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kcik
-
在我的记忆力,川农出名的校友有周开达院士、陈育新先生、荣廷昭院士、雷新根教授、龙漫远教授、田大成教授等等,我主要想介绍的是周开达院士和陈育新先生吧!
周开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特异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成果奖23项,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周院士一生兢兢业业,但却鲜为人知,人们只知道世界上有袁隆平先生,却不知道西南有一个周开达院士。上次在空间看见周院士的妻子每天都会来周院士雕像面前,很是感动,或许是陪他说说话,或者是那份阴阳也无法隔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吧!周先生可能在天之灵也会特别幸福吧!
陈育新
1950年2月,陈育新出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城关镇,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刘永美。与大哥刘永言,二哥刘永行,四弟刘永好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言行美好”。两岁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陈育新是希望集团创始人,又是杰出的技术专家和著名的企业家。
作为中国民族饲料工业的先行者,自创业之初,他即领悟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髓。他主持的“鹌鹑系列生产技术开发”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这套技术的推广,育新良种场的鹌鹑饲养量直线上升,并逐渐将新津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基地。这一项目也因此荣获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随着鹌鹑饲养量的直线上升,鹌鹑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他又将目光瞄准了饲料这个极富发展空间的行业。陈育新和二哥刘永行开始主持“希望牌系列饲料开发应用”科研项目,于1987年12月成功研制出质量与“洋饲料”相当而价格极具竞争优势的希望牌1号奶猪料,又一次荣获本行业最高奖——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他身上,真的就是体现了苦难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他并没有受到打击,而是寒门崛起,迎难而上,成为了现代人学习的榜样,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我们川农还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啦,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上面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我已经在川农呆了两年了,川农是一个很有活力的高校,当然也不缺知名人士。我所知道的有一个便是周开达院士。
一提起杂交水稻,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袁隆平,很少有人记得这个将自己毕生心血倾注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周开达院士。
周开达前辈算是土生土长的川农人,他本科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做科研,慢慢地就留校从事农学教育,并且一边做着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很多科学家一样,一直都是自己默默付出,十分低调。由于研究成果显著,后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并且在他从事教育工作时,还培育出了很多的人才,为祖国后续发展养好了“苗子”。
(花海的中间是学校为了,纪念周开达院士而立的铜像)这里春天种油菜花夏天就种周开达院士毕生研究的水稻,我想能和自己喜爱的事物一直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吧。
一直陪伴着周开达院士的除了数不尽的水稻,还有他的妻子——李仁恕老奶奶。
老奶奶在周开达院士走后,时常来学校前的铜像前“看望”自己的爱人,有时和铜像说说话,有时就站在铜像前凝视着铜像,一言不语,可能想说的话都在心里。我们也能时常碰见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奶奶伫立铜像前,我们就知道是周开达院士遗孀,李仁恕老奶奶。
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我们也总是会被这样的忠贞爱情所感动。突然想起一句歌词“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所以!!!!欢迎各大小可爱报考川农啊,你不仅能在这里学到知识,说不准也能收获美丽的爱情呢,嘻嘻嘻嘻。
- clc1
-
1 陈育新
陈育新是四川希望集团创始人,原名刘永美,在刘氏家族排行老三,1977年,他用8个月时间,自学全部高中课程成功考上四川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
毕业后,陈育新被分配到新津县农业局工作。但半年后,陈育新停薪留职回到古家村,创办了育新良种场,与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将其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希望集团。
雅安校区的十教也叫育新楼,即陈育新捐赠修建。
2 龙漫远
龙漫远,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
1978-1982就读四川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农学专业77届二班。
1983-1985于四川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植物遗传育种专业, 师从高之仁教授,荣廷昭教授和明道绪教授。
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为长江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教学组织和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西医院系统遗传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海外评审专家。
3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国家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9.09-1983.07四川农业大学(原四川农学院)畜牧学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3.09-1986.07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6.07-1995.0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任教(其间:1988.12晋升讲师,1990.09-1994.07四川农业
大学动物营养专业学习,获农学博士学位,1993.05晋升副教授);
1995.03-2001.10四川农大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其间:1996.11晋升教授);
2001.10-2003.1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直属支部书记、副所长;
2003.10-2005.0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
2005.04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所长;
2009.01至今,兼任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0.01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
2010.02至今,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建校110多年,肯定涌现出了一大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里就更大家分享2个知名校友。
第一个一定是周开达教授
周开达教授毕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出生贫寒的他,从原来学生时代就励志解决一些人的吃饭问题,让更多的人不在挨饿,这也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精神品质。凭借他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川农大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成为了和袁隆平齐名的"西南杂交水稻之父"同时,他在一生奉献于育种和育人,培养了一大批对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在他去世后为纪念他建造了雕像,勉励我们要励志好好学习。在教授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夫人总会在教授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走走,真是神仙般的眷侣啊,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二个就是新希望集团创始人陈育新
陈育新原名刘永美,出生于一个很小的县城,由于家庭原因被过继给了陈家,但是他并没有任何的放弃自己,而是努力的提升自己,考上了当时的四川农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农业大学,分配回当地当干部时,他放弃了这个资格,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取得了开拓性进展,并合伙创办了新希望集团,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十分的懂得感恩,在川农大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捐款建了"育新楼",也就是我们现在上课的十教,我们为这样的行为点赞,要向他学习哦。
- 可可科科
-
陈学伟博士
陈学伟博士,我大二时,团委组织我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表彰大会”。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陈学伟博士 ,他论文《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学校对其进行了表彰,发出共计1350万元的奖励和支持经费。当时我还在想,果然知识就是力量。我记得郑有良校长还说过:“你们知道为什么学校还要为他们单独投入经费吗?以前别人都说我们四川农业大学做不到这个说我们不行,但是如今陈学伟博士却给他们证明了我们四川农业大学也是做的到这一点的,以前做不到不代表现在做不到。”郑有良校长讲完,台下也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因为这次的大会,我也收获很深。我也去了解了陈学伟博士。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茶学专业;7年之后,硕士毕业的他进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深造,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09年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就在自己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工作。
陈学伟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被问起自己从川农走出来又回到川农是怎样的感受他回答说:“当初出去时,就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回来,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也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出国。” 有这样的想法,这不得不提到陈学伟在川农大求学期间的几位导师——周开达院士、李仕贵教授、黎汉云研究员。“师从于这些导师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陈学伟说,“老师们就像父母一样在培养教育我,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我,这份深深的感情,走到哪儿我也不能忘、不会忘。”
四川农业大学还有很多的知名校友,陈学伟博士是我了解的,所以就讲述的是陈学伟博士。
- u投在线
-
知名校友可以和校友联络中心或者校团委联系问问的。
1,陈育新
陈育新,希望集团创始人,也是杰出的技术专家和著名的企业家。他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担任着希望集团总经理华西希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他只用了八个月时间,自学完了全部高中课程,还挣了三千多工分,奇迹般地考上了四川农学院,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毕业后,陈育新被分配到新津县农业局工作。半年后,陈育新却毅然放弃了国家干部身份,再一次回到了农村——停薪留职回到古家村,创办育新良种场,并与其他三个兄弟一起,将其发展成为如今名震中外的希望集团。
作为四川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把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感悟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性的东西,北京朝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管理专著——《企业管理的民间艺术》,其中不少作品被当作企业培训的教材在使用。
★2000年11月,被聘为四川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2005年3月,被聘为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MBA导师。
★2006年10月6日,四川农业大学在百年华诞之际,将学校最大的教学楼——第十教学楼命名为“育新楼”。
2,荣廷昭
“可能稍后工程院要把当选证书寄过来吧,谢谢老同学的关心……”1月5日,中国工程院宣布新增选院士名单公布后,荣廷昭接到的祝贺电话一直没有断过。这一天,恰好是他68岁生日。
荣廷昭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使四川省成为西南地区玉米遗传育种中心。他们选育的优良品种惠及千千万万农户,仅在西南地区就累计推广5000万亩以上,增产玉米20多亿公斤。
公布新院士名单的第二天,在成都一家宾馆,记者见到了荣廷昭。不修边幅的老人更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农。“我出生在重庆璧山县一个小山村,有人说我研究玉米是打小立下的志愿,其实小时候懂什么,父亲死得早,我当时只盼着能够生活得好一些。”荣廷昭在读农业职中时遇上新中国成立,毕业后被幸运地保送至原四川大学农学专业读大学,后又留校任教。
1963年,31岁的荣廷昭正式接触玉米遗传与育种研究。当时,玉米遗传学家杨允奎先生回国任四川农学院院长后,根据国际发展趋势,成立了数量遗传实验室,主要以玉米为材料进行研究。“当时,每个星期杨先生都要给我们这些实验室的年轻教师作学术讲座,介绍国际最新研究方法。教务长高之仁先生从统计学等方面给予我们指导。我们年轻人就主要在地里搞栽种试验,做资料的收集、处理工作。”
“杨允奎先生有句话我铭记一生:膏药一张,全靠各人熬。其实农业科研基础理论并不高深,关键在于各人研究的方式和途径有所不同。研究成果究竟能不能在实际生产中起作用,全靠各人的功夫,就像熬膏药的秘方不同,出来的膏药能不能治病止痛,效果也不同。”
“农业科学研究没人做时不清楚,有人成功了,方法说穿了就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践,经历无数的论证、探索和失败,就绝对想不到、得不到方法。”说到激动之处,荣廷昭拉下领带,“搞农业科研,运用再先进的方法,呆在办公室也是计算不出来的,必须下到田间地头搞试验!”
3,许为钢
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许为钢先后考取了西北农业大学的硕士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
许为钢用一句话来概括小麦新品种选育“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他解释说“在选择过程中,有时候,人们所期望的性状就是未能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要放弃某些东西,最终育成的品种总会有些不足。”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事迹材料中对许为钢的评语是这样写着:多年来,他始终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追踪学科的最新发展组织学术攻关,在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小麦产量育种优化模式、小麦品质改良、作物育种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后,以分子生物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使得作物育种学正在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跨越。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目前已开始在小麦育种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转基因育种方兴未艾。
许为钢正在朝着从传统育种学科向以分子设计育种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小麦现代育种学科迈进。
希望能够帮到你
资料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O5P4bZU-4i8GvJ_674BF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