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政治思想史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1、西方政治学原著2、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原著选读3、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理论研究4、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1、《学科思想史文库·政治学学科思想史》(参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2、《西方政治思想史》(多卷本第二卷),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3、《在上帝与恺撒之间》(修订版),繁体字版)(台湾)左岸文化公司,2004年5月。4、《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独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5、《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参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6、《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修订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7、《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世界著名思想家传》(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9、《西方政治学说史》,主要作者之一,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国家教育部统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0、《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独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11、《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独撰),大连出版社1996年,同年修订再版。12、《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副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3、《中西政治文化传统比较研究》(参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14、《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教出版社1995年15、《西方政治思想史》(参编),国家教委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6、《西方政治思想史自学考试大纲》(参编),国家教委主持编写,高教出版社199217、《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现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第一作者),《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2、《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3、《谈史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化问题》,《史学理论》,2005年第2期。4、《格拉修斯原则—基督教二元政治观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4年6月。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浙江学刊》(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卷转载),2003年2月6、《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文史哲》,2002年3月.7、《西方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特点》,《教学与研究》,2002年1月。8、《继承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人权学说的思想前提》(第二作者),《理论之树常青》,2002年1月。9、《当代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及其特点》,第一作者,《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10、《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浙江学刊》,2002年2月。11、《徐大同先生与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第一作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2、《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质》(译文,第二译者),《中西政治文化论丛》2002年5月。13、《17世纪“公民社会”概念解析》(第二作者),《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7月。14、 《美国的环境政治与政策》(译文,合译),《教学与研究》,2002年7月。15、Challenge for China: How to face the 、 the Age of Global Governance ,Krea,Sun-Moon Univ. Press,2002.12。16、《论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转载。17、《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百年历程》,《,2001年7月。18、《外在奴役与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思想的贡献》,《孝感学院学报》2001年。19、《论传统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载刘万奇主编:《创新与发展--聚焦素质教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20、《近代人权理论的思想来源》,《辽宁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转载。21、《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的复兴及其新趋向》,《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2、《西方政治学说史研究50年》,载《新中国政治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23、《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衰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9期。两人合作,第一作者。24、《政治学研究与公民文化建设》,《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25、《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载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9年8月.26、《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7、《亨廷顿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28、《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思考》,《人天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三人合作,第三作者。29、《对非西方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卷》转载。30、《从“权威主义的马基雅弗利”到“民主的马基雅弗利”--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新转变》,《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8期。31、《中国政治法律传统与人权》,《辽宁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32、《古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33、《“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4 《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气质》,载《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35、《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分析方法》,《辽宁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学卷》转载。36、《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载《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新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37、《多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 H.J.拉斯基》,《欧洲共产主义》,《福利国家理论》,《正义理论》,《D.贝尔》,《费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载《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38、《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兼与古希腊政治思想比较》,载《天津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39、《空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特点》,载《成人高师教育》,1992年第1期。40、《先秦与古希腊思想家政治认知方式的差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41、《独身的思想家何其多》,载《历史大观园》, 1992年6。42、《论黑格尔的国家概念及其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43、《基督教传统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3期。44、《萨特自由哲学的无政府主义特征》,《天津社联学刊》,1988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转载。45、《当代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现代化》,载《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卷》转载。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与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主持人。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关系模式比较研究”,主持人。2、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资金项目:“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