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投在线
-
1. 强项令中,因格杀之,什么意思
《强项令》练习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棰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注意并解释粗体字词语叩kòu 叩头 敕chì,(皇帝)命令。 大言数主之失shǔ 列举(罪状或过失) 欲棰杀之chuí用鞭子 臧cáng隐***,现在写作“***”。
枹鼓不鸣董少平fú 用鼓槌 震栗lì 害怕得发抖 艾绶shòu(系印钮的)绿色丝带2.翻译下列句子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它全部分发给手下的官吏。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光武帝)下召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3.回答下列问题请你写出第一段中故事的开端 发展 *** 和结局开端 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 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 公主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结局 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4.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宣,欲棰杀之”。
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官”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文章通过光武帝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5.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 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萱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6.从选文看董宣是怎样的人? 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 7.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在文明社会“法”与“执法”的不同,根据自己了解的程度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8.请你概括选文中每段的段意第一段 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段 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9.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10.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A.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B。
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11. 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2. 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知人善任,英明懂大义的君主。13. 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
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14. 本文的作者__范晔_____,是南朝宋_史学___家,字蔚宗。
著有《 后汉书 》,与《 史记 》、《汉书 》、《 三国志 》合称“四史”。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认错 今义:感谢,礼貌用语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特例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③妻子对哭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人的配偶。
2. 强项令中,因格杀之,什么意思
《强项令》练习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棰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注意并解释粗体字词语 叩kòu 叩头 敕chì,(皇帝)命令。 大言数主之失shǔ 列举(罪状或过失) 欲棰杀之chuí用鞭子 臧cáng隐***,现在写作“***”。
枹鼓不鸣董少平fú 用鼓槌 震栗lì 害怕得发抖 艾绶shòu(系印钮的)绿色丝带2.翻译下列句子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皇上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
宣悉以班诸吏。 董宣把它全部分发给手下的官吏。
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 (光武帝)下召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
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3.回答下列问题 请你写出第一段中故事的开端 发展 *** 和结局 开端 湖阳公主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 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 公主回宫告状,董宣痛陈理由,皇帝命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宁死不从。
结局 皇帝明白了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4.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汉光武帝刘秀对董宣的态度先是“怒”,表现在“召宣,欲棰杀之”。
接着听了董宣的陈述,改为“笑”,表现在“因敕”,“赐钱三十万”。最后,当董宣“卒于官”时,“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文章通过光武帝的言行变化,表现出他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5.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 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萱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6.从选文看董宣是怎样的人? 秉公执法,不畏权贵,为官清廉,奉公克己。 7.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在文明社会“法”与“执法”的不同,根据自己了解的程度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8.请你概括选文中每段的段意 第一段 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 第二段 记叙了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
9.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10.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B。
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11. 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12. 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知人善任,英明懂大义的君主。13. 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
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14. 本文的作者__范晔_____,是南朝宋_史学___家,字蔚宗。
著有《 后汉书 》,与《 史记 》、《汉书 》、《 三国志 》合称“四史”。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认错 今义:感谢,礼貌用语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特例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③妻子对哭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人的配偶。
3.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的“因”是什么意思
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这里应该是“趁着,趁此。”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回楼主: “于是,就”表结果。如果解释成“于是,就”,那这句话的意思就翻译成“呵斥家奴下车,就(于是)把家奴打死了。”
但结合文意,前后两句的因果关系应该不成立吧? 而翻译成“趁着,趁此,接着”表示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或者说是顺承关系。文中的这两个动作是不是一个引起另一个,而是一个一个的发生的。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
4.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的“因”是什么意思
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这里应该是“趁着,趁此。”【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回楼主:“于是,就”表结果。如果解释成“于是,就”,那这句话的意思就翻译成“呵斥家奴下车,就(于是)把家奴打死了。”
但结合文意,前后两句的因果关系应该不成立吧?而翻译成“趁着,趁此,接着”表示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或者说是顺承关系。文中的这两个动作是不是一个引起另一个,而是一个一个的发生的。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
5. 强项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强项令
作者:范晔
原文: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译文:
光武帝召任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因为躲进公主府,官吏无 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又叫这个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见到公主的乘 车走过来,就勒住马纽叫车停下来,用刀画地不准再走,大声责备公主的过错,喝令仆人下车,当场杀死。
公主立即回宫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大怒,召见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头说: “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你想说什么?”董宜回答:“皇帝神圣明智,使汉家 天下得到复兴,可是却放纵奴仆残害良民,这又怎能治理国家呢?我不须用杖打,请准我自杀!”随即用头撞柱子,流血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拉住董宣,叫他给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头,董宣用两只手支在地上,始终不肯低头。 公主对光武帝说:“ 文叔当老百姓的时候,保护逃亡
的人,官吏不敢进门抓人。现在当了皇帝,还制服不了一个 小地方官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当老百姓可是不二柞呵!”于是赐予董宣为“强项令”,赏钱三十万,董宣把它全部分给了下边官员。从此,他打击豪强,那些豪强没有不心惊胆战的。京城里称他为“卧虎”,歌颂说:“桴鼓不鸣董少平。”
6. 强项令文言文翻译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就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
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刘秀让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 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有人找董宣击鼓鸣冤。”
强项令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年俸二千石的官员,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