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如何解决凯恩斯主义所带来的弊端?

让我们回顾一下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就知道凯恩斯主义的来源及问题了。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最早提出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化的分配资源最为有效,古典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后来三十年代全球碰到了大萧条,人们认为看不见的手失效了(现在看来,用周期叠加理论解释其实更有效,达利奥和周金涛都有不俗的研究分析),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不少国家开始接受凯恩斯主义,也在未来的几十年不断运用它,就是在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政府替代私人部门,进行逆周期的投资,托底经济,缓解衰退的痛苦。但是七十年代,在滥用凯恩斯后,人类迎来了自己制造的新的经济怪兽,“智障”,哦,打错了,是“滞胀”,也就是经济的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有点眼熟吧,前几天笔者和一位大客户聊天,客户说,这几年怪了,钱越来越难挣,但是感觉钱也越来越不值钱),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重新复苏,开始抨击凯恩斯主义,认为大量得政府投资,其实是饮鸩止渴,没有解决经济衰退的本质,只是把问题延后了,在新古典的药方下,很多国家采用了休克式疗法,(当时有对很有名的政治CP,铁娘子和里根,铁腕治病,英国把大量的国有资产处理掉,美国则是把利率提到两位数,逼死了很多臃肿的制造企业,大量的失业和企业倒闭以后,经济反倒能轻装上证),痛苦了几年以后,迎来了新经济的复苏。所以,凯恩斯主义的问题事,它只有一半政策,不完整。怎么讲,它只提出了在逆周期的时候托底经济,也就是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要加大投资,那么政府的债务就会扩张。所以完整的政策组合是,在经济重新复苏的时候,政府要修复自己的负债表,也就是把债务降下来。怎么降?那就是加税。为什么凯恩斯在西方国家只能做前面一半,做不了后面一半?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四年一次的选举,谁在竞选的时候说“大家选我吧,选了我,我给大家加税”,这种人能选上的?所以凯恩斯最大的问题,在于和西方体制结合后,永远只能做寅吃卯粮的一半,做不了政府降杠杆的另一半,降杠杆很疼的。。。长期积累,只会积累到积重难返,最终爆发滞胀。问题的本质和更好的解决办法,周金涛和达利奥有了很好的研究和讨论,篇幅关系,笔者不在这讨论了,回头会在自己主页和大家分享。

凯恩斯主义模型是什么?

  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2.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3.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  4.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5.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6.储蓄函数是储蓄与(储蓄)的依存关系。  7.现值是未来的(货币量)在现在的价值,它取决于(利率)的大小。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9.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任何一点都是表示(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10.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产量))_之间的关系。  11.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2.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证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  13.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14.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5.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16.加速原理证明了,投资的波动性(大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性。  17.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否则它无法发挥作用。  18.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19.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2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21.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  22.净存货是指(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之间的差额。  23.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4.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  25.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是(净现值)。  26.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  27.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  2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29.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  30.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持久收入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一般应持续(三)年以上。  二、 选择  1.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2.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是(A.)  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4.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亿元)  5.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边际储蓄倾向是(0.20 )  6.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  7.持久收入是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  8.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要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4亿元,自发总支出要增加(8000万元)  9.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乘数是(D. )  10.引致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1.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边际消费倾向为0.75 )  12.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14.加速原理说明的是(产量变动会引起投资更大的变动)  15.假设一笔投资为2775元,年利率为4%,在以后三年中每年可以带来的收入为1000元,这笔投资三年后的净现值为(0 )  16.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消费减少)  18.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  19.自发总支出增加100万元,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 )  2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0.1,边际储蓄倾向就会(减少0.1 )  21.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  22.净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  23.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三、 判断  1.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中可以看出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十分有限。  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5.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8.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12.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一生中的收入决定其消费,在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14.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1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17.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8.在消费函数曲线与45°线交点上,储蓄为零。  20.消费和储蓄都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1.经济繁荣与衰退的主要原因都在于投资的波动性。  22.根据加速原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实现高增长率是一件困难的事。  26.加速原理发挥作用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27.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28.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29.利息是投资的成本。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所以,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1.储蓄函数是储蓄与(储蓄)的依存关系。2.现值是未来的(货币量)在现在的价值,它取决于(利率)的大小。3.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4.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任何一点都是表示(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5.加速原理说明了(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产量))_之间的关系。6.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7.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证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9.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10.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11.加速原理证明了,投资的波动性(大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性。12.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否则它无法发挥作用。1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14.消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取决于收入的(自发)消费,另一部分是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15.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6.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17.净存货是指(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之间的差额。18.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19.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20.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是(净现值)。21.引致消费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22.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23.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24.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乘数才发生作用。25.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持久收入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一般应持续(三)年以上。

怎样理解is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答案

【第一题】错误。失业有三层的界定,首先是劳动年龄人口,其次有劳动能力,再次不是自愿失业(被限制工作的,如学生、犯人;还有些人是不愿意工作)。并且失业率表现的是积极寻找工作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人【第二题】正确。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第三题】错误。公开市场业务也叫公开市场操作,是open-marketoperations的中文翻译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指的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第四题】正确。参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468-467页,在最简化的模型中,货币乘数=1/Rd(Rd为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供应量是成反比的。、【第五题】错误。货币中性确实是指,货币量的变化只会导致,名义变量的变化而不会导致实际变量的变化,但是,工资、价格是实际变量而非名义变量,产量、就业也是实际变量,详细的,参见曼昆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中文版第七版的第一百页,古典二分法。后面的下面分几次再答。【第六题】正确。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可以通过IS-LM模型,使得收入变化,从而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第七题】错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都追求个人所得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第八题】正确。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第九题】错误。真实预期理论认为,既然经济周期并不是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善性所引起的就无须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市场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市场均衡。【第十题】错误。价格粘性论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名义价格粘性论;而是实际价格粘性论。名义价格粘性论包括菜单成本论,代表性理论为:菜单成本和经济周期论;工资粘性论分为名义工资粘性论和实际工资粘性论。名义工资粘性论的代表性理论有交错调整工资论和长期劳动合同论等。实际工资粘性论典型理论有:隐含合同论、效率工资论和局内—局外人理论。先回答到这里,有时间再回答后面的。

宏观经济学 在凯恩斯主义中 有个挤出效应 但是什么叫 在货币幻觉时 产出增加 充分就业了 出现挤出

你这个问题,好凌乱啊,实在看不懂你想表达什么。不过可以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挤出效应,还有他和利率有什么关系大概就是这样的,你政府增加投资is 就要回向右移动也就是说你的产出会从y0移动到y‘0但是由于lm不是平行线而是向上的所以当is向右时,利息会延lm向上而利息上升后投资就会减少,所以产出就要回到yt。逻辑推到就是,政府投资》产能提高》货币需求提高(货币供给不变)》利率提高(也就是钱的价格)》投资降低(也就是融资成本增加)》产出降低,但不会回到原点。

金融显微镜下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之所以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之后,使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腐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