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识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佛教八识之中第六识的佛家命名是什么?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以味为缘,而生舌识。舌识依根而生,舌根因识能尝,而能尝者,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以触为缘,而生身识。身识依根,而生身根,因识能觉,而能觉者,是名身识。  [六、意识],谓意以法为缘,而生意识。意识依根,而生意根,因识而能分别,以能分别前五根所缘色等五尘境界,是名意识。(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末那识],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  [八、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明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即前七种识境皆是也。若以净体言之,即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也。(四分者,一、相分,即形相。谓此识能变现根身世界及诸法名义、相状,皆由第八识此分而生,如镜中所现之影像也。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谓此识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镜中之明,能照万像也。三、自证分。自证所具之法,谓此识能持见分、相分,亲证无碍,如镜之圆体,能持其明,能含众像也。四、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能持前自证分、见分、相分,皆不离此分,是第八识本体如镜之背也。梵语摩尼,华言离垢。根身者,即眼等诸根也。)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佛教八识之中第六识原始的梵文汉译名是什么?

【意识】 梵语mano-vijn~a^na。六识(或八识、九识)中之第六识。 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至于意识与物质之关系,乃哲学上之核心问题,观念论(唯心论)否定物质之独立性,视意识(思考、精神)为一切之根源;反之,唯物论视意识为物质(存在、自然)之产物。佛教则将精神分为三:(一)心(梵citta ,集起),即精神之主体。(二)意(梵manas ,思量)。(三)识(梵vijn~a^na ,了别),即精神之作用。意识所附带微细之精神作用(心所),虽有各种类别,但与心、意、识能完全把握对象之综合性精神作用(心王)仍有其区别。狭义而言,意识即指六识或八识中之第六识。意识与物质界、现象界之关系,在大乘佛教,以唯识宗为典型代表,特别强调物质界为意识所现,此即佛教所谓之唯心论,而非存在论立场所谓之唯心论,乃系自实践论立场来强调心之整体性,不主张心和意识为唯一之存在。故知佛教所谓之心,并无实体可得(无自性),此为佛教教义之根本原理。

佛教八识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如来藏(八地前名“阿赖耶识”,八地至成佛前名“异熟识”,佛地名“无垢识”),是一切有情毕竟成佛之根本。即是佛法第一义谛。三藏十二部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宣说。有种种名称,略举如下:心、佛、如、我、真心、真如、如来、法身、实际、本际、本性、本心、自性、涅槃、唯我、唯心、唯识、真我、诸法、一切法、非心心、无住心、无念心、无垢识、阿赖耶识、庵摩罗识、本来面目、诸法实相、本地风光、自性弥陀、拖死尸者、父母未生前............ 此心永不生灭,含藏一切万法,一切有情本自具足(以此鉴别有情无情)。世间森罗万象,众生一切心行,无一不从此心出。此心即是究竟义之三宝,是有情最究竟之皈依处。 若将此心谤为“无常空”,谤为“缘起法”。则成就最根本的“诽谤正法”之罪,顿成一阐提人。非五逆十恶可以比拟。乃至慈悲如弥陀世尊也不能摄受。如是严重之罪,却有极多学人不知不解。信口诽谤。 诸人当知:否定如来藏,即是挖去佛法之根基,法界之中再无一法真实,则佛法顿成断灭论。三藏十二部就要重写。因此,毁坏佛法之罪,无一能过于此。因此,否定如来藏,一言一句,句句抽取佛法之头目脑髓,远超“出佛身血”之五逆罪。故末学举经文以证如来藏胜义实有,即非“无常空”,亦非“唯名无实”“龟毛兔角”。一者劝令一切闻者莫要信口,以免未来长劫之报;二者令人熏闻经典,建立正知见。愿佛教正法常住。 《 佛说不增不减经 (卷1)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於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卷2) 》 隋 菩提灯译 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於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 《佛说不增不减经 (卷1)》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於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於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於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卷2) 》 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闇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盘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卷1) 》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入楞伽经 (卷2) 》 元魏 菩提流支译 大慧。如是转识阿梨耶识。若异相者。不从阿梨耶识生。若不异者。转识灭阿梨耶识亦应灭。而自相阿梨耶识不灭。是故大慧。诸识自相灭。自相灭者业相灭。若自相灭者阿梨耶识应灭。大慧。若阿梨耶识灭者。此不异外道断见戏论。 ......................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佛教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盘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盘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盘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盘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由于女人的进入,佛教开始改变其特点,因为女人带来了爱。佛陀一旦离去,佛教的整个性质就改变了;它完全走向了反面。他走的完全是智慧之路,祷告没有意义。佛教中有八识,你知道佛教的第八识是什么吗?本期佛教文化为你解析。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 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 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佛教八识第八识是什么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佛教八识分别是什么.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佛教八识对应的器物

佛教八识对应的器物为:法铃、金刚杵、法鼓、法螺、念珠、嘎乌盒、转经筒、酥油灯是藏传佛教最常见的8大法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得知:佛教法器是指僧侣们举行佛事活动和佛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佛法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作用,使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器物,而变得更加神圣庄严。藏传佛教法器的种类繁多,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各不相同,如转经筒、念珠、海螺、金刚杵等。它们大多借鉴了印度佛教法器的形式,并加入了自身的特色。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叫做阿赖耶识,是含藏所有记忆种子的仓库,也许是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好记不住所有发生的事情,但是阿赖耶识会帮你记住一切所发生的,无论是今生的还是过去生的所有事情。当这些种子遇到缘,就会发生必然发生的事情,所以佛陀说,一定要杜绝恶缘。阿弥陀佛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佛教八识的关系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佛教八识三境三量三性指什么

三境  第八识 :性境  第七识 :真带质境(缘五尘境)、似带质境(缘第八识业种       之相分)  清明意识:真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独头意识;似带质境、独影境、性境(大乘立,小乘不立)  前五识 :性境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八识缘境,对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中,前五识缘五    尘境,第八识缘自变的实境,所以都是性境;第七末那识    ,缘第八识见分为自我,唯为带质境;第六识的五俱意识    ,初缘五尘境亲证自体时,刹那之间是性境,及至分别心    起,推理计度,或独头意识的幻想,便成为带质境或独影    境了。再者,定中的独头意识也是性境。● 三量  第八识 :现量  第七识 :非量(非现量、非比量)  清明意识:现量(缘五尘境)、比量(计度分别)、非量  独头意识;现量(缘第八识相分)、比量、非量  前五识 :现量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在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中,前五识是根境相对直接    的感觉,所以唯是现量。第八识所缘的是自变的实境,    所以也是现量。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为自我,这    是错误的知,所以是非量。第六识的五俱意识,与前五    识俱起缘色境时,是现量;独头意识计度分别,或寻伺    推理,或为比量,或为非量,所以第六识通於三量。  法迄巴补充:    三量并不是实境,它只是指出一种抽象的含意,例如    「1」,它既不是「一张」桌子,也不是「一只」杯子    ,它是抽象含意,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这跟易经的道    理一样,所以称为向量!加了单位之后,才成为有意义    的「一张」、「一颗」、「一个」。● 三性  第八识 :无覆无记  第七识 :有覆无记  清明意识:善、恶、有覆无记  独头意识:善、恶、有覆无记  前五识 :善、恶、有覆无记  说明(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在善、恶、无记三性中,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    有覆无记,前六识通於三性。即前六识若与信等十一善    心所相应,则属善性摄,与无惭、无愧及八大随烦恼等    十心所相应,属不善性摄,二者皆不相应,无记性摄。八识,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后三识具有抽象感念而非现实。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以下摘自刘元春著《浅谈第八识》佛教《成唯识论》依“五教正理十因。成立第八阿赖耶识,确定第八识之存在,并对其性相作了细致的分析。第八识梵语名阿赖耶,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个含义。能藏是指第八识能含藏善恶业的种子,象仓库一样。善恶业的种子是第六识的思虑心(即第七识)所造,有身、口、意三种,概指人的全部行为。所藏就是由前七识薰习诸法的种子在第八识中,诸法是能藏,第八识是所藏,它本身已成为诸法的一部分,我爱执藏是第八识恒常被第七识执为自我,而不暂时舍弃,与第七识永远相伴。第八识如何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外缘是由根、境、作意,种子四种组成。根即指第七识是第八识的所依,两者互为所依根;境即指根、身、器界,综合而成;作意是指第八识恒常现起的功能;种子即善恶无记三种。四缘具足使第八识生起。由于第八识是随业受生,而不造业,也不染污种子,所以其特性是无覆无记的;因此,它是恒常相续而不加审察的。第八识所缘的境是性境即有实体实用的境,其量为现量,而真实不缪,并与前五识心所遍行,而任运随缘有明显的境界演变。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六道之中轮回。当人的善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则生人人,天界,受人天果报;当恶业种子力量强大时,受地狱、饿鬼、畜生三途苦报。当有情众生投胎时,它最先人母胎j而当众生命终寸,它又最后离去。因此,第八识其体相广大无尽,即如《八识规矩颂》中所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第八识有三相,即自相、因相、果相。自相即阿赖耶识本身,以能藏、所藏、执藏之义来显示;因相即指一切种子识,它能执持诸法的种子令不失散;果相即异熟识,它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三义,它能引发有情于诸界趣生善恶业的异熟果。这种特点,既明第八识对人类及所有众生都具有因果报应的力量,你只要有了善恶或无记(非善非恶)业力种子,不论何时何地,那怕相隔多么久远它都会起著作用。人们平常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类的劝善警策,就说明了这一道理。那么,第八识到什么境地才能完全成为清净无染的种子力呢?这只有通过修行,证得佛的果位,成为清净无漏的大圆镜智的时候。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人有八识是哪八识

1.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以及末那时。 2.八识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其中阿赖耶识被看成是基本识。 3.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都因为因缘而兴起。 4.前五识是帮助人认识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六识“意识”是认知了别知识,通过意识,才有根据前面五识来建立对事物的基本认识。 5.然而意识不是总能做出正确的认知了别。 6.末那时是第七识,也叫做思量之时,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帮助意识区分外界和“我”的分别。 7.但是末那时容易将自身认成是认识的全部,不知道自己仅仅是阿赖耶识的主观部分。 8.末那时虽然可以审察内外的区别,在意识不强时起作用,但容易跟从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需要阿赖耶识帮助窥看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