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谁的诗句,哪一首诗

2023-07-12 23:00:38
共1条回复
Chen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处(或作者)有几种说法:

①古语,或曰谚语、俗语,并非出自哪一个名人之手.

②陆游

③朱熹

④杜甫

⑤ ***

⑥陈毅

今查《全唐诗》电子检索版、《全宋词》电子检索版、《四库全书》电子检索版、《四部丛刊》电子检索版,确定古人诗人中没有这两句.又查找 *** 、陈毅诗文(不全),并经网上搜索,基本确定也不是出自毛、陈二人之笔,所以基本可以确信是一俗语,并非出自某一人笔下.

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警世贤文是民间的俗语、警句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相关推荐

求助!!如何安装四库全书电子版??

方法一:1、先将虚拟光驱盘符修改为光驱首位。方法: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选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右窗格中右键点击可修改光驱盘符。2、用虚拟光驱打开SKQS镜像,点install.exe,安装伺服器和浏览器。3、点开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数据盘安装向导,按提示,用虚拟光驱载入CD201-208、CD301—308光盘镜像,安装16个光盘。至此,打开检索程序,就可以正常使用四库全书了。方法二:首次使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需在客户机安装应用软件,安装说明:安装前提:(1)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盘至少要有60M空间(2)下载的文件大约为383M,解压后大约600M,存储文件的硬盘至少要有600M空间。说明:安装后浏览器大约只90M,可将原来的解压文件删掉。安装步骤:安装四库全书客户端程序,需将它下载到本地。再进行安装(1)点击四库全书客户端程序并保存到本地硬盘。注意:由于该客户端程序较为庞大,务必保证您的硬盘有超过600M的空间,同时建议使用Netants或jetcar等断点续传软件下载。说明:如有院系需要为多台机器安装客户端程序的,可与我们联系,安排上门安装。(2)双击已保存的文件(默认为4kclient.exe),选择安装路径(默认为c:4k),按“Unzip”自解压安装程序,直到完成。(3)点击相应的安装目录下的install.exe运行客户端安装程序,按提示进行。(4)安装完成后,系统自动建立一个用户名guest。然后系统将请求填写“全文浏览器和伺服器之间进行通讯的设施”:先在下拉列表中选择“TCP/IP Socket”,然后填入伺服器机器名:“202.116.69.14”,确定后,全文版游览器安装完毕。(5)检索:点击开始--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等动画完成以后出现一个对话框。请将用户名称:guest(默认)改成4k, 密码:4k,伺服器名称:202.116.69.14。点击确定即可进行检索。数据库简介《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百科丛书。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并以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撰时间之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内容覆盖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学、农业、占卜等,是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四库全书》原抄七部,分藏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后经战乱,今存世者仅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三部及文澜阁残本,其中文渊阁是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分为“标题检索版”(简称“标题版”)和“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简称“全文版”)两种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提供给校园网用户使用的是其全文版。《四库全书》电子版并不是机械的电子扫描,它是做了各种索引,便于读者根据不同途径进行检索和利用的。
2023-07-12 07:32:273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介 自1999年出版,针对不同学术用户或个人的需要,先后推出「原文及标题检索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网路版)」及「个人标题版」。产品除得到各国著名学府、汉学研究机构及大学图书馆的采用及好评外,更被誉为大型中文电子出版工程的典范。为了精益求精,配合大型图书馆计算机网路系统的需要,我们于2002年再开发「内联网版」,使产品更能配合学校环境使用。我们更加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于台湾及香港首次推出网上订阅服务。 研究改良 为与时并进和配合用户及网路环境的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产品的改良。「四库电子版」第二期工程于2005年展开,并于2007年推出崭新的3.0版,包括为学校、图书馆而设的「内联网版」及「网上版」;以及为个人而设的「便携硬碟模式」,方便用户在没有网路环境下也可使用「四库电子版」。新版本在内容、检索功能及参考工具等作了多方面的改进,使检索效益和参考价值进一步提升,更方便用户使用。 名校推介 自推出以来,受到大量用户赞赏和采用,计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大学等著名学府。院校图书馆以外的机构有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及国立故宫博物院等。
2023-07-12 07:32:361

《四库全书》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四库全书》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Kpnc6sKB-3pm8PpylsX2A?pwd=1x4b 提取码:1x4b简介:《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
2023-07-12 07:32:421

如何在win7系统中安装文渊阁四库全书硬盘电子版(6.5G左右)?恳请高手指教! 有收费安装的吗?

《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单机硬盘版(6.5G 支持64位windows,实现任意位置批处理注册)安装注意事项(必读):一、程序主文件夹“4KBrowser”可以放于任何位置,但各数据库文件夹(CD 201至CD 208,CD 301至CD 308,每个数据库一个文件夹)必须放在“4KBrowserskqs”下(否则完成注册后,你还要自己改“CdPaths.conf”),注册用的批处理(一个32位,一个64位),必须位于“4KBrowser”下,其他文件及文件夹的位置最好也不要改动。满足这些条件,批处理可以自动注册并改写“CdPaths.conf”。二、注册用的BAT批处理文件分32位和64位两种,请根据自己使用的系统选择对应文件。使用WIN7系统的朋友,不论32位还是64位,建议先在bat文件上点右键,选“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如果不能以管理员身份运行,请用管理员帐户登陆),否则可能因为权限问题注册不成功。如果以管理员身份运行之后,注册还不成功,可以尝试bat文件上点右键,选属性,兼容模式中选XP兼容方式,再以管理员身份运行bat。三、程序的正常使用,必须下载完主程序和所有数据库,并按规定放置(按自解压包默认解压即没问题,如果要修改目标文件夹,只须保证主程序和数据库同一盘符,并且相对路径正确,请参考第一条),注册之后才能使用。如果完成注册之后,运行程序,输入帐号(帐号随意)之后提示“数据盘201(或其他)的安装无效”,那就是你没有下载数据库,或下载不完整,或数据库位置不对。四、注册成功后,重启一次,程序才能调用方正楷体显示正文。运行程序,稍等一会,会要求输入帐号名称,随便输入即可。五、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的主程序和数据库完整存在,相对路径正确,并且有注册表和文件的写入权限,只要运行4KBrowser下的“点击安装.bat”(注意32位和64位的区别)即可完成注册。六、Vista用户在执行四库全书主程序时可能会遇到不兼容问题而导致程序自动退出,请在4kText.exe程序的属性的兼容性设置了,将兼容模式调为WindowsXP SP2,并将“用管理员模式运行此程序”和“停用图型主题”勾上,即可。Vista、 Server 2003、WIN7用户在退出四库全书主程序时,在版权页中,找不到退出按钮,只要按一下回车即可退出(感谢“saiweng”兄提供此办法)。解压过程:解压主程序“4KBrowser.exe”解压各数据库文件(“CD 201.exe”至“CD 208.exe”,“CD 301.exe”至“CD 308.exe”):运行:“点击安装.bat”文件(注意32位和64位是两个不同的批处理),即可实现注册和拷贝字体文件。祝顺利!有问题,请追问.有帮助,望采纳.
2023-07-12 07:33:103

四库全书电子版如何使用?

提示"连接不到伺服器"说明不能连接到网站的服务器.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原因是该网站的服务器忙或工作不正常;另一个原因是网站可能是收费网站,需要登录或取得授权才能使用.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大.你再仔细看看网站上的说明.
2023-07-12 07:33:192

我下载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的电子版,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打开这些文件?请有经验者说明具体帮法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帐号:4k,密码:4k 首次使用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需在客户机安装应用软件,安装说明: 安装前提: (1)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盘至少要有60M空间 (2)下载的文件大约为383M,解压后大约600M,存储文件的硬盘至少要有600M空间。说明:安装后浏览器大约只90M,可将原来的解压文件删掉。 安装步骤: 安装四库全书客户端程序,需将它下载到本地。再进行安装 (1)点击四库全书客户端程序并保存到本地硬盘。注意:由于该客户端程序较为庞大,务必保证您的硬盘有超过600M的空间,同时建议使用Netants或jetcar等断点续传软件下载。 说明:如有院系需要为多台机器安装客户端程序的,可与我们联系,安排上门安装。 (2)双击已保存的文件(默认为4kclient.exe),选择安装路径(默认为c:4k),按“Unzip”自解压安装程序,直到完成。 (3)点击相应的安装目录下的install.exe运行客户端安装程序,按提示进行。 (4)安装完成后,系统自动建立一个用户名guest。然后系统将请求填写“全文浏览器和伺服器之间进行通讯的设施”:先在下拉列表中选择“TCP/IP Socket”,然后填入伺服器机器名:“202.116.69.14”,确定后,全文版游览器安装完毕。 (5)检索:点击开始--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等动画完成以后出现一个对话框。请将用户名称:guest(默认)改成4k, 密码:4k,伺服器名称:202.116.69.14。点击确定即可进行检索。 数据库简介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百科丛书。它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并以其收书规模之大,涵盖范围之广,编撰时间之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四类、七十属。内容覆盖哲学、历史、文艺、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地理、算学、生物学、农业、占卜等,是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四库全书》原抄七部,分藏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后经战乱,今存世者仅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三部及文澜阁残本,其中文渊阁是保存最完整的一部。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分为“标题检索版”(简称“标题版”)和“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简称“全文版”)两种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提供给校园网用户使用的是其全文版。《四库全书》电子版并不是机械的电子扫描,它是做了各种索引,便于读者根据不同途径进行检索和利用的 文献类型 全文 收录年限 先秦到清代前期 检索指南 1. 主界面,在界面右下方竹简中选择所需功能:内容检索、出版说明 、凡例、网上服务、制作专辑、退出。 2. 功能界面,提供多项检索及阅读功能。 3. 多项检索内容包括: 3.1检索:按一下此处,打开检索菜单,可选择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书名检索、著者检索、并可改进前次检索内容。 3.2向前和向后:按一下:“向前”,查看前次检索内容;按一下“向后”,查看后一次检索内容。 3.3停止检索:连按两下,取消当前正在进行的检索。 3.4工具:按一下“工具”打开菜单,选择用户所需的辅助工具。 3.5列印(打印):按一下“列印”在检索结果模式下,列印当前检索结果,以“条”为单位;在阅读模式下,列印内容,以“页”为单位。 3.6设定:按一下“设定”打开菜单,可选择“汉字关联”(用于检索)、“背景音乐”(软件音乐设置)、“版面颜色”(阅读版面配色方案选择)。 3.7版面控制:按一下“版面控制”打开菜单,可选择:返回主界面、窗口最小化、退出本软件。 3.8模式切换:可在检索结果、原文阅读、全文阅读三种模式之间切换。 3.9检索模式辅助功能:检索结果界面上,可对检索结果进行多种操作。 3.10阅读模式辅助功能:在全文文本或原文图象界面上可按一下屏幕右的功能键,对全文文本或原文图象进行多种操作。 3.11阅读功能包括:检索结果、全文文本、原文图象。 注 意 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安装程序中打包了IE5.0的安装程序,如果您的客户机中未曾安装过IE5.0,系统会自动提问“是否安装或升级IE5.0”,经过测试证明IE5.0安装程序的网络安装存在问题,所以当您在安装时如果出现上述提示,请选择“否”(即不安装或升级IE5.0)。
2023-07-12 07:33:294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16个iso文件CD 201.iso至CD 308.iso!和一个SKQS.iso安装文件,6.9G版)如何安装

本不要安装首先SKQS.iso文件解压安装随便默认是C4KBrowser只要空间足够没有要求。然后在安装SKQS.iso文件的磁盘里新建文件夹4kServer在4kServe文件夹里建立16文件夹分别命名为CD 201....CD308,解压CD 201.iso至CD 308.iso到对应的文件夹里、修改修改过4KBrowser4KServerEtcEventLog.文件(楼主知道就不细说)。最后虚拟光驱运行CD 308(不是下载的CD 308是加压后的CD 308)全部做好后运行四库全书帐号随意!点击内容搜索。搜到你对应的内容点击会提示未安装CD某某某盘。切换到虚拟光驱运行提示的盘在切换回来就可以阅读了。。。。 以上方法只适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单机版”如果是院校或在线版无效
2023-07-12 07:33:362

哪儿有完整的《四库全书》电子版?

你要想看史书就去这里http://www.guoxue.com/《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总共44类。网上没有下载,这东西即使弄成电子书据说有6.91GB。还想下载?一些所谓的下载链接——没测试http://www.mzko.cn/down/200512/16164.htmhttp://www.ywtd.com.cn/act/forum/showtopic.asp?TOPIC_ID=35449&Forum_ID=16
2023-07-12 07:33:441

四库全书完整的下载地址

这应该算是目前最全的电子版的四库全书了,注意看图中四库全书上的标记可下载下面的几种四库全书电子版的全集《四库全书存目+补编丛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乾隆御览本四库全书荟要》《四库禁毁书丛刊》文渊阁《四库全书》全集
2023-07-12 07:33:593

求《四库全书电子版》 的下载地址拜托各位了 3Q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184990.html 点击即可下载
2023-07-12 07:34:271

哪位有完整的《四库全书》电子版(pdf)和《永乐大典》电子版(pdf)的下载地址?

这大庞大的东西。电子版基本收集不齐。原书都会不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了。
2023-07-12 07:34:373

在那里可以找到《续修四库全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电子版~最好是txt或者Word~

我有全套的,是DJVU格式的,需要给我留言。注明册数。
2023-07-12 07:35:272

文渊阁 四库全书 电子版用不了,我的版本是从别电脑直接拷贝的,大小6.46G,注册表项目添加成功,而且,

能打开但是不能够进入数据库,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伺服务器有问题,注意点击安装,格式是.exe的,路径应该是在4KBrowser4KServer。
2023-07-12 07:35:342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内容检索打不开

转贴:四库全书打不开的解决方法 http://cpf001.blog.163.com/blog/static/17700117220111214326323/请你点开以上网址,就可以找到你所需的资料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7-12 07:35:431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35:537

四库全书完整吗?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香港的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四库全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所选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焕发,无一语不耐人寻味,无一篇不睿人智慧,数千年道术学艺文章之精华,几尽荟萃于斯。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库全书》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学士,如戴震(汉学大师),邵晋涵(史学大师)及姚鼐、朱筠等亦参与进来。同时,征募了抄写人员近4000人,鸿才硕学荟萃一堂,艺林翰海,盛况空前,历时10载。至1782年,编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因《四库全书总目》卷帙繁多,翻阅不易,乾隆帝谕令编一部只记载书名、卷数、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学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的目录性图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谕令,将抄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依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逐一登载。有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则略记数语。此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实际上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 中国古典文化典籍的分类,始于西汉刘向的《七略》。到了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清乾隆开"四库全书馆",使成编时,名为《四库全书》。因为有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较完整地存世。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文人入阁阅览。 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与永璇、永?,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 本套《四库全书精编》为豪华精装版,16开,50册,5箱,黄胶纸精印,仿红木箱装。 本书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家《荀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 集 部《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2023-07-12 07:36:231

《四库全书》包括哪四部?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内容《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据文溯阁本7989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期的众多古籍,也收入和存目了西洋传教士参与撰述的著作,包括从西洋传入中国的数学、天文、仪器及机械等方面的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有部分书籍由于政治或质疑儒家经典的原因而被列为禁书,称之四库禁书,另一方面亦寻回和修复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中国古籍。扩展资料:一、编纂背景1、文化源流传统学术自身的延续及发展,也在迫切要求当时的目录著作承担起“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责任,以经学为主的中国学术,历经了近二千年的发展历程,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直到清代汉学,期间渊源流变、兴衰利弊,都需要作出恰当评价。《四库全书》既然要囊括乾隆以前的历代典籍,那么,对传统学术的总结也就责无旁贷,因为传统目录学正是将典籍按照一定的体系加以排纂编次,进而通过文献典籍本身以及分类、编目、序录等方式来反映学术发展历史的。因此,编排历代典籍,总结评判传统学术,就成了《四库全书》编纂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库全书总目》也就由此应运而生。2、时代风气四库修书之前,出版业高度发达,典籍充分积累,藏书兴盛,文献整理工作全面展开,汉学成为主流学风。在时代学风下,学者们需要阅读大量藏书,以及许多完整的原著,以征引材料,考证学术源流。而对于自明末以来进入中国的西学,如何对待,到自觉检讨并总结以引导臣民认识西学,确立西学政策的时候了。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更大规模的行动,来做一次彻底全面的学术文化总结,也必得政府亲自出面主持方能完成这个任务。而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希冀超迈前人,并且他自己也完全有能力识断、调理文化。3、皇帝自身乾隆中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清朝呈现出盛世景象。思想学术文化亟待总结的要求,政治经济的保障,以及乾隆个人的喜好,学术界的呼声,使中国传统的盛世修书在这个时候又展示出巨大魅力,催生出继顺康雍之后再次修纂大型书籍的态势。盛世的宏阔是需要鸿篇巨制来充实的,而清政府也需要完成时代留给自己的使命。四库修书就表面而言,起于三方面。一是周永年自明末曹学佺再倡儒藏说,提倡集合儒书,与释藏、道藏鼎足而立。二是乾隆下诏直省督抚学政征求遗书,汇送京师。三是朱筠、王应采奏请校办《永乐大典》,辑佚书籍。但实际上是学术文化发展到总结时期,以及学术与政治的合力的需要。当然,乾隆想超越父、祖修书之功,尤其是超越祖父《古今图书集成》的私意也是不可忽视的。二、特点1、古籍辑佚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寻回和修复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中国古籍,梁启超对此评论道:“此二百余年间总可命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特其兴也,渐而非顿耳……吾辈尤有一事当感谢清儒者,曰辑佚。书籍经久必渐散亡,取各史艺文、经籍等志校其存佚易见也。肤芜之作,存亡固无足轻重;名著失坠,则国民之遗产损焉。乾隆中修《四库全书》,其书之采自《永乐大典》者以百计,实开辑佚之先声。此后兹业日昌,自周秦诸子,汉人经注,魏晋六朝逸史逸集,苟有词组留存,无不搜罗最录。其取材则唐宋间数种大类书,如《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最多,而诸经注疏及他书,凡可搜者无不遍。当时学者从事此业者甚多,不备举。而马国翰之《玉函山房辑佚书》,分经史子三部,集所辑至数百种,他可推矣。遂使《汉志》诸书、《隋唐志》久称已佚者,今乃累累现于吾辈之藏书目录中,虽复片鳞碎羽,而受赐则既多矣。”2、收录西学《四库全书》对西方科学书籍作出较高的评价:“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同时将西方宗教与西方科学作了区分,强调“节取其技能”,《四库》的作者们明白传教士的来华目的是为了传播天主教,介绍西学不过是传教的手段,因此《四库全书》的作者们在赞扬西学的同时指出“盖欲借推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用意极为诡谲”。《四库全书》收录了27种西方传教士的著述,包括西洋的数学、天文、仪器及机械等方面的著作,被收录的书籍包括有《泰西水法》、《西儒耳目资》、《坤舆图说》、《乾坤体义》等[5]。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2023-07-12 07:36:315

电子版《四库全书》安装308号光盘

可以使用,你安装虚拟光驱就行
2023-07-12 07:37:141

四库全书有几本?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37:232

四库全书指的是什么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37:421

四库未收书辑刊 肆辑·贰拾柒册pdf版的,有没有,谢谢!

《四库未收书辑刊》是在《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巨型丛书,启动于1995年,2000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是书由刘享龙先生个人出资2600万元,古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家罗琳先生担任主编,根据20世纪20年代罗振玉等30多位学者拟定的《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收集清四库馆臣未见与乾隆以降至清末问世的书籍,袭《四库全书》体例编纂而成。总计301册(含索引1册),收书1328种。其中经部288种,史部278种,子部249种,集部513种,共分十辑精装出版。版本上,尽量选用《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著录之版本。这套《四库未收书辑刊》在图中红色印章处有全套的电子版、、、、、印章上什么字我不说你应该能认出来吧四库未收书辑刊目录(十辑):《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册 孔易七卷 (清)孙承泽《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册 周易汇统四卷图一卷 (清)佟国维《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册 周易本义阐旨八卷 (清)胡方《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册 蒙泉山馆周易本义补说六卷 (清)蔡绍江《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册 汉儒易义针度四卷附近科文式一卷诸法指要一卷 (清)朱昌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易卦私笺二卷 (清)蒋衡《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易经补义十二卷杂记一卷 (清)叶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周易阐象五卷 (清)蔡首乾《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学易讨原一卷 (清)姚文田《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湘乡漫录二卷附易经集说一卷 (清)查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册 芸窗易草五卷 (清)阎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册 书经章句训解十卷 (明)尹洪《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册 尚书副墨六卷 (明)杨肇芳撰 杨胤奇删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4册 毛诗郑笺纂疏补协二十卷附诗谱一卷 (明)屠本畯《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4册 诗经胡传水二卷 (明)胡绍曾《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4册 毛诗订诂八卷附录二卷 (清)顾栋高《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周礼会通六卷 (清)胡翘元《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周礼就班二卷 (清)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仪礼大要二卷 (清)任兆麟《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读礼条考二十卷 (清)王曜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逸礼大谊论一卷附逸齐论语一卷 (清)汪宗沂《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古经服纬三卷 (清)雷鐏撰 雷学淇释《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四禘通释三卷 (清)崔适《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律吕原音四卷 (清)永恩《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5册 律音汇考八卷 (清)邱之稑《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6册 春秋质疑十二卷 (明)魏时应《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6册 麟旨明微十二卷 (明)吴希哲《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7册 孝经述二卷附辩义一卷 (清)贺长龄《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7册 重刊补钉四书浅说十三卷 (明)陈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7册 四书也足园初告六卷 (明)王宇《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8册 四书明儒大全精义三十八卷 (清)汤傅榘《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9册 四书五经字考十一卷 (清)毛锡縯《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9册 十三经拾遗十六卷 (清)王朝璖《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9册 五经文字偏旁考三卷 (清)蒋骐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9册 同声千字文十卷续六卷 (清)朱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诗韵辑略五卷 (明)潘恩《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韵略易通二卷 (清)李棠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古今韵略五卷 (清)邵长蘅《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韵学原委三卷 (清)王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韵字辨同五卷 (清)翁方纲《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歧疑韵辨五卷口音辨讹一卷 (清)杜蕙《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0册 韵字旁通一卷转音撮要一卷字形汇考一卷 (清)杜蕙《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1册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之一 (明)凌稚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2册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之二 (明)凌稚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2册 史记半解 (清)汤谐《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3册 后汉书旁证 (清)王先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3册 后汉书补表八卷 (清)钱大昭《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4册 宋元资治通鉴六十四卷 (明)王宗沐《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5册 通鉴韵书三十二卷 (清)沈尚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5册 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十二卷 (明)沈朝阳《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5册 钦明大狱录二卷 (明)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6册 国语九卷 (明)闵齐伋裁注《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6册 战国策十二卷 (明)闵齐伋裁注《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6册 张陆二先生批评战国策抄四卷 (明)王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6册 粤氛纪事十三卷 (清)谢山居士《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6册 戡定新疆记八卷 (清)魏光焘《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7册 补续群辅录八卷 (清)吴连焜《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7册 初月楼闻见录十卷 (清)吴德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7册 希有录春集二卷夏集二卷秋集二卷冬集一卷闰集一卷 (清)朱稑《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7册 读史正气录十八卷 (清)姚德钧 刘秉衡《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7册 太学坊表八卷 (清)朱百谷《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8册 成仁谱二十六卷 (清)盛敬《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8册 宋名臣言行略十二卷 (明)刘廷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8册 皇明异姓诸侯传二卷表依据一卷 (明)郑晓《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8册 东林同难录一卷列传一卷附传一卷 (明)杨坤 (清)缪敬持补辑《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9册 前明忠义别传三十二卷 (清)汪有典《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9册 苎箩志八卷 (明)张夬 路迈《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19册 词科掌录十七卷余话七卷 (清)杭世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0册 晋书纂六十卷援据一卷 (明)苏文韩《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1册 史评小品二十二卷 (明)江用世《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1册 看鉴偶评五卷 (清)尤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1册 两汉萃宝评林二卷 (明)焦竑辑 李廷机注 李光缙汇评《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1册 明史断略四卷 (清)彭而述《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1册 为可堂初集十卷 (清)朱一是《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2册 辽东疏稿四卷 (明)毕自肃《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2册 疏草三卷附录一卷 (明)黄宗昌《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2册 孙文定公奏疏十二卷 (清)孙嘉淦《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2册 国朝名世宏文八卷 (清)平汉英《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3册 坛庙祀典三卷 (清)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3册 在官法戒录四卷 (清)陈弘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3册 漕运则例纂二十卷 (清)杨锡绂《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4册 河东鉴法备览十二卷 (清)蒋兆奎《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4册 山东鉴法志十四卷图考一卷 (清)莽鹄立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4册 两淮盐务考略十卷 (清)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5册 赈纪八卷 (清)方观承《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5册 钦定八旗则例十二卷 (清)鄂尔泰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5册 王仪部先生笺释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明)王肯堂原释 (清)顾鼎重辑《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6册 大清律集解附例三十卷图一卷服制一卷律例总类六卷 (清)朱轼 常鼎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6册 新例要览八卷附现行处分一卷 (清)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7册 月日纪古十二卷 (清)萧智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7册 江西考古录十卷 (清)王谟《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7册 蜀故二十七卷 (清)彭遵泗《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8册 九华纪胜二十三卷首一卷 (清)陈蔚《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8册 石钟山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李成谋 丁义方《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8册 河渠纪闻三十卷·之一 (清)康基田《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29册 河渠纪闻三十卷·之二 (清)康基田《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0册 金石存十五卷 (清)吴玉搢《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0册 焦山鼎铭考一卷 (清)翁方纲《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0册 历朝史印十卷 (清)黄学圯《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0册 唐朝艺文志注四卷 (清)佚名《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一辑总目录 第30册 文选楼藏书记六卷 (清)阮元撰 李慈铭校订第二辑总目录 第1册 易蔡二卷系传三卷节录一卷 (明)蔡鼎第二辑总目录 第1册 周易本义引蒙十二卷首一卷 (清)姚章第二辑总目录 第1册 增订周易本义补四卷 (清)刘祈榖第二辑总目录 第2册 周易说宗十六卷 (清)阎锌第二辑总目录 第2册 周易平说二卷 (清)郭程先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读易偶钞一卷 (清)蒋学镛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易学一得录三卷附犹贤编一卷 (清)胡泽漳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周易辑要初编四卷 (清)卢兆鳌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周易辑要续编四卷 (清)卢兆鳌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周易无忘录三卷 (清)蒋珣第二辑总目录 第3册 周易异同商十卷 (清)郭嵩焘第二辑总目录 第4册 刻嘉禾钟先生尚书主意传心录十二卷 (明)钟庚阳
2023-07-12 07:38:283

四库全书是怎样编成的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2023-07-12 07:38:441

四库全书如何打印

盛放样书的木盒质地为金丝柚木,很是精美。接受专家“检阅”的样书。  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230万张宣纸,约8亿字,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时间长达15年……清代《四库全书》是一项规模惊人的文化工程。  备受关注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昨在古城扬州举行。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将在古籍刻印“世界非遗”传承地扬州通过现代激光数码打印技术重新出版。7部《四库全书》珍藏于包括扬州文汇阁在内的国内7座藏书楼内,后来其中3部半毁于战火,扬州的文汇阁则连楼带书化为灰烬。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全套将于明年印成。  涅槃之旅  数字化记录《四库全书》,“累坏”10台数码相机  昨天上午,中国出版集团、扬州市政府举办“《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专家审评会。  记者采访获悉,现存于世的《四库全书》中,最为完整的文津阁本珍藏于国家图书馆,为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此次付梓的即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负责出版印刷的扬州国书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王根宝介绍,早在2002年,他们就开始对《四库全书》进行数字化记录,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先后使用了16台,其中10台因为工作频率太高而损坏报废。全部拍摄工作投入了10多个人,历时两年才完成。  《四库全书》出版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卢仁龙还回忆了有关细节。《四库全书》异常珍贵,10年前在国家图书馆拍摄时,都有武警“看着”。翻看时要小心翼翼,手汗、口水都不能沾上去。他们制作了特别的玻璃柜,戴上手套,用玻璃把书压平,再用4个冷光源照射,在隔离的状态下翻拍。  重建闺阁  600平米房子才能装下,文汇阁将在2014年前复建  昨天,专家们仔细观摩了原大原色原样出版的《四库全书》样书,共8函58册。在评审现场,一批样书摊放在书桌上。《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依春夏秋冬四季分色装帧,封面分别为绿红蓝灰四色,而《四库全书总目》是全书纲领,因而选用皇家专用的黄色。翻开样书,字体庄重优雅,正文同样有黑红绿蓝四色,皇帝的眉批则使用淡淡的鹅黄色,观之赏心悦目。  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表示,看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样书,倍感吃惊,既佩服也高兴。专家王涛则认为,原大原色原样出版《四库全书》,将这一文化国宝首次全部按原制、原式传承于世,不仅是一项出版史上规模空前巨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举世震撼的文化工程。  据悉,《四库全书》每函书装一个木盒,这套书要用上6144个盒子。专家介绍,光把这套书进行仓储式陈列,就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要装下这些书,起码要有600多平米大的房子。  15日,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会见出席审评会的专家时表示,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不仅是扬州文化的大事,也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件盛事。《四库全书》以及分别贮藏该书的七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扬州“文汇阁”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是扬州历史上的重大文化损失。扬州市委、市政府将以此次《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原大原色原样出版为契机,研究新建“文汇阁”,传承中华文化。  据悉,扬州相关部门已经给出明确答复,文汇阁将在2014年之前复建。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怎么“复原”的?  纸张:追根溯源找“真正的宣纸”  王根宝介绍,《四库全书》的原版为开化纸,早已不再生产,现存的原书也大部分发生了霉变。现在国内不少单位影印古籍采用富阳纸,成分为龙须草加木浆竹浆和化学原料,这种纸5到7年会产生黄斑,纸张变脆。为了印好《四库全书》,他们抱定一个宗旨,一定要选用“真正的宣纸”。为此,他们多次去安徽泾县考察,特别去宣纸的发源地小岭重点调研,要求当地的生产厂家,用传统的工艺,用最好的檀皮和龙须草为原料生产专用纸张。经过反复试用,最终确定用含30%檀皮的7斤重(一刀)、3分熟的宣纸,为此次出版四库全书的用纸。  印刷:8亿字巨著激光打印在宣纸上  如果没有激光数码打印技术,《四库全书》彩色再版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激光打印手工宣纸却是一个从未有人攻克的难题。据介绍,扬州相关部门研发4年,掌握了一项全新的数字印刷技术——四色宣纸印刷术,这在全球绝无仅有,目前第一阶段装机15台已经投产。  装订:复原清朝皇家“包背装”  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的封皮为湖州绢面,每本书封皮的重量,都有科学的数据。书的装订采用“包背装”,而非线装。包背装为清皇家采用的形式,工艺复杂,也很耗材。卢仁龙介绍,目前全国只有两种书为包背装,一是《永乐大典》,另外一套就是《四库全书》。  外盒:取材金丝柚木,书架是樟木  外盒原来有楠木和楸木两种材质,金丝楠木目前材料稀缺,印刷方采用了和金丝楠木材质接近的金丝柚木,这种木料木质坚硬,纹理细腻,呈金黄色。除盒子外,安置盒子的为樟木书架,也很古典美观。  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称  “扬州人贡献第一”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七部”全书中江苏曾占两席  《四库全书》共抄写七部,分别存藏于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为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沈阳盛京文溯阁、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南三阁为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七部四库中,北京文源阁本毁于火烧圆明园;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本有所损毁;文渊阁原藏北京故宫,后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库全书》“南三阁”中,文汇阁在扬州,文宗阁在镇江,为何要在扬州和镇江两座紧邻的城市,分别建阁藏书?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介绍,史料记载,当时位于金山的文宗阁也属扬州管辖。当时的南北要冲、盐业中心、经济文化重镇扬州独占两部《四库全书》,这反映了乾隆皇帝对于扬州的重视和偏爱,也是当时扬州自身地位的真实体现。  扬州多位学者倾注心血  记者了解到,《四库全书》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有着不一般的渊源。当年乾隆帝发起征集藏书,扬州马氏兄弟马曰琯、马曰璐系进献书籍776种,为全国各地私人献书之最,受到朝廷特别嘉奖。《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昀(即纪晓岚)曾云:“天下秘籍……目不给赏。然私心评品,以扬州所献为第一。”  纂修《四库全书》,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王念孙成绩突出;扬州大儒阮元遍搜《四库全书》遗珠,编著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另一位扬州人汪中则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殉职于管理《四库全书》任上,为世人赞扬。据悉,汪中时任典文宗阁秘书,住金山精法楼,检理本书,校正文字,竭二年之力,写出校记二十余万字。从汪中《文宗阁杂记》、《续编》、《三编》的随手札记看,其检校之勤勉和严谨,审读之广泛,可见一斑。
2023-07-12 07:38:513

在哪里可以下载论文

问题一:毕业论文在哪里下载呢? ki 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重庆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Spri储ger Link西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 国研网国研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中国资讯行 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 公务通系列“财务会计”实用电子图书库 EBSCO公司西文期刊ASP+BSP数据库 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国泰安研究数据库 起点自主考试学习系统 《四库全书》电子版 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 中国知网 问题二:在哪里可以下载到免费的硕士论文?? 淘宝上有卖的,你也可以到高校里面去下载 问题三:在哪里能下载能Word格式的论文 可以在百度文库里搜索工程施工方案类的文章,内容中包含图片、表格、符号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个来提高自己的word排版能力。如不想下载,请联系1604302585,可以发一些给你,包括论文格式等内容。 问题四:在哪里可以下载医学论文啊 下载医学论文,我知道三个比较权威的网站: 一、360论文网; 二、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功、中国知网。 希望对您有帮助。 问题五:一般在哪里下载英文论文文献 在淘宝里搜英文文献下载,就可以。也可以按店名来搜 “木虫屋” 就行,好像还可以代查,感觉挺方便的。 问题六:在哪里可以免费下载外文文献? 儒林文献分享平台,有IEEE、SD、Springer、wiley等各大数据库的免费外文文献可以下载。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问题七:PDF格式的论文在哪可以免费下载? 在 百度中搜索要查找的沦为题目,空格,再打上PDF,则出来许多可以下载的pdf格式论文。 问题八:地理论文在哪里可以直接查看和下载啊 一般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查找,不过下载什么的话就要充会员,我看汉斯出版社有一本地理科学研究,他们的论文可以免费下载,你找找有没有你需要的 问题九:在哪里能下载优秀学士论文? ki 必须是教育网噢,否则下载不到的。
2023-07-12 07:39:001

我下载的DAEMON TOOLS LITE ,为什么把ISO文件放进去却显示该H盘可能已经损坏

1、XDF文件是磁盘镜像格式,可以用XM6来打开!2、DAEMON Tools使用说明具体步骤很简单,右单击DAEMON Tools托盘图标——>虚拟CD/DVD ROM——>[X:]——>装载镜像——>选择镜像文件,确定即可! 不知道楼主要打开什么?换句话说,这要看楼主打开的是什么东西的镜像,如果是软件、游戏光盘的话,本来就有好多二进制文件不是用来给你打开的,是给应用程序提供支撑的,只要安装主程序即可;如果是影视光盘,则也要调用相应的播放器及解码器才能打开! ——呵呵,就DAEMON Tools软件来说,镜像载入后能看见文件,就已经说明DAEMON Tools已成功打开了该镜像文件!就不存在楼主所说“用DAEMON Tools打开iso文件出现的问题” 你可以网上搜一下,标题改为“四库全书 打不开”很多内容可以参考来做的:这有部分: 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全文检索版(单机版) 该书共182CD,其中: 原文图像数据163CD 总目及简明目录1CD 考证1CD 全文文本数据16CD 程式1CD 总容量110G。 现流传于网络上的就是最后那两部分,共17CD合6.9G(图像数据貌似也有,想要是可以自己去找找)。其各CD的编号及内容如下: 经部全文:cd_201(589M); 史部全文:cd_202(518M),cd_203(372M),cd_204(440M); 子部全文:cd_205(543M),cd_206(534M); 集部全文:cd_207(299M),cd_208(295M); 经部全文单字检索:cd_301; 史部全文单字检索:cd_302,cd_303; 子部全文单字检索:cd_304,cd_305; 集部全文单字检索:cd_306,cd_307; 附录全文和单字检索:cd_308(31M); 安装盘:SKQS(636M)。 其中201~208(共3.5G)已含盖《四库全书》的全部内容。 301~308是检索数据——因为《四库全书》的数据量比较大,不可能进行word式的逐字检索,所以开发人员在制作时预先猜想所有读者可能会用的检索方式,将结果预存起来,当我们使用全文检索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检索检索盘中储存的少量的标题,然后系统再把标题下的结果显示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检索结果。读者千千万万,可能会进行的检索方式也千千万万,要把这些检索方式都预先设定好(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造成了检索的7CD容量几乎于原书相当(2.8G)。检索数据我是不下的,感觉不需要。 使用的时候请注意,你的虚拟光驱必须是主光驱(虚拟光驱的盘符必须在物理光驱之前,自己修改一下盘符就好),必然会一直提示几插入CD。 有了这部书,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一般古籍需要了。但它有个缺点:它的编排方式是仿照原书的样式,所以你必须在电脑上像翻古书一样一页一页翻,要命的是它没有页码,这次看到这里,下次你要接着看,你只能先打开卷首,然后一页一页的翻到你上次读到的地方……那种麻烦的程度,如果你想象不出来,自己安装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这套书一直以来在我的电脑上都只是摆设,从来没有认真的读过。 电驴的下载地址 ---------------------------------- 下载了16cd的四库全书,是.iso文件,结果打不开,请各位看官指点 右键点打开,看看能不能打开光盘,之后找里面的安装程序,试一试最好先全部解压。里面有数据盘,从201-308。有安装盘。1、在某个大于7G的空的盘中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SKQS,里面先建立一个4kServer文件夹,把201-308解压进去。2、然后寻找你下载的安装盘中的install.exe文件(这个网上也很多,解压后640M左右)安装,装完SKQS文件夹下会出现4KBrowser文件夹。和4kServer文件夹并列。同时“开始”菜单最上面应该有“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字样。3、安装光盘镜像,千万不要一个一个装。建议只安装安装CD 308.iso一个足够(原因看第四条),这时,必须用虚拟光驱,如daemontools。先安装这个文件。记住,装完后必须把它设为第一光驱,即把原来的物理光驱盘符往后移几位,如原来是F,现在改为H,把虚拟光驱盘符改为F。(啰嗦几句。修改盘符可以右键点击桌面“我的电脑”-“管理”,打开窗口后点击“磁盘管理”,右面窗口会出现所有盘符。在你已有的光驱那个盘符上点击右键,点击出现的“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往后面挪几位,这样,虚拟光驱就可以占第一位了。^~^)4、将CD 308.iso放进虚拟光驱,因为它的容量是最小的,安装起来速度也最快。我们安装308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所有数据盘应有的路径而已,所以不必要全装。最终效果是一样一样的,“嚻”!点击“开始”菜单最上面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然后选第三项“数据盘安装向导”,安装。5、安装完,在您安装的路径下,比如是E:4KBrowser4KServerEtc,在Etc文件夹里有一个文件CdPaths.conf。用记事本打开,最后几行就是路径,按照最下面一行已经安好的308的路径逐一修改前面201到307的路径。比如修改完是这样:# Index CDsCD301=i:4kServer301CD302=i:4kServer302CD303=i:4kServer303CD304=i:4kServer304CD305=i:4kServer305CD306=i:4kServer306CD307=i:4kServer307CD308=i:4kServer308完后点击保存。这样可以避免安装所有光盘。省不少时间啊。6、大功告成。运行即可。 -----------------------------不是有一个叫SKQS.ISO的文件吗,你先加载它,在里面点安装的那个,然后就会安上。目录是C盘,你最好不要改目录。装完后,不建议你再装其他的东西。你可以直接是开始菜单里找到 四库全书 的打开方式,点它打开。然后你可以搜索,也可以点目录看书,当你点都某一步的时候,它会提示你插入某某光盘,这时你再加载这个盘到虚拟光驱(这个时候虚拟光驱必须是第一光驱)。
2023-07-12 07:39:082

湖北师范学院什么时候开放

湖北师范学院开放时间:全天湖北师范学院景点介绍: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通过了全国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大学位于湖北省第二大沿江开放城市──黄石市,前身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黄石分院,建于1973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恢复高考后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1985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学院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校内树木葱茏,碧波荡漾,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现有17个教学系(部)和2个二级学院,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5个本科专业,17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3000余人。大学已有30多年本科办学历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667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215人;博士104人(含在读),硕士156人。教师中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北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7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跨世纪学术骨干8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7人。 学校遴选了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有41名教师被华中师大、湖北大学聘为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85项,出版学术专著116部,发表论文3501篇,其中被SCI收录149篇、EI收录50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21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6项,其他科研奖项95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转让9项,科研成果被采用12项,直接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 学校已建成生化分析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电子电工基础实验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建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2个省级品牌专业,语言学、文艺学、应用数学、光学、分析化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光学等4个省级创新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8门省级优质课程,另有2个一级、20个二级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学校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700多万元,固定资产5亿多元。 图书馆面积14900平方米,馆藏书96万册,中外文期刊3500多种,电子图书20000册,中外文期刊3500余种。藏有台湾文渊阁版四库全书(1520本)及电子版,古籍线装书20000余册,中国整套大百科全书,申报、民国日报、人民日报等创刊号开始的绝版或全版报纸百余种。从1994年开始运行馆藏图书资料数据库联机检索查询系统,建有电子阅览室、声像资料室,是省级优秀图书馆。 学校建有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微机教学系统、CAI课件制作室、电脑绘画及非线性编辑和动画制作室等。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并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城市(黄石)节点单位,校园网(千兆以太网)通过华中地区网络中心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属国家38个城市节点之一。《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健康为本,创新为魂。近年来,报考湖北师范学院的第一志愿率均在80%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学校建校30多年来,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名各类毕业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认可。在新的世纪,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学科、实力强的湖北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2023-07-12 07:39:271

五杂俎诗的谈五杂组与五杂俎

谈《五杂组》与《五杂俎》明谢肇淛《五杂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前有印晓峰先生所作出版说明,其中有一段文字颇可回味,“抑更有一事可论者,《五杂组》之‘组"字,典出《尔雅》,李本宁序中言之甚明,而后世多讹作‘俎"。自杭大宗《榕城诗话》(乾隆刻本),以迄今之《汉语大词典》,其间误者更仆难数。《辞海》至以‘五杂俎"为条目,附注‘俎一作组",甚可笑,今人著述之不可恃也如此。殆以段柯木、谈孺木、尤西堂诸书皆名‘杂俎",且坊间印本颇多,昭昭在人耳目间,遂以为在杭之书亦名‘杂俎"邪?友人黄君曙辉告知,清初魏际端有《五杂俎》五卷,见《清史稿》本传。世间之事,往往有偶合如此者。其书未见不知亦为说部否?姑识于此,以俟再考”。此段文字论及《五杂组》书名为“五杂组”而非“五杂俎”,所说并非无据。因此书前李本宁作序言之甚明,李序分说五、杂、组三字。五者,天、地、人、物、事;杂者,易有杂卦,物相杂曰文;组者,引尔雅组似组,产东海。(郭璞注: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又说“在杭产东海,多文而富,故杂而系之组也。”故本段文字所说谢氏书当作《五杂组》,而不可作《五杂俎》明矣。然印先生认为前人作此书名为《五杂俎》为甚可笑,则稍显不慎。不知“杂俎”与“杂组”或可通用。杂俎,辞源中有此条。杂俎,为杂记及类事之书,言如肴菽之杂陈于俎。从此可以看出,杂俎一词,本来寓意种类驳杂,后有关此类书籍,亦观书名即可知书之类型。古人以杂俎为书名者不多,四库中所见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明毛晋《诗词杂俎》、明刘凤《杂俎》、旧本题铁脚道人《霞外杂俎》、明赵尔昌《元壶杂俎》、清谈迁《枣林杂俎》、清汪价《中州杂俎》、清尤侗《西堂杂俎》等。诸书既以杂俎为书名,定然取其种类驳杂之意。从这几本书在四库中的提要来看,也确实体现了这一点。如说《酉阳杂俎》“其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另外《中州杂俎》“采摭繁富,用力颇勤,而多取稗官家言,纯为小说之体。”故而此种书多驳杂,包罗万象,故于后来价值也很重要。从四库中来看,后代很多书籍在论述某些典故事物的时候,会征引有阳杂俎中的记载。而谢在杭之书也是如此,包罗天、地、人、物、事,内容驳杂,且多有创见。而杂组者,辞源中没有此条,然上引李序中所据尔雅中的例子,杂组可表示纹饰色彩相杂。如毛奇龄《大学证文》卷四“杂组以成文者”,明韩邦奇《苑洛志乐》卷二“杂组经纬成文而不乱,自然之妙也”等,亦可表示内容驳杂丰富之意。印先生说五杂组写为五杂俎甚为可笑,或许印先生没有看到四库中有些记载,四库中《酉阳杂组》以及《五杂组》,有的也写成《酉阳杂俎》及《五杂俎》,不知是四库全书电子版在制作过程中的误写,还是却是这样。如果确实这样的话,这就说明《五杂组》一书或许已然确定只能这么写,但是《五杂俎》或《五杂组》就表现书的内容时,确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五杂组》在同一部书中引用,竟然会有《五杂俎》与《五杂组》两种写法。如“《五杂俎》魏武帝于邺城西北筑三台,中名铜雀,南名金虎,北名水井,皆髙八九丈,有屋百余间。今人但知有铜雀,而不知更有二台也”(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栋宇篇卷三),同书同卷“《五杂组》古者官舍,概谓之省寺”(艺林汇考栋宇篇卷六)。这说明了前人对《五杂组》这部书的书名并没有太多的在意,也可以证明,这部书的书名中“杂俎”与“杂组”在用意上并没有差别,只是根据其中所作序言可以更准确地说用“杂组”较好,更能与之相合。至于所说《四库全书》电子版中《千倾堂书目》卷十二说“谢肇淛《五杂爼》十六卷”,与很多文章所说《千倾堂书目》中写为“五杂组”并不一致。这一问题当是有关版本问题,容以后再论。因此,“杂俎”与“杂组”对于表达意思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只是具体到某本书,其中作者所用的典故有关哪个,其题目就应当是哪个,因此《五杂组》书名已经更正,但是也不要造成一种认识,用了“杂组”来表达的意思,不可用“杂俎”来代替,那是不对的。
2023-07-12 07:39:341

求书!---请问可有适合朗读背诵的国学书籍版本?

你好,中华国学知道团很高兴为你服务!如果你想在网上直接看国学书籍,当然是很方便。百度就提供了“百度国学”原文。直接搜“百度国学”即可。当然也可以下载到手机、电子书中看,百度提供的“百度文库”直接搜你想要看的国学,里面有好多格式的,如PDF、doc、txt等,原文,注释的都有,可以免费下载。我自己就上传和下载了好多。至于书就没必要去买,破费了。网络上很多。推荐你到国学网去浏览,里面国学目录很全,有图文类,电子类,网络类,手机类,等等,根据自己要求选择。谢谢。 附国学目录一、哲学(80种) 二、文学(100种) 三、历史(80种) 四、军事(20种) 五、科技(20种) 六、医学养生(10种) 七、艺术(18种) 八、碑帖(28种) 一、哲学(80种)(查看提要)1.《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2.《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3.《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4.《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5.《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6.《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7.《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8.《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9.《论语》 春秋·孔丘 20篇.〔阮元校刻本〕10.《孟子》 战国·孟轲 14卷.〔阮元校刻本〕11.《老子》 春秋·李耳 1卷.〔清毕沅考异本〕12.《墨子》 战国·墨翟 15卷.〔清孙诒让墨子闲诂本〕13.《庄子》 战国·庄周 33篇.〔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本〕14.《公孙龙子》 战国 6篇.〔宋刻本〕15.《韩非子》 战国·韩非 55卷.〔宋乾道刊本〕16.《列子》 战国 8卷.〔四部丛刊本〕17.《荀子》 战国·荀况 32卷.〔清王先谦荀子集解本〕18.《文子》 春秋·辛钘 12卷.〔四库全书本〕19.《关尹子》 战国·尹喜 2篇.〔湖海丛书本〕20.《邓析子》 春秋·邓析 2卷.〔四部丛刊本〕21.《鬼谷子》 春秋·王诩 12篇.〔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22.《鹖冠子》 战国·鹖冠子 3卷.〔学津讨原本〕23.《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26卷.〔清毕沅校本〕24.《晏子春秋》 战国·晏婴 8卷.〔孙氏平津馆本〕25.《管子》 春秋·管仲 76篇.〔浙江书局本〕26.《商君书》 战国·商鞅 27卷.〔四部丛刊本〕27.《慎子》 战国·慎到 1卷.〔守山阁丛书本〕28.《尹文子》 战国·尹文 2卷.〔湖海丛书本〕29.《淮南子》 汉·刘安 21卷.〔庄逵吉本〕30.《新书》 汉·贾谊 10卷.〔四部丛刊本〕31.《盐铁论》 汉·桓宽 10卷.〔清张敦仁考证本〕32.《风俗通义》 东汉·应劭 10卷.〔龙溪精舍丛书本〕33.《法言》 汉·扬雄 13篇.〔四部丛刊本〕34.《太玄经》 汉·扬雄 10卷.〔清嘉庆刻本〕35.《说苑》 汉·刘向 20卷.〔湖北崇文书局百子全书本〕36.《新序》 汉·刘向 10卷.〔四部丛刊本〕37.《新语》 汉·陆贾 12卷.〔汉魏丛书本〕38.《韩诗外传》 汉·韩婴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39.《尚书大传》 旧题汉·伏胜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40.《春秋繁露》 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41.《大戴礼记》 汉·戴德 40卷.〔四部丛刊本〕42.《白虎通义》 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43.《新论》 汉·桓谭 17卷.〔清严可均辑本〕44.《潜夫论》 汉·王符 10卷.〔述古堂影宋写本〕45.《论衡》 汉·王充 85篇.〔四部丛刊本〕46.《申鉴》 汉·荀悦 5卷.〔明文始堂本〕47.《忠经》 汉·马融 1卷.〔四部丛刊本〕48.《人物志》 三国魏·刘邵 12卷.〔隆庆归德府刊本〕49.《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20卷.〔四部丛刊影明刻本〕50.《中说》 隋·王通 10卷.〔四部丛刊本〕51.《朱子语类》 宋·朱熹 140卷.〔清吕留良宝诰堂刻本〕52.《近思录》 宋·朱熹、吕祖谦 14卷.〔清吕氏宝诰堂刊朱子遗书本〕53.《忍经》 元·吴亮 1卷.〔武林往哲遗书本〕54.《长短经》 唐·赵蕤 10卷.〔四库笔记小说丛书本〕55.《传习录》 明·王阳明 3卷.〔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本〕56.《一贯问答》 明·方以智 1卷.〔清抄本〕57.《明儒学案》 清·黄宗羲 62卷.〔二老阁冯全垓印本〕58.《日知录》 清·顾炎武 32卷.〔四库全书本〕59.《心经》 唐·玄奘译 1卷.〔上海佛学书局本〕60.《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1卷.〔大正藏本〕61.《无量寿经》 三国魏·康僧铠译 2卷.〔大正藏本〕62.《肇论》 晋·僧肇 1卷.〔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63.《弘明集》 南朝梁·僧佑 14卷.〔大正藏本〕64.《童蒙止观》 隋·智顗 10章.〔大正藏本〕65.《楞严经》 唐·般剌密帝译 10卷.〔大正藏本〕66.《法苑珠林》 唐·道世 100卷.〔清道光年间常熟燕园蒋氏刻本〕67.《六祖坛经》 唐·慧能 1卷.〔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68.《五灯会元》 宋·普济 20卷.〔元至正二十四年刻本〕69.《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3卷.〔洪武十三年张本真刻本〕70.《太平经》 汉·于吉 170卷.〔重刊道藏辑要本〕71.《老子想尔注》 1卷.〔敦煌抄本〕72.《抱朴子》 晋·葛洪 21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73.《真诰》 南朝梁·陶弘景 20卷.〔道藏本〕74.《无能子》 唐·无能子 3卷.〔正统道藏本〕75.《化书》 五代·谭峭 6卷.〔道藏本〕76.《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 122卷.〔涵芬楼翻明正统道藏本〕77.《太上感应篇》 宋·佚名 1卷.〔道藏精华录本〕78.《焚书》 明·李贽 6卷.〔国粹丛书本〕79.《大同书》 清·康有为 30卷.〔蓬莱阁丛书本〕80.《仁学》 清·谭嗣同 2卷.〔清议报本〕二、文学(100种)(查看提要)诗文集(20种)81.《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82.《楚辞》 汉·刘向集 65卷.〔四库全书本〕83.《文选》 南朝梁·萧统 62卷.〔胡克家重刊本〕84.《玉台新咏》 南朝陈·徐陵 12卷.〔吴兆宜本〕85.《六朝文絜》 清·许梿 12卷.〔清光绪黎氏笺注本〕86.《骈体文钞》 清·李兆洛 31卷.〔嘉庆唐氏原刻本〕87.《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 8卷.〔清光绪十一年四藤吟社刊本〕88.《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900卷.〔扬州诗局本〕89.《全宋词》 580卷.〔民国刊本〕90.《绝妙好词》 宋·周密选 8卷.〔四部备要本〕91.《中州集》 金·元好问编 10卷.〔汲古阁本〕92.《元诗别裁集》 清·张景星等编 10卷.〔乾隆二十九年然藜阁刊本〕93.《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10卷.〔清乾隆四年刻本〕94.《清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32卷.〔乾隆二十八年重刻本〕95.《白雪遗音》 清·华广生 1卷.〔清道光八年玉庆堂刻本〕96.《古今风谣》 明·杨慎 1卷.〔艺海珠尘本〕97.《挂枝儿》 明·冯梦龙 4卷.〔传世藏书点校本〕98.《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12卷.〔鸿文堂刊本〕99.《古文辞类纂》 清·姚鼐 75卷.〔长沙思贤讲舍刻本〕100.《晚清文选》 郑振铎 3卷.〔上海生活书店本〕戏曲(15种)101.《西厢记》 元·王实甫 5出.〔毛晋校西厢记定本〕102.《窦娥冤》 元·关汉卿 5出.〔涵芬楼影明刻元曲选本〕103.《汉宫秋》 元·马致远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104.《琵琶记》 元·高明 42出.〔六十种曲本〕105.《赵氏孤儿》 元·纪君祥 6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106.《倩女离魂》 元·郑德辉 5出.〔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本〕107.《宝剑记》 明·李开先 5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108.《浣纱记》 明·梁辰鱼 45出.〔60种曲本〕109.《牡丹亭》 明·汤显祖 55出.〔六十种曲本〕110.《娇红记》 明·孟称舜 50出.〔古本戏曲丛刊本〕111.《清忠谱》 清·李玉 26出.〔古本戏曲丛刊本〕112.《雷峰塔》 清·方成培 34出.〔古本戏曲丛刊本〕113.《风筝误》 清·李渔 30出.〔笠翁传奇十种本〕114.《长生殿》 清·洪升 50出.〔暖红室汇刻传奇本〕115.《桃花扇》 清·孔尚任 44出.〔康熙刻本〕小说(45种)116.《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6卷.〔四部丛刊影印明天一阁本〕117.《燕丹子》 3卷.〔平津馆丛书孙星衍校订本〕118.《异苑》 晋·刘敬叔 10卷.〔四库全书本〕119.《搜神记》 晋·干宝 20卷.〔津逮秘书本〕120.《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6篇.〔四库全书本〕121.《游仙窟》 唐·张鷟 1卷.〔北新书局本〕122.《太平广记》 宋·李昉 500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3.《夷坚志》 宋·洪迈 206卷.〔涵芬楼排印本〕124.《剪灯新话》 明·翟佑 4卷.〔古今图书集成本〕125.《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12卷.〔铸雪斋钞本〕126.《子不语》 清·袁枚 24卷.〔美德堂刻本〕127.《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 2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28.《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129.《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130.《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131.《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132.《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133.《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134.《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135.《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蒙初 42回.〔尚友堂重刊本〕136.《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137.《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38.《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139.《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著,清·蔡元放改编 108回.〔咸丰刊本〕140.《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141.《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142.《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143.《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四雪草堂本〕144.《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光绪重修本〕145.《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顺治十五年写刻本〕146.《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同治九年刊本〕147.《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148.《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149.《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神州日报馆刊印本〕150.《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151.《七侠五义》 清·俞樾 120回.〔广益书局石印本〕152.《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153.《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真美善杂志刊本〕154.《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155.《今世说》 清·王晫撰 8卷〔笔记小说大观本〕156.《断鸿零雁记》 清·苏曼殊 27章.〔民国二十三年再版本〕157.《玉梨魂》 徐枕亚 30卷.〔1914年上海民权出版部排印本〕158.《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1923年上海群学社刊本〕159.《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160.《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文论(20种)161.《文赋》 晋·陆机 1卷.〔嘉庆积秀堂刊巾箱本〕162.《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50篇.〔明万历刻本〕163.《诗品》 南朝梁·锺嵘 3卷.〔四库全书本〕164.《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1卷.〔津逮秘书本〕165.《诗式》 唐·释皎然 1卷.〔学海类编本〕166.《文笔要诀》 唐·杜正伦 1卷.〔五岛庆太郎藏本影印〕167.《文镜秘府论》 日/遍照金刚 6卷.〔日本旧钞本〕168.《本事诗》 唐·孟棨 7卷.〔津逮秘书本〕169.《乐府古题要解》 唐·吴兢 2卷.〔明汲古阁影学津讨原本〕170.《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1卷.〔历代诗话本〕171.《沧浪诗话》 宋·严羽 1卷.〔历代诗话本〕172.《瓯北诗话》 清·赵翼 10卷.〔同治十三年红杏山房重刊本〕173.《词源》 宋·张炎 2卷.〔词话丛编本〕174.《艺概》 清·刘熙载 6卷.〔古桐书屋六种本〕175.《碧鸡漫志》 宋·王灼 5卷.〔四库全书本〕176.《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 8卷.〔陈氏手稿本〕177.《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1卷.〔开明书店本〕178.《南词叙录》 明·徐渭 1卷.〔壶隐居黑格抄本〕179.《曲律》 明·魏良辅 8卷.〔吴骚丛编附刻本〕180.《录鬼簿》 元·钟嗣成 4卷.〔栋亭藏书十二种本〕三、历史(80种)(查看提要)正史(26种)181.《史记》 汉·司马迁 130卷.〔百衲本〕182.《汉书》 东汉·班固 120卷.〔百衲本〕183.《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90卷.〔百衲本〕184.《三国志》 晋·陈寿 65卷.〔武英殿本〕185.《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卷.〔武英殿本〕186.《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卷.〔武英殿本〕18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卷.〔武英殿本〕188.《梁书》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189.《陈书》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190.《魏书》 北齐·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191.《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卷.〔武英殿本〕19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193.《隋书》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194.《南史》 唐·李延寿 80卷.〔武英殿本〕195.《北史》 唐·李延寿 100卷.〔武英殿本〕19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19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19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19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卷.〔武英殿本〕200.《宋史》 元·脱脱等 496卷.〔武英殿本〕201.《辽史》 元·脱脱等 116卷.〔武英殿本〕202.《金史》 元·脱脱等 135卷.〔武英殿本〕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204.《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订本〕206.《清史稿》 赵尔巽等 529卷.〔关外二次本〕别杂史(54种)207.《逸周书》 战国 10卷.〔抱经堂本〕208.《世本》 汉·宋衷注 1卷.〔茆泮林辑本〕209.《竹书纪年》 2卷.〔四库全书本〕210.《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211.《国语》 战国 20卷.〔黄氏士礼居仿宋刻本〕212.《战国策》 汉·刘向集录 34卷.〔雅雨堂校本〕213.《列女传》 汉·刘向 7卷.〔四部丛刊本〕214.《吴越春秋》 汉·赵晔 10卷.〔清顾有观本〕215.《越绝书》 汉·袁康 19篇.〔四部丛刊本〕216.《华阳国志》 晋·常璩 12卷.〔函海本〕217.《高士传》 晋·皇甫谧 3卷.〔古今逸史本〕218.《山海经》 战国·佚名 18卷.〔晋郭璞山海经传本〕219.《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注 40卷.〔王先谦校本〕220.《晋五胡指掌》 明·张大龄 3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张养正刻本〕221.《前汉纪》 汉·荀悦 30卷.〔四库全书本〕222.《后汉纪》 晋·袁宏 30卷.〔四部丛刊本〕223.《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5卷.〔如隐堂本〕224.《贞观政要》 唐·吴兢 42卷.〔明成化刊本〕225.《大唐西域记》 唐·玄奘 12卷.〔高丽新藏本〕226.《顺宗实录》 唐·韩愈 5卷.〔海山仙馆丛书本〕227.《五代史补》 宋·陶岳 5卷.〔豫章丛书本〕228.《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 294卷.〔世界书局缩印本〕229.《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编著 220卷.〔清冯集椿本〕230.《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42卷.〔四部丛刊本〕231.《吴地记》 唐·陆广微 1卷.〔四库全书本〕232.《蛮书》 唐·樊绰 10卷.〔武英殿聚珍本〕233.《唐律疏议》 唐·长孙无忌等 30卷.〔四库全书本〕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库全书本〕236.《通志略》 宋·郑樵 52卷.〔明汪刻本〕237.《史通》 唐·刘知几 49篇.〔蜀本〕238.《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8卷.〔四部备要本〕239.《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240.《唐语林》 宋·王谠 8卷.〔守山阁丛书本〕241.《大唐新语》 唐·刘肃 13卷.〔稗海本〕242.《隋唐嘉话》 唐·刘餗 3卷.〔顾氏文房小说本〕243.《北梦琐言》 宋·孙光宪 20卷.〔四库全书本〕244.《东京梦华录》 宋·孟元老 10卷.〔四库全书本〕245.《梦粱录》 宋·吴自牧 20卷.〔学津讨原本〕246.《铁围山丛谈》 宋·蔡绦 6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47.《容斋随笔》 宋·洪迈 16卷.〔四库全书本〕248.《老学庵笔记》 宋·陆游 10卷.〔陆氏家刻本〕249.《大宋宣和遗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楼排印本〕250.《元丰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丛书本〕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学津讨原本〕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连筠簃丛书本〕253.《万历野获编》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254.《陶庵梦忆》 明·张岱 8卷.〔粤雅堂丛书本〕255.《广东新语》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阁原刻本〕256.《读通鉴论》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遗书本〕257.《廿二史札记》 清·赵翼 39卷.〔清广雅书局本〕258.《清代野记》 清·梁溪坐观老人 4卷.〔民国野乘搜辑社本〕259.《庚子国变记》 清·罗敦曧 1卷.〔满清野史续编本〕260.《海国图志》 清·魏源 100卷.〔光绪平庆泾固道署重刊〕四、军事(20种)(查看提要)261.《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13篇.〔南宋十一家注孙子本〕262.《吴子》 战国·吴起 6篇.〔武经七书本〕263.《六韬》 旧题周·姜尚 6卷.〔武经七书本〕264.《司马法》 战国·司马禳苴 5卷.〔武经七书本〕265.《孙膑兵法》 战国·孙膑 15篇.〔竹简本〕266.《尉缭子》 战国·尉缭 24篇.〔武经七书本〕267.《素书》 汉·张良 1卷.〔二十二子本〕268.《将苑》 三国蜀·诸葛亮 2卷.〔清张澍辑本〕269.《风后握奇经》 旧题·风后 1卷.〔津逮秘书本〕270.《黄石公三略》 旧题汉·黄石公 3卷.〔武经七书本〕271.《战略》 晋·司马彪 1卷.〔汉学堂丛书本〕272.《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旧题唐·李靖 3卷.〔武经七书本〕273.《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唐·李筌 10卷.〔守山阁丛书本〕274.《武经总要》 宋·曾公亮、丁度等 43卷.〔明唐福春刻本〕275.《历代兵制》 宋·陈傅良 15卷.〔静观堂刊本〕276.《守城录》 宋·陈规、汤璹 4卷.〔瓶花书屋丛书本〕277.《纪效新书》 明·戚继光 18卷.〔四库全书本〕278.《兵经》 清·揭暄 3卷.〔兵法七种本〕279.《三十六计》 1卷.〔民国三十年成都瑞琴楼本〕280.《曾胡治兵语录》 蔡锷 13卷.〔费怒春注释本〕五、科技(20种)(查看提要)281.《九章算术》 汉·张苍 10卷.〔四库全书本〕282.《氾胜之书》 汉·氾胜之 2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283.《养鱼经》 战国·范蠡 1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284.《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 10卷.〔明胡震亨、毛晋刻本〕285.《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1卷.〔四部丛刊影元本〕286.《茶经》 唐·陆羽 1卷.〔格致丛书本〕287.《北山酒经》 宋·朱肱 3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88.《甘石星经》 战国·甘德、石申 1卷.〔汉魏丛书本〕289.《竹谱》 南朝宋·戴凯之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90.《禽经》 旧题周·师旷 1卷.〔百川学海本〕291.《陶说》 清·朱琰 1卷.〔乾隆三十九年鲍廷博本〕292.《花镜》 清·陈淏子辑 6卷.〔康熙善成堂刻本〕293.《梦溪笔谈》 宋·沈括 26卷.〔清光绪陶氏爱庐刻本〕294.《营造法式》 宋·李诫 34卷.〔四库全书本〕295.《刀剑录》 旧题南朝梁·陶弘景 1卷.〔说郛本〕296.《文房四谱》 宋·苏易简 1卷.〔丛书集成初编本〕297.《墨史》 元·陆友 1卷.〔知不足斋丛书本〕298.《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 18卷.〔明崇祯十年刊本〕299.《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 60卷.〔康熙贵州粮署刊本〕300.《饮流斋说瓷》 民国·许之衡 10卷.〔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六、医学养生(10种)(查看提要)301.《素问》 旧题黄帝 24卷.〔顾氏翻宋刻本〕302.《灵枢经》 旧题黄帝 12卷.〔明赵府居敬堂刊本〕303.《八十一难经》 旧题战国秦越人 1卷.〔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304.《遵生八笺》 明·高濂 20卷.〔清嘉庆十五年弦雪居重订本〕305.《本草纲目》 明·李时珍 52卷.〔味古斋重校刻本〕306.《神农本草经》 清·孙星衍等辑 3卷.〔问经堂丛书本〕307.《医学三字经》 清·陈念祖 1卷.〔南雅堂刻本〕308.《养生随笔》 清·曹庭栋 5卷.〔文瑞楼石印本〕309.《随园食单》 清·袁枚 14篇.〔随园三十种本〕310.《食宪鸿秘》 清·朱尊彝 3卷.〔雍正九年希尧序刻本〕七、艺术(18种)(查看提要)311.《法书要录》 唐·张彦远 10卷.〔四库全书本〕312.《书断》 唐·张怀瓘 4卷.〔笔记小说大观本〕313.《海岳名言》 宋·米芾 1卷.〔四库全书本〕314.《艺舟双楫》 清·包世臣 7卷.〔翠琅轩馆丛书本〕315.《广艺舟双楫》 清·康有为 6卷.〔艺术名著丛刊本〕316.《古画品录》 南朝齐·谢赫 1卷.〔四库全书本〕317.《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 10卷.〔明王世贞王氏画苑本〕318.《林泉高致》 宋·郭熙 1卷.〔画论丛刊本〕319.《宣和画谱》 宋·无名氏 20卷.〔四库全书本〕320.《画筌》 清·笪重光 1卷.〔昭代丛书本〕321.《学古编》 元·吾丘衍 1卷.〔四库全书本〕322.《篆刻十三略》 清·袁三俊 1卷.〔篆学丛书本〕323.《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1卷.〔钱熙祚校订本〕324.《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1卷.〔忘忧清乐集本〕325.《梅花喜神谱》 宋·雪岩 2卷.〔知不足斋丛书本〕326.《千秋绝艳像赞》 明·仇英绘图 文征明题诗327.《陈洪绶花鸟鱼虫册》 明·陈洪绶 1卷.328.《飞鸿堂印谱》 (第一集) 清·汪启淑 40卷.八、碑帖(28种)(查看提要)329.《大盂鼎》 周 〔拓本〕330.《峄山刻石》 秦·李斯 〔宋摹本〕331.《礼器碑》 汉 〔明拓本〕332.《曹全碑》 汉 〔明拓本〕333.《张迁碑》 汉 〔明拓本〕334.《乙瑛碑》 汉 〔明拓本〕335.《宣示表》 三国魏·钟繇 〔淳化阁帖本〕336.《兰亭序》 晋·王羲之 〔唐冯承素摹本〕337.《中秋帖》 晋·王献之 〔宋米芾摹本〕338.《伯远帖》 晋·王珣 〔墨迹本〕339.《张猛龙碑》 北魏 〔明拓本〕340.《张黑女墓志》 北魏 〔清拓本〕341.《始平公造像记》 北魏·朱义章 〔清拓本〕342.《泰山经石峪》 北齐 〔清拓本〕343.《董美人墓志》 隋 〔清拓本〕344.《真草千字文》 隋·智永 〔日本藏墨迹本〕345.《九成宫醴泉铭》 唐·欧阳询 〔宋拓本〕346.《孔子庙堂碑》 唐·虞世南 〔唐拓本〕347.《雁塔圣教序记》 唐·褚遂良 〔宋拓本〕348.《书谱》 唐·孙过庭 〔墨迹本〕349.《古诗四帖》 唐·张旭 〔墨迹本〕350.《自叙帖》 唐·怀素 〔墨迹本〕351.《多宝塔碑》 唐·颜真卿 〔宋拓本〕352.《玄秘塔碑》 唐·柳公权353.《黄州寒食诗帖》 宋·苏轼 〔墨迹本〕354.《蜀素帖》 宋·米芾 〔墨迹本〕355.《洛神赋》 元·赵孟頫 〔墨迹本〕356.《草诀百韵歌》 明·韩道亨
2023-07-12 07:39:505

如何批量的把竖排的繁体字转化为横排的繁体(简体)字, 比如四库全书的电子扫描档, 如何转化?

可以去国学数典下载四库文字版
2023-07-12 07:40:061

周口师范学院代码

周口师范学院代码为10478,周口师范学院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历经周口师范学校、周口师范专科学校、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周口师范学院。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930453.19平方米,建筑面积577163.0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图书馆藏书160.810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200余种,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58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5440余人,教职工1485人。扩展资料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85人,外籍教师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71人;有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60余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50余人。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省级优秀课程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口师范学院
2023-07-12 07:40:176

自学中医应该看哪几本书?

自学中医应该看《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李时珍医学全书》。对于比较喜欢中医的人来讲,可以从医学三字经开始学起,这是属于中医方面启蒙类的书籍。可以通过这本书去了解关于中医的文化和背景,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去了解。还有一本《药性赋》,这本书将248种常用的药物都进行了分类,而且人们在读的时候更便于记忆更便于记忆,每一种药性都概括的比较精辟可以,也记在心中,可以说是能够终生受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读者们的喜欢,一直沿用至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购买《李时珍医学全书》这里面所涵盖的是所有它的著作包装也很精美,在质量这方面也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自学中医的技巧:1、了解人体结构。要学中医首先就要了解人体结构,只有对人体结构很熟悉才能对人体进行治疗。2、熟记各种中药。学中医要把各种中药熟记在心里,需要熟记的内容包括中药的名称、药效、禁忌等。3、学习诊断。学习中医要学会诊断病人的病因,只有对各种病症和病因都熟悉,才能对症下药。
2023-07-12 07:40:538

请问有哪些书介绍香道的(日本香道和中国香道)

闻香 副标题: 鼻观大千,静参香道 作者: 叶岚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95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401576 香道是日本三大艺道(茶道、花道、香道)之一。这三大技艺最初都起源于佛教寺庙。本书中“香之道”篇,对香道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以及在日本的传承路线,以及日本香道形式受中国历代传入的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发展,都做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对日本保留的借香参禅的这一宝贵的修行方式做了整理。 “香之用”篇,则着重宗教用香的心理、生理起源,以及香在各种宗教、修行方式中的应用,包括佛教、道教、密教、炼金术等,还有由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出的医疗、养生应用,如中医中的局方药、香疗方、藏香、芳香疗法、忍者的香等等。同时,涉及到香的现代应用,改善弥补不良环境对人心理生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学习效率。 “香之药”篇,精选10种有特色的香料进行了包括文献记载、药性、宗教应用、分类、评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 香的作用在书中被分为三个层面,生理治疗作用、心理抚慰作用,以及用香进行心性修炼。书中不仅仅是对香文化进行介绍,也是对人类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发展史进行了一个梳理,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各种外来文化交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并触及到各个微细的领域,因此通过用香的习俗也可以反映出来。对于刚接触香道或宗教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对于香道或宗教、哲学、心理学、神秘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来说,这是一本深入浅出,能受到启发的书。麻烦采纳,谢谢!
2023-07-12 07:41:361

重生之少年弘历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重生之少年弘历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重生之少年弘历作者:愚婆凑字数更新时间2009-6-17 10:32:20 字数:13675 清高宗弘历(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9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第四帝。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实际上是六十一年),当了太上皇国家的最高权力还是在他手中.,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而且是寿命最长的皇帝。像乾隆这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死后的庙号为高宗纯皇帝,史书上称为乾隆帝。  乾隆皇帝弘历在位60年,做的事情太多,光记载他言行的《清高宗实录》就达1500卷,据统计,共有13580136字,还未计标点符号。  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事件归纳起来,有八件大事:  第一件是编修文化典籍。  主要有:  (1)主持纂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明《永乐大典》的精简版,当时的满清政府把觉得有用(对于统治阶级来说)的留下来,没用的就给删除,《四库全书》只相当于《永乐大典》①的一小部分。《四库全书》第一份告成,共收书3461种、79309卷。随后继续进行,到五十二年(1787年)六月,又告成6份,已历时15年。后再查核、校误和补遗,直到五十八年(1793年)才告结束,参与者前后4186人,时间长达20年。乾隆编纂《四库全书》……请采纳
2023-07-12 07:41:443

协纪辨方书和象吉通书哪个功能更齐全

说起择日,不得不说一下说《协纪辨方书》这本书,它是中国古代择吉学典籍中的集大成之作,它由乾隆皇帝亲自作序,并纳入《四库全书》,此书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注意看图中右下角的红色部分,《协纪辨方书》和《象吉通书全集》在其内可找到电子版《协纪辨方书》,又称《钦定协纪辨方书》, 由乾隆钦命允禄等人编纂而成。它体例完备,考证详细,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影响巨大,是一部集择吉之大成的著作,也是现存的最为完备的择吉著作。《协纪辨方书》共三十六卷,是现存篇幅最长的择吉通书。全书共一百多万字,每个概念几乎都对应一个图表,共有图表上千幅,可谓图文并茂。此外,书中还考证、辨析了历代择吉之法 的正误,并给出了评价,非常详备。所以说《协纪辨方书》是最完备的择吉著作。《象吉通书全集》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象吉通书都是现代线订版,并且内容与真正的古籍象吉通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是有几卷已经丢失。世人想见其内容非常困难,《象吉通书全集》系清著名择吉、堪舆大家魏明远所著,此书和《鳌头通书全书》、《协纪协方书》统称为择古典籍中三大扛鼎之作,在皇家和民间均流传深远,影响巨大。第一次出版时,由于古版本内容残缺,整理的不太完善、深表谦意。此次中医古籍出版社根据民国上海广益书局增补象吉通书大全足本影印本重新修订、校释,形成《象吉通书(上中下最新注释)》一书,并将原书中古人抄写错误处予以改正,力争以原汁原味奉献给读者。
2023-07-12 07:41:594

win10如何安装文渊阁四库全书的电子版

1、先将虚拟光驱盘符修改为光驱首位。方法:开始—设置—控制面板,选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右窗格中右键点击可修改光驱盘符。2、用虚拟光驱打开SKQS镜像,点install.exe,安装伺服器和浏览器。3、点开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数据盘安装向导,按提示,用虚拟光驱载入CD201-208、CD301—308光盘镜像,安装16个光盘。至此,打开检索程序,就可以正常使用四库全书了。
2023-07-12 07:42:441

求助!!如何安装四库全书电子版??

电子版四库全书怎么安装——四库全书电子版安装方法 我从网上下载了近7G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因为安装的问题困挠了我十来天,从网上搜索发现和我有同样困挠的人很多,那些提供下载的并没有给我们说简单有效的安装方法,只是说将下载的ISO文件做成虚拟光驱里的文件,害得我下载了十几个有关虚拟光驱的软件,一个个的试过去,没有一个真正成功的。就是说就算把ISO文件导入了虚拟光驱,在提示插入光时双击ISO文件,打开后的仍和用压缩文件打开的一样,当然没成功。XDF格式文件又打不开。之后我又在网上搜索安装方法,几乎全部说是要安装虚拟光驱,难道辛苦了十来天的就白费了吗?以为下载的不可用,在一次御载文渊阁《四库全书》时,点击StandaloneUnins.exe文件,结果把我C盘里好多的程序都一并删掉了,只剩下WINDOWS,太惨了!(记住,要删就直接点击文件删除),苦恼之极,万般无奈之下仍然在网上搜索正确的安装方法。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说不用虚拟光驱的方法,高兴地回去试,(家里的电脑没有联网,工作区域下载的文件都由U盘带回去)结果还是没成功,当晚再次打开电脑时惊喜地发现我成功了。原来这个方法可行,只是要重启电脑。现将具体方法介绍给大家:我下载的软件:我是用的迅雷下载的,迅雷软件的来处是从未来软件园下载来的,网址是:这里是我从网上发现最好的最少病毒,绿色不用安装,只解压就直接可用的网站,因为我工作区域的电脑是被限制用,安装不了软件。这里一并推荐。下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版的地址是:或者是:ed2k://file[文渊阁四库全书文本数据光盘].CD.201.[XiDong.Net].iso61790208083B0C1D9C48EF20A3B716583610DF572h=RND52NCLSQBC2ZFF75MWQGTX563NP6PN或者是:有的我也没有试过。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自已找。一、将下载的"文渊阁版《四库全书》全文版"的里的"SKQS.ISO"文件用WINRAR软件解压,然后,双击"Install.exe"进行安装到任意一个地方。但要记得要有够大的空间.二、将"CD 201-208.iso""CD 301-308.iso"解压到任意一个文件夹,共16个文件夹。例如把201解压到C:201这个目录下面,202解压到C:202…一共16个目录。201到208都只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disk.id,还有一个大文件,301-308里面有些子目录。三、然后修改一个文件就行了。文件在你安装程序的目录4KBrowser4KServerEtc里面。文件名cDPATHS.CONF,用记事本打开,直接编辑#Text CDs和#Index CDs部分,把等号后面改成相应的目录就行了。把等号后面改成相应的目录就行了。例如把201解压到C:201这个目录下面,202解压到C:202…一共16个目录。201到208都只包括两个文件,一个是disk.id,还有一个大文件,301-308里面有些子目录。然后修改CDPATHS.CONF这个文件,改为#Text CDs CD201=C:201 CD202=C:202…#Index CDs CD301=C:301…然后保存,就可以了。目录后面别忘了有个最后重启电脑,你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内容了。 以上是我从百度搜索并复制的,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2023-07-12 07:42:552

四库全书的内容有哪些呢?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查看全部4个回答相关问题《四库全书》分为哪四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70浏览14571 2017-10-04《四库全书》“史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史部”包括: 1、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2、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3、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 4、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 5、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 6、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 7、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史部册子是红色的,《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史部的《八旗通志》成于嘉庆初年,后再补入,故里面仅有“嘉庆御览之宝”一方。全书与通行印本《四库全书目录》微有不同,盖以抄写较晚,有修订改易之处。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种类 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1、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2、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3、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4、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 5、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 6、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7、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8、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瑰宝《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库全书》是个什么东西2浏览2429 2019-02-21四库全书是哪几本?《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3:041

《四库全书》有多少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查看全部4个回答相关问题《四库全书》分为哪四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70浏览14571 2017-10-04《四库全书》“史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史部”包括: 1、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2、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3、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 4、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 5、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 6、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 7、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史部册子是红色的,《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史部的《八旗通志》成于嘉庆初年,后再补入,故里面仅有“嘉庆御览之宝”一方。全书与通行印本《四库全书目录》微有不同,盖以抄写较晚,有修订改易之处。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种类 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1、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2、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3、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4、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 5、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 6、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7、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8、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瑰宝《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库全书》是个什么东西2浏览2429 2019-02-21四库全书是哪几本?《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3:241

四库全书包含了哪些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查看全部4个回答相关问题《四库全书》分为哪四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70浏览14571 2017-10-04《四库全书》“史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史部”包括: 1、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2、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3、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 4、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 5、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 6、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 7、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史部册子是红色的,《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史部的《八旗通志》成于嘉庆初年,后再补入,故里面仅有“嘉庆御览之宝”一方。全书与通行印本《四库全书目录》微有不同,盖以抄写较晚,有修订改易之处。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种类 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1、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2、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3、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4、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 5、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 6、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7、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8、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瑰宝《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库全书》是个什么东西2浏览2429 2019-02-21四库全书是哪几本?《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3:331

古代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编辑]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2023-07-12 07:43:495

四库全书又叫什么啊?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编辑]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2023-07-12 07:44:238

“四库全书”资源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在“文字狱”的背景下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四库”之名,是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 四库全书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 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六个来源:内府本﹐即政府藏书﹐包括武英殿等内廷各处藏书;赞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时奉旨编纂的书﹐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采进本﹐即各省督抚征集来的图书;私人进献本﹐即各省藏书家自动或奉旨进呈的书;通行本﹐即采自社会上流行的书;《永乐大典》本﹐即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传世界。   《四库全书》之所以编纂成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 影印版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编辑本段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编辑本段《四库全书》的功过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乾隆皇帝以“稽古右文”为名﹐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四库全书》突出了儒家文献和反映清朝统治者“文治武功”的文献﹐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例如一些顺服于满清统治的汉人如汤斌等人的著作受到重视,而黄宗羲、吕留良、顾炎武等一些与汤斌同时代却有骨气的文人著作则受到打击和禁毁。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及戏曲和通俗小说如宋元杂剧﹑话本小说﹑明代传奇等。编辑本段《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抄,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949年以后,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香港的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的编纂,无疑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大巨献。乾隆牵头把这件事情做起来,费时之长,耗资之巨,确实是功不可没。香港文汇报报道称,功劳归功劳,在修纂《四库全书》这件事情上,乾隆还是包藏了不可告人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清除不符合满清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消除文化界的杂音,具体来讲,就是把那些掺杂了“反清”意识的书销毁。在这件事情上,乾隆充分展示了作为统治者的权变之术。他利用修纂《四库全书》的良机,采取“引蛇出洞”的战术,让那些“蛇”主动地游走出来,然后一个个打死,最终达到了清除“不良思想”的预期目的。   乾隆“引蛇出洞”的第一招,就是循循善诱,广而告之。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诏谕天下,要求搜访群书,以备修纂《四库全书》之需。但由于当时对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内容、体例等都没有考虑得十分成熟,这个诏书下得非常笼统,只是说了一些原则性的话,致使各地对搜求什么样的书并不十分明了。同时,由于当时因文获罪的事情时有所闻,如雍正朝的查嗣庭、吕留良陷身文字狱,乾隆二十年胡中藻亦因文下狱,民间风声鹤唳,只怕因献书而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搜书的效果很不理想。到了同年十月十七日,献书者还是不见踪影。乾隆自然十分不快。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乾隆又多次下旨,要求各地多多献书,并且特别强调,即使所献之书中有“忌讳”或“妄诞”的字句,与藏书之人也没有半点干系,不得加罪。至于经手搜书的地方官,更是毫无关碍。绝不藉“访求遗书,而于书中录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何况只是借书抄录,抄录完了之后,仍旧要把原书发还给持有者。这样一种“善诱”之策,果然使许多粗心之“蛇”纷纷出洞。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不管是好书坏书,“浙江江南督抚及两淮盐政等奏到购求呈送之书,已不下四五千种”,其它省份所献之书在数量略有差别,但其献书的劲头却与此无异,真可谓“踊跃奉公”了。   乾隆“引蛇出洞”的第二招,就是适当奖掖,精神激励。在消除献书人后顾之忧的基础上,乾隆还不忘给献书者以适当的精神奖励,提高天下藏书人献书的积极性。这个奖励办法颁布于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主要内容是:凡献书五百到七百种者,朝廷赏《古今图书集成》一部。凡献书一百种以上者,赏《佩文韵府》一部。献书百种以上者,还可从里面挑选一些精品书籍,乾隆亲自在扉页题签,留下墨宝。对乾隆题咏过的书籍,要优先抄录,尽早发还持有人。我们知道,献书之人多为爱书之人,中间多有风雅之士,能得到《古今图书集成》一类的奖励,已是相当不错的事情,且还能得到当时圣上的墨宝,那可是莫大的荣耀了。于是乎,各地献书量又有所增益,仅各地所献书籍,就达万余种之多,足见乾隆“引蛇出洞”招数之高妙。   对于那些藏有“违禁”之书,又不肯出洞之“蛇”,乾隆则采取“威逼”之法。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乾隆就对一位督抚下了这样的谕旨,大意是要该督抚再去向那些已经献了书的藏书家宣示,“如有不应留存之书,即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朕凡事开诚布公,既经明白宣示,岂肯复事吹求?若此次传谕之后,复有隐讳留存,则是有心藏匿伪妄之书,日后别经发觉,其罪转不能逭,承办之督抚亦难辞咎”。这道谕旨绵里藏针,既有娓娓劝诫,又暗含威胁之意。当地官员和藏书之人自然不敢怠慢。之后,乾隆又多次下达类似谕旨,一道紧过一道,即使有侥幸心理的藏书人,也不得不把所藏之书献了出来。   蛇既出洞,书既已献,藏书家就做不得主了。对于其中有“抵触”满清之语的“违碍”之书,本身的命运自然不消言说。据史料记载,在修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惨遭销毁的书籍达三千种以上。更有甚者,书的主人由此罹祸,在新罗织的文字狱里饱受煎熬。江西举人王锡侯因删改《康熙字典》,另刻了一本《字贯》,被认为“大逆不法”、“罪不容诛”,不仅所辑录的书籍全部被销毁,本人及其家属也被发配黑龙江为奴,与此案有关的一些地方官都受到严肃处理,真可谓“出洞之蛇任人打”了。为此,我们在了解《四库全书》作为文化巨献存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一举动后面的故事。正是这些不为我们熟悉的细节,让人体会到历史的残酷性。   《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2023-07-12 07:45:052

四库全书包括哪几部?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查看全部4个回答相关问题《四库全书》分为哪四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70浏览14571 2017-10-04《四库全书》“史部”包括哪些典籍《四库全书》“史部”包括: 1、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2、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 3、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 4、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 5、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 6、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 7、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史部册子是红色的,《四库全书》馆设立不久,总裁们考虑到这部书囊括古今,数量必将繁多,便提出分色装潢经、史、子、集书衣的建议。书成后它们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装潢,即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检阅。 史部的《八旗通志》成于嘉庆初年,后再补入,故里面仅有“嘉庆御览之宝”一方。全书与通行印本《四库全书目录》微有不同,盖以抄写较晚,有修订改易之处。 扩展资料: 四库全书种类 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1、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2、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3、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4、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 5、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 6、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7、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8、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瑰宝《四库全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库全书》是个什么东西2浏览2429 2019-02-21四库全书是哪几本?《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5:241

四库全书是哪几本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2023-07-12 07:45:468

四库全书(分类)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编辑]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2023-07-12 07:46:373

《四库全书》里面都写的什么?

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2023-07-12 07:47:311

四库全书哪四库?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干隆年间历经十年编纂而成,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干隆前所有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春秋》、《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本草纲目》等其他经典着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着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干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干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着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着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干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干隆52年(1787年)干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廷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圆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十、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7:419

四库全书

我想最完整的四库全书要数《文渊阁四库全书》了,里面有很多资料是别的版本没有的。这里有个网址可以下载安装 http://tieba.baidu.com/f?kz=396246359 不过是要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才能用,比较费事,大概占7G空间。 而且文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比较困难。 你要是只想看看消遣消遣的话,还是不要费事装这个了,找有标点的看吧,虽然不全,但也足够丰富了。 你要是专业研究用,下载下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看你的意思了
2023-07-12 07:48:116

文渊阁 四库全书 电子版用不了,我的版本是从别电脑直接拷贝的,大小6.46G,注册表项目添加成功………

不知道你的具体操作,不能看出错在哪里,我没什么问题,很好用。
2023-07-12 07:48:372

《四库全书》写的是什么?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2023-07-12 07:4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