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维茨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鲁宾斯坦和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谁的成就高

1.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 2.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 3.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赫特(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 4.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 5.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6.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 7.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 ) 8.阿尔图劳·贝内得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Michelangeli) 9.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ndrich Gulda) 10.毛里齐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是霍洛维茨弹的好还是齐默尔曼弹得好

霍爷有神秘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齐默尔曼有朝气和英雄般的意志。。。。。。不过本人钟情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

拉赫玛尼诺夫为什么要逃跑?他如果继续留在俄国,会遭到苏联政府的清反么?还有霍洛维茨为什么要加入美国籍

出身地主家庭,不逃的话等死?留在俄国绝对会遭到清算,换做是我,我也不可能为了“也许”这么飘渺的字眼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至于加入美国,基本上对故国绝望了,但是人还要活下去。

谁有霍洛维茨改编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2》五线谱啊?

我有两个霍洛维兹改编的狂2,只不过有一个有一点看不清楚,还有一个只有后面没有前面,您要哪一个?这是第一个这是第二个,不完整,从这里开始的。

霍洛维茨是哪国人

1903年10月1日,弗拉基米尔·萨莫伊洛维奇·霍罗威茨生于乌克兰首都基辅。1912年,他入读柴可夫斯基国家音乐学院。1940年,他移居美国;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   40年代霍洛维茨与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的协奏曲唱片(RCA),迄今仍为爱乐者珍视。除1965和1968年两度于纽约卡内基大厅、1986年重返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及其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内的欧洲巡回演出之外,自1953年起霍洛维茨基本上只为唱片录音而演奏。他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大钢琴家,技巧高超,举世无双。

如何评价霍洛维茨?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霍洛维茨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而从未领略他琴音魅力的人,是很难凭借经验来臆测的。我只能从一些细节来讲述我所听到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性。扩展资料: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指挥的纽约爱乐合作,在布什戈尔茨钢琴上演奏出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5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洛维茨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介绍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3-1989),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指挥的纽约爱乐合作,在布什戈尔茨钢琴上演奏出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1。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5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

霍洛维茨妻子是谁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Horowitz,1904-1989),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一举成名。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0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练的编辑,能把乐曲作者的“错别字、漏字”等失误加以订正,使作品达到完美无缺。他的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尤以弹奏肖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等名家的作品见长。

电影《为了霍洛维茨》观后感 700字左右

无意看到一个女人,一个小孩,一架钢琴,还有那个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一个已经上天堂的美国钢琴家~(他的门德松爵士变奏曲)我还是熟悉的,呵呵这便激起了我的兴趣,想一睹为快这个韩国片是怎么来诠释《为了霍洛维茨》的. 我们小的时候很多人去学过钢琴。那里也许有我们模糊记忆中的音乐老师,也许会有偶然擦肩而过的同学,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关系,电影就是用平凡的关系讲述了这个真实感动的故事。  电影讲述的是个普通而美丽的钢琴老师。还没有学习怎么写字就开始了学习弹钢琴,一直梦想成为钢琴家的这位老师却只能自己开钢琴工作室做老师。突然有一天,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位7岁少年,还是那里的问题孩子。老师发现少年对音乐很有天赋,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神童。老师觉得她的人生将再次充满希望,她想通过音乐神童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霍洛维茨》中的人物角色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萨列里和莫扎特一样特殊的角色。为了自己金智秀老师要利用那个音乐神童,她想成为著名的钢琴老师。但天才也需要呵护,为此,金智秀老师不得不要牺牲自己。从自己的欲望开始到最后实现真情的关于金智秀老师的故事。  因为钢琴而产生自卑感的老师智秀,失败的伤痛下剩下的只有自尊。偶然的一天,她遇到了奇怪的天才少年。满脑都是钢琴世界的少年,原来也有着别人不知道的伤痛。刚开始,老师智秀只是想利用天才少年来成就自己,但是时间久了,对少年的伤痛也有所了解,渐渐地开始爱护着他。于是他们俩的相遇使各自都有了美丽的变化。两个原先内心受伤的人相遇后互相理解,抚平伤痛。  当然喽~~~里面的背景音乐也很好听,用了那么多优美的古典音乐点缀,想不好看都不行喽,不然那些已经在天堂的钢琴家个个都要回来算帐了啦.比较熟的就舒曼的《Traumerei》和肖邦的《小狗华尔兹》.其它的还有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第一章,德彪希的《arabesque》、巴赫的《Invention》等. 在最感人的地方我决得是在把申义送走的那里,呵呵还骗走了我的眼泪(泪腺发达喽),当然最后一个场面,也蛮激动人心的啊. 看完《为了霍洛维茨》,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触特别深. 自己的以前,每次学期结束老师在我的成绩报告单上都是批评的,唯一比那些坏孩子好一点的就是很有音乐天赋,所以每次巴不得那些其他的字都统统蒸发掉,留下唯独这几个字就好了(WO爱慕虚荣哦).哈哈哈上了艺校后,大家都是有点音乐细胞的,可到了高三也成了老师不错的学生,在学校舞蹈专业我还是有点地位的,可文化是烂的一塌糊涂,根本不去上,所以高考专业考上后,文化落榜了,复读自己又没那勇气,导致了现在..... 现在..........目前在浪费青春,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未来.......努力中(这嘛就秘密啦) ~O~

《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霍洛维茨》的读后感

  在不经意间,我看了电视剧《血色浪漫》,后来又细读了都梁的原著《血色浪漫》,《血色浪漫》读后感.虽然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改变了些情节,也引起许多原著读者的不满,但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能体现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语言方面也基本上符合原著.下面我谈一下看完原著后的感想.  《血色浪漫》描写的是从六十年代起,以钟跃民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在作者诙谐风趣的语言下,我被深深吸引了.作者并没有在卖弄文字,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写出了自己那代人的想法.而钟跃民正是都梁想表现的魂.我觉得可以用小说中周晓白一句话来概括钟跃民,这个家伙身上有种很特殊的气质,既浪漫又现实,甚至还有几分无赖,几分玩世不恭,几分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这家伙简直是个奇妙的混合物,和他相处,你会感到很快乐.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好玩的事,而且马上就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还玩得一本正经,玩得很像那么回事儿.这句话绝对能体现钟跃民的个性特点和为人处世.钟跃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把生命视做一种过程,无时不忘去体验人生.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太苍白了,没有太多的社会经历.

钢琴大师霍洛维茨为什么每次演奏的时候拿手帕擦擦嘴擦鼻子?

因为霍洛维茨有着辉煌的技巧,所以他的音乐会曲目往往技巧,难度很大。弹奏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全身的力量,比如腰肢等,所以很费体力,所以会出大量的汗水,这些汗水会影响演奏,然而汗水在演奏中会掉到嘴上或者鼻子上,所以肯定要擦。而且,你会发现,很多演奏者都会再演奏完后擦拭自己的手,这是一个道理。然后再说下,一些钢琴曲,一些高难度的曲子是很费体力的。

霍洛维茨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有什么特点

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

霍洛维茨弹钢琴的手型算正确的吗

手型因人而异:初学者必须打好基本功,让弹奏手型自然舒适的圆弧形,这样有利于手指运动敏捷和建立对手臂重量的支撑。但对于经验丰富者手型就不必始终那样刻板,这时手型会随着音乐情绪的起伏去调节弹奏力度的变化,稍有摊开或收拢。但对于霍洛维兹来说,他的钢琴弹奏技术炉火纯青,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为了表达特定的音乐意境,需要制造特殊的、奇妙的音色效果,他已不拘泥于什么标准手型,他一心只关注如何触键,让钢琴发出什么样的音色。他甚至会用大指根去弹奏。不过,我们却不需要、也不能模仿他。他毕竟已是公认的世界钢琴大师。

霍洛维茨的 曲目

  1.音乐的瞬间 第三首, F小调 舒伯特  2.E大调键盘奏鸣曲 多明尼哥.史卡拉地  3.降b小调第13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  4.D大调钢琴回旋曲K.485 莫扎特  5.天鹅之歌(改编自舒伯特)李斯特  6.双钢琴D大调军队进行曲 舒伯特  有关天鹅之歌:  这套歌曲的内容不像是舒伯特运用诗人威廉.穆勒(Wilhelm Muller)的联篇诗集谱曲而成的《美丽的磨坊少女》(Der Schoene Muellerin)以及《冬之旅》(Winterreise)是具有连贯性的诗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透过三位诗人,分别是雷尔斯塔伯(Ludwing Rellstab, 1799-1860)、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以及塞德尔(Johann Gabriel Seidl, 1804-1875)三者的作品所拼凑出来的艺术歌曲(Lieder)。其中的歌曲包含了诗人雷尔斯塔伯的七首诗作、海涅的六首作品以及罗塞尔的一首诗。由这三位诗人十四首诗作谱曲后组合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天鹅之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除了有着丰富、好听的旋律以外,最著名的莫过于钢琴伴奏气氛的营造与模仿功力。在艺术歌曲《魔王》(Erlkoenig, D.328 by Goethe),十七岁的舒伯特运用钢琴制造出风声和马蹄声,借以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而在这首“化身”当中,舒伯特运用钢琴来模仿鸣钟。伴奏的音型相当简单,三四拍的节拍当中,每个小节几乎只以三拍的简单节奏进行,以四个小节为一个分句的单位。随着歌唱旋律的渐强,从极弱音pp到fff的音量,钟声所带来的恐惧感越加震撼。 当歌者唱到”Der Mond zeigt mir meine eigne Gestalt”(月光照映出的竟是我自己的身影)的时候,达到整首曲子最高峰的顶点,那种恐惧与惊慌透过舒伯特的描绘十分传神且可怕,在无人寂静的夜晚聆听更显得骇人。  以这样简单的旋律和伴奏描绘出爱人离开、失恋的痛苦,是当时相当新颖的手法,打破了仅用旋律和伴奏构成的传统形式,特别是重视诗词的意境。将部分诗句以戏剧化的朗诵,未加任何的娇饰,十分简洁。但是却可以让听者在第一刻产生十分深刻的印象,搭配歌词的聆听更显得效果十足。  曾经有人听过这首歌曲以后这样说道:  “从来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够探索到人类的悲痛,会像舒伯特似的达到如此感人的程度。”

郎朗知道有霍洛维茨这号人物吗?

所有钢琴家都知道钢琴大师霍洛维茨这个人。在一次有六位钢琴家一起同台演奏瓦格纳的《女武神之骑》中就有阿格里奇、郎朗、基辛等人。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人物介绍

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练的编辑,能把乐曲作者的“错别字、漏字”等失误加以订正,使作品达到完美无缺。他的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尤以弹奏肖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等名家的作品见长。霍洛维茨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而从未领略他琴音魅力的人,是很难凭借经验来臆测的。我只能从一些细节来讲述我所听到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性。霍洛维茨是古典浪漫派钢琴的最后一个巨人。很多人都会将“浪漫”同“柔美”等同。然而在霍洛维茨面前,他们才会发觉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是多么的想当然。他的演奏会让你豁然明了:原来浪漫的本质是“激情”。霍洛维茨的激情与他的音乐浑然天成。这和很多钢琴演奏者用形体的夸张动作表现出的激动有着云泥之别。尤其是在大师的晚年,演奏时的动作幅度已经很小。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老人的迟缓,这时的霍洛维茨已经步入举重若轻,举轻如重的化境中去了。不要忘了,他在年轻的时候,经常在演出中弹断琴弦,调音师时常面对被他弹的几乎散了架的斯坦威钢琴无可奈何。霍洛维茨的琴音是灵动剔透的,但是同时,他有着使他获得“雷神”称号的左手。霍洛维茨一生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左手的重要性。他不仅不认为左手是演奏中的附属,甚至称呼左手是钢琴演奏中的指挥。音色上,他左手在低音部的独特击键让他演奏的音乐丰满而又极富冲击力,具有很强的音响性。霍洛维茨有着一双柔软的手,他甚至可以在其他四个手指击键的同时,将小指完全弯曲收起来。如果你用慢镜头来观看他的演奏,十个手指的收展、轮动显现出的优美姿态,会让你联想到飞鸟展动的羽翼。这双天赋的手加上钢铁般有力的肘腕,将音乐中的柔与刚,宁静与激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霍洛维茨采用了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平行触键手型去演奏钢琴,同钢琴教科书上要求手心虚空,指尖触键不一样的是,他将手掌平铺在键盘上,用每个手指的指肚去触键,每一个音不是击打出来的,几乎是就是用手指去按出来的。独特的手法可以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柔美音色。(相似的,阿劳和古尔德的演奏手型都是比较平的。)为了追求音色的变化,霍洛维茨对手指接触琴键的部位也非常的考究。越是靠近琴键的根部触键,琴音越轻,音色越柔;越是接近琴键的末端触键,琴音越响,音色的弹跳性就越强。甚至有时在演奏延长音的过程中,他的手指会从琴键的一端滑向另外一端,以追求延长音音色的细微变化。在不同的琴键位置演奏,结合演奏时手指的力度和速度变化,使得霍洛维茨的钢琴音色像彩虹一样瑰丽多变,并且富有层次。霍洛维茨使用音色表现音乐的手段更加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就如同一个画家,用七彩调制出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种各种的音乐情思。然而让霍洛维茨的琴声臻于完美之境地的,是他对钢琴踏板的绝妙使用。论对钢琴踏板的重视和理解之深,在20世纪的钢琴演奏家之中,霍洛维茨绝对是无人可比的大师。他一生中仅有的一部学术著作,就是关于钢琴踏板的使用。大师本人也讲过: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他的成就不在手上,而是在经常为人忽视的足底。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洒脱,很多演奏上难度艰深的作品,在他演奏起来都是那么的潇洒自在,像《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样难度很大的作品,他的演奏都有一种攀险峰如履平川的轻松自如。让听者但觉音乐之动人而不虞其他。霍洛维茨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演奏技巧,他可以说是有录音以来最具备完美技巧的钢琴大师。对他来说,钢琴演奏似乎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如果你看过大师在1968年卡内基音乐厅演奏《卡门主题变奏曲》的情景,你会被他在键盘上电光火石般的神奇演奏惊得目瞪口呆。这部作品(《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BIIET"S CARMEN》)是大师为自己创作的一部极具演奏难度的炫技作品。霍洛维茨在弹奏这部作品时,已然将钢琴演奏变化成为一种高度激烈的竞技运动:此起彼伏的大跨度跳跃击键,密如骤雨的琶音,左手与右手你追我赶的对抗。这时的大师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键盘上的魔术师,给予欣赏者带来的是一个惊叹又一个惊叹。这部变奏曲的难度之大,以至于很少有钢琴家愿意去触碰。只有多年以后,才由天才钢琴少年ARCADI VOLODOS才在他的同名钢琴专辑唱片中尝试演奏。但是霍洛维茨不只是一个技术唯上的钢琴演奏家。如果那样,霍洛维茨也不能成其为霍洛维茨了。他认为演奏者都应当用发自内心的感情去诠释作品。大师说:“一个演奏者应当是作品的再创者,(一个完美的演奏家)应当具备三个条件:训练有素、充满想象力的大脑,一颗自由慷慨的心和对乐器自如的控制能力。没有几个音乐家能够和谐地具备以上三个素质。这是一种很高的艺术境地,也是我毕生为之努力的目标。”1936年,霍洛维茨以健康不佳为理由,首次离开舞台,宣布退隐,大师时年只有32岁。在退隐的宁静生活里,他专注于对音乐的思索和探寻。三年后复出。霍洛维茨已经由一个火爆的技术演奏家变成一个自省的成熟艺术家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大师又出于同一目的,分别于1953年、1970年二次退隐,最长一次隐退的时间达12年之久。每一次的退隐生活都使霍洛维茨在音乐上获得质的突破。正是凭借这样一种淡泊名利的勇气、对音乐从不懈怡的执着追求,使得大师最终步入完美。身为一个钢琴家,霍洛维茨首先是个渊博的音乐家。他曾公开宣称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作曲家。尽管除了上文提及的《卡门主题变奏曲》以外,大师鲜有自己的作品问世。但是作为安东·鲁宾斯坦的传承者和伟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快婿,霍洛维茨有着同侪难以比拟的综合音乐素养。霍洛维茨对很多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的演奏能够充分地展现出作品的神韵,而又不是盲目的恪守原作。难能可贵的是,他如同一位高明的编辑,能敏锐地发现作品中的瑕疵并加以修正,使作品变得完美无缺。霍洛维茨演奏的斯卡拉蒂的奏鸣曲,有着脱离尘俗的超然气质。没有霍洛维茨的演奏,这些动人作品不知道还要在乐谱架上沉睡多久。他演奏的克莱门蒂的作品一气呵成,极富戏剧性的音乐表情。奏演肖邦作品钢琴音色纤细优美,充份体现了肖邦文静沉思的诗人气质。霍洛维茨晚年弹奏的舒曼《童年即景》(KINDERSZEN OP.15)是极受欢迎的演奏版本。他将这些分解和弦上的简单旋律弹的极富浓郁的怀旧气息,这种怀旧的色彩,正是一个老者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总会不由得忘形于音乐,让思绪翱翔于时空之外。1987年5月大师在维也纳演奏这部作品时,钢琴弱音的处理真是美妙地不可思议。在同其他钢琴演奏家的比对中,越发能够体会到霍洛维茨在演奏时,对作品精神本质主动性的创造再现。霍洛维茨在弹奏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SONATA NO.11,K331. 3RD MOVEMENT)时充分表现了对音乐内在节奏的控制力。他在1966年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版本,曲长四分零七秒,比布伦德尔此曲的演奏版本足足长了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与布伦德尔急冲冲的、行军式的弹奏相比起来,霍洛维茨弹地从容、流畅、紧凑,跳动的活泼节奏带有法国宫廷舞曲的优雅。霍洛维茨的音乐是一种个性化的音乐。他天性具有浪漫的激情。他总是能在一部作品中攫取到最符合他性情的东西,并将之发扬光大。而往往正是这一部分闪烁的灵光,使他的听众如痴如醉。同霍洛维茨张扬性情的演奏相比,李赫特所谓精准和坚硬的弹奏变得是多么的僵硬和刻板。霍洛维茨在演奏时,经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听众们喜爱这些美妙的创造,但是他经常不被乐评界理解。在20世纪的古典音乐大师中间,他可能是受到诘难最多的钢琴家了。他大量精彩的演奏没有被保守的古典音乐专家们认可。然而,霍洛维茨有两部音乐作品的诠释,是无可争议的经典之作: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Concerto No.3 in D Minor,Op.30),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作品之一。在霍洛维茨指下的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流淌出的既有千里冰川,漫漫林莽的壮丽;又有溪流蜿蜒,百花初绽的秀美。琴声中饱含着他对故乡的挚爱,也弥漫着去国难返的悲伤。第一乐章开始不久,钢琴沉稳引入的那几个小节,分明是大师低低的呢喃:“啊,这是我的祖国。”与作曲家相同的文化背景和流亡经历,使得霍洛维茨对这部作品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领悟;他凭借高超的演奏能力,游刃有余地演奏这部令多数演奏者望而却步的作品,特别是大师对节奏的把握,让整部作品从容展开,分外动人。同样身为伟大钢琴演奏家的作者拉赫玛尼诺夫,在听过他的演奏后,也由衷地称赞霍洛维茨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最完美的。每次聆听霍洛维茨演奏的这部作品,都会不由得感叹:只有在这样一个幅员广阔、风光多姿的国度,才有可能诞生这种时而厚重、时而轻灵;时而雄壮、时而隽永;时而激越、时而舒缓的动人乐章来。尤其是乐曲中波澜壮阔的宏伟气魄,是其他出生于欧洲的音乐家无法具备的。即便是最具力量的贝多芬,他的气势也只是个人同命运的抗争。霍洛维茨演奏拉赫马尼洛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时所展现出来雄浑的气魄,正是俄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底蕴的真实体现。霍洛维茨一生中多次公开演奏这部作品,并先后同艾贝尔·科茨(ALBERT COATES)、莱纳、奥曼迪等指挥大师合作灌录唱片。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大师同奥曼迪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现场录音了,即便是这个录音,唱片公司也出过多个版本。音响效果最佳的,要数这张HP版的CD唱片。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B-Flat Minor,Op.23)是霍洛维茨成名之作。他对此曲令人震惊的演奏让他在20几岁就在世界乐坛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霍洛维茨的演奏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性。这支曲目让大师可以充分地展示其坚强有力的击键。他在公演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过程中,曾有过数次击断琴弦的记录。1928年霍洛维茨首次在美国公演此曲,由于他在键盘上弹出的惊人音响,让当时乐队的指挥感到难以置信,一再要求看查他的手掌,好知道这手掌上是否具有神奇的魔力。我听过多个钢琴家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每一个演奏都有各自的特点:阿格里奇的抒情,里赫特的精准,鲁宾斯坦的灵动,克莱本音色精美。但是没有人能够在演奏这部协奏曲时,达到像霍洛维茨那样气度恢宏,使人激动不己。霍洛维茨意气风发,风驰电掣的演奏有着横扫一切的凌厉气势,听起来十分地酣畅过瘾。遗憾的是大师在中年以后就很少再弹奏这部作品,以至他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录音都比较早。较为著名的有41年在录音室的录音和43年在卡内基音乐厅的现场录音。两次霍洛维茨都是和岳父托斯卡尼尼指挥下的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NBC乐团)合作。尽管是单声道的录音,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听出大师在第一乐章序曲中惊心动魄的演奏力度,在复三部曲式的第二乐章中清新、恬静的音色表达,以及在奏鸣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里充溢的节日般快乐。托斯卡尼尼指挥的乐队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与霍洛维茨弹奏的钢琴部分起伏对抗、相得益彰。特别要提及的是大师弹奏的肖邦《即兴幻想曲》(Fantaisie-Impromptu,Op.66)。乐曲开始的一段细碎叮咚的快速音符,仿佛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笑声;中间优美的主题部分以变奏的形式反复出现,大师在这里将音色控制的美妙绝伦,似乎在回忆着甜蜜青涩的爱情;紧接着开始部分的旋律又再响起,然而已没有了最初的无忧无虑,一股不安的情绪在酝酿堆积,这一份躁动的力量最终以一串珠落玉盘般的响亮音符达到顶点,这时大师著名的左手低音沉稳响起,在一段晨钟暮鼓般的低沉琴声中结束全曲。每次倾听霍洛维茨演奏的这首乐曲,就如同听大师追述整个人生。巧合的是:大师在最后一次录音中演奏了这首《即兴幻想曲》。似乎他冥冥中感受到了什么。1989年,霍洛维茨带着他可谓空前绝后的音乐演奏天赋,在纽约的家中安然逝去。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丝气息在现实中永久的消散了。从那时起,钢琴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大事记

1903 年10月1日出生于基辅的别尔季切夫( Berdichev, Kyiv )一个富有的电气技师家庭。 5 岁从母亲学习钢琴,1912 年进入基辅音乐学院,师从塔尔诺夫斯基( Sergei Tarnovsky )和布卢门菲尔德( Felix Blumenfeld )学习钢琴。 1919 年毕业。此后在乌克兰哈尔科夫首次登台演奏,开始演出生涯。1924 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得成功。1928 年赴美,由比彻姆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受到热烈欢迎。1933 年开始与托斯卡尼尼合作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不久与托斯卡尼尼的女儿结婚, 1940 年定居美国, 1944 年加入美国籍。他曾多次从舞台退隐, 1953-1965 年,他以神经系统受损害为由,隐居 12 年,潜心研究克莱门蒂的作品。1965 年重返舞台,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轰动乐坛。 4 年后再度退隐, 1974 年再度出山。1980 年代曾重返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1989 年11月5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于纽约家中,葬于米兰的托斯卡尼尼家族墓地。

本·霍洛维茨有哪些观点

曾经押中了Facebook、GitHub、Twitter 和 Pinterest 的著名硅谷投资人本·霍罗威茨提出:“战时 CEO 是在公司面临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威胁时坐镇指挥的领导者。和平时期的 CEO 遵循定规,而战时 CEO 临危受命,想要取胜就必须打破规则。和平时期的 CEO 定义公司文化,战时 CEO 把战争当作公司文化;和平时期的 CEO 知道如何扩大优势,而战时 CEO 则靠偏执。”霍罗威茨写道:和平时期的 CEO 必须扩展现有的商业机遇,因此他们鼓励员工创新;而“战争”时期,公司的枪膛里往往只剩下一发子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命中目标。

霍洛维茨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创业维艰》

本书中霍洛维茨介绍了三点心得: 第一,不要迷信完美的简历。在霍洛维茨看来,简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为每个岗位找到最适合的人。所以,招聘的第一步,是搞清楚这个岗位需要什么能力、哪些经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大公司主管未必适合创业公司。录用大公司主管,有什么风险需要注意呢?首先是节奏不匹配。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工作节奏完全是天差地别。其次是技能不匹配。在创业公司,大公司主管擅长的技能很难找到用武之地。 第三,不要从朋友公司挖人。简单来说,霍洛维茨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使你在面试时便将一部分人筛去: ① 你上班的第一个月会干什么? 注意那些过分强调学习的人,还有那些不会自己设定节奏的人。挑选那些能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方案的人。 ② 这份新工作和你之前的工作有什么不同? 注意那些认为自己的丰富经验可以立即得到应用的人,挑选那些能意识到工作差异的人。 ③ 你为什么要加入一个小公司? 注意以股权为动机的人,挑选那些渴望变得有创造力的人。 好了,当那些通过筛选的人进入到公司后,你还要试图去积极地帮助他们融入公司。你要为他们制定短期的目标,并在一旁观察。你需要明确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每天都安排他们与自己的直接上司会面,并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他们罗列一份他们需要认识并学习的人员名单,后期他们需要提交一份报告,反馈从这些人身上,他们学到了什么。 提升公司效率,对创业者来说太重要了,人少效率高,一个顶两个用,是创业公司的必杀技。霍洛维茨认为,有两个办法可以有效提升创业公司的效率。 第一,制定科学的升迁标准。根据“坏榜样法则”,一个团队内部的管理层一旦出了滥竽充数的人,都会像蛀虫一样影响其他人,最终让团队里能力出众的人也逐渐变得平庸。因为他手下的员工会拿上级中能力最差的一个做参照。因此,你必须保证提拔起来的主管有真才实料,最好能够建立一个评审会,要通过跨部门的考核来决定是否提拔某员工。 第二,减少办公室政治。首先,在选拨员工的时候,就要对每一个员工的野心进行衡量和分析。其次,明确机构和职权划分。 最后,创始人要做到谨言慎行,防止自己的轻率之举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你的每一个奖励或惩罚都有可能让员工产生误解,当他们误会了你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时,他们便可能尝试着玩手腕了。这不是你想要的,但它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 所以你要建立严格的流程来防范潜在的办公室政治。你需要合理地设置机构以及划分职权,你要明确业绩评估、业绩奖励以及员工提拔的明确标准。 我们知道,有些公司技术非常牛,与对手形成代差,只要保持技术优势,销售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能有这种优势的公司,屈指可数,包括霍洛维茨工作过的网景公司,以及他后来创立的 Loudcloud 公司、Opsware 公司,技术上都达不到这种程度,这个时候作为创业公司的老板,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赢得客户。拿出客户最喜欢的产品,开创出竞争对手无法给出的销售模式,尽一切可能赢得客户的青睐。 创业公司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遭遇困境,公司客户流失,业绩持续下滑,现金流日益枯竭。媒体也开始跟着集体唱衰,投资人开始怀疑你的蓝图。公司内部人心惶惶,一些部门主管和技术骨干开始离职,普通员工们私下讨论跳槽。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霍洛维茨给出了两个建议。第一,融资。设法引入新的投资者,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很多时候,一家科技公司遭遇困境,一不是技术水平不行,二不是商业模式有问题,就是行业大环境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新的资金注入,让公司度过难关,就会有无限可能。 霍洛维茨的第二个建议是转型。如果原有的业务在市场中不再具备优势,果断转型是最好的选择。与其将有限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到劣势业务中,还不如集中力量开拓优势业务。 霍洛维茨建议:刨除情感因素,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分析。是否应该出售公司,主要取决于你对公司的期望值和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你的公司涉足的是一个新兴领域,而且在该领域里已经抢占了先机,正处于引领者的角色,那就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的公司在行业里属于跟随者,而且整个行业中,公司并购越来越激烈,集中度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如果无法成为行业龙头,并且有可能因为市场竞争白热化而走下坡路,那么,把公司卖掉变现,未必不是一条明路。

霍洛维茨钢琴比赛有含金量吗

钢琴比赛有含金量。霍洛维茨钢琴比赛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音乐比赛之一,参赛选手来自全球各地,具有非常高的竞争性和知名度。霍洛维茨钢琴比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钢琴比赛之一,被誉为“钢琴界的奥林匹克”。

霍洛维茨钢琴比赛怎么样

霍洛维茨钢琴比赛含金量很高。霍洛维茨国际钢琴比赛是为了纪念伟大钢琴大师霍洛维茨而举行的重大赛事,也是国际音乐比赛世界联盟的成员,在国际上影响深远。霍洛维茨,是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指挥的纽约爱乐合作,在布什戈尔茨钢琴上演奏出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

霍洛维茨和郎朗谁更厉害

霍洛维茨。根据世界钢琴大师排名得知,第一是霍洛维茨,第三就是中国郎朗。相较来说霍洛维茨更厉害一些。霍洛维茨是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郎朗,出生于辽宁沈阳,满族,中国钢琴家,联合国和平使者。

如何评价霍洛维茨?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霍洛维茨的音乐演奏极其富有鲜明的个性,他的音乐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只要聆听过其演奏的人,以后就可以轻易地将他的音乐与其他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区分开来;而从未领略他琴音魅力的人,是很难凭借经验来臆测的。我只能从一些细节来讲述我所听到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性。扩展资料: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与托马斯·比彻姆爵士指挥的纽约爱乐合作,在布什戈尔茨钢琴上演奏出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5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轰动世界乐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洛维茨

霍洛维茨和郎朗的关系

师生关系。霍洛维茨是郎朗的重要导师之一,郎朗曾表示,和霍洛维茨的合作,对理解西方古典音乐及精进演奏技巧起到很大帮助。霍洛维茨也一直给予郎朗作曲和演出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世界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

霍洛维茨和郎朗的关系

霍洛维茨和郎朗两人有着密切的师生关系和成功的合作关系。1、霍洛维茨是郎朗赴欧继续深造的推动者。1997年,霍洛维茨率伦敦爱乐来中国巡演,在北京与郎朗初识,预见到郎朗的潜力,力荐郎朗赴英深造。在霍洛维茨的鼓励和推荐下,郎朗得以进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2、霍洛维茨是郎朗在欧洲舞台上的重要推介人。霍洛维茨在欧洲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多次将郎朗介绍给著名乐团和音乐节,帮助郎朗在欧洲获得更多演出机会,快速崭露头角。3、霍洛维茨和郎朗有过多次成功合作。如2000年,霍洛维茨邀请郎朗与伦敦爱乐合作演出贝多芬钢琴协奏曲,获得空前成功。之后两人又合作过多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4、霍洛维茨是郎朗的重要导师之一。郎朗曾表示,和霍洛维茨的合作,对理解西方古典音乐及精进演奏技巧起到很大帮助。霍洛维茨也一直给予郎朗作曲和演出方面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