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人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蓝田人过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挂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我国最早的人是蓝田人还是元谋人???巫山人呢?

"巫山人"比"元谋人"还早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如今这一说法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有待修改,因为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在204万年以前,比元谋人还早了30万年。这不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而且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往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这说明204万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而龙骨坡文化则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第一篇。"北京人"祖籍不在北京从1984年开始,黄万波等人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多达五处的人类化石遗址,其时代涵盖了200万年至5000年前。"如果把我国采集到的古人类化石汇集到一起,就会发现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化石地点最多,占了总数的86%,而长江流域以外的一些地点,如北京人、蓝田人等,其原籍也不在北方,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暖和生活半径的扩大,一支越过秦岭抵达蓝田,另一支则沿着东部平原迁移到了华北的北京,成为了‘北京人"。"黄万波告诉记者,过去学界普遍认为"东亚型人"是几十万年前变成"人"之后才从非洲来到东亚的,而"巫山人"的发现则至少说明早在200万年前甚至更远,东亚就来了一批"猿人","因为那时‘猿"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从‘猿"变成‘人"这一重大转变是在中国大地上完成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人类单纯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人类的祖先是蓝田人吗

根据化石资料,从猿到人经过森林古猿(Dryopithe-cus)、腊玛古猿(Ramapithecus)、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人(Homo)4个阶段。森林古猿在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繁荣于欧、亚、非洲大陆,是现生各种猿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大约在1500万年前由一种森林古猿演化而来, 生存在距今 1500~800万年前。这种化石最早(1932)发现于印度西瓦立克山,以后在非洲、欧洲和中国云南均有发现。一般认为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早期代表,是最早的人科成员。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化石却增加了腊玛古猿是人科的怀疑,有人认为是一种进步的猿类。南方古猿化石最早(1924)发现于南非,南方古猿大约生存于距今300~100万年前,它的原始类型可能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晚期的代表。由南方古猿再进一步发展成现代人。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使身体的姿势由半直立变为直立。劳动和语言又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加速了从猿到人的转变。 人类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 4个阶段:早期猿人阶段、晚期猿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 早期猿人阶段。出现于更新世早期,以坦桑尼亚距今 175万年的“能人”(Homo habilis)为代表。这一阶段的人类已具人的基本特点,但还有许多原始性。能直立行走,还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外貌像猿,但脑量达700毫升,比现代猿大。 晚期猿人(直立人)阶段。出现于更新世中期,以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和爪哇猿人(Homo ercetus Java)为代表。与北京猿人大致同时的还有蓝田猿人(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和海德堡人(Homo erectus heidelber ensis)等。这一时期的猿人,身体形态已有明显的进步性,身体像人,脑颅像猿,但脑量较大,在715~1225毫升之间,直立行走的姿势已与现代人接近。在文化上已能制造较进步的石器,并开始用天然火。比早期猿人分布范围更广泛。 早期智人(古人)阶段。古人生存于距今10~20万年至5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洲的许多地区,以德国的尼安德特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为代表。中国发现的古人化石有广东的马坝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古人的脑量已达现代人的水平,制造石器,靠渔猎生活,能人工取火。丁村人在石器打制技术上比北京猿人有了显著提高,加工更加精细。 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出现于近5万年内,以法国的克罗马侬人(Homo sapiens sapiens)为代表。在中国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内蒙的河套人,广西的柳江人,四川的资阳人。新人在形态上已非常像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了装饰品。新人分布范围比古人更广泛。新人化石不仅发现于亚、欧、非洲的广大地区,在大洋洲和美洲也有发现。在新人阶段,现代人种包括黄种、白种、黑种和棕种,开始分化和形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柳江人是现代黄种人的祖先,克罗马侬人是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

远古时代的北京人有什么特点,蓝田人分布在哪个地区?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主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主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主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主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主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丁村人是以1954年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三枚人类化石牙齿为代表,一为右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外侧门齿,另一为右下第二臼齿。由三枚牙齿的大小、形状和石化情形的相似以及发现地点之近,可以确定它是属于同一个体的,估计其年龄约为十二、三岁。由地层和共生的动物群观察,可能与周口店时期相近或稍晚。 三枚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细小,而与现代人相似,但又各具有若干原始性质。如上内侧门齿舌面有明显的底结节和由它分出的二指状突,上外侧门齿也有隆起的底结节。此外以上的门齿的舌面都虽明显的铲形,这是现代蒙古人种的上门齿所具有的性质。下第二臼齿有五个结节及一个小结节,嚼面的纹理虽较中国猿人为简单,但又较现代人为复杂。总之,从这三枚牙齿的形态来观察,一方面具有若干原始的性质,但又显然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进步。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实地位还要等待其它方面的证据和更多的材料来决定。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明德-里斯间冰期,据铀系法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及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发现和意义 1918年,中国北洋政府矿政顾问、瑞典地质和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周口店发现一处含动物化石的裂隙堆积。1921年,安特生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等人在当地群众引导下,在龙骨山北坡又找到一处更大、更丰富的含化石地点,即后来闻名于世的北京人遗址——“周口店第 1地点”。1921和1923年,先后发掘出两颗人牙,并定为人属。由于这一发现,1927年在周口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系统发掘,由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家B.步林和中国地质学家李捷主持。当年又发现 1颗人的左下恒臼齿。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对先后发现的 3颗牙齿进行了研究,给这一从未见到过的古人类定了个拉丁语化的学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曾译“北京中国猿人”,原意应为“北京中国人”)。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1870~1946)则给了它一个俗名:“北京人”(Peking man)。现在已把他的“属”、“种”和爪哇人合并,另建立了一个“亚种”,改称为“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独自主持下,于12月2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消息的公布,震动了世界学术界。在此之前,虽然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爪哇的“直立人”(见爪哇人)和德国的海德堡人的遗骨已经问世,但这些发现由于保守思想的束缚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即使在持进化论的学者当中,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和这些发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随后又发现了石器和用火遗迹,直立人的存在才得到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被迫中断。当时已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共有5个,此外还有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肱骨、锁骨、月骨等以及牙齿147颗。这些珍贵的标本,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全部在几个美国人手里弄得下落不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口店的发掘得到恢复。多次发掘,又发现北京人的牙齿5颗,下颌骨一具;1966年还从靠顶部的堆积中发现一个残破的头盖骨。此外,又从1937年前发现的碎骨中认出一段上臂骨和一段胫骨。如果把前后的发现都计算在内,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同时,发现了不下10万件石制品,以及丰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遗址的材料,在全世界发现的同一阶段人类遗址的材料中,是最丰富也是最系统的,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地层堆积和年代 北京人遗址的堆积物厚40米以上。上部的34米为含化石的堆积,依岩性变化自上而下可分为13层,主要由洞内崩坍的石灰岩碎块和流水带入洞内的粘土、粉砂等残积物构成。在堆积物中还有北京人用火留下的灰烬。较大的灰烬层有4个,第4层的灰烬最厚处超过6米。从第13层以上发现动物化石,这一层还出土了几件石器,表明已有早期人类活动。 根据动物化石的性质,第11~13层的时代与遗址以南约 1.5公里的周口店第13地点相当。后者亦为洞穴堆积,发现有石制品、灰烬、烧骨和哺乳动物化石,是周口店一带最早的遗存。和北京人遗址第1~3层时代大体相当的,有周口店第15、第4和第3等地点。其中周口店第15地点出土的材料最丰富,有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还有灰烬和烧骨。另外两个地点遗物不多,但在第4地点曾发现一颗人牙,从而成为周口店地区除北京人遗址、山顶洞遗址以外又一个出土人类化石的地点。这3个地点的时代,有的研究者根据存在赤鹿等时代较晚的化石的事实,认为可能已经到了晚更新世的初期 对于北京人遗址时代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初,安特生和师丹斯基认为是上新世。到了20年代末,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881~1955)和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等,以动物群的性质为主要依据,判明这个遗址属于比泥河湾期晚而比黄土期早的中更新世。60年代蓝田人遗址发现后,有人提出将华北中更新世划分为早、晚两期的主张,早期以含公王岭动物群的蓝田人遗址为代表,晚期以含周口店动物群的北京人遗址为代表(见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1976年后,采用铀系法、裂变径迹法、古地磁法等多种方法,测定了北京人遗址的年代,得知第13层以上为距今70万至20万年左右,第14层以下早于距今70万年。 体质特征 北京人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处,向上逐渐变窄,剖面呈抛物线形。这与现代人头骨的最宽处上移到脑颅的中部不同,和尼安德特人相比也低一些。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虽已比猿类增高,但低于现代人,比尼安德特人也稍低。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立方厘米,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他们的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眉嵴粗壮,向前突出,左右互相连接。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嵴,头骨后部有发达的枕骨圆枕。北京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没有下颏。有扁而宽的鼻骨和颧骨,颧骨面朝前,这表明他们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的内面靠前部有明显的下颌圆枕。他们的牙齿,无论齿冠或齿根都比猿类弱小,齿冠的纹理也简单,但比现代人粗大、复杂得多。另外,犬齿和上内侧门齿的舌面,有由底结节伸向切缘的指状突;上内侧和外侧门齿的舌面为明显的铲形。北京人的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因而它们同属于直立人发展阶段。北京人的门齿呈铲形,有宽鼻子和低而扁平的面孔,下颌骨内面靠前部有下颌圆枕等,又表明他们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 北京人的下肢骨髓腔较小,管壁较厚(股骨的髓腔只占骨干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一,现代人则占二分之一;胫骨的髓腔更小),但在尺寸、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方面都已和现代人相似,这证明他们已经善于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上肢骨除了髓腔较小管壁较厚外,和现代人的接近程度更甚于下肢骨,说明他们的上肢已能进行与现代人十分相似的活动。北京人的身高,从发现的一条比较完整的股骨长度推算,约为1.56~1.57米。 北京人的文化 北京人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和用火遗迹。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原料有来自洞外河滩的脉石英、砂岩、石英岩、燧石等砾石,也有从两公里以外的花岗岩山坡上找来的水晶。北京人用砾石当锤子,根据石料的不同,分别采用直接打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打制石片。其中,用砸击法产生的两极石核和两极石片,在全部石制品中占有很大比重,并构成北京人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第二步加工多用石锤直接打击,以一面打制为主,并且绝大多数由破裂面向背面加工。 北京人的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多种类型。他们挑选扁圆的砂岩或石英砾石,从一面或两面打出刃口,制成砍斫器。这类石器的尺寸较大。“刮削器”系用大小不同的石片加工而成,有盘状、直刃、凸刃、凹刃、多边刃等形状,是石器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尖状器”和“雕刻器”数量不多,但制作比较精致,尺寸小,有的只有一节手指那么大小,制作程序和打制方法比较固定,反映出一定的技术水平。(见彩图“北京人”的尖状器)在世界上已知的同时期的遗址中,还从没有听说过精致程度堪与相匹的同类石器。石锤和石砧是他们制作石器的工具。从石锤上留下的敲击痕迹可以看出,北京人善于用右手操作。此外,在一些未经第二步加工的石片上,往往也发现使用过的痕迹 北京人的石器 以细小石器为主要成分的北京人石器,是华北旧石器时代两大文化传统之一,即“周口店第1地点(北京人遗址) -峙峪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传统不但在华北,而且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后在西南、东北等地区也有着广泛的影响(见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北京人的洞穴堆积中,有许多破碎的兽骨。有的研究者认为,其中某些是北京人制作和使用过的骨器。例如,截断的鹿角根既粗壮又坚实,可以当锤子使用,截断的鹿角尖可以作挖掘工具。从这些鹿角上可以看出,北京人已掌握了在要截断的地方先用火烧,使之容易截断的方法,又例如,许多鹿头骨只保留着象水瓢似的头盖,上边有清楚的打击痕迹,多数经过反复加工,保留部分的形状也相当一致,可以看作是舀水的器皿。有的肢骨顺长轴劈开,把一头打击成尖形或刀形;有的骨片在边缘有多次打击痕迹,也可作工具使用。不过,有些学者对北京人是否制作和使用骨器持相反意见。 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层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灰烬有的成堆,说明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火。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北京人已能人工取火,但他们显然学会了保存火种的方法。 自然环境 北京人住地的北面是重叠的高山,西面和西南为低缓的群山所环绕,东南方是广大的平原,在龙骨山的东边有一条河流。北京人在这里居住的时期,气候和自然环境屡经变化。早期偏冷,可能还处于明德-里斯间冰期的初期,喜冷的动物如狼獾、洞熊、扁角大角鹿、披毛犀等在动物化石中占优势。中、晚期较温暖,喜暖的动物如竹鼠、硕猕猴、德氏水牛、无颈鬃豪猪等占优势。由于发掘出安氏鸵鸟和巨副驼等动物化石,证实这里有过干旱的时期,出现过草原甚至沙漠。而水獭、居氏巨河狸、河狸等喜水栖动物的发现,又表明这里也曾出现过大面积的水域。 生活 北京人穴居,从事狩猎和采集。在灰烬中发现的敲破的烧骨,表明他们已经知道熟食。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北京人依靠群体的力量进行着艰难的生存头争。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猛兽侵袭、疾病困扰,无一不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威胁。从化石测知的数十个北京人个体的年龄告诉我们,他们的死亡率极高,这也可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当恶劣。

七年级上历史为什么没有蓝田人?

蓝田人做为远古人,没有北京人或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有代表性。

蓝田人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谁最远

C 分 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A.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B.蓝田人,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 C.元谋人,距今约三万年,通过考古发现,在云南元谋县通过考古发现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本题选B。 考点: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境内最早人类的识记能力,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教材重点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北京周口人早还是蓝田人早

蓝天人早 蓝田猿人 也称“蓝田中国猿人”、“蓝田人”。早期猿人化石。1969—1964年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发现。生存于五、六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中更新世早期。所发现的化石有:头骨一具、上下领骨各一具和牙齿十余枚。形态特征:头骨骨壁极厚,超过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的头骨相当部分的厚度;额骨很宽,明显向后倾斜;眉嵴粗壮,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条横行的骨嵴;脑容量很小,估计约为780毫升头骨高度甚小。这些特征明显表明蓝田猿人较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更为原始。伴生动物化石有剑齿虎、剑齿象、爪兽、丽牛等。还发现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打制石器,如刮削器、石片和石核等。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人类下颌骨化石;1964年在公王岭发掘出土人类头骨化石,1965~1966年在大规模发掘中,发现石制品及动物化石。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王岭遗址位于灞河左岸最高一级阶地,其下部为堆积很厚的古老砾石层,上面堆积着厚约30米的红色砂质粘土(“红色土”),人类头骨化石就埋藏在红色土层的下部,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对含化石层进行古地磁年代测定,其结果从距今75万年到 115万年,各说不一。尽管年代测定数据尚不统一,但仍可认为公王岭地点是迄今为止中国长江以北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 公王岭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还有一颗左上第二臼齿,经鉴定属同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公王岭蓝田猿人头骨壁极厚,眉脊粗壮,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脊,并明显向外侧延伸,额骨非常低平,脑量估计为 780毫升,显示了蓝田猿人有明显的原始性。 陈家窝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埋藏在灞河右岸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50~65万年,相当于北京猿人文化早期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属一老年女性个体从总的形态上看,与北京猿人接近。 蓝田猿人地点出土的石制品不多。在公王岭含人类化石的红色土层中发掘石器共13件,其中直刃刮削器 1件,石片4件,石核7件,有使用痕迹的石片1片,若加上周围地区中更新世地层中出土和采集的共 200余件。这些石制品由于地层相当,制作技术差别不大,目前暂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猿人的文化遗物,主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及石球。石器制作粗糙原始,其中“三棱大尖状器”与华北地区的西侯度、河、丁村等遗址出土的相似。另外,在公王岭化石层里还发现几处灰烬和炭屑。 公王岭出土的动物化石有42种,其中多数属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中华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斑鹿等;还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还有少数华南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等。这说明公王岭附近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陈家窝出土的动物化石有14种,为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常见的动物群,缺少南方的动物种,说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代差异,或许说明其间当地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1987年12月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

蓝田人真马卡什么意思

蓝田人,是指蓝田县的人。马卡是陕西方言,马读ma三声,卡读ka四声。马卡是指人品不好,办事情办不好,跟别人不一样。“某某(人名)马卡得很,不敢把他当伙计(不敢和他做朋友的意思)。”马卡一般是在关中南部使用。骂人的话,慎用!

蓝田人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辽河流域 D。太湖流域

当然是A,黄河流域了。蓝田人遗址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蓝田县。

比较蓝田人与现代人在前鄂、眉骨、吻部、下颌和脑容量等方面的区别

现代人与这些特征相反,因为他们是一步步进化为现代人的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 蓝田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非常低平。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相比较,蓝田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则为16毫米。头骨的高度是所有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北京山顶洞人、元谋人或者蓝田人是中国人的祖先吗?

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都属于直立人,是人类的早期分支,但却和现代人类没有明显关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欧洲人,都源于非洲,现代人类这个人类分支10多万年前才出现。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都是距今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年期间的古老人种,说他们是人类的分支主要是他们也有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焰等行为,身体构造和现代人类也比较相似,已经完全适应了直立的行走方式,手足也已经基本完全分工,使下肢主要用于支撑身体和奔跑,上肢完全分工,承担制造工具等精细的活动,区别在于他们的脊柱没有现代人这么直,脊椎的生理弯曲使得上半身向地面有一定倾斜,因此下肢的构造也和现代有少许区别,颅腔的容积和颅骨以及下颌的形状和现代人的区别更大一些。至少从结构上看,他们和现代人类有较大的区别,不能认定为现代人类的祖先,基因方面也还无法证实。所以现在的结论是仍不能证明他们和现代中国人有多少关系,相反基因等方面的证据证明全球的人类都是源于非洲,是基于遗传性较高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染色体获得的结论。也因为基因方面的证据,目前认为人类有两次源出非洲的历史,山顶洞人等就是第一批出非洲的古老人种,他们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地探索新的生活场所一直到达欧亚,在美洲是没有那么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的,美洲最早的人类足迹只能追溯到1.3-1.5万年前。第二次源出非洲的历程就是现代人类的迁徙历史了,十几万年前的时候也是因为生存压力,他们开始向非洲以外的地方迁徙,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了肤色等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但是基因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Y染色体亚当和线粒体夏娃就是最好的证明,科学家利用遗传分子的变异率等描绘出了第二次源出非洲后人类种群的分化和分别进化的历史,相对而言非洲人在某些标记性的基因方面多样性更高,而亚欧等地的居民只是遗传了部分基因型。美洲没有古老人种的化石已经可以侧面说明人类并不是多地单独起源,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基本的现实,不是出自于同一源而分别进化的物种是会形成生殖隔离的,而现在世界各地的人类之间都能结合生育。

蓝田人能制造有孔的器物并会用兽皮缝制衣服么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蓝田人能制造有孔的器物并会用兽皮缝制衣服的可能性很低。蓝田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是早期直立人,生活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蓝田人复原图人类什么时候穿衣,目前没有定论。早期研究认为大约开始于7万年前。近期科学家通过检测头虱和体虱的线粒体DNA和核DNA,发现人类穿衣服已经超过19万年。这时已经出现了早期智人了,而蓝田人是早期直立人,比19万年前还早了近百万年,会缝制兽皮衣的可能性极低。从工具上说,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蓝田人石器如图所示,蓝田人处在旧石器早期,其制作的石器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甚至非专业人士很难判断是否是人工制品。这样的工具要完成复杂的钻孔器制作和兽皮缝制衣服难度极高,也不符合其他地区直立人的研究资料。上图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缝制兽皮衣物的骨针,可以看出山顶洞人制作的工具与蓝田人石器的巨大差别,而山顶洞人距今为1万多年,与蓝田人相差100多万年。因此根据现有资料和研究,推测蓝田人会钻孔和缝制兽皮衣服的可能性很低。

求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资料!!!!!!

元谋人,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它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这里地处元谋盆地边缘,盆地内出露一套厚达695米的河湖相沉积。从下到上分为4段28层。元谋人牙发现于第4段第22层中。此后,又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元谋人的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据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170万年。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 "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见彩图)先后出土的石制品共7件,人工痕迹清楚。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又不远,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发现的炭屑多掺杂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在砾石凸镜体里。炭屑大致分为3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炭屑常常和哺乳动物化石伴生。最大的炭屑直径可达15毫米,小的为1毫米左右。在4厘米×3厘米的平面上,1毫米以上的炭屑达16粒之多。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这一发现,和在距今约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中发现的烧骨,如确系人工用火证据,则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 蓝田人,“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同时出土大量石制品、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明德-里斯间冰期,据铀系法断代、裂变径迹法断代及古地磁断代,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於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18865±420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远古蓝田人生活的关中地区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原因有哪些?

蓝田发展还是不快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处于哪个阶段?多少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10万年,是打制石器阶段的直立人。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发现了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这种猿人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叫‘北京人")。

蓝田人遗址的发掘历程

1963年夏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队来到蓝田县,任务是进一步把地层层序弄清楚,当然更重要的是寻找新的化石。蓝田县地层是从一百多万年以前到现在,一层叠一层,几乎每一层都可以找到古动物化石。在这次考察中,他们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县城西北十多公里的陈家窝泄湖镇附进一条冲沟的陡崖上,意外地挖到了一具“直立人”的下颌骨化石,下颌骨化石在形态上和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下颌骨基本是一致的。 1964年,科考队离开县城到厚镇去,当他们乘车来到玉山镇前程时,天突然下起大雨,泥泞的土路无法前行,科考队停下来在前程避雨。在避雨中,他们同当地农民交谈,询问这一带出土龙骨,当地的农民指着灞河对岸的黄土台源说公王岭上有。雨越下越大,他们看着阴沉的天气,就决定住下来到公王岭考察,结果在断崖悬壁上发现了许多露头化石。经过一连三天小规模试掘,挖到了不少化石,里面有牛、马、鹿、猪、熊和貘等十多种,公王岭化石就这样被发现了。 1965~1966年,在大规模发掘中,又发现石制品及动物化石。 同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层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决定全国十二个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几十名科学工作者组成一支考察队,再次对蓝田地区开展多学科的新生代地质考察。 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队来到蓝田,意外在陈家窝村厚30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和牙齿10余枚; 陈家窝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颌体粗状,前部唇面有明显的联合部突起和联合棘,联合部高度与颏孔的高度差别极大,前部倾角小,臼齿列角大。此等特点表明,它比北京猿人较为原始。 1964年5月,又在蓝田具城东20公里的公王岭的断崖悬壁上发现了许多露头化石,之后在红土层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基本完好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过一连三天小规模试掘,挖到了不少旧石器和古生物化石,里面有牛、马、鹿、猪、熊和貘等十多种,公王岭化石就这样被发现了。 公王岭中年女性头骨化石,枕部宽阔而圆钝,轮廓呈楔形,头骨壁板厚,前额低而宽平,眉脊粗壮,眼眶略呈方形,鼻子短而扁,颌部前伸,牙齿粗大,齿冠粗短。颅内耳高71毫米。脑量778.4毫升,低于北京人的850~1300毫升,更低于现代人的1400毫升,而与印尼爪哇人脑量775~900毫升大体相同。表明它是一种刚刚脱离古猿类不久的人类。

蓝田人遗址的文物遗存

陈家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埋藏在灞河右岸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50~65万年,相当于北京猿人文化早期陈家窝蓝田猿人下颌骨化石属一老年女性个体从总的形态上看,与北京猿人接近。 公王岭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还有一颗左上第二臼齿,经鉴定属同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公王岭蓝田猿人头骨壁极厚,眉脊粗壮,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脊,并明显向外侧延伸,额骨非常低平,脑量估计为780毫升,显示了蓝田猿人有明显的原始性。 公王岭含人类化石的红色土层中还发掘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石器共13件,其中直刃刮削器1件,石片4件,石核7件,有使用痕迹的石片1片,若加上周围地区中更新世地层中出土和采集的共200余件。这些石制品由于地层相当,制作技术差别不大,暂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猿人的文化遗物,主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及石球。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复刃四种形式,用于刮削木制工具和剥取兽皮。石器制作粗糙原始,其中“三棱大尖状器”与华北地区的西侯度、河、丁村等遗址出土的相似。另外,在公王岭化石层里还发现几处灰烬和炭屑。  公王岭出土的动物化石有42种其中多数属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中华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斑鹿等;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还有少数华南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如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巨貘、剑齿象、爪兽、毛冠鹿、水鹿、猕猴,还有野猪,剑齿虎,猪豹等。 陈家窝出土的动物化石有14种,为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常见的动物群,缺少南方的动物种,说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时代差异,或许说明其间当地气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其前额低平及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七十一毫米,脑容量有778.4毫升,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基本和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 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公王岭与陈家窝古猿人化石层位先后有三个不同的数据:   陈家窝公王岭1距今65万年距今75万年—80万年2距今53万年或50万年距今98万年或100万年3距今65万年距今115万年 一般来说    陈家窝公王岭时间距今60万年左右距今约100万年左右地质年代中更新世中期中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尽管年代测定数据尚不统一,但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蓝田人遗址出土文物主要有哪些?

蓝田人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为旧石器,共发现200多件,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斫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斫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这些石器中最有特色的是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又称“三棱大尖状器”。除蓝田外,这种石器在丁村遗址、匼河文化、西侯度文化和三门峡市等地点中也有发现。这些地点均位于“汾渭地堑”及其邻近地区,表明大尖状器是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土的石器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用脉石英打制的盘状器,这种盘状器很可能用于割裂和刮削,它中心凸起,周围成刃,直径约10厘米,有明显长期使用的痕迹。这种盘状器在黄河流域旧石器晚期遗址中也有发现。在这些旧石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蓝田猿人的手斧了。在蓝田手斧出土以前,考古学家把这种石器视为欧洲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特色,手斧在亚洲东部的出现使得学术界感到困惑:它们究竟是远古文化交流的结果呢,还是蓝田猿人的独立发明,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则是狩猎工具,不过,制作粗糙,与丁村、匼河、三门峡市等地发现的比较接近。蓝田的砍斫器、刮削器没有什么特色,制法和类型都和华北其他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的差不多,但器形大得多,更显得粗笨。蓝田猿人塑像

在蓝田人遗址发现了什么化石

  1963年在陈家窝村厚30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和牙齿10余枚;1964年5月,又在蓝田具城东20公里的公王岭红土层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基本完好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和一批古生物化石,旧石器等。两者因都属蓝田,又是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我们通常把她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蓝田猿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 的石器,共50余件,分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手法极为粗糙。与蓝田人同时存大的动物有30多种,既有大熊猫,水鹿、猕猴,又有野猪,剑齿虎,猪豹,自然条件十分艰苦。  蓝田人遗址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  蓝田人牙齿化石蓝田人遗址属旧石器朝代,位于西安市东南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1963年在陈家窝村厚30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的下颌骨化石和牙齿10余枚;1964年5月,又在蓝田具城东20公里的公王岭红土层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基本完好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和一批古生物化石,旧石器等。两者因都属蓝田,又是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我们通常把她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蓝田猿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 的石器,共50余件,分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器物以单面加工为主,手法极为粗糙。与蓝田人同时存大的动物有30多种,既有大熊猫,水鹿、猕猴,又有野猪,剑齿虎,猪豹,自然条件十分艰苦。 蓝田人遗址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 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 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公王岭和陈家窝古猿人化石层位先后有三个不同的数据: 1、陈家窝:距今65万年; 公王岭:距今75—80万年。 2、陈家窝:距今53万年或50万年; 公王岭:距今98万年或100万年。 3、陈家窝:距今65万年; 公王岭:距今115万年。 一般可以说公王岭距今约100万年左右,其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陈家窝化石距今60万年左右,属中更新世中期。 在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许多生产工具,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状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块原状,适于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复刃四种形式,用于刮削木制工具和剥取兽皮。这些工具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多不经第二步加工即行使用。 公王岭还出土了40余种动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这些动物化石中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剑齿象、大熊猫、爪兽、毛冠鹿、水鹿等。这说明蓝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岭北麓,在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林木丛生,很适合于原始人类繁衍和生息。 陕西蓝田公王岭猿人头骨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它扩大了已知的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蓝田人遗址的考古价值

公王岭属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古人类化石、经脑容量测定比北京人更为原始。年代为75—115万年左右,是中国长江以北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 不但证明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驳斥了中国人种“外来说”的错误,而且证明了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理论的正确。同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蓝田猿人的发现,扩大了已知的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也提供了黄河流域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蓝田人遗址因其年代古老和特殊的考古研究价值。曾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发现之一,陕西省20世纪十项重大事件之一,蓝田猿人又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类,被国际考古界誉为20世纪60年代考古重大发现。 而最近国家文物局准备将蓝田猿人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火遗迹,出土了多种用于生产生活的石器和42种动物化石。动物化石大多属于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也有少数华南中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种,对于研究古代的气候变迁和生物进化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蓝田人的历史定位是什么

蓝田人-简介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蓝田人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蓝田人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主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主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主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主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主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蓝田人-化石公主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何况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肌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囱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肌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亳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9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Homoerectus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陈家窝的下颌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其形态总的来说和北京人的一致,但也不完全相同。原研究者把这个下凳骨和公主岭的头骨归至一起,称为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状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主岭头骨另立新种Homolantianensis——“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Homoerectuschenchiawoensis——“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俗称为“陈家窝人”(“Chenchiawoman”)。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蓝田人-年代和自然环境蓝田人头骨化石 公主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上,即地质学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主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主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多半见于公主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主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主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主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公主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主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象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主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  蓝田人-文化遗物下颌骨化石 在蓝田的中更新世地层里,共发现200多件石制品,其中从公主岭含化石层和稍晚层位中发现的不过13件,另外一些则出自附近与之层相当的20来个地点。这些石制品本身的技术在差别不大,在目前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暂时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人的文化遗物。蓝田石制品包装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还有一些石核和石片。它们多半用石英岩砾石和脉石英碎块制成,比较粗糙。石器中最有物色的是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又称“三棱大尖状器”。除蓝田外,这种石器在丁村遗址、合河文化、西侯度文化和三门峡市等地点中也有发出。上述地点均位于“汾渭地堑”及其邻近地区,表明大尖状器是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蓝田只发现一件石球,制作粗糙,与丁村、合河、三门峡市等地点发现的比较接近。蓝田的砍斫器的刮削器没有什么特色,制法和类型都和华北其他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的差不多。在公主岭含化石层里还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散布范围均不大,原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蓝田人用火的遗迹。蓝田人-新观点遗址 黄万波研究员不仅是“巫山人”的发现者,也正是当年“蓝田人”的发现者。1954年他从东北地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中科院致力于古人类研究。他说,“蓝田人”(距今110-115万年)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不在西安,而在秦岭以南。因为那里的地质构造是黄土,根本不适合原始人类居住。中国的气候是冰川间隔冰川,蓝田人是某一个时期气候变暖后,从三峡地区迁移过去的。因为在发掘工作中,他们找到的都是南方动物种群,有熊猫等几十种。黄万波研究员认为,“巫山人”以及周围的“建始人”、“官渡人”、“河梁人”、“大溪人”、“奉节人”等,都在长江三峡流域,它们体现了人类活动的传承性和完整的演化过程。在龙骨坡除发现了200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外,还发掘出了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以及多个年代人类生活过的痕迹。他曾去东非大裂谷考查了半个月。他认为,东非大裂谷是人类的摇篮,其中一支迁移到现在的长江三峡地区后,一直繁衍至今,是我们的祖先。黄万波曾提出了“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等学术观点。他说,所谓“大三峡”,是指长江流域,包括长江支流所辐射的地区。经过21年的考古工作证实,目前长江三峡集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这里已成为我国古人类化石分布最为密集和最有连续性的地区。200万年以来,三峡地区一直有人类活动痕迹,长江“大三峡”是中国古人类的故乡。

蓝田人是什么流域

黄河流域;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蓝田人不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吗。怎么有人说是元谋人呢?到底是哪个呢

有争议,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什么是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禄丰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大约 7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猿人大约在7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生活了近5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人的生活年代在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禄丰古猿是发现于中国的人科森林古猿亚科的古猿化石(也就说没有进化为直立人)。生存的地质时代为晚中新世,距今约800万年前。化石发现地点位于云南禄丰县城北庙山坡石灰坝褐煤地层中,最早化石发现于1975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所以按传统教学认为猿人(直立人)出现的时间先后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禄丰古猿属于古猿,非直立行走的猿人。

蓝田人的文化遗物

在蓝田的中更新世地层里,共发现200多件石制品,其中从公王岭含化石层和稍晚层位中发现的不过13件,另外一些则出自附近与之层相当的20来个地点。这些石制品本身的技术在差别不大,在如今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暂时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人的文化遗物。蓝田石制品包装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还有一些石核和石片。它们多半用石英岩砾石和脉石英碎块制成,比较粗糙。石器中最有物色的是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又称“三棱大尖状器”。除蓝田外,这种石器在丁村遗址、合河文化、西侯度文化和三门峡市等地点中也有发出。上述地点均位于“汾渭地堑”及其邻近地区,表明大尖状器是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蓝田只发现一件石球,制作粗糙,与丁村、合河、三门峡市等地点发现的比较接近。蓝田的砍斫器的刮削器没有什么特色,制法和类型都和华北其他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的差不多。在公王岭含化石层里还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散布范围均不大,原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蓝田人用火的遗迹。

陕西蓝田人距今多少万年

陕西蓝田人距今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历史上最早的人是元谋人还是蓝田人

元谋人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

: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哪个人种更先进呢 ?

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是比较先进的。蓝田人比元媒人岁数小,外形很接近猿猴,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属于早期直立人,蓝田人是西安最早的居民。几十万年前,地球变化很大,各种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蓝田人后来又搬到别去处也有可能,北京人比蓝田人岁数还小,智力和四肢都比蓝田人发达,属于晚期直立人。扩展资料: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山顶洞人以渔猎和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区别是什么?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区别主要是: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工具不同。1、时间不同: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蓝田人距今80万年,北京人距今50万年,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时间排在北京人后面。2、地点不同:元谋人是在云南省的元谋县被发现的,这个地方是一片宽广的亚热带草原和森林,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蓝田人是在陕西省蓝田县被发现的,证明在蓝田县的公王岭地带曾经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3、北京人是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被发现的,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山顶洞人属于北京人,他们是进化后的北京人。4、工具不同:元谋人使用粗陋的石器。蓝田人可以打制石器,但比较简单,又粗又大,在仔细观察下,却也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5、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有骨器、木器,更多的还是石器。凭着这些较为丰富的工具,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某些特征。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质量上有很大提高,不但能够把石头打制成石斧、石锤,而且还会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这证明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陕西蓝田人的发现有何意义?

1963年7月和1964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分别在陕西境内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猿人下颌骨和一个中年女性猿人头骨化石。经古地磁法测定,她们分别有60万年和115万年的历史,专家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蓝田人生活在至今80万-75万年前的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一带。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41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因此,考古学家推断,蓝田猿人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直立人。蓝田猿人的考古发现证明,陕西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蓝田人和北京人哪个在前边?

蓝田人在前。北京人在后。

蓝田人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蓝田猿人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显地隆起粗壮的眉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陈家窝化石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县城西北的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公王岭化石,系同一单位于1964年在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以后两年内,在公王岭还发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类用火留下的炭屑。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即地质学上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人类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 (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 ── “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Lantian man”)。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蓝田人的简介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蓝田人和元谋人谁最“老”???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综上,还是蓝田人更早,出现的时间更广!

蓝田人,生活年代,时代(如旧石器时代),居住方式...越具体越好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蓝田猿人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  显地隆起粗壮的眉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  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  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  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陈家窝化石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县城西北的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公王岭化石,系同一单位于1964年在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以后两年内,在公王岭还发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类用火留下的炭屑。  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即地质学上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  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  人类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 (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 ── “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Lantian man”)。  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蓝田人的基本特征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蓝田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1963年9月,在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岭红土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两地相距约30公里。经测定公王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10万年至115万年。属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由于古化石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人出生于多少年?特征

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110万年前到70万年前。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蓝田人是怎样生活的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蓝田猿人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显地隆起粗壮的眉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陈家窝化石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县城西北的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公王岭化石,系同一单位于1964年在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以后两年内,在公王岭还发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类用火留下的炭屑。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即地质学上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人类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 (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 —— “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Lantian man”)。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蓝田人和元谋人谁最“老”???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erectus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综上,还是蓝田人更早,出现的时间更广!

北京人和蓝田人哪个更老些?距今分别有多少年

蓝田人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其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其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5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综上所述,蓝田人出现的比北京人早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3974.htm

蓝田人遗址的介绍

蓝田人遗址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11963年9月,在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岭红土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两地相距约30公里。经测定公王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10万年至115万年。属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由于古化石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人距今大约多少年?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蓝田猿人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显地隆起粗壮的眉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陈家窝化石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县城西北的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公王岭化石,系同一单位于1964年在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以后两年内,在公王岭还发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类用火留下的炭屑。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即地质学上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人类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 (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 ── “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Lantian man”)。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蓝田人的发现过程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 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Homo erectus chenchiawoensis)。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蓝田人距今多少年

1、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2、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3、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七年级历史上册什么是蓝田人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发现过程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   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Homo erectus chenchiawoensis)。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欢迎采纳 祝你学习进步

蓝田人距今约多少万年

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蓝田人距今约多少万年 蓝田人于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到95万年,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所差别。比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

蓝田人距今多少年

蓝田人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 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共生的动物群有四十一种,其中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毛冠鹿,带有强烈的南方动物群的色彩。陈家窝的蓝田人化石有下颌骨,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蓝田猿人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地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显地隆起粗壮的眉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陈家窝化石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县城西北的陈家窝村附近发现的。公王岭化石,系同一单位于1964年在县城以东的公王岭发掘出土。以后两年内,在公王岭还发掘出石制品和可能是人类用火留下的炭屑。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即地质学上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们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像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人类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 (Sinanthropus)erectus lantianensis —— “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Lantian man”)。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骨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例如,顶骨前囟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骨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毫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0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 蓝田人的牙齿和北京人女性的比较接近,但更大一些,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 (Homo erectus 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

蓝田人距今约多少万年?

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到95万年,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蓝田人遗址蓝田人遗址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处的公王岭和县西北10公里处的陈家窝村两地。1963年9月,在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1964年5月又在公王岭红土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了一个不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两地相距约30公里。经测定公王岭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距今约110万年至115万年。属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由于古化石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称为"蓝田猿人"或"蓝田人"。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人是哪里人,距今年代多少年?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蓝田人是什么?

蓝田人(学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196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调查队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蓝田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泄湖镇陈家窝发现了一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第二年5月,在公王岭地层中发现一个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化石。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陈家窝的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到一起,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简称“蓝田猿人”或“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称“陈家窝人”。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2] 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Homo erectus chenchiawoensis)。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关于蓝田人的资料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   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Homo erectus chenchiawoensis)。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记得采纳哦!

谁知道古人蓝田人??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他们大约生活在100万至50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

ufeff蓝田人距今多少年?蓝田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ufeff蓝田人距今多少年?蓝田人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他们大约生活在100万至50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

蓝田人会用火吗

会的。1.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8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其化石于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公主岭被发现,为一女性的头盖骨、鼻骨、上颌骨和3颗牙齿。蓝田人使用的石器较粗糙、简单,器型不规整,但石器的使用已有相当程度的分工。由遗址中的炭末可知蓝田人已会用火。同时,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中发现了剑齿虎、剑齿象、大角鹿等动物化石。蓝田人生活在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交接地带,以采集食物为主,也从事一定的狩猎活动。2.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监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处于哪个阶段?多少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10万年,是打制石器阶段的直立人。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公王岭蓝田人距今大约80-75万年,陈家窝蓝田人距今约53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发现了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这种猿人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叫‘北京人")。

蓝田人是属于什么时代

蓝田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直立人。

历史:蓝田人的体质特征

蓝田人属我国早期人类化石。其前额低平、较宽,眉骨粗壮隆起,骨壁较厚,眼眶略方,嘴部前伸。颅内耳高71毫米,脑容量为778.4毫升,基本与印度尼西亚爪哇人的775—900毫升相当。顶骨前囱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肌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亳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9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Homoerectus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陈家窝的下颌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其形态总的来说和北京人的一致,但也不完全相同。原研究者把这个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至一起,称为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状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Homolantianensis——“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Homoerectuschenchiawoensis——“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俗称为“陈家窝人”(“Chenchiawoman”)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何况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肌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

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化石有什么特征?

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头骨高度很低;头肌骨壁极厚,厚度超过周口店的北京人,脑量小于北京人。蓝田人的年份较周口店的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北京人和蓝田人哪个更老些?距今分别有多少年?

蓝田人相对于北京人来说比较的老,蓝田人距今大约是80-75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这样一对比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蓝田人比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和出现的时间都要早,这主要是依据现在人对于他们骨骼的研究,虽然说他们相隔的时间可能是比较短暂的,大约是5万年,但是他们之间的形态体貌方面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在人们不查阅资料的时候就去看他们的不同,可能是很难看出来的。北京人和蓝田人的区别他们的外表是不一样的,在长相方面,蓝田人更加倾向于猿猴,北京人更加像一个真正的猿人,我认为这可能和他们出现的具体时间是有关系的。并且他们其中越像人的北京人,可能要比蓝田人行走更加顺利,而且在使用和制造工具方面,他们的头脑更加的发达。考古学家也是在早期给他们的这一些行走方式分了类,比如蓝田人就属于早期的直立人,但是到了北京人这个时代里,北京人就属于晚期直立人。蓝田人的生活习性由于蓝田人出现的时间是非常早的,所以在他们生活的时候,是有很多的稀有的远古物种,这些物种在早期也是有出现过的。不仅有温柔的食草动物,更加还有凶猛的食肉动物,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生活,也是发明了非常多的工具。比如一些尖状的物件,砍砸器、刮削器,以及一些石头做的球类物体,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去捕猎,而且应对猛兽。有了这一些工具,他们可以不是猛兽还可以去采摘一些普通的果实。无论是蓝田人或者是北京人,他们都是我们现在人类发展过程的一个很好的铺垫,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人类。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今天的人类也不复存在。

蓝田人的文化特征

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 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在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研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听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獏、爪兽、硕弥猴和免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匼河文化匼河村属山西省芮城县,位于西侯度西南的黄河岸边。1959年调查时发现若干石器地点,1960年对其中几个点进行了发掘,总共在十一个地点发现①吴汝康:《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第1期。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石制品一三八件,以及烧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②。除6055地点是发现于红色土之下的泥灰岩层中以外,其余都是发现于红色上之下的砾石层中。前者很少受水冲磨,后者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冲磨现象。石制品的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多数是采自当地河滩的石英岩砾石制成的,不少制品还保留有原砾石的岩面。匼河石器的制法主要是锤击法和碰砧法,也有砸击法,有的用原砾石的平面作台面,有的则用已打过石片的疤痕作台面。石片大多宽短。石器器形有砍斫器、刮削器、太三棱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也有由石核制成者(如石球等)。砍砸器分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刮削器则多为单面加工,即从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与石器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三趾马、肿骨鹿、斑鹿、剑齿象、纳玛象、水牛和野猪等,其时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人的年代接近。

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这些古人类这些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元谋人:南方地区(第二阶梯,云贵高原) 蓝田人:西北地区(第二阶梯,黄土高原) 北京人,山顶洞人:北方地区(第二三阶梯交界处,太行山脉、华北平原燕山山脉交接部位) 注: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活动区域都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所以写在一起了】

发现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距今有多少年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北京人距今68--78万年,蓝田人距今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山顶洞人属于智人,DNA测试结果与非洲智人是一个祖先。

蓝田人介绍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主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主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主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主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主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丁村人是以1954年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三枚人类化石牙齿为代表,一为右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外侧门齿,另一为右下第二臼齿。由三枚牙齿的大小、形状和石化情形的相似以及发现地点之近,可以确定它是属于同一个体的,估计其年龄约为十二、三岁。由地层和共生的动物群观察,可能与周口店时期相近或稍晚。 三枚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细小,而与现代人相似,但又各具有若干原始性质。如上内侧门齿舌面有明显的底结节和由它分出的二指状突,上外侧门齿也有隆起的底结节。此外以上的门齿的舌面都虽明显的铲形,这是现代蒙古人种的上门齿所具有的性质。下第二臼齿有五个结节及一个小结节,嚼面的纹理虽较中国猿人为简单,但又较现代人为复杂。总之,从这三枚牙齿的形态来观察,一方面具有若干原始的性质,但又显然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进步。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实地位还要等待其它方面的证据和更多的材料来决定。

蓝田人、北京人、远谋人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怎么排列?

元谋人 约公元前170万年 蓝田人 约公元前80 万 - 前50万年 北京猿人 约公元前50 万 - 前20万年远谋人早于蓝田人,蓝田人早于北京人

关于蓝田人的简介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主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主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主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主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主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丁村人是以1954年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三枚人类化石牙齿为代表,一为右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外侧门齿,另一为右下第二臼齿。由三枚牙齿的大小、形状和石化情形的相似以及发现地点之近,可以确定它是属于同一个体的,估计其年龄约为十二、三岁。由地层和共生的动物群观察,可能与周口店时期相近或稍晚。 三枚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细小,而与现代人相似,但又各具有若干原始性质。如上内侧门齿舌面有明显的底结节和由它分出的二指状突,上外侧门齿也有隆起的底结节。此外以上的门齿的舌面都虽明显的铲形,这是现代蒙古人种的上门齿所具有的性质。下第二臼齿有五个结节及一个小结节,嚼面的纹理虽较中国猿人为简单,但又较现代人为复杂。总之,从这三枚牙齿的形态来观察,一方面具有若干原始的性质,但又显然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进步。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实地位还要等待其它方面的证据和更多的材料来决定。

蓝田人比半坡人早还是晚

早老远了。蓝田人大约80-75万年,半坡人才6、7千年。

蓝田直立人的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蓝田人的发现对人类起源有着哪些意义

1、蓝田直立人的发现扩大了已知的我国猿人的分布范围,增加了世界猿人化石的分布点,对探索和考察人类起源具有重大意义。陕西“蓝田人”是发现于我国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 2、蓝田人的年份较周口店的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哪个人种更先进呢 ?

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是比较先进的。蓝田人比元媒人岁数小,外形很接近猿猴,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属于早期直立人,蓝田人是西安最早的居民。几十万年前,地球变化很大,各种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蓝田人后来又搬到别去处也有可能,北京人比蓝田人岁数还小,智力和四肢都比蓝田人发达,属于晚期直立人。扩展资料:山顶洞的人类化石共代表 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由头骨缝的愈合程度和牙齿的生长情况看﹐其中5个是成年人﹐包括男女壮年和超过60岁的老人﹐1个是少年﹐1个是5岁的小孩﹐1个为婴儿。山顶洞人的体质已很进步。头骨的最宽处在顶结节附近﹐牙齿较小﹐齿冠较高﹐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这些特征和现代人相一致。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山顶洞人以渔猎和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元谋人和蓝田人的居住环境

元谋人居住环境: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蓝田人居住环境:他们大约生活在100万至50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

历史上最早的人是元谋人还是蓝田人

元谋人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或称元谋猿人,是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共计左右门齿两颗。后来还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左右)。其可能生活在亚热带草原—森林环境中。“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

我要蓝田人的详细资料

  蓝田人百科名片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  中文学名: 蓝田人  别称: 蓝田猿人、直立人蓝田亚种  二名法: 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人科  属: 人属  种: 直立人  亚种: 蓝田人  分布区域: 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编辑本段简介  蓝田人(学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学名直立人蓝田亚种。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1964年发现于 蓝田人  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蓝田人”。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编辑本段发现  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 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Homo erectus chenchiawoensis)。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直立人”是指已能直立行走,并懂得制造石器的人类。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发 蓝田人  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王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王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王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编辑本段特征  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  编辑本段化石  公王岭的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额骨,大部分顶骨,右侧的颞骨和上颌骨(附有第二、三臼齿),左上颌骨的何况和额突部,大部分左鼻骨和右鼻骨的鼻根部,以及1颗左上第二臼齿,同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个体。原研究者将它命名为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直立人蓝田亚种”,亦可俗称为“蓝田人”。 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肌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 头骨化石复原图  ,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 例如,顶骨前囱点附近的厚度,北京人的6个头肌的平均值为7-9.9毫米,爪哇人的4个头骨平均约5.5-10毫米,蓝田人则为16毫米。蓝田人头骨的高度是所有直立人中最低的一个。蓝田人的脑量估计为780亳升左右;而爪哇人为775-990毫升;北京人为850-1300毫升。蓝田人比爪哇人和北京人都古老,只有爪哇的莫佐克托人(Homoerectusmodjokertensis)可与之相比。陈家窝的下颌属于一个老年女性,其形态总的来说和北京人的一致,但也不完全相同。原研究者把这个下颌骨和公王岭的头骨归至一起,称为蓝田人。但是,不少学者认为,这两件标本所显示的原始性状程度明显不同,两个地点的时代又有先后之分,建议给公王岭头骨另立新种Homolantianensis——“蓝田人”;给陈家窝下颌骨以Homoerectuschenchiawoensis——“直立人陈家窝亚种”的学名,亦可俗称为“陈家窝人”(“Chenchiawoman”)。 在蓝田人化石的层位中发现有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石器。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  编辑本段分布  2005年,中科院古人类学家黄万波在三峡龙骨坡发现了巫山人时,也发现了蓝田人。因此蓝田人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可能在秦岭以南。因为蓝田一带的地质构造是黄土,根本不适合原始人类居住。中国的气候是冰川间隔冰川,蓝田人是某一个时期气候变暖后,从三峡地区迁移过去的。  编辑本段生境  生活  他们大约生活在110万至115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 蓝田人头骨化石  茂盛,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  年代和自然环境  公王岭是灞河左岸最高的一级阶地。在一个古老的巨厚砾石层之上,堆积着厚约30米的棕红色砂质粘上,即地质学所称的“红色土”或“离石黄土”,人类化石就埋藏在其中。 陈家窝位于灞河右岸,化石也发现于最高一级阶地的红色土层中。“红色土”属华北中更新世堆积。公王岭的红色土中,发现哺乳动物化石42种,不但包括较多的华北中更新世常见种属,如中国缟鬣狗、李氏野猪、三门马和葛氏梅花鹿等,而且存在少量的第三纪残存种和第四纪早期典型种,如蓝田剑齿虎、中国奈王爪兽、更新猎豹和短角丽牛等。 这表明公王岭人类化石的时代比北京人要早,属中更新世早期,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现粗健直立人化石的哲蒂斯层,或阿尔卑斯冰期系列的贡兹-明德间冰期。在陈家窝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4种,它多半见于公王岭,但也有晚更新世的动物。许多学者认为,陈家窝的时代晚于公王岭,大致和北京人的相当;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公王岭相同。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表明,公王岭地点早于陈家窝地点。 公王岭动物群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具有强烈的南方色彩,如其中的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华南巨貘、中国貘、毛冠鹿和秦岭苏门羚等,都是华南及南亚更新世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公王岭动物群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南方森林性动物,一方面表明当时蓝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另一方面也表明那时的秦岭不象今天这么高,还未隆起成为妨碍南北动物迁移的地理屏障。陈家窝与公王岭不同,缺少带有强烈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软体动物也基本上都是现代生活于华北的种类。有的学者认为,两个地点的直线距离只有22公里,动物群却存在如此大的差别,这一事实也反映了时代的不一致。  编辑本段文化遗物  在蓝田的中更新世地层里,共发现200多件石制品,其中从公王岭含化石 下颌骨化石  层和稍晚层位中发现的不过13件,另外一些则出自附近与之层相当的20来个地点。这些石制品本身的技术在差别不大,在目前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暂时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人的文化遗物。蓝田石制品包装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还有一些石核和石片。它们多半用石英岩砾石和脉石英碎块制成,比较粗糙。石器中最有物色的是大尖状器,断面呈三角形,又称“三棱大尖状器”。除蓝田外,这种石器在丁村遗址、合河文化、西侯度文化和三门峡市等地点中也有发出。上述地点均位于“汾渭地堑”及其邻近地区,表明大尖状器是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蓝田只发现一件石球,制作粗糙,与丁村、合河、三门峡市等地点发现的比较接近。蓝田的砍斫器的刮削器没有什么特色,制法和类型都和华北其他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的差不多。在公王岭含化石层里还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散布范围均不大,原研究者认为很可能是蓝田人用火的遗迹。  编辑本段新观点  黄万波研究员不仅是“巫山人”的发现者,也正是当年“蓝田人”的发现者。1954年他从东北地质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中科院致力于古人类研究。他说,“蓝田人”(距今110-115万年)虽然在陕西蓝田发现,但其故乡却不在西安,而在秦岭以南。因为那里的地质构造是黄土,根本不适合原始人类居住。中国的气候是冰川间隔冰川,蓝田人是某一个时期气候变暖后,从三峡地区迁移过去的。因为在发掘工作中,他们找到的都是南方动物种群,有熊猫等几十种。 黄万波研究员认为,“巫山人”以及周围的“建始人”、“官渡人”、“河梁人”、“大溪人”、“奉节人”等,都在长江三峡流域,它们体现了人类活动的传承性和完整的演化过程。在龙骨坡除发现了200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外,还发掘出了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以及多个年代人类生活过的痕迹。他曾去东非大裂谷考查了半个月。他认为,东非大裂谷是人类的摇篮,其中一支迁移到现在的长江三峡地区后,一直繁衍至今,是我们的祖先。 黄万波曾提出了“长江流域大三峡———人类演化的摇篮”等学术观点。他说,所谓“大三峡”,是指长江流域,包括长江支流所辐射的地区。经过21年的考古工作证实,目前长 遗址  江三峡集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这里已成为我国古人类化石分布最为密集和最有连续性的地区。200万年以来,三峡地区一直有人类活动痕迹,长江“大三峡”是中国古人类的故乡。  编辑本段文化  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 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 在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研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听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与蓝田人伴生的动物有三门马、大熊猫、鼢鼠、李氏野猪、葛氏斑鹿、中国鬣狗、东方剑齿象、剑齿虎、中国獏、爪兽、硕弥猴和免等,有明显的南方动物群色彩。根据动物群及其所在的地层判断,年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匼河文化匼河村属山西省芮城县,位于西侯度西南的黄河岸边。1959年调查时发现若干石器地点,1960年对其中几个点进行了发掘,总共在十一个地点发现①吴汝康:《陕西蓝田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第1期。戴尔俭、许春华《蓝田旧石器的新材料和蓝田猿人文化》,《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石制品一三八件,以及烧骨和许多哺乳动物化石②。除6055地点是发现于红色土之下的泥灰岩层中以外,其余都是发现于红色上之下的砾石层中。前者很少受水冲磨,后者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冲磨现象。 石制品的原料除极少数为脉石英外,绝大多数是采自当地河滩的石英岩砾石制成的,不少制品还保留有原砾石的岩面。匼河石器的制法主要是锤击法和碰砧法,也有砸击法,有的用原砾石的平面作台面,有的则用已打过石片的疤痕作台面。石片大多宽短。石器器形有砍斫器、刮削器、太三棱尖状器、小尖状器和石球等,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也有由石核制成者(如石球等)。砍砸器分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刮削器则多为单面加工,即从劈裂面向背面加工而成。 与石器伴出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三趾马、肿骨鹿、斑鹿、剑齿象、纳玛象、水牛和野猪等,其时代应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人的年代接近。

蓝田人的介绍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解释名词:蓝田人

“蓝田人”曾泛指中国陕西省蓝田县的公主岭和陈家窝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主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公主岭地点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断代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100万年,一是距今约80万至75万年;陈家窝地点的地质时代亦属中更新世,用古地磁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一是距今约65万年,一是距今约50万年。在公主岭,与人类化石同层,还出土了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石器,并发现了用火遗迹。公主岭化石是亚洲北部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 丁村人是以1954年间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三枚人类化石牙齿为代表,一为右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外侧门齿,另一为右下第二臼齿。由三枚牙齿的大小、形状和石化情形的相似以及发现地点之近,可以确定它是属于同一个体的,估计其年龄约为十二、三岁。由地层和共生的动物群观察,可能与周口店时期相近或稍晚。 三枚牙齿的齿冠和齿根都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细小,而与现代人相似,但又各具有若干原始性质。如上内侧门齿舌面有明显的底结节和由它分出的二指状突,上外侧门齿也有隆起的底结节。此外以上的门齿的舌面都虽明显的铲形,这是现代蒙古人种的上门齿所具有的性质。下第二臼齿有五个结节及一个小结节,嚼面的纹理虽较中国猿人为简单,但又较现代人为复杂。总之,从这三枚牙齿的形态来观察,一方面具有若干原始的性质,但又显然比中国猿人的牙齿为进步。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确实地位还要等待其它方面的证据和更多的材料来决定。

蓝田人是在什么时期?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通常称作蓝田猿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蓝田人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眉嵴硕大粗壮,左右几乎连成一条横脊;头骨高度很低;骨壁厚度超过北京人,脑量只有780毫升,亦小于北京人。她是目前亚洲北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直立人。蓝田人的遗物主要有大尖状器和石球等。在公王岭和附近出土了一些石器,有一件用石英岩打制的手斧,很惹人注意。因为此种石器过去被认为只存在于非洲和欧洲。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大熊猫、剑齿象、剑齿虎、鬣狗、猎豹、野猪、马、巨貘、野牛、丽牛和多种鹿类。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11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那时候气候温和湿润,山林里有很多动物可供狩猎,林间有很多干鲜野果可供采集食用。1963年,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出土了一件直立人老年女性下颌骨化石,形态同北京人相似,据测定距今约50万年,晚于公王岭化石。有人将这件化石也称为蓝田人。但不少学者主张,这一名称以专用于公王岭的直立人化石为宜,而另把陈家窝的直立人化石称作陈家窝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区别是什么?

一、时间不同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2、蓝田人距今80万年。3、北京人距今50万年。4、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时间排在北京人后面。二、地点不同1、元谋人是在云南省的元谋县被发现的,这个地方是一片宽广的亚热带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三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2、蓝田人是在陕西省蓝田县被发现的,证明在蓝田县的公王岭地带曾经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3、北京人是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被发现的。北京猿人大约在6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了近4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4、山顶洞人属于北京人,他们是进化后的北京人。三、工具不同1、元谋人使用粗陋的石器。2、蓝田人可以打制石器,但比较简单,又粗又大,在仔细观察下,却也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了。3、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使用的工具有骨器、木器,更多的还是石器。凭着这些较为丰富的工具,证明他们跟动物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某些特征。4、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同以前使用的工具相比,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打制成石斧、石锤,而且还会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这证明他们的智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蓝田人距今约多少万年?

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蓝田人”即“蓝田猿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简介蓝田人比元谋人岁数小,外形很接近猿猴,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属于早期直立人。蓝田人是西安最早的居民,但是不是陕西人的祖先很难说。几十万年前,地球变化很大,各种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蓝田人后来又搬到别去处也有可能。蓝田人属第四纪更新世早期。由于古化石发现于蓝田县,属于亚洲人种,按照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1982年,国务院公布蓝田猿人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区别是什么?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区别如下:“北京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大约 7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北京猿人大约在70万年前来到周口店,在这里生活了近50万年。到约20万年前,北京猿人才离此而去。“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人的生活年代在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元谋人”,学名元谋直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元谋人的距今年代为170万年左右,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有争议,或为约60万年~50万年前)。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差距在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在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蓝田人距今约多少万年?

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文化特征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公王岭在蓝田县城东南17公里,是一个小土岗,前临灞河,后依秦岭。登上公王岭,即发现厚约30米的砾石层、上面覆盖着厚约30米的“红色土”。红色土的下部夹有两层埋藏土,就在这两层埋藏上之间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头盖骨和三枚牙齿化石,还有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在陈家窝则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下颌骨化石。在蓝田人产地发现的石制品仅三十四件。原料主要是石英岩和脉石英,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种类有大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研器、中小型多边砍斫器和单边砍听器,还有刮削器和石球等。加工技术粗糙,有单面加工和交互加工者。器形多不规整,对原料的利用率也较低,表明当时的石器制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七年级历史蓝田人距今多少年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蓝田人头骨有许多明显的原始性状。眉嵴硕大粗壮,在眼眶上方几乎形成一条直的横嵴,两侧端明显向外侧延展。眉嵴与额鳞之间的部位明显缩窄。额骨非常低平。头肌骨壁极厚,同北京人、爪哇人头骨相比较,蓝田人头骨各部分的厚度基本上都位于它们的变异范围的上限,有些甚至超过最大数值。

蓝田人是什么地方发现的

蓝田人是陕西省发现的。蓝田人在1963年中国陕西省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化石为一30多岁女性的头骨。经对此头骨化石进行室内修复,复原出一完整的猿人头骨化石。“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基本特征:蓝田人的年份较北京人早数十万年。因此他们在体质形态上有不少差别。例如蓝田人的容貌更似猿猴,智力和四肢也比不上北京人发达。考古学家因而把蓝田人分类为“早期直立人”,把北京人分类为“晚期直立人”。他们住在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为西安最早的居民。生活年代:他们大约生活在100万至50万年前。当时蓝田人的生活地区,草木茂盛,很多种远古动物栖息,包括大熊猫、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等素食动物,更有凶猛的剑齿虎。蓝田人用简单而粗糙的方法打制石器,包括大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在自然环境中挣扎求存。他们捕猎野兽,采集果实、种籽和块茎等为食物。文化遗物:在蓝田的中更新世地层里,共发现200多件石制品,其中从公王岭含化石层和稍晚层位中发现的不过13件,另外一些则出自附近与之层相当的20来个地点。这些石制品本身的技术在差别不大,在如今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一般暂时将它们都看作是蓝田人的文化遗物。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