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tcloud
-
篝火是哪个民族的习俗
如果以传统节日而论。篝火节是鄂伦春族文化中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篝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鄂伦春人对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他们在点燃篝火时,树枝和木棒一定要铺排平整,严禁乱放,使用烧材时注意不使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以免爆伤火神的眼睛。每当人们搬迁时,不许以水灭火,火种要由一地带到另外一地。
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终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猎,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因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篝火节的活动
一年一度的篝火节,成为鄂伦春族唯一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一天,鄂伦春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来到依山傍水的篝火广场。
篝火节活动分为开幕式、传统体育比赛、篝火娱乐晚会三部分。体育比赛竞争激烈,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拉钩扳腕、颈力绳赛、划桦皮船赛、采集等。
开幕式
上午9时,“穆昆达”(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穆昆达”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文,场面非常庄严肃穆。
祭文(鄂伦春语)大意是:
尊贵的火神啊,你是我们鄂伦春人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是您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光明和生命。今天,我们各流域的所有成员和他们的贵客及宾朋,都怀着真挚的敬意虔诚地集聚在您的身旁。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再举行隆重的生火仪式,请您屈尊稍候。
随后,“穆昆达”敲“神鼓”,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
接下来,鄂伦春各流域部落族人,会按顺序支好“仙人柱”,有秩序地安顿下来,支起锅灶,生火煮肉。
传统体育比赛
接下来,每个流域还将推选能歌善舞、心智矫健的族人参加篝火节的对歌会、故事会和体育竞技比赛。所有的比赛,气氛都特别的活跃,极富有观赏性。在比赛期间,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还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
在篝火节的会场,各流域的鄂伦春妇女还会拿出精美的狍皮和桦树皮手工艺品,像赶集一样,向客人和族人展示自己精湛的手艺。整个活动场面庄严而又祥和,一直持续到傍晚。
篝火娱乐晚会
天刚黑下来的时候(约八点左右),隆重的生火仪式开始了。这时萨满代言人燃起火把,按民族礼仪拜颂祝词(鄂伦春语),颂词大意是:
啊,我们知道了,天上仁慈的各路神灵,象地上各方的贵客宾朋一样,都来参加我们鄂伦春民族的篝火节了。在这让人开心的日子和最庄重肃穆的时刻,我受神的旨意,把这象征幸福、吉祥的火种,交给德高望重、至尊至爱、大富大贵的人物手中,祈求火神和各路万能的神灵。保佑天下所有的人象青山一样健壮,象流水一样兴旺。啊,吉日良辰来到了,赶快点起熊熊篝火吧!让神圣的篝火象展翅的金色凤凰一样,起舞欢唱吧。
然后,萨满代言人用手中的火把,点燃贵宾及德高望重的老人手中的火把。最后将手中火把交给族长,然后由手持火把的人分别将摆放好的三大堆篝火点燃。
当篝火渐渐燃起后,三、五成群的鄂伦春人以家庭或组合为单位,或悬斧祈祷......>>
篝火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是彝族么?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终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猎,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因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的亲近。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结束了原始生活,但对火的感情没有减弱,并热切希望有一个以篝火为主要形式的民族节日。经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批准,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伦春民族篝火节。
沐浴节、花炮节、篝火节、颁金节、摆手节、踩山节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沐浴节是藏族,花炮节是侗族,篝火节是鄂伦春族,颁金节是满族,摆手节是土家族,踩山节是苗族
篝火晚会起源于哪个民族
我估计所有民族都有这个爱好。从原始人能使用火开始,每天都在开篝火晚会
篝火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篝火节的由来是什么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涯中,与火密切相处,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敬火为神,在节日里举行敬火仪式;进餐时向篝火里扔食物,以示对火神的供奉;打猎归来时,更是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篝火,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
篝火晚会是哪个族的?
羌族
过篝火晚会的民族是什么民族
彝族
篝火节的节日简介
“篝火节”是鄂伦春族唯一的传统节日。经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批准,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伦春民族篝火节。
篝火节的节日由来
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篝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
鄂伦春人对火有着一系列严格的禁忌:不许随意向火堆泼水、扔脏物、吐痰,或用刀、棍等尖锐的东西向火中乱捅,以免触怒和伤害火神。
他们在点燃篝火时,树枝和木棒一定要铺排平整,严禁乱放,使用烧柴时注意不使用可能爆出火星的木柴,以免爆伤火神的眼睛。每当人们搬迁时,不许以水灭火,火种要由一地带到另外一地。
原始狩猎时代,火对于鄂伦春族人来说,是狩猎者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火不但可以煮食取暖,还可以抵御野兽。因此,古代鄂伦春人非常敬仰和信奉火和火神。
他们将一种长在桦树杆上的菌类作为保存火种的工具。这种菌类形状像蘑菇,干后里面呈粉末状,纤维结构密、硬,体积小,雨水不易渗透,是一种理想的存火材料。每当行猎或移动时,狩猎者就从火坑里拣出一块红火炭,然后放在菌类植物中用皮条绳绑好,把它插在一根木棍上带在后腰间。
狩猎者到了新营地,在搭好的仙人柱(鄂伦春语意为“木杆房屋”,汉语称撮罗子,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期居住的房屋)里将火种埋入火坑,并举行简单的祭火仪式后,才可以加柴煮食。
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终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猎,在同大自然的抗争中,因为有了火,才得以生存,一代代繁衍生息。因此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的亲近。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今天的凉山彝族“火把节”,随着凉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保留了节日的传统形式和内容外,已和凉山对外开放、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物资交流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火把节”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意。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活动绚丽多彩,反映出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在节日里,人们将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来,云集在一片绿茸茸的草坪上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火 节”的夜晚要进行火把 *** 和篝火晚会。节日期间,在西昌等地还要举办大型的物资交流活动。
斗牛,是节日的第一大赛事。斗牛方法是胜者斗胜者,败者被淘汰。有的公牛不愿进场子,人们便会牵进一头正值 *** 期的母牛引诱,于是两头将要对陈的公牛就会因“争风吃醋”而引起博斗。大的“火把节”活动斗牛多达几百头,可以斗几天,使人大饱眼福。火把节的赛马独具特色。赛马方法是在草坪上修一个圆圆的大跑圈,让参赛的骑手翻上各自的马背,同时策马直追,最后以追上对手者为胜。火把节的摔跤手只限于男性,且不同方言区的摔跤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以被对手摔倒在地者为败,有的地方则以肩背首先触地者为胜。
火把节的歌被统称为“朵洛荷”,而“朵洛荷”又是“火把节”歌其中的一首,因为它富有感召力,姑娘们常把“朵洛荷”作为要唱一天的歌中序曲。“火把节”的歌,只能由青春女性唱。自“火把节”庆祝活动一开始,就会有几位年过6旬的老人交头接耳,评评点点穿梭在唱歌的姑娘们中间,他们是自发组织的美女评选小组。由于老人们的公正合理,德高望重,深受年轻人尊敬。那么,老人们的选美标准是什么呢?
与全国各兄弟民族一样,爱美多情的彝家自有他的审美观,这种美,悄悄藏在痴情小伙子的深深蛑子里,隐隐响在黄伞下面的甜甜情语中……。火把节的夜晚是迷人的夜晚,绚丽的空中焰火和大地上的火把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缤纷画图。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水 *** 融的欢乐场面,正如柳亚子先后的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火把节是织金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分为“大火把节”和“小火把节”两个。小火把节为每年农历的4月24日,大火把节为每年农历6月24日。大小火把节日,活动内容相同。
节日那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歌舞结束,各家各户的人们举着火把向自己的田土走去,分散举行火把 *** ,一直要游遍各自的田边地角,以此表达消灭害虫,祝祈风调雨顺,确保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心愿。织金彝族的火把节,以三塘镇松树坪的节日活动场面为大,每年均有上千人参加。活动场所还立有序碑,记述这里火把节的形成与延续。近年来,随着......>>
火把节属于哪个民族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 ***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
——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朵阿惹姿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
相关推荐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时间有3天,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节日期间会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的活动。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彝族地区,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其场面十分的盛大、壮观,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火把节的节期时间有3天,别名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所以这个节日在彝族地区尤为重要。节日期间各族的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唱歌跳舞,或是赛马斗牛、摔跤,近代时期人们会利用欢聚之机,进行情人的相会或是开展商贸活动。2023-07-13 21:41:57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021年7月, 由于多种原因,凉山喜德、昭觉两县火把节活动取消。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一座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为了不让恶人伤害人类,在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后让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是人类拿火枪来寻仇,便急忙躲进山洞里,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从此,人们不再害怕恶人来吃眼睛。后来,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2023-07-13 21:42:06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42:2715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2023-07-13 21:43:081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彝族、哈尼族的节日。火把节在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把节的来历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2023-07-13 21:43:211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拓展资料: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过去多以刻木、刻竹,记数、记事,通用汉语。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2023-07-13 21:43:403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火把节的风俗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火把节2023-07-13 21:43:54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对于我们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火把节的习俗:1、迎火:迎火也被人们称作是祭火,这一天人们都会宰牛杀羊,准备丰富的食物酒肉来祭祖。人们在既定的地垫搭建祭台,用传统的击石取火点燃火把,朗诵经文祭火。人人送祭祀里结果火把,沿着道路游走在田边地角等地方。2、玩火:玩火又叫做是传火,这一天大家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比如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和斗鸡等等,女孩子还会跳起“朵洛荷”和达体舞,场面非常的热闹和火热。3、送火: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人们会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会将自己的火把放在一起,让其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然后人们就在这个篝火的周围尽情的唱歌和跳舞。2023-07-13 21:44:13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彝族认为,火把节过后,长出来的谷粒和火把一样粗,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安全,后代利用这种牺牲之火驱散了家庭中的鬼魂和恶魔。如今,人们还利用聚会的机会与恋人进行社交或结识,并在节日期间开展商务活动。火把节主要活动包括斗牛,打羊,斗鸡,赛马,摔跤,唱歌和跳舞,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间功能,并且出现了新的形式。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火把节的蕴含意义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2023-07-13 21:44:30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庆祝三天,第一天是祭火,第二天传火,第三天送火。 每个少数民族除了春节之外,还有其自己特殊的节日。我们常说的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01 火把节除了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之外,同时也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不过在举行的时间上面会存在差别。 02 一般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为期2-3天左右。 03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国内外都非常的出名,因此又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包含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活动。 04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第1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05 第2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如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等等,非常的热闹,基本上全村人的都会参加。 06 第3天:送火。这是火把节的高潮部分。在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所有的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2023-07-13 21:45:07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是我国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举行时间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每次举行三天三夜,在节日里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和彝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社会有直接关系。火把节是什么节日火把节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等,不同民族火把节举行的时间也不同,不过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24左右,白族则在6月25左右,拉祜族在6月20日左右,彝族的火把节会举行三天三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迎火、玩火、送火。彝族的年节对于彝族来说,火把节就相当于他们的年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开始起源于唐朝南诏,当时名为星回节,后来经过代代相传,逐渐变成彝族人民文化的象征,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节。火把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火把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非单一的一种,而是百花齐放,活动中含有宗教信仰、歌舞、曲艺以及民间文化、审美等等,火把歌调形式多样,但是大多都有固定的格调,这样也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火把节的形成火把节的形成和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间传说自己宗教与很大的联系,另外也和彝族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也有直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如此瑰丽有盛大的节日。2023-07-13 21:45:14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的简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火把节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但是可能部分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会有所不同。而不同民族对于火把节的传说也不一样,但都有各自的特色。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 各个民族火把节的庆祝活动都有所不同,以彝族为例,火把节一般会举行三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迎火、玩火、送火。迎火时,每个村寨都会宰牛杀羊,然后祭祖;玩火时,人们会举行很多的活动,比如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等等;在送火时,人们会手持火把,然后用火把堆成篝火,唱歌和跳舞。2023-07-13 21:45:22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毛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不是某一个民族特定的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无论哪个民族,举办火把节都是希望来年顺利,驱赶灾难。不同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数都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但白族是在六月二十五日,拉枯族在六月二十日,节日持续2-3天。在火把节中,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中参加活动。火把节庆祝活动火把节一般都是三天,火把节第一天人们会选择又长又好的松木,劈成细条后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成火把开始烧,傍晚各家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要普遍比第一天的高出一截,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的又高又大,装饰的也很漂亮,让整个角落都照亮,以求庄稼丰收,消灭害虫。有些民族会在火把节的时候举办其他的活动,比如白术和纳西族会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普米族会祭颂火神,相传普米族和摩梭人最初没有火,是摩梭人的女始祖昂姑咪盗取天宫的火种,并以身体会火炬才引来火种,让摩梭人和普米族获得了火。2023-07-13 21:45:31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对于我们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其中,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 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2023-07-13 21:45:45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45:53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46:08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46:183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中国部分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们举行火把节狂欢的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中国部分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们举行火把节狂欢的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 2、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彝族传说是以游牧为生转为以农耕为生后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纳西族的传说是天神嫉妒人间的人们过得太幸福,于是派遣天将烧毁人间,但天将被人类的美好品质感动,于是嘱咐人们在门口点燃火把,给天神造成错觉,以免去人类的灾难。而拉祜族的传说中点燃火把是为了吓跑专门吃人眼的恶人。 3、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舞火唱种、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等。火把节还是青年男女们传达爱意的好时机,男男女女们都在心上人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男方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定情信物,在这个大家通宵狂舞的日子里传达最浓烈火热的情谊。2023-07-13 21:46:341
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2023-07-13 21:47:005
火把节-苗族
分类: 社会/文化 >> 民族 问题描述: 苗族有火把节吗? 解析: 苗族没有火把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 *** 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 *** 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2023-07-13 21:47:151
雪顿节、那达慕节、泼水节和火把节分别是那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藏族那达慕节-蒙古族泼水节-傣族火把节-彝族2023-07-13 21:47:324
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火把节的来历:按照拉祜族的民间传说来说,是指当时山上住着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这天,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火把节风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且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主要风俗有第一天会祭火,村里会宰牛杀羊来集体分享。到第二天传火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面,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三天为送火,在夜幕降临,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火把,竞相奔走。火把节的传说: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男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男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男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2023-07-13 21:48:521
彝族的火把节有什么习俗?
彝族是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当中的一个,在彝族火把节是所有人所期待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等地。火把节是彝族比较重视的一个节日,也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节日。那么,彝族的火把节都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彝族的火把节的习俗都有那些?彝族火把节的习俗:节前:每家每户都准备食品。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您可能也喜欢: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浅谈藏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2023-07-13 21:49:111
火把节,古尔邦节,那达慕大会,沐浴节,腊八节,花炮节,歌婆节,分别是哪个民族?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沐浴节:沐浴节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腊八节:腊八节属于全国性的传统节日;花炮节:花炮节是侗、壮、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歌婆节:歌婆节,壮族传统歌节。2023-07-13 21:49:191
火把节?
火把节 古代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其中较为普遍的几种说法是: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啰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代代相传。 二、书伦撰修《西昌县志》载:……唐开元间,有邓耿诏者,六诏之一也。南诏欲并五诏,因星回节召五诏令饮于松明楼。邓耿妻慈善,惧难止夫勿行,不听,乃以铁钏约夫,背而别。比至南诏,火其楼,诸诏寻夫骸不可识,独慈善以钏故将其骸以归。南诏异其惠,以币聘之,善以夫未葬为辞,既葬乃于樱城自守。南诏以兵围之,三月食尽,善盛服端坐饿以死,南诏寻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户所松焉。燎长丈余,入夜争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丰歉。戚友会聚,剁牲饮酒,夷汉同之……。正如《西昌县志.文艺志》(建昌竹枝词)所载: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楼烟冷尚余哀,而今火树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难回,赠到金杯隐自哀。千古人犹照亮节,吞来六诏已成灰。 三、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探源山寨里的火把节之夜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火把节又到了。关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有一种新的观点:这个节日来自于古老的历法,与炎帝有关———扑朔迷离的传说云南省的彝、白、僳僳、纳西、普米、哈尼等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节日—火把节。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天上的大力士与地上的大力士相约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摔跤,结果天上的大力士摔死了,天神大怒之下,派蝗虫到人间讨回命债。蝗虫吃光了地上的植物,人们用火把烧死蝗虫,但蝗虫越来越多,只好与天神达成协议,人间每年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给天神赔偿犏牛、羯羊、鸡、鸡蛋、蘸水等物,白天用阳光照着赔,夜间用火把照着赔。从此,火把节流传下来(《新编丽江风物志》)。丽江纳西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派火神去烧毁人间,火神来到人间,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背着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天神问为什么不背小的背大的,老人说大孩子是哥哥家的,哥嫂都死了,我应该更疼爱哥哥的独生子。火神被感动了,回去骗玉皇大帝说已经烧掉了。后来,玉皇大帝想看看烧掉的人间,才发现人间更美了,他杀死了火神,但火神拯救人间的心没有死,一滴心血跳出天门,落到雪山脚下一座庙里,被和尚用红布包好,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傍晚,血滴变成小娃娃对大家说,玉皇大帝要来放火,只有家家门前点起火把,一连点三个晚上,才能骗过玉皇大帝,免除灾难。于是人们都点起火把,骗过了玉皇大帝。人们为了纪念火神,同时防备玉皇大帝,年年到这时都点火把。(《新编丽江风物志》)。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昆明、大理还有唐代慈善夫人及火烧松明楼的传说。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火把节:古老历法的“活化石”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除夕也。会饮至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十月为一年,一月36天,另有5天过年日的古老历法,至今还留存在属于古羌人后裔的某些民族(比如彝族)中。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火把节四说据传,农历6月24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耍火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2023-07-13 21:49:288
狂欢节,火把节,圣诞节各是哪个民族
狂欢节,通常是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2023-07-13 21:49:441
火把节是不是藏族的重要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2023-07-13 21:50:053
那达慕大会、歌节、火把节、泼水节、藏历年分别是哪族的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 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那达慕大会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之中。 歌节查白歌节贵州省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场举行。该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 火把节彝族 彝族民间将火把节视为极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之为“社责”。关于火把节的来源,有一个美妙的传说:从前,天上有一位大力士有回天之力,地上有一位大力士也有拔山的力气。两人相约在农历6月羽田摔跤,结果前者被摔死。天神盛怒之下派九九八十一万蝗虫到人间讨还命债。地上人们纷纷举起火把焚烧蝗虫,却越烧越多,无法灭绝,无奈只好与天神说合,双方谈妥为每年的6月4日赔偿命价:富者用锅羊赔,贫者用鸡赔,鳏夫用鸡蛋赔,寡妇用荞粑辣子汤赔,人间就此免除了蝗灾。从此,火把节便在彝族民间流传下来。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藏历年 藏历年,是我国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29310.html?si=22023-07-13 21:50:13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我国云南各地以及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布朗族、哈尼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禄劝县志》记载:“六月二十四、五日为火把节,亦为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除夕之夜,这些兄弟民族要祭天、祭祖,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民族盛装,互相拜访,聚集在一起,喝酒吃肉,唱歌跳舞,举行摔跤、斗牛、赛马、射箭、拔河、荡秋千等各种竞技活动。天一黑,家家户户在门口的高杆上绑上火把照亮,点着火把照禾苗和室内屋角,祛灾逐疫。孩子们则举着火把,带着掺有松香的香灰面跑到寨子里嬉闹去了。遇见有人过来,便将火把迎上前去,向火中撒一把香灰面,立即发出嘭嘭的响声,在对方脚前火星四射。对这种看似恶作剧的做法谁都不会恼,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敬取乐,据说这样可以祛灾。 到了晚上,村村寨寨都会举行篝火晚会。大家聚在一起,小伙子吹起悠扬的芦笛,弹起动听的月琴和三弦,姑娘们和着音乐,翩翩起舞。夜深时分,人们燃起成百上千只火把在村寨里游行,窜田埂,绕山路,远远看去像一条游动的火龙,颇为壮观。 火把节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一种是唐朝开元年间,云南被划分成六诏,分别由六位诏王统治。其中,皮逻阁诏王的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总想称霸南疆。一年的六月二十四H,六诏每年一度的祭祖大典在皮逻阁所在的蒙舍诏举行。夜晚,六位诏王齐聚松木搭建的松明楼饮酒。酒酣之际,皮逻阁借故溜走,命士兵点火焚楼,五位诏王无一幸免。邓赕诏王之妻慈善夫人闻讯赶来,点燃松明,为夫招魂。不久,皮逻阁的阴谋得逞。慈善夫人饮恨自杀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忠贞的慈善夫人,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都要点燃火把。举行祭祀活动。 另传,古时候有个魔王非常凶残,人们实在无法忍受他的压迫,起来反抗。但魔王的堡垒非常坚固,久攻不下。于是有人出主意,在羊的双角和后腿上绑上火把,点着后,羊冲进堡垒,里面立刻成了一片火海。从此,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耍火把庆祝。 还有一种传说是天王向人间施放了大量的天虫,将庄稼毁得一片狼藉。人们举着火把,烧了三天三夜,赶走了天虫,保护住庄稼。于是,人们在这一天欢庆火把节。 也有的民族火把节是在六月六日、二月或八月二十四H前后几天举行,连续3~7天,最多的达半月之久。 火把节在西南地区氐羌系民族———彝、白、纳西、基诺、拉祜、哈尼族、普米族等中流传甚广,因而,多元性不可避免地存在。 第一,火把节节期的细微差别。这些民族的火把节皆在夏日举行,但彝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四川冕宁地区藏族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贵州部分彝族多在夏历六月初六左右举行。 第二,关于火把节起源的多种叙事。在西南地区氐羌系诸民族中,关于火把节起源的集体记忆各不相同,甚至是同一民族不同支系或不同地区都表现出某些差异性。 譬如,仅在彝族内部便有多种说法。凉山彝族中流传着天上的大力士斯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阿体拉巴之间的摔跤比赛之说:斯惹阿比的被摔死惹怒了天神恩梯古兹,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此说被许多诠释者认为很好地说明了火把节在彝民农耕生活体系中的合理性存在(驱虫害)。 生活在云南地区的彝族支系撒尼人则在同样构建了人间与天上二元对立关系的叙事中,着重强调此节日对人间英雄或群体智慧的纪念:善神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善神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把那个坑变成湛蓝的长湖(石林县淡水湖)。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纪念之情。当然,石林县撒尼人还有一说,古时有个魔王,残酷压迫百姓,群众无可为生,遂合而攻之,但其堡垒久攻不克,于是利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上绑火把,驱羊进攻。为了纪念这次战斗,乃于每年六月二十四耍火把相庆。 又如,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的普米族关于火把节的记忆,和其对火种起源的认知相关。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的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四川冕宁藏族火把节的起源也和火神有关,但叙事有不同之处。据说,有一条恶龙要把农田变成大海,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存土地,广大农民齐心合力驱赶恶龙,天黑以后继续点起火把追赶它,直到把恶龙赶到了都江堰,并把它牢牢地镇在二王庙下,因为怕它再作怪,便决定每年赶一次。此后每年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火把节,人们到农田里烧死害虫。这样的除虫方法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祈求丰收的火把节,同时也是人们向火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 再如,云南大理地区白族、彝族的火把节起源叙事中,较为流行的乃是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不管是“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还是“郭将军杀夫欲霸妻,阿南夫人火海自焚”,这些叙事皆与该地区的历史叙事息息相关,故事情节上也大体一致。 当然,在大理白族地区,这样的叙事也有其村落样本。像云南大理剑川县石龙村的火把节,就有本村内流行的版本:据说,有一对夫妻,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几个女儿都出嫁了。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两人请女婿回家吃饭。岳父用松树搭成亭子,全家在亭子里最高的一层吃饭,吃到差不多时,岳父偷偷下了亭子,偷偷点燃了亭子,把所有女婿都烧死了。 此叙事很明显是大理地区流传的《火烧松明楼》的异文,石龙人认为以前做官和财产丰厚都是世袭的,只是父传子,因此为防止外族人夺走,就要烧死女婿。由此来看,该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石龙特色,它与当地的婚姻缔结方式,以及人性中一些微妙心理有关。 第三,火把节活动内容上的多元性。在通行的扎火把、耍火把活动中,差异性也是同时存在的。 彝族的“火把节”常常以松木为燎,高丈余。入夜,各村寨火把争燃,炬火散布于山乡田野,用以照田驱虫、占岁丰收。此外,男女青年们以共杆火把为嬉,欢聚于山乡田野,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的开展。关于这些活动,有的彝民认为“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有的认为“不玩火把,庄稼就会被火烧焦,耍耍火把可将地下的火种引出来”,有的说“要火把是为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这些说法朴素地表达了火把节与农业生活之间的关系。 普米族火把节,重点在于祭颂火神活动的举行。节日一大早,当地在村寨口栽一棵大松树,这被视为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所悬挂之小火把需和本村人口数相符。在祭过火神“化身”后,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其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火神“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后,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在拉祜族的火把节中,每个拉祜山寨都砍松明扎火把、做缅香,撒在火把上燃起焰火。节日当天,各户备香火、祭品到田地里叫“谷魂”,从田地里叫着回到家中。夜晚,在寨中竖一丈三尺高的大火把,众人围着火把撒缅香,火花四射。据传,火把烧得好,火焰高,象征顺利、吉祥、平安;如火把烧得不好,就被认为明年是非多,有灾害,在生产生活中需处处小心。 云南大理剑川县石龙村的火把节程序有:竖火把(基本环节为:去年火把节后至今年火把节前出生小孩的父母或家人负责组织竖火把,以农业小组为单位,每组竖一个火把,不管哪个组里出生人数有多少,都要负责完成。比如今年村中有18个小孩出生,就由18户来负责组织。上午,小孩的父亲上山选火把树,选好后将树砍下抬回来,下午到农户家中捐柴。柴集中起来后,有的挖坑,有的将柴分五节捆在树身上,并装点上青枝、绿叶、红花,上头插上纸糊成的大斗、小升和一只和平鸽,大斗和小升的八个角上有八面小红旗,旗上分别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工作完成后,各位父亲请部分村民帮忙将火把竖起来,然后回家吃晚饭。饭后,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出来举行火把仪式)、点火把、祭火把以及各种游艺活动的开展。 其中,在祭火把环节中,烧香、磕头、鸣炮之后的“讲吉利话”颇有意思。传统的吉利话是一科至十科,向火把撒一把松香,叫一科吉利话:第一科,清吉平安;第二科,步步高升;第三科,三星高照;第四科,四季发财;第五科,五谷丰登;第六科,六畜兴旺;第七科,七个得胜;第八科,八马双奔;第九科,九九常圆;第十科,老少安康。 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里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魔鬼,烧死一切害人虫!……”之后,又拿着火把去照果树,念道:“开花吧!结果吧!让人们收获吧!”众人也需同声应和:“开花吧!结果吧!花果满山,粮食满仓!”进入夜晚,要围坐在火塘边唱《火把节调》———此调也被称为“半年生产调”,内容便是以总结半年的生产经验为主。2023-07-13 21:50:221
什么节日?
「什么节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的节日。让我们来看一些世界上一些独特和有趣的节日:1. 万圣节(Halloween):这是每年的10月31日庆祝的节日,在西方国家特别流行。人们会穿上各种鬼怪的服装,进行化妆,并在晚上挨家挨户要糖果。下图展示了一群孩子们分别扮演成恶魔、巫婆和僵尸的样子。2. 中国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新年时庆祝。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下图展示了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和燃放烟花。3. 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这是每年的3月17日庆祝的爱尔兰节日,也被称为绿色节日。人们穿上绿色服装,参加游行庆祝。下图展示了一个充满绿色气氛的游行场景。4. 感恩节(Thanksgiving):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传统节日,分别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庆祝。人们会和家人一起吃丰盛的晚餐,并表达对生活中的幸福和感激之情。下图展示了一张美味的感恩节大餐图片。5. 水灯节(Loy Krathong):这是泰国传统的节日,通常在每年的11月庆祝。人们制作小船(Krathong)并放入河流、湖泊或运河中,以纪念过去一年的不顺利,并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好运。下图展示了水灯节时,河面上漂浮着成群的小船的美景。这只是一小部分全球节日的例子。无论是庆祝文化、传统、宗教还是纪念历史事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节日都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庆祝欢乐还是反思思考,这些节日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共度美好时光。2023-07-13 21:50:30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我国南方彝、白、纳西、僳僳、拉枯、哈尼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大都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一至三天。各民族、各地区活动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都少不了要在节日夜晚点燃松木扎制的火把,或插于村中,或举之来往于田间,并伴随各种歌舞活动。 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各村寨即点燃火把,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占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于是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在万众欢腾中,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裁判员一声令下,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将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挖,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参赛者身穿短裤,赤膊上阵。开始时互相拥抱,以示友好。裁判员一声令下,便相扑角力,奋勇拼搏,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比赛场面极为壮观。一处摔跤,八方相聚,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欢呼喝采。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赛前赛后,奏起欢乐的乐曲,跳起欢乐的舞蹈,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无可忍受,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即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白族传说与此不同,光绪《昆明县志》载:“汉之时有夷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此为会。”2023-07-13 21:51:233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 *** 。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编辑本段]火把节传说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 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 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 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撒梅王与异族抗争,头被砍掉,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 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 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 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 ——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 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 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 朵阿惹姿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 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 ——彝族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 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 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 *** ,相沿成俗。 ——彝族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 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 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 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 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 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 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 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 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 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 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 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 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 ——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的传说》 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火把节的传说》 此外在白族、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柏节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 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 忠如其言。 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 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 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 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 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 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 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 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 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 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 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 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 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 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 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 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 ——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 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 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 *** 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 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 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 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 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 于是,人们又 *** 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 *** 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 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 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 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 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 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 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 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天神妒人降火海,火把蒙混免大灾 纳西族的传说中,有一天,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 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 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 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 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 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 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 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 从此,就有了每年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 ——彝族传说 弥勒县彝族认为,火把节起源于一次奴隶暴动,这些奴隶在羊角上捆火把,攻进了奴隶主家,烧死奴隶主,得到了自由。 昆明近郊彝族说,撒梅(彝族的一个支系)王与入侵者斗,被砍掉了脑袋,但一到夜里星星出齐,他颈上又长出一个新头,再次带人参加战斗。 后来,他头颅再生的秘密被妻子泄露了,他的头便再也长不出来了。 彝族人民在他遇害的日子打着火把,四处寻找他的精灵,年年如此,相沿成节。 南洞彝族自治县的传说是,一个恶魔喜欢吃人的眼睛,观音菩萨以螺肉冒充人眼制服了他,把他关在洞里,只给一天出洞的时间。 人们怕他继续作恶,便在这一天点起火把,打歌喧闹,使其不敢出洞。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巴莫曲布嫫 火把节四说 种“太阳” 据传,农历6月25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5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鹤庆西山片的白、彝族群众,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是日,人们在“打歌”场中心竖棵大火把,火把四周,堆放着堆堆干柴。 火把正前方栽着一截经认真挑选、干燥易燃的树桩作为太阳的象征。 太阳冒山之际,早已汇聚在场子中的人们,各拿一根精选的小木棒,依次到“太阳”上“钻”木取火。 不管谁“钻”出了火星,众人便蜂拥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草绒、干树枝叶“接”点火种。 并想法把火种移到柴堆上,把柴堆点燃。 随即,各人用一把小火把从火堆上点燃火种,带回家中把各家的火塘点燃,称之种“太阳”。 太阳落山后,人们全汇聚到“打歌”场,在白日燃烧的篝火上再次点燃大火把。 随之,环火把、火堆“打歌”,歌颂火给人的幸福,通宵达旦。 耍火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 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 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舞火唱种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 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 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 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 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 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 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另有一番风味。 火把节其他 汉族的火把节 江苏省南通地区是整个汉族中可以说是唯一进行火把节的地区.每年的冬至那一天,当地的精壮男子都会拿着一大把由稻杆作成的火把,浇上油在房前屋后,在田间地头绕上几圈,以乞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星回节与历法 火把节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 五代时蜀国佚名氏所作的《玉溪编事·震旦》记载:唐时南诏(指南诏国统治者)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星回节,是日游于避风台,命清平官赋诗。 “星回”一词,《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上有记载:“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 岁且更始。”孔颖达解释说:“谓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虽周天一匝,早晚不同,至于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故云星回于天。” 《禄劝县志》载:“六月二十四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 *** 之星回于天除夕也。 会饮至旬余不息,犹 *** 之春宴相聚也。”陆次云在《峒溪县志》中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年”。 纳西族也说“冬季春节为大,夏季火把节为大”。 这些记载,表明火把节不仅与中国古代的星回节有关,而且与古代云南少数民族过年有关,是远古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礼记》和《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都在冬季,不在夏季。 而《禄劝县志》和《峒溪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都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 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长诗《豳风·七月》,讲农人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 其中的月、日两个字,使许多读《诗经》的人伤透脑筋,———诗中讲了一年共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的农事。 又反复讲到“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这四天,却又不讲其他的日子,后人读起来很吃力。 原因是诗中涉及一个古代历法的问题,与古代的星回节(火把节)密切相关。 中国远古时代使用的历法,与现在所用的罗马历法(公历)和阴历历法(农历)并不相同。 《七月》讲一年之内的农事活动,只涉及十个月,原因是当时以“一年十个月,一月36天,5天为过年日”的古历法“火历”记年记时。 所以诗中的农夫既讲一年十个月之中所作的全部农事,也讲过年那几天的事情。 “七月流火”之“火”,古人又称之为“大火”、“商星”、“鹑火”、“大辰”,指的是苍龙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颗星(心宿),并认为“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宋史·天文志·三》)”,因而设专人“火正”,把它作为天象观测的主要对象和编制历法的依据,制定出“大火南中”之月(六月)为正月的“火历”(庞朴《火历初探》)。 在以“火历”纪年记时的远古时代,“大火南中”的六月,正是旧年到头新年开始的“岁末年首”。 一年十个月,一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为过年日,时间正是火把节期间。 正因为是“火”星回到一年起始的正中天,所以叫做星回节。 “火历”的历史痕迹,还保留在“天上有十个太阳”的神话传说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常识之中。 这种历法一直使用到后羿时代。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这个神话:它实际上讲的是废止“火历”的历法变革,射下九个太阳,而留下一个太阳的传说,是对废除“火历”,采用太阳历的模糊记忆。 而与后羿有关的“嫦羲(嫦娥,神话中是后羿之妻)生下十二个月亮”的传说,则标志着太阴历的诞生。 天干地支相配的纪年法,其实也是阴历对火历批判与吸收的结果———十是火历的月数,十二是阴历的月数,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的结果,形成六十年一甲子(周期)的纪年法。 火把节:对炎帝及火崇拜的永恒记忆。 火历或者叫做十月历,是中国西部、北部和西北部的许多远古先民都使用过的古老历法。 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的炎帝。 《管子·轻重篇》说:“炎帝作钻燧生火”。 《左传·昭公十九年》说:“炎帝氏以火纪(记年),故为火师而火名”。 《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死而为灶”。 《尸子》说:“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 《史记·三皇本纪》说:“炎帝,神农氏。 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姓焉。” 这些记载不仅说明炎帝发明了用火(钻燧生火),发明了火历(火师而火名),他是所有以羊(姜姓)、牛(人身牛首)、火(火师)为图腾和姓氏的部落先民的共同的祖先(姜姓其后),而且他还是崇拜火神(死而为灶)的远古部落的共同祖先,观测星辰——发明用火——教民耕种——死为灶神都统一在炎帝身上,应该不是偶然的。 因此,古代有了两个星回节,即“大火”最正和最偏的时节,一个在夏季,一个在冬季;其中夏季的星回节,是所有古羌(古代羌姜同义)部落后裔和与古羌部落有密切关系的远古部落后裔共同的“年节”,是他们过年的节日。 这个节日的活动,与牛、羊、火等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有关。 实际上,现在过火把节的许多民族,都与远古的羌人有关,他们或者是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或者是与古羌人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先民的后代,或者是古羌人与其他远古部落融合后形成的新的民族,他们都因为与古羌人的关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炎帝,也拥有共同的图腾,那就是牛、羊、火。 同时有了共同的节日,那就是火把节——古代的星回节。 也有了共同的节日内容——斗牛、杀羊、点火把、放天灯等等,实质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纪念自己的古代祖先——炎帝,崇拜自己远古的图腾——牛、羊、火,回忆自己的远古历史——刀耕火种。2023-07-13 21:51:371
中国有几个传统节日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春节期间的最后一天,也是猜灯谜和吃元宵的日子。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屈原的纪念日,以赛龙舟和吃粽子为特色。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以赏月和吃月饼为传统习俗。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敬老和祭祖的传统节日。冬至: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庆祝冬至,也是家人团聚和吃汤圆的日子。除了以上列举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地方性的传统节日,如龙船节、腊八节、端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代表着中国丰富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2023-07-13 21:51:461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毛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不是某一个民族特定的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无论哪个民族,举办火把节都是希望来年顺利,驱赶灾难。 不同民族举办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数都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但白族是在六月二十五日,拉枯族在六月二十日,节日持续2-3天。在火把节中,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中参加活动。 活动有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还有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这一天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怎么过 火把节一般都是三天,火把节第一天人们会选择又长又好的松木,劈成细条后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成火把开始烧,傍晚各家门前点燃火把,第二天要普遍比第一天的高出一截,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的又高又大,装饰的也很漂亮,让整个角落都照亮,以求庄稼丰收,消灭害虫。 有些民族会在火把节的时候举办其他的活动,比如白术和纳西族会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普米族会祭颂火神,相传普米族和摩梭人最初没有火,是摩梭人的女始祖昂姑咪盗取天宫的火种,并以身体会火炬才引来火种,让摩梭人和普米族获得了火。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6月25、26、27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2023-07-13 21:52:321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整理出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 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这时候,彝族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利用弓箭将多余的太阳跟月亮都射了下来。并铲除了在世间为恶的妖魔,将洪水肆虐的现象治理好了。从此之后,彝族过上了幸福美满、繁荣兴盛的生活。 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过于美满,遭到了天神的嫉妒,于是年年都派下神子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人们为了反抗神子,就设计将其杀害,引起了天神震怒,排除了大量的天虫到人间毁灭庄稼。 为了将他们杀死,从古籍中翻出了火把能把天虫烧死的方法。于是彝族人民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战斗,利用火把终将天虫杀害,保护了大量的庄稼。正好这一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就特此将其作为自己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会举着火把来到田野,举办火把节,用以祈求上天这一年的庄稼能够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2023-07-13 21:52:38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53:402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023-07-13 21:53:5514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其中,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 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2023-07-13 21:54:301
火把节属于哪个民族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54:451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55:282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由于长期的历时性发展和地域性的演变,火把节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还是早期那种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形态,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民间广泛流传的火把节传说,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2023-07-13 21:55:36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时间有3天,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节日期间会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的活动。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彝族地区,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其场面十分的盛大、壮观,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 火把节的节期时间有3天,别名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所以这个节日在彝族地区尤为重要。 节日期间各族的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唱歌跳舞,或是赛马斗牛、摔跤,近代时期人们会利用欢聚之机,进行情人的相会或是开展商贸活动。2023-07-13 21:55:451
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过的节日
1、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2、由来传说: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编事》、《禄劝县志》、《峒溪县志》中的记载共同对探究火把节的来历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2023-07-13 21:56:14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火把节第二天:传火.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送火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2023-07-13 21:57:207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57:47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023-07-13 21:58:032
火把节是几月几号 火把节由来
1、火把节是农历的六月廿五。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2、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把好端端的人间被搅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无畏的彝族英雄“黑体拉巴”,看到这个情景,便经常去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火把节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巅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心里又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放出铺天盖地的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蝗虫,保住了庄稼。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在大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2023-07-13 21:58:19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2023-07-13 21:58:272
火把节是哪个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023-07-13 21:58:342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中国部分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们举行火把节狂欢的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舞火唱种、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等。火把节还是青年男女们传达爱意的好时机,男男女女们都在心上人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男方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定情信物,在这个大家通宵狂舞的日子里传达最浓烈火热的情谊。火把节的习俗1、舞火唱种。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热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6月24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一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2、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3、送火。送火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人们会拿着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会将自己的火把放在一起,让其形成一个巨大的篝火,然后人们就在这个篝火的周围尽情的唱歌和跳舞。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火把节2023-07-13 21:58: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