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俄罗斯和乌克兰前身叫前苏联是吗

2023-07-13 04:21:30
共6条回复
再也不做站长了

联1922年底成立的时候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4个加盟共和国

1924年10月乌兹别克和土库曼成为加盟共和国

1929年12月塔吉克成为加盟共和国

1936年12月,外高加索分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3个共和国分别加入苏联,哈萨克、吉尔吉斯也成为加盟共和国

1940年3月,卡累利阿—芬兰成为加盟共和国

同年8月摩尔达维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分别加入苏联

至此苏联有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7月,卡累利阿—芬兰降为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苏联15个加盟国的体制一直维持到解体

可可科科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17年旧俄国十月革/命后,原俄国版图内相继成立新的苏维埃俄国、乌克兰、花剌子模等国家,后又组成苏维埃联盟,简称苏联。

前苏联最多时候曾有16个加盟共和国,繁荣时期有15个,1991年底解体后形成15个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

芝华塔尼欧的少年

前苏联是个联邦,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加盟国,具体的要看俄国十月革命前的叫法

奇石珠宝真君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曾经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

黑桃花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Ура ~~~

CarieVinne

苏联解体后分成的国家之一

相关推荐

苏联解体后,分为多少个国家?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15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中期,苏联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和美国对峙的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整体实力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苏联看似风光,但是却暗藏祸根,当时的苏联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毛病,但苏联的领导人仍然沉迷于和美国的争霸,问题都没有解决,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历史背景: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2023-07-12 23:37:332

别洛韦日协定是什么

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别洛韦日协定) 我们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是苏联的创始国,签署了1922年的联盟条约,因此我们指出,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其存在。内容:以我们各族人民的历史共同性和相互之间形成的联系为基础,考虑到缔约各方之间签订的双边条约,致力于建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希望在相互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尊重不可剥夺的自决权,在平等和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不使用经济压制手段或其他任何压制手段、协商解决争端等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认为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我们三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三国人民根本的民族利益并有助于和平与安全事业本协定于1991年12月8日明斯克市签订,共三份,每份均以白俄罗斯文、俄文和乌克兰文写成,各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白俄罗斯共和国代表 俄罗斯联邦代表 乌克兰代表 斯·舒什克维奇 鲍·叶利钦 列·克拉夫丘克 维·克比奇 根·布尔布利斯 维·福金
2023-07-12 23:37:502

苏联解体成为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成十五个国家,不是十七个,分别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苏联解体的分裂结果:1991年12月25日的时候,苏联正式解体,一个庞然大物突然之间四分五裂,一个国家变成了15个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两极对抗变成了一超多强。苏联国家解体之后,分裂成了15个国家。这15个国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有的国家发展的很好,有的国家发展的很不好。 首先苏联解体之后基本上就包括了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摩尔达维亚。其中一些国家因为地理原因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我们非常熟悉。还有一些国家我们可能都不曾知晓,不但经济弱小,地缘政治差,而且在国际上面的声望也很低。
2023-07-12 23:37:571

别洛韦日协议的协议

重申自己忠于联合国宪章、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其他文件的宗旨和原则,保证遵守有关人权和各国人民权利的公认的国际准则,就下列各项达成协定:第一条缔约各方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缔约各方将发展本国人民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科学、贸易领域、人文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促进广泛的信息交流,认真负责地和无条件地遵守彼此承担的义务。各方认为有必要在上述领域缔结合作协定。 缔约各方相互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和联合体范围内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它们保证在联合体范围内开放边界、公民来往和传递信息的自由。 联合体成员国将在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实施削减军备与军费的有效措施方面进行合作。它们力争销毁一切核武器、在严格的国际监督下全面彻底裁军。各方将尊重相互间谋求取得无核区和中立国地位的意愿。联合体成员国将在联合司令部之下保留并支持共同的军事战略空间,包括统一控制核武器,由专门协定协调实施统一控制的办法。它们还共同保证战略武装力量的部署、行使职能、物质与社会保障的必要条件。各方应在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保护和赡养问题上奉行协调一致的政策。 缔约各方认为,它们根据平等原则通过联合体共同的协调机构实施的共同活动的范围是:--协调对外政策活动;--在形成并发展共同的经济领域、全欧与欧亚市场中、在关税政策方面进行合作;--在发展交通运输与邮电中进行合作;--在保护环境方面进行合作,参与建立全面的国际生态安全体系;--移民政策问题;--同团伙犯罪作斗争。 各方意识到切尔诺贝利浩劫的世界性质,将联合起来并协调各自在努力减轻和克服浩劫造成的后果方面作出的努力。它们商定,为此目的缔结专门的、考虑到浩劫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协定。 缔约各方的每一方保留中止本协定或本协定某些条款生效的权利并将此事在一年前通知协定参加国。经缔约各方相互同意,本协定的各条款可以补充或修改。 本协定不涉及缔约各方对第三国承担的义务。本协定敞开供前苏联所有成员国以及赞同文件的宗旨和原则的其他国家加入。 明斯克市为联合体协调机构的正式所在地。前苏联各机构在联合体成员国境内的活动将停止。本协定于1991年12月8日明斯克市签订,共三份,每份均以白俄罗斯文、俄文和乌克兰文写成,各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白俄罗斯共和国代表 俄罗斯联邦代表 乌克兰代表斯·舒什克维奇 鲍·叶利钦 列·克拉夫丘克维·克比奇 根·布尔布利斯 维·福金
2023-07-12 23:38:121

为什么哈斯布拉托夫说,如果他当时在莫斯科,苏联就不会解体

1942年,哈斯布拉托夫出生于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此时正是苏德战争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而隶属于俄罗斯管理的车臣认为,他们正好可以利用纳粹德国的实力,脱离苏联,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因此车臣人选择了与德国合作,帮助德国打击苏联军事力量。 只是让车臣人没想到的是,苏联反败为胜,最终打败德国。于是他们遭到了“钢铁慈父”斯大林严厉的惩罚,以“叛国”的罪名,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等苦寒之地。2岁的哈斯布拉托夫也就是在那时跟随父母舟车劳顿,迁往哈萨克斯坦。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否定,并允许车臣人重返家园。15岁的哈斯布拉托夫得以和父母回到了家乡。 尽管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最佳年龄,但哈斯布拉托夫还是通过刻苦学习,考入了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大学期间,哈斯布拉托夫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他还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被推选为校团委书记。 1965年,23岁的哈斯布拉托夫毕业后,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并在次年被批准入党。在这之后,哈斯布拉托夫一直担任经济研究工作,并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经济方面的专家人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由于体制僵化,官员腐败等原因,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民众生活也每况愈下。因此戈尔巴乔夫开始了各种经济改革。然而他的改革不仅没能扭转苏联的经济形势,反而让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于是他又在“改革与新思维”的基础上,鼓吹“民主化,公开化”。 为了把政治改革落到实处,戈尔巴乔夫还鼓励持不同政见者踊跃发言。因此在那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非官方的政治组织。一向对政治不满的哈斯布拉托夫与丘拜斯等经济学家,也组成了一个团体,对苏联的经济和政治大发议论。同时,他还为让苏联人实现真正的民主生活,积极奔走,而他也因此在民众中有了一定声望。 1988年,哈斯布拉托夫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接见。他当时给戈尔巴乔夫提供了一份200人的“政治犯”名单,希望这些“政治犯”能得到平反,并恢复自由。 1990年,哈斯布拉托夫以经济学教授的身份,被选为俄罗斯人民代表,自此进入最高苏维埃,并被任命为最高苏维埃副主席。而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当时的亲西思想,与哈斯布拉托夫不谋而合。所以两人一拍即合,还草拟出了一个推翻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 在波罗的海三国宣布独立成功后,叶利钦积极联合其他加盟共和国不断要求独立,甚至叶利钦还不顾戈尔巴乔夫与苏共阻拦,强行把俄罗斯改为总统制,并于1991年6月担任了俄罗斯首位总统。 叶利钦在担任总统职务后,与戈尔巴乔夫的权力斗争也愈发尖锐,再加上其他加盟国也纷纷仿效俄罗斯,想要获得自主权和自治权。 眼看着苏联有解体的危险,戈尔巴乔夫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同意变更国体,放权给各加盟国,并商定于8月20日签订《新联盟条约》。这就意味着只要开始实施新条约,苏联虽然还有一个空壳,但是已经名存实亡。 这让苏联保守派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因此在签订条约的前一天,以副总统亚纳耶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为首的8位军政高层官员发动了政变。他们先是希望戈尔巴乔夫能主动辞去总统职务,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囚禁了戈尔巴乔夫,成立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宣布接管国家政权。这就是苏联 历史 上震惊世界的“8·19事件”。 如果他们能成功,那么《新联盟条约》就成了废纸一张,苏联也能继续保持旧有的体制和政权。但这显然违背了叶利钦的初心,因此遭到了叶利钦的强烈抵制。 在这一过程中,哈斯布拉托夫作为叶利钦最忠实的支持者,他不仅帮助叶利钦大造舆论,还为叶利钦能获得胜利,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使叶利钦没有后顾之忧。 最终,叶利钦赢得了胜利,并成为了苏联实际的掌权人,而戈尔巴乔夫则大权旁落,成为了傀儡总统。 由于哈斯布拉托夫在“8·19事件”中立有大功,叶利钦在辞去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后,他就成为了接任者,他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的二号人物,一时风光无两。 2019年,哈斯布拉托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别洛韦日协议》的推行,让苏联解体成为了现实。假如当时他在莫斯科,就能调动军队来阻止叶利钦这一行为。那么,哈斯布拉托夫真有这样的能力吗?他又真的会这样做吗? 我们都知道,《别洛韦日协议》是在1991年12月8日签订的。当时参与签订协议的人是叶利钦、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 在这个过程中,舒什克维奇还不断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透露签订协议的过程,并建立戈尔巴乔夫调军队抓捕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不过,此时的戈尔巴乔夫已经没有力量对抗叶利钦,所以除了叹息,他只能听之任之。 据哈斯布拉托夫回忆,当时他正率领俄罗斯代表团在汉城进行外事访问。哈斯布拉托夫认为,他是被叶利钦以种种理由派到汉城去的。因为叶利钦知道,如果他在莫斯科,他一定会联合国防部副部长弗拉季斯拉夫·阿恰洛夫,率兵赶到别洛韦日森林,用武装力量阻止这场有预谋的分裂活动。 哈斯布拉托夫认为,叶利钦推进的《别洛韦日协议》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场有蓄谋的政变和谋反行为,而当时只有他有能力阻止叶利钦的行为,这也正是叶利钦为何要支走他的原因。 也就是说,哈斯布拉托夫回来时,木已成舟,一切都不能挽回。 其实,根据哈斯布拉托夫前期对叶利钦的支持,及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捞到足够多的政治资本来看,他根本不会挽救已经快气绝身亡的苏联,因为这不能给他在政治上带来任何好处。 不过,哈斯布拉托夫和叶利钦还是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矛盾的起因是叶利钦激进的“休克疗法”和“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由于这一改革导致了国家经济迅速恶化,这让哈斯布拉托夫从最初的怀疑,很快就站到了叶利钦的对立面。 其实说白了,这也是一场权力之争。 当时,俄罗斯联邦还没有确定新的政治体制,一切都按照苏维埃宪法在执行。在苏维埃宪法中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有领导国家的权力。因此,一心想统摄大权的叶利钦坚持要建立总统制体制。而俄罗斯宪法中又有“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原则,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因此哈斯布拉托夫又以此为依据,希望建立议会制体制。 为了达到目的,哈斯布拉托夫试图更换俄罗斯联邦总理,以削弱叶利钦的权力。而叶利钦则立刻拉拢地方行政官员召开制宪会议,准备绕开最高苏维埃,对宪法进行修订。哈斯布拉托夫干脆弹劾叶利钦,要求宪法法庭解除他的总统职务,由副总理鲁茨科伊接任。 本来,学者出身的哈斯布拉托夫认为,通过一步一步的政治行为,可以在政治斗争中获得胜利。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叶利钦“不讲武德”,居然派军队包围了他所在的议会大楼。 1993年10月3日,那天和“8·19事件”发生时一样,莫斯科的大马路上跑满了坦克。不过这次并不是拿来起震慑作用,而是在叶利钦的命令下,这些坦克真的向议会大楼开炮。 在隆隆的炮火中,昔日庄严的议会大楼升腾起了滚滚浓烟,随着不断有人员伤亡,哈斯布拉托夫最后的精神防线很快就崩溃了。 自此,叶利钦靠武力实现了独掌大权的愿望,他把这称为“民主的胜利”,而失败的哈斯布拉托夫,则被他关进了监狱,直到1994年才获得特赦,重新恢复自由。 从那以后,哈斯布拉托夫再也没有机会重新回到政治中心,郁郁寡欢的他,自此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2023-07-12 23:38:251

乌克兰什么时候独立的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不再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乌克兰的独立最终完成了。乌克兰总统叫什么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泽连斯基(乌克兰语:ВолодимирО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Зеленський),1978年1月25日出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克里沃罗格市,犹太人,喜剧演员、政治家,第6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从基辅经济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从事娱乐传媒行业,逐渐成为乌克兰著名演员、电视主持人;2015年,泽连斯基在电视剧《人民公仆》中饰演“乌克兰总统”一角;2019年4月21日,泽连斯基击败时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当选第6任乌克兰总统;2019年5月20日,泽连斯基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宣誓就任乌克兰总统;2022年2月25日,泽连斯基担任乌克兰最高统帅部主席。泽连斯基担任总统以来,致力于军队和国防部门改革,积极促成顿巴斯地区实现无限期停火,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争取国际支持,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是结束顿巴斯冲突的唯一途径;深化政治经济领域改革,推动中央权力下放、反腐反垄断、开放农业用地市场以及国有资产私有化等措施落地。早年经历泽连斯基1978年1月25日,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罗维奇·泽连斯基(以下简称“泽连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东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克里沃罗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由于父亲被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额尔登特工作,泽连斯基曾随父母在蒙古度过了四年时光。1986年,泽连斯基在蒙古的小学读完了一年级,随后返回乌克兰。泽连斯基就读的中学是位于克里沃罗格当地95街区附近的第95中学,而“95街区”后来也成为了其创办的喜剧团队和制作公司的名字。1994年,泽连斯基通过了托福考试,计划去以色列留学。但经父母劝说,弗拉基米尔最终选择留在乌克兰,进入基辅国立经济大学克里沃罗格经济研究所法学院读书。不过,他并不喜欢律师职业,除了两个月的实习期外,他再也没有从事过法律行业。喜剧演员1997年,泽连斯基与KVN的成员共同创建了“95街区”组合,并担任队长,开始为节目编写脚本。很快,他的表演得到了评价,“95街区”开始在独联体国家举办巡回演出。2003年,泽连斯基不再与KVN合作,改与乌克兰电视台1+1频道合作,“95街区”成为“95街区”工作室,从事电视内容生产、电影制作和娱乐节目巡演等,泽连斯基担任艺术总监、演员、编剧。2005年,泽连斯基加盟乌克兰“国际”频道担任主要演员、创作人。随着收视率稳步上升,泽连斯基开始制作其他项目。此时,泽连斯基已成为乌克兰演艺界的名人。同年,第一期“KvartalEvening”节目在国际台播出。
2023-07-12 23:38:311

苏联解体后,曾经那支令美国都心生害怕的苏联军队哪去了?

如果要说苏联解体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那一定就是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的那份协议了。那么,在苏联解体之后,当初令美国都心生害怕的苏联军队哪去了?那支由托洛茨基所建立的苏联红军,多次在国内战争中将敌人打趴下,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因为受到了重创,他们越打越勇,到最后,将强大的德军击败,从此,苏军就成为了一支令无数西方国家害怕的武装力量。在二战过后,苏联军队还曾攻占匈牙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解体之后,苏联的军队一直都保持一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分裂兵变之类的问题。但是,即便是这样,等待他们的命运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分家。1991年,在签署完《别洛韦日协议》之后,回国后的别拉夫丘克总统就下令,他将统帅除战略武器外的乌克兰境内一切武装力量。而且除了战略力量外,乌克兰境内的所有苏联驻军就地划为乌克兰军队,归乌克兰所有。紧接着,白俄罗斯也宣布接管白俄罗斯境内所有苏联军常规力量,大约有十三万人左右。在1992年3月18日,哈萨克斯坦宣布,苏联驻哈所有部队,院校,军事机关鞥设施全部归哈所有。而且原苏联40军脱离土耳其斯坦军区,归哈萨克斯坦所有。而俄罗斯相对淡定一点,俄罗斯接受了俄罗斯境内的苏军机关,院校,七大军区与各大兵种以及波罗的海边防军区,外高加索军区及驻以及古巴的军队,以及驻摩尔多瓦第14军、外高加索军区及驻蒙古等兵种都归俄罗斯。其实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苏军是不愿意分开的,但是当时这种情况已经不可逆转了。1992年1月,叶利钦下令,将当时由53位元帅与大将所组成的独联体武装力量总监察员小组撤掉,但是苏联军官这下不愿意了,他们表示抗议。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用了。虽说苏联解体,苏联军队也被各国瓜分,但是就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尽管战斗力确实下降了很多,但是这只军队整体还算是平稳,没有出现什么波动。
2023-07-12 23:38:402

1991年12月8号乌克朗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签订了什麼协定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舒什克维奇、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北方五十公里的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会谈,签署了白拉维拉协议(俄语:Соглашение),宣布苏俄解散,其国家继承为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他们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开放给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也包括有相同目标的其他国家。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布所有成员国都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因此有效的结束了苏联统治。
2023-07-12 23:39:092

俄罗斯和乌克兰3000年来都是一家人,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欧洲主要有四大民族,即 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凯尔特民族和斯拉夫民族 。后三个民族则一度是拉丁人心中的三大蛮族。 拉丁人 建立了古罗马帝国,现在主要分布在南欧,如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后来西罗马灭亡于日耳曼各民族,东罗马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不过,拉丁人在大航海时代又崛起了,大量的拉丁人迁徙至美洲,如今日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国民都是以拉丁裔为主的。相对来说,拉丁人比较懒散。 日耳曼人 起源于北欧,后逐渐迁徙到中欧。公元4世纪,各支日耳曼人因受到匈人挤压而涌入罗马帝国,最终灭亡了西罗马,并建立了多个封建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形成今日德法意三国的雏形。而在公元5世纪时,日耳曼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入英伦三岛,形成今日英格兰人的主体。大航海时代后,英格兰人大规模殖民北美与大洋洲,又形成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日耳曼人是一个相对努力的民族。 凯尔特人 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广泛分布在葡萄牙到黑海间欧洲大陆上。后来罗马帝国崛起,大部分凯尔特人逐渐被罗马同化,而也有不少凯尔特人集中生活在爱尔兰和苏格兰地区。再后来,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日耳曼人征服”开始,凯尔特人被迫向法国的大山深处和大不列颠群岛迁徙,力求与世无争,现今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的康沃尔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人,都属于凯尔特人。凯尔特是一个相对佛系的民族。 斯拉夫人 主要分布于中欧、东欧和东南欧,从地理与文化差异主要分为三支。 如东斯拉夫人,即后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又如西斯拉夫人,即后来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再如南斯拉夫人,即后来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保加利亚,马其顿等。 最先崛起的是西斯拉夫中的波兰人,他们离日耳曼人最近,吸收了日耳曼人的先进文化,建立起波兰立陶宛王国,统治了整个东欧草原,残酷压迫东斯拉夫人。后来,东斯拉夫人的主体国家俄国崛起了,便实施报复,致力于灭掉波兰。南斯拉夫人则更加希腊化,主要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上,内部也是纷争不断,使巴尔干成为世界上一个著名的火药桶。相对来说,斯拉夫是一个最不团结的民族。 比如最近爆发的俄乌战争,便是东斯拉夫三兄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之间的混战。 斯拉夫人最早可以从文献当中追溯到1世纪左右,古代斯拉夫人也称为维内德人,如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在1-2世纪,斯拉夫人曾分布在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即后来俄罗斯人所谓的近东地区。 6-7世纪,斯拉夫人由于分布太广,在广大的东欧地区扩散开来,最终民族“分裂”为了东西南三大支。 斯拉夫人分裂后,在之后的几百年间,分别建立了不少国家。 西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有:818年大摩拉维亚(强盛时领有摩拉维亚、波希米亚、西里西亚、斯洛伐克西部和波兰南部等地)、870年波西米亚(主要领土为今天的捷克地区)、1025年波兰(后来波兰多次灭国又复国)、1569年波兰立陶宛联邦(主要民族为波兰人、立陶宛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 南斯拉夫建立的国家有:681年保加利亚(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灭亡于东罗马、1397年,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灭亡于奥斯曼帝国)、1190年塞尔维亚(从东罗马统治下独立)。 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有:882年基辅罗斯(大致相当于今俄罗斯东欧部分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部分地区)、987年波洛茨克(后来的白俄罗斯)。 由此可见,如今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脱胎于一个国家,即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的都城在基辅,王朝奠基人是留里克,因此这个王朝又被称为留里克王朝。 很有意思的是,留里克并不是斯拉夫人,而是从事着强盗和商人的双重工作的日耳曼民族北支——维京人。 维京人,又称诺斯人、罗斯人。 一伙罗斯人从北欧来到东斯拉夫的地盘上打劫,结果被东斯拉夫联合起来赶跑了。 之后,东斯拉夫人各部落又打起来了,彼此斗得精疲力尽,他们商议,去北欧把那伙打劫的罗斯人请回来恢复秩序与和平。 于是罗斯人留里克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而罗斯人的血液也和东斯拉夫人融合在了一起。 11世纪中期,基辅罗斯陷于封建混战,分裂为十八个公国。 1240年,基辅罗斯正式宣布灭亡,被蒙古帝国征服,成为成吉思汗长子术刺之子拔都所建立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的藩属。 1480年,金帐汗国大汗阿合马进攻莫斯科公国失败身亡,这才结束了蒙古人对古罗斯各公国长达240年的统治。 古罗斯各公国在被金帐汗国统治期间,还受到一些古代欧洲国家的入侵和统治,从而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3个支系。 例如西南在第聂伯河中游一带以基辅﹑波尔塔瓦和切尔尼戈夫为中心生活的斯拉夫人从14世纪起历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而这一支古罗斯人则在17—19世纪形成了乌克兰现代民族。 再如西北原属基辅罗斯的波洛茨克公国自蒙古入侵后,其又在13世纪中期-18世纪末,先后归属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这一支古罗斯人形成了今天的白俄罗斯族。 而在东北的古罗斯人则形成了今天的俄罗斯民族。 俄罗斯是这三个兄弟民族中最强大的。 俄罗斯的前身是基辅罗斯中的莫斯科公国,成立时间很晚,直到1283年,莫斯科公国才正式建立。 不过莫斯科公国的王公都是留里克王朝的后代。 14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一世接受金帐汗国大汗册封,成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此后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到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国。 1478年,伊凡三世停止向金帐汗国缴纳贡赋。1480年,金帐汗阿合马率兵讨伐莫斯科公国失败。不久,阿合马在内讧中被杀,从此结束了蒙古人对古罗斯长达240年的统治。 1547年,伊凡四世改大公称号为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建立了俄罗斯帝国。 18世纪,俄罗斯相继把乌克兰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区并入自己的版图。1917年底,东乌克兰地区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 社会 主义共和国。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白俄罗斯也在18世纪起被并入俄罗斯帝国。1919年1月,白俄罗斯苏维埃 社会 主义共和国成立,1922年,苏联成立,白俄罗斯加入联盟,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不再存在,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至此,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各自的独立最终完成。 “别洛韦日协议”的第五条有如下规定: 缔约各方相互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和联合体范围内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它们保证在联合体范围内开放边界、公民来往和传递信息的自由。 曾经兄弟情深,如今却兵戎相见。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却已成仇敌。愿人世间彼此多一些信任,愿人世间不再有战争。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2023-07-12 23:39:161

苏联解体正式生效取决于3人,其中叶利钦已逝,东道主去哪了?

其实当时的东道主已经离开了,提到这个人的话很多人其实对于他是并没有太多的印象的。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人物,再加上他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白俄罗斯人的东道主,所以说在当时签订协议的时候他还出面了。可是在之后他几乎完全的消失无踪无影,很多的人对于他虽然说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但是提到他所签订的协议的话,大家还是有着很深刻的印象的。其实他这个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白俄罗斯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个人在考上了科学院之后,就一直的在物理方面从事研究,后来也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一个成就,因为他本身其实是非常典型的一个科技人员,所以说他在后来的时候加入了苏共。因为个人在选举之中表现非常的出色,所以说就被选为了把俄罗斯独立之后的第一任总统,也就是元首。其实这样的一个学者最后成为了元首也是让很多的人难以想象的,因此在后来苏联解体之后他就宣布在白俄罗斯开始推进如同西方一样资本主义的制度。对于他的踪迹,其实到现在为止依然很难去确定。那在后来苏联解体之后签订协议的时候,作为东道主的他,由于个人的政治意见相对来说比较的淡然,因此也并没有去刻意的表现自己,在签署完之后就开始了他个人的一个隐居生活。
2023-07-12 23:39:4810

乌克兰为什么要独立

乌克兰东部地区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和俄罗斯联系紧密,该地区人民与俄罗斯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只是因为政治原因,成为两国国民。而且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依赖俄国。一旦乌克兰中央政府全面倒向西方,该地区的将会受到严重损失,为此,无论如何,该地区也不能接受乌克兰的西方化,所以不如发动独立运动,甚至加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独立之前是苏联的成员国,俄罗斯被人们称作大毛,乌克兰被称作二毛,可以看到苏联时期乌克兰的地位。乌克兰作为苏联一员,时刻紧跟苏联步伐,可是苏联的各方面逐渐落伍,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加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苏联的解体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乌克兰独立势在必行。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结束了337年的和俄罗斯的结盟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克拉夫丘克当选为总统。独立的背景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苏联实行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失去活力,经济失去发展势头,经济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苏共成立几十年来曾犯有肃反扩大化等错误,国内民主与法制建设薄弱,民族矛盾隐忧严重。苏共在群众中的实际威信下降。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以后,力主改革,但它提出的改革路线——“公开性”、“民主化”迅速导致全苏各地各种政治力量纷纷出现。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失控。乌克兰的独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但当时苏联官方开始时向世界和该国人民隐瞒事件真相,被国外媒体和核辐射检测部门揭露后,苏联的官僚意识受到广泛批评,加速了苏联解体,也让乌克兰独立这一想法扎根。独立的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和3月1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否定了苏联宪法中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规定,苏联迅速形成多党制。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各种政党纷纷成立,公开活动。这些政党和组织大都主张乌克兰独立,实行新的政治制度。1989年9月成立的拥有百万之众的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简称“鲁赫”)对推动乌克兰独立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1990年3月在乌克兰举行的共和国和地方选举中,各种政党和组织的代表进入议会,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率先退出苏共中央和乌共中央,接着,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正式独立。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确定为乌克兰独立日(国庆节)。8月30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决定停止乌共的活动,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在3700多万选民中,83%的人参加投票,结果90%以上的人赞成乌克兰脱离苏联,成立独立的国家——乌克兰。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不再存在,乌克兰的独立最终完成了。到了20世纪,乌克兰才慢慢建立起了独立的组织,乌克兰独立的目标也渐渐被这些组织提上日程。整个20世纪,乌克兰曾经4次宣布独立,但前三次都未能成功,这与乌克兰自己的力量弱小以及民族意识和国家理念的薄弱有很大关系。文明发展的迟缓,导致了乌克兰民族意识形成得缓慢。也进一步导致了乌克兰独立较晚。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基础。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不能缺少整个国家共同的身份认同的支持。法律依据:乌克兰宪法(乌克兰语:Конститу_ц_я Укра__ни )是乌克兰最高拉达以乌克兰人民——乌克兰各族公民的名义,反映人民的主权意志,依靠乌克兰国家建设很多世纪的历史并根据乌克兰民族、乌克兰全体人民行使的自决权,表达对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及其良好生活条件的关注,关心乌克兰大地公民和睦的加强,力求发展和巩固民主的、社会的、法治的国家,意识到对上帝、对自己的良心、对先辈乃至当今一代和子孙后代的责任,遵循1991年8月24日宣布乌克兰独立并于1991年12月1日经全民投票予以赞同的法令,通过的乌克兰基本法。
2023-07-12 23:41:041

前苏联解体后分为几个国家,分别是哪几个?

前苏联解体后分成了15个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土库曼、塔吉克。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2023-07-12 23:41:129

叶利钦骂戈尔巴乔夫的事情

《别洛韦日协议》文本12月8日中午1时准备就绪。由于别墅没有会议厅,而在餐厅里签署文件显得不够庄重。所以,三国代表团决定在通往餐厅的约六十平方米的客厅里摆三张长方形桌子供签字用。签字仪式只用了短短几分。   签字仪式后,有人建议把结果告诉戈尔巴乔夫,但是却没有人愿意与戈尔巴乔夫通电话。最后,大家一致推举东道主舒什凯维奇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戈尔巴乔夫却拒绝与舒什凯维奇通话,而是要叶利钦接电话。叶利钦接过电话,语气强硬地告诉戈尔巴乔夫,苏联已经解体,他必须辞职,根本不容对方争辩。   面对强硬的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无计可施,只好提出了自己辞职后的待遇问题:退休金、保镖、秘书、汽车、别墅等等。   叶利钦听了非常恼火,他对着电话喊道:“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我们在讨论国家和民众的命运问题,而您却提出退休金!我们会给您退休金的――每个月四千卢布!”   与戈尔巴乔夫通话后,叶利钦又给苏联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打了电话,任命他为独联体战略武装力量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表示完全忠于叶利钦。叶利钦终于放心了:即使戈尔巴乔夫想抵制,也已回天无力。   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去了苏联总统的职务,履行了苏联解体的法律手续。当晚,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2023-07-12 23:41:531

别洛韦日协议用英语怎么说

别洛韦日协议Belovezhskaya protocol
2023-07-12 23:42:001

苏联1991年签署什么宣布苏联解体

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国家别墅 签署的《别洛韦日协议》
2023-07-12 23:42:071

明斯克的结构明斯克的结构是什么

明斯克的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明斯克的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míngsīkè。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二、网络解释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克逮克容刚克消亡斯抬斯敬克爱克威歌于斯,哭于斯克肩一心克勤克俭克绍箕裘克俭克勤朝斯夕斯关于明斯克的词语刚克消亡克绍箕裘惟明克允克肩一心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42:141

乌克兰原来是苏联的吗?

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是其中之一。1922年12月,第7次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苏联。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是次于俄罗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确定为乌克兰独立日(国庆节)。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解体,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结束了337年的和俄罗斯的结盟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克拉夫丘克当选为总统。乌克兰历史随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乌克兰地理位置: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饱经战乱。乌克兰民族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乌克兰历史上是基辅罗斯的核心地域。10世纪前后,东斯拉夫各部落在今乌克兰地区结合形成古罗斯部族。862年,东斯拉夫在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后来占领了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13世纪20年代,蒙古人打进了东欧,使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国沦为金帐汗国的属国,随后蒙古向西推进,在1240年攻陷基辅。12—14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罗斯人3个支系。基辅罗斯在13世纪被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占领。
2023-07-12 23:42:211

哪个条约的签订宣告了独联体的成立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
2023-07-12 23:42:421

两极格局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美国和苏联争霸时期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
2023-07-12 23:43:242

请问苏联解体的结果如何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苏联解体事件影响:对于俄罗斯来说(包括除了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的解体是民族的灾难。许多地区被抛入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化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整体性。国家及其结构和制度极为衰弱。贪污之风盛行。工艺技术、工艺复杂的生产及整个科学学派的丧失使俄罗斯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俄罗斯被抛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中。文化水平受到影响,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2023-07-12 23:43:491

谁有<别洛韦日>协议中文版?

我想这个就是您需要的http://euroasia.cass.cn/Chinese/Production/CIS10/041.html
2023-07-12 23:44:181

苏联解体后分成了什么国家?

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瓦解的事件。当时的苏联最高统治者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后,大量提拔自己的亲信,苏联的统治阶层成了勃列日涅夫一帮人的特权阶层。在这种情况下贪污腐败之风非常严重,贿赂成风,社会风气败坏,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统治的时代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下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扭转这种经济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导致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引发了苏联的社会动荡。经济改革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这样削弱了共和国的领导地位,反对派崛起,社会动荡加剧。在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也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到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拓展资料一、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二、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三、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四、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五、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解体原因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思想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知识分子没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2023-07-12 23:44:253

苏联解体时的罪人都有谁?

苏联解体三大罪人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1、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有两大错误非常明显,一个就是全面的否定了这个斯大林,前苏联之所以能和美国抗衡,其核心原因就是斯大林的改革,但是这都被上位后的赫鲁晓夫全盘否定了。还有一个错误就是赫鲁晓夫当时和中国的关系破裂了,这个事情就不说了,等于说是丢掉了好的盟友。2、勃列日涅夫由于太追求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勃列日涅夫把财政都花费到了重工业和军工业方面,其它方面就很差了,所以这是一个畸形的国家。前苏联坦克横着走,但是生活用品只能按量分配了,所以老百姓的生活是不幸福的,而且入侵阿富汗也是很大的错误。3、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上位后搞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然后开始亲近西方,最后大家也懂的,苏联国内人的信仰崩塌,政治、经济混乱。这个时候西方国家也渗透进来,搞文化入侵,最后很多苏联人都开始怀疑苏联了,最终在叶利钦的主导下,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在1991年12月25日轰然倒塌。
2023-07-12 23:44:382

一直搞不清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分裂

苏联解体渐成必然1991年是苏联存在的最后一年,也是独联体各国纷纷获得独立的一年。这一年的12月8日,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存在”。12月21日,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会晤后,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议定书》,正式宣布独联体成立(格鲁吉亚后加入)。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黯然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总统府顶上被降下,只差5天就满70年的苏联悄然退出国际政治舞台。镜头回放到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的建议下,当时在俄国版图上建立的各民族国家或俄联邦代表在莫斯科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简称苏联)宣言和联盟条约,正式宣告苏联诞生。这是继1917年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和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奠定了苏联后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政治基础。经过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赫鲁晓夫时代的“赶超”到勃列日涅夫时代提出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到上世纪70年代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程度,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然而,在苏联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伴生和积累的一些体制性弊病也暴露得日益明显,并且开始制约着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政治上一党乃至一人集权,领导人年迈体弱,党政机构特权和腐败,致使国家政治空气压抑难耐,社会死气沉沉;经济上高度的计划体制,由原来的高效率,逐步转变成为抹杀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各类经济体和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罪魁祸首,经济出现了体制性衰退的明显趋势。到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时,苏联的这些体制性弊病已经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安德罗波夫有心改革,但力不从心,契尔年科带病上台,人们对他毫无指望。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总书记,才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一线改革的希望。戈尔巴乔夫带着苏联人民和社会迫切要求全面改革的期望上台,改革的任务千头万绪。后来人们总结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时,不少人认为,他的最大失误之一是没有把经济改革放在第一位。事实上,苏联改革初期正是从经济入手,政治改革相伴随的,只是到了中期,政治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超过了经济改革的速度,直到出现政治失控,经济混乱,乃至社会危机不断加深。这个历史轨迹大致是:从1985年3月到1987年11月,是戈氏提出“经济加速战略”和“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从1987年11月戈氏新著《改革和新思维》出版到1990年1月允许“多党制”出现,是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同时逐渐偏离改革轨道,从而开始社会动荡的阶段;1990年1月到1991年发生“819事件”,是改革思想摇摆不定、社会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化以及联盟面临存亡的阶段,直至年底苏联解体。上述情况说明,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社会危机已经接近国民容忍的“临界点”,如果戈氏采取正确而有力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苏联完全有可能走出危机,走向健康发展,只是他选择了错误的改革战略和政策,最终把苏联推向解体的边缘。正如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所说,当“他与叶利钦和舒什克维奇聚首别洛韦日时,谈的已经不是苏联要不要解体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解体过程中避免流血”。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也在苏联解体15周年之际指出,“当时的形势非常明朗,在经过10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希望变革。当时俄罗斯人已经认为自己就是俄罗斯国家的主人,他们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关键就看我们这些领导人如何继续行动,所以我们只是顺势而动。”
2023-07-12 23:45:173

苏联的解体是民众要求还是权力斗争导致的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二、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在此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又只顾自己的得失,在复杂的政治较量中节节败退,主动放弃阵地,提出改革要从根本上“改造整个社会主义大厦”,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会有质的更新”,就是要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义已经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变更现存制度。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竟选择逃避,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三、外部原因与苏联演变【和平演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颠覆的一种战略,即以武力为后盾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同时,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或明或暗地支持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和民族分立主义势力,加速美国式的所谓“全球民主化”进程。应该说,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剧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只有当苏联国内出现政治、社会危机和动荡的时候,外因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四、腐败导致党衰国亡苏联各级干部的特权现象早就存在,二次大战后逐渐形成为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有一种观点认为,搞垮苏联的不是反-gon分子,不是外国敌对势力,就是这些官僚特权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苏联晚期,官僚特权阶层固然在党和国家的上层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作为掌控权力的官僚集团,他们首先要依赖原有的体制和秩序,以维护和保障其既得利益。
2023-07-12 23:45:242

前苏联从哪些方面阻止俄罗斯资本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首先诞生于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颁布一系列法令,把绝大部分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收归了国家,其中包括银行、铁路、海运、对外贸易。同时在资本家的私人企业里由工人组成监督机关监督企业主的一切活动,还设立了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作为全俄国民经济的管理机关。苏联长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主流官员与理论家一致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先进。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当时全民所有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因为它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达到了最高水平。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仅仅是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实现的公有化,其公有化程度低于全民所有制,因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集体所有制要想全民所有制过渡,最终形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经济基础。苏联在30年代就形成了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的体制,1936年全国生产基金中,国家所有制占用90%,集体农庄所有制占用8.7%。苏联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是:第一,国家政权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一切经济决策权几乎都集中在国家手里,企业只是按照国家下达的数十乃至上百个经济指标组织经营,所产产品和所获利润全部上缴国家,所需资金和物资由国家拨给,没有经营的自主权;第二,完全实行计划管理,全国经济活动统由国家制定的指令性计划来指挥,排斥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即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第三,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为主,不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经济。从微观经济层面讲,在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它对市场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很差,投入多产出少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资源配置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由指令性计划决定的,这必然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长期难以调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再从宏观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法是直接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间接的经济方法。这样也就排斥了市场的作用,使官僚主义的唯意志论盛行,往往造成重大的政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苏联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是在国内阶级斗争激烈、外受帝国主义包围和武装干涉威胁的特殊形势下形成的,并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苏维埃政权能够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用于最急需的建设和防务上来。被压迫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于获得解放而迸发出的革命热情,弥补了这种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它能得以运转,并取得相当的成功和高速度的发展。这种情况暂时掩盖了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病,使人一度认为它是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进入正常建设时期之后,在革命转变年代所特有的那种激情消失之后,这种过分集权、统得太死的经济体制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这种体制既易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滋生官僚主义、唯意志论、瞎指挥和以权谋私的不良倾向,又使企业和劳动者缺乏改进经营、发展生产的内在动力,妨碍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品种少,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公有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运行的,它不可能完全没有矛盾、适应任何条件、永远有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20—3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制矛盾越来越多。苏联自50年代曾着手探索完善其经济体制的方法。赫鲁晓夫发动“工业建筑业管理改组”, 经济管理从原先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变成了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使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面目大为改观。但由于没有改变国家和企业的隶属关系,企业仍然没有经营自主权;改变了高度的集中管理,但又出现了严重的地方主义、地区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全国经济宏观失控,工业增长率下降的趋势没有扭转反而加剧。勃列日涅夫等人推行推行“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新体制”。但是,新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突破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而且,自20世纪70年代起,勃氏等人发动了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浪潮,甚至苏联党和政府的种种决议只说“完善”,而回避“改革”一词,其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继续深化,而是趋于停滞。1990年,苏联政府提出了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方案。可调节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实行国家所有制非集中化和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同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企业仍保持国家所有和直接管理。非国有化的规模将达到国有资产的60%,国家所有制的比重将减少到约占30%。② 集体所有制将成为新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集体所有制的概念将发生根本变化,远远超出通常的合作社和集体农庄,而主要是由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和企业横向经济联合而产生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形式(包括股份公司所有制)。③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财产中确认劳动者个人股份,即个人对集体财产的贡献。它是企业剩余利润的资本化和个有化。④实行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在中央政府方案修改的过程中,俄罗斯联邦领导人叶利钦提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500天计划”主张对国有资产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除军工企业、核工业和天然垄断部门的企业仍属联盟所有外,其他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应实行非国有化和私有化。联盟负责大型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主要形式是改组为跨共和国股份公司;地方负责商业、服务业、农业、公共事业和汽车运输业企业,以及小型工业企业的私有化,主要形式是租赁、赎买、出售和改组为合作社。在所有制改革上,苏联中央政府方案主张实行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建立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俄联邦“500天计划”主张实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建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两套方案是代表着两种改革目标模式和走向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代表这两套方案的不同政治派别集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斗争。叶利钦决定俄联邦独自实行“500天计划”,中央政府方案事实上已成为一纸空文。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形势继续恶化,1990年苏联社会生产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分别下降2%、4%和1.2%。与此同时,财政赤字连年上升,内外债务不断增大,消费品严重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整个经济陷入深刻危机之中,联盟和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大大削弱。1991年4月,苏联中央政府提出了《苏联内阁和各主权共和国政府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使国家经济摆脱危机的联合行动纲领》,简称《反危机纲领》。与此同时,前俄联邦副总理亚夫林斯基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制订了拯救苏联经济的“哈佛计划”。反危机纲领和哈佛计划在所有制安排上的不同点是:虽然两个计划都提出所有制非国家化和私有化,但反危机纲领主张保留30%的国家所有制,其余70%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私有制为辅,而哈佛计划主张以私有制为主。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反危机纲领和哈佛计划又展开了一场混战。经济形势在政治动荡中继续恶化。到了苏联解体的1991年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社会总产值下降17%,GDP下降13%,国民收入下降15%,工业产值下降7.8%,财政赤字占GDP的20%。联盟和社会主义的凝聚力进一步削弱。1991年8月19日前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2月8日,早已宣布独立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废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并宣布他们已经自愿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宣告彻底失败,在原苏联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对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但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改革,虽不同程度地触及了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病,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收效甚微,并且一旦遇到保守力量的抵制,就停滞不前或者左右摇摆,没有实现经济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公有制经济改革30余年推不动,这不仅使经济体制的矛盾和弊端越积越深,最终使其完全丧失功能,从而成为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而且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
2023-07-12 23:45:422

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

1、苏联时期只有俄罗斯一个加盟国没有自己的政府,苏联中央政府实际上充当俄罗斯中央政府的角色,直到叶利钦设立并当选俄罗斯总统。2、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后,资料上就开始表示为两个政府并存,此时实际上苏联政府正在逐渐被俄罗斯政府所取代。3、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共产党组织,基本上各自都认为自己是苏共的继承者,现在的俄罗斯共产党是其中规模最大的而已。4、各联邦的政府最高权力机关在法律上是苏维埃,实际上就不一定了。
2023-07-12 23:45:519

苏联解体后分解成几个国家,包括哪一些

众所周知,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是一个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从此正式解体,原本15个组成国也恢复了主权地位。不过,在苏联解体这一过程中,还出现了多个宣称独立的国家,但未被国际普遍承认,此后成为其所在各国的不稳定因素。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订《苏联成立条约》时,列宁坚持各加盟共和国拥有主权并享有脱离联盟的权利,并最终写入了《苏联宪法》,这成为了后来苏联解体的法律基础。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政治改革,下放中央权力,使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这其中又以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为最。在戈尔巴乔夫推动新思维改革后,又大大激化了苏联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此后,从上到下,对苏联的离心力量越来越庞大。1988年,鞑靼人在莫斯科举行了抗议示威标志着苏联的民族关系开始步入剧烈动荡期。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乃至自治共和国纷纷加以仿效,开始进行独立进程。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投,除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六个加盟共和国抵制外,其他九个加盟共和国近1.5亿苏联公民参加投票,投票结果显示78%的苏联公民希望国家维持现状。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苏联解体和崩溃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八一九事件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在白俄罗斯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三国脱离苏联独立,并成立独联体,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成为最后一个宣布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告苏联正式解体。至此,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全部独立。在苏联独立的过程中,还有多个国家宣布独立但未受到国际普遍承认,他们是: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南奥塞梯、阿尔察赫、阿布哈兹。1990年9月2日,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单方面宣布脱离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称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未得到苏联政府和摩尔多瓦政府的承认。1991年8月25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1月5日,改国名为“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1992年德涅斯特河沿岸战争中取胜,维持事实独立。该地在摩尔多瓦官方编制的行政区划中是“德涅斯特河沿岸自治领土单位”。1991年11月1日车臣宣布独立,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后,现为俄罗斯的一部分。1991年11月28日,南奥塞梯自治州政府宣布独立自格鲁吉亚,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俄罗斯于2008年俄格战争后首先承认南奥塞梯并建交,南奥塞梯共和国希望最终能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合并,脱离格鲁吉亚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1991年在苏联瓦解前,阿塞拜疆的纳卡地区举办公民投票,结果纳卡地区以99.89%压倒性赞成宣布独立,成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联合国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均将其视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它控制了原苏联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治下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大部分领土以及周边的一些区域。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自格鲁吉亚独立。成立阿布哈兹共和国。1992-1993年阿布哈兹战争中格鲁吉亚军队的败北为阿布哈兹带来实质性的独立、人口大迁移及格鲁吉亚民族清洗。2008年8月,阿布哈兹人与格鲁吉亚人再次于南奥塞梯战争对峙,紧随其后阿布哈兹获得俄罗斯的官方承认。阿布哈兹、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阿尔察赫共和国及南奥塞梯共和国为后苏联“冷冻冲突”地区。此四个国家互相维持友好关系并共同组成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
2023-07-12 23:46:051

2、为什么苏联会输(也就是苏联为什么会解体)——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

苏联为什么解体的原因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争霸。沉重的军备负担及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病,严重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见效甚微。进入80年代,长期积累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到1991年2月,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财政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贷膨胀率高达300%,经济已全面萎缩。第二,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苏联否定历史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进而引发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历史、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暗流”。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掀起第二次重评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发展成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并进一步蔓延。戈尔巴乔夫极力主张的以“多元化”、“公开性”、“民主化”为核心的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苏联的泛滥,进一步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严重动摇。同时,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第三,西方势力的影响。西方国家一直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软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如为了鼓励实施“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给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继续鼓励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终肢解苏联的目的。 扩展资料: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的事件。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2023-07-12 23:46:482

乌克兰共产党的简介

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共产党人报》(1994年2月起发行,乌俄双语,发行量约230万份)中央委员会理论刊物:《乌克兰共产党人》(1999年5月起发行,发行量约1.5万册)乌共前身为沙皇俄国时期位于今乌克兰境内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各级组织,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各地先后响应,在乌克兰地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机关“拉达”取得了政权,以独立为主要目标。“拉达”政权对内不积极解决工农群众的合理要求,对外亲近德奥同盟国,同时支持白卫军,最终陷入了空前危机,于德国占领乌克兰地区后被德解散。与此同时,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于12月11日在哈尔科夫领导召开了全乌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乌克兰工农政府,经过与“拉达”和德国入侵者的反复较量,乌克兰苏维埃最终在1919年确立了在乌克兰的统治地位,这其间为便于开展乌克兰工作,1918年7月5日,乌克兰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改组为乌克兰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列宁全程指导了大会。此后长达70年的时间里,乌共一直是乌克兰的执政党,同时是苏共重要的组成部分,1952年苏共十九大后,乌共遵循大会决议也将自己党名后的(布尔什维克)去掉,苏联解体前夕,乌共党员达400万之多。 虽然党被取缔,但党的组织仍然存在,经过乌克兰广大共产主义者的斗争,1993年5月1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被迫宣布:“信仰共产主义的乌克兰公民可以依照乌克兰的有关法律建立党的组织。”于是乌克兰共产党于1993年6月21日在顿涅茨克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重建。党员人数有6万,原顿涅茨克州委第二书记彼得·尼古拉耶维奇·西蒙年科(Петра Симоненко)当选为党的第一书记,后他连选连任至今。1995年3月11-12日,乌共在基辅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许多外国左派政党也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次大会宣称乌共是苏联“8·19”事件后被取缔的原苏联时期乌共的合法继承者。因此,“一大”又被追认为乌共第二十九次代表大会。 乌共指出工人阶级依然是乌共的社会支撑力量,同时,要联合乌克兰社会的知识分子、农民、老战士、青年,等等。乌共强调,不论是现在,还是任何时候,工人阶级都是乌共的社会基础,是主要支柱。目前,乌克兰国内的劳动者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除产业工人阶级外,服务行业和小商品生产相关的以及在农业中就业的雇佣工人持续不断增长,国家管理机构中的雇佣工人不断增多,他们天然是社会主义的支持者,社会主义对工人阶级是最有利的社会制度,因而,工人阶级依然是乌共依靠的主体力量。在社会立场和意识方面接近工人的教师、医生、学者、文化工作者以及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军人、权利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是乌共争取的对象。在争取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一贫如洗的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在当代乌克兰,复辟的资本主义制度使1300万老战士失去了阶级鉴别力,乌共党组织有责任帮助他们,把他们变成乌共可以依靠的力量。新社会阶层——中、小生意 的代表人物不断增长。根据各种评估,他们构成经济活跃人口的10%。他们实际上是孱弱的、不受保护的小资产者。小资产者有值得称道的特点:他既是劳动者,又是占有者。正是因此,小资产者常常是反动的、政治上无原则的。同时,小占有者信仰“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要把他们争取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伙伴。青年人的意识和世界观是在近20年狂热的反共产主义、民族极端主义高涨、历史被篡改、思想道德堕落的环境下形成的。他们不了解祖国的历史真相,很大一部分青年对共产党有成见,但是,也有一些青年对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党感兴趣,他们希望仔细研究当代现实的复杂过程。乌共要有目的性地做他们的工作。 关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乌共认为,它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正是十月革命开启了乌克兰人民当家作主、摆脱帝国主义剥削和奴役的道路。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乌共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改革和创新解决社会矛盾、缩小苏联和发达国家生活水平差距的时候,却被反社会主义力量所利用,他们打着“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旗号,将党和国家引向一条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的灭亡之路。苏联解体是那些占据着党和国家机关领导职位的胆小鬼和共产主义叛徒发动的一场反革命政变。政变导致反人民力量掌权,政变为资本主义复辟、破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主义基础、取缔苏维埃民主政治模式、灌输资产阶级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开辟了道路。苏联的解体不是不可避免的,苏联当时遇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体制的框架内完全能够成功解决,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是暂时的。乌共认为,苏联共产党亡党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共粗暴地破坏了列宁的党建原则;没有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党内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未得到贯彻;脱离群众,形成党内权贵阶层,一些不坚持原则的人攫取了党的最高领导权;等等。 在政治领域,争取改革和完善国家管理机构,取消总统制和州长制,将国家一切权力交给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强化地方代表大会的作用是当务之急。总统制和州长制是所有这些执政高层发生争夺权力的残酷斗争的根源,诱发了持续不断的冲突,导致国家的稳定局势退化,加深了社会分化。建立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在经济领域,力争由最高苏维埃制定到2015或2020年的中期发展计划,以解决目前面临的最尖锐的经济、社会和民族问题。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和古巴共产党的经验,考虑到劳动人民的利益,乌共提出了能够战胜体制性危机的新经济纲领。重要举措为:把重要的部门和企业战略性地民族化,抑制通货膨胀,消除失业,支付合理的工资、退休金和养老金,为第一部类商品和服务设定人人享受得起的价格和税率,恢复高水平的免费教育,保障高质量的卫生服务和文化财富的大众性。乌共新经济纲领的具体构思如下:实施具体的民族经济纲领以解决最主要的国民经济问题;停止战略项目的私有化,把有重要国民经济意义的战略性项目的所有权归还国家;不许出卖具有农业用途的土地,全力支持恢复农工生产的集体化形式,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其发展。在世界粮食危机尖锐化的条件下,乌克兰应该利用自身农业的优势,扩大粮食资源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获利贸易;启用先进的纳税制度,对收入高者征收高税率;恢复和巩固祖国科学的地位,树立科研工作者、教师、医生的劳动威望。终极目标是恢复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恢复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和控制,制止国家财产私有化,反对解散集体农庄,以实际措施使国家摆脱危机。在社会领域,要尽量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保障充分就业,实施免费的教育和医疗,等等。在对外关系方面,恢复同苏联各个原加盟共和国的兄弟关系,废除《别洛韦日协议》,恢复作为社会主义主权国家自愿联合体的平等兄弟民族的联盟。反对加入军事政治集团和权利不平等的经济联盟,主张中立,等等。在思想层面,反对纳粹主义和奴役民族思想的“民主化”,反对个人主义、消费至上、财富第一及仇视其他民族,反对西方价值观念,反对贬低劳动人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23-07-12 23:46:541

俄罗斯领土扩张的步骤

  俄国历史 俄罗斯领土扩张史  在16世纪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还不是俄国的领土。这一时期,俄罗斯刚刚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领土面积仅为280  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北欧一角,与西伯利亚相距遥远。从16世纪中叶沙皇伊凡四世执政,俄国才开始向东方扩张,逐步吞并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大片领土,将疆域扩展到太平洋岸边。在沙俄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碍是与俄国毗邻的西伯利亚汗国。  1556年,沙皇召见了与西伯利亚汗国毗连的斯特罗甘诺夫家族,询问边境形势,并授权他们抵挡西伯利亚汗国。令他们在西伯利亚汗国近处构筑工事堡垒,招募军队,添置武器,伺机侵占西伯利亚汗国。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1581 年,经过长期准备后,叶尔马克率领840  人的队伍,在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沙俄军队沿水路前进,经过楚索瓦亚河,翻越乌拉尔山,跨越谢列布良卡河、塔吉尔河、图拉河、托博尔河,最后侵入额尔齐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沙俄军队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亚汗国人民的极大愤努,他们奋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坚持了20多年。1598年,俄军打败了库楚姆汗,库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后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后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其侵略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叶尔马克的远征揭开了俄国向西伯利亚大规模扩张的序幕,到17世纪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势力已经跨越了叶尼塞河,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后,派遣重兵,兴建城堡,把持军事据点,以巩固新占领的地区。并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进一步染指巴拉宾大草原。沙俄为占领鄂毕河中下游地区,还挥师北大,相继灭了彼雷姆酋长国和叶潘恰酋长国,在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图林斯克城。乌拉尔山脉北部和鄂毕河下游地区,俄国历史上称之为"尤格拉"和"伯绍拉"地区。这里长期居住着萨莫耶德人、汉特人和楚德人等,他们的水产业和毛皮业非常出名,俄国人对这里的财富觊觎已久。沙俄灭掉西伯利亚汗国后,为彻底征服鄂毕河下游地区铺平了道路。1593年,战胜了治特人以后,沙俄在汉特人苏格穆特瓦什城的旧址上,建立了别列佐夫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塔扎河流进军,于1601年在塔轧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结亚城,这标志着俄国已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下游地区。与此同时,沙俄又加紧了向鄂毕河上游的推进,于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这一带,俄军又同当地蒙古和吉尔吉斯等民族发生了激烈斗争,并开始逼进中国西北边疆。  从17世纪初,沙俄又继续东扩,在20年代占领了叶尼塞河地区。沙俄东进主要是靠着西伯利亚的长川巨流,沿着纵横交错的大河小溪,从一条流驶入另一条河。在两条相近的水、河流中间的地带,俄国人称之为"连水陆路"。冬季则可涉冰而行。"连水陆路"可以缩短许多路程。到17世纪30年代初,俄国人已经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 在哥萨克的殖民过程中,已经探听到了有关勒拿河的消息。并获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线资料。沙俄政府在占领了西伯利亚的两大水系之后,还想占领第三大水系勒拿河。于是,他们从北方的曼加结亚和南方的叶尼塞斯克两地同时派兵前去占据勒拿河。哥萨克军队主要是通过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沿连水陆路,越过大小众多河流来到勒拿河流域的。他们沿河上下掠夺财物,建立据点。先后建立了中维柳伊斯克、下维柳伊斯克和上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把勒拿河地区大片信封强行并入俄国版图。雅库茨克最初建于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军戈洛文下令迁城于河的左岸。此后雅库茨克成了沙俄进一步向东北亚地区远征的指挥中心。  东北亚的地理条件更为复杂,除了高山纵横、河流密布外,还濒临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30年代末,俄国哥萨克开始了向东北亚的远征。他信主要是从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达东北亚各地、或者是通过几条不同的路线到达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东推进的过程中,沙俄殖民主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营地。例如,1638年在雅纳河建立了维尔霍扬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扬斯克;在印迪吉尔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维尔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尔斯塔杜欣等人到达科雷马河,并先后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马斯克3 个冬营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纪50-60年代,哥萨克的足迹已遍及东北亚各地。接着,他们开始向堪察加半岛挺进。这时的堪察加半岛住着伊杰尔门人、科里亚克人、爱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们在这里从事捕鲆业和狩猎业,过着原始生活。1695年雅库茨在督军派哥萨克到阿纳得尔堡。其中一部分人于次年到过堪察加半岛。1697年初,哥萨克五十人长阿特拉索夫集结120人的队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岛,在这里与当地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之后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并派人守卫。到1711年,整个堪察加半岛被征服,并入俄国版图。俄国在占领了东北亚和堪察加半岛以后,又加紧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挺进。  在俄国向西伯利亚与远东的扩张过程中,也把侵略触角伸到了贝加尔湖和黑龙江地区。17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俄国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哥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尔库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2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由哥萨克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7年)和巴尔古津堡(1648年),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  从贝加尔湖南岸,俄罗斯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一种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俄国人在向东、向南的道路上,择水陆要冲建若干城镇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乌丁斯克等。这些城堡对此后俄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活动,以及与中国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纪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勒拿河支流阿尔丹河,再沿乌楚尔河流进入纽约姆卡河,然后翻越外兴安岭,走连山陆路,最后进入黑龙江支流精奇里江(结雅河)。另一条路线是,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哈巴罗夫远征黑龙江走的就是这条路。为了加强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奥廖克马河口设立了奥廖克明斯克堡。  俄罗斯征服人辽阔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随即建立了行政、军事机构加以控制,实施殖民统治。整个西伯利亚由中央的西伯利亚衙门管理。各地区分设督军辖区和县。督军辖区共有4  个,即托搏尔斯克、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每个辖区下隶属几个县。17世纪西伯利亚共有图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个县。各辖区和县均置督军,总揽所属地区的军事、行政、司法和经济等一切权力。  1850年以后,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真是吃人的恶魔;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抢占了黑龙江流域的10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包括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的大片领土。这片领土内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尽,结雅河的鄂伦春族被迫迁入大兴安岭,女真族被迫迁入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最后俄罗斯移民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不知道贝加尔湖以东的布里亚特蒙古族被同化没有?  清朝末年,汉民族大量移民东北,成为东北的主体民族,这保证了东北对中国的向心力,成为巩固东北边防的最强的力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因为已经被汉人屯垦多年,故在瑷珲条约中特别声明保留为中国领土,成为中国在黑龙江北唯一的领土。清末时俄人违约将该地汉族、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此乃海兰泡惨案!  江东64屯的被侵占,历经清朝、袁世凯、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政权均拒绝承认,并坚持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火打劫,占领东北全境,实行殖民统治。1905年日本击败沙俄,夺取库页岛南段、千岛群岛南部和海参崴并控制吉林和辽宁。再后来黑龙江以南进入张作霖时期,黑龙江以北1917年远东共和国成立,日本控制整个千岛群岛。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与苏联在黑龙江相对峙。苏联将远东的汉族赶走或杀死,将远东的朝鲜族强行迁到中亚。1945年,苏联从日本手中重新夺取库页岛南部和海参崴,并占领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日本北方四岛)
2023-07-12 23:47:101

为什么前苏联会分裂?

1991年12月21日,在这个年份的最后十天,世界发生了一件令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大事,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乍看起来,这仿佛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 我们再来看看当年举行苏联解体仪式的最后情景: “戈尔巴乔夫用整整12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读到最后,他的眼睛湿润,嗓子嘶哑,心里就像被无数只手剧烈撕扯着,几乎读不下去了。19时20分,按事先安排的程序,戈尔巴乔夫要把决定世界末日的“核按钮”一只装有发射原苏联2.7万枚核弹头密码的黑色公事包交给独联体武装力量临时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再由沙波什尼科夫转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还是在实况转播的电视摄像机前,戈尔巴乔夫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西装口袋,但很不巧,竟然忘了带签字笔,他一时有些茫然。美国CNN电视广播公司总经理汤姆?约翰逊先生及时为戈尔巴乔夫救了驾,他眼疾手快,从自己口袋里马上摸出一支圆珠笔,迅速递给了这位几秒钟后就要成为平民的总统。戈尔巴乔夫说了声“谢谢!”,当即用这根圆珠笔在放弃他任总司令之职同时把核武器控制权交给叶利钦的政令上快速签上了他的名字。”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矗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突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以上是一个中国学者对当时情景的细致入微的描写。 苏联的解体,对当时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点儿猝不及防。尤其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性的大国来说,一时间竟有点茫然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分裂后的前苏联各国将会如何发展?对世界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十年过去了,作为前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是个什么状况呢?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0%的国土面积和70%的经济基础,60%的人口,大约70%多一点的国家资源。1991年时前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万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0%多一点,居世界第二位。那时苏联是一个国力强大,科技发达,人民自信,在全世界都有自己利益的令人生畏的国家。现在的苏联继承者俄罗斯是个什么样子?据统计,苏联解体十年后的2001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3000亿美元,是1991年苏联的十分之一。外贸进出口总额大约为800亿美元,只相当中国的五分之一。黄金和外汇储备200亿美元,只相当于中国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是说,俄罗斯已经从一个强大的国家变为一个在经济上无关紧要的世界二三流国家了。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声音如同他的经济分量一样在减轻;在军事上,俄罗斯几乎失去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在对内部车臣武装叛乱问题上也举步维艰,久拖难下,让许多国家和军事家看笑话。这个结局对于那位在前不久丧失了爱妻,现正凄惨地经营着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现正在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照顾下安享晚年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二人来说,会是他们的本意吗?肯定不会是的。但他们怎么会一个人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把一个好端端的强大的苏联,带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另一个人用了八年时间就把一个继承了前苏联70%资产的俄罗斯带到如此破败的地步了呢?这对中国、对世界的所有政治家,对关心中国共产党命运和中国前途的人,难道没有一点教训可言吗? 一、 书生气太过的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一步步从前苏联南部边疆的一小地方爬到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子上的?下面是戈尔巴乔夫个人简历: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于苏联南部边疆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俄罗斯族。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斯塔夫罗波尔农学院毕业。1955年任斯塔夫罗波尔市团市委第一书记,共青团边疆区区委某部部长,第二书记,第一书记,1962年起任斯塔夫罗波尔地区农庄农场生产管理局党的负责人。1966年9月当选为斯塔夫罗波尔市党委第一书记,1968年起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1971年起为苏共中央委员。苏共“二十二大”、“二十四大”、“二十五大”、“二十六大”代表。1978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1979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10月被选为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仕途来看,可谓是一帆风顺。除了在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位子上呆的时间稍长一点以外,几乎是每隔两三年就是一个新起点。戈尔巴乔夫的书倒是读了不少,有着全苏联最有名望的名牌大学法学学历和农学院的技术学历。但是通观他在就任苏共总书记之前的整个政治经历,可以说基本没有碰到过什么艰难困苦,在他的整个工作历史中同样也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政绩。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平时对时政心怀不满的人。戈氏虽说在政绩上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可是他与其他任何猛烈抨击自己的国家和苏共,根本不懂政治却又醉心于权力的人一样,对苏共中央总书记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可以说是向往已久了。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时的秘书博尔金在他所著的《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这样描述道:在戈氏一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立即迫不及待地搬进了党中央办公大楼主楼第五层被称为6号的办公室,一点儿时间也没耽搁。就如同过去俄国沙皇迷恋王位王权和王冠一样,这个新办公室也一直吸引着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勤务人员就把一切都收拾好了,把楼梯上的长地毯也换了,把地板也磨光了。会客室里还有一些事没做完,但戈尔巴乔夫已经等不及了,开始在他的新办公室里接待来访者。”从博尔金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的仿佛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年轻人,突然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信任,并交给了一项足以体现信任的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样,他迫不及待地要去完成这项工作来体现自己的才干。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突击提拔了一大批他认为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其中有后来成为他政治上死敌的叶利钦,有后来被他冷落了的利加乔夫,有“改革外长,和平外长”之称的谢瓦尔德那泽,有把苏联人的思想导向灾难的,主管党的思想和宣传工作的中央书记雅科夫列夫。 最能体现戈尔巴乔夫个性的,还是他的那本被戏称为二十世纪“最臭理论”的叫做《改革与新思维》的书。本来“改革”这个词汇在俄语中有多种表示方法:而戈氏却用了一个“改建,改造”这样的词汇。在俄文词典里对这个词汇的解释是“推倒重建”。有人据此说戈氏从一开始就居心要把苏联这座大厦推倒重建,他想建立一个他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这种说法现在看来肯定存有几分怨气,但戈氏确实想用苏联这样一个大国,用苏联全国人民的利益为自己做一次改革实验,而且他想从这个国家最敏感、也是最致命的政治体制上动手。戈尔巴乔夫与全苏联大多数人一样,他也看到了国家的弊端所在,但他却同样像一个不成熟的年轻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迫不及待的要把他的想法在这本书的标题上明显地表达出来。为了表达他思想的开放性,作为苏联这样的大国领导人,他竟把这本书交给了一家美国出版商去出版。也就是说在那个冷战正酣的世界上,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治国设计、战略思想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这种行为是何等的幼稚!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他还大力提倡所谓的“民主化”与“公开性”,试图以此来吸引群众参加到这场改革中来。不知是哪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最能隐瞒自己战略思想的领导人是最聪明的领导人”。一般的领导人且如此,何况一个苏共中央的总书记?其实,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新思维,在世界级的战略家眼里,简直就是一篇学院内部刊物的作文;在世界级的政治家眼里,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研究生的论文而已。 从基层上来的戈尔巴乔夫,也看到了苏联国家在经济上的困境,看到了人民对僵化的体制的不满。1986年在苏联党的“二十七大”上他主持制定了《苏联1986年至1990年及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1987年他又制定了《关于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企业法》。他的基本思路是给企业放权,使企业实现“三自一全”就是完全自主经营。这种思路作为一个有着莫斯科大学学位的戈尔巴乔夫来说似乎还可以,但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思路并不算高明。当时,这种改革的方法在中国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中国的一些地方和企业领导以及经济学家看到了这样改革的局限性,大声呼吁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在做进一步改革的试点。在大的经济体制不改革的框架下,到1988年末,苏联总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而且更加失调,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号称“停滞时代”的1981??1985年。经济改革受挫以后,戈氏片面地把经济改革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现行政治体制。1988年6月召开的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标志着把改革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戈尔巴乔夫的身份是苏共中央总书记,却是以一种苏联普通平民的心态和很不成熟的知识分子的语言,把苏联原有的政治体制称为“官僚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制度”。他在各种公开的场合猛烈抨击苏联的政治体制,使得苏共和苏联国家在人民心目中的政治形象受到严重损害,而党内极端分子和分裂主义势力极为赞赏戈尔巴乔夫的言论。他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与公开性的推行,造成苏联社会的极度混乱,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民主派开始与苏共争夺权力。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共产党公开与苏共分裂。共和国的权力落到了民主分子和分裂主义分子的手上。整个苏联社会严重动荡。经济形势更加恶化。1989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到2.4%,日常必需品供应更加紧张。军队也开始出现不稳的现象,苏联的改革进程开始失控。 书生气太过的戈尔巴乔夫在坚定地打碎了苏联旧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以后,却不能给苏联一个凝聚人心的新的意识形态,不能给国家的改革开出符合实际的建立新体制的药方。他放手把意识形态的重建交给形形色色的宗教和极端思潮,把新体制的解决寄托于命悬一线的政治改革。那个由他一手提拔起来又被他亲手打下去,一度被称为“最勇敢”的改革家的叶利钦,就在戈氏的眼皮底下,用戈氏极力提倡的公开选举的方法,夺取了苏联最重要也是最大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最高领导权。改革和国家的失控并没有使戈氏有所清醒,他所读的那么多的书,也没有在这个国家多难的时刻为这位国家领导人带来一点智慧的作用。情急之中,他天真地想到了“总统”这个称呼的实用性。他认为“总书记”这个职务并不适合领导一个国家,只有总统才是名正言顺的国家领导人应有的称呼。他试图以“总统”这个职务来实现他对整个苏联国家的重新控制。于是在1990年他又“跌跌撞撞”地爬上了“苏联总统”这个位子。出乎他的意料但在他构建的新思维逻辑之中,1990年6月,依照苏联民族政策和宪法,苏联的几个主要加盟共和国先后发布了主权宣言。苏联的解体已经初露端倪。 假如这个时候在苏联全国采取强制措施,也许苏联还有一线期望。(历史往往没有假如,这是令人扼腕痛叹的)。可悲的是,在这个时候这位苏联最高领导人还有闲心去海滨度假,他在尽情地享受着一个世界大国领导人在生活上无限的快乐。1991年8月19日,留在莫斯科的以副总统亚那耶夫为首的苏共其他领导人采取了断然措施。实行“紧急状态”,控制了在黑海之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但令这些企图最后挽救苏联免于崩溃的人们始料不及的是,经戈尔巴乔夫几年的“改革”和对苏联及苏共的猛烈抨击,苏联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苏联党和国家的信任,军心混乱,军队竟然认为没有必要为挽救现存的这个国家去做任何事情。政变仿佛从一开始就并不顺利。政变中要控制的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的叶利钦竟提前离开了莫斯科,去往遥远的阿拉木图“访问”去了。 “紧急状态”仅进行了三天就失败了。 更为可笑的是,这个经历危机还处在苏联最高领导人位子的充满假学者味的戈尔巴乔夫,在被勇敢的叶利钦从休假地解救回来以后,竟还继续天真地想从已经掌握了俄罗斯国家命运的叶利钦的饭碗里去分一点残羹。还在与叶利钦等原苏联境内新成立的“主权国家”的领导人不厌其烦地讨论所谓“联盟”问题,为了他的“联盟”,他在叶利钦的要求下宣布了解散苏共的命令,进而又宣布停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并责成苏联检查机关对苏共领导机关进行审查。进而又同意与叶利钦在非常时刻二人可以互相“代行职务”。戈尔巴乔夫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一心只想保住他的那个已经一钱不值的所谓“中央”不被取消,保住他的一钱不值的苏联总统的位子不被取消。他在这个时候思维更加混乱,甚至说他之所以在8.19事件中差一点失去权力是由于苏共对他的背叛。他还不知道他仅有的一点象征性的权力马上就要被他的“合作伙伴”彻底取消了。由此可以看到,戈氏是一个在政治上非常幼稚,政治敏感性多么迟钝,而又是多么醉心于权力的人。像这样一个毫无理智、毫无判断力的书生来掌权,真是苏联人民的悲哀。再以后,就出现了本文开头那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二、 莽汉与书生两种品质共存的叶利钦 叶利钦:1931年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克区的农村,俄罗斯族。1955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乌拉尔重工业管道建筑公司工作。1959年任总工程师。1961年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建设局长。1968年起叶利钦先后担任州建设部长和州委书记。1976年,44岁的叶利钦经苏共中央的直接任命,成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并成为苏共中央委员。他是当时苏联最年轻的地方领导之一。 叶利钦的个性在许多方面与戈尔巴乔夫有相似之处,首先他对国家的前途和发展似乎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好像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稳妥求全的人。他以工程技术专家的身份在地方上担任了多年党的领导职务,当然也看到了苏联国家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一样,也是一个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和书生习气的人。但与戈尔巴乔夫不同的是,叶利钦的性格像很多技术官僚那样急躁,敢做敢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甚至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破釜沉舟,敢于直接否定苏共的一切包括否定苏共的创始人及其思想。这种书生与莽汉的双重性格也造成他后来在治理俄罗斯国家的过程中在决策、用人和治国方针上一再出现失误。可以说叶利钦是在戈尔巴乔夫这片土壤中产生出来的一个人物,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也许叶利钦就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斯维尔德若夫斯克州那个遥远的地方心安理得地当他的第一书记了。并且在他到莫斯科来之前,已经在那个位子上干了九年。苏共中央的前几任总书记之所以没有像戈尔巴乔夫那样突击提拔叶利钦,可能正是认为叶利钦就只是一个技术官僚或者顶多是个州委书记的料子。可是历史偏偏叫他碰上了与他有着某种相同性格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同样心存幻想,狂热追求连西方自己也于焉不详的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东西,而对国内外局势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把握。 1985年,刚刚上任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的管辖范围内的苏联石油工业重地秋明视察时,叶利钦作为对技术很在行的地方官僚,当然是全程陪同者,叶利钦的这次陪同视察,给戈尔巴乔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戈尔巴乔夫觉得在他即将开始的改革进程中,十分需要有叶利钦这种敢于否定苏共路线、具有非常性格和思想的人。于是1985年4月,就在戈尔巴乔夫刚刚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个月,叶利钦奉调进入莫斯科任苏联建设部长。他在这个位子上呆了不到5个月。1985年12月又被提拔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担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后,叶利钦竭力执行戈尔巴乔夫的战略部署,在莫斯科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路线,尤其是在提倡社会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和政治腐败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据统计,叶利钦到任的最初几个月里,莫斯科的33个区委书记中,被他因各种罪名换掉了23个,叶利钦不仅在政治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在生活上同样也表现出体察民情的形象。他经常深入基层,微服私访,查看城市食品供应情况,了解老百姓对腐败现象的不满。他不仅下令取消了在苏联存在了多年的高干特供商店,还叫他的妻子像普通市民一样排队买东西。这些都是真的,一时间,叶利钦在莫斯科名声大振。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叶利钦具有与戈尔巴乔夫十分相似的思想观念和工作风格。 为了加快改革的进程,身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叶利钦,利用莫斯科的新闻舆论工具大反特反官僚主义和腐败特权,提出“批评无禁区,公开无界线”的口号,他甚至还在外国人面前公开指责党内有人反对改革。把党内的矛盾毫无顾忌地向外界公开。叶利钦的所作所为与戈尔巴乔夫一样赢得了苏联幼稚人群的喝彩,使西方的反苏势力开始惊讶继而喝彩表示赞同。正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个人,一个在苏共中央,一个在莫斯科市委,他们大胆而超越常规的改革行为在苏联的政治界引起了很大的混乱。苏联现存的政治机体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人民的思想混乱,信仰丧失,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苏联的土地上迅速传播开来,特别是各种宗教大肆蔓延,完全失控。叶利钦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在苏共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内部受到了强烈的谴责,甚至连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也感到有些吃惊,因为叶氏的过激言论和行为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觉得在这场由他发起的改革浪潮中,叶利钦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于是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冲突终于爆发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87年6月,在苏共政治局内部讨论戈尔巴乔夫纪念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稿时,其他政治局委员对这份也许是戈尔巴乔夫花了些心血,而且令他非常满意的文稿都表示原则同意,有的也只就个别细节提了一点意见。但这时心态良好的叶利钦却对讲话稿旁若无人地横加指责,并提出了二十多条修改意见,这其中包括对苏联过去70 年历史的基本评价和党的现行改革政策的措施等原则性问题。在叶利钦的眼里,这份文稿应该推倒重来,要以美国政治为蓝本,重构苏联的政治体制。通过这件事,一个在政治上很不成熟的热血青年的形象在叶利钦的身上跃然而出。戈尔巴乔夫的脸终于挂不住了。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向戈氏提出过,说叶利钦是个危险的野心家,而且因他在工作上许多方面的过火行为,造成了他在中央和莫斯科市委内部也不得人心。于是在1987年底,叶利钦被免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去当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国家建委副主席。叶利钦的下台虽然表明他的仕途在苏共中央内部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由于他在莫斯科两年的工作经历,在莫斯科市民乃至整个苏联人民的心目中却建立了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党内的激进分子和社会上极端思潮团体和一些激进分子都认为他就是一个改革家,是一个比戈尔巴乔夫更大胆更优秀的改革家。这也为他日后东山再起埋下了伏笔。 有意思的是,戈尔巴乔夫反对的并不是叶利钦对改革的思想和做法,他讨厌的是叶利钦过于张狂的性格和喧宾夺主的气势。因为在撤销叶利钦职务的理由中并没有提到他对待改革性质的认识上有什么不对之处,也不认为他的政治主张有什么不对,戈尔巴乔夫只是与叶利钦在对待改革的进度和莫斯科市委在改革中的领导权方面出现了分歧,叶利钦认为改革还要再快一些,再大胆一些,而且莫斯科市委在对改革的领导权上应有更大的独立性。这好像让人感觉到两位第一书记是在改革果实的归属问题上发生了分歧。从表面上看,改革才刚刚开始,而且是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这两个人就为日后改革成果的归属反目成仇,这不过是性格的冲突。但成熟的政治家都知道,这不是本质的东西。美国人在这个方面的直觉,比任何国家都要敏锐和清晰。美国的不少政治家感到,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在这些表面张狂,而实质上幼稚病不断加重但又走向最高政坛的人身上已经不可避免。 经过了被撤职这次沉重的打击,叶利钦的思想也许已经悄悄地发生了某些变化,改革是否成功,民主是否重要,还提不提人权问题等等,已经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了。1990年,在戈尔巴乔夫本人大力提倡的民主选举过程中,叶利钦参加了俄罗斯第一届人代会选举,并如愿以偿地当选为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不久又当选为第一任俄罗斯总统。这又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事情:在由戈尔巴乔夫一手导演的全国性主权大分裂中,已经成了他政治上敌人的叶利钦,竟然出乎意料地夺取了苏联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领导权。叶利钦已经完全摆脱了戈尔巴乔夫的控制,反而在许多方面可以控制戈氏的行为了。 当叶利钦夺得了俄罗斯的领导权之后,“共产党员”这个东西已成为他身上的一个累赘,于是叶利钦毅然退出了苏共,造成了对苏联国内和世界的一次震撼性影响。然而,国家各方面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当时的苏联,15 个加盟共和国之间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社会经济秩序面临崩溃的边缘,物价暴涨,生活必须品奇缺。各加盟共和国均已发表主权宣言,苏联军队对这一连串的变化,茫然不知所措。对于这种局面,由戈尔巴乔夫领导的中央已经基本失去控制,所有的讲话和呼吁根本不起作用。这个结果的出现,大大地出乎了满腹经纶,书生气太过的戈尔巴乔夫的预料。 “8.19”事件以后,苏联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叶利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经过精心但同时又很愚蠢的策划,他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三人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逼迫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无奈地宣布辞职,叶利钦顺理成章地入主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成为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叶利钦终于在这一场混乱的改革闹剧之中获得了自己丰厚的利益,但他很像一个点燃了草垛子取暖的农人,得到了火热和辉煌,而没有想到同时也将引燃后面的草垛子以及整个大宅院。 从叶利钦于1985年底自斯维尔德若夫斯克州进入莫斯科,到1991年入主克里姆林宫的这五年多时间的经历来看,起初叶利钦在对待改革的思想上与书生戈尔巴乔夫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比戈氏更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其在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任上所做的一些事,几乎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思想的最佳实践。只不过叶利钦做得更大胆,更直接一些而已。正是因为有了愚蠢书生戈尔巴乔夫,首先让苏联处于混乱之中,同时又有了莽汉书生叶利钦在混乱之中勇夺俄罗斯的领导权,才直接造成了苏联的大崩溃,大分裂。在整个这个过程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至始至终操纵着这场闹剧。而剧中的两个主要演员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又是那么认真而出色地演绎了这个闹剧的全过程。这看上去多么的完美,多么地环环相扣,几乎缺少哪一环这出闹剧都不可能取得这么完美的结局。但是从国家利益上看,这个“完美”真是苏联国家的悲剧,是整个苏联人民的悲剧。 入主克里姆林宫以后,1992年1月,踌躇满志的叶利钦的书生气和幼稚病再一次强烈地暴露出来。他一心想把俄罗斯尽快建设成为像美国那样的高度民主而又高度富强的国家,他在全国推行他的灵丹妙药“休克疗法”时向国人保证:“咬紧牙捱过痛苦和艰难的过渡,在未来不算长的日子里要让俄罗斯在政治上形成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联邦体制;在经济上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体系,在军事上仍然保持一个核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他带着这些美好的幻想一头扎进了西方的怀抱,并大胆地任用了一批具有西方意识的年轻人。可是,诸如盖达尔、丘拜斯这批盲目崇拜西方的年轻的“经济学家”从西方照搬过来的,医治俄罗斯经济的良方“休克疗法”,却把本来已经千疮百孔的国家推向了更大的混乱,国家经济急速下滑,人民迅速贫困化,而且西方国家原来答应给予的经济援助却并没有兑现,同时,曾一度是叶氏死党的俄罗斯议会主席哈斯布拉托夫和副总统鲁茨科依也因权利分配不均而与叶利钦闹翻了。事情发展到此,这个夹在东西方之间的伟大国家的改革进程已经完全走出了改革发起者预想的轨道,变成了既得利益者之间权力争夺的另一场闹剧。俗话说:祸不单行。接下来的是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无休止地争吵,最后发展到流血冲突。然后是曾经一度天下无敌的俄罗斯军队在小小的车臣平叛战争中惨遭败绩,然后是以民主派和改革家的形象赢得俄罗斯人民信任的叶利钦,为了保住总统的位子而不择手段,自毁形象,然后是叶利钦在两年之内五易总理,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在无可奈何之中,干脆把敢做敢为的性格发挥到极致,又让世界大吃一惊,他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刚刚当上总理不到三个月的前苏联秘密警察,年仅45岁的普京任代总统。 普京:1952年出生在列宁格勒市(圣彼得堡),俄罗斯族。1975年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长年在当时的民主德国从事对西方的情报收集。1990年苏联解体后,有着上校军衔的普京回到了列宁格勒。
2023-07-12 23:47:255

撒切尔夫人与戈尔巴乔夫关系好,为何戈尔巴乔夫不参加她的葬u01e4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在伦敦去世。她生前无比憎恨苏联,但最欣赏戈尔巴乔夫,与戈尔巴乔夫关系密切。从外媒资料来看,戈尔巴乔夫称病不去,主要是撒切尔夫人当年的演讲,出卖了他,让戈尔巴乔夫介怀。戈尔巴乔夫从来都不承认他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1991年12月,俄白乌三国在别洛韦日签订协议,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签完协议后,叶利钦才告诉戈尔巴乔夫解体的事,并告知戈尔巴乔夫已经完成了使命。但一个月前,撒切尔夫人在美国访问,在休斯敦的演讲透露了苏联解体消息,透露了西方资助了戈尔巴乔夫。撒切尔夫人说:“我负责任告诉大家,不出一个月,你们会听到法律上苏联解体的消息!”撒切尔夫人透露了西方收买戈尔巴乔夫,并搞垮苏联的内幕,让戈尔巴乔夫很没面子。戈尔巴乔夫对撒切尔夫人去世发表了感言,说到了两人几年前最后见面,而且戈尔巴乔夫还向撒切尔夫人的家人表示问候。戈尔巴乔夫下台后,过得并不如意。俄罗斯亲俄共人士和俄国的民族主义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叛徒。认为他太过幼稚,导致苏联亡党亡国。1996年,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戈尔巴乔夫只获得1%的支持者。民众憎恨,深陷负面评价,戈尔巴乔夫不好意思去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
2023-07-12 23:47:402

俄罗斯=俄国=苏联吗?

当然不等了! 俄罗斯帝国通常简称为俄国或沙俄。14世纪中期,从蒙古帝国之金帐汗国独立出来的诸罗斯公国之一的莫斯科公国日渐强大,兼并周围小国。1546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俄罗斯帝国诞生。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胜利后,使俄罗斯元老院授予他“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的帝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退位声明,俄罗斯帝国灭亡。也就是说俄国灭亡了。 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已不再存在的国家(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气温平均为-5~-40℃,7月气温平均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1917年2月,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2023-07-12 23:48:267

乌克兰是前苏联的一部分吗?

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是其中之一。1922年12月第7次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苏联。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是次于俄罗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确定为乌克兰独立日(国庆节),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解体,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一是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二是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2023-07-12 23:48:421

苏联解体以后,分成了哪些国家呢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15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中期,苏联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和美国对峙的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整体实力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苏联看似风光,但是却暗藏祸根,当时的苏联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毛病,但苏联的领导人仍然沉迷于和美国的争霸,问题都没有解决,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历史背景: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2023-07-12 23:49:181

为什么苏联在1991年会解体。?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15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中期,苏联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和美国对峙的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整体实力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苏联看似风光,但是却暗藏祸根,当时的苏联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毛病,但苏联的领导人仍然沉迷于和美国的争霸,问题都没有解决,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历史背景: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2023-07-12 23:49:381

别洛韦日协议的简介

以我们各族人民的历史共同性和相互之间形成的联系为基础,考虑到缔约各方之间签订的双边条约,致力于建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希望在相互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尊重不可剥夺的自决权,在平等和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不使用经济压制手段或其他任何压制手段、协商解决争端等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认为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我们三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三国人民根本的民族利益并有助于和平与安全事业
2023-07-12 23:49:541

乌克兰曾经是不是苏联的一部分?

是的。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全称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是其中之一。1922年12月第7次全乌克兰苏维埃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苏联。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是次于俄罗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政府发表的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确定为乌克兰独立日(国庆节),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宣布苏联解体,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结束了337年的和俄罗斯的结盟历史,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克拉夫丘克当选为总统,乌克兰历史随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17年11月7日俄国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联邦制国家,一共由15个加盟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达维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1990年苏联形成多党制,在这一背景下,乌克兰各种政党纷纷成立,公开活动。这些政党和组织大都主张乌克兰独立,大都主张乌克兰独立,实行新的政治制度,1989年9月成立的拥有百万之众的乌克兰人民争取改革运动对推动乌克兰独立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1990年7月16日,乌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1991年,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率先退出苏共中央和乌共中央,接着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正式独立。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在3700多万选民中,83%的人参加投票,结果90%以上的人赞成乌克兰脱离苏联,成立独立的国家—乌克兰。
2023-07-12 23:50:071

明斯克的意思明斯克的意思是什么

明斯克的词语解释是: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明斯克的词语解释是: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拼音是:míngsīkè。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网络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斯抬斯敬刚克消亡克绍箕裘克勤克俭克爱克威歌于斯,哭于斯朝斯夕斯克俭克勤克逮克容克肩一心关于明斯克的词语惟明克允克绍箕裘克肩一心刚克消亡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0:231

明斯克的网络解释明斯克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明斯克的网络解释是: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明斯克的网络解释是: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拼音是:míngsīkè。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歌于斯,哭于斯斯抬斯敬朝斯夕斯克逮克容克绍箕裘克爱克威刚克消亡克勤克俭克肩一心克俭克勤关于明斯克的词语克肩一心刚克消亡克绍箕裘惟明克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0:301

苏联解体为什么会有十七个国家?

苏联解体成十五个国家,不是十七个,分别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苏联解体的分裂结果:1991年12月25日的时候,苏联正式解体,一个庞然大物突然之间四分五裂,一个国家变成了15个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两极对抗变成了一超多强。苏联国家解体之后,分裂成了15个国家。这15个国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有的国家发展的很好,有的国家发展的很不好。 首先苏联解体之后基本上就包括了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摩尔达维亚。其中一些国家因为地理原因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我们非常熟悉。还有一些国家我们可能都不曾知晓,不但经济弱小,地缘政治差,而且在国际上面的声望也很低。
2023-07-12 23:50:361

苏联解体成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成十五个国家,不是十七个,分别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苏联解体的分裂结果:1991年12月25日的时候,苏联正式解体,一个庞然大物突然之间四分五裂,一个国家变成了15个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两极对抗变成了一超多强。苏联国家解体之后,分裂成了15个国家。这15个国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有的国家发展的很好,有的国家发展的很不好。 首先苏联解体之后基本上就包括了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摩尔达维亚。其中一些国家因为地理原因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我们非常熟悉。还有一些国家我们可能都不曾知晓,不但经济弱小,地缘政治差,而且在国际上面的声望也很低。
2023-07-12 23:50:521

明斯克的词性明斯克的词性是什么

明斯克的词性是:名词。明斯克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míngsīkè。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二、网络解释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克俭克勤克肩一心歌于斯,哭于斯克勤克俭朝斯夕斯斯抬斯敬克逮克容克爱克威刚克消亡克绍箕裘关于明斯克的词语克肩一心刚克消亡克绍箕裘惟明克允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1:081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几个国家?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15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中期,苏联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和美国对峙的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整体实力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苏联看似风光,但是却暗藏祸根,当时的苏联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毛病,但苏联的领导人仍然沉迷于和美国的争霸,问题都没有解决,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历史背景: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2023-07-12 23:51:151

明斯克的词语明斯克的词语是什么

明斯克的词语有:惟明克允,克绍箕裘,克肩一心。明斯克的词语有:刚克消亡,克绍箕裘,克肩一心。2:词性是、名词。3: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4: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5:拼音是、míngsīkè。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二、网络解释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克逮克容克俭克勤朝斯夕斯歌于斯,哭于斯克爱克威克肩一心刚克消亡克勤克俭克绍箕裘斯抬斯敬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1:431

明斯克的成语明斯克的成语是什么

明斯克的成语有:克肩一心,克俭克勤,刚克消亡。明斯克的成语有:克绍箕裘,斯抬斯敬,歌于斯,哭于斯。2:拼音是、míngsīkè。3: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4: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5:词性是、名词。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二、网络解释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词语刚克消亡惟明克允克肩一心克绍箕裘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1:511

苏联解体成了多少个国家?

苏联解体成十五个国家,不是十七个,分别为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1991年12月25日19时40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苏联解体的分裂结果:1991年12月25日的时候,苏联正式解体,一个庞然大物突然之间四分五裂,一个国家变成了15个国家。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两极对抗变成了一超多强。苏联国家解体之后,分裂成了15个国家。这15个国家,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有的国家发展的很好,有的国家发展的很不好。 首先苏联解体之后基本上就包括了东斯拉夫三国,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以及摩尔达维亚。其中一些国家因为地理原因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我们非常熟悉。还有一些国家我们可能都不曾知晓,不但经济弱小,地缘政治差,而且在国际上面的声望也很低。
2023-07-12 23:51:581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多少个国家?

苏联解体后分为了15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中期,苏联是世界上非常强大的一个国家,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和美国对峙的两极格局。在两极格局期间,苏联和美国进行整体实力的竞赛,在竞赛的过程中,苏联看似风光,但是却暗藏祸根,当时的苏联从上到下都充满了毛病,但苏联的领导人仍然沉迷于和美国的争霸,问题都没有解决,最后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历史背景: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创始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别洛韦日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2023-07-12 23:52:171

明斯克的读音明斯克的读音是什么

明斯克的读音是:míngsīkè。明斯克的拼音是:míngsīkè。注音是:ㄇ一ㄥ_ㄙㄎㄜ_。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明(左右结构)斯(左右结构)克(上下结构)。明斯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白俄罗斯首都。人口170_6万(1996年)。主要工业有机械制造、纺织、化工、食品加工等。国际铁路和空运枢纽。市内有科学院、多所大学及卫国战争历史纪念馆等。二、网络解释明斯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州首府)明斯克市(Minsk,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现是独联体总部所在地,还是苏联宣布解体的地方。1991年12月,苏联3个发起国首脑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以西的别洛韦日森林聚会,决定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解体苏联,并给美国总统老布什打电话宣布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达11公里,广场上立有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前有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火,到访的外国领导人一般都要来此瞻仰,也是人们举行婚礼时敬献鲜花的地方。明斯克位于欧洲东部、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349平方千米。人口1,941,000(2015年1月)。地形较为平坦,间有丘陵和高地。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明斯克工业产值占白俄罗斯的1/4以上。主要工业部门为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以汽车(载重车和自卸车)、轮式拖拉机、精密机床制造最为突出。木材加工、建材工业亦发达。重要铁路、空运枢纽,公路通往多个城市。市内设有白俄罗斯科学院、白俄罗斯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数座博物馆,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市中心为行政、文化、商业区,东部为工厂区并有文教和科研机构。西南部为铁路枢纽和轻工业区。关于明斯克的单词Minsk关于明斯克的成语克肩一心刚克消亡克爱克威克绍箕裘克俭克勤朝斯夕斯克勤克俭斯抬斯敬克逮克容歌于斯,哭于斯关于明斯克的词语克绍箕裘克肩一心惟明克允刚克消亡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明斯克的详细信息
2023-07-12 23:5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