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加缪和毛姆告诉你:不要存乎世俗价值观

这次说到两本书。一本是上个月读的加缪《局外人》,另一本是近几天读的毛姆《月亮和六便士》。由于在两本书中感受到相似的思想,决定放在一起来写。 《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平日是一位普通小伙,和别人不同的是他性格沉闷、迟钝,或可以说是冷漠。他只对当前的状态特别在意,比如是否舒适、是否饥饿、是否困倦、是否感到冷或热,而不会缅怀温馨的过往,不会憧憬缤纷的未来。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去世,他没有一点悲伤,只觉到去乡下送葬的过程很累很热,送葬回来的第二天照常上班,生活没有丝毫变化。如果有什么能解释他为何是如此性格,我想只能说是上帝赋予他的特质。默尔索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但不能完全算作正当防卫),枪杀了一名阿拉伯人。法官和陪审团认为这名罪犯对母亲去世都如此漠然,又考虑到他在生活中其他不正常表现,认定他一定是名心狠手辣的变态杀人狂,最终判处默尔索死刑。 《月亮和六便士》是第一人称作品。几十年来安分守己的伦敦股票经纪人斯特里克兰突如其来地抛弃妻子儿女、放弃事业,只身一人前往巴黎开始绘画生涯。他性格乖戾,坚韧执着;行事言行从不考虑他人感受,用最恶毒的话挖苦最忠心的朋友,毫无负罪地破坏美满的家庭,朋友之妻为他而死他却若无其事;不在乎一切物质上的短缺,无视贫穷、病痛、肮脏,只带着一种中了邪般的使命感追求心中的美。他在世时籍籍无名,他莫名其妙的画作也未让人正眼相待,因麻风病死后几年,他的画重现天日般获得公众追捧,他成为人们口中最具传奇和浪漫色彩的天才画家。 两本书共同的特点是,书中主要人物在我们看来或者说大众看来,都是那么不正常。“正常”是个相对词,有“正常”就有“非常”。人们认为默尔索冷漠无情,是人们把自己置身于他的处境,认为母亲去世就该悲伤,这对于我们来说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逻辑,但这逻辑正确吗?我们都认为对,它就是对的吗?两者之间具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吗? 但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像默尔索这样的“不稳定因素”,势必要被社会游戏排除在外。这是社会的残酷之处:如果你不按照社会的规则来,你就将被它淘汰——虽然你也许并不在乎是否被社会接纳,但我想能完全摆脱它的人凤毛麟角。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已经完全适应社会的规则,随便怎么作为,都能不由自主地在定好的框子里行事。关于人的这一点有趣之处,将在下一篇文章里探讨,不在书评里展开。 斯特里克兰若是你我生活中的朋友,想必你我也会对他恨之入骨。他挖苦你讽刺你,句句剜心,你回敬他的怒骂却总像重拳打在柔软的棉花包上不对他造成丝毫伤害。你可以厌恶他,可以诅咒他,但你却没法评断他——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和理想,那之外的一切不值一提,虽然和其他人不同,但那的确是他的价值观。而且从最终的结局看,他的一生也已足够;足够不是因为他名留青史,而是他死前已经完成人生中最满意的画作。他只追求一切之于自己的意义,不在乎之于他人的意义。 李继宏译本《月亮和六便士》的导语,通过对毛姆所处历史背景的分析,将小说意义的发掘更进一步。斯特里克兰形象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参考画家高更的经历,同时也糅有毛姆个人的要素。毛姆所处的时代,正值现实主义小说渐流庸俗,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时期。当同龄作家都在进行现代主义尝试时,毛姆依旧固守着正统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此举招来评论家和同行的责难与讽刺。他借《月亮和六便士》斯特里克兰的故事温柔地反击他们:不管我看起来有多么离经叛道,这是我的选择,我有自己内心的向往,用不着外人对我品头论足,我追求的价值不依靠他人的认同而实现。令人大呼过瘾的是,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毛姆凭借经典的作品永久闪耀于文学史,正如斯特里克兰的身后之光,而曾经对毛姆嗤之以鼻的评论家们,则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永无天日。 世俗当然不是错,它只是大多数人选择的一种安全的明哲保身之法,你我皆颇有世俗之处,且若事事皆不世俗,必为社会所排斥。但若因世俗价值观而彻底压抑天性,便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与不负责,也是对天赐良本的最大浪费。

加缪简介

职业:作家 国籍:法语 为什么出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记者、哲学家。他的观点促成了被称为荒诞主义的哲学。因其著作《瘟疫》(La Peste)而被一代又一代的法语学生所熟知。 出生于1913年11月7日出生地:阿尔及利亚的安博士 一代:最伟大的一代星号:天蝎座 去世于1月4日,1960年(46岁)死因:车祸 婚后生活1940-12-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加缪(27岁)在里昂与钢琴家和数学家弗朗辛·福雷(25岁)结婚,法国阿尔伯特·加缪生平大事1948-10-27阿尔伯特·加缪的《围城报》1949-12-15巴黎首映阿尔伯特·加缪的话剧《正义的刺客》(“Les Justes”)1957-10-17巴黎首映法国作家阿尔伯特·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引用阿尔伯特·加缪的话“太多人为了实践而放弃了慷慨”慈善。“在Facebook上分享”在Twitter上分享著名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乔丹·彼得森罗伯特·蒙希托希罗·米富恩华盛顿·欧文

讨论:加缪和萨特等的存在主义是否包含有自私主义的成分?

可以说如今还信仰萨特存在主义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存在主义本身是一种反人道主义,萨特在这点上的理解显然出现了谬误。而且萨特所说的人道主义与兄弟您理解的人道主义也不是一回事,正想我所说的反人道主义也并非是在讲个人主义之类的概念。这里的人道主义的含义是指其终极目的在人。也就是说萨特所渴望的是通过存在的内在运行来认识和实践人的存在状态。这种认识所达到的是一种接近原初的、真理性含义上的结论。其中包括对于道德的全面怀疑、对于自身的显现、生命的确实含义、与他人关系的透视......这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是具有现实性的,也将原本被误解与生活实际不相关的哲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承认。所以说这种人道主义的定义是更为广义的,与我们如今常挂嘴边的全人类和谐共处之类并不相同。

哲学笔记丨加缪与萨特两人对存在主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比较大也比较多,我就说说自己所能理解的部分吧。 首先,萨特和加缪的哲学思想肯定是有不同之处的,不然后来也不会分道扬镳了,虽然更多是因为政治的缘故,不过也不妨碍我们在这里把他们进行比较。 加缪本来就不喜欢被贴上标签,再加上可能当时主流都认为存在主义就是萨特式的,因此他要和他划清界线,所以就始终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萨特开始也死不承认,还说 “存在主义是什么?我不知道” ,后来也就不管了, “人家都管我们叫存在主义者,我们终于接受了这个称呼” ,然后还成了存在主义的领军人物。不管这两位是赌气还是怎么的,反正加缪和萨特都成了当时法国文坛炙手可热的人物,都是文学和哲学结合的代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们在文学风格上还是在哲学主张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们肯定都是存在主义的。下面说说他们存在主义各自的特点。 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概括: 萨特存在主义的起点是 现象学 的本体论,所有的观点都是通过一层一层严密的 逻辑推导 的。 萨特觉得虽然世界是荒谬的,但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自为永远是悬而未决的,因为他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所以人总是处于不断地超越、创造中。萨特把希望放在未来的超越之上,但是这种超越实际上是完成不了的。 因此他虽然看起来是积极向上的,给你指了一条路,结果又在出口给你堵死了。 加缪存在主义思想的概括: 加缪存在主义的起点就是 立足于人的体验本身 ,他的哲学思想是 独断论 的。加缪回答的是生活的问题,“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加缪是从“荒诞感”出发的,这种荒谬感源于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加缪并不在乎人是否一定要达成什么完满的存在,只要反抗就好,荒谬就是荒谬,我们得承认这种荒谬,“没有意义的生活本身就是值得过的”。加缪认为,反不反抗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抗的过程就是幸福的。他把希望放在反抗的过程中, 因此加缪看起来把路给堵死了,其实又给你指了另一条路。 我个人认为虽然 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而加缪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荒谬” ,不过在对“荒谬”的认识上,萨特并不比加缪要差到哪去,甚至还有更为深刻的理论,能用哲学的话语来解释荒谬。 在《<局外人>评说》一文中,萨特这样写道:“当我们说荒谬是事实的状态,原始的情况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除了与世界的关系外别无所指。根本的荒谬证实了一种裂痕——人类对统一的渴求和精神与自然二元论之间的断裂:人类趋于永生的倾向和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隔裂;人类对构成其本体的状态和奋斗的徒劳之间的破灭,偶然,死亡,生命和真理所难以征服的多元性以及现实的无法理解,即构成了荒谬的极端。”(萨特《<局外人>评说》) 加缪认为世界本身并不荒谬,它只是存在那里,并不管人的理想和价值、希望和意义。荒谬是由于人对世界的合理的期望与世界本身不按这种方式存在之间的对立而产生的。 “荒谬”在萨特的眼里更像是现实状态,而加缪则认为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萨特主张行动的反抗,而加缪主张精神上的反抗。 “荒谬”在萨特和加缪哲学中的地位也不同。尽管萨特也认识到世界的荒谬, 但是他更看重的是荒谬背后的“自在”和“自为”,以及荒谬所带来的自由 。加缪的存在主义又被称为“荒诞哲学”, 荒谬就是他整个哲学的核心和基础。 而对于面对这种荒诞,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萨特认为人们选择逃避荒谬的方式是 “自欺” ,这种“自欺”有两种。一是从散朴性出发看待自己,二是成为他人的存在。 加缪却认为人们选择逃避的方式是 “自杀” 。一是肉体上的自杀,二是把希望寄托于外物,比如说是宗教之类的,也就是所谓“哲学上的自杀”。萨特与加缪对人与世界境况的感受、认识看起来是大体一致的;他们面对于此的态度也都是积极的,萨特的“自由选择”、加缪的“反抗”,都是对荒谬的一种抗争。但细究起来,“自由选择”与“反抗”这两种对策之间仍有着不可小视的区别。关于“自由”,也是二者分歧很大的一个方面。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很明显是个人主义的,他认为 自由选择是绝对的,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能够决定人的存在。 他在前期的思想中仅仅将自己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看不到个人的存在与周围的社会有什么关系。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的“自由”是一种孤立的个人的自由,后来他才意识到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的依赖关系,并且他还认识到自由只是特定社会与历史中的自由。 加缪认为尽管我们自己有足够的自由意识意识到自己身处牢笼,却没有足够的自由可以逃离这种“荒谬”。 在《卡利古拉》的美国版序言中说道: “ 卡利古拉… … 以死来换取一个明白: 任何人都不可能单独拯救自我, 也不可能得到反对所有的人的自由。”加缪则提出“我反抗,故我存在”,而且加缪认为生命是共同的价值,道德命令是普遍的规范,人是不可能享有无限度的自由的,而且这种反抗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抹杀一切价值,这从加缪的戏剧里就可以看出来。尽管萨特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演讲,但我不得不说,加缪的存在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气息比萨特要更为强烈。加缪始终有的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主张坚持正义。简单来说, 存在主义对于萨特来说是抽象的哲学问题,对于加缪来说则是具体的生活问题。

加缪与存在主义(一)

多抓鱼上淘来的《加缪手记》昨天到了,今天开始看。 艺术创作者的手记或者文学家的杂文总是有趣的。对生命中思考有意义的当下片段,本质上即是赋予 无形体验 以 有形的存在和表现 。比起作品成品,缺少艺术加工的这些文字更加真诚、直接,更好接近于原初的想法或感受。虽然这种原初并不一定具有独立意义。 上一本书是Tinder的《政治思考》,一本政治哲学的科普书,写得很有趣,但还是边玩边看,花了小半个月。在此书中第一次看懂了康德的“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也就是指一组事物的发生既是由于自由选择,又是由于自然规律,但这种“既…又…”并不是互为原因补集的二元关系,而类似于波粒二象性那样的交叉解释(可能这样理解并不确切)。总之,当我们谈论存在本身,把它当作一组物体时,我们必定陷入二律背反。智慧就存在于人类与问题建立起的深思、连续的关系,存在于人类这样的不确定性之中。于是感到自己的思考稍微不那么杂乱无章了一点。 有趣的是《政治思考》到最后两章刚好提到了萨特和加缪,像是一个有言的精巧过渡。讲萨特时是说他存在主义的“眩晕”,现实(观念)失去牢固的结构和意义时就会感到眩晕和恐惧 (政治思考.北京联合2016.P233 )。 加缪出场于Tinder论证政府定位于便利政治或救赎政治之的论证之中。Tinder评价,加缪“ 倾向于救赎政治,但同时受到十足清醒头脑的阻止 ”,由政治谋杀问题进一步将救赎政治全然否定,接受社会邪恶之永恒性,接受人类之有限性。“政治吸引我们陷入毫无限制的罪行之中;Ironically,通常源于我们的拯救意图” (政治思考.北京联合2016.P210) 。 这似乎与出生在马克思哲学美好图景的乐观、生活于资本官僚冲突现实并由此反思的一代人的思想动态不谋而合(在手记中得知,1934年,加缪的确在21岁加入了共产党,并在1937年退出)。加上《加缪手记》前言的触动——“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为外界眼光或满足自身虚荣而书写,并专注于身心之修养并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加缪手记第一卷.浙大2016.Piv) 。故希望以此为起点,面向自我,保持日不停辍的思考,且努力以有限的笔力将认知的轨迹、自我塑造的过程具象化。重要的是贯彻以平和真诚,减少空洞卖巧的话语。在这样的自由探索中,真正地靠近“存在先于本质”,也能满足将存在主义为记录之开端的心情。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 说起存在主义,就不得不说萨特。萨特的存在主义是激进的、自由意志的、无神论(或反有神论)的。至少在晚年前,萨特都保有这种 激进自由意志主义 ,和(自然)决定论相对,认为人类有绝对的自由。其基本前提是尼采的“上帝已死”,也可以用陀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提出的“如果没有上帝,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允许的”这句话来表达。 要理解萨特的自由,我们要知道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 “自在” (l"en-soi),即自在的存在,是“是其所是”; “自为” (le pour-soi),即自为的存在,是“是其所不是”。举一个例子,刀子的存在是为了切割东西,它的存在有一个目的;然而人类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目的――在“上帝已死”的前提下――所以人类要为自己的存在创造价值,因此“存在先于本质”。人是面向未来,具备无限可能的“自为”主体,而不是封闭的。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之中,萨特屡次强调,人的存在是 自己创造自己 。人首先赤裸裸存在,一无所有(it is not);在各种遭遇后,人意欲(will)自己成为什么,“这是在他跃进存在之后意欲的(what he wills himself to be after this thrust toward existence),人除自我塑造之外什么也不是。 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有关人类的责任。一个人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他也向其他人推荐他的选择。在现实的诸多两难问题中,人有绝对的自由,故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为所有的后果承担责任——以解决选择之局限对于自由的威胁质疑。 萨特又提到了“焦虑”和“眩晕”。焦虑是因为人们感到了自由,但是无从选择,或者说不能依赖任何东西、也没有“不得不”参照来作出选择,包括上帝。于是,没有任何因素使得选择成为必然,一切都要靠自己。而“眩晕”则是“焦虑”的一种,人们在悬崖旁感到眩晕,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选择自杀,而跳与不跳都由一个人自己决定。这是人类自由的表现。 在“眩晕”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萨特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 “超越性” 。超越性表现在人类在有多个选择的时候可以设想每个可能的后果,这样人类能够自己做出选择。 (wiki.萨特词条) 超越性就成为了人类绝对自由的另一个前提,毕竟混沌下的选择自由并不能作为自由。但超越性并不意味着“超然”概念的确定,因为超然意味着对本质的肯定,而“存在先于本质”。超越性可以反应的是另一个概念—— “虚无” (nothingness),萨特认为这是人的意识作为 “对己存有” (For-Itself)之根本特质,人在朝向未来,投射出理想的自我之时,他便不再只是当下的自己,这时,他从理想的状态回头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是虚无的,未来的理想自我也是虚无,故人彻头彻尾都由虚无所贯穿。然而,虚无不表示否定生命的意义。相反地,萨特认为,这样才能肯定人之为人的意义——假若人只是固定不变的物体,则他将任人摆布,这难道不是对人最大的否定吗?或者说,正是由于虚无,人才可以自由地思想与行为,这种虚无也预示着无穷场域的无穷可能性。 对己存有的相对概念是 对他存有(Being-for-others)。 在他人的世界中,“我”是作为客体存在的,不再是主体,也就不再自由。要对这种客体化进行反抗,就要以同种方法反击,通过“看(look)”去除他人的自由、将对方客体化。互相注视的情形是有其特殊的哲学意义的。既然当一个人发觉自己正被他人的眼光看着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不安,他变成了别人的对象,为别人所占有;于是,为着要重新肯定自己,他就反看(look back)那个看他的人,重新将那人转化为自己的对象,只有这样他才能再次觉得自由。这也是女性主义理论中“异性凝视”的理论根源。结果,人际关系就只是在镇压他人(sadism)与被他人镇压(masochism)的情况中转来转去。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正的交通,每个人都看不见对方,只是孤独地自我挣扎以成就自己的自由。在社会学的“群”视域下,这种镇压表现为了群体的歧视关系。 目光转回到加缪身上。加缪手记贯穿了他的创作,也如实反映了他的人生观:荒谬是存在的前提,经过反抗(追寻自由与正义),到达爱与公平(相对性与平衡)。对他来说,自由的绝对性类似空气,而不是最终目的。面对世界的荒谬、自我的有限,理念的“二律背反”经由现实的“正”“反”不断表现,正反中的张力被有意识地维持,智识与行为合而为一,寻找统一性 (加缪手记第一卷.浙大2016.Pxi) 。这也是我希望经历的、得到的。物质上的富足是否会让人习惯地依赖于从物质上攫取快乐?事实上,即使是在有形物的 范畴内,“占有”的物也不仅仅取决于物的存在本身的事实,也取决于人的主观敏锐度。加缪言,这种敏锐度可以通过潜伏的记忆、童年的材质(灵魂上的粘胶)加以解释。但我认为并不止——存在主义也认同,人是自我塑造的,认知能力也随年龄而成长。人的知觉范围或许不相同,但大体上是在相似的数量级,或者说是有限的。有体物总是比无体物易感,无体物又比非物更容易触碰。在物质足够丰盛的人的领域里,一些非物就自然在后面的顺位。只是对于贫穷者而言,童年就可以接触到这样的顺位罢了。加缪考虑用母亲与儿子来表现这种贫穷者与富足者的世界,母亲形象里蕴含了广阔与“乡愁”,很有趣。 或者,这种敏锐度也可以纯粹地源自恐惧,源自苦痛。加缪后来曾谈论过旅行,称旅行伴随恐惧——失去习惯的触碰、文化窒息感,人会渴望再次受到积习的庇护。此时,我们是极度敏感的,“最细微的碰撞,都能让我们的存在根本产生动摇。连一道光瀑的泄下,都可以从中看到永恒……旅行不如说是一种苦修。”(1936.1)乐趣让人迷失自我,消遣让人与上帝更加遥远。这与物质匮乏性的论证殊途同归了。另一些日常杂谈: 自上次过敏后,已近一周没有喝“走起”之外的豆子了。今早喝了九帕的(还不如耶加的)墨西哥瑰夏,竟然也惊为天人。快乐果然还是需要积养。就像新冠总是隔断了对空间与时间的感知、与社会的交互,此时的艺术和文学无论以电子化还是实体化的形式出现,都给人广阔的慰藉。 前些日买的风铃草终于到了,纸盒都发了霉,花也低眉搭头。算着时间去拿花,到了才发现快递点下午没有开门,快递员还给我签收了。恰巧系统此时问是否实际签收。 回来之后又不住反思,本身就是平台、物流公司的责任,为什么要让劳动者为这样的冲突买单。既然没办法改变现状,那是不是还是让我——而不是被高压压榨的快递员来承担风险呢。于是决定还是撤回,然后好话给快递员解释一番。未想到了驿站,我说是系统弹窗不得不点,快递员却不住指责“你什么都不懂”“你不用管弹窗,看单号不就好了吗”…… 我于是在原地大脑运转,要不要火力全开怼回去。 对于一种人,充满善意的人,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就要去寻求实质的合理,展现全然的温和与善意;另一种人,慕强又恨强的人,就不必有太多道德负担,正常地使用规则,定要战胜他后再给予善意。前者多数是女性,后者以男性为主。当然,这并不是尖酸刻薄的性别二分,这两种都是很好的特质——虽然我们知道,把一个概念分割后夸赞每一部分都好,就是毫无意义的夸赞了——或者无涉道德的特质。 一时间又觉得很没意思,纵使吵赢了,真正要反思的平台仍是高高在上地挂着。嘴上哄了几句便走。又想起前两天给维权之后的室友做心理疏导,不禁自嘲。谁在这种扭曲的环境下可以远离疏导呢。这是什么,绿豆她虽然经济上没有一点损失净在剥削,但她心受了委屈呀?再多想一秒钟我也要跟着疯了。 罢了。看看花。再次自我告诫:人是有限的,人多狭隘呀。要爱人。

缪加缪拉jojo年龄

缪加缪拉jojo年龄乔斯达家:乔纳森.乔斯达1868.4.4----154岁乔瑟夫.乔斯达1920.9.27----102岁空条承太郎1970(水瓶座)----52岁东方仗助1983(双子座)----39岁乔鲁诺.乔巴纳1985.4.16----37岁空条徐伦1993----29岁乔尼.乔斯达1872----150岁空条仗世文1992+吉良吉影1982=东方定助2011----11岁荒木庄:迪奥.布兰度1868----154岁卡兹 公元前100000年----102022岁吉良吉影1966.1.30----56岁迪亚波罗/托比欧1967(夏)----55岁恩里克.普奇1972.6.5----50岁法尼.瓦伦泰1847.9.20----175岁迪亚哥.布兰度1870----152岁透龙----不详其他角色:①乔治.乔斯达一世 约1838----184岁艾丽娜.班鲁多1869----153岁罗伯特.E.O.史彼得瓦根1863----159岁威廉.A.齐贝林1838.1.19----184岁②西撒.A.齐贝林1918.5.13----104岁丽莎丽莎1889----133岁鲁多尔.冯.修特罗海姆 约1903----约119岁史摩奇.布朗 约1924----约98岁丝吉.Q 约1918----约104岁艾西迪西 公元前90000年----92022岁瓦姆乌 公元前10000年----12022岁③花京院典明1970(狮子座)----52岁穆罕默德.阿布德尔 约1952----约70岁简.皮耶尔.波鲁那雷夫1965----57岁伊奇 约1979----43岁安(小女孩)约1977----约45岁荷尔.荷斯 约1957----约65岁恩雅婆婆 约1922----约100岁荷莉.乔斯达1942----80岁④虹村亿泰 约1983----约39岁东方朋子 约1962----约60岁广濑康一1984.3.28----38岁岸边露伴1979----43岁矢安宫重清(胖重)约1985----约37岁山岸由花子1983----39岁辻彩 约1979----约43岁音石明1979----43岁喷上裕也 约1979----约43岁支仓未起隆1783(自称)----239岁杉本铃美 约1967----55岁川尻忍 约1969----约53岁川尻早人1988----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