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kcik
-
建议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要有“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学活学透。
二、复习要有“点”。
一是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二是要关注时政,点击热点。《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时政热点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 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生不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时事材料所设计的问题,再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等仍是考察的重点。
三是要分类研究,找准结合点。对热点的透彻解剖,让学生由社会问题回归教材,这只是中考备考的一个层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要做到“处变不惊”,还须对教材再次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提高的能力,不仅要对本节、本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要打破章节和年级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横向、纵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找准分析热点问题的联结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例:它和教材可以结合的知识点有八年级的社会公平正义,九年级的社会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基本国策,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复习要有“序”。复习时的有序安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建议你复习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今年的时间紧,因而复习课必须目标明确,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讲练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轮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各个热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力求穷尽其与教材相结合的知识点,并根据开卷考试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特点,根据材料设计一些开放性训练题,训练全面、准确、迅速寻找材料与书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的答题能力。第三轮为模拟练习,这一轮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特别要加强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模糊点的训练,要注意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 莫妮卡住了
-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2006年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关注"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链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一)新三农相关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为什么建设新农村?)
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的标志。②也表明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顺应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农村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提高。⑦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3、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或者是:请你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①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②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③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⑥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⑧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时事语言)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②向父母建议: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③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5、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高中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民主: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民主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什么?为了营造“乡风文明”、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形象,你认为该怎么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1)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号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3)要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4)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以上各问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1)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二)有关三农的一些问题
(一)"三农"问题是什么?(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要把“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保证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正是对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目标。只有切实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④这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和睦团结的需要。
⑤是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需要是保护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
⑥ 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⑧ 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或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哪些事情?)
1、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开展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3、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6、依*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7、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也可以从两手抓、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科教兴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角度来回答)
8、2005年1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7个一号文件(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目标概括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
1、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3)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要求,加强法制建设的具体体现。
(4)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5)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坚持依法治国
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
3、青少年应怎么做?
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五)相关问题
1、税收有哪些作用?国家取消农业税有什么意义?
(1)税收的作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将纳税人的税款即税收收入用于国防建设、兴办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税收对于调节经济稳定增长、调节贫富差距也具有重要作用。
(2)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重要内容?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三农"问题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
(1)从国家角度,应依*经济行政法制科技教育等手
段,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帮助和智力支持,提供法
制和环境保障。
(2)从社会角度,加强城乡联系,各行各业都要发扬团
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
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
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6、请你给农民增收提出至少3条具体建议。[参考(三)]
7、结合“一号文件”精神,你认为当地政府为农民增收应做些什么?
①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出实效;②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与农民的感情;③要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8.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
(1)开展农民运动;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新的土地政策,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2)新中国成立后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批进行土地改革;(3)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减免农业税。
9.用事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和变革?调整的结果如何? 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
(1)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村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启示: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10.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⑤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应创造一切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⑥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⑦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⑧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⑨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⑩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 gitcloud
-
不知道你要的是教师用的复习方法还是学生用的复习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今年中考命题的总体思路基本没变,还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关注时代性、探究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因此以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总复习至关重要。可以分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据“标”依“本”,夯实基础阶段。时间安排:从2月中旬至4月中旬县第一轮质检结束。新课程标准是准备中考的依据和方向,要把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和复习紧密的结合起来,因为新课程标准的使用不仅在新课授课时要注意运用,在复习尤其是在中考前的总复习中更要注意运用。回顾历年中考试题,绝大部分依据课程标准,源于教材,又拓展于教材,从教材引伸到检查学生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因此这一阶段依据新课标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
(1)以教材为主,以单元为单位,先七年级后八年级最后九年级的顺序复习。基础性是中考命题的一个原则,因此在复习策略上主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思品课的学科地位逐渐淡化,而教师在复习中面临的问题是课时少而复习容量大,因此进行 “地毯式”复习是不切实际的,我本人也历来不赞成“地毯式”复习,而是课前根据新课标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有针对性地编写单元复习提纲,每个单元提纲包括考点解读、命题角度和例题精选三部分,进行精讲精练,让学生做到熟悉、理解教材,锻炼自己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中考是开卷考,如果平时不熟悉教材,考试时要找到“是什么”并不难,但是要找到“为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就不容易了。因此,这就要求学生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做到弄懂每一单元、每一课的课题、框题、标题的提法以及每个框题的主要观点,主要问题,并形成知识网络。也只有这样才能吃透教材,扎实基础知识,为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奠定良好基础。
(2)在复习中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领会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具有关联性,所以单元复习可以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关联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能力。首先,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复习到八年级在竞争中合作这个考点时,可联系七年级创建良好班集体;九年级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复习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考点时,可联系九年级的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次,把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有机联系起来。中考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时代感强,这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特色,所以我们要广开教学门路,注意小课堂与大社会、大环境的结合,教师要注意多收集整理一些时政热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识点去观察、分析这些时政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复习到八年级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知识点时,可联系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住宿费、寄读费;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漳州再次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还有今年“两会”相关精神等;复习九年级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知识点时可联系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感动中国、感动漳州人物、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再次,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中考命题形式日趋人文化、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青少年的行为,加大导行力度,每年中考的试题大都与学生生活相关,新教材主体性、开放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在试题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成人化的东西也在逐渐淡化,所以,我们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精练精评阶段。时间安排:从4月中旬县第一轮质检后至5月份市质检。
第一,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对相关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是开放性的,以贴近国家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和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口,体现思想品德课的鲜明时代特征、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寓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教材知识加以延伸和补充。因此精心选取典型例题,用心编辑热点专题,细心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考试中即使没有刻意复习的题目也能应付自如。
1、第二阶段复习时精选十大热点专题:专题一:两会专题及积极应对金融风暴。专题二: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专题三:聚焦北京奥运。专题四:关注食品安全。专题五:两岸关系与澳门回归十周年。专题六:改革开放30周年和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专题七:“神七”发射与科技创新。专题八: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专题九: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专题十:爱家乡爱漳州。(注:这十个专题我在另份材料有详细解读,在这里我不详细展开)每个专题里可设计热点点击、与教材结合点、命题方向、例题精选等四个板块,在专题复习时注意把握热点焦点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找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最佳结合点,选择典型事例,紧扣教材,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对时政热点进行思考,把每个专题化成若干个具体的小问题,大题小作,化大为小。并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如专题四:聚焦北京奥运,可联系的角度有1.心理角度:认识情绪的两面性、学会排解不良情绪(杜丽的成功与失败);人生难免有挫折,从容面对挫折(刘翔赛前受伤);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残疾运动员克服困难勇夺金牌);奥运健儿有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成长等。
2.法律角度:知识产权保护(奥运产品的知识产权);履行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义务(残疾火炬手金晶勇护火炬);忠实履行义务等。
3.道德角度: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奥运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奥运志愿者精神)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奥运健儿勇夺金牌、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学会宽容(对刘翔退赛的宽容);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责任、道德)。
4.国情角度:感悟奥运开幕式(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显示;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坚持对外开放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北京奥运会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
同时还要关注一些动态时政热点,例如上一届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时政热点,虽然发生的时间不在时事考查范围内,但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今年要特别关注的是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动态时政热点。
第二.精练精评。结合市普教室编写的《考试说明》里面的七套模拟试卷和《小龙人》学习报里面的典型题目进行精练,训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应变能力,并且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评,重点对审题方法、解题思路、答题步骤和规范表达等方面加以引导。
第三阶段:回归教材,模拟演练阶段。时间安排:从市质检后至中考前。由于学生对“开卷考”的认识出现偏差,在考试中对有关资料寄予很高的期望,平时上课中淡化了对教材基本知识学习。再加上一部分教师对开放性试题产生误解,以为谈感想、看法,可以抛开教材,随心所欲。导致学生也跟着脱离课本,作答时口语化、大白话,不会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表述不规范,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不仅会削弱政治学科的特点,还会冲击到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考的很多试题都出自教材、源于教材,这就提醒我们这一阶段的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好教材资源。当然,这一阶段回归教材不可能象第一阶段复习那样,而是要结合思想品德中考说明,《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按照《中考说明》里面的考点要求,分成三大板块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四大模块即: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律常识;国情教育。每个模块中考命题要达到的要求,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让学生知道每一个考点的要求:包括联系热点、设题角度、题型预测等,并指导学生做好目录,让学生知道哪一个考点具体在教材的哪个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加强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我们虽然反对题海战术,但主张精选相当数量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应试训练。最后阶段要求老师能精心出1一—2份中考模拟试卷是必要的,题目选择力争体现新课标要求,符合考试说明,贴近中考命题方向,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做到时政性、生活化、乡土化。以此整合学生知识,扩大学生思维空间,强化学生能力,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特别今年中考评卷还是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答题卡的空间有限,因此在这一阶段,
一是让学生在模拟演练中尽早适应并及时发现问题,
二是要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学会在短时间内找题眼、抓中心,学会联想着课本知识读材料,并掌握各类题目的设问规律和答案组织规律,尤其是漫画类和图表类题目更应加强训练。
三是要通过训练帮助学生答题尽量减少生活化的语言,学会用政治术语组织答案。
四是要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答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做到简洁精练,层次清晰,不罗嗦不冗长,不东拉西扯。
五是要通过开放试题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维的习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六是要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卷面整洁,符号书写规范等好习惯。这对提高中考成绩至关重要。
最后要建立学习目录,整理成册,做好应考。根据当前政治学科开卷考的特点和在中考评价中的具体现实,学生不可能在思品课上用太多的时间,因此,作为毕业班教师应做好保姆,加强备课,及时归纳,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要做好学生考试心理、应试能力的指导,为中考取得好的成绩做好必要的准备。
- 阿里阿涅德
-
建议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复习要有“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因此要仔细研究《课程标准》,课标不作要求的可不复习或不作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及知识点要求更具体和仔细,一定要认真研读,围绕《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使复习内容覆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将《考试说明》要求培养的“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合、表达、运用信息的能力”目标渗透其中,在培养学生基本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复习时,要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相结合,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而《课程标准》中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能放手的低层次要求的内容尽管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解决,对理解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下功夫,探求规律,学活学透。
二、复习要有“点”。
一是要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要注重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二是要关注时政,点击热点。《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社会的命运”。时政热点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 地方时政更是中考的重中之重。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注重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考生不能从课本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要自己先弄清楚时事材料所设计的问题,再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年的中考,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等仍是考察的重点。
三是要分类研究,找准结合点。对热点的透彻解剖,让学生由社会问题回归教材,这只是中考备考的一个层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热点问题,要做到“处变不惊”,还须对教材再次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提高的能力,不仅要对本节、本章的内容进行归纳,更要打破章节和年级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横向、纵向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找准分析热点问题的联结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例:它和教材可以结合的知识点有八年级的社会公平正义,九年级的社会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基本国策,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
三、复习要有“序”。复习时的有序安排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建议你复习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今年的时间紧,因而复习课必须目标明确,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讲练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轮为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进行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轮中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各个热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力求穷尽其与教材相结合的知识点,并根据开卷考试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特点,根据材料设计一些开放性训练题,训练全面、准确、迅速寻找材料与书本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的答题能力。第三轮为模拟练习,这一轮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特别要加强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模糊点的训练,要注意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 西柚不是西游
-
看法题:一辨二析三总结
掌握一些重要实事 神七 两会 金融危机 奥巴马 中法关系 西藏问题 台湾问题..注意联系课本(民族精神 科教兴国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总结错题 不懂题问老师
很简单的 答题要多角度 只要想到的能然上边的都写上(我也是初三的 老师告诉我的方法 希望你也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