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重新开放可以从“327”国债期货风波中吸取哪些教训

2023-07-11 17:14:24
共1条回复
Chen

这一事件给人的教益极深:

  (1)国家对期货尤其是国债期货市场监管仍不够有力,没有一个自动风险控制的电脑报警系统与机制。

  (2)国家一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如327贴息等)决定、公布太慢。如果一开始就明确,断不会有如此多人在此低价上做空。这也无形中使空方产生错觉。

  (3)证交所没有及时报警、限定紧急平仓的机制及电脑装置,没有对各公司持仓席位、借他人席位的监控审计手段,也没有关于因政策变动引起价格巨变时的应急措施。

  (4)空方各大中机构的一些同志对宏观经济不研究,对于因通胀引起的不断上涨的贴补率预测,屡测屡错。

(5)个别主力机构总想通过上海国债期货市场的混合交收制度,通过做空,将1995年发行的“不保值”的所谓“垃圾国债”,硬塞给多方机构与散户,达到发行新国债及自身盈利的目的。

相关推荐

327国债究竟是谁违规了

327国债究竟是戴学民违规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327事件”震撼了中国证券期货界。在仲裁机关的调解下,2月27日、28日进行了协议平仓,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进行了强行平仓。局面刚刚明朗,又值两会召开,对“327事件”责任的追究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后来,中纪委、监察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市政府配合下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严肃处理。万国证券公司进行了改组,董事长徐庆熊、副董事长兼总裁管金生同时辞去所任职务。管金生锒铛入狱。“327事件”的二号主角辽国发,由来自沈阳的高原、高岭兄弟主持。“327事件”后,为了挽回巨额亏损,于3月份又试图翻本,继续在债市炒作“329”品种,结果再度亏损。辽国发案不仅是证券期货违规问题,还有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涉及金额数百亿元。“327风波”之后,各交易所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因国债期货的特殊性和当时的经济形势,其交易中仍风波不断,并于当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327”国债期货事件事后被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称为“中国的巴林银行事件”。管金生的确胆大,胆大本身不是错误,关键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实施了错误的行为,所以,管金生被捕。
2023-07-11 12:06:511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 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 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 据说,当时管金生曾经要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为万国证券的持仓多开敞口,但遭到尉文渊的拒绝。 而尉文渊并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时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超过规定持仓量很多。 按照比较演义的说法,面对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借利好杀将过来,本来管金生还能勉强稳住阵脚,但此时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突然翻空为多,联盟阵营的瓦解让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恶胆向边生,于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 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口(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 “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打到147.40元。 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 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根本没有,一句话,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却成为当天的收盘价。 扩展资料: “327事件”震撼了中国证券期货界。 在仲裁机关的调解下,2月27日、28日进行了协议平仓,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进行了强行平仓。 局面刚刚明朗,又值两会召开,对“327事件”责任的追究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后来,中纪委、监察部会同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上海市 *** 配合下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严肃处理。 万国证券公司进行了改组,董事长徐庆熊、副董事长兼总裁管金生同时辞去所任职务。 管金生锒铛入狱。 “327事件”的二号主角辽国发,由来自沈阳的高原、高岭兄弟主持。 “327事件”后,为了挽回巨额亏损,于3月份又试图翻本,继续在债市炒作“329”品种,结果再度亏损。 辽国发案不仅是证券期货违规问题,还有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涉及金额数百亿元。
2023-07-11 12:07:051

327国债期货事件起因

1、缺乏必要市场条件是其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首要的经济动能,而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有适当的市场背景和良好的现货市场基础:现货市场是根,期货市场是叶;现货市场是基础,期货市场是延伸。2、我国当时的国债期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债期货,其赖以生存的利率机制市场化没有形成。?3、我国狭小的国债一级市场和不发达的国债二级市场,制约了国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却为投机者操纵国债期市提供了条件。4、交易所风险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5、缺乏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
2023-07-11 12:07:121

327国债事件的影响(327国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327国债事件发生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 2.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
2023-07-11 12:07:181

管金生1460亿国债哪来的

管金生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透支炒作。最终持仓过重,导致巨额亏损。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一笔730万口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
2023-07-11 12:07:261

3· 27国债期货事件是什么事?谢谢

  简单点说: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提高327国债利率的公告,该日下午4时22分,万国证券把价位打到147.40元。收市后上交所紧急磋商,当即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无效、该部分成交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万国赔60亿与赚42亿就在一瞬间。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个月后万国证券董事长管金生被捕。  详细情况:  国债期货市场是1993年底由上交所提出并经财政部、人民银行批准而设立的试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激国债市场,使国债能顺利地发出去。  “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在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128.5元,但到期的预测价格还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市场对此看法不一,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由此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而不是132元。但一向顺风顺水的管金生不这样看,偏要率领万国证券做空。  1995年2月23日,中经开公司率领多方借利好掩杀过来,一直攻到151.98元。随后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10分钟后涨了3.77元!  327国债每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亿元!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其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下午4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万亿元,接近中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此举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  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  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  万国证券经此一仗,元气大伤,不久被重组。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  1995年4月,管金生辞职。5月19日,管金生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但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2023-07-11 12:07:331

关于国债期货327事件的透支交易

并不是说保证金不够,而是开的期货未平仓合约太多了,由于国债期货合约到期时实行的是现货(也可以称实物)交割制度,那么多的未平仓合约对于空方来说到期时那来那么多的现货进行交割。必须注意你期货开仓时只需要缴纳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但是问题在于期货合约到期时采用什么样的交割制度,是现金交割还是现货交割。实际上这两个事件就是单一空方持有的国债期货合约的国债面值,已经超过了相关国债品种的实际发行量,若期货合约到期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现货进行交割。
2023-07-11 12:07:413

国债期货的327国债事件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始于1992年12月28日。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1995年2月23日,空方主力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最后8分钟内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而所有的327国债总额只有240亿元,被确认为恶意违规。后来,国债期货因“327国债事件”夭折。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事件发生后,为了挽救陷入困境的万国,避免可能发生的金融风潮,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平息了股民的挤兑风波。4月25日,万国召开董事会,原董事长徐庆熊和总裁管金生双双辞职,管金生还被开除出了他一手创办的万国证券。9月15日,上证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也宣布辞职,从此离开了证券舞台。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公布了对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1996年4月,万国与它原来在上海市场上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当年7月17日,申银万国挂牌成立。1997年1月,管金生被上海市高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 谈起当年跌宕起伏的场景,很多老投资者仍心有余悸。不过正是由于“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深刻教训,给了后人更多的启迪。如今的国债期货方案,已非当年的国债期货能够相比,一旦重新上市,重演当年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我国经济和金融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重大进展,国债市场规模庞大、品种齐全、参与机构众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也已相当完善。可以说,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期货市场的法规体系和风险机制日趋完善,诱发类似“3·27”国债事件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2023-07-11 12:07:491

327国债事件的背景

“327” 是“92(3)国债06月交收”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2年时中国国债发行极难。1990年以前,国库券一直是靠行政分配的方式发行的。国债的转让流通起步于1988年,1990年才形成全国性的二级市场。个人投资者普遍把国债作为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存款,很少有进入市场交易的兴趣。通过多次国际考察,决策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了较多的了解,感觉应当有金融工具的创新。在当时的体制框架内和认识水平上,搞股票指数期货是不可能的,而国债的发行正在受到国家的大力鼓励。借鉴美国的经验,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国债期货试行的两周内,交易清淡,仅成交19口。1993年7月10日,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天,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公告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政府决定将参照中央银行公布的保值贴补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的保值补贴。国债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国债期货市场的炒作空间扩大了。所谓的保值贴息指的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人民币贬值,从而使国债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减少。为了补偿国债持有人的这项损失,财政部会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利息的增加,称之为保值贴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值贴息应该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相等,而在国际惯例上,大多数国家(包括2012年的中国)已经取消了这一补贴,原因在于,国债购买者在购买时应当自行预见金融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
2023-07-11 12:08:071

国债327事件背后涉及到了哪些法律问题?

1. 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具有中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 2.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 3.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
2023-07-11 12:08:201

327国债事件的介绍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1995年的2月23日)
2023-07-11 12:08:401

327国债是怎么回事

“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2023-07-11 12:08:551

关于国债期货327事件的透支交易

一,国债327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中经开和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及部分机构是多头,1995 年2月23日爆发并停盘。二,这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的透支现象比较多,期货公司可能也是刚刚开始,各项 管理不建全,各别公司是允许透支的。这样可以有更多手续费。许多个人和企业为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是中国金融界在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就如生产中的阵痛,没有这些,中国的金融市场不会成熟起来。三,索罗斯做空,他保证金够,很充足。同时也隐藏的比较好,一但时机成熟才发难的。你可看一下《香港金融保卫战》。这是二回事。四,索罗斯做空是有一个庞大的集团参与的,比如老虎基金,量子基金,对冲基金等。他是在打一个个战争。幸会的是中国327时还没有开放那么大,否则,呵呵。
2023-07-11 12:09:011

327国债事件的尾声

1995年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了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发言,要求对万国的违规予以严肃的查处。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1995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决定认为,上海证交所对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交易规则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经过四个多月深入调查取证,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开除公职、撤消行政领导等纪律处分和调离、免职等组织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的证券机构进行经济处罚。1995年4月,管金生辞职。挂职两个月后,其经济犯罪问题开始败露。1995年5月19日,管金生在海南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但并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而1995年8月发生的长虹转配股事件和2001年的银广夏事件使得中经开走了一个下降通道。信托业务、房地产投资都不景气,而证券的承销业务又往往因为恶性竞争变得几乎无利可图。1997年,中经开对外支付几次出现危机,78亿元债台高筑。2000年6月,中经开经由国务院批准,成为清理整顿后首批确定保留并移交中央金融工委管理的中央级信托投资公司之一。公司将实业投资剥离给中经投公司,信贷资产已委托给资产管理总部继续清收。
2023-07-11 12:09:081

关于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问题

1,也就是148.5挂着一个大卖单,不要让价格超过148.5。受理失败是他的卖单被买走。 2,国债期货的付出,当国家其实有没有钱,价格上涨到超过148.5,IWC万国表的股本已经被消灭了。这时国家利用漏洞在晚上结算之前,急于出售,即通风,一直打下来的价格。 3,IWC万国表实际上操纵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国家根本就付不起这么多保证金,但发布了大量空单的。 这是当一个赌徒输光用同样的心态,事情浑水摸鱼成为大鱼。如果国家不这样做,其实是一条胡同,因为了,顺带着把交易所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是连在一起的,如果万不得已的良好方法,但也可能是能够留一口气。当然,这也与股市的早期,有显著差距,在监管制度和相关性。 此后,债券期货折,甚至商品期货陷入困境,中国的期货市场复苏。 但是这些东西也不能全怪IWC万国表,财政部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以下财务经开部几乎看老千牌,但没有人去调查。
2023-07-11 12:09:223

327国债事件感想

  很久以前,有个法老梦见将有七年的饥荒要降临埃及大地,一个叫约瑟夫的年轻人给他解梦,想出了预防计划,即对谷物运用远期买入对冲。饥荒居然真的出现了,这个计划拯救了埃及人民,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观点:期货市场仅局限于农业领域。直到1972年5月16日,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的国际货币市场上引入金融期货,这个观念才被打破。  金融期货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领域的两个重大突破之一它包括利率期货、指数期货、货币期货。在国外成熟的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的交易额占到80%以上。  我国曾对几种金融期货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1992年6月1日,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推出外汇期货交易;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首次推出深圳股份综合指数期货的A股指数期货。这两种期货交易由于推出的时机不成熟,不久就被关闭。  一筹莫展之际,一些有识之士走出国门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转了一圈,突然发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金融衍生工具:国债期货.197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91天短期美国政府券期货。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信用好,安全性极强,流动性好.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的支持者.考察者由喜上眉梢.,喜滋滋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宝贝捧回了国内,不料,从此掀开了327事件的序幕,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即将来临了.  福兮,祸之所倚  当时我国国债发行极难。1990年以前,国库券一直是靠行政分配的方式发行的。国债的转让流通起步于1988年,1990年才形成全国性的二级市场。1992年底,国库券的转让价格大大跌破面值,5年期券只标80多元,扣除应有利息,已蚀本金20多元。这时票贩子倒成了好人,他们以高于财政部二级市场转让价格收购群众的国库券。我国从1981年到1995年间,发行国债4509。33亿,个人投资者普遍把国债作为一种变相的长期储蓄存款,很少有进入市场交易的兴趣。  通过多次国际考察,决策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了较多的了解,感觉应当有金融工具的创新。在当时的体制框架内和认识水平上,搞股票指数期货是不可能的,而国债的发行正在受到国家的大力鼓励。借鉴美国的经验,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设计并试行推出了12个品种的期货合约。上交所认为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能够带动国债市场的发展,这是比较容易获得高层支持的。国债是固定利率,风险会小一点,搞期货比较容易控制。还有一个小秘密,当时证监会成立不久,这类事还管不到,趁早干起来,免遭以后申报、审批之苦。  国债期货试行的两周内,交易清淡,仅成交19口。1993年7月10日,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一天,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公告称,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政府决定将参照中央银行公布的保值贴补率给予一些国债品种的保值补贴。国债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国债期货市场的炒作空间扩大了。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重新设计了国债期货合约的品种和交易机制,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10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利率也同样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成交总额达28000亿元。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 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照。从1995年1月到5月17日由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的4个多月时间里,上交所国债期货的交易量达到49686。 09亿元,是上交所1995年全年股票交易量的16倍。  国债期货的巨大成交和较强的流动性,带动了整个国债市场的发展:1、促进了国债现货市场的发展,统计显示,国债期货推出前的93年1月到5月,国债现货成交总额为21亿元,日成交0。19亿元,国债期货推出后的1994年同期国债现货成交总额达到378亿元,日均成交3。74亿元,分别是前者的 18。5倍和19。7倍,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2、促进了国债价格的发现,国债期货推出后,对现货的价格带动明显,市场中以1992年5年期为代表,国债现券从1994年1月开始走出长期滞留的面值最低谷,并在随后一年出现了25%的升幅。一些和约价格得到了正常发现,国债期货市场价格发展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年收益的确定、期限结构安排等都提供了决策依据。  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问题出在“327国债期货合约”上。  祸起萧墙——疯狂的8分钟  “327” 是“92(3)国债06月交收”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  由于期货价格主要取决于相应现货价格预期。因此,影响现货价格的因素也就成了期货市场的炒作题材。影响1992年三年期国债现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1)基础价格:92(3)现券的票面利率为9。5%,如果不计保值和贴息,到期本息之和为128。50元。  (2)保值贴补率:92(3)现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实行保值,因而,其中1995年7月份到期兑付时的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影响着92(3)现券的实际价值。  (3)贴息问题:1993年7月1日,人民币三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上调至12。24%,这与92(3)现券的票面利率拉出了2。74个百分点的利差,而1994年7月10日财政部发布的公告仅仅规定了92(3)等国债品种将与居民储蓄存款一样享受保值贴补,并未说明92(3)现券是否将随着储蓄利率的提高进行同步调整。因此,92(3)现券是否加息成为市场一大悬念,直接影响92(3)现券的到期价值。  (4)1995年新券流通量的多寡也直接影响到92(3)期券的炒作,由于上海证交所采用混合交收的制度,如果新券流通量大,且能成为混合交收的基础券种,那么,空方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市场将有利于空方,如果相反,则对多方有利。  这些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为92(3)期全的炒作提供了空间。  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于是有市场传闻,财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时会以148元的面值兑付。  但管金生不这样看。管金生何许人也? 1988年上海三大证券公司成立,分别是上海人行的申银、交行的海通和股份制的万国。1993年首批证券商业信用评比,万国获得国内惟一最高级别AAA信用等级,在当时拥有270多家会员的上交所万国独占16。7%的交易额。万国是券商的老大,万国有一句广告词:“万国证券,证券万国”。管是这个王国的国王,有“证券教父”之称。他认为第一,国家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9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货膨胀回落必然会导致保值贴补率的回落;第二,对92(3)国债的贴息将增加财政支出十几亿元,因此不可能贴息;第三,1995年新国债发行额度将在1500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50%,因此,流通梁必然较大。于是管率领万国证券做空。  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327品种未平仓合约数量逐渐加大。市场潜伏的危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高层想的多是国库券的发行和兑付,也许根本忘了下面有个国债期货市场。但国债的利率一浮动,疯狂就开始了。  2月23日上午一开盘,中经开率领的多方借利好用80万口将前一天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攻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万口攻到149。10元,又用100万口攻到150元,步步紧逼。  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上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管金生铤而走险,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用几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狂炸尾市,把价位打到147。50元。  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国债。而所有的327国债只有240亿。光是操作就让人感叹,十个手指要多么灵活才能敲进这么多指令?据统计,当日上交所国债期货共成交8539亿元(含最后8分钟),其中80%的交易属于上海万国抛空的“327”品种。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象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谁能想到自己买的是泥饭碗,但是却必须还一个金饭碗。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可以说,那天所有国债期货的入市者在“天堂”和“地狱”间走了一回。  当噩梦醒来后  上海著名的外白渡桥西端黄浦路15号,正门墙壁上铜牌罗列,而最能显现历史价值的无疑还是中间一块,上书 “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址(1990.12.19—1997.12.18)”。门上的漆色已略显斑驳。举步而入,一面开市铜锣静静地悬在那里——已是文物。作为上海证交所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第一次敲响了这面锣。那正是1990年的岁末,他35岁,号称 “全球交易所中最年轻的老总”.  1995年年初,他正好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出访。按日程应当2月28日回国,但想到工作上许多事没有安排,所以提前于22日回到国内。不料第二天,也就是2月23日,就发生了“国债327事件”。 历史悄悄地将他的证券业生涯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尉刚回国,就有人说国债期货可能会有问题。但他当时没有在意。23日早晨一开市,果然市场上是全线向上行情。他正在办公室与人洽谈交易所购买外滩市政府大楼的事,交易部负责人报告说国债期货交易异常,有人一下子下单200万口。后来查明是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恶意炒做。当天下午,他陪证监会期货部主任耿亮在场内。耿说证监会刚向财政部拿下国债期货的管理权,国债期货管理办法修改完了,准备发布。尉正在为此高兴,突然发现市场上气氛不对劲,各地国债市场都是向上的突破性行情,“327”价格大幅下跌,交易量突然放大了许多。出事了!管理办法太晚了!  尉文渊做梦都没有想到贴息,美联储调息时都是0。25%地调,咱们一下子竟然就是5个百分点。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刻发通知,随手抓了一张电脑打印用过的废纸,写了几句话发了出去,大意是说国债期货交易发生异常情况,经初步调查,发现有严重的蓄意违规迹象,交易所正在进一步调查了解。  证监会让上交所自己处理。夜里11点,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定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上海证交所的这一决定曾经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非议,协议平仓更是有违于市场经济的原则,但是实际上万国并无700万口这样巨量的持仓,因此这一决定最大限定地保护了万国,避免几个月后一场金融风潮在我国的发生。  当时上交所规定个人持仓不得超过3万口,机构不得超过5万口,因为万国信誉好,允许多开,但是只允许开40万口。实际上那天万国开了200万口。上交所没有公布管和万国的名字,但是万国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 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2月25日下午3时,海通证券公司总经理汤仁荣将他的《紧急建议》传真给人总行副行长戴相龙证监会副主席李剑阁财政部国债司司长高坚,提议关闭国债期货市场。  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了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发言,要求对万国的违规予以严肃的查处。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9月15日,尉文渊也不得不离开了上交所。1999年有一次他与现任中国证监会秘书长屠光绍同机飞北京,屠说那个年代是“出英雄”的年代。龚浩成听说后加了一句:“也是出问题的年代。”尉2000年又公开在媒体亮相时身份已变成158海融证券网的CEO,但他常感慨地回想起“327国债事件”,也许因为那是他的“滑铁卢”。  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决定认为,上海证交所对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交易规则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经过四个多月深入调查取证,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开除公职、撤消行政领导等纪律处分和调离、免职等组织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的证券机构进行经济处罚。(有关此事件与国债期货的宏观政策、法律和规则设计等问题的分析,请参见本期”衍生市场与法律”栏目董华春的文章《春天花会开——浅谈我国国债期货发展及法律问题》)  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1997年1月,管金生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  春天在哪里  在“327”国债期货风波发生之前,中国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期货交易从思想准备到具体付诸实施,不足10年的时间。这期间,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2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达360多家,成交金额达几千亿人民币。我们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走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程。世界最大的金属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总裁沃尔夫认为“中国已经有了真正的期货交易”,日本期货协会理事长森正治对中国期货交易发展之快感到“十分震惊”,香港期货交易所执行总裁黎佳俊对上海交易所负责人说:“你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但是判断一个国家期货交易发展的快与慢,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交易所的丰厚利润,使管理者、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大大淡化,一味追求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放松了风险控制这个期货市场的生命线,终于导致了“327”风波的发生,并葬送了国债期货这个大品种。“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致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各交易所均健全了交易保证金控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了诸如持仓限量制度、大户申报制度、浮动盈利禁开新仓等的交易风险控制制度。“327”国债期货风波以其惨痛的教训,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重视风险管理的开端。  笔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条件已逐渐具备。  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放开,其次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流动,再次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回购利率已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在国债发行上1996年开始采用了公开招标形式,由承销商竞争投票确定国债发行价格与收益率。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国债保值补贴率被取消,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于1996年4月1日启动,这一切都大大促进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其次,国债发行和交易、结算制度趋于完备。1996年国债发行方式上采用招标发行的方式,由于承销商对市场的预期不同,因此在招标中收益率是不确定,这就带来了收益率风险,为国债期市开展提供了依据。在交易机构上形成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在交易、结算上形成了全国国债统一托管结算系统;投资队伍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逐渐成熟。  再次,宏观经济不断好转,市场外部条件得以改善。1995年国债暂停的一个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导致保值贴补率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软着陆的成功,我国物价指数大幅回落,宏观经济出现了低通货、高增长的良好局面,保值补贴率被取消,国债市场发展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财政部又推出国债专用帐户、降低交易费用等。  从1995年到2000年,是中国170余家期货企业日子极不好过的6年,监管层也整整思考了6年。2000年12月29日,中国期货业协会终于成立。经济学家戴园晨说,这一天象征着10年来风雨飘摇的期货业终获肯定,现在期货业再也不是“私生子”了。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的到会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家期货公司的老总评价说,10年来期货业的任何一次会议都从未见过国家监管部门尤其是证监会领导的身影。“周小川能来,说明期货业的春天不远了。”包括董辅礽在内的几位经济学家认为国债期货也到了应该恢复的时候了。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两年来一直在积极组织调查327国债事件,准备写一个深入的报告,梳理一下发展中国国债期货的思路。看来,中国期货业真正的春天正在向我们招手.
2023-07-11 12:09:301

简单说一下巴林银行事件和327事件,通俗易懂的

这两者都是因为金融期货导致了两家大型金融公司倒闭。巴林银行是英国的老牌银行,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交易员尼克里森敞口金融期权,导致巨大损失,最后只是巴林银行倒闭。尼克里森被判徒刑,详情,有他自己的自传体‘我是怎样搞垮了巴林银行"。327国债事件,是中国的申银万国公司同中经开公司对赌的金融期货重大事件。最后结果,申银万国倒闭,阚总被判徒刑。中经开大获全胜。
2023-07-11 12:09:373

95年发生"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为什么管金生会被捕?

  他被捕的官方理由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不是操纵市场,有的人(比如我)认为的理由是因为他触及了财政部的利益,才会被张冠李戴的罪名批捕。  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另一当事人尉文渊被免掉上交所总经理的职务。事隔19年,尤其是在当前监管当局要求加强监管力度的情况下看看“327”事件,对我们认识中国股市,认识监管的重要性不无助益。  1992年12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商自营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国债期货不对公众开放,交投极其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从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包括两个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交易中心以及10个商品交易所)。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此时“327”事件发生了,327国债是指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92(三),95年6月到期兑换。92---94年中国面临高通涨压力,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不断调高,国家为了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对已经发行的国债实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由财政部根据通涨指数每月公布,因此,对通涨率及保值贴补率的不同预期,成了327国债期货品种的主要多空分歧。以上海万国证券为首的机构在“327”国债期货上作空,而以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在此国债期货品种上作多。  当时虽然市场传言财政部将对“327”国债进行贴息,但在上海当惯老大的管金生就是不信这个邪。当然,管金生的分析不无道理:国家财政力量当时极其空虚,不太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补贴“327”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而且当时通胀局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身处证券市场,管金生对市场传闻的不相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于是管金生出手,联合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作空。  1995年2月23日,传言得到证实,财政部确实要对“327”国债进行贴息,此时的管金生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重仓持有空单。据说,当时管金生曾经要求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为万国证券的持仓多开敞口,但遭到尉文渊的拒绝。而尉文渊并不知道的是,管金生此时已经在“327”国债期货上超过规定持仓量很多。  按照比较演义的说法,面对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借利好杀将过来,本来管金生还能勉强稳住阵脚,但此时万国证券的重要盟友辽国发突然翻空为多,联盟阵营的瓦解让空方始料不及,管金生面对巨额亏损,恶胆向边生,于是,在下午4:22分,管金生开始出手,短短的八分钟之内,万国证券抛出大量的卖单,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卖单让市场目瞪口呆(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730万口的卖单为1460亿元,而当时“327”国债总共有240亿元),据说,在最后8分钟内,万国证券共抛空“327”国债1056万口(共计2112亿元的国债)。“327”国债期货收盘时价格被打到147.40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证券由巨额亏损转为巨额盈利。但成交量的迅速放大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根本没有,一句话,是透支交易,但反映在期货价格上却成为当天的收盘价。
2023-07-11 12:09:533

"3.27"国债期货风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 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
2023-07-11 12:10:101

327国债事件幕后黑手

2月23日整个一下午,尉文渊都在跟证监会期货部主任耿亮说事。耿亮说,证监会刚向财政部争下国债期货的管理权,国债期货管理办法修改完了,准备发布。  在这之前3年,1992年,尉文渊到美国转了一圈,看人家金融工具创新红红火火,中国不搞不行。但上交所是为股票设计的,市场又小,怕是承受不住期货。回来后和领导商量,大家都说搞是可以,但不能风险太大。什么最稳定?当然是国债。国债是固定利率,风险会小一些;而国债期货能够促进国债市场的发行,当更容易得到上层的支持。尉文渊还有个小算盘:证监会刚成立,还管不到这一段,早干比晚干好。于是12月先开了国债期货。  议论了多次,决定国债期货的保证金定在2.5%这样效率既高?又能避免风险。上交所研究了历年国债价格波动变化,包括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没有超过1%的。2.5%应该是高估了。  国债期货越做越大,尉文渊心也越来越虚。期货和股票不一样,期货是允许透支的,是可以买空卖空的。这骡子一旦发起狂来,如何拽得住它?要设法控制住透支。尉文渊下了几次决心要解决这个事,但工程巨大,整个逻辑都要重新设计,整个系统都要重新编写,尉文渊几次没弄下去。  如今耿亮又提出监管问题,尉文渊自然高兴。但是,耿亮来晚了,期货管理办法出迟了。耿在1995年11月24日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收市前半小时,尉文渊陪着耿亮到交易大厅里转,讲这讲那,忽然发现交易量不对,尉急令快查。等查完回来,1分钟后就收市了。  尉文渊一身冷汗。事后他回忆道:  我胆战心惊!我第一个想法是不能交割!第二个想法是这消息明天不能出去!万国就32个亿,如果万国垮了,就会连带挤兑!即使交割了,万国也不会占便宜,消息一出来,价格还得往上涨!万国也在劫难逃!  收市后上交所紧急开会,争来争去,尉文渊急了:“你们谁也别说了,就听我的,撤单,必须撤单!”尉文渊心里堵堵的。不撤单这市场要崩溃!这几年就白干了,这十几年的金融改革也就全毁了。但是,撤单也要担着极大的风险,讨债是什么滋味?这可不是讨仨俩儿钱的,动就是几十亿!  晚上10点,尉文渊一个人跑到二楼贵宾室坐了一个小时。孤独的时候就想到了组织,就倍觉领导亲。有领导很亲切地说,要慎重处理,要保持社会稳定。有领导担忧,停止交易会不会产生国际影响?有领导特实在,说交易所的具体事我们也管不了,你们看着办吧,我们只希望把事情处理好。尉文渊忽然怀念起过去在人行的日子来,那时候有组织多好呀。而上交所,文件也没得学习,计划生育也没人来查……  当晚上交所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交易是异常的,经查是某会员公司为影响当日结算价而蓄意违规,故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无效,该部分成交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上交所对管金生是客气的,当时并没有公布管金生和万国的名字,但万国是死定了。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抡板斧砍出的局面算数,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另有一说亏6亿)。什么叫金融大鳄,那绝不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所能比的,好比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第二天,万国证券公司门口发生挤兑。  2月27日和28日,上交所开设期货协议平仓专场,暂停自由竞价交易。在财政部发出贴息公告后,327国债价格上升5.4元,其他市场上327的价格在154元以上,而上交所前周末的收盘价为152元。多空双方意向相差较大,协议平仓困难重重。27日,协议平仓只成交了7000多口,而327持仓量高达300多万口。  2月28日,上交所再次强调:对超规定标准持仓的将采取强行平仓,平仓价将参照27、28日场内协议平仓的加权平均价来确定,大约在151元左右,致使平仓交易开始活跃,28日平仓140万口,327国债占85%以上。  3月1日又延期一天进行协议平仓,当天平仓量达到80万口。3月2日虽然不设平仓专场,但327品种平仓仍达到25万口。经过几天的平仓使持仓量有了较大的减少。  拿管金生怎么办?  管金生的前任秘书说:327事发后,正值上海东广金融电台开播,还在台上的管金生也被列为邀请对象参加开播仪式。管金生到达会场时,仪式已经开始了,宾客都已就座,竟然没有一人与他打招呼。众目睽睽之下,管金生站了足足有5分钟,最后还是一位境外证券商的代表实在看不下去,站起来与他打了个招呼,并腾出一个位子让他坐下。  这种尴尬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  3月,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火力骤起。尤其把327事件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串在一起,一个叫利森的20多岁的交易员玩期货,他贼大胆越权放天量,分分钟就把个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给玩倒了,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管理层:国债期货实在不好玩!  群情激愤,其中经济学家戴园晨言辞暴烈:  英国最近发生了巴林银行的投机事件,一个交易员的不法交易使该银行损失了8亿多美元。几乎同时,中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这就是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的违法交易事件。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搞投机,亏损了16亿元人民币。按我国目前法律,贪污是要进监狱的,贪污4万元要判刑进监狱,贪污100万元以上要吃枪子儿的。那么投机搞空手道,投机金额达1400亿元,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处呢?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二天早上宣布交易无效,这就出现了万国原有亏损如何处理的问题,就是说万国必须破产。这种情况下就有人提出来要保护国企,不能让万国破产。  这几天一些媒体对此有报道,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大报对此毫无反应,就好像天底下没有发生这桩事一样。《中国证券报》消息说:“沪国债无行情况正清理平仓”,商量给万国搞一个协议价以帮助万国度过难关。  看完这消息,我很愤慨也大惑不解。我认为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不亚于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巴林银行倒闭由荷兰银团收购,该怎么样就怎样,该倒闭就倒闭。我们是不是因为万国是亲儿子是国企就一定要保护?如果这样,老百姓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如资本主义的英国。  其一,英国多少在客观上有点严肃性,而我们要捂盖子;其二,搞证券的人是存者为王败者为寇,而且是扶赢不扶亏,赢了,企业可以包种种利益,亏了,是属于国家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没保证金、交易额达1400亿的交易能在上交所通过。尽管事后撤销,但恰恰这样,人家还不服气,过去干了多少次了,为什么就这次非要撤销?上交所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万国造成的问题,其严重的渎职行为与贪污行为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但渎职者和贪污分子应该同样处理。今天上午碰到一个会计专家,是证监会的委员之一,我跟他说不能光是宣布交易无效,要给予处罚。他说他也认为应该判刑,但判刑不属于我们的权力,证监会的权力只能够到处罚。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要给予处罚,但是现在还是要挽救这个企业。在我看来,挽救就不是处罚,这是给予保护,这个企业必须破产,不破产是不行的。  我认为我国扩展国债市场,使广大居民共同承担国家财政困难,包括今年发行1500亿国库券的措施,都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像这样严重的国债期货投机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话,那么广大散户的利益实际上就是被几个投机者剥夺了。如果对这个案件不处理,就会使得广大群众对国债期货及市场的发展,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都失去了信心。  这次327风波使我看到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健康的一面,这样是歪嘴和尚念经,念歪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本经,像这样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糟糕,一个企业几个小时操作1400亿人民币的国债,这种疯狂的炒作可怕!只能用“可怕”两字形容。  5月19日,管金生被逮捕。  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  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2000年7月,有人在上海一间监狱里刚刚见过管金生。他叙述道,进去5年了,管金生已不像刚开始时的躁怒,心态平和多了。  327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各种说法都有。  327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贴息。当时世界银行驻京代表林先生最反对搞保值贴补,反对任何保值补贴。这种做法在国外叫指数化,就是利率和一种指标挂起来。  当时在高层也是两种相反的意见,因而迟迟矜持口难开。而越是矜持,市场的想像空间就越大,炒作的疯狂就越烈。补贴的决定也是在最后一刻才做出的。  尉文渊说:我做梦都没想到会贴息,回头想想,这算什么事呀!美联储调利息时,都是0.25个百分点地调,咱们这一下子就是5个百分点!我记得辽国发的高岭讲过,当时我买的是泥饭碗,你却让我还一个金饭碗,我怎么还得起呀!  高层想的多的是国库券的发行和兑付,也许根本就忘了下面还有个国债期货市场。而国债的利率一浮动,疯狂就暴动了。  谁也没有证据说高层有人把信息透露给万国的对手中经开,谁都可以抱怨市场的不公平,但中经开就是赌赢了,做多赚钱了。有人说,中经开总是赚钱,墨索里尼他总是有理。管金生输了,败者为寇,胜者是不受指责的。好比朝韩握手,诺贝尔和平奖给了韩国的金大中,却让朝鲜的金正日空扎煞着手。谁都知道,一只手是无法自握的。
2023-07-11 12:10:352

关于327国债

财政部下属单位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和辽国发/万国管金生为首的空头在327国债期货上的对峙。中经开断定空头到期不能交割虚盘所对应的实盘国债(国债实物就那么多,但是虚盘却是实盘的好几倍,加上当时很多327国债都是农村购买的,你去收购来交割根本不可能),加上国债加息(现在来看,是中经开早就从财政部得到的消息),所以发动逼空行情,逐步推高国债价格,甚至远远超过国债本身价值,辽国发看情势不对,中途斩仓反水加入多头行列,形成万国一空独大的局面。 在情势无可挽回的情况下(万国作为卖方,铁定交不出那么多国债来交割,万国和相关部门、中经开等都协商过,在国外,你恶意逼仓也是违法,毕竟价格偏离国债真实价值太多了。但是管金生太幼稚了),于是在最后交易日,管金生利用交易漏洞,孤注一掷,用巨量空单打压价格,使得市场所有参与多头在最后一刻几乎全部爆仓,而万国从亏变成赚50亿,由此惊动中经开的老板财政部,责令上交所将最后15分钟的交易判为无效,并逮捕管金生。 这就是大概的过程。 笔者认为管金生是一个悲剧英雄,这个人本身十分有才,90年代初市场人士都知道,空手打下万国的王国。 当然,中经开最后倒在银广厦上,彻底为市场唾弃,总算给还在域中的管金生和当初参与327的广大学院派中小空头一个交待了。
2023-07-11 12:10:432

327国债事件

1.原因有 1、现券市场不发达、券种及期限结构不合理 2、当时国债期货不是典型意义的国债期货 3、缺乏统一的法规与监管体系 4、在管理上存在用现货机制管理期货的误区 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市场条件的不成熟及对金融期货缺乏统一的监管与相应的风险控制经验。 2.政府对国债进行一定的保值贴补是将利率与指标挂钩,国外也有过贴补的先例,但当时政府调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最意外的是当时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中国国债贴息会如此方式 ,美联储调息时都是0.25%地调 ,咱们一下子竟然就是5个百分点 。”“保值贴补率”提高到12.98%。 这必然与利率市场化相违背,也显示出当时国内市场的不健全。 3.启示;其一,缺少必要市场条件的金融期货品种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主要是指国债期货赖以存在的利率机制市场化并没有形成,金融现货市场亦不够完善。 其二,政策风险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是期货市场的重要风险源。 其三,健全和完善交易所管理制度,方可防范期货市场层出不穷的风险。 其四,现代期货交易的风险控制要求计算机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事件发生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各交易所均健全了交易保证金控制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建立了诸如持仓限量制度、大户申报制度、浮动盈利禁开新仓等的交易风险控制制度。
2023-07-11 12:10:522

为什么国债期货的交易价格能高于兑付价格?

这个游戏规定了点差,应该在3个点,比如做渣国债成交价价格在150,那么你的交割价会在147。沽空的成交价在150,那你的交割价会在153,不然券商这么活下去,
2023-07-11 12:11:001

327国债事件的评论

上海327国债事件,国债期货交易是非常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但是,当时我国国债发行较难,主要靠行政摊派。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应答时间:2021-12-1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23-07-11 12:11:092

谁知道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是怎么回事?

呵呵,说起这件事,勾起了我的一些回忆.当年我也是受害者之一,不过都过去很多年了.想听我就给你当故事讲讲吧.那著名的327事件,本ID肯定是那次事件的最大冤家。本ID当天在高位把一直持有多天的多仓平了,因为按技术肯定要回调,在最后万国发疯打跌停时,本ID又全仓杀进去开多仓,价位147。5元,结果第二天竟然不算,幸亏本ID反应快,在别的品种封停前抢进去了,后来都集中到319上,一直持有到190附近平仓,然后马上转到股票上,刚买完,第二天就公布停国债期货,股市从500多点三天到900多点。所以本ID对国债期货是很有感情的,最主要是一次被不算了,幸亏当时守纪律,不贪小便宜开空仓,否则就麻烦大了。还有就是最后一天走掉,免去了最后的所有麻烦,还赶了一个股票的底。当时所谓的大户室里,都是有人专门报单的,直接打给场内的红马甲,行情不忙的时候还可以和红马甲聊天,确实人性化,不像现在都基本是电脑对电脑,一点意思都没有。本ID是刚上大学就开始炒股票,天天往证券部去,年龄不大,股龄可长了去了,可怜大学基本没上过一堂课,除了考试,基本就没见过老师,各位千万别学。
2023-07-11 12:11:234

国债期货327事件证交所凭什么说无效就无效

证交所凭的就是万国根本对327国债期货交割不出那么多的现券,即标的物,故此无效处理。当时国债期货每一口按国债2万元面值计算的,而当时327国债期货的标的物才发行240亿元面值,即120万口。国债期货到期实行实物交割制度,万国是空头,期货合约到期理应交割现券,而万国单一空头持仓量远远高于现券量,故此可以判定其存在实质性违约,故此无效处理。
2023-07-11 12:11:392

327国债一口多少钱

按照题意,实际上每一口国债实际相当100张债券(题意说买的一万元指的是面值),故此交易价格上涨至140元时,此投资者收益率=(140-135)*100/500=100%。相反卖方的亏损是100%。 我印象中过去的327国债期货好像是以一口为两万面值即200张债券进行交易的。
2023-07-11 12:11:471

关于327国债风波的疑问!

正当多头为上午拉长红的327国债期货而欣喜若狂之际,上海各证券营业部的电脑屏幕上突然涌现出几百万的327抛单,在临近尾市的8分钟,327品种成交价由151.50元瞬间打到147.50元? 风云突变。多头瞬间被爆仓,无辜的受害者有如遭受一记闷棍。欲哭无泪。万恶的最后8分钟! 据估计,此次事件后至少有20多家券商倒闭,券商亏损资金总共有近10亿元;拥有千万资金的超级大户血本无归者大有人在。 次日,上交所宣布:指由某会员公司为影响当日结算价而蓄意违规,23日下午16点22分13秒以后“327”品种的所有成交无效;该部分成交不纳入计算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范围之内,并确认23日收盘价为151.30元。 经调查,始作俑者竟是为中国证券市场作出过开创性贡献、在上海滩极负声誉的万国证券公司。 在市场异常波动,价格不断上扬的巨大压力下,公司主要负责人明知严重违反交易规则,为扭转公司巨大亏损,作出了大量抛空单,打压价格的错误决策。 另一责任人其“帮凶”——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于2月23日上午几家关系户空仓(卖出合约)集中在海南某公司名下,通过无锡国泰期贸经纪公司大量违规抛空,企图压低价格,当打压无效时,又率先空翻多,制造市场假象。
2023-07-11 12:11:552

关于327事件的一个技术细节问题?

管金生是万国的创始人。1995年2月底管金生操作市场,他认为国家不会对327国债加息提价,就一直做空国债,到了324国债到期的这天,国家宣布提高327国债的价格,如果到了当天收市的最后一秒种价格低于148.50 做空的管金生和万国面临着巨大的亏损 所以当收市的前7分钟 管金生命令万国证券大量放出空单 造成价格跌到147.5 造成大量股民亏损 他的这种操作是违反了证券交易法 当时证监会宣布取消最后7分钟内的交易 收盘价为151.3 管金生因孤注一掷违规做空327国债,于1997年2月3日被以贪污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7年。期货是一种标准化的远程买卖合约。如果合约时间到期,价格低于手上的价你就亏损了。
2023-07-11 12:12:203

请教金融史上一些主要的事件,比如87股灾,327国债事件,07年次贷危机等

美国“87股灾”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刮起了股票暴跌的风潮,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跌幅达22.6%,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曰跌幅最高纪录。6.5小时之内,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这次股市暴跌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并在全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伦敦、法兰克福、东京、悉尼、香港、新加坡等地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多达10%以上。股市暴跌狂潮再西方各国股民中引起巨大恐慌,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跳楼自杀。这一天被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纽约时报》称其为“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曰子”。 直接原因 股灾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引发条件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327国债事件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07次贷危机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宣布业绩,并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达70亿美元,合共105.73亿美元,升幅达33.6%;消息一出,令当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数下跌777点,跌幅4%。 。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2007年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2007年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2007年7月份由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不过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股价已由高位时的23美元跌倒了现在的3美元多一点,也就是说目前的花旗集团的身价相当于一家美国地区银行的水平,根据最新排名花旗已经跌至19名,且市值已经缩水百分之九十,且其财务状况也不乐观.  2007年2月13日   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   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   2007年3月13日   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   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   2007年4月4日   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4月24日   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   2007年6月22日   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   2007年7月10日   标普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大震荡   2007年7月19日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   2007年8月1日   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   2007年8月3日   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   欧美股市全线暴跌   2007年8月5日   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总裁沃伦-斯佩克特辞职   2007年8月6日   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9日   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   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   2007年8月10日   美次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出手干预   2007年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   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14日   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   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   2007年8月14日   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   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   各经济体或推迟加息   2007年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   美次级债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   2007年8月17日   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   2007年8月20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   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   2007年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   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   2007年8月22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   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   2007年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   2007年8月28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   2007年8月29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   2007年8月30日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   2007年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   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   2007年9月1日   英国银行遭遇现金饥渴   2007年9月4日   国际清算银行与标普对次级债危机严重程度产生分歧   2007年9月18日   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9月21日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风波导致央行行长金恩和财政大臣达林站上了辩护席   2007年9月25日   IMF指出美国次贷风暴影响深远,但该机构同时认为各国政府不应过度监管   2007年10月8日   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   2007年10月12日   美国财政部本着解决次贷危机的宗旨,开始广开言路 改善监管结构   2007年10月13日   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0月23日   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   2007年10月24日   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   2007年10月30日   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   2007年11月9日   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   2007年11月26日   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   2007年11月28日   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户   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   2007年12月4日   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垃圾债券   2007年12月6日   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   2007年12月7日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7年12月12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7年12月14日   为避免贱价甩卖,花旗集团将SIV并入帐内资产   2007年12月17日   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2007年12月18日   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   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   2007年12月19日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   2007年12月21日   超级基金经理人BlackRock宣布不需要再成立超级基金   2007年12月24日   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   2007年12月28日   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开始许多分析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根据最新数据公布,美国已是第二季度GDP下降,且降了百分之零点五,这已宣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预计美国经济还将继续低迷。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继续阻碍生产的增长。更大的问题的是,影响房价出现两位数下降的因素对在房地产泡沫鼎盛时期消费者大举借债的美国会产生什么影响。持乐观看法的人从消费者支出的反弹中得到些许安慰,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房价呈两位数下降将使越来越多的抵押贷款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问题已经在其他消费者债务上显现出来,如信用卡违约率正在上升,贷款机构很可能面临更加棘手的局面。随着住房拥有者感到自己越来越穷,消费者支出必将受到抑制,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   即使控制了直接的金融蔓延,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可能产生心理蔓延,特别是房价的重估。尽管在美国不计后果向高风险借款人放贷的规模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大,房价的膨胀一直比美国更为严重,英国、西班牙等国更容易受到房价泡沫破灭的打击。   另外,《经济学家》还指出,全球经济抵御美国经济疲软的能力也不应被夸大。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必然将损害其他地区的经济。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现在我们国家头等的经济大事就是保增长,促就业。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2023-07-11 12:12:281

证券市场上类似“327国债期货事件”的重大事件有哪些,或者一些大公司或者个人在关于证券投资上的失败事件

1、最著名的逼仓典型——327国债 国债期货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推出,只向证券商自营开放,后来才向公众开放。进入一九九年、一九九五年达到其鼎盛期。也在其鼎盛期出现两个风险事件,“314”、 “ 327”国债期货事件,最引人注目的是“327”事件,有关当事人至今还在押中   随“327”国债贴息消息明朗及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财政部新债发行量消息公开,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封盘失败后蓄意违规,十六点二十二分开始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327合约暴跌3.8元,当日开仓多头全线爆仓。事后有关方面宣布这个时段交易无效,并将蓄意违规者管金生逮捕入狱。国债期货严重透支交易是期货市场违规操纵最极端表现,是对整个市场的愚弄,为市场各方不难容忍,有关人员为此失出了沉重代价。 助长327事件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泛用保证金制度,国债期货收取的保证金率仅为1%,过低的保证金助长了投机气氛也使每日无负债制度难于维持,市场结算风险骤然增大。 二、国债市场不具备开发期货品种的条件,市场化程度不够,没有利率市场化使期货成为竞猜贴补率的游戏,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无从谈起。327事件直接触发监管者的神经,整个市场掀起加强风险管理之风,各项制度措施纷纷出台。 2. 顺势逼仓典型——粳米事件 粳米事件发生于一九九四年七月至十月间。当时粳米期货在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市场双方围绕国家宏观平抑粮价与自然灾害影响认识不同产生了严重的判断分歧,双方持仓不断扩大,出现期货价格上涨和多逼空迹象。   其间交易所出台过停市、限制持仓、强制性减仓等措施,但无法抑制因灾情加重带来的粮价上涨,当然交易所较宽松的最高价限制也助长了期价上涨。与其前采取措施带来的回落价相比,八月份粳米期货价格大多上涨200元/吨,以9503合约为例已上涨2400元/吨,而这年春节前后价格不过1900元/吨而已。九月初有关部门召开一系列平抑粮价会议,粳米期货曾出现价格连续四天跌板行情来,但上海粮交所公布缩小涨跌停板额至10元及取消最高限价消息下,粳米期价又出现连续涨停板现象。十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暂停粳米期货请示,粳米期价终于停盘,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粳米期货逼仓表面上看有基本面支持如灾情加重带来减产预期,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不得到认同,人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预期上涨心理,这种心理助涨期货价也助涨了现货价,为了抑制这种心理漫延保持粮价在宏观调控下的稳定,有关方面采取关停措施。 3、一个并非例外的逼仓事件——棕榈油空逼多   历史上中国风险事件大多以多逼空方式出现,现货供应紧张及投机资本庞大常促使多逼仓局面形成,但是多逼仓又多以失败方式出现,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常运用其它手段对价格进行干预,使得多逼空容易遭遇政策风险。一九九五年发生的棕榈油事件却以空逼多的方式出现,决定这种逼仓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现货供应充足及投机资本过小。   一九九五年三月,某券商资金凭一已之力与力量庞大的进口商在中商M506合约上展开对峙。当时基本面条件对多头是十分不利的,先不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有所回落,国内期货监管工作也以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为重点,在政策风险及不利的现货市场面前,多头只有一条路——平仓离场,现货套利优势及投机打压使得多头离场之途难上加难,以连续跌和扩大跌停方式使市场价格很快从9300元/吨下跌至7200元/吨。棕榈油506是空逼多典型。   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基本面方面的,也有市场主体结构单一方面的,仅靠一个投机大户是难于承提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的,逆势操纵使风险累积加大,使自已不能全身而退,一个纯进口产品不利于期货市场正常运行也是重要原因。 4、开处罚市场操纵者先例——“籼米事件”   籼米事件也称“金创”事件,将风险事件与期货经纪公司联系在一起,正突出事件的特殊性。“籼米事件”发生于一九九五年广联交易所。受国家宏观调控、夏粮丰收及交易所临时保证金政策影响,九五年十月,广联籼米9511合约回落至2750元/吨附近,市场多头不甘于被套,10月中旬,以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为主的多头,利用注册仓单较少的消息,强拉籼米9511合约期价,三个涨停板之后,期价又重回到至3050元/吨附近,持仓量剧增,随后受现货保值商抛压,期货在高位振荡,十月十九日市场价格仍维持在相对高位,且持仓量巨大,当天收盘交易所作出处罚多头三家违规会员的决定,此后行情逆转。十月二十四日广联所协议平仓,十一月二十日9511合约摘牌,收盘价为2301元/吨。   这次籼米事件开创了中国期货交易所在合约仍在交易中对违规操纵者进行处罚的先例。十月十九日交易所作出处罚决定,十一月三日中国证监会吊销广东金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营业资格,它表明人们对市场操纵行为已经深恶痛绝。 在合约交易还在进行中对市场操纵作处罚,这对交易所的要求是很高的,既需要有勇气也需要有明确的判断方法,好在当时作出这种判断并不难,价格异动是一个重要指标,短时间上涨猛且缺乏基本面支持,其次多头持仓高度集中,有明目张胆操纵之表现。这次处罚正面影响是对市场操纵者造成威慑作用,整顿了市场秩序,但市场操纵也从显在走向隐蔽,集中操纵转向分仓操纵,查处难度有所加强。 5、成为逼仓经典的“天津红”   天津红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在天津联合交易所上市。逼仓事件发生于507合约上,当时乘价格回落至3800元/吨附近之时,多头策划一轮逼仓行情,一方面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期货上大量买入,一九九五年五月中旬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明显放大,六月初多头主力强拉价格,出现两个涨停板,价格涨至5151元/吨,随即交易所提高保证金以抑制过度投机,但仍然难于控制局面,最后只有通过终端停机和停市方式要求双方平仓来解决问题。   “天津红507事件”其典型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逼仓事件与国际市场逼仓定义完全一致,国际市场定义逼仓在可交割的现货较少的情况下,市场主力控制了现货,又在期货市场上大量买入,从而达到操纵期货谋取暴利目的,这种逼仓行为在国际市场上是违法的。天律红小豆逼仓手法与国际市场逼仓是一样的,而天律红小豆属于小品种,逼仓很容易发生。二、逼仓行为造成的价格异动十分明显,不考虑基本面影响的情形下出现两个涨停板,时间短获利空间大,显示出时间与空间不对称性,“逼”的意义突出,人们称这种逼仓为硬逼仓。或者因为这个特征表现具有严重的负面性,交易所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制止,从而导致后来逼仓行为特征发生变化,后来的逼仓显得温和些,不急迫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对称,人们把后来逼仓叫做软逼仓,近期沪胶0407事件市场就视其为软逼仓,而有关方面却因为没有出现连续涨跌停否定其逼仓性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硬逼仓还是软逼仓,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市场操纵、扭曲价格、谋取暴利的行为,多以符合国际市场逼仓定义为基本特征。   小品种特征加上交割交易制度不完善使红小豆逼仓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苏州商品交易所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推出红小豆期货,现货市场低迷及交割标准过低原因致使期货市场连创新低。但在苏交所宣布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及公布实际库存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期货出现了大涨,以9602合约为例在十二月仅一个月时间期货从3690元/吨涨至5325元/吨,不少空头套保者遭遇了爆仓命运。一九九六年一月在中国证监会要求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新仓的政策干预下及苏交所强行平仓政策作用下,期货发生逆转。三月八日证监会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苏州红小豆事件使库存向天津转移。这时天联所却规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的政策。期价超跌和限量交割政策为另一轮逼仓行情创造了条件,九六年第一季度天津红小豆9609事件发生并立即受到中国证监会查处。
2023-07-11 12:12:374

有没有期货庄家在某个品种失手被埋的例子?

我不知道我讲的这三家公司,算不算是题主所认为的那种所谓的“ 庄家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粮)、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日本排名第三的财阀集团住友家族..... 要问这三家公司有什么关系? 答案: 都曾试图控制市场,结果造成巨亏,甚至是拖垮了公司,直接倒闭 。 这些机构都曾在期货市场上被人们所记住,不为别的,都是因为试图操纵市场,最后落得大亏,爆仓出局的结果。 中储粮操盘手 刘其兵,亏损9.2亿元(官方) 2003年,铜期货大牛市还未启动,刘其兵在之前铜价从1000多美元涨到3000美元,给国储确实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当国际铜价冲到3000美元的新高后,刘其兵一反常态,决意做空,曾经有人劝阻他放弃做空,但他始终很坚决。 2004年10月,LME铜价一天暴跌10%后,决定放手最后一搏的刘其兵大量卖出看涨期权,但国际铜价并未随他愿而是一路攀高,直接冲破4000美元/吨,此时刘其兵的账面亏损已达6.06亿美元。 之后,刘其兵此后留下一份遗书失踪。2005年10月,刘其兵在云南被抓获归案,获刑7年。 中航油从潜亏580万美元到亏损5.5亿美元 中航油巨亏的原因在于 2003年下半年 国际油价在40多美元时,卖出了大量的看涨期权, 初期获利, 并且没有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中航油没有及时止损,反而不断追加保证金,2004年一季度中航油持仓账面亏损580万美元,二季度 账面亏损增至3000万美元。 为避免在账目上出现实际亏损,公司决定将交割日期延后至2005及2006年,再加大投资,希望油价回落时可翻身,最终油价攀升至每桶55.67美元时没有资金支持,不得不“暴仓”。 “铜先生”在伦敦亏掉40个亿 住友家族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1996年6月,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终结了这一传承了16代传人的家族,从此淡出日本财富 历史 。 滨中泰男的错误是利用公司的名义以私人账户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这在铜价上涨之时无疑是获利的,滨中泰男曾经为此暗喜。但是自1995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跌再跌,从每吨3075美元,下跌到1996年初2600美元以下。 铜价的连续下挫使得滨中泰男的多头头寸赢利不仅损失殆尽,而且造成了住友商社带来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 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每年都会有许多,只不过有些我们耳熟能详,有些我们不知道罢了。 在回答庄家是怎么被埋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先讨论一下何谓庄家! 在期货市场,由于持仓量的限制和监管的介入,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在股票市场哪种能够持仓占到流通比例60%以上甚至更高的绝对庄家了。有的只是资金量比较大,持仓量比较大的一些主力。因此把期货市场的主力投资者再称为庄家显然是不合适的。 在同一个期货品种上,会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资金量较大的主力,他们的目的是互不相同的,有的做套保,有的做基差,有的纯粹投机。因此,期货主力们就如战国时代国家混战一样,没有谁能够敢站出来说他能够左右涨跌。 这样的话,不同主力在进行操盘时,总有一部分会站在多头的一方,而另一部分站在空头的一方。而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因此,优秀的主力在操盘时,会借力打力,会利用“势”甚至造势。主力在驱动行情发展时,会在一些关键点位用大手笔进行冲击,引导市场共同发力,以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而当环境条件不利时,明智的主力会选择韬光养晦,伺机而动。如果突然变天,明智的主力甚至会毫不犹豫平仓逃跑甚至反手。 因此,主力并不是万能的,当一波趋势性的行情走完时,有一部分主力盈利,必定也有另外一些主力亏损甚至爆仓! 下面我将举例一些庄家或主力被埋的例子。 例1 传统股票市场的庄家被埋(德隆系覆灭)-南方建材(现名浙商中拓),湘火炬 在那个年代,股票市场基本上全是单庄控盘,庄家操盘空间很大,如果发现外部不明资金,庄家可以连续砸数个跌停让你割肉。但即使这样,庄家也不是万能的。由于大势环境不好,市场交投清淡,大部分散户离场,庄家由于是抵押融资的钱,必须硬挺价格护盘,结果每次护盘,散户都跑一批,庄家的仓位越持越大,而散户越走越少,最后形成死庄。死庄的走势特点就是交投非常清淡,K线上下带刺,极不自然。为了自救,这个庄家利用外部环境造了一些势(新闻、股评推荐等),并且在盘口连续拉升吸引注意力,等到最后一次拉升的时候,庄家突然变脸,反手按到跌停,但是绝不封死,之后连续下跌,每天开盘就跌,但 就是不跌停,给人希望 ,任谁买入,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套。之后在1点支撑位给出一根长下影阳线,再次给人希望, 吸引抄底和补仓的人 ,第二天一开盘直接把价格按下去,不给人出来的机会,之后一直把价格按到一个超跌价位。这时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庄家瞬间把价格拉到涨停但就是不封死(2处放出巨大成交量),吸引大量买盘涌入(这时跟风的和补仓的大量涌入),庄家借机出货套现,等到出货差不多时,涨停收盘。第二天把手里的剩下的货不论价格尽量出,最终形成跌停。之后连续挂跌停出完剩下的仓位(此时的跌停已经是空杀空了)。此战为经典庄家自救战。但是另外一个德隆系的湘火炬就不行了,直接崩了下来。 例2 期货名人逍遥刘强-股指期货IF 大家都知道,15年的杠杆牛来也快,去也快。当年的私募基金掌舵人刘先生并没有认为趋势会如此之快发生反转。在图中位置重仓做多,后续短短数个交易日就造成爆仓。 例3 期货大佬付晓军 最后,用一句诗来结束:想当年,多少英雄好汉,故垒西边? by走出死海 整理了一些例子,这些都是当时活跃在一些网络论坛中的期货交易人士,其中部分还是在当时很牛、有影响力的期货人,看看后来发生的一些事,希望能为我们带来思考和启发。 01上海战斗队的“糖王” 在08年时从3800重仓多糖一直到3279止损,亏得无事浑身冒出汗,见糖就怕,谈甜色变,誓不碰糖。一碰糖就要去马路上裸奔。 悲惨吧,这都是期货害的。 02和大爷---自称“玉米王中王” 901玉米从2040做满仓多,加5次保证金。一直做到1708止损,刚止损马上就反弹,气得卧床三日,从此玉米不敢做多,呆呆的看着玉米天天涨升。 又一个国家一级人才就这样被期货整傻了。 03吴发发---号称"期货基本面的特级大师" 走遍大江南北,从大豆到小麦,从玉米到棉花,从伧铜到上锌,说得头头是道,摸得清清楚楚,然而基本面研究再透也没有用,因为有时市场是非理性的,在08年初的时候他分析基本面时认为豆油过份上涨了,便重仓以10036做空一直空到13800止损。 输得连裤衩都不留,现流浪他乡,杳无音信。 一个月后,豆油一路暴跌,最低下跌到5900附近。 04长线是金---和讯第一个孔乙已式的人物。 在位时狂叫------我只要一手玉米,就可拥有整个世界,在08年7月份从玉米05合约的最高价1980重仓(就一手)做多,中间用自己的工资加了13次保证金,一直多到08年12月份的1470止损。 后眼睁睁的看着玉米越涨越高。 实盘没钱,只有嘴盘做多,现在连嘴盘也无力叫了,悲者长金,痛者长金。 05五万变千万---真正的期货怪才 做铜娄创佳绩,日赢五万,家常便饭,夺金目标----五万一年做到千万,狂称自已从闪电图上 探索 到期货赢利真蒂,于是天天满仓进出,日均发贴50次以上,导至整个和讯红眼病爆发。 但终因败在资金管理上,后来在铜的大起大落中,小五满仓操作上下来回吃巴撑暴了。 从此再也没他的消息了。 06多空---自称“我做多的品种,这品种只能涨” 此言何等的嚣张,不过以他在期市混十几年来看的确有点本事。07年底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豆涨势他也多进去了,太容易用得来的大财使他飘飘然,在08年3月14号,他认为大豆回调到位了,便以4500的高价重仓追多。 之后四个连续的爆跌,使这位期货王子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从此这个期货牛人就慢慢转型炒股去了,现在仍是以炒股为主。 07在人间---虽不是元老级国宝,但和讯一贴“我完全不懂很多人为什么会亏钱”,在和讯家喻户晓 他最特别的就是研究了一套“幽灵操作法,”,一时间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他奇怪别人为啥会亏钱?。无限的自信给这位灵王带来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下场,在08年9月份时以21000的价格重仓做多天胶。 一不小心两天留夜,来了两个大跌,但灵王自信还能大涨,后来的金融危机爆发便足足出现连续五天的跌停,把他打回人类原形,从此不碰期货。 回到工薪人间去了。 08期货神经质---期货界国宝元老,自称从上世纪90年代500元开始炒绿豆期货发家 一时家财万贯,从此相信一个消防队还不如自己一泡尿,后来沪铜大涨,“期货国宝”一路追杀。梦想创造第二次绿豆奇迹。06年6 月在沪铜84000的珠峰价上依然全仓做多。外出青岛 旅游 。一周后期货公司先后300个电话摧保证金。 此时“期货国宝”倘在海滩椅上已起不来了,对着大海发呆的双眼已获非正常人的本色。 贪心所害啊。后人戒之,后人戒之呀。 09呵呵888---虽是老股新期,但对和讯之影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信念振憾并杀死对手”是三8人生的佑铭心。并扬言我喜欢的地方,就是捡钱的地方,奉洋人大师巴非特,索罗斯为教父,相信三十八年的大牛将开始,在农品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白糖天价之上极力长线做多。 忽悠了众多的新手,亏暴了一大批跟随者,使整个和讯怨声连天,血醒遍地。 活活的被群小散骂得再也不见人影。 10老程---安徽亳州人 入市时也是几十万,两个多月赔完后成为经纪人,为把女房东开发成客户,采用了先用女房东发展暧昧关系,后拉其当客户的办法,女房东投了5万元,后来他也赔光了。 前前后后十几个客户都是女的,他真有这方面的本事! 后来老程离开期市,去年我在网上碰到他时他说在拉三轮车。 11做期货若烹小鲜---期货烹饪王 上世纪未上海金茂大厦一级厨师。后来接触期货,认为炒小菜不如炒期货。就拿了当月工资杀入期市。以他调油,盐,桨,醋之水平,小心翼翼的出入滚打,雪球越滚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胆大心高,贪心一发不可收拾,好在“烹王”为人不错,苍天照应,长、中、短线出击,时时收获非浅。 直接导之把调油,盐,桨,醋的小心炒法忘情的一一干二净。在大豆和白糖上一个劲地长线做多,跌了加多仓,再跌再加仓,眼巴巴看着大把大把的人民币交进期交所而坚不止损。 到现在连进入期货时的一个月工资也花为灰尽,万籁俱寂,梦想终究归于现实。 金茂大厦重现了一位一级炒手---炒菜的高手。 12孟浩然 听名字你就知道,这人具有诗人般气质,但实际上只是个中专毕业,是一家速冻食品厂文员。 他是被好友拉来期市,听了两堂课就上瘾了,投入5万元,委托一个经纪人给他做,那个经纪人给他赔了4000多元,他十分生气大骂经纪人无能,于是辞掉工作自己亲自做,他对RSI指标情有独钟,他最得意时一天挣过7000元,他全身心投入,他最爱炒短线,自称短线侠客,资金忽大忽小,但总体是不断缩水的。 他暴过两次仓,第三次他投入最多是10万元,全是亲戚朋友处借来的,他在我们当中最有名的名言是:"这个市场不能没有我"! 但是,当他又快没钱"醒悟"地告诉我们:"期货不能炒短线"! 他是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期市的。 13云从龙 从18500开始空棉,一直空到30000时才抗不住砍掉。 亏完了全部的现金,中间还卖了一套房子以追加保证金。 期货梦也从此结束了。 从上面这些人的结局中,我们自然容易悟出几个道理: 第一,不能逆势操作,在火火的牛市中,或者在熊熊的熊市中,凭借着自认为的见顶或见底,那是寻死的,就像某年铁矿石、橡胶、螺纹等跌跌不休的品种,逆势就是寻死。必须等到弓箭之末,等到势消耗殆尽,出现转势,方可做。 第二,不止损,逆势不可怕,可怕的是逆势不止损,在牛市或熊市中抄底摸高,死不认错,或者亏红了眼,干脆做起了鸵鸟,则就是等死。 第三,重仓。对于期货而言,由于杠杆效用,时机很重要,重仓的话,上下个10%,就基本上爆仓了,而上下10%是太正常不过了,所以等到市场按照你的预期行走的时候,你已经死掉了。所以对于选择时机能力不行的人而言,轻仓反而是一条路。 第四,我认为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谦虚,有敬畏之心,敬畏市场,保持低调、谦卑的心态,不可过于张扬。上面的这些人之所以死亡,无一不是高大、自负,赚了大钱,沾沾自喜,自以为已手握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结局就是他们自己亡。 最后我要说:之所以能在期货中生存了十多年,当然除了努力之外,还有,就是一直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时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无论是打了大胜仗,赚了多大的钱,心理面一直保持着敬畏。 当你有了这颗心态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所遇到的许多交易问题,比如重仓、频繁交易、不止损,还有不努力、赌博,等等,都会自然消失。 道理,就是这些道理。看起来每个人都知道,但是从结果就能看得出谁是"混子“。 仅处于知道的地步,还远远不够。 好多例子 多年前的浙系资金与国企资金对打 当然有了 就拿最近玻璃2101合约来说,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上涨趋势没有改变之际。时间点在8.11-8.20日 8.31-9.2日 空头抓住2009即将进入交割月之际,两次做套并抓住机会在高位套住老庄主力多头,导致老庄多头联合阵线土崩瓦解,最终形成多杀多,散空大量进场,空头座山观虎斗顺利在8.21和9.4日 两次让多头主动砍仓到跌停板,并在第二次9.4日跌停后,瞬间平空推开跌停板,自己全身而退。结束了新庄击败老庄的过程。 在我国的期货 历史 上,有一段时间是众多交易所共同生长的“期货战国时代”。 那时期货市场上很多品种都闹出过乱子。而那些乱子,很多又都是大资金互为对手的攻伐所致。 最有名是是“327国债事件”。当然我们知道,失手被埋的是管金生。 除此之外还有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郑州绿豆等等,在这些案例中都有庄家的身影,也都有庄家翻车的身影。 只要存于者的持仓量或资金量巨大,也可以定义为庄家吧。但是,而今期货市场的成交量巨大。如果庄家判断错误,也是会付出巨大代价的。至于现在庄家失手被埋的例子,我暂时还想不起来。等我想起来再补充吧。 我先讲一个著名的白银期货案,地点是漂亮国,操纵者是亨特兄弟,他们亨特家族是非常有名的,靠石油和赛马赚取了大量的财富,然后他们进军期货行业,因为七十年代末期,白银价格非常低,只有两美元左右,他们开始做多,后来还联系到沙特,他们对白银期货市场控盘了,价格一路上涨,实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上涨,美政府不得不出面干涉,然而这两兄弟以为自己可以和大势作对,可以一直涨,我看文章的时候,也想不到这两兄弟究竟要什么价格平仓获利。 随着他们政府的干涉和谈话,白银价格岌岌可危,那些发现白银上涨,并跟随做多者,纷纷获利平仓出局。但是这两兄弟依然逆势买入,他们甚至到了举债买入的阶段,依旧不罢手,不平仓。但是他们再也撑不起起市场了。不得不低位平仓,并拿出自己最好的资产,才填补了自己的亏空。他们家族财富也被迫在财富榜上下降很多,并沉寂很久。 还有我前段时间看到的327国债期货事件,他们也是一方逆势做空,利用当时的交易漏洞,开出巨量空单,然后被迫平仓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还有很多事件,比如早期咖啡期货,也是几个期货大公司联合做庄,但是他们多空斗法,却让现货套保者实盘交割获利,而他们自己却只能两败俱伤的认输。以及胶板期货,也是如此。因为当时的期货交易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散户少,都是新品上市,所以巨量资金博弈,是非常容易把自己玩死的,因为散户少,盘子小,还有现货的冲击,他们要么操纵现货市场逼多,要么逼空。总之,和大势作对,妄想操纵市场的,都被市场狠狠的教育了。 如今随着期货法,期货交易的完善,已经很难再见市场操纵。但是早期不完善的时候,还是被居心不良者钻了空子,当然他们的结局,就是被市场惩罚了,得不偿失。因此,朋友,请你记住,金融投资也好,投机也罢,都要追随大势,适可而止,认清市场,认清自己,千万不要被妄想把自己的交易生涯弄没了。 期货不像股票一样能够控盘,因为期货的盘子可以无限大。有买的有卖的就会成交。而且长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做空。一般炒股票容易出现庄家,因为股票的盘是有有限度的。可以控盘。期货没有庄家也可以说人人都是庄家。期货只有趋势。只有跟随趋势才能够赚大钱。如果想控制期货的价格那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曾经的股票大作手利费莫尔几次爆仓几次崛起,最后还是饮弹自尽。还有中航油的陈久霖。 在期货市场里有庄家吗,个人感觉没有股票市场里那种庄家,最多也就是资金实力强的机构。而这些机构未必就一定会比散户操作的好,毕竟期货市场是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不是哪个机构可以左右的。 那一年的甲醇穿仓事故 你可以去查查。套保失败直接三板摁死倒。欠期货公司保证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2023-07-11 12:12:452

周正毅被通缉!上海前首富如何控制四家上市公司 背后有神秘力量?

作者:周远征 18年前的5月25日下午,上海逸和龙柏酒店,上海滩首富周正毅与一位来自北京的神秘人相谈甚欢,他夸下海口说要投资数十亿给这人所在的集团。 这是他失联前的最后一次商务会谈。不久,周正毅被有关部门控制。 消息不胫而走,周正毅实际控制的内港两地四家上市公司遭遇了持续多日的暴跌。 2003年5月29日,周正毅控制的港股公司上海地产(00076.HK,已退市)却声称,并不知悉扣留事宜。 然而,纸包不住火。几天后,上海市有关方面证实了农凯集团掌门人周正毅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2006年5月26日,仅仅服刑三年就被提前释放的周正毅从“提篮桥监狱”出来。不久,他再次东窗事发,被判刑16年,二进宫。 祖籍江苏无锡、成长于杨浦棚户区的上海滩首富,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至今,中国香港廉政公署依然将其列为被通缉人士,理由是:串谋诈骗和公司董事作出虚假陈述。 当年他如何成为内港两地四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成为了资本市场至今难解的谜题。 征探君十余年来在沪港两地,对一些尘封已久的资本事件展开调研,将推出系列调研报告。 上海一中院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周正毅出生于1961年4月23日,江苏无锡人,高中文化。中国香港廉政公署已经挂了十多年的公开通缉令中,周正毅持有中国香港身份证,皮肤白皙。 从小在上海杨浦区长大的周正毅素来胆大,在街坊眼里他是一个不省心的孩子。周正毅早期发家的 历史 扑朔迷离。各种发家版本以周正毅和“准太太”毛玉萍接受专访的方式呈现。其中,比较多的说法是周正毅曾经前往东瀛,售卖101洗发水。 101洗发水对于东瀛脱发者是福音。日本脱发率高达27%以上,高居亚洲第一。据说前北京首富李晓华也是通过在日本售卖这种洗发水,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北京、上海两大前首富除了卖洗发水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喜欢豪车。 1997年,上海花园酒店里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交车仪式。时年36岁的周正毅,成为了上海第一辆法拉利车主。从此,耀眼的红色法拉利经常停在黄河路上的阿毛炖品大酒楼门前。 那个时候的周正毅,已经在上海、中国香港拥有多家公司,资本市场玩得风生水起。喜欢被人叫周公子的他自述, “当时大概是1995、1996年,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就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职工股,应该有五六十家(上市公司),那时国企员工通常要现金不要股票,他们将股票全部卖给我们,等到一上市,就由几元升到几十元,当时炒买上市国企的人,个个都赚大钱的。”他提到的这些国有股中, 还包括了时下依然红火的格力(000651 SZ)。不得不佩服,周正毅卓越的投资能力。 买了法拉利,强广告效应下阿毛炖品生意越来越好。周正毅与同在附近开设海鲜大酒楼的一位陈姓人士也越走越近。周正毅在上海滩的生意也即将迎来一个更辉煌的农凯系时代。 1997年11月,一家名叫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凯集团”)的企业成立。股东名单中,有一家名叫上海正艺的装饰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正毅;股东上海申花茂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则是刘根书。刘根书是谁?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昔日的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的弟弟。 刘根山与周正毅很早就认识,算是街坊邻居。1957年出生的刘根山,有上海公路大王之称,2004年刘根山在胡润中国百富榜上排名36位,曾经担任上海茂盛集团、H股上市公司茂盛控股董事局主席,并投资了多条高速公路。他与周正毅,将会在地产、高速路等领域交集。那时候,朋友圈或许是某些富豪发家的第一生产力。 设立农凯集团后,周正毅出任了这家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最初由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上海正艺等七家公司投资设立,注册资金一亿元。不久,这家公司将成为周正毅在房地产和资本乾坤大挪移的旗舰。 周正毅投资上海地产,眼光独到,他收购了一系列烂尾楼,大赚特赚。在“伦敦伯爵豪园”项目上,周正毅自言大赚了5个亿。 他想成为上海地产之王。 在资本市场屡有斩获的周正毅,也有失手的时候。遭遇97年亚洲金融危机洗劫后,周正毅耐心等待重新出击时刻。 农凯集团之后,他又陆续成立一系列公司,庞大的农凯系初露端倪。 一系列隐秘的资本布局很快展开。 徐工 科技 (000425.SZ)被他纳入了狩猎名单。1999年8月18日,徐工 科技 内部职工股开始上市流通,周正毅立即出击。 经过一番巧妙的收购后,周正毅一度控制了徐工 科技 八成流通股。他坐庄徐工 科技 的“总部”是西南证券上海定西路营业部,只是,意图成为徐工 科技 实控人的图谋,并未成功。那个时代,一些国企控制权被所谓民企巧取豪夺。但是,依然有一些负责任的国企人坚守和抵抗,并且带领公司走出了困境。 周正毅事发后,上海农商行通过诉讼,直到2011年初才将农凯系各类公司持有的徐工 科技 流通股全部接盘。接盘之后的上海农商行,跃居徐工 科技 第二大股东,持股4.89%。 发现搞流通股难以控制上市公司后,他改弦易辙锁定了两只上海本地股:海鸟发展(600634.SH,已退市)、英雄股份(600844.SH,现更名为丹化 科技 )。 2000年9月7日,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 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注册成立。 成立的第二天,这家公司就把1992年上市的海鸟发展吞并了 。故事怎么发生的? 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海鸟发展依然保持了强劲势头。1999年该公司被评为上海市区、县工业百强企业,位列第46位,主营业务收入2.58亿元,主营业务利润632万元。 这家公司正在投入巨资建设商住项目海鸟大厦,未来可期。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这是一家优质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资。 “海鸟”被猎人瞄准了。熟悉周正毅的人都清楚,他想做的事情会千方百计去做到。 2000年9月8日,海鸟发展第一大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与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1.57亿元将海鸟发展26%的股份转让给了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这次重组,异常迅速。2000年10月,相关股权转让就完成,随后,上海东宏相关人士进入海鸟发展董事会,成功掌控了该公司。 蹊跷的是,彼时海鸟发展的公告里面,并未披露上海东宏由周正毅实际控制。直到周正毅被有关部门带走后,海鸟发展还义正言辞地否认周正毅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随着周正毅相关涉案信息披露,海鸟发展被狠狠打了脸。 周正毅隐藏了实控人身份进而控制海鸟发展后,不但采取关联交易将上海农凯旗下房地产公司注入海鸟发展,还不断通过海鸟发展买入房地产项目。 这家电子企业变身成了房地产企业。 简单粗暴的违规担保也发生在周正毅入主后。只是,直到2004年8月,这些事情才被披露。闻知细节的股民感到震惊,上市公司还能这么胡来么? 征探君简单说下这个违规担保的情况。2002年底,上海农凯向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申请总额约5.5亿的信用贷款,其中,有约2.7亿的商票贴现和借款,由上海农凯的关联企业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提供担保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还要求上海农凯安排其所控制的海鸟发展追加担保。 这一担保情况,最初海鸟发展是知晓的。在内部强烈反对下,担保事项并未能够提交给董事会讨论。毕竟,那时候海鸟发展还不承认农凯系是公司实控人,为什么要上市公司帮一个外人去承担几个亿的担保责任呢? 然而,在上海农凯施压下,2002年底至2003年初期间,海鸟发展还是在相关担保合同及票据上加盖了公章。加盖公章一事,时任公司董事长、周正毅干将唐海根是知晓的。海鸟发展无疑在这个事情上层层失守,最终酿成了大错。 周正毅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的菜地割得溜溜转,用上市公司担保换来的钱去解决农凯系资金问题。 欲望不断膨胀的周正毅这时还瞄准了另外几个猎物。被视为早期上海工业骄傲的英雄股份(600844,SH,后数度易手,现名丹化 科技 ),即将被他攫在手中。 2001年6月13日,英雄股份否认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轻工”)将转让持有的国有股一事。 生产英雄钢笔的英雄股份难道是遇到了经营困境,被迫找下家?事实并非如此。2000年英雄股份收入4个多亿,利润也有一千多万,银行账户上还趴着大几千万现金。 听闻有重组,二级市场的炒作,自然是热闹非凡。那时候,炒家都喜欢把上市公司否认的消息反过来想。英雄股份一时被炒家们弄得风生水起。 几个月后,英雄股份的控股股东上海轻工与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投”,国有独资),于2001年11月21日签署了《关于英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份转让协议》。 征探君发现,这一次跟周正毅进入海鸟发展一样,一开始看不到周正毅的身影。 秘密是藏不住的。 很快,英雄股份就与周正毅实际控制的海鸟发展签订了《互为担保协议》,签订时间是2002年1月24日。 这并不奇怪,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只是它与周正毅的农凯系渊源很深。毕竟,上海农凯成立之时,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就是其发起人。 只是说好的国资来入主,后面怎么就能这么轻易变样呢? 2002年9月开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更。最终,周正毅控制的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华信投资分别成为了英雄股份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则成为第三大股东。英雄股份就这么顺利地被周正毅收编。 其间,英雄股份还顺利收购了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周正毅控制的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持有的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100%股权。 最终,英雄股份也更名为大盈股份。 周正毅煞费苦心的入主带给了英雄股份什么呢?许多事,潮退了才知道。 周正毅被控制后,大盈股份在2004年报中发布了又一个让股民愕然的信息: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直接和间接占用公司资金 7.13 亿元,其中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农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直 接和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3.12 亿元;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下属的关联企业 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3.92 亿元;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下属的关联企业占用上市公司资0.09 亿元。 周正毅入主的原因揭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用上市公司担保套取大量贷款! 一路绿灯下,英雄股份引入的是一群虎狼! 那些年,一些人在围猎下,纷纷沦陷。一些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神奇转换,其实往往背后有神秘力量左右。多年来,征探君也在持续追踪研究。 上海滩的资本舞蹈,让周正毅欣喜欲狂。 2002年,他和毛玉萍开始重点进攻中国香港资本市场。那些年,周正毅与中国香港女明星的故事不时流传。 风流倜傥的周公子,成为了香江名人。 “竟花光这运气,到这日才发现,曾呼吸过空气“(2002年中国香港十大金曲 陈奕迅《明年今日》)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正毅从2002年1月开始,不到半年时间就相继拿下了中国香港两家上市公司:盈荣集团(01104.HK,现为亚太资源)和建联通(即上海地产,00067.HK,已退市)。 2002年1月,周正毅透过一家全资拥有的BVI注册公司Angel Field Limited,以6180万港币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盈荣集团(后改名“上海商贸”)74%的股权。这是一家高度控盘的公司。收购之前,该公司已发行股本中98.9%控制在10名投资者手里,其余由公众股东持有。 周正毅收购时,这家公司的业绩下滑,并持续亏损。2001年亏损高达4000多万港元。 缘何要当接盘侠呢?周正毅自然有他的企图。 这得从周正毅擅长的电解铜交易讲起。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经过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上海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和终审判决,周正毅的许多秘密才得以公开。 检方指控,周正毅为了获取银行贴现资金,采取了虚构交易的方法。从1999年1月到2003年5月,周正毅安排农凯集团旗下各关联企业虚构购销合同,进行电解铜(注:由硫酸电解、阳极吸附而提炼出来的纯铜,工业价值很高,是金属期货交易中的重要品种)的循环交易。 审计报告显示,农凯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实际购销电解铜14.86万吨,最后形成账面购销的电解铜则达到199.7万余吨。其间,农凯集团旗下的16家企业之间,以及与利源公司之间,共计虚开增值税发票4.02万份,形成245个循环!其中直接用于申请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增值税发票8400余份。 通过这种方式,农凯集团向银行贴现84.22亿余元,扣除利息后实得82.3亿余元。这些资金中,有19.58亿元被投入证券公司账户炒股,有9.98亿元用于归还贷款,企业内部使用22.1亿元,其他款项则被用于归还到期票据款等。 意图跻身国际贸易集团的上海商贸在2002年,也恰恰进行的是金属交易。周正毅入主后,由于金属交易的开设,该公司营业额从2001年的3810万港币陡增到4.037亿港币。基本金属贸易带来了450万港币的盈利。基本金属的主要品种铜、铝等,国际市场基本金属交易以期货交易为主。 周正毅早在90年代就成立了一系列贸易公司进行包括基本金属在内的期货交易。他也被视为“327”国债事件中的受益者。那些年,不少神秘起家的富豪均把“327”当个筐,发达好像都与此有关。只是“327”事件的部分受益者,后来死于非命。 周正毅规划的五大产业就是进出口贸易(包含期货)、现代农业、房地产、基础设施、高 科技 产业。他一度还想收购期货经纪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商贸在周正毅掌控下,也试图不断拓展以电解铜为主的基本金属交易。可惜,好景不常在。周正毅和毛玉萍分别被内港有关部门带走后,上海商贸也被重组。 周正毅收购盈荣集团之后,瞄准了新的目标——建联通。 那时候,一位著名的中国香港壳王也发现了这个现金充裕的上市公司。建联通的股东背景显赫,穿透后是爱立信、和记黄埔等巨头的身影。 这位壳王对征探君回忆当年的收购细节时说:“我跟公司董事认识,这个壳也是我介绍给周正毅的,可是他最后没有付我中介费。”近二十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当年交易前后的许多细节,对周唾骂不已。 2001年底,建联通持有的现金上升到22.3亿港币。正在加速拓展的周正毅,对这个现金充足的公司异常兴奋。经过各方打探摸底后,周正毅下定决心要收购这家公司。然而,收购资金从哪里来呢? 2002年5月3日,建联通的主要股东与周正毅签订了相关协议,以超过15亿港币的价格同意出售建联通已发行股份的59.958%。周正毅实施收购的主体则是新农凯(离岸群岛设立的新农凯公司,由周正毅全资拥有,前称Global Town Limited) 。 周正毅还有钱支付15亿港币吗? 他被抓之后,关于这笔钱从何处来的谜底陆续被揭开。2003年5月28日,上海地产在澄清公司并无财政困难时,附带提及:“本公司主席兼控股股东周正毅已向本公司董事会确认,彼于2002年5月向一间财务机构取得银行贷款融资,以收购本公司控股股权,而所取得的股权全部抵押于财务机构。” 这个财务机构正是中银香港。 中银香港向周正毅旗下的新农凯提供了一项额度为21.07亿港元、为期一年(可续期半年)的过渡性贷款,作为新农凯收购建联通(上海地产)股权的资金。新农凯最终实际提取贷款金额17.7亿港元。 完成对建联通的收购之后,周正毅将建联通改名为上海地产,同时又装入了一系列上海的地产项目。他雄心勃勃地宣称,要让公司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物业发展商! 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踏马扬鞭的周正毅突然折戟。 周正毅被抓后,上海地产一系列问题爆发。上海地产也由中国香港高等法院指派了接管人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和进行各项处置。 接管人进入后发现,已经装入上海地产的上海龙柏酒店被抵押给农信社,用于贷款3.3亿。然而,董事会却并未对这一贷款进行授权和批准。 接管人派人前往上海进行管理,却遭遇了暴力阻碍。类似的接管故事,征探君看得多了。要想文明而优雅,需要时间来洗涤。 最终,上海地产在2005年选择了退 市。这只是周正毅控制的一系列上市公司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各种狗血剧,在那几年频频发生。 海鸟发展或许是周正毅旗下上市公司最惨的一个,继周正毅之后的两任接盘者都遭遇证监会谴责和处罚。海鸟发展而今已经成为了退市富控,即将结束坎坷的资本30年。 周正毅在今年4月的一次高调亮相后,突然安静了。那些年,资本市场发生的许多奇葩事,能够经得起倒查吗? 中国香港廉政公署对于周正毅的通缉,至今挂在官网:怀疑周与他人串谋诈骗两家公众上市公司的股东、香港联合交易所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像记忆的照片,绽放着欢笑;有你在的时光, 是如此美好。”(杨恭如 《如此美好》)周正毅,怕是再也回不了曾让他欢愉无比的中国香港!
2023-07-11 12:12:571

管金生的国债期货

“三二七事件”国债期货市场是1993年底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并经中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而设立的试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刺激国债市场,使国债能顺利地发出去。1992年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尉文渊到美国转了一圈,美国金融工具令人眼花缭乱但上交所是为股票设计的,市场又小,怕是承受不住期货。分析下来,风险不太大、又最稳定的当然是国债。国债是固定利率,风险会小一些;而国债期货能够促进国债市场的发行,也更容易得到上层的支持。尉文渊还有个小算盘:证监会刚成立,还管不到这一段,早干比晚干好。于是12月先开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的保证金定在2.5%。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由于其于1995年6月即将交收,现货保值贴补率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故一向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 1995年2月,市场传闻财政部可能要以148元的面值兑付327国债,而不是132元。但一向顺风顺水的管金生不这样看,财政部不会再割肉掏出16亿元来补贴327国债,管金生决定率领万国证券做空预计财政部将下调“保值贴补”这会导致市场大幅下挫。翻空做多势必令公司负债倒闭,偏要率领万国证券做空。结果传闻变成现实。1995年2月23日上午,财政部的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终于得到证实,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提高的比例比下调的幅度更大。1995年2月23日上午一开盘,有财政部背景的中经开公司(2002年6月因“严重违规经营”被央行“撤销”。几个月后中经开老总姜继增因“操纵市场罪”被送上法庭)大肆逼空万国证券,率领多方借利好掩杀过来,用80万口将前日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攻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万口攻到149.10元,又用100万口攻到150元,下午攻到151.98元。随后万国的同盟军辽国发突然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10分钟后涨了3.77元!327国债每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亿元!管金生急红了眼,什么都不顾了。下午4时22分,休市前的8分钟管金生做出避免公司倒闭的最疯狂举动:大举抛售债券期货,继续做空国债。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接近中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30!上交所尉文渊一身冷汗胆战心惊。收市后上交所紧急开会,争来争去,依然没有结论。晚上10点,尉文渊一个人跑到二楼贵宾室坐了一个小时。上交所当晚紧急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要赔60亿元;如果按147.40元计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这天中国证监会下令将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酿成了全世界注目的“327国债”事件。此事件也令尉文渊1995年8月主动下台。第二天,万国证券发生挤兑。2月27日和28日,上交所开设期货协议平仓专场27日,协议平仓只成交了7000多口,而327国债品种持仓量高达300多万口。2月28日,采取强行平仓,大约在151元左右140万口,327国债占85%以上。3月,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火力骤起。为什么这样一个没保证金、交易额达1400亿的交易能在上交所通过。尤其把327事件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串在一起,一个叫利森的20多岁的交易员玩期货,他贼大胆越权放天量,几分钟就把个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给玩倒了,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管理层:国债期货实在不好玩!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327”国债事件使拥有14亿资产的万国证券,瞬间损失国有资产9.6亿元。如此壮举,结束了他的中国证券业的职业生涯。据说,此事件后出现一次电视台节目时,许多老朋友竟然视而不见,如同陌生人。让他备感世态炎凉。1995年4月,管金生落寞辞职。挂职2月后,其经济犯罪问题开始败露。1995年5月19日,管金生在海南被捕,罪名为贪污、挪用公款40余万元,但没有违反期货交易规则的说辞。尉说,当时管金生若无出逃迹象可能不会被捕。当时的法律,贪污是要进监狱的。贪污100万元以上要吃枪子儿的,严重的渎职行为,证监会的权力只能够处罚,不能判刑。管金生押上万国几乎所有家当豪赌国债,结果满盘皆输。万国证券经此一仗,元气大伤,不久被重组。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17年徒刑,罪名是行贿、并在期货市场成立前数年里滥用公共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69万元。有人说,管金生是因“327”而生出祸端,却硬套了一个行贿的罪名,可谓张冠李戴。在他被判17年监禁之时,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万国证券也分崩离析。管金生时代就此划上休止符。
2023-07-11 12:13:051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牛市第一次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第二次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第三次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第四次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第五次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第六次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第七次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第八次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熊市:第一次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第二次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第三次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第四次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第五次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第六次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第七次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扩展资料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包括: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市与熊市
2023-07-11 12:13:191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2023-07-11 12:13:355

我有1000块94年的国债,我该怎么换!

一、国债期货原理 1、期货品种与现券品种 国债期货交易与现货(券)交易相对应,将财政部发行的流通中现券按照每三个月为1个期货品种,进行与现券相对应的期货交易。例如,财政部92年6月年利率9.50%发行的3年期国债(现券代号“923”)的到期日是1995年6 月30日,到期兑付128.50元。现券市场上交易价格以该券截止到交易日内含的累加利息为价值中枢波动,例如,1995年1月1日,按照单利计算(简化计算)该券内含价值为123.75元。随着持券时间推移,现券价格水涨船高,直到现券到期日那天,现券市场价格完全等于该券到期财政部兑付值128.50 元。在3年漫长的持券及现券交易过程中,国债期货按照每3个月为一个交割期,例如约定923券在1994年12月交割现券的,该期货代号“325”;约定 1995年3月交割现券的,该期货代号“327”;约定1995年6月交割现券的,期货代号“327”。“327”品种特殊,期货交割日就是现券到期日。 2、期货与现券之间套期保值原理 在期货交易中,理论上是套期保值交易,交易双方不会在期货到期日那天真的去交割,而是在到期日通过反向交易平仓了事,免去交割麻烦。套期保值举例:今天,1995年1月1日,“923”现券价格是123元,“326”期货(1995年3月到期)价格居然是128元,大大超过合理的持券利息;于是,我今天在现券市场按照123元买入“923”券,在期货市场按128元价格卖出“326”期货,现、期之间买卖价差5元;在空头价差套利压力下,“326”价格如果下跌,我在期货市场上空头平仓获利;“326”价格如果上涨,空头持券到期货到期日,按照当初卖出“326”的价格128元交割给多头,空头套期保值交割后,3个月内得到价差5元。 3、期货交易规定 国债期货交易数量按“口”交易,一“口”期货对应2万元面值的现券。价格按100元面值的现券,其期货价格是XXX元来表示。每一口保证金5百元。2万/=40倍,相当于在期货交易每投入1元钱,可以放大为购买40元倍的现券。倒过来,5百/2万=2.5%,保证金是期货的2.5%,期货价格每变动2.5%就是一个保证金的数目,即:以100元面值为价格基础的国债期货,价格每变动2.5元,赢的一方保证金翻1倍,输的一方保证金输得精光,一分不剩。 二、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的特殊现象 1、国债现货由冷渐热 国债在我国业界最初是被作为金融工具而不是投资工具使用的。我国早期国债发行通过行政渠道,90年代引入市场化发行,创造“承购包销团”制度,金融机构涌入国债发行市场,国债成为金融工具。(我能逃出国企财务处的魔爪,盲流到证券公司干回本专业的敲门砖,就是靠寄了一篇国债发行市场研究的豆腐块给证券公司老总,立刻被赏识,邀请我到证券公司国债部上班。我当时在豆腐块还提到,国债作为金融工具使用,改革步子应当迈得更大一些,允许商业银行将国债当做现金存到中央银行作为“二线准备金”使用,事过境迁,在当时银根紧缩的宏观调控背景下,该举动是放松银根,这项改革建议是否可接受,值得商榷。)国债热起来了。 2、“卖空”——94年的现券市场 中央紧缩银根后,市场上资金吃紧,国债被借贷市场赋予新的用法,现券“做空”。现券“做空”分三步,第一步,金融机构之间互相借券,借方向出借方付一笔现券手续费,把“承购包销团”或财政系统保管的滞销国债的现券借出来,约定一定时间后原券奉还;第二步,“卖空”后贷出资金,借方通过业务渠道将借来的国债现券卖出去,甚至打折卖,银行是主要买家。获得现金后以市场高息贷出。第三步,收贷、买券、还券,流程结束。这一“卖空”流程,收贷、还券是“惊险一跃”,事后在收贷、还券上纠纷不断。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卷入这一规避国家紧缩银根利率管制的交易活动。 我在研究现券交易中发现一个分割市场的价差现象,上交所的国债价格与场外分割的市场间往往存在价格差,有时候场外高于场内,有时候场内高于场外,只要价格差存在,套利就存在,从1994年开始,上交所的现券价格引起市场注意,开始成为现券场外交易指导价格。 3、“逼空”——1994年的期货市场 1994年底,上交所国债期货爆发第一次“314逼空”事件,国债期货价格与现券价格的价格差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价格差就有套利,市场也应当看到套利空间,可是“逼空”为什么会存在呢?在北京证券交易中心组织的一次国债期货培训班上,我听了中经开上海交易部徐经理女士的讲课,明白了期货“逼空”原理。 首先,徐老师解释道,以“势”取胜,“造势”就赢。接着解释道,“势”在多方,原理是多方可以交得出来的钱可比空方可以交得出来的券,要多得多。多方挟钱势,狂卷拉高期货价格,赶在期货到期空头要交券前就把空头拉爆,逼其离场;爆仓空头被迫平仓离场之时,操作上就是买多平仓,又加剧了多头拉升气势,人有多大胆,钱有多高产!多头有钱,空头也有钱,要是空头死追不放手,保证金追得上怎么办?不怕,多头可以不计价格地把货吃进来,等到现券交割的那一天,市场上根本没那么多可供交割的券! 疯狂的多头! 空头能交得出来的券,总量是有限的,多头交得出来的钱,总量是无可限量的,交易双方多空地位先天性不平等。交易所并不是不明白“逼空”原理,防范“逼空”做出一些限制措施,一是混合交券制度,例如交割的是923 券,空头可以用925券来代替,在交割这一天,上交所公布各券种的换算比例,实施混合交券,防止“逼空”。二是最高仓位制度,防止市场仓位(交割量)超出已发行现券的实际数量。例如,上交所开给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万国和中经开两家的最高仓位分别都是50万口,这意味着多空对搏的双方如果都遵守交易所的规矩,双方即使50万口全部交割,这两家之间交割的现券不过100亿的面值而已,而流通在外的现券有数千亿!况且,财政部陆续发行新国债,按照上交所混合交券制度,空头拿新发行国债来交割足矣。 4、保值帖补率 加上套期保值率以后,期货价格的中枢线失去了现货价格的牵制,因为现货的到期兑付值按照约定利率兑付外,还加上一块保值贴补率,现在谁也搞不明白现货的到期兑付值,就搞不明白期货价格的中枢了。 没有保值帖补率这个变数,国债期货价格盯住现券的内含价值,期货价格偏离现券价值,套利就出现,越是“逼空”,期货价格偏离现券价值越远,套利空间越大。多头有多头的理由,空头有空头的理由,空头如果捱到了交割日真的把券交出来,疯狂“逼空”的多头可就傻了,真的要“疯狂跳楼”了。市场套利是市场均衡的自动平衡器。可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现券的内在价值了,期货价格从此成了纯粹堵点数压大小那般的赌博,堵一堵现券加上保值贴补率以后,兑付值是多少。注意,期货价格每变动2.5元,保证金则变动1倍或一扫而光。1994年底,第一次“314逼空”事件后,股票市场的游资发现了期货的奥妙,游资退出股票涌入国债期货。 每月公布一次的保值贴补率成为国债期货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价格变动指标,从而使我国的国债期货由利率期货演变成一种不完全的通货膨胀期货。于是,国债期货交易成了保值贴补率的“竞猜游戏”,交易者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推算保贴率,而依据据称来自财政部的“消息”影响市场也成了多空孤注一掷的筹码。不过,即使加上保值贴补率,现券的多头(现货持券)在期货市场做空头(期货卖券)的套期保值机制仍然存在。市场在多头与空头之间自动平衡。 三、1995年2月23日 1、春节后多空对峙 1995年,这年春节过完,交易所开门,国债期货气氛不对。原先在市场上,多空双方都在打差价投机,期货价格随着保值贴补率的预期变化而变化,总体价格上扬,在振幅波动中缓慢上扬,多空阵营不明显。春节后,在“327”上多空出现胶着战,上方空方压单之巨,长长长的一排,把电脑屏幕排满,几乎装不下;下方多方堆单,与空方单子长度一样长,电脑屏幕块排不下了。多空单子价格相差0.01元,比方,多方堆单价格是128.00元,空方压单价格是128.01元。在2月23日之前,“327”多空一直对峙胶着,大眼瞪小眼,“327”价格不涨不跌,足足两三个星期之久。市场传言,空头是万国,多头是中经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327”这是怎么了?期货价格分歧是在补值贴补率预期上的分歧,可是,保值贴补率预期并无变化呀,从宏观经济指标是可以测算得出来的。多空这是怎么了? 2、923券加息传闻 市场传言,财政部拟对1995年6月到期的923券补贴利息,在原有9.5% 票面利率上,在预期12%-15%保值贴补率上,财政部将另外单独给923券加息。我一笑了之,认为这是多头借助其财政部背景散布的谣言。政府是多么严肃的公信力,岂有开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玩笑,政权公信力不可儿戏,全天下哪听过儿子(中经开)炒期货,当官的老爸(财政部)可以拿国家公器给儿子帮忙的道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 “327”的回报太低了。于是有市场传闻,财政部可能要提高“327”的利率,到时会以148元的面值兑付。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发行国债大致有以下几种目的:1、在战争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发行战争国债。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2、为平衡国家财政收文、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赤字国债。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3、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建设国债。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4、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借换国债。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国家债券具有以下特点:安全性高。由于国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而中央政府是一国权力的象征,所以发行者具有一国最高的信用地位,一般风险较小,投资者亦因此而放心。流动性强,变现容易。由于政府的高度信用地位,使得国债的发行额十分庞大,发行也十分容易,由此造就了一个十分发达的二级市场,发达的二级市场客观地为国债的自由买卖和转让带来了方便。使国债的流动性增强,变现较为容易。可以享受许多免税待遇。大多数国家规定,购买国债的投资者与购买其它收益证券相比,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能满足不同的团体、金融机构及个人等需要。典型的表现是国债广泛地被用于抵押和保证,在许多交易发生时,国债可以作为无现金交纳酌保证,此外还可以国债担保获取贷款等。还本付息由国家做保证,在所有债券中,信用度最高而投资风险最小,固其利率也较其它债券低。是平衡市场货币量的筹码。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有效地伸缩市场货币量进而实现对宏观需求的调节。 国家债券的发行一般以公募为主。有的国家债券附有息票,持券人可按期领取利息,有的国债券没有息票,到期按票面金额一次还本付息。一般在国内以本市市种发行,称政府本市内债,有时也在国外以外币市种发行,称政府外币债券。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外币债券与国外一般借款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外债。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在1898年发行的“昭信股票”。北洋军阀时期,从1912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27种。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从 1927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45亿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共发行国债90亿元。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各根据地人民政府发行过几十种国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国债分为两个时期: 50年代为一个时期,80年代以后为一个时期。50年代由国家统一发行的国债共有六次。第一次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从1954年起,为了筹集国民经济建设资金,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68年本息还清后,一直到1981年国家没有发行国内公债。 1981年以后,我国每年发行国债。其中国库券发行13次共计发行3130亿元。财政债券从1987年起发行5次,期限均为5年,共发行333亿元。 1987年和1988年发行重点企业债券2次,期限均为5年,共发行80亿元。 1988年发行一次国家建设债券,期限为2年,计划发行80亿元。 1988年发行一次基本建设债券,期限为5年,发行80亿元。 1989年发行一次特种国债,期限为5年,发行50亿元。1989年发行一次保值公债,期限为3年,共发行130亿元。 1988年我国分两批开展国债流通转让业务试点,从而出现了国债的二级市场。 1991年在全国400个城市全面开放国债的二级市场。 1991年国债发行采取承购包销的方式。 1993年国债发行采取一级自营商制度,实行每年付息和净价交易方式。1994年财政部第一次发行半年期、一年期和二年期国债,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的多样化。短期国债的出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国债的票面价格为:100元/张,在证券公司购买记帐式国债的最低买入量为1手=10张.最低交易金额为1手所需要的价格(目前很多国债跌破面值,因此不需要1000元).
2023-07-11 12:14:103

2005年12月中国保监会发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内容摘要:免去刘明康的中国银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尚福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吴定富的中国保监会主席职务。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国九条”,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第二任证监会主席周道炯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第四任证监会主席周小川第五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背景新闻29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任免消息:任命尚福林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命郭树清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命项俊波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同时免去刘明康的中国银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尚福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吴定富的中国保监会主席职务。本报综合消息1990年11月26日,上海黄浦江畔,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不约而同的到场祝贺者中,有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中国建行行长周道炯,以及央行副行长周正庆。后来三人都被朱镕基亲点,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继任者周小川和尚福林,同样具有前三任主席的相似经历,都担任过央行的重要领导职务。20年,资本市场的一切,紧紧地和中国证监会这个专职机构联系在一起。刘鸿儒、周道炯、周正庆、周小川、尚福林,他们并非和其他的部长们有着显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执掌令无数企业和股民瞩目的证监会,是资本市场让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刘鸿儒:资本市场的奠基人作为前苏联顶尖级货币银行专家阿特拉斯教授的得意弟子,刘鸿儒于1959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当时,国家金融人才奇缺,拥有货币银行学研究方向和留学背景的博士更是凤毛麟角。在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前,他两次在关键时刻出手,拯救了中国股市。1990年,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刘鸿儒,大胆向国家最高领导人谏言:股票市场的试点不能取消。1992年6月,他不失时机地借助小平南巡为股市发展问题一锤定音的东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关于我国试行股份制的几个问题》的文章,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充分利用股份制的观点。1992年,在全国掀起的股票狂热和深圳爆发的“8·10”股票认购舞弊案件,促使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迅速成立。当年10月,朱镕基亲点刘鸿儒担任证监会首任主席。建立监管模式成为刘鸿儒的开山之作。利用股票市场吸引外资,大胆进行证券产品创新,推出H股、N股,成为刘鸿儒开山鼻祖的重大贡献。在一年多时间里,刘鸿儒还主持制定《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和23个配套法规。世事难料。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3月30日,刘鸿儒去职。周道炯:矢志不渝的规范者1995年3月31日,一位拥有30年财政生涯的老兵,被任命为中国证监会第二任主席。他就是周道炯,强化规范运行成为他始终如一的理念。上任伊始,周道炯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考验:处理当年2月23日发生在上海的“327”国债期货重大违规事件。他亲自主持“327”国债期货的后续场外协议平仓工作,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同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国家监察部等部门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被以渎职、挪用公款等罪名判刑17年。万国证券、申银证券公司合并。此次事件的影响,无异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雷曼兄弟倒闭由此引发的资本市场动荡。以此为契机,在1996年,周道炯亲自主持并连续下发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十二道金牌”,坚决果断地处理了“长虹”事件、“华天”事件等90多起违法违规案件。周道炯“灭火队长”的称谓由此而生。为在规范中求得更快发展,他向中央提出证券市场“九五”时期到2010年发展建议。时任国务院总理听取意见并支持证监会依此推进实际工作。为此,周道炯果断改革发行方式,将以往向各省下达发行额度,改为向各省下达上市家数,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实现上市。他的以规范求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股指在他的任内,涨幅超过了100%。业内普遍认为,五任主席中,他的任期内是赚钱效应最好的时期。周正庆:善用政策的调控家1997年7月12日,时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主任的周正庆又兼任了中国证监会主席。细心的股民不难发现,在周正庆执掌证监会期间,政策介入股市调控的密度和力度更加空前。周正庆赴任履新之际,正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当时国内非法发行证券和交易活动猖獗,证券公司大量挪用保证金,期货市场突发事件频出,这都成为这位资深金融专家下决心让政策介入调控股市的充足理由。从1998年开始,他娴熟地运用政策杠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关键战役:清理整顿场外非法股票交易市场、证券机构、期货市场、证券交易中心、证券投资基金等,尤其是关闭了牵扯到340万股民、520家企业的41个非法股票交易场所。运用政策手段营造牛市行情,是他最被争议却也是最为成功的得意之作。199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由他主导酝酿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若干政策的请示》,由此引发了著名的“5·19”井喷行情。短短一个半月,股指上涨70%。一年之中250多项法律法规颁布实施。1999年7月1日,历经风雨的《证券法》正式施行,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2000年2月23日,周正庆离任。退下来后,他为证券市场鼓与呼的风头更劲。他是所有卸任证监会主席中对中国证券市场发表言论最为直接和触及问题要害最频繁的一位。周小川:崇尚监管的市场派2000年2月24日,作为“中国整体改革理论”主要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周小川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作为市场派的典型代表,他将市场化改革嵌入证券市场的监管之中。上任伊始的监管定位,就是证监会应该当好裁判员,不偏向、不下场。严加监管,打击黑幕也成为周小川整肃证券市场的主要功绩。他以“基金黑幕”论战为契机,开始施展他一系列强化监管的组合拳。2001年3月,刚刚离任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兼营运总裁的史美伦,被力邀加盟中国证监会担任专司监管工作的副主席职务。随后,股市黑幕相继曝光,一大批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被立案查处。2001年3月17日,公司上市的核准制正式启动,而行政色彩浓厚的审批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自2002年开始,要求申请再筹资的A股公司,其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应分别经国内、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阅。2002年11月8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并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周小川任内所发生的“赌场论”和“推倒重来论”被广泛认为是导致后来中国股市持续5年大跌的罪魁祸首。而实施4个月的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失败更加剧了股市的暴跌速度。2001年至2005年,沪指从最高点2245点下跌至998点,暴跌56%,股市蒸发市值近2.3万亿元,投资者被悉数深度套牢,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崩盘边缘。尚福林:股权分置的终结者2002年12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又迎来了一位银行行长出身的当家人,他就是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他也成为担任这一职位时间最长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的尚福林,面对的是股市继续在漫漫熊市中下滑。至2005年6月,股指终于跌破千点,几乎所有指责的矛头都对准了证监会。但也正是从这个被认为“推倒重来”的点位,中国沪深股市展开了一轮令人目瞪口呆又屡屡遭遇打压的牛市行情,最高涨幅超过500%。作为金融专家,尚福林深刻认识到,股权分置作为重大基础制度的缺失,长期以来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使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发展的创新,要实现资本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彻底解决这一制度瓶颈。为保证股权分置改革走向成功,股改制定了两个操作原则:一是实行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实施;二是统一组织,分散决策。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国九条”,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5月31日,证监会联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两部委用行动来表决心。同年6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相继出台鼓励基金投资、向券商注资再贷款、暂减红利税、暂免支付对价产生的印花税和所得税、允许控股股东增持、推出权证等七项利好政策。并先后推出两批共计46家企业进行试点。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当日上证指数暴涨超过8%。2005年8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9月,《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截至2006年年底,沪深两市共有1269家公司完成了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市值占比97%。随之沪深股市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由最低点998.23点上涨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最大涨幅为513.6%。这也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位。遗憾的是,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2007年年底开始,股市一路狂泻。一年时间里,沪指急挫至4459.11点,暴跌幅度高达72.81%。就是当前的股票指数,虽然比他上任时涨幅超过100%,但是,市场参与者大多亏损累累。是指数错了还是结构依然问题多多?一切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投资者依然在坚守中追寻。作为股权分置的终结者,尚福林主刀完成的这一重大改革,意味着经过20年的建设,中国A股市场真正迈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也成为尚福林任职以来的最大功绩。而他主持推出的中小板、创业板和股指期货,使中国资本市场的羽翼更加丰满,在全球也更加显得举足轻重。(ZK5)
2023-07-11 12:14:171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2月23日整个一下午,尉文渊都在跟证监会期货部主任耿亮说事。耿亮说,证监会刚向财政部争下国债期货的管理权,国债期货管理办法修改完了,准备发布。  在这之前3年,1992年,尉文渊到美国转了一圈,看人家金融工具创新红红火火,中国不搞不行。但上交所是为股票设计的,市场又小,怕是承受不住期货。回来后和领导商量,大家都说搞是可以,但不能风险太大。什么最稳定?当然是国债。国债是固定利率,风险会小一些;而国债期货能够促进国债市场的发行,当更容易得到上层的支持。尉文渊还有个小算盘:证监会刚成立,还管不到这一段,早干比晚干好。于是12月先开了国债期货。  议论了多次,决定国债期货的保证金定在2.5%这样效率既高?又能避免风险。上交所研究了历年国债价格波动变化,包括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没有超过1%的。2.5%应该是高估了。  国债期货越做越大,尉文渊心也越来越虚。期货和股票不一样,期货是允许透支的,是可以买空卖空的。这骡子一旦发起狂来,如何拽得住它?要设法控制住透支。尉文渊下了几次决心要解决这个事,但工程巨大,整个逻辑都要重新设计,整个系统都要重新编写,尉文渊几次没弄下去。  如今耿亮又提出监管问题,尉文渊自然高兴。但是,耿亮来晚了,期货管理办法出迟了。耿在1995年11月24日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收市前半小时,尉文渊陪着耿亮到交易大厅里转,讲这讲那,忽然发现交易量不对,尉急令快查。等查完回来,1分钟后就收市了。  尉文渊一身冷汗。事后他回忆道:  我胆战心惊!我第一个想法是不能交割!第二个想法是这消息明天不能出去!万国就32个亿,如果万国垮了,就会连带挤兑!即使交割了,万国也不会占便宜,消息一出来,价格还得往上涨!万国也在劫难逃!  收市后上交所紧急开会,争来争去,尉文渊急了:“你们谁也别说了,就听我的,撤单,必须撤单!”尉文渊心里堵堵的。不撤单这市场要崩溃!这几年就白干了,这十几年的金融改革也就全毁了。但是,撤单也要担着极大的风险,讨债是什么滋味?这可不是讨仨俩儿钱的,动就是几十亿!  晚上10点,尉文渊一个人跑到二楼贵宾室坐了一个小时。孤独的时候就想到了组织,就倍觉领导亲。有领导很亲切地说,要慎重处理,要保持社会稳定。有领导担忧,停止交易会不会产生国际影响?有领导特实在,说交易所的具体事我们也管不了,你们看着办吧,我们只希望把事情处理好。尉文渊忽然怀念起过去在人行的日子来,那时候有组织多好呀。而上交所,文件也没得学习,计划生育也没人来查……  当晚上交所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交易是异常的,经查是某会员公司为影响当日结算价而蓄意违规,故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无效,该部分成交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上交所对管金生是客气的,当时并没有公布管金生和万国的名字,但万国是死定了。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金生抡板斧砍出的局面算数,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另有一说亏6亿)。什么叫金融大鳄,那绝不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所能比的,好比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第二天,万国证券公司门口发生挤兑。  2月27日和28日,上交所开设期货协议平仓专场,暂停自由竞价交易。在财政部发出贴息公告后,327国债价格上升5.4元,其他市场上327的价格在154元以上,而上交所前周末的收盘价为152元。多空双方意向相差较大,协议平仓困难重重。27日,协议平仓只成交了7000多口,而327持仓量高达300多万口。  2月28日,上交所再次强调:对超规定标准持仓的将采取强行平仓,平仓价将参照27、28日场内协议平仓的加权平均价来确定,大约在151元左右,致使平仓交易开始活跃,28日平仓140万口,327国债占85%以上。  3月1日又延期一天进行协议平仓,当天平仓量达到80万口。3月2日虽然不设平仓专场,但327品种平仓仍达到25万口。经过几天的平仓使持仓量有了较大的减少。  拿管金生怎么办?  管金生的前任秘书说:327事发后,正值上海东广金融电台开播,还在台上的管金生也被列为邀请对象参加开播仪式。管金生到达会场时,仪式已经开始了,宾客都已就座,竟然没有一人与他打招呼。众目睽睽之下,管金生站了足足有5分钟,最后还是一位境外证券商的代表实在看不下去,站起来与他打了个招呼,并腾出一个位子让他坐下。  这种尴尬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  3月,人大政协两会召开,火力骤起。尤其把327事件与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串在一起,一个叫利森的20多岁的交易员玩期货,他贼大胆越权放天量,分分钟就把个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给玩倒了,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管理层:国债期货实在不好玩!  群情激愤,其中经济学家戴园晨言辞暴烈:  英国最近发生了巴林银行的投机事件,一个交易员的不法交易使该银行损失了8亿多美元。几乎同时,中国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这就是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的违法交易事件。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搞投机,亏损了16亿元人民币。按我国目前法律,贪污是要进监狱的,贪污4万元要判刑进监狱,贪污100万元以上要吃枪子儿的。那么投机搞空手道,投机金额达1400亿元,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惩处呢?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二天早上宣布交易无效,这就出现了万国原有亏损如何处理的问题,就是说万国必须破产。这种情况下就有人提出来要保护国企,不能让万国破产。  这几天一些媒体对此有报道,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大报对此毫无反应,就好像天底下没有发生这桩事一样。《中国证券报》消息说:“沪国债无行情况正清理平仓”,商量给万国搞一个协议价以帮助万国度过难关。  看完这消息,我很愤慨也大惑不解。我认为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不亚于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巴林银行倒闭由荷兰银团收购,该怎么样就怎样,该倒闭就倒闭。我们是不是因为万国是亲儿子是国企就一定要保护?如果这样,老百姓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如资本主义的英国。  其一,英国多少在客观上有点严肃性,而我们要捂盖子;其二,搞证券的人是存者为王败者为寇,而且是扶赢不扶亏,赢了,企业可以包种种利益,亏了,是属于国家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没保证金、交易额达1400亿的交易能在上交所通过。尽管事后撤销,但恰恰这样,人家还不服气,过去干了多少次了,为什么就这次非要撤销?上交所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万国造成的问题,其严重的渎职行为与贪污行为在性质上有所区别,但渎职者和贪污分子应该同样处理。今天上午碰到一个会计专家,是证监会的委员之一,我跟他说不能光是宣布交易无效,要给予处罚。他说他也认为应该判刑,但判刑不属于我们的权力,证监会的权力只能够到处罚。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要给予处罚,但是现在还是要挽救这个企业。在我看来,挽救就不是处罚,这是给予保护,这个企业必须破产,不破产是不行的。  我认为我国扩展国债市场,使广大居民共同承担国家财政困难,包括今年发行1500亿国库券的措施,都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像这样严重的国债期货投机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话,那么广大散户的利益实际上就是被几个投机者剥夺了。如果对这个案件不处理,就会使得广大群众对国债期货及市场的发展,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都失去了信心。  这次327风波使我看到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健康的一面,这样是歪嘴和尚念经,念歪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本经,像这样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糟糕,一个企业几个小时操作1400亿人民币的国债,这种疯狂的炒作可怕!只能用“可怕”两字形容。  5月19日,管金生被逮捕。  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  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2000年7月,有人在上海一间监狱里刚刚见过管金生。他叙述道,进去5年了,管金生已不像刚开始时的躁怒,心态平和多了。  327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各种说法都有。  327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贴息。当时世界银行驻京代表林先生最反对搞保值贴补,反对任何保值补贴。这种做法在国外叫指数化,就是利率和一种指标挂起来。  当时在高层也是两种相反的意见,因而迟迟矜持口难开。而越是矜持,市场的想像空间就越大,炒作的疯狂就越烈。补贴的决定也是在最后一刻才做出的。  尉文渊说:我做梦都没想到会贴息,回头想想,这算什么事呀!美联储调利息时,都是0.25个百分点地调,咱们这一下子就是5个百分点!我记得辽国发的高岭讲过,当时我买的是泥饭碗,你却让我还一个金饭碗,我怎么还得起呀!  高层想的多的是国库券的发行和兑付,也许根本就忘了下面还有个国债期货市场。而国债的利率一浮动,疯狂就暴动了。  谁也没有证据说高层有人把信息透露给万国的对手中经开,谁都可以抱怨市场的不公平,但中经开就是赌赢了,做多赚钱了。有人说,中经开总是赚钱,墨索里尼他总是有理。管金生输了,败者为寇,胜者是不受指责的。好比朝韩握手,诺贝尔和平奖给了韩国的金大中,却让朝鲜的金正日空扎煞着手。谁都知道,一只手是无法自握的。
2023-07-11 12:14:395

我想问问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327国债事件发生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更多关于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4c98fb161583301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7-11 12:16:041

327国债事件的概述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国债事件。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11-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2023-07-11 12:16:132

国债期货“327事件”的来龙去脉?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民间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事件发展经过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2023-07-11 12:16:272

据说327国债事件是证券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想 问下具体是什么事情?~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管金生为证券之星问股
2023-07-11 12:16:343

327国债事件的影响,327国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1.327国债事件发生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 2.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
2023-07-11 12:16:411

请问一下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327国债事件发生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更多关于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4c98fb161583301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7-11 12:16:471

为什么327国债财政部公告148.5兑付为什么151.98也有人买,解释一下当时多方心态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2023-07-11 12:16:551

327国债的现货市场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祸根

重提1995年“327”国债事件,并非仅仅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在上海宣告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意义重大。在欢呼之余,也不禁使人想起1994年“327国债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中国的金融衍生期货交易健康成长。国债期货交易是非常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但是,当时我国国债发行较难,主要靠行政摊派。1992年发行的国库券,发行一年多后,二级市场的价格最高时只有80多元,连面值都不到。行业管理者发现期货这个东西不错,可以提高流动性,推动发行,也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国债期货交易,在二级市场上可以对此进行做多做空的买卖。在本质上,这种交易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这也正是美国财政部成为国债期货强有力支持者的原因。令人疯狂流泪的“327”1993年10月25日,北京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同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向全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327”是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是240亿元人民币。1994年10月以后,人民银行提高3年期以上储蓄存款利率和恢复存款保值贴补,国库券也同样进行保值贴补,保值贴补率的不确定性为炒作国债期货提供了空间,大量机构投资者由股市转入债市,在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始终是围绕对“327”国债品种到期价格的预测,1992年3年期国库券到期的基础价格已经确定为128.5元,但到期的预测价格还受到保值贴补率和是否加息的影响,市场对此看法不一,多空双方在148元附近大规模建仓,导致国债期货市场行情火爆。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场所陡然增到14家。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1995年,与全国股票市场的低迷的状态形成鲜明对照,形势似乎一片大好。1995年2月327合约的价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徘徊。1995年2月23日,提高“327”国债利率的传言得到证实,百元面值的“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一直在“327”品种上与万国联手做空的辽国发突然倒戈,改做多头。“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毫无疑问,万国没有这个能力。其负责人管金生铤而走险,当日16时22分13秒突然发难,砸出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括像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当天夜里11点,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正式下令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327”品种的交易异常,是无效的,该部分不计入当日结算价、成交量和持仓量的范围。经过此次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万国证券在劫难逃,如果按照上交所定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管京生自己弄出的局面算,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照151.30元收盘价平仓,万国亏16亿元。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327”国债参与者如是说:“这个事件对中国期货业影响实在太大了,经历过的人一辈子都忘不了。”“327”国债期货合约上惊心动魄的厮杀,现在说来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期货市场管理很乱,国债期货是十分狂热的。贴补率的博弈1994年,国内面临两位数的高通胀压力,银行储蓄利率达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国债自然少人问津,当时公布的保值贴补率为8%,而且每月都不断上升,到12月突破两位数,受此刺激,“327”国债期货的价格开始直线上涨。从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涨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涨了20%多。当时,国债期货保证金的标准定在2.5%,也就是缴纳250万保证金可以做1亿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涨幅度意味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买入者已经有了相当于本金十余倍的暴利!投资机构能日进千万,欣喜若狂。当时有这样一个插曲:某机构客户代表上午打电话给公司本部,要求再想办法筹资,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万进去,但过了一小时后,该客户电话再次打回本部,告诉那边说:你那1000万不用筹了,我这边刚才已经赚出来了!“327”国债应该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息和通货膨胀率相比,“327”的回报太低了。于是从1995年2月初开始,市场上开始传闻财政部又将提高保值贴补率,“327”国债将会以148元兑付。面对传闻,市场出现了急剧分化,权倾一时的国内证券界“教父”人物,时任万国证券总裁管金生认为,宏观调控三年的三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因此没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贴补率,而且财政部也没有必要为此多支付10多亿元的利息,使财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们把宝都押在做空上。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开发总公司开始进场坚定地做多,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的中小散户和部分机构也做多,他们的看法就是通货膨胀短期内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贴补肯定会涨,327国债的兑付价也会跟着涨。到当年的2月中旬,“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市场界限已经清楚的划出来了:满山遍野的散户和中小机构,跟着“多头司令”中经开做多;万国证券和辽国发等一批机构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约每涨跌1元,万国的账面上就将浮动4亿元的盈亏。有知情者后来评论说,其实这个时候,多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由对政策预期的差异变成了市场上的资金博弈。后事之师法律手段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约束。1994年11月22日,提高“327”国债利率消息刚面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就出现了振幅为5元的行情,未引起注意,许多违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在“327”国债的前期交易中,万国证券预期已经形成错误,当出现无法弥补的巨额账面亏损时,干脆以搅乱市场来收拾残局。事发后第二天,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颁布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具有全国性效力的国债期货交易法规。但却太晚了。保证金规定不合理,炒作成本极低。“327”事件前,上交所规定客户保证金比率是2.5%,深交所规定为1.5%,武汉交易中心规定是1%。保证金水平的设置是期货风险控制的核心,用500元的保证金就能买卖2万元的国债,这无疑是把操纵者潜在的盈利与风险放大了40倍。这样偏低的保证金水平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使市场投机成分更为加大,过度炒作难以避免。缺乏规范管理和适当的预警监控体系。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事发前上交所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出现上下差价达4元的振幅,交易所没有预警系统。当时中国国债的现券流通量很小,国债期货某一品种的可持仓量应与现货市场流通量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并在电脑撮合系统中设置。从“327”合约在2月23日尾市出现大笔抛单的情况看,交易所显然对每笔下单缺少实时监控,导致上千万手空单在几分钟之内通过计算机撮合系统成交,扰乱了市场秩序,钻了市场管理的空子。管理漏洞,透支交易。我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以计算机自动撮合为主要交易方式,按“逐日盯市”方法来控制风险,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故不能杜绝透支交易。交易所无法用静态的保证金和前一日的结算价格控制当日动态的价格波动,使得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监管职责不明确。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最初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推出的,《办法》颁布前,中国一直没有在法律上明确国债期货的主要主管机构。财政部负责国债的发行并参与制定保值贴补率,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例行管理,并制定和公布保值贴补率,证监会负责交易的监管,而各个交易组织者主要由地方政府直接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监管效率的低下,甚至出现监管措施上的真空。“327”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以至于有段时间一提到期货人们总会联想起欺诈、疯狂和混乱。从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170余家期货企业日子极不好过的11年,监管层也整整思考了11年。人们还将思考多久?还将等待多久?淮南的柑橘很香甜,但是到了淮北就成了苦涩的“枳”。我们在引入金融创新工具的激情中忘记了要先打理好这里的监管气候和土壤,给它一个营养丰富的环境它才能顺利成长、恢复本性,否则只能是因发育不良而早夭。国债期货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虽然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工作已经启动,但程度还不够。因此,国债期货的推出应该等待利率真正市场化的那一天。等待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技巧。
2023-07-11 12:17:041

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327国债事件发生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 更多关于327国债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4c98fb161583301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2023-07-11 12:17:161

谁能简单地告诉我股市327事件?是什么回事. 追加分 200 急!谢谢!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主角,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库券,该券发行总量为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利率是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贴补率,但财政部是否对之实行保值贴补,并不确定。1995年2月后,其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148.30元之间徘徊,但随着对财政部是否实行保值贴补的猜测和分歧,“327”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大幅变动。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 “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 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1997年1月,万国的管金生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7年。
2023-07-11 12:17:384

327国债期货事件的来龙去脉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1994年底、19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而另外一边,1995年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经开),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1995年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1995年2月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空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2023-07-11 12:1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