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的手下为什么那么厉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手下。
毛文龙:性情刚烈,嫉恶如仇,清正廉洁,不蓄私产,耿介自守,不附权阉;并不是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要差些,只能说是生在乱世,人才辈出。这些人成名要晚些。好比张良、韩信等也是为人手下啊!
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投降清朝的原因是什么?
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投降清朝在历史上称之为吴桥兵变,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正当后金军围困大凌河之际,明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参将孔有德和李九成之子千总李应元率兵千人援大凌河,行至吴桥发生兵变,回据登州,最后导致了对明清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有很大影响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之降金事件。孔有德,辽东东宁卫人,李九成、耿仲明辽东辽阳卫人。在后金下辽沈以后,他们相继从辽东逃出,投奔皮岛毛文龙。毛文龙为集聚个人势力,多将亲信部下收为义子义孙,皆称毛姓,孔有德称毛永诗,李九成称毛有功,耿仲明专制一方,不受节制,被蓟辽督师袁崇焕所杀,三人被调至宁远,属宁前兵备道孙元称毛有杰,故后金方面统称为毛氏。崇祯二年毛文龙因私与后金通款,化麾下。崇祯三年六月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后,主张恢复辽东宜用辽人,所以孔有德得为参将,李九成为偏裨,耿仲明为中军。大凌河围急,明廷檄孙元化派兵从海上赴援。孔有德以风逆难往,改从陆路赴宁远。闰十一月末,兵至吴桥,时值天大雨雪,士兵乏食,地方官又故意闭门,迫使士兵出掠。有一士兵捉食新城乡绅王象春(蓟督王象乾之弟)庄鸡犬,象春子假借父伯的势力告于孔有德,孔将士兵捆打贯耳,兵遂大哗,将王氏庄焚毁。恰好这时李九成奉孙元化之命出塞买马,马价荡尽归至吴桥,遂与其子李应元乘士兵哗变之机胁孔有德叛变。变兵东返连破陵县、临邑、商河、济东、青城、新城诸县,官军不能抵挡。十八日围莱州,二十日即抵登州。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三登州城内耿仲明举众内应,孔有德即进据登州。此事发生前孙元化在登州招用葡萄牙人制红夷大炮,训练士兵演习。登州城内积有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旧兵六千,援兵千余,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战船百余艘。这时完全为孔有德所有。不久旅顺副将陈有时、广禄岛副将毛文龙义子毛承禄等亦率众叛赴登州,拥孔有德为都元帅,并铸印置官,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声势大振。明南北海运停止,旅顺东江饷道不通,海外士兵久不得饷,势甚危急。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而在明政府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辽人持有偏见,认为辽人多与叛将有旧,不可用,因而引起辽人官兵的很大反感,这是激起叛乱的重要原因。叛乱发生以后,明政府主抚主剿意见不一,又使事态不断扩大。孙元化主抚,在登州为叛军所执后纵归,明廷即将之逮治论死,继任登莱巡抚谢连亦在莱州被叛军所杀。莱州长期被围,关内督抚官将一筹莫展,最后明廷被迫从锦宁前线抽调了祖大寿之关宁军夷汉兵丁四千八百余人,由总兵金国奇、参将祖大弼(祖大寿之弟),祖宽(祖大寿之侄)及原任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率领,入关赴山东,这才改变了战局。八月明军大败孔有德于新河县之沙河,莱州围解,九月初一日进围登州。十二月李九成突围时被打死。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兵船百八十余艘,携登州物货子女从海上逃走,游弋于旅顺、广鹿诸岛间,屡被明兵截杀,兵船损失过半,李应元被打死,毛承禄被俘。四月在明军追击之下,投降了后金,携船六十余艘,官将兵丁家口共一万三千余人。崇祯七年二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毛永喜)亦率兵丁家口三千余人投降了后金,自此皮岛孤悬海外,明军在海上的势力大衰。孔、耿、尚投降后,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军事力量,从此后金不仅有了一支精锐的水师,而且还得到一批制造西洋火器红夷大炮的技术人员。因此皇太极给予崇高的礼遇:出迎十里外,行抱见礼;授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为总兵官,并许仍各领其众;号令、鼓吹、仪卫亦如其旧,位仅列诸贝勒之次。除出兵用刑必须奏请外,其余一切自主;号孔有德、耿仲明军为天佑军,尚可喜军为天助军,旗色用白镶皂,它们成为后金内部别于八旗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扩展资料:吴桥兵变的结果: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二十日,李九成闻莱州兵败后,遂将软禁于登州的谢琏杀害。三十日,官兵进抵距黄县二十里的白马塘,叛军倾巢来战,号称十万之众,其中包含马兵万骑;是役,叛军再度惨败,有一万三千人被斩,八百人被俘,至于逃散以及坠海而死者,不下数万。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一日,明军各路俱至登州开始围城。登州三面环山,北面向海,为避免遭敌夜袭,明军乃以数日的时间构筑一道长达三十里之围墙,其高如城,东西两端俱抵海。由陈洪范、刘泽清率步兵守西墙,吴襄、靳国臣等率骑兵接应。刘良佐、邓玘等率步兵守南墙,金国奇、祖大弼等率骑兵接应;牟文绶等率步兵守东墙,祖宽、张韬等率骑兵接应。由于叛军拥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且李九成素负骁健,常出城搏战,双方往往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因城上的火炮威力强大,且防守森严(如城中衢路不许辽人以外者任意行走,违者斩之;又,每垛夜间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轮替,传箭警睡;不时还缒人至城外夜巡),明军数次攻城俱无结果,遂决定采行紧守坐困的策略。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初三日,李九成率叛兵出战时殁于阵,改由王子登替代,因九成勇谋均甚于孔有德,且叛变过程主要的攻守战役多由他与陈有时担任前锋,素为辽人所推戴,叛军士气于是大受打击。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高起潜在挂榜山(今蓬莱市城南)新筑铳城,并用红夷大炮轰击城内,令叛兵胆寒,明廷于是决定自北京再赶运四、五门大炮。由于城中日益乏食,孔有德乃于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乘船自海上遁去,殿后的耿仲明和毛承禄则于十六日潜逃。十八日,官兵攻下水城,叛军被俘者千余人,自缢及投海而死者四、五千;至此,始完全收复山东。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孔有德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禄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桥兵变
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为什么投降清朝?
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投降清朝在历史上称之为吴桥兵变,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正当后金军围困大凌河之际,明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参将孔有德和李九成之子千总李应元率兵千人援大凌河,行至吴桥发生兵变,回据登州,最后导致了对明清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有很大影响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之降金事件。孔有德,辽东东宁卫人,李九成、耿仲明辽东辽阳卫人。在后金下辽沈以后,他们相继从辽东逃出,投奔皮岛毛文龙。毛文龙为集聚个人势力,多将亲信部下收为义子义孙,皆称毛姓,孔有德称毛永诗,李九成称毛有功,耿仲明专制一方,不受节制,被蓟辽督师袁崇焕所杀,三人被调至宁远,属宁前兵备道孙元称毛有杰,故后金方面统称为毛氏。崇祯二年毛文龙因私与后金通款,化麾下。崇祯三年六月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后,主张恢复辽东宜用辽人,所以孔有德得为参将,李九成为偏裨,耿仲明为中军。大凌河围急,明廷檄孙元化派兵从海上赴援。孔有德以风逆难往,改从陆路赴宁远。闰十一月末,兵至吴桥,时值天大雨雪,士兵乏食,地方官又故意闭门,迫使士兵出掠。有一士兵捉食新城乡绅王象春(蓟督王象乾之弟)庄鸡犬,象春子假借父伯的势力告于孔有德,孔将士兵捆打贯耳,兵遂大哗,将王氏庄焚毁。恰好这时李九成奉孙元化之命出塞买马,马价荡尽归至吴桥,遂与其子李应元乘士兵哗变之机胁孔有德叛变。变兵东返连破陵县、临邑、商河、济东、青城、新城诸县,官军不能抵挡。十八日围莱州,二十日即抵登州。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三登州城内耿仲明举众内应,孔有德即进据登州。此事发生前孙元化在登州招用葡萄牙人制红夷大炮,训练士兵演习。登州城内积有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旧兵六千,援兵千余,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战船百余艘。这时完全为孔有德所有。不久旅顺副将陈有时、广禄岛副将毛文龙义子毛承禄等亦率众叛赴登州,拥孔有德为都元帅,并铸印置官,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声势大振。明南北海运停止,旅顺东江饷道不通,海外士兵久不得饷,势甚危急。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而在明政府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辽人持有偏见,认为辽人多与叛将有旧,不可用,因而引起辽人官兵的很大反感,这是激起叛乱的重要原因。叛乱发生以后,明政府主抚主剿意见不一,又使事态不断扩大。孙元化主抚,在登州为叛军所执后纵归,明廷即将之逮治论死,继任登莱巡抚谢连亦在莱州被叛军所杀。莱州长期被围,关内督抚官将一筹莫展,最后明廷被迫从锦宁前线抽调了祖大寿之关宁军夷汉兵丁四千八百余人,由总兵金国奇、参将祖大弼(祖大寿之弟),祖宽(祖大寿之侄)及原任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率领,入关赴山东,这才改变了战局。八月明军大败孔有德于新河县之沙河,莱州围解,九月初一日进围登州。十二月李九成突围时被打死。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兵船百八十余艘,携登州物货子女从海上逃走,游弋于旅顺、广鹿诸岛间,屡被明兵截杀,兵船损失过半,李应元被打死,毛承禄被俘。四月在明军追击之下,投降了后金,携船六十余艘,官将兵丁家口共一万三千余人。崇祯七年二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毛永喜)亦率兵丁家口三千余人投降了后金,自此皮岛孤悬海外,明军在海上的势力大衰。孔、耿、尚投降后,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军事力量,从此后金不仅有了一支精锐的水师,而且还得到一批制造西洋火器红夷大炮的技术人员。因此皇太极给予崇高的礼遇:出迎十里外,行抱见礼;授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为总兵官,并许仍各领其众;号令、鼓吹、仪卫亦如其旧,位仅列诸贝勒之次。除出兵用刑必须奏请外,其余一切自主;号孔有德、耿仲明军为天佑军,尚可喜军为天助军,旗色用白镶皂,它们成为后金内部别于八旗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扩展资料:吴桥兵变的结果: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二十日,李九成闻莱州兵败后,遂将软禁于登州的谢琏杀害。三十日,官兵进抵距黄县二十里的白马塘,叛军倾巢来战,号称十万之众,其中包含马兵万骑;是役,叛军再度惨败,有一万三千人被斩,八百人被俘,至于逃散以及坠海而死者,不下数万。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一日,明军各路俱至登州开始围城。登州三面环山,北面向海,为避免遭敌夜袭,明军乃以数日的时间构筑一道长达三十里之围墙,其高如城,东西两端俱抵海。由陈洪范、刘泽清率步兵守西墙,吴襄、靳国臣等率骑兵接应。刘良佐、邓玘等率步兵守南墙,金国奇、祖大弼等率骑兵接应;牟文绶等率步兵守东墙,祖宽、张韬等率骑兵接应。由于叛军拥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且李九成素负骁健,常出城搏战,双方往往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因城上的火炮威力强大,且防守森严(如城中衢路不许辽人以外者任意行走,违者斩之;又,每垛夜间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轮替,传箭警睡;不时还缒人至城外夜巡),明军数次攻城俱无结果,遂决定采行紧守坐困的策略。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初三日,李九成率叛兵出战时殁于阵,改由王子登替代,因九成勇谋均甚于孔有德,且叛变过程主要的攻守战役多由他与陈有时担任前锋,素为辽人所推戴,叛军士气于是大受打击。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高起潜在挂榜山(今蓬莱市城南)新筑铳城,并用红夷大炮轰击城内,令叛兵胆寒,明廷于是决定自北京再赶运四、五门大炮。由于城中日益乏食,孔有德乃于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乘船自海上遁去,殿后的耿仲明和毛承禄则于十六日潜逃。十八日,官兵攻下水城,叛军被俘者千余人,自缢及投海而死者四、五千;至此,始完全收复山东。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孔有德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禄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桥兵变
为什么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在明朝不受重用,在清朝都得以重用被封王呢?
明朝是文官治国,一切的政令出自这里,制度渐渐僵化;而皇太极正在崛起阶段,急需用人,不分族群、不计过去、积极拥抱技术,孔尚耿自然深受重用。1、建制派官僚体制的弊端明代的文官政治取代的是开国军官勋贵掌权,是有进步意义的,对社会发展是起了作用。不过法久则弊,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天启、崇祯时期已经渐渐僵化。(明代文官)当时到了什么地步呢?谁都知道重文轻武带来很多问题。但怎么解决呢?臣子上完奏议,提出方案,然后下发公文,要注重武将权威。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变动,制定战略、战役部署都是文官的事,甚至在战场上,后勤归随军道,战斗部署也要监军参与。(东江诸将在明朝没有存在感)武官权限很小,努力没有希望,出了事担责任,很难有空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在明朝是武官中的中级军官,而且是东江系统,自然就更没希望了。2、朝气蓬勃的皇太极政权相对于努尔哈赤晚年的封闭、偏激,皇太极在处理族群问题上非常开明,可以说沈阳是当时族群融合的窗口。(皇太极)皇太极既要积极整顿八旗,提升汗权与军队战斗力;也积极招收汉人技术人员;对于曾经的东江镇敌人到来,也非常欢迎。清朝最终终于醒悟,于是清朝重修了《大清律》,开始在各方面认真学习效法明朝,依法治国。清随明制,所以清朝才打破了胡人没有百年国运的论调,国祚将近三百年。依法治国才是根本,德才兼备,也应以德为先。事业兴起时可以不顾小节,但是事业要保得长久却必须要严格遵守法律,注重人的德行。
求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四人资料,越详细越好
吴三桂(1612年—1678年)。明辽东人,祖籍高邮,字长白,锦州总兵吴襄子。以父荫袭军官。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北京危急,崇祯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卫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三桂则引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于是发兵二十余万,4月13日,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他为清军先驱,镇压陕、川等地农民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处死。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形成割据势力。由于他作为汉人,一直与满清勾结,故他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一直被视为“汉奸”的写照。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议撤藩,于是吴三桂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自称周王、天下招讨大元帅,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同年在长沙病逝。清朝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尚可喜(1604年—1676年),字符吉,号震阳,祖籍山西,后至辽东。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生于辽宁海城;1623年(明代天启三年)从军;1634年(天聪八年)举义,弃明归顺后金;1643年率部起义,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1644年,尚可喜随摄政王多尔衮入关;1645年挥师湖北;1646年出征湖广;1649年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赐金册、金印;1673年末,吴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耿精忠举兵响应。吴三桂致书尚可喜,劝其反清。尚可喜将吴三桂的劝反书呈报给朝廷,以表忠心;1675年,朝廷加封尚可喜为平南敬亲王;1676年2月,尚可喜儿子尚之信参加了反清,尚可喜被软禁,尚可喜在广州忧愤成疾而死,时年73岁;1681年,按照尚可喜的遗嘱,归葬海城;耿仲明耿仲明(1604—1649),明末辽东盖州(今辽宁盖县)人,字云台。崇祯初年为登州参将。清初三藩之一。原籍山东,矿工出身,当过辽东海盗,后投靠毛文龙,初与孔有德、尚可喜同为总兵毛文龙部属,被称为“山东三矿徒”。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后随有孔德走登州,山东巡抚孙元化任为步兵左营参将。孔、耿出兵御后金军,军饷不至,愤怒不已,崇祯五年(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自称总兵官,孙元化逃回京师,以罪论死。明朝派兵四万,围攻山东重镇登莱二州。崇祯六年(1633)从孔有德投降皇太极。崇德八年(1636)年封怀顺王,隶汉军正黄旗。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兵入关,从清将多铎入陕西,镇压民变队伍,又下江南,入湖南。顺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多尔衮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从辽东入京。顺治六年(1649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清刑部查获耿仲明属下魏国贤私自收留、隐匿逃人,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南下征广州途中,畏罪自缢于江西吉安,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移镇福建。孔有德孔有德(?—1652年),明末清初武将。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明末任参将,矿徒出身,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毛文龙后为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天聪七年(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祖大寿围于城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抢劫哗变。孔有德在登州发动吴桥兵变,自号都元帅,孙元化忠于朝廷不愿称王,孔有德放他逃离登州。明朝派兵镇压后,投降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受封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入关后,随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三年(1646年)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永历政权。五年,改封定南王,出征广西。九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朝廷破格予以厚葬。孔有德的尸体被李定国焚骨扬灰,清廷为孔有德建衣冠冢。惟一幸存的女儿孔四贞,则被孝庄皇后收为养女,立为皇妃。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都是辽东人?
孔有德(?-1652年),明末清初武将。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原籍山东。尚可喜(1604年8月25日-1676年12月4日),字元吉,号震阳,初为明朝东江军将领,后投降后金(清),为清初五位汉王之一。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后迁至北直隶真定府衡水县。耿仲明(1604年-1649年),明末辽东盖州(今辽宁盖州)人,字云台。
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为什么投降清朝?
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投降清朝在历史上称之为吴桥兵变,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正当后金军围困大凌河之际,明登莱巡抚孙元化派参将孔有德和李九成之子千总李应元率兵千人援大凌河,行至吴桥发生兵变,回据登州,最后导致了对明清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有很大影响的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之降金事件。孔有德,辽东东宁卫人,李九成、耿仲明辽东辽阳卫人。在后金下辽沈以后,他们相继从辽东逃出,投奔皮岛毛文龙。毛文龙为集聚个人势力,多将亲信部下收为义子义孙,皆称毛姓,孔有德称毛永诗,李九成称毛有功,耿仲明专制一方,不受节制,被蓟辽督师袁崇焕所杀,三人被调至宁远,属宁前兵备道孙元称毛有杰,故后金方面统称为毛氏。崇祯二年毛文龙因私与后金通款,化麾下。崇祯三年六月孙元化调任登莱巡抚后,主张恢复辽东宜用辽人,所以孔有德得为参将,李九成为偏裨,耿仲明为中军。大凌河围急,明廷檄孙元化派兵从海上赴援。孔有德以风逆难往,改从陆路赴宁远。闰十一月末,兵至吴桥,时值天大雨雪,士兵乏食,地方官又故意闭门,迫使士兵出掠。有一士兵捉食新城乡绅王象春(蓟督王象乾之弟)庄鸡犬,象春子假借父伯的势力告于孔有德,孔将士兵捆打贯耳,兵遂大哗,将王氏庄焚毁。恰好这时李九成奉孙元化之命出塞买马,马价荡尽归至吴桥,遂与其子李应元乘士兵哗变之机胁孔有德叛变。变兵东返连破陵县、临邑、商河、济东、青城、新城诸县,官军不能抵挡。十八日围莱州,二十日即抵登州。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三登州城内耿仲明举众内应,孔有德即进据登州。此事发生前孙元化在登州招用葡萄牙人制红夷大炮,训练士兵演习。登州城内积有红夷大炮二十余位,西洋炮三百余位,旧兵六千,援兵千余,马三千匹,饷银十万两,战船百余艘。这时完全为孔有德所有。不久旅顺副将陈有时、广禄岛副将毛文龙义子毛承禄等亦率众叛赴登州,拥孔有德为都元帅,并铸印置官,李九成为副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声势大振。明南北海运停止,旅顺东江饷道不通,海外士兵久不得饷,势甚危急。吴桥之变与明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自后金下辽沈以后,辽民航海南逃集于登菜者十数万,生活非常艰苦。而在明政府当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辽人持有偏见,认为辽人多与叛将有旧,不可用,因而引起辽人官兵的很大反感,这是激起叛乱的重要原因。叛乱发生以后,明政府主抚主剿意见不一,又使事态不断扩大。孙元化主抚,在登州为叛军所执后纵归,明廷即将之逮治论死,继任登莱巡抚谢连亦在莱州被叛军所杀。莱州长期被围,关内督抚官将一筹莫展,最后明廷被迫从锦宁前线抽调了祖大寿之关宁军夷汉兵丁四千八百余人,由总兵金国奇、参将祖大弼(祖大寿之弟),祖宽(祖大寿之侄)及原任总兵吴襄吴三桂父子率领,入关赴山东,这才改变了战局。八月明军大败孔有德于新河县之沙河,莱州围解,九月初一日进围登州。十二月李九成突围时被打死。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兵船百八十余艘,携登州物货子女从海上逃走,游弋于旅顺、广鹿诸岛间,屡被明兵截杀,兵船损失过半,李应元被打死,毛承禄被俘。四月在明军追击之下,投降了后金,携船六十余艘,官将兵丁家口共一万三千余人。崇祯七年二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毛永喜)亦率兵丁家口三千余人投降了后金,自此皮岛孤悬海外,明军在海上的势力大衰。孔、耿、尚投降后,大大增强了后金的军事力量,从此后金不仅有了一支精锐的水师,而且还得到一批制造西洋火器红夷大炮的技术人员。因此皇太极给予崇高的礼遇:出迎十里外,行抱见礼;授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尚可喜为总兵官,并许仍各领其众;号令、鼓吹、仪卫亦如其旧,位仅列诸贝勒之次。除出兵用刑必须奏请外,其余一切自主;号孔有德、耿仲明军为天佑军,尚可喜军为天助军,旗色用白镶皂,它们成为后金内部别于八旗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扩展资料:吴桥兵变的结果: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二十日,李九成闻莱州兵败后,遂将软禁于登州的谢琏杀害。三十日,官兵进抵距黄县二十里的白马塘,叛军倾巢来战,号称十万之众,其中包含马兵万骑;是役,叛军再度惨败,有一万三千人被斩,八百人被俘,至于逃散以及坠海而死者,不下数万。崇祯五年(1632年)九月初一日,明军各路俱至登州开始围城。登州三面环山,北面向海,为避免遭敌夜袭,明军乃以数日的时间构筑一道长达三十里之围墙,其高如城,东西两端俱抵海。由陈洪范、刘泽清率步兵守西墙,吴襄、靳国臣等率骑兵接应。刘良佐、邓_等率步兵守南墙,金国奇、祖大弼等率骑兵接应;牟文绶等率步兵守东墙,祖宽、张韬等率骑兵接应。由于叛军拥有二十几门红夷大炮,且李九成素负骁健,常出城搏战,双方往往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因城上的火炮威力强大,且防守森严(如城中衢路不许辽人以外者任意行走,违者斩之;又,每垛夜间均以五人防守,按更轮替,传箭警睡;不时还缒人至城外夜巡),明军数次攻城俱无结果,遂决定采行紧守坐困的策略。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初三日,李九成率叛兵出战时殁于阵,改由王子登替代,因九成勇谋均甚于孔有德,且叛变过程主要的攻守战役多由他与陈有时担任前锋,素为辽人所推戴,叛军士气于是大受打击。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高起潜在挂榜山(今蓬莱市城南)新筑铳城,并用红夷大炮轰击城内,令叛兵胆寒,明廷于是决定自北京再赶运四、五门大炮。由于城中日益乏食,孔有德乃于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乘船自海上遁去,殿后的耿仲明和毛承禄则于十六日潜逃。十八日,官兵攻下水城,叛军被俘者千余人,自缢及投海而死者四、五千;至此,始完全收复山东。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孔有德率叛军近万人突围,弃城登船而逃。驻守在旅顺、长山、鹿岛的明总兵黄龙,预计孔有德兵败后必经长山、旅顺而投奔后金,早已严阵以待,周文郁等也穷追不舍。孔有德部在旅顺一带登陆后,黄龙率兵伏击,擒获孔有德部将毛有顺、毛承禄等人,大败叛军。孔有德、耿仲明等率余部逃到盖州。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率叛军及家眷10000多人在鸭绿江口与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领的后金兵会合,被要求剃发,登莱之乱遂告结束。由于孔有德带来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仍以他为都元帅,安置东京(辽阳),自成一军,称“天佑兵”,给予特殊待遇,随后便引后金兵攻占黄龙所在之旅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桥兵变
孔有德和耿仲明,以及尚可喜为什么投降清朝?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话题 问题描述: 关键是他们“主动”投降的原因,不像洪承畴和祖大寿是在被俘后投降的,也不像吴三桂是在明朝灭亡后投降的。 解析: 明末军中派系斗争的结果。 孔有德曾是辽东海盗,后投效毛文龙,与尚可喜被称为“山东三矿徒”,毛文龙后为袁崇焕所杀,其旧部由副将陈继盛统辖,不久,参将刘兴治在皮岛叛乱,杀陈继盛等十余人,总兵黄龙随即赴皮岛镇压。天聪七年(1633年),孔有德、耿仲明不服黄龙统辖,率部来投登莱巡抚孙元化。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率清兵攻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祖大寿围于城内。孙元化急令孔有德以八百骑赶赴前线增援,然登州辽东兵与山东兵素不和,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士兵抢劫哗变。孔有德在登州发动吴桥兵变,自号都元帅,孙元化忠于朝廷不愿称王,孔有德放他逃离登州。明朝派兵镇压后,投降后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629年夏,辽东经略袁崇焕杀毛文龙时,以为自己能够制服毛文龙的健校悍卒。有些人还比较顺从。例如,陈继就同意编入明朝正规部队。尚可喜也属此类,并随总兵黄龙对在皮岛发动叛乱的毛文龙旧部进行过镇压。其他人则不那么容易驯服。曾在1621年的鸭绿江战役中随毛文龙立下大功的孔有德和耿仲明,拒绝服从黄龙的指挥,遂叛离皮岛,渡海至登州,投奔了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元化能将这些逃亡兵将收在自己麾下,正是当时军权分散的一种表现。例如,孔有德被任命为骑兵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该要塞正是孙元化在特谢拉·科雷亚所率葡萄牙士兵的帮助下铸成欧式大炮的地方。 其实,孙元化和祖大寿在东北的艰难经历也有密切关系。1630年他督师抗金,祖大寿就是在那时收复了永平。后来他又下令修缮大凌河城,祖大寿就是在前往巡察修缮情况时,突然被困在城中的。孙元化得知大凌河被围后,令孔有德率800骑兵同锦州驻军一道前往救援。北上途中并不轻松。北方已经下了第一场冬雪,而这支部队虽是奉命北上,沿途却得不到官府的给养。尽管孔有德有令在先,部队纪律仍日益松懈,劫掠之事时有发生。孔有德同手下一名部将商议后,决定折返山东半岛,并将士兵的随意劫掠,变为对该地城镇的有组织的袭击。1632年2月22日,在耿仲明的协助下,孔有德率众占领了登州。特谢拉·科雷亚及其葡萄牙炮手除三人幸存外,全部战死。巡抚孙元化被叛军放还,后以玩忽职守罪被劾,下狱弃市。孔有德很快将这座登州城变成了他的“都元军”和其他来投奔入伙的辽东海盗的基地。他们由此出发,去抢劫周围乡村,并攻打当地另一明朝要塞莱州。 虽然莱州足以坚守六个月之久,但朝廷仍然担心这支割据势力会迅速控制整个山东东部地区。兵部立即从保定和天津调集大军,令祖大寿的姻兄弟总兵吴襄率领,前往讨伐。吴襄之子武举人吴三桂也随其父参加了这次战役。孔有德在同这支仍然忠于明朝的辽东人军队的交战中损失了几员部将,遂决定放弃登州,渡海逃往辽东。途中他与黄龙的巡海舰队及朝鲜水师发生了多次激烈 的海战,又损失了许多人马。然而当他最后抵达辽东沿海的运河岸时,他和耿仲明仍然拥有近1.4万人,其中包括军中家属。登陆时,他们得到了奉皇太极之命驻扎于海岸等待他们到来的后金使臣的接应。金军帮助他们击退追兵后,又赐以黄金和酒食,并答应他们,若归顺后金便可在辽阳附近定居。1633年5月24日,孔、耿二人向皇太极宣誓效忠;皇太极在沈阳亲自欢迎他们,他们又向皇太极献上了大炮,然后他们获准率其“天佑兵”驻扎辽阳以北的新建城市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