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什么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2023-07-13 12:23:45
共7条回复
苏萦

是陆军的一阶军衔,由于对上将衔军人有名额限制,估设置此方案,授予履历符合但无上将名额出缺时,先行赋予中将衔人员上将职权,但不绶星,薪奉按中将最高给予。

属于这种情况的包括张治中、卫立皇、胡宗南等人。

张自忠将军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张自忠将军,本来就是上将衔陆军中将,为国捐躯后,国家追授其二级上将衔。

扩展资料: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冬,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

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

这些振聋发聩的进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头脑中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对他日后的成长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1年底,张自忠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亲身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

1916年9月,同乡好友车震偕张自忠到了廊坊,将他推荐给了冯玉祥。冯听了老友的介绍,又将张自忠上下打量一番,见他长得高大英武,且颇有“沉毅之气”,便很满意地收下了他。

投奔冯玉祥之初,张自忠被委为中尉差遣。不久,张自忠由见习官升任排长,所在连连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百度百科-张自忠

以心消业

民国的上将是有名额的。

张自忠够资格升为上将,但是却没有名额了,所以: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等到上将中有人死了,就会从“中将加上将衔”中抽人填上。

二,中将加上将衔 (159人)

名字 职务 授勋日期

徐宝山 南京临时政府第二军军长 1912,9

王芝祥 广西北伐军总司令 同上

杜锡钧 湖北军政府军令部部长 1912,9

姚雨平 广东北伐军总司令 1912,9

柏文蔚 安徽都督 1912,9

徐绍桢 北伐联军总司令 1912,9

林述庆 北伐军临淮总司令 1912,9

陈炯明 广东都督 1912,10

龙济光 高廉雷琼宣抚使 1912,10

李烈钧 江西都督 1912,10

孙道仁 福建都督 1912,10

阎锡山 山西都督 1912,10

张凤翔 陕西都督 1912,10

尹昌衡 川边镇抚使 1912,10

陆荣廷 广西都督 1912,10

蔡 锷 云南都督 1912,10

唐继尧 贵州都督 1912,10

胡景伊 四川都督 1912,10

孙 武 湖北军政府军务部长 1912,10

蒋翊武 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 1912,10

赵尔巽 奉天都督 1912,10

陈绍棠 吉林都督 1912,10

宋小濂 黑龙江都督 1912,10

程德全 江苏都督 1912,10

谭延闿 湖南都督 同上

周自齐 山东都督 1912,10

张镇芳 河南都督 1912,10

赵惟熙 甘肃都督 1912,10

杨增新 新疆都督 1912,10

胡汉民 广东都督 同上

蒋尊簋 浙江都督 1912,10

蒋雁行 江北护军使 1912,10

马毓宝 江西都督 1912,10

蓝天蔚 北伐军第二军总司令 1912,10

张锡銮 奉天都督 1912,11

张绍曾 绥远将军 1912,11

何宗莲 察哈尔都统 1912,11

倪嗣冲 皖北镇守使 1912,12

马安良 甘肃精锐军统领兼甘肃提督1912,12

张行志 陇东护军使 1912,12

王 睿 密云都督 1913,2

王辑唐 总统府顾问 1913,2

昆 源 热河都统 1913,3

李 纯 豫南总司令 1913,5

欧阳武 江西护军使 同上

王占元 第二师师长 1913,7

雷震春 第七师师长 1913,7

汤芗铭 湖南都督 1913,7

曹 锟 第三师师长 1913,8

李 淮 广东宣抚使 1913,8

李鼎新 海军总司令 1913,8

郑汝成 淞沪护军使 1913,8

刘承恩 陕西军务帮办 1913,8

杨善德 第四师师长 1913,9

靳云鹏 第五师师长 1913,9

孟恩远 吉林护军使 1913,10

赵 倜 河南护军使 1913,11

张广建 山东都督 1913,12

赵秉钧 直隶都督 1913,12

朱庆澜 黑龙江护军使 1914,1

帕渭塔 和硕亲王 1914,1

陆建章 第七师师长 1914,4

田文烈 河南都督 1914,4

李福兴 职务不详 1914,10

江朝宗 步军统领 1914,10

潘矩楹 绥远将军 1915,6

李厚基 福建护军使 1915,10

刘显世 贵州护军使 1915,10

米振标 热河副都统 1915,11

徐帮杰 硕威将军 1915,11

张敬尧 第七师师长 1916,3

张怀芝 山东督理 1916,6

田中玉 察哈尔都统 1916年6月

马龙标 原第二镇统制 同上

罗佩金 四川督军 1916年8月

吴光新 第二十师师长 1916年9月

陈光远 第十二师师长 同上

张作霖 奉天督军 1916年10月

吕公望 浙江督军 同上

陈炳锟 广西督军 同上

陈树藩 陕西督军 同上

刘存厚 川军第二师师长 1916年12月

张 彪 原第八镇统制 1917年3月

苏慎初 原广东陆军第二师师长 1917年6月

鲍贵卿 黑龙江督军 1917年7月

傅良佐 湖南督军 1917年8月

蔡成勋 绥远都统 同上

卢永祥 第十师师长兼淞沪护军使 1917年10月

李耀汉 广东督军 同上

周道刚 四川督军 1917年11月

王金镜 第二师师长 1918年2月

马福兴 任职不祥 1918年3月

徐树铮 西北筹边使 1918年11月

张树元 山东督军 1919年3月

张文生 徐海镇守使 同上

孙烈臣 黑龙江督军 1919年8月

王廷桢 长江巡阅副使 1919年10月

王怀庆 第十三师师长兼步军统领 1919年11月

张景惠 察哈尔都统 1920年9月

陈 毅 西北筹边使 1920年10月

吴佩孚 直鲁豫巡阅副使兼第三师师长 同上

齐燮元 江苏督军 同上

林葆怿 前海军第一舰队司令 1920年11月

陆 锦 第九师师长 1921年2月

吴俊升 黑龙江督军 1921年6月

冯玉祥 陕西督军兼第十一师师长 1921年10月

陆洪涛 甘肃督军 同上

殷洪涛 都护副使 1922年1月

何丰林 淞沪护军使 1922年1月

刘镇华 陕西督军 1922年3月

孙传芳 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 1922年7月

张其煌 广西省长 1922年10月

马联甲 安徽督军 1922年12月

聂宪藩 前安徽省长、步军统领 1923年2月

林俊清 广西自治军司令 同上

曹 瑛 第二十六师师长 1923年3月

刘梦庚 京畿警备副司令 同上

张福来 河南督理 1923年4月

王永泉 福建帮办 1923年8月

周荫人 闽北护军使兼第十二师师长 同上

郑士琦 山东督理兼第五师师长 1923年11月

张锡元 察哈尔都统 同上

沈鸿英 广东督理 同上

彭寿莘 直隶帮办兼第十五师师长 同上

赵玉珂 航空署督办 同上

熊炳琦 山东省长 同上

薛之珩 京畿警备副司令 同上

车庆云 京师宪兵司令 1924年1月

邓锡候 第三十师师长 1924年3月

杨 森 第十六师师长 同上

田颂尧 川西北垦殖司令兼第二十一师师长 1924年5月

陈国栋 第三十一师师长 同上

姚建屏 福建陆军第一师师长 1924年6月

阎治堂 第二十师师长 同上

周 骏 前四川督理 1924年8月

李济臣 河南帮办 1924年9月

胡景翼 第二十四师师长 同上

赵荣华 前第十八混成旅旅长 同上

张殿如 独立骑兵总司令 同上

林建章 海军总长 1924年12月

张宗昌 山东督办 1925年2月

陈嘉谟 第二十五师师长 1925年4月

张作相 吉林督办 同上

阚朝玺 奉军第三师师长 同上

李景林 直隶督办 1925年5月

孙 岳 国民军第三军军长 同上

岳维峻 河南督办兼国民二军军长 同上

张之江 察哈尔都统 同上

李鸣钟 绥远都统 同上

鹿钟麟 暂编第一师师长 同上

卫兴武 职务不详 1925年8月

贾德耀 陆军部次长 1925年9月

杨宇霆 江苏督办 同上

姜登选 安徽督办 同上

王天培 黔军第二师师长 同上

臧致平 漳厦护军使 同上

潘国纲 浙军第一师师长 同上

陈乐山 第四师师长 同上

赖心辉 四川边防总司令兼川军第一师师长 1925年10月

刘成勋 川边督办 同上

方本仁 江西督办 同上

邓本殷 琼崖护军使 同上

吴炳湘 安徽督办 同上

邓如琢 五省联军江西总司令 1926年2月

陶云鹤 原第八师旅长 1926年3月

刘 询 淮阳镇守使 同上

张学良 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长 1926年8月

韩麟春 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副军团长 同上

谭庆林 热河副都统 同上

诸玉璞 直鲁联军副总司令兼直隶督办 1926年10月

孙完先 直鲁联军第四军军长 同上

周凤岐 浙军第三师师长 同上

潘鸿钧 直鲁联军第二十四军军长 1927年1月

朱泮藻 直鲁联军第九军军长 同上

田友望 职务不详 同上

许 锟 直鲁联军第七军军长 1927年4月

汤玉麟 热河都统 1927年7月

高维岳 安国军第三方面军第九军军长 同上

许兰州 安国军政府侍从武官长 同上

床单格子

挂上将军衔服饰,领中将俸禄。干的是上将的活,因为上将名额有限不能给你升上将才给个中将加上将衔。国民党一、二级上将名额限制30人内,中将加上将衔一般控制30人内,以上合计不得超过60人。

阳光下的日耳曼尼亚

应该是追赠的意思吧。这点儿我也不太明白,张自忠将军是第5战区右翼兵团指挥兼33集团军司令,这个级别应该已经是二级上将了,而且我记得在1933年初,喜峰口大战之后,他就已经是二级上将了,按军方惯例,作战牺牲将领追认至少应该升一级啊,所以,我的记忆中,张自忠将军是二战中盟军序列牺牲的最高将领,陆军一级上将,应该没错的啊?!

瑞瑞爱吃桃

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中将,享受上将待遇。

职权是中将级别的,但是享受的待遇(死后一样有待遇的)是上将级别。

大鱼炖火锅

因为张自忠生前是陆军中将,去世后追授为上将衔,所以就会有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的衔称。中将还是上将,其实问题不大,哪个皆可。

豆豆staR

国军某一段时期的一种军衔,低于二级上将,高于中将。

相关推荐

姜登选后人在哪

姜登选后人在河北省南宫市。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姜登选死后,,姜登选最亲密的老弟韩麟春让姜登选叶落归根,重回故土与其后代在一处,把姜登选的遗体迁至河北省南宫市陈村厚葬,所以姜登选后人在河北省南宫市。
2023-07-13 10:39:092

《京城古城》张的心腹人称“小诸葛”结果自尽

杨雨婷当上了江苏巡抚,姜登选当上了安徽巡抚,他们都得到了一个好职位。然而,他们上任不到两个月,就被孙赶了出来。这是他们没想到的。原名玉亭,字灵阁,后改名内阁,以诸葛亮为邻。所以在政界被称为“小诸葛”。奉天法库人。生于1885年。晚清学者。1911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16年,张被任命为二十七师参谋长,开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为张出谋划策,得到张的赏识。协助张厚推动海关发展。他和北京政府陆军副部长徐树铮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利用这种关系,他在秦皇岛从日本抢走了北京政府订购的军械,组织了七个混成旅,壮大了冯军,1920年12月,张任命他为东北三省巡抚大使公署总参谋,同时监管东北三省兵工厂。第一次直战失败后,张建议整顿军队、练武,取得显著成效。在第二次直接战争中,他担任直接军参谋长,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他是张载最信任的智囊。杨雨婷足智多谋,思维敏捷,消息灵通,聪明过人。但是他们傲慢,自大,自大,自大,自尊心很强。杨雨婷被任命为江苏省省长,冯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也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姜登选多次说过:“长江以南的情况很复杂。邻葛手腕不够灵活,气焰太高,应付不了江南局势。江南情比邻葛。”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事实证明,杨雨婷确实不合格。这一次,当杨雨婷在江苏上任时,他孤身一人,没有一个士兵来显示他的勇气和毅力。当他走马上任,来到江苏省边界的光明驻地时,江苏省人武部副部长陈调元和苏军第十师师长郑铮在这里迎接了他。下车后,杨雨婷对他们很冷淡,没有理睬他们,走出车站,没有让他们坐在车里,这让他们很尴尬。据当时的江苏省副武官陈在南京时说:“我在南京时,曾和江苏的绅商过江到车站接他。杨雨婷根本没有和我们打招呼,但是他告诉我们江苏很糟糕。军队不像军队,政治不像政治,不如拜天。他本来不想来,是玉婷逼着他来的。”然后生气地说:“别人都说雨亭还行。他值得吗?等我们到了监管部门口,他的车直接开了进来,但是只允许我们在门口下车。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副警长。这种态度我怎么受得了?于是我派人联络各方,把杨赶走。”当江苏军阀到达南京时,他们似乎决心要把杨赶出南京。杨雨婷上台后,教师必须重新任命。陈、白宝山、马、郑等。每个人都来感谢委员会。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模仿张的口气说:“好好干!”出门后,老师觉得很丢脸,生气地骂了一句:“什么!”通常他会用非常高的声音训斥下属:“你们军队的素质太差了,需要整改!”这些教师没有接触到杨雨婷的底层,但担心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很快去了杨雨婷。1925年春,冯军第20师师长邢世廉接替张运明担任海防。不久,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1925年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00多人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主要街道上散发传单、发表演讲,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的暴行,支持工人罢工。租界当局派出大量英国武装巡逻队,逮捕了100多名学生。这时有近万人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逻队居然开枪,打死十多人,打伤几十人,逮捕四十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上海人民一次又一次地罢工。这激起了帝国主义的仇恨,英日帝国主义调集大量军队更加残酷地镇压上海工人。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上海案”。这场反帝风暴是由英、日帝国主义屠杀上海工人、学生引起的,很快席卷全国。6月13日,冯军以“上海案”和外国干涉为借口,出兵上海闹市区,任命邢世廉为上海戒严总司令。姜登选相继开到了上海,丁锡纯驻扎在南京,冯军的两个旅也向上海进发。冯军驻沪部队与帝国主义合作,强行关闭上海商业研究联合会等组织,充当帝国主义的打手。卖国贼为军队服务的可耻行为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浙江巡抚孙知道是“画师先声”。为了稳定局面,特使要求杨结盟。没想到,杨雨婷傲慢地回答:“他在做他的浙江,我在做我的江苏。什么是联盟?”孙不由得为他的处境担忧,迫使他铤而走险。在江南参军后,军纪恶化,敲诈勒索,贩毒走私,妇女被强奸。所到之处,怨声载道,人民不满。不久,南京和上海爆发了反对军事暴行的大游行。然而,尽管有人民的呼声,杨雨婷并没有严格控制自己的军队,而是一意孤行。1925年下半年,枫溪反军阀斗争终于在全国形成。在冯至军阀的威胁下,长江流域的直系军阀秘密联合,利用民众的强烈呼声,积极策划反对奉兴。在孙浙江的监管下,靠近苏皖皖三省是最大的压力,为军队服务,所以也是最难攻的。孙正在积极准备抗战的消息,有人向张通风报信。张不以为然地说道,“妈的!我三五年不打人,也没人敢打我!”但孙却制定了“联合冯杰岳”的战略计划。1925年4月,他秘密派副官杨文凯去张家口见冯玉祥。送给冯玉祥一张孙事先准备好的蓝色乐谱,表示要和他一起变成蓝色。44岁的冯玉祥和41岁的孙成为同父异母的兄弟,并结成联盟。冯玉祥答应以孙的身份进攻,他得准备打仗来牵制。完成使命后,他随冯玉祥代表返回杭州。孙很高兴。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这样就完成了“浙孙打其头,阻其腰,西北攻其尾”的军事部署。他与长江流域的直系军阀有广泛的接触,并得到他们的支持。10月7日,他邀请安徽、江西、江苏、福建、浙江等省的代表到杭州开会,讨论寻求共同服务的计划。五省代表选举孙为五省联军总司令、副总司令。mee的主要目的10月10日,这一天是双十节。孙以“太湖秋训”为名,命令全军从太湖进攻。他以浙、闽、苏、赣、皖联军总司令的名义,把自己的军队编成五个军。第五路军由五个师组成,等待孙的统一部署和行动,同时向各自的目标发起总攻。第四师从松江进攻上海,旨在驱逐邢世连旅。知道了这一点,我以为兴布一个旅抵挡不了孙布五个师的进攻,不如积蓄力量。立即命令邢世连旅撤离上海,以免被全歼。16日,孙俊毫发无损地进入了上海。孙、孙、周荫仁联名上书张:“几个月来,卖烟、笑中外、杀人越货、损人利己、掠夺货物,坏消息屡见不鲜。”在摆出各种为军队服务的恶劣行径后,他接着谴责道:“今天,方的传播可以容忍,士兵却不能。兵忍之,民忍之,而报之,而求之。”把攻击范围缩小到张一个人。即将去南京的孙俊旅途愉快。19日,孙俊抵达镇江,威逼南京。20日,孙俊迅速抵达南京下关。当到达南京城下时,惊慌失措,急忙召集杜军事总部的苏军将领开会。陈、白宝山、马等老师都在场,这些老师平时都被他训斥。这一次,杨雨婷放下架子,虚心求教。但由于之前对苏军将领的轻视,两人结下了两个心结,与孙暗中和睦相处已久。杨雨婷不知道这些联系方式。会上,苏军将领沉默不语,黑暗中欢欣鼓舞。会议不欢而散。杨雨婷只好和他的参谋长臧世义商量。臧世义建议驻军丁锡纯尽快离开南京,以免灭绝。杨雨婷立即命令丁希春在城外集合。但丁一出山就被陈调元发现,迅速解除了丁的武装。原来军事家丁锡纯等高级军官经常以江苏代表陈的名义宴请。就在这时,陈突然包围了师里,同时宴请了丁希春和营长们,让所有军官不开一枪就缴械了。杨雨婷见势不妙,沿着密室逃离了南京。江北浦口后,坐火车去北墩。杨雨婷逃走后,他立即通知姜登选向北撤退。当时从东北到安徽的旅长刘亦菲,一到上海就遭到孙军队的袭击。他在丹阳和孙俊玩了几个小时,但他筋疲力尽,退缩了。部队散去后,他乔装成和尚逃跑了。回沈阳看张。张清亮的声音说:“你回来太好了!我听说你伪装成一个和尚。该死的。在江南,只有你陪孙玩了八个小时。其他的,他爸妈给他的胆子小,没放一枪。他们都投降了!”这说明他对他们不满意,但还是很喜欢他们。孙、大军一路追到徐州,把他们赶出江苏,又停了下来。冯军撤退到山东。以对方的苏茹为界,停止战斗。这样,江苏省和安徽省就交给了直系军阀。至此,冯哲战争结束了。孙回到杭州后,以浙、闽、苏、赣、皖四省联军总司令的名义,拥有长江下游五省,形成独立的直系军阀势力。二十一日,孙凯旋进入南京。
2023-07-13 10:39:151

姜登选碑怎么样

姜登选碑为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姜登选碑位于南宫市文化馆内,年代为民国。姜登选碑为邢台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07-13 10:39:221

奉天第一伪钞案始末

残阳如血, 奉天小东门上倾圮的门楼已染成红色。 城门外的菜行早就散了,街面冷清。 一家面馆伙计准备“上板”打烊,一位商人模样的人喊:“别介,我来碗面”。 听口音这人明显就不是本地人。 吃面很正常,可算账时却让人大吃一惊。 此时,是1924年9月。这位商人算账时让店主吃惊的是此人拿的钱。他拿出一张“一二大洋汇兑券”结帐。 一张钞票怎么让店主如此惊诧? 八九文钱的面,拿这么大的票子来吃的真的少见。 “一二大洋汇兑券”俗称奉大洋,一元能兑奉小洋十二角,此人拿的是十元券。 这明摆着是高射炮打蚊子,所以让店主吃惊。原来,1917年11月,东三省官银号为缓解奉小洋票兑现大洋的压力,发行了“一二大洋汇兑券”。 这种汇兑券虽代替小洋票在东三省通用,但小面店没人这么用。 1924年7月,东三省官银号新发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新版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汇兑券。 此人拿的大洋票,小面店东家不能不疑心重重。之前奉天省已就城内此种奉洋伪钞通告各大小商号及店铺, 凡发现来历不明的可疑的“一二大洋汇兑券”立即上报。 店主挺机灵,借要外出兑换零钱的机会出门报警。 就在这位天津人感觉不妙要起身离开时, 闻讯赶来的警察将此人当场堵了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人却死不开口, 还一口咬定这是受彭相亭的指使。 彭相亭可是东北官银号总办,为张家私企三畲堂总管,张大帅的心腹。 这事看来麻烦有点大了。1924年9月13日,京奉铁路全线断绝,战事山雨欲来。9月15日,奉军第二军23旅李爽恺部进军义州、九官、台门。 与直系米振标部四营遭遇,一言不合拔枪开干。 一夜的枪炮声拉开直奉战争的帷幕。 直奉第二次战争,双方都拿出了压箱底的主力。陆海空三军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奉系进军山海关的姜登选、张学良的第一第二路军是奉军主力。 直奉交战前,吴佩孚派温树德率渤海舰队两度由秦皇岛进攻葫芦岛。 奉军也派沈鸿烈率领东北海军加强沿海防务。 奉军飞机在山海关及秦皇岛投弹破坏直军阵地。9月18日,山海关正面战场打响,战斗异常激烈。奉军虽有飞机助战,炮火又猛,却始终无法突破直军防线。 此时,九门口直军防守出现漏洞,张学良命令副军长郭松龄率部从山海关去九门口协助姜登选。 没想到,姜郭两人发生分岐,郭赌气率部返回,张学良劝回郭松龄率部重返九门口。 将官失和本军中之忌,奉军却因祸得福。 直军侦察只发现郭部开往山海关,便将九门口部队派往山海关增援。 结果郭松龄连夜突袭九门口一举得手。奉军一鼓作气打下滦州,将直军主力包围在山海关和秦皇岛间。这回直系的吴佩孚的人可丢大了。 山海关一役被俘直军就达3万余人。 坐镇山海关外的张作霖正在狂喜,奉天省长王永江赶来报告说发现了假钞。 战争,从来都不仅仅是战场的正面较量。1924年9月,东三省官银号天津分号来了位匆匆到访者。他是皖系原第二陆军司令兼前敌司令曲同丰。 曲同丰到此声称有机要大事,坚邀分号经理密谈。 曲同丰说自己在天津找不到奉省别人,只能冒昧一谈。” 他有一件重要消息和证物要向张大帅报告。 “曹锟为筹措军饷搞垮奉系,特谕财政部印刷局崔局长u22efu22ef”他说着从皮包内取出曹锟的手令照片。 上书:“兹奉大总统令,着将东三省官银号和东三省银行钞票即印500万元,以济军用,事关机密不得泄露。” 东北银行大洋票和东三省官银号“一二大洋汇兑券”,归财政部印刷局督制。 这两种流通东北及热河、直隶的奉票,不仅维系奉军军饷也支撑着东北经济。 1924年春,张作霖担心与直系再起战火,便与财政部交涉将一直由印刷局代管的“一二大洋汇兑券”及十元钞底版交奉天自管。 印刷局长崔承炽只允将“一二大洋汇兑券”一种钞版,以火漆加封押运返奉。此次,十元钞底版留京则为曹锟盗印,而一二大洋汇兑券则需要照样币重新雕版。 战事纷扰离间反奸,曲同丰凭什么甘愿效力关外奉张? 原来,直皖两系军阀势同水火。 1920年,皖系段祺瑞组织定国军讨伐曹锟、吴佩孚,曲同丰为第二路司令兼前敌司令。 曲同丰在直隶作战因兵哗变被吴佩孚俘虏,1922年才获释。 曲作为段祺瑞的特使南赴广州联络孙中山,又北上与张作霖订立反直三角同盟。这次获曹锟的阴谋正是倒直重要情报。 东北官银天津分号哪敢耽误,连夜密报张作霖。 正当直奉双方鏖战之际,张一时没顾得过来。以剿匪起家张作霖深谙战场决胜的场外之道。曹锟假钞这一手真的是嫩了点! 直奉战事刚起,张作霖即派与冯玉祥素有交情的将领李景林与冯会晤。 一次就甩给冯300万大洋当“军费”。 1924年10月9日,张作霖致浙江军阀卢永祥密电:“ 彼方内部将有反戈之举 。”此彼方反戈即为直系冯玉祥反戈曹锟。而此时的曹大总统刚刚下令盗印了奉币。 曹锟却不知雕版人为避罪已在假钞花纹上留有三处暗记。 他更不知印刷局将其密令留影外泄。 假钞让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彭相亭体会到“贼咬一口入骨三分”。 唯一庆幸的是他与雨帅(张作霖)都是事先早得密报。10月23日,直系第三路军总司令冯玉祥倒戈,囚禁总统曹锟于中南海延庆楼。 1925年3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奉军打败了吴佩孚指挥的直系。 此时,华北及热河地区已为奉军控制, 张作霖来天津处理这桩轰动一时的伪钞盗印案。 曹下台前已将私印的伪钞秘密押运至天津匿藏密封在天津的兴业银行。因战事不利又密令将这批伪钞藏到英租界日本洋行地下室里。赶赴天津的杨宇霆与英国领事馆和英国工部局商定, 3月10日将所有匿藏的伪钞起出,在天津东亚造币厂悉数销毁。 对动辙千万人头落地的军阀来说,假钞数额虽大可毕竟难掀大浪。 政治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敌友关系走马灯似转换。 大政在掌的张大帅放了该放的人一马。 民国最大的伪钞案草草收场自然而然u22efu22ef
2023-07-13 10:39:351

郭松龄作为张作霖的干将,他的叛乱给奉军造成多大的损失?

张作霖是奉系老大,手下有很多得力干将,其中有杨宇霆、姜登选、孙烈臣、郭松龄等人。虽然是得力干将,但也有人心中有异议,他就是郭松龄。据说是因为张作霖论功行赏的时候,漏掉了他,他心中不满,就起兵反对张作霖。此举对奉军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精锐部队的损失,还有战斗力下降的损失,更有精诚团结之心的丧失。一、精锐部队的损失郭松龄是张作霖的得力干将,还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将领。曾经直接对孙文慷慨陈词,让孙对其刮目相看,多次在下属面前表扬他,可见郭松龄的智谋很高。有人说,郭松龄属于城府很深且多狡诈。从他杀姜登选就可以看出来,两个人不睦由来已久,但姜登选在他反张后,亲自去劝说他,就可以看出来,姜登选为人豪义,郭能杀他,说明他心中有鬼。不管怎么说,郭松龄带着奉军的精锐部队是不争的事实。最初的时候,郭松龄的军队进展得挺顺利,要不是冯玉祥从中捣乱,说不定反张斗争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因为冯玉祥,郭松龄不敢急行军了,给张作霖以可趁之机,派军队攻打郭松龄,再加上日军的帮助,郭松龄兵败,只好跟妻子化妆逃走,还是被奉军抓住了,张作霖下令枪毙,曝尸三日。郭松龄死了,姜登选也死了。张作霖手下干将一下子就失去两个,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郭松龄手下掌管的,是东北军的精锐部队。精锐部队之间的斗争,损耗是相当大的。对于郭松龄而言,他觉得张作霖的分配极不公平,但他将那么多东北军兄弟带着离开奉军,倒戈相向。损失的,是奉军。奉军的精锐部队削减了三分之一,对于奉军的打击,是很大的。张作霖没有想到,郭松龄会反,因为他是张学良的老师,也是张作霖认可的优秀将领。此事对张作霖的打击,也是蛮大的。军队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何况那些精锐之师。奉军内部的争斗,让奉军损失惨重,战斗力下降不少。二、奉军的战斗力下降了郭松龄的奉军在攻打的时候,张学良派飞机发消息“老张家人不打老张家”,散了郭军的心,毕竟郭松龄的军队战斗力在,他们的武器装备好,实力强。虽然郭松龄兵败被杀,但奉军的整体实力被削弱了。对于张作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心再到关内争夺了,冯玉祥占据的地方,就多了。奉军在郭松龄倒张事件中暴露的问题,很多。一个是军队的管理上,依然是老派的做法,利用亲属关系、部系来维持。但这种方式在作战中并不一定有很强的战斗力,毕竟大家在军队中的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傅首尔曾说,上司义气就两个字:加钱。在军队中,也是如此。郭松龄反张的原因,是张作霖分配不均,他没有看到希望。不仅管理上出现问题,在作战能力上也有问题。普通兵员的战斗力不足,武器装备也不够。虽然郭军的实力强,架不住张作霖有很多支持的将领,郭军失败了,内耗导致的物资短缺,物资短缺带来的后果,就是战斗力下降。奉军在张作霖的治理下,还是不错的,但架不住郭松龄这种人的倒戈。奉军战斗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的精气神少了,无论是在之后的争斗中还是抵御外来侵略中。三、奉军那种精诚团结的劲头,少了很多奉军的战斗力,在直奉战争中体现得很好。郭松龄的军队,在直奉战争中取得的成果,让张作霖记在心中。张学良也是很倚重他,曾经说“茂宸就是我”。郭松龄和张学良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奉系中有些人的观点不一样,但不会打自己人。郭松龄让奉军的团结,大打折扣了。他们面对自己人的时候,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听长官的命令,那就要举起手中的武器,对着自己人。要是不听,就是违抗命令,对于奉军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题。虽然郭松龄被杀,但那种团结之气,大不如前了。张作霖下令杀郭松龄,并曝尸,是想以此唤回人心,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张作霖被炸死之后,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占领了东三省,奉军的抵抗力,让很多国人诧异,他们之前的那股子精气神,哪去了?这不是张作霖指挥下的奉军,更不是直奉战争中的奉军。之前的奉军,不见了。要说奉军精气神弱了,与郭松龄脱不了干系。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我们讨论下!
2023-07-13 10:39:434

奉系军阀的将领主要有谁

主要将领:旧派:张作霖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新派: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大学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士官派:杨宇霆、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吴俊升、张骧伍等。大学派: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扩展资料: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奉系军阀
2023-07-13 10:40:561

郭松龄人品能力究竟怎么样?为何有人说他是五虎上将老末?

郭松龄是东北军五虎上将最差的一个?别逗了,郭松龄应该是和冯玉祥一个层次的,只不过他失败了而已。 郭松龄、冯玉祥甚至包括吴佩孚,这都是从北洋旧军阀中脱颖而出的新势力,这些人,如果有正确的选择,如果能与时俱进,最差能当一方诸侯,好一点的能入主中央,影响整个中国的局势。 世人对郭松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郭松龄反奉失败这一件事上。这种评价,主要源于中国传统的忠孝仁义叙事规范,其实郭松龄反奉背后,还有深刻的民族大义。 与民族大义相比,张作霖对郭松龄的栽培恩情,只不过是小义。 好比是说,张学良劫持蒋介石逼他抗日,是不讲兄弟情义,是不讲君臣忠诚的行为吗?恰恰相反,张学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决反对日寇,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所以,从人品上去贬低郭松龄,认为他是东北军五虎上将最差的,其实是不合适的。 那么,从能力上看,郭松龄真的比五虎上将其他几个人差吗? 一点都不! 东北军的五虎上将分别是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姜登选。这五个人,主要是张作霖掌握东北之后才归顺的,相对与奉系军阀来说,都是少壮派新势力。这几个人中,韩麟春有智谋,而不拘小节;李景林多才艺而好大话;张宗昌粗鲁放纵无规矩准则;郭松龄机敏狡诈而城府颇深。论人品,大家都喜欢豪爽轻财,和蔼可亲的姜登选。 五虎将中,郭松龄与万人迷姜登选一向关系不好,而姜登选和韩麟春关系较好。李景林和张宗昌各有打算,只有郭松龄最为特立独行,十分厉害。 郭松龄和姜登选交恶,主要是因为直奉战争中姜登选所部陈琛旅不听调遣,差点被郭松龄就地正法。后来郭松龄反奉,曾劝姜登选弃暗投明,姜登选不仅不同意,反而大骂郭松龄叛上谋友之罪,被郭松龄处死放于荒野。没想到郭松龄竟然没被枪死,反而在棺材中闷死了。 五虎上将虽然同属于少壮派,却分为了士官派和陆大派。士官派是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为主体,以杨雨霆为首脑,包含姜登选、韩麟春、于珍、常阴槐、王树常、于国翰、邢士廉等人。而陆大派则是以中国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为主,以郭松龄为首,甚至包含了奉天省长王永江。 士官派作为东北军中的亲日派力量,主张依靠日本支持入主中原,谋求更大发展。而陆大派派政治主张则是「 ”精兵强卒、保卫桑梓、开发东北、不事内争、抵御外侮”。在当时东北的内忧外患的情形下,的主张明显更加务实,更加符合东北的实际情况。 因为张作霖的信任和支持,士官派在奉系军阀越来越吃香,尤其是杨雨霆当上参谋总长后,总是限制郭松龄张学良所部的经费预算和装备供给。所以,杨雨霆一直都是张学良和郭松龄共同的敌人。更为过分的是,郭松龄战功卓著,原本有资格执掌安徽,没想到杨雨霆不仅自己占了江苏,还把安徽给了自己亲信姜登选。结果,杨雨霆和姜登选很快把江苏和安徽全丢了。郭松龄骂道,杨雨霆这些草包,不仅丢了两个省,还白白断送了3个师。大概那时候,郭松龄就起了反奉的心。 真正让郭松龄反奉的一个契机,则是张作霖打算落实10年前日本提出的「 ”二十一条”。郭松龄听说这件事后。他说,「 ”国家殆危到今日这个地步,张作霖还为个人权力,出卖国家。他的这种干法,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苟同的。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张作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于是,郭松龄和冯玉祥李景林三人联合,双方议定由冯玉祥据西北,直隶、热河归李景林,郭管辖东三省。 可是,毕竟当时日本没有大举入侵中国,郭松龄没有反日的旗号,无法占据道义的制高点,最终被张学良一句「 ”吃老张的饭,不能打老张家的人”所瓦解。 郭松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道德上也无法过于谴责,至于说最后反奉战争失败,主要原因有三个: 1, 郭松龄坚决回绝了日本人的合作要求,日本人转而支持张作霖。战争的天平一下子就倾斜了。 2, 冯玉祥在获得苏联支持的情况下,还挖了郭松龄墙角,郭松龄后方不稳,自然难以前进。 3, 郭松龄没有获得苏联和国民军的支持,孤军奋战,就连李景林都背叛了他。 所以,郭松龄的失败,绝非个人能力不足,而是对内对外的政治整合不足,更没有明确对苏联和 *** 的政策。郭松龄这个人,军事上有才能,但政治上没有远见,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郭松龄在五虎上将中论能力能排第几?当然必须排第一!姜登选和韩麟春是杨雨霆的人,郭松龄自成体系,这俩肯定比不过。至于狗肉将军张宗昌,也是中看不中用的货。李景林更不用提了。
2023-07-13 10:41:031

张作霖手下第一猛将姜登选,为什么最后死得很惨?

姜登选是张作霖的五虎将,对主人忠心不二,最后却落得个在棺材里活活闷死的悲惨结局。张作霖本身是土匪出身,手下将领素质都不高,杨宇霆阴险狡诈,张宗昌杀人如麻,李景林两面三刀,韩林春老奸巨猾,郭松龄心胸狭隘,唯一能搁到台面上的,就是姜登选。爱兵如子的姜登选不仅为人宽厚,而且没有架子,对部下的关怀无微不至,称得上是爱兵如子,姜登选还没有奉系的土匪传统,对百姓丝毫不犯,深受百姓拥护。可是就这样一个难得的将领,最后却下场悲惨,被闷死在棺材里。1880年姜登选出生于直隶省南宫县(今河北南宫)陈村人,他家境富裕,不像大多数奉系将领没文化没素质。小康之家的孩子,家庭环境都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一直教育他要堂堂正正做人,对他的人生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本来想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当一个文化人,去发现他酷爱军事,忧国忧民,就让他在1904年东渡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在那里他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人,受到革命思潮影响,不久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同盟会"。1908年,姜登选毕业回国,被分配到派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的部队任职,朱对他非常欣赏,给他的待遇比谁都优厚,还给他两倍于别人的军饷,而且经常在同僚跟前对他赞不绝口。士为知己者死,姜登选从此后就跟定了朱庆澜,跟他从奉天到四川,再从四川到广东,鞍前马后,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朱庆澜也没有亏待姜登选,一再对他进行提拔,姜登选从一个营级军官,在短短五年里,一路高升,平步青云,升任到师参谋长,直到黑龙江督军公署参谋长。1917年,老领导朱庆澜辞去广东省长职务,姜登选也随即辞职。1922年,应张作霖之邀,朱庆澜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三年后,朱庆澜金盆洗手,退出军界,担任东北慈善联合会会长。朱到东北的时候,把姜登选推荐给了东北军阀张作霖,张作霖有问鼎中原的大志,因此求贤若渴,很欣赏姜登选的才情能力,一下子就给了他一个奉军总参议(类似于总参谋长)的职务,从此后姜登选成为张作霖的得力干将。姜登选是名牌军校毕业,军事理论过关,是奉军中非常难得的人才。加上他勤奋好学,有军事天赋,很快就把奉军的技战术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立竿见影,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战斗力。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跟吴佩孚两个大军阀40万军队为了争夺霸权孤注一掷,开始了一场生死较量。这时候姜登选已经是奉系主将,担任第一军军长,他的人生迎来了一个关键时期,遇到劲敌郭松龄。正是郭松龄将自己置于死地,万劫不复。其实姜登选跟郭松龄早就认识,还有渊源,二人都是朱庆澜的部下,都跟随朱到了四川。不过郭松龄当时的地位跟姜登选不可同日而语,在四川,姜登选是参谋长,郭松龄只是一个小营长。朱离开四川到广东去,姜登选跟随去了,郭松龄则回到奉天到东北军队里当教官,两人当时地位比较悬殊。但是郭松龄后来居上,因为当教官时认识张学良,深受张的赏识,地位扶摇直上,一下子就被提拔为第二团团长,第八旅旅长。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时候,郭松龄已经是第三军的副军长,成为张学良的搭档,跟姜登选差不多平起平坐了,二人的矛盾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这次战争中,郭松龄认为姜登选所部陈琛不听调遣,要将其法办,作为陈上司的姜登选为之辩解求情,郭松龄不听。姜登选无奈只好给张学良跪下,痛哭失声求情,陈才得以免于一死。但姜郭二人梁子就此结下。1925年11月,郭松龄跟冯玉祥和奉军将领李景林联合进攻张作霖,姜登选乘车回奉天的时候,恰好路过滦州车站,一时间意气用事,决定下车劝说郭松龄。郭松龄对姜登选说,事已至此,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咱俩合作干吧。姜登选一听当即怼了回去:"你背主求荣,犯上作乱,还想我也跟你同流合污,没门。"郭松龄一听恼羞成怒,就枪杀了姜登选,把他随便装在一个薄木棺材里,丢到了荒野上。郭松龄率军进攻张作霖本来非常顺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这时候日军全面介入,张作霖咸鱼翻身,郭松龄兵败被杀。姜登选的副手韩麟春找到了盛放他遗体的薄木棺材,他已经亲自为姜登选挑选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打算把他送到原籍河北厚葬。当开棺时,韩麟春和在场的官兵不由得痛哭失声,只见绑住姜双手的绑绳已完全松开,棺内四周遍布抓痕。原来,姜登选被枪击的时候,并没有被击中要害,没有当即身亡,而是被闷死在棺中。姜登选属于关羽式的人物,死守士为知己者死的“封建愚忠”信条,郭松龄则是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对君臣和主仆观念嗤之以鼻。两人的观念势同水火,势不两立,发生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2023-07-13 10:41:114

张作霖手下第一猛将姜登选,为什么最后死得很惨?

姜登选(1880~1925)祖籍直隶省南宫县陈村。担任军阀张麾下五虎之一的大将。说是张的第一个领军人物有点夸张。虽然姜登选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姜登选在历次为军阀服务的战争中表现平平。但要说他是张手下第一个忠臣,那是他应得的。姜登选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君臣君臣三德等封建价值观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使他像关羽一样忠于自己的熟人张。郭松龄也是张手下的五虎将,是第一个具有超强战斗力的猛将。郭松龄既擅长军训,又擅长带兵打仗。所以,郭松龄起点比姜登选低,但提升速度比姜登选快得多。1913年,姜登选任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1917年郭松龄时,郭松龄是孙中山手下的营长。然而,正是因为郭松龄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斗能力,它才与姜登选平起平坐。1920年7月,安徽与中国的战争中,郭松龄作为先头部队指挥官,在天津站用一个团的兵力击败了安徽陆军的两个旅。同年10月,郭松龄随张学良赴吉林,然而,郭松龄一手定下作战计划,率队强攻,迅速击败。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接战争中,不堪一击,只有张学良、郭松龄率领的东路军表现出色,挡住了吴的进攻。正因为如此,郭松龄受到了张左林的器重和张学良的爱戴。他非常自负和傲慢。正因为如此,姜登选感到不平衡。我明明学历高,资历老,却被你小子追上了,我很不满。都说文人不如人,武人也一样。1924年10月中旬,在第二次直战中,张学良提出从山海关正面战场秘密抽调五个精锐团,郭松龄领兵进攻并增援石门寨侧面战场。姜和韩都不希望郭松龄抢功,韩就嘲讽郭松龄占了便宜。郭松龄当即表示没有占便宜,从正面进攻。后来派韩到张去告郭松龄,说郭松龄不听指挥,目无领导,从此结怨。在第二次直接战争中,九门口战役中,姜登选的陈晨旅不听调度,延误了战机。郭松龄怂恿张学良严惩他。这时,姜登选又出面了,这让郭松龄一针见血,他们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更让人气愤的是,第二次直接战争结束时,郭松龄功不可没,张答应让郭松龄做安徽督军,但后来不知怎么搞的,他得到的肥肉被抢走了,当了安徽督军,他们之间的矛盾又加深了。没多久,到了安徽就被孙打了一顿。逃到山东,与张宗昌联手,处处被孙击败。他损失了三个师,郭松龄听到消息更加不满。这样一个懦夫的将军受到重视,但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却不受欢迎。他心里的不平衡可想而知。问题是,1925年11月郭松龄崛起时,姜登选从山东来到滦南劝说,郭松龄怒不可遏:战败的军队会受到关系的青睐。如果你忠于张,你就会得到好处。你怎么敢劝?于是,郭松龄下令把姜登选绑起来枪毙,装在棺材里扔进荒野。郭松龄的反拜如火如荼,张濒临死亡。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日本关东军挺身而出,阻止了的前进,张翻盘,郭松龄被打败杀了,死了三天。这时,张命令把武里亚你说对了,姜登选当时没有被杀,只是昏迷了。苏醒挣脱绑绳后想逃跑,但因为棺材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无法逃脱,在棺材里被活活闷死,所以可以想象他是绝望的。姜登选与郭松龄之所以不和,主要是因为姜登选和关羽一样,对只是主子,不问是非的君主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忠诚;而郭松龄则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所以也曾入盟反清,但来到东北后,对痛恨同盟会的张充满好感,对张在东北与日本人合作,背叛国家利益,引狼入室视而不见。郭松龄痛恨野心勃勃的日本人,他和认贼为父的张地位相当。他不惜背负谋反的恶名,也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姜登选对君主的忠诚导致了他自己人生的悲剧,而郭松龄可恨但绝不妥协的性格也让他走向了死胡同。姜登选太无原则,郭松龄太有原则,两人性格都有严重的瑕疵,使得他们走向同一个目标,走上了不归路。
2023-07-13 10:42:048

张作霖手下第一猛将姜登选,为什么身首异处?

姜登选结局凄惨,一则是他自找的,二则也是老帅无意中推动的。姜登选和郭松龄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他们皆曾在朱庆澜麾下听命,只不过,姜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到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的手下任职,郭则是从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到的朱庆澜麾下。后来,姜、郭二人也都追随朱庆澜入川,辛亥之事后朱庆澜被迫离川,姜、郭二人也随之而去。只是,郭松龄于1913年进入了中国陆军大学继续深造,姜登选则虽朱庆澜转赴黑龙江、广东等地任职。他们二人经历,不得不说极为坎坷,直到加入奉系之后这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受到了张作霖、张学良的赏识和重用,成为了张作霖麾下的“五虎将”之二。郭松龄是在1918年孙先生所领导的护法战争失败后返回奉天的,后经同学秦华举荐,得任奉军督军署少校参谋,此时,已然几经辗转的郭松龄才总算投入了奉系。1919年张作霖重办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后,郭松龄被调入讲武堂任战术教官,由此结识了被老帅送到讲武堂学习军事的张学良,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也因此成了郭松龄崛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姜登选则是在1922年受聘为奉军总参议,这才成了奉张麾下的一员猛将。按说姜、郭曾同属朱庆澜部,是老朋友了,他们投奉之后,理应相互关照,可是为什么偏偏闹得这么僵,最后郭松龄更是一枪毙了姜登选呢?我们先从他们所属的派系开始说起,奉系内部可分为三派,一派是随张作霖受抚和起家的所谓“元老派”,一派则是元老派扶植起来的所谓“士官派”,最后一派则是“陆大派”。士官派的成员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杨宇霆为首,韩麟春和姜登选也是士官派的中坚人物。陆大派成员则主要是中国陆军大学和东三省讲武堂出身的将官,领袖是张学良,不过因为张学良不爱管事,也没什么能耐,所以实际是郭松龄在领导陆大派。元老派和士官派相对于陆大派,显得过于保守,甚或是腐化,没有进取心,可掌控实权的却恰恰是元老派和士官派,这是年轻、激进的陆大派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所深恶痛绝的,所以政见的不同和对权力的追逐,让陆大派和士官派成了死对头。所以,郭松龄自然对杨宇霆、韩麟春和姜登选他们是没有什么好感可言的,毕竟陆大派处处受到士官派的打压,即便是郭松龄自己也被杨宇霆给压得死死的。1922年直奉战争的时候,姜登选亲率工兵修筑防御工事,让奉军得以顺利撤离,因此获得了张作霖的青睐。可是,此时的郭松龄却率领所部直捣山海关,在奉军全线溃败的局势下,为奉军打开了局面,他的功劳和姜登选一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不过,这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提拔的却是姜登选,不是郭松龄,老帅让姜坐上了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统监的位置,张学良任参谋长,姜、张二人掌握着陆军整理处的实权。郭松龄没捞到什么好处,心里多少有些不爽,不过张学良到底成了整理处的参谋长,凭着郭张两人的关系,郭松龄倒也没计较,毕竟张学良说过“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这样的话,可见他们当时的关系确实很好。1924年二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姜登选已成第一军军长,郭松龄却仍是第三军副军长,郭松龄还是忍了。等到二次直奉战争打完了以后,张作霖论功行赏时,杨宇霆被任命为江苏督办,姜登选也被任命为安徽督办,郭松龄捞到什么了?什么也没捞到。郭松龄跑去和张学良诉苦,算我倒霉,当你的部下,旁人都起来了,都当督军了,我不但没有督军,还是在你底下当个副手。张学良一听,心里也觉得愧疚,确实对不住郭松龄,所以他也去找张作霖,给郭松龄弄块地盘,让郭松龄平衡一下,结果被张作霖一顿臭骂。张作霖当时很受杨宇霆的影响,所以压制郭松龄的决定也有杨宇霆的不少“功劳”。郭松龄心里自然也因此埋怨张作霖,嫉恨杨宇霆和姜登选,且不说杨宇霆,论在奉系的资历,姜登选实际上是不如郭松龄的,能力和功绩也不相上下,可偏偏姜登选爬到了郭的头上,换成谁是郭松龄,谁心里能没气?郭松龄对奉张的怨念已经越来越深了,只稍微刺激一下,便可能随时会被引爆。郭松龄反奉的导火索是他去日本考察,他在日期间,一则他看到了张作霖和日本人在进行“合作”,所以心生不忿;二则碰到了冯玉祥麾下将领韩复榘并受到了韩复榘的怂恿,自认为冯玉祥尚且能够倒直成功,他反奉自然也是手到擒来。所以,郭松龄在滦州打着张学良的旗号反奉、反张作霖了。这时候,返回奉天的姜登选恰好途径滦州,竟然突发奇想去见郭松龄,想劝劝郭松龄。不过,姜登选却忘了,一直以来,他步步高升,郭松龄却处处受打压,是他们士官派所为,郭松龄本已对士官派和姜怨恨极深,他去劝郭松龄能有什么用?此外,郭松龄见到姜登选后,试图壮大反奉队伍,竟也想将姜登选拉下水,可是却惹来了姜登选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这么一来,姜登选没劝成,反倒激怒了郭松龄。郭松龄继而想到,姜登选是一员猛将,倘如让他回去,便是放虎归山,只会给自己反奉制造阻力,既然姜登选不知死活地自投罗网,何不新仇旧恨一块算了?于是,郭松龄下令枪毙了姜登选。姜登选的死,不得不说确实是他自己太看不清形势了,他也太高估自己了,即便要劝郭松龄,也轮不到他去劝。当然,如果不是张作霖和杨宇霆刻意打压郭松龄,导致了郭松龄对奉张离心离德,恐怕郭松龄也不会反奉,自然也不会有郭松龄枪毙姜登选的一幕。郭松龄枪毙了姜登选,后来,杨宇霆也枪毙了郭松龄,再后来张学良又枪毙了杨宇霆,真可谓是一报还一报。
2023-07-13 10:42:441

姜登选明知郭松龄反叛,为什么还要去找郭松龄呢?郭松龄为什么杀姜登选呢?

1925年11月,张作霖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时任奉系军队第四方面军军团长,作为张作霖爱将之一,他一直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当时同为奉军重要将领的郭松龄,突然在滦南发出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并立刻率所部七万奉军精锐倒戈反击张作霖。姜登选乘车赴奉途经滦州车站,他在得知郭松龄率兵反奉的消息之后,对此甚为吃惊。姜登选不愿看到奉军内部四分五裂,为了奉军大局,他决定亲身前去,愿与郭松龄面谈,以此劝解他罢兵休战。但是事发突然,而且叛将郭松龄反奉之心坚如磐石,在姜登选进城之后,他立刻被郭松岭势力扣押。郭松龄当时不仅断然拒绝了姜登选的劝说和建议,而且反劝姜登选与自己共举反奉大旗,并且承诺反奉一举成功之后,可由他们二人共同掌管东北。忠心的姜登选听到郭松龄的反叛之语后,立刻对其破口大骂,他历数其大逆不道、谋友之罪,犯上作乱之举。当时性格偏执的郭松龄听到姜登选的咒骂,顿时恼羞成怒,他立刻下令逮捕姜登选,而后把姜登选双手反绑后执行枪决,将其盛于薄木棺材中,随意放置于荒野外。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姜登选当时虽然被执行枪击,但是其实并没有打中要害,自身意识逐渐清醒,他最终是被活活闷死在棺中。郭松龄兵败之后,姜登选的遗骸被发现,棺材中的他双手绑绳已松,而且棺内木板遍布爪痕,死状甚为凄惨。郭松龄与姜登选两人之前的确曾有旧怨,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姜登选任第一军军长,在双方开战之初,姜登选与郭松龄进攻方向不同,后来姜登选、韩麟春率先攻入了九门口和石门寨,张学良欲将姜登选与郭松龄两军联合起来,于一点重磅出击。姜登选不满郭松龄抢功,闷闷不乐的对郭松龄说:“这计谋好啊,你也好露露脸,也可以立功嘛。”郭松龄自身性格偏执,而且自尊心又极强。他听了韩麟春的风凉话之后,立刻翻了脸。他忿忿地说:“我郭某从来不沾别人的光,我还是从山海关正面打过去!”说完掉头就走,冲动之下,他还将带来的队伍也撤走了。除此之外,在九门口一役中,郭松龄对姜登选的部下陈琛有所疑虑,认为他在作战之中,不听从上级调遣,决定将其立刻绳之以法。姜登选当时想要替陈琛辩解,但只可惜郭松龄完全不顾他的争辩之言,后来还是张学良出面替陈琛求情,陈琛才得以免了死罪。但在这几件事情之后,姜登选和郭松龄的关系日益紧张,甚至一度达到不能相容的地步。姜登选与郭松龄日益紧张的关系,同时也是后来郭松龄枪杀姜登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3-07-13 10:43:191

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早上5:30 ,一列从北平开往奉天的火车 ,当列车行驶到奉天皇姑屯三洞桥时,列车发生了剧烈爆炸 ,当时火车被炸上了天 ,这列火车上当时坐着的是中国陆海空大元帅,东北王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小名叫张老嘎达,张作霖生于1875年 3月19日至1928年6月4日。 张作霖的祖藉在河北大城县 ,有的版本说是山东人 ,在他祖父时期, 带一家人闯关东来到辽宁,落户在辽宁省海城县 (现在的海城市 ),他们一家一共生了四个孩子 ,哥三个姐一个, 他是老疙瘩 。 他的父亲去世很早 ,后来他的母亲又下嫁给黑山县二道沟村一个兽医家庭 。 张作霖从小很贫苦 ,干过许多苦工 ,后来跟着他的继父学兽医 ,在行医当中 ,接触了许多人物 ,其中有青马坎的巨匪头子杜立三,他一生中认了许多干爹干妈,能有几十个 ,下至车夫,巨匪头子杜老判 ,土匪头子田玉本的妹妹田小凤,成了义妹 ,上至东北督军赵尔巽。 (东北总督赵尔巽) 在清朝时期 ,张作霖当过兵 ,去过朝鲜 ,同日本人作过战,当兵回来后,娶赵家庙赵春桂为妻。他的岳父在赵家庙很有势力, 当时兵荒马乱 , 由于张作霖当过兵 ,赵家庙成立了保险队,由他岳父推荐, 张作霖当上了保险队长 。后来保险队越来越扩大 ,能有几百号人 ,被当时的清朝新民府,(现在的沈阳新民市)招安了 ,当时任五营统领 ,副统领张作相,汤玉麟等人 ) 后来他的官越升越大 ,接管了三营和七营统领 ,成了保安团团长 ,再后来由于他干爹赵尔巽的举荐 ,当了27师师长 。 张作霖在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剿过匪, 很有成效 ,被赵尔巽任命为奉天省保安司令 ,后来张作霖又挤走他干爹赵尔巽,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 张作霖进行了两次直奉战争 ,第一次输给了吴佩孚 ,但张作霖哪是认输的人 ,从西欧买了许多飞机,军舰和大炮 ,又进行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兵分三路共20万人 ,第一路由张学良 ,郭松龄指挥,通过飞机的轰炸 和军舰的炮击 ,郭松龄,张学良从山海关九门口攻入,吴佩孚战败 ,从秦皇岛乘船逃走 。 张作霖又经过天津 ,占领北京 ,挤走北洋军阀冯玉祥 ,重新组阁北洋政府 ,从天津请来段祺瑞任政府总理 ,下设很多大臣,他自己任陆海空大元帅 ,成为当时的国家一把手 ,北洋第十五任国家元首,也是最后一届。(吉林督军张作相) 任命吴俊升为黑龙江省总督,张作相为吉林省总督 ,张宗昌为山东省总督 ,汤玉麟为热河省总督 ,姜登选为上海,渐江省总督等。 张作霖当上了中国陆海空大元帅以后,日本驻中国大使就找张作霖,让他履行协议。 其中有他私人跟日本关东军签的私人协议,是在郭松龄反奉时,日本关东军助了张作霖一臂之力。协议的主要内容大至是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采矿权,扩大日本在东北的铁路经营权,并要求葫芦岛海港归日本管理,还要求日本大量移民。张作霖没有答应,他说我是代表个人签的,不是代表国家签的,这个条约暂时不能履行。 (张作霖义妹田小凤) 还要求张作霖履行前北洋政府签署的协议,张作霖说那时我还不是国家一把手,他们签的协议,你找他们算账,弄得日本代表一鼻子灰。 日本人看张作霖是日本占领东北的一大障碍,非除掉他不可。日本首相府通过几次研究,决定除掉张作霖,并派日本关东军实施。(日本的关东军司令部驻扎在大连 ) 日本的关东军司令部委派特务川岛芳子和土肥原等人制定刺杀张作霖的计划,并在皇姑屯三洞桥预埋了几百公斤炸药。 当时的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势如破竹,浙江,上海很快失陷。 (山东督军张宗昌) 当时在北平的张作霖,为了暂避一时,他要从北平回到奉天,当时回的路线有做 汽车 和火车,通过反复考虑,还是坐火车比较安全,并派了一个师的保卫部队,从北平到奉天,每隔100米一个军人,很是牢靠。 (河北督军汤玉麟) (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 张作霖受了重伤,胳膊已经炸断,血肉模糊,紧急用 汽车 拉到大帅府,最后他有气无力地说,赶快让张学良从天津回来,说完两眼一闭就死掉了,一代枭雄就这样陨落了。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炸的那么准?他从北京出发时,日本就派了许多特务,列车走到哪里,坐哪节车厢,日本人都了如指掌。第二点皇姑屯属于南满铁路,归日本人管辖,是跟中国铁路的交界处,所以中国军队无法到现场。因此安全无保障。 我的评论:张作霖对捍卫我国领土主权和国家利益还是有一定的 历史 功绩的,是一代枭雄。他的儿子张学良和张作相为东北教育事业贡献了力量,张学良创办了东北大学,张作相创办了吉林大学。 (此文章根据单田芳老先生一代枭雄而写,并有所改动)
2023-07-13 10:43:431

《少帅》第23集剧情介绍

张作霖给郭松龄连发了三道金牌没有回音,只能紧急召张学良回奉天,让学良亲自给郭去电话,而此时拥有最高军事指挥权的郭松龄却不见了踪影。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发布三个举兵讨奉的政治通电:第一提出请张作霖下野,张学良接管,第二宣布主和罢战宗旨,第三讨伐杨宇霆。随后,郭松龄在滦州火柴厂集结第三军团的军官们发表煽动性讲话,招募举兵讨奉者的追随者,储世新坚持不随郭讨奉,郭松龄派人送几人回天津。 而姜登选却被蒙在鼓里,不明就里,最后被枪杀。张学良收到的张作霖电报,被称为汉卿先生阁下,自认被父亲羞辱,内疚不已到想要寻死,被副官徐承业阻止。郭松龄在锦州设防,改第三军团为东北国民军,通电全国宣布正式脱离奉。 学良想要跟郭在见上一面,被郭拒绝,收到郭的来信,郭松龄并没有回头,而此时张作霖下达命令在连山一带设防,任命张学良为总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
2023-07-13 10:43:491

威风凛凛的奉系五虎将最后都怎样了,你怎么看?

所谓奉系五虎将,指的是姜登选、郭松龄、李景林、韩麟春和张宗昌五人,这五人后来的下场都不太好,不是因病早逝就是死于非命:姜登选姜登选1880年出生于直隶,曾经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参加过同盟会。姜登选毕业后在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手下任职,此后长期跟随朱庆澜,直到1922年才加入奉系。此后由于恰逢第一次直奉大战奉系战败,张作霖欲整顿部队,重用军校出身的军人,姜登选得以一路高升,后来成为训练总监。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姜登选是第1军军长。当时第1、3军两军由张学良统一指挥,实际负责人是郭松龄。期间姜登选和郭松龄一度发生争执,两人由此结怨。第二次直奉大战奉系获胜以后大举入关,抢占了不少地盘,由于张作霖心腹杨宇霆和郭松龄不和,所以支持姜登选出任安徽军务督办,将过郭松龄挤走。由此郭松龄对杨宇霆和姜登选大为不满。此后姜登选被孙传芳击败,在返回奉天途中经过滦州时,恰逢郭松龄要起兵反奉,于是将姜登选扣押,最终被杀,死时只有45岁。据说姜登选被杀时并没有马上死去,最后是闷死在棺材里,棺材里都是抓痕,是五虎将里死的最早和最惨的一个。郭松龄郭松龄1883年出生,他和姜登选的经历差不多,他毕业于陆军大学,也曾经参加革命党,也是在朱庆澜手下任职,都是在朱庆澜下野以后才离开他。不过郭松龄加入奉军时间要早于姜登选,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当战术教官时,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此后一直和张学良关系密切。第二次直奉大战时,郭松龄以第3军副军长身份实际指挥山海关一线战事。奉系获胜以后,郭松龄本来有意江苏军务督办,结果被杨宇霆捷足先登,此后他有意谋取安徽军务督办的职位,但是又被杨宇霆支持的姜登选所得,这让郭松龄极为不满。此后郭松龄又因为反对继续内战遭到张作霖猜忌,最后他发动兵变,起兵反奉。但是由于日本势力介入,郭松龄最终兵败,在被俘以后不久就被处死,死时只有42岁。韩麟春韩麟春1885年出生,他和姜登选一样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韩麟春在奉系各将里比较另类,是因为筹办东三省军工厂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从而步步高升的,后来出任了东三省兵工厂总办。韩麟春和姜登选关系很好,在郭松龄起兵时他又坚定的站在张作霖一边,因此事后他得到了高升。但是1927年时,韩麟春突然中风,此后他就退在家中休养,1931年时,因为病情家中,韩麟春在家中去世,死时只有46岁。李景林李景林出生在1885年,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期间还师从武当剑术大师宋唯一,练了一手好剑法。李景林加入奉军以后,以武术练军,颇有成效。在第一次、第二次直奉大战时都表现出色。李景林后来因为和张作霖之间发生矛盾被迫下野,不过下野以后他热心国术运动,为中国传统武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1年李景林突患痢疾,在1932年去世,死时只有47岁。张宗昌张宗昌1881年出生于山东,少时就去创关东,在中东铁路工作。在日俄战争期间,张宗昌曾经收编绿林武装帮助俄军作战,此后投靠过陈其美、冯国璋等人,1921年投奔张作霖。张宗昌没有读过军校,但是他擅长和绿林好汉打交道,所以收编了很多绿林武装。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张宗昌也是趁机收编了大量的部队,实力大增,最后更是出任了山东军务督办。在山东任上张宗昌大肆搜刮地皮,扩编军队,也是造了不少孽。北伐战争时,张宗昌被北伐军击败,溃败到山海关时由于部队里土匪太多,张学良拒绝让他部队出关,最后被北伐军消灭,张宗昌下野。张宗昌下野后多次试图东山再起,但是他的的行为引起了山东省主席韩复渠的警惕,为了铲除后患,韩复渠将张宗昌骗到山东。被张宗昌杀害的郑金声之子郑继成借机将其枪杀。死时张宗昌只有51岁。奉系五虎将活得最长的张宗昌只有51岁,其中3人死于非命,两人因病英年早逝,这个结局可以说都不算很好。
2023-07-13 10:43:571

张作霖的“四大将军”都是什么结局

张作霖从一个拉起数十人、以保护村屯治安为名的民团组织起家,通过多年的拚搏,最终成为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其麾下幕僚众多,战将如云,统辖着数十万东北军。这里仅介绍一下张作霖的五虎将结局怎样。姜登选姜登选出生在一个富裕人家,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1922年,投奔张作霖,任奉军总参议。第一次直奉大战后,姜登选任训练总监、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总监。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姜登选任第一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发动兵变,倒戈反奉,姜登选前往郭松龄部欲劝说其放弃兵变,郭松龄反而劝其一起兵变,遭拒绝后,双方恶语相加,郭松龄便将姜登选枪毙了。后来,姜登选被移坟厚葬时,打开棺椁发现姜登选捆绑双手的绳索已松开,棺椁内布满抓痕。原来姜登选中枪后并没有死,而是昏死过去,埋葬后苏醒,最后是被闷死在棺材内的。杨宇霆杨宇霆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张作霖的重要幕僚,堪称左膀右臂。杨宇庭智谋深远,见识超群,历任奉军参谋长、东北三省陆军总监、第三和第四军团司令等职。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常以奉军元老自居,对张学良不敬,常在众人面前以教训的口吻对张学良讲话。尤其在东北易帜的问题上横加反对,常常挑战张学良的权威。张学良忍无可忍,将其诱杀。郭松龄郭松龄曾在奉军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后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在中国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郭松龄在任东三省讲武堂战术教官时,是张学良的老师,两人从此建立起了友谊。张学良与郭松龄先后一起担任奉军第三军正副军长、京榆驻军司令部正副司令。张学良对郭松龄非常尊敬,对他言听计从。因此,郭松龄也掌握着部队的实权。郭松龄后因与张作霖政见不同,率七万大军倒戈反奉。兵变失败后,被俘、枪毙。韩麟春韩麟春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2年直奉战争后投奔到张作霖麾下,历任兵工厂督办、奉军第二军军长、第四方面军军团长。韩麟春的第四军团与张学良的第三军团曾组成联合军团,是奉军的主力。韩麟春曾多次与张学良联合作战,极受张作霖的信任。1927年安国军政府成立时,韩麟春任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兼陆军大学校长。1927年底,韩麟春突然中风,于1931年病逝,时年46岁。李景林李景林出生在一个武术世家,自幼随父习武。年轻时曾在保定北洋陆军速成讲武堂学习,历任奉军混成旅旅长、第一军军长、第一方面军司令等职。郭松龄兵变时,李景林与冯玉祥等密谋反奉,并脱离奉系。李景林后又多次投奔、联合其它军阀,并进行混战,失败后退出军界,专门从事武术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一名武术大师。李景林1931年底病逝,时年47岁。
2023-07-13 10:44:311

忠诚张作霖的“五虎将”被杀,他为何不救?

忠诚张作霖的“五虎将”姜登选被杀,张作霖之所以没有及时相求,不是他不救,而是张作霖没有料到郭松龄会直接杀了姜登选。同时,姜登选本人也忽视了郭松龄对自己的仇恨,所以导致自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杀。张作霖名下的五虎将分别是姜登选、张宗昌、李景林、韩麟春和郭松龄。五人虽同为五虎将,但是因为性格不同,品德不同,所以对军事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做法。韩麟春足智多谋,行事洒脱;李景林多才多艺,但是爱自夸;张宗昌依然保留着江湖气息,行为处事直接粗暴;郭松龄则是最为圆滑有城府;而姜登选性格最为直爽,也是对张作霖至始至终最为忠诚的。直爽的姜登选一直看不惯较为奸诈的郭松龄,而郭松龄又仗着自己是张汉卿的老师身份,所以平时更是有些傲慢。平时里俩人互相就看不上对方,更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爆发了大矛盾。姜登选当时在九龙口等待支援,而负责领军支援的偏偏是郭松龄,所以姜登选和韩麟春都认为郭松龄就是来抢军功的。郭松龄知道他们的议论后干脆带着援军直接打山海关,不按张汉卿布置的计划执行,甚至还反咬一口,要处置姜登选的将领陈琛。最后还是张汉卿出面才放过陈琛。但是从此,郭姜二人结缘更深了。后来郭松龄想反奉背叛张作霖。因此以张作霖和日本有来往之事发动内战,于是,张作霖便派当时任军团长的姜登选出面和郭松龄谈判。郭松龄劝说姜登选和自己一起反,但是忠诚的姜登选不为郭松龄的诱惑所动心。于是被郭松龄来个先下手为强,又因为长期以来的积怨,直接就把姜登选杀死。因为事先张作霖没有想到郭松龄会杀姜登选,所以根本来不及施救。
2023-07-13 10:45:079

姜登选的生平简介

姜登选生于一个农业、商业兼业的富裕家庭。年少时有志学问,在认识到富国强兵路线的必要性后,走向了军人的道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姜登选官费赴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其间受黄兴、宋教仁的影响,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加了“同志会”,次年参加了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姜登选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归国后在奉天巡防统领朱庆澜手下任职,朱很赏识其才能。朱庆澜转赴四川省任职后,姜登选随他一同前往,任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二等参谋官、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等职务。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四川总督赵尔丰被迫下台。此后朱庆澜在成都被拥立为四川军政府副都督,姜登选被推荐任四川军政府参谋总长,固辞不就任。此后朱庆澜的部队士兵哗变,姜登选随朱一同退出四川省。民国元年(1912年),姜登选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1913年,任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同年11月,朱庆澜到黑龙江任职,姜登选署黑龙江督军公署参谋长。12月,获授陆军少将衔。1914年6月,姜登选任镇安右将军行署参谋长,辅佐朱庆澜。同年5月,朱庆澜被许兰洲逼迫下野,姜登选亦随之下野。1916年,朱庆澜任广东省长,姜登选随任补佐。 1917年,朱庆澜辞去广东省长职务,姜登选随之辞职。此后,姜登选被北洋政府召还,任总统府咨议。1922年,姜登选任奉军总参议,归属奉系军阀张作霖。同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败北,姜登选亲自上阵,率工兵建造防线,支援奉军撤退,受到张作霖的好评,被任命为奉军训练总监、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统监等职务。姜登选积极投入到奉军的重建和精锐化工作中。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姜登选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和同僚郭松龄对立。九门口一役,郭松龄怀疑姜登选所部陈琛旅不听调遣,欲将之正法。姜登选为之辩解,郭松龄不听。后来张学良跪述于郭松龄之前,痛哭失声,郭松龄才免陈琛死罪。此后,姜郭二人更不能相容。然而他们同样认为应该裁军以休养民力。因此,他们向张作霖、段祺瑞进言,但未获采纳。 1925年8月,姜登选南下任苏皖剿匪司令、安徽军务督办。后来受到直系军阀孙传芳的攻击,从安徽撤退。姜登选与山东张宗昌联合,遭到孙传芳的反击,结果二人惨败。此后,姜登选任奉军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同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南发动兵变,倒戈反奉。姜登选乘车赴奉天经滦州车站,欲与郭松龄面谈,进城后被扣押。郭松龄力劝姜登选合作反奉,反遭大骂。姜登选历数其叛上谋友之罪,被下令处死,11月26日被枪毙,时年46岁,盛于薄木棺材,放置于荒野。后来,郭松龄兵败,韩麟春亲自为姜登选迁坟至原籍厚葬。当开棺时,只见姜登选的遗骸双手绑绳已松,棺内木板遍布爪痕。原来,姜登选被枪击,其实并没中要害,而是被闷死在棺中。见者无不垂泪!
2023-07-13 10:47:461

张作霖手下的五虎将,究竟得罪了谁,为何没有一个能得善终?

“东北王”张作霖能成就一番事业,与他手下的得力的“五虎将”密不可分,他们分别为郭松龄、张宗昌、韩麟春、李景林和姜登选;但这无人却无一人善终;其中韩麟春和李景林患病英年早逝,郭松龄则是得罪了张作霖;张宗昌得罪了郑继成;姜登选则是得罪了郭松林;最终这三人都死在了得罪的人的手中。郭松林是张作霖手中少有的经过系统军事教育的将领,曾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学堂任教官,后被“少帅”张学良引荐给张作霖,成为了奉军的一员将领。他在军中负责训练新兵,奉军在他的调教下迅速成长起来。两次奉直大战中,郭松龄都立下大功。后来张作霖为实现统一大业,企图勾结日本人一动对抗国民党。郭松龄对此无法忍受,选择倒戈反奉。由于事发突然,毫无准备的张作霖甚至被落荒而逃。后来郭松龄还是兵败张作霖手中,被其杀害并暴尸泄愤。张宗昌因剿匪立功为张作霖重用,在奉直大战更是屡立战功,而后开始平步青云,一度做到山东军务督办。后于冯玉祥部队作战时,活捉了其爱将郑金生,张宗昌为泄被北伐军屡克的愤懑,不顾众人反对将其杀害。郑金生的儿子郑继成因此怀恨在心,最终张宗昌被他在火车上刺杀。姜登选对张作霖忠心不二,虽为同僚,但在郭松龄有反奉之心时,二人关系出现罅隙。姜登选性情直率,亲自找郭松龄劝他放弃倒戈,一同效忠大帅。郭松龄不为所动,甚至将他囚禁起来,强迫他一同反奉,姜登选誓死不从,大骂郭松龄是叛徒。后郭松龄将其击毙。
2023-07-13 10:47:596

为何说郭松龄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张作霖作为民国时期数大军阀,曾是北洋军奉系首领,北洋政府的第十四位元首。一生经历过不少的战争,在当时的军阀中也算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很多人都尊他为“东北王”。可惜的是,他在入驻北京失利后,不得不返回东北修整,却在乘坐从北京开往东北的专列的时候,遭遇日本关东军的伏击,当场就被炸成重伤,送到沈阳后不久就去世了。至此这位手握重兵盘踞在东北的大军阀,结束了自己一生的辉煌。张作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自己的能力和当初那些老哥们的支持以外,离不开当初创办东北讲武堂时,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他们这些人当中,最出众的就是后来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五虎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早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张作霖手下的奉军被打得节节败退,只有但是接受了新式战斗训练的三旅跟八旅的军队不仅没有溃败,还守住了山海关,为张作霖整理军队和后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张作霖才意识到,当初的打仗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的正规战场。为此开始长达好几年的大规模整军行动,最终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时顺利打败直系。虽说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但是不少人都认为他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先来说说姜登选,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早年参加了“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不久被张作霖任为东三省陆军整顿处副监。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后来被张作霖任为第四方面军军团长。为人处事比较豪爽仗义智谋不拘小节,能与士兵能够同甘共苦,是奉系军队中的一员猛将,可惜最终被叛变的郭松龄枪杀。李景作为近代武术大师、军事将领、山东国术馆创始人,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在郭松龄反奉时,曾跟郭松龄、冯玉祥结成反张密盟,后被张作霖罢免所有职务,退出军旅。后来开始执教国术馆,教他练习武术强身健体。韩麟春早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北洋军陆军次长,后补陆军中将。跟随张作霖后,跟杨宇霆一起兴办东北兵工厂,当时就是东三省兵工厂总办,负责管理管理下,兵工厂大炮、机关枪、步枪的生产。在他的指挥领导下,东三省兵工厂成为民国当时最大的兵工厂。除此之外,他指挥作战能力也非常强,领导的军队一直都是奉系军队的主力部队之一。张宗昌在武昌起义后,就亲率百余人投山东民军都督胡瑛,被任命为光复军骑兵独立团团长。等到投奔张作霖后,先后担任巡署高级顾问、宪兵营长、绥宁剿匪司令、绥宁镇守使的多个职务。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担任奉军第二军副军长,战争结束后担任苏皖鲁剿匪司令,山东军务督办。后来兵败下野,先后逃亡到大连、日本等地。从日本回国一直隐居在天津,后被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郭松龄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之人,早年经历过不少的挫折,却一直没放弃当军人的梦想。从陆大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特聘为北京讲武堂教官,护法运动失败后返回了奉天。在张作霖重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时候,郭松龄被调到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等到张学良去讲武堂炮兵科学习时,成为了郭松龄的学生,恋两人可以说亦师亦友,等到张学良毕业后担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时,推荐郭松龄成为了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郭松龄能在奉系中混的非常好,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张学良对他的帮助起了很大的作用。和其他四位备受张作霖信任的虎将终究差了一点点。
2023-07-13 10:48:446

他是张作霖的五虎将之首,手握东北军7万精锐,为何会背叛张作霖

作为“东北王”的张作霖手握40万东北军,手下更是有着五位优秀将领,正是这些优秀将领帮助张作霖稳坐了“东北王”的位置,这五位分别是姜登选、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和韩麟春,这五虎将之中,郭松龄以谋略见长,是五虎将之首,也是张作霖最为器重的将领,甚至让他掌管7万最精锐的东北军,如此受到器重的郭松龄,却背叛了张作霖,这是为什么? 这就要从郭松龄加入东北军说起。 郭松龄可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代,他早期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后来在护法战争失败后,郭松龄被迫回到了东北奉天,并在这里成为了东三省讲武堂的老师。 郭松龄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张学良,张学良十分欣赏郭松龄的军事才略,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亦师亦友。后来,张学良邀请郭松龄进入东北军中任职,郭松龄答应了。 自己儿子推荐的人才张作霖自然要测试测试,便将郭松龄派上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战场。郭松龄凭借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和领兵能力,带领东北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获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这也让张作霖对他刮目相看,将他升任至将军。 至于郭松龄为什么会背叛张作霖,其实有两点原因。 当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打响,郭松龄被任命为第三军副军长,带兵前往战场。这场战争中,郭松龄身先士卒,带领军队拿下多场胜利,更是在山海关取得重大胜利,立下如此战功的郭松龄本以为张作霖会给予自己更高的官职和更大的奖赏,谁知道,事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张作霖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一个副司令的职位,而其他还没有他功劳大的将领却纷纷加官进爵,这让郭松龄心里很不是滋味,开始对张作霖感到不满。 当时,日本人在东三省蠢蠢欲动,但并未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日本军官常常前往张作霖的府邸想从张作霖的手中讨点好处,但都被张作霖严词拒绝了,这一点还是让郭松龄十分敬佩的。但是让郭松龄没想到的是,张作霖竟然决定和日本人合作去打冯玉祥,要知道郭松龄对日本人十分反感,而且冯玉祥就算是敌人,那也是中国人,张作霖这样不就成汉奸了吗? 当郭松龄得知张作霖这一决定后,加上之前对张作霖的不满,郭松龄决定倒戈。他先是联系了冯玉祥,表示自己会帮助他攻打张作霖,又联系了东北军第一军团司令李景林,李景林表示会帮助郭松龄,为他提供物资,但不直接参与攻打张作霖。就这样,郭松龄选择了背叛张作霖。 虽然郭松龄带着7万东北军精锐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奉天城下,但是经过张学良的从中调停和日本军队的介入,这7万精锐很快就被瓦解了,郭松龄最终也被张作霖逮捕,枪毙身亡。 只能说郭松龄还是太过冲动,他不知道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没有赏赐他,是因为想要借此来打压一下郭松龄,因为他在山海关战役中,擅自做主将精锐部队调走,导致山海关迟迟攻不下来,最后还是张学良将他劝了回来。张作霖没有明着指责他的错误,只是变相的打压一下郭松龄,只是郭松龄心高气傲,没有想到这一点。 至于张作霖选择与日本人合作,那只是张作霖的权宜之计,他只是假装与日本人合作,后来合作结束后,日本人并没有从张作霖手里得到任何好处。 作为张作霖的五虎将之首,郭松龄对张作霖无端的猜疑和不满最终导致了自己暴尸街头,一代虎将就此陨落,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2023-07-13 10:50:401

郭松龄为什么要背叛张作霖呢?

郭松龄号称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也颇有其先祖的风范。他在奉军之中靠着学生张学良的关系,本来是混得很好的。在郭松龄的改革之下,军需独立在东北军得到实现,他和张学良所带领的二、六两个旅成为了当时东北军的王牌部队。当张学良任第三军军长的时候,郭松龄成为了他的副手,被任命为副军长。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带着第三军的人马,一路杀到了秦皇岛,立下了不朽功勋。可以说这么发展下去,等到张学良继位,郭松龄铁定是奉军的二号人物。张作霖也有意将郭松龄培养成为儿子的太子太傅,所以张作霖宁可重用杨宇霆、姜登选等人,也不重用郭松龄,意图很明显,郭松龄是留给张学良的,他不能乱用。可惜郭松龄领会不到这一层意图,他一直记恨这帮跟自己一起出道的人,一个个都成了省督军,可他却还是个副军长。郭松龄心眼小,姜登选的死就是最好的例子。郭松龄和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等人,全部都是新军的代表人物。他们接受过新式的军事教育,和奉军的老一套做法完全不同。所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以后,张作霖痛定思痛,打算重用这帮新军领袖,想要在东北训练出一支可以和日本军队战斗力相媲美的军队。同样是一起出道的人,杨宇霆成了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成了安徽军务督办,而郭松龄本来是有机会去安徽做省军务督办的,这个机会让姜登选给抢了。郭松龄心里当然非常不爽,与此同时杨宇霆又成了老帅张作霖的心腹,成天在张作霖身边说小话来掣肘郭松龄。而韩麟春跟姜登选的关系又非常好,总之老郭是被这帮人给排挤到了边缘了。一个成了封疆大吏,一个成了宰相,就郭松龄依旧还是张学良身边的马仔,为此郭松龄心理上极度不平衡。在郭松龄反奉以后,姜登选前来劝阻,郭松龄是前仇旧恨一起算,将姜登选捆起来扔进了棺材里,将他活活给闷死了。郭松龄参加过孙中山的新军,跟张作霖完全不是一路人。郭松龄在1912年就考上了北京将校研究所,隔了一年又考上了中国陆军大学。在这里,他研究学习了3年军事科目,尤其是对德国、日本的军事做了深刻的研究。1916年,毕业以后的郭松龄成为了北京讲武堂的教官。那个时候的读书人,能够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可是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了护法运动,其中担任广东省省长的朱庆澜居然是郭松龄的老上级,为此郭松龄果断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南下投奔到了孙中山的护法军之中。此后郭松龄在这里接触到了最新式的军事实战,也了解到了新军的优势,可惜当时新军政令不一,始终受到地方军阀的掣肘,他还曾经专门为了这件事跟孙中山有过一次长谈。护法运动失败以后,郭松龄在1918年返回东北,这才进入到了奉军之中担任讲武堂教官。所以说郭松龄的教育背景,和张作霖的行事风格,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路子。张作霖没有北洋军那种正规军的格局,也没有孙中山护法军的那种新潮。郭松龄对此十分失望,所以郭松龄在取得张学良信任以后,打算利用张学良的关系,对奉军做出改革。不过你是人才,可人家也是人才,像杨宇霆、姜登选包括韩麟春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跟随张作霖的步伐,根本就不容许郭松龄做出过多的改革。除了反叛,似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完成郭鬼子的理想了。
2023-07-13 10:50:505

张作霖的“四大将军”都是什么结局?

张作霖是奉系军阀首领,一代东北王。绿林出身, 一步步逆袭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巅峰时期的奉系军阀,兵强马壮。今天我们就说一下他的手下有“四大将军”。张宗昌张宗昌很早就去东北谋生了,饱尝了人间的冰凉。不过他并没有在这个期间加入奉系,反而辗转到了上海,成为了陈其美手下的兵。后来阵前倒戈,投降北洋将领冯国璋;从此成为直系之一部。在军阀混战中所部被打散了,他也没有了立足之地,远赴奉天投靠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由直系转到奉系。张宗昌后来做到了山东省军务督办,他被人称为狗肉将军,倒是在南方能够闯出一片天,不过最终结局并不好。1932年,郑继成为父报仇,将张宗昌枪杀于济南火车站。李景林李景林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是近代武术大师、武当剑术传人,但他同时也是张作霖麾下的一员大将。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李景林任第一军军长。郭松龄反奉时,李景林就是其盟友之一,不过在郭松龄北上后,后院起火了,李景林和冯玉祥干了起来。此后两人多次对抗,不过李景林被打得溃不成军。1931年12月3日,李景林突患痢疾,在山东去世,年仅四十七岁。姜登选姜登选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学院派。回国后先是在四川副都统朱庆澜手下任职,后来辗转来到饿了东北,成为了奉军一员。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郭松龄造反后,姜登选打算与他面谈,劝一下,不过被扣押了。由于不愿意合作,被郭松龄处死。不过据说他并没有被打死,而是被闷死在棺中。郭松龄其实严格说起来,他并非张作霖的亲信。他是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的教官,两人私交很好,是张学良的良师益友,也正是在张学良的提携下,他才进入张作霖的麾下。从派系上讲,他属于新派。尤其是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术素养,别的奉军被打得一塌糊涂,只有他大获全胜。不过郭松龄后来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差一点就成功了,把张作霖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也被枪杀。
2023-07-13 10:51:538

郭松龄倒戈事件的背后,谁是真正的幕后人物呢?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就曾与郭松龄订立秘约,要郭回师推倒张作霖,由于当时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未成行。浙奉战争期间,冯郭间的联系亦颇为密切,以至于张氏父子对其产生了怀疑。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张学良来到天津,向奉系表示让步,紧接着于十八日,冯、奉两系在保定发生冲突。因被说成是「 ”误会”,而很快就停止了,其实是冯军要抢占保定,这在张作霖看来,简直就是得寸进尺,欺人太甚了。 老张可不是受气的主儿,他要下达命令打过去,而郭松龄却建议张学良,可以经营关外,不必要在关内争地盘呢。郭说,这是他和李景林二人的意思,他要求张学良告诉「 ”上将军”,一切要打仗的坏主意,都是杨宇霆出的。 郭松龄决定,不去忙着为别人去争地盘。而张大帅的所谓的命令,到了这里,也就无声无息地消化了。 二十日冯、郭两人又成一次密约,这一次把李景林也拉拢了过来。 二十二日,张作霖发电张学良,亲自跑一趟去召郭回奉,张学良劝说郭松龄,面见大帅好陈述自己的意见,而郭觉得张作霖召他去奉本身就没怀好意,于是向张学良表示,「 ”上将军”脑筋陈旧,不妨「 ”父让子继”,由张学良改造东北政局。 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太过密切了,他纵然反对张作霖,也决不会背叛张学良的,况且如果张学良能够支持他,他就可以以少帅的名义来起兵,在奉军中就更加有号召力了。 张学良听到他说出这些话来,惊出一身冷汗,但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这时尚在天津,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二人分手后,他便直奔了东站上车,用双车头挂三节专车,带着少帅办公处人员,飞驶而去了。 其实冯玉祥曾建议郭,扣留张学良。只是郭松龄无论如何也不忍心。 二十三日张学良车过榆关,马上布置当地驻军设防。而郭松龄则在滦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班师回奉了,还扣留了三十余名,不肯与他合作的旅以上的军官。恰在此时,姜登选的专车开到滦州站,也被郭派人接到司令部,给看管了起来。 二十四日,郭松龄发出班师回奉的电报,接到电报的张作霖大吃一惊,为了安抚郭松龄,还马上下令罢免了杨宇霆,并且打电报劝郭勿意气用事,有什么建议不妨说出来。 二十五日李景林用婉转的语气,劝说张作霖下野,张宗昌也采取了「 ”中立”的态度。只是李景林念及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在沈阳,没敢有更大的动作。 这时候,最为高兴的是冯玉祥,他的冯军陆续开进京城,并派兵直趋热河。在劝张作霖下野的电报中,他再不用讲「 ”和平”、「 ”和作”了,而是说张作霖「 ”阁下”有帝王思想,他还说张作霖武力争夺地盘,是「 ”轻举妄动”。他给张作霖指出的出路是及时引退。此时的张作霖是没有功夫与他打口水仗了,只能瞪着眼睛看着他放手去做。于是冯玉祥取热河、攻山东、占天津。 只气得张作霖抽一口大烟骂一声。他是骂冯玉祥么?错了!他骂小六子(张学良) *** 呢。
2023-07-13 10:54:131

忠于张学良的郭松龄,在东北军眼里却是反贼,他到底做了啥事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少帅》里,有一位人物饱受争议。他就是郭松龄,有人说他刚愎自用,有人说他理想主义。正是这样复杂的他,在东北 历史 上留下浓墨重彩。 一.青年有为 郭松龄,字茂宸。1883年于沈阳东郊出生,他天资聪慧,虽然因家境贫寒辍学,但经常在耕种田地之余,暗自读书。后家境改善,在同乡举人家中学习。但好景不长,日俄战争爆发后,两国士兵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暴行,让他萌生富国强兵的思想,正值青年的他认为只有军事的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复兴。 上图_ 郭松龄(1883年—1925年12月25日),字茂宸 1905年他考入奉天陆军小学堂,两年后以全校第一的身份毕业,被派往北洋新军第三镇见习。由于他机灵且尽忠职守,被巡防营统制朱庆澜欣赏,将郭松龄提拔为亲兵,并带他前往四川。辛亥革命爆发后,郭松龄见朱统制被地方部队驱逐,自己也偷偷回到沈阳。怎料当时张作霖在抓捕革命党人,郭松龄辫子早已割去,被张作霖人马误以为是革命军,遂入狱。入狱后的郭松龄被军校同学营救,狱中的生活让郭松龄更加坚定革命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 1916年郭松龄于北京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在护法运动期间,郭松龄听闻孙中山之演说后,便南下寻找护法军政府。在此期间,他被任为韶关讲武堂教官,并且关心护法军的建设,多次向孙中山提出整顿军纪的建议,孙中山也十分器重他。 但在桂系改组护法军政府后,由于孙中山前往上海,不再担任护法军政府领导后,郭松龄对护法军感到失望,只身回到沈阳。在沈阳的那段时间里,由于陆大同学举荐,他担任督军署的参谋,后又被聘为教官。 上图_ 张学良(1901年-2001年),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郭张二人的缘分,就在这开始。张学良此时在讲武堂炮兵科上学,郭松龄由于学识渊博,深受张学良崇拜。张学良毕业后,郭松龄被张学良任为旅部参谋长,后面又被任为第二团团长。郭松龄正是在这时崭露头角,当时的吉宁匪患不绝,郭松龄在与张学良进行剿匪时,都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在清除完匪患后,因清剿有功,被编入第八旅。 郭松龄抱有改革之志,对张学良影响深远。张学良在讲武堂学习时期,常到基督教青年会和进步人士接触。这使张学良思想不同于张作霖,他一直希望能改变奉军不良习气,但又无从下手,所以特别器重像郭松龄这种学院里出来的文化人。 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的27师被击溃,西路军和东路军也相继溃逃,唯独郭松龄所率三个旅有条不紊地成建制撤离。郭松龄发挥出的指挥才能,让奉军保住兵力,使得张学良对他越发信任。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更是将直军打得溃不成军。郭松龄带领自己的部队,进攻海阳镇,直军残部被迫退至山海关,在那里被郭松龄缴械。仅火炮,郭松龄就缴获200门。随后郭松龄进驻秦皇岛,对直系军阀的士兵进行招降,将他们收入麾下,编为四个旅。此役过后,郭松龄在奉系内部名声大噪。 只是,人红是非多,郭松龄由于功高震主,被其他派系盯上,且郭松龄为人高傲,因此,郭松龄在这之后,经常被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挤兑,张作霖也开始提防郭松龄。 上图_ 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9日 6月18日) 二. 派系矛盾 直奉大战时,日方一直怂恿张作霖扩军,入主中原。扩军的过程中形成三个派系, 第一个是张学良和郭松龄为首的陆军大学派,该派系以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毕业生为主,其政治主张是停止内战,建设东北,抗击外敌; 第二个派系是以张作霖为首的绿林派,基本上是早期和张作霖一同参军的同乡、亲属; 第三派即士官派,以杨宇霆为首,主张入主中原,迎合张作霖。但是杨宇霆一派的心思并不单纯,表面上迎合张作霖,实际上想分化张作霖与张学良的势力。 士官派的姜登选经常邀请张学良去他家吃喝玩乐,希望让张学良玩物丧志,进而控制他。郭松龄眼见形势不妙,便故意闯入姜家,对着张学良大声宣读政务,表示张家才是东北军的主心骨。郭松龄一心想维护张学良的行径,被杨宇霆所仇视,士官派由于迎合张作霖,因此在奉系内部有较大影响力。杨宇霆一直使用行政手段压制郭松龄,郭松龄也只能忍气吞声。但火药桶终究有引爆的一天。 上图_ 第二次直奉战争,天津城里的士兵 第二次直奉大战后的论功行赏,让心高气傲的郭松龄十分不满,战后的郭松龄以为安徽督军非他莫属,因此先派下属到安徽考察,甚至连参谋长都安排好了。结果张作霖由于担心郭松龄做大,且郭松龄有改革之志,担心他把东北军从“张家军”改革成不服从于某个家族的现代军队。因此,拒绝让郭松龄担任安徽督军。 接二连三的糟心事向他奔来,无论是论功行赏时遭遇的不公,还是改革东北军的志向无法实现,都将他推到了奉系的对立面。 上图_ 奉系军阀 三. 反“大”拥“少” 论功行赏时的不公,让郭松龄心灰意冷,他前往日本隐居修养。修养不到一年,张学良向他发来急电,表示孙传芳北上,希望郭松龄能回来指挥部队抗击。但是郭松龄心灰意冷,只回复:“接奉钧电,自当效命,惟以到日以来,旧病复发,需待诊治疗养。”张学良见郭松龄无动于衷,只得连写两封亲笔信,派人送给郭松龄,表示东北军尊他为统帅。 郭松龄回到沈阳后,连夜集合大量精锐,但旧疾复发的他,在这时候病倒了,他被一位日本医生推荐去天津疗养。住院期间,郭松龄内心一直在斗争,因为他并不想支持内战,希望奉系把东北治理好。因此他频繁致电张作霖,希望张作霖能维持和平局面,却一直被张作霖否决。 郭松龄眼见和平无法维持,便派弟弟郭大铭带密信寻找冯玉祥。心中表示自己愿意将所率军队改名为东北国民军,主张停止内战、休 养生 息,改善百姓生活。与冯玉祥的秘密协约于1925年11月签订。郭松龄还邀请黎元洪总统府的秘书长饶汉祥及林长民一同前往滦州参与反奉运动。 上图_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 适逢北撤的姜登选在滦州转站,随即被郭松龄扣押,郭松龄在历数姜登各种罪状后,将其枪毙。随后展开会议,表示拥立少帅张学良,要求大帅张作霖下野,宣布终止内战、共抗外敌。 听闻郭松龄造反的张家父子十分惊恐,因为奉系精锐多数在郭松龄手中。张作霖指责张学良不应该和郭松龄走太近。张学良则是担心郭松龄兵败会被处死,且甚至父亲与日本早已眉来眼去,担忧东北会被日本趁虚而入。 张学良连夜乘船前往秦皇岛,希望能见郭松龄一面,劝阻他停止出兵。郭松龄一直很青睐张学良,并且和他关系很好,自始至终都未破裂。郭松龄寄给张学良的第二封信里还饱含对张学良的敬仰:“我公明达,松龄愿公为新世界之伟人,不愿公为旧时代之枭雄。与我公暂时相违,终当相聚。” 郭松龄起兵时,手中有八万兵力,其中就包括原本属于张学良麾下的6个师。郭松龄与东北军第一次交战的地方是连山,此战虽然有部分郭军被劝降成功,但后续郭松龄通过让左翼部队诈降,一举冲破奉军防线,锦州被郭松龄攻破。其后,又分别占领白旗堡和新民,与东北军在巨流河对峙。 上图_ 张作霖(1875年-1928年),字雨亭 四. 日方动作 张作霖眼见张作相部队被击溃,遂将奉军少数残余部队和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军队拼凑成三个方面军,沿巨流河东岸布防。任命张学良为第三方面军军团长,张作霖担心己方兵力不足以抵抗,便在杨宇霆的建议下,亲自与关东军签到协议,承认日本人在东三省的各种特权,允许日军代替东北军维持治安,协助东北军“平叛”。许多日本的退役军人也进入东北,帮助张作霖,他们都身穿东北军军服参与战斗。 郭松龄担心日本介入会对自己造成压力,且不愿日本在东北有特权。他致电日本领事吉田,吉田与他沟通后担忧张作霖被郭松龄推翻会使日本在东北利益受损,且苏联趁虚而入,因此回绝郭松龄“日方保持中立”的要求。日本宣布在营口建立所谓“中立区”,阻挡郭松龄进城,还禁止东北军与郭军在南满铁路范围内交火。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使得郭松龄无法进入奉天。尽管郭松龄一再抗议,但关东军已在奉天城郊部署一个师团的兵力。 上图_ 郭松龄反奉战争 张作霖的医生守田福松,是日本安插在奉系的间谍,郭松龄前往天津疗养就是他的建议。郭松龄在天津有反奉之意时,守田曾劝阻他。但郭松龄一再表示自己拥护张学良而不是张作霖。 张学良寄希望于守田去劝导郭松龄,便手写多封信,吉田总领事希望守田能阻拦郭军前进,在两方的要求下,守田以私人医生的身份再次前往郭松龄军营,把信交给郭松龄后,郭松龄失声痛哭,感念张学良的关心。但情绪发泄之后,便是和守田表示,自己不会向东北军以及日方妥协。日本方面“和平”解决郭奉之争的意图破灭。 上图_ 奉军观测官 五.魂断巨流河 巨流河是郭军与东北军决战之地,但此时的郭军已无连山大捷时的豪气。因为日军介入后,多地桥梁、铁路被轰炸,郭军只能徒步行军。张作霖在日本的帮助下,集结八万兵力,与郭松龄对决。奉系得到日本的贷款后不仅招兵买马,还给每位士兵发赏金,更换装备、分发新的生活用品与军粮,东北军士气大振。相比之下,郭军由于物资短缺、久经跋涉、思乡心切,士气远不如前,且郭军内部许多军官都曾是张学良提拔,他们内心也不愿意与张学良为敌。 1925年12月22日,东北军发起进攻,郭松龄的火炮部队被早已投敌的参谋长换了引信,致使郭军火炮优势消失殆尽。第二天的时候,东北军全线总攻,郭松龄部队没多久便被冲垮。失望至极的郭松龄只得与夫人出逃,逃亡期间藏在一户农家菜窑中,结果被东北军骑兵师的士兵发现并俘虏。 上图_ 杨宇霆(1885年8月29日—1929年1月10日),字邻葛,奉系军阀首领之一 张学良在列车上得知郭松龄被俘消息时,一再询问他的情况,他明白杨宇霆素来与郭松龄不和。张急忙叫秘书处处长拟电,要求把郭松龄送到他的指挥所,由自己来处理。此时的张学良还是舍不得郭松龄,希望放郭松龄一条生路,让他出国深造,因为他知道郭松龄是位人才。张学良召见郭军各部长官,表示既往不咎,以后仍然可为东北军效力。 就在张学良充满幻想时,噩耗传来。12月25日,张作霖与杨宇霆为了稳定人心,把郭松龄夫妇的“罪行”及尸体照片,印成文件发给各部传阅。文件送到张学良面前时,他只是沮丧地在文件上批了“以火焚之”四字。日后,张学良每当有难事时,都会感叹:“若茂宸在就好了。” 上图_ 郭松龄夫妇 郭松龄,一个傲气却又富有理想的军官,就这样结束激荡的一生,他虽然是东北军眼里的反贼,但却是东北军里最忠于张学良的人。或许他起兵也有私人恩怨的成分,但从小经历国仇的他,心里知道,只有改良军阀习气,才能复兴中华,最后,走上反奉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回忆张学良和东北军》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2〕《中华民国史u2022人物传u2022第02卷》 李新 〔3〕《北洋军阀史》 来新夏 文字由 历史 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3-07-13 10:54:191

东北王张作霖的五虎将,最后是什么结局?

在单田芳老爷子的《乱世枭雄》中张作霖从小土匪起家开始,身边逐渐聚集了汤二虎、张作相、张是非、丁喜春刘晓春等人。真是这些人的舍死忘生才让张作霖在危险的乱世中躲过了重重危险,逐步上升到东北王的高位。但是评书毕竟是评书,事实上也确实有张作相等人。但是真正麾下有战斗力的还是奉系的五虎将:姜登选、郭松龄、张宗昌、韩麟春、李景林。这些人为奉系的强大或者军队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权利和职位的变化五虎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就决定了自己应有的结局。张作霖最早就是最底层的混混,在甲午战争中参与过入朝作战。回国后在老丈人赵占元的帮助下干起了保险队。其实就是私划保险区和土匪绺子和黑涩会受保护费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就是这样的张作霖凭借着自己的胆大心细和兄弟们的帮助,在各大势力间游走逐渐步步高升最后坐上了东北王的宝座。在其中,张作霖组建的奉系中五虎将的作用不容小觑。五虎将中姜登选和韩麟春是日本士官军校毕业属于士官派;郭松龄也是出身讲武堂后跟随部队进入四川,最后加入了奉系;张宗昌是个狗肉将军,也是一个真正的军阀;李景林毕业奉天的军校,是一名军阀曾经参与郭松龄反奉。后来还参与过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这五虎将品行不一,性情各异:张宗昌粗鲁放纵无规矩准则;韩麟春有智谋,而不拘小节;郭松龄机敏狡诈而城府颇深;李景林多才艺而好大话。只有姜登选豪爽轻财,和蔼可亲,能与士卒共甘苦。这五虎将的详细经历下面我们简单阐述一下:姜登选这位是五虎将中死的最早也是最冤的一个,他对奉系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可惜这么一位大将在四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年龄被反奉的郭松龄枪杀。和大部分被迫参军的不同,姜登选出身富裕家庭在清朝光绪年间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炮兵。在此期间参加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毕业回国后跟着朱庆澜先后转战四川、贵州、黑龙江、广东最后在奉系扎根,成为奉系五虎将之一。在直奉战争中奋勇杀敌,官至军长;因为日本留学的经历,还被张作霖寄予厚望,在奉系军队的重建和精锐化工作。但是随着战争的过程,姜登选和郭松龄发展到严重对立。姜登选性情刚毅果敢,待人诚实,为官清廉;治军严明,平易近人,是奉系军队中难得的将才。因为留学的原因和韩麟春关系最好。郭松龄趁着手握重兵发动叛变讨伐张作霖,姜登选打算当面劝说与郭松龄放弃。结果被骗进城后被扣押,被枪毙时年46岁。郭松龄郭松龄号称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人,毕业于赵尔巽设置的奉天陆军小学堂。毕业后跟随上级朱庆澜转战多地后加入了奉系。在四川的时候接受了进步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回到奉天后加入了奉系。少帅张学良非常看重郭松龄,所以郭松龄升职的速度很快。再说郭松龄的指挥作战能力也很优秀,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干净利索的击溃直系。张学良被任命为京津地区的卫戍司令,郭为副司令。张学良对郭松龄非常信任,所以大权变相的掌握在郭的手里。当时奉系的大部分军队都被派往新占领的南方各省,东三省空虚。郭松龄同情南方国民军,所以趁机联合冯玉祥发动反奉叛乱。开始郭松龄一帆风顺打入了山海关,占领锦州直逼奉天。但是奉系稳定后联合日本关东军绞杀了郭松龄的部队。郭松龄被杨宇霆枪杀并曝尸三日,以儆效尤。韩麟春韩麟春也是清末考试去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清政府、北洋政府中陆军部任职。他对枪械非常的精通,曾经发明“韩麟春式”步枪。并因此升任北洋政府的陆军中将。所以在加入奉系后被张作霖委以重任,负责东三省军工厂的总办。他生产的机枪、大炮、炮弹和迫击炮无论从产量还是先进程度来说都优于其他军阀。所以这也是奉系强大的原因之一。郭松龄反奉的时候,他坚决和张学良一起发对郭松龄的反叛。在击溃郭松龄的叛军后任陆军第四方面军团军团长兼陆军大学校长。1931年因病去世,享年46岁。李景林李景林除了军阀以外,还是武当剑术的传入、武术大师。也是奉系的大将,在直奉战争中表现优异。当参与郭松龄、冯玉祥的反奉同盟,在郭松龄出兵山海关后负责河北地区的后勤保障。其实就是看守老家,但是冯玉祥临阵倒戈出兵热河和河北让李景林非常恼火。被冯玉祥赶出河北后,李景林和山东的张宗昌一起组织队伍反冯,后被张作霖罢免职务。1932年病逝于山东,享年47岁。张宗昌张宗昌是个苦出身,为了谋生当过长工、土匪还在中东铁路上干过筑路工人。清朝消亡后,张宗昌加入了起义军,逐渐升任师长。但是因为被吴佩孚不容被迫来到奉系逐渐受到张作霖的重用后盘踞山东。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宗昌不被少帅喜欢后东渡日本呆了几年。在回国后张宗昌被韩复渠假借他人之手枪杀。小结:奉系的五虎将除了李景林和韩麟春病逝外都没有善终,在那个混乱的军阀混战争权夺利的时代在所难免。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认真工作和学习让新中国更加强大。
2023-07-13 10:54:261

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为何是张作霖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呢?

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的奉军大败,只有张学良和郭松龄的三八旅表现英勇,守住了山海关一线,给张作霖了以喘息和恢复的机会。从这时起,张作霖才真正意识到他手下的这些老派军官(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这些人在正规战场上不肯重用,只能提拔一些新派人物出来。由此奉军五虎上将新鲜出炉,他们分别是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这5个人都是标准的80后,姜登选出生于1880年,张宗昌出生于1881年,郭松龄出生于1883年,李景林和韩麟春都出生于1885年。姜登选和韩麟春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李晶琳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同时也是中国的武术家,张宗昌是土包子。但这五个人各有所长,一度都是张作霖奉军中的名将,但因为性格不同,最终的命运也不同。说郭松龄是奉军五虎上将中最差的一个,也不能算错。因为正是郭松龄的叛乱,才导致奉军内部自相残杀,直接损失了三员五虎上将。间接逼迫张作霖和日本人签订了有利于日本的条约,但因为张作霖最终没有兑现,在1928年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东北群龙无首,张学良不堪重用,三年后东北全境沦陷,被日本人占领。姜登选和韩麟春两个人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都属于奉军中的士官派,这一派的核心人物就是杨宇霆。郭松龄对杨宇霆恨之入骨,这也为他活埋姜登选埋下了铺垫。姜登选是五虎上将中人品和能力都比较好的人,大局观也非常清晰。他豪爽侠义,和蔼可亲,与士兵能同甘共苦,轻财重义,在奉军中人缘非常好,也深为张作霖信任。韩麟春是姜登选的同学,有智有谋,不拘小节,能力比较突出,曾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陆军中将。第1次直奉战争后才进入奉军,他曾协助杨宇霆创建东北兵工厂。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厂每年可以生产大炮150多门,机关枪1000挺,步枪6万支。他指挥的四方面军和张学良指挥的三方面军都是奉军的主力,能力可见一斑。姜登选在得知郭松龄起兵反叛的时候,专程来到滦州,劝他顾全大局,不要意气用事。他认为东北处在苏俄和日本的夹缝中,只有奋发图强才有生路,不能自相残杀,这样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恼羞成怒的郭松龄下令把他处死,时年46岁。后来韩麟春亲自为他厚葬,结果发现棺材板上有很多抓痕,才明白他是被活埋的。1927年冬,韩麟春突然中风。1931年病逝,享年46岁。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李景林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他们被称为陆大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正是郭松龄。当郭松龄发起反奉战争时,李景林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员。郭松龄指挥的部队,在第1次和第2次直奉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说明他的能力并不差。并且他个人品德不错,平时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层军官厚爱。
2023-07-13 10:55:434

袁世凯北洋六镇的主管统领名单,大都是风云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1895年12月8日),由奕欣、荣禄等王大臣联名奏请,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同日光绪帝予以批准,袁世凯正式入主天津小站,开始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 袁世凯入驻小站后,立即派人到鲁、苏、皖、豫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骑兵,再加上4750名定武军,称“新建陆军”,作为他小站练兵的兵源。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以德军为蓝本,制订了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制度、组织编制制度、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粮饷制度等内容的建军方案。在军事装备上,袁世凯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大胆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 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合称北洋六镇。“北洋六镇”只是民间俗称,它的正式名称为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是清末拱卫京畿最强的武装力量,也是后来民国时期北洋军阀的前身。 北洋六镇中的各镇,相当于后来的师级建制。比如,新建陆军第二镇,下辖马队四营,步队十二营,炮队三营及工、辎各一营等。 新建陆军各镇的主官叫统制官,镇下分协或标,军事主官称协统或标统。北洋六镇内除第一镇由满人铁良控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亲信将领任统制,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力自此形成。 第一镇:(1905年)先驻保定后移京北 统制官 初为凤山,后为何宗莲(后改为第一师,师长先后由何宗莲、蔡成勋担任。) 步队第一协统领 曹锟 步队第二协统领 朱泮藻 第二镇:(1904年)原为北洋常备军第一镇时驻直隶迁安 统制官 王英楷(后改为第二师,师长先后由王英楷、张怀芝、马龙标、王占元、王金镜、孙传芳担任。) 步队第一协统领 张怀芝 步队第二协统领 刘超佩 马队第二协统领 吴凤岭 步兵第一标统带 王占元 步兵第二标统带 朱泮藻 步队第三标统带 卢永祥 步队第四标统带 鲍贵卿 马队第一标统带 王怀庆 炮队第一标统带 田中玉 第三镇:(1904年)驻直隶保定府 统制官 段祺瑞(后改为第三师,师长先后由段芝贵、段祺瑞、曹锟、吴佩孚担任。) 步队第五协统领 雷震春 步队第六协统领 张永成 步队第九标统带 徐占凤 步队第十标统带 唐天喜 步队第十一标统带 王振畿 步队第十二标统带 张殿如 马队第三标统带 张国泰 第四镇:(1904年)原为北洋常备军第二镇时驻直隶马厂 统制官 吴凤岭(后改为第四师,师长先后由段祺瑞、吴凤岭、陈光远、杨善德、陈乐山担任。) 步队第三协统领 马龙标 步队第五标统带 杨善德 步队第六标统带 叶长盛 步队第四协统领 陈光远 步队第七标统带 谭振德 步队第八标统带 李瑞 炮队第二标统带 徐万鑫 马队第二标统带 孟恩远 第五镇:(1905年)驻山东济南 统制官 吴长纯(后改为第五师,师长先后由张怀芝、张永成、张树元、靳云鹏、郑士琦、孙宗先担任。) 步队第九协统领 马良 步队第十协统领 叶长盛 第六镇:(光绪三十二年以前)驻京师南苑 统制官 王士珍(后改为第六师,师长先后由段祺瑞、赵国贤、吴禄贞、李纯、齐燮元等担任。) 步队第十一协统领 陆建章(后为李纯、马继曾) 步队第十二协统领 周麟符(后为吴鸿昌、张敬尧) 其中段祺瑞、曹锟、王士珍、吴佩孚、孙传芳等人,后来都是左右乱世几十年的风云人物。 从1901年到1905年六镇建成统领几经变迁,各处资料记载也不尽相同,错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2023-07-13 10:56:182

直奉大战中,郭松龄起了什么作用?

郭松龄起了监督作用。陪着张学良一起训练新兵,张学良是军队里的第一把手,郭松林是军队里面的二把手,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2023-07-13 10:56:264

姜登选后代人现在还有吗

当然有了,你找他有事后代干嘛。他后代分两拨人了。
2023-07-13 10:57:442

郭松龄为什么是张作霖“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认真说,奉军里并没有什么“五虎将”的说法,所谓的“五虎将”,即传说中的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张宗昌,这样排列其实是有些不伦不类的。先说张宗昌,这完全是外来的和尚,本就不是奉系的人马。清末时期,张宗昌是在海参崴混社会的,辛亥年投机革命,失败后又投入冯国璋门下,老冯死了才改投张作霖,成为一支有生力量,但他和原奉系的关系,一直是疏离的。至于郭松龄、姜登选这两位,之前的经历也与奉系无关,也都曾投入南方阵营,和北方派系基本是对立关系,直到二十年代后才改投张作霖,由此发家的。很大程度上说,所谓的“五虎将”只是民国小报的编排,想必是看多了《三国演义》的原因,凑数罢了。事实上,和张作霖早期的老兄弟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等人相比,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张宗昌这批人其实是奉系的“少壮派”,而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经历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张宗昌除外),如姜登选、韩麟春,这两位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而郭松龄、李景林是国内军校毕业。在学历上,郭松龄算是最高的,他是一路连读,是北洋时期少有的陆军大学毕业生。不过,也有人说,郭松龄这个人为人孤僻,学业上并不怎么优秀。大概是因为做人不行的缘故,郭松龄早年时发展并不顺利,跟了几个人,后来还跑到广东跟孙文,结果一事无成,最后还是在同学的介绍下,来到了东北。之后,因为张学良的缘故,郭松龄这才一飞冲天。无他,当时张学良年轻幼稚,正好在郭松龄下当学生。于是乎,在攀上张学良这条大腿后,郭松龄也跟着张学良水涨船高。而张学良毕竟是张作霖的长子,尤其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更是把最好的资源全部倾斜给了小六子。由于小六子是个花花公子,由此,郭松龄实际上掌握了奉系中最精锐的部队。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奉系将曹锟、吴佩孚的直系打得落花流水,而其中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张宗昌这五位确实表现卓异,由此才有“五虎将”之称吧。当然,在这次的战役中,表现最出色的是张宗昌,并非其他四位。事后论功行赏,张宗昌得了山东,其他几位虽有奖赏,但大大不如。尤其是郭松龄,本想像张宗昌一样出任地方大员,但原本安排给他的安徽督办却被姜登选给抢了。无他,张作霖要郭松龄继续率领精锐,一举剿灭冯玉祥的派系。结果,郭松龄却怒发冲冠,最终于1925年发动兵变,他不仅截杀了姜登选,而且还带领精锐进攻东北,欲置张作霖于死地。可笑的是,郭松龄竟然还打着张学良的名义要“清君侧”(但却拒绝张学良来军中)。可惜啊,张作霖毕竟对奉军不薄,郭松龄带着老张家的子弟兵去打老张,结果身死命裂,可谓死不足惜。因为郭松龄的内讧,奉系也元气大伤,张作霖一统中原的计划也就泡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郭松龄确实是奉系少壮中最烂的一个。
2023-07-13 10:57:511

此人是民国武术大师,被人称为剑仙,还是张作霖手下的

清朝末年,列强入侵,社会秩序大乱,在这种条件下,武术既有了生存的土壤,又有了用武之地,武术进入了鼎盛时期。民国建立后,把武术定为国术。20-30年代,国民政府更以“强身强国强种强族”为目标在全国各地开办了许多国术馆,传播武术,发扬武术精神。而武术发扬光大,国术大师李景林居功甚伟。李景林,字芳宸,号“广古川”。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河北省枣强县人,李景林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武术家,尤其他的武术修为拥有一定的成就,且其擅长剑法,是武当剑派宋唯一的传人,有“神剑李”、“剑侠李”、“飞剑李”“剑仙李”等美誉,而在张作霖的帐下,李景林与姜登选、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并称五虎上将,可是李景林论名气,不由张宗昌、郭松龄。论打仗不由姜登选、韩麟春,可是论功夫,将张郭姜韩四个人绑一块,都打不过一个李景林少年时,他来到奉天的“育字军”(就是清朝在沈阳办的学生军校)。因为他聪明,又有武术基础,故此,受到军中“管带”宋唯一的青睐。宋唯一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李景林得到了他独传的武当剑法。随着八国联军入侵,“育字军”解散,李景林又在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授以剑术。李景林16岁,返回家乡,他又到邻近的永年县带艺投师,拜在太极宗师杨露禅的三儿子杨健侯门下,深得太极拳精髓。
2023-07-13 10:58:201

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呢?

郭松龄反奉一是因为受到了杨宇霆的排挤,二是和张作霖理念不和,所以才决定率兵反张。郭松龄早年曾参加革命,后来结识张学良得以脱颖而出。郭松龄毕业于陆军大学,早年参加过同盟会。护法运动时,郭松龄随老长官朱庆澜南下投奔孙中山,当过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兼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后来担任过广东省警卫军营长。护法运动失败以后,郭松龄返回奉天,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结识了张学良,后来张学良组建卫队旅的时候就把他拉了过去,协助自己管理部队。郭松龄崭露头角是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之时,当时张学良是第二梯队司令,郭松龄作为副手实际指挥部队,在奉军全线溃败时率部死守山海关,避免了奉军彻底战败。战后张作霖命郭松龄协助张学良训练部队,同时重用杨宇霆、姜登选、李景林等军校出身的军人,奉军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奉军能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获胜的重要原因。郭松龄和杨宇霆的不和,导致他和张作霖之间渐生裂痕。但是郭松龄的高升引起了张作霖亲信杨宇霆的不满,杨宇霆多次压制郭松龄,所以两个人关系极差,彼此水火不容。第二次直奉大战奉系胜利以后,奉军大举入关,先后占领了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郭松龄有意安徽督军的位子,结果杨宇霆跑到张作霖那游说,让姜登选出任了安徽督军。郭松龄一无所获以后自然对张作霖有些不满,张学良亲自跑去安抚,郭松龄口头上说没事,但是实际上心里却有了刺。1925年10月,郭松龄奉命去日本观摩军事演习时获悉张作霖为了继续扩大势力范围,意图和冯玉祥的国民军开战,因此想向日本贷款购买军火。郭松龄认为此举会损害中国主权,为此私下会见了同在日本的冯玉祥部将韩复渠,表示了不愿意作战的态度。反对内战的态度引发张作霖猜忌,郭松龄决定起兵反奉。而奉系势力扩张太快,引发了长江地方实力派们的反击,孙传芳带头出兵,奉系大败,杨宇霆和姜登选两个人兵败,灰溜溜的逃了回来。张作霖紧急召回郭松龄,让他准备和冯玉祥开战。杨宇霆和姜登选的失败自然让郭松龄更看不起他们,而张作霖有事就让自己上,好处却全给了杨宇霆他们,这一做法让郭松龄大为不满。而直隶督军李景林担心一旦和冯玉祥开战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也不主张开战,因此支持郭松龄的和平主张。郭李的态度让张作霖大为生气,11月18日去电斥责郭松龄,并命他立刻回沈阳。而此时却传出了张作霖打算处置郭松龄的风声。原本就心怀不满的郭松龄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决定联合冯玉祥和李景林起兵反奉。所以郭松龄反奉一是因为不满张作霖偏听偏信杨宇霆,二是不愿意再打内战引起了张作霖的猜忌,最终起兵反奉。
2023-07-13 10:58:284

郭松龄叛乱造成的奉军损失有多大?

总结来说,“郭松龄倒戈”是奉军由强到弱的转折点,此战过后,奉军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实力。下面,详细进行分析:第一,奉军精锐力量损失惨重。奉军经过几次调整,其中最精锐的力量可以分为6个军团,大概有20万人。这六个军团中又以第三军团战斗力最为强悍,这个名义上的主将是张学良,实际由郭松龄控制。郭松龄前,成功拉拢第二军团的李景林也反奉;倒戈后,郭松龄又枪杀了第一军团的姜登选。所以,剩下也就是第四军团的张作相、第五军团吴俊升、第六军团许兰洲。事实上,奉军之中也就只有这些军队能够与郭松龄一战之力,其余人去了也是炮灰。郭松龄虽然人品有待商榷,但是指挥打仗一点不含糊,带领一个军团挑战其余四个半,也是毫不逊色。双方火拼到最后,均是伤亡惨重,据说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就算是只有5万人,对奉军来说也是大伤元气的,损失的可都是精锐。第二,奉军改革进程被打断。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惨败;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声。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同的局面,就是因为奉军进行了诸多改革,重用了一大批新派军官。但郭松龄倒戈事件打断了奉军的改革进程。从高级将领来说,姜登选被郭松龄杀了,郭松龄被张作霖杀了,奉军一下子损失了两位新派大将。中高层军官中,但凡与郭松龄交往密切的,大多都被剥夺了实权。如此一来,奉军内部老派军官再度占据了主体,奉军数年的改革成果“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事实已经证明,老派的军官虽然忠诚度上没问题,但只会打仗很有问题。在后来东北军下河南的战争中,张学良反复的说,“茂宸若在,断然不会如此”,其实也是表达了对老派将领的不满。第三,打乱了全部布局,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应。郭松龄倒戈之前,虽然由于杨宇霆的骄傲自大,奉军的南下计划受挫。但是总体而言,奉军依然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只要张作霖稍加调整,孙传芳所谓的五省联军,根本不是张作霖的对手。但是郭松龄这么一闹,张作霖根本无暇顾及孙传芳等人,这让他们逐步稳固了阵脚。尤其是冯玉祥,借着郭松龄与张作霖激战,趁机捞了不少好处。张作霖再转过来讨伐冯玉祥的时候,又花了不少代价。这一来二去,北方军阀的实力逐步削弱,而南方革命军得到了充足了发展。此消彼长之下,张作霖料理完在北方的对手后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南方革命军的对手了。另外,张作霖为了对付郭松龄,还同日本签订了密约。后来张作霖又耍赖不认账,这件事成为日本下决心杀掉张作霖的原因之一。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管东北,手下没有绝对的实力支撑,杨宇霆等人不太服管,于是张学良又枪杀了杨宇霆、常荫槐,奉系能干的将领几乎死亡殆尽。这些都算得上是郭松龄事件引起的蝴蝶效应。
2023-07-13 10:59:041

张学良的老师郭松龄为何是张作霖“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个?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大败,而当时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的三旅跟八旅的军队不仅没有溃败,更是稳稳地守住了山海关,从而给了张作霖整理军队并且后退的时机。战争过后,使得张作霖意识到,他的这些老哥们(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孙烈臣)在正规战场上是不堪重用的,于是大规模整军纪武,兴办东北讲武堂,为奉军注入了不少的新鲜血液,同时也为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的完胜奠定了基础,而这些人中虽为人熟知的就是张作霖的五虎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张宗昌、李景林。那么为何说郭松龄是五虎将中能力最差的一人呢?我们先来分别看看五虎将的能力:姜登选和韩麟春这两人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都是属于奉军中的士官派,其中姜登选是五虎将中人品与能力比较好得人,大局观也很清晰,其为人豪爽仗义,和蔼可亲,与士兵能够同甘共苦,并且轻财重义!因此在奉军中的人缘极好,也为张作霖喜欢。韩麟春也是五虎将之中能力突出的人,有勇有谋,曾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陆军中将,进入奉军后,与杨宇霆一起兴办东北兵工厂,在他的管理下,兵工厂每年可以生产大炮150多门,机关枪1000挺,步枪6万支。而且他指挥的四方面军和张学良指挥的三方面军都是奉军的主力,能力可见一斑。李景林李景林是当时民国时期有名的武术高手,曾经帮助张作霖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名为疾行军,并且受到张作霖的很大的赏识和重用。在作战方面,他指挥的军队也在因此和第2次直奉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手下的干部基本上都在武术方面有一技之长,实战能力比较突出。张宗昌其实张宗昌没啥好说的,他是奉军五虎上将中唯一的土包子,本是土匪出身,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兵败后,为了急切的扩充兵力,讲张宗昌的土匪部队改编,收归账下,其人被人称为“狗肉将军”,这人只能算是中庸。郭松龄说郭松龄最差,其实并不是说他的治军带兵能力差,郭松龄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并且训练有方,其指挥的部队,在1、2次直奉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他个人品德不错,平时和士兵吃穿住都在一起,深受底层军官厚爱。但是差就差在郭松龄为人心胸狭隘,明显缺乏大局观,在东北军中交心的朋友并没有几个,得罪的人却是一大把。得势时趾高气扬,失势时众叛亲离。与冯玉祥这样臭名昭著的人合作,说明他的战略眼光很差,跟张作霖这样的枭雄闹翻,说明他缺乏大局观,没有认识到东北形势的复杂性。本来身靠张学良,等其完全掌政时,终究会有成就大业的那一天,但是他耐性太差,不会看待时机,说明这是一个心性不定的人。所以综合看来,郭松龄的确是奉军五虎将中综合能力最差的一人。
2023-07-13 10:59:322

忠诚张作霖的“五虎将”被杀,他为何不救?

忠诚张作霖的“五虎将”姜登选被杀,张作霖之所以没有及时相求,不是他不救,而是张作霖没有料到郭松龄会直接杀了姜登选。同时,姜登选本人也忽视了郭松龄对自己的仇恨,所以导致自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杀。张作霖名下的五虎将分别是姜登选、张宗昌、李景林、韩麟春和郭松龄。五人虽同为五虎将,但是因为性格不同,品德不同,所以对军事都有各自的看法和做法。韩麟春足智多谋,行事洒脱;李景林多才多艺,但是爱自夸;张宗昌依然保留着江湖气息,行为处事直接粗暴;郭松龄则是最为圆滑有城府;而姜登选性格最为直爽,也是对张作霖至始至终最为忠诚的。直爽的姜登选一直看不惯较为奸诈的郭松龄,而郭松龄又仗着自己是张汉卿的老师身份,所以平时更是有些傲慢。平时里俩人互相就看不上对方,更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爆发了大矛盾。姜登选当时在九龙口等待支援,而负责领军支援的偏偏是郭松龄,所以姜登选和韩麟春都认为郭松龄就是来抢军功的。郭松龄知道他们的议论后干脆带着援军直接打山海关,不按张汉卿布置的计划执行,甚至还反咬一口,要处置姜登选的将领陈琛。最后还是张汉卿出面才放过陈琛。但是从此,郭姜二人结缘更深了。后来郭松龄想反奉背叛张作霖。因此以张作霖和日本有来往之事发动内战,于是,张作霖便派当时任军团长的姜登选出面和郭松龄谈判。郭松龄劝说姜登选和自己一起反,但是忠诚的姜登选不为郭松龄的诱惑所动心。于是被郭松龄来个先下手为强,又因为长期以来的积怨,直接就把姜登选杀死。因为事先张作霖没有想到郭松龄会杀姜登选,所以根本来不及施救。
2023-07-13 11:00:311

奉系军阀的将领主要有谁

主要将领:旧派: 张作霖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新派: 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大学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士官派: 杨宇霆、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吴俊升、张骧伍等。大学派: 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扩展资料: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奉系军阀
2023-07-13 11:01:016

东北军阀有哪些人物?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三个行省,称“东三省”。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旅,1909年奉天军队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师长。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旧派: 张作霖、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新派: 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士官”派:姜登选、韩麟春、于珍、常阴槐、王树常、于国翰、邢士廉等人。“陆大”派: 郭松龄、李景林等
2023-07-13 11:01:231

奉系军阀将领名录

主要将领:1、旧派: 张作霖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2、新派: 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大学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士官派: 杨宇霆、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吴俊升、张骧伍等。大学派: 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
2023-07-13 11:01:3814

郭松龄叛乱造成的奉军损失有多大?

东北王张作霖所掌控的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实力达到了巅峰。而在郭松龄反奉大战之后,奉军开始由盛转衰,直到东北易帜。郭松龄叛乱给奉军所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损失几万军队这么简单,而是具有更深远的影响。郭松龄掌握了奉军的精锐兵力第二次直奉大战奉军胜利后,奉军实力大增,张作霖进行了扩编。奉军先改旅为师,整编出二十个师,外加多个独立步兵、骑兵、炮兵旅。之后,又改军为军团,整编出6个军团,2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总兵力在30余万人。6个军团分别由李景林、张宗昌、张学良(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张作相、吴俊升任军团长。1个军团,一般下辖2个师的兵力,只有张学良的第三军团比较特殊。张作霖几乎把奉军近三分之一的兵力都交给了张学良。郭松龄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反奉时,掌控了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2个炮兵旅,外加1个工兵团的兵力,共计7万余人。其中,5万余军队是奉军中的精锐,而仅有的两个炮兵旅也都归了郭松龄。郭松龄反奉之战前期非常顺利开战之前,郭松龄与冯玉祥、李景林结成了反奉联盟。最初,计划进展的似乎很顺利。冯玉祥率军进攻热河一带,牵制了奉军汤玉麟、阚朝玺,以及5军团张作相所属于深澄共3个师。奉军2军团张宗昌南下,正在与孙传芳的五省联军苦战。奉军4军团姜登选被郭松龄枪杀,韩麟春接任,率军退守奉天。吴俊升所辖的6军团,远在黑龙江,远水不解近渴,只剩下张作相的5军团部分兵力成了大战初期抵御郭松龄大军的主力。很快,郭松龄就占领了山海关,破锦州,攻新民,直逼奉天城。张作霖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被突入其来的状况搅乱了精神,打包了大帅府的财物,准备火烧大帅府之后,赶快逃跑。幸亏在杨宇霆、王永江等人的安抚之下,张作霖才算镇定了下来。冯玉祥渔利,反奉联盟瓦解,战势开始反转正在郭松龄进攻顺利之时,冯玉祥为了争夺京津地区,掉头与李景林开战,导致李景林背盟。反奉三角联盟瞬时瓦解,郭松龄失去了大后方。为了防止李景林突然派兵进攻山海关,郭松龄不得不派手下最得力的大将魏益三率军驻守。冯玉祥取热河之后,也是按兵不动,觊觎东三省,就等着郭松龄与张作霖两败俱伤之时,趁机渔利。这让郭松龄也不得不时刻提防冯玉祥的动向。一个冯玉祥坏了一锅粥,反奉局势开始有了反转的苗头。原本被冯玉祥牵制在热河的奉军三个师,也有了精力开始骚扰郭松龄的西翼。而张作霖则以同意“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条款为由,取得了日本的支持,将奉天的治安、防务交给了日军,确保奉天不失,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日军的干涉,也让张作霖有了喘息的机会。日军应该没有直接参与对郭松龄军的作战。接着,张作霖又调来奉军的种子部队,也是奉军精锐中精锐,军士教导队。他以教导队为种子,迅速招募了一个旅的兵力,开赴新民巨流河前线,抵御郭松龄。张作相、韩麟春、张学良,将手中可以动用的步兵、骑兵,全部都集中到了巨流河一线。因为缺乏炮兵,张作霖不惜将东北兵工厂的火炮技师,东北陆军讲武堂的炮科教官,悉数调往了巨流河。这些人可比普通炮兵打炮精准多了,搞的郭松龄认为是日军出动了炮兵支援张作霖作战。张学良也调来了奉军的空军进行支援。吴俊升也紧急调拨其所辖的骑兵师,从黑龙江驰援巨流河。正是吴俊升的这支骑兵师,绕后骚扰郭松龄的军队,才阴差阳错的生擒了离开司令部的郭松龄。张作霖为了鼓舞士气,不但给与最好的饮食,棉服,还让五夫人带着银洋,到前线犒赏三军。反观进攻至巨流河的郭松龄军队,因为缺乏后勤,缺衣少食,不得已只能抢百姓的,导致士气低迷。同时,弹药补给也成了问题,而炮兵旅的炮弹,辎重部队竟然忘了运输引信,导致发射的炮弹全成了哑弹。郭松龄被俘,反奉失败郭松龄的军队在张作霖军队火炮、飞机的一顿狂轰乱炸之下,彻底崩溃了。原本他们就对东北军打东北军持有疑问,这下士气彻底没了。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在张作霖军队的不断攻击之下,郭松龄的士兵纷纷举起白旗投降。郭松龄见大势已去,准备逃离新民,结果正好碰上了吴俊升的骑兵,被活捉。郭松龄反奉大战以失败告终。郭松龄叛乱给奉军造成的损失郭松龄这次叛乱,给奉军带来了巨大损失。1、第三军团损失三万余精锐兵力,导致奉军精锐仅余两万;防守的张作相等军,损失更是达四万多;李景林损失万余人。2、奉军五虎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李景林、张宗昌,一下少了三个。姜登选、郭松龄被杀,而李景林因为参加过反奉联盟,丧失了张作霖的信任。张作霖将直隶督办委任给了张宗昌的部下褚玉璞,导致李景林不满脱离奉军。3、郭松龄的得力干将魏益三率近两万奉军投奔了西北国民军,后来不但抵抗奉军进攻国民军,还参加了对奉军的北伐。4、张作霖在经历这次剧变之后,开始不再信任新派士官,更加倚重张作相、吴俊升等旧派将领。支持郭松龄的中高级将领,除了极个别的之外,全被清除出军队,失去了带兵资格。这也导致了奉军的战斗力开始有所下降。5、导致张作霖的左膀右臂,王永江出走。张作霖在稳定了东北局势之后,誓要入关报仇,导致了不同意继续战争的,主管东北财政,为东北的经济、教育、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王永江辞任。6、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张作霖被日军刺杀。张作霖为了抵抗郭松龄,不得已跟日军签订了密约。可是,张作霖知道如果履行了,会被千夫所指,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理由,进行抵赖。最终,促使日军动了杀机,亡命皇姑屯。7、导致张学良在奉军的威信下降,失去了最得力的支持。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原本张学良在郭松龄的支持下,在张作霖的袒护下,掌控了奉军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以及全部精锐。这种情况下,权力交接时,张学良可以挺直腰杆,毫无畏惧。可现在,张学良要面对元老们的压力,导致奉军内部不稳。8、导致张作霖的左膀右臂,杨宇霆被杀。张学良失去了郭松龄,为了控制东北军,只能对不服命令的元老下手,处死了杨宇霆等人。郭松龄反奉大战之后,奉军失去了倚重士官派、陆大派进行革新的动力,经济、军事实力都开始急转直下。张作霖开始梦想坐一次“龙椅”的感觉。虽然他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可是,很快摔了下来,成了北洋军阀最后一任总统。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郭松龄的反奉大战,促进了北洋军阀的覆灭。
2023-07-13 11:02:0714

历史上的郭松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一次对张学良的访谈中,张学良坦言道:茂宸在时,奉军战斗力很强。若他不死,日本未必会进犯。张学良这里说的茂宸,是指郭松龄。(郭松龄旧照)我们知道,郭松龄曾经反奉,被张作霖杀掉后,还暴尸三日。可是,张学良为什么却说出这样的话呢?郭松龄于1883年出生在奉天,族谱记载他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在人生的头二十年里,郭松龄继承了父亲的志向。他想要考取功名,复兴祖上的辉煌。然而在19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使得郭松龄无法继续专心致志去研学。他的家乡处于日俄交战区中,无数房屋被毁,无数居民被杀。郭松龄受到很大的触动,他由此改变了入仕的想法,转而进入了陆军学堂。毕业后,郭松龄进入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并很快得到了陆军统领朱庆澜的赏识。之后几年中,郭松龄跟随朱庆澜去四川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朱庆澜遭到排挤,被迫出川,郭松龄也就回到了奉天。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次年又考入中国陆军大学。在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松龄积累了大量军事理论知识,这也使他能在后来的战争中大放异彩。1917年,郭松龄前往广东追随老领导朱庆澜。后来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再一次返回奉天,成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一名教官。在这里,郭松龄遇到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张学良。在张学良的推荐下,郭松龄成为奉系军官。在随后爆发的多次战争中,郭松龄为奉系立下汗马功劳。可是,1925年,郭松龄却选择起兵反奉。不过,在合伙人冯玉祥的背叛,以及奉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夹攻下,郭松龄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和夫人一同遭到枪杀,并且还被张作霖曝尸三日。(张作霖旧照)那么,郭松龄本来是奉军主力,怎么会走上反奉的道路呢?郭松龄在加入奉军后,很快成为一名团长。在1920年发生的直皖战争中,张作霖以调停为由,挥师南下,郭松龄的部队很快抵达了前线。在同皖系军队的作战中,郭松龄以一个团的兵力,成功击溃了皖军两个旅。虽说当时的皖军本来就已经阵脚大乱,并没能完全发挥出实力。但郭松龄以区区一个团的兵力,就兵不血刃解决了敌人,也着实展现出了他的能力。此战之后,张作霖将郭松龄提拔为了混成第八旅旅长。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在奉军前线溃败的情况下,郭松龄与张学良领导的东路部队,与数倍于自身的直军进行作战。最终,他们击败吴佩孚部队,成功突破了山海关。这也使得张作霖最后能够全身而退。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作为第三军副军长的郭松龄,带领部队大破直军,其军事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有一件事让郭松龄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这就是他和姜登选的关系。郭松龄与姜登选同属张作霖帐下的五虎将之列,并且郭姜二人还都曾追随过朱庆澜,可以说是共事很久的老同事了。但郭松龄偏偏因为一些小事,最终残杀了姜登选。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姜登选的第一军率先传来捷报,眼看已经快要立下大功。然而此时张学良却命令郭松龄亲自带队,增援第一军战场。看起来似乎有让郭松龄“抢功”之嫌。(姜登选旧照)会后,第一军副军长韩麟春讽刺郭松龄说:“这计谋好,你也可以露露脸。”郭松龄勃然大怒道:“我郭某绝不沾别人光,我还是从山海关正面打过去!”随即他愤怒地离开了大营。姜登选随即说:“这打破了我们的全盘计划,如此妄为,该当何罪?”接着他便让韩麟春到张作霖那里去告了一状。郭松龄由此开始嫉恨姜登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张宗昌、杨宇霆等人都得到了各省督军之位。而本属于郭松龄的安徽督军,却被姜登选抢占。这让郭松龄更加厌恶姜登选。1925年11月,郭松龄倒戈之后,姜登选亲自拜访郭松龄,想劝他不要铸成大错。结果郭松龄反劝姜登选反奉,遭拒绝后,便将姜登选闷死棺中。说起来,郭松龄之所以反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日本期间得知了张作霖与日本密谋的计划。郭松龄认为张作霖卖国,随即便举起爱国旗帜与冯玉祥合作反奉。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郭松龄是民族英雄的重要原因。不过,人们质疑郭松龄的一点,也恰恰是因为他实际上并非全然是因为民族大义。在他与冯玉祥合作反奉的计划中,目的是要全面接管东北三省。这就让郭松龄的行动动机不纯。并且在一些人看来,郭松龄冲动的行为,大大削弱了东北军的力量。也为日本后来的入侵提供了机会。也就是文前张学良说的那句话。当然了,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历史已然无法改变。对于郭松龄的看法,也是后人们见仁见智了。
2023-07-13 11:05:404

奉系军阀的主要将领

奉系军阀主要分成新旧两派,具体人物如下:1、旧派:张作霖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代表人物: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2、新派: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陆大”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陆大”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士官”派:姜登选、韩麟春、于珍、常阴槐、王树常、于国翰、邢士廉等人。“陆大”派:郭松龄、李景林等衍生知识点——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2023-07-13 11:06:102

北洋军阀的成员

北洋军阀体系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领袖,中华民国大总统。  冯国璋(1859—1919),直隶河间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领袖,北洋三杰之一,中华民国代大总统。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领袖,北洋三杰之一,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曹锟(1862-1938),直隶天津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领袖,中华民国大总统。 张作霖(1875-1928),奉天海城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领袖,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 徐世昌(1855-1939),河南卫辉人。北洋官僚,中华民国大总统。 徐树铮(1880-1925),江苏萧县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四金刚之一,段之灵魂。 靳云鹏(1877-1951),山东邹城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四金刚之一。 吴光新(1875-1939),江苏宿迁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四金刚之一。 傅良佐(1873-1924),湖南乾州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四金刚之一。 段芝贵(1869-1925),安徽合肥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京畿)。 卢永祥(1867-1933),山东济阳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浙江)。 李厚基(1869—1942),江苏丰县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福建)。 张树元(1888-1934),山东无棣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山东)。 何丰林(1873—1935),山东平阴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淞沪)。 张敬尧(1881—1933),安徽霍邱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第7师,湖南)。 曲同丰(1873—1929),山东福山人。北洋嫡系分支皖系军阀头目(边防1师)。 王占元(1861—1934),直隶馆陶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长江三督之一(湖北)。 李纯(1874—1920),直隶天津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长江三督之一(江苏)。 陈光远 (1873-1939),直隶武清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长江三督之一(江西)。 蔡成勋(1871—1946),直隶天津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察哈尔,江西)。 王怀庆(1875—1953),直隶宁晋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京畿)。 齐燮元(1879—1946),直隶宁河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头目(江苏)。 孙传芳(1885—1935),山东泰安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五省联军派首领。 周荫人(1885-1956),直隶武强人。北洋嫡系分支旧直系军阀五省联军派头目(福建)。 吴佩孚(1874-1939),山东蓬莱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洛派首领,曹之利剑。 王承斌(1874-1936),奉天兴城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津派首领(直隶)。 阎相文(? -1921),山东济宁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头目(陕西)。 冯玉祥(1882—1948),安徽巢县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国民军派首领。 萧耀南(1875—1926),湖北黄冈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头目(湖北)。 张福来(1871—1925),直隶交河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洛派头目(河南)。 彭寿莘(1872—1947),山东平度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头目(第15师)。 曹锐(1868—1924),直隶天津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头目。 曹锳(1873—1927),直隶天津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头目(第26师)。 靳云鹗(1881-1935),山东邹城人。北洋嫡系分支新直系军阀洛派头目(河南)。 张学良(1901-2001),奉天海城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首领。 孙烈臣(1872-1924),奉天黑山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吉林)。 吴俊升(1863-1928),奉天昌图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黑龙江)。 汤玉麟(1871-1949),奉天阜新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热河)。 张作相(1881-1949),奉天义县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 张景惠(1871/1872-1957),奉天台安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 张海鹏(1867—1949),奉天盖平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 杨宇霆(1886-1929),奉天法库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头目。 李景林(1885-1931),直隶枣强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五虎之一。 姜登选(1880-1925),直隶南宫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五虎之一。 郭松龄(1883-1925),奉天沈阳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五虎之一。 韩麟春(1885-1931),奉天辽阳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五虎之一。 张宗昌(1881-1932),山东掖县人。北洋旁系分支奉系军阀五虎之一,直鲁联军派首领。赵倜(1871-1933),河南汝南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宏威军)首领。 姜桂题(1843-1922),安徽亳县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毅军)首领。 陈树藩(1885-1949),陕西安康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陕军)首领。 张勋(1854-1923),江西奉新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定武军)首领。 倪嗣冲(1868—1924),安徽颍州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安武军)首领。 龙济光(1868—1925),云南蒙自人。北洋军阀附属派系(济军)首领。
2023-07-13 11:06:241

姜登选的后代在哪里

旧军阀指的就是北洋军阀,新军阀指的是以蒋介石、冯玉祥等为首的国民党军阀。 1北洋军阀的鼻祖:袁世凯; 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孙传芳、王占元、李纯、陈光远、齐燮元; 皖系军阀:段祺瑞、段芝贵、倪嗣冲、张怀芝、徐树铮、卢永祥、张敬尧; 奉系军阀:张作霖、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孙烈臣、吴俊升、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 (1)从\“兴衰”角度看   ·形成阶段: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衰落阶段:1916年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2)从不同派系掌握北京政权的角度看   ·袁世凯统治时期:...
2023-07-13 11:06:311

奉系军阀的主要将领

旧派: 张作霖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吴俊升、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宗昌、马占山、许兰州新派: 张学良(张作霖的儿子)新派又有“士官”派和“陆大”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陆大”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物。“士官”派:姜登选、韩麟春、于珍、常阴槐、王树常、于国翰、邢士廉等人。“陆大”派: 郭松龄、李景林等
2023-07-13 11:06:391

东北军入关前有一个姓郭的将领兵变,谁知道名字?

郭松龄郭松龄(1883年-1925年),字茂宸,辽宁省沈阳市深井子镇渔樵村。1905年就读于奉天陆军小学堂,后被派到北洋陆军第二镇随军见习。1909年随朱庆澜换防进入四川,担任连长。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升任第68标第2营营长。武昌起义后,朱庆澜受排挤离开四川,郭松龄返回到奉天。在奉天参加了张榕领导的联合促进会密谋起义,但遭清政府当局逮捕,欲处以斩首之刑,后经韩淑秀冒死拦截刑车,述说郭松龄是其未婚夫,返回奉天是为举行婚礼,从未参加革命党,才获得释放。郭松龄与韩淑秀结为夫妇。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龄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后被委任为粤赣湘边防督办参谋、广东省警卫军营长,后转任韶关讲武堂教官。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松龄无法留在广州,只得返回奉天,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在此期间结识在讲武堂学习的张学良。经张学良的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张作霖又委任郭松龄为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领导的第三旅组成司令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全线溃败,只有张学良与郭松龄领导的东路部队有胜利,打破了吴佩孚突破山海关,直捣关东的计划。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与郭松龄担任第三军的正副军长,与姜登选、韩麟春为正副军长的第一军作为奉军的主力,击溃直军并获得胜利。张作霖任命张学良为京榆驻军司令部的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张作霖将大批奉军开入关内占领南方各省,郭松龄则提出要退出关内,保境安民,但建议却未被张作霖采纳,政治上又受到杨宇霆等人的排挤。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到日本考察军事,听闻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郭松龄愤慨至极,遂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事后却被冯玉祥出卖。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奉军全部退却到辽河东岸据守。郭军在攻打新民县巨流河时,却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后方被从黑龙江来支援的奉系吴俊升切断,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日本飞机对郭军阵地进行轰炸。郭军不敌,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化妆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决,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2023-07-13 11:07:043

历史上和小说中的20个五虎将你都知道哪些?

“五虎上将”的出处,主要发自于蜀汉时刘备所确认的关、张、赵、马、黄,后人喜欢将那些帝王将相麾下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排成五虎将。 一、秦始皇的五虎将 秦始皇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皇帝,他开创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被称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虽然秦始皇有雄才大略,但是他的远大抱负还需要手下的人帮他来实现,所以卓越的武将必不可少!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秦朝前期有白起、魏冉、司马错、樗里疾、甘茂等名将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1.王翦 王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同为秦国大将,一个效力于秦昭襄王,一个效力于秦始皇,为秦朝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翦与其子王贲,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王翦的主要战绩是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攻破燕国都城蓟;统帅60万秦军,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2.蒙恬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蒙恬率军攻破齐国。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打出了大秦国威,稳固了秦朝统治,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贾谊在《过秦论》里面说道:“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蒙氏一门忠义,蒙骜、蒙武、蒙恬和蒙毅三代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秦始皇信任,秦始皇病重曾让蒙恬辅佐公子扶苏。胡亥夺位后,蒙恬被赐死。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列传》, 蒙恬统兵30万,足以叛乱,但其一门忠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最终自刎而死。 3.王贲 王贲是名将王翦之子,虎父无犬子。 公元前226年,攻打楚国,大败楚军 ,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假投降,灭亡魏国。 公元前222年,王贲与李信率军攻打燕国的辽东,夺取辽东,俘获燕王喜 ,灭亡燕国。同年,王贲回军攻打代地,俘虏赵国残余势力的领导者代王赵嘉 ,彻底消灭赵国。 公元前221年,王贲与李信率军攻打齐国,俘虏齐王建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 4.李信 李信秦国少壮派的代表,深得秦始皇重用,在灭燕、赵、齐,伐楚战争中,他都是作为主要统兵将领。 李信年少时就因为统兵有方受到秦王的重视,后来在秦王一统六国的战争中,和王翦联手大破燕国。 攻打楚国的时候,因为轻敌和自大,出兵太少领兵失策而被楚国项燕大败,这一次败绩,成为他的污点,一直被人们指点。但这也不影响他对秦国的贡献。 后与王贲一起灭燕,灭齐。 5.内史腾 前230年,内史腾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韩安,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在那个地方设置颍川郡。灭韩之战是灭六国的第一战,为后期进攻楚国提供了坚实的驻军基地。内史腾深受秦始皇信任,秦国统一天下后,内史腾被任命为内史,负责京都咸阳事务,在这一任上,内史腾也恪尽职守,直到老死任上。 秦始皇的将领主要是蒙氏和王氏两大家族,这些人在秦始皇建立丰功伟业的过程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除上之外,还有辛胜, 桓齮,杨端和,麃公,羌瘣,王龁,张唐,以及 大破南越的屠睢, 任嚣等,秦虽名将如云,太史公为其立传的只有白起、王翦和蒙恬。 二、项羽五虎将 王不过霸,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是 历史 第一猛将,项羽麾下也有众多的武将,却因项王对人才的不信任运用不当,最终惨败。 1.龙且 龙且是项王军中的一员猛将,与项羽情若兄弟,自从跟随项羽叔侄起义以来,战功显赫,很受项羽的倚重。项梁起义时,联合田荣大破秦军于东阿;九江王英布背楚归汉之时,龙且率军十万大破之;潍水之战,陷入韩信水淹围城之计,兵败被杀这一战的失败让楚汉之争的形势完全倒转。 2.英布 英布是秦末汉初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骁勇善战,反秦初期跟随项梁叔侄立下汗马功劳,项羽更是封英布为九江王。后来受到刘邦游说,叛楚归汉,辅佐刘邦打败项羽。 3.季布 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楚汉争霸的时候,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 , 险些丧了命,以至于项羽一死,刘邦就下令全国悬赏季布,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 4.钟离眜 钟离眛是项羽麾下最有能力的一批忠诚将领之一,多次在与刘邦正面对峙时给刘邦以沉重打击,但是却一直得不到项羽的绝对信任,后来刘邦用陈平的离间计,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致使项羽对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钟离眛也因此彻底失去项羽的信任。垓下之战时,钟离眛逃离楚军的阵营。 5.虞子期 虞子期,是明朝甄伟《西汉通俗演义》(简称《西汉演义》)的虚构人物,是虞姬的堂弟。文学、影视作品中,多被修改设定为虞姬的亲哥哥,西楚武将,最终结局则多为追随项羽战死到最后。 三、刘邦的五虎将 楚汉相争过程中,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刘邦为什么在战场上之所以能够战胜比自己强大强大很多的的楚霸王项羽,能获胜的最主要的原因,在那个时候的刘邦在对于人才的运用是比的上项羽高上很多。 1.樊哙 刘邦妹夫,也是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楚汉之争时英勇异常,常率先登城陷阵,斩杀、俘虏敌军。 2.周勃 周勃早年做吹鼓手,刘邦在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就跟随刘邦起兵反秦,楚汉之争,攻打赵贲、大败章平、包围章邯,屡建战功。后又带兵讨平韩王信、陈豨、卢绾叛乱,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联合陈平夺取吕禄军权,诛杀吕氏诸王,拥立汉文帝即位,两度成为丞相。 3.灌婴 秦朝时期,灌婴在睢阳以贩卖丝织品为营生。刘邦起兵反秦时,灌婴跟随沛公,杀敌英勇,楚汉之争参加垓下决战,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叛汉的作战。 4.英布 英布早年为项羽帐下将领,屡破秦军,封为九江王。受到汉朝游说,叛楚归汉,策反楚大司马周殷叛楚,率九江军到垓下会合其他汉军打败项羽,刘邦称帝,为淮南王,刘邦诛杀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后,英布内心恐惧,起兵造反,兵败被杀。 5.彭越 彭越是盗匪出身,是游击战的始祖,在楚汉战争中,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垓下之战,彭越和刘邦的军队会师,大败楚军。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后因谋反罪名被诛杀。 四、刘秀五虎将 1.邓禹 云台二十八将里位列第一。邓禹年轻时游学长安,与刘秀交好,新莽败亡后往投刘秀,劝其以河北为基地,收揽民心,待机取天下,以此深得信任。后率军镇压铜马起义军,又破更始将王匡、成丹诸部于河东,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2.冯异 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人称“大树将军”,居功不自傲,曾大破赤眉、平定关中。 3. 耿弇 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在各个战役中,他采用了心理战、攻坚战、围城打援、声东击西、避强击弱等一系列战术,而且运用巧妙,每战必胜。败延岑、平齐鲁、定陇右,攻取城池三百余座,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4.吴汉 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跟随刘秀后,斩杀苗曾、尚书令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流民军,忠心支持刘秀称帝。东汉建立后,率军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攻打匈奴。 5.寇恂 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曾领兵据守河内,大败更始帝大司马朱鲔数万精兵。 五、蜀汉五虎将 最熟为人知的五虎将。 1.关羽 关羽,字云长,雅号“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关羽曾被曹操生擒,刺颜良于万军之中,解白马之围,被封为汉寿亭侯。曾虽然受到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 2.张飞 张飞,字翼德,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早年与关羽一起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公元196年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诏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 3.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4.马超 马超,字孟起,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有很高威望,尤其得羌、胡之心。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后,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马超在西凉一带素有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 为争取汉中的刘备军贡献了不小的军事力量。 5.黄忠 黄忠,字汉升。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 六、曹操的五虎将(五子良将) 1.张辽 张辽字文远,归属曹操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曾亲自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平定新军叛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驰骋江淮,在215年的合肥之战中,以七千守军大破孙权十万大军,险些俘虏孙权本人,威镇逍遥津,“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2.乐进 乐进字文谦,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勇猛果敢,常为先锋将领。 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与张辽镇守合肥。 3.于禁 于禁字文则,原属鲍信,后归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攻吕布,破袁术,御张绣,拒袁绍、征刘备等,战功赫赫。为将坚毅庄重,被曹操称赞可以比喻古代名将。 关羽围攻襄、樊时,于禁督七军前往救援,被关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在南郡。 4.张郃 张颌字儁乂,先后历仕韩馥、袁绍,官渡之战时归降曹操,在曹魏帐下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蜀军自诸葛亮起,皆忌惮张郃。曾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受司马懿所迫而领兵追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 5.徐晃 徐晃,字公明,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 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七、东晋五虎将 陶侃 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他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桓温 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 刘牢之 早年进入谢玄的北府兵,担任参军。参加淝水之战,大破梁成,取得洛涧大捷。 温峤 在西晋末东晋初的动乱年代,南下之前,他辅佐刘琨治理并州,抵御前赵,尽心效力,疲于奔命。南渡之后,历元、明、成三帝,平王敦、苏峻两次叛乱,内涉中枢,外任方镇,为东晋王朝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丰功伟绩 王镇恶 跟随皇帝南征北战,联合名将檀道济北伐,攻克洛阳、潼关和长安,灭亡后秦。 八、隋朝五虎将 杨素 早年和隋文帝杨坚一起参加了北齐之战,隋朝建立后,率水军东下攻灭陈朝,暗中帮助晋王杨广,夺嫡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领兵讨平汉王杨谅叛乱。 贺若弼 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初仕北周,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隋朝建立后,隋灭陈之战有功,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后自恃功高,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所疏远。 韩擒虎 自幼便熟读兵书,初仕北周时,随军平定北齐,屡次挫败陈国进攻。开皇八年,作为先锋将军攻打陈国,率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攻克姑孰,进军新林,攻破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陈后主陈叔宝。 史万岁 出身西域史国,擅长骑射,北周武帝时,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拜上大将军。开皇三年,跟随秦州总管窦荣定大败突厥。九年,参与隋灭陈之战,平定江南叛乱。身先士卒,善抚部下,将士效力。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后遭到宰相杨素嫉妒诬陷,为隋文帝当廷杖杀。 高颎 北周时,参与平定尉迟迥叛乱,后来又参与隋灭陈之战,因功加授为上柱国,晋爵位为齐国公,曾率军大破突厥。为隋朝宰相执政近二十年,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不久后又免去齐国公爵位。 九、盛唐李世民“五虎将”: 1、李靖 大唐军神,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2、秦琼 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浑身伤病。据新旧唐书记载,秦琼每次随李世民征伐,敌阵中常有炫耀自己兵强马壮的武将,李世民就让秦琼前去,单枪匹马常将敌将斩杀于万众之中。 3、尉迟敬德 最初跟随刘武周起兵反隋,后兵败归顺唐朝, 参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的统一战争,颇有功勋。武德九年(626年,参加玄武门之变,射死李元吉,为李世民登位立下头功 4、程知节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参与玄武门之变。 5、李绩 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 十、北宋赵匡胤“五虎将”: 1、石守信 赵匡胤兵变时,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 2、高怀德 五代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孙,高行周之子 ,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 3、张令铎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过程中,张令铎的“翊戴”功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应略同于高怀德。 4、王审琦 宋太祖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因有“翊戴之勋”,擢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兼任泰宁军节度使。跟从宋太祖征讨李筠,李重进叛乱,辅助石守信为前军部署讨伐他。 5、张光翰 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 十一、明朝朱元璋“五虎将”: 1、常遇春 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鄱阳湖大战,射伤汉军名将张定边,救了朱元璋一命,攻取元大都。 2、徐达 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与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3、冯国胜 协助朱元璋征讨四方,建立明朝,洪武二十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时评“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4、傅友德 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 5、蓝玉 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后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蓝玉案”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十二、清朝努尔哈赤“五虎将”: 1.董鄂·何和礼 满洲正红旗,萨尔浒战役,大败明朝辽东经略杨镐,后随军攻破沈阳、辽阳。 2.钮祜禄·额亦都 满洲镶黄旗,骁勇善战,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深受信赖,后金建立后,额亦都为五大臣之一,后参与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 3.瓜尔佳·费英东 满洲镶黄旗,权臣鳌拜的伯父。跟随努尔哈赤攻打抚顺,称为“万人敌”,戎马倥偬三十余年,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4.觉尔察·安费扬古 满洲镶蓝旗,少随父归太祖努尔哈赤,从征兆嘉、玛尔墩两域,从征哲陈部,取洞城、杭嘉、章嘉等寨。 与扈尔汉征萨哈连部,取河南北三十六寨。从破抚顺,大败明总兵张承荫援军。 后金天命四年,破明经略杨镐四路进攻,取得萨尔浒之战的胜利,寻灭叶赫部。六年,攻取辽沈、辽阳,战功卓著。 5.佟佳·扈尔汉 满洲正白旗,每战必为前锋,从灭乌喇部,多有战功。天命四年,参加萨尔浒之战,败明军抚顺、开原二路。旋又设伏,与诸贝勒尽歼明将刘綎所部五万人。五年,在沈阳败明总兵贺世贤。 十三、张作霖五虎将 东北王张作霖能够扬威东北数十年,离不开手下一帮精兵强将的支持。在张作霖部下,有五员骁勇善战的虎将。他们分别是: 郭松龄、韩麟春、姜登选、张宗昌、李景林。 十四、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 “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福将”刘峙、“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 十五、毛主席五虎将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 彭德怀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中原野战军) 刘伯承 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粟裕 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 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徐向前 五虎上将在小说里被大量应用。 十六、《水浒传》马军五虎将 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 十七、瓦岗五虎将 飞虎将秦琼、猛虎将罗成、雄虎将王伯当、螭虎将程咬金、烈虎将单雄信。(说法众多) 十八、《狄青五虎将全传》五虎 狄青、石玉、张忠、李义、刘庆 十九、《大明英烈传》五虎将 徐达、汤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 二十、《呼杨合兵》五虎将 呼延云飞、杨怀玉、孟通江、焦通海、高英 大家还知道哪些五虎将?
2023-07-13 11:07:101

备受少帅信任的郭松龄,为何要反奉?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奉系打败直系,马饮长江水,占据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地,一时间风光无限,奉军也达到了巅峰状态,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郭松龄突然在此时反奉,打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郭松龄反奉,是东北近代史上一件不为人所注意,却又极大地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事件。因为郭松龄反奉,以致于老张投鼠忌器不得不更加依赖日本人,在取得日本人的帮助后,老张又无法兑现给日本人的承诺,最终引发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日本少壮派炸死老张, 间接使得少帅与国民政府靠拢,引发1931年事变,整个东北沦陷。然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郭松龄曾说:东北的事都让杨宇霆这帮人弄坏了,果真如此吗?今天,纵横就给大家讲讲,郭松龄为何要反奉。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按照郭松龄公开的说法,他看到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少帅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基于这一点,在很多历史学者眼中,郭松龄是一个爱国将领。在郭松龄的很多信件中,都一再表示,自己是一心为公,这些信件极大的蛊惑了后来历史学者,其实假话说了一千遍,不要说后世的史学者,就是郭松龄自己也会相信,然而事实的根本却并非如此。在郭松龄反奉后,少帅曾经想与郭松龄通过谈判解决,当时郭松龄列出了四条停战条件,第一条山东归岳维竣,第二条直隶归冯玉祥,第三条热河归李景林,第四条郭松龄回奉执政,统掌东北。从这个停战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前三条说明这次反奉不是郭松龄一个人,而是有着冯玉祥的支持,李景林是奉系将军,郭松龄拿热河给李景林不过是策反李景林之用,李景林在郭松龄反奉事件中所起作用有限。岳维竣是冯玉祥部下,如果郭松龄反奉成功后,郭松龄虽然可以掌控东北,但是回报最多的其实是老冯,平白无故的直隶和山东,估计老冯做梦都能笑醒。在此之前,老冯实际已经成为北洋军阀的众矢之的,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老冯发动北京事变,搞垮吴佩孚,引发直系的敌对,本来这是一笔与老张合伙的买卖,在取得北京后,老冯却电召孙文先生北上,共商国事,引发老张不满,因此也对冯玉祥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况下,冯玉祥通过“夫人外交”,秘密联系奉系少壮派将领郭松龄,企图联合反奉。由于郭松龄的野心勃勃,所以答应了冯玉祥,这才有了停战条件的最后一条,其实也完全吐露了郭松龄反奉的真实意图,那就是为自己图谋东北的政权。很多人都看到,奉系迟早是少帅接班,作为少帅最信任的人,郭松龄必将是奉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为何他还要去冒险反奉呢?郭松龄会产生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奉系“士官派”杨宇霆等人的打压。当时奉系分为新派和老派,而新派内部又有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非留学军校毕业军官),和以杨宇霆为首的“士官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在新派取得老派,内部的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当时新派为奉系作出的贡献更大,所以,张作霖更看重士官派,而陆大派主要是得益于少帅的支持,实际上当时少帅在奉系内部也未有足够的权威,这才让郭松龄有了“越俎代庖”的想法与冲动。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后的资源分配中,根据东北籍将领何柱国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不料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结果杨去了江苏,把姜登选挤到了安徽,郭松龄则落了空。郭松龄认为自己在此次直奉战争中功高而未获赏,心中极为不满,在老冯的怂恿之下,反奉最终形成。这一点,也可以在郭松龄的言辞中找到,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奉军曾派人前去审问郭松龄,在郭松龄的供词中,他说到奉军入关是某些“少数人”想要当督军。郭松龄如此说,自然是反讽杨宇霆、姜登选等人,然而也可以看出郭松龄的心病,其实他也是这少数人之一,然而却没有当督军,因此心有愤恨。在最后,郭松龄自己总结反奉的原因,:“原因很多,主要就是为杨宇霆一人”。从而将矛头直指杨宇霆。其实,早在郭松龄反奉之前,在其与少帅的谈话已经吐露出自己对杨宇霆的反感,并且有反奉的思想,郭松龄对少帅说:“东北的事叫老杨这人弄坏了,安徽、江苏之败,断送了三个师的兵力。现在老杨又包围老将,给他去打地盘,这个炮头我不再充当了,要把东北事情办好,只有把老杨这帮留学生赶走,请少帅来当家”。只不过少帅没有察觉,由于对郭松龄的过分信任,最终导致这个悲剧事件的发生,张学良在回忆录中仍然说:“我最敬重郭松龄,我前半生的事业完全靠他”。杨宇霆行事虽然有一些嚣张跋扈,不按常理出牌,却是难得是智囊型人物,如果用其得当,自然是好的,只不过一般人难以驾驭,更别提少帅这样的单纯的人,最后少帅在老虎厅枪杀杨宇霆,不止是杨宇霆的悲哀,也是少帅的悲哀,更是东北的悲哀。当然,如果要说东北的事是谁弄坏的,是杨宇霆还是郭松龄,还真就不好说!
2023-07-13 11:07:204

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后张作霖为什么没封赏郭松龄?

第二次直奉大战胜利后张作霖并没有封赏郭松龄,主要在于:一、从本质上,张作霖一直不喜欢郭松龄这个人,加之此人早年又有参加南方革命党的经历,对他并不能完全放心,所以张作霖明知道郭松龄有大的功劳,但还是在立功行赏的时候将郭松龄排除在外。二、其次就是张作霖认为郭松龄并不需要这小小的封赏,因为在他看来郭松龄日后得到重用是必然的事,郭松龄和张学良的关系非同寻常。以后东北都是张学良的,对郭松龄只会有好处。第二次直奉战斗成功后,张作霖把江苏封给姜登选,把安徽封给了杨宇霆,把山东给了张宗昌,因为郭松龄与张汉卿作为一个团体思量,张作霖并未举行封赏。这引起了郭松龄的不满。扩展资料:郭松龄反张作霖:1、郭松龄严格来说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将军。虽然它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它不能达到纯净的程度。但他自高自豪,在他眼里,张作霖便是一个土匪身世,他能操纵西南,以他郭松龄的能力也能成为统领。张作霖可以统治东北,虽然没有文化,但张作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2、郭松龄反张作霖另有一种思想在作祟,那就是封建“帝王”思维。当时军阀混战,谁有领土,谁能成为一股力量,命运就能成为世界的领袖。以是郭松龄反张作霖,他脑子里的也有投契思想。3、史料记录,郭松龄为救国救民而阻挡张作霖。但东北不是张作霖。一个人有最终决定权,其中有日本和俄罗斯军队。郭松龄反张作霖有日俄的身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松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2023-07-13 11:09:112

张作霖为什么要把有将才的郭松龄逼反?

前言:郭松龄何许人也?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一位重要将领,是东北军中的革新派人物,以善于练兵打仗著称。1925年11月23日,他突然通电倒戈,一个月后又兵败身死。这事件对当时北方的政局和奉系的实力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郭松龄为什么要倒戈?又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呢 ?这中间颇具传奇色彩,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郭松龄在奉系郭松龄,字茂宸,奉天沈阳人,出身贫寒,从小勤奋好学。1905年,23岁的郭松龄考入了奉天陆军速成学堂,选择从戎这一奋斗途径。当时,腐朽的清朝像久病之躯奄奄一息。同许多激进的青年一样,郭松龄也卷入了当时的政治漩涡,曾追随孙中山,因此被清廷投入大牢。辛亥革命以后,他获得了自由。不久,考入北京陆军大学,以后又投奔了奉军,参与了奉军的军事改革。他从一个奉天讲武堂普通军事教官,迅速上升为一位要“清君侧”的显赫将军,又传奇式的在政治舞台上消失。郭松龄与老张和小张的关系郭松龄初投奉军,“东北王"张作霖着实没有注意这个雄心勃勃的青年。然而在沈阳讲武堂,他与张作霖的公子张学良逐渐相熟。张公子从小就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圣贤书,偏偏喜欢习武。他没有受高深的教育,但却接触到一些西方民主主义学说。张学良聪明机敏,比其父开明得多。在奉天讲武堂,郭松龄是他的教官,两人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张学良相当崇拜这个“科班"出身的教官,并在父亲面前极力推荐,郭松龄由此得以步步高升,从少校参谋到第三军副军长,拥有奉军最为精锐的部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然而,随着地位的迅速提高,他也同时被卷入派系矛盾的漩涡。究其原因,有出身、门阀的分野;有性格、主张的碰撞等等。奉系内部的“土”“洋"之争埋祸端奉系原为绿林草莽起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增添了新的成分,于是就有了新旧两派的矛盾。旧派是一批跟随张作霖出生入死的绿林兄弟,大都没什么文化,凶狠、奸诈;新派是一些“科班”出身的军人,精明强干,受过近代军事知识的熏陶,自视甚高。双方在张作霖面前争功邀宠,互相排斥。而在新派之中还有“土”、“洋"之分。洋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首,是一些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土派由郭松龄、李景林为核心,是一些毕业于陆军大学等中国军事学校的学生。杨宇霆为人精明、圆猾,周旋于大帅左右,为大帅所倚重,人称“小诸葛”,身居幕府总参议。郭松龄战功卓著,实力雄厚,不免有些狂傲。他既不耻于杨宇霆的投机取巧,又不满于张作霖的老迈昏庸,独与张学良关系极好。两派的矛盾,以杨宇霆、姜登选同郭松龄的矛盾为焦点,到第二次直奉战后评功论赏时,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郭松龄在一面坡、佳木斯剿匪中初建功勋,两次直奉战争亲自督战,在榆关、姜女庙炮战中,被弹片击伤背部,医官要扶他下去,他一把推开,仍然指挥自若。为张作霖取威定霸,功劳在杨宇霆、姜登选之上,而张作霖在按功行赏时,对杨、姜都给了地盘,唯独郭松龄一无所得。郭松龄自然看清了他自已在奉军中的地位,因而意气消沉,加深了对张作霖的不满,萌发了倒戈的念头。日本之行让郭松龄找到了反张理由1925年10月,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和奉军均派人赴日本观操。国民军的代表为韩复榘、程希贤等,奉军的首席代表为郭松龄,他们在东京同住帝国旅馆之内。一天,日本参谋本部的一位官员拜访郭松龄,他问郭松龄:“你这次到日本观操,是否还负有代表张作霖将军签订密约的任务?”郭松龄说:“只是来观操,没有别的任务,更不知道签约的事。”于是来访者快快地走了。郭松龄有些莫名其妙,一打听才知道,张作霖打算承认卖国者都不敢承认的二十一条, 以换取日本供给大量军火, 用来进攻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这个密约在沈阳已经同日本人商洽成熟,最近张作霖又打电报通知日本当局,说签字代表已经动身,不日可到东京。恰巧郭松龄先到一步,日方误以为郭是签字代表,故来拜访。实际上这个代表是于冲汉,当时已到东京。郭松龄了解了这件事,心里很不平静。深夜,他敲响了国民军代表韩复榘的房门,将这事告诉了他,并且义愤填膺地说:“连年军阀混战,争城掠地,杀人盈野,国家元气断丧殆尽,老百姓无法生活,强邻虎视眈眈,正在伺机而动。张作霖为了个人的权利,不顾一切出卖国家这种割肉饲虎、引狼入室的作法,无论如何我是不能苟同的。我是一个军人,以身许国,不是个人的走狗,不能昧着良心服从乱命。他若打国民军,我就打他……今天的谈话请守秘密,别对旁人说。”韩复渠诚恳地答应了,在回国后把这番话告诉了冯玉祥。冯玉祥正愁着怎么来对付咄咄逼人的奉军,听了韩的报告,大喜过望,当即表示:此事最好请郭先生亲笔拟个书面的东西,派亲信来从长计议。这样郭冯联合对张已成定局,以后又拉了李景林组成“三角同盟”,开始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行动。回国反老张不反小张郭松龄从日本一回国,便住进了天津意大利医院,假称生病,并且避免与张学良见面。11月,趁张学良回沈阳之际,将军团部由天津撤至滦州,开始私下草拟倒戈通电电文。他是个武人,却又不同于毫无政治意识的军汉,他在电文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东北政治的主张,以期取得舆论的同情。鉴于同张学良的特殊友谊,他提出了“反父不反子”的口号。老奸巨猾的张作霖,事先对这一切不是毫无觉察,他屡召郭松龄回奉天,想就近控制。郭松龄知道这一点,故一再回绝,并急忙于11月23日,在河北滦州召集部下开会,他的妻子韩淑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郭松龄语调沉重地说:“诸位,我就要同大家永别了,因念及我们相处时间不算短了,不忍不辞而别,故而召开此会话别。”说着拔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就要抠动扳机,部下大为惊慌,赶忙夺下郭的手枪,要他说出事情的原委。于是郭松龄声泪俱下,列数了张作霖弃民而不顾,屡屡挑起战祸的罪行,诉说了自已力主和平所受的挟制,眼下就要调回奉天同罪,自料此去必不得好结果,不如自杀一了百了。部下七嘴八舌地劝慰他,并纷纷表示:现在还不是军长死的时候,我们一切听从军长安排。郭松龄见此情形拿出了事先准备的花名册,说出了班师回奉,反张倒戈的打算。韩淑秀也在一旁极力鼓动。
2023-07-13 11:09:251

历史上的郭松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一次对张学良的访谈中,张学良坦言道:茂宸在时,奉军战斗力很强。若他不死,日本未必会进犯。张学良这里说的茂宸,是指郭松龄。(郭松龄旧照)我们知道,郭松龄曾经反奉,被张作霖杀掉后,还暴尸三日。可是,张学良为什么却说出这样的话呢?郭松龄于1883年出生在奉天,族谱记载他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裔。在人生的头二十年里,郭松龄继承了父亲的志向。他想要考取功名,复兴祖上的辉煌。然而在1905年,日俄战争的爆发,使得郭松龄无法继续专心致志去研学。他的家乡处于日俄交战区中,无数房屋被毁,无数居民被杀。郭松龄受到很大的触动,他由此改变了入仕的想法,转而进入了陆军学堂。毕业后,郭松龄进入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并很快得到了陆军统领朱庆澜的赏识。之后几年中,郭松龄跟随朱庆澜去四川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后,朱庆澜遭到排挤,被迫出川,郭松龄也就回到了奉天。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次年又考入中国陆军大学。在学习的这几年中,郭松龄积累了大量军事理论知识,这也使他能在后来的战争中大放异彩。1917年,郭松龄前往广东追随老领导朱庆澜。后来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再一次返回奉天,成为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一名教官。在这里,郭松龄遇到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张学良。在张学良的推荐下,郭松龄成为奉系军官。在随后爆发的多次战争中,郭松龄为奉系立下汗马功劳。可是,1925年,郭松龄却选择起兵反奉。不过,在合伙人冯玉祥的背叛,以及奉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夹攻下,郭松龄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和夫人一同遭到枪杀,并且还被张作霖曝尸三日。(张作霖旧照)那么,郭松龄本来是奉军主力,怎么会走上反奉的道路呢?郭松龄在加入奉军后,很快成为一名团长。在1920年发生的直皖战争中,张作霖以调停为由,挥师南下,郭松龄的部队很快抵达了前线。在同皖系军队的作战中,郭松龄以一个团的兵力,成功击溃了皖军两个旅。虽说当时的皖军本来就已经阵脚大乱,并没能完全发挥出实力。但郭松龄以区区一个团的兵力,就兵不血刃解决了敌人,也着实展现出了他的能力。此战之后,张作霖将郭松龄提拔为了混成第八旅旅长。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在奉军前线溃败的情况下,郭松龄与张学良领导的东路部队,与数倍于自身的直军进行作战。最终,他们击败吴佩孚部队,成功突破了山海关。这也使得张作霖最后能够全身而退。 在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作为第三军副军长的郭松龄,带领部队大破直军,其军事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有一件事让郭松龄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这就是他和姜登选的关系。郭松龄与姜登选同属张作霖帐下的五虎将之列,并且郭姜二人还都曾追随过朱庆澜,可以说是共事很久的老同事了。但郭松龄偏偏因为一些小事,最终残杀了姜登选。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姜登选的第一军率先传来捷报,眼看已经快要立下大功。然而此时张学良却命令郭松龄亲自带队,增援第一军战场。看起来似乎有让郭松龄“抢功”之嫌。(姜登选旧照)会后,第一军副军长韩麟春讽刺郭松龄说:“这计谋好,你也可以露露脸。”郭松龄勃然大怒道:“我郭某绝不沾别人光,我还是从山海关正面打过去!”随即他愤怒地离开了大营。姜登选随即说:“这打破了我们的全盘计划,如此妄为,该当何罪?”接着他便让韩麟春到张作霖那里去告了一状。郭松龄由此开始嫉恨姜登选。战争结束后,张作霖论功行赏,张宗昌、杨宇霆等人都得到了各省督军之位。而本属于郭松龄的安徽督军,却被姜登选抢占。这让郭松龄更加厌恶姜登选。1925年11月,郭松龄倒戈之后,姜登选亲自拜访郭松龄,想劝他不要铸成大错。结果郭松龄反劝姜登选反奉,遭拒绝后,便将姜登选闷死棺中。说起来,郭松龄之所以反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日本期间得知了张作霖与日本密谋的计划。郭松龄认为张作霖卖国,随即便举起爱国旗帜与冯玉祥合作反奉。这也是很多人认为郭松龄是民族英雄的重要原因。
2023-07-13 11: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