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萦
-
我以前的一个语文老师非常的不错。我们那个时候还是主要讲解课文的,他每篇课文都把作者,历史背景什么的象讲故事似的给我们娓娓道来,而且见解也非常的独特,比如那个时候北京申奥失败了,我们这群小朋友都挺伤心的,他就把悉尼申奥成功前后的经历讲给我们听,告诉我们其实晚点成功并不是什么坏事,中国那时候的国力,国民素质等等都不一定适合举办奥运。反正那个时候偶们最喜欢上的就是语文课了,而且好像语文成绩不知不觉的就在慢慢的提高,而且也长了不少课外的知识。
- 大鱼炖火锅
-
中考。700多分我的考不上高中。。教你吧~!
多和同学交流下~!自己都想,多问,多答就OK了
相关推荐
中国通史的节目列表
按首播时间顺序第一次试播的七集:01. 诸葛亮治蜀导演:宋春来撰稿:梁满仓、温立三02. 魏晋风度导演:李蔚 滕忠彬撰稿:梁满仓、方麟 03. 孝文帝改革导演:滕忠彬撰稿:梁满仓、陈小曼 04. 梁武帝治国导演:张鹏举、闫非撰稿:梁满仓、陈小曼 05. 魏晋佛教导演:宋春来撰稿:梁满仓、陈小曼 06. 再造统一导演:赵力、王喆撰稿:雷闻、方麟 07. 炀帝功过导演:刘东升撰稿:雷闻、方麟第二次试播的七集:01.三国鼎立导演:乔伊、滕忠彬撰稿:梁满仓、张建安02.西晋统一导演:李东艳撰稿:梁满仓、王峰03.门阀政治导演:腾仲彬撰稿:梁满仓、方麟04.贞观之治导演:乔伊撰稿:雷闻、温立三05.武则天导演:闫非撰稿:雷闻、张建安06.开天盛世导演:闫非撰稿:雷闻、温立三07.安史之乱导演:侯宪达撰稿:雷闻、温立三已经确定在制作的几集:中华先祖 农业起源文明曙光古史传说夏王朝觅踪 殷商辛王 周公摄政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秦国崛起楚汉战争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清议与党锢南北伽蓝 江陵焚书 唐诗与科举敦煌契丹兴起 西夏兴亡陈桥兵变澶渊之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安石变法东京梦华靖康之耻偏安东南 宋代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元顺帝 明太祖朱元璋永乐迁都郑和下西洋南倭北虏江南市镇白银资本耶稣会士来华崇祯帝 统一大业文治与文字狱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自强与救亡2023-07-14 10:13:211
写一篇【关雎】或【蒹葭】的赏析文章
苍苍蒹葭摇曳出的美丽 ──《蒹葭》美点赏析 中国语文网 编辑整理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全诗意境朦胧凄清,感情执着真切,成就了其独特的艺术美感。一、绘画美 诗的起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苍苍:灰白色,这里指芦苇因为秋天的到来而变黄,加之秋霜的侵袭覆盖而呈现出的色调。其色苍苍,其景荒凉。需要注意的是,那是水边一大片摇曳的蒹葭,和着秋水中的倒影,在同为青苍色的天际底下,水天一色,蒹葭苍苍,随风摇曳,是一幅凄迷的景象。主人公这时候登场,站在水边向那边凝望,飘飞的芦苇丛中,一个妙龄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气氤氲里,女子更加显得影影绰绰,美妙无比。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二、音乐美 视觉上的美感同时带给读者的是听觉上的愉悦,透过这幅凄清的画面,我们的耳旁,仿佛有以下的声音拂过:小河流水的淙淙声,水气氤氲向上的蒸腾声,芦苇在晨风中摇曳的疏落声,还有主人公上下寻觅急切的喘息声和脚步声,我们甚至还可以听到主人公对伊人寻而不得的叹息声,而这种种声音,使得原本凄清朦胧的画面带上了生命的气息和动态的张力。 听觉上的美感还来自于这首诗歌的韵律,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是《诗经》的特色,《蒹葭》亦如此,第一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苍、霜、方、长、央,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字,这样全诗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只有每章最后一句变化成五字句。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三、人性美 爱情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蒹葭》中人物的爱情体现出一种怅惘、凄迷、朦胧莫辨,而又至真至纯、执着无悔的人性美。 《毛诗序》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蒹葭》没有明显的爱情故事情节,但是,透过简约的文字,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领悟其中所言之志。 水天一色里,在苍苍蒹葭中忽隐忽现的“伊人”无疑是高洁美丽而又可亲可爱的,她就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主人公。站在水边凝望,伊人仿佛就在水的那一边,可是苍茫摇曳的芦苇挡住了主人公痴望的双眼,伊人的身影朦胧飘渺,不甚真切,因此,痴情的主人公焦急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从,寻求、追寻之意,主人公上上下下追寻的路途,并不是顺畅的,“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充满着艰险和阻碍,寻求的结果呢?伊人“宛在”而已,也就是说,主人公所倾慕的人儿依然是飘渺朦胧,可望而不可及!那么,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诗没有明确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成灾,“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无论结果怎样,我们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在那个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执着无悔,这就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四、意境美 品读诗中文字,让人身临其境:深秋的清晨,灰白的芦苇沾着晶莹的霜花,秋风萧瑟里,茫茫苍苍的苇丛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的寻求着心上的恋人。伊人在水的那方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主人公上下追寻,欲罢不能,历经艰辛,可是伊人只是“宛在”,觅之无踪。我们能够感受和呼吸到的是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温立三短评】 赏析《蒹葭》这首诗的文章不少,本文从“四美”角度来展开欣赏,自有它的特色。2023-07-14 10:13:382
第十三届"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通知怎么参赛
一、活动倡导:情怀 担当 实践 创新二、活动宗旨与目标: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责任担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配合即将开启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行动,经有关部门批准,特举办十三届“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本赛事是国家级的著名作文比赛,每年参赛人数超过50万,具有普遍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专业权威性,肩负着为高校选拔优秀文科人才,为基础教育探索教改之路的职责。并以此提高中小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活动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知识出版社新浪网教育频道媒体支持:中国教育电视台评测机构:全国写作水平测试委员会四、活动参与对象:全国中小学生五、活动流程:1、初赛:作文题材、文体不限(如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论说文等)。字数:小学:200-1000字;初中:800-1500字;高中:1000-2500字。 2、决赛(现场作文):初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可赴北京参加现场命题作文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六、活动时间:初赛投稿时间:2016年10月21日——2017年4月30日决赛时间:2017年7月七、决赛评审:谢 冕: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全国写作水平测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明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之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著名儿童文学家温立三: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作家王土荣: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教科院语文科主任。评委会委员:50名,包括著名作家、教授、资深语文教研员、语文教师及编辑。八、投稿及指导: 1、投稿及指导方式:(1)所有稿件均需注明作者姓名、学校、年级、通信地址、家长电话、邮箱。参赛文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将直接反馈给家长及学生本人。(2)组织单位投稿需要填写《2017年“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报名信息汇总表》、《2017年“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初赛获奖作品申报表》与参赛作品同时发至指定邮箱。(3)统一以电子稿件投稿:邮件标题请注明“希望杯”参赛作品,建议使用Word文档通过附件投稿。学生个人投稿直接投至所在区域承办单位指定邮箱,组委会不接受个人投稿。(4)投稿邮箱: xwbzwds@163.com2、征文必须是学生本人的真实作品,未公开发表,每人仅限投一篇作品。组委会拥有凡参赛稿件的出版权。九、奖项设置:大赛初赛、决赛分设小学低段组(二年级至三年级)、小学高段组(四年级至六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级别。1、初赛:学生佳作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决赛:学生佳作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优秀教师指导奖:学生佳作奖中特等、一、二、三等奖作品指导教师均将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可在晋级、评职时使用。优秀组织单位奖:凡在大赛组织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机构和单位,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希望杯”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特殊奖励:(1)高中组决赛一等奖获得者的信息资料将被提交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八所院校作为高考录取参考。同时将入选“高考夏令营”接受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的一周强化集训。(2)决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被授予“全国优秀校园小作家”的称号,入选“全国小作家种子工程”,配备专人完善并推出作品。2023-07-14 10:13:462
求两篇作文...
阅读是为了活着。福楼拜如是说。阅读是为了活得体面和高贵。阅读令人睿智豁达优雅美丽。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外在的相貌和物质的构成基于遗传而无法改变,但人的精神可以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着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 阅读穿越时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遥望世界的无限星空。人类只有百年的航空航天史,然而,阅读却是人类心灵的飞翔机,是最早的“载人宇宙飞船”。它与人生同步,却可以与时间逆行,抵达遥远的未来,揭晓迷离的过去。它可以开启无数个维度空间,让思想纵横捭阖,通向伟大的心灵。 阅读是幸福的发祥地。缜密的逻辑,深奥的思想,崇高的境界,伟大的灵魂,都环拥着阅读者。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做一个读书人,就是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都源于阅读。 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至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要活着,就必须阅读。但是,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阅读却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们必须通过学习阅读才能抵达阅读的自由王国。 学习阅读的过程决定你是否一生与阅读结缘。毫不客气地说,很多人从来没有学会阅读,没有阅读能力,因而也就无从领略阅读的妙趣,终生与书无缘。阅读者不是阅读的机器。它是读者与作者灵魂的互动,互相的显现。你读到的,是那些文字在你自己心灵中的映像。这种映像因你内心的气象而变幻无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真义就在于,你读到了自己内心所感应、妙悟的意义。阅读能力是人们与文本沟通的能力。从阅读的技术上说,阅读是有方法的。我们在获得了阅读的基本能力后,更重要的是对文本的解析能力。食而化之,令文字有血有肉,有形有色,还原文字活化的生命。 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学习阅读十分艰难。如果我们与阅读还有距离,我们的阅读还存在障碍,都是因为世俗的腐朽的不正确的阅读观使我们无法亲近阅读。 比如对阅读的膜拜,对阅读的功利诉求。 也许,我们可以惊世骇俗地把阅读拉下文化崇拜的神坛。 也许,我们可以无所羁绊地把阅读从功名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每一个人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每一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阅读仅仅是为了活着,快乐地活着,有灵魂地活着,高质量地活着,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着的人。 阅读并不神秘。 是的,阅读是娱乐。因为阅读,所以快乐。 阅读是生命的光合作用。因为阅读,生命才春意盎然。 阅读是自由的,个性化的私人化的空间,它可以容纳你的心灵。阅读是亲历文字魅力之后的玩味、赏析、思考、超越。阅读不仅有着想象力,更有着创造力。在阅读中,我们的心灵羽翼丰满。在阅读中,我们突破自我,飞越腾升。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珍惜阅读》:阅读如同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阅读是一种沟通,一 种明悟,珍惜阅读,就是珍惜人生的一分一秒,珍惜世间的一草一木。人生实际就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这本书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她)人生之书的内容也不会重复。不同的人,其经历更不一样,书的内容更加大相径庭。所以,要读懂一个人,要了解一个人,要读懂人的一生,何其难也!但许多人在努力沟通,希望读懂对方,了解对方,深入对方,让思想和思想进行交流。阅读开启人生美好之窗 文/桑榆 2006年05月26日,星期五 记得女儿不足一岁时,要抑制哭闹最好的良方就是把一本花花绿绿的硬皮书放在跟前。除去偶尔身体的不适,这种办法百试不爽,屡建奇功。 那时候,与网络相隔甚远。莫妮克的《无字书》遥不可及,诸如鼠小弟系列等其它图画书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只是几本在书店淘来的五彩斑澜的《小小孩识物》,还有每月一期的《婴儿画报》。偶有一次出差杭州,眼花缭乱于书店品种之繁多整齐,一时间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捡起这本放下那本,终于在万千玫瑰中独选了一套二十册的小小故事。也就是这些稀少可贵的精神食粮,给予了女儿生命最初的一园芬芳。在阅读中她嗅到快乐、美好的气息,在故事里她找到亲切、可爱的伙伴。 常常的,她会指定就读某一本,翻来复去讲同一个故事,醉心于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于偷换个别词语倒置个别句子都能被监听出来,立马纠正,不容迟疑。 美好的感觉在你带着孩子亲近书的那一刻开始。哪怕生活有如此芜杂的琐事,哪怕工作有那些纠缠的节头,从打开书的一瞬间,一股清流缓缓淌过心田。更何况,面前还有一双求知若渴明净无暇的眼眸。文字的奇特魅力在于寥寥数言便可以带你到一处远离尘嚣的秘密花园,倾听鸟语盈耳,俯仰行云流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努力用书来搭建一座虹桥,光芒七彩的虹桥。试想一路上,大手牵着小手,指点繁星皓月,乾坤朗朗。桥的彼岸是美丽自信、充实快乐,种种品质在行走阅读的过程中一一学习一一锻造一一修正一一完善,那会是多么美丽的图景! 印象较深的一次,是最近给女儿阅读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动人之处在于让孩子了解旧社会的苦难,学会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说起来是很轻松,可是真要做起来却不容易。尤其现在独生子女的骄娇二气,或多或少的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通过阅读类似的故事,让她懂得节约,懂得谦让,懂得爱。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指引航向的灯塔。 当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无比开阔的阅读视野和书的海洋在等着你去探寻。好象雅偌什笔下的小熊和小老虎发现“巴拿马”一样欣喜若狂。虽然寻找的脚步回到原地,但他们从更高的境界看到生活的美好。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说过: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 阅读带给我们的无疑是这样的登高远眺。尤其身陷现实的囹圄,跳出圈子凭借的力量就来自于各种各样的书,来自于潜心的阅读。孩子也一样,有了这种能力,无异于推开一扇望向美好的窗。同样是长大,有了阅读相伴,尤其是阅读优秀、经典的作品,那是怎样诗意的宽松!我们需要给孩子这样的温暖,孩子也需要这样的牵引。阅读与人生徐雁今天的话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每一个城市的文化。无论哪一类人,都离不开“阅读”。为什么?因为“阅读”是使人生走向光明前途,使我们的人生插上理想翅膀的重要工具。如果离开了“阅读”,我就没有缘分与大家面对面;如果离开了“阅读”,我个人也不可能从江苏太仓的家乡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读书,又从北京大学到南京大学来教书,也不可能作为讲座“专家”来给大家讲“阅读”。接下来,我将与在座各位交流我多年来有关“阅读与人生”的一些心得。阅读的本质在于关注人生意思是说:少年的时候,你打开一本书来看就好像是在门缝中看月亮,自己是小的,月亮是圆圆的、大大的,对月亮充满了向往,觉得月亮很神奇,同样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很神奇;人到中年以后,就好像在自己家的庭院里面望月亮,背着手望月亮,对月亮充满亲切之感,也就是对阅读的了解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充满着自信;到了老年,就好像在台上玩月(繁体字的“台”表示着一个读书人站在高高的建筑物上),所谓玩月就是与月亮“互动”,你觉得月亮就在自己的把握之中,自己经历的人生与所读的内容相交融。关于阅读的况味,张潮有一段话总结得相当好。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最后一句话尤为画龙点睛之笔:“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就是说,当你有了阅历的参与,也就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了互动之后,你对阅读这件事情才会有充分的把握,对图书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才充满自信。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也就是说,假如你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个人的阅历实践与书本知识结合到一起的话,也就能够写成自己的妙文佳章了,这个文章就有“思想力”了,其中包含着你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觉悟、见识和见解。因此,少年读书、中年读书、老年读书,都离不开这样一个规律:“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我们要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善于把自己的人生,同自然山川、社会事物的知识与书本知识加以贯通、加以融合。中年的时候,要分一部分用于继续学习;老年的时候,更把阅读作为和谐自己心灵、丰沛自己精神家园的一种手段,这样的人生就会很圆满、很充实,所以我们说是阅读让人汲取他人智慧,让人生插上知识和学识的翅膀,在有限的百年时间中获得相对无限的发展空间,这就是阅读的本质意义。阅读经典名著在于汲取人生智慧经典名著经过时间的过滤,经过了一代代人的阅读,这一代代人的阅读行为也就类似今天的“手机投票”,这样保存下来的才能称为“经典”,中国古代的书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为什么只有中国四大名著成为“经典”呢?就是因为我们无数代的读者读过这些书后都为其“投票”,使得四大名著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著作中脱颖而出,进入“名著排行榜”。读书尤其要读“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此:一部“经典”记录了古代的先贤最充分的知识、最睿智的智慧、最精湛的见解。关于何为“名著”的问题,有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哲学先生的一段话:名著的阅读者最多,它们不是一两年内的畅销书,而是长销不衰的畅销书;名著是通俗易懂的不是引经据典、晦涩难懂的……无论是有关哲学、科学,还是历史、诗歌方面的名著,探讨的都是人类的普遍性问题,而不是专业问题;名著隽永耐读……即使反复阅读,也难以穷尽其底蕴名著最有影响力,并且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名著探讨的是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阿德勒博士关于名著的见解,是有关西方书文化世界中原理式的总结。 中国有老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一旦个人经验、体会加入到阅读中,对文学原著底蕴的了解会更深邃。阅读的物化决定了你的头脑意识,能够作用一个人的思维,又可用于社会的人事实践。假如智慧用于为人处世,那就不得了。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提升自我,让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净化,让我们可以用阅读的愉悦和高雅的趣味,来应对人生的无知乃至愚昧,面对人生的世俗乃至庸俗,进而笑对人生的无奈乃至无聊。而看报纸却不同……如果你今天拿着一个月前的报纸在看,这种阅读行为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如果你去捧读“一生必读的60本书”,大概没有人会笑话你,大家会对你充满了一种文化上的敬意。因此,如果形成了读书的爱好,那是你一生的幸福。我在这里推荐两篇材料:第一篇是《中国人最值得一游的50个地方》,这是在杭州2006年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排出来的次序,我自己看后觉得又惊又愧,惊的是我去过的很多地方在值得一游的50个地方之中,惭愧的是有些地方没有去过或者是因为自己对这个城市的阅读不到位与之失之交臂。这50个地方分为八种类型:现代都市、历史名城、海滨城市、风景城市、自然山水、野外探险、人生希冀、古镇古城……除了国内《中国人最值得一游的50个地方》之外,无独有偶,美国也有《地球人一生中最值得看一次的地方》。其中第一类是“历史名城”,排名是巴塞罗那、香港、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伦敦、纽约、巴黎、里约热内卢、旧金山、威尼斯;其他系列分为“最后的伊甸园”、“风景之地”、“优美宁静的人间天堂”、“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结合”、“世界奇迹——人类最伟大的建筑”(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长城)。这样说来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加起来一共100个地方,其中只有香港是都上了榜的。现在你是否觉得人生未免遗憾,因为有很多地方是我们去不了的,比如说意大利阿玛尔菲海岸,我估计在座很少有人去过,尽管它是“优美宁静的人间天堂”。我们去不了这些地方怎么办?中国智慧的古人告诉我们:“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代人只要一上网不用出门天下事也知道了,电话、短信、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很方便,但是古代的秀才没有这个条件,凭什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晓天下事呢?他们是通过阅读,因为秀才是过去掌握文字、能够阅读的知识分子,他能够从各种的信息中获得知识,所以从这意义上说,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阅读非常重要。尽管那中间很多地方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有缘分留下我们的足迹,但是我们须对那些地方多多少有些了解,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目光飞越地理的限制,对它们多少有些知识,有点认识。除了“最值得去的”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还有作为一个中国人、地球人《一生必读的60本书》,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60本书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圣经》,这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我们通过《圣经》这样一部影响了西方人生活的“百科全书”,可以了解到西方社会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第二部是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论语》,是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关于人类、社会、人生、学问的讨论;接下来是《物种起源》、《全球通史》、《君王论》、《史记》、《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战争论》、《水浒传》、《曾国藩家书》、《毛泽东传》、《汤姆叔叔的小屋》、《红与黑》、《红楼梦》、《悲惨世界》、《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国富论》、《胡雪岩全传》、《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呐喊》、《小王子》、《本草纲目》、《昆虫记》、《倾城之恋》、《一千零一夜》、《堂吉诃德》,总共有60本,我给大家按顺序推荐这30本。为什么向大家推荐读这些书呢?因为一个人写书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在一起,最后才形成过去所谓的“一笔一划”,现在是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经历了一个人在大脑中间从思维到被记录下来的过程。古代儒家也说过:“立言”、“立德”、“立功”,其中“立言”虽然放在第三位但却是文人学者最关注的,因此其一旦写起书来就有很多的经验需要记录下来,他对于文字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精心思考的,可以说在所有可以书面阅读的材料中只有书是经过写书人,经过时间的沉淀才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再经审稿、排印,才正式出版。因此,我们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勤奋工作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却在以往没有养成自己的阅读爱好,说不上自己爱读什么样的书,那他退休以后就只能打打麻将、遛遛弯、养养鸟,或者一清早就到古林公园里去学虎啸,因为他要打发退休之后的日子。但反过来,假如一清早起来先到公园学老虎叫,遛完弯后喂喂鸟,接着还能看上一个小时的书刊报,那你的人生有多充实多幸福呀!人生最有益身心的六种爱好《参考消息》报曾经公布过《人生最有益身心的六种爱好》,这六种有益的爱好都离不开受教育、离不开我们自己主动亲近文化。这“最有益身心的六种爱好”,排在第一位的是“手写信件”,因为手写信件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在座各位都有手机,里面存了很多的舍不得删掉的短消息,但是大家很少有人会有时间将这些短消息再集中阅读一遍,但是你要是有一封手写信件,在搬家或者什么时候,还会将它找出来花几分钟的时间再阅读一遍,因为手写信件永远让人有回味的过程,手写方式本身含有无限的文字表现力,所以手写信件应该成为六种有益身心爱好中的第一位。第二位就是“阅读图书”,阅读的益处可以让一个年轻人插上理想的翅膀,可以让中年人和老年人具有永远美好的想象。因为阅读好的读物或经典,就是在跟无数历史上有智慧的人在对话,在促膝谈心,也是在跟无数的杰出人物在对话,在过去出版条件那么差、文化传播条件也有限的情况下,是什么人在写书?肯定是中外最有知识、最有智慧的文化精英在写书,著书立说、传诸后世。一部新书出版以后如何上排行榜、如何走俏、如何成为畅销书、媒体报道如雷,那都是暂时的,而当这部书的喧嚣被沉淀了以后,如果还有被继续阅读的价值才是一本好书,这就是一部部书走向经典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部能够培养起一个人阅读爱好的两部书。第一部是《推开文学家的门》。这部书是台湾女作家成寒写的。她通过这部书拜访了全世界中外文学史上有名的经典作家的故居,她一个一个去推开这些故居的门,无论故居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小城市,她通过拍照抒发走访这些地方的心灵感受,记录下自己阅读这些经典作家作品的体会,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漫游全世界作家的屋子”。她去过海明威的故居、惠特曼的故居、乱世佳人的博物馆、伍尔芙的房子、格林兄弟——德国童话的故乡、安徒生的故居、台北阳明山林语堂的故居、马克·吐温的故居、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地方,还去过霍桑、福尔摩斯等侦探作家的故居。这样的一个台湾女作家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步子走向世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让自己充满了想象。你可能会说我们没有条件走向世界,但是你可以走向中国、走出南京。与此相类似,杭州学者陈星写了《拜访文学的故乡》。这部书尤其对中小学语文老师和中小学生意义很大。作者是杭州人,没有条件走向世界,就专门将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间提到的作家一一进行了采访,他去过的地方都很好。比如说去过老舍写过的趵突泉,去过梁实秋写过的青岛栈桥,也去过白马湖、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现在厦门大学边上的南普陀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长沙看枫叶的名胜——爱晚亭,所以拜访文学的故乡同样让这位作家走遍了中国,这部书由于和中小学语文课本之间形成了互动,很受师生的欢迎。阅读图书,就是通往想象之路。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永恒的过程,阅读可以了解用语言来表达的思想、表达的见识,阅读可以通过文字让你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理想的地方,手捧书本阅读是一种扩大学识的实践,是一种人与人沟通、人与世界沟通的永远的方式,所以阅读图书是值得推荐的第二种有益身心的爱好。第三种有益身心的爱好是与我们开头提到的话题相联系——“浏览地图”,通过浏览地图与阅读图书相结合,你就可以游览世界五洲的奇景。第四种是“欣赏影剧”,它打开的人们的心灵之窗。欣赏影剧有什么好处? 除了这样的阅读之外,我还提倡不仅仅要看戏剧、电影、电视剧,还要在看的同时同步看原著,像《三国演义》在中央台首播的时候,我就又看了一遍原著,每天晚上放两集,在这之前我会将原著看上几回,看看编剧和导演如何改编《三国演义》的原著,导演如何“摆布”小说中间的任务和情节的,这样一看就有一种现代媒体与传统经典阅读的互动和渗透,在阅读和观看中就会发生一种相当于化合反应的效果,让你的收获不仅仅多了一倍,也感觉到非凡享受。看《水浒传》也是如此。《水浒传》中有几个情节是非常熟悉的,比如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一段,那武松遇虎、打虎的时候,用的一系列动词非常精彩,因为那是醉汉武松在打虎,他不是“三碗不过岗”而是连喝了十八碗,他见到老虎真的来了是用自己的酒力以求生的胆气在跟老虎以性命相搏,连那些专门捕杀老虎的猎户都是披着老虎皮,畏畏缩缩地躲在树林子里头,见到真老虎撒腿就逃跑…… 但电视剧里用很多剪辑镜头拼接在一起,让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小说中的精彩文字给我们提供的紧张气氛。通过比较你就知道电视剧至少对于《水浒传》的这一情节的改变是不成功的,而小说原著的文字魅力无限。此外还有潘金莲第一次见到武松兄弟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潘金莲想,你的哥哥都长得这个矬样,你那弟弟大概阳刚不到哪里去,所以起初对武二郎一点都没有兴趣。没想到当他大郎带着二郎进门的时候,她在楼上一看气宇轩昂,跟他哥哥根本不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小说紧紧抓住了潘金莲的这一心理转变,抓住了潘金莲心灵的窗户——眼神,抓住了由眼神指挥的整个脸部表情,这时候就有一系列脸部表情的细节特写。当她看到武二郎进家门。原来是个又长又大的“人物”的时候,脸上是“堆下笑来”,不是“三分笑”,更不是“皮笑肉不笑”,然后就是一番热情过火的表达好感的言语,一直到喝酒时光的“笑容可掬”……这时候,你会感觉到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魅力真是无限的。那么,对这小说的改编有没有到位?编剧编的、导演导的、演员演的有没有到位?比较着读就全都知道了。如我最喜欢看的第七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他与开封大相国寺菜园子旁的泼皮邻居们玩智商,彼此既斗智又斗勇,小说在这里写得很好看……可我们看到电视剧这一集的时候,轻巧地把这好题材放过去了,演鲁智深的和演众泼皮的都没有到位,让人感到真是遗憾。总之,我在最近完成的《昨日“校花”故事……》一文中说:“也许,人生因无奈而要有所作为,否则就过于无聊了?也许,人生因世俗而要追求高雅,否则就会庸俗化了?或者更重要的是,人生因短暂而务要及时进取,否则生命就必然蹉跎掉了?大概惜时惜缘才是自求多福之道——或者,这就是所谓的‘人生"?”2023-07-14 10:13:554
李伟杰是谁?
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李伟杰简介李宗骏,学名李伟杰,河南尉氏县人。中国当代最新锐的80后诗人、社会活动家。其故乡尉氏历代多出风流人物。其中就有战国时代尉缭协助秦王完成统一大业;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等。宗骏在大学期间曾轰动一时,被社会各界誉为才华横溢的大才子。08年其作词作曲并主唱的抗震救灾歌曲《天堂里的歌声》在国内音乐界评价极高!个人履历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举国同悲,九州同慨!正在大学读书的李宗骏倾情之作,第一时间创作出抗震救灾歌曲《天堂里的歌声》。并在武汉科技大学校团委张勇老师帮助下邀请国内著名音乐制作人乐小元老师担当编曲制作,作为抗震救灾的主题歌曲,其在国内外音乐界评价极高!2008年10月李宗骏代表武汉科技大学参选了09年央视春晚,在武汉科技大学110年的校史上可谓是不小的惊人之举了。因其在大学期间轰动一时的表现,被社会各界誉为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现为2013年世界旅游小姐中国郑州赛区年度冠军总决赛组委会执行主席。李宗骏是当代80后中优秀的青年才俊之一 27岁的他不仅具备政治家的气魄和远见卓识,身兼儒商独到的眼光 ,更是一位优秀的词作家,诗人,学冠古今的纵横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陕西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陕西省和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担任两家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编委。1987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任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诊疗及相关机理的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心脏起搏治疗及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很深造诣。其研究成果曾在美国心脏年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年会(ACC)等国际会议上交流。多次在国际介入大会上交流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军队级二等奖以上奖项5项,参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深圳市监察局办公室主任李伟杰,男,1968年12月生,汉族,广东博罗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深圳市监察局办公室主任,拟任深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员李伟杰李伟杰,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副主任,党总支宣传委员,正高职教师,市学科带头人,高中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高中新课程教材选用委员会委员。《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特约编委,《高中生学习》特约编委,华师大“新世纪”杯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湖北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授课教师,三峡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教育硕士生兼职导师。2001年被省教研室评为湖北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2005年、2008年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全国中语会评为全国优秀语文工作者;2009年被宜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教育局联合表彰为“宜昌名师”;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李伟杰老师在专业教学领域涉猎甚广,研究颇深。2007年开题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子课题《语文课程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由李伟杰老师独立负责,并在宜昌建立了实验区,开展大规模研究,带领宜昌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的论证式研究。省教研室2006年开题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考试研究”,李伟杰老师率宜昌各学校老师承担了其中19个子课题研究。近年来,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李伟杰老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方面有着较独到的见解,曾在华师大、三峡大学就该专题作专场报告,并在《中学语文》发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引起同行重点关注。他要求教师通过准确的主题定位和精当的情境氛围营造,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一种他所提倡和欣赏的“共赏、共振、共鸣”的理想课堂状态,适时地将学生情感投入导向高潮,使学生对文本内容在深层次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兴趣,变接受为创造。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他极力主张“注重落实,变死为活;注重语言,变贴为赏;注重感悟,变讲为读。”使宜昌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一扫过去的沉闷,变得灵活、清新,书声琅琅,赏心悦目。他主编的《高中文言文导学导练》由华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师生普遍欢迎。在诗歌鉴赏教学方面,他也有不同于人的见解,主张以读代赏,掌握门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诗词常识,让他们掌握一些鉴赏术语,则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诗歌教学结构的诗化》、《诗歌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作品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集中阐述了上述观点,影响较大。李老师主编出版的《学能步步高》、《创新课堂》、《探究之旅》、《高考盛宴》等系列教学用书都以精益求精著称,受到各方高度评价。参编的《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南》、《湖北省优秀中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示范作文选》等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李伟杰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较为前瞻性的介入和研究,他多次出席全国、全省一些重要的专题研讨会,较早接受课标理念的熏陶,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表了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受到巢宗祺、苏立康、史绍典、顾振彪、温立三等名家的赞赏。06年以来,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派,他作为特聘专家多次到北京、山东、河南、河北、贵州、湖北等省市讲学,走过了几十个市、县,宣讲新课标理念,并对新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培训。08年,湖北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班,李伟杰老师作为讲课老师,为农村学校校长、资教生授课辅导,并在课堂上和他们直接对话,在互动中答疑解惑,受到普遍欢迎。2023-07-14 10:14:021
女儿五行缺什么?再觅一好名字!先谢过!
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析人一生的起落。性别:女出生:公元2009年4月19日13时10分(阳历)农历:二○○九年三月廿四日未时当月节气:清明(4月5日0:2); 中气:谷雨 (4月20日7:10)生辰八字:己丑年 戊辰月 甲午日 辛未时一、你的八字命盘 下列是你的八字命盘。你是绿马,出生於黄牛年。 日天干代表你,所以你是属木。 年 (祖先) 月 (父母) 日 (自己) 时 (子孙) 阴土 阳土 阳木 阴金 黄牛 黄龙 绿马 白羊 八字命盘从阴阳干支三合历取得。上排是天干,由五行「金水木火土」轮流排列。下排是地支,用十二生肖顺序排列。十二生肖可转换成五行。 二、你的五行得分和喜神 下列算出你命盘中五行的分数 五行 木 (日主自己) 火 (体智外泄) 土 (钱财享受) 金 (职位压力) 水 (保护求知) 分数 16.5 13.78 38.5 13.3 5.2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木16.5; 水5.2; (同类得分:21.7)火13.78; 土38.5; 金13.3; (异类得分:65.58)相差:-43.88 综合旺衰得分:-43.88 八字过弱八字喜用神:八字过弱,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贵姓?2023-07-14 10:14:146
温立三判刑没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没有。国家教育部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对16秋课部分语文教材的编委名单进行了重要修订,将温立三从相关语文教材的编委名单中予以剔除,并没有判刑。2023-07-14 10:14:321
中国通史每集主要内容
1、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知识点: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概括:孔夫子巨牛逼,五十六个民族一个家。2、第二集中华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概括:谁说我是外来人口,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知识点: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3、第三集农业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知识点: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2023-07-14 10:15:122
中国通史的简介
《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为主线,描摹了中国境内从远古人类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宏大历史场景。导演团队:李东艳、黎亚军、滕忠彬、沈世平、魏圣泽、闫非、锺艺萱、田波、宋春来、Marc C. Pingry、Sigal Bujman、René Seegers 编剧团队:温立三、王峰、张建安、方麟 撰稿团队:卜宪群、赵春青 、邵蓓、杨振红、赵凯、梁满仓、雷闻、江小涛、张国旺、刘晓、陈时龙、林存阳、鱼宏亮 音乐团队:程池、苏聪 、Dino Herrmann、方三丈 、高颖、毛晓可、唐甜甜 、万建国、王晶、王熙皓 解说:徐涛、赵述仁2023-07-14 10:15:401
中国通史每集主要内容?
1、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知识点: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概括:孔夫子巨牛逼,五十六个民族一个家。2、第二集中华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概括:谁说我是外来人口,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知识点: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3、第三集农业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知识点: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扩展资料:《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为主线,描摹了中国境内从远古人类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宏大历史场景。2023-07-14 10:16:067
中国通史68集内容概括50字,帮一帮可怜的孩子吧?
(一)《尚书》《尚书》起初被称为《书》,相传经过孔子整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古代,“尚”与“上”通,“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尚书》记事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可以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也有部分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篇章。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即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即君臣或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即各种誓辞;四是“命”,即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有今古文之分。西汉初年,原秦博士伏生(伏胜)传出《尚书》二十八篇,因用当时通行的字体隶书写成,故名《今文尚书》。经考订,大致可靠。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从墙壁中发现许多竹简,经过孔安国整理,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因为用汉以前的蝌蚪文写成,故名《古文尚书》。至西晋时,今古文《尚书》均已佚散失传。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出《古文尚书》一部,自称是孔安国所传,较伏生所传多出二十五篇。后经考证,二十五篇为魏晋人伪造,故其中的“二十五篇”被称为伪《尚书》。清《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尚书》(即“今文尚书”)史料价值极高,在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如《尧典》记尧舜的事迹,《皋陶谟》记舜、禹、皋陶商讨治国之事,均为记事体。全书按朝代编排,朝代之下按帝王顺序编排。从体例看,《尚书》不但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也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编年史的开端。而《禹贡》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志。注本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今人曾运乾《尚书正读》、杨筠如《尚书覈诂》等。(二)《春秋》《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记事方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故其体例属于编年体,而编年以鲁君在位的时间为准。《春秋》内容以政治活动及各国会盟、朝聘为主,还记载各国婚丧、祭祀以及日月食、星变、虫灾、地震、山崩、雨、霜、冰雹、水旱等自然现象。《春秋》的内容虽然以鲁国为主,但同时兼及其他100多个国家,因此该书具有春秋时代列国史的意义。《春秋》与此前史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义”,而“义”正是编纂历史著作的重要目的。因此,《春秋》极为讲究笔法,强调定名分、寓褒贬、示惩戒,希望通过“正名”、“尊周”、批判僭越行为而达到维护周礼、恢复西周盛世之目的。同时,因拘于记事以明义、垂言以立教,故《春秋》不能坚持直书,有很多曲笔及回护的地方。《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又是我国首部私修史书,对后世影响极大。《春秋》一书仅仅18000字,分条记事,不相联属,文句简略,不记事情原委。字数最多者有47字,最少者仅一“螟”字。再加上措辞隐晦,如果没有注解,极难通晓。后人从不同角度对《春秋》加以解释,其中《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影响最大,合称“春秋三传”。(三)《春秋左传》附《公羊传》、《谷梁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名《左氏春秋》。传统认为是春秋时左丘明所做,里面有后人所加内容。《左传》与《春秋》一样同属编年体,记事也起自鲁隐公元年,与《春秋》同。但终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多《春秋》17年。《左传》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用史实逐条疏证和传释《春秋》经文,详细记载事情原委。同时,《左传》还集录了很多春秋以前的史料以及《春秋》经文所无的资料。《左传》视周王室同于一般诸侯及“重人事、轻鬼神”的无神论观点都是在思想上对《春秋》的超越。注本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清人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等。2023-07-14 10:16:461
1.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的一切指————————;2.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还有那些
布封(1707~1788)又译布丰,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编辑本段作品欣赏《天鹅》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2023-07-14 10:17:102
中国通史一共有几集?
《中国通史》一共有100集。2023-07-14 10:17:481
《马》布封 教案
《马》教案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课文《马》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全文可分两部分,第1、2节写人类驯养的马,第3、4、5节写天然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①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 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读二、三段 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业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完成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三、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2023-07-14 10:18:055
初一下册语文29课的资料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马》赏析(王光) 作者以流畅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马的形态、习性、生理功能以至马的用途。马在作者笔下不是画,却是舞台上的角色,一神一情,一举一止,仿佛历历在目。那细致与逼真,可以令与马为伍的人为之倾心、赞叹,令不曾接近过马的人发现许多新奇的知识。更能引人感兴趣的,还是写驯马时的传神和写野马时的赋意:驯马是忠勇屈从的形象,野马是自由的象征,然而,布封的细腻绝非琐细。无论描写什么,于品质有益者予以描写,于品质无益者概不入文;与品质关系密切者放开细描,与品质小有关系者一笔带过。全篇下来,细而不繁,丰而不杂,实而不赘,风貌秀丽舒展,犹如一株依主干风姿修剪枝叶而成型的观赏植物。 布封的马给人以不寻常的亲切感,读者有时甚至自感与马亲切了许多。这正是布封的高明之处。他一开始就心照不宣地写道:“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和人一起“共欢乐”。他的意图已经流露:要把马当作人的同类来写。 马在战场上本是被迫冲腾蹿跃的,但作者却说它是“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和约束的,但作者却指出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这种驯服却被作者说成是一种“教育”。驯马在作者笔下变成了具有文明意识的生物。 同样,作者在说野马能够因为不受羁绊而“感觉自豪”,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不愿意“作战”,过着“和平生活”。总之,凡能够用写人的语言的地方,作者都力避使用动物学的语言;即便是本来并无“意识”的本能动作,作者都写成具有人一般意志的自觉行为。马被人性化了。 人性化仍不足以令人产生亲切感。作品字里行间还散逸着比人性化更能催动人心的气息,这就是人格化的描写。马具有“无畏的精神”,能在危急面前表现出“慷慨以赴”的凛然大义,具备“舍己从人”的风格,在险恶关头能“奋勇当先”。这一切,使得由性灵之物跃入“文明者”之列的马,再一次升华到了“崇高者”的境界。 塞万提斯着力刻画过堂吉诃德游侠骑士那匹晦气的老马,吴承恩悉心描写过唐高僧西天取经的白龙神马,拉伯雷不厌其烦地勾勒过巨人卡冈都亚的带传奇色彩的大牝马,李贺曾一口气写成表现迥异特征的《马诗》二十三首,许多游牧民族的诗人们也留下了无数歌颂马的优美赞词。他们或是描摹,或是臆想,或是刻画,或是塑造,或是礼赞,将马的形象存入了文学的宝库。那些马都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引起人们的喜爱,但是它们往往局限于某一感情、某一氛围、某一性格或某一人物精神。布封的马在这一点上与它们极为不同,这就是,他的马是与整个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布封比之前人有其幸运条件,他处在现代科学起步、腾飞的时代,科学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并引起人们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这个时代背景也为《马》打上了印记:布封赞美马,不仅赞其自然美、灵性美,而且还要赞其“人格”之美;布封将人类的美德赋予笔下的马,然而决不给它们加上人类的陋习与恶念;布封同情驯马的品格,然而却赞美野马的精神……2023-07-14 10:18:333
布封的资料
布封(1707~1788)又译布丰,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编辑本段作品欣赏《天鹅》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2023-07-14 10:18:441
布封的马写在何时
[编辑本段]布封介绍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 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编辑本段]作品欣赏《天鹅》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3.与牛汉的《华南虎》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驯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 另:布封(1707-178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2023-07-14 10:19:031
谁关于布封的资料?
布封(1707~1788)又译布丰,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编辑本段作品欣赏《天鹅》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2023-07-14 10:19:137
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第一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北京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差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差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中国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示范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教授,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答案,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示范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周年,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激情为学生示范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示范、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示范朗读,指导朗读上也应有自己的方法。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2023-07-14 10:19:311
布封的问题?
布封(1707~1788)又译布丰,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编辑本段作品欣赏《天鹅》 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编辑本段作品欣赏 《马》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编辑本段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 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2023-07-14 10:19:402
关于马的传说
(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 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 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 《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布封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中的寓意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 代表作:天鹅在任何社会里,不管是禽兽的或人类的社会,从前都是暴力造成霸主,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它有威势,有力量,有勇气,但又有不滥用权威的意志、非自卫不用武力的决心;它能战斗,能取胜,却从不攻击别人。作为水禽界里爱好和平的君主,它敢于与空中的霸主对抗;它等待着鹰来袭击,不招惹它,却也不惧怕它。它的强劲的翅膀就是它的盾牌,它以羽毛的坚韧、翅膀的频繁扑击对付着鹰的嘴爪,打退鹰的进攻。它奋力的结果常常是获得胜利。而且,它也只有这一个骄傲的敌人,其他善战的禽类没一个不尊敬它,它与整个的自然界都是和平共处的:在那些种类繁多的水禽中,它与其说是以君主的身份监临着,毋宁说是以朋友的身份看待着,而那些水禽仿佛个个都俯首贴耳地归顺它。它只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领袖,是一个太平共和国的首席居民,它赋予别人多少,也就只向别人要求多少,它所希冀的只是宁静与自由。对这样的一个元首,全国公民自然是无可畏惧的了。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它叫谁看了都顺眼。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任何禽类都不配这样地受人钟爱;原来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一切都描绘出它是爱情之鸟;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那种雍容自在的样子,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知道自己高贵,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很美丽,所以自好。它仿佛故意摆出它的全部优点;它那样儿就像是要博得人家的赞美,引起人注目。而事实上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厌的,不管是我们从远处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烟波中,和有翅的船队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着,或者是它应着召唤的信号,独自离开船队,游近岸旁,以种种柔和、婉转、妍媚的动作,显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娇态,供人们仔细欣赏。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不在我们所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或到岸旁着陆,或离岸游到水中央,或者沿着水边,来到岸脚下栖息,藏到灯芯草丛中,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和暴君。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家,家鹅只以野草和籽料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匹最强大的狗它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总之,天鹅似乎是不怕任何暗算、任何攻击的,因为它的勇敢程度不亚于它的灵巧与气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那是一种哮喘声,十分像俗语所谓的“猫咒天”,古罗马人用一个谐音字“独楞散”表示出来。听着那种音调,就觉得它仿佛是在恫吓,或是在愤怒;古人之能描写出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使它们那么受人赞美,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暗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运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好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它是要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听到这种歌声,是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候;甚至于有人还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己的挽歌,在音乐声中气绝了。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在古代社会里没有一则寓言比这个传说更被人赞美、更被人重述、更被人相信的了;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像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认为这事实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社撰这种寓言;这些寓言真是可爱,也真是动人,其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29 《马》教学设计 眉山东坡区苏祠中学 邓湘娟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一、导入: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七、作业布置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附:板书设计马(法)布封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2023-07-14 10:19:502
如何全面提高语文综合水平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第一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北京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差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差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中国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示范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教授,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答案,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示范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周年,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激情为学生示范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示范、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示范朗读,指导朗读上也2023-07-14 10:19:581
求两首抒情一点的诗
泰戈尔的《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象我一样, 象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 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 叹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叹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2023-07-14 10:20:083
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 3.文中的色彩描写对于主题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回答者:昙花一现22 - 助理 二级 2-28 11:37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第一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北京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差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差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中国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示范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教授,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答案,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示范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周年,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激情为学生示范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示范、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示范朗读,指导朗读上也2023-07-14 10:20:311
怎么使自己的声音变动听有活力
发音准确,就足够了2023-07-14 10:20:511
问首现代诗,难度挺大
思绪 --余华永 夕阳的血红如同她的第一次 暮归的公牛使劲朝前蹭着 婀娜的人影在淼淼青烟下渴望昨夜的激情2023-07-14 10:21:104
马的教学设计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4.了解作者布封,联系当时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生字生词: 剽悍(piāo hàn) 疮痍( chuāng yí ) 项鬣(xiang liè) 遒劲 ( qiú jìng) 羁绊(jiban)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重点字词音形义;缀词成句(以挑战对手的形式进行)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 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 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 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 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 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 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 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 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明确: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 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六、拓展延伸,总结存储 1.拓展延伸:用倾诉性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马的情感,学生当堂深情朗读,师生共同分享。 3.与牛汉的《华南虎》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七、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附:板书设计 马 (法国)布封 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 性情:呈驯良 天然美(自由)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编辑短评:这则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训练,但并不显得死板。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保证了这节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温立三) 觑qù:看。鬣liè:马脖子上的长毛。剽悍piāo hàn:勇猛,强健。疆场jiāng chǎng:战场。驯良xùn liáng:和顺善良。勇毅yǒng yì:勇敢坚决。窥伺kuī sì:暗中观察情况。迎合yíng hé: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疮痍chuāng yí:创伤。枉然wǎng rán: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阔绰kuòchuò:豪华奢侈,排场大。观瞻guānzhān: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妍丽yán lì:美丽。庇荫bì yìn:遮挡阳光的树木等。遒劲qiú jìng :雄健有力。犷野guǎng yě:粗野强悍。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颚骨è gǔ:下巴上面的骨头。慷慨以赴kāng kǎi yǐ fù: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有过之无不及: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2023-07-14 10:21:171
阅读感悟文章的要点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第一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领袖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骂人,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示范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发情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第一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光明日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小说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北京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差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差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第一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中国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示范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教授,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关键词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答案,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示范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操、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周年,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激情为学生示范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性行为",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示范、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示范朗读,指导朗读上也2023-07-14 10:21:332
陕北有没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历史上发生过吗?
有,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就发生在西北地区,以下是资料,陕北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以下是资料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曾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记》中写道:“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明史》对这次地震记载为: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 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 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明)李可久《华州志》也记载了地震时地裂缝的概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顺治《渭南县志》记载:“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子夜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公私庐舍城垣尽圮。死者数万人。地裂数十处,水涌……”(明)张瀚《松窗梦语》记载:“嘉靖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 万历《华阳县志》卷七记载,“民惊溃走,垣屋尽倾,知县陈希元等罹变,人畜压死不可胜计,地裂水涌,人多坠于穴,自乙卯至己末震渐方止,自古灾伤无此惨也”。米登岳《华阳县续志》记载,“地裂数丈,水涌数尺,殿宇为之倾倒,隆庆六年三月曾重修”。(明)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卷八曾记载,“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万历《白水县志》记载:“且走山裂石,涌水泛河,变异之大,"古今所未有也”。[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明)宗臣《宗子相文集》记载:“地颤山愁千万里,奇峰片片下沉水,黄河直上峰头座,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白日不闻父老哭”。万历《同官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大饥,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同漆二河水涨,坏公私庐舍以百计”。嘉靖《耀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地大震,河水涨,井泉水溢。人死者耀州三干余人,同官二干五百余人,富平三万余人;三处坏公私庐舍以数万计。始将军山比宝鉴山高,是后二山等高,他处陵谷变迁,人死者益多”。2023-07-14 10:21:004
曾可达有把马汉山送的曾国藩真迹交给蒋经国吗
没有。。。2023-07-14 10:21:011
在中国大陆发行的英文报纸有哪些?
《China Daily》(中国日报)、《21世纪报》、《环球时报》等报纸。《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全球期均发行90余万份,其中,海外期均发行60余万份。《中国日报》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也是国内承办大型国际会议会刊最多的媒体。构建全球传播体系,发出权威中国之声:中国日报传媒集团共有13种纸质出版物,包括《中国日报》《中国日报香港版》《中国日报美国版》《中国日报欧洲版》《中国日报亚洲版》《中国日报非洲版》《中国国家形象专刊》《中国商业周刊》《北京周末》《上海英文星报》《21世纪英文报》《21世纪学生英文报》和《21世纪英语教育报》等。《中国日报》:创刊于1981年6月1日,周一至周五每天24版,周末每天16版,采用国际新潮设计、打造大气现代视觉精品;以杂志化深度分析作为报道基石,解读中国万象、点评世界风云。读者主要为国内政、商、学等各界高端人士,以及在华工作、访问、学习、旅游的外国人士,如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跨国公司高层、媒体从业人员等。《中国日报香港版》:创刊于1997年,周一至周四每天24版,周五32版,周末每天16版,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唯一批准在香港出版的中央级报纸,发行至港、澳、台地区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行政机构官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学者等各界高端读者。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日报2023-07-14 10:21:053
曾可达为什么失去蒋经国信任
蒋经国在上海的打虎行动失败了,自己都辞职了,他应该没有抛弃可达,我觉得是可达太忠心,他觉得建丰同志失败了,自己就算去到南京,也没有好下场。并且可达的抱负都实现不了,眼睁睁看着党国无药可救,心如死灰了吧,最终大义赴死。愚见,请指教2023-07-14 10:21:081
陕西有可能发生地震吗?为什么?
实际上,陕西在7月23号的时候就发生了一次2.4级地震,地点是位于安康市的宁陕县。但并不是每次地震都会震感小到你感觉不到,比如发生在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也就是那次达到8.25级的陕西华县大地震,记录在《明史》的死亡人数竟多达83万人,这个数字还只是报上姓名的部分。可能有人会惊讶:为什么一次地震可以造成这么多人死亡?首先,这是因为那次地震波及的地域较广,包括了101个县,涉及到了陕西之外的另外四个省,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本来也相对多一些;其次,破坏力巨大的浅源性地震发生后,大概率还有衍生出其他自然灾害,而这次地震发生之后同样也导致了黄土崩塌和滑坡问题,就连黄河都因为滑坡后毒蛇形成了堰塞湖;另外,由于当地有不少居民的居住地,其实都是窑洞中,而黄土崩塌就构成了最直接的死亡风险,而当地的房屋在抗震能力上也更为薄弱,再加上地震的时间又刚好是午夜之后,要知道所有造成巨大人员伤亡的地震,基本都发生在大家睡觉的时候,为这次地震也是这样。简而言之,想要知道陕西会不会发生地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询地震记录,以及了解陕西在地理上的构造特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了解其境内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之所以关中地区曾发生过破坏力如此大的地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部分地区位于分为地震带的南端上,它就是位于我国东部区域最强烈的一个地震活动带,不管是刚刚讲到的华县地震,还是发生于1303年的8.0级洪洞地震,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处于这个地震带上。事实上,陕西境内的地震活动强度和频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陕西南部的发部分地方,主要是位于汉水地震带,该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通常都强度不大,但陕西西部的一些地方由于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上,所以其发生相对更大强度地震和频率的可能性也就大了一些。客观来说,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发生地震,这是因为地震发生的根本导火索就是地壳释放能量,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表之下都被地壳覆盖。也就是说,并不是只有地震带上的地方才可能会发生地震,只不过一般破坏性较大的地震都发生在位于地震带的地方。尽管目前人类无法做到地震预报,但是,了解地震带的分布,便可以对这些区域的房屋质量进行针对性提升,也能通过日常的救灾演练来提升灾难来临时的处理能力。相信不少人手机或电视上都安装了地震预警系统,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地震发生时不同地震波在传递上的时差,从而做到对距离震中一定距离的地方进行地震波将要抵达的提示,当较大地震发生的时候,这无疑会给更多人带来宝贵的自救时间。地震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从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知来看,或许不管再过去多少年,我们都做不到对即将发生的地震进行准确预报,尤其是具体到哪个时间点发生。而我们目前可以做到的,也只是对一个地方有没有可能发生地震进行概率上的预测,至于具体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地震,一般也是参考过往发生过的大地震有多大,以及过往此类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频率。在地震面前,人类的确显得很渺小,在所有人都地震并不了解的过去,有人会通过各种预兆来预测地震将要发生,比如动物的异常行为,又或是地震云这样的天空景观,但是,经过现在的科学论证,这些曾经被信奉的地震指示现象,其实都不具有任何科学性,地震云、动物异常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我们感受到震感的地震的发生频率,也很少有时间对得上的时候。事实上,地球上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如果将所有地区都累计起来,真实数字可达到几百万次这个级别,平均到每天也相当于上万次地震。但是,并没有人可以感受到如此多的震感,这是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地震都处于三级以下,就连当地的人都难以觉察,更何况是与这些地方相隔遥远的其他地区。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放置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专业地震测量仪器测量出来,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了解地震带的分布、地震的正确自救措施,其实都是确保自身安全最好的办法,而不是局限于那些位于地震带上的人们了。2023-07-14 10:21:094
野大蚂蜂养殖技术
野生大黄蜂的捕捉和养殖: 一、黄蜂驯养笼的建造 一般黄蜂驯养笼,采用木质框架,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笼的一边备有加厚的尼龙拉链开口(供管理人员进出)。笼子一般无底,将笼子的下面埋在土中,并用木桩和铁丝把笼子固定住,防止被风刮倒,在笼内培育大量的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丛。 二、黄蜂饲料的培育 一般驯养黄蜂时,培育菜青虫最简单易行,其方法是用十字花科的植物叶片捣碎(最好用甘蓝叶片),将捣得的叶汁涂在一张清洁的纸上,然后将涂好的纸放在田野里,不久就会有许多白色的菜粉蝶争先恐后飞来,很快落在纸上产卵,待产到一定数量时,即可把纸拿到蜂笼内的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让其自然孵化生长,供黄蜂捕食。 三、黄蜂捕捉工具的制作 捕捉野生雌蜂驯养,可用自制的捕蜂网。该网由网柄、网圈和网袋三部分组成。网柄的长度约与自身的身高相等,用直径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网圈直径35厘米,用粗铁丝弯成,两端折成直角,固定在网柄上;网柄用深色的尼龙薄纱做成,网袋的长度是网圈直径的两倍左右。如果方便,也可直接去渔具商店买一个抄网,更换尼龙薄纱。 四、黄蜂的捕捉方法 在春天野外活动的黄蜂,都是在冬天越冬前交配过的,捕回即可驯养,捕捉方法如下。1.如果发现黄蜂在空中飞舞,只要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迅速将网底向上甩,连同蜂倒翻在上面来,然后放入驯养笼内,让其自已飞出即可。2.如见到黄蜂在花朵上,应轻轻地走过去,再惊动它,待黄蜂飞起时,猛挥蜂网,就能准确地把黄蜂捕入网内。这样操作可以避免花朵受损。3.如果遇黄蜂停落在有刺的植物上,必须等黄蜂飞起后再捕,否则植物上的刺会将蜂网拉破。 五、黄蜂的驯养 将捕得的雄蜂放进驯养笼,笼内即放朽木等纤维性物质(供雄蜂建巢用),并投喂清洁的水及液体饲料。一般投喂方法,是用吸水滤纸或脱脂棉花浸沾液体饲料成饱和状态,放入玻璃器皿供食,这样供给方法的缺点是:极易蒸发、干燥、污染、霉坏等。最理想的方法,是将水和液体饲料先装入瓶中,再将瓶倒置在铺有吸水滤纸及脱脂棉花的玻璃皿中,通过渗透作用来供给黄蜂觅食,可避免上述缺点。在笼内,根据捕得的雌蜂数,悬挂空蜂箱(供黄蜂建巢用)。一般当温度恒定在17℃以上时,黄蜂开始飞入悬挂在驯养笼中的空蜂箱内建巢产卵,此时的雌蜂除建巢产卵外,还得负担捕食饲喂幼虫任务,幼虫变成蛹后,约再经15天左右,即可羽化成蜂,第一代成蜂即承担建巢哺育幼虫的工作,原来的雄蜂只负担产卵任务,此时的黄蜂恋巢性极强,一般不甘脱巢飞出。随着巢上的蜂群及幼虫陆续增加,要有足够的菜青虫,确保充足的饲料供应。如果饲料不足,会引起黄蜂残食幼虫危险。 六、黄蜂的田野放养 当第一代成蜂羽化后,蜂箱可直接移到田野,不需要人去管理,也不必投喂任何饲料,会靠成蜂自己捕捉各类害虫为食。一般管理在黄尾巢螟发生期,注意夜间将蜂箱的门关好,以防黄尾巢螟夜间进入蜂巢产卵,危害黄蜂幼虫。 七、黄蜂的越冬管理 在10月初,将田间的蜂箱拿进蜂笼,喂以鳞翅目昆虫及糖类,使蜂体营养增加,体力充沛。当气温下降到6℃以下时,黄蜂会进入蜂箱成抱团越冬状态,不食不动,此时应将蜂箱放进干燥通风的空房中。当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黄蜂开始散团。气温恒定在13℃以上时,黄蜂开始陆续外出活动,此时应放进蜂笼喂食。当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黄蜂进入建巢状态。 八、黄蜂产品采集 1.成虫及幼虫采集。对于人工饲养用于防治农林害虫的黄蜂,采集时应考虑在害虫防治将结束时期为宜。一般采集在10月份,将烽箱从田间取回蜂笼时进行,并可保证来年有足够的雌蜂数量,然后将多余的成蜂和幼蜂采集起来,用开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即成中药的大黄蜂与大黄蜂子,放于干燥的瓷或坛内保存。2.蜂巢的采集。蜂巢采集比较方便易行。采集应在黄蜂抱团越冬时进行,将蜂箱里的蜂巢摘下,晒干,即成中药露蜂房。3.黄蜂毒的采集。黄蜂毒,是该蜂贮存在毒囊中的一种毒液,是一种药理和生化活性高度复杂的混合物,可用电刺激取得。在采毒前,首先在夜间将田间的蜂箱拿进蜂笼,天亮后将采毒器置于蜂箱口,当黄蜂接触采毒器的刺激器时,受电打击,即排放胡蜂毒液,收集后用蒸溜水溶解,离心去尘,再冷冻干燥,即得胡蜂毒干粉,置于冰箱冷藏保存。 九、药用胡峰的天敌防治 1.黄尾巢螟。黄尾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成虫体长7.5毫米,展翅17毫米左右,雄蛾略小于雌蛾,成虫羽化后迅速交配,夜间飞到黄蜂巢上即可产卵,成蛾3天后即死亡。黄尾巢螟卵在5天左右孵化出幼虫,灰白色,灵活地在蜂巢内穿行,蛀食黄蜂幼虫。黄尾巢螟的幼虫,在12天左右即化蛹,11天左右蛹期,羽化出第二代黄尾巢螟成虫。黄尾巢螟30天左右为一世代,繁殖率极强,并在夜间活动,而黄蜂是在白天活动,夜间伏于巢上休息,任凭黄尾巢螟将卵产于蜂巢内。可见,一旦黄尾巢螟侵入蜂巢,很有可能使大量蜂巢有覆灭的危险。防治方法:根据黄尾巢螟不善飞高的特点,一般将黄蜂的蜂箱离地面高一点,并每晚将蜂门关好,就可避免黄尾巢螟进入蜂箱产卵,到次日早晨再将风门打开,让黄蜂外出活动。2.老鼠。老鼠主要危害抱团越冬的黄蜂。如果越冬蜂箱内有了老鼠,往往把整箱的越冬抱团蜂吃光,必须尽早加于防范。 十、黄蜂的经济价值 露蜂房是传统的中药材,国家收购价每千克17元,每个露蜂房一般直径50厘米左右,一个普通劳动力放养几千窝黄蜂是不成问题的,平均每窝采集到250克露蜂房,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近年来,国内外报导,胡蜂毒有消炎、抗癌及抗辐射的效果,因而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在全球最大的毒素公司——美国西格玛公司,每盎司胡蜂毒价格高达30美元左右。黄蜂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可用于生物防治来消灭害虫,在粮棉及经济作物田里,放养一定量的黄蜂,可以节省用于治虫农药的成本,并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收入。将黄蜂放养于菜园,可减少农药对蔬菜的污染。 十一、养殖黄蜂注意事项l.在采集黄蜂的蜂毒时,黄蜂的性子极暴躁,最易蜇人。必须在夜间,将蜂门关好后,再将蜂箱拿进蜂笼内,到天亮后,打开蜂箱门,进行通电采毒。人必须在蜂笼外面观察,待晚间天黑后,取出所采集的毒液,并将蜂箱门关好,再将蜂箱放回田间。 2.两种不宜养殖的胡蜂。 ①金环胡蜂。该蜂性子机暴,往往会巢群攻击人畜,毒性极大,蛰一下水牛,能使水牛麻醉卧地不起。如果人不慎捅了金环胡蜂窝,就会有一大群金环胡蜂纷纷飞来集中攻击,会使人重伤,甚至会死亡。 ②柞蚕马蜂。该蜂专门捕食柞蚕幼虫,属害虫,不宜养殖,应捕杀。2023-07-14 10:21:111
关于匡威的鞋码
匡威鞋码从来都是偏大一码的,因为它跟的是美国人的脚,因此就大一点。你买匡威必须要买小一码,否则大了会穿得相当郁闷!百丽鞋码是正常码,你穿它的35码,那匡威34码足够啦。对此回答满意请及时采纳!2023-07-14 10:21:121
如何评价《北平无战事》里的曾可达
在上海的失败了,自己都辞职了,他应该没有抛弃可达,我觉得是可达太忠心,他觉得建丰同志失败了,自己就算去到南京,也没有好下场。并且可达的抱负都实现不了,眼睁睁看着党国无药可救,心如死灰了吧,最终大义赴死。2023-07-14 10:21:151
龟头上有小红点怎么回事?
到医院来诊治的病人中有不少是由于龟头上有小红点,或是龟头红肿等症状而来,那么龟头上有小红点怎么回事呢?下面请北京男科医院专家详细介绍。 据北京男科医院专家介绍,正值炎热夏季,温度增高会使人们感到烦躁,如果再不注意个人卫生,男性很容易引发男科炎症疾病。一些包皮龟头炎患者就是由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是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希望引起男性朋友们的关注。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包皮龟头炎疾病,引发包皮龟头炎症状可由包皮过长、包茎引起,夏季是包皮龟头炎等男科疾病的高发季节。据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的专家介绍,包皮龟头炎是指包皮内板与阴茎头的炎症。当正常包皮腔内分泌的一种类脂物质在包皮过长或包茎时,此类物质可积聚成包皮垢刺激包皮和阴茎头引起包皮龟头炎。 当包皮龟头炎疾病症状时,可表现为包皮红肿、灼痛、排尿时加重、可有脓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如将包皮翻转,可见包皮内板和阴茎头充血、肿胀、重者可有浅小溃疡或糜烂,表现有脓液。此外,据研究发现,包皮过长产生的包皮垢刺激龟头发炎,性交后龟头红点很可能是由于性交不洁导致了包皮龟头炎症状的加重。2023-07-14 10:21:163
我想和女朋友去清远玩3,4天左右
我想和女朋友去清远玩3,4天左右 清泉湾不错的地方,住北门街的好象是格豪假日酒店,清远市的的哥都知道。打的就能去到,晚上逛街。吃。最方便 昨晚打了几百字都没有了。唉。现在是最简单 我想和女朋友去清远玩3,4天左右想去漂流和薰衣草世界。还想去一个景点去玩玩,但是不知道去那里好。 哈哈,我来一一解答: 首先在深圳坐车到清远中冠汽车站,在中冠乘坐32路公交车到“市中医院”转6路或其它路到“城市广场”下车,(也可以在中冠就直接就打的到城市广场),个人推荐住在“城市广场”附近的旅店,住的旅店具体要看你的要求了,附近有挺多的,为什么会推荐住城市广场附近呢?因为在这里可以乘坐24路公交车去“黄腾峡”,因为“黄腾峡”漂流比较好。要去薰衣草世界的话,在城市广场乘坐6路车到旧站(在那里有很多路公交有去旧站,也可打的过去,很近),在旧站乘坐到三坑镇汽车,跟司机说在薰衣草世界下车就可以了,路程也不是很远,一个钟以内吧。但是现在的薰衣草不敢保证还有多少了,因为我们上个月才去过。晚上就可以在城市广场逛逛,因为那里可以算是清远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了,当然也可以再看场电影。至于还想去其它景点嘛,如果喜欢爬山的话可以去一下牛鱼嘴公园或是太和古洞爬爬山,这两个地方路线等想去再说吧...怎么样,够详细了吧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清泉弯。教你一下吧。你如果是从深圳来,坐车只能坐到新站。从新站公交车去旧站自备2元每人(跟司机说尼敦道停车)。走100米有间不错的酒店(不是(天湖洒店),天湖洒店没有那么好。附近是逛街买东西,吃东西最方便了。找不到就打114问一下,那里就只有两间。如果是去清泉弯你可以到最近的旅行社买门票,会省一半钱,如果去到买要60。你从旧站坐车去到北站建议你打的去啦..还要考虑回程的车呢.回程虽然有车.但是要你等的话..呵呵``可麻烦了。 考虑一下吧 十一想和女朋友去兴城呆2 3天左右 求攻略! 如果是座火车去,下车后兴城古城不远,走去也行,打个人力车也行,几块钱。上古城上是要门票的,我前几年去的好像是20-35吧,忘了。古城内两个古香古色的店铺都是卖旅游纪念品的,可以购买,不贵。之后去兴城海滨得打 计程车,有一段距离。海滨门票也不贵,进去后找里面的旅馆入住就行了,一般条件的也很便宜,渔民有卖虾爬子的,海水现煮很好吃。住的话可以到海滨浴场。 需要更详细攻略的话,可以上驼铃网找,蚂蜂 窝也可以 我是清远卡,我想和女朋友入清远的短号丛集网!怎么收费! 5块钱一位 我想和女朋友去大连玩五天 我刚刚从大连回来 恩 玩的很开心!去大连一定要去的地方 1.发现王国,主题公园,很 *** !门票160 进去之后随便玩 就是人多得排队等,但晚上八点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了 2.水上人间,那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海水浴场,有很多水上娱乐设施,中午还有自助餐。 3.圣亚海洋世界,这里有亚洲最长的海底隧道 4.老虎滩海洋世界,这里的四维影院和极地馆都不错,还可以看见海豚表演 5.付家庄海水浴场,这里是大连市区内管理最好的浴场,可以看看海啊玩沙子 但八月初去就可以下水了,我们前几天还下不了。 住就住在火车站附近吧 逛街地方多,位于交通枢纽,去各个景点都有公交车,很方便!而且有很多旅店,但最好自己找,别和街上那些旅行社的托走! 祝你的大连之旅开心! 我想和女朋友在11月分左右去泰山玩~~住宿问题 我觉得哪个宾馆比较好要你自己亲自去了才知道!你们可以挨家的看,进去以后先问价钱,如果觉得价钱合理的话,叫服务生帮你们把房间开启,看下!如果觉得环境比较好就可以入住,如果觉得不好可以再选其他家!没有结婚证可以入住!要是谁去都要结婚证那还不疯了?地有多少人被拒之门外呀~只要你带着身份证就可以了!他会登记你的身份证 我想和女朋友去厦门玩 分两部分走 一在厦门不上鼓浪屿 南普陀寺 厦门大学 他们两离得近 就在隔壁 厦大南门出去就是南普陀寺 厦大主要看看芙蓉楼神马的 南普陀寺就去看看放生池啦 烧个香啦 爬爬寺后面的山 推荐|:厦大的辛辛工作室 大部分的明信片和地图出自他们家 南普陀寺的素饼 便宜 好吃 素斋不建议 然后门口就有车可以直接坐到曾厝埯 离海边近 可以去附近的小店各种的逛 记得买地图 推荐||:那里小店超级多 女孩子会喜欢 带她去盖章吧 神马小店都看看 逛逛 三年二班有特色 黑店 晴天见 神马的都还可以 住宿推荐当天到随即住宿 因为很多网上的照片于现实差距较大 看了才知道你喜欢什么养的 大部分都是有房的 要避开闹区 推荐8090 苏若然 光阴的故事等 出了曾厝埯对面就是海边 看个海 玩个沙子 吹吹风 椰风寨 胡里山炮台 上午10点下午4点有真人现场表演 注明不怕太阳晒去吧 胡里山炮台边上的海滩有海上脚踏车80/两人 在海上骑车去吧! 晚上公交直达海滨大厦 到中山路步行街 做个吃货 两天足够你看完这些东西了 还是那种闲庭漫步的逛 第三天上鼓浪屿 轮渡对面台湾小吃一条街 继续做个吃货 吃饱好上船 鼓浪屿住宿也比较多 龙头是商业区 打多有名的旅馆要提前一个月 半个月预订 要交订金 NANA 娜雅 悦系列连锁酒店等都挺好的 和女朋友去订个主题房间 带浴缸 可以要一次性浴缸套 鼓浪屿上买个地图 盖章本 顺着盖章本走 一整个岛就全逛完了 龙头路夜市多 小吃多有小吃一条街 景点有 皓月圆 日光巖 钢琴博物馆 菽庄花园 百鸟园 刻字馆 风琴博物馆和各种风格建筑 一天盖章 一天逛景点 一天悠悠哉哉各种回味 各种娱乐都成 大致就这些 可以追问 ~ 2月14日左右我想和女友出去旅游,3天左右 去西安 今年五一,和女朋友去那玩啊?消费大概在3,4千左右 别听上位仁兄和上上位仁兄的,去四川九寨沟吧,俺就是哪里人哪!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巍峨的岷山山脉深处,其中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形成“Y”形分布,总长度达60余公里。曾经仅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此,九寨沟因此得名。“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 九寨沟及黄龙票价相关资讯 九寨沟门票(及环保车票)价格 旺季(4月1日到11月15日):门票220元,优惠票170元,车票90元,售票时间为7:00—16:00; 淡季(11月16日到次年3月31日):门票80元,优惠票70元,车票80元,售票时间为8:00—16:00。 九寨沟旅行贴士 旅行装备 药品 1、九寨沟区属高海拔地区,不宜剧烈运动,宜少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原反应。抗高原反应药物:高原红景天、西洋参含片、诺迪康胶囊、百服宁等;以及金施尔康、善存片之类的维生素片。 2、常备药物:黄连素、速效伤风胶囊、六神丸、胃苏平、扑尔敏、乘晕宁、仁丹、创可贴等。 衣物及化妆品 3、景区昼夜温差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和雨具。 4、景区日照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涂抹防晒霜,以保护面板。 其他 5、年老体弱者最好能配备小型氧气瓶(可在成都的药店购买)。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患者不宜前往。 交通贴士 1、从成都坐车沿都江堰、岷江去九寨沟右边风景较好,但过茂县后就是车左边风景较好,岷江、叠溪海子都在左边。 (1)九寨沟去黄龙的路上是右边风景较好,可以一路看到雪宝顶。 (2)九寨沟内坐观光车,游览树正沟、则查洼沟都要坐左边,游览日则沟一定要坐右边。 2、游客较多时,如不随大流坐车到“Y”型沟的两端再往下玩,而是选择途中下车,过后再要招呼上行的车停下来就很难了,车子满载的话司机都不会停,这时要找排程亭的排程商量,请他帮你用对讲机叫司机停车。 3、徒步游一般都是走栈道景色更美,但芦苇海到盆景滩的一段一定要走公路,这段栈道遮蔽视角的杂树太多,且观景的角度不对,连芦苇海中最出彩的玉带河都看不见。 风俗/礼仪/禁忌 1、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2、较为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3、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4、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6、藏民忌讳别人用手触控头顶。 摄影参考 九寨沟摄影行程选择一: 早上8时以前赶到犀牛海或是火花海,观察选点,静候阳光的光临。这时候也是水鸟最活跃的时候(要用300 毫米以上的长镜头才能拍到);这之后去长海,拍完,再步行到五彩池拍摄;中午休息,下午可以在熊猫海一带拍摄。临近黄昏时,如果无风,可考虑去镜海。 九寨沟摄影行程选择二: 搭乘早车赶去天鹅海,拍完之后,乘车至箭竹海,边走边拍;在熊猫海靠山一侧有一条栈道值得一走。途中在熊猫海瀑布处选好角度,也可以拍到漂亮照片;下午可以去树正群海公路一侧的高坡,或是对面的制高点,俯瞰整个树正群海。 飞机团: 编辑本段九寨沟风景展示 九寨沟原始森林 [2] 九寨沟卧龙海 九寨沟芦苇海 九寨沟树正寨 编辑本段行程安排 线路一: 第一天:成都--九黄机场(飞机)--黄龙--九寨沟沟口 宿:九寨沟沟口自行前往成都双流机场老候机楼集合,成都—川主寺(飞行时间约45分钟)—黄龙(约56公里,车程1.5小时左右)—九寨沟口(约140公里,车程约3小时左右),游览人间瑶池――黄龙风景区,畅游争艳池,迎宾彩池,飞瀑流辉,金沙铺地,洗身洞盘景池,黄龙寺,五彩池等奇观(游览约3-4小时)。后乘车到九寨沟口入住酒店。 温馨提示:游览黄龙根据出发当天的航班时间定,如是晚班机旅行社有权安排第三天游览黄龙。 注:游览黄龙推荐采用以下二种方式: (黄龙为龙形的一条沟,沟内有两条栈道,一条上山栈道,一条下山栈道。黄龙景区所有景点位于下山栈道两边) 1、步行沿上山栈道上,下山栈道下,往返8.5KM,均为山路,海拔在3010米-3930米。 2、选择乘索道上行(80元/人,自理),索道将游客送至与最高点五彩池景区海拔持平的地方,走平路(栈道)2900米到达黄龙主景区五彩池,游览后沿下山栈道,一路观看黄龙景点,返回黄龙景区大门口,此种方法游览相对轻松。 3、黄龙游览时间为3小时,如因天气原因去不了黄龙则改游牟尼沟,我社退门票差价。 提示:川主寺机场海拔为3100米左右,请下飞机后,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高原反应;黄龙景区海拔3600米左右,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可选择乘座缆车上行,步行从上往下游览景区各景点;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大,且天气变化异常;请备好保暖衣物、雨伞、防晒霜,太阳镜等物品;可自备感冒药、治腹泻和创口贴等药品。因去黄龙要翻越海拔4100米的雪宝鼎山梁丫口。 第二天:乘观光车全天游览九寨沟三条沟 宿:九寨沟口(不含沟内午餐) 早餐后前往游览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九寨沟风景区,进入景区后换乘景区观光车。游览诺日朗瀑布、树正群海、长海、五彩池、珍珠滩、五花海、箭竹海、熊猫海等景点。九寨沟是由翠海、叠瀑、彩林、烟云、雪峰以及奇异多彩的藏族风情组成格调自然且风韵独具的仙境。九寨沟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主沟内,这三条沟略似"丫"字形。景区内有九寨沟最宽、最高、最雄伟壮观的三大瀑布;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瀑布、熊猫海瀑布,景区内共有一百多个高山湖泊及数十处高低不一的流泉飞瀑等景观。最美最奇特的是九寨沟的水,清冽透底,变幻无穷。晚餐后自费参加有浓郁藏家风情的藏家烤羊晚会(70分钟)和民族风情晚会(90分钟)。 九寨沟内一日游推荐线路:沟口乘车---箭竹海观倒影走栈道或乘车---熊猫海乘车---五花海乘车---珍珠滩走栈道看完瀑布后走栈道至镜海停车场乘车---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乘车---长海步行---五彩池乘车---诺日朗瀑布乘车---老虎海走栈道---树正瀑布、水磨房步行至树正群海走栈道---火花海乘车---芦苇海乘车---盆景滩乘车---宝镜巖乘车---出沟。(具体游览景区内三条沟的先后顺序,完全根据景区内观光车排程人员临时安排分车游览为准) 提示: 1.九寨沟沟口海拔约1900米,沟内海拔最高点长海3100米,景区游客一般在下午约5-6点半陆续出沟。 2.九寨沟沟内条件有限(不含沟内午餐),可自费吃自助餐50元/人起。 3.九寨沟游览时间约7-8小时。 第三天:九寨沟-成都(此日不含住宿不含晚餐)宿:自理 早餐后乘车至九黄机场,途中参观高原特色地矿水晶馆,免费品尝吃著虫草和天麻长大的高原绿色犛牛肉,进入神奇的高原藏药展示厅,了解藏医藏药的悠久历史和神奇之处,参观牛角制品加工厂或藏区的外太空陨石宝石-天珠展示厅,四个购物点由旅行社选择三个参观游览,后乘机返成都。 提示:九寨沟—川主寺(约88公里,车程约2小时)—成都(飞行时间约45分钟)返程购物店比较集中,可为家人及朋友带回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物商品和礼物。 线路二: 第一天:成都/九寨沟 早餐后BUS九寨沟,沿途观赏川西平原风光,高山峡谷风光,晚抵达九寨沟,在酒店用晚餐后可以自费安排走进藏家活动(有参观独特的藏家建筑,尽情品尝藏家特色的酥油茶、手抓羊肉,烤羊活动、欣赏原生态的藏民歌舞等等)。 住:沟口 第二天:九寨沟 早餐后带着简易的随身物品和相机,前往整个行程的游览重心——九寨沟风景保护区,九寨沟是岷山山脉一条纵深达40公里的沟谷,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是由翠海、叠瀑、彩林、烟云、雪峰以及奇异多彩的藏族风情组成格调自然风韵独具的仙境。九寨沟的风景主要分布在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主沟内,景区内共有一百多个高山湖泊及数十处高低不一的流泉飞瀑等景观,被人们誉之为“童话世界”。晚可安排具有浓烈藏族特色的民族歌舞晚会(自费)。 住:沟口 第三天:九寨沟/茂县 早餐后乘车前往黄龙风景区,中途品尝绿色生态的藏家犛牛肉,参观雪山之颠的宝藏——雪山水晶,经过红军长征纪念碑,翻越海拔4000米的雪山梁子(运道上佳则能亲眼目睹海拔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感受毛主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情)到达人间瑶池——黄龙风景区。午餐后游览黄龙,有着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钙化滩流,五色变幻的彩池群,徜徉其间苦乐全忘。下午驱车前往茂县。 住:茂县 第五天:茂县/成都 茂县经都江堰市乘车返回成都,中途参观中药材和犛牛角店,抵达成都后,享受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的魅力,成都送 编辑本段汽车团: 行程安排 第一天:成都-沟口 宿:九寨沟口或川主寺(含中晚餐) 早上从成都出发途经“电子科技城”绵阳,“李白故里”江油,在白马藏族县平武用完午餐后经水晶(路过黄龙风景区门口)或翻越海拔3900多米的杜鹃山经南坪县城后,晚到达九寨沟口或川主寺入住。 第二天:乘观光车全天游览九寨沟三条沟 宿:九寨沟口或川主寺(不含沟内午餐) 早餐后前往九寨沟景区,换乘景区内观光车,游览世界遗产、世界级风景区:日则沟的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珍珠滩、珍珠滩瀑布、镜海;游览则渣洼沟的长海、五彩池;树正沟的诺日朗瀑布、犀牛海、老虎海、树正瀑布、树正群海、卧龙海、火花海、芦苇海、盆景滩等全部景点,午餐在沟内自理,也可自带干粮进沟内,晚上可自费参加藏羌民族风情的歌舞晚会(费用自理)。 九寨沟内一日游推荐线路:沟口乘车---箭竹海观倒影走栈道或乘车---熊猫海乘车---五花海乘车---珍珠滩走栈道看完瀑布后走栈道至镜海停车场乘车---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乘车---长海步行---五彩池乘车---诺日朗瀑布乘车---老虎海走栈道---树正瀑布、水磨房步行至树正群海走栈道---火花海乘车---芦苇海乘车---盆景滩乘车---宝镜巖乘车---出沟。(具体游览景区内三条沟的先后顺序,完全根据景区内观光车排程人员临时安排分车游览为准) 注: 1.九寨沟沟口海拔约1900米,沟内海拔最高点长海3100米,景区游客一般在下午约5-6点半陆续出沟。 2.九寨沟沟内条件有限(不含沟内午餐),可自费吃自助餐50元/人起。 第三天:黄龙 宿:九寨沟口或川主寺(含早晚餐) 早餐后乘车到世界级风景区“人间瑶池”黄龙,游览迎宾彩池、洗身洞、金沙铺地、五彩池等景点,去程途中参观高原特色地矿水晶馆,免费品尝吃著虫草和天麻长大的高原绿色犛牛肉,进入神奇的高原藏药展示厅,了解藏医藏药的悠久历史和神奇之处,参观牛角制品加工厂或藏区的外太空陨石宝石-天珠展示厅,在游览完黄龙景区后返回川主寺或九寨沟口入住。 温馨提示——游览黄龙推荐采用以下二种方式: (黄龙风景区为龙形的一条沟,沟内有两条栈道,一条上山栈道,一条下山栈道。黄龙景区所有景点位于下山栈道两边) 1、步行沿上山栈道上,下山栈道下。往返8.5KM,均为山路。海拔在3010米-3930米。 2、选择乘索道上行(80元/人,自理),索道将游客送至与最高点五彩池景区海拔持平的地方,走平路(栈道)2900米到达黄龙主景区五彩池,游览后沿下山栈道,一路观看黄龙景点。返回黄龙景区大门口。此种方法最为合理,游览相对轻松。这是推荐给游客最佳的游览方式。 第四天:返回成都(含早中餐) 早餐后乘车返回成都,沿途顺着涪江河谷风光而下回到成都。2023-07-14 10:21:181
匡威鞋码偏大还是偏小?匡威鞋码偏大吗?
匡威是美国的一个著名鞋类品牌,一直以来大众的评价都非常的好。因此,匡威每年的销量都非常的不多。但是国外品牌的鞋子在尺码上与国内有所不同,那么,匡威的鞋码偏大还是偏小呢? 匡威的品牌介绍 CONVERSE1908年由美国摩尔◎匡威于麻省春田市创办了篮球鞋的专业制造厂,CONVER ALL SATAR于是就诞生了。1917年正式推出了ALL START帆布鞋,以其狂放不羁的设计,风靡全球一炮而红。1923年以具有运动天赋和口才的篮球明星CHVCK TAYLOR的亲笔签名成为著名商标。集复古、流行、环保于一身的ALL START帆布鞋,是美国文化的精神象征,以其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穿着形态,更成为追求自我时尚的青年人的忠实排挡。在中国市场,现在上市的有ALL STARCHUCK TAYLOR (全明星经典帆布鞋)、JACK PURCELL(开口笑)、PRO STAR(古典帆布鞋)三大系列。匡威鞋码偏大还是偏小 威帆布鞋Converse硫化鞋中的 Chuck Taylor All Star、Pro Star、Star Player的鞋码,比标准码大一码 。Converse硫化鞋中的 One Star、Star 70、Jack Purcell(开口笑)、Skid Grip的的鞋码,比标准码大半码。所以, 你要先看你买的是什么系列的鞋款。再来比匡威帆布鞋尺码大小。正常的来看你如果平时穿43码,穿all star就只能穿42。建议在选择匡威帆布鞋尺码的时候,忽略尺码数,转而去看自己的脚长厘米数对应的鞋款。匡威鞋选购建议 匡威帆布鞋对于匡威来说,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们对于匡威的认识现在越来越深刻了,匡威converse的鞋子用料够足,一双正品匡威鞋,鞋身会比较重,重就在于鞋底,就算一双帆布鞋,也有相当的重量。匡威品牌的鞋子之所以畅销百年,不但因为他款式新颖,样式层出不穷,往往最受年轻一族欢迎的必要装备。将匡威帆布鞋尺码的偏大这个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真真买到合适的匡威帆布鞋!2023-07-14 10:21:191
想知道英文版中国日报第一期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全球发行50余万份。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谢谢2023-07-14 10:20:571
盐城教育局电话号码是多少
盐城教育局电话号码是:0515-88228602。盐城市教育局是江苏省盐城市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政府工作部门。盐城市教育局位于盐城市,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质量价格合理服务到位”的经营理念。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组织人事处、规划财务处、政教法制处、初等教育处(挂“盐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中等教育处、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高等教育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审计处、机关党总支、纪检监察室、教育工会、团委。2021年10月,被授予“江苏省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先进集体”称号。机构职能: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制订落实国家、省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2、研究制订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指导、协调、组织实施。3、综合管理全市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力量办学、扫盲等工作;按照政府要求协调省属高校与地方的联系,指导和协调地方高校的工作;指导、协调各县(市、区)及市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4、提出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方案的建议,并会同有关部门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教育拨款、教育收费、教育经费筹措、教育基建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负责统筹管理市下达的教育经费,并归口管理国外、境外对本市的教育援助和教育贷款。5、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并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体制、办学体制、人事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2023-07-14 10:20:571
马蜂的介绍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膜翅目细腰亚目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一些不能螫刺的昆虫︰木胡蜂、雪松木胡蜂及寄生树黄蜂。世界上已知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在中国分布甚广。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1总科,蜂家族的一员。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的蜂类。本总科昆虫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约有1.5万种,已知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蜂巢结构:马蜂亚科和胡蜂亚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纸所造成的,而非蜂蜡。这一点与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扩展资料马蜂的饲养管理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中,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小时,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补充了营养,能使其安全越冬。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并拴牢。由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由胡蜂将口器咀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修造而成。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柱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有百余只成蜂。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蜂巢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蜂2023-07-14 10:20:563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一壶配三杯是指什么?
按建丰同志的意思,我认为没有特殊含义,只是代表一种敬意和友善,希望方步亭配合币制改革,太子看得起你,传达这种意思而已。但被曾可达给搞坏了,曾可达不小心摔了一只杯子,自作聪明圆谎说一壶三杯,壶是银行,3杯是方步亭、方孟敖和方孟伟。听上去没啥,但政治交往无小事,往往细节中藏有玄机,曾这么对方说,方会认为这就是蒋经国的意思,方步亭有文化,按茶壶茶水容量能算出需要4个杯子,很明显少了一个,他不知道实际是曾不小心摔得,他认为这是蒋经国故意去掉一只,3个杯子代表了他们爷仨,少了一个,少的这个代表着谁?币制改革是盘死棋,方步亭无法抽身事外,但方孟敖也卷进去了,是方步亭最不乐意发生的事,现在经国先生3个茶杯,言外之意是把孟伟也给算进去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让方步亭怎能不担心。另外,明明是4个杯子,为何扣下一个,这扣下的一人指的又是谁?方家不止他们爷仨,还有那么多人,北平分行也还有那么多人(崔、谢等),这个扣下的一个茶杯又指他们之中的哪一位?流下了3个扣下了一个,是不是意味着这一个人最终下场不会好?(联想一下最后谢木兰完全出乎意料的被枪毙)这怎么能让方步亭不担心。2023-07-14 10:20:553
匡威421是什么鞋码
就是42码。Converse(匡威)诞生于1908年。创办以来Converse坚持品牌的独立性设计,不追随。最初只生产“橡胶鞋”,但很快就开始做网球和篮球鞋。匡威全球总部正式落地美国波士顿。集复古、流行、环保于一身的ALL STAR帆布鞋,是美国文化的精神象征。2023-07-14 10:20:521
怎么在中国日报的页面里搜索单词
搜索中国日报英文版。《中国日报》(CHINADAILY)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6月1日。其采用国际新潮设计,打造大气现代视觉精品,以杂志化深度分析作为报道基石,解读中国万象,点评世界风云。《中国日报》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也是国内承办大型国际会议会刊最多的媒体。2023-07-14 10:20:511
包皮有红点很痒是怎么回事
?男科专家指出:包皮有点红有点痒是生殖器造成了感染,引发了包皮龟头炎。包皮龟头炎引起的包皮红肿瘙痒有臭味是让男性朋友很苦恼的事情,整日里无法安心生活和工作。上海男科医院专家指出,包皮红肿瘙痒有异味不仅会给生活上带来不便,更会威胁到整个家庭的健康。 呢?男科医院专家指出: 一、因病原体感染而致病:由于不洁性交,感染了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及淋病,淋病双球菌,都可引起包皮龟头炎。 二、因包皮过长而致病:由于包皮过长,清洁不够,包皮和龟头之间的不洁之物,即包皮垢,便会堆积起来,刺激局部的包皮和粘膜发生炎症。 三、局部物理因素导致:如过度、过强手淫导致生殖器损伤,包皮过长或翻转不良、创伤、磨擦、避孕套、肥皂和清洁剂对局部的刺激而引起。包皮红肿瘙痒有异味的包皮龟头炎的一种表现,临床包皮龟头炎的危害有很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包皮有点红有点痒是典型的包皮龟头炎的症状,包皮龟头炎是指包皮内板与龟头的炎症。初起时局部潮红,龟头上有小红点,阴茎的皮肤发红、肿胀,自觉龟头有灼热和瘙痒的感觉。翻开包皮,可见包皮内面及龟头充血糜烂,有渗液,甚至于出血。继发感染后可见小溃疡,有恶臭的乳白色脓性分泌物。 龟头上有红点和瘙痒一般来说是感染了病菌,有可能是通过性接触传染引起的,不能排除感染了病菌引起的。最好是治疗痊愈以前停止性生活,以免局部细菌通过性接触交叉传染给妻子,加重妻子炎症。上海男科医院专家廖永生指出,洗液能洗掉局部的分泌物,杀菌消毒的作用,但不能洗掉红点,红点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包皮龟头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2023-07-14 10:20:489
旅游网都有哪些?
问题比较宽泛,就旅游类网站而言也有很多分别。简而言之:一、电子商务类携程、艺龙、芒果等,酒店+机票预定;去哪儿、酷讯等,旅游搜索+预定;用户体验相差不大,都已经很成熟了。驴妈妈,以门票起家,现在也做线路;途牛,网上旅行社,传统旅行社线路业务的网络化。二、旅游社区类旅人网、蚂蜂窝、魔方等,攻略、游记分享,驴友聚集地。【旅人网以前叫绿人网,据其CEO梁宁说,这名字一直误导,很多人觉得奇怪都写为“旅人”,最后索性改为旅人网。PS:梁宁是个测字的高手。】穷游网,顾名思义,主要是低价机票和酒店的信息分享。有达人经常晒0元机票0元酒店。三、旅游资讯类乐趣、新浪旅游、搜狐旅游、网易旅游以及其他一些门户网站的旅游频道,是旅游相关资讯的汇总,可以看到旅游业类的一些动态。四、旅游机构网站类国家旅游局、亚航等,一些旅游相关机构的网站。也有一些旅游方面的专业、及时的信息。比如亚航,经常有大促,东南亚一带的机票大促销。定有疏漏,欢迎补充。2023-07-14 10:20:463
匡威的鞋子US的5码,等于中国的多少码呢?
converse男的是没有5 1/2码的。中性款倒是有 如果是Converse硫化鞋中的 One Star、Star 70、Jack Purcell(开口笑)、Skid Grip的的鞋码,对应是38码 而Converse硫化鞋中的 Chuck Taylor All Star、Pro Star、Star Player的鞋码,比标准码大一码对应38.5 看你是什么系列的。换NIKE的减少一码就行了。也就是37或者37.52023-07-14 10:20:451
谁知到中国最大级的地震是哪里的?
四川汶川2023-07-14 10:20:448
china daily(中国日报)是不是每天都有?订9个月多少钱?
中国日报(英文版) 报刊代号 1—3 刊期:周六报 出版日期:周123456(周日不出版)单价1.5元 月价38.5元 全年价:462.00元备注:全年出版308期,1月26、27、28、29日、10月3日休刊九个月=38.50*92023-07-14 10:2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