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罗振宇and罗永浩《长谈》语录版

  导语:史上最长的电视访谈,两个罗胖子,两张名嘴,锤子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兼ceo的创业问答《长谈》语录精华版供您参考。   一、彪悍、情怀u2026u2026很多标签都与我无关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自己知道的,你和真相,和公众眼里的,你这三件事永远都是三件事,不是一件事。   比如说这些年人贴在我身上标签的那些东西,其实跟我没有特别大的关系,比如说彪悍这件事,是在新东方偶然一个课上,偶尔讲的一句话,但那个传出来以后是传得最广的。对我来讲,我在教书的那几年,试图给学生传递的价值观和我的生活态度里边,其实那个是微不足道的一块。但是它会被过分强调,以至于早年的时候见到任何记者都会问这个东西。   情怀也是,我们发第一代的操作系统,在那个发布会上,全程我就提了这么一句,结果这一句被很多偏文青的这种媒体的记者当成一个事,然后去讲,   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些尴尬,是有些讽刺我们的人会拿这个去说事,说这家不是卖手机的,是卖情怀的,这个是一种。   另外一种,我们出去跟人接触的时候,对方想跟我们合作,他误以为我会很好这口,然后他坐下来,比如说他是一个中小规模的供应商,然后想跟我们做生意,他就会坐下来以后先说,我们也是很看中情怀的什么的,说这种试图拉近距离的这种话的时候,我也是很尴尬吧。但是反正这些标签别人贴给你之后,是不是真相不重要,它会一直跟着你走。   二、我希望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产品成功   在整个人类的电子消费品的历史上,懂产品的老板一个手就能数过来。博朗兄弟是懂产品的,盛田昭夫是懂产品的,乔布斯是懂产品的,剩下那些,比如三星这么牛得冒烟的企业,哪一任老总是产品经理型的呢?   所以说商业成功不是一定要靠产品成功,可以依赖很多其他因素成功,只是在我固执的那个信仰里面,就说我认为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所以我总是希望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产品成功而不是其他的。但是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是懂产品的,却一样很成功。   从这个世界正常运作的规律和道理上讲,消费者花钱买的是产品,肯定不是渠道,或者是你们家广告做得好。虽然客观上会产生这个结果,但是消费者的主观意愿上,一定认为自己买的是好的产品,他一定会认为,在这个价位我买的是最好的产品。实际上消费者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他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如果我们用科学的理性的方式,对这个整个行业的卖和买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话,你就会发现,常常最成功的企业不是因为他产品做得最好,而是其他的好,比如说市场营销做得好,宣传做得好,广告做得好,然后销售渠道做得好或者什么等等这些东西做得好。就是说商业成功的原因是不一而足,有很多原因。   但没有关系,因为你作为一个企业CEO,归根结底是要找人找钱和定战略方向,你如果能找来人帮你解决你的短板就可以了。所以很多企业老板很粗放,但他企业管得特别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个特别牛的COO,那就是找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量充足,他们可以判断出我们大概多少天内卖多少,这是可以做分析的。比如说天猫和京东都是分别做的分析,到我这儿数据几乎一样,上下差别很小,所以我们基于做这个判断,不能认为说是冒进的。   三、补短板靠找人,一定不要自己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短板要通过找人补,一定不要自己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你过去四十年的人生证明了你不擅长做某些事,结果你现在为了做企业,刻意要把那些补足,这个一定是死路一条。我换一个角度讲,首先我们企业远谈不上成功,但是五年也没死。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说一个企业创业五年不死,后面死的机率就非常小了。我去看2012年跟我同时创业的我一些创业的朋友,也有已经死掉了的公司。我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他试图去补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完全是,就是比我过去做错的很多投入产出比最糟糕的事情还糟糕一万倍。   我举个例子,我做企业之前是什么样人呢,我每个月水电费是停水停电才去交,我的电话是停机才去交电话费,我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我是通过结婚解决了这件事,我结婚以后水电我老婆总是去交,然后电话费她总是去交。当然我不为此感到羞愧,因为钱是我挣来的嘛,我挣的比我老婆多。所以我觉得她帮我做这些事情,而且她这些本来性格上就特别擅长。你拿着这个道理去看做企业,就是一模一样的,你要把自己不擅长,做不好的那些东西找别人来帮你做,而不是你性格上不适合做那个,结果逼着自己往那儿去做。   四、理想主义就是不仅仅满足于以赚钱为目标   我理解的理想主义就是说你不要满足于赚钱为目标,赚钱是创业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结果,或者是过程中你刻意打造出来的副产品,本质上它还是要有追求的。亚马逊是很典型的例子,说亚马逊这么多年都不赚钱,或者是微亏,或者是微赚。说这个企业来到世间,它的使命难道不是盈利吗?那这个企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企业,有这样一种观点。   那我认为是不对的,我认为企业来到世间是创造价值的,创造价值的方式是真金白银的利润,还是创造了其他的价值,都可以,不能局限于是利润,它要创造其他价值。但是它跟慈善机构不一样,你不能说一直亏损去做什么好事,学雷锋,这不行。但是以亚马逊为例,它多年以来的亏损,甚至有理论认为它是精确控制的亏损,因为如果它每一个财报都保证它的营业额,或者市场份额那种在高速上升,同时利润呢没有,或者是微亏,那投资人其实很放心的。因为如果它做特别大的利润呢,持续的发展和扩张是会受影响的。如果它做了一点点利润呢,也有危险,危险就是说,当一个企业微亏的时候,大家不会去算它的PE这些东西,不会算它的什么市盈率这些东西。但是如果你微赚,相对于你那么可怕的估值,市值,大家就开始说你这个,比如说你市盈率是什么两千倍,这个太不健康了,肯定是企业出了问题,会有这样的说法。   所以呢,我是觉得做企业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一定是真金白银的盈利。我举个例子,如果亚马逊还能以今天的速度持续发展,然后全程都是每一个季度财报都是微亏的,你说这个企业有没有价值?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在过程中解决了无数的问题,无穷无尽的好问题,都是对社会有益的。   那如果企业只是单纯追求利润,那比如说以我们做产品的企业为例,现在最成功的假使是五个巨头,五个巨头全是搞渠道出身,没有搞产品出身,全是渠道巨头。那你争来争去,这个起来那个下去,那个起来这个下去,对这个世界是零和游戏,它没有价值。所以我自己是会觉得,为什么我们这个企业挣钱以后也是要始终要讲理想主义,要有追求,就是说我理解的好企业是要有在金钱之上的(理想主义),但不是说放弃金钱,金钱始终是个基础,金钱至上要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如果我放权找一个接班人的话,我希望是这个样子,而不是说他是个职业经理人,变现能力比我强六倍就可以了,那我肯定不希望是这个样子。   五、今天已经没有人会觉得我们是外行了   今天只是有人觉得我们做得不好,这是事实,至少商业上是做得不好。但是认为我们外行的意见基本没有了。至于业内人士,差不多从看到T1开始,就能判断我们是严肃做手机的,而不是贴牌啊,赚一笔快钱,或者捞一票走人啊。其实看到T1,业内的人都可以做这个判断。这个观点早期公众舆论和媒体还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到今天,其实媒体也很少有这样的了。   我们初期的时候特别明显,就是做第一代的软件发布会,做第一代的硬件发布会的时候,经常听到的最多的负面意见就是说,你还是说相声去吧,说你还是搞教育培训去吧,你懂个屁手机。   现在呢,我倒是偶尔谈到一些,其实是人家问的,人家问一些人工智能,我其实也不懂人工智能,人家问,我就聊了两句我的想法,然后他们就说你还是做你的手机去吧,你懂个屁人工智能。   六、做消费电子不用非得是科学家   很多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科技巨头的那些老板都不是技术出身,认为只有技术出身才能做技术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我刚才讲说,如果你做科研前线的那些东西,老板必须是科学家,否则做不了的,因为你没有sense嘛。但是如果是拿科技转化成消费品,这个老板不是科学家一定做得更好,是科学家反倒做得很少有好的,对。   人类的电子产品的消费历史上有三个格外不一样的公司,就是博朗电器,这是在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是它的黄金时代。然后是索尼,索尼是七八十年代是它的黄金时代。然后再加上这个乔布斯,这三家公司跟同时代的所有的做电子产品的公司,都有一个显著的不同。我们从用户角度体现出来就是产品设计得好,细节很细腻,然后做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让人惊喜的价廉物美的一些东西,是平庸的那些电子巨头们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是从消费者的感知。   从研究企业的感知去看这三个公司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科技公司本来跟文青创业一点关系都没有,科技行业天然的捏在理科生手里的概率,远大于捏在文科生手里的概率,但是这三家公司(博朗、索尼、苹果)为什么不一样呢?它要么是创始人,要么是整个创业团队兼具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智慧。所以我们今天去看这三个传奇的科技巨头,电子巨头,共同的特征是核心的团队或创始人,兼具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智慧,才使得他跟别的科技公司完全不一样。   锤子的目标和定位就是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参与下一次平台升级的浪潮   我们还是要做跟这个行业不一样,并且创新的这么个东西,那这个东西在任何时代都是有需求的,差异性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所以呢,我觉得在这儿呢,我们迟早还是能走出一条,很大的一条路。   同时,没有意外的话在下一代计算平台取代平板电脑和手机之前,我们会有大概8到10年,整体上创新乏力的这么一个时期。在这个平台上,除非出现新平台。   那在这个平台创新乏力的这八到十年,如果我们能把差异化的东西比今天做得更好,我们当然没认为自己做得足够好。只是说如果做得更好,我们有希望在这儿弄出一个特别大的一个份额来,这个是很有信心的。   有一个例子,为什么智能手机苹果能做,是因为它原来就是做电脑的,它做MAC的时候软件、硬件全是自己做,虽然它在那一场平台战中输给了微软,输是输了,但是它还是选手。   所以在下一代的智能设备竞赛中,它仍然是选手级的,而那个时候输了以后就转行做别的,做打印机去了的人就回不来了,因为你没有储备,你要有人才储备,软件硬件都能自己操控,是这个意思。   所以要考虑这个梦想的话,我就不能放弃手机,就算我有一天真的不喜欢手机了,也不能放弃,我必须做这个时代最大的计算平台,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代最大平台的一个预备选手,是这个意思。   七、锤友不是我的粉丝,我们只是在某种信念和价值观上高度认同   我们一直把锤粉叫锤友,不是故意的惺惺作态,是我很了解这个群体。我从搞英语培训时期,就一路都有这样的人,我们能打动他们,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理念上,在价值观上,我本质上跟他们是一类人,所以他们看着我在公众眼皮底下,做这些事情,包括得瑟,包括失败,包括成功的时候,他们从我身上,其实是找自己,有一些事情想做,因为机缘巧合没有做成,或者是有一些事情他想做,但是不方便做,或者是怎么样。   他们不是我的粉丝,他们是某种信念,某种价值观,某种生活态度的粉丝,只是我凑巧在这几个他们高度认同的方向和领域上,凑巧做了这些事,并且走进了公众视野。   我们盈利的时候,下面全跟疯了一样的欢呼和叫好,我们有一些合作单位去了以后特别奇怪,说你是一个老板,做企业的一个臭生意人,为什么你赚钱了他们哇哇乱叫,你是跟他们分吗?他会问这样的问题。   但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特别理解和知道他们到底是想做什么,因为就是我讲的他们是某种理念价值观,人生态度,这种东西的粉丝,我刚好呢,走进了他们的视野,并且代言了执行者的一个角色。   八、“我就喜欢那种彻底辜负自己天分的天才生活态度”   对我为什么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继续做手机,感到痛心疾首的所谓罗粉是有的,他们很希望我回到以前那个状态,可以任意想说什么说什么,快意恩仇,然后想说啥说啥,想骂谁骂谁,然后呢靠做一个类似脱口秀,或者写专栏这种方式,个人活的很好,不差钱,同时还可以很随意,不受现在这么多约束,还要忍这么多东西,这个是善意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会希望我不要做手机了,这个是善意的`。但是这就人各有志,对,我有时候开玩笑,故意扯一些淡,我跟他们耍贫嘴,我说,我说我最欣赏,我就喜欢那种,彻底辜负自己天分的那种天才的生活态度,就扯这些耍贫嘴,这种跟他们扯这些,没有跟他们严肃的去交流,但是这种人给我留言非常多,他们很希望我不要做手机了,回去像以前那样,过快意恩仇的生活,但是对于我来讲呢,事业上我是有梦想,有追求,有一个远大目标的,所以这些就不是什么事了。   九、最困难的一次挖人   最困难的说服应该就是我们现在产品线的负责人,也是我的合伙人吴德周。第一是我们谈了七个多月,第二每次我去上海出差都给他说动了,但是因为我不住上海,这个不在一块,时间稍微一长,就有点缺联系,就跟谈恋爱一样,要经常见面,所以搞到最后就很头疼。   然后有一次呢,他有四五个朋友都极力支持和鼓励他出来参与创业,然后那些人里有些跟我交情深,有些不深,但反正也都挺支持的,就劝他来我这儿。然后我就给他们几个说,我说他正在动摇,咱们呢哥几个一块打包去一趟上海,就当旅游了,选个周末去。去完了呢,跟他吃顿饭,这时候呢我不说话,你们你一嘴我一嘴,你一嘴我一尊,都是老哥们,这样的话给他说崩溃了,就一次谈成。然后呢他们也觉得好,都同意了,结果同意了,我们约好了周末的一个晚上要去。   结果是这样的,这个五六个哥们一起去呢,其中有两个周六就要出国,所以我们周五必须凑齐人去,周六的上午见了面,中午吃顿饭,下午他们就去机场出国去了,要不然再凑齐这么五六个,一个说服团是很困难的。结果勉强凑齐了,这些人都很忙的,有很多都是公司CEO什么,非常忙,结果到了那天晚上要走的时候呢,其中一个公司出了紧急的一个什么会,导致他原来答应九点多一起去机场,有航班,结果到了11点多会还没完,然后他就跟我道歉,说这事去不了了,非常抱歉,怎么怎么着。然后他去不去还挺重要的,所以我很焦虑,然后焦虑之后呢,我就说你到底能几点,他就说可能得12点以后了,那12点以后就没什么航班了。然后我特别特别焦虑,就想起来我以前认识一土豪投资人,他跟我讲说很多买私人飞机的事,然后还有一个是租私人飞机的事,有那种什么金路,那种商务机出租公司。然后想12点没了,不行就包一个私人飞机去一趟怎么样,然后我就给我助理打电话,我说你去看一下,有没有可能联系到今天晚上,无论几点都能飞的,结果人家问了一圈就说什么两点前还是多少,是有一班可以飞的,然后我问了一下价钱,还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吓人。北京到上海的话是,我记得好像16万多还是多少,当然我不能用公司钱啊,我就自己掏腰包,我就包了一个,我也没坐过私人飞机,我就包了一个。包完了以后,我告诉他你几点我都不怕,我说这个飞机可以等到两三点钟,然后他说那用不了,我12点就结束,所以之后呢,我们在机场一点多钟凑齐了这五六个人的一个说服团,加上我六个人吧,然后我们就就包了一个飞机连夜飞到上海去。   然后这个事我没跟德周讲,但是他们跟他熟就讲了,讲完了德周就很激动,他就说这个诚意有点过了,当然他也了解情况,我们不是故意表演给他的,实在凑不齐这个人很困难,所以他当天基本上就在,当然也跟那五六个老兄弟,你一刀我一刀的捅他,捅的不行了最后就同意了。所以这个事还挺有意思的。   十、我喜欢科技行业,小公司靠产品就可能击败大公司   科技行业确实比起别的行业更让人感到兴奋,我如果卖糖水,卖可口可乐这种东西,你可能只要经营没出什么大的问题,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维持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有问题,原因是那个行业不可能出现什么大的革命性的东西,所以你固有的品牌和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会持续,除非您犯严重的恶性错误,会持续保持领先。那万一有一天他被另一个糖水打败了呢?也是本质上是个零和游戏,但是如果到科技行业里呢,第一没有百年老店,这个是最让我欣慰的事。   我讨厌一个领先者,由于固有的优势和资源,始终领先,这个不是我希望看到的世界。所以我很喜欢科技行业,就是第一科技行业没有百年老店,而可口可乐你穿越三百年,只要地球还在,它可能还是那个样子,所以我喜欢科技行业核心的东西在这里。另外只有科技行业,才能出现小公司打败大公司,核心还都是靠产品,而不是靠运气或者是什么其他莫名其妙的东西。他要真正比别人做的好,给人类带来了更多好的东西,才获得了成功,才有机会打败大企业。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能想象最大成功就刚才说的,我如果能在科技进步的这个历程上,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使得它在某一个领域给人类带来进步,即便让创新往前提升了几年,如果能形成这样一种看法,是我比较,是我最能想象最大的一个对我的回报,对。   十一、创业五年,最大的变化是宽容   这五年真正的变化,是我觉得我比以前看待问题的时候,宽容了很多。这个不是由于我以前不要求进步,现在要求进步,而是见识多了很多,就是说我跨到另外一个领域里,并且操办了一个比较有规模的这么一个事情,使得我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东西,那接触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因为视野变得广了一些,所以我对人,对事物,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上就是宽容了很多,多了很多我原来严重看不惯的,现在我都能理解,虽然我可能不那么做,这里边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客户满意度的问题,那在我比较单纯和理想主义,没有商业经验的时期,看到一个企业宣传说,我们用户满意度97%,并为此很得意地说,我觉得他很没追求,他应该追求100%。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我是过于理想化了,甚至是没有常识。   可是我做企业的过程中,一个是我们的客服工作不断地调整,另外我也看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免得我对我的客服主管进行胡指挥,乱指挥的现象。那我也做了一些扫盲工作,看了一些类似什么《客服圣经》这样的行业里的一些书。那个过程里提到的一些东西是我过去没想过的。比如客户满意度,你首先他有一个理论是告诉你,你就不应该追求100%,即使你成本可控,都不应该追求100%,为什么呢?因为你正常人群的正常分布,一百个人,总有两三个是流氓,这个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的。   所以像这种坏蛋,这种无赖,这种流氓,我们身边一百个人里,有那么两三个是一个常态,如果一个企业追求100%的客户满意度,意味着你在100个case里,有两个三个流氓去敲诈你,讹你的时候,你会跟他做了配合工作,这个必然带来类似的人群朝你这个品牌这儿来,因为假以时日他就知道你是这么一个调性,很快你就会扛不住的,会有这类的问题。   那这些我如果没做企业,没接触相关领域的东西,我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想,我心目中一个好企业就是百分之百满意度,你为什么要让那两三个人失望呢?那你为了防那两三个人做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个政策必然使得不是流氓的人,过程中由于你这个政策的存在,产生可能的不愉快,甚至有的时候他要蒙受一些委屈等等,那这些东西是我不做这个行业从来想不到的,等到做了以后就发现这个问题。   所以当我没做商业的时候,我看到一些企业家有一些话遮遮掩掩不说,我会假定他心里有鬼,可能是在做缺德的事情。现在看有些依然是,有些其实不是。   十二、能够做手机是我这一生难以置信的幸运   我不知道做手机之前,工作可以这么高兴,我知道有的人是这样的,我还是没有想到。所以以前乔布斯活着的时候老讲一个话说,他们20多岁就找到了终生热爱的事业,这个是难以置信的幸运,我总觉得他说这个是想讲一些煽情或者打动人心的一些东西,我原来就这么理解。但是我过去五年看就是这样,这个东西是恶性上瘾的,并且可能做好了是对人类有很大贡献的这么一个东西。   以前有网友开玩笑问,我死后会怎么刻自己的墓碑,我当时开玩笑说了一段话:他的一生是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对其他行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一生。原来是想这样刻一个墓碑,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   然后做实业的五年下来以后,如果刻一个墓碑的话,还真不知道,现在想到的都过于励志了,以至于显得有点虚情假意。如果严肃地考虑的话,我可能想说的大概意思就是说:他在一个貌似没有机会做实业的一个国家地区长大,小时候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梦想,但是因为个人的努力和赶上时代的这个机遇,能够把这样一个事情做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比较朴素的一个描述,可能更好一些吧。

同样都叫“罗胖”,罗永浩已然凉凉,为何罗振宇能成功?

因为罗振宇始终坚持知识传播,而罗永浩从知识传播的道路上走向科技,已经变味了,自然就会凉了。我们先看罗振宇这个人,罗振宇是得到app是创始人。得到app是什么?它是一款专门教授别人知识的一款app 。罗振宇还创办了《逻辑思维》脱口秀节目;在2015年年底举办《时间的朋友》第一期;再次以后的每年年底罗振宇就会举办一期《时间的朋友》,就如同每年的《春晚》差不多了,受很多人喜欢。罗振宇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以传播知识为主,不论是开办软件,还是举办电视节目等等。在这一行业时间久了,再加上罗振宇比较优秀,自然就会火起来的。我们再看看罗永浩,罗永浩最开始和罗振宇一样的,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做的也非常棒,影响力也很大。他先后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如果罗永浩一直坚持下去,一直从事这一行业,我想他肯定不会凉凉的。相反他创办了锤子科技,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成了一个数码技术人员。大众们需要的是一个传播知识的人,需要一个人来说说当下发生的事情,需要一个人来解开心中的迷惑,而不是一个数码技术人员。罗永浩并没有凉凉,他只是不再被大众所需求,他在科技领域里应该混得非常好,但是这并不是大众们所需要的和关心的。而罗振宇则是大众所需求的,是可以解决他们当下问题的那个人,罗振宇自然就火起来了。

如何评价罗振宇

问题一:如何评价罗振宇? 10分 商人,都是比较狡猾的 问题二:如何评价罗振宇参加奇葩说的表现 罗振宇总是自己站在低维度告诉我们什么是高维度,他认为人工智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既然是低维度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会知道人工智能是个全球脑的概念。 问题三:怎样评价罗振宇打算为期20年的《时间的朋友 如果做朋友,我认为好朋友没有期限,如果朋友到半路可能不能继续做朋友那就到点了。如果以20年来做有期限的朋友,那么可能是这两个人因为完成共同的一件事情或者20过,你未嫁我未娶,我们结束朋友关系,成为男女情 问题四:如何评价罗振宇在《奇葩说》第四季的表现 语言不太适合辩论,比较适合演讲这类的。但是其实内容还是蛮有说服力的,正规辩论的话他和康永其实都不太适合,语言没有攻击性像水一样慢慢渗入。但不可否认两人知识储备真的很多,他们说的很多观点我都觉得很不错 问题五:如何评价逻辑思维这个节目 好吧,任何一个事物可以从无数个角度进行评价,我说说个人理解。 个人认为,这种节目在宣传知识、科学方面有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方面却没有任何效果。 这个节目叫《逻辑思维》,但是节目本身却一直犯最基本的错误,就是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立论,然后找支持自己的证据,撇开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任何知识都存在专业性学科,想要凭看看节目就进行学习,我想说大学就没必要存在了,大学老师们都可以下岗改行去。 一言以蔽之,宣传有余,教育不足。 满意请采纳,谢谢。 问题六:如何评价罗永浩与罗振宇的节目《长谈》? 基本上属于公孙永浩洗白的长谈节目 问题七:如何评价罗永浩与罗振宇的节目《长谈》 王石这个事情很负责,没有像商业上说的那么简单,所以业内人士力挺只是在站队而已,王石的名气早已不是一般的人能过匹队 的。 问题八:中国为什么有前途》罗振宇 书评 转载,满意请采纳 近日,《逻辑思维》推出了第三部成长曲《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该书讲述了每个中国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中国的前途在哪里,同时引导这个大时代的中国人明辨未来的成败利钝。“理性乐观派”罗振宇将带领大家认知世界的框架,解读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帮你找到个人前进的方向。 所以,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你在读书,在思考,就不能忽略这个问题。 “这个时代不需要傻帽悲观派” 《罗辑思维》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凝聚650多万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进行着有种、有趣、有料的真理探索。 面对人类的未来中国的前途,阴谋论、悲观主义的论调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对过。《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态度不是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而是当一个理性乐观派。“理性乐观派”罗振宇(罗胖)站在时间维度上,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帮你看清中国的挑战与机遇,帮你找到个人前进的方向标。 关于中国的前途,这个问题攸关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关心着个人未来的成败利钝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要把握住什么样的机会,国家又会把我们的命运带向何方。这可不是个政治话题,这是一个基本坐标系的问题。“铁杆乐观派”的预判在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会好到我们不敢相信的程度。什么叫不敢相信的程度?你倒下带,30年前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我们今天会是这样一幅生活光景,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度。换句话说,我认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20年之后会达到我们今天完全没有办法想象的高度。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生存态度不是当一个傻帽悲观派,不是当一个“铁杆乐观派”而是当一个理性乐观派。 “在未来20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 费正清说:“中国可能做出的选择,中国一切历史事件可能流经的渠道,也许是一条比我们可以轻易想象的更窄的路。”我常说,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哲学就是“要享用,但是不一定去占有”。因为占有是存量逻辑,而享用是靠自己的本事去挣钱,然后享用它,是一个增量逻辑。 问题九:为什么知乎上有一些人对《罗辑思维》的评价很低 1. 如果是按照开始的“替别人读书”的定位, 那么罗胖是可以保持比较客观谦虚的态度,但是那只会类似《开卷八分钟》那样, 成为一个不温不火的节目, 因为实际上爱读书的人就直接读书, 不读书的人也不会去听读书节目; 2. 但是在这个节目凑巧火了以后, 申音就提出了这么个“魅力人格体”的概念, 通过罗胖的个人魅力来吸引会员的无条件供养,作为一种商业模式。 可是为了达到这个魅力人格, 肯定就要让罗胖成为一个高于他自己的人( A MAN MUCH BETTER THAN HIMSELF), 不但要脱离原来“书本知识搬运工”的位置,装成本身就很有学问很有思想的样子, 而且对他讲的题材,也要有很明确的好恶态度,这样才会有人格魅力(因为人们不可能去喜欢一个看起来超然的人,而是会喜欢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 所以从那时开始, 罗振宇就是在扮演罗胖这个角色了。 3. 到了后来申音退出李天田接手后,罗辑思维更是在流量变现的道路上加速。 可是要怎么赚钱呢? 除了收会员费, 就只能卖东西和参加培训, 所以节目的题材就越来越偏向他们自己卖的书,而且节目的主导思想也越来越各种互联网思维了, 甚至有阵子罗胖和雕爷也混得很近,肯定被这家伙教坏了。 但是,作为一种产品,罗辑思维恰恰放弃了对它最重要的部分---产品品质的打造。 其实对于这种节目, 知识策划人就是产品经理。 可是从最新这些期来看,罗辑思维的知识策划人就是原来近亲繁殖的那几个人,所以还会没底线地来知乎盗取谢熊猫君的内容,可见这块的能力非常薄弱,和罗辑思维的社会知名度根本匹配不上。看来注意力都用在商业套现上了。 问题十:一段罗振宇的年度自我总结,不要什么而怎么 没有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为什么罗振宇的“得到APP”能做成最成功的知识类社群?

2021年4月30日,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到”)更新版的招股书,添加了2020年年报财务数据。 因A、T阻击:得到App未整体迁移至华为云 近三年得到营收分别为 6.75 亿元、6.28 亿元、7.3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4006 万元、1.15 亿元、4764 万元。 高省APP佣金更高,模式更好,终端用户不流失。【高省】是一个自用省钱佣金高,分享推广赚钱多的平台,百度有几百万篇报道,也期待你的加入。古楼导师高省邀请码518518,注册送2皇冠会员,送万元推广大礼包。得到App用户情况: 云服务支出情况 得到 2020 年云服务总支出 1839 万元,占总采购额的 4.66%。2019 年 1552 万元,占总采购额 4.03%。 其中阿里云连续三年是其前五大供应商,已使用 7 年时间。2020 年采购额 1427 万元、2019 年 1413 万元、2018 年 2006 万元。付款方式为实时结算。 得到称 2020 年云服务采购同比增加 287.31 万元,增长 18.52%,主要是 CDN 及服务器托管服务费的采购额增加。 得到与华为云 2020年10月罗振宇收到华为云销售陈盈霖的邮件,在《怎样说服一个人?》的演讲中,提到此案例,视频如下,供大家参考。 陈盈霖已于近日离职,在华为工作时间 2019年4月~2021年7月,810 天。 其2021年7月2日在心声社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则告别贴,并否认加入得到。文章中称2021年4月份与华为签署了一份《公有云框架合同》,目前已经使用一段时间,但以CDN为主。 以下为《你所不知道的华为云,得到和陈盈霖》全文,云头条已获得授权,内容中有诸多有价值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今天是2021年7月2日,是我在华为最后的工作日,时间过的真快,离我入职已有810天,距离第一次见到罗振宇老师整整过去了8个月。两年多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只在一瞬间又恰似过了许久。“得到”与我的故事仿佛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个中滋味,不可名状。以下我会从“华为云”,“华为云与得到”和“华为与陈盈霖”三个方面诉说我的看法和心境。 华为云 首先给华为的很多领导和同事讲一下目前华为云的排名和背景,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2020年,华为云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中国前二、全球前五,主流厂商增速最快,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这背后是华为云所有领导和员工努力的结果,但这个结果还不是大家想要的。中国第一,至少要以此为目标,才能和华为的身份相匹配。 但如何才能做到呢?一时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尤其是在公有云领域,这个产品的形态和业务模式与“硬件时代”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和特点,如果要更换云厂商,会存在以下难点:用户粘性高,迁移风险高,运维人员压力大,用户业务风险高等。过去的硬件产品,即使是同一品牌,也有“生命周期”,到期更换是“必须执行”的操作,而到了“公有云”时代,只要用户能接受价格和服务等因素,可以永久不考虑更换云厂商,这给“后进入市场的玩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华为云进入公有云市场略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在公有云成为主流的互联网行业里,存量市场和新增市场的比例大约为7:3,不争夺存量市场就意味着无法进入客户的主流关键业务,也就无法有明显的大规模的公有云IaaS的消耗,整体服务器规模无法有明显的提升,导致云的成本无法下降。那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1、与友商价格的比拼没有优势;2、华为云盈利的时间后移。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华为云的全体人员都在不遗余力的去攻打友商的核心价值用户,但友商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流量加持,系统完善以及相关防守策略,给华为云的迁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在攻坚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面临着多方的不同维度的压力。 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客户,作为华为云的销售既要最短的时间了解客户内部组织架构,发现决策链并明确决策人,也要面对客户不同领导的质疑和问询;既要洞察客户技术和业务存在的痛点和难点,也要找到华为云与之匹配的解决方案和部门;既要了解友商在客户已有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回答客户“为什么要用华为云”的疑问。这个过程中,华为云的领导,销售和技术,大家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并做着细致入微的工作,很多时候已经超出客户的认知和想象。但有些客户还是从心理上不认可华为云,即便今天华为云的产品已经在很多方面不低于甚至超出友商,但客户还是从习惯上无法改变,从心理上不承认事实的存在,导致我们很多的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原地踏步。这里面的辛酸和无奈,只有云的同事们能真切领会,有时分明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但依然无法拿下项目,面对“不对等”的竞争,我们无力改变,只能默默承受,我们从没有在任何一个项目上轻言放弃,我们仍然相信坚持就一定有收获。其他的压力来自友商,友商的优势和地位是从华为云起步的时候就现实存在的,无法回避只能面对,即便友商如此强大,华为云仍然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而且在一直不断前进,把部分压力转换成了动力,甚至把部分压力传递给了友商。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解释“华为云”与广大华为同事所期待的目标有较大差距的原因,而是想让华为的同事们都真实的知道华为云兄弟姐妹们的真实工作状态,这里既有和我年龄相仿的老兵,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坚持着,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着,向着理想前进着。我自己作为华为云的一员深感骄傲! 得到和华为云 关于得到和我的故事,大家从网上看到了一些,在这里,我想说几点大家没有看到的: 1、节目本身是华为云的营销? 得到的事件的确不是一场营销,我本人之前不认识罗老师,华为云和我本人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罗老师节目的策划; 2、发给得到的邮件本身就是华为云艰难拓展的缩影 从给得到CTO的第一个电话开始,就一直面临着客户对华为云“不需要,不认可,不相信!”的挑战,在整个过程中项目组即便遇到再多困难,也从未失去过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华为云有能力以“公有云”的方式去应对并解决问题。但到最后,真正打动得到的却是“站在客户视角去考虑客户发展”的方式,这里既给华为云同事们提供了一些拓展新视角,也说明了华为云在当下和友商的竞争是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里,也给华为云的销售同事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得到已经使用了华为云? 很多同事都关心得到是否使用了华为云,这里给大家一个肯定的答复。得到和华为云在今年4月份已经正式签署了公有云框架合同,已经使用华为云一段时间了。但目前主要以CDN为主。 4、 “得到迁移华为云”究竟是功亏一篑还是大梦一场? 我们的的确确曾经真实接近过这个目标,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责任在我本人。得到节目的视频直播后,我知道大家都在期待得到全部迁移到华为云,罗老师也表示过“迁移”只是时间问题,但正像他在节目中所说,迁移不是他完全能决定的,还需要有技术人员做最终评估和决策。不得不说,这里有多方因素,但如果必须要找一个“得到没有迁移华为云”的主因,只有一个:陈盈霖做的不好!责任我一个人承担!我在最关键的阶段只考虑了罗老师,CEO和CTO想上华为云的意愿和想法,忽视了真正技术执行层面的困难,以及对于友商A的反击准备不足和友商T的言论应对不利等因素。最终得到高层还是看到了A的诚意并相信了T的结论,加上从未使用过华为云,多方面因素叠加,得到最终还是暂停了迁移的决定。 5、后续还有希望吗? 希望一直都存在,得到的大门已经打开。要想实现迁移的目标需要后续接替我的同事做更多细致入微的工作,我相信一定有好的结果。 华为与陈盈霖 我是2019年初入职华为的,满打满算也就不到2年零3个月的时间,与各位同事动辄10多年华为的经历相比过于短暂了。但在这短短的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对华为知之甚少到亲身经历制裁和反击,从自己寂寂无名到网络上小有名气,从人生毫无追求到未来目标清晰,我自己非常感激华为给我的一切。没有华为多年企业业务的积累就没有我邮件第二部分中提及的带给得到的项目,没有华为这个“宽广而包容”的舞台就没有陈盈霖施展的机会,没有华为的强大做背书光凭陈盈霖的邮件怎么可能打动的了见过大风大浪的罗振宇!通过“得到事件”,我个人收获的远高于付出的,我时常觉得自己“德不配位”,因为在华为内部有太多比我努力比我做的更好的同事更配得上网络上给我的荣誉。 未知“华为”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华为给了我这么多,我知道无以为报。我真切的期待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但有时现实和理想仍有一些差距。我虽然没有强大的实力,但目前的岗位确实无法发挥也暂时没有改变的机会,特别是在我40岁的今天,在我非常清楚自己目标以后,在我所剩的奋斗时间开始“倒计时”的时候,我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可能要换一种方式才能更好的去实现我的梦想。也许有一天我自己更加强大了,再来回馈华为,这也不失为一种“回报”,或许这也是冥冥之中华为给我最后的“助推力”。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山一程,水一程,但至少我是迎着“梦想”的方向而去。梦想不是奢侈品,无论年龄多大,都来得及为梦想奋斗!我时常在想,若干年后,回头看“离开华为”的决定也许不是正确的选择,但我的人生没有犹豫,想好了就去执行,就去拼搏,有一天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我也欣然接受,因为这就是我的性格,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不算失败!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华为”常带春!我仿佛看到了,在华为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下,华为云实现了国内第一的目标,华为制造出了所需的芯片,实现了对美国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坚信华为一定能够突破重重包围,到达成功的彼岸,因为“除了胜利,无路可走!”。 不想说曲终人散,但终究离开了我为之牵挂并给我涅槃重生的华为。我内心还是无法掩饰一丝落寞和感伤,但我会尽快收拾好心情重新上路,不辜负自己的选择和大家的期待。耳边突然传来:谁说时间不说话,分明在我们来时书写下云淡风轻,又在我们去时雕刻下风起云涌。 得到计划投资 1 亿元建设技术平台 得到拟募资 10.37 亿元,其中投资 1 亿元建设技术平台,为了摆脱对第三方云服务的依赖。 技术平台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加强业务中台的研发,构建私有云平台,将第三方云平台和私有云平台的资源封装,拉平各个平台的操作流程和基础能力优势并形成互补。 得到称:伴随云计算的发展,更多企业将业务部署在云上,数据在云端累积产生。公司通过私有云平台的落地,应国家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号召,摆脱对第三方云服务平台的依赖, 为公司提供高性能、易用、富有性价比的基础设施服务和平台,满足公司发展过程的实际业务需求。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得到员工总数为 394 人,其中研发人员 155 人, 占公司总人数 39.34%,研发人数占比较高。 核心技术人员共 6 人,包括沈仁奎、杨溥、李晓宇、 罗瑞一、徐唐和李宁,主要负责方向包括基础架构、人工智能、电子书技术架构、服务器端开发及大数据分析等重点方向。 研发费用投入: 得到研发人员 2020 年平均薪资为 62.98 万元: 云行业格局 据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IaaS市场2020年达到643亿美元(4152亿人民币)。 (单位:百万美元) 阿里云 2020 年 IaaS 收入 395 亿元人民币,华为云 173 亿元。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119.3亿美元(约770亿人民币)。 阿里云稳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位(40.6%),华为云跃居第二位(11%)。 风起云涌 字节跳动入局 IaaS 市场的传闻是事实,其 CDN 已对外商业化运营。行业中又少了一个客户,多了个友商,各云厂压力都很大。 腾讯首席战略官James Mitchell在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也表示:“我们认为,如果您从事云计算行业,要是将基础设施租给非常庞大的公司,那么那些大公司会利用其议价能力来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云计算市场获得长期经济回报的途径既不是迅速求大,也不是追逐IaaS,而是耕耘PaaS和SaaS。” 阿里云在2021年财报中称,由于第一头部用户放弃使用其海外云,造成收入下滑。该用户即是字节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