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dim
-
讲授模式: 它属于传统模式,突出都是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 的基本程序是: 复习讲授——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检查反馈 它是当前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模式.解放后广泛推行的前苏联凯洛夫五环节教学,
- 可可科科
-
高等教育模式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上面进行的升华,教学氛围更加浓厚,而且还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全面的发展。高的教育模式的效益分析,就是能够带来很好的教育环境改变,对于很多教育部门来说,也能够带来非常不错的经济收入。
- Mugen-Hive
-
高的教育模式就是将教育资源平均的分配,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教育的机会,其次是懂得精益求精。利用这种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效益是非常不错的,能够吸收一些高精尖的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
- CPS小天才
-
民众不知道
相关推荐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 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个变量“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 根据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的三类关系,先行组织者有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三类。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 a.选择材料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 d.抽象出新信息 e.运用活动强化2023-07-12 14:28:321
什么是先行组织策略
【答案】:【答案要点】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在学习材料正式呈现之前,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是必要的,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有关联,使学习任务明了,它就充当了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者”。由于它的呈现一般是先于正式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又叫“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奥苏伯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使用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它在三个方面有助于知识的学习与保持:首先,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学习内容上;其次,将即将呈现的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集中;最后,避免学生进行机械学习。2023-07-12 14:28:39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什么的教学技术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教学技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奥苏贝尔还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每一个学科的概念结构都不难确定,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 map)。2023-07-12 14:29:03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策略介绍
“渐进分化”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高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上位观念时,奥苏贝尔建议对教学内容的组织采用“渐进分化”策略。所谓渐进分化是指,应该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即包容性最广、抽象概括程度最高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减的次序逐渐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分化,使之越来越具体、越深入。根据上面所述的第一个理论假设可以推知,若按这种渐进分化策略组织教学内容,则人们习得知识的顺序将和大脑认知结构中的组织层次、存储方式完全吻合。显然,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这种情况所要求付出的认知加工量是最小的,因而最有利于知识意义的习得与保持。在贯彻这种策略时应注意的是,不仅整门课程的内容(即学科内容)要按渐进分化组织,就是课程内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以及各单元之内的各种概念也要按照包容性递减的次序渐进分化地组织。为了便于渐进分化策略的实施,美国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奇鲁斯(C.M.Reigeluth)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一套比较完善而且便于操作的理论方法——细化理论(Elaboration Theory,简称ET)。下面就是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应用方法的介绍。①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一个目标:是指ET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按照渐进分化策略实现对教学内容(即当前所教学科知识内容)最合理而有效的组织。两个过程:是指ET主要通过两个设计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两个设计过程,一是“概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概要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包容性最广、抽象概括程度最高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概要。学科知识内容通常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概念性内容(说明“是什么”)、过程性内容(说明“如何做”)和理论性内容(说明“为什么”),但在某个教学单元之中占优势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种内容,因此我们就可以从这种内容中选出初始概要,这个初始概要就是“先行组织者”,也就是用来对新概念、新知识起同化、吸收作用的“固着点”。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概念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一个概念定义、若干个概念实例和把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练习;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过程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该过程的基本功能及主要实施步骤;如果当前选出的知识内容是理论性的,则初始概要应包含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观点。如果某个概念或原理很抽象或者较难理解,就要利用形象化的比喻或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讲解。任何学科内容都可按照细化理论的方法加以组织和排序,而不管这些内容是概念性、过程性或是理论性的。一系列细化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概要不断进行逐级细化,逐级细化的过程就是逐级的同化、吸收过程,细化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逐级加深。第一级的细化是指对初始概要(即初始固着点)按“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作适当的扩充,使之变得更充实和更具体一些(扩充得到的新概念、新知识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都比“固着点”要低);第二级的细化除了是对第一级的细化结果(即起同化、吸收作用的新“固着点”)作进一步细化(而不是对初始概要细化)以外,其它过程和第一级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级细化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通过每一次细化,使教学内容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如此继续下去,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复杂程度为止。以威特曼(Wedman)和史密斯(Smith)设计“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为例,他们确定该教学单元的“概要”是理论性的,其内容包含光圈大小、快门速率和胶卷型号(与感光速率有关)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例如,若胶卷型号固定,为了保持同样的爆光,当光圈较大时,快门的速率就要提高。这时先不考虑定量关系即先不考虑快门的速率值、光圈的大小值以及胶卷的感光速率值。在“概要”学习阶段,要求学习者运用所学到的一般原理(即上述定性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回答以下练习题:“如果灯光改变,而快门速率要求不变,应该怎么做”。设计完“概要”和有关练习后,就要转入一系列精细程度不断加深的细化等级设计。仍以上述“照相机工作原理”教学单元为例,在细化的第一级应向学习者呈现关于光圈大小、快门速率和胶卷感光速率等方面的细节内容;在细化的第二级则应介绍有关这几方面的更深入知识,例如让学习者了解景深与光圈大小的关系以及物体动作与快门速率之间的关系等。……由以上分析可见,每一级的细化结果都是其下一级细化的“概要”。这是细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事实上细化过程就是对初始概要不断完善与深化的过程。由以上分析还可看到,一方面,在同一等级上可以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其复杂程度相同);另一方面,也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相继的等级中不断细化(其复杂程度不同)。这就使按ET建立的教学系统有较大的灵活性:既可通过横向(同一细化级)了解学科内容各部分当前的细化情况,又可通过纵向穿过一系列细化等级而达到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入了解。这种在知识网络中既可横向移动又可纵向移动的灵活性是细化过程的另一重要特点,这种特点对于超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特别有利的。事实上,考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ET的基础,而超媒体则允许我们建立起这种联系并可实际应用。换句话说,ET提供关于如何建立知识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而超媒体则提供把这种理论框架付诸实践的环境与手段。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上述细化过程(这是ET的核心),我们可以把细化作用和“可变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相对比:这照相机开始用广角镜头(相当于“概要”);然后通过变焦进入逐级细化的过程(可以循环往复),以观看整幅画面中的各个子部分(细化后的教学内容);接着变焦距镜头移出以便回顾、复习学过的全部内容和确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变焦距镜头移入和移出的调节过程要反复进行,一直到整幅画面的所有各个部分都已按照所要求的精细等级被考察过为止。四个环节:是指为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和系统性,必须注意细化设计四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这四个环节是“选择”(Selection)、“定序”(Sequencing)、“综合”(Synthesizing)和“总结”(Summarizing),简称4S。选择是指从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选出为了达到总的教学目标或某一单元的子教学目标所要教的各种概念和知识点,从而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这是ET的初始设计任务。定序的目的是要使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内容)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这既是概要设计和一系列细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又是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贯串在这两个设计过程的始终,从而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综合的作用是要维护知识体系的结构性、系统性,即确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综合应使学习者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更大的概念图中(乃至整个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在每一级细化过程中都将有两种形式的综合发生:内部综合与外部综合。内部综合用来阐明给定的细化等级之内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外部综合则用来阐明给定细化等级内的主题和已经教过的其它主题之间的关系。总结对于学习的保持和迁移都是很重要的。ET中包含两种总结:一种是课后总结,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另一种是单元总结,在一个教学单元将要结束时进行,用来对本单元之内所教过的所有知识和概念进行总结。在上述四个环节中,选择为概要设计作好准备,定序为各级细化提供统一的指导方针以保证每次细化结果的一致性,综合和总结则建立起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与知识整体的关系,从而把每次细化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知识点的堆砌。②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以某一节课的教学为例,细化理论的应用步骤可说明如下(在下列步骤中并未列入与细化过程无关的其它教学环节,如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教学评价等):(1)给出本节课的概要(完成概要设计);(2)嵌入动机激发器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3)如果概要内容较抽象难懂则应进一步给出形象化的比喻(或适当的类比);(4)顺序呈现按照一系列细化设计结果而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5)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6)根据学习情况的需要嵌入认知策略激发器,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7)提供本节课的课后总结;(8)提供本节课的课后综合。“逐级归纳”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逐级归纳”策略。所谓逐级归纳是指,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就某门课程或某个教学单元来说,当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教学内容为上位观念时,其教学内容只是在组织顺序上和第一种策略(即组织者为上位、教学内容为下位时的渐进分化策略)不同(二者相反),而内容本身则毫无差别;另外,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由先行组织者的第一个理论假设可推论出:不管新知识是通过类属关系(即上下位关系)习得,还是通过总括关系(即下上位关系)习得,最后都要被归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隶属于包容范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知识系统之下。这就是说,不管是按第一种策略(渐进分化)还是按第二种策略(逐级归纳)组织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习得知识的顺序不同,而关于该知识所习得的意义则是完全一样的。事实上,“渐进分化”和“逐级归纳”正好是互为逆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仿照上述细化理论的思想提出便于逐级归纳策略实施的“归纳理论”。归纳理论的基本内容也和细化理论一样,可用“一二四”概括即:一个目标、两个过程、四个环节。和细化理论相比,其中“一个目标”二者完全相同;“四个环节”只需作两点小的修改:①“选择”——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各种概念和知识点的目的是要从中选出“初始固着点”(而非“初始概要”);②“定序”——是要使教学内容按照“从特殊到一般”(而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次序来组织和安排。“两个过程”也很相似:一是固着点设计,二是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固着点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固着点”。这类固着点同样有概念性、过程性和原理性等三种不同类型。显然,在运用逐级归纳策略来组织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这个初始固着点就是先行组织者。换句话说,这里的初始固着点,其作用就相当于细化过程中的初始概要。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固着点不断进行归纳。第一级归纳是指利用初始固着点(先行组织者)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都要比自身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这种以下位概念去同化、吸收上位概念的过程就称为“归纳”),然后再以第一级归纳得到的新知识作为新的固着点(称为“一级固着点”)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又比它要更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从而完成第二级归纳并得到“二级固着点”,……如此一步步归纳下去,直至新知识的包容性与抽象性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止。第二级的归纳除了是对第一级归纳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归纳(而不是对初始固着点即先行组织者归纳)以外,其它过程与第一级相同。其它各级之间的关系与此类似。总之,每一级归纳都是前一级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包容性更广,抽象程度更高)。可见,逐级归纳和细化过程一样都是逐级的同化、吸收过程。不过,逐级细化中的同化、吸收是“由一般到特殊”,而逐级归纳中的同化、吸收则是“由特殊到一般”。“整合协调”策略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当前教学内容,但二者之间具有某种或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整合协调”策略。所谓整合协调是指,通过分析、比较先行组织者与当前教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类似的或共同的属性,以及在哪些方面二者并不相同来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以便把当前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类属于包容范围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系统之下的过程。仍以前面提到的“回声”与“雷达”为例,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回声概念可以作为学习雷达原理的先行组织者。在这种场合,整合协调策略的运用就体现为对当前教学内容按下面的方式进行组织:①(通过媒体展示和语言文字表述)介绍回声现象及有关特性(作为先行组织者);②(通过媒体展示和语言文字表述)讲解雷达工作原理——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当前的学习主题)③指出雷达与回声的共同属性——都是波的反射、接收;④分析雷达与回声的区别——前者是无线电波(一种电磁波),只能通过仪器探测到;而后者是声波,可以通过耳朵听到;⑤介绍雷达在航空、航海、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以巩固和加强习得的意义。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就可以使关于雷达原理的新知识(即关于无线电波的反射、接收的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关于“波的反射、接收”这一上位概念之下,并与声波的反射、接收一起成为类属于它的下位概念,即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起上下位关系——一种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从而使学习者建构起关于雷达知识的意义。显然,通过上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整合过程,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扩充(把雷达知识纳入其中)并形成了新的稳定而协调的结构。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合协调策略的意义与作用——在回声与雷达之间并无上下位(或下上位)关系,在此情况下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原本是困难的,但是通过这种策略的运用,使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被重新整合,从而得到新的稳定而协调的认知结构形式。在这种新的结构形式中,通过回声的上位概念(而不是“回声”本身)与雷达之间建立起上下位关系,因而能对新知识起到同化与吸收的作用(即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比较容易地实现了有意义的学习。在已有“蔬菜”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某些食物的植物学分类,是运用整合协调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的另一个例子。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学生都知道西红柿、土豆、豌豆和胡萝卜等都属于蔬菜类。如果现在要进一步学习它们的植物学分类,即要学生掌握西红柿、豌豆既是蔬菜又属于植物的果实;土豆和胡萝卜既是蔬菜又是植物的根,这种学习因为与学生的原有观念有冲突,所以本来是比较困难的。现在我们运用整合协调策略将有关的教学内容按下列方式组织:①(通过媒体展示或语言文字表述)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菜肴:蔬菜、肉类、海鲜、禽蛋……等,而蔬菜中又包括西红柿、土豆、豌豆、胡萝卜……(作为先行组织者);②(通过媒体展示或语言文字表述)说明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又属于植物,从植物学观点又可按根、茎、叶、果实等分类(当前的学习主题);③指出先行组织者与当前学习主题的相关属性——都属于“分类”问题;④分析先行组织者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属性——前者属于菜肴分类,后者则属于植物学分类;⑤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蔬菜是属于植物的根或果实(促进习得知识的巩固);⑥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蔬菜是属于植物的茎和叶(促进习得知识的迁移)。这样组织的教学内容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整合,整合的结果,“植物学分类”概念将被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之中,并与“菜肴分类”概念一起类属于“分类”这一上位概念之下,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扩充并形成新的稳定而协调的结构。由于扩充后的认知结构中植物学分类概念与其上位概念“分类”之间建立了实质性联系,表明学生已完成对这一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对这样的认知过程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有困难。应当指出,上述三种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之所以能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们都能符合R.M.加涅的认知同化理论。对于第一种策略(渐进分化)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是上位观念,当前教学内容是下位观念,二者之间无须做其他的认知加工(认知结构无需重组)就可以直接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所以先行组织者所体现的“原有观念”可以作为同化、吸收新知识的可靠“固着点”,使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很容易完成。对于第二种策略(逐级归纳)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是下位观念,当前教学内容是上位观念,二者之间也无须作其他的认知加工(认知结构也无须重组)就可以直接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所以和第一种策略中一样,由于有可靠的“固着点”,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也很容易完成。对于第三种策略(整合协调)来说,由于先行组织者和当前教学内容之间不存在上下位(或下上位)关系,缺乏同化、吸收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不能直接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只能通过认知结构的“顺应”——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组来吸纳新知识。可见这种学习本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没有“固着点”),但是由于采用了整合协调的内容组织策略,使得学习者能够从与新知识相关或公共的属性的上位概念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这样,就相当于把“顺应”过程(比较复杂的认知结构的改造重组过程)转化为“同化”过程(认知结构的简单扩充过程)。这就是整合协调策略能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与保持的秘密所在。上面我们把先行组织者策略作为以教为主教学策略的重点,从其理论假设到具体运用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为了使读者对以教为主教学策略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并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要求将多种策略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下面再对其它几种有较大影响的以教为主策略作一简要的介绍。2023-07-12 14:29:181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例子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例子如下:例如,在讲有关钢的性质的内容时,首先学习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等,给学生提供理解钢的性质的观念框架。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作为影响认知结构的变量,这不仅是研究学习与迁移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组织者的功能之一在于为在它后面呈现的学习材料提供观念构架,使那些更加明细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稳固的结合和保持。另一种功能就是增加学习的材料和认知结构中的类似的或者表面上矛盾的那些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由于它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了认知结构的变量,改进了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所以对促进有意义学习有重要作用。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2023-07-12 14:29:301
请简述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要点。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而呈现的一个引导材料。它在概括与包容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但以学习者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最常见的组织者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组织,最宜于当学习者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种是比较性组织者,最宜于当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或缺乏可利用性,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以促进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顺应。2023-07-12 14:29:501
先行组织者是一种什么教学策略
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一直是先行组织者的首要教学策略。教学策略主要有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化浅为深、提升学习体验的教学策略——富有情趣,这是有效教学的。2023-07-12 14:29:571
简述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及类型
先行组织者的含义及类型如下: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类型包括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奥苏伯尔提出的。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改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的策略,为使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所学材料的特点形成总的印象,教学之初,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是认知主义表人物之一,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和一个教学策略,即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2023-07-12 14:30:04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常用于(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
【答案】:BB[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07-12 14:30:49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第一,确定先行组织者实施这一策略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先行组织者。如上所述,先行组织者实际上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即通过语言文字表述或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的、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所学内容具有某种关系(例如类属关系、总括关系或并列组合关系)的“原有观念”这一问题,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已经解决(若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即无法确定当前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具有某种相关性,则不可能转入“传递-接受”教学分支,也就不可能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因而当前要确定先行组织者不会有任何困难,只需把“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已经选定的“原有观念”,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或用某种媒体呈现出来(也可以文字表述和媒体呈现二者相结合)就是先行组织者。至于先行组织者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或是用何种媒体呈现以及呈现的方式等问题,由于要考虑“注意”、“感知”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通常是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环节中专门予以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由于有三类不同的先行组织者(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所以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也有三种不同的策略。2023-07-12 14:30:57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答案】:B“先行组织者”概念由奥苏贝尔提出。这种先于学习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能使学习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学习的内容。2023-07-12 14:31:091
先行组织者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教学观点?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在<意义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简介: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1918~2008 ),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后先后在美国伊里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和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应用心理学系任教,1968年后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任教,曾在该校师范教育部任研究和评价的主管,后来又在该校的研究生院和大学中心工作过。 研究成果 奥苏贝尔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也有研究。 他曾在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医学协会、全国科学院农业教育部、白宫吸毒问题研究小组、生物学课程研究委员会等组织里参与工作,并在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 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1952)、《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1954、1977,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儿童发展的理论》《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1963)、《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1968、1978,第二版时与人合作)、《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1969,与人合作)、《心理学与精神障碍》(1977,与人合作)。2023-07-12 14:31:151
组织者的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语设计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先行呈现。 而凡是一节课的导语、引子、绪言等也都是呈现在正课之前的,即先行的。 但是,先行组织者只是多种导语中的一种,即为本课所学的内容提供上位知识的,作为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知识固定点的那种先导性知识。 平时教师很难自发地运用这种导语,除非受过一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培训。 有关调查表明,教师日常设计的课堂导语,多为:(1) 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进行的“学习动员”或“鼓动”;(2)介绍与新知识有关的某种旧知识,以便引出学习新知识的话题;(3)为新知识介绍有关背景知识;(4)概要介绍新知识,为新知识学习进行垫铺等。 先行组织者虽然也是导语,但它是另一种导语。 它必须满足以下特点: (1) 仅仅为本课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提供固定点知识; (2) 该固定点知识是新知识内容的上位知识; (3) 它能促进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与其它以往旧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系。 ⑷ 它只是从一个角度、一种特征、一个方面,对各种类型的知识学习起组织作用的知识组块。 某教师在讲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试图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设计两个导语。 其中的一个符合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标准;另一个则不符合。 试分析鉴别这两个导语设计实例: 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封建社会是怎样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吗?谁能举些具体实例来说明? (学生纷纷举例:如给妇女缠足;父母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禁止自由恋爱;禁止寡妇再嫁等现象,还举出祥林嫂和《红楼梦》故事等具体事例。 ) 教师归纳: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封建社会是黑暗而残酷的。 由于劳动人民痛恨封建社会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本质,所以创造了白娘子和雷峰塔的故事。 1924年9月25日这一天,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社会上对此事议论纷纷。 鲁迅借题发挥, 夹叙夹议地阐明了封建势力必然灭亡和人民必胜的道理。 借题发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是杂文的一般特征。 同学们都看过哪些杂文?这些杂文都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学生举出鲁迅作品和从报纸上看到的杂文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和分析了这些杂文。 )最后指出今天学习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是一篇杂文,让我们看一看它是怎样夹叙夹议,借题发挥的? 上述第一个导语介绍的是文章的写作背景,它不是课文的上位知识,也没有明显的形式图式组织作用,当然也就不是本课的先行组织者。 第二个导语提供了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两个上位知识,也就是说它也是从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思维活动进行影响的形式图式功能: 第一个上位知识是,封建势力一般是怎样摧残人民幸福,扼杀人民自由的?使学生获得或是强化了封建社会一般特征的知识。 这种一般特征在包容性上可以包括《红楼梦》、《祥林嫂》中封建势力罪恶特征,也可以包括《白蛇传》中法海所代表的封建势力的特征。 因此,它是一个上位知识,是本课文思想性内容的一个上位观念。 它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鲁迅对雷峰塔的倒掉持如此态度。 第二个上位知识,是关于杂文写作特点的上位知识。 即杂文的借题发挥,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一般特征。 这是促进学生获得杂文写作方法知识的上位知识。 这一上位知识比较单薄。 这是因为学生平时接触杂文比较少,没有一定感性知识作原有知识固定点,所以也不易介绍过多。 如果学生对某方面知识内容有较多的初步认识,那么,把上位知识固定在学生已有的初步感性认识之上,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正是前面提到的扩充下位知识利于获得上位知识的道理。 以《夜走灵官峡》一课的先行组织者设计与运用为例:该教师试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先行组织者: 教师提问:前不久我们学习了《小桔灯》一课,它在表现主题思想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事件? (学生复述了《小桔灯》一文的事件梗概。 ) 教师问:这篇文章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相比较,在写作上有什么共同之点? 先行组织者并不是针对所有新课内容的,它只是针对新课内容中最重要部分、最关键知识或是最难点的知识。 这些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最难的知识可能是概念,也可能是命题,也可能是一组或一块知识经验或理论等等。 有的设计起来比较容易一些,有的就要难一些。 下边举一些典型的实例供读者参考。2023-07-12 14:31:221
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策略。
【答案】: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和清晰而具体的构架,将它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2023-07-12 14:31:291
心理学名词解释:成就动机、认知方式、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学习准备。
成就动机(achi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在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学习策略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至今任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被用来指具体的学习技能,诸如复述、想象和列提纲等;有的被用来指较为一般的自我管理活动,诸如计划、领会、监控等;有的被用来指组合几种具体技术的复杂计划 学习准备一般指儿童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前的身心发展的水平(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也泛指学习者在学习前所具备的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因素。是有关学习的一个涵义不太明确的概念。2023-07-12 14:31:371
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举例说明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的教学策略有随即进入式策略、抛锚式策略、先等组织者策略、支架式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先于学习材料之前呈现一个引导性材料,用它们来帮助学习者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2023-07-12 14:31:463
下列有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下列有关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行组织者策略既是一项实验技术,又是一项有效的教学设计技术 B.组织者既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前呈现,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C.组织者可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D.组织者在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水平上必须高于学习材料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性水平方面既可以高于学习材料,也可以低于学习材料。所以D错误。参见教材P108。 本题知识点: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2023-07-12 14:31:521
奥苏伯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新学习提供
【答案】:B先行组织者指的是教学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段概括性较高的先导性材料,分为比较性组织者和陈述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和陈述性组织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者拥有“观念固着点”来同化新的知识。2023-07-12 14:31:591
急求心理学名词解释:(1)先行组织者2策略性知识3精致性复述4创造性问题解决
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1918年-)于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之一。根据奥苏伯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观念,或原有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材料(因此属于下位学习),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 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材料只要求机械记忆,则效果不明显 策略性知识用于调控自身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策略性知识.精致性复述即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精细结构的编码,如联想编码、组织编码、心象编码等等,这种编码能在长时记忆中稳定地储存,并在日后被提取出来使用。创造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特点。2023-07-12 14:32:211
简述奥苏贝尔接受学习的组织原则与应用策略
奥苏贝尔接受学习的组织原则与应用策略有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作原则、先行组织者。一、逐渐分化原则。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例如先教学生水果,再教学生苹果,最后再教学生红富士,由大到小的教授。二、整合协作原则。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例如学生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蔬菜,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在学生的头脑中有“营养学”、“西红柿”、“蔬菜”、“植物学”等要素,在头脑中将这些要素重新加以组合。三、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为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新知识提供认知框架或固着点,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2023-07-12 14:32:281
先行组织者常用于什么教学
先行组织者常用于接受学习的教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心理学学术语,它是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教学原则之一,他提倡的是接受学习。2023-07-12 14:33:291
先行组织者不是一种元认知策略,对吗
对。先行组织者不是一种元认知策略,而是指在学习中提前做好计划和组织,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时间管理。2023-07-12 14:33:361
程序教学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式教学法分别是什么应用
教学方法的分类方法也有很多种,如以获得认知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方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以获得技能有关的方法: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法: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等,与建构主义有关的方法:支架式、抛锚式、合作学习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等。2023-07-12 14:33:432
“先行组织者”实际上是( )
【答案】:C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新材料学习之前,温习与新材料有关的已有的背景知识,属于精加工策略。2023-07-12 14:33:501
先行组织者为什么属于精细加工呢
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果学习材料只要求机械记忆,则效果不明显。扩展资料:组织者的功能之一在于为在它后面呈现的学习材料提供观念构架,使那些更加明细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稳固的结合和保持。另一种功能就是增加学习的材料和认知结构中的类似的或者表面上矛盾的那些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由于它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了认知结构的变量,改进了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所以对促进有意义学习有重要作用。2023-07-12 14:34:004
先行组织者策略小学数学《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
正方形周长就是把一圈的边长加起来,正方形有4个边,那就是a×42023-07-12 14:34:231
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我在排球飘球的教学中吗,先利用学生学习过的物理球体在空气的飞行移动现象吗,来解释球的飘动原理,从而更快的掌握发球的重点、要点、难点。2023-07-12 14:34:30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奥苏伯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是认知学派的学者。他在吸取其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方传统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学习特点的共同缺陷,提出了以确认人的学习特点为前提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并将其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有机结合,这是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上的重要成就和巨大贡献。【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引起了各国教育科学界的普遍关注。有意义学习理论涉及学习、教学、课程等研究视域,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充分的心理学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一、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价值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确定 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是以确认人的学习的特点,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前提的。在长期的研究和实验中,奥苏伯尔明确提出了人的学习、特别是学生学习应突出三大特点。一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求施教者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二是语言的中介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人类积累的系统文化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以词语、符号表达的,其内容不是零散的、孤立的,而是加工起来的系统知识。【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因此,奥苏伯尔把学生的课堂学习称为有意义的言语学习。三是人类学习是以个体经验的形式去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由此可知,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这种原有知识(个体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社会历史经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是不能收效的。奥苏伯尔强调的这三个特点成为他建立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前提,它修正了传统行为学派的学习理论忽视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注重人的主观努力和认知派中一部分人过于强调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因素作用的偏颇。【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把握住了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关系,既重视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又不忽视客体知识体系在学习中应有的作用,把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是比较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正确阐明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并正确阐明了二者的关系。【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有些人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持批判的态度,认为它是"填鸭式"、"满堂灌",造成学生学习不求甚解,一味死记硬背。尤其是在布鲁纳大力提倡发现法后,这种看法更为盛行,不少人竞认为,一切发现学习永远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接受学习永远都是机械的,这种看法一直到新课改的今天还有一定的影响。【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奥苏伯尔对此持不同态度,并通过《发现学习和课堂实践》等,专门撰文表达他的观点。他从人的学习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认为发现学习不能完全代替接受学习——讲授式教学。【学习理论的意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因为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他们不可能事事去发现;而且,作为接受学习的讲授式教学也并不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使用讲授式教学。他认为,新知识是通过"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获得的。前者适合大量材料特别是理论材料的学习,后者更适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由于课堂里大多教学习材料是以语言文字材料呈现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大多是以接受学习为主。他还指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我们提倡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对于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分析和论述是全面而中肯的。奥苏伯尔积极诠释和提倡讲授式教学,积极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这种见解难能可贵。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在于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非人为性的、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以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既受学习者原有知识背景的影响,也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制约。适当观念可以是已有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其中非人为性和实质性是两个关键词,它是区别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标志。非人为性指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合乎逻辑的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系。实质性指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的联系,是用不同形式的等值语言表述同一概念,其心理意义(理解)不变。如有的学者提出,学习是类目及编码系统的形成。由于类目是指一类知识,而一类知识又是用概念来概括的,因此,这句话还可以说成"学习是一类知识的形成",或者"学习是概念和概念系统的形成"。这三句话的表述形式不同,但表述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学习是什么。学 生如能用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等值语言表述同一概念,则标志着他能够将新命题转化为适合于自己思想基础的术语,是真正理解了所学内容。在这里,奥苏伯尔强调了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的实质,强调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特征,显然是十分正确的。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理论"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而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他认为,同化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固定点或联系点),从而导致新观念的潜在意义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意义(理解);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新观念的纳入得到扩展、深化,从而发生质和量的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纵横联系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层次则是概括水平高的概念位于认知结构的上端,然后依次是概括水平较低的概念,具体的事例、材料、例证位于底部。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充实、完善和建构认知的过程,也就是逐渐实现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奥苏伯尔用同化理论来解释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说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如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这是他的独特贡献。 为实现这种有效的同化,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认知结构的发展,奥苏伯尔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实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不断分化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在呈现新教材内容时,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即先呈现具有较高概括性和包摄性的知识,然后再安排概括程度依次降低的知识,教材的各章节间要不断分化,各课题的内容也要不断分化。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固定和同化后面学习的知识,后面学习的新知识反过来又进一步扩展、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并可防止孤立学习和机械记忆。不断分化原则强调的是知识间的纵向联系。综合贯通原则强调从横的方面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法则、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以促进学习的融会贯通。无论是客体的知识结构,还是主体的认知结构,都具有纵横联系的性质。奥苏伯尔提出的不断分化、综合贯通的原则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迁移和应用。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有时认知结构缺乏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适当观念,或是虽有适当观念,但由于它不稳定、不清晰,难以成为新知识的固定点。在这种情况下,新旧知识的同化受阻,学生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为了避免机械地学习或记忆知识,奥苏伯尔提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实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即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抽象概括水平普遍高于新知识,但又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引导性材料。通过这种人为的措施,将最能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的高度概括的观念"移植"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顺利地利用这些观念来掌握新知识,确保新旧知识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性的联系。"先行组织者"既可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通过陈述形式介绍,也可利用问题、图表、情境等形式引进,以做好学习和教学准备,增强学习和教学的实效性。二、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进行,而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中心环节,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改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实效,进而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根本上说,是学生在师生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是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大发挥。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正是与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课堂学习的首要特点相吻合的教学行为。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要用教学过程"双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具体到教学而言,"双主体"即教师为教的主体,学生为学的主体,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视界,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视界融合",达成相互理解。只有确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相辅相成的。由此,我们要纠正新课改以来强调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湮没教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缺失的偏向。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它包括认知内驱力(好奇心、求知欲)、自我提高内驱力(希望通过学习获得荣誉、成为先进)和附属内驱力(学生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需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教材安排和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产生很好的推动作用。再次,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和空间,以有利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探索,使其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形成能力。 (二)以"接受学习"为主,力求学习方式多样化 奥苏伯尔告知我们,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因而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学习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强调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功用,对教学改革的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新课改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改变学习方式的单一化,这是正确的。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有人过分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忽视学生系统、完整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并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等同起来,与死记硬背相提并论,致使教学出现一些偏羞。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我们既要以间接经验为主,又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应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学习方式的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积极与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相结合,力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些学习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包含的。在选择学习方式时,我们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便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实质在于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非人为性的、实质性的联系。为了有序且富有成效地进行有意义学习,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状况、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和需求,这是教学的起点。特别是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所讲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学生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切入点。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并要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教育技术)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新知识的呈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新旧知识的顺利联结与同化,完成新旧知识的非人为性的、实质性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明确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不明确教学的起点和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什么地方,盲目施教,致使学生不能有效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这是当今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如前所述,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而同化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断充实、完善和建构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学生逐渐实现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当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为实现有效的同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奥苏伯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三种模式、两个原则和一个策略。三种模式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两个原则是: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一个策略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可以包括提供各种形式的材料和设置不同的情境)。同时,还要通过营造师生交往互动的教学氛围,来为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创造条件。因为教学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师生间和谐互动和愉悦的氛围是使学生认知结构产生积极效应的重要因素。 综上,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注重有意义接受学习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动力,对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3-07-12 14:35:011
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分为( )。
【答案】:C,ECE 【解析】tt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前者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后者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2023-07-12 14:35:151
先行组织者策略小学数学《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
正方形周长就是把一圈的边长加起来,正方形有4个边,那就是a×42023-07-12 14:35:251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谁
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因此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2023-07-12 14:35:311
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
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原因. 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当知识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时,可以更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第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必须通过激发学生的某种学习过程才能实现,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考虑将让学生进行何种学习活动,其过程是怎样的。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活动的认知复杂性是不同的。第三,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2023-07-12 14:35:412
先行组织者技术一般用于( )。
【答案】:B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2023-07-12 14:35:481
电大小学数学 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即头脑中过去经验知识的组织形式。认知结构作为知识迁移的主要变量在于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经验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他提出的主要教学策略。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当先学的知识不稳定和不清晰时,采用一个比较性“组织者”比过度学习新材料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比较性“组织者”指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它增强了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当原有的知识本身已清晰并巩固时,要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只有采用过度学习新知识的办法。扩展资料:设计比较性“组织者”,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促进学习和保持。为了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比较性的“组织者”,以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例如,奥苏伯尔等人利用比较性“组织者”促进了对虽相似但有矛盾的材料的学习。他们在实验中将被试分成两个等组,实验组和控制组。都是先学习佛教材料,后学禅宗佛教材料。实验组在学习佛教材料前,先学习一个比较性“组织者”,它指出了佛教与基督教的异同。该组在学习禅宗佛教材料之前,又学习另一个比较佛教与禅宗佛教异同的“组织者”。控制组在学习第一个材料之前先学习一个历史材料,在学习第二个材料之前先学习一个传记性材料。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知结构迁移理论2023-07-12 14:35:57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影响到了讲授教学设计的哪些方面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不仅用认知结构同化论的观点解释知识的获得、保持和遗忘,而且用认知结构的观点来解释知识学习的迁移。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有意义学习中必然存在着原有知识对当前知识学习的影响,即知识学习中的迁移是必然存在的。既然认知结构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原有知识必然影响当前知识的学习。那么,认知结构或原有知识是怎样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呢?认知结构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知识的迁移呢?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1)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2)新知识与同化它的原有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程度;(3)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程度。认知结构中的这三个因素称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正是认知结构的这三个变量影响着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同时也影响着知识学习的迁移。首先,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因为,根据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可利用的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那么学习只能是机械地学习。而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有时只能是零。如果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可利用的旧知识的利用性很低,即可利用的知识不全面、不完整,或者很肤浅,那么,新知识就不能有效地被同化到认知结构中来。即便是勉强地同化了新知识,也影响对新知识意义的理解,新旧知识的结合也不会牢固,新知识或新观念也会很快地被遗忘。所以,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影响知识学习迁移量的大小。其次,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变量。因为,如果在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可分辨程度很低,或者两者很难分辨,那么,根据认知结构同化论对知识遗忘的解释,新获得的意义的最初可分离强度就很低。这种很低的分离强度很快就会减弱和丧失,使新意义被原来稳定的意义所代替,即使新知识很快地发生遗忘。这也影响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有效迁移。第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也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变量。如果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或旧观念很不稳定或模糊不清,那么它就不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固定点",而且也会使新旧知识之间的可分辨性下降。从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发挥认知结构中三个变量在新知识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奥苏贝尔提出了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这种策略也是促进学习迁移的一种有效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这个概括性的说明或引导性材料用简单、清晰和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使用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1)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即唤醒学习者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旧知识或旧观念,增强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2)说明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近年来受到一些研究者的重视和发展。研究者在奥苏贝尔原来定义的基础上发展了"组织者"的概念。组织者一般呈现在新知识的讲授之前,但也可放在新知识学习之后呈现。它既可在抽象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也可低于原学习材料。组织者可根据它的作用而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组织者,它的作用在于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提高有关旧知识的可利用性;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它的作用在于比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相似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奥苏贝尔和其他研究者就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效果和两类组织者在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学习的有效迁移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准实验研究和教学实验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研究结果。这些实验研究围绕着有效提高认知结构的三种变量和有效使用两类组织者而展开。2023-07-12 14:36:141
网络教学模式的几种类型
: 讲授型模式 个别辅导型模式 讨论学习型模式 探索学习型模式 协作学习型模式.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1],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这就不难理解,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什么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在西方迅速流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 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由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所以上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优缺点的具体体现,在我们应用与推广建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为了与前面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区别,我们把按照这种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教学模式称之为双主教学模式(以强调这种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着重指出,这里所说的“双主”和前几年有些人所主张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的“双主”是有原则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双主”是指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里的认知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而有些人所主张的“双主”,则是指双主体,其用意是强调“教师也是主体”,所以其实质仍是维护“教师中心论”,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 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由于双主模式是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为了阐明双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必须先了解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面我们已经简要地论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下面再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作一扼要介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由于是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建构主义的日益流行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理论基础比较单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则比较复杂,因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十九世纪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二十世纪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赞可夫的"发展观"(认为教学不仅应当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即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以及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和他的"九段教学法",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等等。 综观上述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有关的众多理论,尽管其中每一种都对这一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能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给以 全面支持的恐怕只有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这是因为,学习过程既涉及认知因素,也涉及情感因素。因此,若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给以全面的理论支持,必须既研究认知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又要研究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为了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最好还能在上述两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施的有效教学策略。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看看上述各种理论,不难发现,其中有些理论完全没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如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理论),有些虽然考虑了认知因素,但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坚持不够彻底(如加涅和布鲁纳的理论),其它或是对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 中的影响重视不够,或是未能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只有奥苏贝尔对这三个方面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重要成果。因此我们认为,以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作为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恰当的(但是并不否认、更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也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提供支持)。下面就是关于奥苏贝尔理论的介绍。 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分述如下: 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对学习类型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其实质是指[2]:"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所谓非任意的和实质上的联系是指这些观念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方面(如一个表象、一个已经有意义的符号、一个概念或一个命题)有联系。"换句话说,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真正习得知识的意义,即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关联的认识,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即"符号表示的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表象、概念或命题)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条原理。正如他的代表性论?quot;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中用特大号字所表述的[2]:"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本特点是[2]:"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被(教师)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课题并不涉及学生方面的任何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需要把呈现出来的牧希ㄎ抟庖逡艚诨蚺涠孕稳荽剩灰皇资蚣负味ɡ恚┘右阅诨蜃橹员阍诮茨掣鍪焙蚩梢岳盟虬阉傧殖隼础?quot;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则是[2]:"要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递的,而是在从意义上被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前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出来。"可见,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奥苏贝尔简称之为"接受学习")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也称"发现式"教学,奥苏贝尔则简称之?quot;发现学习"或"发现教学法")来实现。奥苏贝尔认为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发现式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 奥苏贝尔还强调指出,如果根据学习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类型(能否实现有意义学习是引起能力发展变化的关键),即根据用何种方式来引起能力变化(也就是用何种方式来 实现有意义学习),那么,就只能区分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而所有其他的学习类型皆可并入到这两大类型之中。他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学习类型的众多分类(如"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尝试错误学习"、"条件反应学习"、"配对联想学习"……等等)实际上都是"没有按照这些学习类型所引起的能力变化来区分学习"的结果[2]。因此,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也将只对"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类型(也就是"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和"发现式"教学方式)进行讨论,对于其他的学习类型与教学方式则不予涉及。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奥苏贝尔不仅正确地指出通过"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均可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且还对如何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下具体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传递-接受"教学方式下的教学策略作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成为教学论领域一座丰碑的出色成果--"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2023-07-12 14:36:251
谁有心理学认知干预中的情感组织者(情感先行组织者)的例子?
(一)先行组织者的含义情感先行组织者首先是在知识智力观下受 “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的启发而产生的。所以,我们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20世纪末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组织者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般概括性说明文字,它是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组织者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相联系,提供一个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一般观念,为学习新观念提供一个“观念固定点”,使新知识顺利地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有效地促进演绎教学,帮助学习者组织要学习的材料。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我们在学习完“水果”这一概念后,知道水果都是可以食用的,然后我们再学习“苹果”这个概念时,只要告诉我们苹果也是属于水果中的一种,那么我们就会立刻知道苹果也是可以食用的道理是一样的。从这个例子来看,“水果”这一概念就是先行组织者,它对于学习者再学习新的下位概念提供了一个知识上的“固定点”,能够让学习者很容易的完成学习任务。通常情况下,先行组织者都属于上位性知识,对接下来所学习的内容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二)情感先行组织者的提出根据认知心理学中知识智力观的发展,金洪源教授所提出的知识心理结构图则更加清晰的为我们指出人的一切行为与思维都可以用知识和情绪进行解释。而知识与情绪两者之间又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人的不同心向的产生,同时也会决定来访者运行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对我们所重构的积极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质量,影响学习效果。从这点看,来访者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对于临床放松训练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调动起来访者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状态呢?我们发现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干预中,要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情绪,同样可以借鉴先行组织者的策略。在输入正确程序性知识前呈现一个概括性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这一材料不仅限于知识,也可以是一种情绪情感;采用一个概括性水平较高的情绪情感引发出来访者的积极情绪,促进积极心理结构的建构。所以将这种在临床干预过程中先调动起的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我们称之为情感先行组织者。也就是在临床上首先将来访者的积极愉悦的情绪情感充分的调动出来,充当先行组织者,以利于接下来行为训练的进一步运行。所以说情感先行组织者就是指运用一个事件、2023-07-12 14:36:387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个变量“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根据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的三类关系,先行组织者有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三类。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 a.选择材料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 d.抽象出新信息 e.运用活动强化2023-07-12 14:37:261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主要用于什么环节?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主要用于什么环节?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教学技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教学技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奥苏贝尔还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每一个学科的概念结构都不难确定,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 map)。2023-07-12 14:37:321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它有几种类型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 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 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2023-07-12 14:37:521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通常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介绍学习材料本身以前呈现出来,以便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用来帮助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例如,在讲有关钢的性质的内容时,首先学习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等,给学生提供理解钢的性质的观念框架。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作为影响认知结构的变量,这不仅是研究学习与迁移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组织者的功能之一在于为在它后面呈现的学习材料提供观念构架,使那些更加明细的和分化的材料得以稳固的结合和保持。另一种功能就是增加学习的材料和认知结构中的类似的或者表面上矛盾的那些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由于它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了认知结构的变量,改进了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所以对促进有意义学习有重要作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如下图所示: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它们是:1.教师起呈现者、教授者和解释者的作用;2.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教师直接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概念和原理;3.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4.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观念和信息;5.个人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决定新学习材料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够很好地获得和保持的最重要因素;6.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7.需要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2023-07-12 14:38:021
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它有几种类型
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 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2023-07-12 14:38:171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哪一章
在第三章第四节中曾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基本内容及相关概念作过详细介绍。实施这一策略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先行组织者。如第三章所述,先行组织者实际上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即通过语言文字表述或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的、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是否存在与当前所学内容具有某种关系(例如类属关系、总括关系或并列组合关系)的“原有观念”这一问题,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已经解决(若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即无法确定当前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具有某种相关性,则不可能转入“传递—接受”教学分支,也就不可能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因而当前要确定先行组织者不会有任何困难。只需把“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已经选定的“原有观念”,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或用某种媒体呈现出来(也可以文字表述和媒体呈现二者相结合)就是先行组织者。2023-07-12 14:38:231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答案】:C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2023-07-12 14:38:371
先行组织者教育策略常用于()。
【答案】:B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07-12 14:38:44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常用于什么学习?
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区分四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者命题的基本特征。奥苏贝尔还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按层次排列的概念结构,高层是一些抽象概念,较低层次是一些较具体的观念。每一个学科的概念结构都不难确定,而且能够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具体领域,还可成为解决这些领域诸多问题的“智力地图”(intellectual map)。人的大脑也具有与上述学科的概念结构相类似的信息储存系统,也是一个按照层次组织的概念体系(即通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它为信息和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固着点”(anchors),并成为这些信息和概念的储存库。所以,教材的组织形式(教材结构)与人们在头脑中组织知识的形式(认知结构)应该是一致的。2023-07-12 14:38:511
是谁提出了先行组织这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个变量“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根据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的三类关系,先行组织者有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三类。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 a.选择材料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 d.抽象出新信息 e.运用活动强化2023-07-12 14:39:091
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答案】:B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影响。2023-07-12 14:39:161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宏观层次吗
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宏观层次。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2023-07-12 14:39:231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常用于( )。
【答案】:B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07-12 14:3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