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这几个字怎么读

2023-07-14 19:44:26
共1条回复
阿啵呲嘚

《理瀹骈文》这几个字怎么读

《理瀹骈文》这几个字 读音如下 :

理瀹骈文 lǐ yuè pián wén

相关推荐

吴师机《理瀹骈文》的主要内容是

【答案】:C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的外科专著为清代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A错)。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的外科专著为南齐医家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B错)。专述药膏的外治法的外科专著为近代吴师机的《理瀹骈文》(C对)。以温病学说进行辨证论治的外科专著为清代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D错)。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思想的外科专著为明代汪机的《外科理例》(E错)。
2023-07-14 17:35:541

理瀹骈文的介绍

我国最早的外治专著《理瀹骈文》是清代医家吴师机(字尚先,约公元1806——1886年)所著,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沦也”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
2023-07-14 17:36:011

理论骈文的书籍简介

《理瀹骈文》(新校版):作者以毕生的精力对外治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医理药性无二”,“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它所采用的外治法有数十种。作者将外治方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疾病,对中医外治疗法的总结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后世尊称《理瀹骈文》为“外治之宗”。本书适合中医药理论、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简介: 理论骈文——关于本书的相关说明,中医临床. 理论骈文(新校版) · 现代名中医颈肩膘腿痛治疗绝技 · 濒湖脉学白话解 · 一百天学中药 · 人体使用手册 · 刘太医谈养生:三分治七分养.理论骈文-(新校版) ... 理论骈文-(新校版) 本书目录. 续增略言 理瀹骈文理论骈文:外治医说/(清)吴尚先著;步如一等校注 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注释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4 [4]清?吴师机著.<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注释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32 [2]张珍玉主编.<灵枢经语释>.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01 [1]清?吴师机著.<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注释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4.17 〔2〕张珍玉主编.<灵枢经语释>.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01 〔3〕清?吴师机著.<理论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注释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4 〔4〕清?吴师机著.<理论骈文(又名外)。
2023-07-14 17:36:151

《理瀹骈文》的作者是

【答案】:B考点: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①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②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③《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④《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⑤汉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诊治作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⑥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称外科鼻祖。⑦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最早记载了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⑧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金元时期代表著作有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提出了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明清时期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近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③"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2023-07-14 17:36:341

理论骈文的介绍

《理瀹骈文》作者王军,曹建春点校,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本书适合中医药理论、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2023-07-14 17:37:321

《理瀹骈文》中列举了哪些浴方?

《理瀹骈文》中列举浴方79首。如治疗外感风热痛的桑菊祛风汤,治疗外感中风发热的大戟苦参汤;治疗风瘫的麻仁五枝汤;治疗鼓胀的水鼓汤;治疗癃闭的温参通汤、开闸汤;治疗麻风的三物涤癞汤;治疗热毒下注、肛门肿痛的清肛汤;治疗妇女血瘀经闭的坤草汤,子宫脱出的回宫汤;治疗小儿胎垢的涤垢汤,治麻疹的赤柳汤;治疗赤眼的五行汤,眼痒的蝉菊汤。整理得系统实用。
2023-07-14 17:37:471

请教“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这句说是哪个古书上说的,具体的书名是什么?

膏药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出处:(清·吴尚先《理瀹骈文·略言》)清代著名外治法医家吴尚先一生积极运用、推广外治疗法。他认为凡是内服的汤剂皆可改制为膏药外敷或熨贴。因为用膏药外治与服汤药内治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熟练掌握人体经络穴位,仔细辨清证候的寒热虚实,对症下药,外敷膏药就能取得与汤药同样的疗效,有时还能避免内服汤药所产生的副作用。
2023-07-14 17:37:561

有关于膏药的医书

这个你自己看着治?有点困难啊..葛洪的《肘后方》、西晋的《崔化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斤翼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以及《和剂局方》、《外科经验全书》等均有猪脂和黑膏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膏药的方型、使用,记载颇详。 清代吴师机编著的《理瀹骈文》,对膏药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是著名的中国膏药专著,同时提出了“一是拔,一是截”理论,指出拔之则病自出,截之则邪自断,其科学论断对后人研制和应用膏药起了借鉴作用。
2023-07-14 17:38:074

中医外调法的重要性的古代故事

中医外调法的重要性的古代故事的发展简史可以上溯至黄帝内经,内经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火芮、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淋渫、贴熁、膏摩等法。孙思邈《千金要方》所用外治技术,共有27种之多,变汤药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明清时外治技术趋于成熟也趋于泛化。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内经》至清外治技术之大成,作了一次划时代的实践总结,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完善了外治理论,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内病外取,须分三焦论治,提出了三部应三法的外治体系。即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膏药用药,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申明了内治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作出了贡献。可以概括地说,中医外治法萌芽于原始社会,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唐,丰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提高于现代。例如:《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淤散结、扶阳固脱、回阳救逆等多方面的作用。《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还可补针药之不足,凡针药无效时,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千金翼方》云: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壮。而《外台秘要》进一步指出: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张杲的《医说》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释为化脓灸后,灸疮未愈之前即为不干。意指反复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扁鹊心书》还提到了保健灸的某些操作之法,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针灸资生经》也载有: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可见灸疗对人身并不是单一的治疗作用,还可以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并可消除疲劳、强身壮体。
2023-07-14 17:38:141

吴师机人物简介

吴师机吴师机,名安业,字尚先,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清代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卒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早年中过举人,后则弃儒随父笏庵寓居于江苏扬州,诗文之外兼学习祖国医学,尤其致力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中文名:吴师机别名:吴尚先国籍:清朝民族:汉族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日期:公元1806年逝世日期:公元1886年职业:医学家信仰:道教主要成就:中医外治法代表作品:《理瀹骈文》履历至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一家搬迁至江苏泰州居住,开始自制膏药为人治病。由于吴氏之外治法具有较好的疗效,故而受到当地广大患者的欢迎。吴氏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他强调,医者应尽其心。对于各类患者,不论是贫苦之人,还是富贵之家,应当一视同仁。对于自制之膏药,虽无人所见,亦应当如实配伍,不可自失其真而掺有假品,更不可乘人之危,挟货居奇,贻误病机。对于贫苦之人,更应当十分同情,尽力周济,如此等等。著有《理瀹骈文》。成就外治法吴师机在前人经验的启示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积累了丰富的个人经验,充分肯定了外治法的可靠疗效。他不仅运用膏药以外治,还运用敷、熨、熏、浸洗、擦、坐、嚏、缚、刮痧、火罐、推拿、按摩等—二十种方法,可以说是对中医外治的一次总结。吴师机通过外治法的应用,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即中医治病,要掌握病因、病机,强调辨证,要根据脏腑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加以分析,然后才给予恰当的治疗。内治法是如此,外治法同样如此。并非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外治法仅仅看作是局部用药,应当将其与内治法同等看待,外治法同样在用药遣方上要有中医理论和药性理论作指导。应当把外治法与内治法仅仅看作是给药方法与途径不同而已。他十分强调经络的作用,认为外治法是通过在人体体表的经络而透达到人体体内的。外治药物吴氏认为,外治之膏药,其运用于临床,完全应当依据内治的理论而应用。膏与药有区别,膏是一种剂型,药则可掺膏内,也可外治配合贴膏之用。膏的应用亦应以内治之理为基础,当分三焦、脏腑与八纲。这样,吴师机将膏药的应用奠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上,是对中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至于外治法的膏方,即配制膏的药方,吴氏亦强调其取法于内治法的汤丸剂型之方,其药物组成亦以君臣佐使等方剂配伍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宗旨。可以说效用是一致的,只不过剂型不同而巳。他提出,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因此,香苏饮、神术散、黄连解毒汤、木香导滞丸、竹沥化痰丸等,以及理中丸、平胃散、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养心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内服汤丸,均可作为膏方使用。外治方法吴氏认为,病在人体之中,无非在上、在中、在下。而外治法应用于人体,亦不过治上、治中、治下。因此,吴氏依据三焦的三部分,给予不同的外治方法,以治疗各种疾病,形成了三焦分治的用药法则。对于“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搐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他认为取嚏之法具有同汗吐一样的功效。除此之外,上焦外治之法还包括涂顶、覆额、涂眉心、点眼药、塞耳法、擦颈项与肩法、扎指法、握掌法、敷手腕、涂臂法等。对于“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病在中焦,脾与胃也。用药敷脐上,药物通过脐中作用体内以达到调中的目的。对于“下焦之病”,“以药或研或炒,或随症而制,布包坐于身下为第一捷法。”病在下焦,肝肾之部,包括膀胱、胞宫、大小肠诸脏腑,坐法通过药物的作用,可就近到达下焦诸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吴氏强调膏药的使用,应根据病变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膏药。即一要辨阴阳,二要辨四时五行,三要审求病机,四要度病情,五要辨别病形。吴氏运用膏药,强调此五法,其中心含义为运用外治法时,既要分别阴阳,又要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审症求因,才能药证合拍,取得疗效。对于膏药的用法,吴氏强调其贴法不专主一穴,应根据病情不同而各异。如治太阳经外感,初起宜贴太阳、风池、风门、膻中穴,更用药敷天庭,熏头面腿弯,擦前胸后背及两手心足心,分杀其势。其他诸经,均可依此原则以推广施用。若病在脏腑,则根据病情之所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心俞与心口对应,命门与脐眼对应,足心与丹田对应。如属重症,酌情掺用药末,以提高疗效。如属外科病,用一膏药贴患处外,还应用一膏药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以进饮食,以助药力。这样可以代替内托之法,不必另外服药。一般而言,膏药之作用,热者易效,凉者次之,盖热性急而凉性缓的缘故。攻者易效,补者次之,盖攻药之力峻而补药之力缓。但临症凉药与补药并非不用,大热之症,则非凉药无以取胜。极虚之本,非补药则不能使气盛神安。除此之外,临症用膏药也可用从治之法。比如,热症而用热药者,是药力可因热得行的缘故,而热药又可引邪外出,故用之可以取效。虚证而可用攻药者,是有病当先去其病,不可以养痈为患,同时亦俱有同气相感的效用,故虚人之体也能胜任。另有寒热并用、消补兼施诸法,于膏药中亦可以运用。温性膏药可与凉性膏药并用,补性之膏亦可与攻邪之膏同用等。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法与内治法只是给药的途径和给药的方法不同而已,治病的原理并无二致,内服药经口腔进入体内,通过脏腑经络布于周身,外治法“虽在外,无殊治在内也”。二者治病实有“殊途同归”之妙。外治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明阴阳,察四时,分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而人体脏腑深藏于内虽不可见,但可通过经络与体表相连,由于脏腑俞穴皆分布与背部,故外治背部俞穴即能达到条理内脏的效果。评价吴师机在中医外治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尤其在膏药的运用上更为熟练,成为中医历史上外治法运用与膏药运用的专家。当然,吴氏并不是惟外治论者,只是其在外治方面经验独到而已。吴氏外治方面的经验与成就,非常值得我们继续挖掘与研究。
2023-07-14 17:38:321

执业中药师药剂学辅导:膏药

膏药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   膏药是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巳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宋《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巾”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目前中医临床及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膏药。   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①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②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③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④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2023-07-14 17:38:381

“香薰法”辟疫芳香防病气,清秽持正气

中国用“香薰法”辟疫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香草,《史记·礼书》载帝王身“侧载臭苣,所以养鼻也”,茞(chén)为一种香草即白芷,臭意为香。 当时医家们认为 “香能散疫气” ,把气味芳香具有药用功效的香料称为“香药”。为了 驱邪避疫 ,古人常用香药配制香方,制作成香囊或香丸, 未病时用以顾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 清人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就有预防四时感冒的辟瘟香囊方: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尽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对待疾病,而佩香就是古人最常用的防病方式。《黄帝内经》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辟瘟香囊芳香理气,使人体气机调畅,气顺则神清体健。 辟瘟香方中所用的苍术,是中国古人比较看重的一味香药。中医传统空气消毒法,常用 苍术、白芷烟熏避瘟, 明代宫中,不论冬夏,必于殿口内设炭火一盆,其中燃苍术杂香;清代御药房每年除夕在各宫殿安设苍术。 张山雷《本草正义》记载苍术 “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 王肯堂《证治准绳》辟秽香: “苍术一斤、大黄半斤,右锉细,捻放火炉中烧之。” 明代《晦斋香谱》香谱中有一首 “清秽香” ,以苍术与速香(黄熟香,沉香的一种)制作,有解秽气、避恶气之功效: 苍术八两、速香十两,右为末,用柏泥、白芨造。一方用麝少许。 在疾病尚未发生时祛除邪气清洁居住环境,提升人体正气,是养生防病之根本。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香者气之正, 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秽也” 董说《香医》论香的医疗养生之效言: 养生不可无香,香之为用,调其外气,适其缓急,补阔而拾遗,长而化短。 精神内守也是防病的根本,保持愉悦的心情,对正气的盛衰有很大影响,“香”作为怡情之物,可疏调气机,畅达情志,是精神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之物。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言: 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瓯,萧然不杂他物。但独坐凝想,自然有清灵之气来集我身。清灵之气集,则世界恶浊之气,亦从此中渐渐消去。 古人养病之时,尤为重视焚香。陆龟蒙《闲书》: “病学高僧置一床,披衣才暇即焚香。” 皮日休《酒病偶作》:u2002“郁林步障昼遮明,一炷浓香养病酲。” 卧病时,一炉清香能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病情。 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许多以芳香药为主制作的辟瘟方。清代刘奎专讲瘟疫的《松峰说疫》中收录了历代辟瘟香方,刘奎《松峰说疫》避瘟丹,烧之能避一切秽恶邪气: 苍术、乳香、甘松、细辛、芸香、降真香(等分),糊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一丸,略有香气即妙。 避瘟丹方中所用香药,均是古时防治疾病、辟秽消毒常用香药,像降真香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能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力。 刘奎《松峰说疫》还提到家中“悬挂马尾松枝,可免瘟疫”, 松枝其气清香, 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松针中丰富的前青花素、生物黄铜,能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加血管弹性,使 人体达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增加人体免疫力。 如何防止感染疫疠之气,是古时的摄生重中之重。在特定时节使用香药防治传染病已成习俗,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腊日要“ 焚辟温丹,或苍术、枫、芸诸香,以辟邪祛湿,宣邪气,助阳德”。 疫情期间,在家中可以定期用艾灸法改善寒湿体质。艾灸自古就有温经通络、扶阳固阳、祛湿散寒的功效。只要固护好阳气,保持阴阳平和的状态,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 如果对艾灸的烟呛浓烈气味不适应,也可选择熏香法,每天点两支艾草香,以艾香正阳之气,冲破气血淤堵症结,驱散侵入发肤内的邪寒,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的养生作用。
2023-07-14 17:38:451

抹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抹法操作要领 3 抹法的作用与应用 1 拼音 mò fǎ 抹法 推拿手法名。 ①用拇指指腹或手掌面紧贴皮肤,略用力作上下或左右缓慢的往返移动。常用于头部、颈项及胸腹部。 ②推拿的俗称。《理瀹骈文》:“推拿,乡村人谓之抹。” 2 抹法操作要领 抹法是用拇指(单或双拇指)指腹贴附于皮肤,和缓轻柔的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操作时不应带动皮肤。 3 抹法的作用与应用
2023-07-14 17:38:521

清阳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理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清阳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清阳膏 1 拼音 qīng yáng gāo 2 《理瀹》 2.1 方名 清阳膏 2.2 组成 老生姜4两,葱白(连须)4两,韭白4两,大蒜头4两,槐枝2斤(连叶),柳枝2斤(连叶),桑枝2斤(连叶),桃枝(连叶)半斤,马齿苋(全用)1斤,白凤仙花(茎、子、叶、根全用)半斤,苍耳草半斤,芙蓉叶半斤,小麻油5斤(允熬上药,加炒黄丹,炒铅粉,收,听用),元参1两,苦参1两,生地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赤芍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天麻1两,防风1两,荆穗1两,葛根1两,连翘1两,白芷1两,紫苏1两,柴胡1两,黄芩1两,黑栀子1两,黄柏1两,知母1两,桔梗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黄连1两,花粉1两,郁金1两,赤苓1两,枳实1两,麦冬1两,银花1两,甘草1两,龙胆草1两,牛子1两,杏仁1两,桃仁1两,木通1两,车前子1两,五倍子1两,山慈姑(或用山豆根代)1两,红大戟1两,芫花1两,甘遂1两,生半夏1两,大贝母1两,橘红1两,陈胆星1两,升麻1两,白菊花1两,石菖蒲1两,赤小豆1两,皂角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山甲1两,鳖甲1两,蝉蜕1两,僵蚕1两,全蝎1两,石决明1两,细辛1两,羚羊1两,大青1两,蟾皮1两,香附1两,白芨1两,白蔹1两,草乌5钱,官桂5钱,红花5钱,苍术5钱,厚朴5钱,木香5钱,薄荷4两,大黄2两,芒消2两,犀角片3钱,发团1两2钱。 2.3 主治 风热,凡头面、腮颊、咽喉、耳、目、鼻、舌、齿、牙诸火,及三焦实火,口渴、便秘者,又时行感冒、伤寒、瘟疫、热毒、结胸症、中风、热症、鹤膝风等,及一切内痈、外痈、丹毒、肿毒、冻疮、发热、湿热、流注、肠痔,并蓄血症胸腹胀痛者,妇人热结血闭,小儿惊风、痰热,痘后余毒为患者。 2.4 清阳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隔水化开,量大小摊贴。 2.5 制备方法 小磨麻油10斤熬上药,炒黄丹60两收,加生石膏80两、飞滑石4两、广胶2两、乳香、没药、雄黄、青黛各1两,轻粉5钱,冰片或薄荷油23钱搅,两膏合并,捏如鸡蛋大者数10丸,浸水出火毒。 2.6 用药禁忌 孕妇忌用,如不碍胎处亦可贴。 古籍中的清阳膏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肝膏 于肝此动则彼随故肝胆同治肝与心肾亦同治○此膏与清阳膏金仙膏滋阴膏参用治肝风宜合清阳膏治肝气宜合金仙...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肺膏 者四物倍芍药加人参五味收之下之则死○以上皆参用清阳膏清胃膏滋阴膏○一切喘咳劫药知母贝母各一两巴豆十...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通经膏 调为度)如热结血闭。(古用四物同凉膈散)实者用清阳膏。虚者用滋阴膏。(贴心口脐下)劳心血闭(心火上...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云台膏 )通治发背搭手对口发疽颈核乳痈(乳红肿热痛者用清阳膏皮色不变属气滞者用金仙膏真阴寒症用散阴膏)肚痈...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固经膏
2023-07-14 17:38:591

排遣情思、改变心志,转移情志,陶冶性情,增强自尊,消除愚昧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中医 养生 理论与 养生 大家,都特别强调调摄精神情志的重要性,并且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突出了人与自然 社会 环境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情志与神气的关系等。 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改变心志,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是情志 养生 重要的一部分。《临证指南医案》华蛐云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移情易性”就是上面说的排遣情思、改变心志,“移情易性”是中医心理保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灵活运用。 《北史·崔光传》说音乐和书法可以用来 娱乐 和修身养性。《理瀹骈文》说对于七情的病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看书看报、听曲看戏、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吟诗作对、观花养草等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使气机舒畅、心神得到怡养,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状态的恢复,这些比吃药都要强。《千金要方》也认为音乐、书画等都可以安定心神、调畅情志,使心正气和,血脉融通,肌肉舒适,情志安逸。古人早就认识到琴棋书画具有影响人的 情感 ,转移情志,陶冶性情的作用。 实践证明,情绪不佳时,听听适宜的音乐,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喜剧,苦闷顿消,精神振奋。另外, 旅游 、 体育 、集邮、摄影等爱好都对 健康 长寿也大有裨益。可见,移情易性并不是压抑 情感 。如对愤怒者,要疏散其怒气;对悲痛者,要使其脱离产生悲痛的环境与气氛;对屈辱者,要增强其自尊心;对痴情思者,要冲淡对其思念的缠绵;对有迷信观念者,要用科学知识消除其愚昧的偏见等等。
2023-07-14 17:39:061

云台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理瀹》 2.1 方名 2.2 云台膏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云台膏的用法用量 2.6 加减 2.7 制备方法 2.8 各家论述 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主治 3.5 云台膏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云台膏 1 拼音 yún tái gāo 2 《理瀹》 2.1 方名 云台膏 2.2 云台膏的别名 夔膏 2.3 组成 生大黄5两,木鳖仁3两,玄参2两,生地2两,忍冬藤2两,生甘草节2两,南薄荷2两,土贝母2两,朴消2两,生黄耆1两6钱,当归1两6钱,茅苍术1两,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香附1两,乌药1两,陈皮1两,青皮1两,天花粉1两,川芎1两,白芷1两,山栀1两,赤芍1两,苦杏仁1两,桃仁1两,生草乌1两,生川乌1两,生南星1两,生半夏1两,生黄柏1两,黄连1两,细辛1两,五倍子1两,僵蚕1两,生山甲1两,蜈蚣1两,全蝎1两,露蜂房(有子者佳)1两,黄芩1两,蝉蜕1两,蛇蜕1两,干地龙1两,蟾皮1两,生牡蛎1两,皂角1两,红花1两,蓖麻仁1两(或用3两),发团2两4钱,甘遂1两,大戟1两,延胡1两,灵脂1两,远志1两,郁金1两,荆芥1两,蒲黄1两,蜘蛛7个,生姜4两,葱白4两,大蒜头4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苍耳草全株,凤仙草全株,野紫苏(背青面红者是),紫地丁,益母草(鲜者)1斤(干者)2两,石菖蒲2两,川椒1两。 2.4 主治 发背、搭手、对口、发疽、颈核、乳痈、肚痈、腰痈,一切无名肿毒,附骨流注与恶毒顽疮,蛇犬伤。 2.5 云台膏的用法用量 摊贴。 2.6 加减 疔毒,加拔疔药贴;重症,外加掺药,敷药助之。 2.7 制备方法 共用油30斤,分熬丹收,再入铅粉(炒)1斤,净松香8两,金陀僧4两,陈石灰(炒)4两,黄蜡4两,漂铜绿1两,枯矾1两,生矾1两,银朱1两,扫盆粉1两,明雄1两,制乳香1两,制没药1两,官桂1两,丁香1两,樟脑1两,苏合香油1两,白芥子5钱、广木香1两、牛胶4两(酒蒸化,如清阳膏下法)、麝香酌加成膏。 2.8 各家论述 此膏寒热攻补并用,初起能消,已成能溃,已溃能提,毒尽自敛,不必服解毒托里之药,亦不假刀针升降丹药捻等物,且能定痛,可以眠食,故元气不伤,虚人无补亦能收功。凡属阳者并治,即半阴半阳之证亦治。 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3.1 方名 云台膏 3.2 组成 大黄5两,木鳖子5两,玄参(去芦)2两,生地2两,金银藤2两,甘草2两,土贝母2两,黄耆1两5钱,当归1两5钱,薄荷梗2两,赤芍1两,川芎1两,白芷1两,杏仁1两,生草乌1两,黄柏1两,僵蚕1两,生山甲1两,全蝎1两,生南星1两,蜂房1两,蛇退1两,蝉退1两,牡蛎1两,生半夏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苍术1两,香附1两,橘皮1两,花粉1两,干蟾1两,五倍子1两,蓖麻子1两,川连5钱,细辛5钱,红花5钱,官桂5钱,丁香5钱,头发2两,桑枝4两,槐条4两,柳条4两,苍耳子4两,老蒜4两,葱白4两,生姜4两,芒消1两5钱。 3.3 功效 祛毒消肿止痛。 3.4 主治 无名肿毒,疔毒恶疮,痈疽发背、搭手对口,疥癣成疮。 3.5 云台膏的用法用量 贴患处。 3.6 制备方法 上药酌予切碎熬膏,每锅用料子42两,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渣,熬炼至滴水成珠,入章丹90两搅匀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浸出火毒后,加热溶化,再入下列细料粉1两5钱、苏合油1两,搅匀摊贴即成,大张油重1钱4分,小张7分,纸光。(云台膏细料:铜绿5钱、白矾5钱、银朱5钱、雄黄5钱、乳香1两、樟脑1两、佗僧1两、没药1两,共为细末)。 古籍中的云台膏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阳膏 湿温症宜金仙膏阴虚有火者宜滋阴膏外症拔毒提脓宜云台膏○此膏治头疼如神风火症并效)统治四时脑后第二椎... 《发背对口治诀论》:附∶杨州存济堂药局膏药方 云台膏(一名夔膏,言一已足也此膏寒热、攻补并用,初起能消,已成能溃,已溃能提,毒尽自敛,不必服解表...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云台膏 木香白胶香各四两又附龙虎散糁药(治肿毒用少许糁云台膏贴能消能溃能提能敛亦始终皆可用)明雄黄(大山甲...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肝膏
2023-07-14 17:39:131

中医外治有哪些疗法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非口服药物,通过 *** 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方法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 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的瑰宝。 外治技术萌芽于原始社会。 我们的祖先用砭石放瘀血、草茎敷裹创伤、干草烤石御寒等,被认为是针法、敷贴、热熨法的雏形。 《内经》记载的外治法有砭石、九针、导引、 *** 、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 《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外治方法。 《太平圣惠方》则记载有淋渫、贴爝、膏摩等法。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用的外治技术,就有27种之多。 明清时期,外治技术开始趋于成熟并泛化。 如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 清代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集《黄帝内经》至清朝时外治技术之大成,是一部划时代的实践总结。 它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性的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的意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吴尚先大力推崇外治,曾热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 吴氏在《理瀹骈文》中以敷贴(膏剂)为主,不仅创制了数十种膏药方剂,还总结出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眩、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华清出浴图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 *** 、推拿等八九十种不同的外治疗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技术这门最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的自身领域,迅猛地向当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等多学科领域延伸;由对局部体表病变的治疗发展到了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并且一直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现代中医外治法已包括药敷、药结、药熏、药贴、药擦、药枕、药罩、药扑、药滴、探吐、吸入、针刺、艾灸、 *** 、牵引、气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体白肉际全息诊疗、中药离子导入、频谱照射、超声雾化、超短波疗法等60多种,可谓百花齐放、百草争鸣。 在此,我们将几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外治疗法向读者作以简单介绍。 敷贴——神奇的自然疗法 敷贴是一种将药物敷于体表某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疗法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 清代的《理瀹骈文》则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 由此可见,敷贴疗法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了。 穴位敷贴的药性或直接作用于病所,或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到达病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去湿,理气活血,调整脏腑,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 由于该法操作简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又无副作用,连“良药苦口”的程序都免了,所以深受患者欢迎,最易为儿童所接受。 可见敷贴将成为人们日益喜爱的外治疗法之一。 熏洗——风靡全球的一枝独秀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 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清代民间疗法大师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专立了熏法门,详细介绍了熏蒸洗涤等疗法。 清代吴尚先还提出,熏洗、熨、敷诸法即使是虚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会产生虚虚实实的祸患。 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 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疗法有局部熏洗法和全身熏洗法。 局部熏洗法又有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多种方法。 药浴可以认为是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手臂浴等,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其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宫廷中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至清代其治疗范围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在药浴种类上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熏洗法在现代仍被人们宠爱有加。 刺血——崭新的世界奇葩 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在现代医学诊疗中仍应用极为广泛。 它是一种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刺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锋针”。 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络利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近代,放血疗法仍为人们广为使用,其价值可见一斑。 现代临床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 其治病安全可靠,危险性极小。 针刺放血疗法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法也是藏医、蒙医、苗医、维医等在治疗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技术。 在公元1世纪前后成书的古代传统医学巨著《月王药诊》中,就有专章论述了藏医的放血疗法。 《四部医典》的问世使放血疗法的理论进一步完善、经验进一步丰富。 放血疗法法不仅在国内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在国外也备受重视。 我国的中医外治法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医术,然而却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它起源于我国而传向世界,随着整个人类科学的进步和中医外治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同其他学科的日益结合,中医外治法将会更加造福于人类。
2023-07-14 17:39:291

理瀹骈文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理瀹骈文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2023-07-14 17:39:363

新冠中药药方治疗方案(内服+食疗+外用)

      新冠中药药方治疗方案    内服预防方   霜桑叶6g、甘菊花3g、桔梗3g、甘草3g、北五味3g、生枣仁6g、炮姜3g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餐后30分钟)服用;或加工代煎100ml/袋,每次1袋,每日2袋。连服5-7天。   4-10岁儿童用量为成人用量的1/2。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疗预防方    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原则,结合地域、时令特点,推荐以下食疗配方:    (1)甘桔茶饮方: 生甘草2g、桔梗3g、干姜1g、大枣2g,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日1剂。每周服用3剂,连续1-2周。平时有咽喉不适等症状者更适合。    (2)黄芪五味子粥: 黄芪10g、五味子5g、粳米50g(根据个人稀稠口感调整)、大枣7个,水适量,熬粥食疗,每周服用2-3次。此为1人份,若多人食用,根据人数按此比例配置。平时易疲劳、易出汗、容易感冒者更适合。    外用预防法    (1)辟瘟香囊: 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上六味药各等份,打粗粉,做香囊。置于室内通风处,或佩戴胸前,夜晚置于枕旁,根据气味浓淡更换,每个香囊最多使用1个月。既往有花粉、香水等过敏者慎用,并注意防止儿童误食。本方根据当前时令特点,以《理瀹骈文》辟瘟囊组方。外用药物禁止内服。    (2)穴位按压: 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指导,以大拇指代替针灸,按压厥阴、少阳、太阳、少阴4个部位,每个部位按压3-5分钟,以按压部位有酸、胀感为佳,隔日1次。     生活调适法   顺应气候变化,调摄情志,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选用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   提醒:以上方法仅作为调理、预防使用,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请到医院作进一步诊疗。      本文参考本方案执行   【新冠科普】   感染新冠要去医院治疗吗   感染新冠病毒有什么症状(7日图)   疫情期间新冠肺炎常备药品清单
2023-07-14 17:39:541

擦法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操作方法 3 主治病症 3.1 外伤疼痛 3.2 肺结核 3.3 自汗 3.4 噎膈 3.5 寻常疣 3.6 荨麻疹 3.7 银屑病 3.8 斑秃 3.9 酒皶鼻 3.10 冻疮 3.11 鸡眼 3.12 急性腰扭伤 3.13 足跟骨刺 3.14 痛经 3.15 牙齿动摇 3.16 口臭 4 注意事项 附: 1 有擦法作用的穴位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摩擦法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摩擦法 已经自动替换为 擦法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ā fǎ 擦法,亦称药物擦法、介质擦法,是医生以掌心或其它物品蘸药液或药膏在患处表皮摩擦,以治疗疾病的外治法。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用头风摩散(附子、盐)摩头治疗偏头风,从而开药物擦法之先河。之后,有关擦法历代均有记述,至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已载摩擦方药近百首,涉及内、外、妇、儿科数十个病症。目前,此法无论在剂型上,还是适应证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成为一种较常用的外治方法。 2 操作方法 医生以掌心或其它物品蘸药液或药膏摩擦患处表皮。 3 主治病症 3.1 外伤疼痛 活血止痛液(江西中医药1960;(6):21) 泽兰叶12g,当归尾12g,细辛6g,羌活6g,薄荷6g,将上药用文火煎煮成600ml,外加酸醋及75%酒精各30ml即成。将煎好之药液盛入碗内,用特制的纱布球浸蘸药水,于受伤或疼痛红肿部位摩擦,擦至皮肤出现大片潮红,局部充血,病人感到局部发热及舒服为止(一般1{分钟左右),每日1~2次。功能活血止痛。主治外伤疼痛瘀血型。 3.2 肺结核 驱虫饼(《理瀹骈文》) 凤仙根、姜、桂皮、樟脑,姜、桂同捣,掺入樟脑,以凤仙根蘸之擦前胸,0后背,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功能补益肺肾。主治虚痨气喘、盗汗、咯血。 3.3 自汗 自汗擦法(经验方) 以手掌于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复溜穴,作揉摩动作。每次30分钟,每日1次。功能补气敛汗.主治各型自汗。 3.4 噎膈 五膈方(《中医外治法类编》) 杏仁去皮尖、香豉、熬曲、干姜、吴萸、川椒各等份,上药分炒去汗,共研为末,炼蜜和丸,用以擦胸,每日数次。功能温胃止呕。主治噎膈反胃。 3.5 寻常疣 芝麻花擦疣剂(湖北中医杂志1988;(3):4) 鲜芝麻花适量,摩擦患处,每日3次。功能活血解毒。主治寻常疣。 3.6 荨麻疹 荆芥消风散(《常见病简易疗法手册》) 荆芥穗30g,研威细粉,用纱布包裹,扑撤在皮肤上,并用手来回揉搓,至皮肤发热为度。功能除风止痒。主治风热型荨麻疹。 3.7 银屑病 1.雄黄膏(浙江中医杂志1985;20(4):166) 川槿皮、大枫子、鹤虱、百部、白藓皮、苦参、蛇床子各60g,生川乌、生草乌各30g,雄黄末60g,白砒末30g,黄蜡1000g,麻油2500g。前9味药入麻油内浸泡5~7天,放火上熬至药枯,滤渣再加热,下黄蜡熔化,离火后再下雄黄末、白砒末,调和成膏。每日取少许药膏涂擦在皮肤上,并用手揉搓局部5~10分钟。每日1~2次,可连续使用。功能除湿止痒。主治银屑病皮肤较厚,瘙痒较甚者。 2.消银油(辽宁中医杂志1989;13(5):27) 蜈蚣5条,乌梢蛇、乌梅、石榴皮、红花、三棱、莪术、木香各20g,紫草、黄柏、银花藤各30g,菜油500g。将上药浸泡2小时,用文火煎熬至药枯,纱布过滤,取药液贮瓶备用。每日1~2次取药液涂于皮损处,再反复摩擦局部5~10分钟,1月为1疗程。功能活血解毒。主治银屑病。 3.野芹菜擦剂(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9):540) 野芹菜适量,取其茎、叶揉搓成团,在皮损处反复揉擦,使药汁完全湿染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视皮损情况可反复使用。功能清热凉血。主治银屑病。 3.8 斑秃 生发擦剂(医学科普].984;(1):31) 鲜侧柏叶200g,骨碎补200g,75%酒精2000ml,上药在酒精中浸泡2周,过滤备用,擦时用生姜切片蘸药液在脱发区反复用力摩擦,有发热烧灼者为佳,每日3~4次,10日为1疗程。功能养血生发。主治斑秃。 3.9 酒皶鼻 大枫子擦剂(《中医外科学》) 大枫子(去外壳)30个,水银3g,胡桃仁15个,将大枫子、胡桃仁放在瓷钵内捣研成糊状,再加水银3g,搅拌均匀后,用两层纱布包住药糊呈犁头样,用手指压向患处揉擦,每日3次,每次揉擦5分钟,次日换新纱布裹药再揉擦,每擦3天停1天,直至痊愈为止。功能祛风活血解毒。主治各型酒皶鼻。 3.10 冻疮 冻疮水(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2):56) 樟脑lOg,花椒50g,干辣椒3g,甘油20ral,95%酒精lOOml,将花椒、干辣椒(籽勿取出)泡入95 9,6酒精内,7天后滤出,再加樟脑、甘油混匀即成。用此药液反复摩擦患处,每日5~7次,疗程4~7天。功能温经散寒。主治未溃型冻疮。 3.11 鸡眼 乌梅浸液(赤脚医生杂志1980;(1):5)乌梅30g,醋250g,将乌梅研细后置醋中浸泡7~10天,用浸液摩擦患处,每日2~3次。7天左右可使鸡眼脱落。功能软坚。主治鸡眼。 3.12 急性腰扭伤 桃仁细辛止痛液(《药用果品))) 桃仁60g,细辛15g,将药物入白酒500ral浸泡10天,备用。取适量摩擦患处5~10分钟每日1~2次。功能化瘀止痛。主治气阻血瘀型腰扭伤。 3.13 足跟骨刺 骨刺灵(《常见病简易疗法手册》) 川乌30g,草乌30g,独活20g,红花20g,当归尾20g,桃仁30g,生大黄20g,白芥子50g.威灵仙30g,细辛20g,樟脑30g。上药研细末,取适量以醋调,摊于纱布上,用患足跟部踩擦压摩,每次10分钟左右,每日数次1个月为1疗程。功能化瘀通络。主治各型足跟骨刺。 3.14 痛经 麝香风湿油(北京中医1985;(5):49) 麝香风湿油,斥上药 *** 气海、关元穴3~5分钟,至发热内传为止。每日1次.经净止。连用2~3个月经周期。功能温经散寒。主治虚寒痛经。 3.15 牙齿动摇 牢牙散(中级医刊1980;(3):49) 旱莲草31g,骨碎补31g,青盐3g,上药共研极细末,用时取少许药粉摩擦牙龈,每日3次。功能滋肾固齿。主治肾阴虚型牙齿动摇。 3.16 口臭 大黄散(经验方) 大黄适量,煅烧研末,揩牙,每日2~3次,7~14日为1疗程。功能清泻胃热。主治脾胃火盛型。 4 注意事项 1.急性炎症、皮肤破流滋水、疮面糜烂之处,禁用本法。 2.涂摩动作要轻揉,并取得病人合作。 3.摩擦前要洗净双手,并注意避风寒。 有擦法作用的穴位 落枕 到重。然后轻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最后可在患部加用擦法治疗。医案:患者,男,25岁。主诉颈背痛,头不能... 腰眼 、肾炎、带下等生殖系统疾病。特效 *** :经常按揉推擦腰眼穴,可防治腰肌劳损。在腰眼穴附近刮痧,每次5... 舌肿 煅透为末,再撬开牙关,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将皂矾末擦上;亦可擦黄连末、蒲黄末;或用牛黄、白矾、西瓜霜... 下髎 肠胃炎。特效 *** :在八髎附近找到痛点按揉,或每天擦热八髎穴,可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文献摘要:《针... 承山
2023-07-14 17:40:011

有关介绍道家丹药的书籍

《中国古代炼丹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道教与练丹》葛洪《抱朴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明《黄白镜》《黄帝内经素问》《温热经纬》《素问玄机原病式》《圣济总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御药院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千金方》 《脾胃论》《格致余论》 《湿热条辨》《儒门事亲》《温疫论》《本草崇原》《医林改错》《诸病源候论》《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统大全》《温热论》《本草品汇精要》《针灸甲乙经》《饮膳正要》《洗冤集录》《太平圣惠方》《四部医典》《外台秘要》《本草经集注》《温病条辨》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2023-07-14 17:40:114

脉象机理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机理 1 拼音 mài xiàng jī lǐ 2 英文参考 Mechani *** of pulse cindition 3 注解 脉象机理指各种正常或异常脉象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其形成的诸多因素,也是运用现代理论或检测手段,探讨脉象产生、演变规律的研究课题。 研究认为,影响脉象形成的主要因索是心脏射血机能、血液容量及粘滞度、血管壁的弹性压力及阻尼等等。如弦脉时的脉波传导速度加快,平均为7.60m/s,比同龄平脉组6.30m/s显著增快。而应用弹性腔理论的非线性方程进行比较测算。滑脉的心输出量、心指数大于平脉,外周阻力减小,血管顺应性大。有人在动物实验模型上造成心 输出量减低和外周阻力增加的状态,则所测得的脉图上很容易出现弦脉波形。而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时,则易出现滑脉图形。 根据临床调查和对脉象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一般认为中医几种纲要脉的形成机理是: (1)脉的洪细是由左心室的总泵力、有效泵力和大循环容量、动脉压力梯度容量所决定的。 (2)脉的弦软是动脉壁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动脉内的容量和压力所决定的。 (3)脉的长短是由心脏的泵力、流量及其所造成的动脉内容量与压力所决定的。 (4)脉的滑涩是由心肌收缩功量、动脉弹性模量及终端阻抗所致的血管动力学状况决定的。 (5)脉的迟数取决于控制心动周期的神经体液机制,心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是心脏适应与代偿机能的一个综合表现。 (6)脉的浮沉机理从统计部分病例中看出,其沉脉组的压力梯度容量及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组(P<0.05),故认为其与血液的分流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关。 古籍中的脉象机理 《素问要旨论》:自序 也。然人为万物之灵也,非天垂象,而莫能测矣。其我机理,归自然也,其非圣意,而宣悟玄玄之理。故有祖圣伏... 《针灸大成》:[卷七督脉经穴主治]督脉经穴歌 丹灶河车休。此之谓也。督任原是通真路,丹经设作许多言,予今指出玄机理,但愿人人寿万年!《针灸大成》...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帙]硼砂 蓬为车,轮之所繇始也。而身亦有轮∶喉即呼吸之轮,机废则为痹;咽即水谷之轮,机废则为;舌即发声之轮,...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霍乱厥汗)温胃膏 (附子二两炮姜白术吴萸官桂一两丁香五味艾叶五钱熬贴加扑汗《理瀹骈文》清吴师机公元1864年... 《外科理例》:[附方]如神千金方
2023-07-14 17:40:181

神应万效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膏药方集》引《外科活人定本》 2.1 方名 2.2 神应万效膏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神应万效膏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神应万效膏 1 拼音 shén yìng wàn xiào gāo 2 《膏药方集》引《外科活人定本》 2.1 方名 神应万效膏 2.2 神应万效膏的别名 神应万灵膏 2.3 组成 香附子、石楠藤、草乌、乌药、苦参、五加皮、白蒺藜、枳壳、槟榔、独活、京三棱、白鲜皮、羌活、牛膝、川芎、风尾草、海桐皮、桔梗、防风、莪术、青风藤、血见愁、归尾、大黄、玄参、蒲公英、雷公藤、黄芩、连翘、丹参、皂角刺、苍耳子、苍术、乌头、松节、黄药子、羊蹄根、茄根、荸荠、白及、土牛膝、忍冬藤、天花粉、桑白皮、白蔹、威灵仙、天南星、玄胡索、芫花、射干、紫背天葵、红芽大戟、金银花、穿山甲、官桂、杏仁、桃仁、蓖麻子、香白芷、藁本、郁金、蛇蜕、五灵脂、青木香、自然铜、蜈蚣、虾蟆、马蹄细辛。 2.4 主治 一切风气肿毒诸病。 2.5 神应万效膏的用法用量 摊贴患处,用时先以姜、盐擦热皮肤,贴上膏药,再以热瓦熨之。 2.6 制备方法 前药52味计5斤为片,入香油12斤,浸1夜方熬煎,以槐柳桃枝搅动,煎至焦枯,捞出滓,再熬,滴水不散,方入后16味药,慢火煎焦去滓滤净,再入锅煎油1炷香,入黄丹5斤,无名异1斤,蛇含石8两,俱为细末,徐徐添入搅之,滴水成珠,摊纸不渗为度,取放地上,半热入麝香5钱、樟脑8钱、乳香4两,搅匀,以器盛之,过3宿。 2.7 附注 神应万灵膏(《医学启蒙》卷三)。方中金银花后十六味用量原缺。 古籍中的神应万效膏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补录单方膏 必淆惑。不如望闻问之确也。(望为色胗通于相法极有神验小儿尤非望不可外症则一望可知闻即在于望之时问是... 《普济方》:[卷三百十五膏药门]内外诸疾方 。又搅无烟。方下乳香、没药。一方无玄参、乱发。神应膏治一切疮肿伤损。汤火烧摩。风湿痛痒。用薄绢摊贴...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溃疡]膏药 药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即药中火发,千万谨成,(膏药方甚多,效无出于此。)〔垣〕热疮寒膏... 《外科心法要诀》:[卷二]膏药类方 或膏贴俱可。【方歌】化腐紫霞膏穿毒,透脓化腐效如神,金砒潮脑螺蛳肉,粉竭麻仁巴豆仁。贝叶膏此膏贴痈... 《医宗金鉴》:[外科卷上编辑外科心法要诀]膏药类方
2023-07-14 17:40:241

消斑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麻症集成》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消斑饮 1 拼音 xiāo bān yǐn 2 《麻症集成》卷四 2.1 方名 消斑饮 2.2 组成 川连、犀角、石膏、知母、尖生栀炭、玄参、甘草。 2.3 主治 热邪传里,里实表虚,阳毒发斑,血热不散,蒸于皮肤。 古籍中的消斑饮 《伤寒心法要诀》:[卷二]疹斑 阴寒。未透升麻消毒治,热盛三黄石膏煎,已透青黛消斑饮,双解痧疹法同前。【注】伤寒发斑、疹、痧,皆因... 《医宗金鉴》:[卷四医宗金鉴三十七卷]疹斑 阴寒.未透升麻消毒治,热盛三黄石膏煎,巳透青黛消斑饮,双解痧疹法同前.【注】伤寒发斑,疹,痧,皆因... 《市隐庐医学杂着》:苦口婆心语 之白虎化斑汤,《活人》之元参升麻汤,节庵之青黛消斑饮,皆治斑疹之祖方也。何一不用清凉化毒之品,何一...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清阳膏 许于膏上贴心口背心脐上紫草茸乃透斑之要药也或用消斑饮举斑汤凉血地黄汤犀角大青汤等方煎抹后再贴或只用... 《痧疹辑要》:[卷三]论治(下)
2023-07-14 17:40:311

郁证发微-郁证疲劳论(上)

郁证发微———郁证疲劳论(上) 蒋  健 疲劳,历代有疲乏、神疲、劳倦、倦怠、懈怠、乏力以及酸软困重等表述 [1] ,除指躯体疲乏劳倦外, 古代早已认识到尚有神疲、精神短少、神思昏倦等属于精神困倦及心理疲劳者。 疲劳作为主观症状, 是机体在身体或心理负荷失衡时出现的体力和( 或) 精力上的降低,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 疲劳具有全身状态性的特征。 一时感觉疲劳未可称病,若经常处于明显的疲劳状态, 经过休息或调整后仍不能恢复,则属病态。疲劳与虚劳、虚证既密切相关, 又有区别。 疲劳是指症状( 或状态) , 虚劳是指病证名, 虚证是指病证属性。 虚劳、虚证多有疲劳症状, 但有疲劳症状者并非就是虚劳、虚证 [2] 。 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令人遗憾的是, 当代中医长期以来临床每遇患者诉说疲劳总是倾向于认为属于虚劳或虚证, 动辄以补益为治,殊不知如同存在郁证性虚劳一样 [2] , 还存在郁证性疲劳之类型。 郁证性疲劳概指七情内伤所导致的疲劳。 1   郁证性疲劳的病因病机 1. 1   气血不 足, 情志所致  气血亏虚看似疲劳之病机,其实缘于七情内伤。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 脏腑》载: “ 血为忧煎, 气随悲减,令人饮食无味,神倦肌瘦。” 表明悲忧导致气血亏虚可致神倦肌瘦。清代费伯雄《医醇?义· 劳伤》载: “ 劳者, 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 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 有限之气血,消磨殆尽矣。 思虑太过则心劳, 言语太多则肺劳,怒郁日 久则肝劳, 饥饱行役则脾劳, 酒色无度则肾劳。 方其初起,气血尚盛, 虽日 日 劳之, 而殊不自 知;迨至愈劳愈虚, 胃中水谷之气, 一日 所生之精血, 不足以供一日 之用,于是荣血渐耗, 真气日 亏, 头眩耳鸣, 心烦神倦,口燥咽干,食少气短, 腰脚作痛, 种种俱见。” 指出七情劳伤五脏,终至耗伤荣血真气而致神倦。 清代阎纯玺《胎产心法· 蓐劳骨蒸论》载: “ 若富贵之家,虽有 美食 及药力以调养, 必有他事不如意, 而怒动肝火, 耗伤其方生之血, 亦能致饮食减少, 虚羸体倦。” 说明虚羸体倦可因事不如意而伤及气血, 此种气血亏虚非关营养不良,故亦非补益气血药物所能纠正,需如意方能呈吉祥。 1. 2  心主神志, 劳神则 倦  西晋王叔和《脉经·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载: “ 愁忧思虑则伤心, 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 心伤者, 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 心中痛彻背,自 发烦热,当脐挑手, 其脉弦, 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指出忧愁思虑伤心可致疲劳, 甚至可出现类似真心痛的症状或诱发真心痛。 南朝陶弘景《 养生 导引秘籍· 养生 咏玄集》载: “ 心动则神疲。 凡诸技俩营营与人角胜负者, 未有不减年?者也。 技俩之中,作诗弈棋, 劳神独甚。” 可见用心过度可致神疲。 清代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载: “ 劳倦, 因劳而倦。 凡外而劳形, 内而劳神者皆是。” 其明确将劳倦分劳形与劳神二种, 后者乃得之劳心。 清代陈士铎论述了思虑劳心致伤神、困惫的必然机理。 《辨证录· 内伤门( 二十三则) 》 载: “ 人有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 发热, 小便白而浊, 脉虚大而数,人以为内伤之病也, 谁知是由思虑过度而成之者乎。”《辨证录· 虚损门( 十三则) 》 载: “ 人有用心太过,思虑终宵,以至精神恍惚, 语言倦怠, 忽忽若有所失,腰脚沉重,肢体困惫, 人以为怯症之成也, 谁知是劳心以至伤神乎……夫心藏神, 神之久安于心者, 因心血之旺也。 思虑无穷,劳其心矣。 心劳则血必渐耗, 而神无以养,恍恍惚惚, 有无定之形。 且神宜静不宜动, 神动则心更动, 心动而血益亏, 血亏而神愈动, 虽有肾水之资,而血不能滋;虽有肝木之养, 而液不能入, 寡弱之君,无以自 立; 虽有良辅而四体不能强健, 此腰脚肢体所以沉重而困惫也。 治法必急救其心, 而救心必以安神为主。” 其强调思虑无穷初则劳心伤血, 久则暗耗肝肾精血,无以良辅寡弱心君, 必致身重困惫, 当急安神救心; 否则, 必将进一步发展至心肾不交。 如 《 辨证录· 梦遗门( 七则) 》 亦指出: “ 人有用心过度, 心动不宁,以致梦遗者, 其症口 渴舌干, 面红颧赤, 眼闭即遗,一夜有遗数次者, 疲倦困顿, 人以为肾虚之过也, 谁知是心虚之故乎。 夫心喜宁静, 不喜过劳, 过劳则心动,心动则火起而上炎,火上炎则水火相隔, 心之气不能下交于肾,肾之关门大开矣。” 综合陈士铎所论可知, 思虑劳心初则四肢疲软, 程度尚轻,并伴怔忡善忘; 继之腰脚沉重、肢体困惫, 程度渐重,并伴精神恍惚、语言倦怠; 再后来发展至疲倦困顿,程度更重, 并伴梦遗频繁、口 渴舌干、面红颧赤, 展示了疲劳从劳心伤神到心肾不交由轻渐重的病机演变过程。 心肾不交还可发展至阴虚火旺。 如清代张璐《张氏医通· 诸伤门》载:“七情妄动, 形体疲劳, 阳火相迫,致血错行,脉洪多热,口干便涩……” 1. 3  肝主疏泄, 罢极之本  “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 ; “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 《素问· 六节藏象论》) 。 《素问悬解· 运气· 六节脏象论》注解道: “ 肝藏魂而主筋, 罢极则伤筋力, 故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藏血、主筋是“ 肝为罢极之本” 的物质基础 [3] , 谋虑悲哀致肝失疏泄, 必将影响肝藏血、主筋的功能而致躯体罢极。 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 经论总抄》论及谋虑伤肝筋极之惫: “ 六极者,尽力谋虑,劳伤乎肝,应乎筋极。” 《临证指南医案· 肝火》载: “ 肝者将军之官, 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濡,真气以制伏, 木火遂生生之机, 本无是症之名 也, 盖因情志不舒则生郁, 言语不投则生嗔,谋虑过度则自 竭, 斯罢极之本, 从中 变火, 攻冲激烈,升之不熄为风阳,抑而不透为郁气, 脘胁胀闷, 眩晕猝厥,呕逆淋闭, 狂躁见红等病, 由 是来矣。” 《古今名医汇粹· 病能集五》载:“肝者罢极之本, 其人或劳役苦辛,或恼怒内伤,肝火下流, 不能藏血, 热伤阴络而血溢焉。”以上叶天士和罗美均指出情志不舒伤肝而致罢极的道理。 胆附于肝而主决断。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 杂病· 神志门· 惊》载: “ 心胆虚怯, 触事易惊, 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 气郁生涎, 涎与气搏, 变生诸证, 或短气悸乏,或复自 汗……”说明气短心悸乏力之类也可缘于情志病因影响胆主决断的功能, 以至于气郁生痰而成。 1. 4  脾主肌肉 ,共肺主气  脾胃运化水谷精气与肺吸入清气相合而为宗气,脾肺气虚是疲劳的常见病机, 但仍可因情志而伤。思虑劳心亦可伤脾, 情志因素同饮食劳倦一样可致后天之本脾虚而出现倦怠乏力的症状。 金代李杲在《兰室秘藏· 饮食劳倦门· 劳倦所伤论》中指出: “ 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 有所劳伤, 皆损其气, 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 故困热, 无气以动, 懒于语言,动作喘乏, 表热自 汗, 心烦不安。” 清代吴澄《不居集· 卷之二· 脾经需分阴阳》载:“ 脾胃之元气虚者, 多因思虑伤脾, 或因劳倦伤脾。 脾虚胃 弱, 中 宫营气不和,肢体困倦, 饮食日 减, 肌肉消瘦而解, 中满恶心, 脾泄餐泄,喜热恶寒, 睡卧不安, 六脉微弱而缓。” 以上所论皆指出忧愁思虑伤脾可致疲劳。 嗔怒躁扰可使肺气虚而致劳倦。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肺脏方》 载: “ 肺气伤, 其人劳倦则咳唾血,其脉细紧浮数皆吐血, 此为躁扰嗔怒得之, 肺伤气壅所致也。”忧愁思虑伤及心肺营卫可致疲劳。 清代叶天士《叶天士医案精华· 咳嗽》 载: “ 凡忧愁思虑之内伤不足,必先上损心肺。 心主营, 肺主卫, 二气既亏, 不耐烦劳,易于受邪。” 思虑郁结以致脾肺气虚而发生怠惰身倦。 清代杨云峰《临症验舌法· 方略》载:“劳役过度,饥饱失时, 思虑太甚,郁结尤多, 以 致脾肺气虚, 荣血不足, 畏寒发热,食少无味, 四肢无力, 懒动怠惰, 嗜卧身倦, 饥瘦色枯,气短惊悸,怔忡健忘少寐……”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 虚损劳瘵论治》载: “ 凡怯寒少气, 自 汗喘乏, 食减无味,呕胀飧泄, 皆阳虚症也。 此脾肺亏损, 由 忧思郁结,营卫失和……” 1. 5  痰饮瘀血,亦致倦怠  情志病因可以产生痰饮瘀血而继发郁证 [4 5] ,郁证性疲劳也不例外。以上《证治准绳》所谓心胆虚怯、气郁生涎变生短气悸乏即是痰饮导致疲劳之例。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 痰饮》载:“刑部主政徐凌如, 劳且怒后, 神气昏倦,汗出如浴,语言错乱, 危困之极, 迎余疗之。 诊其脉大而滑且软, 此气虚有痰也。” 此案神气昏倦, 起因于劳怒,病机为气虚生痰。 明代江馞《名医类案· 郁》载: “ 一少妇年十九, 因大不如意事, 遂致膈满不食, 累月 惫甚, 不能起坐, 巳( 脾) 午( 心) 间发热面赤, 酉( 肾) 戌( 心包) 退, 夜小便数而点滴,脉沉涩而短小( 沉为气滞, 涩为血瘀, 短小为虚) ,重取皆有,经水极少。 此气不遂而郁于胃口, 有瘀血而虚, 中宫却因食郁而生痰。” 此案患者惫甚不能起坐,起因于事不如意,病机为痰瘀互阻。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 ·男子劳病》载: “ 男子劳病, 初病四肢酸软无力, 渐渐肌肉消瘦,饮食减少, 面色黄白, 咳嗽吐沫, 心烦急躁, 午后潮热,天亮汗多。 延医调治, 始而滋阴, 继而补阳; 补之不效,则云虚不受补, 无可如何。 可笑著书者, 不分别因弱致病,因病致弱, 果系伤寒、瘟疫大病后, 气血虚弱,因虚弱而病, 自 当补弱而病可痊。 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 当去病, 病去而元气自 复。 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 所见之症, 皆是血瘀之症。” 此案患者肢软无力肌消而心烦急躁,病机为瘀血。综上可知, 气血不足、用心劳神、肝郁胆怯、脾肺气虚以及痰饮瘀血,皆始于七情内伤而形于神倦体怠。
2023-07-14 17:40:391

固精益肾暖脐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固精益肾暖脐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固精益肾暖脐膏 1 拼音 gù jīng yì shèn nuǎn qí gāo 2 处方 韭菜子30克 蛇床子30克 大附子30克 肉桂30克 川椒90克 真麻油1千克 抚丹(飞净者)360克 倭硫黄30克 母丁香3克 麝香9克(各研)独蒜1枚(捣烂) 3 制法 将前五味用香油浸半月,入锅内熬至枯黑,滤去滓,入丹再熬至滴水成珠,捻软硬适中即成膏。用时以大红缎摊如酒杯口大,将倭硫、丁、麝末用蒜捣烂为丸,如豌豆大。 4 功能主治 治男子精寒,阳事瘘弱,举而不坚,坚而不久,白浊遗精;妇人禀受气弱,子宫虚冷,不孕,带下崩漏。 5 固精益肾暖脐膏的用法用量 按干膏药内贴脐。 6 摘录 《摄生秘剖》卷四 古籍中的固精益肾暖脐膏 《外治寿世方》:[卷一霍乱]脚麻腹泻疼痛熨脐方 。炒热麸皮熨之。不可误入口中。(一方无茱等分掺暖脐膏贴脐上)并治吊脚痧。脾元虚损。霍乱不吐泻。腹胀... 《急救广生集》:[卷二·杂症]疟疾 为度,配合均匀,贮瓷瓶或锡盒,不使出气。用时取暖脐膏一张,挑末药一茶匙,安放膏药中间,勿令四眼见。... 《验方新编》:[卷十八疟疾部]疟疾外治各方 法塞二三次必效。小儿量为减用。又,荜茇研细,置暖脐膏上贴脐中,三日可愈。又,治间日疟方∶明雄黄,独... 《儿科萃精》:[卷七泻证门]脐寒泻 儿既因脐寒而泻,古方断不宜服。若儿未盈月,但用暖脐膏贴之可愈,不必服药,若泄泻过甚,但用炒白术八分...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扶阳益火膏
2023-07-14 17:40:461

什么是贴敷?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 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书中还有创口外敷即有“傅”、“涂”、“封安”之法,所载的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资料,当为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为后世所广泛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逐步运用于临床。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之治,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 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 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青、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唐·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写道:“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并提出了“无病之时”用青摩卤上及足。动以避“寒心”等求病先防的思想。 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膏能消除“皮肤蕴蓄之气”的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明代《普济方》中有“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诞和如泥,罨涌泉穴”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等,另外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 清代,可以说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之经数十年精心汇聚而成,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 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本法治疗常见病,而且应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贴敷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穴位贴敷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尤为可喜的是开始注意吸收现代药学的成果,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有加入化学发热利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痛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螫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贴敷剂,如复方洋金花止咳平喘膏等。 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 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 (一)穴位作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二)药效作用 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并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清;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能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 我们知道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外,还与皮肤所固有的可透性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已证明,中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经穴皮肤吸收药物的主要途径为:一是透皮吸收,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件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其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温度的函数、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使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三是表面活性剂作用,贴敷药物中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贴敷方中的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其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 (三)综合作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物能治某病,用某药外敷也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便秘。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药贴敷能治某病,但内服某药却不能治某病,如葱白效脐可治便秘,但葱白内服却不能治便秘。另外穴位贴敷疗法中单用一种药物,如炒葱白、炒盐、大蒜等外敷患处来治疗证型不一的疾病的情况有许多。一种药物治疗多种证型的疾病,仅从辩证施治和药物性味主治上考虑是难以理解的,我们认为除了中药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质外,还有温热刺激作用和经络腧穴本身所具的外敏性及放大效应。我们还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在同一穴位上用药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如同为治疗哮喘的贴敷方,哮喘丸(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丁香、肉桂、生姜汁)的疗法就明显优于哮喘糊(天南星、白芥子、生姜汁),说明药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的根据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贴敷部位或穴位,则更显示出穴位和经脉的作用。如咳嗽贴天突。定喘、肺俞有显著疗效,而贴敷它穴或非穴位则疗效不显;遗尿、痛经贴敷首选神阙穴。 这说明,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穴位贴敷疗法有以下特点: (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二)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三)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四)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五)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2023-07-14 17:40:551

胆南星功效与作用,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吃法

今天给各位分享胆南星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吃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我想问问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2、中药胆星的功效与作用3、中药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4、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5、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胆南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及禁忌6、胆南星的功效有哪些?我想问问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1、胆南星有清热化痰,胆南星苦凉,苦能燥湿化痰,寒能清热功效,可用治痰火咳嗽,头风眩晕,中风痰壅,老年神困,产后怔忡,痰火失眠等症状。2、治小儿风热壅毒,关膈滞塞,凉心压惊:胆星50克,入金、银箔小者各十片,丹砂7.5克,龙脑,麝香各一字。同研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竹叶水化下。更多关于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进入:查看更多内容中药胆星的功效与作用胆星又称胆南星由天南星和猪、牛胆汁所制成,味苦、微辛,性凉,具有清火化痰,镇惊定痫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痰迷,惊风癫痫,痰火喘嗽,头风眩晕等症。中药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胆南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医药材,有很高的药用功效。下面我带你了解中药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1.胆南星是一种由天南星的细粉和牛、羊或猪胆汁一起加工而成的一种中成药,也可以由生天南星细粉和一些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胆南星的气味有点腥,味是苦的,味辛,性凉。2.胆南星有很好的清热化痰功效,还可以息风定惊。对于痰热性的咳嗽,或者是咯痰黄稠都有很好的治疗效中,对于中风痰迷的人或者是有癫狂惊痫的人也可以服用胆南星。胆南星具可以清热化痰,对于一些老年人的疗中风,和癫痫病人有好处。3.胆南星有一定的临床不良反,比如说胆南星会对皮肤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长期服用胆南星可以引起智力障碍,胆南星也有可能会引起病人发生口腔溃疡等症状,胆南星的用量是3~6g。生天南星也可以去杂洗净晒干后入药,但毒性大,不过祛风止疼力强。胆南星的附方①治小儿风热壅毒,关膈滞塞,凉心压惊:胆星一两,入金、银箔小者各十片,丹砂一钱半,龙脑,麝香各一字。同研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竹叶水化下。(《圣济总录》袍龙丸)②治小儿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挛:陈胆星一两五钱,犀角、羚羊角各一两,生龙齿七钱,白芥子五钱,辰砂一钱。陈米汤丸,金箔衣。临用以一丸擦胸背并敷脐。(《理瀹骈文》胆星丸)③治痰涎喘急:胆星、天竺黄各三钱,雄黄五分,朱砂五分,牛黄、麝香各四分。共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淡姜汤稍冷服。《痧证汇要》牛黄丸)胆南星的配伍应用1.配薤白,清热化痰,通阳宽胸。薤白味辛、苦,性温,辛通滑利,温中通阳,既能化秽浊之气,散阴寒之结。又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胆南星味苦,性凉,善祛痰化浊,兼清胸膈之积热。二药相合,寒热相兼,一以化痰清热,一以通阳散寒,相辅相成,共奏化痰浊,祛瘀血,散阴寒之功,从而气血行,经络通,胸闷,胸痛,痰热作嗽,诸症自解。2.配龙骨,治痰热内盛,心神受扰所致的癫、狂、痫证。龙骨味苦、涩,性平偏寒,入心、肝经,苦寒化阴益阴,寒凉清热,质重镇怯,有平肝益阴,潜敛浮阳,镇掠安神之力。《本草求真》沦其有:“镇惊安魄之妙”;胆南星味蕾,性凉,寒凉泄火,苦能燥湿祛痰,亦入心、肝经,善于清热化痰,镇惊定痫。《经本草》载其:“治惊风有奇功”。相须为用,龙骨益阴镇惊,制内炽之火。胆南星清热豁痰,醒神开窍,用治癫、狂、痫证,虚实咸宜。3.配半夏,若风痰上.扰,可致头目眩晕,中风仆倒、口眼歪斜,舌强言蹇,甚者癫痫惊风。治当祛风除痰。半夏辛温,行散痰湿,健脾祛痰,和中降逆。《名医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胆南星苦凉,清热化痰,祛风定惊。《药品化义》言其:“主治一切中风”。二药相伍,半夏燥湿健脾以绝生痰之源,胆南星开泄化痰以祛经络中之风痰,治痰功宏,中风痰迷,从本而治。4.配竹沥,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竹沥甘而大寒,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本草衍义》云:“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为痰家之圣剂也”。胆南星苦凉,清火化痰,宁心定痫。如《本草汇言》日:“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热郁生痰。”相须为用,泄火化痰,利窍醒神,祛风定惊,通彻上下,直达病所,用治小儿惊风,或痰迷窍闭之口噤不语,风痰阻络之半身不遂,多有良效。胆南星的副作用脾胃虚寒者慎服。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胆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1、胆南星是天南星用牛胆汁炮制后的加工品,与天南星功效类似,胆南星性凉、味苦,归肝经以及胆经。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作用。可以治疗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歪斜等。还可以治疗癫痫、惊风、头风眩晕等。2、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产后怔忡、痰火失眠等问题。煎汤内服用量在1.5g-6g之间。应注意孕妇禁止使用。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胆南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中药材胆南星能防止癌症,它的提取液中有多种多样纯天然的防癌成份,这种成份进到身体之后能够抑止人体内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也可以提升组织体细胞的特异性,能合理抑止身体组织细胞癌变,也可以防止肿瘤细胞再造,平常这类中草药材不仅能用以癌症的防止也可以用以癌症的辅助医治。2、中药材胆南星尽管能医治多种多样病症,具备较高的功效与作用,可是这类中草药材却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平常不可以随便服食,要不然会出现显著的中毒了反映,非常是会让大家出现口角发麻及其黏膜糜乱也有人体水肿等多种多样欠佳病症,比较严重时还会继续出现呼吸不畅,假如救护不立即则会出现身亡。胆南星的功效有哪些?胆南星的功效:【性味】苦、微辛,凉。【归经】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1.《本草正》:"治小儿急惊,实痰实火壅闭上焦,气喘烦躁,焦渴胀满。"2.《本草汇言》:"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3.《药品化义》:"主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用法用量】3~6g。胆南星的作用:1、胆南星治小儿风热壅毒,关膈滞塞,凉心压惊:胆星50克,入金、银箔小者各十片,丹砂7.5克,龙脑,麝香各一字。同研极细,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竹叶水化下。(《圣济总录》袍龙丸)2、胆南星治小儿急惊,实痰实火壅闭上焦,气喘烦躁,焦渴胀满。《本草正》3、胆南星治小儿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挛:陈胆星75克,犀角、羚羊角各50克,生龙齿35克,白芥子25克,朱砂5克。陈米汤丸,金箔衣。临用以一丸擦胸背并敷脐。(《理瀹骈文》胆星丸)4、胆南星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头风、眩晕,老年神呆,小儿发搐,产后怔忡。《药品化义》5、胆南星治痰涎喘急:胆星、天竺黄各15克,雄黄2.5克,朱砂2.5克,牛黄、麝香各2克。共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淡姜汤稍冷服。《痧证汇要》牛黄丸)6、胆南星治小儿惊风惊痰,四肢抽搐,大人气虚内热,热郁生痰。《本草汇言》7、胆南星清肺化痰丸:成份:胆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壳(炒)60g,黄芩(酒炙)60g,贝母30g,麻黄(炙)30g,桔梗60g,白苏子30g,瓜蒌子60g,陈皮60g,莱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胆南星的禁忌: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关于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和胆南星功效与作用吃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2023-07-14 17:41:021

干戈未靖,乡村尚淹出自

理沦骈文。干戈未靖,乡村尚淹出自理沦骈文。干戈未靖的意思是,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展民起义军攻占南京、扬州,吴师机一家徒扬州搬迁至泰州乡下居住。千戈,古代常用的两种武器,亦用为兵器的通称,此引申指战争。靖。是安定、平定的意思。《理论骈文》是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的专著。本书适合中医药理论、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2023-07-14 17:41:261

山楂麦芽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山楂麦芽饮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山楂麦芽饮 1 拼音 shān zhā mài yá yǐn 2 处方 炒山楂10~15克 炒麦芽10~15克 红糖适量 3 制法 把山楂、麦芽及红糖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煎汤,煎沸5~7分钟后,去渣取汁。 4 功能主治 去积滞,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 5 山楂麦芽饮的用法用量 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当饮料温热服。 6 摘录 《民间方》 古籍中的山楂麦芽饮 《麻疹阐注》:[卷二]腹痛 酣眠半日而醒。诸症顿减。舌胎极浓而黄。余复以前方饮之。酣睡一夜。次日原方加大黄六钱而愈。又有毒盛作... 《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合施送方并加药法]金仙膏 枳实麸皮食盐炒熨或用苍术香附浓朴半夏陈皮枳壳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紫苏生姜食盐炒熨重加山棱莪术大黄槟榔又... 《丹台玉案》:[卷之三内外伤辨]立方 乃风湿相搏。去人参黄。加羌活苍术防风。宿食加山楂麦芽。食不知味。加神曲。饥饿日久。去柴胡。加干山药。... 《幼科心法要诀》:[卷五腹胀门]实胀 姜炒)大腹皮(制)陈皮甘草(生)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引用生姜,水煎服。【方歌】加味平... 《简明医彀》:[卷之六]疳疾
2023-07-14 17:41:391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辅导精华)

一、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   1.唐代以前   ①商汤:伊尹首创汤剂,总结了《汤液经》——最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②战国:《黄帝内经》——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   ③秦、汉:《神农本草经》,张仲景撰写《伤寒论》、《金匮要略》。   ④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⑤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2.唐代至明、清时期   ①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王焘著《外台秘要》,《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②宋、元: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   ③明、清:明:朱木肃 著《普济方》,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王肯堂著《证治准绳》、陈实功著《外科正宗》;   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吴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著《温病条辨》。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药药剂学的主要成就   1.中药制剂的文献研究与教材建设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1962)、八版《中国药典》、《中药制剂手册》(1965年)、《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1985)、《中华本草》、《中药方剂大辞典》等。   2.传统剂型改进与原制剂工艺优化   3.中药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开发   4.中药制剂基础理论的研究   5.中药制剂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6.中成药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形成   三、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新辅料的研究应用现状   1.新剂型   2.新技术、新工艺   3.新辅料   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MC)、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CMS-Na)、预胶化淀粉、羟丙基淀粉、聚维酮(PV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羧甲基淀粉钠(CMS-M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邻苯二甲酸酯、二氧化钛、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海藻酸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泊洛沙姆(Poloxamer)、卡波沫(又称卡波普、卡波姆,Carbomer)、氮酮(又称月桂氮酮,A-zone)、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β-环糊精(β-CD)、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等等。
2023-07-14 17:42:131

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

【本草-古籍】南朝 本草经集注 唐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元 汤液本草 饮膳正要 本草品汇精要 明 滇南本草 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征要 本草纲目别名录 清 神农本草经 本草易读 本草新编 本草备要 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 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 本草求真 神农本草经读 本草述钩元 本草思辨录 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 本草问答 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 本草害利 本草分经 吴普本草 海药本草 本草图经 本草衍义 食鉴本草 神农本草经赞 证类本草 【方药-古籍】西汉 五十二病方 东晋 肘后备急方 齐 刘涓子鬼遗方 唐 千金翼方 孙真人海上方 外台秘要 千金宝要 备急千金要方 北宋 医心方 苏沈良方 南宋 普济本事方 元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瑞竹堂经验方 世医得效方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明 炮炙大法 雷公炮制药性解 药鉴 卫生易简方 奇效良方 医方集宜 医方考 普济方 仁术便览 祖剂 文堂集验方 证治准绳·类方 清 古今名医方论 种福堂公选良方 汤头歌诀 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方论 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 时方妙用 时方歌括 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验方新编 经验丹方汇编 退思集类方歌注 大小诸证方论 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 古方汇精 外治寿世方 回生集 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 医方歌括 医方简义 急救广生集 疯门全书 删补名医方论 雷公炮炙论 炮炙全书 濒湖炮炙法 要药分剂 药征 名医别录 太平圣惠方 博济方 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圣济总录 鸡峰普济方 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 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严氏济生方 药征续编 急救便方 十剂表 药性切用 华佗神方 集验方 奇效简便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是斋百一选方 小品方 经验奇方 本草简要方 急救良方 增订十药神书 食疗方 【妇幼-古籍】东汉 颅囟经 唐 产宝 南宋 女科百问 妇人大全良方 元 活幼心书 活幼口议 明 婴童百问 女科证治准绳 幼科证治准绳 女科撮要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幼科折衷 幼科发挥 幼科类萃 保婴撮要 妇人规 慈幼新书 济阴纲目 邯郸遗稿 证治准绳·幼科 证治准绳·女科 清 女科切要 傅青主女科歌括 沈氏女科辑要 济生集 幼科切要 婴儿论 小儿推拿广意 女科旨要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要旨 女科秘旨 女科经纶 幼幼集成 幼科推拿秘书 幼科铁镜 儿科醒 胎产心法 胎产指南 妇科心法要诀 麻科活人全书 麻疹备要方论 麻疹阐注 痘疹心法要诀 盘珠集胎产症治 原要论 幼科种痘心法要旨 民国 儿科萃精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要略 痧疹辑要 女科指要 女科指掌 女科秘要 女科精要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新书 幼科心法要诀 幼科指南 幼科概论 竹泉生女科集要 保幼新编 胎产秘书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专治麻痧初编 张氏妇科 产鉴 陈氏幼科秘诀 评注产科心法 慈幼便览 毓麟验方 经验麻科 达生编 竹林女科证治 产后十八论 脚气治法总要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鬻婴提要说 婴童类萃 【医论-古籍】东汉 华氏中藏经 齐 褚氏遗书 隋 诸病源候论 唐 千金食治 南宋 医说 金 内外伤辨 儒门事亲 医学启源 兰室秘藏 脾胃论 元 症因脉治 饮食须知 此事难知 金匮钩玄 卫生宝鉴 医垒元戎 丹溪手镜 医述 明 内科摘要 温疫论 寿世保元 广瘟疫论 养生导引法 养生导引秘籍 养生类要 瘴疟指南 明医指掌 明医杂着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丹溪心法 古今医鉴 医学入门 医学纲目 韩氏医通 医学正传 轩岐救正论 丹台玉案 古今医统大全 推求师意 医旨绪余 景岳全书 证治准绳·杂病 万病回春 续医说 清 医林改错 金匮翼 医门法律 笔花医镜 血证论 中风论 脉确 医学从众录 医门补要 痰疠法门 证治汇补 理瀹骈文 温热暑疫全书 疫疹一得 温病条辨 温热逢源时病论 温病指南 女丹合编选注 运气要诀 心医集 性命要旨 松峰说疫 寿世传真 陆地仙经 温热经纬 温热论 养生秘旨 重订广温热论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寿世青编 脉因证治 医宗金鉴 医学衷中参西录 石室秘录 古今名医汇粹 痧胀玉衡 医学三字经 辨证录 医学指归 医学实在易 冯氏锦囊秘录 医学心悟 类证治裁 医碥 医学真传 张氏医通 伤寒论纲目 幼科释谜 妇科玉尺 古今医彻 药症忌宜 医宗己任编 医学妙谛 顾松园医镜 医医小草 医学传灯 宜麟策 养老奉亲书 何氏虚劳心传 周慎斋遗书 订正太素脉秘诀 脉症治方 脉诀乳海 脉诀考证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推拿抉微 脉理求真 脉诀刊误 脉诀汇辨 西池集 宁坤秘笈 温病正宗 达摩洗髓易筋经 修昆仑证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扁鹊心书 玉机微义 校注医醇剩义 杂病治例 医经国小 卫济宝书 三消论 医学摘粹 简明医彀 辨症玉函 中国医籍考 脉象统类 洗冤集录 格致余论 诸病主病诗 医学见能 【伤科-古籍】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元 外科精义 阴证略例 明 立斋外科发挥 外科枢要 跌损妙方 外科集验方 外科正宗 外科启玄 外科理例 正体类要 理虚元鉴 慎柔五书 痰火点雪 解围元薮 疠疡机要 仙传外科集验方 证治准绳·疡医 清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广要 伤科大成 跌打损伤回生集 疡医大全 疡科心得集 外科大成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全生集 外科传薪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正骨心法要旨 伤科方书 伤科汇纂 伤科补要 外科十法 民国 疡科纲要 江氏伤科学 跌打秘方 跌打损伤方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发背对口治诀论 集验背疽方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外科十三方考 外科方外奇方 外科精要 金疮秘传禁方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青囊秘诀 秘传外科方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接骨手法 救伤秘旨 虚损启微 诊脉三十二辨 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外科证治全书 【经络-古籍】唐 黄帝明堂灸经 元 西方子明堂灸经 明 奇经八脉考 经络全书 经络考 经络汇编 灵枢经脉翼 清 包氏喉证家宝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 厘正按摩要术 -- 经穴汇解 炙膏肓腧穴法 广嗣语 【五官-古籍】唐 银海精微 元 原机启微 明 口齿类要 神应经 清 审视瑶函 目经大成 尤氏喉科秘书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重楼玉钥 重楼玉钥续编 神灸经纶 眼科心法要诀 喉舌备要秘旨 喉科指掌 喉科集腋 眼科秘诀 尤氏喉症指南 重订囊秘喉书 秘传眼科龙木论 异授眼科 眼科阐微 喉科秘诀 焦氏喉科枕秘 【针灸-古籍】南宋 针灸资生经 金 子午流注针经 元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经节要 针经指南 明 针灸大全 针灸聚英 杨敬斋针灸全书 普济方·针灸 针灸素难要旨 针灸问对 清 针灸易学 针灸逢源 刺灸心法要诀 一草亭目科全书 银海指南 针灸集成 针灸大成 针灸甲乙经 宋本备急灸法 子午流注说难 灸法秘传 走马急疳真方 明目至宝 金针秘传 针灸神书 【医案-古籍】元 丹溪治法心要 明 医贯 肯堂医论 清 友渔斋医话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古今医案按 侣山堂类辩 临证指南医案 存存斋医话稿 医经溯洄集 三家医案合刻 客尘医话 王氏医案绎注 市隐庐医学杂着 未刻本叶氏医案 回春录 吴医汇讲 奇症汇 知医必辨 花韵楼医案 眉寿堂方案选存 凌临灵方 孙文垣医案 马培之医案 张聿青医案 张畹香医案 曹仁伯医案论 寓意草 程杏轩医案 慎疾刍言 对山医话 质疑录 丛桂草堂医案 归砚录 医学读书记 续名医类案 读医随笔 医学源流论 王旭高临证医案 邵兰荪医案 -- 叶天士医案精华 一得集 丁甘仁医案 上池杂说 也是山人医案 先哲医话 何澹安医案 证治心传 研经言 重订灵兰要览 重庆堂随笔 塘医话 叶选医衡 医原 医暇卮言 医学课儿策【医经-古籍】西汉 八十一难经 东汉 伤寒论 唐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太素 金 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注解伤寒论 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河间伤寒心要 元 读素问钞 敖氏伤寒金镜录 刘河间伤寒医鉴 明 类经 类经图翼 难经集注 伤寒六书 伤寒论条辨 伤寒证治准绳 伤寒括要 证治准绳·伤寒 清 内经博议 医经读 医经原旨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六因条辨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黄帝素问直解 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内经评文 内经药瀹 医效秘传 古本难经阐注 难经正义 难经经释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伤寒捷诀 伤寒寻源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论注 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溯源集 伤寒缵论 伤寒贯珠集 伤寒大白 伤寒悬解 伤寒论类方 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审证表 伤寒补例 伤寒舌鉴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 伤寒指掌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高注金匮要略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伤寒心法要诀 -- 内经知要 灵素节注类编 素问识 灵枢识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难经古义 伤寒总病论 类证活人书 伤寒九十论 伤寒百证歌 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 伤寒法祖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辑义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中寒论辩证广注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四诊-古籍】西晋 脉经 元 诊家枢要 明 濒湖脉学 诊家正眼 清 三指禅 形色外诊简摩 临症验舌法 望诊遵经 诊宗三昧 医灯续焰 察舌辨症新法 -- 脉诀 察病指南
2023-07-14 17:42:191

听音乐有什么好处、什么坏处?

听音乐的好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爱听音乐的人注定是个有故事的人每个人都喜欢听音乐音乐是这个世界上最直接的心声表现形式听歌能听到流泪的人或许过于重感情听音乐的坏处1、反应迟钝耳朵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反应就会变慢,人变得迟钝。2、头昏脑涨如果喜欢听的歌曲都是一些劲歌,那么听的时间久了就会头晕脑胀甚至呕吐。3、注意力分散戴着耳机听歌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无论是走路还是开车都不安全。
2023-07-14 17:42:2914

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

孙思邈《 养生 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如下: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因。 这一节总体上是讲精神 养生 的,怒之所伤,肝气也;思之所伤,脾胃之气也;喜之所伤,心气也。气乃肺、肾所主,神依气血所存,正气损伤,岂不心“疫”、病“因”吗!对于此,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曾引用魏晋时期 养生 学家嵇康的话说:“ 养生 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实乃最大的心病),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确为耗心神、伤肾气之大虑),滋味不绝为四难(吃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 养生 之大旨也。”在孙氏反复论证的这段话中,重点强调的都是情志对 养生 的决定性作用。 就孙氏诗中所说之怒伤肝言,它是人情志受损的一种表现。《黄帝内经》中有明确地论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涌)于上。”(《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素问·举痛论》)也就是说,怒因气生,气则怒发,生气——发怒——生气,构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正如《淮南子》所言:“人之性,有所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在一首制怒诗中也阐明了雷同的观点:“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怒气大发,相应的疾病就会因之而生,受害最直接的是肝胆系统。因怒导致的机体的气血逆乱,会使人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甚则使人昏厥卒倒,因此致死者也不罕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深谙心理学的诸葛亮故意用计让他动气,结果没有用真枪实弹就放倒了这位年仅36岁的英雄汉。临床上遇到的因突然动怒而导致血压升高、不省人事,甚至发生脑溢血死亡的病例,在国内外媒体上都不时有过报道。“气是杀人贼”,老百姓的说法一语道破了生气对人类 健康 的严重危害。 美国医学专家的一项调查说,一个人经常发怒或心身承受的压力太大,机体会分泌出一种代谢类固醇 皮质醇,它会直接损害人的记忆力和对事物的专注力。不良情绪还会增加胃中盐酸的流量,影响人的食欲,使人发生胃痛、恶心,甚至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发怒和绝望的情绪是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舒张压明显上升。芬兰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对616名男性对象的调查发现,每发一次怒或绝望值增加1分,高血圧的危险性就增加16%。而高血圧又可成为新的病因,引发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发生。癌症的发生也与经常发怒有直接联系,有统计证实,癌症患者中易发怒的人明显高于性格温和的人。 再说孙氏诗中说的思伤神,神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独具聪明智慧表现的主要指征之一。神志的主宰者是心,《灵枢·大惑论》中有“心者,神之舍也”的话。思为心所主,《孟子·告子上》中“心之官则思”的话。心的主神、主思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人就表现出聪明、理智、敏捷、灵活, 健康 长寿的机会相对就多;反之,人就会表现出愚笨、粗鲁、迟钝、固执,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相对就要高些。实践证明,大凡有雄心壮志的人、聪颖灵透的人、豁达大度的人、善于处世的人,都是有“心计”的;而那些碌碌无为、傻头笨脑、鸡肠小肚、无朋无友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了点“心眼”。很显然,心的这些功能里,包括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把心与脑的部分功能混而谈之,不能片面地归结为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重要的是如何透过这一现象去认真挖掘其中存在的必然性联系。在现代临床上,一些心脑疾患在发病机制上表现出的相关性和对心脑疾病同治收到的理想效果,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心与脑关系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医认识的科学性。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充足的心血供应和灵活的神志发挥,使人的五脏六腑处于平稳运行中,人体这个小天地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疾病就很少发生。一旦人的这种平和心境被打破,心理因素造成的机体失衡状态立即就会发生了。各种不平静因素形成的兴奋灶不时成为人思维中的优势中心,并不断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操纵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使人生出多种疾病来。有人对应考的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胆固醇浓度变化的系统测定,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其浓度处于最低值;在备考的一年中,处于不断升高的变值;在参加高考的前夜,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下降。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常表现出山珍海味也难下咽、暖床柔被也难入睡、幽默逗笑也难开心等现象,由此引发的疾病就在所难免了。糟糕的心境轻则使人食欲减退、大便紊乱、月经不调、头痛眩晕、心慌汗出、失眠健忘,重则形成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症等疾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对于这些由于心境不好造成的疾病,药物治疗是很难奏效的,最好还是通过心理疗法。《黄帝内经》对这一问题,颇具高见,在它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就为人们开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处方,让人们用平常心看待平常事,进而达到体健不病或少病的目的。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在这一节所谈的内容中,孙氏既说到了在上节中未说尽的情志因素“悲欢极”,又进一步强调了怒的危害,提出了“戒晨嗔”的告诫。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至理明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情志为病多多,这里不再多费笔墨去全面论述它。而孙氏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饮食均”和“防夜醉”的问题,倒是需要我们重点加以论述一下的。 何谓“饮食均”?狭义地讲,就是饮食要合理。广义上说,是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全方位科学。关于这一点,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都有过相应的说法。如说到穿衣,孙氏说:“衣服但粗缦,可御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沾之。”“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大汗能易衣佳,不易者急洗之,不尔令小便不利。凡大汗勿偏脱衣,喜得偏风、半身不遂。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等。其义非常明确,衣料是棉织的好,勤洗换是卫生的基本要求,在衣物上用点芳香之品对机体有利,汗出时要及时换衣、防止受风吹,春天的棉衣不能脱得过早,衣服不卫生或穿着不科学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根源,这里孙氏所说的内容与现代人们追求的穿要纯棉,勤洗勤换,以香料辟汗、杀菌及出汗时不要马上对着电扇、空调纳凉,春捂秋冻等穿着上的习惯有何两样?说到住处,孙氏说:“山林深远,固为佳境。”“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居处不得绮靡华丽,令人贪,目禁无厌,乃患害之源。”“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始尽 养生 之道”等。智者爱山,仁者爱水,孙氏所倡,与现代人提出的居住要环境优雅、污染少、空气负粒子多、回归自然的标准如同出一辙。 孙氏对饮食与 养生 的关系论述最多,也颇为精辟。如“勿使脯肉丰盈,常令约俭为佳”,说的是“食宜俭”,浑食不可少,但要少而精;“所有资身,在药菜而已。料理如法,殊益于人”,说的是“食宜素”,“菹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若得肉,必须新鲜,似有气息,则不宜食”,说的是“食宜鲜”,食用新鲜食物的营养、不新鲜食物的危害尽都说到了;“若贪味伤多,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亨短气,必致霍乱”,说的是“食忌过量”,暴饮暴食或过食肥腻必然伤及脾胃,出现病变;“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说的是“食忌生冷”,背逆季节、背逆正常吃法,一味吃生、吃冷是有害身体 健康 的;“咸则伤筋,酢(醋,可引申为酸味)则伤骨,故每学淡食”,说的是“食忌咸酸”,口味偏嗜都是对机体有害的,要养成以淡味为主的生活习惯。凡此等等,无法将孙思邈对饮食科学的论述逐一进行列举,仅透过以上说的“三宜”、“三忌”,不也足可以反映出他说的“饮食均”的广泛含义了吗?大家知道,机体需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在内的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是通过广义的“饭”——饮食物获得的,它们包括粮食、蔬菜、肉类、豆类、蛋类、奶类、鱼类等食品。在通常情况下,一般性食物在胃里只能停留3 5小时,高脂肪的肉类、油炸食物可能稍长一些,但最多在6个小时内排空。此时,胃就开始收缩,饥饿感随之也就产生了。正常的进食时间大体在4 5小时之间,一日三餐是比较科学的饮食模式。长时间饥饿,会引起对胃黏膜的恶性刺激,影响胃的正常收缩功能,造成胃的病变,有可能导致胃痛、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如累及到肠、胆、肝、脾、胰等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的疾病会更多、更严重。一次性进食过多或过食鱼香肉美的油腻性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造成消化过程的速度加快、质量下降,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泄泻、痛风等疾病都有随时发生的可能。还会使胃在短时间内极度膨胀,导致急性胃扩张的出现,极有丧命的危险。有调查认为,50%以上的胃肠病患者与不良进食习惯有关,其中主要的就是时饥时饱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和饮食不洁造成的危害显而易见,这里就不再陈述。 主副搭配,以主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是中国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饮食规则,也是孙思邈反复强调的 养生 法则,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灵枢·五味》)的原则一脉相承,与现代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素食的构成主要是指粮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类,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果胶和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对肠蠕动的良性刺激、促使机体排毒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卵磷质的充分合成、胆固醇的正常代谢等作用。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调整血脂和降低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 健康 。但素食中缺乏含高热值的营养素——脂肪,它的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开始,就为人的低质量种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如人体中的铁质有80%来自肉类和蛋黄,钙质80%来自奶类食品,它们都属于荤食的内容。 孙思邈非常重视这类食物的摄入,指出:“鱼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牛奶性平,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健,润泽,面目光锐,志气不衰。故为人子者,须供之以常食。”“此物胜肉远矣”。看来,提倡食素为主又同时适量配以荤食的思想是中医所倡导的一贯饮食模式。说白了,荤食长期摄入不足,人就不可能长出健壮的身体来。因此,必须保持荤食在饮食结构中的适当位置,使膳食中脂肪的含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5%左右,以维护机体运转的正常需要。 权衡利弊,科学家们的结论性建议是:在合理安排好素食与荤食比例的前提下,限制荤食的摄入量是必要的,鸡鸭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不仅含的脂肪多、胆固醇高,而且大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势必会导致机体肥胖,增加血管负担,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从而导致高血圧、冠心病一类的疾病发生。同时,会因血液酸碱度的改变,导致胃肠和肾脏的功能受损,使大量的氨基酸在腐败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危害机体,造成人的疾病和短命。按照近期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标准,营养全面的饮食比例是,每个成人每天应进食谷类食物300 500g,蔬菜400 500g,水果100 200g,鱼虾类50g,畜禽肉类50 100g,蛋类25 50g,奶类及奶制品100g,豆类及豆制品50g,油脂类25g。我们在研究孙思邈 养生 思想之际,不妨把它再特色化一些。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孙思邈在《 养生 铭》里郑重提出了两条 养生 的具体措施:“鸣云鼓”和“潄玉津”,并且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祛邪防病和保精全神的关系。 何谓“鸣云鼓”?就是叩齿。何时鸣云鼓?孙氏也明确规定了时间,“亥”时,即夜晚的21 22时。在《千金方》中,孙氏还提出过早晨叩齿的方法,曰:“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可见,孙氏对叩齿与护齿的关系看得是很重的。叩齿何益?用现代的话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力量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牙与经络的联通关系对全身的 健康 起到调节作用。在连接人体的主要经络中,有13条干线与牙齿及其周围的口腔部位有关,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两条是直接入于人的上、下齿中的。 在孙氏的 养生 诗中,他特意用一个“寝”字标明了睡眠的时间,这正是孙思邈重视睡眠的佐证。“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孙氏认为,夜晚的睡眠时间以9 10时为好,这是非常科学的观点。翻开他的《千金》两方,其中也不乏有关睡眠问题的科学论述,如睡眠时“不可当风卧”、“勿湿头卧”,“人头勿安火炉”、“冬夜勿覆其头”,睡姿宜“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睡眠要达到“睡不厌跛,觉不厌舒”的效果等,说得都十分得体。 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是人生存过程中的一大特征,白昼清醒劳作、夜晚安静睡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严格生物节律。在这个节律的调控下,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排泄、内分泌等生理活动都随之发生着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有节奏地支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体的生物钟效应。需要睡眠时,它就会积极发挥作用,发出机体自我保护的信号,使人困倦,促人入睡。如果在睡意产生之时强撑着不睡,对机体的损伤就开始发生了。所以,有关专家呼吁:要想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机体 健康 ,千万别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关于这一点,注重 养生 之学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写过专门的诗:“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医和)扁(扁鹊)到门前。”当一个人有睡意的时候,就应当去睡眠;当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应当去休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力不能及时用硬“撑”的办法是纯害无益的。必须学会自我调整,才能确保机体 健康 。 “寅兴潄玉津”,与上面说的“鸣云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对口腔乃至机体的重要保健措施之一。寅时,就是凌晨3 4时,“玉津”,是对唾液的别称,还有金津、玉浆、玉泉、玉液、甘露等诸多叫法,都是对唾液重要性和价值高的夸大性表述。“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残年。”(孙思邈《卫生歌》)孙思邈认为,唾液为养人之物,与人的寿命有关。它的分泌主要是在人的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中午和进食时是分泌的高峰期,夜晚入睡时几乎不分泌。因此,早晨起床后人们往往有口咽干燥之感。有人把早晨一杯凉白开水作为 养生 的一种方法,这也不无道理,与孙氏提出的起床前“潄玉津”的方法具有渊源关系。 对于唾液养精益寿的作用,古人比较重视,古籍中多有记载。如魏晋时期,有位活了178岁的蒯京老人,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起床后反复潄唾液和叩齿。而活了100多岁的孙思邈是否也与其长年坚持的潄唾液、叩齿措施有关,我想是不容置否的。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在这一节里,孙思邈提出了与 养生 相关的三个问题,即“节五辛”、“宜悦乐”、“保和纯”,让我们一一剖之。   “节五辛”,实际是节制多种辛味的泛词,不只是指的葱、薤、韭、蒜、兴瞿(即中药“阿魏”)这五种辛味的蔬菜。辛味一方面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正面功能,过食后亦有耗气、生热、伤津的负面效应,孙氏提出的“节制”观点就是针对后者而言的。   节制不等于不用,孙思邈在食疗和药疗中是非常善于使用辛味的。如麻黄、薄荷、木香、红花、胡椒、苍术、肉桂之类,都是辛味的药物,孙思邈在发汗、活血、辟秽、化湿、暖胃、开窍等治疗中都是使用过的;就是被称为“五辛”代表的五种蔬菜中,也有被孙氏引为药用的。始于唐代的立春吃“五辛盘”(亦称“春盘”)之俗,也是以葱、蒜、椒、姜、芥丝之类为代表的,开始是皇帝以春盘赏赐近臣的,后来民间也仿效此风互相馈赠。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诗中说的,就是这回事。孙氏的提法,是否与当时这种吃法太过有关也未可知。   “宜悦乐”,既可以理解为提倡愉悦的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以乐为悦”,即以音乐 养生 。在说不清孙氏的真实用意时,笔者以为在理解上还是宽泛些好。   音乐 养生 ,古已有之。如《周礼·膳夫》中有“以乐侑食”的话,说的是音乐有促进饮食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有将五音配五行的论述,是运用音乐疗疾经验的直接总结;《理瀹骈文》中有“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服药者矣”的形容,把音乐治病的作用说绝了。实践证明,音乐疗法除用于 养生 、胎教外,对精神抑郁性疾病、狂躁症、痛症、癌症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治疗效果。   “保和纯”,就是要保持人的和顺、纯美之性,也就是孙氏反复强调的“性养”说,这在第一节“思多太伤神”中已说及。   孙氏提倡的要点是,每个人都要少私欲、增爱心,成人之美、助人为乐,以逐步建立起和顺、纯美的和谐 社会 。他对此的论述很多,如他说:“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注意,此“少”乃适度之意)。此行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他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首诗也是说此事的:“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去除白氏说这些话的政治背景,从 养生 学观点来看,应该说他的话是对的。(“寿夭休命论,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在本诗的最后一节里,孙思邈总结了他对 养生 问题的宏论,批评了以命论寿夭的错误认识,提出了“修行本在人”的积极 养生 思想,展示了积极 养生 可以提高人类的 健康 水平和寿命,使人成为“真人”的光明未来。 “寿夭休命论”,是孙思邈在学术上对消极 养生 思想提出的公开挑战,体现了他积极进步的 养生 学观念。他认为,人的寿命既不是由神仙决定的,也不能靠服食丹药去延长,一些人常说的“生死由命,贫富在天”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人的 健康 长寿控制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故善 养生 者,常须慎于忌讳,勤于服食,则百年之内,不惧于夭伤也。”他说,丹石之剂乃大毒之性,“多皆杀人,甚于鸠毒。平人无病,不可造次著手,深宜慎忌。”他呼吁:“宁食野葛(剧毒之药),不服五石,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有识者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不难看出,他在反对运用丹石 养生 的问题上态度是相当坚决的。在 历史 上,应用炼丹以求长寿的荒唐做法自唐代之后确实出现了逐渐衰退的局面,与孙思邈的积极主张和极力反对是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修行本在人”,在世间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具本能和主动性的。因此,长寿的密码就握在人自己的手中。孙思邈用“修行本在人”一句话,概括了这一思想,反映出他学术思想中“惟人为贵”的主旨。如何修行?孙氏为人们总结出了被他认为“易则易知,简则易行”的十则“大要”,即“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基本上把与 养生 有关的内容都装进去了。这里,既有孙氏对前贤经验的整理,又有孙思邈个人的创造,为后世 养生 学的不断完善、发展夯实了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仔细对这些内容进行推敲,除我们在前面已经论及到的之外,还包含有一条重要的运动学思想,这也是孙思邈 养生 保健学说的核心。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耳。”长寿之理,“极须知调身按摩,摇动肢节,导引行气。”在 养生 学说中多次直呼“运动”一词,孙氏把运动与 健康 、运动与长寿的关系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论理之外,孙思邈还亲自向人们教导了具体的运动方法,如量力而行的步行锻炼:择“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步、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勿令气乏、气喘而已”;导引为主的综合晨炼:“鸡鸣时起,就卧中导引”,起床后“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良久。”。孙思邈不厌其烦地讲说各种运动形式的要领和功能,告诉人们的正是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何谓“真人”?《黄帝内经》中说得明白:“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孙思邈告诉大家,能够按照他的《 养生 铭》坚持做的,就有可能成为 健康 长寿者、成为理想中的这种“真人”。 以上我们联系现代研究和 养生 的实际,对孙思邈的《 养生 铭》作了简要的诠释。尽管在剖析孙氏诗歌内涵的同时还结合孙氏的《千金》两方和其他相关论述说了许多,也终未能将他丰富的 养生 学思想展示一二。透过这些表浅的文字,能对认识孙思邈 养生 学说的全貌有些帮助、对追求 健康 长寿者的行动有所启迪,这是笔者所期盼的。 寿夭休命论,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什么样的脾气性格,什么样的饮食起居,决定了自身的寿命与 健康 。不要自己饮食无节,起居无常,透支 健康 ,反倒推到命上,正如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一样,自身的修养与行为就决定了自己的寿夭,所谓修行本在人也。 唯有自己救自己,除此之外,都是治标之举也。
2023-07-14 17:42:551

明清时期有哪些养生保健著作?

明清时期,各类养生保健专书很多,多是强调综合调理,动静结合,而且要简要易行。明代冷谦撰著的《修龄要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详细论述了四时起居调摄、四季却病、延年长生、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法等,书中多以歌诀形式介绍养生要点及具体方法,易于领会实行。万密斋的《养生四要》,提出了“寡欲、慎动、法时、却病”诸养生原则,对于违反这些原则而产生的疾病,皆列有药物救治方法。清代吴师机撰《理瀹骈文》,这是一部物理治疗专书。吴氏提倡膏、药外贴等理疗法,如引嚏、坐药、药浴等。他认为外治之理同内治之理,可以收到与内服汤丸相同的效果。还认为养生保健不能单纯依赖药饵,如果注意调节生活起居,陶冶性情,对健康则更有益处。吴师机在外治保健方面为养生开辟了一条新的门径。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但动静结合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在明清时期才进一步明确提出来。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提出静养精神,动养形体的辩证关系。方开《摩腹运气图考》又名《延年九转法》,书中指出:“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曹庭栋虽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但他却很重视动以养生的重要作用。如在《老老恒言·导引》指出:“导引一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并创“卧功、坐功、立功三项”,以供老年锻炼之用。又如《老老恒言》记载有散步专论,对散步的作用和要求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例如,闲暇“散步所以养神”、睡前“绕室行千步,始就枕”,“是以动求静”,有助于睡眠,强调了动静结合的重要性。明代以后,由于武术的发展和《道藏》的成书,又推动了导引术的进步和发展,在《遵生八笺》记载8种导引,除在国内广为流传外,并于1895年译成英文发行于国外。如明代正德年间罗洪先所撰《仙传四十九方》,载录华佗“五禽图”最为详尽,并指出:“凡人身体不安,作此禽兽之戏,汗出,疾即愈矣”,说明了导引保健的重要作用。清代乾隆时期,沈金鳌于《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卷首列有“运动规法”,包括导引、气功和按摩等,这些方法多摘自明代曹士珩所撰《保生秘要》一书。可见,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23-07-14 17:43:041

膏药基质的做法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023-07-14 17:43:315

专述膏药外治法的著作是

【答案】:D考点: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①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②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③《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④《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⑤汉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诊治作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⑥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称外科鼻祖。⑦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最早记载了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⑧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金元时期代表著作有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提出了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明清时期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近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③"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2023-07-14 17:43:471

中医外治有哪些疗法?

中医外治法是运用非口服药物,通过刺激经络、穴位、皮肤、粘膜、肌肉、筋骨等方法以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传统医学疗法。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的瑰宝。外治技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用砭石放瘀血、草茎敷裹创伤、干草烤石御寒等,被认为是针法、敷贴、热熨法的雏形。《内经》记载的外治法有砭石、九针、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外治方法。《太平圣惠方》则记载有淋渫、贴爝、膏摩等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用的外治技术,就有27种之多。明清时期,外治技术开始趋于成熟并泛化。如清代医家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清代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集《黄帝内经》至清朝时外治技术之大成,是一部划时代的实践总结。它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性的探讨,初步完善了外治理论,申明了内治外治的意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吴尚先大力推崇外治,曾热情洋溢地指出“世有博通之医,当于此见其才”。吴氏在《理瀹骈文》中以敷贴(膏剂)为主,不仅创制了数十种膏药方剂,还总结出敷、熨、罨、涂、熏、浸、洗、擦、搭、抹、眩、嚏、吹、吸、捏、咂、坐、塞、踏、卧、华清出浴图刷、摊、点、滴、烧、照、缚、扎、刮痧、火罐、按摩、推拿等八九十种不同的外治疗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外治技术这门最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又增添了新内容,外治技术已由原创的自身领域,迅猛地向当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等多学科领域延伸;由对局部体表病变的治疗发展到了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并且一直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现代中医外治法已包括药敷、药结、药熏、药贴、药擦、药枕、药罩、药扑、药滴、探吐、吸入、针刺、艾灸、按摩、牵引、气功、刮痧、穴位注射、足底外治、人体白肉际全息诊疗、中药离子导入、频谱照射、超声雾化、超短波疗法等60多种,可谓百花齐放、百草争鸣。在此,我们将几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外治疗法向读者作以简单介绍。敷贴——神奇的自然疗法敷贴是一种将药物敷于体表某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疗法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清代的《理瀹骈文》则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由此可见,敷贴疗法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了。穴位敷贴的药性或直接作用于病所,或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到达病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去湿,理气活血,调整脏腑,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由于该法操作简使,费用低廉,内病外治,又无副作用,连“良药苦口”的程序都免了,所以深受患者欢迎,最易为儿童所接受。可见敷贴将成为人们日益喜爱的外治疗法之一。熏洗——风靡全球的一枝独秀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清代民间疗法大师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专立了熏法门,详细介绍了熏蒸洗涤等疗法。清代吴尚先还提出,熏洗、熨、敷诸法即使是虚弱的病人也能接受得了,不会产生虚虚实实的祸患。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熏洗时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疗法有局部熏洗法和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又有手熏洗法、足熏洗法、眼熏洗法、坐浴熏洗法等多种方法。药浴可以认为是全身熏洗的外治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适当的中草药,利用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面浴、目浴、手臂浴等,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宫廷中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至清代其治疗范围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在药浴种类上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熏洗法在现代仍被人们宠爱有加。刺血——崭新的世界奇葩刺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在现代医学诊疗中仍应用极为广泛。它是一种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刺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络利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近代,放血疗法仍为人们广为使用,其价值可见一斑。现代临床上刺络放血的方法多种多样,代表性的刺血手法有点刺法、散刺法、泻血法、挑刺法、丛刺法、顺刺法、逆刺法等。其治病安全可靠,危险性极小。针刺放血疗法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效,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症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放血疗法不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且也是其他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也是藏医、蒙医、苗医、维医等在治疗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公元1世纪前后成书的古代传统医学巨著《月王药诊》中,就有专章论述了藏医的放血疗法。《四部医典》的问世使放血疗法的理论进一步完善、经验进一步丰富。放血疗法法不仅在国内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在国外也备受重视。我国的中医外治法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医术,然而却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起源于我国而传向世界,随着整个人类科学的进步和中医外治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同其他学科的日益结合,中医外治法将会更加造福于人类。
2023-07-14 17:44:571

请教做膏药基质的配置方法

膏药的制作与使用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023-07-14 17:45:061

膏药基质的怎么做?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第一步炸药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第二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三步炼油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第四步下丹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第五步去火毒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第六步加细药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第七步摊膏药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第八步贴膏药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023-07-14 17:45:211

关于膏药的文言文

1. 有关于膏药的医书 这个你自己看着治?有点困难啊.. 葛洪的《肘后方》、西晋的《崔化方》、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斤翼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以及《和剂局方》、《外科经验全书》等均有猪脂和黑膏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膏药的方型、使用,记载颇详。 清代吴师机编著的《理瀹骈文》,对膏药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是著名的中国膏药专著,同时提出了“一是拔,一是截”理论,指出拔之则病自出,截之则邪自断,其科学论断对后人研制和应用膏药起了借鉴作用。 2. 文言文《药帖》的原文加翻译 内阁学士永公讳宁婴。 疾颇委顿。延医诊视未遽愈。 改延一医。索前医所用药帖弗得。 公以为小婢误置他处。责使搜索。 云不得。且笞汝。 方倚枕想息。恍愧有人跪灯下曰。 公勿售婢。此药帖小人所藏。 小人即公为臬司时。平反得生之囚也。 问藏药帖何意。曰医家同类皆相忌。 务改前医之方以见所长。公所服医不误。 特初试一剂。力尚未至耳。 使后医见方。必相反以立异。 则公殆矣。所以小人阴窃之。 公方昏闷。亦未思及其为鬼。 稍顷始悟。悚然汗下。 乃称前方已失。不复记忆。 请后医别疏方。视所用药。 则仍前医方也。因连进数剂。 病霍然如失。公镇乌鲁木齐日。 亲为余言之。曰。 此鬼可谓话识世情矣。译文内阁学士永宁先生得了一场大病,身体疲乏,精神憔悴。 请医生诊治,当时未见好转。便另请一位医生诊治。 这位医生向他索要以前服过的药方以备参详,他没有找到,以为是小丫环们误置在什么地方。就命丫环们寻找,说是找不到的话,就要给她们一顿痛打。 永宁心里又气又急,就躺下来倚枕闭目养神。恍惚之中,似乎看见有人跪在案前灯下,对他说:“请大人不要鞭打丫环。 那张旧药方是小的给藏起来的。小的便是你任臬司时,替我平反昭雪得以生还的那个死囚啊。” 永宁就问他藏药方有什么用意?那人说:“通常医家同行相忌。他拿到旧药方,必定要更改前一位医生的方子,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 而你所服的药并没有错,只是你才服一剂,药力不得持续发挥,所以不能即时见效。假如这位医生见到旧药方,必用相反的药以立异,这么一来,药不对症,大人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所以小的才把旧药方暗暗收藏起来。”永宁当时昏昏沉沉,并没有意识到跪在他面前的是个鬼。 过了会儿,才忽然有所醒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就称说以前那张药方已丢失了,而且用的是些什么药也记不清了,请这后一位医生另开新方。 待这位医生开了药方,他拿过来一看,方子上所用的药,竟与前一位医生开的处方完全相同。于是连服数剂,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永宁先生镇守在乌鲁木齐的时候,曾亲口对我说起他治病的这段经过。并说:“这个鬼真可说是深悉世故人情啊!”。 3. 病忘膏盲文言文翻译,急 一天,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好一会儿说道:“您有病在皮下,要是不治,恐怕会加重。” 桓公回答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后,桓公说:“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肤,要是不治,就会更加厉害了。”桓公听后不理睬他。 扁鹊退出,桓公又是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是不治,就更加严重了。” 桓公仍不理睬他。扁鹊退出,桓公又是极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公转身就跑。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下,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肌肤之间,用针刺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的;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 现在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4. 病忘膏盲 文言文 齐国有个健忘的人,走起路来就忘了停下,而躺下就会忘了起来。 他的妻子很担心,对他说:“听说艾子是一个有趣而聪明的人,能治愈病入膏肓的人,为什么不去找他帮忙捏?”健忘的人说:“好的。”于是骑着马带着弓箭上路了。 还没走到三十里路感到内急,就下马方便。他把箭插在土里把马系在树上,方便后往左一看看到了土里的箭,说:“好险,哪射来的箭啊,差点射到我了!”然后往右一看看到系在树上的马,高兴地说:“虽然虚惊一场,好在还还捡了一匹马。” 他上前解开缰绳就要走,忽然踩到了自己的粪便,跺着脚叹息:“踩了一脚狗屎,鞋也脏了,真可惜。”他骑着马却顺着来路走了回去,不一会就到家了,在门口徘徊着嘀咕:“这是谁家?”难道是艾子的家吗?他妻子正好看到他,知道他又忘记了,骂了他一顿。 这个人郁闷地说:“姑娘,我们素不相识,你怎么骂我啊?”。 5. 我需要一份有关膏药历史的介绍,谢谢 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 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这时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 魏晋时期炼丹术盛行,黑膏药已经出现。唐宋时黑膏药的制备逐渐完善,得到广泛使用。 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用药之一。到了近代,由于汤药的发展,黑膏药的使用大大减少。 现代工艺的橡胶膏出现后,黑膏药已几乎从医院中绝迹,只流传在民间。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疗效方面优于橡胶膏。 但由于黑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导致黑膏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因黑膏药的制作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即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小时换药一次,使用成本较高。 黑膏药每贴可使用3-15天,揭下后可再次贴敷,不影响疗效,因此费用较低。 6. 有个关于 的相声段子,里面的介绍膏药的广告词怎么说 甲 我过去,唰!把单刀抄起来了。 乙 哦,要练练刀。 甲 刀交左手,怀中抱月。这叫前看刀刃儿,后看刀背儿,上看刀尖儿,下看绸子穗儿。 单刀看手,双刀看肘,大刀看滚手,我来个“夜战八方藏刀式”。 乙 好!就这架势…… 甲 把势把势。 乙 啊! 甲 全凭架势。 乙 对! 甲 没有架势。 乙 嗯! 甲 (变怯口)不算把势! 乙 (变怯口)不错! 甲 光说不练。 乙 怎么样? 甲 那叫贼把势。 乙 是! 甲 光练不说。 乙 还怎么样? 甲 那叫傻把势! 乙 哦! 甲 连盒带药,连工带料,你吃了我的大力丸。 乙 怎么样? 甲 你让刀砍着、斧剁着、车轧着、马趟着、牛顶着、狗咬着、鹰抓着、鸭子踢着…… 乙 停!停!怎么跑到卖药的那儿去啦? 甲 多新鲜,你往那儿领我么。“怎么样?”“还怎么样?”我可不就卖药了么? 乙 好嘛,合着这还怨我了。 7. 关于慈孝的古文,最好的文言文的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
2023-07-14 17:45:281

我国第一部梅毒学专著是

【答案】:B考点: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①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②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③《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④《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⑤汉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诊治作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⑥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称外科鼻祖。⑦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最早记载了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⑧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金元时期代表著作有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提出了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明清时期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近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③"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2023-07-14 17:45:351

膏药基质的怎么做?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023-07-14 17:46:391

外用膏剂的发展历程

外用膏剂中的软膏与膏药在中国应用甚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痈疽篇”中已有“疏砭之,涂以豕膏”的记载。汉代名医华佗在施用外科手术后,常习用“神膏”以促进伤口愈合。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要方》中有用豕脂、羊脂等与药料炼制膏剂的记载;同一时代龚庆宜著的《刘涓子鬼遗方》和齐·诸澄著的《褚氏遗书》中对皮肤科用药方面均有重要发展,其中有多种“薄贴”的记载,已较广泛地应用皮肤吸收良好的动物脂肪作为软膏基质。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翼方》载有“乌麻膏”方,其组成有生乌头、麻油、黄丹及蜡。制法为“内油铜器中,微火煎之,至明旦看油减一分,下黄丹,消尽;下蜡令沫消以膏成……”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了制备膏药的方法。宋代,由陈师文等撰、宋朝廷颁布发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丸、散、膏、丹等中成药已趋完善。外用膏剂到明、清两代更有发展,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已有40多种剂型,其中膏剂品种也不少;清代吴师机著的《理瀹骈文》是一部论述膏药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如膏药种类,已不是单纯使用油脂与樟丹,而又创制出白膏药、胶膏药、松香膏药等。外用膏剂不仅在中国创用很早,而且在国外应用亦比较早。尤其是近代,在软膏的基质与制法、橡皮膏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膏药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是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巳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宋《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巾”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目前中医临床及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膏药。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峋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2023-07-14 17:46:481

做贴敷最重要的是什么材料?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沦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邓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而逐渐发现有些植物外敷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 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书中还有创口外敷即有“傅”、“涂”、“封安”之法,所载的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资料,当为酒剂外用的最早记载,为后世所广泛应用。春秋战国时期,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逐步运用于临床。在《灵枢·经脉篇》记载:“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之治,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贴敷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晋唐时期,穴位贴敷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青、丹参青、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唐·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写道:“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并提出了“无病之时”用青摩卤上及足。动以避“寒心”等求病先防的思想。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膏能消除“皮肤蕴蓄之气”的中药贴敷治病的机理。明代《普济方》中有“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诞和如泥,罨涌泉穴”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贴敷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等,另外吴茱萸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清代,可以说是穴位贴敷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之经数十年精心汇聚而成,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千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建国以来,专家学者们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和整理,大胆探索,不但用本法治疗常见病,而且应用本法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种。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贴敷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穴位贴敷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尤为可喜的是开始注意吸收现代药学的成果,用来改革剂型和贴敷方式:有加入化学发热利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痛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螫发泡膜等;还有在贴敷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率地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贴敷剂,如复方洋金花止咳平喘膏等。穴位贴敷疗法不但国内影响广泛,在国外也逐渐兴起,如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发明的避孕膏,贴敷在腋下可收到避孕良好效果;日本大正株式会社研制的中药贴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温经活血止痛的辣椒膏等。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尚不完全清楚。我们认为其可能的机理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一)穴位作用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二)药效作用清·徐大椿曾说:“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并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以外出,抑邪气以内清;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能挫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我们知道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除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外,还与皮肤所固有的可透性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已证明,中药完全可以从皮肤吸收。经穴皮肤吸收药物的主要途径为:一是透皮吸收,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内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药物可通过一种或多件途径进入血液循环;二是水合作用.角质层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其含水量为环境相对温度的函数、中药外敷“形附丽而不离”,“气闭藏而不泄”,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使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皮温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三是表面活性剂作用,贴敷药物中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被动扩散的吸收,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四是芳香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贴敷方中的芳香类药物,多含挥发性烯烃、醛、酮、酚、醇类物质,其较强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三)综合作用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内服某药物能治某病,用某药外敷也同样治某病,如内服芒硝可治便秘,用芒硝敷脐也能治便秘。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外用某药贴敷能治某病,但内服某药却不能治某病,如葱白效脐可治便秘,但葱白内服却不能治便秘。另外穴位贴敷疗法中单用一种药物,如炒葱白、炒盐、大蒜等外敷患处来治疗证型不一的疾病的情况有许多。一种药物治疗多种证型的疾病,仅从辩证施治和药物性味主治上考虑是难以理解的,我们认为除了中药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质外,还有温热刺激作用和经络腧穴本身所具的外敏性及放大效应。我们还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在同一穴位上用药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如同为治疗哮喘的贴敷方,哮喘丸(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丁香、肉桂、生姜汁)的疗法就明显优于哮喘糊(天南星、白芥子、生姜汁),说明药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有的根据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贴敷部位或穴位,则更显示出穴位和经脉的作用。如咳嗽贴天突。定喘、肺俞有显著疗效,而贴敷它穴或非穴位则疗效不显;遗尿、痛经贴敷首选神阙穴。这说明,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穴位贴敷疗法有以下特点:(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二)用药安全,诛伐无过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2023-07-14 17:47:552

新冠中药药方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新冠药方)

新冠中药药方治疗方案内服预防方霜桑叶6g、甘菊花3g、桔梗3g、甘草3g、北五味3g、生枣仁6g、炮姜3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或加工代煎100ml/袋,每次1袋,每日2袋。连服5-7天。4-10岁儿童用量为成人用量的1/2。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疗预防方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原则,结合地域、时令特点,推荐以下食疗配方:甘桔茶饮方:生甘草2g、桔梗3g、干姜1g、大枣2g,研粗末,沸水冲泡代茶饮,日1剂。每周服用3剂,连续1-2周。平时有咽喉不适等症状者更适合。黄芪五味子粥:黄芪10g、五味子5g、粳米50g、大枣7个,水适量,熬粥食疗,每周服用2-3次。此为1人份,若多人食用,根据人数按此比例配置。平时易疲劳、易出汗、容易感冒者更适合。外用预防法辟瘟香囊: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萸,上六味药各等份,打粗粉,做香囊。置于室内通风处,或佩戴胸前,夜晚置于枕旁,根据气味浓淡更换,每个香囊最多使用1个月。既往有花粉、香水等过敏者慎用,并注意防止儿童误食。本方根据当前时令特点,以《理瀹骈文》辟瘟囊组方。外用药物禁止内服。穴位按压:以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指导,以大拇指代替针灸,按压厥阴、少阳、太阳、少阴4个部位,每个部位按压3-5分钟,以按压部位有酸、胀感为佳,隔日1次。生活调适法顺应气候变化,调摄情志,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选用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提醒:以上方法仅作为调理、预防使用,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请到医院作进一步诊疗。本文参考本方案执行【新冠科普】
2023-07-14 17:48:021

《疡科心得集》的作者是

【答案】:E考点: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①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②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③《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④《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⑤汉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诊治作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⑥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称外科鼻祖。⑦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最早记载了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⑧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金元时期代表著作有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提出了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明清时期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近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③"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2023-07-14 17:48:091

五善七恶 学说最早见于

【答案】:C考点:1.名医名著与外科学发展①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②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③《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④《内经》为中医药学建立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⑤汉代张机的《伤寒杂病论》对肠痈、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诊治作论述,所载大黄牡丹皮汤、薏苡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⑥汉末华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外科医生,他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剂,称外科鼻祖。⑦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最早记载了局部有无"波动感"辨脓,破脓时切口应选在下方,首创用水银膏治疗皮肤病。⑧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⑨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指出疥疮由虫引起,对炭疽的感染途径认识到"人先有疮而乘马乃得病"。⑩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述的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与西医学的手法复位相似;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脏器疗法如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剂。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书中记载了痔、痈、皮肤、瘰疬等外科病的证治,确立和完善了判断外科疾病转归及预后的"五善七恶"学说,提出扶正祛邪、内消托里等内治法则,记载了用砒剂治疗痔核的方法。金元时期代表著作有陈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提出了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明清时期外科三大主要学术流派:以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为代表的心得派。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著,书中指出梅毒由性交传染且可遗传,并详细记录了应用砷、汞剂治疗梅毒的方法。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余听鸿著《外科医案汇编》。近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马培之的《外科传薪集》及张寿颐的《疡科纲要》。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①"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后世医家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其重视脾胃,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外治法有熏、洗、熨、照、湿敷等,并记载手术方法14种。②"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指出:"红肿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沸;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凝"。对阴疽的治疗,提出"阳和通腠,温补气血"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创立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③"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高氏的学术思想为"外疡实从内出论",对外科病病因病机的阐释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指出:"夫外疡之发,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在治疗上善于应用治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疔疮走黄。
2023-07-14 17:49:061

膏药基质的配置方法

膏药的制作与使用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2023-07-14 17:50:121

首先将温病学说引进外科领域的

【答案】:B高锦庭首先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B对)。汪机的《外科理例》,主张外科病治疗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并首创玉真散治疗破伤风(A错)。陈实功以《外科正宗》为代表,被评价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C错)。王洪绪即是王维德,以《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D错)。吴师机以《理瀹骈文》为代表,该书集外治法之大成,主张以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E错)。
2023-07-14 17:5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