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如何解读《存在与虚无》中的这句话?

2023-07-12 23:13:40
共5条回复
再也不做站长了

简单通俗的说,我对于我的存在的领悟只能是在我自身的存在中才能领悟,同时,我的这个存在所在意的存在首要的是指自我的存在。你要不找个哲学史教材看看萨特再来看这本,或者看一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萨特的短篇。唉。。。

加一点,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一个存在关心的是他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二呢这种对于自我存在的领悟要放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去体悟。对了,这里的存在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物的存在,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非普遍意义上的存在,当然你可以理解为本质,但这样就又回到了近代哲学的老形而上学的体系之中,而后者确实存在主义者们所极力避免和反对的。存在主义者所关注的只是个人的存在,从自我出发,去理解整个世界。。。。唉,你去看看上面那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吧。。。要不现代西方哲学史?

北境漫步

一,这句话肯定了主体,我,的真实存在。(我,意识到了我的存在)。

二,由于我的存在,以及我作为人而存在的这个特殊性(人可以思考自己的存在),我关心我的存在本身。

三,我的存在,和“存在”这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分离的。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意义,但这个意义子这句话里并不是中心。

ardim

存在不同于存在者,除人之外的物没有存在与存在者之分,而人关心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句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CPS小天才

简单讲,有点精神分裂的意思: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我站在一边,仔细观察我目前的存在方式;我认真研究,希望找到真正适合我自己的存在方式。总之,我发现了自我,我有了责任和权力,为我的一切负责。

volcanoVol

萨特好像习惯解构吧!!!拗口,感觉这个句子里的几个存在各有所指,有的指物体、状态,有的是动词,有的指存在的物或状态与之相关的环境或者因素的互动关系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存在主义即人道主义重要

存在主义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自我意识,强调的是自我的觉察和自我的体验,以自我的个体意识出发,来表达个体自我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主张一切思维判断都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因此不需要轻易去附和别人、认同别人甚至整个世界.因此,在常人眼中痛苦、苦难、孤独等情感,在自我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角度看,可以成为表达“自我实际存在”这个意义的方式.这样的存在,就是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方式.因此存在主义者无论各自的思想表述有多少差异,但在实现人的自我觉醒这方面却是共同的特征,因此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也就是以人的意识行为为主要思考对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表现,讲的是人群,是阶级,是个人的集合,说的是“社会的主义”,而不是“个人的主义”,因此两者应该是相互冲突的.
2023-07-12 08:20:341

求萨特的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中心思想1946年,萨特在巴黎发表了一个名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讲演,讲演的主旨是“要对存在主义所受到的一些指责,提出答辩。”回应的对象主要是法国共产党与基督教。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落脚点和归宿在于人的绝对自由。萨特如何推导出人的绝对自由呢?首先萨特把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定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如何存在的呢?萨特的“存在”并非指传统形而上学范畴的本体论意义,而是一种海德格尔式的过程,在萨特看来人就是通过意识对自己的不断否定而展现自己,人就是依托这样一个展现的过程存在着的。萨特利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把人的意识分为了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为“反思前”的意识,这是一种虚无、纯粹的意识,类似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第二个等级是“我思”的意识,即对诸物的意向性的意识,第三个等级就是“反思”的意识,即对人自身的反思意识。萨特认为第一个等级的意识才是真正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即虚无,而虚无就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因此,人的意识是绝对自由的。既然人的存在依托的是这样一个绝对自由的虚无意识,故而人的存在就是绝对自由的了。那么人又是如何展现自己的绝对自由呢?虽然存在是虚无的,但虚无的意识仅仅属于个体的形而上领域,在宣称“他人即地狱”的萨特那里,意识是不可能被他人完全领悟的,因此绝对的自由就需要一种现世的映射——个体选择。人的选择只能是自己意识的完全映射,因此意识的绝对自由在现世中的表现便是绝对的自由选择。 既然萨特把存在虚无化了,他的存在主义里便不可避免的沾染了悲观的色彩,这也成为存在主义最为人诟病的地方,而战后消极凋敝的欧洲亟需的是一个精神支柱来支撑整个大陆,需要的是一种复兴,具有强烈“介入”意愿的萨特便开始了自我改造,改造的宣扬便是《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它(存在主义)的目的一点也不是要把人推入绝望之中”、“存在主义是乐观的。这是一个关于行动的学说。” 萨特是如何改造存在主义的呢? “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当我们存在的时候,我们也在创造我们的形象,则这个形象是适用于所有人类和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较我们想象的更为重大,因为它关涉到人类全体。”当绝对自由的虚无陷入泥沼之后,萨特便企图通过对“绝对自由”的限定来走出困境,这个限定就是来自“人类”和“时代”的“责任”。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责任与萨特原本的绝对自由是势不两立的。 萨特的虚无意识是一种混沌的原初意识,甚至在意识产生之前,因此,是不可能有任何“责任”加诸在其现世映射——选择之上的。与其把“责任”看作萨特学说的延续与发展,倒不若看作一种矫正,一种顺应时代政治的矫正。矫正之后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可以简要概括为“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但任何一种选择的责任是不可避免需要承担的。”虽然这样的存在主义更为积极、更具有“介入”意义,但它真的还有“绝对自由”吗?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承担责任时,他完全意识到不但为自己的将来作了抉择,而且成为通过这一行动同时为全人类作出了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一个时刻,人是无法摆脱那种整个和重大的责任感的。”这种宣扬整体大于个体的学说无异于把个体自由置于集体主义之下,这似乎也是萨特之所以与共产国际在那个阶段关系异常紧密的基点,而在这一学说下更潜藏着另一致命的危机——集权主义。“我在模铸自己时也模铸了人。”当在作出任意一个选择时必须以全体利益为范本,势必只能形成一元的行为模式,并可能因此而导致集权统治,此时的意识不再是原初的混沌虚无意识,而是第三等级的“反思”意识,从这里起,萨特已经背离了《存在与虚无》奠定的存在主义根基。 讽刺的是,萨特从其“选择-责任”学说出发所宣扬的:“我决定结婚并生儿育女,尽管这一决定只是根据我的处境、我的意愿或者欲望作出的,我这一来却不仅为我自己承担责任,而且号召全人类奉行一夫一妻制。”最后却被他自己与波伏瓦的终身不婚所推翻,既然萨特自己用行动推翻了自己的学说,那是否宣告“整体大于个体”的存在主义改造最终失败呢?
2023-07-12 08:20:421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篇文章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萨特此文的“目的是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而为它进行辩护”。同时指出它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异同,澄清了各种无意的误解和恶意的歪曲。后篇发表于1980年萨特去世前不久,在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2023-07-12 08:20:491

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扩展资料:存在主义代表作品:《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内容简介:1943年《存在与虚无》一书的出版则宣告了作为哲学家的萨特的诞生,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立的思想观点和哲学词语述说对世界的理解:人即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的特性,他永远处在变化中,而且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的。正是由于它具有时间性,“自为的存在”就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一种“是其所是”的存在,而是一种总是显示为“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 面貌的存在,人是什么只是指他过去是什么,将来并未存在,现在是一个联系着过去和将来的否定,实际上是一个虚无。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宿命,人必须自由地为自己做出一系列选择,正是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但人必须对自己的所有选择承担全部责任。本书的前三部分是要解决现象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问题:萨特确定了存在的范畴,确定了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后面两部分主要探讨自为的存在与其他的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从而论证了人的自由,并且最终以现象学的“存在精神分析”的方法描述了自由的伦理意义,这也是“现象学本体论”的落脚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存在主义
2023-07-12 08:21:0310

什么是存在主义?麻烦通俗解释下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思想流派: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哲学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萨特的这一段话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主义之“存在”的涵义。 关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1.‘存在"的认知观理解是:从发觉、识别、属性、了解、功能;到作用、利弊、用途、效果、控制等系统化的归纳。2. 是指人的存在,不是指某种‘物"的存在。‘物"只能处于‘在"的状态下,等待人来发现它的‘存在"。3. 是指人的存在有别于其它‘动物"的存在。动物的感觉不具备到达人对‘存在"的理解定位。4. 是指人类‘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因永远有事物处于一种‘在"的状态下,使人类无法觉察到它——在。5. 指某些人感知到的‘事物"而某些人还没感知到‘此事物"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必定会在此世间——此在。6. 人对‘自身认识"的存在。有理性的认识与非理性的认识,在此认识的过程中,体会着感性‘此起彼落"的存在效果。7. 个体发出的一种“存在”信息,将他“感知到”的“某一事物”向大众发布,由信息反馈而获得共鸣,相互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此信息可能是隐秘的,由“接收者”感知这种隐秘的‘存在"。偶然荒诞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只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由此可以推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关于荒诞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提出的途径是宗教信仰,而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则认为应该行动起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自由选择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对于人来说,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所以,人有绝对的自由,人的存在同人的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分不开的。萨特指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存在主义认识到,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人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指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点上,海德格尔、萨特基本上属于一个类型,即他们认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对立的,实际上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人与物的关系。而以布贝尔和马塞尔为代表的另一派主张则与之相反。海德格尔指出:一个人在世界上必须同其他人打交道,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和“烦恼”。同其他的人相处,必将产生无限的烦恼,他或者与其他人合谋,或者赞成他人,或者反对他人。萨特指出:“他人就是地狱”。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对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成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布贝尔指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另一类看待他人的“我与你”的关系。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当作人与物之间的“我与它”的关系来对待,那么人性就将毁灭。在“我与它”的关系中,个人以纯粹客观的方式看待外部的东西,把它看作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在“我与你”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他自己的内在的意义世界,“我与你”关系的特点是发自两个人内心的友谊。我和你两个人都是主体,我们互相同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而一系列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构成了人与上帝的关系。马塞尔指出:人不仅可以和自己交流,而且可以和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人与人的交流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与他人交流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从而看到希望。悲剧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神学关系某些哲学家曾经系统性地试图把存在主义应用到基督宗教的思想去。这种做法却受到不少批评家的抨击。有些保守的新教人士甚至认为不管应用任何俗世哲学来诠释基督信仰都无可避免地造成扭曲与苍白。况且,存在主义只是二十世纪的黑暗与失望所造成的文化产物而已。与基督信仰委实大异其趣。抑有进者,抨击者还指出存在主义基本上是人文的,在它内没有为超越性预留空间。最后,当一位神学家,如巴塞尔大学的布里(F. Buri, 1907- )企图极端而全盘地综合基督教和存在主义的时候,他最后很可能以否定超越性,甚至天主的特殊行为告终;否则也会变成极端的主观主义、非理性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思想。[1] 不少存在主义的神学家也企图为此事答辩,探讨人类存在的哲学也许比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提供更适当的管道以传递基督教义。因为大部分的存在哲学家都深受基督宗教传统的影响,且看海德格的人学,深受奥斯定(Augustine, 354-430)、童斯史各都(Duns Scotus,约1265-1308)及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的影响,而雅士培的圣经传统亦清晰可见,更遑论齐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及马赛尔了。存在主义代表着对科学崇拜和技术万能这种浅薄的乌托邦式的乐观主义之反动。最后存在主义可以帮助基督徒们更清楚地窥见基督宗教神学的本质,以及它与当代文明、文化及思想的关系。
2023-07-12 08:21:395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克尔凯戈尔  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出生于可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暴发的羊毛商人家庭。由于担心上帝的惩罚,一家人笼罩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克尔凯戈尔一生也是在忧郁中度过,终身隐居。当时丹麦是德国的附属,生活在落后的农业国丹麦的资产阶级,非常害怕革命,他们害怕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思潮弄得惊慌失措。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人个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  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次大战后,德奥失败,十月革命成功,1918-1928年柏林工人起义、武装斗争等等,严重威胁着德国资产阶级生存,在他们之中充满了忧虑、烦恼、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阴暗情绪。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失败,时刻企图东山再起,复仇雪耻,为发泄他们的阴暗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引上自我奋斗的道路,从而把知识分子中的悲观、消沉颓废情绪纳入到资产阶级的复仇轨道,存在主义哲学就应动而生了。而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正式上台,德国大资产阶级再次得势时,他们对存在主义所鼓吹的那套消沉颓废思想便不那么特别爱好了。  雅斯贝尔斯继承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追求上帝,认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对于"人是如何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他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他提出,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都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2023-07-12 08:22:063

试论存在主义小说的基本主题.

【存在主义小说】它是西方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起源和盛行于法国。“存在主义”作为法国当代文学流派包括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两种。前者由马塞尔创立,创作主要表现在剧本上,以表现超验、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描写灵与肉的冲突,在绝望时呼吁上帝的恩典为特色,影响不大。后者又称萨特存在主义,即通常人们所称的存在主义,由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萨特创立,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到60、70年代,是法国战后文学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并波及欧美乃至某些东方国家。存在主义在哲学上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反对顺从主义,主张确立新的人道主义。萨特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此派的纲领和重要宣言;在文学上把自我意识看作存在的核心,把自我与外部世界置于敌对状态;在艺术上否定传统小说的写法,要求只将生活中的存在原本的表达,自由的处理时间和空间,多为跳跃的不连贯的画面。其中,萨特的《恶心》开存在主义小说的先河。
2023-07-12 08:22:133

存在主义是悲观的吗?为什么?存在主义的观点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这 个流派中的有些人(如萨特)利用存在主义篡改、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 哲学,妄图以存在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一切,应加以分析、批判和 澄清。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等著名论断,影响了很多人。 被萨特吸引,是因为有这样的困惑难以解开:当代社会中,人们愈发强烈的感觉到的不安全感,竞争日益激烈,欲望无限延伸,似乎永远难以停下匆忙的脚步,稍作停歇。而正如高更提出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我们不能解答,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渐渐的,坠入虚无。 让我们来看看萨特的注解,萨特认为,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正因为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人的本质并不固定,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意识的选择是很纯粹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各不相同。 理解了这个前提,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就可以得到存在主义的解释。虽然人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但是人总不能忍受自身本质的不确定性,这种情景让人觉得不安,所以努力想让自己的本质固定下来,免受不断否定自我,改变自己折腾自己带来的煎熬。 周国平在《哲学的魅力》一文中谈到:“人处在时间和空间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却向往永恒和无限。人类最初的哲学兴趣起于寻找变中之不变,相对中之绝对,正是为了给人生一个总体说明,把人的瞬息存在与永恒结合起来。”然而人们能找到变化中的不变吗? 对于这个问题,萨特是持悲观态度的,他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于是,人面对着虚无。人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萨特认为,正因为如此,人类特有的尊严诞生了,他不无自豪地宣称:“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换句话说,因为虚无,人活着才有了意义。虚无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最初形式。 虽然萨特是悲观的,但我们也可以试着来看一看这个观点积极的一面,假设,有一个罪犯,他今天杀了人,他知道今天他对自己的本质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如果他能够充分理解萨特的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的理论,应该很容易在第二天做一个好公民。显然这在现实世界是荒谬的,前几年流行的一部青春肥皂剧里面的经典台词:“如果道歉有用,那还要警察做什么”充分说明了这一假设的荒诞。 在今天看来,萨特仍然是理想化了,当我们试图在他的哲学里找到解答我们困惑的甘泉的时候,发现已经处处受制,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自由选择,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几千年来的名言至今仍具效用。而萨特似乎已经过时了。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二战期间风靡欧洲大陆,人们在一片废墟中,萨特给了他们最大的精神慰藉,过去的一切已经不堪回首,我们应该选择更好的生活。当欧洲经济开始腾飞之后,萨特也因此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现实中的废墟和哲学中的虚无是可以很好统一在一起的。历史选择了萨特,恰好他的个人经历造就了他的思想,小我和大我一旦结合,就迸发出伟大的力量。 让我们回到开头,我们的困惑,我们试图用存在主义来解释自身的虚无,却发现,萨特也不过是自己折腾自己,稍微了解一下萨特的经历,特别是他和波伏娃的爱情也是如此,不仅折腾自己,也折腾伴侣。所以我们怎么办,仍然是个未知数,或许能给自己的答案也就是:不要自己折腾自己。或许用一句话来概括吧: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都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最先提出的是尼采。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尤其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法国哲学家萨特和作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著名和最明确的倡议是萨特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
2023-07-12 08:22:212

什么是存在主义,它是怎样一种思想?

存在本无意义,人类存在的意义是自我赋予的。这是一种既悲观又乐观的哲学思想。谈及当代哲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思想,那肯定就是有克尔凯郭尔开创,由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发扬光大的存在主义。在上世纪的战争年代,存在主义可谓是当时哲学界最著名的”思想力量“,许多知名哲人都是存在主义者。著名思想家阿尔贝加缪,虽然口头上不承认,但是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他所谓的”荒谬“其实也是存在主义的另一种体现。存在主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哲学呢?存在主义要从人类生命的荒谬性开始说起。熟悉哲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哲学家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就是“存在意义”的问题。生命本无归宿,既然生存就是为了死亡,那么人类的生命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基督徒认为,这个世界是存在上帝的,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归于上帝;佛教徒认为,所谓的“终极意义”就是非生非死,无漏无为的“涅槃”状态;直到尼采横空出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揭开所有人不敢承认,也不能承认的一个事实:没有彼岸。人类本无彼岸,尼采认为,“人是桥梁而不是目的”,所谓的生命就是人类通往不断超越的“超人”的过程。但是尼采本人能面对这种“虚无缥缈”,没有彼岸的世界,成为“超人”吗?他自己也没有做到,在晚年,他目睹了不断遭受痛苦的都灵之马,绝望的癫狂。而近代诞生的存在主义最大的作用就是告诉了人类:存在没有意义,但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人类是“自为”之物,永远在不断的变动,改变整个世界,永远可以通过选择,塑造自己的存在,和其他物体的存在。虽然世界仍然是“悲观”的一片虚无,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如希腊神话当中的西西弗斯一样,绝望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下去。综上所述,存在主义就是让人类认识到“存在本身就是意义”的哲学主义。
2023-07-12 08:22:528

存在主义是什么意思?

存在主义(英语: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是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克尔凯郭尔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其哲学思想还延续到了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罗·萨特和作家加缪是其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重要哲学命题有: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没有终极的目标;人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隐隐约约而有敌意的世界中;人们选择而且无法避免选择他们的品格、目标和观点;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即是选择了“不选择”;世界和我们的处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惧的瞬间。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他的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
2023-07-12 08:23:352

有没有人可以简单的给我讲一下存在主义是什么意思?

存在主义,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提出来的。让保罗萨特。他生于二战之前,亲身经历过德国纳粹集中营的生活,可以说,他是个生还者。为什么要说他的生平,这是因为,存在主义是他毕生所经历的事的哲学表达。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法国也不例外的陷入萧条。这个国家,尤其是这个国家的人民,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二战的恐惧,很多人的心理有战争的阴霾,物质上,也陷入极度贫乏的状态。需要建立社会,那么就必须又勇敢坚定的信念,信念从何而来?要从哲学的高度来引导人们坚强,勇敢。孤立的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真实的存在。是片面的解释存在主义。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国家里,人们只能选择勇敢克服一切困难,才有机会得到民族的振兴。比如:法国人什么也没有,只有自己的理解和意念,他们要振兴,就必须自己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够。这个自己告诉自己的信念,就是所谓的理性的意念,而非非理性的。所以,萨特本人,回忆了在集中营的生活,告诉自己:坚持活下去,无条件的活下去,就是胜利。存在主义有一个很出名的三段论:人生来自由(绝对自由),自由是一种选择,选择是一种负责,这里你可以参看萨特和他的情人波伏娃的感情契约来理解。存在既事实的意思,你参看上面的文字,应该可以大概理解为:存在是存在的,是物自体。给你说一个故事,萨特的书名《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因为触怒了上帝,上帝惩罚他推动一块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每次要到的时候,巨石总会因为西西弗没有力气而滚落下来,无尽的循环,有些像咱们月亮上砍樵的刘海一样。这样的存在,每次都达不到效果,但是却一定要继续,永远的,无尽的,是一种多么大的折磨?西西弗也并不会放弃,永远坚持。所以生命只是一个过程,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的死亡。最后总结: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注意这个提法。告诉人们,坚持,坚持勇敢,坚持理想。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存在主义。
2023-07-12 08:23:433

现代主义文学的存在主义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2、存在主义文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之路。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描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与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4、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法国萨特、法国加缪、波伏瓦、梅勒。 1、法国加缪:《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医生)2、法国萨特:《恶心》(小说)、《自由之路》(小说)、《墙》(短篇小说集)、《死无葬生之地》(戏剧)、《苍蝇》(戏剧)、《禁闭》(戏剧,表明“他人就是地狱”)、《必恭必敬的妓女》(戏剧)、《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著作)3、法国波伏瓦:《女客》、《第二性》4、梅勒:《一场美国梦》
2023-07-12 08:23:513

求萨特的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

  http://www.amazon.cn/%E5%AD%98%E5%9C%A8%E4%B8%BB%E4%B9%89%E6%98%AF%E4%B8%80%E7%A7%8D%E4%BA%BA%E9%81%93%E4%B8%BB%E4%B9%89-%E8%AE%A9-%E4%BF%9D%E7%BD%97%C2%B7%E8%90%A8%E7%89%B9/dp/B00116JEMM?source=tushulain&ascsubtag=&tag=tushulain此书购买链接  原文: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  在这里,我的目的是要对存在主义所受到的一些指责,提出答辩。  首先,存在主义曾被指责为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quietism)。因为如果每一条解决事物之道被阻断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视在这世界上的任何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最后就会走到一种瞑想的哲学里去。而更甚的是,由于瞑想是一种奢侈,因此我们的学说就不过是另一种布尔乔亚的哲学而已。在这方面,是特别受到共产主义者的指责。  在另一方面,我们被指责为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只看到下贱,卑鄙和低劣,而忽略了人性光明面中某些仁慈而美好的事物。例如根据天主教的批评者默契尔小姐所说,我们忘记了婴儿是怎样微笑的。从这两方面,我们又被指责为无见于人类的协和一致,而认为人是处于孤立之中。共产主义者说我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说纯粹建筑在主观性上——建筑在笛卡尔所谓“我思”这个观念之上:这是孤立的人面对他们的时刻,这是一个无法和其他存在于自我之外的人取得协和一致的地位。自我不能透过思维而与他们相通。  从基督教这一面,我们则被指责为否定了人事的真实和严肃。因为我们忽视了上帝的诫言和他规定的所有的永恒价值,那就除了自由意愿之外,别无所有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从这一个观点来看,就不能谴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了。  今天,我将尽量来答复这些不同的指责。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把这短文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理由。许多人对于我在这里提到“人文主义”一词,可能会感到惊讶,但是我将试图寻出我们所了解的意义。无论如何,我们一开始就可以说,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并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  对于我们最基本的攻击,当然是说我们过份强调了人生的罪恶面。最近有人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太太,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她神经过敏地说了一句粗俗的话,就自我解嘲地叫道:“我想我要变成一个存在主义者了。”由此可以看出,丑恶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同义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们是“自然主义的”,假使我们是的话,这倒奇怪了,因为今天我们却比名符其实的自然主义者更使他们感到震惊和畏惧。那些可以安然读完一本象左拉的《大地》那样的小说的人,却无法忍受存在主义者的小说。那些诉诸于大众智慧的人——那是一种悲哀的智慧——发现我们的更为悲哀。然而,又有什么话比说“仁爱始于家庭”或者“升擢歹徒,他会反咬;将他击倒,他则崇拜”更会使人感到嗒然若丧呢?我们都很熟习许多可以这样引用的老话,它们的意义大抵相同—— 你不可反抗现存努力,你不可违反权威,你不可逾越本份,干涉他人。或者说,任何不依从一些传统的行为都只是浪漫主义;或者说不根据过去经验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的;并且由于经验显示出人总是不变地倾向于罪恶,所以必须有严厉的规则来约束,否则我们就要陷入无政府状态了。然而,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咀嚼着这些丧气的老话,每当他们听到一些讨厌的行为时,就会说:“多么象人性呀!”——就是这些重弹写实主义老调的人,在抱怨存在主义对事物的看法太过于阴郁。的确,他们那些过度的抗议倒使我怀疑触怒他们的不是我们的悲观,而是我们的乐观。因为追根究底,在我正要向你们解释的学说之中有警告作用的是——人有选择的可能性。——难道不是吗?为证实这点,我们必须在纯哲学的水准上,把它重新研究一番。那就是我们称为存在主义的这个名词,到底是什么?  对大多数正在使用这个名词的人,如果请他说明一下它的意义,一定总会感到极其含混不清。因为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字眼,人们常兴之所至地称呼这个音乐家或者那个画家是“存在主义者”。一位《光明报》的专栏作家竟自己签名为“存在主义者”,然而,事实上,这个名词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众多的事实上,以致它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了。这好象是由于象超现实主义这种思想一样缺乏新的学说,于是,一班渴望诋毁和捣乱的人,都找到我们的哲学上来,实际上,在我们的学说里,他们找不出有什么能满足于他们的目标的。因为事实上这在所有的学说中是最少诽谤和最为严谨的:它是将为专家和哲学家而建的一种学说。同样的,它是易于界说的。  这问题之所以复杂,乃是因为存在主义者有两派所致。一派是基督教,其中我将举出雅斯培与马色尔,这两人都自称为天主教徒。另一派则是存在的无神论者,其中我们必须举出海德格和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我自己。他们的共同点则是他们都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或者,如果你喜欢的话,也可以说是:主体必须作为一切的起点。我们所意指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  如果人们研究一件工业制品——譬如说一本书或者切纸刀——人们就可以了解,制造它的工匠必定先有关于它的概念存乎心中。同样地,他曾对切纸刀的概念以及先于存在的制作技巧加以注意过。这种制作的技巧是那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定则。因此,切纸刀就成了在某种一定方法之下所制成的东西。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有某种特定的用途,因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人会制造一把切纸刀而不知道它的用途的。所以,对于这把切纸刀,我们可以说它的本质——也就是使它可能被制作出来以及具有意义的这种定则与性质之总和——先于它的存在。这类的切纸刀或书本就这样注定了地呈现于我们的眼前。在这里,我们是以一种技术的观点来观察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可以说制作先于存在(production preceddes existence)。  当我们把上帝视为造物者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把他当作超级的工匠。无论我们研究哪一种学说,不管是笛卡儿的,或者莱布尼兹的,我们多少总认为理念先于创作,或者至少是伴随而来,所以上帝造物的时候,他是确切地知道他正在创造什么。因此,上帝心中人的概念亦如工匠心中切纸刀的概念。上帝根据一种程序和概念造人,恰好工匠依照一个方式和定则造切纸刀。所以,每一个个别的人都是上帝睿智中某一个概念的实现。在十八世纪的无神论哲学中,曾抛弃过上帝这个观念,但是并没有抛弃本质先于存在的想法。  这种想法仍然到处可见,在狄德罗,伏尔泰甚至康德的学说中,都可以找到这种思想的存在。人具有人性,这种“人性”乃是人的概念,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发现得到,这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是这种普遍概念的一个个别的例子。在康德的思想中这种普遍性是如此的广泛,以致森林中的野人,即还处于原始状态中的人,以及布尔乔亚阶级的人都包括到这同样的定义中去,而且具有相同的基本性质。在这里又和上面一样,人的本质先于我们在经验中所遭逢到的历史存在。  无神论的存在主义,我就是一个代表,极为一致地宣称,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种东西它的存在是先于它的本质的,它是在可能被任何概念所界定以前就已存在了的,这样的东西,就是人,也就是如海德格所说的人的实在性。我们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思是:人首先存在着,首先碰到各种际遇,首先活动于这世界——然后,开始限定了自己。若依存在主义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予以限定,那是因为人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成为什么。只是到了后来,他才成了某种东西,他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因此,就无所谓人的天性,因为没有上帝来给予它一个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着,他之赤裸裸并不是他自己所想象的,而是他是他自己所意欲的——他跃进存在之后,他才意欲自己成为什么东西。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原则。也就是人们称它为主体性(subjectivity)并用这个字来谴责我们的。但是我们这样说的意思,还不是指人比一块石头或者一张桌子更为尊严?因为我们的意思是说,人是首先就自己存在了的——人在一切之前某种自行向未来推进并自觉正在这样推进的东西。人确实是一种具有主体生命的设计者,而不是青苔,兰花,或是花椰菜。在这个自我设计之先,无物存在。即使在睿智的上天也没有。人只有在他计划成为什么时才能获得存在,只是希望,还不够。因为“希望”或者“意愿”一词,通常是指一种在我们已塑造出我们自己之后所作的一种自觉决定。我们可以希望加入一个政党,写一本书,或是结婚——但是在这些情形下,通常所谓“我的意愿”可能是一种先验的表现以及更自发的决定。然而,假如存在先于本质是真实的话,人就要对他自己负责。因此,存在主义的第一个作用是它使每一个人主宰他自己,把他存在的责任全然放在他自己的肩膀上。由是,当我们说人对他的本质负责时,我们并不只是说他对他个人负责而已,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主体论”具有两种意义,而我们的反对者只是接触到其中的一个而已。主体论一方面是指个人主体的自由,另方面则指人是无法超越人类的主体性。后者才是存在主义比较深层的意义。  当我们说一个人选择他自己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指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他自己。但是由此我们也意指选择他自己的时候,他也为所有的人作选择。因为实际上,在我们选择一个我们所想要做的人的时候,我们所作的种种努力,无非是在创造一个为我们认为当然的人的形象。我们在两者之中作选择时,同时也就是在肯定我们所选择的对象的价值,因为我们不能永远选择没有价值的。我们所选择的常常是较为有价值的,同时没有对我们更有价值的,除非对大家都更有价值。进言之,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当我们存在的时候,我们也在创造我们的形象,则这个形象是适用于所有人类和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的。我们的责任因此较我们想象的更为重大,因为它关涉到人类全体。比如,假使我是一个工人,我可选择一个基督徒的工会,而不加入一个共党的工会。假如由于这个会员的资格,我要表示,为人处世最好是忍让为先,人的国度并不在这世界上,那么我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归依于这个观点。  忍让是我对每个人的意愿,结果,我的行动也就成为全人类的一种行为。或者,举一个较为私人性的例子,我决定结婚生子,纵然这个决定只是从我的情境,情爱,欲望中发展而出的,但在实行一夫一妻制上面,我就涉及到全人类,而不只我自己。所以,我对自己固然有责任,对别人也有责任。同时,我也塑造了某种我所希望的人的形象,我塑造我自己,我也塑造了别人。  这可使我们了解下面这些名词的意义——或许有一点夸大——例如焦虑(anguish),舍弃(abandonment)和绝望(despair)。你立刻可以看出,这是非常明了的。  首先,我们所谓的焦虑是什么意思呢?存在主义者坦白地说人是处于焦虑之中,他的解释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有所行动时,他充分地自觉他不只是选择他所意愿的,同时也是一个为全人类裁决的立法者——在这时刻,一个人就不能从一种整体与沉重的责任感中逃避开来。有许多人确实是没有这种焦虑。但是我们可以断言他们仅仅是在掩饰他们的苦闷或由其中逃避开来。必然地,有许多人会以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除了他们自己之外,和别人无关。如果你问他们,“假使每个人都这么做又曾如何呢?”他们会耸耸肩膀回答说:“不会每个人都这么做。”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应该问他自己假如每一个都象他一样的做时,会如何呢?一个人除了自欺之外,不可能由这种烦恼的思想中逃避开去。一种自我宽恕的人,常说“不会每一个人都这么做”。但他良心上一定会感到不安的。因为说谎的行为蕴含着它所否定的普遍性的价值。正由于他的掩饰,焦虑忧思却反而显露了出来,这种焦虑,就是齐克果所谓的“亚伯拉罕的焦虑”。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一个天使命令亚伯拉罕牺牲他的儿子:假使真的有一位天使出现而且说:“你,亚伯拉罕,必须牺牲你的儿子。”那末服从就是义务,但是任何人,在这种情形下都会表示怀疑,首先要问它是否确实是天使,其次,我是否真正是亚伯拉罕。证据在哪里?某一个疯妇说有人打电话给她,并且还给他下命令。医生问她,“但是,对你说话的人是谁呢?”她回答说:“他说他是上帝。”  事实上,能用什么对她证明他是上帝呢?假若一位天使对我显现,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是天使呢?或者,假如我听到声,谁能够证明这声音是来自天堂而不是来自地狱,或者是自己的潜意识,或者是某种病状?谁能够证明他们确是对我而说的呢?  那么,谁能证明我是借我的决择把我对于人的概念来加诸全人类的适当人选呢?我无论如何都找不出任何证明的;也没有迹象会使我相信它。如果有一种声音在叫唤我,我仍得自己去决定这声音是否来自天使。如果我认为这样的一种行为是好的,那也只是我自己的选择,说它是好的而不是坏的。  没有什么证据,表示出我是亚伯拉罕,但每时每刻,我仍然被迫去扮演这些作为范例的行为。每一件发生于每一个人的事,就好象整个人类用眼睛注视着他的行为,并且为他的行为所引导。因此每一个人应当问他自己:“我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我的行动足以引导全人类吗?”如他不这样问他自己,那他就在掩饰他的焦虑。很明显地,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焦虑不是那导致无为主义或懈怠的。这是一种为每个负有责任的人所熟知的单纯的焦虑。例如,当一个军事长官负起攻击的责任,而派一批相当数目的人去冒死时,那是他选择这样做的,并且是他一个人决定这样做的。无疑的,他是在上级的命令下这样做的,但是这命令极为泛泛,必须他来加以解释。而就在这解释上,决定了十人,十四人,或二十个人的生命。因此当他在作决定时,他不得不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是所有做领导的人都知道的。那并不阻碍他们的行动,反之,那正是构成他们行动的主要条件。因为这行动表示他们面对着许多种可能,而当他们选择其一时,他们就由此而知道它是有价值的。存在主义者描写的就是这种焦虑,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存在主义所说的焦虑,乃是用一种对于为它所涉及者的直接责任去解释的。它不是一块将我们和行动分隔的布幕,它是行动本身的一个条件。  当我们讲到舍弃(abandonment)的时候——海德格所喜欢用的一个名词——我们只是说上帝不存在,我们必须去对它的一切后果。存在主义是极端反对以最低的代价去废弃上帝的俗世道德论的。约在一八八○年时,一些法国的哲学教授们企图建立一种俗世道德论,他们这样地说:“上帝是一个无用而浪费的假设,所以,我们废弃他。”然而,假如我们要有道德、一个社会以及法治的世界,那么最基本的是要严肃地承认某些价值。它们必须要有一种属于它们的先验的存在。例如,诚实,不说谎,不打妻子,抚育子女等被视为先验的责任,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题目上略为研讨,以证明纵然上帝不存在,一切道德价值仍然同样地存在着,仍然是附属于一个睿智的天国上。换言之——这就是我们在法国所称的急进主义的旨趣——假如上帝不存在,一切都不会改变;我们将重新发现同样的诚实,进步和仁爱,同时,我们将认为上帝是一种过时的假设,它本身会默然而逝的。相反地,存在主义者发现假如上帝不存在,则情形将是很难堪的,因为一切从睿智的天国发现价值的可能性将随之消逝。既然没有无限完美的意识加以思考,那么先验的事物将不再有什么用处。没有地方写着:“善良”存在,我们必须诚实,或者不得说谎,因为我们身处于只有人生存着的土地上。陀斯妥也夫斯基曾写道:“如果上帝不曾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被允许的。”而这正是存在主义的出发点。  假如存假如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确实都可被允许的,结果人就孤立无依了。因为他无法在他自身之内和自身之外发现可以依赖的东西。他随着发现,他是无理由可解释的。因为存在确是先于本质,我们就永远不能根据天赋和特殊的人性去解释自己的行为;换言之,没有什么决定论的存在——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另一方面,假如上帝不存在,也就没有任何价值或命令给予我们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因此,在我们的前后都没有一个光辉的价值领域,都没有任何理由或借口。我们孑然孤立,没有任何理由可寻。这就是我所谓的人是被注定为自由的意义。说是被注定,乃由于人并不会创造自己,然而又是自由的,自从人被抛进这个世界,他就要对他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存在主义者不相信热情的力量。他不同意一往向前的热情是决定性的引导人们于行动的一道急流,因而就可以把它作为人的一种托词。他认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热情也应该负责。存在主义者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借发现什么预兆,去帮助他决定未来行动的方向。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在选择的时候,就自行解释了这预兆。所以他认为每一个人,无须任何的支持或援助,人,是时时刻刻都注定要去创造自己的。庞其(ponge)在一篇非常精僻的论文中说过:“人就是人的未来。”(Man is the future of man)这话对极了。只是如果有人以为这就是说未来乃取决于上天,上帝会知道它是什么,那就错了。因为假使这样,那就没有未来可言了。然而,假使它的意义是:无论人现在怎么样,永远有一个未来等待着他去塑造,一个等待着他而未经开辟的未来——那么,那就对了。但是现在,人们是被舍弃的。
2023-07-12 08:24:041

让-保尔·萨特简介_让-保尔·萨罗米_萨特存在主义简介

让u2022保尔u2022萨特 让u2022保尔u2022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思想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高峰作品。 让u2022保尔u2022萨特 让-保尔u2022萨特(Jean-PaluSartre,1905-1980)法国哲学家和作家。生于海军军官家庭,两岁丧父,由外祖父抚养成人。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这所法兰西文化巨人摇篮中,萨特与尼赞、阿隆等同学,这些思想界的风云人物成为萨特的终生朋友和对手。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让-保尔·萨特简介,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1931年至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思想体系。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浮,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直到逝世。 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 1964年让-保尔·萨特简介,“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瑞典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接受。 让u2022保尔u2022萨特 让-保尔u2022萨特(Jeanue011PaulSartre,1905—1980),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巴黎。一九二四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一九二九年,他以口试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哲学教师的学衔会考,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西蒙娜u2022德u2022波伏瓦,两人从此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同年十一月,萨特赴军队气象部门服兵役,历时一年半。 一九三一年,他被委任为勒阿弗尔中学哲学教师。一九三三年,萨特作为公费留学生赴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德国著名现象学教授胡塞尔,研究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胡塞尔、黑格尔的著作,并逐步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一九三四年回国继续任教并从事写作。一九三九年九月应征入伍,一九四年六月在洛林地区被俘。一九四一年四月获释,回到巴黎,继续在中学任教,并参加抵抗运动,直至一九四四年辞去教职,随后专心从事著述,并筹办《现代》杂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从而使他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一九五五年,他还曾和西蒙娜u2022德u2022波伏瓦一起访问中国。萨特晚年失明,从此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只能以谈话方式继续表述自己的理论和看法。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萨特病逝于勃鲁塞医院,终年七十五岁。 《存在与虚无》 1954年5月,萨特应苏联作家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发表了后来自己也承认是“撒谎”的讲话。1955年9月,萨特和波伏瓦应邀到中国访问。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而在中国,除几个法国文学专家外,人们对萨特也几乎一无所知。11月2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了萨特的文章《我对新中国的感受》,萨特在法国《观察家》上也发表了《我所看到的中国》一文,谈到他对中国的感受。 1956年苏联军队入侵匈牙利,萨特谴责了苏联军队和对干涉表示支持的法共领导。并与 *** 决裂。但在政治倾向上仍然向左。1957年,《现代》杂志匈牙利问题专期,萨特写了《斯大林的幽灵》一文反对苏联干涉。但他又认为,苏联仍然是血肉筑成的社会主义。1954年萨特公开反对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战争。支持密发行的出版物《为了真理》,并在“关于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有权不服从命令的宣言”(主要内容是,法国士兵有权不服从命令,拒绝参加阿尔及利亚战争。因为签名者共有121人,所以又被称为“121人宣言”)上签名。同时又发表“左派应该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联合起来”的讲话。因此被当局指控为“有害于国家安全”。1960年2月下旬,在古巴最大的报纸《革命报》主编的邀请下萨特和波伏瓦访问了古巴,称赞古巴“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制”并感叹“这是革命的蜜月。”1960年8月,萨特和应邀访问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大学直接对戴高乐和马尔罗作了抨击,受到了巨大的欢迎。但也同时使得萨特被视为叛徒和法国之敌。退伍老兵在香榭丽舍大道 *** ,高呼“杀死萨特”;萨特回法国后不久就遭到了起诉。但因为其影响力而不了了之。之后萨特不断受到暗杀的威胁,但仍然坚持自己立场,并亲自上街参加 *** 和 *** *** 。 1960年萨特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第二部分则一直没有完成。萨特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己产生后又抛弃了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萨特试图使用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阐述其可行性。因此萨特被视为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萨特晚年时,他又否认他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只是在某些领域接近马克思主义。1963年《现代》杂志发表了萨特的自传性小说《词语》(Le *** ots),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标志着萨特又重新回到了文学上来,萨特在这本书里描述时间到他12岁、母亲再婚前的童年生活为止,萨特写这本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当时欠出版社一笔钱。1964年萨特因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并最终获奖。但萨特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一向否弃官方的荣誉。但在晚年的口述中他表示拒领奖是因为它把作家和文学分为等级。 60年代,美国介入越战,萨特坚决反对越南的战争。并以执行主席的身份参加了一个审判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罪行的法庭。法庭的名誉主席是。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萨特发表谈话,称苏联人为战犯,表示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他的原本暗示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的剧本《苍蝇》《肮脏的手》在捷克上演,成了反对苏联占领的代言,受到捷克人热烈的欢呼。1968年5月法国大学发生了骚乱,反对越南战争和学校的规则。萨特与波伏娃等人发表了支持学生的行动的声明。并前往大学发表演讲。5月风暴过后萨特继续同左派分子保持联系,参加了无产阶级左派所出办的报纸,并上街散发。1973年,萨特又担任了另一份左派报纸《解放报》(Libération左翼最大报纸,法国第三大全国性日报)的主编。 70年代初,萨特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此时他正写《家中 *** ——古斯塔夫u2022福楼拜》。1973年萨特的眼睛几乎完全失明。他的生活由西蒙u2022波娃和他的养女来照顾。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去世。他的“终生伴侣”西蒙u2022波娃(法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女权主义者,著有《第二性》)在萨特去世后,以萨特最后10年生活为基础,写了回忆萨特的作品《永别的仪式》和萨特的书信集《致海狸和其他人》。 让u2022保尔u2022萨特漫画像 萨特的哲学是一种激进的自由意志主义。这种理论和决定论相对,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萨特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结果是人变成被抛弃的了。因为在人的身内身外,都无法找到依托的东西。人没有存在的理由。而如果确实是存在先于本质,人就不能用一种天生的现有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没有价值和戒律说明人的行为是正当的。没有价值领域。人孤寂独处,无可辩解。这就是萨特说“人是被判定为自由”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并不是自愿存在于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时他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 “上帝已死”虽是萨特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但跟同时代的西方作家一样,在其的思想中也带有“上帝”的影子。有学者认为,其是“反有神论”者,而不是持“无神论”。随之而来的问题可以借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卡拉玛左夫兄弟》一书中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上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允许的。”这句话来表达。要理解萨特的自由,我们要知道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自在(l"en-soi),或自在的存在;自为(l"pour-soi),自为的存在。“自在”是“是其所是”,“自为”是“是其所不是”。举一个例子,刀子的存在是为了切割东西,它的存在有一个目的;然而人类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目的――因为“上帝已死”――所以人类要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价值。因此“存在先于本质”。人是面向未来,具备无限可能的“自为”主体,而不是封闭的。萨特又提到了“焦虑”和“眩晕”。萨特认为,人们感到焦虑,恰恰是因为人们的自由,人们感到了自由,但是无从选择。比如一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面临攻读研究生和就业之间的选择。他不能依赖任何东西作出选择,包括上帝,这样便没有任何因素使得他的选择成为一个必然。继续学业或就业,一切都要靠自己。而“眩晕”则是“焦虑”的一种,人们在悬崖旁感到眩晕,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自杀――跳下去,而跳与不跳都由一个人自己决定。这是人类自由的表现。在“眩晕”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萨特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超越性”。超越性表现在人类在有多个选择的时候可以设想每个可能的后果,这样人类能够自己做出选择。 萨特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所谓“自欺”。他把“自欺”描述为“半透明状态”,他对自欺的描述可以跟其对潜意识的反驳联系起来理解。他否认潜意识的存在,以为不过是一种“自欺”。这也可以跟其对“本质”,“中心”的反感联系在一起。他不认为存在什么超验的“本质”,因而人是“必然自由”的。他认为自欺是人对自己的自由的逃避和否定造成的。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约会,女人很清楚男人怀有亲近她的企图。因为她的自由,她必须在顺从和拒绝之间做出选择,可是她故意否定自己的这个自由,男人说的每一句话,她只理解其中的表面含义。 她不想理解人家对她说的话的言外之意,如果人家对她说:“我如此的钦慕您”,她消除了这句话深处的性的含义……与她说话的人在她看来似乎是真诚和恭敬的,就和桌子是圆的或方的,墙纸是蓝的或灰的一样。(p.90《存在与虚无》,出版社,1998) 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有关人类的责任。一个人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他也向其他人推荐他的选择。他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为所有的后果承担责任。一个例子是在二战时期的某个法国家庭里,父亲为德国人工作,两个儿子中大儿子去世了,小儿子留在母亲身边。小儿子知道自己对母亲非常重要,不能离开她。但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法国人,他希望到英国参加法国的抵抗力量,解放自己的祖国并为哥哥报仇。这样,小儿子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去问萨特。而得到的回答是,你自己选择,无论后果如何,你都要为其承担责任。晚期,他的思想有所改变,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社会这个宏观的层面上。也开始承认,自由本身是有所限制的,要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是难以实现的。他尝试对马克思哲学进行改变,把马克思哲学和人学联系起来。其思想内容比较丰富,若想全面理解,还需要对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分析和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分析进行研读。而对物质世界,他持一种模糊的,但又直接的实在论观点。他受过德国哲学的熏陶,行文上颇为晦涩。其哲学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让·保尔·萨特 萨特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的剧本奠定的。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解说,他的剧本比小说影响更大。他一共创作和改编了十一个剧本,几乎无一不具有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色彩,其中《苍蝇》(1943)、《禁闭》(1945)、《魔鬼与上帝》(1951)是他的代表作。 《苍蝇》是萨特最享有盛誉的剧本之一,也是用文学形式表现存在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它通过俄瑞斯忒斯铲除暴君并为父复仇的古希腊神话,阐明了存在主义的哲理,即存在先于本质,人获得怎样的本质取决于进行怎样的抉择,抉择的主动权在于本人而不在于神或他人。《苍蝇》无意于表现复仇过程,只是表现主人公如何决定复仇,即表现人物在特定处境中如何自我选择。在这部作品里,古代神话故事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国的现实,传统的古典艺术与典型的现代哲理达到了奇妙的结合。 《禁闭》也被誉为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它也和《苍蝇》一样,有着极为浓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不同的是《苍蝇》歌颂了善的“自由选择”,《禁闭》揭露了恶的“自由选择”。剧中通过地狱中三个男女幽灵之间的纠葛和冲突,深刻地表现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封闭、互相戒备、互相冲突的关系,道出了“他人即地狱”这一存在主义名言。 是萨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探索和走向时代真理、进行新的“自我选择”、进行具体的“介入”的一个预告和“宣言”。它通过主人公格茨经历的三个过程,揭示出一个哲理:只以抽象的善恶观念为内容,并不能解决正确的自我选择问题。因而最后他让格茨作了具体的“介入”,选择了正在进行具体的社会斗争的具体的人群。这表明萨特的“自我选择”已经增加了新的内容,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萨特的重要著作还有剧本《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青楼女子》(1946)、《肮脏的手》(1948),文艺理论专著(1947),文集《境况种种》,自传体作品《词语》(1963)等。 特奥多尔·蒙森 何塞·埃切加赖 比昂斯滕·比昂松 鲁道尔夫·欧肯 克努特·汉姆生 亨利·柏格森 [1] 中国网络文学联盟 [2] 圣天阁文化网
2023-07-12 08:24:111

请问了解存在主义哲学,读哪些书比较好? (书单中列出著者、译者、出版社及年份,略作说明更好)

《存在主义简论》 作者:托马斯·R,弗林图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份:2008年《时代的精神状况》作者:[德]卡尔u30fb雅斯贝斯 著 王德峰 译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年份:2005年《存在主义-从陀斯妥也夫斯基到沙特》作者:(美)考夫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年份:1987年《存在主义哲学》作者:徐崇温 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份:1986年《论萨特》作者:王克、千夏军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年份:1985年《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作者:(美)威廉·巴雷特 著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年份:1995年《存在的勇气》作者:(美)P.蒂利希(Paul Tillich)著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年份:1988年
2023-07-12 08:24:194

加缪与存在主义(一)

多抓鱼上淘来的《加缪手记》昨天到了,今天开始看。 艺术创作者的手记或者文学家的杂文总是有趣的。对生命中思考有意义的当下片段,本质上即是赋予 无形体验 以 有形的存在和表现 。比起作品成品,缺少艺术加工的这些文字更加真诚、直接,更好接近于原初的想法或感受。虽然这种原初并不一定具有独立意义。 上一本书是Tinder的《政治思考》,一本政治哲学的科普书,写得很有趣,但还是边玩边看,花了小半个月。在此书中第一次看懂了康德的“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也就是指一组事物的发生既是由于自由选择,又是由于自然规律,但这种“既…又…”并不是互为原因补集的二元关系,而类似于波粒二象性那样的交叉解释(可能这样理解并不确切)。总之,当我们谈论存在本身,把它当作一组物体时,我们必定陷入二律背反。智慧就存在于人类与问题建立起的深思、连续的关系,存在于人类这样的不确定性之中。于是感到自己的思考稍微不那么杂乱无章了一点。 有趣的是《政治思考》到最后两章刚好提到了萨特和加缪,像是一个有言的精巧过渡。讲萨特时是说他存在主义的“眩晕”,现实(观念)失去牢固的结构和意义时就会感到眩晕和恐惧 (政治思考.北京联合2016.P233 )。 加缪出场于Tinder论证政府定位于便利政治或救赎政治之的论证之中。Tinder评价,加缪“ 倾向于救赎政治,但同时受到十足清醒头脑的阻止 ”,由政治谋杀问题进一步将救赎政治全然否定,接受社会邪恶之永恒性,接受人类之有限性。“政治吸引我们陷入毫无限制的罪行之中;Ironically,通常源于我们的拯救意图” (政治思考.北京联合2016.P210) 。 这似乎与出生在马克思哲学美好图景的乐观、生活于资本官僚冲突现实并由此反思的一代人的思想动态不谋而合(在手记中得知,1934年,加缪的确在21岁加入了共产党,并在1937年退出)。加上《加缪手记》前言的触动——“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为外界眼光或满足自身虚荣而书写,并专注于身心之修养并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加缪手记第一卷.浙大2016.Piv) 。故希望以此为起点,面向自我,保持日不停辍的思考,且努力以有限的笔力将认知的轨迹、自我塑造的过程具象化。重要的是贯彻以平和真诚,减少空洞卖巧的话语。在这样的自由探索中,真正地靠近“存在先于本质”,也能满足将存在主义为记录之开端的心情。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 说起存在主义,就不得不说萨特。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激进的、自由意志的、无神论(或反有神论)的。至少在晚年前,萨特都保有这种 激进自由意志主义 ,和(自然)决定论相对,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其基本前提是尼采的“上帝已死”,也可以用陀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提出的“如果没有上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允许的”这句话来表达。 要理解萨特的自由,我们要知道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 “自在” (l"en-soi),即自在的存在,是“是其所是”; “自为” (le pour-soi),即自为的存在,是“是其所不是”。举一个例子,刀子的存在是为了切割东西,它的存在有一个目的;然而人类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目的――在“上帝已死”的前提下――所以人类要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价值,因此“存在先于本质”。人是面向未来,具备无限可能的“自为”主体,而不是封闭的。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之中,萨特屡次强调,人的存在是 自己创造自己 。人首先赤裸裸存在,一无所有(it is not);在各种遭遇后,人意欲(will)自己成为什么,“这是在他跃进存在之后意欲的(what he wills himself to be after this thrust toward existence),人除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 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有关人类的责任。一个人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他也向其他人推荐他的选择。在现实的诸多两难问题中,人有绝对的自由,故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为所有的后果承担责任——以解决选择之局限对于自由的威胁质疑。 萨特又提到了“焦虑”和“眩晕”。焦虑是因为人们感到了自由,但是无从选择,或者说不能依赖任何东西、也没有“不得不”参照来作出选择,包括上帝。于是,没有任何因素使得选择成为必然,一切都要靠自己。而“眩晕”则是“焦虑”的一种,人们在悬崖旁感到眩晕,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自杀,而跳与不跳都由一个人自己决定。这是人类自由的表现。 在“眩晕”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萨特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 “超越性” 。超越性表现在人类在有多个选择的时候可以设想每个可能的后果,这样人类能够自己做出选择。 (wiki.萨特词条) 超越性就成为了人类绝对自由的另一个前提,毕竟混沌下的选择自由并不能作为自由。但超越性并不意味着“超然”概念的确定,因为超然意味着对本质的肯定,而“存在先于本质”。超越性可以反应的是另一个概念—— “虚无” (nothingness),萨特认为这是人的意识作为 “对己存有” (For-Itself)之根本特质,人在朝向未来,投射出理想的自我之时,他便不再只是当下的自己,这时,他从理想的状态回头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是虚无的,未来的理想自我也是虚无,故人彻头彻尾都由虚无所贯穿。然而,虚无不表示否定生命的意义。相反地,萨特认为,这样才能肯定人之为人的意义——假若人只是固定不变的物体,则他将任人摆布,这难道不是对人最大的否定吗?或者说,正是由于虚无,人才可以自由地思想与行为,这种虚无也预示着无穷场域的无穷可能性。 对己存有的相对概念是 对他存有(Being-for-others)。 在他人的世界中,“我”是作为客体存在的,不再是主体,也就不再自由。要对这种客体化进行反抗,就要以同种方法反击,通过“看(look)”去除他人的自由、将对方客体化。互相注视的情形是有其特殊的哲学意义的。既然当一个人发觉自己正被他人的眼光看着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不安,他变成了别人的对象,为别人所占有;于是,为着要重新肯定自己,他就反看(look back)那个看他的人,重新将那人转化为自己的对象,只有这样他才能再次觉得自由。这也是女性主义理论中“异性凝视”的理论根源。结果,人际关系就只是在镇压他人(sadism)与被他人镇压(masochism)的情况中转来转去。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正的交通,每个人都看不见对方,只是孤独地自我挣扎以成就自己的自由。在社会学的“群”视域下,这种镇压表现为了群体的歧视关系。 目光转回到加缪身上。加缪手记贯穿了他的创作,也如实反映了他的人生观:荒谬是存在的前提,经过反抗(追寻自由与正义),到达爱与公平(相对性与平衡)。对他来说,自由的绝对性类似空气,而不是最终目的。面对世界的荒谬、自我的有限,理念的“二律背反”经由现实的“正”“反”不断表现,正反中的张力被有意识地维持,智识与行为合而为一,寻找统一性 (加缪手记第一卷.浙大2016.Pxi) 。这也是我希望经历的、得到的。物质上的富足是否会让人习惯地依赖于从物质上攫取快乐?事实上,即使是在有形物的 范畴内,“占有”的物也不仅仅取决于物的存在本身的事实,也取决于人的主观敏锐度。加缪言,这种敏锐度可以通过潜伏的记忆、童年的材质(灵魂上的粘胶)加以解释。但我认为并不止——存在主义也认同,人是自我塑造的,认知能力也随年龄而成长。人的知觉范围或许不相同,但大体上是在相似的数量级,或者说是有限的。有体物总是比无体物易感,无体物又比非物更容易触碰。在物质足够丰盛的人的领域里,一些非物就自然在后面的顺位。只是对于贫穷者而言,童年就可以接触到这样的顺位罢了。加缪考虑用母亲与儿子来表现这种贫穷者与富足者的世界,母亲形象里蕴含了广阔与“乡愁”,很有趣。 或者,这种敏锐度也可以纯粹地源自恐惧,源自苦痛。加缪后来曾谈论过旅行,称旅行伴随恐惧——失去习惯的触碰、文化窒息感,人会渴望再次受到积习的庇护。此时,我们是极度敏感的,“最细微的碰撞,都能让我们的存在根本产生动摇。连一道光瀑的泄下,都可以从中看到永恒……旅行不如说是一种苦修。”(1936.1)乐趣让人迷失自我,消遣让人与上帝更加遥远。这与物质匮乏性的论证殊途同归了。另一些日常杂谈: 自上次过敏后,已近一周没有喝“走起”之外的豆子了。今早喝了九帕的(还不如耶加的)墨西哥瑰夏,竟然也惊为天人。快乐果然还是需要积养。就像新冠总是隔断了对空间与时间的感知、与社会的交互,此时的艺术和文学无论以电子化还是实体化的形式出现,都给人广阔的慰藉。 前些日买的风铃草终于到了,纸盒都发了霉,花也低眉搭头。算着时间去拿花,到了才发现快递点下午没有开门,快递员还给我签收了。恰巧系统此时问是否实际签收。 回来之后又不住反思,本身就是平台、物流公司的责任,为什么要让劳动者为这样的冲突买单。既然没办法改变现状,那是不是还是让我——而不是被高压压榨的快递员来承担风险呢。于是决定还是撤回,然后好话给快递员解释一番。未想到了驿站,我说是系统弹窗不得不点,快递员却不住指责“你什么都不懂”“你不用管弹窗,看单号不就好了吗”…… 我于是在原地大脑运转,要不要火力全开怼回去。 对于一种人,充满善意的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就要去寻求实质的合理,展现全然的温和与善意;另一种人,慕强又恨强的人,就不必有太多道德负担,正常地使用规则,定要战胜他后再给予善意。前者多数是女性,后者以男性为主。当然,这并不是尖酸刻薄的性别二分,这两种都是很好的特质——虽然我们知道,把一个概念分割后夸赞每一部分都好,就是毫无意义的夸赞了——或者无涉道德的特质。 一时间又觉得很没意思,纵使吵赢了,真正要反思的平台仍是高高在上地挂着。嘴上哄了几句便走。又想起前两天给维权之后的室友做心理疏导,不禁自嘲。谁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下可以远离疏导呢。这是什么,绿豆她虽然经济上没有一点损失净在剥削,但她心受了委屈呀?再多想一秒钟我也要跟着疯了。 罢了。看看花。再次自我告诫:人是有限的,人多狭隘呀。要爱人。
2023-07-12 08:24:261

哲学笔记丨加缪与萨特两人对存在主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比较大也比较多,我就说说自己所能理解的部分吧。 首先,萨特和加缪的哲学思想肯定是有不同之处的,不然后来也不会分道扬镳了,虽然更多是因为政治的缘故,不过也不妨碍我们在这里把他们进行比较。 加缪本来就不喜欢被贴上标签,再加上可能当时主流都认为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因此他要和他划清界线,所以就始终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开始也死不承认,还说 “存在主义是什么?我不知道” ,后来也就不管了, “人家都管我们叫存在主义者,我们终于接受了这个称呼” ,然后还成了存在主义的领军人物。不管这两位是赌气还是怎么的,反正加缪和萨特都成了当时法国文坛炙手可热的人物,都是文学和哲学结合的代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们在文学风格上还是在哲学主张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们肯定都是存在主义的。下面说说他们存在主义各自的特点。 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概括: 萨特存在主义的起点是 现象学 的本体论,所有的观点都是通过一层一层严密的 逻辑推导 的。 萨特觉得虽然世界是荒谬的,但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自为永远是悬而未决的,因为他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所以人总是处于不断地超越、创造中。萨特把希望放在未来的超越之上,但是这种超越实际上是完成不了的。 因此他虽然看起来是积极向上的,给你指了一条路,结果又在出口给你堵死了。 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概括: 加缪存在主义的起点就是 立足于人的体验本身 ,他的哲学思想是 独断论 的。加缪回答的是生活的问题,“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加缪是从“荒诞感”出发的,这种荒谬感源于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加缪并不在乎人是否一定要达成什么完满的存在,只要反抗就好,荒谬就是荒谬,我们得承认这种荒谬,“没有意义的生活本身就是值得过的”。加缪认为,反不反抗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抗的过程就是幸福的。他把希望放在反抗的过程中, 因此加缪看起来把路给堵死了,其实又给你指了另一条路。 我个人认为虽然 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而加缪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荒谬” ,不过在对“荒谬”的认识上,萨特并不比加缪要差到哪去,甚至还有更为深刻的理论,能用哲学的话语来解释荒谬。 在《<局外人>评说》一文中,萨特这样写道:“当我们说荒谬是事实的状态,原始的情况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除了与世界的关系外别无所指。根本的荒谬证实了一种裂痕——人类对统一的渴求和精神与自然二元论之间的断裂:人类趋于永生的倾向和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隔裂;人类对构成其本体的状态和奋斗的徒劳之间的破灭,偶然,死亡,生命和真理所难以征服的多元性以及现实的无法理解,即构成了荒谬的极端。”(萨特《<局外人>评说》) 加缪认为世界本身并不荒谬,它只是存在那里,并不管人的理想和价值、希望和意义。荒谬是由于人对世界的合理的期望与世界本身不按这种方式存在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 “荒谬”在萨特的眼里更像是现实状态,而加缪则认为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萨特主张行动的反抗,而加缪主张精神上的反抗。 “荒谬”在萨特和加缪哲学中的地位也不同。尽管萨特也认识到世界的荒谬, 但是他更看重的是荒谬背后的“自在”和“自为”,以及荒谬所带来的自由 。加缪的存在主义又被称为“荒诞哲学”, 荒谬就是他整个哲学的核心和基础。 而对于面对这种荒诞,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萨特认为人们选择逃避荒谬的方式是 “自欺” ,这种“自欺”有两种。一是从散朴性出发看待自己,二是成为他人的存在。 加缪却认为人们选择逃避的方式是 “自杀” 。一是肉体上的自杀,二是把希望寄托于外物,比如说是宗教之类的,也就是所谓“哲学上的自杀”。萨特与加缪对人与世界境况的感受、认识看起来是大体一致的;他们面对于此的态度也都是积极的,萨特的“自由选择”、加缪的“反抗”,都是对荒谬的一种抗争。但细究起来,“自由选择”与“反抗”这两种对策之间仍有着不可小视的区别。关于“自由”,也是二者分歧很大的一个方面。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很明显是个人主义的,他认为 自由选择是绝对的,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能够决定人的存在。 他在前期的思想中仅仅将自己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看不到个人的存在与周围的社会有什么关系。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的“自由”是一种孤立的个人的自由,后来他才意识到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的依赖关系,并且他还认识到自由只是特定社会与历史中的自由。 加缪认为尽管我们自己有足够的自由意识意识到自己身处牢笼,却没有足够的自由可以逃离这种“荒谬”。 在《卡利古拉》的美国版序言中说道: “ 卡利古拉… … 以死来换取一个明白: 任何人都不可能单独拯救自我, 也不可能得到反对所有的人的自由。”加缪则提出“我反抗,故我存在”,而且加缪认为生命是共同的价值,道德命令是普遍的规范,人是不可能享有无限度的自由的,而且这种反抗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抹杀一切价值,这从加缪的戏剧里就可以看出来。尽管萨特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但我不得不说,加缪的存在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气息比萨特要更为强烈。加缪始终有的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主张坚持正义。简单来说, 存在主义对于萨特来说是抽象的哲学问题,对于加缪来说则是具体的生活问题。
2023-07-12 08:24:321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法国故事影片《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原名《丽瑟》,为我国观众所熟知。它的作者让—保尔·萨特,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二次大战后风靡一时,影响远及欧美各国,是一种流传甚广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   萨特1905年生于海军军官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携两岁的幼子住回娘家。萨特的童年就在富有教养的外祖父家度过。1929年萨特毕业于法国最高学府—高等师范学校,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1933—1934年赴德留学,受业于现象学教授胡塞尔门下,研究海德格哲学。1939年希特勒入侵法国之际,他应征入伍,1940年被俘,关押德国,1941年获释,回国后即参加抵抗运动:“战争使我懂得必须介入生活。”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是他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著作。战后欧洲经济萧条,政局动荡,旧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在知识分子中出现一种精神危机。萨特在1945年作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同年创办《现代》杂志,成为宣传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萨特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自由选择、重在行动的观点,在当时显得不同凡响,恰成青年一代期待的福音。同时,他借助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和剧作《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阿尔托那的隐藏者》等,使艰深的哲理,通过形象的手法,进行传播。   萨特的哲学著作深奥艰涩,只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因为原先是讲演,写得简明扼要,可视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宣言书。存在主义,是从本体论出发对存在进行分析的一种哲学。简而言之,即是以人这一本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人的存在及其状况,本着对人的命运的关切,倡言恢复人的尊严和价值。其基本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此处所谓的存在,并非唯物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而是指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存在:人,首先是存在,经过一系列自由选择,才成为这样那样的人,形成自己的本质。人生就在于选择,本质是选择的结果;而这种选择,被说成可以不受社会关系和阶级条件的制约,是“绝对自由”的。比如一个无产者之选择自己成为革命者或认命者,悉凭他的自由。“自由”或“自由选择”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要旨,人通过自由选择,支配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命运。萨特认为人有超越其现状的能力,人并非先验地有何定质,而是通过自由选择,不断追求超越的目标,才赋予人生以意义。   存在主义之为用,在萨特那里朝向两个方面发展:文学和社会活动方面。萨特在文学上,主张作家为同时代人写作,文学应介入生活,“为改变我们周围的社会出一分力”。在社会活动方面,萨特从存在主义哲学推导出一种激进的政治立场。他说,“在各种场合,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候,我都是奋不顾身的。”五六十年代之交,他仗义反对政府进行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1968年“五月风暴”乍起之时,萨特马上表明态度,宣布支持学生造反;苏军侵捷,萨特即予谴责,认为这是“国际法条款中定为战争罪行的那种侵略”。萨特在晚年,“我的笔就是一把剑”的想法趋于幻灭,愈益感到文学对社会问题无能为力,只有具体行动才能改变社会,所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实际斗争,甚至走上街头,不惜以身试法,曾五次受到控告质询。   萨特对新中国怀有友好感情。1955年来我国访问时,看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了建立一种更人道和更公道的社会制度而努力”,使他十分感奋,七十高龄时,还表示愿意再度来华,更好地了解中国。   萨特作为西方世界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站在进步事业一边。他生前“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包括资产阶级能给予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身后丧葬只是简朴的民间葬礼。出殡那天,路旁默哀者如堵,跟随灵车的巴黎市民和各地赶来吊唁的人达五六万之众,丧仪之盛大,为自上世纪末法国大文豪雨果逝世以后所仅见。
2023-07-12 08:24:501

存在主义名词解释

一种对现代西方深具影响力的哲学。此种哲学最先在探讨存在的意义,继而阐明存在的方式,及人的存在与上帝超越性的关系。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2023-07-12 08:24:561

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论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存在主义哲学 自由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自主行动并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来实现自由,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对纠偏我国当前教育权威问题,倡导自由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产物,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人性异化的结果,透射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在此种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悲观与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因此,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意义等问题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焦点。存在主义者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主张人在本质上是绝对自由的,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实现“自我完成”。      一、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观      1.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是个人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思潮的哲学命题,以人的主观选择为出发点,强调“人是自己存在的剧作者”,人的存在就是个人“自为”的存在,是主观非理性的心理体验,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是通过个人的直觉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对此做过解释:“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加入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有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按照自己的一致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仅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如果把人的本质看成先于人的存在,就是对人的主观性的蔑视。存在主义者强调通过自我的内心体验来认识世界,凭借亲身经验来寻求“本原”,寻求“本真”的存在,以便成为真正的人,从人身上发现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反对传统教育向学生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标准模型而精神生活匮乏的“工具”,提倡通过自由选择的途径得以“自救”,在个人获得的直接经验中思考求真,在自由选择中发明和创造,关注生命,实现个体的“自我完成”。   2.自由教育是个体自主选择的教育,并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   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并通过人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只有通过自己选择,人们才能意识到“自由”。雅斯贝雅斯说:“所谓个人自由,是指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见解行动,从而在保持自己的本质之连续性中生活,自由的人就是在他那以自己的抉择及其后果为内容的命运所给他注定了的环境中历史的明了自己的那种人。”在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以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成全另一方的权威,这种选择的结果只能导致人性和真实性的丧失。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存在的。杜威指出:“应更多地给予个人以自由,把个人的潜力解放出来,这个观念和理想是自由精神永远存在的核心。”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随着各方面的知情意等非智力因素的日益成熟,他将拥有越来越广阔的自由。   然而,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选择,应伴随着相应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不是法律责任,而是道德责任,是发自人的内在精神本源的道德评判,唤醒原初的自我意识,进而追求“本然”的真理。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勇于承担道德责任,让道德责任和纪律根植于心灵深处,不仅不会约束和扼杀学生的个性,反而会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获得更大程度上的精神自由。   3.自由教育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   人与人的关系是存在主义关注的又一个重要论题,在存在主义内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具有独一无二的主观性,他只能是他自己,和别人终究是疏远的;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别人的存在对“我”构成了威胁,“我”变成了他人的物,“我”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自己与他人终究是对立的;海德格尔虽然认为世界除了“我”还有其他人的存在,但是与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或“烦恼”,即“我与他”的我与物关系;而布贝尔与马塞尔持另一种乐观的态度,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发自内心的友谊,需要热情和理解,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是同情和爱,这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中的“我与你”的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存在主义者认为师生关系是人格与人格的关系,是能够实现自由教育的关键所在,他们力主“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批判传统的“我与他”的物化关系,主张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彼此共同参与,平等合作,共同成长,以促成彼此精神和灵魂的契合。      二、存在主义的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自由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由教育的理解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虽然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极端个性化和非理性的倾向,近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甚至会走向虚无,但它注重对“人”的关注,尊重个人的价值选择,以培养有丰富思想和感情的个体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为落脚点,对力戒我国当前的教育偏差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启示一:自由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回归自由人的教育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论题,“以人为本”也是对教育的终极关怀,在当前,它更是发展学生完满人格,实施素质教育的意旨。以人为本着眼于人是世界万物的根本,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被视为我们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珍惜人的生存权利,因为真正幸福的人是精神和物质都富有的人。在高扬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今天,应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把“以人为本”作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使教育回归到对“自由人”的呼唤,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2023-07-12 08:25:441

存在主义与荒诞哲学有什么不同 尽量详细些

荒诞哲学是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它立足于“个人”在生存中最根本的体验,即“荒谬感”本身,赞扬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反抗,即一种有限度的反抗,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如何面对并反抗这个世界的反思。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加缪的荒诞哲学立身于“自我”更多于“个人”,表现的是自我和外在的一种对抗,所以说是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但是它是否具有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我觉得需要更多的探讨和发展。
2023-07-12 08:25:512

存在主义的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是丹麦人克尔凯戈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流行,它的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居重要地位,一些作家通过文艺作品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六十年代后,存在主义思潮被其他新的流派所代替,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就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变种。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人说,世上有多少个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存在主义。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主观意识决定存在的意义,但承认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如果现象的存在不转化为存在的现象,而我们又只有通过考察这种存在的现象才能对存在说点什么,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那种使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统一的确定关系。如果我们考虑到,以上所说的一切都直接受到对存在的现象的揭示性的直观的启示,建立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倘若不把存在看成揭示的条件,而是把存在看成能以概念来确定的显现,我们一开始就值得了,单靠认识不能为存在提供理由,就是说,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总之,在安瑟伦和笛卡尔所谓本体论证明意义上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论的”。它是对存在的呼唤。作为现象,它要求一种超现象的基础。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的超现象性。这并不意味着存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我们已经看到现象不可能掩藏存在),也不意味着现象是一种返回到独特的存在的显象(现象只作为显象存在,就是说,现象在存在的基础上表达自身)。言下之意,虽然现象的存在与现象外延相同,却不能归为现象条件——这种条件只就其自身揭示而言才存在——因此,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存在主义指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的,但也是可交流,互相不能脱离的。人是被扔到世界上来的,客观事物和社会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但存在主义并不是只顾自己一己之私,而主张对世界承担责任,对社会“介入”。所以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通过自由承担责任,任何人在体现一种人类类型时,也体现了自己”。 存在主义者否定艺术的认识作用,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反映现实,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人的心灵的冲动,给人以“享乐”和感受的能力,使人的“非理性的感觉清晰、明确起来”。他们指出,艺术家的目的是创造自己的世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艺术地再现客观世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往往是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以及无限恐惧的阴暗心理。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有萨特的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等。存在主义文学主张哲理探索和文学创作相结合,以表现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己任。这些作品大多数处理的是重大的哲理、道德和政治题材,重思想,轻形式,强调逻辑思维和哲学思辨。存在主义作家反对按照人物类型和性格去描写人和人的命运。他们指出,人并无先天本质,只有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个人的行为来造就自我,演绎自己的本质。小说家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去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因此,人物的典型化被退居次要的地位。在文学创作中,存在主义作家提倡作者、人物和读者的三位一体观。指出作家不能撇开读者来写小说,作者的观点不应该是先验的,还必须通过读者去检验;只有当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时,在小说人物的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才共同发现人物的真面貌。这种三位一体的观点,对欧美青年一代作家影响很大,后来,也为其他文艺思潮流派所运用。 谈到文学作品中对于人性沉沦的最深刻反思,一定要处理的,就是「存在文学」这一重要领域。因为存在文学已不在刻画个别的人物情境,而是陈述着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读者也因此无法置身事外,观赏别人的喜剧与悲剧,读者会从存在文学的哲学性文辞中,看见所有时代中人,包括自己的苦痛焦虑与绝望。文学,就其粗略分期来说,曾经历过「古典时代」、「浪漫时代」,以及反叛浪漫,据实描写中下阶层生命困境的「写实时代」,和再度反叛写实,走入神秘象徵意识流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的鼎盛高峰,就小说界而言,首推乔艾斯的《尤里西斯》。就此之后,文学分期突然转向,走入「存在文学」时期。到底什么是存在文学呢?既选用「存在」,多少跟存在哲学有一点点相关。 哲学从笛卡尔将主客二元对立,并以「我思故我在」肯定主体的理性能力后,历经经验主义者柏克莱、休谟的不断质疑修正,到了康德,则批判传统对理性无限能力的认知,认为理性不可能理解物自体,这时哲学界理性主义的高峰已过,渐渐式微,还外加社会学研究者马克思、韦伯对人理性的批判,甚至科学界孔恩对科学「典范」是否可能客观的质疑...,哲学传统在处处冲击之下几乎要完全瓦解掉。就在此时,哲学界出现一个大转向:胡赛尔以其新方法论「括弧还原存而不论」,企图找出先设「想当然尔」背后仍须被质疑的预设。其最重要弟子海德格,根据老师胡赛尔的理论,再度修正,提出跟当年的笛卡尔完全相反的哲学理论「我在故我思」,认为哲学不应先从「知识」入手,而应先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从此哲学界封闭性的本体论研究不再囿限于人的理性。新的认识论肯定想像、潜意识、原型、挑战、希望、信仰、同情、抉择以及意志。也就是说,哲学开始研究「人生」。人生是「此在」的自我表现,人生无法回避焦虑、担忧、耽溺与最终的归宿死亡,人生最向往的处境是「绝对自由」...。这种转向,约在19世纪末就出现,到二次大战结束后方完全成形。二次大战后的世界,已完全不相信理性进步,反而对黑格尔「绝对理性」所导致的国家主义浩劫,弥漫着自省与反思。因此沿着海德格哲学,不拘是新马克思、诠释学或后现代哲学都尝试用哲学来解决现世的问题。存在文学正是于此时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存在文学作家,诸如卡谬、卡夫卡及海明威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是第一次大战以后出现的。这些存在文学作家虽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却相当一致地呈现人生状态中的焦虑、担忧、沈溺与荒谬。 存在文学的一个共通特色就是文学近似哲学。过去的小说,除了走象征神秘的意识流以外,都会很清楚地陈述故事与情节。但存在文学小说故事性却不强,或者是故事可以陈述,却不容易马上掌握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关连,需要一种哲学性的解读作辅助。譬如卡夫卡于1919年出版的《变形记》,说的是一个人变成虫的故事。若强要做文学性解读,或强要讲述情节、人物与对白,会觉得《变形记》简直荒诞到极点。《变形记》是说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条大虫。他全家的生计全掌握在他的手上,因此变成虫后,他有很几天还一直担心父母与妹妹的生活,期待着赶快回返成人。他的家人中,除了妹妹以外,全都害怕他,因此把他关在房中不让他出来,由妹妹负责天天喂食。渐渐地,他过去一切的生活习惯全都消失不见,他真的变成虫,喜欢阴暗的角落,喜欢吃虫爱吃的食物,唯一没改变的是他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成为他的悲剧。有一次,妹妹在拉小提琴-----妹妹的小提琴,是他过去辛苦上班供应的-----他一时激动,想回返过去与家人相聚聆听的时光,恰好家人又忘了把门锁上,因此他不知不觉地爬了出来,却造成一场大大的骚动不安,租客惊惶奔逃,家人匆匆把他赶进去。当夜,那最不怕他的妹妹也说要抛弃那条虫,说:“万一这虫从头到尾都不是哥哥呢?”虫听到了,就在第二天,虫死了。《变形记》这故事很明显的根本不是现实生活会发生的事件,它不只是文学,也是哲学,它是在表达一种致命的疏离,这疏离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政治社会的架构底下,不管是极度商业物化,或极权社会,甚或是类似精神分裂脱离现实的疏离…。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生存状态中所呈现的疏离,来解读人变成虫的故事,因而与《变形记》此一文学作品产生情境的关连。 卡夫卡出版于1925年的另一部小说《审判》一样有类似的特点。《审判》是说一个人在某年某日的某一天,突然被控诉有罪,他必须于每周日去接受审判,平日则过着例行的生活。审判地点的破败、吵杂与人际间的荒谬,与平日生活的舒适完全格格不入。最令他痛苦的,是他根本不知自己的罪为何。他发现他周遭的人都知道他有罪,知道他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么罪名时,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亲、同事,全都回避着,隐讳着,神秘着,莫测高深着。他在不知何罪的痛苦中,疏离了他与周遭的人,也疏离了他日常的生活与审判的周日,疏离了平日生活的规则与审判日的荒谬。最后他终于莫名其妙地被好像完全与审判无关地杀死在路上,罪名是「像条狗」。这故事一样需要哲学性的解读。它呈现疏离与荒谬,有人解读成独裁政权,也有人解读成基督教信仰下所灌输给人不当的、神经质的罪意识,或是物化社会之人成为「非人」。卡夫卡说:「存在其实是『丧尽内容的』和『不确定』的,并因而是『不可说出的』,尽管如此,人却无时无刻地趋向它。」在卡夫卡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必须忍耐一切,以至于对一切荒谬形成习惯的态度,人的存在才能达到自由。卡夫卡这种看法其实相当「自我摧残」。较之于加缪,则加缪倾向反击。他反击的方法是以荒谬回应荒谬。这个观点明显见之于卡谬1942年出版的《异乡人》。 《局外人》故事一开始就是「母亲死了」。但在这重要事件下,主角的态度却是极其的冷漠无情,在母亲下丧当天,他邂逅女友,并上床作爱。而男主角周遭的人,情感状态都一样是极其荒谬的。譬如一个吃软饭的,依赖女友作妓女供养自己,却屡屡打女友,理由是女友不忠,又譬如一老人养只狗,他与狗感情不睦,他打狗,狗向他吠,后来狗逃家,老人却哭泣,觉得失去生存的指望。至于小说的高潮:男主角用枪打死阿尔及利亚人,绝非为了朋友与他们有仇的情义,仅仅是因为阳光太耀眼像是伸出一把刀。男主角作监期间,加缪花了非常长的篇幅来描述那种前后不连贯的片段生命处境。最后,男主角被判死刑,理由跟杀人事件的关连也是极其可笑的:「母亲下丧那天他没有哭。」从《局外人》的确可看出加缪以反抗来回应荒谬的人生哲学。他对人生的看法有如作监,生命不连贯且片片段段,他对价值、意义、宗教情怀、人生在世的处境等的诠释,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荒谬」、「异乡」。加缪的中心概念是「荒谬」。荒谬??生出来的。面对荒谬,才出现「反叛」,所以加谬有句名言:「我反叛,因此,我存在。」对付荒谬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诸其身,以荒谬对付荒谬,也就是视一切现存秩序和道德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不但不回避荒谬,反而让荒谬继续保持下去。他透过《薛西弗斯的神话》说:「反叛给予生活以价值。」 存在文学出现于一二次大战之际,其内容绝对跟两次大战带给人的荒谬绝望有关。而恰如人类在两次大战后抛弃信仰,存在文学也泰半将信仰放逐。譬如卡谬,他就对存在哲学中的一支「祈克果神学」相当不满,对祈克果尽管知道生命的荒谬,却鼓励信仰最后的一搏:以信心的跳跃来与神相遇,卡谬说这是「自贬」,是「自弃」,是「哲学上的自杀」。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很明显地是部控诉信仰的存在文学。《等待戈多》是部戏剧,剧中两个主人翁一直在等戈多,在等待过程中一直是又无聊、又烦闷、又焦急。剧情一开始就是一句对话:「什么事都作不成!」「一辈子我都在避免那个念头,告诉自己,别迷糊,你还没把样样事都试过呢!于是我继续奋斗。」然后在对白中出现「所盼望的未得,令人心忧。」这句话出自箴言13章12节,但删掉下句:「所愿意的来到,却是生命树。」这就构成整出剧的控诉主题:「戈多不来。」在这一切中有什么真理呢?除了以上的中心主题外,还有非常多控诉宗教的对白,例如:「念过圣经吗?记得福音书吗?」「我记得圣地地图,都是彩色的,很漂亮,死海是淡蓝色的,一看就觉得口渴起来。」「耶稣定十字架时,救了一个强盗。为何只救这个,不救那个免于死亡?为何四个作者中只有一个提到有一强盗被救,我们要信谁的记录?」「我们到底向他求过什么?一种祷告,一种模糊的祈求。他怎么回答?他说他会考虑,他必须好好想一想,他不能答应任何事情。」波左说他自己与幸运的主奴关系(他们喻指亚伯、该隐,与全人类):「我很可以换成他的身份,他可以换成我的身份,假如命运碰巧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一生都在和基督相比,基督至少可以钉十字架,我们却无事可作。」《等待戈多》控诉宗教,也陈述人类历史命运的荒谬。例如以下的对白:「我们是不是被戈多拴住了?」波左:「让我们不要再说自己这一代的坏话,因比前一代欢乐不少一点。」「夜在无意料时来到,地球上的事就是如此。」波左:「幸运乱跳舞,这我称之为代罪羔羊的苦闷。」「又磨过一天,又打发一天。」「你说你快乐,即使不是真的。」「凡人都有他的小十字架要背,直到他死并被遗忘。」「我们不再思想,不再有精力,不能保持沈默,充耳不闻。我们明明不用头脑也过得去,我们在要求什么?我们总得找到事情,让自己觉得自己存在。」波左:「有一天我醒来就瞎得像命运一样,瞎子没有时间观念,时间的产物也随之隐匿,幸运也突然哑了。你一直问何时发生何时发生的?你那该死的时间还没把我折磨够吗?」「在这一切中能有什么真理呢?」《等待戈多》最后的台词是:「『我们走吧!』」但是他们不动。§从思乡到流浪贝克特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等待戈多》出版于1952年,距离存在文学哲学的先知尼采的《上帝之死》(1882年)整整七十年之久。尼采在产生「上帝之死」此一断句的著作《欢愉的智慧》中,第一次对以基督教的权威赋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信仰自觉性的否定。他描述一个狂人在白昼提着油灯跑到市场一面四处奔跑一面喊:「我在找神!...神去哪里了呢?我现在告诉你们吧!是我们杀死了神!是你和我...,神死了,就那样死了!杀死神的是我们!」尼采陈述的,不仅是他自觉性地弃绝信仰,也是先知性地陈述即将来临的,整个时代对神的弃绝。另一伟大的俄国文学家,有时也被归类为存在文学先驱的俄国作家陀斯妥也夫斯基还比尼采早四年,透过《卡拉马助夫兄弟们》(1878年)中的伊凡说:「因为没有上帝,一切都可以被容许。(指的是道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其实无非是尼采、加缪等先驱的进一步验证。 存在哲学的先驱海德格说,一个形而上的抽象彼岸世界终止了,但他并未宣告上帝信仰的终止,他只是宣告一种方法论的终止。后辈学者描述他开启的哲学有若「思乡的游子」,念念不忘信仰的家乡,这在他《存在与时间》哲学思维中的确一直若隐若现。其哲学体系中对时间哲学思维中的确一直若隐若现。其哲学体系中对存在真理的「去遮蔽」「揭露」的描述,多少肯定了真理必然存在,并表现出对真理的向往。却越来越远,越来越仅只关注现世,或是在「意义的耽延」中变成一种嬉玩的态度。譬如相当影响后结构哲学的德希达,较之海德格,就很像是个流浪汉。海德格的「现象学分解」,是一种批判步骤,将概念分解到根源,因为概念在历史长河中,会被遮蔽出现偏差,所以需清理其系谱,寻找起源,推断归宿。德希达却只是抓住偏差歧异,瓦解一致性。海德格旨在恢复对话,德希达并不,海德格为建立基础存在论而强调存在论差异,德希达则为消解形上学而启用延异。同样地,存在文学初始,法兰克福学派的瓦尔特.班杰明曾在其文学批评理论中说:「只有对一切尘世存在的悲惨、无意义彻底确信,才有可能透视出一种从废墟中升起的通向拯救王国的远景。」对班杰明而言,透过文学描述出幻灭、荒谬、无望、虚无的「废墟」感,就是一种赎救的过程,恰如「弥赛亚」来临之前的阵痛,以此「辩证意象」作为赎救的形式而存在。班杰明是不是太过浪漫?至少哈柏马斯就说,班杰明 存在文学之后,文学走向一如哲学的走向,严肃者或贴近女性主义与同性恋议题,或在神秘主义浪潮下贴近魔幻写实,或处理种族主义议题,更多的是继续玩世不恭的嘲谑,诸如被称为黑色幽默或黄色幽默…的包装颓废,再加上商业文化对一切艺术文学的收编,艺术文学非但不能像班杰明所说的成为一种救赎,甚至极为讽刺地,由谁来救赎艺术文学,竟成为艺文界最关切的问题。艺术文学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寻找救赎,无非是寻找另一个振衰起弊的出路。恰似存在哲学中齐克果神学由荒谬导向「信心的一搏」,存在文学中也有杜斯托也夫斯基式地在卑微苦难的人世间「等候救赎」,如果当年以自我摧残或荒谬来对抗荒谬、以艺术文学救赎荒谬是一种估算的错误,是否这长久以来一直被冷落的齐克果与陀斯托也夫斯基所遥遥指出的方向,会是一个需审慎考虑的可能呢?
2023-07-12 08:26:042

有哪些存在主义的书推荐?

如下:1、《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如果你遇到人生困惑,我觉得这个阶段读尼采的东西比较好,易服用见效快)。2、《非理性的人》(美国佬写的,语言平实幽默且好懂,应该先读这个)。3、《存在主义是种人道主义》(说实话,乍一看好懂,但要看懂的话还需要一些积累的)。4、《恐惧与战栗》、《非此即彼》(克尔凯郭尔的心路历程,他的文风其实挺难读的,建议先读导论)。5、《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
2023-07-12 08:26:171

存在主义文学属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说出依据

  存在主义文学属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采取的艺术策略和手段:夸张变形,拼贴杂揉、戏彷嘲谑、话语膨胀、文学文本与现代传播媒介的结合等。  存在主义文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文学对现实的“介入”。即文学不能脱离社会而必须为社会服务,反映时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和道德伦理问题。存在主义文学的这一特征,正是它区别于其它现代主义流派的最重要的一点。  存在主义文学的首席代表必推——保罗·萨特。1938年,他的长篇小说《恶心》问世,发行量达40万册。现在研究者一般都以《恶心》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起源。1945年10月,萨特创办了《现代》杂志,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的喉舌。同年,萨特作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存在主义声名大振。到萨特被迫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的时候,第一批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已经出版。1942年,阿尔贝·加缪出版了他的小说《局外人》,第二年,西蒙娜·德·波伏瓦也出版了她的第一篇小说《女客人》。  ——满意请及时采纳——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2023-07-12 08:26:312

如何理解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观感受真实性

存在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成两大派别:一是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二是以让·保罗·萨特、阿尔培·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文学的社会影响上说,萨特(1905-1980)和加缪(1913-1960)最为重要,他们都是法国的文学家。尤其是萨特,他是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这种文学的理论基础。主观意识决定存在的意义,但承认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如果现象的存在不转化为存在的现象,而我们又只有通过考察这种存在的现象才能对存在说点什么,那么,首先就应该建立那种使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统一的确定关系。如果我们考虑到,以上所说的一切都直接受到对存在的现象的揭示性的直观的启示,建立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倘若不把存在看成揭示的条件,而是把存在看成能以概念来确定的显现,我们一开始就值得了,单靠认识不能为存在提供理由,就是说,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总之,在安瑟伦和笛卡尔所谓本体论证明意义上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论的”。它是对存在的呼唤。作为现象,它要求一种超现象的基础。存在的现象要求存在的超现象性。这并不意味着存在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我们已经看到现象不可能掩藏存在),也不意味着现象是一种返回到独特的存在的显象(现象只作为显象存在,就是说,现象在存在的基础上表达自身)。言下之意,虽然现象的存在与现象外延相同,却不能归为现象条件——这种条件只就其自身揭示而言才存在——因此,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并为这种认识提供基础。”
2023-07-12 08:26:571

萨特的生平有哪些介绍?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曾在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特从军作战,1940年被俘,恢复自由后积极参加抵抗运动,成为巴黎左翼知识分子的领导人。20世纪50年代,因积极维护世界和平,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70年代以后,他仍然坚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并保持其激进的政治立场。萨特的哲学思想大体经历了现象学的存在主义、人学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三个阶段。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力》、《自我的超越》、《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同时,他还有许多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对存在主义在西方社会的普遍流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23-07-12 08:27:181

谁有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萨特陷入了苦闷之中,他那个关于安托万·罗康坦的故事的书稿被著名的加利玛尔出版社审稿人波朗拒绝了。退稿这种打击对萨特而言可不是第一次了,可这次的确让他心灰意冷,简直有些无法承受。这本书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早在他服兵役期间写成的论文《论偶然》是这本书稿的第一个版本;1934年在柏林留学时,他完成了第二版的修改,而回来后又听取波伏娃的意见一页一页地重新删改。直到此时,他才完成了第三版的修定,并取名为《忧郁》。近乎6年的心血要化为乌有,萨特悲痛万分,忍不住潸(shān)然泪下——这在他是很少有的事情。然而1937年的一天,一封信使萨特的眼睛一亮:是伽利玛尔出版社让他尽快去一趟。略微有些忐忑不安忐忑不安:心神不定。的萨特终于见到了那位枪毙了他的手稿的波朗。波朗开门见山地告诉萨特:稿子不可能登在他们杂志社主办的《新法兰西评论》杂志上:“你投给我们的作品太长了;要登六个月。要是登上去的话,等你连载第二次时,读者早就跑了,不过,”他顿了一下,“这是一篇不错的作品。”他开始赞扬起《忧郁》来,萨特直挺挺地坐在那儿,紧张得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马上就会通过比较来找我的作品的茬(chá)儿了吧。”他暗暗猜想。“你知道卡夫卡吧?”果然如他所料,波朗说出了一个萨特似曾相识的名字,但此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摇了摇头,波朗的兴致越来越高:“尽管你俩有不少差别,但当我读你的小说时,只有卡夫卡一下子出现在我脑海中。”一切开始明朗了。原来,萨特和波朗之间有些误会。波朗并不看低这本书,他只是拒绝把它刊登在《新法兰西评论》上,至于能否以书籍形式出版,他则拿不定主意。现在,加斯东·加利玛尔本人亲自批阅了这本书,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决定在1938年予以出版。这位出版家惟(wéi)一不满意的只是这本书的题目。萨特提出把书名改为《安托万·罗康坦的奇遇》,在取书名方面饶有绝窍的加利玛尔也不同意,因为这可能会使读者误认为这是一本通俗的冒险小说。他斟酌(zhuó)再三,建议改为《恶心》,萨特接受了。1938年春,《恶心》出版了,评论界以欢迎和肯定的态度接受了它。《恶心》的成功是势所必然。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许多欧洲小说所表达的一类情感的先期预告,因而是一部生逢其时的书。读过这部小说的人第一次感觉到:文学与其说是揭示生活秘密的手段,不如说是研究内心和清除幻觉的共呜板。同一时期,《新法兰西杂志》还发表了萨特的短篇小说《墙》,这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墙》描述西班牙战争中囚犯等待处决和临刑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所谓“恐惧”心理。《墙》使萨特这位文学新人备受瞩目,许多读者纷纷写信给他。1938年春是一个忙碌而有趣的春季。除了在巴斯德公立中学继续教书,重写待出版的其他短篇小说外,萨特还开始从事文学批评,成了一名批评家。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地突破马其诺防线,进入法国本土,始料不及的法军未作任何抵抗,真正是“一触即溃(kuì)”。5月23日,萨特最亲密的朋友——保尔·尼赞在前线阵亡。6月21日,也就是萨特35岁生日那天,他与成千上万溃(kuì)退的法军一起当了囚犯。萨特最初被关在巴卡拉,两个月后被迁至西德特里尔集中营,随后开始了将近9个月的战俘生涯。身处沦陷了的巴黎的波伏娃深深地为萨特担心:这个一直养尊处优,一直无法忍受纪律和强制的人能忍受得了成为一名俘虏吗?但萨特接二连三的热忱来信使她稍稍安心了一些。信中说,战俘营的情况远非无法忍受,供给的东西是不太够用,但犯人们不必劳动,因此他仍能坚持写作。集中营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他已经交了很多朋友,并日益感到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很有意思。波伏娃半信半疑:萨特果真是如此坦然经受这一切变故吗?他怎么会对那样一种明显的痛苦生涯“怀着强烈的兴趣”呢?萨特并不像波伏娃所担心的那样,是为了宽慰她而编造谎言,他甚至一点儿也没有夸大其辞。战俘生活的确不让萨特感到难熬(áo),他感到自己正在重温好久都没有过的集体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很乐意成为群众中的一分子。战俘营是每15个人一起睡在地板上,由于没有其他事可干,俘虏们几乎成天躺着。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乏味,因为“可以无日无夜、毫不间断地与人交谈,直接往来,平等对待”。萨特从这种生活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开始努力使自己像一个普通人。他发现难友们大多都是拒绝妥(tuǒ)协和让步的高尚的人,他们之间所形成的那种兄弟情谊既牢固又美好。此外,萨特十分欣赏这些人即使处于厄(è)运中也毫不减弱的即兴机智,而集中营生活中无时不体现出的简单的纯朴则让他回味无穷。狱友们也十分喜爱萨特,因为他博闻广见又口若悬河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辨,说话滔滔不绝。,他的嘴里总会出其不意地吐出让人捧腹大笑的句子。一有空,他就给大家上哲学课,讲海德格尔、尼采、司汤达……萨特原来是不大喜欢讲课的,现在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爱讲什么就讲什么,也因为此刻知识真的成了点燃生命的火花。尽管对这段监狱生活萨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我在监狱中等于过了一段帐篷生活”,他仍然热切地期盼着逃出牢笼、回到巴黎的那一天。由于无论是对自我、对他人,还是对社会他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关于未来的设计实在是太丰富、太急迫了。萨特和狱友们在等待着每一个可能的逃跑机会。不久,时机终于到来了。由于战俘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百姓,德国方面同意释放那些太小或太老以及身体状况不行的。要伪造一个能证明自己老百姓身份的证件太容易了,关键是如何让德国人相信你身体不合格。许多伪装者都被一眼识破了,因为当问及:“有什么病”时,他们千篇一律地回答:“心跳过速。”这种症状太容易做假了,于是他们被重新关回牢里。轮到萨特了,他把右眼皮翻开,露出几乎快要瞎的眼睛,可怜兮(xī)兮地说:“我什么都看不清。”这个证据医生们很满意,这样,萨特被当作老百姓释放了。几乎没有碰到什么周折,萨特顺利地回到了巴黎。可沦陷后的巴黎让萨特惊愕(è)不已。在集中营中,萨特和难友们发誓永不屈服,和侵略者抗争到底,而巴黎——法国的首府,却作了太多的妥协,巴黎人远没有萨特想像中那样坚贞不屈,人们为什么都在黑市上买东西?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在一份申明自己既不是共济会成员也不是犹太人的材料上签字?连波伏娃都签了?萨特不由得皱起眉头:他没有想到逃出集中营重新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便丢失了那种紧张、团结的气氛以及简单朴实的生活环境。巴黎和集中营不同,你不得不活,但活着就是一个亡国奴,就意味着你妥协了。萨特不得不好好思考一番了:应该如何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又如何在这一环境中实现他在狱中时对未来所做的种种规划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萨特一生中一个最大的转折点,兵役和战俘生活使萨特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用萨特自己的话来概括这种转变便是:“战争使我懂得了必须干预生活。”萨特回到巴黎后变多了,那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变化,连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的波伏娃都感到他有些陌生了。他的表情常常是严峻的,有时甚至是僵(jiānɡ)硬的。他满口集中营的语言,动不动就对人进行道德说教。然而让朋友们惊诧(chà)不已的还不止于此:萨特说,他回巴黎不是为了享受自由的甜蜜,不是为了单纯地活着,而是为了采取实际行动。在德国势力如此嚣张嚣张:(恶势力、邪气)上涨;放肆。的巴黎,能采取什么行动呢?波伏娃既有些担心,又有些疑惑。萨特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到无能为力,是因为彼此闭塞,而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他要做的正是打破这种闭塞的局面,把人们团结起来,组织强有力的抵抗运动。事不宜迟,萨特立即着手与政界发生联系。他找到了他以前教过的学生,他们中间有不少是坚定的反德分子。此外,高师时的同学梅隆·庞蒂也被他联络上了,大家决定成立一个抵抗组织,萨特和小组成员们决定把这个组织取名为“社会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和自由”小组的成员们投入了紧张的斗争中。他们常常在旅馆里或某一位成员的家里碰头。萨特忙于撰(zhuàn)写一些煽(shān)动性的文章,然后在小组创办的地下小报上刊登出来,其他人则马上把这些简报以及其他宣传小册子散发出去。一个作家必须是一个哲学家。自从萨特认识到哲学是什么时,哲学就成为他心目中对于作家的根本要求。萨特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的哲学思考,这不仅因为他认为文学必须有哲学为其服务;也因为其本身一直对哲学情有独钟。于是,《存在与虚无》——萨特的第一部哲学专著出版了。《存在与虚无》是萨特对自己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在柏林留学期间,他就有了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的打算。从1939年他服兵役的时候起,他就计划了写这样一本哲学专著。他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把自己的哲学思考、读书感想涂满了好几个笔记本,从而大致勾画出了一本哲学著作的轮廓(kuò)。每当波伏娃去营地探望他时,他总要阐述阐述:论述。一下那一段时间思考结果的要点。后来,这些笔记本都遗失了。不过这对于萨特而言并无大碍,一切都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在被俘期间,他继续这种思考。1941~1942年是《存在与虚无》的成书阶段,由于已经思考成熟,萨特写起来驾轻就熟、毫不费力,因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完成了这本巨著,同一时期还写作了剧本《苍蝇》和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的第二部。《存在与虚无》集中地、系统地阐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它标志着萨特自己独立的哲学体系的形成。从此,他作为一个研究人的存在的成熟的哲学家的面目而出现,开始受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从英国实证主义者罗素到匈牙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契的关注、研究和评论。存在主义从此成为一个可与其他哲学理论相提并论的哲学流派,并对20世纪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受秘密报纸《战斗报》的邀请,萨特和波伏娃专门负责巴黎解放的报道工作。他俩走街串巷,满腔热情地把所见所闻在第一时间报道给大家。大街上,人们砍倒树木。挖掘壕(háo)沟、修筑街垒,一个个斗志高昂、精神振奋。子弹不时地打在墙壁上噼啪作响。每当写出了一篇文章,萨特或者波伏娃便火速回到《战斗报》总部,把稿子交付主编,在那儿,荷枪实弹的抵抗运动成员守卫着大门。他俩撰写的一系列报道在当时的巴黎广为流传,使那些对胜利仍持怀疑态度的法国人看到了新的希望,而那些为自由而战的英勇战士们则由于知道有那么多志同道合者而备受鼓舞。巴黎不久将解放的喜悦荡漾在每一个饱受占领之苦的法国人心中。1945年迎来了和平的第一个春天。战后的法国经济萧(xiāo)条、社会动荡,人们怀疑一切,再也无法用原有的价值体系对他们进行规范。不过,这种状况倒是为纷繁多元的思想观念打开了方便之门。如何能赋(fù)予世界以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呢?通过集中营时期的《巴里奥纳》和沦陷期间的《苍蝇》,萨特认识到了写作能起到非同小可的重要作用。在这样一个寻求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时代,实在应该有一个渠(qú)道,能使人们的急躁、惊讶和赞同等情绪及时得到宣泄;还应该有一个园地通过对于文章的内容和倾向进行选择介绍,来影响同时代人,为他们指引时代的方向——创办一种杂志!这种想法一旦在萨特的头脑中生发出来,便迫不及待地要付诸实践实践: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新杂志取名为《现代》,是萨特和彼伏娃在想到他们最喜爱的查理·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时满怀深情地取下的。1945年10月15日,《现代》杂志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巴黎人面前。创刊号很快被抢购一空,由萨特撰写的饱含激情的创刊词被人们广为传诵。在创刊词中,萨特陈述了他思考已久的观点——文学应该介入生活,他号召人们要坚决抵制对时代不负责任的诱惑。创刊号取得的辉煌成绩使萨特一时间声名鹊起,而在同一周内,他所做的讲演——“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更令他名噪一时。《现代》的创刊、轰动一时的关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以及周期上演的波伏娃的戏剧《吃闲饭的嘴》和《他人的血》的出版在法国社会生活中掀起了一股追求存在主义思潮的时髦时髦(máo):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之风。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存在主义成了最时髦的词语,它如潮四起,渗透到巴黎意想不到的每一个角落。而萨特被誉为“存在主义教皇”,而波伏娃则不得不接受“萨特圣母”的称号。现在,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萨特以及他的作品的传言。在街头,记者们对着萨特拍个没完没了,不时有陌生人冲到他面前来提几个不着边际的问题,有的甚至纠缠不休。许多认出了他的行人在他身后紧紧跟随,不时有人递过来本子请他签名。连萨特和波伏娃常去的“弗洛”咖啡馆也因此带上了传奇色彩,许多人赶到那儿,企望看到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或猎取到关于他们的种种传闻。“弗洛”的老板感到福从天降,因为生意前所未有的红火。不过,这场存在主义攻势中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的现象。虽然人人都在对存在主义高谈阔论,但大多数人始终不理解“存在主义”一词,对“存在主义”理论几乎一窍不通一窃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初,人们毫无理由地把披着长头发的男女青年视为存在主义,后来越来越多赶时髦的人来掺和存在主义,一切都成为存在主义的了:有存在主义罪行、存在主义服饰、存在主义酒吧、存在主义歌曲……最热衷“存在主义”的还是青年人。小伙子们一律剃成小平头,还从圣多昂门旧货市场的旧衣店找来大量衣服,一时间,成千上万的方格衬衫、小裤脚的长裤、横格短袖衫、篮球鞋组成的新潮服装涌现在巴黎街头;姑娘们则更喜欢黑色对折裙、黑色紧身毛衣、留长长的直发……这是她们模仿“存在主义歌唱家”朱丽叶·格雷科推出的款式。1947年秋,存在主义登峰造极、盛极一时。人们议论着存在主义绘画、存在主义政治、存在主义经济,连萨特和波伏娃最喜欢的食品如猪肉、腌莱、酸菜、干酪也成了存在主义名菜。人们已经完全将一种他们并不太理解的哲学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混淆(xiáo)起来了。成名之后的萨特丝毫没有改变。他还是住在旅店里,还是常常到咖啡店坐坐,他还是无心考虑自己该如何打扮,仍然不结婚,仍然避开社交界,也从不拿作家这个幌(huǎnɡ)子来保护自己,尽管如果这样做的话,他的一些“奇谈怪举”可以得到一些谅解。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写作,惟一有所变化的是:他对当代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了。每一个重大社会事件、每一篇重要的政治评论都令他密切关注。1975年,70岁的萨特破产了,他最后的积蓄都已被他领导创办的《解放》报耗(hào)尽。70岁这年,萨特不仅要第一次开始担心如何才能保证收支平衡,也不得不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健康“已经被消耗完了”的事实。青年和中年时的萨特身体通常很健壮,很少有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痛苦的时候。如果万一病倒了,他会掩盖或否认他的症(zhènɡ)状,以致医生很难给他作出诊断。从对年代初起,也就是萨特65岁以后,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这一方面是衰老所带来的生理机能,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工作狂”长期以来“同钟点对着干”,以健康换取时间的结果。萨特一生都有一种紧促(cù)感,因此他从来不会放松自己,甚至看到别人的放松,如打哈欠、伸懒腰他也心里不舒服。工作时他总是坐在硬椅子上,从来不坐那种有扶手的安乐椅。他总是事先详细地制定工作计划,然后一丝不苟一丝不苟(ɡ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地逐个实施它们。为了提高写作速度,他大量地服用兴奋剂,使自己保持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兴奋剂还能消除抑制,使他能克服各种原因的胆怯心理,直接面对他想要表达的主题,走上通向“真实”的心理之路。萨特在创作生活的后半段尤其是在玩命,他写作时的那种气势、那种速度,让旁观者觉得仿佛在看一场运动会的绝技表演。每当萨特发现自己头脑空空,不能自发地写作时,他就产生了强烈的焦虑甚至羞耻,觉得自己的生命失去了意义。只有当病情严重到实在无法支撑下去时,他才肯给自己一个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萨特这种无视健康的做法终于使他在晚年饱受疾病的折磨。疾病对萨特的打击是沉重的:动脉炎、高血压、脑血栓、糖尿病等数病齐发,导致萨特出现中风、昏睡、健忘、思维紊乱、产生幻觉等种种症状。与病魔的抗争是萨特晚年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次次病情的发作使萨特陷入沮(jǔ)丧之中,而死亡的阴影也一点点地袭上他的心头。一天晚上,萨特又处于轻度中风的状态,他呆呆地坐在那儿,什么也不能干,烟老是从他的嘴里掉下来。波伏娃的养女西尔薇替他拾起来,他接过后又从手中滑落了,整个晚上,这个过程一再地重复着。这时,唱机里响起了《安魂曲》。“这对我倒真合适。”舌疾急性发作使萨特一晚上一言不发,但这句话他却嗫嚅了好几遍,令听者不寒而栗。1980年3月20日,因肺气肿和尿毒症急剧恶化,萨特住进了医院。尽管这不是致命之症,但由于衰弱的萨特经受不了所必须的手术,他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边缘。对此,朋友们和医生都对萨特守口如瓶守口如瓶: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萨特似乎感觉到了大限已到,但除了为他的葬礼的花销而担忧以外,他并不惊慌,平静地接受了自己不久就将永远地离开人世的事实。他认为反抗一个他无法改变的命运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不时会谈到死亡,但从未露出恐惧之色。住院期间的萨特经常昏睡过去,但每当神志清楚时,他的安宁、紧张,对周围人的友谊和感激,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爱,无不令旁人动容。“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他总是这样满意地说。4月15日,萨特终于没有再醒过来。4天后,蒙巴那斯区出现了自上一世纪的伟人雨果逝世以来从未有过的感人、盛大的送葬场面。送葬的人从2万增加到5万,人们在灵柩旁自发地手拉着手,筑起一道道人墙,灵车后,密密麻麻、看不到头的队伍井然有序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而又感情激动。与此同时,全世界的电台,报纸都在报道这一令人哀痛的消息与场景,各界知名人士表达了他们的悲痛心情。法国总统德斯坦亲自向萨特的遗体告别,他说,萨特之死“就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那样。”美国《华盛顿邮报》盛赞“是他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他的斗争“是明智的、坚韧的、勇敢的。”而许多曾经受到萨特生前激烈无情的批评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萨特的对手们都相继发表悼(dào)文,承认萨特伟大的哲学、文学贡献和历史功绩。
2023-07-12 08:27:261

求一本萨特存在主义的入门书籍。

【给你一个书单,自己捡合适的】存在主义书单 《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别》女权主义圣经 陀斯托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地下室手记》, 卡夫卡的《审判》、《城堡》 加缪的《异乡人》、《瘟疫》 萨特的《呕吐》(又译《恶心》、《厌恶》)、《墙》、《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人的前景》、《辩证理性批判》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卡夫卡《变形记》 尼采 海德格尔等也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2023-07-12 08:27:321

存在先于本质 的出处在哪里,我是指萨特的哪本著作第几页中有提出?

萨特的成名作是193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它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才形成的,萨特有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体现形式,具有它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核心是“真实感”,即提倡文学作品要如实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地把世界和人类表现出来,绝对不应该把作品中的人物典型化、集中化,不应该要求他们比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来得更美或更丑。在艺术技巧上,萨特喜爱自然主义地渲染人的卑下情感和事物的丑恶细节,经常用大段的“意识流”打断或代替故事的叙述,结构比较松散。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界、文学界的首要人物,他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 1943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与虚无》(1943)以及后来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和《辩证理性批判》(1960 )等哲学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955年,萨特和终身伴侣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2023-07-12 08:27:402

西方哲学

以下是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篇论文: 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 [摘 要] 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及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认为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着三个大转折。第一个大转折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折是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第三个大转折是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关键词] 独断论 批判哲学 生存论哲学 当代语言哲学 [作者简介]俞吾金(1948—),男,浙江萧山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在西方哲学史研究中,人们常常热衷于谈论“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实,这里所谓的“内在逻辑”的提法并不是在严格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它常常是研究者把自己的主观研究心得“硬化”的结果,而这种“硬化”往往又是不成功的。诚然,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任何研究者都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哲学史,但下面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即研究者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前结构的深入反省和对哲学史史料的批判性考察,使自己的主观研究心得更契合西方哲学史演化的真实的过程。本文正是这方面尝试的一个结晶。 本文认为,西方哲学史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哲学家连续性地思考共同关注的哲学问题的结果。不管哲学家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异的结论,他们思考的对象却是共同的。这一对象包含着三个不同的侧面:第一个侧面是个人面对的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侧面是作为个人反思对象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侧面是沟通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媒介物,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语言以及蕴含在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和逻辑问题。 当我们紧紧地围绕着任何哲学探讨都无法回避的这三个侧面来反思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正以客观的方式显现出来。我们不妨把这一内在逻辑理解为以下三大转向: 第一个大转向: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 从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看,第一个大转向,即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是经过从古希腊哲学到康德哲学这一漫长的过程才完成的。从总体上看,康德以前的哲学都可以划归到独断论哲学的范围内。 什么是独断论?黑格尔这样写道:“独断论的对立面是怀疑论。古代的论者,对于只要持有肯定学说的任何哲学,都概称为独断论。” 确实,古代学者塞克都斯.恩披里柯也在《皮浪主义纲要》中指出:“那些认为他们发现了真理的人,…被恰当地称为独断论者。” 也就是说,凡是古代哲学家,只要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申出肯定性的结论的,都可以被称为是“独断论者”。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独断论哲学也就是对哲学思考的对象采取素朴的态度。正如黑格尔在谈到这种态度时所说的:“它还没有意识到思想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信仰的对立,却相信,只靠反思作用即可认识真理,即可使客体的真实性质呈现在意识前面。有了这种信仰,思想进而直接去把握对象,再造感觉和直观的内容,把它当作思想自身的内容,这样自以为得到真理,而引以为满意了。一切初期的哲学,一切科学,甚至一切日 ~~~~~~~~~~~~~~~~~~~~~ 1.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 2. 转引自尼古拉斯.布宁等编::《西言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常生活和意识活动,都可说是全凭此种信仰而生活下去。” 在黑格尔看来,独断论哲学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与其说是思考的结果,不如说是信仰的结果。独断论哲学的素朴态度主要表现为对以下三个理论预设的信仰:第一,外部世界的事物本身是可以被认识的;第二,人的感觉、认识是可靠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理性去认识招兵买马有的对象;第三,人的意识的载体——语言是可靠的,人们能够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和他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实际上,在对这三个理论预设的信仰中,主要涉及的是前面两个理论预设,至于第三个理论预设,在康德和康德以前的哲学家那里,基本上还处于边缘化的、沉睡的状态中。虽然在某些古代哲学家那里,语言问题也被提及了,但并没有被主题化。 有趣的是,这种差不多可以等同于信仰的、素朴的独断论哲学在古代已经受到一些怀疑主义者的质疑。比如,智者普罗塔哥拉说过:“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另一个智者高尔吉亚得出了如下三个结论:一是“无物存在”;二是“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三是“即令这个东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尤其是第三点涉及的正是对语言这一媒介物的怀疑。高尔吉亚进一步论证说:“因为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由此可见,语言不能传达给别人。” 显然,智者哲学家的怀疑构成了对独断论哲学的理论预设的挑战。苏格拉底试图通过对概念知识的肯定来回应智者哲学家的挑战,而柏拉图则把感性的、可见的世界让渡给怀疑论者,只是牢牢地守卫着在苏格拉底的启示下构筑起来的、静止的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为这个理念世界提供了形式逻辑的法则。从此以后,古代独断论哲学的地位似乎得到了巩固。而在漫长的中世纪中,由于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神学的信仰进一步强化了哲学的信仰。独断论哲学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洛克等哲学家那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然而,独断论哲学的敌手——怀疑论的思想仍然不绝如缕地发展着,膨胀着,终于在休谟那里形成了掀翻独断论哲学统治的滔天巨浪。 休谟的怀疑主义之所以蕴含着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仅因为他本人见解深刻,而且他从近代哲学鼻祖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思考中获得了巨大的助力。众所周知,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从而把哲学的眼光转向对自我的反思。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 换言之,从笛卡尔开始,自我觉醒了,从此,哲学家对自我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就上升为哲学思考的基础和主题。这里的道理是十分简单的,既然哲学乃是思维,而思维发自自我,那么在自我本身被澄清之前,哲学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难道能获得其确定性吗?休谟的怀疑主义正是借助于这种对自我的反思而获得其深度和力量的。在他看来,自我无非是“一束知觉”,而人类已经获得的、主要建基于因果性之上的所谓“客观的知识”无非是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的、不确定的联想。这样一来,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的大厦就被休谟的无坚不摧的怀疑主义之角拱塌了。 所以,康德坦承,正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把他从独断论哲学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并给他指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 然而,在如何对待受独断论主宰的传统形而上学之船的问题上,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为了安全起见,他(这里指休谟,笔者注)是把他 ~~~~~~~~~~~ 3.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4-95页。 4.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 5.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 6.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42-143页。 7.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8.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页。 的船弄到岸上(弄到怀疑论上)来,让它躺在那里腐朽下去的。至于我,却不采取这样做法;我是给它一个驾驶员,这个驾驶员根据从地球的知识里得来的航海术的可靠原理,并且备有一张详细的航海图和一个罗盘针,就可以安全地驾驶这只船随心所欲地到什么地方去。” 为了超越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的视野,也为了使自我不被休谟的怀疑主义所摧毁,康德以数学这一先天领域为榜样,建立了批判哲学。批判哲学做出了以下三个重大的区别: 一是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中把现象与物自体区别开来。现象属于经验的范围,而物自体则属于超验的范围,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把感觉经验的知识仅仅理解为现象性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摧毁并超越了传统的独断论哲学,因为独断论哲学的一个幻觉就是感觉经验的知识可以把握物自体,而康德则证明,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唯有物自体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感性现象才是可认识的。这一区别同样也超越了作为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者的休谟对感觉经验重要性的无限的夸大。 二是在知识中把先验的形式和经验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康德看来,任何知识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先天的感性形式(时间和空间)和十二个先天的知性的范畴,它们是先于(指逻辑上的“先于”,笔者注)经验而存在的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后天的感觉经验材料,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则是从先验的形式得到确保的。这样一来,先验论又从根本上超了休谟的怀疑主义,因为这种怀疑主义只能推翻一切与经验有关的形而上学见解,却无法推翻先于经验而又与经验相分离的整个先验领域的合理性。 三是把知性和理性区别开来。按照康德的看法,知性的对象在现象的范围内,而理性的对象则是理念(世界、灵魂和上帝),理念属于超验的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独断论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就是理性试图把只适合于经验范围的知性范畴运用到超经验的领域中去,从而形成了无穷无尽的谬误。 总之,一旦康德的批判哲学被确立起来,独断论哲学就从根本上被抛弃了。虽然在康德之后,独断论哲学还有局部的复辟,虽然在康德以后不读康德的人仍然会停留在独断论思维方式内,但在真正严格的哲学思考中,独断论哲学已经一蹶不振了。 第二个大转向: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二个大转向大致指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发展的阶段。人所共知,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他的学说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样是严重的,说得极端一点,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已经蕴含着被超越的命运。文德尔班在评论康德哲学时指出:“认识能力摇摆于主体的难以理解的X与客体的同样难以理解的X之间。感性在自身之后什么也没有,知性在自己之前什么也没有。” 这里所谓的“主体的难以理解的X”是指自我或“心”(Gemuet),虽然康德详尽地讨论了由“心”发出的知、情、意三种能力,却把“心”作为“X”置于不可认识的对象中。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问题,即“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和“我能够希望什么?”,后来,在《逻辑学讲义》中他又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然而,他晚年的《实用人类学》仍然对自我或“心”的研究保持沉默。后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和《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一再地批判康德耽搁了在对此在的本体论基础的反思,因为在海氏看来,正是此在的本体论构成了人们反思自我或“心”的哲学基础。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此外,这里所谓的“客体的同样难以理解的X”指的则是超验的物自体。在康德看来,物自体可以被思考,但无法被知道。这在一些哲学家看来是矛盾的。比如,黑格尔认为,什么是思考?思考就是行规定,物自体既可以被思考,也就可以被规定,既可以被规定,也就 ~~~~~~~~~~~~~~~~~~ 9.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10.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92页。 可以被知道,因而他在《小逻辑》中作出了物自体可知的大胆的结论。 而叔本华更进一步,他并没有停留在单纯认识论的范围内来对康德的物自体体概念提出疑问,而是从本体论角度,解读出物自体的秘密:“自在之物是什么呢?就是——意志。”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就是物自体,就是世界的本质。这样一来,在康德那里处于超验境域中的物自体被诠释为与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意志。也就是说,物自体不在远处,它就在所有的生命体的身上。正是从这种崭新的生存论的立场出发,他推翻了哲学史上数千年来关于“理性和认识第一性,生命和意志第二性”的公案,把整个哲学引向新的思考方向:“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税的,是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因此,每个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而他的性格也是最原始的,因为欲求是他的本质的基地。 ”这样,认识论领域中的批判哲学就被翻转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生存哲学。 在叔本华之后,马克思结合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生存论哲学的发展。(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这样写道:“…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恩格斯甚至进一步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生存意志冲突的合力。与此相应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也对生存论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事实上,随后兴起的实用主义思潮也倾向于从生存活动出发来说明人的经验和知识。或许可以说,在海德格尔那里,生存论哲学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海氏在评论康德提出的“人是什么?”的问题时指出:“如果人只是基于人的此在才是人,那么对于什么是比人更原始的东西的探讨就根本不可能是任何人类学的探讨。一切人类学,哪怕是哲学人类学,都已经把人假定为人了。” 而在海氏看来,“比人更原始的是人的此在的有限性。” 他把此在的有限性的学说作为基础本体论来理解,从而使生存论牢固地确立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深入地考察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哲学的发展历程是极有启发的。虽然康德的批判哲学超越了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然而,由于批判哲学本身缺乏对自我或“心”的深入的反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了一种没有基础的哲学。因此,海氏的生存论哲学为批判哲学提供了本体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氏说,认识就是此在在世的样式。这样一来,哲学作为生存论的本体论而被安顿下来了。如果说,生存论哲学与批判哲学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它继承了批判哲学对先验领域的开拓。为此,海氏毫不犹豫地断言:“只要哲学是科学地领会着自身的哲学,‘先天论"就是它的方法。” 因为唯有与感觉经验分离的先天的境域才能确保前提的普遍有效性,而这正是康德的批判哲学留下的伟大遗产之一。 第三个大转向: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三个大转向,即从叔本华肇始的生存论哲学转向以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哲学。 生存论哲学似乎为一切其他的哲学思考澄明了前提,然而,只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下去,就会发现,问题比我们设想的远为复杂得多。就从生存论哲学强调的“共在”说起。“共在” ~~~~~~~~~~~~~ 11.黑格尔这样写道:“其实,再也没有比物自体更容易知道的东西。”参见《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6页。 1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7页。 1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1-40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 15.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9页。 16.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页。 1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2-63页注① 表明,任何个人的生存本质上都是与他人共处。换言之,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非“共在”的生存方式,即使在一个人感到十分孤独时,他仍然没有离开“共在”的生存方式,而实际上,他的孤独感正是他的始源性的“共在”形式的一种确证。显而易见,任何“共在”都是通过语言铁交流才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与语言活动分离的赤裸裸的生存活动,生存总已经置身于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才得以展开。在20世纪哲学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罗蒂所说的“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它不再单纯地被理解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媒介物,而是被理解为基础性的存在物。 我们知道,语言学的研究有两个侧面:一是语义学;二是语用学。我们先来看语义学。在这个方面,维特根斯坦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其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中,他告诉我们: 4.003 ……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根源于这一事实,即我们不理解语言的逻辑。 4.0031 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Sprachkritik)(当然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 5.6 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在这些言简意赅的论述中,语言已经被放到哲学思索的核心位置上,维特根斯坦甚至已经把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虽然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他对问题的倚重却一如既往,他在《哲学研究》中写道: 203 语言是由许多路构成的一座迷宫。当你从一边进来时,你知道该怎么走;而当你从另一边来到同一个地方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124 哲学不可能干预语言的实际运用,它最终只能描述它的实际运用。 如果说,早期维特根斯坦还试图按照图像理论来建立一种严密的理想语言,并把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的话,那么,晚期维特根斯坦已经放弃了这样的奢望,强调哲学既不可能创造一种理想语言,也不可能为日常语言提供基础,甚至也可不能去干涉日常语言的实际运用,而至多只能对它的实际运用进行描述。哲学家们常常因为误解或误用了语言的性质而陷入哲学研究的困境,就像苍蝇陷入捕蝇瓶一样。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哲学家们从捕蝇瓶中拯救出来。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不但影响了维也纳学派、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甚至影响了整个当代哲学。 我们再来看语用学。为了使人们能够在“共在”的语境中有效地进行交流,哈贝马斯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问题。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是确定并重建可能理解(Verstaendigung)的普遍条件。在其他的场合下,人们也称之为‘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而我比较喜欢用‘交往行动的一般假设前提"这一说法,因为我把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这类行动看作是最根本的行动。” 无庸讳言,哈贝马斯提出的重建普遍语用学的观点极大地突出了语言在人们的有效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有趣的是,与维特根斯坦同时代的海德格尔也高度重视语言问题。 在与日本东京大学冢富雄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海德格尔表示:“早些时候我曾经十分笨拙地把语言称为存在之家(das Haus des Seins)。如若人是通过他的语言才栖居于存在之家之要求(Anspruch)中,那么,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 把语言理解为“存在之家”,强调人之言说要服从于语言本身的言说,即“人只是由于他应合于语言才说” 构成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维度。
2023-07-12 08:27:502

王蒙的书怎么样?适合30多岁的青年人看吗?

我觉得吧,这些还是要依个人兴趣而定,现在一些什么的小说,只供消遣吧。要说适合的书呢,我最近在看王蒙的《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和《儿子与情人》,我觉得挺好的。要是让我推荐下么,我觉得这些书可以,1、 奥立弗u2022A.约翰逊等《世界文明的源泉》(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 [希腊]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陈中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3、 [希伯来]《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南京。4、 [英]威廉u2022莎士比亚:《麦克白》(《全集》第五卷)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5、 [法]司汤达:《红与黑》,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6、 [俄]列夫u2022托尔斯泰《安娜u2022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7、 [英]弗吉尼亚u2022吴尔夫:《到灯塔去》(吴尔夫文集),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8、 [法]让-保罗u2022萨特:《禁闭》(《萨特全集》戏剧卷),李恒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四、 本课程必读书目(二)1、 张德明:《世界文学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2、 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4、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5、[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u2022读书u2022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6、[英]弗吉尼亚u2022吴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法]西蒙娜u2022德u2022波伏娃《第二性》(第二卷),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8、[法]让-保罗u202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9、[英]丹尼u2022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这是同学推荐给我的书目)
2023-07-12 08:27:573

有什么有思想的书籍?

哲学家的原著,西方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2023-07-12 08:28:083

可不可以介绍一下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  萨特百年:引人心动的文化现象 - []  Tag:人文思想  [ 作者:黄正平 | 来源:《了望东方周刊》 | 点击数:139 | 更新时间:2005-6-18 | 文章录入:北国之春工作室 ]  1940年年初,法英对德宣战,法国阿尔萨斯前线已是剑拔弩张。德军阵地离这里只有几公里之遥,双方随时都有交火的可能。法军兵营里,一个30多岁的士兵却埋头在笔记本里,写啊,写啊,周围的世界对他来说似乎不存在。为了节省当时十分宝贵的纸张,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竟找不到一公分的空隙。一年的前线生涯,他有了15本这样涂满墨迹的本子。这些文字在作者身后以《笔记本》为名发表,有600页之多。从内容来看,笔记里有随想,有哲学思辩,有小说梗概,有剧情构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毫无限制。这位几乎是“写作狂”的人便是日后成为法国文坛泰斗的萨特。  今年巴黎的春天深深印上了他的标记。  萨特生于1905年6月21日,死于1980年4月15日,今年正是他的100周年诞辰和25周年的祭日。从3月至6月,法国和世界各地有许多纪念活动。其中6月21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将举行正式的纪念仪式,同时有连续两天的大型讨论会。法国国家图书馆3月起举办为期半年的题为“萨特和他的时代”展览会。摩纳哥还专门发行了一枚1.11欧元的萨特纪念邮票。在法国,报纸头版、杂志封面上,随时可看到萨特手持雪茄的著名照片;电台、电视台则不断有专题节目播出。时值春季,有此风气,以至有“萨特之春”的说法。  萨特的鼎盛期是20世纪的50—60年代,70年代后期起,对他的批评渐多,但他的影子仍然覆盖面很大,这从如今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之丰富,可见其一斑。  那么,今天看萨特,他的哪些地方最引人心动?从人们所忆所谈的内容来看,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一部“思想机器”和“写作机器”  萨特自幼丧父,生活艰难,又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被大家叫做“小个子”,但这对他没有产生任何自卑的影响。相反,他是天生的自命不凡。他在年轻时给自己立下的人生目标也许是绝无仅有的:“我要同时成为斯宾诺莎和司汤达。”也就是说,即要当一个一流的哲学家,也要当一个一流的文学家。而这居然成为了现实。  1936年,他发表《想象》一书,以胡塞尔的现象学批判传统形像思维理论,观点深入浅出,行文豪迈自信,已经显露出一个大哲学家的风范。  1938年,《恶心》问世。这部小说一反传统,人物哲理化,情节内心化,是现代派文学的精品。  之后,萨特持续交替发表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  《墙》(小说,1939年),《想象》(哲学著作,1940年。此书是1936年《想象》一书的姊妹篇),《苍蝇》(剧作,1943年),《存在与虚无》(萨特的哲学代表作,1943年),《间隔》(剧作,1944年)……  这些作品都毫无疑问是20世纪哲学和文学领域中出色的经典。法国哲学教授让·吕克·南希最近在《世界报》上著文说,萨特是个古往今来从未出现过的两面神:没有一个哲学家象他那样在文学海洋中游弋,也没有一个文学家象他那样大举进行哲学操练;我们无法理解,逻辑思辩和形象推演,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竟然在同一支羽毛笔下毫无妨碍地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  对此,萨特的反对者并不以为然,说萨特所作的一切,就是处心积虑地要向人们表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天才。  有意也好,无心也罢,有一点谁都不会否定:萨特是个勤奋的人。除了去世前几年间因半失明而辍笔外,他一生中从没有停止过写作。与许多人把笔耕看成是一种苦役不同,萨特把它当作是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一种人生的基本支撑点。他这样说:“我没办法让自己看到一张白纸时,不产生在上面写点什么的欲望。”  巴黎被德军占领时,萨特喜欢去一家咖啡馆写作。他每天早上9点到咖啡馆,开始工作,奋笔疾书,直至中午。出去吃饭和休息后,下午2点又回咖啡馆,继续工作到晚上8点。晚饭后则在那里接待朋友。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实际上是在咖啡馆定型的。据说,那家咖啡馆的氛围特别适应他那无法收敛的思绪和无法叫停的笔耕。  咖啡馆叫“花之咖啡馆”,座落在圣·日尔曼大街的一个路口上。作为存在主义的发源地,咖啡馆现在已成为巴黎的景点之一,是怀旧的知识分子爱去的地方。去年,我陪来访的复旦大学几位教授特地去这家咖啡馆喝咖啡。不大的店堂内飘散着特别郁浓的黑咖啡香,只见一桌一桌的有好几圈人,分别在小声地讨论各自的文稿,也有人在埋头写作。分明是一个文化俱乐部。教授们感慨地说:“萨特气息犹在啊。”这地方可以说是萨特奋斗及其影响的一个见证。  “存在先于本质”:一种入世精神  但是,萨特的魅力大约还在于他的近于狂热的入世精神。存在主义的著名公式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把这运用到人生观中。他这样看待人的社会参与:人的出生是由于他的先人撒了几滴精液造成的结果,他的出生或不出生本来是完全偶然的;人的存在因此并不是按照某种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而规划的,人应当“自由地”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应当完全介入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中去,以自己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精神使他很自然地对当时的社会持批判态度,而对社会革命大表支持。他的实践也使他成为当时的大社会活动家,大政治理想家。  40年代,萨特既在战场上,也在文坛上参与反法西斯运动。50年代,萨特与***日益接近,是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60年代,萨特和他的终生女友西蒙·德·波瓦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最敏感的前线上:1960年加勒比海危机时,他们在古巴;1967年中东7日战争爆发时,他们在加沙地带。1964年,萨特更以他的超常举动,令世界震惊。这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拒绝。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觉拒绝诺奖的人(之前有两人因政治原因被迫拒领)。60年代后期,法国多次发生学潮和工潮,而萨特始终是运动中的精神领袖。  总之,萨特很长时间在法国知识界如日中天,是无可争议的无冕之王。有人把他叫作“老板”。德里达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那时对我们这些年青人来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跟着他(萨特)走。”  但萨特追求入世只限于精神领域。与他的勤奋和声望不相称的是,他的物质生活极其简陋粗淡。在这方面,他是本质先于存在。他的收入并不少,有时甚至有成百万的钱在口袋里。但他乐施好舍,不知经纪,加上视财富如粪土,再多的钱也放不了几天。那年为论文的事我去巴黎,顺便去看了萨特在巴黎最后的住处。爱德加·基内大街29号,第10层楼上。从楼上能望见他长眠的公墓。那是个很小的被称之为“悲惨”的套房,现在已换了房客,没有任何关于这位了不起的思想家的标志。我知道即使保留原貌的话,里面也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少的不能再少的旧家具,几个烟灰缸,小半架子零乱的书。但我还是在楼上楼下徘徊了很久。这个生前对身外之物极端不在乎的人,对死后人们如何纪念他也同样不在乎。也许这也是他的魅力之所在吧。  “萨特恐惧症”及其它  物极必反。威望过重,阻人之道?,久而久之,引起反弹;或者时过境迁,理论不再符合实际。总之,萨特在他晚年以及死后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认为他搞错了很多事情。例如盲目支持造反,把年青人引入暴力歧途,极端主义,等等。这些批评,后来愈演愈烈,有的到了将萨特全盘否定的地步:他除了在政治上一无是处外,学术上也毫无可取之处。同时,萨特的私人生活,萨特与卡谬、梅洛·庞蒂这些同时代大文豪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成为评论的热点。很多时候,事情到了动感情的程度,就不再是学术上的争论了。人们把这种全面诋毁现象叫做“萨特恐惧症”。在某种意义上说,萨特是他生前名声过大,威望过大的牺牲品。  2000年,我去巴黎索邦大学参加由萨特研究协会举办的萨特逝世20周年讨论会。作开场白的被称为“新哲学家”的贝尔纳·亨利·莱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爱萨特,就像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不喜爱萨特一样。”这反映的正是人们在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面前无所适从的现实。  直至如今,争论还在继续。当萨特百年诞辰和25周年祭日来临时,我们看到的是五光十色的评论:有颂扬,有批评,有反驳,有善意的调侃,有恶意的嘲弄,把萨特弄成了一个千面人。法国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EXPRESSE”新闻周刊的有关专号是以如下句子作为主题的:“萨特总是搞错吗?”这提出的就是在今天如何看待萨特的“错误”的问题。  萨特曾在美国一家杂志写过一片哲学杂文,其中说:“我想创造一种炒鸡蛋,期望它能表达存在的虚无。但到烧成,它却并非如此,只飘散出一股奶酪味。我眼睁睁地看着盘子里的它,而它却不回答我。我试着把它端到黑暗里去吃,但这一点儿也没用。马尔罗(萨特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建议我在里面加辣椒粉。”如今的萨特也如一盘炒鸡蛋,人们在里面添了不少料,很难再找到其原味了。  萨特与中国  萨特和波瓦于1955年9月访问中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周恩来主持的国庆招待会,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毛泽东、陈毅分别接见了他们。对于这次访华,萨特本人除了接受一些专题采访外,没有多作评论,而由波瓦执笔写了题为“长征”一书,我猜想这是他们的一个分工。据说波瓦为写此书,经常熬夜,搞得眼睛红肿,萨特为之心疼。书成之后,由于内容上对中国革命的热情颂扬,在西方引起不少争论。  但是,当时中国主要是把萨特当成一个革命者来看待的,对他的理论与创作基本不了解。在日内瓦大学任教的萨特研究专家德尼思·贝尔多莱先生对我讲过这么一个细节:萨特在北京与茅盾、丁伶等知名作家会面时,由于双方都没读过对方的作品,所以大家只好谈美食。  萨特著作在中国的大量引进是在80年代后的事。也就是说,当萨特沉寂于西方之时,中国人开始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他,带着崇敬,至今不变。至少余秋雨近年写《行者无疆》时,便是把萨特当作至尊者来写的。有些学者感叹说,人家在本土已是强弩之末,我们却刚刚在补课;此地的萨特并非那处的萨特。  但是我想,我们对萨特的兴趣并不仅仅在于想了解点别人的东西,而是有我们自己的意向。萨特的学说对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而西方对萨特的种种批评,对中国读者来说,可能并不重要。这也就是尽管外面杂音很大,萨特在中国始终是个偶像,没有什么人会板起脸来批他的原因。接受从来不是照搬。接受以后的东西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在世界文化史上并非少见:一个在本国已崩溃的神话,在另一国土上却生了根,开了花。  不过,真正科学的方法也许是中西互补,让西方经典与中国文化实现有机揉合。比如有汉学家提出,萨特哲学中特别重要的关于“虚无”(néant)的思想,可以用来对老庄哲学中有根本意义而又含混的“无”的概念进行有效地科学地阐释;而另一方面,如果说萨特的虚无在西方已很难再有理论发展前途的话,那则是因为那里没有老庄哲学滋润过的深层土壤。在这意义上,西方哲学是否也有借鉴中国哲学的必要?这类问题是不可回避,也总是引人入胜的。  巴黎已是初夏景色,塞纳河边的风还幽幽地带着萨特的独特气息,时淡时浓,似远尤近。
2023-07-12 08:28:172

急求西方现在文学各流派的祥细介绍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自十九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它主要盛行于二十世纪西方各国,影响延续至今. 它的主要特点是:反传统.它所反映的内容和所用艺术手法与传统西方文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 现代主义文学由多个流派组成.象征主义及其特征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 S 艾略特. 象征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 1,英国T S 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编辑本段]表现主义及其特征 1,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个重要现代主义流派.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2,最早出现于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绘画评论,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 3,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其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其诗歌情绪炽烈,雄辩,追求力度,抒情方式夸张,常采用浓缩的诗句.戏剧和小说常采用抽象的象征手法表现深刻的哲理和主题. 表现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 1,在戏剧上: 美国的奥尼尔:《琼斯皇》(1920),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毛猿》(1921),副标题是"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主人公:扬克 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鬼魂奏鸣曲》 2,在小说上: 奥地利的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城堡》(1915),《变形记》(1915) 意识流小说及其特征 1,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20年代)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 2,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3,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4,代表作家是爱尔兰的乔伊斯和英国的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编辑本段]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 1,爱尔兰的乔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2,英国的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 3,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4,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1929),反映了美国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没落.小说创造了复合意识流方法,使运用意识流手法去发掘人物的内心生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着重表现昆丁的变态心理和班吉神经错乱的潜意识活动.人物(长子昆丁,二子杰生,小儿子班吉,女儿凯蒂)[编辑本段]存在主义文学及其特征 1,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学潮流. 2,存在主义文学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其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只有通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之路.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描写资本主义世界的荒诞性,另一方面表现人的不幸与毁灭,以及孤独,失望,恐惧的思想情绪. 4,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 5,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法国萨特,法国加缪,波伏瓦.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 1,法国加缪:《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医生) 2,法国萨特:《恶心》(小说),《自由之路》(小说),《墙》(短篇小说集),《死无葬生之地》(戏剧),《苍蝇》(戏剧),《禁闭》(戏剧,表明"他人就是地狱"),《必恭必敬的妓女》(戏剧),《存在与虚无》(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哲学著作) 3,法国波伏瓦:《女客》,《第二性》[编辑本段]荒诞派戏剧及其特征 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因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 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 3,荒诞派戏剧的特征:荒诞,抽象的主题,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使戏剧的直观艺术特点发挥到极限.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运动和前言不达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它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4,法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其独幕话剧《秃头歌女》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作家作品 1,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2,法国尤奈斯库:《秃头歌女》(1949,史密斯夫妇,马丁夫妇),《椅子》(1959),《犀牛》(1958)[编辑本段]新小说派及其特征 1,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后成为二战后法国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说流派之一.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 2,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虚无的和不真实的,传统小说是对读者的愚弄和欺骗,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和情感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反对传统小说的倾向性,主张作家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新小说屏弃情节和人物,拼贴散乱的片断.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的人物与情节. 3,代表人物有阿兰·罗布-格里耶,萨洛特,西蒙,杜拉斯. 新小说派的主要作家作品 法国萨洛特:第一个写新小说 2,法国西蒙:"新小说派之父",《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佛兰德公路》 3,法国罗布—格里耶:《窥视者》:获法国1955年的"评论家奖",《橡皮》(1953,杜邦,格里纳达端,瓦拉斯,写政治谋杀案)[编辑本段]"黑色幽默"小说及其特征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得嘲讽态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加速节奏的跳跃,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笔法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具有寓意性. 4,美国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还有冯纳古特,品钦,巴思,巴塞尔姆,法国维昂. "黑色幽默"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 1,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2,冯纳古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猫的摇篮》(1963,博克侬,麦克凯布) 3,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编辑本段]魔幻现实主义及其特征 1,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2,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有时场面带有象征色彩,显示出鲜明的地狱和民族特点.它堪称是"移植"和"寻根"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开掘,又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既有对本大陆传统文化的寻本探源,又有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广泛吸收.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 1,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 帕拉莫》. 2,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垮掉的一代"及其特征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作家多为男女青年,他们以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著称.用同性恋,爵士乐,吸毒酗酒等来逃避现实并向体面的社会和美国传统价值观念挑战,提出"沉沦就是解放"和纵欲享乐合法的结论,他们用怪僻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所谓"脱俗"态度来表示对体面社会的不满,来对社会进行病态的反抗. "垮掉的一代"的主要作家作品 杰克 凯鲁阿克:《小城镇与大都会》 2,金斯堡:《嚎叫》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指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后的一种文艺思潮。由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脂、罗马文艺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之称。古典主义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且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墓础是中央象权的君主专制.哲学攀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宫.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即三一体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关。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全义在欧洲几乎波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全义文艺兴起才告结束。它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欧芙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它的名称是法国诗人莫留亚斯1886年9月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的《象征主义宜吉》中提出的。他主张用“象征主义.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并阐述了象征主义的基本原则。象征主义的先驱是法国的波德莱尔,他发展了浪漫派诗人在创作中的象征、橄胧因素.在诗歌创作中以外界“对应物”暗示内心的徽妙世界,即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对比、烘托等方法表现个人感受和某种理念。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文艺流派。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6年,童拉在瑞士苏黎世与一些有年诗人组成文艺小组,在给小组定名时.他们翻开一部字典,用手随便一指,怡好指到目Da湘”叮达达含这个名字.于是.就用它命了名。Dada本来是初学说话的幼儿的语宫,意思是“马”。将它用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惫义。但达达主义的宗盆在于反对一切有惫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反对一切常规.也反对被认为有愈义的文学艺术。它主张以梦吃一般混乱的语宫、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率物。意识流小说派 息识流小说派是兴起子20世纪初。议反传统的",惫识流”方法写作的西方现代文学流派.风廊于20世纪as年代.后逐渐消亡。“意识流,这一名称最失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厄姆斯在19世纪so年代提出。继之法国哲学家怕格森认为:.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创的波动之中".小说家应当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内在世界的意识流动。1915年英国女作家瑞恰生发表的《尖尖的屋顶).是一部典型的“息识流”小说。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愈识流轨迹被描绘得惟妙惟肖.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当时,西欧小说界正在搜索突破意识流小说派 息识流小说派是兴起子20世纪初。议反传统的",惫识流”方法写作的西方现代文学流派.风廊于20世纪as年代.后逐渐消亡。“意识流,这一名称最失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厄姆斯在19世纪so年代提出。继之法国哲学家怕格森认为:.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创的波动之中".小说家应当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内在世界的意识流动。1915年英国女作家瑞恰生发表的《尖尖的屋顶).是一部典型的“息识流”小说。由于人物内心状态的愈识流轨迹被描绘得惟妙惟肖.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当时,西欧小说界正在搜索突破传统小说框棍的途径.因此.这部小说引起了文艺界的浓厚兴趣。从此,“意识流,的理论和技巧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子是,人们把采用归忿识流.表现手法写作的作家称为“惫识流小说派一。迷惘的一代 迷惘的一代是指20世纪20年代奖国的一批怀有仿徨和失望情绪的青年作家。这些年轻作家多数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恻门当时刚刚成年曾在关国政府.拯教世界民主卜的口号盗感下,奔赴欧洲战场,但是他们所目赌的是人类的大屠杀和翎谙的反战悄绪。于是他们觉得自己受骗上当.被人出卖。他们原来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对生活怨观、失望,感到苦闷、迷惘,他们大多流落欧洲:以巴黎为文学活动中心,通过小说诉说他们栩神上的创伤。桥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一次对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建惘的一代”。海明威将这句话用作长篇巧、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词。千是“迷惘的一代.便成为这些作家的称呼。新小说派 新小说派是指20世纪50年代兴起子法国,60年代成为法国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因标新立异地反对有人物、有情节、有社会意义的巴尔扎克式的小说,拒绝一切小说传统.要求新的小说形式而得名为“新小说派目。该派大致上有两种主要倾向:一种是以萨洛特为代表的“内心小说,,着宜写内心独白和下意识的情感:另一种是以罗布,格里耶为代裹的“客观小说曰,强调客观地记录外界的语言、动作和摘奴而不作任何解释。“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是指2o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他们以否定一切的无政府全义态度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风尚习俗.要求摆脱一切传统的束缚.拒绝承担任何家房和社会义务,迫求绝对自由的生活。他们反对金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讨厌机器文明。他们进避现实,吸毒、酗酒、偷窃,无所顾忌.不停地迫求各种利激.提倡9性恋和佛教禅宗、以躲进超现实的幻境寻求神秘主义的员感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该流派的代表作家有凯亚克、金斯堡、巴罗斯等。他们在艺术上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盯.发明了“自发式散文,、“放射诗:不求文饰.粗糙散漫。黑色幽默 焦色幽瞅是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60年代初,美国一些作家在作品中把恐怖、怪诞和滑稽结合在一起,把生活描写为荒谬可怕的喜剧。1965年.美国作家兼批评家弗里德曼将这类作品的一些片断编成集子,题为《黑色幽狱,,这一流派遂得名。黑色幽歇叮、说家突出描写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自我的压抑甲嘲讽地、玩世不恭地将周围世界的丑恶、自我的淆移及环境与白我之间的不协谓2于他们独特的哈哈镜前加以放大、扭曲,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黑色幽狱在60年代中后期达到全盈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形响。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出自镶国文艺评论家费朗茨·罗。1925年.他发表了一本评论给画的专著,书名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玫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乳“魔幻现实主义湘这一名词被应用到拉丁关洲的文学上,则是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子1967年出版的长摘小说《百年孤独》开始的。这部奇妙而又动人的小说以虚构的小镇马孔多以及居住在马孔多的布思迪亚一家一百年间的变迁.反映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小说中有不少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影和象征愈味。这种独特的风格,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极大兴趁。评论界认为此书是当代拉丁美洲习、说中一种新流派的代表.因此便借用了在美术界与此相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词,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该流派的主要特点是在反映现实的叙今和描写中,插入离奇怪诞的情节、人物和惫晚,以及种种超自然现实。代表作家有马尔竞斯、博尔赫斯和阿斯图里亚斯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离奇怪诞而引人入胜的情节、独特的文字风格和色影.因而深受读者欢迎。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是指18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丈《狂飙突进》而得名,是德国启萦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口主要思想倾向是猫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反刘租碍人的发展的一切傻化保守的教条和遵循传统栩神的处世态度,在艺术领域否定任何因袭的陈规;倡导民族风格,主张从本民族历史中汲取题材;歌颂自由,拥护卢梭解回到自然“的口号推泉“天才”,强调“天才,。参加狂飙突进运动的青年作家大都富有狂热的幻想和奔放的滋怕他们的作品往往充瀚特浪漫的气息湘感伤的成分。歌德的《少年维特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代表作品。
2023-07-12 08:28:251

高分求存在主义作家的名字和介绍

克尔凯戈尔 (基尔克郭、基尔克果、齐克果、祁克果) (1813-1855)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黑格尔逝世后,其空前庞大的哲学体系分崩离析,叔本华、尼采和克尔凯戈尔功不可没。他出生于可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暴发的羊毛商人家庭,是其父在前任妻子弥留之际与家中女仆所生。其父深感罪孽深重,在他死后一家人由于担心上帝的惩罚笼罩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克尔凯戈尔一生也是在忧郁中度过,终身隐居。当时丹麦是德国的附属,生活在落后的农业国丹麦的资产阶级,非常害怕革命,他们害怕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且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思潮弄得惊慌失措。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基督教存在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也否认黑格尔的抽象的精神存在。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人个内心中的东西,是人的个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是万物的尺度,人即是个人的主观意识,但这不是感性、思维的意识,而是非理性的意识,是个人的心理体验。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一次大战后,德奥失败,十月革命成功,1918-1928年柏林工人起义、武装斗争等等,严重威胁着德国资产阶级生存,在他们之中充满了忧虑、烦恼、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阴暗情绪。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失败,时刻企图东山再起,复仇雪耻,为发泄他们的阴暗情绪并把这种情绪引上自我奋斗的道路,从而把知识分子中的悲观、消沉颓废情绪纳入到资产阶级的复仇轨道,存在主义哲学就应动而生了。而当希特勒的纳粹党正式上台,德国大资产阶级再次得势时,他们对存在主义所鼓吹的那套消沉颓废思想便不那么特别爱好了。 雅斯贝尔斯继承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追求上帝,认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最有创见的哲学家,他宣扬无神论存在主义,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这一称谓,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对于"人是如何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他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他提出,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海德格尔著作《存在与时间》《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真理的本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从思的经验而来》《走向存在问题》《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雅斯贝尔斯著有《理性和生存》等。萨特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他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海军军官,在萨特15个月大的时候在印度死于热病。萨特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迷信数理科学,主张萨特将来也学工程师,这使萨特十分反感,也加强了他从事人文学科的决心。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加缪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作家。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主要作品有《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等波伏娃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1986.4.14)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又译做西蒙·波娃。 全名为西蒙·露茜-厄尔奈斯丁-玛丽-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 波伏娃出身于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但她从小就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她和萨特相识后,两人有共同的对书本的爱好,有共同的志向,成为共同生活的伴侣,但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并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但两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上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和萨特共同生活的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情。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知识分子不能为革命和真理同时服务,两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失败而牺牲了。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不免一死》,《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第二萨特。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别》,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圣经”。 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的最重要的观点。 她在书中提出女人因为体力较差,当生活需要体力时,女人自觉是弱者,对自由感觉恐惧,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还是甘心服从。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说的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度是男人重新获取权力,认为历史上女人从没有得到过权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她认为妇女真正的解放必须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度。她这本书的英文译本在美国极度畅销,对造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权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波伏娃去世后,和萨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纳斯公墓。
2023-07-12 08:28:366

萨特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你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能接受这一说法吗?

存在主义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自我意识,强调的是自我的觉察和自我的体验,以自我的个体意识出发,来表达个体自我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主张一切思维判断都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因此不需要轻易去附和别人、认同别人甚至整个世界。因此,在常人眼中痛苦、苦难、孤独等情感,在自我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角度看,可以成为表达“自我实际存在”这个意义的方式。这样的存在,就是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方式。因此存在主义者无论各自的思想表述有多少差异,但在实现人的自我觉醒这方面却是共同的特征,因此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也就是以人的意识行为为主要思考对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表现,讲的是人群,是阶级,是个人的集合,说的是“社会的主义”,而不是“个人的主义”,因此两者应该是相互冲突的。
2023-07-12 08:29:034

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极大、流传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他的思想渗透于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存在主义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自我意识,强调的是自我的觉察和自我的体验,以自我的个体意识出发,来表达个体自我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主张一切思维判断都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因此不需要轻易去附和别人、认同别人甚至整个世界.因此,在常人眼中痛苦、苦难、孤独等情感,在自我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角度看,可以成为表达“自我实际存在”这个意义的方式.这样的存在,就是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方式.
2023-07-12 08:29:091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让-保罗·萨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PYcydQ2jJYf0p1of_CVVg 提取码:j83a书名: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作者:(法)让-保罗·萨特译者:周煦良豆瓣评分:8.5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6-1页数:113内容简介: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2023-07-12 08:29:162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法)让-保罗·萨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5biWZDyn4HqTypF-1M72Q 提取码:kz4m书名: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作者:(法)让-保罗·萨特译者:周煦良豆瓣评分:8.5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6-1页数:113内容简介: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2023-07-12 08:29:391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存在的历史

1.海德格尔存在概念 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 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 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已经具有的性质。 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扩展资料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 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 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 Niemeyer)的压力。 海德格尔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丁·海德格尔。 2.人道主义为什么要存在 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特别是人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公德,它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平等与互助,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们,强调发扬人性。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建立和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才能得到真正发扬。而对人道主义和基本公德教育则有所忽视,这便导致了青少年的基本道德素养的显著下降,不文明和冷漠的行为增多,不少学生要本不知道要讲人道主义,这种状况的存在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要点: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质。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不同将直接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制约着他们选择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与道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对刚走向社会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为了给少年指明人生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端正对世界、对社会发展的看法,我们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向他们进行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要点: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眯、方法看问题。 3.书信的历史,书信的另名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与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简、柬、札、帖 古时书简并称,书籍之类可以称为简,书信之类也可称为简。书、简小有不同,书长短并宜,简则零篇寸擂为多。魏晋以后,“简”也写作“柬”。今仍不乏使用。札,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后用作书信别称。古代写在帛上的信则称帖,如著名书法家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一些杂帖,就是文字简短、情 意隽永的书信作品。 笺、素、翰 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张,素是白色生绢,古人多有在笺、素上写书信的;翰是鸟羽,古以羽毛为笔。所以,笺、素、翰常被借指为书信。后来书写材料有了发展变化,人们仍喜欢用雅笺、素书、华翰等词,作为书信的美称。 函 封套叫做函,信一封叫一函,后也用函代指信件。 尺牍 膝,书版。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 雁足、雁帛、雁书、鸾笺《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死。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木麟弯图案,这样,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 八行书 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也别称八行书。 此外,如简札、简帖、简牒、简膝、书尺、书牍,以及音信、音讯、音问、音邮、音翰、音书等,也都用作书信的代称。再如,称亲笔书信为手书、手札,称简短书信为短简、短书、小书,称答复的书简为答记,称佛家书信为法帖,称与人断绝交往的书信为绝交书,称不署姓名的书信为匿名信,称诽谤人的匿名书函为飞书、飞文、飞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4.近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1.医学人道主义的含义:医学人道主义是指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 2.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的人道主义 (2)近代的医学人道主义 (3)现代医学人道主义 3.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1)尊重病人生命 (2)尊重病人人格 (3)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 (4)尊重生命的价值,维护人类整体利益 5.关于浮士德及人道主义发展历程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 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 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 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 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6.为什么说存在主义即人道主义重要 存在主义关注的是此时此刻的自我意识,强调的是自我的觉察和自我的体验,以自我的个体意识出发,来表达个体自我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主张一切思维判断都是从“我”这个角度来认识的,因此不需要轻易去附和别人、认同别人甚至整个世界.因此,在常人眼中痛苦、苦难、孤独等情感,在自我存在的认知和理解角度看,可以成为表达“自我实际存在”这个意义的方式.这样的存在,就是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完整性的方式.因此存在主义者无论各自的思想表述有多少差异,但在实现人的自我觉醒这方面却是共同的特征,因此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也就是以人的意识行为为主要思考对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的是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表现,讲的是人群,是阶级,是个人的 *** ,说的是“社会的主义”,而不是“个人的主义”,因此两者应该是相互冲突的.。 7.求一篇有关于 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高中议论文 论《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当中,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可以名副其实地被称为最具代表性、文学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的小说家。 他的作品在对英国社会抱着乐观态度的前提下,对之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他抨击物质主义,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和劳动者进行的残酷剥削,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和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他被誉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英国的巴尔扎克”。作为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双城记》发表于1859年,是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 《双城记》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地的故事。法国大革命前,一个在巴黎开业的、名叫曼纳特的外科医生,因为向 *** 揭发埃弗瑞蒙德兄弟将农村的一对兄妹无端迫害致死的罪行,被持有贵族特权的埃弗瑞蒙德兄弟陷害。 曼纳特医生平白无故地被投入巴士底狱,在那里整整被囚禁了18年。后来,埃弗瑞蒙德侯爵失去了恩宠,曼纳特医生才获释出狱。 曼纳特医生在狱中时曾设法记录了自己受迫害的过程,并立誓要向埃弗瑞蒙德家族和他们的后代报仇。曼纳特医生出狱后,和女儿露西在伦敦居住。 露西邂逅一位法国青年查尔斯·达尔内。她不知道查尔斯·达尔内就是把马奈特医生送进监狱的埃弗蒙德侯爵的侄子。 曼纳特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撇开对埃弗瑞蒙德家族的个人恩怨,同意露西与达尔内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替达尔内在法国管理事务的盖白勒被革命法庭逮捕。 达尔内为了营救盖白勒出狱,不顾个人安危,冒险来到法国。当年被害的的兄妹的姐妹德伐日太太认出了达尔内是埃弗瑞蒙德侯爵的后裔,决心要把他送上断头台。 曼纳特医生和露西闻讯后,立即赶到巴黎组织营救,但是在法庭审判的关键时刻,德伐日先生和太太出示了曼纳特医生隐匿在巴士底狱的控诉书;于是达尔内被判死刑。临刑前夜,热恋着露西的卡尔登由于和达尔内面貌酷似,换出达尔内。 当驿车载着达尔内夫妇和曼纳特医生远离巴黎时,卡尔登英勇地走上了断头台,为他心爱的女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愤怒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在他的笔下,乡村是一个萧条的地方,而贫困的原因不是土地的贫瘠,更不是农民的懒惰,而是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封建贵族们用各种苛捐杂税榨取农民的血汗。 作者愤慨地说:“倘使有一村不被鲸吞的精光,那到是怪事。”不仅农村如此,城市的居民也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 而当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那些贵族老爷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说明了人民饥饿贫困的原因正是贵族的压榨,而这又必然激起人民的仇恨和反抗。 狄更斯不仅描写了贵族地主在经济上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而且揭露了贵族对人民欺凌的种种罪行。他曾对一个美国奴隶主说过:“残忍和专权的 *** 是人性的两大病症。” 在这部小说里,他似乎有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埃弗瑞蒙德侯爵是一个极端荒淫之徒。 为了抢到德伐日太太美丽的姐姐,他不惜将她的丈夫折磨致死,而后又将她的弟弟刺死,最后这位年轻的 *** 不堪 *** 而死。曼纳特医生目睹了这家人家破人亡的过程,愤然写信向朝廷大臣控诉,但被埃弗瑞蒙德发现。 于是医生被关进了巴士底狱整整十八年,出来时已是一具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活尸,一架只会埋头做鞋的机器,完全失去了理智和感情。这说明封建专制所施之于人的远非皮肉筋骨之苦。 狄更斯从心理和精神层次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性的残害。由此可见狄更斯关心人民疾苦、痛恨剥削压迫的人道主义思想。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还对法国大革命做了详尽的描述。作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他看到了社会的矛盾,也非常希望广大人民能够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生活,但是他反对暴力革命,把希望寄托于开明统治者的一些改革。 同时,他也认识到法国人民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是正义的,所以对于革命,狄更斯的态度是矛盾的。1848年2月,当他得知法国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并推翻了七月王朝时,写下了“法兰西的光荣万岁!共和国万岁!人民万岁!打倒王权!打倒波旁分子!打倒基佐!处死叛徒!让我们的血为自由、正义和人民的事业而流。” 然而当革命风暴进一步发展时,他却保持沉默了,因为他在日益扩大的革命斗争面前有些惊惶失措。同样,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也是这样,从《双城记》中的一系列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态度的转变。 他所描写的1789年法国人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斗争场面是可歌可泣的。他热情歌颂了一举摧毁顽固封建堡垒的伟大人民。 随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1792年,群众革命运动进入 *** ,暴怒的人民群众进一步向贵族阶级讨还血债,后来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愈来愈猛烈的革命风暴吓坏了狄更斯,他对革命群众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态度改变了。他把法国群众看作是“可怕的魔法所招引的”,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吃人鬼,他们狂奔在一面。 8.论述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 humani *** 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罗马时期引申为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在现代,西方的思想家们虽然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的旗帜,但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2023-07-12 08:30:161

求讲解: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看看这几篇文章有没有帮助: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http://philosophyol.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52&ID=3311  http://xiaowawa.bokee.com/3946665.html  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都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2023-07-12 08:30:375

萨特的存在主义如何理解?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o^)/~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性自行选择和造就的。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物则不同,它们不能选择和造就自己的本质。物的本质是由人的意志所给予的,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通过意识的作用,使之具有某种意义和价值,也就是使它具有本质,然后才作为某物而出现在世界上。显然某物出现之前,它的本质已先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了。所以物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这样人和物便截然区别开来,从而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人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事实上是一种行动哲学。 3、自由理论 萨特认为自为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东西,包括自身的束缚,它不断否定、创造着自己,发展着自己,正因为人是完全自由地造就他自己,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自由的。同时人的自由亦先于人的本质,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但是萨特所说的自由并不意味着达到目的和是否成功,而只意味着选择的自主。只要可以选择,即是自由,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选择了不选择,也是自由。在萨特看来,人的绝对自由只是说明人被抛入尘世是孤立无依的。因为什么也决定不了他。他就只得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自己。人的一生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计划,不断地自由选择,创造着自己的本质,不断地向着未来的道路自我造就自己。 4、责任与人道主义 萨特分析了人之所以被判定为自由的原因:第一,上帝不存在,没有天赐的戒律可以依据。个人无依无靠,必须自己去探索和选择;第二,没有先验的、普遍的人性,因而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学指示你该如何做,你的意志是绝对自主的,可以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第三,世界是荒诞的,无所谓必然性,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既然如此,那么还有什么能够为个人提供普遍的价值标准呢?没有。人的一切行为准则,一切是非善恶的区分都是由个人自己确定、自由选择的,没有什么客观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但是萨特认为,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动和价值承担全部责任。此外,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纯粹的,而总是处于某种境况之中。通过某个人的选择,他牵连到全人类。这就是说,我们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萨特把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 13 回答者: 艾斯翠薇 - 魔法师
2023-07-12 08:30:511

存在主义的意义和错谬。

  在经典的存在主义哲学中,萨特将之阐述为以下三点。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这是存在主义在形而上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也是存在主义的根基。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从以上三条可以基本上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精要。其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在其随后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充分阐释了存在主义的意义。而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的情况下,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与完善自我。这要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无论是在萨特那个时代,还是在他之后的这个时代。  主要的糟粕在于过度的强调唯心。
2023-07-12 08:31:103

通俗地讲,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这一名词最早由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以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思想流派: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2023-07-12 08:31:161

萨特是哪国人?求他的详细简介.求大神帮助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详细介绍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海军军官,在萨特15个月大的时候在印度死于热病。萨特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迷信数理科学,主张萨特将来也学工程师,这使萨特十分反感,也加强了他从事人文学科的决心。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
2023-07-12 08:31:231

求著名的法国文学家及代表作

恩,艾杜阿、杜夏丹,法国小说家。《月桂树被砍掉了》( 1887 )。 马塞尔·普鲁鲁斯特,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威廉·福克纳,同美国小说家。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 1929 )、《我弥留之际》( 1930 )获得 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 詹姆斯·乔伊斯英国小说家《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1916 )、《尤利西斯》( 1922 )、《芬尼根们的苏醒》( 1939 )。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小说家。《达罗卫夫人》( 1925 )、《副灯塔去》( 1927 )、《浪》( 1931 )。 存在主义:萨特,法国小说家,短篇小说集《墙》( 1939 )、获得 1964 年诺贝尔奖。长篇小说《恶心》( 1938 )、剧本《苍蝇》( 1942 )、《间隔》( 1945 )、《死无葬身之地》( 1946 )、《肮脏的手》( 1948 )、《魔鬼与上帝》( 1951 )、长篇小说《自由之路》( 1945-1949 )、哲学著作《存在虚无》( 194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7 )、自传《词语》( 1955-1964 )。 加缪,法国小说家。长篇小说《鼠疫》( 1947 )中篇小说《局外人》( 1942 )、《随落》( 1956 )、短篇小说集《流放与王国》( 1957 )、散文集《反与正》( 1937 )、《婚礼》( 1939 )、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 1942 )、《反抗者》( 1951 )。 新小说派:娜塔丽·萨洛特:法国小说家。《向性》( 1932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 1947 )、《天象馆》( 1959 )、《金果》( 1963 )、论文集《怀疑的时代》( 1956 )、自传《童年》( 1985 )、米歇尔·布托尔:法国小说家《米兰弄堂》( 1954 )、《时间的运用》( 1956 ,又译成时间表)、《变》( 1957 )、《变》( 1960 )、克洛德、西蒙,法国小说家 1958 年获诺贝文学奖,《草》( 1958 )、《弗兰德公路》( 1981 )、《风》( 1957 )。 罗伯·格里耶,法国小说家。小说《橡皮》( 1953 )、《窥视者》( 1955 )、《嫉妒》( 1957 )、《在迷宫中》( 1959 )、《快照》( 1962 )、《反复》( 2001 )等,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 1961 )、传奇故事《重现的镜子》( 1985 )。 古典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 约翰.班扬 亚历山大.蒲伯 丹尼尔.笛福 乔纳森.斯威夫特 亨利.菲尔丁 塞缪尔.约翰逊 理查德.比.谢立丹 英国新古典主义 屈雷顿 蒲柏(1688~1744)Pope,Alexander 英国诗人 约翰生 《格理弗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 琼森,B.(Ben Jonson 1572?~1637)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l802~1870),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法国人,1803年出生。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将军的家庭,父母早丧,生活贫困。青年时代,他做过公证人事务所的见习,当过奥尔良公爵的抄写员,参加过1830年的七月革命,当过炮兵连的副连长。1848年革命时期,大仲马曾带兵进入巴黎,并编辑报纸。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860年他到意大利去协助加里波第征战。大仲马死于1870年12月5日。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大仲马的复杂的带有冒险色彩的生活经历,为他创作出离奇曲折的故事提供了条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达100多部,都以情节生动紧张取胜。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1844),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基度山伯爵》的故事梗概: 一个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正当他对生活充满着好的追求的时候,由于被嫉妒他的人告密陷害而下狱,在黑暗的牢房里度过了整整十四个年头。他按狱友提供的线索,找到宝库,成为百万富翁。他改名基度山伯爵,靠“万能的金钱”,他随心所欲,对有恩于他的船主摩莱尔报了恩,对陷害过他的仇人马瑟夫伯爵、银行家邓格拉斯和法官维尔福,一一作了惩罚。这就是小说。小说情节紧张生动,富有传奇色彩,很引人入胜,因此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托马斯.格雷希望采纳
2023-07-12 08:31:331

萨特的《恶心》主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叫安东纳·洛根丁,他是一个孤独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他自我意识很强,有点神经质,因为失恋几乎精神崩溃。经历了长途旅行之后,洛根丁终于在海滨城市波维尔市安顿下来。他住在车站附近的旅行推销员的旅馆里,每天所接触的都是些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人。洛根丁有时在街头闲逛,有时在酒吧间与老板娘调情。他心爱的女人安妮离开他已经整整四年了,在他的记忆中,安妮曾经追求过理想的完满时刻,但所得到的却是虚无,一切都化为乌有。洛根丁为了充实空虚的人生去研究历史,并打算写一篇关于18世纪法国贵族德·洛勒旁的冒险史的论文。因此他天天上图书馆去读书,搜集资料。在图书馆时,洛根丁认识了一位自修者,在自修者的劝导下,他根据字母排列顺序逐一阅读各种书籍。到了晚上,洛根丁便坐在铁路员工俱乐部里,反复欣赏同一张唱片《在一些日子里》。洛根丁感到他自己正在一点一滴地丧失自己,陷入一种奇异和混乱不堪的状态之中。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他开始对世界感到恶心。有一天他突然感到有一种腐烂的臭味散发在空气中,在光线中,甚至在人们的态度中。洛根丁曾经到处游逛,后来他终于认识到自己冒险生活的含义:这就是恶心。这种恶心就是存在本身的自我显露。他在恶心的感觉中领悟到存在,存在是一种丑态,难以忍受。终于有一天,洛根丁收到了安妮的来信,这使他抱有一点希望,但他很快就发现,安妮已经变得下流和绝望,她早已放弃以往所追求的那种完满的时刻。洛根丁和安妮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发现了存在的含义:虚无。没有什么可以诉说的,一切都不值一提。这样,洛根丁又重新回到空虚孤独之中。洛根丁决定离开波维尔市。他最后一次光顾了铁路工人俱乐部,最后一次欣赏《在一些日子里》,就在欣赏唱片的最后时刻,他隐约地感觉到了一种渺茫的希望。扩展资料:主要人物:1、洛根丁洛根丁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危机时期的萨特,他把内心的感受,诸如孤独,焦虑,不满通过洛根丁发泄出来。主人公洛根丁便成了第一个萨特式人物。洛根丁是位历史学家,为了完成部历史传记来到波维尔。他上图书馆,泡酒店,结识了图书馆里的自学者,有时和酒店老板娘幽会,终日生活在循规蹈矩的市民中间,混沌、麻木,逐渐地失语。突然间他感到了“恶心”。在他眼中,一切存在之物都失去了日常的形态,甚至自己的肉体也是异己之物如同树根般丑恶。波维尔的生活似乎永远一成不变。生活在封闭、平庸保守的丑恶现实中循环,时间丧失了时间性。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时间的不可逆转,人的一生中每一个时刻都应该是独特而不可复现的。没有变化的时间使人生失去了意义,洛根丁迷失在意义缺失的虚空中,时时遭受“恶心”的袭击。2、洛勒旁失败了的政治冒险家,布城的德·洛勒旁侯爵,矮小的老好人,欺骗聂尔西亚,谋杀保尔一世,洛根丁在布城就是为了他。然而三年以后,当洛根丁的研究走向深入之后,洛勒旁的容貌便像墨迹一样,逐渐淡了下来,他的感受逐断发生逆转,直至质变。洛勒旁欺骗了历史,也欺骗了洛根丁。“一个多么会说谎的小小的自考者”,洛根丁终于作出自己的判断。3、安妮六年前,安妮抛弃了洛根丁,是因为她要追求所谓“独特的境遇"、“完美的时刻” ;六年后,她又抛弃了他,因为她对人生,世界都感到厌恶,她只是“在肉体上还活肴”。安妮始终掌握着对洛根丁的主动权。她和洛勒旁代表着洛根丁一度寻求的生存的理由。
2023-07-12 08:31:433

中外比较好的、比较有深度的哲学类的书籍有哪些??

哲学入门书:国外比较好的有《苏菲的世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国内的比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卫的《哲学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等。 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深入:研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西方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约翰u2022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中国哲学:《周易正义》、《论语集注》、《孟子正义》、《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庄子集释》、《荀子校释》、《韩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释》、《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张子正蒙注》、《二程集》、《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周山全书》等等
2023-07-12 08:32:064

西方著名哲学家有哪些?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主要著作:《方法谈》、《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论灵魂的激情》。斯宾诺莎(1632~1677),法国哲学家,主要著作:《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神学政治论》、《笛卡儿哲学原理》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主要著作:《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形而上学谈话》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视灵者的幻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卢梭(1712~1778),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叔本华(1788~1860),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代表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尼采(1844~1900),著名德国哲学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哲学》、《不合时宜的思考》、《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代表人物。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哲学著作:《论几何学的基础》、《莱布尼茨的哲学》、《数学原则》、《数学原理》、《哲学问题》、《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萨特(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方法论若干问题》。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著作《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等。
2023-07-12 08:32:161

存在主义者希望世界是什么样的?

waster112朋友,你好。对于你在提问中所问到的“存在主义者希望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很抱歉,我个人并不是存在主义者,不过你可以看看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代表作家萨特在哲学方面的代表作《论存在与虚无》,这本书集中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相信它能回答你在这方面的疑惑。以下是相关资料: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 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在萨特看来,胡塞尔“从实事本身出发”的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萨特认为,他所要依据的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象,而是纯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但又避开了胡塞尔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对立,因此是对意识显现的东西。所以这是脱离了“外”和“内”、“存在”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现象:“现象的存在表现自己的本质与存在、、·现象理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显现并不把存在推向康德的本体论的现象。因为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它只是揭示了它自己。”(第14页)从这种现象观点出发,萨特进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区分。他认为只有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的,因为消除“显现”和“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那“显现"就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作为依托和支撑,也无需什么中介。“存在的现象”只有在显现时才存在,而“现象的存在”则是未被揭示的存在,也就是说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东西。“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这表明萨特还是承认有一个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 导言部分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建立在对现象的本体论分析基础上的“反思前的我思”。萨特发挥、深化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的思想,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改造:自我意识是认识性意识成为其对象的认识的必要而又足够的条件。根据胡塞尔“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的重要思想想意识的对象就不是物,“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意味着意识是对“反思对象的意识”的意识,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它比反思的我思更优先,更根本,哲学只有由此出发才站得住脚,它不是物质的产物,而是一个虚空、干净、本来就存在着的意识,它是第一性的,被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支撑着。 “自在的存在”的概念就是由L面对意识的本体论证明引出的:意识是作为一个存在的“被揭示一揭示”而产生的,这个存在的显现被意识揭示,也揭示了意识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意识,而且在意识揭示它之前业已存在。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存在,“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在本书中阐述“自在的存在”的部分篇幅很小,萨特最关注的是“自为的存在”及其与“自在的存在”的关系。从“显现”出发,萨特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存在。他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两种存在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存在都属于一般的存在?这种自身中包含着截然分离的存在领域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唯心主义和实在论都无法揭示那些事实上用来统一那些确实无法沟通的那些领域的关系,能够给这个问题提出别的解决办法吗?现象的存在如何成为超现象的?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萨特写下了《存在与虚无》这本书。 二、虚无的起源 在这一部分中,萨特以他的现象学的意识论去进行本体论的探索。意识在这种探索中发现了否定的基础,这个基础标志着否定特点的所有虚无化的基础。萨特首先对存在进行质疑。对存在的提问提供一个否定回答的可能。问题就变成了架在两个非存在之间的桥梁:对人是知的非存在,对“自在的存在”则是非存在的可能性。因为提问者并不知道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这样的提间说明我们是被虚无包围着,实际上是非存在在制约着我们。当然,在“自在的存在"冲并不包含着否定,但只要和意识发生关系,比如意识对它提出问题,那就确立了一个否定的也就是非存在的基础。而虚无就是提问的最初的条件,为了提问,就必须有否定的可能,能够说“不”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存在永远在我们之中和我们之外出现,就是虚无纠缠着存在。 萨特在对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虚无思想进行考察和批评之后,阐述了自己的有关虚无起源的观点:为了有提问,必须有否定的可能性。为了在世界上有否定,为了能对存在提问题,就应该以某种方式规定虚无。虚无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不存在,它是“被存在”(第52页),它不可能自我虚无化,必须要有一种存在(不可能是自在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一种性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用它的存在承担虚无,并以自己生存不断支撑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到事物中。就是说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应该在其存在中使虚无虚无化。而这种存在也就是它自己的虚无。这种要求通过虚无化(对自身和世界)去追求存在(自在的存在)的存在的脱离,就是人的过程。人就是使虚无出现在世界上的存在。这也说明,人的实在不是要消灭“自在的存在”,而是要改变他与存在的关系。对人的实在而言,把一个对象置于存在之外,就是让自己置于这个存在物的圈子之外,这时,人的实在就逃离了这个存在物,在能及范围之外,他就不能在自身上面活动,而是通过虚无而逃离。这里,就是萨特的自由的最初起点:“人的实在分泌出一种使自己独立出来的虚无,对于这种可能性,笛卡尔继斯多葛派之后,把它称作自由。”(第55页)自由其实就是虚无的虚无化所需的必要条件。 萨特由此发现,意识其实就是对虚无化的意识,意识的永恒样式就是意识。而自由是意识的存在,那意识就是对自由的意识。虚无把意识和动机分离开,意味着虚无把人和他的本质隔开了。人总是把过去(本质)留在后面,意识的活动不断地流动去建立本质,本质不是依据和靠山,而是成为了要求,就是不得不作为的要求。 但是,另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虚无把他和他的本质隔开,所以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他还是变成存在的虚无。这样就引出了“自欺”的问题。“自欺”是意识将否定弓;向内部的结果:“最好是选择并检查一种决定了的立场,它对于人的实在是根本的,同时像意识一样,不是把其否定引向外部,而是把否定转向自身,这种立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自欺。”(第81页)自欺不是自我欺骗,也不是无意识,而是一种意识的统一:最初有一个意愿,然后有一个自欺的谋划,可以用于理解自欺掩盖下的本来面目,并引出对意识的反思前的把握。而这个把握就是自欺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骗者和被骗者是一个人,欺骗和被欺骗是同时发生的,是一个没有二元性的“谎言”。 三、自为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它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它是以对“自在的存在”的内在否定来规定自身的。萨特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自为的存在”的。 l.自为的直接结构 (1)意识是自为的内在结构。 自为的存在就是意识面对自我的在场。意识不能与自身重合,它是存在的减压。意识由于就是自己虚无化的能力,就是它固有的存在方式的原因,但没有任何东西是意识的原因,所以,意识在其存在中既不能被异于自己的东西解释,也不能被自身解释。“自力的存在是自我规定自己存在的,因为它不能与自身重合。”(第117页)由此而来的结论是: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意识于是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内在结构。 (2)“人为性”是自为的外在结构。 萨特借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Faktizitat”这个术语说明自为的存在的外在结构:人是“存在的虚无”,又是变成存在的虚无。自为不断地存在着,不断地显现,在消失之前无限地成为“自在”,也就是说从外部把握这个自为,意识就在“对某物的意识”时,成为对事物的某些“观点”,事物从而就有了规律或必然性,有了规定。意识与事物的关系就使意识成为与事物同类的存在,这种存在就表明了人的外在结构,就是“人为性”。 2.时间性 自在的存在是脱离时间性的,而自为的存在是在时间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萨特对三维(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现象学进行分析,目的是要达到对时间性的整体直观。“过去,就是我作为超越物所是的自在”(第166页)。“现在不存在,现在的瞬间源于自为的一种正在实现的、物化的概念”(第172页),现在不是其所是(过去),又不是它所不是(将来)。而将来,则是现在朝着它超越的可能,它永远在人的前方,等待他去实现。所以这将来的“现在"实质是一种作为将来的虚无,在它过渡到显现出来的“现在”状态时,它的实现就变成了虚无。这就赋予作为整体结构的时间性以应有的意义。萨特又结合静力时间性和时间性动力学分析表明:自为只能以时间的方式才能存在。自为的存在是像“犹太人散居”(diaspra)那样分散在时间性的三维之中而又统一在这个结构中。这也标志着虚无化的原始意义:自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而在永恒的回归中的统一中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任何自为都是按照这三个维度存在的。 3.超越性 萨特对超越性的阐述是要解决人的实在的现象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的原始关系的问题。人的自我虚无化的能力就是能够认识一种欲望、未来的可能性,这就是人的自由、这种凭借“可能"不断地超出自身,而且在虚无中永远不可能得到或停止他的本质的运动就是超越性。而超越运动是自为趋向自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认识来实现的。 自为没有任何方法去确立自在,自在也不能自己向自为显现,因为它本身是不维系任何关系,这个任务就由认识来承担。“认识,就是实现这个词的两个意义:使世界上有存在,同时成为这个存在反映的否定:否定就是实现。我们把在规定了在其存在中的自为时揭示了自在的那个内在的而且有实现着的这种否定称为超越性。”(第242页)而因为我就是对自在的否定,世界性、空间性、量、工具性、时间性来到自在的存在。所以认识自在的只能是有意识的自为。由于自为是异于自在的,它又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自在,这种自为与自在的统一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四、我和他人 1.他人的存在 “我们的身体——其特性即本质上是被他人认识的:我认识的东西就是他人的身体,而我关于我的身体所知道的主要东西来自他人认识它的方式。”(第289页)我的身体就把我推向了他人的存在和我的“为他的存在”。这是研究人与存在关系中不能不注意到的我的存在的新结构。 萨特首先批评了实在论以及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有关他人的思想。实在论把他人看作是实在的物,是思想实体。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没有脱离唯我论,仍然没有脱离人与他人的认识关系Q黑格尔比胡塞尔进步(虽然从生平年代他先于胡塞尔),他的“主奴关系”已经明确“我在我的存在中是依赖于他人的”。但是萨特认为他还是犯了认识论和形式上的乐观主义的错误,没有看到别人的内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海德格尔在萨特看来,虽然提出了“存在”的关系,但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共在”,这还是一种抽象的关系,还是类似于康德的主体的抽象的本体论基础。 而萨特认为他的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出发的。他把他人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视作存在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认识的关系。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这样“意识的多样性”就造成了冲突和纷乱。而他人和我发生关系是通过“注视”,我在他人的“注视”下,我会感到自身的异化,我变成了为他的存在,但我却永远不能化归于他人,反之亦然。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存的。如果拘于他人的注视,过于注重别人的评论,那就会成为别人的受害者,他人就是地狱。这说明改变自己的行为、打碎他人注视的威胁去争取自身的解放是多么重要。 2.身体 身体在萨特那里是紧密相关于“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论出发的。他的出发点是身体和心中的心都不是知识性的,不是理性抽象的功能。我对我的身体永远不能有一种对象的认识,它只有在“为他人”时才能成为对象,成为一个“为他的存在”。存在论的身体三维是:我使我的身体存在,我的身体被他人认识和使用,他人对我表现为我对其而言是对象的主体。这样的身体三维的描述确定了他人与我的基本的原始关系。 3.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萨特以人对他人的“性”态度作为基本模式,具体地阐述了我与他人关系的类型。因为萨特认为性的态度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原始的行为,其中包含着“他人的存在”的原始偶然性和自为的“人为性”的原始偶然性。而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复杂性都是这些原始行为的多样化。 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是:爱情、语言和受虐色情狂。萨特认为爱情是一种意识活动,因为爱情远远不止是纯粹肉体的占有的情欲,所以很难成功和满足,我和他人都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爱情就是冲突。而受虐色情狂这种极端的态度就是要谋划使自己被他人吞并,并且在主观性中消失以便使我摆脱我自己的主观性。这种态度最终归于失败。 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作为这种态度的极端性虐待狂要求的是一种非相互性的关系,要充当一个自由的占有的权利的存在,把他的对象完全当作一种工具,用痛苦来显现这个对象的肉体。这种态度和第一种态度一样是归于失败的。 有关对待他人的具体态度的例证,中心的一点就是要说明自为与自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自为与另一个自为发生关系时,要么就是甘心成为对方的客体,要么就是反过来注视别人的注视,进行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不能真正把两个自为化为一体,既不能完全被对方占有,也不能完全占有对方,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和谐的“共在”,而是“冲突”。 为了使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论更加完善,萨特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某种特殊的经验,是在特殊情况下,在“为他人的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他人的存在先于并建立了与他人的共在。萨特认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经验:在第三者注视下,我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对象一我们",以及在一些个人的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形成的“主体一我们"。这两种经验之间没有任何对称性,前者揭示的是人的实在的存在一维,是对“为他的存在”的原始体验和单纯的多样化。而后者是在社会历史的世界中个体所实现的心理学的体验,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观经历。所以“我们”的经验,尽管是实在的,却无法改变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是“冲突”的结论。人的实在无法摆脱这两难境地:或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意识问的关系的本质不是“共在”,而是“冲突”,这是自为的宿命。 五、拥有、作为和存在 这一部分是《存在与虚无》最重要的部分,萨特认为前面的四部分的长篇论述,其实都是要归结到这一部分的中心问题上来,那就是“人的自由”的问题。由于对自身、他人的体验以及自为本身都是由行动决定的,所以行动的永恒可能性就应被视作自为的本质特征,萨特由此阐发他的自由的理论。 l.存在与作为:自由 行动对于人类现实来讲,就是与世界保持一种基本的关系,就是通过行动超越世界的简单稳定的决定论以在世界的物质性中改造世界。人的实在是一个能实现与世界以及自身的虚无化脱离的存在。这种脱离的永恒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而决定人的存在的就是他自己的虚无化,所以自由和这种虚无化也是一回事。人是自由的,就是因为他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他 自身,而是一个对自我的在场,他总是要超越。人的存在应该归结于行动,而行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自由,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由此,“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并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第548页)。 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是绝对良主的,所以只能在自我选择中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不是康德的“心智特征的选择”,而是现象性的、绝对自由的选择。但是应该指出,萨特在这里论述的自由并非像有的评论所说是任意的,无法无天的,为所欲为的,萨特是要说这些理由和根据是与自由选择的行动一起爆发出来的,就像自由表现为动机、动力和目的的整体一样。“诚然,我的每一个活动,哪怕是最小的活动,都是完全自由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是任意的,甚至也不等于说它是不可预测的。”(第565页)自由通过自由选择的行动显现出来,并不隐藏在任何东西的后面,与存在一起显现。 所以,萨特的自由的本体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的存在不是应该归于作为。存在就是行动,停止行动,就是停止存在。 (2)人对行动的规定本身就是行动,行动的存在就包含着它的自律。 (3)行动是有意向性的,是被意向规定的。 (4)由于意向是对目的的选择,而且世界通过我们的行为被揭示,所以对目的的意向性选择揭示了世界,世界根据选定了的目的被揭示为这样或那样的。 5)行动是与给定物决裂,而人在与给定物决裂时,在非存在照亮给定物的时候使世界有了给定物的存在。 (6)揭示只在虚无化范围内显现的给定物的必然性是内在的否定。自由之所以是自由仅仅是因为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 (7)自由选择是荒谬的。因为自由是对自己存在的选择,但它又不是这个存在的基础。 (8)对自由的谋划是基本的,因为它就是我的存在。 自由实质上就是选择行动的自由。但有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时候选择同样的行动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引出了处境以及处境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处境出发进行自由选择的,选择的自由是绝对永恒的,但选择的自由和得到的自由是不同的,有些东西人们可能永远得不到,但却永远可以自由选择。不能不自由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自由的限制,而不能够不存在则是自由的偶然性。自由和处境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处境,就不会有自由,而如果没有自由,处境就不会被发现。 自由限制的根据——处境——是以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的: (1)我的位置,即指人的住所、人所处的地点等。当自由提出目的时,自由本身使得我们所在的位置对我们的计划显示出是可克服的还是难以克服的阻力,关键在于自由选择的起点。 (2)我的过去,这是指每个人拥有的业已成为既定历史的东西。过去不可补救,过去是通过我的存在得到意义并且来到世界。可以说是在我的自由选择的目的指引下选择了我的过去。 (3)我的周围,这是指我周围的物——工具,包括它们的敌对系数连同它们的工具性。它们是我周围的与我相异之物。它们的显现依靠我的自由选择的计划,由于我的自由选择的计划,它们或赞成或反对我。 (4)我的邻人,我生活在一个受到邻人(他人)纠缠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已经在我选择之前拥有归结到作为参照中心的他人的意义。但他人并不限制我的自由选择。他人的自由对我的自由的限制,说到底只不过是把我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区别开来。 (5)我的死亡,死亡并不是人生的期待。死亡是一切可能的不可能,是对一切选择的否定。死亡是荒谬、偶然的,实际是生的一种方式是对自为的存在的否定和虚无化,但它是从外部来到我们中间的。如果没有他人,我永远不会认识“死”,自为永远不会遇到它。它是作为限制的处境,但自由永远不会碰到这个限制,它把生命改造成为别处的一种命运,“我是个自由的必死之人”(第681页)。 总之,处境不能阻止人自由选择,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人是选择的绝对“作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完全的责任。萨特描述的自由是作为的自由,否则理念的自由就永远是一个词。处境和自由的紧密结合,揭示了“作为”的深刻的意义,赋予自由以伦理意义。可以说,萨特描述的是处境的伦理化。也可以说,整部《存在与虚无》的目的都是为着论述这人在处境中的自由。 2.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在这部分,萨特主要是要考察自由选择行动的目的问题。要规定这个自由的计划为了目的在它与存在之间建立其什么类型的关系。 萨特首先批评了经验心理学的错误,因为它断言个别人是被他的各种欲望定义的。这实际上就逃避了超越。通过经验的观察确立一堆意向而给人下定义的途径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应该避免罗列行为、意向和偏好,而是要辨认它们,而且对它们提出疑问。这就是存在的精神分析的方法。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则是:人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集合。他在他的行为即使是最没有意义和最表面的东西中都完整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一种人的行为不具有揭示性。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目的是辨认、揭示人的经验行为,要了解被揭示的自由选择的行为。这表现了萨特哲学的现象学描述的特点。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出发点是经验,他的支点是人对个人拥有的前本体论的和基本的理解。它不是理智活动,也不同于认识和反思,任何向着一个目的对自我本身的谋划的行动都是可以理解的。 存在精神分析法还是比较的方法。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以自己的方式象征着需要揭示的选择,同时这些行动又在机遇和历史的偶然性的特点下掩盖着选择。通过精神分析法对这些行动的比较,使每个行动独有的揭示迸发出来。 这种精神分析法实际上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逆溯”的经验分析的方法。但又与弗氏的精神分析法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一点是萨特坚决地否认潜意识的存在,认为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意识到并不等于被认识。而且性欲在萨特看来并不是原始的谋划。 欲望是可以还原的,欲望就是要“拥有”,欲望的“作为”就还原为“拥有”的手段。 所以,萨特的人是意识,是一个直观的中心,这个中心引起了自发的选择,这个选择向着一个意义超越。本体论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明晰人的实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本体论就使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得以解释根据选择而行的人的行动,又使得一种主动自发的选择与一个真实选择之间的相通成为可理解的。人为了自我认识,就必须自我造就,而为了自我造就,就必须自我认识,每一种认识都意味着行动。只有用存在精神分析法追溯到用这种方式进行的选择中才可真正理解人。而人只有在承担了这个选择的全部责任时才能赋予他的行动以意义。 3.对自由的道德描述 在《存在与虚无》的结论部分,萨特进一步明确了他的基本哲学立场。在本书第四部分萨特已经把他的本体论定义为“对于被看作整体的存在着的诸多存在结构的解释”(382页),本体论就是对在世存在整体的各种结构的描述。本体论不能亲自表述出一种道德律条,所以他最终是要描述面对处境中的人的实在要负起责任的伦理意义。 在本体论的层面上泊在与自为的关系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自为通过内在关系与自在发生关系且努力要去构成理想的整体。如果没有自在就不会有具体的自为。而人就是不断企图要成为作为这个整体的“上帝”的存在,就是“自为的自在的存在”,就是说人的实在和他要成为的自因的存在之间没有共同的尺度,每个人要成为的上帝不同,每个自为的虚无化过程也就不同,统一的人类价值是没有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主体,就是各种价值赖以生存的那个存在。所以,存在精神分析法就是要揭示:人就是要追求成为自在与自为综合为一体的存在。人的过程就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和超越,就是自为向自在的整体化过程。 萨特最后指出,真正要解决有关自由的各种问题,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萨特预告他将要专门写一部这样的著作,但他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在此已预期的著作。
2023-07-12 08:3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