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种子库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人类为什么建立末日种子库,是因为末日真的会来吗?

建立末日种子库当然是为了未雨绸缪,如今地球已经千疮百孔,说不准未来的某一天末日终会来临。一、末日学说末日真的是会来临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就像是宇宙也是经历过大爆炸才产生了机制,所构成了我们如今所处的世界。许多年前我们也曾听闻2012是世界末日,当然这只是玛雅人对谣传的话语罢了。但是世界末日的这个猜测也一直在人们的脑海中盘旋,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末日终究会来临,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许多的影视片就拍摄了末日来临时的场景,而对于末日的未雨绸缪,也是人类必须做的。二、末日种子库末日种子库的建造是必须的,若是未来人类文明真的被毁灭,那种子库就是未来人类的救命稻草。许多物品可能会因为气候还有各方面的原因所灭亡,种子库的建立是为了避免这些东西灭绝而导致未来无东西可用。人类的这种担忧是必然的,再加上种子库所建立的地区气候恶劣人烟稀少,是非常有利于种子的保存的。《庆余年》里面就有冰冻人的出现,正是因为史前文明的毁灭,让地球又再次进入了新一轮的轮回中。而那些被冰封在千里冰层底下的人还有物种,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末日种子库是一种未雨绸缪,也是为了让人类文明可以延续。三、地球岌岌可危,末日真会来临如今地球的环境真的不容乐观,全球变暖,还有海平面上升,有许多临海的地区已经被淹没。树木的逐渐减少,还有工业气体的排放,让地球环境逐渐恶劣起来。人类也在寻求可以宜居的星球,末日在未来的某一刻真的会来临,而人类得率先做好准备。

末日种子库的介绍

世界末日种子库(The Svalbard Doomsday Seed Vault)在距离北极点约1000 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具体处于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朗伊尔城(Longyearbyen),地理坐标78°14′09″N 15°29′29″E1,约1 亿粒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被保存在零下18 摄氏度的地窖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小麦、大麦和豌豆等重要农作物种子可持续保存长达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强的高粱种子,大约能存放1.95 万年。此外,该种子库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储存库,其安全性堪比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甚至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

世界末日种子库是那时建的 又为什么要建在北极 是谁提出的

“末日粮仓”种子库是从2007年三月开始建造的,将被用于储藏地球作物的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 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成本建造一个种子库?而且将地点放在了北极?答案只有一个:“安全”。 事实上,现在全球约有1400多家种子银行,但是,这些种子银行都存在一个致命缺陷:不安全。比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种子库因为战争被破坏;2006年,菲律宾的一家种子库也因洪水毁于一旦。这引发了联合国对农作物种子安全的关注。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祝贺种子库开始运作时所讲的,农作物种子中蕴含的基因资源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气候变化、害虫和疾病给植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种子的收集和保护却面临着种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威胁。而且,世界各国在粮农植物基因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自给自足。因此,建立全球种子库能够保护粮农植物基因多样性,也有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2004年联合国《粮农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正式生效,也为建立全球种子库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框架。挪威欣然接受了这个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工程。从去年3月份开始,挪威开始了种子库的建设。 挪威人将该种子库称为全球农作物的“诺亚方舟”,媒体报道时则称其是“世界末日穹顶”。的确,该种子库是不同寻常的,当世界陷入不测的时候,它极有可能带领人们渡过难关。 跟其他地区的种子银行相比,“全球种子库”有着无可比拟的安全优势。种子库地点选择在离挪威大陆1000公里处的斯瓦尔巴群岛。群岛位于北纬78度12分,距离北极约1120公里。据报道,当地的北极熊可能比人还多。报道说,岛上大约有3000只北极熊,这对种子库来说,可以称得上一个天然屏障。挪威政府为了保护种子库,安排了手握来福枪的武装警卫。不过,有北极熊的“巡逻”,估计想要搞破坏的人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当然,你不必担心饥饿的北极熊“反水”。工人在山上建设种子库时,先是向内开凿出一条长达120米的隧道,到达洞内的永久冻土带。接着,按照美国国家黄金储备库诺克斯堡的安全设计模式,在隧道的尽头修建种子库,并在隧道和种子库的外围筑一层1米厚的混凝土石板,隧道外面则是一个可抵抗数吨炸药爆炸威力的密封门。这样做至少有两个考虑:首先,冻土层可以很好地保护种子的活性,即使因为断电导致洞内的冷却设备无法运转,冻土层一样可以让温度保持在零下18℃。负责种子库运作的全球农作物多样化基金会的负责人卡里·福勒说:“如果停电也不用害怕,冻土层可以让种子冷却20年。”另外,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抵挡来自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核武所产生的破坏。挪威政府希望给楼主有帮助 这个应该不是那个个人提出的吧,这应该是联合国里的高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共同做出的决定,把这项工程交给了挪威人。

末日种子库的功能应用

距北极点约10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有一座世界末日种子库,旨在防止植物因天灾人祸灭绝,为植物学家提供种子基因。要想保存这些“末日种子”的活性,冷藏室中的温度必须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由于配备了大型制冷空调设备,种子冷藏时能够常年保持零下18 摄氏度的低温。在这样的条件下,小麦、大麦和豌豆等重要农作物种子可持续保存长达1000年;而生存能力最长的高粱种子,大约能存放1.95 万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在冷冻条件下贮藏的,被联合国粮农机构评为世界上第四重要的作物香蕉(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就是一个例子。很多物种的种子都需要频繁更换,才能保证种子的“新鲜”、“可复制”。一些持气候变暖论的专家表示,植物基因可能比黄金更珍贵。在比利时,科学家把从全球收集来的香蕉样本贮藏在液氮设备中;同样的行动在法国也有,他们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种子。但是,对于部分热带的咖啡种子来说,它们是很难被保存的。如今,全世界发达国家都开始意识到“种子基因库”的重要性。“末日种子库”虽由挪威政府出资建造,但它的整个运作经费则由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及一些个人基金会共同承担。《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种子银行的方式保护植物多样性是一项十分紧急的工作,因为如今在许多农田里,农民为了提高产量,仅种植1 到2 种作物。这跟“纯种的狗更娇贵”的道理一样,如此培育出来的植物更易受到害虫侵害。据了解,在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库建于云南昆明,这也是中国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该种子库建于2007 年,以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为主。

末日种子库的结构

从外面看“世界末日种子库”,并不觉得它很大。但是当你走过那长约120 米的隧道,而四周都是凝结的冰霜,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它的深不可测。据卡洛琳·波伦回忆,穿过长长的隧道后,种子库工作人员让她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接着,她从一个稍微倾斜的踏板进入种子库的山洞入口,经过一条由钢筋水泥建成的、长约40 米的通道后,就到了种子库的“核心地带”:3 间并排的独立冷藏室,每间长27 米,宽9.5 米,高5 米。每个冷藏室的金属门上都覆盖着冰霜。3 间冷藏室中,目前两间空置,一间已经贮藏超过1 亿粒种子。令人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在这间近300 平方米的储存室里,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是如何放置的。卡洛琳回忆说,当初她在与卡里·福勒商量拍摄权限时,福勒表示,她可以拍摄种子从种植基地到种子库建筑的任何镜头,但惟有冷藏室被禁止进入。种子库工作人员麦克告诉卡洛琳,这间储藏室在建筑期间,一共只配了三把钥匙。其中,他的这把钥匙是卡里·福勒给他的,每次任务结束得立即还给卡里·福勒。据麦克推测,另外两把中的一把可能在挪威政府手中,最后一把钥匙的主人无人知晓。挪威人还给种子库取了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末日穹顶”。麦克说,之所以用“末日”来命名这个计划,这是因为基金会认为,人类如果不节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地球的末日可能真的会到来。而用“穹顶”一词则有三层含义:一是种子库位于北极,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地球的“穹顶”;二是只有“穹顶”才是人们最后可以生存和呼吸的地方;三是希望这个种子库可以像人们搁置在“穹顶”上的东西一样,永远不会使用。

末日种子库被淹?

末日种子库设计的时候,安全性的确是排在了第一位的。我们刚才说过了,它设在一座山中,由厚厚的永久性冻土和混凝土保护,可以抵御核武器袭击,可以常年维持低温。此外,这个库的入口位于海面之上一百多米,即便南北极冰盖完全融化,海平面升高,也无法威胁到它。但我们必须坦诚的说,100%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虽然全球变暖是否在持续变暖、是否是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仍有争议,但近些年来北极地区的反常高温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斯瓦尔巴岛的平均气温较往年提高了7°C。虽然“末日种子库”建在山上地势较高,附近也没有河流湖泊,山脚下不远处就是大海,但积雪大量融化,降水异常增多还是超过了当时设计的排水能力,这是导致这次积水涌入的一个直接原因。尽管现在官方已经在想办法防止以后再次出现进水事故,但全球变暖对这里的威胁还远不止进水这么简单。比如种子库所处的冻土层是否会因为气温升高而开始融化,如果融化,会不会导致结构强度降低,会不会造成内部渗水,冻土都融化了,又如何保证种子库断电之后还能维持低温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并没有答案。或许,我们会找到合适的方式加固“末日种子库”,亦或许,会有更为稳妥的方式给“末日种子库”再上一道保险(比如发射到太空,但归根结底,“末日种子库”只是一个最终办法,而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最好永远不需要用到这个最终办法啊!我们对环境的肆意污染和破坏,我们的战争所带来的损坏,威胁的仅仅是种子吗?种子尚且有“末日种子库”来保护,那我们给自己编织的末日来临的时候,谁又来保护我们自己呢。我觉得这才是最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

“世界末日种子库”的建造成本高达911 万美元,由挪威政府出资。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将这一种子库评选为2008 年“50 项最重要发明”时,对它的安全性也称赞有加。事实上,该种子库被誉为全球1400 多家种子银行的“最佳后援”。比如在伊拉克、阿富汗境内的种子库因为战争被破坏;2006 年,菲律宾一家种子库也因洪水毁于一旦。气候恶劣、寒冷、人迹罕至,所有这些对人类而言的不利因素,却让该种子库比其他种子库更加安全。种子库的外围是厚达1 米的水泥墙,库内备有防爆破门和两个密封舱。其安全性堪比美国肯塔基州国家黄金储藏库纳克斯堡,甚至可以抵御原子弹爆炸。2008 年2 月,在种子库竣工前一周,当地发生了一次里氏6.2 级的地震,但种子库内的冷藏室却安然无恙。此外,由于种子库比海平面高出130 米,所以即使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也难以将其淹没。在这里,人们不用担心种子库被盗。因为在斯瓦尔巴群岛,北极熊是恪尽职守的“巡逻员”。“在斯匹茨卑根岛,可以看见一块写有‘当心北极熊"的三角形路标,底色为黑色,上面画着一只白色北极熊,外部轮廓为红色。”据卡洛琳介绍。岛上的北极熊多达5000 多头,比人还多。加之岛上人口相对“稠密”的区域在岛的西部,在那里,住着几百户流动人家。而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则位于岛的东部,周围常有北极熊出没。据说,在种子库的建设时期,建设者们对北极熊恩威并施,又是喂食,又是持枪保卫,才和它们相安无事。在种子库门口,就竖立着一个巨型北极熊冰雕。2008年3 月, 挪威王储马格那斯(Haakon Magnus)亲临该种子库。期间,他提出想亲眼看一看种子库的“核心地带”:储藏室,结果吃了闭门羹;10 月,继卡洛琳拍摄完种子库不久,美国前总统、85 岁高龄的吉米·卡特带着拯救世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依然没能进入种子库的“心脏”。

末日种子库的运送过程

摄影师卡洛琳·波伦拍摄了把印度海得拉巴一农场种植的植物晶胚运输到挪威“世界末日种子库”的全过程:1、挪威种子库坐落在距离北极大约700英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上。这座种子库的建设目的,是把世界各地的各种植物种子保存在地下仓库里,以防因为全球物种多样性迅速减小造成物种灭绝。2、印度海得拉巴种植的这些高粱的种子,将被运往斯瓦尔巴特群岛种子库。印度种植这种作物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进行一项可持续生态研究。3、经营这家农场的组织是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院(ICRISAT)4、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院的科学家挑选合格的种子装船。5、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院将为该种子库捐献出在印度生长的5种植物的20000个样本。6、种子选好后,他们会通过真空包装,把这些种子装到4层的特殊塑料袋里,并通过热封口方式,去除潮气。7、这批从印度运来的种子到达斯瓦尔巴特群岛,稍后将被运往挪威种子库。8、经过长途飞行后,斯瓦尔巴德岛全球种子库(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的管理员奥拉·韦森在机场把这些种子集中到一起。9、挪威政府和全球农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The Global Crop Diversity Trust)建设的斯瓦尔巴德岛全球种子库,可以储存来自100个国家的1亿种作物种子。10、在把印度运来的种子放进种子库以前,韦森对出货清单上的所有种子进行核实。11、斯瓦尔巴德岛全球种子库的储藏区位于一座沙岩山下大约400英尺的地方。挪威之所以会选择在这里建设种子库,是因为这一地区地质活动较少,而且处于永冻土地带。由于这座山位于海平面以上430英尺的地方,即使冰雪融化,这座种子库仍会很干燥。12、在这座种子库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大部分作物种子可以保存长达几百年。

为什么要建末日种子库,末日真的会来临吗?

末日或许会在一个我们始料未及的节点到来,改变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带来灭顶之灾。我们都知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在科技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快,简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从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我们不过仅仅发展了数十万年而已。而现有的大部分突破,都是在近一百年内发现的;可是,也有很多学者逐渐意识到,人类“竭泽而渔”的使用能源,已经让地球岌岌可危。曾经的“文明摇篮”,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人类文明天翻地覆。因此,联合国在二零零六年通过了备案,在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朗伊尔城地下八百米处,建造了一个“末日种子库”,里面冷冻着从世界各国,各区域搬运过来的农作物,植物的种子。有人说,这不过是科学家的一次“未雨绸缪”而已;但是小编却觉得,他们不可能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举动,已经证明了人类的确走到了悬崖的边缘。把我们推下悬崖的,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的侵略,有可能是“天外来客”小行星的打击;最有可能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力量。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系教授戈登在一篇最新论文中表示,全球变暖的趋势在地球已经无法遏制,我们在十年之内,足足把平均温度拔高了0.8摄氏度。对于地球的生态圈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恐怖的数字。照这样的曲线继续发展的话,在2050年,人类文明就会因全球变暖遭受灭顶之灾。到时候,温度将会比如今高2摄氏度,南北两极的冰山将会全部融化;日本和台湾这样的岛屿,甚至会淹没在海水之中。为了人类的前来考虑,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阻止末日的到来。

美国某位科学家计划在月球上修建“末日种子库”,对人类有何影响?

在月球上面修建所谓的“末日种子库”国际化对于人类来说它的意义是非凡的,而且这也是人类能够为末日着想所作出的巨大计划中的一小步。因为对于我们地球文明来说,地球并不是一个能够长久生存下去的地方,因为地球上的寿命也是有限的,虽然说目前的地球正处于生命的较年轻,所以说我们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地球突然出现重大的变化会导致我们人类出现生存危机,但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也要物以类聚,需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考虑,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不能够进行相应的科技和基础建设的话,那么对于我们的后代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他们的生活和环境就会变得非常差,他们的相应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说对于大多数的来说他们需要在这个时候仔细研究相应的技术来为我们人类做出最后的逃亡,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而且对于目前我们人类来说,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资源在不断退化,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导致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面积的灭绝和消失,所以说为了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能够保存下来,目前地球上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种子,所以说就需要在月球上建立相应的种子库来防范相应的危险,而且对于大多数的国家来说,他们虽然说建立有自己的种子库,但是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并没有现在的种子库建设,所以说就需要有人来进行相应的建设,才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而且地球上的各个国家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就会导致世界局势出现各种各样的动荡,如果说你就出现核危机的话,那么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就会出现大规模的生物灭绝,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种子来提供最基础的生物资源。

人类建立末日种子库的原因是什么?末日真的会来吗?

为了防止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没有食物等基本资源,末日很有可能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各种黑科技的层出不穷上,同时也体现在探索外太空的步伐上,最初人们登上地球之外的空间只是因为对宇宙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各种假设的成立,人们探索宇宙又多了另外一层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够找到和地球环境类似的新的寄居地,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了可供人类奔向其他星球的高级飞船,但是想要转移全人类的梦想实在太过遥远,甚至可以说是遥不可及。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态度从来都是人不犯它,它保护人,人若犯它礼让三分,实在逼急了就直接开启惩罚模式,在人类文明还没有如此高度发展的年代,生态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个物种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然的享受生活,直到后来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树木遭到了无情的砍伐,大片的草原逐渐产生沙化现象,没有经过妥善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汇入到河流中去,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的动物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有些物种甚至惨遭灭绝,大烟囱里面冒出的黑烟毫无顾忌的直冲云霄,逐年变暖的气候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所有的平衡都已经被破坏,末日很有可能来临。​​​人类既依赖于自然界的馈赠,同时又破坏着生态系统,面对已经千疮百孔的自然环境人们即便想要尽力去弥补也无济于事,既然已经无法弥补了就只能提前为以后铺平道路。多数国家的种子库早已完成了储备,其中最重要的储备就是粮食种子,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最最重要的就是填饱肚子,万一真的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种子库将是人类最大的退路。

人类为什么建立末日种子库,真的会有世界末日吗?

人类一直在致力于建造末日种子库,其实就是为了能够防止在难以预测的未来灾难到来之时,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如今大家对于世界末日都是不了解而且不懂什么时候会到来的,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面对困难有很好的前期准备,不能两手空空等待灭绝。人类的智慧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如今的科技水平也远远达不到能够预测未来的程度,但是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所放生,我们可以为未来所发生的一切灾难做准备。毕竟如今我们的地球其实已经变成了有点不受控制了,所以其实未来的灾难或者世界末日是有可能会发生的,当这些让人们恐慌的世界末日到来时,科学家要做的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带着我们建立的末日种子库,去往别的星球,让我们的地球生物能够延续下去。这是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存意义的。而且再加上虽然说世界末日的威力巨大,可能全人类都要受到波及,但是毕竟我们人类的智慧高度也是不容小看的。所以说我们建立末日种子库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引以为生的每一个种子都被保存下来。而这也是给我们能够幸存下来的人类一份生机,毕竟虽然世界末日是强大的,但是说不定在未来是可以有躲过这一切的人类出现,而他们如果生存下来,需要的就是新的种子能够让他们维持生命,让他们能够继续延续自己的种族,所以这些就是人类在目前给予未来的人们的一线生机,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所以说,人类建立末日种子库也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一定就要到来了,这只是由于科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未雨绸缪能力,所以说才让我们建立这一个数据库,让我们能够在未来依然有这么多丰富的物种可以享用。

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末日种子库”能发挥作用吗?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除了第一计划流浪地球外,还有第二计划:载着地球生物基因以及种子的飞行舱独立飞行,直到寻找到下一颗宜居星球。然而你知道吗?在地球上真的有一个地方储存着全世界所有的种子,以供地球遭遇不测时,幸存的人能依靠这里的种子继续繁衍生息。末日种子库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永久冻土层下面,挪威和一些基金组织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种子库,大约储藏了98.6万份种子,平均每份含有500颗干燥的种子,总重量达5吨,以应对日渐灭绝的植物危机。由于包含的植物种子种类较多,数据较全,因此被人们称为“末日种子库”“诺亚方舟种子库”。更加令人称赞的是,该种子库可以为各国政府、组织以及个人免费保存种子,并且种子的所有权都归委托者所有,你也拥有任何时候取走种子的权利。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要保存种子的冲动呢?末日种子库的建造之所以选择在挪威,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约130米,即使全球变暖,海水也不会淹没这里。而且当地地震发生的概率非常低,而且这个承载种子的种子库可以抵抗10级地震。再加上挪威气温较低,微生物不活跃,储存在这里的种子不会轻易被腐烂。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为了应对未来小概率的地质灾害,还用制冷剂将其温度恒定在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即使有一天电力被切断,当地的永久冻土层也能为起提供冷冻环境;如果全球温度变暖,那么储存在这里的种子也需要经过2个世纪才能回升到0摄氏度。为了保护种子,科学家们把种子干燥后包裹在三层铝箔里,并密封在金属管中。而且工作人员必须穿越长约400英尺的隧道,开启5道密码门,才能进入到地下种子储存室。重重保护之下,这些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仍保持活力,一些重要的作物甚至可以维持千年的生存能力。之所以选择建造末日种子库,是因为由于农业的发展,许多野生植物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最终导致一些个体灭绝。还有一些优良的农作物种子,由于疾病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导致灭绝。为了避免农作物灭绝,以及保护生物基因多样性,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挪威政府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全球种子库。种子库的种子一般会每隔一段时间更替一次,将原有的旧种子用于种植,而将一些更具有活力、更新鲜、更有复制性的新种子放置其中。目前为止,全球种子库曾发挥过一次作用,2015年,由于叙利亚战争摧毁了当地的种子银行,之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从全球种子库中提取了之前存放的325箱种子的其中130箱,来继续研究和供农民使用。真的会有世界末日吗?对于地球和人类而言,末日的概念并不一样。对于地球而言,末日就是地球不复存在;对于人类来说,地球环境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就是世界末日。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存活,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植物的兴盛。我们知道,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尽管目前我们可以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目前我们无法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必须依赖植物转化。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生长,另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像人类这样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食用植物来获取能量。也就是说,如果地球上植物大规模减少,那么以植物为食的人类一定也会减少。我们知道,地球上一共经历过5次生物大灭绝,以及数不清的生物小灭绝,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导致96%的生物死亡。之所以生物大灭绝之后地球能够重新恢复生机,就是因为在每次灭绝中,都有足够多的植物幸存,使得依赖植物为生的动物们不至于因食物短缺而死亡。由此可见,植物不仅对于人类,对于整个生物圈都至关重要。总结为了保护生态多样性,科学家们建立了多种机制来储存生物的基因信息,比如:为各个生物建立保护级别,着重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除此之外人类还为地球上的生物做了一份备份,关于动物的备份被储存在基因库里,目前全球一共有四个,其中有一个位于中国;关于植物的备份被储存在末日种子库里,这里有世界上最全的植物种子。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面临灭绝危机,这些备份或许可以帮助幸存的人类重建地区的辉煌。

明明现在不缺种子,那为什么还要有末日种子库?

这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思想,为了避免将来某一天,可能会发生令人猝不及防的事故,进行预先的准备。

末日种子库是真的存在的吗?

这样的种子库确实存在于地球上,有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种子库,它们被称为种质资源库。有些人可能会问,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物种,煞费苦心保护种子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为了应付世界末日吗?诚然,地球灾难的那一天离我们太远了,但事实正好相反。我们不是因为世界末日而保护种子,而是为了保护种子免受世界末日的影响。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灭绝。为了保护地球上的植物物种,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俄罗斯科学家尼科·莱瓦维·罗夫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建立种子库的想法,并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种子库。挪威政府在距离北极1000公里的一个岛上建立了一个斯瓦尔巴特全球种质资源库,名为“植物世界中的诺亚方舟”。该种子库是世界各种种种质资源的汇总备份。它储存的样本主要是世界上1700多个基因库的最终备份,以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他种质资源无法正常工作而造成宝贵资源的损失。除了被称为“植物学世界诺亚方舟”的世界斯瓦尔巴特全球种质资源库之外,中国还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物种丰富的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它是亚洲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也是世界第二大种质资源库,拥有4000多万颗种子。不同的是,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事实上,为了防止人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孤独,除了利用种质资源来储存和保护这些动植物资源之外,还有必要保护环境,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末日种子库是什么?为什么建立末日种子库?

其实末日种子库的全称被称之为世界末日种子库。它的作用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建立的子库其实大致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主要是用来保护以及储存植物的种子。关于末日种子库的地点,目前公布出来的是末日种子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某一处山洞当中。在这里储存了1亿粒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种子。01、安全性堪称最安全的保险箱的末日种子库。关于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可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全球范围内最为安全的种子库。有人曾拿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和美国国家黄金储藏库进行比较。认为,末日种子库的安全性相比较美国国家黄金储存库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数据显示,末日种子库在建造之初,其花费大概是在911万美元左右。在建造之初,人们对于末日种子库安全性的要求是既可以抵御地震,同时也能够抵御核武器。02、防止所有的植物因为地球灾害而灭绝,为植物留下最后一道屏障。在末日种子库建立之初,人们宣扬的建立理念是为了防止植物因为天灾而全部灭绝。一旦植物因为天灾全部灭绝,这里的植物种子能够为植物学家提供种子的基因,给这些植物一线重生的希望。在末日种子库当中配备了大型的制冷设备,这些种子被放在零下以下的温度中储存着。据有关数据显示,像大豆,小麦,大麦这样的重要作物,它们的种子可以保存1000年之久。而高粱种子甚至可能保存两万年左右。当然,除了末日种子库以外,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种子库,例如说。中国也建立有自己的种子库,我国最大的野生种子库位于云南昆明,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

为何要建立末日种子库,有什么意义?

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都需要守护她。这是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应该知道并且实施的一句话。因为我们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不断发展我们的文明,是离不开地球给予我们生活的根基。但是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了解到。为了能够让人类的文明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要做一些预备手段,能够保证我们人类文明能够不断繁衍。所以我们在世界上建立了末日种子库。那为什么要建立末日种子库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末日种子库。种子库很好理解就是收集在全世界各地的粮食种子,植物种子或者是一些稀有的种子。把这些种子储备起来。那么末日就是说在很遥远的一天,我们人类也许会迎来我们的末日。所以为了预防我们的末日到来,要在这之前收集一些地球上的种子。预防末日来临后,我们重新来过时对种子的需求。这是对未来末日的一种预备手段。那么建立末日种子库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事,我们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生存和繁衍留下的后路。当真的末日来临,如果末日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可怕,所有的生物植物都将消失的话。那么人类所留存下的种子库就给地球带来了一丝生机,也许要经过许多年的不断演化,这些种子用重新生长繁衍。那么我们的文化有可能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所以我觉得建立末日种子库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而且对我们人类文化或者是地球文化的延续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保护了一些即将要灭绝或者相似的植物物种。增强了生物多样性的循环发展。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不能再让那些野生动植物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被称为“末日种子库”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到底有多神奇?

在《创世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灭世大洪水来临之前,一个叫作诺亚的人,建造了一艘巨大的方舟,他把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带到方舟上面,洪水退却,生命的种子得以保留下来。故事讲的是在大毁灭面前,如何让生物得以延续。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植物特别是农作物,随着环境的变化,很容易造成基因的改变或者是灭绝,那人类如何保证不会永久丧失某些粮食作物的基因呢?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就开始探讨,有人提出建设一个全球性的种子库,以存放保存在世界各地基因库中的种子副本,不管发生何种灾难,都可以在这里找回种子。在联合国粮农署的支持下,挪威在位于北极圈内距离极点1000多公里的山体中,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种子库建造基地,这里是斯瓦尔巴群岛,常年低气温就是一座天然冰箱,非常适合种子的长期储藏,这个种子库被称为农业的“诺亚方舟”。2008年,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建成开业,来自全球的各种各样的种子,被真空密封在三层铝箔包装中,再放入塑胶容器内,并置于储存库的金属架上。这里的温度常年维持在零下18℃,同时会降低库内的氧气量,降低种子的代谢活动进而延缓其老化,即使遭遇长时间的停电,永久冻土也可保持这里的温度在零下8℃左右。2015年,位于叙利亚的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为缓解中东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的情况,计划建造另一座种子库,而向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提出申请,提取130箱粮食种子,这是自种子库启用7年以来首次提取库存中的种子。到了2020年,斯瓦尔巴种子库的库存,已达到约105万份(这里拒绝转基因种子),大规模的寄存种子,反映了各地担忧气候变迁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

人类为什么建立末日种子库,是因为末日真的会来吗?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有“末日种子库”,包括中国。 中国的“末日种子库”位于云南昆明,全称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它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按国际保存标准建设的保藏设施之一。 另外,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末日种子库”,一个是英国的“冰冻诺亚方舟”,一个是挪威建在北极的中子库。 其中,挪威的“末日种子库”更负盛名。 它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在距离北极1000公里的岛屿上,凿出一个山洞。因为坐落在北极的原因,这里有天然的种子存储环境。常年-18℃的低温,能够很好的保存种子。在这种环境中,种子的存放时间可以达到1000多年,特别种类植物的种子甚至可以长达2万年。 为啥要建“末日种子库”呢?难道真的世界末日了? 非也! 种子库的建设目的有三: 一个是研究,不赘述;一个是保持种子的纯度和多样性,这个是种子库存在的最重要目的,也不赘述;第三个就是防止战争等原因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种子的灭失。 第三个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是活生生的案例,就曾经有过。 在叙利亚战争中,因为连年战火,阿勒颇等地区主要作物种子丢失,幸好他们在挪威的种子库做了备份,否则就尴尬了。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本姑娘! 种子库存在的意义是保存生物基因多样性,避免物种迅速缩减、灭绝,并不是完全为末日做准备,主要还是通过保存物种的多样性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仍是为人类服务。 地球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对于人类来说它们是谁也离不开水的关系,生物改造环境适宜自己生存,环境变化又影响着生物的演化。现今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很多物种处于濒危之中,也已经有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有可能影响现今地球的生物组成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义是减缓地球环境的恶化,保证人类的更持续地发展。 种子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存植物的种子,种子经过脱水、筛选、X光照射和发芽检查等多道工序,保证种子的完整性,然后分别装入大玻璃瓶中,存放在-20℃以下的环境中长久保存,在外界植物物种濒危或者需要改善某类植物时,拿出来应用,可用于恢复某种物种种群,也可能拿来改善某种物种性状。并且种子库的安全措施很强硬,甚至有些能抵御炸弹的袭击。种子库保存的目标范围很宽泛,从我们日常吃的麦子水稻瓜果蔬菜到濒危或者数量明显降低的植物种子。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很多植物的果实的味道和营养发生了变化,也有一些农作物已经不适于自己留种,这些种子是保存的目标;前些年传言香蕉将灭绝,主要是因为香蕉的繁育更多地利用扦插的方式培育,也就是一大片香蕉田可能都出自同一母体,造成整个香蕉田面对疾病的风险比较低,尤其是针对某些基因点位的病原,而且野生的香蕉种群也面临濒危,造成未来可能真的没有香蕉吃了,这也是需要保存的目标;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设有种子库,为的是保存本土的植物资源;国际上还兴建了国际种子库,旨在把世界各地各种的植物种子保存在地下仓库里。我国也有自己的种子库,建设在昆明,称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不仅保存植物资源,也保存一些动物组织细胞种质,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DNA库、微生物种子库、动物种质库、信息中心和植物种质资源圃,重点收集我国范围内的濒危种、特有物种、经济作物等,保护具备重要经济和科研意义的物种,为保护生物资源、为生物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样本资源。 近年来,随着网络小说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末日小说”这个火热的题材逐渐被人们熟悉。末日,天外陨石灾祸、病毒灾祸造成世界一片混乱,自然资源被污染破坏,物质短缺,人们生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其中以丧失感染和资源短缺为首。 那么世界上真的有“末日种子库”吗?“末日种子库”真的是为了预防末日到来而建立的吗?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建有“末日种子库”,包括中国。 中国的“末日种子库”位于云南昆明,全称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它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按国际保存标准建设的保藏设施之一。 另外,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末日种子库”,一个是英国的“冰冻诺亚方舟”,一个是挪威建在北极的中子库。 其中,挪威的“末日种子库”更负盛名。它的正式名称是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The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是挪威政府于2008年在斯瓦尔巴岛设立的一个非盈利的、全球性的植物遗传基因库,隶属北欧遗传资源中心管理。 “末日种子库”在零下18℃的温度内保留了小麦,大麦和豌豆,花生等近一亿颗种农作物种子。 科学家将对于这些进行末日生存的重要根基及于保护。它们会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生存将近1000年。如果该设施不被破坏的话,那么生命力最顽强的种子,高粱可以存放1w年以上。 该种子库是比肩美国国家黄金储备库的存在,在它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核战争带来的辐射与海啸,地震等天灾人祸。不过可笑的是,该种子库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由于人类温室效应排放气体的影响北极气温上升。 根据《卫报》5月17号的报道,由于今年持续高温导致融雪和降水增加,“末日种子库”被水涌入 ,但现在看来这次进水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破坏。融水涌入的是种子库的入口隧道,而且隧道内的温度还保持的比较不错,水涌入后很快又冻结了,并没有影响最深处的三个种子库房的安全。 现在管理机构也在研究下一步的防御措施,比如在隧道里安装防水和排水设备,加固最外层的大门之类的,再加上最里边的库房本身就有的密封门,相信一段时间内这个库还是安全的。 那么,“末日种子库”真的是为于预防末日到来而建立的吗?种子库的建设目的有三: 一是研究; 二是保持种子的纯度和多样性,这个是种子库存在的最重要目的; 三是防止战争等原因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种子的灭失。 第三个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确实发生过相关案例。在叙利亚战争中,因为连年战火,阿勒颇等地区主要作物种子丢失,幸好他们在挪威的种子库做了备份,否则就尴尬了。 因此,“末日种子库”设立的根本动机是给全球其他1700多个基因库做一个终极备份,以扛过人类的核战争或者一些大的自然灾害,然后快速的恢复受损的农业。 大家好,我是科学趣多多,我来回答一下,为什么人类会选择建立末日种子库这一原因。 其实我们从楼主的提问中也可以简单的看出来,末日种子库的建立原因就包含着末日这一全球的人类灾难,只不过,灾难的严重性就无法得知了。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一切都是未来人类的生存。 其实关于末日种子库的建立,也是有很多国家在做的,不过最富盛名的就是位于挪威的种子库了。 挪威一个靠近北极的国家,靠着天然的自然优势,使得种子库的建立变得简单了许多,因为挪威选择的种子库地址位于北极点大约1300公里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个山洞中,它的名字叫“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末日种子库)。这个山洞有多厉害呢? 常年处于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下,这就使得这个种子库即使在没有任何其他设备的支持下也能很好的保存大量的种子,比如小麦、大麦等重要的农作物种子在这个山洞里面可以正常保存1000年之久,而一些特殊的像高粱这种生存能力更强的种子,保存时间甚至达到了1.95万年。 好了了解完种子库之后,咱们就该来说说为什么要建立种子库的原因了。 我们简单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点: 1.第一点也就是最直接的一点,为了防患于未然,假如那天真的发生了无法控制的天灾,造成大部分国家的农作物受损或者其他的灾难,那只要我们人类还活着,就可以依靠强大的种子库来继续生产出粮食。 2.战争的需要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叙利亚战争了,因为战争的肆虐,导致叙利亚的农作物基本上是全部损失,本就是一个困难重重的国家,没有了生产粮食的种子,就相当于断了整个国家的粮食。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叙利亚的情况,使得挪威的种子库第一次发挥了它的作用,为叙利亚提供了所需的农作物种子。 3.保持农作物的多样性 这就相当于其他的动植物,就比如中国海南地区独有的白臀叶猴,就因为各种原因已经灭绝了。 那换到农作物种子身上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任何一个种子在以后的那一天不会灭绝,多以建立种子库,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去面对这种事情的发生。进而可以持续性的保证农作物的物种多样性了。 最后我想说,不过不管是那一种原因,我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他们会出现,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肯定啊,地球是有寿命的,我们已经在做 探索 移居别的星球的努力了,只不过还是处于最原始的阶段,因为受制于 科技 的不发达。

末日种子库真固若金汤吗?新报告指出:本世纪末将变得岌岌可危

趣味 探索 讯 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数百万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然而,近些年来大家也有目共睹,很多动物物种都已被逼上了灭绝之路。在过去100年中,我们已经统计的就有300多种物种永远消失在地球上。事实上不只有动物物种告急,多个植物物种也在告急。去年,来自世界各国数千名科学家和多个组织表示出对地球环境的担忧,警告世界人类要节能减排。事实上科学家对环境的担忧并非多余,因为地球真的变得越来越温暖,世界各地多处冰川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融化,全球气候也因此而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环境的变化必然会造成大量植物和动物的灭绝。今年刚刚过去的厄尔尼诺现象大家也已经见识到了。 为了以防人类赖以生存农作物物种的突然灭绝,早在2008年,挪威在距离北极只有1000公里的斯瓦尔巴群岛的冰土层中建造了一个“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世界级种子库。据了解,种子库厚达数米的墙体能防水、防潮和防压,海拔高度为130米,温度又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应该够固若金汤了。在过去11年中,已经有1亿多粒农作物种子被送了进来,分别来自世界各国1400多家种子银行,总计为967216种农作物物种。这些种子代表着人类13000多年的农业 历史 。世界末日种子库也被科学界看成是未来人类灾后重建家园的最后希望。 然而,根据一份关于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状态新报告的说法,到2100年,斯瓦尔巴群岛气温将平均升高10摄氏度。气温升高将对位于斯瓦尔巴群岛世界末日种子库造成重大挑战。事实上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过一次险情,种子库的入口隧道因冰雪和永久性冻土快速融化而遭遇了洪灾,洪水差点进入到储藏室,数百万种农作物种子差点被浸泡。 近日,挪威环境局专家指出,本世纪末斯瓦尔巴群岛温度升高会造成多个可怕后果,山体滑坡,雪崩,大量冰雪融化和永久性冻土层解冻,除了会造成种子库入口处出现大量洪水外,种子库内部建筑稳固性也会受到很大威胁,因为永久性冻土层的融化,整个地基会出现下沉,而种子库建筑将存在架空的危险。搞不好会让来之不易的967216种农作物种子毁于一旦。

人类为什么建立末日种子库?是因为末日真的会来吗?

人们一直在专注于建立末日种子库,其实就是为了能够防止在难以预料的未来灾祸来临之际,我们能充分准备,现如今大家对于全球末日全是不太了解并且不明白什么时候会到来的,可是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面对困境有非常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可以一贫如洗等候灭亡。人类的智慧是非常高的,但我们现在的科技实力也远远地无法达到可以预知未来的水平,但我们不可以预知未来所皈依,我们能为以后所发生的一切灾祸做准备。终究现如今我们的家园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有点儿无法控制了,所以其实未来灾祸或是全球末日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当这些使人们焦虑世界末日到来时,专家要做的并不是手足无措,反而是带着我们建立的末日种子库,去往其他星体,让我们的家园微生物可以维持下去。这也是具备十分强大的生存意义的。并且加上尽管说世界末日的威力巨大,很有可能人类都需要遭受蔓延到,但是毕竟大家人类的智慧相对高度也是不容小瞧的。我们都知道大家创建末日种子库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引以为生的每一个种籽也被保存下来。而这也是给你能够活下来出来的人类一份活力,终究尽管全球末日是强悍的,可是或许不久的将来是能够有躲避这一切的人类出现,而他们假如活下来,必须的便是新的种子可以让她们维持生命,让他们能够继续延续自已的人种,因此这些就是人类在现阶段给与未来的人们的一线生机,这是一种防范于未然。我们都知道,人们创建末日种子库也并不等于全球末日一定就需要到来了,这只是由于科学家的灵敏洞察力和防患于未然水平,我们都知道才让我们创建这一个数据库系统,使我们可以不久的将来仍然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种群能够享受。

发现史前末日种子库

发现史前末日种子库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农业,而农业发展又离不开种子。然而,在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逐渐消失,许多珍贵的种子也在悄无声息中失去。为了保留这些濒临灭绝的品种,全球范围内不断有种子库建设者在用他们的努力来保护人类的农业遗产。然而,最近一项惊人的发现,却揭示了人类对于过去的认识可能存在一些误区。位于挪威一座叫做“诺德维格”(Svalbard)的岛上,建有一座名为“诺德维格种子库”的种子库。这座“地下冰库”可以储存全球植物的种子,并且保障这些植物的基因资源不被失去。种子库外观就像是挪威的一种传统建筑—红砖屋顶。正因为它被建立在寒冷的地下岛洞穴,“种子库”中的气温一直都在-18℃到-20℃的低温状态维持着。最近,挪威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批优质的史前种子,使得这一珍贵基因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完善。诺德维格种子库的发现 科学家们在对史前一些文明所留存下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时,惊讶地发现了一些被称为“侏儒小麦”的品种,这种小麦据称生长在青铜时代,距今有4000年。这种小麦的种子,可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被完全遗忘,而种子库的工作人员幸运地获得了这些珍贵的种子。挪威瓦拉格大学(University of Vaalarg)的生态学家Magnebreen说:这种侏儒小麦的种子被发现是一个大事件。一方面,因为这种麦子自己就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很少有这种古老的小麦,在全球范围内也得不到自然受精生成的种子。另一方面,这批古老的小麦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可以解开青铜时代的自然疑问,但最重要的是,种子库保护了它们,保证了这些种子得以长久保存。诺德维格种子库的意义 种子库的建立,不仅仅只是为了备份种子,它是一个对人类文明的长期投资,也是对这个星球未来的一种承诺。它是在全球变暖、食品价值流通贫乏、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时代,在浩劫可能临近的日子里,迎击全球风险的一种严谨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建立一种基础设施,在这个设施下,人类可以把他们的种子放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确保他们被保护和储存。随着家庭农业逐渐落后,种子成了人们许多日常事务的常规,但是,谁能真正意识到种子的重要意义?我们每天看到的是加热、吃饱、工作、消费、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生产这些东西的农业只能生产出来,在全球层面上,粮食异常的不均衡。史前末日种子库的未来 未来的种子库将继续发挥它承担的职责,即储存全球种子,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人们期盼着,未来种子库的更新更加迅速,更新的种子质量和数量更高。从科学技术角度上讲,一旦人们掌握了基因序列信息,选育品质更优的品种将更容易实现。此外,随着种子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被遗忘的品种将被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未来,人们还将继续发掘种子库中那些被遗忘的珍贵品种,以期让种子库更加全面。诺德维格种子库的发现,既揭示了生命正在升华的可观点,也让人们看到了保护珍贵品种的多重价值。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有机会通过诺德维格种子库重回人类历史食物生产的峰顶,这也将成为全人类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