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色素碳黑荷叶效应

2023-07-13 05:05:19
TAG:
共1条回复
tt白

莲花效应主要是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以及自洁(self-cleaning)的特性。

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换言之,水与叶面的接触角(contactangle)会大于150度,只要叶面稍微倾斜,水珠就会滚离叶面。

因此,即使经过一场倾盆大雨,莲叶的表面总是能保持干燥;此外,滚动的水珠会顺便把一些灰尘污泥的颗粒一起带走,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这就是莲花总是能一尘不染的原因。

荷叶效应

相关推荐

什么是接触角,亲水,超亲水,疏水,超疏水

接触角是液体-固体-气体三相交界处的夹角接触角小于90度称为亲水,小于5度称为超亲水接触角大于90度称为疏水,大于150度称为超疏水
2023-07-13 02:09:432

亲水 疏水 以及 超疏水 是指什么?

接触角是液体-固体-气体三相交界处的夹角接触角小于90度称为亲水,小于5度称为超亲水接触角大于90度称为疏水,大于150度称为超疏水
2023-07-13 02:10:032

你是否了解超疏水呢?可以和大家科普一下吗?

自然界珠能够形成水珠的平面并不多,最为常见的大概是荷叶,经常能够在荷叶上看到滚动的水珠,但是其他物体的平面上却不会形成圆形的水珠。大多数的时候,水滴滴落就会变成一滩水,不管这个水滴有多小,但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水滴滴落的时候会像皮球一样反弹呢?是水的问题还是这些表面有着特别之处?其实这些水都是普通的纯净水,并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水滴滴落的地方,还有切开水滴的刀片上,却涂抹有一层特殊的材料,他们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超疏水,这是一种新型材料,1997年通过破解荷叶表面,才充分的了解了这种荷叶形成水珠的能力,并通过荷叶的表面微纳复合结构与生物蜡质结合的特点,发明了超疏水。一旦给物体的表面涂抹一层超出水,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功能,它能够对任何液体产生一种排斥,墨水、鸡蛋液、番茄酱、黄油等,而且也可以涂抹在任何物体上,就算是一团棉花,涂抹上超出水后都可以防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涂抹超出水后的物体有多神奇。同样的电子表左边涂抹了,而右边的则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将它们同时放入水中,结果没有经过处理的电子表甚至没能坚持三秒钟,而经过处理的电子表没有丝毫被水渗入损毁的迹象。同样材料的餐巾纸,左边的涂抹,右边的则没有涂抹,放入水中后,在碰触到水的那一瞬间,没有涂抹超出水的餐巾纸就被水渗透,而经过处理的卫生纸从水中拿出来后,表面连一个水滴都没有。两团医用的棉球,左侧经过超疏水处理,右侧则是正常医用药棉,在它们泡出水中一段时间拿出来后,没有处理过的棉球吸入了很多的水。因为超疏水处理过的表面液体难以停留的特性,这让它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冰、防雾以及自我清洁能力。目前已经被应用的航天航空领域、电子电器以及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2023-07-13 02:10:194

超疏水材料有哪些?

用PTFE、氟化聚乙烯、氟碳蜡或其它合成含氟聚合物等来制作超疏水涂膜。但氟树脂与基体表面存在弱界面层,与金属等基体结合强度差,需结合其它技术提高其对底材的粘附力,应用范围有明显限制。其它合成高分子熔体聚合物如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酯、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熔融石蜡等结合一定的工艺技术也可获得超疏水性。扩展资料在紫外光响应超疏水/超亲水可逆“开关”研究中,我国科学家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阵列的氧化锌纳米棒,并实现了其超疏水特性,文章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后即被《自然》杂志报道,认为该小组制备的纳米氧化锌阵列结构薄膜具有“同时疏水/亲水”,就如同一块“纳米地毯”,该结构所具有的超疏水特性可以使该材料具有不沾水和自清洁的作用。通过紫外光的照射,“地毯”又成为超亲水的材料,使水能够存留在粗糙的纳米结构中。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超级开关”:纳米新材料实现超疏水/超亲水可逆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疏水性涂料
2023-07-13 02:11:211

亲水 疏水 以及 超疏水 是指什么? 和 接触角 有什么关系?

对于亲水、疏水划界的标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以90°为界限,即:当θ>90°时,固体表面表现为疏水性质:当θ<90°时,表现为亲水性质.超疏水性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时固体表面所具有的浸润性.----...
2023-07-13 02:11:351

为什么水凝胶粉超疏水

水凝胶粉超疏水是因为它的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微观结构,使得水凝胶表面的接触角很高,接近或超过180度,因而具有很强的疏水性。接触角是指液体与物体表面接触时,液体表面张力和物体表面张力之间的夹角,它越大表示表面越疏水。水凝胶粉材料通常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其中一些聚合物结构会在表面形成微观结构,比如某些化学键的聚合可以形成有序排列、重复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减少固液相接触表面积,从而让材料表面呈现出极强的疏水性。此外,水凝胶粉中还可能添加了一些表面活性剂、硅油等物质,这些物质也可以形成一层超疏水层,进一步增加材料表面的疏水性。由于水凝胶粉具有超疏水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人工皮肤材料、水凝胶贮水辅助材料、防止建筑结构或设备受潮的防水材料等。
2023-07-13 02:11:421

超疏水原理

超疏水现象 2.超疏水表面的基本理论 4.超疏水性的功能及应用 3.超疏水表面的构造方法 5.目前研究与实用的状况 超疏水现象 超疏水表面基本理论 杨氏方程 表面张力:分子在体相内部与界面上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有净吸力存在,致使液体表面的分子有被拉入液体内部的倾向,所以任何液体表面都有自发缩小的倾向,这是液体表面表现出表面张力的原因。 广为接受的光滑表面上的Yong氏方程描述了固液气三相界面上液体对固体的本征静态接触角和三相间的表面张力的关系: 当θ 90°时表现为疏水性 θ 90°时表现为亲水性 Wenzel方程 Wenzel 发现表面的粗糙结构可增强表面的浸润性,认为这是由于粗糙表面上的固液实际接触面积大于表观接触面积的缘故。可用 表面粗糙因子(r)衡量,其值为表面的实际面积与几何投影面积之比。 在平衡状态时表面能应最小,即dE 0 r 为表面粗糙因子,其值为表面的实际面积与几何投影面积之比 在平衡状态时表面能应最小,即dE 0 r 为表面粗糙因子,其值为表面的实际面积与几何投影面积之比 在平衡状态时表面能应最小,即dE 0 Cassie方程 Cassie 发展了Wenzel 理论,假定水与空气的接触角为180°,提出粗糙的低表面能表面具有超疏水性的机理,用以描述水在粗糙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θc Cassie方程 式中f 为水与固体接触的面积与水滴在固体表面接触的总面积之比。Wenzel方程和Cassie方程的适用性 Wenzel方程和Cassie 方程不适用于宏观尺度组成不均一的表面,也不适用与化学成分不均一的表面 接触角滞后 向某一固体表面上已达平衡的水滴通过加水或抽水的方式来使接触角增大或减小, 定义接触线开始前移时的临界接触角为前进角 θa , 而接触线收缩时的临界接触角为后退角 θr , 两者的差值 θa -θr
2023-07-13 02:11:517

超疏水有可能用于路面施工吗

超疏水有可能用于路面施工。生态超疏水土技术不光能用于道路施工,通过调控土壤的亲水性、疏水性,该技术还能用于生态修复。超疏水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自行清洁需要干净的地方,可以放在金属表面防止外界的腐蚀。
2023-07-13 02:12:061

超疏水材料有哪些

超疏水材料:1、2014年墨尔本的服装技术公司Threadsmiths,发明了一种仿荷叶超疏水的T恤。这种T恤可以经过80次以上的洗涤并且保持超疏水的性质。他们利用纳米技术对棉纤维进行重新编织使其具有防水性能。2、土耳其-德国联合研究团队以滤纸为多孔基底,通过单面修饰聚二甲硅氧烷(PDMS)/无机微纳颗粒(粒径范围从数纳米到数十微米),简便构筑了具有超疏水/亲水显著润湿性差异的Janus纸。这种纸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柔韧性,同时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在伤口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从固体表面的静态接触角来看,决定固体表面亲疏液性的关键在于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而表面的粗糙程度只是增强了这一效果。所以在构建超疏水固体表面时,一般是在低表面能表面上构建粗糙表面或者在粗糙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的物质。而人们首先从制备低表面能的物质开始研究,发现目前表面能最低的固体材料为硅氧烷和含氟材料。其中以含氟材料最为优秀,其表面能比硅氧烷低10 mN/m左右,而且氟是所有元素中除氢元素之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电负性强,氟碳键键能大,内聚能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具有耐热、耐候、耐化学介质性优良、折射率低等特性。当材料表面—CF3基团以六边形紧密有序排列堆积时,固体表面具有最低的表面张力6.7 mJ/m2,因此,目前制备具有低表面能的材料大都是以含氟材料为主。除此之外,人们也开始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表面结构来制备超疏水涂层。目前,常用的有层层自组装法、物理或者化学气相沉积法、刻蚀法、模板法、静电喷涂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等。扩展资料超疏水性是一种特殊的润湿性,一般指水滴在固体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度,滚动角小于10度。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多出的能量)越低,疏水性越好,且当低表面能材料具有微观粗糙结构时,水滴与材料之间会形成一层空气膜,阻碍水对材料表面的润湿,从而形成超疏水状态。超疏水表面最初的灵感来源于“荷叶效应”。20 世纪90 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波恩大学Barthlott等揭示了荷叶表面的结构,发现荷叶的“自洁性”源于其表面的微纳结构。荷叶表面具有微米级的乳突,乳突上有纳米级的蜡晶物质,这种微-纳米级的粗糙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水滴在其上的接触角,导致水滴极易滚落。因为水滴在超疏水材料表面滚落时可带走污染物,使材料表面保持清洁。因此超疏水材料具有防水、防腐蚀、防冰以及防附着等多重特性。荷叶表面除具有超疏水特性——“荷叶效应”之外,还呈现荷叶表面超疏水、底面亲水的(Janus)润湿性特性。模拟荷叶表面这种特性进行具有显著润湿性差异Janus膜表面构筑,目前研究开展的还相对较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疏水
2023-07-13 02:12:151

民船用超疏水涂层材料可行吗

可行。超疏水材料通过模仿鲨鱼皮结构以获得良好的水下减阻性能,用于船上可行,其表面具有类似蛇褪去外皮的特性,可实现表面受损后超疏水性的快速自愈,超疏水涂层独特的疏水性、制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势使其成为一种更具潜力的减阻材料。
2023-07-13 02:12:431

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越光滑,其疏水性能通常就挺好对不对?

是对的。超数水材料的表面越光滑,其疏水性文龙去又好。超疏水材料可以自行清洁需要干净的地方,还可以放在金属表面防止外界的腐蚀。超疏水的研究开始于一句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荷花会出淤泥而不染呢,就在于荷花表面有一层超疏水材料,使得水流聚股流下。扩展资料:传统的超疏水材料所产生的浮力有限,且不能大规模实际应用。2006年,哈工大应用化学系的潘钦敏博士等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问题,他们以多孔状铜网为基材,并将其制作成数艘邮票大小的“微型船”,然后通过硝酸银等溶液的浸泡处理,终于研发出了新型超级浮力材料,使其大规模实际应用成为可能。据介绍,该研究可使船表面具备超疏水性,并在其表面形成“空气垫”,改变船与水的接触状态,防止船体表面被水直接打湿,使其在水中运行的阻力更小,速度更快。这种微型船不但可以在水面自由漂浮,且可承载超过自身最大排水量50%以上的重量,甚至在其重载水线以上的部分处于水面以下时也不会沉没。
2023-07-13 02:12:538

水滴落在超疏水表面是什么样子,它的性质是怎样形成的?

当水滴落在水面时,会泛起涟漪。它的性质不会改变,整个过程是个物理反应,并不是化学反应。
2023-07-13 02:13:223

为什么超疏水材料超亲油

超疏水材料超亲油的原因是:1、超疏水材料表面是采用的微纳结构的设计,能与油性液体表面能相近2、超疏水材料使用了低表面处理,由于表面微纳结构导致的毛细作用力,使得其对油层的吸附能力大大增强,可有效提高吸油材料吸油性。
2023-07-13 02:13:541

水凝胶粉超疏水的原因

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疏水基团。水凝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水凝胶粉超疏水的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疏水基团,其中亲疏水性最强的基团相互作用形成了高度排列的、规则的、致密的网络结构,从而使得水分子无法渗透进入其中。此外,水凝胶粉的表面还覆盖有一层极为光滑的膜层,也起到了阻挡水分子的作用。
2023-07-13 02:14:011

荷叶表面为什么具有超疏水自清洁性

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荷花有许多不同的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花色。
2023-07-13 02:14:103

请问下 超疏水 和 纳米 的英文是什么?

Superhydrophobic超疏水 nanometer纳米 (英式拼法为namemetre),百万分之一米(长度单位,符号为μm)
2023-07-13 02:14:172

冬天路滑?科学家“取经”荷叶制作出防冰表面

请看庄生鼓盆事,逍遥无碍是吾师。逍遥到飘起来的深空小编在天上飞着为您说新闻。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不吊大家胃口了,一起来了解一下。又一个冬天到来了。早晨,你顶着凛冽的寒风走出家门,准备飞赴外地拜见一位重要的客户。出门没走多远,你就重重地滑倒在地——楼外的人行道上不知什么时候结了一层冰。你挣扎着站起来,庆幸自己身板结实,摔了一跤并无大碍,但昨晚刚洗干净的衣服却就此“报销”。回家重新换好衣服,你小心翼翼地走到停车场,正准备发动汽车,却懊恼地发现车挡风玻璃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当你终于把车上的冰层清理干净时,距离原定的出发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担心错过航班的你匆匆赶到机场,发现登机还未开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然而很快你就高兴不起来了:由于机场跑道和飞机机翼结冰严重,航班大量延误,如果因此不能按时赴约,影响了公司的生意,你真不知道如何向上司交代呢。如此“祸不单行”的场景或许有些夸张,但结冰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却是不争的事实。如在2008年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的雪灾中,大量的电线、铁塔等因结冰不堪重负而倒塌,造成了严重的电力供应和通讯中断等。正是因为结冰对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威胁,每逢冬季来临,保护重要的固体表面免受这些“不速之客”的困扰总是至关重要的任务。目前的除冰或防冰方法无非以下几种:用单纯的机械力将冰层敲碎破除;加热固体表面使冰融化;喷洒盐、醇等化学物质来降低水的凝固点等。这些被称为“主动防冰”的手段虽然行之有效,但弊端也很明显:机械除冰费时费力,而且操作者还会面临潜在的危险,例如从高处滑落或者摔伤。在2008年的南方雪灾中,湖南省的周景华、罗长明、罗海文三位电力职工就是由于在为输电线铁塔除冰过程中铁塔突然倒塌而不幸光荣殉职;加热固体表面需要不小的能源投入;而利用化学试剂除冰则有可能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能否设计这样一种固体材料,它的表面即使没有人为的干预,暴露在低温下也不会附着冰层,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结冰带来的种种烦恼?这就是所谓的“被动防冰”手段。这一目标初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却会发现其实并非完全不可能。当然,在开始设计这种材料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好端端的固体表面为什么突然就附着了厚厚的一层冰呢?超疏水表面:向冻雨说不?造成固体表面结冰的其中一种原因是冻雨。冻雨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一种自然灾害。2008年给我国南方造成严重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雪灾中,有不少损失就来自冻雨带来的冰冻。发生冻雨时,温度低于0 oC的水滴,即所谓过冷水滴,从空中降下,遇到固体表面就会迅速结冰。那么如果过冷水滴落地固体表面后,在还没来得及凝固之前就迅速流走,不就有可能实现永不结冰的目标了吗?Part.1向荷叶“取经”——微观结构和蜡质覆盖的强强联合带着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到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他们很快注意到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荷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落在荷叶上的水滴不仅总是会保持球形,而且当微风吹过,叶片略有倾斜时,水滴很快就会滚落。相反,落在玻璃上的水滴不仅会铺展开,而且只有我们大幅度倾斜玻璃时,水滴才会流下。那么荷叶表面究竟有什么奥妙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理解几个基本概念。当我们把一滴水放在固体表面上时,水滴的重力会驱使液滴在固体表面铺展开形成一层薄薄的液膜。但决定液滴命运的还有另外两种重要的力量:首先是水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它和重力类似,会使得水在固体表面铺展开;其次是水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它的效果刚好相反,它会使得水滴尽量保持原有的球形。当水滴体积足够小时,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固定不变,因此水滴在固体表面“何去何从”主要取决于固体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如果这种作用力足够强,那么水会在固体表面铺展开,我们称为水能够浸润固体,而对应地,这些固体被称为亲水表面;相反,如果固液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水会倾向于在固体表面保持球形,我们称为水不能浸润固体,而固体则被称为疏水表面。要想确定一种固体表面亲水或者疏水的作用有多强,我们可以测定液滴边缘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夹角,即通常所说的接触角。不难看出,当水滴在固体表面完全铺展开时,接触角应为0o,而如果水滴完全保持球形,接触角则应为180o。 因此,接触角越大,表明固体疏水性越强。水在亲水、疏水和超疏水表面上的接触角的比较。显然,要想提高表面的防冰效果,提升固体表面的疏水性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调整固体表面的化学结构,削弱固液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在常见的固体材料中,塑料、橡胶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疏水性通常要优于金属以及陶瓷、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含有氟、硅等元素的高分子材料更是有着超乎寻常的疏水能力。例如大名鼎鼎的聚四氟乙烯,也就是经常被用于不粘锅涂层的特氟龙,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在130o左右。然而水在荷叶表面的接触角可以轻松超过150o。显然,荷叶的疏水能力依旧比聚四氟乙烯高出一大截。这种差距究竟来自何处?当科学家们将荷叶表面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终于揭开了谜底:荷叶的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许多直径、高度和间距都只有十几到几十微米的小柱子。事实上,正是这些粗糙不平的微观结构让荷叶具有极强的疏水能力。那么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知道,如果忽略重力,那么水滴在空中应该形成完美的球形。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空气也当成一种固体,那么水在它表面的接触角应该是180o,也就是说,空气拥有比其它所有固体都强的疏水性。当一滴水落在荷叶表面上时,由于微观结构的限制,水滴无法渗透进其中的空间,因此水滴表面有一部分会与空气这种极其疏水的“固体”相接触。而荷叶表面覆盖着一层蜡质,它本身也有不错的疏水能力。因此二者“强强联手”的结果,就是荷叶表面展现出极强的疏水能力。不仅如此,疏水性的增加还带来了另一份“大礼”,那就是水滴流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减小。像荷叶这样的表面,不仅固体稍有倾斜液滴就会滚落而下。而且当高处落下的液滴撞击到表面上时,还有可能再次弹起。Part.2超疏水表面:优势和局限并存了解了荷叶的秘密后,科学家们如法炮制,将微观结构引入常规的疏水表面中,从而使得固体的疏水作用更上一层楼,得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超疏水表面”。满怀着期待,科学家们对超疏水表面的防冰能力进行了测试,确实也得到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例如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过冷水滴落到普通亲水甚至疏水表面上都会迅速结冰,但落到超疏水表面却会迅速弹开,从而让固体表面不受结冰的困扰。过冷水滴落在倾斜的超疏水表面上后会迅速弹起,从而使得固体表面长时间保持不结冰状态;相反,常规的亲水表面和疏水表面在相同条件下都会迅速被冰层覆盖。最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疏水表面上的微观结构,标尺为10微米。但很快,研究人员就困惑地发现,在后续的一些测试中,超疏水表面却常常“败走麦城”,其防冰能力并不比普通的固体表面强太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的情况呢?刚才我们提到,超疏水表面能够防冰的关键在于落到表面上的液滴在有机会结冰之前就迅速弹开,但很多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例如刚才提到那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就发现,随着温度降低,水的粘度增加,落到固体表面上后就可能无法及时弹起,而是像普通表面一样结冰。另外,如果雨滴撞击表面时的速度过快,或者环境湿度较高时导致水蒸汽直接在固体表面凝结,还会导致另一种更为糟糕的情况,那就是撞击到固体表面的过冷水滴得以进入微观结构之间原本由空气占据的孔隙。此时虽然水滴在固体上的接触角仍然可以接近180o, 但水滴流动时的摩擦力却大大增加,因此当固体倾斜时,液滴不再是迅速流下,而是“依依不舍”地留在固体表面。不难想象,当冻雨来临时,这样的表面不仅很难起到防冰效果,而且由于粗糙不平的表面增加了冰和固体之间的黏附力,表面上的冰反而更加难以清除。一旦超疏水表面形成了冰层,我们往往不得不通过机械力等手段将其清除,而这很有可能造成一个雪上加霜的结果,那就是其表面的微观结构在除冰过程中遭受部分破坏,这同样可以使得水滴进入微观结构之间的空隙,导致其防冰能力大打折扣。例如有研究表明,超疏水表面经过20次左右的结冰-除冰循环后,表面与冰层之间的黏附力就会显著增加。正是由于超疏水表面在防冰除冰应用中的局限性,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种类型的表面结构,而这种结构同样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启发,那就是著名的食虫植物猪笼草。欲要知晓更多《冬天路滑?科学家“取经”荷叶制作出防冰表面 》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2023-07-13 02:14:241

疏水性的超疏水性

超疏水性物质,如荷叶,具有极难被水沾湿的表面,其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滑动角小于20°。 气体环绕的固体表面的液滴。接触角θC,是由液体在三相(液体、固体、气体)交点处的夹角。1805年,托马斯·杨通过分析作用在由气体环绕的固体表面的液滴的力而确定了接触角θ。气体环绕的固体表面的液滴,形成接触角θ。如果液体与固体表面微结构的凹凸面直接接触,则此液滴处于Wenzel状态;而如果液体只是与微结构的凸面接触,则此液滴处于Cassie-Baxter状态。其中 = 固体和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 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 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θ可以用接触角测量计来测量。Wenzel确定了当液体直接接触微结构化的表面时,θ角会转变为θW *cosθW * = rcosθ 其中,r为实际面积与投影面积的比率。Wenzel的方程显示了微结构化一个表面将会放大表面张力。疏水性表面(具有大于90°的接触角)在微结构化之后会变得更加疏水,其新的接触角将比原来增大。然而,一个亲水性表面(具有小于90°的接触角)在微结构化之后却会变得更加亲水,其新的接触角将比原来减小。Cassie和Baxter发现如果液体悬浮在微结构表面,θ角将会变为θCB *cosθCB * = φ(cos θ + 1) – 1 其中,φ为固体与液体接触面积的比例。在Cassie-Baxter状态下的液体比Wenzel状态下更具有运动性。通过用以上两个方程计算出的新接触角,我们可以预测Wenzel状态或Cassie-Baxter状态是否应该存在。由于有自由能最小化的限制,预测出具有更小的新接触角的状态就会更可能存在。从数学上来说,要使Cassie-Baxter状态存在,以下的不等式必须成立。cos θ < (φ-1)/(r - φ) 提出的一个判断Cassie-Baxter状态是否存在的替代标准是:1)接触线力克服液滴未被支撑部分的重力;2)微结构足够高从而阻止液滴接触微结构的基底(即凹面)。接触角是静态测量疏水性的方法,接触角滞后和滑动角则对疏水性的动态测量法。接触角滞后是一种鉴定表面异质性的现象。当移液器将液体注到固体表面时,液体就会形成一定的接触角。随着注入液体的增加,液滴的体积会随之增加,接触角也会变大,但三相边界会保持固定直到液体突然溢出。在液体溢出前瞬间的接触角被称为前进接触角。回退接触角可以通过将液体从液滴中吸出来测量。随着液体被吸出,液滴的体积减小,接触角也减小,但三相边界同样保持固定直到被完全吸回。在液体被吸回瞬间的接触角被称为回退接触角。而前进接触角和回退接触角之间的差异就是接触角滞后,它被用来鉴定表面的异质性、粗糙性和运动性。非同质的表面会有能够阻碍接触线的区域。滑动角是另一种动态测量疏水性的方法:在固体表面放置一个液点,倾斜表面知道液滴开始滑动,此时的倾斜角即为滑动角。处于Cassie-Baxter状态的液滴通常会表现出比Wenzel状态更小的滑动角和接触角滞后。 纳米纤维表面的水珠许多在自然界中找到的超疏水性物质都遵循Cassie定律,而它在次微米尺度下可以和空气组成双相物质。莲花效应便是基于此一原理而形成的。仿生学上,超疏水性物质的例子有利用纳米科技中的nanopin胶片(nanopin film)。
2023-07-13 02:14:331

荷叶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莲花效应,指莲花的自洁现象。20世纪70年代,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巴特洛特在研究植物叶子表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可以防水的叶子表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发现,莲叶表面的特殊结构有自我清洁功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纯洁的象征,所以这一自我清洁功能又被称为“莲花效应”。莲叶效应主要是指莲叶表面具有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以及自洁(self-cleaning)的特性。由于莲叶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换言之,水与叶面的接触角(contactangle)会大于150度,只要叶面稍微倾斜,水珠就会滚离叶面。因此,即使经过一场倾盆大雨,莲叶的表面总是能保持干燥;此外,滚动的水珠会顺便把一些灰尘污泥的颗粒一起带走,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这就是莲花总是能一尘不染的原因。   巴特洛特他们在显微镜下发现,莲叶的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水在这些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上不会向莲叶表面其他方向蔓延,而是形成一个个球体,就是我们看到莲叶上滚动的雨水或者露珠,这些滚动的水珠会带走叶子表面的灰尘,从而清洁了叶子表面。   莲花效应的效率极高。科学家们模拟莲叶的表面,发明了纳米自清洁的衣料和建筑涂料,只需一点水形成水滴,就可以自动清洁衣物和建筑表面。   一种仿生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像荷叶一样具有自动清洁的功能,故称莲花效应。   刀刃的表面无法被水珠附着的事实已经被验证而且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这样的表面同样很难被弄脏。   在一个光滑的表面上脏的颗粒只会随着水滴的滴落而移动,他们附着在水滴滚动时产生的粗糙表面上从而被洗刷下来。这种关系只在最近才被注意到而且用实验得以证实。   因为在亚洲文化中被看作纯洁象征物的莲花的大型类似于盾牌形状的叶片上常常可以见到这种现象,所以人们把它成为“莲花效应”。   如果水滴滚过莲花的叶片,它们将卷起所有的灰尘微粒并将它们带离叶片。这个“莲花效应”原理如此有效,以至于即使是在被“蹂躏”过的莲花叶片上依然无法使得水珠和灰尘微粒附着。   特殊的表面结构和产生蜡质的功能使得莲花的叶片几乎不受其他自然界现象的影响。它与人类对自然界影响的反应很不相同,如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反应等等。对于目前不得不广为使用的属于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物质来说,为了达到保持植物中有效营养成分的目的,它们被全世界的植物代理商广泛使用。这些活性剂不仅破坏了蜡质晶体的完美结构,使得叶片容易被水润湿。而且造成这样的后果:就是植物上的脏物质将无法再被彻底清除,而在不理想的环境中,还将被孢子、真菌或者细菌这些可以感染植物的微生物所侵染。   莲叶效应描绘了一个很有效的生物模型系统,用它可以来制作人工的防污表面,因为它基于一个纯物理化学的原理。   有许多的领域和方面需要这种应用,如衣料的外表面、房顶、自动喷漆器等等。如果可以使得这些领域的自清洁功能得以实现,显然会带来很多好处,而且可以节省清洁花费的费用。在工业合作中,目前正在努力将莲叶效应转化成实际的技术应用。虽然肯定还需要耗费一些时间,但是肯定迟早会有这种实用的产品走向市场。
2023-07-13 02:15:142

超疏水对身体有害吗

一般疏水材料分两种, 一个是氟化物, 一个是纳米改性.如果是氟化物, 多数含有PFOS/PFOA致癌物. 这个部分绝对有害.如果是纳米改性材料则要看是什么材料改性的.局部非长期接触没有问题, 但是目前对纳米材料的宣传都过分灌水,国内只有少数厂家拿的出有效检验报告.所以选用还是要小心.
2023-07-13 02:15:521

“接触角、亲水、超亲水、疏水、超疏水”分别是什么?

  液体能够在固体表面辅展开来的现象,称为润湿现象;反之,称为不润湿。我们将接触角度用θ代替说明一下润湿情况,亲水接触角和疏水接触角的划分。  θ<0 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大,铺展性也愈大,当接触角为零时,叫完全润湿。  0<θ<90度 液体可润湿固体,且越小,润湿性越好。叫亲水接触角。  90度<θ<180度 液体不润湿固体。也叫疏水接触角,或者憎水接触角。  θ=180度 固体表面不被液体润湿,说明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小,辅展性越小,液面易收缩成球形。当接触角等于180度时,叫完全不润湿。
2023-07-13 02:16:001

聚合物表面超疏水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1、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这两个因素在控制聚合物表面超疏水的润湿性方面的能力及其特殊的自愈能力归功于聚合物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表面分子的重组效应?2、聚合物表面超疏水在自清洁、抗腐蚀、流体减阻、抗冰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具备透明性、导电性或其它功能的超疏水表面则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2023-07-13 02:16:061

超疏水材料可燃吗?

这句话问的不明确。1,如果问的是超疏水表面活性剂,那么不可燃。超疏水表面活性剂喷洒到材料表面,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活性,变得具有超疏水性。而目前的超疏水表面活性剂基本都是含氟表面活性剂,此类化合物因为含有F元素,所以本身具有阻燃性,不可燃。2,如果问的是已经具有超疏水性的材料,比如经过表面处理的木材,聚乙烯等,这类材料是可燃的。因为尽管表面有一层含F表面活性剂,但毕竟太少,很快就分解完毕了。剩下的材料本体是可燃的。
2023-07-13 02:16:131

超疏水的超疏水材料

,冲洗着淤泥,如下图所示,显微镜下超疏水材料的表面结构很粗糙,包上有包。不只是荷花上有,昆虫的足上也有比如水黾,蚊子都能在水上行走而不划破水面这就是因为其上面的超疏水材料。超疏水材料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首先,可以自行清洁需要干净的地方;还可以放在金属表面防止水的腐蚀生锈;第三,基于对昆虫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使水上飞行成为可能,在船的表面加上超疏水膜减小阻力节省能源。目前,我们定义超疏水材料表面稳定接触角要大于150°,滚动接触角小于10°。新型超疏水材料的将十分广泛:室外天线上,可以防积雪;远洋轮船,可以达到防污、防腐的效果;石油管道的输送;用于微量注射器针尖,可以完全消除昂贵的药品在针尖上的黏附及由此带来的对针尖的污染;防水和防污处理。一次世界机器人建模奥利匹克竞赛上有个选手计划制作在水上行走的蜘蛛,可是失败了,如果加上那个超疏水膜的话,应该能够成功,所以说超疏水材料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在不久将来肯定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水黾是一种在湖水、池塘、水田和湿地中常见的小型水生昆虫,被喻为“池塘中的溜冰者”。它体长约1厘米,在水上具有非凡的浮力:其腿能排开300倍于其身体体积的水量;在水面上每秒可滑行100倍于身体长度的距离,相当于一位身高1.8米的人以每小时400英里的速度游泳。这种优异的水上特性缘于水黾特殊腿部微纳米结构和水面间形成的“空气垫”,阻碍了水滴的浸润,让它们在水面上得以快速而稳定地行走或奔跑,即使在狂风暴雨和急速流动的水流中也不会沉没。这种绝大多数动物都不具有的超疏水特性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人员模拟研制新型超级浮力材料的灵感。 “这项研究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节省一定能源,有可能引发交通、能源领域的一次革新。”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材料可望用于制造具有重要潜在应用前景的水上交通工具,如水上机器人、微型环境监测器、船舶等。由于超疏水结构能大幅度降低材料在水中甚至空气中的运动阻力,该项研究对设计高速水上、水下和空中交通工具也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3-07-13 02:16:231

解释水凝胶粉超疏水的原因。

表面微纳结构和表面能的相互作用使得水分子无法在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润湿层。水凝胶粉是一类极为亲水的三维网络结构凝胶粉,因为凝胶表面微纳结构和表面能的相互作用使得水分子无法在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润湿层,会发生超疏水。水凝胶是一类极为亲水的三维网络结构凝胶,它在水中迅速溶胀并在此溶胀状态可以保持大量体积的水而不溶解。
2023-07-13 02:16:351

什么是超亲水材料 还有什么是超疏水材料,超双疏材料?

当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时,称之为超疏水表面; 对应地,当固体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接近0° 时,则称之为超亲水表面. 第三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应该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在超亲水喝超疏水之间转换的材料.
2023-07-13 02:16:421

壁虎头部超疏水原理

壁虎头部超疏水原理:它依靠了头部扁平的构造和头部皮肤的超疏水性能。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体重漂浮在水面上防止自己小小的身体被打湿。
2023-07-13 02:16:501

超疏水纳米涂膜是一款什么产品?它的主要性能有哪些?

超疏水纳米涂膜主要用来做各种外墙涂料的罩面,它的主要性能有4点:1)超强的荷叶疏水效果,涂层具有优异的自清洁能力;2)抗粘贴性好,可以有效防止城市牛皮癣广告的胡乱张贴,即使被张贴也很容易清除,保持建筑美观;3)耐候性好,能长久保光保色保护建筑墙体。4)耐水性好,不易发白。长沙市紫荆花涂料有限公司旗下金彩螺品牌的专利产品,金彩螺官网看看。
2023-07-13 02:17:005

超疏水材料有哪些?

用PTFE、氟化聚乙烯、氟碳蜡或其它合成含氟聚合物等来制作超疏水涂膜。但氟树脂与基体表面存在弱界面层,与金属等基体结合强度差,需结合其它技术提高其对底材的粘附力,应用范围有明显限制。其它合成高分子熔体聚合物如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聚酯、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熔融石蜡等结合一定的工艺技术也可获得超疏水性。扩展资料在紫外光响应超疏水/超亲水可逆“开关”研究中,我国科学家利用水热法成功制备阵列的氧化锌纳米棒,并实现了其超疏水特性,文章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后即被《自然》杂志报道,认为该小组制备的纳米氧化锌阵列结构薄膜具有“同时疏水/亲水”,就如同一块“纳米地毯”,该结构所具有的超疏水特性可以使该材料具有不沾水和自清洁的作用。通过紫外光的照射,“地毯”又成为超亲水的材料,使水能够存留在粗糙的纳米结构中。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超级开关”:纳米新材料实现超疏水/超亲水可逆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疏水性涂料
2023-07-13 02:18:183

超疏水材料有哪些?

超疏水指水滴在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度。真正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材料是不存在的,对于平整材料而言,最大的水接触角不过119度。但是金属、陶瓷和高分子通过一定处理都可能获得超疏水性能,而途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合适的表面粗糙形貌,另一个是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例如对于金属而言,并不具备超疏水特性,但是如果通过腐蚀刻蚀来使表面粗糙,同时通过氟化处理使表面能降低,就可以获得大于150度的接触角,从而变成超疏水材料。相比而言,高分子的表面能通常都很低,更容易变成超疏水。例如不粘锅用的就是聚四氟乙烯,只要表面粗糙,这种材料自然就成了超疏水材料了。
2023-07-13 02:18:432

亲水 疏水 以及 超疏水 是指什么?

接触角是液体-固体-气体三相交界处的夹角接触角小于90度称为亲水,小于5度称为超亲水接触角大于90度称为疏水,大于150度称为超疏水
2023-07-13 02:18:521

亲水 疏水 以及 超疏水 是指什么?

对于亲水、疏水划界的标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以90°为界限,即:当θ>90°时,固体表面表现为疏水性质:当θ<90°时,表现为亲水性质。超疏水性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时固体表面所具有的浸润性。-------------------------物质的亲水性、疏水性与分子极性有关,接触角只是水与物体表面接触的现象表征,可也用做亲水、疏水的判定。
2023-07-13 02:19:011

亲水 疏水 以及 超疏水 是指什么?

对于亲水、疏水划界的标准,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以90°为界限,即:当θ>90°时,固体表面表现为疏水性质:当θ<90°时,表现为亲水性质。 超疏水性是指液滴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时固体表面所具有的浸润性。 ------------------------- 物质的亲水性、疏水性与分子极性有关,接触角只是水与物体表面接触的现象表征,可也用做亲水、疏水的判定。记得采纳啊
2023-07-13 02:19:101

什么是接触角,亲水,超亲水,疏水,超疏水

接触角是液体-固体-气体三相交界处的夹角接触角小于90度称为亲水,小于5度称为超亲水接触角大于90度称为疏水,大于150度称为超疏水
2023-07-13 02:19:331

不浸润材料就是超疏水材料?

是的。目前,我们定义超疏水材料表面稳定接触角要大于150°,滚动接触角小于10°。真正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材料是不存在的,对于平整材料而言,最大的水接触角不过119度。但是金属、陶瓷和高分子通过一定处理都可能获得超疏水性能,而途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合适的表面粗糙形貌,另一个是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例如对于金属而言,并不具备超疏水特性,但是如果通过腐蚀刻蚀来使表面粗糙,同时通过氟化处理使表面能降低,就可以获得大于150度的接触角,从而变成超疏水材料。相比而言,高分子的表面能通常都很低,更容易变成超疏水。例如不粘锅用的就是聚四氟乙烯,只要表面粗糙,这种材料自然就成了超疏水材料了。
2023-07-13 02:19:551

超疏水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塑料杯、塑料片 吸盘、针筒 很多很多
2023-07-13 02:20:043

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越光滑越好吗?

疏不疏水和表面光不光滑完全没有关系啊
2023-07-13 02:20:251

疏水材料都有哪些?

超疏水指水滴在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度。真正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材料是不存在的,对于平整材料而言,最大的水接触角不过119度。但是金属、陶瓷和高分子通过一定处理都可能获得超疏水性能,而途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合适的表面粗糙形貌,另一个是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例如对于金属而言,并不具备超疏水特性,但是如果通过腐蚀刻蚀来使表面粗糙,同时通过氟化处理使表面能降低,就可以获得大于150度的接触角,从而变成超疏水材料。相比而言,高分子的表面能通常都很低,更容易变成超疏水。例如不粘锅用的就是聚四氟乙烯,只要表面粗糙,这种材料自然就成了超疏水材料了。
2023-07-13 02:20:582

目前超疏水结构能应用于日用领域吗?

超疏水表面因具有防污自清洁的性能,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近年来表面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而且,随着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应用研究的深入,对其表面性能有了更多的要求,具有多种功能的超疏水表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在深入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超疏水表面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碳纳米管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多功能超疏水性能,制备了超疏油和功能化超疏油表面,并对影响表面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利用喷涂方法制备了超疏水的纯碳纳米管薄膜,考察了外部刺激对碳纳米管润湿性的影响,通过紫外光照射(高温处理)和空气放置,在其表面实现了由超疏水到超亲水的可逆转变,并对润湿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合成了功能性聚合物接枝的碳纳米管,接枝聚苯乙烯得到了透明的超疏水碳纳米管薄膜,接枝两性嵌段共聚物得到了具有滚动/粘附转换性能的超疏水碳纳米管薄膜,并分别探讨了薄膜透明性和滚动/粘附转换性能与超疏水之间的关系。   2.利用糠酮树脂与聚四氟乙烯制备了基体结合力强、环境稳定性好的超疏水聚合物复合涂层,考察了涂层的表面结构和成分与润湿性能的关系,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固化工艺对涂层各项性能的影响。利用聚合物和氧化锌纳米粒子制备了多功能化的超疏水复合涂层,通过紫外光和加热处理,在同一表面实现超疏水/超亲水转换和超疏水状态下的滚动/粘附转换,探讨了润湿性和粘附性转换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机理。   3.制备了氟化二氧化钛、十六酸铜以及全氟辛酸铜三种不同的超疏油表面,分析表征了三种表面的疏油性能,考察了表面结构和成分与疏油性能的关系,找出了制备超疏油表面的关键,并且所得超疏油表面具有易修复的特性。利用简单的化学刻蚀方法,在铝基表面构筑了微纳等级粗糙的结构,结合低表面能材料,获得了稳定的超疏油铝基表面,通过改变刻蚀条件,控制凹形结构的形成和纳米鳞片的出现,探讨不同尺度的结构对疏油性能的影响。   4.利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在棉布和织构化的铝基表面上沉积了聚电解质多层薄膜,通过薄膜表面的离子交换同时调控其疏水疏油性能,考察了聚电解质层数和吸附离子对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实现了超疏油和超亲油之间的快速可逆转换。利用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聚合物和纳米粒子,制备了超亲水-超疏油的纳米复合涂层,探讨了涂层的亲水疏油机理,并研究了它们在防油污、自清洁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的性能和应用。
2023-07-13 02:21:061

溶胶凝胶超疏水附着力强吗

强。是一种操作简单、过程易控、成本较低的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该方法能够制备结合力强、透明性良好的超疏水涂层,附着力比较强。
2023-07-13 02:21:201

为什么夏天荷叶上的水可以变成露珠

荷叶是纳米的 水受应力作用
2023-07-13 02:21:282

用什么材料做船浮力最大

超级材料浮力十足 中国的研究人员最近报道了一种由新材料制成的微型超级浮力船,它具有极大的浮力,救生衣大小的分量足以托起一匹马。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的副教授潘钦敏及其同事,实验了多种邮票大小(长4cm、宽2cm、高1cm)的超疏水微孔金属丝微型船。他们用硝酸银等多种物质处理过的直径200微米的铜丝网折叠成船的模样,而且该船的表面高度疏水。整个实验过程都采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在普通的实验条件下完成。 “若能用硬度大和密度更小的合金或塑料,就更理想了”,潘钦敏说,“采用铜这种材料,主要是考虑到容易通过简单的置换反应在铜网表面沉积上具有二元微米—纳米结构,而该结构对于超疏水性是至关重要”。相比较其他未使用新型表面技术的普通铜船,防水船漂浮得更平稳,即使铜船的边缘已经低于水平面,它依然能够保持悬浮状态,而且表现出惊人的承载量。既便遭到物理损坏,防水船也能恢复其超疏水性。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尹衍升教授认为:“铜材在海洋中的耐腐蚀已经被各界推崇,其优点肯定优于铝材。但由于我国乃至世界都缺乏铜资源,用一种较为便宜且重量轻的铝作为部分替代,正如我们在空调行业用铝管代替铜管实验一样,如果表面处理完善,这不失为研究中所预测的行业的一种材料选择。” 同时,研究人员也表示,将该材料应用于制造船舶有较大困难,但是它很可能应用于水上机器设备,比如环境监控。因为超疏水材料表面的空气膜将显著降低空气阻力和流体阻力。为了将本材料用于实践,除了继续拓展和选择网状材料外,还需要在材料表面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动态稳定性、材料在水中的运动阻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这项研究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基础研究消化吸收,作有意义的应用研究。”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学院高原教授说。同时他指出,超疏水材料主要从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低表面能物质的处理两方面进行。对于实际应用前景,铜易氧化且硬度不够。船舶外壳几乎都是钢铁合金材料,在这些材料表面如何用低成本工程化的方法制备或形成微纳米结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07-13 02:21:532

超疏水表面的英文怎么说

超疏水表面的英文: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uperhydrophobic是什么意思:adj. 超疏水的surface是什么意思:n. 表面;表层;面;顶面;操作台v. 升到水面;露面;醒来;铺设impress a mark on [ upon ] a surface=impress a surface with a mark在表面上打记号He finally surfaced at midday.他终于在中午时醒过来了。The towers are surfaced with steel plates.在塔面上加了一层钢板。An extremity of a solid is a surface.立体的边界之一是一个面。 top surface of coal bed煤层顶面等高线图
2023-07-13 02:22:011

超疏水表面气相观测方法

碘量法、离子电极法等。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碘量法、离子电极法等。其中有国家标准的硫化物测定方法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在水样不稀释的情况下,最高检测浓度分别为0.7mg/L。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硫化物浓度范围为0.05~0.8mg/L,因此,以上分光光度法只适用于检测硫化物含量较低的水样。当水样浑浊、有色或含有SO32-、S2O32-、硫醇、硫醚等还原性物质时,对测定干扰严重,需要进行预分离以消除干扰,常用的预分离方法是酸化-吹脱-吸收法。其原理是将水样酸化后,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以H2S分子状态存在,用气体将其吹出,再用吸收液吸收,然后进行测定。
2023-07-13 02:22:081

如何设计超疏水和超双疏纳米界面材料

纳米材料、微纳复合材料尤其是具有特殊浸润性(如超疏水性、超双疏性等)的微纳复合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生产各个部门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也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固体表面的浸润性决定于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因此通过改变固体的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形貌可以实现对固体材料表面浸润性控制。本论文正是基于这一理论从固体的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各种化学物质构筑了微纳米结构的表面,同时控制所制备结构的表面自由能,实现了对固体表面浸润性的控制,为功能纳米界面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聚合物二次复形的方法在PDMS表面复制了并还原了玫瑰花表面的微观形貌,制备出了具有高粘滞力特性的仿生超疏水表面。经研究表明:所制备表面之所以具有高粘滞和超疏水的特性是由于其特殊的乳突状微米结构、凹槽状纳米结构和PDMS表面化学组成所决定的。此外,由于其具有高粘滞超疏水特性和一定的防酸碱腐蚀的作用,使得所制备表面可以在微量液体尤其是腐蚀性液体的传输上获得应用。 2.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金属铜、锌等表面构筑了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超双疏表面。该方法十分简单,并且所制备的表面具有优良的疏水疏油性能,对水和油的接触角都超过160°,水滴和油滴很容易从所制备的表面滚落,滚动角也都小于5°。此外,所制备的表面还具有出色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各种表征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所制备表面具有的优良的超双疏和稳定性是有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化学结构和表面微观形貌所决定的。 3.采用一步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各种金属及合金(铜、铁、钛、锌、铝,铜锌合金等)上制备出了具有防腐特性的稳定的超疏水表面。本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并且具有非常好的普适性。此外,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在金属网上构筑超疏水/超亲油的网状结构,实现油水分离。
2023-07-13 02:22:291

超疏水新型地砖优缺点

能让雨水、污垢等迅速消退,但是耐磨性不如抛光砖。超疏水阳台地砖目前是比较受欢迎,铺设后可消弭雨水,防污防滑且耐腐。据说这种地砖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美观环保还可快速安装及拆卸,关键是重量轻巧,质地温和价格也还不高。
2023-07-13 02:22:371

超疏水表面的接触角范围

测量超疏水表面水滴体积到底多少合适,我在文献上看的有说2-5微升,有说5-10微升,但是我们用的JCY接触角测量仪,这个仪器是利用表面张力把水滴吸下来,而不是滴下来,问厂家,他说我们这个针管问题,因为针管是0.5mm直径的,他说必须用0.2mm左右才可以,但是国内0.2mm的好贵啊,
2023-07-13 02:22:452

超疏水性对甲醇有影响吗

超疏水性对甲醇没有影响。甲醇可以溶解双酚F,和双酚A相同,与甲醇相溶主要因为其具有相同的亲水羟基并且甲醇也是极性质子溶剂之一。甲醇和疏水离子液体里排序肯定是在甲醇溶解度大,疏水性离子液体绝大多数都是有机盐对甲醛是没有影响。
2023-07-13 02:22:521

超疏水涂料接触角越大浓度越大是怎么回事

超疏水结构主要是看材料的表面能和表面粗糙度。平滑表面接触角最大可以达到120度,要想达到150度就必须增加表面粗糙度了,表面越粗糙,接触角越大。超疏水是建立在这两个条件之下的,只有纳米结构,表面能不够低也是不行的
2023-07-13 02:23:011

以下哪种植物具有超疏水的特质?(单选) 茉莉花 莲花 樟树 栀子花

莲花
2023-07-13 02:2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