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十大将军的子女近况

粟寒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粟裕之子)粟惠宁——导弹部队大校军官(粟裕之女 陈毅儿媳)肖永定——国家机电轻纺公司总经理(大将肖劲光之子) 肖伯膺——中将 解放军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卓能——原山东政协副主席(妻李谷一,肖劲光之子)肖策能——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肖劲光之子)肖新华——少将 武警部队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 凯——原北京电影公司领导(肖劲光大将的长女)陈知非——航天部高级工程师,大将陈赓长子陈知建,陈赓之子,退休前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陈知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少将(陈赓之三子)陈知涯——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1949生,陈赓之子)陈知进——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陈赓女儿)罗 箭——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政治委员、少将(大将罗瑞卿幼子)罗小青——原国家水利部局级干部(大将罗瑞卿之子)罗点点——又名罗峪田,原医务工作者,现作家。1951年生(罗瑞卿小女儿)张远之——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 (张云逸大将长子)张光东——少将 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张云逸次子)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云逸大将之孙,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张远之儿子)徐文伯——文化部副部长(大将徐海东之子)黄 晴——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原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次子)黄 熙——原北大某计算机研究中心教授,1944年(黄克诚长子)黄 浦——高能物理研究所副主任(黄克诚长女)黄 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黄克诚次女)

十大将军的子女近况

粟寒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粟裕之子)粟惠宁——导弹部队大校军官(粟裕之女 陈毅儿媳)肖永定——国家机电轻纺公司总经理(大将肖劲光之子) 肖伯膺——中将 解放军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卓能——原山东政协副主席(妻李谷一,肖劲光之子)肖策能——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肖劲光之子)肖新华——少将 武警部队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 凯——原北京电影公司领导(肖劲光大将的长女)陈知非——航天部高级工程师,大将陈赓长子陈知建,陈赓之子,退休前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陈知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少将(陈赓之三子)陈知涯——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1949生,陈赓之子)陈知进——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陈赓女儿)罗 箭——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政治委员、少将(大将罗瑞卿幼子)罗小青——原国家水利部局级干部(大将罗瑞卿之子)罗点点——又名罗峪田,原医务工作者,现作家。1951年生(罗瑞卿小女儿)张远之——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 (张云逸大将长子)张光东——少将 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张云逸次子)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云逸大将之孙,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张远之儿子)徐文伯——文化部副部长(大将徐海东之子)黄 晴——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原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次子)黄 熙——原北大某计算机研究中心教授,1944年(黄克诚长子)黄 浦——高能物理研究所副主任(黄克诚长女)黄 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黄克诚次女)

十大将军中谁最厉害

  十大将军之首——粟裕大将军  粟裕在战争史上完成的五大奇迹  (一)现代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以战养战的奇迹  以战养战作为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在冷兵器时代,已经不多见,在现在战争武器装备对后勤要求非常之高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粟裕却做到了,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战役最具典型意义.华东野军以缴获补充武器以俘虏补充兵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且完全靠缴获成立了一支炮兵纵队.  (二)腹背受敌的歼灭战孟良崮战役  (三)孤军深入的歼灭战豫东之战:  (四)60万对80万的围歼战淮海战役(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战上海战役  他智如张良(直接与国民党军决战于长江以北)   才如韩信(孟良崮之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义如关羽,(两辞司令,一让元帅,死后与先死的官兵同葬.(粟裕墓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南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区内))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胜”---苏中民谣.  “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

开国十大将军的后代还有多少

基本都还在粟寒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粟裕之子)粟惠宁——导弹部队大校军官(粟裕之女 陈毅儿媳)肖永定——国家机电轻纺公司总经理(大将肖劲光之子) 肖伯膺——中将 解放军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卓能——原山东政协副主席(妻李谷一,肖劲光之子)肖策能——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肖劲光之子)肖新华——少将 武警部队高级军官(肖劲光之子)肖 凯——原北京电影公司领导(肖劲光大将的长女)陈知非——航天部高级工程师,大将陈赓长子陈知建,陈赓之子,退休前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陈知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少将(陈赓之三子)陈知涯——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1949生,陈赓之子)陈知进——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陈赓女儿)罗 箭——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政治委员、少将(大将罗瑞卿幼子)罗小青——原国家水利部局级干部(大将罗瑞卿之子)罗点点——又名罗峪田,原医务工作者,现作家。1951年生(罗瑞卿小女儿)张远之——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 (张云逸大将长子)张光东——少将 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 (张云逸次子)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云逸大将之孙,原国家核工业部四局副局长张远之儿子)徐文伯——文化部副部长(大将徐海东之子)黄 晴——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原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次子)黄 熙——原北大某计算机研究中心教授,1944年(黄克诚长子)黄 浦——高能物理研究所副主任(黄克诚长女)黄 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黄克诚次女)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排名问题.

你这个按资历、战功评选,这样的话,十大元帅基本还是这10个人,无人能替,因为资历分摆死在这里了但大将里面变数就大了粟裕、黄克诚、陈赓、徐海东、张云逸、萧劲光、王树声这几个人问题不大,毕竟资历和战功摆在这边。罗瑞卿勉强谭政、许光达被拉下的可能就大了谭政是四野政治部主任,论级别和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一样,但从重要性上讲,刘亚楼更大,而且刘是空军司令,论级别应和海军的肖劲光一样。从资历上讲,刘以前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2师政委,比谭政更强一些,刘倒霉就倒霉在抗战几年呆在苏联上了许光达被拉下可能更大,替代他的人选当属肖克红军时期,肖克是红2方面军副总指挥,红6军团军团长,在红二方面军中,实际是红6军团唱唱主角,红2军团不如红6军团而许光达只是红2方面军的一个师长抗战时,肖克是120师副师长,许光达是独2旅旅长解放战争后期,肖克是东野第一参谋长,许光达不过是最弱的一野的兵团司令肖克倒霉就倒霉在当年举手支持张国焘上了

十大元帅那个打仗最厉害排名,十大将军那个打仗最厉害排名

应该这么说!打仗能力最强的是粟裕,中央都一至要求撤兵认为绝对不能打,结果他一再向中央请求要打,然后打出了七战七捷,林彪说他也做不到.打大仗最多而败仗极少的是林彪,他不打没把握的仗,所以胜仗多,被人们夸,其实有点滑头,不好打的仗都给猛将彭德怀打了,最后本来是派他去朝鲜的,认为他打的胜仗多,大仗多,败仗少,结果他认为不可能打败美国,就在家装病不去。彭大将军打仗吃苦耐劳,什么仗都敢接,是个敢拼的将军.该打胜仗的时候也不会差于林彪,打不过也要拼一下,其实是自我牺牲的精神强,也是为了保护后方部队.所以之后被派到朝鲜为美国.有天不怕他不怕之美称.刘伯承是一个军事天才,理论上是无人可比的,所得上一个半军事家,实站略比上几位差一点点,为我们培养了不少将军,包括粟裕在内.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排名谁最厉害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打仗能力最强的是粟裕。打大仗最多而败仗极少的是林彪,他不打没把握的仗,所以胜仗多,被人们夸,其实有点滑头,不好打的仗都给猛将彭德怀打了,最后本来是派他去朝鲜的,认为他打的胜仗多,大仗多,败仗少,结果他认为不可能打败美国,就在家装病不去。彭大将军打仗吃苦耐劳,什么仗都敢接,是个敢拼的将军.该打胜仗的时候也不会差于林彪,打不过也要拼一下,其实是自我牺牲的精神强,也是为了保护后方部队.所以之后被派到朝鲜为美国.有天不怕他不怕之美称。刘伯承是一个军事天才,理论上是无人可比的,所得上一个半军事家,实站略比上几位差一点点,为我们培养了不少将军,包括粟裕在内。人物成就: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十大将的身高各自是多少?

一、中国十大将军身高如下:1、朱德身高:177;彭德怀身高:175;林彪身高:170;2、刘伯承身高:180;贺龙身高:178;陈毅身高:177;3、罗荣桓身高:179;徐向前身高:181;聂荣臻身高:177;叶剑英身高:178;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二高军衔,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2、开国10位大将多数为军委委员级,只王树声、许光达二人为正兵团级。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时,军委委员级被取消,改称大军区级;原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凡授予元帅军衔者,嗣后在薪金标准中改称为元帅级。扩展资料:1、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给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贡献良多的十位中共军事领导人。3、酝酿未授,在酝酿大将的名单中,也曾经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以及张鼎丞的名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中国十大将军县排名

中国十大将军县排名有湖北红安、安徽金寨、江西兴国、湖南平江、江西吉安、江西永新、河南新县、湖北大悟、安徽六安、湖南浏阳。随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进行了首次授衔,截至1965年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随着授衔将帅的名单公布,民间根据授衔的结果进行了各种总结式的讨论,“十大将军县”的名单也随之发布,同时还有十大将军省份、元帅最多省、大将最多省、上将最多省、中将最多省、少将最多省等等,足见在老百姓心中对开国将帅的无比崇敬。将军县的位置红安县,中国第一将军县,隶属于湖北黄冈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61人。金寨县,中国第二大将军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59人。兴国县,中国第三大将军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54人。平江县,中国第四大将军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52人。吉安县,中国第五大将军县,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46人。永新县,中国第六大将军县,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41人。新县,中国第七大将军县,隶属于河南省信阳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40人。大悟县,中国第八大将军县,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36人。六安县,中国第九大将军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34人。浏阳县,中国第十大将军县,隶属于湖南省浏阳市,授衔开国将军人数达到30人。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大将军县

解放年代“十大将军”都是谁?比如刘伯承、张学良、杨虎城等等……

  楼上的朋友说的有误,你说的是十大元帅!不是十大将军!另外,对于楼主所提的刘伯成、张学良、扬虎诚几为杰出将领的情况在此先做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刘伯成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军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在我军的不同几个时期都有伟大的贡献!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是开国我党我军公认的三十二个军事家之一!  张学良将军是国民党杰出的爱国将领之一 !是民国时期东北军的主要将领,东北易帜,张学良将军被民国政府任命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民国一级陆军上将。后同出于爱国之心与国民党 西安绥靖主任 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改变了我国抗日战争的格局,使的国共二次合作抗日,为我国的抗战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其后,张学良被蒋介石已犯上的罪名一直囚禁,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的到自由。而杨虎城将军则不幸遭到杀害!但综观张扬二人为中华民族的存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绩!真正的大英雄啊!  对于十大将军: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十大将军-粟裕简介  1984年1月25日,粟裕在中顾委举行的春节茶话会的书面发言中坚定地说:“共产党人的气概,从来都是知难而进的。”“我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真理,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前途,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是满怀必胜的信念的。”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侗族。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被朱德赞誉为“青年军事家”。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潥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率部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华中、华东和第三野战军主要指挥员,组织指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常委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十大将军-黄克诚简介  1902年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初期,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同彭德怀等一起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常务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十大将军-谭政简介  1906年出生,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南局第一副书记,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华南军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军委常委、顾问,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委副书记。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8年11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十大将军-萧劲光简介  萧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杰出军事家。1903年生,湖南长沙人。1920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曾两次赴苏联军事学校学习。1930年12月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军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许多战役战斗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1月被“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诬陷为“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受到错误处理。在逆境中,他相信党,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忍辱负重为革命工作。遵义会议后,中央纠正了对他的错误处理。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1937年初,任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后兼政治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在此期间,他遵照古田会议决议精神,组建了留守兵团,率领部队出色地完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剿匪任务,稳定了边区秩序;打退了日寇数十次进攻,固守了千里河防。他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了陕甘宁边区反磨擦斗争中的许多尖锐复杂的问题。他多次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工作,有效地争取了中间势力。为解决“晋西事变”,他与阎锡山谈判,促使了和平协定的缔结。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他以身作则,领导部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还重视研究军事理论,致力于军队正规化建设。他在留守兵团倡导了把战术和技术分开的军事训练方法,开办各种军政训练班、研究班培养干部。他多次在《八路军军政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写的《近战战术》被作为军事教材印发,他撰写的《游击战争指导要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被毛泽东采纳。他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和晋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萧劲光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十大将军-王树声简介  王树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05年生,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身遇危难,矢志不渝,一心向党,最后一路乞讨,历尽艰辛,辗转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后为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一分为二,分别组成太行、太岳军区,他改任太行军区专职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力量动员部部长。他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他说:“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在率领太行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使地方武装同正规军的比例由1941年的77:100上升到1942年的200:100,从而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率部深入河南敌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5师一起在中原地区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原解放区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十大将军-陈赓简介  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十大将军-罗瑞卿简介  罗瑞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906年生,四川南充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工作。同年起任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在主持抗大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毛泽东制定的办学方针,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军政干部。1938年,在毛泽东指导下写出《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书,系统总结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文献。这本书出版以后,对加强我军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并在全国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1939年7月率抗大总校和延安其它学校的数千名教学员工越过日伪军封锁线,行程1500公里,进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加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措施,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等文章。参与领导和指挥了百团大战以及华北敌后抗日斗争。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为培养干部、建设政治机关、加强政治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后为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为华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新中国公安政法的建设,为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8年8月3日逝世。  十大将军-许光达简介  1908年出生,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见习排长,同年在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任排长、代理连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第十七师政治委员、师长,红三军第八师二十二团团长、八师师长,红三军第二十五团团长。1932年赴苏联,先后入国际列宁主义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7年回国。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区司令员,中央情报部一室主任,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第二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二兵团军长,第二兵团司令员。  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969年6月3日逝世,终年61岁。  十大将军-徐海东简介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徐海东,1900年生,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人。出身贫寒,当过11年窑工。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任农民自卫队队长,11月率队参加黄麻起义。在创建鄂豫皖苏区的斗争中,历任中共区委书记,县赤卫军大队长,中国工农红军营长、团长、师长。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后,任重建的第26军副军长兼74师师长,后任第28军军长、第25军军长,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下,坚持大别山区的斗争。1934年11月,红25军奉中央军委指示撤出鄂豫皖苏区,向北转移,任副军长、军政治委员、军长。1935年9月率部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军团长。为把革命大本营奠基大西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了温塘、张店、町店等战斗。特别是町店一战,取得全歼日军一个联队,毙伤敌近千人的重大胜利。1938年6月,因病回延安,曾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随刘少奇赴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12月指挥周家岗等战斗,取得反“扫荡”的胜利,对巩固和发展皖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他骁勇善战,不怕牺牲,在战斗危急时刻,经常身先士卒,被群众誉为“徐老虎”,先后9次负伤,积劳成疾。1940年病情严重,仍随军参与指挥作战。1941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后长期治疗、休养。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0年3月25日逝世于郑州。  十大将军-张云逸简介  张云逸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军事家。1892年生,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与创建右江苏区。1931年3月率部进入湘赣苏区。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两侧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顽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4年7月部署第4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部署第1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开国十大将军的后代还有多少

主要有以下:1、黄克诚将军之子黄楠,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黄克诚长女黄熙是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黄克诚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现任人民日报社海外部主任,黄克诚次子黄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2、陈赓将军之子陈知非,航天部高级工程师,陈赓长子陈知健,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陈赓次子陈知庶,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少将,陈赓三子陈知涯,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少将。3、粟裕将军之子粟前明,中将,二炮副司令员,邓小平的妹夫粟戎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4、徐海东将军之子徐文伯,是原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5、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是原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

开国十大将怎么排位啊?谢谢

  开国十大将军  目前所能见到的十大将排序有三种排法:  第一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就是这样排法。这种排法原因明确,没有什么可探讨的。  第二种:是按当时职务排列,据说55年授衔时就是这样站位的(依据当时的录象资料),具体顺序如下:  粟裕: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军委秘书长、副总长兼总后勤部长兼政委  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第一副主任  萧劲光: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员  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长  陈赓:副总长、哈军工院长  罗瑞卿:公安军司令兼政委  许光达:装甲兵司令  徐海东:国防委员会委员  张云逸:国防委员会委员  这种排序在以往的书面媒体上并不多见,只是近些年网上出现较多。由于它是按职务排列的,研究的价值也不是很大。  第三种:即流行最广的排列顺序,具体如下: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这种排序的缘由目前尚未见到最权威的解释,但这种排序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除了几十年来书刊杂志上大量出现的报道以外,中央军委公布的我军36位军事家名单中,十大将也是这样排名的。  既然这种排序的确存在,而我们又暂时找不到对这种排序的权威解释,就只能根据有关史料推测其原因了,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管之见而已。  粟裕:无需多言,排第一位都觉得委屈,功绩本来是应该授元帅的。  徐海东:当时早已病休,没有军职,其战功也主要是限于红军时期,资历也并不十分突出,排在第二位,除了毛泽东感念20年前的鼎力相助而着力提拔外,找不到别的理由。“皮有功,少进中”的流传很广,如果属实,也证明毛泽东对将帅的授衔肯定是有干涉的。  黄克诚:当时任军委秘书长,负责军委、总参的日常工作,权力很大(曾有人称当时的军委是“秘书长专政”),丝毫不亚于粟裕,仅举一例:一年后的八大上,黄克诚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粟裕则仅是普通中央委员。当然,也许还有彭德怀力挺的因素起作用。因此,排第三位并不奇怪。  陈赓:排第四位是战绩和资历综合考虑的结果。57年曾任代总长也说明了他当时的地位。  谭政:资历老,但没有战功,当时的职务还可以,和黄克诚一样也是实权派,一年后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书记处排名甚至在黄克诚前头。为了照顾陈赓,已经排在第五了,怎么也不能再降到萧劲光后头了,毕竟是总政第一副主任嘛。同时,也许有罗荣桓力挺也未可知。  萧劲光:排在第六主要是靠资历,加上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的职务。  张云逸:虽然资格甚老,又是百色起义幸存的领导人(小平已军转民),但没有军职,又刚受过处分,又没有徐海东的“大功”,只好排在第七了。  罗瑞卿:当时正处在上升通道,次年的八大中委选举,得票数排在20位元帅大将的第四位,仅次于朱德、林彪、罗荣桓。只是因为资历较浅、战功一般,只好排在第八位。  王树声:作为四方面军的代表,被照顾进了大将,但除了当年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职务比许光达有点优势以外,面对前面八位大将实在没什么脾气,只能排在第九位了。  许光达:一个优秀的同志,但授大将资历非常重要,其次是职务和战功。既然许三者都不突出,自然只能排末位了。当然,对许光达来说,这已经是“满意超出想象”了。  结论:三种排法,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或者哪个权威哪个不权威。不过,第三种排序应该更能说明当时中央对各位大将的评价。

十大将军是哪十大将军

分别是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军衔分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开国大将张云逸在十大将军里是什么水平

张云逸的军事才能在十大将军里面很是出类拔萃,应该是属于排名靠前的人。 参加革命时间长,资历颇深。有如下话语正好说明他的能力: 一个师也换不去的旅参谋长; 哭之笑之,追随着胜之; 跟着胜之,军旗不会倒; 胜之用兵唯谨慎,焉能不胜之; 张云逸对新四军的创建,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是新四军三支队的司令员和新四军全军的参谋长。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 他也是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司令官,新四军第二师的首任师长。新四军的副军长,代军长。谋划指挥了新四军后期的重大军事行动。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西进,恢复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一师发展东南,1944年新四军各师对日伪军的反扫荡战役,局部的反攻都离不开他的谋划与指挥。他还指挥了1945年新四军春夏季对日伪军作战,日本投降后指挥了新四军全面反攻作战。并指挥新四军全军北上,谋划并参与指挥了津浦路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从9月3号到12月上旬,指挥新四军各部继续打击拒降的日伪军3万多人。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谋划了山东军区六月份的攻势作战。全面内战后,主持新四军军部工作。指挥胶济线作战,半年时间歼灭国民党军3万多人。有力支持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作战。并指挥地方武装,建设山东根据地。是他率先看出薛岳声东击西的战略企图,提出歼灭李延年兵团的建议,又是他主张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合力打击国民党军,宿北、鲁南战役均是他提出的。后来,他支持粟裕暂不渡江,留在江北歼敌。济南战役的构想最早就是他提出来的。陈粟前方作战,他在后方工作,贡献不比陈粟小。他善于运筹帷幄,也擅长组织兵力作战。是党内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军事家。是个被埋没的将帅之才。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身高多少?

一、中国十大将军身高如下:1、朱德身高:177;彭德怀身高:175;林彪身高:170;2、刘伯承身高:180;贺龙身高:178;陈毅身高:177;3、罗荣桓身高:179;徐向前身高:181;聂荣臻身高:177;叶剑英身高:178;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二高军衔,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2、开国10位大将多数为军委委员级,只王树声、许光达二人为正兵团级。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时,军委委员级被取消,改称大军区级;原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凡授予元帅军衔者,嗣后在薪金标准中改称为元帅级。扩展资料:1、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给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贡献良多的十位中共军事领导人。3、酝酿未授,在酝酿大将的名单中,也曾经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以及张鼎丞的名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开国十大将军里有张学良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大将排名先后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I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古代十大将军排名?

古代十大将军有冯异、张辽、白起、吴起、王翦、韩信、霍去病、李靖、岳飞、常遇春,排名不分先后。一、冯异冯异,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在刘秀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任征西大将军,为平定关中立下汗马功劳,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为人谦让,有“大树将军”美名,在东汉开国一群杀戮狂人中实属不易。东汉建武十年,因连年征战,在对陇右的作战中,病故于军中。二、韩信韩信是西汉时期的风云人物,刘邦建国的最大功臣之一。韩信率军自汉中随刘邦出击,设计袭击魏都安邑,虏魏豹,平定魏国。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馀,活捉代相夏说、破代。井陉之战背水一战,以多胜少灭亡赵国。随后引兵东进击齐,斩杀楚将龙且。于垓下一战击溃项羽,结束了一代霸王传奇。他一生战功显赫,没有败绩,以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最为出名,后人称之为“兵仙”韩信。三、张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张辽观察后令军断桥,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名吓之,孩童即无再啼。四、白起白起,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著名将领,人称“人屠”,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光白起导致的就占了二分之一。白起一生战功显赫,指挥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大大小小有70余战,没有败绩。其中尤以“伊阕之战”、“长平之战”最为著名,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五、霍去病霍去病,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著名将领卫青外甥。霍去病十七岁便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灭敌方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两次参加河西之战,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他英年早逝,但在诸多的征伐中从未有过败绩,汉武帝对他十分器重。

黄埔军校第三期,有多少人?最有名的十大将领是谁?这两人最可惜

1925年7月1日,黄埔军校第三期进行开学典礼。这一期没有工科和辎重科,全部学员都被分入了步兵科和骑兵科,其中步兵科9个大队,骑兵科一个大队。1926年1月17日,第三期1225名学员毕业。他们当中,最有名的十大将领都是谁呢? 先说我军方面。排第一的当属朱云卿。他是广东梅县人,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东征陈炯明的战斗,1925年入党。之后他又参加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我军高级将领当中,同时参加过这两次重要起义的人少之又少,足见朱云卿资历之深。 井冈山时期,朱云卿展现出了极为出色的指挥能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国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红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和闽西进军的途中,他带领的红31团担任开路先锋,在大柏地和长岭寨等战斗中接连取胜,成为红四军的拳头部队。 红军来到瑞金后,朱云卿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和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成为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1931年5月,朱云卿在和敌人作战时英勇负伤,在后方医院治伤期间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以朱云卿的资历和贡献来看,如果不是过早牺牲,1955年授衔的时候,至少是个大将。 排第二的是黄公略。他是湖南湘乡人,早年时期曾经在湘军中任职,担任过连长。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累积战功升任副团长。之后他先后参加了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红5军主力上井冈山后,黄公略率部在赣西南地区坚持作战,连战连捷,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了大块的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秋,赣西南红色区域扩大到34个县,人口达400多万。毛泽东甚为称赞,挥笔写下了“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著名诗句。 1930年7月,黄公略出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不久后他率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消灭敌军3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之后黄公略又在龙冈战斗、富田战斗和老营盘战斗中接连取胜,被誉为“飞将军”。1931年9月,方石岭战斗中,黄公略遭到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 毛泽东亲自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并撰写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后来黄公略被评为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如果不是过早牺牲,55年至少也是大将。 排第三的是陈奇涵。他是江西兴国人,黄埔三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之后又参加了赣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和红15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排第四的是常乾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担任过中朝联合空军副司令员,55中将;排第五的是吴光浩,黄埔三期毕业后跟随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担任过营长。黄麻起义时担任副总指挥,1928年1月担任工农革命军第7军军长,半年后第7军改编为红11军,吴光浩出任军长兼第31师师长。1929年5月,他在罗田滕家堡遭到敌人袭击,英勇牺牲,年仅23岁。 国军方面排第一的当属王耀武。抗日战争期间,王耀武打了许多大仗和恶仗,74军也在他的带领下成了著名的抗日铁军,后来更成了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单论抗日功绩,国军将领中能和王耀武相提并论的不多。排第二的是方先觉。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以17000人的兵力和十万日军血战了整整47个昼夜,歼敌4万多人,堪称抗战以来国军在正面战场上表现最为出彩的一战。 排第三的是戴安澜。他是安徽无为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随枣会战。昆仑关血战中,身为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重伤不下火线,和兄弟部队一起重创日军第21旅团,并击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之后戴安澜又率部跟随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同古保卫战中,他率部和日军血战12天,打退敌人20多次冲锋,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歼敌4000多人,一战扬威。 后来由于英军不战而逃,中国远征军的后路被切断,杜聿明决定率部从野人山回国,戴安澜部负责殿后。在和日军血战中,他身负重伤,1942年5月26日不幸去世,年仅38岁。在给妻子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2009年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排第四的是李天霞。他是王耀武的老部下,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上高会战、长衡会战和雪峰山会战,屡立战功。特别是在上高会战中,李天霞的51师表现最为出彩,战后获得了 “陆海空第一号武功状”;余程万的57师获得了“陆海空第二号武功状”;张灵甫的58师颗粒无收。排第5的是石觉。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85军副军长和13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期间出任第9兵团司令官,国军大溃败后逃往台湾,1986年病逝。

开国十大将军都是谁啊?

一、中国十大将军身高如下:1、朱德身高:177;彭德怀身高:175;林彪身高:170;2、刘伯承身高:180;贺龙身高:178;陈毅身高:177;3、罗荣桓身高:179;徐向前身高:181;聂荣臻身高:177;叶剑英身高:178;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二高军衔,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2、开国10位大将多数为军委委员级,只王树声、许光达二人为正兵团级。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时,军委委员级被取消,改称大军区级;原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凡授予元帅军衔者,嗣后在薪金标准中改称为元帅级。扩展资料:1、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给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贡献良多的十位中共军事领导人。3、酝酿未授,在酝酿大将的名单中,也曾经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以及张鼎丞的名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 57位上将 117位中将都分别是谁

这个人数太多了了,只能告诉你十大元帅是以朱德为首的,十大将是以粟裕为首的。

十大将军里面为什么没有许世友??

说到许世安为什么不是大将,就要从十大候补大将的说法说起。他们是:萧克,刘亚楼,陈昌浩,许世友,周士第,陈士渠,阎红彦,李聚奎,周纯全,王建安。评定大将的几项条件:红军时期的师级干部,抗战时期的旅级或相应的军区及总部级,解放战争时期的兵团级或野战军总部级。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各期的重大贡献等等。王建安,许世友,程世才,李先念在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前都是张国焘手下的军级干部。原拟定大将中有谭震林(山东兵团政委,许为司令),李先念(四方面军30政委,程世才为军长)。1937年,抗大二期四方面军学员四百多人反对中央斗争张国焘,矛头主要对毛泽东和张闻天。带头者为王,许二人,还有洪学智,陈再道,詹才方,吴世安等将领。许世友时任四军军长,王建安任政委。他们是四方面军的军级头面人物。后5名军级干部,6名师级干部,20多名团级干部和2名营级干部均被扣押,也包括告密的王建安。许为王告密之事从此反目。所以说,许世友之所以不可能列为大将,主要就是战功,政治斗争的后遗症。拓展资料:1、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1985年10月22日16时57分,许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岁。2、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3、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将军?

1、李靖大唐王朝第一名将,骑兵战天才,史载保持全胜的武将,更难得的还是许多战阵的对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平生多次轻骑奇袭,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逐吐谷浑,无往不利,开创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业,界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汉人帝国疆域,为大唐解决了最大的外患,为中原的长治久安持续繁荣奠定基础。2、白起中国历史上破城最多的将军,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将军(这个变态对别国的打击政策就是让那个国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个年代动辄坑杀数万青壮兵士对计划生育有多大贡献啊,他杀掉了那个时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战斗力量。3、卫青骑兵战超级天才,卫青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告诉了我炎黄子孙,打游牧铁骑还是有可能完胜的!天朝国土的安宁不用再建立在天朝女人的背井离乡上。自卫大将军始,异族的王庭被中原天降神兵奇袭成为家常便饭,单于、可汗们的枕头再也放不安稳。汉武的荣光,中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朝代和第二辉煌的时代从此有了建立根基。4、冉闵五胡乱华时代的实际终结!当东晋王朝正偏安于江南一隅时,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华夏疆域五胡肆虐,汉人过着奴隶不如的生活,冉帝蛰伏异族营内20余载!终于建立了可以让汉人活得象个人的冉魏政权。5、成吉思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国家。他的军队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军深入攻略四方。成吉思汗一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普天之下,莫不敬铁木真威风。莱茵河畔,莫斯科城,印度洋旁,那个时代的世界上没有数千蒙古铁骑不能踏平的城池。全球大陆,都是蒙古战马的草原。非要说天可汗的武功是弯弓射雕,那只能说是他独占那个时代的领空权。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将军

正史十大名将榜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将军: 第一位:李靖 所属:大唐 大唐王朝第一名将 骑兵战天才 史载保持全胜的武将,更难得的还是许多战阵的对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 平生多次轻骑奇袭,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南平萧铣,北灭突厥,西逐吐谷浑,无往不利,开创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业,界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广阔的 *** 帝国疆域,为大唐解决了最大的外患,为中原的长治久安持续繁荣奠定基础。 可惜出场太晚,而且是官宦子弟,要不然演义评书里哪能到处都是秦二爷的戏份! 第二位:白起 所属:诸侯国秦 中国历史上破城最多的将军(120余座.才看完《墨攻》,看到那个青铜时代的攻城战,拔城120余座,有多少将士为他死在云梯上,城垣下…...更是深解一将功成万古!)。 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将军(这个变态对别国的打击政策就是让那个国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个年代动辄坑杀数万青壮兵士对计划生育有多大贡献啊,他杀掉了那个时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战斗力量。 最恐怖的一次是活埋赵兵40万)。 在白起的时代跟秦王朝接壤简直是个噩梦!没事儿的时候就把韩魏揪出来打顿个鼻青脸肿;楚国迁都,屈原哀郢;赵国 *** 稀缺,从此失去战斗力成为残废。 白起更难能可贵的是不恃武而骄,能正确分析国际形式!为保全不败名声,老板数次请他出战他都装病,但是做事精明,做人却很不聪明,老板做错事了,他嘲笑老板,终落得自刎下场。 不知道死后他如何面对死在他屠刀下的200万战国亡魂! 第三位:卫青 所属:大汉 骑兵战超级天才 卫青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告诉了我炎黄子孙,打游牧铁骑还是有可能完胜的!天朝国土的安宁不用再建立在天朝女人的背井离乡上。 自卫大将军始,异族的王庭被中原天降神兵奇袭成为家常便饭,单于、可汗们的枕头再也放不安稳。 汉武的荣光,中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朝代和第二辉煌的时代从此有了建立根基。 第四位:冉闵 所属:冉魏 恐怖的灭胡令的颁布者。 五胡乱华时代的实际终结! 当东晋王朝正偏安于江南一隅时,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华夏疆域五胡肆虐, *** 过着奴隶不如的生活,冉帝蛰伏异族营内20余载!终于建立了可以让 *** 活得象个人的冉魏政权。 冉公虽一心要做晋臣却得不到东晋汉王朝的理解和支援,从此开始了带领1W *** 步卒对400余万胡人铁骑的反屠杀战争!如果没有冉帝和他的帝国,中国的国土面积至少将缩水一半,我们今天要看黄河可能要办N个出入境手续。 河北或者叫XX伐克共和国,山西或者叫XXX斯坦......冉公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对华夏民族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人们称冉帝霸王转世,带给他们希望。 我觉得冉帝更胜霸王,冉帝死后,其朝中文武大臣悉数自杀殉国,20万受其保护的臣民在南渡东晋的时候也被胡军截杀怠尽。 第五位:成吉思汗 所属:蒙古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国家。 他的军队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军深入攻略四方。 成吉思汗一世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普天之下,莫不敬铁木真威风。 莱茵河畔,莫斯科城,印度洋旁,那个时代的世界上没有数千蒙古铁骑不能踏平的城池。 全球大陆,都是蒙古战马的草原。 非要说天可汗的武功是弯弓射雕,那只能说是他独占那个时代的领空权。 第六位:项羽 所属:西楚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神的人。 猛将成才的代表(绝版)! 战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运筹帷幄,一种是神勇无匹,袁崇焕属于前者,西楚霸王属于后者。 霸王以超人的武勇弥补了他智力缺陷,率8千江东子弟渡江,竞扫平华夏,演绎了冷兵器时代武力在战争中的极限统治力。 一代名将韩信以5倍兵力围之,亦无胆与战。 霸王四面楚歌之时,也得从容进退。 若非将军刚毅,岂有刘氏汉室?天不杀将军,世间英雄谁敌手? 第七位:袁崇焕 所属:大明 第八位:岳飞 所属:南宋 他的军队是第一只被冠以“X家军”称号的国家军队。 第九位:郭子仪 所属:大唐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84岁始卸甲,为将60余年,常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十位:林彪 所属:中华人民共和国 阵地对攻战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平型关战役指挥官。 三大战役中其中两个的实际指挥官。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开国上将,咋没有河南人

没办法。但是上将 中将 少将里有很多的程世清将军就是河南籍健在开国将军 河南还有两大开国将军县:新县、商城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故事

[编辑本段]朱德(1886-1976)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编辑本段]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彭德怀,原名彭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0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的重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联合国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为民请愿,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编辑本段]林彪(1907-1971) 林彪林彪,原名林育蓉,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斗。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将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展到一支拥有70万人野战部队,30万人地方部队的大军,随后与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接连指挥了四平防御战、新开岭战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东北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同时总结出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组一队这六条战术原则。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军衔后来得不到确认,勋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剥夺。 “文革”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编辑本段]刘伯承(1892-1986) 刘伯承刘伯承,1892年生,重庆开县赵家镇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战术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被誉为“军神”。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参与指挥阳明堡战斗、长生口战斗、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和反六路围攻,1940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破袭正太路,指挥关家垴战斗,给日军予重大杀伤。 解放战争时期, 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1945年与邓小平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采取军政双管齐下的攻势,挫败顽固派的进攻,使高树勋率新八军起义。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与邓小平率部进行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全国内率先发起反攻,使解放战争我军进入战略进攻阶段,1948年发起郑州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期间,为总前委常委,指挥中原野战军12万人在双堆集围歼黄维兵团。1949年4月20日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随后又发起西南战役、成都战役,同时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3年失明,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编辑本段]贺龙(1896-1969) 贺龙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120师师长、12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指挥曹家庄战斗、陈庄战斗等一系列战斗,使日军伤亡惨重。同时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率部参加百团大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贺龙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四人帮、林彪等人的迫害,不幸于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编辑本段]陈毅(1901-1972) 陈毅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参与反顽抗日斗争,加强了华中的抗日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粟裕、谭震林率部在山东外线作战期间,三次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连续发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等著名战役。1948年兼任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49年4月指挥渡江战役、上海战役。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编辑本段]罗荣桓(1902-1963) 罗荣桓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代师长、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指挥梁山战斗,杀伤日军60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著名战役。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60年代起,罗荣桓任总政治部主任时,对林彪鼓吹的“突出政治”、“带着问题学”、“背警句”进行了原则斗争。 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编辑本段]徐向前(1901-1990) 徐向前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指挥商潢战役期间,大败国民党军精锐第2师,随即使用围点打援战术,在苏家埠战役中大获全胜。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时,对张国焘蓄意分裂红军的行为做了原则斗争,提出“天下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后来率2万余人的西路军与反动“马家军”血战河西走廊,终因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同志的指挥错误和任务的不明确弹尽粮绝,兵败祁连山下,随即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指挥响堂铺战斗,击毁大量日军军车。不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开展平原游击战,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与周士第率领6万偏师,在临汾战役期间使用“土行孙”坑道爆破战术,一举攻破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临汾城,随即和晋军打运动战,取得晋中战役的胜利。1949年取得太原战役的胜利,总计歼敌近30万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编辑本段]聂荣臻(1899-1992) 聂荣臻聂荣臻,1899年12月生,重庆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37年9月24日,与林彪率部进入平型关进行伏击。25日,发现日寇第五师团一部从灵丘推进,迅速发起战斗,将敌人分割包围在十里长沟,在激战一日后,歼灭敌军1千多人,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39年,在太行山一带与杨成武指挥黄土岭战斗,利用有利地形展开伏击,大败日军第2混成旅团,击毙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1940年率部参加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指挥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津战役。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编辑本段]叶剑英(1897-1986) 叶剑英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指挥了南昌起义。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评选国民党十大元帅及十大将军?

十大将军。1.胡琏,解放战争时期,他所指挥的11师(由18军整编而来)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46年10月章逢集大战,中野主力近6万人(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四五千人, 11师32团伤亡2700余人(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才不得不带余部撤走,战斗连头带尾总共5天。32团一个团能够面对十倍以上解放军人海般猛攻,奋战5天,坚守章缝集3天3夜,重创对手,最后安然撤退,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属罕见;解放战争后期,指挥了古宁头战役。2.傅作义,以善守而享誉军界,抗日战争时期,指挥长城、绥远抗战。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3.廖耀湘,被誉为“丛林虎”。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曾率部远征缅甸。4.黄百韬, 黄百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在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悍不畏死。虽然是杂牌出身,却对蒋介石死心塌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无论是在卖命的忠诚程度,还是在战绩上,他都是首屈一指的。5.杜聿明,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6.卫立煌,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国共内战中,任东北剿总司令。7.黄维,抗日战争时期,率部与日军血战罗店。淮海战役中,因指挥失当,以至于第12兵团10几万人被我人民解放军全歼,所以排名靠后。8.胡宗南,名震一时的“西北王”。9李宗仁。10.白崇禧。

共和国十大元帅 十大将 五十七位上将

1955年授予少将以上的名单授衔情况1955年首次授衔时,我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其中: 元帅和大将各10人。 上将5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中将175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一名。 少将802人,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4名,1961至1964年由大校晋升少将533 名。 十位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十位大将: 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将 萧 克 李 达 张宗逊 李克农 王 震 许世友 邓 华 彭绍辉 张爱萍 杨成武 韩先楚 李 涛 傅秋涛 王 平 吕正操 傅 钟 萧 华 甘泗淇 宋任穷 赖传珠 洪学智 周士第 郭天民 周纯全 杨至诚 陈再道 陈奇涵 王宏坤 苏振华 刘亚楼 刘 震 陈锡联 韦国清 陈士榘 陈伯钧 锺期光 宋时轮 朱良才 董其武 唐 亮 叶 飞 杨得志 王新亭 黄永胜 李天佑 陈明仁 贺炳炎 阎红彦 谢富治 陶峙岳 乌兰夫 周 桓 杨 勇 李志民 赵尔陆 王建安 李聚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徐立清 肖向荣 张经武 张 震 刘志坚 阎揆要 钟赤兵 唐天际 谭希林 莫文骅 刘道生 陶 勇 吴法宪 成 钧 程世才 李天焕 廖汉生 郭化若 唐延杰 张南生 杜义德 王必成 王近山 万 毅 王 诤 孙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顺礼 邱会作 张令彬 饶正锡 倪志亮 梁必业 李作鹏 赵启民 方 强 罗舜初 王秉璋 罗元发 聂风智 曹里怀 周赤萍 邱创成 匡裕民 向仲华 谭家述 李寿轩 崔田民 欧阳毅 冼恒汉 王恩茂 张国华 肖望东 丁秋生 赖 毅 旷任农 林维先 周贯五 刘先胜 刘培善 彭嘉庆 黄火星 刘兴元 文年生 詹才芳 梁兴初 吴克华 毕占云 陈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汉 曾思玉 郑维山 聂鹤亭 王尚荣 苏 静 刘少文 刘西元 孔石泉 袁子钦 傅连璋 韩振纪 李 耀 邓逸凡 汤 平 余秋里 陈庆先 刘 忠 孙继先 张 藩 徐斌洲 韦 杰 滕海清 庄 田 刘浩天 杨秀山 周希汉 顿星云 周仁杰 康志强 方正平 饶守坤 王辉球 常乾坤 曾国华 朱辉照 余立金 吴富善 黄志勇 胡奇才 周 彪 彭 林 刘昌毅 韩练成 张贤约 郭 鹏 刘金轩 张达志 赛福鼎 钟汉华 秦基伟 孔从周 范朝利 谭冠三 李成芳 陈 康 张才千 张翼翔 覃 健 鲍先志 皮定钧 周志坚 张祖谅 廖容标 刘 飞 梁从学 钱 钧 张仁初 饶子健 陈仁麒 杨国夫 晏福生 吴瑞林 杨梅生 田维扬 欧阳文 张池明 刘转连 孔庆德 谭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韩 伟 袁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赵 榕 肖新槐 吴信泉 周玉成 曾泽生 温玉成 曾绍山 陈先瑞 旷伏兆 李雪三 谢有法 张天云 卢 胜 黄新庭 吴先恩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饶错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 少将 解 方 陈 沂 童陆生 詹化雨 刘其人 张 瑞 彭富九 李 信 曹广化 魏传统 孙仪之 傅家选 喻缦云 姜齐贤 钱信忠 贾若喻 王光华 王永浚 曹丹辉 李钟奇 叶楚屏 王文轩 叶运高 李兆炳 黄 远 吴 涛 马文波 陈外欧 刘显宜 张松平 范子瑜 严 俊 戴正华 官乃泉 黄曹龙 阎捷三 殷希彭 曾育生 陈远波 黄新友 张平凯 吉 合 胡备文 钱 江 陈福初 陈铁君 王兰麟 洪 水 刘少卿 周 维 刘绍文 安 东 黄有凤 李 基 况玉纯 游胜华 王兆相 贺盛桂 王兴纲 车敏瞧 张逊之 何济林 潘世徵 罗亦经 徐光华 黎东汉 幸元林 汪东兴 周子祯 张文舟 何克希 徐文烈 戴润生 陶汉章 谢振华 谢立全 林 浩 刘居英 刘有龙 谢 良 雷绍康 罗若遐 方升普 刘永源 王绍南 袁 渊 谭知耕 余克勤 仲曦东 谭佑铭 张驾伍 周志刚 刘子云 沈启贤 吴嘉民 李汛山 吴华夺 李开湘 李 治 张书祥 高存信 周世忠 陈海涵 刘清明 方 正 刘 昂 李光辉 钟明彪 唐 凯 唐 铎 胡正平 陈金钰 郑大林 张崇文 胡定千 曹光琳 李 真 李 毅 郭 奇 张日清 李良汉 钟发宗 徐其孝 林 遵 胡华居 金忠藩 贺振新 段苏权 谷文善 薛少卿 漆远渥 王集成 李中权 张廷发 何廷一 石忠汉 朱虚之 沙 克 黄炜华 杨焕民 吴林焕 何振亚 傅传作 王德贵 杨尚儒 刘锦平 李世安 粟在山 韦祖珍 裴志耕 刘 放 王平水 李 平 梁达三 陈 钦 谢 斌 高厚良 关盛志 李 丰 邓东哲 蔡 永 肖 前 方子翼 李长日韦 朱云谦 吴宗先 刘懋功 王云霖 周 彬 李庆柳 余 非 赵正洪 黄连秋 黄玉昆 张百春 李 勃 陈 浩 罗维道 刘福胜 余 明 李振声 罗野岗 陈 熙 安志敏 朱火华 刘鹤孔 王学清 曾 征 黄仁庭 黄玉庭 袁学凯 兴 中 方 槐 张雍耿 乔信明 谢锡玉 曾克林 易耀彩 郑国仲 张学思 王政柱 袁也烈 彭德清 赵一萍 张汉丞 马 龙 曾 生 段德彰 卢仁灿 桂绍彬 雷永通 张 雄 高志荣 马忠全 蔡长风 肖学林 黄忠诚 刘华清 苏启胜 朱 军 刘中华 梅嘉生 何 辉 谢甫生 吴 西 魏天录 刘 义 黄忠学 丁世芳 王效明 傅继泽 张元培 齐 勇 邓龙翔 邱子明 宋景华 江勇为 胥治中 阙中一 邓兆祥 罗 斌 苏 进 陈锐霆 贾 陶 封永顺 张贻祥 涂锡道 管松涛 廖成美 王文介 朱 光 廖运周 颜东山 王振祥 罗 通 程世清 林 彬 邓家泰 宋庆生 王 胜 孙 三 李迎希 徐德* 赵东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廖述云 陈华堂 王智涛 谷景生 张西三 孙超群 林接彪 李赤然 潘寿才 刘秉彦 樊哲祥 蔡爱卿 黄径琛 张希才 曹传赞 李 贞 龙福才 刘 鹏 黎化南 孔令甫 何辉燕 闵学胜 张吉厚 朱绍田 袁 光 郭维城 徐 斌 陈 力 邓少东 查国桢 罗华生 吴 烈 李逸民 熊伯涛 方国华 邹国厚 盛治华 罗文坊 王明贵 杜国平 陈 波 梁玉振 刘辉山 张廷桢 蔡炳臣 陈伯禄 白寿康 郭炳坤 张希钦 曾 涤 苏 鳌 杨嘉瑞 程悦长 夏耀堂 王再兴 左 齐 李 铨 郭宝珊 史可全 闵鸿友 孙 光 马尔果甫.伊斯卡果夫 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 吴习智 徐国珍 朱声达 高朗亭 甘祖昌 罗 章 侯世奎 颜金生 张开基 祖农.太也甫夫 曹达诺夫.扎依尔 高维嵩 李建良 牛书申钟生溢孙润华 李书茂 熊 晃 李书全 曾光明 黄正清 慕生忠 李夫克 黄立清 鲁瑞林 金如柏 李文清 王启明 陈明义 查玉升 何维忠 郭林祥 杨尚高 胡荣贵 王贵德 石新安 范 明 王其梅 陈鹤桥 黎锡福 汪乃贵 熊 奎 何光宇 胥光义 张 和 吴荣正 肖新春 余述生 刘振国 卢南樵 孔骏彪 周长庚 周学义 涂则生 金绍山 张 忠 何德庆 崔建功 吴 忠 汪家道 李 觉 张培荣 金世柏 丁荣昌 鲁加汉 马琮璜 何以祥 段焕竞 邱 蔚 朱绍清 廖海光 刘 涌 曾如清 廖政国 黎有章 刘永生 李继开 陈美藻 张震东 常玉清 胡大荣 赵 俊 肖永银 张秀龙 熊应堂 张钅至 秀 詹大南 陈 宏 姚运良 李水清 周纯麟 谢胜坤 龙 潜 欧阳平 李世炎 刘文学 李耀文 汤光恢 谢云晖 王六生 何志远 张闯初 符确坚 何柱成 刘毓标 李景瑞 万振西 刘健挺 程业棠 谢 锐 宋 文 曾旭清 李 元 郭金林 王文模 李辉高 宋献章 严 光 童炎生 唐健如 贺光华 熊兆仁 周文在 李德生 黄朝天 王健青 陈士法 孙端夫 徐体山 邓仕俊 王诚汉 马 辉 陈 奇 傅绍甫 李 发 阮贤榜 匡 斌 尤太忠 王 直 秦化龙 杨汉林 资 凤 罗湘涛 喻新华 张文碧 李曼村 陈德先 汪少川 彭胜标 罗应怀 熊 飞 彭显伦 张潮夫 王若杰 王义勋 郭卓辛 邱相田 龙飞虎 朱耀华 陈忠梅 李国厚 余光茂 谭友夫 张新华 张宗胜 熊 挺 张春森 曹思明 周明国 何敬之 姚醒吾 刘贤权 龙书金 韩东山 袁克服 潘振武 贺东生 张广才 钟 伟 吴自立 肖元礼 邓克明 卢绍武 叶长庚 刘子奇 李福泽 雷 震 马白山 黄一平 余成斌 覃士冕 张国传 周发田 江燮元 李化民 欧致富 魏 镇 刘新权 方国安 王全国 叶 明 谢镗忠 廖冠贤 李丙令 陈 德 陈发洪 王振乾 李俭珠 孙克骥 胡继成 杨树根 郭成柱 吴诚忠 王远芬 田厚仪 罗仁全 祝世凤 叶健民 李道之 姜茂生 向守志 覃国翰 赵兰田 王东保 陈文彪 彭龙飞 刘玉堂 张汝光 陈挽澜 黄荣海 李士才 胡登高 谭文帮 林忠照 钟文法 陈志彬 张太生 宋维轼 彭清云 方国南 兰 桥 魏洪亮 董洪国 傅春早 肖远久 何能彬 任昌辉 颜德明 杨大易 余品轩 陈宗坤 邱国光 汤 池 高体乾 齐丁根 曾敬烦 丁武选 程儒珍 郑效峰 邹善芳 汪洪清 刘兴隆 倪南山 卜万科 罗 云 黄胜明 江腾蛟 黄德魁 甘思河 潘 峰 傅崇碧 肖思明 叶青山 王奇才 龙道权 帅 荣 裴周玉 黄振棠 李人林 曾 美 石志东 孟庆山 杜文达 索立波 张世珍 成少甫 康健民 张正光 黄作珍 王之平 徐绍华 王耀南 于权伸 钟元辉 白志文 刘华香 赵文进 彭寿生 刘德海 林 伟 曾 威 刘 彬 方之中 马卫华 曾保堂 黄光霞 杨植亭 廷 懋 陈宜贵 钟炳昌 廖鼎琳 刘 昌 翁祥初 肖永正 王英高 范忠祥 蔡长元 钟辉琨 张英辉 郑三生 杨根生 曹玉清 曾宪池 卢 克 马泽迎 杨永松 苏 鲁 陶国清 韩卫民 杨世明 王才贵 孔 飞 李佐玉 王 谦 贺晋年 罗成德 唐子安 江拥辉 张开荆 贺 健 贺庆积 谭友林 吴 岱 邱先通 钟人仿 刘 何 邹 衍 张竭诚 邓 岳 谢正荣 徐国夫 江 文 刘亨云 宋承志 赵 杰 王良太 王力生 赵承金 伍瑞卿 龙开富 李资平 张济民 曾祥煌 袁佩爵 李伯秋 曹文彬 李少元 陈美福 张海棠 陈信忠 罗坤山 孙文采 苏焕清 黄思沛 叶荫庭 邱会魁 唐青山 罗桂华 王 屏 姚国民 黄惠良 李荆璞 王蕴瑞 黄文明 张明远 胡炳云 肖应棠 肖文玖 潘 焱 丁 盛 钟国楚 陈仿仁 陈云开 谢 明 李呈瑞 梁仁芥 赵冠英 赵章成 谭善和 徐国贤 杨俊生 吴泳湘 周长胜 肖全福 曾雍雅 宋玉琳 贺大增 李 震 吴保山 何运洪 李致远 谢福林 丁莱夫 丁先国 董永清 况开田 刘禄长 汪克明 王明坤 张树芝 张云龙 陈仁洪 李家益 赵国泰 吴瑞山 欧阳家祥 张万春 熊作坊 赖春风蒋克诚 舒 行 廖鼎祥 范阳春 谢家祥 杨中行 张梓桢 彭 盛 严庆堤 吴融峰 李彬山 刘 春 余积德 官宗礼 严 政 陈茂辉 张秀川 任 荣 唐金龙 吴子杰 游好扬 赖光勋 李木生 徐其海 黎 光 贺吉祥 张步峰 樊学文 汪 易 李布德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 上将的顺序是总部、军兵种(海军、空军)院校、12大军区、志愿军 中将的顺序是总部、院校、军兵种(海军、空军)、6大军区、志愿军 排了三个轮次; 少将的顺序是总部、院校、军兵种(空军、海军)、6大军区、志愿军 没有参加长征的将帅: 元帅 陈 毅 大将 粟 裕 许光达 上将 叶 飞 傅秋涛 乌兰夫 阎红彦 吕正操 陈明仁 董其武 陶峙岳 中将 刘培善 梁从学 黄火星 饶守坤 卢 胜 赵启民 林维先 崔田民 张达志 常乾坤 阎揆要 张 藩 万 毅 韩练成 孔从洲 曾泽生 赛福鼎 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饶错旺杰

十大元帅十大将中,有北方的吗?

十大元帅只有徐向前(1901-1990)是纯北方人,山西五台县。林彪(1906-1971)只能算半个北方人,(湖北自古就是中原,时南时北,亦南亦北,非南非北。)湖北黄岗县人。下面是十大元帅的简历: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 朱德(1886-1976)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彭德怀(1898-1974)彭德怀,原名彭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0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联合国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为民请愿,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林彪(1907-1971)林彪,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30年6月任红四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长沙、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指挥所部担任主攻任务。1934年10月率红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作战。同年9月任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到达陕北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率部挺进华北前线,同聂荣臻指挥了平型关战役。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文革”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刘伯承(1892-1986)刘伯承,1892年生,重庆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贺龙(1896-1969)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陈毅(1901-1972)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罗荣桓(1902-1963)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徐向前(1901-1990)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聂荣臻(1899-1992)聂荣臻,1899年12月生,重庆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叶剑英(1897-1986)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世界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1998年2月号的英国《焦点》月刊以“世界十大军事统帅”为题简要介绍了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著名军事家。现摘录如下: 第一位 威廉·斯利姆 (william slim 1891.8.6-1970.12.1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缅甸战役中担任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司令) 指挥兵力:30万;指挥战役:5次;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和帝国总参谋长 斯利姆荣登十大将军榜首是因为二战期间他在看来无法逾越的逆境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新加坡陷落之后,斯利姆接管了一支可能是历史上士气最低落、装备最差和分裂最严重的军队,但他运用高超的领导艺术很快把这支军队的士气调动起来,并凭借少得可怜的兵力在噩梦般恶劣的条件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斯利姆不仅是杰出的战略家,还是一位有人情味的、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他手下的人都叫他“比尔大叔”。 并列第二位 阿瑟·韦尔斯利 (wellesley 1769.5.1-1852.9.14);威灵顿公爵 (duke of wellington),曾在伊比利亚半岛和滑铁卢战役中担任英国军队司令) 指挥兵力:9.6万;指挥战役:13次;获胜次数:12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 威灵顿公爵的父亲是一个生活邋遢的爱尔兰贵族,但他却是一个纪律严明的人,而且对其军队的福利极为关心。威灵顿不喜欢穿花哨的军装,而是注重战斗的实际效果。如果一场战斗确实没打好,他甘愿承担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下属。 威灵顿的军队从未得到充足的给养,而且他的部队总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雇佣军组成的小部队,尽管如此,威灵顿敢于同当时最优秀的将军展开较量,而且仅在比利时的卡特勒布拉战役中败给拿破仑一次。但此后不久,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又打败了拿破仑。 第三位 埃尔温·隆美尔 (erwi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在二战期间担任德国非洲军团司令,1944年担任诺曼底德国驻防军司令) 指挥兵力:50万;指挥战役:10次;获胜次数:5次;最高官衔:陆军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的团被派到法国。他在法国明显表现出其领导素质,并因此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隆美尔厌恶政治,才能卓越,谈吐坦率。这位“沙漠之狐”是狡猾的战术家和战略家,他的部下和敌人都钦佩他。 鉴于隆美尔必须要对希特勒负责,他所取得的成功就更令人钦佩了,因为他厌恶希特勒政权,而希特勒的疯狂指令使任何将军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无论这位将军多么有天才。 第四位 霍雷肖·纳尔逊 (horatio nelson 1758.9.29-1805.10.21)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担任英国海军司令) 指挥兵力:2万;指挥战役:4次重大海战;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海军上将 纳尔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行为准则、英勇品格和高超的航海技术直到今天还是海军军官学习的楷模。纳尔逊有统领世界上最庞大和经过最好训练的海军的优势,率领这支海军一直以出色的谋略智取敌人并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重大胜利。纳尔逊是开明的领导人,对愚蠢的人没有耐心,对于他认为愚蠢的命令不予理睬。纳尔逊对部下关怀备至,他们对他的每一项决定都很推崇。 第五位 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 1769.8.15-1821.5.5) 指挥兵力:60万;指挥战役:18次;获胜次数:15次;最高官衔:皇帝 拿破仑是历史上最天才的战术家,而且是建立了开明的、反封建政府的杰出政治家。 他被他的官兵奉若神明,他对事实和数字有极为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令人惊愕的记忆力。 但作为皇帝,拿破仑使用的兵力不受限制,他也无需对任何人负责。另外,他不顾惜人命,在其军事生涯中使25万人丧生,令人惊骇。 第六位 格奥尔基·朱可夫 (georgy zhukov 1896.12.1-1974.6.18) (在二战期间苏联的所有重大胜利都是在他领导下取得的) 指挥兵力:250万;指挥战役:6次;获胜次数:6次;最高官衔:国防部长 朱可夫于1915年应征加入沙皇骑兵部队,于1923年加入红军。朱可夫在其同僚中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斯大林的清洗运动整死的人,但他不得不在这位“独裁者”的阴影中度过整个生涯。 他是富于革新精神的杰出战术家,尽管对达不到其高标准要求的军官非常严厉,但在普通士兵中间威望很高。 第七位 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 (paul von lettow-vorbeck 1870.3.20-1964.3.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属东非——现称坦桑尼亚——的德国军队司令) 指挥兵力:1万;指挥战役:广泛的游击战;战果:牵制了16万英帝国军队;最高官衔:上将 莱托-福尔贝克足智多谋、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能保持镇定,而且讲求实际、富于思想、乐于接受新见解。他因自己的普鲁士贵族身份而自豪,在必要时残酷无情。 虽然福尔贝克的军队在数量和武器方面远不及对手,但他用他的兵力使英国人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从而成功地阻止了英国人把非洲变成一个大战区。 第八位 莫尔伯勒公爵(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担任英荷联军司令) 指挥兵力:11万;指挥战役:5次;获胜次数:5次;最高官衔:总司令 莫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富于个人魅力、聪明、擅长搞政治阴谋,还是一位战略大师,这一点在他对后勤和通讯的掌握上尤为突出。 像威灵顿一样,莫尔伯勒公爵对其军队的福利非常关心。他从未打过败仗。 第九位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1893.7.20-1920.10.25)(马其顿和希腊国王,曾统治北起雅典南至印度的庞大帝国) 指挥兵力:5万;指挥战役:4次;获胜次数:4次;最高官衔:国王 亚历山大性格勇敢、无所畏惧,在战略和战术方面都是天才,但容易冲动、残酷无情。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使政治形势、军事实践和经济都发生了变革。 第十位 尤利塞斯·格兰特 (ulysses s. grant 1822.4.27-1885.7.23)(在美国内战期间担任北方联军司令) 指挥兵力:50万;指挥战役:12次;获胜次数:8次;打成平手:1次;最高官衔:总统 格兰特是位意志坚定的男子汉,即使在极端沉重的压力下也从未失去自制。格兰特打过败仗,曾使许多人丧生,但由于能充分理解后勤的重要性,他往往打胜仗

建国十大元帅十大将都有谁

元帅将军

中国十大元帅十大将

马上好

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 57位上将 117位中将都分别是谁

这个人数太多了了,只能告诉你十大元帅是以朱德为首的,十大将是以粟裕为首的。

十大将军,十大元帅怎么死的?

朱德: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彭德怀:长期受摧残和折磨,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林彪:73年叛国外逃,飞机出事死亡。贺龙:长期受摧残和折磨,69年6月9日病势。陈毅: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聂荣臻: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刘伯承: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罗荣桓: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徐向前: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叶剑英: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按什么排列的名次?

一、名额有限。二、各人当时的职务。三、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四、各人的军事业绩。五、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六、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选由中央书记处提名,经中央政治局审议确定。授予元帅军衔者还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1955年9月23日提出建议,提请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通过。

中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是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选的?

大致上是按照各人在历史上所表现的功绩、成就和参加革命时间的长短来评定的。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此10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元帅” 。1955年,有10位将领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他们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此10位将领被称之为“十大大将扩展资料:十大元帅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周恩来的建议,决定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十大大将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命令状,由国家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以国务院名义授予。参考资料:十大大将-百度百科十大元帅-百度百科

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

http://www.wanglimin.com/doc/10general.htm(里面是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十大将

十大元帅 1:朱德(元帅)1886-1976 云南讲武堂毕业 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 工农红军(总司令) 八路军(总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享年90岁 2:彭德怀(元帅)1898-1974 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乌石村 红3军团(军团长) 八路军(副总指挥)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 中国志愿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 享年78岁 3:林彪(元帅)1907-1971 黄浦军校第四期毕业 湖北省黄冈市团凤县回龙山镇 红1军团(军团长) 八路军:115师(师长)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军:国防部(第二任部长) 4:刘伯承(元帅)1892-1986 苏联伏龙芝军校毕业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镇 工农红军(总参谋长) 八路军:129师(师长)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 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享年94岁 5:贺龙(元帅)1896-1969 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乡洪家关村 二方面军(总指挥) 红2军团(军团长) 八路军:120师(师长) 西南军区(司令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 享年74岁 6:陈毅(元帅)1901-1972 四川省乐至县劳动镇旧居村 红军: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委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享年71岁 7:罗荣桓(元帅)1902-1963 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 红1军团(政治部主任) 八路军:115师(政训处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 8:徐向前(元帅)1901-1990 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 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 红4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 八路军:129师(副师长) 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总参谋长) 享年89岁 9:聂荣臻(元帅)1899-1992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 红一军团(政委) 八路军:115师(副师长) 华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代总参谋长 享年93岁 10:叶剑英(元帅)1897-1986 云南讲武堂毕业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 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八路军总部(参谋长) 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享年89岁 1955年十大将 1:粟裕(大将)1907-1984 (侗族) 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 红9军团(参谋长) 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政委) 华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2:徐海东(大将)1900-1970 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江冲村 红15军团(军团长) 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委员会委 3:黄克诚(大将)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 红3军团(政治部主任) 八路军:115师344旅(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享年84岁 4:陈庚(大将)1903-1961 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 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 工农红军:第1师(师长) 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 第三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院长兼政委) 5:谭政(大将)1906-1988 湖南省湘乡县龙洞乡楠香村 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 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享年82岁 6:萧劲光(大将)1906-1988 湖南省长沙市赵洲巷 红5军团(政委) 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 解放军:海军学校校长 享年86岁 7:张云逸(大将)1892-1974 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上僚下村 红8军团(参谋长) 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员 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享年82岁 8:罗瑞卿(大将)1906-1978 四川省南充市舞风乡双女石村 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 八路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解放军: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 9:王树声(大将)1905-1974 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石槽村冲 红4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 八路军:太行军区副司令员 湖北军区(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机械部部长 10:许光达(大将)1908-1969 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桂花村 工农红军:第6军(参谋长) 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第一野战军:第3军(军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司令员兼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校长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

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哪几个是湖南的?

十大元帅彭德怀 湖南湘潭人贺龙 中国 湖南 桑植县人罗荣桓 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 中国现代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革命家。湖南会同人黄克诚(1902-1986) 湖南永兴人谭政(1906-1988) 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肖劲光 湖南长沙人陈赓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许光达(1908~1969) 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山市萝卜冲。

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和五十七位上将分别是哪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名单 姓名 军衔 授衔时年龄 最高任职 朱德 元帅 69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彭德怀 元帅 57 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林彪 元帅 49 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副主席 刘伯承 元帅 63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 贺龙 元帅 59 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委主任,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毅 元帅 54 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荣桓 元帅 53 中央军委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徐向前 元帅 54 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聂荣臻 元帅 56 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叶剑英 元帅 58 中央军委副主席,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国防部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中央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10位大将名单 粟裕 大将 48 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常委 徐海东 大将 55 中央军委常委 黄克诚 大将 53 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 陈庚 大将 52 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工委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谭政 大将 48 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肖劲光 海军大将 52 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张云逸 大将 63 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 罗瑞卿 大将 49 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 王树声 大将 50 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 许光达 大将 47 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五十七位上将萧 克(1907- 湖南嘉禾) 李 达(1905-1993陕西眉县) 张宗逊(1908--1998陕西渭南) 李克农(1899--1962安徽巢县) 王 震 (1908—1993湖南浏阳) 许世友(1905-1985河南新县) 邓华(1910-1980湖南郴县) 彭绍辉(1906-1978湖南湘潭) 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 杨成武(1914-2004福建长汀) 韩先楚(1913-1986湖北黄安) 李涛(1905-1970湖南汝城) 傅秋涛(1907-1981湖南平江) 王平(1907-1998湖北阳新) 吕正操(1905- 辽宁海城) 傅钟(1900-1989四川叙永)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 甘泗淇(1903-1964湖南宁乡) 宋任穷(1909-2005湖南浏阳) 赖传珠 (1910-1965江西赣县) 洪学智(1913- 安徽金寨) 周士第(1900-1979海南琼海) 郭天民(1915-1970湖北红安) 周纯全(1905-1985湖北红安) 杨至诚(1903-1967贵州三穗) 陈再道(1909-1993湖北麻城) 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 苏振华(1912-1979湖南平江) 刘亚楼(1910-1965福建武平) 刘 震(1915-1992湖北孝感) 陈锡联(1915-1999湖北红安) 韦国清(1913-1989广西东兰) 陈士榘 (1909-1995湖北荆门) 陈伯钧(1910-1974四川达县) 锺期光(1908-1991湖南平江) 宋时轮(1907-1991湖南醴陵) 朱良才(1900-1989湖南汝城) 董其武(1899—1989山西河津) 唐 亮(1910-1986湖南浏阳) 叶 飞(1914-1999福建南安) 杨得志(1910-1994湖南醴陵) 王新亭(1908-1984湖北孝感) 黄永胜(1910-1983湖北咸宁) 李天佑(1914-1970广西临桂) 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 贺炳炎(1913-1960湖北松滋) 阎红彦(1909-1967陕西子长) 谢富治(1909-1972湖北红安) 陶峙岳(1892-1988湖南宁乡) 乌兰夫(1906-1988)内蒙 周 桓(1909-1993辽宁东沟) 杨 勇 (1912-1983湖南浏阳) 李志民(1906-1987湖南浏阳) 赵尔陆(1905-1967山西崞县) 王建安(56年补授1907-1980湖北红安)李聚奎(58年补授1904-1995湖南涟源)

中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哪几位?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十大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张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中国历史上十大将军(元帅)是谁?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8.jpg[/img][/align]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翌年,经介绍加入了。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1.jpg[/img][/align]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2.jpg[/img][/align]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3.jpg[/img][/align]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而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4.jpg[/img][/align]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7.jpg[/img][/align]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5.jpg[/img][/align]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6.jpg[/img][/align]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09.jpg[/img][/align]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没有出色的战绩。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ul.beelink.com.cn/20060303/pl06030310.jpg[/img][/align]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1.jpg[/img][/align]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2.jpg[/img][/align]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3.jpg[/img][/align]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4.jpg[/img][/align]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5.jpg[/img][/align]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6.jpg[/img][/align]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7.jpg[/img][/align]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8.jpg[/img][/align]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09.jpg[/img][/align]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align=center][img]http://ccd.zjol.com.cn/images/twzs/sddj010.jpg[/img][/align]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为何四个行政级别?

1955年,新中国向老大哥苏联学习,除了首次举行授衔授勋仪式,还在全党全军实行等级工资制,大体按照苏联模式,把国家工作人员按行政级别从1级到24级,不同行政级别,享受的工资待遇各有差距。 按照当时的标准,行政一级只有两个人:毛泽东、宋庆龄。毛泽东是领袖,领导中国人民翻身的最高统帅;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影响力独一无二。行政二级有周恩来、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等人,当时的职务分别是总理、副主席等。像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跟十大元帅中另外九位是一样的-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 所以说,同为十大元帅,朱德的行政级别和待遇在当时是要高于其他九位元帅的,这与他的 历史 地位和资历贡献是分不开的,朱毛朱毛,朱德与毛泽东一直是全军最高领袖,毛泽东当时被评为大元帅军衔,虽然没有接受,但是实至名归,朱德在长期革命 历史 时期与毛泽东齐名,在十大元帅中,也是独一档的存在,虽然后期彭德怀和林彪等人先后进入政治局,但在当时,地位上还是不及朱老总,由此看来,十大元帅,级别是有行政二级和行政三级之区别的。 按照当时的标准,十大将作为仅次于十大元帅的存在,享受的是副总理的待遇,整体划分,属于行政四级,但是,这十位大将,享受行政四级待遇的只有八个人: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罗瑞卿、王树声。另外两位大将张云逸和许光达,分别享受的是行政三级和行政五级的待遇。也就是说,张云逸大将享受的是元帅待遇,许光达大将享受的是上将待遇,十位同属大将军衔,行政级别却有三个。 张云逸大将的资历在十大将中是最深的一个,这点类似于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参加过同盟会,当年的黄花岗起义,张云逸大将差点成为第73个烈士,后又参加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 红军初创时期,张云逸与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符合元帅评衔标准之一,之后在每一段革命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属于德高望重、军政俱佳的一位开国元勋,大授衔时,虽然只位列十大将中第七位,但考虑到他一生的卓越贡献,中央军委特意将他的待遇提高一级,成为十大将中唯一享受元帅待遇的一位。 当年评衔时,许光达从老领导贺龙那里得知自己被评为大将,顿时焦虑起来,他以自己资历、战功不足为由请求让衔,贺龙做不了决定。 许光达又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自己战绩平平,对革命的贡献不足,请求将自己的军衔降为上将,并推荐几个比他更合适授大将的人选:萧克、王震等人。 彭德怀得知后,还专门做他工作,但许光达还是坚持自己的请求,为此还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最后考虑到许光达的贡献,中央仍授予他大将军衔,随后许光达又请求降低自己的行政级别,这一申请最后得到了批准,将许光达的级别从行政四级降至行政五级,所以,许光达成了唯一一个行政五级、享受上将待遇的开国大将。

十大将军与十大元帅的区别,各是谁

十大将军与十大元帅的区别为:时间不同、成员不同、级别不同。一、时间不同1、十大将军:十大将军是指1955年2月8日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的十位军事家。2、十大元帅: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二、成员不同1、十大将军:十大将军的成员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2、十大元帅:十大元帅的成员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三、级别不同1、十大将军:十大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二高军衔,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2、十大元帅:十大元帅是中国国家最高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十大上将的个人简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十大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度、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57位上将如下:正兵团级35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扩展资料:大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军衔之一。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等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1965年军衔制被取消。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再设大将军衔。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种军衔等级,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度中最高的军衔等级。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衔,授予55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两位,总共57位,称为开国上将 ,此时上将位于大将之下、中将之上。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消军衔制度,后于1988年恢复,有152位高级军官警官被授予上将军衔,此时的上将位于一级上将之下、中将之上。1994年取消一级上将后,上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衔。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大元帅百度百科-十大大将百度百科-上将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

建国十大元帅:元帅之首:朱德;横刀立马:彭德怀;独眼战神:刘伯承;胡子老总:贺龙;鸿才睿智:陈毅;稳健大度:罗荣桓;智勇兼备:徐向前;两弹之父:聂荣臻;识见过人:叶剑英;野心膨胀:林彪;至于十大将军,则没有明确说法,以下为较通用的说法:和尚将军:许世友(上将)玩笑大王:陈赓(大将)爱唱“反调”:黄克诚(大将)装甲兵之父:许光达(大将)胡子将军:王震(上将)传奇福将:王树声(大将)勇将:杨得志(上将)“特务王”:李克农(上将)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猛将:徐海东(大将)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解放军采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制。这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军官军衔设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问: 在中国的(十大将军)和(十大元帅)中,有多少位是湖南人?【悬赏10分】

元帅3位: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将军6位: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共和国的骄傲〓十大元帅十大将〓 授衔简介: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主席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 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 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 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 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而毛主席对他则别有看法。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 三是毛主席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 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 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 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 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 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 成为毛主席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 以及他与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 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 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 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 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 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 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 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 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 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 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 “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 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 “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 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 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 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 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 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 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 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 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十大大将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 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 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 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 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 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 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 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 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 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主席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 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 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 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 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 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 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 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 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 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 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 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 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 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 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 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开国十大将都是谁?

1、粟裕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先驱,在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役中歼灭日军400余人,作战能力极高,自后来的车桥战役中,更是歼灭众多日伪军,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十大著名军事统帅。2、徐海东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麻起义中,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在町店战斗中更是歼灭了日军近千人,在土地革命期间,更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3、黄克诚是十大开国将军第三位,在1928年参加 湘南起义,攻占了永兴县城,在抗战期间才加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同徐海东一起参加有机战争,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4、陈赓原名陈庶康,他弃笔从军,在抗战期间,多次歼灭日军百余人,在1950年参加细长战役歼灭了敌人,守住了西昌了。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5、谭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一,是中国十大将军,在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是毛泽东手下的秘书,后随毛泽东下井冈山,取得了首站长岭寨,三打龙岩城,攻占上杭的接触战绩,是开国十大上将之一。6、萧劲光于19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积极防御的战术,指挥依托黄河天险和野战工事,多次挫败日军对黄河的进攻,保证了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是十大开国将军之一。7、张云逸在抗日时期,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等重大战役,粉碎了诸多敌军的扫荡,巩固了皖东根据地,更是为以后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8、罗瑞卿是中国十大开国将军之一,在1942年,在太行山附近于日军周璇,粉碎了日军的额“铁壁合围”,也在众多战争中取得巨大的胜利。9、王树声在抗日期间参加了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历任团长师长,指挥官等众多官职,有勇有谋,战绩显赫,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军的建立留下来不可磨灭的战绩。10、许光达在十大开国战将中排名第十位,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国防抗日文章。为国军的抗日经验,军事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1942年开展抗日有机过程中,摧毁了日军的多处军据点,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国民党的十大元帅 十大将军是谁?

  国民党的十大元帅有:何应钦、李宗仁、杜聿明、白崇禧、阎锡山、陈诚、张治中、胡宗南、傅作义、薛岳;十大将有:张灵甫、王耀武、孙立人、邱清泉、顾祝同、卫立煌、刘峙、陈明仁、胡琏、黄伯韬。  头帅何应钦:此人一生追随老蒋,最后官至陆军总司令,黄铺八大金刚 之一。  次帅李宗仁:军阀,一辈子都没跟老蒋真正合作过,不过的确很有势力,是个烫手山芋  三帅杜聿明:林彪的角色,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远征国外。  四帅白崇禧:小诸葛,能力不比刘军神差。  五帅阎锡山:地方势力,有点贺龙的意思  六帅陈诚:蒋的嫡系,能耐不大功劳不小。  七帅张治中:老蒋嫡系,政治部长出身,也是国民党中少数干当面指责老蒋的人 之一。  八帅胡宗南:简直象个土匪,不过是最受重用的天子门生,盘踞一方。  九帅傅作义:抗日名将,华北王。  十帅薛岳:百战名将薛老虎。  头将张灵甫:一员抗日悍将,忠心耿耿啊,天子军长官。  二将王耀武:抗日名将,内战时表现恍若两人。  三将孙立人:战功赫赫,东方的隆美尔名不虚传。  四将邱清泉:能打硬仗的忠义之士。  五将顾祝同:抗日名将,当过陆军司令的主将,八大金刚之一。  六将卫立煌:能打的名将,可惜不是老蒋的亲戚同乡学生 ,一直属于王牌中的杂 牌。  七将刘峙:按照资历这位福将有可能当元帅,可惜水平不是一般的差。。。  八将陈明仁:大将,但后来跑到共军这边了。  九将胡琏:黄埔高材生,狡如狐,猛如虎。关键时刻曾打败共军 ,为间接保住台 湾立了大功。  十将黄伯韬:在危难时刻还那么尽忠,自杀成仁,忠勇可嘉。因此追认大将。

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中,有哪几位是湖南人

现代37位军事家中,湖南籍有15位,占40.5O。1614位开国将帅中,湖南籍有202人,占总数的12.30,为全国第三大将军省。尤以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居多,10位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 人(占30%),10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6人(占 600),57位上将中有王震等 19人(占 33.30),177位中将中有 73人(占 41.20)。 湖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的平江、浏阳、酸陵、茶陵一带。其中平江 (52人)、浏阳(3人)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想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谁?

  中国的十大元帅:朱德 (1886-1976)  朱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一九零九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一九一三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一九二二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一九二七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一九二八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彭德怀 (1898-1974)  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东方军司令员,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员),中共北方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林彪 (1906-1971)  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衩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刘伯承 (1892-1986)  刘伯承四川省开县人。一九一二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后留学苏联。一九三零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 政治局委员。  陈毅 (1901-1972)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 土革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  贺龙 (1896-1969)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 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徐向前 (1901-1991)  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在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任教导营教官、参谋、团副。一九二七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十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罗荣恒 (1902-1963)  罗荣桓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一一五师代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务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叶剑英 (1897-1986)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一九一七年入云南讲武堂。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一九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广州起义。 一九二八年赴莫斯科学习。一九三0 年回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和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军委四局局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后在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一九四一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内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于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聂荣臻 (1899-1992)  四川省江津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五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一九二七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十大将军  粟裕 罗瑞卿 张云逸 陈赓 肖劲光  徐海东 黄克诚 王树声 许光达 谭政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元帅,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十大将军: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此次军衔等级设置是在中国传统军衔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参照了前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制而设定的,其中将官设置为四级,即: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谁?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由此确立。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 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C.P广东区party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 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 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教导营教官、参谋、副团长。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 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 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 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 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 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 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 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 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 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是?

元帅:朱德-伍若兰 徐向前-程训宣 林彪-林群 聂容臻-张瑞华 陈毅-肖菊英 贺龙-蹇先任 彭德怀-瑞莲 刘伯承-金维映 罗荣恒-林月琴 叶剑英-曾宪植 将军:粟裕-楚青 罗瑞卿-郝冶平 谭政-姚文奇 黄克诚-唐棣华 陈庚-傅涯 王树声-杨炬 萧劲光-朱仲止 徐海东-周东屏 许光达-邹靖华 张云逸-韩碧 上将:洪学智-张文 吕正操-刘莎 宋任穷-钟月林

新中国成立时的十大将军、十大元帅???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拓展资料:除了粟裕等10人,中央原还拟定授予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我党优秀的军事家大将军衔,但因为他们当时都已经转业,不再负责军事工作,而且本人也提出辞去军衔,故未授予军衔。而徐海东大将和许光达大将个人认为自己军衔太高,提出辞去大将军衔,未被批准。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元帅”由此确立。刘伯承、林彪因有病未出席授衔、授勋典礼。参考资料:十大将军百度百科十大元帅百度百科

中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是谁?

十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另外,朱德等十人都是元帅,不是大元帅,大元帅原来是准备授给毛泽东的,但毛泽东谢绝了大元帅军衔,所以中国没有大元帅。

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分别叫什么名字?分别来自那里?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4. 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1、粟裕 (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2、王树声 (1905-1974) 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 3、许光达 (1908-1969) 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 4、陈庚(1903-1961) 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 5、罗瑞卿(1906-1978) 四川省南充县人。 6、张云逸(1892-1974) 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 7、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8、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9、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10、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和上将名单,且在世的都有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排名如下:1朱德、2彭德怀、3林彪、4刘伯承、5贺龙、6陈毅、7罗荣桓、8徐向前、9聂荣臻、10叶剑英。十大将军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官方排名:肖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1958年4月补授)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上将均已不在人世,最后一个开国上将吕正操于2009年10月13日逝世,享年106岁。

开国元帅,十大将分别是谁(请详细回答)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将军:粟裕 黄克诚 谭政 肖劲光 王树声 陈赓 罗瑞卿 许光达 徐海东 张云逸 十大元帅简介 朱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一九0 九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一九一三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一九二二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一九二七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一九二八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飨�婧煲环矫婢�芩玖睢2渭恿顺ふ鳌?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彭德怀简介 彭德怀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东方军司令员,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 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员),中共北方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毛泽东主席给彭德怀元帅授勋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叶剑英简介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一九一七年入云南讲武堂。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一九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 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一九二八年赴莫斯科学习。一九三0年回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和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军委四局局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后在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一九四一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内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2006-5-26 13:00 老鼠爱上猫 罗荣桓简介 罗荣桓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一一五师代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务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6-5-26 13:02 老鼠爱上猫 聂荣臻 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元帅军衔 聂荣臻简介 聂荣臻四川省江津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五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一九二七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 1940年初在晋东南武乡县王家峪。左起:罗瑞卿、吕正操、彭德怀、朱德、聂荣臻.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6-5-26 13:04 老鼠爱上猫 贺龙简介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6-5-26 13:05 老鼠爱上猫 陈毅简介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 土革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 2006-5-26 13:07 老鼠爱上猫 刘伯承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刘伯承简介 刘伯承四川省开县人。一九一二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后留学苏联。一九三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6-5-26 13:08 老鼠爱上猫 徐向前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徐向前简介 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在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任教导营教官、参谋、团副。一九二七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十六联队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6-5-26 13:09 老鼠爱上猫 林彪简介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衩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十大元帅 1: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3:林彪,军事家。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5: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9年6月9日逝世,终年73岁。 6:陈毅,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7:罗荣桓,1902年生,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8:徐向前,1901年生,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90年9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9:聂荣臻,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10: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排名(十大元帅军事能力排名)

1955年,新中国举行授衔,排在最前面的功勋最为卓著无疑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今天解读一下十大元帅、十大将的各种排名。授衔时官方排名1955年十大开国元帅官方排名: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955年十大开国大将官方排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955年军衔评定时,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人选确定,考虑是多方面的,参考了开国将帅们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资历、贡献、军功等等,还有照顾到了各大野战军的代表性,以及建国后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开展工作等等。比如,毛主席退出大元帅衔的评定,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等等因为已经在政府部门工作,为了淡化政府全是军人出身的印象,也放弃了军衔评定。还有,评衔前,组织了大量的军队复员转业工作,特别是女战士,大量强制复员或者转业。所以,有太多的人有资格参与评衔,而最终放弃了,1955年授衔,既是军功、贡献的评定,也是一种工作需要。1955年,评衔时给出的排名,也基本体现了当时将帅们地位的排名。评衔时年龄排名十大元帅的生卒年份是这样的: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看起来有点乱,且看下面我为大家的梳理。十大元帅按照年龄排名是这样的:朱德、刘伯承、贺龙、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陈毅、徐向前、罗荣桓、林彪。所以,十大元帅里面朱德元帅,年龄最长,林彪最幼,他们分别出生于1886年和1907年,朱德元帅比林彪大21岁。排在第二位的是刘伯承元帅,令我没想到的是叶剑英元帅年龄竟然排在第四位,我印象中他在诸多元帅中是年轻的。陈毅元帅和徐向前元帅同庚,但是陈毅元帅出生于8月份,徐向前元帅出生于11月份,陈毅元帅排在前面。十大将的年龄排序是这样的: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肖劲光、陈赓、王树声、罗瑞卿、谭政、粟裕、许光达。肖劲光和陈赓大将同庚,谭政和罗瑞卿大将同庚。十大元帅、大将去世的先后和寿龄随着时间流逝,开国将帅逐渐老去,1963年罗荣桓元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成为最早去世的元帅。去世最晚的是聂荣臻元帅,1992年去世。1986年,有两位元帅离我们而去,分别是10月7日刘伯承元帅和22日叶剑英元帅。老帅们离开的顺序是:罗荣桓、贺龙、林彪、陈毅、彭德怀、朱德、刘伯承、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十大元帅中首领最高的是刘伯承元帅,享年94岁,寿龄最短的是罗荣桓元帅,享年只有61岁。实际上刘伯承元帅,也是十大元帅中受伤最多的,受大伤10次,11处创口,失去一只眼睛。他们的首领排序是:刘伯承、聂荣臻、朱德、徐向前、叶剑英、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罗荣桓。_十大将中,肖劲光大将寿龄86岁,其后是黄克诚、张云逸、谭政,而寿龄最短的是陈赓大将,1961年去世时年仅59岁,实际年龄58岁,逝者一般说虚岁,我对比的时候是按照实际年龄对比的。他们的最终年龄顺序是这样的:肖劲光、黄克诚、张云逸、谭政、粟裕、罗瑞卿、徐海东、王树声、许光达、陈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