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投在线
-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原文:《大道之行也》
作者:《礼记》,朝代: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相关推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翻译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逐字解释:是故:因此;谋作名词指奸邪之谋;“兴”和“作”的意思是发生、兴起;“盗窃乱贼”作名词是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出自《大道之行也》,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扩展资料:《大道之行也》赏析: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2023-07-13 00:05:081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乱贼是什么意思?
您好!“盗窃乱贼而不作”的“作“字是一个动词,发生,发作的意思,如风雨大作。“盗窃乱贼而不作”指的是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谢谢阅读!2023-07-13 00:05:254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什么意思?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翻译是: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2023-07-13 00:05:321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偷窃作乱无人去做。一、原文:节选自西汉 戴圣编订《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二、译文: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当政的时期,我孔丘未能赶得上,但我有志于此。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大家的,选拔贤能之人当政,相互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所以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幼年人得到抚养,鳏寡孤独者及身体残疾之人皆得供养,男子有正当职业,女人都适时出嫁。爱护财货却不必藏于身边;能竭尽其力却不必为自己。“”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偷窃作乱无人去做,所以出外可以不关闭大门。这称为大同世界。今天大道衰微不显,天下为一家私有,各人只亲近自己的亲人,只慈爱自己的儿子,挣财出力只为自己,天子诸侯世袭认为理所当然,建城郭挖沟池用以保护自己,将礼制仁义作为纲纪,用以摆正君臣关系,纯厚父子关系,使兄弟和睦,夫妇和谐,并以此设立制度,划分田里,尊重勇敢有智之人,将功劳归于自己。“”所以阴谋由此而生,战争由此而兴。夏禹、商汤、周文王、周公是由此而出现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无不谨守礼制。以此显扬仁义,成全信用,暴露过失,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民众昭示伦常。如有违反礼制者,当官者被罢职,民众把他看作祸殃。这称为小康世界。”扩展资料一、主题思想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二、编者简介戴圣(生卒年不详):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字次君。梁(郡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官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时称“小戴”。圣授梁人桥仁、杨荣。由是小戴有桥、杨氏之学。又曾选集古代各种礼仪的主要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2023-07-13 00:05:425
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
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故谋闭而不兴1、出自两汉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文章思想(1)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2)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3)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2023-07-13 00:06:221
大道之行也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出处:《大道之行也》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作品主旨《礼运》实际上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康有为为《礼运》作注,在注解中发挥了他有关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戴圣精心讲授“礼学”,授徒颇多,曾传其学于梁国同乡睢阳人桥仁、杨荣等,于是,今文礼学“小戴学”又有了“桥、杨氏之学”。小戴对于传播和发展《礼》学有一定贡献,《小戴礼记》被列为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唐时被称为“大经”,明时已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中的《礼》。该书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2023-07-13 00:06:4615
盗窃乱贼而不作下一句是什么
1、盗窃乱贼而不作下一句是:【故外户而不闭】。2、“盗窃乱贼而不作”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原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该文大意: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单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让老年人能可以有养老送终的处所,青壮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地方,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捡起来)却一定不是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一定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2023-07-13 00:07:17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出自哪里?其意思是什么?
出自《礼运、大同篇 》 意思是:所以一切私心小智和阴谋诡计永不发生。一切抢盗偷盗、乱贼暴徒永远绝灭。 因此这时的人外出或夜晚,门户不必关闭也安然无事。 这便是大同世界。2023-07-13 00:07:273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故外户而不闭 翻译
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因此(家家户户)就不用关大门了。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乱:造反;贼:害人;兴:兴起。外户:泛指大门;闭:用门闩插门。2023-07-13 00:07:375
是故谋必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而是表什么关系的连词?
此句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又称相承关系、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此语出自《礼记-礼运篇》,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意思是:因此阴谋诡计就不会发生,偷窃作乱的事就无人去做,所以出外就可以不关闭大门。这称为大同世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第5版《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第2版.2023-07-13 00:08:046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而意思一样吗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意思是:因此,阴谋诡计就兴不起来,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所以在外可以不用关闭门户。而字在这里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2023-07-13 00:08:343
大行之道也中盗窃乱贼而不做的盗窃什么意思
盗窃:劫掠,偷窃。后专指偷窃。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⑴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⑵能,讲信修睦⑶。故人不独⑷亲其亲⑸,不独子其子⑹,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⑺,女有归⑻。货恶⑼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⑽闭⑾而不兴,盗窃乱⑿贼⒀而不作,故外户⒁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⑴行:实行。⑵与:解作“举”,推选。⑶修睦: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⑷不独:不仅仅。⑸亲其亲:即以其亲为亲,意动用法⑹子其子:即以其子为子。⑺分:职分。 ⑻归:女子出嫁。⑼恶:讨厌。 ⑽谋:奸谋。⑾闭:被阻塞。⑿乱:造反的。 ⒀贼:害人的。 ⒁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译文:“大道”实行的时候,天下为公共所有。(人们)选拔有贤德的,荐举有才能的人,(彼此)讲求信用,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孩子,而且使老年人都能有好的归宿,壮年人都能得到使用,幼年人都能得到长进,鳏寡孤独和残疾病患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人都有职分,女人都有夫家。财物痛惜它被扔在地上,(想拾起来)但不一定藏在自己家里;力气恨它不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想发挥出来)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奸恶之事被阻塞而不出现,盗窃、作乱和害人之事而不发生,所以(外出时)带上门而不用插门闩,这就叫做。大同。”2023-07-13 00:08:421
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什么 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
1、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 2、“盗窃乱贼而不作”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原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23-07-13 00:08:481
盗窃乱贼而不作而用法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发生,发作;动词。即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没有发生。2023-07-13 00:08:571
盗窃乱贼而不作的作是什么意思 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1、盗窃乱贼而不作的作是作为的意思,【出处】《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释义】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2、《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2023-07-13 00:09:031
大同原文及注解
礼记大同原文及注音如下:昔者仲【zhòng】尼与于蜡【zhà】宾,事毕,出游于观【guàng】之上,喟【kuì】然而叹。仲【zhòng】尼之叹,盖叹鲁也。言【yán】偃【 yǎn】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xíng】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dài】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xíng】也,天下为【wéi】公,选贤与【jǚ】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zhǎng】,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g】,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cáng】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wéi】己。是故谋闭而不兴【xīng】,盗窃乱贼而不作【zuò】,故外户而不闭。是谓【wèi】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wéi】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wéi】已,大人世及以为【wéi】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dǔ】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zhì】,以功为【wéi】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yǔ】、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yāng】,是谓【wèi】小康。”礼记大同翻译如下: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声叹气。孔子叹气,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什么叹气呢?”孔子说:“大道实行的时代和夏商周三代英明杰出的君主当政的时代,我虽然没有赶上,可是我心里向往(那样的时代)!”“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家推选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彼此之间讲诚信,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仅仅只敬奉自己的亲人,也不仅仅只慈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壮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矜寡孤独和残废有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顾。男子都有职业,女子都适时而嫁。对于财物,人们只是不愿让它遗弃在地上,倒不一定非藏到自己家里不可;对于气力,人们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倒不一定是为了自己。所以勾心斗角的事没有市场,明抢暗偷作乱害人的现象绝迹。所以,门户只须从外面带上而不须用门上锁。这就叫大同。现在的大同社会的准则已经消逝不见了,天下成为一家所有,人们各自亲其双亲,各自爱其子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把礼义作为根本大法,用来规范君臣关系,用来使父子关系亲密,用来使兄弟和睦,用来使夫妇和谐,用来设立制度,用来确立田地和住宅,把勇敢和有智慧的人作为贤者来看待,把功劳写到自己的账本上。因此,勾心斗角的事就随之而生卜,兵戎相见的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佼佼者。这六位君子,没有一个不是把礼当作法宝,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如有不按礼办事的,当官的要被撤职,民众都把他看作祸害。这就是小康。”2023-07-13 00:09:101
语文文言文词解 盗窃乱贼而不作中贼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翻译是: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 贼 古义:害人. 贼 今义:偷东西的人.2023-07-13 00:09:301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中三个“而”是表示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与其助词!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2023-07-13 00:09:373
分别写出“大道之行也”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翻译
大道之行,古今异义一,教学相长。2023-07-13 00:09:462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乱贼是什么意思?
盗:大盗窃:小偷小摸乱:叛乱贼:响马,山贼。作:发生。大概意思就是说: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没有发生。2023-07-13 00:10:192
礼记,礼运大同篇全文
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残废患病的人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独:老而无子的人)。男人有职份(分:职分,职事),女人有夫家(归:出嫁,这里指夫家)。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身:自身),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谋:谋虑,这里指起坏心),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为家: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土地户籍制度,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按照礼义把为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谋:谋虑,指坏心),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人物,(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谨:谨慎,认真)。以礼义表彰他们做对了事(著:这里用作使动,使之显著,表彰)(其:指百姓),用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考:成全),(用礼来)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刑:法式。后来写作‘型"。责里用作意动,即‘以为法式")。用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示民有常:‘以示民有常"的省略。示:指示。常:不变的,这里指规定)。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由:依照,遵循),在位的就会被罢免(执:势力,权利,后来写作‘势"),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小康:小安。和‘大同"相对而言。康:安康,安定)。”言偃又问道:“象这样急需礼吗?”孔子说:“这礼,先王以之继承天道,以之治理人的感情。所以,失于礼的会死,得到礼的可以生。诗经上说:‘看那老鼠都有身体,而人却没有礼,做为人而没有礼,为什么不快死了?"所以,礼,一定要本于天,合于地,分列于鬼神,通达于丧礼、祭礼、射礼、冠礼、婚礼、朝会、聘礼等事项。所以,圣人用礼来指示人民,所以天下国家可得以匡正。”扩展资料:“大同”与“小康”,出自《礼记》中的《礼运》篇,是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重要源头。大同的背景是“大道之行”,小康的背景是“大道既隐”。我以为,大同是理想社会的自然图景;小康是非理想社会的有效治理。《礼运》是《礼记》中的第九篇,据说写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是儒学学者用假托孔子答问的形式展开论述的。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几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高度概括。然后讲了泛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讲了老年、壮年、幼年各有所托,讲了“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讲了男女各归其位,讲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讲了社会诚信和安宁。《礼运》讲小康,与“大同”的“大道之行”相对应,即“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在此背景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他们恪守礼制,是谓小康。孔子所说的“大同”和“小康”的时代界线,似乎是清楚的,又似乎是模糊的。他在讲“大同”时,讲了“三代之英”,人们理解为夏商周三朝,而在说“小康”时,又讲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实际上也是夏商周。结合前后文理解,孔子在讲收集文献之难时,讲到为了“观夏道”而去杞国,为了“观殷道”而去了宋国,这里只涉及到夏和殷商,并没有涉及周。可以理解为“大同”至少在周之前。而他所讲的“小康”,则是文、武、成王、周公的时代。孔子所说的“大道”,实际上是说的“礼”。“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我理解,孔子所重视的礼是政治秩序、伦理秩序、或许还包括法律秩序。孔子推崇周礼,实际上是周总结和传承之前朝代之“礼”,包括孔子直接通过夏商有限遗存了解到的“礼”。这个“礼”应该是氏族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秩序,进入奴隶社会后,私有制出现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了。因此,既要有理想社会的追求,又要面对非理想社会的实际,实施有效治理。《礼运》透过“大同”“小康”传达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近现代为例,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传播时,是以“大同学”的面目出现的。这一方面说明需要借助中国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也说明与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一定程度地相契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使用了“小康”的概念,作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只是内容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运大同篇》2023-07-13 00:10:272
《大道之行也》,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哪个词进行了词类活用?
“盗窃乱贼”应该理解为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存在盗窃乱贼这些情况”2023-07-13 00:11:531
盗窃乱贼而不作的贼是什么意思
盗窃乱贼而不作的贼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些虽然没有实际行动,但心中却充满了偷盗和混乱的人。他们可能没有直接进行盗窃活动,但内心却怀有不诚实和不道德的倾向。这句话强调了行为和心态之间的区别,提醒人们不仅要避免实际犯罪,还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023-07-13 00:12:001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有通假字吗?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没有通假字。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通假字是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在古文片段《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中没有这一类字。2023-07-13 00:12:061
夜不避户,路不拾遗 是什么意思?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古人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提出“大同”与“小康”两概念,所设想的大同社会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一幅天下为公的太平治世图,描绘出方方面面,比如人们自觉地为社会尽力,各种人都会得到社会的保障,无不足不赡之忧,广泛和睦而无盗窃乱贼。如此太平盛世,反映于门户:“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关门时,掩上门扇即可,不必横闩上键,因为世无“盗窃乱贼”,不需设防。 《礼记》的这番理想谈,后来凝为四个字:夜不闭户。2023-07-13 00:12:295
《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最后三个"而"怎么理解?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2023-07-13 00:12:481
“盗窃乱贼而不做”中的“贼"是什么意思
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的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贼--动词,害人。今意--小偷、偷窃2023-07-13 00:13:031
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作啥意思?
发生,发作;动词。如风雨大作。意即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没有发生。2023-07-13 00:13:115
《大道之行也》中“是故谋闭而不行,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中的而各是什么意思?
初二上册的语文第24课的内容!是故谋闭而不行,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意思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 故外户而不闭。后面都还有“是谓大同”。意思为:这就是理想社会。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我初二的学生2023-07-13 00:13:261
八下《礼记二则》原文
《礼记》二则 【朝代】先秦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我是可爱的分割线u2714——————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23-07-13 00:13:371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成语: 解释: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2023-07-13 00:14:152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这句话出自 u226a礼记·礼运u226b中的《大道之行也》一篇。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让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所说的就是理想社会。 相关介绍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本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 昔日,孔子曾参加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之后,孔子从宗庙出在楼台上游玩,不禁感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在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孔子身边,问孔子:“您在叹息什么?”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没能赶上,但仍然对它们心向往之。大道实行的年代,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只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有职务,女的都有归宿。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便叫做理想社会了。而今日大道已经不能见到,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们各自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只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每个人都努力地将财货据为己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 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 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的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就是最高理想了。"2023-07-13 00:14:233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翻译
因此,(人们)不会去搞阴谋诡计,也不会去做偷窃作乱这类行为。2023-07-13 00:14:291
盗窃乱贼而不作中而的意思。在线等!
从而的意思,表示承接关系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从而不会出现。2023-07-13 00:14:37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翻译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逐字解释:是故:因此;谋作名词指奸邪之谋;“兴”和“作”的意思是发生、兴起;“盗窃乱贼”作名词是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出自《大道之行也》,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扩展资料:《大道之行也》赏析: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2023-07-13 00:14:551
能翻译“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请进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逐字解释:是故:因此;谋作名词指奸邪之谋;“兴”和“作”的意思是发生、兴起;“盗窃乱贼”作名词是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出自《大道之行也》,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扩展资料:《大道之行也》赏析: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2023-07-13 00:15:104
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什么
1、盗窃乱贼而不作上一句是:是故谋闭而不兴。 2、“盗窃乱贼而不作”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原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23-07-13 00:16:041
盗窃乱贼而不作 而什么意思
【而】表转折【出处】《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释义】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创作背景】《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扩展资料文段的主题思想: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2023-07-13 00:16:145
盗窃乱贼而不作的作是什么意思
1、盗窃乱贼而不作的作是作为的意思,【出处】《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释义】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2、《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2023-07-13 00:16:361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故外户而不闭 翻译
翻译为: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2023-07-13 00:16:512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出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逐字解释:是故:因此;谋作名词指奸邪之谋;“兴”和“作”的意思是发生、兴起;“盗窃乱贼”作名词是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出自《大道之行也》,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扩展资料:《大道之行也》赏析: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2023-07-13 00:16:581
《大道之行也》的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的意思?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2023-07-13 00:17:155
盗窃乱贼而不作而用法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出自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其含义如下:一、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二、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2023-07-13 00:17:45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中的成语)
谋闭不兴、外户不闭2023-07-13 00:17:523
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划分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23-07-13 00:17:594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什么意思
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没有发生。盗窃就是抢东西偷东西2023-07-13 00:18:061
能翻译“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请进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意思是: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逐字解释:是故:因此;谋作名词指奸邪之谋;“兴”和“作”的意思是发生、兴起;“盗窃乱贼”作名词是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出自《大道之行也》,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扩展资料:《大道之行也》赏析: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2023-07-13 00:18:121
《大道之行也》的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的意思?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2023-07-13 00:18:291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是什么意思?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发生,发作;动词。即盗、窃、乱、贼之类的事情没有发生。2023-07-13 00:19:183
《大道之行也》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①〔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 ②〔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③〔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⑤〔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⑥〔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⑦ 〔外户〕泛指大门。 ⑧〔闭〕关闭大门。 ⑨〔大同〕指理想社会。 说明:①“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②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③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在政治上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再看课文。全文可分三层: “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关于孔子“大同”说的思想意义 从孔子回答言偃的话来看,“大道之行”先于“三代之英”,则“大同”社会当指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因而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这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又不然,因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世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会之间划上等号,则孔子的“大同”说就成了一种历史倒退的主张。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一点上,决无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何以见得呢? 我们细读论“大同”这一段文字,便不难看出,孔子所看重的不是传闻中五帝之世的社会实况,而是包含在实况之中的“大道”——确切地说,他是将五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并利用它们来揭示人类社会所应普遍遵守的法则。例如,他从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两件事实中提炼出“天下为公”的观念,指出了社会权力的归宿(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从舜举“八元”“八恺”一事中提炼出“选贤与能”的观念,指出了社会管理者产生的途径。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二者决不可同日而语。此外,还要看到孔子将这个理想社会定名为“大同”也是有深意的。郑玄注云:“同,犹和也,平也。”既“和”且“平”,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德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2023-07-13 00:1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