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投在线
-
自闭症的典型演员.
古天乐.
深呼吸..........
写文章.
当我看完了95神雕,发现古天乐演得真差劲!我也不能以杨过去要求他,他演的即使不是杨过也是失败!之前有一个95迷说,古天乐演的杨过虽然不符合原著,可是很好,她就喜欢.我只能说,你喜欢未必就是好的.既然他也承认古天乐演的不符合原著,那我也不必以原著为标准了.
首先说说表演方面,谁都知道,表演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尤其是体现出人物的人际关系.对于古天乐,我认为他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不合群,他的表演与周围的演员脱节比较严重.尤其是与李若彤的表演更是缺乏默契,总给我的感觉是演得很不自然.
主要表现在:
古天乐两眼无神,目光比较呆滞,说话精神不集中. 如果周围只有他一个人还好,最多是自言自语,可是周围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时候,古天乐的表演就会出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那双眼睛,总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怯场、没自信、而且说话时候总是喜欢摇头晃脑.尤其是跟李若彤搭戏时候,古天乐摇头晃脑就越发频繁.而且他的眼睛很明显是在回避对方的目光,当他说话时候,头总是会喜欢性地转过来“面向观众”,目光黯淡,像是在念台词.
我当初以为,这是古天乐的一个行为习惯在电视剧里面延伸,只能说是他的表演方式,最多是一个不好的表演习惯而已.后来看了CCTV的一个节目,才知道,这个是自闭症的一个表现.自闭症的人会害怕目光和身体的接触,与人交流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回避对方的目光.所以,古天乐在演杨过时候的一系列让我不满意的表现也就得到解释.
为了表示我发言有根据性,所以我在土豆网找来一些视频片段来给大家看:
视频一:
杨过指点完颜萍报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5nbDcP5PZA/
大家可以看到,古天乐出现时候,当完颜萍看着他的时候,他头迅速转上一边,不看完颜萍.而且说话时候目光总是避开完颜萍,甚至说话时候还背对完颜萍.
视频二:
绝情谷剑房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jIfiZ1VPXw/
小龙女问杨过,你怎么知道门口有机关呢?古天乐演的杨过说话时候头转过去,避开李若彤演的小龙女的目光.当李若彤演的小龙女问他胜算如何时候,杨过说话时候,头轻轻一晃,目光又从李若彤身上转移.觉得这一对真是很奇怪,小龙女说话时候不开杨过,杨过说话时候也不看小龙女的.真是完全糟蹋了难得的二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视频三:
与天竺僧对话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PTgdIIbyZw/
大家留意看古天乐说话时候眼神,谁也不看,总是回避周围人的目光.
视频四:
初见一灯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HDxyoK-CEU/
“在下的确身中剧毒” “在下所中的乃是情花剧毒.”“在下区区一条贱命”“其实晚辈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裘千尺这个人行事怪僻”“凡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大家请留意上面这几句话,在跟一灯叙话,古天乐演的杨过说这几句话时候,头都要转过来“面向观众”的.
视频五:
洞房花烛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r1dnP3qPnw/
大家可以发现,古天乐演的杨过目光可以停留在李若彤身上的一个前提就是,李若彤演的小龙女的目光不在他身上.也就是说,两个人的目光绝对不可以对望,担心会“来电”,受不了.所以本来是好好看着小龙女的,看了不到两秒,说“我们练的玉女心经顺行乃....”头又转过来“面向观众”了.
视频六:
杀霍都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3jdEEmlbJ8/
95的把彭长老换成了霍都了,这个不做讨论.看了这里,也不知道是李若彤为了迁就古天乐能看她一眼而把头转过去,不看她,还是古天乐为了迁就李若彤而把目光转过去.总之,觉得95这一对,当杨过看着小龙女时候,小龙女经常是不看杨过的,当小龙女看着杨过时候,杨过是经常不看小龙女的.总之,说话时候是不看着对方的,也不奇怪,因为说话时候对方看着自己,不好说话,所以就把头转过来才能说话.
视频七:
16年谷底重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oMfh_YjeJo/
按理说,杨过小龙女两人有十六年不见面了,这次难得重逢,应该会盯着对方怎么看也看不够的.大家可以看到,李若彤演的小龙女说话时候是不看杨过的,是为了迁就古天乐的杨过可以看她说话,而不用逃避她的目光.而古天乐始终是摆脱不了说话时候总是害怕看着对方的毛病.“由此可见,一个人还是情深好”头要转过去不看小龙女才能说得出来.总之,古天乐说了几次话,头就转了几次.
看了古天乐的表演,我才明白,难道TVB拍电视剧真的是“面向观众”的?好好的谈话,一说话就面向观众,是什么意思呢?这只不过是古天乐演的杨过比较明显的毛病而已.演员会不会演戏关键是看他一双眼睛,是否有神,是否有感情,是否会用眼睛说话.很明显,1995年的古天乐不能算是一个专业的演员,他甚至还不习惯别人的目光看着他.他演的杨过,我总是感觉到他的眼睛看人的时候是没有焦点,即使是与那人面对面,总是感觉他不会看着对方的眼睛,一直回避对方的目光.而且与李若彤搭戏,我总是感觉到两人很有距离,怎么也不像是一对亲密的情侣,更别说是爱得深情如胶似漆的杨过与小龙女了.
有自闭症的人跟周围的人分享快乐是比较困难的.古天乐演的杨过总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忧郁不乐的人,满腹心事的模样.即使杨过本应该与小龙女一起很快活开心,在古天乐脸上始终是那个表情,缺乏快乐的模样.就算有,也只是皮笑肉不笑,强作欢颜.在他身上,杨过成了一个不会笑,没有快乐的忧郁小白脸.也不知道没有快乐,活下去有什么意义?找到小龙女后没有快乐又有什么意义?看了古天乐演的杨过,这些问题我一直萦绕在脑海里面.
我也查过古天乐出道之前的资料,发现他曾经因为抢劫罪而入狱22个月,可能因为这段经历,使得他与重新融入社会时候总与别人有隔阂,有距离.古天乐与翁虹合作演《乾隆大帝》时候,有场戏她要向古天乐发嗲,她拉住他的衣服说:“皇上,皇上.”古天乐却突然摔开她的手.之后翁虹忍不住问他:“古先生,我究竟有什么地方得罪你?如果有,希望你能和我讲清楚,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影响工作.”但他竟然回答:“你有James就行,现在不用我啦.” 从这里可以看出,有自闭症的人在与人交往方面是存在困难的,他们是比较自我,不能明白别人的感受.与古天乐合作过的女演员张玉珊、林雅诗、李珊珊、傅明宪、张可颐及蔡少芬等等,都觉得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有自闭症的人是不擅长语言交流的,所以,古天乐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一度因为这个而跟媒体记者翻脸.
古天乐的杨过给我的感受是,一个古惑仔的形象,而且还带有点自闭症.他演的杨过是可以回避别人的眼光.我脑里面想起当古惑仔不想回避别人目光时候,而想别人眼光回避他.他会骂道:“看什么看?再看我把你的眼睛挖出来!”所以,当古天乐演杨过时候,我也感受到李若彤的可怜,她也似乎不敢看古天乐,从荧屏上可以了解在幕后古天乐肯定是欺负李若彤,就像他当初欺负翁虹一样.所以,李若彤演小龙女时候感觉都不敢看古天乐一眼了,被大家称为“最冷漠的小龙女”.
现在,当我看到一对毫无情感交流,有距离间隔的杨过与小龙女时候,就恍然大悟,原来是古天乐有自闭症在作怪.内地人在看95神雕之前,很多人都没看过《神雕侠侣》小说,更多的人不了解杨过.所以,他们对于古天乐所扮演的杨过形象也就很容易接受了,先入为主了,以至后来看小说时候,就懒得想象,直接把古天乐的形象代入.
十几年过去了,影视对于金庸小说起到宣传推广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误解.对于杨过的误解犹为严重.古天乐演的杨过让很多人喜欢
可是又让很多人误解了杨过,使得杨过变成了肤浅单调的古天乐.所以,我觉得,古天乐不是在演杨过,反倒是杨过给他进行明星包装了.
- clc1
-
在自闭症没有完全得到控制前最好不要做演员,不是损害他自己,而是会对社会群体造成伤害,特别是对敏感性超强的孩子们,在业的建议转业.
业余的演几次没关系,如果让有自闭症人群组成演出团,想让他们在演出中自动解开自闭锁,好象不太可能,好象是在加剧他们的紧张程度,等于是锁定了并且封存,在封存的基础上再展开活动,只是掩盖.
自闭症就象是干饭粒子,应该象烧泡饭那样,通过水把干饭粒子彻底泡开,
解开自闭锁的关键是要找到起因,一般孩子的父母应该是清楚的,可能就是在孩子2-3岁左右受到突然或强力的惊吓造成的自我保护状态,(这些干扰可能是来自周围环境或父母,强声,强光,父母潜意识苦闷,或疲劳时的心理反应,不当发火骂人等...
乱吃药不利康复,要吃也只能吃些中药进行调理,在治疗期间家长不要有焦急,忧虑等不良心情出现,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只要及时请有特别经验的中医师治疗很快就能康复.
水应该是=游戏与安静疗法,安静不是静卧,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健身运动.:)
突然想到的:关于自我保护状态说明,进入人体保护状态后自动切断了电源的保险丝,保险丝不接上乱吃药后果严重,(人体内肯定有人体保险丝).
很有趣吧人怎么变成机器人了^^
- ardim
-
真正的自闭症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怎么演戏?他们基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
一个有点自闭的人和一个自闭症患者是不同的
- 陶小凡
-
自闭症和忧郁症不同但相似,有自闭症的人一般当不了演员,可能性太小太小。
自闭症,表现为自己我封闭不与人沟通,自己的思维有局限性,这样的人当演员不会容入角色所以很难拍出好片子。
表演最高的境界就是做自己,但自闭症的人往往太在乎自己根本不会做另一个人,所以太难..........
克服方法,一个人独处思考问题,多出去走走,可以不急于与人沟通,这样渐渐的建立正确的自信,加以辅导是可以很快康复的。
正度的就要去专业的地方用药物治疗了
- 大鱼炖火锅
-
其实不知道你究竟要问什么或者要得到怎样的答案.
要是真的确诊的自闭症,他就是完全的封闭自己,不说话!,不与人沟通!不接触外界,就自己一个人内心对话,这才叫自闭症.那你要他做什么演员呢,做什么表演呢?而有的人,是内向,内敛,尊重自己内心,不随便与人交流思想,但他不是自闭.至少导演说你来演这个角色,他会说:好.他一个人体验角色很久,思索很久,他可以进入另一人的实质,把他表演出来.这不是自闭症. 个人意见
- 一自萧关起战尘
-
首先想说的是一定要清楚概念,自闭倾向与自闭症不同,在正常人群里有很多都有自闭倾向,这与天生的性格有关系,也有些与遭遇挫折有关,这类需要后天的锻炼和心理调节,而真正意义上的自闭症则是一种病症,需要医生或系统的心理引导和药物的治疗.
自闭症顾名思义,是一种抗拒与外界联系的心理疾病,包括很多种方式,比说与外界说话,比如说与外界接触,即使与人交流的时候也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不喜欢和别人有身体接触等,严重者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敢出,不喜欢见阳光,除了自己,不想与外界一切接触,怕见人,究竟怕什么,有些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其实自闭症是一种典型的自卑倾向造成的,有些自闭病人开始只是受了一些打击,没有信心,很自卑,久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心理会产生一种厌世的情绪,抵触与外界接触的情绪,那么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找找原因,楼主说自闭症做演员要克服什么障碍.显而易见,当然就是不想上台了,感觉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放不开,就算你业务能力可以,感觉自己也是很放不开,比如说大陆流行音乐的歌手朴树,他就曾患有自闭症,而且很严重,曾有几次上台之前在门后哭的很惨,这是就别人理解不了的压力,其实楼主如果注意看的话,不难看出他在台上的表现,虽然他是那种民谣风格的歌手,但上台的感觉还是很拘谨,放不开,现在久了,竟然形成了一种朴树风格了,还有香港明星吴镇宇,他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的表现也是很自闭的,放不开,神经质,精神总是处在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下,总是反复强调一句话,说些只有自己才懂的话,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这都是自闭症的体现,虽然他演的就是那种角色,但他把他的角色诠释的有点太拘谨,太过于紧张了(演员是有自我发挥空间的),生活里面他也承认自己是这样的,还有郑秀文,大陆的许巍,李玲玉都曾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还有国外的米开郎琪罗、牛顿、爱因斯坦、凡高等都有自闭症的倾向如果想克服这些障碍还是个惯性问题,就好比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觉得自己一个人舒服了,习惯了,想治疗自闭症主要就是心理调适治疗心理障碍自闭症通常十分有效,比如说和要好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多接触外界,多和人打交道,多运动,保持好的心态,多晒太阳,多听欢快一些的音乐,最好能养只宠物,比如说狗狗,专家认为动物和运动对治疗自闭症有很大的效果,祝健康快乐~!
- volcanoVol
-
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不开口说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较弱等等,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据专家的解释,这种病病因不明,无从知晓,它既不是先天的,也和后天的教育无关,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应该说这是一个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过去也有,但相对现在而言较少。仅有万分之五的发病率。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三方面:
(一)社交发展方面:
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
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
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
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二)沟通方面:
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
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
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三)行为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 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
兴趣狭窄,会极度专著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 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
此外,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有可能有下列相关的特征:
(一)感知模式:
对某些声音,颜色,食物或光线会产生焦躁不安或强烈的反应;
对冷,热,痛楚的反应很弱,所以对危险行为缺乏警觉及适当的反应;
会不断转动身体或用异常的方法探索物件,把自己沉迷在某种感官刺激中。
(二)发展方面:
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智力发展正常,百分之七十智能发展迟缓或者智商会在七十或以下;
在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平均,而且发展过程和一般儿童有差别。
(三)情绪及行为方面:
由于沟通上有困难,加上未能适应转变,所以比较容易受情绪或环境因素刺激,表现冲动或有伤害性的行为。
(四)生活习惯:
会抗拒某种味道,颜色或未曾吃过的食物,因而形成严重的偏食行为;
会有难以入睡的情况。
(五)强项和兴趣:
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记忆力;
在个人兴趣和技能方面可能有特别超卓的表现。
(六)社交方面:
甚少与别人有目光接触,也不会注意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更难从别人的言语,行为推断别人的想法,意愿和意图或理解别人的感受。
有时候会有不恰当的情感表现和社交行为,例如在别人不开心时大笑,在某些场合说些不恰当的话,或未能与人分享快乐。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自闭症的类型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自闭症的详细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的治疗
一般说来,孤独症患儿的预后好坏与发现疾病苗头早晚、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言语发育情况、认知功能、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是否用药、是否训练等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第一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性游戏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独症患儿没有独立交往的能力,不会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这种障碍随着年龄增大显得更为突出。伴有严重智力低下者,无任何言语功能、无法克制和难以治疗的尖叫、自伤等行为持续存在,直接威胁着生存,给教育和干预带来障碍,作为家长,是很容易辨认出孩子的这些异常的。
一部分患儿到青春期以后症状可有改善,古怪刻板的行为减少,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或多或少地提高。但仍表现为与人交往困难,独来独往,回避他人;在不涉及社交能力时,也能干好某些简单、机械的事情。
早期或在确诊为孤独症之前已有较好的语言或言语功能者预后较好。尽管疾病本身使他们发展语言的潜能受到限制,但他毕竟是具有这种潜能或基础,使用药物效果比较好。
观察到高功能水平孤独症预后较低功能水平为好,报道16名6岁以下,IQ大于65的孤独症患儿,有半数可完成大学学业,能独立生活。即使是高功能水平孤独症儿童,其业余活动面或活动内容也是有限制的,不会做建设性的决策或提建设性意见。
伴有其它疾病者如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肝肾损害、结节性硬化等预后较差,伴有听力受损、特殊生活技能问题者预后较差。
为何单纯训练对自闭症效果不明显
目前国内外许多人认为,治疗自闭症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训练。把它归结到教育问题。 单纯由教育界人士来对自闭症进行行为训练,以期望能达到正常人的行为标准,回归社会。虽然有大批的社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其中,但效果往往是很令人失望的。其中关键原因是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自闭症。更为荒谬的是提出了:“连小猫小狗都能训练,人为何不能训练?”的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对病儿进行大体力的强化训练。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许多负作用。有一句中国成语最恰当形容了此种做法,那就是“拔苗助长”。
- tt白
-
需要克服自我。
- Mugen-Hive
-
自闭症的治疗
自闭症的神经心理机转、身体病因、病理解剖病因、或遗传上的病因都尚未突破,而在治疗方面也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已知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的症状,将几类常被提到的疗法简介于下。
1. 药物治疗
关于自闭症的药物治疗,可分根本治疗、症状治疗和相关精神疾病的治疗来介绍。自闭症的根本治疗尚未出现,目前尚没有任何药物或任何方法可以根治自闭症。虽然没有根治的药方,但适当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的部分症状。
在试验过的许多药物中,传统抗精神病剂是研究最多的。这一类药物都有遮阻多巴胺受体而降低多巴胺作用的效用,对于精神病病人的妄想、幻觉、亢奋症状有显著的疗效。由于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怪异,外人难以理解,所以试以抗精神病剂治疗,结果发现虽不能改变自闭的现象,但能降低病人的过动、躁动不安、退缩、肢体的常同怪异行为、抽搐和攻击行为。这一类的药物种类很多,较常使用的是haloperidol,而在日本最常使用的是pimozide,也有研究结果显示pimozide略优于haloperidol,但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电图变化的副作用,因此较常使用haloperidal。然而不论使用何种抗精神病剂,长期使用于儿童,极易出现神经副作用。
有数种非典型抗精神病剂上市,它们兼具遮阻多巴胺受体及血清素(serotonin)受体的作用,它们和传统抗精神病剂比较,明显的减少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却有相同的治疗作用,因而逐渐取代传统抗精神病剂的地位。台湾目前较常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剂有risperidone、olanzapine和clozaril,这些药物最大的缺点是会使人发胖,尤其clozaril最为明显,此外,这些药物单价是传统抗精神病剂的数倍至数十倍,因此其使用受到健保局严格的管制。
第二类试用于自闭症患者的药物是三环抗郁剂又兼具抗强迫症的clomipramine。由于自闭症的同一性(固执性)行为和强迫症的现象相似,而引发试验的动机。研究发现青少年和成人自闭症患者约一半的症状获得改善,尤其是减少攻击行为、躁动不安和同一性反复的行为。然而研究亦发现clomipremine较大剂量时有影响心脏传导的副作用,而且它对婴幼儿和儿童的疗效不如青少年和成人。
近年来,数种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抗郁剂也像clomipramine有选择性遮阻血清素受体的作用,因此也试验于自闭症,发现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和减少同一性反复行为。有的研究也发现能减少自伤行为和促进学习,但也有研究报告常因引发过动、激动、攻击行为而停药。目前在台湾上市的fluvoxamine、fluoxetine、sertraline、paroxetine和citalopram都属于这一大类,它们在文献报告的多寡就是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
第三类药物是鸦片拮抗剂,它是可以遮阻吗啡受体的药。这是因为自闭症患者退缩不理人的症状和鸦片成瘾者症状类似,以及自闭症患者对痛觉很不敏感,使人怀疑有不正常的脑啡作用,而试用的。刚开始的个案报告呈现正面效果,但后来个案较多的有对照组的研究则证实能减少过动和自我伤害的行为,而对不理人的行为并无疗效。
这些年来有二种药曾引起病人家属和治疗人员很大的兴趣,但最后都证明没有效,这就是fenfluramine和secretin(肠促胰激素)。由于30~40%自闭症患者血清素偏高,导致前者在八十年代被寄以厚望,早期报告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并提高智商,大规模九个医学中心的联合研究也报告有效,但后来被批评研究法不当,而后来的双盲试验则证明对自闭症无效,fluramine更因可造成心脏瓣膜的疾病已于1997年下市。Secretin则是1998年之后的新宠。它是用来诊断婴幼儿某些肠胃疾病的试剂,1998年首先报告有自闭症幼儿接受该诊断试剂后,语言和社会互动都有明显的进步。由于媒体及网络传播,它迅速引起家属强烈的兴趣,燃起根治自闭症的希望,但希望随即幻灭,1999年的二篇研究报告已确定secretin对自闭症无明显疗效。
自闭症患者的怪异行为很多,大体上都可将它归纳于「同一性」这个特征,包括抗拒环境的变化、固守衣食住行的常规、对某些事物的偏好、对某些感觉刺激特别偏好或敏感、或反复的动作等行为。少部份(尤其是高功能的)患者到青少年发展成强迫思考和强迫行为,而和强迫性精神官能症相似。有时极强的偏好和强迫思考,病人又不能清楚的描述这些经验,会使没有经验的医师将之误为妄想症状,而当作精神分裂症来治疗。一般而言,这些怪异行为次数太频繁或反应太强烈而干扰学习或日常生活时可以考虑以clomipramine或其它血清素拮抗剂fluvoxamine、fluoxetine等治疗,若无效或出现攻击性行为、自伤行为时、可考虑使用halopeidal或非典型抗精神病剂治疗。
大家十分关心的“语言”症状,目前仍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有少数病人在癫痫发作后语言显著退化,而且在脑波检查时在语言中枢有癫痫波出现,这时若以抗癫痫剂(最常用的是癫通,学名carbamazepine)治疗,常能加倍语言训练的效果。若没有癫痫症状但脑电图有癫痫波的病人,一般不给抗癫痫剂治疗,但若语言训练进展十分有限,加上情绪和睡眠问题时,可试用抗癫痫剂,以语言进展和脑电图追踪检查来判断要用药多久,一般约一至二年。当然,任何病人若有癫痫发作,不论功能高或低,都要使用抗癫痫剂治疗。近年有人报告一种抗癫痫的新药lamotrigene可减少自闭症和亚斯柏格症的症状,但还缺乏双盲试验的实证的资料。
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是类似的,前者以别人为对象,后者以自己为对象。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最常于挫折的情绪下出现,尤其是固执的同一性行为受到干扰无法完成时,常因排除阻碍其完成同一性行为,而让不了解的人以为他莫名其妙的攻击人,或因不会表达或表达的别人不了解,使其感到挫折而愤怒,却又不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挫折和愤怒,因而以不适当的攻击行为或自伤行为表达出来。一般而言,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以行为矫治为优先考虑,若病情严重时,才会考虑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方面,攻击行为以haloperidol为优先考虑,其次为其它抗精神病剂、血清素拮抗剂、锂盐、propranolol和癫通等药物。治疗严重的自伤行为时,因鸦片拮抗剂naltrexone列入麻醉药品管制,故仍以haloperidol、血清素拮抗剂等非管制药品为优先。
抽搐(tics)与土瑞症(Gilles de la Tourettedisorder)的不自主抽搐症状和自闭症的常同性行为有不少类似的地方,自闭症并发土瑞症的虽不多见,但有抽搐的则不少。其治疗较常用haloperidol、非典型抗精神病剂、血清素拮抗剂及clonidine,疗效不错。
焦虑症和忧郁症也可发生在自闭症患者的身上,在青春期之后并不少见,可分别以抗焦虑剂或抗忧郁剂治疗。躁郁症,以锂盐或癫通的预防效果达70%以上。自闭症患者并发精神分裂症的很少见,可以非典型抗精神病剂、halopenidal等治疗。
以上简介药物对自闭症症状及并发症的治疗,显示部份自闭症症状可以药物改善之。大部份情况下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质,分析要处理的问题的功能及事件的前因后果加以适当的处理才是最主要的;只用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有限,若以药物辅助行为矫治,常能得到较长久的结果。
2.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自闭症矫治最重要的,因为自闭症尚无任何有效的根治方法,所以只能勤以补拙,应用学习原理和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尽量协助他们把能力发挥出来,并减少行为问题。这些方面相关的原理原则将在辅导的部分加以说明。
3. 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简称感统训练)在台湾被不少人认为是万灵丹,举凡过动症、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智能不足、自闭症、甚至惧学症、情绪障碍等,都被定位成感统失调造成的,都可以用感统训练来治疗。在笔者的门诊病人七成以上都接受感统训练,而美国自闭症的病人,根据芮慕兰的估计,约有四分之一接受感统训练,那么到底感觉统合能治愈自闭症吗?
说来令人难以相信,在英美主要的最新版儿童精神医学教科书上,根本没提到感统训练或感统失调和自闭症的关系,主要的儿童心理学术期刊也少见相关的研究报告。在1994年分别在「学习障碍期刊」和「自我伤害文献摘要与评论」中有感统训练的综论文章,前者评论「感觉统合治疗法在学习障碍儿童的应用」,详细评论1982到1992年的七篇研究,后者评论「感觉统合治疗对自我伤害行为的疗效」。这两篇评论的结论是一致的,前者说:「现有的研究足够确认感觉统合治疗对学习障碍和其它障碍是无效的,不论是作为主要或补助的治疗方式」,而后者说:「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不足以支持感觉统合治疗对自我伤害治疗之实用性。」这个结论和1985年美国小儿科学研究院残障儿童委员会的结论是一致的。
虽然科学尚不能证明感觉统合治疗之有效性,但有些报告却坚持其效果,有一位走出自闭症的邓普葛兰定博士,就在书上详述“深部压感(deeppressure)”可以有效的使她舒畅,而且由赶牛机所得的灵感自行设计机器,每当情绪不安就进去压一压,效果极佳。这些个别的个案经验,还有待整合,形成可检验的假说,进一部测试假说,才能确定其治疗学上的地位。
4. 听觉统合训练
听觉训练是一位耳鼻科医师布拉德发明的,宣称可以促学习和行为正常的训练,为了避免与听障者的听力训练(英文都是auditorytraining)混淆,Rimland主张将听觉训练改称「听觉统合训练」(auditory integrationtraining),以下简称「听统训练」,就像感觉统合训练一样。布拉德治疗过的八千个病人中,有48个是自闭症患者,其中只有「雨中起舞」一书的乔琪完全从自闭症中脱茧而出,其它的人虽多少有些改善,但无人痊愈。芮慕兰等人自己的研究采个案对照法,每个接受听统训练的人有一个自闭症患者为对照组。听统训练组患者听到的是将病童敏感的声频加以修饰过的音乐,而对照组患者则是听到未经修饰过的音乐。他们的分析结果发现听统训练组在训练之后并未减少其听觉敏感反应,及虽然听觉敏感没有改变,但是训练组在训练前后之行为分数改变比对照组明显,也就是训练组的进步比较大。后续的研究大都不能证明听统训练对自闭症的疗效,而既然听统训练不能改变听觉过敏,却能改变病人的行为,因此听统训练的理论基础就被推翻了。
5. 其它治疗
运动治疗是日本武藏学校所采用的生活治疗的一部份,在学校每天例行活动中,自闭症学生早上下午各有跑步时间、固定作息,及师生密切互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颇能照顾自己。不论是感觉统合或运动治疗,他们有相同的成份:让孩子规则的有事情可以做,有事情可以做,孩子的情绪就会稳定;有事情可以做,孩子就有学习的机会,就有机会进步,就可能减少不良行为,这是可以用行为矫治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
高量的维他命治疗也是行之有年的疗法之一,所谓「高量」是用到平常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譬如每天使用90~1200单位(一般只要2~4单位)维他命B6,可能对部分自闭症儿童能改善症状,但到目前只有短期使用报告,尚缺乏长期试验资料。另一种维他命叶酸,由于和X染色体脆弱症有关,也被试用于并有X染色体脆弱症的自闭症患者,但不能证明有效。
各种饮食治疗是十分常见的,有人主张每天要喝青菜果汁,也有人认为要减少碳水化合物或减少糖果、人工甘味、人工色素等。临床观察约3~5%自闭症患者在饮食改变后,过动行为会减少。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吃了某种食物,变得较躁动,不吃后又好些,再吃又躁动,不吃后又好些,如此可以知道该食物对他的影响,以后就不要给他吃了。如果想试某种食物会不会对自闭症有不良反应,可以试着一次减一种食物,若行为没有改善,就知道该食物是没有关系的,而不必长期减少食物的种类。
针灸治疗有许多人尝试过,可惜缺乏有系统有对照组的研究报告,十分期待有这样的研究报告来评估这项可能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
- meira
-
我认为,有自闭症的演员应该不会很直观地影响他的演艺工作,只是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压力。
- 苏州马小云
-
还是别做演员了浪费别人的时间
- 血莲丿红尘
-
纯粹路过,楼顶那位很强啊.
不过我不喜欢.
- 奇石珠宝真君
-
找人聊天咯
- 可可科科
-
我也自闭
555555555555555555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