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大学生读这几本书会发现读书的意义

2023-07-13 01:36:06
TAG: 大学
共1条回复
真颛

董宇辉推荐读书的正确顺序

读书顺序

第一步:经典小说

把茅盾文学奖系列、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书籍通读。目的在于培养共情能力,感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此时才适合去读其他书籍。

第二步:历史传记

开始读历史类书籍,可以是历史书、趣味性科普、传记等。人需要放到历史里去看,历史还得结合人去看,此时你会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人物。

第三步:哲学

当无法体会到这些思想的时候,先看哲学类书籍会变得沉重和痛苦,看多了会更迷茫。

需要小说和历史传记这些感性和理性的情感基础和人文情怀,再去阅读哲学类书籍。

第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有了前面这些强大的知识体系,再读自然科学和社会学,才能够去解决人类未来更大的问题。比如粮食问题、气候问题、疾病问题、贫富差异问题、战争问题等。

茅盾丈学奖系列

首届获奖篇目

1977-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芙蓉镇》古华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第二届获奖篇目

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订版)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获奖篇目

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

《金瓯缺》徐兴业

1989-1994

《战争和人》王火

《白鹿原》(修订版)陈忠实

《白门柳》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获奖篇目

1995-1998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第六届届获奖篇目

1999-2002

《张居正》熊召正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第七届获奖篇目

2003-2006

《秦腔》蒋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湖光山色》周大新

《暗算》麦家

第八届获奖篇目

2007-2010

《你在高原》张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第九届获奖篇目

2011-2014

《江南三部曲》格非

《江边风景》王蒙

《生命册》李佩甫

《繁花》金宇澄

《黄雀记》苏童

第十届获奖篇目2015-2018

《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

《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

《应物兄》李洱

小说必看书单

《活着》《一句顶一万句》

《人生海海》《平凡的世界》

《面纱》《人世间》

《追风筝的人》《在路上》

《白鹿原》《老人与海》

《百年孤独》《生死疲劳》

《瓦尔登湖》《额尔古纳河右岸》

历史必看书单

《疑案里的中国史》《中国近代史》

《长安客》《流血的仕途》

《东京梦华录》《人类群星闪耀时》

《跨山海》

《牛津通识读本·历史》

《中国通史》

《上下五千年》《长安的荔枝》

《明朝那些事几》《汉语四手年》

《万历十五年》《典籍里的中国》

《自话中国史》《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历史》

哲学类书单

《哲学的历程》《精神哲学哲学全书》

《理想国》《同情感与他者》

《沉思录》《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申辩》

《纯粹理性批判》《存在与虚无》

《中国哲学史》《逻辑与哲学》

社会学类书单

《乌合之众》《社会学》

《人性心理学》《经济与社会》

《乡士中国》《西方社会学理论》

《消费社会》

《组织社会学十讲》

《第三条道路》

《发现社会》《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社会学百科》《厌女》

《女性主义》

相关推荐

简述《芙蓉镇》的创作特色。

【答案】:古华的中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切的反思,对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深刻描绘的作品。它是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又是一曲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1)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这是《芙蓉镇》的一大特点,作品以卖米豆腐的胡玉音为主人公,串起与之相关的各种人物。作者就立足于这个小镇,描绘的是小镇上的人生聚散,再现的是大世道的升降沉浮,从小社会的变幻,来透视大社会、大时代的变幻。(2)寓政治风云于民俗民情图画,是《芙蓉镇》的又一特点。在小说里,作者截取了六七十年代中最具代表性的横断面,包括“反右”、大跃进、“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和粉碎“四人帮”后的新时期,作者展示各个时期的生活时,把严酷的斗争现实,融于清新动人的风俗民情的图画中。(3)在作品中,作者大量采用了经过加工、提炼的湖南山区的方言,叙述方式和文字表达也都相对朴素,具有传统特点,也富于地方色彩。小说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从头道来,脉络清晰、生动自然。介绍人物与发展故事同步进行,使纵的历史和横的人物生活经纬分明地编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艺术结构。
2023-07-12 13:44:271

《芙蓉镇》:真实且朴素的历史(一)

《芙蓉镇》是中国作家古华的长篇小说作品,是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 小说以湖南与两广交界处的小镇的人物发展为主线,以中国的近代革命发展状况为背景,讲述了靠卖米豆腐发家的芙蓉姐子从贫穷到致富再到被批斗,成为扫大街的犯罪分子,最后平反获得幸福的故事。 作者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最真实的历史,乡镇的热闹风情,领导人物的自私阴险,人性的矛盾与反抗,“芙蓉女”、“王秋蛇”、“北方大兵”等人物联系与发展背景以及故事进程环环相扣,反映了当代发展探索路线中的无奈顺从与执着反抗。 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1、芙蓉镇街面不大。十几家铺子、几十户住家紧紧夹着一条青石板街。铺子和铺子是那样的挤密,以至一家煮狗肉,满街闻香气;以至谁家娃儿跌跤碰脱牙、打了碗,街坊邻里心中都有数;以至妹娃家的私房话,年轻夫妇的打情骂俏,都常常被隔壁邻居听了去,传为一镇的秘闻趣事,笑料谈资。偶尔某户人家弟兄内讧,夫妻斗殴,整条街道便会骚动起来,人们往来奔走,相告相劝,如同一河受惊的鸭群,半天不得平息。 不是逢圩的日子,街两边的住户还会从各自的阁楼上朝街对面的阁楼搭长竹竿,晾晒一应布物:衣衫裤子,裙子被子。山风吹过,但见通街上空“万国旗”纷纷扬扬,红红绿绿,五花八门。 再加上悬挂在各家瓦檐下的串串红辣椒,束束金黄色的苞谷种,个个白里泛青的葫芦瓜,形成两条颜色富丽的夹街彩带……人在下边时,鸡在下边啼,猫狗在下边梭窜,别有一种风情,另有一番景象。 2、胡玉音不知她的来由,连忙停住碗勺赔笑说:“经理大姐,我做这点小本生意,圩圩都在税务所上了税的。镇上大人娃儿都晓得……” “营业证!我要验验你的营业证!”女经理的手没有缩回,“若是没有营业证,就叫我们职工来收你的摊子!” 温顺本分的胡玉音傻了眼:“经理大姐,你行行好,抬抬手,我卖点米豆腐,摆明摆白的,又不是黑市!” 这可把那些等着吃米豆腐的人惹恼了,纷纷站出来帮腔:“她摆她的摊子,你开你的店子,井水不犯河水,她又没踩着那家的坟地!”“今天日子好,牛槽里伸进马脑壳来啦!”“女经理,还是去整整你自己的店子吧,三鲜面莫在吃出老鼠屎来就好啦!哈哈哈……” 后来还是粮站主任谷燕山出面,给双方打了圆场:“算啦算啦,在一个镇上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有话到市管会和税务所去讲!”把李国香气的哟,真想大骂一通资本主义尾巴们!芙蓉镇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窝藏坏人坏事,对她这个外来干部欺生。 3、从小住祠堂他只习惯了“吃活饭”:跑腿,打锣,扫地;而没有学会“做死事”:犁田,整土,种五谷。好田好土不会自己长出谷子、麦子来,还得主家下苦力,流黑汗。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 可是栽秧莳田面朝泥土背朝天,腰骨都勾断,挖土整地红火厉日头晒脱背脊皮,而且和泥土、土块打交道,一天到晚嘴巴都闭臭,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真是一粒谷子千滴汗啊。 他乏味,受不了这份苦、脏、累。他生成就不是个正经八板的作田佬,而生成是个跑公差吃活水饭的人。 两三年下来,他田头里草比禾深,土里藏得下鼠兔。后来他索性算他个毬,门落里的锄头、镰刀都生了锈。他开始偷偷地、暗暗地变卖土改时分得的胜利果实,箱箱柜柜的,都是人民币。 人民币虽说是纸印的,哗哗响,却比解放前那叮叮当当的“袁大头”还顶事呢。他上馆子,下酒铺,从不敢大吃大喝,颇为紧吃慢用,细水长流,却也吃喝得满脸泛红,油光嘴亮,胖胖乎乎的发了体。 有时本镇上的居民,半月一月都不见他的吊脚楼上空冒一次炊烟,还以为他学了什么道法,得了什么仙术,现成的鸡鸭酒席由着他招手即来,摆手则去,连杯盘碗筷都不消动手洗呢。
2023-07-12 13:44:331

芙蓉镇小说的深度解析

古华的小说《芙蓉镇》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被认为是新时期初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之一,曾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不可否认,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2023-07-12 13:44:401

简介小说《芙蓉镇》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 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 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 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 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作者简介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嘉禾一个小山村。 1962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当年冬开始发表作品。 现客居加拿大。 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集《浮屠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镇》,198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2023-07-12 13:44:461

《芙蓉镇》读书笔记_小说读书笔记600字 - 读书笔记

  在湘、粤、桂三市交界的峡谷平坝里,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欢畅流过。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的腹地,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故此,镇子得名“芙蓉镇”。而后十三年的故事,便发生在平静而又混乱的芙蓉镇里。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书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满庚,也有坚守承诺的秦书田;有出卖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真实与虚假,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在喊。   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性格,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   回过头张望张望我们的世界,一个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华夏大地。大灾大难中,年轻一代挺起胸膛,揽下了更多的责任。被舆论评论为“娇气”、“懦弱”的80后、90后带给社会太多太多的感动。黑暗的废墟中,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支撑了整整九天九夜的生命;而生死战场上一张张稚气未脱却满是认真的脸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田。 “小雪,你一定要活下去……”的祝福和“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的请求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人性的美好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抵抗着自然发出的怒吼。   如今,芙蓉镇热闹如初,大地的裂痕也在渐渐愈合。人们兜兜转转,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我们——这群青葱少年,也将继续前行在清馨的时光中……
2023-07-12 13:44:531

如何评价小说芙蓉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陈思广对《芙蓉镇》的评价:《芙蓉镇》 不仅因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而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也因出色的艺术品格跻入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之列。   潮州韩山师范学院讲师萧玉华对《芙蓉镇》的评价:《芙蓉镇》 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更多地契合了民族、大众的审美趣味。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
2023-07-12 13:44:591

《芙蓉镇》:真实且朴素的历史(四)

《芙蓉镇》是中国作家古华的长篇小说作品,是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小说以湖南与两广交界处的小镇的人物发展为主线,以中国的近代革命发展状况为背景,讲述了靠卖米豆腐发家的芙蓉姐子从贫穷到致富再到被批斗,成为扫大街的犯罪分子,最后平反获得幸福的故事。作者用最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最真实的历史,乡镇的热闹风情,领导人物的自私阴险,人性的矛盾与反抗,“芙蓉女”、“王秋蛇”、“北方大兵”等人物联系与发展背景以及故事进程环环相扣,反映了当代发展探索路线中的无奈顺从与执着反抗。以下为部分精彩内容抄录: 9、更深刻的是人和人的关系的政治化。 镇上制定了“治安保卫制度”,来客登记,外出请假,晚上基干民兵查夜。并在街头、街中、街尾三处,设有三个“检举揭发箱”,任何人都可以朝里边投入检举揭发材料,街坊邻居互相揭发可以不署名,并保护揭发人。知情不报者,与坏人同罪。检举有功者,记入“居民档案”,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检举揭发箱”由专人定期开锁上锁。 确立了检举揭发制度后,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每天天一落黑,家家铺面都及早关上大门,上床睡觉,节省灯油,全镇肃静。就是大白天,街坊邻居们也不再互相串门,免得祸从口出,被人检举,惹出是非倒霉。 原先街坊们喜欢互赠吃食,讲究人缘、人情,人家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性论、人情味,只好互相竖起了觉悟的耳朵,睁大了雪亮的眼睛,警惕着左邻右舍的风吹草动。原先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今是“人人防我,我防人人。” 10、就是在大劫大难的年月,人们互相检举、背叛、摧残的年月,或是龟缩在各自的蜗居里自身难保的年月,生活的道德和良心,正义和忠诚并没有泯灭,也没有沉沦,只是表现为各种不同的方式。 11、生活往往对不贞的人报以刻薄的嘲讽。 12、“王秋蛇这条懒蛇,从雨里跑回来,满街大喊大叫,你不晓得?” “喊什么?” “他重三倒四叫什么‘放跑了大的,抓着了小的",‘放跑了大的,抓着了小的"!还喊什么‘千万不要忘记啊——",‘文化革命五六年再来一次啊——",‘阶级斗争,你死我活啊——"!这回老天报应了,这个挨千刀的疯了!” “他不疯怎么办?春上就包产到组,哪个组肯收他,敢要他?给他几亩田,也只会长草……他吃活饭、当根子的年月过去了!” 两夫妇正说着,忽然听得窗外的狂阔风雨中,发出了一阵轰隆隆楼屋倒塌似的巨响! “谁家的屋倒了?”黎满庚浑身一抖。“五爪辣”脸块吓得寡白。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大都是些年久失修的木板铺面啊,谁家又遭灾了! 黎满庚卷了裤脚,披了蓑衣,戴了斗笠正准备出门,只听街上有人尖着嗓音,报喜似的叫嚷: “吊脚楼倒了!吊脚楼塌了!——”
2023-07-12 13:45:061

芙蓉镇这本书适合什么年龄人看

13到15岁。芙蓉镇这本书适合,13到15岁的孩子,也是读这本书的最佳时期,有利于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2023-07-12 13:45:121

古华《芙蓉镇》:一个想做好人而不得的时代

01 近来读了《活着》和《芙蓉镇》两本小说,通过这两本小说,我眼前的迷雾开始一点点散去,我得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全貌。 两位作家用艺术的笔法,真实而深刻地讲述了两个内容不同但在精神内核上一致的故事——活着,即便是像牲口一样,也要活着。 《活着》主人公福贵,《芙蓉镇》主人公胡玉音,两个小人物身上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全部倒影,被迫害、阶级斗争、活着、死去、忍受、失去,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然而就是千千万万和他们一样平凡的人,在独自吞咽着时代变革带来的种种苦果。 02 被一溪一河围绕的芙蓉镇,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大小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戏台,客商,小贩,贸易云集,油彩斑驳。 待客热情、性情柔顺的米豆腐摊主胡玉音,忠厚朴实的镇粮站主任谷燕山,正直刚强的转业军人黎满庚,曾是州立中学音体教员后被定为“五类分子”的秦书田...... 即便在那个善恶不分、是非难明的时代,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我们仍旧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在绽放。 在“四清”“五反”运动中,胡玉音被判“新富农”,其丈夫被逼至绝路自杀,因帮助胡玉音私藏一千五百元资本主义财产后主动上交款项的黎满庚被撤职,因将60斤米谷头子卖给“富农婆”胡玉音的主任谷燕山被停职反省。 没有上诉,没有解释,甚至连一句呐喊也是徒劳,一个人的命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改写了。 03 “每逢民兵来喊他去开批斗会,他就和去出工一样,脸不发白心不发颤,处之泰然。牵他去挂牌游街,他也是熟门熟路,而且总是走在全大队五类分子的最前头,俨然就是个持有委任状的黑头目。” 当黑暗成为常态,人已经慢慢失去了廉耻,失去了尊严。 而让我感动和震撼的是,即便个人尊严已被别人踩在脚下,“五类分子头目”秦书田仍旧保持着对生的热爱,对希望的不懈追逐。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是秦书田的不屈和坚强,让胡玉音也保持住生的希望,让她感受到芙蓉镇还有一点春的温暖。 他们被永远地扣上了“右派”“坏分子”的帽子,他们想做好人而不得,他们在世态炎凉的社会中报团取暖,在风雨如磬的夜晚,这对“人世间的罪人”结出了酸涩的苦果...... 04 “她作古正经当了十四五年的富农婆,挨了那么多斗打,罚了那么多跪,受了那么多苦罪,怎么是搞错了?红口白牙一句话,搞错了!而且他们也爱捉弄人,当初划富农的是这些人,如今宣布划错了的也是这些人。” 命运如儿戏,一个好人平白无故被推入深渊,当了十几年的坏人,被斗到最后自己都已经接受了这一现实,放下了人格,丢弃了尊严,仅剩一点性命在苟延残喘。 可最终却是一句“搞错了”将命运翻了身,奈何,奈何,时代弄人! 05 把书本合上,我闭目良久,心情难以平复。 我缓步走出时光隧道,弥漫的硝烟在身后退去,那些哭泣声、哀嚎声越来越远,直至听不见。 我睁开眼睛,窗外仍是一片明媚,脚下的土地欣欣向荣,歌舞升平,岁月静好。 然而我仍是不能忘却那一个个落寞的眼神,一张张悲痛欲绝的脸庞。 历史的车轮在向前不停地滚动,漫天的尘土将厚重的车辙隐埋。我们要记住那些过往,那些惨痛,同时也要在反思中不断向前。 希望以后是好人可以光明正大的时代。 我相信,冬天虽然寒冷,但花开的春天总是会到来的!
2023-07-12 13:45:191

芙蓉镇小说李国香的结局意义

芙蓉镇小说李国香结局的意义是对胡玉英怀恨在心。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李国香结局在轮渡上遇到了秦书田,显得十分尴尬,李国香又高升了,李国香原本是国营饮食店的经理,看到对面胡玉英的米豆腐摊门庭若市十分恼火,也因此对胡玉英怀恨在心,一心要整倒胡玉英。
2023-07-12 13:45:262

芙蓉镇txt全集下载

《芙蓉镇》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0Vft7PCcwDuZk-C-wb8Vw 提取码: 2dcp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2023-07-12 13:45:464

《芙蓉镇》的主要内容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扩展资料:1982年,《芙蓉镇》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芙蓉镇》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蓉镇》
2023-07-12 13:46:096

《芙蓉镇》简介

古华:《芙蓉镇》 连载: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出版社: 作者:大洋网 作者:古华 ISBN号:70200257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次:1981年11月第1版 页数/字数:223/159000 开本:32 长篇小说《芙蓉镇》在81年《当代》第一期刊载后,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注意,数月内《当代》编辑部和作者收到了来信数百封。文艺界的师友们也极为热情,先后有新华社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文汇报》、《作品与争鸣》、《湖南日报》等报刊发了有关的消息、专访或评论。 精彩片段:(选自第97页) 胡玉音的心都抽紧了……啊啊,老谷,老谷都被人看守起来了……,这是她怎么也料想不到的。在她的心目中,在镇上,老谷就代表新社会,代表政府,代表共产党……可如今,他都被人看起来了。这个老好人还会做什么坏事?这个天下就是他们这些人流血流汗打出来的,难道他还会反这个天下? 胡玉音退回到青石板街上。她抬眼看见了老谷住的那二层楼上尽西头那间屋子,还亮着灯光。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谷是坐在灯下写检讨,还是在想法子如何骗过看守他的人,要寻自尽?不能,不能!老爷啊,你要想宽些,准定是有人搞错了,搞反了。人家冤枉不了你,芙蓉镇上的人都会为你给县里、省里出保票,上名帖。你的为人,镇上大人小孩哪个不清楚,你只做过好事,没有做过坏事……有一刻,胡玉音都忘记了自己的恐怖、灾祸,倒是在为老谷的遭遇愤愤不平。 啊啊……想起来了,三个多月前,工作组女组长李国香来她的新楼屋,坐在楼上那间摆满了新木器的房子里,给她算过一笔账,讲她两年零九个月,卖米豆腐赚了六千多块钱,也提到有人为她提供了一万斤大米做原料……看看,老谷如今被看守,肯定就是因了这个……啊啊,一人犯法一人当,米豆腐是自己卖的,钱是自己赚的,怎么要怪罪到老谷头上?卖米豆腐的款子,还有一笔存放在满庚哥的手里呢。 作者简介: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一个小山村。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由于他曾长期生活在五岭山区农村,故对乡镇风俗很为熟悉。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5部、中篇小说《浮屠岭》等10部、长篇小说《芙蓉镇》等2部。其中《爬满青藤的木屋》是他的长篇力作,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
2023-07-12 13:46:403

芙蓉镇的结构芙蓉镇的结构是什么

芙蓉镇的结构是: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镇(左右结构)。芙蓉镇的结构是: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镇(左右结构)。拼音是:fúróngzhèn。注音是:ㄈㄨ_ㄖㄨㄥ_ㄓㄣ_。芙蓉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二、网络解释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关于芙蓉镇的成语芙蓉并蒂镇日镇夜岳镇渊_柔远镇迩并蒂芙蓉矫情镇物关于芙蓉镇的词语远山芙蓉出水芙蓉并蒂芙蓉坐镇雅俗柔远镇迩芙蓉出水芙蓉并蒂初发芙蓉镇定自若岳镇渊_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芙蓉镇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13:46:471

茅盾文学奖最值得读的十本书

茅盾文学奖最值得读的十本书有《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尘埃落定》、《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张居正》、《茶人三部曲》、《繁花》。1、《芙蓉镇》《芙蓉镇》是湖南著名作家古华的成名作,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湖南一个名叫芙蓉镇的地方。2、《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为知名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好地传递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们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可以明白很多的道理,尤其是一些人生的大道理。3、《白鹿原》《白鹿原》是陈忠实最为大家熟悉的作品,这部小说也是同样的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关中平原,一个名叫白鹿原的地方,在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心理历程。4、《长恨歌》《长恨歌》著名作家王安忆的作品,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王安忆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传人,其实应当说她一点也不逊色于张爱玲。5、《尘埃落定》《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成名作,据说这部小说,当年写好了之后,送去出版社,却是被无情的给退稿了,最后经过了种种困难,终于还是出版发行了。6、《秦腔》贾平凹被人们称为鬼才,不过他却是到了第七届时才获得了这奖,可以说是一份迟来的祝福,应当说她得九次茅盾文学奖,那么也是不为过。7、《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健是一个如精灵一般的作家,她的文字清新脱俗,读起来非常的顺畅,这也可能是由于她内心极度的纯净的关系。8、《张居正》如果你喜欢历史,而且还非常的喜欢明朝的历史,那么可以建议你读一读这部小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历史小说。9、《茶人三部曲》《茶人三部曲》是王旭烽的所著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10、《繁花》《繁花》是金宇澄的作品,这部小说以上海方言来创作的一部作品,非常的的有时代和地方特色,而且这也是一部文学性极高的作品。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2023-07-12 13:46:551

芙蓉镇创作背景是什么?

  长篇小说《芙蓉镇》在今年《当代》第一期刊载后,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注意,数月内《当代》编辑部和我收到了来信数百封。文艺界的师友们也极为热情,先后有新华社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文汇报》、《作品与争鸣》、《湖南日报》等报刊发了有关的消息、专访或评论。这真使我这个土头土脑、默默无闻的乡下人愕然惶然了,同时也体味到一种友善的情谊和春天般的温暖。来信的读者朋友们大都向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你走过什么样的创作道路?是怎样写出《芙蓉镇》来的?《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你的生活经历和小说里所描绘的乡镇风物有些什么具体的联系?你的这部小说结构有些奇怪,不大容易找到相似的来类比,可以说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吧,这种结构是怎么得来的?你在文学语言上有些什么师承关系?喜欢读哪些文学名著?小说中“玩世不恭的右派秦书田是不是作者本人的化身""?接近文艺界的同志讲,你写这部小说只花了二十几天时间,是一气呵成的急就章,是这样吗?  这些问题,使我犹如面对着读者朋友们一双双沉静的、热烈的、含泪的、严峻的眼睛,引我思索,令我激动。文学就是作者对自己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对所认识的人生的一种“自我问答”形式。当然这种认识,思考和探索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着的。  面对后两类问题,我不禁很有些感叹、戚然。因为自己这样一个写作速度缓慢、工作方法笨拙的人,居然被戴上了“才思敏捷”、“日产万言”的桂冠。“平生无大望,日月有小酌。”以我一个乡下人的愚见,一年能有个三两篇、十来万字的收获,即算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了,小康人家式的满足也就油然而生并陶然自得了。其实,一部作品的写作时间是不能仅仅从下笔到写毕来计算的。《芙蓉镇》里所写的社会风俗、世态民情、人物故事,是我从小就熟悉,成年之后就开始构思设想的。正如清人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的卷首所论及的:“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暮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捻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我觉得,不论后人怎样评价金圣叹在《水浒》问题上的功过,他所悟出的这个有关小说创作的道理,却是十分精辟独到,值得后世借鉴的。  我是怎样学起做小说,又怎样写出《芙蓉镇》来的?这要从我的阅读兴趣谈起。我读过一点书,可说是胃口颇杂,不成章法。起初,是小时候在家乡农村半生不熟、囫囵吞枣地读过一些剑侠小说,志怪传奇,倒也庆幸没有被“武侠”引入歧途,去峨嵋山寻访异人领授异术。接着下来读《三国》、《水浒》、《西游》、《红  楼》,读“五四”以来的名作,才稍许领味到一点文学的价值所在,力量所在。至于走马观花地涉猎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沉迷流连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梅里美、巴尔扎克、乔治·桑等等巨匠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物面廊,则是中学毕业以后的事了。后来年事稍长,生出些新的癖好,鸡零狗碎地读过一点历史  的、哲学的著作,中外人物传记,战争回忆录,世界大事纪等等。又因生性好奇好游,却无缘亲眼见到美利坚的月亮、“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法兰西的水仙、古罗马的竞技场,只好在书的原野上心驰神往。还追踪着报刊上披露的一则则有关航天、巡海、核弹、飞碟、外星人、玛雅文化、金字塔和百慕大魔三角奥秘的各种消息,来做一个乡下小知识分子“精神自我会餐”的梦……叫做“好读书,不求甚解”,以读书自乐自慰。日积月累,春秋流转,不知不觉中,我就跟文学结下了一种前世未了之缘似的关系。  就这样,我麻着胆子,蹒跚起步,学着做起小说来了。甚至还坐井观天地自信自己经历的这点生活、认识的这点社会和人生,是前人——即便是古代的哲人们所未见、所未闻的,不写出来未免可惜。我的年纪不算大,经历中也没有什么性命攸关的大起大落,却也是从生活的春雨秋霜、运动的峡谷沟壑里走将出来的。我生长在湘南农村,参加工作后又在五岭山区的一个小镇子旁一住就是一十四年,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地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经历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大地的寒暑沧桑。我幼稚、恭顺、顽愚,偶尔也在内心深处掀起过狂热的风暴,还曾经在“红色恐怖”的獠牙利爪面前做过轻生的打算。山区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街,新造的红砖青瓦房,枝叶四张的老樟树,歪歪斜斜的吊脚楼,都对我有着一种古朴的吸引力,一种历史的亲切感。居民们的升迁沉浮、悲欢遭际、红白喜庆、鸡鸣犬吠,也都历历在目、烂熟于心。我发现,山镇上的物质生产进展十分缓慢,而人和人的关系则在发生着各种急骤的变幻,人为的变幻。  “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我都曾深深陷入在一种苦闷的泥淖中,也可以说是交织着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一是自己所能表现的生活是经过粉饰的,苍白无力的,跟自己平日耳濡目染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这原因今天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二是由于自己的文学根底不足,身居偏远山区,远离通都大邑,正是求师无望,求教无门。因之二十年来,我每写一篇习作,哪怕是三两千字的散文或是四五千字的小说,总是在写作之前如临大考,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紧张状态。写作过程中,也不乏“文衢通达”、“行云流水”的时刻,却总是写完上一节,就焦虑着下一章能否写得出(且不论写得好不好)。初稿既出,也会得意一时,但过上三五天就唉声叹气,没有了信心,产生出一种灰色的“失败感”。爱人摸准了这个心性,每当我按捺不住写作过程中的自我陶醉,眉飞色舞地向她讲述自己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或是某段文字时,她就会笑骂一声“看你鬼神气!不出三天,又来唉声叹气!”果然几天后初稿一完,我也就从妄自得意走到了反面——心灰意冷。直到很多日子过去,才又不甘失败地将稿子拿出来,请朋友看看有无修改价值。我的不少小说,都是受了朋友的鼓励,才二稿三稿地另起炉灶,从头写起。我甚至不能在原稿的天头地角上做大的修改,而习惯于另展纸笔,边抄边改,并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字句的推敲上。我由衷地羡慕那些写作速度快的同行,敬佩他们具有“一次成”的本领和天分。假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我的基本生活,而到别的什么制度下去参予什么生存竞争,非潦倒饿饭不可。  一九七八年秋天,我到一个山区大县去采访。时值举国上下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全国城乡开始平反十几、二十年来由于左的政策失误而造成的冤假错案。该县文化馆的一位音乐干部跟我讲了他们县里一个寡妇的冤案。故事本身很悲惨,前后死了两个丈夫,这女社员却一脑子的宿命思想,怪自己命大,命独,克夫。当时听了,也动了动脑筋,但觉得就料下锅,意思不大。不久后到省城开创作座谈会,我也曾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些同志听。大家也给我出了些主意,写成什么“寡妇哭坟”啦,“双上坟”啦,“一个女人的昭雪”啦,等等。我晓得大家没真正动什么脑筋,只是讲讲笑笑而已。  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正确路线,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人民在思考,党和国家在回顾,在总结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而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文学呢,则早已经以其敏感的灵须,在触及、探究生活的也是艺术的重大课题了。我也在回顾、在小结自己所走过的写作道路。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使我茅塞顿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我就像上升到了一处山坡上,朝下俯视清楚了湘南乡镇上二三十年来的风云聚会,山川流走,民情变异……  一九八O年七——八月间,正值酷暑,我躲进五岭山脉腹地的一个凉爽幽静的林场里,开始写作《芙蓉镇》草稿。当时确有点“情思奔涌、下笔有神”似的,每日含泪而作,嬉笑怒骂,激动不已。短短十五、六万字,囊括、浓缩进了二、三十年来我对社会和人生的体察认识,爱憎情怀,泪水欢欣。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我是花了二十几年的心血才写出了《芙蓉镇》,也不为过分。  不少读者对《芙蓉镇》的结构感兴趣,问这种“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写法是怎么得来的。我觉得结构应服务于生活内容。内容是足,形式是履。足履不适是不便行走的。既不能削足适履,也不宜光了脚板走路。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明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人类生活的速度与节奏。人们越来越讲求效率与色彩。假若我们的文学作品还停留或效仿十七、八世纪西方文学的那种缓慢的节奏、细致入微的刻画,今天的读者(特别是中青年读者)是会不耐烦的了。而且,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故事发展的节奏和速度都是较快的,读者也读着痛快习惯。  前面已经说过,《芙蓉镇》最初发端于一个寡妇平反昭雪的故事。那些年我一直没有写它,是考虑到如果单纯写成一个妇女的命运遭际,这种作品古往今来已是屡见不鲜了,早就落套了。直到去年夏天,我才终于产生了这样一种设想:即以某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地,把这个寡妇的故事穿插进一组人物当中去,并由这些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写他们在四个不同年代里的各自表演,悲欢离合,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的时代。有了这个总体构思,我暗自高兴了许久,觉得这部习作日后写出来,起码在大的结构上不会落套。于是,我进一步具体设计,决定写四个年代(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九年),每一年代成一章,每一章写七节,每一节都集中写一个人物的表演。四章共二十八节。每一节、每个人物之间必须紧密而自然地互相连结,犬齿交错,经纬编织。  当然,这种结构也许是一次艺术上的铤而走险。它首先要求我必须调动自己二、三十年来的全部的乡镇生活积蓄,必须灌注进自己的生活激情,压缩进大量的生活内容。同时,对我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一次新的考验。时间跨度大,叙述必然多。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芙蓉镇》在今年年初发表后,有段时间我颇担心读者能否习惯这种“土洋结合”的情节结构,以及整块整块的叙述文字。但是不久后,读者的热情来信消除了我的这种担心,大都说“一口气读了下去”。当然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比方一位关心我的老  作家基本肯定之余,指出我把素材浪费了,本来可以写成好几部作品的生活,都压缩进十几万字的篇幅里去了。还有,前些时一位文学评论家转告我,《人才》杂志有位同志全家人都看了《芙蓉镇》,十分喜欢,却又说“这位作家在这部作品里,大约是把他的生活都写尽了”。  还有些读者来信说,《芙蓉镇》就像是他们家乡的小镇,里边的几个主要人物,如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黎满庚、王秋赦、李国香等,他们都很熟悉,都像是做过邻居、当过街坊似的……今年四月里的一天,我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客房里修订书稿,忽然闯进来一个中年汉子,自报姓名,说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位中学教员。他说,“老古同志,我就是你写的那个秦书田……我因一本历史小说稿,‘文革"中被揪斗个没完没了,坐过班房,还被罚扫了整整六年街道……”说着,他泪水盈眶,泣不成声。我也眼睛发辣,深深地被这位内蒙草原上的“秦书田”的真挚感情所打动。  《芙蓉镇》里所写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有的还分别有好几个生活原型。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位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同志曾经向我转达过这样一个问题,谷燕山是《芙蓉镇》里老干部的正面形象,是个令人同情、受人敬重的老好人,是否过分强调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确是一个值得评论家们进行探讨的问题。毫无疑义,在我们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塑造出了许多感人的老干部形象。这些形象大都是从战争年代的叱咤风云的指挥员们身上脱颖出来的,具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高屋建瓴的雄才大略。而我要写的却是和平时期,工作、生活在南方小山镇上的一位南下老干部。没有枪林弹雨,也不是干军万马大会战的建设工地。谷燕山首先是个普通人,是山镇上百姓们中间的一员,跟山镇上的百姓们共命运,也有着个人的喜好悲欢。然而他主要的是一个关心人、体贴人、乐于助人的正直忠诚的共产党员。他的存在,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使小山镇的生活保持平衡、稳定的力量。在山民们的心目中,他成了新社会、共产党的化身,是群众公认的“领袖人物”。当然,这样写党的基层领导者形象,特别是毫无隐讳地写了他个人生活的种种情状,喜怒哀乐。或许容易产生一种疑问:在“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间人物”、“转变人物”等有限的几个文艺人  物品种里头,他到底应该归到哪一类、入到哪一册去呢?要是归不到哪一类、入不了哪一册又怎么办?由此,使我联想到我们的文学究竟应当写生活里的活人还是写某些臆想中的概念?是写真实可信的新人还是写某种类别化了的模式人、“套中人”?所以我觉得,谷燕山这个人物尽管有种种不足,但作为我们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并无不妥。  简单地给人物分类,是左的思潮在文艺领域派生出来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一种习惯势力,是人物形象概念化、雷同化、公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繁荣起着阻碍作用。近些年来我力图在自己的习作中少一些它的束缚,但进展甚微,今后还需要花大力气,做长时间的探索。  许多湖南籍的老作家,总是要求、劝导我们年轻一辈,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开阔艺术视野,写出生活色彩来,写出生活情调来。他们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写出色彩来,写出情调来”,这是前辈的肺腑之言,艺术的金石之音。要达到这一要求,包含着诸种因素,有语言功力问题,生活阅历、生活地域问题,思想素养问题等等。这决不是说习作《芙蓉镇》就已经写出了什么色彩和情调。恰恰相反,我的习作离老一辈作家们的教诲甚远,期待甚远,正需要我竭尽终生心力来执著地追求。好些读者和评论工作者曾经热情地指出了《芙蓉镇》的种种不足,我都在消化中,并做认真的修改、订正。  “看世界因作者而不同,读作品因读者而不同”。应当说,广大读者最有发言权,是最公正的评论者。以上所述,只不过是一篇有关《芙蓉镇》的饭后的“闲话”而已。  古 华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初于北京  一九八二年七月重版校阅  (古华·芙蓉镇。全书完。梦远扫描校对。)  看这篇文章对您应该有所帮助!  祝您好运!
2023-07-12 13:47:372

芙蓉镇的解释芙蓉镇的解释是什么

芙蓉镇的词语解释是: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芙蓉镇的词语解释是: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结构是: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镇(左右结构)。拼音是:fúróngzhèn。注音是:ㄈㄨ_ㄖㄨㄥ_ㄓㄣ_。芙蓉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关于芙蓉镇的成语并蒂芙蓉矫情镇物镇日镇夜芙蓉并蒂柔远镇迩岳镇渊_关于芙蓉镇的词语芙蓉并蒂柔远镇迩四乡八镇镇定自若并蒂芙蓉芙蓉出水坐镇雅俗初发芙蓉岳镇渊_出水芙蓉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芙蓉镇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13:48:071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里最值得看的作品有哪些?

一、《芙蓉镇》古华《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经典摘录:1、那是什么样的年月?一切真善美和假恶丑、是与非、红与黑全都颠颠倒倒光怪陆离的年月,牛肝猪肺、狼心狗肚一锅煎炒、蒸熬的年月。正义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派性应运而生、风火狂阔。2、芙蓉镇上许多熟知他们案情的人,都偷偷躲在黑角落流泪,包括黎满庚和他女人“五爪辣”都流了泪。他们是立场不稳,爱憎不明,敌我不分。他们不懂得在和平时期,对秦书田这些手无寸铁的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3、老天爷,生活在他的感情深处,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他感觉到了生命的伟大,做了一个母亲真了不起。她们孕育着新的生命,生产新的人。有了人,这世界才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痛苦。这世界为什么要有痛苦?而且还有仇恨?4、活下去,像狗一样的活下去!二、《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问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生动地刻画出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与外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同,中国人身上背负的十字架不是宗教而是语言。这部稍嫌琐碎的小说,用不断出场的人物来说明,在中国,语言是一个人气脉里最厚重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的顺畅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缘,不能靠爱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级划分,甚至连机缘也靠不上。所以,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语言削薄了身子,变成一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一句顶一万句》试图从以杨百顺为首的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而一个又一个不断出场的人物故事只是把这个寻找钥匙的机会围成了一个圆圈,真正的钥匙在圆圈中间。经典摘录:1、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2、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3、我活了七十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4、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5、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6、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7、世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你让别着心了。三、《天行者》刘醒龙在长篇小说《天行者》中"作家大胆闯进描写对象‘自我"内心世界中去,准确又合乎逻辑地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所想、所说、所做,同时保持他清明的理智和独特的创作个性对生活、对人有自己的敏锐观察和见解"对他笔下的每个人物还做出了恰如其分的美学评价。《天行者》零距离的描绘了中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总体上来说是"民办教师的纪念碑,乡村学校的艰辛史。本书收录前后有关联的三个故事,第一个为作者早年创作,后两个为后增补,显然前后精彩程度差别很大,以第一个故事为最优,也最沉重。作者文笔诙谐幽默,轻松自然,但不妨碍表现时不时出现的人物严肃的内心情感和贯彻始终的沉重主题,很多描写和桥段设计让人过目难忘。经典摘录:1、这是久经沙场的英雄,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但凡功败垂成,莫不是感天动地的悲剧。2、姹紫嫣红,独钟一缕,至沧桑不改。天理人伦,琴瑟和鸣,伴日月轮回。3、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去城里,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了钱就急忙去买宝马车的男人。更不要相信那些将宝马车停在身边与你搭讪的男人。4、“冬天再冷也还等得来春天,若是心里冷了下来,一生也温暖不了。李子,其实我好羡慕你。就像吃甘蔗,我是从最甜的蔸子往不甜的杪子吃,你是从不甜的杪子往蔸子上吃。我是会越吃越苦,相反,你越吃越甜。”四、《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温情史志,一个女人对于原始部落的最真切的留恋。难以置信的是迟子建写作时一气呵成和全篇小说气贯长虹般的美丽。抛却她的种种警世价值而言,迟子建可以算作把男女之情写得最干净最曼妙的一位作家,一个严肃的写作者。那团燃烧在部落之间的火终于还是因为伐木工人、乡村干部、社会主义的侵入而苍老了、黯淡了、熄灭了。而围绕那团圣火展开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流淌在笔端。可以想象身在漠河老家的迟子建在三个月如此短暂的写作时间里,是如何贪恋于那些久远而动人的故事,贪恋于自己前世的记忆。经典摘录:1、在那段岁月,我相信照耀温度翁河的是两轮月亮,一轮在天上,由神托举着;一轮在岩石上,由我的梦托举着。2、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3、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4、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5、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6、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地被晒得弯了腰了。7、月亮周围没有一丝云,明净极了,让人担心没遮没拦的它会突然掉到地上。五、《抉择》张平《抉择》直面现实,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突出地塑造了在艰难抉择中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市长李高成的崇高形象,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小说注意调动操作心弦的情节和细节等艺术手段,在冲突的浪尖去刻划人物,描写生动爽利,语言流畅激越。整部作品正气凛然,具有强烈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其启示意义,尤其发人深省。《抉择》一书,不只记述了改革中各个阶层的人物表现,也是作家着笔的视点与典型化人物的抉择。而作家在写作的时侯,作品中又常反映着作家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也折射出作家的道德观、价值观。掩卷沉思,小说命题《抉择》,不仅是作家的构思与谋篇,又暗喻着一个沉重又严肃的话题。经典摘录:1、它会让你感到很神秘,而神秘就是一种权威、一种象征、一种深不可测的玄机和力量。2、驴粪蛋外面光,走到里面,立刻就发现它里面其实要多差有多差,要多脏有多肌!3、能力不够,却很有“魄力”,这样的领导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有时候也是非常可怕的。
2023-07-12 13:48:1815

芙蓉镇的作者简介

古华(1942-),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曾长期生活在湘西五岭山区,对乡镇风俗很熟悉,创作主要以这一地区的生活为背景。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中篇小说集《浮屠岭》、长篇小说《芙蓉镇》等。《爬满青藤的木屋》获1981年全国短篇小说奖,《芙蓉镇》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现旅居加拿大。
2023-07-12 13:49:001

茅盾文学奖十大最佳作品

茅盾文学奖十大最佳作品分别是:《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尘埃落定》、《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张居正》、《茶人三部曲》、《繁花》。1、《芙蓉镇》《芙蓉镇》是湖南著名作家古华的成名作,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湖南一个名叫芙蓉镇的地方。2、《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为知名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好地传递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人们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可以明白很多的道理,尤其是一些人生的大道理。3、《白鹿原》《白鹿原》是陈忠实最为大家熟悉的作品,这部小说也是同样的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关中平原,一个名叫白鹿原的地方,在经历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心理历程。4、《长恨歌》《长恨歌》著名作家王安忆的作品,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王安忆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传人,其实应当说她一点也不逊色于张爱玲。5、《尘埃落定》《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成名作,据说这部小说,当年写好了之后,送去出版社,却是被无情的给退稿了,最后经过了种种困难,终于还是出版发行了。6、《秦腔》贾平凹被人们称为鬼才,不过他却是到了第七届时才获得了这奖,可以说是一份迟来的祝福,应当说她得九次茅盾文学奖,那么也是不为过。7、《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健是一个如精灵一般的作家,她的文字清新脱俗,读起来非常的顺畅,这也可能是由于她内心极度的纯净的关系。8、《张居正》如果你喜欢历史,而且还非常的喜欢明朝的历史,那么可以建议你读一读这部小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历史小说。9、《茶人三部曲》《茶人三部曲》是王旭烽的所著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10、《繁花》《繁花》是金宇澄的作品,这部小说以上海方言来创作的一部作品,非常的的有时代和地方特色,而且这也是一部文学性极高的作品。
2023-07-12 13:49:151

《芙蓉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60年代初,湘西芙蓉镇上勤劳美丽的少妇胡玉音,同丈夫黎桂桂摆了个米豆腐摊子。虽是小本经营,但和气生财,生意兴隆。由此与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结了仇。胡玉音夫妇以劳动所得盖起一幢新瓦房,更是引人注目。“四清”运动开始后,李国香任工作组长。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也被查封。曾帮助过他们的粮站主任谷燕山、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均受牵连而遭审查,懒汉王秋赦则成了运动的依靠对象。桂桂被逼自杀后,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到处受欺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秋赦当上了支部书记,李国香被赶下台。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她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威风显赫。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大祸临头,秦书田被判十年徒刑,胡玉音被判三年徒刑, 因怀孕在身,监外执行。她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分娩时无人照顾,多亏谷燕山拦住一辆军车,将她送进解放军医院,才救了母子性命。动乱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 ,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李国香又高升了,王秋赦则疯疯癫癫地敲着破锣,嘶哑无力地喊着:“运动了!… …”本片于1987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刘晓庆)、最佳女配角奖(徐宁) 、最佳美术奖,第十届电影百花奖最 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姜文) 、最佳女演员奖(刘晓庆)、最佳男配角奖(祝士彬),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1988年先 后获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 节水晶球奖和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 多利德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 观众奖;1989年获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捷克斯洛伐克第四十届劳动人民电影节荣誉奖。编剧:阿城、谢晋(根据古华的同名 小说改编)导演:谢晋 摄影:卢俊福美术:金绮芬 作曲:葛炎 扮演者: 刘晓庆 胡玉音 徐松子 李国香 姜 文 秦书田 张光北 黎满庚 郑在石 谷燕山 徐 宁 五爪辣 祝士彬 王秋赦 刘利年芙蓉镇,隶属常州市。总面积20.88平方公里,辖行政村12个、居委会1个、村民小组172个。总人口239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7人。2001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045万元,农业总产值0.37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0.25亿元。粮食总产量884.5万公斤。拥有农机总动力 1.57万千瓦,出栏生猪0.27万头、家禽3.25万羽,年产水产品65.1万公斤、水果7.9万公斤、蔬菜335 万公斤。拥有工业企业254家,当年完成技改投入5050万元,实现工业品销售收入5.66亿元、工业利税总额5201万元、外贸供货额1.06亿元,自营出口额1200万美元。拥有三产实体1299个,从业人员3664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4亿元。被誉为“珍珠之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乡镇。本书是古华的代表作。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本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作品内涵丰富,囊括了作者二十几年来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而且,作者从生活的春雨秋霜、峡谷沟壑中走来,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小说以“芙蓉姐”胡玉音的人生遭遇为主线,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揭露了“左”倾思潮的谬误危害。
2023-07-12 13:51:021

芙蓉镇的意思芙蓉镇的意思是什么

芙蓉镇的词语解释是: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芙蓉镇的词语解释是: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拼音是:fúróngzhèn。注音是:ㄈㄨ_ㄖㄨㄥ_ㄓㄣ_。结构是: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镇(左右结构)。芙蓉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关于芙蓉镇的成语并蒂芙蓉岳镇渊_芙蓉并蒂柔远镇迩矫情镇物镇日镇夜关于芙蓉镇的词语出水芙蓉初发芙蓉故作镇静坐镇雅俗芙蓉出水人镜芙蓉芙蓉并蒂并蒂芙蓉远山芙蓉四乡八镇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芙蓉镇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13:51:151

读芙蓉镇有感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欢畅流过。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的腹地,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故此,镇子得名“芙蓉镇”。而后十三年的故事,便发生在平静而又混乱的芙蓉镇里。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书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满庚,也有坚守承诺的秦书田;有出卖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真实与虚假,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在喊。   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性格,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   回过头张望张望我们的世界,一个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华夏大地。大灾大难中,年轻一代挺起胸膛,揽下了更多的责任。被舆论评论为“娇气”、“懦弱”的80后、90后带给社会太多太多的.感动。黑暗的废墟中,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支撑了整整九天九夜的生命;而生死战场上一张张稚气未脱却满是认真的脸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田。“小雪,你一定要活下去……”的祝福和“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的请求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人性的美好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抵抗着自然发出的怒吼。   如今,芙蓉镇热闹如初,大地的裂痕也在渐渐愈合。人们兜兜转转,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我们——这群青葱少年,也将继续前行在清馨的时光中……
2023-07-12 13:51:211

求一部当代小说,讲的是一个家族史,好像是茅盾文学奖

“落户”小说“落户”,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于2000年,法官认为是新颖独特的视角,“有丰富的藏族文化意蕴。强度的神奇色彩增强开闭淡淡层艺术表达,“语言”轻巧和有吸引力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巧“,”笔者显示效果出众的艺术才华。“著名军旅作家柳建伟有把握地说,这本书将阿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023-07-12 13:51:303

[芙蓉镇] 是谁写的?里面讲什么?

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娃娃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 作者简介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嘉禾一个小山村。1962年毕业于农业专科学校,当年冬开始发表作品。现客居加拿大。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集《浮屠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芙蓉镇》,1981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2023-07-12 13:51:501

小说 芙蓉镇的作者介绍

古华,1942年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一个小山村。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由于他曾长期生活在五岭山区农村,故对乡镇风俗很为熟悉。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5部、中篇小说《浮屠岭》等10部、长篇小说《芙蓉镇》等2部。其中《爬满青藤的木屋》是他的长篇力作,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2023-07-12 13:52:003

的中心思想

长篇小说《芙蓉镇》在今年《当代》第一期刊载后,受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注意,数月内《当代》编辑部和我收到了来信数百封。文艺界的师友们也极为热情,先后有新华社及《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文汇报》、《作品与争鸣》、《湖南日报》等报刊发了有关的消息、专访或评论。这真使我这个土头土脑、默默无闻的乡下人愕然惶然了,同时也体味到一种友善的情谊和春天般的温暖。来信的读者朋友们大都向我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你走过什么样的创作道路?是怎样写出《芙蓉镇》来的?《芙蓉镇》“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你的生活经历和小说里所描绘的乡镇风物有些什么具体的联系?你的这部小说结构有些奇怪,不大容易找到相似的来类比,可以说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吧,这种结构是怎么得来的?你在文学语言上有些什么师承关系?喜欢读哪些文学名著?小说中“玩世不恭的右派秦书田是不是作者本人的化身""?接近文艺界的同志讲,你写这部小说只花了二十几天时间,是一气呵成的急就章,是这样吗? 这些问题,使我犹如面对着读者朋友们一双双沉静的、热烈的、含泪的、严峻的眼睛,引我思索,令我激动。文学就是作者对自己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思考和探索,也是对所认识的人生的一种“自我问答”形式。当然这种认识,思考和探索是在不断地前进、发展着的。 面对后两类问题,我不禁很有些感叹、戚然。因为自己这样一个写作速度缓慢、工作方法笨拙的人,居然被戴上了“才思敏捷”、“日产万言”的桂冠。“平生无大望,日月有小酌。”以我一个乡下人的愚见,一年能有个三两篇、十来万字的收获,即算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了,小康人家式的满足也就油然而生并陶然自得了。其实,一部作品的写作时间是不能仅仅从下笔到写毕来计算的。《芙蓉镇》里所写的社会风俗、世态民情、人物故事,是我从小就熟悉,成年之后就开始构思设想的。正如清人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的卷首所论及的:“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暮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捻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我觉得,不论后人怎样评价金圣叹在《水浒》问题上的功过,他所悟出的这个有关小说创作的道理,却是十分精辟独到,值得后世借鉴的。 我是怎样学起做小说,又怎样写出《芙蓉镇》来的?这要从我的阅读兴趣谈起。我读过一点书,可说是胃口颇杂,不成章法。起初,是小时候在家乡农村半生不熟、囫囵吞枣地读过一些剑侠小说,志怪传奇,倒也庆幸没有被“武侠”引入歧途,去峨嵋山寻访异人领授异术。接着下来读《三国》、《水浒》、《西游》、《红 楼》,读“五四”以来的名作,才稍许领味到一点文学的价值所在,力量所在。至于走马观花地涉猎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沉迷流连于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梅里美、巴尔扎克、乔治·桑等等巨匠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物面廊,则是中学毕业以后的事了。后来年事稍长,生出些新的癖好,鸡零狗碎地读过一点历史 的、哲学的著作,中外人物传记,战争回忆录,世界大事纪等等。又因生性好奇好游,却无缘亲眼见到美利坚的月亮、“日不落帝国”的太阳、法兰西的水仙、古罗马的竞技场,只好在书的原野上心驰神往。还追踪着报刊上披露的一则则有关航天、巡海、核弹、飞碟、外星人、玛雅文化、金字塔和百慕大魔三角奥秘的各种消息,来做一个乡下小知识分子“精神自我会餐”的梦……叫做“好读书,不求甚解”,以读书自乐自慰。日积月累,春秋流转,不知不觉中,我就跟文学结下了一种前世未了之缘似的关系。 就这样,我麻着胆子,蹒跚起步,学着做起小说来了。甚至还坐井观天地自信自己经历的这点生活、认识的这点社会和人生,是前人——即便是古代的哲人们所未见、所未闻的,不写出来未免可惜。我的年纪不算大,经历中也没有什么性命攸关的大起大落,却也是从生活的春雨秋霜、运动的峡谷沟壑里走将出来的。我生长在湘南农村,参加工作后又在五岭山区的一个小镇子旁一住就是一十四年,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地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经历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大地的寒暑沧桑。我幼稚、恭顺、顽愚,偶尔也在内心深处掀起过狂热的风暴,还曾经在“红色恐怖”的獠牙利爪面前做过轻生的打算。山区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街,新造的红砖青瓦房,枝叶四张的老樟树,歪歪斜斜的吊脚楼,都对我有着一种古朴的吸引力,一种历史的亲切感。居民们的升迁沉浮、悲欢遭际、红白喜庆、鸡鸣犬吠,也都历历在目、烂熟于心。我发现,山镇上的物质生产进展十分缓慢,而人和人的关系则在发生着各种急骤的变幻,人为的变幻。 “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我都曾深深陷入在一种苦闷的泥淖中,也可以说是交织着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一是自己所能表现的生活是经过粉饰的,苍白无力的,跟自己平日耳濡目染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这原因今天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二是由于自己的文学根底不足,身居偏远山区,远离通都大邑,正是求师无望,求教无门。因之二十年来,我每写一篇习作,哪怕是三两千字的散文或是四五千字的小说,总是在写作之前如临大考,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紧张状态。写作过程中,也不乏“文衢通达”、“行云流水”的时刻,却总是写完上一节,就焦虑着下一章能否写得出(且不论写得好不好)。初稿既出,也会得意一时,但过上三五天就唉声叹气,没有了信心,产生出一种灰色的“失败感”。爱人摸准了这个心性,每当我按捺不住写作过程中的自我陶醉,眉飞色舞地向她讲述自己所写的某个人物、某个情节或是某段文字时,她就会笑骂一声“看你鬼神气!不出三天,又来唉声叹气!”果然几天后初稿一完,我也就从妄自得意走到了反面——心灰意冷。直到很多日子过去,才又不甘失败地将稿子拿出来,请朋友看看有无修改价值。我的不少小说,都是受了朋友的鼓励,才二稿三稿地另起炉灶,从头写起。我甚至不能在原稿的天头地角上做大的修改,而习惯于另展纸笔,边抄边改,并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字句的推敲上。我由衷地羡慕那些写作速度快的同行,敬佩他们具有“一次成”的本领和天分。假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了我的基本生活,而到别的什么制度下去参予什么生存竞争,非潦倒饿饭不可。 一九七八年秋天,我到一个山区大县去采访。时值举国上下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全国城乡开始平反十几、二十年来由于左的政策失误而造成的冤假错案。该县文化馆的一位音乐干部跟我讲了他们县里一个寡妇的冤案。故事本身很悲惨,前后死了两个丈夫,这女社员却一脑子的宿命思想,怪自己命大,命独,克夫。当时听了,也动了动脑筋,但觉得就料下锅,意思不大。不久后到省城开创作座谈会,我也曾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些同志听。大家也给我出了些主意,写成什么“寡妇哭坟”啦,“双上坟”啦,“一个女人的昭雪”啦,等等。我晓得大家没真正动什么脑筋,只是讲讲笑笑而已。 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三中全会的召开,制定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正确路线,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人民在思考,党和国家在回顾,在总结建国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而粉碎“四人帮”以来的文学呢,则早已经以其敏感的灵须,在触及、探究生活的也是艺术的重大课题了。我也在回顾、在小结自己所走过的写作道路。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使我茅塞顿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我就像上升到了一处山坡上,朝下俯视清楚了湘南乡镇上二三十年来的风云聚会,山川流走,民情变异…… 一九八O年七——八月间,正值酷暑,我躲进五岭山脉腹地的一个凉爽幽静的林场里,开始写作《芙蓉镇》草稿。当时确有点“情思奔涌、下笔有神”似的,每日含泪而作,嬉笑怒骂,激动不已。短短十五、六万字,囊括、浓缩进了二、三十年来我对社会和人生的体察认识,爱憎情怀,泪水欢欣。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我是花了二十几年的心血才写出了《芙蓉镇》,也不为过分。 不少读者对《芙蓉镇》的结构感兴趣,问这种“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写法是怎么得来的。我觉得结构应服务于生活内容。内容是足,形式是履。足履不适是不便行走的。既不能削足适履,也不宜光了脚板走路。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明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人类生活的速度与节奏。人们越来越讲求效率与色彩。假若我们的文学作品还停留或效仿十七、八世纪西方文学的那种缓慢的节奏、细致入微的刻画,今天的读者(特别是中青年读者)是会不耐烦的了。而且,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故事发展的节奏和速度都是较快的,读者也读着痛快习惯。 前面已经说过,《芙蓉镇》最初发端于一个寡妇平反昭雪的故事。那些年我一直没有写它,是考虑到如果单纯写成一个妇女的命运遭际,这种作品古往今来已是屡见不鲜了,早就落套了。直到去年夏天,我才终于产生了这样一种设想:即以某小山镇的青石板街为中心场地,把这个寡妇的故事穿插进一组人物当中去,并由这些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写他们在四个不同年代里的各自表演,悲欢离合,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来写整个走动着的大的时代。有了这个总体构思,我暗自高兴了许久,觉得这部习作日后写出来,起码在大的结构上不会落套。于是,我进一步具体设计,决定写四个年代(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九年),每一年代成一章,每一章写七节,每一节都集中写一个人物的表演。四章共二十八节。每一节、每个人物之间必须紧密而自然地互相连结,犬齿交错,经纬编织。 当然,这种结构也许是一次艺术上的铤而走险。它首先要求我必须调动自己二、三十年来的全部的乡镇生活积蓄,必须灌注进自己的生活激情,压缩进大量的生活内容。同时,对我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一次新的考验。时间跨度大,叙述必然多。我觉得叙述是小说写作——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写作的主要手段,叙述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文字功力。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时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芙蓉镇》在今年年初发表后,有段时间我颇担心读者能否习惯这种“土洋结合”的情节结构,以及整块整块的叙述文字。但是不久后,读者的热情来信消除了我的这种担心,大都说“一口气读了下去”。当然也有些不同的看法,比方一位关心我的老 作家基本肯定之余,指出我把素材浪费了,本来可以写成好几部作品的生活,都压缩进十几万字的篇幅里去了。还有,前些时一位文学评论家转告我,《人才》杂志有位同志全家人都看了《芙蓉镇》,十分喜欢,却又说“这位作家在这部作品里,大约是把他的生活都写尽了”。 还有些读者来信说,《芙蓉镇》就像是他们家乡的小镇,里边的几个主要人物,如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黎满庚、王秋赦、李国香等,他们都很熟悉,都像是做过邻居、当过街坊似的……今年四月里的一天,我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客房里修订书稿,忽然闯进来一个中年汉子,自报姓名,说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位中学教员。他说,“老古同志,我就是你写的那个秦书田……我因一本历史小说稿,‘文革"中被揪斗个没完没了,坐过班房,还被罚扫了整整六年街道……”说着,他泪水盈眶,泣不成声。我也眼睛发辣,深深地被这位内蒙草原上的“秦书田”的真挚感情所打动。 《芙蓉镇》里所写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有的还分别有好几个生活原型。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位从事当代文学研究的同志曾经向我转达过这样一个问题,谷燕山是《芙蓉镇》里老干部的正面形象,是个令人同情、受人敬重的老好人,是否过分强调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确是一个值得评论家们进行探讨的问题。毫无疑义,在我们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塑造出了许多感人的老干部形象。这些形象大都是从战争年代的叱咤风云的指挥员们身上脱颖出来的,具有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和高屋建瓴的雄才大略。而我要写的却是和平时期,工作、生活在南方小山镇上的一位南下老干部。没有枪林弹雨,也不是干军万马大会战的建设工地。谷燕山首先是个普通人,是山镇上百姓们中间的一员,跟山镇上的百姓们共命运,也有着个人的喜好悲欢。然而他主要的是一个关心人、体贴人、乐于助人的正直忠诚的共产党员。他的存在,无形中产生了一种使小山镇的生活保持平衡、稳定的力量。在山民们的心目中,他成了新社会、共产党的化身,是群众公认的“领袖人物”。当然,这样写党的基层领导者形象,特别是毫无隐讳地写了他个人生活的种种情状,喜怒哀乐。或许容易产生一种疑问:在“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间人物”、“转变人物”等有限的几个文艺人 物品种里头,他到底应该归到哪一类、入到哪一册去呢?要是归不到哪一类、入不了哪一册又怎么办?由此,使我联想到我们的文学究竟应当写生活里的活人还是写某些臆想中的概念?是写真实可信的新人还是写某种类别化了的模式人、“套中人”?所以我觉得,谷燕山这个人物尽管有种种不足,但作为我们党的基层干部的形象,并无不妥。 简单地给人物分类,是左的思潮在文艺领域派生出来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一种习惯势力,是人物形象概念化、雷同化、公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繁荣起着阻碍作用。近些年来我力图在自己的习作中少一些它的束缚,但进展甚微,今后还需要花大力气,做长时间的探索。 许多湖南籍的老作家,总是要求、劝导我们年轻一辈,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开阔艺术视野,写出生活色彩来,写出生活情调来。他们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写出色彩来,写出情调来”,这是前辈的肺腑之言,艺术的金石之音。要达到这一要求,包含着诸种因素,有语言功力问题,生活阅历、生活地域问题,思想素养问题等等。这决不是说习作《芙蓉镇》就已经写出了什么色彩和情调。恰恰相反,我的习作离老一辈作家们的教诲甚远,期待甚远,正需要我竭尽终生心力来执著地追求。好些读者和评论工作者曾经热情地指出了《芙蓉镇》的种种不足,我都在消化中,并做认真的修改、订正。 “看世界因作者而不同,读作品因读者而不同”。应当说,广大读者最有发言权,是最公正的评论者。以上所述,只不过是一篇有关《芙蓉镇》的饭后的“闲话”而已。 古 华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初于北京 一九八二年七月重版校阅 (古华·芙蓉镇。全书完。梦远扫描校对。) 看这篇文章对您应该有所帮助! 祝您好运!
2023-07-12 13:52:091

小说《芙蓉镇》和电影《芙蓉镇》有什么不同?

1、性质不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创作的小说;电影《芙蓉镇》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片。2、发行时间不同小说《芙蓉镇》首版时间为1981年;电影《芙蓉镇》上映时间为1987年3月5日。3、所获奖项不同小说《芙蓉镇》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电影《芙蓉镇》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芙蓉镇
2023-07-12 13:52:191

小说《芙蓉镇》评价和意义

是的,《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影片,同时,因了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美丽与优雅,它也成为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抵抗着那个灰色的年代。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在片中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这样的《芙蓉镇》,所造就的轰动与成功,几乎是必然的——谢晋最后一部“伤痕”巨片,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创作力量,在电影票几毛钱的年代轻取过亿票房,甚至创下内地影片在香港最高票房纪录。 几番运动几番秋: 一个幽灵一般的声音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始终记得的,是这一句惊心动魄的台词。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人性,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年轻一代在这样的情节面前,也许会目瞪口呆,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芙蓉镇》扯开的,就是这一段尘封的记忆,那一道历史烙下的痕迹。 故事从1963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这中间“四清”、“文化大革命”,几番运动几番秋。“芙蓉姐子”胡玉音从个体致富典型,到失去一切的“富农婆”,再到“非法同居”的“黑夫妻”、监外执行的劳改犯,最后重新回到米豆腐摊前。王秋赦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到“运动根子”,再到党支书甚至镇长,最后一个跟头栽下来,成了真正的疯子。就连芙蓉镇,街上一度贴满了同一规格、同一号字体的标语、对联,街容“革命化”,人际关系亦“革命化”,但最后还是回到13年前干干净净的模样。 米豆腐摊热闹如初,人们兜兜转转,历史仿佛又回到了原点,13年的光阴也恍如黄粱一梦。然而,只须望一眼华发早生,便知道这13年毕竟不是一场梦。乌云遮天终又散,芙蓉花谢重又开,连疯子王秋赦还在敲着他的破锣,幽灵一般徘徊在芙蓉镇,声音凄凉地喊着:“运动了,运动了——”、“千万不要忘记啊——”这声音,在《芙蓉镇》身后19年,也一直回响在每个中国人耳边。
2023-07-12 13:52:331

古华《芙蓉镇》共多少章?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把四个年代(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九年、一九七九年),每一年代成一章,每一章写七节,每一节都集中写一个人物的表演。四章共二十八节。每一节、每个人物之间必须紧密而自然地互相连结,犬齿交错,经纬编织。
2023-07-12 13:52:411

茅盾文学奖哪些书值得买

一、《芙蓉镇》《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二、《一句顶一万句》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问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一句顶一万句》试图从以杨百顺为首的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而一个又一个不断出场的人物故事只是把这个寻找钥匙的机会围成了一个圆圈,真正的钥匙在圆圈中间。三、《天行者》在长篇小说《天行者》中作家大胆闯进描写对象“自我”内心世界中去,准确又合乎逻辑地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势下的所想、所说、所做,同时保持他清明的理智和独特的创作个性对生活、对人有自己的敏锐观察和见解,对他笔下的每个人物还做出了恰如其分的美学评价。本书收录前后有关联的三个故事,第一个为作者早年创作,后两个为后增补,显然前后精彩程度差别很大,以第一个故事为最优,也最沉重。作者文笔诙谐幽默,轻松自然,但不妨碍表现时不时出现的人物严肃的内心情感和贯彻始终的沉重主题,很多描写和桥段设计让人过目难忘。四、《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怀着素有的真挚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以温情的抒情方式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温情史志,一个女人对于原始部落的最真切的留恋。难以置信的是迟子建写作时一气呵成和全篇小说气贯长虹般的美丽。五、《抉择》《抉择》直面现实,关注时代,以敢为人民代言的巨大勇气和张扬理想的胆识,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复杂而尖锐的矛盾,突出地塑造了在艰难抉择中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市长李高成的崇高形象,也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和党的优秀干部与腐败势力坚决斗争的正面力量,给读者以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信心。小说注意调动操作心弦的情节和细节等艺术手段,在冲突的浪尖去刻划人物,描写生动爽利,语言流畅激越。整部作品正气凛然,具有强烈冲击读者心灵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其启示意义,尤其发人深省。
2023-07-12 13:52:481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七年级学生作文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芙蓉镇》小说 读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1 初次见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十分感兴趣,当亲自阅读后,也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也像书名一样,精致朴素,让人一看就喜欢上了,美,心善之美;丑,歹毒之切,字字句句将人物的性格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时而感天动地,时而咬牙切齿,这是一部写历史的书,但语言却不乏趣味,引人入胜,但是,作者为什么可以写的这么好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知道看到书后的“后记”我才知道,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是以原型描写的。所以才可以那样栩栩如生,引起读者共鸣,这也启发了我:写 作文 也要学会以原形写,用最真实的事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才更吸引人。 书中给我影象最深得人物是买米豆腐的老板胡玉音。胡玉音不仅长的很好看而且心地也很好,她待客热情,性情柔顺,手头利落,不分生熟客人,不分穿着优劣,都笑脸相迎,她肯吃苦,肯干活,她和她的丈夫黎桂桂,苦吃勤做,抓死抓活,总算生意兴盛。发了一点小财,这不是什么“好人有好报”,而是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我很敬佩这个看似柔弱,但却能凭一己之力撑起半边天的女人,我想,她的吃苦耐劳,一视同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2 主人公胡玉音是一位新生的“富农分子”。那时候谁有钱有势,政府就打击谁。胡玉音因和丈夫一起卖豆腐卖猪肉挣了点本钱。而李国香的出现让这平静的芙蓉镇变得十分“热闹”。因为李国香的出现也让胡玉音的生活变得悲惨。 读了《芙蓉镇》一书,我心生感慨:如果没有李国香,那就不会有胡玉音的悲惨经历了。而胡玉音的经历又正证明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错误做法。如果没有李国香的话,那整本书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芙蓉镇》这本书运用的手法是非常的纯熟。让人一看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比如“大姐,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没挣几个子儿。”就说明了胡玉音的恐惧和害怕。“哼,这个胡玉音长得不错,可肚子……。“这一看,就说出了李国香的得意劲儿。“二嘎,要不要加辣?”瞧,多亲切呀!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3 在山清水秀的芙蓉镇,有一位美丽的“豆腐西施”胡玉音,她与忠厚老实的丈夫黎桂桂一起开的豆腐坊得到镇党支部书记黎满庚、两站主任谷燕山和乡亲们的支持与喜欢,生意兴隆,但却引起国营饮食店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在“四清”运动开始后,李国香与“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一起狼狈为奸,查封胡、黎二人起早贪黑盖起的新房,划胡玉音为“新富农”,黎桂桂被逼自杀,黎满庚和谷燕山受牵连。“某”开始后,胡玉音与人称“秦癫子”的秦书田一起扫大街,两人产生感情并的相爱。而此时李国香嫉妒之心并未消除,秦书田被判刑,胡玉音判刑,因怀孕监外执行。 从此胡玉音忍受屈辱,挣扎求生。 大雪 纷飞的夜她诞下一婴儿——谷军。带着儿子她辛苦的生活,终于,动乱的年代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平反,一家三口终于团圆。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青石街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4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欢畅流过。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的腹地,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故此,镇子得名“芙蓉镇”。而后十三年的 故事 ,便发生在平静而又混乱的芙蓉镇里。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书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满庚,也有坚守承诺的秦书田;有出卖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真实与虚假,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在喊。 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性格,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 回过头张望张望我们的世界,一个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华夏大地。大灾大难中,年轻一代挺起胸膛,揽下了更多的责任。被舆论评论为“娇气”、“懦弱”的80后、90后带给社会太多太多的感动。黑暗的废墟中,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支撑了整整九天九夜的生命;而生死战场上一张张稚气未脱却满是认真的.脸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田。“ 小雪 ,你一定要活下去……”的祝福和“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的请求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人性的美好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抵抗着自然发出的怒吼。 如今,芙蓉镇热闹如初,大地的裂痕也在渐渐愈合。人们兜兜转转,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我们——这群青葱少年,也将继续前行在清馨的时光中……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5 一个边远小镇在全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的故事,一群小人物们在这场舞台上的血与泪、苦与甜,爱与恨,忠诚与背叛,迷乱与清醒,矛盾与取舍,坚持与守望 那样一场故事远去了,它属于彼时的中华大地,而余音袅袅,并未断绝。 当生命受到折辱,当希望看似消尽,总有一株温暖的藤蔓倔强地生长,挽留住欲亡人,把他们连接起来,这种力量最初源于谁,是为了什么而在倔强,分不清,也无需分清。但这种相连支撑着彼此,走过了这漫漫的寒冬,却是毋庸置疑。温暖散播了温暖。 世事时常不免荒谬,命运,这子虚乌有的东西,却也将人嘲弄。唯有那一颗真心淬火不灭,冰雪不消。 感动人的不是苦难,而是面对苦难时的坚强;催人泪下的不是有情人的隔绝,而是隔绝下的默契与守望;隽永的不是肃杀的压抑,而是漫过压抑的温暖与对生的执着。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6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一篇长篇小说《芙蓉镇》,作者是古华。这部小说是对历史进行深切的 反思 ,对极“左”路线破坏下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描绘的作品。这部小说,就像是作者说的,是唱了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然而,在这部作品之中,严酷之中见深情,但它同时又是一曲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倾注着作者对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由衷热爱。 在这部小说里有不少的声色并作的风俗画面。那夹岸长满木芙蓉的一河碧波,那边远山镇青石板街上的鸡鸣犬吠,那五岭山脉腹地里悠扬的民歌,多么令人神往,引人遐思。在这里民风淳朴,人们有互赠吃食的乡情,每逢赶圩,更是繁华热闹。 这部小说也描绘了这样一段历史。刚开始芙蓉姐的米豆腐摊子交了好运,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可是好景不长,行情又变。到了十年浩劫,芙蓉镇“街容”大变,变成一条红彤彤的“语录街”“ 标语 街”“ 对联 街”。“检举揭发箱”赫然在目,王秋赫的民兵小方队四处警戒。不要说“资本主义的浮鱼们”不敢在圩场露面,就是狗、鸭、鸡、兔、蜂这类小动物,也在“四不养”的条款下销声匿迹了。此时正如小民们的一首口诀所说,“死懒乱跳,政府依靠,努力生产,政府不管,有余有赚,政府批判”。人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当年是互赠互吃,如今是互不窜门,原先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在是“阶级阵线分明”。大家都有自知之明,“只有十几岁的娃娃不知厉害,不肯就范,但经过几回鼻青脸肿的教训之后,才不做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动,小小年纪就晓得唉声叹气…… 这些真实的生活画面,虽写风俗的变异,实是写社会的变易,蕴含着令人咀嚼不尽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真谛。如今,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周年,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楼,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时尚发展的人民生活。社会鼓励劳动,积极扶持个体,大家互帮互助,和谐和睦。如果芙蓉姐能够看到今天,该是怎样的心情。历史总爱开些玩笑,非典的肆虐,20某某年12月的抗击冰雪灾害,5、12的抗震救灾,但中国人民心中始终有着和芙蓉姐一样美好的愿望,不屈抗争,执着追求,再大的困境逆境我们也走了出来。了解过去,更让我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怀历史,现在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感去创造历史。“小社会”的动新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豪情满怀建设一个更为强大的中国!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七年级学生作文相关 文章 : 1. 《芙蓉镇》读后感6篇 2. 《芙蓉镇》读后感精选作文 3.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精选小学 4. 芙蓉镇读后感作文精选高中 5. 《芙蓉镇》读后感:不能嫉妒他人,不能嘲笑他人
2023-07-12 13:53:361

芙蓉镇txt全集下载

芙蓉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芙蓉镇 一览风物(1)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有问题再找我
2023-07-12 13:53:442

《芙蓉镇》古华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芙蓉镇》古华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有问题再找我
2023-07-12 13:53:534

《芙蓉镇》txt全集下载

《芙蓉镇》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6ln1DO1isvXO9sQE157Yw 提取码:nqbt《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2023-07-12 13:54:292

求好看的小说推荐

  《长恨歌》 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沉重的翅膀》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部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在如此纵横挥洒的艺术描写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蝉蜕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题旨。  《第二个太阳》 作者:刘白羽  【作品简介】  小说描写我兵团渡江南下解放武汉和进军湖南的辉煌胜利,歌颂了新中国这第二个太阳的诞生。我兵团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车上接到周恩来副主 席的电报,耍他打听地下工作者白洁的下落,这使他内心激动,白洁是他的女儿,是师长陈文洪的恋人。秦震立即与陈文洪和师政委梁曙光研究,决心粉碎白崇禧的“华中局部反攻计划”,解救白洁和群众。这时白崇禧正从广州飞抵武汉,布置炸毁火车头和许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几位铁路工人,冒着危险把火车头开走。解放军也多处突破天险,正面向武汉进攻。梁天柱开了一辆机车把解放军送进武汉。陈文洪立即率部向监狱进发,结果白洁已被敌人提前绑架走了,狱中的难友诉说着她的英勇斗争事迹。接着他们又寻找梁曙光留在武汉的妈妈,一时也没有结果,听到邻居称颂着这位坚持斗争的梁妈妈。  战争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虫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给北方的战士带来很大困难。进军中梁曙光得到妈妈的线索,他带领部队突入湖荡,打垮湖匪解救了母亲。大军又由鄂西向湘西挺进,在武陵山脉的峻岭中与敌军遭遇,激战后我伤亡很大,敌人却狡猾逃跑了。在敌关押人的地方,见墙上有“白洁不死”四字,陈文洪请求让他再指挥作战,终于取得重大胜利,俘虏敌少将司令,但白洁却在冲出牢房时牺牲。当这消息传结秦震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像太阳在东方升起,白洁在阳光里微笑。  《东藏记》 作者:宗璞  【作品简介】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家、对入侵这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善的思想物艺术品格。《东藏记》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既有妙趣,又见真情。  《芙蓉镇》 作者:古华  【作品简介】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切的的思,对极“左”路线破坏了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描绘的作品。照作者说的,他唱了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然而,严酷之中见深情,它同时又是一曲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倾注着作者对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由衷热爱。  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在《芙蓉镇》的人物结构中,既有受难者、抗争者、动摇者,也有凌虐者、迫害者。《芙蓉镇》在艺术结构上,承继了我国传统现实主义的特色。它以芙蓉姐的命运为主线,有机地把繁复的人物命运组织起来,环环紧扣,相经勾,如溪涧之归长川。  《金瓯缺》 作者:徐兴业  【作品简介】  《金瓯缺》的作者以饱含爱国深情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一个朝代的灭亡,一场战争的残酷和一个家庭的遭遇。他刻画人物,笔法细腻,栩栩如生;追述史实,笔触严谨,字斟名酌;叙述战事,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全书在记叙、描写间加入大量抒情、议论,诗词歌赋也间或有之,读来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特别是使用民间掌故和民俗、俚语,使文章更添趣味性和生动性。《金瓯缺》不愧是一本精彩的优秀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作者:徐贵祥  【作品简介】  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宿。他们从此结识了他们未来的战友和敌人,从此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也从此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有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和扑朔迷离的人间恩怨——昨天唇齿相依,明日反目成仇;阵前并肩作战,幕后暗设陷阱;情同手足者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势不两立者于患难之中肝胆相照……就在这旋涡一般湍急的关系纠葛中,小人最终落马,英雄脱颖而出。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台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出版后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薰陶的顺治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与民休养生息,但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满族亲贵,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迭起。  龙庭上威严万分的顺治,却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顾母后及朝臣的反对,热意钟情于已成为弟媳的乌云珠。两心相许,互为知已,痴心相爱,感天动地。爱与恨,生与死,权力争夺,刀光剑景,迭相交织。最后爱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顺治万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女士以史为翼,驰聘于文学的天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叙事艺术相交融,跌起伏,千曲百回。语言洗炼典雅,流畅精美。评论家曾赞曰: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历史小说佳作。  《无字》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进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小说文字灵动洒脱,情节精妙跌宕,人物复杂逼真,布局宏达伟阔。好似一部雄浑的交响乐,一个回旋又一个回旋,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进行着灵魂的拷问,留下无尽的思索,实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我们却于《无字》中看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苦苦寻觅,听到了作家对新世纪的美好祈盼。  《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作品简介】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由此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同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浓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白银谷》  作者:成一  【作品简介】  晋商独创的票号,在明清两朝有着秘史般的金融传奇。该作品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晋商望族的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个人隐秘等诸般形态;对豪门深藏的善恶恩怨、商家周围的官场宦海、士林儒业、武林镖局、西洋教会都有着丰满鲜活、淋漓尽致的描绘。  这部小说里,有燃烧的激情、快意的幽默、尖锐的反讽、高贵的蔑视、温柔的怜悯、有趣的知识、丰饶的意味以及会呼吸的语言。  《乡谣》  作者:黄国荣  【作品简介】  《乡谣》记录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对未来茫然无知的农民二祥几十年的命运起伏,折射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历史变化过程中的茫然与无奈,加之作者对于江南水乡的风物传说与世态人情的淋漓尽致的描述,《乡谣》被评论界称为“奇书”。  《怀念狼》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这部叙述无羁,寓意丰饶的长篇小说是一阙寻找天人合一的祈歌,作者苦著三年,历经四次修改后完成。  猎人、记者、烂头在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差途中,血光之灾比比皆是,妖夭奇遇倏然丛生,诡事异象迭出不穷……  上帝把颠覆一块文学样板的策源地给予贾平凹之时,已经洞察到这位小说英雄会纵情高歌地开拓文学的疆域,将一部奇书传到人间  《兄弟》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余华曾说过:“写作不是一种生活,而是一种发现,它通过一个什么事情,调动过去的生活积累,同时又给它一种新的生活容貌。”《兄弟》在叙述过去的生活时,虽然并没有绕开那些共识性的历史记忆,但是,它却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余华还说,“事实上,我是写到下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写作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作家都愿意去写作久远的故事,因为在久远的时代里更容易找到文学中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当我写到下部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中国充满了传奇性,应该说是现实和传奇合二为一了。这是一个叙述者千载难逢的时代,只要写下了真实的现在,也就同时写下了持久的传奇。”  在《兄弟》上部里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只要他们还健在,在下部里都会有更加充分的表演,而且令人哭笑不得。上部和下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是里面人物悲喜交集的命运将小说的上下两部呼应起来。“想想今天的中国,再回忆一下‘文革"时的中国,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却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极端,却由同一代人连结起来,我写作的激情来自于此。”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藏獒》 作者:杨志军  【作品简介】  藏獒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大型猎犬,被誉为“中华神犬”。《藏獒》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只獒王如何消除两个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宣扬了和平、忠义又不失勇猛的精神。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管我们珍惜?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名篇的酣畅,终成就2005年度长篇小说沉郁的阅读中,石破天惊泊痛快淋淳之作。  《废都》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情事、人事、乡事、匪事,男人们至情至性,女人们温柔如水,善良如佛,艳丽如花,妩媚如狐,有着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秋水般的眸子里便有了一个个小小人影!  那些如水的女子,温柔可人,又善解人意,在等着每一位来相会!  这些是平凹先生写得最为圆熟饱满的小说,细致入味,真挚迷人,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艺术风格与杰出成就。  《秦腔》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贾平凹说:“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2023-07-12 13:54:434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四年级7篇

芙蓉镇 读后感 怎么写?《芙蓉镇》的人物描写也相当成功,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芙蓉镇》读后感 范文 四年级7篇_《芙蓉镇》读后感 范文大全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一】 芙蓉镇位于湘鄂桂三省交界处,那里风光秀丽,芙蓉花开的季节里,争先斗艳一派,这里的人们和各地乡民们生活一样,淳朴,欢乐,有爱。然而记录这美好的湘西风情的小说《芙蓉镇》却是灰色的,不仅让人想一走古老的青石小路,一赏漫天的水芙蓉,更能引起人们对人性的思考。 古华把民俗风情寓于政治风雨中,描写了某搅乱下的湘西乡村生活,让特定年代的人物变迁发生在这湘南小镇里,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 芙蓉镇里塑造了一个有一个典型人物,美丽善良而逐渐坚强的胡玉音,不忘良心恪守人性的谷燕山,阴险歹毒见风使舵的李国香,好吃懒做的王秋赦等,这些人性格鲜明突出,让人难忘。谷燕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善良的,在某之前,他与黎满庚一起帮助胡玉音开了胡记米豆腐坊,在胡玉英被划为右派时,他自己因为受到牵连而停职,在胡语音危难之际,所有人包括她的青梅竹马黎满庚都与他划清界线时,只有她还一如既往的照顾胡玉音,并且救了难产的胡玉音,他和胡玉音秦书田一样。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是秦书田给绝望中的胡玉音说的话,胡玉音在和她丈夫黎桂桂某中划为右派,黎桂桂受不了当时的压抑而上吊,房子也被没收,自己也在劳动改造,就在这毫无希望的绝境之中,她和外表自轻自贱其实内心纯洁正直的同为右派的当地歌舞剧团编导秦书田结为夫妇,被称为“黑色夫妻”,因此秦书田被判劳动该造10年,胡玉音3年因有身孕在狱外进行劳改。 这里面体现出的生命力的顽强,爱情的伟大,和现实的残酷都令人咂舌。“活着,像牲口一样活着”是多少绝望中的人应有的信念啊! 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对比是鲜明的。有善就有恶,李国香乃嫉妒心极强,心狠歹毒之徒,投机取巧,而王秋赦也是一个好吃懒做,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在1979年某结束之后,李国香投机取巧,因为在某后期被挂草鞋游街受辱而被认为是某受害者,嫁给了一省里的干部,而王秋赦疯了,整天走在青石板路上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这部小说,就像是作者自己在自序中说的这是“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在这里有很多值得大家反省的事,经历过某的人不由的回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不管是受害者还是某执行者都会心痛万分,而没有经历某的人也能在这些人物中找到自己的一点影子,读完之后,人不经想在危难的时侯,我们是否能恪守自己的人格底线,尊重自己的良心呢。 这是一部将湘南民俗风情寓于政治风云中的作品,整部作品成灰色基调,也正是因为这灰色,作品才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优雅和美丽。 《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二】 《芙蓉镇》这本书是以“某”为历史背景的,书中的女主人公胡玉音则是某中饱受冤屈的一个典型。 胡玉音在芙蓉镇上开了一家米豆腐摊子,因她待客热情,米豆腐好吃,因此生意兴隆,于是遭到了另一家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的嫉恨。此时正值某时期,李国香利用职务之便将胡玉音打成“反革命分子”,天天批斗。但胡玉音并未屈服,她在心底常说的话就是“活下去,为了我们的后人,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胡玉音坚强地活了下来。某最后结束,芙蓉镇又恢复了勃勃生机,胡玉音成为了街办米豆腐店的服务员。 读芙蓉镇时,我既同情玉音,又十分敬佩她。这个坚信勤劳致富的女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赚了钱,盖起了新楼屋,本应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当时的社会是不允许人富裕的,她被抄了家,成为“新富婆”。每当读到胡玉音被社会唾弃、遭到打骂的情节,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同情这个勤劳善良的女子,同时也气愤不已---要是李国香之类的坏人不曾出现就好了。或许我还太小,始终无法明白当时的社会现象和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胡玉音勤劳能干,凭自己的力量发家致富,付出就有回报,这是理所应当的,怎样就成了犯罪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胡玉音是坚强的,这点让我十分钦佩。应对挫折、坎坷,社会的种.种不公平,她没有丧失活下去的信心,她把痛苦埋在心底,顽强地等待着这一畸形时代的结束,永远用心、乐观、向上。十年大革命,多少人经不起挫折的打击,最终自杀。而常常挨斗埃打得玉音,始终坚信混乱的社会终将过去,新的时代终将到来。 胡玉音能承受令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幸福时代的我们更不应屈服于小小的困难。想想胡玉音,我们有何理由不乐观、自信、坚强呢?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三】 每个人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片乌云缠绕,久久不能散去。每段岁月总会有那么一片乌云遮蔽天日,成为永久的烙印。可乌云注定遮不住阳光,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乌云的缝隙点燃心中那堆干柴,燃起希望。 也许那个年代注定会被刻上痛苦的烙印;也许那段岁月就注定会被所有人当作不可回首的记忆;也许那些人们将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过去的种.种,或许有人会说那是一段乌云遍布,不见天日的日子,但我却想说乌云总会被阳光驱散,再痛苦再煎熬的日子都会挺过去,阳光才是生活的主调。 古华说那是一切真善美和假恶丑、是与非、红与黑全都颠颠倒倒光怪陆离的年月,牛肝猪肺、狼心狗肚一锅煎炒、蒸熬的年月。古华说在那段岁月里正义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牌型应运而生、烽火狂澜。我说那是用不同的行为对抗黑暗,纵使生活无奈也依然敢爱敢恨,哪怕胆子再小也会为所爱之人不惜献出生命,不会被强权所制服的年月。我说在那岁月里有人默默地心守正义,依然坚守自己的灵魂,虽苟且偷生却活出了潇洒自我,沉浸于两人的幸福之中忘却现实的痛苦。 如果说芙蓉镇是“某”时期全中国的一个缩影,那么“芙蓉姐子”就是那个时代遭受迫害默默反抗的人群的代表。上天没有让她“命里不主子”,在她头顶飘来最大一片乌云后,上天让阳光穿过乌云射进她的胸膛,让她有勇气反抗,让她重燃希望。最爱的是黎桂桂,平时胆小如鼠,凡事得靠老婆做主的男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芙蓉姐子”遭受大难之时用生命在护着她,他就像一缕阳光射进“芙蓉姐子”的心里,为她驱赶黑暗,温暖她冰冷的心房。 有过痛苦才懂得幸福的难得,有过乌云才明白阳光的可贵, 不经历风雨要如何见彩虹?偶尔飘来的乌云最终还是抵不住阳光的穿透,就像古华说的,时间,像一位生活的医生,它能使心灵的伤口愈合,使绝望的痛楚消减。 不管那个曾经是有多长,不管那个曾经是有多痛苦,芙蓉镇的乌云永远遮不住阳……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四】 不堪回首芙蓉镇 一溪一河,一条青石板路,两岸木芙蓉,满镇荷香溢湖塘,一位 芙蓉仙子。这就是芙蓉镇给我的最初印象。古镇风情总是最能打动现 代人浮躁的心,我也不例外。与大家熟知江南古镇不同,这里有石拱 桥,却没有乌篷船;这里少了江南的诗意,却多了一分生活情趣。如 果说江南古镇是写意的水墨画,那么芙蓉镇就是浓墨重彩的风俗画。 这个镇子里的人们朴实、亲切,仿佛就是与我们共同生活的邻居。鳞 次栉比的吊脚楼、紧密相依的商铺、蜿蜒的青石板街、热闹繁华的圩 场,整个镇子如同一个大家庭,和谐而安宁。 这个镇子是这样美好,如果没有接下来的各种运动,它必定是桃 花源般的令人向往。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古朴的小镇尽管偏远却依然被政治波及,先是大跃进, 风风火火的炼钢运动使得大家过上了大锅饭的日子,市场是消灭了, 可人民的生活却贫困不堪,而且明赌暗娼、拐骗偷抢风行一时。尽管后来恢复了五日圩,但芙蓉镇却再也再现不了万人集市的热闹场面。 而镇子之后的遭遇更是让人深深的感叹原来这就是悲剧! 作为书中的主人公,芙蓉女——胡玉音,她的命运掺杂在小镇的 风云变幻中成为主线,其他的人物诸如:五类分子秦书田、大队书记 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政治女将李国香、运动根子王秋赦等等都 是影响着胡玉音命运的主要人物。 胡玉音算的上是早期个体户的典型代表,靠着起早贪黑、勤劳热情而发家致富,这实际是值得赞颂值得钦佩的。曾经我的父母也开着一家小小的早点铺,他们总是在凌晨四 点就要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到了晚上十点才结束。繁忙的时候母亲甚至要半夜起来洗衣服,儿时的我还无法理解他们的疲惫,现在想 来必定是充满着艰辛与劳累。一角钱一碗米豆腐能赚到的钱少之又 少,不会超过三分钱,如果不是靠着勤劳与吃苦根本无法创造出令人 羡慕的楼房。 可是就是这样来之不易的血汗钱还是招来了国营店女经理李国香的妒忌, 再加上胡玉音的美貌与良好的人缘更让这个单身的女人眼红, 于是她凭借着自己是区委书记外甥女的身份与高明的政治 手腕一次次陷害胡玉音及帮助她的人。尽管最后胡玉音平冤昭雪、黎满庾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王秋赦成了疯子、李国香也嫁去 省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但是那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却 永远烙在了人们的心里,成为了抹不去的伤痕。 某对当时社会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金钱可以再赚回来,破败的房子可以修葺好,凋敝的民生也能得到挽救,可是丧失的亲情、友 情等等人伦关系恐怕难以修复。 黎满庚为了自保出卖了自己的初恋情 人胡玉音,虽然是他迫不得已,也忏悔内疚,但是依然让人心寒,我 还清晰的记得月色下的河边,他庄严的发誓:“今生今世,我都要护 着你···”可是现实却是迫于政治上的压力他食言了。也许我们不 ··· 能责怪黎满庚, 毕竟他已经十分庇护照顾胡玉音了, 他也有他的家庭、 他的责任。我们应该 反思 的是错误的运动造成的伤害,尤其是这种人 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一旦被破坏,实在是难以重续。 镇上民风淳朴,连王秋赦这样的土改根子其实本质也不坏,一开 始他只是懒惰、油滑、爱贪小便宜,但在街坊中他也爱帮忙,如果不 是被真正歹毒阴险的李国香给利用,他也不至于最后沦为疯子。至于 李国香,她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私生活上不检点,反而嫉妒他 人的幸福家庭;引诱谷燕山不成,又设计陷害;最后自降身份与王秋 赦苟合,实在是令人作呕。这样的大恶人虽是少数,但却破坏了整个 镇子的安宁。这种见不得人好的阴暗心理更是扭曲变形到了极致。 故事 的结局基本上可以算一个圆满的结局,坏人遭到了报应,好 人也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可是读完这本书我却无法平静下来,本来 是劳动致富的一家却硬是被扣上发社会主义横财的帽子, 搞的家破人亡。胡玉音与秦书田的结合的确令人祝福,可是死去的黎桂桂冤魂又 该如何安息?当年被错划以及受牵连的“右派”遭受的待遇只能是不堪回首,也不忍卒读,小小的芙蓉镇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那里发 生的种.种也在全国各地出现过。 我儿时生活的垦殖场也曾有一位出生 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夫妻不堪忍受迫害而投湖自尽, 巧合的是当年迫 害他们的人也自食恶果,没有好下场。如果世间真的有因果循环,也许这些只是一种对被害者的安慰,却永远不可能消除伤痛。美好的芙蓉镇被毁了,留下的只有王秋赦令人悲叹的时代尾音。这一幕悲剧是时代的产物,重读历史不是为了温习伤痛,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五】 这个学期我看的小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古华先生的《芙蓉镇》了。这篇十六万字的长篇小说,古华先生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完成,而我,也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这部小说,可见这部小说的魅力之大,我也确确实实被它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谈到《芙蓉镇》,我们就先得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古华。古华先生生于1942年,原名罗鸿玉,湖南嘉禾人。据资料记载:古华先生的家乡是着名的民歌之乡,那些饱和着痛苦、忧伤、欢乐和憧憬的民歌,给了古华最初的艺术熏陶。从农业专科学校肄业后,作为农业工人和农村技术员,古华在五岭山区一小镇旁生活了十四年,劳动、求知、求食,并身不由己被卷进各种各样的运动洪流里,经历时代风云变幻、大地寒暑沧桑。遥远的古老的山区小镇,苍莽的林区四时风光,淳朴的民风,石板街、老樟树、吊脚楼、红白喜庆、鸡鸣大吠。对古华有一种古朴的吸引力和历史的亲切感。与农民长期的共同生活构成了古华创作的深厚基础,也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古华阅读兴趣广泛,中外古今、文野雅俗,文史哲均在涉猎之中。古华虽然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学习写作,1962年开始发表短篇习作,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却是在“三中全会”之后。他认为正是全会精神提高了他“认识生活的能力和剖析社会、人生的胆识”。《芙蓉镇》就在这个时期内创作的一部佳作,而他的创作成功也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他曲折而又多彩的人生丰富了他的创作、成就了他的作品。 《芙蓉镇》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后,农村经济刚刚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发了点儿“小财”,并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但却被被李国香和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某”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和得到了“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玉音、秦书田、黎满庚、谷燕山等人终于都摘掉了帽子,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芙蓉镇》情节曲折,矛盾突出,在丑陋中反射出人性的完美,并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例如,勤劳美丽、热爱生活、渴望爱情的胡玉音,以“癫”狂方式对抗这个“癫”狂时代的秦书田,“政治闯将”、灵魂扭曲的女人李国香,无知无能,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品行恶劣的“运动根子”王秋赦等等,都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社会的变迁,并在大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芙蓉镇的小人物的典型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丑恶。 首先,人物是小说的灵魂。芙蓉镇虽小,但它是各种人物性格相交汇的一个小社会。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因而,每人人物的个性愈突出,性格愈丰满,小说就愈能广泛深刻地再现社会复杂面貌。古华先生把人物的描写与整个时代大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这是贴切,具有风格的社会内涵。 其次,古华先生的取材也特别好。《芙蓉镇》紧扣当时的时代主题,充分地反映了人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那场浩劫的态度。古月先生在对这段历史的再创作时以批判为主,但也不乏客观理性。正如他在小说中所说:“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这场现代迷信的洪水,是历史的产物,几千年封建愚昧的变态、变种。不能简单地归责于某一位革命领袖。不要超越特定的历史环境去大兴魏晋之风,高谈阔论。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冷静客观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图根治。”除此之外,他的选材也是读者所感兴趣的、愿意接受的,不仅不向某些历史题材的小说那样较之无味,而且还能让像我这样的90后觉得耐人寻味。 当然,小说之所以吸引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写作技巧之高超。古华先生的语言生动、幽默、丰富、形象,在《芙蓉镇》中运用得恰到好处。“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歇。都是一样落难,一样造孽。”、“王支书,我们,我们总还算是人呀!再坏再黑也是个人……就算不是人,算鸡公、鸡婆,雄鹅、雌鹅,也不能禁我们婚配呀!”奉书田这些话,有着鲜明的个性,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一个备受磨难,混世、乐天,任打任罚,玩世不恭的小知识分子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生成就不是个正经八板的作田佬,而生成是个跑公差吃活水饭的人。两三年下来,他田里草比禾深,土里藏得下鼠兔。后来他索性算它个球,门角落的锄头、镰刀都生了锈。”这生动的语言描写将王秋赦好吃懒做、不事农桑、坐吃山空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另外,像“挖挖你的思想根源”、“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这些那个时代的 标语 ,运用在 文章 内,使读者不仅不就得“过时”,反倒是作者语言幽默的一种表现,让读者在笑过这些无知、愚昧的话后,更是笑这个时代的无知与愚昧,起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 总之,《芙蓉镇》的风雨是一个历史缩影,无论是它的主题思想还是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语言描写都是值得称道的。正是这成功的情节刻画与人物描写,使得《芙蓉镇》不愧为一部文质兼美的小说。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六】 读完了《芙蓉镇》,那是一种沉重,一种悲哀! 古华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气息的风俗画笔,为我们献上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我的妈妈是最热情的牡羊座,天天都是笑口常开的。爱吃东西的妈妈刚好跟不爱吃的我相反,妈妈希望我健康快长大,每次我拒吃东西时,都会好言相劝,拜托他多吃一点。那一张张 脸谱 刻画得活灵活现—— 辣而不泼的一个美丽村姑豆腐西施胡玉音; 八面玲珑而略带风_的李国香; 华而不实的混世魔王王秋赦; 刚正不阿的粮站站长谷燕山; 才华横溢而又委曲求全的秦书田 …… 一幅六七十年代,南方农村的生活画卷朴实而又悲哀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不属于那个时代,但我深切的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残酷与惨烈,不是么,如果政治权力没有监督,如果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成为了主流,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可怕! 今天,我还是不能准确理解何为"左倾",何为“右倾”,我也不想去讨论,我只是想了解那时人民生活的升迁沉浮,那个时代的别样人生。 一切都成为了历史,尘封在我们的记忆!是对是错,早已给出了定论! 我们不能责怪,因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所有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中国人本身又有神话某件事物的传统,这是封建迷信的残余思想导致的不该发生的悲剧,所以不必纳闷为什么在温饱尚未解决是情况下,人们对于“阶级斗争”却依然热衷甚至狂热。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 始终记得的,是这一句惊心动魄的话!是的,那是一个保全自己,出卖与背叛别人的时代,是一个九流三教疯狂践踏泯灭人性的时代,只能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我们必须讴歌我们的时代,拨乱反正是何等伟大的决策,因为它还给了我们一个美好情感和完整的人性! 今天,我们追求的是美好生活,我们幸福甚至自豪的走在大街上,因为我们得到了这个社会全所未有的尊重! 我们的民族在曲折中前进,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那些伤痛与悲哀成为了历史,今天我们更有凝聚力面对灾难和挑战…… 当看到国家领导人走向长江大堤,走进冰天雪地南方,走在地震灾区最前沿……我们的时代是关注民生,我们的时代是尊重人性的。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七】 古华的《芙蓉镇》,今天上午在数据课上刚刚看完,感觉还不错。 又是一部史书,讲述的是是粤湘桂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在中国60和70年代的故事。通过几个人物人生的沉浮经历,反映了_前后时期的中国的风云变幻的社会和不同的人物的命运以及百姓思想的变迁,同时这本书也挺红的,红军的红,一直歌颂我们共产党。读这本书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感觉跟《平凡的世界》挺像的。但是跟《平凡的世界》不同的是,《芙蓉镇》的篇幅比较短,人物也比较少,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没出这个镇子,写这本书古华没把战线拉长。 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活着,像牲口一样活着!”。主人遭受批斗的时候,生活简直生不如死,但是最终活了下来,平反后获得了生命的重生。 最近看人朋友圈分享:考上_的一个跟我同在山东高考,同一届的大二在读学生王尧_了。平时他爱写诗,似乎看破了世界,不想忍受世间的污浊。 怎么说呢,我这位转载的朋友,评论的很好,我也来引用一下:“诗是让生命更美好的延伸,而不是中断的借口”。 不少作家都是想不开,_身亡的。 惋惜啊,希望他们安息。 《芙蓉镇》的主人公生不如死地活着也未曾没考虑过_,但是他们最终的选择是“像牲口一样活着”,管什么所谓的尊严,就是要“死皮赖脸”地活着才有希望,生命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舍生取义是另一回事,这不能相提并论)我挺佩服老秦的那种潇洒的心境,每次被批斗游街都是昂首挺胸,“你们爱咋地咋地”。人们都喜欢去动物园看猴子,殊不知,人家猴子说不定在动物园看游人玩呢……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四年级7篇相关文章: ★ 《芙蓉镇》四年级读后感范文 ★ 《芙蓉镇》读后感6篇 ★ 《芙蓉镇》读后感范文精选小学 ★ 《芙蓉镇》读后感 ★ 芙蓉镇读后感5篇600字 ★ 芙蓉镇读后感6篇600字 ★ 《芙蓉镇》小说读后感七年级学生作文 ★ 芙蓉镇读后感作文高中精选 ★ 《芙蓉镇》读后感:不能嫉妒他人,不能嘲笑他人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400字7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2697f5ae036705b1309c90adafb920af";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3-07-12 13:54:581

《芙蓉镇》古华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芙蓉镇》古华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有问题再找我
2023-07-12 13:55:061

《芙蓉镇》古华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芙蓉镇》古华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有问题再找我
2023-07-12 13:55:214

芙蓉镇读后感

  有关芙蓉镇读后感1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芙蓉镇》。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读物。它的内容朴实,的的确确是改革初期的生活情景。主人公的悲惨经历让我们非常地感慨。   主人公胡玉音是一位新生的“富农分子”。那时候谁有钱有势,政府就打击谁。胡玉音因和丈夫一起卖豆腐卖猪肉挣了点本钱。而李国香的出现让这平静的芙蓉镇变得十分“热闹”。因为李国香的出现也让胡玉音的生活变得悲惨。   读了《芙蓉镇》一书,我心生感慨:如果没有李国香,那就不会有胡玉音的悲惨经历了。而胡玉音的经历又正证明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错误做法。如果没有李国香的话,那整本书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芙蓉镇》这本书运用的手法是非常的纯熟。让人一看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比如“大姐,我们做小本生意的没挣几个子儿。”就说明了胡玉音的恐惧和害怕。“哼,这个胡玉音长得不错,可肚子……。“这一看,就说出了李国香的得意劲儿。“二嘎,要不要加辣?”瞧,多亲切呀!   有关芙蓉镇读后感2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欢畅流过。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的腹地,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故此,镇子得名“芙蓉镇”。而后十三年的故事,便发生在平静而又混乱的芙蓉镇里。   《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小说,同时也因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优雅与美丽。书中有背叛盟誓的黎满庚,也有坚守承诺的秦书田;有出卖自我的王秋赦,也有忠于良心的胡玉音。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真实与虚假,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一个幽灵般的声音在喊。   是怎样的年代,才会有这样沉重的担待?是怎样的性格,才造就了这样坚忍的信念?但那么陌生那么遥远的事情,其实离我们不过三十来年!   回过头张望张望我们的世界,一个多月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整个华夏大地。大灾大难中,年轻一代挺起胸膛,揽下了更多的责任。被舆论评论为“娇气”、“懦弱”的80后、90后带给社会太多太多的感动。黑暗的废墟中,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支撑了整整九天九夜的生命;而生死战场上一张张稚气未脱却满是认真的脸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田。“小雪,你一定要活下去……”的祝福和“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的请求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人性的美好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抵抗着自然发出的怒吼。   如今,芙蓉镇热闹如初,大地的裂痕也在渐渐愈合。人们兜兜转转,历史又翻开了新的篇章。而我们——这群青葱少年,也将继续前行在清馨的.时光中……   有关芙蓉镇读后感3   初次见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就十分感兴趣,当亲自阅读后,也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也像书名一样,精致朴素,让人一看就喜欢上了,美,心善之美;丑,歹毒之切,字字句句将人物的性格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让人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时而感天动地,时而咬牙切齿,这是一部写历史的书,但语言却不乏趣味,引人入胜,但是,作者为什么可以写的这么好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知道看到书后的“后记”我才知道,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大都是以原型描写的。所以才可以那样栩栩如生,引起读者共鸣,这也启发了我:写作文也要学会以原形写,用最真实的事写出来的才有说服力,才更吸引人。   书中给我影象最深得人物是买米豆腐的老板胡玉音。胡玉音不仅长的很好看而且心地也很好,她待客热情,性情柔顺,手头利落,不分生熟客人,不分穿着优劣,都笑脸相迎,她肯吃苦,肯干活,她和她的丈夫黎桂桂,苦吃勤做,抓死抓活,总算生意兴盛。发了一点小财,这不是什么“好人有好报”,而是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我很敬佩这个看似柔弱,但却能凭一己之力撑起半边天的女人,我想,她的吃苦耐劳,一视同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关芙蓉镇读后感4   一个边远小镇在全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的故事,一群小人物们在这场舞台上的血与泪、苦与甜,爱与恨,忠诚与背叛,迷乱与清醒,矛盾与取舍,坚持与守望   那样一场故事远去了,它属于彼时的中华大地,而余音袅袅,并未断绝。   当生命受到折辱,当希望看似消尽,总有一株温暖的藤蔓倔强地生长,挽留住欲亡人,把他们连接起来,这种力量最初源于谁,是为了什么而在倔强,分不清,也无需分清。但这种相连支撑着彼此,走过了这漫漫的寒冬,却是毋庸置疑。温暖散播了温暖。   世事时常不免荒谬,命运,这子虚乌有的东西,却也将人嘲弄。唯有那一颗真心淬火不灭,冰雪不消。   感动人的不是苦难,而是面对苦难时的坚强;催人泪下的不是有情人的隔绝,而是隔绝下的默契与守望;隽永的不是肃杀的压抑,而是漫过压抑的温暖与对生的执着。
2023-07-12 13:55:431

茅盾文学奖最好十部(中国名著60部必读)

1、《芙蓉镇》作者:古华《芙蓉镇》是湖南作家古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古华的成名之作,小说主要通过讲述湖南一个名叫芙蓉镇的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来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历史进行回顾和反思,小说获得了1982年的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茅盾文学奖最好的三部之一,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人生中的大道理,也展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路遥也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1991年第三届茅盾文学奖。3、《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生活在陕西关中平原白鹿县的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的恩怨和纷争,小说不仅获得了第四届矛盾文学奖,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4、《长恨歌》作者:王安忆《长恨歌》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女人长达40年的感情经历,小说语言幽默,文笔细腻,把一个女人40年的生命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5、《尘埃落定》作者:阿来《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视角独特,语言风格明快生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让小说充满美感,而且还蕴含了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6、《秦腔》作者:贾平凹《秦腔》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很多人和事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小说的语言也十分细腻平实,展现的思想非常深刻,贾平凹也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7、《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通过讲述发生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既有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也有优美的爱情。8、《张居正》作者:熊召政《张居正》是熊召政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非常适合喜欢明朝历史的人去读,作者用非常客观、公正的态度将一个非常的矛盾的张居正描写的非常成功。9、《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茶人三部曲》是中国知名女作家王旭烽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小说主要通过描述杭州忘忧茶庄中三代茶人的命运的变化,展现了茶的精神、茶人的精神以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精神。10、《繁花》作者:金宇澄《繁花》是上海作家金宇澄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上海的方言来进行创作,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所描述的故事的情节也十分紧密,小说获得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23-07-12 13:55:501

求好看小说 类似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兄弟》陈忠实的《白鹿原》之类的……

  《长恨歌》 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沉重的翅膀》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部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在如此纵横挥洒的艺术描写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蝉蜕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题旨。  《第二个太阳》 作者:刘白羽  【作品简介】  小说描写我兵团渡江南下解放武汉和进军湖南的辉煌胜利,歌颂了新中国这第二个太阳的诞生。我兵团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车上接到周恩来副主 席的电报,耍他打听地下工作者白洁的下落,这使他内心激动,白洁是他的女儿,是师长陈文洪的恋人。秦震立即与陈文洪和师政委梁曙光研究,决心粉碎白崇禧的“华中局部反攻计划”,解救白洁和群众。这时白崇禧正从广州飞抵武汉,布置炸毁火车头和许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几位铁路工人,冒着危险把火车头开走。解放军也多处突破天险,正面向武汉进攻。梁天柱开了一辆机车把解放军送进武汉。陈文洪立即率部向监狱进发,结果白洁已被敌人提前绑架走了,狱中的难友诉说着她的英勇斗争事迹。接着他们又寻找梁曙光留在武汉的妈妈,一时也没有结果,听到邻居称颂着这位坚持斗争的梁妈妈。  战争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虫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给北方的战士带来很大困难。进军中梁曙光得到妈妈的线索,他带领部队突入湖荡,打垮湖匪解救了母亲。大军又由鄂西向湘西挺进,在武陵山脉的峻岭中与敌军遭遇,激战后我伤亡很大,敌人却狡猾逃跑了。在敌关押人的地方,见墙上有“白洁不死”四字,陈文洪请求让他再指挥作战,终于取得重大胜利,俘虏敌少将司令,但白洁却在冲出牢房时牺牲。当这消息传结秦震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像太阳在东方升起,白洁在阳光里微笑。  《东藏记》 作者:宗璞  【作品简介】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家、对入侵这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善的思想物艺术品格。《东藏记》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既有妙趣,又见真情。  《芙蓉镇》 作者:古华  【作品简介】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切的的思,对极“左”路线破坏了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描绘的作品。照作者说的,他唱了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然而,严酷之中见深情,它同时又是一曲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倾注着作者对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由衷热爱。  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在《芙蓉镇》的人物结构中,既有受难者、抗争者、动摇者,也有凌虐者、迫害者。《芙蓉镇》在艺术结构上,承继了我国传统现实主义的特色。它以芙蓉姐的命运为主线,有机地把繁复的人物命运组织起来,环环紧扣,相经勾,如溪涧之归长川。  《金瓯缺》 作者:徐兴业  【作品简介】  《金瓯缺》的作者以饱含爱国深情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一个朝代的灭亡,一场战争的残酷和一个家庭的遭遇。他刻画人物,笔法细腻,栩栩如生;追述史实,笔触严谨,字斟名酌;叙述战事,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全书在记叙、描写间加入大量抒情、议论,诗词歌赋也间或有之,读来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特别是使用民间掌故和民俗、俚语,使文章更添趣味性和生动性。《金瓯缺》不愧是一本精彩的优秀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作者:徐贵祥  【作品简介】  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宿。他们从此结识了他们未来的战友和敌人,从此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也从此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有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和扑朔迷离的人间恩怨——昨天唇齿相依,明日反目成仇;阵前并肩作战,幕后暗设陷阱;情同手足者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势不两立者于患难之中肝胆相照……就在这旋涡一般湍急的关系纠葛中,小人最终落马,英雄脱颖而出。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台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出版后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薰陶的顺治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与民休养生息,但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满族亲贵,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迭起。  龙庭上威严万分的顺治,却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顾母后及朝臣的反对,热意钟情于已成为弟媳的乌云珠。两心相许,互为知已,痴心相爱,感天动地。爱与恨,生与死,权力争夺,刀光剑景,迭相交织。最后爱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顺治万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女士以史为翼,驰聘于文学的天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叙事艺术相交融,跌起伏,千曲百回。语言洗炼典雅,流畅精美。评论家曾赞曰: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历史小说佳作。  《无字》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进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小说文字灵动洒脱,情节精妙跌宕,人物复杂逼真,布局宏达伟阔。好似一部雄浑的交响乐,一个回旋又一个回旋,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进行着灵魂的拷问,留下无尽的思索,实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我们却于《无字》中看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苦苦寻觅,听到了作家对新世纪的美好祈盼。  《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作品简介】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由此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同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浓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白银谷》  作者:成一  【作品简介】  晋商独创的票号,在明清两朝有着秘史般的金融传奇。该作品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晋商望族的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个人隐秘等诸般形态;对豪门深藏的善恶恩怨、商家周围的官场宦海、士林儒业、武林镖局、西洋教会都有着丰满鲜活、淋漓尽致的描绘。  这部小说里,有燃烧的激情、快意的幽默、尖锐的反讽、高贵的蔑视、温柔的怜悯、有趣的知识、丰饶的意味以及会呼吸的语言。  《乡谣》  作者:黄国荣  【作品简介】  《乡谣》记录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对未来茫然无知的农民二祥几十年的命运起伏,折射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历史变化过程中的茫然与无奈,加之作者对于江南水乡的风物传说与世态人情的淋漓尽致的描述,《乡谣》被评论界称为“奇书”。  《怀念狼》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这部叙述无羁,寓意丰饶的长篇小说是一阙寻找天人合一的祈歌,作者苦著三年,历经四次修改后完成。  猎人、记者、烂头在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差途中,血光之灾比比皆是,妖夭奇遇倏然丛生,诡事异象迭出不穷……  上帝把颠覆一块文学样板的策源地给予贾平凹之时,已经洞察到这位小说英雄会纵情高歌地开拓文学的疆域,将一部奇书传到人间  《兄弟》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余华曾说过:“写作不是一种生活,而是一种发现,它通过一个什么事情,调动过去的生活积累,同时又给它一种新的生活容貌。”《兄弟》在叙述过去的生活时,虽然并没有绕开那些共识性的历史记忆,但是,它却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余华还说,“事实上,我是写到下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写作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作家都愿意去写作久远的故事,因为在久远的时代里更容易找到文学中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当我写到下部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中国充满了传奇性,应该说是现实和传奇合二为一了。这是一个叙述者千载难逢的时代,只要写下了真实的现在,也就同时写下了持久的传奇。”  在《兄弟》上部里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只要他们还健在,在下部里都会有更加充分的表演,而且令人哭笑不得。上部和下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是里面人物悲喜交集的命运将小说的上下两部呼应起来。“想想今天的中国,再回忆一下‘文革"时的中国,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却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极端,却由同一代人连结起来,我写作的激情来自于此。”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藏獒》 作者:杨志军  【作品简介】  藏獒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大型猎犬,被誉为“中华神犬”。《藏獒》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只獒王如何消除两个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宣扬了和平、忠义又不失勇猛的精神。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管我们珍惜?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名篇的酣畅,终成就2005年度长篇小说沉郁的阅读中,石破天惊泊痛快淋淳之作。  《废都》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情事、人事、乡事、匪事,男人们至情至性,女人们温柔如水,善良如佛,艳丽如花,妩媚如狐,有着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秋水般的眸子里便有了一个个小小人影!  那些如水的女子,温柔可人,又善解人意,在等着每一位来相会!  这些是平凹先生写得最为圆熟饱满的小说,细致入味,真挚迷人,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艺术风格与杰出成就。  《秦腔》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贾平凹说:“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2023-07-12 13:55:573

《芙蓉镇》与《古船》在文艺背景与历史反思方面有何异同?

《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2023-07-12 13:56:151

《芙蓉镇》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主要是文革期间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1964年春她用积攒的钱盖了一座楼屋,落成时正值“四清”开始,就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黎桂桂自杀,黎满庚撤职,谷燕山被停职反省。接着“文革”开始,胡玉音更饱受屈辱,绝望中她得到外表自轻自践而内心纯洁正直的“右派”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结为“黑鬼夫妻”,秦书田因此被判劳改,胡玉音管制劳动。冬天一个夜晚,胡玉音分娩难产,谷燕山截车送她到医院,剖腹产了个胖小子。三中全会后,胡玉音摘掉了“富农”帽子,秦书田摘掉了“右派”和“坏分子”帽子回到了芙蓉镇,黎满庚恢复了职务,谷燕山当了镇长,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而李国香摇身一变,又控诉极左路线把她“打成”了破鞋,并与省里一位中年丧妻的负责干部结了婚。王秋赦发了疯,每天在街上游荡,凄凉地喊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成为一个可悲可叹的时代的尾音。aqui te amo。
2023-07-12 13:56:2515

类似《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的长篇小说。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长恨歌》 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沉重的翅膀》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部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在如此纵横挥洒的艺术描写中,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力主改革的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及其对立面,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蝉蜕时的痛苦”这一富有哲理意味的题旨。  《第二个太阳》 作者:刘白羽  【作品简介】  小说描写我兵团渡江南下解放武汉和进军湖南的辉煌胜利,歌颂了新中国这第二个太阳的诞生。我兵团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车上接到周恩来副主 席的电报,耍他打听地下工作者白洁的下落,这使他内心激动,白洁是他的女儿,是师长陈文洪的恋人。秦震立即与陈文洪和师政委梁曙光研究,决心粉碎白崇禧的“华中局部反攻计划”,解救白洁和群众。这时白崇禧正从广州飞抵武汉,布置炸毁火车头和许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几位铁路工人,冒着危险把火车头开走。解放军也多处突破天险,正面向武汉进攻。梁天柱开了一辆机车把解放军送进武汉。陈文洪立即率部向监狱进发,结果白洁已被敌人提前绑架走了,狱中的难友诉说着她的英勇斗争事迹。接着他们又寻找梁曙光留在武汉的妈妈,一时也没有结果,听到邻居称颂着这位坚持斗争的梁妈妈。  战争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虫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给北方的战士带来很大困难。进军中梁曙光得到妈妈的线索,他带领部队突入湖荡,打垮湖匪解救了母亲。大军又由鄂西向湘西挺进,在武陵山脉的峻岭中与敌军遭遇,激战后我伤亡很大,敌人却狡猾逃跑了。在敌关押人的地方,见墙上有“白洁不死”四字,陈文洪请求让他再指挥作战,终于取得重大胜利,俘虏敌少将司令,但白洁却在冲出牢房时牺牲。当这消息传结秦震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像太阳在东方升起,白洁在阳光里微笑。  《东藏记》 作者:宗璞  【作品简介】  《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二卷,并可独立成篇。这部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家、对入侵这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善的思想物艺术品格。《东藏记》描写明仑大学南迁昆明之后孟越一家和师生们艰苦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对教授间亦雅亦俗的人情世态,对青年人朦胧纯真的思想、情感、均施以委婉细致的笔墨,既有妙趣,又见真情。  《芙蓉镇》 作者:古华  【作品简介】  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是一部对历史进行深切的的思,对极“左”路线破坏了的中国农村生活进行了深刻描绘的作品。照作者说的,他唱了一曲严酷的乡村之歌。然而,严酷之中见深情,它同时又是一曲对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赞歌,倾注着作者对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政策的由衷热爱。  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作者手中那支散发着浓厚泥土香气的风俗画笔。芙蓉镇这个“小社*会”,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性格世界。人物性格刻画的深度,决定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在《芙蓉镇》的人物结构中,既有受难者、抗争者、动摇者,也有凌虐者、迫害者。《芙蓉镇》在艺术结构上,承继了我国传统现实主义的特色。它以芙蓉姐的命运为主线,有机地把繁复的人物命运组织起来,环环紧扣,相经勾,如溪涧之归长川。  《金瓯缺》 作者:徐兴业  【作品简介】  《金瓯缺》的作者以饱含爱国深情的文笔向我们讲述一个朝代的灭亡,一场战争的残酷和一个家庭的遭遇。他刻画人物,笔法细腻,栩栩如生;追述史实,笔触严谨,字斟名酌;叙述战事,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再三。全书在记叙、描写间加入大量抒情、议论,诗词歌赋也间或有之,读来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特别是使用民间掌故和民俗、俚语,使文章更添趣味性和生动性。《金瓯缺》不愧是一本精彩的优秀历史小说。  《历史的天空》 作者:徐贵祥  【作品简介】  挣脱了日军的追杀,几个逃难的青年在对未来的选择上分道扬镳了。找八路军的遇上了国民党,投国民党的撞上了八路军。阴差阳错的偶然成了命运的必然归宿。他们从此结识了他们未来的战友和敌人,从此走向了战争和政治,也从此有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有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和扑朔迷离的人间恩怨——昨天唇齿相依,明日反目成仇;阵前并肩作战,幕后暗设陷阱;情同手足者在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势不两立者于患难之中肝胆相照……就在这旋涡一般湍急的关系纠葛中,小人最终落马,英雄脱颖而出。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描写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政台生涯与爱情生活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出版后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矛盾交织、自幼受到汉文化薰陶的顺治崇儒教,重文士,习汉俗,力倡“满汉一体”,摒弃“勤兵默武”,停圈地,整吏治,罢三饷,宽逃人法,与民休养生息,但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满族亲贵,策划于密室,争斗于朝堂,顺治的改革举步维艰,风云迭起。  龙庭上威严万分的顺治,却是一个多情善感的皇帝。他不顾母后及朝臣的反对,热意钟情于已成为弟媳的乌云珠。两心相许,互为知已,痴心相爱,感天动地。爱与恨,生与死,权力争夺,刀光剑景,迭相交织。最后爱子被害,董鄂妃逝去,顺治万念俱灰,一心遁入空门,但不幸染上天花,英年早逝。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女士以史为翼,驰聘于文学的天空。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叙事艺术相交融,跌起伏,千曲百回。语言洗炼典雅,流畅精美。评论家曾赞曰:一部不可多得的深沉凝重,大器磅礴的历史小说佳作。  《无字》 作者:张洁  【作品简介】  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进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小说文字灵动洒脱,情节精妙跌宕,人物复杂逼真,布局宏达伟阔。好似一部雄浑的交响乐,一个回旋又一个回旋,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进行着灵魂的拷问,留下无尽的思索,实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我们却于《无字》中看到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家园的苦苦寻觅,听到了作家对新世纪的美好祈盼。  《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作品简介】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由此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同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浓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白银谷》  作者:成一  【作品简介】  晋商独创的票号,在明清两朝有着秘史般的金融传奇。该作品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晋商望族的商业活动、社*会关系、个人隐秘等诸般形态;对豪门深藏的善恶恩怨、商家周围的官场宦海、士林儒业、武林镖局、西洋教会都有着丰满鲜活、淋漓尽致的描绘。  这部小说里,有燃烧的激情、快意的幽默、尖锐的反讽、高贵的蔑视、温柔的怜悯、有趣的知识、丰饶的意味以及会呼吸的语言。  《乡谣》  作者:黄国荣  【作品简介】  《乡谣》记录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个对未来茫然无知的农民二祥几十年的命运起伏,折射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历史变化过程中的茫然与无奈,加之作者对于江南水乡的风物传说与世态人情的淋漓尽致的描述,《乡谣》被评论界称为“奇书”。  《怀念狼》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这部叙述无羁,寓意丰饶的长篇小说是一阙寻找天人合一的祈歌,作者苦著三年,历经四次修改后完成。  猎人、记者、烂头在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只狼拍照存档的差途中,血光之灾比比皆是,妖夭奇遇倏然丛生,诡事异象迭出不穷……  上帝把颠覆一块文学样板的策源地给予贾平凹之时,已经洞察到这位小说英雄会纵情高歌地开拓文学的疆域,将一部奇书传到人间  《兄弟》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现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余华全新的叙述方式相信会让喜爱他的读者觉得十年的等待完全值得。  《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产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余华曾说过:“写作不是一种生活,而是一种发现,它通过一个什么事情,调动过去的生活积累,同时又给它一种新的生活容貌。”《兄弟》在叙述过去的生活时,虽然并没有绕开那些共识性的历史记忆,但是,它却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余华还说,“事实上,我是写到下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在写作一部什么样的小说。作家都愿意去写作久远的故事,因为在久远的时代里更容易找到文学中最引人入胜的传奇性。当我写到下部时,我突然发现今天的中国充满了传奇性,应该说是现实和传奇合二为一了。这是一个叙述者千载难逢的时代,只要写下了真实的现在,也就同时写下了持久的传奇。”  在《兄弟》上部里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只要他们还健在,在下部里都会有更加充分的表演,而且令人哭笑不得。上部和下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是里面人物悲喜交集的命运将小说的上下两部呼应起来。“想想今天的中国,再回忆一下‘文革"时的中国,天壤之别的两个时代,却发生在同样的人身上,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个极端,却由同一代人连结起来,我写作的激情来自于此。”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作品简介】  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藏獒》 作者:杨志军  【作品简介】  藏獒是产于青藏高原的一种大型猎犬,被誉为“中华神犬”。《藏獒》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只獒王如何消除两个草原部落之间的矛盾的故事,宣扬了和平、忠义又不失勇猛的精神。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人性莫非只好让狗管我们珍惜?这群比人类更珍惜人性的藏獒的快乐和悲伤、尊严和耻辱、责任和忠诚,凝聚青藏高原的情怀、藏传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悯,和武侠名篇的酣畅,终成就2005年度长篇小说沉郁的阅读中,石破天惊泊痛快淋淳之作。  《废都》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情事、人事、乡事、匪事,男人们至情至性,女人们温柔如水,善良如佛,艳丽如花,妩媚如狐,有着江南水乡的钟灵毓秀,秋水般的眸子里便有了一个个小小人影!  那些如水的女子,温柔可人,又善解人意,在等着每一位来相会!  这些是平凹先生写得最为圆熟饱满的小说,细致入味,真挚迷人,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艺术风格与杰出成就。  《秦腔》 作者:贾平凹  【作品简介】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贾平凹说:“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2023-07-12 13:56:531

芙蓉镇的网络解释芙蓉镇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芙蓉镇的网络解释是: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芙蓉镇的网络解释是:芙蓉镇(1981年古华发行小说)《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小说曾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6年,《芙蓉镇》被谢晋改编成电影。拼音是:fúróngzhèn。结构是:芙(上下结构)蓉(上下结构)镇(左右结构)。注音是:ㄈㄨ_ㄖㄨㄥ_ㄓㄣ_。芙蓉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长篇小说。古华作。年发表。年,“四清”工作组开进芙蓉镇。以摆米豆腐摊致富的胡玉音及其丈夫被划成新富农,丈夫被迫自杀。“文化大革命”中,胡玉音倍受屈辱,绝望中得到“右派分子”秦书田的同情。两人由相爱而同居,结果被判处徒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的冤案得到平反。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同名影片。关于芙蓉镇的成语岳镇渊_柔远镇迩镇日镇夜并蒂芙蓉矫情镇物芙蓉并蒂关于芙蓉镇的词语坐镇雅俗岳镇渊_柔远镇迩芙蓉并蒂初发芙蓉镇定自若出水芙蓉并蒂芙蓉故作镇静人镜芙蓉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芙蓉镇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13:57:001

芙蓉镇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赏析展示了从1963—1979年间4个不同时代的社会变迁,农村经济复苏时期、“四清”运动时期、“文革”时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如此风云多变的大动荡年月,各色人等在历史舞台上一一亮相,演出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喜剧。在黑暗、混乱与痛苦中,透出了更多的温情,似乎处处都散发着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梗概60年代初,湘西芙蓉镇上勤劳美丽的少妇胡玉音,同丈夫黎桂桂摆了个米豆腐摊子。虽是小本经营,但和气生财,生意兴隆,然而这却与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结了仇。后来胡玉音夫妇以劳动所得盖起一幢新瓦房,更是引人注目。“四清”运动开始后,李国香任工作组长。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也被查封。曾帮助过他们的粮站主任谷燕山、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均受牵连而遭审查,懒汉王秋赦则成了运动的依靠对象。桂桂被逼自杀后,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到处受欺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秋赦当上了支部书记,李国香被赶下台。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书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她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威风显赫。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大祸临头。秦书田被判10年徒刑,胡玉音被判3年徒刑,因怀孕在身,监外执行。她忍受屈辱,挣扎求生。分娩时无人照顾,多亏谷燕山拦住一辆军车,将她送进解放军医院,才救了母子性命。动乱的年代终于结束。秦书田和胡玉音得到彻底平反,他们开办了胡记米豆腐店,直起腰杆开始了新生活。李国香又高升了,王秋赦则疯疯癫癫地敲着破锣,嘶哑无力地喊着:“运动了……”
2023-07-12 13:57:101

《再见芙蓉镇》说了些什么

就是古华没有说完的故事,里面涉及一些非常隐秘的话题,现在看到的基本是删减版呀,你懂的,百度搜索这本书可以零星看到点东西。
2023-07-12 13:57:191

古华的《芙蓉镇》中古燕山这一形象如何影响全书的反思主题

小说“芙蓉镇”在1981年,“当代”中包含的第一个问题,在全国各地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当代”编辑部收到了一封从数百个字母数个月。文学和师友们也非常热情,新华社新闻社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当代“,”文汇报“,”争“,”湖南日报“和其他报纸制造新闻,采访或评论。 要点:(97) 角音的心抽紧了...啊,老谷,老谷守卫...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在她心里,在镇,老谷代表的新社会,代表政府,代表共产党...而现在,他抬起了头。这个漂亮的家伙会做什么坏事吗?这个世界是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打出来的,没有他也反这个世界吗? 角音的青石板街。她抬起头,看到老谷住在二楼西端的房间,灯,光。看着她的眼睛一眨不眨。老谷正坐在灯下写评论,或找到办法如何骗过的人守着他发现自己呢?不能,也不会!经典啊,你要更广泛,准是错误的,从事反人民的委屈,你会芙蓉镇县,省保票名帖。你的男人,镇的成人和儿童,这是不明确的,你做了一件好事,没有做过一件坏事......有一个时刻,角音忘了恐怖主义的祸害,倒是遭遇愤怒的老谷。 啊......想起来了,3个多月前,该工作组的女户主,李国祥她的新建房,坐在楼上,充满了算作一个新的木头房子,给她一个帐户,和她说话两年和9个月,卖米豆腐赚了六千多块钱,还提到,这是一个万公斤大米为原料...看到她的山谷,直到今天,老后卫,这是因为...啊,啊,一个犯罪的人出售他们的米豆腐时,赚自己的钱,你要怪老谷头?销售吗?米豆腐耗尽,有的量置于在满庚哥哥手中的。 作者简介: 在中国古代,出生在1942年,湖南省嘉禾县的一个小村庄。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因为他曾长期生活在山区农村的五岭,是熟悉的乡镇海关。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布满常青藤的小屋”5 10中篇小说“佛岭,两个新的”芙蓉镇“。与常春藤覆盖的小屋,他的杰作是茅盾,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在国内外强烈的艺术魅力的读者会享受。
2023-07-12 13:57:392

芙蓉镇小说哪个版本好

古华的原著小说。芙蓉镇小说古华的原著小说版本好。《芙蓉镇》是古华1981年创作的小说,作者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该书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
2023-07-12 13:5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