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救国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孙中山是如何看待实业救国的

1912年2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袁世凯时,就曾表示要“舍政事,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内筑20万里之线”,认为“凡立国铁路愈多,其国必强而富”。 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很可贵:以发展经济、振兴实业为目的,以开发交通不发达地区为首选,以利用外资、外国技术人才、外人先进管理经验为手段,以确保主权在我为原则,以建设四通八达、水路并包的现代化打交通为目标。但是由于客观原因都没有建成。 1918年5月,历经磨难的孙中山寓居上海,为总结过去、规划中国的未来,孙中山开始潜心著书立说,希望以此来启发国民,唤醒社会。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孙中山边思考边动笔,书写出了长达20多万字的《建国方略》。孙中山当时设想在中国开发三个世界大港,分别取名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港口选址分别位于今天的唐山、上海和广州;在《建国方略》的第二部分《实业计划》中,孙中山为营口、葫芦岛港勾画了美好的蓝图,并提出了东北地区拟修筑的二十条铁路线等。 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不仅论述了交通运输、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为中国勾画出了宏伟的蓝图。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出版问世后,在全国反响强烈。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铁路建设思想和规划,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的著名论断,第一次从宏观上科学地阐述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铁路建设影响深远,不仅对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铁路建设高潮的兴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新中国建立后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指导作用。