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陈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2014年07月14日16:24 来源:新闻爱好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该作品[1]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的确,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观其形,《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它由十几人组成,分为3个小团队,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Steve Duenes)带领杰米利?怀特(Jeremy White)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Andre Kueneman)带领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而应颁给整个团队。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迅速发酵,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非常有针对性。《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一本卖2.99美元,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假设你是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颁发普利策奖的嘉宾。请你写一段颁奖致辞。急急急急!

正当屠杀犹太人的那段最血腥、最黑暗的历史一页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淡去之时,他——罗森塔尔,用最朴实的文字、摄像机般地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用最诚挚的心灵,感召并震撼着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善良人的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用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照亮人性中的黑暗与堕落.他向行凶者发出控诉,给受难者以缅怀,为世人留下了“永远都不要抹去那最无情的历史的”一声叮嘱.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没有什么新闻,对大多数记者来说意味着失职、失业,而记者罗森塔尔却勇敢地写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的,奥斯维辛的确没有什么新闻,但它也不该有阳光、鲜花、孩子的嬉戏,更不该有遗忘。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原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感性、立体的氛围,让我们在心灵的触动中警惕着未来。这不是一篇新闻,而是一篇有温度的文章;这不是一篇客观报道,而是一篇有情感的文字。但我们仍要将这个奖授予他,只为感谢罗森塔尔,感谢他让我们记住奥斯维辛,记住那段岁月,这一点对于全世界的人民都尤为重要。

他因为拍下一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为何两个月后却选择自杀?

相信大家对于这一张照片,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瘫倒在地上,而不远处一个秃鹫却正虎视眈眈的盯着她,似乎随时准备朝她飞去,享用美餐。这张照片在世界上流传盛广,从而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心。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她是否成为了秃鹫口下的盘中餐?幸运的是,一起悲剧并没有发生,秃鹫在周围人群的惊扰下很快就飞走了,而小女孩也获得了精心的救助,并且顺利长大,然而拍摄这张照片的摄像师,却让这个话题沉重了许多。摄影者的名字叫做凯文卡特(Kevin Carter),在1960年出生在了南非,在长大后,凯文决定担任一名摄像师。1993年,苏丹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而这一年碰巧灾荒,大量的苏丹人沦为难民,不少人因为缺乏水源和粮食,活活饿死渴死。凯文跟随着记者团队,前往苏丹进行报道,他很快被这里的混乱场景所震惊,而凯文没有忘记自己指责,不惜时间的按下快门,3月,凯文随着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一起,乘坐一个派发粮食的直升机,来到了一个饥饿的村庄,凯文看到,很多密密麻麻的骨瘦如柴的双手,用仅剩下的一点余力讨要着食物,他注意到,一个非洲妇女因为去挤着争抢食物,而将自己的孩子放在了周围不远处的空地上,而一只盘旋在附近的秃鹫,也恰好注意到了这一点,它落下并且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随时准备动手。凯文抓住机会,轻轻调整了角度,将它们两个收入了镜头,他拍摄几张之后,眼看下不了手的秃鹫便匆匆忙忙的飞走,而那个小女孩也被母亲所带走进行喂养。回到南非之后,凯文立刻将自己的作品冲洗为彩色照片,在3月26日,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以“饥饿的苏丹”为名刊登了凯文的作品,立刻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轰动,苏丹的饥荒从未给人们带来如此直接的感官冲击,此后,凯文的照片被多个媒体引用,人们也纷纷向苏丹地区捐钱捐物。在1994年,凯文凭借这幅作品,获得了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然而争议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的,凯文获奖后,弗洛里达的一个记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却写了一篇专栏文章,大意为,你看这没有人性的家伙,在秃鹫扑向小女孩之前,不想着救人性命,而是急着拍下争取名利和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作品。紧接着,一系列对于凯文的口诛笔伐也开始了,谣言也越传越疯,民间流传,凯文在拍摄完这组照片后,秃鹫便动了手,小女孩也遇难了。这更加引发了公众们的愤怒,就连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也遭到了谩骂,他们被一些愤怒的人打电话投诉,要求撤销凯文的奖项。虽然普利策新闻奖委员会和凯文本人都经过辟谣,但是关于凯文见死不救的消息,却依然充斥于各个花边报纸,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凯文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凯文拍摄完这组照片后不久,他最好的朋友,记者肯便因为参与一起暴力事件的采访而受到了枪杀,这让凯文痛苦异常,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发,同样没有能给他带来荣誉,因为凯文名声的狼藉,没有什么公司敢雇佣他,入不敷出的凯文好不容易接受了一份到莫桑比克的采访任务,却因为耽误了早班飞机,而被扣除了一部分薪水,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被舆论弄的心烦意乱的凯文,竟然还把他辛辛苦苦两个礼拜来拍摄还没有冲洗的一包交卷弄丢了。接憧而至的打击,让凯文放弃了思考,在1994年7月27日的深夜,获得普利策奖的两个月后,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凯文·卡特于他自己的汽车内,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 凯文身边则放着一张纸条:“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凯文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到心痛和震惊,杀死凯文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而他的故事,也发人深省。

这张照片为什么能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

这幅作品中,一个头大如斗、皮包骨头的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而跪倒在地,而秃鹫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的构图是普通的三分法(“井”字构图法),猛禽与小女孩分别位于“井”字四个交叉点的左上点和右下点;空旷的环境使两个主体更加显得突出,而本不该处在一起的一个虎视眈眈的强势猛禽与一个倒伏在地奄奄一息的弱势孩子,出现在一个画面上。禽类的强势与孩子的弱小与人们的正常思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想冲击。色彩是普通彩色胶卷成像效果,基本没有进行后期处理;在中午强烈的太阳光下,加上空旷荒芜的环境突出显示了当时非洲大地的干旱。摄影构图与光线、色彩,画面中的线条等因素相关,需要它们的配合。然而,它们也只能扮演一种辅助者的角色。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构图中最重要的是利用以上因素,在画面上,构造出最重要的姿态或形态,从而使观者能一眼感知到画面的重心与主题思想。但技术归根到底是要为主题思想服务的,构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照片的主题,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张震惊世界的图片《饥饿的苏丹》,从技术上来说,属于均衡式的构图,主体形态突出,清晰,小女孩与秃鹰在视觉上互为呼应。如果仅从总体构图上来讲,作者只是抓住了这个场面,他碰到了好的内容,拍下来了,构图、机位都不是很好。这是新闻摄影,只是记录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艺术方面很一般。所以,这张照片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只是一些基本手法(但基本功扎实),是抓拍来的照片。它之所以获奖,关键并不是照片的拍摄水平,而是它所包含的信息,给人以触目心惊的感觉,突出了苏丹的大饥荒。扩展资料:一九九三年苏丹战乱频繁的同时发生了大饥荒,南非的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到战乱、贫穷、饥饿的非洲国家苏丹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卡特的这幅照片。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的那幅照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饥饿的苏丹

这张普利策奖的摄影作品是谁拍的?

《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 赢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业者的角色,在按下快门后赶走了那只兀鹰,给了小女孩一些食物和水,最后看着小女孩离去。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赢得普利策大奖的摄影师为什么会在三个月后选择自杀?

提到《饥饿的苏丹》这幅照片,每个人都很熟悉,画面呈现出的场景让人心痛:一个赤身裸体、瘦骨嶙峋的苏丹小女孩,因为饥饿痛苦地趴在非洲贫瘠的土地上。远处是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位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饥饿的苏丹》)拍摄这张照片的人名叫凯文卡特,他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不过,凯文却在获奖后很快就自杀身亡了,这是为什么呢?1993年3月,凯文卡特和同事西瓦尔来到苏丹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采访拍摄当地的饥荒和战乱。有一天,他们随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的直升机,到此地发放救济粮。在活动间隙,凯文卡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成群的皮包骨头的难民,蹒跚着走向粮食发放地,这其中就包括不少饥饿的孩子。他取出相机,心情沉重地拍下了这些揪心的照片。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凯文走进了附近的一片灌木丛,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香烟。正当他准备点燃香烟时,听到附近传来了一阵微弱的抽泣声。凯文循声望去,恰好发现一个饿得连头都无法抬起来的小女孩儿,正努力地爬向救济点。也就在此时,一只秃鹰盘旋着落在了小女孩儿的身后,静静地等待着……职业的敏感促使凯文举起了相机,他希望抓拍到秃鹰展开翅膀的画面,并为此静静地等待了20分钟。而镜头里的小女孩儿依然努力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着粮食发放点爬去……直到最后,秃鹰也没有飞起来,凯文还是按下了快门,留下了这张牵动全世界人神经的照片,随后赶走了秃鹰。拍摄完成后,凯文一屁股坐在地上,点燃了手中的香烟,放声恸哭,口中反复念叨着上帝和自己女儿的名字。(凯文卡特)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的这幅名为《饥饿的苏丹》的照片。随后,这张照片被各大媒体转载,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一方面同情苏丹人民的悲惨命运,一方面对凯文只顾拍照,没有对小女孩儿施以援手给予了强烈谴责,进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职业精神与记者良心”的大讨论。1994年4月,《饥饿的苏丹》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特写摄影奖。5月23日,凯文走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主席台,接受了这个奖项。7月27日深夜,凯文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辆汽车内自杀身亡,距离他获奖仅三个月。随着凯文的离世,人们普遍将他自杀的原因归结为饱受谴责和良心的折磨,因为他留给世人的遗言就是:“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那么,凯文自杀的原因仅仅是无法面对世人的谴责吗?实际上,画面中的小女孩儿是跟随母亲一道前往救济站的,只不过她的母亲正忙于领取粮食,没有时间照顾她。而且,在拍摄照片时,凯文内心也极度痛苦和矛盾,他事后曾对同事们讲到:“我要拍照,但我在心里喊‘上帝啊"。但这是工作,别的只能以后再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别干这行。”普利策奖的评委之一约翰卡普兰也证实,照片上有注释,提示会有人来帮助这个小女孩儿,她并非独自一人身处荒漠中。而且小女孩儿的手上有一个环,表明她正在接受人道主义救助。评委们也相信,如果小女孩儿需要帮助,凯文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的。不过遗憾的是,约翰卡普兰的陈述显得软弱无力,被淹没在了全世界人们气势汹汹的讨伐声中。(凯文摄影作品)实际上,凯文的自杀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除了无法承受世人的谴责外,生活的重压和好友的离世也是原因之一。1961年,凯文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从小就对种族隔离制度十分反感。16岁时,凯文毕业于一所天主教学校,然后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南非国防军士兵。但在军队里,凯文因支持黑人而经常被白人士兵们围攻。而后,凯文离开了部队,供职于一家摄影器材公司,并对摄影产生了兴趣。直到他拍摄了颇受争议的《饥饿的苏丹》,得到了新闻界最高荣誉奖。不过,巨大的荣誉并没有改变凯文的生活窘境。他的婚姻非常糟糕,爱情上接连受挫,不得不独自抚养一个年幼的女儿。即便他后来声名鹊起,收获了久违的爱情,和一位教师女友一见钟情,但也因为各种原因很快就分手了。1994年4月,他的“砰砰摄影俱乐部”好友肯和莫尼诺维奇,前往南非拍摄一次暴力冲突事件,结果,肯被当场枪杀,莫尼诺维奇也身受重伤,躺在医院里奄奄一息。好友的不幸罹难,对凯文造成了沉重打击,促使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最让凯文焦头烂额的是,他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开销都无力支付。1994年6月,他接到了一个莫桑比克采访任务,为了缓解自己的财政危机,他爽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但当他从莫桑比克返回时,居然将一包还未冲洗的胶卷落在了机场的休息区里,这可是他的心血和全部希望。他心急火燎地返回寻找,但现场什么都没有。这几乎成为压垮凯文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下定决心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人们在凯文的遗书中还看到了这些内容:“绝望!没有电话,没有付房租的钱!没有供养孩子的钱!没有还债的钱!”他最后写到,“我该去找肯了。”7月27,凯文开上了自己的汽车,停在了儿时经常玩耍的一条河边,将一根软管一头固定在汽车的排气管上,一头伸进车内,然后放倒座椅,打开随身听,安静地沉沉睡去了……

普利策建筑奖历年获奖者都有谁?

截止至2019年3月4日,普利策建筑奖历年获奖者,如以下图表所示:迄今为止在40届颁奖中,共有45人获奖。其中:美国:8人日本:7人西班牙:4人英国:4人瑞士:3人德国/法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2人中国/澳大利亚/挪威/丹麦/荷兰/墨西哥/奥地利/智利:1人印度:1人扩展资料:普利策建筑奖正式的颁奖仪式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5月份,地点选择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建筑物内。此举突显了建筑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每年不同的特别场地,同时向其他时代和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的建筑作品致敬。每年的典礼选址在揭晓得奖者之前已经确定。应邀出席颁奖礼的嘉宾来自世界各地和主办国,仪式内容包括主办国名人致欢迎辞、评审团主席发表评语、汤姆士·普利兹克颁奖,以及得奖者致谢辞。得奖者可获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奖章,这枚普利兹克建筑奖章是根据路易斯·沙利文的设计而铸造的,他是芝加哥著名的建筑师和公认的摩天大厦之父。奖章的一面是奖项的名称,另一面则刻有三个词:"坚固、价值和愉悦",呼应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坚固、实用和美观。参考资料来源: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参考资料来源: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礼与奖章

奥斯维辛作者为什么获得普利策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一、 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纪实报道。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特点是客观性(真实)和时效性(新鲜)。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一篇新闻的特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印象性新闻报道。并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印象性报道”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作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作者必须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印象、写观感。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新闻作品,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四、文本解读。《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全文一共16个自然段,1—3段写奥斯维辛的今天,4—5段写奥斯维辛的历史,6—15段写今天(1958年)参观者(包括作者在内)的感受。16段收束全文。文章的开头先写奥斯维辛今天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而作者却认为这是噩梦,这一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当读到后面,了解了奥斯维辛的历史,这一困惑便找到了答案。这是作者怕人们(尤其是儿童)淡忘历史的一种深深的忧虑。正是因为这种忧虑作者在第六段中写道“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直接点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文章理解的难点主要集中在7—15段,这部分主要是描写参观者的感受。有些描写,学生一目了然,例如:“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等。而有些描写语句看似直白,但含义深刻,需要深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它会羞红了脸的。”参观者为什么要“庆幸”呢,是因为一旦打开门,他们也会觉得非常尴尬。正常人对当年在妇女身上进行不育试验的实验室看一眼都觉得尴尬,而那些纳粹分子他们却残忍的、没有良知的进行着实验。简单的一个“庆幸”让我们看到了纳粹的残忍与无耻。像这样的语句还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什么值得看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等。这些语句在平实地叙述中,蕴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对这些语句的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奥斯维辛的认识,把握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学情分析1、 对于新闻,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初中已学过新闻的概念、特点及写法等;但是这篇新闻的特点比较特殊,与一般的新闻不太一样。2、学生对奥斯威辛的了解呈现两级情况,一种是一无所知,一种是有所了解,但是以不了解的为多。3、高一学生还是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教学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要激发、寻求、提升阅读者的主体感受和认知深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了解奥斯维辛的历史。2、 阅读新闻抓住表达作者主观评价的语句。3、 提高学生理解作者主观评价语句的能力。过程和方法 讨论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领会在平静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分子强烈的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的惨痛教训,珍惜和平。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 开门见山——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奥斯威辛是什么? 2、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新闻? 3、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二、初步感知带着问题读课文(答案用文章中的语句或依据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 问题一:奥斯威辛是什么?纳粹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可怕的旅游中心奥斯维辛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莫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问题二:十四年前奥斯威辛是一个杀人工厂,十四年后它成了一个可怕的旅游中心,在这个可怕的旅游中心都展览些什么?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试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 成堆的头发 婴儿的鞋子 囚犯的照片三、背景介绍(插入ppt用图片介绍奥斯维辛——图片很有震撼性,一下子拉进了学生和奥斯维新的距离)每天,一列又一列火车从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开进这个大门。那巨大的烟囱终日不停地向外面排放烟雾,也就意味着又有许多人被杀害在毒气室和焚尸炉中。一位党卫军的头目弗里希上尉对一批又一批新来的囚犯说过这样的话:“我警告你们,你们不是到一个疗养院来,你们是到一个德国的集中营来,你们除了从烟囱里出去外,就没有别的路走出这儿。”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四、浅谈感受看完这些图片之后你有何感受?(如果你去奥斯维辛参观,看到这样的展览,你会有什么感触?) 德国纳粹太残忍了! 犹太人太可怜了,这些事情太恐怖了。生命不能这样被轻视、被践踏。要尊重生命。问题:今天(1958年)去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在书上划出表现参观者感受的句子。(学生阅读文章7—14段 找同学朗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在书上。)五、深入理解问题:在这些描写参观者的感受的句子中,有没有你不明白的语句?(学生自由提问 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若学生不问 老师就提出问题)问题一:11段“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为什么?(搞妇女不育试验的地方——大门紧锁 可提供图片)明确:一个有良知之人,他就是看一眼这样的场所都感到羞愧,而那些纳粹分子却麻木的做着的试验,表达出了作者对对纳粹的控诉。这就是灾难岁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的消亡,更是尊严的绝望。因为人的尊严受到冲撞,受到了摧残。问题二、13段 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作者,当看到温和着微笑的照片时,作者为什么会陷入沉思?(一)作者想这二十多岁的姑娘为什么会微笑?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赴死刑的人的表情都是木然的,这木然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麻木、绝望。因为死神天天都会光顾,随时都有人被纳粹杀害,所以多数人已变得麻木和绝望了。而这个姑娘的微笑也许是——终于不用等死了,不用再看到同胞的遇害了,终于解脱了因此微笑。也许是——这个姑娘看到了希望,她心中拥有希望。但无论是因为什么微笑,她的微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丽,而这美丽的生命却被人无情的毁灭了,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人人面对死亡都如此麻木,如此木然;但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却温和地微笑着走向死亡。当美好被毁灭时更让人心痛。对纳粹的仇恨更深。作者在沉思些什么呢?对生命的无视,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巨大悲剧的沉思。对战争思考、对生命思考、对人性的思考。问题三、10段 作者在写这些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也写道了讲解员的态度。“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解说员为何是这样的态度?提示:游客看到女牢房的景象时,惊惧万分,想叫但却叫不出来;而解说员却快步走开觉得没有什么可看得。也许是解说员天天看这一景象,天天向大家讲述这些内容,他有些麻木了。所以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不要对灾难的历史变得麻木。也许是这一场景与其他的毒气室、焚尸炉、绞刑室比较起来是小巫见大巫,起码还给了一个生存的空间,所以解说员觉得没什么值得看的。——控诉了纳粹份子的惨无人道、残忍。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让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作者的情感。而这两点也都是作者创作本文的意图。小结: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参观者、作者、讲解者的感受之后,相信也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五、探究主旨 在了解了这篇新闻的内容之后,你们说说“今天”的奥斯维辛发生了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提示:在奥斯维辛400万人被屠杀——这是14年前的新闻。而今天没有什么新闻。“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一种不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作者有很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作者写下这篇新闻。普里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这正是源于新闻工作者崇高的使命感和敏锐的目光,作者透过和平宁静的生活表象,发掘出震撼人们内心的东西,这正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六、作业拓展1、作者离开了奥斯维辛后写下了这篇充满历史责任感的新闻。若是你在参观完奥斯维辛之后,你会在留言墙上写些什么呢?2、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杀人工厂 旅游中心 毒气室 震惊 展览 焚尸炉 感受 愤恨 绞刑室 可怕 窒息课后反思:最大的优点整个教学流程层次感很强,问题设计基本能做到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抓住学生对文本中描写参观者的感受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分析,切入点很好,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正好是深入把握文章作者情感的过程。最大的困惑这是一篇新闻,但我并没有按照新闻的思路来讲,而是像分析散文一样来对文本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语句的分析,这样的设计是否合理,我心里还没有答案。学生读后感奥斯维辛的阴霾高一1班 吴丹在学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这天傍晚,我在百度搜索栏打入“奥斯维辛”这几个刺得人眼睛生疼的字。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撞入眼帘。然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看到的。我只想亲眼看看,曾经是人间地狱的奥斯维辛2号集中营。点开这个浏览量几乎为零的视频。旁白全部是英文,没有中文字幕,于是我只是安静地观望着这场无声的血雨腥风,却依然为之深深震慑。那座废弃而空旷的古旧建筑就是奥斯维辛2号集中营,它静默地伫立在东欧的一隅,宛如一方庞大而罪恶的坟墓,嘲讽着当年希特勒缔造“大德意志帝国”的野心,更是数百万犹太冤魂堕入死亡的陷阱。六十多年前,不断有凄厉的尖叫响彻奥斯维辛上空,不知多少鲜活的生命渐次以惨绝人寰的方式离开人世。彼时的奥斯维辛正值草木萧索、残雪弥漫的隆冬,冷得呵气成霜。透过一帧帧黑白残像,我看到那片布满阴霾的沉郁天空中不断飘落晶莹纯白的雪,混合着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息,冻结成人间浓黑的悲凉。我只觉得站在距离1944年如此遥远的今天,我目睹那些冰冷的铁门,颓圮的纪念墙,血腥的刑具架和森然的毒气室,依然有被人扼住了喉的惊惧。镜头转向挂满遇难者遗像的墙壁。我知道每个将死的犹太人在离开人世之前都要留下这样的一张照片,我不知道这些泛黄的照片究竟湮灭了多少卑微的生存的奢望。那些或漠然或神采奕奕的面孔看着我,我也在看着他们。我忽然想起了那个微笑的姑娘。在这个胜似地狱的地方,她从容地站在死亡门口温和地微笑着。她相信光明即将到来,因而她蔑视死亡。光明终究是到来了。苏联红军解放了整个东欧,奥斯维辛终于阳光明媚。那些形容枯槁的孩子蜷缩在军人宽敞的怀抱,单纯而恐惧的眼神令我毕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毒气室和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光明的到来是一件冗长得几乎让人丧失全部希望,却又让人热泪盈眶的事。录像的最后,在事隔二十多年余年之后的华沙,德国总理勃兰特站在这块曾在纳粹铁蹄下倍受蹂躏的土地,站在死难者灵前,面色凝重地长跪下去。一时间只觉得世界太安静,冷雨弥漫,苍穹之上的黑色阴霾如同那些长眠着的亡灵,昭示着死亡的悲哀与永恒的救赎。大理石人形墓碑前是素白的花圈,为犹太民族的伤逝献上菲薄的祭品。“在德国近代史的压抑下,”勃兰特后来谈及华沙之跪时如是说,“面对百万受害者,我只做了在言语力不能及的情况下一个人该做的事。”纳粹留下的血痕和奥斯维辛的阴霾,终是渐渐消散了。但又是永远不能消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