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哪些?他的散文代表作是什么?

2023-07-13 23:35:47
共1条回复
余辉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垂钓》
代表作有:《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怀念母亲》
《夹竹桃》
《幽径悲剧》
《清塘荷韵》
《成功》
《做人与处世》
《永久的悔》
《忘》

相关推荐

季羡林有写过什么书吗?

季羡林(1911~),男,汉族,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人。他自中学时代就开始散文创作,近年来出版了《季羡林散文选》。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和翻译工作,从50年代起就著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同时还编有《印度文学研究集刊》、《印度民间故事集》第一辑、《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与他人合编的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等。翻译作品有《马克思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沙恭达罗五卷集寓言》、《优哩婆湿》剧本,《家庭中的泰戈尔》等。
2023-07-13 20:06:212

季羡林的有名作品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他上高中时即发表过数篇短篇小说,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其间发表散文和译文多篇。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他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受聘为北大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开拓我国东方学学术园地。1956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除了学术研究,季先生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付出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季先生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他90岁的生日时,回到了家乡山东临清,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人士近300人参加了祝寿活动。面对家乡亲人,季羡林先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抒发了对国家、对故乡美好的祝福。 面对后生两次欲落泪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官庄,1917年6岁时赴济南求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46年从德国学成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办了东语系。作为世界上极少数精通梵巴语、吐火罗语的学者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虽然他大半生都生活在外面的世界,但在内心深处对家乡永远保留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依恋。 在官庄,季先生还有几个亲属,都是他的晚辈。他们搀扶着老人步入老屋,在季先生的提议下,他与几位亲属共同祭拜祖先。季先生对母亲怀有深切的思念,6岁离别母亲,8年后回家,母亲已离开人世,从此再无缘相见。 在一篇散文中他引用“子欲孝而亲不在”,表达了缠绕自己终生的切肤之痛。而对家乡,季羡林先生的眷恋之情也溢于言表。他深情地回忆说:“早年我考上清华,家庭很困难,清平县(当时临清称清平)每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补助150元钱,没有那150元,我很难上完清华,对家乡我永远心存感激。”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多年来,季先生心系故土,为家乡孩子捐赠了数千册图书,并设立了奖学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盼望家乡多出人才。家乡人对季先生同样充满感激之情。季先生喜欢孩子,面对淳朴的农家孩子一口一个“老爷爷”、“太爷爷”,那一刻,季先生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我是一个农民,最欣赏的品质是忠诚 季羡林先生以其谦逊朴实的人格魅力,赢得世人仰慕。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始终以身为一个农民而自豪。他说:“今天这么多人为我举办生日庆祝活动,我非常激动,但我感到最大的是惭愧。我感觉自己这个人并不是那么了不起,我是一个十分平常的人,从来没有什么大志,今天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离国家、离父老乡亲对我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感到很惭愧。” 季先生说,他是农民出身,对庄稼、对下雨十分感兴趣。他说,坐火车来临清,一路上从河北看到山东,看到庄稼不错,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季羡林先生在十年浩劫期间,冒着危险翻译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成为世界翻译史上的一件盛事,而他在学术上的真正冲刺却是在70岁之后。多年来的积累、学贯中西的文化素养让他厚积薄发,才思泉涌。近年来,季羡林先生主编了《传世藏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了二十四卷本的《季羡林文集》等。季羡林先生说,他做学问就像是农民耕作,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而连续写出700多万字的著作,也的确创造出了学术界的奇迹。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晓棠专程携新片《芬芳誓言》来临清为季羡林先生祝寿,老人看后深有感触。他说,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之处,概括起来就是:忠诚。电影《芬芳誓言》中主人公有句话说得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忠诚。“我之所以有可能做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因为我这一辈子都忠诚于我们的祖国、忠诚于我们的山东、忠诚于我们家乡临清。” 活到老学到老,季羡林先生的目标是活到120岁。季羡林先生思维敏捷、身体很好,许多人打听他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有一个三不主义,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他说,所谓“不锻炼”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除了锻炼外什么也不做。人还是应当多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让思维永远不僵化。 季羡林先生功成名就,是不是就此开始颐养天年了呢?季羡林先生说:“大家出于对我关心,感觉90岁年纪已经很老了。但现在中国人的寿命比从前已经增加了一倍,我的计算是,70岁算中年,90岁算老年。这么算的话,我不过初入老境。我感觉活到95岁不成问题,99岁的百寿也不成问题,再进一步,108岁我看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在北京的时候,我常和老朋友臧克家在一起。最近见他,他说要活到120岁,我说,我要是活到120岁,你就是126岁。他比我还大6岁。我们两个商量好了:目标是活到120岁。” 老人话声刚落,众人掌声笑声一片。季羡林先生说,生活水平提高了,寿命延长是好事,但应该怎么个活法?他现在仍然可以每天工作8小时。他有一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只要活一天,就应该干一天工作,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为人第一,学问第二” 近年来,出于利益驱使,许多盗版商大肆盗印名家著作。季羡林先生的很多著作也成为盗版商瞄准的目标。说到盗版这个话题,老人一向慈祥的脸上露出几分凝重。他说:“市场上盗我的书的太多。有人给我做过一个大体统计,市场上我的盗版书大约有100万册,主要是散文。这不光侵害了作者的劳动成果,也损害了读者合法利益。读者要睁大慧眼,辨清真伪,不要给盗版书商任何可乘之机。” 季先生研究了一辈子东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他认为,东方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更符合世界发展方向。他自豪地说,21世纪一定是中国的世纪,申奥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季先生说,他自己终生从事教育,没干别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中国第一个提倡的就是“为人”,为人第一。所谓“道德文章”,当然要先讲道德,然后讲文章,这是基础。为人第一,学问第二。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做好这篇“道德文章”,把“忠诚”的道德核心发扬光大。 六岁离家去求学 六岁以前,季羡林先生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他究竟教了季羡林先生些什么,现在完全忘掉了。六岁离家,季羡林先生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从那时起,季羡林先生才算开始上学,曾在私塾里念过一些时候,念的不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以后接着上小学。 季羡林先生在新育小学考过甲等第三名、乙等第一名,不是拔尖的学生,也不怎样努力念书。三年高小,平平常常。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季羡林先生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季羡林先生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 季羡林先生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他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季羡林先生当时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报了很差的正谊中学。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季羡林先生翻译出来了,只是为了不知道“已经”这个词儿的英文译法而苦恼了很长时间。结果他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季羡林先生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他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他的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季羡林先生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叔父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教育,但是他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都读了不少,能诗,善书,还能刻图章。他没有男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季羡林先生身上。 季羡林先生说:“我今天勉强学得了一些东西,都出于他之赐,我永远不会忘掉。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十点钟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 初中毕业以后,季羡林在正谊念了半年高中。一九二六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他提倡读经。教国文的老师是王昆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后来到山东大学去当讲师了。他对季羡林的影响极大。季羡林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读〈徐文长传〉书后》,受到他的高度赞扬,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季羡林在吃惊之余,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弄到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的文集,想认真钻研一番。 一九二九年,季羡林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了一年,这在季羡林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国文方面,这里有几个全国闻名的作家: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董每戡等等。 灵感来自勤奋 一九三○年,季羡林高中毕业,到北平来考大学。当时考一个名牌大学,十分困难,录取的百分比很低。为了得到更多的录取机会,季羡林那八十多位同班毕业生,每人几乎都报七八个大学。季羡林却只报了北大和清华,结果两个大学都考上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季羡林选了清华,因为,季羡林想,清华出国机会多,他的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所有的课程中,季羡林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季羡林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季羡林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一九二四年,季羡林清华毕业。母校山东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先生邀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教了一年书,到了一九三五年,上天又赐给一个良机。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季羡林报名应考,被录取。这一年的深秋,季羡林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始了国外的学习生活。从一九三七年起,季羡林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季羡林的留学生活结束时三十五岁。 一九四六年秋天,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从那时到现在,季羡林一直没有离开北大过。 季羡林说,他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季羡林也有“第×职业” 季羡林作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学,他不喜欢义理,所以写的哲学文章很少。但到晚年,却又一反常态,大谈起“天人合一”的玄学来。文章一经发表,便语惊四座,颇有影响。他还谈起了另一种哲学———消费哲学,也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与经济基础有关。季羡林的经济基础如何呢?从账面上来看,季羡林的工资是北大教师中最高的,因为他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确定的“老一级”教授。但他每月的工资,经过七折八扣,领到手以后,平均约700到800元钱。这些钱,他要给小保姆张淑贞一半,除了她的工资,她还有一个男孩,在北大二附中上学,学费、杂费、生活费全部由季羡林负担。这样一来,他再交完房费、天然气费、电费、电话费等,实际上拿到手的也只有300元左右了。用它来支付全家的生活费,怎么会够呢? 这里就有了一个对比: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被定为一级教授,在六类工资地区的北京,每月拿的工资是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个“不菲”的工资数目。因为当时物价奇低,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一顿大约1.5元到2元,汤菜俱全,还有黄油面包,外加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六七元钱足矣,还能吃只挺大的。这样的物价,有每月450元的固定工资,简直是“阔死了”。而如今,他是全国最有资格的“老一级”教授了,因为比他资格更老的陈岱孙老教授已经去世。而他的全月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也就一千二三百元钱,这就是他每月实际上留在手里只有300多元钱的原因。 这样的老教授,工资这样低,可怎么维持生活呢?不少人自然会问他,老先生笑笑说:“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提高的话,也绝没有降低。”人们问他,难道你有点金术吗?他回答说,非也。季羡林道出的奥秘是:20世纪50年代大学教师主要靠工资生活,不懂什么“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而今天却大改其道,学校里也有种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季羡林也有了“第×职业”,就是“爬格子”。他爬了60多年格子,名气大,稿费多,时不时地就收到稿费。这样,他手头虽只剩300元的工资,却从来不感到拮据,原因就是有源源不断的稿费做后备军。 50年前的雨衣仍在穿 手头虽然有钱,但季羡林在生活上却向来没有太高的追求。对吃,一如既往,从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早晨仍然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4时起床,为他做早饭,所以早餐是几十年的“一贯制”,从来不变化。午晚两餐,素菜为多,很少吃肉。饮食如此简单,他全家的伙食费不过500元多一点。 至于穿,季羡林简直是个清教徒。他的衣服多是穿过十年八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有一件雨衣,是他在1946年从德国回到上海时买的,至今仍在穿。有一天,一位专家说,你的这件雨衣,款式真时髦!他听后大惑不解。专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50多年前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在不知经过多少变化之后,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指导下,现在又回到了50年前的款式。他听后,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他也没有想到,人类在衣着方面的一点小聪明,原来竟如此脆弱! 他的老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他想,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照镜子自我欣赏,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穿衣服给别人看,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那么你满足了这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反正不能让人人都高兴。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我行我素,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不能让你指挥我。在穿衣方面,他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他的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他的用品也是如此。只要能用,他决不丢弃,敝帚自珍是他的用物哲学。他的穿戴和用品,也真因为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不同,有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评论:赶潮流者说他是老古董、老保守、老顽固,而学者层却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儒者。儒雅的风度,从其学识和人品中来,而不是从其衣着中来。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 季羡林绝非“大款”,但他在自己的消费哲学指导下,素衣淡食,生活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送给身边急需的人,或者捐给家乡的学校。这样的消费哲学,但愿能有更多的人会理解。 ##附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2023-07-13 20:07:039

季羡林的著作及写作时间和当然的背景。 越多越好要一一列举。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一生著作丰富,尤其对印度语、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翻译作品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五卷书》  《优哩婆湿》  《罗摩衍那》  学术著作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大唐西域记校注》 中华书局 1985年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敦煌学大辞典》  散文随笔  《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塌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书名:《季羡林谈人生》   作者: 季羡林  季羡林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这部书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  书名:《生命沉思录》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已出版的季羡林所著作品辑录而成,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印度文化、读书与治学、人生与世相,以及描写文革期间一些切肤真挚的随感等。本书也是一本普通大众认识季羡林及其学术成就的简便而又通俗的读物,可谓集季羡林先生之作品精华。  书名:《牛棚杂忆》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内容简介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最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书名:《忆往述怀》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亦是文坛一大幸事。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书名:《季羡林谈国学》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内容简介  面对近年来的“国学热”,季羡林先生更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并亲自拟定内容选取文章以探讨国学之精,可谓国学大师谈国学之经典版本。浓缩了季羡林先生百年学问人生的精华与积淀。是现今不可多得国学读本。  书名:《新纪元文存》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1  定价:15 元  内容简介  这一篇《新纪元文存自序》本意只想写上千把字,把问题交代明白就算了。没想到中间插入住院这一段经历。是非写不行的。如果没有这一段过程,说不定我还会受旧习惯势力逼促写一篇《九十一岁述怀》之类的文章。人一病,“怀”都仓皇逃循,想“述”也没有了。只剩下了病房里的感受,我都写在《自序》中了。  书名:《季羡林谈师友》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8月第1版  内容简介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书名:《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  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第一本是《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研究所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还要陆续合作,推出新书。  书名:《天竺心影》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本散文集,由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作。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印度旅游的全程: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记录详实,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这是季羡林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该书记录了他游印度的美好回忆。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全程详细记录,语言通俗优美,并附有一些黑白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  书名:《泰戈尔名作欣赏》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泰戈尔一些名作,分诗歌,短篇小说,戏剧,散文四部分.诗歌分31篇,有两亩地,婆罗门,卖头,供养女,报答,轻微的损害,吉檀迦利,家庭;短篇小说有6篇,即河边的台阶,弃绝,素芭,喀布尔人,饿石,偷来的宝物;戏剧2篇;散文有抒怀篇,田园篇,民生篇,生命篇,谈艺篇,哲理篇.  书名:《朗润园随笔》  作者: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学人心声、文化随想、漫笔清谈、故人忆旧四大部分的多篇随笔  书名:《清华园日记》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70年前季羡林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辅之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构成了本书独特的价值。  书名:《留德十年》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不书讯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 “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书名:《赋得永久的悔》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我国著名作家季羡林的62篇散文。全书大致按生活、游历、杂感、友情诸方面归类,力求映现季先生的生活经历、情感心路,择要辑录。读季先生的文字,亲切,似长者;真诚,似友人。宛如故人正促膝交谈,于不知不觉中,被那充盈的激情擒住双臂,在无垠的雪地里随心所欲地跳起了华尔兹。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在季先生笔下都是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  本书收录我国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散文,共62篇。本集子仅局限于自1978 年即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作品,大致按生活、游历、杂感、友情诸方面归类,力求映现季先生的生活经历、情感心路,择要辑录。  书名:《清塘荷韵》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内容简介  五月草长莺飞,窗外的春天盛大而暧昧。这样的春日,适合捧一本丰沛的大书在阳光下闲览。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正是手边一种:清淡的素色封面,一株水墨荷花迎风而立,书内夹有同样的书签,季羡林的题款颇有古荷风姿。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写他无意在楼前清塘中投几颗莲子,竟得满塘风荷举。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用它作书名,有以荷喻人,以荷喻文的用意,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也。张中行在序言中说,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在我看来,季先生学贯中外,兼容百家,既博且专,所通梵巴语、吐火罗语,均属国内绝学,是公认的学界泰斗,其精深与朴厚,均可想见,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大学问家长于散文随笔者多的是,季羡林先生算不得最好,但用心之多、用情之深,过之者寥寥。这情,一是对散文写作的迷恋,书中所收文章,最近的二篇,《清华梦忆》写于2000年11月7日,《九十述怀》写于同年12月20日——步趋期颐之年尚笔耕散.  书名:《敦煌学大辞典》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12月  内容简介  《敦煌学大辞典》的编纂与出版工程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发起,全国2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与。全书共收词900余条,总字数约200万字,插图700余幅,其中彩色图片100余幅。内容涉及各个时代敦煌艺术的综述,几十个代表性洞窟的逐一介绍,关于敦煌文献的介绍等。全书以六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敦煌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敦煌文献的收藏情况及其编写的经过等,并将近几年来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收入在内。《敦煌学大辞典》是一部专业性大辞典,重要的词条注释字数往往超过千字,全书首个词条“敦煌”更长达1.4万字,而“敦煌学”一条系季羡林先生亲自执笔。书中还附有一批颇有价值的附录。敦煌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敦煌学包含众多的学科。敦煌石窟艺术,举世闻名。  书名:《东西文化议论集》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3-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外学者有关东西文化问题的论著数十篇,观点各异,色彩纷呈。编选的目的,在于方便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以期引起关注。  书名:《东方文化研究》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社  出版时间:199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27篇。论文就东方三大文化圈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佛教、伊斯兰教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以及东方各国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书名:《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2-0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糖这种人人日常所用而又微不足道的东西的发展中,向世人揭示出一部十分具体、生动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作者用数年时间,翻阅了自周秦以来浩如烟海的中外群籍,从“糖”字的演变到甘蔗种植、制糖业的发展,引用了大量例证,用以说明:文化交流而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书名:《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作者:季羡林  内容简介  我国新疆地区有几个古代少数民族的语文,这个事实在八、九十年以前是没有人知道的。经过长短不同的探索与研究,在哲学、宗教、文学、语言、历史、地理、民俗、考古、艺术、音乐、甚至天文、历算等方面,掀起了巨大的探索研究的波浪,一个新纪元,在世界学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书名:《大唐西域记校注》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5年  内容简介  《大唐西域记校注》是由季羡林等人对《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唐高僧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和得自传闻的138个以上的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情况,是一部有关唐代西域历史地理的名著)进行校订后出版的图书。  书名:《罗摩衍那》  作者:季羡林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8-1  内容简介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本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书名:《五卷书》  作者:季羡林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内容简介  印度故事文学名著集成。本书分为五卷,每卷都有一个主干故事,通过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插入各种故事。在全书中的八十多个寓言故事中,既有动物故事,又有世俗故事。
2023-07-13 20:07:281

季羡林的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2023-07-13 20:07:373

阅读改变人生开头美好佳句

1.阅读改变人生的好句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2.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开头与结尾怎么写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开头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知识;读书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我喜欢读书,周六周日,都会去图书馆借几本书看看。每当我走进图书馆,看到读者津津有味地读书,有一种温馨甜蜜之感,正如诗中所说:“书香,美的极致!”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结尾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它熏陶我们的人生,熏陶我们的道德修养吧!让生活更美好,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3.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开头怎么写 [作文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书,是一条小船,载着我飘荡于知识的海洋;书,是一对宽大的翅膀,带着我翱翔在真理的天空;书,是一把智慧的钥匙,为我打开知性的大门,作文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书架便是书的花园,在我闲来无事时,便会走进这书的花园里,与我的良师益友交谈。我与书之间发生过许多的故事,就像沙滩上的贝壳一样,不计其数,我就捡一个最漂亮的,讲给你们听。 那一年暑假,爸爸和妈妈决定带我们去济南玩,顺便去看看在大学里的哥哥,小学六年级作文《作文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到了火车站,火车站上真是人山人海。 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在侯车站里等着。候车站里真是又热又闹,人们都拿着扇子或报纸扇风,我耳边响起了人们的抱怨声和咒骂声,我从背包里拿出我最喜欢的书《狼王梦》,我耳边的抱怨声和咒骂声顿时消失了,我仿佛来到了浩瀚的尕玛尔草原上,看紫岚为把狼儿们培养成狼王的付出,即使这是一个疯狂的野心,紫岚却毫不厌倦的努力着,至死不渝。 汗水将我的衣服湿透了,直到我听到火车发动的隆隆声,才从书的世界里走出来。现在的我,已经坐在火车上了。 爸爸笑着对我说:“涵涵,你看地真是太入迷了,你去当“狼王”了?”爸爸和妈妈都笑了,妹妹也笑了,我也跟着笑起来。 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学到更多知识。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4.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开头怎么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编者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足以怡静、足以博采、足以长才。书香弥漫的人生岁月,只要我们经常阅读、坚持阅读,将其内化成一种习惯,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欣赏无限的生命美景,便可使我们活得更加丰富与智慧、充实与从容,人生也因此更加美好。 与《文化苦旅》同行耳边的风声瑟瑟索索,窗外的落叶铺满一地,那殷红的颜色,醒目地告诉着我,时光洋洋洒洒的就过了,而我的《文化苦旅》才翻阅了三分之二。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却遭遇了无法预料的损失。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将中国文化的遗失描写得淋漓尽致,我不禁为此倍感痛惜。 我,来自美丽的大凉山,家乡的民族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大凉山州彝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里有七擒孟获的故事,这里有彝海结盟的历史,这里有原生态的彝族民歌。 大凉山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地,而我却有幸在这里成长,学习。手捧一杯清茶,执一本好书,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文化苦旅》带给我一种淡淡的哀伤,在这本书中,我惋叹着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一个民族把握着灿烂文化的钥匙,却做出了令人遗憾万年的决定,这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悲哀。 《沙原隐泉》是作者曾经踏过的足迹。面对眼前的沙山,似乎遮天蔽日,当作者别无选择时,坦然面对,慢慢爬,爬到终点。 他让我明白:在生活中使自己疲劳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当作者停下脚步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感到欣喜,一抹清泉,清澈见底,横卧山底。 那抹清泉名曰月牙泉。“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 书中的小镇带给我们的并不是过多繁华的过往,而是以平淡来问世,给人一种无论身处何地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合上书,走向窗前,回味着历史的记忆。 我想,文化与旅行似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感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是从中领悟古人的精神。让我们一起与《文化苦旅》结伴而行吧!让我们一起与大凉山的文化腾飞吧!作者:四川省雷波中学高2016级12班 吉海罗英指导教师:赫昭兵恰同学少年——读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开始一些日记性质的记录,开始一些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我想着要写日记,实则不然,正是读《清华园日记》带来的感性。现在的条件,比之以前的人,好出太多——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可以随时随地记随感随想。 不像季羡林的民国时期,纸笔每日一记,夜间还有熄灯限制。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其实也是每个人倾情发泄真性情的地方。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记录大学最后两年生活点滴,与同学清谈,学校的功课,教授们的课堂精彩或不精彩,自己所读的书目,书中的精华,和不想读却不得不读之书的索然,学校里发生的事,社会上发生的事,一一带进作者的日记里,思绪一二三。国家飘荡,季羡林关注家国天下,闲笔间有家事国事天下事。 学习生活枯燥也是压抑的,作者有失意时陷于苦闷和烦躁,然大多数时光,努力进取,每有所得、充实又有成就时愉快不已,对物对人对事,有着私密的感触。到底穷人日子总担忧,作者时常面临缺钱,有时靠借以度一时之窘。 即使会面临没有生活费的困窘,季羡林依然喜欢买书看书,为收获一本不可多得的书而激动。日记中所涉及书目之多,亦令人惊叹。 季羡林坚持早起晚睡,学习固定科目,涉猎广泛,大部分下午时间,是打球、体育活动,或去城里拜师访友,或去城郊看山看水。所谓劳逸结合。 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好的体魄,特别是文人。一直觉得文字工作是阴性的,运动是阳性的,须得两两相合,不得太偏一方,倘若带来压倒性倾斜,身体垮了,什么都做不了。 母亲去世后,季羡林时常思念母亲,痛心自责,语短情长,让人潸然泪下。季羡林在《母与子》一篇文章里,仔细地描写回家服丧的经历,读来令人唏嘘哽咽难言。 过早与母亲分离,家庭成员复杂,与底层密切接触,加之本性善良敏感,季羡林大学期间的文章即有深厚底蕴,如写《红》中那卖绿豆小米的老实的中年人,《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家里的佣工王妈,《母与子》里的老妇人,皆有一团化不开的凄凉与慈悲。可谓年少轻狂,一些思想、人前难以说出的话,迷茫、焦虑、家庭、工作、未来和成长,在每日不多的简短日记里,季羡林一一真实地记录下来,刷课、打球、投稿、骂人、丧亲、结友……大师也年轻过,迷茫过,不安过,谁不青春年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曾记否?同学少年都不贱,情怀清朗梨花白。 作者:冯润青在童趣诗情中 归去来兮——读《老舍散文精选》“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这是老舍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描写,寥寥几笔,济南的地势、冬天的气候以及济南人的心态跃然纸上。这些文字朴实无华,毫无扭捏作态之感,但却渗透着老舍。 5.关于人生因改变而精彩的优美语句 我就找到这些,希望你能做个参考让人生因为改变而更加精彩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的门被关闭的同时,上帝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 虽然我们不信奉上帝,但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公平的,绝不会因为地位、身份、国度和种族的不同而厚此薄彼。其实,不公平、不平衡的只是我们的心。 放眼芸芸众生,谁不曾经历悲欢离合?谁的生活里没有过阴晴圆缺?谁的人生道路不是开心事与不开事交替行进啊?所有这些是我们无法避开的,既然避不开就面对吧,只有坦然的面对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只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抱着一颗平常心,对身边的事和人多些理解,多些包容,多些宽容,我们的心就静了,心静了,心态也就更平和了,心态平和了,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快乐、更精彩。 记得有位智者这样说过:你的眼里看到的是感动的事,那么你就生活在感动中;你的眼里看到的是厌恶的事,那么你就会在烦躁不安中生活。的确,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你对着他哭,他肯定不会给你好脸色。 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甚至有些残酷社会现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能有些不适应,因为不适应,就会生出些许无端的抱怨和不满,因为些许的抱怨和不满让我们更加浮躁和不安,最终造成我们自己工作被动,心情更加烦躁。其实埋怨环境的不好,往往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往往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往往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往往是我们的方法太少。 是啊,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没办法也不可能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心情,也不可能左右天气的无常,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来点阿Q精神又何妨,自我安慰些有何不可,知足者才能常乐嘛! 古人可以追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心境。 我们抱着一颗平常心、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营造一份好心情也无不可。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是啊,我们的心境改变了,世界就会变得更可爱。人生也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更加精彩!人生因改变而精彩 [折叠]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已。 因为年轻,所以会经历一些事情,如爱情,如友情。 没有人能够永远快乐幸福的过每一天。 没有人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坚强和软弱。 让你成熟的,是经历与磨难。 让你幸福的,是宽容与博爱。 让你心安的,是理解与信任。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不知道为何,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改变。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梦想。 也许,还在追求那永远不会有的完美。 我们曾虚荣过,幻想过,为狭隘的目标奋斗过。 待到重新回头看时,觉得很多事情都云淡风轻了。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会在未来走的更加好。 因为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美好。 人生如此短暂,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生活。 有太多的事情要你去做,有很重要的人等着你去珍惜。 不要回头看,前面的世界才更精彩。 你不能控制他们,但你可以掌握自已 走自己的路,纵然很崎岖,纵然很陡峭。 但要依然勇往直前。 谁也没有控制你命运的权利。 纵然会困难重重,伤痕累累, 但不要犹豫,不要后悔。 因为在回首时,你可以指着那条尽是痛苦和泪水的路,大声地骄傲地说: 看,这就是我自己走出来的路! 你不能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森林中有一个分岔口,我愿选择脚印少的那一条路,这样我的一生会截然不同。” 一条路走的人多了, 总会弄得泥泞不堪,总会弄得尘土飞扬。 为何不换一条路走走,也许一切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把握自己的今天,那么明天绝对会更好。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对生活微笑,那么生活也对你微笑。 让我们的心不再压抑,让它解脱吧。 让自由的心灵飞翔,去迎接那绚丽的阳光吧!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和千万人相遇,和千万人相离, 生命中寻找一个能够真识相伴的人 真实信任的朋友,就是幸福。 6.《改变人生的一句话》的阅读答案 父亲: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继母: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 父亲的态度其实跟母亲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一家和睦相处,而继母的做法不管是出于对老公的爱还是对孩子的爱还是对家庭的爱,而此时,一个真挚的微笑,眼神,以及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孩子的心,对于一个常年被人冷落的小孩,此时瞬间被触动。而更重要的是继母的一步步的行动激励了小孩。父亲或许是说了实话,但是作为孩子的卡耐基内心的自尊还是接受不了,即使他后来很有成就,继母不是完完全全的是赏识教育,但继母却把赏识教育发挥的淋漓尽致,继母一直采用引导的方式,来激励卡耐基。总的来说,卡耐基的成就=善意的引导+个人天赋+勤奋 其实任何小孩都跟卡耐基一样都有着与身俱来的天赋,只是需要多加引导,这个誉为重要,就好比如说我们买商品,有的时候我们只是知道需要什么,却不知道需要的物品是什么,而小孩也差不多,有时候兴趣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稍转即逝。很有可能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被扼杀在摇篮里,而这种兴趣需要源头的支持,需要被发现后,积累自信,积累动力,一旦成功,威力无穷。而这位继母恰好在这点上做到了这点,更源于母亲无私的爱。在我看来,此母非母,与所有母亲一样,圣人也。完全是个人看法,希望更多的人来探讨,在线等等,楼主是有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32613731心人哪。 7.关于《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开场白与结束语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要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类、对社会有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要很好地作出贡献,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那要掌握知识,就必须读书,好好地读书。读书,是成功之路。 。。。 读书能使愚陋者变得聪明,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能使幼稚者变得成熟,能使空虚者内心丰富,能使自卑者自强,能使无志者奋发,读书可以洞晓世间沧桑,读书更是创业成才的进步阶梯。总之,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
2023-07-13 20:07:511

季羡林散文有哪些?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母与子》 《三个小女孩》 《垂钓》 代表作有:《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怀念母亲》 《夹竹桃》 《幽径悲剧》 《清塘荷韵》 《成功》 《做人与处世》 《永久的悔》 《忘》他的散文随笔有: 《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季羡林品读人生》
2023-07-13 20:07:571

季羡林的著作有哪些?

  出版书目  书目名称 类别 出版年份 出版社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论文集 1957年 人民出版社  《<罗摩衍那>初探》 理论 1979年 外国文学出版社  《天竺心影》 散文集 1980年 百花出版社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 1980年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 1981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季羡林散文集》 散文集 1986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 散文集 1998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 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 等。  散文随笔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 等  百科里有
2023-07-13 20:08:051

季羡林日记为什么会引争议?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说到故去的大师,我们对其大多数的印象是: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等等,但是如果你读过他的《清华园日记》就会知道,大师曾经也是一位真性情、有热血、叛逆、接地气的鲜活小年轻。这是季羡林在大三大四时写的《清华园日记》,当时大师也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跟同学们一样,想看美女、会骂教授、做春梦、压抑的荷尔蒙无处发泄。日记中写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呢?有负能量和小情绪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学评论社信及特约撰稿人的信,代表人没写我的名字,非常不高兴,对这刊物也灰心了。这表示朋友看不起我。会小傲娇,小得意接到鲍芳园借钱的信,真讨厌,我能借给他吗?沈从文想认识我,我怎好去见他呢?以前的秋妹是轻浮,现在是在轻浮之外,加上一层自己莫名其妙的高傲。因为嫁了一个刚刚够看见饭碗的女婿,就烧成这个样,将来还堪设想吗?会吐槽考试,也会偷偷骂老师早晨连上两班吴可读的课,真正要命已极,吴可读怎么能从Oxford毕业呢,真笑天下之大话。分数差不多全出来了,真使我生气,有几门我简直想不到我能得那样坏的分数。这些教授,真是混蛋,随意乱来。文字学考过了,星期三还有一次考——毕莲真混蛋,讲的简直不成东西,又考,像什么话。也会像我们沉迷于王者荣耀一样沉迷于打牌这样 德国宝大师是不是特别让你意外呢?原来大师的青春也跟我们一样,肆意又无惧,看完后大家估计只想唱一首歌——《我们都一样》~~~
2023-07-13 20:08:243

季羡林的著作及写作时间和当然的背景。 越多越好要一一列举。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一生著作丰富,尤其对印度语、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翻译作品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五卷书》  《优哩婆湿》  《罗摩衍那》  学术著作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大唐西域记校注》 中华书局 1985年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敦煌学大辞典》  散文随笔  《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塌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书名:《季羡林谈人生》   作者: 季羡林  季羡林研究所 编  出 版 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内容简介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这部书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的杂文集。季先生以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谈了对人生的看法。季先生书中所谈,涉及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怎样看待个人命运、怎样做人与处世、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礼貌、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毁誉、怎样对待压力、什么是孝道、怎样认识老年、长寿之道、怎样看待衣着款式、什么是人的素质等问题,论说活泼、生动、道理深刻。  书名:《生命沉思录》  作者: 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已出版的季羡林所著作品辑录而成,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印度文化、读书与治学、人生与世相,以及描写文革期间一些切肤真挚的随感等。本书也是一本普通大众认识季羡林及其学术成就的简便而又通俗的读物,可谓集季羡林先生之作品精华。  书名:《牛棚杂忆》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内容简介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最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书名:《忆往述怀》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亦是文坛一大幸事。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书名:《季羡林谈国学》  作者: 季羡林  出 版 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内容简介  面对近年来的“国学热”,季羡林先生更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并亲自拟定内容选取文章以探讨国学之精,可谓国学大师谈国学之经典版本。浓缩了季羡林先生百年学问人生的精华与积淀。是现今不可多得国学读本。  书名:《新纪元文存》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1  定价:15 元  内容简介  这一篇《新纪元文存自序》本意只想写上千把字,把问题交代明白就算了。没想到中间插入住院这一段经历。是非写不行的。如果没有这一段过程,说不定我还会受旧习惯势力逼促写一篇《九十一岁述怀》之类的文章。人一病,“怀”都仓皇逃循,想“述”也没有了。只剩下了病房里的感受,我都写在《自序》中了。  书名:《季羡林谈师友》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8月第1版  内容简介  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书名:《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  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  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第一本是《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研究所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还要陆续合作,推出新书。  书名:《天竺心影》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本散文集,由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作。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印度旅游的全程: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记录详实,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这是季羡林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该书记录了他游印度的美好回忆。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全程详细记录,语言通俗优美,并附有一些黑白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  书名:《泰戈尔名作欣赏》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泰戈尔一些名作,分诗歌,短篇小说,戏剧,散文四部分.诗歌分31篇,有两亩地,婆罗门,卖头,供养女,报答,轻微的损害,吉檀迦利,家庭;短篇小说有6篇,即河边的台阶,弃绝,素芭,喀布尔人,饿石,偷来的宝物;戏剧2篇;散文有抒怀篇,田园篇,民生篇,生命篇,谈艺篇,哲理篇.  书名:《朗润园随笔》  作者:季羡林 著  出 版 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10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学人心声、文化随想、漫笔清谈、故人忆旧四大部分的多篇随笔  书名:《清华园日记》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70年前季羡林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辅之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构成了本书独特的价值。  书名:《留德十年》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不书讯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 “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  书名:《赋得永久的悔》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我国著名作家季羡林的62篇散文。全书大致按生活、游历、杂感、友情诸方面归类,力求映现季先生的生活经历、情感心路,择要辑录。读季先生的文字,亲切,似长者;真诚,似友人。宛如故人正促膝交谈,于不知不觉中,被那充盈的激情擒住双臂,在无垠的雪地里随心所欲地跳起了华尔兹。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封一邑,在季先生笔下都是焕发光彩,增添情趣。谈身边琐事而有所寄托,论人情世局而颇具文采,因小见大,余味无穷,兼师东西,独辟蹊径。  本书收录我国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散文,共62篇。本集子仅局限于自1978 年即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作品,大致按生活、游历、杂感、友情诸方面归类,力求映现季先生的生活经历、情感心路,择要辑录。  书名:《清塘荷韵》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内容简介  五月草长莺飞,窗外的春天盛大而暧昧。这样的春日,适合捧一本丰沛的大书在阳光下闲览。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正是手边一种:清淡的素色封面,一株水墨荷花迎风而立,书内夹有同样的书签,季羡林的题款颇有古荷风姿。  《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写他无意在楼前清塘中投几颗莲子,竟得满塘风荷举。荷花是季老的爱恋所在,用它作书名,有以荷喻人,以荷喻文的用意,正所谓“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也。张中行在序言中说,季先生一身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这三个词,用于荷花也适合。在我看来,季先生学贯中外,兼容百家,既博且专,所通梵巴语、吐火罗语,均属国内绝学,是公认的学界泰斗,其精深与朴厚,均可想见,恰如荷花灼灼其华,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深情”二字,不读他的散文,难以意会,就像不爱荷花的人,自然不能领会其清净与孤高。  大学问家长于散文随笔者多的是,季羡林先生算不得最好,但用心之多、用情之深,过之者寥寥。这情,一是对散文写作的迷恋,书中所收文章,最近的二篇,《清华梦忆》写于2000年11月7日,《九十述怀》写于同年12月20日——步趋期颐之年尚笔耕散.  书名:《敦煌学大辞典》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年12月  内容简介  《敦煌学大辞典》的编纂与出版工程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研究院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发起,全国2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100余人参与。全书共收词900余条,总字数约200万字,插图700余幅,其中彩色图片100余幅。内容涉及各个时代敦煌艺术的综述,几十个代表性洞窟的逐一介绍,关于敦煌文献的介绍等。全书以六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敦煌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敦煌文献的收藏情况及其编写的经过等,并将近几年来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收入在内。《敦煌学大辞典》是一部专业性大辞典,重要的词条注释字数往往超过千字,全书首个词条“敦煌”更长达1.4万字,而“敦煌学”一条系季羡林先生亲自执笔。书中还附有一批颇有价值的附录。敦煌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敦煌学包含众多的学科。敦煌石窟艺术,举世闻名。  书名:《东西文化议论集》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3-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外学者有关东西文化问题的论著数十篇,观点各异,色彩纷呈。编选的目的,在于方便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以期引起关注。  书名:《东方文化研究》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北京大学社  出版时间:199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论文27篇。论文就东方三大文化圈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佛教、伊斯兰教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以及东方各国文化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书名:《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作者:季羡林  出 版 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2-0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糖这种人人日常所用而又微不足道的东西的发展中,向世人揭示出一部十分具体、生动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作者用数年时间,翻阅了自周秦以来浩如烟海的中外群籍,从“糖”字的演变到甘蔗种植、制糖业的发展,引用了大量例证,用以说明:文化交流而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书名:《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作者:季羡林  内容简介  我国新疆地区有几个古代少数民族的语文,这个事实在八、九十年以前是没有人知道的。经过长短不同的探索与研究,在哲学、宗教、文学、语言、历史、地理、民俗、考古、艺术、音乐、甚至天文、历算等方面,掀起了巨大的探索研究的波浪,一个新纪元,在世界学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书名:《大唐西域记校注》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5年  内容简介  《大唐西域记校注》是由季羡林等人对《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唐高僧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和得自传闻的138个以上的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情况,是一部有关唐代西域历史地理的名著)进行校订后出版的图书。  书名:《罗摩衍那》  作者:季羡林 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8-1  内容简介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本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书名:《五卷书》  作者:季羡林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  内容简介  印度故事文学名著集成。本书分为五卷,每卷都有一个主干故事,通过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插入各种故事。在全书中的八十多个寓言故事中,既有动物故事,又有世俗故事。
2023-07-13 20:09:441

各文言文片段组成的污

1.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2. 有哪些被污了的词语 藏污纳垢: 污言秽语: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鼠屎污羹: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纳污藏垢: 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纳污藏疾: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纳污藏秽: 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纳污含垢: 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脏污狼藉: 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赃官污吏: 犹贪官污吏。
2023-07-13 20:10:031

网上流传的季羡林吐槽、胡适打牌日记属实吗?

是属实的,但是存在断章取义的可能性。因为去看了季羡林和胡适先生的手稿原件,就可以发现原话的意思被曲解了,虽属实但不是网友表达的意思。
2023-07-13 20:10:113

那些很污的文言文

1.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2. 聊天时能用来装逼的文言文有哪些 原文: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原文:有钱,任性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原文:睡 *** 起来嗨。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原文:吓死爸爸了翻译:爷娘闻女来,自挂东南枝原文:你这么吊,家里人知道么。 翻译: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 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原文:也是醉了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诗经·王风·黍离》原文:心好累。 翻译: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庄子·知北游》原文:我选择狗带翻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原文: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翻译: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原文:重要的事说三遍翻译: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贴吧用户“流风回雪的故事”创作原文:理都懂,然并卵翻译:纸上千言俱无用,不如腰下硬邦邦。 ——《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原文“故事文章俱不用,惟须腰下硬帮帮。”原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翻译:天高地阔,欲往观之原文:日了狗了翻译:途穷穿狗窦,道隘不容身。 原文: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翻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 原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翻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原文:给你厉害坏了,你咋不上天呢翻译:汝曹神通不可测,胡不升天穷碧落。 原文:我的膝盖中了一箭翻译:流年不利,飞矢中膝。原文:钱难挣,屎难吃。 翻译:鲍肆难嗅,金宝难求原文:要优雅,不要污翻译:敦风雅,去亵污。原文:活太久了什么都能见到翻译:奇葩年年有,寿高见怪多。 原文:十动然拒翻译: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原文:备胎翻译:章台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瞿佑《翠翠传》原文:秀下限翻译:乞儿卖富,反露贫相。 ——袁枚《随园食谱》原文:社病我药翻译:举世混浊我独清,可恨唯我药不停原文:裤脱看这翻译:脱衣解裤,岂冀此物原文:认真你就输了翻译:石火光中争何事,蜗牛角上莫认真原文:打飞机翻译:一捋一握手中忙,举长矢兮射天狼。原文:单身二十年的神手速翻译: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欧阳修·卖油翁》原文:爆出翔翻译:黑松林戎马顿来,黄龙府潮水忽至。——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原文:“彼黑松林戎马顿来,固相安矣;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宜断其钻刺之根,兼塞其送迎之路。” 原文:邪魅一笑翻译:狂童妖韶,顾我且笑。原文:长发及腰,娶我可好?翻译:长鬟已成妆,与君结鸳鸯?原文:顶楼主翻译: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舒金色臂,垂千万亿丈,手托此贴,口诵滔滔梵言曰:“顶。” 原文: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翻译:尽美尽善,不忍卒观。 原文: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翻译: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 原文:我带着你,你带着钱。翻译:我执子手,子挈资斧。 原文:瀑布汗。翻译:栖栖遑遑,汗出如浆。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原文:给跪了。翻译:膝行而前,以头抢地。 原文: *** 丝终有逆袭日翻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可爱即正义翻译:倾城艳色,利建明德。原文:我女友与青梅竹马的惨烈修罗场翻译: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乐昌公主《饯别自解》原文: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翻译:欲图大事,莫拘小节。原文:不作死就不会死,为什么不明白翻译: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王建《公无渡河》原文: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翻译:利口直断,俯首称善。 ——贴吧用户“畾秂搿”原文:秀恩爱,死的快翻译:爱而不藏,自取其亡。原文:我就静静地看你装逼翻译: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3. 聊天时能装腔的文言文有哪些 1.原文:每天早上都被自己帅醒翻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2.原文:有钱,任性翻译:家有千金,行止由心。--------------------------------------------------------------------------------3.原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翻译: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4.原文:睡 *** 起来嗨。 翻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5.原文:嗨 *** 我要睡。 翻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6.原文:吓死爸爸了翻译:爷娘闻女来,自挂东南枝--------------------------------------------------------------------------------7.原文:当初顶风尿十丈,如今顺风湿一鞋。 翻译: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8.原文:你这么吊,家里人知道么。 翻译: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9.原文:LZ是SB,木有小JJ翻译:楼主枉自称阳物,半寸干将有若无。 --------------------------------------------------------------------------------10.原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翻译: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11.原文:主要看气质翻译: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12.原文:也是醉了翻译:行迈靡靡,中心如醉--------------------------------------------------------------------------------13.原文:心好累。 翻译:形若槁骸,心如死灰。--------------------------------------------------------------------------------14.原文:我选择狗带翻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原文:我要把这个牛头上交给国家翻译:牛皮一旦吹天外,空余牛头送国家。--------------------------------------------------------------------------------16.原文: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翻译:方寸淆乱,灵台崩摧--------------------------------------------------------------------------------17.原文: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翻译: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18.原文:我单方面宣布和xx结婚翻译:愿出一家之言,以结两姓之好。--------------------------------------------------------------------------------19.原文:重要的事说三遍翻译:一言难尽意,三令作五申--------------------------------------------------------------------------------20.原文:理都懂,然并卵翻译:纸上千言俱无用,不如腰下硬邦邦。 --------------------------------------------------------------------------------21.原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翻译:天高地阔,欲往观之--------------------------------------------------------------------------------22.原文:日了狗了翻译:途穷穿狗窦,道隘不容身。--------------------------------------------------------------------------------23.原文:XX人设永不倒翻译:血可流,头可抛,XX人设永不倒。 --------------------------------------------------------------------------------24.原文: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翻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才智。 --------------------------------------------------------------------------------25.原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翻译: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26.原文:求谁谁的心理阴影面积。 翻译:心如死灰,灰厚几何?--------------------------------------------------------------------------------27.原文:沉默不都是金子,有时候还是孙子 。翻译:圣人不言如桃李,小民不言若木鸡。 --------------------------------------------------------------------------------28.原文:给你厉害坏了,你咋不上天呢翻译:汝曹神通不可测,胡不升天穷碧落。--------------------------------------------------------------------------------29.原文:我的膝盖中了一箭翻译:流年不利,飞矢中膝。 --------------------------------------------------------------------------------30.原文:钱难挣,屎难吃。翻译:鲍肆难嗅,金宝难求--------------------------------------------------------------------------------31.原文:要优雅,不要污翻译:敦风雅,去亵污。 --------------------------------------------------------------------------------32.原文:活太久了什么都能见到翻译:奇葩年年有,寿高见怪多。--------------------------------------------------------------------------------33.原文:十动然拒翻译: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34.原文:备胎翻译:章台之柳,已折他人;玄都之花,未改前度。 --------------------------------------------------------------------------------35.原文:秀下限翻译:乞儿卖富,反露贫相。--------------------------------------------------------------------------------36.原文:社病我药翻译:举世混浊我独清,可恨唯我药不停--------------------------------------------------------------------------------37.原文:裤脱看这翻译:脱衣解裤,岂冀此物--------------------------------------------------------------------------------38.原文:人。
2023-07-13 20:10:441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着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 *** 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着名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学术成就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   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并且吐火罗文在世界上仅有不到30人会翻译   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 *** 、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800余册,预计15年完成。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代表着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等。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留德十年》《新纪元文存》等。    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    *** 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家庭成员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年,季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02年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2008年,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季羡林
2023-07-13 20:10:511

钱教授的老师季羡林老先生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什么

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二日 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大千走了,颇有落寞之感。十三日 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 北平真是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无论多好的书,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来当课本读,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这因为什么呢?我不明了。 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预备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test, 就是reading 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受不了。四日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 过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 这几天来,一方面因为功课太多,实在还是因为自己太懒,Hue56elderlin的诗 一直没读,这使我难过,为什么自己不能督促自己呢?不能因了环境的不顺利, 就放弃了自己愿意读的书(写文章,也算在内)。五日今天又犯了老毛病,眼对着书,但是却看不进去,原因我自己明白:因为近几 天来又觉到没有功课压脑袋了。我看哪一天能把这毛病改掉了呢?我祈祷上帝。 零零碎碎地看了点Hue56elderlin,读来也不起劲,过午终于又到体育馆去看赛球。十五日 开始作论文,真是“论”无可“论”。 晚上又作了一晚上,作了一半。听别人说,毕业论文最少要作二十页。 说实话,我真写不了二十页,但又不能不勉为其难,只好硬着头皮干了。二十五日 ……今天开始抄毕业论文,作到[倒]不怎样讨厌,抄比作还厌。……二十六日 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二十七日 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的毕业了。 晚上访朱光潜闲谈。朱光潜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这几天净忙着做了些不成器的工作。我想在春假前把该交的东西都做完,旅行回来开始写自己想写的文章
2023-07-13 20:11:102

季美林作品都有什么?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后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先生一生可谓“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季羡林文集》收录先生1929—1996年各类著述。先生受教于清华和哥廷根大学,播道于北大。自从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季老在这片中国人的梦之园里,勤勤恳恳,埋头写下一生的传奇!先生治学严谨,笔耕不辍,晚年愈加勤勉,为我们奉献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用吐火罗文为我们揭开了天书《弥勒会见记》,以汗水铸就了一部糖的文化交流史——《糖史》先生小说、散文,名可流芳,意传百世。《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清华园日记》、《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天竺心影》……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汇聚成先生的风骨,永留世间。
2023-07-13 20:11:191

清华四剑客的介绍!

“四剑客”就是“四愤青” 在清华大学,季羡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前三人全都离世了,现在,季羡林老人走了,清华“四剑客”就全走了。 公牛报告[ox.icxo.com]李长之大季羡林一岁,低季羡林一级,读的是生物,而后改为哲学。他是季羡林的山东老乡,兼小学同学。吴组缃大季羡林三岁,高两级,安徽人,念的是经济,后转为中文,毕业后进入清华研究院。由文学牵线,吴组缃和季羡林彼此走拢,成为好友,经常一起侃大山,一起偷听冰心和郑振铎等先生的课。林庚原籍福建,生于北京,长季羡林一岁,高一级,念的是中文,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 季羡林和李长之、吴组缃、林庚,当时正值二十上下,还是四个愣头青,他们凑到一起,指点文坛,揄扬人物,放言高论,无话不谈。茅盾《子夜》出版,是文坛的大事,四人又不约而同地聚到工字厅,大谈感想,意见分为两派,季羡林为反方,觉得茅盾行文死板、机械,没有鲁迅的那种灵气,吴组缃为正方,认为《子夜》结构宏大,气象万千,不容小觑。少年意气,挥斥方遒,末了哈哈一笑,散伙走人。 四人在清华,有“四剑客”之称。近读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得窥他当日的真性情,转而释然。先生那时年少,热血蠢动,对同学,求全责备,见“大人”,惯于“藐之”,试举几例:“我的同屋陈兆祊君,这朋友我真不能交——没热情,没思想,死木头一块,没有生命力,丝毫也没有。”“我以为老叶(叶公超)不上班,他却上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我总觉得胡(适)先生(大不敬!)浅薄,无论读他的文字,听他的说话。”嗬,青年季羡林的脾气还不小哩!据此,我们不妨说,所谓“四剑客”,实则是文坛四个“愤青”。
2023-07-13 20:11:261

季羡林写过什么文章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论文集 1957年 人民出版社 《<罗摩衍那>初探》 理论 1979年 外国文学出版社 《天竺心影》 散文集 1980年 百花出版社 《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 1980年 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 散文集 1981年 上海文艺出版社 《季羡林散文集》 散文集 1986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 散文集 1998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散文随笔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塌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
2023-07-13 20:11:368

考考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是【季羡林老先生曾经在《清华园日记》里某一天的日记】。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季羡林的故事: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20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支持季羡林入党。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年年各自奔长途,把手欣逢惊与呼!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
2023-07-13 20:11:511

好文——阅己、越己、悦己

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其实,不如意时,是命运给的长假,当有一天假期结束,人生才真正开始。 我们要趁不如意时,学会三个“悦己”,让将来的人生变得如意。01 阅己:审视自己,认清方向。 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找到事业的方向,最终“挽清朝于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起初,曾国藩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因此他的为人,便是直来直去,不给人留颜面,甚至敢要挟咸丰皇帝。1857年,太平天国势头正盛,清朝唯有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能与之对抗。偏偏曾国藩父亲去世了,按规定曾国藩要丁忧三年,但太平天国的攻势正是凶猛的时候,于是咸丰皇帝挽留他。曾国藩不知好歹,趁机要挟,让皇帝给他个督抚大权。于是,皇帝手一挥:“那你回家丁忧吧。”曾国藩愣住了,本以为用人之际,皇帝会妥协,谁知如意算盘打错了。曾国藩的事业走到了低谷。回家后,曾国藩一直在想:“皇帝不信任、同事不与同行,到底哪里做错了。”苦闷不堪时,曾国藩把读过的儒家经典又读了一遍,始终没找到答案。终于,他把目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上《道德经》。有了人生阅历的他,发现《道德经》所谓“柔弱胜刚强”,才是入世应该秉持的真理。看似是消极的出世,实则是积极的入世,因为迂回之道才能更好地达成目的。想到这里,曾国藩大彻大悟,兴奋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这点思想上的转变,让曾国藩后期走得越来越稳。很多时候,低谷是命运的馈赠,它让你有时间反省自己,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02 越己:超越自己,先破后立。 有人说:“敢于奋斗的人地上有路,勇于打破的人处处有路。”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一生便是在不断地打破,不断地建立,最终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学。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才能实现自我超越。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便对老师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这句话奠定了他一生发展的路径。为了寻找圣贤之道,王阳明有过一段“五溺”时期,也就是在五件事情上都迷失过方向。分别是侠客、骑射、辞章、神仙、佛老。这五个方面对王阳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都不是圣贤之道。在此期间,王阳明还根据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不仅没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这下让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直到三十五岁那年,他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刘瑾,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落得如此境地,他开始反思:“仗义执言却被发配龙场,圣贤之道始终不见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险,追求圣贤之道难道错了?”内心激烈的冲突,终于在一天夜里,化身真理出现在王阳明的心中。一声大笑划破夜空,是的,他悟道了。他说:“向外物寻求真理大错特错,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心中。”正所谓:“打破外物,才见真空。”纵观王阳明悟道的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外物,寻求本心的过程。先破后立,超越自己。破旧习性,开新风气。 03 悦己:愉悦自己,身心自在。 有人说:“人在社会上打拼,为了让自己没有污点,难免会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会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悦放在首位。”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既然人生不完满,索性自在度余生。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却像一位洒脱幽默的邻里。《清华园日记》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日记中记录了季先生上大学时的一些想法和情绪,其中不乏过激的言辞。出版时,出版社考虑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议做适当的删减。季先生却说:“一字不改,一句话也不删,我不是圣人,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一直率的举动,赢得了一致好评。季先生对吃也常常随心随性,他说:“让卡路里和维生素见鬼去吧,我觉得好吃我就吃,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好。”有一年中秋节,季老特意去了一趟北京莫斯科餐厅,品尝了它们最负盛名的啤酒和冰淇淋。朋友连忙嘱咐:“你身体不好,不能吃冰淇淋之类的东西。”季先生风趣地答道:“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在学术界,季先生是公认的学术大家,为了挣脱名利的束缚,他坚决不要任何头衔。2007年,季先生一举抛开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幽默地说:“三项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做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做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今生不虚此行。身心自在,才见本来面目,才觉皆大欢喜。
2023-07-13 20:12:131

王元化的清华情结

王元化,生于1920年,著名文艺理论家。 他的父亲1911年在清华留美学堂讲授英语,赴美留学后又回到清华任教。王元化小时候住在清华园南院。那个时期住在那里的还有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王元化有很深的清华情结。他把在上海的书房命名为“清园”,在他的文章《重返清华园日记》中,可以看出对清华的深厚感情。 王元化的最重要的学术著作是《文心雕龙创作论》。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76年8月,王元化完成了长篇论文《韩非论稿》。 1977年6月,王元化完成《龚自珍思想笔谈》。他认为,龚自珍是一个“ 歌泣无端字字真 ”的性情中人。王元化说:“我喜欢龚自珍远远超过喜欢康有为,我不喜欢康有为的东西。” 对于胡适,王元化提起一则趣事:“胡绳和另一位大师讨论起胡适来,一个说胡适的思想学术很好,但是为人上面很差,另一个认为胡适是为人是很好的,但是学术上没有太多可传的,我同意后者的意见。”
2023-07-13 20:12:271

投稿平台有哪些

一、APP及网站征稿平台1、简书,头条上某位写作老师就是靠在简书写作,积累了大量粉丝,一下子做起来的。这款APP(也可以网站登录)页面简洁,简单易上手,非常适合新手写故事、热点、情感文、书评等。如果你的文章阅读量高,还能获得简书钻,可以兑换成钱。2、豆瓣,如果你只在豆瓣查影评可就有点亏了,豆瓣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很多编辑就会在豆瓣找书评作者签约。所以平时把你写得读后感,书评发布到豆瓣上,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3、网易蜗牛读书,想做读书变现的朋友,最好能重视,除了可以看电子书,还能发表书评,蜗牛分提升还可以做领读人,是有收益的哦。二、公众号投稿渠道1、苏阿九,稿费100打底,内容:情感故事、家庭伦理、婚姻感情等,要求故事性强,贴近生活。2、叶小叶姑娘,稿费50-1000/篇(根据48小时内阅读量调整),内容
2023-07-13 20:12:362

考你妈考谁说的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原话是: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2023-07-13 20:12:431

季羡林惦记女同学大腿,胡适天天打牌......看大师年轻时的“堕落”日记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如果不知道文字的来源,许多人可能认为这只是某位“学渣”被考试所逼发出的愤怒呼声。 事实上,这段话是季羡林先生1934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日记。看完后,咱们都可以长舒一口气:“嗯,季老年轻时跟我们一样,也会抱怨整天考试。” ◎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 ◎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对东方文化尤其是印度佛教文化最为精通, 对很偏门甚至绝种的语言有很多研究, 基本上认同他会12种语言。 ◎2006年,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他:“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以前我对季羡林老先生的印象停留在“学者”、“知识分子”等之类的自带光环的称号。 直到看到这本《清华园日记》后,一位热血、叛逆、爱打牌、好吃瓜,逼急了会爆粗口,伤感时会痛哭流涕的小年轻儿才如此鲜活地出现在我眼前。 今天是季老诞辰106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如随我一起来看看他的日记。 或许,这本八十多年前的日记,也能为二十一世纪的你带来一些启示呢。1、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2、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这天他还说,“德华有喜”,他念大三的时候妻子就怀孕了。 3、无论多好的书,even Fausteven Faust。只要拿来当课本读,立刻令我感觉到讨厌,这因为什么呢?我不明了。过午看女子篮球赛,不是去看想“打”篮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因为说到篮球,实在打得不好。 4、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5、今天整天都在预备Philology,真无聊。我今年过的是什么生活?不是test,就是reading report,这种生活,我真有点受不了。 6、今天才更深切地感到考试的无聊。一些放屁胡诌的讲义硬要我们记! 7、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8、今天又犯了老毛病,眼对着书,但是却看不进去,原因我自己明白:因为近几天来又觉到没有功课压脑袋了。我看哪一天能把这毛病改掉了呢?我祈祷上帝。 9、零零碎碎地看了点H lderlin,读来也不起劲,过午终于又到体育馆去看赛球。 10、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1、开始作论文,真是“论”无可“论”。晚上又作了一晚上,作了一半。 听别人说,毕业论文最少要作二十页。说实话,我真写不了二十页,但又不能不勉为其难,只好硬着头皮干了。 12、……今天开始抄毕业论文,作到“倒”不怎样讨厌,抄比作还厌。…… 13、今天抄了一天毕业论文,手痛。…… 14、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的毕业了。晚上访朱光潜闲谈。朱光潜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这几天净忙着做了些不成器的工作。我想在春假前把该交的东西都做完,旅行回来开始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这些都是日记里的边角余料,更多的是记载了读书、写作、生活等内容。 其阅读之广,远非我等所能及。 比如这篇: 今天早晨考Philology,不算好。过午作Faust的Summary,也不甚有聊。这几天来,一方面因为功课太多,实在还是因为自己太Helderlin的诗一直没读,这使我难过,为什么自己不能督促自己呢?不能因了环境的不顺利,就放弃了自己愿意读的书(写文章,也算在内)。 还有1935年2月26日这篇: 这些日记出版时,编辑曾提出“做适当删减”,季羡林则坚持一字不改。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现代散文作家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曾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说到季羡林,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学者——胡适。 他的留学日记更搞笑: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季羡林爱吐槽,胡适爱打牌。 这些事情如果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解释就更生动贴切一些了,他老人家这样教育我们: “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依据的,然而,岂不冤哉!” 哈哈哈~~ 这还是你们所认识的文学大V吗?
2023-07-13 20:13:011

为什么我一定要坚持每天记日记?

1.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比如清代名臣曾国藩,近代胡适的《胡适日记》,鲁迅的“无事先生”和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他们的日记都已出版为文学作品,供后代人瞻仰。 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师是怎样安排每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怎么做到脱颖而出,达到人生巅峰,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不仅是历史名人,热点新闻中沈阳一位八旬老奶奶坚持日记七十年。 走路稳健、侃侃而谈、声音洪亮的老人,把一切都归为记日记的功劳:“笔耕不辍,才一直让我保持清醒的头脑。” 老人还说“写日记就像和一位老朋友说话,高兴的事一起分享,不高兴的事向她发泄。” 她把记日记当作最好的减压方式。 美国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爱默生,不间断地坚持记日记55年,他把自己的日记称为“储蓄银行”。这家银行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给他带来无穷尽的创作灵感,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 《奇特的一生》中,主人公柳比歇夫从26岁开始记日记,直到他82岁去世。 他在日记中运用时间统计法,大到大块的创作和研究时间,小到散步休息,不断地总结时间规律、归纳各任务占比。 他的日记也可以称为时间开销日记,帮助他做好时间的月度和年度总结,归纳出时间消耗的经验和规律。 最终柳比歇夫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法,能够精确地预估每项任务占用时间的长短,达到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妥善利用时间的目的。2. 记得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为了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硬性要求每人每天都要记日记。 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那时为了东拼西凑一篇完整的日记所经历的痛苦。每篇记录的是每天吃什么、上什么课、玩什么游戏的流水账。没有思考和感悟,丝毫没有含金量。 被繁重的课业压垮的我们全然没有意识到记日记是为生而为人在世间留下的一丝念想,更不懂从每天的记录里,学会反思,学会自省,以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读研究生后,我受同宿舍师姐的影响,决定坚持每天写日记。刚开始豪情万丈,心心念念,坚持没几天后,就有些偃旗息鼓,完全不能鼓起勇气提起笔,一字字刻录生活。 但想到当初的壮志雄心和言辞凛凛,只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如今,我真的很感谢当初逼迫自己的硬性坚持,使我养成受益无穷的记日记习惯。 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掏出手机,不刷朋友圈和微博,不玩游戏,只是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不断地触摸、敲打,当天经历的人和事,引发的感情和思考,跃然而上。 码字的幸福感和内心的平和安宁,让我幸福感十足,在疲惫中安然睡去。 如果当天实在来不及,第二天我会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没有同事的喧嚣和打扰,心平气和地回顾昨天,往事历历在目。 有段时间,公司忙着准备集团级别的会议,每天加班到凌晨四点,早上八点半还得正常上班。工作强度之大,连吃顿热乎乎的饭菜都是奢侈。 但哪怕是几天才能抽出半个小时,我也会找个僻静的角落,把前两天的日记补齐。这样我才会觉得时间没有白过,忙碌才有了价值和意义。 就这样,记日记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的身体里,让我更加完整,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 3. 记日记不仅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还能潜移默化地锻炼我们的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锻炼文笔 日记篇幅的长短因人而异,我的日记每篇差不多500字,有些人甚至能达到每篇两千字。坚持下来,一年就是一笔可观的文字财富。 我们的人生随着时间、伴着岁月正逐渐精彩,文笔也会从刚开始吭哧吭哧不知道该用哪个动词形容词而憋得面红耳赤,到后来洋洋洒洒几千字依旧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无他,惟手熟尔。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不断坚持,推动着我们的文笔取得慢慢的、循序渐进的、自然而然的进步。 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当不知道新文章采用什么主题时,完全可以翻看之前的日记,可能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给你带来灵感,让你文思泉涌。 和自己对话 如今这个焦躁的社会给我们带来无形的压力,使我们形成错觉:只有每天处在忙乱喧嚣中,才不会被时代淹没,被社会抛弃。所以,要拼命地合群、放弃自我,才能在人群中寻求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当繁华落尽,迷茫的我们才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想抓却抓不住的梦。 只有少数人才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刍自己的过往和感受:不做任何感情和外在的掩饰,释放内心最纯粹的感受,安抚千疮百孔的心灵,对自己做出最公正的评价。 日记是情感的垃圾桶,是灵魂的导师。你会看到藏在面具下的没有任何标签的真实的自己,你会在意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对上司的曲意逢迎,对别人的虚情假意,不是场面上的熟络客套,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自己。 珍藏回忆 日记能够不断地提醒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鞭策现在堕落的企图安逸的自己要对得起以前艰辛的付出,鼓励失意落寞的自己能够看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因为一切好的坏的,终将随时间消散而去。 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已经淡出了记忆,但他们留下的温暖和感动,伤害和痛苦,教训和经验,以日记的形式展示在那里,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 我们的记忆实在有限,而记录文字本身的动作就会使印象更深刻,思考更深入,从而为我们留下人生在世的证据,让我们的成长和成熟变得有迹可循。 若干年后,当你回过头来翻看以前的日记、文章或是其他能够记录感受的文字,你会更加了解过去的自己,从而了解现在的你。 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从一个什么都不会不敢的娇弱地女孩儿,变成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的伟大的母亲,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甩手掌柜,变成工作家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全能女青年。 你的每一分变化,日记都会在恰当的时间告诉你。 吾日三省吾身 每晚睡觉前,洗完澡或泡脚时,写写日记,你会觉得从身体到心灵,整个人是完全放松和自由的。 以这种极富仪式感的行为告别旧的一天,迎接崭新的阳光,是无比美好又有意义的事。 日记中,记录的是生活里深刻的体验,是工作中行为和举动的反思,是日渐形成的完整全面的价值观。 面对失败,静下心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面对成功,确保不沾沾自喜,分析成功的原因和因素,以便未来的路更加顺畅平稳。 日记帮助我们自省,促进成长和成熟。它是叩问灵魂的最佳途径,是精神寄托的重要媒介。 记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排好事情的先后主次,提高做人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从而更好地规划生活。4. 我们在世的每一天都有值得记录的闪光点, 除去睡觉,每天16个小时所经历的人和事,一天的所见、所感、所思,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 在坐公交、挤地铁和被占用的碎片时间,甚至在不得不参加的及其无聊的会议中,都可以记录所感所想,让每天忙忙碌碌的大脑,有片刻的安宁,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释放内心的压抑和感情。 要知道,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了记录那个记忆中不朽的自己。 你会感谢那个每天记日记的你。
2023-07-13 20:13:191

天竺心影的介绍

这是本散文集,由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作。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印度旅游的全程: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记录详实,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及巴利文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季羡林先生虽然是学术大家,但是其散文也不逊色,颇受读者喜爱,季羡林全集珍藏本便是为了满足喜爱季羡林先生散文作品的读者的需求,将全集中的散文作品进行汇集,每册命名大多取自原单行本,以保持季老作品的原貌。全集包括九册:《我的小学和中学》、《清华园日记》、《留德十年》、《因梦集》、《天竺心影》、《牛棚杂忆》、《朗润集》、《新生集》、《集外集》。
2023-07-13 20:13:271

浮生六记

浮生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由此语入题,有妻如此,夫复何求。所谓浮生六记,后二记已失传,虽有后人寻回补写,却没有原来作者之感。浮生六记本为日记,记录日常生活。在我看来,自芸去以后,沈复的世界就变得黑暗。不能相守,余生也就没有了与芸在一起的欣喜,后两记便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平淡又温暖。在他们眼中,一草一木都是情意。最是羡慕,李白诗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感情,纯粹又美好。年少相识,已经是不易。即使不是上佳的容貌,但也是吾之所爱,无可替代。在沈复笔下,芸是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从吃粥讲起,闲时与你立傍晚,灶前笑问粥可温。芸想让沈复吃粥,带到房里,却被表哥撞见,便害羞起来,,小儿女的姿态尽显,再也不敢越矩。 芸的才情也让我认同,因为同爱青莲居士,他飘渺自在,笔下文字如仙梦。又爱乐天,因其启蒙。芸作为女子与深爱的男子,谈古论今,畅所欲言,是洒脱,也是通透。作为古时女子,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喜好,便是是自由。可像男子一样高谈阔论,虽没有鸿鹄之志,但却可以在自己的天地自由翱翔。沈复又恰好字三白,芸喜欢李白,也喜欢白居易,三白又是芸的夫君,这便是缘分。 他们曾约定生生世世,也曾许诺同游山水,来世互换男女身份。但芸却说,不忘今生才更有情趣。相伴的时光总是令人快乐,二人共筑爱巢,芸也提出做“活花屏”的新奇主意,即使无多银两,日子也是怡然自得。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让我有一种《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的感觉。友人归去,杯盘狼藉,虽未写,但又有一种醉翁之感,但醉翁终是一人。而沈复有芸相守,便知心中千千结。万事万物,惟卿知我,便是足以。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甜蜜的人儿也将分离。分别之后,前路坎坷。人可以善良,但不能愚善。芸待人良善,却遭人背叛。重病之时,梦里依旧喊出:“阿双逃跑了。憨园你为何负我?”自古人心难测,对别人的好,别人不一定会以真心为报。因此,识人比较重要。都说亲戚是可靠的,但是对于芸来说,又是一场灾难。被小叔诬陷,惹怒公婆,却无法为自己辩驳。无法自证清白,无法找回背叛之人,问一问究竟为何。现实就是这般不公,也这般无奈。怪芸过于善良吗?怪坏人善用人心吗?怪只怪饱读诗书后,拥有了恻隐之心,却没有防人之心。社会与人生都不会是想象中的风平浪静。而在此之间,拥有财富也是一种保障。有了经济基础。沈复完全不用到外地做官,芸也不会因为一出事就茫然无措。这只是解决问题的设想,但终究是看人。也许他们可以有个好的结局,但是按照二人的性格,总会被人伤害。 我有的时候会觉得,那个时代下,芸是不懂沈复的,芸也不够勇敢。于憨园,我不懂芸为何要给沈复纳妾。纳妾不就是对两个人感情的不信任和伤害吗?那个时代的妇女,明明不喜欢,也要为丈夫纳妾,要让刀子戳在心窝,真的很难让人理解。她是不爱吗?大度地与人分享丈夫,来彰显贤良淑德,这个脑回路让人叹息。于小叔,为了家庭和睦隐忍不发,都要被休了,还一直忍忍忍。可怜又可悲,这不是吾心明事理,知大义的芸。 父亲去世,回来吊唁,兄弟怕争夺家产,促使要债的人上门。财富胜过了手足亲情,过于可悲。当书中写到芸去世的时候,我读出了沈复的心碎。也渐渐明白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境。自她之后,再无一人能够在我心上。像那些穿越小说中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过沈复和芸却是“恩爱夫妻不到头。”这让我想起前文中那对互相仇视的老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难道真的熬不过欢喜冤家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做不到同生,共死也是欢喜。但是一个人活下去,带着爱人的梦想,也是爱人的期望。沈复也曾遇到与芸相似的女子,他可以一时在她身上寻找安慰,却不能填满整颗心。都是一种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又看似合情合理,只因他是主角,而她是过客。 芸走之后,三白就如浮萍一般,浪游。也算是完成芸的梦想吧,游遍山川大江大河,每到一处都为她讲述,才能觉得余生不是那么漫长。待有来生,芸为男子,三白为女子,定不负相思之意,将前缘续写。 沈复的文字就像是清泉,不矫揉造作,而是缓缓流淌在心底,纯粹不沾染世俗。想必他有一颗玲珑的心吧,才会如此自然平和,把浓浓爱意洒在读书之人的心中。大千世界,最是难懂人心,倘若他二人无善心,则也不会有这番文字,这番故事。我也读了一些其他日记体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质朴,透过质朴的语言而贴近生活。读到季羡林先生的《清华园日记》之时,感叹学霸也有被语言难上天的时候。他与胡适先生都爱打牌,不知道打牌是不是那个时代先生们都热爱娱乐活动。越是贴近生活的文字就越会有共鸣,便更容易打动人心。历史上让人铭记的爱情终以生命作结,唐玄宗与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轰轰烈烈。而沈复与陈芸这一平常人家的男女,如若不被写下,我们终不得知。 我们都对桃花源有向往,殊不知心安之时,处处都是桃花源。
2023-07-13 20:14:061

不想学习了该怎么办

一旦自己产生不想要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心理,就应该问下自己,这件事情是可以选择不去做的还是必须要去做的?如果这件事情非做不可,那么就应该什么都不要想,行动起来,不想要做某一件必做不可的事情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给完成了,无论自己完成得怎么样,甚至是以最差的效果去做成也行。有的时候,我们会去寻找各种办法。比如去寻找能够快速学习的方法,去看别人总结的笔记,去背别人整理的框架,这些都是属于学习上的捷径。这些办法看似能够让自己快速地掌握某个知识点,很快地就可以上手去解决某一些题目,但是实际上自己只是学习到了皮毛,并算不上真正的掌握了。当你走捷径走多了之后就会发现,别人提出的方法和框架,其实都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适用的,一旦超出了设定的范围太多了,那么就失效无法再使用,这个时候依旧得靠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牢牢掌握。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了,那些优秀的学习者分享的笔记以及整理的框架,不是他在经历了大量的学习和思考之后才产生的感悟吗?也就是说,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也不是单靠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框架就达到很厉害的程度的。那么他又怎么知道,让他变得厉害的,其实不是这些框架,而是他能够抽象出框架的那个底层能力。
2023-07-13 20:14:142

放暑假是怎么诞生的

暑假本来是叫塾假,是以前古代私塾的放假模式,他们一般是在夏天放假的,为期十二天,以后人们就把塾假叫成暑假。传说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旷世奇人鬼谷子――王禅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他隐居云梦山鬼谷洞教徒授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尉缭、茅蒙、徐福等名家皆出其门下。鬼谷洞内有一口山泉井,每到暑期,山泉就会喷涌而出,充满整个洞穴,从而无法上课,鬼谷子只好放假。“放暑假”也就从此开始,沿袭至今。中国现行的寒暑假是伴随着晚清学制改革一起出现的,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最早对寒暑假进行明文规定的是1901年袁世凯组织制定的《山东大学堂章程》,它规定:“每年春季,以正月二十前后开学,小暑节放学,给暑假;休息至立秋后六日开学,十二月十五以前放学,给年假。”这种学期和放假制度被此后清政府各类学堂章程袭用。晚清的暑假以小暑和立秋为时间节点,寒假(年假)则保留了中国传统过年封印的习惯,这一点非常值得玩味。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日地运动规律排的,所以它的时间周期与公历恰恰是吻合的。每年小暑都在公历7月7日左右,立秋在8月7日附近。然而,寒假的起始时间却是以阴历为标准,围绕过年来放假。换句话说,晚清虽然不用公历,但实际上,它的暑假是按照公历放,寒假依据阴历放,这种模式与我们现在是一样的。民国时期用过“三学期制”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改用公历纪元。这本是一件与国际接轨的好事,却无意中使本来简单的学期和寒暑假复杂了起来。1912年9月13日,民国教育部颁布《学校学年学期及休业日期规程令》规定:“各学校以八月一日为学年之始,以翌年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之终。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元月一日起至三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四月一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八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为一学期。”关于寒暑假,规定暑假休业日定为三十日以上,五十日以下(大学可以延长二十到三十天),起止时间由各校根据地方气候自定。年假休业定为七日以上,十四日以下。另外还有春假七日,时间是四月一日到七日。为什么要将两学期改为三学期?是因为“民国肇始,纪元改用阳历,学校教育因有三学期制之颁布。”(1915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改三学期为二学期案》)那么改用公历为什么就必须实行三学期制呢?首先,学年之始必须是8月1日。为什么呢?因为民国政府的会计年度以7月1日为始。而“学校财政,与国家或地方之会计有密切关系,不得已,议决以八月一日为学期开始”。为什么不能7月1日开学呢?因为太热。(《临时教育会议日记》)其次,年底必须结束课业,必须将元月一日定为学期之始。这又为什么呢?因为民国改用公历纪元,并将元月一日定为一年之首,为了凸显元旦的独特地位,必须将其定为学期之始。这是民国新政权对于公历的盲目崇拜。既然开始和结束日期都确定了,那么8月1日到12月31日自然就组成了一个学期。剩下的1月1日到7月31日如何分配呢?如果把它当做一个学期,势必将造成上课时间长达6个月(7月放暑假),因此,只有将其再分成两个学期,才能保证全年各个学期上课时间大致相等。民国时曾统一了寒暑假起止日期“三学期制”是会计年度和公历崇拜双重影响下不得已选择的结果。教育界人士普遍感觉“遵行数载,殊觉不便”,因此,1915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向教育部提交了《请改三学期为二学期案》,指出:“窃思公历与三学期制绝然为二问题,并无必然连带之关系。学校之休假以结束教务为前提,亦非因岁阑有必须之理由。阳历不可不遵,即改二学期亦无妨碍。元旦不可不庆,即在学校中亦可奉行。且学生全体在校于庆祝之仪式尤为庄严。阳历之观念得以巩固,似无须特定年假划为三学期。”这项提案提交教育部之后的结果如何,我没有查到确切资料。从现有材料看,可能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民国政府才颁布了新定的《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期规程》,恢复了二学期制:“学校以每年八月一日为学年之始,翌年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之终。一学年分为二学期,以八月一日至一月三十一日为第一学期,以二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为第二学期。”关于假期,规定:“暑假专门以上学校之多不过七十日,中等以下学校之多不得过五十日,其起止日期于学校历内规定之。各学校寒假一律为二星期,其日期于学校历内规定之。”实行仅仅两年后,民国二十年六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学期设置未变,但对寒暑假却统一了日期,规定:“暑假,专科以上学校以七十日为限(起六月二十三日讫八月二十四日);中等学校以五十六日为限(起六月三十日讫八月二十四日);小学以五十日为限(起七月五日讫八月二十一日)。寒假,各级学校一律定为十四日(起一月十八日讫一月三十一日)。”春节和寒假会“打架”仔细对比两份规程,最大的变化是从国家层面统一规定了放假日期。新规程规定,寒假只有两星期,时间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但问题是每年春节的日期却行踪不定,不一定都在寒假内。比如2012年春节是1月23日,正好是在寒假期内,寒假回家可以顺便过个年。但2013年的春节却是2月10日,都开学10天了才过年。这种经历,季羡林就赶上过。据《清华园日记》记载,季羡林1933年1月18日放寒假回家,2月2日返校。查下万年历,当年春节在1月26日,季羡林在家过年。但是到了1934年,春节却在2月14日。这一天季羡林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学校里照常上课。”我猜他写下这段日记时心情是沮丧的。在前一天的日记中,季羡林表达了对过年的无限回味:“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人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过年不能回家,对中国人来说,不能叫过年。日记显示,这年的寒假,季羡林留校,没有回家。当然,教育行政部门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如1938年北京市教育局向市政公署递交了一份修改寒假日期的申请,说:“二月一日已届夏历十二月中旬,且距规程规定之春节假期甚近。外地学生及教员在假期归家者事实上似难如期到齐。”因此申请将1939年的寒假改为2月17日至3月5日,以便将春节包括在内(1938年北京《市政公报》33期)。在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江苏教育厅也下达过类似通知(《为适应人民欢度春节的习惯变动学期起讫的通知》)。由统一到放权的寒暑假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民国政府《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期规程》。对于各类的学校学期与寒暑假制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定。1950年6月24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校历》。规定学期:一学年分两学期,第一学期自8月1日至1月末,第二学期自2月1日至7月末。第一学期上课145天,自9月1日至1月23日,计20周零5天;第二学期上课144天,自2月7日至6月30日,计20周零4天。假期:暑假62天,自7月1日至8月31日,计8周零6天。寒假14天,自1月24日至2月6日,计两周。另外规定春节放假三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如果春节三天假日在寒假内,开学后不再补假。对于中小学,教育部也分别于1950年和1956年发布了《中等校历》和《小学校历》,所规定的开学和放假日期与高等学校大致相同。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也从国家层面规定了统一的学期和假期标准。后来为什么不再规定呢?我查到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全国高等学校招生日期,是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在这个统一规定外,各省、市、自治区有权依照当地的情况规定本地区的学历(这里的‘学历"是校历的意思),报告中央教育部,废除全国统一的学历。”也许正是从这次放权后,国家层面才不再发布关于学期和寒暑假的统一标准,以至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约定俗成的放假制度。纵观百余年来学期与寒暑假制度的变迁史,可以看到,造成假期复杂化的主要原因是寒假。寒假在晚清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民国以后却成了一个问题,其原因是采用了公历纪元。按理来说,学校既然采用公历来教学行政,本无须考虑阴历意义上的节日。但是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太特殊,如果不把春节放在寒假里显然不合情理。但是如果想把春节固定在寒假里,却也不那么容易。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根据春节日期斟酌如何放假,安排每年的校历成了一个大学问。 李子明 《北京青年报》
2023-07-13 20:14:222

少年志气的说说

少年志气的说说 一、很多时候我会犯傻,但是犯傻过后就能厘清对错、爱恨、是非,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撞不碎的南墙不撞。义无反顾是少年志气,懂得回头也是真性情。 二、少年得志气干云,三千越甲可吞吴,奈何折戟黄沙路,屯兵备马又一程,山高水远无人渡,三旬老汉詹指导,垂帘军师泰伦卢,欧文小儿勇无谋,城门大开数乐福,四面楚歌如潮水,万般蹉跎不言苦,一声惊雷平地起,三军齐开势如虎,马踏连营七百里,八千河山脚下土。昨日悲愤,九年离苦,十三载寒暑终不负 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己曾经的失败,思维方式多样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快速冷静下来,寻找方法,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迷茫死了。别人的劝告要听,在心里记着别人的好,要感恩别人。别人的夸赞,要听过则无,继续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做一个有志气有斗志的少年郎。 四、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怀揣着一个梦想,他们是阳光而又有志气的青春少年,也许他们会成为第二个青春天团,加油!支持他们! 五、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志气太小,麻木消沉,结果就是必至于堕落。 六、年纪越大,做事越像孩子,思考却像老人,体力渐已中年,可志气还是少年时。 七、少年人的志气有时因为无知高估了自己,有时因为无畏低估了自己。有时,别人都说很好的,他却说,我偏不要。这个世界唯唯诺诺的人很多,特立独行的也不少,可谁也不会真的在乎谁,为了这些个谁,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 八、少年志气今安在?一路坎坷一路哀。 九、童年和少年的彼得气也喘不过来,拔尖了再拔尖,他不是作为一个孩子活着,他是作为父母的志气、希望活着。 十、寒风中等车,听两学生吹水网络游戏。只听少年A突然大声说道:我要考牛津!好志气!我回头一看少年长得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心中暗挑拇指。就听另一少年亦大声应到:我要烤鸭肠!旁边烧烤老板喜出望外:小朋友还要什么? 十一、出了第一批高考录取投档朋友圈哭成一团,少年志气凌青云,离别在眼前,收拾好行囊,准备新装,看着今年格外多的志愿落空的人、情侣分散、都说是要真进行异地恋了。想到ysq的回复,人生坎坷何尝只是这些?祝愿你们明天会好点,再好点,上路吧,我的朋友们。 十二、十年打工两茫茫;渡江浙,下湖广,两手空空,无处话凄凉!纵有海阔凭鱼跃,心不随,志气伤。少年幽梦难还乡,睡不着,吃不香。相顾无泪,惟有汗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找工作,富士康!当代著名诗人:白忙活。 十三、一次好运气可以拯救早期堕落略有志气的少年业余生命那天,月亮很低,我决定告诉她我的心情,她很勉强才听。必须要走了,就算对这儿的姑娘们还有感情。这一周以来,我就想着一句话:她的身体经不起推敲。 十四、西湖雨又风,雨伞是媒红,一把纸伞遮娇容,见你文呀武呀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虹。 十五、老花属于没志气没出息的那类!千万别跟少年英雄扯老资格,也不要以钱压人!因为但凡一个社会学家都明白:不管你承认与否,不管环境恶劣与否,社会都会发展的。所以一代新人一定会比一代旧人更聪明更有能力,将来更有建树。钱不是问题,是钱生钱的路径在进化,所以我们不能不明白何为:自古英雄出少年! 十六、《天下粮仓》波澜壮阔的故事,阴晴不定的人心,纠结百转千回的爱情,写的是粮,是人心,更是天下!米河的少年志气,刘统勋的老练和沉稳,柳寒月的智慧与灵气;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重!国家粮仓总会有硕鼠哪个朝代都不例外,为官清廉必定流芳后世,而硕鼠注定遗臭万年!《天下粮仓》强力推荐! 十七、少年书生志气宏。偶然认识的文艺师弟写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人人生而孤独,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三座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不经意便被平凡的文字打动,我想我还是保留着小部分的文艺心吧。 十八、闷闷夏日,小雨来袭,潮潮空气,热气消去,走过少年,进入花季,青春年少,奋斗志气,爱在心底,快乐继续,点滴记忆,满是快乐的你愿快乐、幸福伴随着你 十九、至下班,携画于家,郭君电言,及至见面,所云仍不过耳耳。郭君此行,赠林语堂作予吾,欣然受之。此亦吾初受书也。人谓之,人情往来多是身外物,唯此书彰吾辈精神。出外,宴之,吞吐羊驴,臧否人物,此日非一时所积,亦悲于一日无复一日,少年轻狂,志气相当,夫有何憾哉! 二十、太极一阴阳,沉浮刚柔之内,中国梦巨龙醒复兴路天地惊习国粹少年行扬志气天人合一。 二十一、少年志气,挥斥方遒,奈何一夜之间,形同枯槁,骷髅遍地。客栈古怪,子进遇险,所幸的是,那个白衣少年还陪在他的身边。绯绡苦心设计,长衫随风,身形似影,奋力击退蜘蛛精不过是想护子进周全。 二十二、人心啊,难测!莫欺少年志气穷,终须有日弄死你们,等着吧。 二十三、看到吴奇隆结婚前,小虎队又重新聚首,突然就很感慨,兄弟情谊,青春岁月,懵懂少年,志气满满,曾经拥有的共同回忆,如今各自为生活奔波打拼,可是看到那一张面孔,瞬间就能回到过去的时光,熟悉而又纯净的生活。想起去年的大醉一场,仰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一切都跟原来一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二十五、我在想,高考状元真的那么值得膜拜吗?数年之后,他们还不是混入我们这一堆庸杂的人群中为生存而艰辛打拼?少年时的志气终会被社会的复杂与浮躁所磨灭。现在我们强加于他们身上过早地赞誉与过高的期望恰巧是在无情剥离他们学会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利。人生那么长,艰难苦恨在高考前能罹经多少? 二十六、躺着在看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昨天下午和今早已然看完清华园日记。季老七十年前的少年志气跃然纸上毫无掩饰,又生动又有趣。于是又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他去了梦寐以求的德国留学,又有了什么样的感悟和人生。 二十七、听了那么多首歌,还是最喜欢那句歌词。见你稳呀忠呀,见你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宏 二十八、山之涯,海之湄,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奋斗到底,唯我少年有志气。 二十九、大一暑假去贵州支教是我人生难忘的一段回忆。当时我们这群大致还有着少年志气的人,潜移默化地给小朋友们带去了对未来的诸多憧憬。无心插柳柳成阴,小朋友纷纷抛却了读书无用、辍学打工的念头,如今多人就读大学,志气满满,颇令人欣慰。 三十、见你稳呀重呀,见你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宏。 三十一、少年啊,你就有点志气吧。将来的你自己就会谢谢你现在的理想。如你连理想都没有又如何有你自己的不竭力量呢? 三十二、一个有志气的少年就应该在被迫失去之前主动抛弃。别跟我谈感情,荒废学业事业! 关于少年的说说 形容少年的说说 关于少年的说说 1、朋友,你喜欢星空吗?如果有一天你在远方流浪时感到孤独、忧郁,请抬头看看星空,那儿有我送给你的幸运星。我们相识一场就是缘分,我们都没有好好珍惜我们的友情,太任性,太从容。缘分就像本书,翻的太快就错过,读的太认真容易流泪。哭,已经不需要眼泪;因为痛苦,才知道爱你;等眼泪消失了,才知道不能没有你,因为我初三能认识你,我已经非常开心,我不强求些什么,只希望你能幸福,如果你迷茫了,我愿意当指引你的那盏明灯。如果你伤心,我愿意做安慰你的那个少年。吵架也好,斗嘴也好,开心也好,出气也好,你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朋友。只希望,别忘记了我。 2、n:时光与少年都已陈旧,日后,路上或没有更美的邂逅。 3、少年,我还记得那个夏天在运动场上你对我自信的微笑 4、路灯下,照出斜斜的身影,少年的背脊宽大,挺拔。默默付出的汗水,每一滴落在舞台上,只因属于你。 5、少年、当我情侣头像的男一号可否 ╱★? 6、因为热爱,所以无所畏惧。加油!篮球少年。 7、人把过往堆叠,淡淡的朦上一层淡淡的色彩,飘出一阵怀念的气息。一个你曾去过的地方,无论是童年吹泡泡的花园,少年匆匆踏过的街市,中年时有过的繁华,老年里模糊的视线只要是出现过的,往往会有美丽的记忆色彩,温柔的笼罩着。 8、少年你情深似海つ つ姑娘你薄凉如初 9、少年我真的想问你,你爱过我吗~ 10、今天一别,又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有如此规模的聚会了。我曾在群里打趣地跟同学们说,如果幸运的话,可能毕业二十年聚会的时候,我还来这里见大家。真的,尤其是在近年来目睹了杨佳案、湖南永州法院枪击案、广西梧州法院硫酸案、深圳社保局锤击案等之后,让我现在对自己的人生都产生了一种茫然。两个月多前,我也曾被执法相对人跟踪到家门口并进行威胁、恐吓。再加上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出现在二十年聚会的大合影上。我说这些听起来真的很悲观,也可能影响到某些同学的情绪,但我更多地是想表达,希望大家都能珍惜今天重聚的一刻,珍惜我们曾经一同度过的大学时光,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珍惜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天,珍惜自己身边爱你和你爱的人。下面,就让我们为此而干杯吧! 11、我不相信一见钟情 我心心念念的少年你是我的日久生情 12、当月亮顺着枝头爬上来的时候,我知道天真的黑了,路灯下的我显得格外孤单,而那个少年永远的消失了* 13、姑娘我宁做伴郎不蓝颜, 少年我宁做伴娘不红颜, 14、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 不代表没有心碎的时刻. 这片海不再是我爱的蓝. 你也不再是我爱的少年 15、边伯贤,你在安静地唱. 而我一直用心地聆听. 愿此刻就是永远. 我最爱的少年 晚安。 16、张漾是懦弱的,比他还不出彩的可能只有许弋了。原文中一个少不经事的纯白少年被幼稚的性魅力迷惑、被伤害后幼稚地自暴自弃,最终被亲情救赎的立体成长精力被一开始过快的角色群切入打断了。 17、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18、你是上帝的宠儿,被时光遗忘的少年. 19、当你脱颖而出时不要太骄傲,因为还有比你牛逼的人,当你受磨难想哭时不要流泪,因为比你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多了去,坚持吧,少年,也许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 20、少年,曾经你是我的梦,现在你是我唯一的牵绊。 21、这一年,少年说:山无棱,天地合。 22、小屋四周都是农田环绕,夏天来了,绿树成荫,只有在傍晚还是早晨,你踏着第一缕阳光,去逛逛周边的田地,真是一种幸福,微风吹着,各种的菜香飘来,一种熟悉的味道,勾起少年的轻狂! 23、[ 少年、瞧你那假爱我的样子有多慌 ] [ 姑娘、看你那假悲伤的样子有多慌 ] 24、待我长发及腰之日,怕是少年早已走远。 25、坑爹坑娘坑正太坑萝莉坑妹子坑少年也坑朦胧的初三来了!碾碎它们!!! 形容少年的说说 1、5天,睡了20个小时,最后一门加油啊!其实自拍了,从熬夜第一天,饭到今天早上,真是日渐憔悴,熬到胃疼。7月,生日快乐~我也是20岁的少年了。 2、对酒当歌我自狂,嘴里乾坤日月长。有朝一日酒醒时,已过当年少年郎! 3、少年,等你等到心累了,我该怎么继续。 4、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5、你好我的青春我的少年我的梦 “ 6、用情侣头像就是情侣么我爸妈多少年夫妻都没见用过情侣的! 7、我不在家,也不知道袁伟霆同学有没有继续跑步。很多人说我让她跑步是要把她训练成运动员什么的,其实我只是在帮她减肥上周末带她去买救生衣,为夏天玩水做准备,结果所有号码合适的救生衣她都穿不了,因为肚子太胖,拉链系不上。她自己也表示很沮丧。这就是少年的烦恼。 8、我的爱,不要平平淡淡,就要轰轰烈烈。怎样,少年,你敢麽、?、 9、-海洋还有阳光 -少年还有爱人 10、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你陪着我去看海,走遍鼓浪岛的每一次地方, 那个少年你在何处. 11、那个十四岁的少年说要在我的面前娴熟地跳我爱的舞蹈,., 12、每一个新的早晨,都是我们蓬勃向上的开始。加油吧,少年。 13、少年,今日高考,放松心情,考出好成绩 14、马上就要读高中了,第一次想努力学习,我要考上重庆的大学,别问我为什么,因为 我爱的那个少年在那 15、从十六岁爱到二十六岁,我们就结婚好不好,我亲爱的少年。 16、不抽烟不喝酒不玩联盟不打魔兽不花心不惹事,那个少年他是我的。 17、准备上班了,十一直接是躺过,有抱怨的吗?还真没有,一颗大叔的心丢块石头也激不起什么浪花,加油吧,少年,你就是我的动力,当然了,是要吓你一跳。 18、今天是福星高照的日子出门办事顺利;股票在大跌里保持红旗招展;深圳有人想用我的初中学位准备给钱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女儿又一次显露出学霸的潜质,在新东方一年一度的大考中,排名六年级第一。虽然只有600多人参加,但也不容易啊,想想我当初,班级第一都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加油吧,少年! 19、少年,你的眼里还有我的影子吗 20、少年说的话,姑娘能信吗? 21、硪素中国好菇凉@! 硪素中国好少年@! 22、少年; 小三的世界゛岂能容忍小四 23、白婚纱钻戒红地毯和我爱的少年—— 输过败过姑娘我何曾怕过 24、旧时光和少年,我们 就此别过。 25、把我的心踩在脚下 少年你真善良. 做人要有志气的说说 做人要有志气的说说 一、鸟有翅膀,人有理想。 二、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 三、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激发斗志的句子也是一个人有志气人的表现。 四、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五、天才,是一份灵感,九十九份血汗。 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 七、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牛顿 八、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九、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十、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对联集锦》 十一、人生照例是一场值得一搏的争衡,然而它的奖品是拼斗。拉尔夫詹 十二、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越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十三、要善于套用别人的成功模式,别人的成功模式可成为一种指引,让你有方向可循。 十四、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马克思 十五、有过失望,但未绝望;有过放松,却不放纵; 十六、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十七、没有松柏性,难得雪中青。 十八、虽然疲惫,但不颓废;虽然艰难,但不迷茫; 十九、即使烦琐,决不发火;即使孤单,决不放荡; 二十、以积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 二十一、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二十二、节俭是美德,惟需与宽厚结合。培根 二十三、人生只有在斗争中才有价值受过痛苦,才能得到报酬。赫尔岑 二十四、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二十五、志在顶峰的人,不在半坡留连。 二十六、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 二十七、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苏格拉底 二十八、多思则明;多学则精;多问则博。 二十九、公正,一定会打倒那些说假话和假作证的人。赫拉克利特 三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十一、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三十二、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可以战胜疾病, 三十三、无志山压头,有志人搬山。 三十四、别人只能给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乐观心态的句子会让志气从身体中迸发出来。 三十五、真正的英雄应该加强修养克制自己,假冒的豪杰只会炫耀才气任性放踪。 三十六、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三十七、使人强壮和长寿。 三十八、就算受挫,也不闪躲;就算失败,也不变坏; 三十九、人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跟别人比,会使得自己永远都不快乐。跟自己比,看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你会很快乐。 四十、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四十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四十二、努力向前,默默耕耘,机会和成功,必属于最坚忍的奋斗者。 四十三、不是你比别人差,只是付出不够多。--------或许衡量一个人的进取心就是衡量他的志气。 四十四、有志者,事竟成。 四十五、老人们最后的和高尚的过错就是妄想把他们的深思熟虑谨慎小心的美德遗赠给被生活逗得如醉如痴,被享乐引得像热锅上蚂蚁似的小辈们。巴尔扎克 四十六、人生有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吴玉章 四十七、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是勤奋与努力的,而不是躺在床上说大话。--------没志气真的会让别人看不起。 四十八、命运能够愚弄常人,但却无法愚弄英雄豪杰。 四十九、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五十、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五十一、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保罗 五十二、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的。 五十三、决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五十四、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五十五、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惠特曼 五十六、忠诚老实不要说有害于人的谎话,要表里一致。富兰克林 五十七、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弗洛伊德 五十八、懒惰和愚蠢在一起,消沉和失败在一起,勤劳和智慧在一起,毅力和胜利在一起。 五十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六十、追踪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六十一、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六十二、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郭小川 六十三、穷己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死,学未惬意,正需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 六十四、正因为要斗争人生才美。库柏 六十五、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有一种耐力也是一种志气的表现。 六十六、人生在世,必经患难,若没有患难,就没有成长。 六十七、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塞涅卡 六十八、每个人都应成为自身的主宰。 六十九、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识是力量。 七十、磨灭一切事物,唯独恩德,时间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大。拉柏雷 七十一、人生是一条数,生命的好与坏,是付出与收获对比后的结果。 七十二、有志飘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七十四、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不变的信心,坚强的意志。 七十五、我相信你会把握你的命运,你要凭借上帝赋予你的做到最好。 七十六、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可不可骄傲。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胡适 七十七、可以寂寞,但别落寞;可以失落,但别堕落; 七十八、适当低调,时常微笑;不要啰嗦,活得洒脱! 七十九、研究真理认识真理和相信真理,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八十、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李白 毕业留言志气歌 毕业留言志气歌 一.志气歌 志不强则报毁灭,你不强兮难自立。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充我知能!竖我魄力!百炼方成钢铁,任何威武不能屈!努力!前进!重任在肩。起民疲!培国脉!卫黄魂!尽天职! 二.正义和友道 人生斯世,区区百年,正义友道,立身根本。 小节可不拘,大节不可弃,小事糊涂,大事明白,尊人重己,此谓正义。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非取于人,乃予于人,爱己及人,视友为亲眷,此为友道! (这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人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劣根性。有所持守,是人们应该做到的,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人?我努力去做,发现这太难了。真难!) 三.成功与失败 有人说成功和失败是对立的,事实上它们伙伴,是英雄和英雄的帮手。成功属于勇敢者的奖品,失败是顽强①的前奏曲,留留是勇敢者,所以留留一定能成功。 四.展望 陈毅诗《红叶》 书中夹红叶,真红颜色好。请君隔年看,叶红不枯稿。(他年邂逅,堪回首,不曾愧对少年时) 写了这么些,都似废话样的,有些东西自己看了,也觉得晦涩,能力如此,只得作罢。老实说,这些东西都是发自肺腑的,尽管其中不少话都象似空洞的说教,可实实在在是我心里的话,我不会写云,风之类的诗,只得凑几句心得赠别。 奋斗是我们正实践着的,追求和理想是前进的动力,对于这的认识,我自己体会的不深,却把这肤浅的看法拿了出来,让你见笑了。他日再见,我也许会比现在成熟些,现在却让你见笑了。-搁笔 (旁又注:人的情感丰富多彩,友情堪称伟大。友情长存。)
2023-07-13 20:14:301

求季羡林的像夹竹桃一样的短小散文,急~

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1]。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羡林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
2023-07-13 20:14:492

季羡林的散文集有哪些?

季羡林的散文集有如下:一、《清塘荷韵》二、《赋得永久的悔》三、《留德十年》四、《万泉集》五、《清华园日记》六、《牛棚杂忆》七、《朗润园随笔》八、《季羡林散文选集》九、《泰戈尔名作欣赏》十、《人生絮语》十一、《天竺心影》十二、《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十三、《季羡林谈师友》十四、《季羡林谈人生》十五、《病塌杂记》十六、《忆往述怀》十七、《新纪元文存》
2023-07-13 20:14:561

700字高考满分作文【三篇】

【第一篇:阿锦的黑白记忆】   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挤满了黑与白的单调色彩,黑白的电视,有常年晃动的“雪花”;笨重的黑色收音机,吱吱送出美妙的音乐;还有就是父亲最珍视的全家福黑白照片,被镶嵌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父亲吃力地抱着微胖的自己,欢悦地指着照片的人儿给自己辨认,阿锦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摇摇头,转向一旁的毛绒玩具,父亲微微嗔怒,却也无可奈何。阿锦还小,无法将家的概念一针一线的纳入她的心底,这时刻的阿锦对于黑白照的第一抹印象,尚未在她的心里撩拢出动人的涟漪,她哪里会晓得,一张小小的照片,牵绊住了往后的岁月,绊住了那颗敏感的心。   阿锦渐渐长大,她开始渴求穿上漂亮的小花裙,欢心雀跃地跑去相馆,倚在父母怀里,照上一张全家福。她嘟着嘴,卖力地摇着父亲的手臂。父亲皱了皱眉,照上一张相,就该意味着这个月的饭菜无法合乎阿锦的心意,倘若她眼泪涟涟,嚷着要吃肉的话?父亲望望撒娇的阿锦,宠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弯下腰去,搂抱起阿锦,说:好,阿爸周末带你去照相!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那个周末,阿锦如愿拍下自己想要的全家福,她的笑靥如花,被定格在那个黑白岁月,即使日子艰苦,父母们愿付出一切去爱她的岁月。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父亲的背更驼,母亲眼角的皱纹也愈深,可不变是,每一年,父亲总要全家去照相馆照上一张全家福。阿锦的眼里色彩日渐丰富,黑白的照片也逐渐褪去它夺目的光彩,被一沓沓的彩色照片替代,可阿锦分明看见,父亲粗糙的双手,抚摸黑白全家福的专注与慈爱。   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 【第二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的,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照片略微泛黄,却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十分的崇敬。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人的大集会的故事。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那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便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的凝望,或是相爱的依偎。甫一翻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青。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过,我常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甜蜜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生产胶卷的柯达早已倒闭,CMOS感光元件与不断扩充的储存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保障。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细细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而今,我们只须轻按快门,“咔嚓”便是一张。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几张,说是多留点纪念,其实最后都丢进了记忆的垃圾箱。而今我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10多个G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便是三个字:删、删、删。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成百上千张照片,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观看。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浩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此话的确有道理,我们随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拍完就忘。在照片中找记忆,再也不是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里淘金的苦差事。   说到底,这便是数码时代人与信息的困局。人生也有涯,而信息也无涯,我们不断地加快脚步,想要接住扑面而来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殊不知,这会应了庄生两千年前的谶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停住自己的脚步,回望生活的点滴。生活的美好记忆,便是道旁串串遗落的珍珠,弃掷逦迤。为什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   在数码时代,我们本应有更好的技术条件,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为何不将这些生活的沙子放进蚌壳,结成令人惊艳的珍珠?数码时代,我们更应该珍存生活的点滴,让这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 【第三篇:空山新雨后】   当年早已不是翩翩少年的王尔德说,青春是值得并可歌颂的。   诚然,青年人往往沉醉于青春而忘记终有一日老去,青春也并不如他们所料,永久不朽。然而我们要说,春的美好之后,却是秋的收获,犹如青春过后的沉稳和历炼。   且看王尔德,他肆意地涂抹青春的色彩,却在入境报税时慨然自傲地宣称:自己仅有名声足以报税!这是他播种青春所得,与时不朽。   所以,享受春光而似乎始终充满活力的“日出之阳”,正是我们青年人的天性,本无可厚非,并不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然而,拿青春赌明天、浪费而不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是可悲的。   听闻多少青葱少女,只为心中偶像的一笑而“打飞的”去看韩星,不禁扼腕叹息:她们的青春,早早地花谢花飞。青春,本该是男儿意气风发、少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岁月,为何如此践踏?   究其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嗟叹的“喧哗的时代”。青春就像一剂兴奋剂,给许多年轻人带来光阴尚长的错觉。有些人被浮华的时代遮蔽了双眼,青春也被人为地上了色,从质朴的纯白变为霓虹灯一般迷离的五光十色。这,并不是不朽。   然而,总有人使青春的丰碑光彩四溢,那是他们用心血涂抹的丹青,浑然天成。譬如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中所展示的那样,他并不是海明威笔下的“迷惘的一代”,而是在浮躁的大学时代潜心积淀,踏踏实实地为日后学术打下了基础。   再如,人们只看到蒋方舟置身于赫赫的青春光环之下,却忽视了他不倦的青春之声。王小波的年少轻狂,苏轼的少年成名,都不是青春本身的不朽,而是青春背后有花朵峥然迸发并结出了生命之果。   青春,的姿态也许并不如张爱玲所言:“出名要趁早”。丰子恺的《秋》,咏叹了精魂之不朽,这才是青春之光的理想聚焦。   也许,咏赋青春的诗,最微妙的当属“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有空灵、纳新,历秋之丰收,才是最美的“天气”。
2023-07-13 20:15:271

污的文言文

1.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2023-07-13 20:15:351

身心自在,见本来面目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其实,不如意时,是命运给的长假,当有一天假期结束,人生会重新开始。 趁不如意时,学会自我审视的方式,让将来的人生变得如意, 阅己:审视自己,认清方向 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才找到新的方向,最终“挽清朝于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 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因此,他为人直来直去,不给他人留颜面,甚至敢要挟咸丰皇帝。 当时太平天国势头正盛,清朝唯有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能与之对抗。 偏偏这时,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按规定曾国藩要丁忧三年,但彼时太平天国的攻势正是凶猛,咸丰皇帝便挽留他。 于是,曾国藩趁机要挟皇帝,让皇帝给他督抚大权。 不料皇帝手一挥:“那你回家丁忧吧。” 本以为用人之际,皇帝会妥协,谁知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他的的事业走到了低谷。 回家后,曾国藩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哪里错了。 苦闷不堪时,曾国藩把读过的儒家经典又读了一遍,始终没找到答案。 于是,他把目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小册子——道德经上。 有了些人生阅历的他,发现《道德经》里的“柔弱胜刚强”才是入世应该秉持的真理。 它看似是消极的出世,实则是积极的入世,因为迂回之术有时候更容易达成目的。 想到这里,曾国藩大彻大悟,他兴奋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8个大字: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这次思想上的转变,让曾国藩后来走得越来越稳。 很多时候,低谷是命运的馈赠,它让你有时间反省自己,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越己:超越自己,先破后立 “敢于奋斗的人,地上有路,勇于打破的人,处处有路。” 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打破,不断地建立,最终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学。 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才能实现自我的超越。 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便对老师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这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的发展路径。 为了寻找圣贤之道,王阳明有过一段“五溺”时期,也就是在5件事情上都迷失过方向。 这5件事分别是侠客、骑射、辞章、神仙、佛老。 这5个方面对王阳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们都不属于圣贤之道。 在此期间,王阳明还根据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着竹子看了7天,不仅没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 这让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 直到35岁那年,他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刘瑾,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 落得如此境地,他开始反思:“仗义执言却被发配龙场,圣贤之道始终不见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险,追求圣贤之道难道错了?” 内心的激烈冲突,终于在一天夜里,化身真理出现在王阳明的心中。 一声大笑划破夜空,是的,他悟道了。 他说,向外物寻求真理大错特错,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正所谓:“ 打破外物,才见真空。” 纵观王阳明悟道的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外物,寻求本心的过程。 先破后立,超越自己。 破旧习性,开新风气。悦己:愉悦自己,身心自在 有人说:“人在 社会 上打拼时,难免会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会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悦放在首位。” 人生不完满,自在度过 《清华园日记》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日记中,季先生记录了自己上大学时的一些想法和情绪,其中不乏过激的言辞。 准备出版这本书时,出版社考虑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议适当删减一些内容。 季先生却说:“一字不改,一句话也不删,我不是圣人。” 这一直率举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季先生对吃也很随性,他说:“让卡路里和维生素见鬼去吧,我觉得好吃我就吃,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好。” 季老风趣地答道:“我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 人生短暂,不顾一切去做喜欢的事吧,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今生不虚此行。 身心自在,才见本来面目,才觉皆大欢喜。
2023-07-13 20:15:421

《留德十年》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留德十年》(季羡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4qUUdnPGRZHcp07HVNcrQ 提取码: nb55书名:留德十年作者:季羡林豆瓣评分:8.8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年份:2020-8页数:256内容简介: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留德十年》记述了季羡林为寻求人生出路出国留学,却因战争羁旅异域十年的人生经历。书中,有哥廷根斑斓的秋色,有莘莘学子的孜孜以求,有房东夫妇的正直善良,还有饥肠雷鸣、人命危旦的忧虑。留德十年,不仅奠定了季羡林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亦为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阅尽世间沧桑,体味人情百态,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没有太多华丽的文字,没有过多的文学手法,只是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感情表现出来,静静地回忆逝去的梦,浅显明白,又引人入胜,用耄耋之年的智慧为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讲述人生应该如何抉择。作者简介:季羡林山东聊城人。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清华园日记》及学术著作。
2023-07-13 20:15:491

毕业留言志气歌

毕业留言志气歌 一.志气歌 志不强则报毁灭,你不强兮难自立。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充我知能!竖我魄力!百炼方成钢铁,任何威武不能屈!努力!前进!重任在肩。起民疲!培国脉!卫黄魂!尽天职! 二.正义和友道 人生斯世,区区百年,正义友道,立身根本。 小节可不拘,大节不可弃,小事糊涂,大事明白,尊人重己,此谓正义。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非取于人,乃予于人,爱己及人,视友为亲眷,此为友道! (这是最难做到的,因为人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劣根性。有所持守,是人们应该做到的,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人?我努力去做,发现这太难了。真难!) 三.成功与失败 有人说成功和失败是对立的,事实上它们伙伴,是英雄和英雄的帮手。成功属于勇敢者的奖品,失败是顽强①的前奏曲,留留是勇敢者,所以留留一定能成功。 四.展望 陈毅诗《红叶》 书中夹红叶,真红颜色好。请君隔年看,叶红不枯稿。(他年邂逅,堪回首,不曾愧对少年时) 写了这么些,都似废话样的,有些东西自己看了,也觉得晦涩,能力如此,只得作罢。老实说,这些东西都是发自肺腑的,尽管其中不少话都象似空洞的说教,可实实在在是我心里的话,我不会写云,风之类的诗,只得凑几句心得赠别。 奋斗是我们正实践着的,追求和理想是前进的动力,对于这的认识,我自己体会的不深,却把这肤浅的看法拿了出来,让你见笑了。他日再见,我也许会比现在成熟些,现在却让你见笑了。-搁笔 (旁又注:人的情感丰富多彩,友情堪称伟大。友情长存。) 小学毕业留言(离歌) 1、快要毕业了,我们同学舍不得离开您,我们在这几年里,或许没少给你添麻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原谅,也希望你能记住我们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无论走到哪,你永远是我们的恩师,祝你一生平安,幸福快乐!同时也祝你的家人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2、您用火一般的热情温暖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的心被你激荡。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满着诗意,蕴涵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气!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音乐家,却把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在我即将毕业之际,请接受我真挚的祝福:祝您桃李满天下! 3、这或许是我们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用从未有过的无比珍惜又无比肃穆的心情,把眼光拨撒在岁月的每个角落。 也不曾忘记,那次激情澎湃的运动会。是谁一次又一次征服那看似高不可及的横杆,最终勇夺桂冠?又是谁在长跑途中不幸岔气,以至于冲过终点后便一下子栽倒在地上,许久都站不起来? 4、光阴如箭,如今我马上要毕业了,也代表我马上要与同学们分开了。所以在我们在一起的最后的两个月里,我一定会珍惜这段时间。我现在还有些话要说。首先,我要谢谢曾经帮助过我的同学,对他们说声谢谢。我还要感谢老师,辛勤地传授给我们知识。以后,我一定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期望。 5、感谢你对我们的教育之恩;今天我们要离开这所母校,而最值得挂念的就是教育我们辛勤的老师;人们常说:老师是园丁,培育一朵朵祖国之花;老师是蜡烛,照亮了自己的学生却把自己燃尽;老师是引路人,指引学生走向光明的道路谢谢老师,你对我们的教育永不忘怀,在此,请再让我说声:谢谢您,老师! 6、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敬爱的老师你就像大树而我就像枝叶,因为您我变得更加茂盛;老师您就像海上的灯塔,我就是浪上的小船,只有您我才能顺利前进!老师您桃李满门,我就是其中一棵! 7、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歌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我是成为挺拔的白杨还是低矮的小草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你致敬! 8、反正便是这样无所事事一般,任岁月的光阴悠悠闲闲的走过,带走春冬,经过秋夏,直到很多年后,这没什么意义的一天,却又仿佛是最想回到的那天。你们在我身边,我也在你们身边,这些不曾分离在一起瞎扯的日子,在很久很久以后,是我再也回不去却又最为怀念的日子。既不隆重也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我们仍然还在一起的那天。 9、小学六年级的学习生活瞬间就要过去了。即将离开母校,即将离开,即将离开同学,心中充满留恋之情。 忘不了,美丽的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作风;在这里,我们获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10、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老师,我是您亲手浇灌的一棵小树,您向辛勤劳动的园丁,照顾我茁壮成长。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您的哺育深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上! 11、忘不了,敬爱的老师。您就如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我们这些小禾苗。您让我明白了:阳光是怎样照亮人生的,园丁是怎样照顾花朵的,春风是怎样染绿世界 12、三年的时光如云般飘过,时间的天使不苟地将时针拨向离别。在这临别之际,我们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曾记得,我们刚进校门时,还是蹦蹦跳跳的少年,多么幼稚、多么天真! 13、老师您的恩情有如泰山般重三言两语道不尽我对您的感激之情,甚至千言万语,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优异的成绩来把您对我的良苦用心化为我前进的力量我在此祝您青春常在,永无忧愁,笑口常开! 14、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时间恍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六年过去了。这六年过得太快,我们变化的也很快:从一个懵懂无知、天真无邪、整天无忧无虑的孩子,眨眼间变成了一个即将面临毕业考的大孩子了。 15、快要毕业了,我们同学舍不得离开您,我们在这几年里,或许没少给你添麻烦,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原谅,也希望你能记住我们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无论走到哪,你永远是我们的恩师,祝你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16、我在姜老师的教导下,认识了许多朋友。我在几年中,明白了许多道理,这都是各位老师的功劳,如今,我即将离开这令我无法忘却的小学,我十分不舍我的朋友和老师,因为,他们在我的小学生涯中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 17、花儿翩翩起舞,是在感谢这片沃土;果实频频点声,是在报答辛勤的园丁风筝飞得再高,它的线仍牵着您的手;游子走得再远,他的心仍挂着母亲。不管走向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您老师;我们会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献给您老师! 18、年又一年,风风雨雨;一日又一日,日起日落,母校的厚爱渗入我的心底。昨日,我在这儿认字写作;今日,我在这儿茁壮成长;明日,我将从这儿起飞,塑造光辉亮丽的未来。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 19、眼前浮现出六年级前一年级的我刚进校园的情景,浮现出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往事如画,历历在目,在这一瞬间顷刻流入脑海,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冲进大脑;往事如梦,梦醒皆空,六年来的小学生涯转瞬即逝,任凭千万阻拦也不能挽回逝去的时光。 20、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离开母校已有一个多月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到我度过了三年美好时光的这所中学。没变,什么都没变,同学们熟悉的面孔没变,老师们亲切的笑容没变;但又变了,一切都变了。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同学们都长大了,有的老师也已白发苍苍。三年的中学学习,三年的勤奋苦读,三年的快乐时光终于,我从中学毕业了。再见了,我的老师。 少年志气的说说 少年志气的说说 一、很多时候我会犯傻,但是犯傻过后就能厘清对错、爱恨、是非,不该做的事情不做,撞不碎的南墙不撞。义无反顾是少年志气,懂得回头也是真性情。 二、少年得志气干云,三千越甲可吞吴,奈何折戟黄沙路,屯兵备马又一程,山高水远无人渡,三旬老汉詹指导,垂帘军师泰伦卢,欧文小儿勇无谋,城门大开数乐福,四面楚歌如潮水,万般蹉跎不言苦,一声惊雷平地起,三军齐开势如虎,马踏连营七百里,八千河山脚下土。昨日悲愤,九年离苦,十三载寒暑终不负 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己曾经的失败,思维方式多样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快速冷静下来,寻找方法,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迷茫死了。别人的劝告要听,在心里记着别人的好,要感恩别人。别人的夸赞,要听过则无,继续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做一个有志气有斗志的少年郎。 四、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怀揣着一个梦想,他们是阳光而又有志气的青春少年,也许他们会成为第二个青春天团,加油!支持他们! 五、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志气太小,麻木消沉,结果就是必至于堕落。 六、年纪越大,做事越像孩子,思考却像老人,体力渐已中年,可志气还是少年时。 七、少年人的志气有时因为无知高估了自己,有时因为无畏低估了自己。有时,别人都说很好的,他却说,我偏不要。这个世界唯唯诺诺的人很多,特立独行的也不少,可谁也不会真的在乎谁,为了这些个谁,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 八、少年志气今安在?一路坎坷一路哀。 九、童年和少年的彼得气也喘不过来,拔尖了再拔尖,他不是作为一个孩子活着,他是作为父母的志气、希望活着。 十、寒风中等车,听两学生吹水网络游戏。只听少年A突然大声说道:我要考牛津!好志气!我回头一看少年长得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心中暗挑拇指。就听另一少年亦大声应到:我要烤鸭肠!旁边烧烤老板喜出望外:小朋友还要什么? 十一、出了第一批高考录取投档朋友圈哭成一团,少年志气凌青云,离别在眼前,收拾好行囊,准备新装,看着今年格外多的志愿落空的人、情侣分散、都说是要真进行异地恋了。想到ysq的回复,人生坎坷何尝只是这些?祝愿你们明天会好点,再好点,上路吧,我的朋友们。 十二、十年打工两茫茫;渡江浙,下湖广,两手空空,无处话凄凉!纵有海阔凭鱼跃,心不随,志气伤。少年幽梦难还乡,睡不着,吃不香。相顾无泪,惟有汗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找工作,富士康!当代著名诗人:白忙活。 十三、一次好运气可以拯救早期堕落略有志气的少年业余生命那天,月亮很低,我决定告诉她我的心情,她很勉强才听。必须要走了,就算对这儿的姑娘们还有感情。这一周以来,我就想着一句话:她的身体经不起推敲。 十四、西湖雨又风,雨伞是媒红,一把纸伞遮娇容,见你文呀武呀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虹。 十五、老花属于没志气没出息的那类!千万别跟少年英雄扯老资格,也不要以钱压人!因为但凡一个社会学家都明白:不管你承认与否,不管环境恶劣与否,社会都会发展的。所以一代新人一定会比一代旧人更聪明更有能力,将来更有建树。钱不是问题,是钱生钱的路径在进化,所以我们不能不明白何为:自古英雄出少年! 十六、《天下粮仓》波澜壮阔的故事,阴晴不定的人心,纠结百转千回的爱情,写的是粮,是人心,更是天下!米河的少年志气,刘统勋的老练和沉稳,柳寒月的智慧与灵气;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重!国家粮仓总会有硕鼠哪个朝代都不例外,为官清廉必定流芳后世,而硕鼠注定遗臭万年!《天下粮仓》强力推荐! 十七、少年书生志气宏。偶然认识的文艺师弟写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人人生而孤独,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三座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不经意便被平凡的文字打动,我想我还是保留着小部分的文艺心吧。 十八、闷闷夏日,小雨来袭,潮潮空气,热气消去,走过少年,进入花季,青春年少,奋斗志气,爱在心底,快乐继续,点滴记忆,满是快乐的你愿快乐、幸福伴随着你 十九、至下班,携画于家,郭君电言,及至见面,所云仍不过耳耳。郭君此行,赠林语堂作予吾,欣然受之。此亦吾初受书也。人谓之,人情往来多是身外物,唯此书彰吾辈精神。出外,宴之,吞吐羊驴,臧否人物,此日非一时所积,亦悲于一日无复一日,少年轻狂,志气相当,夫有何憾哉! 二十、太极一阴阳,沉浮刚柔之内,中国梦巨龙醒复兴路天地惊习国粹少年行扬志气天人合一。 二十一、少年志气,挥斥方遒,奈何一夜之间,形同枯槁,骷髅遍地。客栈古怪,子进遇险,所幸的是,那个白衣少年还陪在他的身边。绯绡苦心设计,长衫随风,身形似影,奋力击退蜘蛛精不过是想护子进周全。 二十二、人心啊,难测!莫欺少年志气穷,终须有日弄死你们,等着吧。 二十三、看到吴奇隆结婚前,小虎队又重新聚首,突然就很感慨,兄弟情谊,青春岁月,懵懂少年,志气满满,曾经拥有的共同回忆,如今各自为生活奔波打拼,可是看到那一张面孔,瞬间就能回到过去的时光,熟悉而又纯净的生活。想起去年的大醉一场,仰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一切都跟原来一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二十五、我在想,高考状元真的那么值得膜拜吗?数年之后,他们还不是混入我们这一堆庸杂的人群中为生存而艰辛打拼?少年时的志气终会被社会的复杂与浮躁所磨灭。现在我们强加于他们身上过早地赞誉与过高的期望恰巧是在无情剥离他们学会做一个普通人的权利。人生那么长,艰难苦恨在高考前能罹经多少? 二十六、躺着在看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昨天下午和今早已然看完清华园日记。季老七十年前的少年志气跃然纸上毫无掩饰,又生动又有趣。于是又迫不及待的想去了解他去了梦寐以求的德国留学,又有了什么样的感悟和人生。 二十七、听了那么多首歌,还是最喜欢那句歌词。见你稳呀忠呀,见你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宏 二十八、山之涯,海之湄,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奋斗到底,唯我少年有志气。 二十九、大一暑假去贵州支教是我人生难忘的一段回忆。当时我们这群大致还有着少年志气的人,潜移默化地给小朋友们带去了对未来的诸多憧憬。无心插柳柳成阴,小朋友纷纷抛却了读书无用、辍学打工的念头,如今多人就读大学,志气满满,颇令人欣慰。 三十、见你稳呀重呀,见你君子风,少年书生志气宏。 三十一、少年啊,你就有点志气吧。将来的你自己就会谢谢你现在的理想。如你连理想都没有又如何有你自己的不竭力量呢? 三十二、一个有志气的少年就应该在被迫失去之前主动抛弃。别跟我谈感情,荒废学业事业! 初中写给老师的毕业歌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 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2023-07-13 20:16:021

季羡林为国放弃爱情,却被儿子瞧不起,后来怎样?

神色匆忙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也曾为了眼前的美景而止步欣赏,但他们始终行走在路上。就如季羡林先生所提到的,我们这一生都在为美好的人生而努力,然而古今中外,还未出现过一个百分百美好的人生,所以先生说不完美才是人生。初识季羡林先生他从风中跑来,却又消失不见,只留下那一抹正直的背影;他在雨里走过,未留下一丝足迹,却让那鲜见的彩虹出现;他走来走去,好似不能停住脚步,却能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传统观念的沿袭,让大部人一直觉得成绩优异的学生是文静,只会把时间留给学习的类型,但季羡林先生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清华园日记》这本书里,记录着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日常生活,直率又饱含风趣的言词为这本书增添了些许朦胧之美,也吸引了许多读者。有的读者自此便喜欢上了先生的文章,甚至有疯狂到夜里挑灯看书的。考试难,难于上青天,是学生时代的常态,它的频繁出现让学生们厌烦,即便如此,他们还得端正态度迎接它。意想不到的是先生的日记里,字里行间,也对考试产生了不满,在1934年3月13号这天,先生在日记里写到"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这样率真的言辞让读者们不禁失笑,原来他是这样的先生。季羡林先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精通英、德、梵、巴利文,是仅有精于吐火罗文的学者之一。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是北大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国宝"。生于民国时代的季羡林,作为季家的独苗,在年满18岁那年,奉叔父之名,与邻家三姑娘成婚。尽管先生对这段包办婚姻不满意,他还是努力维持,在婚后第二年彭德华生下了儿子后,季羡林选择赴德留学来逃避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中,让我们看到了先生的另一面:有人说先生在德留学时背叛了等他归家的妻儿,有了新的恋情;也有人说那不是背叛,而是寻到了自己的爱情……这些评论者们都各执己见,但都是片面的。如若你仔细翻看先生的书籍,就不会被所谓的网评影响对先生的看法,你会理解他的想法和作出的决定。《留德十年》这本书记录了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先生只身一人的前往异国,其中的艰辛也无从得知。先生说他在那段时间里见证了纳粹从猖獗到覆灭的整个过程。时隔多年先生说他常常会想起伊姆加德,那个他在德留学时校友房东家的女儿。1937年,先生开始写论文,而论文在上交之前必须打印成稿,这可把先生难住了,正当他心乱如麻时,伊姆带来了她父亲工厂淘汰的打印机,说她想练习打字,这下可把先生高兴坏了,他的论文有着落了,他小心的询问伊姆报酬,伊姆笑着答道报酬是让他陪伊姆走遍阿根廷的每一个角落。往后的四年,先生在伊姆的帮助下完成了数以万计的论文,在阿根廷的大街小巷里也都布满了他和伊姆的足迹。在傍晚时分的咖啡屋,伊姆加德问先生,"当我们70岁时,你还会带我来这喝咖啡吗?"先生低头不语,如若他留下,往后的幸福时光就属于他和伊姆加德的,那在家等他的妻儿该如何,当初立志报国的初衷又该如何?痛苦的思虑后,先生还是决定回国。他这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已不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而是不可逃脱之物,就如林清玄先生所言,"情仿佛是一个大盆,再善游的鱼也不能游出盆中,人纵使能相忘于江湖,情是比江湖更大的。"所以情何以?"好男儿志在四方",先生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初衷,终究还是舍弃了一些东西。先生在赴德留学前便与妻子彭德华育有儿女,待先生回国时,儿女已是舞勺之年。在我们眼中无私奉献的先生,到了他的家人眼中,却是极其“小气”的。那时先生在离家10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每月回家一次,但从未给儿女带过零食,只有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有时带本书看,有时亲自下厨。即使如此,在先生的心里还是爱自己的儿女的,只是不知其表达方式。朋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维持,更别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了,长此以往的冷落,不表达,难免会在先生和家人之间竖起一道墙,而这道墙只有彼此互相理解,主动调和才能消失于无形。在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颇有瞧不起他的意思。他说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也是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他希望能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也希望读者们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于是他写下了这本书。在他年幼时,家庭生活很贫苦,唯一陪在身边的只有母亲,虽然父亲回来了,但还是没能弥补那份欠缺。季承的回忆中季羡林节电成癖,当一家人在屋里谈天时他进门就把电视和灯关掉;他也不让家人打扫他的房间,有人送他茶叶食品时,他一律照收,放在自己屋里,偶尔拿出给大家品尝,但常常都放到发霉。在女儿季婉如的回忆里父亲季羡林是一个很"独"的人,无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父亲从未满足过她。当时的先生其实是有机会改变这种关系的,在1962年的搬家后,一家人就经常相聚,关系也缓和了些许,但好景不长,不久后季羡林被批斗,稍有缓和的关系也就此渐渐冷淡了。1994年春,先生的妻子彭德华因为病痛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即使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先生还是在她走后写了一篇文章来怀念她。为妻子置办的丧葬的费用中,先生要求儿子出2万元,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一向冷淡的父子关系,历经这件事后更加恶化。次年,父子关系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先生这一生,活成了悲剧世界里的主人公。2008年,在病房里只身一人的季羡林等来了儿子季承的敲门声,只是眼神的交汇,彼此便已知晓,长达13年的冰冻期终于过了,儿子陪伴父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先生充满悲情的一生到此结束。人,生而无依,死而无憾。无论期间所经历的,都将为不平凡的人生增添色彩。
2023-07-13 20:16:104

谈谈你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 1000字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中的一句话,很简单的讲就是要作文章要从心底来说真话。昨天我看了黄庭坚《答洪驹父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六)这篇文章,感触颇深,集中起来就是这句“修辞立其诚”。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之后,始知作文章”(《答洪驹父三首》),分界在绍圣前后是很有道理的。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便改元“绍圣”,绍圣改元标志着北宋后期新党执政,旧党垮台。绍圣前,元丰八年四月,司马光在一封奏章中,也承认新法有“便民益国”之处,建议“为今之计,莫若择新法便民益国者存之,病民丧国者去之”(《上哲宗论新法便民者存之病民者去之》,《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三题作《乞新法之病民丧国者疏》);吕公著谈的更详细,他在《上哲宗论更张新法当须有术》(《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中说,青苗、免役、保甲等法是有一定益处的,需要改造,不宜一并废除,司马光明确表示这和他的认识相同。但是元佑元年三月,司马光、吕公著等执政,使新法荡然无存,这都是意气在作怪。黄庭坚所谓“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也便是此。 元佑四年至元佑七年,几年间,元佑党人蓄意炮制“车盖亭诗案”等,借以置蔡确于死地,并对熙丰新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除。绍圣后,新党在仿效元佑的同时,则明显具有彻底禁锢整个旧党集团,使之在仕途上永不得翻身的目的。黄庭坚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元佑、绍圣更化很明显的影响到文学创作,字这种意气之争的状况下,文人们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 黄庭坚告戒他的外甥洪驺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答洪驹父三首》)这个“好骂”是短处,黄庭坚说的很有道理的,“文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同上)。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东坡文章,妙绝古今,而其病在于好讥刺。文与可戒以诗云:‘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盖深恐其贾祸也。乌台之勘,赤壁之贬,卒于不免。”(乙编卷四,“诗祸”条)苏轼在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对新党人物的贬词中多以“骂”为主,言过其实,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说到实处,只是一个“意气”。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以“骂”为主,但他的“骂”多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也有些,不尽为实),文风泼辣是好事,但是也有个限度,能做到“修辞立其诚”,便是好事,过犹不及,不适中是不好的。 黄庭坚说到杜甫写诗和韩愈作文,没有一个字没有来源,后世人读书少不知其实,虽然取得是古人的东西,但经过改造,点铁成金了。(具体见《答洪驹父三首》)黄庭坚注重学习,但是他不赞成墨守成规,希望能活学活用。黄庭坚经历了北宋以来最大的党争,在其过程中,他一方面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反思文坛作风,将他的这种认识反映到他的文学理论上。实际上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修辞立其诚”的思想溶入文学理论之中。 我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懂的不多,说这些主要在“修辞立其诚”上。我现在看一些东西,觉得有些时候是言过其实,意气之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不懈一顾,全盘否定,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对“五四”还是很赞成的,在上高中时,我对同学们说陈独秀等是激进分子,当时大家都不同意,实际上是对的。后来梁漱溟先生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举起了传统文化的大旗,其实也是要东西文化结合,是对新文化远东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一种“反动”。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说,他在文革时,说了违心的话,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这里说了实在话。到1981年写这本书,他说了实在话,做到了“修辞立其诚”,这种实实在在,没有意气之争的心态,写出的东西必将是客观的。冯友兰先生多次讲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意义,胡适先生哪?多次言过其实说冯如何如何,是个很明显的差别,放到一起,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很多文章,就没有做到这一点。竟也有某人学鲁迅骂鲁迅,不懂哲学乱说哲学,尤其是对一些大师说三道四,无聊之极。另外外间风闻冯友兰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之间如何如何,最近读浦江清先生《清华园日记下》中载:“本来已与冯芝生院长商量如何发展中文系,添聘教授,因北地风云聚紧而格置。所拟有孙蜀丞(人和)、朱东润、吕叔湘、钱默存(钟住)、董同龢等。”浦先生是清华老人,所载多是事实,而且颇知其典故,这样说来,冯钱二先生并没有什么,许是那些文人又在饶舌了。 感于现实很多人不以学术问修己之学,而为生活所需饶舌胡言。虽有适当的环境固然很好,但以此来研究,则没有什么紧张,希望那些人能够明白。
2023-07-13 20:17:272

700字高考满分作文【三篇】|高考满分作文800字12篇

高考网权威发布700字高考满分作文【三篇】,更多700字高考满分作文【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满分作文,灵活运用。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700字高考满分作文【三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第一篇:阿锦的黑白记忆】   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挤满了黑与白的单调色彩,黑白的电视,有常年晃动的“雪花”;笨重的黑色收音机,吱吱送出美妙的音乐;还有就是父亲最珍视的全家福黑白照片,被镶嵌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父亲吃力地抱着微胖的自己,欢悦地指着照片的人儿给自己辨认,阿锦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摇摇头,转向一旁的毛绒玩具,父亲微微嗔怒,却也无可奈何。阿锦还小,无法将家的概念一针一线的纳入她的心底,这时刻的阿锦对于黑白照的第一抹印象,尚未在她的心里撩拢出动人的涟漪,她哪里会晓得,一张小小的照片,牵绊住了往后的岁月,绊住了那颗敏感的心。   阿锦渐渐长大,她开始渴求穿上漂亮的小花裙,欢心雀跃地跑去相馆,倚在父母怀里,照上一张全家福。她嘟着嘴,卖力地摇着父亲的手臂。父亲皱了皱眉,照上一张相,就该意味着这个月的饭菜无法合乎阿锦的心意,倘若她眼泪涟涟,嚷着要吃肉的话?父亲望望撒娇的阿锦,宠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弯下腰去,搂抱起阿锦,说:好,阿爸周末带你去照相!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那个周末,阿锦如愿拍下自己想要的全家福,她的笑靥如花,被定格在那个黑白岁月,即使日子艰苦,父母们愿付出一切去爱她的岁月。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父亲的背更驼,母亲眼角的皱纹也愈深,可唯一不变是,每一年,父亲总要全家去照相馆照上一张全家福。阿锦的眼里色彩日渐丰富,黑白的照片也逐渐褪去它夺目的光彩,被一沓沓的彩色照片替代,可阿锦分明看见,父亲粗糙的双手,抚摸黑白全家福的专注与慈爱。   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 【第二篇: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的,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照片略微泛黄,却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十分的崇敬。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人的大集会的故事。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那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便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的凝望,或是相爱的依偎。甫一翻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青。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过,我常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甜蜜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生产胶卷的柯达早已倒闭,CMOS感光元件与不断扩充的储存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保障。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细细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而今,我们只须轻按快门,“咔嚓”便是一张。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几张,说是多留点纪念,其实最后都丢进了记忆的垃圾箱。而今我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10多个G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便是三个字:删、删、删。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成百上千张照片,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观看。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浩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此话的确有道理,我们随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拍完就忘。在照片中找记忆,再也不是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里淘金的苦差事。   说到底,这便是数码时代人与信息的困局。人生也有涯,而信息也无涯,我们不断地加快脚步,想要接住扑面而来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殊不知,这会应了庄生两千年前的谶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停住自己的脚步,回望生活的点滴。生活的美好记忆,便是道旁串串遗落的珍珠,弃掷逦迤。为什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   在数码时代,我们本应有更好的技术条件,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为何不将这些生活的沙子放进蚌壳,结成令人惊艳的珍珠?数码时代,我们更应该珍存生活的点滴,让这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 【第三篇:空山新雨后】   当年早已不是翩翩少年的王尔德说,青春是值得并唯一可歌颂的。   诚然,青年人往往沉醉于青春而忘记终有一日老去,青春也并不如他们所料,永久不朽。然而我们要说,春的美好之后,却是秋的收获,犹如青春过后的沉稳和历炼。   且看王尔德,他肆意地涂抹青春的色彩,却在入境报税时慨然自傲地宣称:自己仅有名声足以报税!这是他播种青春所得,与时不朽。   所以,享受春光而似乎始终充满活力的“日出之阳”,正是我们青年人的天性,本无可厚非,并不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然而,拿青春赌明天、浪费而不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是可悲的。   听闻多少青葱少女,只为心中偶像的一笑而“打飞的”去看韩星,不禁扼腕叹息:她们的青春,早早地花谢花飞。青春,本该是男儿意气风发、少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岁月,为何如此践踏?   究其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嗟叹的“喧哗的时代”。青春就像一剂兴奋剂,给许多年轻人带来光阴尚长的错觉。有些人被浮华的时代遮蔽了双眼,青春也被人为地上了色,从质朴的纯白变为霓虹灯一般迷离的五光十色。这,并不是不朽。   然而,总有人使青春的丰碑光彩四溢,那是他们用心血涂抹的丹青,浑然天成。譬如季羡林在《清华园日记》中所展示的那样,他并不是海明威笔下的“迷惘的一代”,而是在浮躁的大学时代潜心积淀,踏踏实实地为日后学术打下了基础。   再如,人们只看到蒋方舟置身于赫赫的青春光环之下,却忽视了他不倦的青春之声。王小波的年少轻狂,苏轼的少年成名,都不是青春本身的不朽,而是青春背后有花朵峥然迸发并结出了生命之果。   青春,最好的姿态也许并不如张爱玲所言:“出名要趁早”。丰子恺的《秋》,咏叹了精魂之不朽,这才是青春之光的理想聚焦。   也许,咏赋青春的诗,最微妙的当属“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有空灵、纳新,历秋之丰收,才是最美的“天气”。
2023-07-13 20:17:591

季羡林的主要作品散文集有哪些?

季羡林的主要作品散文集有如下:一、《清塘荷韵》二、《赋得永久的悔》三、《留德十年》四、《万泉集》五、《清华园日记》六、《牛棚杂忆》七、《朗润园随笔》八、《季羡林散文选集》九、《天竺心影》十、《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十一、《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十二、《季羡林谈师友》十三、《季羡林谈人生》十四、《病榻杂记》十五、《忆往述怀》十六、《新纪元文存》十七、《季羡林品读人生》
2023-07-13 20:18:221

风流的文言文翻译

1. 古文中“风流罪过”中“风流”的意思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词目 风流罪过 发音 fēng liú zuì guò 释义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出处 《北齐书·郎基传》:“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示例 公瑾教我十日办完,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明白要杀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2.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2023-07-13 20:18:441

人生三阶:阅己,越己,悦己

常言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其实,不如意时,是命运给的长假,当有一天假期结束,人生才真正开始。 我们要趁不如意时,学会三个“悦己”,让将来的人生变得如意。 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找到事业的方向,最终“挽清朝于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 起初,曾国藩信奉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因此他的为人,便是直来直去,不给人留颜面,甚至敢要挟咸丰皇帝。 1857年,太平天国势头正盛,清朝唯有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能与之对抗。 偏偏曾国藩父亲去世了,按规定曾国藩要丁忧三年,但太平天国的攻势正是凶猛的时候,于是咸丰皇帝挽留他。 曾国藩不知好歹,趁机要挟,让皇帝给他个督抚大权。 于是,皇帝手一挥:“那你回家丁忧吧。” 曾国藩愣住了,本以为用人之际,皇帝会妥协,谁知如意算盘打错了。 曾国藩的事业走到了低谷。 回家后,曾国藩一直在想:“皇帝不信任、同事不与同行,到底哪里做错了。” 苦闷不堪时,曾国藩把读过的儒家经典又读了一遍,始终没找到答案。 终于,他把目光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上《道德经》。 有了人生阅历的他,发现《道德经》所谓“柔弱胜刚强”,才是入世应该秉持的真理。 看似是消极的出世,实则是积极的入世,因为迂回之道才能更好地达成目的。 想到这里,曾国藩大彻大悟,兴奋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这点思想上的转变,让曾国藩后期走得越来越稳。 很多时候,低谷是命运的馈赠,它让你有时间反省自己,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 有人说:“敢于奋斗的人地上有路,勇于打破的人处处有路。” 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一生便是在不断地打破,不断地建立,最终找到了方向,建立了心学。 人若想超越自己,唯有躬身入局,打破旧规则,建立新规则,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便对老师说:“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 这句话奠定了他一生发展的路径。 为了寻找圣贤之道,王阳明有过一段“五溺”时期,也就是在五件事情上都迷失过方向。 分别是侠客、骑射、辞章、神仙、佛老。 这五个方面对王阳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都不是圣贤之道。 在此期间,王阳明还根据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上演了一出“守仁格竹”,他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不仅没有看出任何道理,反而病倒了。 这下让王阳明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怀疑。 直到三十五岁那年,他因仗义执言,得罪了刘瑾,被发配到了贵州龙场。 落得如此境地,他开始反思:“仗义执言却被发配龙场,圣贤之道始终不见方向,如今又有生命危险,追求圣贤之道难道错了?” 内心激烈的冲突,终于在一天夜里,化身真理出现在王阳明的心中。 一声大笑划破夜空,是的,他悟道了。 他说:“向外物寻求真理大错特错,圣人之道就在每个人心中。” 正所谓:“打破外物,才见真空。” 纵观王阳明悟道的过程,就是一个破除外物,寻求本心的过程。 先破后立,超越自己。破旧习性,开新风气。 有人说:“人在 社会 上打拼,为了让自己没有污点,难免会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会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悦放在首位。” 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百分之百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 既然人生不完满,索性自在度余生。 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却像一位洒脱幽默的邻里。 《清华园日记》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日记中记录了季先生上大学时的一些想法和情绪,其中不乏过激的言辞。 出版时,出版社考虑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议做适当的删减。 季先生却说:“一字不改,一句话也不删,我不是圣人,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一直率的举动,赢得了一致好评。 季先生对吃也常常随心随性,他说:“让卡路里和维生素见鬼去吧,我觉得好吃我就吃,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好。” 有一年中秋节,季老特意去了一趟北京莫斯科餐厅,品尝了它们最负盛名的啤酒和冰淇淋。 朋友连忙嘱咐:“你身体不好,不能吃冰淇淋之类的东西。” 季先生风趣地答道:“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 在学术界,季先生是公认的学术大家,为了挣脱名利的束缚,他坚决不要任何头衔。 2007年,季先生一举抛开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他幽默地说:“三项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做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做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今生不虚此行。 身心自在,才见本来面目,才觉皆大欢喜。
2023-07-13 20:19:031

修辞立其诚的解释 急!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中的一句话,很简单的讲就是要作文章要从心底来说真话.昨天我看了黄庭坚《答洪驹父三首》(《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六)这篇文章,感触颇深,集中起来就是这句“修辞立其诚”. “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之后,始知作文章”(《答洪驹父三首》),分界在绍圣前后是很有道理的.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便改元“绍圣”,绍圣改元标志着北宋后期新党执政,旧党垮台.绍圣前,元丰八年四月,司马光在一封奏章中,也承认新法有“便民益国”之处,建议“为今之计,莫若择新法便民益国者存之,病民丧国者去之”(《上哲宗论新法便民者存之病民者去之》,《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三题作《乞新法之病民丧国者疏》);吕公著谈的更详细,他在《上哲宗论更张新法当须有术》(《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七)中说,青苗、免役、保甲等法是有一定益处的,需要改造,不宜一并废除,司马光明确表示这和他的认识相同.但是元佑元年三月,司马光、吕公著等执政,使新法荡然无存,这都是意气在作怪.黄庭坚所谓“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也便是此. 元佑四年至元佑七年,几年间,元佑党人蓄意炮制“车盖亭诗案”等,借以置蔡确于死地,并对熙丰新党进行了大规模的清除.绍圣后,新党在仿效元佑的同时,则明显具有彻底禁锢整个旧党集团,使之在仕途上永不得翻身的目的.黄庭坚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元佑、绍圣更化很明显的影响到文学创作,字这种意气之争的状况下,文人们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 黄庭坚告戒他的外甥洪驺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答洪驹父三首》)这个“好骂”是短处,黄庭坚说的很有道理的,“文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同上).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东坡文章,妙绝古今,而其病在于好讥刺.文与可戒以诗云:‘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盖深恐其贾祸也.乌台之勘,赤壁之贬,卒于不免.”(乙编卷四,“诗祸”条)苏轼在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对新党人物的贬词中多以“骂”为主,言过其实,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说到实处,只是一个“意气”.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以“骂”为主,但他的“骂”多是实实在在的(当然也有些,不尽为实),文风泼辣是好事,但是也有个限度,能做到“修辞立其诚”,便是好事,过犹不及,不适中是不好的. 黄庭坚说到杜甫写诗和韩愈作文,没有一个字没有来源,后世人读书少不知其实,虽然取得是古人的东西,但经过改造,点铁成金了.(具体见《答洪驹父三首》)黄庭坚注重学习,但是他不赞成墨守成规,希望能活学活用.黄庭坚经历了北宋以来最大的党争,在其过程中,他一方面迫于政治压力,一方面反思文坛作风,将他的这种认识反映到他的文学理论上.实际上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修辞立其诚”的思想溶入文学理论之中. 我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懂的不多,说这些主要在“修辞立其诚”上.我现在看一些东西,觉得有些时候是言过其实,意气之争.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不懈一顾,全盘否定,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我对“五四”还是很赞成的,在上高中时,我对同学们说陈独秀等是激进分子,当时大家都不同意,实际上是对的.后来梁漱溟先生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举起了传统文化的大旗,其实也是要东西文化结合,是对新文化远东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一种“反动”.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说,他在文革时,说了违心的话,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这里说了实在话.到1981年写这本书,他说了实在话,做到了“修辞立其诚”,这种实实在在,没有意气之争的心态,写出的东西必将是客观的.冯友兰先生多次讲到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意义,胡适先生哪?多次言过其实说冯如何如何,是个很明显的差别,放到一起,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很多文章,就没有做到这一点.竟也有某人学鲁迅骂鲁迅,不懂哲学乱说哲学,尤其是对一些大师说三道四,无聊之极.另外外间风闻冯友兰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之间如何如何,最近读浦江清先生《清华园日记下》中载:“本来已与冯芝生院长商量如何发展中文系,添聘教授,因北地风云聚紧而格置.所拟有孙蜀丞(人和)、朱东润、吕叔湘、钱默存(钟住)、董同龢等.”浦先生是清华老人,所载多是事实,而且颇知其典故,这样说来,冯钱二先生并没有什么,许是那些文人又在饶舌了. 感于现实很多人不以学术问修己之学,而为生活所需饶舌胡言.虽有适当的环境固然很好,但以此来研究,则没有什么紧张,希望那些人能够明白.
2023-07-13 20:19:221

季羡林哪几本书最值得看

  1、《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2、《罗摩衍那初探》;   3、《天竺心影》;   4、《季羡林选集》;   5、《朗润集》;   6、《季羡林散文集》;   7、《清华园日记》;   8、《一花一世界》;   9、《二月兰》;   10、《留德十年》。
2023-07-13 20:20:511

季羡林哪几本书最值得看

1、《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2、《罗摩衍那初探》;3、《天竺心影》;4、《季羡林选集》;5、《朗润集》;6、《季羡林散文集》;7、《清华园日记》;8、《一花一世界》;9、《二月兰》;10、《留德十年》。
2023-07-13 20:21:261

季羡林的,散文集有什么作品?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天竺心影》、《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季羡林品读人生》。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2023-07-13 20:21:342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 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 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2023-07-13 20:21:421

暴躁的文言文

1. 暴的古文用法 基本字义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 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 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 6. 徒手搏击:~虎冯(pīng )河(喻有勇无谋)。 7. 〔~露〕显露,如“~~无遗”。 8. 姓。 详细字义 〈动〉 1. 显露;暴露 [expose]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尸捐不收,骨暴不葬。——《论衡·祸虚》 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又如:暴师(驻扎在野外的军队);暴骸(暴露尸骸);暴骨(暴露尸骨);暴尸(暴露尸骸) 3. 糟蹋,损害 [spoil]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4. 又如:自暴自弃;以众暴寡;暴殄轻生(肆意践踏,轻视生命);暴殄(残害自然) 5. 欺凌 [bully and humiliate]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6. 又如:暴陵(欺压 *** ) 7. 徒手搏[虎] [attack a tiger unarmed]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 〈形〉 1. 凶恶,残暴 [fierce and brutal]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暴人(凶恶残暴的人);暴兵(暴虐的军士);暴敌(凶暴的敌人);暴豪(凶暴强横) 3. 急骤;猛烈 [sudden and violent] 终风且暴。——《诗·邶风·终风》 飘风(暴风)暴雨为民害。——《管子·小问》 4. 又如:暴雷;暴洪;暴暴(急速兴起的样子);暴水(洪水) 5. 脾气过分急躁 [hot-tempered] 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虫暴怒。——《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脾气暴;粗暴(鲁莽;暴躁);暴气(暴躁的脾气);暴跳如雷 〈副〉 1. 突然;猝然 [suddenly] 今暴得大名,不祥。——《史记·项羽本纪》 矜(自负)壮士暴死。——唐· 柳宗元《敌戒》 屠暴起。——《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暴卒(突然死亡);暴忽(快速;飘忽);暴亡(突然死亡);暴崩(突然死亡);暴富(突然发财) 3. 急剧地 [rapidly] 4. 又如:暴跌;暴落;暴习(很快熟悉) 5. 另见 pù 2. 文言文中暴字的意象 暴字古时有三种读音: bào 1. 凶恶残酷。 例:《后汉书u2022文苑传上·崔琦》:「暴辛惑妇,拒谏自孤。」 2. 指 *** 凶恶的人或行为。 例:《墨子u2022天志下》:「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 3. 欺凌; *** 。 例:《管子u2022明法解》:「强者非不能暴弱也,然而不敢者,畏法诛也。」 4. 损害;糟蹋。 例:《礼记u2022王制》:「田不以礼,曰暴天物。」 5. 乱。 例:《淮南子u2022本经训》:「故兵者所以讨暴,非所以为暴也。」 6. 患,祸害。 例:《后汉书u2022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 7. 急骤;猛烈。 例:《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8. 暴躁;急躁。 例:益希卓玛《美与丑》:「松特尔的脾气虽然暴,但他的心是好的。」 9. 猝然;突然。 例:《史记u2022项羽本纪》:「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 10. 短促。 例:《大戴礼记u2022保傅》:「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 11. 徒手搏击。 例:《诗·郑风·大叔于田》:「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12. 古时区域单位。方六里之地。 例:《管子u2022乘马》:「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 13. 古时户籍单位。五十家为暴。 例:《管子u2022乘马》:「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五暴而长,命之曰某乡。」 14.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 例:《春秋·文公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15. 姓。 pù 1. 晒。 例:《周礼u2022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纁玄。」 2. (今读bao)显露;暴露。 例:《孟子u2022万章上》:「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3. 指披布;披露。 例:《汉书u2022中山靖王刘胜传》:「议者多冤晁错之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泰强,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恶。」 bó (今读bào)鼓起;突出。 例:《周礼u2022考工记·瓬人》:「凡陶瓬之事,髺垦薜暴不入市。」 3. 历史上比较污的古文都有哪些 褪放纽扣儿,解开罗带结。 酥胸白似银,玉体浑如雪。 肘膊赛凝胭,香肩欺粉贴。 肚皮软又绵,脊背光还洁。 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 中间一段情,露出风流穴。 ——吴承恩《西游记》中对蜘蛛精的描写 二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1934.5.17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三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调侃好友张先在80岁娶18岁小妾。 四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唐·吕岩(吕洞宾)《警世》 五 “樱桃口,小蛮腰”源于白居易的两个美貌家姬——樊素和小蛮。老白从刑部侍郎的位置退休后,在洛阳盖了座大别墅,写诗炫耀自己的华宅美人:“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六 既恣情而乍徐,亦下顾而看出看入。 女乃色变声颤,钗垂髻乱。 慢眼而横波入鬓,梳低而半月临肩。 男亦弥茫两目,摊垂四肢… ——白居易老弟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唐代名妓赵鸾鸾有《酥乳》诗: 粉香汗湿瑶琴轸,春逗酥融绵雨膏。 浴罢檀郎扪弄处,灵华凉沁紫葡萄。 孔子见两小儿便日 4. 古文中暴的意思 《古汉语词典》查的,全手打。 bào的读音时: 1、凶恶。《史记·伯夷传》:”以~易~兮,不知其非矣。“ 2、突然,急疾。《史记·项羽本纪》:”今~得大名,不祥。“ 3、急躁。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如雷。“ 4、欺侮,糟蹋。《礼记·王制》田不以礼,曰~天物。” 5、徒手搏击。《诗经·小雅·小旻》:“不敢~虎,不敢冯河。” pù的读音时: 1、晒。《孟子·滕文公》:“江汉以濯之,秋阳以~之。” 2、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于朝廷。” bó的读音时: 鼓起,脱落。【暴乐(bó luò)】脱落稀疏的样子。《尔雅·释诂》:“毗刘,~~也。“郭璞注:”谓树木叶缺落,荫疏~~。“
2023-07-13 20:21:511

季羡林的简介 20~30字

季羡林 - 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古文字学家、印度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散文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在语言学领域,季羡林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和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均有开创意义;在文学方面,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散文作品有《季羡林散文集》等。季羡林 - 人物生平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时,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翻译家董秋芳。(季羡林曾说过:“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1930年,19岁时,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942年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据季老自己介绍,这是他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季老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季羡林 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 (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 (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散文《背影》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 ,共24卷。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南亚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于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 - 家庭成员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季老的婚姻可谓中国封建婚姻包办的悲剧,但是他后来的独居也使得他内心平静安心的专研在他的学术研究中,正如梅兰芳的寂寞成就了他一样。季老婚后,1933年先有了女儿,取名季婉如,后毕业天津大学,成为核工业部的高级工程师,已病故。1935年,季羡林又有了儿子延宗,即是季承。但作为“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季承自小却很少得到父亲的教诲,父子关系一向冷淡,并曾被父亲“赶出家门”。季羡林曾经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02年季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02年后,他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2008年,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家里的其他成员季羡林家曾经雇过一个从安徽来的年轻女孩子当小时工,她姓杨,是一个十分温顺、诚实、少言寡语的女孩子。小杨背上曾长了一个疮,后来在季羡林婶母的医治下得以痊愈。小杨离开北京回到安徽老家以后,还经常给季羡林一家来信,毕生难忘季家的这段恩情。特殊的家庭成员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的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季羡林 - 学术成就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800余册,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季羡林 - 个人理念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 - 人物评价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我一直担任行政工作,想要做出什么成绩,岂不戛戛乎难矣哉!我这个“泰斗”从哪里讲起呢?”“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温家宝曾于2003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季羡林 - 经典著作著作书目《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出版社《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天竺心影》 (散文集)1980,百花《季羡林选集》 (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朗润集》 (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牛棚杂忆》、《印度简史》 、《现代佛学大系》《敦煌学大辞典》 、《大唐西域记校注》 等主要著作《〈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等。《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等。散文随笔:《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塌杂记》 《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 等。主要译著《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季羡林 - 荣获人物奖2006年,季羡林荣获感动中国人物奖,时年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颁奖辞: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2023-07-13 20:22:5213

季羡林的散文集叫什么?

季羡林的散文作品有:《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新纪元文存》,《母与子》,《三个小女孩》,《垂钓》。
2023-07-13 2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