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起电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避雷针的原理是感应起电还是接触起电

1、主要是接触起电,部分是感应起电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跟导体表面的平滑层度有关:越平滑的地方,电荷密度越小,周围的电场强度就越小;越平锐的地方,电荷密度越大,周围的电场强度就越大;当避雷针跟带电云端之间的电场强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被击穿。2、楼上网友的回答,并没有错。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学习惯是喜欢大大咧咧,喜欢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不着边际。很多教师都是一个性格,用一个名词术语,应付了是。譬如“尖端放电”就是典型的例子。尖端为何会放电?如何放电?电从何来?、、、、、遇到勤奋好学、聪颖好问的学生,这些教师不是喜出望外,而是雷霆大怒,恶言相向,天才就是被他们精心毁灭的!.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带电物体必须要接触它吗?是属于接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

不用必须接触,是感应起电验电器构造如图所示。图中上部是一金属板(或者也有用金属球),它和金属杆相连接,金属杆穿过橡皮塞, 其下端挂两片极薄的金属箔,封装在玻璃瓶内。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触,如果物体带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箔上,金属箔由于带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不动。当已知物体带电时,若要识别它所带电荷的种类,只要先把这带电体与金属球接触一下,使金箔张开。然后,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更大,则表示该带电体的电荷为正的;反之,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或先闭合而后张开,则表示带电体的电荷是负的。以上事实意味着,带电体再增加同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增大;带电体再增加异种电荷时,电荷的量值减小。因此,人们通常将正、负电荷分别表示为正值和负值。例如。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接触,它们所带正、负电荷之代数和为零,表现为对外的电效应相互抵消,宛如不带电一样。这时,它们呈电中性。这种现象叫做放电或电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