝属下的异姓王,但黎皇对之毫无影响力。广南国成为一个实质上的独立王国。公元1558年,阮潢借守顺化之机,奠定了阮氏广南国的基础。阮主政权并没有将国号定为“广南”。据近代越南史家陈重金所说:“当时南方之地虽独立,但阮氏只称主而不称王,且仍未置国号。然而外国人却常称阮主领地为广南国。这是因为广南有会安(费福,Faifo),为中国人和其他诸国人出入贸易之地,故以广南之名称之。”阮熙宗阮福源时,确立了阮福为国姓。广南国后期,阮世宗沉迷女色及加重税收,使人民不满,更给西山朝机会发动起义。公元1777年八月,阮文惠攻香堆,广南国末代君主阮福旸和大臣商议逃至平顺,但未及逃走就与宋福和等十八位大臣被西山朝军队杀死。 参见:阮福映阮福映(Nguyu1ec5n Phúc Anh,公元1762年—公元1820年),阮朝的创建者,又名阮映,通称嘉隆帝。广南国阮王宗室后裔。公元1775年春北方郑氏军队攻陷富春(今顺化),阮福映随其叔定王阮福淳南逃。公元1777年,定王阮福淳及新政王阮福旸在嘉定为西山起义军所杀,唯独阮福映侥幸逃出,在龙川被阮氏旧臣推为大元帅摄国政。公元1780年,阮福映在嘉定称王,誓言恢复阮氏祖业,据柴棍(西贡)与西山军对抗,公元1782年被西山军击败,流亡富国岛。公元1784年与暹罗联军,但再次为西山军所败,被迫流亡暹罗。此后在法国传教士百多禄的帮助下获得法国援助,公元1786年,百多禄代表阮福映,同法国政府签订越法《凡尔赛条约》,规定法国派兵援助阮福映,而获得越南的沱囊港(岘港)和昆仑岛。不过,当时法国大革命一触即发,这个条约并未付诸实行。百多禄见法国政府不愿出兵,只好自行募兵购械,并连同法国教官20人回到越南。不论动机如何,百多禄终究不负所托,历尽波折带回了外援。这个洋人终身为阮福映服务,最后在从征途中病死,被阮福映追赠为太子太傅悲柔郡公。公元1789年阮福映乘西山军内部分裂之机回国,夺取嘉定。凭借嘉定之地屯田练兵休养生息,任用西洋士官训练军队、建造舰艇、铸造枪炮,经过整顿,战斗力大增。之后逐渐平定全国。公元1802年五月,阮福映在富春筑南郊坛祭天自称皇帝,改元嘉隆(因嘉定、永隆两地在阮氏复国战争中出力最多,定年号为嘉隆)定都富春,建立阮朝,并遣使向中国清朝请求册封。同年十一月,阮福映一统南北、大告武成。献俘太庙后,景盛帝及其子弟宗室被凌迟处死、五象分尸。如此仍不能消解阮福映内心郁积多年的仇恨,以阮岳、阮惠为首,西山阮氏一族男女的头颅被永久囚禁于牢狱,骸骨则统统被捣碎扬灰。纵横南北25年的西山朝,随之烟消云散。 阮朝在全国各地分设二十三镇及四营,在升龙设置了北城统辖北方11镇,南方以嘉定城为中心统辖南方5镇,顺化京畿之地设置4个直隶营。阮朝以武力起家,也以武力统一南北,因而武人地位崇高,全国各镇的首长由武官充任,朝中的首长,也是执掌兵权的五军都统。朝廷的官制,在黎朝旧制的基础上,参照清朝体制,革罢了丞相,以兵刑礼工吏户六部主理国政,置都察院监察百官。法律方面,以《大清律》为蓝本,修订了《嘉隆律书》398条,覆盖了军事、财政、刑法等诸多方面。阮福映标榜儒学,他下令在顺化建立国子监,开乡试录取文人仕官。同时,阮福映下令群臣编写《大越一统舆地志》、《大南一统志》、《大南实录》之类的官方史地大型编撰物,不无张扬一统王朝气派的用意。此外,阮福映在位期间统一了国内的度量衡,下令各地修路筑堤,制定减税之例,又在各镇设置粮仓以备赈济灾荒。阮朝第二代皇帝圣祖阮福胆,史称明命帝。因原东宫阮福景在复国战争时期已经病死,故由排行第四的明命帝继位,时年正值盛年三十。明命帝政治经验老道,但刚愎自用,是典型的封建帝王。他对儒学推崇备至而且勤于政事,常常秉烛夜阅奏章,事事必须躬亲朱批才能成行。明命帝生前常常训诫左右:“人心思治,不欲滋事生变。然年富力强之时未有建树,而至年迈力衰之时尚能有何作为。”(《明命政要·勤政篇》)他继承父亲的治国路线,建国号为“大南”,一心想将越南建设成像清朝一样强盛的大帝国。他对中央及地方的官僚系统再作修订,中央设内阁管领诸事,又效法宋朝枢密院及清朝军机处而置机密院,处理重大政务,又划定九品正从官制;改地方各镇为省;对少数民族采取“流官制”,由朝廷派员监督酋长言行。阮朝自嘉隆帝便推行君主集权制,以“四不”为其统治模式,即不设宰相、不选拔状元、不立皇后、不封外姓王。立法、司法、监察、军政、执法之权均操于皇帝。 公元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朝与法国缔结和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越双方通过《第二次顺化条约》,确立了法国的保护统治。至此,越南彻底成为法国的囊中之物。此后,不仅北圻与南圻沦为法国的直属殖民地,即使在阮朝朝廷所在的中圻,阮氏皇室也仅仅是在名义上保有皇位,已无主权行使可言。公元1887年,法国殖民者将越南三部分越南分割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东京)三个部分。并把南圻作为“直辖领地”,东京为“半保护地”,中圻为“保护地”。并将这三个地区与柬埔寨一起组成所谓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法国总督为联邦首脑,驻河内。1893年老挝也被并入联邦为保护领。1899年法国强租中国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亦由该邦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地位。公元1945年日本投降后,刚打完二战是法西斯扩张的受害者的法国又卷土重来,意图重新对这一地区进行控制。共同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需要,把三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公元1939年,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印支共产党(包括越南共产党以及在老挝、柬埔寨设立的共产党支部)中央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国联邦政府”的设想。当时建立“印支联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三国联合起来,团结一致,携手把法国殖民统治者赶回老家去。公元1954年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赶走了法国人,法属印支联邦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又转为日本控制。公元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后,阮朝末代皇帝被迫退位。阮朝末代君主阮福永瑞(Nguyu1ec5n Phúc Vu0129nh Thu1ee5y) ,年号保大( Bu1ea3o u0110u1ea1i ),即通常所称的越南保大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公元1940年6月,法国向德国投降。日本乘机向维希政权的贝当政府提出要求,法属印度支那不得继续允许中华民国利用滇越铁路运送进口物资,并且派遣日本军队到越南,封锁中越边境。不过,日本占领军并未驱逐法国的殖民统治,也允诺不去打扰保大在顺化的皇宫。但是公元1944年,美英盟军攻占巴黎之后,新成立的戴高乐政府转向反对轴心国,于是日本军队在公元1945年3月9日夜, 执行美高计划,推翻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政权。公元1945年3月11日(保大二十年农历正月廿七日)上午,日本大使横山前往顺化,在太和殿觐见保大, 以“亚洲归亚洲人”鼓动保大,于是在当天下午,保大就召集六部尚书和王公亲贵,发布《独立宣言》,宣布废除越南与法国1884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脱离法国保护,宣告越南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并加入以日本为首的“大东亚共荣圈”,决定与日本政府合作。不过,仅仅过了数日,同年3月19日, 负责撰写《独立宣言》的尚书范琼由于有亲法倾向,在日本人的压力下,保大被迫将其革除。几周后,范琼被越盟抓捕并杀害。保大这时希望寓居西贡的前尚书吴廷琰重新出山执政,但日本人的答复是无法找到吴廷琰。为填补国家的政治真空,4月17日,侨居新加坡的陈仲金(Tru1ea7n Tru1ecdng Kim)教授返回越南,出任内阁首相,成立了一个亲日的政府,也是第一个按照现代模式组织的越南政府(不过没有军队和警察)。同时,日本人又暗中支持觊觎王位的强柢(Cu01b0u1eddng u0110u1ec3)亲王(阮朝世祖嘉隆帝的直系后裔),等候一旦需要排除保大,就让他取得政权。同年6月18日,保大帝宣布成立统一的越南帝国,包括北部的东京、中部的安南和南部的交趾支那,并加尊号为越南皇帝陛下。越南帝国名义上恢复了对包括交趾支那在内的原有的全部领土主权。但在内政外交各方面上,越南帝国只是日军的傀儡政权。它在国际上没有被广泛承认,对本国事务也没有能力处理。尤其对当时发生的东京饥荒束手无策。 公元1945年8月,日本向盟军投降,亲日的陈仲金政府岌岌可危。同年8月19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河内夺取政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同年8月23日,胡志明的临时革命政府电函顺化,要求保大退位。这时,日本大使横山建议保大使用日本的军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歼灭越盟,但是保大不愿意利用外来力量来屠杀越南人,拒绝了横山的建议。同年8月25日,下诏宣布退位。同年8月30日,保大在顺化王宫的午门前举行了退位仪式,将象征权力的国玺和宝剑交给越盟代表陈辉料(Tru1ea7n Huy Liu1ec7u)、阮良朋(Nguyu1ec5n Lu01b0u01a1ng Bu1eb1ng)和古辉近(Cù Huy Cu1eadn),他宣称:“愿为独立国之民,不作奴隶帝王”。保大放弃了君主身份和姓名阮福晪,改用原名阮福永瑞。2天以后的同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河内成立,保大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位公民”,同年11月10日,胡志明宣布保大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最高顾问”。越南帝国及阮朝宣告灭亡。越南帝国在教育上有一大举措,即把中等教育授课语言由法语改回越南语,这对后世越南影响深远。2023-07-10 12:10:111
80年代中越战争,中国和越南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在南方侵略中国盟友柬埔寨,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1975年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撕毁1958年越南政府承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的声明,侵占中国南沙群岛96%以上的岛屿在东南亚,越南则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打败美国,并有苏联支持,装备有苏式美式装备的越南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共产党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产党,在1951年印支共产党二大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分别建立共产党。但是这时,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一统三国。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在南方侵略中国盟友柬埔寨,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此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边界安全。中央军委于1978年12月7日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扩展资料:当时的世界局势,一是美苏冷战争斗此涨彼消,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美国退出中南半岛及苏军入侵阿富汗,苏修上升的势头咄咄逼人;二是中国这个砝码转向美国,美国也投中国所好,在台湾问题上明确态度,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同时中苏关系越发紧张,两国基本断绝往来,苏联还在中苏边境线陈兵百万,造成紧张局势。具体到印度支那问题上,美苏中三国的态度非常明确。苏联:支持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一是从南面制衡中国,二是以中南半岛为永久立脚点,拓展全球争霸事业。美国:不得已退出中南半岛,但绝对不希望苏联填补这个力量真空,宁愿中国介入以制衡苏联扩张势力。实际上美国一直在为此作准备,1974年1月西沙海战后,中国能够控制西沙,没有美国的默许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绝对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出现另外一个强敌,无论如何必须将这个“印度支那联邦”扼杀在摇篮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越自卫反击战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79年中越战争 越南差点被中国彻底分裂2023-07-10 12:10:244
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战争背景
二战后的第一次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法国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就卷土重来。1954年,中、美、英、法和印度支那三国达成日内瓦协议,在法国承认印度支那三国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法国撤走后,美国乘机插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它的傀儡政府——吴庭艳政权,并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派遗顾问,为南越建立起拥有三十万人的军队。越南战争,中国学者称为美国侵越战争,又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它是美国干涉和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的政策所引起的。因而要探讨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就必须了解美国对越南和印度支那的介入和干涉的动因和发展过程。二次大战前,美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势力范围主要在菲律宾群岛,而越南、老挝、柬埔寨是法国独占的殖民地。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虽是在太平洋上角逐的列强之一,但尚未能把它的注意力投向越南和印支地区。当日本于1940年9月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时,欧战刚爆发不久,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战场上,在远东采取绥靖日本的方针,对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北部采取了“不介入”的政策。但日本于1941年7月侵入印度支那南部,控制了西贡和金兰湾,将印度支那作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基地。日本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存在构成了对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领地---美属菲律宾的直接威胁,这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美国政府认识到印度支那地区对它的战略上的重要性,开始改变“不介入”的方针,要求日本撤出印度支那,并采取了报复措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财产,进一步实行石油禁运。由于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1941年12月,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南亚,企图独霸太平洋,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这与美英等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也使美国对印度支那及其未来走向更为关注。当战争发生有利于盟军的转折时,1943年罗斯福政府提出了在战后“国际托管印度支那”的方案。这是二战时期美国对印度支那的基本政策,也是美国介入印支事务的初始。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印支政策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美苏矛盾的尖锐化,罗斯福去世后,新上台的杜鲁门政府为联合英、法对抗苏联,调整了美法关系。因而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国对英国作了让步,同意把印度支那南部作为英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指挥的范围内,并商定以北纬16度线为界划分作战范围。1945年8月,杜鲁门在与戴高乐会谈中,明确表示美国不反对法国军队和法国当局回到印度支那去。戴高乐在回忆录中写道:“华盛顿方面保证不给我们(即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事务制造障碍”。这样,由于美国的认可和支持,1945年9月英国军队便以受降为名,进驻印支南部,这为战后法国势力重返印度支那铺平了道路。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顾及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独立自主的要求,企图主宰弱小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的命运的大国霸权主义的行径。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宣布独立的国家之一。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越南人民发动“八月革命”,夺得全国政权。9月2日,胡志明了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宣读了越南《独立宣言》,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导八月革命的越南独立同盟是一个以抗日救国为宗旨的民族解放统一战线,以越盟为主体政府是一个全民拥护的立宪民主政府。越南民族运动的领袖胡志明享有崇高的威望,胡志明政府获得从北到南广大越南人民的拥护,这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客观事实。美国作者戴维u2022霍罗维茨写道:“共产党人胡志明和他的游击队曾带头抗击日本人,到战争结束时,胡志明的越盟己经成为一个深入群众的,把抱有各种不同政治见解的广大越南人团结起来的广泛民族运动”。面对十分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尤其是各大国的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主席胡志明于1945年底和1946年初曾多次致函美、英、苏、中等国政府首脑,希望各大国帮助越南从法国统治下获得独立,并提出“越南愿意与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交朋友”。由于美国曾与英国在大战时发表支持民族自决和平等的《大西洋宪章》,战后又以“反殖民主义”的姿态出现在东南亚,为争取美国的同情和支持,胡志明主席曾8次致电、致函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介绍越南情况的新进展,控诉法国违反《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宪章》,重新侵略越南,建议美国承认越南的独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政府却拒绝承认越南人民拥戴的胡志明政府,却去扶植曾经投靠日本法西斯和依赖法国的保大傀儡政权,使越南和印支地区失去了获得和平与安宁的机会。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美苏冷战已经展开,美国对越政策便打上了冷战思维的浓重印记。1946年末,美国国务院认定胡志明是“国际共产主义代理人”,1949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更认为胡志明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者”。在美国看来,胡志明作为共产主义者的身份,而其共产主义者的身份和苏联一样,决定了他领导下的国家是反资本主义的,而这是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根本对立的。这样,美国完全拒绝承认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正是在这种思维观念的指导下,美国不但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对法国的战争行为作任何谴责,而且默许和支持法国发动对越南的大规模的殖民战争。由此可见,美国在促成第一次印支战争发生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如英国学者A.Ju2022斯托克威尔(Stockwell)在说到1949年的东南亚形势时所指出的,“没有美国的支持,或者至少没有得到美国的认可时,无论法国还是荷兰,都不能继续其殖民战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是战后印度支那政治局势发展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局面在这一地区的形成。此时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干涉东南亚和越南事务的决定性转变。新中国的成立使越南在地理上与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并有了中国这个坚强的后盾。1950年1月,中国承认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为主权国家,苏联,随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这立即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在美国看来,印度支那是“自由世界的前线”,而“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在于非共产党政权的存在。”于是同年2月7日,美国带头宣布承认保大为首的南越政权,此后,许多西方国家都公开承认保大政权,用来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对抗。同年2月23日,美国与法国以及南越保大政权、柬埔寨和老挝签订“五国防御条约”,这项条约使美国对印度支那地区的干涉合法化。美国对越南的公开直接的干涉,引发了越南的强烈反美浪潮。1950年3月19日,西贡-堤岸地区发生了30万群众参加的反美示威游行。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越南的“全国抗美日”。越南在反对法国殖民者的同时,提出了反对美国的干涉者的口号,从此越南的抗法战争与国际上的和平、民主运动互相配合起来。越南从努力获取美国同情与支持转向反对美国的干涉,标志着越美关系的重大转变。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指示派遣美军参战,发表声明,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指示“加速以军事援助供给在印度支那的法国及其联邦成员国的部队,并派遣军事使团,以便与这些部队建立密切工作关系。”这样,美国便将所谓“韩战”(即朝鲜战争)与“越战”,视为“双管齐下的战争”,矛头指向亚洲的中、朝、越三个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1950年12月23日,美国与法国及西贡政权签订关于军事援助的正式协定,此后,美国的援助日益增加。据统计:美国援助法国印度支那战争的费用,1950年为520亿法郎,占整个费用的19%;1953年为2850亿法郎,占43%;到1954年为5560亿法郎,占73%。美国通过援助取得控制印度支那的广泛权利。为加紧构筑针对中国和越南的包围圈。1950年10月,美国与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1年8月美国与菲律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同年9月又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美澳新安全条约》。随后又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缔结双边军事协定。这样就在中国和越南的周边形成了一个军事包围体系。 1953年朝鲜停战后,美国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了越南战场。此时,越南战争形势发生了日益不利于法军的变化。由此,美国进一步增加对法国和保大政权的军事支援。1953-1954年冬春,正是在美国大力支持和参与下,法军出动上万机动兵力,占领了越南西北战略要地---奠边府,对越南的中央抗战根据地和越南连接老挝北部的通道构成严重威胁。在奠边府战役期间,美国制定了代号为“秃鹫”的计划,准备出动海、空军甚至地面部队直接干涉,并调动航空母舰到北部湾附近海域巡弋。美国扩大和延长印度支那战争的战略图谋至此昭然若揭!但是美国主战派的企图并没有完全得逞。一是美国国会、政府内和公众的多数舆论并不支持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陆军参谋长李奇微将军也不同意派美军到印支丛林地带去作战;二是在法国人民的强大反战声势压力下,内外交困的法国政府不愿再打下去了;三是美国主战派企图组织英国和其他盟国参加的联合军事行动的计划,由于其主要盟邦英国拒绝而流产。四是遭到联合国许多成员国,尤其是安理会一些成员的反对;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大力支援下,越南军队在奠边府战役的迅速胜利,给予了美国这一企图以最为沉重的一击,并对日内瓦会议关于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签订和印度支那地区和平的恢复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美国企图将战争延长和扩大成为第二个“朝鲜战争”的计划虽然破了产,但印支地区的形势仍然严峻。印度支那和平暂时恢复,但美国没有在协议上签字的大国,并声称美国“不受这个决定约束”。这就埋下了美国发动侵越战争的种子。上述历史事实表明,美国在越南和印度支那的战略企图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在防止“共产主义势力”南下的名义下,公开站在法国一边,遏制中国和越南;另一方面,则是以支持印支国家独立为名,以援助为手段,向东南亚扩张,建立起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美国既大力扶植越南右翼亲美势力,并借法国之手打击越南民主共和国,同时又乘机排挤法国势力,以便取而代之。这样,美国势力便日益深入地卷入印度支那地区,成为支持法国殖民战争的重要外来干涉者。 1961年5月,美国破坏了“日内瓦协议”,发动了反对越南人民的“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适应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新型侵略战争的一种形式。它在经济上利用傀儡政府去剥削人民,而更主要的是帝国主义用提供武器和金钱,派遗“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屠杀和镇压革命人民,并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帝国主义自己的军队参加战斗,以达到殖民掠夺的目的。在越南南方人民的顽强反击下,美国的“特种战争”惨遭失败。美国于1964年8月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北方。1965年3月美国在岘港登陆,从而把侵略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部战争”。越南人民奋起抵抗,使“局部战争”遭到破产。1969年起,美国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政策。结果,美伪集团在战场上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被迫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签订《关于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协定》)。美国撤出越南南方以后,阮文绍政权破坏《巴黎协定》,拒绝实现民族和睦,蚕食越南南方解放区。1975年春,越南军民发动春季攻势,4月30日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整个越南南方,彻底摧毁南越伪政权。至此,越南人民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2023-07-10 12:10:541
那国硬币、价值多少?
简介:1939年法国20分印度支那铜镍硬币,图像是丰谷女神。法属印度支那又称法属东洋是法兰西金毛鬼子殖民地在东南亚的一部分,实行联邦制。其组成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并兼从大清国打鸦片战争,大清国战败,从大清国手中获得的广州湾(今中国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租界),首府位于越南河内。这枚法属2O分印度支那铜镍币,在国内收藏市场价值普遍不高的,因为这个币在历史不是法国本土流通的法定货币,是法国金毛殖民者在法属印度支掠夺当地资源以白银及黄金,大量发行的傀儡币。在至今社会上比较多的,它的市场收藏价值是18~20元/枚。2023-07-10 12:11:093
领土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城市
领土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马来语、英语:Malaysia),简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人口3268万,其中马来人69.1%,华人23%。拓展资料:中南半岛(China-Indochina Peninsula),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为中国所延伸过来,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中南半岛文明历史悠久,语言极其多样化。马来群岛(英语: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在东半球,赤道附近,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两万多个岛屿组成,岛屿面积为25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面积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宽度3500千米,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2023-07-10 12:11:151
钱学森的回国故事
一九四九年,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听到了激动人心的喜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这位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的火箭专家,决定放弃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疯狂反共、迫害进步人士的逆流。钱学森上了美国特务机关的黑名单,受到不断的迫害。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一九五五年,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斗争,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土。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2023-07-10 12:11:243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要的故事能否为我说些?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起义,9月9日,起义爆发,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起义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2023-07-10 12:11:523
许世友打越南赢了吗
如果说按照伤亡比例来论输赢,许世友至少是没赢(我伤亡超过越南很多);如果以资源轮许至少是没输(我们比越南多很多人,战役初期用地又是即将报废待销毁弹药);论达成战略目的与否我们赢了:1887年,法国殖民者将越南三部分越南分割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东京)三个部分。并把南圻作为"直辖领地",东京为"半保护地",中圻为"保护地"。并将这三个地区与柬埔寨一起组成所谓的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法国总督为联邦首脑,驻河内。1893年老挝也被并入联邦为保护领。1899年法国强租中国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亦由该邦管辖。1964年,美国为了称霸全球的需要,取代法国,利用占领的南越作为基地,出兵侵略和轰炸北越、柬埔寨和老挝,并把战火烧至中越边境,经过艰苦的努力,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人民终于在1975年先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争得和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在这以后,印支三国人民面临着继续肃清帝国主义势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祖国的光荣任务。1975年抗美救国战争结束后,越南黎笋政府又旧事重提,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说事,并把"印度支那联邦"重新概括为"大东西半球联邦",其真实目的是为了永久消灭中华民族,占领中国全境和老挝与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再"统一全世界",攻取和占领美国本土,将全世界的领土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和苏联一起瓜分全世界,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1976年12月越共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对老挝和柬埔寨两国政策,这就是所谓"努力维护和发展越南人民和老挝及柬埔寨人民之间的特殊关系",越南当局在"特殊关系"的旗号下,对老挝、柬埔寨肆无忌惮地推行控制、颠覆、侵略和吞并的政策。因此,理所当然地又一次遭到波尔布特柬共的拒绝。 于是从1977年起,越南当局在越柬边境地区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和入侵行动。1977年9月,越军发动了第一次入侵攻势,在有的地区深入柬领土达数十千米。1977年12月,发动了第二次攻势,动用了14个师,入侵柬埔寨东部和西南地区。但遭到柬埔寨波尔布特军队的英勇抗击,被迫撤回。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后于1978年12月25日出动25万兵力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在逃往越南的民主柬埔寨叛徒:洪森和韩桑林的带领下,军事占领了柬埔寨全境,扶植了"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伪政权。为长期吞并柬埔寨,越南当局从国内抽调大批干部和骨干,协助柬伪政府建立各级伪政权和组建武装力量。并加紧向柬移民,先后约有70万越南人移入柬埔寨定居。为使侵柬"合法化",越南先后与柬伪政府签订了"友好条约"、"边界协定"、"航空协定"等。引狼入室的民主柬埔寨叛徒:洪森和韩桑林早在抗美救国战争期间,越南就以"援助"、"保卫"的名义,把大批军队开进老挝。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不但不撤兵,反而借口"协助维持边境安全"、"保卫老挝后方",向老挝大量增兵,进行军事控制。1977年,越南迫使老挝当局签订了所谓"友好合作条约"及边界协定,不仅吞并了沿老挝边界的大片老挝领土,并在政治上对老挝严格施加影响,以"援助"、"合作"为名,对老挝进行经济掠夺。越南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大越南东西半球共和国联邦政府"的侵略计划真的快要实现了。当时地广人稀而又温暖湿润的柬埔寨人口仅仅600万,同样地老挝人口更少才300万,而当时的越南南北统一后已达6000万,而京族占据90%,从越南一占领柬埔寨就开始大规模向柬埔寨移民可以合理得出结论:三十年后,在越南移民在柬老两国已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柬老两个小国必将被越南彻底消化吸收,一个幅员70万平方公里(基本是富饶、温润、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质量极佳),人口接近一亿的大国即将在中南半岛崛起。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粉碎越南图谋,中国果断对越进行了”自卫反击战“结果地球人都知道。2023-07-10 12:12:087
100瑞尔等于多少人民币
柬埔寨货币是瑞尔,100柬埔寨瑞尔=0.1718人民币元。由于外汇汇率是实时变动的,此数据仅供参考。瑞尔的发行历史 :1.1863年8月11日,柬埔寨国王诺罗敦一世与法国签订条约,使法国成为柬埔寨保护国。并与老挝、越南一道被称为法属印度支那。2.殖民地的第一张银行货币在1875年发行,面值是墨西哥银元和皮亚斯特,发行权仅属于印度支那银行。这些货币是由其海防和西贡分行发行,并且是整个印度支那的法定货币。1903年开始,货币面值仅有皮亚斯特。3.二次大战时的1941年到1945年,法属印度支那先是由法国维希政府(当时是日本人的同盟)管理,后来由日本人自行统治。日本投降,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后,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给予每个国家在法联邦内有限的独立,这一状态持续到1954年柬埔寨完全独立。拓展资料:1.人民币(RM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71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截止到2020年,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2023-07-10 12:12:222
黎笋去世中国发唁电了吗
黎笋去世中国没有发唁电超级大国苏联意图拉拢越南,完成其南北包抄中国的战略思想,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黎笋开始实行亲苏政策,并在1976年之后演变为大规模的反华。越战结束以后,黎笋要求中国归还前南越政权非法占领过的南海部分岛屿,而之前胡志明曾明确承认该区域为中国领土,在中方明确拒绝的情况下,黎笋派兵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南海六个岛屿。同时,不断在中越陆地边境挑起争端,侵占我边疆、射杀我边防人员,并大规模驱逐华侨,由此,中越之间分歧和矛盾开始公开化。在越战已结束的情况下,黎笋没有将越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战后重建、恢复生产上来,而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不断扩充军备,于1978年12月发动了侵略柬埔寨的战争,还仿照勃列日涅夫主义,加紧对老挝的控制,意欲将其变为“卫星国”。于是,曾经由胡志明为了联合抗美救国需要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竟成了黎笋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随着越南在中国边境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中国方面最终忍无可忍,对越南实施了武装反击,中越战争爆发。从此以后,中越关系陷入低谷,实际上断绝了关系(象征性的代办级外交关系),中国官方也开始将黎笋领导下的越南党2023-07-10 12:12:308
中南半岛上有那些国家?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一个半岛,因处于中国南方,中国译为中南半岛。古代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中国海,属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为中国所延伸过来,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中南半岛文明历史悠久,语言极其多样化。扩展资料中南半岛一共有五条主要河流,分别是缅甸境内的萨尔温江、伊诺瓦底江;泰国境内的湄南河;越南境内的红河;以及最为知名的,纵穿老、泰、柬、越四国的湄公河。从地缘上讲中国也许注定要成为中南半岛诸国的大哥。因为这五条江河有三条半是发源于中国境内的横断山脉。由于中南半岛三面临海,因此大部分的国家的核心区都为冲击平原,并拥有足够的海岸线。只有老挝的国土80%为高原山地,为内陆国。这也使得他的人口为百万级,在整个半岛的政治中人微言轻。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泰国(暹罗)的附庸。直到法国人进入半岛后,暹罗不得不将湄公河东岸的土地割让给法国(1893年)。法国人给予了老挝所谓“独立”的地位,当然这种“独立”只是暂时的。法国人后来将老挝、柬埔寨、越南合并成立了所谓“印支联邦”以便形成全力对抗南亚次大陆上的英国势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半岛2023-07-10 12:12:476
印度热还是中南半岛热
印度。印度全年平均温度是19℃~30℃,中南半岛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20度至27度,印度更热。印度共和国简称印度,别称婆罗多,首都新德里,是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联邦制共和国。2023-07-10 12:13:121
中南半岛上有什么国家;马来群岛上有什么国家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一个半岛,因处于中国南方,中国译为中南半岛。古代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中国海,属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为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中南半岛气候湿热,植被繁茂,半岛的主要河流及山脉为中国所延伸过来,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中南半岛文明历史悠久,语言极其多样化。扩展资料中南半岛一共有五条主要河流,分别是缅甸境内的萨尔温江、伊诺瓦底江;泰国境内的湄南河;越南境内的红河;以及最为知名的,纵穿老、泰、柬、越四国的湄公河。从地缘上讲中国也许注定要成为中南半岛诸国的大哥。因为这五条江河有三条半是发源于中国境内的横断山脉。由于中南半岛三面临海,因此大部分的国家的核心区都为冲击平原,并拥有足够的海岸线。只有老挝的国土80%为高原山地,为内陆国。这也使得他的人口为百万级,在整个半岛的政治中人微言轻。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是泰国(暹罗)的附庸。直到法国人进入半岛后,暹罗不得不将湄公河东岸的土地割让给法国(1893年)。法国人给予了老挝所谓“独立”的地位,当然这种“独立”只是暂时的。法国人后来将老挝、柬埔寨、越南合并成立了所谓“印支联邦”以便形成全力对抗南亚次大陆上的英国势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南半岛2023-07-10 12:13:222
越南为何想统一中南半岛
因为在40年代前,法国统治时期,有过短暂的由越、老、柬三国组成的联邦,即印支联邦。越南在60-70年代的越战中,三国人民还团结抗美,70年代后越战胜利、越南统一。以为连美国都能打败,天下无敌了,骄傲的越共同时在苏联的纵涌下,想去重温旧梦。当时中苏军事、政治对峙,中国不能让苏联的势力进一步在中国南边扩张,于是79年对越开战了,从此打破了越南的一统中南半岛美梦。2023-07-10 12:13:393
马来半岛属于中南半岛吗
马来半岛是属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亦称克拉半岛、马六甲半岛。它是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向南延伸部分,起自克拉地峡。马来半岛的西北部属于缅甸南部,中部及东北属于泰国南部,半岛余下的南部则属于马来西亚,属于马来西亚部分的区域又称马来西亚半岛。马来半岛是东南亚一块狭长的地带,半岛上有缅甸、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个国家。马来半岛在历史上曾有金色半岛之称,是大陆连接马来群岛的陆路走廊,由于地峡过于漫长,这也让马来半岛成为了马来群岛一体的海岛文化区。马来半岛北接大陆,西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南为新加坡海峡,东濒泰国湾、南海。西部河流短,近海处大面积淤泥沉积,通航受阻。东部河流较长,上游坡降平缓。马来半岛主要城市1、吉隆坡:马来西亚首都,大家都爱简称为KL。她年轻、中庸、现代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城市。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联合王国的首都,联邦直辖区,最大工业中心。坐落在马来西亚半岛海岸的中心地带,巴生河及支流鹅麦河汇流处,面积达243平方公里,人口162万。2、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有花园城市之称。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新加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吉宝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来半岛2023-07-10 12:13:461
越南为什么侵略柬埔寨
在西方列强纷纷向东方侵略扩张的时候,柬埔寨于1867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柬埔寨人民同越南、老挝人民一道展开抗法战争,1954年赢得了独立。其后柬埔寨人民又同越南人民一起展开了抗美救国战争,并于1975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对外战争中两国结成亲密的伙伴,越南民主共和国也曾表示承认和尊重柬埔寨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印支三国人民抗美战争胜利后,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急剧的变化。一方面,美国从1976年起不再在中南半岛驻军,并避免介入印支地区冲突。而另一方面,前苏联则出 于全球争霸的考虑,力图南下印支地区,找到一个扩张势力的永久立脚点。这与越南寻 求靠山以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需要一拍即合。于是,苏越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结合在 一起。在超级大国的支持下、越南当局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在大肆反华排华, 全面控制老挝的同时,积极备战准备入侵柬埔寨,对柬实行武力兼并,以实现其早就怀 有的拼凑“印支联邦”的迷梦。早在抗美战争的时候,越南就企图吞并柬埔寨和老挝,但遭到两国的反对。抗美战争结束后,越南加紧了对邻国侵略的步伐,企图谋求地区霸权。1975年6月,越南占领了柬埔寨的威岛,在遭到柬埔寨的反击后被迫撤走。1977年7月,越南通过与老挝签订为期2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控制了老挝。1977年年底,越军又大举进攻柬埔寨,侵占了柬埔寨的大片领土。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得到苏联的帮助。1978年12月25日,越南对柬埔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1979年1月7日,越军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1] 。2023-07-10 12:14:052
为什么很多“越南老地图”,总是把老挝、柬埔寨画进版图?
原因有三:一、当时所画地图时,越南、老挝、柬埔寨同属于殖民地在我国解放前,法国曾经跨越海洋用强大的实力占领了中南半岛,越南这些国家就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为了方便管理这些殖民地,就在中南半岛设立了印支那联邦。这个联邦就设立在了越南的地盘上,以越南为主,管理着周围的其它地盘,包括老挝和柬埔寨。二、受我国文化影响我国在古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国认为所有臣服于中国的国家都属于中国的地方。而越南作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曾经臣服于我国很久,深受这种思想影响。而越南在中南半岛又是极为强大的存在,周边的国家也是臣服于越南的,所以越南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那些臣服于自己国家的,都是属于自己的地盘。于是就将老挝和柬埔寨划到了自己的版图内。三、因为野心大在南北越战争之后,他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越南政府,出于对自身实力的自信,越南想要占领老挝和柬埔寨,于是开始攻打老挝,然后又与柬埔寨战斗。结果最终将老挝制服,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虽然对柬埔寨并没有彻底占领,但是也占领了大部分的领土。而所谓的“越南老地图”大多是指中南半岛被法国占领时的地图,那时候中南半岛以越南为主,均属于法国的“印支那联邦”,所以在地图上将越南、老挝、柬埔寨划在了一起,也是可以理解的。2023-07-10 12:14:248
越南为什么要攻打柬埔寨呢?
大家都知道,越南打了30年的战争,才赶跑了法国殖民者和美国侵略军,实现国家的统一。连绵不断的战争让越南百业凋敝,民众贫困至极,按说这个时候,越南最应该干的事情就是安心发展生产,恢复国家经济。但是越南却在1975年越战结束后,挥兵入侵自己的红色邻邦柬埔寨,令人费解不已。那么越南当年为什么会入侵柬埔寨呢?越战首先是为了实现越南“大印支联邦”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曾经都是法国的殖民者,法国当年是以越南为核心,统一管理这块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也就是说,这三个国家在法国殖民时代,是一体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这三个国家都有极深的联系和渊源。二战结束后,法国殖民者被赶跑,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独立。但是越南的政治家一直有一个野心,那就是以越南为核心,建立一个包括老挝和柬埔寨在内的“大印支联邦”,称霸整个中南半岛。印度支那之前,越南一直忙着和美国人作战,再加上自己的国家也没有统一,所以越南只能将这个野心深埋在自己心中。1975年越南赢得越战的胜利,赶跑美国人后,野心就开始膨胀,开始着手实现自己“大印支联邦”的梦想。越南要想建立所谓的大印支联邦,必须搞定柬埔寨和老挝。其中老挝比较弱,而且老挝的社会主义也是在越南军队的帮助下建立的,老挝一直接受越南的指导,相当于越南的附庸。所以柬埔寨就成了越南实现自己野心的唯一绊脚石,而且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素来亲华,比较敌视越南。因此越南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柬埔寨,实现自己的野心。这就是越南出动二十万大军入侵柬埔寨的根本原因。2023-07-10 12:15:184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决定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危?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第五纵队”)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之后,于5月20日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2023-07-10 12:15:4814
印加帝国的扩张:印加帝国过去统治整个南美
在帕查库特克 (1438-1471)的统治之下,开始了印加历史上非凡的领土扩张。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在帕查库特克的统治期内,印加获得了它全盛时期三分之二的领土。尽管有帕查库特克任期较长的原因,但是,考虑到印加人有限的运输和通讯方式,这种扩张已是相当迅速的了。当时,不仅还没有开始使用车辆,甚至当地连马匹都没有。 所获得的这些扩张的领土部分只是印加军队征服计划的附属品。征服战不断的通过粉碎邻国的顽强抵抗而取得胜利,并因此能够残忍的入侵别国。但是,并不是所有帝国扩张所得的土地都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获得的。有一些领地的加入来自于帝国的和平建议。其它一些领地的加入则是因为害怕一旦拒绝帝国缔结联盟的建议,将会导致杀身之祸。 大约1470年的时候,印加人战胜了位于秘鲁北部海岸的奇穆王国,该王国不仅富有,而且强大。随着这壹次主要征服战役的胜利,南美洲剩下的小国中几乎再没有能够挑战印加帝国的国家存在,更不用说阻止印加帝国的扩张了。因此印加帝国的扩张遍及南美,随后组成了所谓的南美「文明世界」。 在印加的王位继承人图帕克·印卡·尤潘基(1471-1493)继承王位之前,印加帝国的边界已推进到了今天厄瓜多共和国的北部边界。在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期间,又征服了秘鲁的南部海岸(1476),智利的北部,阿根廷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玻利维亚高原的一部分。帝国巨大领土的一部分,非常显著沿着秘鲁的南部海岸线,而且征服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了某些小部落的整体灭亡。另外,在先前征服的那些土地上定期发生的暴乱又不得不被镇压。 在西班牙入侵之前的最后几年,印加帝国仍然在北部进行着扩张。瓦伊纳·卡帕克(1493-1527),印加王朝最后一代帝王阿塔瓦尔帕的父亲,在他1527年离世时,已统治了位于厄瓜多首都基多的帝国北部前沿。2023-07-10 12:15:071
2014年流行伤感歌曲有哪些。
1 谢安琪 - 眼泪的名字2 卫兰 - You Go I Go3 雷琛瑜 - 每一次都是你4 林欣彤 - 一千零一次人生5 C AllStar - 薄情歌6 Dear Jane - 不许你注定一人7 RubberBand - 是时候8 容祖儿 - 小日子9 李克勤 - 纸牌屋10 吴雨霏 - 今夜烟花灿烂11 曲婉婷 - 爱的海洋12 Robynn & Kendy - La La La(Feat. Ghost Style)13 蓝奕邦 - 美丽到不能14 王梓轩 - 万夫莫敌(MV版)15 苏打绿 - 再遇见16 胡鸿钧 - 明白了17 卢凯彤 - 圆滑18 何韵诗 - 爱我便说爱我吧19 麦浚龙 - 鹤顶红20 罗力威 - 如果说不爱你2023-07-10 12:15:084
艾青写春天的现代诗
艾青写春天的现代诗如下:1、《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2、《希望》梦的朋友,幻想的姊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距离,像窗外的飞鸟。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4、《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5、《复活的土地》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让流水冲洗得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2023-07-10 12:15:081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原子只能处于一些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1、E2,处在这些状态的原子是稳定的,称为定态。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只能是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弗兰克赫兹实验证明原子内部结构存在分立的定态能级。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的量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2023-07-10 12:15:033
告罪的读音告罪的读音是什么
告罪的读音是:gàozuì。告罪的拼音是:gàozuì。结构是:告(上下结构)罪(上下结构)。注音是:ㄍㄠ_ㄗㄨㄟ_。告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告罪gàozuì。(1)交际上的谦辞,表示情有未恰、理有未安的意思。二、引证解释⒈告发罪行。引《汉书·赵广汉传》:“丞相傅婢有过,自绞死广汉即上书告丞相罪。”唐刘兼《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⒉宣布罪状。引《新唐书·百官志三》:“_大理寺丞_正刑之轻重,徒以上囚,则呼与家属告罪,问其服否。”⒊请罪。谓犯有罪过,请予处分。后常用为表示歉意的谦辞。引明刘基《春秋明经·曹公孙会自_出奔宋》:“负_乃杀太子而自立,子臧将亡,负_惧而告罪。”《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官人慢坐,奴家家无夫主,不便久陪,告罪则_。”郭沫若《<孔雀胆>二三事》:“万一在昆明的演出不十分成功,那我要告罪,那当然是我的剧本不成名器的原故。”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二:“_大队书记_便问银耳如何吃法,倒把江坤大问呆了,唯独这一点,他不曾想到要学,只得告罪。”三、国语词典面对面交际时的客套话,通常会有自谦的意思。四、网络解释告罪告罪、理有未安的意思正刑之轻重,徒以上囚,则呼与家属告罪,阅其服否。——《新唐书·百官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二回:“倒是归生心上不安,奏曰:‘宋惧主公责其染指之失,特来告罪。战兢不能措辞,望主公宽容之!"”自知欠妥,急忙告罪关于告罪的近义词道歉关于告罪的诗句失陪僧告罪攘羊告罪言何直墙告罪关于告罪的成语差可告慰自告奋勇谆谆告戒嗷嗷无告罪上加罪行词告状死告活央关于告罪的词语自告奋勇哀告宾服无头告示三求四告差可告慰不敢告劳行词告状不可告人忠告善道死告活央关于告罪的造句1、洪道德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在实名举报的情况下,被判作诬告罪的案例。2、他们已经告罪并做了补赎。3、如果没有,妾身倒是要告罪告辞了;毕竟妾身还有几炉丹药要炼制,还望岑道友原宥。4、近年来,司法机关办理网络诽谤案例时饱受诟病,症结在于对诽谤罪这样的亲告罪,国家刑罚权介入过急,经常导致矫枉过正的局面。5、这一问把申不害问得哑口无言,只得连连告罪。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告罪的详细信息2023-07-10 12: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