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羽书指什么

2023-07-10 18:46:59
共3条回复
Mugen-Hive

羽书,或羽檄,翻成俗话,应是“鸡毛翎子文书”,“鸡毛信”。这东西仿佛

是很古就有的。《汉书注》里说:“……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

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史记》里也有“以羽书征天下兵”的话。出于古诗词

的,更数见不鲜,如:高适的《燕歌行》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岑参诗里的”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都是。想来,羽书是用之于紧

急军事的无疑。因为,古时候虽有睿智如诸葛先生者,能发明木牛流马用作战争利

器,但用电波来传话、递报的事却还没人晓得。信鸽呢,难得役使自如;蜡丸书呢,

又嫌麻烦费事;于是檄文插羽毛,意使急行如飞,就算尽紧张迅速之能事了。不信,

那木简的另一面所常写的“速速速”的字样,就很敌得过于今电文上的“十万火急”。

床单格子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羽书,或羽檄,翻成俗话,应是“鸡毛翎子文书”,“鸡毛信”。这东西仿佛

是很古就有的。《汉书注》里说:“……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

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史记》里也有“以羽书征天下兵”的话。出于古诗词

的,更数见不鲜,如:高适的《燕歌行》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岑参诗里的”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都是。想来,羽书是用之于紧

急军事的无疑。因为,古时候虽有睿智如诸葛先生者,能发明木牛流马用作战争利

器,但用电波来传话、递报的事却还没人晓得。信鸽呢,难得役使自如;蜡丸书呢,

又嫌麻烦费事;于是檄文插羽毛,意使急行如飞,就算尽紧张迅速之能事了。不信,

那木简的另一面所常写的“速速速”的字样,就很敌得过于今电文上的“十万火急”。

安徽路人假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相关推荐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全诗是什么?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解析: 年代:唐 作者:高适 作品:燕歌行内容: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23-07-10 16:06:441

燕歌行古诗词

燕歌行古诗词1    古诗原文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一作:飘飘)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翻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注释解释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烟尘:代指战争。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元戎:军事元帅。   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撞击。   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   伐:敲击。   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   逶迤:蜿蜒不绝的样子。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   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   瀚海;沙漠。这里指内蒙古东北西拉木伦河上游一带的沙漠。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极:穷尽。   凭陵:仗势侵凌。   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一说,敌人乘风雨交加时冲过来。   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   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   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   边庭飘摇: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庭,一作“风”。飘摇,一作“飘飘”,随风飘荡的样子。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   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煮饭时用的,两用铜器。   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   一夜:即整夜,彻夜。   血:一作“雪”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创作背景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燕歌行》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文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不能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燕歌行古诗词2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燕歌行古诗词3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啵夯鳎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 质:“嘟鸱ス南掠芄兀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 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 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 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 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 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2023-07-10 16:06:501

高适《燕歌行》的解释

《燕歌行》译文: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原文: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扩展资料:作品特色这首诗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燕歌行
2023-07-10 16:07:003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飞和照两个字用的好,这两个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战事的紧急。“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一个“照”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出处:《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原文节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译文: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扩展资料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2023-07-10 16:07:192

燕歌行文言文

1. 古文《燕歌行》原文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2. 燕歌行的原文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燕歌行 内容: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作品注释 注释: 中国第一首工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 谢灵运 孟冬初寒节气成。 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 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 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 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 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 展转思服悲明星。 高适诗《燕歌行》[1]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2],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3],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4]焉。 汉家烟尘[5]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6]。 男儿本自重横行[7],天子非常赐赐颜色[8]。扌从金伐鼓下榆关[9],旌旆逶迤碣石[10]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11],单于猎火照狼山[12]。山川萧条极边土[13],胡骑凭陵杂风雨[14]。 战士军前半死生[15],美人帐[16]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17],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18],力尽关山[19]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20],玉箸[21]应啼别离后。 *** 城南[22]欲断肠,征人蓟北[23]空回首。边风飘飖那可度[24],绝域苍茫[25]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26],寒声一夜传刁斗[27]。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9]。 [注释]: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的内容。 [2]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3]"客有”句:有跟随张守珪出塞回来的人。 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4]和:依照别人诗词 的题材、体裁和格律作诗词。 [5]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烟尘:战火,边疆的战争。 [6]残贼:凶残的敌寇。[7]重:推崇、看重。 横行:往来冲杀无可阻挡。[8]赐颜色:赏识、器重、给予隆重丰厚的待遇的意思。 [9] 扌从:撞击。下榆关:向山海关进发。 [10]旌旆:旌旗。逶迤: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11]校尉:武官名,地位低于将军。 飞瀚海:从大沙漠飞来。[12]单于:本指匈奴酋长,这里泛指敌人的首领。 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光。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13]"山川”句:汉军抗击敌人,来到了山川萧条的边界地带。极:穷尽,终点。 [14]胡骑:敌人的马队。凭陵:仗势欺人,侵扰凌逼。 杂风雨:形容敌势之猛如暴风骤雨。杂:交错。 [15]半死生:一半死、一半生,伤亡极多的意思。[16]帐:将帅的营帐。 [17]穷秋:晚秋。腓:病,这里是指枯黄衰败的意思。 [18]恩遇:指受到器重。轻敌:蔑视敌人。 [19]关山:边塞。[20]铁衣:铠甲,这里是身披铁衣的意思。 辛勤久:长期在边疆戍守。[21]玉箸:白色的筷子,这里指思妇的眼泪。 [22]城南:长安城南。这里泛指居民区。 [23]蓟北:蓟州以北,这里泛指戍守的边疆。[24]飘飖:长风吹荡的样子。 度:过,这里是居住、生活的意思。[25]绝域:极远的边疆荒凉地区。 [26]三时:指早、午、晚。阵云:战云。 [27]刁斗:军中白天用来做饭、夜晚用来打更的铜器,有把,形似三角锅。[28]死节:有气节的死,指为国牺牲。 勋:功劳。这句是说,战死是为了报国,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 [29]李将军:指汉将李广。 3. 求 原文 燕歌行 燕歌行[1]曹丕[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3],群燕辞归雁南翔[4]。 念君客游思断肠[5],慊慊思归恋故乡[6],何为淹留寄他方[7]?贱妾茕茕守空房[8],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9],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10]。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11]。 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刻本《文选》【注释】[1]燕歌行为乐府歌词,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题目上冠以地名,是表示乐曲的地方特点。 后乐曲失传,诗人便用来吟咏各地风土。燕为古代边地,历来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戍卒思妇的离别之情。 [2]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曹 *** 后嗣位为丞相魏王,不久即代汉称帝,国号魏,谥文帝。 其诗形式多样,语言晓畅自然。后人辑有《魏文帝集》。 [3]摇落:凋残。 [4]雁:《乐府诗集》作"鹄"。 [5]思断肠:《乐府诗集》作"多思肠"。 [6]慊慊:空虚之感。 [7]何为:为何。淹留:久留。 [8]茕茕:犹言孤孤单单,孤独的样子。 [9]清商:曲调名。 清商音节短促,故下文云"短歌微吟不能长"。 [10]星汉:指银河。 央:尽。这句意思是说银河转西,夜已深,而未尽之时。 [11]尔:指银河两旁的牵牛、织女。辜:罪。 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乌鹊为他们搭桥。 【提示】本篇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最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本诗写一妇女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 首六句以候鸟归飞故土反兴旅人滞留异乡,欲归不得;次五句写相思忧伤,而寄情于琴弦仍难以排解;末四句写忧思难寐,以对牛、女遭遇的愤慨不平寄寓不能与丈夫聚会的悲苦之情。本诗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委婉细致,音节和谐流畅。 4. 《燕歌行》的原文 《燕歌行》的原文:《燕歌行 》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9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5. 求曹丕《燕歌行》译文 古诗一旦翻译出来就韵味全失,所以建议你借助注释,自己理解,你完全可以自己读懂的,不难。 燕歌行 作者: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①本篇属《相和歌·平调曲》。 燕是北方边地,征戌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②摇落:凋残。 ③鹄:天鹅。 ④慊慊:空虚之感。 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⑤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⑥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女在银河两旁, 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 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⑦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 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品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 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 草木零落, 白露为霜,候鸟南飞……。 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根大影响。 6. 燕歌行的注释译文 ⑴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⑵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⑶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汉将:指张守珪将领。 ⑷“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⑸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榆关:山海关。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⑹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⑺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⑻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⑼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⑽“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⑾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⑿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 ⒀边风飘飖(yáo):一作“边庭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⒁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 ⒂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受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下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7. 《燕歌行》的译文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8.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 高适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有力地揭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43863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9. 求《燕歌行》的原文 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体裁: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10. 《燕歌行》的诗文内容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高适·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2023-07-10 16:07:341

高适关于战争的诗句(高适写的战争诗名句)

1.高适写的战争诗名句 燕歌行,绝对的名诗。 至于名句的话,这都是人为定义的。个人觉得哪个好哪个就是名句了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关于战争的古诗 1,《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话文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2,《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 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话文释义: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3,《从军行·其二》唐代:李白 原文: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白话文释义: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4,《从军行》唐代:杨炯 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文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唐代:卢纶 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话文释义: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3.高适写的战争诗名句 《塞下曲》年代: 唐 作者: 高适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燕歌行》年代: 唐 作者: 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要关于战争的诗句和解释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 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要意义,但它给全诗开辟了一种比较恢宏和开阔的气势,而这正是其时的边塞诗所共有的特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开放向上的盛唐时期,男儿的赴身边塞,建功立业的豪迈风采。 从“从金伐鼓下榆关”到‘力尽关山未解围"十二句,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整个过程。这里有逶迤不断的行军阵容,有萧条凄凉的边塞景色,还有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战士的血洒疆场的细致描摹等等。 语气逼真,描写及其生动。富于形象感。 特别诗人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运用及其鲜明的对比,感情激烈地谴责了边塞将帅的腐朽生活。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描写了征人们因长期戍守边防不能回家而产生的苦闷绝望的心情。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把征人与少妇的相互思念,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淫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 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 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 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 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的边塞诗像一部慷慨激昂的交响曲。从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长篇;从内容上看,有的抒发慷慨之情,有的铺叙异域之景,有的歌颂将士英勇,有的谴责战争残酷;从风格上看,有的诗风淡远,有的诗风豪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聆听完这篇篇不朽的诗文,让人触摸到了那颗颗不灭的灵魂,记忆虽是凌乱,但那昔日的苍凉,过眼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5.高适写的边塞诗句 高适的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这里仅列出上述六首代表作。 《燕歌行》 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 一作:飘飘)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唐代: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塞上》 唐代: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塞下曲》 唐代: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蓟中作》 唐代: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九曲词三首》 唐代:高适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6.描写战争”的古诗名句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8、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1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7.关于战争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昌龄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 军 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王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4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高适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想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戌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3-07-10 16:07:591

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的翰海是什么意思

形容战事的急迫,汉军的战况书信来往很快,外敌军队的火把已经照亮了狼山。
2023-07-10 16:08:0710

急求高适的《燕歌行》赏析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2023-07-10 16:08:347

高适燕歌行赏析

  译 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刀乱飞舞夹杂大雪落纷纷,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鉴 赏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2023-07-10 16:08:554

唐诗三百首全集之燕歌行·并序·高适

【作品简介】   《燕歌行·并序》由高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高适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边塞诗约二十余首,最的是这首《燕歌行》。这首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讲解】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堪称盛唐边塞诗最杰出的代表。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批判不恤士兵的将军。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开头交代战争的地点及性质,写唐军出师时一往无前的情景。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氛也从缓和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胡骑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战,浴血厮杀,而将军们却还在欣赏美人的歌舞,暗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接着写力竭兵稀,重围解难。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处在被围困险境中的士兵,也是血肉之躯,不能没有儿女、夫妇之情,然而大敌当前,只能忍受“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感情熬煎。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四段结尾四句,短兵相接,运用“李广难封”的历史典故,讥讽了冒进贪功的汉将,揭示了将士们的思想境界。他们拼死血战,含辛茹苦,甚至为国捐躯,并非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这比众多为封万户候而立功边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  写作特点   1.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   这首诗是在诗人过去北游幽燕的生活基础上,加上张守珪军中之事的触发而创作的,实际上是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的戍边生活。作者通过一次行军出征的描写,高度赞扬了士兵奋不顾身,杀敌立功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长期戍边的思乡之情,抨击了边防将领的骄奢。   2.采用对比的方法,揭示军队内部矛盾。   从全诗来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平仄相间、抑扬有致。   诗极流畅,四句一换韵,四句是音乐单位也是意义单位。四句一组的诗句非但换韵,也换平仄,造成平仄相间、抑扬有致的效果。此诗虽是古风,但也采用了一些对偶句,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都是对仗工整的诗句,经过了惨淡经营而至于自然无迹。表现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风的特征。  《燕歌行》是否歌颂了“不义之战”?   诗前有小序,似乎表明了诗人所吟咏的是某一场战争,所指非常具体。因为这个原因,在对这首诗的评价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唐玄宗统治时,既出现过开元盛世,也出现了安禄山叛乱、唐军经常在边疆寻衅开战等事。尤其开元二十六年(738),本诗写作前后,唐军正大打其周边少数民族。有人据此指出高适歌颂的是“不义之战”,因而这个作品是应受批判的。   我们认为历史、文学虽相通却不完全相同。当然假如是纪实文学,又另当别论。但这首诗是“感而和之”的文学创作,显然有所蹈虚,不完全写实。这是一首感叹当时战争普遍特征与问题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文史互渗,然而历史素材与借助这一素材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境界之间很多是存在重大差异的,如《三国志》中的曹操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生活中的杨玉环并不等于《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因此《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赏析】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评析】   自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唐幽州节度使赵含章是个贪婪无能之辈,不能抵御。二十年春,信安王李伟率军胜契丹,二十一年春唐五将兵败,六千余唐军战死。同年十二月,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胜契丹,次年受封赏。开元二十六部下兵败。张隐瞒败绩。高适此诗所写即这场历时多年的战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复杂、深刻:1、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2、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3、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诗中有对比,有批评,有怨愤,有讽刺,有歌颂,有同情。涉及受战争牵连的各方面人物:天子、将军、士兵、思妇、敌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因而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唐诗快》:"此是歌行本色。"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ue771ue771这首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ue771ue771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ue2d1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ue771ue771这首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阅读练习】   1.这首诗写了征战生活中的哪些内容?诗人对此持何种态度?   答:这首诗描写了征战生活的全过程,包括:辞家去国、出师伐敌、浴血厮杀、重围难解、感情煎熬、短兵相接等。尤其是描写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诗人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遭受极大的痛苦,付出巨大的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批判不恤兵士的将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2.本诗是怎样通过鲜明的对比增强讽刺的力量的?   答:从大段落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3.本诗运用律句很典型,充满“金戈铁马之声“,试作简要分析。   答:此诗虽是古风,但气势畅达,笔力矫健,采用了一些对偶句,如“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等都是对仗工整的诗句,经过了惨淡经营而却自然无迹,有平仄交替、抑扬相交的效果,表现出格律盛行的年代古风的特征。语言相当有气势,被誉为“金戈铁马之声”。 贯注着雄健奔放的气势、激昂慷慨的精神。【作者介绍】   高适(701—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http://www.xigutang.com)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英汉对照】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A SONG OF THE YAN COUNTRY Gao Shi In the sixth year of Kaiyuan, a friend returned from the border and showed me the Yan Song. Moved by what he told me of the expedition, I have written this poem to the same rhymes. The northeastern border of China was dark with smoke and dust. To repel the savage invaders, our generals, leaving their families, Strode forth together, looking as heroes should look; And having received from the Emperor his most gracious favour, They marched to the beat of gong and drum through the Elm Pass. They circled the Stone Tablet with a line of waving flags, Till their captains over the Sea of Sand were twanging feathered orders. The Tartar chieftain"s hunting-fires glimmered along Wolf Mountain, And heights and rivers were cold and bleak there at the outer border; But soon the barbarians" horses were plunging through wind and rain. Half of our men at the front were killed, but the other half are living, And still at the camp beautiful girls dance for them and sing. ...As autumn ends in the grey sand, with the grasses all withered, The few surviving watchers by the lonely wall at sunset, Serving in a good cause, hold life and the foeman lightly. And yet, for all that they have done, Elm Pass is still unsafe. Still at the front, iron armour is worn and battered thin, And here at home food-sticks are made of jade tears. Still in this southern city young wives" hearts are breaking, While soldiers at the northern border vainly look toward home. The fury of the wind cuts our men"s advance In a place of death and blue void, with nothingness ahead. Three times a day a cloud of slaughter rises over the camp; And all night long the hour-drums shake their chilly booming, Until white swords can be seen again, spattered with red blood. ...When death becomes a duty, who stops to think of fame? Yet in speaking of the rigours of warfare on the desert We name to this day Li, the great General, who lived long ago.
2023-07-10 16:09:131

边塞诗大全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6、《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3-07-10 16:09:2215

燕歌行并序中借代的运用

《燕歌行并序》是唐代高适所写。在篇中多处运用借代的写法。如(一)、“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1、这两句的意思是: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2、构成:“汉家”、“汉将”中的“汉”都是代指唐,是以专名代本体。“烟尘”代指战争,具体代抽象。这两句诗运用了借代的手法。3、效果:以“汉”代唐,表意委婉,引人联想。以“烟尘”代战争,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文笔简洁精练。(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场。2、构成:以“摐金伐鼓”指代军队的行止,以特征代本体,构成借代。“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以专名代本体。同时用旗帜指代军队,这又是以标志代本体,构成借代。3、效果:以简代繁,以实代虚,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三)、“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羽书飞驰,军情紧急;敌军烛火照夜,敌阵森严。(2)、构成:“校尉”“单于”指代唐与敌方将领,以专名代本体。“羽书”指代军情紧急,“猎火”指代敌阵森严,以具体代抽象。“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而是以实代虚,泛指唐北方边地。(3)、效果: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突出战地特征,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四)、“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2)、构成:“铁衣”指代征人。“玉箸”是说思妇的泪水如注,这里指代思妇。两者都是以特征、标志代本体。“城南”指代家乡,“蓟北”泛指唐朝东北边地。两者都是以专名代本体。(3)、效果: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引人联想,使形象突出,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生动,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富有幽默感。
2023-07-10 16:09:471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猜一个动物是什么

鸽子,在古代,传递信息一般是马和鸽子两种动物,而鸽子又比马快,所以是鸽子!
2023-07-10 16:09:551

羽书的用典示例

清 钱谦益 《南征吟小引》:“而羽书之旁午,民力之凋敝,持筹蒿目,又迸逼于胸中。故其(袁可立子袁伯应)为诗曲而中,婉而多风。”汉 陆贾 《楚汉春秋》:“ 黥布 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系,羽书日闻。” 李贤 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张铣 注:“羽书,徵兵檄也。”唐 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 瀚海 ,单于猎火照 狼山 。”清 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於道。”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唐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2023-07-10 16:10:021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干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鱼。(打一动物)

燕 歌 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 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 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瀚海的意思是“沙漠”
2023-07-10 16:10:191

燕歌行-高适 名句的赏析

编辑词条 高适目录 高适 高适诗歌的艺术特色 高适诗作评析 封丘作赏析 高适诗全集 [编辑本段]高适 (701—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旧唐书·高适传》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编辑本段]高适诗歌的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编辑本段]高适诗作评析 高适生平和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①开元二十年前,谋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诗歌创作开始时期; ②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八载,首次出塞,浪游无成,为创作极盛时期; ③天宝八载至十四载,侧身下僚,从戎入幕,创作才能继续得到发挥; ④至德元载(756)后,仕途得意,虽然也写过一些佳作,但总的说来,较前三个时期逊色。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及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并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不恤士卒和朝廷的赏罚不明、安边无策,流露出忧国爱民之情。高适有些赞美不义战争、歧视少数民族的作品,如《李云南征蛮诗》等,是这类诗歌的糟粕。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象《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现实有所不满。 而像《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日寄杜二拾遗》等,或抒发友情和别意,或向往隐居生活,情意真挚,颇有感染力。这类诗中也有一些企羡功名富贵和吹捧达官贵人之作,并无可取。此外,还有一些咏史之作如《宋中十首》,以及某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赴彭州山行之作》,也颇有佳句。高适的诗在当时已享有声名。《新唐书·高适传》说他“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殷璠《河岳英灵集》也称许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王士祯指出高诗风格为“悲壮而厚”(《带经堂诗话》)。 感情深挚,意气骏爽,语言端直,笔力浑厚,是高适诗风的基本特点。以诗体而论,高诗古体胜过近体,尤以七古最为擅长。歌行长篇,波澜浩瀚,声情顿挫,最是沉雄激壮。五古质朴古直,接近汉魏古诗的气息。近体则以七律和七绝为优。高适作品的编集,原有天宝七载左右张九皋编、颜真卿作序的诗集,今佚。新、旧《唐书》著录其文集20卷,亦不存。今有《四库全书》所收明汲古阁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诗8卷、文2卷。又有《四部丛刊》影印明活字本8卷。另有明张逊业、许自昌等辑本,皆为2卷。明杨一统辑《高适集》1卷。敦煌《唐诗选残卷》、《高适诗集残卷》等,尚存部分佚诗。注本有今人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孙钦善《高适集校注》,皆附年谱。研究高适生平的著述有王达津《诗人高适生平系诗》、彭兰《高适系年考证》、周勋初《高适年谱》、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其二)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日光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关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认为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高适在写此诗时,应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前两句,直写目前景物,纯用白描。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后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这首诗之所以卓绝,是因为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志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编辑本段]封丘作赏析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早年闲散困顿,直到天宝八载(749),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这首诗就作于封丘任上,这是诗人发自肺腑的自白,揭示了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出仕之后又强烈希望归隐的衷曲。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怎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呢!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紧接“宁堪作吏风尘下”,加以申述发挥,感情转向深沉,音调亦随之低平。诗人素怀鸿鹄之志:“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到封丘作县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当初只以为邑小官闲,哪知道一进公门,便是自投罗网,种种令人厌烦的公事,都有规定的章程和期限,约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高适是莫大的屈辱,安得不“心欲碎”、“令人悲”呢?这两句诗可见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对仗工整,情感激烈。 一腔悲愤实在难以自抑,那就回家向亲人诉说诉说吧。不料妻室儿女竟都不当一回事,反而责怪自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自己严肃认真的态度倒反成了笑料,这岂不是更可悲吗?家人的“笑”,正反衬出诗人的迂阔真率,不谙世事。既然如此,只好弃此微官,遂我初服:“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还是抛弃世情,归隐躬耕去吧! 然而,眼前还是思归而不得归:梦魂萦绕的旧山不可得见;受命为官,一时又还交卸不了。没有圣明的君主在位,一个小小的县尉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汉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诚效忠,屡次上书,结果还是徒劳,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赋《归去来》的陶潜了。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评高适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也就是诗的情意真挚,并且气势充沛,造语挺拔。此诗很能体现这个特点。全诗运用质朴自然、毫无矫饰的语言,扣紧出仕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称心而言,一气贯注,肝胆照人,正是这诗感动读者的力量所在。全诗四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意。开头四句,从高处落笔,自叙本来面目,说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从客观现实申述不堪作吏的实情,与第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感情转为沉痛压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内容,表明摆脱这种不堪,提出弃官归隐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转急收,因一时不能摆脱作吏的客观碍难,也就更加向往归隐,与第一段遥遥照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有旋跌宕之姿。 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为散行,三四句是对偶。如此交互为用,经纬成文,既流动,又凝重;四段连结,造成反复回环的旋律。对偶的一联中,不仅字面对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没有意思重复的合掌,显得整饬精炼;更因虚词的承接照应,诗意联贯而下,语势生动自然,成为很好的流水对,读来便觉气势流转,绝无板滞之病。全诗每段一韵,依次为:仄声马韵、平声支韵、仄声纸韵、平声灰韵。这样平仄相间,抑扬鲜明,随着诗的感情变化,音韵也起落有势,增加了声调的美感。[编辑本段]高适诗全集 -------------------------------------------------------------------------------- 卷二百一十一 卷211_1 「铜雀妓」高适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卷211_2 「塞下曲」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卷211_3 「塞上」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卷211_4 「蓟门行五首」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卷211_5 「效古赠崔二」高适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卷211_6 「钜鹿赠李少府」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卷211_7 「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高适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卷211_8 「过卢明府有赠」高适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卷211_9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高适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卷211_10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卷211_11 「寄孟五少府」高适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卷211_12 「苦雨寄房四昆季」高适 独坐见多雨,况兹兼索居。茫茫十月交,穷阴千里馀。 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白日渺难睹,黄云争卷舒。 安得造化功,旷然一扫除。滴沥檐宇愁,寥寥谈笑疏。 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惆怅悯田农,裴回伤里闾。 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万事切中怀,十年思上书。 君门嗟缅邈,身计念居诸。沉吟顾草茅,郁怏任盈虚。 黄鹄不可羡,鸡鸣时起予。故人平台侧,高馆临通衢。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弹棋自多暇,饮酒更何如。 知人想林宗,直道惭史鱼。携手风流在,开襟鄙吝祛。 宁能访穷巷,相与对园蔬。 卷211_13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高适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卷211_14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高适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卷211_15 「酬司空璲少府」高适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卷211_16 「酬李少府」高适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卷211_17 「酬裴秀才」高适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卷211_18 「酬陆少府」高适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卷211_19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高适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岳灵。出身侍丹墀,举翮凌青冥。 当昔皇运否,人神俱未宁。谏官莫敢议,酷吏方专刑。 谷永独言事,匡衡多引经。两朝纳深衷,万乘无不听。 盛烈播南史,雄词豁东溟。谁谓整隼旟,翻然忆柴扃。 寄书汶阳客,回首平阴亭。开封见千里,结念存百龄。 隐轸江山丽,氛氲兰茝馨。自怜遇时休,漂泊随流萍。 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 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卷211_20 「酬马八效古见赠」高适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卷211_21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高适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卷211_22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高适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且欣清论高,岂顾夕阳颓。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 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皑皑。临边无策略,览古空裴回。 乐毅吾所怜,拔齐翻见猜。荆卿吾所悲,适秦不复回。 然诺多死地,公忠成祸胎。与君从此辞,每恐流年催。 如何俱老大,始复忘形骸。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乙未将星变,贼臣候天灾。胡骑犯龙山,乘舆经马嵬。 千官无倚著,万姓徒悲哀。诛吕鬼神动,安刘天地开。 奔波走风尘,倏忽值云雷。拥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 誓当剪鲸鲵,永以竭驽骀。小人胡不仁,谗我成死灰。 赖得日月明,照耀无不该。留司洛阳宫,詹府唯蒿莱。 是时扫氛祲,尚未歼渠魁。背河列长围,师老将亦乖。 归军剧风火,散卒争椎埋。一夕瀍洛空,生灵悲曝腮。 衣冠投草莽,予欲驰江淮。登顿宛叶下,栖遑襄邓隈。 城池何萧条,邑屋更崩摧。纵横荆棘丛,但见瓦砾堆。 行人无血色,战骨多青苔。遂除彭门守,因得朝玉阶。 激昂仰鹓鹭,献替欣盐梅。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 罢人纷争讼,赋税如山崖。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那能访遐僻,还复寄琼瑰。 金玉本高价,埙篪终易谐。朗咏临清秋,凉风下庭槐。 何意寇盗间,独称名义偕。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白日屡分手,青春不再来。卧看中散论,愁忆太常斋。 酬赠徒为尔,长歌还自咍。 卷211_23 「酬庞十兵曹」高适 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托身从畎亩,浪迹初自得。 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同人洛阳至,问我睢水北。 遂尔款津涯,净然见胸臆。高谈悬物象,逸韵投翰墨。 别岸迥无垠,海鹤鸣不息。梁城多古意,携手共凄恻。 怀贤想邹枚,登高思荆棘。世情恶疵贱,之子怜孤直。 酬赠感并深,离忧岂终极。
2023-07-10 16:10:345

次韵翰林金侍讲大阅诗的翻译

羽书飞奔征召四方的军队,百万大军猛兽集皇城。赫赫气横鱼丽阵,桓桓威称虎贲名。皇帝知道阅读霜凝盖,铁甲骑兵云集风飘扬旌旗。这里离烽火应尽扫,薇墙长见泰阶平。
2023-07-10 16:10:571

跪求边塞军旅诗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塞下曲[唐]卢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陇西行[唐]骆宾王陇西多名家,子弟复豪华。千金买骏马,蹀躞长安斜。雕弓侍羽林,宝剑照期门。南来射猛虎,西去猎平原。既夕罢朝参,薄暮入终南。田间遭骂詈,低语示乘骖。入被銮舆宠,出视辕门勇。无劳豪吏猜。常侍当无恐。充国出上邦,李广出天水。门弟倚崆峒,家世垂金紫。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君上。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思(唐)李益腰悬锦带佩吴钧,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河西送李十七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http://www.gs.xinhuanet.com/old/gansu/gs-wh/gs-wh-shu/book1.html上面还有很多
2023-07-10 16:11:074

第一个字是羽的诗句

1. 关于羽的诗句五字 关于羽的诗句五字 1.含"羽"字的诗句 老大~不好意思~再抢~~~~ 兄台给个辛苦分吧 ~~~~~~~~~~~~~~~~ htytc回答专用切割线~~~~~~~~~~~~~~~ 三县已判歌钟列,六佾将开羽戚分。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 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 雷鼗鹭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 朱弦疏越,羽舞回旋。 褚亮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 褚亮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戚递成容。 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早晚得同归去,归无双翠羽。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明朝醮罢羽客散,尘土满城空世人。 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 落羽辞金殿。 孤鸣吒绣衣。 ( 吒一作托) 霓旌翠羽盖。 射兕云梦林。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 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弋者欲何慕,鸿羽正冥冥。 大哉干羽意,长见风云在。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钱塘阶凤羽,正室掰鸾钗。 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2.求带有羽字的诗句 一、[唐] 白居易 《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译文: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二、[先秦] 屈原 《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译文: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终于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三、[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的时候,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四、[魏晋] 曹植 《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译文:有人采摘明珠,有人拾翠鸟的羽毛。 五、[宋] 苏辙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译文:座中客人,翠羽披肩,紫色丝绸衣服。 3.与“羽”有关的字、诗词 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狱咏蝉并序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1]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2]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3]以练要兮,长顑[4]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5];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6]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7]郁邑余挓[8]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媭[9]之婵媛。 4.描写羽毛的诗句 1、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2、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3、天台晓望 唐代:李白 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 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观奇迹无倪,好道心不歇。 攀条摘朱实,服药炼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卧蓬阙? 译文: 天台山邻近四明山,华丽清秀的山顶是百越国的最高峰。赤城山红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门,沧岛的明月喜欢栖息的山上的高楼。 登高望远,一直可以看到苍茫溟渤的大海。天空中云彩如同大鹏的翅膀一样翻腾,苍海里巨大的鲸鱼随波逐浪。 巨浪追逐着旋风,汹涌澎湃,神仙和妖怪如电闪一样快速往来。看到这奇异的景色,却找不到神仙的踪迹,学道的心思难以平静。 攀缘着树枝,采摘下通红的果实,烧起火热的丹炉炼出丹药,以脱胎换金骨。如何才能身长羽毛,千秋万代,在蓬莱仙岛逍遥自在呢? 4、子规 唐代: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译文: 杜鹃放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在异乡鸣叫,鲜血染红了山上花丛,可春天来到,老花园依然草木茂盛。 雨后凉风,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欲曙的天空肃然鸣叫。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5、花鸭 唐代:杜甫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译文: 花鸭身上清净无泥,常在阶前缓步而行。它让羽毛不同于群鸭,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鸭啊,你没觉到群心在忌妒么?不要惹得众眼受惊。主人用稻粱喂养你,留心啊,千万不要先出声。 5.有哪些带“羽”字的诗词 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草惊风:草被风吹动之意。 (2)白羽:称箭。 (3)石棱:石的棱角。 【语译】: 树林里显出了黑暗,那地上的草被风搅动,吹得瑟瑟地响。将军在夜里拉著弓把箭射出去,到天亮的时候,去寻找这枝箭,而箭正好射在石头上,而且箭头已经陷入石缝里了6.求带有羽字的诗句 一、[唐] 白居易 《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译文: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二、[先秦] 屈原 《离骚》: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译文: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终于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三、[宋]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译文: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的时候,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四、[魏晋] 曹植 《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译文:有人采摘明珠,有人拾翠鸟的羽毛。 五、[宋] 苏辙 《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译文:座中客人,翠羽披肩,紫色丝绸衣服。 7.带羽字的诗句 在古诗句中,带羽字的诗句多与鸟类相关,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等。 (一)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出自《国风·邶风·燕燕》。《燕燕》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邶风》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全诗四章中,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尤其该诗开篇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即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其借燕子要飞,来表达妹子远嫁南方的依依惜别之情。当妹子远嫁时,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痛心悲伤。宋代许顗评价这种离别伤情,“真可以泣鬼神!”而清代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更评价该诗为“万古送别之祖”。 (二)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出自先秦的诗作《鸨羽》。《鸨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反徭役剥削和压迫的诗作,写农民长期服役,不能耕种以养活父母,以诗表示抗争。《鸨羽》全诗三章,每章七句,风格顿挫悲壮。诗三章分别以“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肃肃鸨翼,集于苞棘”、“肃肃鸨行,集于苞桑”作为开篇,也即大鸨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柞树上、枣树上、桑树上。鸨鸟本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反常地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作者以隐喻的手法,独具匠心之的点出了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成群的农民反常的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其苦情可见一斑。 (三)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出自《大雅·卷阿》。《大雅·卷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该诗为一首颂美诗,借君子之游而献诗以颂,透露出一派雍容祥和的盛世气象。诗中,作者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诗以凤凰比周王,以百鸟比贤臣。诗人以凤凰展翅高飞,百鸟紧紧相随,比喻贤臣对周王的拥戴,显现出一片百鸟朝凤的气象。 8.带千和羽的诗句 带千和羽的诗句: 1、千里温风飘降羽------唐 魏征 《五郊乐章·舒和》 2、树羽静千里------唐 杜甫 《山寺(得开字,章留后同游)》 3、千人插羽迎------唐 韩翃 《送郢州郎使君》 4、千钧将一羽------唐 韩偓 《漫作二首》 5、羽衣起舞千芙蓉------元 杨维桢 《奔月卮歌》 6、千羽春明玉扆间------元 王逢 《送王季德主事祠南镇还京》 7、方当羽檄驰千里------宋 陈杰 《赠艾校尉》 8、坐令千载羽缪传------宋 杜范 《七夕歌》 9、两阶千羽亭波后------宋 黄大受 《江行万里图》 10、千年干羽事------宋 罗公升 《七绝句》 11、千山鳞羽绿毵毵------宋 卫宗武 《喜晴》 12、千舆翠羽盖------宋 文同 《守居园池杂题·筼筜谷》 13、千钧一羽不须校------宋 文同 《子瞻戏子由依韵奉和》 14、剑佩三千羽盖飞------宋 杨冠卿 《又用韵》 15、绿障千峦森羽戟------宋 袁说友 《游沧浪亭》 16、羽卫千人万人从------宋 曾巩 《里社》 17、千里萧萧振羽翰------宋 张耒 《雁》 18、千桡插羽鼙声动------宋 张先 《次韵清明日西湖》
2023-07-10 16:11:161

燕歌行高适写作文

1. 高适的燕歌行写成800字作文 急 谢谢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u2022张守珪传》)。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 (见《史记u2022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 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 *** ,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 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 2. 燕歌行 高适 改写 成记叙文 拜托了啊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唐·高适《燕歌行》。死节:为国事而献身。这两句大意是: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此二句写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诗句写得悲壮淋漓,感慨无穷,用以颂扬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非凡。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唐·高适《燕歌行》。这两句大意是:士兵们在战场上全力拼杀,死生参半,而将军们却在远离阵地的帐幕中寻欢作乐,纵情于声色歌舞。这两句用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当时军中的苦乐悬殊和将、士之间的尖锐矛盾,流露出作者对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将官的强烈不满,深化了诗的主题。这两句知名度高,常被引用来表现唐代军队的腐败和军中苦乐不均的生活。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唐·高适《燕歌行》。死节:为国事而献身。这两句大意是: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此二句写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诗句写得悲壮淋漓,感慨无穷,用以颂扬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非凡。 3. 燕歌行高适介绍鉴赏400字 【鉴赏】【赏析】《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 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 *** ,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不能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 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 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 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 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 4. 燕歌行高适 从表现手法和主旨的角度写200字鉴赏性文字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5. 作文中有关于燕歌行诗句的小作文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 燕歌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ue771ue771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ue259。 2、摐(音窗):击;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ue2d1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7. 燕歌行 高适从主旨出发的感想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好大气的诗。 8. 燕歌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摐(音窗):击;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评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9. 高适的 《燕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融叙事、抒情、写景、议论为一体.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一句是说,东北边境发生了战争。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说明敌人来犯,边境告急。汉将辞家破残贼:唐军将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准备前去歼灭凶残的敌人。这句是承上句,说明出征原因。唐将离别家园,是为了奔赴沙场杀敌。男儿本自重横行:男子汉本来就看重杀敌打仗,这样方显出男子本色。重:看重。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这句话最早出于《史记》,汉代有个名将叫樊哙,他曾与吕后说:“臣愿将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意思是说,他希望能带领十万军队,去扫荡匈奴。因为当时和匈奴矛盾很深。这里高适是活用了樊哙的话意,表唐军将士同仇敌忾,杀敌的势气很高、很旺盛。三、四两句是议论,说明男儿辞家破贼,报效国家,原是大丈夫本色,皇上对此非常赞赏。 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交待唐军出征的原因及出征时将士们土气旺盛,斗志昂扬。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二部分。描写唐军出征途中声势浩大,军容整肃,而前方军情紧急。 “摐金伐鼓下榆关”一句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旌旆逶迤碣石间”描述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千军万马犹如一条长龙,穿行在碣石山的蜿蜒行道上,军旗飘扬,刀枪闪光,接连不断。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两句是叙述唐军出征时浩浩荡荡的气势。途中又接到边防前线的告急情报,敌人又将发动进攻了。校尉:当时武官的官衔,这里是指边境前线唐军部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这两句写战事紧迫,戍唐军校尉派人火速送来了紧急情报,敌人已在狼居胥山燃起了战火。 第二部分四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两句紧承开头四句,描写唐军穿荆爬谷,浩荡出发,军旗飘扬,逶迤前行,十分壮观。后两句写军情紧急渲染气氛,为下文即将展开的战斗场面作铺垫。本来这次增援就十分紧张,行军途中又接到告急文书,可见情况之急迫。“羽书”已十万火急,用了一个“飞”字更见形势之紧迫,迫在眉捷。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是本诗的第三部分,写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山川萧条:边境的景色非常萧条荒凉。极:穷、尽。极边土:一直到边疆的尽头,也就是到了边境。胡: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称呼,是一种不尊敬的说法。骑:读第四声,一人一马叫骑。胡骑:敌人的骑兵。凭:凭借,依仗。凌: *** 、欺凌。凭凌: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这两句是说,唐军开到了萧条荒凉的边境,还没扎住阵脚,凶狠的敌人就凭借优势发起了进攻,攻势猛烈犹如暴风骤雨,不可阻挡。这两句为下文与战士的英勇奋战开路。这场战争是敌人发起的,唐军所进行的是一场正义保卫战,所以尽管处于劣势,士兵们面对强敌,仍然毫不畏惧,英勇战斗。两军短兵相接,拼命厮杀,唐军兵士伤亡惨重,好多战士倒下了。“战士军前半死生”,军前:阵前,战场上。半死生,死者一半,生者一半。死生这个词,在这里是偏义复合词,作者主要强调唐军兵士战死的很多,已经有一半人战死了,其意义偏重在“死”字上。“生”是附带的。兵士们奋不顾身浴血奋战,而唐军的统帅、将军在哪里呢?他们干什么去了?“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军们还在饮酒行乐,还在营帐内看美女唱歌跳舞。“犹”字很关键,是“诗眼”,它深刻地揭露了这些所谓的将军们自食奉??,只知作威享福,而不顾国家利益,不体恤部下,在战斗如此激烈,伤亡如此惨重而他们依然在看跳舞、听唱歌、饮酒作乐,可见昏瞆到什么程度了;两军交战时,他们尚且如此,那么平时、其他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难想见了
2023-07-10 16:11:351

唐代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燕歌行(并序)》 唐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 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7、《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8、《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1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6、《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古代的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一起来看看边塞诗全集,欢迎读者参考!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王维的边塞诗 王维的边塞诗 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主颈,归来献天子。 3、《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4、《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5、《赠裴旻将军》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劫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6、《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7、《凉州赛神》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8、《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9、《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10、《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1、《出塞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边塞诗的大全 1、《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家具广告语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十分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更多: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爱国诗 从军行(选一)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选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选一)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年行(选一)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丹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选一)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安军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元·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阙台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立刻作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 榆河晓发明·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漫感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选一)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渡易水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上(选一)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陵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边塞诗四言绝句 。
2023-07-10 16:11:431

古代将士出征的诗句

1. 关于古代军队出征的诗句 关于古代军队出征的诗句 1.关于古代将士出征的诗词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古代的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龚自珍《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近现代的 陈毅《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吉鸿昌《临就义前所作》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关于士兵出征的所有古诗有哪些 1.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出塞》清 徐锡麟 2.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古意》唐 李颀 3.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 王维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唐 王翰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 王昌龄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唐 李贺 7.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 岑参 8.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唐 杨炯 3.有哪些描写大军出征的诗词 描写大军出征的诗词有: 1、《少年行四首·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2、《过零丁洋》 朝代: 南宋 作者: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皇恐滩头说皇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示儿》 朝代:宋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满江红》 朝代:南宋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关于士兵出征的所有古诗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补充: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求写大军出征的诗词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释: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 2.雪山:祁连山脉。 3.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4.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5.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与匈奴联合,屡次遮杀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用计刺杀楼兰王,"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汉书·傅介子传》)。此以楼兰泛指西北地区的敌人。 6.关于古代军旅的古诗 很多,比较有名的有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岑参写的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岳飞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凯歌》作者戚继光 《凯歌》的歌词是: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风涛歌》作者戚继光 “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阙,何方有风。日没脂红,无雨风骤。反照没前,胭脂没后。星光闪烁,必定风作。海沙云起,谓之风潮,名曰飓风。大雨相交,单起单止,双起双消。早晚风和,明日更多。暴风日暮,夜起必毒。风急云起,愈急必雨。雨最难晴,应防暴生。春易传报,早生晚耗。一日南来,一日北到。南风防尾,北风防头,南吹愈急,北必不专。云多车形,大主风声。云下四野,如雾如烟,名曰风花,主有风天。云若鳞次,不雨风颠。雨陈西北,风如泼墨。起作眉梁,风雨先 。雨急易霁,天晴无妨,水生靛青,主有风行。海燕成群,风雨便临。白肚风作,乌肚雨淋。海猪乱起,风不可已。逍遥夜叫,风雨即至。一声风,二声雨,三声四声断风雨。虾龙得纬,必主风水。蛇盘芦上,水高若干;头垂立至,头高稍延。月尽无风,来朔风雨。廿五、六若无雨,初三、四莫行船。春有廿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打头,楝花风打尾。正月忌七、八,北风必定发。二月忌初二,三月忌清明,五月忌夏至。正月落雪起,算至百廿日,期内必难止。欲知彭祖忌,六月十二日,前后三四宵必不爽,此朝七、八三日内,必有北风还。九九当前,后三、四日内难消。十月忌初五, 三、四日前后,冬至风不爽。腊月二十四间,月临箕、毕、翼轸四宿,风起最准。” 7.古代军旅豪情的诗句 李白的:侠客行① 李白 赵客缦胡缨②,吴钩霜雪明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④。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⑤。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⑥,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⑦。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⑧。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⑨。 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⑩。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⑾。 注释: ①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②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③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④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⑤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⑥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⑧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⑨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⑩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连横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连横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拼,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⑾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书阁下,意即写入正史。《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结合全文,这两句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写史的人把侠客的功绩记下来流传后世。 8.描写边塞军旅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 前出塞九首 作者:杜甫 (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五)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九)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这九首诗中, (一)是讽喻帝王的黩武拓边; (二)是描述捷马突杀的情景; (三)是犹疑于报效国家与将军邀功间; (四)是讲述从征途中的感慨与捎信事; (五)是吟咏大敌当前,试问我等低微之辈会有功勋惠临吗? (六)是阐明和平为第一要务,若得安平,不战最为上;(七)是讲述拓边南进的百般苦楚; (八)是讲述某次虏敌大将的胜仗; (九)是讲述打了胜仗后对功名利禄的态度---内地无战事的将士们还常为荣誉事争斗不已,况。
2023-07-10 16:11:511

战争边塞类的诗句

1. 关于边塞类的诗句 关于边塞类的诗句 1.关于边塞的诗句有哪些 1、《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宋代: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释义: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2、《书边事》唐代: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释义: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 3、《秋望》明代: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释义: 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 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4、《蓟中作》唐代: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释义: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 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帐。 5、《出塞作》唐代: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释义: 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2.边塞诗大全100首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边塞的诗句古诗根据诗人列举八首如下: [唐] 王昌龄3首 1、《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 王翰1首 1、《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维1首 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 岑参1首 1、《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 杜甫1首 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唐] 李白1首 1、《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4.描写边塞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5.关于边塞的诗古诗词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有关于边塞的诗句 边塞诗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 西 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 亥 岁 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边塞诗鉴赏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 【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7.关于边塞的诗句 边塞诗,是古诗的奇观,尤以盛唐为高峰。 边塞诗,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王昌龄、岑参、高适、陈子昂、李益等。下面辑录边塞诗一束。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常建《塞下曲》)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张籍《征妇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写出关于边塞的诗句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9.描写边塞的诗句古诗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塞下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6、《从军行七首(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9、《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3-07-10 16:11:581

高适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有《燕歌行》、《塞下曲》、《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等。1、《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翻译: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赏析: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客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2、《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翻译:装束毕跨上轻捷的雄骏,风度翩翩奔驰慷慨从戎。倚凭着天子的威严发怒,又倚仗将军的英迈豪雄。万鼓齐鸣如同雷震天地,千旗飘荡犹如烈火生风。日光辉映霜雪般的剑戈,月亮悬空好像一张雕弓。青海的乌云盘绕如兵阵,黑山戈矛杀气直冲天穹。唐军酣战之际太白高悬,战罢髦头星落得一场空。从戎万里的勇士不怕死,谁知一时竟然获得成功。我的真容也画在麒麟阁,皇帝召见我入朝明光宫。面对着文士我开怀大笑,你们皓首一经又何足穷!古人不能明白此中玄妙,往往蹉跎一生就成衰翁。赏析:盛唐时代,追求理想的不羁精神与豪迈气概,成为诗人们笔下的滚滚洪流,从而汇合成强烈的时代精神。而作为边塞诗人,这种时代精神又鲜明地表现出安边定远的远大理想,从军报国的英雄情怀,不畏边塞艰险的乐观精神。这首《塞下曲》,通过对主人公勇赴沙场的壮烈行为,震天撼地的战斗经历,凯旋受赏的满腔激情的描述,把这种精神表现得酣畅淋漓。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翻译:此次离别不知你们心绪何如,停住马饮酒询问被贬的去处。巫峡猿猴悲啼令人伤心流泪,衡阳的归雁会为我捎来回书。秋日青枫江上孤帆远远飘去,白帝城边黄叶飘零古木稀疏。圣明朝代如今定会多施雨露,暂时分手希望你们不要踌躇。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首边塞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而分写二人,更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
2023-07-10 16:12:071

填写古诗

1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2雪压梅花白,春归柳色青 3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4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5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6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7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8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9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1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11红杏枝头春意闹 1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3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13布衾多年冷似铁14铁画银钩,王羲之之书法 15穷且意坚,不坠青云之志
2023-07-10 16:13:486

关于战争的古诗大全

  1、《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4、《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5、《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023-07-10 16:14:2214

赞美飞将军李广有关的诗句

1. 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诗句都有哪些 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诗句都有哪些 1.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诗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曲江三章章五句 杜甫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即事非今亦非古,长歌激越梢林莽,比屋豪华固难数。 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李嘉佑 吴门别后蹈沧州,帝里相逢俱白头。 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想到滑台桑叶落,黄河东注荻花秋。送浑将军出塞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雨中花/夜行船 苏泂 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 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 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 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沁园春 刘省斋 男子才生,桑弧蓬矢,志期古同。 况平生慷慨,胸襟磊落,弛张洞晓,经艺该通。笔扫云烟,腹储兵甲,志气天边万丈虹。 行藏事,笑不侯李广,射石夸雄。仰天一问穷通。 叹风虎云龙时未逢。羡傅岩版筑,终符求象,渭滨渔钓,果兆非熊。 白额未除,长鲸未脍,臂健何嫌二石弓。天山定,任扶桑高挂,凌阁图功。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武元衡 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 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 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 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 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 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 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伤温德彝 温庭筠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塞下三首 沈彬 塞叶声悲秋欲霜,寒山数点下牛羊。映霞旅雁随疏雨,向碛行人带夕阳。 边骑不来沙路失,国恩深后海城荒。胡儿向化新成长,犹自千回问汉王。 贵主和亲杀气沉,燕山闲猎鼓鼙音。旗分雪草偷边马,箭入寒云落塞禽。 陇月尽牵乡思动,战衣谁寄泪痕深。金钗谩作封侯别,劈破佳人万里心。 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 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 病酒述怀 陆游 闲处天教著放翁,草庐高卧筰桥东。数茎白发悲秋后,一盏青灯病酒中。 李广射归关月堕,刘琨啸罢塞云空。古人意气凭君看,不待功成固已雄。 躬耕 陆游 莫笑躬耕老蜀山,也胜菜把仰园官。唤回痴梦尘机息,空尽闲愁酒地宽。 无复短衣随李广,但思微雨过苏端。十年世事茫如海,输与闲人静处看。 怀昔 陆游 昔遇高皇帝,华缨接俊游。年光一弹指,世事几浮沤。 故国但青嶂,羁臣今白头。平生笑李广,痴绝望封侯。 江楼醉中作曳策 陆游 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 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月下醉题 陆游 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枕上作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牋著句写清愁。 寄朱昌叔 王安石 清江漫漫绕城流,尚忆城边系小舟。射虎未能随李广,割鸡空欲戏言游。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此日君书苦难得,谩多鸿雁起南洲。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四首 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奔。 2.关于李广的诗句有哪些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卢纶还有一首怀念李广的诗“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王昌龄(698—757)《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702—765)《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严武(726—756)《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3.与李广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朝诗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2、唐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唐朝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唐朝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5、唐朝王勃《滕王阁序》片段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6、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片段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item/%E6%9D%8E%E5%B9%BF/398?fr=aladdin 4.有关“李广”的诗句有哪些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释义】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 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释义】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698—757)《出塞》【释义】 ……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702—765)《燕歌行》【释义】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726—756)《军城早秋》【释义】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 5.搜集关于李广的诗句.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卢纶还有一首怀念李广的诗“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王昌龄(698—757)《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高适(702—765)《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严武(726—756)《军城早秋》:“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王勃《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6.赞扬飞将军李广的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唐代诗人卢纶猪们写了一首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唐代诗人王维有【老将缉长光短叱的癸痊含花行】吟诵李广生平: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雀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颖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南宋将军辛弃疾曾经说:“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有【八声甘州】叹道: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往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2023-07-10 16:15:061

高适 燕歌行 的全篇课文及全篇翻译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注解】: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2、:击;3、金:钲,行军乐器。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7、铁衣:指远征战士。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2023-07-10 16:15:161

边塞诗大全100首

边塞诗大全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6、《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3-07-10 16:15:3715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惨贼。”的出处?

出自高适的《燕歌行》释义为:国家东北有战事,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燕歌行(并序)⑴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⑵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⑶。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⑷。_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⑸。校尉羽书飞瀚海⑹,单于猎火照狼山⑺。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⑼,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⑽。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⑾。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⑿。边庭飘_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⒀。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⒁。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⒂。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⑵张公:指张守_,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⑶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汉将:指张守_将领。⑷“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⑸_(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_金:敲锣。榆关:山海关。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⑹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⑺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⑻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⑼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⑽“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⑾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⑿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_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⒀边庭飘_(yáo):一作“边风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⒁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⒂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受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下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2][3]白话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2023-07-10 16:16:111

形容带兵的诗句

1. 关于带兵的诗句 关于带兵的诗句 1.关于当兵的诗句 1、《从军行》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释义: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2、《少年行四首.其二》唐代: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释义: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3、《十五从军行 / 十五从军征》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释义: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4、《新婚别》唐代: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释义: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5、《送人赴安西》唐代: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释义:跨上英俊的战马宝刀佩在身边,策马翩翩地飞驰翻越陇山之颠。自小衷心地希望献身国家危难,哪把高官与厚禄耿耿挂于心间。 置身于万里之外乡情化为梦境,眼望那边地明月激起阵阵怀恋。祝愿亲爱的战友早早扫清顽敌,边庭无事早归来切莫再经秋天!6、《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释义: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关于军人的诗句 关于军人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 原文: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译文: 我从军十多年了,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功劳?一般将士看重争功贪赏,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功劳但羞于与他们同调。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呢?大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2、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原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3、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4、唐代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原文: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译文: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5、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6、唐代王昌龄《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国阴山。 3.关于想当兵的诗句有哪些 1.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3. 《从军行》 唐代: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4. 《送魏大从军》 唐代: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5. 《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4.关于军事的诗句 《破阵子》辛弃疾 其一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作》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车鼓吹,已带边声。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 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次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剑气词 姚合 破虏行千里,三军意气粗。展旗遮日黑,驱马饮河枯。 邻境求兵略,皇恩索阵图。元和太平乐,自古恐应无。 甘州遍 毛文锡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 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黑山西。 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陇 西 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陇 西 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5.在带兵字的诗吗 《兵车行》 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6.关于赞美军人的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卢纶的《塞bai下曲》六首,也是赞美军人du的 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野幕敞琼筵,羌zhi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dao,唯应独不名。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专户侯?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属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023-07-10 16:16:211

高适 塞上听吹笛

《塞上听吹笛》 作者:高适 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1、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2、雪净:冰雪消融。 3、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4、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5、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6、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7、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8、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翻译: 赏析: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高适 燕歌行·并序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 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 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金:钲,行军乐器。 3、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4、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5、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6、铁衣:指远征战士。 7、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8、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9、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赏析: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诗的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音调和美。是边塞诗的大名篇,千古传诵,有口皆碑。 高适的诗有哪些 高适的诗有哪些 1、《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3、《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4、《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5、《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6、《蓟门行五首》 (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五)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7、《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8、《钜鹿赠李少府》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9、《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10、《过卢明府有赠》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11、《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12、《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13、《寄孟五少府》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14、《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15、《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16、《酬司空璲少府》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 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 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16、《酬李少府》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17、《酬裴秀才》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18、《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19、《酬马八效古见赠》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20、《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21、《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22、《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3、《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24、《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25、《送萧十八与房侍御回还》 常苦古人远,今见斯人古。 澹泊遗声华,周旋必邹鲁。 故交在梁宋,游方出庭户。 匹马鸣朔风,一身济河浒。 辛勤采兰咏,款曲翰林主。 岁月催别离,庭闱远风土。 寥寥寒烟静,莽莽夕阴吐。 明发不在兹,青天眇难睹。 高适的边塞诗 高适的边塞诗 1、《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3、《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4、《蓟门行五首》 (其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其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其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其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其五)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5、《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6、《钜鹿赠李少府》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7、《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8、《过卢明府有赠》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9、《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10、《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11、《寄孟五少府》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12、《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13、《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14、《酬司空璲少府》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 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 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15、《酬李少府》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16、《酬裴秀才》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17、《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18、《酬马八效古见赠》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19、《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2023-07-10 16:16:281

古诗词里的爱恨情愁(四)战争之火

“登高一呼便可攻城掠池”“浮尸百万,流血殍橹”“金戈铁马”“兵临城下”这样的词,简简单单的字,背后所慨括的却是残酷的战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了这样的意识,无数男儿从军报国,驰骋沙场,纵然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而诗词之中对于战争的描述,多了一份悲壮与凄凉。“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 ——《古从军行》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可怜可叹。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 边塞诗人王昌龄这两首可谓脍炙人口,长征、龙城飞将、阴山、铁鼓以及刀剑这样的词便带了战争的意味。军人铁骨铮铮,天寒地冻,却也不忘报国之志,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李白的这首词比起刀剑无情的战争描写,多了分相思之情,寥寥数语,却也见得征兵之苦,战争之残酷,远方思念之人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在见面。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初次见到这首词应是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彼时年幼,并不知晓其中深意,只觉得葡萄酒应该很美味,会发光的杯子应是很珍贵,出发前还有人弹琵琶,应该是很美好的,后来才明白这是多么的凄凉,奔赴战场,却不知何时回来,也不知生死。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高适其人,应该是属于边塞诗人一类,以前学习诗歌的时候,不喜欢很长的叙事诗,很难背,考试也不会,后来回头看,只觉得很悲凉,战争、流离、死亡和孤独的诗歌才会让人更悲痛。 “北风卷地百草折 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很喜欢这首诗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别之时,目送友人远去,空留雪地上的痕迹,不知可否再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成了无数场景里形容雪花纷飞的佳句,只是美景之中,离别之意渐起,丛军之人不得不回到战场。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渔家傲 陆游与辛弃疾都是有名的爱国诗人,勤勤恳恳,为国为民,诗歌之中多了军人分豪迈。文能作诗,武能从军,或骑着马吟着诗奔赴边关,或是背着剑游走军营谈论时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2023-07-10 16:16:361

描写战场上将军英姿的诗句

1. 关于将军上战场的诗句 关于将军上战场的诗句 1.描写古代将军战场上神勇的诗词 1: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3: 《木兰诗》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2.描写古代将军战场上神勇的诗词有哪些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4、《出塞》 唐代: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5、《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3.描写古代将军战场上神勇的诗词有哪些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从军行·其二》唐代: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4、《出塞》唐代: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5、《从军行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4.描写白起的诗句 或者描写将领在战场上厮杀的诗句 描写白起的: 雁门太守行 (中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其他的: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5.描写战场的诗句 关于战场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杜牧《题乌江亭》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 虞姬《和项王歌》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杜甫《阁夜》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 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6.关于战场的古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象飞一样.○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枪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 万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风 殷地:使大地震动.两句写军威雄壮,万鼓齐鸣,如雷声震动大地,。
2023-07-10 16:16:431

汉海一词有什么典故

应该是瀚海。“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沼泽,北方广大地区,戈壁沙漠。(1).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 唐 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瀚海。” 南朝 梁 虞羲 《咏沙漠绿洲霍将军北伐》:“飞狐白日晚,瀚海愁阴生。”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2).指沙漠。唐 陶翰 《出萧关怀古》诗:“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明 赵振元《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落韵飞英,天惊雨逗。挥纥濡发,鹤唳风生。瀚海知名,词坛听玉。” 郑观应 《盛世危言·邮政上》:“元宪宗于瀚海中间,沿途设卡。” 陈毅 《长城词》:“革命真有千般巧,各族人民团结了,瀚海戈壁将变宝。”(3). 唐都护府名。 贞观 中置 瀚海都督府,属 安北都护府。 龙朔中以 燕安都督府 改号 瀚海都护府。海,除指大海以外,也可以指内陆中的湖,如青海、里海等。从这个角度说,“瀚海”在汉魏六朝时,指的就是“浩瀚的大海”,即今呼伦湖、贝尔湖、贝加尔湖等。《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唐代以前的注家,均把《史记》《汉书》中的“瀚海”注为:一大海名。《北史·蠕蠕传》中,也多次提到“瀚海”,据学者研究,其中之一可能指的就是今贝加尔湖。唐代时,“瀚海”一词经常出现在诗文典籍中,如高适《燕歌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时的“瀚海”指的是蒙古高原及其以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西夏时,“瀚海”指的是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以南一带的沼泽地。(见《西夏书事》)元代时,“瀚海”一词开始用来指称“沙漠”义,如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曾被称为“瀚海”。(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明以后,“瀚海”专指戈壁沙漠。可见,“瀚海”原本指的是“海”即北方的大湖,后来指沼泽,北方广大地区,戈壁沙漠。其词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许是因为北方古代雨水丰富,湖泊遍布,后来气候发生变化,雨水减少,北方戈壁滩的湖泊逐渐干枯、消失,甚至变成一片沙漠。这导致本指北方大湖的“瀚海”一词的词义,也随着自然地理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2023-07-10 16:16:531

关于邯郸的诗句唯美

1. 关于邯郸诗句 关于邯郸诗句 1.关于邯郸诗句 【诗】侠客行 李 白 赵客缦胡缨, 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 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 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 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 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 白首太玄经。 丛台 胡服骑射赵武灵,禁台歌舞金戈声。 芰荷兰菊绕眉池,苍松槐柳荫曲径。 应变兴邦更服饰,安边拓疆一代雄。 诸贤精忠诚可颂,岂料国亡纸上兵。 年代:唐 作者:高适 作品:杂曲歌辞·邯郸少年行 内容: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 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如云屯。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交态薄, 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激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黄何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邯郸行(清·爱新觉罗·弘历) 《七古.邯郸行》:“初过邯郸城,因作邯郸行。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掐银筝,邯郸城中富蚕作,蚕月条桑绿荫弱。罗敷不顾五马回,倭随畏风春帔薄。邯郸复多游侠子,鸣镝离弓双兔死。归来意气犹未已,击鞠呼卢侍罗绮。美酒十千醉不辞,包鳖隽虾脍鲜鲤。于今城市尚依然,村民但知勤种田。丛台下,渭桥边,豪华瞥眼二千年,返朴还淳此或贤。”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李白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 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 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 提携袴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诚。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 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太古共今时,由来互哀荣。 伤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赵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闲从博陵游,畅饮雪朝酲。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 还有: 青琐门外安石榴。连枝接叶夹御沟。金墉城西合欢树。垂条照彩拂凤楼。游侠少年游上路。倾心颠倒想恋慕。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自言家在赵邯郸。翩翩舌杪复剑端。青骊白驳的卢马。金羁绿控紫丝ひ。躞蹀横行不肯进。夜夜汗血至长安。长安城中诸贵臣。争贵儒者席上珍。复闻梁王好学问。轻弃剑客如埃尘。吾丘寿王始得意。司马相如适被申。大才大辩尚如此。何况我辈轻薄人。 2.形容邯郸的诗句 五绝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 七绝 照眉池 (唐)李白 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 七古 邯郸客舍姬 (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五绝 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五律 邯郸郭公祠 (唐)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七绝 蔺相如墓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五古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3.关于邯郸的古诗 1.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2.照眉池(唐)李白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 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3.邯郸客舍姬(唐)岑参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4.逢侠者(唐)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5.邯郸郭公祠(唐)温庭筠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6.蔺相如墓(宋)范成大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7.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宋)贺铸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鞍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 。8.蔺相如宅(清)英肇书生手无缚鸡力,书生寸舌能扶国!扶国胸藏十万兵,只身入嬴秦域。 怒叱秦王慷慨谈,秦庭一时皆失色。秦国强横吞诸侯,壮士气盛秦难逼!不辱君命不辱身,应变惟仗胆与识。 有胆怀璧竟完归,有识回车能屈抑。强秦不敢问连城,老将负荆亦屏息。 上全国体下全交,凭将刚克与柔克。卓哉相如能兼得!9.邯郸道上二首(之一)(清)郑燮(板桥)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汦水回。 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 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10.浏览(选一)(清)纪晓岚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 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11.乐毅舞剑房(清)裴大鹏仗剑齐城下,藏锋赵国中。 无聊时自舞,四壁起秋风。12.滏水春帆(清)裴大鹏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 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13.邯郸花谢曲为庐江应彤赋(清)金农月头月尾花谢开,春雨春风客去来。 治游潜在邯郸陌,酒卷白波一百杯!而今剩有衫痕溅,题字柱心空照面。可怜扫地轴帘人,前阁后堂都不见!建安才子动嫌猜,那复闻歌阿鹊盐。 久虚消息通鱼钥,枉说清阴窥画檐。簸钱声寂莎阶黑,只影相思长怅忆。 隐语徒教休洗红,燕支山远无颜色。劝君收泪莫偷啼,手弄狂尘为破迷。 毕竟东南孔雀故巢好,双飞终解共双栖。 4.关于邯郸的古诗有哪些 1.邯郸客舍歌 唐代: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 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2.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3.侠客行 唐代: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4.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代: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5.与邯郸有关的诗词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 照眉池 (唐)李白 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 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 邯郸客舍姬 (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邯郸郭公祠 (唐)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 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 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蔺相如墓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 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新诗琢?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鞍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 。 咏酒务泉 (明)曹瓒 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 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 浏览(选一) (清)纪晓岚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 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邯郸花谢曲为庐江应彤赋 (清)金农 月头月尾花谢开,春雨春风客去来。 治游潜在邯郸陌,酒卷白波一百杯! 而今剩有衫痕溅,题字柱心空照面。 可怜扫地轴帘人,前阁后堂都不见! 建安才子动嫌猜,那复闻歌阿鹊盐。 久虚消息通鱼钥,枉说清阴窥画檐。 簸钱声寂莎阶黑,只影相思长怅忆。 隐语徒教休洗红,燕支山远无颜色。 劝君收泪莫偷啼,手弄狂尘为破迷。 邯郸揽胜——郭沫若 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 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 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士陵园滏水隈。 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6.描写邯郸的诗句邯郸诗词 与邯郸有关的古诗文选录 五绝 夜送赵纵 (唐)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日满前川。 七绝 照眉池 (唐)李白 清虚一鉴湛天光,曾照邯郸宫女妆。 回首丛台尽荆棘,翠娥无影乱寒塘。 七古 邯郸客舍姬 (唐)岑参 客从长安来,驰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旦生蔓草。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酩酊醉时月正午,一曲长歌垆上眠。 五绝 逢侠者 (唐)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五律 邯郸郭公祠 (唐)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 言是邯郸伎,不见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七绝 蔺相如墓 (宋)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五古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 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 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 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 兴发即登临,西南几穷目。新诗琢璠琰,叠寄两三幅。 一听郢中歌,阳春回草木。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鞍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只鸡与斗黍,礼意未为足。 何以遇高阳,多营瓮头 。 七绝 过渚河 (金)元好问 川原落落曙光开,四顾山河亦快哉!前日少年今白发,只应孤塔记曾来。 七绝 咏蔺相如 (明)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五律 谒赵王陵 (明)张锡 落日一登台,山河四望开。 英雄悲往昔,冠盖入蒿莱。树古风霜惨,秋深猿鹤哀。 有怀吾不尽,杯酒重徘徊。 七绝 咏酒务泉 (明)曹瓒 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 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 七律 舞剑房 (明)卢龙云 七十齐城仗剑收,金台无计挽君留。丰城似待延津合,抵掌翻为绕指柔。 昌国但能延世赏,华成何用再封侯!千年灵物今安在?紫气徒劳望斗牛。 七律 登紫山 (明)郑铭 紫山之上石嵯峨,紫山之下云蹉跎。 孤村雨后红尘少,百里烟中绿树多。入眺晴岚遥荏苒,临归佳气晚婆娑。 不知匹马逢秋健,醉把瑶鞭独放歌。 七古 蔺相如宅 (清)英肇 书生手无缚鸡力,书生寸舌能扶国!扶国胸藏十万兵,只身入嬴秦域。 怒叱秦王慷慨谈,秦庭一时皆失色。秦国强横吞诸侯,壮士气盛秦难逼!不辱君命不辱身,应变惟仗胆与识。 有胆怀璧竟完归,有识回车能屈抑。强秦不敢问连城,老将负荆亦屏息。 上全国体下全交,凭将刚克与柔克。卓哉相如能兼得! 七律 邯郸道上二首(之一) (清)郑燮(板桥) 铜台西北又丛台,泱漭尘沙?E水回。 笑武灵王无末路,爱厮养卒有英才。青山易老人长在,白发无权志不灰。 最是耳余堪借鉴,千秋刎颈有疑猜。 七绝 浏览(选一) (清)纪晓岚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 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五绝 乐毅舞剑房 (清)裴大鹏 仗剑齐城下,藏锋赵国中。 无聊时自舞,四壁起秋风。 七绝 滏水春帆 (清)裴大鹏 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 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 七古 邯郸花谢曲为庐江应彤赋 (清)金农 月头月尾花谢开,春雨春风客去来。 治游潜在邯郸陌,酒卷白波一百杯!而今剩有衫痕溅,题字柱心空照面。 可怜扫地轴帘人,前阁后堂都不见!建安才子动嫌猜,那复闻歌阿鹊盐。 久虚消息通鱼钥,枉说清阴窥画檐。簸钱声寂莎阶黑,只影相思长怅忆。 隐语徒教休洗红,燕支山远无颜色。劝君收泪莫偷啼,手弄狂尘为破迷。 毕竟东南孔雀故巢好,双飞终解共双栖。 春日游龟台寺 (清)张箴 香刹崔嵬出薜萝,登临眼界阔如何。 几家篱落环春水,一带闾阎倚曲阿。寺古到来人迹少,台高揽得物华多。 水村当日居伊迩,不识新诗几度哦。 剑池怀古 (清)张箴 磨剑池边绿草平,望诸长此著英名。 处囊应笑三千客,仗策曾收七十城。失意去燕非得已,洁身居赵讵邀荣。 至今长铗归何处,惟见寒烟野岸横。 近当代诗歌选录 军次游赵故城邯郸宫感赋 (当代)张学良 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都说武灵王。 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牙取9馕浼枘讯? 中,滹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 题邯郸十景(十首) (当代)梁辰 滏水春帆 三月桃花水满堤,滏波泻碧绿烟低。 轻帆数片天津去,便寄相思到卫西。 沿堤柳色 寒食春郊柳色匀,两行堤树碧无垠。步桥半隐垂杨里,啼鸟娇声唤舞人。 紫峰晚霞 峰峦四季彩霞围,缘有奇人隐翠微。长与古都传紫气,乡贤辈出竞出辉。 葛山红叶 石径连云入望幽,菖蒲叶底细泉流。葛荆霜后如丹火,乘兴骚人竞乐游。 丛台久照 重台雄峙傲罡风,千载兴亡落照中。胡服射骑全赵日,居民仍说武灵功。 箭岭晴岚 铸箭当年霸略多,朝岚犹护旧山河。精兵利器埋芳草,尚许耕樵拾断戈。 古城积雪 缤飞龙甲遍天涯,玉堞银垣锁万家。初霁板桥留屐印,伊谁策杖看梅花。 绕郭荷香 沁水清流曲岸长,城濠十里芰荷香。 傍途店肆堪消暑,行客先沽赵酒尝。 仙境黄粱 邯郸道左小蓬莱,红白莲花对映开。远客纷纭求好梦,可曾自带枕头来。 剑池新月 剑光起处孛星沉,舞罢将军泪满襟。秋水一。 7.求包括“邯郸”两字的诗词和古文,越多越好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咏史诗·邯郸--胡曾 晓入邯郸十里春, 东风吹下玉楼尘。 青娥莫怪频含笑, 记得当年失步人。 邯郸侠少年--郑鏦 夜渡浊河津, 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 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 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 来往大梁频。 题邯郸吕仙翁祠堂--储泳 壁断何人旧字, 炉寒隔岁残香。 洞天人去海茫茫。 玩世仙翁已往。 西日长安道远, 春风赵国台荒。 行人谁不悟黄粮。 依旧红尘陌上。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 风萧瑟。 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 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 金尊玉管空尘迹。 空尘迹。 连天草树, 暮云凝碧。 邯郸少年行--:郑锡 霞鞍金口骝, 豹袖紫貂裘。 家住丛台近, 门前漳水流。 唤人呈楚舞, 借客试吴钩。 见说秦兵至, 甘心赴国仇。 邯郸主人--王建 远客无主人, 夜投邯郸市。 飞蛾绕残烛, 半夜人醉起。 垆边酒家女, 遗我缃绮被。 合成双凤花, 宛转不相离。 纵令颜色改, 勿遣合欢异。 一念始为难, 万金谁足贵。 门前长安道, 去者如流水。 晨风群鸟翔, 裴回别离此。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李白 妾本丛台女, 扬蛾入丹阙。 自倚颜如花, 宁知有凋歇。 一辞玉阶下, 去若朝云没。 每忆邯郸城, 深宫梦秋月。 君王不可见, 惆怅至明发。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张籍 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虽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时。 几宿得欢笑,如今成别离。明朝行更远,回望隔山陂。 邯郸郭公辞--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易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邯郸驿楼作--马戴 芜没丛台久,清漳废御沟。蝉鸣河外树,人在驿西楼。 云烧天中赤,山当日落秋。近郊经战后,处处骨成丘。 邯郸宫人怨--崔颢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 少小随家西入秦。 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 十三兄弟教诗书, 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 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 百堵涂椒接青琐, 九华阁道连洞房。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恩情莫比陈皇后, 宠爱全胜赵飞燕。 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 宫车出葬茂陵田, 贱妾独留长信殿。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兄弟印绶皆被夺, 昔年赏赐不复存。 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 念此翻覆复何道, 百年盛衰谁能保。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非我今日独如此, 古今歇薄皆共然。 邯郸南亭观妓--李白 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顾美人,请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我辈不作乐,但为后代悲。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李白 醉骑白花马,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风生。 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深宫翳绿草,万事伤人情。 相如章华巅,猛气折秦嬴。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 提携袴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诚。 平原三千客,谈笑尽豪英。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皆为黄泉土,使我涕纵横。磊磊石子冈,萧萧白杨声。 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太古共今时,由来互哀荣。 伤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赵俗爱长剑,文儒少逢迎。 闲从博陵游,畅饮雪朝酲。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 日落把烛归,凌晨向燕京。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 邯郸客舍歌--岑参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邯郸女儿夜沽酒, 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愧谢诗--河湄鬼 我本邯郸士, 只役死河湄。 不得家人哭, 劳君行路悲。 秋胡行--高适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一朝结发从君子, 将妾迢迢东路陲。时逢大道无难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蕙楼独卧频度春,彩落辞君几徂暑。三月垂杨蚕未眠, 携笼结侣南陌边。 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妾家夫婿轻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 愿言行路莫多情, 送妾贞心在人口。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那可依。闻说行人已归止, 乃是向来赠金子。 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 如何咫尺仍有情, 况复迢迢千里外。此时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 送客归广平--韩翃 家在赵邯郸,归心辄自欢。 晚杯狐腋暖,春雪马毛寒。 孟月。
2023-07-10 16:17:001

高适《燕歌行》写了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2023-07-10 16:17:091

出塞中哪一句诗表现出驻守边疆战士的豪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营州歌》——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023-07-10 16:17:172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全诗是什么?

年代:唐作者:高适作品:燕歌行内容: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23-07-10 16:17:441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出自哪首诗?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出自唐代作者高适的《燕歌行》,原文如下:《燕歌行》唐代: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译文: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  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赏析:这首诗热烈地颂扬了士兵们的英勇爱国精神,同时严厉地抨击了将领们享乐腐败和视士兵生命为儿戏的轻敌冒进,使苦与乐、庄严与无耻形成了鲜明的对此。结句借古喻今,点出朝廷因用人不当所造成的恶果,比一般因靖边而思名将的含义更为深刻。全诗形象鲜明,气势奔放,四句一韵,流转自然。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2023-07-10 16:17:521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校尉羽书飞翰海单子猎火照狼由打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校尉羽书飞翰海单子猎火照狼出自《燕歌行》。原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2023-07-10 16:18:051

《燕歌行·高适》原文与赏析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的代表作。历来诸家都以该诗为讽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而作,详核史实,参酌其他诗作,诗人对张守珪因战败而获罪还是充满同情、力辩其冤的: “大夫东击胡,胡尘不敢起……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宋中送侄式颜》)所以,《燕歌行》可能主要是指斥张守珪部下那些“恃勇轻进,为虏所败”的守将的。 诗可分四层,首写出师。借汉指唐,为唐诗惯例。八句交代了战争爆发的起因和战前态势,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唐师进军的声威,表现了战士慷慨从戎、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次八句笔锋一转,一个飞越,写了战斗的失败。先写战斗环境的险僻和战斗的艰苦。“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承上而形成对比,形象地揭示了军内的苦乐不均,成为揭露封建社会官兵对立的千古绝唱。对士兵来说,险僻艰苦,原属意料;而苦乐不平,却不堪忍受。接着,“大”、“穷”、“腓”、“孤”、“落”、“稀”,一连串形容词,写尽战斗的失败和笼罩战场的凄凉、哀伤的气氛,和“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的昂扬士气形成了强烈对比。而“身当”两句,叙中夹议,点明战斗失败原因:边将的怙宠贪功,沉醉声色,临边轻敌,导致士兵的血染沙场。第三层八句转写战士的情思。以 *** 的断肠映衬征人徒然引领南望。以白天战斗、夜晚守更的严酷、单调的军营生活突出战士失去人间欢乐,回归无期的绝望心情。笔调沉郁悲凉,对造成战争惨酷、延绵局面的边将作更深一层的谴责。诗最后四句以对战士牺牲精神的赞佩,对善于征战、爱护士卒的古代良将李广的怀念作结。结句神越千载,缅怀遐思,余味无穷。 《燕歌行》这一乐府古题,曹丕以来,文人多有创作,但绝大多数没有超出“ *** 城南欲断肠”这一狭隘主题。诗人打破陈规,扩大了艺术表现范围,深化了诗歌主题,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深刻揭示边防政策的弊端,谴责军中的苦乐不平,指斥将帅的贪功邀宠、无能腐败,哀伤士卒的远征久戍和无谓牺牲,并倾诉了自己的边防理想。这在杜甫的“即事名篇”的乐府诗出现之前,也算是很有创造性的了。 这首七言歌行,笔力矫健,气势雄放,善于选择叙写典型的情节和场面,并多角度地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划又错综交织,真切动人。诗中多整齐的对偶句式,而诗思又跌宕转折、跳跃多变。用韵平仄相间,四句一转,许多句子还平仄合律,读来抑扬顿挫,音节浏亮,同思想感情紧相配合。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协调统一,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透露着政论的笔调。这是高适边塞诗异于其他边塞诗人的主要特点。前人说“高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高)常侍诗气骨琅然,词峰俊上,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引自《唐音癸签》卷五)可能就是指此而言。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殷璠《河岳英灵集》) 达夫此篇,纵横出没如云中龙。不以古文四宾主法制之,意难见也。四宾主法者,一主中主,如一家惟一主翁也;二主中宾,如主翁之妻妾儿孙奴婢,即主翁之分身以主内事者也;三宾中主,如主翁之朋友亲戚,任主翁之外事者也;四宾中宾,如朋友之朋友,与主翁无涉者也。于四者中,除却宾中宾,而主中主亦只一见,惟以宾中主勾动主中宾而成文章,八大家无不然也。《燕歌行》之主中主,在忆将军李牧善养士而能破敌。于达夫时,必有不恤士卒之边将,故作此诗。而主中宾,则“壮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雪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四语是也(“岂顾勋”即“死是战士死,功是将军功”之意)。其余皆是宾中主。自“汉家烟尘”至“未解围”,言出师遇敌也。此下理当接以“边庭”云云,但径直无味,故横间以“ *** ”、“征人”四语。“君不见”云云,乃出正意以结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须叙李牧善养士能破敌之功烈,以激励此边将。诗用兴比出侧面,故正举“李将军”,使人深求而得,故曰: “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王右丞之《燕支行》,正意只在“终知上将先伐谋”,法与此同。 (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苍放音多,排奡骋妍,自然沉郁。骈语之中,独能顿宕,启后人无限法门,当为七言(古)不祧之祖。( 〔清〕宋育仁《三唐诗品》)
2023-07-10 16:18:121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年),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往往用汉事、汉来指代或讽喻本朝之事。前四句看似是描述国力强盛,颇有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封狼居胥山的感觉。然而和后文对比,很容易看出这里隐含的讽刺。大将军原本只是横行男儿,这里的 横行 显然不是什么褒义词,而是如秦舞阳这样的人。颜色,彩缎,代指赏赐。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军队出征时气势磅礴,离开山海关时是摐金伐鼓,军旗飘扬。然而这样的军势似乎只能出征时维持。一旦单于开始点兵,军情就紧急到羽书 飞 瀚海的程度。四句之间,形势易变,让人猝不及防。这也印证了前面对将领本是横行男儿的描述,对敌情预料不足。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按作者的描述,战争形势的变化大多要归咎于将领。而在战事正式开启之后,战况很快变成了 山川萧条 ,这里萧条尚且可以理解为肃杀,但是之后描述胡骑的攻势猛烈、仗势欺凌就明显看出唐军处于劣势。 在这样的战事下,战士在拼命厮杀,伤亡惨重,而将领却在欣赏美人歌舞——明明是将领狂妄自大导致的场面,却由战士拼杀,将领本身仿佛对此漠不关心,将、军矛盾和高适对这样将领的不满喷薄而出。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有这样的将领,落败也就在所难免。大漠,穷秋,塞草都衰败;孤城,日落,战士稀少。这两句的比兴、意象承接可谓精妙,寥寥数语就描述出军败被困的僵局。 略微粉饰一句身当恩遇恒轻敌,实则还是在讽刺将领的轻敌于冒进,所谓的力尽关山也只是将领自己的感受或者向上粉饰的报告。如果主将要承担最大的责任,而且主将战时还在欣赏歌舞,那么所谓的力尽就更加讽刺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视角重新切到普通将士,他们的艰辛、妻子的思念。城南和冀北两个意象通过“回首”一次联系起来,仿佛跨越漫长的空间。这两句将画幅再一次扩大,给人一种苍茫、悲壮的背景,并和前面对主将的描述形成对比,勾勒出燕歌行的主题:对主将轻敌、骄横的不满,对普通将士的尊敬、赞扬,或许还有叹息和不值。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意象再一转,已经不在局限于人,而是扩大到整个战场。边军死伤殆尽,战场时时充斥着杀气,一夜的更钟声中充斥的则是寒意,战事的不可挽回,情感渐转悲凉。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结合前文来看,主将骄奢,先胜后败,瞒败报胜,可谓贪功冒进。而战场上真正厮杀的战士,白刃拼杀,是死节,是报效朝廷,而不是贪图功勋。这一句即是对将士的赞扬,亦反衬出主将的不堪。 但是将士并非就没有怨言了,只是为大唐尽节的心情极大的冲淡了这种不满。当然主要是高适并不想描述这种不满,因为怨言越多,将士的形象就不够光辉。于是,在结尾带上一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一样杂糅了两种感情,一种是和李广建功立业的期许,一种是对体恤军情、爱兵如子的将领的渴望。值得一提的是《燕歌行》是一首古体诗,归于歌行体,所以才会有这样不符合五、七言的句子。 总体来说,《燕歌行》的核心思想是对这场战事的描述、对战士的奋勇杀敌的歌颂。但是因为这场战事的背景复杂,启衅是因为主将贪功冒进,败绩是因为主将轻敌骄奢,事后还隐瞒败绩。这样的背景使得越是描述普通将士的奋勇杀敌,为国捐躯,越是凸显主将的不堪。因此整首诗都是两种情感杂糅,一方面对普通将士歌颂、描写其牺牲,一方面是对主将的痛斥,替战死将士的不值。
2023-07-10 16:18:191

《燕歌行》 高适 原文

高适●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23-07-10 16:18:271

《燕歌行并序》高适全文翻译是什么?

【《燕歌行并序》全文翻译】: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气早中晚三时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作品原文】:《燕歌行并序》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词句注释】:①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②御史大夫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735)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③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④残贼:残暴凶恶的敌人。⑤横行:纵横驰骋,无所阻拦。⑥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非常,特别。赐颜色,赏面子,赐予荣光。赐,一作“借”。⑦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击打。金,行军时用来节制步伐的钲。榆关:山海关。⑧旌旆(pèi):军中各种旗帜。一作“旌旗”。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⑨校尉:武官名,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⑩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此借指游牧民族侵扰的战火。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旗西北一带。此处并非确指。u246a极:穷尽。u246b凭陵:逼压欺凌。凭借威力,侵凌别人。u246c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u246d“美人”句:将帅们还在帐中观看美人歌舞,不能身先士卒。帐下,指主帅营帐之中。u246e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u246f斗兵:能战斗的士兵。u2470“身当”句:因为受到了皇帝的恩德礼遇,所以常常藐视敌人。恒,一作“常。u2471铁衣:借指将士。u2472玉箸:玉制的筷子,古代常用来形容妇女双流的眼泪。u2473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u3251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u3252边庭飘飖(yáo):指形势动荡、险恶。一作“边风飘飘”。度:一作“越”。u3253绝域:更遥远的边陲。茫:一作“黄”。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一作“无所有”,一作“何所有”。u3254三时:早晨、午间、傍晚,代表一整天。时,一作“日”。阵云:战云。u3255声:一作“风”。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夜间可用来敲打巡逻。u3256血:一作“雪”,一作“徒”。u3257岂顾勋: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u3258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爱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作品赏析】:《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 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 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 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作者简介】: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创作背景】:《燕歌行》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此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自唐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734)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开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作此诗。【表达主题】:《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概括一般的边塞战争,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致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前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后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名家点评】:桂天祥:长篇滚滚,句虽佳,然皆有序,若得虚字斡旋影响,方得入妙。(《批点唐诗正声》)唐汝询:“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蒋仲舒:“少妇”以后,又是一番断肠情况。(《唐诗广选》)邢昉: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磬鸣球之节,非一意抒写以为悲壮也。(《唐风定》卷九)王夫之: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少妇”、“征人”一联,倒一语乃是征人想他如此,联上“应”字神理不爽。结句亦苦平淡,然如一匹衣着,宁令稍薄,不容有颣。(《唐诗评选》)黄周星:此是歌行本色。(《唐诗快》)吴乔:诗之繁于词者,七古、五排也。五排有间架,意易见;七古之顺叙者亦然。达夫此篇,纵横出没如云中龙,不以古文四宾主法制之,意难见也。四宾主法者,一主中主,如一家惟一主翁也;二主中宾,如主翁之妻妾儿孙奴婢,即主翁之分身以主内事者也;三宾中主,如主翁之朋友亲戚,任主翁之外事者也;四宾中宾,如朋友之朋友,与主翁无涉者也。于四者中除却宾中宾,而主中主亦只一见,惟以宾中主勾动主中宾而成文章,八大家无不然也。《燕歌行》之主中主,在忆将军李牧善养士而能破敌。于达夫时,必有不恤士卒之边将,故作此诗。而主中宾,则“壮土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四语是也。其馀皆是宾中主。自“汉家烟尘”至“未解围”,言出师遇敌也。此下理当接以“边庭”云云,但径直无味,故横间以“少妇”、“征人”四语。“君不见”云云,乃出正意以结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须叙李牧善养士、能破敌之功烈,以激励此边将;诗用兴比出侧面,故止举“李将军”,使人深求而得,故曰:“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围炉诗话》吴煊、胡棠:句中含双单字,此七古造句之要诀,盖如此则顿跌多姿,而不伤于虚弱,杜工部《渼陂行》多用此句法。转韵亦用对法。(《唐贤三昧集笺注》)沈德潜:七言古中时带整句,局势方不散漫。若李、杜风雨分飞,龟龙百变,又不可以一格论。(《唐诗别裁集》)宋宗元:沉痛语不堪多读。(《网师园唐诗笺》)赵熙:常侍第一大篇,与东川“白日登山望烽火”首非但声情高壮,其于守圭有微词,盖于国史相表里也。(《唐百家诗选》)方东树:“汉家”四句起,“摐金”句接“山川”句换,“大漠”句换,“铁衣”句转,收指李牧以讽。(《昭昧詹言》)高步瀛:(《旧唐书·张守圭传》)曰:“二十六年,守圭裨将赵堪、白真陁罗等假以守圭之命,逼平卢军使乌知义邀叛奚馀众于湟水之北,初胜后败。守圭隐其败状而妄奏克捷之功,事颇泄”云云。达夫此诗,盖隐刺之也。吴曰:二句最为沉至(“战士军前”一联下)。此殆刺妄奏克捷之事(“死节从来”句下)。(《唐宋诗举要》)
2023-07-10 16:18:3712

燕歌行 高适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今天挑战一首长诗,跟大家分享高适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chuāng,摐金:敲锣。)金伐鼓下榆关,旌旆(jīng pèi,释义是旗帜,出自《饮马长城窟行》。“戎车无停轨,旌斾屡 徂迁 。”)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飘飖(yáo):,指形势动荡、险恶。)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和岑参合成“高岑”,都是唐朝最著名的边塞诗人,区别在哪呢?抛开细节不谈,我讲两个意见:第一个,岑参更自然,而高适更重人文;第二个,岑参气盛,而高适思深。为什么这么说呢?看这首《燕歌行》就知道了。“燕歌行”也是一个乐府旧题,原本是曹丕创造的曲调,我们现在熟悉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那就是最早的“燕歌行”,讲思妇的哀怨嘛,此后诗人们也都按照这个路子往下走。但是唐朝人就是唐朝人哪,《燕歌行》到了高适这,完全打破了闺怨诗的格局,变成了一首壮怀激烈而又感慨深沉的边塞诗。 这首诗很长,一共二十八句,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前八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是在写什么呀?写出征,那为什么出征呢?“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以汉比唐”,这是唐朝诗人的常态,不用再说。将军之所以要出征,首先是因为东北起了烟尘,边疆告警、将军辞家,这是一个非常正义也非常雄壮的开篇,但是,为国靖边,其实并不是这次出征的唯一理由,还有什么呢?还有下两句——“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原来呀,将军本来就有强烈的立功之心,而天子又额外的予以鼓励。那这两句诗是褒还是贬呢?非常微妙。一方面将军有求胜之心,皇帝有开边之志,这本来是一件非常昂扬的事情,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儒家是有反战的传统的,并不主张打无谓的战争( 没有意义,毫无价值。《史记·秦始皇本纪》:“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唐韩愈《杂诗》之四:“蛙黾鸣无谓,閤閤祇乱人。”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以一时之讳,易千古之称,甚无谓也。”),更不主张过度求战。汉朝的时候,匈奴犯边,大将樊哙在吕后面前夸口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当时就斥责他,“当面欺君,罪当斩首”。所以这里头说“将军本自重横行”,其实蕴含了微妙地讽刺,说他像当年的樊哙那样,立功心切、盲目好战。而天子对将军的这种争胜之心,不仅没有警惕,没有诫勉,反而“非常赐颜色”,对他予以鼓励、纵容,显示出天子其实也是好大喜功之人,这就让人隐隐约约地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 但无论如何,将军已经受命出征了,所以接下来两句是讲出征的场面,“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所谓“摐金”就是敲锣呀,军队敲锣打鼓,直奔榆关——也就是山海关而去,他们的旌旗就在碣石山间猎猎(猎猎: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飘扬,这个行军的场面大不大?非常大,非常招摇,但是和“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相比呢,你更喜欢哪一个?如果仅仅作为旁观者,你一定会觉得“摐金伐鼓下榆关”更气派吧?但是要是真的经历过战争,你就会知道,“夫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出自唐朝赵蕤(ruí)《反经》,《反经》,亦称《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李白之师)编写的一部糅合儒、道、法、兵、杂、阴阳诸子思想,阐述王霸谋略、长短之术的历史哲学著作。《长短经》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 )如此招摇,未必妥当。 那唐朝这边在挺进,敌人呢,敌人也没闲着呀,下两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羽书”,相当于我们熟悉的鸡毛信,也就是告急文书,“单于”本来是匈奴首领的称号,在这儿代指敌军首领,而“狼山”则是阴山山脉的西段嘛,在这儿就代指边疆战场。那什么是猎火呢?这猎火是不是打猎的篝火呀?不是的呀,这不是打猎的火光,这就是曹操所谓“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猎火,说白了就是战火。就在这边将军大摇大摆出征的同时,那边边疆的战火已经点燃,告急的文书纷至沓来,很显然两支军队即将开战。 那么战争究竟会怎么打呢?看第二部分,还是八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八句在讲什么呀?讲兵败被围。可是将军那么自信哪,为什么会战败呢?先看前两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这是在讲自然环境的险恶呀,出征到极北边之地,山川萧条,草木零落,一片肃杀之中,敌军卷地而来,伴随他们的还有狂风暴雨。险恶的环境、不利的天气已经给了远道而来的战士们当头一棒。更糟糕的还在后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面对敌人,战士们白刃相搏,伤亡惨重,这时候将军在哪里?将军正在远离战场的营帐之中,看着美人儿唱歌跳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个如此不协调的场景给人一种最强烈地震撼。将军求功心切,却又如此腐败荒唐,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呢?所以紧接着真正的失败场面就出现了,“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景象的荒凉正映衬着兵败的凄凉,一天的战斗下来,战士们死得死、伤得伤,到了日落时分,还能作战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两句诗的情感何等复杂呀!有对将军轻敌地不满,有对战士厮杀地敬重,更有对他们身陷重围的深深怜悯。 那到这儿已经写完战败被围了,接着该些什么呢?看第三部分,也就是下八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一部分写得真神奇,本来在写战场的厮杀,而且已经写到战败了,让我们都觉得该收尾了,没想到诗人忽然宕开一笔,写起了军人和他们的妻子。“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所谓“铁衣”就是铠甲呀,是戎装戍边的战士,而“玉箸”呢(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则是泪水,是牵肠挂肚的妻子,战士们走得太远太久,妻子的泪水流了又流,这一边是城南少妇肝肠寸断,那一边是蓟北征人频频回首。思妇天天遥望边关,可是“边庭飘飖那可度”,她们怎么也到不了边庭;征夫时时回首故乡,可是“绝域苍茫更何有”,他们更是看不见故乡啊。连着三联诗句,一句征夫,一句思妇,一句思妇,一句征夫,他们相互思念,他们相互牵挂,他们相隔万里,他们相会无期。这错综交互的诗句,就好像反复转换的镜头,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悲剧性也在不断加深。忽然之间,一声刁斗传来,镜头不再转换,而是重新切回战场了。“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所谓“三时”就是早、午、晚三时啊,刁斗我们之前说过,就是“空闻虎旅传宵柝”中的宵柝嘛,白天做饭,晚上打更。举目望去,只见战场上空,那仿佛有杀气凝成的阴云,侧耳听来,只听到那夜间带着寒气的刁斗声,原来刚刚那家乡、那思妇都是深陷重围的战士们头脑中的想象,一声刁斗敲破了寒夜,也敲断了他们的思绪。 黎明到来了,最后的突围战也即将打响,这也就是第四部分,也是最后四句话:“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经过一夜,到清晨了,残存的战士们和敌人短兵相接了,白刃挥舞、鲜血纷飞啊,战士们浴血奋战,难道是为了回去得到什么勋赏吗?不是这样的,他们只是尽着军人的本分,以死报国而已。“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句诗多么残酷,又多么悲壮啊!战士们的牺牲恰恰和将军“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冒进、将军“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腐败形成鲜明对照,也催生出了全诗的最后两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是谁呀?李将军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啊。要论功业他不及卫青、不及霍去病,既然如此,为什么这首诗也把还有唐朝的好多好多边塞诗都一遍遍地提到李将军呢?因为李将军李广爱兵如子,士兵不喝到水,他不近水源,士兵不吃到饭,他不尝饭食,他把士兵当弟兄,士兵也都爱戴他(《军谶》曰:“ 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他后来兵败自杀嘛,认识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史记》记载,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乡之。)诗人之前以将军对应士兵、以征人对应思妇,到这一句,他拿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深沉的一个对应——以古对今,他多么希望唐朝的将军们也能够像汉朝的李将军一样,拿战士的生命当生命,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牺牲啊! 事实上,我们一定要知道高适这首诗不是凭空写成,而是由感而发的。唐玄宗开元后期,唐朝东北部战争不断,开元24年,安禄山冒险攻打奚(奚族,本名库莫奚族,是中国北方古民族,为东部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又称匈奴一支)。根据《魏书·库莫奚传》记载:“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初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窜匿松漠之问(间)。其民不洁净,而善射猎,好为寇钞。”在北魏时期,奚族人的居地范围在弱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南)、吐护真水(今内蒙古老哈河)流域。)和契丹,大败而归;开元26年,乌知义同样轻率地发动对奚人和契丹人的战争,又以失败告终。可是呢,作为他们的统帅——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却谎报成胜仗,向朝廷、向唐玄宗邀功。高适是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忧虑,才写了这首《燕歌行》。可惜的是啊,唐玄宗也罢,整个朝廷也罢,并没有读懂高适的忧虑,继续盲目开边,继续加重东北节度使的兵权,最后才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这不是历史的悲剧嘛。我们之前说过,唐朝的边塞诗是昂扬的,但是战争毕竟残酷,生命绝对无价,一味昂扬其实不免浅薄,只有在昂扬的气势中加上深沉地反思,才能让边塞诗真正饱满起来,闪耀出人性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讲,《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盛唐边塞诗的一个标杆。 再读一遍,“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月7号是立秋了,从下一首开始我们转入秋天的诗,第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2023-07-10 16:19:541

高适《燕歌行》哪两句写出来凄凉与悲壮?

《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作者简介:高适(700—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吃喝玩乐样样精通。
2023-07-10 16:20:032

猜谜语:校尉羽书飞瀚海 (千字文)谜底是什么?

谜面:校尉羽书飞瀚海 (千字文) 谜底:宣威沙漠
2023-07-10 16:20:111

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和照用的好,为什么?

飞和照两个字用的好,这两个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战事的紧急。“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一个“照”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出处:《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原文节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译文: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扩展资料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2023-07-10 16:20:411

描写战争的诗: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描写战争的诗: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jing)旆(pèi)逶(wēi)迤(yí)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jì)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烟尘:代指战争。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   摐:撞击。   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   伐:敲击。   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头饰羽的旗。旆是末端状如燕尾的旗。这里都是泛指各种旗帜。   逶迤:蜿蜒曲折。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将军的武官。   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   瀚海;大沙漠。   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实指。   极:到……尽头。   凭陵:仗势侵凌。   杂风雨:喻敌骑进攻如狂风挟雨而至。   腓:指枯萎。   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   玉箸:喻思妇的眼泪。   蓟北:唐蓟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带。   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   三时:指晨、午、晚,即从早到夜(历时很久。三,不表确数。)。   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   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   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简评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赏析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2023-07-10 16:2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