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妮卡住了
-
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单元。根据作用力的不同,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太类。
强子就是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的总称。它们由夸克组成,已发现的夸克有五种,它们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和底夸克。理论预言还有第六种夸克存在,已命名为顶夸克,但目前尚未发现。现有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
轻子就是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的总称。轻子共有六种,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电子、μ子和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带电;τ子是1975年发现的重要粒子,不参与强作用,属于轻子,但是它的质量很重,是电子的3600倍,质子的1.8倍,因此又叫重轻子。
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在三喷注现象中被间接发现,它们可以组成胶子球,但至今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传递弱作用的W+,W-和Z0。中间玻色子是1983年发现的,非常重,是质子的80一90倍。
基本粒子要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现有最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质子、中子的大小,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轻子和夸克的尺寸更小,还不到质子、中子的万分之一。
粒子的质量是粒子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量。按照粒子物理的 规范理论,所有规范粒子的质量为零,而规范不变性以某种方式 被破坏了,使夸克、带电轻子、中间玻色子获得质量。现有的粒子质量范围很大,从0到90吉电子伏。光子、胶子是无质量的,电子质量很小,只有0.5兆电子伏,π介子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80倍;质子、中子都很重,接近电子质量的2000倍,约为1吉电子伏,已知最重的粒子是Z0,其质量为90吉电子伏。己发现的五种夸克,从下夸克到底夸克,质量从轻到重。下夸克质量只有0.3吉电子伏,而底夸克重达5吉电子伏,顶夸克还没有发现,理论预言它的质量可能超过100吉电子伏。中微子的质量非常小,目前己测得的电子中微子的质量小于7电子伏,即为电子质量的七万分之一,已非常接近零。
粒子的寿命是粒子的第三个主要特征量。电子、质子、中微子是稳定的,称为 "长寿命"粒子;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粒子是不稳定的,即可以衰变。一个自由的中子会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一个π介子衰变成一个μ子和一个中微子。粒子的寿命以强度衰减到一半的时间来定义。质子是最稳定的粒子,实验已测得的质子寿命大于10的33次方年。
粒子具有对称性,有一个粒子,必存在一个反粒子。1932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与电子质量相同但带一个正电荷的粒子,称为正电子;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带负电、质量与质子完全相同的粒子,称为反质子;随后各种反夸克和反轻子也相继被发现。一对正、反粒子相碰可以湮灭,变成携带能量的光子,即粒子质量转变为能量;反之,两个高能粒子碰撞时有可能产生一对新的正、反粒子,即能量也可以转变成具有质量的粒子。
粒子还有另一种属性—自旋。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称为费米子,为整数的称为玻色子。
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在变化中也有些东西不变,即守恒。粒子的产生和衰变过程就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此外还有其他的守恒定律,例如轻子数和夸克数守恒,这是基于实验上观察不到单个轻子和夸克的产生和湮灭,必须是粒子、反粒子成对地产生和湮灭而总结出来的。
微观世界的粒子具有双重属性粒子性和波动性。描述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双重属性,以及粒子的产生和消灭过程的基本理论是量子场论。量子场论和规范理论十分成功地描述了粒子及其相互作
参考资料:http://www.allzhishi.cn/zslanmu/lmwzxs.asp?lm_id=12&wz_id=203&lm_mc=%D1%A7%BA%A3%CE%DE%D1%C4&lm_dh=
- 苏萦
-
基本粒子是什么?
“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个问题当然必须首先由实验来回答,而且必定要涉及哲学思考。因此,我首先要对近五十年来的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最重要的实验成果作一简要的综合评述,并试图说明:如果人们无成见地考察这些实验,那末这些成果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从而理论家也没有什么更多的话可补充的了。然后,我在第二部分将补充探讨与基本粒子概念相联系的哲学问题。因为,我认为,基本粒子理论的某些错误的发展——而我就怕确有这样的错误发展——是由于理论的创立者固执地对哲学模不关心,可是他们实际上不自觉地从坏的哲学出发从而由于成见提出了不合理的问题。人们或许可以稍为有点夸张地说,好的物理学不自觉地被坏哲学腐蚀了。最后我将讨论这些成问题的发展,它们可以和我亲身经历过的量子力学的历史中的错误发展相对比,我还将提出人们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的一些建议。因此,这个报告的结论应该还是比较乐观的。
最重要的实验结果和它们的理论解释
我首先谈谈实验事实。差不多在五十年前,狄拉克在他的电子论中预言,除电子之外,必定还有它的反粒子——正电子;不多几年之后,安德森和布莱凯特(Blackett)用实验证明了正电子的存在(它在电子偶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以及所谓反物质的存在。这是头等重要的发现。因为在这以前,人们一般设想有两类基本粒子:电子和质子,它们与一切其他粒子的不同之点是,它们是决不能改变的,因此它们的数目也总是守恒的。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它们为基本粒子。一切物质被认为最终都应该由电子和质子组成。电子仍的产生和正电子的实验证明表明,这种设想是错误的。电子既可以产生,也可以湮灭;因此它们的数目决不守恒;它们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基本粒子。
第二个重要步骤是F.约里奥和I.居里发现人工放射性。人们从许多试验知道,一个原子核可以通过发射粒子转变为别的原子核,只要能量、角动量、电荷等守恒定律允许这种转变。能量转化为质量,这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早已被认为是可能的,现在就成了经常观测到的现象了。这样也就谈不到什么粒子数的守恒了。可是还有一些可用量子数表征的物理性质——例如角动量或电荷,它们的量子数可以取正值或负值,而且守恒定律对于它们是有效的。
在三十年代,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实验发现。人们证实了,在宇宙辐射中有能量很高的粒子,这些粒子和其他粒子碰撞时,例如和照相底片乳胶中的一个原子核相碰撞时,可以发射出有许多次级粒子的簇射。有一个时期,许多物理学家认为,这种簇射只能由原子核中的一种级联反应而形成;可是后来弄清楚了,实际上仅仅两个高能粒子碰撞也有理论上所预测的许多次级粒子产生。在四十年代末,鲍威耳发现了在这些簇射中起主要作用的 π介子。从而表明,在能量很高的粒子的碰撞中能量转化为物质是十分普遍的决定性过程,因此说什么“初始粒子的分裂”显然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分裂”这个概念在实验上已经失去了意义。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实验中,这种新的情况一再被证实;发现了许多长寿命的和短寿命的新粒子,而对于这些粒子由什么组成的问题,不再能作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理性的意义。比如说,一个质子可以由中子和π介子或者由∧超子和K介子或者由两个核子和一个反核子合成;或者可以简单地说,一个质子由连续物质所组成;而所有这些陈述都是同样正确或者同样错误。基本粒子和复合粒子的区分从此根本消失了。这或许是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实验结果。
由于这种发展,实验迫使人们作这样一种类比:基本粒子多少类似于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的定态。有一整套粒子谱,就象铁原子或分子有一套定态谱一样,在最后一个例子中,我们既可以设想为一个分子的不同定态,也可以设想为化学中许多不同的分子。对于粒子我们可以说“物质”谱。实际上,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用大加速器所做的实验证明了这种类比符合迄今为止的一切经验。就象原子的定态一样,粒子也可以用量子数来表征,也就是用对称性和变换性来表征,结合这些量子数的精确的或者近似有效的守恒定律决定了转变的可能性。就象一个受激氢原子的空间转动状态决定了它的变换特性,决定了它是否能够通过发射一个光量子跃迁到一个较低的态一样,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φ玻色子能否发出一个 π介子衰变为一个ρ玻色子,是不是也是由这样的对称性决定的,就象处于不同定态的同种原子有很不相同的寿命一样,粒子也有很不相同的寿命。一个原子的基态是稳定的,它有无限长的寿命,而电子、质子、氖核等粒子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可是这些稳定粒子决不比不稳定粒子更为“基本”。氢原子的基态可由薛定谔方程导出,而氢原子的激发态也由同一个薛定谔方程导出。同样,电子和光量子也决不比一个∧超子更基本。
因此,近年来的实验粒子物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履行着类似于二十年代初光谱学所履行的任务。就象当时出现了把所有原子的电子壳层的定态收集在内的大表册〔所谓的帕邢图(Paschen Gotze)]中一样,现在也有每年一次的全面的关于粒子性质的概览(Reviews of Particle Properties),其中记载了物质的定态和它们的变换特性。这种编制这样内容丰富的表册的工作,同天文学家的天文观测概览相仿,很自然,每一个观测者希望有时能在他的领域内找到特别有趣味的对象。
但是,在原子的电子壳层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间也有特征性的区别。在原子壳展中,人们所接触的能量是如此之低,以致相对论的特征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们可以利用非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来表述。这意味着,以原子壳层物理学为一方,以粒子物理学为另一方,它们的有关对称群是不同的。原子壳层物理学中的伽利略群在粒子物理学中由洛伦兹群来替换;同时,在粒子物理学中加入了象同位旋群这样的新群,它和 SU2 群是同构的,然后加入了SU3群、标度群以及其他等等。确定粒子物理学中的有关群是一项重要的实验任务,而这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从原子壳层物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明显地只描述近似有效的对称性的那些群中,我们可以区分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群。例如我们想到光谱中的空间转动的 O3群和与光谱中的多重结构有关的O3 X O3群。量子力学方程对于空间转动群是严格不变的,因此具有较高角动量的原子伪态是严格地简并的,也就是说,有几个态具有严格相同的能量。只有当原子处于外部电磁场中时,这些态才分裂开,而象塞曼效应或斯塔克效应这些众所周知的精细结构才显示出来。如果系统的基态象一个晶体或一个铁磁体的基态那样对于转动不是不变的,那末这种简并性也可以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能级的分裂也会出现;一个铁磁体中的一个电子的两个自旋方向不再严格属于同一能量。此外,按照哥耳德斯通(Goldstone)的著名理论,其能量随着波长的增长而趋近千零的玻色子也是存在的,在铁磁体的场合,布洛赫的自旋波和磁振子代替了哥耳德斯通波。
对于O3 X O3群,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从这种群产生了光谱的众所周知的多重线。这里涉及到的是近似的对称性,只要在某个范围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很小,只要人们可以因此把电子的自旋和轨道互不相关地旋转,而不会使相互作用改变多少,这种对称性就实现了。因此这种O3 X O3对称性来自系统的动力学,从而它也只是在光谱的某一部分才适用的近似对称性。在经验上,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最明确地区分两种破缺了的对称性:对于基态的破缺的基本对称性,必定存在这些按照哥耳德斯通理论其静止质量为零或属于远程力的玻色子。如果人们找到了它们,那末就有理由认为,基态的简并在这里起重要作用。
如果我们把这个原子壳层物理学的经验应用到粒子物理学方面,那本根据实验它们十分接近,洛伦兹群和SU2 群即同位族群被解释为作为自然定律基础的基本对称性。然后电磁力和引力作为与基态的破缺的对称性相联系的远程力而出现。更高的群SU3,SU4,SU6或SU2XSU2,SU3XSU3等等这时应当被当作为动力学的对称性,就象原子壳层物理学中的O3XO3群一样。至于伸缩群或标度群,我们可以怀疑,是否应当把它们算在基本对称性之内;它们会由于有限质量的粒子的存在和与宇宙中的大物体有关的引力而被破坏。由于它们和洛伦兹群的密切关系,人们也许应该把它们列入基本对称性。刚才描述的把破缺的对称性同两种基本类型相等同,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是通过实验结果而逐渐接近的,但是我们也许还不能说最终确定了这些对称性的类型。最重要的是,对于用以分析谱系现象的对称群,我们必须提出(如果可能)也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它们究竟属于两种基本类型中的哪一个。
还需要指出原子壳层物理学的一个特征:在光谱中有一些不能组合或者正确地说只是微弱地组合的谱项系,就象仲氦和正氦光谱那样。在粒子物理学中,人们也许可以把费米子谱分为重子和轻子的这种划分同这种特征相比较。
因此,原子和分子的定态同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粒子间的类比是近乎完备的,从而在我看来,把我在开始时提出的“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个问题定性而又完全地回答了。但只是定性地回答!于是对理论家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是否这种定性的关系也能够以定量的计算作为基础?为此首先必须回答一个初步的问题:定量地理解一个谱系究竟是什么意思,
为此目的,不仅在经典物理学中而且在量子力学中都有一系列例子。我们可以设想一个钢片的弹性振动的频谱。如果人们不满足于定性的理解,那末我们必须从钢片的弹性出发,这种弹性应当用数学加以表述。在这一点做到之后,人们还必须加上边界条件,比如说钢片是圆的或是方的,它是被绷紧了还是没有绷紧,由此人们至少可以在原则上算出弹性或声学振动的频谱系。诚然,由于问题的复杂程度,确实不能严格算出一切振动频率,但是总能够算出那些具有最少的波节数的最低的振动频率。
因此,为了做到定量的理解,有两个要点是必不可少的:关于钢片的动力学关系的严格数学表述的知识和边界条件,后者人们可以看作是“偶然的”,也就是说是由附近的环境来确定的;人们也可以把钢片切割成别的形状。空腔共振器的电动力学振荡的情况与此相仿。麦克斯韦方程确定了动力学行为,空腔的形状规定了边界条件。铁原子光谱的情况也相类似。一个原子核和26个电子的系统的薛定谔方程确定了动力学行为,至于这个例子中的边界条件,它表明在无穷远的波函数应当为零。如果原子封闭在一个小箱中,光谱就会有一些变化。
如果我们把这些知识转用到粒子物理学上,那本首要的问题就是用实验方法求得成体系的物的动力学性质,并把它们用数学表述出来。然后必须加上作为偶然因素的边界条件,在这里这些条件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所谓空虚空间的陈述,也就是关于宇宙和它的对称性的陈述。无论如何,第一步必须是试图用数学来表述自然定律,它确定了物质的动力学。第二步,人们必须作出关于边界条件的陈述。因为没有这些边界条件就完全不能确定谱系。例如,我可以揣测,在今天天体物理学的“黑洞”中,基本粒子谱将完全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遗憾的是,我们对此不能进行实验。
可是,我现在还要就决定性的第一步,也就是动力学定律的表述问题,补充一句话。有一些粒子物理学的悲观主义者,他们认为,这样的确定物质的动力学性质的自然定律根本不存在。坦白地说,我完全不能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因为,无论如何,还是必需有物质的动力学,否则就不会有谱系;并且人们还应该能用数学描述它。悲观主义者的观点意味着,整个粒子物理学归根结蒂只不过是记载物质的尽可能多的定态、跃迁几率等资料的巨大的表册,即粒子性质的超级概览(Super-Review of Particle Properties),因此是其中没有东西可以进一步理解因而也很少有人阅读的这样一本表册。但是,这种悲观主义没有一点儿理由,这方面我可以提出很多的证明。因为人们已观测到具有锐线的粒子谱,因而也就是间接地观测到了严格确定的物质的动力学。我在前面简要描述的实验结果也已包含了关于基本的自然定律的基本不变性的很确定的提示,并且关于这些定律所包含的因果性的程度,我们从色散关系已经知道了不少。因此,自然定律的主要的确定部分已在我们手中,因为在我们终于在某种程度上对物理学中那么多别的谱系达到了定量的理解之后,尽管粒子谱有高度复杂性,它在这方面也应当能够被理解。我不想在这里讨论(由于它的复杂性)很久以前我和泡利提出的关于基本自然定律的数学表述的具体建议,关于这个建议我至今仍认为,它有最大的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我想特别强调指出,这样一个自然定律的数学表述有一个不可改变的前提,这就是人们对基本粒子谱系的(定量的)理解。其他一切都谈不上是理解,只不过是翻阅表册,可是我们作为理论家至少不应该满足于这种情况。
哲学问题
现在我要开始讨论哲学了。哲学,不管自觉不自觉,总是支配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二千五百年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人们试图把物质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分割下去,将出现什么情况,什么是物质的最小成分,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很不同的回答。所有这些回答都对自然科学的历史产生了影响。最著名的回答是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回答。在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把物质分割下去的尝试中,人们最终会遇到不可分的、不变的对象,即原子,而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位置和运动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对于亚里士多德和他的中世纪的继承者,最小粒子的概念表达得不那么明确。在他们看来,每一种物质确有最小的粒子,进一步分割下去就不再显示该物质特有的特性了。但是,这些最小的粒子同物质一样是可以连续地改变的。因此,在数学上物质是可以任意分割的,物质被想象为连续的。
对德谟克利特采取明确的反对态度的是柏拉图。按照柏拉图的意见,在把物质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下去的尝试中,人们最终遇到的将是数学形式:立体几何学的正多面体,它们可以由它们的对称性来确定,而人们可以用三角形来合成它们。这些形状本身不是物质,但是它们构成物质。比如说,元素土就以立方体的形状为基础,元素火以四面体为基础。所有这些哲学家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不管怎样都想解决无限小的二难推论,众所周知,康德对这个问题作了详尽的讨论。
当然,过去有过现在也有要把这个二难推论合理化的朴素的尝试。就象有些生物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念,在苹果的种子中包含了不可见的小苹果树,这棵树上也开花结果,在这个果子中又藏着种子,在这个种子中又藏着一颗更小的苹果树,如此等等,以至无穷。有趣的是,在玻尔-卢瑟福把原子当作小行星系的理论的早期,我们同样发展了这种论题:在这个小行星系的行星——电子上,也住着很小的生物,它们造房子,耕作土地,研究原子物理学,而在它们的论文中又把它们的原子看作是小行星系,如此等等,以至无穷。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这里在暗中总是隐藏着康德的二难推论:一方面很难设想物质总是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下去,但是另一方面也很难设想,这种分割必然有朝一日到一个终点。而我们今天知道,这个二难推论最终是来源于,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直观也能够应用到很小很小的环境中去。在上一世纪,给予物理学和化学以最强的影响的无疑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这种观点允许对微小尺度的化学过程作直观的描述。原子可以同牛顿力学的质点相比较,并且这样的类比导致一个令人满意的热的统计理论。实际上,化学家的原子还不是质点,而是小的行星系,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复合而成的。可是人们曾这样认为,电子、质子可能还有中子,仍然可看作是真正的原子,也就是物质的最后的不可分割的构成单元。因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观念成了上世纪物理学家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种原子观念容易理解而且比较直观,它决定了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甚至决定了那些不愿与哲学打交道的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在这里我可以论证我的主题,今天在基本粒子物理学中,好的物理学不自觉地被坏的哲学腐蚀了。
我们不可避免地在使用一种渊源于这种传统哲学的语言。我们问:质子由什么东西组成,人们能够分割电子吗,抑或它是不可分的,光量子是简单的还是复合的,如此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提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分割”或“组成”等词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因此我们的任务,是要使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的思想,也就是说,还有我们的自然科学哲学,适应这种由实验所造成的新形势。但是遗憾的是,这很困难。所以错误的问题和错误的观念总是一再潜入粒子物理学中并导致错误的发展,我马上就要讲到这一点。可是在这以前,我还要对直观性作一点评述。
有这样的哲学家,他们主张直观性是一切真正理解的前提。例如,慕尼黑的哲学家丁格勒(Dingler)针对相对论就表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直观的欧几里得几何学是唯一真正的几何学,因为我们在建造我们的量度仪器时是以它的正确性为前提的;关于后一点,丁格勒当然是对的。因此,他这样说,人们不能用背离欧几里得几何的一般黎曼几何来描述作为广义相对论基础的实验经验;因为,否则人们就要陷入矛盾。但是这种要求显然是过分了。为了证明我们用实验做的那些事是正确的,只要知道在我们的仪器的尺度内欧几里得几何是足够好地近似正确就行了。因此我们必须容忍这样的事情,就是在十分小和十分大的尺度内的实验经验不再提供我们直观的图象。然后我们才能理解前面说过的无限小的二难推论在基本粒子物理学中已以一种非常微妙的方式解决了,这是一种既非康德也不是古代哲学家所能想到的方式:这就是说,“分割”一词失去了它的意义。
如果人们一定要把今天粒子物理学的认识同任何以往的哲学相类比的话,那本只有柏拉图的哲学才能相比;因为现代物理学中的粒子是对称群的表示(量子论就是这样说的),在这方面它类似于柏拉图学说中的对称体。
基本粒子物理学中成问题的问题提法
也是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哲学,而是要讨论物理学,因此我现在要谈谈在我看来是从错误的问题提法出发的那些理论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首先就是这样的命题:象质子、π介子、超子以及许多其他粒子那样的已被观测到的粒子,是由更小的、未被观测到的粒子——夸克,或者还有部分子、胶子,粲粒子以及一切不管叫什么的这类假想粒子——所组成。显然,这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质子是由什么组成的?但是提问者忘了,“组成”一词只有当粒子能以比它的静止质量小得多的能量消耗分裂为它的组成部分时才多少有一点意义,否则“组成”一词就丧失了它的意义。对于质子也是这种状况。为了说明一个好象是明确定义了的词会失去它的意义,我不得不重述玻尔在这种场合乐于引用的一个故事。一个小孩跑到一家店销中,手中拿着两个芬尼跟店员说,我要买两芬尼的杂拌糖。店员给他两块糖并对他说,你自己可以把它们杂拌起来。对于质子,“组成”这一概念同这个小孩的故事中的“杂拌”的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
对此会有许多反对的意见:夸克假说也是从实验经验中得来的,也就是说,SU3群的经验关系的证实中得来的,甚至超出SU3群的适用范围它也能成功地解释许多实验。这确不能否认。但我可以根据我亲身经历的量子力学的历史提出一个反证,这个反证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这种论证的弱点。在玻尔的理论提出之前,有许多物理学家主张,一个原子必定由一些谐振子所组成。因为光谱中包含了只能由谐振子发射出来的锐线。而这些振子的电荷必须对应干不同于电子电荷的e/m值,此外,因为在光谱中有许许多多谱线,就必须假设有许许多多振子。
尽管有这些困难,沃耳德玛·福格特(Woldemar Voigt)1912年在哥丁根以下列方式建立了一个关干钠光谱D线的反常塞曼效应的理论:他假定有两个耦合的振子,它们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发射出两条D线。他把振子的相互耦合以及它们和外场的耦合作了这样的安排:在弱磁场的情况下真正出现反常塞曼效应,而在很强的磁场下也可以正确描述帕邢-伯克效应。对于中等场的中间范围,由很长和复杂的平方根给出频率和强度,虽然是非常繁杂的公式,可是显然很好地符合实验结果。十五年后,约尔丹和我根据量子力学的微优理论费力地计算了同一问题。引起我们很大惊讶的是,我们得到的正好是福格特的关于频率以及强度的老公式,而且也包括关于中间场的复杂部分。其理由,如我们后来所了解的,纯粹是由于形式上的数学方法的缘故。量子力学微扰理论导致一个耦合线性方程组,方程组的本征值确定了频率。一个耦合谐振子系统在经典理论中同样导致这样一个耦合线性方程组。因为在福格特理论中人们已校正了最重要的参数,所以,用不着奇怪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福格特理论没有对理解原子结构作出贡献。
为什么福格特的尝试在一方面如此成功,在另一方面又如此无用呢,因为福格特只考察D线,而没有掌握整个线性光谱的知识。福格特现象论地应用了振子假说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这一模型的其他的不合理方面,并且有意识地把这个问题留下来不作明确解答。实际上,他并没有十分严肃地对待他的假说。我怕夸克假说的创造者们也同样没有严肃对待他们的假说。关于夸克的统计学问题,关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力的问题,与这种作用力相对应的粒子的问题,为什么夸克从不作为自由粒子出现的原因问题,夸克粒子在基本粒子内部成对产生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还或多或少没有作出明确解答。如果人们真要严肃对待夸克假说的话,那末就必须作出关于夸克的动力学和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的一个准确的数学假说,并证明,至少定性地证明,这些假说可以真正再现基本粒子物理学今天已知的特征。在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不应当有不能够应用这个假说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尝试,并且我还怕,每一个这样的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的尝试都会很快导致矛盾。因此,我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来表述我的反对意见:“难道夸克假说对粒子谱的理解比当时福格特的振子假说对凉子壳层结构的理解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在夸克假说后面不是又隐藏着那个早被实验否定了的观念,即人们可以区分简单和复合粒子的那个观念吗,
我还想简要地讨论一些专门的问题。如果SU3在粒子谱的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如果根据实验的证据人们必须接受它的话,那末,它究竟是一种作为自然规律基础的基本对称性呢,还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只是近似地有效的动力学对称性呢,对此作出判定,那就很重要了。如果这个判定悬而未决,那末关于作为粒子谱基础的动力学的一切其他假设都也无法判定,从而人们也不能有更多的理解。象SU4,SU6,SU12,SU2XSU2等等这种更高的对称性有更大的可能性是属于动力学对称性,它们在描述现象中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它们的启发性价值,在我看来,同天文学中托勒密的本轮和均轮的启发性价值差不多。它们只给出关于基本自然规律的结构的间接结论。
最后还要谈一谈近年来的最重要的实验结果。这就是新近发现的具有比较大的质量(约为30-40亿电子伏)和较长寿命的玻色子。这样的状态在原则上是绝对有人预料到的,就象迪尔(Durr)曾特别强调指出过的那样。是否人们可以根据它们的长寿命的特点,近似地把它们解释为由其他已知的长寿命粒子所合成呢,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动力学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多作物理学的全部复杂性都将起作用。当然,在我看来,为此又一次引进新粒子,把已知对象假设为由新粒子所组成的那种尝试是一种完全无用的思辨。因为这又是错误地提出问题,它无助于对粒子谱的理解。
近年来,人们用日内瓦的储存环和巴达维亚加速器测量了很高能量的质子-质子碰撞的有效总截面。得到的结果是,有效截面大约随能量对数的平方而增长,这种行为早就在有关渐近区的理论中被预测到了。其他粒子的碰撞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这多少表示,在大加速器中已经到达了渐近区,从而人们在那里不用再期望会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奇迹。
一般人们不应当期望用新实验得到一种“解围的神力”(Densex machina),它可以立即导致对粒子谱的理解。因为近五十年的实验对“基本粒子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定性地作出了十分令人满意的、不自相矛盾的、完满的回答。至干定量的细节,只能(就象量子化学中那样〕随着岁月的流逝通过许多物理学和数学的更为细致的工作来加以阐明,而不可能立即做到。
因此,我能够以一种预期粒子物理学发展将取得成功的乐观的展望来作结束。新的实验结果总是有价值的,它们首先就扩大了粒子的表册;但当它们回答了理论的关键问题时,它们就特别有意义了。在理论中人们必须尝试作出物质的基本的动力学的精确假设,而不带任何哲学的偏见。人们必须充分严肃地对待这个动力学问题,而不应当满足于含糊的假说,而对主要问题不作明确的解答。因为粒子谱只有当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动力学时,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动力学是中心问题。动力学以外的一切只是数据表册的一种字面的描述,即使数据表册也许会比字面描述具有更多的内容。
- CarieVinne
-
搂主问的是什么叫基本粒子。不是问基本粒子有几种。什么叫基本粒子:就是不能用任何方法再分割的,组成物质的各种粒子。就叫基本粒子。
- 北营
-
所谓
基本粒子
,即指在不改变物质属性的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它是组成各种各样物体的基础。并不会因为小而断定它不是某种物质。现在科学家利用
粒子加速器
加速一些粒子,有时候用粒子相撞的方法,来研究基本粒子。
- 臭打游戏的长毛
-
就是夸克
夸克分六类
每类三种颜色
- 真颛
-
分子,原子
- 左迁
-
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芝麻之小。可是,在物质的微观世界里,芝麻却简直大得无法比拟。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又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20世纪初,人们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很小,原子核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说,一个原子像一座10层高楼那样大的话,那么原子核只有一粒豆子那样小。而且,原子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小不点儿”。
这些“小不点儿”都属于原子世界的“居民”,种类很多。起初,人们只发现了电子、光子、质子、中子四种。后来,又发现了正电子、中微子、介子、超子、变子等,统称为“基本粒子”。1972年,我国髙能物理研究所云南宇宙线观测站,在宇宙线中发现一种新的重质量荷电粒子。1974年秋,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首的实验小组,发现一种新的重光子,命名为J粒子。在1979年,丁肇中再接再厉,又发现了一种新的重要的基本粒子——胶子。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基本粒子近300种,而且还在不断发现之中。
- 奇石珠宝真君
-
1
规范玻色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传递弱相互作用的
W
、W-、Z0。(
、-、0
为上角标)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gluon)。它们的自旋均为1,因此属于玻色子。光子和胶子的质量为0。W、和Z粒子的质量为
80
和91
GeV
(请自己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把能量转换为质量)。按照量子场论,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
引力子,但尚无证据表明它的存在。
2
轻子。参与弱相互作用,不参与强相互作用。带电轻子也参与电磁相互作用。
轻子目前发现6种,分别为
电子、μ子、τ子以及它们的3种中微子,考虑它们的反粒子后,轻子共有12种。轻子自旋均为1/2,均属于费米子。电子质量你应该知道,μ子质量是电子的约207倍,τ子质量是电子的约3477倍。(均指静止质量)。3类中微子的质量都很小,其中
电子中微子
的质量接近于0甚至很可能为0。轻子都携带1个单位电荷e。目前,尚未发现
轻子具有内部结构,属于基本粒子(不是有quark组成的)。
3
强子。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统称。(但它们同时也参与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强子按自旋是否为整数而分为两类。自旋为半整数的强子称为重子,例如质子、中子。自旋为整数的强子称为介子,例如π介子。强子由夸克组成。强子种类很多,不一一例举。
2
回答者:
elusory008
- ardim
-
原子
- Mugen-Hive
-
粗略地说,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所谓基本粒子,就是我们不考虑它的进一步结构,而把它当成整体的东西或者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元。
把多种多样的物质看成是由少数几个基本实体构成,并以这样一个物质基础来说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虽简单,但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基本性是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认识的不同,基本粒子家族的内容在不断地演变。
(1) 希腊泰勒斯提出“水为万物之本”。
(2)亚里士多得认为水、火、空气,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
(3)460-370,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4)周代,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五行说,即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原料构成。
(5)《周易》中有“太极生两仪,两仪成四像,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太极即世界的本源,两仪是天地,四象是春、夏、秋、冬四季,八卦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由它们衍生出世界万物;
(5)战国时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汉代则出现了天地万物由“元气”组成的哲学观点;
(7)650年,牛顿曾说:“依我看,有可能一开始上帝就以实心的、有质量的、坚硬的、不可分割的、可活动的粒子来创造物质,它有大小和外形以及其它属性,并占据一定质量……”
(8)1660年,英国科学家R.玻意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9)1741年,罗蒙诺索夫《数学化学原理》:“一切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和感觉不到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在物理上是不可分的,并且有相互结合能力,物质的性质就取决于这些微粒的性质。”
(10)1789年,英国息今斯《燃素说及反燃素说的比较研究》,提出粒子彼此相互化合的设想。
(11)1844年,道尔顿学说:
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割,并保持自己独特的性质。
2/同一元素所有原子的质量完全相同,不同种元素原子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基本特征。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化合物的原子叫“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等于它的组分原子质量之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基本完成了它对宏观世界的描写,开始着手向物质结构的更深层次进军。放射性和原子的碰撞,使我们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而所有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光电效应告诉我们象电磁场这样一种物质形成也可看成是粒子(光子)构成的。
许多人以为这已经抓到了构造世界的最小砖块,但是历史表明,这只是人们渴望得到终极真理的一种热切心情罢了,30年代人们在发现中子、质子后,又发现了正电子;而到50年代,通过高能加速器,又发现了大批新粒子,数目超过了化学元素的数目,于是诞生了一门研究这些“基本粒子”结构的科学,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它是研究构成质子等的粒子(夸克),轻子(电子、中微子等)及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光子等)的一门科学,由于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对它们进行实验研究需要花费极高的能量,故也称为高能物理学。到今天,基本粒子物理学,已成了庞大的科学事业,全世界投入的人员近四千人,每年耗费的经费约几十亿美元。 它不仅是物理学的三大科学前沿(指基本粒子、天体物理、 生物物理)之一,也是人类科学的前沿,许多新思想在那里迸发,许多物质世界的新规律在那里得到发掘。
相应地,许多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在这领域里找到了它应有的主人, 近几十年来有近40位科学家因粒子物理方面研究的杰出成果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今天的基本粒子指什么:
粒子物理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粒子物理的萌芽(1895-1932)
1895年,W.K.Rontgen发现X射线(光子),因此荣获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A.H.Becquerel,P.Curie和M.Curie发现了放射性,共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9年,J.J.汤姆逊(J.J. Thomson)证实了电子的存在,由于对气体导电理论的贡献及实验研究的成果,他荣获了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5年,A.爱因斯坦(A.Einstein)揭示光电效应的定律,光的"粒子"性,即光子的概念被人们接受,他因此荣获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E.卢瑟福(E.Rutherford) 根据α粒子被金属箔散射的实验现象指出原子的有核结构。
1913年,N.波尔(N. Bohr)建立子原子的量子理论,因此,荣获1922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0年,W.泡利(W. Pauli)根据原子核β衰变的实验观察,提出中微子的假设,并由于他提出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荣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年代末,实验上得到证实的可以称为基本粒子的有光子(γ)、电子(e-)、质子(p).当时大多数物理学家都相信,一正一负两种粒子作为原子基本成份够了,而光子作为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但从元素周期表发现原子量与核外电荷数并不相等,如氦(2,4)镭(88,226)。由此,1920年,卢瑟福预言:"除电子,质子之外,还可能存在第三种原子组份.它的电荷为零,可能是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中性粒子." 查德威克听了这个演讲后,相信这种粒子一定存在.他们想出各种办法轰击氢原子, 企图从氢原子核得到质子与电子紧密结合而成的中子,由于思路不对头,结果毫无所获。
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和贝克尔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铍得到的辐射强度,比轰击其它一些元素几乎大十倍。
1931年,约里奥. 居里夫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观察到这种辐射的穿透力很强,而且可以从石蜡及其它含氢物质打出高速质子,但由于他们没有听过卢瑟福的演讲,因此没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仍认为这种辐射是高能的γ射线,但我们知道γ光子可以从原子中打出电子,但质子比电子重1840倍,不可能被γ光子打出.查德威克在读了居里夫妇的论文后, 立即开始重复他们的实验,他发现,这种辐射不仅很容易地穿透2厘米的铅,还能够从用来检验的所有元素中把质子轰击出来.由此查德威克得出:这种辐射是由质量几乎与质子相等的不带电荷的中性粒子组成.从重复居里夫妇的实验到完成报告"中子有可能存在",前后总共花了10天.1932年,J.查德威克(J.chadwick)证实了中子的存在,因此荣获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粒子物理的发展(1932-1964)
中子的发现,立即引起了海森堡,伊凡宁科等人对原子核结构问题的重视, 他们尝试引入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把n,p束缚在原子核内.这个工作引起了日本27 岁的汤川秀树的强烈兴趣,汤川联想到电子与质子之间的电磁作用力是由交换光子引起的,于是提出核力也是交换某种粒子引起的.考虑到电磁作用力程为无穷大,光子的静质量为零,而核力起作用的范围很小,所以传递核力的粒子一定很重,
利用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及假设的力程,汤川估称这种末知粒子的质量约200me, 质量介于质子与电子之间,故称为介子).
1935年,他发表了这一结果。
1936年,C.D. 安德森用云雾室在宇宙线里意外地找到了一个类似于电子,但又比电子重许多的μ子;但研究发现,该粒子穿透力很强,与原子核基本不发生作用,不可能是核力的传递粒子.
1947年,鲍威尔利用核乳胶发现,有一种比μ介子更重的粒子,其质量约为电子的270倍,而且确实与核子有很强的作用.人们称之为π介子,它完全符合汤川的预言.
汤川秀树(Yukawa)因提出核作用力的唯象理论——核力的介子理论,荣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F. 鲍威尔利用乳胶照相法在宇宙线中发现了核力的传播子——π介子,因此而荣获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这阶段,基本粒子成员包括:光子(γ)、电子(e+,e-)、质子(p)和中子(n) 及假设的中微子
1932年,在发现中子的同时,C.D.安德森(C.D. Anderson) 在云雾室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因此,荣获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狄拉克的量子论预言的第一个反粒子一正电子。
早在1930年, 我国的赵忠尧在研究由放射性原子核所放出的高能γ射线(~2.61Mev)被物质吸收的规律时, 发现了反常吸收现象,它不能用γ光子与核外电子作用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过程中会辐射出一种能量约为0.5 MeV的γ光子,且各向同性,正电子发现后, 人们很快弄清了这种辐射的本质。
γ+X →X+e++e-; e++e-→γ"+γ"
γ"的特征能量为0.511 MeV,所以赵忠尧的实验实际上是间接证明了正电子的存在,
1948年,在汤川秀树预言了十几年之后,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了π介子。(汤川为了解释原子核中把中子、质子束缚在一起的核力,为了解释从氘核到氦核(α粒子)结合能迅速增加的事实,他和维格纳一起认识到,核力的力程一定很短;从此以后,粒子数量大量涌现,人们开始按粒子的性质进行分类研究。
物理学家把质子(P)、中子(N),π介子,K介子等一类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叫强子;把像电子、μ子等一类只参与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叫做轻子。那些和质子差不多重的粒子叫重子;而重得多的粒子则叫超子。如 ∧超子、∑超子等;质量介于重子和轻子之间的粒子称介子, 但现在看来这种分法有点过时了,如τ轻子的质量达3477.4me,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沿用这些名字。
众多的粒子(~400个)使人们很难相信它们全都是基本的,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深层的基本粒子。
1949年,费米和杨振宁发表了题为"介子是基本粒子吗?"的论文,建议π+=pn ;π0=(pp-nn)/ 2;π-=np,但难以理解的是,由非常重的核子与反核子结合成π介子时,总质量减少到只有原来质量和的十分之一,它意味着一定存在一种极强的作用把两核子束缚在一起.
1956年,坂田昌一提出了一种模型,认为重子并非个个都基本,基本的只是质子p,中子n和超子∧。其余的粒子都可以由它们及它们的反粒子复合出来. 这实际上是推广了费米和杨振宁的模型,考虑到奇异粒子, 添加了一个带奇异数的∧粒子.如:
π+=pn;π0=(pp-nn)/ 2;π-=np。κ+=p∧;κ0=n∧.
显然按这样的组成方式,无论电荷、重子数、奇异数,都能给出正确的结果,而且这三个粒子与它们的反粒子的所有各种组合,构成9个介子,除了当时已知的3种π介子和四种K介子外,还预言了两种新的中性介子,不久它们被相继发现,称为η, η".虽然坂田模型对介子给出了较好的结果,但却无法完全解释重子,
比如∑+、∑0、∑-等重子就很难用p、n、∧来构成。
1961年,盖尔曼和内曼对板田模型作了修正,提出八重态模型,以八种基本粒子来说明全部粒子,包括许多短寿命的共振态粒子的性质。他们还进一步论证所有的强子都可以用三种基本构元,一种称为夸克的东西构造出来,这三种夸克分别称u(上,up),d(下,down)和s(奇,strange),其电荷分别为2e/3,-e/3,-e/3,自旋都是1/2 。介子由正、反夸克构成;重子由3个夸克构成。这样可以方便地把介子和重子分为一个个家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由于夸克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 当三个夸克形成束缚态时,可能有两种自旋情况,一种是1/2,另一种是3/2,而后者应当有十个粒子
(uuu;uud;uus;udd;uss;ddd;dss;dds;sss;usd),
但在当时, 只有九个在实验上有相应的对象,Ω- (sss)这个由三个S 夸克构成的粒子根本不知在哪里,盖尔曼预言了这个粒子的基本性质。
1964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分析了十万张气泡室照片后,终于发现了Ω-粒子,确证了预言的性质,如寿命为(0.82±0.03)×10-10秒,比其它共振态的寿命长几十万亿倍, 被称为粒子物理中的“冥王星”。
盖尔曼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基石。从此夸克这一代新的基本粒子就登上了现代物理学的舞台了。
在夸克模型提出来后的十多年里,人们忙于把它应用于研究各种碰撞、衰变等动力学过程,夸克模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974年11月,粒子物理学界出现了新的轰动,丁肇中小组宣布发现了一个新粒子,称之为J粒子;稍后,几乎同时利克特小组也宣布发现了同一个粒子,他们称之为Ψ粒子。
丁肇中是研究P+P→e++e-+X过程发现的,
P+P→J+X
e++e-
J的质量为3097 MeV,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多一点,而里克特是研究e+、e-对撞过程中发现的
e++e-→X
e++e-→Ψ→X
本来新粒子年年都有发现,司空见惯,并不希奇。但这个粒子究竟为什么如此轰动呢?实际上其奇特之处在于,这个粒子的寿命长达10-20 s, 比通常共振子长了1000倍。一般来说粒子越重、寿命越短,尤其是共振子,寿命短到10-24 s
(寿命的测量是通过测量能带宽度而得到的,由量子力学
Γτ≈h ,τ为寿命, Γ为能量不确定范围,
如π++p→Δ++→π++p,Δ++的质量为1232 MeV。如果这个质量确定,那么只有π+和p的质心能量正好等于1232 MeV时才会形成Δ++,但实际上Δ++→π++p是个强蜕变过程,寿命极短,Δ++的质量会有一个大的不确定范围, Γ≈115 MeV,由此τ≈5.7×10-24 s)
利用原有的夸克模型是很难描写这新粒子的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新粒子有着一个和正反电子形成的束缚态——电子偶素相类似的能谱。因此最自然的假设是J/Ψ粒子是第四种夸克及其反夸克构成的束缚态,这个新夸克称为charm(可爱和迷人的意思),王竹溪教授给它起了名称为粲夸克;
1977年,历史又重演了一次,菜德曼发现了Υ粒子,它也是一个重夸克偶素,该夸克称为底夸克(或美夸克beauty)。
已知的几百种强子,都是由这五种夸克组成的,但从对称性的观点看,应该存在第六种夸克,虽当时没找到,但已命名为顶夸克(t夸克,真夸克,truth)。 到1994年费米国家实验室为这种夸克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1995年加以确认,六种夸克被认为是粒子物理队伍的第一个家族。
另一个家族是所谓的轻子。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基本粒子——电子,就是轻子中的一员,1932年发现了一个与电子质量相同但带一个正电荷的粒子,称为正电子,在β衰变的能量失窃案中,泡利为维护能量守恒定律,于1931年设想了一个最自然的解决方案,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还放出了一个难以探测到的中性粒
子,其自旋为1/2,质量很少,可能为0,称为中微子,原β蜕变修正为
zXA→z+1YA+e-+νe
(在zXA→z+1YA+e-+νe 中,测得电子的能量是不确定的,其动能从0到18.6 keV均有,而超过这个能量的β粒子不存在,伴随的角动量也有损失,如
H3→He3+e-,角动量不守恒。
从此许多实验物理学家千方百计地设法寻找这个神秘的中微子,中微子由于不带电,作用微弱,因此极难测量。
寻找中微子的第一个成功方案是王淦昌在1942年设计的,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中微子果真存在,它不仅具有能量,也应具有动量,其动量与能量应满足确定的关系,如果β衰变中能在实验上测定其丢失的能量和丢失的动量,就可以对中微子的存在与否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
由于β蜕变后共有三个子体,一为电子,一为中微子,一为反冲核,三者的能量、动量取决于它们的出射方向,故不易测量,但有一个K俘获过程与β蜕变属同类作用这时
zXA+e-→z-1YA+νe
即原子核从最靠近核的K层轨道吸收一个电子,王淦昌建议选用Be7做实验, 这篇文章登在美国的物理评论上(当时西南联大是没有这个条件做实验的)。同年阿伦完成了这个实验,这是显示中微子存在的第一个实验,不过,直接测量到中微子是到了1956年,由柯温和莱因斯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难做的实验,因为中微子的穿透本领实在大,β衰变放射出来的中微子,可穿过大约一千亿个地球才会与其内的原子核碰撞一次,而号称本领很大的γ光子,在地球中走过若干厘米就会碰撞一次。
在人们寻找汤川预言的介子时,1937年安德森和纳德梅逸等人在宇宙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质量大约为电子质量207倍的粒子,称为μ,μ有带正电,也有带负电的。
μ是否就是汤川所预言的介子?实验及理论研究表明:μ与物质之间的作用非常微弱,并不具有核力作用的强度,当μ射入物质后,就象电子那样通过许许多多次电离碰撞逐渐丢失能量,而后几乎静止在物质中,最后蜕变为电子并放出两个中微子。
μ-→e-+νe+νμ; μ+→e++νe+νμ
μ的平均寿命为2×10-6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μ和e相伴的中微子不属于同一类,确切的实验是1961(2)年由丹培完成的,1962年,莱德曼等人证实存在两类中微子,获得1988年的诺贝尔奖,到1975年,在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发现了一个更胖的类似于电子和μ子的粒子,叫做τ子,人们给它一个矛盾的名字:重轻子,根据经验,与它相伴,应该还有一个中微子—τ中微子,后来实验上果然找到了它。
τ中微子的直接观测
DONUT实验组:54名(18人来自日本爱知教育大学、神户大学和名古屋大学;29人来自美国的7所大学;3名来自希腊雅典大学;4名来自韩国建国大学和庆尚大学。负责人是费米实验室的B.Lundberg,匹兹堡大学的V。paolone)
实验构想:高能质子组成的高通量初级束流轰击钨靶,产生出几乎完全向前飞行的次级粒子束流,内包含大量的Ds粒子,Ds粒子寿命仅0.5ps,衰变产物中1/14 预计为τ轻子和τ中微子对。
在费米超高能质子加速器上,DONUT实验进行了3年,记录下600万例有用反应,经筛选留下1000个有希望的后选者,从中找出了4个确凿无疑的事例成为直接观测到τ中微子的证据。
三、相互作用——物质胶
基本粒子三大家族,除了夸克,轻子两族外,还有与相互作用有关的粒子族。问起构成世界的砖块是靠什么东西粘在一起而树起物质大厦的问题时,我们说是靠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迄今为止,我们确认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只有四种,它们是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作用。
引力相互作用主要以天体、日月星辰作为它的主要施力对象,而电磁作用主要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不可替代,弱作用与强作用属短程力,其影响的主要舞台在原子核的范围。
一个物体是怎样向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的,或相互作用是如何传递的?历史上有各种观点,如接触作用、超距作用、以太传递的等等。现在一般认为所有四种相互作用都是汤川型作用,即靠交换粒子而实现的相互作用,这些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规范玻色子,如电磁作用靠光子传递;而弱相互作用靠玻色子W±和Z 0粒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为胶子。但没有发现过自由的胶子,最古老的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由称为引力子的粒子来传递,但关于它的信息还很少。这些规范子形成了基本粒子的第三家族,不过这些规范粒子都是理论预言在先,实验证实在后,例如传递电磁作用的光子,是1905年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而假设的,但光子的实验证明是1923年的康普顿效应;再如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W±和Z0是先由GWS弱电统一理论预言,后在实验上找到的(1983.1.和6.)。
夸克、轻子和规范子,通过它们层层迭迭的纠缠而造成了我们面前的世界,它们是我们今天知道的物质结构的最深底层,若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关于基本粒子的知识,那就是三大家族四大力!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实验和理论的重大进展是确立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该模型认为;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元是规范玻色子、三代轻子和夸克以及希格斯粒子,他们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即色相互作用、电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希格斯粒子之间的汤川相互作用。描述色相互作用的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是电弱统一理论。
四、我们对物质结构的新认识
几十年来对新老基本粒子的研究,使我们对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的了解有不小的进步。
1、首先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一条物质结构的链条,夸克、轻子——强子——原子核——原子——分子——三态物质——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各个层次上的相互作用了解得也很清楚了。
2、新的构成方式
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使我们关于基本粒子如何组合成复合体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扩展,过去我们在理解原子时,总认为它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电子和核之间通过电磁作用(即交换光子作用),我们并不认为光子也是原子的成份之一,这相当于我们用胶水把两样东西粘合成一个复合体,但事成之后,胶水就不再作为复合体的组分,但当我们以这种认识去考察质子的结构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按理质子应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夸克之间通过胶子相互作用,但胶子本身不再作为质子的成份,若我们只研究强子的静态性质,这种看法似乎行得通,但当我们对强子结构实施动力学研究时,会发现质子里面那三个夸克uud 只携带整个质子动量的一半,这正如一个带了一千元钱的三人代表团出访,结果发现三个人口袋里的钱加起来只有500元一样奇怪,一个自然的解决办法是,强子的另一半动量为胶子以及由它派生的夸克对(称为海夸克以区别构成质子组分的夸克称为价夸克)携带,这就是说,质子不单由三个夸克构成,而是由三个价夸克,一大堆胶子以及转化的海夸克对混合组成的一团。
五、力的统一
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必然要牵涉到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前面我们提到,目前的四种基本作用都是汤川型相互作用,但其间的差别甚大,这可从其性质看出,如力程长到无穷大,短到10-13厘米,作用强度,则相差近40个数量级。
但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人类认识的每一次飞跃,总是导致一种新理论的建立,这种新理论将原来的认为十分不同的领域统一起来,例如:
①牛顿力学的建立(1686年)统一了地上的运动规律与天上的运动规律。
②安培和法拉第的工作(1831年)统一了电学与磁学。
③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1873年)进一步统一了电磁学与光学。
④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1905年)统一了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1916年)进一步统一了时空与物质运动。
⑥统计物理学(1901年)在宏观物理与微观物理之间架起了桥梁。
⑦量子力学(1926年)的建立更统一了物理学与化学甚至部分生物学, 也将统一起来。
因此人们坚信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并不基本,它们一定有着某种统一的起源。
四种力统一的第一次尝试,是由爱因斯坦开始的,他在创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后,就着手统一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并为此付出了后半生的绝大部分精力.虽提出了几种方案,但没有成功,其失败的原因在今天看来, 是由于走的太远了,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第一次成功的统一是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的统一,是由温伯格、萨拉姆和格拉肖完成的。
1/杨一米尔斯理论与Higgs场
电磁作用理论,即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是粒子物理中最成功的一种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作为力的传递者的电磁场是一种矢量场,其相应的粒子(即光子)是一种矢量粒子,自旋宇称为1- 。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发展了这种观念,提出了一种别的作用也可以适用的新理论,称之为规范理论。这里,传递相互作用的场也是矢量场,称为规范场,与这种场相应的粒子称为规范粒子。
杨-米尔斯规范理论有个特点,即作为作用力传递者的规范粒子,其质量应为0,正如同光子那样。然而除了光子以外,实验上从未发现过别的零质量的矢量粒子。
因此,杨-米尔斯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得不到任何实际应用。
十年以后(1964年),希格斯才找到了使规范粒子获得质量的途径。不过,由此要求存在一类新的粒子,称希格斯粒子。这是标量粒子,这一类粒子目前尚未找到。
2/传递弱作用的矢量玻色子
对于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前一直是基于费米理论,弱作用被看成是四个费米子直接耦合的点作用,点作用意味着力程无限短,由测不准关系知,力程越短,说明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越重,按弱作用的方式,传递弱作用的中间玻色子应是很重的,且经研究表明 ,它也应是矢量粒子,这个性质是极有利于建立弱作用与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
3/弱电统一理论
完整的弱电统一理论是由格拉肖(1961)、温伯格(1967)、和萨拉姆(1968)建立的,他们把中间玻色子看作是一种杨-米尔斯场,一种规范粒子,且算得W±的质量为
mw~80 GeV,由此估算出弱作用的力程~10-1 6厘米。由可见只要中间玻色子W±的质量取约80 GeV。就既可以用统一理论来解释低能情形下弱作用比电磁作用弱的很多,也可以解释弱作用力程极短的事实。
该模型的一个突出之处是存在中性流,即传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除子带电的W± 外,还有中性的Z0粒子,且算得Z0的质量为~92 GeV。
例如中徽子、质子散射过程
以前从来没有存在中性流的实验迹象,因此许多关于弱作用的计算中一个重要的麻烦就是如何压低或消失中性流的成份,现在的GWS理论预言中性弱流过程是一定存在的。这促使实验家去认真检验,1973年以来,已经观测到许多中性流弱过程,且定量上与GWS理论符合得很好,这也为GWS荣获1979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奠定了基石。 令人感到更为振奋的是GWS理论预言的中间玻色子W±、Z 0已分别在1983年1月和6月真的被发现了,实验测得
mw=80.9±1.5 Gev mz=95.6±1.5 Gev
与理论结果吻合的很好,为此这项成果立即获得了1984年度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对于强相互作用,最初是汤川秀树提出的核力π介子理论,以后由于盖尔曼的夸克模型,使人们认识到传递强相互作用的是色胶子,也是一种杨-米尔斯场,这就提供了将强作用与弱电统一作用统一起来的可能,现已有
- 余辉
-
同意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